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17 06:40:10| 人氣11,297| 回應1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在室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楊青矗1969年的《在室男》(收於《在室男》,文皇社,1971)的小說文字,比蔡揚名1984年導演的同名電影或民視單元劇之影音,來得更能表現酒家女「大目仔」戲弄在室男「酒渦的」時的大胆。

小說的文字尺度本來就比影視寬,所以小說的結尾也比單元劇更不投鄉土觀眾之所好。小說的結尾是酒渦的拋棄了、為了替他籌四十萬開裁縫店資金而當代理孕母的大目仔,與女學徒媛媛相約去看電影。但單元劇則是仍忠於大目仔。

還是引些原文來給你「聞腥」:

「他是童子功還沒破的在室男。」
「他是在室男,我是在室女,包什麼紅包?」
「妳早就爛糊糊了,連肚臍說不一定都破功了,還敢說是在室女,沒見笑!」
「幹你娘闊嘴的,這裡的人雖然是酒家女,却並不像你說的那麼爛。你不那麼愛說爛話,嘴巴哪會像西子灣那麼闊,一開口嘴角裂到耳根下。」
「媛媛,將來我做大妻,妳做小姨,我們都不要爭風吃醋,每一個月讓妳二十晚,我十晚就好,夠慷慨了吧?」媛媛從額頭到脖子羞成一瑰紅布,黑眸一翻,瞪成白玻璃珠子。回頭繼續踏動縫衣機。

這樣看來,楊青矗和汪笨湖一樣好色了?

好不好色,我不知,但二人的出身背景和作品風格不同。汪是票据犯、在獄中寫出處男作<吹鼓吹>,而楊是中油員工、作品常以工人為題。

但殊途同歸,最終都投入政治,荒廢了文學。

這是所謂台灣文學家的常態,沒啥好評,還是回來看看《在室男》的工人題材<工等五等>:

「陸敏成是這家工廠的電氣技工,薪水是工作評价五等,全廠的技工很少像他這麼低薪的,同他做同樣的工作,有人評十二等,一個月可多領他一倍以上的薪水。工作評价的宗旨是同工同酬,而陸敏成永遠想不通怎會有那麼大的懸殊…工作評价是交情評价,課長要你給等,工作表就填值幾等評分的工作項目……『曠工就曠工吧。別人不工作你都不去管,只會管我,我不做副業,五等的一家人只能吃個五分飽。』『如果它給我的薪水能使我一家人吃個九分飽,我真願為它認真幹一輩子』……陸敏成含著兩泡淚水向廖寅揮揮手走離辦公大樓。暗忖:明天必需連絡幾家認識的建築商招攬新屋的電線裝施工作,然後租一間有地點的店鋪,將現有的那家不像樣的電氣行遷出去,慢慢擴展業務……」

以上也算有文味的文學文字?頂多具有當時的文學史意義,時過境遷,「同工同酬」的對象已是男女兩性間的不平等議題,連國營事業的工作問題、也成了裁員被迫到外找副業。

可見所謂寫實紀實小說之不足及局限!
 


《在室男》

原著:楊青矗
導演:徐忠華  
演員:王美雪、陳冠霖
◎ 劇情簡介  
大目仔是某小鎮的紅牌酒女,因為常常到裁縫店作衣服,喜歡上一個叫阿成的年輕師傅。大目仔是因為眼睛超大故人人都稱她為大目仔,而阿成因帶著眼鏡,故大目仔為他取了「目鏡仔」的綽號。
  大目仔自行去買布料要阿成為她裁縫,但因他的技術不是那麼好,故大都由另一位女師傅阿媛為他代工。阿媛其實也非常喜歡阿成,每次見大目仔來調戲阿成,她內心有氣,但又不敢明言。這一日阿成半夜肚子疼,眾人送他去醫院,醫院診斷出盲腸炎必須立即開刀,但應先繳保證金一千元,另兩位男師傅獅鼻與闊嘴急忙去找大目仔,這才救了阿成一命。
  大目仔不僅帶阿成去她住處,還打了一把鑰匙給他,但阿成雖也曾在此過夜,但卻啥事也不曾發生。大目仔常約阿成吃宵夜,這使得阿成慢慢動起真心來。但有一天阿成卻在門外聽到大目仔與一名男子爭吵,正詫異之際,見男人落荒而逃。大目仔這才一邊哭泣一邊咒罵其父,阿成也才得知大目仔十七歲就被其父賣掉,至今依然常來向她要錢。
  阿成或許基於同情也或許真的對大目仔動情,常常陪她去看電影。大目仔常常玩笑地說將來與阿成結婚要包個大紅包給阿成,因為阿成仍是處子之身。但吃醋的阿媛卻開始為難大目仔,兩人有了激烈的爭吵,大目仔見阿成對她指責遂生氣地離去。阿成到大目仔住處等她,等不到人而喝得爛醉如泥,大目仔回來相當感動,因阿成為她真心哭過。這一夜阿成雖在她住的地方過夜,但依然平靜無波。
  阿成一人獨自到花街柳巷,女人發現阿成從無經驗,不僅細心教導他,事後還送了紅包給阿成,但阿成卻在山洞中嘔吐並將紅包撕得粉碎。
  大目仔失縱了,但幾個月後卻挺著大肚子坐著轎車回來,原來她答應一名富商借腹生子,她向阿成保證在半年後就可以拿到一筆錢,以後就可以跟他過快樂的日子了,阿成沒說什麼,他默默地爬到屋頂上,阿媛也坐在他身邊,而阿成這回認真地約阿媛去看電影。 
◎ 劇情分析 
  早期的農業社會中有許多如今已經式微的行業,以現今的眼光來看是許多人難以理解的。如作一件衣服大部份會到布莊先買一塊布料,然後再到裁縫店請裁縫師傅量身打造;若是西裝亦得請西裝師傅手工縫成。因時代的轉進,成衣工廠提供了更多樣且經過名家設計的款式慢慢取代了裁縫師,因而使得裁縫這個行業逐漸走入歷史。
  在早期那個時代,許多男士投入了裁縫這個行業,至今在一些老舊的巷道內有時尚可見到垂垂老矣的師傅依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在室男」的故事角色即是界定在早期小鎮內的裁縫師的故事。
  裁縫亦是一技之長,在謀職不易的年代,若學會裁縫技巧就絕不會餓死,阿成雖長得俊秀,但因家貧,他選擇了裁縫這個行業,也因而認識了酒家女大目仔。台灣鄉下小鎮的酒家大部份分成大小不一的房間,每位客人都可點一名女子來陪酒,但女子可伺機轉到別間招呼其他客人,此謂之「走番」,番乃日文直翻過來,應譯為號碼之意。客人給的小費不等,看心情而定,若有更進一步要求,則到後室相處,價錢當面議價,但有一定的行情。而稱為酒家,則以喝酒划拳為樂,菜則以火鍋為主。
  大目仔的工作性質大致如上所敘述,當然有的女子接待客人採賣面不賣身,但比例極少,畢竟會到那個地方的女子,必定都有一番苦楚背景。
  大目仔對待阿成的心態其實是相當可議的,在每天面對那麼多客人的欺凌,必然會在某種角度中尋求一些對比的回應。去裁縫店是一種消費,猶如男人到酒家消費的心態是相仿的。何況長得眉清目秀的阿成個性又是如此溫馴,正好給大目仔心中無盡的委屈有了依尋的目標。
  阿成對男女情慾懵懵懂懂,他說不上那是不是愛,某些後面引燃的互動其實都是半推半就或陰錯陽差的。急性盲腸炎眾人無力承擔開刀的錢,最終還是需要大目仔拿出一千元保證金。如果眾人嘲弄她是酒家女,那此刻唯有酒家女能救人性命,這豈不是令人啼笑皆非?
  無可否認的,盲腸炎事件讓大目仔與阿成走得更近了。但也由此慢慢讓觀眾走入了大目仔的內心世界,她的父親在她十七歲時將她賣掉,這在早期的農業社會處處可見,有的是因父母賭博,當然也有一些是真正貧困而走頭無路。大目仔的父親雖只出現過一次,但卻足以令她近乎歇斯底里。事實上阿成知道原委後,他不但不曾看不起大目仔,反而讓同情心支領著自己更加接納了大目仔。
  阿成的思維雖屬純純的愛,但大部份應屬好奇比較多,甚至他也分不清那究竟是不是真愛?大目仔全身散發的是阿成從未碰觸過的愛慾,但問題是大目仔看似開放,對阿成卻是採用游離的態度,就好像買了一條魚回來,先把他養在池子裡,等哪天想吃再撈起來一般。而這樣矛盾的對待絕對是大目仔內心的矛盾與自卑。
  大目仔雖然靠高級布料以及亮麗的外表迷惑客人,包括裁縫店另外兩位師傅闊嘴與獅鼻,但這也只是她的保護色而已,其實她的內心始終是空虛惶然的。表面上她喜歡阿成,但其實她也只是藉著能夠擄獲「處男」而掩飾了自己自卑的心靈。
  這也是為什麼大目仔對待阿成幾乎都是以「錢」的揮霍做為手段;因為她在酒家的客人亦是以金錢作為一種交易的手段。而大目仔念念不忘告訴阿成說,將來與她結婚她會因為阿成是處男而包一個很大很大的紅包給他。這種心態其實多少也會呼應到大目仔自身的過去,而這一切原本是很自然的情愛互動,最後都被這些似是而非的「風俗」所淹沒了。
  是大目仔的不確實際?還是阿成急欲脫離尷尬的童子之身?阿成也許聽出大目仔「大紅包」的戲謔,於是他提起勇氣獨自到妓女戶,在完事之後他果然拿到了紅包,但卻也在失去童貞後,猛然想起心中對大目仔的承諾。但事情似乎永遠無法挽回了,可是如果仔細思索,反而不知道承諾的究竟是什麼?
  大目仔畢竟經過大風大浪,與阿成的這段關係似乎只是大魚大肉之後的清粥小菜,也許兩人之間都曾潛藏著珍愛的因子,但更深的思索中卻不斷地昭示自己這幾乎是一段永遠不可能的愛情。
  大目仔失蹤後卻大腹便便地回來了,對酒家女而言,這是務實的方法,誰不想早日離開這燈紅酒綠的日子?但離開之後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一種嚴苛的現實,看盡人間百態的大目仔豈有暈船之理。也許這是宿命,但要超越宿命,唯有在宿命中才能獲得解脫。
  阿成何嘗不是呢?他雖然曾為大目仔醉過、哭過、傷心過,但這是他成長的過程,當他看到大腹便便的大目仔時,心裡其實就已經釋然了。
  傷心也許是必然的,但阿成卻也由此而歷練成熟,在屋頂上他發現真正愛的方向,大目仔的離去,對他而言反而是一 種解脫。
  大目仔心中何曾不作如是想法?她見阿成最後一面,因為她知道當孩子生下後,一切的變局一定不  是她可以預測的,畢竟生命是變化萬端呀!
http://blog.sina.com.tw/hero_movie/article.php?pbgid=2803&entryid=579299

楊青矗>百度百科

  楊青矗(1940—)小說家。原名楊和雄。臺灣臺南縣七股鄉人。祖輩是明末清初鄭成功在臺灣時從福建遷來的。世代務農。他11歲時,因在農村無法生活下去,全家搬到高雄。父親在高雄做一個消防隊員,1961年在一次油輪爆炸中殉職。父親逝世後,剛成年的楊青矗做過許多種行業的職工:他在文皇出版社搞過出版,開過西服店,女裝店,做過毛襯加工,在高雄煉油廠幹過十幾年的事務管理,又在一家洋裁剪補習班擔任過3年的老師。還編寫過男裝裁剪書。他接觸的生活面很廣,對工人、農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頗深刻的了解,社會經驗也比較豐富,這一切爲他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任臺灣筆會會長、敦理出版社主持人。楊青矗的作品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描寫臺灣農村生活的小說,例如《在室男》、《綠園的黃昏》等都反映了目前臺灣農村青年的境遇。另一類是描寫工人生活的小說,也是作者寫得最多最重要的作品。早期作品主要反映臺灣工人的苦難生活,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和不合理。如《低等人》。後期作品表現了工人的團結、覺醒與鬥爭,如《升遷道上》標志著作者創作的新階段。並參與黨外運動,曾任《美麗島》雜志社社務委員、編輯委員及高雄服務處主任、勞工法律支持會主任委員。楊青矗于1979年12月在“高雄事件”中和王拓被臺灣當局逮捕,雖然事件爆發時他並不在高雄。後經海外作家奔走才改爲司法審判,終于監禁四年多,1984年才被釋放出獄。
  文學風格
  戰後在臺灣如果寫工人作品,會被情治單位視爲隔岸與中共唱和、會被戴紅帽子,因而沒有人敢寫工人小說。楊青矗卻開創風氣之先,爲勞工執言,其小說《在室男》、《妻與妻》、《工廠人》、《工廠女兒圈》、《同根生》、《這時與那時》、《廠煙下》、《工廠人的心願》,散文有《女權、女命與女男平等》、《筆聲的回響》等, 膾炙人口,因而被譽爲“工人作家”。
  楊青矗的文學創作,勞工短篇小說集《工廠人》、農村作品集《在室男》早成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二部曲長篇小說《心標》、《連雲夢》,則是臺灣第一部寫白手起家創業者的滄桑史,爲臺灣的經濟發展及景氣的起落與企業家的成敗留下紀錄。
  他還有十數年擔任工廠管理的經曆,大量的工廠小說便是他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産物,這些小說也爲他贏得「工人作家」的稱譽。當然,他的寫作題材絕不止于工廠生活,他還有許多揭露社會弊病的小說,如〈成龍之後〉寫離開農村後飛黃騰達者的醜態、〈切指記〉寫賭博之害等等。Thomas B. Gold認爲:「在動蕩不安的世界裏,了解人民大衆並幫助他們解決痛苦,帶領他們度過難關這一方面,楊青矗的成就不下于當今的社會學家、藝術家以及政府或社會上的領導者。」這種評論,雖然是以社會現實的角度去推崇文學的價值,但如果沒有高明的文學技巧,也是難以克盡其功的。楊青矗的寫作較爲樸實,較少刻意運用技巧,亦不特別賣弄文字,這樣反而更能親切的反映真實。其成名作〈在室男〉寫十六歲就被賣到酒家的風塵女子,半真半假的對鄉下來的貧窮少年百般調戲及真心關懷,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受苦民衆,卻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失落而不墮落,艱困而不絕望,全篇在略帶諧謔的文學表現中,表現出堅強的生命韌性。至于描寫工廠生活的小說,例如〈龜爬壁與水崩山〉寫國中剛畢業的女工初到工廠忐忑不安、惶恐無助的心情極爲細膩傳神,篇中借此少女爲線索,揭露了工廠中的黑暗面,例如任由工人面對空氣污染、雇用男女童工、夥食不良、缺乏休閑活動、不肯爲受傷女工付醫藥費等,篇中還描寫了董事長命令將他的轎車弄髒的女工下跪的景象,活畫了暴發戶的醜陋嘴臉。全篇用掃瞄式的鏡頭,呈現一幕幕真實的畫面,其缺點是寫人性稍欠深刻,描寫工廠生活略嫌瑣碎而缺乏典型性。葉石濤曾論楊青矗的小說道:「有時也免不了露出自然主義描寫過度的缺陷,而過分注重現實細節的結果,往往犧牲了小說特有的藝術香氣。」 [68]這評論是相當中肯的。敦理出版社曾經出版楊青矗的小說、散文集《在室男》、《那時與這時》、《工廠人》、《工廠女兒圈》、《筆聲的響響》、《生命的旋律》、《廠煙下》、《工廠人的心願》,以及中英對照的《楊青矗小說選》,然而現在都已絕版,目前要初步認識楊青矗的小說成就最好的讀本仍是前衛出版社《臺灣作家全集》中的《楊青矗集》。
  楊青矗的文學具有國際知名度,一九八五年應邀至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計劃研究,十二年前德國特利爾大學德籍研究生英格麗蘇(Ingrid Schuh),碩士論文寫的就是《臺灣作家楊青矗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系研究生陳曉娟,在呂興昌教授指導下以研究楊青矗的小說,撰寫成論文獲得碩士學位。柏克萊大學教授 Thomas B. Gold 在哈佛大學執教時,曾將《楊青矗短篇小說選》一書譯成英文,作爲其教課的教材。
  著作書目
  在室南(短篇小說集)1971,文皇出版社
  妻與妻(短篇小說集)1972,文皇出版社
  心癌(短篇小說集)1974,文皇出版社
  工廠人(短篇小說集)1975,文皇出版社
  女權、女命與女男平等(雜文集)1976,文皇出版社
  工廠女兒圈(短篇小說集)1978,敦理;1982,遠景
  這時與那時(短篇小說集)1978,敦理同根生9(短篇小說集)1978敦理;1982遠景
  筆聲的回響(散文集)1978,敦理
  廠煙下(短篇小說集)1978,敦理
  工廠人的心願(短篇小說集)1978,敦理
  心標(長篇小說)1987,敦理
  連雲夢(長篇小說)1987,敦理
  覆李昂的情書(小說)1987,敦理
  近期動態
  2008年11年4日,陳水扁與臺灣南社等本土社團上午召開記者會,揚言告發馬英九、陳雲林觸犯“刑法”第104條外患罪。楊青矗在會中指馬英九出賣臺灣,不僅出賣而且還是免費奉送。
http://baike.baidu.com/view/1967727.html?tp=1_10
 
一個女工的故事 (1979,中影)
 
導演: 張蜀生
演員: 秦祥林   
劇情簡介
張蜀生導演的一部撐起鮮明旗幟的“女工電影”。本片雖名為《一個女工的故事》,實際上寫的卻是三個際遇不同的電子廠女工。陳秋霞是一個典型的克勤克儉的女工,她在工廠下班以後還留在家裏幫忙爸媽做花賺錢,在事業、愛情上她都獲得豐收。明明則是一個典型的不滿現實的女工,她因為家境不好感到自卑,又因為男朋友諄諄告誡而動怒,之後跌入花花公子的陷阱而墜落。最後終於重投家庭的懷抱。至於沈時華則是一個典型的“賺錢買花戴”的女工,她的一切發展很順利。本片雖對高雄的工廠區為故事背景,但編導對一般工廠生活的實貌卻描寫得相當浮泛。並且拍攝主旨显得十分暧昧。内容摆脱不了一般“三厅文艺片”的俗套。
張蜀生導演
1. 報告班長4拂曉出擊 (1996)
2. 至聖鮮師 (1990)
3. 寒假有夠長 (1989)
4. 不歸路 (1987)
5. 愛是做鬼也愛 (1986)
6. 怒吼的愛情 (1983)
7. 三個問題女學生 (1982)
8. 飛越補習班 (1981)
9. 花飛花舞春滿城 (1980)
10. 一個女工的故事 (1979)
11. 強渡關山 (1978)
12. 丈夫與我 (1968)
 
從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到楊青矗《工廠人》 2009/11/15
 
   80年前左翼小說家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在日本掀起一股風潮,類似的作品在每一個國家都可以看到,會不會為蔚為風尚和一 國的社會氛圍頗有關係。台灣資本主義勢力還在發展中,尤其在找到中國這一大餅後,資本主義更可以樂觀地向前挺進。相反地,本土陣營將精力投注在台灣主體性的捍衛上;兩大陣營對於資本主義惡質發展的傾向著墨不多,對於勞動者的艱難處境不是充耳不聞,就是束手無策。
  《蟹工船》是日本派遣動者的聖經,派遣勞動者甚至低階白領勞動者在蟹工船清楚地看到自己悲慘的命運。派遣工占了日本受雇者3成以上,一部由篠原涼子主演的日劇《派遣女王》在亞洲刮起旋風,劇中搞笑、趣味十足,掩飾了派遣工的陰暗面,不過也讓「派遣」成了流行語。派遣工是資本家規避勞動成本的精心設計,它是所謂彈性勞動條件的一環,還包括外包、臨時工、定期契約工、部份工時等名目;不只是私人企業採用,甚至公家單位也大量採用這種非典型雇用模式。這種雇用模式讓勞工權益受損,不只是派遣勞工沒保障,就是正式員工也因為大量勞動預備軍在後頭,勞動條件很難進一步改善。
   楊青矗以工人作家著稱,大量創作了台灣在經 濟起飛階段中勞動者的際遇,為那個時代留下彌足珍貴的文學見證。但較不為人知的是,現在火紅的派遣勞動議題,早在30幾年前已是楊青矗關心的對象,派遣工人悲歌早已是老歌。派遣工或者待業者應該讀讀楊青矗的《工廠人》,在當中或許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工廠人》中的〈低等人〉一文,主角粗樹在國營企業幹了一輩子的臨時工,工資微薄,還要奉養失明老父,日子過得很艱難。到了65歲粗樹被公司辭退,一毛錢退休金也沒拿到。粗樹陷入極大的痛苦,老父的殘生怎麼辦?他想出了因公殉職才有撫恤金可領的辦法,與其挨餓而死不如死得有「價值」。粗樹故意讓公司汽車撞斃,終於如所願,並得到公司的追悼。
    我們看到的是以最極端的方式來反抗對臨時工的不人道待遇,可以有更好的方法嗎?在一個萬馬齊喑的年代,卑微的個體如何和體制這一怪獸對抗?
   《工廠人》中的另一篇〈麻雀飛上鳳凰枝〉,則寫出了臨時工對人性的扭曲。主人翁醜陋無比,隱藏了在國營事業任臨時工的身份,才娶得一精神異常但漂亮的妻子,在無意中主角透漏了身份大大刺激妻子,妻子精神病發作離家出走。後來主角如願升為正式工,但尋獲的妻子已住在精神病院不認得他。
   從題目來看,臨時工是麻雀,這個名稱不能堂堂正正說出來,臨時工、派遣工是隱形人,這個名號是烙印,很難討到老婆,30年年前如此,現在也是。
    楊青矗《工廠人》的臨時工、派遣工在當時只是勞動的小隊伍,但現在已蔚為大軍,不過受侮辱、受損害的本質都一樣。
    失業、未充份就業是全球化帶來的惡果之一。台灣有足夠的本錢減輕勞動者的痛苦,向資本家、軍公教傾斜的體制若能扭轉過來,勞動者的日子就會好過。
http://tw.myblog.yahoo.com/chou111188/article?mid=222&prev=223&next=220&l=a&fid=19
 
(另參本館: 從《女強人》到《第三者》 《在室男》 馬勞動政策  搶救失業高學歷高失業 無薪假《誰偷了我們的工作》)
 
楊青矗

  楊青矗先生,一九四○年生,台南縣人。
楊青矗文學,在台灣文學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是為工人小說的先驅,也是完成者。自一九七○年代起,他陸續出版《工廠人》、《廠煙下》、《工廠女兒圈》等工人系列小說,為台灣文學開拓新境地,也使台灣文學呈現更豐盛的風貌。當時是戒嚴時期,農工兵文學是一大禁忌。
楊氏做過裁縫,也做過工人管理,深知基層人員的疾苦,乃不懼威權,深入工地,廣訪工人,寫出更生動作品。他不但寫工人,也寫農民。其所處時代,正是台灣經濟大轉型時代,他認為要為基層人民說話,因文學不足表達,乃參加政治行動,在美麗島事件被捕入獄。雖是在獄中,仍不忘文學創作,寫下《心標》、《連雲夢》二書,呈現台灣企業家白手奮鬥的實況。另外,也寫就《烏腳庄》,更畫出為烏腳病受苦受難的故鄉。
楊氏自稱是「庄腳人」,能以樸實無華,卻又精準無比的文字,寫出時代心聲,不但為時代做見證,也為文學留下珍貴記印。故評審委員會評定楊青矗先生為第廿五屆吳三連獎文學獎小說類得獎人。
 
從文學到台灣語文/文:杜文靖 
 
  楊青矗,台南縣七股鄉港東村人,童年隨父親移居高雄,曾在高雄煉油廠服務,還擔任過西服裁縫師傅,從事文學工作之後,寫過散文、現代詩,後因生活圈鄰近加工出口區,開始撰寫工人小說而享譽文壇。
  楊青矗曾因美麗島事件坐牢四年,出獄後於一九八七年結合本土派文學創作者,組成「台灣筆會」,並獲選為創會會長,目前擔任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董事,並兼任台灣師範大學人文中心,及永和、大同、三重、新莊等社區大學「台語讀冊、寫作與教學」課程之教師。
  戰後在台灣如果寫工人作品,會被情治單位視為隔岸與中共唱和、會被戴紅帽子,因而沒有人敢寫工人小說。楊青矗卻開創風氣之先,為勞工執言,其作品《工廠人》、《廠煙下》、《工廠女兒圈》等書,膾炙人口,因而被譽為「工人作家」。
  楊青矗的文學創作,勞工短篇小說集《工廠人》、農村作品集《在室男》早成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二部曲長篇小說《心標》、《連雲夢》,則是台灣第一部寫白手起家創業者的滄桑史,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及景氣的起落與企業家的成敗留下紀錄。
  楊青矗的文學具有國際知名度,一九八五年應邀至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計畫研究,十二年前德國特利爾大學德籍研究生英格麗蘇(Ingrid Schuh),碩士論文寫的就是「台灣作家楊青矗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系研究生陳曉娟,在呂興昌教授指導下以研究楊青矗的小說,撰寫成論文獲得碩士學位。柏克萊大學教授 Thomas B. Gold 在哈佛大學執教時,曾將「楊青矗短篇小說選」一書譯成英文,做為其教課的教材。
  楊青矗幼年在高雄讀私塾,奠立了台語、台文的基礎,過去的二十年間,他戮力於台灣語文的推廣、教學,也積極編篡了無數台灣語文的讀本,在這方面最早的成果是《台華雙語辭典》,這本辭書成為學習台灣語言、文字的基本工具,他倡議以華語注音符號來標音台文,有不少的迴響。
  而以《台華雙語辭典》為基礎,楊青矗出版了十五冊的《台語注音讀本》,又編篡《台語語彙辭典》、《台灣俗語辭典》,最近他則編選了台灣古體詩,名為《台詩三百首》,將四百年來在台灣創作的六、七萬首古詩,選取其中三百首,加以台、華兩語注音、注釋、賞析,呈現台灣古詩精華。這本《台詩三百首》將於年底出版。
  楊青矗雖然用二十年歲月投入台灣語文的世界,但是他仍未放棄文學的夢,原先就決定在《台詩三百首》問世之後,就要回歸文學創作之路,現在吳三連獎的榮耀加諸其身,更堅定他重回文學世界的意念,讓我們期待他的小說新作的誕生。
http://www.wusanlien.org.tw/winner/25/25_11.htm
 
勞工運動相關電影- 維基百科
 
全民公敵
對抗性侵犯
碼頭風雲
十全大補男
麵包與玫瑰
勞工之愛情
台北星期天
尋找艾瑞克
 
黃慧鳳《台灣勞工文學》(國立編譯館,2007)
 
內容簡介
  台灣勞工文學作品較受文壇囑目者,非楊青矗作品莫屬,但本書將視角放大,述及整個廿世紀的台灣勞工文學,一一省察各時代勞工文學的社會意涵,以及勞工文學遞嬗與發展的軌跡,為台灣勞工文學進行歷史的、整體性的研究。這本書不僅是認識台灣勞工文學的入門書,也是一本台灣文學研究的重要收穫。
 
 1970年代後台灣勞工文學梗概2008/7/25黃慧鳳(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  
 
  就藝文作品來看,每位創作者皆有各自喜好的創作類型與體裁。台灣現代文學作品中,有不少作家偏好勞工體裁的撰寫,尤其是在1970年代後,作家們身處於台灣經濟起飛,農業人口大量轉型為產業工人的社會,眼見資本主義造成的工人問題不斷增生,因此以勞動者為其深情關注的撰寫對象,以筆代劍揭發勞工問題的諸多面向,逐漸地也就形成了「台灣勞工文學」這一文類。
早期的台灣勞工文學作品,大多是作家親身經歷或見識的寫實創作,內容偏向各別案例的陳述,而中生代作家則以大事件描寫為要,抒發群體的憤怒,至於後期新生代作家,則不少以父祖輩的經歷為寫作體裁,多了一份緬懷與鄉愁。至於報導文學類由於以紀實為要,較常見的創作背景則為台灣各地的礦區、加工廠及人力市場等體裁。
1970~1987年代表性作家、作品
  就空間地理學觀之,台灣勞工文學作品也有其空間地域性,當然這也牽涉到作家身處的場域問題。這個現象由戰後作品的細讀即可發現,諸多作品的背後場景大多為當時台灣的工業重鎮,如楊青矗、李昌憲、陌上塵等人的作品,大多以高雄的工業區、加工出口區以及造船廠等為背景。其中高雄可說是當時移民者的新故鄉,不管是飄洋過海的澎湖人,或是一路風塵僕僕、披荊斬棘的台南人等,都在高雄這個新興的開發工業城市落地生根,成為工業社會裡的小螺絲釘。
  就1970年代後台灣勞工文學觀之,有楊青矗、陌上塵、李昌憲三位代表性的勞工文學作家,其中最受人矚目者為1970年代迅速竄起的楊青矗。楊青矗(1940-)原出生於台南鹽份地帶,十一歲時隨父親的工作舉家遷移至高雄工業重鎮謀生。他的工人文學作品主要收錄在《工廠人》(1975) (註1)、《工廠女兒圈》(1978) (註2)、《廠煙下》(1978) (註3)這三本短篇小說集中,這三本書又合稱「工廠人三部曲」,其中〈工等五等〉(1970)為第一篇著名的工人小說。而〈低等人〉(1971)則是一篇極具嘲諷又令人同情的故事,敘述一位擔任臨時垃圾工三十年的董粗樹,年屆六十五歲退休之齡,苦於非正職員工無退休金可領,又得撫養九十二歲的瞎眼老父,因此便在被解雇前一星期藉故撞車殉職,以期獲得養活老父的撫卹金,小說結尾,一場員工殉職的追悼紀念會上,董粗樹因公殉職的事略被記載著,而臨時任用三十年的時代悲劇正嘲諷著勞工制度的不健全。大體而言《工廠人》一書主要呈顯出勞工階級差異制度的諸多問題,而《工廠女兒圈》則是對女工議題有興趣者,不可遺漏中的精彩篇章,《廠煙下》的勞工議題則擴及勞保醫療、選舉、工會等諸多面向。另外楊青矗其他夾雜散文、評論的文集,如《筆聲的迴響》(1978) (註4)《工廠人的心願》(1979) (註5)等,也是探討勞工問題的重要參考著作。
  1980年代承繼楊青矗勞工議題創作的作家首推陌上塵(1952-),出生於苗栗本名劉振權的他有多年的造船技工經歷,不僅赴日接受三個月的造船訓練,更長期在高雄「中國造船公司」工作,而這樣的工作環境也成了他文學創作的養料。其勞工文學作品主要收錄在《思想起》(1980) (註6)、《夢魘九十九》(1983) (註7)、《長夜漫漫》(1986) (註8)三本短篇小說集以及《造船廠手記》(1988) (註9)中。他筆下的工人不以工廠做為抗爭的侷限,不僅只是出賣體力的勞動者,他們有責任心,也有勞動者的尊嚴和使命感,雖然勞工之間善嫉、心胸狹窄、眼光短淺、賭博酗酒的劣行也屢見不鮮,卻是有血有肉的工人,他以自省、自覺、自信的筆調來看工人的物質與精神生活,重視工人地位角色的省思,鼓舞了勞工的自尊,也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整體勞工命運這一場期待破解的夢魘(註10)。
  李昌憲(1954-)的工人詩作橫跨1970到1990年代,可謂台灣勞工文學劃時代的承續者。他與楊青矗同樣出生於台南,崑山工專電子科畢業後,也同樣到高雄工業重鎮工作,進入楠梓加工區工作。他的勞工文學作品主要收錄在《加工區詩抄》(1981) (註11)、《生態集》(1993) (註12)、《生產線上》(1996) (註13)三本詩集中。《加工區詩抄》大部份描寫女工的感情生活。《生態集》主要以自然生態為寫作重點,體現出李昌憲對工業化的反思與世人對環保意識的覺醒。《生產線上》這一詩集橫跨1980、1990年代,三十二篇為解嚴前作品,十一篇為解嚴後作品,李昌憲在其間升格為資材部經理,由身在其中到俯身凝視,題材從工人為起點向工人生活四週擴散,以詩篇譜出勞動者之歌。綜觀李昌憲的詩作,承繼了楊青矗所揭示的勞資矛盾主題,但視野更為開闊,且能深入加工區女工心靈的深處,表達更多的關懷和愛心。他的寫作風格,詩層次偏重於勞工面臨機械化的生產流程與人事制度所產生的苦悶,以及社會生存壓力下所嚐受到的苦悶與創傷。特別是他能夠將「加工區」這個富有時代意義的議題置入自己創作的核心,呈顯出寫實性的價值。
  除了上述三位男性作家外,女作家方面,值得一提的包含曾心儀與葉香兩位。出生於台南眷村的曾心儀(1948-),因家境因素很早就進入社會接受歷練,她的勞工文學作品主要收錄於《彩鳳的心願》(1978) (註14)以及《那群青春的女孩》(1979) (註15)兩本小說集。其中〈彩鳳的心願〉(1977)、〈窗櫥裡的少女〉(1979)二篇小說,便是她擔任百貨公司女店員的經驗映照。其作品正如她剛直的性格,白話而直接的描述現實生活,赤裸的陳訴百貨公司不人道的工作要求,以及工業化大都市中金錢與人性的角力。另外一位女作家葉香(1950-),其勞工文學作品的寫作類型以新詩為主,依李元貞的研究,「為女工寫詩的台灣現代女詩人只有葉香一位(註16)」,由此可見葉香地位的彌足珍貴。她的工人詩作主要收錄於散文《彷彿》(註17)與詩集《微雨》(註18)中,其他或可零星的在報紙或《勞動者》雜誌中覓得。
  其他勞工文學作品較為著名的有黃春明(1939-)〈蘋果的滋味〉(1972)、陳映真(1937-)「華盛頓大樓」系列、王拓(1944-)以八斗子漁村為背景的系列小說,以及莊金國、蔡忠修、沙穗等人的詩作。其中〈蘋果的滋味〉描寫美軍上校撞傷建築工人江阿發的故事,本以為阿發一家人從此將陷入愁雲慘霧的困境,卻反因美軍上校給阿發一筆可觀的慰問費用,並允諾送阿發的啞吧女兒去美國念書,整個改變了小說的情緒基調。小工人的憤怒因經濟的援助化為感謝,黃春明悄悄地藉由小說暗喻美國這個人人嚮往卻又遙不可及的蘋果,以資本主義現代化經濟與軍事的入侵,使台灣附從於其下。而陳映真的「華盛頓大樓」系列─〈夜行貨車〉(1978) (註19)、〈上班族的一日〉(1978) (註20)、〈雲〉(1980) (註21)、〈萬商帝君〉(1982) (註22)等,則述及跨國企業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的諸多面貌,由於陳映真曾為外商公司職員,因此更能深入描繪跨國企業公司的內部運作,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面。
  其他各別的詩作方面可參看莊金國〈加工區的女孩〉(1978)、沙穗的〈失業〉(1979)及〈失業〉續稿〈歸鄉〉,以及蔡忠修〈水泥工–給小女宛庭〉(1984)、〈油漆工〉(1984)等諸多各雜誌期刊的作品。
大體而言,這時期的作品體現出勞動者對生活溫飽的基本企盼,以及工作穩定或升遷的渴望,但面對不健全的制度與律法,底層勞工們不斷被剝削,不僅受僱於人、也受控於人,更得服膺於資本主義社會的遊戲規則。另外就寫作對象及內容主題來看,楊青矗的勞工文學主要訴求對象為工廠工人,陌上塵是自動化對工人的衝突,李昌憲寫加工區工人、曾心儀寫女店員、葉香寫女工、王拓寫漁民、黃春明陳映真寫美日新殖民主義(資本主義),雖觸及了階級與民族的矛盾鬥爭,但並沒有將矛頭指向一言堂的執政黨,但解嚴後,過往所受到的政治壓抑得到解放,民主的呼聲使得社會進入多元化的戰國時代。(註23)
1987年後代表性作家作品
1987年後台灣勞工文學作品,因政治的解嚴內容似乎也得到解放。值得一提的是鄭俊清(1951-)所撰寫的《憤怒的山城勞工》(1989)一書(註24),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描寫一黨專政下工人的遭遇,其寫作動機可以由柯瑞明的採訪記中得知:
賴領班的作為發揮了勞工追求群體利益的道德模範。以往工人所追求的也許只是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小格局,他們所受的迫害是異於常態的:福利金股票被盜賣、存款被凍結、庫存貨品不翼而飛……而公權力機關却自始不聞不問。司法單位的公信力低落,從整個新坡事件中再度證明,為黨分贓一黨專政下的既得利益,司法人員的職業道德早就蕩然無存了。(註25)
  這本小說可以說是一部描寫集體工人抗爭的小說,使台灣的工人小說變為「工運小說」(註26),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觀察這時期的作家作品,就作家出生場域來看,出生於高雄這一工業城鎮的包含陳秋見、凌性傑、李志強、王希成等人,其中陳秋見與王希成是本著個人的工作經歷寫就生命真實的體驗,而李志強則是對家鄉工廠、礦村、勞動者的懸念,寫下對勞動群眾的情感。其中王希成、陳秋見、潘先致、涂惠美等作者本身是勞工,其餘作家則大多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側面紀實所觀察到勞動者。若相較於1987年前的台灣勞工文學,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便是作品不再單單僅以作者寫實的工作經歷為主要書寫軸線,而是出現了諸多文學寫手型的作家,他們擅長於文學寫作,可說是各大文學獎的常客。如薛良媛、張瀛太、凌性傑、唐捐、胡蕙寧、吳均堯等人,他們擅於寫作各種體裁,因此得以在第一屆勞工文學獎嶄露頭角。
  此時期代表性的勞工文學作品除了《憤怒的山城勞工》外,還包含《小小螺絲釘的心聲:第一屆「勞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1998) (註27)、陳秋見的《紅塵黑手》(1998) (註28)、李志強的散文集《甬道》(2001) (註29),以及台灣勞工陣線出版,林宗弘、鄭力軒、徐千惠、廖郁毓、林良榮、廖偉程六人合著的《打拚為尊嚴:大同工會奮鬥史》(2000) (註30)等書。
  1997年由中央日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一屆「勞工文學獎」,海內外投稿計三百五十八件,決審選出十一件作品:第一名薛良媛〈賣衣者言〉、第二名張瀛太〈十八嬲〉、第三名凌性傑〈厚薄〉、評審推薦獎八名:唐捐〈血肉稿〉、胡蕙寧〈阿嬤〉、李志強〈班駁的十字鎬〉、王希成〈工廠七日記〉、陳秋見〈英雄無悔〉、潘先致〈我的勞工經驗與回憶〉、涂惠美〈勞工〉、吳鈞堯〈婦人想飛〉(註31)。我個人尤其喜愛薛良媛(1964-)的〈賣衣者言〉,此篇將一位女性專櫃服務員的心理描寫的深入而透徹。這位賣衣者為了達到資方要求的服務品質,必須服從「客戶第一,忘記自己」的真理,更必須在百貨業者赴日取經的規約中,遵守「服務時間不能坐著休息」的要求,亦得在每個月不舒服時偷偷躲進更衣室休息幾分鐘。雖然她對於全球同步流行的服飾有著敏銳專業的感知,足以使其角色由服務人群的勞動者轉化為客戶的諮詢顧問,但事實上「專櫃小姐的身份」本質並未轉變。雖然她清楚知道全球化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深刻了解自己在世界所處的位置,專櫃小姐在工作時仍只能穿著公司制服販賣流行,而被流行排拒在外。因此勞動者的思維雖然開通,但資本家的宰制權力仍在,所以專櫃小姐,也就只能是專櫃小姐;勞動者也就只能是勞動者。在身份位階上,仍是資本主義「利潤」優先論下的輔助戰將(註32)。
  陳秋見(1954-)的散文集《紅塵黑手》(1998)是以『黑手』為描寫對象,娓娓道出「黑手族」不同的生活形態及心情。不僅記錄了作者參與牡丹水庫興建過程中對自然山水、人文、歷史,以及環保生態的觀察與情感,也記錄了身旁可愛的黑手兄弟,以及移居就工的所見所聞,可謂融報導文學與抒情文字於一爐,行文清新秀麗、剛柔並濟自成風格。
  礦村之子李志強(1966-)的《甬道》是以故鄉─高雄打狗山的礦村為主要場景,以「底層勞工」為主要描寫對象,可說是一部打狗山下的礦村史,讓我們看見了「移居就工」的底層勞工隨著工作飄流的生命,將台灣五十餘年來工業化社會的轉型縮影於散文中。《甬道》面對世紀末的華麗與哀愁,題材充滿著記憶的強光與濃厚的回憶,帶著感性與反思,似乎期望透過書寫不斷地對抗遺忘,建構歷史的本真。
  由台灣勞工陣線出版的《打拚為尊嚴:大同工會奮鬥史》,記錄了1988年至1999年間大同工會艱苦奮鬥的歷程,以及台灣工人追求平等正義的付出與努力,這是台灣工運歷史不可抹滅的記憶,也是自主工會發展的歷史縮影。由於此書不時穿插勞工小辭典,最末也對大同工會的運動歷程予以反省,可說是一本極富意義的勞工教育讀本。
  上述作家作品雖無法詳細盡述,但大體而言,1970年代後的台灣勞工文學作品,已經可以勾勒出整體勞工的受難圖像,呈現出勞工的普世問題。尤其是階級上的壓迫:父權制男對女、管理階層上級對下級、資方對勞方、第一世界對第三世界,由此可知底層勞工的壓力來源是層層圍繞的。這些心酸與痛楚的勞工故事,也許只不過是對過去悲痛生活的巡禮悼念,但無可否認的,也是一種肯定現在的回溯,當我們對文本內容寄予同情與怒責時已形成了一股力量,使我們能正視勞工生活的光明與黑暗層面,並凝聚展望未來的契機。
http://news.deoa.org.tw/Index_Show.asp?Post_ID=298&Forum_Id=6
 
分析中國勞工文學的發展現狀 2010/12/05
 
   最近拜讀佛山文藝《打工族》,其中談到打工文學發展中的幾個問題和困惑,在南方打工,感同身受,在此一吐為快,以做抛磚引玉之舉。
   一, 打工文學所反映的社會群體.
   就如同引文壇一時風氣的知青文學所反映的背景是一個扭曲的時代一個被歷史所捉弄的一代可悲的特定群體知青們的人生坎坷.
   打工文學的興起源自改革開放後一代人背井離鄉,為了尋求美好的人生而在他鄉辛苦打拚的心路歷程。
   在這裏特別要指出的是隨著罪惡滔天的十年文革的結束,知青這個特定的社會群體已走入歷史的回憶,它已失去了文學創作所需要的時空背景;剩下的只是模糊的回憶,伴隨的是知青文學在文壇的消退。
   而打工文學則不同,時代與社會催生了幾代的打工人,不同地區,不同社會群落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背景,是打工文學源源不斷的創作源泉。起初出來打工的是廣大的來自農村的農民工。隨著國企的破產,大批的下崗工人被捲入南下的打工人潮之中,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改革分流,同樣有一批人南下成為打工者,正是因為打工人來源的社會多樣性,具定打工文學有豐富的創作源泉。
   這也是九十年代以來,打工文學能迅速在中國文壇崛起的基礎。
   二, 打工文學的界定。
   九十年代以後,現代都市文學大行其道,流行一時,成為文壇的主旋律,小資情調喧囂塵上。
   而打工文學就顯得有些失落了,是被刻意輕視呢,還是什麼原因使其發展遇到什麼阻礙。
   佛山文藝《打工族》較多反映的是工廠車間流水線的打工人的故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讀者絕大多數是來自生產拉的員工,不反映他們周圍發生的,會失去讀者,雜誌就難以維持,而打工文學就會失去重要的陣地。
   在此要特別強調一點的就是,工廠車間流水線文學是打工文學,但它只是打工文學浩浩江流中匯入的一支清溪。不必諱言,來自生產線的作者群本身的文學功底,他們的作品反映了社會底層的打工者的掙扎,容易得到社會最底層的龐大失落群體在情感上的共鳴,但同時他們粗糙的文字功底使他們的作品難以得到一種文學藝術的昇華。
   中國社會走到今天這一天,打工文學所要代表的文學背景已廣布社會各階層,它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學形式。但由於聚集在打工文學旗幟下各色人等固步自封,沒有象都市文學那樣海納百川,積極挖掘從事打工文學的人才創作,在被主流社會意識形態刻意輕視下被擠入文壇的角落。
      三, 打工文學思想藝術深層次的挖掘
   打工文學的出現已行之有年,聚集在這面旗幟下的創作作品不可謂不多,不過一個個都像是醜媳婦難見公婆一樣,出不得眾,這麼多年來,據我所知(也可能是本人見識少)還沒有一篇打工文學的作品風行文壇或是廣泛引起社會關注激蕩人性靈魂的經典之作。這就需要從事打工文學創作和支持打工文學的人剖析打工文學本身來找出內在的原因
   十幾年來打工文學作品的一個普遍特點就是反映打工群體生活的艱難困苦,滿紙心酸淚天天與人訴,雷同的悲情故事年復一年的在簡單陳述,讀者的同情心也會慢慢給消磨掉;同時從事打工文學創作的作者文學描寫功力的欠缺,也讓人內心感受不到這種社會低層生活的苦難及震撼。今天,我們環視打工文學,有誰的作品能達到我們所學中學課本中夏衍當年的文學作品《包身工》中對蘆材棒的刻骨三分的描寫呢。
   另外打工文學作品迷漫著一股因生活失落而折墮的灰色情調,如打工作品中的亂性,二奶,妓女,暴力等等主題方面的作品充斥打工文學雜誌,天長日久,人們就把這些作品所反映的問題當作了打工群體普遍的現實生活,再被主流的社會意識形態刻意誤導,人們對打工文學自然有一種不入流的的印象了。同時這些作品的題材內容與主流社會意識形態刻意吹捧的都市文學有雷同之處,相比較之下,從事都市文學創作的作者群扎實的文學功底,使打工文學作者的作品相形見拙。
   本來有著最廣泛社會階層背景的打工文學淪落到現在這種淒風苦雨的境地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嗎?
   決不是,這不過是一場高舉打工文學旗幟的文學變革暴風雨前的壓抑氣氛而已。
   “文以載道”是打工文學掃蕩中國文壇的至勝寶典。
   前面我們講過支援打工文學發展壯大的是它所代表的最廣泛社會階層的堅實背景,只要能喚起他們的熱情,文學創作深入反映他們現實生活,深刻揭露表面的社會問題背後所隱藏著的社會的不公與階級的歧視,指出問題的癥結,維護社會的正義,打工文學必將在中國文壇掀起驚濤駭浪,成為引領時代的文學大潮。
   可惜的是,現在所有的打工文學都只是在膚淺反映打工者的艱難人生,而沒有揭露這些所反映問題的社會本質。維護社會的正義。
   以廣東查暫住證打死“孫志剛”事件來說,查暫住證在打工文學作品也時有簡單的描繪,但這一問題背後所包含的對法律人權的踐踏及對社會弱勢群體赤裸裸欺榨並沒有作品深刻的揭露。
   而深圳因查暫住證而將可憐的漂泊他鄉的幾十名打工人活活燒死在囚車裏面更是天理不容!
   打工文學卻並沒有對這些犯罪的事實發出戰鬥的檄文,
   打工文學現在正是需要從膚淺的生活詠歎調轉變成為滿懷人生理想充滿激情希望氣勢澎湃的交響樂。
   將社會現實與打工文學的創作緊密聯繫起來,將維護社會正義與打工文學聯繫,聲討一切不合理的醜陋的社會現象,站立在時代大潮的前列,必將展現打工文學一番波浪壯闊的景象。
   現在的暫住證又象幽靈一樣再一次出現在廣東的大地上,對廣大的打工人來說一場黑夜的暴風雨又一次橫掃過來,希望打工文學的作者們象暴風雨中的海鷗,不屈的翱翔,迎風搏浪,必將擁有雨過天晴充滿彩虹的天空。
     四.打工文學的社會改造功能
   打工文學伴隨著改革開放而出現,可以說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深切的反映著中國社會低層群體的變遷和最廣泛的勞苦大眾的生活現狀;同時它反映了社會動盪所暴露出來的醜陋的社會問題和人性的變異。
   都市文學方興未艾,這些鴛鴦蝴蝶作者所炮製的文學題材二奶,三陪小姐,吸毒,性開放,兇殺,大款。。。。。。寫意了腐朽社會階層的生理發洩與心靈的墮落。
   文學是有階級性的!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文學題材的後面隱藏著什麼。
   有些二奶小說是寫得紙醉金迷,而二奶的結局不管是修成正果還是歸為無間道,照例是都市文學的鴛鴦蝴蝶作者們在紙上對她們做心靈與肉體的任意輕薄,這些二奶照例以前是打工妹。。。。。。
   更有甚者,在廣東地區有些富婆怨婦公然在政府部門喊出了什麼:“趕走四川妹,要回我老公”;“北妹還我老公”。
   似乎廣東大地上處處燈紅酒綠的酒店,夜夜笙歌的舞廳,淫風晦雨的髮廊,所發生的風流韻事,千金買笑,都是這些外來的漂零風塵女人的原罪。
   社會的道德責任好象全都要這些淪落天涯的女人來擔當。
   我不否認這些打工妹在廣東人生苦海中的沉淪,可是真正要受社會鞭撻的是這些富婆怨婦的男人。是這個變得畸型的金錢至上的社會。
   不客氣的說,現在的社會風氣反映的是社會特定階層的意識和人生觀,他們必定要通過一些工具將自已的意識形態表露出來,影響社會各個階層,從而讓全社會服務本階層的意識和人生觀。
   受這股風潮的吹襲,打工文學作者們因自身文學思想修養的欠缺,隨著都市文學的鴛鴦蝴蝶作者而起舞,寫出了打工妹淪落成二奶,三陪小姐的的生活現象,卻迷迷茫茫不能一針見血的道出產生這種社會現象的社會本質所在。
   而這些因社會本質所產生的問題需要社會制度的匡正和法律嚴明才能解決。
   中國的法律決定了打工文學所代表的社會階層是中國最有基礎的社會階層,實際上也是最具有能量的一股原動力。只要打工文學最深入的激發這股力量,必將在中國激起一場思想與文化的改革,蕩盡醜惡的社會現象,實現一個公平,公正,公理的社會。
   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層出不窮的落到我們打工人的頭上,現在年關將近,在廣東土地上克扣拖欠工資,超時超負荷加班,隨意借查違法的暫住證欺壓內地來的打工人,為了榨取最大的利潤而讓工人在各種非安全的工作環境下工作,讓打工者身心受到傷害;這些種種發生在我們打工的兄弟姐妹身上的不公平需要熱血的打工文學的作者們去呼籲,去暴露,去從根本上剷除這一現象。
   惟有清溪才匯成江河,禱願打工文學作者們激揚文字,創作更多更好的打工文學作品充分代表它所代表的中國最基礎的社會階層,反映最廣泛的社會群體渴求的正義的社會制度,法律與社會正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原眾多的打工文學作者體認。  
   五.打工文學與它植根的思想土壤
    打工文學發展到今天,確實是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了。首先是擁有廣泛打工讀者群的文學雜誌紛紛易幟,投入都市文學鴛鴦蝴蝶們的懷抱,情濃我濃發出小資噁心的扭妮作態,忘了正是流血流汗打工人的每一分血汗錢將它喂大,公然發出要告別打工陣營,獻身都市小資的背叛誓詞。
   同時主流社會階層所謂的文化知名人士公然嘲笑打工文學的思想與文學藝術的淺薄,竭力否定打工文學。
   並且打工文學中優秀的創作者讓社會的主流階層引誘到都市文學的陣營中再寫出來的作品可就都是風花雪月的故事了。
   而現在的打工文學作品確實是思想深度不夠。
   打工文學可以休矣了嗎?
   不,只要打工文學支持者們精神不倒,在中國文壇上高高飄揚的一定是打工文學的旗幟。因為站在我們背後的是中國最廣泛,最有基礎的社會階層。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讓我們從以往文學流派的興亡中找出必然的因果。
   前面我說過“文以栽道”,指的就是文學作品的思想性。
   三十年代中國上海興起一股左翼文學創作的熱潮,它們正是以西方流入的馬列主義思想做為文學創作的利器,與上海灘的小資鴛鴦蝴蝶派文學爭奪文學發展的潮流。
   歲月幾經流,往事已休。
   正是左翼文學以馬列主義做為文學創作的思想武器,引領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才有了左翼文學笑傲文壇,獨步中國的至尊地位。
   而此時的小資鴛鴦蝴蝶派文學是落花流水春去也,只因換了人間。
   可惜的是左翼文學以後是練了葵花寶典,走火入魔,後續者在文革中走入了極端,而不自省,變本加厲,滿紙荒唐。
   中國的左翼文學作家們正是憑藉文學作品中的思想代表性,改變了中國文壇,改變了中國。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打工文學在歷史的潮流中走到今天已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了。唯有代表中國最廣泛的,最有社會基礎的階層,反映時代的脈搏,以民主,法律和人權做為打工文學創作的思想利器,必將無往不勝,而打工文學的旗幟必將引領文學的大潮.
 http://blog.udn.com/liweizhong/4667208
 
余光中〈狼來了〉【1977-08-20/聯合報/12版/聯合副刊】
 
   回國半個月,見到許多來友:大家最驚心的一個話題是:「工農兵的文藝,台灣已經有人在公然提倡了!」
   工人、農人、軍人,同為社會的支柱,正如公務員、教師、商人、自由業者等等,亦為社會的支柱一樣,工農兵的生活應該關懷,工農兵的形象應該描繪,其理至顯,誰也不會反對,誰都應該贊成,然則社會百業,何以獨舉工農兵而排其他?何以排列的次序是工農兵而不是農工兵或兵農工?條條大路皆為報國之途,何以獨要突出這三個「階級」?如果說,所謂工農兵,不過是代表大眾的意思,那麼逕用涵蓋面更大的「大眾文學」或「國民文學」好了。
   所謂「工農兵文藝」,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與政治用心,民國三十一年五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曾經明確宣佈:「我們的文藝,第一是為工人的,這是領導革命的階級,第二是為農民的,他們是革命中最廣大最堅決的同盟軍,第三是為武裝起來了的工人農民即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武裝隊伍的,這這是革命戰爭的主力。」當然,毛澤東並沒有放過知識份子,因為他接著又說:「第四是為城市小資產階級勞動群眾和知識份子的,他們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們是能夠長期地和我們合作的。」從前引的毛語看來,所謂「工農兵文藝」正是配合階級鬥爭的一種文藝:政治才是目的,文藝云云不過是一種手段,在這個大前提之下,毛澤東分配給知識份子的邊緣任務,是「長期地合作」,「合作」二字用得很妙:如果知識份子起來響應工農兵的「革命」和「工農兵文藝」,當然便是「合作」,否則便是「反革命」。
   那麼,該怎麼「合作」法呢?毛澤東也有具體的說明:「文藝界的主要的鬥爭方法之一,是文藝批評。」原來在「工農兵文藝」政策下的所謂文藝批評,乃是一種鬥爭方法,然則鬥爭的目的何在呢?毛澤東也說得很清楚:在於「使不適合廣大群眾鬥爭要求的藝術改變到適合廣大群眾鬥爭要求的藝術。」
   在同一篇「講話」裡,毛澤東又說:「那末,馬克思主義就不破壞創作情緒了嗎?要破壞的,它決定地要破壞那些封建的、資產階級的、小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的、虛無主義的、為藝術而藝術的、貴族式的、頹廢的、悲觀的以及其他種種非人民大眾非無產階級的創作情緒,對於無產階級文藝家,這些情緒應不應該破壞呢?我以為是應該的,應該徹底地破壞它們,而在破壞的同時,就可以建設起新東西來。」也就是說,把中國的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徹底破壞之後,就可以建設起「工農兵文藝」了。
   以上引證的幾段毛語,說明了所謂「工農兵文藝」是個什麼樣的「新東西」,其中的若干觀點,和近年來國內的某些「文藝批評」,竟似有些暗合之處,目前國內提倡「工農兵文藝」的人,如果竟然不明白它背後的意義,是為天真無知;如果明白了它背後的意義而竟然公開提倡,就不僅是天真無知了。
   我國軍人的知識水準,近年來提高了許多,文藝在軍中更遍受重視。文壇上知名的詩人和小說家,不少位出於軍中,各大學更經常邀請這些軍中作家去演講或座談,大學生畢業後,都要入軍中服役,所以柳營與學府之間亦難以區分,如果把後備軍人也算在裡面,則從我服役的那一屆(民國四十一年)起,更不知有多少作家,既然如此,則「兵的文學」又何須再加提倡呢?所謂「工農兵文藝」,至少有三分之一早已盛行於台灣,但其用意和毛澤東所強調的卻大不相同,民國六十四年第二屆現代詩獎的兩位得獎人,管管出身於軍中,吳晟出身於農民,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然而兩位詩人之所以得獎,是因為他們的藝術成就,不是因為他們的出身,「階級成分」不是台灣文藝批評的標準。
   那些「工農兵文藝工作者」也許會說:「台灣是開放的社會嘛,什麼東西都可以提倡的。」中共的「憲法」不是載明人民有言論的自由嗎?至少在理論上,中國大陸也是一個開放的社會,然則那些喜歡開放的所謂文藝工作者,何以不去北京提倡「三民主義文學」,「商公教文學」,或是「存在主義文學」呢?北京未聞有「三民主義文學」,台北街頭卻可見「工農兵文藝」,台灣的文化界真夠「大方」,說不定,有一天「工農兵文藝」還會在台北得獎呢,正當我國外遭逆境之際,竟然有人內倡「工農兵文藝」,未免太巧合了,這些「工農兵文藝工作者」強調文藝要寫實,但對於「秧歌」,「尹縣長」,「敢有歌吟動地哀」,「古拉格群島」等所寫之「實」卻似乎視而不睹,對於天安門、四人幫等事件所演之「實」卻似乎避而不談,此時此地,卻興致勃勃地來提倡「工農兵文藝」,這樣的作風,不能令人無疑。
   那些「工農兵文藝工作者」立刻會嚷起來:「這是戴帽子!」卻忘了這幾年來,他們拋給國內廣大作家的帽子,一共有多少頂了,「奴性」、「清客」、「買辦」、「偽善」、「野狐禪」、「貴公子」、「大騙子」、「優越感」、「劣根性」、「崇洋媚外」、「殖民地文學」……等等大帽子,大概凡「不適合廣大群眾鬥爭要求的藝術」,每位作家都分到了一頂。
   說真話的時候已經來到,不見狼而叫「狼來了」,是自擾,見狼而不叫「狼來了」,是膽怯,問題不在帽子,在頭,如果帽子合頭,就不叫「戴帽子」,叫「抓頭」,在大嚷「戴帽子」之前,那些「工農兵文藝工作者」,還是先檢查檢查自己的頭吧。 六十六年八月於香港。
 
 
 

台長: 阿楨
人氣(11,297) | 回應(1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小畢的故事》
此分類上一篇:《落山風》

楊無恥
台灣社北所挺扁 鄭勝助:特偵組明就訊扁

【大紀元2008-12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縣9日電)前總統陳水扁羈押台北看守所第28天,台灣社10多人今天下午到北所送花相挺。律師鄭勝助表示,陳水扁已完成「獄中對話」和「台灣獨立之路」兩本書,特偵組明天將在北所就訊扁。

陳水扁今天飲食狀況正常,作家楊青矗、評論家金恆煒及台灣客社社長張葉森等10多名台灣社成員,下午約4時由南社社長鄭正煜帶領,前往北所獻花挺扁,還擬送進一封安慰信給陳水扁,但遭所方拒絕。

鄭正煜表示,他們來此是向陳水扁表示不捨,因為陳水扁正為了台灣坐黑牢,他們要求司法公平審判,釋放陳水扁。

陳水扁委任律師鄭勝助傍晚會見陳水扁後對媒體表示,陳水扁今天看起來心平氣和,兩人聊到案情與美麗島案相類似之處,陳水扁說,他已成為國民黨消滅反對力量代罪羔羊,這是他的原罪。

他表示,陳水扁被羈押後已對得失之間有所體認,在有充分時間下已完成9萬字的2本書,分別是3萬5000字的「獄中對話」及5萬5000字的「台灣獨立之路」。

鄭勝助強調,由於全案仍未起訴,因此,他們並未討論辯論攻防,但貪污所得被加碼到新台幣30幾億元,已到令人難以置信程度。他透露,特偵組明天將到北所就訊陳水扁。

如王拓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35/20060814072133
2008-12-19 07:28:19
阿楨
長大的感覺真好 (1989)

導演:李岳峰
編劇:鄭耀宗
演員:張媛婷/陳國鈞/林光榮/陳淑方/姬光祖

「長大的感覺真好」這部電影,基本上是飛碟偶像大堆頭電影啦!
主角是黃子佼沒錯,不過女主角我記得是邵萱耶...
其他有出場的:少女隊、紅孩兒、帥哥美女綜藝團、小貓隊都有啦...
只記得是紅孩兒去村莊裡頭拍 mv,女孩們瘋狂大叫,然後這群人就自己組團唱歌、被丟垃圾的橋段,當然,還有最經典的,黃子佼偷窺...
http://tw.myblog.yahoo.com/captainbest125-musicsong/article?mid=4914&sc=1

長大的感覺,真好

作者:帕特生/著;桂特兒/繪
出版社:天下文化,2005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討論成長問題的書, 作者親切平和地說明青春期和青春期來臨之前的種種情緒波動、生理變化及性意識的萌芽,溫暖、睿智又生動。
  字裡行間盡是同情、了解而又務實的語調,既不說教,也不評斷是非。更妙的是它很好看,幾個卡通人物的糗事常常讓人捧腹。
  本書已出版英、法、德、義、瑞典、希伯來等多種文字,在全世界普受歡迎,「讓青少年了解他自己」正是不分國界的普遍需求。希望從閱讀這本書開始,中文世界裡的青少年也找到了傾訴的對象,學著作自己的好朋友,也作這世界的好朋友。
  自1991年出版以來,這本書已經陪伴許多青少年度過令人又欣喜又尷尬的青春期,十四年後改版推出,希望能解答更多人對青春期的困惑與迷惘。
作者簡介
帕特生 (Claire Patterson)為著名的青少年文學家、集心理學碩士、心理治療師、諮詢顧問等頭銜於一身,而且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身兼數職的她,在社區教育服務領域中有二十多年的經驗,其中包括七年在奧克蘭家庭計畫協會主管教育事務,特別是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享有盛名。
繪者簡介
桂特兒 (Lindsay Quilter)著名的漫畫家,於奧克蘭從事電視電腦繪圖工作。至於個人其他詳細資料,她說:「我是小馬、甜筒和其他人的縮影。」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1488
2010-04-06 12:24:15
版主回應
《女工搞革命》:一場婆婆媽媽的飯碗之役

翻開歷史課本,大批女工簇擁著進出加工出口區的老照片,訴說著經濟起飛、台灣奇蹟的黃金年代,到生產線上當女工貼補家用,是許多婦女們共同的時代記憶。但隨著時間繼續推進,在大環境變動下,資本家開始往勞力更低廉的異鄉遷徙,關廠、歇業、勞工上街抗爭的戲碼一再重演,留下求助無門的大批工人…
同樣的情況,並不只在台灣發生,在世界各地也履見不鮮。勞工,尤其是女工,總是第一個成為資本家犧牲的對象。遠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在2001年發生了一場女工占領工廠的行動,透過土耳其裔加拿大籍導演Isaac Isitan長達四年的紀錄,我們得以看到一群女人在面對關廠危機時的不同命運。
2001年,阿根廷遭遇經濟危機,不少工廠、企業隨之倒閉,位於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布魯曼(Brukman)成衣廠,資方也立即捲款至海外投資。女工們在聖誕節來臨的前夕,照常到工廠工作時,卻發現辦公室裡,早已空無一人,原本準備領了薪水好迎接假期的愉悅心情,瞬間化為泡影。
於是這群婆婆媽媽們,決定接管工廠,繼續生產各式衣物。她們成立合作社,集體決定如何管理成員的遲到問題,以及各種大小事務;每個禮拜依照營業額的不同,平分所有收入做為薪資(使工資增加了幾十倍!),甚至還足以雇用一些失業者進廠工作。成衣商也喜歡向她們下訂單,因為沒有中盤商剝削,進貨價格低,又能直接回饋利潤給女工。
當時,阿根廷正面臨舊政權被推翻,新政府上任,卻還沒有足夠力量治理整個國家的空窗期,各式人民團體、政黨、左派社團也蓬勃運作。導演Isaac表示,布魯曼工廠女工的行動,成為了那時候阿根廷社會的指標,也使得許多因為經濟危機而被迫歇業的工廠、礦坑、企業,紛紛出現工人佔領廠區,希望建立合作社,繼續自主經營的潮流。
在大批群眾的聲援下,資方與警方,幾次想驅離女工都失敗,但由於聲援團體各自抱持著不同的政治意圖,使得資方一再抹黑,指控女工擅自賣掉廠房裡的機器、根本不工作、把工廠變成政黨總部。而幾位她們接觸過的律師,也一再鼓吹她們乾脆讓政府接收工廠,變成「國營化」,不過女工們堅持她們不想被任何人所「擁有」,希望維持合作社的生產模式。
圖右為導演Isaac Isitan,他自稱是「拿著攝影機的布魯曼工人」,拍攝之餘,也向女工學習使用縫紉機。圖片來源:《女工搞革命》官方網站
2003年4月18日,女工終被強勢警力全數驅離廠區,在完全無法進入工廠工作的狀況下,在廠外搭起帳篷,埋鍋造飯,繼續抗爭。在這次的驅離事件發生後,隨著日子過去,各式聲援團體一天天減少。有趣的是,她們在9月找上了一位被所有聲援團體視為「右派」、專門處理類似案件的律師,在其協助下,順利打贏破產官司,並透過協商讓議會同意表決,並通過徵收(片中的翻譯,但指的是工人「徵收」工廠)法案。
同年12月29日,又是耶誕假期的這個時刻,在帳篷裡度過8個月又11天後,女工們再度回到了布魯曼工廠,她們修好被砸壞的縫紉機,清掃布滿灰塵的地板,重新做出一套又一套西裝。而在布魯曼女工吹響抗爭的號角之後,共計有兩萬名的工人,在資方關廠歇業後,成功「徵收」工廠,成立生產合作社。
正如同女工Celia所說的,過去的她鮮少接觸政治,也從來不懂什麼是左派,但她明白「當我們知道做一套西裝要花多少錢、可以賺多少錢之後,我們就不需要老闆了」。長達兩年的抗爭,對女工來說也是一場學習的歷程。
雖然一場抗爭的成功與否,並沒有可供依循的道路,有時候甚至需要更多的偶然。不過 這群婆婆媽媽們,彷彿就是許多平凡女性的縮影,靠著平常身為家庭主婦、必須衡量所有收支平衡的本領,不但經營起自己的成衣事業,也發揮了生命的韌性,成功捍衛了自己家庭的生計,更討回了身為女工的尊嚴。
註:《女工搞革命》(The Women of Brukman)為2010世界公視大展精選影片,將於本月21日於公視頻道播放。本片為導演Isaac Isitan與加拿大公廣集團合作拍攝,影片完成後,導演也將版權提供給所有位於中南美洲的國家,無償播放、使用。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6756
2011-01-22 11:22:06
阿楨
公視人生劇展 木棉的印記 心得

導演:陳若菲
編劇:樓一安
男主角:吳朋奉
女主角:黃婕菲

故事敘述武雄(吳朋奉飾演)因為工作傷害而被截肢,從此遇到的每個小挫折都被他放大了,總以為每個人都在歧視他,終日逃避現實躲在家中借酒消愁、看電視,不去找工作。武雄妻子(黃婕菲飾演)一肩扛起家裡經濟,是個好媽媽也是個好妻子,卻被丈夫懷疑自己外遇而被趕出家門。武雄把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期待兒子可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武術夢想;但孩子卻因為爸爸買不起義肢,而蹺課去打工,卻被武雄謾罵而離家出走。
劇中武雄的狀況很值得深思,殘廢不只讓他失去了一隻腳,還讓他失去了信心;武雄放大了別人看待他的眼光,覺得大家都在歧視他是個跛腳,甚至懷疑起自己老婆討客兄。或許以一個觀眾的角度來看,會看不起這種因為有點殘缺就放棄了自己的人;但是,如果我們也有一天遇到了相同的狀況,我們可以振作嗎?說得比做得容易太多了,武雄的反應也只是人之常情罷了。
假設我是武雄,我一定會告訴自己,如果手腳沒斷的話,那一定可以怎樣怎樣努力吧…但當我現在是健全的時候,其實是不會滿足於現況的,總覺得還想要更多。這就是人性吧,永遠看不到自己所擁有的,只看的到自己所沒有的。偶爾看一下這類的影片,總能暫時提醒我是該知足的,是該珍惜現有的。
飾演武雄的吳朋奉演技真的很棒,把這個角色演得絲絲入扣;一部好的電影可以讓人融入對方角色,像是這部《木棉的印記》,我就會去期待該主角能振作起來,好像自己就是這個武雄一般。總覺得這角色很眼熟,上網查之後大概知道他是舞台劇演員,也在不少電視電影演配角:《海角七號》的機車行老闆、《波麗士大人》的南部好刑警、《我在墾丁天氣晴》飾彭于晏的叔叔等,不過這些我都沒看。吳朋奉也以《木棉的印記》拿下該年金鐘獎「迷你劇集男主角」獎項。
飾演武雄老婆阿鳳的黃婕菲,也把她的角色詮釋的很棒;那種為了顧及男人面子,而面對男人咆哮時的微婉態度。如果要說有那幕讓我覺得比較奇怪的,大概只有她打電話叫救護車回話也回得太快了吧。黃婕菲這女生不是那種漂亮類型的女生,但自然的很迷人。
http://dinosaurs.pixnet.net/blog/post/28443945
2011-02-18 10:19:52
阿楨
加工區女工 台灣經濟奇蹟創造者(另參本館:公視怎麼了)

1960年代起在各地設立的加工出口區,為台灣締造出不少經濟奇蹟,但這群把大半的人生、全都投注在加工廠裡的女工,究竟是被剝削的勞工,還是締造出經濟奇蹟的英雄?
今晚公視紀錄觀點節目要播出的紀錄片、「她們的故事」,就要透過一群在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工作三四十年的女工,重新來思考這段歷史。
1966年12月3日,台灣第一個,也是全世界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在高雄前鎮成立,輕工業時代正式來臨,一群十五、六歲的年輕女孩,拎著包袱來到都市,將青春印記全都投注在轟轟作響的生產線上,除了創造驚人的生產力,也帶動了台灣經濟快速發展。
由於台灣加工出口區的勞工品質好,加上教育水準高,當時有許多外資都喜歡在台灣設廠,因為這些加工廠在60年代、成了台灣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所以政府並沒有對外資做任何的限制政策,直到發生多起女工中毒事件,政府才開始對外資進行管制,設立了「勞工安全衛生法」,從此,勞工權益才開始獲得保障。
這部紀錄片歷時兩年半拍攝,以60年代台灣加工區女工為主角,揭開一段輕工業時代,底層人民用生命與血淚所譜寫的故事,也完整重現了早期加工廠內、勤奮勞動女性的身影。
2011-03-23 12:47:05
圖博館
超越後殖民理論
作者: (美)小埃•聖胡安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內容簡介
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審視后殖民主義理論,並反對建構后殖民主義的傳統,認為后殖民主義歸根到底是一種帶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學術思潮,它所討論的核心問題是話語權力和解構主義。在論證過程中,廣泛引用馬克思、葛蘭西、巴赫金、阿爾都塞、弗雷勒,以及其他激進民主傳統中的代表理論。
  小埃•聖胡安(E.San Juan Jr),1938年生於菲律賓馬尼拉市,1965年於美國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種族等研究,后任職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哈里•蘭莎姆研究中心(the Harry Ransom Center,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其作品已被翻譯成德文、俄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其代表作有:《批判與社會轉型》、《在菲律賓的帝國主義與革命》、《馬克思主義與人類解放:盧卡奇文選》等。
  目錄
  第一章 質問與干涉:誰為誰形象代表?
「后殖民主義」聖痕的概況
原教旨主義的「撒播」
讓法農目瞪口呆
探索說話主體
曼楚:對權力說真理
詹姆斯:去領土化的個人主義
巴羅斯:轉型的希望和意志
冷漠的標記
  第二章 相對於菲律賓革命實踐的后殖民理論
后殖民主義變革
「教化」話語的生產
鑄造反抗的形態
想象的抉擇:誰之危險?
  第三章 「無法言說」的庶民:來自葛蘭西、納瓦勒•厄爾•賽阿達維、
弗雷勒和西爾科的教益
歷史中的基本話語
階級「自殺」
庶民反抗的多種形式
教與學的辯證法
關於發源地
  第四章 多元文化的想象:挑戰種族主義的認同與意識形態
對種族主義的剖析
抑制多元文化
商品形式的冒險
超越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分裂
干預的起點
  第五章 重溫「內部殖民」:美亞文化形式與種族話語質變
從泛族裔到全新的辯證聯盟
種族對話的價值形式:當前美籍亞裔的文學批判
  第六章 全球化,對話的國家,離散族裔
定位民族的形態
流浪的軌跡
「實踐意識」的武器
鑄造遣散
  第七章 超越后殖民理論:詹姆斯著作中的群眾路線
辯證法的化身
三足鼎立的新世界
社會主義抑或野蠻的資本種族主義?
權力歸於人民
  第八章 想象帝國的終結:危機與突圍
政治人物
重溫世界革命的夢想
暴風雨的前夜
進兩步,退一步
旅程的開始
2017-04-08 11:27:13
圖博館
文化翻譯:後現代、後殖民與解嚴以來的台灣文學
劉亮雅 中外文學 ; 34卷10期 (2006 / 03 / 01) , P61 - 84
  摘要
自一九八○年代中期以來,在台灣文學場域裡先是有後現代,接著則是後殖民引領風騷,兩者很長時間各擁一片天,彼此角力或合作,時而產生中間混雜地帶。參與後現代與後殖民熱潮者從學院裡的外文系、比較文學、中文系等科系學者,到新銳或重量級文學家、批評家,到主導文學風向的副刊、雜誌、期刊、出版社主編與編輯。後現代與後殖民理論都來自西方,引進台灣必然涉及文化翻譯問題,以及它們與台灣既有的思想和傳統的連結關係。尤其後現代,甚至引發移植方式適切性的論辯,廣泛來說後者也屬翻譯問題。本文試圖對後現代與後殖民的翻譯效應做歷史脈絡式的研究,並探索此文化翻譯如何主導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兼及放到文化層面看待此文化翻譯。我將探討:翻譯的後現代與翻譯的後殖民涉及了哪些論戰、議題、效應和影響?兩者所激盪出的多元身分認同又包含哪些議題和交鋒?而媒體和出版生態在後現代與後殖民熱潮中扮演什麼角色?又如何影響了文學書寫?

機會主義的經典人物陳芳明 by古遠清 (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

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的陳芳明,2011年11月2日在台北舉行他的新書《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卷(聯經出版公司)發佈會,引來一片掌聲和罵聲。陳芳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學者?
  吃國民黨「文藝營養品」長大
陳芳明在大學讀書時,是「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所舉辦的「戰鬥文藝營」的風頭人物。他的老師啞弦在事後回憶時,含蓄地指出陳芳明是吃過國民黨「文藝營養品」成長起來的文藝青年。正因為如此,他年輕時堅守一個中國原則,心儀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學,最瞧不起的是所謂台灣文學,認為吳濁流主辦的《台灣文藝》是如此「瘦脊」和粗糙,遠遠比不上中國30年代文藝。基於對「台灣無文」的偏見,他對充滿中國意識的餘光中詩作高度迷戀,以至成了餘光中的「護院武師」和頭號餘光中研究專家。
1974年9月,陳芳明到美國華盛頓大學求學時,給自己定位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大中國沙文主義者」。這可從他1971年參加《龍族》詩社及由他起草的《新的一代新的精神》可看出,陳芳明所崇尚的是地道的中國作風中國氣派。
  高戰鬥性高焦慮性的台灣意識論者
正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批評的解剖刀「特別銳利而且偏鋒」的詩評家,自從在美國讀了外國人柯喬志宣揚台獨的書《被出賣的台灣》,和通過秘密通道結識了海外台獨精神領袖彭明敏,
2017-04-08 11:29:43
圖博館
台灣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文學專題
台灣的後現代主義研究史及其「再問題化」

後殖民表示著殖民的終結或者再延續,終結的是政治上的,然而文化、經濟是無法完全根除的,只能再延續,而後現代這樣的文化情境,正是後殖民情境中無法根除的文化現象,所謂的後現代,也不表示是現代的終結,而是將現代導向一種不確定的不確定性之中對現代進行抵抗,可說是現代的延續,而非終結。
  誠如廖炳惠的觀察台灣的後殖民和後現代都不是純粹的,這其中當然有複雜的歷史因素,使得台灣的後殖民和後現代形成一種難以區別的狀況,陳芳明認為,後現代文學一詞並無法概括八○年代以後發展出來的台灣文學,他認為,要討論今天文學的多元化現象,必須把文學作品放在台灣社會的脈絡中來閱讀。陳芳明將台灣的文學放入台灣殖民史的角度來觀察,認為台灣的文學應該是殖民文學,因此,他認為八○年代後的文學盛況,很難定位為後現代性格,所以他以後殖民文學來概括八○年代台灣文學百花盛放的現象。而劉亮雅則認為後現代及後殖民都是被譯介入台灣,本來並不屬於台灣的,而劉小新引用伊果頓《後現代主義的幻象》中對後現代主義所提出的重要疑問—後現代主義對快感、碎片、身體、無意識和大眾化的關注究竟能否指出一種新的政治前途?
  如果後現代是具有政治意涵的,那是否可以概括八○年代後期勃興的眷村文學、原住民文學、環保文學、同志文學這些多元多種多樣的台灣文學呢?這真是個大哉問,現實的情況就是,台灣曾經是被殖民的國家,這是怎樣也無法抹滅的符號,這樣的殖民不侷限於政治上的殖民,而在經濟、文化方面也宰制了台灣,這其中牽涉了意識型態的變造與馴化,知識的生產與文化再製也與殖民息息相關,就連後殖民主義理論的奠基之作《東方主義》亦是吸收了西方的文化養份的東方的邊緣知識份子薩伊德寫出來的,東方的知識份子能夠不靠西方的文化或是其它的支持而創造出一個新的理論嗎?並且被西方認可嗎?如果薩伊德的理論不是被西方鑑定過,並認可的,會有可能只靠邊緣如薩伊德這樣的知識份子就可以迅速傳播第三世界嗎?
  後殖民社會有一個重要的特色就創新、重建,但也有對於創新、重建可能失敗的焦慮與恐懼,也就是說獨立的期望同時也是一種沉重的歷史重擔。為了抗拒遺忘,所以就產生重建記憶的書寫,像是新歷史主義的大行其道會不會是為了遺忘或是抵抗過去而書寫的呢?
2017-04-08 18:26:04
圖博館
這是台灣異於西方沒有被殖民過的現代社會所產生的「後現代」情調所最大的不同之處,但值得注意的是,後殖民的興起很大的一方面在於解構霸權,從邊緣出發,去中心,所以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即使國家內部本身未被其它強權殖民過,但是其內部還是會有強權/弱權之間的內部歧異,譬如黑人與白人之間不對等的權力便會引發推翻霸權的邊緣聲浪,推翻之後的重建新的黑人秩序和曾被殖民的國家所面對的不正是相同的問題?我的疑惑是會不會其實西方也沒有真的純粹的後現代,其中也挾雜了後殖民的成份?而後現代或是後殖民這樣的問題,其實不是曾被殖民國的國家所專屬的呢?
  〈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課程報告
授課老師:陳建忠 教授
報告者:白依璇
  ●題解
廖炳惠一文,主要是指出台灣文學有過度在意「後現代」還是「後殖民」的傾向,於是他由西方理論脈絡切入,認為「後現代」的理論框架,其實並未有一定的定義,因此我們不必有在「後殖民社會」中談「後現代」去中心的焦慮,而廖文本身亦有傾向「後殖民」的意味,只是如何開闊地看待台灣文學中「後現代」,是他更急欲解決的,換言之,包含多元文化的多中心,則是他所期望的願景。
  ●摘要
※ 一九八七年,台灣解嚴後,多元文化活絡,使用理論亦多元生發,然而在此過程當中,理論的詮釋、爭奪與使用,也就是形成發聲權力的競逐。
※ 這十年間來,以「後現代」傳播最為明顯。
※ 一個後現代主義生成的後蔣時代:八○年代末期,後現代在台灣走紅。
※ 進入八、九○年代,「後現代」受到「後後現代」、「酷兒理論」、「後殖民理論」及「後李登輝時代」的挑戰,而逐漸式微。
  ※ 在上述的背景框架下,論者提出五個問題:(頁四四─四五)
(一) 何以有人會認為「後現代主義」不再適用於環球與本土之文化評論中?
(二) 台灣是否屬於後殖民情景?
(三) 必須揚棄後現代,才能談後殖民的問題嗎?
(四) 有可能重建後現代之批評譜系,以便彌補種族中心論及認知條件之局限?
(五) 如果當前歐美的後現代與後殖民理論均不確切,無法具體描述台灣社會,這兩種思考方式,能提供什麼借鏡?
  ※ 多個後現代主義者,被互相指涉的狀況:如詹明信、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布希亞(Baudrillard)或哈伯瑪斯(Habermas)的學說。
2017-04-08 22:55:46
圖博館
九○年代初期,許多論者指出後現代趨於疲乏,例如:諾貝爾文學獎帕茲(Octavio Paz)認為:「把目前的景況稱做『後現代』,還是依照現代定位;這樣就是掉進直線狀時間的陷阱,而這卻是我們已經擺脫的敘述形態。(轉引自頁八六)」等諸如此類的反思,在國外有多位學者提出。
  ※ 以台灣文學、文化作為切入點:陳芳明認為八○年代台灣才進入後殖民時期。廖炳惠指出自己有條件贊同,因為陳的主要批評對象是去主體中心的運動,他並未完全否定後現代主義的流動變異性及其美、法社會內外的詮釋空間。
  ※ 陳芳明的脈絡為:後殖民主義強調文化主體之重建,透過敘事去記憶、架構本土歷史,不容後現代主義加於此,乃至於造成涵納及淹沒的可能。
  ※ 廖炳惠的回應為:陳芳明的批評主要是針對台灣某種後現代主義的版本,簡化、去歷史脈絡的後現代通俗版。論者更進一步地認為,這種見解暗示了對於歐美歷史座標的批評,因為國內文化人士大多移植於此(即:美國,甚至中國),忽略了本土內外的殖民發展情境。
  ※ 廖炳惠再提問:「後殖民」是否也以歐美特定歷史為其座標?而且與新殖民主義(或文化帝國主義)產生錯綜的共謀與對話關係?台灣的「後殖民」情況能與印度、非洲、南亞、中南美洲的後殖民經驗相提並論嗎?如此一來,後現代主義的晚近發展是否可提供出路或至少某種程度的再思索?或者,換另一種方式來說,若台灣既不能用後現代也無法用後殖民的架構去適當描述,那麼我們如何對待這兩種理論陣營不斷修正的做法,勢必將揚棄,另起爐灶?或以寄居、挪用的方式,與之對質?並把「翻譯的後現代性」(translated postmodernity)此一未完成的計劃,針對翻譯於不同語文社群中的番易、變動,重新發明其文化對應物之政治意涵,再深入探討?(頁四八─四九)
  ※ 台灣後殖民情境的多重曖昧性:在「祖國」被視為漢奸,又有時也藉著「日本人」的名義通商,以獲得較大的利益。其次,台灣一直被視為邊陲位置,從清廷割讓到國民黨撤退來台,都是如此的,吳濁流《南京雜感》及其小說《亞細亞的孤兒》都表現了多重流離的失落感。
  ※ 孤兒意識的再延續:一九四七、一九七一年又更加複雜,二二八及退出聯合國是台灣邁向後殖民史的兩大障礙,加上政權不斷造成內部殖民的問題,使得台灣市民社會和公共文化的萎縮。
2017-04-08 22:57:27
圖博館
※ 由於上述狀況,在某特種特定範圍內,某些作家專注於修辭取巧、文類交混以及無法決定性別與國族認同等流動投機的面向上,去敘述眷村族群、政客言行、情色主體、書寫景觀、後設語言等片面真理,這也是陳芳明的批評對象。
  ※ 廖文指出了另一種面向的思考:一九四五年後,台灣未能真正進入後殖民,而後現代成為一種替換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台灣對於後現代的吸收與扭曲,基本上和殖民和後殖民是密切相關的。
  ※ 論者認為以台灣的狀況來說,「不同之現代性」可能更適用,這是為了凸顯出台灣各族群之間的差異,以展示台灣多元文化的圖像。
  ※ 日治時期,台灣留學生、藝術家、文化人士等東京等地旅遊,接觸到各地的中國現代經驗,以翻譯、挪用的方式,帶動台灣公共文化的發展。文化人士(如:吳濁流、江文也、劉錦堂等)的往返之間,構成台灣後現代、後殖民的前導,論者認為這部份可再深入討論。
  ※ 晚近學者提出「抗衡現代性」(counter modernity)及「多重現代情景」(multiple modernities)都可讓我們重新反省台灣的現代、後現代及後殖民經驗,並可延伸到其他地區的華人社群。
  ● 延伸思考:
(一) 就廖文的思考方式,我們會發現廖炳惠認為台灣沒有純粹的後現代主義,而是後現代和後殖民交混的狀況。置入台灣文學的立場來說,台灣文學之中有後現代主義的體,卻只得其體而不得其魂。或是,換一種問法來看待此問題,為何台灣不能有魂體兼之的後現代主義文學,是應該第三世界的身份問題,還是另有它因。
(二) 若如廖炳惠關心的視角切入,後現代和後殖民都必然考慮到現代性的問題。那麼,分開討論了話,在台灣語境下,什麼是後現代的現代性問題,什麼又是後殖民的現代性問題。兩者之間,又如何交混出當前台灣文學中的現代性問題。
(三) 從廖文的行文脈絡看來,台灣政治語境亦被他置入在現代性問題,亦及民主化過程被視為現代化的一環(或者,可以試著討論廖文為何要把政治納入考量)。由此,生成的論點是台灣其實是後殖民社會,但他對於後現代文學有相當包容。換句話說,台灣文學在他的論述下,應採取後殖民式的解讀路徑。那麼,要是我們要用後現代來詮釋台灣文學的後現代主義文學,如此研究將把台灣帶向何處?那麼,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顯然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2017-04-08 22:58:00
圖博館
台灣究竟獨或統,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爭論不休的點,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中將陳芳明與陳映真關於後現代與後殖民之間認定的差異做了一個明確的解說,陳芳明將台灣新文學史上的分期作以下分隔:日治時期是殖民階段;光復後稱作再殖民時期;而解嚴後則是所謂的後殖民時期,再者,他認為後現代主義是舶來品,不適合解釋台灣的文學現況,只有後殖民才是台灣本土產物。關於這點,劉亮雅認為陳芳明沒有明確分開文化與政治上的後殖民。
  對於統派的人(諸如陳映真、呂正惠)而言,不認同陳芳明的說法。站在左翼統派的觀點,台灣文學分為諸多面向,實可視為後現代而非後殖民。對於國族上的認同差異度,自此可見。廖炳惠站在較中立的角度,融合雙陳觀點,明確點出認同中國的人自從1945年日本投降後,就是後殖民;而本土派以1987年解嚴開始視為後殖民階段。廖炳惠提出較有見地的是在眾多討論中,大家忽略了原住民這一環。
  總的來說,劉亮雅追隨廖炳惠說法,採取較中立的態度;後殖民主義有著本土反抗精神,其論文以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就已經有後殖民主義,而後現代主義雖然是舶來品,在台灣有被誤用的情況,但是卻也挑戰著戒嚴體制的一元化為論述基準。
……….
  越談不清楚的問題越多人參與談論,對我來說,上次的混戰發生在王文興,而這次發生在後現代的討論又更為混亂。
  關於臺灣文學中後現代主義的內涵,每一個評論者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路脈絡,或有人相信臺灣已臻於後工業及高度資本主義化社會,將後現代在臺灣的發生及發展視為理所當然者,如:羅青;也有人認為臺灣的後現代主義因歷史背景與後殖民主義緊密糾葛,如:陳芳明、劉亮雅等,不過更為有趣卻不免令人眼花撩亂的是,即便是這些論者雖然都同意臺灣的後殖民與後現代之間具有複雜關係,但兩者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大家仍是各有見解,而這些見解有時還無可避免地挑釁了相同立場戰友們的論述。
  不過這些同中有異的現象出現倒是一點也不奇怪,畢竟不論是後現代主或是後殖民,在概念上都是舶來品,就算與臺灣的歷史背景或社會實況都能產生或多或小的肆應關係,但他們的原初概念多半都是引介而不是發自臺灣本身的,當然也就無可避免地產生了許多論者所提及的「翻譯」問題。但事實上,「翻譯」即「再造」,原本不屬於臺灣社會脈絡的概念在引介的同時必然與原初產生差異。
2017-04-08 22:58:37
圖博館
就認識論而言,為了使讀者了解這些外來的概念,譯者必須從自身的社會脈絡中找尋恰當的服膺物件,才能透過物件媒介使讀者對其所欲引介的想法有所想像及理解,因此,某程度來說翻譯是另一種創造,而讀者其實接收的是帶有相當翻譯者色彩的再現。這種情況或許可以用來說明現階段臺灣文學中,關於後現代的眾說紛紜,論者為了向讀者說明所謂的「後現代」,因此從「所身處的社會脈絡中」搜尋適合的解釋,論者當然無法跳脫自身經歷,也就無怪乎,羅青以為臺灣的經濟環境足以發展後現代,而陳芳明、劉亮雅、廖炳惠、廖咸浩等也各自演繹了後現代與後殖民之間的關係。
  更穿鑿附會地來說,這樣的翻譯現象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演繹了臺灣的後現代及後殖民:論者在跨界接收外來概念的同時,臺灣的後現代及後殖民並未全然地嫁接理念原型,透過翻譯,論述(有意或無意地)偏離了原型中心;同樣地,透過翻譯,論述(有意或無意地)建構出更適合用於解釋臺灣的理論主體。然而,或許是因為論述的時間不夠充裕,即便參與的論述量極大,但是缺乏了時間的沉澱,許多討論仍就擺盪不明。當然也可能不是時間長短的緣故,很有可能不論花上多久的時間,理論只會更加繁雜而不是沉澱,畢竟臺灣社會結構在短時間之內快速更迭,擁有繁複的政治、經濟、族群等異質性,致使不同的論者將對後現代及後殖民進行不同的解釋,在去除理論原型的同時建構出不同的論述途徑,然後大夥將永遠離同一個討論平台越來越遠,這也無怪乎現今從理論到作品,各自展演出了絢爛多樣的景緻,但在他們之間對話的可能性似乎又不如各說各話,即便是最為明顯的諧擬、戲仿也未必提供了原典開口的機會,而這樣的情況,臺灣的後現代主義尤其如此。
  究竟何時可以結束這一場混戰呢?還是混亂(駁雜?!)就是後現代該有的樣子?(其實我比較想打句點。)
http://tai.tl.nthu.edu.tw/stu/viewtopic.php?CID=26&Topic_ID=19
2017-04-08 22:59:14
2H2D
2020-01-12 15:02:51
AL
你說肚臍
我小時候看 是 寫 咖撐 哩
2021-01-30 10:31: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