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11 09:51:44| 人氣3,685|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30/40》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30/40》(2004)找一大票台港星馬知名明星藝人來演,且苦心編導了三種類型女人的情慾議題,可惜多不夠深刻!反不如《三個女人的故事》(1989)中港台三女的感情/族群/政治議題之藝術性、或《女湯》(1999)台灣四女的感情/婚姻/性別議題之娛樂性。不過比起前評《慾望城市》(1998-2004影集)又都有東方女人無法完全當慾女之特色!

不請明星做任何宣傳 《20 30 40》今天悄悄上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ioGztZoAQvxqzcuFN0Xqs-BEdiKiqbJQ

(中華网2004年12月3日報道)五年前一部《心動》令都市男女著迷于純美初戀的台灣著名導演張艾嘉,2004年又帶來由其自編自導自演的體現現代都市女性內心世界的新作《20 30 40》。作為惟一代表港台地區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2004年柏林影展惟一入圍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將于今天在京城各大影院上映。    
  由哥倫比亞電影制作投資的電影《20 30 40》,匯聚了三大影后——張艾嘉、劉若英及李心洁,而這也是三人首度攜手合作。《203040》描繪的是現代都市里既時髦又复雜的人際關系,呈現了三個不同年齡層的當代女性,如何從愛情的失落与獲得中,去面對變動中的人生。    
  在《20 30 40》里,20歲的小洁(李心洁飾)從馬來西亞來到台北,想要實現自己成為歌星的夢想;30歲的空中小姐香(劉若英飾)擁有3部手机,周旋在3個不同的男人之間;40歲的离婚女人lily(張艾嘉飾)努力調整著自己的生活狀態,像一個單身女人一樣去不斷尋找适合自己的對象。這樣三個獨立的故事,通過導演張艾嘉的調度,串聯成了一個講述女人一生最精華的三個階段的浪漫影片。    
  据悉,這次《20 30 40》將是悄然上市,發行方表示此次首映并不會請明星過來做任何宣傳。

《20.30.40》——愛情有時只是徒有虛名

這個寒冷的夜裏,翻看著以前的一些老電影,忽然看到這部《20。30。40》,蜷縮在沙發上把它看完,又想起那些不同的歲月帶給我們不同的情感印記,唏噓不已。  
  有人說這是一部女性電影,可是女人的生活裏從來離不可愛情,也從來不能缺少男人,愛情與男人是女人永恒的話題,其實,這是女人的一部關于男人的電影。
  30歲的女人:如何選擇:一邊是情人,一邊還是情人?  
  30歲的空姐想想飛行歸來,想有個人來接,一個有家室的男人不能來接,另一個比她小的男人在錄音也不能來接,她孤獨的獨自回家,我想30歲的單身女人最害怕的可能就是孤獨了吧?
  她或許渴望一份穩定的真摯的愛情,卻不甘心屈就,一定要等那個正確的人出現,其中的落寞與倔強是自己的戰爭。有家男人的成熟體貼是別人的,哪裏有別人辛苦調教讓你拿來享用現成的好事?小男人還太不成熟,總是由著性子做事,不能讓人放心,于是,她始終無法選擇,也無法舍棄,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一邊是情人,一邊還是情人。
  中年男人妥協懦弱,年輕男人固執自私——愛情有時只是徒有虛名。
  你還相信愛情嗎?還是已經懷疑愛情?或許你被男人背叛過,也曾傷害過男人,是否你心底還有一絲對純淨愛情的渴望,單純到除了愛情什麽都不多想?
  或許你要尋找的,只是一種安心的感覺。
  想想偶遇買她鋼琴的男人,一個8歲女兒的父親,妻子在2年前去世了,他的心和愛都傾注在女兒身上:一個真正懂得生活和有責任感的男人,想想終于感到塌實與溫暖了。因爲她小的時候母親被父親抛棄,她跟著媽媽長大,也是在8歲那年媽媽教她彈鋼琴,並對她說:“讓你學鋼琴,就是爲了讓你有一技之長,將來長大了男人背叛你的時候,你還可以教鋼琴來養活自己,所以從現在就要做好准備……”她其實一直渴望一個完整的家,和一份有父愛色彩的感情來彌補小時侯成長的欠缺。她也終于可以走出母親的遭遇帶來的陰影——不相信男人,對愛情抱著懷疑。想想在生活中有著多個男人卻都不完全屬于她,30歲單身生活的她只是因爲寂寞,她最終期待的是完整的擁有一個男人和一個溫暖的家,找到心的歸宿。
  我一直認爲,劉若英不是一個很漂亮的女人,但是一個非常有味道的女人,她已經從當年的少女小漁走向了30歲的女人,風情萬種,卻孤單寂寞,她把30歲單身女人的那種心態闡釋的淋漓盡致。  
  回頭看看,2005馬上就要這樣過去了,明年自己就是30歲的男人了,可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麽樣子,我卻依然看不到盡頭,自己是需要一段愛情還是一段安心的感覺?
  我低頭問自己?  
  20歲:純淨像水,我們還有自己的夢  
  猛然一回頭,20歲的時候已經離自己很遙遠了,十年時光就這樣匆匆流逝了。我的20歲是什麽樣子,也曾那樣單純,樂觀,不管現實如何都勇往直前?  
  李心潔扮演的20歲的小潔是一個從馬來西亞飛往臺北尋夢的年輕女孩,她的夢想是成爲一名歌手。這個有著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女孩跟她的同伴Kate比起來,要懂事文靜得多。Kate來臺北簽到黃秋生扮演的經紀人石哥旗下,並不是因爲喜歡唱歌,而是爲了一個秘密——石哥是她媽媽的外遇,她想知道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男人讓她媽媽不能忘懷,最終她明白,他雖然是一個不得志的男人,但他比爸爸更在乎媽媽,這一點讓她媽媽一生都無法忘記。
  第一眼看到李心潔我想到的只有一個詞:純淨,我不知道那個詞還可以用來形容她。不經塵世的靈性,不解曖昧的單純。
  更爲重要的是她有自己的夢想,雖然夢想不一定能實現,但20歲的女孩永遠不缺從頭再來的勇氣,慢慢學會從容、優雅的邁向30歲。
  至少,她還有夢想。
  這對我們的生活是多麽的重要。  
  40歲:到底是愛,還是寂寞?  
  40歲的女人,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生活狀態?我無從感受,即使看完這部影片,我也無從真實的感受那種感覺,自己無法體驗這種年齡的心態,身邊很少有這個年齡層的朋友,但有一點我可以真實的感受,當lily發現她丈夫二奶時候的悲哀。一個女人到了40歲,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已經流逝了,等待她的只是慢慢老去,而這時候她忽然發現,所擁有的一切已經不屬于自己了,丈夫是別人的,女人出國了,只剩下孤單一個人。
  就像她在做義工時對那個一直護理的植物人說:孩子長大了會離開了,父母總會老去,男人也會離開,到頭來只剩下自己而已。
  于是她在周末瘋狂的打電話,朋友,小學同學,甚至曾經的房産經紀人,她只是希望有個人陪著她,因爲她寂寞。
  于是,年輕的網球教練jack走入她的眼中,他陪她打網球,跑步,爬山,做愛,只是歲月不饒人,她畢竟是40歲的女人了,已經無法承受這青春的揮霍,于是在逃避做愛的打擊中幽默結束了。
  之後,她又遇到了中學同學jerry,一個47歲的離異男人,不管他們之間是多麽的默契,lily深知自己不能取代他的年輕漂亮的女友,即使那要去費力遷就寵著哄著討好著。
  40歲的lily已經不會像20歲的小潔,30歲的想想那般情緒化,很多事情到她這裏已經平緩下來,不再那麽尖銳和極端,即使被抛棄也可以好好的生活,就像她絕望的拿著剃須刀大叫著:我是一個被抛棄的女人,說過幾聲之後,地震停了,她換了一種很平穩的口氣又重複了一遍這句話,然後開始刮腋毛。然後第二天清晨出去跑步,跟每個人友好的打著招呼,生活還是要快樂的進行,不然變老該是一件多麽可怕的事情。  
  20歲的女人還太青澀,就像未熟的青桃,30歲的女人經曆了一些風吹雨打,但還沒有變得淡定,對生活失去激情,而40歲的女人,或許已經了一個女人完整的一切,對人對事通透豁達,不同的歲月讓女人的美麗帶著不同的印記。
  書上說,男人在開始老去的時候會喜歡年輕的女人,而我依然希望遇到經曆一些風雨與我心有共鳴的女人,這或者也可以說明我還未老去,心中竊喜。
http://www.movku.com/2005/12/191.html

張艾嘉 维基百科

張艾嘉(英文名:Sylvia Chang,1953年7月22日-),為台灣歌手、演員、導演,是華人地區重要的電影工作者和音樂創作人,風格突出。
生平
她出身於嘉義縣眷村,祖籍山西五台,台北美國學校畢,其父為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外祖父魏景蒙曾任中華民國第六任新聞局長、中央通訊社社長等職,並獲前總統蔣經國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張艾嘉早期在香港的電影扮演剽悍女警官的角色,最著名的是與麥嘉合作的「最佳拍檔」。張艾嘉後來不斷作其他嘗試,並開始執導。她執導的作品大多以女性角度出發,與當時充滿男子氣慨的港產動作片有很強烈的對比。她比較出名的作品有《最愛》 (1986年)、《新同居時代》 (1994年)、《少女小漁》 (1995年)、《今天不回家》 (1996年)、《心動》 (1999年)、《想飛》 (2002年)、《20-30-40》 (2004年)等。
張艾嘉的音樂創作與表演作品亦甚多,「童年」、「忙與盲」、「明天會更好」等作品膾炙人口。張艾嘉曾與創作者羅大佑交往,其綽號「小妹」以此而來。據稱羅大佑若干情歌創作與他和張艾嘉的交往有關。但由於觀念差異,以分手收場。羅大佑以名作「是否」一曲紀念兩人的感情。張艾嘉1991年奉子結婚,夫婿是王靖雄先生。
張艾嘉在1976年憑「碧雲天」贏得第十三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是廣受肯定的開始,時年21歲。1980年第一次以「茉莉花」一片提名挑戰金馬獎影后,終於在1981年以「我的爺爺」一片榮登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寶座,1986年作品「最愛」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與最佳女主角雙提名,最後獲得影后。「最愛」曾獲當年金馬獎最佳影片等八項提名,另又獲得198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堪稱張艾嘉執導與從影以來最輝煌的時刻。
此後張艾嘉繼續參與演出和創作,2001年與梅豔芳皆再度提名金馬獎影后,敗於新人秦海璐。但次年即以「地久天長」一片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及香港影評人協會金紫荊獎雙料最佳女主角,證明張艾嘉的表演創作生涯仍活躍不衰。

張艾嘉承認愛過羅大佑 對綁架事件至今仍有陰影2008-04-01北京新浪網

  現年54歲的張艾嘉(聽歌)才華洋溢,她21歲即憑《碧雲天》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也以《最愛》、《少女小漁》、《今天不回家》、《心動》先後獲“最佳女主角”及“最佳編劇”殊榮,她對2002年以《地久天長》母親的角色獲香港金像獎影后記憶最深刻,因為2000年拍攝此片前,發生她的兒子Oscar被綁架事件,8年來,恐懼仍在她心中,她說:“那種後遺症,沒有人可以理解,只是會了解到這個世界有許多事是沒法預計到,意外會隨時發生。” 

  日前台灣大選她返台挺馬,結婚17年的老公王靖雄難得現身,其實當年她這段當第三者、未婚生子的感情走來相當不易,她在最近接受《志雲飯局》採訪時坦承:“做第三者一定有壓力,媽媽很不喜歡,很長時間有內疚。”
  首婚失敗 當時還不夠成熟
  1979年,25歲的張艾嘉嫁給第一任丈夫劉幼林。劉幼林是當時美聯社香港分社社長。張艾嘉有著才女應有的家庭背景,出身于台灣的書香世家,外祖父曾任新聞局局長,母親魏淑娟是上世紀60年代的社交名媛、公認的大美人。兩人可謂門當戶對。
  當時的張艾嘉青春少艾,正是事業突飛猛進的階段,很多人對她如此早婚感到詫異。張艾嘉表示,對於感情的事,她不會過多地去計劃,和比她大16歲的劉幼林結婚,在她當時看來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她承認,兩人分開的原因大部分在她,由於那時她還不夠成熟,對於事業還有很多功名心,所以兩人結婚三年後就離婚了。
  未婚生子 兒子是最好獎項
  1985年,張艾嘉透過朋友認識已婚商人王靖雄並墜入愛河,甚至在1990年未婚懷孕生下兒子Oscar,第三者加上未婚媽媽的身份讓她背負雙重壓力。張艾嘉說:“做第三者一定有壓力,媽媽很不喜歡,很長時間有內疚。”一年後,王靖雄辦妥離婚手續,才跟張艾嘉結婚,地點選在偏遠的粉嶺婚姻注冊處,當時13個月大的兒子Oscar被抱著觀禮。
  生下Oscar時,張艾嘉已經37歲。她表示,當時覺得自己到了這年紀,突然有了孩子,可能是一種天意。即使是頂著壓力,她也決定將小孩留下來,沒想過墮胎。當時她沒想過王靖雄會離婚,已經做好當“單身媽媽”的準備。“給兒子取名Oscar,是因為覺得他就是我最好的獎項。”到現在,這段得來不易的婚姻已維持了17年,當時的輕狂結果証明不是鬧著玩。
  兒子有個很好聽的中文名“王令塵”,她說,“塵”字是跟丈夫族譜,他前妻生的兩個兒子叫御塵和滌塵,她不想孩子寫自己的名字太辛苦,於是選了筆劃較少的“令”字,聽起來也較響亮。
  張艾嘉說,Oscar的樣子有點像參演過《20、30、40》的陳柏霖( blog),可能受到寫劇本的母親影響,他寫得一手好文章,說故事的方式很特別。問到Oscar是否有興趣入行?張艾嘉說:“他今年已18歲了,但他未表示過對娛樂圈有興趣,我也不會推薦他入行,自己當年也沒人幫忙。如果他有演戲天分,那就一切順其自然好了。”
  綁架事件 至今仍舊有陰影
  世界變得很快,也變得很壞,張艾嘉感受良多。2000年拍攝《地久天長》前,8歲的Oscar在上學途中遭三名持有氣槍及錘子的蒙面匪徒綁架,勒索贖金1500萬元。三名綁匪後來被捕,都是只有20歲的年輕人。“其實我很早已經知道,世界並不美好。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不希望只有我自己看到,我希望社會上不同的人都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我們住的地方不安全。年輕人會做這種事,大家怎樣想呢?我會警惕自己,不可以感到僥幸,這個世界要我們大家一起去面對。”
  事隔多年,她覺得陰影仍然存在。“始終有時會浮出來,這個陰影未必是害怕綁架,可能是缺乏某一種安全感,這件事造成的傷害是難以修補的。”
  緋聞男女 與羅大佑曾拍拖
  羅大佑是張艾嘉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人。兩人于1977年合作電影《閃亮的日子》時相識,他為她寫歌,她迷戀他的才華。她承認:“跟羅大佑當然有拍拖,他真的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對他驚為天人。”兩人也曾經談婚論嫁過,但是其實當時她還沒和劉幼林離婚。對於為何兩人最終會分手,張艾嘉不願多說,只表示:“那可能是緣分未到吧。”不過對於她和另一才子李宗盛( 聽歌 blog)的緋聞,她則堅稱只是工作上的好朋友,“李宗盛是個‘大小孩’,我只是將他當弟弟看待。”
http://news.sina.com/sinacn/202-000-103-107/2008-04-01/1853511715.html

三個女人的故事 (198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6IU2TL4eo

港金像影后張曼玉、台灣金馬影后張艾嘉、中國金雞影后斯琴高娃,三個影后級人馬難得走在一起:在最擅長拍攝女性電影的導演關錦鵬鏡頭下,盡展兩岸三地的女性魅力。影片獲邀請出席超過十個國際影展,同時榮獲第二十六屆金馬獎八項大獎,當中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錄音、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原著音樂及最佳服務設計。
故事發生在美國紐約,三個中、港、台女性,儘管出身背境、教育、思想,大相逕庭,面對外國人時,卻感到要互相團結,到三人走在一起,偏又互相排斥,形成既歡樂又爭吵的心態,而吾是天涯淪落人,讓她們在異鄉,跨越政治背景的鴻溝,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渡過在美國的怒哀樂的歲月。

《三个女人的故事》

三個不同生活方式的女人,有她們自己的愛情故事,不管是失去了愛人,還是三角中的遊戲,或是有一個背叛自己的丈夫和暗戀自己的丈夫前妻的兒子,愛總是那麽曲折,慢慢都只是節奏.
  簡介
SILSIILAY講述了三個女人的故事。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沒有因爲三個不同女人而破碎,愛情都是一樣的。
Zia是一個蒸蒸日上的電影女星,他是一個時髦的城市人,同居關系中的他們已經觸礁。Zia想就這樣散去,又想牢牢抓住生命中的這份愛。Zia渴望要一個未婚先孕的孩子,可他又信仰傳統的婚姻習俗。在Zia的手上有張能夠摧毀他的王牌,不過……,曾經的情人在苦澀的對質中漸漸疏遠。
Anushka是一個電話接待員,被富有的Nikhil沖昏了頭。他承諾要娶她,不過他的意圖一點也不高尚。Tarun,辦公室業務主管,默默的關注著他們的聯絡,也默默的愛著她。現在,Anushka必須在兩個男人間作出選擇。
Rehana是Anwar的第二任妻子,她相信沈默並不代表軟弱。她與暗地裏迷戀她的續子Inayat都很清楚Anwar的不忠。Anwar與空姐Preeti風流快活,並打算娶她。在不得不正視處境時,Rehana公開發表見解……響亮而清晰……蔑視過時的信仰和傳統的思想。

我看《時時刻刻》 佳綺 (另參本館:《達洛衞夫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14pnc3lw4

  片中講述三個女人的故事,卻又互有穿插,作家吳爾芙是說故事的人,又是故事中的一角,她出現的很多部分,都巧妙說明了整個故事的走向,所以,要談這部電影,就先從吳爾芙談起吧。
  吳爾芙在戲中的第一幕,是一個書寫的動作,他慌亂的寫遺書,接著往河邊走去。最初看見那篇遺書的內容時,疑心這是寫給同志戀人的,我想那是我受到一些講評所影響吧。而劇中另外兩個女人也在此時出現,巧的是,在三個女人出場時,都出現了花與花瓶的景象。
  在吳爾芙的家中,女傭將花瓶中凋萎的花拋棄,重新裝入一把鮮花,在蘿拉布朗,一個懷有身孕的太太家中,丈夫手持一把鮮花,尋找花瓶擺放,翻箱倒櫃的動作卻極為粗魯,讓睡著的太太也醒了來。克勞麗莎,被同志情人吵醒,卻不點破,起床後第一件事,也是說要去買花,三個不同時代的女人出現,都和花的意象相聯結,不同的時代下女人的樣貌,似乎都像那被擺放瓶中的花,未曾有太大的改變。
  奴化的同性者
  吳爾芙在家中是一個害怕傭人的女主人,那個動作粗魯,口氣惡劣的女傭,其實是某種女性的象徵。她對主人的期待,是應該要指示她該做什麼,要做什麼,吳爾芙沒有告訴她,她就火冒三丈,認為她是一個不能盡責的,麻煩的女主人,然而當她凶悍的抱怨結束,吳爾芙真正下達指示,交代她去買薑糖,並且把時刻表都擬定給她時,她一樣生氣,甚至更加生氣,認為吳爾芙沒有替她想,重點應該是,她覺得吳爾芙並不是傭人,不能感同身受她的立場。
  其實這個女傭是某種女性的代表,她們期許旁人(多半是男人,父母,或者有男人一般權威的主人)來指示她們該做什麼,應該守什麼本分,然而當自己的人生是由他人所規劃的,又不免憤憤不平,認為他們又不是我,根本不懂我的狀況,而吳爾芙對傭人的恐懼,泰半是暗示著,在當時,一個自我覺醒的女性,最大的恐懼,也許是那大多數,自己將自己奴化的同性者。
  吳爾芙的丈夫也表現了相當的焦慮,在後半他曾大聲咆哮,表現出他對這樣一個妻子的手足無措,他已經給了大部分女人都應該感動的幸福,將工廠移到鄉下,全家搬到鄉下來住,給她請醫生,然而吳爾芙卻不像大多數女性一樣感覺幸福,也未曾表現感謝,相反的,她不時流露出叛逆與不以為然,於是這個男人越加焦慮。無法了解自己的妻子,無法控制,於是只得加強控制,更何況他有吳爾芙是病人這個合法理由,可以否定吳爾芙所說的所想的,「妳心裡的聲音是因為妳生病了才會聽見的讌語,是幻覺」!這表現出男性對於女性內在聲音的否定及不以為然。
  內心痛苦的矛盾抗爭
  吳爾芙曾對姐姐說她很羨慕,因為她姐姐這樣未曾醒覺的女性,就可以一直如同美麗的鳥兒,扮演美麗的婦人,溫柔的母親腳角色,然而一但對於自己的不同,開始有所覺悟,就再也無法回復到原本的世界,無法忽視自己心理的聲音,只能陷入痛苦的矛盾抗爭。
  而吳爾芙姐姐的兩個兒子,暗示著即將闖入女性世界的男性權威,甚至暴力,無論是對母親,對妹妹,那兩個男孩子的舉動毫不細膩。即便是發現了死去的鳥兒,他們除了會「為他製造一個美麗的墳墓」以外,沒什麼能做的。而小女孩卻會在墳墓前哀悼,問自己的阿姨:「他會喜歡花嗎?」吳爾芙告訴她:「這是一隻母鳥,母鳥身軀較大,而且較不華麗。」在整個自然界都是雄性較為華麗,愛美是為了吸引雌性,然而如他姐姐說的:「男孩子的衣服,如果有安琪莉卡一半多就好了,這小天使真是幸福。」女孩子擁有較多的飾品,從小被當作小天使般裝飾可愛,塑造了人類社會,女性較男性更為重視外表的情形,然而這真的是人類的天性較特殊?抑或人類社會塑造出後天環境,給予兩性不同行為的學習?否則怎麼與整個自然界如此迥異?
  對於自己所追求的與他人不同,吳爾芙已經感覺慌張,他問姐姐:「有一天我能逃脫嗎?」在這裡暗示了一個相當的困境,除非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逃脫,要不就是死亡,這在後來得故事情節中可見鋪陳。
  電影中的蘿拉布朗
  接下來看蘿拉布朗,一個安靜,溫柔,纖細而略帶神經質的妻子,一早在某種預感中醒來。孩子看穿了母親的異常,從一早開始,就不由得以恐懼的眼神凝視。在丈夫的生日,蘿拉布朗必須做個蛋糕慶祝,孩子的問題單純而犀利:「不這麼做,爸爸就不知道我們愛他嗎?」蘿拉的回答是:「是的。」這裡看見一個女性對家庭的愛意是被物化的,端視他能給這個家多少東西。而她的鄰居琪蒂的來訪,帶來一段精采的對話。
  琪蒂是一個對她的家庭十分滿意的女人,跟看來有些陰沉的羅拉相比,她顯得身材豐滿,(這往往被當作一個健康母親的象徵),優雅高貴,充滿自信,她一進來看見蛋糕,委婉的指出蘿拉對蛋糕總是不拿手,一邊誇讚蘿拉的丈夫,就算妻子蛋糕做得差,以他對蘿拉的愛,他還是會誇讚她的。從這裡看的出做蛋糕對琪蒂而言輕而易舉,然而她丈夫的生日總是用不到她的蛋糕,她們一向去鄉村俱樂部。
  也許是該慶幸,蘿拉的丈夫絕不會挑剔她的手藝,然而進一步思考這件事,為什麼一個對蛋糕這樣不擅長的女人,要感謝丈夫不嫌棄她呢?琪蒂說:「你還有很多其他的優點。」
  這也許是安慰,然而也是事實,至少他不拿手家務是很明顯的,而琪蒂這樣會做蛋糕,卻不會有發揮的機會,因為要什麼都是丈夫的決定,家裡不是一個人各其才的環境。
  發覺自我
  而在說到丈夫與妻子之間,蘿拉說到,男人打完仗回來,這是他們值得的。這裡有一句是說:they worthy it。而琪蒂聽不懂她的意思,it,是什麼?蘿拉持了一下說:us(我們),而琪蒂仍聽不懂。
  可見兩個女人對自己,對家的價值認定是不同的。蘿拉已經認為自己,以及自己所付出的,是給這些男人的有價之物,而琪蒂卻未曾這樣給予定位。
  由表面上看來,琪蒂對一切都相當滿意,然而她並非一點遺憾都沒有,甚至有一個相當大的恐懼。因為她可能不能生育,他就是要去醫院做檢查,所以才來拜託蘿拉些瑣事的。然而她言談中不是先為自己的健康害怕,卻是擔心雷,她形容自己的丈夫:「他是那麼脆弱。」這句話講述的究竟是她的丈夫,意或她們家庭的和諧?無法生育不是她能掌握的,她甚至要「讓那些陌生人」檢查她的肚子,這份恐懼和不安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她最在意的還是,必須「當媽媽才能成為真正的女人」,這句話說明了她對於自己女性的身分認同,最終仍是建立在生育,這項女人的「天職」上。
  而能生孩子的女人卻未必想要孩子,很明顯的,蘿拉對於自己的孩子,查理,就始終表現的說不出的緊張。
  同為女人,蘿拉對於琪蒂極為同情,她一開始安慰她,然後親吻,似乎已是超出了同性友誼那樣的吻,兩個女人親吻,她感受得到自己的異樣,她竟然做了如同男人一樣的事情,親吻一個女人?她原來能這麼做?原來做得到?這一切讓她受到強大的震撼,一早上來莫名的預感好像終於衝破,而點醒這些的琪蒂卻一無所覺,或著說,引發這些所謂特別的女性開始發覺自我的,其實很多是這些毫不自覺的女性。
  蘿拉布朗的逃離
  蘿拉布朗把孩子交給別人幫忙,開始逃離。查理預感到母親的異樣,他也開始緊張。
  這是兩股拉鋸的力量,當他在陽台上哭喊尖叫,孩子越是需要母親,這個不適合做母親的女人就越痛苦,似乎已是非死不可,否則無法逃離。
  小理查玩著積木的畫面,穿插著蘿拉瘋狂的開車,這個孩子在建造一個家,而女人,這時是他的母親,在他手上的小汽車中,要被帶回家裡。在他建好家,移動著積木房子時,房子嘩拉拉的倒蹋,蘿拉也在同時,到達旅館這個目的地,要衝破這個,家。
  而他最後沒有死,而是在一切都準備妥當了之後,開始抱著肚子痛哭。
  因為肚子裡有一個孩子,她為了逃離自己的命運而想自殺,然而肚子裡這個新生命是無辜的,她是無法決定的,而是操縱在她母親身上的,蘿拉並不想犧牲這個生命,於是無法選擇死亡,而他最後將孩子生下來,就離開。
  在她計劃自殺時有過一段旁白,「值得慶幸的,是這個世界少了她之後,仍然會繼續下去?或是這就是讓她害怕的?」
  我想這是最悲哀的,因為對於這個世界上的人而言,他們需要一個好妻子,好母親,而這並不是非要是蘿拉布朗,並不是非要這個獨特的女性個體不可,所以就算她選擇死亡,她的角色仍有極高的可替代性,於是,世界仍將繼續下去。
  生日派對的晚上,丈夫絲毫沒有察覺異樣,開始要對兒子說,他和妻子的故事,他如何下決心娶到這個女孩。蘿拉數次阻止丈夫再提起,因為丈夫自己覺得是幸福開端的故事,妻子聽來如同一個陰謀,「bring her into my house,into my life,pretty like now。」他用好幾次「帶進」,蘿拉從那之後被帶進了他的房子,帶進他的生活,而她原本的生活呢?男人認為愛上一個女人,就是要「擁有」她,而這一切都發生在他對她的印象只有"脆弱,古怪而獨來獨往的女孩。"的時候,他對蘿拉了解又有多少呢?
  蘿拉在廁所哭泣時,丈夫一次又一次說著「蘿拉布朗,上床來」,這暗示著什麼,我想已經不言而喻。
  克勞麗莎的故事
  克勞麗莎的故事,在我認為是很不同的。為此必須花較多的時間思索(我大概停止寫作兩天,非理出頭緒來不可)。她不像另外兩個女性,吳爾芙、蘿拉布朗,都是先有了某種程度的自覺,而有了行動。相反的,他是一個不願意去面對自己的人,或著說,她是一個比較沒有自覺的生命個體的代表。(開始覺得用女性兩個字形成某種侷限……)
  一開始她的出場,是被同性戀人所吵醒,然而她沒有點破,自己的情人瞞著她深夜才返家的事實,克勞麗莎的反應就像個大部分的妻子,不安,卻不敢點破。
  而後她去買花,在花店和老闆交談時,談到了查理的小說,花店老闆的眼神讓她極不自在,因為查理在小說裡,把事實完完整整的寫出來,包括她不願意去正視的部分。然後她去見查理,在一個電梯中,導演從黑暗的電梯上方往下拍,看到克勞麗莎,在一個小空間裡被拉高,又放下,四周黑漆漆的,而且漫長,那小小窗口的亮光像一個很小的希望,卻被某種框侷限了起來。
  查理是一個愛滋病患,他和克勞麗莎,克里斯,在十幾年前有過三角戀情。從他說的話裡時時可見他的痛苦矛盾,他想點破,點醒她:「妳不需要為了我而活,妳在為我而活!」
  然而克勞麗莎卻極為恐懼查理的眼神,恐懼他說的實話,她不願意去反思這樣究竟有什麼不對,她不敢去想失去他會怎樣,更不敢想若是查理死了,她要如何面對自己在他身上付出的十幾年青春。所以她對自己也對查理辯白:「那有什麼不對?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為別人而活,每一個人都是那樣活過來的!」
  而查理的不配合治療,不願意吃藥,更是時時挑戰著她,要面對自己的生命價值似乎極為脆弱這個事實的承受能力,(因為她把生命價值都建立在查理身上)於是一個普通的派對,一向最拿手的生活瑣事,也讓她緊張莫名。
  同志的情感
  中間有一段,克勞麗莎現任的同志情人莎莉向她抗議,她在派對上被安排和舊情人同席。我們看見女人對待自己同性情人的方式,不見得比男人對待女人更為細心,相反的,只要是女人,受到的對待,來自男或女常常都是一樣的。
  克李斯的來訪讓克勞麗莎說出真心話,直到崩潰。她抗議,「查理到最後仍是選擇了你!」「而我被束縛住了,被束縛住了,我只得到那個夏天,之後我被束縛了十幾年!」在這裡看出,對所愛的挫敗感。克勞麗莎不認為自己得到了查理的愛,不僅僅因為當年他選擇了克李斯,也因為這十幾年相對於她的付出,他未曾表現得溫順。
  克李斯試圖安慰她時,曾想走近這個在廚房角落,啜泣的女人,他要做的動作也許所有人都能想像,如果他走近了,他會抱住她,讓這個無助,可憐的女人在懷裡哭泣,到漸漸停止。
  這很明顯是我們所有人都能想像的景象,或著說期待,然而克勞麗莎已經,或許在潛意識裡有所覺悟,一但被男人擁抱,她真正想說的,也許會因為那個擁抱,而在臂灣裡被消音了也說不定。當一個女人開始思索她的命運,開始抗議她命運的不公,男人能做的相當少,一向僅有如此,給她一個擁抱,讓她別哭了,安撫她的情緒,可見女人被視為情緒的動物,並且習慣上的,覺得女人的問題全來自於情緒,對於女人並不會鼓勵,或著討論如何改變現況,解決問題,而是要她平撫情緒,並學習對不滿足滿足。
  於是克勞麗莎大聲咆哮,拒絕克李斯可能的動作,他只好在一旁坐下,開始對她說話。他說當他離開查理,感受到這些年來從未有過的自由。
  克勞麗莎似乎嘆了氣,(有一點忘記了細節),然而可以推測,也許她不很理解,克里斯說這話的用意,因為她不認為自己做得到。她認為克李斯之所以獲得自由,是因為他是一個男人,他離得開,而自己卻無論如何不忍心放下所愛,於是只能承受掙扎。
  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在認為幸福即將到來的時候
  後來克勞麗莎的女兒和母親在床上對話,和先前蘿拉布朗的母子關係相比,還是讓觀眾看到了溫暖的親子關係,也許是因為同為女性,當然,也有可能未必(個人認為,還是要避免把這部電影的全部都性別化了)。這時他們講了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話。克勞麗莎自述,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在認為幸福即將到來的時候。
  我很難去解釋這句話給我的心有戚戚焉的感受,只是說,確實是如此不是嗎?
  當一個人一早起來,一切看起來都如此美好,可以對自己說:「多麼美好的一個早晨。」一切都彷彿是幸福的預兆,預言著即將到來的幸福,常常那時刻,就已經是最幸福的時候了,真正得到預想的目標或事物時,很少能再那麼深刻感受到它的意義,甚至會懷疑它的意義,起初追求它的初衷等等。
  其實在相信自己即將更幸福的時候,那份相信就是最幸福的,保有那份相信和其感動,常不是粗心的人類天性所能做到的。
  在這段對話結束後(原諒我用了過多的篇幅表達我的感動,現在要回到電影裡了)克勞麗莎前往迎接查理。一個慶祝派對要變成死亡葬禮,不是任何人能預期的,而吃了鎮定劑和興奮劑的查理,對於他而言這是預謀的,他一直為克勞麗莎活下去,(這在先前曾說過了),現在也必須,為了她而去死。
  藥物也許是一種壯膽吧,因為要一個人醒悟的過程極為殘忍。
  查理破壞了整個小房間,要讓光線進來,(回想克勞麗莎每次搭電梯時的黑暗),然後他在窗邊,對克勞麗莎說了許多話。
  查理的死
  他開始回憶,述說在十幾年前,他們都十九歲,那時「在清晨的沙灘上,妳睡眼惺忪,走過來親吻我。」
  「我從未見過比那更美的景象,至今仍是。」
  從這段話裡,可以知道查理想說的,他深深愛著克勞麗莎,其實這是很好推想的,被另一個人,牢牢的記憶在腦海,並一生都讚頌那是最美的畫面,還有什麼比這更能說是愛情的呢?
  問題就在於克勞麗莎不理解,她是被查理所愛的,她自己沒有這樣的自信以至於無法忘懷他選擇了克李斯,無法不懊惱自己無法停止付出,卻未曾察覺查理所要說的,她對查理的付出讓他愧疚,因為他希望她變回來,變回原本的她,並且最重要的,為自己而活。
  在最後要跳窗的一煞那,他說了一句話:「記得,很少人曾經擁有像我們如此的幸福。」這未能及時點醒克勞麗莎,她像行尸走肉。
  雖然查理極力想要告訴她,是時候大家都為自己而活了,他們的幸福在於不會被抹煞的相愛,已經是極珍貴的了,而長久把生命投注在照顧查理的她,卻隨著他的死,開始找不到過去及未來的人生了。
  為什麼不能選擇自己的生命
  三個女性的故事在此時彙整,吳爾芙和丈夫在車站大吵一架,她將想說的話都說了出來,點出一個相當重要的事實,「為什麼我不能選擇我的生命?」
  要向他人解釋自己的選擇也許是極為困難的,尤其是在沒有任何人支持的時候,然而吳爾芙的丈夫答應了她,回到倫敦去過想她過的生活,這是片中吳爾芙第一次對丈夫微笑。
  吳爾芙的丈夫問她:「妳餓了嗎?我有點餓了。」其實這就是生命即將延續的象徵,在真正活著的時候,或著說他們經歷了一段掙扎之後,原本可能將把吳爾芙逼死的環境中即將改變,他們要努力活下去的暗示,人只有活著才會感受飢餓。這跟後來,克勞麗莎醒悟後,突然在床上,熱烈親吻她的情人那種性的意味是一樣的。而克勞麗莎,是在查理的母親,蘿拉布朗出現後,獲得醒覺。
  年老的蘿拉布朗登場後第一句話:「這是最可怕的,當你的家人都死去,只剩妳一個人。」
  女性的命運,當她的丈夫,孩子都離開人世,失去了為人妻子,為人母親的角色後,通常必須面對自己的人生,除了這兩種角色之外別無其他的這個事實,那種景象極端的恐怖空虛。
  克勞麗莎正是在面臨這樣的空虛感,蘿拉布朗的坦白,將她從其中拯救出來。「如果我會覺得後悔,反而會覺得輕鬆一點。」
  她開始訴說自己離開家庭,自己一個人生活,「一輩子,世界上的人都不會原諒妳。」然而從她的話中又可以看見,她不後悔,即使要面對這些不輕鬆。
  死為了讓活著的人懂得愛生命
  「當你別無選擇的時候,又為什麼要後悔?」對她自己而言,她是為了活下去而出走,正如吳爾芙的選擇,再待在那裡,自己會死,所以非離開不可。
  她的話治癒了克勞麗莎那份後悔的想法,因為克勞麗莎總是懷疑自己的存在有無意義,而蘿拉布朗卻是要對她說,那是你為了活著,別無選擇的。
  她教導她為自己而活的意義,提醒她她的女兒的存在,提醒她這世上許多重要的事物,克勞麗莎就是在這樣的對談之後,才從查理的死之中醒覺。我無意多言她的心境,然而我忍不住要加以註解,唯有她相信自己確實是得到查理的真愛,那份愛才會存在,那十幾年的付出才不會毫無意義,也才能支持她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影片巧妙的穿插吳爾芙與丈夫的對談,「為什麼一定要有人死?」吳爾芙給了一個很好的答案,「那是對比,為了讓活著的人懂得熱愛生命。」
  分享心得開拓更廣的視野
  有人說時時刻刻是一部悲哀的電影,在訴說女性除了死亡無法逃離宿命的悲劇,然而從這段話就可以知道,並非如此。
  在最後,回到片子一開頭的畫面,吳爾芙投水自盡,這時我們才知道她的遺書是寫給丈夫的,要訴說最重要的事情,「記得我們在一起擁有的幸福,人生中的,時時刻刻。」
  她給她丈夫的遺書,和查理給克勞麗莎的遺言有何相似性,我想,不僅僅提供對她自殺理由的推測,也給了人寬廣思索的空間。
  在我看來,由此看出,我們應該把看這部電影的眼光,從狹小的性別主義跳脫出來,無論是男或著女,在生命中要學習的事物,會感覺空虛,感覺恐懼的種種困境的情形,應該是一樣的。
  再說白大概就失去了享受電影的感覺了,我一開頭即說過,自認為這不是影評,而是翻譯,我看電影習慣抽絲剝繭,也不曉得如何在與人分享時多所保留,只希望寫完這篇,當作自己的心得整理,也能開發更廣的思考空間吧。  
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book/book28.htm

女湯 Woman Soup (1999)

演員: 王月 天心 葉全真 金素梅 
導演: 劉怡明
  劇情簡介
林夢菲(金素梅)、陶水蓮(天心)、白心鈺(葉全真)、王嫣(王月)都是坐三望四的台北都會女人,事業上小有成就,感情生活有的空虛、有的紊亂。
  她們不時到白心鈺的茶藝館去聚會,也常結伴上陽明山、北投去洗溫泉,並戲稱她們四人幫是『女湯俱樂部』。
  陶藝家林夢菲一直很想當媽媽,可是她苦戀的「理想情人」,讓她痴心等待了八年,才終於從法國返台。令她苦惱的是「理想情人」在法國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她只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與情人生一個小孩,即使當個未婚媽媽也願意,然而她是否該守著這份沒有未來的愛情,當個永遠的第三者?
  電視節目主持人陶水蓮,非常想結婚。她千方百計吸引文化界有名的單身貴族李光瑋,不惜改頭換面,投其所好。在百般委屈求全下,水蓮終於說服光瑋成婚。然而,婚後她才逐漸看清楚李光瑋自私與大男人主義的一面,配上水蓮的任性,實在不會是個好姻緣。她又得想盡辦法,結束這段苦苦求來的婚姻,而且發誓從此以後只談戀愛,再也不要婚姻......
  心理學教授王嫣對男女關係,做了許多研究,有很多理論,卻極度缺乏實戰經驗。這位三十九歲的「資深處女」,極想在四十歲以前失去這個封號。王嫣好不容易遇到了「可疑獵物」,但她與這名男子單獨約會時,卻是步步皆錯,盤盤皆輸。她決定轉戰海外,也許有一天她的理論終於能夠付諸實現......
  白心鈺是王嫣的表妹,經營一家兼展藝術作品的茶藝館,她不太諒解夢菲與有婦之夫談戀愛,因為她自己的丈夫也有外遇。不同的是,她丈夫的外遇對象是同性戀人。她多年苦心經營的「妻子」、「母親」地位竟然都被一個年輕男子搶走。這種家變使她無所適從,對人生一切失去信心。這時,一位年輕畫家闖入心鈺的感情生活,帶給她相當大的激盪與掙扎。這場奇妙的愛情終於使她原諒了外遇的丈夫,也替她帶來全新的開始......
  這四位因愛而浮沈的女人,在溫泉池裡,在感情叢林中,在人性戰場上,互相扶持,但也因為立場的不同而有所爭執。今天台灣在新舊文化衝突、交替下,女性不得不面對一些新的挑戰。她們幾位生命中有不少的荒謬與無奈,卻總能為自己解決問題,甚至展開新的方向。這個故事,呈現了台灣當代文化裏,女性面對轉變的環境,在挑戰中建立與傳統不同的價值觀,以及調整了女性所扮演的角色。《女湯》呈現了台灣文化中特殊而又有代表性的一面,會是一部有新觀點的新女性電影。

女湯的評論   
  
  《女湯》在我的眼裏是記錄了上一世紀臺灣女性主義對于婚姻和愛情的理解,來自美國的導演劉怡明沒有給觀衆帶來任何新意。她的女性主義立場是陳舊而有失公正的。而此片的女主角已經不在遮遮掩掩地脫衣搖身一變粉墨登場成爲了民意代表,她戲裏的率性和張揚已經延續到她的政治生涯,真可謂人生如戲!此爲後話。
  在查閱這位已經改姓(理性的講是增姓)的女子資料時卻找到了一大堆糗事,政治人物,原來如此!
  電影描繪了四個姐們和她們處在世界的關系,我個人認爲女湯在此是個隱喻,代表著污垢的洗滌和向往純淨的心願,殊不知女湯大池洗不掉性別的注定,湯湯水水下暗浮著多少無法更改的性別滄桑。
  影片裏王嫣養了一只貓,在人和寵物之間,存在的假面阻隔了心的感受,寂寞總是有著慌張的影子露出內心的淒惶,在華人的世界學曆就像雙刃劍,傷了對方也害苦了自己。
  午夜的寂寥裏,走過屋脊的貓叫了。
  39歲的處女王嫣確實是稀有動物,專家是口裏的幹活,明眼人可以在細微舉止裏解讀出內心的話語,只要不是同志,總是希望有個異性成爲對應和參照。
  心鈺卻遭遇了最大的難題,一個婚後發現自己性趨向有問題的女人備受煎熬,從《女湯》裏我們可以讀到10數年來華人世界對此問題的寬容和理解,而同志問題的曲解也因爲社會的開明而變得不再是個話題,關于同性的認知在當下已經可以定位准確,將同性戀者描繪成雙性戀(不同的命題)是對這個亞文化群體的不合常理的描述。
  無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他們都是我們的兄弟。
  作爲情感,付出和得到都是相對的,只要選擇了就不要後悔,所有的不開心來自于不知舍得,在女人的世界裏爭寵的結果往往讓自己一敗塗地。
  等待其實是美麗的,不過現實之中人因爲私利而越界,最終讓所有的人進入尷尬,這樣的遊戲還不如不玩,三個人或者更多角的故事在快餐的年代都不是令人驚愕的,那麽既然選擇了愛或者選擇了情感的付出,學會無怨無悔就是戲的低限。
  情感和肉欲是不存在誰欠誰的?!
  一個看《ER》的年代充滿了對男性的向往,害羞的女性總是似是而非,在現實無法得到慰籍時侯,選擇風水命相只是尋找自己的臺階,認同別人其實更大的意義是認知自己,對于自己的定位其實就是校准自己在世界裏的存在,記住每一次放任的情欲吧,記住每一次的熱吻,在寂寥的寒冬它會讓你熬到春暖花開。
  千萬不要過那個度,過了就是自己的不痛快,電影裏雕塑家夢菲的等待和“逼宮”無異,這是對于大家的傷害。愛情不是爲了一個名分,愛情是爲了心裏有一個願意相守一輩子的人。
  在金素梅當紅的年齡,裸露成爲一種資本和秀身材的方法,可是即便在臺灣沈迷在文藝電影講究布光的年代和同期的香港電影相比整體上總是有些顧忌和疏離。
  夢菲的最後割舍那段感情的原因是有了他的孩子,我個人認爲所有未婚媽媽都是非道德的,爲了自己的感覺生下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這種悲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殘缺的家庭會造就更加殘缺的靈魂。
  無數次看見這種單親家庭造成的悲劇,無數次在孩子的孤單裏看他們仇視社會成爲異類,責任不僅是自己的事情,也是社會的事情,不要因爲一時的決斷埋下你孩子一生的陰影。
  人生之難就在于這種選擇的苦楚。
  回過頭再來審視這部電影,它同樣是一部僞女性主義的電影,在裏面所有的男人都處在了被奚落的位置,爲了這種女性主義的狹隘視野這類電影無一例外都會有一場男性的脫衣舞,然而,這卻正是女性自卑的寫照,即便他是脫衣舞男他同樣是具有攻擊性的,而(女爾)們永遠是被植入的。
  男女平等的前提是充分理解男女性別的差異性,相互尊重,就像我們無法生孩子一樣,女性也沒有必要以假陽具和金錢的交易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雪月風花,道法自然。
  這部影片的主題曲是潘越雲演唱的,非常好聽。而在影片裏我們能找到不少熟悉的面孔,侯德健、馮光遠以及表演工作坊的劉亮佐他們爲影片增加了亮點。除此之外,女性立場還需要正確定位!   

8部女人關係電影

   1.莫莉與莎莎 Karov La Bayit 2005
    桀驁不馴的莎莎沒辦法忍受像莫莉這種女生。莫莉內向膽小,她也不想和莎莎這種人攪和在一起。然而命運老愛開人玩笑,在義務兵役期間,兩人被分配到同一個 “耶路撒冷巡邏小組”。她們的工作就是攔住路上的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要求看他們的身份證並登記資料。指揮官規定在任務期間,不能隨意離開巡邏區、不能 坐下、不能抽煙、不能吃東西,也不能講手機,但女大兵們真的會乖乖聽話嗎?
   這是一個關于兩個十八歲女孩,試圖擺脫男人引起的政治戰爭與虛僞的國家榮譽,努力活出自己的故事。她們各自經曆戀愛、情傷,以及兩人之間從互相厭惡到共同 扶持的微妙關系。導演和編劇以女人的角度,探索女性如何在威權之下,找尋自我靈魂的出路。片中選用的歌曲《昏迷之後的第一個呼吸》,替以色列女孩呐喊出她 們的心聲:就算不能選擇國籍、種族,也要選擇自己的未來!

  2.下妻物語 Kamikaze Girls 2004
   深田恭子與土屋安娜主演電影《下妻物語》根據嶽本野薔薇 (Takemoto Nobara) 小說改編,故事講述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少女 ,打破雙方分歧而建立真摰友誼。 Momoko (深田恭子) 居住于遠郊一處名爲下妻的郊區,緊貼時裝潮流的她,每逢周未便出發到東京添置新裝。爲了支付她那些高昂服裝費、交通費,Momoko開始售賣父親提供的冒 牌時裝,賺取收入。
   一天,Momoko遇上一個飛女顧客,她的名字叫Ichigo (土屋安娜)…… 模特兒出身的土屋安娜,經常在日本時裝雜志出現,被喻爲年青一 輩的潮流指標。剛拍完日劇《她已逝》的深田恭子則表示自己很喜歡童話故事,不會抗拒戲中Momoko的裝扮,更表示若《下妻物語》有機會參展《康城》,其 時她也會以同樣服飾出席。

  3.青樓姊妹花 The Magdalene Sisters 2002

   20世紀60年代,在自由開放的大環境下,古老的愛爾蘭仍保持著古板和保守的風氣。在這裏,所有被認爲墮落的女孩都要被送入瑪德蓮女子學院接受感化,而等待他們的不是和風細雨,而是無盡的黑暗與絕望。
    瑪格麗特(Anne-Marie Duff 飾)在家族婚禮上被堂兄奸污,這件事在婚禮現場口耳相傳,她的委屈並未得到伸張,反而被作爲“不潔的女孩”送走;活潑漂亮的伯納黛特(Nora-Jane Noone 飾)是男孩們追逐的對象,她爲了自己的“輕佻”付出了代價;羅絲(Dorothy Duffy 飾)未婚先孕,爲了所謂的前途被迫放棄了自己的孩子。
   三個女孩來到了瑪德蓮女子學院,她們還不知道,這是一個有來無回的絕望之地……

   4.離去無痕 Sin dejar huella 2000
   Aurelia (Tiare Scanda),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年輕母親,爲了逃避一個殺手的攻擊,在偷去了他的男友的錢後逃到了南方。她遇到了Marilu(Aitana Sanchez-Gijon),一個美麗且有教養的女人。Marilu 擅長于販賣假的瑪雅藝術品給一些易受騙的美國人。盡管這兩個女人沒有太多的相同之處。但是他們都在尋找各自的更好的生活。在去Cancun的路上,她們曆 盡各種種險境,最終更加地了解自己和對方。

  5.她比煙花寂寞 Hilary and Jackie 1998

   該片描述的是音樂家姊妹-賈桂琳與希拉蕊杜普蕾的真實故事,是對賈桂琳杜普蕾的禮贊。
    電影敘述她如何在國際樂壇上迅速成名,而她的名氣,卻傷害了她以及她所愛的人。賈桂琳杜普蕾(艾蜜莉華特森飾)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音樂神童之一,她以熱情 不羈的音樂,令全世界的聽衆心眩神迷。希拉蕊(瑞秋葛裏菲斯飾)結婚成家,賈姬則長年與鋼琴家兼指揮家丈夫-丹尼爾拜倫波姆做巡回演出。雖然這對夫妻所到 之處皆備受禮遇,但長期奔走各地,對賈姬的身心造成負荷。
   她十分向往希拉蕊那種單純的生活。有一天,賈姬突然出現在希拉蕊的家。孤獨絕望的她,向自己的親姊妹提出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請求,希望能分享她的丈夫...

  6.兩極天使 La vie revee des anges 1998

   兩個年輕女孩一起罷工、一起騙吃騙喝, 同時對生活的一成不變感到倦怠。不同的是一個天真、對人生有絕對的信心, 一個孤僻、敏感、陷溺在悲觀情結中 ;一個在放浪生活中還擁有夢想,另一個則在愛情的虛實中迷失了自己。在天使般璀璨的生命階段,她們該何去何從?
    《兩極天使》近年來法國藝術電影最重要的作品,被譽爲“久違了的高水准法國電影”,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兩個性格和身份背景迥異的芳齡女孩在一次偶遇 後成爲密友,但二者的人生就此出現了重大的轉折,最終一個走上了自立自強的人生道路,而另一個卻踏上了萬劫不複的不歸之途……本片導演艾力克•宗卡完美地 把握了故事發展的節奏,對年輕演員能力的發掘也恰到好處,使兩位沒有多少演藝經驗的女主角,在觀衆面前展露出了迷人的氣質和自然流暢的表演,本片在 1998年橫掃了包括戛納國際影展在內的一系列電影獎項,更爲有趣的是,本片的兩位女演員艾迪諾•布歇茲、娜塔莎•芮內並列成爲戛納影展影後,一部影片的 兩位主角分享同一獎項,這還真是不大不小的新聞。

 7.米娜的故事 Mina Tannenbaum 1994
   米娜和阿黛爾從七歲開始便是一對親密無間的好友,彼此間分享著成長的心事和秘密。米娜個性敏感,樣貌甜美,而且才華出衆,並成爲了畫家;阿黛爾則心狠手 辣,爲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是個手腕很強的記者。兩人間的友誼隨著彼此的性格炯異和各自生活道路的分別而破裂,後來兩人竟愛上同一男子。米娜遭遇車禍後毀 容,使阿黛爾剩虛而入奪走了男子的愛情。悲傷的米娜在愛情和友情均遭挫敗後,自殺身亡。
   杜格森獲得凱撒獎最佳處女作獎的作品,故事圍繞一對自小一起長大的好友出現裂痕並毀滅的故事,帶出導演自身的經曆。杜格森初試啼聲之作,有著對兩位女主角細膩的心理刻畫。兩位女演員的表演是本片成功的亮點,可惜導演處理的部分細節顯得冗長,破壞了整部電影的連貫性。

  8.感謝你生活 Merci La Vie 1991

   布裏葉風格最怪誕也是最受爭議的作品,描述一對天涯孤苦女子,不斷尋找生命中的真愛,卻屢屢受騙上當。朱莉與卡米爾是一對落難女子,她們在被抛棄多次後相 互扶持,並一起踏足天涯,途中她們戲弄過別人,也被別人戲弄過,朱莉一片癡情對待醫生安東尼,卻反而被玩弄被抛棄,之後變得瘋狂起來,以勾引男人作爲發泄 途徑。後來兩個女子遇到一個劇組,她們的經曆被認爲很有價值,于是兩人成爲電影演員,演繹自己的故事。
   影片很奇特,情節複雜,枝節繁多,特別是後段兩個女子的生活和她們的過去、現實進行交彙,導演用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利用時空轉換、人物穿插交換不同的身 份,打破線形敘事的固有形態,但對于觀衆來說,則顯得淩亂難明,戲中戲的表現方法使現實、人物的幼年時光與人物的內心臆想、甚至是女性的潛意識都交織起 來,也許導演要營造的就是這種迷幻多彩的效果。

  9.油炸綠蕃茄 Fried Green Tomatoes 1991(另參本館:油炸綠蕃茄)
   在一次到養老院探訪親人偶然的機緣下,心情沈悶的艾芙琳結識了一位快樂、開朗的老婆婆—妮妮,彼此相談甚歡,更是成了互相扶持的好朋友。由于艾芙琳對自己 搖搖欲墜的婚姻及忙碌的生活感到挫敗,所以妮妮決定告訴艾芙琳一個關于勇敢突破自己以及被社會束縛的女孩—艾姬的故事。
    艾姬的童年由于受旁人歧視的眼光,所以她過的並不如意,但他有一個很疼她哥哥—巴迪,那是她唯一快樂的泉源;只是不幸的在一次無意料的火車事故下,巴迪就 此喪生,這一次的事件讓艾姬變得孤僻、冷漠,受艾姬家人之托的露絲在不斷關心艾姬之下,她們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而她們也開始享受一個屬于自己想過的生 活,艾姬的勇敢、直率也影響了許多之後在她生命中出現的人,尤其是露絲,艾姬使得露絲從一位被傳統思想緊緊填滿的女性,漸漸的也能夠活出自己,之後,露絲 在一場大病中死去,她的死亡帶給艾姬莫大的影響,這又是一種心境及個性上的轉變,只是艾姬似乎帶著露絲的使命及期望,過的更堅強、勇敢。在片中,還有一個 黑人—大喬治,他則是在巴迪過世之後一直陪伴著艾姬,且度過重重的難關。當然,在現實生活中的艾芙琳也受到了艾姬的影響,知道自己所要追求的,突破過去, 開始作個真正的自己。
   汽笛鎮雖然只是個小小的地方,但它卻聯系著許多不同命運的人之間的緣分。
http://www.ellechina.com/life/movie/dianxing

女人為難女人?學者:刻板印象 2011/05/17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

女主管是否真的比較可能難為女部屬?研究兩性的成大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趙梅如表示,研究「女王蜂症候群」議題本身就充滿刻板印象,「為何不說男主管對男部屬也有特別影響?」她認為,「社會性別」勝於生理性別,換句話說,具備男性特質的部屬,不分男女,在職場上可能較吃香。
   趙梅如進一步解釋,女性特質指的是比較嬌滴滴、處事不明快,男性特質明顯的特徵是明快、不會嬌滴滴,因此就算男部屬卻有著女性特質,也不太可能受到上司喜愛,「不是不愛女下屬,而是不愛女性特質的下屬」。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王秀雲也提出,女性工作者在台灣社會有多重壓力,得要經濟獨立、又不太可能放棄生育,需要從整體大環境的勞動條件、社會價值觀改變,不宜歸咎女主管單方面因素。
   她表示,若指強勢女主管會導致女性下屬壓力過大,甚至不孕,無疑是歧視;女性主管人數確實愈來愈多,但不管男女主管,都有可能做出不合理要求,不應和性別連結在一起。
   趙梅如觀察,女性主管在職場上原本就承受較多不平對待,男上司發脾氣,會被認為「他真的很氣」;女上司發脾氣,就被認為「情緒化」、「更年期到了」。
   她說,上司與下屬關係好不好,另一個重點是「威脅性」,如果下屬威脅到上司,兩人關係一定不好,不一定是女性對女性。許多女主管細心、體諒人,比男主管好,「女主管不一定比男主管難搞」。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副院長周煌智說,在精神疾病學理上沒有所謂「女王蜂症候群」名詞,充其量解釋女主管強勢領導下,造成下屬有適應障礙的難題,但和每個人壓力承受度有關,不能和主管性別一概而論。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專輯) 维基百科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是台灣歌手辛曉琪的第十張大碟,於1997年4月推出。此專輯是辛曉琪首次嘗試哼唱整首曲目。專輯的第一主打歌是《女人何苦爲難女人》,被滾石唱片號稱「真正為女人說話的聲音」。而第二主打歌是《位子[前座版]》,及第三主打歌是《就讓我這樣吧》。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作詞:姚若龍
作曲:葉良俊
可以愛的人那麼多 你為什麼非要我這一個
癡心是不能比較的 你的情深無法否認我的愛濃
真的愛都不容易收 成熟的人誰說一定不怕痛
愛人是不能夠讓的 你的天真教我不知該怎麼說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我們一樣有最脆弱的靈魂
世間男子已經太會傷人 你怎麼忍心再給我傷痕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我們一樣為愛顛簸在紅塵
飄忽情緣總是太作弄人 我滿懷委屈卻提不起恨
無力再爭只覺得失落好深 男人該說話的時候總是無聲

背叛女人的女人:誰篡奪了女性主義?(另參本館:《女性主義理論》 )

克莉斯提娜 著/正中書局 1995
   內容簡介
 當前美國的女性主義正被一群女性所操控,她們一直想讓社會大眾相信美國女性不是如人所想的那麼自由。女性運動的領導人與理論者相信當前的社會乃是一種父權體系,一種「男性霸權」、「性別體制」,而體制中居於支配地位的男人則不斷的壓迫女人,欲使女人畏縮臣服。  抱持這種分化觀點的女性主義者,枉顧社會現實與政治現實,深信自己正處於一場性別戰爭中。她們四處傳播男性暴行的可怕,目的在喚起女性注意自己所受的苦難。「性別論女性主義者」相信當前的體制架構,從國家家庭以至小學,都是鞏固男性宰制地位的工具。作者簡介 克莉斯提娜˙霍夫˙桑謨斯  克拉克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專門研究當代道德論。曾擔任過兩本倫理學教科書的主編,發表過的論文不勝枚舉,曾於《新共和》雜誌、《華爾街日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目前定居於波士頓地區。

台長: 阿楨
人氣(3,685) | 回應(7)|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刺青》
此分類上一篇:《島耕作》

水淨
有探討男人的嗎
女人被解剖的太多
覺得貪
男人倒顯得無辜了
2011-08-11 15:08:07
版主回應
(楨:似因男女之別,男男關係若涉情、多為同性戀,故只網搜到下文!另參本館: 男女大不同 《辦公室不道德講座》)

電影中的典型職場男男關系(圖) 2010-03-23

在筆者的《09電影關注的10大主題》中提到過“辦公室戀情”。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職場電影越來越受到投資方歡迎。一來事業受阻的小白領們都希望在電影中看到別人比自己還“點背”,二來職場電影通常投資不會很巨大,利于成本控制。出乎意料的是,現代觀衆不僅接受職場電影,更喜歡發揮聰明才智,對非職場電影進行職場化解讀。撇去那些無始無終,只曖昧沒結果的職場愛情,今天筆者聊的可是職場中的男男關系!

No.1《天地逃生》

影片原看點:彙集了網絡黑客、真人CS及懸疑等要素,視聽沖擊力超一流。
職場關鍵詞:領導人 洗腦
職場解讀:遊戲的開發商是億萬富翁肯-卡索,他利用全球各地監獄裏的那些死囚來當成玩家們在虛擬世界裏的角色。這些死囚的命運完全掌握在操縱他們的玩家手裏,而肯-卡索對這些死囚們聲稱,只要獲得30次勝利,你就能重獲自由!身爲男主人公的巴特勒顯然是一名被領導人嚴重洗腦的職員,但是男人的尊嚴和事業理念的不同,逼迫他奮起反抗他的直屬領導,最終用暴力手段擺脫了領導人的洗腦控制,不再迷戀“最佳職工”的虛假名號。
啓示:對于職員,要記住領導永遠不會跟你講哥們兒義氣,千萬不要被其洗腦後成爲棋子。領導則需謹記,對待優秀員工一定得恩威並施,否則其反戈一擊往往會讓你意想不到。

No.2《孔子》--- 2010.1.22上映。

影片原看點:萬世師表孔子從盛轉衰的後半生,跌宕起伏的人物史詩。
職場關鍵詞:跳槽
職場解讀:孔子仕官于魯國,爲了實現祖國的強大與繁榮而大刀闊斧地推進改革,最終因未能有效控制三大勢力集團而遭遇陷害,慘被驅逐。隨後孔子爲了理想率領衆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這就是受器重的新人和功勳舊臣之間的關系。如果你男女關系,沒准兒還能靠“潛規則”融合一下,如果是男男怎麽辦?就得照顧住利益權衡,如果一味地執行自己之理念,就會形成一山難容二虎之勢,頻繁依靠跳槽來逃避其他猛虎,最後肯定會流落悲泣哈。
啓示:那個公司都有老親信,不能總靠跳槽來逃避站隊。

No.3《阿凡達》

影片原看點:美輪美奐的潘多拉世界,3D立體的視覺新體驗。
職場關鍵詞:臥底
職場解讀:男主角被征召到潘多拉星球參加一個“阿凡達”的科研項目,結果愛上了那裏的納威族公主,陷入兩難境地。最後在其帶領下,納威人反抗地球侵略成功,保護住了自己的家園。這是一個典型的商業臥底失敗案例。關鍵是第一,老板給臥底的許諾太低了。老板許諾說給臥底治療雙腿,可是人家對方很輕松就把雙腿給治好了。在這時,老板對臥底的許諾還是空頭支票。這就不能怪臥底叛變了。
啓示:別以爲男人就不愛錢,男臥底更需要你把許諾兌現了,因爲許諾是否誘人與是否可兌現直接影響了老板的“實在”程度。你對臥底有恩,人家會爲你赴湯蹈火,如果你連個基本許諾都玩兒虛的,就得擔心對方策反了。
http://yxk.cn.yahoo.com/articles/20100323/2eg0_3.html
2011-08-12 08:59:25
阿楨
偷穿高跟鞋 In Her Shoes (2006)

導演: 寇特斯韓森 ( Curtis Hanson )
演員: 馬克弗瑞斯坦 ( Mark Feuerstein )艾瑞克巴佛 ( Eric Balfour )卡麥蓉狄亞 ( Cameron Diaz )東妮克莉蒂 ( Toni Collette )莎莉麥克琳 ( Shirley MacLaine )
編劇:珍妮佛韋納 ( Jennifer Weiner ) (原著小說)
蘇珊娜葛蘭 ( Susannah Grant ) (劇本)
劇情:
瑪姬是放蕩不羈的派對女王,而蘿絲是個正經八百的女律師,兩個不對盤的女人,居然是同一個媽生的,像是兩個星球來的兩姐妹,除了鞋子同樣穿八號半以外,全身上下全無共通點。直到瑪姬闖下滔天大禍,讓蘿絲終於無法忍受,這對姐妹花正式宣告決裂…在這段單獨面對世界的日子裡,她們漸漸懂得去接納並欣賞彼此,再加上她們因為找到了原以為早已過世的外婆,將姐妹的心結打開…她們不再是為著高跟鞋計較的姐妹,她們真心祝福彼此,能走到更遠的地方…
【偷穿高跟鞋】是以片酬收入榮登金氏世界紀錄的票房女星卡麥蓉狄亞,繼【霹靂嬌娃】續集後,睽違影壇2年唯一代表作。【偷穿高跟鞋】集合【鐵面特警隊】金獎導演寇蒂斯漢森、【永不妥協】名編劇,和金獎製片及名導雷利史考特。
【偷穿高跟鞋】改編美國知名作家珍妮佛威納2002年暢銷小說,描述一對除了鞋子大小外毫無共通點的姐妹情深,這部溫馨喜劇加入演出陣容的還有澳洲影后東妮克莉蒂和金獎影后莎莉麥克琳。題材、卡司、明星演技及幕後陣容,【偷穿高跟鞋】被視為2006年奧斯卡的大熱鬥。
http://movie.kingnet.com.tw/search/index.html?act=movie&r=1121329356

另參本館:《世界鞋史》
2011-09-10 09:31:43
版主回應
失戀高跟鞋 (臺視 2005)

導演: 何平
主演: 伊能靜 / 陳孝萱 / 安雅 趙佳莉
劇情簡介
  由伊能靜、陳孝萱、安雅、林嘉俐及林偉主演的影音計畫大戲《失戀高跟鞋》8月23日殺青,《失戀高跟鞋》是以影集《欲望城市》爲藍本,刻畫都會女性感情生活的戲劇。劇中,四位女主經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近日的感情成績表,大發牢騷之餘也各自炫耀。
  這部關注女人生活原生態的電視劇被看作是電影《20、30、40》的加長版。其中,伊能靜扮演已婚女性的角色。然而,仍有部分臺灣媒體將該電視劇定位爲青春偶像劇,爲此,伊能靜不得不大費周章的強調,《失戀高跟鞋》的深度遠遠超過娛樂性取勝的青春偶像劇。
  張寧、葉哲維、孟麗婷與方子芹四個單身女郎,她們共同生活在“臺北”這個現代城市裏,“臺北”是個都市叢林,讓身在其中的她們,爲求自立自主,使盡渾身解數…于是,我們得以在她們親身經驗的叢林實況裏,看到屬于這一代都會女性的人生愛情故事…
  張寧,一個心理治療師,或許是因爲她職業的關系,她常常在諮商室裏給予他人意見,但卻發現當她一離開諮商室,她其實也有著與每個單身女人一樣的問題,而她的意見,
  卻單薄的一點作用也沒有…
  在幾次的巧遇中,張寧遇到了馬大成-這個臺北最有價值的單身漢,原本以爲自己的感情有了著落,卻因爲馬大成的風流成性以及猶豫不決,在一次次的傷害和背叛後,張寧終于決定離開馬大成…
  一直在張寧身邊的立群,看著張寧一步步走向傷害,立群不忍,卻什麽也做不出來,說不出口,因爲深情的立群清楚的知道,他之于張寧,只是一個沒有化學變化的異性好友,是知音,是朋友,但不會是情人!立群選擇沈默的站在一旁,默默的守護著張寧…
  葉哲維,是個典型的女強人,建築師,強悍自主,由于她抱持著獨身主義,所以幾乎絕口不提感情,但是,〝絕口不提〞並不代表〝不需要〞,常常有時候會一不小心透露…她的孤單寂寞…
  外剛內柔的哲唯,幾乎融化在王俊豪那燦爛的笑容裏…陽光青年俊豪,對哲維有一種莫名的欽慕,但是哲維面對著俊豪…卻猶豫再三,因爲俊豪足足小她將近五歲,這樣的年齡差距,讓哲維總是無法釋懷的接受他,只是俊豪用著他論吹母星椋約皢渭儓桃獾牡卻稽c一滴的敲著哲維頑固的心…
  孟麗婷,一個像蝴蝶般周旋穿梭在男人堆裏的女人,從來不相信愛情,她只相信,唯有享受當下,才會擁有快樂!
  不相信愛情的麗婷,卻碰到一個癡情漢-李建國,當一個亮麗性感的女人,遇到一個戴著厚重眼鏡的書呆子,任麗婷再玩世不恭,卻也沒辦法忽略…建國的一生只有過一次戀愛,那就是他大學時的初戀,而他的初戀對象就是麗婷…與建國重逢之後的麗婷,因爲以前對他的愧疚,無奈的接受建國一次次的靠近…
  方子芹,傳統保守,她的人生夢想就是作一個妻子與母親,或許是因爲子芹把愛情看的太過于純粹,也或者子芹把婚姻的位置放得太高,所以她總是不得其門而入…還好的是,一向樂觀的子芹,仍然不氣餒的找尋著她所謂的真命天子,一直到…她碰到了羅育民…
  婚姻的崇拜者子芹,與婚姻的失敗者育民,從極端對立,到互相欣賞,是誰說過的…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你曾經討厭的人,你就幾乎完全沒了退路…這就好像是子芹的故事,她愛上了一個不願再結婚的男人,而這個男人什麽都有,有房子、車子、兒子和金子,就是不要再有一個妻子!子芹的夢,似乎離她愈來愈遠了…
  四個女人,碰到這些男人,在經曆了刻骨銘心之後…張寧決意離開,哲維選擇放棄,麗婷再次辜負,子芹堅持夢想,四個女人,又不約而同回到自己的單身生活裏…雖然孓然一身但是快樂自主…在臺北這個喧鬧的城市裏!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008823/
2011-09-10 09:32:02
阿楨
〔公視人生劇展〕 女人40

節目介紹
這部戲的主角,是四個40歲的女人,其中一位主角楊佳遠,是這部戲導演的化身。
在很年輕的時候,楊佳遠開始拍戲,從執行製作到製作人,到現在,她已經是個導演,她拍過很多戲,或許你看過,也或許你不記得她,但她是真的很愛這份工作,當別的女人在家裡或在感情裡享受生活的時候,她不是翻班拍戲就是熬夜剪接,幾乎沒有什麼機會停下來問自己,是不是喜歡這樣的生活,就這樣一直被現實推著走,抱怨拍戲環境不夠好,抱怨預算不夠好,或許她跟很多女人心裡的疑問一樣,是擔心自己不夠好。
張宜、小栗、書書是她認識二十年的朋友,他們因為拍六壯士這部戲而認識,當年拍這部戲真的很苦,每天拍戲時間長,熬夜不睡覺是常有的事,佳遠和小栗還因為這樣差點出車禍,小栗累了還帶演員開車走山路,車子差點掉進山溝裡,佳遠則是開車開到睡著,最後和公車擦撞,撞斷了後照鏡,當下趕著工作都不會有感覺,事後想起和死神擦身而過,真的會捏一把冷汗。
當年除了燈光攝影以外,整個劇組只有兩個男生,現場都是女人,棚內換景所有的陳設道具,超乎想像的重,經常要四個人合力抬起才能換景。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臨演不夠,這四個女人當臨演,上沒人願意上好幾層樓高的高台,導演要什麼,這幾個女人都得生出來,山羊還是小事,拍著拍著導演要一隻老虎,她們想盡辦法真的借了一隻老虎,老虎主人沒來,她們在現場被那隻老虎弄得滿頭大汗;現在很難想像,一個八集、一集六十分鐘的戲,當時拍了一個多月。
楊佳遠因為是副導,為了導演交付的指令,經常和小栗處在對立的狀態,吵架是家常便飯,以至於晚上休息以後,她們都跟她有距離,可是沒想到拍完後,四個人竟然有了革命情感,而且變成了好朋友。
故事就是從這四個女人的度假開始說起,為了破解命帶孤寡的詛咒,她們為了看流星而來,也為追尋愛情的夢想而來;而她們也不小心帶來了各自的問題,佳遠正在工作和愛情的問題裡煎熬,張宜不斷想要在父親面前證明自己工作的能力,信誓旦旦愛情已死的女強人小栗竟然在這旅程裡邂逅了一個年輕男孩,篤信算命的書書,在這次旅程當中,忽然想通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
最後,關於感情或生活,沒有人能給40歲的單身女人答案,但戲裡,楊佳遠期望自己往前走,找到一個能讓自己安靜下來又有力量的方式,讓自己快樂。
2012-06-23 09:20:55
阿楨
壞的不是女人誰都知道2009-01-07

  俗話說裝逼賣老一棒嗨倒,可這有逼不用裝的你要怎麼處理呢?
  當年我和同學說我聽搖滾,他就罵我傻逼,那眼神就像是說現在的我一邊看韓劇一邊玩勁舞團。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他去live聽樂團演出過一次,臺上的莫名樂隊的歌詞只有一句話,操你媽的逼並重複無數會。這次我通過桂淪美的表演才有了深深的體會,文藝青年已經不能形容這類人了,簡直是文藝到極致了,穿朋克一定不能說自個朋克,搞搖滾一定要說自己玩流行。去年我說《監守之盜》裡每個美國人都是殘疾,今天我才發現,原來北京生活不易心理壓力大不是瞎說,這三個女人也就是在我國這種發展中國家才會被親人和政府放縱在大街上,放到西方發達國家這種人怎麼能讓她們走出精神病院大門,不吃藥就算了,還美其名曰缺愛情。還好先看到葛優說的好,不找女企業家,那就是和男人在一起生活。
  以及我們這個國家的確需要法制,道歉了不代表你就可以打人了。廣電局的人都他媽吃了什麼,怎麼放這麼傻逼的導演出來排戲。還好我們都知道壞的不是女人,一個老爺們導演搞什麼女性題材,把我家迅姐姐全給毀了。
  另補:看了另一個哥們的評論有所覺悟,徐克不是不懂女人,而是太懂了,懂到忘記自己還是個男人了。
  回應
  徐克只能回去拍武俠什麼去~ 青蛇我是最愛的他毀了可不只周訊還有桂綸鎂 看看蘭色大門裡面那個青澀的摸樣天啊~
  怎麼就叫毀了?一個演員的角色應該是多元化的,徐克把這眾女演員沒有被人發掘的一面展現出來了,我覺得很好啊,這才是大導演.
  天啊,挖掘無人知道的東西要謹慎,不能隨便一鋤頭一鋤頭的亂敲。這片子裡除了讓人裝啥還有什麼,哪裡提得上是演技
  這很正常,不是每部戲都對每個人的胃口,只能說這部片子不是你想要的那杯茶.
  嗯,大概是給女人看的
  呵呵,是的,反正我看過覺得有點意思。裡面的男角都不錯嘛。偷偷流口水ING...
  “把我家迅姐姐全給毀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610926/

《女人不壞》:男人為芻狗 2008-12-10韓兮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德經》
  少女不仁,以畫偶為芻狗,春女不仁,以男人為芻狗,熟女不仁,以歲月為芻狗―――韓兮
2013-09-15 10:20:01
版主回應
  少女鐵菱是一個假小子,打拳擊,玩搖滾令她在這個大都市中顯得極為異類,更重要的是,這些行為以及她所住的地方令她的女性意識已經淡化到了極點。這樣的女人似乎絕不適合尋找男朋友,眾多哥們無一人能夠成為她的另一半,於是,偶像便是唯一可以讓鐵菱記起自己女性身份的物件,也成為她潛意識中的幻想。
  是不是每一個少女都會幻想出一個完美的情人?筆者是男性,無法解答這個問題,但鐵菱的幻想其實證明了一點,她打拳擊以及玩搖滾這些相對男性化的行為背後卻是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周圍的男性絕對沒有完美的,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生活軌跡便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性別的錯位並不意味著對愛情本身喪失了信心,只是理想無法得到真正的實現,於是以這種方式逃避理想失落後的沮喪。鐵菱,一個都市中的女孩,卻只活在自己的夢幻之中,那裡不但完美,而且安全。
  近三十的女人還沒有男朋友,這令泛泛感到十分失落,她是一個長相極為普通的醫師,對男人的瞭解只局限於醫學的專業知識。從某種角度來說,泛泛對男人的渴望是極為正常的,但同樣是現實中的打擊,她也成為影片中最鬱悶的一個女性。
  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著這樣的女性,她們根本無法走入男人的視線,無法成為一種欲望的象徵,因為她們平庸,理智,更因為她們不懂得男人,而泛泛恰恰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她是孤獨的,甚至是可怕的,孤獨源于她們對男人的渴望,可怕源於她們的冷靜。
  在欲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泛泛扮演起了男人的角色,同樣是性別錯位的感覺,與鐵菱完全不同的是,泛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始了獵男色的行動。愛情是可以用科學來實現的,於是,形式上的男追女其實質已變成了女追男。費洛蒙,這種藥物成為女人實用主義的象徵。
  毫無疑問,唐露是一個獨身主義者,她的熟女魅力以及事業強人形象都令她在對男人的態度上顯得自信而張揚。唐露不相信愛情,因為她發現過多的男人在迷戀著她的美貌,從而忽略了她的本質,這些男人是浮淺的,是根本不值得愛的,所以,她也冷靜的甚至有些殘忍地將這些男人打入冷宮。
  生命就是這樣,當你有意識的拒絕某件事情的時候,它已經成為了你內心的癥結。唐露的女強人形象因為美貌而受到詬病,在這種情況下,她極力地要展現自己的能力,與其說她是在維護著獨身主義的信條,遠離男人的輕浮,不如說她在尋找著能夠認同自己的人。如果能力可以超越美貌,那麼女人便可以象一個男人一樣成功,這是一個在不分性別的世界中的命題,在現實這個世界,這個命題其實是並不成立的。
  唐露極力想放棄自己作為女性的優勢,但實際上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女性的存在便是誘惑本身,她對存在的理解是相對男性化的。
  都市中的三個女人,對男人的態度分別為理想主義的,實用主義的以及存在主義的,看似不同,但實際上卻是相同的,鐵菱在偶像面前會表現出女性溫柔的一面,泛泛費盡心思渴望著男人的愛情,而唐露更是希望得到與男人同等的社會地位。由此可見,她們三個人還是希望被男性所承認。
  女人希望得到男人的認同,從某種角度來說便會轉向男人本身,於是,鐵菱儼然把自己當作一個男人,與男人稱兄道弟,泛泛借助費洛蒙的作用以求征服男人,唐露更是希望自己在社會上將男人取而代之,於是,女人便都呈現出一種男子化的狀態,也許這就是徐克眼中的都市新女性的代表。
  影片在前半部基本是以三線並行的方式來講述故事,但當費洛蒙出現之後,三個女人之間終於形成了交集。但需要指出的是,其實費洛蒙只是一件道具,真正意義上將三個女性聯繫在一起的卻是男性本身。鐵菱的樂隊朋友成為泛泛的情人,而唐露的表弟則是鐵菱的追求者,更不用說點水成油的科學家以及那個所謂的明星。這些男性角色其實才構成了社會的骨架,而三位女性依舊只是個體而已。
  影片是以輕喜劇的形式演繹的,有些誇張搞笑,更有一份黑色的幽默在裡面,而作為主人公的三個女性以自己各自不同的表現來追求著愛情,男人以及社會的認可度,但殊途同歸,影片的結局自然是觀眾可以預想到的。
  整部影片看下來十分幽默有趣,對現代都市女性的詮釋手法雖然誇張,但也是較為準確的,只是影片的前半部基本處於一種無序的混亂狀態,與後面三線歸一的敘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節奏的突變多少有些令觀眾摸不清頭腦,也讓此片流於符號般的形勢主義,而失卻了對都市女性心理更為深入的挖掘。
  無論如何,這是一部開心的影片,在新年交匯大片雲集之時,倒不失為一個飯後甜點的佳品!而許多女性觀眾更可能從中找到自身的影子!突然想起《小倩》中的那只情比金堅,徐克老怪,代女人言,以芻狗自嘲,也算有趣了!
  回應
  LZ是不是沒看懂道德經,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地沒有偏愛,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話說非常多的人對這句話理解有誤
  糟蹋道德經啊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79891/
2013-09-15 10:21:09
美國黑金
2020-01-11 16:25:22
阿楨
單身時代來臨 2023-02-04 華視新聞雜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sSAlOOA6o

全台單人戶數已破300萬,占全台戶數34%。南韓,2016年就超500萬個1人戶,占40%。2015年也占34.6%,預估2040年單身率將達47%,成為超單身社會。單身社會帶來單身經濟和商機,讓單身的邊緣標籤漸轉成經濟獨立的象徵,不過單身社會藏哪些警訊,對又帶來什麼衝擊,台灣準備好了嗎?

超單身社會:「單身化」時代來臨! 日本.荒川和久 出版2018/07/30
內容簡介
  未婚者是社會的亂源?
  職業女性增加,造成社會走向不婚化?
  九成的未婚者想結婚是漫天大謊?
  男人失去談戀愛和做愛的能力了嗎?
  女人因為金錢選擇結婚,男人因為金錢選擇不婚?
  終生「無子率」比終生「未婚率」的問題更嚴重?
  比起談真正的戀愛,男人寧願訂做「理想中的VR女友」?
  單身經濟時代,將從「物質消費」變成「精神消費」?

單身時代逐漸來臨!從日本單身男女看出結婚的優缺點 2018-08-02

單身者眼中「結婚的優點」不外乎是可透過家人獲得精神上的避風港;反觀「單身的優點」則是生活輕鬆、經濟寬裕、有自己生活圈。結婚優點的男女差值男生是除了「社會信用」、「生活更方便」外,最重要的是「精神避風港」;而女性除了「可以回應父母和周圍人的期待」外,還認為「有經濟上的餘裕」。單身優點的女性高於男性,對女性單身的優點是「自由」,「維持和家人/朋友/社會的關係」;男性則認為是「經濟寬裕」,「不需要養家」。

單身- 維基百科

單身,是指已經到或超過國家或地區的法定結婚年齡後,未婚,或離婚、喪偶者。但更廣泛和流行的定義是未婚或未有伴侶的人,其中不論其是否已成年。有穩定戀愛關係的固定伴侶、但從未結婚的人,在法律上被認為是單身,其中主觀意願認定不想結婚的,俗稱獨身主義者或不婚族。

獨身主義- 維基百科

獨身主義(Celibacy)是自願未婚、性禁慾或兩者兼有的狀態。可能是為了追求理想,或為了保留個人自由,或因為宗教禁欲主義等等。
  相關新聞
社會心理學家6項研究有力證實:結婚沒比較好,單身一點都不慘
10大獨身主義特質中: 1. 工作狂 • 2. 懶惰 • 3. 害羞、怕陌生 • 4. 喜歡自由 • 5. 眼角太高 • 6. 喜歡宅在家 • 7.自私• 8. 習慣獨處 9. 個性獨立不依賴• 10. 為情所傷。
2023-02-09 06:56:11
阿楨
陸劇《三十而已》教會女人:願每個我們都保有而已的勇氣,人生只要開始,永遠不嫌晚!2022/10/01

2020年創下近百億點擊的陸劇《三十而已》童瑤、江疏影、毛曉彤化身三個不同類型的都會女性,走出無畏前行的人生三十而已!
做女人容易嗎?30歲,這個大眾普遍認為是女人一個分水嶺的年紀,究竟該如何面對與看待何謂三十而立的幸福,甚至是成就,從先前大熱的陸劇《三十而已》以童瑤、江疏影、毛曉彤所飾的顧佳、王漫妮、鍾曉芹等三位不同類型的30歲都市女性角度,在30歲這一重要年齡的節點,遭遇到多重壓力與人生選擇的故事,寫實描述婚姻與愛情、性別的綁架、職場的爭鬥、社會價值的評判等等議題,告訴女孩們什麼是「30歲以前看數量,30歲之後看質量;儀式感,是沒有放棄自己最好的證明!」
  相關資料
《三十而已》給30歲女人的30個正能量金句
形容30歲女人的詞語 - 瑞文網
形容30歲的女人,好詞好句 - 快讀網
形容女人三十歲的成語 - 名言網
形容三十歲女人的美詞 - 百度知道
女人三十PLUS:男人三十而立,女人三十而「慄」?一本書讓妳事業與愛情都兼顧,零壓力享受自己的輕熟時代! 崧燁文化2022出版
2023-02-09 07:08:0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