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從紀錄片《海權》(人類與海洋之間的關係共10片VCD)的片尾(介紹日本研究船的海底地震研究)看起,可能真以為是日本NHK製作的,但從片頭看起便可知是美國觀點之片(冷戰結束:蘇聯海軍瓦解,美軍大勝,但東亞經濟的興起造成了美國海港航運和本土產業之衰落。)(另參本館:中國造船 中國海軍 《海權論》 《國家海上利益論》 《臺灣生存與海權發展》 《海權》 )
《海權》(人類與海洋之間的關係共10片VCD)
全球有超過75%的人口居住在距離大洋不超過50哩的區域。海水的如何運用,它們提供給人類什樣的資源以及誰能掌握與控制這片廣大的海洋都決定了人類的未來。
本節目以透徹而又令人驚歎的洞察力來分析人類與海洋之間的關係。人類仰賴海洋所提供的食物、能源以及天然物資來維持與進化,一旦失去了海洋,人類的一切活動便宣告停止。本節目便海的觀點探討這個世界同時告訴我們海權是如何控製與影響當代社會的經濟、科技、政治以及國家安全。除此之外,這個節目也從歷史的觀點來探討,海軍的演變發展及數千年各國如何憑藉海上貿易而興衰起落。
"海權"此部影片的拍攝範圍涵蓋全球,它探討構成現代海權的各項要項;海上防備、海上貿易、海底礦藏、海中生態、海洋研究以及海事法,在人類的歷史中,有關海洋的研究和知識一直是權力的象徵。能夠掌握最佳資訊的國家便能掌控海洋,一旦掌控了大海,便可獲得通達亞洲國家的捷徑或是獲取大量的新海底礦藏。
在節目的最後將會探討人類對於海洋新資訊的持續搜索,以及這些新資訊的搜索將如何影響21世紀的"海權"
以下補貼:海戰電影/海戰史/福克蘭海戰/海權論/海洋學/海洋研究等網文:
海戰電影
1.美、英、法、德等國合拍的:《最長的一天》
2.美日合拍《虎、虎、虎》《中途島》
3.美國:《珍珠港》《緊急下潛》《諾曼底》《麥克阿瑟》
4.日本:《日本海大海戰》、《啊!海軍》、《山本五十六》(部分)
5.中國:《海鷹》《南海風雲》
海戰sea warfare
海軍兵力在海洋進行的戰役和戰鬥。通常由海軍諸兵種協同進行,有時也可由海軍某一兵種單獨進行。海戰的基本類型是海上進攻戰和海上防禦戰。作戰樣式有:海上機動編隊的進攻戰和防禦戰,潛艇戰和反潛戰,海上封鎖戰和反封鎖戰,海上破交戰和保交戰等。其基本目的是消滅敵方海軍兵力,奪取制海權。重要海戰的勝負,對某一海洋戰區戰局的轉變,甚至對戰爭的進程産生重要的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艦船動力及武器裝備的發展,海戰經曆了槳船時代、帆船時代和蒸汽艦時代,由使用冷兵器的撞擊戰和接舷戰發展到使用火炮、魚雷、深水炸彈和導彈武器進行海戰;由單兵種作戰發展到諸兵種協同作戰。
20世紀50年代以來,海軍裝備了導彈武器,艦艇采用了新型的常規動力和核動力,飛機采用了噴氣動力和垂直/短距起落技術,出現了全球海洋衛星監視系統和遠距離的探測設備,指揮、操縱和武器控制日益自動化。現代條件下的海戰在戰術上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戰役和戰鬥的突然性和速決性空前增大。隨著導彈、核武器的發展,水面艦艇、潛艇、海軍航空兵等裝備的不斷更新,防潛、防空兵力的加強,海戰將會繼續出現新的內容。
地中海周圍沿岸的土地被羅馬完全控制後,這個地區對戰船的需求便大爲減退,因爲沒有其他海軍勢力引發軍事競賽,而海盜也被消滅。隨著西羅馬帝國的崩潰,新的文明很快地從帝國的廢墟中湧現,海盜也重新出現在這個地區,爲了抵抗入侵、籌劃軍事力量和保護海上貿易路線,戰船的需求又重新出現。
http://baike.baidu.com/view/135540.html?tp=0_11
英阿福克蘭群島戰爭的啟示
前 言
1982年的英阿福克蘭群島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大規模的海洋武力衝突,其作戰過程,不僅包括戰略運作,也涵蓋了海島攻防作戰的典型過程(海域封鎖反封鎖、制空制海爭奪、登陸與反登陸、地面決戰與貫穿全程的電子戰、情報戰)。此次戰爭不僅是精密新武器的試驗場,也為海島三軍聯合攻防作戰提供了典型,雖距今已有十餘載之久,仍可資我建軍備戰參考。
戰爭緣起
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位於南大西洋,距阿根廷約300浬,為南太平洋與南大西洋之交通孔道(見圖一),群島由兩百多個大小島嶼所組成。
該群島為英國船長戴維斯於1952年所發現,1690年英國船長斯特朗登陸後命名為福克蘭,後來一度被法國佔領,並轉售給西班牙。在殖民地爭奪戰爭中,英國擊潰西班牙艦隊後,又重獲該群島主權。1816年阿根廷獨立時,將之劃入版圖,稱為「馬爾維納斯群島」(Malvinas Islands),並於1828年設省,翌年英國向阿根廷提出「福克蘭係英國人所發現,其主權應屬英國」之照會,自1833年起,福克蘭遂由英國正式統治達一百五十餘年之久。惟阿根廷仍始終堅持擁有福克蘭的主權,故爭端一直存在。1964年及1965年,聯合國為此曾兩度開會決議,要求兩國以談判解決爭端,但均無結果,英阿雙方遂積怨日深。
這次爭端的導火線,始於1982年3月10日約有四十餘名阿根廷工人登上南喬治亞島,拆除島上鯨魚加工廠,並插上阿根廷國旗。英國提出抗議,阿根廷以「福克蘭原屬阿根廷領土,阿根廷將盡一切措施保護該島及島上的人民」悍然拒絕,且復於4月2日出兵佔領福克蘭,企圖造成既成事實,作為外交談判籌碼。
英國不甘示弱,於4月3日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派遣聯合特遣艦隊,於4月5日出發,駛往距英倫本土8,000浬之外的福克蘭海域,以武力收復失土,戰端於焉爆發。
福克蘭之地略形勢
位於南半球高緯度地帶的福克蘭,嚴寒多風,每年5~6月之氣溫在零度左右,又因位居南大西洋海流與南極寒流交會處,海浪洶湧,為世界有名的惡劣海域。加上瀕臨風暴頻仍的南極圈,受南極龐大冷氣團影響,一年四季有250天均為雨雪雲霧所籠罩。由二百多個大小島嶼所組成的福克蘭群島,主要島嶼有東、西福克蘭島、南喬治亞島和南三明治島,四個主要島嶼的總面積約為臺灣的4/9,東、西福克蘭之面積約為臺灣的1/3。島上居民多為英國人,地形多山,地質以黑岩與珊瑚礁為主,土地貧瘠,資源貧乏,但可能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參閱圖二)。
福克蘭主要島嶼之地形,在山系方面,東福克蘭島最高者為烏斯伯恩山(684公尺),威克罕姆山(575公尺)次之,兩山相連橫列於北岸達爾文港以東,聖卡羅斯灣沿岸則有百餘公尺高之山丘;西福克蘭島主要山脈為馬爾他山(669公尺)。在水系方面,僅東福克蘭島之穆瑞河較長(發源於烏斯伯恩山北麓,經肯特山東麓由威廉港入海),但無航行之利。在交通方面,僅史坦萊市有水泥路20公里,餘均為天晴可通汽車之小徑,小型機場有兩處,分別位於史坦萊市以東及鵝坪,可供航運裝卸之港口僅史坦萊港一處。可供登陸之灘頭包括:
一、史坦萊港地區。
二、游冉尼灣地區。
三、牛灣地區。
四、低海灣地區。
五、聖卡羅斯灣地區。
六、北港地區(西福克蘭島)。
綜合地形特性而言,此次作戰的地面決勝區應在東福克蘭島,尤以聖卡羅斯港與史坦萊港方面為要。
雙方作戰準備
從英國決定以武力收復福克蘭到短兵相接的期間,美國和聯合國曾居間斡旋,但由於雙方堅持不讓,終歸失敗。雙方在此期間,均曾致力於政治、經濟和心理策略的運作,及軍事作戰準備,以期開創有利之局面。
一、在政治(外交)方面
1.英國
除了得到國內絕大多數人民的支持外,其首相柴契爾夫人將阿根廷入侵案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以10:1之數通過決議,要求阿根廷撤軍。同時又運用歐洲共同市場會員國的力量,集體譴責阿根廷,實施武器禁運和經濟制裁,更重要的,是得到美國允許其使用亞松森島基地及美國一再警告蘇俄不得干預的支持。
2.阿根廷
雖然得到國內人民、部分中南美洲國家組織及第三世界的支持,但這些國家國力不強,且各有其內部問題,只能口頭聲援而無力採取實際支援行動,加上蘇俄在美國一再警告下,亦未給予阿根廷有效支援,致使其實際上是孤立無援的。
二、在經濟方面
阿根廷的經濟本已面臨外債高築、通貨膨脹與失業率增加的危機,和英國發生衝突後,復遭歐洲共同市場與美國經濟制裁,更是雪上加霜,國民紛紛提領銀行存款,購買外幣、黃金,而政治穩定性與社會心理更隨之受到影響。
三、在心理方面
阿根廷宣布收復其所謂「馬爾維納斯群島」後,國內掀起一陣愛國團結狂潮,各地懸掛國旗,同聲歡慶。
英國方面,絕大多數國民認為福克蘭不守,實乃喪權辱國,因此同仇敵愾,對政府迅速動員收復失土之行動全力支持。
四、在軍事作戰整備方面
英國既決定以武力收復福克蘭,故在聯合特遣艦隊編成之同時,立即徵集商船(40~50艘)、民航機及生產設施,以供運兵與後勤補給之需。聯合特遣艦隊航行期間,登陸部隊在運兵船上訓練不輟,情報蒐集機構(包括人造衛星)則持續蒐集監控阿軍之部署,供作戰部署參考。相對的,阿軍的作戰準備並不積極。
雙方參戰兵力
一、海空軍:如附表一。
一、空軍
在數量上阿軍雖居優勢,但在飛機性能上英軍海獵鷹式戰鬥機可垂直起降,瞬間爬升能力極佳,且電子裝備與配備武器較優,但作戰半徑小且速度較慢。阿軍的法製幻象三式戰鬥機除不能垂直起降外,作戰半徑比海獵鷹式多出298浬,其他軍機之作戰半徑更超出此範圍,雖電子裝備及武器不如海獵鷹式,但用以攻擊英軍兩棲登陸船團及支援地面作戰均有餘裕;不過,由於福島機場簡陋,不能供噴射戰機起降,直接影響阿軍飛機滯空時間(如附表二)。
二、海軍
英國以兩艘航母為核心組成之聯合特遣艦隊,包括3艘核子潛艦、7艘護航飛彈驅逐艦、14艘巡防艦、制式與徵召艤裝的運兵艦及龐大的商船艤裝而成的後勤船團,其戰艦之數量不但較阿軍優勢,且性能亦凌駕阿軍甚多,確保福島周邊制海當無問題;不過,龐大的無武裝運兵船與後勤船團,卻很容易遭到阿軍現存海軍的攻擊而損失不貲。
三、地面部隊
阿根廷福克蘭守軍由孟寧德茲少將指揮,下轄3個步兵團(各有步兵營2)及陸戰旅1(3個營),並附105榴砲營3、155榴砲營1、戰搜連1及工兵、通信、勤務支援營各1,主力部署於東福克蘭島(如附表三及圖三)。英軍地面部隊由摩爾少將指揮,下轄步兵第5旅(傭兵營1、警衛營2)及陸戰第3旅(轄空降營2、陸戰旅3、戰搜連1、105榴砲營3及防空飛彈連,如附表四)。雙方地面部隊阿軍數量略佔優勢,但部隊素質(尤其是裝備和訓練)則是英軍較優。此外,英軍具有軍事衛星高空精密偵察能力,且可得到滯留敵後民眾情蒐之助。
雙方戰略構想與用兵指導研判
一、阿根廷
1.全般構想與指導
以固守福克蘭群島為目的,運用東、西福克蘭島現有部隊,加強工事,據守要點,並適時由本土增援兵力,在海、空軍支援下,行戰略持久,相機殲滅進犯之敵。為實現此一構想所採取之行動指導為:
A.固守東福克蘭島,以利政治談判。
B.構築防禦工事,據守要點。
C.確保福島及其與本土海域間之空優,並維護福島至本土間之海上與空中補給線。
D.以海、空軍支援福島守軍作戰。
E.動員本土後備部隊,增援福島作戰。
F.先行戰略持久,逐次消滅進犯敵軍,並相機轉移攻勢,擊滅登陸之敵。
2.地面作戰構想
以固守東福克蘭島為目的,置主力於史坦萊附近,以一部於鵝坪、達爾文與提爾港各地區構築工事,據守要點,逐次消耗英軍戰力,並適時以預備隊反擊,殲敵於肯特山周邊地區(阿軍守備部署如圖三)。
二、英國
1.全般構想與指導
以光復福克蘭群島為目的,組成聯合特遣部隊,向南大西洋進發。當有效兵力抵達時,即對福克蘭周邊海域實施封鎖,截斷阿軍交通線,孤立島上守軍。繼而先收復南喬治亞島,建立前進基地,再登陸東福克蘭島,擊滅所在阿軍或迫其撤離,以恢復福克蘭主權。為達此目的,所採取之行動指導為:
A.先遣核子動力潛艦進出福克蘭周邊海域,執行海上封鎖,並隨水面艦艇與艦隊航空部隊之到達,不斷加強之,以截斷阿軍之交通線。
B.協商美國同意,運用亞松森島海空基地,以利艦隊整補、集中與補給品運轉,及戰略轟炸。
C.編組特遣隊,先收復南喬治亞島,建立前進基地。
D.動員後備部隊,徵租商船,並改裝火神轟炸機供傳統轟炸之用。
E.以水面艦隊支援並掩護航母遂行空中作戰,爭取局部空優。
F.以水面艦艇與飛機實施反潛及護航作戰。
G.以火神轟炸機摧毀福島既設機場跑道,阻敵空中增援與補給。
H.以陸戰隊及空降部隊於東福克蘭島登陸(著陸),攻佔要點後消滅或迫降敵軍。
I.地面作戰構想
特遣部隊以收復福克蘭群島為目的,先以一部在西福克蘭島狐灣及東福克蘭島之達爾文港、史坦萊港各海域佯動,主力於聖卡羅斯港登(著)陸,建立灘頭陣地,並向內陸推進,採鉗形攻勢,分別奪取達爾文港及提爾港,及會師於肯特山,爾後適時投入預備隊奪取史坦萊港,殲滅所在敵軍,規復全島。
作戰經過概要
一、海戰
4月25日,雙方序戰揭開,阿軍老舊的美造聖菲他號潛艦,首被英軍反潛直升機以深水炸彈與飛機重創擱淺,艦上官兵投降。另一艘阿軍德造新式潛艦聖路易斯號,雖在戰爭期間曾進出英軍特遣部主力所在海域,被發現後發射魚雷攻擊英軍艦艇,卻因魚雷主射控儀故障、輔助射控儀接錯線而未命中目標。
5月2日,阿海軍兵分三路與英特遣艦隊遭遇,南面一股由巡洋艦貝爾格蘭諾將軍號率配備有飛魚飛彈的兩艘驅逐艦組成,北面一股則由航母與驅逐艦兩艘組成,並以三艘配備飛魚飛彈之砲艦居中策應。由於天候惡劣,飛機無法起飛,加上巡洋艦在接戰時被英軍核子潛艦擊沉,阿海軍遂向本土沿岸撤退,且自此以後即未再採取積極行動。
二、空戰
1.英軍
由火神轟炸機對福島轟炸揭開序幕,全期執行4次任務,3次針對福島機場跑道,但戰果不豐,且第3次因空中加油嘴折斷迫降巴西,第4次轟炸史坦萊港雷達站。海獵鷹式戰鬥機平均每日出動6~8架次,妥善率維持在八成以上,共擊落阿軍戰機31架(24架用響尾蛇飛彈,餘用30mm機砲)。此外,英軍的各式直升機,在反潛、機降、對地攻擊、對海攻擊與偵搜、連絡、後勤支援方面,均能發揮適切功能,對統合戰力發揮貢獻甚大。
2.阿軍
置重點於對英軍特遣艦隊空中攻擊,全期出動架次達445架次(以幻象機、天鷹戰機為主,超級軍旗機為輔),達成任務312架次,每架軍機每日出勤率為5.5次,共擊沉(毀)英驅逐艦2艘、巡防艦3艘及運輸艦7艘。不過其所付出之代價甚大,計損失天鷹戰機31架、幻象機26架、普卡拉式機23架、教練機5架、運輸機3架、輕型攻擊機3架、直升機18架。
三、地面作戰
英軍特遣部隊繼佔領南喬治亞島後,兵分三路向福克蘭島周邊海域接近。第一支隊由航母2艘與驅逐艦編成,由福克蘭島東方向雷夫利島開進,途中以海獵鷹式戰機向史坦萊港、達爾文港、鵝坪及狐灣等阿軍陣地攻擊。第二支隊由驅逐艦與巡防艦各一編成,向柏克萊海峽路易士港進行岸轟。第三支隊由兩棲攻擊艦2艘及坎培拉運兵船載運陸戰營與空降營各一,沿東福克蘭島北岸航向福克蘭海峽,於5月21日凌晨進入聖卡羅斯港外泊地準備突擊登陸。
5月21日凌晨3時,英軍陸戰隊第42營與空降第2營分向聖卡羅斯港「藍色」與「紅色」海灘突擊登陸,在4小時內全部登陸完畢(未經激戰),其餘登陸部隊(陸戰旅(欠)與空降第3營)亦於「綠色」海灘陸續登陸,至1030時止,英軍登陸兵力達2,500人,且部分砲兵與飛彈亦經由直升機吊運著陸,灘頭陣地建立積極展開。此際,阿軍在聖卡羅斯港之守軍僅有一個搜索排,將敵情上報後,雖判明該處為英軍主登陸所在,且曾企圖發起反擊,但道路一片泥濘,多數車輛深陷其中,人員精疲力竭,只好折返原配置地。只有空軍自21日1030時起,才在白天對英軍大舉炸射,曾擊沉英艦數艘;惟在英軍機、艦、彈整體防空火網對抗下,也損失不貲,阿地面守軍則始終未再嘗試進行反擊,使英軍得以在25日夜順利建立起154平方公里之灘頭陣地,及準備向內陸持續進攻。
英軍地面指揮官原本準備等待全部兵力登陸完畢後再向內陸推進,但5月26日卻得悉聯合國可能將討論停火問題,若不儘速解決戰局,一旦停火案通過,英軍勢將功虧一簣,於是,立即修正計畫,即以現有兵力向史坦萊港發動雙鉗攻勢。
英軍於26日依計畫發起攻擊,28日分別奪取道格拉斯、提爾港、達爾文港與鵝坪,其中以空降第2營利用長途夜行軍襲擊優勢阿軍奪取達爾文港與鵝坪最足稱道。30日,英軍繼續攻擊時,阿軍緊急調整部署(佈雷及以肯特山守軍向鵝坪增援),英軍得知「肯特山空虛」情報,遂以直升機空運陸戰第42營(欠1個連)奪取肯特山,阿軍向鵝坪增援之部隊折返,雙方於肯特山周邊激戰,英軍攻佔肯特山,且於6月2日完成會師(參閱圖四)。
6月8日,英軍投入步兵第5旅再向史坦萊港攻擊,阿軍並無積極之反擊,只有各守備據點各自為戰的抵抗,至13日夜攻陷阿軍最後一道防線(如圖五),被圍困在史坦萊港的阿軍投降。
雙方成敗因素
一、阿軍失利的原因
1.戰略情勢判斷錯誤
為化解經濟危機,誤判英國不致為了爭奪貧瘠的蕞爾小島,勞師動眾遠渡重洋用兵,且認為即使要動武,也須經其國會冗長討論,屆時阿軍必可以有充裕時間備戰,並高估其海空戰力足可和英軍一搏,加上以為美國及中南美諸國皆反對殖民主義,英阿一旦交戰,美必仗義助阿或採取中立;不料英美血濃於水,且美國為全球戰略利益計,調解不成而積極助英,中南美諸國受國力與政情所限,不能予阿實際幫助,蘇聯也顧忌美國而袖手旁觀,聯合國亦做成不利阿國決議,歐洲又應英國要求對阿實施經濟制裁,不但使阿國經濟雪上加霜,政局更加不穩,且對其購自歐洲的軍備維修受到不少影響,均為阿國始料不及。
2.戰場情報不靈
阿軍既知動武不可避免,卻未積極偵察掌握英國聯合特遣艦隊之動態,喪失先利。再者對福克蘭島上的地形亦未深入偵察研究,尤其未對英軍可能登陸灘頭及其爾後可能之行動作深入研究。更荒謬的是,居然運用滯留英人為阿國守軍發送電報,使其輕易的把軍情送給英軍。
3.部隊訓練不足
阿軍兵員為徵召入伍的新兵,訓練不精,且各級幹部毫無實戰經驗,空軍飛行員雖甚為英勇,但與英空戰纏鬥時技術仍不如英軍而被敵以30mm機砲擊落,亦是訓練不夠的佐證。
4.武器裝備陳舊且不妥善
阿軍之潛艦仍有二次大戰時期的老爺艦,新式潛艦不但主射控儀故障,輔助設備也因接錯線而不能發揮效能;戰機電子裝備和武器不如英軍;地面部隊沒有如英軍一般配備現代夜視裝具,防空雷達又易受反制。
5.地面作戰部署與指導不當
阿軍福克蘭守備之部署,既非灘岸決戰,亦非內陸決戰,對英軍極可能登陸之聖卡羅斯灣,僅配置一個排擔任警戒,所有主力集中在被沼澤地區分隔的史坦萊港,即使發現敵主力在該處登陸,亦難以適時反擊,事實亦證明其困難所在,且更大的錯誤,乃是在反擊行動受泥濘所困後,就未再尋求克服方法,任英軍從容的建立灘頭陣地,坐待英軍來攻,枉費空軍的英勇出擊。待鵝坪陷敵,要向該方面增援,肯特山空虛之弱點又恰被英軍逮個正著,肯特山激戰時,史坦萊港的主力又未適時增援擊滅尚未與地面攻擊主力會師的英空中機動陸戰營,一切都似乎在坐待英軍自行失敗。
6.戰備整備欠落實
如潛艦主射控儀故障,反擊部隊被泥濘所困及地面部隊補給不濟,食不果腹等,均為戰備整備欠落實,影響戰力發揮的具體例證。
7.海軍未發揮現存艦隊效能
海軍在5月2日首度接戰不利後,即退縮至本土沿海,未有積極行動,只有超級軍旗戰機擊沉雪菲爾號一事尚堪入目,但該次行動卻是由空軍策動的。假若海軍能以積極行動與空軍協同打擊英特遣艦隊,英軍之損失恐會相當可觀,甚至若能擊沉一、二艘運兵船,英軍地面攻勢是否會改觀也難以預料。或者可以盡全力突破封鎖,對福島守軍戰耗補充與士氣維持,均會有相當助益。
8.三軍各自為戰
海島防衛作戰欲期成功,三軍統合戰力發揮是不可或缺的要件,綜觀作戰全程,阿國陸海空三軍卻各自為戰,不敗也難。
二、英軍成功的原因
1.戰略指導與運作適切
A.以外交為前鋒,先爭取到國際(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共同市場)輿論與行動的支持,有效孤立阿根廷。
B.明示國家目標,凝聚全民同仇敵愾意識,一致支持政府以武力收復失土的行動。
2.動員迅速確實
阿軍佔領福克蘭後的3天(國會通過武力收復失土決議後2天),其特遣艦隊即已首途向南大西洋開進,其軍隊動員之迅速大出一般人之意料。另外由於其動員制度之完備與英人受愛國情操驅使之故,在極短時間內徵調商船四、五十艘及眾多民航貨機、直升機乃至生產、儲存設備,滿足人員裝備運輸與補給醫療所需,也是此次作戰成功的原因。
3.戰場情報靈活適切
除了具備軍事衛星偵察能力,得以先期瞭解福克蘭島地形與阿軍地面守備部署外,對阿軍動態亦能確實掌握,加上重視戰場偵搜作為(先期派遣特戰部隊滲入福島偵察阿軍據點配備及接戰前現地偵察)及滯留敵後英人主動蒐集提供阿軍情報,在對敵情充分瞭解狀況下,裨益正確決心下達甚多。
4.武器裝備精良妥善
英軍之各式武器裝備不僅新穎實用,且其妥善率甚佳,以飛機為例,其配備之武裝和電子裝備不但凌駕於阿軍,且出動率亦高出阿軍甚多,而地面部隊所配備的新式夜戰裝具,也都能發揮預期功能。
5.人員素質優良
英軍官兵不僅訓練有素,能耐勞苦,視死如歸,且其所具備之作戰經驗更非阿軍所能比擬,此乃英軍能夠以寡勝眾,且整個作戰過程順利得如同平時演習一般的主要因素。
6.部署與指導適切
A.登陸直前兵分三路以佯動眩惑阿軍。
B.選擇阿軍守備空虛,且為海空威脅最低之聖卡羅斯灣為主力,突擊登陸灘頭,為爾後作戰奠定勝利契機。
C.當機立斷,不待登陸部隊全部上岸而儘速向內陸展開攻勢,力求在聯合國討論停火決議前解決戰局。
D.乘肯特山空虛斷然遂行空中機動突擊作戰,且能依計畫於肯特山會師。
E.適時投入新銳部隊迅速攻克阿軍最後防線。
F.三軍統合戰力充分發揮。其中尤以登陸聖卡羅斯灣直後的防空作戰發揮得最淋漓盡致,且對登陸作戰最重要的制空權獲得具關鍵性影響。地面攻擊全程,除了艦砲密接支援外,各式直升機亦適時發揮偵搜、攻擊、運兵、吊掛等多種功能,而與地面部隊行動配合無間,且為現代陸空整體作戰創下先例。
本次戰爭給予吾人的啟示
史利芬曾說:「在一個會戰或戰役中,勝負雙方的行動對於最後的結果具有同樣貢獻。」克勞塞維茨則說:「兵術上經驗之重要,更勝過哲學上的真理。」拿破崙強調其靈感得自於對戰史的回憶,而德國鐵血宰相也說:「愚人說他從經驗中學習,我恰寧願利用別人的經驗。」
本次戰爭不論是成功或失敗的一方,都給我們留下極其珍貴的經驗啟示。
一、海島攻防以制空、制海為先決條件
空權發達之後,渡海作戰除了海優之外,空優更成為必備要件,相對的,空優、海優也成為海島防衛所應掌握的根本要件。例如,希特勒在席捲法國後,由於「不列顛戰役」並未擊滅英國空軍主力,只好將入侵英倫三島的意圖擱置泝,再如日本對太平洋的侵略,分別因珊瑚海、中途島及所羅門海之戰,海空戰鬥受挫而無力再事擴張,美國則因此兩次作戰之勝利,而得以轉守為攻,更由於菲律賓海之戰,海空戰力受創極嚴重,制空、制海完全喪失,而注定一敗塗地的命運沴。
又如,由於我在臺海戰役中以31:1痛創中共空軍,遂使中共從此不敢越雷池一步,奠定了我創造「臺灣奇蹟」的根基。福島戰爭,復又再為制空、制海對海島攻防作戰的重要性提供了確切的佐證。以上的歷史經驗,正提示我們,如果要維持臺海的和平安全,使中華民國能永續生存發展,非得維持臺海制空、制海優勢不可,換言之,海空戰力的精實,實乃當前建軍備戰無可取代的要務。
不過,制空能力的獲致,也不是僅賴空軍而已,就「不列顛戰役」觀之,德國空軍進入英倫完整的防空體系而尋求英國空軍決戰,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空軍戰力反而逐次耗損沊;就越戰經驗而言,美軍參戰飛機的損失,主要係受越共地面突擊或地面防空火力(含輕兵器)射擊所摧毀或擊落沝。就本次戰爭言,英軍僅只有極少數的戰機,卻依靠其艦隊與地面部隊的整體防空體系而使阿國空軍蒙受嚴重損失,且確保了其行動自由和戰力完整,相對的,英國在此戰中主要的損失亦來自阿根廷密集地面砲火,在在均證明完整的地(水)面防空體系,的確對局部空優之確保甚具價值;是故,強化國軍地(水)面防空能力,並予以有效整合,實為爭取制空與地面決戰行動自由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二、科技水準成為戰爭勝負的要件
運用既有的科技能力去改善既有武器裝備,或研發出新的武器裝備,用以提升部隊戰力,乃是極自然的事。近代科技水準日新月異,確使武器威力與軍備性能廣泛提升,軍隊之偵搜力、機動力、指通力、打擊力均會顯著提升,但對補充力之依賴更為殷切。此次戰爭,英國挾其科技優勢,所有的武器裝備不但多為自力生產的成品,而且性能比阿軍所用者優越(尤以電子戰為然);反觀阿軍之武器裝備則均仰賴外購,新舊參差不齊,不但性能不若英軍,且補給維修亦有缺陷,兩國科技水準的落差,對戰爭成敗的影響實不容忽視。
中共自1977年以來即將發展高科技列為國家戰備的重要指標,積極推行經濟與國防實用科技的發展,福島戰爭後,更置重點於學習西方科技沀,近幾年來,更年年增加國防預算,全面更新戰機、軍艦、飛彈及其他各式軍備,成果不容忽視。對此,前國防部長唐飛先生曾嚴肅的指出:「到公元2005年,我國可能會喪失臺海軍事上質的優勢……到2010年時,中共電子戰能力將超越國軍泞。」其意就在提示我們對國防科技發展切不容懈怠。不幸的是,有人認為:「這項評估不客觀,只是國防部用以爭取預算的手段而已泀。」其實料敵從寬、未雨綢繆絕對不會錯,可怕的是我們自我陶醉,事到臨頭再發覺危機的存在,那就悔之莫及了。
三、全民國防乃是國家安全的根基
參謀總長湯曜明一級上將說:「未來臺澎防衛作戰必然是『全民作戰』,假如任何一個決定不能獲得全民的支持,這個仗就不能打洰。」
福克蘭群島之戰,英國之所以獲致勝利成功,除了其三軍部隊將士用命,戰略戰術運用至當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國人民不但異口同聲支持武力收復失土,而且以具體行動(立即接受商船、飛機、生產設備與倉儲設施徵集)來支援運兵、運補作業,使其聯合特遣艦隊的戰略戰術作為能夠完全實現的結果。
再看以色列在阿聯環伺下建國,以及數次以阿戰爭中,之所以能屢挫強敵,愈戰愈勇,其全民皆兵的國防政策,以及全民同仇敵愾團結一致,發揮國家整體力量,實為最根本的原因。
師克在和,不在天;天時地利不若人和。今天中共對我虎視眈眈,在中共龐大的武裝力量威脅下,我們要想維護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永續過著民主、自由的生活,最根本之道,就在於臺澎金馬人民不分來臺先後,不分職業階層,不分宗教信仰,不分政黨團體,不分族群地域,大家團結在一起,凝聚「新臺灣人」的生命共同體,一致關心並支持國防政策,落實全民動員、全民作戰作為。
四、地面決勝乃是最後生死關鍵
翻開歷史,我們可發現海島防衛作戰戰火既已點燃,「拒敵彼岸、擊敵海上」固屬上策,惟我們所面對的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中共,且我們限於整體財政經濟,海空軍整建也只能求其小而精,以質勝量,萬一我海空軍無法面面俱顧,抑或戰力有所不繼,敵登陸(空降)而揭開地面決戰之局,勢難避免,這也就是我們最後生死關鍵來臨之時。
就本次戰爭而言,阿軍地面指揮官應知英軍既然企圖以武力收復失土,則地面決戰勢不能免,而其首要之任務就是擊滅登陸(空降)之英軍地面部隊,確保福島(尤其是東福克蘭島)完整。既然如此,其達成任務之手段,就是詳為研判作戰地區特性與英軍可能行動,適切部署其部隊,乘英軍逐次投入兵力之際,迅速各個擊滅,方屬至當,惜其自始至終消極無為,自招覆滅,實值吾人引以為戒。
「拒敵彼岸,擊敵海上,毀敵水際,殲敵灘頭」,為國軍既訂之防衛作戰方針,若能以精實的全民國防嚇阻中共不敢稍越雷池,固然是我們至切的期盼,惟我雖不求戰,但「不放棄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乃中共堅持之政策,戰火何時爆發,操之在敵。中共一旦執意興兵來犯,我當優先發揮海空戰力「拒敵彼岸、擊敵海上」,然而,也並非只靠海空拒敵,而放棄陸上固守殲敵,地面決戰乃是臺澎防衛不可避免的最後手段,為期地面決戰成功,則有賴平時確實的戰場經營與部隊演訓。國軍進行地面操演,乃是為臺澎防衛作萬全準備,絕非如同某學者斷章取義之批評,視之為無視現代海空威脅而執著於「古寧頭大捷」戰術思想泍;須知這乃是整體國防不可或缺的一環。
五、人員素質仍為左右戰局之關鍵
不論科技如何發達,武器裝備如何新穎,其功能之充分發揮,仍惟人員適切保養與操作是賴;有了最新式而妥善的裝備,若是指揮官之戰略戰術素養不足,缺乏旺盛企圖心,而官兵士氣低落,也等於沒有。從以阿戰爭觀之,以色列所用之裝備(尤其是戰車),型式老舊而性能也不如阿聯,但他們憑藉著旺盛企圖心及巧妙的戰術和戰鬥行動彌補其短處,亦能戰勝敵人。本次戰爭,英軍指揮官企圖心旺盛,適切的作戰指導,及官兵視死如歸與強健體魄、熟練戰技,充分發揮新式裝備效能,和阿軍指揮官的消極無為與士兵訓練不足,恰成一鮮明對比,戰爭勝負由此分野。以上事實在在證明左右戰局之關鍵,在優異的人員素質,而非全賴新穎精密武器。
提升人員素質的唯一途徑,就在於平時嚴格精實且逼真的教育訓練。以美軍為例,他們固然擁有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不過他們對教育訓練的重視程度,絕不亞於汰換老舊裝備。中共雖對其軍備現代化的努力不遺餘力,也同時把教育訓練提升到「戰略地位」,從學校教育到部隊訓練,絲毫不懈怠,尤其近年來對攻臺作戰之模擬訓練尤為積極。最近,共軍總參謀部更針對1999年軍事訓練,要求其部隊要以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以提高作戰能力為目的,以普及及深化訓練改革成果為基礎,啟動「科技興訓工程」,全面展開科技大練兵泇。如果我們不能針對敵情勤訓精練,何能期待給予來犯之敵迎頭痛擊?
六、有準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孫子曾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阿根廷本身軍備不修,妄想英國不會為福克蘭群島千里動武,率爾兵佔領福克蘭群島,復又在英國決心動武收復失土時,仍未積極備戰,剛好與孫子給後人的教訓相違,兵敗國辱理所當然。
英國一向視軍事力量為政治影響力的工具,也是解決衝突的重要手段沰,而且認定擁有訓練嚴格、裝備精良及士氣高昂的軍隊,是遏止衝突及戰爭發生的重要因素泹,換言之,英國主張平時即應重視國防整備,且其整備範圍更擴及全民(由此次戰爭英國動員效率即可得知),故雖福克蘭群島距本土8,000浬之外,一旦決心用兵,立即能投入完整的戰力,復由戰爭過程中,英軍每能以寡擊眾,亦可顯現其平時訓練精實嚴格,其與孫子「恃吾有以待之」的戰爭原則,正好不謀而合。
英國當時的國防整備,除了針對冷戰時期隨時可能爆發的大戰外,尚須考量到海外屬地的防衛,此兩者對英倫本土均不致產生立判存亡的急迫性,但英國仍然不敢稍有鬆弛,否則何以能在阿根廷佔領福克蘭島第三天,其聯合特遣隊即可首航?而今,我們與中共雖隔著臺海天塹,但中共若要挑起戰火,預警極為短暫,當然我們的戰備警覺和水準所受的挑戰,絕非英國所能比擬,所以,我們切不可因久訓不戰而有疏忽。
結 論
福克蘭群島戰爭為典型的島嶼攻防作戰,這種狀況未來極可能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研究本戰役,我們不僅要學習英國精實國防戰備與戰場用兵的長處,更應以阿根廷戰敗的原因為戒,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書目
一、福克蘭大海戰,唐立民,昭文出版,民86年7月。
二、中外戰史,幼獅文化,民82年1月。
三、福島戰爭及其教訓,黎明文化,民73年11月。
四、福克蘭群島風雲,陳鈞,黎明文化,民74年7月。
註 釋
1.見「第二次大戰決定性會戰,不列顛之戰」,暨「失去的勝利 ── 曼斯坦回憶錄(上)」,均為鈕先鍾譯,星光出版,民83年12月。
2.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國防部史編局編譯出版,民37年8月,P361~P383。
3.失去的勝利(上),曼斯坦著,鈕先鍾譯,星光出版,民83年12月。
沝越戰之經驗教訓,耿若天,陸總部,民58年6月20日,P124。美軍參加越戰迄1968年10月止,共有343架飛機被越共地面武器或地面突擊所擊毀(落)。
4.青年日報,民88年4月30日第6版,「知彼知己洞察中共建軍思想轉變」。
5.青年日報,88年2月1日,國防部唐部長記者會談話。
6.中國時報,民88年5月6日,國防部長答覆立委質詢及資策會對此事之看法。
7.青年日報,民88年4月1日,總長湯一級上將在立法院之報告。
8.聯合報民意論壇,民88年5月1日。
9.青年日報,民88年1月8日。
10.二次大戰後之英國軍事思想,民79年5月,國防部史編局,P507。
11.英國陸軍作戰要綱,三軍大學譯印,民86年6月,P6,0107條。
http://www.cyut.edu.tw/~ycfann/war/faukland_2.doc 的 HTML 檔。
海權論
馬漢( Alfred Thayer Marhan 1840-1914 ),爲海權論的創立者,美國卓越的海洋曆 史學家,一八五九年畢業于美國海軍軍官學校,一生從軍,最初擔任新港海軍學院曆史學與戰 略學的講師;一八八六年至一八八九年及一八九二年至一八九三年兩度出任該校校長;一八九八年擔任美西戰爭的指揮官;一八九九年代表美國出席海牙裁軍會議,但堅決反對裁軍;一九0二年至一九0三年被推爲美國曆史學會會長。一生致力于美國海權的建立而奉獻。馬氏著作甚多,有關海權的理論散見于其著作中,並未有專書。其中以一八九0年出版的『海權對一六六0--一七八三年曆史之影響』;一九一一年出版的『海軍戰略論』較著名。
二、海權的六項基本要素:
(一)位置: 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島嶼,靠近主要的貿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軍基地。例如英國以英吉利海峽和歐陸相隔,不僅有水爲屏障,且距歐陸近,因此英國不須維 持大陸軍,而可集中國力發展海權,以優勢的海軍來封鎖歐陸港口,並控制出入歐洲北部 的航線。與英國成強烈對比的是法國,他不僅要維持大陸軍,而其海軍也必須分駛大西洋 與地中海,因此在海權競爭中,法國對英國自然居于劣勢。
(二)地形: 一國的海岸線是其邊界的一部份,凡是一個國家其疆界易于與外界接觸者,其人民便 較容易向外發展,與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遷,不願投 身海洋,如法國;反之,則逼使人民不得不討海維生,如荷蘭、葡萄牙。島國、半島國家 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發奮圖強,則必須重視海權的發展。
(三)國土之大小: 馬氏認爲國土的大小必須與人口、資源及其他權力因素相配合。一個國家人口的總數 與海岸線總長度的比例,具極大重要性。否則廣大的領土可能反而成爲弱點。如面積太大 ,而人口與資源不成比例的國家,防守密度低,國家的危險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 所割裂,則更是一大弱點。以美國內戰時的南方爲例,以人口和資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積 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長的海岸線和太多的內陸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導致失敗。
(四)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和素質對海權均爲重要基礎,海權國家不僅應有相當數量的從事航業人口, 而其中直接參加海洋生活的人數更應站相當高度的比例。國家的平時航海事業(包括航運 和貿易)足以決定其海軍在戰爭中的持久力。英國即爲典型例證,他不僅是航海國家,而 且也是造船和貿易國家,擁有發展海權的必要人力與技術資源。
(五)國民性: 國民對海上貿易的意願及航海生産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極重要。人人以向海洋尋求財富 爲榮,航海事業自然蓬勃。海商與海軍的結合,再加上殖民地的開拓,終使英國成爲海權 霸主。
(六)政府的政策: 政府必須明智而堅毅,始能對海權作長期發展。英國的成功主因即在此。自詹姆士一 世開始,英國的國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貿易和海軍優勢爲目的。
三、馬漢海權論之中心思想:
(一)馬漢引證英國在拿破侖時代的戰爭中獲得海上霸權的事實,來證明欲發展海權必須以強大的海軍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權:拿破侖幾次企圖渡過海峽征英皆告失敗後,于一七九八年征埃時,其海軍在尼羅河口海戰時遭英國納爾遜將軍所率領的艦隊重創,地中海制海權盡失,本國與埃及遠征軍的交通線被切斷而告失敗。一八0一年,拿破侖爲了削弱英國的商業,號召各國『武裝中立』,俄國、丹麥、瑞典及普魯士皆參加,一致反對在波羅的海行使交戰國權利。英國必須仰賴波羅的海各國輸入橡木、繩索和帆布,所以無法容忍上述諸國參加武裝中立,乃派遣波羅的海艦隊,以武力來打破拿破侖的武裝中立政策。在哥本哈根海戰中擊敗丹麥海軍艦隊取得進出波羅的海的自由後並進入芬蘭灣,打破武裝中立的政策。( 參閱『中外戰爭全史』第九冊第二十二 篇第四章 )。一八0五年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英國艦隊擊敗法西聯合艦隊,建立英國海軍的無敵霸權。(英國指揮官納爾遜將軍在此役中殉職) 注:請參閱『中外戰爭全史』第九冊第二十二篇第四章。
(二)海權的發展屬外線作戰,以攻擊爲主要任務,陸權則以防禦爲主。
(三)有優勢之海軍,優良的海外基地、海港,才能與敵人抗衡,發揮海權之力量。
1、馬漢認爲海軍的目的在于會戰,而最終的目的則爲取得制海權以控制海洋,因此艦隊所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強力的攻擊火力,擁有優勢的海軍,才能控制海洋。
2、擁有廣大又富饒的海外殖民地及優良海港,有利于艦隊補給、維修,對延伸海軍戰鬥能力有很大助益。馬氏認爲海權必須能確保自己的交通線安全,並同時能切斷敵人的交通線。交通線愈長,則海權所能賜予的利益也就愈大。而交通線的建立,就依賴線上的各個海外基地(殖民地)與海港了。英國在十八世紀在地中海南岸擁有衆多海外基地,因此方能封鎖法國海岸,擁有地中海制海權;法國拿破侖遠征埃及,其目的即欲切斷英國經地中海到印度之交通線。
(四)丹麥的日德蘭半島與西蘭島控制北海與波羅的海的航道咽喉;直布羅陀海峽緊扼大西洋與 地中海的交通;蘇彜士運河爲地中海與印度洋的海運衢道,若能掌握這些戰略要地,就可 發揮以海制陸的優勢。
四、海權控制陸權的地帶:
(一)海峽:海峽是交通樞紐地帶,掌握海峽即可控制敵人之海上運輸,阻止其海權之發展。如獨立國協從波羅的海出大西洋之交通線受制于松德海峽;從黑海出地中海又受制于達達尼爾海峽及博斯普魯斯海峽,致使其海權發展自帝俄迄今仍無法獨霸于世。
(二)半島:半島伸入海中可享海上交通、運補之利,亦可發揮陸海協同作戰之效果。如十九世紀拿破侖時代的西班牙半島戰爭,英藉海上運補遠優于法軍藉陸路運補,致法軍在半島戰爭中失敗(詳見『中外戰史』第九冊第五章)
(三)島嶼:島嶼如獲有優勢的空權與海權,則可發揮其控制陸權之戰略據點價值。如日本、臺 灣、菲律賓各自擁有堅強的空權與海權,才使中共勢力無法向太平洋及印度洋伸展 ,其戰略位置舉足輕重。地中海北岸的一系列島嶼亦是以海制陸的戰略據點,爲世 界霸權爭奪的對象。
五、海權國之基本條件:
(一)海軍條件: 要有海軍、海上基地、海運路線(交通線)且不受他國控制。如美國在二十世紀雖擁 有強大海軍艦隊,但被分隔于兩洋,無法達到『集中』、『節約』之原則,因此馬漢力主 美國應開鑿並控制巴拿馬運河及控制加勒比海諸島以保障太平洋與大西洋航運路線之安全 。美奉行馬氏之觀點而成今日海上之霸權。
(二)海運條件: 必須擁有龐大之商船、港口及順暢之海上航路,並有海外商業及經濟關系。從海權的 意義來看,海權乃爲控制海洋及利用海洋,以達成國家目標之能力,而拓展海權之主要工 具爲海軍武力及商漁船隊,武力用以制海以保障海上商漁船隊與交通線(海上航路)之安 全,而商漁船隊可開發海外商業及經濟利益,厚植國力,平時商業船隊可賺取大量經濟利 益,戰時可支援海軍艦隊作戰,如福島戰爭,英國即徵調很多油輪、貨輪、客輪、協助運 補兵力及戰略物資。
(三)海外商業條件: 國民大量移民于國外殖民地,並建立雄厚的經濟實力,對國力之擴張具有極大優勢。 十七、十八世紀,英國在其海軍武力配合其商業船隊在世界四處拓展其殖民地,獲致豐厚 的經濟利益,而成爲海上霸權,有『日不落國』之稱。
六、影響:
(一)美國:一九0一年老羅斯福當選美國總統後,極受馬漢海權思想之影響,致力發展海權。除艦隊的擴建及積極奪取太平洋各戰略島嶼外,且開鑿並控制巴拿馬運河及加勒比海之戰略海上基地,成爲當今海權霸主。
(二)英國:英國對馬漢之海權思想推崇備至,在一八八九年英國政府提出海軍擴充計畫時,馬漢的理論成了最強力的辯護理由。
(三)法國:法國很重視馬漢對于法國海軍政策的批評,並且稱贊其思想具有真正的創造性。
(四)德國:德皇威廉二世及海軍部長鐵畢茲(Von Tripitz)^亦深受馬漢影響,致力發展海軍,但德國卻忽略了馬氏的一項重要訓條:「一個國家無法同時發展陸權與海權」,導致德國陸軍反而受經費影響而減低其戰力。
http://baike.baidu.com/view/26788.html?tp=0_01
海洋學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它的研究對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于海水中的物質、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沈積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氣邊界層和河口海岸帶等。
海洋科學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其主要內容包括對海洋的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過程的基礎研究,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海上軍事活動等的應用研究。
由于海洋本身的整體性、海洋中各種自然過程相互作用的複雜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統一起來,使海洋科學成爲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地球處于“得天獨厚”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質量、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地球的繞日運行軌道以及自轉周期等因素相互的作用和良好配合,使得地球表面大部分區域的平均溫度適中(約15℃),以致它的表面同時存在著三種狀態(液態、固態和氣態)的水,且絕大部分是以液態海水的形式形成一個全球規模的含鹽水體——世界大洋。因此,我們的地球又稱爲“水的行星”。
全球海洋總面積約3.6億平方公裏,約占地表總面積的71%。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約3800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球海洋的容積約爲13.7億立方公裏,占地球總水量的97%以上。如果地球的地殼是一個平坦光滑的球面,那麽就會是一個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蓋的“水球”。
世界海洋每年約有50.5萬立方公裏的海水在太陽輻射作用下被蒸發,向大氣供應87.5%的水汽。從海洋或陸地蒸發的水汽上升凝結後,又作爲雨或雪降落在海洋和陸地上。陸地上每年約有4.7萬立方公裏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滲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終注入海洋,從而構成了地球上周而複始的水文循環。
海水是—種含有多種溶解鹽類的水溶液。在海水中,水占96.5%左右,其余則主要是各種各樣的溶解鹽類和礦物,還有來自大氣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氮等溶解氣體。世界海洋的平均含鹽量約2.5%,而世界大洋的總鹽量約爲4.8億億噸。假若將全球海水裏的鹽分全部提煉出來,均勻地鋪在地球表面上,便會形成厚約40米的鹽層。
目前在海水中已發現的化學元素超出80種。組成海水的化學元素,除了構成水的氫和氧以外,絕大部分呈離子狀態,主要有氯、鈉、鎂、硫、鈣、鉀、溴、碳、鍶、硼、氟等11種,它們占海水中全部溶解元素含量的99%;其余的元素含量甚微,稱爲海水微量元素。
溶解于海水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氣體,以及磷、氮、矽等營養鹽元素,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極爲重要。海水中的溶解物質不僅影響著海水的物理化學特征,而且也爲海洋生物提供了營養物質和生態環境。
海洋對于生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和組成,與許多低等動物的體液幾乎一致,而一些陸地高等動物,甚至人的血清所含的元素成分也與海水類似。研究證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而且絕大多數的動物生活在海洋中。在陸地上,生物集中棲息在地表上下數十米的範圍內,可是在海洋中,生物棲息範圍可深達一萬米。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學者把海洋稱作“生命的搖籃”。
海洋作爲地球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大氣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爲控制地球表面的環境和生命特征的一個基本環節。
由于水具有很高的熱容量,因此世界海洋是大氣中水汽和熱量的重要來源,並參與整個地表物質和能量平衡過程,成爲地球上太陽輻射能的一個巨大的儲存器。在同一緯度上,由于海陸反射率的固有差異,海面單位面積所吸收的太陽輻射能約比陸地多25~50%。因此,全球大洋表層海水的年平均溫度要比全球陸地上的平均溫度約高10℃。
由于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上分布的固有差異,赤道附近的水溫顯著地高于高緯度海區,因此,在海洋中導致暖流從赤道流向高緯度、寒流從高緯度流向赤道的大尺度循環。從而引起能量重新分布,使得赤道地區和兩極的氣候不致過分懸殊。
海面蒸發産生的大量水汽,可被大氣環流及其他局部空氣運動攜帶至數千公裏以外,重新凝結成雨雪降落到所有大陸的表面,成爲地球表面淡水的源泉。由此可見,海洋對全球天氣和氣候的形成,以至地球表面形態的塑造都有深遠的影響。
海洋中的動物約16~20萬種,植物一萬多種。海洋中的生物,如同整個生物圈中的生物一樣,絕大多數直接地或間接地依賴于光合作用而生存。海洋生物由海洋光合植物、食植性動物和食肉性動物逐級依賴和制約,組成了海洋食物鏈。
海洋作爲一個物理系統,其中發生著各種不同類型和不同深度的海水運動和過程,對于海洋中的生物、化學和地質過程有著顯著的影響。海水運動按其成因,大致分爲:海水密度變化産生的“熱鹽”運動,如海面蒸發、冷卻和結冰,以及海水混合等;海面風應力驅動形成的風生運動,如風海流和風生環流等;天體引力作用産生的潮汐運動;海水運動速度切變産生的湍流運動;各種擾動産生的波動,如風浪、慣性波和行星波等。
海洋是生物的生存環境,海水運動等物理過程會導致生物環境的改變。因此,不同的流系、水團具有不同的生物區系和不同的生物群落。海水運動或波動是海洋中的溶解物質、懸浮物和海底沈積物搬運的重要動力因素,因此,海洋中化學元素的分布和海洋沈積,以及海岸地貌的塑造過程都是不能脫離海洋動力環境的。反過來,海水的運動狀況也與特定的地理環境、化學環境有關。這就是海洋自然環境的統一性的具體表現。
大洋地殼作爲全球地殼的一個結構單元,具有不同于大陸地殼的一系列特點。陸殼較輕、較厚,比較古老;洋殼較重、較薄(缺失花崗岩層),相對年輕。在地殼的均衡作用下,陸殼質輕而浮起,洋殼質重而深陷。地球之所以存在著如此深廣的海洋,是與洋殼的物質組成有關的。
由于海水的覆蓋,海底地殼是難以直接觀察的。近半個世紀以來,深海考察發現了海洋中有深度超過萬米的海溝,長達上千公裏的斷裂帶以及衆多的海山: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存在著一條環繞全球、縱貫大洋盆地、延伸達80000公裏的水下山脈體系。這條水下山脈縱貫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洋盆中部,所以稱爲大洋中脊。在大洋中脊頂部發育有一條被斷裂帶錯開的縱向的大裂谷,稱爲中央裂谷。
20世紀70年代以來,海洋學者乘坐潛水器考察大洋中脊和裂谷,發現從裂谷底噴湧出來的熱泉。原來,冷海水沿裂隙滲入熾熱的新生洋殼內部,變成熱海水,熱海水和洋殼玄武岩之間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玄武岩中的鐵、錳、銅、鋅等被淋濾出來進入熱海水,從而噴出富含金屬的熱泉。由河流帶入海洋中的鎂、硫酸根,在上述過程中也大部分被中脊軸部的洋殼所吸收。據估計,沿著八萬公裏長的大洋中脊只需800~1000萬年,與世界海洋等量的海水就可以經過脊軸洋殼循環一遍。這對于海水化學成分的演化,産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總之,海洋中發生的各種自然過程,在不同程度上同大氣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都有耦合關系,並且同全球構造運動以及某些天文因素密切相關,這些自然過程本身也相互制約,彼此間通過各種形式的物質和能量循環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具有全球規模的、多層次的海洋自然系統。正是這樣一個系統,決定著海洋中各種過程的存在條件,制約著它們的發展方向。
海洋科學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過觀察、實驗、比較、分析、綜合、歸納、該繹以及科學抽象方法,去揭示這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認識海洋中各種自然現象和過程的發展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爲人類服務。
海洋學簡史
人類認識海洋的曆史,是在沿海地區和海上從事生産活動開始的。古代人類已具有關于海洋的一些地理知識。但直到19世紀70年代,英國皇家學會組織的“挑戰者”號完成首次環球海洋科學考察之後,海洋學才開始逐漸形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20世紀50~60年代以後,海洋學獲得大發展,形成爲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海洋科學。
從古代到18世紀末是海洋知識的積累時期,也是海洋學萌芽時期。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海洋自然現象的認識和探索,主要依靠很不充分的觀察和簡單的邏輯推理。雖然當時只限于直觀地、籠統地把握海洋的一些性質,但也提出了不少精彩的見解。例如,公元前7~前6世紀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爲,水是萬物的本源,而大地則浮在浩瀚無際的海洋之中。公元前11~前6世紀中國的《詩經》中,已有江河“朝宗于海”的記載。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思想家中知識最淵博的亞裏士多德在《動物志》中,已描述和記載170多種愛琴海的動物。公元一世紀,中國東漢王充曾科學地指出了潮汐運動和月亮運行的對應關系。
從15世紀到18世紀末,自然科學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海洋知識的積累。這時的海洋知識以遠航探險等活動所記述的全球海陸分布和海洋自然地理概況爲主。
1405~1433年中國明朝鄭和率領船隊七次橫渡印度洋;1492~1504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4次橫渡大西洋,並到達美洲;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等完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1768~1779年英國庫克在海洋探險中最早進行科學考察,取得了第一批關于大洋表層水溫、海流和誨深以及珊瑚礁等資料。
這些活動和成果,不僅使人們弄清了地球的形狀和海陸分布的大體形勢,而且直接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爲海洋學各個主要分支學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如1670年英國玻意耳研究海水含鹽量和海水密度的變化關系,開創了海洋化學研究;1674年荷蘭列文虎克在荷蘭海域最先發現原生動物;1687年,英國牛頓用引力定律解釋潮汐,奠定了潮汐研究的科學基礎;1740年瑞士科學家貝努利提出潮汐靜力學理論;1772年法國拉瓦錫首先測定海水成分;1775年法國拉普拉斯首創大洋潮汐動力學理論,等等。
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機器大工業的産生和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海洋學的建立和發展。
英國科學家、生物進化論的創始人達爾文在 1831~1836年隨“貝格爾”號環球航行,對海洋生物、珊瑚礁進行了大量研究,于1842年出版《珊瑚礁的構造和分布》,提出了珊瑚礁成因的沈降說;于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建立了生物進化理論。
英國生物學家福布斯在19世紀40、50年代提出了海洋生物分布分帶的概念,出版了第一幅海産生物分布圖和海洋生態學的經典著作《歐洲海的自然史》。美國學者莫裏爲海洋學的建立作出了更爲顯著的貢獻,其1855年出版的《海洋自然地理學》被譽爲近代海洋學的第一本經典著作。
1872~1876年,英國“挑戰者”號考察被認爲是現代海洋學研究的真正開始。“挑戰者”號在12萬多公裏航程中,作了多學科綜合性的海洋觀測,在海洋氣象、海流、水溫、海水化學成分、海洋生物和海底沈積物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使海洋學從傳統的自然地理學領域中分化出來,逐漸形成獨立的學科。
1925~1927年,德國“流星”號在南大西洋的科學考察,第一次采用電子回聲測深法,測得七萬多個海洋深度數據等資料,揭示了大洋底部並不是平坦的,它像陸地地貌一樣變化多端。同時,海洋物理學、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學和海洋生物學等各基礎分支學科的研究也取得顯著進展,發現和證實了一些海洋自然規律。
1957年,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SCOR)和1960年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的成立,促進了海洋科學的迅速發展。美國的深潛器“的裏雅斯特2”號1960年曾深潛到10919米的海洋深處,美國核潛艇“鸚鵡螺”號1950年從冰下穿越北極,表明海洋的任何部分都能爲人類所征服。但是,1963年美國潛艇“脫粒機”號和1960年“蠍子”號失事,全體乘員喪生,又從反面證明海洋環境仍然是難以掌握的。事實上,從技術的角度來說,人類要在深海海底上行走比在月球上漫步還要困難。
現代海洋學對于具體的海洋自然現象或特定海區的研究,普遍地從傳統的靜態定性描述和簡單的因果分析向著動態定量分析發展,重視基礎理論、現場實驗和功能模擬研究。
海洋科學各分支學科之間、海洋科學和相鄰基礎科學之間的相互結合、相互滲透,並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跨學科的有高度綜合性的研究課題。例如,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和長期氣候預報、海洋生態系統、海洋中的物質循環和轉化、洋底構造以及有關海洋與地球的起源,海洋生命起源這樣一些根本問題。
深海鑽探和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的發展,使海洋科學(特別是海洋地質學)以及地球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出現新的突破。例如,被譽爲20世紀地球科學最重大成就之一的板塊構造理論,主要就是通過對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探測成果的研究建立起來的。
20世紀60年代以來海洋科學中所有的重大進展都同新的觀測儀器、研究手段和方法的研制成功,以及廣泛而密切的國際合作有關。例如,卓有成效的海洋觀測,數據傳輸、處理系統的應用,航天遙感、遙測技術和水聲技術的應用,國際地球物理年、國際印度洋考察、黑潮及鄰近水域的合作研究、國際海洋考察十年、全球大氣研究計劃大西洋熱帶實驗、深海鑽探計劃,以及世界(海洋科學)資料中心的建立等國際性海洋科學合作研究。
海洋學研究的特點
海洋科學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即使是同一區域,海洋、水文、化學要素及生物分布也是互相各異、多層次性的。因此,很難在實驗室裏對各類海洋現象和過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精細的實驗,也不能只靠數學分析和數學模擬來進行研究,而是要充分利用科學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觀察研究。
直接的觀察研究,既爲實驗室研究和數學研究的模式提供確切的可靠資料,又可以驗證實驗室和數學方法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因此,在自然條件下進行長期的、周密的、系統的海洋考察是海洋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海洋科學研究中,海洋觀測儀器和技術設備起著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海水深而廣,具有大密度和流動性,給人們的直接觀測帶來極大困難。從海面向下大約每增加10米,壓力就要增加一個大氣壓,在萬米深處,海水的壓力作用可以把潛水鋼球的直徑壓縮幾個厘米,人類很難在這樣大的深處活動。即使在海洋上層,海水處于不斷的流動和波動狀態,依靠一個點上的觀測資料,也很難說明面上的情況。因此,只有大力發展海洋觀測儀器和技術設備,才能取得所需要的大量海洋資料,以推動海洋科學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以來,海洋科學的發展表明,幾乎所有主要的重大進展都和新的觀察實驗儀器、裝備的建造,新的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觀察實驗的精度,以及數據處理能力的提高有緊密關系。例如,浮標觀測技術、航天遙感技術和計算技術的應用,促成了關于海洋環流結構、海-氣相互作用、中尺度渦旋、鋒區、上升流、內波和海洋表面現象等理論和數值模型的建立;回聲測深、深海鑽探、放射性同位素和古地磁的年齡測定、海底地震和地熱測量等新技術的興起和發展,對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海洋科學的觀察主要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因而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各種海洋現象和過程,有的“時過境遷”,有的“浩瀚無際”,有的因時間尺度太長,短時間的觀測資料不足以揭示其曆史演變規律。加之其中各種作用相互交叉、隨機起伏,因此在自然條件下的觀察只能獲得關于海況的一些片斷的、局部的信息。即使獲得某一海區近百年的海況和海洋生物種群動態的觀測序列,那也只是整個海洋生態環境和生物種群動態總體中的一個小小的樣本。
所以在海洋科學研究中比較著重于從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的觀點,研究海洋現象和過程的行爲與動態,並根據已有的信息,通過系統功能模擬模型進行研究,對未來海況作出預測。
分支學科
海洋科學研究和科學理論呈現出日益增強的整體化趨勢。隨著海洋科學的發展,揭示的海洋現象越來越多,因此學科的劃分也就越來越細,研究領域也越來越廣。近幾十年來對海洋現象和過程的深入研究發現,各分支學科之間是彼此依存、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每一分支學科只有在整個海洋科學體系的相互聯系中才能得到重大發展。
現代海洋科學的研究體系,大體可以分爲基礎性學科研究和應用性技術研究兩部分。基礎性學科是直接以海洋的自然現象和過程爲研究對象,探索其發展規律。應用性技術學科則是研究如何運用這些自然規律爲人類服務。
海洋中發生的自然過程,按照內秉屬性,大體上可分爲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地質過程和生物過程四類,每一類又是由許多個別過程所組成的系統。對這四類過程的研究,相應地形成了海洋科學中相對獨立的四個基礎分支學科:海洋物理學、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學和海洋生物學。
海洋物理學是以物理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發生于海洋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物理海洋學、海洋氣象學、海洋聲學、海洋光學、海洋電磁學、河口海岸帶動力學等。
物理海洋學主要研究海水的各類運動(如海流、潮汐、波浪、行星波、湍流和海水層的微結構等),海洋同大氣圈和岩石圈的相互作用規律,海洋中聲、光、電的現象和過程,以及有關海洋觀測的各種物理學方法。
海洋化學是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學組成、物質分布,化學性質和化學過程的學科。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海洋水層和海底沈積以及誨洋一大氣邊界層中的化學組成、物質的分布和轉化,以及海洋水體。海洋生物體和海底沈積層中的化學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化學問題等。海洋化學包括化學海洋學和海洋資源化學等分支。
海洋地質學是研究地球被誨水淹沒部分的特征和變化規律的學科。主要研究內容爲:海岸和海底地形,海洋沈積的組成和形成過程,大洋地層學、洋底岩石的岩性、礦物和地球化學,海底地殼構造和大洋地質曆史,海底的熱流、重力異常、磁異常和地震波傳播速度等地球物理特性。海洋地質學當前研究的重大課題是海底礦産資源的分布和成礦規律,大陸邊緣(包括島弧——海溝系)和大洋中脊爲主的板塊構造,以及古海洋學等。
海洋生物學是研究海洋中一切生命現象和過程及其規律的學科,主要研究海洋中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海洋生物的分類和分布、形態和生活史、生長和發育、生理和生化、遺傳,特別是生態的研究,以闡明海洋生物的習性和特點與海洋環境之間的關系,揭示海洋中發生的各種生物學現象及其規律,爲開發、利用和發展海洋生物資源服務。海洋生物學包括生物海洋學、海洋生態學等分支學科。
如同自然科學中的其他學科一樣,海洋科學的各個基礎分支學科不僅互相聯系,互相依存,而且互相滲透,不斷萌生出許多新的分支學科,如海洋地球化學、海洋生物化學、海洋生物地理學、古海洋學等。
另一方面,海洋科學的研究,特別是在早期,具有明顯的自然地理學方向,著重于從自然地理的地帶性和區域性的角度研究海洋現象的區域組合和相互聯系,以揭示區域特點、區域環境質量、區域差異和關系,形成了區域海洋學。
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海洋資源開發技術與日俱新,因此需要專門研究如何把基礎理論研究成果應用到實踐中去,解決生産技術問題。這樣,在海洋科學研究中就逐漸分化出一系列技術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和專業技術研究領域。
如海洋工程,它始于爲海岸帶開發服務的海岸工程。到了20世紀後半期,世界人口和經濟迅速增長,人類對蛋白質和能源的需求量也急劇增加,因此海洋工程又增加了深海采礦、經濟生物的增養殖、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海洋能的開發利用、海洋水下工程、海洋空間開發等內容。
海洋科學研究成果的應用,由于服務對象不同,還相應地形成一些相對獨立的應用性學科,如海洋水文氣象預報、航海海洋學、漁場海洋學、軍事海洋學等。
但是,如同其他自然科學研究一樣,任何學科分類和體系都不是最終的封閉系統,隨著對海洋研究的深化和擴展,海洋科學的學科分類和體系將不斷地有所更新和發展。
海和洋的區分
廣闊的海洋,從蔚藍到碧綠,美麗而又壯觀。海洋,海洋。人們總是這樣說,但好多人卻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們彼此之間是不相同的。那麽,它們有什麽不同,又有什麽關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體。世界大洋的總面積,約占海洋面積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處可達1萬多米。大洋離陸地遙遠,不受陸地的影響。它的水溫和鹽度的變化不大。每個大洋都有自己獨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統。大洋的水色蔚藍,透明度很大,水中的雜質很少。世界共有4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邊緣,是大洋的附屬部分。海的面積約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較淺,平均深度從幾米到二三千米。海臨近大陸,受大陸、河流、氣候和季節的影響,海水的溫度、鹽度、顔色和透明度,都受陸地影響,有明顯的變化。夏季,海水變暖,冬季水溫降低;有的海域,海水還要結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節,海水會變淡。由于受陸地影響,河流夾帶著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濁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沒有自己獨立的潮汐與海流。海可以分爲邊緣海、內陸海和地中海。邊緣海既是海洋的邊緣,又是臨近大陸前沿;這類海與大洋聯系廣泛,一般由一群海島把它與大洋分開。我國的東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邊緣海。內陸海,即位于大陸內部的海,如歐洲的波羅的海等。地中海是幾個大陸之間的海,水深一般比內陸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個。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海洋的形成
海洋是怎樣形成的?海水是從哪裏來的?
對這個問題目前科學還不能作出最後的答案,這是因爲,它們與另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同樣未徹底解決的太陽系起源問題相聯系著。
現在的研究證明,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它們一邊繞太陽旋轉,一邊自轉。在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團塊彼此結合,由小變大,逐漸成爲原始的地球。星雲團塊碰撞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劇收縮,加之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使原始地球不斷受到加熱增溫;當內部溫度達到足夠高時,地內的物質包括鐵、鎳等開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沈並趨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輕者上浮,形成地殼和地幔。在高溫下,內部的水分汽化與氣體一起沖出來,飛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們不會跑掉,只在地球周圍,成爲氣水合一的圈層。
位于地表的一層地殼,在冷卻凝結過程中,不斷地受到地球內部劇烈運動的沖擊和擠壓,因而變得褶皺不平,有時還會被擠破,形成地震與火山爆發,噴出岩漿與熱氣。開始,這種情況發生頻繁,後來漸漸變少,慢慢穩定下來。這種輕重物質分化,産生大動蕩、大改組的過程,大概是在45億年前完成了。
地殼經過冷卻定形之後,地球就像個久放而風幹了的蘋果,表面皺紋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種地形一應俱全了。
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天空中水氣與大氣共存于一體;濃雲密布。天昏地暗,隨著地殼逐漸冷卻,大氣的溫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氣以塵埃與火山灰爲凝結核,變成水滴,越積越多。由于冷卻不均,空氣對流劇烈,形成雷電狂風,暴雨濁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過千川萬壑,彙集成巨大的水體,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鹹的,而是帶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斷蒸發,反複地形雲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陸地和海底岩石中的鹽分溶解,不斷地彙集于海水中。經過億萬年的積累融合,才變成了大體勻的鹹水。同時,由于大氣中當時沒有氧氣,也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達地面,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裏誕生。大約在38億年前,即在海洋裏産生了有機物,先有低等的單細胞生物。在6億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類,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産生了氧氣,慢慢積累的結果,形成了臭氧層。此時,生物才開始登上陸地。
總之,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及地質曆史上的滄桑巨變,原始海洋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海洋。
http://baike.baidu.com/view/61796.html?tp=0_11
日本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
日本唯一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所。所址東京都。成立于1962年4月1日。隸屬文部省,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理論研究。首任所長爲日高孝次教授。該所有海洋物理、海洋氣象、海洋地球物理、海底沈積、洋底構造地質、海洋無機化學、海洋生物化學、海洋生物生理、海洋生物生態、浮遊生物、海洋微生物、資源分析、資源生物、資源環境、 漁業測定等 15個研究室。擁有海洋調查船“白鳳丸”和“淡青丸”;並設立了“大槌臨海研究中心”,從事臨海現場的海洋學實驗、分析和研究。
研究內容主要有:中深層海水循環,海-氣相互作用, 海上氣團變性,海洋重力,海洋磁力,海底構造,海底沈積物,氮、碳、磷的物質循環,魚類的洄遊和生殖,底棲生物的類群,海洋微生物的分布、相互作用及生理特性,水産資源的預測,環境保護等。該所是日本參加海洋科學國際合作的核心機構,參加了黑潮及鄰近水域合作研究和深海鑽探計劃等多項國際聯合調查、研究活動。此外,該所還是國際共同利用的研究所。每年10月募集下一年度利用該所研究船、試驗設施等進行研究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征的研究計劃經共同利用設施運營委員會審議,後由教授會決定。該所主要出版物有《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通報》,《大槌臨海研究中心報告》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0581.html?tp=6_0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