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周美玲導演的《刺青》雖比一些學生/少年型的同志電影來得有深意,但仍是偶像劇化的假同志之名電影,這不只是飾演視訊女郎小綠的楊丞琳乃當紅偶像劇演員,而是《刺青》的題材:視訊女郎/刺青,乃是與電影(的表面)主題「女同」無必然關係,只是投電影主要觀眾「青少年」的次文化所好(釣魚網警和竹子的日籍父親/師傅,更是)去掉這些換成其它「男同」…等,也無礙《刺青》的真正主題「離棄」(兩女均因父母離棄而自小產生情愫)「愧疚」(當情愫變成情慾之夜,竹棄弟與綠約會,弟因地震嚇成解離症,竹對弟有愧,竹求日師教刺青,除剝下被塌瓦壓斷之父臂上象徵邪惡的金色人皮「地獄花」(後高掛刺青店牆面為鎮店之紋不得再複紋),並於手臂紋出同花以供弟記憶被塌瓦壓斷之父臂,同時竹則棄綠而去)「寬容」(重逢後掙扎於綠與弟之間的竹,最終選擇幫綠另紋象徵善良的白色「茉莉花」,弟怨而墮地獄花谷重度昏迷,綠則怒而踩毀地獄花,病床上的弟就醒了)「真愛」(片尾竹約綠刺青店見),未免重蹈販賣愛情萬歲之意味,畢業於政大哲學系的周導實在有愧於哲學之反思本質!(難怪周之20集電視劇《死神少女》片尾仍難免「重生」的尾巴!)
http://www.fun.tv/vplay/m-33776
周美玲劉芸后
周美玲之大躍進【刺青】 作者:彌勒熊
這部電影除了得到今年2007年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影片,為台灣影壇爭光之外;對於導演周美玲來說,更是意義非凡,改編自其身邊周遭真實人物的故事,除有一吐她胸中塊壘的快感,及為台灣女同志發聲的氣味,更是她個人導演功力的大躍進。
前作【豔光四射歌舞團】她身為女性之隔閡與尷尬角度明顯可見,這次成功的由楊丞琳、梁洛施、是元介、沈建宏、謝秉翰一干優秀的年輕演員來詮釋,這部帶有濃濃自傳體氣味的佳作,明星的光環與專業表現,在攝影劉芸后與她的通力合作之下,讓這部電影散發驚人的神采,更加“豔光四射”。
當然不是內容的俗豔,其實它沉穩的可以,雖然楊丞琳仍未脫離偶像式的表演,但與梁洛施一派的冷相對比之下,兩人的互動更為對方角色注入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而刺青主題與刺青師竹子(梁洛施)父親死亡、弟弟的意外以及她壓抑的愛情,呼應的恰到好處,人生一切的烙印,竟如刺青般的錐心刺骨、痛到心靈深處直叫人無處吶喊!
而導演貼近現代社會脈動的網路文化探討,也讓觀眾有相當大的共鳴,對現今台灣人來說,網路已成為必需品,當夜深人靜時,唯有你自己面對眼前冰冷的螢幕,卻上演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寂寞孤獨,人們為溝通成就的發明,卻造成人際關係更加的疏遠、距離,這真是一件諷刺的事並值得人們自省一番。
雖然台灣影壇的蕭條是大家共見,當然這是很多因素所造成,但同時我們也樂見一些年輕導演一一出線,為大家帶來新一代的題材,新一代的觀點。曾有一位資深影壇前輩提到:「異性戀作者角度的平板,反而是同志朋友的作品,常常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新創見」,以此觀之,確實如此。
個人在此,除了為周導本作幕前幕後製作團隊此番傑出表現喝采,更希望她能秉持著自己獨有的特質,為大家再創作更優秀的作品!我深深祝禱與期盼著!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review/d/a/070403/3/6iq.html
《刺青》:周美玲的同志電影
周美玲,台北基隆人。畢業於政治大學哲學系,卻以擅長拍攝紀錄片而聞名。早年的紀錄片作品有:《飄泊的港灣》、《斷曲》、《獵人頭祭的故事》、《雪山歷歷》、《走找布袋戲的老藝師──一代女頭手江賜美》、《傳說》、《黑暗視界》等,屢獲金穗、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等獎項,也常受邀參加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際影展。
在這些紀錄片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出品的《私角落》。周美玲以身為女同志的立場,和她的同志愛人劉芸后,共同執導這部紀錄同志酒吧的影片。內容敘述一家同志酒吧,由於不堪警察臨檢,因而關門大吉的前後經過。全片貫穿同志愛情的喃喃細語,可謂詩意盎然。本片曾在2002年「台灣國際雙年展」中,榮獲「台灣獎──評審團特別獎」。她所執導的另一部紀錄片《極端寶島》,則同時榮獲「國際競賽類──評審團特別獎」,可謂雙喜臨門!
而在劇情片方面,早在1996年,就拍攝過描寫變裝皇后的《身體影片》。但在這部只有62分鐘的劇情片中,周美鈴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同志導演身分。
出品於2004年的《豔光四射歌舞團》,雖然還是以變裝皇后為題材,但卻是真正的一部(男)同志電影。影片中,極盡聲光之美地,把炫麗多彩的送葬歌舞團,和漁民的海上生活、葬禮的繁文縟節巧妙地互相結合,成了一部淒美的、集聲光之美的(男)同志電影。特別是影片最後那場以慢動作拍攝的葬禮舞蹈,更達到了令人難忘的藝術境界。
這部電影的藝術成就,受到國、內外影壇的注目,除了榮獲國內「第41屆金馬獎」中的「年度最佳台灣電影獎」、「最住造形設計獎」、「最佳電影歌曲獎」之外,還榮獲了加拿「溫哥華國際影展」龍虎獎競賽入圍、德國「漫漢姆國際影展」入圍、韓國「釜山國際影展•亞洲之窗單元」入圍、英國「倫敦國際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入圍、韓國「首爾CJ國際獨立製片影展」「Audience Award」獎。
然而,《豔光四射歌舞團》這部同志劇情片中,仍然脫不了周美玲所熟悉的紀錄片色彩。影片中,花了很長的段落,來「紀錄」前面所說的葬禮舞蹈。整部影片也讓人以為是,這個叫做「豔光四射歌舞團」的活動全紀錄。另外,由於主角是一個變裝的女性化男同志,有時很難弄清楚導演所要詮釋的,到底是男同志的戀情或是女同志的戀情?
今年初(2007年3月),周美玲導演所推出的劇情片《刺青》,則令人有大異其趣的驚喜。影片描寫的雖是兩個女同志的戀情,但內容其實比起《豔光四射歌舞團》的單純同志戀情,要來得豐富許多。紀錄片的色彩沒了,女同志的角色詮釋又是周導演所熟悉的。因此,這是一部更值得讚嘆的(女)同志電影。它的藝術成就,也獲得了國際影壇的肯定。當它參加2007年德國柏林影展時,撼動了影展選片人威蘭,因而入選柏林影展的「電影大觀」單元,並榮獲「泰迪熊獎」最佳影片獎。後來,也受邀參加了香港電影節、意大利都靈同志國際影展、米蘭同志國際影展等。
《刺青》所要傳達的理念其實相當複雜,有父女、姐弟的親情,有描寫被父母遺棄、失去家庭溫暖的孤獨童年,有青少年族群有關色情網站、打群架等社會問題,當然,也有女同志的熾烈戀情。
但歸納起來,電影裡不外兩條故事線索,一條敘述中年刺青師傅竹子(梁洛施飾),如何在一場大地震中失去了父親,弟弟也因為突遭巨變而失智的故事。另一條則敘述少女小綠(楊丞琳飾),從孩提時期就暗戀竹子,兩人失散多年後,卻又因為從事視訊女郎,因而重新尋回童年愛人(竹子)的過程。
而促成兩人重逢的關鍵,則是竹子手臂上的刺青,那是一株名為「彼岸花」的花朵。
彼岸花,是日本人對紅花石蒜的稱呼。佛典中,稱為曼珠沙華,是天上的花種。但在日本,則傳說紅花石蒜原為陽間之花,為了要安慰亡靈,發願墜入地獄,卻被看守地獄的鬼神趕了出來,只許長在通往地獄的幽冥路上,特別是生界和冥界的分界河──忘川河畔。紅花石蒜因而被稱為象微死亡的彼岸花。在日本的古老傳說中,彼岸花盛開一千年,萎落也需一千年。
竹子是台日混血兒,當她還在唸中學時,她的日籍父親,在一次大地震中葬身瓦礫堆中,只剩下一隻有著彼岸花刺青的手臂,伸出瓦礫堆外。竹子的弟弟,呆座在瓦礫堆前,看著父親那隻刺青手臂,從此,成了失憶兒,所有過去的大小事情全都忘記,只記得父親手臂上的刺青──彼岸花。
大地震那一夜,竹子正和一位女同學,在外作愛。她責怪自己,以為弟弟的失憶和自己不在家有關,從此對同志情抱持冷漠、排斥的態度。為了讓弟弟恢復記憶,竹子也在自己的手臂上,刺上和父親一模一樣的刺青──彼岸花。
事隔多年,弟弟長大了,但並沒有拾回失去的記憶。竹子成了刺青師傅,卻依舊過著壓抑自己情感的孤獨生活。直到遇上視訊女郎小綠,才又攪動她的原始情欲。
電影裡另一條故事線索則和小綠有關。小綠是個從小被父母遺棄的孩子,與祖母相依為命。也許缺乏管教吧?長大後,成了在電腦螢光幕前,表演色情動作的視訊女郎。為了讓「生意」興隆起來,她準備去刺青。就這樣,她來到了竹子所開的刺青店,並被掛在牆上的一幅彼岸花刺青圖案所吸引。童年那段暗戀竹子的甜美記憶,也因而在心裡活了過來。她想起當時暗戀的竹子手臂上,也有相同的彼岸花刺青。她知道,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童年愛人──竹子。
然而,當小綠多次暗示竹子是她童年暗戀的同志愛人時,卻因為事隔多年,竹子並沒有意會到這段天真的童稚戀情。
小綠要求竹子,在她的手臂上刺上彼岸花,因為那是她童年的美好回憶,就像那是竹子弟弟對父親的痛苦回憶一樣。然而,竹子卻不肯為小綠刺上彼岸花。一者她認為那是父親的圖騰,只能屬於父親和自己所有。二者她認為那是不祥的死亡象徵,不能隨便刺在別人身上。而更重要的是,竹子認為:「每一個想要刺青的人,都有背後的一則故事。」──那是她的刺青師父,教導她的刺青哲理。想要刺青的人,不一定意識到自己想要刺青的背後,存在著一則故事。但刺青師傅必須設法找出這則故事,才能為人刺青。因此,在還沒有找出小綠為何要刺青前,竹子不願冒然為小綠刺青。
最後,在一次視訊表演中,竹子看到螢光幕上的小綠,正在唱著一首名叫〈小茉莉〉的歌曲。那是小綠童年邂逅竹子時,竹子為她唱的一首歌。竹子猛然勾起這段早已忘記了的回憶,她終於知道小綠想要刺青的「背後故事」了!
竹子於是把小綠找來,在她的手臂上刺上幾朵潔白的茉莉花。小綠找到了自己童年所暗戀的同志愛人,竹子也解開了長年的情感死結,開始接受一直被她自己壓抑的同志戀情。
無疑地,這是一部說了很多故事和哲理的電影。女同志的戀情是它的主軸,但不能只從這個角度來看待這部電影,否則就糟踏了導演和編劇的苦心。
電影裡有一個男同志帥哥──阿東(是元介飾),可惜戲份不多,而且扮演負面的刺青角色。他想刺青的「背後故事」是:沒有信心的自己,試圖藉由雙臂上的雙刀刺青,來突顯自己的勇猛有力。但諷刺的是,最後卻在一場格鬥中,被人砍下了雙臂。事實上,阿東這個角色,是可有可無的。他正面的同志角色,並沒有被發揮。
另外,彼岸花應該是血紅色的紅花石蒜,但在電影裡卻成了黃花石蒜,刺在手臂上的彼岸花則偏於白色,成了白花石蒜。石蒜原本就在白、黃、紅等多種品種,但在日本,傳說中的地獄之花──彼岸花,卻是血紅色的紅花石蒜花。這也許是這部電影美中不足的地方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yallen25/post/1288957391
刺青:五彩鮮豔的周美玲物語
算算這是我看過周美玲的第三部片,第一次看的是《豔光四射歌舞團》,下一部是《極端寶島》,雖然其實《極端寶島》發行的時間比較早,但是作為一個極弱小的觀影後輩,我對這些小眾藝術電影 follow-up 的時間還不到三年,對周美玲之前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的創作生涯極不熟悉,「周美玲」這個名字是某天新竹影博館放映有演員隨片巡迴宣傳《豔光四射歌舞團》的時候聽到的。而在那之後,我才看(注意)到她的《極端寶島》。而周美玲作為一個紀錄片出身的劇情片導演,她的作品非常左派,這是一點也不令人訝異的。這個特點在《豔光四射歌舞團》跟《刺青》的劇情設定上都可以看出來,某種程度上這兩部片是非常類似的。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刺青》是她第一次起用專業演員的片,和之前《豔光四射歌舞團》用的都是業餘演員不一樣。這點造成的差異之後再說。
總之《刺青》也跟《豔光四射歌舞團》一樣,是非常「周美玲」的片子,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她個人的風格。先講講片子以外的東西好了。
講到周美玲,她實在是一個相當熱血的導演。自掏腰包拍了很多紀錄片不說,似乎連房子都為了拍片拿去抵押掉了。《豔光四射歌舞團》的經費好像就是這麼來的,但是即便如此,她還是很海派的請後生演員吃飯什麼的,完全不會因為預算很緊所以就東省西省。這次雖然有拿到輔導金,不過我想她自己應該還是有貼些錢吧?就是為了她這種「愛電影不要命」的執著,我才一定要上戲院贊助她兩百塊票房。這是為什麼今天在看完《Borat / 芭樂特》之後會選擇看她的《刺青》而不是附近真善美的《近距交戰》。
另外,僅就這兩次看周美玲的劇情片放映來說,我觀察到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雖然這片「理論上」應該要滿冷門的,不過實際上兩場的觀眾都滿多的,在新竹影博館放映的那一場《豔光四射歌舞團》上下兩層都坐滿了人,而今天在絕色放映的《刺青》則是只剩下第一排還有空位。新竹影博館的那場《豔光四射歌舞團》很明顯很多觀眾是周美玲的粉絲,似乎是台北台中台南新竹這樣一路跟著影片放映跑過來的。許多人有相關產品(原聲帶、海報等)不說,提問的時候也表示都看過電影很多次。至於《刺青》在西門町的那場,則是好像很多人根本不曉得這是怎樣的電影就來看了,電影放映間坐我旁邊的兩個年輕女生似乎因為一直看到預期以外的畫面而誇張的大笑,弄得全場都跟著一起笑(按:就是那兩個女生笑完,大家笑那兩個女生這樣...不過她們好像沒注意到,還是很開心的繼續笑...),而放映結束之後坐我前排的一群同學裡,其中一個人則跟另一個人抱怨說「被你騙來看這不知道在幹嘛的片了」「前一天才看完《300》今天看這個特效很假的電影真奇怪」「應該用租的就好了」之類的話。感覺上好像很多人是被楊好緊跟梁洛施騙進來的。不過無論如何,周美玲的電影人氣出乎意料的高是肯定的。所以,閒話講完了,接下來來講講到底什麼是周美玲風格好了。
前面說,本片充滿導演周美玲的個人風格,這基本上是從她的前作《豔光四射歌舞團》延續下來的印象:攝影很棒,音樂很用心。這大概是周美玲電影裡面最容易觀察到的兩個特點,前作《豔光四射歌舞團》因為是描寫電子花車變裝皇后的故事,既然是歌舞團,音樂自然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事實上《豔光四射歌舞團》的配樂與主題曲不只是不錯而已,基本上我認為它是我近年來看過的台灣電影裡作的最好的配樂。而《刺青》在配樂的選擇上,也延續了前作的傳統,有著非常好聽的主題曲跟不俗的配樂。雖然現在一下子找不到前作《豔光四射歌舞團》的製作名單,不曉得它的配樂到底是誰作的,不過殘存的印象告訴我周美玲是找個某個台灣樂團界的人物幫她寫的曲,《刺青》的配樂似乎也是這樣,配樂昆蟲白、陳建騏、張見宇似乎也都是混地下樂團的人物,雖然他們平常寫的曲不是配樂,不過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反而不會像一些平庸的配樂一般索然無味、平淡無奇(例如很多電腦遊戲的配樂),而是以一種較為陌生的樣貌出現在觀眾面前,變成帶有些許粗獷新鮮感的配樂。許多橋段的配樂不止切合畫面意圖營造的感覺,還很有存在感、不使用傳統的樂器形式演奏。大概就是這樣所以給人一種新鮮感吧,不常見的配樂形式。
而音效跟配音的部分就相當的不怎麼樣,除了現場收音的部分之外,大概都只有...學生畢業製作的水準而已。例如最後面踩花的部分、弟弟哭的部分,都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這個聲音跟畫面是兩回事」...不過我想這大概很難說是杜篤之的錯,因為要弄到完美會很花錢,但是既然周美玲不是這麼的有錢,本片也非跨國投資的大製作,需要音效或 ADR 的地方又很少,在花大筆銀子取得效益不成比例的狀況下,會有現在這樣的結果一點也不奇怪。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這一片的特效上,由於特效使用的部分很少,所以沒有採用非常昂貴的「專業」設備或人員處理,感覺上很像 After Effect 還是什麼的隨便合成一下就算了...得到的結果就是很假,很明顯是合成的這樣。特別是在好萊塢完美合成特效已經滿山遍野的時候,被養刁的觀眾眼睛更輕易就能分辨出真假的界線。不過講是這樣講,在聽到同一場某人看完電影之後說出「這部片(砍手的那部分)特效跟《300》比起來實在是差很多」的時候,還是很想給他巴下去...《300》可是花了幾百萬「美金」在特效上啊!《刺青》的特效大概只要十萬「台幣」就能打發了吧,這種花錢的差異怎麼能比啊...
至於攝影,我必須說,就是非常的棒。當然沒有好到像何男宏掌鏡的《歌舞中國》那樣行雲流水到快要飄上天去,但是還是非常高水準的演出。原則上跟《黑眼圈》或《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類似,幾乎每個鏡頭都可以直接拉出來當一幅 still photography 展出,直接拉出來印成明信片就可以當成劇照用了,不用像其他攝影較為平庸的電影一般還要特別去拍平面劇照。片中絕大多數的構圖都符合一般攝影上的幾個規則:黃金分割、框線等等,更重要的是攝影劉芸后並不只是傻傻的照著規則做,絕大多數的畫面還有考慮到重心分配的問題,配重下來的結果並不會出現「人物嚴重偏向某一邊」的狀況,整體構圖相當均衡,不會給人奇怪的頭重腳輕感。
楊丞琳在左 1/3 的地方,但是右邊因為有梁洛施所以並不會空空的,配重完美
謝秉翰在下 1/3 處,但是整個畫面被隔板框住,而且他的手向上伸展,再上面又有刑事警察局的標誌,所以也不覺得上方空洞
講到本片攝影就不能不提一下美術指導跟布景設定,這部片攝影能這麼成功美術也幫了相當大的忙。周美玲的電影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畫面相當的華麗,顏色非常豐富。而美術指導翁桂邦在本片中也完美的達成了周美玲的要求。楊丞琳的房間、梁洛施住處的小花園、梁洛施工作室的牆壁等等,這幾個主要場景的顏色都很鮮豔豐富,漂亮到給人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而事實上周美玲也意圖用這種不真實感去對比其他背景的真實之處(例如楊丞琳房間的角落、楊丞琳、梁洛施小時候的家)。
而本片的運鏡跟剪接則是相當典型的現代手法,明快而順暢的剪接、換幕,一句話講完很快很乾脆的就「刷」一下切到下一幕去,戲演完了就切換,整體敘事相當緊湊,跟 Abbas Kiarostami 或 Bela Tarr 這種沒事老愛放什麼十分鐘固定鏡頭景的另類(或說,自然派)現代導演不一樣。周美玲說故事的方法基本上很現代,而且是有點商業片的那種現代,兩個人對話中間基本上都是一直切來切去的狀況,A 說完一句鏡頭就切去看 B,然後再切回 A 繼續講這樣的頻繁換鏡頭,很「自然」的運鏡法,因為這差不多就是如果觀眾在對話現場旁觀時視覺焦點移動的方式。所有的鏡頭裡只有一個地方有點怪怪的,那就是最後一次梁洛施跟弟弟坐在小花園裡的戲,有一個 take 是梁洛施從畫面右方走向左方弟弟坐的位置。那一幕很明顯走位有問題,可以觀察到梁洛施在畫面「之中」由靜止開始走動。正常來說梁洛施應該從畫面「之外」走進來,這樣才有真實的感覺...
至於劇本,呃,我想這是這部電影最...的地方。劇本是周美玲自己寫的。當然,以周美玲這樣一個拍左派紀錄片出身的導演來說,劇本題材的選擇或是背景設定是很值得嘉許啦,不管是《豔光四射歌舞團》裡面的走唱變裝皇后還是本片中的女同性戀 + 刺青 & 小混混,主要角色大概都是社會上比較邊緣的人物,這種演出弱勢族群,讓主流社會的觀眾(按:大部分的電影觀眾都是主流社會的一員,不管他們『是不是主流電影愛好者』)知道「原來這些人也同你我一般是平凡人、是血肉之軀、有愛有淚。這種設定的電影不止讓這些主流社會的觀眾注意到社會上還有這些人的存在(如變裝皇后),某種程度上更進行了「去污名化」的動作,讓大家注意到不是只有黑道會刺青,刺青的人也可以是善良的。
但是背景設定以外的其他部分,我覺得就不是這麼完美了。甚至可以說,周美玲在這個地方處理的不太好。
首先是某些橋段的表現手法的問題。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梁洛施跟高中時的女朋友分手時的那個「大雨」,這實在是一個過於老套的表現手法,狂奔(在這裡是踏著腳踏車)的主角臉上的到底是淚還是雨水都已經分不清的這種手法,實在使很典型的狗血,《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劇場版裡面也有類似的表現手法。還有就是楊承琳角色小時候丟下手上電話往前跑的段落。這實在是太「典型」的氣氛營造了,老實講跟本片其他地方的調子有點格格不入,好像突然回到過去還是在看八點檔鄉土劇一樣有種時空錯置之感。還有就是那些個「回憶過去」的橋段,這種手法也滿老套的,不過沒前面那個雨景老套就是。這些「過去」的橋段的效果其實也很能預期,看到畫面切回過去之後大概就能預測氣氛接下來要怎麼推移。不過話又說回來,周美玲在這個「回憶過去」的部分畫面剪接處理是非常流暢的,「現在」與「過去」的時間軸線跳躍非常自然,按著影片敘事看其實很順,但是我一直覺得這裡這樣做有些刻意,縱使它看起來非常的順。
所以這邊就講到我覺得這部片最大的問題:劇本有些地方處理的太刻意了,或者按姚人多的說法,「斧鑿痕跡明顯」XD 不管是是元介角色最後的下場,還是梁洛施角色與其弟弟和其高中情人小時候的遭逢的變故,又或者是楊丞琳角色表錯情的誤會之類,都太、刻、意了。刻意到你會明顯的覺得這是假的,這是寫作出來的劇本,而不是你真實生命中會經歷過的事件。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第一天開車上高速公路就車禍殘廢、第一次搭飛機就弄丟行李。像這樣的設定很「一般」嗎?一點也不。「開了三萬多公里的高速公路結果某一天突然出車禍」「搭了七十萬 miles 的飛機結果某一天弄丟了行李」,這種日常平凡應該無意外的生活中突然冒出的意外才有現實的生活感,像《刺青》裡面周美玲描述的梁洛施高中時的那次變故的設定根本就一點現實感都沒有,跟前面說的「第一次搭飛機就弄丟行李」這種典型好萊塢搞笑片的設定還比較接近...所以我說它斧鑿痕跡太明顯,一個好劇本的戲劇性不是靠偶然中的偶然中的偶然達成的,而是靠平凡中的平凡來獲得觀眾的共鳴。作的太假就流於好萊塢商業片一般了。這個問題在《豔光四射歌舞團》裡面也有一點,事情莫名其妙就結束了,有點太刻意的感覺。
還有就是,這部片的某些過場橋段表現不知道為什麼跟爾冬陞的《門徒》很像...高速播放的天空,太陽升起又落下、雲被照亮又變暗,這種非常古典的過橋場景在《刺青》中也看的到,算是本片一些典型表現手法的另外一個例子。
還有,本片某一個用文字交代的 leading cut 有個 bug...劇中設定的時間是 2006/6~7 月間,但是那個 leading cut 裡刺青店日誌寫的日期卻是 2007/7/15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但是在日誌的內容卻寫「『九月』,客人很多,有 11 人」...希望是我記錯 / 看錯了,不然發生這種明顯的錯誤工作人員實在是該打屁股...內部試片的時候居然沒看出來...
anyway, 在這部電影裡面,周美玲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說本片「成也周美玲、敗也周美玲」,因為本片最成功的攝影、美術、音樂既是周美玲電影的特點,而斧鑿痕跡明顯的劇本也是周美玲自己所寫。不過如果一個新銳導演的片是成也自己、敗也自己的話,那我想有所突破不是太困難的事--畢竟這只是她的第二部片而已,未來的成長是可以預期的。所以就讓我們拭目以待,看周美玲下一部片會是怎樣吧!
總之,對於喜歡看非好萊塢電影的人來說,《刺青》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觀影選擇--如果你喜歡梁洛施,那就更棒了。我個人是希望大家都能進電影院贊助一下周美玲,以期未來能有更多的新星能在台灣電影界發光發熱。
最後,我想講講演員的表現。
梁洛施雖然 1988 年生,現在才 18 歲多,但是她的演技已經非常好了。從《伊莎貝拉》到《刺青》,她的表現非常受各大影展肯定。某種程度上來說她是本片裡面唯一有在演戲的人(當然,那個演楊丞琳角色幼時的小妹妹也算有...楊丞琳角色的奶奶也算有)。不管是笑、怒還是淚,都非常完美的表現出來。
至於楊丞琳,我只能說她真的不會演戲,雖然說她在這部片裡面演的其實滿好的,但是她真的不會演戲。楊丞琳不會演戲這一點可以從所有的哭戲、生氣的戲看出來,在這些戲裡面楊丞琳演的都「太用力」了,一點也不自然,一點也不像真的,反而很明顯的給人一種「我正在演戲」的感覺,非常糟。就算是周美玲很滿意的那場床戲我也覺得不是很好,總覺得只有梁洛施一個人很入戲,楊丞琳的表情既不陶醉也不歡快,比較像是一個把上床當公事的妓女一樣...總之也不太對就是。但是為什麼我還是說她演的很好呢?最大的原因就是,在這部電影裡,楊丞琳大概 80% 的時間都不用演戲,只要做自己就好。基本上周美玲在本片中設定給她的性格「就是」她平常表現在電視螢光幕上的性格,所以對楊丞琳來說,「做自己」就是最好的 acting 了,而且按周美玲的設定來說會是「完美的」acting...是故,她在本片中的表現其實該說是非常好。
典型的楊好緊表情 XD 大部分楊丞琳都是以這種樣貌出現在本片中
至於是元介,因為算是個甘草角色,角色個性平板,戲份不多,不是很能看出表現的好壞。不過我總覺得他有很多角度看起來還滿像 Orlando Bloom 的...是我的錯覺嗎?XD
而楊丞琳角色的奶奶,則是本片最爆笑的存在,延續上一部電影《豔光四射歌舞團》中的那些輕鬆而引人大笑的片段,楊丞琳角色的奶奶在本片中變成最甘草的配角,不過台詞跟動作可能就不是跟《豔光四射歌舞團》一樣是演員自己想的了,而可能是周美玲自己寫進劇本的。我想這大概也算是周美玲風格的一部份,容許好笑的片段存在於一部認真的電影中這樣。
前作《豔光四射歌舞團》裡最爆笑的角色,小胖
至於沈建宏跟謝秉翰的角色...戲份太少了,而且平面得緊,無法評論。
不能說有演技的沈建宏的角色:只要沒表情 + 有點駝背就好了
http://origin2.pixnet.net/blog/post/3645346
台灣女同志印記電影--漂浪青春 Drifting Flowers
『香 香香 有香香 一直有 香香 的花香 在這裡.........』
剛看完《漂浪青春》這部電影,留下的餘韻跟裡面的這首歌的感覺很像。
影片剛開始聽到這首歌的時候,還不知道歌要表達什麼,然後慢慢地,整句歌詞明朗,然後又重覆,於是那花香彷彿也傳到螢幕外面,只要用心感覺,似乎就會感受得到那滿園的花香~~
不同於周美玲導演之前兩部電影《艷光四射歌舞團》、《刺青》最後留下的一點惆悵,看完《漂浪青春》的心情是開朗輕鬆的。隨著火車的前進,隧道及鐵軌一直向後延伸離去,就好像青春及過去的紛擾都已逝;而每個主角望著未知的前方,彷彿都看見自己下一站的目標,也許就正傳達著導演也一直朝著自己心中創作的方向前進。(抱歉我忘記《私角落》的劇情了,但猶記看的時候好像會臉紅心跳,充滿開心)
這部影片很貼近台灣女同志整個族群過去幾十年的記憶,不僅是一些與同性間羞澀曖昧,還有各種認同方面的恐慌,比方說家庭的壓力、社會的歧視不善眼光、還有自我認同。此外,在感情生活方面,則有小女孩對帥踢姊姊孺慕的情感,「半男娘(踢)」學生時期對身體成長的不適應及感情寄託的茫然,還有同志年老失怙甚至失智的生活,甚至連兩對男女同志結婚給家裡交代,與愛滋病這個議題都包含進來了。
情節發展算是很多元,但是不複雜,也接得很好,以三段不同時空的人物來帶出劇情主線,還真的滿像台灣版本的《為你鍾情2(If These Walls Could Talk 2)》。
而且仔細探討這幾年的同志片雖然盛行,如《盛夏光年》、《孽子》、《面子》、《孤戀花》、《藍色大門》及《十七歲的天空》,甚至早一點時期的還有《自梳》、《東方不敗》、《喜宴》、《春光乍洩》、《霸王別姬》、《金枝玉葉》等,但是這些影片沒有一部片好好的探討“踢”或“T”或“TOMBOY”這個專屬於女同志族群特有分類中的人種,只有改編自皇冠得獎小說的電視劇《逆女》,六月有飾演出小說裡頭描述的T的形象。(不過記憶好久遠了阿,天使有了T的模樣後,變成個花心浪蕩的人,我記得這部分六月詮釋的魅力還不是很夠。)
台灣本土T的成長印記電影典範
於是到了《漂浪青春》,竹篙這個角色總算是彌補了這些同志電影中出現的T斷層!台灣甚至亞洲地區總算能在一部同志片中,看到我們爺爺奶奶那個時代的T,是怎麼樣的打扮中性及抗拒自己的身體發育,還有抗拒媽媽不時塞過來的蕾絲胸罩,以及面對家族成家立業分家產的壓力.
此外,就算T再怎麼帥氣,但她畢竟不是男的,於是自己的感情及心意還是被心儀的女同學視而不見,甚至開玩笑的找氣質陰柔的男同學阿彥說要在一起。不過好在竹篙遇到了喜歡T的水蓮,讓竹篙了解,這世界上是真的有一些女孩能欣賞T的美,於是讓她下定決心要離家發展,尋找自己的真愛。
片中看見竹篙牽著盲女歌手菁菁的手,從一開始到十年後,都還是那麼的細心呵護牽著,真是說不出的開心及感動,而且收養菁菁的妹妹-妹狗的寄養家庭,也沒有對他們兩個有什麼懷疑及排斥,真的很不錯!又高又瘦的趙逸嵐飾演竹篙恰如其分,在片中不管是帥氣還是青春少年的氣質都詮釋得很好,彷彿就是在演她自己般的輕鬆自然。
再者,我想竹篙這段踢的成長戲,應該會成為台灣同志片的經典。就像《為你鍾情2》第二段中,探討美國70年代女性主義者抗拒男性化的女同志,其中飾演AMY的Chloë Sevigny騎哈雷的帥氣模樣簡直就創下帥T的一個典範,而Chloë Sevigny更早在1998年則在《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飾演美麗的Lana,可T可P,可塑性很高阿。
於是我們可以預想,深情牽著菁菁小手的竹篙、溫柔抱起妹狗的竹篙、面對自己豐滿的胸部不知所措抗拒胸罩的竹篙,還有憂鬱彈著手風琴的竹篙,在以後也會變成一個早年帥T模樣的國片電影典範。趙逸嵐才20歲,唸的是戲劇相關科系,我很期待她以後的作品~~
理直氣壯的P
演員的選角很不錯,影片裡,房思瑜飾演的盲女小歌手菁菁楚楚動人,比電影劇照漂亮很多,在面對妹妹要自己分開的情緒,讓我也眼眶含淚;在飾演盲人的演技上,我覺得還滿細膩的,不會覺得她是裝出來的.
而妹狗真的很可愛,透明單純的跟水一樣,直來直往的感情,是最理直氣壯的P.她幾乎沒有認同這種問題,在國小二年級被竹篙抱在胸前,加上看見姊姊跟竹篙充滿情慾的親吻後,在她心中已經深植了戀愛的藍圖及憧憬,甚至直接去質問畏縮退卻的T,真是毫無保留.這點跟《刺青》中的小小綠,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阿.
不過這麼直接的情感,有時候也像把刀一樣,把兩姊妹的情誼硬生生切開!但竹篙及姊姊的印記一直停留在她的腦海及夢裡,當她們總算再她長大後來找她時,那句"我也在等你們回來"的渲染力很強,三段中,仍是第一段最能感動到我.
徐麗雯飾演的水蓮,也是理直氣壯到不行的P,擺明就是喜歡T,很了不起.導演拍的片子中,婆幾乎都是這樣,喜歡就喜歡了,勇往直前的去追求,完全不理會T的害怕退縮及無奈,我想導演也是這樣的人吧,哈哈.
年老同志的相依 從陪伴中生出力量
陸弈靜飾演的年老水蓮讓人心疼,幾十年來,她假借與阿彥結婚,成全兩個家庭希望小孩成家立業的願望,但是又能滿足自己跟同志伴侶偷偷牽手。但是到年老,阿海卻先離她而去,又老又病的她守候著對阿海的情感,還以為她真的會再回來,甚至把來探望她的阿彥當作是阿海,要她扮女裝一起出門,結果反而又把阿彥落入了不對世俗的裝扮,於是被一般保守觀念教壞的死小孩欺負。
這一個地方的扮裝很有趣,也表現出偏中性的同志族群在很多時候扮男扮女都不對的窘境。如果是T,就面臨過於男性化,上廁所會遭人側目;但是男生如果裝扮成女的,或是過於陰柔,卻好像會容易激發一些異男的獸性,遭致攻擊,比方「玫瑰少年---葉永誌」的故事。
而年老的水蓮與阿彥,在假結婚後各自歷經了數十年的生活後,最後因為愛滋病又聚首,阿彥被水蓮當作是阿海,不停的被留下來,他走了還是因為擔心水蓮及無家可歸,而回到了水蓮住處,跟她一起互相扶持。
愛滋病治療很辛苦,加上伴侶出軌,阿彥本來已經放棄生命及希望,但是在發現有阿茲海默症的水蓮更需要他時,絕望的他總算又找回生命的希望,成為水蓮的陪伴及依靠,尤其當他幫水蓮寫緊急小卡,填上聯絡人名字的那段,真的是很美好。這時候的阿彥,已經是很豁達地去接受生命帶給他的一切,珍惜生命,是很強而有力的力量.這一段據說感動了許多男同志流下男兒淚.
台灣同志印記電影屢在國際爭光 影迷也要支持票房成長!
我覺得這些很多片段,都是華人拉子中特有的印記!而這樣的本土文化,真的還沒有人拍,周美玲導演說的很好,這些事情總要有人做,把這個特別的族群紀錄起來,讓大家甚至是歐美的影迷都能看到,就好像我們也藉由電影窺得耶路撒冷、哥本哈根、愛爾蘭等地的文化一樣.
從《艷光四射歌舞團》到《漂浪青春》,周美玲導演這三部電影讓我看見了她的進步,不管是敘事手法,說故事編排的功力,還有剪接的技巧,都讓我覺得她的作品越見成熟。這部片今年也又拿去柏林參展,獲得好評!讓其他國家的人從電影中看到亞洲拉子的群像.
另外相較之下,前兩部作品雖然是從比較特殊的人物及題材切入,並且熱熱鬧鬧地開始,可惜在結尾會有點弱,好像缺少了什麼著力點。但這部片看下來,我覺得整個敘事概念很完整,沒少什麼也沒多什麼.而且題材上,除了同志之外,她還會把布袋戲、那卡西走唱生活這些小眾文化的東西放進去,音樂的選用上也相當的有味道,許景淳的音樂把整部片的那種懷舊氛圍襯托得好好,手風琴的樂音也成為過場的配樂,全片的感覺就是好本土、好台灣阿!
至於前作與本片的差異,或許正如導演所說的,《刺青》探討的是虛擬世界、是夢,而《漂浪青春》講的是真實生活,也因為真,所以更貼近,更有感觸. 總之,打從心底覺得《漂浪青春》很好看!看首輪很值得唷~~最好是可以朋友們手牽手一起去看,會有各式各樣的感動!
對不同族群多一點寬容心
此外,我每每都很好奇,台灣近來拍攝同志片的盛行,是否代表了片商發現只要打出女女、男男的情感戲,就能吸引許多同男同女掏錢進戲院,甚至吸引直同志或是異男異女,而願意投資這個小眾市場;還是因為真的許多人想要了解同志這個族群的成長與心路歷程?若是後者,他們看完了會多一點了解及包容嗎?
而最近的歌唱比賽SUPER IDOL以及超級星光大道節目中,更是屢屢出現這類中性打扮的選手出現,雖然大家對這樣的中性女孩還是有點不習慣,但是在流行帶領下,似乎也勉為其難接受他們這樣子的美感在電視上出現。那麼如果有一天,發現身邊的朋友,可能就是個踢,請先別急著劃清界線,先想想他們必須要承受的壓力及掙扎吧。
http://cattyhsu.pixnet.net/blog/post/19937518
周美玲坦承是同志 小她7歲的攝影師劉芸后是她生命中的重要伴侶分3007-03-20聯合報
從第一部短片「身體影片」到最近的電影「刺青」,同志與性別議題一直是周美玲作品的重心,坦承是同志的周美玲表示,其實開始拍片對此還懵懵懂懂,不過後來卻是為了替扮裝、同志朋友發聲而創作,而「刺青」更是應拉子朋友的要求所寫的故事。在周美玲的創作與生活中,小她7歲的劉芸后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周美玲說,1996年她拍描述扮裝皇后故事的「身體影片」時,並沒有清楚意識到自己是位同志導演,到了2001年以同志酒吧為題材的紀錄片「私角落」時,則是順水推舟,在酒吧老闆的邀請下,與攝影師劉芸后一起記錄這群在夜間相濡以沫的同志悲喜情懷。
獅子座的周美玲性急、敢衝,喜歡說故事;天蠍座的劉芸后冷靜、沉穩,偏好以影像思考,兩人無論在性格或是工作態度形成最佳的互補,日前「刺青」贏得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時,周美玲也特別在致詞時感謝劉芸后這位「生命中的重要伴侶」。
電影圈女性攝影師不多,但劉芸后卻先後和周美玲、黃玉珊、李志薔等多位導演合作,尤其與周美玲更因美學氣味相投,偏好華麗的滄涼、詩意的俗豔,而在創作的路上彼此幫忙、相互提升。
她們曾經為了拍紀錄片「擺渡」環球旅行半年,走遍希臘、羅馬尼亞、尼泊爾、西藏等地,又因為拍「豔光四射歌舞團」一起背負兩百多萬的債務,接著再一起工作還債。劉芸后說,因為周美玲讓她更能體恤人性的脆弱;周美玲也感謝劉芸后條理分明的個性,在她的生活中起安定作用,讓自己更勇敢向前衝。
雖然「刺青」是虛構的故事,但片中楊丞琳童年的背景卻來自真實情節。拍「刺」片前,周美玲曾在拍紀錄片「九二一傳說」時訪問一群在災區長大的小孩,地震發生時他們才一、兩歲,但受訪時卻都聲稱對地震有記憶,還有一個小女孩說她的媽媽因地震時去世。不過沒多久周美玲就發現,小女孩活在自己的幻想裡,因為她的媽媽在台北活得好好的,真正阻斷親情的不是地震,而是人心。
http://www.wretch.cc/blog/tapwr/7255265
死神少女 维基百科
《死神少女》(英文:Gloomy Salad Days)是公視擁抱青春靈魂最深處三部曲之二部曲。由《漂浪青春》周美玲導演。2010年4月27日舉行開拍記者會,公視於2010年10月9日晚間9點首播。片名與靈感來自著名日本動畫《地獄少女》
劇情簡介
劇情設定結合台灣特有的超渡文化,以及近幾年發生的青少年社會新聞,不僅具有高度議題性,更有超越陰陽兩界,既華麗又詭異的魔幻風格。為死神少女貫穿19個青少年的故事,以兩集為一個單元。取材於真實社會案例,虛構為戲劇重現。死神少女「渡」,永遠的19歲,奈何橋的守護者,非生非死,無善無惡。
所有「過不去」而呼喚死亡的聲音,都可能召喚她──
渡總是笑著說:「我最喜歡『渡不過』的靈魂了,你想變成石頭,幫我支撐奈何橋嗎?」面對生存困境、生死抉擇,如果你「渡過」,她就會消失,如果你還是「渡不過」,她會幫你完成願望,可是,你將會變成奈何橋下的一顆石頭,永遠忍受地獄之河的沖刷,支撐別人安然渡過。
具有靈異體質的少年沈奇,是唯一一個不用藉由石頭就可以活著看見死神少女的人,透過目睹一則則的故事明白:渡並非劊子手,只是渡者。因而漸漸愛上死神少女。但醫生卻說「沈奇腦中長了一顆腦瘤,故產生幻覺。」
隨著腦瘤越長越大,沈奇的性命危在旦夕;但若割除腦瘤,他將再也見不到死神少女。
究竟,他會成為一般凡人而活下去?或是,為愛而死,永遠與死神少女在一起?
死神少女將以貫穿者的角色出現,每集將發生不同的校園案件,透過死神少女的神秘、魔幻,逐步揭露人性的奧秘,考驗青少年如何「渡過」的智慧。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BB%E7%A5%9E%E5%B0%91%E5%A5%B3
近年臺灣同志電影發展與影響之探討>古宜婷。唐筱築。旗美高中
壹●前言
2005 年由李安導演指導的斷背山這部主要描繪男同志之間情感的電影,在國際影壇發光發熱,也讓國人察覺臺灣近年來主要討論同志議題的電影題材越來越多,以此類題材能在國際影壇間展露頭角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而在臺灣,相對於國外電影工業較發達的地區來說缺乏資金和技術,無法像好萊塢拍出大眾口味的警匪、動作、科幻、恐怖….等類型片,電影工作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同志」自然是一個比較好掌握、又有話題性的拍片題材。這幾年臺灣同志電影對整個電影圈有相當的影響,發展也較其他類型的影片來的快速,國內電影人靠著描繪同志之間細膩又矛盾的情感屢屢在國際上站穩腳步,因此由探討同志題材的電影能更容易的觀察出臺灣這幾年電影圈和價值觀的改變。
貳●正文
一、從同性戀到同志近代與性別相關之社會運動由女權運動首開序幕,肇始於十九世紀,乃為女性對平等人權的要求而生。基於同理,同性戀者亦開始發動爭取平權之社會運動,並於二十世紀初開始進行,在國內亦已推行十餘年。近年來臺灣已用「同志」稱謂,取代相對於異性戀者並帶有病態意味的「同性戀」用語,此一語詞的改變,亦達成同志運動的目標之一─「去污名化」。來由始自香港相關運動人士林奕華,他於 1989 年辦理首屆與同性戀相關之電影展時,以「同志電影節」做為活動名稱,自此逐漸擴散發酵。1991 年,國內金馬影展開辦「同志專題」,為國內首次有規模的引進同志電影,而「同志」一詞於此出現後,便由黨國時期的革命用語,被挪用為同性戀者的代名詞,並於華文圈中廣為通用。同志稱呼的轉變,無論在創始地香港或臺灣,第一次的運用都與電影活動相關,由此可見同志電影在同志運動中廣大的傳播影響力。
二、給同志自我認同的同志電影
多部同志電影皆有在同志和家人的關係中著墨,這一個問題在同志圈之中多年來皆是困擾不已的問題之一,因此這些電影在同志圈中很容易引起共鳴。跟家人「出櫃」永遠是最難開口的,正如喜宴中偉同(趙文瑄飾)說:「你們天天期望我這個,期望我那個,為什麼不讓我安心的做自己。」但是同性戀者卻又希望得到家人的接納而過著自己的生活,這就是很多圈中人的心聲,平時拿不出勇氣說的話,只好靠電影中的主角代為說出,證明「出櫃」還是可能的。此外,臺灣電影和短片的製作,比之於外國同志片在臺上映,影響力也比較大一些,證實了同性戀已經不只是外國的事,而是發生在我們的地方的。一個在苦惱自己到底是不是同性戀,這樣的問題大概經常困擾這一代的圈中人,那種真實性不多不少也為感到孤獨的同志帶來了無限的支持,建立著同志的自我認同感。此外,不少同志電影皆會邀請同志圈中的知名人仕擔任演員或配角,也會到同志平日的「蒲點」取景拍攝,務求對同志觀眾建立說服力。李安首部打入好萊塢的喜劇片《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 , 1993)是一部充滿了多重隱喻,以及潛意識慾望投射的作品。電影以同情的角度看待同性戀婚姻,而這部電影之所以將同性戀婚姻以危機的方式對待,其實是因為影片徹底尊崇父權中心的家庭結構,同性戀婚姻危及了香火的延續。婚姻與香火、家庭與父權。對於同志的情慾與關係完全依照刻板異性戀的模式處理。但是影片透過敘事巧妙的安排,讓威威的懷孕適時地解除了同性戀對於父權體制的威脅。因此,影片皆大歡喜的結局讓主流觀眾在歡喜地看完電影後,其實更加肯定心底父權中心的意識型態。蔡明亮的《愛情萬歲》(Vive La mour , 1994),以「家的掏空便開放出去畛域化情慾的可能,不再以傳統異性戀婚姻家庭與性交生殖導向為最終依歸」直接挑戰主流社會,而片中「社會移動力」呼應著「性的移動力」展現出「性/性別/性取向上的多重曖昧不定」。臺灣近年來的同志電影,如:陳映蓉的《十七歲的天空》(Formula 17, 2004),周美伶的《豔光四射歌舞團》(Splendid Float ,2004),皆以正面的態度以同志為取材。
三、銀幕上的同志形象
社會上二元的性別觀由來已久,包括男女的生理層面的生物特徵,心理與社會層面的意義建構(如特質、穿著打扮、行為舉止、角色地位等),以及主張「異性相吸」的情慾觀念,都是對立的二元分類概念,亦是主要宰制的意識型態。這樣的意識型態自然也出現在主流媒體傳達的內容中,而閱聽人若長期接收媒體中有關二元性別觀的資訊,透過媒體潛移默化的涵化效果,閱聽人將會趨於認同其所塑造的性別形象與性別觀。如同媒體中的女性被簡化及弱化的問題,而同志族群的角色形象在一般的大眾媒體中被妖魔化或邊緣化的情形,亦是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早期的同志電影,同志的形象,也是很模糊的,要不就是用一種很簡單的曖昧帶過,要不就是負面的評價,讓人不覺得有什麼快樂希望的前景可言,但在這些年之後,不但國外已經有一些地區,開始承認同志平等的權利,已經有一些國家地區,接受同志同居或者是婚姻,當然,在臺灣,同志這一個議題,還是非常的不被重視,很多人,還是不覺得同志是需要被尊重的,甚至,不覺得同志是存在的,隱形的身分,比起輕視,更讓人覺得無法接受和難過。當同志電影還沒有普及的時候,人們大都認為同志的世界總是與世隔絕、禁忌的、放縱和錯誤的。但當不同的同志電影推出時,銀幕上就出現了各式各種不同的同志形象。以下為幾位近年臺灣拍攝同志電影代表導演以不同的詮釋手法來建造出的同志形象之比較:
1、83 年 -蔡明亮的《愛情萬歲》《愛情萬歲》,沒有太多的言語、對話,大量地使用空間調度、場景、光線的安排來呈現大臺北都會生活的冷漠與疏離,都市人的情感空虛與寂寞。影片中刻意用通明、刺眼的燈火,毫不遮掩地赤裸呈現阿美與阿榮的一夜情。空蕩蕩、毫無家具的房間更襯托出兩人速食愛情關係中的飢渴與無度所求。但此片並未在心靈空虛、速食性愛的主題上就此打住。在影片中,透過小康表現出以異性夫妻關係所支撐的核心家庭的脆弱與不安。其中一幕,小康在公司站在一旁看著同事們玩著「搬家」遊戲,對於遊戲中爸爸、媽媽、兒子、女兒角色的不斷重組與拆解,他顯的格格不入與無奈。
2、85 年 - 虞堪平《孽子》白先勇筆下的「孽子」,是一群被放逐在外,失去了家庭、學校,失落了親情、愛情的年輕孩子。對於這群脆弱的,受傷的「青春鳥」,作者以同情的筆觸,哀矜的胸懷,描繪他們的悲歡離合,喜怨哀傷,呈現他們受情慾折磨的千般痛苦,被社會遺棄的無盡悲哀。《孽子》一戲對手足關係表現得非常好,追求能諒解你的人這是社會性的一面,這部分也打破了一般人對同志的迷思,看到同志的關係是多種的,不僅止於情慾。
3、93 年 - 周美玲《豔光四射歌舞團》周美玲說:「《豔光四射歌舞團》是一部以同志題材呈現臺灣文化多元存在的電影,這是跟其他華語片很不一樣的地方,她並且將臺灣民俗文化中如檳榔西施和電子花車女郎俗豔的華麗,《豔》片的呈現是悲喜交加的。」她以「黑暗中的粉味」來形容「女主角」,即是同志圈和一般社會相較,似乎「只能在黑暗中找尋自己的歡樂」,外表多彩、內在又有些悲傷。
四、不斷躍進的同志題材
國片相較於國外,反觀國內,電影導演虞戡平於 1986 年將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的小說《孽子》搬上大銀幕,算是國內首部同志電影,但因國家仍處於戒嚴時期,社會氛圍極度保守,電影經過嚴格審核,剪去不少鏡頭才得以上映。而國內真正造成廣大社會迴響的同志電影,是 1993 年上映,由李安導演所拍攝的《喜宴》。《喜宴》票房開出紅盤,乃因其劇情未以急進方式打破舊有思想,又有感人至深的家庭倫理內容。片中雖未描繪出大多數臺灣同志的生活樣貌,傳宗接代的橋段也被批評為回歸傳統父權的舊有思維,不過最後父母接納獨生子同志身分的結局,將重點引導至愛與包容,對於華人同志的自我認同或外在形象,仍以正面的意義及影響居多。在李安之後,後有蔡明亮導演持續碰觸同志題材,蔡明亮導演除了不諱言自身的同性戀取向,在電影創作中,也有許多同志角色出現,包括《愛情萬歲》、《河流》等電影,都有與同志相關的劇情。蔡明亮導演的個人風格特出,但也飽受爭議,如電影《河流》中,就曾出現父子在三溫暖亂倫相姦的情形下,赫然發現彼此同志身分的情節。如此大膽的影片內容,當年曾引起國內影壇一陣軒然大波,不過《河流》卻拿下了 1997 年柏林影展的銀熊獎,國際人士對他的前衛表現反倒抱持欣賞及肯定的態度。相對於前輩導演對同志題材的處理方式,新一代導演也有截然不同的觀點。如2004 年,由七年級導演陳映蓉所拍攝的《17 歲的天空》,全片只有男同志角色,完全沒有女性或異性戀角色的演出,這樣一個 17 歲男孩尋找真愛的喜劇故事,卻創下了四百多萬票房的佳績。年輕導演在他們的影片中,不再討論同性戀行為是否偏離常軌、如何自我認同、對家庭有無衝擊或所受社會壓力又為何,而是傾向單純的呈現同志族群的愛戀交纏及生活點滴。全新的創作想法,確實抓住了新世代觀眾的眼光,而從觀眾的接受度就可明顯看出整個社會氛圍的改變。
五、劇情片之外的同志電影
紀錄片為社會運動的發聲工具之一,同志題材之紀錄片自然也與同志運動相輔相成。在國內,陳俊志導演於 1997 年以紀錄作家許佑生及葛瑞的同志婚禮影片-《不只是喜宴》受到國際注目,而 1998 年推出的《美麗少年》紀錄片,不但說出少年同志的心聲,更創下國內紀錄片首次破百萬的票房紀錄。此後他仍持續關注同志議題,並積極參與同志運動,是推動同志平權路上的資深工作者。除了男導演的積極表現外,女導演也不落人後。2002 年,周美玲導演的《私角落》紀錄男同志酒吧關門前的最後角落,獲得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及臺北電影節兩大電影界盛事之獎項。2004 年又以國內首部扮裝皇後電影-《豔光四射歌舞團》,關懷了在同志社群中的邊緣族群。而刻劃女同志情感的新作《刺青》於2007 年參加柏林影展,奪得有同志電影奧斯卡之稱的泰迪熊獎,為拿下此最佳同志影片獎項的首部國片。國內導演在同志題材方面的創作力驚人,未來其相關電影的發展可謂蘊藏無限可能。
六、同志電影的貢獻
大約從九零年代中期開始,以臺北為首的文藝潮流逐漸成型,舉凡音樂、電影、文學....各式獨立創作透過不同平臺發聲,蔚為風潮,也養成了一大票喜愛看「獨立電影/藝術電影」的文藝青年族群。而這族群,也是近期臺灣電影的主要觀眾群。儘管同志情節開始廣泛的出現在電影之中,但並非所有有同志劇情的電影都堪稱為同志電影,甚至創作這些電影的導演,也未必希望都冠上同志電影一詞來進行宣傳或自我歸類。而電影中的同志形象,有的因於強烈的立基所以鮮明不褪,有些片段卻在時間淡化下成為生活一隅,散落至人世凡間。不過,比起易落入窠臼的電視戲劇,同志電影補足了其他傳播媒體的視而不見或怯懦忽略,陪伴同志走過抗爭,來到多元性別文化綻放的新時代,而其對於給予同志表現舞臺及開拓大眾視野的貢獻,更是不言而喻。
參●結論
同性戀所處的邊緣社會以及其群體的相對弱勢決定了同志電影區別於普通商業電影和傳統電影的特質,由於道德標準在臺灣過去是不能接納這種偏離於主流規範的精神和生理行為,同志之間的生活和交流通常是隱蔽和壓抑的,於是在同志電影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是不夠完整的生活和脆弱的人格。而近幾年來,由於同志電影的盛行,讓臺灣人民對同志族群的了解逐漸提高,即使在現代的臺灣對於同性戀仍舊是存在社會道德觀念和家庭壓力的影響,但也漸漸的對於同志的議題報著尊重和平等的態度看待。臺灣新銳導演利用同志題材拍攝出的電影,不論在票房和口碑上皆屢創佳績,看的出在資金和人才的限定下,臺灣電影人越來越善用描繪壓抑和脆弱的手法來獲得肯定。總的來說,過去十年臺灣電影的發展主要依賴輔導金,「同志」議題的炒作和頻頻得獎才讓臺灣同志電影發展的火速,並間接影響了,更使得國人對同志族群的接受度和包容性提高。
肆●引註資料
註一、蔡明亮《愛情萬歲》中的觀看模式與被虐召喚http://www.ncu.edu.tw/csa/journal/57/journal_park440.htm (檢索日期2008/3/15)
註二、電影快報/豔光四射歌舞團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4/SplendidFloat/SplendidFloat.html (檢索日期 2008/3/15)
註三、臺灣同志電影史http://www.geocities.com/les_way/2001/i-history.htm (檢索日期 2008/3/15)
註四、李幼新。男同性戀電影。(臺北市:志文,民82)。頁15-24。
註五、白先勇。孽子(臺北市:允晨文化,民81)。頁392-409。
註六、聞天祥。「在臺灣看得到的同性戀電影」。世界電影雜誌。第274期(1991年10月)。頁53-58。
女同性戀電影目錄
拉拉DVD電影 支持普通DVD機播放(12.8元/部)
1. 植物園/植物學家的女兒
2. 臺北的朝九晚五
3. 蛇蠍美人/雙面驚悚
4. 男孩不哭
5. 蝴蝶
6. THE GIRL /情迷夜百合
7. 兩性三人痕
8. 貼身欲女
9. 極度誘惑
10. 情迷六月花
11. 自梳
12. 童女之舞
13. 你的生命我的決定/牆壁會說話2
14. 遊園驚夢
15. 吉婭
16. 女生向前走
17. 愛之吻
18. 意亂情迷
19. 苦澀的眼淚
20. 致母親-愛女們
21. 性女遊戲
22. 激情姐妹花
23. 情迷禁果
24. 論盡我阿媽
25. 出賣高潮
26. 四角關系
27. 楊朵
28. 源氏物語之千年之戀
29. 愛情與自殺
30. 安東尼亞家族
31. 獄中艾曼紐(監獄狂花)
32. 八美千嬌
33. 亂世三人行
34. 秋天的藍調
35. 八又二分之一女人
36. 女人之愛
37. 冰點下的幸福
38. 少女特工隊
39. 愛象一條魚
40. 桃色
41. 愛情的答案
42. 向左愛向右愛
43. 大膽的愛小心的偷(捆綁)
44. 鍾無豔
45. 美少女啦啦隊3
46. 偷窺無罪
47. 穆赫蘭道
48. 世上的另一個我(NANA)
49. 教室別戀
50. 高潮藝術(高檔貨)
51. 弗裏達(Flida)
52. 美麗在唱歌
53. 心動
54. 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
55. 夕陽天使
56. 豔舞女郎
57. 脫衣舞娘
58. THE L WORD/女歡女愛 第一季(7張DVD10元/張)
59. THE L WORD/女歡女愛 第二季(7張DVD10元/張)
60. THE L WORD/女歡女愛 第三季(6張DVD10元/張)
61. 孤戀花(8張DVD 10元/張)
拉拉VCD電影 支持普通VCD機播放(12.8元/部)
1. 愛在娛樂圈的日子
2. 油炸綠番茄
3. 同窗的愛
4. 戲水女郎
5. 拉拉隊長
6. 遇到百分百女孩
7. 甜過巧克力
8. 玻璃緣
9. 藍調牛仔妹
10. 我女朋友的女朋友
11. 夜幕低垂
12. 逆女(6張 10元/張 合計60元)
13. 打開心門向藍天
14. 今年夏天
15. 當夏娃遇到夏娃
16. 高潮藝術
17. 最愛她
http://www.studentblog.net/m/jinglinfang/archives/2006/20061216224411.html
台灣人為何偏愛同志電影? 作者:藍祖蔚
2001年,易智言《藍色大門》中的桂綸鎂徘徊在女性和男性之間,摸索著自己的性向;2004年,陳映蓉在《十七歲的天空》大剌剌地觸碰著男性的情欲;周美玲也接續著她在《私角落》中的扮裝皇后的議題,拍出了《豔光四射歌舞團》…許多知名的台灣電影都有著同志素材的影子,難道台灣電影創作者真如外界所說的:「為求賣座,只好選擇較勁爆一點的同志議題作為賣點和噱頭。」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前幾天,香港城市電台的三位紀錄片工作小組來到台北拍攝有關台灣電影現況的紀錄片,負責導演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麼台灣電影這麼偏好同志題材?」
好問題。
1986年,虞戡平導演把白先勇的小說「孽子」搬上銀幕時,台灣還在戒嚴時期,同志議題還是只能在社會的底層滾動,製片找到了新人邵昕來擔綱飾演李青,也找了姜厚任扮演傳奇中的龍子,但是電影中的同志情欲只能點到為止,電影的主角卻是在金馬獎影帝孫越飾演的老同性戀者楊教頭,同時還替他配了一位女伴李黛華,他們合開了一家藍天使俱樂部,讓這群流落台北街頭的孽子有個棲身之所。
當時的電檢尺度甚嚴,同志情節很難逃過委員的剪刀,剪得越多,不但創意受損,投資金錢更難回收,所以《孽子》拍攝重點控制極嚴,強調的是孫越和李黛華的友情,以及邵昕的叛逆,同志的肉體接觸幾乎碰不敢碰,卻還是接二連三被剪掉了二十多段情節。
狀況到了解嚴後才有改善,李安的《喜宴》是用傳宗接代的家族危機側面探索了面對家父長的期許,只能隱藏身份的同志議題,更讓一時興起的趙文瑄「意外」讓金素 梅懷孕的轉折,化解了同志結婚騙局與香火期許的矛盾。至於蔡明亮先是在《青少年哪吒》用了最隱晦的手法,暗示了李康生對陳昭榮的愛與恨,繼而又在《愛情萬 歲》直接表現出了同志故事,從此,同志題材就成為台灣導演不再迴避,甚至頻頻探索的議題了。
2001年,易智言《藍色大門》中的桂綸鎂徘徊在女性和男性之間,摸索著自己的性向;2004年,陳映蓉在《十七歲的天空》大剌剌地觸碰著男性的情欲;周美玲也接續著她在《私角落》中的扮裝皇后的議題,拍出了《豔光四射歌舞團》;2005 年,《孤戀花》中袁詠儀先後愛著她一手帶出的酒女蕭淑慎和李心潔;2006年的《盛夏光年》張睿家飾演的正行從小學開始就愛著張孝全飾演的守恆,偏偏中間 還要夾雜著一位原本不知情,後來卻充滿同情的楊淇;然後,我們在2007年看到了《愛麗絲的鏡子》中,歐陽靖飾演的攝影師曉鏡愛著謝欣穎飾演的模特兒小咪,也在周美玲的《刺青》中看到年僅九歲的小綠就愛上了竹子……
信手拈來,許多知名的台灣電影都有著同志素材的影子,難道台灣電影創作者真如外界所說的:「為求賣座,只好選擇較勁爆一點的同志議題作為賣點和噱頭。」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問題不在同志,而在愛情。
人生在世,誰不渴望愛情?不但自己憧憬,更關心別人的愛恨糾纏,只要愛情故事說得好,說得感人,同志從來不是問題。
台灣電影流行過三廳電影、武俠拳腳電影、文學電影以及童年往事回憶電影,同志題材其實只是一種元素,悄悄雜混在21世紀的新台灣電影中;就像香港影壇流過過 警匪片、武俠片和搞笑片,但是除了片商主導的時代風潮,優秀的創作者王家衛拍過《春光乍洩》,關錦鵬也不拍過《藍宇》嗎?同志議題不曾困擾過這些知名導 演,或許只是因為台灣電影的同志情節比重過高,讓人家覺得台灣導演好像專愛拍同志題材。
台灣影迷其實有最開放的心胸,樂於接受生命中的各種可能,異性戀也好,同性戀也好,大膽如《性愛巴士》,青春如《藍色大門》,沈重如《柯波帝:冷血告白》,殘酷如《天才雷普利》,絕望如《河流》,還有曇 花一現的《20.30.40》和《無極》…都有一定的支持擁護者,只為了譁眾取寵,硬添加同志情節,肯定不能創造討論風潮的,只有說好一則愛情故事,這款 情愛才能夠刻骨銘心。
我不知道未來的台灣電影還有多少同志情節,我只期待每一部電影的愛情,不論面容為何,只要情真,只要意濃,不要剝削,不要扯淡,都會是美麗的夢,那就夠了。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11&eid=1111006
盛夏光年 失敗的國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4pd-DYzi4g
想看到了這篇的人,除了象徵著您對於盛夏光年的關心,同時亦象徵著你對於這部早產兒國片的痛心,當然,對於片子的原始性好壞不說,對於實際呈現的內容則又有下列幾點補充,以供各為參考.補充評論-2取自台藝大BBS.本文作者 :平烈偉
各位在看這篇文章之前,請容許我跟各位玩個小遊戲,這遊戲就是我會說出兩個選項,而你只能選一個準備好了嘛? OK! Let’s Go.
◆主觀還是客觀? ◇主觀
◆異性戀電影還是同志電影? ◇異性戀
◆致敬還是模仿? ◇模仿
◆八股還是創新? ◇八股
◆好看還是難看? ◇難看
從上述的小遊戲,各位應該不難猜出我這篇文章所要闡述的內容方向為何,對於《盛夏光年》這部電影,造成異性戀對同志族群片面刻板印象陰魂不散的無奈,在現今台灣外片進口數量只增不減,其中不乏許多同志電影可以當作良好參考教材的範例下,台灣電影,卻依舊永遠沒辦法跟上國際腳步,甚至還遠遠落後其他國家,整個議題的發想、影像的處理、故事結構的邏輯性,從台灣新電影那個看似帶出台灣電影獨特風格的新芽逐漸乾枯之後,如今春風在怎麼吹,似乎還是無力回天。《盛夏光年》,到頭來,還是只剩下電影院裡的那道光,照亮了電影本身,卻忽視了許多看這部片的觀眾,尤其是同志。
偽同志電影
至少對於我來說,這部片若要試圖呈現同志情慾面向的話,是相當不成功的,甚至我根本不認為它堪稱一部同志電影,嚴格說來而是一部拍給異性戀(尤其是女性)看的「偽同志電影」 ;在我的前一篇文章《同志 影像 運動》描述的重點之一,就是筆者相當看好現今許多同志題材電影的導演,把過去只是單純探討男男女女的同志情節,或是藉由男體女體的畫面呈現,滿足躲在暗處的同志心理等基本層面,提升到了用更為宏觀開拓的視野,在異性戀或是說在一般大眾社會的思考邏輯下,處理同志題材,而不再視同志族群為單一個體,這類我認為前衛的同志電影,在去年的台北電影節許多同志影片中,都有相當亮眼的表現。
然在《盛夏光年》這部片當中,其大異性戀(男性)沙文主義式的影子,如影隨形,導演似乎單純且主觀的以為只要在片中有男男的曖昧情愫甚至身體的觸碰,而其中一角是由同志性幻想票選第一名的張孝全飾演,就可以被同志觀眾所認同,而稱為同志電影,藉機再造《十七歲的天空》的國片票房奇蹟,確實太小看同志們的眼光了!但他這點,倒是取悅了許多張孝全的女性影迷,這或許是導演始料未及的驚喜吧!且就算票房不錯,也不見得觀眾就認同他電影的處理手法,畢竟電影這東西是買票進入電影戲院後,才知好壞的,票房的高低,在台灣這個並非可以締造上千萬票房的現實底下,是無法真正看出該電影口碑到底如何的,在台灣國片中同志題材的電影還是極少數,同志族群對於難得的同志電影,多半都是沒有選擇性的,當然也就無論電影本身的好壞,就算為議題,或是為男演員,仍然還是願意掏腰包買票進場看電影,所以票房在台灣不能算是一個相當客觀的參考依據。
其實若是一部回歸到早期同志電影模式裡,也就是只是單純描寫同志情慾,或是賣弄男體,即使劇情八股陽光,這類電影如《十七歲的天空》,我想大部分的男同志對此倒不會有多大意見,但是這部2006當代的同志電影《盛夏光年》並非同志類型的復古電影,反而更為拙劣的在同志電影裡硬是套用大異性戀沙文主義式的觀點,嚴重扭曲刻板化同志族群,就如同早期描寫女性的電影,若是由男性導演來操刀,勢必不能忠實地呈現女性角色的內心,而淪為只是操弄女性身體,同樣道理,這部由異性戀男生所主導的男同志電影,也出現了相同的弊病。
我看的這場最後有陳正道導演的映後座談,為了想了解導演為什麼這麼處理同志電影,且想順道看看在場觀眾的反應,所以留下來聽了那場座談;發問的觀眾,幾乎一片的讚賞並對於劇情內容有所感動,且多半發言的觀眾,還是以異性戀,或是女性為主。這時的我,不禁引起我的疑惑,為什麼我並沒有在電影中得動同樣的感動,我想了想,終於讓我領悟到,因為他不是一部同志電影,他裡面處理的同志情慾,其實是用一般異性戀熟知的模式去營造的,這也是我為什麼一再強調他的那種異性戀觀點強殖入侵同志題材的根本原因。劇中很明顯的一段就是,片中張睿家飾演的正行在228公園邂逅的一位成年男子,兩人在旅館完事之後,那位穿著西裝得體的男性(男異性戀)象徵,就在一旁馬上又西裝筆挺的抽著事後煙,而張睿家卻彷彿一般常見的異性戀電影,在類似被強暴之後裸著身瑟縮在浴缸裡啜泣,完全就是把男同志視為一個女性角色來對待。其大異性戀沙文主義式對同志或是延伸到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是表露無遺的。同樣,最為人詬病的一幕,就是張孝全飾演的守恆疑似喝醉,恍惚之中突如其來的和正行發生性行為,且正行是扮演被插入的角色,守恆則是插入的角色;然而為什麼正行就是被插入的角色,是因為他在劇中是同志的象徵嗎?而同志或說是比較中性的個性,就是扮演被插入的角色呢?反而主動插入另一個男性身體,看似陽剛性格的守恆(在劇中是男異性戀象徵),可以在發生超乎正常友誼尺度的男男性行為後,還大言不慚的說我們只是朋友!插入與被插入,在這邊,又是另一個嚴重扭曲同志刻板印象的畫面。事實上,我不否認男性同儕情誼間確實有那麼一點灰色地帶,但是應該還不至於到可以發生超乎友誼的情況,且,當守恆走出警局的那一幕,我也不覺得守恆有醉到不省人事這麼嚴重,然而,或許這也是張孝全在這屆金馬入圍兩大獎卻雙雙落馬的原因吧!
整部電影,其實讓我覺得最曖昧的,最有同志味道的,反而是守恆。片中幾次守恆打球時,都會注意正行是否在旁邊,只要正行不在場,球就打得不好,甚至看到他跟女生講話,還不慎摔倒受傷,在醫護室裡追問他和那個女生到底說了些什麼。每天上課前,也都會去正行住處找他,兩人意外地進入同一所大學後,連是否要參加自己系上的舞會,都要求正行一定要去他才要參加;另外好幾次也都刻意在正行住處盥洗後裸著上身,囔囔著不要看書了,要正行陪他聊天,甚至當正行把守恆從警局帶出來,正行騎著摩托車回家的途中,守恆卻曖昧地依靠在正行的肩膀上。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覺得若守恆真的不知道正行是喜歡他的話,那也太濫用正行對守恆的友誼了,且導演賣弄男體刻意取悅同志的情形,更是顯而易見的。整部電影也因為這樣顯得更沒有邏輯性。如果那場突如其來的床戲,可以用一種模糊的方式呈現,如守恆喝醉而在睡覺時把手放在正行的身上整夜,不用到發生性關係,這一切對應到後面海邊結局的劇情發展,就更加合情合理並更具有說服力及想像空間。而導演卻在座談會中說,這場戲被很多人批評過,但是他仍堅持一定要,還要觀眾不要只是看表面,要看角色間彼此內心的膠著,導演在片中只是要處理人跟人之間的微妙情感,問題是,這是電影,是個有聲有影的東西,卻要觀眾在看電影當下,不要被影像所引導,那我們看小說不就好了!如果一部電影的完整呈現需要導演每場都出席座談,才能讓觀眾理解他怎麼處理議題跟影像的話,那就不是電影,也沒必要花錢坐在螢幕前乖乖看片了!
致敬還是模仿
看完這部電影的人,都會覺得《盛夏光年》這部片裡有許多其他電影的影子,我當然也不例外,而就我認為而言,就是情節如《心動》,某些畫面如《青春電幻物語》,另外兩位男主角小時候在地上畫圖那幕,也被在場的一位觀眾點出像某一部電影;其實導演間惺惺相惜互相仿效,這在電影中是屢見不鮮也無可厚非,但是功力如何,倒是有絕對好壞的分別。就《盛夏光年》來說,導演在映後座談解釋那被說像是《青春電幻物語》一幕的場景,導演這樣說道:他們一開始是試圖完整呈現原本插著紅色旗子的場景,後來覺得真的太像了,一度改插黑色旗子,但覺得畫面不好看,所以把旗子都拿掉,導演說這場是要向岩井俊二致敬;這種拍攝過程不了解還好,一了解之後,更覺得他完全只是一昧的模仿,主觀的以為只要重現現場就是致敬,跟真正所謂導演間高格調致敬的手法,如侯孝賢的《咖啡時光》向小津安二郎致敬,真的差了十萬八千里。《盛夏光年》被說情節畫面像很多部電影,不是因為觀眾的眼光利銳獨到,而是因為他處理的就像被指涉的該部電影,完全不用大腦思考。這幕沒被岩井俊二告抄襲就算他好運了!
製作—發行—映演
座談會中,導演倒是講到了一個重點,他提到他常常帶片子到處巡迴,而亞洲的觀眾則顯得客氣多了,多半的影評都很推崇,不像他之前帶《宅變》到歐洲巡迴後,就受到當地很嚴厲的批評,甚至某報記者還寫道:這部片,除了在這個影展被看到外,我真不知道還有哪個國家願意購買他的電影?從這點,不難看出歐洲國家是多麼嚴謹看待一部電影的,也難怪歐洲電影的品質一直維持著不錯的水準。所以,其實電影產業發展至今,已經不是只有製作、發行、映演這三個環節了,而是還要加上影評,其實這點之前好像也有人提過,我只是在重申影評的重要性。ㄧ個好的影評,是可以客觀並具有批判性的,讓觀眾跟導演們清楚知道他們兩者間的差距在哪,並作為兩者間的橋樑的,影評讓觀眾知道導演的電影手法所蘊藏的符號,也可讓導演知道該電影是否貼近一般大眾,所以影評家就如同一個天秤,必須中立的陳述該部電影,只要偏頗任何一方,都沒辦法推動電影這個龐大巨輪的良性循環的,當然這也要導演視影評為一個重要環節,並勇於接受批評,虛心受教才行。
結論:作者已死,代表著一個負責任的製作態度!
電影的主客觀及如何被呈現,事實上是存在著很多相互關係作用的,導演在拍該題材時,從選劇本開始,到怎麼呈現,選角等,無時無刻都已經放入導演自身的主觀意識;而觀眾進場看電影時,會讓人感動的,其實主要大部分也是來自於觀眾自身對電影的情感投射,而不只是單純的被影像所感動,所以每個人會在影像中得到的感動是不同的,這是觀眾的主觀意識。但是,觀眾的主觀意識是導演沒辦法掌握的,因為當影片在公領域播放時,它要面對的就是一般社會大眾,就算有鎖定特定族群的消費對象,都還是依舊存在著相當顯著的差異性,所以如何把題材盡量符合角色的客觀呈現,就是看導演的功力了!
羅蘭巴特在談作者已死,其論述中,是從一個觀看者(觀眾)的角度,來看一件藝術作品。當作品在公領域被展示時,因為社會大眾看的是該件作品,而不是誰創作了這個作品,於是每個人都可以對該作品做出任何的評價跟分析,且社會大眾是一個來自不同領域的集合,在各個不同類型的觀眾對於該作品進行內在自我投射思考的過程時,作者這個東西,已經是不存在的了,這也就是我前面指稱觀眾的主觀意識。因此,觀眾在作品展示的公領域裡,已經變成一個主體。
而我這邊則以一個創作者的角度,來試圖應用這樣的論述並提出另一個可能的假設。我認為,若是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是被大家所公認並相信的,那勢必會成為創作者在完成作品並放到公領域展示後,一個不可避免的終點站—作者已死。於是,我覺得一個藝術創作者,包括電影導演,對於該作品應該必須具備這樣的基本認知,如此一來,當作品在呈現時,必然會比較趨近於完美,而這個完美不單單是美學上的呈現,同時也是議題的呈現,這樣才稱的上是一個負責任的創作態度。因為作品不管怎麼被呈現,當它被放在大眾的眼光下運行時,必定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一個負責任的導演,必然應該在他還能掌握電影內容時,就能夠將各種題材的電影,處理的貼近大眾對於該題材的想像,而不失偏頗甚至接近客觀現實。若導演就擺著那種等著看觀眾反應或是票房成績後,才一一回應的態度,那種看似解謎的過程,其實就在這一來一往當中,磨損了電影給人無限想像的魅力了!然而,這不應該就是電影最初的根本價值嗎?
所以電影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影像的藝術作品,它內在更是承載著頗為複雜的價值體系,尤其當它也成為一種通俗休閒娛樂的同時,其影響更是無遠弗屆。因此,導演在關心票房之餘,我深信,一定還有很多比票房好壞金錢收入更為重要的東西,而這東西,就代表著一個創作者負責任的製作態度!電影的光,不只是要照亮螢幕,更是要照進觀眾的心理,甚至是可以帶出戲院的光,如此,電影產業巨輪的樞紐堅固穩定後,接下來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了!
2F
失敗的國片?我不這麼認為.盛夏光年故事的結構是帶出一大段的故事情節,而其餘的小細節當然是由觀眾來想像的,讓所有的影迷在看完這部電影後能夠一再的回味,能夠將自己所想的故事情節套進去.難道一定要拍的項紀錄才叫所謂好的國片嘛?那麼這種國片大概在將來不久就被遺忘了,或者票房好,只是因為部分充滿著好奇心的影迷去看看吧!看看紀錄片也能被稱做為國片.在此只針對大大所說的故事結構,做本人想法而已,或許也只有我一個人這麼想的,不重要,至少我敢說.盛夏光年 電影在我眼裡是非常好的電影,他的拍攝手法讓人非常難忘,有些網友甚至替導演想出了結局,我覺得不好,充滿無限的想像空間,才是這部片的主旨.
3F
拍給異性戀(尤其是女性)看的偽同志電影?!
那麼筆者(原po)真該介紹一下何謂成功的、拍給「同性戀」看的「真同志」電影!
我的確是女性(但不是異性戀者),也許是因此無法了解如何以真正的男性同性戀者的視角去陳述這樣的題材。
我也不明白筆者為何這麼執著以反沙文主義的觀點切入分析,就拿筆者特別著墨的進入和接受的兩方來說,雖然我也不喜歡一般大眾的刻板印象,但在電影中並沒有特別表現出鄙夷較女性化男同性戀者等等的成分,而且這方面也沒有特別需要說明的必要(缺乏流暢性和美感),用陽剛和陰柔的形象做粗略的區分其實並無不妥。
也許是我無法以反沙文主義的想法去看這部電影,像是正行在浴缸裡啜泣,並非覺得他是受害女性角色的那一方,而是去揣摩他當時的心情,並依此思考評斷角色個性。(覺得筆者以被強暴的橋段做比喻並據此評為沙豬主義有點太過。)
不過提到守恆比正行更像同性戀的曖昧橋段,我同感地覺得筆者真是觀察入微(笑)。但依我的理解反而更凸顯守恆是個怕寂寞的角色,甚至跟朋友討論時一度懷疑他是否因為怕孤身一人而和正行發生關係,以作為留住他的手段。
證明這個疑慮的地方是結尾處守恆說他早就知道正行並非出於自願接近他,但並未拆穿正行,兩人因此得以繼續來往。
守恆片中曾說過正行和慧家他無法失去任何一方,還有他非常懼怕童年獨自將桌椅搬到操場的處罰,恐懼那樣的孤寂,結尾處卻說「我原本想讓你跟我一起被處罰,但我發現我沒辦法」。如果不侷限於「朋友」或「戀人」的界線,能看出守恆對正行的重視和執著。
片中種種守恆對正行撒嬌和耍任性的橋段,還有三人間彼此珍惜包容,或是被欲望撕扯,有著很多需要細細品味的隱晦細節,這樣曖昧的結局,不僅給觀眾留下想像空間,還有隱約的苦澀韻味迴盪其中。
若真的要批評的話,我會覺得正行暗戀守恆的掙扎痛苦(並且對身為同性戀為苦和自我懷疑),可以再多著墨一些。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46616
是療傷、是青春、《渺渺》不是同性戀電影 >李卓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5IIsg6E-5E
藍天日雲,一位少女踏著單車,另一位站在背後,前方的小璦(張榕容飾)控制方向帶著渺渺(柯佳嬿飾)一起走人生的路,但她們的結局卻不是如海報背景的天氣般晴朗開心。
海報呈現公路電影的格局。踏著單車上路時遇到各種各樣的波折,路途上,反思過往的事,在克服x難的過程中學習,人就這樣成長。《渺渺》沒有典型公路電影踏上征途的過程,可在年輕時談情說愛,對異性甚或同性動情的經驗,不也是幫助年青人成長的催化劑麼? 電影《渺渺》的名字是片中女主角的暱稱,她的女生朋友小璦便以此稱呼她。以疊字名稱謂從來都是親暱的叫法,父母稱呼兒女往往就會用疊字稱之。此片用「渺渺」冠名,暗示了小璦和渺渺親暱的關係,故事明顯圍繞兩位女生發展,尤其是以小璦的角度,寫她與渺渺的青蔥歲月,以及渺渺愛慕陳飛的經過。
糖衣包裝嚼出苦澀
的而且確,《渺渺》是一齣少女情懷滿溢的電影,窗明幾靜,純真可愛,但故事發展到後半部份,渺渺主動約會陳飛不果的主線,卻帶出另一條副線──勾起陳飛(範植偉飾)對前屬樂隊的主音小貝(吳慷仁飾)單戀,及至小貝車禍喪生的回憶。其實,同樣情形也在小璦身上發生,小璦由始至終都暗戀渺渺,經多次暗示渺渺仍未察覺,直到渺渺離開臺灣回到日本時也未敢表白。縱使最後她對渺渺愛慕之情,終於從心底裡爆發出來,但已經無法挽回。全片氣氛仿似靜白無瑕,香甜可口,猶如披上了綿花糖的外衣,稍稍咀嚼卻散發出淡淡苦澀味。
治療他人的傷痛之於自己的愛
渺渺一早已經向陳飛暗示愛上了他,片末她對患上老人癡呆症的祖母坦言,明白到愛情的滋味。那麼,愛的滋味之於渺渺,不僅是從單戀到向陳飛示愛的過程,更為重要的是,她的出現漸漸引領迷失自己的陳飛,走出小貝死亡的陰霾。自小貝車禍後,陳飛便用耳筒隔絕外界,連早前為小貝灌錄的唱片也從電腦刪走,以無聲的世界撫平小貝離世的瘡疤。渺渺離開臺灣前,找到了陳飛早前為小貝刪走的唱片原音,讓陳飛一聽之後走出人生低谷。渺渺的愛情觀,不在於自己是否擁用陳飛的愛意,而在於治療了陳飛的傷痛後重新上路。陳飛一直在閱讀的《在路上》(On the Road) ,其書名的喻意正正與此遙遙呼應。
《渺渺》不是同性戀電影
除了愛情觀,此片的性別關係亦可堪思考。坊間不少報導或評論稱《渺渺》為同性戀電影,然而,我認為此片不屬於同性戀電影,稱之為成長電影可能更加合適。《渺渺》表面的確是一齣少女故事包裝的男女同性戀電影,其實,成長階段,無論男女,親密的關係常有發生。小璦之於渺渺,乃少女之間的親密友誼,並無意識到小璦愛上了她;而渺渺之於小璦,則為一見鍾情,打從由日本交換來臺灣起,就有意追求她,起初當然由友誼出發,漸漸萌芽出對渺渺的愛意。
此時,她們雙方的友情和愛情界限變得模糊,關係時而擺蕩到友情一方,時而在愛情的彊界徘徊不定,友情和愛情混在一起而不自知,這樣互相易位錯摸的關係,令故事不其然教人嗅出同性戀的氣息,由是構成《渺渺》故事的骨幹。
無疑,小璦和小貝都心有其所屬對象,前者來不及向渺渺表白,後者主動向陳飛示愛,但他們均未有正式與對方建立愛情關係,最後都只是單方面尋求愛慕而已。此片的結局是兩位女生未能有情人終成眷屬,而陳飛沒有接受小貝的愛,後來更因小貝交通意外死去而悔恨多時。是的,小璦和小貝都暗戀及單戀同性對象,但頂多只能稱他們均有同性戀傾向而已。同性戀氣味只是雙方愛情和友情搖晃不定構成的煙幕,當撥走煙幕,其底蘊仍是青春少女的成長故事 (小璦與同學到KTV慶祝十八歲為這齣成長電影註腳)。
縱觀全片,張榕容和柯佳嬿的演出稍為幼嫩。以青春而言,《渺渺》故事的調子無疑較為黯淡。但青春就是這樣,情竇初開,難免摸不清愛與被愛。懶理性別又如何? 敢愛敢恨才是真正的青春,小小遺憾更令青春燦爛,小璦、渺渺、小貝和陳飛在電影親身示範了。
http://hkfcs08.wordpress.com/2008/12/15/05/
從《海角七號》和《渺渺》看台片成敗 by晞
《海角七號》當中的勵志,描寫台灣人的拼搏熱情,也許是導演魏德聖想對台灣人說的話,更是他憑自己的實力,向已成一潭死水的台灣電影說的話。我不是台灣人,不會非常熱捧這部《海角七號》,但無疑,它實是一部佳作,印證了台灣小眾電影也有勇敢嘗試的一面。因此,電影推出後成了一道清泉,好評如潮。
《海角七號》在台灣本土走勢有多強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此也不多談了。
千呼萬喚始出來,在「香港亞洲電影節」不足一天便告滿座的餘威下,它終於上映正場,票房也尚算不俗。剛巧,同期亦有另一部乏人注意的台灣青春片《渺渺》上映,票房當然不及《海角七號》強勁。《海角七號》氣勢迫人,雖然並非萬世經典,也誠是一部佳作,絕對值得一看,反之《渺渺》依然停滯於台灣片那種捉摸不定,缺乏中心的青春片模式,實在令人看得不耐煩。
《海角七號》談的是七個失意人怎樣團結起來,組織樂團表演。同時,六十年前那七封情書的出現,令阿嘉對人生對愛情都有另一番體會,六十年前的遺憾,或許要由六十年後的人彌補…。《渺渺》的課題則相對地不太沉重,高中生小曖遇上了新來的交換生渺渺,二人很快便成為了好友。渺渺對唱片店的老板心存好感,要小曖幫助她追求,但老板心中仿有一個解不開的結,而小曖亦對渺渺漸生好感。在這個如常的夏天,她們將渡過一個不一樣的青春…。
近年台灣片常拍這類青春電影,如《夏天的尾巴》、《盛夏光年》和即將上映的《九降風》。恕我不懂欣賞台式青春片,他們只懂把那種朦朧的青春感展現於銀幕,拍出了仿如很有美感的味道,卻拍不出一絲確實的青春感。就如《夏天的尾巴〉般,那種有型無實的感覺,實在令人看得不是味兒。到了這部《渺渺》,依然是一貫的風格,劇情牽強附會,描繪出來的所謂青春又非常造作。假如熾熱的陽光就表現了青春,請看看本土的《烈日當空》怎樣描繪青春。我覺得,台灣電影一直沉迷於這種不願長大的所謂青春電影中,它們的電影亦實在難以進步。
反之《海角七號》則完全相反,兩片相比就明白何以《海角七號》氣勢如虹,確是台灣片的一道青泉。《海角七號》宣傳上仿是一部愛情片,實則談的卻是七個失意人的成長故事,藉著組織樂團,漸漸交代出七個人背後的故事。片初的支線甚多,也許令人覺得電影節奏緩慢,缺乏焦點,到了中段才明白這是導演的苦心,慢慢鋪排一眾角色的性格和背景,中段才慢慢入戲。七線故事交代得宜,交佈平均,每個角色都有充分時間去表達其內心世界。單以中段的一場食飯群戲,各人各懷心事,從飯桌上帶動到海邊的沉思,這一組場面就描寫得很細緻。
在表達中心題旨上,《海角七號》非常勵志,描寫那幾個失意人怎樣從谷底爬起來,末段的表演上,因著這慢慢鋪排的熱血感,帶動全場觀眾看得十分激動。反之你看《渺渺》為要表達出青春的失落和遺憾,硬加很多無謂的支節,所謂的感情轉變非常片面,結局一段追飛機確有一刻感動,實際上卻非常煽情,表現題旨上,《渺渺》無疑造作生硬,缺乏自然,這正是很多台灣片的一貫弊病。
碰巧,兩部電影都是以樂團作主線(細想一下,仿佛很多台灣片都很喜歡以樂團作故事背景),《海角七號》熱血勵志,反之《渺渺》則硬要拍出那段頹廢感,男主角的所謂冷酷,實在令人看得極不耐煩,冷酷得太過火了。
正如前文所述,《海角七號》對一眾小人物刻劃深入,一眾主角戲份平均。主線落入了失意的樂團主音阿嘉上,他與公關友子的一段情,輕輕的描寫,沒有煽情的場面,反令觀眾不期然感動起來。運用上六十年前的情書穿插故事其中,恰巧與現實的場面作一個對照,是一個很好的手法,男女主角因為那七封情書而對人生和愛情重燃希望,前後作一個呼應也是神來之筆。我最喜歡阿嘉送信的一段,鏡頭由始至終沒有拍攝過已成老婆婆的友子正面,她唏噓落幕的背影,叫阿嘉明白珍惜眼前人的道理,若有所思的跑回海灘,與今年的友子相擁,這一串鏡頭拍來很平實,卻帶起無盡的感動,實是本片的成功之處。
反之在《渺渺》身上仿佛有很多的動人場面,卻絲毫沒有感動。主線其實是一段四角戀,她愛她,她愛他,他愛他。三條感情線拍來毫無說服力,所謂的感情轉變毫無伏線,拍得過於理所當然。我覺得,台灣青春片很喜歡捉摸青春的朦朧感,卻連帶調子和敘事都非常朦朧,這種疏離的感覺也出現在《夏天的尾巴》和《盛夏光年》中,連帶好評如潮圠《九降風》,我也接受不到那種情感。似乎自《藍色大門》後,已難找到一部合格的青春片。在《渺渺》中,那些扮文藝的對白更造作得叫人毛骨悚然,若編導覺得這樣能夠表達出年青人對感情的錯摸,無疑完全失手了。
另外,仿佛這類青春片總愛加入同性的疑惑。《盛夏光年》的描繪已非出色,但仍偶有佳句,這部《渺渺》描寫的兩段同性之愛,美其名點到即止,其實描寫得過於片面,兩位男角的同性戀,理應深情的位置,卻因著描寫薄弱,慘成全場的笑位。
兩者相對之下,《海角七號》駕馭七線人物故事絕無失手,片中的愛情線借古今相比來帶動感情,也實是神來之筆。惟《渺渺》駕馭幾條簡單的感情線都編排得非常混亂,實在令人不能投入,更談不上感受到甚麼青春感覺。 值得一提是,《海角七號》的配樂和插曲非常動聽,把六十年前的淒美和遺憾更立體化,男主角的一段段樂曲也震撼人心。那七封情書寫得非常浪漫,不知是否出自編劇之手?那七封情書不僅讓女主角深信那段最真摯的情感,也說服了觀眾,六十年前的男女主角,是愛得多麼牽腸掛肚。在那七段人物關係之外,這段六十年前的情感著筆不多,單是這七封情書,卻仿佛令觀眾已經看了一段最動人的愛情故事,不期然感動得落淚。
或許拿《海角七號》和《渺渺》比較,實在抬高了《渺渺》的地位。《海角七號》當中的勵志,描寫台灣人的拼搏熱情,也許是導演魏德聖想對台灣人說的話,更是他憑自己的實力,向已成一潭死水的台灣電影說的話。我不是台灣人,不會非常熱捧這部《海角七號》,但無疑,它實是一部佳作,印證了台灣小眾電影也有勇敢嘗試的一面。因此,電影推出後成了一道清泉,好評如潮。一年中,有多少部《色.戒》和《不能說的秘密》?當小眾電影非沉溺於蔡明亮和侯孝賢的自我滿足上,就是花了太多無謂資源在《渺渺》這類看得已令人生悶,沒有絲毫驚喜的所謂青春片上,試問台灣片又怎能走出谷底?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99&eid=v199116
渺渺:愛在心裡口難開
愛情是放在心上好,還是掛在嘴上比較好?那攸關戀人的愛情心態,沒有是非對錯可言。
不說,有人嫌你沒誠意;說了,有人不領情……不說,有人心領神會,說了,有人欣然笑納……冤家或戀人只有一牆之隔,其實很像棒球賽中的高飛球與全壘打。
把愛掛在嘴上,主要是怕對方不明白,早也說,晚也說,千千百百回也從不厭倦,但是喳呼了半天,卻可能成了嘴皮子遊戲,失去了感動的力量。然而熱戀中人,所有的山盟海誓都蜜甜得可以,不嫌過膩,不怕糖太多,幸福就得濃得像糖漿一樣。
《渺渺》中的兩位女主角柯佳嬿與張榕容就屬於兩種不同心態的女生。
急切探尋愛人的名字、偏好和氣息,都是戀人會做的標準動作,《渺渺》中的柯佳嬿就是這樣癡望著唱片行老闆范植偉,她因為聽見了鄒族作曲家高一生創作的「長春花」認識了這個人,從此就常以「窗外開了一朵朵的長春花/優美的微風中搖曳/啊!美麗的長春花/讓我把它獻給妳/越過一重又一重的山峰」的歌詞當成門鈴,想要敲開范植偉的家門與心門。
然而就算眉宇和行動間早已透露了少女情懷,卻還是「愛在心裡口難開」,很難找到適切的形容,連邀他去聽一場野台開唱的演唱會,都得央請密友張榕容去開口。偏偏,居間傳話的張榕容對柯佳嬿有熱切好感,只是柯愛著范,而范卻難忘車禍往生的樂團好友,《渺渺》的感情模式有如直線方程式,無法逆轉,無法倒流,所有的一往情深,有如「江水向東流,一去不回頭」。
光從愛情的形式來看,《渺渺》有如四首單相思的變奏曲,除了范植偉一直無法確定自己的情愛之外,其他三位當事人都把「愛」掛在嘴上,急著把愛說出來,急著要對方給個說法,偏偏中間夾了個悶葫蘆范植偉,他的男伴一直逼問他愛是不愛,他就是永遠閃避不答,直線方程式當場打結,怎麼也兜不出個結果。
大聲把愛說出來,其實是青年愛人的專利,無涉對錯,但在戲劇表現上,什麼心情都大聲說出來,唯恐觀眾不懂,不明白,其實是小看了觀眾,來台灣籌製新片《一頁台北》的德國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就認為:「電影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留下一點想像空間,讓觀眾來完成,來圓夢。」什麼心情與感動都透過演員的嘴說出來,就剝奪了觀眾的解讀與編織夢想的機會了。
《渺渺》的高潮戲之一是來台尋找失憶奶奶青春情夢的柯佳嬿,懂得了愛情的酸甜滋味後,決定回去日本,張榕容到機場送行,被同學封為「蛋糕達人」的柯佳嬿的臨別禮物就是再為張榕容烘焙一只蛋糕,直到上了機場客運,張榕容打開禮物,才看見了柯佳嬿的用心,於是她飛奔下車,急著跑向機場鐵絲圍籬旁,要向柯佳嬿再說一句再見,說清楚自己的情與愛。
這場戲,關本良的攝影機強調的是張榕容的腳,因為腳步就已足以說明了一切,急切的呼吸,焦慮的臉龐,所有的不捨離情都已隨著汗水和淚水畢現,其實不需要再呼喊與吼叫了,但是程孝澤還是讓張榕容對著從頭上掠過的飛航班機大聲喊著:「我真的好喜歡你…」
聲音出來之前,我其實是動容的;聲音出來之後,我反而覺得扼腕。我不是不明白導演的企圖:明明妳都已經飛上天了,明明妳都已經聽不見我了,但是我就是要再告訴你一聲:「我愛妳。」那份癡情是說給愛人聽的,也是說給自己聽的,正因為愛人聽不見了,說不說都不能改變事實,反而多了一份自我療傷的慰安,情思淺白讓人一聽就懂,但卻也因為淺白,反而少了想像。
走出戲院時,我一直在想:如果,張榕容什麼話都沒說,只是仰頭望天……如果,張榕容是只是叫著:「渺渺……」如果,張榕容只是像《情書》那樣喊著:「要幸福哦!」……我會不會更感動?
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17996758
假同志電影有幾假?
同志被異性情傷,痛恨異性甚至以殘殺異性為樂成為變態殺手,但只要一經異性強吻隨即瞬間變直,可惜最後難逃不得好死的惡運。一睇就知假到爆炸?原來舊時這些片竟然是「幾可亂真」的同志電影呢!
「首屆」假同志電影節精心挑選6齣陪伴我們成長、荼毒社會觀念的假同志港產電影,一同觀摩、分析及解拆當中曲解和抹黑性小眾的種種伏線。保證大開眼界,盡「燢」而歸。
歡迎大家自備晚餐或小食到場,邊食邊睇,邊睇邊鬧!
假同志電影節 日期: 3月11日至5月20日逢星期二晚(每兩星期一次) 放映時間表
時間: 晚上7:30-10:00
地點: 彌敦道242號立信大廈7字樓D座 - 彩虹中心
費用: 免費
解拆「假同志」電影符碼
電影作為資本社會的文化工業產物,香港電影中如何呈現性小眾,無疑與香港社會的後∕現代性糾纏不清。詹明信分析晚期資本主義認為,後現代主義的文化情境既是藝術的商品化,又是商品的藝術化,成就了文化工業的大勝利。
「假同志電影節」意圖以七十至九十年代的部份所謂經典「同志電影」作文本分析,電影以「叫座」為大前題,以消費那個年代對「同志」的想像為手法(現在看來,大概被稱為污名化或歧視),表達出一種獨特的、似真非真的影像。
「假同志電影節」中揀選了六齣「假同志電影」,七十年代拍攝的《愛奴》中女主角對男性的仇恨幻化為變成女同志的指標;《赤裸羔羊》中的女同志又因著對男性的仇恨支撐著一整個女變態殺手的集團;《禁色》在詳細描繪一對女同志的床戲時不忘加插大量咒罵同志變態的情節;《太太的情人》中則大玩同志的「成因」,女主角命中註定會害死她的男朋友,故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唯有成為女同志;《舞男情未了》中TB角色被男主角強吻,在「試過」異性之後便能瞬間變為異性戀者;到較後期的《姊妹情深》雖然因其接納同志的調子,曾一度被認為是「真」同志電影,但主角原來是因被異性情傷才「成為」男同志,最後竟然同樣是被女性強吻後立即變直。
假同志電影的「假」,代表著電影中大眾對同志的想像,在電影中以「仿真」的敘事手法,模糊了「真實」與「非真實」之間的界線,虛擬影像成為大眾認識/窺視性小眾的圖鑑。那個年代的性小眾,基於社會上缺乏公開的性小眾作為學習對象,亦同時透過光影的「同志仿製品」學習甚麼是同志。
或許,在《斷背山》奪得奧斯卡的今天,那個年代對於性小眾的獨特而扭曲的想像似乎已不容於現時的主流意識中。女同盟會現時仍常常會接觸到「是否因為被異性傷害所以成為同志?」、「同志是否分不清友情與愛情?」、「女同志被男人強姦是否更難受?」、「未試過異性又怎能肯定是同志?」等問題,與「假同志電影」對照閱讀,便發現這些電影陰魂原來仍然存在。
「假同志電影節」讓我們再一次代入共犯的角色,透過再一次閱讀這六齣假同志電影,解構那種偏鋒∕邪門∕矛盾的性∕性別面貌,顛覆同志電影真偽。
http://www.inmediahk.net/node/309781
拍給異性戀主流家庭捍衛者的“僞同志”電影
一部站在異性戀女性視角下展開的電影(非常非常的異性戀女權),片中的男性,無論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都是懦弱的花心的甚至是沒有理性的無能的。
在導演(應該是個女導演吧?如果是男導演,還真有點匪夷可思)的鏡頭下,同性戀雖然是另類的花哨的模仿異性的,但他們也是善良的,異性戀是不會被變做同性戀的,同性戀中的“男人”最終是會回到女人的懷抱中的,所以,異性戀社會還是包容他們吧。——導演真是用心良苦啊。可惜他(她)並不尊重事實,也並不懂得尊重另類(倘若同性戀真是另類的話)
異性戀直女,尤其是爲“花心”男友感到苦惱的直女應該會很喜歡這部電影。因爲這部電影的花心直男最終浪子回頭啦,女主人公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850/discussion/24497170/
直女
在les圈内就是指 非les的女性 在一般常态情况下性取向只可能固定为喜欢男性的女性
. les也许会喜欢上直女 而直女也有可能喜欢上LES
例如 动漫《化物语》里的 Les神原骏河就喜欢上了直女战场原黑仪
与腐女有一定区别 虽然看上去很相像
Straight(直人):指异性恋或非同性恋者。在英国常用bent(弯曲的)作为同志的代称,straight便相对用来指异性恋。
同时,也通常出现于耽美文中,其中少部分直女可能会变成les的
直女与直男是相对的 都会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都可以区分LES和非LES 的感情的区别
直女的特征
1.不会天天为自己的下一顿饭发愁
2.不会很自恋 但是也是有些眼高 剩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直女
3.很会让自己变得漂亮 会修饰自己 追求时尚
4.大部分都是80、90后 但是也有部分70后 意思就是说 年龄不会太大
5.单纯但是又复杂 在进行下一段恋爱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很多因素
http://baike.baidu.com/view/1585994.html?fromTaglist
腐女 维基百科
腐女,全稱「腐女子(ふじょし,fujoshi)」,主要是指喜歡BL,也就是幻想中男男愛情(即同性戀)的女性。除了ACG作品、電視劇、電影等(不管作品本身是否為BL系),一部份腐女也會對真實世界男性間的關係產生遐想,例如:偶像(日本的J禁以及不少視覺系團體)、歷史人物(日本的新撰組或幕末人物、中國古代文人、帝王等)等等。
僞同志電影---《暹羅之戀》
終于發現,很多打著同志旗號的主流電影,其實都是女性電影。《斷背山》如是,《藍宇》如是,《暹羅之戀》也如此。
可愛的小男孩,夢幻的劇情,花癡般的臺詞,這些絕對能讓腐女完全陶醉,花錢買票,可惜卻很難討同志的喜歡。真實的同志電影無法主流,只有挂著羊頭賣狗肉,才能變同志電影爲女性電影,通過對兩個帥小孩的意淫,激發女性觀衆的母性,也打開了花癡的市場需要。
http://group.mtime.com/movieview/discussion/404476/
女同志的烏托邦《得閒炒飯》 文:Joe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DNFsQipkI&list=PLC37C5FC263DA4D88
《得閒炒飯》片名的意思其實是說有空做做愛的意思,此片是許鞍華難得一見的愛情喜劇……。
周慧敏想必是90年代許多少男少女為她癡狂的玉女偶像,包括筆者在小時候也深深著迷這位曾經走紅一時的玉女掌門人,得閒炒飯則是周慧敏休息多年之後復出大銀幕之作,成為筆者最想看此片的原因,當然導演許鞍華也是吸引人的所在,《得閒炒飯》片名的意思其實是說有空做做愛的意思,此片是許鞍華難得一見的愛情喜劇,不過此片反而比較像是王晶多年前所監製的《四個好色的女人》,《得閒炒飯》同樣是王晶所監製,而吳君如依然是演著雙性戀的角色。
周慧敏和吳君如在劇中飾演一名昔日戀人,過了許多年再度相逢,兩個人的相逢地點安排在蘇活區,別具歐洲風情,時常在手扶梯間來來去去,浪漫之餘卻也帶出兩位主角上上下下忐忑不安的心情,近情情怯還是該勇往直前,此時這兩個人同時都大了肚子,除了愛不愛的問題之外,電影有如好孕臨門一樣吵著要不要生的煩惱。
兩位女主角不小心珠胎暗結的對象十分逗趣,周慧敏從網路上結識了比她小一大截甚至幾乎沒有發生過關係的男孩陳偉霆;吳君如則是幫忙毆妻的張兆輝打官司並作出婚姻諮商,同時也是性愛老師;唯獨一次的性關係卻都這麼剛好百發百中,在這麼巧妙的相識以及兩位男演員搞笑的演出,使得這四角戀曲即使看似複雜卻是妙趣橫生。
原本此片可以是一部羅曼蒂克的愛情小品,偏偏導演以及偏具要加入許多拉里拉雜人事物,明明是簡單的四人戀曲,還要一對無關緊要的戀人來插花,另外一對無法領養小孩的女同志好友,想要共同撫養吳君如的小孩,周慧敏因為懷孕而被公司冷凍無法工作,電影不時又提出父權社會下的現象、女權主義、對雙性戀的歧視等等嚴肅議題,洛德說教意味頗重,影片後半部發展越雜亂無章,無論要不要生小孩加入婦女運動等等議題,其實最後還是擺放在無法給承諾的吳君如無法和一個人長相廝守,又怎麼能夠好好照顧一個孩子,沒有想到居然因為不小心的摔跤讓她意識到她是愛這個小孩,更別說已婚男子張兆輝有了小孩怎麼他的老婆都不會吭聲,整部電影也太兒戲胡鬧了點。
許鞍華執導過多部作品,即使她有執導過女性電影,對於一部喜劇來說還是門外漢,因此在這部原本通俗的愛情電影中幸好靠著幾位演員撐起電影,吳君如亦男亦女喜感演出不再話下,陳偉霆與張兆輝兩個人雖然看似軟弱卻又是個負責任的好男人,插科打輝之下十分可愛,周慧敏只能說還是個美麗的玉女,她更棒的演出可以在應召女郎看見,本片對於感情世界處理的太夢幻了點,或許對於女同志來說,這樣的感情模式是他們的烏托邦吧。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98&eid=v298113
女同志烏托邦 维基百科
女同性戀的符號,是由兩個象徵掌管愛與美的維納斯女神的金星天文符號。後來該符號也被用來做為女性的代表並得到主流社會的接受。這邊是由兩個紫丁香色的符號連在一起,做為女同性戀的象徵標誌。女同性戀烏托邦(Lesbian utopia)是一個想像的群體國度,這個國度中完全沒有男性而只有女性,而在任何事務也都不需依賴男性。
這一個純女性國度概念的源起,是出於希臘神話中的亞馬遜人傳說。傳說中亞馬遜人是一個只有女性的國度,所有的戰士都是由女性組成。在這傳說之中,亞馬遜人每一年都會拜訪the Gargareans(純男性的國度)一次,並與之為伴。
繁殖
在自然的情況下,和很多種類的生物相同,人類的繁殖需要卵子(來自女性)跟精子(來自男性)的結合,並有像子宮那樣適宜的環境且提供充足的營養,讓胚胎可以成長成胎兒,經歷懷孕周期直到分娩小孩出生。
不過科學家已經成功進行過一項實驗,使用兩隻母老鼠來創造生下一隻小老鼠。有在更進一步的研究類似或相同的方式,讓兩個人類女性根據孟德爾定律做為同一個小孩雙親的可能性。科學家已經找到方法可以使用來自身體的任何一個細胞的遺傳物質使卵子受孕。這最終可以使的女性想要生育嬰兒不再需要男性的幫助。同時許多國家紛紛立法支持允許同性婚姻或民事結合。
然而這仍是一個未知數,若將這項生物科技實行於人類之中,不顧一切比如倫理學上議論等等。
文化
西方歷史上較著名的例子是由小說家吉爾曼(1860-1935)所著的小說Herland。完整的線上文本詳見:
http://historyofideas.org/toc/modeng/public/GilHerl.html
而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包括西遊記、鏡花緣都有類似的場景情節。
女同性戀 维基百科
女同性戀,常以蕾絲邊(英語:Lesbian)相稱,是指女性間對性與愛的欲望[1]。蕾絲邊可作為名詞,意指自認或被他人認定擁有女同性戀特質的女性;亦可作為形容詞,表與女同性欲望相關事物的特性[2]。
儘管自古以來女同性戀曾被記載於多處文化中,直至今日才出現「蕾絲邊」、「拉子」等字詞,用以形容此一群人。十九世紀晚期,性學家發表了他們對同性欲望與行為表現的研究,標明了女同性戀者在西方文化中是屬一獨立實體。因此,意識到自身新醫學身分的女性逐漸在歐洲與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1970年代,受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影響,該術語更進而被廣泛使用。歷史學家因而重新省視歷史上女性間的情愛關係,並對如何定義一名女性或女子間關係是為女同性戀提出疑問。此類議題的討論結果最終確立了女同性戀者的三種組成:性行為、性欲或性別身分。
歷史上女性性向的相關記載大多由男性撰成,而由於男性並無參與於女同性戀關係中,其鮮少承認女同性戀存在或正常表露性欲的可能性。早期的性學家因相信女同性戀者是女性拒絕接受「正常」性別角色的表徵,而將之界定為精神疾病範疇。自此,以反抗性別角色為根據的次文化逐漸形成,許多女同性戀者視己為不道德、受排擠的一類。女同性戀關係亦出現在時尚史中,表現了他人及女同性戀者對其本身的看法。有些具有同性戀傾向的女性可能會徹底否認其女同性戀的身分,拒絕視己為女同性戀或雙性戀。
女同性戀者在影視媒體中被刻劃成多種樣貌,其暗示著整體而言,西方社會一直同時關注並排斥對傳統女性性別角色有所質疑的女性,既驚寒又深受女性間浪漫之情的吸引。然而,在認同其身分的女同性戀者的引領下,我們漸而組織出與種族身分相仿的觀點:作為同性戀,他們因受歧視與其親友等人潛在的否定而團結一致。作為女性,她們受到男性的排斥。女同性戀者可能會面臨截然不同的身心問題。政局與社會態度亦持續影響著女同性戀伴侶與家人關係的組成。
術語的源起與演變
萊斯博斯島的莎孚,約翰·威廉·高多德1904年的畫作。莎孚賦予了「蕾絲邊」一詞代指「女性間的情慾關係」的意義。
「蕾絲邊」一詞源自公元前六世紀女詩人莎孚的故鄉——古希臘萊斯博斯島的島嶼名[1]。透過各式古代文獻,歷史學家推測莎孚曾在島上指導、薰陶一群年輕女子[3]。莎孚所遺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多與女性的日常生活、感情關係及習慣等有關,尤其關注於女子的美貌,並明表她對女性的愛意[4]。在十九世紀晚期之前,「萊斯博」一詞被用指所有與萊斯博斯島相關的事物,例如萊斯博酒[note 1]。
到了1890年,醫學辭典開始使用該詞語,以「蕾絲邊之愛」等字詞形容女陰摩擦——二個女性間透過類似性交而達到性快感。據1870年文件記載,「蕾絲邊」亦被用來描述女性間的情慾關係。約至二十世紀時,開始出現了「莎孚主義」等可互通的詞語。醫學文獻中「蕾絲邊」一詞後逐漸被廣泛使用;1925年,該詞語曾被用作名詞,表雞姦的女性對應詞[1]。
女同性戀次文化日益蓬勃,因而促使哈維洛克·艾利斯等性學家以醫學問題的方式著手於分類女同性戀關係。
隨著醫學知識的蓬勃發展,術語的意義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轉變。十九世紀中期,醫學作家開始嘗試建立辨別男同性戀(其當時在多數西方社會係屬重大社會問題)的方法。在德國性學家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示明所謂「性別倒錯」所歸納的行為中,學者設下了男女正常之性相關行為的標準,甚至因此到了男女轉變為「完美男性」及「完美女性」的程度[5]。
中文中的稱呼
在中文中,引入了很多表示女同性戀者的稱呼(主要是英文),也有當地社區自己創造或者歷史上沿用的隱諱語。
中國大陸
在中國大陸,女同性戀最常被稱為「拉拉」,主要是從台灣「拉子」影響而來,又或稱為「蕾絲邊」。在中國古代,女同性戀亦被稱為「磨鏡」。
「磨鏡」,即磨治銅鏡也。古用銅鏡,須常磨光方能照影。據漢代著名文人劉向的《列仙傳·負局先生》記載:「負局先生不知何許人,語似燕代間人,常負磨鏡局,循吳市中,炫磨鏡一錢。」《太平御覽·海內士品》中也說:「徐孺子嘗事江夏黃公,黃公薨,往會其葬,家貧無以自致,賷磨鏡具自隨,賃磨取資,然後得前。」唐朝詩人劉得仁《贈道人》一詩中曾寫道:「長安城中無定業,賣丹磨鏡兩途貧。」
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聊齋誌異·神女》中也有「問其人,乃諸姓,市中磨鏡者也」之說。而把女同性戀叫作「磨鏡」的意思就是,雙方相互以廝磨或撫摩對方身體得到一定的性滿足,由於雙方有同樣的身體結構,似乎在中間放置了一面鏡子而在廝磨,故稱「磨鏡」。
台灣
在台灣,英文單詞「Lesbian」的中文翻譯以「拉子」或「女同志」最為常見(也翻譯做「蕾絲邊」)。「拉子」的最早使用與發明是在女同性戀作家邱妙津的《鱷魚手記》一書中,後來普遍成為女同性戀社群內部用來指稱自己的術語之一。
此外,也有根據外在性別特質,對女同性戀者有不同的稱呼:把男性化打扮的或在性生活中處於主動地位的稱為「T」或「踢」(來源於英文單詞Tomboy,但是並非此英文單詞的本意);而打扮和行為較女性化的或在性行為中處較被動的女性稱「TBG」、「G」、「P」或者「婆」。
香港
在香港,女同性戀一般被稱為「Les」,是英文「Lesbian」的簡稱。以前還有人以「磨豆腐」來形容女同性戀者,但因為含貶義現今少用。
此外,上面所說的「T」,在香港常稱為「TB」(TomBoy),意思是指比較男性化的女同性戀者;而女同性戀伴侶多由一男性化、男性打扮的女性與另一個女性化打扮的女性組成的。而 「TG」,則是指女性化的女同性戀者。「PURE」是指單純愛女生的女性,或指介乎TB/TG中間,而未受分類的女性。
其他稱呼
蕾絲邊,來自英文單詞「Lesbian」(女同性戀者)。這個辭源自希臘一個名為萊斯博斯的島嶼。西元四百年前,希臘語詩人莎芙在這個島上舉行女詩人同歡會,建立她的學園,莎芙的詩多是敘述兩個女人間的愛情。
不分:裝扮、行為、氣質沒有明顯偏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或因應伴侶特質而改變裝扮、行為、氣質的女同性戀者。
歐蕾(O-Le):老蕾絲邊的簡稱,指年過30的女同性戀者。
Uncle:年長的T,源自60年代。
歹客(Dyke):也是指女同性戀者,但通常是指較男性化的女同性戀者,以往是由恐同症的人拿來侮辱女同性戀者的話,現在女同性戀者彼此也會戲謔的用這個字彼此稱呼。
Spaghetti lesbian:一般的義大利麵,在剛買回來乾燥的時候是很硬很直的(跟異女一樣直),但是一旦放水(溼了)下去煮,就會變彎。用英文解釋即是straight until wet一語雙關,含義為有些異女在性慾被挑起的緊要關頭會馬上變彎。
法律
在某些地方,同性戀是違法行為。在阿富汗、毛裡塔尼亞、伊朗、奈及利亞、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蘇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及葉門會被判以死刑。有期徒刑包括在孟加拉國、不丹、蓋亞那、印度、馬爾地夫、尼泊爾、新加坡、烏干達。
在香港法律從來沒有說女同性戀是違法,沿用香港法律中對未成年少女保障,男性不得與16歲以下女性有性行為,但沒有規範女性發生性行為的年齡。而「性行為」在香港法律中的定義是男性的陰莖插入女性陰道,因此女同性戀的性接觸並沒有法律規範,但成年女性對未成年女童或少女作性接觸仍有可能被控非禮罪。
媒體關注
2005年,女導演伍思薇(Alice Wu)導演的電影《面子》(Saving Face),描寫華人世界中女同性戀面臨到的家庭保守壓力,獲得第四十四屆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電影,同時,劇中飾演女同志的華裔女星楊雅慧(Michelle Krusiec),入圍最佳女主角。
2006年7月,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鏗鏘集》〈同志·戀人〉探討同性戀作為社會上弱勢社群遇到的壓力及困難[6]。2007年1月,香港廣播事務管理局裁定「報導內容不公、不完整和偏袒同性戀,產生鼓吹接受同性婚姻的效果」,不適宜在合家歡時段播放,故向港台發出「強烈勸喻」[7]。
2006年法國、加拿大合拍電影《植物園》以中國大陸1990年代的一對女同性戀的故事為題材。
2007年,台灣電影《刺青》探討女同性戀的愛情、親情、友情,獲得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獎金補助,並獲得該年柏林影展的泰迪熊獎。
2008年,台灣電影《漂浪青春》這是一齣三段式的電影,既各自獨立,卻又關關貫連。三段故事、五個女/男同志,藉著彼此關係的流轉,演出一條漂浪的「生命之流」。
2008年,台灣電影《花吃了那女孩(Candy Rain)》四段女同性戀者的小故事,都發生在臺北一座老舊公寓裏;居住在舊公寓裏的四對戀人,不約而同的都收到了一份寄給Candy Rain的匿名包裹。NO.1 〈如果南國冰封了〉,NO.2 〈看不見攻擊的城市〉,NO.3 〈夢見相反的夢〉,NO.4 〈像花吃了那女孩〉。
2010年,香港電影《得閒炒飯》(All About Love)由許鞍華執導的一部有關女同性戀情感生活題材的香港劇情片,吳君如、周慧敏、張兆輝和陳偉霆主演。
異性戀女人對女同性戀的態度
多數女異性戀者除非遭到女同性戀追求示愛,否則對周遭的女同性戀不會有太大反應。少數女異性戀者對女同性戀抱持反感的態度。
一般而言,外表不甚陽剛的女同性戀,被認出的可能性也不高。
相關條目
同性戀
男同性戀
百合 (同人)
注釋
1.^ 2008年,萊斯博斯島本地人(名為希臘的米蒂利尼)向希臘法庭要求更正該詞語的意義,表示其僅用指萊斯博斯島人,但未獲成功。萊斯博斯島居民主張以「蕾絲邊」一詞代指女同性戀有損他們的人權,且「讓他們在全世界蒙受恥辱」。(萊斯博斯島當地居民「蕾絲邊案」宣判敗訴,BBC News Europe [2008年7月22日]。2009年2月3日查閱。)
參考資料
1.^ 1.0 1.1 1.2 "Lesbian", 牛津英文辭典,第二版,1989年。2009年月1日7查閱。
2.^ Zimmerman, p. 453.
3.^ Foster, p. 18.
4.^ Aldrich, p. 47–49.
5.^ Aldrich, p. 168.
6.^ 同志.戀人,香港電台 鏗鏘集,2006年7月9日
7.^ 鏗鏘集被指鼓吹同性戀 遭廣管局強烈勸喻 港台稱裁決堪商榷,明報,2007年1月21日
外部連結
相關的維基共享資源: 女同性戀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Lesbian Rights
Old Lesbians Organizing for Change (OLOC)
Lezbiyen Old Lesbians Organizing for Change (OLOC
Australia backs lesbian IVF treatment - BBC News Online
Lesbians protest IVF ban plan - BBC News Online
Lesbian couples raise well-adjusted teenagers
紐約時報:It's February; Pucker Up, TV Actresses
另參本館:《烏托邦》 《理想國》 《不完美的社會》 《意識形態與烏托邦》《鏡花緣》 什麼《母性》特質 什麼《女性特質》 男女大不同 《女性主義理論》 《美之偽科學》 《馴服與抵抗》 《閹夫情結》 《藍調石牆T》 《寂寞之井》 《男裝扮終生》 《女性心靈之旅》 《女/藝/論》 《陰性‧酷語》
男同電影 另參本館:《斷背山》《孽子》《魂斷威尼斯》《王的男人》《墨利斯的情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