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01 10:13:16| 人氣3,455|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侏羅雞公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面對狀似科幻或驚悚的電影《侏羅紀公園》(前評)《驚聲尖叫》(後評),確實需要搞笑電影《侏羅雞公園》《驚聲尖叫》(後評)來戲謔之。

侏儸雞公園 (Chicken Park)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QlT_B8Zk0codZrlcODoUUI0EPE2n-rA

演員 狄曼徹漢普敦/勞倫斯史蒂芬梅爾/露西狄伯倫 
劇情簡介
 「維拉迪」本來經營一個養雞場,事業相當成功,結果遭到同行的破壞,只有一隻鬥雞周得以倖存下來,維拉迪帶著周前往山多多明各參加鬥雞比賽,期望賺取獎金以便從頭開始...隨後維拉迪果真在鬥雞比賽中獲得勝利,但周卻遭人綁架至侏儸雞公園,維拉迪只有奮勇去救周..

科學家利用食火雞基因 再造迅猛龍〔自由時報。另參本館:自由造假

電影「侏儸紀公園」中,科學家從封存於琥珀內的古代蚊子化石中所殘存的恐龍血,讓億萬年前從地球上消失的巨大恐龍重返人間。而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科學家準備破解出恐龍的基因密碼,進而開啟牠們重返人間的可能性。
參與研究的蒙大拿州立大學古生物學教授霍納說:「我們一定可以讓牠們復生。除了哲學層次的問題外,我不認為有任何障礙。」
這群科學家起初試圖擷取在琥珀裡的史前時代昆蟲DNA,且幸運地找到四千萬年前的蜜蜂DNA樣本。沒多久,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學者也從古老白蟻身上找到DNA。但這些初期實驗最後都失敗。
後來霍納的研究團隊在蒙大拿州挖掘到六千八百萬年前的暴龍骨骼化石,並從化石中找到軟組織與血管,但生物有機體不可能存活十萬年以上,因此他們又改弦易轍。
霍納決定以回溯方式對鳥類進行基因工程。古生物學家普遍認為,鳥類是獸足類恐龍中的迅猛龍的後代。霍納相信,現代鳥類的DNA包含基因記憶,可以再度被「開啟」。他打算用食火雞(emu)基因體,因為牠具有科學家打造迅猛龍所需要的所有特徵。
這個想法看似怪誕,但其他科學家的研究佐證它的可行性。
去年十一月,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拉森,針對一億五千萬年前的恐龍如何從長尾巴演化成鳥類的短尾巴,進行一次實驗。他檢查兩天大的雞胚胎,原本預期會在發育中的脊椎找到四到八條脊椎骨,沒料到卻發現了十六條,相當於爬蟲類的尾巴。
隨胚胎日漸發育,「尾巴」越變越短,直到孵出來小雞只有五條脊椎。拉森說,過去一億五千萬年來,鳥類都沒有這種長尾巴,但這種長尾巴其實存在牠們的基因深處。
接著拉森又實驗能不能讓小雞長出恐龍尾巴,結果成功利用操控基因方式,讓小雞的尾巴多了三條脊椎。
實驗小雞長出恐龍尾巴
早在二○○五年,威斯康辛大學的兩位科學家,採用類似喚醒基因方式,讓小雞有類似恐龍齒的利齒,腳上長出羽毛。
拉森相信,恐龍的三指爪結構目前仍隱藏在鳥類的翅膀當中,約莫再過一百年的時間,科學家們就能製造出和中生代時期一模一樣的恐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n/15/today-life6.htm

這不是肯德基——以雞做為生物研究的模式動物>鄭旭辰 中興大學

「雞」在中國各個地方菜系裡,都占了重要的地位。然而雞除了供食用之外,在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產業中也有非常高的價值。自雞蛋內取出的雞胚胎,在有適當溫度及養分的環境下,可在卵外存活 2 ~ 4 天,是很好的實驗素材。 
民以食為天。「雞」在中國各個地方菜系裡,都占了重要的地位。從四川菜中的「宮保雞丁」、上海料理的「花雕醉雞」、到臺菜中的「燒酒雞」、孕婦進補的「麻油雞」,真是不勝枚舉。除了做為食物中蛋白質的來源外,雞與華人文化也密不可分,如十二生肖、日常生活成語等都有雞的色彩。這可能與雞很早就被馴化,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有關。然而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雞除了供食用之外,在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產業中也有非常高的價值。
相較於歐洲雞種多樣的外貌,在亞洲飼養的雞外貌變化很少。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陳志峰教授,在他的《雞隻外貌的遺傳多樣性》書中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在歐洲國家,雞並不只是做為肉用或蛋用家禽。在歐洲由皇室、貴族及富商玩賞者組成的品種協會,會針對某些特殊的外貌性狀加以培養,例如羽毛的斑紋、色澤,尾羽的長短,雞冠的形狀等。這些外觀品種的培育,都有詳細的品系親緣紀錄,如果能有系統地分析,將可更清楚地了解基因與性狀間的關係。
  用雞胚胎當研究材料
由於雞胚胎是在母體外發育,因此很早便用來當作生物實驗與觀察的對象。大約在西元前 460 年,在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的紀錄中提到,當時大多數的哲學家都認為雞和鳥都是由蛋黃轉變而來,蛋白則是這些轉換中的幼雛的食物。當蛋白被消耗光後,幼雛便孵化出來,另去覓食。
亞裏斯多德則經由觀察每日雞蛋內雞胚的變化,提出了漸成式發育的觀念。他認為生物個體早期是一團沒有分化的物質,經過不同發育步驟和階段以後,長出新的器官而組成新的個體。這個觀念對胚胎學有深遠的影響,一直延續到西元 17 世紀。
在發育生物學上,個體「形態形成」的分子機制一直是研究的主題。所謂的「形態形成」,是生物體各部位在發育的過程中,獲得自己獨特形態的過程。而「形態形成」中最容易觀察到的部位,就是四肢、手掌或腳掌。例如人類手掌的五根手指頭各有不同的特性,但是除了大拇指外,其餘的指頭都同樣有 3 個指節,腳指也一樣。在正常的情形下,還可以借助其他的特徵來鑑定各個指頭。
然而,在經由基因操作而產生的突變個體上,很難分辨這些不正常指頭的本體。若使用雞胚胎當材料,就會簡單很多。這是因為雞的腳爪每一根指頭的指節數都不一樣:第一根指頭有 2 個指節、第二根指頭有 3 個指節、第三根指頭有 4 個指節、第四根指頭有 5 個指節。因此,當突變影響到「形態形成」的步驟時,就會產生不同的指頭性狀。
另外一個發育生物學家探究的課題是:各種細胞的起源。一個受精卵細胞終會發育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並擁有各種不同特化的細胞與組織。可是,這中間的過程一直未能完全了解,我們仍然不知道許多組織與器官的幹細胞所在的位置。由於哺乳動物的胚胎在母體的子宮內發育,使得早期胚胎發育的研究非常不容易。相對地,雞是卵生動物,它的胚胎在母體外的雞蛋內發育,而且已經受精的雞蛋很容易取得。只要給予這些受精蛋適當的孵育溫度與濕度,就會開始發育。
雖然小鼠的懷孕期是 21 天,雞的孵化期也是 21 天,可是小鼠的胚胎前期花費了絕大多數的時間在發育胚外組織,也就是胎盤,來確保胚胎後期能獲得充足的營養。與實驗用小鼠的胚胎發育相比,雞胚胎有較緩慢的早期發育過程,特別是在原腸胚形成的過程。這點對於從事器官形成與細胞分化研究的科學家特別有用,因為可以直接在胚胎中觀察器官是如何形成的。若再加上藥物或基因轉殖技術的輔助,更可以解讀胚胎細胞分化的分子機制。
在 1970 年代,Dr. Le Douarin 利用雞與鵪鶉胚胎之間的組織互換,發現了神經脊細胞會遷移分化成顏面骨骼、神經、色素細胞等不同形態的細胞。後續的實驗更發現雞的淋巴細胞分別來自於胸腺上皮組織(thymus)及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而這兩種來源的淋巴細胞在免疫功能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後來便依據其來源命名為T細胞與B細胞。哺乳動物體內並沒有法氏囊,可是與雞的B細胞有相同功能的細胞是由骨髓(bone marrow)分化而來,因此沿用了B細胞的名稱。
除了做為胚胎發育實驗的材料外,雞胚胎也應用在尖端基礎研究上。在分子生物學開始發展後,科學家嘗試用分子生物的觀念來探討生物學上長久以來未解決的疑問。例如,1989 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Dr. Harold Varmus 就是利用雞的反轉錄病毒,證實了腫瘤病毒 Rous Sarcoma virus 的基因體中帶有致癌基因 src,在感染宿主後會表現,並導致腫瘤的形成。
此外,雞胚胎早在 1920 年就已經開始用來做異體移植的實驗。雞胚胎本體有發達的循環系統,可以提供養分和氧氣,並移除代謝廢物。再者雞胚胎本身尚未發展出成熟的免疫系統,因此外源性的細胞與組織可以在雞胚胎上順利地增生。
目前幹細胞的研究有兩大主軸:胚胎幹細胞及成體幹細胞。可是,這兩個方向都遇到一些根本的困難:使用胚胎幹細胞會直接面臨道德上的爭議,而操作成體幹細胞須解決免疫排斥的問題。已經有人利用上述的雞胚胎特性,來進行成體幹細胞的研究。許多的人類組織已經成功地培養在雞胚胎的絨尿膜上,其中包括了皮膚、角膜與其他各種不同來源的細胞。利用這個系統所獲得的成果,對於目前幹細胞領域的研究非常有幫助。
  演化發育過程
看過〈侏儸紀公園〉電影的人,應該都不會忘記銀幕上霸王龍嚇人的身影。而故事中恐龍公園的創立者,就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技術,把琥珀中未被破壞的恐龍 DNA 萃取出來,斷裂或缺失的片段則用兩生類(例如青蛙)的 DNA 去填補。這個觀念在過去一直被認為是非常合乎科學邏輯的,因為目前發現的恐龍的各種骨骼化石,的確和兩生∕爬蟲類最相似。
可是最近在考古學上的發現,卻可能改變上述傳統的看法。第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Dr. Bakker 等人研究恐龍的骨骼結構,發現某些恐龍的骨骼結構和哺乳類與禽鳥類非常類似,因此推論恐龍可能是溫血恆溫動物,而不是和兩生/爬蟲一樣是冷血變溫動物。
第二、哈佛大學 Dr. John Asara 由霸王龍的化石中找到了一些尚未變成化石的軟組織,他把這些軟組織取出,萃取其中的蛋白質,用質譜儀分析,再把得到的胺基酸序列和已知的蛋白質資料庫中的序列比對。結果,他發現這些恐龍的胺基酸序列是屬於軟骨組織的膠蛋白,而更令人訝異的是和這些恐龍膠蛋白序列最相似的,竟然不是青蛙或爬蟲類的膠蛋白,而是雞或鳥類的膠蛋白。
這並不是說《侏儸紀公園》的作者麥可‧克萊頓的科學知識不正確,而是在他寫作這本小說時,專家學者們並不知道,和恐龍血緣最相近的現代生物竟然可能不是兩生/爬蟲類。因此,如果該小說作者現在要修訂這本小說,可能會把用來填補恐龍 DNA 片段的材料來源改成用鳥類的 DNA。
其實,依據 DNA 複製時的半保留性,我們體內的 DNA 序列中保存了絕大部分源自人類祖先的基因。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西恩‧卡羅教授稱這些在演化中被保留下來的 DNA 序列為「DNA 化石」。
根據「演化論」的推論,生物個體的性狀差異在經由環境的篩選後,會變得更加顯著。由分子生物的層面來看,這些外在性狀的改變,其實是源自於細胞內遺傳基因突變的累積。雖然在 DNA 半保留的複製過程中,有重重的關卡來確保新合成一股 DNA 的正確性,可是錯誤的發生仍然不可避免,這些在 DNA 複製過程中發生的錯誤就是突變。
如果突變發生在對生物有重要機能的基因上,造成這些基因失去功能,這樣的個體將不會存活,也不會有子代。相對來說,如果突變發生的位置只是稍微改變基因產物的活性,或者改變基因作用的時間或表現的位置,由於影響的層面有限,並不會讓生物個體死亡,甚至有極大的機會產生子代,這樣的突變則會遺傳給子代。
把這樣的觀念加以推演,可以發現:在演化的過程中,對生物有重要功能的基因,它的序列並不容易產生太大的變異;在這個基因中,如果產生突變,這些產生突變的位置應該不會影響到這個基因的功能。
因此,比對來自不同物種的對等基因的序列,可以發現這些基因的編碼區(可以轉錄/轉譯成蛋白質的區域)包含的變異很少,絕大部分的變異會在非編碼區出現。更進一步分析會發現:物種間的親緣關係越接近,DNA 序列的相似度就越高。
可是,這些相似序列是因為有重要功能而在演化中被保留下來的呢?還是因為演化分支的時間太近,DNA 序列尚未累積足夠的突變,以致無法區分重要跟不重要的序列?我們無法得知。如果把親緣關係較遠的物種的 DNA 序列加入比對,就可以發現在親緣關係比較遠的物種中,許多不重要的序列位置已經累積了很多的變異。
關於一個基因的功能,除了在所謂的編碼區之外,基因表現的時間和位置也是控制一個基因正常運作的重要因素。而基因表現的時間與位置,是由各基因的表現調控序列所控制。在這個調控序列中,除了包含許多轉錄子與抑制子的結合位置之外,也包含了空間緩衝序列,讓這些轉錄調控蛋白彼此之間有適當的三度空間排列順序。
在 DNA 序列比對中,可以發現人、猴子、家犬、小鼠等哺乳類,DNA 序列的相似度可以高達 90% 以上,我們無法分辨有重要功能與不具有重要功能的序列。由挖掘出來的化石的分析來推論,雞和哺乳類在大約 3 億 1 千萬年前分支演化。雞基因的編碼區雖然仍保有和哺乳類極高的相似度,可是調控序列中對基因表現重要的轉錄子結合位有保留下來,而不重要的位置則已經累積了足夠的突變,致使整個序列的相似度大幅降低到 70% 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有重要功能的轉錄子的結合位被凸顯出來。
相同的推論可以應用在早期脊椎動物胚胎的發育過程上。在 1866 年,德國的動物學家 Earst Haeckel 提出了「發生重演論」。他認為,在脊椎動物胚胎的發育過程中,胚胎外形在成長中發生的變化與演化過程中產生的變化極為類似。
由發育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脊椎動物胚胎最早期產生的器官及構造,對於胚胎後續的發育與存活很重要,因此雖然鳥類與人類的親源關係很遠,但是鳥類器官早期的形成過程與哺乳類仍是極為相似的。如果再進一步由分子生物學的層面來看,可以發現其實這些脊椎動物是使用相同的訊息傳導途徑與細胞分化機制,來控制胚胎的生長發育。
  雞的基因體計畫
對於研究生物資訊的人來說,每一個物種的基因體都帶有非常多的訊息,等待我們去發掘。然而在單一物種的基因序列方面,2004 年 12 月已完成第一階段雞的基因體計畫,並發表在《自然》上。雞的染色體是雌性 38 + ZW,雄性 38 + ZZ,其中包含了大約 10 億個鹼基對,預估有 4 萬個基因。
雖然目前雞的基因體序列只完成了大約 90% 的基因標識,卻已經顯示出很多有趣的現象。例如,Oct4 是哺乳動物維持幹細胞分化特性必須有的一個基因,小鼠有,人類也有。當 Oct4 基因失去功能時,胚胎內的幹細胞便不再有分化的能力,當然這種個體是無法存活的。可是到目前為止,在雞的基因體內只發現到一個低度相似的基因 PouV 存在,而沒有其他類似功能的同源基因。
這讓我們感到疑惑,因為根據上面的推論,Oct4 基因應該在不同物種間被高度保留下來。而缺少 Oct4 基因的雞,應該早就滅絕了。可是 Oct4 基因在雞的基因體內不被保留的事實,讓我們由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到底 Oct4 基因是不是對幹細胞的維持是絕對必要的。
在 2007 年,哈佛大學的 Dr. Rudolf Jaenisch 與他實驗室中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證明了 Oct4 基因雖然對胚胎幹細胞的維持很重要,可是在成體幹細胞中卻是可以移除的。當然,除了 Oct4 基因之外,在分析雞的基因庫時,也發覺有其他基因在小鼠的實驗系統中是很重要的,卻沒有列在雞的基因序列中。目前正在積極研究中,希望能找出這些基因在雞的基因體中消失的祕密。
  在醫學及產業上的應用
雞胚胎除了前述用來做免疫及胚胎幹細胞的研究外,還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在此舉兩個例子加以說明。
  癌症藥物的篩選 
先前提到外源性的細胞與組織可以在雞胚胎的絨尿膜上順利地增生,其中包含了許多癌細胞的培養。因此絨尿膜組織培養常用來探討不同階段的癌症發病的分子機制,例如原發性癌細胞的生長、局部性入侵、內滲、轉移與血管增生等。相較於運用裸鼠或者帶有免疫系統缺失的小鼠來做異體移植,用雞胚胎絨尿膜組織培養的成本較低,所需時間較短。目前已有許多國外的實驗室開始使用雞胚胎來做大規模的藥物篩選,進行抗癌、心血管疾病等藥物的開發。
  特殊醫療用蛋白的產製 
在人類飲食中,雞蛋是一個重要的營養來源。雞蛋不但生產量大、成本便宜、雞與人少有共通傳染病,安全性較高,而且雞的蛋白質轉譯後修飾與人類相似。在目前發展蛋白質藥物的趨勢下,若用蛋雞來生產特殊醫療用蛋白,將可大幅降低成本,並提高安全性。目前,已經成功利用雞蛋來產製用於治療黑色素細胞瘤的單株抗體及人類的幹擾素 IFN−β。
當然,除了研究以外,由於雞的受精蛋易於取得、操作、培養及觀察,目前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已經把「雞胚胎的發育與操作」納入大一必修「生命科學實驗」的課程中。筆者更建議雞胚胎應增加為國、高中生物科實驗的材料之一,讓更多的學生能接觸到這個實用且獨特的實驗動物。
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10161&ctNode=40&mp=1

100部美國搞笑電影

1魔法灰姑娘 (安妮海瑟薇主演)
2賤女孩(林賽羅漢主演)
3灰姑娘的玻璃手機
4美人魚(裏面音樂也很好聽)
5舞出我人生 (勵志的!剛出了第二部)
6錄取通知書
7水瓶座女孩
8倒黴愛神
9兒女一籮筐
10冰雪公主
11我的朋友是明星
12辣媽辣妹
13物質女孩
14瘋狂金龜車
15平民天後
16公主日記
17歌舞青春
18律政俏佳人
19麻辣寶貝
20戀愛刺客
21美少女啦啦隊
2212月男孩(哈利波特演的喲)
23足球尤物
24魔法雙星
25超完美男人
25勁歌飛揚
26紐約時刻
27奶牛美女
28穿PRADA的惡魔
29天生一對
30高校天後
31像喬丹一樣
32牛仔褲的夏天
33初戀的回憶
34甜心辣舞
35花豹美眉
36女兵報道
37女生向前翻
38小姐好辣
39歐洲任我行
40留級之王
41風雲才女(希爾頓酒店繼承人之一尼克o希爾頓首部主打影片!)
42誰領風騷
43SAVED
44瘋狂有理
45初露鋒芒
46美麗壞寶貝
47 新歡樂滿堂
48幾乎正常
49總統千金歐遊記
50辣妹保鏢
51我愛貓頭鷹
52朋友一場
53偶像有約
54徹夜狂歡
55窈窕美眉
56第1女兒
57被拯救者
58對此承諾
59魔法保姆
60.對面惡女看過來
61變裝拍檔
62虛擬偶像
63新丁駕到
64怪女孩出列
65一吻定江山
66.籃球兄弟
67流行教母
68魅力四射
69美國甜心
70超完美奪分
80——86美國派1——6
87,小王子(韓)
88,不設防都市(韓)
89,科洛弗檔案
90,十誡
91.戀愛假期
92.喬治亞法則
93.美女與醜姑
94.附注我愛你
95.珍妮朱諾
96-100驚聲尖笑1-4(美國超級諷刺好萊塢大片大搞笑電影,極力推薦)
http://www.baigle.org.cn/group_thread/view/id-11454

惡搞

  惡搞/KUSO/くそ,又稱EG,Eg,eG,eg,KUSO,Kuso....正式名稱是惡意搞笑.名詞做爲糞解釋;動詞則解爲惡搞;形容詞及副詞解釋爲事物或動作很惡搞、很爆笑;也可用來大聲念出此字以紓發自己的情感,是爲感歎詞之解釋,其帶有「惡搞」或「媽的」之意;此外KUSO也可以用做句首或句末助詞。
  觀點
  有人說:惡搞是人民冷嘲熱諷的解構姿態,惡搞是人民喜聞樂見的文藝批評,惡搞是人民平凡有趣的精神追求。
  我們不應該說,惡搞是什麽什麽主義、惡搞代表了什麽什麽意義、惡搞有著什麽什麽境界。
  因爲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如果真要這麽說,這事兒本身就挺惡搞的。
  有人說:爲什麽要惡搞呢?因爲世上有太多道貌岸然在那裏,有宏大想法的人想一統江湖,有精英意識的人妄想千秋萬代。而野百合也有春天,一個草根也要發言,也想把自己的想象力發揮出來,把內心的感受發泄出來。所以,我們需要惡搞!
  可是專家言道:“惡搞”需要正確引導
  “惡搞”的精神並不是突然出現的,每個年代的人都有自己“惡搞”的方式,比如以前的廁所文化。這股愛搞怪的風潮其實是校園文化的體現,它的本質是一種遊戲精神。人人都需要表達,大學生又正處于思維活躍、表達欲旺盛的年齡,所謂的“惡搞”也是他們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
  惡搞,現在更多的人的理解一般爲:用滑稽、搞笑整蠱等方式表達出自己心裏對某些事物的看法。
  來源
  惡搞文化,又稱作Kuso文化,是一種經典的網上次文化,由日本的遊戲界傳入臺灣,成爲了臺灣BBS網絡上一種特殊的文化。這種新文化然後再經由網絡傳到香港、繼而全中國。
  尺度
  “惡搞”肯定要有底線的,這個底線就是道德和法律,比如不能進行人身攻擊、不能擾亂政治秩序,“惡搞”至多只能觸及到價值觀上的某些東西。一旦“惡搞”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惡”,那也會失去“惡搞”本來的市場。所以我認爲“惡搞”需要正確的引導。
  就大學生來講,第一,要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特別是要加強對《知識産權法》的學習,要懂得尊重知識成果。
  第二,媒體要起正確的引導作用。當前媒體喜歡炒作,同時個別媒體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缺乏社會責任感。如果過分炒作某些作品中的劣質成分,勢必會引起不良的社會影響。如果媒體作用得當,那麽“惡搞”也許會像“塗鴉”一樣發展成有藝術含量的行爲。
  第三,要特別注意商業對“惡搞”文化的介入。“惡搞”制作有商業的支持會更精良,傳播也會更廣,商業有了“惡搞”成分也越吸引眼球。它們之間存在著經濟利益的聯系。如何讓“惡搞”和商業和諧發展是個難題。
  對大學生自身來講,約束自我是相當重要的。“惡搞”其實包含了自由和責任兩方面的含義。自由是指大學生可以通過它來表達自我,責任是指大學生“惡搞”時要做到利己不害人。說到底,不害人就是“惡搞”的最低限度。
  “惡搞”這個無法界定含義的新概念,到底是天使,還是惡魔?也許這兩種性格正是它的兩面。爭論還將持續下去,可是我們應該看到另一層面上的東西,今天,來回顧一下另一種形式的“惡搞”,看看我們的網絡已經變成了怎樣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樣子。
  其實惡搞發展到今天,很多情況下已經很難指出其具體的意義和目的所在,很多時候惡搞的人只是把其作爲一種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個人幽默的體現途徑,例如關于機器貓的惡搞和斯巴達300勇士大叔的惡搞,都屬于個人喜好和表達幽默感的一種途徑。  
  惡搞文化實例
金草莓獎:一個模仿奧斯卡金像獎,爲垃圾電影有出頭一天的獎項。
搞笑諾貝爾獎:模仿諾貝爾獎,頒獎給無法重做亦不應被重現的科學研究。
達爾文獎:表彰通過奇異手法將自己消滅或失去生殖能力的倒黴蛋。
後舍男生,以誇張搞怪的動作假唱流行歌曲的組合。
奧運吉祥物福娃被香港和日本的網民惡搞成爲福娃戰隊。
央視春晚節目《千手觀音》被各類人士改編成各種版本。
著名導演陳凱歌的熱門電影《無極》被網友改編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一個13歲的北京女孩,十幾天前在中央電視臺權威新聞節目《新聞聯播》中現身,稱上網查資料時彈出“很黃很暴力”的網頁。這一則新聞被認爲是爲國家廣電總局和信息産業部最近發布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進行輿論造勢,很自然,小姑娘的無辜受害形象被用來證明整肅網絡視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預感豐富多彩的免費視聽大餐即將結束的一些網民被憤怒沖昏了頭腦。
  《旋風管家》,《幸運星》和《銀魂》 等動畫裏面不時穿插著不同時代動漫遊戲作品的惡搞,爲目前惡搞動畫經典。
  《史詩大電影》(Epic Movie)則是美國惡搞自己大片的場景,比如如果30年沒畢業的哈利波特會是怎樣,或者《人生遙控器》中的遙控器遇到《瘋狂的神父》等滑稽模仿。《大電影之數百億》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列例子中,有些事物本身創作或創始的目的即在于惡搞,並無其他目的。有些影視節目或人物是以惡搞爲其賣點,著重考慮商業效益:如:
  僞基百科
  香港網絡大典
  金草莓獎:一個模仿奧斯卡金像獎,爲垃圾電影有「出頭」一天的獎項。
  搞笑諾貝爾獎:模仿諾貝爾獎,頒獎給無法重做亦不應被重現的科學研究,例如:爲什麽肚臍垢大多是藍色的? (2002年得獎研究之一)
  達爾文獎:主要頒給對人類進化「有貢獻」的人;得獎者全因爲幹了蠢事死掉或失去生育能力——意味他們的愚蠢基因不致流傳後代、禍及人類進化。
  萬千師奶賀臺慶:模仿無線電視臺慶節目《萬千星輝賀臺慶》的舞臺劇,由詹瑞文分飾不同角色及反串演出。
  眉精眼企宣傳片:模仿無線電視在港股交易日播出的直播節目交易現場,並且出現《我們這一家》卡通主角「花師奶」,及《多啦A夢》卡通角色片岡玉子(大雄媽媽)作家庭觀衆。
  搜神傳宣傳片:模仿無線電視08北京奧運宣傳口號「我哋就系奧運」。
  Scary movie系列,美國惡搞喜劇片。(譯爲《恐怖電影》或《驚聲尖笑》)
  美國一系列電視卡通片往往以惡搞與諷刺爲賣點,代表作有The Simpson's等(譯爲辛普森一家等)。
  周星馳電影
  《國産淩淩漆》
  《大內密探零零發》
  《西遊記第一百零一回之月光寶盒》
  《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
  臺灣經典KUSO網站,建國中學補校學生青蛙人的《小白喵的狗窩》
  菲律賓人創意的電影《蜘蛛俠百戰曱甴精》
  中天電視臺綜藝節目《全民大悶鍋》(現已改由第三代節目「全民最大黨接班」)的角色扮演與其小單元內容(包括:國臺辦對記者粉了、張國志人市分析、爺爺您回來了、說文解字名人傳真、芒果亂報等等)
  後舍男生,以誇張搞怪的動作假唱流行歌曲的組合。
  在無線電視節目《殘酷一叮》表演過的爆炸猛男PHD。
  《香港97》:一個日本出品,以香港主權移交爲主題的超級任天堂電視遊戲。其拙劣的中文對白及超爛的畫面是其賣點。
  一套參考櫻花大戰,諷刺香港政治的《膠花大戰》。
  《無間道之CD-pro2》:由劉裕銘創作,因買不到CD-pro2而惱羞成怒的作品,後來第二季由臺灣連續劇改編。
  網民爲抗議中國江蘇省宿遷市委書記仇和的《禁桌令》而把它改寫成《禁床令》。
  胡戈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惡搞陳凱歌的電影《無極》。
  周傑倫的歌曲《七裏香》被惡搞成爲18禁的《騎李湘》。
  蔡依林的歌曲《舞娘》被惡搞成爲救您-菜伊淋版的《舞釀》。
  賀年歌曲《財神到》被惡搞成諷刺香港藝人陳冠希的《奇拿到》。
  River的漫畫《543》經常使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件來作惡搞,發揮
  歌曲《沈默是金》被惡搞成諷刺鄧光榮的《明白是金》。
  《日本以外全部沈沒》,《日本沈沒》的戲仿作品,講述世界除日本外全部沈沒,大量外國人湧入日本的故事。
  《U8柒》[2](又稱賭撚大碟),改自陳奕迅的唱片《U87》;《14歲》改自許冠傑歌曲,借以諷刺現時有關風化案的法例;《花生水起》則改自農夫的《風生水起》。
  鄧麗欣的歌曲《電燈膽》被網民惡搞成諷刺其唱技的《杏加橙》。
  同一首歌又被改成《認真慘》及《杏加橙大平反》。
  笑傲江湖二之東方不敗被網民惡搞成笑傲江湖之普羅米修斯複仇記。
  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AT力場被惡搞成「李氏力場」(「李氏」指香港首富李嘉誠)以諷刺香港天文臺在發出風球信號時偏幫商界,罔顧市民安全,而新世紀福音戰士本身也被惡搞成新世紀福佳戰士、新世紀高登戰士、新世紀思覺福音戰士等。
  古巨基的一首歌《錢錢錢錢》被網民惡搞成諷刺雷頌德抄襲中外作曲家作品的《抄抄抄抄》。
  同一首歌又被改成諷刺馬力言論的《扁扁扁扁》。 
  陳冠希于2008年2月4日發送各電視傳媒的英語道歉影片被大陸網民惡搞成諷刺鍾欣桐對淫照的回應及*鄧竟成的處理淫照手法的《陳冠希切JJ以謝天下》。
  夏金城夏金城爲港臺拍攝著名MV《雞與龜》,表達出型男的矛盾。
  「中國隊勇奪世界杯」,惡搞中國國家足球隊奪得德國世界杯冠軍
  北京奧運主題曲《北京歡迎你》被網民惡搞成諷刺中國國家足球隊的《國足歡迎你》。  
http://baike.baidu.com/view/4337.html?tp=0_01

惡搞文化  

  “惡搞”文化(Kuso)本來是日文詞彙是網絡傳播的一種亞文化,體現了顛覆經典、解構傳統、張揚個性、諷刺社會的反叛精神,具有強烈的草根性和平民化色彩。“惡搞”作品具有以下四大特點。一是富有個性,它以解構傳統、突出個性、追求自由的特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二是幽默風趣,它同肥皂劇一樣,具有較強的娛樂功能。三是譏諷反叛,它通過誇張、諷刺、搞笑的風格反映現實問題,以引起社會的關注。如《春運帝國》將春運困難、“黃牛黨”猖獗等社會現象解析得淋漓盡致,一部荒誕可笑的“惡搞”作品卻暗含了強烈的現實批判性。四是富有創意,它以標新立異、突破傳統的方式呈現出來,具有很強的“眼球”吸引力。
  最初由日本遊戲界傳入臺灣,再經由網絡傳到香港、繼而全中國,成爲一種經典的網絡次文化。這種借助于網絡無可比擬的自由傳播性和民衆參與性,形成了一種以爆笑、搞怪、惡作劇爲主要特征的另類創作風格。
  惡搞文化的流行顯示著現代社會中人們廣泛的娛樂需求。人們抱著娛樂、消遣的心態,選擇網絡這個既方便快捷又能迅速傳播的平臺來抒發情感,他們在帶給別人快樂的同時,自己也陶醉其中。
  “惡搞”何以風靡?
  “惡搞”某種程度上契合了現代青年人的特征,成爲文化消費的新寵。第一,現代青年人更強調個性。他們比父輩更排斥順從、更強調個性。我國主流文化作品在內容和風格上具有很大的雷同性,容易引起審美疲勞。“惡搞”顛覆經典、張揚個性,成爲青年文化的一個亮點。第二,現代青年人承受更大的壓力。教育高收費、“畢業即失業”……使現代青年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惡搞”以較強的娛樂功能,較好地釋放人們生活中的緊張與疲憊。第三,現代青年人面對更多的無奈。在市場競爭和利益導向的作用下,人們的關系漸趨淡漠,人們既希望保持個性,又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另外,很多青年人很清楚改革所帶來的很多問題、但無力解決,抱負與現實存在很大的反差。當“惡搞”浪潮來臨時,他們好像找到了“用武之地”——以“天之驕子”的濟世熱情、智慧和技術表現出強大的俗文化建構能力,實現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高層次——“實現自我”的需要。
  電腦與網絡技術的普及爲“惡搞”的流行提供了硬件環境。Photoshop 、Premiere 以及數碼相機自帶軟件等使圖像、音頻、視頻處理都變得非常簡單、廉價,很容易重新編輯並賦予新的表達主題,這爲“惡搞”作品的創作提供了現實可能性。如果說《分家在十月》是出自電視臺專業人員之手,《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則表現了“惡搞”的民間性和大衆性。互聯網作爲第四媒體,具有更強的傳播功能優勢,爲“惡搞”作品的流行提供了條件。由于互動性,網民接到“惡搞”作品後很容易進行再“創造”,並以回帖的方式不斷添加自己的新作,使“惡搞”作品越來越搞笑、越來越誇張、越來越反叛。由于虛擬性,現實生活中不願意說的話或做的事都可以在網絡上“瘋狂”地展現出來,也使“惡搞”越來越“惡”。
  多元化的文化爲“惡搞”的流行提供了軟件環境。在我國計劃經濟時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強調精英文化的絕對地位,不登大雅之堂的草根文化幾乎沒有生存空間。樣板戲曾經成爲人們文化消費的主流,出現了“八億人民八部戲”的局面。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變,文化逐漸呈現多元化趨勢,人們對于非主流文化抱著一種寬容的態度,不贊成也不幹預,爲“惡搞”的流行提供了空間。
  “惡搞”帶來了什麽?
  “惡搞”具有很強的娛樂功效,能很好地釋放人們的壓力、使體力和精力得到快速恢複,再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從這點來說,“惡搞”如同看電影、旅遊一樣,具有人力資本投資的性質。同時,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浩如煙海,稀缺的只是人的注意力。1996年英特爾前總裁葛魯夫指出:“整個世界將會展開爭奪眼球的戰役,誰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誰就能成爲下個世紀的主宰。”“惡搞”具有吸引人們“眼球”的功能,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惡搞”的創作者也會伴隨著“惡搞”作品的流行而走紅,而名人效應本身包含有經濟收益。2006年9月芙蓉姐姐出席珠海圓明新園新聞發布會,獲得了10萬元的出場費。
http://baike.baidu.com/view/42829.html?tp=4_01

反諷

  表象與事實相反的一種表達方式。
  古典時期有三種含義:1.佯裝無知。在阿裏斯托芳的喜劇裏,總有一個這樣的角色,他在自以爲高明的對手面前說傻話,但最後證明這些傻話是真理,從而使對手認輸。2.蘇格拉底式的反諷(對方在他的請教和追問下不自覺露出破綻)3.羅馬式反諷(字面意義與實指意義不符或相反),人們稱俄底浦斯王是"萬全的人主,聰慧的神明",然而卻不知他處在何處,他是怎樣降生的。
  19世紀上半葉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理論對反諷的概念進行了改造,使其從修辭學概念擴展爲一種文學創作原則。德國文論家弗.施萊格裏就宣稱,作爲一種創作原早,反諷是"認識到一個事實:世界本質上是詭論式的,一種模棱兩可的態度才能抓住世界的矛盾整體性"。
  20世紀到新批評手裏,反諷得到了進一步闡發。艾略特、瑞恰茲、燕蔔蓀都談到過反諷。布魯克斯對反諷作了比較詳備的解釋,他把反諷定義爲"語境對一個陳述語的明顯的歪曲"。例如"陽光燦爛的日子",這句話在一定的語境下可以與它的字面意義相反。語境能使一句話的含義顛倒,這就是反諷。
  反諷最顯著的特征:即言非所指,也就是一個陳述的實際內涵與它表面意義相互矛盾,而從詩學角度看,則正如瑞恰茲所說,反諷來自于"對立物的均衡",即通常互相沖突,互相排斥,互相抵消的方面,在詩中結合爲一種平衡狀態,反諷的這種詩學特征,最終還是依賴語境的作用而完成。
  詩歌中的反諷首先是一種語言技巧,從語言技巧運用的角度反諷的類型可分爲誇大敘述、正話反說、詩論等。
  在詩歌的文本解讀中,還有主題層面形成的反諷:即本文複雜的主題意義出現相反相成的兩重或多重表現,形成強烈的反諷意味。
  二、反諷的解讀
  德國詩人海森畢特爾是德國具體主義詩派中一員,他的詩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具體主義詩派玩弄文字的弊病,不過不算是十分嚴重,《那又怎樣》這首詩基本上每句都是正反相悖的,在第一段中十二句,便是十二對悖論,表面很正派的人實際上卻是最腐敗的人,老實人卻令人難以置信地是告密者,活力與萎軟,貞節與縱欲,大度與小氣......這十二對悖論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表面現象與現象背後的實際情況不相符的事實的揭示。這一些悖論例子的排列,本身看來並無很深的內涵,與蒲柏的那首充滿哲理思考的悖論詩《論人》相比(猶豫不決,要靈還是要肉,/生下只爲死亡,思考只爲犯錯;/他的理智如此,不管是/想多想少,一樣是無知......),甚至還有玩文字遊戲之嫌,可是,本詩的精彩之處卻是巧妙地運用了反諷手法,這反諷效果從何處而來呢?讓我們看看詩題吧----《so what》(那又怎樣),一邊是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對糟糕的社會現象進行有力的揭示和強烈的批判,他唾沫橫飛,大義凜然,可是另一邊似乎一副難得糊塗,看穿世事的樣子,面對著大放厥詞的甲方輕描淡寫地說上一句"so what"――那又怎樣呢?言下之意即你能去改變這一現實嗎?又有誰會聽你的,你何苦這樣喋喋不休,不嫌累,不嫌煩?別一副"天下皆濁我獨"的樣子,夥計,你還嫩著呢!從而詩人對待現實一正一反(批判與無所謂)的態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産生了強烈的反諷效果,使這首本屬具體主義詩派的詩具有了新的審美意義,使本詩的主題意義有了多重表現,1.詩人並不想去揭露批判社會弊病,而只要對那些不知深淺的"激進派"以嘲諷,2.詩人在對"激進派"的作法"so what"否定後,卻實際上正是對黑暗現實進行了更深刻的揭露,從而從成了強烈的反諷效果。同樣,第二、三、四、五節卻能分別與詩題産生反諷效果,就不贅述了。
  海森畢特爾的另一首詩《一九六五年德國制造的俄狄浦斯情節》也在幾個層面上使用了反諷手法:
  1、俄狄浦斯情節,即戀母情節,而詩中卻沒有出現媽媽(mother)這個詞眼,映入眼簾的滿是"爸爸"這個詞眼。
  2、爸爸希特勒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可殘余仍在。陰影依舊在,我們要求祛除一切希特勒的陰影,可原納粹的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現在卻要掌權。
  3、希特勒是個瘋子,"屠夫",他的宣傳部長也是一樣,可現在他卻要以"理智者"的身份掌權,這就是一九六五年德國制造的俄狄浦斯情節。
  這三個層面上的反諷手法的運用,表現出詩人對1965年德國政治的不滿與嘲諷。
  中國古代詩歌中也有運用反諷的例子,如李商隱的《賈生》。《史記?.屈賈列傳》記載:"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未央宮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有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既罷,上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詩人李商隱卻獨具匠心,寫出新意。
  賈誼,西漢初期的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但由于受到守舊派的詆毀,被貶爲長沙王太傅。多年以後,文帝求賢訪臣,本應是探討國家大事,向賈誼詢問治國的方針策略,沒想到卻是問鬼神之事。李商隱抓住這一不爲人們所注意"問鬼神"之事,運用反諷手法,造成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強烈的諷刺效果。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起筆從正面著手,絲毫不含貶意。首句特標"求""訪",仿佛熱烈頌揚文帝求賢心意之切、之殷;待賢態度之誠、之謙,真所謂求賢若渴,虛懷若谷。"求賢"而至"訪逐臣",更可見其網羅賢才已達到"野無遺賢"的程度。"賈生才調"用"更無倫"來贊歎,令人心儀賈生少年才俊、議論風發、華采照人的精神風貌。文帝與賈生探討不知不覺竟"夜半前席",把文帝當時那種虛心垂詢、凝神傾聽以至"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狀描繪得維妙維肖,使曆史陳迹變成了充滿生活氣息、鮮明可觸的畫面。通過這個細節的渲染,把文帝由"求"而"訪"而"贊"而對賈誼之才的推重推向最高點,但轉折的筆調也在之高潮之中開始了,不過,詩人並不露筋突骨,硬轉逆折,而是用詠歎之筆輕輕撥轉,即在"夜半虛前席"前加了"可憐"兩字,可憐,即可惜。而之貌似輕描淡寫的"可憐",好像比不上"可悲""可歎"情感色彩來得更強烈,但與後一句"不問蒼生問鬼神"一起與前兩句形成強烈的反諷。一個帝王,如此鄭重求賢,虛心垂詢,對賈生推重歎服,乃至"夜半前席",讓我們以爲是在商討治國安民之道,結果卻是爲"問鬼神"的本源問題。這是怎樣的求賢?而賈誼滿腹經綸和安邦治國之道,王上不問他這些,大老遠地召來,卻是被問鬼神之事。這是帝王的悲哀,還是賈誼的悲哀?在這強烈的反諷之中,我們看到一個帝王一個臣子的悲哀,看到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悲哀。
http://baike.baidu.com/view/51585.html?tp=0_11

曾衍桃《反諷論》

本書是一部關于話語語言學諷刺的研究,本書以認知語用理論爲框架,探討反諷理解的認知規律和認知過程,揭示其認知語用特征,通過其認知語用特征透視其本質。
曾衍桃,1964年11月出生,男,漢族,祖籍江西吉安遂川。教授、博士,倫敦大學博士後。現任廣東商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外事處副處長,兼任中國語用學會理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和商務英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Journal of Pragmatics和《現代外語》特邀評審員。1985年畢業于江西大學(現南昌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獲得學士學位;1991年畢業于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獲是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02-2003年,在英國倫敦大學留學兼博士後研究。他對當代語用學,尤其是對認知語用學和語用修辭進行了較爲深入的研究,先後在《外語教學與研究》等刊物發表系列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1部、參編3部、譯著1部。代表性論文有《短路會話隱含》等。主持或合作參與廣東省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廣東社會語用問題研究”等省部級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2470.html?tp=1_11

另參本館:《莫泊桑》

  以前讀志文版《莫泊桑小說選》(1978)為何無法感受到高寶版《莫泊桑小說選》(1999)所言的莫式「戲謔」和「頓悟」(「頓悟」乃短篇小說最具魅力的特質,如莫言:「寫實藝術家,一定會避免取用如傳真一般的生命瑣碎事物,而代以一種比較完整的洞察力…因此選擇(敘述那些內容)是必須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呈現作者對某種真相的深奧體現。」(p.12)呢?
  可能又是如前評《特萊庇少女》所言:文學「經典」乃文學史家評出來的、和集中小說佳作,一起讀、更能感受莫式「戲謔」和「頓悟」(雖然志文版<譯序>曾提及寫實主義的客觀、「無我性」技法p.32),才無法體會莫氏小說的下述特質吧:
  莫泊桑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
  以<羊脂球>(又譯脂肪球)為例,小說裏沒有硝煙彌漫的戰場,也沒有刀光劍影的搏鬥,然而它通過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敵人獻身的遭遇,刻畫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特別是勾勒了有産者們爲了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醜惡嘴臉。羊脂球自尊自強、不甘屈服,表現了愛國主義的凜然正氣,結果卻被那些僞善的同胞推入火坑。他們爲了迫使羊脂球就範,個個巧舌如簧、軟硬兼施,就連道貌岸然的修女也沆瀣一氣。莫泊桑以真實的細節、精練的語言和爐火純青的技巧,使這篇小說構成了一幅戰爭時期法國的社會圖景。作品中的善與惡時時形成不露痕迹的對照,使讀者自然而然地産生對戰爭的憎恨、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所謂上等人的蔑視,因而不愧爲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都堪稱楷模的名篇。
  是嗎?那我就將原是中篇的<羊脂球>剪貼成短篇,以更了啥是莫式「戲謔」和「頓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7863929/20071102054500

另參本館:《瞧這些英國佬》

  在《瞧這些英國佬──英格蘭人的人類學田野報告》(貓頭鷹,2006)中,芙克絲以讓人眼界大開的方式,檢視了英格蘭人的怪僻、習性、缺點。她將英格蘭民族性放在人類學顯微鏡下,發現奇怪而迷人的文化,且這文化受錯綜複雜的未言明規則和透著神祕的行為準則所規範。她以洞察秋毫的眼力,觀察英格蘭人說話、穿著、用餐、喝酒、工作、遊戲、購物、開車、調情、打架、排隊的方式,以及英格蘭人抱怨這些活動的方式,進而揭露英格蘭人所不知不覺謹遵奉行的潛在規則。
  原來是要找出英格蘭人「錯綜複雜的未言明規則和透著神祕的行為準則」,難怪近五百頁的書,讀起來雖然生動有趣(除階級分析的部分嫌冗長之外),而且每章有小結,但是總覺抓不到啥是「錯綜複雜的未言明規則和透著神祕的行為準則」?
  是嗎?那讀書先翻「前言、結論」的讀者這回瞎碰到正確的讀書方法了,芙克絲在<引言>自白道:「我研究、著述的主題為何是英格蘭人特性,而非英國人特性,原因有四:因為我十足的懶…因為我覺得『英國人特性』這個詞很無意義,大家使用它時,其實幾乎都在指稱『英格蘭人特性』,而不在表示某個人非常威爾斯或非常蘇格蘭。(p.31)」
  又在<結論>總結道:「社交不自在病是的核心…是先天疾病…它指的是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領域裡的不自在、不安、無能;我們的尷尬、保守、笨拙、刻意拐彎抹角、情感受抑、害怕親暱…我們要不是變得過分客氣、緘默、自制得彆扭,就是扯著嗓門、粗魯、野蠻、令人憎惡。我們著名的『英格蘭人拘謹』和惡名昭彰的『英格蘭人流氓行徑』(如足球爆動),都是這個的病狀,我們對隱私的執迷也是。
  這是可以治療的病症,藉由競賽性質的遊戲、酒館、社團、天氣話題、網路、寵物等道具和輔助工具,和/或儀式、酒、具魔力的字眼、其他治療物,都能暫時緩解/卸除,我們享受個人獨處以及與至親好友相處時『自然』卸除時期,但這病永遠無法根除,英格蘭人行為的怪僻,大部分可直接或間接溯源自此一不幸的病魔。
  本能反應(幽默、節制、虛偽),幽默是重要的一個,是我們克服社交不自在病的最有效解藥。…節制泛指任何極端、漸進改變、保守、冷漠、容忍…我們的禮貌/謙遜/公平大部分都屬虛偽,但也可以說我們的虛偽大部分出於禮貌。(p.46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1889800/20070731054643


 

台長: 阿楨
人氣(3,455)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酷斯拉》
此分類上一篇:《顛覆侏羅紀公園》

阿楨
新還珠格格的A片惡搞?2011/08/16

瓊瑤女士新版的【還珠格格】當中爾康與紫薇格格在大草原上騎馬奔馳的互動橋段,因為台詞加上兩人當下的姿態引人遐想,因此引發網友熱烈的討論,之後沒多久,【全民最大黨】就由袁艾菲、陳漢典演出經過解構及惡搞加料後的劇情版本。
這幾天,我的很多臉書朋友都在轉載新版【還珠格格】本尊,以及袁艾菲、陳漢典兩人的惡搞版本,其中原版的我看了覺得也還好,主要就是以量詞來形容兩人彼此之間情感的濃烈程度,至於袁艾菲、陳漢典的惡搞版本,我看了之後除了是從頭笑到尾,同時也覺得就諧星的角度而言,袁艾菲、陳漢典兩人的演技似乎進步了許多。
而【全民最大黨】這回對新還珠格格的惡搞,大概是因為袁艾菲、陳漢典兩人的對白太誇張、煽情,因此除了有媒體說,瓊瑤阿姨看到了會掉眼淚之外,這回瓊瑤女士本人也真的對該節目的製作單位表示不滿。至於我嘛,這幾天看了這兩個版本的影片,除了笑之外,另外也覺得,這當中的現象跟後現代社會學理論的一些觀點頗接近。
我還記得在這件事之前,劉子千新歌【唸你】MV、電影【美國隊長】也曾引起許多網友,對其圖像、文字、情節等解構之後再進行二度創作的風潮,譬如把知名政治人物、類戲劇經典人物「李組長」的頭像與美國隊長的服裝結合,或者將仇笑痴跟賭神挑戰、賭聖向賭神拜師之逆向請求的畫面,換成【唸你】、惡搞版的新還珠格格。
這裡所反映出的,主要就是【還珠格格】、【美國隊長】、【賭神2】、【賭俠】或【唸你】之類的文化工業產品,如今可能已經沒有單一的作者、單一的情節了,這些文化工業產品的內容,如今可能只是多種版本當中的其中一種,其作者、導演、編劇等可能也不再被視為真理,而只是跟時下網友、惡搞節目製作單位不同視角的人。
換句話說,以上這些最近風行的,或者往後其它的文化工業產品等,當作家、導演、編劇、製片、演員等產製出某一產品後,網路鄉民、惡搞節目(如【全民最大黨】)的製作單位,不久後也很可能會去解構它們,並旋即推出風格不同的惡搞版本,而媒體、大眾可能也多半不會將這些產品視為權威性的選擇,這與尼采的「視角主義」接近。
2012-03-18 12:42:28
版主回應
雖然看得出來,瓊瑤女士並不喜歡這樣的惡搞現象,不過大概是因為它很符合台灣民眾整體的休閒需求與動機,也符合台灣媒體的胃口,因此,在這【還珠格格】之後,只要還有作品在虛擬與現實世界掀起話題,那麼很快就又會被網路鄉民、惡搞節目製作單位給解構、重製出不同風格和演員的版本,好娛樂觀眾讀者了。
從這我也有另一個感覺,就是國人對當前理念近似「答案不只一個」的行動,接納程度也會因不同的領域、範疇而有差異,像新聞事件或戲劇之情節創造出多重版本的惡搞,接納程度就遠比公共事務之議論,從非主流之角度、觀點出發者高得多。
http://blog.udn.com/blues1112a/5548216

《灌籃大帝》:真的感覺還不到職業的… 文:火行者

一言以蔽之:喜歡威爾法洛的人可看,但不可過度期待
 威爾法洛〔Will Ferrell〕是火行者很喜歡的白爛影星之一,本來完全不覺得他有什麼好笑的,後來看了很多他的片子之後,開始被漸漸感化,終於了成非常死忠的威爾法洛迷。
 對《灌籃大帝》這部片子,火行者是期待很久了,看起來也是一部相當白爛的片子,威爾法洛演一個球隊的老闆、教練、球員,很愛籃球,一心希望能讓他買下的ABA球隊進入NBA,但他只是個 Semi-Pro,當然白爛還是白爛,特別是他在球場上做的 promotion…。最後《灌籃大帝》仍然變成了一部勵志片,為了爭取前四名(NBA只要前四名的隊伍),找來了手上有冠軍戒指的伍迪哈里遜〔Woody Harrelson〕來打後衛,帶領這群蝦兵蟹將向前衝。
 《灌籃大帝》沒有火行者所想像的那麼威爾法洛,他最白爛的一面沒有發揮出來,笑點也不如他先前的幾部片子那麼多。沒有笑到肚子痛,也沒有笑個沒停的情況發生,還是覺得不如預期。
 簡單來說,《灌籃大帝》不會讓一個不喜歡威爾法洛的人喜歡上他,所以並不建議還不知道他是何許人、或者並不特別喜歡威爾法洛幽默的人來看,可能會覺得很普通。
 反之,威爾法洛的影迷,當然還是要看,畢竟這是我們的威爾法洛在打籃球啊,只是說,至少以火行者現身說法,《灌籃大帝》並不如他其他的搞笑片,頂多就是再看看威爾法洛耍白痴一個半小時而已。
威爾法洛的角色還是和他許多的角色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很蠢,但不自覺…。就算如此,威爾法洛每次也都能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角色互動時,用他的喜劇天份創造不一樣的笑料,所以他的角色一點也不是問題。只是很可惜,好笑的地方就是不夠多。
 另外,有在看NBA的人對《灌籃大帝》也比較有感覺,光是開始介紹 starting line-up 的時候就已經很有趣了,但沒看過美國籃賽,或是連籃球規則都不懂,真的就看不出很多名堂了。
 適不適合看?先問一下自己,知不知道「Alley-oop」是什麼東西,因為《灌籃大帝》也把這個專門的動作取名由來給編進電影啦。
 對《灌籃大帝》不用寫長篇大論,因為就是那麼單純,喜歡威爾法洛的人,看,但不要帶著太大的期許;不認識威爾法洛的人,先看威爾法洛的其他電影,喜歡他的風格再來看《灌籃大帝》;不喜歡威爾法洛的人,那…這篇文章能看到此火行者已經很感激了,《灌籃大帝》就不用去看啦。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161/21615285/
2012-03-18 12:43:07
阿楨
《烏龜游泳意外迅速》Turtles Are Surprisingly Fast Swimmers 文∕小智

烏龜的行動看似緩慢,但誰又會注意到,牠在水中竟能游得如此之快?!反觀我們的一生,或許覺得平凡無奇,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些許不平凡的意義,重點是我們要如何在百無聊賴的日常生活當中,去發現、創造出自己的不平凡,並且努力去過生活,用心去發現生活當中的小細節。或許,這些都是《烏龜游泳意外迅速》(Turtles Are Surprisingly Fast Swimmers)這部電影所要傳達給觀眾,最為寶貴的觀念吧…
  觀賞三木聰(Satoshi Miki)這部片子,就好似來到一個揶揄古怪的馬戲團,不僅在其中看到誇張的人物,以及搞怪的情節,就連那光怪陸離的劇情,都猶如洪水一般迎面朝您襲來,讓您無法招架般地仰首大笑,接著又會在大笑之餘,不時俯首沉思人生的各種意涵。就像本片,在看似愚蠢可笑的嬉鬧氛圍背後,其實呈現出更多導演對「存在」的探討,對「人類」的凝視,以及對「生活」的細膩審視。
  整體來說,本片是部帶有濃厚「後現代」色彩的勵志寓言。觀影當下,不禁讓我回想起今年台北電影節觀賞石井裕也(Yuya Ishii)的那部《花火女郎》(Girl Sparks),同樣讓我看到一位鬼才導演,他那旺盛的創作能量,以及從生活取材發聲,試圖與觀眾溝通,與社會作出連結的態度。「惡搞」與「衝突」可說是本片最顯而易見的兩種表現方式,光是讓氣質女星蒼井優(Yu Aoi),以及活潑女優上野樹里(Ueno Juri)來扮演跟她們本身性格對立的角色,就已經夠顛覆、夠衝突的了。再加上片中那位平凡到已經失去存在感的女主角麻雀(上野樹里飾演),一旦要她刻意表現「平凡」,於是她的一舉一動都開始變得「不平凡」。又或者是說,片中那隻被塗得花花綠綠的烏龜,其實就是對女主角她的身份映照。且看這隻「平凡」的烏龜,緩慢爬行到「不凡」的間諜世界,卻又在這「不凡」的間諜世界之中,看到各個「平凡」到不行的夥伴。其實,我們何必要刻意掩飾自己的任何一面呢?只要正視自己,簡簡單單過生活,人生的一切都會是精彩且富有意義的。
  影片並充斥天馬行空的象徵與隱喻,雖說部份象徵略顯情色低級,但大致上還算是可以讓人接受。不過由於我才疏學淺,面對片中突如其來的鋸子、彈簧、火箭等等毫無邏輯的隱喻,還真是讓我搞不懂導演他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又或者是說,這只是導演他的詭計:純粹只想惡搞,卻不帶任何意義?!這或許也是可行的另外一種解釋吧。
http://www.wretch.cc/blog/kkaicd1
2013-01-20 10:49:51
版主回應
烏龜游泳意外迅速 --- 荒謬,無所不在 by凱文

這幾天看了三木聰導演的「烏龜游泳意外迅速」,這部由「野田妹」上野樹里和「扶桑花女孩」蒼井優聯合演出的搞笑喜劇。
  心得是,好一部荒謬的怪片阿,導演果然是個搞笑功力深厚的怪咖。
整部片大概是在講述一個無聊女子麻雀(上野樹里),丈夫出國不在家,每次打電話回來就只是問:「烏龜有沒有餵了阿?」。
她整天除了餵烏龜,就是洗棉被或是上街買菜,過著再平凡不過的普通生活。常常被忽略的麻雀,甚至存在得很沒有存在感。
直到她在滿是掉落蘋果的階梯上,發現了招募間諜的超級小傳單,加入了間諜行列後,人生才開始充滿驚喜,才開始出現話題。
她才發現,刻意要追求平凡,反倒顯眼了起來,過著平凡不起眼的日子,原來是那麼不簡單的一件事。
其實這部片,讓我想到了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系列,那不按牌理出牌,邏輯跳躍式的敘事風格,荒謬的對話,無厘頭的舉動,總是讓人跟著摸不著頭緒地傻笑。
比如說那拉麵店的咖啡怎麼這麼好喝的讚嘆,那超小張要用手指黏的間諜徵募海報,從天摔落的烏龜竟然打開降落傘。
彈奏蕭邦進行曲的神秘者竟然是一把鋸子,公安二人組路邊做著愚蠢的體操動作,還有那長年在公園餵螞蟻的板凳婆婆。
這些沒有道理的道理,沒有邏輯的邏輯,像萬花筒的五彩碎花一樣,總是出人意料地散落在這部電影裡,讓你發現,荒謬並不是可笑,而是另一種思考的起點。
  這也是這部電影厲害的地方,惡搞裡面卻能有顛覆的真義。
除了剛剛說刻意平凡反倒令人注目這點以外,片裡還提到,做出好吃的拉麵很簡單,要做得難吃,還能維持十二年不倒,才是真厲害。
另外一點,我們可以看到片中的五個間諜,各個其貌不揚的掩飾自己,隱身在都市的每個角落。
從雲遊四海實際上在職行暗殺任務的藤原豆腐店老闆,到代號地獄守門犬的板凳老婆婆,到平凡拉麵店的拉麵老闆,再到四處掩人耳目過活的間諜二人組夫婦。
真正的高手,不是孤高自負地笑傲江湖,而是選擇隱身在人海之中,人越多的地方,越能保護自己的身分,那份唾手可得的親切,往往也含著深藏不露的神祕感。
  我是周星馳的「功夫」看太多嗎?
個人覺得,與這種荒謬喜劇片相比,傳統劇情片似乎容易得多,按照既定的故事脈絡下去,走最安全的大眾路線,因為這種電影,最能抓住觀眾的心,賺他們的熱淚。
但要怪片就難了,要呈現出乎意料的荒謬,與顛覆故事情節的安排,或許是更加挑戰導演的功力,也考驗著票房與觀眾接受度的洗禮。
「烏龜游泳意外迅速」本身片名就很怪,也很好玩,爬行緩慢的烏龜,游起水來卻輕飄飄的,那麼地快速和愜意。
因此呢,要看這部怪片,我們就荒謬一下,當當怪人吧!
http://www.wretch.cc/blog/No1Kelvin/6527468
2013-01-20 10:50:11
阿楨
土豪的異化

  館長前評【選最醜建築?】1說糞青缺乏幽默感!這也未必,你比如說「土豪」一詞,從古代魚肉為害鄉民、土改時的反革命分子、改革開代之初被仇富的爆發戶2,到如今從蘋果金色手機開始、「土豪金」一詞已兼具褒貶或說戲而不謔了,不然一位復旦學生嗜書、宿舍藏書8000冊供公用、不會被叫「學霸型土豪」。
  可再有幽默感3些,那天或許能像好萊塢電影4的金酸梅獎或搞笑諾貝爾獎5,以搞笑6心態選評「十大土豪金建築」
  可能很難,畢竟中國人缺乏美國幽默之傳統,加上大陸富豪數雖超美但做慈善尚待趕美,不然很難有幽默感搞創意7。
  難怪一群高中生在圓明園舉辦成人禮,有幾位女生誠實地穿出她們心中以為代表女人的皮草時,就有糞青往她身上噴「奢華」「國恥」之糞!運動會上動漫系男學生搞創意穿婚紗,又有糞青往他們身上噴「偽娘」之糞!武漢大學生搞創意穿3米衛生紙造的婚紗宣導低碳,也又有糞青往她們身上噴「浪費不環保」之糞!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307654
2014-03-31 08:32:23
圖博館
雞的9個冷知識2017-01-27

  雞年到了,這是中國人的新年,也是整個雞形目的一年。
雞形目(Galliformes),它是囊括了家雞、孔雀、火雞、鵪鶉等在內的一系列陸禽的分類單元。人們通常把這個目裡的大型鳥類叫雞或者雉,小的叫鶉。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目中的冷知識。
  家雞是數量最多的脊椎動物物種,真的,沒有之一
  家雞自從“家”了以後,就隨著人類“雞犬升天”。龐大的現代食品工業,更讓家雞的數量指數級增加。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2012年全世界家禽存欄241億隻,出欄641億隻,其中,雞存欄219億隻,出欄598億隻,佔據了總數的92.6%。那麼,其他家畜呢?也有統計:2013年,全球活牛存欄量10億頭,出欄量約為這個數量的一半;2012年,綿羊和山羊的存欄量加起來,才21億頭。如果和非家畜比,各種老鼠的總量也很多,但是,老鼠種類太多,按單一物種算肯定和家雞差很遠。
  雞大概是十二生肖裡吃起來最像霸王龍的動物
曾經,人類對鳥類的起源有很多爭論。但最近幾十年,一系列新的化石證據,明確無誤的告訴我們鳥類起源於恐龍,或者說,鳥就是活到現在的恐龍。而在系統發育樹上,暴龍和現在的鳥關係就不遠——比蛇啊、獸啊關係近實在太多了。
  2003年,科學家發現了一根暴龍的大腿骨,驚訝的發現骨頭里面軟組織的結構也保存了下來,人們甚至能在顯微鏡裡看到血管和細胞核。這些結構和鳥類的骨內軟組織非常相似。這件化石,讓我們覺得霸王龍吃起來肯定和鳥類很相似。
  雞在群裡的地位,靠啄來體現
是的,雞群和人類社會一樣,是有等級的。
一個雞群里地位最高的雞,可以通過啄其他個體來體現自己的地位,但其他所有的雞都不能啄它。而排名第二的雞,只有老大能啄它,它也不能啄回去,但其他所有的個體它都能啄。以此類推,就組成了一個雞群的等級體系。這種體現地位的行為,被稱為“啄序”。
2017-03-18 09:23:26
圖博館
雞的膝蓋為什麼往後彎
不光是雞,所有的鳥類,看起來膝蓋都是向後彎曲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們腿和我們結構不太像。好,現在請你站起來,做一個踮腳的動作。感受一下。所有的鳥類,它們的腿就相當於我們的腿踮起來:踮起之後,我們的腳趾和前腳掌,相當於鳥的腳掌;我們的前腳掌到腳踝的部分,相當於口語中鳥的小腿或琵琶腿;我們的小腿,相當於鳥的大腿;而我們的大腿,就是更上面那一截大的。
  今年是火雞年,家養火雞常常因為胸太大,不會啪啪啪
新的一年是丁酉年,按天干算這一年屬火,是火雞年。
家火雞,是北美火雞(Meleagrisgallopavo)馴化後的種類(餵,這扯得有點強行吧)。美國人特別喜歡吃火雞胸肉,因此在品種選育時特別強調胸的大小。所以,很多家火雞品種的胸都特別大,有時候大到重心不穩,讓它們沒法騎到雌性身上去,導致啪啪啪失敗。
  有火雞,金雞、土雞、水雞、木雞也是有的
  金雞,最配得上這個名字的是紅腹錦雞(Chrysolophuspictus),這種中國特有的雉雞英文名叫Goldenpheasant,它們最近火了一次,因為雄性金色的頭毛特別像川普。嘿,紅腹錦雞明明好看多了!
  土雞,不妨就說是塚雉吧!這一類鳥不會抱巢,但會用枯葉、沙土壘一個“塚”出來,把蛋擱裡面,靠主動調控環境的溫度來確保孵化。其中最神奇的一個種是蘇拉威西塚雉(Macrocephalonmaleo),它們喜歡生活在火山上,會利用火山帶來的地熱孵化小鳥。
  水雞,那就說說紫水雞(Porphyrioporphyrio)吧!這種漂亮的鳥有一雙大腳,能夠在水上漂浮植物和蘆葦叢上行走。不過,紫水雞所屬的秧雞科,隸屬於鶴形目,本文講的其他鳥類都屬於雞形目,就這一種關係比較遠。
  至於木雞……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的飛行一號成功上天。這架飛機是由堅固輕巧的雲杉木製成,從此,木雞出現了!呆了!
  都會開屏,火雞和孔雀打起來誰厲害
說到開屏,大家肯定會想到孔雀。但會開屏的鳥類其實很多,甚至連超市裡賣的火雞都會開屏。但是,開屏最好看的火雞不是咱們吃的這種,而是中美洲的野生鳥類眼斑吐綬雞(M.ocellata)。
2017-03-18 09:24:02
圖博館
別,這兩種鳥的雄性都很好鬥,一言不合會打起來。但大多數時候,孔雀都會打贏火雞,即使火雞體重較大。為啥呢?火雞決鬥非常紳士。當它們覺得打不過了,佔下風了,就會低下頭認輸,讓對方饒恕自己。另一隻火雞看到了,也很講道理,就不打了。但孔雀沒有這個習俗,看你低頭了,就將剩勇追窮寇,打得更厲害。那隻火雞看你孔雀打得更厲害,就會認輸得更謙恭。於是孔雀就……這一來而去可就糟糕了。
  雞漂亮起來能有多漂亮?
  這裡,我們來說說一個較少見的美鳥:大眼斑雉(Argusianusargus),也叫青鸞。大“眼斑”雉學名是林奈祖師爺起的,典出希臘神話裡的百眼巨人阿爾戈斯——在神話裡,百眼巨人的眼睛後來安到了孔雀身上,但在現實裡,大眼斑雉更符合。為啥這麼說呢,大眼斑雉的“百眼”花紋佈滿了它們的飛羽,當它們面對求偶對象張開翅膀時,這百眼都會展示給雌性看。
  最大號的雞是……祝大家新年大吉吧
要說最大,我們先說最小。
最小的雞形目動物是藍胸鶉(Excalfactoriachinensis)。它們體長在14厘米以下,體重最大也不過40g。40g是什麼概念啊,一台iPhone7重138g,3只藍胸鶉可能都抵不上一台iPhone7。雖然小,但藍胸鶉算得上是一種比較成功的鳥類。它們遷徙能力不強,卻能從中國、印度一直分佈到澳大利亞北部,非常厲害。不枉它們英文名叫王鵪鶉(Kingquail)。
  但哪種雞形目動物最大?得看用哪個標準。
按體重算,最大的野生雞形目動物無疑是北美火雞,它們的重量能夠達到14kg。簡直是個大胖子,也難怪北美的先民開始了養殖。分佈在歐亞大陸的松雞(Tetraourogallus)也不小,大的雄性個體能長到6.5kg,略勝最大體重6kg的藍孔雀一籌。
  但如果以體長算,最大的野生雞形目動物無疑是綠孔雀(P.muticus),繁殖季最大的雄性,體長可達3米——其中一半是尾巴毛。綠孔雀也叫龍鳥,它們的氣質和短腿的藍孔雀差別很大,身材高挑,看起來自帶神聖的感覺。可惜的是,這種原產中國的神鳥,已經比熊貓還稀少了。它們生存的一大威脅竟然是自家親戚藍孔雀——後者是我們在動物園、養殖場裡常見到的那種孔雀,原產於印度——諸多放生、養殖逃逸的藍孔雀佔據了野生綠孔雀的地盤,還污染了綠孔雀的血脈。
  另外,論體長青鸞也不小,繁殖期的雄性青鸞體長可達2米,其中接近三分之二是尾巴毛。
2017-03-18 09:25:34
圖博館
中外科學家發現一億年前最完整古鳥蜂鳥大小(圖)

  緬甸琥珀再立奇功:2018.2.2,中國、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的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隻目前為止最完整的古鳥,而且是在琥珀中發現的發育程度最高的古鳥,這只琥珀古鳥長度約5厘米,只有蜂鳥大小,來自一億年前恐龍橫行的白堊紀。
  目前世界上最小的鳥類——吸蜜蜂鳥長約5厘米,重約1.8克,分佈在古巴。新發現的琥珀古鳥跟吸蜜蜂鳥一樣大。
  這一新發現的琥珀古鳥屬於反鳥類。反鳥類是白堊紀出現的一類相對原始的鳥類,有著較強的飛行能力,拇趾與其他三趾對握,適宜樹棲,但最終在晚白堊世末期與恐龍一道完全絕滅。反鳥類的肩帶骨骼的關節組合與現生鳥類的相比,二者凸凹情況正好相反,因此得名“反鳥類”。
  此次新發現的化石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據火山灰測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該時期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濕的熱帶環境中的動植物,常常被柏類或南洋杉類所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並一直保存至今。
  台北市立大學的曾國維教授表示,礦工在打磨該琥珀時,沒有認出這是一隻古鳥。礦工將這個標本沿著冠狀面剝蝕,所以它變得薄薄的,被研究團隊暱稱為“煎餅鳥”。
http://news.sina.com.cn/o/2018-02-02/doc-ifyremfz3515507.shtml
2018-02-02 11:36:18
一炮到天亮
2020-01-11 16:20:39
阿楨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或許造就今天的亞馬遜雨林 2021-04-06新浪科技

  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上熱帶雨林的形成可能源自於導致恐龍滅絕的那場小行星撞擊。利用採集自哥倫比亞的花粉和樹葉化石,研究人員探討了小行星撞擊如何改變了南美洲的熱帶森林。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不僅導致了恐龍和其他生命形式的滅絕,還導致了生態系統的更替。
  那麼,這場撞擊如何使恐龍時代稀疏的、以針葉樹為主的熱帶森林轉變為今天的熱帶雨林?第一是,許多恐龍通常以生長在森林底層的植物為食,並習慣於踩踏這些植物,從而使森林不至於太過茂密。第二,火山灰的沉降使整個熱帶地區的土壤肥沃,有利於開花植物的快速生長。最後是,針葉樹物種的率先滅絕為開花植物的繁盛創造了機會。
  相關新聞
我們都誕生自一場盛大的葬禮
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50988623/6e53d84f01900vc6a
2021-04-07 09:07:35
阿楨
這顆超級黑洞,改寫了地球生命演化史?

  2020年,安德莉亞•蓋茲(Andrea Ghez)和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因為證實了銀河系中潛伏著一個處於沉寂狀態的超大品質黑洞,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黑洞名為半人馬座A*(SgrA*),品質相當於400萬個太陽。它正處在休眠狀態,散發出微弱的無線電波,目前的亮度只有它“進食”時期的十億分之一。
  以太陽系目前的位置來說,來自SgrA*的紫外線對於地球生命是安全的。不過,近期有研究指出,太陽在誕生初期可能非常靠近銀河系中心,在“引力反推”的作用下,它才移動到了現在的位置。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經過20億年後,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濃度才升到如今的水準——或許直到那時,地球離SgrA*才足夠遠。

彗星比我們想像的更危險 2021-04-16 新浪科技

  2007年的一項研究提出,1.6億前,一顆更大的母小行星與其他小行星碰撞後,產生的殘骸形成了巴普提斯蒂娜族小行星(Baptistina family)。接著,巴普提斯蒂娜族小行星中的一員偶然闖入木星導致的不穩定軌道共振區域,於是被彈入內太陽系,最終在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
2021-04-17 09:06:1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