誰都不是渡誰的佛 2008-09-11
姐們兒給我發來短信,說她的大學生活如何如何的郁悶,周圍的人不是一幫網絡白癡就是一群死讀書的蠢蛋,找不到有個共同語言的人,我回她,其實大家都差不多,都不是那麽開心,對于大學生活總算是失望了。她說前陣子讀了佛經不知道爲什麽特別想出家,只求心靈的平靜,說可惜自己現在只能渡己不能渡人。小妮子夠狂呀,敢情當自己是救世主啦。
我告訴她,誰都不能渡別人,唯有自己能夠渡自己。
呵呵,學習哲學的我對宗教沒有研究而且哲學也學得不咋樣,但是這個道理我很清楚。
以上這些是最近的見聞和想法。不過我覺得倒是有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味道。
在很多人都津津樂道李安拿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都在樂此不疲地討論著“THE BROKEBACK MOUTAIN”到底應該翻譯成《斷臂山》還是《斷背山》時。我卻再一次重溫了《蝴蝶》。一部同樣是講述同性戀的電影。不同的是,它是中國人拍攝的講述女同志的電影。
我不喜歡《斷臂山》,我很奇怪兩個男人怎麽就這樣産生了感情並且糾結一生,只是在一起看羊,也許是空虛也許是寂寞總之他們很快便相愛了,然後接吻做愛,一個不落,很符合西方人開放的觀念,來了感情就上床。李安雖然是中國人,但是對于西方觀衆的口味已經拿捏得很准,知道他們會對什麽感興趣。可是作爲傳統而含蓄的中國人,我們一直喜歡的是默默地付出悄悄地喜歡,感情最好是循序漸進,細水長流, 也許有些人喜歡一個人一輩子都沒有表白,但是也覺得很幸福。這些不是那幫老外可以理解得了的。
我喜歡《蝴蝶》,喜歡阿蝶和真真念書時單純但是遭世俗禁忌的感情,喜歡阿蝶和小葉彼此傾慕的眼神。
少有講述女同志的電影。導演麥婉欣作爲女人從一個女性的角度來拍這部電影對于感情的敘述很是細膩。1980年代的泛著暈黃和苦澀的回憶。阿蝶和真真逃課在林蔭道邊伸出舌頭品嘗太陽雨的味道——“是鹹的!”對,是鹹的,而不是甜的或者苦的,亦如她們的愛情。她們彼此深愛擁有許多快樂美好的回憶但是她們的感情又是不能爲大衆所接受的,所以她們像是偷著大人到外面去野的孩子,一邊沈浸在遊戲的愉悅中一邊又擔心被爸爸媽媽找到回家接受懲罰。這樣的不徹底的快樂和不徹底的痛苦也許從一開始就揭示了結局。
阿蝶是個循規蹈矩感情內斂的溫柔女孩,真真卻恰恰相反,標新立異,敢作敢爲,大膽且很有想法,就是這樣兩個那麽不一樣的人卻擦出了愛的火花。在愛的時候什麽都可以暫時忘記,她們住在真真那間超有後現代藝術感覺的小屋裏,聽周璿的靡靡之音,彈奏吉他樂曲,擁抱著跳舞親吻愛撫。兩個擁有美好年華的美麗少女遠離了塵世,在那個屬于她們的世界裏享受著她們的愛情她們的秘密。真真的屋裏有好多的擺設突顯出了她的性格和愛好,電影《放大》、《BREATHELESS》的海報,搖滾先鋒的畫像,吉他,珠簾,還有那只玻璃做成的起舞狀的蝴蝶。阿蝶的思想激進,這也是她和思想傳統的阿蝶最後分開的原因,她看待事物總是極端的,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她是自私的,她以爲世界可以是她想象中的樣子,所以當她看到電視上報道六四學潮時會傷心得流下眼淚,所以她會和那個唱著NEVER的同樣思想激進的女孩子一起示威遊行,者兩個人的親密加上阿蝶父母感情的問題使得阿蝶對于這份感情不那麽自信。
在真真和阿蝶熱戀的同時電影穿插了阿蝶父母的感情。父親外遇,懦弱無能的母親企圖帶著阿蝶一起投海自殺。融化的冰淇淋,湛藍的大海,母親絕望的眼神在年幼的胡蝶心理産生了陰影,她不相信男女之間會有真正長久的愛情,這或許也是她爲什麽迷戀同性的原因,她覺得和女人在一起也許就不會存在背叛和抛棄。
但是她們的感情最後還是敗給了現實。當阿蝶的母親發現她們兩個的曖昧關系以後,阿蝶不得不做出要麽選擇真真要麽選擇母親的決定。這樣的決定就好比現在讓我們來判斷愛情更重要還是親情更重要一樣很難說清楚,對于傳統的阿蝶,她還是選擇了回到家人的懷抱。但是孤獨的真真在連愛人都失去的情況下已經沒有了心靈的依靠,她只能逃離這裏,最後在一個朋友的引導下遁如佛門佛門。胡蝶一直以爲是她害的真真出了家,但是直到她再次來到澳門那個原來她們在一起瘋狂過的城市的一所養老院裏找到真真時她才得知了答案——我一直找不到心靈的歸宿,沒有安定感,即使和你在一起時也是這樣。真真如是說。這也使得牽絆在阿蝶心中多年的疑惑和後悔得以釋然。
而小葉呢?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小葉是來解救阿蝶的。我在第一遍看這部電影時也是這麽認爲的,她直接大膽但是又不像真真一樣給對方很大壓力非要她做出什麽選擇。她笑起來那麽嫵媚,讓已經到了而立之年的阿蝶的腦海裏總是浮現出她的身影。她說:你可以說不,但是不要說還沒有准備好。這種霸道其實未嘗不是給阿蝶空間來思考她們的問題。小葉在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阿蝶可能是出于同志敏銳的觀察能力她可以察覺出阿蝶對她同樣具有不一樣的感情。什麽超市偷吃東西,什麽發夢,什麽生日大餐,原來都是她用來接近阿蝶的小把戲而已。可是阿蝶不也是一步步掉到這個愛的陷阱裏嗎?聰明的小葉,給了阿蝶時間,自己也爲了可以和阿蝶生活在一起而拼命努力工作賺錢。比起真真的不切實際和沖動莽撞,小葉顯得更爲理智和現實,也正因爲這一份清醒使她和阿蝶可以最終走到一起。
電影中有很多現實與回憶的交錯,處理地非常自然。
和真真一樣同爲左撇子,胡蝶在小葉身上看到了真真的影子,所以影像開始泛黃模糊,就像那部投影儀一樣折射出回憶的光。
還有在澳門敬老院的陽臺上真真與阿蝶的對話又很巧妙的切換到了年輕時兩人在澳門遊玩時的場景。
有些習慣是可以沿襲過來的,有些習慣可能是不自覺地養成的。電影似乎很著重這些不一般的習慣。
比如父親喜歡吃菠蘿油面包,習慣壓平面包表面這樣吃起來就不會掉屑。阿蝶一直記得爸爸的這個習慣,所以在父母鬧著離婚時,單獨和父親喝早茶的阿蝶還是耐心地壓平面包給父親吃,也許是想佯裝自己的難過,又一把搶過面包自歸自地吃起來,輕描淡寫的父女之情,看得讓人心裏又溫暖又酸澀。
又比如阿蝶有個很特別的習慣——用勺子的背面當作鏡子來照,有時候看看自己嘴角上是不是有食物殘留。這是真真的習慣但是卻影響了阿蝶。
不得不提的是,阿蝶習慣不停地洗手。因爲在她那段失落的時光裏,真真從她的背後抱著她,此時她正洗著手,水頭龍的水不停地傾泄下來,打濕了手同時也打濕了她的心。即使多年後已經身爲人母的她依然習慣于不停地洗手。深夜從丈夫身邊爬起,一邊洗手,一邊想象著小葉在自己身邊。自己的學生由于同性戀被父母活生生地拆散而想不開自殺,血迹沾滿了阿蝶的手和衣服,她還是在洗手。她以爲只要不停地洗,有壓強的水便可以沖刷幹淨自己的回憶。她想洗去自己那段同性之愛的經曆,可是腦海中對過去的人事的懷念和歉疚卻怎麽也揮之不去,也許看似清澈的水並沒有沖刷掉她的回憶,反而將過去洗得愈發清晰,尤其是在小葉出現在她生活裏以後。
影片穿插了阿蝶學生的同性戀愛,她們好似10多年前的真真和阿蝶,因爲父母(也就是現實)不容納而被迫分開。阿蝶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卻無能爲力,因爲她總以爲現實是無法改變和沖破的。她只能在尋找出走的學生的途中又一次來到澳門,看望真真,想到那段瘋狂快樂的日子對比如今的那麽不快樂,心裏只剩下痛苦和掙紮。
我想影片要討論的不單單是同性之愛,它討論的是愛這一個大的主題。真真和阿蝶的愛,何旭明對阿蝶的愛,小葉和阿蝶的愛,夫妻倆對女兒婷婷的愛,父親對阿蝶的愛等等等等。
我們可以相信愛是不需要建立在某種社會所認同的基礎之上的,即使是被社會所不容的同性之愛,影片對其依然是持有濃濃的人文關懷和包容的態度。我覺得也許說尊重更爲恰當。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戀愛取向。或許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傷害到其他人,但對于每一份感情我們都應該是尊重和祝福的。
喜歡最後阿蝶把拖鞋踢下去時的灑脫和隨意“不小心掉下去一只拖鞋,索性把另一只也踢下去咯!”阿蝶終于可以不再壓抑自己的感情,可以肆意地做回自己。她束起馬尾,表情天真得一如豆蔻年華的少女。她任意甩動自己的雙腿,光線越來越亮,像是昭示了某種希望——美麗的生活才剛剛開始。然後電影結束。
最終我們看到了一個美好的結局。
就像結尾處響起年輕的at 17演唱的充滿希望的the best is yet to come一樣恰到好處,電影的配樂很有見地,選擇的音樂總是很能契合主題。
用冰島的MǜM樂隊的音樂作爲真真與阿蝶在一起時的主線,詭異、冰冷、充滿悲劇色彩像她們的感情看不到未來。黑鳥樂隊的歌很適合六四學潮時激進的真真和極具批判精神的那位女憤青。黃鶯鶯的靡靡之音加上真真屋裏大片的暖色調襯得兩個女孩子的關系曖昧濃烈。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s出現在真真和阿蝶狂high的澳門酒吧,也出現在小葉駐唱的Pub,更是不足一歲的婷婷聽了會興奮的歌曲。涅磐樂隊是搖滾音樂曆史上不得不提的名字,搖滾的精神,就是反對世俗、打破傳統、追求精神的解放和自由,這正好和同性戀逆于傳統觀念不謀而合。跳房子樂隊的a wishful way作爲電影的主題曲,讓人印象深刻,indie—pop的恬淡配上簡單的吉他和鼓,再加之田原慵懶隨意甚至有些頹廢的聲音,讓我可以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聽著這首歌。
一直很喜歡田原,這個和我們同齡的女孩子,有著極好的音樂和語言天賦,這次《蝴蝶》的劇本改編也有她的一份功勞。寫小說、出唱片、拍電影,她和那些整天打著80後的青年寫手很不一樣,就算拿到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新人獎,卻仍然低調地在校園裏靜靜地學習,堅持看很多的電影和書籍,還有用文字記錄,不參加商業宣傳,不過多地曝光在鎂光燈下,所以常常覺得她是那麽的神秘和不可接近。
而楞骨眉眼長得格外分明的何超儀,雖然父親是澳門人人皆知的賭王,卻不憑借家族勢力只身一人闖蕩香港娛樂圈,她的眼神裏寫著堅毅獨立。然而此番出演這樣一個30歲的女同志,卻溫柔似水,含蓄內向,把人物刻畫地絲絲入扣,不得不佩服她的演技。
再次回歸到電影的主題,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是佛教解救了真真,是小葉解救了阿蝶,是阿蝶解救了她的丈夫阿明。而我卻認爲解救他們的是他們自己。每個人都有個心結,打開它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也許因爲成長經曆,家庭環境,我們都結了個結在自己心裏,不願意讓別人察覺。看似真真是在皈依佛門後得到了心靈的平靜,可是若真真找不到自己無法安定的原因她何以平靜淡然何以找到宗教作爲人生的寄托呢?又何以在阿蝶哭泣時卻拂拭掉她眼角的一滴淚然後輕輕一彈淡淡一笑地離開呢?同樣要是阿蝶不能夠徹底地遵循自己心裏面的聲音又怎能像她的名字胡蝶一樣自由自在地飛呢?又怎會選擇放棄令人羨慕的表象而頂著世俗的目光選擇和小葉在一起生活呢?還有阿明雖然愛阿蝶但是最終也只能放手這場名存實亡的婚姻,愛她就該讓她幸福,否則即使阿蝶不說出“離婚”兩字,他們只可能貌合神離,這更讓人覺得悲哀。
所以說解鈴還需系鈴人,能夠渡自己的唯有自己,不是其他任何人。如果真像真真說的一切都是預謀一切都是寫好的,那麽——
策劃者就是你自己。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494703/
關于《蝴蝶》的那一些恍惚與破碎 2008-11-19
看完《蝴蝶》,我立刻想到一個詞:支離破碎。紛雜的意象,2條時間線糾結在一起,導演試圖在2小時的片長裏表達更多的東西而營造了一種極限感,使得這部片子有些晦澀。
《蝴蝶》的呢喃
當電影第一次告別無聲,音樂的作用被無限擴張。這部片子同樣很注重音樂,幾乎所有的場景都編配了相應旋律。
本片所用的音樂很多出自田原所在的<跳房子>樂隊。<跳房子>她隸屬于摩登天空,主唱/鋼琴爲田原,吉他/貝斯/程序編寫爲李濤&劉利敏。這個樂隊已經很久沒有發過新碟,電影中的配樂均出自<A Wishful Way>這張專輯。分別是<a wishful way>,<try to>,<she>這三首歌。其中小葉在電影中那個"dusk of dawn"酒吧中自彈自唱這些歌,讓我覺得導演很會利用演員的長處,懂得物盡其能。
其余電影中的聲音還來自于<MUM>,<MUM>是來自冰島的一支Post Rock/Electronica樂隊,或許跟其國籍有關,<MUM>的音樂總是不急不徐, 甜美稚嫩的女聲伴著陣陣的電子聲效讓聽者仿佛置身于一個水底世界, 一份冰冷,沈靜的感覺湧上心頭。導演選了幾首有些Ambient pop感覺的歌曲,比如sleep/swim,green grass of tunnel,weeping rock rock等等。
另外一個值得介紹的是香港樂隊<黑鳥>。就像電影裏所介紹的,<黑鳥>的歌曲有清晰的思想體系,政治性強,內容無疑跟一般“空泛的憤怒”的樂隊不同。<黑鳥>的音樂很有風格,感染力強,不過部分樂迷可能不接受他們的政治觀,甚至會被他們的政治形象嚇跑。
此外,還有小蟲的<葬心>,以及at 17(2個女生的創作組合,黃耀明力推),audio traffic(前身爲cry,由4位不同國籍的歌手組成,作自己的brit rock/indie style)的歌,但大都是女性主義者會喜歡的音樂風格,迷離帶些叛逆,從trip hop到post rock,搖滾是一個年代的標記,正如電影中真真的房間裏,我看到了Janis Joplin(上世界70年代的搖滾女皇)的名字。
所有這一切,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就是《蝴蝶》帶給我們的呢喃。
《蝴蝶》與意象
影片中的意象零碎,據說這部片子是導演麥婉欣寫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難怪我看到了許多個人情緒嚴重的畫面。蝶爲學生上的第一節語文課,學的就是余秋雨的《30年的重量》,這篇文章背景是文化大革命,從開頭就可以看出,麥企圖將政治融合進《蝴蝶》。
蝶和小葉第一次去的那個cafe,她們的身後有一個男子,喜歡在喝咖啡的時候畫畫。這個男人的出現代表了最普遍的異性戀,因爲在影片的後半部分,蝶又一次來到這個cafe,她看見女服務生對著男子遺留在咖啡桌上的畫異常歡喜,並且偷偷的將男人的畫折起,藏進圍裙兜裏。蝶看出來女服務生對男子的愛慕,她溫柔的笑了,笑中蘊藏無奈,因爲她和女服務生不一樣,她只喜歡女人。
蝶的母親是個受到男人欺騙的女人。她代表著男權社會的受害者(相反的,蝶父是男權的代表)。有一幕,蝶母在海灘邊吃冰淇淋,她緊握著冰淇淋,任其融化,滴落在衣服上,緩緩下滑。有一句王菲的歌詞很配這個畫面,“大風吹,大風吹,冰淇淋流淚”,或許導演就是聽了之後受到啓發的也沒一定。
真真的房間,有大幅戈達爾<breathless>的海報,安東尼奧尼<blow up>的海報,還有janis joplin的海報!這些傳達出導演對新浪潮以及歐洲電影的熱愛,她的鏡頭運動方式有很多新浪潮的痕迹。而janis joplin的海報更進一步表明了導演的女權主義立場,她希望女人獨立,追求自己的權利,包括喜歡女人的權利。
當蝶在真真的房間,對著電視看老電影,聽著那邊真真在撥弄吉他。這些只是熱烈之前的躁動不安,心中所想並不是正在做的,一種煎熬。老歌嫋嫋的唱道“怎受的住,這頭猜,那邊怪...”正道出蝶和真真的心事,兩個女人相愛總是不那麽容易就敢確定,友誼和愛情有時真的難以分清。這首歌點燃了兩人的心火,愛情爆發。
蝶對小葉曾經談到過女兒婷婷聽得懂nirvana的事情。她說,丈夫阿明不相信小孩子能聽得懂nirvana,但小葉說她能相信,還舉例,自己小時候3歲就認字,爸爸也不信,只有媽媽相信。這個細節,道出了女人對男人的懷疑,男人總是太自我,不肯去相信一些他們認爲不可能的事。相反的,女性更容易相信這世上存在奇迹,這就是所謂的女性浪漫主義和男性現實主義的差別。
蝶和真真的愛情發生在.....。這個意象在呐喊,導演不想虛化這段曆史背景,她力圖用寫實的手法來重現當年。這個鏡頭表達了導演對民主的呼喚。
真真積極投身學生運動,她喜歡拿攝影機記錄一切。在街頭,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人對著話筒進行一番演說,內容大意是:“每個人都有權利,如果做人沒有權利和自由,那做人還有什麽意義?”這個鏡頭的背景是一個條幅,上書“釋放魏京生”。老婦人的出現,是一種女權的象征,她的這番演說,可以理解爲人權的呼籲,如果聯系《蝴蝶》的lesbian主題,更可以認爲是替女性同性戀的呐喊,爲她們爭取相愛,自由結合的權利。
片中的一句臺詞:“每個人都在努力改變,可其實每個人早就已經‘寫好了’。”這句話很宿命論,但也同時說明了lesbian的現實狀況。同志是天生寫在骨子裏的,不是想改變就能改變的。用李銀河的觀點來看,就是“真正的les”不是易性癖,沒有男角女角之分,單純只是喜歡女人——而不是喜歡像男人的女人,或者認爲自己是男人的女人。
影片中出現過nirvana的smell like teen spirit這首歌,兩次,同樣是在酒吧。第一次是蝶和真真在一起,第二次是和小葉在一起。同樣的歌傳遞出同樣的心境,這是一種年少和成年後心境的對比,時間隔開空間,相同的旋律,聯系著不同的人事,只因宿命中隱隱寫著注定二字。
...她在影片中出現,也同時破壞了蝶與真真的關系,是侵入者。影片未交待女示威者是否也是同志,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女示威者只是真真自我的另一種表現,真真是激進的,甚至有些過火,所以女示威者展示給真真的,是另一種人生體驗,和蝶的安靜不同,女示威者是猛烈不安的。所以我認爲,這是真真自我的另一面,她的政治觀以及人生觀與蝶已經開始偏差,這是她們分手前的預兆。
蝶和父親在茶餐廳見面,多年未見,她的父親老了,而蝶也已經30。父親喜歡菠蘿油,他知道蝶不喜歡菠蘿油,對她說:“不喜歡就別吃吧。”但蝶接過菠蘿油,皺著眉頭勉強的吃了起來。菠蘿油是一個隱喻,隱喻著男人。蝶是不喜歡男人的,可是爲了自己的父母,爲了別人的目光,社會的輿論,她勉強的接受了自己的丈夫——就好像她不喜歡菠蘿油,卻爲了父親,勉強自己吃掉它。
片中多次出現蝶反複洗手的畫面。這是強迫症的表現。原著中作者這樣解釋:“當‘我’感受到心情不尋常的波動‘我’便會去洗手。”這是典型的心理正常。洗手便成了蝶在影片中心理波動的象征。她的學生搞同,後來被強行拆散她會洗手;她與真真發生感情矛盾她會洗手;她和丈夫感情危機她還是會洗手。這是一種感官神經上的毛病,人物的反常舉動即是心結未解的表現。
在牆壁上,真真曾寫過一句話:“were not we having tears in our eyes in the passing of time?(在漫長歲月中,我們是不是偶爾垂淚?)”我很喜歡這句話,不管是童年的記憶,還是成年之後,每個人都會有默默垂淚的時候,漫長的歲月總是有一些人不會忘記,一些事情不能忘記。就好像蝶的生命,真真走了,卻又碰到了小葉。相遇是不會停止的。
《蝴蝶》裏的政治和女權
《藍宇》改編自《北京故事》,《蝴蝶》來自《蝴蝶的記號》。不約而同,兩者都牽扯....她把自己的政治熱情傾注到電影中去,殊不知産生了一種奇怪的效果。似乎有些做作,或許是太過寫實的關系,紀錄片風格和整部片子的另類風格不是很相配。
很多人認爲這部片子加入..事件,沒有意義。但我認爲,這正是導演自我情緒太強烈的表現。她渴望說更過的事情,表達更多的內容,卻不知道這樣亂了內容,沒了主次,讓觀衆陷入一場莫名其妙。
《蝴蝶》的致敬
很明顯,看過《藍宇》的人都可以看出兩片在內容上的類似,尤其是時代背景上。對于6.4事件,兩位導演采用了一虛一實的表現手法。
真真牆上的海報,是導演在向新浪潮致敬。本片中也不難看出對戈達爾的模仿,搖晃的鏡頭,跳切,還有長鏡頭。在影片結尾處,disc2的第47:11開始,一直到50:48結束,這個鏡頭的長度是3:37。內容是真真向蝶回憶自己當年爲何出家的原因。我認爲這個長鏡頭的調度還算簡單,沒有什麽技巧,但構圖還算精美,到底出自女性導演細膩的手筆。
還有在配樂的選擇上,無論是<黑鳥>也好,<nirvana>也好,都是對頂級歌手的致敬,搖滾的夢想每個人年少時候或許都有過,但大部分人在忘卻,卻不是選擇好好收藏。
《蝴蝶》是一部支離破碎的電影。你可以因爲看不懂而不喜歡她。但她絕非爛片。
麥婉欣自己寫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有些作家電影的味道,她把漫長歲月中流過的眼淚,收集起來一並傾倒給我們。同時提醒我們,有些人選擇作繭自縛,屈服于生活的無奈,何不不破繭而出,化身爲美麗的蝴蝶,享受一下自由飛揚的感覺呢?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60327/
蝴蝶十五年 2005-09-04
香港確實是個容易起濕氣的地方,濕氣大,則幽怨多。《蝴蝶》是很好的同志電影,卻也沒能避免這種幽怨。
看過王老師的《春光乍泄》,定會覺出《蝴蝶》底氣不足,但這不是什麽要命的破綻,問題似乎出在劇情上固執地插入了並非不可避免的政治情結,它使故事體態臃腫,也使它看起來不能似《春光乍泄》那般純粹。不過,相比同時期俗豔造作以至流膿的《桃色》,《蝴蝶》還是好太多。
政治的介入,讓這個簡單的愛情驟然變得複雜。蝴蝶和真真的分手是她們感情最黑暗的時期,時值89,這段脆弱的感情與社會動蕩的大背景交相輝映,卻也異曲同工。這樣處理個人情感矛盾或許正是編劇的妙處,因爲說起來“同性愛”也和“學生運動”一樣,是向來爲強勢話語所不容的。愛情被拆散,運動遭瓦解,阻止這些“非正常青春事件”的是父母親情,或以父母爲儀容的最高權力當局。這兩個平行交織的主題被極小心地一點點迂回漸進,最終結果是蝴蝶屈從于現實,然後真真被迫周遊世界,遍體鱗傷地回到香港,隨後出家皈依佛門。真真後來有句話是說現實和理想不容,當是道出了這些身份尷尬的青年(參與學運的青年和陷入同性戀的青年)集體的委屈。一些毫無陰謀心思的青年,全因年輕的熱情和自尊卷入一場世俗與曆史不可逆反的洪流,她們在漩渦與漩渦之間飄零沈淪,沒有人理解,更沒有人會去支持,他們唯有自己破繭而出,自己撈自己上岸。沒有什麽是心甘情願、水到渠成的,因此避免幽怨也確實是難。
編劇的刻意用心,除了捆綁一個政治背景,還體現在對蝴蝶父母零星往事的著墨上。蝴蝶父母的兩度情變,渲染了某種越軌(求自由)的氣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提供了蝴蝶所以會成爲女同的心理依據(特別是還有母親的自殺未遂)。再有就是對葛民輝這個丈夫的處理,他的態度其實基本上也就是主流社會的態度,寬容而有限度,惱怒而有分寸,所以他的最後一個鏡頭是抱著女兒在沙發上睡覺。這不是說他已經從焦慮、憤怒的情緒裏擺脫了出來——換成任何一個人,多年夫妻突然說自己是同性戀,提出離婚並帶走孩子,都是很大很大的傷害,但女兒畢竟還是最重要的,他不會因爲自己受到傷害,而放棄了父親這個最需要負責任的身份。但這個人物,還是處理地不夠好,稍顯簡單了一點。
這部電影如果單講女同性戀之間的感情,而不把敏感的曆史怨恨糾結其中,當然會輕松很多,而且也就不必拍129分鍾那麽長。不過,現在這樣也不見得就是多麽壞,況且結尾收得很好——蝴蝶坐在露天陽臺上,不小心將一只拖鞋掉落街市,她笑笑,踢掉另一只。這怎麽看怎麽像段禪宗公案,如何破解,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何超儀的表演有收放感,幾處重頭戲都處理地比較到位,是個亮點;田原(果然是“跳房子”的主唱)身上有種不讓人討厭的乖張——港片中出現北京話,除了讓人感到特殊的輕佻味道,還有種說不清的別扭,此處的田原和《重慶森林》裏的王菲算是少數沒讓人感到不適的。至于田原的北京身份,我倒覺得不必刻意演繹,當然我也阻止不了有人會去發揮想象,政治隱喻這種東西向來是可以無限糾纏的,爲了不浪費時間,還是適可爲止。
半年前曾看過一出日本電影叫《愛情果汁》,也講青春和女同性戀,導演只二十出頭,故事單薄簡潔,卻反而純粹。《蝴蝶》訴說更多結構更複雜,但其實也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無非是愛我所愛、百無禁忌,和想要拿起需先懂得放棄這麽兩條,如此多的匠心布局,也許……大可不必。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04170/
我不認爲那蝴蝶能飛 2005-11-11
那只蝴蝶真是矯情。出現在慣常的畫龍點睛的位置。原來她姓胡名蝶。真是一場哀傷。
沒有寓意。這是奇怪的現象。主人公的名字就是片名。卻沒有用蝴蝶來象征什麽。是破繭成蝶的意思麽。終于回歸自己原始的性取向。天生的愛著女人的女人麽。
上述是看完《蝴蝶》之後的想法。我總在評價片子故事情節的優劣。很少能專業地對片子的演員演技什麽的說出個所以然。
看片子之前的時間。我正在聽跳房子的音樂。問日天拿碟的時候。還可以討教什麽叫TRIPHOP。並且以相當朝聖的態度對待著田園這個女人。她用英文寫歌。有樂隊並且。出書。最終拍電影。這不正是文學小青年期盼的路徑麽。我們應該像西藏的老媽媽前往拉薩的路途一樣。一跪一拜。百般虔誠去看這個電影。
盡管看完電影很久。我都沒有寫什麽的欲望。翻看片子的介紹。正面只寫幾個演員。以及種種獲獎事迹。找啊找啊找導演。發現導演是集編劇于一身的。意識到片子的成本應該很低。
故事的敘說。讓我想起來我初中時候寫的一些小說。想把故事說的漫不經心。倒敘插敘。極盡所能。結果發現自己到最後是爲了圓這個故事在掙紮著湊字數。《蝴蝶》就是這樣的。導演的有些仿古鏡頭很絢麗。感覺也很好。我是說單獨看來。但是穿插在整個電影裏我總覺得不知所雲。好像往往我摒住呼吸看她絢一下這些精巧鏡頭。希望那個下一刻能夠驚豔四座。下一分鍾我已經忘掉我爲什麽要摒氣了。也許我還要懷疑一下自己的智商。爲什麽無緣無故這樣抑制呼吸。總之。它讓我被噎著了。
再來說說田園。本來我也是沖著她的歌聲和對她電影扮相的期盼去的。但是她背臺詞的生硬和明顯在鏡頭前的羞赧。被人察覺的一清二楚。您可以說這是本色演出。王菲也本色演出。但是王菲從來不害怕鏡頭。她可放空的。放空。是的。可是田園呢。更何況在做愛鏡頭的性感之外的田園。造型也並不出色。總顯得身材寬泛。骨架奇大。我是視覺藝術的享受者。我寧可美麗。不要空空的內涵。即使傳說中的英文水平。也在她與羅沙幾句對白之後。暴露chiglish無疑。
說了那麽多。都是我的抱怨。好了。下面我來誇獎一個人。
何超儀。我不知道她幾歲了。我也沒去關心她的背景。她是電影裏唯一能掩蓋自己心緒。演出真正的蝴蝶的人。30歲的女人還能害羞如此。她這樣消瘦。這讓我想起來。2個月前與我視頻的好朋友。也是這般的清晰。一樣的弱不經風。喜歡她。
不要飛了蝴蝶。只是這樣便好。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