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前評阿巴斯的《櫻桃的滋味》和賈法帕納希的《生命的圓圈》《越位女球迷》,馬基麥吉迪不愧是伊朗大導演,沒沈溺於《手足情深》(1992)《父親》(1996)《天堂的孩子》(1997)《天堂的顔色》(1999)之兒童電影、《天堂摯愛》(2001)將創作重點轉向探討阿富汗非法移民在伊朗打工問題之愛情戲上。
《手足情深》《Baduk》(1992)
導演:馬吉德.馬吉迪
演員:諾羅拉巴拉修/阿度克馬哈旦/馬羅拉紮西
伊朗1992年兒童片,法國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提名金攝影機獎,第10屆德黑蘭Fajr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劇本獎,第16屆蒙特利爾影展、第5屆東京影展觀摩作品。
簡介:
在伊朗東南及巴基斯坦邊界地區,"BUDAKS"是對長途跋涉到邊界去攜帶物品走私販賣,以微薄的收入過生活的大人小孩通稱。父親在沙漠中掘井想找水源,卻不小心因坑洞蹋陷而被活埋身亡,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兒女,這對兄妹被奴販子誘拐而離開村莊,哥哥被賣給了走私販,妹妹則被帶往巴基斯坦,與家人失去聯絡。哥哥和其他少年常去巴基斯坦走物品回來銷售,因而和一位巴基斯坦當地的男孩成爲好朋友,也藉由他的幫助,經過千辛萬苦,終于找回了離散多年的妹妹。
本片是《天堂的孩子》導演馬吉德.馬吉迪的處女作。原名《巴都客》,指的是伊朗東南部鄰近巴基斯坦邊界的一批走私客。這批可憐人有老有少,每天頂著烈日風沙和被軍警追捕的危險,象野狗般在荒涼的沙漠上流竄。十歲出頭的男孩佳發,正是其中的一位可憐人。佳發因爲父親挖井暴斃,跟妹妹佳瑪在流浪途中被人口販子誘騙。佳發被賣給走私販阿布多拉,佳瑪則賣給阿拉伯人。在佳發的小小心靈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心願是將佳瑪找到兄妹團圓。爲了達到心願,佳發過了一段典型的苦兒流浪記生活。編導將過程處理得相當有通俗劇曲折煽情的味道,伊朗社會底層的黑暗面,在佳發的遭遇中清楚有力地反映了出來。其中,阿拉伯學校的校長竟然爲虎作倀參予販賣女童的行爲是最具震撼效果的安排。在鏡頭的運用和氣氛經營上,本片略顯粗疏,顯然不及導演廣受好評的近作那麽圓潤自然,不過,男主角堅韌的生命力和強烈的手足之情,卻著實令人感動。
《手足情深》馬基麥吉迪的深情第一擊
荒涼的沙漠,駱駝,絲綢,小貨車,沙塵暴,尖銳的鐵絲,孩子的眼淚構築了《手足情深》這部低成本電影百分之九十的道具與場景。按照21世紀的影迷審美觀來看,馬基麥吉迪的處子作帶有明顯的視覺疲勞,而且劇情波動不大,有些煽情,進不了好電影的範疇殿堂裏,同樣我覺得《手足情深》非常粗糙,與《小鞋子》相比較有著一個檔次的差距。92年的馬基麥吉迪畢竟是初執導筒,因而我們就不要帶有苛刻的眼光要求人家了,電影總體來說,還是挺感人的。
影像裏,沙漠與小鎮是主要的場景,給人一種很窮的感覺。難道伊朗在90年代還是那麽落後,不可能。只能讓人聯想到馬基麥吉迪是個鄉俗味道較濃的導演,跟早期的張藝謀類似,或許他的出生就是農民,那些荒涼就是他的童年記憶。影像裏,男孩是個堅強的男人,爲了找尋妹妹的下落,冒著生命危險,逃出走私犯的牢籠,鑽過刺人的鐵絲網,又劃著木船,跳進客輪的甲板。一連串的連接硬生生地把一個10歲男孩的堅強刻畫了出來,雖然攝影比較簡陋,配樂也不激昂,可是那種感覺還是非常強烈的。孩子愛哭,理所當然,畫面中有許多孩子流淚的鏡頭,有煽情的嫌疑,但這也是情節所需要的,可是過多的眼淚讓人不自然,有些做作。
馬基麥吉迪的目的一定是想讓觀衆流淚,這是毫無疑問的,可對于人物的塑造就缺失了,盲目追求感情的交織點,設計了種種困難讓小哥哥去克服,看這個電影令我想起很早的一部電影,叫《尋母兩萬裏》,說得好像也是這些境況。在一片毫無新意的進程中,結尾處的精彩使人眼前一亮,通過結尾的30秒,我們了解到哥哥與妹妹最終還是南轅北轍,悲劇收場,不留情面。
本不想對《手足情深》碼字的,但好歹也是馬基麥吉迪的處子作,又或許是自己對《小鞋子》過于親睞的緣由,所以花了半個小時來進行記錄,來凝固這部電影。
http://forum.cnool.net/topic_show.jsp?id=2087252&thesisid=121&flag=topic1
《天堂的孩子》The Children Of Heaven(199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p0FGofp8
導演:馬吉德 馬吉迪 (Majid Majidi)
主演:Mohammad Amir Naji
Amir Farrokh Hashemian
Bahare Seddiqi
Nafise Jafar-Mohammadi
Fereshte Sarabandi
Kamal Mirkarimi
Behzad Rafi
榮獲1998年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影片、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並在多倫多、香港、倫敦、紐約等18個國際電影節上榮獲11項大獎。《時代》雜志年度十大影片,創下美國放映伊朗電影的票房記錄——100萬美元。
劇情梗概:
小哈裏取回爲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爲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于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爲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于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哈裏試圖和父親去城裏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後來,哈裏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終于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爲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在比賽中,哈裏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爲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哈裏擡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哈裏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哈裏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一群魚向他遊來。而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哈裏和妹妹的新鞋子……
這就是伊朗電影《小鞋子》。二十世紀末,伊朗電影以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情結合現代的人文意識而在國際影壇引起注目。可以說,他們的電影是把西方電影意識和自己的民族傳統結合的最爲自然和成功的。《小鞋子》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情況下,這部電影都被當作一部兒童電影來看待,這是一種誤讀。讓一個幼小的心靈去承受一個並不奢侈的渴望的沈重的折磨,這已經不是以童趣爲主要特征的兒童電影所能承受的主題了。但是這種分類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極其完美動人。
最感人的是電影裏的人文關懷氣息,導演以一種極其溫情的目光關注了一個普通兒童去以一種掙紮的方式實現一個夢想的全過程,這種溫情反映在導演以蹲下來的姿勢在平視一個孩子的眼睛,傾聽他的聲音,所以哈裏和妹妹的語言是幼稚的,思維是幼稚的,行爲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實的,這種自然使他們的夢想呈現出最純淨的色彩,也使他們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當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同哈裏一起在渴望那雙鞋子時,有一個念頭會突然闖進你胸膛:我們不都在不同的境況下丟失過不同的“鞋子”嗎?我們這樣渴望過嗎?我們這樣不懈過嗎?
這種溫情還表現在對哈裏這樣一個在窘迫景況下生存的兒童,導演沒有表現出廉價的同情,而是體現出了尊重,在哈裏那雙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終有一種倔強的光芒,這種倔強使哈裏始終保持著對目標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詮釋著他的許多品質,他對妹妹的關愛,對父母的體貼,對學習的熱愛,對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應有的聰明機智,無不發乎內心,出于自然。這種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結尾,導演可以大膽地把失望留給哈裏,而把驚喜留給了觀衆。也正是這種結尾,我們才會讓哈裏在我們心中燙出了印記,也才能回味出導演對哈裏最深處的溫柔撫摩。
這種溫情還表現在對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如詩地贊美上,在哈裏的背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決定這個故事發展的人文背景:他們對自己信仰的虔誠和知足,哈裏父母的善良,周圍老師和其他人的寬厚,都使這個故事充滿了溫暖的氣息。即使是哈裏兄妹在換鞋過程中的奔跑,導演也選擇了許多充滿本土風情的畫面作爲底襯,使你有時産生是在看一部紀錄片的幻覺。這種對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吟唱,才使得電影關于人文主題的表現有了最寬廣而又厚實的舞臺。而這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電影無疑都是一種啓迪。
當然,電影的成功更離不開扮演哈裏的小演員的出色表現。他的那雙豐富的大眼睛儼然已經成爲伊朗電影的一個經典性標志。
關于這部電影的獲獎情況並不清楚,但這並不影響我把它作爲世界一流的電影來看待。至少,它可以伸直腰驕傲地對好萊塢電影說:對于真正的電影來說,那些炫目的特技實在不算什麽。
http://baike.baidu.com/view/892956.html?tp=0_11
《天堂的顔色》The Color of Paradise(199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2K_4dXwAI
導演:馬基麥吉迪 Majid Majidi
製片:麥帝卡瑞米Mehdi Karimi、阿裏卡裏Ali Kalij
攝影:墨罕馬德達弗迪Mohammad Davoudi
配樂:阿裏雷紮克韓德裏Ali Reza Kohandeirie
剪接:哈山哈山杜斯特Hassan Hassandoost
主演:父親-何塞因馬裘Hossein Mahjub、墨曼-穆森萊米齊尼Mohsen Ramezani、祖母-莎拉米費齊Salame Feizi
入圍多倫多影展、紐約影展、倫敦影展、香港電影節 代表伊朗角逐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放暑假了,城鎮裏盲童學校的孩子們,都被校門口等候的父母們接回家,准備度過快樂的夏天,但是墨曼卻等不到父親。老師安慰他,爸爸只是趕不上巴士,所以才遲到了。等了好久,爸爸才終于出現,墨曼興奮地沖上前去,摸著父親的手,掉著眼淚說:我還以爲你不要我了...我還以爲你不要我了...事實上,爸爸是真的不要墨曼了。接連面對孩子失明、妻子早逝的悲劇,爸爸不願意再背負苦痛,于是拚命地工作賺了錢,准備迎娶美麗的新娘,展開新生活。但是,他還有個無法逃避的重擔放不下,那就是失明的墨曼。他向盲童學校的校長懇求,讓墨曼留在這兒過暑假,不過卻被拒絕。想到要一輩子照顧失明的兒子,爸爸害怕了,他必須爲墨曼另尋出路... 爸爸帶著墨曼回到鄉間老家,那兒有墨曼兩個可愛妹妹,以及最疼愛他的奶奶。在這個綠意盎然、野花散布、鳥語呢喃的美麗世界裏,墨曼用他靈巧的手、聰敏的耳朵,盡情地與大自然接觸,感受風的舞蹈、溪流的歌唱...在他的心中,虛幻的天堂仿佛漸漸有了顔色。 然而,好景不常,即將結親的爸爸不願意讓墨曼再阻礙他的好事(因爲女方家十分迷信保守),于是決定將墨曼送給一名盲木匠當學徒。在一個風大的日子,趁著奶奶出門辦事,爸爸帶走了墨曼...失去了墨曼,家鄉的美景也褪去了顔色,妹妹的笑聲停止了,奶奶哭哭啼啼地要跋山涉水地去把墨曼帶回家,爸爸的心意似乎也被迫稍有改變...墨曼回家的路還有多遠?他要到何時,才能看見天堂真正的顔色?要到何時,才能觸碰到神的慈愛?要到何時,才能得到父親的關懷?
《天堂摯愛》Baran(2001)《巴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RuIjabsM
導演:馬吉德?馬吉迪 Majid Majidi
編劇:馬吉德?馬吉迪 Majid Majidi
演員:Hossein Abedini
Zahra Bahrami
Mohammad Amir Naji
Hossein Mahjoub
Abbas Rahimi
1989年,蘇聯撤離阿富汗,這個國家立刻陷入混亂的內戰中。數百萬計的難民湧入周邊國家,其中僅伊朗就接納了140多萬。年輕一代的阿富汗難民出生在伊朗,故鄉對于他們僅僅是一個陌生而遙遠的名字。他們在貧窮中掙紮,大多數只能爲低廉的工資從事最艱苦的工作——如建築業。這部影片就發生在德黑蘭北部的一座建築工地上。
工頭梅馬雇傭的阿富汗工人納賈夫摔斷了腿,作爲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他的受傷無疑使家庭陷入了困境中。梅馬同意讓他的大兒子萊麥特接替他的職位,這個瘦弱的青年勇敢地挑起了重擔。但不久梅馬就發現這個男孩實在不適合幹扛水泥的體力活,當他看到男孩細心地布置餐桌時,他決定讓萊麥特代替自己的侄子拉提夫負責工隊的膳食。
這可惹惱了拉提夫,這個粗暴的青年一直十分得意于輕松的工作,而現在他不得不幹累人的重活。他嫉妒萊麥特的好運,不斷幹涉阻撓他的工作,甚至破壞他的廚房。但不久他就發現了這個沈默的青年的秘密:原來萊麥特是個本名叫巴倫的女孩。她爲了得到工作養活全家不得不女扮男裝。
這個發現令拉提夫非常驚駭,他從巴倫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永無邊界的貧困、苦難與掙紮。他開始喜歡上這個堅強的女孩。他沒有將這個秘密透露給任何人,相反他決心傾盡全力幫助巴倫及她的一家。他首先向梅馬索要多年來未曾取過一次的工資,並托人以工傷補償的名義送給納賈夫,但這名轉交的人居然攜款離去。無奈之下,他只好賣了自己伊朗人的身份證,並努力工作積攢了一筆錢。他把這筆錢給了納賈夫,希望替自己愛的女孩分擔生活的重擔。
納賈夫帶著一家人離開伊朗,開始了千裏迢迢的返鄉之旅。拉提夫趕去送行,他明白自己與巴倫之間有一條難以跨越的界線。在那離別的一刻,巴倫感到了拉提夫充滿愛意的目光,她擡起頭,緩緩地摘下了面紗……
http://baike.baidu.com/view/77026.html?tp=1_00
馬基?麥吉迪新片《巴倫》題材轉變 2001-2-20
以影片《天堂的孩子》和《天堂的顔色》蜚聲國際影壇的伊朗導演馬基?麥吉迪(Majid Majidi)在臺灣最近舉行的伊朗電影節上大出風頭,他的新片《BARAN》(巴倫,暫譯)在觀衆票選中名列前茅,他也被公認爲作品最暢銷的導演,由于聲勢看漲,《巴倫》可能會在臺灣放映。
據伊朗當地媒體報導,伊朗的重量級導演阿巴斯近來很少拍戲,屬于中生代的麥吉迪已經逐漸取代阿巴斯的地位,他的題材正好迎合影迷多變的口味;事實上,伊朗在3年前就有調查發現,麥吉迪是影迷心中最富盛名、最成功的導演,阿巴斯已被抛到第二名。
在本月舉行的伊朗電影節上,婦女生活成爲伊朗電影的常見主題,麥吉迪也是如此,《巴倫》描述一名15歲的巴基斯坦女孩,女扮男裝,非法在伊朗境內打工的故事。麥吉迪以快節拍的拍攝手法,流暢帶出故事情節,被喻爲伊朗的好萊塢導演。
觀察麥吉迪的電影,拍攝題材已有改變,數年前的《天堂的孩子》《天堂的顔色》著重親情描寫,童星是重心;近來麥吉迪將創作重點放在愛情戲上,《巴倫》便是一例,少女自然是主角,由于探討非法移民的社會問題,情節感人。
http://ent.163.com/edit/010216/010216_71921.html
馬基麥吉迪
馬基.麥吉迪1959年生于德黑蘭,青少年時期就對演戲深感興趣,常參與許多電影的演出。1991年開拍第一部劇情片《Baduk》(手足情深),首度獲選1992年嘎納影展導演雙周放映;1995年開拍第二部劇情片《The Father》,先後獲得伊朗影展最佳影片,北美洲聖保羅影展、突尼斯影展等重要獎項;最富藝術成就的是《天堂的孩子》,不僅在伊朗本土影展囊括了3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票房也橫掃千軍;進軍蒙特婁國際影展也獲得三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觀衆票選 最佳影片。更令人振奮的是它代表伊朗首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或許是政治因素而敗北,但雖敗猶榮"。
正因爲他取得了矚目的成就,馬基.麥吉迪在伊朗被稱爲第三代電影代表人物 (阿巴斯是第二代) 。
馬基麥吉迪是伊朗當代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1998年,他先是以【天堂的孩子】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在美國並獲得近百萬美金的票房(創下伊朗電影票房紀錄),接著又以【天堂的顔色】在美拿下更驚人的一百七十萬票房(僅三十家戲院不到),成爲既是得獎常勝軍,又是超級票房保證的伊朗之光。
馬基?麥吉迪與其它伊朗導演的作品最不同之處,就是他獨鍾以家庭爲背景的故事,喜愛探討親情、血緣關系中的那份沈重與甜美。在進入影壇十多年後,前伊朗文化部長哈塔米當上總統,積極推動電影事業的振興,1992年馬基迪終于得以執導他的第一部作品【手足情深】。
而1999,馬基迪對親情的探討,又從手足之情轉向父子關系,以一個盲童的暑期生活,看親情中充滿矛頓的愛與怨、寄托與負擔。馬基迪說:「【天堂的顔色】是關于一個盲童發現大自然與世界萬物的故事。對我而言,是關于看見與看不見...但什麽是失明,一個看不見的東西如何能讓臉上的雙眼看到並了解呢?我很好奇,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失明時,我能夠看到什麽嗎?
伊朗電影常常以兒童爲主角,透過孩子們純真的眼光,來看伊朗人民的生活哲學,充滿童趣而溫暖。伊朗兒童電影的共同點,就是劇情簡單、溫馨感人,象《何處是我朋友的家》、《誰能帶我回家》、《天堂的顔色》等;我們試著以馬基.麥迪吉的兒童片爲參照,一起來感受伊朗兒童電影的溫馨。
馬基.麥迪吉與其他導演的不同之處,就是他獨特的以家庭爲背景的故事,喜愛探討親情、血緣關系中的那一份沈重與甜美。在進入影壇數十年中,他把自己的滿腔熱情傾注在兒童電影上。
“我對兒童世界特別感興趣,我的童年也是我思路的泉源,我也經曆過"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攝兒童電影你不用墨守成規,可以渾灑自如。"純真"是兒童世界中最令人折服的。”
早期他對拍攝兒童電影並沒有興趣,由于受雇于"青少年天資發協會",在他們的要求下去拍攝兒童電影,一拍之下才知道兒童的魅力,並且深深地了解到他們的觀點比成人要有趣得多,這就是馬基.麥迪吉癡迷兒童電影的根本原因。
“我常常覺得爲什麽伊朗大多數的導演都在拍兒童電影?”馬基.麥迪吉認爲,在伊朗電影中的兒童不僅僅是兒童,他們想去了解世界上正發生什麽事情,最好的兒童電影就是要表達他們所要傳達的人生真諦。
而且拍兒童電影有個好處,不需顧慮檢查的問題,政治的問題,再者,成人一直比較感情用事及精神易受創,會眷戀過去,但從兒童身上,你只會發現希望及對生命的熱誠,伊朗電影常涉及生命的光芒進而受到世界的肯定,主要就是這些兒童的參與。
在每個社會,都有富、貧的問題,尤其在伊朗這個問題非常凸顯,所以馬基.麥迪吉覺得唯有靠藝術去探討才能激發當局者的省思。當然,有人批評他在影片中所表現出的貧窮程度令人置疑,怎麽可能有家庭窮得連一雙鞋子都買不起?他們的疑點沒有錯,但在影片中(天堂的孩子)所探討的貧窮是從孩童的看法爲出發點,是這兩位兄妹認爲他們的父母無力替他們購買新鞋,這種純真的想法成年人是不容置疑的,鞋子弄掉了,對孩童來說是一種悲劇。
“雖然孩童很容易親近,但真正要了解並與他們打成一片並不容易,但我卻借著兒童而更能了解到成人世界,並能進一步與他們溝通。”
從影數十載,馬基.麥迪吉一直堅持著這樣的信念。
目前,伊朗兒童電影正在形成一種藝術力量,與亞洲、西歐、東歐、美洲的所有“真誠電影”一起,形成了一種比好萊塢電影更人性、更關懷、更豐富的世界性的藝術電影思潮,而且正在征服越來越多的真正熱愛電影如同熱愛人生一樣的人們。
http://baike.baidu.com/view/161617.html?tp=2_10
跑吧!孩子 维基百科
跑吧!孩子(英語:Homerun),是一部2003年新加坡華語電影,改編自伊朗電影《小鞋子》。這部電影講述著一對貧窮的兩兄妹,為了一對鞋子而踏上旅途的一部感人劇情片。故事背景設在1965年,當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脫離。此片還包含了當年馬新兩方的緊張政治關係,引起這部電影在馬來西亞被禁止播放。
這部電影由新加坡電影製作人梁智強自編自導,並由當地製作公司,星霖電影發放。由黃文永、向雲、李創銳和鄭智允主演的感人電影於2003年8月7日在新加坡上映。此外,為了取得鄉下偏僻的景色,製作團隊特別到馬來西亞偏僻地區於2002年11月至12月期間拍攝。可是後來的剪接工作延遲了上映日期。
此電影在九個星期上映期間,共累計票房S$2.3百萬。除此之外,它還獲得了台灣第40屆金馬獎兩項提名。鄭智允(獲獎時,十歲)榮獲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成為了第一位榮獲金馬獎的新加坡人。雖票房和獲得的獎項成績傲人,但觀眾對此片的評語仍有保留。
劇情
阿坤和小黑等人是一群喜愛踢球的鄉村孩童,為了爭取代表自己的甘榜參加來臨的全國少兒足球賽,他們決定和明順的隊伍結合共用資源練球,但無奈雙方在球藝和戰略上都各持己見,最後分道揚鑣各練各的。 倒楣的阿坤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把妹妹的鞋子弄不見,為了別讓本來已經很多經濟問題的爸爸媽媽擔心,妹妹決定不告訴父母,但是要哥哥儘快解決問題。阿坤因此一時之間面臨了兩個棘手的問題,一是為自己找一雙球鞋,二是為妹妹找回她的鞋。 造化弄人,儘管阿坤把找尋妹妹鞋子的事放在第一,可是阿坤怎樣都找不回妹妹的鞋子,只好和妹妹暫時公家穿自己僅存的破爛鞋,兩人分別在上午班下午班共穿一雙鞋,因為這樣,哥哥經常遲到。 除了面對明順球隊配備齊全的訓練,阿坤和小黑並沒有氣餒,雖然沒有任何訓練的資源,仍然堅持利用各種可行的方式練球,毅力堅定。挖空心思仍然無法替妹妹找回鞋子,面臨秘密隨時被揭穿的壓力,哥哥湊巧的參加一個越野賽跑,因為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哥哥希望用可以拿到這雙鞋子送給妹妹作為補償。 沒想到這次的比賽,吸引來了各地的運動人才,明順和同黨也代表學校出賽。就在比賽當天,哥哥面臨最嚴峻的競賽,沒想到在另一邊,妹妹也面臨另一個更觸動人心的挑戰。
政治評論
《跑吧!孩子》多幕影射新加坡於1965年和2003年的政治及外交情況。
當周太太分娩時,當年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正在收音機宣布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正式脫離。[3]
在垃圾堆旁的發生的騷亂和2000年的暴動也是描述著新加坡一路走來的政治風波。[4]
阿坤的一位朋友被朋友們取了個花名叫「小紅點」[5]。這是當年印度尼西亞總統優素福·哈比比嘲笑新加坡極小的國土時,用來比喻新加坡的。[6]
電影的最後一幕看得見阿坤和同學們站在長長的爛泥路上,說的是新加坡在獨立後面對的種種困難。[7]
當阿坤(新加坡)和明順(馬來西亞)在爭吵著到底那口井是屬於哪家的。事實上是在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長年來的供水問題。[8]
在另一個場面,阿坤的朋友把以前明順簽下的同意書拿出來,明順的朋友提到:這像是把寫給女朋友的信讓全世界都知道。這是在引用當年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對於新加坡在信函保密上作出的評論。當導演梁智強被問及此事,他回答說:「這件事留給觀眾的想像力。」[9]
2003年9月12日,馬來西亞電檢局(審查電影部門)宣判禁止這部電影在馬來西亞上映[10][11]。原因是當中影射政治關係的場面非常明顯,並牽涉到當今國內外的政治情況。發行商上訴這項判決[12],說當中的正面信息比政治影射份量來得重[13],可是徒勞無功。馬來西亞多份報章、雜誌及觀眾投票,表示對電檢局的裁判非常不滿,並提及寧可購買盜版光碟來觀賞。[14]
評語
從先睹為快的票房已累積了S$110,300,在國慶周還獲得S$610,400的佳績。在新加坡票房扶搖直上,甚至壓倒好萊塢電影如,《古墓麗影》。九個星期的上映,票房累計S$2,300,000[15],成為全年第二高票房電影。
觀眾評語有好有壞,其中評語提及過分的政治調味使這部電影讓人感到窒息。但是,也有人認為導演成功締造一部簡單又感人溫馨的電影。
這部電影成功獲得數個獎項,其中包括2003年莫斯科影展的Grand Prix Award、伊斯法罕國際兒童電影節上為最佳導演獲得金蝴蝶獎[16]、還在蒙特婁世界電影節上獲得三項獎項:最佳導演,最佳新演員及人民選擇獎。[17][18]《跑吧!孩子》也在2003年第40屆金馬獎上獲得兩項提名[19],分別為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擁有)及最佳新演員。鄭智允(十歲)成功奪得最佳新演員獎[20],成為第一位得到金馬獎的新加坡人,於中國演員王寶強共享殊榮。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91%E5%90%A7%EF%BC%81%E5%AD%A9%E5%AD%90
走路上學
《走路上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生活在雲南怒江邊上的小姐弟倆,爲了到對面去上學,而不得不每天命懸一線、溜索過江的故事。
瓦娃是一個7歲的傈僳族孩子,他對于姐姐娜香每天能和小夥伴一起溜索過江讀書好生羨慕。媽媽堅持要瓦娃等爸爸回來帶著才可以溜索。可是,在外打工的爸爸總也不回。
終于,沒能抵抗住來自對岸的誘惑,瓦娃獨自偷偷溜索過江了,看到了心儀已久的學校。沒想到,瓦娃溜索過江的秘密居然被第一次來家訪的聶老師戳破了。是聶老師送來的那雙紅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裏。他答應媽媽和姐姐:有了這雙鞋,他就不再偷著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這雙漂亮雨鞋還給了姐姐。
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著。誰也想不到,因爲趕著給弟弟送一雙新鞋回來,姐姐娜香失手從溜索上墜落江中……從此,瓦娃對于溜索有了一種深深的恐懼,並再不敢上溜索一步。
春暖花開的季節,馬吉鄉第一座“愛心橋”在社會各界的愛心捐助下,順利建成,瓦娃終于得以第一次走路上學。在初春的陽光裏,瓦娃似乎又看到了姐姐,姐弟倆手牽手,小鳥一般從橋上飛過……
http://ent.sina.com.cn/f/m/zlsx/
《命懸800公裏》
《命懸800公裏》是2009年拍攝的一部國産勵志片:野馬(更登彭措飾)爲了籌措一萬多元的醫藥費,讓心髒破了洞的妹妹卓瑪(卓瑪飾)能開刀治療,決心奪下省城舉辦的馬拉松比賽第一名席次。然而從山上到省城的交通車不僅車費貴,下班車次也要等上兩天,眼看比賽時間在即,野馬便決定一路跑上800多公裏的路程到省城參加比賽。
導 演 李子衡
主 演 更登彭措
陳國新
卓瑪
內容簡介
17歲的傈僳族少年格紮,生活在香格裏拉腹地一個遠離現代文明且十分偏僻的小山村裏。由于長年幫村民鎖們放馬,格紮練就了一雙"飛毛腿",因此大家又叫他"野馬",並幾乎忘了他的真名。
這天,格紮的阿媽帶著他的妹妹格蕊到縣城醫院去看病。經醫生檢查後確認,格蕊的心髒受到損傷,必須盡快進行手術,否則會危及生命。可是手術費用很高,盡管獲得了醫療補助和醫院最大限度的費用減免,但仍雖要一萬元爲妹妹定購手術後加強心髒工能的特效藥。格紮的阿爸早逝,一萬元對于他們這樣的家庭來說無異是一個天文數字。面對幾乎絕望的阿媽和日漸虛弱的小妹,野馬發誓一定要從死神手中把小妹奪回來…
省城將舉辦一次有獎金的長跑比賽,野馬作出了一個大膽得近乎荒唐的決定,從香格裏拉跑到省城去參加。可是,野馬沒想到會有比奔跑更大的挑戰等待著他,馬拉松比賽也並非僅僅是比拼奔跑速度那麽單純。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5%91%BD%E6%82%AC800%E5%85%AC%E9%87%8C%E3%80%8B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