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30 09:13:31| 人氣7,699|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B.J.的單身日記》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B.J.的單身日記》的流水帳(貼於後)雖比前評《慾望城市》的文字雜碎,有點可讀性,但仍乏「語言魅力、文字藝術」,不值花錢買書,看下免錢的網文足矣!詳參【圖博館】: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 《語言力》

  是嗎?有位高中生(貼於後)可研究出《B.J.》的寫作技巧有:01.誇飾。02.視覺摹寫的運用。03.譬喻法。
  少見多怪!多少研究佛教文學的論文,隨便分析部佛經,也能比附出成打的寫作技巧。
  《B.J.》是費爾汀的日記體作品之故吧!若其《名流風暴》應較有小說完整架構?
  如本館前評《慾望城市》所言:「爛菜不分雜碎或大餐」。
  誰理館長的「語言魅力、文字藝術」?人家文學學術界可用「後女性主義小說」在研究「熟女文學」!
  管它「熟女文學」或「雞仔文學」(Chick-Lit),全都是:欠批判的肥皂劇文學(另參本館: 啥是「剩女」? 沒有批評的《文化批評》 《浴室的肥皂泡沫》破了  甭《解讀瓊瑤愛情王國》)

海倫費爾汀Helen Fielding《B.J.的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皇冠,1998)

此書一開始是書中主角布莉琪瓊斯列出的新年新希望,她想要戒煙、存錢、減肥、還希望自己能夠更寬容,不要太在意親朋好友對她感情生活的過問、也希望自己變得更有自信、能夠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在處理男女之間的關係能夠成熟……不過從日記的第一天開始,讀者便好氣又好笑的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著實有很大的差距!於是我們便隨著瓊斯的生活情感起伏,陪她度過三十幾歲生活中的一段酸甜苦辣的歲月。

海倫.費爾汀Helen Fielding著《名流風暴》Cause celeb(皇冠,2003)

   蘿姿.理查森原本在英國知名公司擔任公關,穿梭於倫敦的名流社交圈,但是浮華絢爛的生活方式卻逐漸令她厭倦,對男友的感情幻滅更讓她決心拋開一切,花了四年的時間在非洲經營一座難民營。不幸的是,鄰省因為受飢荒侵襲,導致大批飢餓的難民湧入難民營,幾乎癱瘓了營區的運作,而聯合國組織的救援根本緩不濟急!
  為了更快速、有效的解決飢荒問題,蘿絲決定重返倫敦社交圈,並且把這些名流帶到非洲,展開一場星光熠熠的緊急救援行動……海倫.費爾汀以一貫幽默的寫作風格與無與倫比的敘事技巧,在悲喜交錯的情節中,巧妙地對照呈現英國名流圈的浮華虛幻與非洲難民的貧窮困境,既辛辣諷刺,又嘲謔有趣,並讓讀者重新思考西方世界虛矯的慈善活動道德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43391

《B.J.的單身日記》(2001)

http://www.fun.tv/vplay/m-27

http://www.fun.tv/vplay/m-7092

導演:莎朗麥奎爾
編劇:Richard Curtis
演員:芮妮齊薇格/柯林佛斯/休葛蘭/吉姆布洛班特/姬瑪瓊斯
  《BJ單身日記》改編自轟動英國的暢銷同名小說,是描寫三十多歲、一心渴望找到好男人的單身女子BJ,BJ總幻想可以碰到好男人,但總是跌跌撞撞,事與願違。
  女主角BJ由蕾妮齊薇格飾演,為了傳神演出片中女主角,蕾妮齊薇格一口氣增加十公斤讓自己變成小胖妹,休葛蘭則出飾風流成性的老闆。
  本片敘述三十出頭的單身女郎布莉琪瓊斯有一年元旦醒來,帶著一夜的宿醉,突然驚覺自己很可能一輩子都會當個老處女嫁不出去,於是她決定振作精神,許下兩個新年願望,第一是減肥,第二是找到溫柔體貼的男朋友,沒想到她卻抗拒不了她上司的致命吸引力 。
  她的上司,出版社主編丹尼爾克利弗,是一個性感迷人的大帥哥,但是他也風流成性,這一天他和布莉琪在辦公室不經意地互相勾引,於是展開一段火辣辣的親密關係,在這同時,布莉琪面臨更年期危機的母親長期受到丈夫冷落,於是她也不甘寂寞,跑去跟一個購物頻道主持人同居。
  無意間布莉琪撞見一名年輕美女在丹尼爾家裡,她一氣之下就辭職不幹,找到一份新聞記者的工作,而在無意間藉由兒時玩伴馬克達西的幫忙,得到一個大案子的專訪,於是一炮而紅。
  就在馬克達西向她表白以後,花心大蘿蔔丹尼爾卻跑來想吃回頭草,而馬克也和丹尼爾大打出手,於是她在失望之餘乾脆放棄這兩個男人。後來布莉琪的老媽告訴她馬克的未婚妻曾被丹尼爾拐走,她這才了解馬克為何對丹尼爾拳腳相向,於是她趕緊跑去參加馬克父母的結婚週年派對,沒想到他父親竟然宣布馬克將遠赴紐約工作,並且將和工作夥伴娜塔莎結婚,這下布莉琪到底能不能排除萬難,找到她一生的幸福呢?

書和電影中的單身幻想世界:《BJ的單身日記》及人高中周虹彣

  壹●前言
《BJ的單身日記》,我會想寫這本書的原因是書中是一位女生的單生日記,聽起來非常吸引人,而BJ則是她的英文名字縮寫 B:Bridget 布莉琪 J:Jones 瓊斯,我想一位女生的單生日記,應該會非常的生動、幽默吧!海倫•費爾汀 Helen Fielding,是目前英國最受歡迎的都會女作家之一,出生於英國的約克夏郡,畢業於牛津大學英語系,現居於倫敦。她曾在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製作報導非洲的紀錄片。選擇這本書,是因一位女性的日記內容很吸引我,尤其是「新年的革新計畫」真的很有趣,沒想到女主角為了自己未來的幸福實行了很多沒有辦法辦到的條件,真的很令人驚訝。女主角布莉琪還想戒菸、戒酒,但她很情緒化,假如今天高興,她才戒菸、戒酒。這樣布莉琪「新年的革新計畫」應該有很多沒有辦法實現吧!以下,我想從《BJ的單身日記》探討書中所呈現的都會的單身男女的愛情觀;單身貴族要維持「單身」所面臨的問題和矛盾。又因此書城拍成電影,因此我企圖將書與電影做比較,看出兩者在情結及角色的不同、相同之處。在來討論作者在《BJ的單身日記》中所運用的敘述技巧,因為其將修辭生動運用,所以整本小說才會如此生動。最後最後我延伸議題志討論臺灣單身男女的分布情形。
  貳●正文一、書中所呈現的愛情觀
  01.速食的愛情:
書和電影中的單身幻想世界:《B.J 的單身日記》3現代的愛情觀較屬於速食的愛情觀,就像泡一碗泡麵一樣的迅速,不然就屬於外貌協會的愛情,只關心別人的外表,卻不想了解內心的想法。若有人穿著一雙白色的短襪、吊著兩條紅色吊帶、穿上一雙灰色的休閒鞋、身上還配戴著一個納粹黨,通常不需要每個人都跑來告訴你,你就沒有必要費心去問對方的電話號碼,或是不甘情不願地跟他去吃一頓昂貴的午餐,因為這種人絕對不是和你愛情長跑的對象。(P13)書中所呈現的是「以貌取對象」的價值觀彷彿對方的外表就可以告訴人們他所有的內涵與觀點。
  02.結婚症候群
現代的都會男女又有些人犯了結婚後的症候群。發現原來自己的另一半也不過是如此,開始對自己的另一半挑毛病,嫌東嫌西,這就是有人會認為「結婚是愛情的墳墓」。再過幾年,同樣的轉變就會發生在女性的地位上。到了那個時候,就在也不會有任何一個男人,為了任何一個情婦,拋棄家人和過了更年期的妻子;也不會有任何一個男人敢自以為是,除非他們懂得學習如何善待女人,而不是用他們卑鄙、自以為是、自我放縱的態度來擾亂女人的心湖。(P112)結婚症候群,大部分結婚後的夫妻,應該會有類似的狀況,讓人很困擾。如果依女性的想法,就像書中之例。
  3.幻想的愛情
這是一種非常幸福的、沒有煩惱的一種愛情觀,能夠與另一半過著幸福的生活、甚至還能幻想呢!但「彷彿不食人間煙火」般的和「現實」隔絕。滿腦子景象總是:我們倆舒適地躺在衣山傍水的空地上,我身穿一件白色飄逸的長裙、丹尼爾和我穿著條紋的情人襯衫,坐在古老的的康瓦耳的水邊酒吧外啜飲啤酒,望著海上的夕陽、丹尼爾和我在知名的鄉村旅館的庭院裡吃著燭光晚餐,然後到房間就寢,在炎熱的下夜裡纏綿。(P124)如果屬於幻想的愛情,那是很幸福的可以想像與情人共度一生的感覺。就像書中的例子一樣,兩人還能穿情人裝呢!04.三角戀愛再來一種就是比較可怕的,也就是男友外遇被女友發現,這時女性的心理一定很不好受,這種的事件,在書中也有呈現。例如:布莉琪想否定男友丹尼爾外遇的真實性,又卻有點惶恐辦不到。想要打電話給丹尼爾,希望他能否認一切,為這個光著身子在屋頂上的女巫婆,隨便編個理由也好――妹妹、剛從水災的悲劇中復原的鄰居,或其他類似的理由――然後就可以什麼事也沒有了,但湯姆在答錄機裡錄了一長串留言給我,他說『千萬不要打電話給丹尼爾,否則你會後悔的。』(P160)布利琪彷彿因為愛情而失掉了一些東西,但是在電影當中正好相反,影片裡的布利琪,卻能過的很快樂、充實。
  二、單身「貴族」所面臨的問題:
「單身貴族」是最近針對未婚男女而新興的名詞。當然此強調自非「貴族」而是「單身」很多單身貴族常常會面臨到一些問題,就像書中所呈現的父母、朋友、同事、鄰居,常常會看到布莉琪就問結婚沒?有沒有理想的對象?什麼時候可以吃你的喜酒?讓布莉琪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常常讓布莉琪感到困擾,有時候甚至逃避不想回答。
  01.面對別人
對「單身」的詰難在書中的布莉琪可以說是常常遇到這種問題的女生,但布莉琪非常計較她單身的問題呢!我之所以沒有結婚是因為我是單身貴族,你們這些沾沾自喜、提早老化、心胸狹窄的白癡。雪倫大聲叫罵著,「而且又不只有一種鬼方法才可以活:每四個家庭裡面就有一個人單身,大部分都是好人家出身的。調查報告中也顯示這個國家的年輕男人不適合婚姻的,事實也證明,像我一樣年紀的單身女性都有固定的收入和自己的房子,生活過得也很愉快,根本就不用可憐兮兮地去洗別人的臭襪子。我們就像沙灘男孩一樣自得其樂,像你們故意貶低我們的人,分明就是你們忌妒心作祟。(P38)布莉琪是單身女性、也到適婚年齡,所以常常會有這項的問題發生。
  02.對情人節的幻想
到了情人節,卻沒有人送給布莉琪任何東西,就會令人感到同情,而布莉琪的心裡是很不平衡的,甚至到了情人節,還會有些幻想、觀察每個路人經過時,臉上的笑容,還可以察覺出他(她)是否有收到情人節禮物。決定在上班途中買一杯卡布其諾咖啡和一塊新月型巧克力麵包讓自己振奮起來。才不要管什麼身材不身材――沒有人愛你或關心你的時候,根本一點意義也沒有。在搭地鐵的時候,你可以一眼界看出誰有收到情人節卡片誰沒有。每個人似乎都在四處搜尋別人的目光,包括那些面露笑意,或是看起來防禦心很重撇過頭的人。(P46)布莉琪因為情人節的卡片,而讓他苦惱了好久,甚至會研究他(她)是否有情人呢!
  03.拒絕「婚姻」,卻迷戀愛情
書中的女主角布莉琪發現走廊有一束玫瑰花和卡片,卻又不敢去打開卡片,因害怕樓下的範妮莎取笑,所以不敢拿花和卡片。確定是布莉琪的卡片和花,布莉琪非常高興,但是卻是依張來遲的情人節禮物。出人意料的驚喜。就在離開公寓準備上班的時候,發現有一張粉紅色的信封擺在桌上――很明顯的是遲來的情人節――上面寫著:『獻給憂鬱的美女』。有一刻我還很高興,幻想那是給我的,驚覺自己是街上的男人所渴望的那種憂鬱、神秘的女子。不過我後來想起該死的範妮莎和他鬼鬼祟祟、陰沈的模樣。(P46)原來書中的布莉琪那麼的搞笑,總是讓人覺得單身貴族可以那麼逗趣呢!書中布莉琪竟然會為了一張情人節卡片,而與範妮莎爭情人節卡片。丹尼爾的卡片,雖然來晚了,但布莉琪卻真的享受到情人節的氣息呢!
  三、《BJ的單身日記》的電影與書
《BJ的單身日記》受到大家的普遍歡迎,因此也曾拍過電影中是由芮妮齊薇格扮演布莉琪瓊斯;休葛蘭飾演大帥哥丹尼爾克利弗;柯林佛斯扮演馬克達西。小說的書面故事轉為影像化之後,自有和小說「相同」、「相異」處。因此以下我將就此分為兩大特徵做分析:
  01.相同之處
A. 片中布莉琪與馬克的愛情,丹尼爾因為騙了布莉琪,而讓布莉琪對馬克產生了種種的誤會,但也因為這樣讓布莉琪與馬克的愛情更加堅定,與書中的馬克與布莉琪是很相似的。
B. 書中與片中布莉琪的父母產生了一些感情上的問題,而讓布莉琪很難過,無法相信自己的媽媽竟然會離開,但到了故事的結局,布莉琪的父母合好了,電影也是如此,我想這會是令人高興的!
C. 還有一段令我印像深刻,就是片中布莉琪自己做菜的那一段,真的很好玩,有藍湯、橘子皮醬、煎蛋捲,真的很好玩。布莉琪把做菜的材料搞砸了,害的朋友們沒有辦法吃,但也因為朋友的幽默害得布莉琪很尷尬。
D. 片中布莉琪與馬克,是在布莉琪媽媽的安排下認識的,那時的布莉琪有些尷尬不知道該怎麼辦,而書中也有這段,但是比電影中的布莉琪與馬克還要生動多了。
E. 片中的布莉琪因工作關傒,需要採訪消防隊,而鬧出了笑話,這段真的很好玩,而書中也有這一段,布利琪先從欄杆上滑下來,又爬回去,竟然差點摔了下來,真的很好玩。書中與片中的馬克與布莉琪可以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吧!這就是電影與書相同之處,可以說是非常完美的一本書與一部電影!書和電影都將「單身」的快樂,以及衝突描述的淋瀝盡致。
  02.相異之處
A. 片中的女主角布莉琪是個糊塗大姐,常常會把很多事情給搞雜,害的全部人覺得很尷尬,與書中的布莉琪有些相似,片中丹尼爾與布莉琪的愛情,布莉琪是個受害者,丹尼爾是個花花公子,是一位玩弄女性的男生,而書中的丹尼爾也是如此,書中有一段是布莉琪收到了遲來的情人節禮物,我認為那一段,非常的逗趣,如果在片中也有呈現的話,我想《BJ的單身日記》這部電影一定會更完美。
B. 書中有提到馬克與布莉琪約會的那一段,而片中卻沒有那一段,我想應該很逗趣,因為馬克要去接布莉琪,但是布莉琪因為在吹頭髮而沒有聽見馬克按電鈴,以為馬克爽約,而有些生氣,馬克也以為布莉琪不想赴約,而彼此產生了一些誤會,到了最後那些誤會還是解開了。
C. 最後書中布莉琪的媽媽因為詐欺,差點被抓去關,而片中卻沒有提到這一段,最令人生氣的是朱利歐竟然可以沒事。片中娜塔莎與馬克,竟然要結婚,布利琪這下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最後馬克沒有娶娜塔莎,真的好險!而書中卻沒有提到這段,我想這是因為這樣電影才會有高潮起伏吧!
D. 還有一段書中的瑪格坦與節米瑞吵架的那段,那段真的令人吃驚,結果片中既然沒有寫出來,我想那接上發生警報器玲聲大作和夫妻大鬧街頭的事件,應該會滿好看的!!而書中常常會出現布莉琪與湯姆在講電話,但在片中是非常少出現的一個片段。這是電影與書的相異之處。這部電影《BJ的單身日記》片中所呈現的愛情觀,顯示現代社會中很多人不尊重的愛情的態度,類似現代社會中的縮影。我想這部電影,應該演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吧!
  四、作者的寫作技巧
我覺得海倫•費爾汀 Helen Fielding 的寫作技巧,非常逗趣,有時候真的會讓人感到會心一笑,更難得的是她的文筆極具想像力。用了許多我在學校所學到的修辭法,讓敘述更為貼近單身貴族的心理層面。在此試分析如下:
  01. 誇飾:
書中用了許多「誇釋法」讓人物活靈活現;也讓情節更為生動。
A.在出版社功過的缺點就是,如果你在休閒時逛書店的話,就會變得有一點像是清道夫在下午的時候摀著鼻子經過豬圈。(P14)
B.所以我覺得新年的自我革新計畫是沒有辦法在新年的第一天實行,你不覺得嗎?因為他是除夕夜一直延續下來,比如說抽煙的人,不可能在他吸入那麼多的尼古丁之後,突然在新年的午夜鐘聲想起的那一瞬間,叫他馬上停止抽煙。我實在沒有辦法克制我漲紅的臉。我可以感覺得到它從我的喉嚨淹了上來――誇飾。
C.我幻想著自己成為慈善團體的一員或主日學的老師,替那些吳家可歸的人準備熱湯(或是,像我朋友湯姆所提議的,令人窩心的香蒜醬通心粉),甚至幻想自己重新接受教育成為一個真正的醫生。(P45)
  02. 視覺摹寫的運用:
A.我仔細看了看她,她穿了一件紅色的緊身裙包駐那巨大、肥胖的臀部,還用一件遮住四分之三的背心將屁股裹了起來(P15)
B.霸拿了一份折很整齊的『星期天電訊報』站在門口他一坐上沙發,整個臉皺成一團,眼淚便從他臉上簌簌的流了下來(P44)
C.我昨晚真的應該好好卸妝的。我一邊的頭髮貼在頭上,另一邊則像連綿的山峰和年繳突出。(P58)
D.衣服卡在腋下,試著要把它脫下來,結果整件衣服不是從正面脫下來而是由裡往外翻,害得我東倒西歪,手臂懸在半空中用力拉扯衣服,呈波狀起伏扭動的肚子和臀部一下子表露無遺,但,衣服又卡在我的臀部了。(P108)
E.然後他們其中一個,拿著一個上面有遮板的大燈搖搖晃晃的走近來大叫著『小心妳的背後』,然後大吼,『崔佛,你要把這個傢夥擺在哪裡阿?』一個重心不穩,穿過櫥櫃的玻璃門時把燈砸碎,還敲到我那蓋子把開了的特級純橄欖油的瓶子,橄欖油一股腦的就到在我的
  03.譬喻法:
A.在安尼和尼克中間的人特別作菱形的特效處理,畫面停格,是我媽,頭髮吹的蓬蓬的,化好妝,好像她是殘忍的凱蒂•波耶或是其他有名氣的人。(P78)
B.現在我覺得既空虛又困惑――就好像有一塊地毯從我的較底下抽走。十八年――白費了。十八年斤斤計較算著卡路裏和脂肪的單位值。(P98)
C.等著雪倫,覺得自己像一個奇怪的雙頭怪獸,不斷被拉來扯去的,經歷了可怕的男女糾紛。(P105)海倫•費爾汀(Helen Fielding)用了誇飾、譬喻、視覺摹寫等生動的描寫,序書單身貴族不同的想法、觀念,人物的愛、嗔、貪、癡皆躍然紙上,歷歷在目。海倫•費爾汀有時候還會用些引用法,引經據典的加以解說!也因為她的這種寫作方式讓我發現,原來一本書竟然可以這樣生動、逗趣。
  五、延伸議題:
  臺灣單身的比例
01.看了《BJ的單身日記》後,不禁的聯想到現在臺灣的單身男女的分布情形。由臺灣男女不婚比逐年升高,女性不婚比僅次於法國,排名世界第二;臺灣離婚率節節高升,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總離婚人口高達一百萬人。不婚、晚婚、離婚浪潮席捲臺灣,臺灣的單身時代已經來臨。一個人的經濟風險遠比兩個人高,一個人的荷包更應好好打理,單身生活才不虞匱乏。不論你是單身或已婚,在這股浪潮下,每個人都應做好理財與生活規畫,一個人的生活,才能自在幸福。在臺灣社會中,有很多人以「一個人」的形態生活著,他(她)因為不同理由處於單身狀態,但是雖然是一個人,卻活得精采有質感。
02.看完,才發現原來不想結婚的臺灣女性,比例非常的高,以後的未來令人擔心呢!我想可能都有很多種原因,造成不想結婚的問題。以後臺灣的社會趨近於高齡化的情形,希望以後能夠改善,不然會苦了很多人呢!臺灣男女不婚比逐年升高,排名世界第二,真可怕,如果社會狀況、經濟發展能更完善些,或許就不會有男女不婚比這麼嚴重的問題了!
03.以下以圖例的方式表現臺灣「不婚」的分布情形:被調查的 20 至 39 歲未婚受訪者中,表示“未來想結婚”者佔 61.5%,“不想結婚”者佔 15.9%,“不知道、很難說或拒答”者佔 22.5%。若按性別分析,男性想結婚者比率為 67.4%,遠遠高於女性的 51.2%;不想結婚者男性佔 10.7%,女性為 24.9%,即每 4 位未婚女性中就有 1 位未來不想結婚。
  參● 結論
《BJ的單身日記》呈現單身貴族的愛情觀是速食的;具有結婚症候群;和對愛情的幻想;三角的愛情。書裡常提到「單身貴族」,當然此強調的自非是「貴族」,而是「單身」。單身貴族常會有以下這些困擾:面對別人對單身的詰難會感到厭煩,對愛情充滿幻想;拒絕婚姻卻又迷戀愛情。由於《BJ的單身日記》曾拍成電影,所以我就由電影與書加以比較,而產生了「相同」、「相異」之處。作者的寫作技巧也是很值得討論的,如:誇飾、視覺摹寫的運用、譬喻法,還有延伸議題,非常多元化。從書面、影像中做深入的比較,獲益頗多。
  肆●引註資料
一、海倫•費爾汀:《BJ的單身日記》。皇冠出版社。1998 年 12 月 29 日。
二、電影:「BJ的單身日記」,環球影業,2001/10/27。
PDF created with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http://www.pdffactory.com

雞仔文學  

  英文爲“CHICK-LIT”。指的是女性的流行讀物,在英美出版界,是一個專門的流派,稱作“雞仔文學”(chick lit)。英美俚語將年輕女郎統稱爲“小雞”。所謂“雞仔文學”,即是由女性爲女性撰寫的世情小說的總稱。自《BJ單身日記》與《欲望城市》掀起全球風暴以來。英美暢銷書市爲前所未有的粉紅潮流所席卷。風味流派層出不窮。今夏人們的沙灘與機場讀物中,想來都是要有一兩本“雞仔體”小說的。
  雞仔文學大行其道,也不過是近十年間的事情。將其稱作是“世紀末現象”並不爲過。1998年英國美女作家海倫?菲爾丁(Helen Fielding)的《BJ單身日記》的熱銷,爲此英倫風暴掀開了頭幕。緊接著,次年在美國紐約,梅莉莎?班克(Melissa Bank)的小說《少女漁獵手》便問鼎暢銷榜。一系列“美女作家”的連環出世,形成了英美流行文化界的新現象,即粉紅潮流。
  由“雞仔文學”(chick lit) 到“雞仔戲”(chick flicks),僅是出版媒介順其自然地擴張罷了。這些以英美式“布波(布爾喬亞和波希米亞)”文化爲主,女性視角爲輔,不同的類型語調的都市女性文學,隨著全球化的深入侵襲入不同語言載體之中,逐漸形成了一股大氣候。
  這些故事,當然保留著英式獨身日志式俏皮話與荒謬場景的情節輪廓。但是它又形成了一種多流派的陣容,譬如在其旗幟下又湧現出了懸念式、言情式雞仔小說,甚至還有爲中老年婦女推出的“母雞文學” (hen lit)和爲基督徒出版的的教徒雞仔文學(Christian chick lit)。
  英式雞仔文學的掌門人,譬如伊莎貝爾?伍爾芙,加卡羅?馬特修斯,莉莎?朱厄爾,溫迪?霍頓,安娜?邁克爾斯特都是精力旺盛的一幫,幾乎年年有新作問世,譬如馬特修斯剛剛推出了新作《有你無你》(With or Without You),霍頓前不久推出了《巴思的太太們》(Wives of Bath)。
  近年來“職場八卦”與“異族妞”的雞仔文學體開始盛行。前種流派的代表人物是康奈爾畢業的勞倫?維斯貝格爾。此人曾爲時尚雜志《Vogue》美國版的總編安娜?溫特的私人助理。後來她撰寫了《穿Prada的女魔頭》(譯林出版社有中譯本),講了一些時尚界的八卦。此書讓她一舉成名。今年的維斯貝格爾開始走“白領日志”路線,推出了一本叫作《成圈成套》(Everybody Worth Knowing)的小說,書中充斥曼哈頓上層社會的夜生活場景。“異族妞”的代表人物特麗?麥克米倫也不是省油的燈。她早在1992年就推出了暢銷小說《待到夢醒時分》(Waiting to Exhale),此書開啓了異族女性小說的風尚,並被改編成電影。近日她有出版了世情小說《中斷一切》(the Interruption of Everything),又是一本講述現代美國黑人家庭生活的力作。另外一位要提及的“異族妞”是拉丁裔的美國作家阿莉莎?羅德裏格斯。此人長期任《洛杉磯時報》拉丁音樂的樂評,2003年推出了處女作《下流姑娘俱樂部》(Dirty Girls Social Club)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今年又有新作《與郎共舞》(Playing With Boys)問世,走得依舊是拉丁都市女郎故事的路線。
  今年夏天,在雞仔文學領域的新氣象是美式懸念小說振興。近些日子相繼有一批名目相似的小說被推廣于世。它們糅合了“異族妞”與“情節劇”等的種種特質,配以黑色片式的題目。譬如克拉?戴維斯的異族奇幻故事《Sex, Murder and A Double Latte》與托莉?凱琳頓的混合《我的巨型希臘婚禮》《逃跑新娘》《紐約重案組》爲一體的《Sofie Metropolis》。
  有一本九月殺青的新書頗有爲雞仔文學正名的味道。此書名爲《與傲慢與偏見調情》(Flirting with Pride and Prejudice),編者爲新進雞仔派作家珍妮弗?克茹絲。此書收集了數位暢銷女作家對奧斯丁小說《傲慢與偏見》的讀後感,並將奧斯丁比作是雞仔派始祖。文辭頗具煽動性,是本妙趣高過學術性的書。值得奧斯丁愛好者抓來看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806840.html?tp=0_00

徘徊於「慾望城市」內的維多利亞女性>張曌菲,輔大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摘 要
《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是近年來頗受注目的電視影集,究其原因,不外乎影集中的四位女角總在公共空間大談原該隱匿不諱、完全屬於私人空間的閨房密事,此舉不僅打破長久以來女性只能秘密、甚至不能開口談論「性事」的不成文社會規範,也振奮了許多女性,因為這等於公開宣稱:女性不再是性的被動接受者、女性情慾是真真實實的存在,不容傳統父權體制的壓抑與否認,除應赤裸裸展現於世人眼前外,更有澎湃發展的權力。與傳統的羅曼史小說相比,《慾望城市》確實展現出迥異風格:女性角色不再是以家庭為生活中心的傳統婦女,而是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女強人,尤有甚者,女性情慾完全受到肯定並能恣意發展;然而,被歸類於所謂「熟女文學」(Chick-Lit)/「後女性主義小說」(postfeminist fiction)的《慾望城市》,真能完全跳脫父權的傳統枷鎖?在這樣「性激進」的表象之後,是否可能還有另一層不願/無法明白表達的意涵?
  本文欲藉由馬希雷(Pierre Macherey)的理論,探索當《慾望城市》明顯呈現出一套女性主義性別論述時,其敘述語言細縫中正隱藏著另一種「語意的缺席」,那便是在父權文化下,早已根深蒂固的異性戀結構;《慾望城市》與傳統羅曼史小說其實有著相同的父權文化邏輯:唯有在異性戀架構中,女性才能發展出成熟的主體。在這樣的隱匿架構下,當四位女角走在紐約(新約克郡)這個「慾望城市」的街道上時,維多利亞女性真能遠離嗎?她們的鬼魂恐怕還徘徊不去吧?
  近年來在臺灣播出的美國電視影集中,《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是部引起相當大迴響的影片,究其原因,不外乎影集中的四位女角,凱莉(Carrie)、莎曼珊(Samantha)、米蘭達(Miranda)、與夏綠蒂(Charlotte),總在每一集中高談闊論,而且是大談原該隱匿不諱的性事,舉凡性幻想、性高潮、性器官、性愛姿勢等等,均曾是四位女角聚在一起時討論的話題,尤有甚者,她們多半是在餐廳這類公共空間,談論那些屬於私人空間的閨房密事,此舉完全打破長久以來,女性只能秘密討論,甚至不能開口談論「性事」的不成文社會規範;一時之間,女性主義幾十年來努力的目標,彷彿具體徹底呈現於世人眼前,特別是女性有權追求己身情慾的滿足,振奮了許多女性,而這部影集也等於向全世界公開宣稱:女性不再只是性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能採取主動出擊的態度;女性情慾是真真實實的存在,不僅不容傳統父權體制的壓抑與否認,更可以赤裸裸地展現於世人眼前,擁有澎湃發展的權力。儘管四人中仍有夏綠蒂這個較具傳統思維的女性角色,依舊抱持著「婚姻是女性通往幸福最終道路」的想法,但影集中並未因此否定或抑制夏綠蒂的情慾發展,而是讓她在不放棄尋覓「白馬王子」的過程中,同時也肯定並滿足生理慾望;至於四人中最「激進」的莎曼珊自然最是令人喝采,她不僅毫不掩飾自己對性的慾望,更徹底實踐「性解放」的女性主義訴求,一心追求感官的歡愉與享樂,對於女性「必須」與某個特定男性維持固定男女關係的傳統想法,總是顯露出一副無法忍受的模樣,而一夜情對她而言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與以往同樣設定女性為主要觀眾群,並以男女關係為劇情發展主軸的浪漫故事相比,《慾望城市》確實展現出迥異於以往的風格:女性角色不再是以家庭為生活中心的傳統婦女,而是個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女強人,更重要的是,影集完全肯定並刻意發展女性情慾,而這絕對是令人讚賞的努力;然而,《慾望城市》果真是部完全跳脫父權傳統枷鎖的作品?或者影集所呈現的其實是一種「性激進」的表象,當我們更深入詳探時,卻可能從中挖掘出隱藏於「激進」的表象之下,影集表面所無法/不願表達出的另一層意涵?
  將背景設於大城市,並以三十多歲、事業有成的女性為主角的故事,《慾望城市》並非創始者,事實上,在九○年代初期時,英國便已出現類似的型態小說,也就是所謂的「熟女文學」(Chick-Lit),只是「熟女文學」並未在一出現時便馬上受到注目,而要等到費爾汀(Helen Fielding)的《B. 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Diary)出版後,這類小說才真正受到(女性)讀者注意,各家出版社也才驚覺「熟女文學」確實有廣大的市場潛力,而長期專營「女性羅曼史小說」(female romance),幾可與之劃上等號的「哈樂昆出版社」(Harlequin),在判定「熟女文學」確實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場潛力後,更成立專司「熟女文學」作品出版的「紅衣墨水」部門(Red Dress Ink, 以下簡稱 RDI),其他屬性類似的出版社也紛紛如法炮製。
  但「熟女文學」是否有明確的定義?與傳統的「女性羅曼史小說」有何差異?根據已投身創作「熟女文學」作品的詹姆斯恩格( Kelly James-Enger),這類儼然已成為市場主流的文學型態,是一種「混種小說」:它既屬於羅曼史小說,卻又非傳統定義下的女性小說。然而「熟女文學」到目前為止,其實只有一個模糊認定,而沒有明確的定義,各家出版社對此種小說的定義也略有差異,例如「口袋書出版社」(Pocket 1雖然文字型態的「熟女文學」與電視影集型態的《慾望城市》分屬不同文類,在呈現手法上也有所差異,本不應等同對待,但由於《慾望城市》的原著小說也具有「熟女文學」的特色,而電視影集中,對於四位核心女角的呈現,比起小說敘述更加鮮明,也更貼近「熟女文學」,因此文中仍將《慾望城市》以「熟女文學」待之。
  編輯麥肯納(Lauren McKenna)認為,「熟女文學」的主題仍不脫愛情,不過比起傳統羅曼史小說,要多了許多不同的因素與觀點;RDI 的編輯馬白立(Margaret Marbury)認為,「現代的女性小說應著重於現代」,而且仍以女性為故事發展的軸心,因此仍算是一種羅曼史小說;「肯新頓出版社」(Kensington Books)的編輯史高納米裏歐(John Scognamiglio)則認定,「熟女文學」描述的是都會單身女性尋找理想伴侶的故事,但比起傳統羅曼史小說,「熟女文學」的作者少了許多形式與規則的限制。
  馬白立並未針對所謂「現代」(modern)一詞多做解釋,但以《慾望城市》為例,所謂對於「現代」的強調,除了大城市的背景設定外,最重要的仍是仰賴「時尚」與「消費」文化的呈現,來營造所謂的「現代」,並藉此凸顯各個角色的身份定位。芬凱斯坦(Joanne Finkelstein)在討論「時尚」時便提到,「時尚」其實是個人對自我、社會對個人身份認定的外顯表徵,其中牽涉到的因素,不僅是「個人的外觀如何,更是個人選擇了什麼樣的外貌,以及期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充滿時尚的身體其實是個表現出符合各種社會要求的場域,而讓身體符合時尚要求,也成為個人形塑自我的實踐方式」。因此,《慾望城市》的四位女角對於名牌服飾、鞋子、配件等的熱愛與追求,不僅因為成功的事業讓她們具有足以消費名牌時尚的能力,同時她們也希望在別人眼中她們是屬於較接近「上流」階層的單身「貴」族。
  另一方面,雖然瑪薩(Cris Mazza)與狄薛爾(JeffreyDeShell)已針對此類小說,彙編了一本「熟女文學」文選集,但弔詭的是,兩位主編卻並未確切定義「熟女文學」,讀者也只能從中自行推敲出一些端倪。一般而言,「熟女文學」主要在反應大都市內中產階級、單身女性的生活形態,小說泰半採取第一人稱的敘述觀點,女主角的身份亦設定為三十歲左右、生活於大都市中的事業女強人,除了抽煙、喝酒外,夜間還時常流連於酒吧,她們的生活,可說是夜晚比白天更美麗,而且整體生活形態更迥異於傳統女性羅曼史小說中,完全以家庭為生活重心的女性角色;再者,雖然男女關係仍是這類作品的主要焦點,但以往佔有舉足輕重的男性角色,尤其是女主角固定的男性伴侶,已不再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小說內容多是描述女主角在一段又一段的男女關係中,所遭遇的挫敗經驗,而這種男女關係的新發展趨勢,也頗能獲得出版商的認同,RDI 的馬白立就以為,雖然「熟女文學」仍不脫女性角色感情發展的情節主軸,但與以往的羅曼史小說相比,「熟女文學」卻「不一定需要一個〔固定的〕男性角色,因為故事內容並非描述兩個人的關係。」
  也就是說,女性角色(複雜)的「愛情關係」,才是小說的核心,小說經紀人班特(Jenny Bent)更指出,「在〔傳統〕羅曼史小說中,男女主角的情感關係是最重要的要素,而且最後一定有個圓滿結局」,但對「熟女文學」來說,「皆大歡喜的快樂大結局,卻不是一定必要的」,因為發展並成就一段固定的男女關係,並不全然是故事的主要焦點,而是在「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之前,公主必須尋覓一個又一個「王子」。雖然女主角一次次的失敗經驗,彷彿再三暗示著女主角(或讀者?):找到一個完全適合自己而且固定的(異性)伴侶、步入禮堂、走進家庭,是件「不可能的任務」,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正因為這個「不可能的任務」,才能使女主角不停流連於一段又一段的男女(性)關係中,進而打破將女性限制於固定男女(性)關係及家庭的傳統框架。
  另一方面,也因為女主角多次的情場失敗經驗,使女主角有機會「憤世嫉俗」,對於固定的男女關係、女性對於情慾只能被動反應、以及將女性劃分給家庭等傳統價值觀念,多半採取較為嘲諷的態度,再加上女主角事業有成,不再被侷限於隸屬於家庭的私領域,而能成功攻佔傳統上屬於「男性」的公領域,因此,也有人將「熟女文學」歸類為「後女性主義小說」(postfeminist fiction),事實上,瑪薩和狄薛爾所編的文選集,其名稱就叫做《熟女文學:後女性主義小說》(Chick-Lit: Postfeminist Fiction),明顯將兩者直接劃上等號。
  然而,正如同「熟女文學」並未有個明確定義一般,兩位編者也未曾確切定義所謂的「後女性主義小說」,或說明「後女性主義小說」所具備的特點,因此也形成一個可各自表述的模糊空間。 若從上述的幾項特點來看,「熟女文學」就某種程度而言,確實可能被歸類為「女性主義小說」,畢竟小說中的女主角終於擺脫長久以來父權傳統對女性的(性)禁錮;然而,「後」這個字卻為「熟女文學」增添些許不確定的色彩,正如顧德曼(Diane Goodman)所說,「後」(post-)這個字首,帶有多重含意,而「後女性主義」究竟是指在女性主義「之後」或「過後」的另一番局面,還是女性主義的「後續」發展,抑或根本是「落後」於女性主義?顯而易見的,這不是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光就「女性主義」一詞的定義本身,就可能因為種族與階級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差異,唯一可確定的是,自一九六、七○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義以來,幾乎所有女性主義者均以反抗「父權體制」(patriarchy)為努力目標,雖然「父權體制」其實是個相當抽象的詞彙,但仍是女性主義者宣揚「女性長期受到壓迫」此一概念的最佳武器,但也正因如此,使得「父權體制」或「父權文化」成為相當方便的工具,正如哈樂斯(Joanne Hollows)所批評的,「父權體制鮮少受到檢驗或解釋,使得許多事物常被簡單地冠上『父權』或『父權體制的產物』」。
  換句話說,有些女性主義者在挑戰父權體制時,可能因為許多性別議題,在表面上受到傳統父權體制的頌揚,便因而採取反對、甚至敵對的看法與態度,認為要推翻父權,便要揚棄父權文化的一切,而父權體制所贊同的觀念與制度,更是女性受到壓迫的根源,是必須予以挑戰與廢棄的,但卻少有女性主義者(至少在一九八○年代之前是如此)深入思索,是否有從中獲得翻轉的可能,而「女性特質」(femininity)便是許多女性主義者批判並試圖丟棄的對象之一。
  早期的女性主義者多認為,「女性特質」是父權對女性施行壓迫的基本手段之一:父權體制藉由建構出一個被動、服從、溫柔、附屬的「女性特質」,「教導」女性必須待在家庭中,「享受」男性的「保護」,相對地,也輕易構築出一個主動、領導、強悍、獨立的「男性特質」(masculinity),由於「弱小的」女性「天性」便該受到「強壯的」男性保護,而唯一的出路也是擁有男性的保護,該如何得到某個特定男性的保護,以便成為他的「家中天使」(Angel in the house),遂成為每位女性一生的職志,要達成此項職志,則要將「女性特質」發揮到極致,包括完美無缺的外貌妝點與體貼入微的柔情性格等,才能吸引男性讚賞的注視目光,進而成立「完美而正常的」家庭。
  這套男女各異的「特質」邏輯體系發展到極致的結果,不僅將女性侷限於家庭的小框框內,更成功消除了許多女性發展出對自我主體產生認知的可能性,因為她們從來就不屬於自己,而時常只是某某人的妻子或母親;換句話說,父權體制施行的,其實是一套「內在殖民」(interior colonization)體系,當女性的思維完全遵循這套「殖民」體系後,女性自身便會依此產生自我規範與約束,即便偶有脫序者,也能藉由女性自身的「矯正」力量,將出軌者帶回正軌,一切便能再度回歸有紀律的「正常」狀態。這種結構性的「內在殖民」體系,也類似傅柯(Michel Foucault)在《紀律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一書中對於「全景監獄」(panopticon)的討論,這種制度讓囚犯誤以為自己無時無刻不處於被監看(surveillance)的情況,結果不僅創造出順從的身體(docile body),更有效禁錮了囚犯的心靈,讓囚犯自己由內產生思想與行為規範,並能自我檢視是否符合規範,進而做到身心俱全的自我約束;這種使罪犯產生紀律的方式,可說是權力最無以名狀,也最具功效的管理方式,以籠罩在父權結構下的女性而言,她們的角色幾乎就相當於被囚禁於無形牢籠中的「囚犯」。
  然而,這套相當結構化的體制並非毫無破綻,與多數結構主義所遭受的批評相同,過於結構化的理論體系,往往具有「去歷史化」(ahistorical)的缺失,倘若這套父權規範體制果真如此深入人心,那麼所有女性主義者對父權所發出的挑戰與異議,理應成為不可能,更遑論起而抗之,但事實並非如此,因此所謂「結構化」的體制本身,仍存有某些細縫,而這些細縫正是結構化的理論體系常無法納入考量的時空因素。
  事實上,雖然「女性特質」/「男性特質」是父權文化建構下的產物,但過於強調父權結構的女性主義者,是否正因為過於拘泥於「父權」,而忽略了在不同的歷史與地理脈絡下,兩種「特質」的意義,確實可能隨著不同的時空轉換而出現新意,換句話說,「女性特質」與「男性特質」本身,就是一種含意浮動的文化產物與身份,兩者的「意義會在特定的歷史情境下,不停被重新塑造……結果,女性特質不僅會因時間而產生不同意義,同時不論在任何一個歷史時刻裡,都會有各種不同的力量,不停地為女性特質的意義而爭鬥著」(Hollows 31),也就是說,不論是「女性特質」或「男性特質」,既然它們都是一種文化產物類別,也就有如其他的文化產物,都是各股力量爭取詮釋權與霸權的一個場域(site)所在,其中混雜了被領導者的「抵抗」與領導者的「收編」,這兩股是彼此矛盾卻又相互推擠的力量,因此,不論是「性別身份或文化形式,都會在特定的時空脈絡,以及特定但又具變化性的權力關係下,不斷被製造、再製、與協商」(ibid 27)。
從這個角度來看,「熟女文學」/「後女性主義小說」便成為一個重新詮釋「女性特質」的實踐方式。在「熟女文學」作品中,女主角除了事業有成、經濟獨立,並可能在男女關係上採取主動態度外,也不吝於顯現出她們的「女性特質」,而這些「女性特質」正是以往女性主義者大加撻伐,認為是父權壓迫女性的根源所在,例如她們並不介意展現出「女性化」的外表,不需將自己的女性特徵裹藏於層層衣服之下,才能顯現出自己是個女強人。以《慾望城市》為例,不論是凱莉、莎曼珊、米蘭達、或是夏綠蒂,她們從不隱藏自己女性化的外表,並深以自己的女性魅力為傲,甚至還會刻意加強「女性特質」,以增加對男性的吸引力,因此她們從不排斥穿著迷你裙或任何可展現女性線條的服飾。或許會有女性主義者認為,女性刻意妝點自己的外表,展現完美的外貌,是種迎合父權文化規範的表現,只是取悅了男性凝視的眼光,其結果除了顯示女性遭到父權體制物化之外,更確立了女性的臣服地位。
  這股重新思考女性主義理論的新方向,其實是受到一九八○年代之後,霍爾(Stuart Hall)與班奈特(Tony Bennett)等人借用葛蘭西(Gramsci)的「文化霸權」(culturalhegemony)理論,所進行的大眾文化研究的影響所致,由於大眾文化的對象遍及大部分群眾,因此對弱勢族群而言,大眾文化成為一個可發聲的管道,是一個可向統治階層要求協商、獲得統治者與其他族群認可的空間,甚至是各個弱勢族群可相互合作,共同對抗統治階層的場域。因此,許多女性主義者遂於八○年代中、後期與九○年代開始結合女性主義與文化研究,試圖為女性找到反抗父權的他種管道。
  由此看來,當「熟女文學」同樣強調女主角的「女性特質」時,所謂「後女性主義小說」對某些女性主義者而言,其實可能是種「落後於」女性主義,甚至是「反」女性主義的小說。然而,這種看法只看到「女性特質」仍無法完全脫離父權文化定義範圍的那一面,卻忽略了女性其實可以自由使用、操弄、甚至加以掌控,並能因此化「被動」為「主動」的另一面。事實上,當《慾望城市》的女性角色,特別是莎曼珊,以極女性化的外表,善用著她們「柔軟」的「女性特質」,吸引男性的注意時,一方面或許確實取悅了男性,但另一方面,卻也同時滿足了她們自己的生理需求,此時,「女性特質」已不全然是父權文化的產物,其意義的詮釋,其實也掌握在女性使用者本身。
  如此所造成的結果,反而是「熟女文學」藉由重新思考「女性特質」的定位,同時與「父權文化」及「女性主義」協商,進而重新再造新的意義:喜歡芭比娃娃與粉紅色的女性(不論作者或讀者),再也不需認為自己迎合了父權文化的「女性特質」,而感到愧疚不已;對「熟女文學」的作者而言,這樣的新定義也讓她們享有更大的自由,所以薛佛爾德(Elisabeth Sheffield)才會說,「熟女文學」可讓她們「超越『女性』與『女性主義』陳腔濫調的文化意涵,並能有所期待」。也就是說,此意義下的「後女性主義小說」即使並未「超越」女性主義,至少也可說是女性主義的轉折,希冀為女性主義尋找更自由的發展空間。 如此看來,比起在傳統羅曼史小說中,父權文化為禁錮女性而編織的異性戀神話,「熟女文學」應該是種相當具進步意義的新類型小說,在薛佛爾德的文章中,她便指出,《熟女文學:後女性主義小說》文選集的編者之一瑪薩也承認,這樣的編輯計畫確實容易招來「反女性主義」的批評。
  有關傳統羅曼史小說的批評,哈樂斯表示,一直以來,一般女性主義者對於傳統羅曼史小說的批評,多半傾向於保守,認為這類女性小說也是父權文化中的機制之一,利用美好的浪漫愛情神話,讓女性產生危險幻想,誤以為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與小說中的女主角一般,遇到「真正的」白馬王子,或者儘管目前的對象不甚完美,但終有一天,自己的對象也能如小說中男主角一般,因為感受到女主角的真愛,而有所改變。如此一來,便能使女性沈溺於現狀,而不去思考顛覆父權文化的可能性,因此,當女性為這類小說所吸引,得到閱讀樂趣時,卻反而加強了父權文化賦予女性的被動性與臣服性。
  不過這種批評卻忽略了讀者可能扮演的角色,隸屬於此類作品的《慾望城市》更是個中翹楚,因為女性的(性)自主權在其中幾乎發揮到淋漓盡致,但這是否就能表示父權文化從此在《慾望城市》消失?女性再也不需受到父權的抑制或掌控?問題恐怕並非如此單純,畢竟,性自主權與女性特質,只是龐大的父權結構中,看得見的冰山一角,即使《慾望城市》中的女性擁有更大的性自由,並重新掌握了女性特質的定義,但並不等於女性從此就完全脫離父權體制,因此,在肯定《慾望城市》轉換了某些傳統父權定義之餘,更必須提出疑問:父權文化是否有可能隱匿於更深層的文化結構中?而這樣的深層文化,是否也影響了《慾望城市》在角色上的呈現?甚至主導了劇情的走向?在看不見的冰山底下,父權體系又是如何回應《慾望城市》明顯的女性主義訴求?
  換句話說,在歡喜《慾望城市》能明目張膽挑戰父權之時,更不能或忘,《慾望城市》就像其他作品一樣,是個充斥著各種力量的文化產品,也就是說,雖然表面上《慾望城市》就像女性主義者的歡樂派對,但並不能因此忽略混雜於其中的他股力量,而且這些力量其實正與女性主義的反抗張力拔河著;再者,倘若這股女性主義的表面張力,是明顯反抗父權的力量,那麼,在《慾望城市》中,必定也存在著父權體制的反制力,期望能藉由玩弄女性主義的反抗力量,維持既得霸權,但這股隱匿著的父權反制力究竟如何呈現呢?讀者並非只能完全被動地接受訊息,而可能有自己的詮釋方式,而讀者閱讀這類小說的原因,雖然可能是為了逃避現實世界的紛擾,但或許也帶來另一種可能(Hollows 68-88)。羅德葳(Janice Radway)於 1984 年時,便以類似田野調查的方式,實際與讀者訪談,並以此為主要研究目標,她認為,女性讀者閱讀羅曼史小說的行為,其實類似一種「獨立宣言」,也是她們參與「純女性社群」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這也是她們暫時拒絕扮演「妻子與母親的社會角色」的時候,因此,羅德葳認為,女性讀者其實「利用了傳統的女性形式來反抗她們身為女性的現狀,藉由這些形式來處理讓她們受到壓迫的現實」,在羅德葳的研究下,讀者不再只能被動接受,而享有某種程度上的主動詮釋權;此外,近年來的羅曼史已不再強調女性貞潔的重要性,同時也讓女性享有經濟的獨立,但另一方面,羅德葳也認為,儘管羅曼史的故事內容已有了改變,卻仍繼續將女性束縛在一男一女、固定的異性戀關係底下,依舊傳揚唯有此種關係,才是「唯一自然的性關係」,結果依然回歸到父權文化所定義的,女性唯有進入這樣的婚姻或男女關係,才能「實踐成熟的女性主體」。整體而言,女性主義者對於羅曼史小說仍舊抱著保留的態度(Radway 11-16)。
  在詹明信(Fredric Jameson)的〈大眾文化中的物化與烏托邦〉一文中,詹明信一方面肯定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的批判,認為當大眾在消費大眾文化時,同時也受到文化產品內含的統治階層意識型態所操控,讓社會大眾繼續安於受到現存機制的掌管;但另一方面詹明信也提出批判,他認為將所謂「錯誤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單方面灌輸給大眾的操控機制,恐怕也過於簡單,因此他又融合了佛洛伊德的壓抑說,認為統治階層若要有效「管理」或「壓制」社會或政治上的焦慮不安,就必須將這些焦慮與不安,「轉化」成一種理想境界的幻想,並讓這些「幻想」有效地呈現在大眾文化產品上。簡而言之,詹明信認為,無論是多麼低下而粗鄙的文化形式,大眾文化產品中都必須含有某種理想層面的「烏托邦」式幻想,不論幻想的程度高低、也不論是以明指或暗示的方式呈現,因為「焦慮與希望是集體意識的一體兩面」,倘若無法觸及社會集體當中,「最深層與最核心的希望與幻想」,則現存的統治體制恐就無法繼續維持其合法性,進而產生被推翻的疑慮(138-42)。從詹明信的觀點出發,或許可以說,觀眾在《慾望城市》中看到的女性主義歡樂派對,正是影集所提供的「烏托邦」式幻想。
  的確,若在三十年前,像《慾望城市》這樣大加嘲諷固定異性戀關係與婚姻制度的影集,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而影集中的女性角色也會被認為是離經叛道,而非如今日般普受歡迎,然而,這並不表示影集完全「反映」出整體的社會現狀,尤其是社會普遍對於「婚姻制度」的看法。根據紐約《商業週刊》二○○三年十月份的報導,美國已婚家庭的比例已由一九五○年代的百分之八十,降至如今的百分之五十點七,文中批評現實中的美國社會已逐漸步入單身社會,但舉凡公司分紅、退休金、稅務、社會保險、與教育基金等,卻仍舊維持百年來明顯偏向有利於已婚家庭的制度,完全跟不上社會實際演變的腳步。這樣的批評其實正凸顯了政府組織的態度:數千年來,婚姻與家庭始終是維繫社會安定的一大要素,倘若連此一基本元素都遭破壞,恐難以想像社會將演變成何種模樣,因此,若要維持現行制度,絕對必要施行某些鼓勵措施。此外,上述的統計數字同時也隱隱透露出,婚姻與家庭制度的基石,似已開始出現鬆動,大眾對於此一制度,已不若以往信任,因此,如何抑制此種不安,並重新包裝婚姻與家庭的意識型態,並將之灌輸給大眾,以維持現行體制的繼續運行,著實是一大課題,此時,依照詹明信的說法,若能藉由操作大眾文化產品的「烏托邦」幻想,便能轉化社會對舊有制度潛藏的不安,進而發揮意識型態的操控功能。
  事實上,《慾望城市》也有類似的操作手法。在這部廣受歡迎的影集中,赤裸地將大眾,尤其是女性,對於男女關係的不安,明白浮上檯面,因此觀眾時常感受到四位女角在面對男女感情時的徬徨無助,特別是主要敘述者凱莉的感情,更是眾所注目的焦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不安感,並非對制度本身產生不信任,而是因為無法順遂發展穩定的男女關係,而產生的焦慮。因此,儘管凱莉在描述感情問題時,明顯透露出四位女角在發展固定男女關係時,可能遭遇的困境與難處,但這不等於舊有婚姻制度(或固定的男女異性戀關係),也因而受到影集的挑戰。
  事實上,即使女主角們歷經了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挫折,她們常問的問題仍是:真正適合我的良人在何方;又或者是:真的有良人嗎?但她們卻鮮少自問一些可能更為深層的問題,例如:我是否要選擇不再當異性戀者?彷彿對她們而言,「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似乎從來就不是問題;也就是說,即使當實際的社會除了傳統的異性戀婚姻關係之外,出現更多選擇時,《慾望城市》這個號稱討論情感與情慾關係的影集,卻「選擇」將社會上對於異性戀婚姻制度本身所潛藏的不信任感,轉化成在發展或維持固定的男女關係時,可能發生的焦慮與不確定感;另一方面,若僅止於這種表面性的焦慮,恐怕仍不足以有效發揮意識型態的操控,最重要的,仍在於詹明信所言的「烏托邦」幻想
  當女角們不曾懷疑自己的「性取向」時,在某種程度上,也正是芮琪(Adrienne Rich)在〈強迫異性戀機制與女同性戀存在〉(“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and Lesbian Existence”)一文中所提,由於長期浸淫在父權社會機制與意識型態之下,使一般人常認為異性之間「理所當然」應該相互吸引,自然也就不需質疑,甚至思考他種「性取向」的可能性(179-81)。
  雖然這種「理所當然」的異性戀社會機制,如今已鬆動了許多,但在影集中,卻鮮少著墨,即便在影片中,凱莉也有同性戀好友,但卻仍不脫刻板的男同志形象。至於偶爾出現的女同性戀者,也多是以所謂的「男人婆」形象出現,雖然莎曼珊曾有一度體會到女同志之間的情慾歡愉,最終卻以男女之間的歡愉大過女女,而草草收場。
  觀眾更常看到影集中出現捍衛女性經濟主權、性自主權、獨立權的片段與談話,尤有甚者,每當夏綠蒂談到與婚姻或家庭有關的話題時,其他三人總是以憤世嫉俗的態度,毫不客氣地予以嘲諷,如此一來,整部影集的基調便成為:即使女性有男女交往的惱人問題,但女性在經濟與性等各方面,都享有相當程度的獨立與自由,甚至還可拒絕婚姻的束縛。然而,《慾望城市》是否在表面上藉由提供一個拒絕婚姻枷鎖的自由烏托邦,實際上卻暗藏了重新包裝過的婚姻與家庭意識型態?再者,這部表面上對父權文化而言,是相當「激進」的影集,又如何能夾帶父權意識型態,甚至為其服務?
  根據馬希雷(Pierre Macherey)的理論,任何看似完整或完全的敘述/故事,其實並不然,因為其中必然隱含著某種程度的矛盾,而構成這矛盾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敘述是由語言所構成,但語言本身卻不具有透明性與連貫性,可表達出絕對的意義,而是充滿斷裂與不完整,而且也是不完美的,因此,在任何以語言表達的敘述空間裡,即使表面上看似已將所有事物描述殆盡,但實際上卻永遠有未竟之語,永遠有「待說但卻永遠也無法說出口的話語」,隱藏在斷裂的語言細縫中,也就是說,當我們以為某個文本的意義已完全表達,而且前後一致時,實際上卻是恰恰相反,在呈現出來的表層敘述背後,永遠存在著一種說不出的靜默。
  然而,「靜默」並不代表缺失,它既非「一種等待修補的語意空缺」,也非一種「等著填充的不足」,相反地,「正是這樣的靜默才賦予了文本生命」,也正是這種「缺席」(absence),才使得文本的呈現成為可能,而每個文本的產生與呈現,也必然會伴隨著這種「必要的缺席」(Macherey 83-84)。依照此邏輯推演,即使探得文本的表面意義,仍舊無法獲得文本完整的意義,因為表面意義並非文本的唯一意義,更因為「語言的缺席」又賦予文本另一層意義:這個「缺席」雖然並未實際發聲,但正因為它的無法發聲,才能顯現出「表層發聲內容的確切狀況,也透露了它的侷限,並賦予它真正的意涵」;因此,當我們詢問文本的表面意義為何時,同時也要詢問隱藏於表層背後的「缺席」,又代表了什麼樣的意義;然而弔詭的是,既然已經「缺席」,又該如何探知它的可能意義?
  馬希雷的建議,是採取「尼采式的質問」:「當我們面對某個人允許我們觀看的任何呈現時,或許該問:它想隱藏些什麼?它希望我們不要注意什麼?它企圖引發什麼樣的偏見?再者,它的掩飾程度有多麼細緻?〔觀看者〕又會產生哪方面的誤解?」
  這所有問題都只為了達到一個目的:獲知何者是被允許浮出檯面,何者又是不被允許的,而文本的深層意義,也就「在於這一明與一暗之間的關係」(ibid 87)。依照馬希雷的理論,《慾望城市》的表面意義就如之前所述,是一套明顯的女性主義性別論述,尤其劇中女性在經濟獨立之餘,更得到了徹底的性解放與性自由,而她們所生活的紐約市,儼然是座可讓女性從維多利亞時代的各種禁忌中,獲得解脫的新城市,畢竟紐約並不只是「紐約」而已,更是一個「新的約克郡」:這裡不再存在「家中天使」;反之,女性的性意識與性自主不再受到否認與壓制、女性特質受到高度讚揚、女性情慾充分獲得解放,而且「性又將是件好事了」(Foucault 1990: 7)。
  彷彿數千年來,父權體制對女性的壓制,在這個「新約克郡」中都已得到解放,此處可容納各種女性,更鼓勵女性展現真正的自我,所以莎曼珊得以在此盡情展現風情,只為了吸引她喜歡的男性,但並非為了與某個男性天長地久,甚至走入家庭,而是只為了取得一夜的歡愉;即使是四人中最傾向於傳統羅曼史小說女主角的夏綠蒂,也不似真正的羅曼史小說女主角,會「守身如玉」到結婚,偶爾也會為了追求情慾的滿足,而稍稍「放浪形骸」;至於凱莉與米蘭達雖不似莎曼珊那般總在追求一夜情的歡樂,但更換過的男伴數量也不算少;在這個「慾望城市」裡,彷彿百年前深受父權禁錮的維多利亞女性,如今已完全消失,並且已然覺醒與解放,徹頭徹尾轉換成新女性:昔日的「玉女」已成今日的「慾女」。這樣的轉變固然是數十年來女性主義努力下的成果,然而,若進一步探索這個明顯的性別論述,其實可發現《慾望城市》的「性解放」邏輯,其實正是傅柯所質疑的「性壓抑假設說」(repressive hypothesis)。
  自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以來,「性解放」一直是女性主義運動努力的目標之一,而這種運動的預設前提,即是認為「性」,尤其是女性的性,是受到壓抑、壓迫而無法自由發展的,所以才需要「解放」,當這種「性壓抑假設說」受到肯定後,「舊有秩序也受到責難,一切虛偽均被揚棄,而急迫與真實〔的慾望〕受到讚揚」,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假設能讓人們「夢想著一座新城市」:「性」雖然現在被抑制住、被否定,但有一天會出現一個「新城市」,在那裡,「性又將是件好事了」(ibid 7-8)。而這座「新城市」的夢想確實成真了,只不過那是個出現在電視機內的「慾望城市」。
  如同傅柯所提出的疑問,如今真正要質疑的,並非「性」是否長期被禁止發展或污名化,而是當我們毫無疑問地通盤接受了「性被壓抑」的假設時,是否正與那股我們所要反對的力量,一同落入了「相同的歷史網絡」?簡單地說,雖然比起百年前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今日的女性確實享有更多的性自主權與性自由,但這就表示今日的女性與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從此分道揚鑣,走上截然不同的歷史道路了嗎?這樣的邏輯恐怕也過於簡單,因為如果「被壓抑」是問題的根源,那麼「解放」之後,一切理應獲得解決,女性應從此過著沒有壓迫的快樂日子,但事實並非如此,「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並非《慾望城市》的四位女性角色所過的生活,儘管她們的外表似乎光鮮亮麗,但多數時候她們仍在尋找可以讓她們獲得「真正快樂」的根源:尋找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男伴,一個能與他在穩定中發展出固定男女情感關係的伴侶。也就是說,表面上,《慾望城市》是揚棄了傳統父權體系下的婚姻與家庭制度與價值,但實際上,這個制度只是重新以一段固定的男女關係做為粉飾,彷彿只要避免了婚姻與家庭,女性就可不再被侷限,然而,即便是將「婚姻與家庭」替換成「一段固定的男女關係」,父權體制的基本邏輯仍維持一貫原則:女性主體必須接受並臣服於固定的異性戀關係之中,才有機會發展出成熟的女性主體,才能從此「幸福又快樂」。因此,在維多利亞時期,父權體制的力量所塑造出的性別論述告訴女性:必須成為「家中天使」,擁有男性的保護,才是「真正的」女性;而「慾望城市」中,同樣的父權力量又塑造出類似的性別論述,它告訴女性:妳可以擁有包括金錢、事業、權力在內的許多事物,但只要沒有(固定)男性伴侶的陪伴,就不算「真正的」女性,就無法擁有「真正的幸福」。
  這股父權的論述力量,不僅是整部影集得以持續下去的無形動力,也是馬希雷所說,隱藏在敘述語言細縫中的「缺席」。當我們看到莎曼珊每晚與不同男性夜夜春宵時,或許會懷疑這股父權的力量是否仍舊存在?但莎曼珊之所以會成為「花蝴蝶」,卻是因為先遭到初戀男友的拋棄,才認為既然男性可以由女性身上獲得性滿足,反之亦然;然而,即使她是四人中最不信任男性,認為男女間不可能有所謂「永恆的愛情」,只想藉由性獲得歡愉,但她的心裡其實並未放棄「與某位男性發展固定關係」的可能性,因此當她再次遇到初戀情人時,原本只想如法炮製,以報復當初被拋棄的恥辱,但最後卻發覺自己對初戀情人仍有「愛」,仍想與他再續前緣,之後莎曼珊又遇到另一個她認為的合適人選,也再次嘗試與他發展出固定關係,只不過最後因為第三者介入而宣告失敗,末了甚至還演出一段抓姦戲碼,與尋常妻子抓到丈夫出軌般如出一轍,這樣的橋段正表示,莎曼珊其實並不如表面上的「激進」,完全不需要一個固定的男伴,只是她選擇以這樣的外貌來掩飾心中的渴望;米蘭達在四人中也是相當特別的:她的律師職業是四人中最具「陽剛」性的,但弔詭的是,影集中甚少出現米蘭達在律師事務所工作,或在法庭上辯論的模樣,反而時常顯現出她在處理男女之情時的徬徨無措,以及在感情上的失敗經驗,最後甚至讓她擔任了四人中唯一的母親,這樣的安排是否也意味著:儘管女性能在以男性為主的法律/公領域中佔得一席之地,但始終必須兼顧母親的「天職」?而劇中的主要敘述者凱莉,雖然不像夏綠蒂總是懷抱著婚姻的美夢,但其實從未懷疑有一天「必須」與某個男性發展出一段長久而和諧的男女關係,她也一度以為「大人物」(Mr. Big)就是「那個人」,兩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更是劇中的一大重點,最後她卻發現「大人物」並非不想「定」下來,只是不想與她「定」下來,即便遭遇此重大挫敗,她仍未放棄繼續尋覓屬於她的「那個人」;至於最傳統的夏綠蒂,則是四人中唯一走進過婚姻,但又走出來的一個,但即使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仍無損她對男女關係的期待,而她也是四人中一心希望能成為「妻子」與「母親」角色的人。
  無可否認地,影集中確實有些令人讚賞的呈現,例如四位女性角色之間的女性情誼,不論誰遭遇挫折或沮喪,總有其他三個好友在一旁支持與協助;或者單身,尤其是單身的未婚女子,並非一種罪過,單身女子大可獨自一人坐在咖啡廳裡發呆、休息,而不需要假裝很忙碌的樣子。然而,大多時候,影集中呈現的氛圍卻是一股濃濃的焦慮感,一種男女之間為何總是無法和諧相處的焦慮與不安,四位女性角色總在尋覓如何才能與男性和諧相處,但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兩性之間如何和諧相處,固然是現代社會的一大課題,但更重要的是,這應是「兩」性之間共同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只是「女性」的問題,但在影集中,卻鮮少看到「男性」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彷彿人際關係無關乎男性,只是「女性」應負責處理的問題,這樣的呈現手法,也落入了父權的文化指涉窠臼裡,而將女性歸於只能處理個人關係與情感的領域 (Hollows 91);畢竟,如果這是個討論「性」與「城市」的影集,何以觀眾看到的大都是「女性」與「城市」,「男性」又去了哪裡?
  我們當然可以樂觀的說,女性長期已被邊緣化、他者化,現在輪到男性在影集中被「邊緣化」,但若果真如此,影集中最常出現的男性角色,凱莉理想中的男性伴侶角色,可能就不會是個「大人物」了,因此,最可能的實情或許是,這群事業有成的女性,不知該如何與男性的「大人物」發展出一段和諧的關係,但卻又必須試著找出方法,因為她們「必須」擁有一個固定而和諧的「異性」關係。在千呼萬喚中產生的「慾望城市」電視影集大結局,也呼應了這樣的父權意識型態,經過茫茫人海的尋尋覓覓後,仍不免俗套安排了童話般的「快樂大結局」:凱莉認清自己仍舊情牽「大人物」;夏綠蒂再婚並藉由領養小孩一圓做妻子與母親的「夢想」;米蘭達不僅與孩子的父親共同生活,連孩子父親的母親也與她們同住,扮演道地的「媳婦」角色;而莎曼珊雖然克服乳癌,卻因此成為性冷感,最後再與小男友成為固定的親密愛侶。
  另一方面,這樣的結局安排卻出現另一層指涉意義:凱莉、夏綠蒂、米蘭達儘管遵守的程度不一,但至少不曾放棄父權結構為女性建構的美麗異性戀神話,所以最後終能「美夢成真」,唯有莎曼珊不同,因此也不免令人產生如下的觀感:「莎曼珊是因為過於沈溺於性愛的追求才罹患乳癌,而性冷感對她而言更是一種懲罰」,只有當她承受過「應有」的處罰後,才有資格與其他三人一樣獲得「幸福」:與一個年輕男子共同營造穩定的男女關係。劇情發展至此,父權結構下的單一異性戀論述可算再度獲得勝利,若以馬希雷的觀點來看,原本隱匿於敘述細縫中的「缺席」已浮出敘述表層,不再「靜默」,影集也因此缺乏再持續下去的無形動力,而必須宣告就此終止。
  即使《慾望城市》的結局外露了父權體制的性別神話,但不可或忘的是,在《慾望城市》播出的六年中,雖然四位女角歷經了各式各樣的情慾及情感事件,但父權結構「缺席」的論述卻一直隱匿其中,若要找出這隱匿的話語,我們便要問:「它想隱藏些什麼?它希望我們不要注意什麼?它企圖引發什麼樣的偏見?再者,它的掩飾程度有多麼細緻?〔我們〕又會產生哪方面的誤解?」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是:它想隱藏的是數千年來父權文化根深蒂固的異性戀結構;它希望我們不要注意到,這個結構雖然已經換了一種形式,但內容並未多做改變;它企圖讓我們以為我們已經獲得我們想要的,而它的掩飾工作細緻到能以近乎「激進」的態度,讓我們誤以為女性主義多年的努力已收到成效,父權文化已漸漸消除。
  的確,我們無法否認《慾望城市》確實具有某種程度的進步意義,而且也該為女性情慾自主、經濟獨立、女性特質重新定義而喝采;然而,正如同不能因為「女性特質」在過去備受父權文化讚揚,就否定「女性特質」一般,也不能因為認為女性受到壓抑,所以只要獲得解放,一切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否則就只是尋求一個簡單的翻轉而已。
  因此,在我們「被允許」看到一部這樣令人激賞的影集時,更需要思考在影集敘述語言的細縫中,可能隱藏了什麼樣的「靜默」,才能有這樣的呈現?而《慾望城市》所撼動的部分,是否可能只是杜恩(Gillian Dunne)所提出,在父權結構中,原本就已設定了可供彈性調整的部分框架,但更深層的結構本身卻未曾鬆動半分?當我們因看到這種表層鬆動所產生的「烏托邦」,而感到歡欣之餘,是否也同時受到操控而不自覺?當凱莉、莎曼珊、米蘭達、夏綠蒂這四位自主女性在享有「性解放」的同時,其實內心卻與維多利亞女性相距不遠?更或者,是否在影集結束後,卻有更多凱莉、莎曼珊、米蘭達、夏綠蒂走在紐約(新約克郡)這個「慾望城市」的街道上,而維多利亞女性的鬼魂卻也同樣在她們身旁徘徊不去?

《BJ的單身日記》劇情介紹

  32歲的布裏奇特?瓊斯(蕾妮?齊維格)是一位單身女子,家住在倫敦西區,一天到晚做著電視公司研究員那份平淡無奇的工作。她沒什麽野心和抱負,唯一的一點點願望就是能減輕體重以及尋找到一份真正的愛情,可這些對她來說依然是那麽遙不可及——瓊斯的感情生活似乎永遠是危機四伏,男朋友換了幾個,總也找不到跟自己合拍的人。還好有兩個死黨莎澤(薩麗?菲利普)和嘉德(雪莉?亨德森)陪在瓊斯身邊,在她需要安慰時及時發表一通虛僞的女權主義演說並免費提供廉價的澳洲葡萄酒,多少讓她覺得好過一點;只可惜,有些時候兩位好友的幫助反倒使情況變得更糟糕。總而言之,一直以來,瓊斯的生活過得枯燥無味、讓人垂頭喪氣。
  于是,在新年到來的那一天,瓊斯決定嘗試一種新的生活,讓一切從頭開始。首先,她要做的就是開始記日記,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記錄下來,讓自己感到變化的喜悅。漸漸地,瓊斯的日記成了一本最刺激、最浪漫、最瘋狂的書,裏面的內容從平時工作、周圍的好友到鍛煉、飲食、男人、性……瓊斯的生活也隨著她的日記翻開了嶄新的篇章,所有的東西都在翻天覆地地變化著,她開始意想不到地受到周圍人們的注目,其中也包括兩個和她發生感情的男人:一個是像小說人物一樣完美的丹尼爾?克裏弗(休?格蘭特);另一個是一身毛病但很真實的馬克?達西(科林?菲爾斯)。這兩個人的出現叫瓊斯又欣喜又發愁,她思前想後也拿不准自己該挑哪一個。看來,新的生活中依然有不少麻煩陪伴著瓊斯,不過她卻樂在其中呢。
  幕後制作
  本片根據英國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有濃厚的英國情結,是一部“英式電影”。影片的橋段其實很老套,但處理得有點新意。續集定于2004年推出,女主角芮妮?齊薇格再度爲角色增肥。(她主演第一集曾引起英國讀者的不滿,但結果證明,德州人能演好英國人。)
  也許你看到劇情介紹就已經猜到,《BJ單身日記》一片多半是一部根據小說改編的作品。的確,本片源自英國作家海倫?菲爾丁(Helen Fielding)的同名小說,該書曾一度風靡英國,是一部很暢銷的佳作。
  從幕後制作及拍攝等諸多方面看,本片都有著濃厚的英國情結,是一部地道的“英式電影”(爲什麽要加上引號呢?你往下看就明白了。)。首先,據作者菲爾德自己說,《BJ單身日記》中展開線索的手法和人物細節的描寫很多都是從簡?奧斯丁的作品中借鑒來的,因爲菲爾德本人是奧斯丁的忠實崇拜者,這顯然奠定了影片英國化的風格和基調。
  其次是片中的演員。休?格蘭特這個“英倫情人”就不用多說了,他那儒雅、深沈而不失幽默的紳士風度,簡直給任何一部他參演的影片都貼上了鮮明的“英國制造”標簽。而本片另外一位男主角科林?菲爾斯則是特別要提及的,他同休?格蘭特一樣,也是英國影壇數一數二的人物。前一段時間在英國BBC電視臺的熱門劇《傲慢與偏見》中,費爾斯扮演的男主角迷倒了一大片觀衆,其中也包括《BJ》一書的作者。菲爾丁直言不諱地說,她這本書中馬克?達西這個人就是爲費爾斯量身定做的,除了他本人以外,誰也演不好馬克?達西。再次,本片的外景拍攝全部是在《諾丁山》的外景地倫敦諾丁山地區完成的,該地那英倫風情畫似的景色不但爲影片倍添英國味,也是該片一大賣點。
  說到《諾丁山》,《BJ單身日記》一片還真跟它有頗幾分相似之處,或者,說《BJ》是《諾》的同胞姐妹也不爲過。因爲前者的編劇,就是曾寫過《諾丁山》及《憨豆先生》《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等片劇本的裏查德?科蒂斯。此外,本片同《諾丁山》一樣,都采用了“美國美女+英國俊男≈英國風格”的程式,這也是前文爲什麽要在“英式電影”上加引號的原因。
  女主角蕾妮?齊維格剛剛憑借《護士貝蒂》中的出色表演獲得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而且是角逐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大熱門之一。蕾妮是在擊敗了包括凱特?溫斯萊特、海倫娜?伯哈姆?卡特在內的英國知名女星而獲得這次演出機會的,據說原著作者菲爾丁對這個決定十分不滿,並以退出劇組表示抗議,媒體們也爲蕾妮這個德克薩斯美人是否能演出正兒八經的英國味而憂心忡忡。
  面對如此大的壓力,蕾妮當然不敢怠慢,爲說得一口正宗的倫敦腔,她早早地來到倫敦接受發音訓練,體驗當地生活,而爲在外形上接近角色,蕾妮不惜增肥10磅,大吃特吃花生醬三明治和披薩,爲此她還失去了當《哈潑斯》雜志封面女郎的機會。
  與其他人的觀點不同,和蕾妮演對手戲的休?格蘭特對她的表現十分看好,他表示:“蕾妮很有喜劇細胞也很聰明,她的英國口音也掌握得不錯,我相信我們會取得成功。”希望休的看法是正確的。
  精彩花絮
作者菲爾德本人是奧斯汀的忠實崇拜者。
在英國BBC電視臺的熱門劇《傲慢與偏見》中,費爾斯扮演的男主角迷倒了一大片觀衆。
單身日記這本書中,馬克?達西這個人就是爲費爾斯量身定做的。
影片的外景拍攝全部是在《諾丁山》的外景地倫敦諾丁山地區完成的,該地那英倫風情畫似的景色爲影片倍添英國味。
影片同《諾丁山》一樣,都采用了"美國美女+英國俊男=英國風格"的程式。
蕾妮在擊敗了衆多知名女星而獲得演出機會後,原著作者菲爾德對這個決定十分不滿,並以退出劇組表示抗議。
媒體爲蕾妮這個德克薩斯美人是否能演出正兒八經的英國味而憂心忡忡。
蕾妮爲說得一口正宗倫敦腔,早早地來到倫敦接受發音訓練,體驗當地生活。
爲在外形上接近角色,蕾妮不惜增肥10磅,大吃特吃花生醬三明治和比薩,爲此還失去了當《哈潑斯》雜志封面女郎的機會。
http://baike.baidu.com/view/223115.html?tp=0_01

BBC中文網記者 蘇平 英倫隨筆:《BJ單身日記》之隨想

有了孩子以後,看電影成了難得的享受。但是上星期,仍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去看剛剛公映的《BJ單身日記》續集:理性邊緣。
因為,喜歡電影的上集,喜歡小說的續集,因為,曾經有過布裏吉特一般的周末,整個晚上等著電話﹔還曾有過不僅沒有人打電話、連可能打電話來的人都沒有的周末。
英國是布裏吉特的故鄉,她"屢戰屢敗"的愛情生活、她的自我懷疑、她在事業上的掙紮、她的孤獨、她的體重、以至於她的內衣選擇,都曾經在一代英國女性心中引起共鳴。
"布裏吉特",也就成了當今英國單身女性的代名詞,"布裏吉特現象"不僅普通的英國人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地說長論短,還成了社會學家密切關注的一個話題。
電影中有不嫁之女,生活中自然也有不娶之男。現階段,英國單身男性的人數已經悄悄地勝出。婚嫁年齡段的英國人中,男性更有可能被"剩在貨架"上。
  敬而遠之  單身漢的數量超過了單身女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3年統計數字,30歲-39歲之間英國男性的總人數為390萬,其中被列為"單身"的有165萬。據統計,這一數字不僅創下了"單身漢"人數的最高紀錄,僅僅與上一年相比,就增加了50多萬。
而同一年齡段的女性人口總數雖與男性大致相當,但被列為"單身"的只有127萬。也就是說,在婚嫁年齡段的英國人當中,單身漢的總數要比單身女多出40來萬。
對"布裏吉特"們來說,這個數字或許能帶來稍稍的安慰和希冀。但是,開始選購婚紗仍然顯得為時過早。
因為,自從1970年代以來,英國單身家庭的數量急劇增加。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的結果,在英格蘭和威爾士,30%的家庭單位為單身家庭,僅僅與10年前相比,就已經增加了26%。
2001年,英國舉行婚禮的總數下降到了1897年以來的最低點(國家統計局數字)!
顯然,今天英國的布裏吉特和本傑明們,對婚姻是敬而遠之。
  信任危機
男婚女嫁,原本是自然而然的平常事。當今社會,競爭激烈、步調快捷,人們更需要有伴侶的傾聽、互助。
單身女性的偶像布裏吉特也不例外。影片中,布裏吉特在和男友馬克交往幾個星期後,走在倫敦的皮卡德利廣場,浮想聯翩。但是,布裏吉特不是在路邊商店的玻璃窗中審視自己的大腿和小腹,也不是在為自己即將失去的獨立和自由而擔心。布裏吉特幻想的,仍然是每一個女孩子都曾經有過的夢想:潔白的婚紗!
但是,社會學家普遍認為,也正是因為現代生活的繁忙和競爭的激烈,才使得人們沒有時間結交異性,沒有精力培育愛情。
一個在電視行業就職、事業頗為有成的女友說,現代人獨身,還與當今社會普遍的信任危機有很大關係。 
  布裏吉特成了單身女性的代名詞
布裏吉特不再相信本傑明能夠信守白頭偕老的諾言﹔本傑明不相信布裏吉特能夠忘我地相夫教子。因此,布裏吉特們只好繼續攀爬事業的階梯,為自己掙飯票、攢退休金﹔本傑明們則繼續去酒吧、球場消磨時光或是投身於自己的事業和愛好。至少,不做任何承諾,也就不會有失意的痛苦。
  指手畫腳
單身生活如此普遍,英國又是一個如此崇尚個人選擇的國家。單身,本應該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得到社會主流的承認。但現狀是,布裏吉特和本傑明們仍然頻繁地成為保守勢力攻擊的對象。
每每聽到單身二字,仍會有不少人嘖嘖嘴、搖搖頭,抱怨現在的年輕人,不願犧牲事業,不願放棄自由,不願為家庭、為社會作貢獻……彷彿,單身,成了一大部分社會問題的根源。
每每讀到此類評論,聯想自己單身時的感受,我最想說的一句話總是,單身的人,已然沒有了傾聽自己心中酸甜苦辣的伴侶,最不需要的便是別人的指手畫腳。
就我個人而言,二十幾歲時,單身充滿了樂趣,有自由、有朋友、有刺激,就連失戀,都可以被稱作"人生的體驗"。那時,單身曾經是當然的選擇。
問題是,習慣了一人世界之後,很難再妥協、讓步,更難接受那些如自己一般單身久了的異性。後來,單身,就成了一個無奈的選擇。
結婚已經四十多年的公公婆婆回憶自己的一生時說,二十多歲時,收到的最多的請柬是婚禮﹔三十幾歲,最多的請柬是孩子的受洗﹔六十來歲時,是下一代人的婚禮﹔再往後,就是葬禮了。
一個人去喝喜酒,尚可與伴郎或伴娘套詞,一個人去喝百日酒,尚可自我解嘲。但一個人去參加葬禮,在我想像中,應該沒有多少樂趣。
一人世界,既沒有羈絆、也沒有拖累﹔兩人世界,必然有一定的妥協﹔三人世界,必須作出更多的犧牲。選擇的權利,應該在每個人自己手中。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030000/newsid_4033100/4033137.stm

WC看看:有性生活的BJ單身日記──《250天倫敦應召日記》

要說這本書是「慾望城市」的a.倫敦、b.變種版也可以,「慾望城市」影集不就是葷素不忌嗎?各種愛的關係性的遊戲,攤在四人陽光下討論。
但是我更覺得《250天倫敦應召日記》可以說是一本「有性生活的BJ,的單身日記」,因為大學畢業的Bella就是這麼一個渴望愛情的年輕女子,她的生活同樣有著失戀、有新約會、有朋友的支持、她在孤獨的時候會重讀莒哈斯的《情人》、會跟母親出去shopping、還有一位號稱「社交天線遲鈍得蔚為傳奇」的父親。就跟我們任何一人一樣平常。
只是,她那部份跟陌生人的性生活,都沒有性高潮(所以不必羨慕);真正的性高潮還是跟自己喜愛的人,而且,免費的。
如果看宮部美幸的《火車》學習到卡奴的心理,看「The Sopranos」了解現代黑道的演變,那麼本書則提供一窺關於妓女這行業(所謂的「一窺」就是,依前所述,這部分生活不是本書的百分百,不過大開眼界的範疇不少)。
Bella理解「這工作是個客服性質,不是自我實現的史詩旅程。」
從客戶的角度來說「他們付錢是買他們的高潮,不是我的。有不少顧客根本沒達到高潮。有時候他們要的只是人與人的接觸……」,從Bella的角度來說,「不必為了怕他們再也不跟妳聯絡而讓他們達高潮,沒有這種壓力的感覺棒極了。」同理,由於不太可能會再相見,因此客人可以問那種平常會使他立刻被趕出去的問題,Bella反而也比較能誠實回答。當然,碰到徒手可以用七種方法殺死你的悍警在臥室裡只想扮小貓咪,Bella也要鎮靜的對待,以她的專業來說,這並不是大挑戰。
在倫敦,應召女郎是要納稅的,Bella還提到一些行規,包括如何保障人身安全,堅持安全性行為。Bella可以自己提出休假、要不要接生意(當然如果老是婉拒某位忠貞人士指明,對於長遠經營的角度也是有點後遺症),在應召出來後必須撥電話給經紀人報平安,必要時會報警或附近的保鏢會衝進去救人。交通工具為什麼多是計程車?因為對於例如只有60分鐘空檔的客人來說,很難用交通阻塞來解釋過去吧?成語有說春宵一刻值千金耶。
聽說有媒體好奇為臺灣引進這書會對於社會風氣有什麼影響?真是愛說笑了,如果大部分的人不會因為電視新聞的白目播出而效法自殺或殺人,那麼同樣的獨立思考能力也會在此發酵;如果一點都不相信我們有獨立思考能力,那麼這些電視新聞應該通通都根本禁播吧?
http://db.books.com.tw/activity/cris/WCSEESEE/14.htm

另參本館《250天倫敦應召日記》 《12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援助交際》《臺灣藝妲風華》
《藝伎回憶錄》<外遇VS娼妓社會學>性交易公民會議《索多瑪120天》

《250天倫敦應召日記》

  套段網上有人讀《女教授應召實錄》(大塊文化,2004)的心得:「我很難想像,為什麼一個大學教授會去作應召女郎,所以我很認真的看下去,一口氣把這本書看完。即使到現在我還懷疑這是真的,還是小說呢?不知道是不是我太保守?我還是不太能夠接受,這位教授的開放作風。」
http://blog.sina.com.tw/jojojo/article.php?pbgid=2603&entryid=12443
  我也很懷疑作者Belle在《250天倫敦應召日記》(圓神,2006)書折頁的以下所言,Belle de Jour部落格常見問答集錦:
1.我真的是一個應召女孩,而不是某個捏造部落格的無聊記者。我沒那麼聰明。如果要改行「全心全意」投入寫作的話,我也挺樂意的,不過我可能缺乏耐心。
2.我的部落格並非應召營業專用,純粹寫寫日記,抒發心情而已。
3.我不會提供照片。因為我的工作需要透過經紀仲介,我不想造成他們的困擾。
4.順帶一提,我都有繳稅。賣淫在倫敦是合法的職業。
5..我出生成長的家庭很正常,也幾乎每天都和父母保持聯絡。他們都知道我從事的是「成人娛樂業」,我們都心照不宣。
  唉啊!都已後現代了,還扯啥真假,書商不是將《250天倫敦應召日記》編號「當代文學042」了嘛!
  原來是「情色文學」,難怪Belle會序言:
  「那段(倫敦求職)日子,手淫是每天唯一的精彩大事。我想像自己受雇成為一家文具廠商的測試工程師,工作內容是拿大鋼夾夾滿我的大腿內側,讓人猛幹我一番。或者擔任某個主宰女王的個人助理,用鍊子拴在她的辦公桌上,讓另一個被假陽具插著的奴隸又啃又舔。或者飄浮在一處剝奪感官知覺的密室,許多看不見的手又捏又扯我的皮膚,動作起初輕柔,繼之疼痛。…不久,我接到一個透過朋友N認識的人傳來的簡訊…第一次見面時,我以為我高攀不起,但她一轉過身去,N就又是悄悄話又是狂比手勢,表示她很猛而且也喜歡女人。這麼說吧,我當場內褲裡就做水災了。那則簡訊我保留了好幾個星期,想像力愈來愈一發不可收拾,沒多久她便成了我夜間幻想中身穿乳膠衣的地獄悍婦上司。我夢裡那些蕩婦和花癡辦公室職員開始有了面孔,每一張都是她的臉。我回覆簡訊,她幾乎立刻就打電話來,約我和她及她的新男人下週共進晚餐…狹小包廂中雙雙對對交談的聲音,與汩汩流洩的背景音樂交織。…門每次打開,都透進一陣沁寒秋風和枯葉氣味。他倆到了。我們那桌在角落,遠離餐廳人員的注目範圍,我被安排坐在兩人中間。她談著藝廊和運動,他則往我的針織衫領口裡瞄。我感覺他一手緩緩摸上我右膝,這時她穿著絲襪的腳也開始沿著我的褲腿往上滑。啊!他們要的是這個,我想,而我不是一直都心知肚明嗎?他們年長,作風開放,長相正點。沒有什麼好理由不跟他們來一炮。我照他們的口味點菜:多奶油的豐盛菜色。蘑菇義式燴飯,濃稠得幾乎無法從淺盤上挖起,黏得只有用牙才能讓它與湯匙分離。魚頭還在的魚,用熟透的呆滯眼睛瞪著我們。她舔手指,我感覺這是刻意的動作,而非不懂用餐禮儀。…男人一手拿甜點餵女友,另一手緊握我的手,我手指則在她大腿間蠕動。她輕易就達到高潮,幾乎沒有出聲。我的唇輕輕摩挲她的頸。「好極了。」他喃喃說道。「現在再來一次。」於是我再來一次。飯後我們離開餐廳,她開車,他要我脫光上衣坐在前座。前往她家的短短路程中,他從後座握住我的乳房,捏我的乳頭。我光著上身下車進屋,然後他們要我跪下。她進入臥室,他則教我一些基本的服從課程:維持不舒服的姿勢;維持不舒服的姿勢拿重物;維持不舒服的姿勢拿重物,嘴裡含著他的老二。她拿著蠟燭和鞭子回來。雖然以前也曾有人把熱蠟和馬鞭用在我身上,但這次是個新經驗,我雙腿高舉在空中,點燃的蠟燭插進我身體,燭淚滴落在我軀幹。兩小時後,他進入她,像我性幻想中的主宰者一樣用老二將她推向我,她的臉埋進我陰部。我們穿衣,她沖澡。他送我出門叫計程車,手挽著手,在陌生人看來,我們可能像一對感情融洽的父女。「你的女人真了不得。」我說。「只要她快樂,我在所不惜。」他說。…我腦海裡計算一番──該交的房租,一個月的天數,今晚出遊的淨利。我以為我應該感到悔憾或驚訝,因為被人付錢利用。但感覺不是這樣。他們玩得很開心,而對一對有錢男女來說,晚餐和計程車的費用根本算不了什麼。而且老實說,我也不是完全沒享受到。…販賣性愛的念頭逐漸化膿,愈漲愈大。…每次求職遭拒,每次面試失敗,那化膿的念頭就竊竊私語、一再發癢。我無法不去回想,回想半夜坐在計程車後座、酣暢淋漓筋疲力盡的感覺。我做得來。我一定要嘗試看看。決定做這一行不久,我便開始寫日記……」
可惜整本書就這段比較有點「情色文學」味,論文字魅力遠不如前評蕯德的《索多瑪120天》,論腥味又不如網上色情(文學),還不如讀前評《12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或《女教授應召實錄》。

《BJ單身日記》與全球流行文化  

  壹、前言
  就像大部分的Hollywood商品一樣,電影《BJ單身日記》不僅透過戲院在全球各地上映,替廠商累積資本,更透過家庭錄像帶(Home video)市場,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本篇論文嘗試分析電影《BJ單身日記II: 男人禍水》(Bridget Jones II: The Edge of Reason)作爲一個行銷全球的文化商品,經由故事題材(subject matter)與內容(contents)以及電影卡司(cast)所呈現的文化符碼,在跨越時空藩籬與文化疆界的同時,形塑了什麽樣文化全球化的景觀。換言之,電影BJ所代表的文化再現,對于我們思考文化全球化的現象,是否可以提供一些例證來檢視全球化帶來的課題。
  貳、BJ與全球化
  當我們想要用BJ來談文化全球化時,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是BJ具有哪些特質,可以放在全球化的脈絡來看待。首先,顯而易見的是所有的好萊塢(Hollywood)電影幾乎都會行銷全球市場,2 而BJ第一集的成功,便預先造就了第二集的必然市場。以臺灣的百視達(Blockbuster)家庭錄像帶出租店爲例,BJ第二集就成爲2005年四月與五月份該出租上市的首要促銷影帶。因此就票房而言,在全球各地的成功,BJ作爲一個文化商品,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觀衆對BJ的消費,至少可以讓我們大膽假設下列兩點。第一,BJ是一個受到全球消費者歡迎的商品,因此對于BJ所呈現的主題與內容勢必有一定程度的認同;第二,全球電影觀衆在消費BJ的同時,可能內化了某些透過電影所呈現的文化符碼。事實上,像BJ這種票房成功的電影所傳達的文化再現,在某種程度來說,可能已經成爲某些觀衆感官經驗(特別是視覺)的指針, BJ的全球市場占有率,更強化了這些經驗指針的全球化趨勢。
  然而,BJ與文化全球化的鏈接並不單純地表現在票房的成就上。從BJ的制作、卡司的選擇以及主題與內容的呈現上,我們似乎看到許多跨國的元素雜揉在其中。BJ其實是同名小說改篇成的電影,小說的內容與背景其實是很在地的(localized)英國色彩,其中最明顯的部分包括小說中的主人翁布莉琪(Bridget Jones)與其它主要角色的刻畫。另外小說原著作者海倫費爾汀(Helen Fielding)刻意以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經典小說《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爲互文(intertextuality)的對象,更彰顯其文化傳統。然而,就我們一般的認知而言,奧斯汀可能是全世界最廣爲熟知的英國小說家之一,在她的多部作品中《傲慢與偏見》數度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 因此,我們可以說BJ事實上早已透過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讓敘事與文化全球化接軌了。 令人好奇的是,這樣具有傳統英國色彩的故事,卻由一位美國女星操著英式英文擔綱演出。7 小說作者費爾汀曾表示:寫BJ純粹只是爲了娛樂大衆, 但電影中所攙雜的不同文化元素,撞擊出的複雜性可能是作者難以預料的。
  此外,在女主角布莉琪的愛情故事中,有兩個特點可透過全球化的框架來思考。第一,在電影中女性身材似乎與愛情有緊密關聯,芮妮齊薇格(Reneé Zellweger)爲了演出BJ第二集而增胖,以符合故事中女主角的特質與劇情發展,此乃反映出飲食與節食(diet)議題是全球消費文化的重要一環。第二,布莉琪在情傷之余,被派到東南亞當旅遊記者,一連串劇情發展包括在東南亞被嫁禍走私毒品而成階下囚,並在獄中與其它囚友形成一種近乎姊妹情誼(sisterhood),高唱瑪丹娜的成名曲「宛如處女」(Like a Virgin),以及人權律師男友(Mark Darcy)的營救。我認爲這些跨國與跨文化的想象與再現以及人權律師的角色使得BJ不能被當作純粹的娛樂看待,而必須把全片放在文化全球化的流動中來分析。以下我將討論BJ在全球化的框架下所展現的幾個重要的文化議題。
  參、兩性關系與全球流行文化
  Simon During曾在一九九七年發表一篇探討全球流行文化(the global popular)的文章提到,雖然浪漫愛情故事(romances)在許多文化都受到歡迎,但卻沒有一個以浪漫愛情故事爲主軸而在全球都受到歡迎的女性電影(women’s cinema),反而是男性的身體(male bodies)與特效(special effects)成爲全球電影市場主流的兩大特點。 時至今日,這兩大特點或許以不同的變形充斥好萊塢電影工業,但今天我們用BJII來重新檢視During先前所做的觀察,是否可以把「浪漫愛情故事」、「女性」與「全球流行文化」做某一個程度的連結,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文化全球化的某些趨勢。
  電影BJ應該可以歸類成浪漫愛情喜劇(romantic comedies),整個愛情故事的三角習題是整出戲與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最明顯的互文關系。在《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班奈特(Elizabeth Bennett)聽信了威肯先生(Mr. Wickham)對達西先生(Mr. Darcy)的不實指控,産生對達西的偏見。類似的關系也被運用在BJ的故事中,電影BJI中布莉琪的上司丹尼爾克立佛(Daniel Cleaver)是個花花公子,謊稱馬克達西(Mark Darcy)橫刀奪愛,事實上是丹尼爾誘拐馬克的日本藉的妻子讓他戴了綠帽。
  這樣的一種三角習題原本可能再普通也不過了,可是當BJ和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産生互文關系時,原本普通的愛情故事可能召喚出某種「在地性」(locality),透過電影工業的許多操作,與全球化的機制進行結合。就BJ來說,與《傲慢與偏見》的互文關系,使得BJ的愛情遙指十九世紀初的英國,因此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現代英國社會的男女關系,而是愛情與階級,以及愛情與女性意識的問題。
  在《傲慢與偏見》中,我們看到「門當戶對」是十九世紀初英國社會成就婚姻的最高指導原則,達西先生向伊麗莎白求婚的那一幕,他說出爲情所困而進退維谷的原因在于兩家的門第懸殊,而他又無法克制對伊麗莎白的愛慕。雖然伊麗莎白在小說中很有骨氣地拒絕他的求婚,但在諸多誤會澄清後,伊麗莎白姐姐珍(Jane)問起她什麽時候開始喜歡達西先生,伊麗莎白半開玩笑地表示,或許是在她參觀過達西先生的莊園Pemberley之後。雖說誤會冰釋讓伊麗莎白重新接受達西先生,但故事的發展在某種程度而言,伊麗莎白終究是附和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受到物質條件的收編,並肯定婚姻是女人最終的救贖。
  同樣地布莉琪在BJ片中似乎和伊麗莎白一樣有勇氣,她到馬克住處表達她對兩人之間情感的不滿,且主動要求斬情絲。這樣具有女性自覺意識的舉動並沒有延續太久,在布莉琪因爲被栽贓夾帶毒品而受到牢獄之災的那一幕,當所有的受刑人都宣稱自己是受暴婦女時,布莉琪想不出任何受虐具體事證,只好附和他人故事,杜撰自己受虐情事。這樣的劇情安排,表面上似乎要激起某種女性意識,但布莉琪似乎在承認自己的無知與幼稚,就像在《傲慢與偏見》中班奈特一家因爲小女兒麗笛雅(Lydia)與威肯先生私奔,名譽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時,伊麗莎白只能責怪自己沒能及時阻止,而達西先生則成爲最終的救贖者;一如在電影BJ中,人權律師男友馬克成爲布莉琪的救星一樣。
  小說《傲慢與偏見》中的女性自主意識主要是表現在伊麗莎白身上,她代表一個獨立個體,力行婚姻平等的價值觀,尤其當達西先生的姑媽以貴族與富豪的姿態反對她與達西之間的婚約時,她以不卑不亢的姿態說:「達西是個紳士,而我是紳士的女兒,就這點來說我們是旗鼓相當的。」(He’s a gentleman; I am a gentleman’s daughter; so far we are equal.11);反觀在BJII中,布莉琪與其它受虐婦女同在泰國監獄(Women’s Correction Institute)的場景,似乎把女性議題放在跨國的尺度來看待,關注的不只是個人的愛情或婚姻問題,透過控訴男人對女人的施暴與高唱瑪丹娜的成名曲「宛如處女」(Like a Virgin),形成一種跨國姊妹情誼(transnational sisterhood),尤其當馬克以人權律師的姿態奇迹式的解救布莉琪時,似乎在告訴我們女性議題是屬于基本人權的範疇。
  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的是在這種跨國女性議題的再現背後,所透露不同文化間的同與異。首先,我們從瑪丹娜的暢銷單曲「宛如處女」來看,瑪丹娜是八○年代許多女性主義探討的對象,她的內衣外穿與歌詞中性自主意識充分反映出女性主義發展階段中,強調女性情欲的部分。因此,當「宛如處女」在獄中引起全面的回響時,似乎強調的是女人對情欲自主的共同目標。只是這種的跨國女性情誼似乎有兩點值得商榷。在BJII中布莉琪試著糾正其它人,告訴他們「宛如處女」的正確歌詞爲:「宛如處女第一次受到愛撫」(Like a virgin, touched for the very first time.),並且說「如果你們要唱,就要把它唱好」(If you’re going to do it, you really have to do it properly.),這樣的說法隱含著女性主義有其位階(hierarchy),第三世界者應該要追隨第一世界所設立的典範。第二,「宛如處女」的歌詞中唱到:「宛如處女第一次受到愛撫」,對于女性情欲的描寫有其革命性的貢獻,然而我們不禁要懷疑「宛如處女第一次受到愛撫」,其實相當程度是服膺于父權主義的意識形態,「宛如處女」似乎比較容易激起的是男人對女人欲望,因爲它比較符合父權主義中處女情結的期待。
  在BJII中布莉琪做爲一個白人女性,被囚禁在第三世界擁擠而衛生不佳的監獄中,其對比是十分明顯的。當布莉琪與其它囚友一同數落男人的不是時,我們看到的是第一世界(布莉琪)與第三世界女性(其它囚友)所遭遇的不同問題。很明顯地,在BJII中第三世界的婦女其實是連基本人權都沒有受到保障,普遍遭受父權社會的各種暴力。對來自英國的布莉琪來說,她並無法以受虐者姿態自圓其說,兩性平權對她似乎已不是問題,她所面臨的問題其實是兩性關系的經營。然而,透過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女性問題的?置,電影的再現似乎有意批評第一世界女性主義只是無病呻吟,就向布莉琪一樣,純粹是鬧脾氣罷了。因爲相較于其它人遭受暴力、被毒品控制與被迫賣淫,布莉琪根本無法自圓其說馬克到底哪裏對不起她。
  綜觀布莉琪在泰國監獄所再現的性別議題,基本上都是以第一世界的眼光來看待女性,第一世界的女性主義幽靈不斷地盤旋在第三世界之上,因此當布莉琪平反後,像是一個慈善家施惠于第三世界,獻給泰國監獄姊妹們的禮物是充滿第一世界意識形態的産品,包括兩性關系的書--男女大不同(Men Are from Mars)、魔術胸罩與巧克力,輔以瑪丹娜的另外一首歌誦物質主義的歌「拜金女孩」(Material Girl)做爲背景,資本主義的價值觀溢于言表。
  肆、在地化與全球化的連結:身體拜物
  BJ的愛情故事除了和《傲慢與偏見》産生互文關系外,那也是一個屬于熟男熟女的故事,故事男女主角不管是從年齡或外表來看都是屬于比較世故(sophisticated)的成人世界,這一點和強調傳統的英國社會或文化給人的刻版印象似乎是吻合的。如果說世故的表現是屬于英倫文化的獨特性(cultural specificity)之一,或者說反映了一定程度的在地性(locality),那麽這個屬于熟男熟女的故事,是如何呈現它的現代性,而流通于全球?
  一、女體與拜物
  故事中女主角布莉琪對身材的描繪,似乎與兩性關系有密切的連動性;而在戲外主演布莉琪的齊薇格的增重與減肥也都成爲媒體報導的焦點。對于女性身體的一種強烈的關注(obsession),似乎都環繞在飲食/節食(diet)的議題上,如果說資本主義是經濟全球化推波助瀾的幕後黑手,那麽「飲食/節食(diet)」的議題其實是資本主義社會強調消費所伴隨而來「過剩」的問題。資本主義社會創造各種不同商品,並鼓勵消費,以創造更高的利潤、累積資本。節食的問題,或許是基于健康的因素,或許是爲了美麗的要求,但也意味著食物的過剩。當西方流行工業透過媒體形塑「苗條」成爲美麗的重要指針,「節食」(diet)便成爲資本主義創造商品的重要言說,而這個言說似乎又集中在女性的身體上,女性宛如成爲「苗條暴政」(“Tyranny of Slenderness”)的最大受害者。簡單的來說,BJ電影中對女性身體再現的符碼乃結合了性別、愛情、資本主義、商品與消費的互動。
  事實上,商品拜物(commodity fetishism)早已是資本主義行銷商品的慣用技倆,像是情人節要送紅色玫瑰花,因爲它代表愛情,若送一朵玫瑰花則表示「一心一意」;若想要愛情長長久久,則最好送九十九朵。許多人開名車或是穿名牌服飾,其實消費的最大動力都是來自于這些商品背後的文化符號,我們必須要區別「表面」(appearance)與「本質(實際的社會關系)」(essence (real social relations))的關系,以洞悉商品拜物背後的符號流動。當商品拜物隨著時代的變動,不斷地推陳出新,全球化時代文化商品的流動所牽動的因素更加的複雜。Arjun Appadurai在討論全球化的現象時,提出了五種景觀的改變,包括族群、財金、媒體、科技與意識形態。事實上,這樣的分類僅是幫助我們理解全球化流動中的幾個主要的面向,很多時候我們很難截然劃分或歸類,原因在于這五種景觀的變動可能是互相影響且錯綜複雜的。以BJ爲例,這五種流動可能在電影制作過程、電影的情節以及電影作爲一種商品的行銷中産生各種不同的影響。
  在全球化的趨勢中,雖然影響層面很廣,各方角力也極其複雜,但對于文化理論家而言,有一個共同的隱憂,即全球同質化(homogenization)的問題。19當BJ透過一個愛情故事,包裝了現代女性的商品拜物,是否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文化同質化的問題?我們如要何解讀BJ,以尋找「抗拒」(resistance)同質化的可能性?以BJ作者而言,她似乎想要透過一個豐腴的軀體加上討喜的個性,試圖顛覆世俗美女的標准,尤其當馬克在BJI對布莉琪說我就喜歡你本來的樣子(I like you, very much. Just as you are.),言下之意即「毋需仰賴其它外物矯飾,我就喜歡真正的你」,頓時布莉琪受到莫大的鼓舞。然而當「苗條」已成爲某種美麗的准則,馬克對布莉琪的肯定是否可以讓女性從「苗條」的桎梏中解放?
  Susan Bordo在討論八○年代美國社會有關于苗條的論述時指出,伴隨著苗條典型(slenderness ideal)背後潛藏著「心理的恐慌」(psychic anxieties)與「道德評價」(moral valuations)。事實上,這兩者正是BJ中布莉琪在兩性關系上最大的問題,同時也是BJ(特別是BJII)做爲浪漫喜劇最大的笑點來源。我們發現在電影中布莉琪對愛情的不安全感很多都來自于對身材的缺乏信心,當三姑六婆一再地警告她馬克身邊的秘書是個身材姣好的長腿姐姐時,她也不由地心生猜忌。從電影的再現中,我們看到的是以愛情爲名,而環繞在女性身體的言說,布莉琪的自信所要彰顯的女性自主意識,試圖從三姑六婆所呈現的社會刻版中殺出重圍。長腿姐姐對布莉琪的威脅,放在資本主義商品敗物的框架來看,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服裝模特兒高挑身材與服飾塑造成的一種完美形象。于是當布莉琪受邀參加男友律師公會的大型宴會時,爲了與想象中的情敵一較長短,足蹬高跟鞋、身穿緊身晚禮服並把自己的頭發弄高,企圖吻合高挑苗條的社會期待,結果卻讓自己出糗。這樣的劇情安排一方面是爲彰顯布莉琪爲了取悅男友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則是爲了鋪陳劇情中的笑點(comical touches)。
  然而,這種笑點其實有兩種功能,其一是反諷布莉琪爲了取悅男友和大部分的人一樣地拜物,勉強自己去接受「苗條」價值觀,就像故事中布莉琪將自己包裹在過于合身的禮服一樣格格不入;當布莉琪拜物之余,所呈現的效果竟只是東施效顰,她的困窘反而再一次地強化電影觀衆對商品拜物的情結,因爲整個電影所透露出的訊息似乎是要觀衆把布莉琪的弄巧成拙當成笑柄看待。體重過重常被認爲是性格的缺點或「缺乏意志力」(lack of will),在BJII中布莉琪在律師公會的晚宴上被安排與老賈(Giles Benwick)坐在一起,老賈是一個胖子,老婆剛和別人跑了。老賈甚至認爲布莉琪和他是同類—凡夫俗子。如此的並置與老賈是個「失敗者」(loser)的聯想,充分反映出「體重」變成一種道德評價的事實。這樣的安排背後有一套明確的道德價值批判,即布莉琪因爲違背社會所建立的「苗條」價值觀,而必須付出代價。
  當節食、苗條曲線與外在的修飾形成一套互相關聯的論述時,商品拜物于是找到一種完美的共犯結構,提供給女性與社會大衆一套想象與認識女性身體的標准。無疑地在整個「苗條」價值觀所牽動的商品拜物中,女性是最大的受害者。事實上這種宰制女性身體的價值觀並非新鮮事,過去西方社會要求女性束細腰、穿蓬蓬裙與古代中國女人纏小腳等皆有異曲同工之效。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拜物情結不僅存在于電影的再現中,而且也透過媒體報導芮妮‧齊薇格的增重與減肥的訊息,不斷地讓一般大衆溫習「苗條」的價值觀。齊薇格的女性身體在整個電影再現與電影宣傳中,事實上是閱聽大衆拜物的對象(fetishized by the public)。當齊薇格飾演微胖體型的布莉琪,仍然可以贏得大帥哥馬克的青睞,我們似乎看到解放女性身體枷鎖的可能性。可是對照戲外的齊薇格,在電影上檔期間恢複苗條身材到各處宣傳的狀況,我們不得不說:當女性似乎有機會從苗條與節食的論述跳脫開來看待自我的身體,齊薇格下戲後逐漸恢複的苗條身材,透過明星角色的「瘦身代言」,反而更容易將女性身體化約成一種商品拜物。
  二、男體與拜物
  事實上,在BJ中不僅女性的身體成爲拜物的客體(fetishized object),男性的身體亦然。兩位男主角休葛蘭(Hugh Grant)與哥林弗司(Colin Firth)的身體似乎以不同方式成爲拜物的客體。在BJ中飾演丹尼爾的角色呼應的是《傲慢與偏見》中的浪子情聖威肯先生(George Wickham),然而花花公子的指涉並不純粹來自BJ與《傲慢與偏見》的互文關系,而可能來自于休葛蘭曾經鬧過的性醜聞,電影BJII中休葛蘭利用異國情調想誘騙BJ重修舊好,卻被一位人妖妓女所破壞。這樣劇本安排很難令人不把休葛蘭戲裏戲外的角色與事件做聯想,當電影BJ做爲一個商品,我們似乎很難排除休葛蘭的身體或者形象早在選角(cast)時就已經預設其成爲拜物客體的可能性。
  至于哥林弗司所飾演的馬克達西之所以成爲拜物對象,所牽涉的因素很多。首先,我們必須從BJ和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之互文關系談起。在一九九五年英國廣播公司(BBC)重新將小說《傲慢與偏見》制作成電視節目,根據導演的說法是要把一部暢銷小說變成一出暢銷的電視劇(turn a popular novel into a popular television)23。最值得一提的是這出戲把達西先生(Mr. Darcy)與哥林弗司(Colin Firth)幾乎化成等號,弗司成爲女性影迷心中達西先生的化身。根據弗司接受訪問時他也表示,當大家談到《傲慢與偏見》時,常常提及的是他的名字哥林˙弗司而非達西先生(Mr. Darcy)24。這一點我們在BJ小說作者的創作中得到印證,布莉琪被描寫成因爲達西先生的角色而迷戀哥林弗司。在此我們看到的是不同媒體的再現,所産生的文化符碼之間複雜而多重的互相指涉。
  當海倫費爾汀(Helen Fielding)作爲一個作家,把演員寫進小說中,而這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並找來該演員擔綱演出,我們不禁要問:在虛實之間,費爾汀所描寫的馬克達西是誰?當弗司被當成達西先生的化身,而成爲影迷關注的焦點,所透露出的意涵爲何?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還是應該從BJ與《傲慢與偏見》的互文性來談。在英國廣播公司一九九五年制作的《傲慢與偏見》中,有兩幕戲是小說沒有的,其一是達西先生出浴並由下人服侍穿上浴袍,然後凝視窗外逗弄狗兒的伊麗莎白;另一段則是Mr. Darcy回到莊園時退卻外衣在池塘遊泳。當達西出浴以近乎偷窺的方式看著伊麗莎白,達西穿著浴袍的性暗示,讓觀衆看到的不只是「男人」對「女人」的觀看,也可能是「女人」看「男人」,因爲透過鏡頭,女性觀衆可能與伊麗莎白形成某種認同,即下意識地想象自己成爲灰姑娘受到王子的關愛。至于達西在池塘遊泳的那一幕,是發生在女主角偕舅父與舅媽遊覽Derbyshire時順道造訪達西先生的莊園Pimberley,而達西先生提早一天返家與伊麗莎白不期而遇。除了洗禮(baptism)與重生(rebirth)的意象,暗示達西與伊麗莎白可能重新修好之外,我們發現「出浴」與「遊泳」的重點全放在男性的身體上做文章,飾演達西的哥林弗司,很明顯地在影片的再現中成爲拜物的對象(fetishized object)。
  當男性身體成爲被觀看的對象與女體被觀看是否有何差異?Marita Stugrken與Lisa Cartwright在探討男人與女人成爲凝視的對象說:「觀看者與被觀看者的欲望之間,處于一種權力的關系」(87)。雖然「男人」與「女人」都可能成爲被窺視的對象,但其中仍有性別的差異;男人即使成爲觀看的對象,往往會透過動態或者直視的方式拒絕被客體化(objectified),反觀當女性成爲被觀看對象時通常是靜止而被動的。在BJ中布莉琪成爲一個被觀看的對象,只能不斷努力卻徒勞無功地迎合苗條的論述,我們似乎看不到布莉琪有任何抗拒的可能性。相較于弗斯成爲女性觀看的對象,我們看到的是透過布莉琪投以愛慕的眼光,隨著客體來移動。如此觀看與被看的主客體之間似乎進行一種權力易位,被觀看者反而處于主導地位。
  如果說弗司的身體在飾演達西先生時被當成拜物的對象(fetishized object),那麽當弗司被當成達西先生的化身,而被網羅至BJ的卡司(cast)之中,其身體是否一樣成爲拜物的對象,而其關聯性爲何?在BJ中就身體成爲拜物對象的程度而言,齊薇格的身體當然是主要的目標,但很多時候我們透過布莉琪的眼光,將馬克的身體當成拜物客體。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電影開始不久的床戲中,布莉琪醒來看著馬克的內褲,而且不斷地凝視他的身體,對于自己有這樣的男友感到無比幸福。布莉琪對馬克的愛戀似乎就像一位影迷對偶像的崇拜。可是因爲BJ與BBC的《傲慢與偏見》之間的關系,我們其實很難說書/影迷迷戀的是哥林弗司或者是達西先生,或者是兩者的混合。
  在全球化的情境下,當BJ成爲全球化商品時,影片所販賣的不只是一個愛情故事,而是把商品與文化做相當程度的結合,《傲慢與偏見》先是以小說的型態爲世人所熟知,然後透過影音媒體的重制,被制作成電視劇,接著又透過通俗小說家將故事放在當代的情境下寫成BJ,延續《傲慢與偏見》的故事,最後又將通俗小說BJ變成行銷全球的娛樂電影。我們不禁要問:《傲慢與偏見》的達西先生有何魅力,爲何一再地以不同形式被重制(reproduced)?這個脈絡讓我們不得不從小說《傲慢與偏見》中達西先生(Mr. Darcy)來解讀哥林弗司(Colin Firth)成爲達西先生的最佳代言人,是否有何深層的社會結構使然?
  在英國人們笑稱,如果有人在小酒館呼喊一聲「達西先生」,男性或許沒什麽反應,但女性十之八九會回頭一探。依我之見,對許多影迷來說,哥林˙弗司化身成的達西先生之所以成爲拜物客體,其最大的吸引力是一種懷舊(nostalgia)的想象,一方面表現于中産階級對貴族的想象與渴望,另一方面則表現在對婚姻的期待(特別是對女性而言)。工業革命以後,社會結構急遽地轉變,中産階級或許可以透過資本主義的各種手段,達到相當于過去貴族階級所擁有的物質成就(material success),但貴族階級所代表的社會符號可能是世襲的,中産階級難以僭越,因此使得達西先生的魅力所向披靡。
  至于對婚姻的期待,其實反映出的是某種兩性關系的刻版印象,在某個程度來說,《傲慢與偏見》是一個灰姑娘的故事,故事中雖然伊麗莎白與達西先生兩家的社會地位與財富懸殊,達西先生坦承自己的理性無法駕馭對伊麗莎白的愛慕而向她求婚,在幾經波折後伊麗莎白才與達西先生有情人終成眷屬。在《傲慢與偏見》中所描繪的英國社會,「階級」似乎是決定婚姻最重要的因素,達西先生不僅是青年才俊,既是富豪也是望族,能得到他的青睞其實是許多適婚女子的夢想,當我們看到他與出身中下階級的伊麗莎白可以譜出戀曲並以喜劇收場,這似乎在昭告世人麻雀也可以變鳳凰。相較于小說《傲慢與偏見》呈現的近乎烏托邦式的婚姻,BJ嘗試要以較貼近現實的方式再現目前兩性關系,可是布莉琪似乎一再地複制《傲慢與偏見》中班奈特姊妹的憂慮—找不到歸宿。因此,布莉琪與馬克決裂後最大的夢靨是孤家寡人終其一生。此外,當布莉琪從泰國監獄回到倫敦,得知馬克爲了營救她所做的一切,兩者關系峰回路轉,電影就在馬克可能向布莉琪求婚的那一幕結束,故事想要傳達婚姻終將成爲愛情最終的歸宿,已盡在不言中。
  伍、結論
  電影《BJ單身日記》第一集與第二集以描繪現代都會女子的愛情觀行銷全球,由于電影與原著小說所召喚的文化符碼極其複雜,我們看到兩組可以模擬的愛情關系—伊麗莎白(Elizabeth Bennett)vs.達西先生(Mr. Darcy)與布莉琪瓊斯(Bridget Jones)vs.馬克達西(Mark Darcy),透過不同時空、不同的媒體進行對話,當這些文化再現利用經濟全球化所提供的管道,跨越文化與國界間流通時,潛藏在都會愛情故事背後,可能有一連串的意識形態的運作。如果說電影是一種文化商品,當我們在消費電影《BJ單身日記》之余,是否把其中所呈現的當代文化景觀奉爲圭臬而不自覺。雖然好萊塢電影強占全球流行文化市場的現象是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但以批判的角度創造對話空間,或許可以替我們尋找更多抗拒的可能性。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170

另參本館《減肥當然難了》《裸女》《裸體有藝術?》《裸乳,男人的目光》《男根文化史》

慾望城市帶動BJ經濟>中國時報 2007.11.10  鍾玉玨

慾望城市風靡全球,影集本身帶動時尚工業,也帶動了所謂的【BJ式經濟】,所謂的【BJ式經濟】,即是由BJ單身日記所延展出來的辭,也就是說,單身女性族群所發展出來的經濟效益,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只在於說,女人的商品-就是商機所在!
  凱莉風蔓延 單身女逍遙全球
 以紐約都會單身女為背景的HBO電視影集《慾望城市》 (Sex and the City)在全球掀起時尚熱,標榜人格獨立、經濟自主、開放愛情觀的單身年輕女性(SYFs, Single Young Females),一路從紐約蔓延到北京乃至華沙,正形塑普世的「女性新秩序」。
 慾望城市女主角凱莉並未隨本片下檔而銷聲匿跡,她的穿衣品味乃至感情觀依然深植人心,儼然是新時尚女性的教主。從紐約、都柏林至首爾,隨處可見高挑時髦女性足蹬細跟高跟鞋、身穿緊身低腰牛仔褲、手提卯釘皮包,瀟灑又自信地走在街上。
  晚婚高學歷 事業心旺盛
其實這既不是美國文化帝國主義最新戰利品,也不是女性主義意識擡頭,而是人口結構改變與經濟地位消長之故。
就人口結構而言,已開發國家的女性越來越晚婚,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女性平均結婚年齡從22歲延至26.1歲。在亞洲與東歐等新興工業國家,單身女性人數增幅更是驚人。匈牙利30出頭女性約3成未婚;南韓30歲女性4成未婚。
再者,中產階級女性有強烈事業心,並不只把工作視為餬口的工具,所以非常重視教育與學位。在英、美、德、挪威、澳洲等國,大學生均是女多於男。
中、日、南韓等較為傳統的社會,男女大學生比例也逐年縮小。高學歷女性自然較為晚婚,甚至不婚。在英國,30歲而擁有大學學歷的女性約3成未婚。
  遷居大城市 生活多姿采
現代新女性第三個特質,是從出生的鄉下搬到都會,享受都會多采多姿的生活,優遊於工作、愛情與娛樂。
晚婚、高學歷、旺盛事業心與遷居大城市,讓這一代的新女性步上與母親截然不同的道路,並帶動全新的生活方式。新單身女性喜歡和姊妹淘同行,一起休閒與消費。她們喜歡去帶有時尚感的咖啡廳與酒吧,不吝惜花錢寵愛自己,因此專賣化妝品、皮包、鞋子、名牌牛仔褲精品店林立。這些新女性也熱愛健身,所以健身房、滑雪場、度假中心成了她們的新寵。
  不婚風蔓延 帶動BJ經濟
凱莉風從紐約快速蔓延至亞洲與東歐,帶動「BJ式經濟」,這名詞想當然耳係由轟動英國的暢銷同名小說《BJ單身日記》而來。
雅痞帶動1980年代經濟,單身都會女性則是1990年代的消費主力。在文學界,由女性為女性撰寫的流行讀物「雞仔文學」(chick lit,都會世情小說)當道,其中翹楚就是《BJ單身日記》。電視劇則以《慾望城市》席捲全球。
單身新女性意味更多元的生活與發展,更多的自由與財富,可為經濟注入活力、創意與新視野。不婚風隨著大眾媒體一路由西向東蔓延,就連印度女性也開始擁抱不婚,享受快樂自由的單身生活,這可由時尚精品、雞仔文學買氣暴增得到印證。

《BJ單身日記》文摘

新年革新計劃
禁止
※酗酒:一個星期內酒的攝取量控制在14單位①以下。
※抽煙。
※浪費錢:例如,把錢花在買意大利面制造機、冰激淩制造機,或是其他根本不會用到的烹飪電器上;買那些會大量占用書櫃的空間卻看不懂的文學作品;沒有男朋友的時候,卻毫無意義地買一些性感惹火的內衣。
※穿著邋遢地在房間裏走動;相反,要假裝有人時刻在注視著你,隨時保持警戒狀態。
※入不敷出。
※亂發脾氣。
※愛上這些類型的男人:酒鬼、工作狂、有承諾恐懼症者、有女朋友或老婆者、嫌棄女人者、狂妄自大者、大男子主義者、情感的性無能、好吃懶做者、性變態者。
※對媽、尤娜?厄康伯利或是柏佩嘉生氣。
※過于在乎男人的言行舉止;相反,要裝作一副毫不在乎、冰山美人的模樣。
※迷戀男人;相反,要做一個成熟的女人,跟他人建立良好健全的人際關系。
※在別人的背後罵人家渾蛋:要盡量給予他人正面的評價。
※過度迷戀丹尼爾?克利弗———迷戀上司是件既辛苦又很不像話的事。
  遵守
※不酗酒:一個星期內酒的攝取量不超過14單位。
※戒煙。
※大腿圍減掉3英寸(每條腿減掉1.5英寸),使用去脂肪堆積減肥法。
※排除所有不必要的麻煩。
※整理不必要的衣服:把兩年以上沒有穿過的衣服送給那些無家可歸的人。
※轉換更好的工作環境,找一個更有潛力的工作機會。
※存錢:可能的話,連退休金都開始加進去。
※更有自信。
※更果斷。
※善用時間。
※乖乖待在家裏看書、聽古典音樂,不要每天晚上都出去鬼混。
※善待他人,多幫助他人。
※積極攝取豆類。
※早上決不賴床。
※一星期去健身房運動三次,不要只去買三明治。
※妥善將相片收藏在相冊裏。
※把唱片按“氣氛”整理好:按浪漫、舞曲、覺醒、女權主義等類型分門別類整理好———千萬不要像那些喝醉酒的DJ,老把唱片隨意灑落一地。
※和有責任感的男人建立良好穩定的關系。
※學會預約錄像。① 葡萄酒一杯爲1單位,啤酒一罐爲1單位。伏特加或是其他的酒類,一杯爲2單位。
  四月 內在的安定
二十二小時、四塊比薩、一份印度外賣食物、三包香煙,加上三瓶香檳,丹尼爾還在這裏。我戀愛了。我現在是處于以下的情況:1.回到了平均一天抽三十根煙的習慣;2.訂婚了;3.愚蠢;4.懷孕了
BJ單身日記 4月2日 星期日
57.1kg,酒0單位(不可思議),香煙0,卡路裏2250。
我看到一篇文章說凱瑟琳?泰南經常保持“內在的安定”,在寫作的時候,她會穿得幹幹淨淨的,坐在房間正中央的一張小桌子邊,啜飲著冰涼冰涼的白酒。凱瑟琳?泰南才不會被柏佩嘉一施加壓力,就嚇得衣裝完整地躲在羽絨被裏、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煙、咕嚕咕嚕大口喝完一大杯酒、化著冷冷的鳥人妝,做一些歇斯底裏的動作。凱瑟琳?泰南更不會允許丹尼爾?克利弗想跟她睡覺的時候就跟她在一起,卻不願意做她的男朋友。她也不會沒有知覺地喝著酒,吐得到處都是。希望可以像凱瑟琳?泰南一樣(雖然不像她,但明顯,我已經太累了)。
最近,只要事情一失控,我就會重複念著“內在的安定”,一邊想象我自己身穿白色亞麻布料的衣服,坐在桌上擺著鮮花的椅子上。我現在不會每天都抽煙了。每天都對丹尼爾擺出一副高貴傲慢的樣子,已經三個星期沒有跟他發E-mail、打情罵俏,或一起睡覺了。上個星期勉強跟湯姆喝了三單位的酒,因爲他抱怨晚上跟這個嶄新而毫無惡習的我一起,就像跟峨螺類、海扇貝或軟乎乎的海洋生物一塊兒出去吃晚飯。
我的身體是一個聖殿。我在想是不是到了該上床睡覺的時候。噢,不,才八點半而已。內在的安定。喔喔,電話。
9:00 p.m. 是爸打來的,說話聲音支支吾吾的,幾乎就像機器人戴立克。
“布莉琪,把電視轉到BBC一臺。”
我看著電視,跌入了恐慌當中。是安妮和尼克節目的預告片,坐在安妮和尼克中間的人,特別做菱形的特效處理,畫面定格,是我媽,頭發吹得蓬蓬的,化好妝,好像她是凱蒂?布拉迪波耶或是其他有名氣的人。
“尼克。”安妮快活地說。
“現在介紹我們新的節目,”尼克說,“‘意外的單身’———持續增加的單身女性人口所面臨的兩難局面。安妮。”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了不起的新節目主持人潘?瓊斯,”安妮說,“她自己也是‘意外的單身’,剛成了電視工作的新人。”
安妮在說話的時候,媽沒有在菱形框裏靜止不動,她開始在屏幕前發出嘶嘶的聲音,安妮和尼克的人影則變得模糊,在這個時候,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媽用麥克風采訪一個看起來像米老鼠的女人。
“你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嗎?”媽精神抖擻地說。
“是的。”米老鼠女人說,眼淚嘩地流了下來。就在這個當口,畫面定格,又轉到安妮和尼克看起來神情黯淡地坐在沙發上的畫面。
爸徹底崩潰了。媽甚至沒有告訴他關于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工作。但他似乎否認了一切,反而深信媽只是面臨了無路可退的危機,知道自己錯了,卻沒有臉要求回來。
事實上,我並不這麽認爲。你可以相信自己所選擇的劇情一直到離開你的那位伴侶不再出現在你的電視機前、開始編織他(她)自己的新事業,並且和你解除婚姻關系爲止。我試著假裝這樣並不是就表示他們之間毫無希望,媽可能計劃著跟爸複合,就像連續劇裏煽情的結局,但根本不能讓人信服。可憐的爸。我並不覺得他知道朱利歐或那個在稅務局工作的男人,我問他需不需要我明天過去看他,也許我們星期六晚上可以一起出去吃頓很不錯的晚餐,也許星期天還可以出去走走,但他說他很好、沒有問題。厄康伯利家已在星期六晚上爲了救生艇協會准備了一個傳統的英國式晚餐。
  五月 准媽媽?
今天上午在辦公室的前兩個小時,我瞪著手提包,好像它裏面裝著未引爆的炸彈似的。我知道這聽起來像是疑心病作祟,但在十一點半的時候,我再也受不了啦,便抓著手提包,搭電梯下了兩層樓,沖進廁所,以免遇到任何一個熟人。我突然因爲這整件事對丹尼爾感到無比憤怒。這也是他的責任啊,但是他不必付這8.95英鎊,更不必躲在廁所裏尿在一根紙片上。
  六月 哈!男朋友!
年紀大的女人跟男人交往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每一件事都想得太多、都會有很大壓力。當你在三十幾歲還沒有對象時,會因沒有和任何異性建立親密關系而感到些許的煩躁———沒有性生活、星期天沒有可以跟你膩在一起的人、總是一個人從派對中回到家;滿腦子偏執的想法,認爲是你的年紀造成你無法與他人有任何的親密關系,而所有的親密關系和性生活對你來說,早已成爲過去式,再也不會駐留在你的身邊。
  七月 啊哈!抓到了!
像狐狸一樣狡猾。我假裝沒看見,若無其事地繼續往前走,其實我心裏是一團糟。爲什麽他要偷偷摸摸?爲什麽他一開始沒來開門?爲什麽他不幹脆按下門鈴,直接讓我上樓?突然間,像是晴天霹靂一般將我重擊———他是跟別的女人在一起!
  八月 我要崩潰了!
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受的羞辱,因爲這幾年來總爲和彼得斷絕男女朋友的關系而感到自滿,然而他竟和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女巨人結了婚,果決地和我徹底斷絕關系。我陷入深沈的憂郁之中,憤世嫉俗地懷疑這世間有多少個羅曼蒂克的失戀故事,實際上是因爲自尊心受到傷害而痛哭失聲,不是因爲失去愛人而感到傷心欲絕
  BJ單身日記 8月29日 星期二
58 kg,酒0單位(非常好),香煙3根(很好),卡路裏1456(爲新工作預備的健康飲食)。
10:30 a.m. 辦公室。剛打電話給理查德?芬奇的助理帕裘莉,她說他們是有個工作機會,但得在一周內上班。我完全不了解電視臺的工作方式,但管他的呢。我受不了困死在這裏,而且現在和丹尼爾一塊兒工作實在是太丟臉的一件事。我最好還是去跟他說明白。
11:15 a.m. 我真不敢相信。丹尼爾瞪著我,臉色蒼白。“你不能這樣做。”他說,“你有沒有想過,過去這幾個星期我過得有多痛苦?”然後柏佩嘉沖了進來———她一定是在門外偷聽了好一陣。
“丹尼爾,”她氣急敗壞地說,“你這個自私、放縱、控制他人、情感的勒索者。就是這樣的———看在老天爺的分兒上———放開她。只有你才會視若無睹繼續地將就下去!”
突然之間我覺得我應該愛柏佩嘉,當然不是女同性戀那種。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2107.html

另參本館:沒有批評的《文化批評》

  又來了,你怎老是要強人所難,要人家自我批判,乾脆叫人家自盡自宮算了。
  你才瞎了眼,我只是說文化批評論者對自己的研究對象旣然沒有批評,那又何必「掛批評頭賣贊許肉」,取名「文化批評」實在名實不符。
  弦外之音、項莊舞劍你懂不懂,搞文化當然要有創意了,「文化批評」不是要批評文化而是要批評「批評文化」的人。
  被你的繞口令繞的頭都昏了,講白一點是:起源於英國的「文化批評」、就是要批評、那些批判《哈利波特》是大英帝國文化工業對外侵略者。
  說「侵略」太政治、太後殖民、太沈重了,不然改說藉魔幻販賣童真如何?與日本偶像劇藉纖膩販賣純愛有異曲同工之妙。
  也不行,這是精英對通俗的貶抑,說穿了是酸葡萄,見不得人家暢銷。
  不然要怎樣說才合「文化批評」之意?
  這樣說吧,咱「文化批評」也不是一昧褊護自己的文化,像《哈利波特》這樣的文化產業雖然──「雖然」二字很重要──雖然有藉魔幻販賣童真使人逃避現實於幽靜書房床頭和幽暗電影院之嫌,但也發生了刺激人們尤其學童的想像力並啟發其對抗黑勢力的勇氣。
  貂尾續狗,狗改得了吃屎的奴性嗎?什麼對抗黑勢力,還不是當白道的共犯。
  咱狗抗議!狗不是奴才而是忠義。
  真是條忠犬,可當十九王公的看門狗。不時丟給像《哈利波特》之類的狗食,長大後成為大英子民為大英帝國對抗伊拉克阿富汗等恐怖黑勢力,咱以前的仔、現在的老大──美國,魔法可強了,按个扭便能千里之外消滅黑勢力。
  等一下,一頁A4快完了,你到底要評那本書?唉!怎不是正港的《文化批評》而是大雜燴的《通俗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2003)。你柿子挑軟的吃喲!
  不是這樣的,從褒貶各派立論更可看出英國人的「文化批評」立場。你比如作者在反批「批判理論」的精英立場之專斷時,認為資本主義下的大眾不會是革命的無產階級而是有辨別力和批判性地在消費其大眾文化(p.87-8)。
  好一个「辨別力和批判性」,但辨得過批得過文化工業的操弄嗎?相反,文化工業的製造者會不時地傾聽並收編消費大眾擾騷式的「辨、批」,以新瓶裝舊酒的方式繼續牽制的消費大眾。
  話不投機啦!資本主義社会誰跟你幻想一个無宰制無異化的烏托邦,他們要的只不過是:「與通俗文化的製造者們相較,受眾即便不是更有權力,也會以某種方式有權力。」(p.59)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5885

另參本館:《浴室的肥皂泡沫》破了

  老色鬼,你到底懂不懂「肥皂劇」取名的由來?不是你性幻想的午夜洗花澡香皂,而是老美婦女午餐後邊用肥皂洗碗盤邊看的連續劇。
  是這樣的嗎?莫假了!「肥皂劇」裡的性鏡頭多到簡直可用秒計,跟廣告一樣。
  不然要跟偶像劇一樣無性化嗎?日本台灣南韓等的現實社會之性事會如此純愛嗎?
  你不懂文化產業啦,各種數型的文化財自然會滿足不同的需求,你要的性事有限制級的色情光碟或鎖碼頻道。
  有嗎?不是被陳聖人執政的「新聞清潔隊」淨化掉了嗎?
  你不能這樣侮辱抹綠他們,他們可是靠推翻解構了國府的偽君子廣電媒体才奪權的,他們怎會自食己糞而肥呢。
  說的也是,關掉別人頻道不是新聞清潔隊長而是正人君子的廣電學者專家。
  能不能不要跟政客邪者哥哥豬,我請問你為何「肥皂劇」每局都沒結尾?
  當然是通俗文化的向上提升,跟精英的後現代「沒頭沒尾沒故事情節的敘述手法」取經。
  你也不能如此侮辱她們,「文化批評」者可是瞧不起精英的、不論現代/後現代主義。
  那就只有一個解釋,跟中國的章回小說一樣,利用人的好奇心,好不由自主地想看下去。
  那就是會上癮的毒品了?
  毒品那能比,吸毒不論原始的巫師、文藝家的抽煙喝酒或修行者服食LSD,多少能聖靈感悟或靈感感動,媚俗的好奇心除了敗壞人的鑑賞力,就是永恆地當通俗文化的奴隸。
  這點肥皂劇女觀眾絕不能認同,据《午後的愛情與意識形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作者勞拉自己的觀賞經驗和研究,「事實上雖說,觀眾在各自觀看肥皂劇時,對劇中無孔不入的父權意識不是抵制,就是視若無睹。」
  你給人家斷尾了,她下面還有「但是,肥皂劇複制及維持父權意識的作用並未削弱。」(p.174)
    你看看她說啥「對肥皂劇之類的通俗產品,觀眾旣可抵制又可享用,彼此並不互相排斥。」「或者,我們最終能認清自己的愉悅無法完全擺脫資本主義父權制在四周密不透風的禁錮嗎?」(p.175)
  難怪美國要禁毒,當局認為有肥皂劇、棒足球賽~等的毒品就夠了。
  哦!就像台灣的當局為何要掃毒又掃黄一樣,台灣的毒品可多了,單電視就有近百種。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5886

另參本館:甭《解讀瓊瑤愛情王國》

  真搞不懂,瓊瑤虛幻的愛情小說有何好解讀的?六七0年代現代版的灰姑娘故事,窮美女碰上富俊男,若遭父母大人世界反對,不是妥協就是病、瘋、死,這樣的小說電影怎會大賣呢?當八0年代台灣自由戀愛結婚之風已開之後,她又改販賣古裝的才子佳人、阿哥格格的虛幻愛情故事,同樣又在電視大賺。
  你嫌虛幻,莫非你喜歡重口味的西洋羅曼史或肥皂劇,這在民風尚屬保守的六七0年代不合一般人口味。
  噯啊,你們兩个男人怎會懂女人心,林芳玫的《解讀瓊瑤愛情王國》(時報,1994)就是要批評由你們男人掌控的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二分的文學分類,她認為「瓊瑤所顯示的愛情觀,充分顯示了女性的軟弱與無力感,但在極端無能中死命地攀住一段愛情,由此反而流露出一種堅忍不拔的毅力與耐力,瓊瑤把女性無力/有力的弔詭發揮得淋漓盡致。」(p.268)
怎那麼熟悉?哦!原來是英國「文化批評」者常有的調調,調到最後只能吊死自己,不信?不然你看林氏怎麼看弔詭:「瓊瑤企圖以情感融化父權制度,但是弔詭的是……更加強化了父權制度。」(p.268)
  你這是只從「批判」和「抗拒」看問題,林氏反批:果真存在徹底的「批判」和「抗拒」嗎?答應是否定的,現實總是兼具「保守妥恊和批判抗拒」(p.279)。所以從大陸學者來看,瓊瑤小說是反封建反父杈的,反而是台灣學者批之為保守妥恊。林氏認為「從追求愛情的過程而言,瓊瑤式人物是叛逆的,但是從結局而言,則是妥恊。」(p.282)
  即便是「病、瘋、死」的妥恊結局也充滿瓊瑤式愛情宗教的救贖與希望,所以瓊瑤小說兼具羅曼史小說的幸福承諾和肥皂劇的宿命感(p.277-8)。
  厲害,那台灣當局應重新包裝瓊瑤小說來對抗日韓劇,甚至發展成文化外銷產業。
  只可惜不夠本土,政治不正確。
  所以林氏才會認為「言情(?所有!)小說並不适合成為女性主義從事文化政治的工具,不管以負面的觀點批評它或是持樂觀的看法而寄望於它的顛覆潛力。」(p.284)
  那林氏在整本書中怎極力在反駁別人對瓊瑤小說的批評並強調它的顛覆性?
  還不是你們先從政治性來批判瓊瑤小說。
  我了,就像德國「批判理論」先批判「文化工業」,英國的「文化批評」才會不平則鳴?
  怕是骨子裡仍對自己曾喜好過的通俗文化感到自卑,才會用挑戰高手的方式,來自抬身价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5979

台長: 阿楨
人氣(7,699) | 回應(8)|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慾望城市單身日記》
此分類上一篇:《慾望城市》

圖博館
十年!大家從《奮鬥》佟大為活成《歡樂頌》蔣欣 2017.3.24紅拂女

那一年,北京還未舉辦奧運,盛夏的深夜街頭四處都是擼串扎啤的攢動人影,《奮鬥》裡的富二代陸濤,還能一甩2000萬不心疼。
  “我寫《奮鬥》的初衷就是為了給爸媽買房子,不能再任性了。”大約十年前,作家石康如此坦誠又自信地對媒體說,之後在2009年,他確實憑藉一個劇本就賺到了1000萬。
  不過,他的這種行為,不但不算任性,在現在看來更是稱得上“聰明絕頂”了,畢竟北京五環內已經幾乎沒有均價低於7萬的樓盤了。
  回到令石康揚名的《奮鬥》熱播的2007年,那個初夏的時候,東四環的房子剛剛過萬,而男孩們都學陸濤穿Polo衫,學華子抽大煙爆粗口,女孩們都學夏琳穿小背心,露出纖細的腰肢,或學楊曉芸綁個馬尾,罵起人來馬尾也跟著一晃一晃。
  那一年,北京還未舉辦奧運,盛夏的深夜街頭四處都是擼串扎啤的攢動人影,世界級的金融危機也沒發生,《奮鬥》裡的富二代陸濤,還能一甩2000萬不心疼(當時最少也是10套房子)。
  世界遍地是機會,但當時的年輕人們,忙著浪漫和感傷,迷茫與憂鬱。
  十年裡,像陸濤這樣迷茫的年輕人們,在國產都市劇裡比比皆是,《北京愛情故事》裡的仨哥們瘋子、吳荻和石小猛,恰對應著《奮鬥》的三兄弟陸濤、向南和華子,《北京青年》的“東南西北”四兄弟,沒車沒房沒錢沒鑽戒“裸婚”的劉易陽……這些經典角色都曾是國產都市劇的註腳。
  從2014年開始,《古劍奇譚》《花千骨》《青雲志》等一部部大製作的古裝玄幻劇連續霸屏,都市劇一度式微。但2016年,一部五女人當家的都市劇《歡樂頌》,卻又再次將都市劇帶回觀眾視野面前。
  同是“富二代”角色,《歡樂頌》裡的曲筱綃,卻沒了陸濤的豪爽,為了200萬毛利潤與人討價還價,而從《奮鬥》到《歡樂頌》,十年來國產都市劇變遷背後,折射的是怎樣的社會縮影?
  從《奮鬥》到《歡樂頌》,是男性群像戲到女性群像戲的轉移
  從2004年的《粉紅女郎》之後,國產劇很少再出現以幾個女人的生活、愛情為敘事主線的作品,反倒是由郭敬明的《小時代》開啟了國產小妞電影的大勢。
  就拿十年前的《奮鬥》與《歡樂頌》比,也能明顯地看出十年間時代精神的轉移。在《奮鬥》中,佟大為飾演的男主角陸濤是絕對主角,女主夏琳與女二米萊都圍著他轉;
2017-03-27 07:37:49
圖博館
即使咋咋呼呼、理直氣壯的楊曉芸,也只能是男人戲裡的“配菜”,在這樣的劇裡,男人多談理想,女人主攻愛情,彼時想走女強人路線的夏琳,也是有心無力:既有一顆想獨立自強的心,卻離不開陸濤的感情羈絆。
  那些年的國產都市劇裡,女人都是“為愛癡狂”,當一個美美的花瓶,擁有自己的愛恨情仇,但很少有創作者去認真探討她們的理想、抱負、工作狀態。
  《北京愛情故事》裡的萬人迷沈冰,小妖精林夏,又或者《裸婚時代》裡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美嬌娘童嬌倩,富二代備胎女孫曉嬈……她們都曾活躍於熒屏,為愛走天涯的姿態令觀眾印象深刻。
  直到《歡樂頌》,女性群像戲這一失落已久的題材才再次被大眾關注。實際上,早在前幾年,也陸陸續續有《新閨蜜時代》《女人幫》《天使之城》等女性群像戲播出,但受制於製作團隊、卡司陣容、播出平台等多方原因,並未引發全民迴響。
  《歡樂頌》之所以能夠火爆全國,還是因其足夠典型、鮮明的人物形象及各自迥異的標籤。海歸精英是安迪,富二代小妖精是曲筱綃,大齡鳳凰女是樊勝美,莽撞90後是邱瑩瑩,墨守成規乖乖女是關雎爾,即使是只看過片花的人都能很清楚地分辨出這五個角色。
  如果說之前的女性群像戲都只是一群差異不大的同齡女人在一起吃飯喝酒搶男人,《歡樂頌》與同類作品最大的區別就是,它刻意放大了城市中不同女性階層和身份的差異,以及由於不同的成長背景、價值觀而導致的截然不同的人物命運。
  時代確實已經在向女性傾斜。國產電視劇(不僅僅是都市劇)中,越來越多地出現以“大女主戲”為賣點和噱頭的作品,女性的成長路線得到普遍的尊重與正視。
  觀眾對此也十分買賬,舉個例子,去年的全年收視冠軍是楊冪、黃軒主演的都市情感劇《翻譯官》,而在前兩年,這一頭銜則被兩部以女性人物為主的古裝劇奪走(2014 《武媚娘傳奇》;2015 《羋月傳》)。
  但相比之下,《武媚娘傳奇》與《羋月傳》仍沒有擺脫宮鬥劇的路子,在古裝宮廷劇的框架限制下,男尊女卑的主基調不會改變,女性角色往往只能作為爭寵或者權謀的工具出現。若要展現當代女性的普遍生存狀態,都市劇仍然是最佳的出口。
  階層差異成為故事主題
  《裸婚時代》中童佳倩曾經調侃劉易陽“哪兒哪兒都有你,你以為你爸是李剛啊”,這句台詞沿自2010年的官二代學生撞人事件中的“我爸是李剛”,之後的幾年裡,曾經還算遮遮掩掩的隱秘群體“官二代”、“富二代”逐漸從地下走到了地上。
2017-03-27 07:38:24
圖博館
《奮鬥》中的陸濤、米萊、小靈仙等也算是當時實打實的富二代,但從當時的服飾來看,這些富二代們與身邊的兄弟向南、華子無太大差異,一樣的Polo衫(嚴重懷疑“男人的衣櫃”強行植入),一樣的灰頭土臉,女孩們也沒有一身bling bling的奢侈品服裝,綁著馬尾、素面朝天就在馬路牙子上擼串。
  而到了《歡樂頌》,曲筱綃的富二代式秀曬炫成為了最主要的“槽點”之一,在22樓裡,她和經濟水平相當的安迪自然抱團,對努力想湊上富裕階層的新中產樊勝美嗤之以鼻,對離自己的地位甚遠、不構成威脅的邱瑩瑩慈悲地大施援手。
  這種赤裸裸的展現社會中階層差異的手法,自然引發了相當多的熱議。不少知識水平較高的女性聲稱要棄劇,而一大批以女權色彩為賣點的八卦公號,則清一色都在口誅筆伐該劇對女性的物化與貧瘠的想像。
  但三觀之爭其實不是最主要的,敘事重心的變化才是關鍵。
  常看國產都市劇的觀眾,會習慣於過往那種從校園到職場、從青蔥少年到社會中人的敘事路徑,《奮鬥》中如是,《裸婚時代》中也如是。但在近兩年的國產都市劇中,這種個人奮鬥讓位於階層差異,創作者更想展現的,是社會階層流動的固化、社會分裂程度遠超大眾想像。
  社會的確更分裂了。《裸婚時代》時還是標準的“中產女VS工薪小子”的套路,而這種富與窮的二元對立簡單邏輯,顯然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電視熒屏。
  《小別離》裡,有極富有人群(汪俊飾演的富豪)、小富即安人群(黃磊、海清)、月光工薪階層(韓青、朱媛媛),大而多元的城市允許各色人等在這里扎根,允許他們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目標。但在遇到同樣的頭等大事比如婚姻、教育時,經濟實力的懸殊逼他們走向不同的死胡同。
  像黃磊、海清這樣的、35+資深白領,通常被定義為“新中產”。關於如何描述這類人,《好先生》編劇李瀟曾表示,“該劇是寫給城市裡那些有車有房的年輕人看的”,這些年輕人是資深上班族,早已到了白領階層,他們有心有力,是最有可能用雙手改變自己命運的人。
  新中產正在或已經成為國產都市劇的目標用戶,例如《週末父母》探討工作各自繁忙的30+或35+雙白領家庭,如何處理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以及自己帶孩子和隔代撫養之間的矛盾衝突。
2017-03-27 07:39:49
圖博館
該劇中也有鮮明的對照組。相比每日疲於奔命還要維持光鮮亮麗的劉愷威、王鷗,已跨入富人階層的“姐姐姐夫”張萌、朱泳騰,則把孩子送去寄宿外語學校,自己樂得清閒。姐妹倆關於撫養的概念相差甚遠,王鷗認為再忙也要陪孩子,而張萌則數落其過於操勞變成“黃臉婆”。
  近期的一個新聞更讓人感覺沉甸甸:去年10月,北京房價平均才37221元/平,但今年春節過後,北京五環內已經沒有幾個低於7萬的樓盤了,按照“新中產”的硬性標準(年收入15萬),這些衣著光鮮的資深白領們,一年不吃不喝不買,才夠買北京的2平米,搭個廁所都不夠。
  如果說《奮鬥》中還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體現,陸濤和他的伙伴們曾打造過掛著“烏托邦”牌子的廠房,到了這個時代,浪漫已所剩無幾。
  都市劇裡的愛情,變成必須與實用、婚姻等詞彙捆綁的一項事物,邱瑩瑩的前男友白主管邀請其與自己同住,原因竟是“可以分攤一半房租”,在現在,愛情不是一種腎上腺素的衝動,而是搭伙過日子的實際。
  都市劇的新篇章,多元的價值觀討論百花齊放
  現實太苦,瑪麗蘇、傑克蘇就多了起來。
  如今的國產都市劇裡,也有徹頭徹尾與生計無關的浪漫,劇中人職業身份收入來源可以模糊不計,輕輕鬆松創業成功。例如去年的《微微一笑很傾城》,純粹是部校園純情羅曼史,夢幻到讓人忘記眼前的真實。
  還有諸如《一路繁花相送》《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等待播都市言情劇,既然講明了是言情,談情才是主業。人物的工作狀態只是輔助,但一定要夠仙夠美,不要太“接地氣”,擁有天鵝頸的江疏影飾演的舞蹈老師,聽起來就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職業。
  當然,不管寫實還是浪漫,如今的國產都市劇對多元價值觀的討論和展現是顯而易見的。《小丈夫》裡男主楊玏和女主俞飛鴻就是一對典型的“女大男小”組合,甜甜蜜蜜處處發糖,還引發了網友對“如果拍中國版《賢者之愛》一定要找俞飛鴻小姐姐來演”的各種PS。
  在過去,國產都市劇裡的35+女人只有一種宿命,就是像《中國式關係》裡的胡可那樣,依賴著男人與愛情而活。但現在既有俞飛鴻這樣美出新高度、自力更生的便利店店長(《小丈夫》),也有像安迪那樣經濟獨立、生活自決的海歸女精英,社會分裂程度加深帶來的不一定全是壞處,也有可能是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沒必要再在他人的眼光下循規蹈矩生活。
2017-03-27 07:41:22
圖博館
無獨有偶,翻拍自日劇的《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也試圖探討男主內女主外這種異於常規的夫妻相處模式。同是翻拍,黃磊主演的《深夜食堂》、即將上線的《問題餐廳》,包括之前成泰燊主演的《午夜計程車》,其實都致力於將過去國產都市劇中不會展現的非主流人群的生存狀態搬上熒屏。
  儘管有相當多人懷念《奮鬥》裡楊曉芸和向南衝動地偷戶口本結婚,之後又離婚、复婚……“不作死就不會死”地折騰一生,但比起那時候年輕人的迷茫、工作與愛情膠著成一團,如今的國產都市劇目標清晰得多,要么聚焦職場、行業,要么單純討論愛情、浪漫,或者放大小眾人群的喜怒哀樂。
  不管是哪一種,都值得讚賞與鼓勵,對活在當下的人而言,這可能是個糟糕的時代;但對於都市劇而言,這也許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http://ent.sina.com.cn/v/m/2017-03-24/doc-ifycstww1041309.shtml
2017-03-27 07:42:25
日本藤素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3 09:29:05
阿楨
單身時代來臨 2023-02-04 華視新聞雜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sSAlOOA6o

全台單人戶數已破300萬,占全台戶數34%。南韓,2016年就超500萬個1人戶,占40%。2015年也占34.6%,預估2040年單身率將達47%,成為超單身社會。單身社會帶來單身經濟和商機,讓單身的邊緣標籤漸轉成經濟獨立的象徵,不過單身社會藏哪些警訊,對又帶來什麼衝擊,台灣準備好了嗎?

超單身社會:「單身化」時代來臨! 日本.荒川和久 出版2018/07/30
內容簡介
  未婚者是社會的亂源?
  職業女性增加,造成社會走向不婚化?
  九成的未婚者想結婚是漫天大謊?
  男人失去談戀愛和做愛的能力了嗎?
  女人因為金錢選擇結婚,男人因為金錢選擇不婚?
  終生「無子率」比終生「未婚率」的問題更嚴重?
  比起談真正的戀愛,男人寧願訂做「理想中的VR女友」?
  單身經濟時代,將從「物質消費」變成「精神消費」?

單身時代逐漸來臨!從日本單身男女看出結婚的優缺點 2018-08-02

單身者眼中「結婚的優點」不外乎是可透過家人獲得精神上的避風港;反觀「單身的優點」則是生活輕鬆、經濟寬裕、有自己生活圈。結婚優點的男女差值男生是除了「社會信用」、「生活更方便」外,最重要的是「精神避風港」;而女性除了「可以回應父母和周圍人的期待」外,還認為「有經濟上的餘裕」。單身優點的女性高於男性,對女性單身的優點是「自由」,「維持和家人/朋友/社會的關係」;男性則認為是「經濟寬裕」,「不需要養家」。

單身- 維基百科

單身,是指已經到或超過國家或地區的法定結婚年齡後,未婚,或離婚、喪偶者。但更廣泛和流行的定義是未婚或未有伴侶的人,其中不論其是否已成年。有穩定戀愛關係的固定伴侶、但從未結婚的人,在法律上被認為是單身,其中主觀意願認定不想結婚的,俗稱獨身主義者或不婚族。

獨身主義- 維基百科

獨身主義(Celibacy)是自願未婚、性禁慾或兩者兼有的狀態。可能是為了追求理想,或為了保留個人自由,或因為宗教禁欲主義等等。
  相關新聞
社會心理學家6項研究有力證實:結婚沒比較好,單身一點都不慘
10大獨身主義特質中: 1. 工作狂 • 2. 懶惰 • 3. 害羞、怕陌生 • 4. 喜歡自由 • 5. 眼角太高 • 6. 喜歡宅在家 • 7.自私• 8. 習慣獨處 9. 個性獨立不依賴• 10. 為情所傷。
2023-02-09 06:55:11
阿楨
陸劇《三十而已》教會女人:願每個我們都保有而已的勇氣,人生只要開始,永遠不嫌晚!2022/10/01

2020年創下近百億點擊的陸劇《三十而已》童瑤、江疏影、毛曉彤化身三個不同類型的都會女性,走出無畏前行的人生三十而已!
做女人容易嗎?30歲,這個大眾普遍認為是女人一個分水嶺的年紀,究竟該如何面對與看待何謂三十而立的幸福,甚至是成就,從先前大熱的陸劇《三十而已》以童瑤、江疏影、毛曉彤所飾的顧佳、王漫妮、鍾曉芹等三位不同類型的30歲都市女性角度,在30歲這一重要年齡的節點,遭遇到多重壓力與人生選擇的故事,寫實描述婚姻與愛情、性別的綁架、職場的爭鬥、社會價值的評判等等議題,告訴女孩們什麼是「30歲以前看數量,30歲之後看質量;儀式感,是沒有放棄自己最好的證明!」
  相關資料
《三十而已》給30歲女人的30個正能量金句
形容30歲女人的詞語 - 瑞文網
形容30歲的女人,好詞好句 - 快讀網
形容女人三十歲的成語 - 名言網
形容三十歲女人的美詞 - 百度知道
女人三十PLUS:男人三十而立,女人三十而「慄」?一本書讓妳事業與愛情都兼顧,零壓力享受自己的輕熟時代! 崧燁文化2022出版
2023-02-09 07:07: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