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01 07:40:06| 人氣1,47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德語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齊格飛的《德語課》空有「探索德意志民族爲何會産生納粹法西斯這個怪物」主題,但其傳統冗長的敘述手法,並不足以剖析和批判了長期被作爲“德意志品質”來宣揚的“忠于職守”的思想。
  未必吧!540頁厚的小說,多少能讀到以下稍有文味之字:
  海明威簡枯式對話(p.47,53,69,74,92,180,204,300,333,449,515)
  批判父之愚忠(p.43-,77,92,203-,333,417)
  子之書寫幻想症(p.52,182,307,473,515)
  焚/畫之喻(p.69,365,415,439)

齊格飛藍茨Siegfried Lenz《德語課》Deutschstunde(臺北:遠流,2007)

  在易北河的一座孤島上,少年西吉被關在感化院的單人囚室裡罰寫作文,題目是〈履行職責的快樂〉。這個題目讓西吉回憶起父親(德國最北邊一個偏僻小農村的警察)盡忠職守、履行職責的一段往事。
  二次大戰期間,他的父親受命監控一位世界知名畫家的言行,並禁止他作畫。儘管這位畫家是他們親近的好朋友、曾經救過他父親的性命,但他父親仍然選擇盡忠職守,甚至還要當時才十歲的西吉也幫忙監視畫家,但西吉同情這位畫家,主動把這些畫藏起來。戰後,對於畫家的禁令都解除了,但他父親仍堅持繼續監視畫家。
  警察父親的偏執,使西吉得了恐懼症,而他偷藏畫作的行為,也終於被父親發現,把他當作難以管教的少年犯送進感化院。西吉在感化院中,不斷回憶起往事,作文越寫越多,甚至不願跨出囚室。他希望能一直寫下去,繼續體會履行職責的快樂……
  藍茨在書中鋪陳出一段宛如成長小說的心路歷程,審視瘋狂時代中被扭曲的人性、對立的父子關係,並分析批判了長久以來被視為德意志最高品質的「履行職責」思想。《德語課》是藍茨的成名作,名列世界50大小說,也是德國中學生的指定讀物、每本德國文學史認定必讀的經典。

[德]西格弗裏德.倫茨著《德語課》(北京:文彙出版社,2006) 

  《德語課》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首次翻譯成中文出版時即非常轟動。作品取材于德國著名畫家埃米爾.漢森在納粹統治時期被禁止作畫這一真實事件。小說以傳統的敘述手法,剖析和批判了長期被作爲“德意志品質”來宣揚的“忠于職守”的思想,激發人們對被納粹踐踏的公民義務進行反思。這不僅在當代德國文學史上具有裏程碑的意義,同時由于其所含的哲理具全球性而享譽世界。《德語課》在1968年出版,這部對過去戰爭反思並昭示出德意志民族進行自我覺醒、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小說使作者倫茨一舉成名,成爲戰後德國享有世界聲譽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齊格飛‧藍茨Siegfried Lenz1926~為德國當代最傑出作家之一,與葛拉斯(Gunter Grass)、波爾(Heinrich Boll)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齊名,但受歡迎程度更勝前兩者。
   1926年3月17日,藍茨生於東普魯士馬祖裏地區的呂克城,1943年被海軍徵召入伍,在納粹德軍崩潰時逃往丹麥。戰後他在漢堡大學攻讀哲學、文學等課程,1950年擔任德國《世界報》編輯,1951年起成為專職作家,並發表第一部小說《空中群鷹》;初期的作品主要受到托馬斯‧曼、杜斯妥也夫斯基、卡謬、福克納、海明威等人的影響。
   他的成名小說《德文課》(1968),取材自畫家埃米爾‧漢森在納粹統治時期被禁止作畫的真實事件;本書引發讀者對於被納粹踐踏的公民義務進行反省,成為戰後德國最廣為流傳的小說之一。除了長、中篇小說之外,藍茨還撰寫了大量的短篇小說、舞臺劇以及廣播劇。藍茨擅長用文學展現各種社會現象,短篇小說集《我的小村如此多情》(1955)取材自家鄉呂克的童話與鄉野軼聞,引起廣大迴響,被公認為1950年代德國「鄉土小說」最重要的作品。
   藍茨曾獲多項著名文學獎的肯定,包括「不來梅文學獎」、「歌德文學獎」和「德國書商協會和平獎」等。在臺灣出版的著作有《少年與沈默之海》(1999)與《失物招領處》(2003)等。

「閱讀」讀 齊格飛藍茨《德語課》:履行責任的矛盾 

儘管有些作家名氣很大,成為經典大家說不得不看的人,如果一開始選擇錯的書入手,還是會讓你大失所望。我第一本齊格飛藍茨的書是2003年所寫的《失物招領處》,小品有些趣味,但是距離和葛拉斯、波爾並稱德國當代最傑出的作家之一, 還有些距離。當然,如果我初次入手葛拉斯的書如果是《相聚在格但斯克》或是《母鼠》,可能就不會對他如此崇拜,繼續下一本書的閱讀。這次齊格飛藍茨的成名作《德語課》在臺灣的出版,多少補足在臺譯作的份量,《德語課》比《失物招領處》豐富也紮實許多;閱讀的愉悅程度也常是我們判斷作者是不是一位好作家的主要根據,武斷也很個人。但有些書儘管你不是這麼喜歡,卻也覺得是本好書,或許是內容精彩、結構巧妙、敘述複雜或是內容深刻。像是讀完《生命不可承受之輕》、《權力與榮耀》和《馬橋辭典》,我隱約覺得這裡面有些什麼,卻也說不上喜歡;讀完《德語課》,雖然也說不上喜歡,但書中某些確實有令人著迷之處;看到布斯貝克博士的慶生,朋友仇人都歡樂串成隊伍遊行那段 時,我正在火車月臺上等著南下的區間車,因為過度著迷,擡頭時車門已經關上,眼看趕不上南下的火車,還是站長通融,讓我從車掌室進去。
  在易北河的一座小島上,被關在感化院的西吉因為作文繳了白卷,被關在單人囚房裡罰寫作文〈履行職責的歡樂〉,他繳白卷不是因為要反抗或是想不出來,而是他的生命緊扣著這個課題〈履行職責的歡樂〉,有太多東西一次湧現無法下筆。被關在單人囚房的他,終於能好好從頭到尾寫這篇作文;西吉的爸爸嚴斯是警察哨長,堅守崗位、是履行職責的代表。戰時,嚴斯的大兒子克拉斯逃兵,被畫家南森偷偷收留,嚴斯和他的妻子發現後,選擇的是斷絕關係並呈報上級,將兒子送回軍中,儘管注定是送死...政府頒發了禁止繪畫的禁令,畫家南森(同時也是嚴斯的救命恩人)首當其衝,被禁止繪畫、八百多幅畫被沒收充公,執行者正是嚴斯。嚴斯大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他卻堅持「履行職責」甚至過了頭,無時無刻日夜監視南森,以防他有作畫的舉動。南森不顧禁令,還是繼續作畫,甚至創作「看不見的畫」,嚴斯也照樣履行職責,沒收一堆白紙。大戰期間,上呈的南森的繪畫,很多被國家賣掉賺錢,部分被嚴斯銷毀。戰後,嚴斯還偷偷燒掉戰時沒收的繪畫,剛好被西吉目睹,嚴斯教育西吉:這才是履行職責;西吉和畫家是好朋友,畫家作畫時向來不准別人在場,唯有西吉例外,甚至能引發作畫的靈感。畫家託付西吉好好保護他的畫。西吉在父親和畫家兩人間,燒畫和保護的衝突中,漸漸產生幻覺,每看到南森的繪畫,就會發生火苗接近的幻覺,覺得必須藏起來才不會使畫受到損害。於是他開始偷起畫來,行為產生偏差......
  德語課是本大部頭的小說,中文翻譯足足有540頁,價錢是很實惠的350元。鉅細靡遺的講述戰時西吉一家全力「履行職責」過程,也暗寓德國的民族性和戰時因而扭曲的行為標準,從小見大。裡面主要的幾個人物個性鮮明有特色,刻畫得很成功。持續進行的情節中,不斷加深我們的印象,比如說西吉、父親嚴斯、畫家南森、管理員約斯維希、姊姊希爾克。一開始西吉置身於感化院和他小時候天真無慮沒辦法聯想在一起,隨著劇情開展,嚴斯和南森的衝突不斷升高,西吉內心的矛盾逐漸增長,經過漫長的伏筆鋪陳,西吉最後的結局終於合理化起來。這條線拉了四百多頁,其實有其困難和危險,如果描寫過頭或是不足,作品的結構和精彩性就會破壞掉,作家巧心調整安排這條線的張力,給我們小說最後的高潮;這部小說還是蠻「古典的」,寫實手法的敘述,並沒有耍弄太多現代的文學技巧,比如幻想和現實雜揉、跳躍式的敘述時空穿梭...等,跟他同時代的葛拉斯就常玩,甚至有時走火入魔。透過用心的經營,我們能感受到歷史和德國民族性加諸在他們身上的痛苦和悲哀,在這本德國中學指定讀物、德國文學史留名的作品上。
http://blog.roodo.com/bluelqe/archives/3245213.html

最近在看齊格飛。藍茨的德語課(Duetschstunde) ,描寫一個被囚禁在少年監獄裡面,被教授要求要寫作的故事。這是德國的經典名著,據說,已經成為德國中學的必讀經典。
  本來買這本書,是因為自己剛從德國回來,想看能否在書中找到在德國的美麗風景,但閱讀這本書,卻是不斷讓我想起小時候的事情。話說,小時候,我也去上了國語日報的作文課。在我那個年代,上個作文課,練習寫作,培養才藝本來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也不知怎麼回事,那年在作文課寫的東西,居然登上了國語日報,結果造成我一輩子的陰影。當年,小四的我,天曉得反共義士是怎麼回事,只知道老師弄了一個題目,什麼「歡迎孫天勤義士歸來」的題目,就跟著八股的歌功頌德,結果就被老師投稿上了國語日報。
  這件事對我還真的影響很大,我覺得當年叫那麼年幼無知的我寫這種超八股的文章,現在想起來還真的很想吐。想到自己曾經有那麼無恥的一面,真的覺得自己對不起自己。本來我真的還蠻喜歡寫東寫西的,不過這件事對我來說,一直揮之不去。我真的覺得當年那個投稿,絕對是錯誤的一件事,不然寫過就算了,居然還登在報紙上。等哪天哪年如果我禿筆有成,結果被翻出來當年寫過這種違背良心的文章,還真的是不用混了。
  看著德語課這本書,想著人們過去用政治高壓手段,強迫思考,這好像是舉世皆然。然而看著書中的西吉寫作的思緒,重新把自己過去找了個藉口,以後是否會比較釋懷呀。
http://jinyaolin.blogspot.com/2007/10/duetschstunde.html

奉命工作,不等於自己生活。文/達利

齊格飛‧藍茨的經典作品《德語課》,名列「世界五十大小說」之一。
唔,很了不起,但這種經典,同我們有什麼關係?
  從《德語課》的簡介當中,我們可以知道:本書以倒敘手法,描寫被關在感化院中的少年西吉,在某日上德語課時,被要求創作一篇作文,題目是〈履行職責的快樂〉。這個題目讓西吉回想起自己任職農村警察的父親當年奉命監控一位世界知名畫家言行、阻止畫家作畫的往事,一時百感交集,不知如何下筆,只好交了白卷。因此,他被單獨囚在一間房裡,直到作文寫完為止;讀者一面讀著西吉鉅細靡遺地寫下那則往事,一面從西吉目前的生活情況、心理學者對西吉的評估等等,拼湊出西吉被關在感化院中的原因,以及作者藍茨的立論主題:瘋狂時代中的扭曲人性,以及道德勇氣與虛偽理性的對抗過程。
  連作者書寫的主旨都知道了,那這書還需要讀嗎?
事實上,《德語課》自然具備上述的情節及寓意,但這個故事之所以成為歷久彌新的經典,原因並不只於此。
  《德語課》利用西吉的回憶作文及穿插其中的生活片段,描繪出一幅眾生圖像;每個角色的個性均不相同,但卻繞著沒有言明的中心題旨進行演出:我們可以讀到青年男女的苦悶、讀到接令工作者的顢頇、讀到創作者利用看似非現實的元素扒開現實表層直接透出心底的真相、讀到歷史洪流當中個人的微渺,我們也可以讀到自願成為國家機器附庸者因服從而浮顯的喜悅、讀到無形當中透露的精神壓力無聲但強力地折屈心智、讀到制度的不合理及政界的噁心嘴臉、讀到人性當中的單純良善及奇妙的比較心態。甚至,我們還能夠在藍茨巧妙的鋪陳敘述當中,讀出一種成長時的歷鍊、反抗時的考驗、懸疑小說般的驚惶,以及推理小說似的線索拼湊。
  所以我們閱讀《德語課》。
不是(或不只是)因為它有多麼崇高的文學地位、多麼重要的時代意義,而是因為《德語課》這本書,就像這個故事中畫家所繪的圖畫──每個人的長相都希奇古怪、膚色都亂七八糟、姿態都東倒西歪、張著嘴都不知喊著什麼語言,但卻最精準明白地表達出一種靈魂的告白;我們閱讀《德語課》,最最要緊的原因,是因為這本好看的小說裡,我們可以讀到世界。
超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在故事裡蕭瑟的易北河岸,我們讀到自己的身影。
無論是因為執行政令結果日漸瘋狂的行逕,或者是因為心理驚惶結果漸趨偏執的作為,奉命工作,都不是自己生活該有的型式。
待我們讀完《德語課》時,倘若會不由自主地從心裡彈出一聲輕輕的慨嘆,那麼在閤上書頁的當口,我們的生活,已經開始悄悄生出某種值得思考的不同。
http://www.books.com.tw/exep/epage/read.php?id=5264

他們怎麼讀《德語課》

  余華(作家)
  我第一次讀到藍茨的小說是《麵包與運動》,第二次就是這部《德語課》。那時候我在魯迅文學院。我記得當時這部書震撼了我,在一個孩子天真的敘述裡,我的閱讀卻在經歷著驚心動魄。
  《德語課》是一本讀過以後不願意失去它的小說,我一直沒有將它歸還給學校圖書館。這書是一九八○年代翻譯成中文出版的,當時的出版業還處於計畫經濟時代,絕大多數的書都是只有一版,買到就買到了,買不到就永遠沒有了。
我知道如果將《德語課》歸還的話,我可能會永遠失去它。我一直將它留在身邊,直到畢業時必須將所借圖書歸還,否則就按書價的三倍罰款。
我當然選擇了罰款。
  南方朔(文化評論家)
  二次大戰後,由於納粹戰敗,背負著沈重的歷史負債,整個德語文學遂形同進入了一個「紀元零年」(Nullpunkt)的處境。於是,戰後伊始,最先是德語作家重新走回一九三○年代,緊接著又逃避到其他國家的文學中,如向美國的海明威、福克納,法國的卡謬與沙特,以及義大利的莫拉維亞、巴維賽、維托瑞尼等人。在這種逃避的趨勢下,由前輩作家瑞希特(Hans Werner Richter,1908-1993)以及安德希(Alfred Andersch,1914-1980)領銜,於一九四七年創設「四七文學社」(Gruppe 47)。
  儘管「四七文學社」初創之際,有著蓄意逃避德國現實之意,但到了一九六○年代中期,那無法逃避的歷史問題終究還是迎面而至。而作為這個社團成員之一的藍茨在一九六八年所出版的成名之作《德語課》,則無疑的是這個文學社團的高峰之作。這部作品也是藍茨本人終身寫作的「定調」之作。
  《德語課》所寫的故事,乃是納粹時代一個畫家被迫害的真實事件。在小說裡則被重新處理,將它寫成是個奉公而服從的優秀警察,奉行上級命令,而去迫害曾救過他性命的畫家朋友。這部作品將「忠於職守」和「助紂為虐」的辨證關係,做出了罕有其匹的深刻討論。在近代德國文學史上,有其裏程碑的意義。
  葛漢(Jurgen Gerbig,臺北德國文化中心主任)
  儘管時光已過去很久,但我還是能完整地回想起第一次閱讀《德語課》的情景。我那時二十四歲,是一名在美國生活的大學生。我不想在德國盡什麼「義務」,而是尋找到一個擁有更多樂觀精神的國家。
  但是當這本書問世時,所有一切又重新向我襲來:德國的過去,我在學校的往事,那沒完沒了的要人深思的作文,還有德國北部的風光──我就是在這樣的景色中長大成人的──以及我對語言和藝術的熱愛……這一切都向我襲來,讓我回味著這一切。
  這本書從一個新的角度展示了我的祖國,讓我和她重歸於好。《德語課》與其他德國作家在一九六○年代出版的書籍,一起向世界宣告了德國文學的重新崛起,這一事實對我個人來說卻更為重要:因為小說《德語課》,還有後來根據此書上演的電視連續劇使我從中受益。這意味著與我與祖國的接近和與她的和解。對我來說,這將具有永恆的意義。

職責與罪惡感的矛盾職責與罪惡感的矛盾 臺大外文系教授鄭芳雄

   德國小說家齊格飛.藍茨(Siegfried Lenz, 1926-) 的代表作《德語課》(Deutschstunde),屬於德國「戰後文學」(或稱「廢墟文學」Trummerliteratur)的經典之作,一九六八年出版後就成為暢銷書,其文學寫實對納粹德國社會心態的刻畫與批判,一時造成轟動,在德國受到讀者青睞的程度,淩駕葛拉斯的《錫鼓》,它的知名度甚至直追托瑪斯.曼的《布登布魯克家族》,及作者本人所崇拜的海明威大作《老人與海》,儼然成為現代德國文學的新古典。
   由於這本書具有宣揚道德勇氣的教育意涵:其主題闡揚以道德情感對抗虛偽的理性(即對上級的盲目服從),描寫畫家基於藝術的良心職責,杯葛泯滅人性的專制命令,唾棄警察非理性地執行暴力政權所賦予的職責。因此,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這部小說經常被列為德國高級中學高年級的國文教材,影響所及,大幅提昇作者藍茨的文壇地位。
   藍茨這位具有高度社會正義感和道德形象的作家,出身於東普魯士的馬祖裏(Masuren,座落於現今的波蘭),政治意識型態與德、波混血的小說家葛拉斯一樣, 同屬於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化路線, 兩人都支持民社黨(SPD) 的德國政府於七十年代初所推行的「東進政策」(Ostpolitik),而兩人也都隨著德國代表團,同赴華沙,促成德波邊界協定。
   當時的《德語課》一書已發表,藍茨在文壇的聲望甚高,其個性沈默忠厚,行事和寫作風格,與在政壇到處幫民社黨助講、到處批評得罪右派保守勢力的激進派作家葛拉斯迥然不同,前者的小說世界裡,也沒有後者小說人物的怪癖、誨淫誨色、怪異隱喻、辛辣諷刺的特性。《德語課》一書沒有像藍茨這樣一個傳統作家的風範是寫不出來的。「傳統」這個字眼在現代社會固然已遭貶抑,但經由藍茨的堅持,卻具有身處後納粹社會撥亂反正的正面意涵。尤其在六、七十年代學運方熾,在舉國學生批判納粹右翼復活的社會背景下,傳統價值觀有待釐清。
   小說敘述者西吉被要求申論的作文題:〈履行職責的歡樂〉,這個「職責」(Pflicht ,又譯「義務」)概念原溯自康德的道德自律的「絕對命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古典詩人席勒將之擴充為道德情感「對職責的喜悅」(Neigung zur Pflicht) 之倫理觀。經由黑格爾「國家哲學」的引申,以及普魯士提倡奉公守法之軍紀,導致納粹軍國主義濫權,扭曲「職責」的概念,要求國民對國家命令絕對服從。小說作者藍茨反納粹之道而行,將「職責」歸復到傳統「道德職責」的本義。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兩位個性截然不同的角色,那就是畫家南森與故事裡第一人稱敘述者西吉的父親嚴斯,他們既是同鄉又是童年遊伴。已經成名的畫家南森,是位樂善好施、知恩圖報的人,他不但收養外鄉的孩子,也長年照顧當年對他有恩,而今落魄的畫家布斯貝克博士,甚至對嚴斯的子女也視如己出。嚴斯的大兒子在戰時自殘、從軍醫院逃出時,畫家幫助他藏匿,但後來當他落到親生父親嚴斯手中時,卻被冷酷無情地直接送回軍中。畫家與嚴斯小兒子西吉更像是一對忘年之交。
   嚴斯則是一個不講情面,只知服從上級命令之基層警察,他是德國最北端小鎮的警察哨哨長,出門執行勤務時一定先一絲不苟地打點身上所配戴的警察裝備。少年時期,南森曾經救起幾乎溺斃的嚴斯。可能就是因為這段往事,嚴斯總覺得在南森面前矮了一截,但他認為不能一輩子欠南森的恩情,「帳總有算清的時候。」而畫家在戰時無視管制燈火的指令,不聽從嚴斯的指揮,也讓「必須」執行法規的嚴斯恨得咬牙切齒。
   戰時南森被禁止作畫,地方警察必須密切監視畫家的舉止,而嚴斯就是執行此職務的警員。當他要將南森的畫沒收時,南森脫口而出:「你想要﹃逮捕﹄這些作品嗎?」而嚴斯回答:「我無非是盡我的職責而已。」而嚴斯這種盲目地履行職責,南森的詮釋是「對自己別無指望」,而在西吉的眼裡是:「他從不忘記自己的任務,……無論在繽紛的春天,還是綿綿細雨中;無論在陰沈沈的星期日,還是在清晨或傍晚;無論在戰時,還是在和平時期,他總是在自行車上顛簸,向自己命運的死胡同裡踩去。」
   事實上,戰爭期間「柏林那些瘋子」需要外匯,南森被沒收之八百幅畫已賣到國外換取外匯,這些事實嚴斯也聽說了。但是戰後,不知是基於新仇舊恨,還是下意識地繼續執行任務,嚴斯將從前自南森處沒收的畫偷偷地運到海邊燒毀。當他燒畫時被小兒子西吉撞見,也使得西吉事後得了妄想症,看到某些南森的畫,就覺得畫中有火光,將被燒毀,「擔心圖畫被毀的恐懼」使他發生錯覺,認為必須將「受威脅的作品」偷走,移至到安全所在。南森的畫失竊,奉命要找竊賊的也是地方警察嚴斯,於是視職責為天職的嚴斯又再度將另一個兒子攆出家門。
   而偷畫的行為就是西吉被送到少年感化院的原因,有一天在感化院裡的德文課老師給了一個作文題目〈履行職責的歡樂〉,西吉回想他父親這一輩子就是在履行職責,頓時百感交集,不知從何下筆而交了白卷。事後自願在單獨禁閉室中花了數月的時間寫他的作文,寫下父親、畫家與他三人之間的故事。
   作者在書中點出了納粹時期執法者心懷罪惡感,但又最喜歡掛在口中的藉口:「必須履行職責。」作者藉著沒收藝術家作品的荒謬行為,指出納粹政權的倒行逆施,身為警察的嚴斯為軍國主義蠱惑太深,泯滅人性(以及親情與友情),甚至在戰後仍執迷不悟,他的兒子西吉由於罪惡感得了幻覺症。作者想藉此打破德國人盲目履行職責的迷思。
   這部小說人物雖然簡單,但是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極為精采,皆出自於作者精心安排,所以藍茨花費了整整四年時間,才完成這部鉅著。從以上故事內容來看,作者把敘述故事的主角安置在感化院裡,讓他以寫作文的方式,回憶一九四三年的往事,描寫戰爭中德國邊陲之地的小警員如何假借「履行職責」,淪為納粹的幫凶的過程。警員嚴斯之類的人物,不過是納粹時代其中一個小小的例證。以主角被罰寫作文作為引子,再將全篇故事鋪陳出來,此一杜撰情節是這部小說的神來之筆。
   綜觀德國的「戰後小說」,十之八九建立在回憶倒敘的框架上。譬如葛拉斯就是藉由《錫鼓》中的奧斯卡從療養院回憶過去的身世,才能「打開話匣」的;他的《蟹行》(Krebsgang, 2003) 和《剝洋蔥》(Beim Hauten der Zwiefel, 2006),也都遵行回顧歷史、逆時針的倒敘手法。即或是英國女作家瑞秋‧賽佛(Rachel Seiffert) 於二○○ 一年發表的戰後小說《暗房》(The Dark Room),也運用同一回憶、倒敘的技巧。而藍茨的《德語課》的小說形式則屬此一技巧的最佳運用。就文字敘述的可讀性和描寫的細膩度而言,這部小說較之葛拉斯小說那種跳躍式的敘述和刁鑽的隱喻,讀來更令人爽目。
   《德語課》的道德形象反映作者平實而謙卑的為人及寫作態度,他的真誠,即使嚴苛的著名批評家M. Reich-Ranicki 也不得不給予高度肯定:「他從未背著讀者寫作。」因為他對讀者的真誠態度,使得他所寫的書擁有廣大的忠實讀者群;因為他生性緘默,故不造口業。他是「四七社」(德國文學社團)的成員,也是「四七社」的常客,但不參與批評,他只要以文會友,不願樹敵,因此,左右兩派、藍綠雙方都是他的朋友和讀者。根據統計,他全部小說作品,總共銷售量高達兩千五百萬冊,連享有諾貝爾光環的波爾和葛拉斯都望其項背。一九七二年《德語課》拍成電視劇,使得這部小說流傳更廣,迄今已發行二十五版,其暢銷魅力一直未減。
   一九九六年藍茨七十歲誕辰,筆者和他曾有一面之緣,當時他到慕尼黑領取冉袍爾(Jean Paul) 文學獎。我剛好在慕尼黑大學作客一年,慕尼黑大學德國文學研究所教授Karl Stocker 邀請我一同參與盛會。會中藍茨先聆聽文學界Dieter Borchmeyer 教授(筆者就讀慕尼黑大學時的同門師兄)對他充滿學術味的頌詞,之後在面對臺下教授學者時,他謙虛表示自己對理論不很懂,並語帶諷刺地幽了一默:「不會寫作的人,才搞文學理論。」在演講後的雞尾酒會中,我不忘和這位滿臉敦厚的作家聊了幾句,特地向他表示,遠在臺灣的德文學界也在研讀他的《德語課》,不過因為還沒有翻譯,他這麼一部現代文學經典仍走不出學界的象牙塔,實在可惜。臺灣社會大眾曾經歷白色恐怖的專制統治,更需要此書所闡述的道德勇氣和文藝自由創作的精神,以期自省自察。如今,這本翻譯出版,滿足了臺灣學界多年的期待,實值得推薦。

首章<懲罰>試閱

  他們罰我寫一篇作文。約斯維希親自把我帶進囚室。他敲了敲窗前的柵欄,按了按草墊。然後,這位我們喜愛的管理員,又仔細檢查了鐵櫃和鏡子後面我經常藏東西的地方。接著,他默默但很生氣地看了看桌子和那滿是刀痕的凳子,還把水池仔細瞧了一遍,甚至用手使勁敲了幾下窗臺,看它有無問題。他隨隨便便檢查了一下爐子,接著走到我面前,慢悠悠地將我從肩膀到膝蓋搜查了一遍,確定我的口袋裡沒有什麼危險的東西。然後,他帶著責備的神情,把練習本放在我 的桌上。
  這是一本作文簿,灰色的籤條上寫著:西吉.耶普森的作文簿。他招呼也不打一聲就向門外走去。他很失望,感覺自己的好意受到了傷害;因為這位我們喜愛的管理員約斯維希對我們不時受到懲罰比我們更難過,痛苦的時間更長,所受的影響更大。他不是透過語言,而是藉著鎖門的動作,向我表達了他的傷心和失望。他把鑰匙插入鎖孔時顯得有氣無力,捅了又捅,像是不知所措的樣子。第一次轉動鑰匙前他躊躇了一下,接著轉動起來,把鎖彈開,隨後像是抗議自己的猶 豫不決,粗暴地轉動了兩下鑰匙。
  不是別人,正是卡爾.約斯維希,這個文弱、羞怯的人為了罰我寫作文而把我關了起來。
  儘管我已幾乎坐了一整天,但文章怎麼也開不了頭。眼睛望著窗外,易北河在我模糊的印象中流過。我閉上雙眼,它仍不停地流,河上鋪滿了閃著藍光的浮冰。我忍不住目隨那條拖船。它用油漆剝落且加了擋板的船頭,把灰色的冰塊剪裁成各種樣式。我也忍不住注視河流,看它如何把冰塊沖向岸邊,嘩啦嘩啦地向上擠,再向上推,一直推到乾枯的蘆葦叢中,並把它們遺棄在那裡。
  我厭惡地看著一群烏鴉,牠們似乎要趕赴施塔德的約會似的,一隻隻從附近的韋德爾、芬肯韋爾德和漢內弗山特飛來這裡,在我們的島上聚集成群;隨後飛上天去,在空中盤旋,直到一陣風吹來,把牠們送往更遠的施塔德去。多節的柳樹裹著一層閃亮的薄冰,還蒙上一層白霜。白色的鐵絲網、工廠、沙灘邊的警告牌、菜園裡凍硬的土塊——春天,我們在管理員的監督下,自己在這裡種菜——所有這一切,甚至連太陽(它隔著乳白色窗玻璃而變得灰濛濛、投下許多長長斜影)也都分散了我的注意力。
  有那麼一刻,我幾乎就要動筆了,目光卻又不由自主地落到用鐵鏈繫著、滿是傷痕的浮橋上。橋邊繫著一艘從漢堡來的汽艇,船身不長但艙房寬敞、黃銅閃亮。這艘船每個星期要運送多達一千二百名心理學家到這裡來,這些人對難以管教的青少年懷著病態的興趣。我看著這些心理學家沿著沙灘上彎曲的小路走上來,並被領進藍色感化院所大樓。在寒暄之後,可能還有人提醒他們要小心謹慎,進行調查時要不動聲色。隨後心理學家們迫不及待地擁出樓外,裝出一副隨興 走走的樣子,但對我們這個小島卻事事感興趣,並去接近我的朋友們,例如卡斯特納、西魯斯和脾氣暴躁的小庫爾特。這些人之所以對我們如此感興趣,也許是因為感化院曾誇下豪語:在這個小島上改造過的青少年,離開這裡以後,百分之八十不再犯罪。如果我不是被約斯維希罰寫作文而被關在這裡,心理學家們也可能追在我身後,把我的經歷放在他們的放大鏡底下。但是,我必須交出作文來,瘦長而可怕的科爾布勇博士和希姆佩爾院長等著要。
  鄰近的漢內弗山特島也位於易北河下遊,那裡和我們這裡一樣,也關著一些難以管教、有待改造的青少年。儘管兩個島的情況相同,同樣都被油污的海水包圍著,有同樣的船隻行駛過,同樣一群海鷗在島上棲息,但在漢內弗山特島上卻沒有科爾布勇博士、沒有德語課、沒有作文題, 沒有這種(說句老實話)大多數人甚至還要因此受肉體折磨的作文題。所以,我們許多人寧願在漢內弗山特島接受改造。海船會先從那裡經過,在那裡,煉油廠上空的熊熊火焰不斷向每一個人致敬問候。
  我要是在那座島上,肯定不會被罰寫作文,因為我們這裡發生的事情,在那裡是不會發生的。瘦長、滿身散發出藥膏味的科爾布勇走進教室,輕蔑而又嚇人地端詳著我們。等我們說了「早安,博士先生」後,他便一聲不吭地分發作文簿。單是這些就夠人受的了。他什麼也不說,就像享受一種樂趣似地走近黑板,拿起粉筆,擡起他那難看的手,袖子滑到了手肘,露出一條乾癟、蠟黃,至少是百歲老人的胳臂。他用一種造作的歪斜字體把作文題〈履行職責的歡樂〉寫在黑板上。我驚恐地向班上同學看去,看到的只是彎曲的脊背、困惑的面孔,大家交頭接耳,腳在地上蹭來蹭去,個個都在唉聲嘆氣。
  我的鄰座奧勒.普勒茨掀動肥厚的嘴唇,低聲跟大家一起念。沙利耶的癲癇快犯了,他的本事很大,可以隨心所欲使自己的臉色變白變綠,可以隨時裝出有病的樣子,使得所有教師都自動免除他的一切作業。沙利耶已經耍起他的呼吸把戲來了,儘管臉色還未變,脖子上的青筋已經在跳動,額頭和上唇已經滿是汗珠。我拿出一面小鏡子,斜對著窗戶,把太陽光反射到黑板上,把科爾布勇博士嚇得立刻轉身,兩大步邁到講臺邊,定了定神,要求我們立即開始寫作文。他再一 次舉起了乾癟的胳臂,用食指僵硬地指著作文題目:〈履行職責的歡樂〉。為了避免大家提問, 便補充說:「大家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但必須和〈履行職責的歡樂〉有關。」
  他們對我的懲罰——把我禁閉起來寫作文和暫停會客——是不公平的。人們讓我悔過,並非由於我的回憶或想像不成功,而是由於我順從地搜索枯腸,看有沒有盡責任時的歡樂可寫,而且一下子有那麼多話湧上心頭,多得我費盡力氣也理不出一個頭緒來。既然不能愛寫什麼就寫什麼,既然規定要寫履行職責的歡樂,而這正是科爾布勇期望我們發現、描述、探究,以及無論如何要明確證明的,所以,浮現在我眼前的不是別人,正是我的父親嚴斯.耶普森,他的制服、公務用的自行車、望遠鏡、風衣和他在狂吹不歇的西風中騎車行駛在大壩高處時的側影。
  在科爾布勇博士催促的目光下,我立即想起春天,不,是秋天,喔,是在某個夏日,天空陰陰的,涼風習習,父親和平時一樣,推著自行車走在狹窄的磚路上;跟平時一樣,在魯格布爾警察哨的牌子前停下,他擡起後輪,把踏板移到起蹬的高度,習慣性地用腳蹬了兩下才騎上去。先是晃晃悠悠的,接著又顛了幾下,衣服被西風吹得鼓鼓的。他先朝通往海德和漢堡的胡蘇姆公路騎了一段,在泥煤塘邊拐彎。這時,風從側面吹來,他順著鼠灰色的水溝向大壩騎去,經過已經掉了葉片的風車,在木橋後面下車,推著車走上高聳的大壩斜坡。到了頂上,在空曠的地平線前,他看起來意外的高大。隨後他又晃晃悠悠地騎上車,像一艘孤獨的帆船,披著被風吹得鼓起、幾乎要爆炸一般的風衣,從大壩頂上向布雷肯瓦爾夫行駛,而且總是向布雷肯瓦爾夫行駛。
  他從不忘記自己的任務。當秋風把浮雲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吹到這邊的天空來時,我的父親正在執行公務途中。無論在繽紛的春天,還是在綿綿細雨中;無論在陰沈沈的星期日,還是在清晨或傍晚;無論在戰時,還是在和平時期,他總是在自行車上顛簸,向自己命運的死胡同裡踩去。這條死胡同永遠指引他到一個地點:布雷肯瓦爾夫,阿門。
這一情景——德國最北邊的警察哨,魯格布爾農村區警察局外勤哨的哨長,必須整天不停地騎自行車執勤的情景——我一下子就回憶起來了。為了討好科爾布勇,我還進而想起:那時,我常常繫著一條圍巾,坐在公務用自行車的後座上,跟著父親一起向布雷肯瓦爾夫駛去。我總是用溼冷的手指牢牢抓住父親的腰帶,後座硬梆梆的鋼條在我的大腿上留下了一道道紅印。我看見自己坐在後座,兩人迎著傍晚的浮雲,行駛在大壩上。我感覺到從荒蕪的沙灘上長驅直入的陣陣勁 風,我們倆就在這陣陣勁風中向遠方顛簸而去。我聽到父親因使勁踩著自行車而氣喘籲籲。他不是由於風大而失望或者發怒,只是按著踩車的節奏而喘息。我覺得,這喘息聲中還帶有洋洋自得的味道。
  我們沿著海灘、沿著冬天黑色的大海向布雷肯瓦爾夫騎去,除了倒塌的磨坊和我家以外,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這棟房子坐落在骯髒的地基上,兩側楊樹成行,樹冠修成尖削狀,彎向東方。我走到搖搖晃晃的木門前,打開門,用窺探的目光掃過房屋、廄舍、棚子和畫室,馬克斯. 南森常常從這間畫室向我狡黠、威脅似地眨著眼睛。
南森被禁止作畫。魯格布爾警察哨一年四季不分晴雨,都必須來這裡檢查禁令的執行情況。警察局一發現他有創作的念頭就要加以制止,更不用說動手畫畫了;總之,警察局必須密切監視,不再讓住在布雷肯瓦爾夫的這個人繪畫。我父親和南森相識甚早;我是說,他們從小就相識了,由於他們倆都是格呂澤魯普人,他們之間不需言語就能相互了解彼此的處境,以及如果這種狀況延續下去的話,將給對方帶來什麼結果。
  至少,父親和南森的會見還完好地保存在我的記憶中,因此,我很有自信地打開了練習本, 把小鏡子放到一邊,試圖描寫我父親騎車到布雷肯瓦爾夫的過程。不,不只是描寫他騎車前往的過程,而且也描寫他為南森設下的圈套,那些逐漸引起南森猜疑的,簡單或複雜的詭計,以及各種花招和迷魂陣。
  按照科爾布勇博士的意思,我還得描寫父親在履行職責時的歡樂。我做不到,我沒寫成。我一再從頭回想起,如何目送父親向大壩走去,他有時披著風衣,有時沒披;在有風或無風的日子裡,在星期三或星期六。但一切都無濟於事,我心中太不平靜,太波動,太雜亂無章;父親還沒到達布雷肯瓦爾夫,就在我眼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紛飛的海鷗,一艘在風浪中搖晃的挖泥煤舊船,或者一具在淺灘上空飄動的降落傘。
  一堆燒得很旺的小火苗展現在我眼前,它點燃了我回憶起來的一切情景和事件,將它們燃燒,化為烈焰;如果火舌捲不著它們,不能把它們燒毀,使它們變作焦炭的話,那麼,抖動的火苗也會把它們遮掩住的。
  於是,我嘗試另開一個頭,想像自己來到布雷肯瓦爾夫,南森狡黠地眨著他的灰眼睛,幫助我整理我的記憶。他把我的目光引到他身上去,討好我似地從畫室裡走出來,穿過花園,向他經常描摹的百日草走去,慢慢走上大壩。天空中一道沈鬱而刺眼的黃色,偶爾被陰暗的藍色劃破,南森拿起望遠鏡,向魯格布爾方向望了一眼,拔腿就跑回家去,躲進屋裡。
  我差不多已經找到了一個頭緒。這時,窗戶被人推開,南森的妻子迪特跟平時一樣,遞過一塊點心來。許許多多往事,一下子呈現在我眼前:我聽見布雷肯瓦爾夫學校的一個班級在唱歌;又看見一個小小的火苗;聽見父親夜間動身的聲音;外鄉孩子約塔和約普斯特鑽在蘆葦叢中嚇唬我;有人把畫家的顏料扔進水坑裡,水坑像鮮艷的橙子似地閃閃發光;一位部長在布雷肯瓦爾夫發表演說,父親向他致敬;掛著外國汽車牌號的大型轎車停在布雷肯瓦爾夫,父親也向它們致敬;我躺臥在倒塌的磨房中,在南森的作品隱藏的地方,夢見父親用繩子拴著一團火,鬆開頸圈,並且命令這團火說:「搜!」 這一切交織在一起,盤根錯節,愈加混亂,直到科爾布勇警告的目光突然向我掃來。於是, 我竭盡全力整理我那縱橫交錯的記憶,擺脫了那些次要情節的糾纏,使一切清晰地顯現在我眼前,特別是我的父親和他履行職責時的歡樂。我也做到了這一點,把所有關鍵人物都集合在大壩下,排成了閱兵的行列,正要讓他們一個個走過我面前時,突然,我的鄰座普勒茨大叫一聲,在劇烈的痙攣中從椅子上倒下。這一聲,剪斷了我的全部回憶,我再也開不了頭,只好放棄動筆的打算。所以,當科爾布勇博士收作文簿時,我交上去的是空白本子。科爾布勇無法理解我的難處,不相信我開不了頭的苦衷。他簡直不能想像,我記憶的鐵錨竟然找不到定錨點,鐵鏈繃得那樣緊,卻只是虛張聲勢地發出一陣陣鏗鏘聲,至多從深深的河底掘起一團團污泥,因此無法張網以捕撈往事。
  這位德語老師驚訝地翻了我的作文簿後,叫我站起來,帶著有點厭惡又疑惑不解的神情注視著我,要求我作出解釋;但他卻又對我的解釋不滿意。他懷疑我有回憶往事和發揮想像力的善意和能力,否認我對文章開不了頭的說法,只是說:「你的樣子看起來不是那麼回事,西吉.耶普森。」並且反覆強調說,我交白卷是故意和他作對。他不信任我,硬說我是反抗,心懷敵意等等。由於這類問題歸感化院院長負責,科爾布勇上完德語課便把我帶到藍色的管理所大樓,進入一樓樓梯旁的院長辦公室。這堂德語課留給我的,只有因為自己的回憶雜亂無章、捉摸不定、怎麼也串連不起來而感到的痛苦。
  希姆佩爾院長老是穿著一件短風衣,一條燈籠褲。他正被大約二、三十個心理學家包圍著, 這些人對青少年刑事犯問題表現出狂熱的興趣。院長的桌子上放著一把藍色的咖啡壺,幾張不乾淨的五線譜紙,其中幾頁有他倉促創作的簡單寫景歌曲,歌頌易北河、溼潤的海風、柔中帶剛的海灘雜草、翺翔的銀色海鷗、飄動的頭巾,以及濃霧中航船急促的汽笛聲。我們的海島合唱隊命中註定是這些歌曲的第一個演唱者。
  我們走進辦公室後,心理學家們沈默地傾聽科爾布勇博士向院長作報告。報告的聲音雖然很輕,但我仍能聽到他又在重複「反抗」或「心懷敵意」這類話。為了證明這一點,科爾布勇把空白作文簿交給了院長。院長和心理學家們交換了一個憂慮的眼神,然後朝我走來。他捲起我的作文本,打了一下自己的手腕,又敲了一下他的燈籠褲,要我解釋。我看著這些緊張的面孔,聽見身後還有輕輕的喀喀聲響,原來是科爾布勇正在拉自己的手指。見到一群人圍著我等待解釋,我覺得真是活受罪。
  牆角有一扇大窗戶,窗前擺著一架鋼琴。我望著窗外的易北河,看見兩隻烏鴉在飛行中爭食一段軟軟的東西,也許是一截腸子,嚥下去又吐出來,直到這段東西落在一塊浮冰上,被一隻警覺的海鷗叼走為止。這時,院長把一隻手搭在我的肩上,幾乎是友善地向我點了點頭,再度要求我,當著全體心理學家的面作出解釋。於是我向他敘述了自己的困境:我如何想起了和作文題目有關的重要情節,後來思緒又如何亂成一團;我如何尋找落腳點,好由此深入回憶,但沒有找到。我跟他講了許多人物的面孔,因為擠在一堆,分辨不清;還有各種活動穿插在我的記憶中,這一切使我怎麼也開不了頭,怎麼嘗試都終歸失敗。我也沒有忘記告訴他,履行職責的歡樂在我父親身上是一貫的,因此,為了如實反映,我只好不加剪裁地描寫,無論如何也不能隨意選擇。
  院長驚訝地,甚至也許非常理解地傾聽著我的敘述,那些有學位的心理學專家們一邊低聲議論,一邊逐漸靠近我。他們相互碰碰手臂,講了一些心理學術語:「瓦騰堡式的知覺能力殘缺」、「視錯覺」等。特別使我反感的是,他們甚至用了「認識障礙」之類的字眼。我已經做了我該做的一切,我再也不願意在這些一定要把我研究透澈的人面前說什麼了;島上的生活我早就受夠了。
  院長沈思著把手從我肩上挪開,端詳著它,也許想要鑑定這隻手是否還完整。他轉身在來訪者無情的注視下向窗戶走去,望著窗外漢堡的冬天,似乎想從那裡獲得什麼啟示。突然,他向我轉過身來,眼皮擡也不擡地宣布了他的決定。他說,應該把我帶進單獨囚室去,「體面地隔離起來,」不是為了悔過,而是為了不受幹擾地體認到寫好作文的必要性。他給了我一個機會。
  他進一步說明,一切幹擾,包括禁止我姊姊希爾克來訪、免除我在掃帚工廠和海島圖書館的工作。他特別承諾不讓我受到任何外來的影響,並期望我在獲得同樣夥食配給的情況下,寫出這篇作文。他說,只要我有需要,可以一直保持不受幹擾的狀態;他又說,我應該耐心去體會履行職責的歡樂;他還說,我應當仔細思索,讓這一切像竹筍那樣,一點一滴地成長,因為回憶可能是一個陷阱、一種危險,甚至給你時間去回憶也無濟於事。
心理學家們注意傾聽著,院長則近乎友善地握著我的手。對於握手,他是有經驗的。隨後, 他讓人叫來我們喜愛的管理員約斯維希,向他交代了自己的決定,並說:「孤獨,西吉最需要的是時間和孤獨;請注意,這兩點要確實執行。」接著,他把我的空本子交給了約斯維希,然後把我們倆打發走。
  我們慢慢走過結冰的操場。約斯維希的神情既憂慮又帶著自責,似乎我被罰寫作文是他的錯。這個人除了收集古錢幣、關心海島合唱隊的演唱外,對什麼都不熱心。他把我帶進囚室後,就要獨自傷心離去了。因此,我挽著他的手臂,請求他的原諒。他沒有責備我,只說:「你想想吧,想想菲利普.奈夫。」他是藉此間接地提醒我,別落到與菲利普.奈夫同樣的地步。這個獨眼少年也被罰寫作文,據說他用了兩天兩夜的時間,絞盡腦汁想給自己的文章開一個頭——據我所知,也是科爾布勇出的作文題:〈一個引起我注意的人〉。第三天,奈夫打倒了一個管理員, 掐死了院長的狗,逃出感化院,這件事情在我們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他逃到海灘,企圖在九月裡遊過易北河,最後卻淹死在河裡。奈夫是科爾布勇所進行的災難性活動的悲劇證明,他遺留下來的本子上寫下的唯一字詞是:肉瘤。人們於是猜想,一定是一個長肉瘤的人特別引起他的注意。
  不管怎麼說,我來到這個專門收容難以管教的青少年的小島後,就被指定居住在奈夫的囚室裡。約斯維希要我想想他的命運,警告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轍,於是一種莫名的恐懼感,一種痛苦的情緒攫住了我,我衝到桌子前想要開始寫,見到桌子卻又感到害怕;我想順著方才的路子回憶下去,卻又擔心找不到那條思路。我既躊躇又著急,既猶豫又急於想寫,結果是,我冷冷地看著約斯維希搜查我的囚室,不,不只是搜查,而是給我時間罰寫作文。
  我幾乎就這樣整天坐著,如果不是航船轉移了我的注意力,我可能早就開始寫了。船隻在冬天的河流中向這裡駛來。開始只聞其聲不見其影,遠處低沈的機器聲宣告它們的到來。接著是一陣衝撞,一陣轟隆聲,被撞碎了的冰塊,順著船舷向後翻滾。這種搗碎的力量越來越強,同時,船隻從地平線的鉛灰色中向前滑去。天地白茫茫一片,溼漉漉的、顫動著的,這既是水中的景致,也是空中的景致。我用目光迎接它們、伴隨它們駛過。船隻帶著被冰塊劃得遍體鱗傷的舷壁、油漆得.亮的船身上層、結滿白霜的肋材穿過冰凍的河。留在浮冰中的不過是一條寬寬的、不整齊的刀痕,像一條水溝,彎彎曲曲地向地平線流去,越來越細,最後被冰塊淹沒。寒冬季節易北河上的光是不可信的:灰色變為雪白,紫色不再是紫色,紅色也不是原來的紅色,漢堡方向的天空斑斑點點,有如布滿一道道傷痕。
  河的對岸傳來了無力的鐵錘叮噹聲,還有一條窄窄的、骯髒的彗星尾巴似的濃霧,像一條用紗布做的旗幟在我眼前展開。離我較近的是小型破冰船「埃米.古斯帕爾」號冒出的黑煙,懸掛在河道的正中央。一小時以前,這艘破冰船用怒氣沖沖的船頭像鐵犁般破開閃著藍光的浮冰。長長的煙霧落不下來也散不開去,因為嚴寒把一切都凍住了,都無法消解,甚至連呼吸也變成有形的了。「埃米.古斯帕爾」號兩次從這裡開過,它必須讓冰塊不停地流動,不能讓它們堵塞河 道,因為一旦河道堵塞,將使一切活動停滯下來。
  警告牌歪歪斜斜地立在荒蕪的沙灘上。冰塊的衝撞把它的木樁撞鬆了,潮水再加一把勁,最後,海風把警告牌吹歪了。所以,想到河裡運動的人——警告牌本來就是為他們設立的——必須歪著頭才能看清上面的字:禁止靠近、停留或在島上架設帳棚。到了夏天,人們肯定會把樁子豎直,因為那些在河面上運動的人可能會妨礙這些少年犯的改造。這是院長的看法,也是院長那條狗的看法。
  只是在我們的工廠裡,各種活動既不會減少,也不會中斷,因為他們要讓我們了解勞動的好處,甚至發現勞動的教育價值。電工工廠發電機的嗡嗡聲,鐵工廠鐵錘的叮咚聲,木工廠刨子刺耳的響聲,掃帚工廠劈和削的聲音都從未停過。這一切使人忘記了冬天,也提醒我還有任務擺在眼前,我必須開始。
  桌子陳舊而布滿刀痕,還刻有名字的縮寫和年月,還有各種使人回想起痛苦、希望以及倔強時刻的標記。作文簿攤開在我眼前,準備容納那篇懲罰性的作文。我不能再分心了,我必須開始,我終究必須打開保存著我的全部記憶的保險箱,取出它們,以滿足科爾布勇的要求;我必須向他證明履行職責的歡樂,探討它的影響,乃至它在我身上的影響;不受任何幹擾,直到完全證明這一切為止。我已經打定主意,既然我要前進,就必須先走幾步回頭路,進行選擇,找出一個起點,也許就從魯格布爾警察哨開始,或者從格呂澤魯普、胡蘇姆公路和大壩之間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平原開始更好。對我來說,在這一片土地上,只橫貫著一條路,即從魯格布爾通往布雷肯瓦爾夫的路。儘管我必須把沈睡中的往事喚醒,我也必須開始。

齊格飛藍茨>百度百科  

齊格飛?藍茨(西格弗裏德?棱茨/倫茨)(Siegfried Lenz,1926年3月17日~),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湧現出來的第二代作家。爲德國當代最傑出作家之一,與君特?格拉斯(Gunter Grass)、海因裏希?伯爾(Heinrich Boll)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齊名,但受歡迎程度更勝前兩者。自1951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空中之鳶》發表以來,棱茨的影響越來越大,他的名聲已經越過西德國界,在國際文壇上享有盛名。
  梭茨出生在東普魯士的呂克,父親是一名小官吏。他在故鄉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浩劫,1943年被海軍征召入伍,在納粹德軍崩潰時逃往丹麥。棱茨喜歡寫大海,寫海上生活,這是與他生活經曆有關的。大戰後,他的故鄉瑪祖倫地區劃歸波蘭版圖,他先旅居丹麥,後在漢堡定居。他對童年時代家鄉的回憶成了他創作的一大主題。戰後他在漢堡大學攻讀哲學、文學和英國語言文學。 1950年起任《世界報》的副刊編輯.。1951年起成爲專職作家,並發表第一部小說《空中群鷹》;初期的作品主要受到托馬斯?曼、陀斯妥也夫斯基、卡謬、福克納、海明威等人的影響。他的成名小說《德語課》(1968),取材自畫家埃米爾‧漢森在納粹統治時期被禁止作畫的真實事件;本書引發讀者對于被納粹踐踏的公民義務進行反省,成爲戰後德國最廣爲流傳的小說之一。後來據此改編的同名電視片上演時觀衆達四千余萬。除了長、中篇小說之外,倫茨還撰寫了大量的短篇小說、舞臺劇以及廣播劇。倫茨擅長用文學展現各種社會現象,短篇小說集《我的小村如此多情》(1955)取材自家鄉呂克的童話與鄉野軼聞,引起廣大回響,被公認爲1950年代德國「鄉土小說」最重要的作品。1969年曾應邀去美國休斯頓大學任特聘教授五個月。棱茨是西德著名文學團體“四七社”成員,1960年當選爲漢堡自由藝術院院士。他還屢次榮獲文學獎金。
  棱茨自1951年發表《空中之鳶》,到1978年發表《故鄉博物館》爲止,共出版長篇小說八部,短篇小說集八本,此外尚有評論集、劇本、廣播劇多種。197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故鄉博物館》寫主人公在他的瑪祖倫故鄉嘔心瀝血籌辦了一座博物館,後來爲了不讓它被別人在政治上利用,便自動付之一炬。這是一本當年最受歡迎的暢銷書。他的中短篇小說《燈船》、《被譏諷的獵人》等都是德國中、小學生最喜愛的讀物。
  倫茨曾獲多項著名文學獎的肯定,包括「不來梅文學獎」、「歌德文學獎」和「德國書商協會和平獎」等。已翻譯出版的著作有《少年與沈默之海》(1999)與《失物招領處》(2003)等。
  藍茨和他的妻子Lieslotte曾在1952年至1961年間,和Paul Celan夫婦約100多封書信往返。
    著作
  1960 Das Feuerschiff (The Lightship, translated by Hoffmann and Campe Verlag, 1962)
  1968 Deutschstunde (德語課, 譯者-許昌菊, 2007年3月 ISBN 9789573260004)
  1973 Das Vorbild (An Exemplary Life, Secker & Warburg, 1976)
  1978 Heimatmuseum (The Heritage, translated K. Winston, Secker & Warburg, 1981)
  1985 Exerzierplatz (Training Ground, translated G. Skelton, Methuen, 1991)
  1990 Die Klangprobe
  1994 Die Auflehnung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6009.html?tp=2_11

為愛朗讀 The Reader  (2008)

導演:史帝芬戴爾卓
編劇:徐林克
演員:凱特溫絲蕾/雷夫范恩斯/阿歷珊翠瑪莉亞羅娜/珍娜特韓
  劇情簡介
凱特溫絲蕾因為本片勇奪2009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和英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等三項大獎。
二次大戰後的德國,15歲的青少年麥可邂逅大他21歲的公車剪票員漢娜,展開一段充滿肉體歡愉和求知若渴的兩人世界。為了滿足原始肉慾本能,麥可不得不答應文盲漢娜的要求,唸書包裡的世界文學名著給她聽,無論是澡盆裡共浴的私密時光或床邊的戀人絮語,都參雜荷馬、托爾斯泰、海明威和契訶夫活化生姿的想像世界。
長大的麥可(雷夫范恩斯飾)研讀法律系,卻在某次參與法庭實習時,意外發現漢娜坐在被告席上,成了二次大戰的戰犯,而且還是個文盲,內心充滿掙扎的他,將如何面對一切…。
《時時刻刻》導演史帝芬戴爾卓再次改編文學作品,小說由德國法學家兼法官的Bernhard Schlink撰寫,中譯本名為「我願意為妳朗讀」,講述了36歲的公車售票員漢娜,與15歲青年麥可之間的畸戀,小說不僅有激情的性愛,也有對人生及成長的詮釋,以及對歷史與現實的反思,也對人性與自由做了一番探討。
女主角原本是妮可基嫚,但在檔期時間等因素下換角,改由凱特溫絲蕾出任,在片中飾演一個複雜的角色,誘拐小她十幾歲的少年,談一段從「唸書」開始的微妙姊弟戀。
導演一開始希望能夠找到德國年輕演員來詮釋片中早熟的少年麥可,他看到大衛克羅斯之後,他覺得大衛是最佳人選,但是大衛的母親卻不希望演戲影響到大衛課業,除非他能證明自己兩者兼顧,於是大衛用功拿到全A,來讓母親答應他參與演出。
德國人大衛克羅斯不僅要背台詞,還必須學習使用純正流利英文來念對白,同時他還學了拉丁文以及希臘文,以便能夠念出劇中的經典名句。
  影片短評(楨:本片愛之主題佳外,意識流手法和忠於職責vs戰犯審判亦佳)
女主角演技沒話說,又參雜好多小說,很有味道的電影
凱特演技完美內斂 故事感動人心 全片幾乎只有一個缺陷:學什麼英文呀!!明明是德文才對...
仔細把它看完,就會懂它的故事
絕品!不必多言!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ren70976051&channelid=CH60

為愛朗讀 --- 情理法,孰輕孰重?

這部《為愛朗讀 The Reader》入圍了200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女主角」,最後凱特溫絲蕾順利抱得了「最佳女主角」的大獎。
與《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相比,我比較喜歡《為愛朗讀》。
雖然兩部片都讓凱特發揮了精湛的演技,但《為愛朗讀》有更大的劇情波濤起伏著,更深入宏遠的議題探討,更不勝唏噓的餘韻和後勁。
我覺得如果這屆金球獎,凱特以此片報名「最佳女主角」,也一定會得獎的吧。
除了為此片所做的犧牲之外,如激情裸露鏡頭,和憔悴老妝模樣,凱特在片中的演技實在很令人動容,尤其到了中段,劇情急轉直下,我的情緒也跟著凱特的每個出場畫面而緊緊地揪著。

《麥可與漢娜 --- 建立在朗讀上的愛》

在劇中,凱特飾演一名德國文盲漢娜,在二次大戰時曾任德國納粹奧茲維區集中營的守衛,每天更篩選數十名猶太人進入毒氣室。
後來一場教堂大火中,漢娜沒有打開門,讓三百多位猶太女性燒死在裡頭,這使她成為日後審判庭上的戰犯。
不過這並不是電影的開展,而是中間才切了進來,一開始我們對漢娜的認知只是個公車女車掌,一個人住在二樓的公寓,她對染病而蹲在巷弄哭泣的十五歲少年麥可伸出援手,後來兩人逐漸親近,發展出一段地下姐弟(母子?)戀。
感覺漢娜是個沒有過去的人,她從不與麥可聊起彼此的生活與近況,她只是喜歡聆聽麥可朗讀一本一本的文學作品,然後洗澡、做愛。
她所缺乏的,是文字的溫暖與情慾的慰藉,麥可只能在這兩個通道與漢娜交流,除此之外,漢娜的世界就像被一道白色的高牆所圍起來,他進不去,漢娜卻也沒有要開門的意思。
即使如此,兩人還是共享了許多快樂時光,躺在床上朗讀與傾聽,騎腳踏車去度假,泡在浴缸裡互視著對方,後來劇情走到了轉折點。
漢娜被告知上級要升職,但她卻一臉無喜色,對於隨著升遷而來的文書工作,不識字的她自知無法勝任,只好辭職求去。
剛好此時麥可生日到了,漢娜當然不知道,因為他對於麥可,只有文學閱讀上的依賴(我覺得情慾是附加的,可能是空虛使然),換言之,兩人的交往基準點並不一致。
麥可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吃飯想漢娜想到發神偷笑,一放學就往她家跑,還跑到公車第二節車廂去等漢娜,他為愛流淚、為愛勇敢、為愛鋌而走險。
故事的前半段,儼然是一部「少年麥可的煩惱」。
不過,前面說過了,漢娜心裡有著最深的秘密(文盲)與沉重的過去(納粹守衛時期),他並沒有打開自己的心房,因此麥可對於漢娜什麼都不問的態度發飆了。
後來漢娜不告而別,我想她不願做文書工作的因素,遠大於她與麥可之間的問題,畢竟在電影裡,漢娜一生自卑的來源,是他的不識字。
因此她只能做些與文字不相干的工作,如守衛、車掌員,在納粹時期的漢娜,晚上除了給猶太婦女食物與地方睡覺,還要求她們為她朗讀。
這樣的人,這樣的漢娜,是十惡不赦的戰犯嗎?還是只是個盡忠職守、為求溫飽的守衛?
她在落腳的每個地方,努力地做著工作,也利用各種機會來接近文字、請人替她朗讀,滿足她內心那一塊殘缺,這樣看來,戰時與戰後的漢娜,並沒什麼兩樣。
只是戰時的工作,成了後人眼中罪大惡極的重行,是納粹希特勒的殺人幫兇,當初的堅守崗位,變成對生命的冷血旁觀,當時的上司,如今是惡貫滿盈的殺人魔。
在法庭上的漢娜,原本可以文盲的事實脫身,雖然無法脫罪,但至少不可能監禁終生,但在最生死交關的一刻,她還是選擇保存內心的秘密,寧願被判重罪。
  有兩個地方值得探討。
第一,為什麼漢娜在數百條人命與工作之間,選擇了後者?
這是很匪夷所思的,難道對上司與工作的忠貞,比瀕死的人命還要重要?
我覺得,在那時刻的感覺,是後來的人無法體會與想像的,當時身處其中的考量和想法,事過境遷之後,在別人耳裡就顯得荒謬、可笑。
可是當我們是漢娜,會不會放她們出來呢?
當然一百個裡面一定有九十九的說「會」,但要是真的在現場呢?一切真的很難說。
第二,為什麼漢娜寧願受冤屈,也不承認是文盲?
漢娜明知道承認了就沒有回頭路,為什麼不為自己反駁?我想,「文盲」對於漢娜來說,是個深藏內心的秘密,多年來他一直保守得很好。
因此在大家面前承認此事實,就像要邱毅在眾人面前承認自己是禿頭一樣(抱歉,例子或許用得不太好)。
另外,我覺得她之所以承認,也因為昔日的守衛夥伴們的無情,對於她們竟一一跳出來指控,感到心寒意冷,認,就認了吧。
電影後面半小時,讓我感動不已,長大成人的麥可,把家裡一冊冊文學作品唸成錄音帶,寄到獄中給漢娜。
我想漢娜收到的心情一定很複雜,當年的那孩子一定早就知道自己是文盲吧?他寄這些帶子,是什麼用意呢?是原諒?一種延伸的體貼,還是只是提供慰藉呢?
我不停地在思考著漢娜的心,去設想她所設想的,看著她從中年婦女,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看著她拿起鉛筆,開始在《帶著小狗的女人》書上,圈起一個個「the」。
看著她原本空蕩的臥房,到最後堆滿了一排排書籍,最後看著失望的她,踩在堆高的書本上,選擇自我了斷,結束了六十多年跌跌撞撞的一生。
或許我們覺得這是多麼悲慘的一生啊?但對於漢娜來說,她卻是在填滿了最大的遺憾之後,才離開,她在獄中,學會了閱讀。
「I learned how to read.」看著對面的麥可,漢娜這麼說。
以結果論來看,如果漢娜只被判幾年徒刑即出獄,或許她一直都學不會閱讀,因為由自卑出發的自尊心,只讓她不斷尋找為她朗讀的聲音,還有一直不斷逃避面對文字的機會。
如此渴望文字,卻又一再躲避它,這是多矛盾的事,但人的心就是這樣,太多行為背後的動機,是連自己也搞不清楚的,更別提其他人了。
  《情理法,孰重孰輕?》
《為愛朗讀》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法律」、「道德」與「感情」的抉擇。
漢娜的行為被解讀成不道德的,因此受到法律嚴厲的制裁,但有更多不道德的人,卻仍逍遙法外,故一百個為惡的人,最後被抓的可能只有一人。
道德規範人心,但無法管制每個人的行為,法律是懲惡獎善沒錯,但最後的結果,真的與道德相吻合嗎?
對於麥可來說,他選擇了「法」,但一直放不下「情」,他恨漢娜狠心的不告而別,無法接受她對那些猶太人如此見死不救。
即使選擇了站在法律的陣線,而看到最後,才知道漢娜對她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他是她的初戀,是她情慾的啟蒙,是第一個依賴上的女人。
麥可把漢娜葬在當年一起前往的教堂旁,他心裡與漢娜一樣,都有個不能說的秘密,他也一直小心翼翼地守著它。
看完《為愛朗讀》已兩天了,此刻腦裡,卻都還是劇中的人物,他們的作為與對話,他們的內心與掙扎,考量與抉擇,在心頭久久揮之不去。
總而言之,這是部好片,好劇本,好演員,大力推薦。
原文於純白裡的繽紛
http://www.wretch.cc/blog/No1Kelvin/6541008
  回應
  3F凱文你寫的好棒!你的感覺跟我看完時是一樣的,只是我又多了一點對男主角的不諒解...呵呵,真的看完之後會一直想著劇情!而且到了尾聲時有種想落淚的衝動...凱特溫絲蕾真的演的很好!深入其中想像她的心態...文盲對她來說真的是個很大的包袱...
  4F借題發揮 ~胡扯一通 ~只能說 ... 作者 ... 真有你的 ~
  6F我看完電影之後,一直在想,漢娜真的不愛麥可嗎?還是這個沒有過去沒有外放情慾的女子,曾經瘋狂的愛過,但狠狠被傷,所以緊鎖心扉呢...不是的,我覺得漢娜也是初嘗情欲的,兩個人都是赤裸的相對才開始愛戀,只是因為彼此貧富身分的差距,只是因為彼此年齡的迥然相異,而且彼此教育程度也差異太大,所以,無法瘋狂的相愛‧在那個保守的年代,跨越階級跨越這樣大的鴻籬相愛,需要多麼大的勇氣
男生可以簡單的作到,因為他血氣方剛,因為他年少輕狂‧女生呢?背負著經濟壓力,以及彼此距離的那種撕裂感生活,她能相信這樣的愛多久?她能仰賴這樣的愛情滋養她貧脊生活多久?
但是,愛情不知不覺的來到‧於是,當第一次的出遊,他必須在外人之前把她當作母親來親吻的時候,她坐在教堂裡聆聽著聖歌哭了‧我想,她不是因為感動而哭泣,是因為極度的傷心和罪惡感而哭泣...
終有時間需要結束的愛情,所以不敢愛的太重,但是在終於擺脫不視字的羞恥感之後,她主動寫下『PLEASE WRITE TO ME』
在多年後終於可以會面的那天,告別的時候,她主動想伸出手去觸碰那個她愛的男子,她或許以為她是被愛的,所以在監獄裡封閉的心開始對外敞開,但是,卻在麥可冷漠疏離的表情之外,她發現了同情,以及更多更多她無法接受的憐憫...所以她選擇,更有尊嚴的活著,比捍衛自尊維護自己是文盲事實,還要更置之度外的生命,她在愛情面前,把尊嚴,和生命,都交了出去...
  7F以男性的看法及見解來說,發言者也是很用心的發表了他個人的看法,由於大家的觀感不同,所以~我還是一樣說 :看片子嘛~想多想少看演技看熱鬧都隨人囉~!
  9F沒有身處於納粹的時代,沒有身處漢娜的工作,於是無法確定是否會在大火時開門.但對於漢娜的愛情,是感同身受的.一段隔著鴻溝的愛戀,必須躲躲藏藏在人前偽裝的無奈,她的心情,又豈是一個小男生能理解的?任何年代,只要是有差距的愛戀,年齡.身份.財富.知識...都是逃不過輿論的審叛吧?但是那些批判的人,有經歷過那樣的刻骨銘心嗎?痛與無奈,唯有完全的離去才能結束.
  11F昨晚看此片時,左邊鄰座的男生看不到一半就跑出去了,右邊的女生向身旁的男伴說:「這個導演拍的步調好慢,我快看不下去了......好看嗎?你哭了嗎?」男伴回答說:「很好看!」
導演用了很細膩且不矯情的手法完成此片,前半部的平鋪直敘都是為後半部的唏噓不已做準備,不是馬上就能讓你熱淚盈眶,而是如一杯好茶,香味是會漸漸的溢開;凱特‧溫斯蕾的眼神令我心酸且動容,尤其是她在獄中的餐廳與麥克會面後,臨別前欲身出手來道別,我不禁當下輕嘆了一下;漢娜她是沒錯的,在納粹統治下只能服從,遵守規定,這不是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所能體會,就像劇中那位猶太裔的遺孤所說:「沒進過集中營,你是無法體會的。」
她始終忠於自己的,不若麥克總是飄忽不定,給了她愛與希望,也給了她絕望。
  14F此片有一個疑點:女主角給判終生監禁,但之後的發展,卻是她沒有被終生監禁,她後來獲得出獄許可了.為什麼?誰能夠解釋這一點?
  15F終身好像滿10年還20年就可假釋啦---新囚犯一直來,舊ㄉ不出去就沒room囉--引述漢娜的觀點
  16F所有監獄的人都知道早晚會被送去受死,hanna讓體弱多病的人為她朗讀,給她們舒服的住所及食物,讓她們在臨終前可以舒服的過日子,她比其他女監對待犯人的態度較為人性化,但最後Hanna卻被解釋為是個怪異的人,對於一個鄉巴佬文盲而言,所能選擇的工作有限,女監只是個工作,她真的弄得懂納粹到底是什麼嗎?或許無知無法作為免責的藉口,但這沉重的歷史重擔就該完全由這些社會底層的人來沉擔嗎?
  17F我同意妳的說法!妳說得很有道理,沈重的歷史背後,不該由社會最底層的人來承擔,但現實的殘酷,卻又常常由這些人承擔歷史的錯誤,謝謝你寫出這段文字
  18F您的分享真的很棒??想必受過深厚的文學訓練及評論的薰陶.....而且充分解決的我在看原文書時所產生的疑惑,謝謝您呀!!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60908

可以輕誦的書籍,無法傾吐的秘密:《為愛朗讀》 文:艾莫西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我知道這句話很俗;但是,看完了《為愛朗讀》這部宛如細針緩緩刺進般的心碎電影之後,這話的貼近度,在我心理久久盤踞不已…。
  《為愛朗讀》這電影,中文譯名翻的很貼近。但是不全然只是關於愛或閱讀的電影。閱讀這件事,基本上被教育成是一種學習方法,因為閱讀本身往往是已經發生過 的事件或是有其背景的杜撰小說。小時候我們被老師指定要看某某書本,然後看完必須交出你從中學到了什麼的心得,這似乎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可是,《為愛朗讀》卻透過另一種角度來告訴我們,有些事實是我們這些後人怎麼閱讀都無法拼湊的真相;而,所謂的對錯,亦不是全然非正即反的二分論。
  先說說《為愛朗讀》這個故事。一個15歲 的少年麥可,在某日上學途中忽然感到身體不適,在路旁狂吐不已。一名路過的女子漢娜見狀,提了一桶水桶清理了麥可的嘔吐物並送麥可回家。麥可痊癒後決定前 往答謝,卻與漢娜發生了關係,從此麥可便深深迷戀著漢娜。漢娜是麥可的初戀,漢娜最愛麥可在床上爲她朗讀一本本的世界名著,但是漢娜卻鮮少表示她對麥可的愛。某日漢娜被長官晉升內勤工作,漢娜卻焦躁不已,麥可完全不明白漢娜爲何有此反應。隔日,麥可再次前往漢娜住處,卻發現漢娜不告而別。直到多年後,麥可成了法律系學生,在一次老師帶著他們前往旁觀法院公開審理納粹時期的護衛兵案件中,麥可見到了出現在被告席中的漢娜,而關於漢娜最大的秘密,在麥可的心中 逐漸找出了答案…。
   我很喜歡這電影的平鋪直述,沒有太刻意的手法或誇張的配樂(是的!我覺得導演就連凱特溫斯蕾背部全裸或是露兩點都讓觀眾習慣成平靜),反倒透過安靜的力量 在對白中一次次向觀眾詰問。電影一開始我們看到了漢娜,形象是一個有點粗魯卻心腸不錯的車掌小姐(從她主動幫麥可清除嘔吐物可以得知);然而隨著劇情發展,麥可的直接更對比出漢娜的神秘,我們對漢娜唯一的認知只有她喜歡聽麥可朗讀。直到電影中段我們才知道,原來漢娜有過一段擔任護衛兵的背景,她曾執行過從「別人的角度」看來是不對的事情。但是漢娜卻與其他的被告不同,她承認了自己的「工作內容」,因為對她來說,這些所謂的惡行只是一份必須遵守的工作,她認為自己並沒有錯。我覺得漢娜這角色的設定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論點,也是我們很少會去思考的面向。如果單看漢娜這個人,你會覺得她是個大辣辣的單純女人(或是這也是她「知識不高」的伏筆)。如果論那些惡行,她說的似乎也沒有錯,她是一個受人吩咐的工作者,豈有違抗之理?而如果再看那十個她挑選的人這點看來,她又都挑體弱多病者。到底,她算是對還是錯,這是連法律都無法定奪的一件事。法律能看的,也只有事情本身;只能說漢娜的勤奮放錯了地方,她找錯了工作。但這卻又是因為她知識不高才可能無從辨識的原因,甚至到了最後,她都寧願隱藏自己這可能讓她羞愧的理由,成為終身監禁的囚犯。後人看的歷史真有真相可言?書上法律條約真能定奪是非?在《為愛朗讀》中,提供了我們有所思考的諾大空間。
   然而,上面那段看似硬生生的劇情卻只是電影的一小部份(是的請放心,這並不是《十二怒漢》或《勇者無懼》之類的電影)。我說過,這是一個愛與閱讀的故事, 漢娜與麥可之間的愛情,是全劇最深沉也最令人心痛的安排。年輕的麥可對漢娜的愛意猛爆熱烈,一幕麥可為了向餐廳老闆證明漢娜與他關係的一吻是全劇最浪漫的畫面。然而,漢娜卻始終不曾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許是年紀與身份上的懸殊使然);直到幾十年過去,白髮蒼蒼的漢娜再次見到麥可,原本想勇敢傳達的情意卻 又遭到麥可的冷漠「婉拒」。事實上我覺得麥可並非不願,或許是因為當年漢娜的不告而別對他產生的影響;以及再次見到自己最愛卻又是在這樣的場景之下,麥可 的反應其實非常合理。那麼多年來他從沒忘記過漢娜,電影當中出現的契訶夫著名短篇小說《The Lady with the Little Dog》可以窺視一二。《The Lady with the Little Dog》講述的是一段關於婚外情的故事,男主角在往後的生活中都無法忘卻那段感情,甚至在所有路過的人身上尋找對方的影子。用這個故事作為《為愛朗讀》中漢娜與麥可之間的形容,其實知道這部小說的人大概就可以全然感受。甚至在後來漢娜對照著麥可的錄音帶,一字一字閱讀著這本書時,真是讓我整個心都糾結了起來。然而,當漢娜終於接收到了麥可的情意,並決定像當年麥可一樣勇敢表達時,麥可卻無法立即坦然接受。當麥可問著漢娜這些過往讓她學到了什麼時,漢娜的一句:「我學會了閱讀」一語雙關,她不只學會了閱讀,還懂了麥可對她的愛。但是,一切卻都為時已晚…。
   書本開啟了漢娜與麥可之間的愛情,但最後也因書本成為了漢娜與麥可之間最遙遠的距離。當麥可整理好打算讓漢娜居住的家時,才發現這屋子再也無法等到主人。 終究麥可還是錯過了,他錯過了可以用書信向漢娜吐訴生活的機會,也錯過了可以讓漢娜勇敢去愛的方法;那幅被掛在牆上的畫,就像當年麥可在河邊爲漢娜寫的情詩般,「總有一天我會爲你朗讀這首詩」,這等不到的總有一天,到最後只剩下人事全非的唏噓。 真正必須朗讀的何其只是書籍本身?那永遠無法傾吐的秘密,在一本本世界名著排列下,竟成了麥可與漢娜之間最難跨越的隔閡。然而,無能為力卻是他們倆故事唯一的注解,沒有誰是誰非。 
   片尾麥可履行漢娜的遺言,在當年受害者收下漢娜的錫罐並放在被殺害的家人照片旁時,我相信漢娜終於得以平靜。而封閉自我已久的麥可,選擇敞開心防向身邊的人吐露這段深藏心底的秘密,我們都可以知道,總有一天其實就是今天;而那所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所要傳達的,正是即知即行的道理。我想,漢娜也用自己的選擇讓麥可學習到人生最重要的真理,面對這樣深情對她的男人而言,也算是種最摯愛的回應吧(雖然還是不 免令我感到心酸…)。
   我必須說,《為愛朗讀》這電影對我來說,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我是說真的),不過我想其他的部份,就留給大家自己前往戲院感受吧!最後要補充的是,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字幕,因為《為愛朗讀》的片尾會出現兩大(原)製片人姓名,Sydney Pollack與Anthony Minghella,雖然他們都與世長辭,但是我覺得在《為愛朗讀》中還是可以很強烈感受到他們的存在。他們曾爲影史帶來很多經典的好電影,看完字幕是向他們致敬的最好方式!
  如果可以,真的可以的話,我們都應該好好地,為了所愛的人,朗讀關於他身上的每一個故事。 如此,為愛朗讀,永不遺憾。
  最後想說,我真的很懷念Anthony Minghella,看到片中的雷夫范恩斯還有凱特飾演的漢娜這個名字,還真會熊熊想到《英倫情人》啊!(因為茱麗葉畢諾許在《英倫情人》中也叫漢娜,而且她還爲雷夫范恩斯飾演的艾莫西「朗讀」…)。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12&eid=v212114

另參本館:《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紐倫堡大審》

台長: 阿楨
人氣(1,47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學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北風的背後》
此分類上一篇:《肉體的惡魔》

媚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8:47: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