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13 09:27:15| 人氣1,7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悲憐上帝的小孩》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同《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反映了印度紅燈區小孩現實,《悲憐上帝的小孩》反映了菲律賓貧民窟現實!(菲國垃圾山:明知山崩險 偏往山腳住)

  這部取作【悲憐上帝的孩子】的紀錄片,是日本導演四乃宮浩一行人花了六個月(不包括拍攝前的進駐與田野調查),以菲律賓馬尼拉近郊垃圾山下的居民生活為題材所拍攝的影片。他們正巧碰上了颱風、豪雨侵襲下突然崩塌的垃圾山,如何造成數千人失蹤、死亡的慘劇。但真正的重心,並不是像台灣噬血新聞媒體那樣,全力剝削受難者家屬的哀嚎與悲慘而已,相反的,災後生活如何繼續下去,才是這部紀錄片更關注的重點,也突出了紀錄者的心態。
  在面對死亡的痛楚後,這些垃圾山下的居民還要面對一個現實的艱鉅考驗,就是菲律賓政府強行禁止垃圾車再進入這裡倒垃圾,反而造成靠垃圾為生的居民,陷入更大的苦境。導演雖然沒在片中直接做出任何批判,但「真實」會自己「發言」,政府自以為是的策略,往往只解決表面的問題,甚至只是遮掩問題,卻不顧慮人民實際需要的偽善,明顯地擺在眼前(這不是菲律賓的專利,許多粗糙的政策都有類似的弊病)。而倒垃圾與撿垃圾的生活方式間,也突出了經濟社會的明顯差距。
  本片在眾多拾垃圾為生的家庭中,選擇了幾個作為典型。無助的父母、營養不良的小孩、甚至剛出生還不及睜開眼睛就插入呼吸器急救的嬰兒,這些無須裝飾即能直指現實殘酷的真實,讓人看了相當難過。而如何活得有尊嚴,以及家庭如何走下去而不至於崩解的課題,也在這些頂多能用鹽和水配白飯吃、不然就得自己去挖山芋、野菜果腹的被攝家庭身上,嚴酷地上演。而如果細心點,你或許也會發現這些人因為被拍攝而有的一些改變,以及它們之間因為生活遭變(經濟
陷入絕境、孩子夭折﹍﹍),親人關係的緊張與變化。影片最後,但並非真實生活的結局,是垃圾山再度開放垃圾車進來了,一群人又高高興興地去「尋寶」,但彼此的生活與生命,都不再一樣了。
  這部紀錄片所翻攪的不應該只是簡單的人道同情而已,與其如此,不如去理解不同世界的生活觀與價值觀所造成的影響,以及人的需求與政治、經濟環境之間的關連。導演已經避免說教,也就是刻意讓影片的解讀空間相形放大。而我們的解讀,與其說是在定義別人的真實,不如說是反照出自己的思維方式。或許【悲憐上帝的孩子】除了藉由同情與悲憫而吸引人「行善」外(發行公司宣稱將把上映收入扣除宣傳費用,二分之一由日本發行公司處理捐助,另一半則捐給台灣
的慈善團體),也能激發一些人與紀錄片、電影與真實之間的思辨,因為這些看似屬於學理的爭執,其實也關乎我們對人道的真正認同和觀察啊!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5070&c=BA0001

石井光太《世界貧民窟絕對體驗》 (圓神 2011)

  內容簡介
  隻身前往背包客未曾挑戰的土地.10年冒險的精采見聞錄
  作者從大一就開始周遊第三世界國家,與中東、非洲、亞洲各國的貧民寢食與共,深入了解貧民的居住環境、吃喝拉撒、愛、性以及工作型態。
  他曾經蹲踞架在河上的廁所方便,被河裡游泳的小孩和豬隻撞上屁股;他曾經與露宿街頭的貧民共眠,慘遭中年婦女上下其手,最後還上演「愛不到你就毀了你」的戲碼;他曾經試飲伊斯蘭教貧民私釀的酒,狂拉十天狂瘦十公斤;他曾經無數次被迫傾聽夫妻或情侶的活春宮秀,年輕的心在憤怒之餘也充滿了寂寥;他曾經在曼谷結識一位賣彩券的殘障女孩,兩人墜入情網,終因文化背景差異而別離……書中滿載任何論文、新聞報導都前所未有的見聞,令人大開眼界。
  本書分成「前進貧民窟篇」「在街頭漫舞篇」「春色無邊篇」三大部分,詳細描述貧民窟的生活百景,有時發人深省,有時引人落淚,有時教人捧腹大笑,揭露身為地球公民的我們不可不知的另一個世界。
  作者簡介
  石井光太 一九七七年出生於東京都,職業為作家。發表過許多有關國外生活及文化的作品。主要的著作有描寫亞洲殘障人士和乞丐的《乞討的佛陀》、描寫伊斯蘭教徒不為人知的性事與賣春行為的《神所拋棄的裸體──漫步伊斯蘭之夜》等。除了寫作以外,也參與NHK等媒體的紀錄片製作,並且活躍於攝影、漫畫劇本、廣播節目等眾多領域,同時也在日本各地舉辦演講和授課。
  各界拍案好評
  這是一本世界貧窮學的講座與行腳紀錄,作者悉心地為讀者描繪一幅幅充滿戲劇張力的風物詩,在字句轉折之處,為我們揭露社會底層的死與生、沉淪與昇華,拓展更寬宏溫柔的人道視野。──資深文史導遊 謝哲青
  這本書的最大價值,不只是讓我們看到了世界各國貧民窟裡不可思議的真相與生活,更讓我們看見自己的幸福,好好的緊抓這份幸福。──文化導遊‧旅遊講師‧背包客馬繼康
  知道了書中所寫的事,無形中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讓你在旅行時,能用更多的角度來看待事情,讓旅程和生命都更加豐富。──「背包客棧」站長小眼睛先生
  他讓平面的貧窮有了溫度、有了氣味。──《朝日新聞》
  用輕快的文筆,描寫最嚴酷的生命體驗。地球公民必看的一本書。──背包客雜誌《旅行人》總編輯 藏前仁一
  讀完感覺被打了一槍的著作。它讓人用另一種角度看待貧窮,讓我們面對地球的狹窄眼光豁然開朗。──日本讀者 誠
  超越了新聞報導和電視節目戲劇化的鏡頭,用平起平坐的眼光觀察貧民的生命姿態,讓讀者想進行一場跟以往截然不同的世界旅行!──日本讀者 Enja
  目錄
推薦序 一本讓旅程和生命都更加豐富的書  「背包客棧」站長小眼睛先生
推薦序 擴大自己的包容,看見自己的幸福  文化導遊.旅遊講師.背包客馬繼康
推薦序 貧窮的風物詩  資深文史導遊謝哲青
寫在開始之前
第一部 前進貧民窟 篇
第一課 貧民窟是怎麼來的?
第二課 貧民的生活與性愛
第三課 表面的職業、背後的職業
第四課 貧民的IN與OUT
第二部 在街頭漫舞 篇
第五課 遊民SOP
第六課 從戀愛到婚姻
第七課 從生產到喪禮
第八課 亂賣亂買真要命
第九課 乞討的經濟學
第十課 街角的童年
第十一課 不罪不歸
第三部 春色無邊 篇
第十二課 春意盎然面面觀
第十三課 娼妓的真實生活
第十四課 性的全球產業化
寫在結束之後
講師介紹

推薦序一
一本讓旅程和生命都更加豐富的書
「背包客棧」站長小眼睛先生
  世界上有十二億的人,每天靠一塊美金過日子。
  根據聯合國世界社會發展高峰會的聲明,絕對貧困是:在一種被嚴重剝奪人的基本需求條件特徵(包括食物、安全飲用水、公共衛生設備、健康、居住處所、教育以及資訊)的情形。而以金錢來說,每天收入低於一美元的人被列為絕對貧困。其中因不同國家的國情而略有差異。附帶一提,全世界有三十億的人,每天的收入低於兩塊美金。
  這些數據看起來很嚇人。不過究竟代表著什麼,其實是很難想像的。畢竟在資訊氾濫的現今,我們已經習慣對於不知根據為何的數據、聳動的標題,或者圖像畫面做出直接反應,而少了對完整事件了解的欲望。
  我曾經有幾次意外的機會,到比較貧困的地方拜訪。當時自己身無長物,在台北租屋而居,又辭了工作,生活雖不敢說是拮据,但實在也沒有什麼閒錢,正猶豫著未來該何去何從。但是在當地,當周遭充滿向我要求施捨的人時,一種羞愧的情緒隱然出現。原本對未來感到茫然的我,對自己竟然在這裡扮演這樣的角色感到困惑。
  我也曾經因看到旅行照片而心情複雜。那些貧困髒亂的地方,對鏡頭感到好奇的街童們的燦爛笑容背後,真實生活又是如何呢?有錢人家的孩子,是不會在街頭玩耍或乞討的。
  做為一個旅人,雖然我們可以用自己只是經過,還有其他行程,或停留時間太短來避開這些問題,但我們還是應該去思考這個問題,而不是把「旅行」當成護身符,去看到我們想看的世界,避開我們不想看到的世界。
  或許有人覺得這太嚴肅了,旅行該是一種休閒、一種放鬆,或是自我探索。(恕我無法使用「享受」這兩個字。)但是否也正因這種心態,而讓旅行處在一種虛假的美好之中而脫離了真實?
  這本書的作者石井光太先生,親身參與了絕對貧困者的生活,以觀察者的角度記錄了所見到的一切,再輔以有系統的數據和資料,讓我們知道許多我們可能從未想過,但貧困者卻是時時刻刻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中並不是要告訴我們貧困的可怕,而是以一種人的角度去描述絕對貧困者如何面對衣食住行、情感和性的各種基本需求。也說明了他們的生存方式和所面臨的無奈。
  在書中第二部第十一章的「街頭犯罪」中,有一段和我自身極為類似的遭遇。地點是在加爾各達的街頭。一個抱著嬰兒的年輕女性向我要求施捨。她露出孩子大腿上因燙傷而出現的大水泡。嬰兒還不會走路,那水泡幾乎和細瘦大腿同粗。我當下哪想得到要給錢,只覺得應該要被治療,而帶著她們回當時服務的地方找修女治療包紮。沒想到一向和藹的修女一見到那名年輕女性,竟然厲聲的指責她:「你這是在殺這孩子!」還一度不讓她把孩子帶走。我不明所以,後來修女才解釋,這位年輕女性早上已經被其他人帶進來過一次。她本來已經幫小孩子包紮好,並且告誡過那名年輕女性不可再犯,沒想到紗布又被拆掉。當時的我,實在很難想像會有母親拿孩子的傷當作乞討的工具,甚至故意讓其傷勢加重。
  看完這本書裡的介紹,我才真正相信,原來這種事真的不是偶例。刻意製造傷害、出租嬰兒博取同情,這些方式在貧困的地方早已被有心人士有系統的利用了。每當想起世界上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總是讓我覺得悲傷卻又無奈。
  從開始自助旅行,進而成立以自助旅行為主題的論壇網站至今,我看過了不算少的各式旅行文章,也認識了許多讓我印象深刻的旅行者,所以很能接受每個人因自身的不同,而對旅行有各自的堅持與追求。無須論斷好壞,也無所謂好壞,一切都是反映了自身需要所做的選擇而已。
  雖然以何種方式旅行完全是個人的選擇,但我實在很推薦對每一個熱愛旅行,或對旅行抱有期待的朋友,能夠看完這本書。這不一定會改變你的旅行方式或角度。不過知道了書中所寫的事,無形中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讓你在旅行時,能用更多的角度來看待事情,讓旅程和生命都更加豐富。謹以真心,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推薦序二
擴大自己的包容,看見自己的幸福
文化導遊.旅遊講師.背包客馬繼康
  世界是平的!這樣的說法旅行者感受最深,隨著旅行觀念的普及,再加上交通工具的方便,只要你願意也有能力,早上在自己的家,到了晚上或隔天就能將自己放置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也許在塞納河畔品嘗巴黎左岸的咖啡,也許搭著遊輪在北極圈觀賞「熊淹沒」的景觀,或許在印度泰姬瑪哈陵歌詠沙賈汗王永誌不渝的愛情。我們嘗試用不同的感官體驗旅行中的所有事物。
  不過觀光客或旅行者所認識的世界其實都是建構出來的,透過電影、照片或是行腳類節目,不斷的告訴大家世界各國與城市的美好,所有的國家觀光局也都將自己最良善的一面呈現在遊客面前。但無可否認的,這些景點其實都是在精心的規畫下展現的,方便、美觀、舒適、符合想像,雖有時難免匠氣,但卻也滿足了絕大多數人的需求。
  但是全球化後,貧富不均是世界各國都面臨到的社會問題,生活富足的我們也很難想像在貧窮線下生活的辛酸與掙扎。多半的旅行者不願也不想把貧民窟當作「景點」,哪怕屢屢有人大聲的說:「我喜歡跟當地人在一起!」在旅行者口中的當地人,十之八九是小康的中產階級,最好還能碰到慷慨的有錢人,邂逅一段百說不厭的奇遇。
  然而,因為貧民的外表長相、居住區域、衛生條件、飲食內容以及生活作息,我們往往避之唯恐不及,這是由於我們對他們不熟悉,再加上不時與犯罪、搶奪、晦暗等負面字詞相連結,因此貧民窟永遠是旅行者被再三告誡、不可碰觸的另一個佛地魔世界。
  我也以為自己是個喜歡深度體驗當地文化的旅行者,不過看到作者文中所描述,像個田野調查家,以自己為試金石的親身經歷,除了佩服,還是佩服。這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的,必須有著非常寬大的文化包容性。雖然我們都知道文化沒有好壞之分,但要沒有偏見,沒有顧忌的做到,確實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人們都對無法參與或親眼看見的總是感到好奇,當我們閱讀作者書寫的文字,猶如身歷其境,也許描寫起來雲淡風輕,卻又是暗潮洶湧。這也許已經不是旅行,而是真實的生活;或者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其實生活就是一場大旅行,作者把生活與旅行的界線抹去,才足以錘鍊出這樣的觀察與體驗。
  我想這本書的最大價值,不只是讓我們看到了世界各國貧民窟裡不可思議的真相與生活,更讓我們看見自己的幸福,好好的緊抓這份幸福。

推薦序三
貧窮的風物詩
資深文史導遊謝哲青
  我站在這裡,離首都薩納(Sana‘a)將近七百公里,紅海畔的偏遠港灣──摩卡(Mocha),這個十五世紀掌握東方航路門戶的商港,在歲月的剝蝕後,只留下殘舊的碼頭與破落的倉庫。二月的冬季季風將港灣內寥寥可數的漁船吹得嘎嘎作響,從西方捲來的沙塵將小鎮覆上一層厚厚的黃土。如果用點想像,將街上的人們從視線中移去,你就會看見一座中世紀的漁村。現在是用餐時間,餐廳裡充滿了各式各樣我可以辨認:南阿拉伯語、海灣方言、索馬利亞語、提格雷語、斯瓦希里語、阿姆哈拉語,以及我辨認不出來的語言口音。室內的照明只有幾支閃爍的日光燈管,廁所裡也沒有方便的自來水可供洗手,唯一的清潔來源是一條不知道有多少人用過的二手毛巾。主菜是火烤得焦黑的刺尾魚,配菜是膩得出油的炸薯條,我環顧四週,幾乎所有人的桌上都是一模一樣的菜色。桌上沒有常見的刀叉,大家用報紙擦擦手後就開動,對他們而言,每餐就是如此,或許說,世界就是如此。儘管賣相不佳,卻是我阿拉伯半島之行吃過最鮮美的烤魚──價格八十美分。
  我站在這裡,印度洋的另一端-孟買(Mumbai),大航海時代的殖民政府在這裡蒐集東方的財富,並為蒙兀兒式的華美精緻注入些許矯情的巴洛克與資本主義式的貪婪。短短幾個世代,孟買從阿拉伯海旁的七座小島化身為東印度公司最重要的商業中心。東方快速道路(Eastern Express Hwy)將城區一分為二,左邊是新開發的金融商城,林立的玻璃帷幕大樓就如世界其他所在一樣,展現出來的是旺盛的企圖心,模稜兩可的經濟願景與後工業文明式的冷漠。也因此孟買的富裕吸引了全國不同種姓、不同宗教的人前來尋夢。在我的右方,可能是地球上最有生機活力的人類聚落,也是亞洲最大的貧民窟──達拉維(Dharavi)。
  走在達拉維最主要的九十呎大道(90 Feet Rd),從其中流露出來的生命力與韌性令人歎為觀止。人們使用各式各樣難以想像的垃圾、廢材──冰箱、漂流木、巴士拉門、漁網、引擎蓋,稍微像樣的用波浪鐵皮、破帆布、殘磚破瓦,搭建出一座座遮風避雨的小天地。就這樣,近百萬人簇擁在這一點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達拉維的存在為孟買提供了廣大密集而廉價的勞動力。如果說孟買是印度經濟的火車頭,那麼達拉維的居民就是讓火車運作不可或缺的鍋爐工人,但市政府似乎對此地視而不見。即使是貧民窟,地段也有高級與邊緣的階級差別。有的區域住家擁有乾淨的自來水及衛生設備,巷口還有香火鼎盛的濕婆神廟;貧民窟的另一端,流淌的溝渠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小朋友卻在其中跳水、游泳。達拉維的父母,每兩個小孩裡就有一個會在十二歲之前夭折,原因是小朋友喝到其中不乾淨的水而得到霍亂,或是痢疾。在這些父母為孩子辦完喪禮之後,家裡其他的小朋友依舊每天來這裡游泳,在岸邊拾荒,因為,他們的生活就是如此,世界就是如此。
  石井光太所打開的視野,正是真實呈現貧民窟生活的多元面貌。這是一本世界貧窮學的講座與行腳紀錄,作者悉心地為讀者描繪一幅幅充滿戲劇張力的風物詩,在字句轉折之處,為我們揭露社會底層的死與生、沉淪與昇華,拓展更寬宏溫柔的人道視野。

推薦序四
貧窮主義,震撼教育              
公益旅行作家褚士瑩
  不曾去過巴西旅遊的人可能難以置信,2010年底,巴西政府竟然在「Rio Top Tour: Rio de Janeiro in a Different Perspective」的對外觀光宣傳活動中,正式邀請各國觀光客下次到里約熱內盧時,除了嘉年華之外,也別忘了參加貧民窟一日遊。
  住了五千多人的Santa Marta是第一個正式變成旅遊景點的里約貧民窟,過去許多人因為毒品跟犯罪而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如今卻被認為是許多民間音樂和藝術的發源地。貧民窟之旅的導覽,都是當地貧民窟出身的在地人,為了方便外國觀光客,還樹立了英文招牌,讓遊客知道哪裡是Michael Jackson拍音樂影帶的地方、哪裡有森巴舞學校、哪裡又是藝術家的工作坊,甚至哪裡是當地談戀愛的年輕男女看夜景的地方,都有詳細說明。如果這個計畫成功,就有可能複製到巴西其他貧民窟。
  政府將貧民窟觀光化,可想而知肯定是毀譽參半,很多媒體說這不是觀光,而是「獵奇」,甚至有人說這根本是在推行「貧窮主義(Poorism)」。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政府正式推廣貧民窟作為景點之前,私人旅行社已經默默推銷了這種所謂的「貧民窟之旅(Fevela Tour)」至少十五年了,觀光客坐在加裝鐵欄杆的吉普車或悍馬車到里約最大的貧民窟大街小巷裡鑽,名符其實的都市叢林之旅。貧民窟之旅就和貧民窟本身一樣,不會因為視而不見就自然而然消失,所以像巴西的嘉年華,以每一個貧民窟為單位,每年推出一個森巴舞學校參加大賽,讓來自貧民窟的男女,一年有這麼幾天能夠站在舞台的中心,讓他們被看見、他們的聲音被聽到,其實是很重要的。貧民窟的年輕人,有了這樣一年一度的目標值得努力,自然也就不那麼容易被幫派或毒品耗竭。每隔一年,我都付費去親自參加嘉年華會,就是我支持貧民窟被看見的一種具體行動。
  在巴西之後,印度孟買的貧民窟Dharavi也推出類似的行程,而且逐漸受到歡迎。平心而論,如果能讓從來沒有見識過貧民窟生態的文明中產階級,親自到貧民窟走一圈,影響不見得都會是負面的。許多巴西人或印度人,一輩子從來沒有機會接觸到自己國家絕大多數人民生活的赤貧場景,或許第一眼是震撼而赤裸的,但是各行各業的商人、程式設計師、土木工程師,如果因為這樣的導覽,未來將貧民窟的消費型態納入商業設計的考慮之中,或許不是壞事。比如說非洲肯亞Nairobi的商人,就因此為貧民窟購買力低的消費者,製造分量特別小的包裝,從洗衣粉到調味料,都是剛好一人份、一次使用的分量,單價雖然很低,但人人都買得起、用得上,結果在大公司紛紛針對富裕階層的顧客設計產品,卻面臨滯銷破產的同時,專門針對貧民窟消費型態的廠商,卻因此得到很高的獲利盈餘。如果沒有親自窺探貧民窟,誰能想像這群被遺忘的消費者的需要,並且轉換成雙贏的商機?
  我之所以立志從事NGO的工作,也是因為在學生時代當背包客旅行時,見到那麼多的乞丐,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給也不知道該給多少,不給也不知道如何面對良知,因此走上追尋「遇到乞丐該怎麼辦?」這個答案的道路。後來,我決定透過NGO有組織的方式,幫助願意一起努力改變生活現狀的弱勢族群。這個答案,讓我後來遇到乞丐時,再也沒有內心的掙扎跟行動上的慌張。後來住在泰國曼谷的時候,住家旁邊甚至就是一個貧民窟,我跟一些朋友能參與協助貧民窟裡設立的圖書館,讓貧民窟的孩子課後能有一個安全、正面的環境打發時間,一直到後來貧民窟兩次遭祝融吞噬殆盡為止。
  日本記者石井光太在日本國內校園裡持續推行的「世界真實貧窮學課程」,起源也是在他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只因為「到沒什麼人去的國家旅行吧!」這樣的好奇心,毫無理由地去了巴基斯坦,一路搭乘巴士前往阿富汗,看到當地陷於長達二十多年的內戰,遭到全世界遺棄,整個沙漠舉目所見全是難民的帳篷,乞丐淹沒了道路。人們蓬頭垢面,失去手腳和雙眼,傷口流血不絕,不斷地哀訴:「請施捨一點錢。」
  初次目睹的貧窮情景震驚了石井先生。為了要回答「為什麼他們會乞討?為什麼他們不得不曝露出殘障的肢體,在街頭生活?」這樣的疑問,成為他未來記者專業的契機,大學時代便已經巡迴幾十個國家,一邊與當地人共同生活,一邊進行採訪。二十五歲時巡迴亞洲各地、採訪殘障者和乞丐,寫成了《乞討的佛陀》這本書,在日本掀起極大的話題,從此以後,石井先生主要採訪海外的貧窮地區,寫成書本出版,或在雜誌連載專欄、在HNK電視台等製作報導節目,有時候他貼近街頭遊民的性生活,有時候留意殘障者的收入,或採訪妓女的家庭。那裡有許多過去在日本從未被報導的重要現實,許多人知道這些事以後,對貧窮的印象以及世界觀都完全改變了。
  無論是從事新聞工作的石井先生,或是NGO工作的我,或是任何一個走入民間疾苦的旅行者,這樣的親身經驗,教導我們體認並不是所有的貧民窟之旅,都是在消費窮人。過去對於貧窮問題,人們總是只以「悲慘」這一面來思考,但是如果可以用多方面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正視過去沒有任何人傳達的世界現實,毋寧不是一件好事。
  我也見過有些一開始原本只是為了撈一筆而舉辦貧民窟一日遊的旅行社,隨著跟社區互動加深,開始將行程做得更細緻,除了參觀之外,還提供乾淨的飲水,或當場煮食供應貧民的志工活動,融入在參觀行程中;貧民窟的居民也接受簡單的訓練,學習如何就地取材,用瓶蓋、鋁罐、塑膠袋,甚至樹葉等不用成本的廢物,製作成紀念品,賣給來參觀的遊客,因此培養了一些未來的創業者;也有些旅行社,有合理的回捐機制,將部分收入捐給貧民窟,用來建造或經營社區中心。
  當然,巴西聯邦政府鼓吹的貧民窟之旅也好,石井先生的「貧窮學」教材也好,都不能取代正式的發展計畫,但若執行得當,站在人與人平等尊重的立場,觀光客作為親切的觀察者,貧民窟之旅也可以成為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住在貧民窟的導覽員,能帶著外國人到他們住的家,跟他們的家人和鄰居自然地見面相處,而不是讓遊客躲在裝甲車的防彈玻璃後面,拚命按快門後揚長而去,那麼這些或許一輩子從來沒有機會跟外界接觸的貧民窟成員,因此有機會對世界有更立體的了解,孩子們因此能夠做更大的夢、未來成為更好的人。
  如果還無法理解的話,我們就用路邊攤跟五星級飯店來比喻吧!電視上時常出現的名廚Adrian Bouldwin,曾經在接受《Budget Travel》這本旅遊雜誌的專訪時說,路邊攤是餵養整個城市的主力,所以總是很新鮮、乾淨;相較起來,在五星級飯店吃自助餐拉肚子的機率,恐怕還比較高呢! (Street stalls are in the business of feeding their neighbors. You’re far more likely to be poisoned by a big hotel chain buffet.)
  就像石井先生書中說的:「……我必須聲明,貧民窟絕對不恐怖。貧民窟的居民有九成做著正當的工作,富有正義感,活得光明正大。他們也像我們一樣運動、一樣念書。」
  我們睜開第三隻眼睛,到開羅除了看金字塔,也要看「死人之城」的賊仔市,販賣著從屍骨未寒的死人身上脫下來的衣服、手錶;到曼谷,除了看金碧輝煌的皇宮,也要看貧民窟火災時,搶救每個月五十塊泰銖租來的彈簧床墊跟電風扇的居民;看好萊塢電影,也要看紀錄片《Waste Land》裡,垃圾山中如畜牲般生活的回收員,如何因為一個移民加拿大的巴西藝術家Vik Muniz的裝置藝術計畫而產生生命的衝擊;看新聞裡孟加拉天災人禍不斷之外,也別忘了有兩個女乞丐,從1964年鼓勵其它乞丐每人存下一把他們乞討來的米,作為共同遇難時的救急金,到今天成為全國最大的NGO組織Thengamara Mahila Sabuj Sangha (TMSS) 。
  極端貧窮的景象,是一種震撼教育,雖然令人不舒服,卻提供絕佳的契機,讓我們學習用人生而平等的尊重態度來看待貧窮。我們智識中世界的面貌,也會因此更加真實、更加立體。

內容連載
◎貧民窟的飲食

  接下來談談食物吧。
日本最值得引以為傲的飲食文化之一,是「各階級吃的食物都一樣」。例如不管是有錢人還是窮人,都一樣吃豬排飯、吃烏龍麵、享受親子丼。或許有在哪家餐廳用餐的差別,不過料理的種類是一樣的。
  不過在國外,不同階級有不同的飲食生活,是理所當然的事。上流人士吃A,中流人士吃B,下流人士吃C──就像這樣,階級不同,吃的食物也完全不同。上流吃B,或下流吃A,這是絕不會發生的事。
  這種情形在發展中國家特別顯著,明確地區分為名流的食物、商業人士的食物、庶民的食物、貧民窟居民的食物。然後貧民窟有專屬於貧民窟居民的食物及料理方式。每個國家和地區的貧民窟食物大不相同,不過有一點是大致上共通的:
「多是使用火和油的料理」。
  使用火和油,是為了讓不新鮮的東西也能夠入口。透過徹底地燒烤或油炸,可以殺死病菌,並大幅延長保存期限。如果無法用火,就放在陽光底下曬乾之後再吃。不管什麼樣的食物,都一定要加熱之後才吃,窮人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徹底。
  這樣的飲食文化有時候也會誕生出「貧窮食物」這種貧民窟獨特的食物。將一般庶民不吃的魚頭油炸,或是把骨頭烤得酥酥的,或烤老鼠、烤昆蟲等,就屬於這類食物。這類貧窮食物中,也有一些廣受全世界歡迎,甚至發展為全球性食物。最有名的一樣,再怎麼說都非炸雞莫屬吧。
  炸雞的起源地是美國。當時美國有許多黑人奴隸,他們非常貧窮,無法獲得充足的食物。於是黑人蒐集白人不吃的雞腳,用油反覆油炸,這麼一來,即使不新鮮的肉也可以下嚥,還能夠攝取到肉體勞動所須的熱量。就這樣,黑人奴隸的「靈魂食物」(soul food)──炸雞誕生了。現在我們所吃的炸雞,就是在原本的炸雞添加調味,稍加改良的版本。
  年輕讀者中或許有人會想:「每天都可以吃炸雞,好好唷~」可是這背後是有許多苦衷的。
我有一段印象深刻的體驗。以前我曾經在菲律賓鐵路沿線的貧民窟生活。當時我和那家人吃著相同的食物,而他們每天都只吃炸雞。
  當然,老是吃炸雞,皮膚會變得粗糙不堪,嘴巴裡到處破皮發炎,想吃蔬菜想得不得了。於是我問:「為什麼你們都不吃蔬菜?」結果先生從袋子裡拿出幾個裝著維生素的瓶子應道:
  「我們很窮,才會吃最富有熱量的炸雞。我們沒錢花在沒有熱量的蔬菜上面。你想要補充維生素的話,就吃這些維生素錠吧。」
沒錯,他們因為沒錢,所以只買高熱量的炸雞吃,維生素全靠市售的錠劑來補充。至少我待過的貧民窟裡,居民的飲食生活都是如此。
  當然,這也會衍生出其他的問題。
窮人只吃高熱量的肉,但他們大部分都是失業者,沒有工作。光攝取熱量,卻無所事事,當然就會愈來愈胖,變成肥胖體型,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纏身。因此很意外地,貧民窟的居民中有不少胖子。特別是非洲,這種情形更是嚴重。只要去非洲的貧民窟看看,就可以發現胖子意外地多。
  儘管貧窮,卻有許多胖子。這乍看之下似乎很矛盾,但因為窮人的飲食生活不佳,才會發生這樣的現象。
美國的貧窮問題也是如此。美國的窮人拿著國家配給的食物券,淨是吃些垃圾食物,因此愈來愈胖,更難找到工作,還會因為生病而早死,這就是現實的狀況。這與「奢侈的肥胖」不同,可以說是「貧窮造成的容易早死的肥胖」。
  去國外的貧窮地區旅行,看到肥胖的人,或許你會想:「他們意外地過得不錯嘛。」不過請別忘記,背後是存在著這樣的飲食問題的。
  ◎小販/正統派
我認為報童應該算是小販中的代表性職業。
  報童與派報中心簽約,每天早上揹著送來的數種報紙,一直沿街叫賣到晚上。每賣掉一份,就可以抽到固定的手續費。
  照片〔8-2〕是抱著電車一早送來的報紙到城裡販賣的小孩。如果不能每天早上迅速地搶到新的報紙販賣,就會在競爭中輸給其他報童了。
  此外,走在發展中國家街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照片〔8-3〕這類在街頭販賣玩具和日用品的人。有滿臉橫肉的大叔叫賣著可愛的兒童玩具,或歐巴桑向停車的司機推銷輪胎和車墊。這是窮人和城裡的商店簽約,拿他們的商品販賣。
  有時候去逛發展中國家商店街裡的店鋪,會發現裡頭完全沒有客人。老闆不是一整天呼呼大睡,就是和朋友喝茶聊天,閒得教人擔心他們靠什麼過活。
  其實,老闆都會把店裡的商品交給窮人,以賣一個多少錢這樣的抽成制委託他們賣東西。這些收入大概占營業額的一到兩成,因此店老闆就算一整天喝茶、和朋友聊黃色話題、睡午覺,到了黃昏,也自動就有窮人帶著收入回來給他。海外商店的服務態度會那麼差,搞不好只是單純地因為就算店面生意不好,也賺得到錢的緣故吧。
  一個過著這種吊兒郎當生活的阿富汗人這麼對我說:
「日本人就是笨,才會親自下海拚命工作賺錢。我們阿富汗人很聰明,讓窮人工作,我們賺錢。可是一整天不工作光發呆,會滿腦子只想著上天國,開始覺得天國應該沒這麼無聊了。阿富汗有些有錢人就是因為這樣,才會發動自爆恐怖攻擊,早早上西天去了。」
  瞧,這自虐玩笑多有趣啊。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一些不隸屬於任何地方,窮人自己做生意的例子吧。照片〔8-4〕的糖果小販,〔8-5〕的香菸小販就屬於這一類。
  前面介紹的小販是販賣報社和商店寄賣的東西,但是糖果小販和香菸小販則是親朋好友合資出錢,買下商品,再拆開零售。
  例如香菸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便宜,即使是發展中國家,一盒也要一百圓左右。可是窮人一天的所得只有兩、三百圓,沒辦法一次買一盒來抽。
  香菸小販就是反過來利用這一點,拿親朋好友合資的錢當資本,一次買下一整條香菸(十二盒),然後以一根多少利潤這樣的計算方式拆開零售。這樣一來,香菸小販賺得到錢,庶民也可以一根根地零買香菸了。不過說到利潤,一根頂多也只賺得到五十錢到一圓,所以就算一天賣了一百根,也只賺得到一百圓到兩百圓。
  話說回來,我現在雖然已經戒菸了,但過去是個大煙槍,每去一個地方,都要嚐試當地的各種香菸,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巴基斯坦的菸屁股小販。菸屁股是人家抽剩的菸蒂,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難民會把菸屁股的葉子混合起來,重新捲好,當成中古菸販賣。
  我隨便買了一根來抽,那簡直就像狠狠地吸進一大口火災現場的濃煙一般,我猛烈地嗆咳,腦袋一陣天旋地轉。我生氣地問小販裡頭究竟摻了些什麼?中古菸小販便說:
  「哦,這個啊,我在香菸的葉子裡摻了點紅茶葉,很香吧?」
喂喂喂,因為是菸草,燒出來的才叫香菸,就算混進別種葉子,跟火災現場還是營火堆升出來的煙也沒有兩樣啊。我想小販大概是不知道這一點,以摻水酒的感覺在香菸裡摻進紅茶葉吧。我不小心抽到這種菸,差點沒一氧化碳中毒死掉。
  還有,雖然不算小販,但這裡也介紹一下有些稀奇的職業好了,就是照片〔8-6〕的「挖耳師」和「理甲師」。真正貧窮的人連挖耳棒和指甲剪都買不起,這種行業就是為了服務這些人而成立的。不過本事各有高下,我曾經被人用棒子插進耳朵,當場見血。我一抗議,那人便幫我塗了可疑的藥膏,害我失聰了好一陣子,還被要求付藥錢。享受異文化是不錯,但把鼓膜搞破可就不好玩了,請各位千萬要小心。
  附帶一提,也有照片〔8-7〕這樣的街頭牙醫,不過我絕對不想嘗試。因為他們根本不麻醉,就直接拿鉗子硬拔,要不然就是拿鎯頭敲碎牙齒……
  ◎孩子們的性
一般來說,街童全都是男孩。之前介紹的照片中所拍到的也全都是男孩呢。(女孩大部分在貧民窟都有家,和父母住在一起,只有白天會在城裡的街頭工作。)
  街童全都是男孩的理由,大概有下列幾點:
‧女孩容易被捲入犯罪。
‧即使有女孩,也會女扮男裝以保護自己。
‧親戚只願意收留乖巧的女孩。
‧女孩多會投奔兒童福利機構。
‧女孩會當雛妓或被雇為女傭。
基於這些理由,在街頭生活的孩童大半都是男孩。
  當然,就算是男孩,也不一定就安全。對邪惡的大人來說,沒有監護人的街童是上好的獵物,街童尤其經常遭到同性戀者和變態強暴。過去我在肯尼亞和坦尚尼亞進行調查,街童中約有半數回答自己「每隔幾天就被男人強姦一次」「曾遭到變態性虐待」。
  這樣的男孩到了十二、三歲,也會開始萌生性欲,於是這下子輪到他們為了發洩欲望,和自己以前碰到的一樣,去強姦比自己幼小的街童,或襲擊成年女乞丐。
  警察和一般人看到遊民彼此「強姦」或打架,也會視若無睹。老實說,遊民的糾紛很可怕,平民根本不想被牽扯進去。因此街頭的治安愈來愈糟,強姦事件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與此不同的是,男孩之間有「和姦」這回事。同一個團體中的男孩談起戀愛,進行性行為,這種事並不稀奇。可能是因為一直活在男人堆中,看著男人強姦男人長大,到了某個年紀,就自然地交起同性的戀人,這樣也算是過得幸福。像照片〔10-8〕的兩人,看起來就很恩愛呢。
  老實說,我在採訪街童團體時,也曾經好幾次被引誘。像是聊著聊著,對方突然握住我的胯下,或是一起站著小便時,對方突然湊過臉來說:「好大唷,可以摸嗎?」甚至有一次我蹲在公園旁邊大便時,草叢裡突然冒出一個光溜溜的男人對我說:「讓我們合為一體吧!」他是以為趁我解放途中這麼說,我就逃不掉了嗎……?
  每次碰上這種事,我總是驚慌失措地說:「不,我不是你們那邊的。」可是碰上身材比自己大上一圈的彪形大漢,真忍不住會想:「啊啊,神啊,或許我在劫難逃了。」身為紀實作家,或許該有過一兩次被男人「強姦」的經驗才行,但是我的貞操觀念太強烈,到現在都還沒有越過那一線。
  即使如此,有性慾的街童還算是好的。就像前面說的,許多孩子因為吸食強力膠而染上毒癮,幾乎成了廢人,連性慾都沒有了。很多人到了青春期時,都已經是只等著上西天的狀態了。從這個意義來看,也可以說「有性趣還有救」。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2961

目瞪口呆 印度貧民窟 原來竟是百姓的'天堂'——印度貧民窟的尊嚴(楨:?)

在印度,有近一億人住在貧民窟。盡管被外界視作城市的腫瘤,貧民窟卻能給身無分文的貧民提供土地、工作、選舉的權利和改變命運的機會,而這一切被法律所保護。對於印度貧民來說,貧民窟是他們保有尊嚴的家園;對於印度來說,貧民窟則是城市化進程的必經之路。
   在印度,人們享有完全的遷徙自由權。在國土范圍內,無論你出身哪裡,都可以遷徙到任何地方生活。印度實行土地私有制,同時規定,在無主的土地上居住 10年,腳下的這塊土地就會劃歸居住者所有。20世紀60年代,一部分印度農民開始在城市裡劃地而居。許多不屬於私人僅屬於國家的土地,都成了窮人們爭先佔領的「風水寶地」,貧民窟隨之成型。
  農民進入貧民窟後,用廢棄的建材搭建住所,有人甚至不得不開始一段風餐露宿的生活。他們夢想著賺到錢後,可以用磚石建更好的房子,並最終遷出貧民窟去。貧民窟是印度農民們開始城市生活的第一步;去大城市的貧民窟居住,也被很多人視為「對未來的投資」。圖為孟買達拉維貧民窟,一名母親給即將上學的女兒整理衣服。
   隨著印度迅猛的城市化,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大城市。截至2011年,印度共有9000多萬人口聚集在貧民窟,與20年前相比人口翻了一番。以最大城市孟買為例,1600萬城市居民中,有超過62%「貧民窟」居民。圖為孟買達拉維貧民窟。達拉維是世界第二大地貧民窟,僅次於巴西里約的索韋托。
   達拉維位於孟買市中心的繁華地段,向北6公里就是孟買機場,向南6公里就是商業區。在寸土寸金的孟買,這塊土地十分值錢。房產商想利用這片土地,政府更想將機場擴建。然而由於收購私有土地十分困難,機場的擴建一推再推。圖為透過一戶人家的窗戶,孟買機場近在咫尺。
   貧民窟通常是衛生情況差、基礎設施落後的代名詞。實際上,與世界其他貧民窟比起來,達拉維每天24小時供應自來水和電,居民生活並不太差。圖為幾名露天沐浴的男子。
   印度各個城市都出奇招來給貧民以福利,最常見的就是給貧民窟里的居民補貼水電費。有報導稱孟買市政府每年水電補貼就高達千萬美元,新德里更是超過了3000萬美元。如此之高的補貼,幾乎可以讓貧民窟的居民免費使用水電。圖為達拉維,一名工人在給自來水管做修護保養。
   達拉維方圓約1.8平方公里,卻聚集了100萬人。在這樣擁擠的空間里,人們不得不盡可能壓縮生活空間。圖為市政府為貧民窟修建的「洗滌區」。人們在半封閉的「格子」里,既洗澡又洗衣物。一名研究城市空間的西方學者稱,這樣的區域給居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式的公共社交空間。
   貧民窟里最重要的商業活動是垃圾再循環。任何塑料,金屬都被從垃圾堆里挑選出來,分類出售。在達拉維,孟買80%的塑料品在此被回收利用,逾25萬人以循環垃圾為生。圖為一名男子在回收油漆。
   達拉維的民房十分狹小,通常幾平方米的空間要住下一家子十餘口人。盡管如此,人們總是將自己家裡的一畝三分地收拾得很乾凈。
   達拉維有1萬5千家家庭手工業作坊。早年間進入達拉維的人們經過原始積累,大多擁有了自己的工廠,並招收新來的居民為工人。有的地方以生產皮革聞名,有的地方以生產陶器聞名,逐漸發展出了具有貧民窟特色的產業區,這些企業每年為孟買貢獻的GDP逾6億美元,提供了數十萬個就業機會。在達拉維,幾乎人人都有工作。
   如果不想給人打工,人們還可以沿街擺攤做小買賣。2010年,英聯邦運動會舉辦前,新德里市政府因「驅趕小販」被印度全國街頭小販聯合會告上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在判決書中寫道:「街頭叫賣是人們謀生的一項基本權利,政府需要貫徹一項成文法來規范街頭小販,而非打壓。」根據判決要求,印度政府必須在 2011年通過一部相關法律,以規范攤販及保護他們的基本權利。圖為德里,一名小販利用警察局招牌擋雨。
   達拉維產生了大批出租車司機。出租行業門檻很低,任何人只需要一次性繳納一筆約150元人民幣的費用即可獲得三輪車的運營證,不再收取任何稅費;繳納約300元人民幣即可獲得小汽車的運營證,願意從事出租車業的人還可從政府獲得優惠貸款。貧民窟為孟買提供廉價的保姆、司機等日常服務人員,沒有貧民窟孟買就無法運轉。圖為一名貧民窟出租司機。
   盡管降低了出租行業的門檻,司機還需自己動手優化出租車的硬體。圖為一輛出租車上「DIY」的車牌。當地經濟學家指出:貧民窟恰恰是城市的福利,它使城市中心一直維持著較低的物價水平,富人一樣在享受著廉價服務的福利。
   貧民窟里住的不都是赤貧人口。比如,孟買貧民窟的人口中只有4%屬於印度的法定貧困人口。而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背景:他們來自農村,為了謀生來到城市,當得到一個貧民窟的房子就意味著他在這里徹底站穩了腳跟。他們並不急於改善自己的生活居住條件,而是源源不斷地把錢寄回農村老家,在老家的村子裡蓋一個大房子。他們的孩子在孟買接受教育,也許能找一份體面的工作。而當他們老了以後,他們會把貧民窟的房子留給孩子,或者租給別人,自己回農村老家的大房子里頤養天年。圖為一戶開「便利店」的家庭。
   如果賣掉腳下的地,貧民窟的人們能得到一筆不菲的收入。拆遷補償成本巨大,導致印度大城市房價很高,高房價則使獲得拆遷補償的貧民成為受益者。圖為一名貧民窟的私營業主在打電話聯系生意,圖中的高樓是孟買帝國大廈。
   貧民窟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一些「貧民窟主」在經濟條件改善了以後,會修整自己的房子。甚至不少公務員、教師為了省錢,也租住貧民窟的房子。
   達拉維分為不同的教區。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分區而治,各不沖突。在伊斯蘭教區,商業街同時也是伊斯蘭教徒們每天朝拜的固定場所。每天早上一到固定時間,熙熙攘攘的街道「自動」騰空,儀式結束後又恢復熱鬧。
   在印度,貧民窟的孩子們可以在當地城市得到義務教育,大學一年的學費也維持在較低的水準,低費用的教育體制為貧民窟主立足城市提供了便利。而孩子們只要滿18歲,並在城市居住滿5年,就可以申請一張新的選民證,在政治上融入當地社會。圖為印度街頭的「街頭補習班」。
   圖為在印度Siliguri市貧民窟附近的警察局裡,一名警察在給貧民窟的孩子講故事。在Siliguri市,有9名警察開辦了一所貧民窟小學,招收了120名孩子。
   2009年,一部取材於達拉維貧民窟的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攬下奧斯卡八項大獎,並在印度國內獲得了商業成功。圖為貧民窟的人們聚在一起觀看81屆奧斯卡頒獎禮。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甚至給達拉維來帶了遊客。許多來自歐洲、美國的有錢人舍棄一天花費500美元的泰姬馬哈酒店住,前往到10美元就可以游覽2個半小時的達拉維參觀。印度人開始意識到:孟買的神髓並不在於那些帶有官方版「印度崛起」論述的豪華建築,而在於遍布城市的近2000個的貧民窟。圖為一名女孩向遊客兜售《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周邊書籍。
   然而,另一部分貧民窟居民則覺得電影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印度時報》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並未反映當下孟買的現實生活。不少來自印度國內的聲音也說,達拉維未必有那麼窮,而外面的世界也未必有那麼美好。圖為人們在進行「反《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活動,標語上寫著「貧民窟居民是人,不是狗!」
   2007年,孟買市制定計劃,同意地產商收回地皮來修建辦公樓和中產階級的公寓,並規定一些滿足條件的貧民窟住戶可以住進新公寓。此舉在貧民窟激起軒然大波,眾多達拉維住戶卻反對此項計劃,人們認為想要繼續發展,就必須守住自己的產業。而政治家們也不敢得罪這些手握選票的窮人,因為無論是誰上台,都要討好數量眾多的窮人。圖為2007年6月18日,達拉維居民在抗議行動中大喊反政府口號。
   印度政府計劃在2020年內改造所有的貧民窟。印度中央政府計劃修建1200萬套低價住房,並鼓勵各邦政府為低價房提供土地。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邦政府已宣布計劃修建100萬套保障房,德里政府則准備通過搖號方式提供5000套住宅。
   目前為止,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媒體報導不利和居民的抗議,重置計劃暫時擱淺下來了。一位貧民窟居民說:「我們才是這里的主人。不是政府,不是富人,也不是慈善機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印度的貧民窟還將在繼續存在和發展。他們面目醜陋,卻以獨特的方式推動著印度城市化進程。
http://tw.aboluowang.com/news/2011/1106

另一則世界該面對的真相-全球貧民窟持續擴張
 
對以拚經濟為主要任務的國家而言,貧民窟的存在無疑是眼中釘,赤裸裸地呈現了經濟成長並無法解決貧窮問題的真相。都市高樓的陰影下,不論是懷著淘金夢的外地客,都市擴張下的犧牲者,還是被政府忽視的弱勢族群,紛紛在貧民窟落腳。幸運者僅是暫時棲身,但也有更多跳不出貧窮的住民,只得落地生根,與嚴苛的生存條件搏鬥。
    全球貧民總數不斷增加
聯合國人居署3月19日表示,過去10年來,由於經濟成長快速,全球大約有2.5億人脫離了居住於貧民窟的生活,正在崛起的經濟巨人印度和中國居功厥偉;然而,全球居住於貧民窟的總人數仍在持續上升。兩年出版一次的聯合國城市現況報告發現,住在貧民窟中的人口增加了5千5百萬,多達8億2,760萬人,這是由於人口總數不斷增加,以及大批鄉村人口遷徙進城市,壓過了城市居民向上移動的動力。增加的貧民窟居民,有半數來自於目前居住於貧民窟中家庭的增加成員,1/4來自於從鄉村跑到城市闖天下的人,而另外1/4則是居住於城市邊緣者,因為都市擴張而被吞併入貧民窟中。
    「過去10年來,情況已有所改善,但令人感嘆的是,在同樣的時間內,都會地區貧窮人口淨增加了5千5百萬人。」聯合國人居署(UN-Habitat)署長提貝盧卡(Anna Tibaijuka)在里約熱內盧表示。城市現況報告表示,在2000年到2010年間,大約有2億2千7百萬人脫離居住於貧民窟的生活,表示各國輕易達成了聯合國千禧年發展計畫的集體目標。提貝盧卡卻不滿於達成千禧年計畫中,讓1億人離開貧窮的目標,表示這樣的數目「還不夠」。「千禧年計畫目標還包括了在 2015年前,減少赤貧者的比率、減少孩童死亡率和對抗傳染病。」
    儘管各國政府有大規模行動,聯合國人居署的報告指出,在未來10年內,全球各城市的貧民窟居民數量預計1年會增加6百萬人,在2020年之前達到8億8千9百萬人。歸功於支持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在過去10年來,中國有效減少了1/4的貧民窟居民,而印度則減少了1/3。這項報告發現,在這兩個巨大經濟體中,至少有1億2千5百萬人從貧窮狀態下脫身。而在拉丁美洲,巴西在脫貧之路上具領導地位,有1千4百萬人脫離居住於貧民窟的處境。「在巴西的案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基礎衛生設施的進步,其中尤以東北部出現最顯著的改善。」撰寫該報告的羅培茲莫雷諾(Eduardo Lopez-Moreno)表示。
    巴西毀滅性的貧窮循環
巴西已償清外債,並存下了高達2千4百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此外,巴西政府近年來也減小了曾經巨大的貧富人口鴻溝。雖然有3千1百萬巴西人已躋身中產階級,但巴西的菁英階級,亦即最富有的那10%人民,仍舊掌握巴西全國50%以上的財富。如果巴西政府希望繼續對抗貧窮,就必須提供那些居住於貧民窟的民眾足夠的住房、教育和安全措施,要讓目前正僅能維持最基本生活水準的居民,提升生活品質。單單在里約熱內盧市區和近郊山坡上,就有近千個貧民窟(favela)。將近150萬里約居民在這些貧民窟中掙扎奮鬥,以求生存。
    日前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一項名為「為巴西貧民窟爭取尊嚴」的倡議文宣中,點明了將巴西貧民窟居民誘入毀滅性貧窮牢籠的幾個因素。首先,在貧民窟中的住屋數目不足,也不夠安全。巴西政府無法保證提供所有居民棲身之所,因而許多貧民窟居民深深相信,政府並沒有把他們的需要放在第一順位。由於缺乏強有力的政府支持,組織犯罪網絡滲透控制了貧民窟中的住宅和公有事業。既然政府通常連最基本的服務都無法提供,貧民窟居民被迫向這些黑道事業購買水和電力。其次,居住於貧民窟的民眾沒有什麼機會獲得教育。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發現,在貧民窟的環境中,去上學表示要穿越危險的大街小巷,到處躲避等著要徵召小孩入幫的黑道分子。
    此外,住在貧民窟周邊的民眾也沒有機會得到可靠的健康照護系統,婦女和兒童是最大的受害者。由於偏見,又或者只是安全考量,健康照顧工作者連踏進貧民窟都感到遲疑,因為人身安全飽受威脅。這直接影響到了孕婦,讓她們得不到產前和產後照護,無疑導致了母親和嬰兒的高死亡率。而面對貧民窟中經由被污染水源和衛生欠佳情形所傳播的疾病,兒童也較缺乏抵抗力。因為上述事實而喪命的人民見證了,在巴西最窮的區域,無辜性命是如何在政府和幫派的鬥爭下被犧牲。
    最後,人身安全問題折磨著貧民窟居民,剝奪了他們在社會中向上爬的機會。犯罪和暴力不但讓學生無法在課業上有所成就,也剝奪了家庭獲得穩定收入的能力,因為家庭中的男性成員常淪為幫派暴力和警察搜捕的受害者。沒有了收入,一個家庭的生存狀況益發窘迫,進一步讓他們逃不出貧窮的手掌心。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指出:「國家多年來的忽略,在貧民窟造成了權力真空,犯罪幫派趁隙而入。」因此,在幫派控制了諸如住宅、健康照護和教育等重要社會服務後,貧民窟居民為了生存被迫投入他們的陣營。這些暴力組織因而持續在貧民窟中傳播暴力文化,奪去了成千上萬居民對生命的希望。
http://pots.tw/node/4785

貧民窟_百度百科

貧民窟(slumdog)一詞一直用來指最惡劣的住房條件、最不衛生的環境。貧民窟是包括犯罪、賣淫和吸毒在內的邊際活動的避難所,是有可能造成多種傳染病肆虐城市地區的傳染源,是一個和正直、健康毫不相幹的地方。今天,"貧民窟"這個統稱詞所指不明確,帶有貶義。但是在發展中國家,這個詞不再像最初時那樣具有貶義,而僅僅是指狀況比較差的或是非正式的住房。
   簡介
  貧民窟的定義十分模糊。聯合國的貧民窟定義是最惡劣的住房條件、最不衛生的環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窮人避難所。本?迪克斯說:“他們所處的情形各不相同。”在加拉加斯貧民窟中,這裏的住房非常牢固,但犯罪率卻比其他地方高,簡直可以稱得上無法無天。 
從19世紀20年代首次出現開始,貧民窟(slumdog)一詞一直用來指最惡劣的住房條件、最不衛生的環境。貧民窟是包括犯罪、賣淫和吸毒在內的邊際活動的避難所,是有可能造成多種傳染病肆虐城市地區的傳染源,是一個和正直、健康毫不相幹的地方。今天,"貧民窟"這個統稱詞所指不明確,帶有貶義。這個詞有多層意思。在指更敏感的、政治上正確、學術上嚴格的意義時,很少用這個詞。但是在發展中國家,這個詞不再像最初時那樣具有貶義,而僅僅是指狀況比較差的或是非正式的住房。
   在報告中,"貧民窟"一詞指各種低收入住區和糟糕的人類居住條件。貧民窟的定義簡單講就是"以低于標准的住房和貧窮爲特征的人口稠密的城市區域。"這樣直截了當地描述反映了貧民窟的主要的實體和社會特征,但在這個骨架之上還需要添些內容。  
貧民窟曾經是高尚的住宅區,甚至是人們向往的地方。但是,在原來的住戶搬到城市裏的新區和條件更好的地區後,貧民窟就江河日下了。漸漸地,房子在細分後租給了低收入的人,原來的房子的狀況也越來越差了。
   現在,貧民窟裏的非正式建築非常多。貧民窟也迅速成爲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貧困的最顯著表現。貧民窟有許多不同的稱謂,住房所有權的安排也各有不同。在所有的貧民窟,建築從最簡易的窩棚到永久性的建築一應俱全,有的房子的狀況甚至好到讓人驚奇。但是,大多數貧民窟都是缺少淨水、缺電、衛生設施和其他基本服務。
   目前,貧民窟可以分爲兩大類—"希望的貧民窟"和"絕望的貧民窟"。第一類指有上升勢頭的居住區,大體上房子都較新,通常還是自建的。這類貧民窟近來或目前在開發中,進行了改造和修護。第二類指"走下坡路"的社區,環境狀況和服務水平都似乎不可避免地惡化。糟糕的是,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的貧民窟的曆史證明,缺少了適當的政府幹預,希望的貧民窟會輕易地墮落成絕望的貧民窟。這種不斷自我強化的墮落過程可以持續很長時間。
   近來,一個聯合國專家組向決策者和各國際機構推薦了專家們認爲對貧民窟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定義"。這個定義旨在使主要針對貧民窟居民面對的物質和法律問題的改善計劃定位更加准確。
   特點 
   專家認爲,貧民窟是一個在不同程度上顯現以下特征的地區:
   安全用水不足
   衛生設施和其它基礎設施不足
   住房建築結構差
   人口過密
   居住權沒有保障
   提出以上特征,是因爲在很大程度上這些特征是可以計量的,可以用來評測到2020年顯著改善至少一億貧民窟居民的生活這一千年發展目標的發展進度。
   存在原因
   人口遷向城市
從20世紀50年代起,發展中國家農業人口的比例已下降了20%到30%。貧困的城市外來人口大都是從農村自願來到城市的,目的是爲了發掘真實存在的或是設想存在的經濟機會。一部分經濟機會是城市非正規部門的發展帶來的。市中心許多大型非正規和非法居住區的增長就顯著地體現了非正規部門的發展。在許多城市中,非正規部門就業人口占到全市就業人口的60%之多,通過提供産品和服務,非正規部門會很好地滿足同樣多的公民的需求。
   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非農業就業人口的78%從業于非正規部門,創造占42%的國內生産總值。城市地區90%以上的額外就業機會在今後10年將産生于非正規部門的小型企業中。同時期,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城市正規部門的就業市場鮮有增長,甚至是在萎縮。結果,非正規部門呈爆炸性增長,隨之而來的還有貧困和貧民窟的迅速發展。
   政治沖突也會推動城市移民,不僅是在國內,還會跨越國界。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內戰迫使許多農村居民逃向相對安全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城市化。在20世紀80年代,約450萬莫桑比克人遷到城市地區。
   聯合國人居署預計,到2030年,非洲將不再是一個遍布農村的大洲,因爲半數以上的人口將是在城鎮中—這一切轉變不過是用了一代人的時間。
   但是,農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遷移,不僅限于非洲。在過去40年,拉美經曆了迅速城市化的進程,目前,75%的人口住在城市地區。亞洲人口占全球人口的80%,也在經曆城市化。目前36%的亞洲人住在城市。世界上某些最大的城市,例如孟買、加爾各答、曼谷,人口超過1000萬,其中1/3到1/2人口住在貧民窟。
   大量農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遷移加速了貧民窟的形成。城市規劃和管理體系難以應付大量人口湧入。
   貧困和不平等 
目前,全球約50%人口住在城市地區,32%住在貧民窟,43%住在發展中國家的貧民窟。重要的是要記住,雖然這些人不是都住在城市貧民窟裏,但是,目前全球50%的人,每天生活費不足兩美元。聯合國人居署報告發現,"扶貧的效率讓人失望,有兩大原因。許多最貧窮的國家經濟增長極小;不平等狀況持續不斷,阻礙窮人參與促進經濟增長。
   雖然對全球城市貧困問題沒有可靠的評測,普遍認爲目前城市地區的貧困狀況少于農村地區。但是,現在全球城市貧困人口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農村。在實施結構性調整計劃的發展中國家,大多數國家的城市貧困一直在加劇,結構性調整計劃經常對城市經濟增長、正式就業機會造成不利影響。城市地區貧困和營養不足的絕對人口正在增長。同樣,城市地區貧困和營養不良的人口在全局中所占比例也在增長。總之,貧困正在向城市發展,這一過程現在稱之爲"貧困城市化"。
   居住權缺乏保障
  居住權缺乏保障是貧民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居住權沒有保障,貧民窟居民沒有辦法,也沒有動力去改善居住環境。居住權有保障經常是獲得包括信托、公共服務和就業機會在內的其他經濟和社會機會的前提條件。研究反複證明,在居民土地權、居住權有保障的貧民窟,不管是正式還是非正式的保障,社區發起的貧民窟改善項目有更大的可能得以實施,並且在實際上取得成功。
   全球化的影響 
貧民窟的産生與經濟周期、國民收入分配發展趨勢密切相關。近年來,貧民窟産生也與國家經濟發展政策密切相關。報告發現,資本主義的周期性,相對低技術勞動力而言對高技術勞動力需求增長,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特別是經濟繁榮與蕭條的交替使不平等加劇,新增財富的分配也越來越不均—都造成貧民窟的顯著增長。
   報告指出,過去,全球經濟體系在今日發達世界中的大城市制造了著名的貧民窟。現在,這一體系很有可能在發展中國家故伎重演。
   世界性問題
   印度
談到貧民窟,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超過印度。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印度的貧民窟人口達到了1.7億,其中孟買最多,爲1100萬,占到該城市總人口的2/3。
   近日,《環球時報》記者探訪了新德裏的一個貧民窟。它在新德裏東郊城鄉結合部,占地約1平方公裏。這個貧民窟比附近的公路低50米左右,站在公路上望下去,看到的是連成一片的黑色和藍色塑料布,以及塑料布周圍大片大片五顔六色的垃圾堆。記者踩著泥濘的小路進入貧民窟後,感到那裏散發的酸臭味讓人喘不過氣來。看到記者,一群孩子圍了上來,紛紛要求記者給他們拍照。這些孩子好多都是赤身裸體,身體被汗水劃出一道道印。他們用手比劃著想讓記者到他們的家裏看看。其實,他們的家無非是幾根木棍支著一塊破爛的塑料布。記者看了幾家,大都是一貧如洗。潮濕的地面上放著一塊髒兮兮的破布,屋角雜亂地堆放著一些沒有洗幹淨的盤子和一個黑乎乎的鍋。據同行的一位印度朋友介紹,那塊破布就是一家幾口人的床。孩子大了,家裏實在睡不下,就睡在附近的公路邊上。每年都有很多人在睡夢中被過往車輛軋死。陪記者的那位印度朋友以前從沒來過這裏,這次是爲了給記者當翻譯才勉強到此一遊,他走出貧民窟的時候對記者說,以後即使給錢也不來貧民窟了。難怪有西方媒體報道說,印度貧民窟是連狗也不願意待的地方。流浪狗寧可在街頭溜達,也不願到貧民窟裏轉悠。今年雨季,在孟買的貧民窟,有很多人在睡夢中被洪水沖到陰溝裏喪生。另外,貧民窟還是滋生各種社會問題的場所,如強奸、吸毒、偷盜等。
   星羅棋布的貧民窟對印度的穩定和安全構成了威脅。于是,有一段時間,印度政府強行拆除貧民窟,雖然耗資巨大,但收效甚微。孟買市政局一位負責拆除貧民窟的官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無奈地說:“你把這裏的拆了,那裏又建起更多的。印度的貧民窟是拆不完的。”德裏大學社會學系一位教授告訴本報記者,要消滅貧民窟,必須首先回到貧民窟的産生原因這個問題上。印度的貧民窟是曆史的産物,是隨著人口的增長、農村的破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而逐漸形成的。現在爲了消滅貧民窟,必須在上述幾個方面尋找答案,即控制人口增長、發展農村經濟、平衡城鄉差別。“貧民窟不是在一夜之間形成的,使其消亡也不能靠一日之功,需要馬拉松式的努力。”
   巴西 
與印度貧民窟的“超大規模”相比,巴西貧民窟的特點是“藏龍臥虎”。今年以來,巴西黑社會組織“首都第一司令部”在聖保羅州連續發動了三次襲擊警察、平民和州政府辦公地的“武裝行動”,規模之大、氣焰之囂張令人震驚。而警方卻根本找不到他們的行蹤,因爲他們全都以貧民窟爲“基地”。
   據巴西人口研究部門統計,約有650萬巴西人生活在近4000個貧民窟中。根據巴西法律,占有土地如果5年內沒有人出面提出法律異議,就被認爲合法。因此,巴西目前的多數貧民窟都是合法的。
   8月12日,在裏約熱內盧(簡稱“裏約”)的華人朋友雷先生的引領下,《環球時報》記者登上了俄羅佛迪貧民窟。這裏以前是一座海邊荒山,因爲有輪渡,在市中心打工的窮人選擇在此安家。那時山上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窮人們每天要下山背水吃;由于沒有下水道,生活用水隨地倒,每當下雨時,道路泥濘難行。這次,記者見到的已是另一番景象,原來的木屋被鋼筋混凝土和磚結構的房屋所取代。通往山上的路變成了水泥路。這些建築材料全是政府提供的,政府還給貧民窟通了水和電。雖然路邊挂著幾個電表,但居民每月也就象征性地交10雷亞爾(約合5美元),如果不交,政府也允許欠著,不會斷他們家的電。
  雖然貧民窟之行讓記者有了新的感受,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貧民窟的水電供應、醫療、商業、教育、治安等公共服務和設施遠遠不及普通居民區。貧窮、落後、愚昧使貧民窟成爲犯罪的滋生地和庇護所。爲此,巴西政府一方面投巨資,改造貧民窟。另一方面,對貧民窟的黑社會組織進行圍剿。但由于有的黑社會匪幫裝備比警察還好,又藏身于窮人之中,警方根本沒辦法。實際上,貧民窟已成爲巴西“社會病毒”滋長的最大溫床。
   英美 
與印度和巴西不同,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基本看不到貧民窟了。相對貧窮的人們可以得到社會保障,生活在政府規劃管理的社區中,部分社區的條件甚至超過了發展中國家的中等居住水平。然而,與這些貧民區並存的社會問題,近年來卻在歐美爆發得異常激烈。
   穿過著名的倫敦金融城東部邊界,巍峨氣派的多層建築慢慢轉變成一排排排列緊密、顔色黯淡的低矮平房。這裏就是倫敦東區的貧民區。本報記者曾采訪過一家居住在這裏的香港移民家庭,全家三代六口人,擠在50平方米的“統建房”中,類似家庭在同一座建築物內還有幾十戶。在曆史上,倫敦東部有泰晤士河的重要碼頭,它給從農村擁入城市的人帶來很多工作機會。另外,東部是下風區,每天受著來自市中心污濁空氣的污染,房租相對便宜。來自外國的移民,都願意住在這裏。從19世紀末期開始,倫敦東區經曆了數次重建。現在,那裏的軟硬件條件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卻背上了另一個負擔——“恐怖主義”。倫敦東區是英國少數族裔的聚居區,居住著很多穆斯林。他們似乎始終未能真正地融入英國社會。他們保持著自己的風俗習慣和嚴格的行爲准則。穆斯林社區之間聯系緊密,甚至內部通婚,抵制外來文化的進入。英國警方破獲炸機陰謀後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穆斯林對自己的定位首先是穆斯林,而非英國人。正如一位英國穆斯林政客所說:“在英國的穆斯林社區中彌漫著這樣一種觀念,人們堅信反恐之戰真正要‘反’的是穆斯林和整個伊斯蘭世界。”當生活在貧民區的人有了這種想法後,就會産生強烈的孤立感。它迫使很多人尋找釋放壓力和發泄怒火的渠道。   近年來,美國面臨的貧民區問題也十分嚴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種族歧視在許多城市引發了大規模的沖突。美國城市的進一步分裂也從那時開始加劇,數百萬白人居民開始搬離紐約、芝加哥等大城市。雖然這當中有很多原因,但貧富差別和種族矛盾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幾乎所有美國大城市都開始患上了這樣的通病——因白人和有錢人的搬出而造成貧窮人口多居住在城中,形成了難以改變的貧民區。美國休斯敦市的萊斯大學社會學教授史蒂文?克萊恩曾這樣分析過這種現象,“六七十年代城市的一個憂患是所謂的‘炸面圈’效應。城市中心出現了空洞化,那裏的中産階級都離開了城市、搬到周圍的小鎮和郊區去住。結果,城市得不到他們的稅收。留在城裏的是那些貧窮和沒有工作的人。因爲連工作機會也都轉移到郊區去了。城市和郊區出現巨大差距。”大部分拉美裔美國人都生活在特定聚居區和大城市的貧民社區中。很多面臨生存壓力的移民選擇靠生孩子來維持生計。因爲美國的福利制度鼓勵生育,母親生孩子可以得到數目可觀的“奶粉費”,如果按照低標准養孩子,這筆錢綽綽有余。而且拉美和非洲等少數族裔也有重視血緣、崇尚生育的傳統,這導致美國的少數民族人口迅速膨脹。在靠近美墨邊境的一些南部村鎮,居民幾乎全是拉美移民,小鎮的通用語約定俗成地從英語變成了西班牙語,步入這樣的小鎮,仿佛置身于南美小城。因此有人說,邊遠地區和城市貧民區對美國來講不僅意味著貧富差距,更是一個可怕的“選票孵化器”。
   變身藝術天堂
  藝術家duo Jeroen Koolhaas和Dre Netherlands Urhahn在裏約的聖瑪麗亞貧民窟進行著他們的O Morro計劃——爲這裏的房子去除沈悶,增添不一樣的色彩與活力。項目兩年前啓動,2010年三月份完工,看一看他們的成果吧。[1]  
  “貧民窟”改造後的樣子
   相關電影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劇情介紹
賈馬爾馬裏克(戴夫帕特爾飾),來自孟買的街頭小青年,現在正遭到印度警方的審問與折磨。原因是賈馬爾參加了一檔印度版的《誰想成爲百萬富翁》電視直播節目,然而就在他面對最後一個問題之前,有人揭發了他作弊。賈馬爾當然矢口否認。
   在解釋爲什麽能完美答對每道題的同時,賈馬爾的生活也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他講起了認識的一位寶萊塢明星,在一起宗教沖突中喪生的母親,以及他與哥哥沙裏姆如何認識了拉媞卡(芙蕾達?平托飾),他一生的摯愛。
   三個無家可歸的年輕人被一所做兒童生意的孤兒院誘拐,每天以乞討爲生。但是孤兒院的負責人卻想弄瞎他們的眼睛以增加乞討收入,于是他們逃走了。然而在他們爬火車時撒利姆放開了拉住的拉媞卡的手,拉媞卡再被孤兒院的人抓去。兄弟倆在火車上賣些小零碎兒爲生,在一次偷取客人食物的時候,險些被抓,掉下了火車。恰好掉在了泰姬陵,在泰姬陵附近暫時住下來,賈馬爾以給遊客提供導遊服務爲生,而沙裏姆則與街頭混混趁機偷取旅客的財物。
   但是賈馬爾對拉媞卡的思念並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減少。最終他說服薩裏姆一起回到孟買尋找拉媞卡,可是一系列的變故使得他雖然見到了拉媞卡,卻再次失去了她──她被黑幫老大奪去;而兄長薩裏姆也成了黑幫的一員。   于是賈馬爾想到了來參加這個電視節目,因爲他知道這是拉媞卡最喜歡的節目,她一定會看到他。此時,隔在賈馬爾與2000萬盧比之間的,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
   警官認爲賈馬爾的故事“雖然怪誕,但貌似有理”,于是放他回去繼續參賽。拉媞卡果然在電視上看到了他,薩裏姆此時也幡然醒悟,給了拉媞卡車鑰匙與電話,催她快去找賈馬爾。最後一個問題是“請說出三個火槍手的名字”,賈馬爾雖然清晰地記得年少時和哥哥還有拉提卡在學校裏曾自封爲三個火槍手,但他其實並不知道三個火槍手的名字。于是他使用了電話求助。電話打給他的兄長薩裏姆,接聽的卻是拉媞卡。賈馬爾聽到她的聲音固然興奮,但可惜拉媞卡也答不上這個問題。于是賈馬爾猜了一個答案,可喜的是他猜對了!而此時薩裏姆爲了能讓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與黑幫老大同歸于盡。
   那天晚上,賈馬爾與拉媞卡終于在火車站相見。他們忘情擁吻,有情人終成眷屬!
參考資料
1.  震撼!貧民窟也能變藝術天堂級的居住區 .
http://baike.baidu.com/view/168114.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754)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我女若蘭》
此分類上一篇:《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