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34)
導演: Raymond Bernard
編劇: 維克多•雨果
主演: Harry Baur / 查理斯•文恩 / Paul Azaïs / Max Dearly / Charles Dullin / Émile
劇情簡介
雷蒙伯納德製造了這次長約五小時的驚奇玄瀾之旅。世界各地的電影評論家認為,無論是對內容探討的深度還是對細節展現的突出,這部作品都是對大文豪雨果作品最為精彩的一次大銀幕詮釋。全片充滿令人驚歎的藝術指導、攝影和令人難忘的表演。尤其是演技卓絕的哈利鮑爾(于二戰期間慘死),我們見到了冉阿,見到了傳說中的查理斯韋納,還有督察沙威。悲慘世界,代表著法國電影業界的又一壯舉。
改編自維克托雨果的巨著。全片分三部分在1934年不同時間上映
第一部:腦海中的風暴 Premiere:Une tempête sous un crâne (Tempest in a Skull)
第二部:德納第一家 Deuxieme: Les Thénardier (The Thenardiers)
第三部:自由,美好的自由 Finales: Liberté, liberté chérie (Freedom, dear Freedom)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35)
導演: 理查•波列拉夫斯基
編劇: W.P. Lipscomb
主演: 弗雷德里克•馬奇 / 查理斯•勞頓 / 塞德里克•哈德威克
悲慘世界 Miserables, Les (1952)
導演: 路易斯 邁爾斯通 (Lewis Milestone)
編劇: 理查•墨菲 / 維克多•雨果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58)
導演: 讓-保羅•李塞諾
編劇: 讓-保羅•李塞諾 / Michel Audiard / René Barjavel
主演: 讓•迦本 / 布林維爾 / 費爾南•勒杜 / 西維亞•蒙佛特 / Danièle Delorme / 伯納德•布里爾
1958年版《悲慘世界》的幾個問題
上周看完《悲慘世界》(人文社08年插圖精華版,1400頁的書有幾個扎眼的錯別字),心裡難以平靜,周日下午在書店裡看到有1958年的上譯版《悲慘世界》電影,就買了哈。回來花了兩個晚上看完,除了中文配音有幾段不知道為什麼換成了法語之外,內容本身倒也沒太大問題。不過,對於剛剛看完小說的人來說, 1958年的這個電影版本和雨果在我頭腦裡釀起的風暴相比,太太過單薄了。
首先一點,冉阿讓的扮相,從苦役犯時代,到市長時代,再到割風時代,都是一個模子,甚至從成為馬德蘭到最後去世,連髮型都沒有變過。主人公的面部表情,總是很嚴肅。與此對應的是沙威這個演員的選擇,選了一個胖乎乎的,一副老好人的樣子,一點沙威的冷酷無情,不知人性為何物,都體現不出來啊。當然,這也跟整個劇本對沙威這個角色戲份的大大弱化有關。
雨果在原著中用了逾四成的內容來談純粹“故事發展”之外的問題,例如滑鐵盧戰役,巴黎流浪兒的素描,巴黎下水道的歷史,女子修道院的歷史,巴黎黑話的歷史,街壘的歷史,等等。儘管如此,由於時間跨度太長,與主線息息相關的重點人物很多,電影在這方面大刀闊斧的刪減大大削弱了原著的細部結構。舉幾個例子來說,比如德納第夫婦,原著在描寫他們對待小珂賽特的時候,完全是一副虐待狂的模樣,到了電影中,珂賽特夜裡去森林打泉水,不但有獨輪車可以放水桶,晚上也有類似馬圈的地方睡覺,而不是書中描寫的樓梯底下。還有,馬德蘭兩次越獄,也被壓縮成一次。書中扣人心弦的一節,沙威在巴黎城內追捕冉阿讓和珂賽特,到了電影,就提前到了德納第酒館。還有更大的簡化,就是女子修道院,冉阿讓冒著暴露身份危險救下的割風在電影裡完全成了路人甲,而不是書中描寫的那麼驚心動魄。老割風在冒險將冉阿讓裝入棺材,運出修道院,又因為失策,差點將他活埋,那種對義人知恩圖報的感情在電影中直接被忽略了。另外,對馬伯夫老人,也就是在街壘戰中犧牲的第一個公民,對他的背景生活完全沒有交代,原著則花了大量篇幅介紹這位神甫,植物學家,如何在復辟時代和1830年後一步步被社會逼上絕路的,只有在看到這些之後,才能理解馬伯夫,這位參加過1789年革命的老人,毅然加入到巷戰中,擎起紅旗犧牲的意義。那個全書最讓我喜歡的角色,小伽弗洛什,電影裡對他的描述也太粗線條了一點,感覺就像是德納第的一個淘氣兒子,無知的參加巷戰,為了撿子彈給戰士們,不顧槍林彈雨死在戰地中央。書中對伽佛洛什的描寫是動人至深的,特別是他那種樂觀的精神,對於惡的父親,他救過命,對於無依無靠的幼弟,他提供過住處。小兄弟三人縮在大象肚子裡的劇情在電影裡完全不見了。還有很多角色在電影中完全成了路人甲乙丙丁,連臉譜都談不上,ABC社的領袖們,英勇犧牲的安灼拉,公白飛,博須埃,都沒有幾句臺詞,馬呂斯的那個耄耋外公,也成了毫無深度的老色鬼,小丑角色,他滿腦子的18世紀思想,對外孫深厚的愛,電影中完全體現不出來一絲一毫。
說一千道一萬,1958年的版本不好啊不好,沒看過原著的千萬不要先看這個版本,會對原著的結構和人物形象留下淺薄的第一印象。看過原著,可以拿這個版本做些參考。畢竟演員的功力深厚,上譯老人的配音也很好,看至結尾時,我依舊像看書時那樣熱淚盈眶。
回應
部分配音為法語應該是當時國內配的版本有刪減,現在用了完全版後有些地方就只能原音了。
58年電影版確實沒法和原著比,單片長就完全無法滿足還原原作劇情的需要,估計要蘇版戰爭與和平的長度才有希望
那麼長的書,那麼多情節人物,塞一部電影裡有難度啊~
任何一部電影都很難完全描述書中的任何含義
我認為這個版本的很好 我小時候的小人書就是看的這個版
何必苛求呢?其實你還應該知道,對於同一個作品,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更何況在那麼短暫的時間裡要全域性地表現一部巨著,另外在那麼短暫的時間裡讓你有機會瞭解一部巨著的梗概,時間效率難道不是客觀的麼?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安安靜靜地品味巨著的,要考慮到我們的時代哦,這是一個房奴時代,人的大部分時間都將獻給攢錢買房的事業。當然還有別的原因,不必細說。
我個人認為1958版是很理想的版本,我對他的音樂、演員、臺詞、攝影、配音,甚至序幕的設計都甚為喜愛,是永久收藏的。(可惜字幕是見鬼的日語)啥時候有人能弄出來一個原片做成的高清版,並做個中文字幕,再把上海老傢伙們的配音給貼上,那才是完美中的完美。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42736/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72)
導演: Marcel Bluwal
編劇: 維克多•雨果
主演: 喬治•熱雷 / 貝爾納•弗雷松 / Jean-Luc Boutté
悲慘世界 Les Miserables (1978)
導演: Glenn Jordan
編劇: 約翰•蓋伊 / 維克多•雨果
主演: Richard Jordan / 安東尼•博金斯 / 西瑞爾•庫薩克 / 克勞德•道芬 / 約翰•吉爾古德
1978悲慘世界
雨果的悲慘世界並沒有看過,看完英國版的電影,感覺還不錯,看豆瓣上評論,說此版本不多見,評價8.3分。優酷上可以下載或者線上看的。中文字幕,原聲。Richard Jordan 在片中很是帥氣,那個海報中的人物是員警傑維特,最後自己竟然放走了苦苦追捕多年的尚瓦爾,然後自己投河了,說了我打算寬恕你的罪,可惜規則不容許我這樣做。我也嘗試過按照規則生活。你自由了。 接著尚瓦爾離開了,邊走邊笑,他本來也是一個罪犯,被人用燭臺換取靈魂,得到寬恕,他的餘生一直在扶貧濟困,但終究擺脫不了規則的追罰,雖然他可以不去救那個倒楣的替死鬼,繼續做他的鎮長,雖然他可以殺死那個員警傑維特,以後再也沒人知道他了,也許就像他所說,i don't have the right to kill you , i don't hit you , i don't feel anyting with you.不知道尚瓦爾最後笑原因,肯定不是因為再也沒有人追他,也許就是傑維特所說的,我打算寬恕你,也許是那一刻真正感覺到為自己從罪犯改正,重生到做善事,被人寬恕的喜悅吧。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61022/
78年版悲慘世界吐槽(網上找不到片的淘寶有賣)
我是指相比幾班經典的來說,這版沒什麼新意,很多也草草了事,演員的挑選以及人物設計有些地方很致命。反正珂賽特是殘了……殘的和90年代的那部《新悲慘世界》一樣(嘛,就是阿讓和方汀戀愛的那部)。其實我特別討厭粗魯的珂賽特。
下面細節:
前20分鐘導演很慷慨得把戲分給了阿讓的監獄時光,包括多次越獄和出逃經過——(最後一個場景..他殺人了?????)比較好玩的是在監獄裡的19年時間都是從他們的鬍子長度反映出來~中間和阿讓相處的比較好的人就充當被採訪的角色——說說對阿讓的印象什麼。沙威的出場很驚豔啊!!(具體的圖片不久就貼上來...自己看~)那腿那靴子...嘖嘖.
在監獄裡沙威多次問旁邊的小卒:他是誰(自認為這個細節的處理很到位~) 然後就記住了- -。監獄那段看得出來是在影棚拍的,有點不舒服。
這次演員的挑選...阿讓竟然這麼年輕!還這麼..帥!好吧,就是帥。我對這個怨念了好幾天,因為不是所有人貼上鬍子就能演一個4、50十歲有相當沉重過去的角色的!!
沙威不錯,冷冷的,但是...受PQ大人的影響大了吧,那個演員身高直飆2米.....!!有些地方(比如被加夫洛許撞倒的一個場景),在草地上想爬起來但是顯得長手長腳很呆滯..珂塞特很有美國氣,就個人覺得,她的氣質有些粗魯(當然電影裡沒表現出來~),服裝和她也不協調,哈,不過也難為這個美國導演了~馬里歐,帥哥一個,是著名演員,但是.....這本LM裡最冷的一點就是幾乎所有人都有鬍子!!!!他當然不能倖免..但是他外公的下巴卻是刮得乾乾淨淨的....
言歸正專,這本LM裡的阿讓是越獄獲得自由的.
芳汀的戲大大得壓縮了,就是街頭乞討的女人到被抓的無賴到可憐的人到死去的人..(她的化妝師只會在她臉上塗牆壁灰嗎?!每次比前面一次厚一點!!最後的一個場景顯得太假了吧...)
EHJOULAS麻,典型的美國氣質,在公園發表演講,為旁邊互相吸引上的兩人做大綠葉..最後死的時候掙扎地爬起來又被一槍弊命了,但總得說還不錯,比2002版那個大吼撤退的好~ 看不出導演對安灼拉角色本身有多大的熱愛,回想起來,安灼拉給人一種不安分的暴徒感!
哦哦哦哦,下水道得相逢,這回沙威很盡職得追了下去。從這裡導演開始馬虎起來了,沙威發現了阿讓,然後拔出手槍說轉過聲(背景樂很緊張,開始我還以為沙威要飲彈自盡了)然後~阿讓轉身的時候,沙威不見了。
--“沙威沒有飲彈自盡麼?”
--“死在下水道屍體會臭掉吧……”
...哦,還得說一聲,前面阿讓放走沙威的時候也是讓他轉身才割斷繩子的.
沙威彷徨到河邊,一切很正常,很符合劇情...然後~然後----------------!!!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88330/
新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95)
導演: 克勞德•勒魯什
編劇: 克勞德•勒魯什
主演: 讓-保羅•貝爾蒙多 / Michel Boujenah / Alessandra Martines
新悲慘世界的短評
目前所知最佳之電影版本.
電影好長,沒讀過小說有點難度
新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1998)
導演: 比利•奧古斯特
編劇: 拉斐爾•依格雷西亞斯
主演: 連姆•尼森 / 傑佛瑞•拉什 / 烏瑪•瑟曼 / 克雷爾•丹妮絲
新悲慘世界的短評
前面部分沙威的演繹不夠,其他部分尚可。珂賽特的演員特別像馬諾。革命部分有些兒戲。總體三星。
無法忍受弱化了關於revolution的部分,以及沙威的心理描寫,於是整部片的基調落在基情四射的相愛相殺...還有這英語說得無比彆扭,Geoffrey Rush的澳英,還有英音、美音,老子真他媽的想來句中英!但配樂不錯,以及服裝神馬的,
情節較原著改動很多,結尾很莫名其妙,還是等唱歌版吧
你確定這是悲慘世界麼!?支線全部砍掉!連德納第都沒戲份!愛波甯和安灼拉完全不見了!冉阿讓還看上芳汀!馬呂斯居然還不是小開!這貨是悲慘世界麼?!!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卡司啊……
名著+名演員=力薦
是的,看完Rush的演員介紹後,我把四顆星改為了5顆。 原來他就是加勒比海盜中的巴博薩船長!他就是鋼琴師!他還是國王的演講中那位老師!
這4個角色完全不同,所以我壓根沒有想到這個壞蛋竟然也是另外幾部戲中個性鮮明的人物。
另幾位主演也了不得。尼森演這個身體強壯,精神獲得洗禮的 冉阿讓,比其他幾部悲慘世界中 老工人形象的冉阿讓 更有可看性,烏瑪•瑟曼當然也是極好的演員,片中戲份不算多但一樣,讓你看了願意繼續看下去。
另兩位年輕的演員也很棒,名字不熟,但是臉在很多片子中也有看過。同理,這些因素,讓你對一部大名著,已經太熟的情況下,願意再看下去,找到新鮮感,找到原來沒有體會到的東西。
這次看才恍悟,這是部宣揚基督精神的電影,很有意義。冉阿讓偷了神父的銀匙,還打暈了他,神父卻再送給他銀燭臺,和他說:從這刻起,我把你從魔鬼手中買過來,把你交給主。 影片最後,他也是這樣對那個一生目標就是抓他的壞蛋。
也許巧合是前陣又看了遍SHAWSHANK REDEMPTION,當人被拘禁,被定型,漫漫歲月,人們如何煎熬,或是改變。
悲慘世界 之所以是名著,當然還因為它的時代背景。法國大革命,當年的巴黎。。。。種種讓我非常想要再次仔仔細細地讀原著。
收筆,找書去!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80141/
Les Misérables 悲慘世界1998
從小就對大部頭的經典有莫名的恐懼,一部《紅樓夢》差不多看了半年。很挫的一個事實是,我從來沒有看過書本上的《悲慘世界》。所以,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真的不知道《悲慘世界》是如此豐富的故事,而且有著一個頗為完美的結局。
連姆•尼森 (Liam Neeson )的臉孔有一點點匪氣,演冉阿讓這種在監獄裡呆了N年的大塊頭倒是很契合。傑佛瑞•拉什 (Geoffrey Rush) 版本的沙威,我覺得會很接近原著。他並不是什麼壞人,但是有他自己的堅持和偏執。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240976/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00)
導演: Josée Dayan
編劇: 迪戴爾•德科恩 / 維克多•雨果
主演: Gérard Depardieu / Charlotte Gainsbourg / Veronica Ferres / Virginie Ledoyen
善,自我救贖與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悲慘世界,還沒有看過原著。但我很喜歡吉羅德帕蒂約跟約翰•瑪律科維奇版本的電視劇。4部,每集一個半小時,長達七個小時以上的篇幅使得每一個人物都能得充分演繹,刻畫地鮮明活脫。最早是在CCTV8看的,後來就被我下下來一直放在電腦裡了。
那時在電視上似乎錯過了開頭,沒有完整看到主教出場的,銀燭臺的意義後來隨著劇情才慢慢領會到的,主教善的光輝,使得冉阿讓就此走上了這樣艱難的一條救贖之道(雖然他本來沒有神馬錯好嘛啊喂!)——一條叫做行善的路。這不平坦的路,將善的光輝,猶如種子一樣散播出去。
沙威也以死完成了自我救贖,這個最初我很討厭,最後很迷的人……約翰•瑪律科維奇的版本的他身上有種奧貝斯坦的氣質……他是一個盡責認真執拗到偏執的人,對他來說準則只有一個,道德與法律,可是這樣的人事實上卻並沒有被上司多麼地重用,不讓去做他最想做的懲治犯罪,卻要他去監視政治犯,即便如此他還是盡責地完成,甚至在革命黨人還義正言辭地說服他們……而在最後,他堅如磐石一般的心也最終被冉阿讓的行為打動,發現了道德法律以外的準則——良心與寬恕。
沙威的死,似乎也給冉阿讓帶來令他崩潰的連鎖效應,他沒有了他認為該有的去處。那個一生勁敵一般的人物促成了他的一直逃亡與隱藏,也促成了他與珂賽特相依相伴的生活。到了後期,很多時候的我看他,似乎只是一個古怪的父親,而她是他唯一真實的光輝。在他身上,有兩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一個是自己的身世,另一個就是對珂賽特的愛。事實上,只有一個,之後身世之說其實我覺得更多是故意說給馬呂斯的說辭。而如此純粹無瑕純近乎柏拉圖式的感情,卻因為阻礙到了她的幸福,而變得沉重,沉重到無法擔負。他這種自我犧牲到近乎殉道者的行為我不知道該如何作評。
其他還有很多,很多人,芳汀、愛潘妮、德納第、伽弗洛什、福斯洛瓦、修道院嬤嬤、吉諾曼、革命党人的大學生們……短小,有力,充滿人性與現實的故事。洋洋灑灑,真實渾厚。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553337/
悲慘世界•少女柯賽特 レ・ミゼラブル 少女コゼット (2007)
導演: 櫻井弘明
主演: 名塚佳織 / 菅原正志 / 萩原えみこ
珂賽特看到第46集,沒找到下載的,就放下了。
白天在公司偷偷摸摸的看TXT的悲慘世界,回家全屏倒在椅子上看珂賽特,世界真和諧。
金黃色卷髮,眼睛靈巧,心地善良,怎麼看都是一小LOLI,在德納第一家打罵使喚的惡劣環境下,心中依然有愛,有蘇蘇,有蓋布洛茨,最重要的,有媽媽。媽媽說會來接她。即便幾年後在耶誕節穿著破衣,仰望“一定是住在王宮的娘娘時”,也念著媽媽會來。同樣的還有子守歌,在珂賽特的童年一直是念念不忘的。
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書中,童年的珂賽特並不知道什麼是愛,她小時曾愛過一條狗,但是那狗死了,在辛酸的童年中,她已經不大記得媽媽,這只百靈鳥起早貪黑,眼神無光,給德納第一家幹活,卻被當作人家的累贅。不快樂的小孩總是長得不好看。
直至遇上冉阿讓。可能人生中總得有什麼讓人念念不忘的。這兩個心靈幾乎一片荒蕪得人開始相依為命,然後樂在其中,直到沙威的追拿。因緣巧合,老天有眼,他們得以在修道院裡安身。冉阿讓不是沒有私心,但還是放棄了可以和珂賽特永遠呆在一起的機會,又回到了社會。之後就比較動盪了,遇到馬呂斯,冉阿讓被綁架,革命。這個老人為了珂賽特心愛的人,心理掙扎後去參加革命,如果馬呂斯死了,珂賽特會怎麼樣?是該找個人替自己照顧她了。這可憐的老人覺得自己活著的使命已經完成,甚至放了沙威,要求他來武人街抓自己。不想卻極大的震撼了沙威。這個老人從來就有自己堅持的正義,對政府無條件的服從,忠於職守,精明能幹。
後面的還沒有看,雖然情節方面改的有點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的感覺,還是一下子看了40多集,還是值得一看的。撲閃著純潔的大眼睛,心地善良,身邊的人無論怎樣都始終相信,始終不懷疑。這樣的主角怎樣也不能說壞。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60409/
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 (2012)
導演: 湯姆•霍珀
編劇: 威廉姆•尼克爾森 / 赫伯特•克萊茨莫 / 克勞德-蜜雪兒•勳伯格 / 阿蘭•布伯裡勒 / 維克多•雨果
主演: 休•傑克曼 / 羅素•克勞 / 安妮•海瑟薇 / 艾曼達•塞弗裡德 / 埃迪•雷德梅恩 / 海倫娜•邦漢•卡特 / 薩莎•拜倫•科恩 / 薩曼莎•巴克斯 / 艾倫•特維特 / 康姆•威爾金森 / 伊莎貝爾•艾倫 / 丹尼爾•赫特斯通
悲慘世界的短評
這麼有名的劇本卻被霍珀浪費了,這不是國王的演講,你不用對著臉部特寫好麼?!我們要看全景鏡頭,我們要看服裝設計,華麗麗的期待根本沒出來!就剩下髒兮兮的趕腳和拙劣的唱調。
沒看過如此冗長乏味意味不明的電影---158分鐘如坐針氈全程尿點,比劇中人更miserable。死穴在於,這居然是一部音樂片!!!說它是musical吧又沒有dancing,opera吧唱得又。。。(btw幹嘛不去看原版歌劇?!)全劇少對白人物一開口就唱歌,可怕的是那些唱詞完全無關劇情,白娘子裡頭的對唱還更言之有物
八個最——Les Miz觀感
觀看Les Miz電影版真是個痛苦的過程,必須得時時提醒自己是在公共場合,不能隨便大聲吐槽爆粗,不能站起來喝彩拍手,激動時不能大笑,感動時更不能放聲大哭。一部電影能讓人入戲到這等程度,已經算是成功,即便滿是挑剔,那也是幸福的挑剔,於是在此將觀影過程中跌宕起伏而無法抒發的情緒,化作撰寫review的力量。該電影版總體而言,既不像之前觀trailor留下的惡劣印象所想像的那麼糟,也顯然也有硬傷使其減分不少;本文將採取先抑後揚的手法,先把心中的鬱憤一吐為快,再慢慢品評可點可圈之處。
電影版中最被糟蹋的歌曲:
Stars (Russell Crowe): 一首剛柔並濟的Stars,唱盡鐵血男兒心中一片熱血與那別樣的絲絲柔情。如此浪漫感人的星空下的獨白,令多少觀眾為劇中的大反派而傾倒,卻被Crowe唱成了不溫不火,好像一盆涼了的洗腳水的味道,你對得起導演苦心為你搭建的巴黎夜空麼?簡直是千古罪人!與25th anniversary中一樣爛得沒爭議的苦逼帝Nick Jonas不同,後者是那種暢快淋漓的糟糕,而Crowe則糟得有些曖昧不清,說不清楚究竟哪兒不對勁,可總是渾身不適,似乎沒有一處在對的位置上。他的嗓音粗糲豪放,本就不適合舞臺劇,又缺乏改進的天賦。於是他就像是個誤入巴黎都市的澳洲牛仔,雖然卯足了勁但還是顯得格格不入手足無措。
Bring Him Home (Hugh Jackman): 真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小員警唱砸了一首,小逃犯也不甘落後陪著一塊兒挨駡,這才是真愛啊呵呵後。作為諸主角中最具舞臺劇經驗的Hugh Jackman在影片中飾演的Valjean真是叫人失望,毫無亮點形同路人,不僅大失原劇水準,也大失Hugh Jackman自己的水準。不知是演多了金剛狼還是怎麼回事,整部影片中他都完全不在狀態,好的時候也不過是兢兢業業中規中矩把歌曲唱完表演做足,而糟糕的時候,就像這首Bring Him Home一樣,我甚至覺得一開嗓導演就該喊“Cut!”了吧。雖然Colm Wilkinson的Bring Him Home是我們不曾奢求超越的經典,但將一首悲天憫人的內省獨白唱得似乎在跟上帝吵架一樣義憤填膺,實在有點超出我的接受範圍。真的好想問問Jackman,唱這首歌的時候,你是被粗著嗓子吼的Crowe上身了麼?
電影中最含混了事的歌曲:
Valjean's Soliloquy/Who am I (Hugh Jackman): 大約是電影不同於舞臺劇的緣故,這兩首歌曲的戲劇性不如原劇那麼強烈,低聲無措的自問與之後的高潮轉折形成的對比總覺得不夠鮮明,可是這兩首歌的魅力與所要表達的正在於靈魂撕裂的張力啊!沒有了這些戲劇效果,Jackman只是走過場一樣將應當表達的人物性格轉變與劇情發展交代完畢就了事了,可沒有了這兩首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就讓Valjean這個角色變得蒼白無力,沒有存在感了太多太多,講真故事的深度也因此折損不少。
電影中最醬油的歌曲:
A little fall of rain (Samantha Barks): 原劇迷對電影版演員的表現最失望的大約當屬Samantha,On my own這首在25th被薩妹子演繹得如此甜美感傷的情歌在電影中卻真正成了首不鹹不淡的過場歌,而到了a little fall of rain,整個場景和氣氛都根本不合拍,於是兩人再怎樣落力演出,都顯得有些無厘頭,觀眾可能已經湧上心頭的莫名情愫卻也不知該安放何處(導演萬死都不該連這首歌都下手去砍啊!)讓薩妹子藏紙條這個細節上的改動不知是否為了照顧劇情節奏,但真正是犧牲了Éponine這個角色,完全沒有了原劇中雖然卑微卻因愛情而勇敢無私的人性光芒,影片中太少的戲份只將她塑造成一個為愛而自私但本性善良的路人妹子。真想為薩妹子喊冤,多麼好一甜美可人的姑娘,真心為她可惜,以她的實力和表現明明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純吐槽部分就到這裡了,接下來來談談讓我欣賞的部分。
電影中最突破原劇的歌曲:
I dreamed a dream (Anne Hathaway): 如果問我此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演員是誰,Anne!一定是Anne!絕對是Anne無疑!聽完她的I dreamed a dream,臉上還掛著淚珠的我簡直就想掐死導演,那該死的trailor實在太忽悠人太埋沒了Anne的演技。首先這首歌在影片中的位置不才私以為好過原劇的安排,原劇中Fantine在趕出工廠時唱這首歌時的情緒似乎不過是出於對生活的失望,而在影片中的Fantine已無家可歸連髮膚牙齒都變賣了,淪落風塵時她是走投無路已失去一切,當嫖客從麻木的Fantine身上爬起,扔下那兩個小錢時,她也是無動於衷,仿佛一具只剩呼吸的屍體,而此時,她忽然幽幽地依稀回憶起那早已模糊的過往,“There was a time...”,她漸漸憶起曾經擁有的美好生活與單純的希望,想起時心中仍有一絲甜蜜但說出口時已不禁淒然,她想起生活怎樣摧殘了她的夢想,她的愛情怎樣變為噩夢,殘酷的命運如同一隻獸一般緊緊地攥著她讓她恐懼寒顫,而更讓她疼痛的是,這愛從未真正離開她,即便身陷地獄之中,這愛與被愛的希望還在她將死的心中時不時熱烈跳躍,然而最終她絕望地承認,在現實面前一切掙扎盼望註定只是徒勞,“N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 I dreamed”。這最後一句在Anne的口中唱出之時,仿佛連觀眾都能感受到她生命的火花正在一丁一點熄滅黯淡下去,只是消逝不見。沒有肢體動作沒有場景切換,僅僅是依靠面部表情和演唱,Anne將這首歌曲的感情表達地飽滿而層層遞進,每一個眼神都緊緊抓住觀眾的心,沉浸在她的歌聲中,卻連她的唱功如何都已徹底忘記。看到這裡,只有能以濃濃的朗誦腔說一句“我的心都碎了”才能表達我的感受。
電影中改編得最情有可原的歌曲:
One day more/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不少原劇迷在看了trailor之後都會吐槽導演對one day more的低調處理,這首歌曲在我看來簡直是全劇的靈魂歌曲,革命前夜那蓄勢待發激動人心的一刻,劇中人物的眾生相栩栩如生,正是這種既圓滿又充滿山雨欲來的緊張期待感叫人熱血沸騰。而在電影中,這首歌卻被淡化了,略微糟糕的混音,運用不當的鏡頭切換和寒摻的群眾場面,都叫人感到使不上勁,於是紛紛質問導演你到底在幹什麼。看過全片之後才知道,導演對Les Miz的節奏處理和舞臺版很不一樣,比如將On my own和Stars挪到前面,影片的中場不是在one day more之後而是在1823的Paris之前,或許是為了方便電影觀眾跟上劇情節奏,而對於這樣的處理來說,one day more就只是普通的一場戲,若是做成一個萬人引吭高歌的效果,則後面該如何順利銜接過渡下去便成了問題。導演在one day more和barricade之間加了一場出殯戲,也是合情合理,畢竟舞臺張弛有度的節奏與戲劇張力便足夠了,但對電影來說讓故事合情合理講下去的細節橋段則必不可少,於是革命爆發的導火線不僅必須呈現也顯然得是個高潮,所以其實one day more的高潮有一部分給勻到了這場戲上去,使劇情能順利過渡。在ABC咖啡館沒了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總感覺少了半口氣,而放在這裡實在是一個亮點,軍警拉起的警戒線中黑色的靈柩慢慢行進,擁擠的人群一片肅穆,雖然是死一般的沉寂卻已有了劍拔弩張的氣氛,空氣中的憤怒已經膨脹得就像乾柴一樣亟待引爆燃燒,這時一兩個學生低沉壓抑的聲音響起,輕聲而有力地唱起“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堅定得不容打斷懷疑,於是三個四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合唱之中,軍警們慌了神,Enjolras沖進警戒線揮起紅旗,更多的人衝破人牆佔領了馬車,站在靈柩上的學生們滿臉都寫著驕傲與自信,帶著挑釁的眼神俯視著與之對峙的軍警,戰火的號角就此響起。這一幕讓人心跳加速,而看著這生動的場景,忽然感到Les Miz中的學生們竟不是那麼遙遠了,他們不僅僅活在19世紀或小說書中,今時今日這激動人心的一幕幕不也總在上演,不也總活在我們真實的記憶中麼?這葬禮,這哀悼的人群,這年輕稚嫩卻無所畏懼的孩子,還不令人熟悉麼?可憐的孩子們啊,可惜你們不知道在前頭等著你們的是什麼。
電影中最佳視覺效果歌曲:
The Final Battle: 這次的影片中,我想導演加入最多自己的詮釋與表達的大約還是學生戲吧,這一幕幾乎和原劇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如果說舞臺板的battle是學生們自己理想中的革命,那麼電影版呈現的就是現實中這場革命真實的面孔。當影片鏡頭的上帝視角恰到好處的那麼一拉時,在觀眾眼前的是偌大的一個巴黎城,大得無法想像,黑壓壓的一片,這時才意識到,這些學生們的街壘是多麼微不足道,那火光是多麼渺小,渺小的幾乎變得可笑了。於是這場革命不再是想像中理想主義者的奮起與鬥爭,不過是以卵擊石,螞蟻絆大象,他們不再是奮不顧身的英雄們,只是一群孤立無援的孩子,弱小的可憐,幾乎可笑。於是連army officer的喊話都像是帶上了一絲無奈的憐憫與勸解:孩子們,你們肯定完蛋了,還是別鬧了,救救自己吧。那一句you have no chance, no chance at all也有了真實的意義,因為這才是現實,血淋淋的現實。影片中凸顯的張力不在於這場戰爭必然失敗,更在於學生們革命的意義,他們犧牲的意義,在final battle之前,他們懷疑的不是勝利的可能,而是他們所作的這一切的意義,人民的冷漠與叛逃,這零落不成氣候到幾乎可笑的尷尬場面似乎在質問著他們,你們這麼做有誰領情,你們要拯救的世界與人民根本就不贊同也不需要你們。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恰如其分地在此時出現,還有那一句let others rise to take our place until the earth is free,導演充分利用了這些在短短幾分鐘內定義了他們的信仰,革命的意義不在於目的,正在於那以血肉之軀抱著必死的決心用胸膛撲向子彈,此刻的站立與堅定便是意義。
而與舞臺上交錯的燈光與偶爾的火光迸射和劈裡啪啦的槍聲帶來的抽象效果不同,電影自然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我們看見學生們怎樣在街壘前倒下,怎樣在絕望地拍打著緊閉的大門向居民求救,怎樣退入ABC咖啡館手足無措驚惶地等待命運的裁決……於是我們看到,軍隊對抗的並非揭竿起義的革命者,不過是握著幾杆槍卻幾乎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我們目睹的不是一場戰鬥,而是一場屠殺。我想這是導演所想塑造的革命,不是一個英雄主義的理想幻滅,這不過是一次以卵擊石的悲劇,徹頭徹尾的悲劇,這些學生不是我們會崇拜嚮往的英雄,只是需要我們憐憫的無辜的孩子,每個年代的人們看待學生運動與革命都會有不同的視角,而我想這大約更貼近這個時代所認同的定義吧。於是我幾乎諒解了導演對Enjolras的淡化處理,幾乎原諒了他把Enjolras只寫成一個普通的學生領袖,如此親民如此平淡,所以在最後當Enjolras帶著無畏的表情看著那對著他的十幾個槍口的時候,導演還給了他一個Courfeyrac,跑到他身旁,陪伴著他一同英勇受死,或許因為導演想寫的不是一呼百應的悲劇英雄,不過是一群志氣相投而彼此相守的夥伴們。然而總算欣慰的是,無論如何,最終導演還是給了他那個倒掛的身影與血紅的旗幟。
特別想補充的是,劇場版遠遠強過電影版的一處絕對是bring him home melody的那一段,始終記得在電光火石之後的那突然的萬籟俱寂一片漆黑,bring him home如泣如訴地響起,觀眾們屏息凝神緊張地等待著:究竟發生了什麼?勝利了?失敗了?有沒有人生還?可什麼都沒有發生,只是死一般的寂靜,獨有一支雙簧管唱著憂傷的歌。當街壘漸漸轉向正對觀眾時,交響樂忽然排山倒海地響起,人們看見Enjolras,像個殉道者一般倒掛在街壘上,身下的紅旗像血泊一般將其包圍,全死了,所有的學生們,他們全死了。那種厚積薄發的張力與感染力只有在舞臺上才能感受得到,所以當導演煽情地讓Jarvet將勳章摘下顫抖著放在Gavroche的遺體上時,我在腦中忍不住出現的還是那觸目的血紅與Enjolras。
電影中最讓我驚喜的歌曲: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Eddie Redmayne): 或許更準確地說這位小雀斑是讓我最驚喜的角色,幾乎做到了演與唱俱佳的地步。不僅是這一首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幾乎片中所有他的片段都是讓人沉醉而賞心悅目的,red and black中的癡情,in my life中的緊張激動與深情,還是valjean離開之後幾處的擔當與果敢,他讓Marius從只識談戀愛的小白臉變得立體飽滿,每一個場景中所能表現出的Marius美好的性情都被他緊緊抓住而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直叫人眼前一亮。而他的演技大爆發莫過於這首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又是一首我曾經罪惡地總是忽略的歌曲,他沒有濫於以煽情的方式來直接表達悲傷,一開始他壓抑而麻木地如同遊蕩在一片狼藉的ABC咖啡館中,憶起昔日的時光卻有一絲諷刺與迷茫,懷念舊友他的憤怒悔恨難以抑制,而那一行清淚卻訴盡了一個未亡人那難言的遺憾與傷痛。
電影中最忠實原劇的歌曲:
Epilogue: 我一直想看看導演會怎樣處理這一首終曲,果不其然,從感情到表達上便是對音樂劇的一次完美複製,忠實傳達了原劇所要表達的意義。而最值得一提的兩個亮點,一是在Valjean的靈魂離開軀體走向天堂的時候,在聖堂的門外,那一如片首的燭光閃爍的小聖堂前,我們看到主教在那裡張開雙臂迎接著Valjean,這個細節雖是煽情,卻煽情得有理,假如人生如一場天路歷程,最終的歸宿便是回家,回到最初一切開始的地方。第二點是我一直在想導演會如何處理最後的群眾合唱,他會為天堂裡的靈魂塑造一個怎樣的歸宿呢?我沒想到的是竟那麼簡單,不過就是巴黎的廣場,人們站在街壘上,就好像他們活著的時候一樣。一切都未曾改變,不過是天空變得潔淨光亮了,人們的臉上有了希望與微笑,我喜歡導演這最後的定調,天堂不是存在於他世的寄託,不是個超越現實的別處,它就發生在我們所生活的地方,可以存在於我們的當下。天堂的再臨,是降臨於人們的面容之上。
正如我看完影片之後的吐槽,從一個音樂劇粉的角度來看,這一版Les Miz可挑的刺太多了,休叔一直在抖,克勞基本靠吼,薩妹子變路人,金毛恩灼毫無存在感,酒店老闆跟老闆娘就跟故事裡的人物一樣純粹在渾水摸魚,Stars與Bring Him Home被徹底毀了……可Les Miz的魅力就在這裡,心裡頭一路吐槽,可眼淚還是嘩嘩得留個不停,被感動到很沒用的樣子。
我一直覺得Les Miz大概是最可以脫離舞臺,僅僅靠歌詞和音樂都足夠豐富的一部音樂劇,這大約也是電影版依舊魅力十足的原因,底子太好了。然而這對於導演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因為每個Les Miz粉心目中都有一個自己想像中的呈現版本。Tom Hopper所能做的,不過是把音樂和故事,呈現出一個他所理解想表達的版本。至於這個版本如何?他的特點鮮明,一喜歡苦情,二喜歡苦情,三還是喜歡苦情;對於學生戲的演繹發揮空間最大,至於效果是否能被大眾接受就是見仁見智;而對於我聽劇中最著重的Salvation與Redemption這條線,他卻幾乎沒有著重,發揮相當有限。可至少,相對其他更多可能發生的糟糕,Tom Hopper至少清楚表達了一個有血有肉,完整而自圓其說的對Les Miz的呈現。
於是最後我問自己會給這部電影一個怎樣的評價,我想當我要給別人推薦Les Miz的時候,我會不會推薦這部電影,還是會像對待POTO電影版一樣趕緊撇清關係,我想我會推薦的。這,便足夠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71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