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GewcEF-K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cGgk3GGo
如果前評《熙德之歌》(詳參【圖博館】:《萬世英雄》)虛構了西班牙帝國將興之英雄故事,那塞萬提斯的反騎士小說之騎士小說《唐吉訶德》,便是解構了西班牙帝國將衰之反英雄故事。
少在耍嘴皮、繞口令,你看過《唐吉訶德》原著或電影嗎?
原著啊!太厚又冗長、與故事情節不相幹的文字太多了,不如看青少年文庫版的改寫本。
至於電影,好像看過黑白的、還有卡通版,反正都在重覆以下俗爛的《唐吉訶德》故事:
小說描述一位住在拉曼傑,年近五十歲的鄉下騎士丹尼,陷入瘋狂的故事。他的瘋狂思想和小說的本質相互交錯;他把荒唐無稽的三翻五次內容和歷史混淆,並且認爲在十七世記初期,仍能使中古之騎士精神再度復蘇。
他爲了貫徹此一觀念,于是穿上破舊的盔甲,並且自己取名爲唐吉訶德,又把鄉下少女想象是自己仰慕的公主,並以居住在附近的農民桑丘爲其隨從;然後騎著一匹瘦馬開始外出旅行。
唐吉訶德把投宿的旅館想象成城堡,將風車想象成巨人,而將犯罪被囚禁的犯人想成是犧牲者;甚至當他發現“惡行”,就認爲必須經過自己來矯正。就這樣,他度過許多意想不到之危難。他在遭受挫折後,被同村之神父及修理匠所囚禁,而他也深覺自己是受到魔鬼附身,因此毫不抗拒的被帶回村子。
想看點不一樣的《唐吉訶德》是嗎?網上找到:
救命呐!唐吉訶德Lost In La Mancha
編劇: Keith Fulton / Louis Pepe
導演: Keith Fulton / Louis Pepe
主演: 約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 傑夫布裏奇斯 Jeff Bridges
上映年度: 2002
制片國家/地區: 英國 /美國
2002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外語片入圍、2002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入圍、2002柏林影展、2002卡羅維瓦利影展、2002阿姆斯特丹紀錄片影展。
泰瑞吉利安 (Terry Gilliam) 企圖要拍攝的 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 並不是影史上第一部唐吉訶德,但是這部紀錄片或許是第一部被拍完的唐吉訶德。曾經有一位叫威森的導演,他自己也想要拍唐吉訶德,他花了二十年,拿工作剩餘的經費和時間一點一點的拍,拍到男主角死了、拍到他自己也死了,這部片子仍舊沒有完成。接下來輪到泰瑞,他在腦海裡搬演了足足十年的唐吉訶德後,終於有了把它得拍出的機會。祇是這部片子似乎也遭到了殘酷的詛咒……
這部紀錄片其實相當的縝密,導演用了許多 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 的設定圖稿,拼湊組織成一段又一段的動畫,形成這部紀錄片的開端。然後這部紀錄片以陳穩但又輕快的腳步,帶領著妳親臨拍片的每一週每一日。妳可以看到泰瑞的思緒、各種畫面的付諸實現,漸漸的妳似乎也能看見泰瑞眼中的夢想與風車。
隨後妳開始聽到泰瑞描述著唐吉訶德,看到他對唐吉訶德的崇拜與興奮;然後隨著眾多不幸中的不幸接二連三的發生,妳也開始從其他工作人員嘴裡聽到,其實泰瑞本人跟唐吉訶德有多相似 ── 一樣的固執悲哀而又惹人疼愛。
真的,當一個六十多歲的人累積了十多年的微小心願 ── 即使這個心願難以教旁人體會,遇上了這多的不幸 ──合約不定、演員流動、大雨、土石流、疾病、無可彌補的環境音響幹擾,而這個人仍舊不願意輕言放棄。在這一刻妳會突然發現,當泰瑞正在拍攝廣告企畫人員莫名其妙地跑到唐吉訶德的年代時,這部紀錄片正在紀錄著現代的唐吉訶德 ──泰瑞。
當唐吉訶德面對著有形、無形甚至是幻想中的敵人時,他拎起了長矛向前衝去;然而現實世界裡的風車卻發出了致命的攻擊,機槍的子彈貫穿了唐吉訶德的胸膛。嘿,等等,別急著醒來,別忘記片末那三個巨人帶來的、氣勢驚人的預告片,或許唐吉訶德真的不久之後就會來到這個世界。
而在那之前,請不要錯過這部紀錄片;它的悲哀會讓妳忍不住大笑,而它的幽默卻足以讓妳墮淚。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8714/
以色列影片《耶路撒冷的唐吉訶德》,這部由丹尼‧羅森伯格執導的影片利用“圍牆”作爲隱喻和符號,表現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有形和無形的隔離。(另參本館<圍牆易穿心牆難越><以黎巴又戰?> 美以伊朗)
塞萬提斯
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1616年)是文藝複興時期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2日在馬德裏逝世。他被譽爲是西班牙文學世界裏最偉大的作家。評論家們稱他的小說《堂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他的一生經曆,是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冒險生涯。他生于16世紀的西班牙,那是個激動人心的時代。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被逐回北非,西班牙從地域到宗教都得到統一。在西班牙王廷的資助下,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海洋冒險促進了殖民主義的興盛,對美洲的掠奪刺激了國內工商業的發展,一些城市裏資本主義生産關系開始萌芽,西班牙擁有一千多艘船航行在世界各地,成爲稱霸歐洲的強大封建帝國。但是西班牙的強盛極爲短暫,專制君主腓力普二世對外發動多次失敗的戰爭,既耗盡了國庫的資産,也使西班牙喪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在國內,封建貴族與僧侶還保持著特權,各種苛損雜稅繁多,使得貧富分配不均的現象更爲突出,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盡管專制王權與天主教會勾結在一起,利用宗教裁判所鎮壓一切進步思想與人民的反抗,但人文主義思想仍然得到傳播,湧現出一批優秀的作家。
塞萬提斯出生于一個貧困之家,父親是一個跑江湖的外科醫生。因爲生活艱難,塞萬提斯和他的七兄弟姊妹跟隨父親到處東奔西跑,直到1566年才定居馬德裏。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使他僅受過中學教育。
23歲時他到了意大利,當了紅衣主教胡利奧的家臣。一年後不肯安于現狀的性格又驅使他參加了西班牙駐意大利的軍隊,准備對抗來犯的土耳其人。他參加了著名的勒班多大海戰,這次戰鬥中,西班牙爲首的聯合艦隊的二十四艘戰艦重創了土耳其人的艦隊。帶病堅守崗位的塞萬提斯在激烈的戰鬥中負了三處傷,以至被截去了左手,此後即有“勒班多的獨臂人”之稱。經過了四年出生入死的軍旅生涯後,他帶著基督教聯軍統帥胡安與西西裏總督給西班牙國王的推薦信踏上返國的歸途。
不幸的是途中遭遇了土耳其海盜船,他被擄到阿爾及利亞。由于這兩封推薦信的關系,土耳其人把他當成重要人物,准備勒索巨額贖金。做了奴隸的塞萬提斯組織了一次又一次的逃跑,卻均以失敗告終,但他的勇氣與膽識卻得到俘虜們的信任與愛戴,就連奴役他們的土耳其人也爲他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折服。1580年親友們終于籌資把他贖回,這時他已經34歲了。
以一個英雄的身份回國的塞萬提斯,並沒有得到腓力普國王的重視,終日爲生活奔忙。他一面著書一面在政府裏當小職員,曾幹過軍需官、稅吏,接觸過農村生活,也曾被派到美洲公幹。他不止一次被捕下獄,原因是不能繳上該收的稅款,也有的卻是遭受無妄之災。就連他那不朽的《堂吉訶德》也有一部分是在監獄裏構思和寫作的。1616年他在貧病交加中去世。
塞萬提斯十分愛好文學,在生活窘迫的時候,賣文是他養活妻兒老小的唯一途徑。他用文學語言給一個又一個商人、一種又一種商品做廣告。他寫過連他自己也記不清數目的抒情詩、諷刺詩,但大多沒有引起多大反響。他亦曾應劇院邀請寫過三四十個劇本,但上映後並未取得預想的成功。1585年他出版了田園牧歌體小說《伽拉泰亞》(第一部),雖然作者自己很滿意,但也未引起文壇的注意。塞萬提斯50余歲開始了《堂吉訶德》的寫作。《堂吉訶德》是寶貴的文化遺産。書中堂吉訶德在遊俠生活中的遭遇,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抨擊教會的專橫,揭示人民的困苦。他塑造的堂吉訶德和他的仆從桑丘,是西方古典文學中的兩個典型形象。
1605年《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立即風行全國,一年這內竟再版了六次。這部小說雖然未能使塞萬提斯擺脫貧困,卻爲他贏得了不朽的榮譽。書中對時弊的諷刺與無情嘲笑遭到封建貴族與天主教會的不滿與憎恨。1614年有人出版了一部僞造的續篇,站在教會與貴族的立場上,肆意歪曲、醜化小說主人公的形象,並對塞萬提斯本人進行了惡毒的誹謗與攻擊。塞萬提斯爲了抵制僞書的惡劣影響,趕寫了《堂吉訶德》第二部,于1615年推出。該書幾乎被譯成各種文字,廣泛流傳于世,老少皆宜且寓意深刻。歐洲一些著名文學評論家說它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作品。除此之外,他還于1613年出版了包括十三篇優秀短篇小說的《懲惡揚善故事集》,其中有曲折的愛情故事,有社會風俗的描寫,也有一些哲學議論。書中描寫了封建社會的罪惡以及西班牙下層民衆生活的貧困,肯定人性與個性自由,對社會的不公正發出了憤怒的抗議。這些充滿了人文主義思想的現實主義短篇在西班牙文藝複興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著名長篇小說《唐吉訶德》(1602~1615)是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小說全名爲《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柯德‧德‧拉‧曼卻》共2卷,主要描寫一個瘦弱的沒落貴族吉柯德因迷戀古代騎士小說,竟像古代騎士那樣用破甲駑馬裝扮起來,以醜陋的牧豬女作美賽天仙的崇拜貴婦,再以矮胖的農民桑丘‧潘劄作侍從,3次出發周遊全國,去創建扶弱鋤強的騎士業績。以致鬧出不少笑話,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或被當作瘋子遣送回家。小說中出現的人物近700個,描繪的場景從宮廷到荒野遍布全國。揭露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腐朽,展現了人民的痛苦和鬥爭,觸及了政治、經濟、道德、文化和風俗等諸方面的問題。小說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吉柯德和既求實膽小又聰明公正的農民桑丘這兩個世界文學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樸實無華的生活真實,也有滑稽誇張的虛構情節,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廣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這本書堪稱經典,但是最好不要帶著那麽嚴肅的眼光去看,因爲這本書在出版後一大段時間內屬于地攤讀物,他的價值也曾被認爲僅僅是“逗笑”(塞萬提斯不學無術,不過倒是個才子,他是西班牙最逗笑的作家—當時人語),不管曾經遭過什麽評價,這本書確實很逗笑,我寫這篇讀後感的時候都忍不住想笑。這本書言語輕松活潑,似乎每一句話都是信手拈來而又很貼切,但不是那麽精確,甚至情節的前後銜接都很隨便,以至于出現不少漏洞,但是這並不影響整個書的吸引力,這本書有一種來自民間的活力,如果你和一堆淳樸的鄉下人紮堆開玩笑,就能感受到這種暖和的,自然的活力來。
作者塞萬提斯正是這種社會低層的角色,他是個傷殘的軍士,被俘當過奴隸,其間帶領弟兄們幾回逃跑,都被抓回來。被人贖回來之後,一貧如洗,寫作也沒有讓他脫貧,還因爲無妄之災坐了幾回牢…….最後得水腫病死了。死後,人們也不知他的確切葬處。
堂吉柯德,一個鄉下紳士,讀騎士小說入了迷,一心想要把書中騎士的種種行爲付諸現實,他以利相誘,居然說動了鄰居桑丘去作他的奴仆,這樣,一個瘋子和一個傻子,就開始了這部“偉大的信使”。
在曆險中,和別人交談,只要不涉及騎士道,堂吉柯德頭腦清晰,見識高明,他有堅定的信仰,高尚的品德,堪稱騎士典範,他一心追求正義,和想象中的敵人“作戰”毫不畏懼,連命都不要,他堅信自己應該扶助弱小,但事實上,他往往給別人添亂。他捍衛純潔忠貞,癡心不悔地堅守著自以爲是的愛情,而他所謂的“情人”是個粗壯的村姑,壓根不認識他。他在想象的世界裏生活,曆盡挫折而不後悔,認爲這只不過是“魔術家搗的鬼”,還不斷給桑丘打氣---騎士總是要曆盡各種艱險,才能成就豐功偉績的。
而桑丘呢?他是個只看見眼前利益只顧自己的農民,因爲堂吉柯德許給他種種好處,他才跟著去當奴仆的,他滿足于口腹的享受,對堂吉柯德的各種奇思異想不斷戳穿,對他的清苦生活滿腹牢騷。“天上飛的老鷹,比不上地上跑的母雞。”他憑常識判斷處理問題,總督居然當的不錯,當然,後來他覺得累,不願當了。
主仆二人的曆險,略似《西遊記》當中的唐僧師徒四人的曆險,只是前者是現實世界爲背景的荒謬,而後者是以神話世界爲背景的奮鬥。這另人想起信仰的問題,信仰是遙遠的,如遠方的燈火。而眼前的世界,局限于經驗,是感性的,淺薄的而或許是“正常的”, 桑丘就是一個沒有理性,光知道享受的傻子,主仆二人看似矛盾,實際卻不可分割。堂吉柯德的理想固然可笑,可是誰又能笑話他呢?如果一個人有點使自己激動的理想和信念,是不是比堂吉柯德的遊俠夢更加真實,更加高明一些呢?如果不是,想做桑丘,滿足于眼前的快樂,又有誰甘心這樣呢?
簡單來說,拿當時的一個笑話來結尾吧.
西班牙當時的國王在王宮陽臺上看到一個學生一邊看書,一邊狂笑,就斷定這個學生一定在看《堂吉柯德》,否則就是個瘋子。果然,那家夥就是在看《堂吉柯德》。
作者和他筆下的堂吉柯德一樣,是一個悲劇人物.
1547年10月出生于西班牙的阿爾卡拉?德埃納雷斯。父親羅德裏戈?德?塞萬提斯和母親萊昂諾爾?科爾蒂娜是破落貴族。
1550—1565年 舉家遷居至巴利阿多裏德、馬德裏和塞維利亞。
1566—1569年 居住于馬德裏,在人文主義者胡安?洛佩斯?德契約斯神甫的學校就讀,後被神甫稱爲詩人。
1569年 發表最初的幾首詩,開始軍旅生涯,並且作爲胡裏奧?阿誇比瓦樞機主教的侍從出行羅馬。
1570年 離開教廷參加了步兵團。
1571年 參加了萊潘托戰役。左手在戰鬥中被打殘,由此落得了“萊潘托殘臂人”的綽號。
1572年 加入洛佩?德菲格羅亞兵團,後開赴希臘的科孚島,參加了西班牙東部沿海地區及希臘的納瓦裏諾戰役。
1574—1575年 輾轉于意大利的撒丁、熱那亞、那不勒斯和西西裏,在乘“太陽號”船赴西班牙途中被非洲柏柏爾族人的三只海盜船俘虜,送到阿爾及爾。
1575—1580年 在阿爾及爾當俘虜期間曾數次向西班牙幾位大臣寫信求助,並且創作了一些幕間短劇和喜劇。後被家人用五百金盾贖回。《唐吉訶德》中的俘虜經曆就是塞萬提斯這段生活的寫照。
1581—1582年 在裏斯本結識了葡萄牙的安娜?弗蘭卡夫人,並養有一女伊薩貝爾?德薩阿韋德拉。
1584年 同西班牙的卡塔利娜?德帕拉西奧斯?薩拉薩爾結婚。
1585年 出版了《加拉特亞》第一部,隨後出版了《阿爾及爾生涯》和《努曼西亞》。
1587—1589年 在安達盧西亞接受了皇家軍需官的職務,負責爲無敵艦隊和陸軍采購軍需品。
1590年 向國王請求到西印度群島供職,未獲准。1591—1592年 輾轉于村落之間采購軍需品,後被誣告爲帳目不清,身陷囹圄。
1594年 回到馬德裏,後任格拉納達稅史。
1597年 被人指控爲私吞錢財,再次入獄。
1598年 獲釋出獄,擔任一些私職,其間創作了一些詩歌、十四行詩和一首歌謠。
1603年 赴巴利阿多裏德爲自己洗刷冤名,隨身攜《唐吉訶德》上卷手稿。
1605年 《唐吉訶德》上卷出版,一年之內再版六次。不料又卷入一場官司中,同姐妹、女兒和外甥女一起在牢房中度過了幾天。事實澄清後獲釋。
1606年 在馬德裏落腳,擔任私職,經濟狀況窘迫。
1607年 開始在文學界樹敵,其中包括洛貝?德?維加。《唐吉訶德》被譯成歐洲幾種主要語言。
1609年 加入聖體教友會。
1613年 加入聖方濟會。《懲惡揚善故事集》出版。
1614年 《帕爾納索遊記》出版。
1615年 《八部喜劇及八部幕間短劇集》和《唐吉訶德》下卷出版。
1616年 身患嚴重水腫,爲《佩西萊斯和塞西斯蒙達》寫了《向萊穆斯伯爵致辭》,4月23日逝世于馬德裏,其墳塋至今未找到。
http://baike.baidu.com/view/55055.html?tp=3_11
唐吉訶德400歲:魅力依然2004
《唐吉訶德》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不朽巨著,它為現代小說開了先河,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第一本暢銷書,也是除《聖經》之外譯本種類最多的作品。今年是《唐吉訶德》問世400周年,世界各地的許多城市都將為此舉辦大型紀念活動。本刊特刊發美國阿姆赫斯特學院拉美文化教授埃蘭·斯塔凡斯(Ilan Stavans)的一篇紀念文章,以此表達對這一經久不衰的文學形象及其創作者塞萬提斯的敬意。
“面容悲戚的騎士”已經400歲了。根據一些歷史記載,塞萬提斯巨著《唐吉訶德》的第一部分在1604年的聖誕夜之前就已經在瓦拉多利德(Valladolid,西班牙中部偏西北的一座城市)面世了,不過馬德裡地區的人們看到這本書卻是1605年1月的事情。就這樣,這位“足智多謀的紳士”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他裝備粗劣,身穿“鏽跡斑斑、長滿了霉”的古董鎧甲,戴著臨時拼湊的頭盔,騎著一匹“身上的毛病比主人腦袋裡的毛病還多”的老朽駑馬,向著墮落的世界進發了。他面前的世界裡有數不清“需要消滅的妖魔、需要清理的壞事、需要掃除的不平、需要改進的弊端以及需要糾正的過錯”。
塞萬提斯為我們展現了這位窮困潦倒的西班牙下級貴族在50歲左右時的生活。以今日的標准看來,50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但在這位紳士所處的時代——塞萬提斯意味深長地稱之為西班牙的“黃金時代”——這個年紀卻隻意味著老朽。塞萬提斯告訴我們,書中的主角已經飽經風霜,他肢體枯瘦、面容憔悴。我們對他的童年和青春時代一無所知,隻知道他睡得很少,騎士小說卻讀得很多,正是這兩件事情使他的腦袋陷入了混亂狀態。
翻過將近1000頁之后,唐吉訶德躺在了臨終的病床上。不過,直到書的下卷將要完結的時候,他才終於死去了。《唐吉訶德》的下卷出版於1615年,之前有一個名為阿隆索·費爾南德斯·德·阿維蘭尼達(Alonso Fern?ndez de Avellaneda,費利佩·羅伯的化名,該人於1914年在塔拉戈納出版了偽冒的《唐吉訶德》下卷)的人不耐煩塞萬提斯的一再拖延,自己炮制了一本續集,塞萬提斯因此不得不趕緊完成了這部著作。當然,作家迅速推出結局的原因也可能是他預感到自己的死亡——那是1616年4月的事——已經為期不遠了。
唐吉訶德打算死得轟轟烈烈,但卻被一個接一個的失敗耗干了力氣﹔因為無法見到意中人“托波索的杜爾西內亞”(Dulcinea of Toboso),他心傷不已。他會變得聰明一點嗎?能從迷狂中解脫出來嗎?他最終會因憂郁症而死嗎?還是會盡享天年、壽終正寢呢?
“唐吉訶德死了,”塞萬提斯告訴我們,“臨終前完成了所有的聖禮,並以大量激烈言辭對騎士小說進行了譴責。公証人適逢其會,據他說,這位游俠騎士無比平靜地迎接著死亡,身上充滿了基督徒的庄嚴,這是任何騎士小說裡都沒有的事情。在周圍人們的惋惜和淚水之中,唐吉訶德斷了氣,我的意思是,他死了。”
唐吉訶德死了,但他那晦澀難解的靈魂卻長存不滅。喜愛他的人多不勝數,討厭他的人也不少——不過在數量上要小得多。從《唐吉訶德》衍生出來的歌劇、音樂劇、戲劇、電影以及其他形式的再創作不斷涌現:勞倫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1713 1768,英國作家)寫作《項狄傳》(Tristram Shandy)的靈感來自唐吉訶德的倒霉經歷,福樓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則分別在《包法利夫人》和《白痴》中表達了對他的敬意,艾薩克·巴什爾維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 1991,波蘭裔美國作家)的《傻瓜吉姆佩爾》(Gimpel the Fool)更可以說是對他簡單性情的一種重新演繹,如此等等。
對於唐吉訶德的追求,人們也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稍有名氣的人都就此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首先是一些伊比利亞名人,比如米蓋爾·德·烏納穆諾(Miguel de Unamuno,1864 1936,西班牙哲學家及作家)、奧德嘉·嘉塞(Jos? Ortega y Gasset,1883 1955,西班牙哲學家)、馬達裡亞加·羅約(Salvador de Madariaga y Rojo,1886 1978,西班牙作家及歷史學家)和阿梅利戈·卡斯特羅(Am?rico Castro,1885 1972,西班牙語言學家及文化歷史學家)。
此外還有薩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1709 1784,英國文學家及詞典編纂家 、狄德羅、卡夫卡、托馬斯·曼、特裡林(Lionel Trilling,1905 1975,美國文學評論家)和納博科夫。多年以來,唐吉訶德已經成了時代精神的試金石:18世紀的人認為這位騎士是沒有理智的瘋子,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則認為他是個浪漫的夢想家,像藝術家和先知一樣沉醉於自己的幻夢之中。現代主義者贊賞他對內心真實的追求,后現代主義者則津津樂道於他錯置的身份。精神病學家視他為精神分裂的典型病例,理性的歷史學家們則認為他預示著西班牙向文化蒙昧狀態的墮落。
有些學者把《唐吉訶德》稱為第一部現代小說,一部描摹主人公生活及內心轉變過程的教育小說(bildungsroman)。在他們看來,這部小說沿襲了伊拉茲馬斯(Erasmus of Rotterdam,1466 1536,荷蘭學者及神學家)《愚人頌》(In Praise of Folly)的精神,以拙劣模仿突顯了內心世界和社會束縛之間的矛盾。其他一些人則著重指出了這部小說的諷刺寓意、歧義性和將虛構與現實融為一體的手法——后者為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提供了借鑒。唐吉訶德立身於啟蒙運動的萌芽時期,在世俗與宗教、理智與信仰之間徘徊不定。不喜歡《唐吉訶德》的人則認為塞萬提斯文筆粗疏,布局笨拙,並指出這部小說存在結構零散、重復過多等諸多毛病。
毫無疑問,所有這些評論都會讓塞萬提斯驚奇不已。他在世時不過是一個聲譽不佳的收稅人(塞萬提斯曾被控私吞財產,而后鋃鐺入獄),一個靠光榮歲月的回憶和可憐巴巴的文學之夢活著的老兵。他羨慕創作了1000部戲劇的的洛貝·德·維加(Lope de Vega,1562 1635,西班牙劇作家,以多產聞名),還遭到同時代那些文壇勢利鬼的蔑視。
總而言之,塞萬提斯是一個被拋棄的人。說真的,拋開這一切喧嘩紛擾不論,他在西班牙國內至今還沒有得到應得的崇高禮遇,這也許是因為西班牙人到今天也還是不知道該怎樣對待他。在首都馬德裡,德·維加的房子已經變成了一座紀念館。維加紀念館旁邊就是當年塞萬提斯從事寫作的地方,那房子被人賣來賣去,上面惟一的紀念僅僅是一塊不起眼的牌子。
人們不禁要問:要是在今天的紐約,《唐吉訶德》能通過編輯們的審核並得以出版嗎?坦率地說,我對此十分懷疑。編輯們會認為它是一部“問題稿”:篇幅太長、情節凌亂、無關敘述發展的冒險經歷也實在是太多。這還不算,書中還有許多角色在一開始引起了讀者的關注,后來卻突然不知所蹤。此外,書中關於一個角色發現了一本關於自己的書的說法是多麼愚蠢啊!文筆也很粗糙!看看書裡那些糾纏不清、倉促草成的句子!
塞萬提斯把上卷手稿送到了卡斯蒂利亞商會手裡,希望能得到印刷的許可。后來,手稿又被轉到宗教裁判所接受審查。大約在1604年8月,塞萬提斯試圖找一位名人來為自己小說的主人公寫一篇頌詩,這是當時的一種習慣做法。所有人都認為《唐吉訶德》“太淺薄”,不願意幫他這個忙,塞萬提斯隻好自己給自己寫了一篇頌詩。
盡管如此,小說的上卷還是取得了一鳴驚人的效果。首印的大約1800冊書很快就不敷使用,重印版本隨即投入發行(1612年還出了一個英文版)。到1615年下卷問世的時候,《唐吉訶德》已經成了一本地地道道的暢銷書。這本小說的游戲性質、拿學究取樂的方式以及關於愛情是心靈惟一救贖的描寫都深深地打動了讀者,而塞萬提斯關於祖國虛假繁榮的離題評論也讓讀者們十分著迷。
我自己的圖書館裡有大約80種不同版本的《唐吉訶德》,其中有兒童版、意第緒語版、朝鮮語版和烏爾都語版,還有我自己譯的西英混合語節選本。我想,這些收藏足以証明我對這本書的熱愛。我想不出,還有哪本書更好地描摹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沖突,還有哪本書能以如此天才而又紊亂的方式體現想像力的驚人力量。要是我有一天打算像一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那樣生活的話,我一定會選擇塞萬提斯筆下的那個不朽形象。
作為反英雄形象和超級英雄形象的先驅,懷著病態渴望的唐吉訶德也許不能像森林騎士(the Knight of the Wood)那樣征服巨人和想像中的敵人。但是,他卻一直在征服人們的心靈。這恰恰是因為他既荒唐又可笑,顧自地棲居在自己構建的宇宙之中。他是自由的終極象征,一個憑借自身信念對抗世間一切的自在之人。他的故事是一個人挑戰自身極限的傳奇、一堂教導人們把貧窮和想像力變成財富的課程,也是一部超越一切階級和信仰的浪漫詩篇。
歷史上有這樣一些影響深遠的作家,他們的名字變成了形容詞:但丁式的(Dantean)、普魯斯特式的(Proustian)、海明威式的(Hemingway-esque)……但是,有多少文學形象能享有同樣的禮遇呢?《牛津英語詞典》裡有這樣幾個詞:Quixotic(狂想的)、quixotism(不切實際的性格或思想)以及quixotry(不切實際的性格或想法),它們全都與Quixote一詞相關。按照詞典的解釋,Quixote的意思是“一個唐吉訶德式的人物,熱情而又充滿幻想,有著崇高俠義卻又虛妄縹緲的追求”。
去當一個輸家,當一個滿足於自身幻覺的傻瓜,這就是現代性的意義嗎?我們又能不能說,這就是驅使我們把那些幻覺付諸行動的動力呢?毫無疑問,在這個滿腦子空想的熱心人跨入第五個世紀的時候——他還是那樣生氣勃勃、那樣調皮搗蛋、那樣足智多謀、那樣多言好辯——我們還會繼續問自己這些問題。
http://art.people.com.cn/BIG5/41380/41382/3156086.html
唐吉訶德400歲 西班牙億元賀壽 [2004-12-30]
世界5大洲各大城市將於明年舉行一系列文化活動,表揚西方現代文學鉅著《唐吉訶德》面世400周年。《唐吉訶德》獲公認為歷史上最偉大的西班牙文學作品,除了西班牙各地早已籌備連串活動慶祝外,文化部長卡爾沃較早之前更曾讚譽作者賽萬提斯,以活生生的文筆描繪書中人物,令到《唐吉訶德》在讀者心目中,留下活形活現和有血有肉印象。
《唐吉訶德》的內容不但諷刺時弊,而且推崇不畏艱辛、追求理想的崇高人文精神。因此,世界各國文學界給予《唐吉訶德》極高評價。據悉多個大城市如達拉斯、墨西哥城、巴黎、布魯塞爾和聖彼得堡均已部署妥當,將分別以戲劇、辯論、展覽、音樂會和電影的形式,向這本西方文藝復興時代長篇小說致敬。
第1版《唐吉訶德》於1604年12月20日完成印刷程序,然後在1605年1月16日正式推出。《唐吉訶德》推出後大受歡迎,成為全球第一本最暢銷書籍。在隨後多個世紀,《唐吉訶德》不斷影響不同年代的作家,而且一直是各國的普及讀物。
為了褒揚大文豪賽萬提斯和《唐吉訶德》,西班牙明年將會動用3,000萬歐元(約3億1千萬港元),舉辦各種活動紀念《唐吉訶德》面世400周年。
http://paper.wenweipo.com/2004/12/30/QZ0412300001.htm
堂吉訶德後傳Al Morjr Don Quijote
作者:[西]安德烈斯‧特拉彼略(Andres Trapiello)
譯者:白鳳森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
內容簡介
《堂吉訶德》是一部傳世經典,不僅在西班牙享有頂級聲譽,而且早已譯成多種文字,贏得世界許多國家讀者的厚愛。塞萬提斯的文學地位如此之高,《堂吉訶德》的影響如此深遠,以致在紀念該書出版四百周年的時候,西班牙興起了一股堂吉訶德熱潮,出版和發表了許多研究這位作家和這部作品的書籍和文章,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猶如我們的《紅樓夢》一樣,《堂吉訶德》的價值和魅力歷久不衰,而且會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就在西班牙轟轟烈烈紀念《堂吉訶德》出版四百年的時候,該國當代著名作家安德烈斯‧特拉彼略于2004年發表了一部同樣引起人們極大興趣的小說《堂吉訶德後傳》 (原文“Al morir don Qui-jote”,直譯《堂吉訶德去世以後》)。
此書是西班牙作家、《完美罪行之友》作者安德烈斯‧特拉彼略2004年的新作,描寫了堂吉訶德死後的故事,並穿插他生前幾次旅行的軼事,一個堂吉訶德死了,他遇見的人們的生活仍要繼續……
安德烈斯‧特拉彼略1953年出生于西班牙萊昂省曼薩內達德托里歐,著作豐富,且多次獲獎。他的長篇小說有《神秘輪船》《厄運》《白晝與黑夜》(獲西班牙“布拉薩&哈內斯”1992年度國際獎)和《完美罪行之友》(獲西班牙“納達爾”2002年度獎);散文集有收入了他最初十二部日記的《逝去的腳步》《穿灰色西裝的經典作家》《武器與文學》《四路街之夜》《文學與內戰,1936~1939》(1995年獲“堂胡安‧德‧波旁”一等獎),以及《塞萬提斯面面觀》;詩集有《傳統》,《光禿禿的樹枝》和《也許是個真理》(獲西班牙國家評論獎)。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114684
騎士
騎士(Knight、Cavalier) 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式的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爲一種榮譽稱號用于表示一個社會階層.騎士的身份往往並不是繼承而來的,也與貴族身份不同。中世紀時,騎士在領主軍隊中服役並獲得封地。需要自備武器、馬匹。
在騎士文學中,騎士往往是勇敢、忠誠的象征,每一個騎士都以騎士精神作爲守則,是英雄的化身(實際情況不一定是如此)。歐洲的騎士制度和日本的武士制度亦有許多的相似性。
騎士曆史
對于中世紀騎士的傳說,往往誇大著種種浪漫的遐想。這多半來自我們對現狀的不滿和憑空想象: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城堡中,過著貴族一般富足的生活;戰勝邪惡的魔法師和巨人,保護善良但是無知的農民,憑著貴婦人或者國王的名號行俠仗義。令唐吉柯德顛倒沈迷的遊俠小說,或普羅旺斯民謠歌手的即興創作,充分解釋了理想中騎士的行爲規範。但是,即便是現代人,也無法時時遵從自己的良知;何況是靠武力說話的過去,騎士行事也常常偏離限定的軌道。
14、15世紀,歐洲各國軍隊的組織方式大同小異,國王下面是總管和元帥,他們的職權時而獨立時而交叉。再下面是傳令官Herald,擔任副官、文書和參謀的角色,並且顧名思義的,常被派去對方營地下戰書或要求停戰,戰後還要負責清點己方的傷亡,是個全能的職位。下面的作戰部隊以中隊劃分,由貴族或者騎士統帶。一般來講,騎士分成兩個級別,一種叫Banneret,就稱爲騎士,這個名字來自于他們長方形的旗幟,是作戰的主力。見習騎士稱爲Bachelor,即學徒兵,組成更小的隊列跟在主力後面,他們需要積累經驗,掌握更多的作戰技巧。見習騎士的旗幟也是長方形的,但末端開叉成燕尾狀。等他們有了相當的功績後,可以向司令請求升級。于是傳令官將之旗幟上的燕尾剪去,升級成騎士。
因此,很多教會的行爲准則成爲了騎士的准則,騎士成爲了上帝的戰士。當時騎士的准則主要爲以下幾點:做一個虔誠的基督徒。12~13世紀後,虔誠成爲首要准則,信仰基督教既是品質,也是資格,對騎士有了規定和約束。騎士的裝備也代表著教義,劍是十字教的象征,盾代表著保護教會的職責,雙刃劍則代表了正義的一面和殺敵。而且信仰上帝,騎士也必須有實際行動,爲祈禱和懺悔罪行。必須成爲保護教會的衛士,世俗國家是上帝在人間的房間,國王是房間的代表,騎士保護國王既爲保護上帝,從而轉化爲保護教會的職責。
騎士地位
騎士屬于貴族階級的最低層,通常只擁有一小塊封地。在歐洲中古時代紛亂的局勢中,國王和貴族都需要一些在戰爭上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兵種,爲此他們會悉心培育一些年青人,使之成爲騎士。
騎士定義
君主把劍放平,封一名青年爲騎士。成爲騎士是每一個中古男孩的夢想,但當中的過程卻十分艱苦。以下是一個中古男孩要成爲騎士的過程。
首先要出生于中古時代歐洲的貴族家庭。在七歲時,其將被送到另一個騎士家裏作侍童(page),以學習各種騎士的禮儀。在十四歲那年,將成爲侍從(squire),接受各種訓練及學習「俠義精神」。
到了二十一歲時,他已准備成爲一位騎士。在受封爲騎士之前,首先要潔淨自己,然後穿上白色的衣服及紅色袍子:白衣表示自身的潔淨,紅袍喻意准備隨時勇戰受傷。穿好衣服後,要禁食一天,拿著劍在盾牌面前向上帝禱告,禱告內容包括求神寬恕己罪,聖潔己身,承諾保護教會及發誓「除強扶弱」,此時,任何不滿意將獲得騎士身分的侍從的皆可去破壞盾牌,侍從必須以劍捍衛其盾牌。
最後,將送到授與者的面前。授與者會放平其劍,按在其右肩上,有時候會有一種無劍尖的慈悲之劍來專門進行此儀式,施以祝福。這樣便完成受封儀式,他亦正式成爲騎士。
在中古時代,騎士除了爲領主或國王作戰外,在每年的某段日子還需參與一些競技活動。這些競技活動都有特別的名稱:
兩個騎士在馬背上,以比武用騎槍(lance)將對方擊落馬的競技稱爲「馬上比武」,馬上比武用騎槍和盔甲都與實戰的款式不同,比武用騎槍多半是用無尖的皇冠狀或杯型槍頭,且槍身采用空心或刻劃出溝槽(容易折斷)的白楊木,盔甲在左胸也有特別強化的金屬板好抵抗沖擊,比武用的馬鞍亦沒有後橋,使騎士受擊後容易摔落,有時候一方落地比賽仍要以其他武器互毆,直到一方死亡、失去意識或是投降,投降或失去意識一方將會變成贏家的俘虜,家屬得要支付贖金才可將其贖回。
兩組以上的騎士進行上述的競技活動稱爲「比武大會」。
這些競技活動,最早出現的用意是國王爲了將貴族們調動到身邊來就近監視,亦可借此保持騎士的戰鬥素質。
騎士-道義
首先來指明騎士道的定義,以今天的標准,無外乎以下三重:一、作爲封建制度的組成部分;二、作爲一個獨立的社會階層;三、一種個人的行爲方式、榮譽觀和道德准則。
作爲一種軍事動員體制,封建制度更加有利于防禦而不是進攻,各地的貴族有義務隨時勤王。爲此各國專門頒布了有關法令,用來懲處未能及時響應征召的騎士。在英國,亨利二世時代開始,有了 Escuage的說法,即兵役免除稅。封建領主的義務也發生了一定變化,只要上繳中央稅收即可,不用親自揮戈上陣。在愛德華三世、亨利五世和六世的年代,戰事頻頻,這些款項被用來支付龐大的軍費開支。這項改革在十三、四世紀緩慢的進行著,歐洲各國的軍隊中雇傭兵開始占越來越大的比例,軍隊的結構相對發生變化。從前十字軍的領地中很難摻進國王的影響--他們只受教會的領導,現在的雇傭軍爲了主君努力戰鬥,爲了金錢,或是爲了去東方成爲新的貴族。自然,參加十字軍並成功歸來的老兵可以得到更好的報酬。
騎士 -東征
十字軍東征標示著騎士文化黃金時代的到來,十字軍被認爲是完美的騎士。從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保護無助的朝聖者,被看成是騎士的最高天職。作爲回報,教會紛紛將騎士團置于自己的保護之下,使之成爲跨國的組織。許諾他們教會財産以及種種宗教特權,免除十字軍騎士的懺悔。教會土地上十分之一的收入被用來支付給騎士團,作爲保護朝聖者去聖地的費用。 1099年,耶路撒冷被攻克,但聖地和東方的拉丁國家還是被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包圍著。成立一支常備軍的需要日益迫切,于是定下了專門的軍事條例,成爲了所謂第四教條,即長久的與異教徒作戰。十字軍的團體紛紛成立,宗教爲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鍍上了崇高的光環。
像教規一樣,騎士團規對每個成員具有相同的約束力。信念與教條將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騎士凝聚在一起,彼此友愛,擁有相同的立場與目的。同時還規定了他們對信仰的忠誠,對領主的尊敬、對言語的謹慎,戰場上的公正與寬容,以及恪守榮譽和謙恭的原則。
于是騎士制度獨立于封建制度的地方也産生了,十字軍的團規與教規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騎士精神中基督徒的種種美德,就在此時形成。十字軍的身上既有修道者的虔誠,又有貴族的氣魄。一般來講,喪失領地的破落貴族或者沒有獲得繼承權的世家子弟只有兩條合適的出路:教士或者軍人,顯然後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解放聖地的狂熱和教會許諾的巨大利益是無法抵擋的,不少平民變賣家産購置裝備只是爲了去東方。于是這些職業軍人就紛紛參加大貴族的衛隊,隨著國王或皇帝去東方,向往著豐厚的戰利品,或者豐厚的贖金。
這些軍人穿樸素的服裝,過清苦的出家人生活,用守護聖徒的名字重新命名,在大貴族的指揮下戰鬥,爲教規所約束,因捐贈而致富。自願獻身這項事業的騎士成了完美的典範,于是紅胡子腓特烈一世,獅心王理查一世還有奧古斯都腓力二世都成了楷模,後者死後被追封成聖人,雖然在國內時他們都殺過不少教徒。這些十字軍團體就是後來英國嘉德騎士、勃艮底金羊毛騎士,薩伏伊的愛伊霞特騎士(Annuniziata),法國聖米開羅騎士和聖靈騎士的前身。
14、15世紀,歐洲各國軍隊的組織方式大同小異,國王下面是總管和元帥,他們的職權時而獨立時而交叉。再下面是傳令官Herald,擔任副官、文書和參謀的角色,並且顧名思義的,常被派去對方營地下戰書或要求停戰,戰後還要負責清點己方的傷亡,是個全能的職位。下面的作戰部隊以中隊劃分,由貴族或者騎士統帶。一般來講,騎士分成兩個級別,一種叫Banneret,就稱爲騎士,這個名字來自于他們長方形的旗幟,是作戰的主力。見習騎士稱爲Bachelor,即學徒兵,組成更小的隊列跟在主力後面,他們需要積累經驗,掌握更多的作戰技巧。見習騎士的旗幟也是長方形的,但末端開叉成燕尾狀。等他們有了相當的功績後,可以向司令請求升級。于是傳令官將之旗幟上的燕尾剪去,升級成騎士。
所有這兩種騎士都由他們的侍從護衛著,侍從的騎槍尖上挂著長三角形的矛旗。這些旗幟的規格是統一的,上面繪著家族的紋章。相應的,騎士分成兩個等級,侍從也有兩個等級,Squire指較爲年長的侍從,隨著主人參加戰鬥;而Page相當于勤務兵,多爲接受騎士訓練的孩子,當時每座城堡都是騎士學校。這些侍從在青年時代完成訓練後,經過成人禮就可以成爲正式的見習騎士。有些人無法承擔騎士的高額開銷而終生作爲侍從,當然,有來頭的王子和大貴族子弟一生下來就是騎士。
有升級自然就有降級,但極爲罕見。截至1793年,英國共發生過三例降級事件。1621年Francis Michell爵士被褫奪騎士頭銜,在威斯敏斯特大廳舉行,可見何等嚴重。他的馬刺被收回,劍帶被割斷,簡直是奇恥大辱。
與此相對比的,是騎士命名儀式,常常有兩種。第一較爲簡單,也較爲普遍,多在戰時舉行:候選人單膝跪在軍隊首領或者有聲望的騎士面前,主禮人用劍背輕觸其肩部三次,贈送一段箴言諫句,整個儀式就算完成了。這樣從11到16世紀每次大的戰役後都會産生一批騎士,簡單的形式被更多的接受,在和平時期都廣泛采用。
當然也有更加隆重的儀式,在15世紀的英國,騎士的頭餃必須由領主頒賜︰主持人用劍背輕觸對方的後頸和兩肩,接著以守護聖徒名義起誓(英格蘭人是聖喬治,蘇格蘭人是聖安德魯),起誓謹守忠誠與榮譽。然後主禮人高唱︰"Avencez,Rise Sir 某某",一般是該騎士的教名。"整個典禮結束。之後還有不同的慶祝,比方說國王的賜宴,授予披風、盔甲和馬刺;或者是教會的模式,騎士團的每個兄弟爲新人祝福,賜給聖經和十字架,新加入者自己表示,要放棄人世間的尊崇與俗名,等等。
後一種頒賜典禮漸漸地與別的重大儀式相結合,比方說,在英國,騎士的授勳常常伴隨著王室的慶典。所謂巴斯騎士就是在國王加冕禮上被冊封的騎士,這種規定始于亨利四世,在查理二世加冕時巴斯騎士團才成立,這些騎士又被稱爲馬刺騎士,因爲他們被賜予金和銀的馬刺。
一般而言的騎士道神髓與精華,結合了當時貴族化的氣度,基督徒的美德,以及對女士的尊重。理想的騎士不僅要孔武有力,更要求絕對的忠誠、慷慨、與寬容。如同史詩中的英雄一般,用胳膊爲善良的民衆效勞,以教會的名義行俠仗義,保護去東方的朝聖者。
十字軍運動之後,騎士道漸漸失去了宗教色彩,僅僅代表著貴族階級的榮譽感。這種世代相傳的氣魄在英法兩國百年戰爭中被廣爲傳頌,雙方的騎士都謹守古老的禮儀。血腥的戰鬥之余偶爾安插槍術比賽和閱兵式,實際上這樣的場合也很少。英國從愛德華一世去世後就全面取消了槍術比賽,法國更是發生了不得了的事故:1559年7月1日,亨利二世與蒙哥馬利伯爵比試時,槍頭上的護套突然脫落。正如諾查丹瑪斯所預言的那樣,這位國王被刺穿了大腦。教會遂發布禁令,禁止所有的槍術比賽,長達兩個世紀之久。
不管騎士們所取得的輝煌業績,戰爭總是不結果的血紅色花朵。國家機器的碰撞引起廣泛的經濟衰退,真正受苦的只是低等級的老百姓。于是兩國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特別在英國和戰爭的中心--佛蘭德爾,他們有很好的理由抗議暴政與不公,全國的稅收和資源都被用于貴族們的戰爭遊戲和奢華鋪張。所以戈蒂埃堅持認爲,騎士文化的黃金時代在十二世紀,畢竟打殺異教徒對歐洲人來說,更加富有傳奇色彩。
隨著阿克的陷落,東方的最後一個拉丁王國被消滅,八次十字軍東征終于以失敗告終。不管它給後世造成的巨大影響,騎士精神還是要延續下去。效忠國王的動力在百年戰爭中消耗殆盡,雙方從貴族到貧民都厭倦了反複的拉鋸。于是法國南部的吟遊詩人爲騎士精神上了最後一次發條--浪漫主義。
騎士精神
「騎士精神」最早的意思是指馬術。中古時代的精英戰士,與農民、教士和那些靠自己的技術當上騎手和戰士的人有所不同,其間差異在于他們擁有快而強壯的馬、美麗與有攻擊力的武器和制作精良的裝甲,這些都是當時的身份象征。
到了十二世紀,騎士精神的意義轉變爲人生的整體規範。騎士精神規範的基本守則如下:
* 保護老弱婦孺。
* 爲公義而戰以對抗不平與邪惡。
* 熱愛家園。
* 爲防衛教會而冒死犯難。
事實上,騎士和貴族會爲私利漠視騎士精神。貴族之間的仇恨和土地的爭奪,往往會擺在任何守則之上。例如,依日耳曼的部落習俗,酋長遺産由兒子均分,而非長子繼承,爲了爭奪財産經常引發兄弟之間的戰爭。最好的例子就是查理曼的孫子之間的沖突。在中古時代,農民通常是瘟疫與內戰的最大受害者。
在中古時代,國王會設立騎士勳位組織,組織中的高階騎士必須發誓對國王與同伴效忠。成爲騎士勳位一員可享有極大的名望,也因此成爲國家裏的重要人物。1347年,在百年戰爭期間,英國的愛德華三世成立嘉德勳位,並一直留存至今。這個等級是由英國二十五個最高等級的騎士所組成,他們必須保證對國王的忠心並在戰爭中全力以赴以取得勝利。
金羊毛勳位是由勃艮地的好人菲力在1430年時設立,爲歐洲最貴重和最具權威的勳位。法國的路易十一設立聖米迦勒勳位以掌控他最重要的貴族。卡拉托拉瓦、聖地牙哥和亞耳岡達拉等勳位設立的目的,是爲了驅策騎士將來犯的摩爾人趕出西班牙,他們在西班牙第一個國王,亞拉岡的斐南的領導之下團結起來。
騎士比武
兩個騎士之間的砌磋稱爲比武,開始于第十世紀,但隨即就被教皇與歐洲的國王反對,因爲他們不同意騎士們因爲自己的輕挑行爲而受傷致死。盡管如此,比武依然盛行,並成爲騎士的生活一部分。
最初的比武只是單純的兩個騎士之間的競賽,但經過長期的發展後,就變得非常複雜。它們會成爲社會重大事件,並吸引來自遠方的贊助者與競賽者。特別的競技場(比武的場地)會設置觀衆看臺與參賽者的帳篷。騎士以個人參賽,而成組與賽。他們會使用不同的武器來與對手決鬥,旁邊會有很多模擬混戰的騎士。馬上長槍比武或持矛沖刺,是由兩邊沖鋒的騎士以長矛作戰,堪稱首要大事。騎士競爭的目的宛如現代的運動員,爲獎品、聲譽和站立著的女士目光而競賽。
到了十三世紀,已經有許多人在比武場上喪生。領袖們包括教皇曾對此作出警告。例如1240年在科隆那舉行的比武就導致六十多人死亡。教皇希望騎士能爲十字軍在聖地作戰,而不是在比武中白白犧牲。不少統治者企圖把比武用的武器變鈍,以減少受傷的意外,但是嚴重而致命的傷害仍然繼續發生。例如,法國的亨利二世在慶祝愛女結婚的典禮上舉行比武,竟在馬上長槍比武中受到致命的創傷。
挑戰通常是一種友好的競賽,但是如果比武雙方之間心懷怨恨,就會很容易地以戰死來結束比武。比武中的失敗者會被俘虜,必須提供馬匹、武器和裝甲作爲贖金付給戰勝的一方。傳令官有保持比武結果的慣例,就像現在的籃球記分盒。一個低級的騎士能夠靠這種獎賞累積財富並吸引富有的女人。
騎士愛情
中世紀騎士的愛情觀也有其獨特之處,與現代人的觀念並不相容,可說是獨樹一幟。
當時的婚姻以財産爲基礎,騎士們追求愛情,但對象都是貴婦人,且不以結婚爲目的,這種觀念成爲中世紀??以後的歐洲産生了很大影響。而且這種愛情觀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
和平時期騎士軍事只能減弱,開始依附貴族宮廷而生活,講究禮儀、風度而非武力。特別是十字軍東征後,男子大都外出打仗,世俗事物落在婦女的身上,能力和地位均有提高。女主人在宮廷中經常擔任重要的角色,其地位崇高,成爲前來依附的武士所崇拜的對象。而且騎士從小在貴族家庭中長大,很多的教育是由女主人安排,兩者無形中構成一種母親式的崇拜。這也是對當時無愛情婚姻的補充,騎士爲利益而結婚,爲了滿足精神的需要,在正常婚姻之外尋找精神的依托,自己所崇拜的女主人自然成爲他們追逐的對象。這種愛情有很多不同于其他時代的觀念:其中包含著效忠觀念,但並不追求平等;且不以婚姻爲目的,曆經艱難也無所謂;這也是道德提升的機會,封建附庸關系在愛情方面的體現爲服從。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貴婦人是那個時期女性的典型,原本粗魯的騎士如得其垂青,可變得有修養,符合作爲上層人的規範,也是和平時期的要求。
騎士軍事團
在十字軍東征期間,騎士的軍事團相繼成立,以支援這個目的高尚的運動。他們成爲最強悍的十字軍,極度憎恨阿拉伯人,並成爲可畏的敵人。即使十字軍在巴勒斯坦失敗後,這些軍事團仍然繼續存在。
第一支軍事團由聖堂的騎士(又名聖殿騎)成立于1108年,以保護在耶路撒冷的聖墓。聖殿騎士穿著印上紅十字的白色外衣,並遵守與聖本篤修會的苦行僧一樣的誓約(守貞和服從)。聖殿騎士是聖地的英勇防衛者之一,但由于有殺死戰俘的行爲,而得到凶殘的名聲。他們從不向敵人求饒,是最後一支離開聖地的十字軍。在後來的日子裏,他們藉著接受捐獻和借貸而變得富有,卻因此招來國王們的妒忌與懷疑。在1307年,法國國王菲力四世以多重罪名包括異端邪說來控告他們,趁機予以逮捕並充公其土地。其他的歐洲領導人也都跟隨菲力的步伐,一一消滅聖殿騎士。
在耶路撒冷的聖約翰騎士團(或救傷團)最初的成立目的,是幫助病患以及向聖墓朝拜的貧困朝聖者,但不久後就轉型爲軍事團。他們穿上印有白色十字的紅外衣,並遵守與聖本篤修會一樣的誓約,此外尚設立一個高標准,不准他們的軍事團變得富裕和慵懶。隨著他們的大城堡(克雷克)相繼投降後,他們被趕出聖地,並撒退到羅德斯島,在該地防守數年之久。當土耳其人把他們驅離羅德斯島後,他們就在馬耳他定居下來。
第三大的軍事團爲成立于1190年的條頓騎士團,他們是保護那些前往聖地的日耳曼朝聖者。在十字軍東征結束之前,他們把目標轉移到在普魯斯和波羅的海諸國中的異教徒。直到拿破侖在十九世紀占領條頓騎士團的領地以前,他們一直控制著部分的波蘭和普魯士地區。
騎士勳章
爲了區別在戰場上的騎士,一個名爲勳章的標志制度得以發展。每一個貴族都會設計出一個獨特的標志,制作在他的盾牌、外衣、旗幟和印章上。飾以騎士標志的外衣成爲他的戰袍,讓人從標志上即可加以辨別。宗譜紋章院是一個獨立的組織,專門設計特有的標志,並可保證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其官員會把標志記錄在特別的簿冊上,由他們保管。
戰袍會代代相傳,並在結婚時作修改。在不同的國家裏,某些設計會保留給王族。到了中古後期,城鎮、基爾特甚至那些重要但非貴族的市民也會授予戰袍。
在戰場上,戰士會以戰袍來區分敵我,並在混戰中挑選出與之匹配的敵手。司宗譜紋章官會制作一個有關騎士的標志清單,他的地位中立,可作爲兩軍之間的仲裁者。藉此方式,他們可以在城堡或城鎮的防衛者與攻城者之間通信。在戰後,又可以從死者的戰袍來辨別出他們的身份。
騎士是一支快速而且強悍的部隊。他們是第一支穿戴護甲的部隊,同時精于進攻和防守。騎士在戰況不利時也能迅速撤退,脫離戰場(除非和他們交戰的也是支移動力極高的快速部隊)。
城市的戰略資源貯存區中,必須要有鐵和馬群才能生産騎士。
騎士是重裝的騎兵部隊,最早是出現在中古時代的歐洲。如同上古時代的日本武士一樣,騎士也奉行著一套嚴謹的法典,徹底規範著他們在戰場上與日常生活中的行爲准則。這些重裝的騎士們,騎著高大的戰馬進行戰鬥,面對步兵敵人時擁有絕佳的攻防優勢,即使當戰事膠著並推演到需要徒手近戰時,這些騎士部隊仍然是左右戰局的關鍵角色。即使有時候,會有一些優秀的步兵將士能夠運用策略擊敗騎士部隊,但這卻無損于騎士的優勢地位。一直到火藥研究改良完成之後,騎士部隊才算是真正被徹底地淘汰掉了。
騎士裝束
中世紀,騎士作戰時用于保護身體的鐵甲叫甲胄(body armor)整套的鐵甲稱爲全身甲胄(a suit of armor)甲和胄一套稱爲全副盔甲(panoply)還有鏈甲(chain armor)和板金甲(plate armor). 一套盔甲由護蓋身體(protective clothing)和護蓋頭部(headgear)的器物所組成它們通常用鐵片和厚的鞣皮制造. 14世紀以前,一般使用由鏈和鐵板所組成的護甲,有鏈甲式的護甲和簡單鐵制的胄組成.15世紀以後,所用的甲胄大多由薄的金屬板制成,精致的甚至看不到接合處,且常有裝飾性的鑲嵌(decorative inlay),這種甲胄由于相當重,所以一般是騎士在戰馬上作戰時才使用.
騎士影響
多年來國內史學界對歐洲中世紀騎士制度研究成果甚少,史家學者一般都將其作爲封建等級制度中的一個等級來研究。而目前西方學者認爲,騎士制度不僅是一種全歐洲的機制,中世紀就是騎士時代,騎士階層是社會的中堅力量,而且騎士制度具有一種影響整個時代的騎士文化與精神,直至"十五世紀,騎士制度在宗教之後,仍是支配人們思想和心靈的強大倫理觀念。人們將其看作是整個社會體系中的王冠"。因此,騎士文化精神不僅是西方思想文化史研究中所關注的對象,而且也是歐洲軍事曆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
歐洲騎士制度源于中世紀加洛林朝的法蘭克王國,後逐漸推行到歐洲各國。732年查理•馬特成爲法蘭克王國宮相,依靠斯克拉西亞中小地主出身的侍從兵支持,征服國內與周邊民族後,又加強騎兵力量打敗了強大的阿拉伯人軍隊。由于8世紀時,一匹帶裝備的馬相當于45頭母牛或者15匹牝馬的價值, 9世紀僅一匹馬就等于6頭牛的價值,故爲了鞏固騎兵,錘子查理進行改革:一方面摒小農于軍役之外,讓貴族和富裕農民成爲職業騎兵;一方面將土地分封成爲提供騎士的軍事采邑,奠定騎士制度的堅實基礎,並成爲中世紀軍事封建主義的濫觴。因此,采邑作爲騎士制度的經濟基礎,其不僅使土地從國王向公、侯、伯、子、男、爵直至騎士的一種層層分封,而且使凡能以馬匹裝備爲封主參戰並接受冊封者都可稱騎士,這包括參戰的所有等級的貴族,甚至國王都以自己的騎士名號而感到榮耀。如先後參加十字軍東征的英王理查一世(獅心王)、愛德華一世、法王路易七世、九世、腓力二世、德皇腓特烈一世、二世等皆是以"騎士國王"著稱于史。1449年英王愛德華三世建立襪帶騎士團,其作爲成員與騎士們圍繞圓桌議事,共同進餐,主持比武等等,儼然是一名高級騎士。這從而使中世紀成爲一個騎士的"英雄時代"。
由于中世紀歐洲的國家是從蠻族社會組織的基礎和戰爭中發展而來的,因此其整個結構和社會風氣都是軍事的,維持社會穩定和統一的力量就是軍事貴族騎士階層及其首領。所以,要成爲一名貴族,首先必須成爲一名勇武的騎士。而要成爲一名騎士,則必須經過侍童(7、8歲以後)、扈從(14、15歲以後)和騎士(21歲以後)三個階段的封建騎士教育。在侍童階段教育,主要將孩子送到權勢高的領主城堡中當侍童幹雜活,並可從貴夫人及其女兒那裏學習一些騎士禮節和文化知識,還有唱歌、樂器、象棋、口才等技藝。進入扈從階段,則成爲主人的隨從護衛,也是預備騎士,主要學習稱爲"騎士七技"的騎術、遊泳、投槍、劍術、狩獵、吟詩、弈棋。學習騎術就是要熟練地在快速奔跑的馬背上操縱武器進攻敵人;學習狩獵則不僅是一種娛樂消遣活動,而且也是演練戰術,在狩獵中鍛煉作戰勇氣和智謀;學習吟詩目的在于通過許多敘事詩中對騎士生活和精神的描寫故事,獲得對現實生活的教育意義。作爲預備騎士,戰時還隨主人出征,並有保護責任。進入騎士階段,要成爲一名真正騎士首先必須經過晉封儀式或稱爲授劍儀式,這種儀式在中世紀有其演變和發展的過程,其最初源于日耳曼人的武器授予儀式,這在古羅馬作家塔西佗《日耳曼尼亞志》中就有所記載。中世紀晉封儀式一般要選擇在宗教節日,有時在戰場上舉行。史稱查理大帝爲網羅人才,禁止貴族冊封騎士,"讓扈從們都聚集到宮廷來,在這裏每人將獲得一匹騎馬、一把寶劍、一副上好的鎖子甲、頭盔和一件刺繡的絲綢外套。而且,如果願意,他將立刻被封爲騎士"。
騎士晉封儀式程序較複雜,一般可分爲三種類型。一種是世俗型,主持者爲君主和世俗貴族,地點多在王宮、城堡;一種是宗教型,主持者爲教皇、主教或神職人員,地點一般在教堂;一種是世俗與宗教混合型,主持者一般是君主或世俗貴族,神職人員擔任其中的禱告彌撒等宗教活動,地點或在宮廷城堡、或在教堂。在整個儀式過程中,授劍儀式最爲隆重,可謂核心儀式。候選騎士要齋戒、洗浴、懺悔、祈禱宣誓、穿戴鎧甲頭盔、裝踢馬刺等等,然後是接受象征騎士職能的劍;封主用佩劍放在受封者的頸上或肩頭輕輕拍打幾下,同時莊重陳述騎士的基本准則。最後,新騎士在奔馳馬背上展示其武功,持矛猛刺靶子以及即興比武等等。由于晉封儀式及其以後慶典活動開支頗費,故往往有幾個騎士共同舉行晉封儀式。14世紀以後騎士晉封儀式漸趨簡單,統治者爲擴充兵源,使許多非貴族出身者通過錢財或戰功都可獲得騎士稱號。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王爲鼓舞士氣往往在戰役前冊封大量騎士。1338年英法兩軍在威倫佛斯對陣,一只受驚野兔使法軍前部騷動,法軍海諾特伯爵以爲英軍進攻了,便利用這短暫時間就匆匆受封了14名新騎士,以致他們後來被戲稱爲"兔子騎士"。
教會對于騎士受封儀式極其重視,其往往利用儀式過程所象征的意義,灌輸與滲透基督教觀念與精神。如10世紀時教會在《儀典書》中對騎士武器的祈禱列爲教會的服務內容。11世紀時,教會開始宣揚騎士是上帝在世間的戰士,在授劍儀式中引入彌撒,以堅定騎士對上帝的信仰;教會封主用劍拍打騎士後背被解釋爲:"從噩夢中醒來保持清醒,信仰基督,爲獲得崇高的榮譽而奮鬥";騎士則宣誓:"我將成爲一名勇敢的騎士,我將按上帝所願生活"。在教會宗教思想寓意下騎士劍的雙刃意義爲:一邊打擊異教徒和上帝的敵人,另一邊保護人民和弱者。而全身武裝的騎士則意味著是保護教會的銅牆鐵壁,他們被賦予了宗教的職能:"基督的騎士爲教會而戰"。同樣,在世俗晉封儀式上,宗教精神仍是其靈魂。如12世紀格裏菲《不列顛國王史》中載一個城堡封主在授予騎士劍時道:"持我已給你的劍,上帝已制定和指令最高的秩序:騎士制度的秩序,它應沒有污點"。同時,劍也是正義和榮譽的象征,騎士隨身帶劍可隨時隨地對呈十字形的劍柄發誓。騎士死後其劍往往要隨葬或挂在他的墓碑上。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萊蒙號召十字軍東征時曾講了一句名言:"過去的強盜,現在都應該成爲騎士"。12世紀索爾慈伯裏的約翰納斯曾這樣說道:"爲什麽建立騎士制度?爲了保衛教會,爲了與不信教的人進行鬥爭,爲了尊敬教士,爲了保護窮人免受不公正的對待,爲了生活能得到安寧,爲了獻出自己的鮮血,如果需要,願爲兄弟獻出生命"。 10世紀末在法國南部地區發起並擴展到北部的上帝和平運動,這是在教會領導下的維護權利和秩序的運動,騎士的職責與信仰在其中得到充分體現。
歐洲中世紀騎士是封建貴族階層,其所遵循的忠誠、榮譽、勇敢的道德倫理與思想精神直接體現了封建的傳統。在封建體制中,騎士作爲大貴族的附庸,封建義務決定他必須向之效忠;作爲自己領地的主人,他又必須保護依附于他的農奴,其封建權利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正是這種封建社會所倡導的騎士道德精神及其封建義務和權利,使其在紛爭不斷、戰火紛飛的歐洲中世紀,成爲曆史舞臺或文學作品中演繹的種種傳奇故事和高大形象,以致人們往往忽略了騎士及其制度的黑暗面。
(二)
從軍事角度而論,戰爭和競技是騎士的主要職能。在中世紀一名戴頭盔、著鎧甲、挎寶劍,左手操盾禦馬、右手持握長矛的全副武裝的騎士及其侍從就是一個作戰單位。其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勢不可擋,有人形容"一個騎在馬上的法蘭克人能把巴比倫城牆沖個窟窿"。在中世紀騎士馳騁戰場不僅是其必須履行的軍事封建義務,而且也是其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因此中世紀的騎士既是軍事藝術的體現者,又是軍事戰略戰術的謀劃策動者。從一方面而言,騎士必須每年爲封主提供40天軍事性質的服役,或隨封主征戰;從另一方面而論,更多的是騎士爲保護或捍衛自己的權利與榮譽、抑或是宗教紛爭、路見不平以及種種糾紛等等進行戰鬥。因爲在中世紀封建割據的政治狀態下,通過封建的私法私戰來解決矛盾,似乎已是一種社會通行的方法。所以持劍縱橫、打仗私鬥對騎士來說既是一種職業或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獲得榮譽財富的途徑。因此,在歐洲中世紀的武裝騎士不僅是軍隊戰鬥的核心,而且也是封建林立城堡的主要守護者。
歐洲中世紀是“城堡時代”,每一座城堡都是一個地區的封建軍事、政治、經濟和社交的中心,是封建領主制形成的基礎,而城堡的捍衛者則是騎士。有些城堡甚至就是騎士的大本營。如溫莎城堡,14世紀時英王愛德華三世將其作爲騎士團的中心。城堡的興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正如湯普遜指出:“城堡的興起和它們的遍布歐洲,在生活方式和文明性質方面,産生了一個深刻的變革。它們開始了一個新時代,一個軍事占優勢的時代,就是封建時代。在第九、第十甚至十一世紀,即在封建制度已自覺有力並發展成爲一個鞏固的政體之前,生活對社會上的一切階級來說,是又困難又粗野的。只在封建制度成了一個有秩序的制度的時候——至少達到象人類政府在任何時代所可辦到的合理管理制度——城堡裏的生活才變爲文雅又舒適了。到那個時候,軍事建築也已進步到這樣的程度:城堡不複僅僅是木頭防舍而變爲寬敞甚至雄壯的石頭建築了。”歐洲早期的城堡還都是一些具有防禦性能的堅固設施,更確切地說是莊園式的設施,10世紀以後開始發展爲居住型的城堡。中世紀的戰爭常常就是在爭奪城堡,因此11世紀起城堡多修築在山上以增強防禦能力。有一個曆史問題值得注意,就是現今保存下來的城堡一般都是中世紀晚期的,而且多在19世紀進行了改建,並非當年騎士城堡的風貌了。在當時盡管也有許多較大的著名的城堡,但大多數騎士城堡的長度不足40米。例如1293年在位于普魯士施瓦本的布爾克高城堡裏,只有5個堡民、8個守衛、2個守門人和一個守鍾樓的人。中世紀的戰爭多圍繞爭奪城堡而進行,城堡是主要的政治軍事目標。對城堡的“圍攻戰爭繼續在軍事活動中占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而發生在戰場上的大型戰役則相對較少。”戰敗的軍隊可暫避于城堡城牆之內,最後的陣地可以退至城堡中的主塔。城堡主要防衛工事由護城河、圍牆、塔樓、幕牆等組成。城堡中儲存的糧食一般可供一年食用,一支60人的守軍足以抵抗10倍于自己的敵軍,往往被給養所困的是攻城者而非被圍困者。因此城堡在騎士的捍衛下常常是易守難攻。攻破城堡的方法經常主要是利用攻城槌、活動進攻塔樓和石弩炮(抛石機)等機械裝置,以及挖坑道後燃燒油和木致頂部土石建築倒塌等方法。如1215年英國約翰王對曼切斯特城堡中百名反叛騎士與守兵的防守,就是命令首席政法官胡伯特日夜兼程送來40頭最肥的豬,用豬油與木頭在坑道中猛燒,使城堡高樓圍牆大段倒塌而攻破之。1244年阿爾比派主教圍攻蒙特塞格城堡時用抛石機日夜不停地向城牆同一點發射重達40公斤的投擲物,最後終于擊破一個豁口。城堡攻防戰經常是十分慘烈的,因爲其往往是決定一個地區性戰役勝負的關鍵。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英國紅白玫瑰戰爭(1455-1485年)就是騎士與城堡攻防戰的經典演繹,其不僅在軍事史上記錄了一系列的攻防戰術戰例,而且也在曆史上留下許多英勇悲壯、可歌可泣的騎士戰鬥故事。
中世紀歐洲騎士是軍隊的核心、是戰場的主人,因此他們的武器裝備以及道德准則往往也是影響戰爭的主要因素。一般騎士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長矛和劍,也有一些騎士使用戰斧、鐵錘、鐵棍、狼牙錘等等。騎士的長矛在戰場上可抛出刺殺敵人。1066年的哈斯丁戰役,法國騎士正是用這種方式打亂了英國軍隊城牆似的盾牌陣容。但弓劍往往被認爲是下等的步兵裝備,被騎兵蔑視而不屑使用。同時,曾有一段時期教會也禁止在基督教徒間的戰爭中使用這類武器。然而英國由于封建制發展,出現了招募熟練弓箭手成爲職業軍人,他們打仗時常將鐵頭尖樁置于陣前阻敵騎,自己在尖樁外用可射250碼之遠的大弓利箭射殺馬匹和敵人。百年戰爭期間英王愛德華三世就是利用大弓武裝的二萬雇傭軍打敗了有重裝鎧甲的法國騎士軍隊,1360年法王約翰也戰敗成了俘虜。在此前幾個世紀以來,戰爭藝術主要通過高傲的騎士英勇事迹來體現,然英國長弓手證明弓箭手的價值不遜于騎兵,這對騎士地位起了動搖作用。此後法國軍隊也開始雇傭熱那亞等地的職業弓箭手。然而騎兵在軍事上的重要作用仍是不可否認的,“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若沒有它,任何一支15世紀的部隊都不可能在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既便是到了拿破侖戰爭期間,騎兵仍是戰場上軍事機動和沖鋒陷陣的主力。
中世紀的騎士
騎士從幼年時代開始,就被養育成爲專門適應戰爭的人。他接受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爲了強健體魄和鞏固信仰。他的學校就是軍隊前哨站裏的守衛室,他的家園是永遠處在外敵進攻之下的城堡。作爲侍臣,他必須經常服從領主的征召,參加反對另外一個領主的戰爭。作爲回報,他可以得到一些攻城掠地所得的戰利品,或是沿路打劫商人所得的財物。偶爾騎士也會被國王征召去,投入一場被國王認定是有利可圖的對外戰爭。
騎士最初是陪伴領主和國王的,這種同伴的資格必須得到正式認可。大約到了公元1200年左右,教會接管了冊封騎士的儀式,並且將很多宗教禮節和規範加入了這個儀式,使之近于神聖。將要成爲騎士的年輕人首先要沐浴,象征靈魂得到潔淨。然後穿著潔白的上衣,身披紅色長袍,在祭壇前佇立或是跪拜10小時。他的盔甲和佩劍就放在祭壇上。到天色破曉的時候,他來到一群騎士和女士面前,那裏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彌撒。他的擔保人將他帶到領主面前,並且將他的武器和防具一件一件的遞給他,每遞一件,都要加上一句祈禱和祝福。儀式中最關鍵的一步是爲新騎士綁上馬刺。一位年長的騎士還要用自己的掌緣或劍身在新騎士的脖子或面頰上重重的打一下——這一擊是所有的騎士都必須承受而且不得反擊的。這位剛剛被冊封的騎士接下來還要宣誓:自己的劍永遠只用于正當的理由,用來捍衛教會,保護孤兒寡婦,濟貧救苦,鏟除奸惡。整個儀式以馬術表演、模擬決鬥和格鬥遊戲而告終。全部的儀式是非常感人的。很多誠摯的騎士終其一生都無法忘懷他們在祭壇前度過的一夜,也無法忘懷他們當年作出的誓言。但是,這也是個非常昂貴的儀式。其花費之高使得14世紀的很多有資格的年輕人寧可終身都保持著扈從的身份。
騎士的義務就是必須在他主人出征時服役,不過在封建制早期,一年裏也就四十天而已。當然,他們當時認爲的戰爭,有很多其實不過是掠奪的同義詞。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只有在一方的領主向另外一方發下戰書,約定在何時何地作戰以後才可能發生。很多時候,指揮官的目的並不是要打敗敵人,而是盡可能的焚毀村莊,屠殺農民,削弱對方的經濟來源,而對方的領主還在他自己的城堡裏,暴跳如雷卻毫發無傷。
戰爭中,使用騎兵的最佳方案莫過于讓他們全速沖向對方的防線了。被嚇壞的農民們在狂奔的軍馬和全身鐵甲的騎兵的雙重威脅下,只有潰敗逃命的份了。但是這種沖鋒也不是全無危險的。在不平坦的地面乃至沼澤地帶上,這種沖鋒的效果就非常有限,而一條隱蔽的溝壕則可以讓騎兵完全失去作用。防禦的一方如果足夠沈著,還可以在雙方陣前布下大量削尖的木樁--在這種障礙面前,即使是再勇猛的馬也是不敢前進的。如果防禦方還有訓練有素的弓箭部隊的話,他們還可以用自己的箭矢去迎接沖鋒而來的騎兵。不過弓箭手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的時間很短,因爲箭的有效殺傷距離只有大約150碼左右,而制作精良的裝甲可以承受除了直接劈砍以外的幾乎所有打擊。因此,一個有經驗的弓箭手總是瞄准敵人的坐騎開火,因爲一旦騎士沒有了馬,他的全部優勢就幾乎都變成劣勢了。
騎兵沖鋒結束以後,戰鬥就演變爲一系列的白刃戰了。當兩軍混戰之時,弓箭手就撤出戰場,把戰鬥留給騎士們。戰爭的勝負取決于雙方的傷亡數目,傷亡較少的一方就可以占據戰場的主動權。但是真正戰死在戰場上的騎士其實是很少的,因爲有點名氣的人物都被關押起來勒索贖金了。
直到公元13世紀,中世紀的軍隊還是幾乎全部由戰鬥人員所組成,專門負責輔助性事務和後勤供給的人幾乎沒有。士兵們必須自行解決給養問題,因爲部隊經常不在本國境內作戰。一般而言,部隊裏大約有三分之一是全副武裝的騎士——不過這個比例經常隨著情況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動。步兵中有一些是經過訓練的正規士兵,但是更多的則是臨時招來應付戰爭的農民。他們身穿著他們隨便找到的各種盔甲,通常是用鐵環加固過的皮甲。他們攜帶的武器和防具可謂千奇百怪:盾牌、弓箭、長劍、梭鏢、斧頭、甚至還有棍棒。騎士的裝備體現了進攻和防守的平衡,也可以說是機動性和防護力的平衡。長槍或者長矛是馬上部隊的傳統武器,並且一直到今天,它還是騎兵部隊的標志。一個持著10英尺長,帶有鐵頭的長矛的騎士,在全速沖鋒時可以輕易的擊倒一個全副武裝的敵人,或是穿過盾牆把他的敵人刺穿。但是第一擊之後,這杆長矛也就沒什麽用處了,騎士只能把它扔掉,換上長劍或是戰斧。戰斧即使隔著裝甲仍然有很強的殺傷力,鎖甲的鏈子經常會被砍得嵌入傷口,並且在傷口內生鏽,造成嚴重的壞疽。有些騎士攜帶的則是釘錘,或者就是最原始的武器--棍棒,但是在上面加了許多釘刺,令人望而生畏。征服者威廉和獅心王理查在戰場上時,釘錘就是他們的徽章。
給騎士穿盔甲是件很耗時的工作。隨著盔甲變得越來越重,設計也越來越複雜,後來的騎士已經沒辦法自己穿戴盔甲了。他必須坐著,讓他的扈從們幫他把褲子拉上--褲子是用鐵條加固的;然後,他還要站著讓扈從們把鎧甲的各個部分在自己身上用帶子和搭扣拼裝起來。首先穿上身的是一件貼身襯衣,通常由毛氈或是棉布縫制而成,外面再罩上一層鎧甲--這就是早期的鎖子甲。鎖子甲的外形其實就是一件衣服,長度常常過腰,甚至還有過膝的。鎖子甲由無數的小鐵環鉚接而成,如果制作精良的話,應該是柔韌而有彈性的。盡管鎖甲的強度還算不錯,它還是無法抵擋猛力一擊。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鎖甲很容易生鏽。當時的一種除鏽方法是在一個皮口袋裏裝上浸過醋的沙子,然後把鎖甲塞進去。鎧甲被不斷地改進,越來越繁複,逐漸出現了保護頭頸的護帽,護肘,護膝,還有護脛。爲了保護容易受傷的面部,頭盔的重量不斷增加,保護的面積也越來越大,最後把整個頭部都保護了起來,只在眼睛面前留下幾道狹縫。當然,要獲得這種強大的防護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在戴上頭盔之前,騎士必須把自己的頭包好,否則一旦摔倒就很容易腦震蕩。
到了14世紀的時候,板甲取代了鎖甲。板甲可以度身定做,並且常常飾有精美的花紋。全套板甲的重量超過60磅,。如果盔甲的關節處鉸接妥帖並且潤滑良好的話,穿著板甲的人活動起來可以比穿著鎖甲的人更加自由。
騎士的盾牌一般是用幾層結實的木板做成的,用釘子把它們釘在一起,外面覆以皮革,邊上還包著一圈金屬。爲了彈開敵人的刀刃,一般在盾牌中央還有用金屬做成的一個突起。步兵慣用的盾牌是圓形的,而騎士們爲了保護他們的腿,一般都使用風箏形狀的盾牌。爲了能夠在作戰和比武大會時負載全身鐵甲的騎士,戰馬必須是強健有力的。這種軍馬在當時並不多見,而且極其昂貴,因爲草料並不充裕,而且一般的牲畜體形都很瘦小。養馬者必須想辦法把自己的馬喂得高大強壯才行。當時阿拉伯馬非常受歡迎,而全身純白的雄馬更是上上之選。按照當時的觀點,騎母馬是不合騎士身份的。爲了能夠承受戰爭時的各種沖擊,選作軍馬的馬匹必須經過長期精心的訓練。另外,騎士在戰場上經常拿著劍、盾、長槍,騰不出手來握繮繩,控制坐騎就只能靠用馬刺驅策、用腿壓馬腹、還有移動身體重心之類的動作來完成--這些也需要事先訓練。
十字軍是曆史上的一個新鮮事物,是第一個爲了一個理想而發動的戰爭——盡管到了後來,這個理想自然而然的失去了它原有的純潔和高尚。但是十字軍仍然被看作是爲基督教的上帝所作的服務,同時十字軍戰士也把自己看作效力于一個神聖目的的高尚的仆人。
在十字軍中成立了醫院騎士團,當時它的宗旨是救助有傷病的朝聖者。加入騎士團的志願者必須宣誓以苦修的方式生活,忠實于本篤派的誡條。他們的標志是一個白色的馬耳他式十字架。攻下耶路撒冷以後,他們只接受教皇的直接命令。他們在耶路撒冷的會所可以容納1000名朝聖者。由于他們要負責朝聖者沿途的安全,他們的性質也就越來越變得像一個軍事組織。在以後的年代裏,醫院騎士團的總部搬遷過幾次,也因此曾更名爲羅德斯騎士團和馬耳他騎士團。
騎士宣言
I will be kind to the weak. ——我將仁慈對待弱者
I will be brave against the strong. ——我將勇敢地面對強敵
I will fight all who do wrong. ——我將毫無保留地對抗罪人
I will fight for those who cannot fight. ——我將爲不能戰鬥者而戰
I will help those who call me for help. ——我將幫助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
I will harm no woman. ——我將不傷害婦孺
I will help my brother knight. ——我將幫助我的騎士兄弟
I will be true to my friends. ——我將忠實地對待朋友
I will be faithful in love.——我將真誠地對待愛情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4494.html?tp=1_01
騎士文學概述
騎士文學就是一切關于騎士的文學作品,大致包括騎士抒情詩、騎士傳奇、騎士小說及後來的反騎士小說。
騎士文學盛行于西歐,反映了騎士階層的生活理想。以出身而言,最早的騎士來自中小地主和富裕農民。他們替大封建主打仗,從後者獲得土地和其他報酬。騎士有了土地,住在堡壘裏,剝削農奴,成爲小封建主,思想上是支持封建等級制的。後來騎士土地成爲世襲,于是形成了固定的騎士階層。十一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十字軍東侵提高了騎士的社會地位,使他們接觸到東方生活和文化。騎士精神逐漸形成了。愛情在他們生活中占主要地位,表現爲對貴婦人的愛慕和崇拜,並爲她們服務。他們常常爲了愛情而去冒險。在他們看來,能取得貴婦人的歡心,能在曆險中取得勝利,便是騎士的最高榮譽。由于他們處在封建統治階級的低層,他們中間有些人也有鋤強扶弱的一面。他們並不反對基督教;正相反,他們有時也爲宗教去冒險,因爲基督教對他們是有利的。但他們往往不顧基督教的出世思想和禁欲主義而要求享受生活,要求文化,從東方回來的騎士把東方文化帶到了當時還處于野蠻狀態的西歐國家。他們之中産生了一些詩人和歌手。他們的詩作歌唱現世生活和愛情,歌唱騎士的冒險,同時也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彌漫宗教神秘思想,並且往往摻雜著一些怪異故事。
十二、十三世紀是騎士文學的繁榮時期,以法國爲最盛。
騎士文學中心思想 騎士精神
騎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層社會的貴族文化精神,它是以個人身份的優越感爲基礎的道德與人格精神,但它也積澱這西歐民族遠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積極因素。對個人的人格的愛護和尊重;爲被壓迫者和被迫者犧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爲愛和美在塵世上的代表及作爲和諧,和平與安慰的光輝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等等,西方學者指出:從選擇品德的傾向來說,傳統在歐洲占上風。在西方的文化傳統中,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對現代歐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著極其重大的作用。
它構成了西歐民族中所謂的“紳士精神”形成了現代歐洲人對于個人身份和榮譽的注重,對于風度。禮節和外表舉止的講究;對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婦女的浪漫氣質的向往;以及恪守公開競賽,公平競爭的費而賴精神品質。總之,它使現代歐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優雅的貴族氣質成分,又兼具信守諾言,樂于助人,爲理想和榮譽犧牲的豪爽武人品格.
騎士抒情詩
騎士抒情詩的中心是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普羅旺斯民族從法蘭克王國瓦解以後,政治獨立,商業發達,貴族文化也趨于繁榮。“它在近代的一切民族中第一個創造了標准語言。它的詩當時對拉丁語系各民族甚至對德國人和英國人都是望塵莫及的範例。”普羅旺斯詩人被稱爲“特魯巴杜爾”(或譯行吟詩人),多數是封建主和騎士,也有少數手工藝人和農民。他們的名字流傳下來的有數百之多,但作品留存的很少。他們的詩歌一般詠唱對貴婦人的愛慕和崇拜,其中以“破曉歌”最爲著名。“破曉歌”敘述騎士和貴婦人在破曉時候分離的情景。恩格斯指出,在中世紀統治階級中,婚姻是包辦的,是一種政治行爲,是封建主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並舉了《尼伯龍根之歌》中克裏姆希爾特等人的婚姻爲例。他又指出,騎士愛則是曆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個人之愛,其作用是破壞了封建主夫婦之間的忠誠,並且說普羅旺斯愛情詩的精華是“破曉歌”。這種詩歌在當時很受歡迎,後來就變得千篇一律了。普羅旺斯詩人運用的詩體有的是從民間詩歌接受過來的,有的是他們自己創造的。他們的詩格律謹嚴,技巧複雜。他們對詩學作過一些探索,有“明”和“暗”兩派。明派主張詩要明朗易懂,暗派提倡隱晦難解的風格。十三世紀初北方貴族在教皇策動下鎮壓了南方“異端”運動,南方一些貴族如土魯斯伯爵等,由于容納“異端”,也遭到覆滅,在他們宮廷中居留的許多普羅旺斯詩人逃亡國外,把抒情詩傳統帶到意大利,推動了文藝複興時期抒情詩歌的發展。
德國這時也産生過大量的騎士抒情詩人,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瓦爾特?封?弗格爾瓦德(1170-1227)。他出身于一個貧窮的騎士家庭,一一九八年後在各地漫遊了二十多年,熟悉人民的疾苦,他的作品超出了一般騎士抒情詩的範圍。如有名的抒情詩《菩提樹下》不是寫騎士對貴婦人的愛慕,而是寫普通青年男女的淳樸愛情,音調和諧,語言簡練,有民歌風味。更有意義的是他的政治詩和格言詩,主要反映當時教皇和王權的鬥爭。作者態度鮮明地維護王權,揭露教皇分裂德國的陰謀,譴責教皇的虛僞,表現了愛國精神。
騎士傳奇
騎士傳奇的中心是法國北方。法國北方的詩人被稱爲“特魯維爾”(也譯爲行吟詩人)。騎士傳奇的主題大都是騎士爲了愛情、榮譽或宗教,表現出一種冒險遊俠的精神。騎士傳奇不同于英雄史詩,它沒有曆史事實根據,而是出自詩人的虛構,有的取自民間傳說,有的模仿古希臘、羅馬的作品。騎士傳奇可以按題材分爲三個系統。
一、古代系統一般是模仿古希臘、羅馬文學的作品,像《亞曆山大傳奇》、《特洛伊傳奇》、《埃涅阿斯傳奇》等。這些傳奇寫古希臘、羅馬故事,但它們的英雄則具有中古騎士的愛情觀點和榮譽觀點。
二、不列顛系統是圍繞古克爾特王亞瑟的傳說發展起來的,其中主要寫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故事。這些故事在西歐各國流傳很久。法國詩人克雷締安?德?特洛亞(12世紀)是這個系統的代表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朗斯洛或小車騎士》(1165?)、《伊凡或獅騎士》(1175?)、《培斯華勒或聖杯傳奇》(1180?)。《朗斯洛》是最典型的騎士傳奇,寫亞瑟王的騎士朗斯洛和王後耶尼愛佛的戀愛。爲了尋找耶尼愛佛,朗斯洛不惜犧牲騎士的榮譽,不騎馬而坐上小車,隨後又冒生命危險爬過一道像劍一樣鋒利的橋。在比武場上,不論耶尼愛佛命令他退讓或還擊,他都唯命是聽,絕對忠誠。他集中體現了騎士的愛情觀點。《培斯華勒》寫騎士們到各處尋找盛過基督的血的聖杯,充滿神秘幻想。德國詩人哈爾特曼?封?奧埃(1170?-1215?)、沃爾夫拉姆?封?埃森巴赫(1170-1220)等都以克雷締安的作品爲藍本,寫出長篇的騎士傳奇。
《特利斯坦和伊瑟》(12世紀)也屬于不列顛系統,是在德、法兩國民間流行很廣的一部亞瑟王傳奇。保留下來的只有法國兩詩人貝盧勒和湯瑪(均12世紀)及德國詩人高特夫裏特?封?史特拉斯堡(創作時期約在1205-1220)等人的殘篇。這個傳奇寫特利斯坦和伊瑟無意中喝了一種藥酒,其功效是使人永世相愛。他們受到伊瑟的丈夫馬爾克國王的殘酷迫害,但他們的愛情永遠消滅不了。這個故事肯定騎士的愛情,把愛情描寫成爲不可抗拒的力量,就這一點來說,是和基督教把愛情看成是邪惡的那種宗教道德觀點相抵觸的。
三、拜占庭用拜占庭古希臘晚期故事寫成的作品。《奧迦生和尼哥雷特》(13世紀)寫貴族子弟奧迦生愛上女奴尼哥雷特,遭到父親的反對。他爲了愛情忘了保衛國家、抵抗外敵的騎士責任。這部傳奇說明從羅蘭到奧迦生的二、三百年中,騎士精神已經衰落了。《奧迦生和尼哥雷特》中詠唱和敘述互相交叠,詠唱部分是用韻文寫的,敘述部分是散文體。
騎士傳奇反映的生活面狹窄,虛構成分較多。它往往以一兩個騎士爲中心人物,把他們的冒險經曆組織成一個長篇故事,在人物外形、內心活動、生活細節等方面都有細致的描寫,對話生動活潑。這些藝術特點使騎士傳奇初步具備了近代長篇小說的規模。
騎士小說
西班牙15、16世紀流行的描寫遊俠騎士的小說,它是在西班牙當時特定的曆史條件下産生的。中世紀西班牙人民在反抗摩爾人統治的解放鬥爭中湧現出了一個騎士小貴族的特殊集團,成爲光複運動的主力軍。以後西班牙複興,稱霸歐美,這種騎士就成爲西班牙人理想中的英雄。反映在文學創作上,就是騎士小說盛行。它的前身,是英國的騎士故事和法國北部的英雄史詩。但不同之處在于史詩的主人公有崇高的目的,爲祖國或宗教而獻身,而騎士小說的主人公則只爲個人事業孤軍奮戰,有時則純粹爲了冒險;史詩的情節是依據真實的曆史和地理環境敘述,而騎士小說的故事則是在純屬臆造的境界中展開;在史詩中,婦女居次要地位,主人公幾乎與愛情隔絕,而騎士小說的主人公則爲美人赴湯蹈火;史詩中的英雄形象常常粗獷豪放,而騎士小說的英雄往往溫文爾雅。
騎士小說的主題反映封建騎士階層的生活理想,即爲捍衛愛情、榮譽或宗教而顯示出的冒險的遊俠精神。西班牙的民族自信心,十字軍的冒險精神,虔誠的宗教信念,在騎士小說中均有突出的反映。小說中的主人公遊俠騎士,往往被寫成見義勇爲,助強扶弱,英勇善戰,舉世無敵。而這一切出生入死建立武功的動力均來源于愛情,故事情節不外乎是:爲取得貴婦人的歡心,騎士曆盡神奇的各種驚險遭遇,贏得騎士最高榮譽之後,凱旋而歸,成爲國君、領主或朝廷裏的顯赫人物,然後分封他的朋友和侍從,並與一貴婦人或一遠方公主成親。這時,一切宿敵,包括那些善于施用魔法妖術的敵人,均被掃蕩殆盡。
西班牙最早的騎士小說在1321年左右出現,但具有本國特色的騎士文學形成高潮, 則在15世紀末 16世紀
初。當時最爲流行的騎士小說有《阿馬迪斯?德?高拉》(1508)、《埃斯普蘭迪安的英雄業績》(1510)、《希臘的堂利蘇阿爾特》(1514)、《帕爾梅林?德?奧利瓦》(1511)、《騎士西法爾》(1512)等。
西班牙耶穌會創始人聖伊格納西奧?德?洛約拉在其作品中不止一次地談到“耶穌的最初的騎士事業”,
當時也出現不少小說,將耶穌、天使、聖徒的事迹也作爲遊俠騎士來描寫,如佩德羅?埃爾南德斯?德?比利溫布拉萊斯的《太陽騎士》(1552)。據統計,從1508至1550年間,幾乎平均每年有一部新的騎士小說問世,共出版60余部,印了 300版。15世紀末16世紀初,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無人不讀騎士小說,可見其流傳之廣。
騎士小說行文冗長,敘事繁複,語言拖遝,人物的性格和外貌雷同,中心思想與內容大同小異,藝術價值不高。隨著騎士制度的衰落,騎士小說也就逐漸銷聲匿迹。
《堂吉訶德》反騎士小說的騎士小說
在當時的西班牙文壇上,騎士小說泛濫成災。這種小說結構千編一律,情節荒誕離奇,都是虛構一個英勇無比的騎士,經曆數不清的驚險遭遇,遇上說不清的愛情糾葛,爲國王、爲貴族去拼命,而最後總能大獲全勝。宮廷和教會利用這種文學,鼓吹騎士的榮譽與驕傲,鼓勵人們發揚騎士精神,維護封建統治,去建立世界霸權,而許多人也沈湎在這種小說中不能自拔。
一直在社會底層掙紮的塞萬提斯親身體會了中世紀的封建制度給西班牙帶來的痛苦與災難,因爲他憎恨騎士制度和美化這一制度的騎士文學。他要喚醒人們不再吸食這種麻醉人們的鴉片,從脫離現實的夢幻中解脫出來,他在《堂吉訶德》自序裏斬釘截鐵地宣稱,這部書的創作意圖就是“要把騎士文學的萬惡地盤完全搗毀”,“要世人厭惡荒誕的騎士小說。”
塞萬提斯在小說中故意模仿騎士傳奇式的寫法,描寫了堂吉訶德帶著他的侍從桑丘?潘沙的“遊俠史”。《堂吉訶德》是一部辛辣的諷刺作品。它以其犀利的語言,亦莊亦諧的情節,鞭笞了苟延殘喘的封建制度與迎合統治者需要的騎士文學,嘲笑了企圖用打抱不平的方式來改造社會的空想,曆史發展就如塞萬提斯預期的那樣,《堂吉訶德》的出版給了反動騎士文學以致命的重擊,從此,西班牙再也沒有出現過一部新的騎士傳奇,當然,騎士文學的消亡主要是封建制度日趨崩潰,作爲其觀念形態的封建文學必然衰落的結果。
《堂吉訶德》同時又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巨著,它通過堂吉訶德主仆在西班牙大地遊俠的經曆,爲我們展現了一幅宏大的社會生活畫面,真實地反映了16、17世紀西班牙的社會生活現實。在這部將近一百萬字的作品中,共描寫了近七百個形形色芭從事各種職業的人物,他們有貴族、僧侶、地主、市民、農民、士兵、演員、商人、理發師、牧羊人、強盜,等等。作者揭露了封建貴族的傲慢、自私、僞善、惡毒、殘忍,以鄙視的口吻描寫了封建上層社會的窮奢極欲、空虛無聊和庸俗自私。
小說第二部中關于公爵與公爵夫人的情節,集中地揭露了封建貴族的醜惡本質:他們表面上慷慨好客、溫文爾雅,實際上百無聊賴、無所事事、陰險狠毒。在彬彬有禮、慷慨仁慈的假面具下,爲尋求新的刺激,他們想出種種花樣捉弄堂吉訶德主仆,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與不幸上。
在抨擊侈奢專制的統治階級的同時,書中還爲我們展示了西班牙普通勞動人民的貧困生活,描繪了他們遭受的苦難與壓迫。在主人公漫長的遊俠途中,所見所聞的是:凶惡的地主阿爾杜多不僅克扣牧童的工錢,還找借口把他綁在樹上打得死去活來;老使女堂娜羅德利蓋斯的丈夫因爲一點小事被公爵夫人用別針活活戳死;少年因生活困苦被迫去當兵;大地上到處是貧窮與饑謹,妓女與盜賊;念念有詞的教士散布著愚昧;強娶美貌貧窮女人的富豪正在大擺婚宴。
一個曾經威震世界的王國正在衰落,用堂吉訶德的話說這是“多災多難的時世”,“可惡的時代”,“現在這年頭,懶惰壓倒了勤快,閑散壓倒了美德,傲慢壓倒了勇敢。”
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是個矛盾、複雜的人物。當時的西班牙社會上黑暗重重,魯迅先生曾指出:“堂吉訶德的立志去打不平,是不能說他錯誤的。不自量力也並非錯誤,錯誤的是他的打法。”堂吉訶德一心要匡正這個社會,但卻一廂情願地把騎士小說的描寫當成現實生活。他無視已經發生變化的時代,企圖以自己的遊俠行爲來複活過時的騎士制度,把單槍匹馬打抱不平當做主持正義、改造社會的途徑。他在聲疾呼:“不恢複騎士道的盛士是個大錯。”
雖然他懷著滿腔真誠,卻總是四處碰壁,他沈浸在幻想中,完全喪失了對現實的感覺,在他眼裏,處處有妖魔爲害,事事有魔法師搗亂,因此他到處不分青紅皂白,對著臆想出來的敵人橫沖直撞,亂劈亂刺,成爲一個滑稽可笑的人物。
其實他所做的那些荒唐可笑的蠢事,大都出自他善良的動機:他攻打風車,自以爲是與殘害人類的巨魔作戰;他釋放了苦役犯,是爲了反對奴役,給人自由;他攻擊擡著聖母像求雨的遊行隊伍,是把他們當做搶劫美女的強盜……但由于他無法對現實事物作出正確判斷,往往是事與願違。他放走了苦役犯,苦役犯不但不感謝,反而恩將仇報,把他揶揄一番,毒打一頓,並搶走了他和桑丘的衣服。他從地主手中救下牧童安德列斯,剛一轉身走開,地主又把牧童綁起,打得更狠,以致使牧童詛咒“天底下所有的遊俠騎士”。盡管現實無情地嘲弄了堂吉訶德,但他卻執迷不悟,不自量力,做事從不考慮方式方法,一味憑幻想蠻幹下去,一次又一次落得可悲的結局,成了一個“最講道德、最有理性的瘋子”,一個既可笑又可歎的人物。
然而,作者筆下的堂吉訶德又是一個爲了維護正義,拯救世人,甘願犧牲自身生命的無畏勇士。他痛恨專制殘暴,同情被壓迫的勞苦大衆,向往自由,把保護人的正當權利與尊嚴,鋤強扶弱,消除人世間的不平作爲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見義勇爲,從不膽怯退縮。他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主張“一切東西都平等”,社會地位的尊卑是暫時的,只有“美德”才是真正的高貴。他尊敬婦女,主張個性解放、男女平等、戀愛自由。他心地善良、幽默可親,學識淵博。作者實際上把自己的愛憎與希望寄托在了這個人物身上。
堂吉訶德又是理想主義的化身,他執著于他那理想化的騎士道,從不怕人們議論與譏笑,更不怕侮辱與打擊,雖然四處碰壁,但卻百折不悔,一片赤誠,無論什麽都不能使他改變初衷,不愧爲真理與正義的捍衛者。這個只身向舊世界挑戰的孤單的騎士,雖然屢戰屢敗,卻越戰越勇,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在堂吉訶德表面的喜劇因素之下,實際隱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蘊。他對社會正義和人人平等的要求,在扼殺人的一切美好願望的強大的封建黑暗勢力下,是不可能得以實現的,他以過時的、虛幻的騎士道來改造現實社會,更是一個時代的誤會,完全不足爲訓。但他的進步思想,閃耀著資産階級人文主義的思想光輝,他的失敗,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悲劇。
小說中的桑丘?潘沙則是塞萬提斯刻意安排的與堂吉訶德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的角色。作者在描寫他們的遊俠生涯中,廣泛地采用對比與誇張的手法,反複強調他們從外形到性格上的某些特征,形成鮮明的對照。桑丘的表面愚鈍配合與堂吉訶德的瘋顛,取得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桑丘是一個又胖又矮的西班牙普通農民,由于家境貧寒,在堂吉訶德的勸誘下當了遊俠的侍從,指望能通過遊俠冒險生涯,做個海島總督,他的駝背老婆也能坐上金光閃閃的馬車,沒有嫁妝的女兒說不定能成伯爵夫人。他性格中既有農民的狹隘自私、目光短淺、膽小怕事,處處爲自己打算的一面,又有講求實際、冷靜與清醒的一面。他時時在提醒堂吉訶德從幻想中回到現實中來,在他眼裏,風車不是巨大,就是風車;羊群不是大軍,就是羊群。在堂吉訶德的每次冒險之前,桑丘總是要勸阻,而每次勸阻都毫無效果,而最終卻總是證明桑丘的勸阻是正確的,這正好與堂吉訶德的狂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在小說開始時,他一邊咒罵遊俠騎士的瘋狂幻想,一邊希望趕快碰個發財的機會,一改家中的窘境。隨著情節的發展,桑丘進步了解了堂吉訶德的爲人,開始看重他的“好心腸,喜愛上了堂吉訶德,並且愛得比自己的眼珠還要厲害。”盡管他吃盡苦頭,也沒有得到半分工錢,但始終沒有抛棄他的主人,對堂吉訶德的忠誠與友誼感人至深。
堂吉訶德的崇高品德和追求正義的理想也對他逐步産生了影響。由于受到人文主義理想的熏陶,他在當總督時,發財欲望已經改變爲改革現狀的民主要求。他不僅判案機敏公正,而且態度光明磊落,爲人民做了許多好事,體現了他來自實踐的智慧與才能。他觀察敏銳,一旦察覺公爵夫婦設下的陷阱,就毫不貪戀權位,立即辭職。他決絕地說:“請告訴公爵大人:我光著身子出師,如今還是個光身,我沒吃虧也沒占便宜,換句話說,我上任沒帶來一文錢,卸任也沒帶走一文錢,這就和別處島上的卸任總督遠不相同了。”這光明磊落的相互樸素語言,顯示出他在道德上的真正勝利。
桑丘講話詼諧生動,一張口就是一串諺語,也表現了他健康樂觀的性格。在當時像這樣描寫農民形象的作品是極少的。
《堂吉訶德》采用了西班牙獨特的流浪漢小說的寫法,幽默、諷刺、滑稽、誇張手法的廣泛運用,是這部小說的重要藝術特色。塞萬提斯善于把悲劇與喜劇、嚴肅與滑稽巧妙地結合起來,提示出堂吉訶德這一形象的錯綜複雜的品質:堂吉訶德越是把自己認做救世的英雄,就越落得個醜角的下場;他爲人處世越嚴肅認真,就愈加顯得滑稽荒唐;他的行爲以喜劇情節開始,卻往往以悲劇告終,令讀者忍俊不禁,而在笑中又含著感慨、辛酸--這其中也蘊含著對封建專制的深刻批判。
塞萬提斯還大量借用了騎士小說的描寫敘述手段和那種裝腔作勢的語言,加以模擬、誇張並與現實社會做對比,形成了極不協調的可笑對照。如在騎士文學中,騎士受封典禮本是非常神聖莊嚴的宗教儀式,但在這部小說中,受封儀式不是在任何重要的集會場所,卻是在一個破旅店的馬棚裏進行。主持人不是有威望的神孫人員,卻是一位退隱下來的走江湖的流氓與騙子--旅店老板,而且他手裏高擎的不是《聖經》,而是供給騾夫草料的賬簿,而爲堂吉訶德挂寶劍的竟然是旅店中的妓女!
在堂吉訶德眼裏,意中人杜爾西內亞是絕代佳人,美麗的公主,她的“眼睛是太陽,臉頰是玫瑰,嘴唇是珊瑚,牙齒是珍珠”,但其實她不過是一個與他從無來往的鄉下姑娘,而且長得酷似男人,“身子粗粗壯壯,胸口還長著毛呢”。作家對騎士小說的諷刺可謂辛辣之極。
《堂吉訶德》是歐洲較早出現的長篇小說之一,藝術上還略微顯得粗糙不足,如情節不夠連貫,結構不夠嚴密,一些細節前後有些出入等,但總體上是瑕不掩瑜,它對歐洲長篇小說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堂吉訶德這一形象已成爲歐洲文學中一個著名的典型。
http://baike.baidu.com/view/160896.html?tp=4_0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