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有關全球經濟危機的資料累了一千五六百頁(台灣部分亦然),分成:
中國振興方案 美國振興方案 歐盟振興方案 各國振興方案 俄羅斯經濟 中國家電下鄉 中國山寨經濟 中國股市 中國房地產 中國併購 貿易保護主義 G20vsG2 中國崛起 東協加三 國際金融新體制 雙率大戰等共18篇來貼。
另參本館:姓資姓社 歐盟向俄求援? 美該為股災道歉? 美國價值1 美國價值2 美國詐騙集團 《歐洲新霸權》 《歐洲共同市場》 股市的貪瞋痴 啥是連動債 法總統能改革嗎
振興景氣 中、美手筆最大>中時08.12.01林上祚
金融海嘯來襲,世界各國紛紛祭出振興景氣方案,如果以紓困方案金額占該國國民生產毛額(GDP)比率進行比較,中美二國力道最強,比重高達一四%與八%,台灣五千億元擴大公共建設方案,占台灣十三兆GDP比重雖然只有三.八%,但遠高於多數歐洲與亞洲國家。
美林證券最近出版研究報告指出,目前亞洲已經有韓國、台灣、馬來西亞、印尼、中國、泰國等六國,祭出振興經濟方案,其中,台灣擴大公共建設方案連同消費券,占台灣GDP比重高達三.八%,高於韓國的一.四%。
不過,韓國十四兆救市方案,十一兆韓元預算用在公共支出,其中包括協助中小企業與農民(四.三兆)、中低收入勞工就業補貼(一.三兆)等等,韓國政府並誓言,近三分之二預算在明年上半年支出,相較之下,台灣四年五千億元預算,明年到底要編多少,現在都還沒喬好。
中國大陸四兆人民幣振興景氣方案,是目前全球幅度最大的救市方案,其中包括四千億人民幣川震重建預算。
美國今年九月在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後,已祭出第一波七千億美元紓困案,新任總統歐巴馬上任後,預計將再推出第二波五到七千億美元紓困案,上一波紓困案預算幾乎全用在金融機構注資,其中一千二百億美元拿來購買美國前九大銀行的股票,四百億美元用來紓困保險巨人美國國際集團(AIG)。
在產業部分,儘管美國國會就汽車業是否該紓困,仍爭論不休,但新能源產業賦稅補貼延長條款,已經納入上次紓困方案,顯示節能環保仍是世界各國追求的潮流,同樣地,德國日前救市方案,也將節能設備房屋修繕,納入租稅抵減項目。
另外,也有不少歐美國家包括加拿大、英國,調降貨物稅刺激民間消費,生產汽車的德國、法國、西班牙,這次救市方案,都包括購車貨物稅抵減措施。
美林證券表示,韓國與泰國政府在祭出救市方案後,本國投資人已經轉賣為買,相較之下,台灣股市投資人十月賣超金額,仍高達四.五億美元,顯示投資人還在等待更明確的救市方案。
G20閉幕 再砸1兆美元拚經濟>中時09-04-03閻紀宇
為期一天的「廿國集團」(G20)領導人高峰會議,二日在英國首都倫敦閉幕,十九個已開發與新興市場國家以及「歐洲聯盟」的領導人在會後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將對國際金融機構大舉注資一兆美元,加強全球金融監理機制,持續推動振興經濟方案。
廿國集團不僅要抗擊這一波金融與經濟危機,更期望在二○一○年底之前,讓全球生產總值增加四%。
IMF緊急基金 新增五千億
大會東道主、英國首相布朗在記者會中說:「新的世界秩序已經出現,我們即將進入國際合作的新紀元。」布朗並指出,為了因應全球金融與經濟的新權力架構,「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世銀)兩大國際金融組織都須進行改革,才能真正做到穩定金融市場、活絡全球貿易。
而IMF的緊急基金將新增五千億美元,分配給成員國的「特別提款權」(SDR)則將增加兩千五百億美元。IMF的緊急基金將由兩千五百億美元提升到七千五百億美元,以強化援助陷入金融危機國家的能力,方式可能是直接向各國貸款,或者是發行債券,而中國將分擔四百億美元。IMF還將出售數十億美元的黃金儲備,優先援助貧窮國家。
廿國攜手救市 總額已達五兆
廿國集團另將透過世銀分兩年提供兩千五百億美元的「貿易融資」(trade finance),以活絡全球貿易活動。而第一筆五百億美元將在五月初先行動支,主要對象是開發中國家的進出口商。貿易融資是金融機構提供進出口商的貸款、保險或擔保,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全球九○%的貿易行為都會用到貿易融資。
在擴大政府支出以振興經濟方面,廿國集團成員國投入的經濟振興方案預算已達兩兆美元,布朗預估到二○一○年底時,總額還將增至五兆美元。針對赤貧國家,廿國集團將透過國際開發銀行,增加千億美元的援助。
管制避稅天堂 加強打擊洗錢
在加強金融監理機制方面,廿國集團將成立一個「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與IMF聯手進行跨國合作,預先警示並防範全球金融體系的重大風險。此外廿國集團也將嚴格管制「避稅天堂」,加強規範對沖基金,並對銀行及大型企業高階主管的薪酬與獎金設限。
管制避稅天堂是本次峰會重要議題。未來經營避稅天堂的國家或地區,須照「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規範簽署稅務資訊分享協定,協助國際社會打擊逃漏稅與洗錢犯罪。不合作國家或地區將被列入黑名單遭受制裁。英國財政次長提姆斯直言:「銀行保密時代即將終結。」
特里榭:不是各國都能砸錢>中時08-01-11林家群
中國九日宣布一項振興經濟方案,二○一○年前將逐年投入總額四兆人民幣(約五千八百六十億美元)資金擴大內需。但在巴西聖保羅參加G20會議的歐洲中央銀行總裁特里榭,接受巴西電視台訪問時說,中國斥巨資擴大內需的作法並不是各國能學的,因為「很多國家都沒錢了」。
特里榭說:「一些國家想刺激國內經濟景氣而投下巨額資金,但預算根本無法支應。它們的財政已出現巨額赤字,根本沒有操作的空間」。
特里榭的話是有根據的,因為當美國、日本及歐洲多國的經濟持續衰退時,列名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的中國,雖然不像過去六年一樣,每年都出現兩位數的成長數據,但它目前仍在緩慢成長。
而中國砸下巨資也象徵其貨幣政策將更弦易張,由「審慎有彈性」變為「適度寬鬆」,極可能在九月三次降息之後,最近會再次宣布降息。
巴西最大報紙《聖保羅頁報》十日刊出專訪特里榭文章。
民眾信心達15年來新低 歐盟:歐洲經濟今年步入衰退>中時08-01-04江靜玲
歐盟委員會今天表示,歐洲的經濟可能在今年進入衰退,且二○○九年仍將持續蕭條。此一情況,勢將增加歐洲各國政治領袖共同合作的壓力,以期因應金融危機。
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指出,歐元區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將下滑到○.一%,成為自一九九三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歐盟委員會同時評估,歐洲區域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今年最後一季將再度萎縮,形成今年連續三季成長萎縮。歐盟委員會因此也將先前預測的歐洲區域二○○八年的經濟成長為一.三%,向下修正為一.二%。
不過,歐盟委員會的這項報告和修正,仍為經濟學者認為過度樂觀。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歐元區首席經濟分析師凱俞表示,二○○九年經濟衰退,如今看來,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他認為,歐盟委員會今天預測,明年歐洲區域的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仍有○.一%,「對我們而言,看來仍太過樂觀。」
根據今天公佈的另一項調查顯示,歐洲製造業,無論業者或顧客信心,上周都已達到十五年來新低。總部設在巴黎的歐蕾化妝品製造公司,過去四個月內,已三度修正其獲利預測,德國軟體製造藥SAP AG上周撤除全年銷售預測報告。歐洲第二大航空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則已降低該公司獲利預測。
歐洲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艾謬尼亞,在歐盟委員會今天公佈的報告中表示,目前的經濟情況,「格外黑暗」。他強調,歐洲需要建立一項與各國拯救金融銀行系統類似的歐盟層次援助方案,來支持歐洲的經濟。
歐盟各國政府包括義大利、法國和德國,目前均分別以減稅或振興經濟方案等政策,處理經濟危機。歐盟於十月底宣示,將在這個月公佈一項歐洲復興方案。
歐元區國家財政部長今天聚集一堂,希望商議出一套走出財政危機的方法。歐盟各國領袖則預定在本周稍後聚會,以期制訂一項共同合作方案,並在十一月十五日,由美總統布希召集的全球峰會中提出。
歐元區 首度陷入衰退【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08.11.15
歐盟統計處14日公布歐元區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報告,證實歐元區已陷入成立以來首見的經濟衰退,而歐元區10月通貨膨脹的月成長率為零,預料歐洲各國將加速祭出更多降息與減稅的振興經濟措施。
歐元區15國第三季GDP比第二季萎縮0.2%,符合市場預期。這已是該區連續兩季萎縮,符合衰退的定義,為歐元區1999年成立以來首度陷入衰退。上季GDP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成長0.7%,也符合市場預期。
相較之下,歐元區的GDP不論是季成長或年成長率都不如美國。美國上季季成長率萎縮0.1%,年成長率則為0.8%。
不過,法國上季GDP意外成長,比第二季成長0.1%,優於市場預期的萎縮0.1%,暫時躲開陷入衰退的困境。歐元區目前已有德國、義大利和愛爾蘭等國陷入衰退,西班牙則岌岌可危。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經濟學家魏爾表示,這會是歐洲1980年代至今最嚴重的一次衰退,而且恐怕會延續到明年上半年。他預測,等到全球對歐洲商品的需求增加、歐元匯率重挫,大概就是經濟反彈之時。
此外,歐元區10月消費者物價和9月比起來持平,通膨年率符合先前估計的3.2%,低於9月的3.6%。通膨下滑的主因是能源成本比前一個月銳減2.9%。扣除能源和食物原料後的核心通膨率比9月上揚0.4%,和去年同期相比則增加2.4%,比9月少0.1個百分點。
核心通膨下滑,代表通膨上揚的風險降低,也給歐洲央行(ECB)更多操作空間。富通(Fortis)經濟學家寇尼斯預估,ECB下個月可能降息兩碼,明年中以前利率可望降到2%。歐元區的基準利率目前為3.25%。
2,000億歐元振興方案 歐盟過關【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08.11.27
歐盟執委會26日通過為期兩年、規模達2,000億歐元(2,600億美元)的振興經濟方案的提案,並表示若要減輕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可能需要採取更多措施。
歐盟執委會通過這個「及時、目標集中」的刺激經濟方案,占27個會員國國內生產毛額(GDP)1.5%,比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Jose Barroso)先前計劃的1,300億歐元還多。
這項刺激景氣方案所需的經費,將有1.2%、相當於1,700億歐元來自各會員國政府,其餘300億歐元則由歐盟和歐洲投資銀行(EIB)支應。歐盟也呼籲各國調降勞力密集的服務業的加值稅。
巴羅索表示,這是應付「非尋常危機」的「非尋常反應」。此方案訂明年初起施行,其餘則會在未來兩年內陸續落實。
執委會另指出,鑒於經濟情況急速惡化,利率可能進一步調降。
歐洲央行(ECB)總裁特里謝在開羅表示,只要通膨壓力證明已紓緩,下周可能就會降息。
歐盟這項提案也包括提供歐洲汽車業至少50億歐元的額外資金。全案將交由12月11日起召開的歐盟高峰會討論,執委會將敦促各國簽字同意,並要求各國財長徹底執行。
但此舉也引發不少疑慮。德國總理梅克爾警告,各國競相提出刺激景氣方案,規模一個比一個大,希望最後不要淪為一場比賽。
德國已宣布規模達500億歐元的提振景氣方案,法國則正在研擬協助汽車業的方式。義大利政府26日表示支持歐盟的提案,並指28日將確認該國的刺激經濟方案內容,預料規模可望達800億歐元。
值此景氣衰退、政府收入減少但支出增加之時,推出大規模刺激經濟方案勢必會讓英、法等國的預算赤字超過歐盟規定的上限,也就是不能超過GDP的3%。
執委員強調,預算赤字超過規定的做法,最多只限於2009年到2010年間。待景氣恢復,就要開始設法減少赤字。
相較於美國將再撒8,000億美元救經濟,歐盟的振興方案顯得小巫見大巫。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經濟學家安紐齊亞塔認為,歐盟對這場危機的反應,恐怕太慢且企圖心不足。
走過十年》歐元區 迎接苦澀青春期【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08.12.29
如果當前的經濟危機與人口成長帶來的壓力,傷及成員國財政,明年元旦就要邁入11周年的歐洲單一貨幣歐元,可能就要準備迎接苦澀的青春期。
歐元目前已有3.3億居民以及全球更多人口使用,幾乎已能和美元分庭抗禮,但當前的經濟危機,也讓歐元區面對成立至今最大的考驗。
歐元的可信度建立在歐洲聯盟穩定暨成長協定上,各國政府要訂定具體金融規範,在赤字與債務這方面的限制尤其嚴格。
但面對當前景氣蕭條,許多國家準備實施大規模的振興經濟方案,如此一來恐怕就得大幅舉債,無法遵守上述協定。
分析家認為,歐元區可望安度這段危機,但若ECB的貨幣政策未能協助所有成員國走出困境,可能會導致各國發生衝突,進而影響國際情勢。
部分人士預期,歐洲可望開始聯手解決經濟衰退的問題,但美國銀行經濟學家莫伊克認為,英、法、德等國可能各自為政。
莫伊克表示,除上述問題外,歐元區還得開始面對健康照護和退休年金支出日增的壓力。缺少一套有公信力的制度,強迫各國逐步恢復財政秩序,也是此區的隱憂。
斯洛伐克於元旦加入後,歐元區成員國將擴增為16個。專家表示,今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並未擴大成外匯災難,歐元區實在應該心懷感激。
當年推動歐元不遺餘力的前德國央行總裁提特梅爾(Hans Tietmeyer)表示,如果部分歐洲國家仍沿用原來的貨幣,這波金融風暴恐怕已帶來一系列的貨幣危機,危及這些國家的金融體系。
此外,在這波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歐洲央行(ECB)已大幅調降基準利率。這對義大利和希臘等歐洲國家而言,是無法憑一己之力辦到的事。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莫伊克(Gilles Moec)表示,如果沒有歐元區和ECB,這一年來的利率不可能降到這種程度。ECB已把基準利率調降至2.5%,明年可望還會繼續降息。
莫伊克指出,1992年到1993年那段經濟衰退時期,歐洲多國的經濟政策根本形同虛設,當時房貸利率高達14%。
歐盟:今年英經濟負成長2.8% 63年來最差【中央社黃貞貞09.01.20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今天預估,2009年英國的經濟將負成長2.8%,創下自1946年以來最糟的一年。
英國財政部預估今年經濟負成長0.75%到1.25%之間,歐盟的預測明顯較英國政府悲觀很多。
歐盟預估,今年英國失業率將提高到8.2%,外銷出口大幅萎縮,經濟將陷入嚴重衰退。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歐盟預估,今年英國全年淨舉債(Annual net borrowing)將增加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8.8%,高於財政大臣達林(AlastairDarling )預估的8%。
國家債務總額(gross national debt)由2007年的占GDP 44.1%,提高到2010年的72%,主因是英國政府提供數千億英鎊紓困資金給銀行。
通貨膨脹率方面,歐盟預估,雖然下半年可能出現二個季度負通膨率,但不會出現通貨緊縮,今年的通膨率約達0.1%,2010年提高到1.1%。
根據報告,今年歐盟27個會員國經濟將負成長1.8%,2010年可望反彈成長0.5%。
歐盟顯現了它的脆弱>中時09-03-08
號稱投資大師的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在退潮的時候方能看清楚誰在裸泳。」以此來形容目前經濟危機中各國的狀態十分貼切,尤其是歐洲聯盟現狀,沒有這場危機就看不到歐盟團結性多脆弱,現在說它將離散也許尚早,但要它獲致理論上的那樣成就恐怕癡人妄想。
東、中歐於冷戰後本想在經濟上翻身,所以拚命向西靠攏,而西歐發達國家一半出於政治考慮,一半出於市場考慮,將歐盟擴大,吸收了中東歐許多國家,包括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
其始倒也得利,商品、勞力、服務、資本四大流通自由使這些國家有了新希望,但是過分依賴便種下禍根,這些國家都沒有錢,金融體系完全依賴外部,泰半國家的銀行都逐漸私有化,譬如匈牙利商業銀行八○%的資本都掌握在西方大型信貸機構手中,有些商銀等於是西方銀行的子銀行,當母銀行發生問題時,試問子銀行還不糟糕嗎?破產命運是躲不了的。這說明舉債發展經濟的危險,再加上經濟是出口導向,就更糟了。
形容中東歐經濟目前是哀鴻遍野大約也不為過,這時當然只有歐盟內的西歐國家能伸出援手了。然而當西歐發達國家正自顧不暇時,他們肯以「大局為重」而慷慨救助嗎?答案是:不可能。
匈牙利等國向歐盟提出設立二四○○億美元的救命基金之議,結果被拒絕了,德國總理梅克爾說中東歐國家經濟各不相同,專項基金無法包治各病,其實德國面臨今秋議會選舉,梅克爾不會慷慨解囊引發選民不滿而失去選票。法國呢?總統薩科奇敦促國內汽車公司把資金投在國內,他建議撤出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汽車工業投資。西班牙政府也發起「買西班牙貨」運動。
匈牙利的建議過分嗎?它只要求二四○○億而已,而英國一家銀行就向政府要求四二五○億的援貸,這就無怪乎匈牙利總理費倫茨警告說,歐洲可能出現「新鐵幕」了。他說這話是在歐盟峰會之前,峰會中馬上就印證了他的擔心──西歐大國與他們之間劃出一條線。
華爾街日報:歐洲拖累全球復甦>中時09-04-23諶悠文
《華爾街日報》廿三日報導,歐洲經濟衰退的危機比美國或世界其他地區更為嚴峻,復甦速度更為緩慢,而全球儘快擺脫這一波經濟衰退的前景,受歐洲拖累的程度也最大。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最新預測,歐洲聯盟(歐盟)廿七國今年經濟會萎縮四%,狀況甚至比美國的負成長二八%更糟。
英國日前公布預算案,國債創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增幅。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今年第一季經濟萎縮三三%,比去年第四季的負二一%大幅衰退。德國主要經濟研究機構更預測,今年經濟將萎縮六%,創下一九三一年以來最差紀錄。
IMF指出,全球金融危機造成歐洲銀行業的損失,現在看來可能會超越美國銀行業,斲傷歐洲銀行業擴大放款、以協助歐洲經濟走出危機的能力。IMF表示,歐陸銀行業的虧損超過一半都來自本地,主要在於借予歐洲企業和家戶的不良貸款,而不是美國問題證券所導致。
歐盟經濟前景惡化,對該地區許多政府是一大打擊。這些國家的政府原本認為,美國是這波全球經濟風暴的中心,歐洲的問題較小,再加上擔心通貨膨脹失控和公債增加,在降息或是採取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方面,一直比美國或亞洲主要經濟體慢半拍。
IMF前首席經濟學家西蒙強森說:「歐洲銀行業與決策者不明白:他們助長了這次危機,他們的反應太慢是經濟不佳的部份原因,而且更糟的情況還在後頭。」
鑒於歐盟經濟產值十八四兆美元,佔全球經濟活動的三○%,歐洲經濟前景黯淡可能會拖累美國、亞洲和其他地區。
若干分析師認為,歐元區(Euro zone)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決策者難辭其咎,而美國顯然較積極透過寬鬆貨幣政策並搭配財政政策,雙管齊下拯救經濟。
歐洲央行本月初將基準利率從去年十月的四二五%降至一二五%,預計在五月將進一步下調至一%,但仍遠高於美國和英國。
據IMF統計,以二○○八至二○一○年三年期間的刺激經濟方案來說,美國的規模佔其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四八%,中國則為四四%,但德國、英國和法國分別僅有三四%、一五%與一三%,力道顯然不足。
歐元區GDP 恐比預期糟【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09.05.14
歐元區3月工業生產比前一年銳減五分之一,超出預期,顯示歐元區第一季的經濟衰退幅度可能將比預估得糟。
歐盟的歐洲統計局(Eurostat)13日宣布,今年3月間,使用歐元的16個國家工業產值比前一個月減少2%,比去年3月大降20.2%。
路透訪調分析師原估月比降幅為1%,年比降幅為18%。
駿懋企業市場公司經濟師布羅克斯說:「這當然是個恐怖的數字。」
經濟師表示,這項數據並未顯示「經濟綠芽」正破土而出,一些經濟訪調的樂觀期待難以獲得這項數據支持。
經濟綠芽 還沒破土而出
卡萊昂公司歐洲區經濟師班內特說:「這裡沒有什麼經濟綠芽。所有的數字都比一年前少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也許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會比第一季改善,但是經濟展望仍舊非常疲弱。」
路透訪調的經濟師估計,歐元區第一季GDP比前一季負成長2%,第二季將再萎縮0.6%。但工業產值的數據顯示,實際的GDP數字可能更糟。
工業產值占歐元區GDP的17%左右。歐洲統計局訂15日公布歐元區第一季GDP初估數據。
復甦動力 仍舊非常疲弱
高盛集團經濟師巴哈吉說:「今天的數據出爐後,第一季GDP可能比前一季衰退2.2%到2.3%。」
富通銀行分析師估計,第一季GDP負成長年率恐怕高達7.9%,比去年第四季的負成長6.5%還更惡化。
歐洲統計局也把2月工業產值的月比衰退幅度從2.3%修正至2.5%,這使2月工業產值的年衰退率從18.4%修正至19.1%。
歐元區失業率9.2% 十年最高【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09.06.03
歐元區4月失業率突破9%,飆升到近十年來最高,與近來預期景氣即將回升的歡樂氣氛,形成強烈對比。
歐盟統計處資料顯示,歐元區16國4月失業率從3月的8.9%升至9.2%,為1999年9月來最高,也超出市場預期的9.1%。歐盟27國4月份失業率也從3月的8.4%升至8.6%,為三年新高。
IHS Global Insight公司經濟學家艾區表示,雖然愈來愈多跡象顯示,歐元區經濟萎縮的速度開始減緩、企業信心逐漸提升,但失業率可能仍無法因此停止上揚。
歐盟執委會預估,歐元區今年失業率可能從去年的7.5%攀抵9.9%,明年再續增至11.5%。
艾區指出,失業率是落後指標,經濟活動回溫的效應要擴及就業市場,需要一點時間。歐盟執委會預料,歐元區經濟成長年率可望從明年中開始轉正。
儘管通膨降至新低,但因為飯碗隨時可能失去,所以消費者提不起勁來花錢。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4月失業率從7.6%增加到7.7%,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從8.8%升高到8.9%。在歐盟成員國中,以西班牙失業率最高,從3月的17.3%竄升到18.1%,其次是拉脫維亞,從16.1%勁揚到17.4%。
倫敦大和證券公司歐洲經濟學家艾里斯表示,就業市場惡化的速度和程度,清楚證明全球經濟衰退這場浩劫,還在歐元區發威。他預估歐元區今年失業率還會攀高,迫使歐洲央行(ECB)不得不加快腳步,祭出非傳統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資產收購的做法。
ECB上個月把基準利率降至1%,同時承諾收購600億歐元(848億美元)的債券等資產,實施細節訂4日開會後公布。
法國航空公司上個月表示,為因應需求減少,今年將裁員約3,000人。該公司去年出現1996年來首見的年度虧損。
法航執行長郭炯(Pierre-Henri Gourgeon)表示,今年上半年依然有很大挑戰,下半年的能見度仍低。不過,近幾周已出現一些回穩的跡象。
歐洲5月經濟信心已連續上揚兩個月,製造業萎縮的速度也降至去年10月來最慢,投資人信心上個月也更有起色。
G8:經濟趨穩 促IMF擬退場機制【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09.06.14
八大工業國家(G8)財政部長13日發表公報聲明,要求國際貨幣基金(IMF)研議各國政府撤出經濟刺激方案的「退場機制」。但在銀行「壓力測試」與打消銀行壞帳方面,各國仍莫衷一是,沒有達成具體共識。
八國財長在義大利的南部城市萊切舉行兩日的會談後,13日發表共同聲明說:「我們討論到,一旦經濟已經確定開始復甦,我們將有必要備妥適當的策略,撤除為了對付這次危機而採取的史無前例作法。」
G8財長的公報沒有具體說明何時開始執行緊縮政策,以及如何執行。這些具體細節將責成IMF進行研究。公報中說:「我們請求IMF執行必要的分析工作。」
G8財長表示,全球經濟已出現「穩定的跡象」,但是「局面尚未明朗」。美國與法國都警告現在談撤出經濟支持政策為時尚早。蓋納說:「換成節制性的政策還太早」,政府需要繼續支持經濟需求。
法國財長拉加德也說:「經濟綠芽冒出來時也不過就是經濟綠芽。我還沒看到足夠的綠芽,可以讓我們宣布說經濟已經開始成長。」G8財長的聲明表示,將繼續提供必要的經濟刺激措施。
面對這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全球政府共投下約2兆美元銀彈刺激經濟,投資人憂慮,一旦這些刺激方案失控,經濟復甦將伴隨難以遏制的通貨膨脹。各國政府也對歐洲是否應該對銀行執行美國式的「壓力測試」爭論不休。
銀行的壓力測試問題沒有出現在G8財長的公報中,但實際的交火相當熱烈。德國財長史坦布律克反對公布個別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他說:「我們歡迎壓力測試,但這應該是對金融系統的測試,而不是對個別銀行的測試。」他表示,歐洲的銀行與美國不同,個別差異很大。
法國財長拉加德說,她支持金融體系更加透明,但歐洲的銀行差異甚大,所以歐洲領袖還無法訂出適用所有歐銀的單一測試標準。
加拿大財長弗雷赫提(Jim Flaherty)批評歐洲抗拒壓力測試的態度,他警告這將阻礙經濟復甦。弗雷赫提說:「一些歐洲國家對他們的銀行體系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世界需要確保不同經濟體的金融體系都信實可靠。」
經濟振興方案 恐扭曲全球貿易【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09.06.14
歐盟執委會一份機密報告指出,美國政府對汽車廠的財務援助,以及其他國家為挽救經濟衰退採取的振興方案,可能扭曲全球貿易。
路透取得的這份報告指出:「振興方案裡的大多數措施,對國內企業、外國公司和進口有正面影響。
但其他以協助特定產業為目標的措施,可能對貿易造成扭曲。」
這份報告是歐盟當局在3月至6月間,調查世界貿易組織(WTO)其他會員國採取的「潛在扭曲貿易措施」,當中特別著墨美國政府援救汽車業可能產生的問題。
報告說:「對特定產業或公司的直接補助,例如美國政府提供通用和克萊斯勒的貸款,最可能扭曲貿易。」
目前華府已對通用注資約500億美元,對克萊斯勒挹注120億美元,是重整計畫的一部份。
歐盟執委會官員表示,歐盟正「密切注意」華府對美國車廠的協助措施,但還不會一狀告上WTO。
官員表示:「以目前的經濟氣候,歐洲的汽車業也問題重重,有部分還是通用所有,因此暫時不會向WTO提訴。」
報告中也關切美國「舊車換現金」辦法,以及日本環保車補貼措施。
歐盟駐華府大使上月對美國政府補助消費者,將耗油的舊車換成美國製新車的做法提出警告,他說這些辦法「明顯違反」WTO要求各國平等對待國內外產品的規定。
美國、中國及俄羅斯的振興方案也遭批評,歐盟執委會表示部分措施會傷害貿易流動。另外也挨批的是印尼新公布的政府採購法、俄羅斯對部分進口商品課徵關稅與對外國投資設限,以及巴西保護國內鋼鐵業的措施。
報告指出:「部分20國集團(G20)成員國持續強加貿易限制措施...這違反不訴諸保護主義的承諾。」
這份報告分析貿易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報告中也提及:「儘管跡象顯示衰退幅度趨緩,但所有主要國家的進口和出口進展仍然非常負面。
歐元區 經濟快觸底了【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 2009.06.24
歐元區製造業和服務業6月萎縮速度為九個月來最小,顯示歐元區經濟逐漸觸底。
據Markit Economics資料,歐元區製造業與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估會從5月的44上升到44.4,為去年9月來最高。但彭博資訊原先預估可升抵44.9,而此指數低於50都算經濟萎縮。
布魯塞爾ING集團經濟學家布瑞斯基表示,最新數據更加證明,最壞的情況可能已經過去,歐元區經濟正逐漸回穩。但是目前沒有理由過於樂觀,經濟要回復正成長可能要等到明年。
若細分來看,歐元區本月製造業指數從5月的40.7上升到42.4,但服務業指數則從44.8下滑到44.5,兩者均不如市場預期。
儘管如此,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表示,前景依然樂觀,因為服務業的信心幾乎是近兩年來最強,製造業看來已準備好未來幾個月將開始重建庫存。
Markit另表示,預測前景的指數顯示,產出下滑的速度可望持續減緩。以製造業來看,本月新訂單與庫存的比率,激增到19個月來高點。對服務業一年後活動的預期,也升抵23個月新高。
歐洲央行(ECB)預估,歐元區今年經濟可能萎縮約4.6%,ECB總裁特里謝月初時曾表示,今年下半年萎縮的幅度不會再那麼深。歐元區上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2.5%。
法國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失業率持續上升,即使物價下跌,法國家庭5月的消費比一年前仍意外銳減1.6%,比4月則下滑0.2%。
歐元區CPI下滑 首見通縮【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2009.07.16
歐元區16國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下滑,出現歐元創立以來首次的通貨緊縮狀況。美國6月的CPI雖比前月微增,但比去年水準也出現1950年來最深的通縮紀錄。
歐洲統計局(Eurostat)15日發布的歐元區6月CPI,比去年同期下滑0.1%,創歐元區1997年開始統計以來首見的通縮,但比5月上漲0.2%。去除能源、食物和酒類的核心CPI比前月下跌0.1%,比去年同期上漲1.4%。歐洲央行(ECB)已預見歐元區將出現通貨緊縮(物價下跌)局面,但估計這將只持續一小段時間,不會構成長期的通縮威脅。
美國另一方面,美國勞工部公布6月CPI比前月上揚0.7%。高於5月的0.1%增幅,也超出分析師預期。在剔除食物與能源之後,所謂的核心CPI增幅為0.2%。
但整體而言,美國6月CPI比去年同期下滑1.4%,創1950年1月以來最深的通縮記錄。
美國勞工部表示,汽油上漲是美國6月物價上揚的最大動力,單月上漲17.3%是2005年9月以來最大單月增幅。整體能源的6月漲價幅度為7.4%。
美國的汽油價格本月已隨原油價格下滑。根據美國汽車協會(AAA)統計,到7月13日為止的7月平均汽油價格為每加侖2.52美元,低於6月平均的2.64美元。西德州輕原油近期期貨價格15日盤中為每桶60.63美元,6月11日收盤價則達72.68美元。
歐洲央行觀測的是整體消費者物價的增減狀況,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則比較注意剔除能源與食物價格的核心CPI。美國6月核心CPI比去年同期上漲1.7%。
CPI是美國三大物價指標中,包涵範圍最廣的一項,因為同時包括貨物與服務價格。根據美國政府統計,進口物價在6月上漲3.2%,躉售物價上揚1.8%,兩者皆比消費者物價的漲價幅度高。
歐元區PMI 8月攀高峰【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 2009.08.22
在製造業產能擴張帶動下,歐元區8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到15個月來最高,結束連續14個月產能下滑的頹勢,也顯示該區民間部門的生產已趨穩。
市場研究業者Markit Economics公司21日公布,8月歐元區PMI綜合指數從7月的47上揚到50,超越分析師預期的48.3 。
這項數據顯示,歐元區的民間部門生產即將恢復成長。因為PMI數據如果低於50,代表民間部門生產萎縮,超過50則代表擴張。
過去14個月來,歐元區PMI都在50以下。
PMI數據報喜,激勵歐元兌美元21日上漲0.6%,漲至1歐元兌1.4352美元,為兩周來最高。
Markit資深經濟學家道伯森說:「PMI的數據顯示,歷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結束後,隨之而來的是空前快速反彈,可望帶動歐元區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
他表示,雖然失業率持續攀升和商品價格走跌仍令人擔憂,但整體經濟展望已經好轉。目前就業市場緊縮的情況已經緩和,庫存周期仍有支撐,服務業信心更上升到28個月來最高。
8月PMI服務業指數從7月的45.7上揚到49.5,高於分析師預期的46.5,寫下15個月來最高紀錄。PMI製造業指數也有所改善,從46.3升到47.9,為14個月來最高。
歐元區PMI大幅彈升,主要靠德國和法國兩大經濟體帶動。德國8月PMI綜合指數從7月的49上升到54.2,為11個月來首見的生產擴張。法國8月PMI綜合指數則從7月的47.3上揚到50.9,也是15個月來首度好轉。
這份報告顯示,歐洲央行(ECB)採取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上亞洲經濟體強勁反彈,已出現顯著成果。富通銀行(Fortis)分析師庫尼斯說:「歐元區經濟衰退已經結束,第三季GDP成長有望。」
歐元區GDP繼今年第一季創下衰減2.5%的空前紀錄後,第二季繼續萎縮0.1%。不過,路透訪調的分析師預估,該區第三季GDP將成長0.2%。
Markit的資料也顯示,歐元區8月新商業活動減緩的速度降到15個月來最小。製造業新訂單小幅增加,為去年5月來首見,新出口商業活動則是持平。
歐洲議會選舉 中間偏右大勝【聯合報編譯田思怡09.06.09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8日出爐,對經濟現況極為不滿的歐洲選民支持保守派的經濟解決方案,中間偏右政黨普遍贏得勝利,左派政黨受到懲罰,許多選民乾脆拒投,讓投票率寫下43%的歷史新低,一些激進和邊緣小黨堪稱最大贏家。
在舉行選舉的27個歐盟國家中,中間偏左政黨是最大輸家,社會黨席次從215席掉到163席,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可望拿下263席,成為歐洲議會中的最大聯盟。而極右派、民族主義和反歐盟政黨可望獲得50席。
獲勝的中間偏右政黨說,選民表達他們反對大規模振興經濟方案和對企業紓困。
德國、法國、義大利和比利時的右派執政黨表現不錯,英國和西班牙則由保守派的反對黨獲勝。
德國總理梅克爾的中間偏右陣營可望贏得38%選票,雖然低於2004年的44.5%,但領先對手。沙克吉的人民運動聯盟(UMP)也領先社會黨。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雖然性醜聞纏身,但他的中間偏右聯盟也有36%支持率,領先反對黨。
在經濟嚴重衰退國家,執政黨大多挫敗,匈牙利執政的社會黨得票率只有17%,中間偏右反對黨拿下56%。葡萄牙社會黨得票率下滑18%,拉脫維亞、希臘、保加利亞及愛爾蘭的執政黨都輸給反對黨。
一些激進政黨大有斬獲,在英國、奧地利、丹麥、芬蘭、匈牙利、荷蘭和斯洛伐克,反移民的極右派政黨均拿下席次。
歐洲議會是歐盟最高民意機關,有權表決歐盟預算並監督歐盟執委會,這次選舉是史上規模最大的跨國投票,27國的3.75億選民4日至7 日陸續投票,選出736席。各國席次按人口比例及政治協商分配,最多的德國99席、英國72席。
許多小國民眾覺得歐洲議會被大國主宰,懶得出門投票。
金融危機+民族主義 【聯合報╱胡祖慶/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09.06.09
隨著歐洲議會選舉結果揭曉,右派保守勢力大獲全勝。除了希臘和斯洛伐克等兩個異數,採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藍營」無往不利。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全球性金融危機,民族主義抬頭,以及投票率低落等等。
第一,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歐洲選民決定將未來託付給右派政黨。在英國,執政的工黨淪為第三大黨,甚至在百年來占盡優勢的威爾斯失守。這不能不歸咎於左派政黨給人不善處理經濟問題的刻板印象。以法國為例,密特朗是第五共和肇建以來唯一的左派總統。問題是許多中間選民對他繳出的經濟成績單至今心有餘悸,因而提高左派執政難度。
第二,部份因為投票率創下新低,民族主義政黨持續有所斬獲。在荷蘭和奧地利等國,相關政黨得票率超過百分之廿,料將替土耳其申請入會等議題投下變數。
第三,自從一九七九年歐洲議會議員改由會員國人民直選產生以來,投票率始終呈現下滑走勢,即使里斯本條約強化歐洲議會職權也無濟於事。這勢將對於歐洲聯盟的民主化造成負面影響,歐洲人民也將更加依賴比較不具民主正當性的部長會議和執委會。
綜上所述,這次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再次凸顯民主政治「比爛」的一面,晚近醜聞頻傳的義大利總理布魯斯柯尼因而能夠高奏凱歌。
上述相關指標同樣可望影響我國議會政治走向。首先,未來國民黨能否達成長期執政目標,民進黨能否振衰起蔽,仍將取決於人民對主政者提振經濟的信賴程度。其次,目前我國面臨嚴峻的經濟挑戰,除了內需市場疲弱之外,年輕族群失業問題也很棘手,避免出現不理性的排外風潮理應是政府未來施政重點。第三,我國議會政治也是險象環生。一方面,選民對於行政部門期待過高。另一方面,公投決定的論調深入人心。假設主政者持續坐視不理,民粹威權的治理格局隨時有復辟可能。
主政者必須從心態和制度層面進行改革,如此麥迪遜等人珍視的「不純粹民主」才能施行久遠。
另參本館:《歐洲新霸權》 《歐洲共同市場》 拉美向左轉
【德國】
德財長:歐盟刺激經濟方案是無效的民粹措施>中時08.12.01
德國政府當局稍早拒絕支持歐洲聯盟提出的2000億歐元(約新台幣8兆4620億元)經濟刺激方案。德國財政部長史坦布律克接受「明鏡」週刊專訪時,為此提出辯護,並稱這項方案是「無效的民粹措施」。
史坦布律克(Peer Steinbrueck)在明鏡(Der Spiegel)的專訪中說,不能因為他國政府支持這項提案,德國當局就必須跟著同意以增加開銷來減輕經濟危機。
他說:「我們可以透過有目標的方式來減輕(危機造成的影響),但我們並非都強而有力。」他也反對「『很多幫助會幫助很多』這項論點」。
社會民主黨籍(Social Democrat)的史坦布律克說:「德國人不一定要採納歐盟提議,我們不瞭解這項提議將來在經濟上可能產生的影響。」
他說,柏林當局對於全球金融危機已做出「有力回應」。德國政府於本月稍早決定,將在接下來2年內投入約310億歐元(約新台幣1兆3116億元)來支撐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官方數據已顯示,德國經濟在第三季陷入衰退。
史坦布律克呼籲,「不要讓沒有效果的民粹措施威脅到(復甦過程)。」
他也已挖苦口吻反對降低購物的加值營業稅(VAT)。他說:「好點子!這讓政府損失200億歐元(約新台幣8462億元),還不保證有效。」
同時,德國總理梅克爾的(Angela Merkel)另一位內閣成員經濟技術部長葛洛斯(Michael Glos)表示,他正計劃一筆總額250億歐元(新台幣1兆578億元)的龐大所得稅減稅方案,以回應經濟危機。
根據即將在12月1日出刊的最新一期「焦點週刊」(Focus),葛洛斯希望政府當局能針對這項方案作出快速決定,他說這項措施對收入偏低的人口以及中產階級都有所助益。
梅克爾所領導的保守派基督教民主黨(Christian Democrats)反對降低稅金,這個問題預料將是12月1日舉行基民黨大會的討論重點。
德國也發消費券 貼錢才能用>中時08-01-26林上祚
刺激消費救經濟!繼續台灣宣布發放「消費券」政策後,根據《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報導,德國政府也準備發放面額五百歐元的消費券,折合新台幣二萬一千元,發放對象為受雇勞工,不包括公務員。為了讓消費券真正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國民黨立委昨日呼籲全民,一定要領取、一定要花掉,至於想捐公益者,另外以現金方式捐款。
行政院將發放消費券,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長劉兆玄都帶頭呼籲捐作公益,不過,國民黨團書記長張碩文認為,消費券應該「多次使用」,才能帶動內需效果,他要將原要捐助公益的消費券收回,另外捐出新台幣三六○○元。
張碩文表示,消費券要發揮最大效益,就是要「多次使用」,目前很多店家都推出「持消費券、享折扣」的方式來吸引客戶,就是希望客戶不要將九張消費券一次用完,可以分成九次使用。
張碩文昨日上午出席總統府輿情會議時也建議,行政院應該可以拍攝一支廣告宣揚政策,並鼓勵民眾多次消費。他舉京華城為例,反而應該鼓勵業者去推廣使用消費券,而不是要懲處他們。
前幾天的國民黨臨全會上,有黨代表也提出構想,希望所有從商的黨代表,應該都廣為支持消費券的政策,提出「使用消費券可以打折」的刺激消費方案。
這樣的訴求,獲得藍委的支持。國民黨立委林德福指出,有錢人將消費券捐出去,就不能刺激消費,因此,他認為政府高層應該帶頭消費,不要捐消費券。
消費券政策,不再是亞洲國家的專利,根據報導,德國財政部正研擬發放面額五百歐元消費券,有三千萬人將可領到消費券,但為了刺激民眾額外消費,民眾需額外掏腰包貼錢才能使用。
該報導指出,消費券的預算達150億歐元(相當於新台幣六千四百億元),德國政府將視景氣的波動,明年年初才會定案。
加碼五百億 德振興經濟冠歐洲>中時09.01.14陳文和
德國總理梅克爾領導的聯合政府十二日就推出第二個振興經濟方案達成協議,預定未來兩年內再增編五百億歐元(六百六十八億美元,約台幣二兆二○二六億元)預算,擴大公共支出及推動減稅措施,俾協助德國渡過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國會甫於去年十一月通過三百廿億歐元的振興經濟方案,其中包括多項補助、減稅及公共工程,然各界認為該方案不夠積極,敦促政府展現更大魄力。
德國聯合政府加盟政黨「基督民主聯盟」、「基督社會聯盟」以及「社會民主黨」十二日在首都柏林會商六小時後,就加碼再推振興經濟方案獲致共識。
第二項刺激經濟方案的預算主要投資修建鐵路、公路與學校,也將用於推動減稅。
但慕尼黑「Unicredit Markets & Investment Banking」首席經濟學家雷士警告,新方案無法收立竿見影之效,對振興出口導向的德國經濟可能緩不濟急,其效應最快也要今年夏季才會顯現,在此之前,企業與消費大眾只能自求多福。
德國兩項振興經濟方案共計在兩年內編列八百廿億歐元預算,相當於德國國內生產毛額的一.六%,高居歐洲各國之冠。
德國防範通膨再起 寧勒緊褲帶【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2009.06.14
即便承認美國的經濟復甦將比歐洲快而且猛,德國財長史坦布律克依舊把焦點放在如何終結刺激性的經濟政策。頑固的德國人似乎寧願勒緊褲帶,也不願讓赤字有些許失控的機會。
史坦布律克說,美國與新興市場的經濟復甦應是「V型復甦」,意味著在快速滑落後又快速回彈的經濟走勢。而歐洲與德國將是「V型與L型的混合」,顯示更為緩慢、微弱的復原道路。即便如此,他還是主張,務必要及時避免通膨發展成棘手的問題。現在大舉發債印鈔票救經濟的作法,顯然讓他頭皮發麻。
德國人對赤字經濟的恐懼根深柢固。在威瑪共和時期,印馬克救經濟的作法引發了超級通貨膨脹,摧毀掉德國的民主政體,導致納粹的上台與二次世界大戰的悲劇。
但在歷史情結之外,德國人對赤字經濟的擔憂還有實際的債信結構問題。
愛爾蘭的主權債信評等今年已連續被降兩次,歐盟各國的債信將參差不齊,傷害歐元區的一體性。
歐元區也缺乏像美國那樣單一、龐大的公債市場,沒有「超級避險市場」那樣的吸納力。這使歐元相對於美元有結構上的弱點,歐洲各國更容易受到債信評等調降、發債成本竄高的傷害。
因此,為了保護歐元匯價,避免劇烈貶值與通膨失控的風險,德國人寧願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向市場保證債務與赤字不會失控。
儘管現在經濟局勢看來才剛剛冒出一些火苗,史坦布律克已經在擔心祝融之禍,急著擬定斧底抽薪之計。
德國經濟衰退 近尾聲【工商時報09-07-09顏嘉南
歐元區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最終修正數據出爐,與去年同期相比,經濟緊縮幅度較先前公布的更大,達到4.9%。
不過據德國經濟部資料指出,6月份德國工業生產意外較前月躍升3.7%,創下自1993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顯示德國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可能將步入尾聲。
分析師原預估德國6月工業生產增幅為0.5%,在工業訂單傳出4.4%的佳績後,工業生產勁揚幅度亦超出預期。就年度而言,6月工業生產較去年同期大跌18.8%,凸顯德國經濟在1年間大幅衰退。
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週三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6國第一季的GDP,較去年第四季衰退2.5%,且較去年首季大跌4.9%,年減幅大於先前公布的4.8%。
第三度修正的數據顯示,衰退幅度意外大於先前公布的資料,道瓊斯社上週調查經濟學家意見,原預期最終修正的數據與前一次相同。
英國智庫經濟暨商業研究中心(CEBR)經濟學家拉德克(Jorg Radeke)表示,「拖累經濟成長的不利因素將趨於穩定,第二季經濟緊縮幅度將較第一季來的緩和。」儘管如此,經濟學家亦表示,雖然未來幾季歐元區GDP衰退幅度可能較為減緩,但復甦之路將會是漫長且崎嶇。
據巴克萊財富(Barclays Wealth)資深經濟學家霍斯福表示,「未來的經濟展望沒有那麼低迷,但隨著失業率繼續攀升,將影響消費者購買力一陣子,所以目前僅預期經濟只會在年底才開始呈現成長,之後僅會有微幅成長。」
Eurostat本次並未修正消費者支出,0.5%的季減幅,1.2%的年減幅皆保持不變。
救經濟德國不敢面對的改變【工商時報09-07-19何信彰】
目前正受困於大規模出口衰退的德國,依然堅信該國的經濟成長除了仰賴出口外別無他法。事實上辦法是有的,只是德國不願面對這當中所必須做出的改變。
代表德國商品與勞務總值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過去4季來降低將近7%,外國客戶減少購買德國商品是主要原因。這次金融危機也讓德國人見識到,必須依賴信用泡沫破滅的客戶(如德國),可能比自身碰上信用泡沫破滅(如美國)還來得糟糕。
假設一個國家的出口占GDP的47%,但出口又較去年同期銳減17%,結果就是將過去幾年的經濟成長打回原點,而這正是德國今年第一季的寫照。身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的德國,其實有三個方式可選擇。
選擇一:以不變應萬變
德國可以原地不動。其實,這正是梅克爾政府及多數德國企業的如意算盤。他們認為本次衰退只是景氣循環的極端例子,但德國經濟基本面健全無虞。
贊成保持現狀的人認為,德國依賴出口反而是相對優勢,這代表德國擅長工藝,而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等快速開發中的國家,需要大量的新式機器。因此,德國政府補助企業的人事費用,替企業保留勞動力和技術,等待外國客戶再次採購消費。
不過,身為各國機器設備供應國有其缺點,因為這次的衰退顯示,全球投資支出的波動極大。美國和歐洲某些地區的人民和企業,可能會多省錢、少消費好一段時間,因此德國在這次危機過後,出口成長力道是否能一如過去令人存疑。
由於德國企業刪減成本,不斷將產能外移至相對便宜的國家以保持競爭力,因此機械、汽車、化學等主要出口部門的僱用人數,長期而言處於下降趨勢。德國經濟最近幾年短暫回春,很有可能是該國製造業自戰後以來的最後一次榮景。
選擇二:提振國內消費
德國工會認為,德國出口競爭力是犧牲消費者支出換來的,因為企業已好多年沒替勞工調薪。2005到2008年間,德國GDP成長近7%,但家庭可支配所得幾乎未見上揚,德國的消費者也不喜歡和美國的消費者一樣,用信用卡消費來彌補停滯不前的所得。
為恢復工資成長,德國工會要求政府定出全國最低工資,並要求各行各業必須與工會協調薪資。德國智庫總經政策研究所(MPI)所長洪恩(Gustav Horn)認為:「這幾年勞動市場的權力平衡已倒向企業,我們必須加以改變。」
不過,透過立法調高工資可能衝擊低技術勞工的就業,而就業又是消費的關鍵。摩根士丹利倫敦分公司經濟學家巴許(Elga Bartsch)表示:「得到或丟掉工作的人,其消費行為的改變幅度大過加薪的人。」
選擇三:培植新興產業
在傳統的汽車與工程強項之外,德國應該提升其他部門的企業實力。事實上,帶動其他國家經濟成長的知識與服務產業,例如電腦與軟體、生技與製藥,德國都未能有效參與。
華府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代理所長波森(Adam Posen)表示:「有人在1960年代以機械和BMW汽車立下了相對優勢,但之後就沒人有太多的創新。」波森指出,德國的公共政策和政府主導的銀行體系,將較多的好處提供給現有的公司,而非新興企業。
雖然就某種程度而言,德國正努力推廣新興產業,例如補助計畫已使該國在太陽能方面具領先地位,但根據全球創業觀察(GEM)的調查,在18個先進國家當中,德國新創公司數目倒數第二,只好過敬陪末座的比利時。
麥肯錫顧問公司近來的一項調查發現,只要德國認真發展新興產業,加強研究導向的產業,乃至於針對銀髮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則德國平均經濟成長可倍增為3%,但調查結果也警告,若少了這樣的努力,德國的生活水準將無法獲得提升。
但經濟學家表示,要讓經濟真正多元化,德國必須整頓國內的大學、銀行與資本市場、官僚體系、稅制與福利國制度、勞動市場與移民法規。
然而,這不可能在短期間內發生。因為這麼多年來,在經歷過降低預算赤字和長期失業問題的改革爭議後,德國已厭倦了改變。梅克爾女士再三保證政府不會以太多的變革打擾民眾,而這也讓她在第一次的4年任期當中獲得普遍的民意支持。
政治環境如此,人民又渴望平穩安定,德國經濟未來似乎難有長足成長。(原文刊於華爾街日報,何信彰摘譯)
南韓德國 消費信心轉強【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 2009.07.28
歷經了20多個月的金融海嘯肆虐之後,消費者的信心似乎開始回溫,南韓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上升四個月至109,創七年來新高。
德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也連四升至3.5,攀抵2008年6月以來的高峰。
南韓央行表示,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從6月的106上升到109,寫下2002年第三季以來的最高紀錄,指數在100以上代表多數消費者認為前景明朗,100以下代表悲觀者多於樂觀者。
調查也顯示,南韓消費者預期接下來12個月的通膨率,將從4.1%降至3.8%。
南韓央行表示,受惠於出口反彈與資本投資和私人消費增加,南韓第二季經濟以五年多來最快的速度成長,國內生產毛額(GDP)去年第四季大幅衰退5.6%,第一季小幅成長0.1%,第二季躍升至2.3%。
這也顯示,南韓政府推行的振興方案與降息措施已經發酵,使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可望領先全球,走出衰退的幽谷。
德國消費者同樣對前景感到樂觀。市調機構GfK表示,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揚升至3.5,優於路透調查預估的2.9,為2008年6月以來最高;7月的數據也由2.9上修至3。
GfK每個月都對2,000名消費者進行調查。
GfK表示:「低通膨環境讓消費者口袋仍然『麥克麥克』,而相對穩定的就業市場更是帶動消費者勇於消費的關鍵因素。」GfK認為,消費者預期經濟如自由落體般下墜的情況已經結束,儘管這並不代表消費者認為已安然度過經濟衰退。
GfK指出,未來消費者信心指數如何變化,將視失業率而定。該機構警告,如果失業率到秋末攀高,消費者信心將面臨重大考驗。
目前德國政府企圖透過補貼降低失業率,但企業仍持續裁員,這是經濟衰退末期常見的情況。
儘管德國GDP在今年第一季萎縮3.8%,不過消費者顯然深具信心,且德國5月工業生產創16年來最快的成長速度,訂單也激增,顯示這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正自戰後最嚴峻的衰退泥淖中站起來。
德國太陽能 光芒黯淡【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09.08.19
德國的太陽能產業向來領先全球,但中國等亞洲低價競爭對手的威脅,已使德國業者面臨前所未見的危機。
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Q-Cells公司上周發布財報,上半年虧損高達7億歐元(9.84億美元),公司宣布將裁撤2,600名員工中的500人,部份轉為兼職員工。Q-Cells的危機也發生在許多規模較小的公司,三個月前,新創的Sunlilne公司宣布破產,78名員工丟了飯碗。
以科技類股為主的德國TexDax指數,因太陽能產業比重很高而有「太陽能指數」之稱,該指數部分成分股股價從2008年初至今已大跌近30%。
報導太陽能產業的德國光子報(Photon)總編輯克魯茲曼說:「德國將被亞洲的太陽能電池和模組製造商淘汰。」理由很簡單,中國因工資低廉和矽原料價格大跌,產品價格遠低於德國製產品。
德國企業普遍與矽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中國公司則從現貨市場取得矽料,由於過去數月間矽價暴跌近70%,中國業者受惠頗多。
根據光子諮詢公司的調查,德國Ersol公司每生產太陽能電池的成本為每瓦特1.01美元,但中國Suntech公司只要0.35美元。據瑞士銀行(UBS)調查,中國太陽能產業的生產成本比德國低達30%。
此外,中國企業受惠於政府支持,使過去幾年間太陽能電池價格大幅下滑,連帶讓占德國太陽能產業營業額40%的出口,在幾個重要市場出現銳減現象。
產業聯盟BSW調查,德國太陽能產業2008年的產值逼近70億歐元,有7.5萬名員工從事相關工作。但中國在太陽能電池市場占有率正逐漸攀升,目前三分之一的太陽能電池產自中國,對德國已形成嚴重威脅。
許多德國企業的對策是「打不過他,就加入他」。Q-Cell’s已將太陽能電池運到中國組裝成太陽能模組,近期還宣布與中國太陽能矽晶圓公司LDK Solar達成合作關係,並在馬來西亞開新增生產線。另一家德國企業Solarworld也在南韓蓋新廠。
光子報克魯茲曼說:「除非德國企業也到亞洲生產太陽能電池,否則競爭力將不斷流失。」
另參本館:綠能產業(一) 綠能產業(二)
梅克爾訪美 台下小貓兩三隻【聯合報編譯林沿瑜2009.06.28
國際關係的現實25日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上演。當晚,德國總理梅克爾上台領取「沃柏格」獎,凸顯她促進大西洋兩岸國家關係的貢獻。不過,當晚出席的現任國會議員只有一位,其他與會的政治人物寥寥無幾,顯示拉攏德國已未能替美國政治人物加分,德國不再是美國重量級盟邦。
梅克爾25日在頒獎典禮中以豐富的情感致詞,盛讚一位美國政壇大老:「他是德國和美國夥伴關係的象徵。本人當年還是基民黨主席,沒有人能預料到我有朝一日能成為德國總理之前,他就肯撥冗見我,現在還有誰肯花這種時間?」
相當感人的一幕,可惜梅克爾誇讚的對象不是歐巴馬政府當中任何一位高層官員,而是共和黨籍前參議員海格(Chuck Hagel,62歲)。國會眾院435名議員當中,只有1位出席。另一位重量級人士是美聯準會前任主席葛林斯潘(83歲)。
這不是梅克爾第一次被美國冷落。美國總統歐巴馬月初進行中東歐洲之旅時,不但不先去柏林和梅克爾會晤,反而去著名的布恆瓦集中營憑弔死去的猶太人,歐巴馬甚至只和梅克爾匆匆見了一面。
兩人「相敬如冰」一方面顯示美中關係的重要性已經凌駕於美歐關係,另一方面也顯示歐巴馬對梅克爾的不悅。去年7月,當時仍是總統候選人的歐巴馬想在柏林最具象徵意義的建築布蘭登堡大門發表演說,但梅克爾卻讓他碰了軟釘子。
有心結 歐巴馬要「教訓」德國 ?【聯合報歐洲特派員陳玉慧 2009.06.05
國際政治外交講究身段和手法,德美關係雖然表面上和樂融融,私底下可不是這麼回事。
美國總統歐巴馬這次中東歐洲行,從行程安排便可看出美國教訓德國的意思:歐巴馬不但不先去柏林,反而去著名的布恆瓦集中營憑弔猶太故人,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只會匆匆一面。
為什麼?這要從去年歐巴馬在柏林演講一事說起。彼時歐巴馬尚是總統候選人,他風塵僕僕進行一場國外選舉秀,選擇柏林做為演講地點,當時吸引了廿萬人聆聽,造成一股氣勢逼人的歐巴馬旋風,其實,那一次歐巴馬便和梅克爾結下梁子。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歐巴馬想比照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當年小甘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前以德語大喊了一句:我是柏林人(Ich bin ein Berliner)引起多少戰後德國人的共鳴及對美國的好感?歐巴馬因此強烈要求在同一地點演講,以便再諦造歷史的一刻,可是梅克爾卻不願意,她認為歐巴馬此行是為選舉造勢,他尚未當選總統,不宜在象徵德國統一的布蘭登堡門前說話。
歐巴馬當選總統後,也曾一度對梅克爾釋放善意,一向怕遠行的梅克爾卻不領情,今年稍早,歐巴馬邀請她訪問白宮,她便拒絕了,理由是在G20高峰會便可見到面。
反觀法國總統沙克吉和梅克爾完全不同。這次,他臨時說服歐巴馬在法國多待一天,為此,白宮史無前例就更動行程向隨行人員和記者道歉,沙克吉使出渾身解數就是為了多一點時間和歐巴馬相處。
當然,美法交好也有一些共同利益,現任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是法國的史特勞斯卡恩,而在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下,連美國也依賴IMF。
美國會和德國保持一點距離不是沒有原因的,梅克爾待客泠漠便是關鍵所在,事實上,梅克爾根本沒有得罪歐巴馬的本錢,德國選民熱愛歐巴馬的程度,恐怕是全球之最。
梅克爾老是批評美國關灣監獄的人權問題,一旦美國要釋放當地的恐怖組織嫌犯,德國卻不肯接受,一些來自新疆維吾爾族的人犯完全與恐佈份子無關,且德國境內本已有五百餘名維吾爾族,幾個維族人首選之地便是德國,但梅克爾卻拒絕收留。
歐巴馬和梅克爾不合的消息,在白宮已不是秘密,一些幕僚私下透露,歐巴馬覺得梅克爾很難溝通,親近歐巴馬的智庫也都認為,梅克爾沒有決策能力,不會是合作的好對象。
最讓美國人感冒的一點,還是去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梅克爾推三阻四,就是不肯大幅挹注資金與英美合作,甚至還說風涼話,埋怨美國是造成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
【英國】
英撒300億美元 振興經濟【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08.11.25
英國政府為避免經濟衰退加劇,24日宣布規模達200億英鎊(300億美元)的振興經濟方案,主要內容包括調降加值稅、協助低收入戶與房貸戶,及擴大公共支出。倫敦股市應聲大漲,FTSE 100指數一度勁揚6%。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和太陽報報導,振興經濟方案將造成財政赤字暴增,因此倫敦當局計劃提高所得稅最高稅率,凡年收入逾15萬英鎊(22萬美元)的富人,所得稅率將從40%增加至45%。
但首相布朗的工黨政府2005年競選時,曾承諾不提高所得稅率上下限,所以加稅政策將延後至2011年、下次英國大選後才執行。估計這項政策影響近30萬人,國庫稅收可望因此增加12億英鎊。
英國財政大臣達林24日向國會提出工黨執政以來最重要的先期預算報告書時,會宣布布朗提議的減稅和擴大支出方案,以協助人民度過經濟衰退的難關。
布朗的振興經濟方案包括,加值稅從現行的17.5%降至15%、適用所得稅最低稅率者減稅120英鎊、延後汽車稅和企業稅提高的時間。
布朗先前說,經濟振興方案「不是賭博,而是必要且負責的行動」。但英國也將因此付出昂貴代價,今年政府舉債預計暴增至700億英鎊,明年進一步攀升至1,200億英鎊,約等於每個英國家庭負債1萬英鎊。
為支付龐大債務,達林會擬定一系列延後執行的加稅措施,並刪減支出成長,希望舉債金額未來三年會大幅下降。
布朗在先前任職財相的十年間,都沒有提高稅率,這次他和達林必須能保證舉債激增的情況會改善,並明確說明如何達成此一任務。布朗和達林顯然認為,向富人加稅不致於引發激烈反彈。
但遊說團體納稅人協會(Taxpayers Alliance)批評布朗政府對富人加稅是「開倒車」,提高最高稅率是在「懲罰成功」。該協會執行長艾利厄特說:「政府策略冒進一步阻礙經濟的風險,會嚇跑潛在投資人。」
銀行毒債 恐把英國推向破產【聯合報編譯田思怡09.01.20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19日表示可能虧損280億英鎊(台幣1兆3700億元),刷新英國企業虧損紀錄後,英國政府再度出手救銀行業,每日郵報則警告說,英國可能瀕臨破產。
英國政府去年10月對銀行紓困370億英鎊,但效果很短暫,全球金融和經濟情勢持續惡化。現在英國政府宣布第二個對銀行紓困方案,將對銀行的「有毒」貸款提供擔保。另外授權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成立500億英鎊基金,提供其他銀行讓信用良好的大企業延長貸款。
英國財政大臣達林說,他無法估計要拿出多少納稅人的錢才夠,但「我們勢必要救銀行,如果銀行體系垮了,我們每個人和我們的經濟都跟著垮,我不認為有人會主張放手不管。」
但每日郵報警告說,英國國債估計達4000億英鎊(台幣19兆5000億),每年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比1976年還高。但與銀行債務比較,4000億英鎊還是小兒科。旗下有蘇格蘭皇家銀行和NatWest銀行的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債務高達兩兆英鎊(約台幣98兆)。
英國首相布朗因此大罵RBS在2007年併購荷蘭ABN Amro銀行的決策錯誤,犯下「不負責任的風險」。
根據新紓困案,銀行將以現金或股票換取政府對銀行「有毒」債務擔保,也就是說,把銀行的虧損轉移到納稅人身上。銀行有義務擴大對企業和消費者放款,協助英度過衰退危機。
蘇格蘭皇家銀行表示,若不計算商譽減損,去年全年度虧損恐上看80億英鎊,加上預估的150到200億英鎊商譽減值損失,總計虧損220到280億英鎊,220億英鎊已超過伏得風電信公司(Vodafone)創下的虧損紀錄。
英國政府原已擁有蘇格蘭皇家銀行58%股權,在新的紓困方案下,政府將把目前持有該銀行價值50億英鎊的優先股交換新發行的普通股,如此政府在該銀行的持股比率將提高到近70%,RBS將因此免付政府12%優先股股利,轉而增加放款60億英鎊。
經濟前景 英人最悲觀【聯合報09.01.20
英國經濟陷入不景氣,英國人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也受到影響,不再相信銀行、股市和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國際民意調查公司「Win」調查17國14,555人,包括八大工業國(G8)和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調查顯示,在這17個國中,英國人對自己國家的經濟前景最悲觀,最沒信心。
英國人對自己銀行系統的信心,甚至要比銀行系統完全崩潰的冰島還要低。
超過四分之三的英國人認為,英國經濟危機會繼續惡化,在今年內都不會好轉。但在印度和中國,卻有大約30%的人預料經濟會在今年內好轉。
儘管英國政府推出一連串振興經濟、刺激景氣和拯救銀行的措施,但英國人對政府的信心仍比其他國家人民更低。
在被問到自己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的時候,英國人給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打4.5分(滿分10分),僅高於冰島的4.4分、德國4.0和日本3.0分。各國政府平均得分為5.2。
美國是金融海嘯的引爆點,但美國人給自己政府管理經濟能力打得分數最高,達6.3,這可能是由於歐巴馬當選之後社會氣氛改變所致。
比美歐更慘 英恐蹈冰島覆轍>中時09.01.23江靜玲
美國總統歐巴馬就職演說,對美國和未來充滿希望,令許多身處於陷入深沉經濟衰退壓力中的英國人稱羡不已。未來這一年,英國的情況,看起來,遠比美國和歐元區國家淒慘,「倫敦,會成為泰晤士河畔的雷克雅未克嗎?」政府再不拿出有效政策穩住經濟,恐會成為下一個冰島。
本周是英國入冬以來經濟最寒冷的一星期。
周一,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宣布虧損二百八十億英鎊,創英國歷史公司虧損紀錄。英國政府隨即公布第二波拯救銀行措施,挹注至少三千五百億英鎊納稅人的錢搶救銀行,英國的主要銀行,除了匯豐銀行外,都已逐漸國有化,然而,這個銀行體系的漏洞到底有多大,沒有人知道?當天,RBS的股票大跌六十七%,巴克萊跌了二十五%。
失業人口創新高 近兩百萬
周二,英國國家統計局指出,英國失業人口已達一百九十二萬人。國家負債上升到六千九百七十五億,為三十年來新高。
周三,英鎊兌美元只剩下一點三六,創一九八五年九月以來新低。實際上,過去三個月,英鎊兌美元,已貶值了三十%。
今天(周四)上午,英國金融監理總署(FSA)署長坦承,不知道銀行危機什麼時候會解除。
接下來,還會有什麼壞消息,已經沒有政府官員或者經濟學者願意公開預測了。
七成銀行國有化 英鎊仍貶
本周以來的變化,顯示英國的銀行和金融系統已接近完全國有化的邊緣,如北岩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官股均已達百分之七十。另一方面,英鎊依然持續疲軟不振,英國經濟顯然朝向惡化負面發展中。這些現象,使人想到另一個島國冰島,觀察人士不禁開始擔心,「倫敦,會成為泰晤士河畔的雷克雅未克嗎?」。
這樣的擔憂和形容,看來是有點誇大。可是,英國人確實很擔心,如此下去,英國的經濟恐怕不免要倒退到一九八○年代的惡夢中。許多人都還記得,當時英鎊跌到低於二美元,迫使英國政府必需向國際貨幣基金(IMF)尋求救援的窘境。
沒有人願意,甚至想像回返到一九八○年代的英國。可是,急速衰退中的經濟情勢,已很清楚的告訴大家,過去十年來,英國擁有自十九世紀以來最平穩的經濟成長經驗,已經結束了。
倫敦急凍 下個雷克雅未克?
不但如此,迄今所有數據都顯示,英國未來這一年的情況,遠比美國和歐元區國家淒慘。美國銀行經濟分析師估計,二○○九年,英國經濟萎縮二點九%,歐元區經濟萎縮二點六%,美國經濟則將萎縮二點一%。
在預算赤字上更糟糕,專家估計,英國的預算赤字今年將達到相當於GDP的九點四%,歐元區則為四點九%,美國為八點四%。
去年底,英國政府警告大眾今年一月到四月將是經濟最吃緊的一段時間。如今,一月還沒結束,已經有人擔心,政府若再拿不出有效政策穩定經濟,英國會是下一個冰島。這個現象,不論誇大與否,確實令人憂心。
破天荒!英央行印鈔票救經濟【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09.03.03
英國中央銀行本周將展開「印鈔票」救經濟的大膽行動,在經濟體系注入大量資本,以刺激經濟、防止通貨緊縮。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5日開會時可望宣布「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政策上路,這項是央行首次動用降息以外的救市工具。
媒體指出,量化寬鬆形同印鈔票,可把大量資金注入經濟體系,但並非印製實體鈔票,而是以電匯的方式,把錢匯入商業銀行,銀行帳面多出錢來,就能對客戶進行新放款。根據日前的報導,央行將在未來數個月「印」1500億英鎊鈔票,用來收購收購商業票據和公司債,對市場挹注龐大現金。
「金融時報」報導,預料貨幣委員會並將宣布進一步把利率由1%降至0.5%。面臨經濟衰退,貨幣政策委員會在過去五個月內把利率由5%連番調降到只剩下1%,並且挹注數十英鎊對銀行進行紓困。但根據央行最新的「通貨膨脹報告」,如果貨幣政策不進一步寬鬆,估計英國整體經濟今年會收縮3.7%。
由於利率不可能低於0,央行已無多餘籌碼,只得訴諸「印鈔票」的最後手段。貨幣委員會十分擔心超低利率對存款戶和銀行獲利的影響,但趨近於0的利率,有利於量化寬鬆政策。由於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導致貨幣供應增加,推動英鎊幣值下降,因此可能令投資者不願持有英鎊。
通膨壓力大 英恐搶先美升息【聯合報 2009.07.28
通膨壓力太大,英國央行總裁金恩可能要搶在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之前宣布升息。
市場預期,英國明年可能因為通膨高居7大工業國之冠而率先升息。
英鎊兌美元匯率過去一年貶值17%。升息有助英鎊升值,在英國經濟擺脫5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後,也有助於抑制通膨。
倫敦政經學院教授布易特表示:「如果英國央行太早升息,可能扼殺脆弱的復甦,並迫使英鎊升值。升息太慢則可能無法遏止通膨。」
英國央行預定8月6日召開利率會議,貨幣政策委員會本星期必須為新的預估值進行準備工作。
英司法部長下台 又爆上院議員收賄>中時09-05-15江靜玲
英國國會上議院兩名議員因涉嫌收取佣金促成修改法案,遭上院調查委員會建議應判處停權。下周交由上議院進行最後裁定。如果通過,將是英國上議院自一六四二年以來,第一椿議員停權處分事件。而司法部長夏希馬立克十五日也因涉嫌浮報房租津貼,宣布請辭下台,接受調查。
開價協助修法 記者抖出內幕
涉及這項停權案的兩位上院議員,分別為現年七十九歲,已在上院服務逾卅年的泰勒勛爵(Lord Taylor of Blackburm),以及曾任工黨政府能源部長、二○○四年才加入上院的托斯考特勛爵(Lord Truscott),兩人均為工黨議員。
根據倫敦《星期泰晤士報》今年一月報導,該報記者假冒遊說組織,以「釣魚」的方式,向包括前述兩位在內的四位上院國會議員表示,願意「付錢」來換取法案的修正。
當時泰勒表示,他過去曾在上院「協助」過類似的修法事宜,他的費用是每月一萬英鎊(約五十萬台幣)。托斯考特表示,自己擔任能源部長期間曾協助修改法案,強調他在進行類似事情時,須「小心一些」,並開價每年七萬二千英鎊(約三百六十萬台幣)。
另外遭《星期泰晤士報》臥底記者洽詢的是前下院黨鞭史納普勛爵(Lord Snape)和前國防部長穆尼勛爵(Moonie)。前者雖未同意協助修法,但開出最高可達每年二萬四千英鎊(約一百二十萬台幣)的價碼;後者則強調,他不會違法,但必須十分審慎推動,以期通過修改法案。
檢察總長斡旋 委員會不讓步
《星期泰晤士報》登出這些討價還價內容後,工黨立即停止泰勒的黨權,托斯考特則主動宣布退黨。素來以「個人榮譽」為最高行事準則的上院則把此案交給由十六名上院議員組成的委員會審議。
經過數月調查和聽證後,委員會雖接獲英國檢察總長的信函,表示上院不得停止任何議員的議事權,因為有違憲法基本權利,但委員會仍一致決議,應對「行為明顯失檢」的議員給予停權處置。
委員會初步審議決定,泰勒和托斯考特兩位勛爵,收錢辦事,態度明顯,應立即停權到今年秋天。
另外兩位勛爵,雖未違反規定同意修改法案,但言談中傳遞了協助意願,「行為不當」,應向上院和大眾,公開道歉。
貪便宜 A公款 民意不寬貸>中時09-05-15江靜玲
打開英國大小報紙,頭版幾乎都宣稱十四日是英國國會「最黑暗」的一天。
這一天發生了什麼事呢?在下議院,執政工黨的一名前部長級議員,房貸已償清卻仍持續申請津貼;在野保守黨下院後排議員兼黨魁卡麥隆國會助理的麥克凱,運用妻子同為國會議員的便利,申請兩份住宅補助。
首相布朗和卡麥隆十四日分別召見兩位當事人後,前者立即遭到工黨停權處分;後者,則被迫即刻辭去助理職務。
有關國會議員浮濫報銷新聞,英國媒體已連炒十天了,內容琳瑯滿目,從狗飼料到馬糞,令人嘆為觀止。但十四日的進展則已跨越先前的「浮報」,成為具欺騙行為的「虛報」,可依「詐欺」和「竊盜」罪名起訴。
在上議院,委員會則裁定兩名勛爵涉嫌收賄協助修法,應予停權處分權。自一六四二年,上院議員薩維禮(Viscount Savile)因力挺與議會唱反調的英王查理一世,遭上院停權後,就再沒有上院議員受到這種待遇。足見事態嚴肅,上院感受到須自清門戶。
國會上下兩院,同一天裡,出現如此不尋常的決策,難怪輿論要以黑暗形容英國的這一天。
綜觀這次事件,既無官商勾結,也無重大行賄貪汙,充其量,不過就是政客貪小便宜。但英國媒體連追十天,社會反應愈來愈憂心,為什麼?因為「清廉」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一環,議會則是英國民主的基石,最終,政客的道德是不允許破產的!
314年來第一位… 英國會議長被趕下台【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09.05.21
英國下議院議長馬丁19日在「春天革命」中,因為掩飾國會議員亂花公帑醜聞,被迫辭職,成為314年來第一位被迫下台的國會議長,也掀起改革派強烈要求澈底改革政治體制、平抑民怨的呼聲。
馬丁五年來領導下議院,對抗民眾希望了解國會議員請領花費詳情的要求,阻止下議院揭露有關費用,但近兩周多篇爆炸性的新聞報導揭發各主要政黨數十位議員向政府請領購買馬桶座、狗食、花肥、清理莊園壕溝花費、以及請領已還清房貸的每月還款,迫使下議院自清,對馬丁提出不信任動議,迫使馬丁辭職。
馬丁是1695年奧倫治王子威廉統治英國期間、下院議長崔佛爵士因為收賄下台以來的第一位下院議長。
英國每日電訊報用「英國式革命」的標題,報導此一事件。資深保守黨國會議員鄧肯接受天空新聞台訪問時說:「過去幾周英國幾乎經歷了一場春季革命。」
這項胡亂請領花費醜聞破壞國會名譽,傷害所有主要政黨,對首相布朗領導的工黨傷害特別深。布朗一年來因為對銀行紓困有成,施政滿意度一度提高,但最近一次的民調顯示,這項醜聞造成工黨聲望落後保守黨13個百分點。
民調顯示,工黨在6月4日的地方選舉與未來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會喪失眾多議員席位。很多政客與報紙指出,馬丁去職只是積習深重的英國國會改革的起步。保守黨領袖柯麥隆呼籲取銷議員1萬英鎊的通訊費、減少國會議員人數,也有人要求仿效美國,採行罷免投票作法,罷免瀆職國會議員,同時推動根本改革,開放國會,清除積弊。
另參本館:
別侮辱民眾智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9359756/20070626065346
賴皮黨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2874984/20090521085803
歐洲議會/英國工黨慘敗 布朗地位不保【聯合報編譯田思怡09.06.09
英國工黨在歐洲議會選舉的得票率不但落後英國另一大黨保守黨,還輸給反歐盟的英國獨立黨,落居第三,堪稱工黨百年來最大挫敗,英國守相布朗面臨新的逼退壓力。
工黨內挺布朗和反布朗的國會議員8日舉行會議,將決定布朗的命運。副黨魁哈麗特.哈曼承認:「我們輸得很慘。」但她說,布朗「已打起精神」,他會繼續奮戰。
工黨在歐洲議員選舉的得票率落居第三,是該黨自1910年以來在全國選舉中表現最差的一次,顯示選民擺明要懲罰工黨。屋漏偏逢連夜雨,環境部長珍妮.甘迺迪在拒絕對布朗宣示效忠後請辭,使請辭的部長增至11位。
要求布朗下台的工黨議員麥唐納說:「選民表達的訊息很清楚:我們必須徹底改變政治方向。」要求布朗下台的黨內「叛變分子」需要獲得71名工黨國會議員的支持,才能挑戰布朗的領導地位,過程需要三星期。
歐洲議會選舉英國應選出72席,保守黨得票率27.7%,拿下25席,英國獨立黨得票率16.5%,拿下13席,工黨得票率僅15.7%。極右派反移民的英國國家黨在新英蘭北部選區擠下工黨兩席,是該黨首次取得歐洲議會席次,在英國政壇投下震撼彈,工黨和保守黨都說,這是令人悲傷的一天。
國家黨認為移民政策已使白種英國人淪為「次等公民」。保守黨黨魁卡麥隆說:「他們是一群可怕的人。」
工黨在傳統的工業重鎮威爾斯,自1918年以來首度敗給保守黨。在另一傳統的工黨鐵票區,工黨也輸給主張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國家黨。在英格蘭東南和西南兩個選區,工黨還輸給綠黨,落到第五名。
這次選舉結果預示保守黨可能在下次國會大選重掌政權。
英國第三大黨自由民主黨黨魁克萊格說,工黨和布朗遭到致命一擊:「現在很清楚,工黨已完蛋了,他們12年執政即將結束,民眾期待不同的新氣象。」
布朗誓言改進 逃過逼宮一劫>中時09-06-10江靜玲
彷彿擅於從不可能情境中脫身的著名魔術師胡迪尼(Houdini),原本政治處境危機四伏的英國首相布朗,八日晚間重獲工黨國會黨團多數議員支持,再度逃過一劫,並在今天上午召開工黨政府新內閣會議。
過去一周,內閣共有十一名大臣和部長辭職。而工黨在英格蘭地方選舉,更淪為第三大黨。周末的歐洲議會選舉,執政工黨創百年來最差結果,全國支持率只有一五%。
在此之前,工黨內部因國會議員浮報公帳案,布朗的處理不夠明快,欠缺領導權威,造成工黨國會議員、尤其是後排議員不滿,呼籲布朗下台聲浪不斷。
布朗接替布萊爾擔任首相雖不滿兩年,這卻不是他首次面對同志逼宮。去年夏天起,黨內即因不滿其施政和支持率下降,醞釀逼退他。隨後,全球經濟危機爆發,財經經驗豐富的布朗因應得當,讓他重新贏得尊重,政治生涯起死回生。
浮報公帳其實朝野都有份,布朗本身的帳目沒有大問題。但與在野保守和自民兩黨相較,布朗完全無法整合黨紀,以致黨內長期以來對他的不滿情緒再次引爆,導致十一名閣員連續求去,進而衝擊接下來的選舉。
面對這次危機,布朗首先在上周五緊急改組內閣。最大的作用,在於確保重量級閣員,一致擁護布朗。他確實抓住了幾個最有實力扳倒他的人,其中首推與布萊爾親近的商業大臣曼德森,布朗請他兼任副首相;其次是接工黨黨魁呼聲最高的前衛生大臣強森,布朗邀他擔任內政部長。最後則是要求外相米利班公開效忠。
穩住重量級閣員後,布朗公開表示,他不想、更不會在任務未完成前,離開首相職務。八日與工黨議員晤面,布朗坦承必須改變領導方式,並保證修正首相府的封閉積習。
布朗的坦白,獲得絕大多數工黨議員支持。先前反對他的人,也認為該給他一個機會。堅持布朗下台的聲音,顯得格外虛弱。
布朗再次逃過了下台危機,但這並不表示,危機已消失。
現在開始,布朗必須證明:一、英國的經濟有復甦跡象;二、清理議員浮報公帳案,改革國會運作,確定此事不再重演;三、工黨團結,內閣合作。否則,難保在秋天工黨黨大會前,不會再有突擊事件發生。
【法國】
沙柯吉民調支持率跌到新低點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2-10 陳淑娟/整理
法新社巴黎9日電:根據今天公佈的民意調查,在經濟危機打擊下,法國總統沙柯吉支持率跌到自從他21個月前上任以來的最低點。
由「伊普索斯民意調查機構」(Ipsos)為「重點週刊」(Le Point)所做的調查顯示,只有36%的法國選民認為沙柯吉工作做得不錯,比起一個月前的民調支持度下跌了八個百分點。
僅有6%的受訪者對沙柯吉有「非常正面」的看法。
總理費雍(Francois Fillon)的支持率也下滑,只有42%,但仍比他的老闆好。
法國工會呼籲再度採取全國性行動
http://www.cdnews.com.tw 2009-02-10 陳淑娟/整理
法新社巴黎9日電:法國工會才剛結束100多萬工人上街頭,發洩他們對公共部門在經濟衰退深化中進行改革的不滿,今天再度呼籲在3月19日採取全國性行動。
在總統沙柯吉於主要電視台黃金時段為政府計畫辯護四天後,八個工會聯盟在巴黎會談三小時後宣布這項行動。
沙柯吉說,他將於2月18日會見工會與雇主協會,討論法國對經濟下滑的回應。這似乎是他在1月29日的全國罷工後,準備再度聽取批評者心聲的行動。
然而,就在今天傍晚,工會在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正尋求這次高峰會的「具體提案」,並呼籲會員在此同時「透過聯合行動繼續施壓」。
他們說,政府的回應「與1月29日大罷工的期待和要求仍有很大的落差」。
工會表示,3月19日的行動規模與形式,將視與沙柯吉會談的結果而定。
出訪歐洲繞過法國 溫家寶:原因眾所周知
(中央社台北2009/02/02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最近出訪歐洲卻獨漏法國,對此,溫家寶接受媒體訪問時說,訪問歐洲過法國門而不入的原因「眾所周知」。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紅波此前曾聲稱,這是因為巴黎沒有發出邀請。
去年12月初,法國總統沙柯吉在歐盟輪值主席國任內會見了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會面的消息在11月底公布後,北京突然取消原定在12月1日舉行的中歐峰會。
溫家寶上週會見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之後說,中歐峰會將「盡早」恢復舉行,中國與歐盟官員同時還簽署了9項價值數百萬歐元的合作協定。
法國的歐盟輪值主席國位置去年12月31日屆滿,新主席國是捷克,任期半年。
歐盟官員私下承認,高峰會議取消完全是中國對沙柯吉與達賴喇嘛會面的報復行動。
薩科奇口無遮攔 各國領袖沒他行>中時09-04-18江靜玲
法國總統薩科奇最近邀集跨黨派國會議員進行的午餐會報,討論倫敦「廿國集團」峰會後如何因應全球金融危機,席間他口無遮攔批評其他領袖,引起軒然大波。
據出席的議員指出,薩科奇在會中表現無禮,令人難以忍受,甚至開會時還傳簡訊,但最令人驚訝的是竟對出席峰會的領袖大肆評論。
薩科奇批評,美國總統歐巴馬雖細膩聰明,但才當選,從未治理過政府或掌管政權。在許多事情上尚無立足之地,行事方向和效率,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談到自己和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倫敦站在同一陣線、召開聯合記者會時,薩科奇表示,當梅克爾意識到「她的(德國)銀行和她的(德國)汽車工業面臨的處境時,除了站到我這邊外,她別無選擇。」
薩科奇還說最近西班牙政府的一些政策多以法國為借鏡。一位在座的法國社會黨議員表示,西班牙總理薩帕塔諾有許多可議的地方。
詎料,薩科奇卻立即回應說,「或許,他不是很聰明。」薩帕塔諾預定四月底訪問法國,消息外洩後,西班牙媒體紛紛以法國總統批評西班牙總理「愚笨」為標題。
與會的法國議員還爆料說,薩科奇認為國內政治上最重要的就是確定掌權,宣稱在民主制度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能當選,像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看看他,當選了三次。」
此外,薩科奇還批評歐盟委員會主席巴洛索雖參加了倫敦峰會,實際上,卻「完全缺席(不存在)」,藉以暗示其無能。
沙克吉 千萬買民調【聯合報╱編譯林沿瑜 2009.07.19
法國官方報告顯示,法國總統沙克吉去年共花了39萬2288歐元(台幣1817萬)公款資助各項民調,其中部分民調且刊登在親政府的媒體中。反對黨對此忿忿不平,認為沙克吉藉此操縱輿論。
監督法國政府預算的審計院(Cour des Comptes)在年度報告中指出,法國總統府去年以「參與不同民調為由」,資助了35項政治意見調查,其中至少15項在法國媒體披露。巧合的是,民調結果是透過親政府的「費加洛報」和沙克吉盟友布伊格(Martin Bouygues)掌控的「LCI新聞頻道」刊登播出。
費加洛報內部的監督機構要求該報管理階層「立即停止」刊登這些總統府資助、Opinion Way執行的民調,並指控「若干民調在公開前曾遭修改。」
慢跑不適 沙克吉送醫 【聯合報09.07.27
法國總統沙克吉26日運動時突感不適,隨員隨即以直升機緊急將他送往軍醫院治療及觀察。
法國LCI電視台說,54歲的沙克吉當時正在巴黎郊區的林間別墅外慢跑,突然因迷走神經出現「小問題」而感到不適。
迷走神經性暈厥足以導致心跳變慢及血壓降低,如果病人有脫水現象,症狀會特別明顯。沙克吉送醫時的戶外氣溫是攝氏28度。
沙克吉辦公室本月初才公布他例行心臟檢查的結果,顯示一切正常。他熱愛慢跑或騎自行車健身。
法國總統辦公室稍後表示,沙克吉27日就會出院。
【其它】
救冰島 IMF籌1964億【聯合報編譯陳世欽08.10.22
英國媒體21日報導,冰島政府已原則同意接受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導的60億美元(台幣1,964億)紓困案,全案有待IMF正式宣布。
上一個向IMF求援的西方國家是英國,時間是1976年,當時英國金融體系處於崩潰邊緣,外匯存底亦已用磬。除冰島之外,烏克蘭也表示即將與IMF達成同樣的協議,另外IMF還可能援助財務窘迫的巴基斯坦。
IMF可能向冰島提供大約10億美元(台幣327億)的緊急現金援助,其他紓困資金則由冰島的北歐鄰國挪威、瑞典、丹麥出借,俄羅斯與日本可能也會伸援。
冰島銀行暨貿易部長塞葛森表示:「我方與IMF的交涉進展順利,目前正在評估各項條件。」冰島瀕臨全國破產邊緣,最近在與俄國磋商,盼自俄國取得更多貸款。IMF可能為這筆紓困貸款設定嚴格的條件,包括冰島政府必須迅速減少冰島3大銀行Kaupthing、Landsbanki、Glitner的財務槓桿操作。這3家銀行已經收歸國有,總負債遠超過冰島外匯存底。
日本三井住友銀行表示,冰島最大銀行Kaupthing並未如期向日本的「武士」債券持有人付息。Kaupthing前年10月發行總額500億日元(台幣162億)的3年期債券,委託三井住友銀行代為給付,依約須於20日付息。
經濟學家認為,60億美元不足以挽救冰島銀行界,因為冰島政府必須以大量外幣採購冰島人的民生必需品。預測機構「環球透視」的主權風險部門主管藍道夫表示:「冰島央行勢必將支付民生必需品價款列為優先要務,並延後支付英國存款人。一些英國企業與個人是是已收歸國有的冰島銀行的客戶,他們只能慢慢等了。」
法國政府21日向6家法國銀行提供105億歐元(台幣4,532億)的貸款;日本財政金融大臣與謝野馨表示,如有必要,日本的大型銀行亦可向日本政府借貸。專家指出,日本的銀行並未持有隱含風險的信用產品,可能不必向東京當局求援
冰島人破產 怪英人推入火坑【聯合報編譯王麗娟08.11.03
冰島經濟出問題主要是咎由自取,這點沒有爭議。但是冰島人、冰島政府,甚至某些圈外人認為,若不是英國落井下石,今天的冰島,不會如此悽慘。
紐約時報報導,三周前,兩國開始反目。英國採取非常手段,援引2001 年的反恐法,凍結冰島一家銀行的英國資產。英國的舉動,等於宣布冰島為恐怖國家,並在國際引起立即的連鎖反應,外國幾乎全面凍結與冰島的銀行交易。
冰島外長英姬柏格.吉斯拉多蒂爾形容她打開英國財政部網站首頁時大吃一驚,英國將該國與恐怖實體如凱達組織、蘇丹、北韓等並列同一名單。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學家丹尼爾森說:「一旦被列為恐怖國家,不會有人再和你做生意。」
指責英國的,還有冰島總理哈德,他認為英國「太超過」、「欺凌弱小鄰國」,前英國央行副總裁戴維斯也認為英國「把鄰國變成乞丐」。一項已獲得逾20%冰島人連署的網路請願行動,稱英相布朗將冰島推入火坑。
冰島的金融問題的確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它在的金融體系今春開始顯露問題,金融危機今秋惡化時,冰島政府先是宣布接管三大銀行的兩家。擔心在冰島開戶,數以萬計英國個人、公司、地方政府、慈善機關蒙受損失,英國以冰島稱無法履行債務為由,宣布凍結Landsbanki的英國資產,但冰島說他們僅要求英國政府寬限履行期限。
更糟的是,首相布朗口誤,將凍結說成是凍結冰島在英國的所有資產,事後更正,為時已晚。同時,英國查封冰島第一大銀行Kaupthing在英國分行的資產,導致母銀行倒閉,更成為冰島金融崩盤的最後一根稻草。它讓冰島人反問,不知誰才是恐怖分子?
即將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紓困20億美元的冰島,允諾提供國內銀行存戶全額擔保,但仍無法承諾英國將如何賠償英國的存戶。目前估計,冰島約欠英國人50億美元,已是冰島國內生產毛額的六成,冰島已說無法賠償全部。英國提供冰島的英國個人存戶全額擔保,為英國努力從冰島拿回一些錢的主因。但是像牛津劍橋等大學和英國公司行號、地方政府等法人機構在冰島的存款,預估超過10億美元,則不在擔保之列
金融海嘯吞噬 冰島內閣總辭【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09.01.28
應付金融危機左支右絀的冰島總理哈德(Geir Haarde),26日宣布聯合政府總辭,並已獲總統葛林森(Olafur Ragnar Grimsson)同意,成為全球第一個直接遭金融海嘯吞噬而垮台的政府。但國際貨幣基金(IMF)說,儘管冰島政府總辭,但雙方簽署的紓困協議依舊有效。
冰島聯合執政的獨立黨與社會民主聯盟無法在重大問題上取得共識,談判破裂後,哈德眼見無法繼續執政,立即宣布內閣總辭。總統葛林森說:「我已接受總理及其內閣的辭職,並要求部長首長繼續處理政務,直到新政府組成為止。」
葛林森說,將會任命一名代理總理領導少數政府直到國會改選為止,各界預料來自社會民主聯盟的社會事務部長西古達朵提(Johanna Sigurdardottir)可望出線。
IMF官員說,IMF的紓困計畫是支持良好政策,而非特定政黨或執政聯盟。只要適合冰島的政策,援助計畫將會繼續。IMF的任務小組將在2月中旬訪問冰島,展開新一輪審核。IMF在去年11月貸款21億美元給冰島,冰島是1976年以來第一個需靠IMF救援的西歐國家。
哈德建議冰島國會所有政黨組成一個大聯合政府,作為新國會選舉之前的看守政府。但這位卸任總理的發言人說,哈德正在努力籌組新政府,社民聯盟則要求總理須換人做做看。
許多冰島民眾認為政府須為去年10月冰島金融崩潰負責,這場金融大浩劫導致政府接管三大銀行、經濟與金融體系在一夕間崩解,冰島貨幣在國外形同廢紙。排山倒海的民怨引爆長達數月示威抗議,要求政府總辭與提前改選國會的聲浪日漸高漲。迫於各方壓力,哈德日前宣布提前於5月9日舉行國會選舉。
自去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以來,冰島是繼比利時之後第二個垮台的歐洲政府。比利時政府上月因捲入富通銀行醜聞而總辭,但冰島所受衝擊堪稱全球最慘重
爬高跌得快 愛爾蘭奇蹟幻滅>中時09.01.05江靜玲
兩年前,如果你跟新加入歐盟的國家政治人物聊天的話,一定會聽到相同的句子:「要變成愛爾蘭。」然而,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如今愛爾蘭卻已經成為歐盟國家中,經濟滑落得最快的國家。「爬得高跌得快」成了愛爾蘭如今的寫照。
從去年夏天以來,愛爾蘭的房價下跌五十%,銀行股下跌九十%,失業率高達十%。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之外的其他城鎮,像是傳統上始終貧困的林梅瑞克(Limerick),失業率則已超過十四%。
衝擊較他國深 最早宣布衰退
回顧這次金融危機,愛爾蘭是歐盟中第一個宣布正式進入經濟衰退的國家,愛爾蘭也是歐盟各國中第一個宣布在兩年期限內,保證愛爾蘭銀行存款百分之百安全的政府,在在說明,愛爾蘭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中,受到的衝擊比其他歐洲國家更早更深,迫使愛爾蘭政府不得不採取比其他國家更快速的反應。
自一九七三年以低度農業開發國加入歐盟以來,愛爾蘭有效運用歐盟補助管道,國家發展經濟的策略,乃至成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第四大具影響力國家的過程,一直為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稱慕。
如今,「愛爾蘭奇蹟」是否幻滅?大家嚮往的「塞爾克之虎」是否已死了呢?根據紐約時報一項生動的描述指出,愛爾蘭房地產大亨、億萬富豪史恩唐恩(Sean Dunne)最近在都柏林的一家名流出入的酒吧裡,被人看到,凌晨三點時,彎腰撿起別人遺失在地上的一塊錢。「我不為自己撿到地上的一塊錢,感到驕傲。」唐恩坦承。但是,一塊錢也是錢。
五十二歲的唐恩是典型在這一波愛爾蘭經濟奇蹟中致富的代表。一九七○年代,他在愛爾蘭完成教育後,與當時絕大多數的愛爾蘭人一樣,到海外找工作。繼紐約和加拿大後,唐恩於一九八○年在倫敦從事房屋仲介工作,一九九○年,愛爾蘭經濟起飛,他加入返鄉潮,回到都柏林,投入營造業。
學者提警告 政府未及時處理
愛爾蘭經濟,尤其是房地產起飛的速度,令人咋舌。全盛時期,都柏林住家房價與加州比佛利山莊相同。二○○五年七月,唐恩以三億七千九百萬歐元買下位於都柏林市中心的七英畝土地,計畫建造住辦兩用建築。這項交易,創全歐最昂貴的土地價格紀錄。
如今,都地方政府尚未批評新建築計畫。只有三五%資金的唐恩,是否可在信貸緊縮之際,找到其餘的資金也是問號,儘管他堅稱,失敗不是選項,建造計畫一定會完成。外界還是十分質疑,此刻,他到哪裡去找錢?
愛爾蘭是歐洲各國中過去十年裡房地產升值最快的國家,房地產股在股市比例中由五%升到十四%,為歐洲之最。位於都柏林的愛爾蘭智庫「經濟社會研究中心」經濟學家費茲格瑞德指出,經濟學家早就針對愛爾蘭這種不正常的房市成長,提出警告,可是政府未能及時處理,才造成今天的慘痛局面。
經歷八百年的貧困和受統治後,愛爾蘭好不容易在二十世紀末從陰霾中走出,創造自己的經濟奇蹟。這次金融風暴,讓人意識到,雖然愛爾蘭人亟欲追尋富裕,但富裕似乎不夠填滿一切。
從地上檢起一塊錢的大亨說唐恩說,「我原來就是個窮小子,如果真的失去一切,至少我還有妻子和子女,謝天謝地。」
愛爾蘭冰島第二?【工商時報09-03-08
愛爾蘭(Ireland)和冰島(Iceland)有何不同?依照當地玩笑話的說法,差一個字母;依照摩根凱利(Morgan Kelly)的說法,差別約是半年。
冰島經濟去年後期驚人崩潰,加上這波金融危機不斷往外擴散,已引發恐懼。在部落客、分析師和一些直言不諱的經濟學家(如凱利)的搧風點火下,大家擔心,愛爾蘭,這另一個為赤字和背負無法計算之虧損的超大金融業所苦的小型開放經濟體,恐怕會走向類似命運。
凱利在愛爾蘭被稱做「末日博士(Dr. Doom)」,他的眼神熱切地訴說他的預言。他自稱是愛爾蘭的盧比尼(Nouriel Roubini)。盧比尼是當今全世界聞名的紐約大學經濟學家,他是少數預言到這波信用危機的專家之一。
末日博士敲響警鐘
凱利表示,愛爾蘭已從塞爾特之虎變成巴布工程師(Bob the Builder),其地位逐漸消失中。凱利是都柏林大學的經濟學家,專攻中世紀人口統計學,他在2006年晚期敲起不動產市場將崩盤的警鐘,當時適逢不動產景氣登上高峰。
現在凱利預期愛爾蘭經濟衰退20%。
他的最新預測(包含不無衰退25%的可能)意味著,愛爾蘭將無力償還債務,而且不久前遭收歸國有的盎格魯愛爾蘭銀行(Anglo Irish Bank)不但低估其貸款損失,該銀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合約已經變質的部份更是逐漸增加。盎格魯愛爾蘭銀行被收歸國有,已成為胡亂放款和企業腐敗的恥辱象徵。
凱利警告說,結果可能是,盎格魯愛爾蘭銀行及其同業的損失取代了愛爾蘭政府為金融業所有負債提供擔保的承諾,接下來就是發生銀行擠兌、政府被斷了填補12%預算赤字的資金來源,最後,由歐盟出面紓困。
凱利表示,那是樂觀情況,他最怕的是,東歐幾個國家追隨愛爾蘭及歐元區南部國家(希臘、西班牙、義大利和葡萄牙),發生集體經濟衰退,這將是任何政府或任何政府集團無力阻擋的。
凱利表示,這再也不是僅關於不動產開發商和銀行,而是攸關愛爾蘭的存亡。
在許多方面,凱利害怕的「被血弄濁的海潮(blood-dimmed tide)」不太像精準的經濟思維,卻較像詩人葉慈的啟示性想像。凱利的看法在愛爾蘭是少數中的少數,但盧比尼的想法在美國也是這樣。
謠言恐成惡性循環
凱利的觀點在都柏林的同行間,不只被視為是古怪的,更是幾近不負責任。都柏林一位經濟學家暨顧問歐尼爾(Gerard O’Neill)研究發現,一旦接觸到這樣的負面看法的愛爾蘭民眾越多,愛爾蘭人的支出就會越少,這是凱因斯「節儉的矛盾」理論的典型例子。
歐尼爾表示,民眾高談闊論假設情況的樣子宛如這些情況是真的。他補充說,這樣談論不幸是片面且不負責任的,這對愛爾蘭不好。
歐尼爾及其他如霍諾翰(Patrick Honohan,曾任世銀經濟學家、現任都柏林三一學院的教授)的經濟學家們認為,愛爾蘭絕不會步冰島後塵,因為愛爾蘭公債規模是可掌控的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之40%。這些經濟學家補充說,該國金融業的規模與冰島金融業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愛爾蘭金融業的規模是該國GDP的兩倍,而冰島大約是10倍。
霍諾翰表示,最壞的情況是,愛爾蘭的銀行損失將佔該國GDP的20%上下。他說,愛爾蘭會是下一個冰島嗎?不會的,因為數字還不夠大。
愛爾蘭政府也是抱持這樣的看法,雖然主管貿易和產業的副部長柯芙蘭(Mary Coughlan)在一次專訪中坦承,有必要恢復該國在國際間的成績。
至於假設的最壞情況,柯芙蘭認為不會發生,她指出,政府推動了財政措施,並持續肅清銀行業。她說,愛爾蘭不會是下一個冰島。
然而,隨著景氣再下探,圍繞著盎格魯愛爾蘭銀行的爭議,以及該銀行恐怕帶給愛爾蘭經濟範圍更廣的威脅,逐漸使政府所承受的壓力加重之證據更加明顯。2月最後一周,愛爾蘭警方突襲該銀行辦公室,這是該國政府追查神秘的內線交易和未揭露貸款的行動之一,這些事情已惹惱愛爾蘭大眾。
盎格魯愛爾蘭銀行曾是一家欠缺活力的銀行,今已變成歐洲最大的不動產放款業者之一,該銀行的放貸金額每年增加逾30%。
銀行醜聞拖垮經濟
而現在,都柏林這一個流言快速傳播的小城市,充斥著對於盎格魯愛爾蘭銀行一件未獲政府徹查之巨額放款醜聞的臆測。此一流言塵囂塵上的醜聞是,盎格魯愛爾蘭銀行曾借錢給一群傑出的不動產開發商,金額逾4億歐元(5.1億美元),為的是支撐住該銀行持續下探的股價。
即便愛爾蘭警方在2月最後一周集結街頭展開行動,但來自該國工業城Drogheda的50歲巡邏員警芬恩表示,安隆和馬多夫發生弊案,美國警方是全程把當事人銬上手銬,但在愛爾蘭,警察是連小偷都不敢碰。
柯芙蘭表示,對盎格魯愛爾蘭銀行的調查會持續下去,民眾希望看到有人受重罰,但政府得謹慎,畢竟愛爾蘭是個民主國家。(原文刊於國際先驅論壇報,陳穎柔摘譯)
【東歐】
東歐經濟惡化拖累 歐元貶破1.27 創10周新低>中時09-02-18林上祚
歐元區後院東歐十國,去年十月以來出口大幅衰退,已經拖累歐洲金融體系,受到穆迪信評昨日調降歐洲部分金融機構影響,歐元昨日兌美元,跌破1.27美元價位,創下過去十周新低,市場預測,歐元短期將測試1.233美元價位。
東歐經濟持續惡化,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去年十月出口大幅衰退逾四成,當地設廠的大型企業,包括韓國起亞汽車等,最近紛紛宣布裁員減產,波羅的海三小國也市況低迷,由於西歐許多銀行,這幾年紛紛進駐東歐設點,東歐企業倒閉也間接拖累歐洲金融體系。
穆迪信評昨日表示,由於奧地利瑞典等國金融機構,在東歐地區承作大量放款,東歐經濟衰退,間接衝擊到歐洲金融機構體質。
穆迪信評報告,導致歐元在國際匯市,貶破1.27美元價位,昨日在亞洲盤貶至一歐元兌1.2645美元價位,距離去年十二月1.2633美元價位已經不遠,是過去十周的新低價位,美元昨日在國際匯市,也對日圓轉強,日圓匯價昨日來到92.53元兌一美元。
日本經濟第四季大幅衰退12%,讓匯市投資人對日本經濟產生疑慮,美國政府公債成為資金避風港,美元兌日圓來到一個多月來的新高。
彭博社報導,由於歐洲國家本身財政並不寬裕,在提供境內金融機構紓困的同時,對於部分金融機構在東歐的壞帳損失,可能無法全部買單,市場臆測,西歐國家可能要求金融機構僅能將紓困資金留在國內使用。
渣打銀行外匯交易室主管韓德遜(Callum Henderson)表示,歐元可能會測試三年前1.233美元的技術支撐。
榮景逆轉 波羅的海三小國引爆民怨>中時09.01.18陳文和
全球經濟不景氣,歐洲許多國家政府擺明要民眾勒緊褲帶過活,近來已相繼在冰島、保加利亞引發示威,而今這股浪潮蔓延至波羅的海三小國,這三個歐盟成員近年來的榮景反轉直下,經濟衰退的壓力引發民怨沸騰,升高為大規模示威與警民衝突,進而引發政治不安。
波羅的海地區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國當局,鑑於可動支預算大幅縮減,不得不厲行撙節開支甚至調高稅負,期能度過當前的經濟危機,但這些政策與社會逐漸對政府喪失信心的氛圍相激相盪,引爆了為每日溫飽焦慮不安的民眾怒火,憤而與公權力激烈對抗。
對政府喪失信心 民眾焦慮示威
丹麥丹斯克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坦森指出,這是一九九一年前蘇聯開始崩解、波羅的海地區脫離共產體制轉而擁抱資本主義自由市場以來,首度出現輿情鼎沸,箇中意涵值得深思。
在十六日這天,立陶宛的首都維爾拿有七千名工會成員出席群眾大會,表達對公營事業減薪及大幅調高附加價值稅的反對立場。雖然多數參與者的抗議行動平和理性,但仍有數百位火爆的民眾意圖衝進國會大廈,而與鎮暴警察推擠扭打,雙方甚至連催淚瓦斯、橡膠子彈、雞蛋、煙霧彈、雪球與石塊都派上用場,結果造成數十人受傷(包括四名警員)、八十四人被捕拘留。
立陶宛總理嗆聲:嚇唬不了政府
甫於上個月就任的立陶宛總理庫比留士強硬地指出,政府願意對話的對象,將只限於和暴力示威勢力劃清界線的人民,他堅定地表明,暴亂嚇唬不了政府。
據料立陶宛的經濟今年將陷入衰退,對於調高稅負的政策,不少民眾認為當局的作法與盜匪無異。激進左翼政黨「Frontas」的黨魁派列奇斯更抨擊政府,長期漠視一般民眾以及靠養老金維生者的各項社會需求。
立陶宛的北鄰拉脫維亞,十五日則有約一萬人在首都里加集會遊行,要求國會提前改選,最後爆發該國獨立以來最嚴重的警民衝突事件,逾一百人被捕、數十人負傷。而拉脫維亞執政聯盟最大黨隨後於十六日宣布,當局將提前舉行國會大選,以回應日趨高騰的民怨。
拉脫維亞曾是歐洲聯盟中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但仍難承受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衝擊,去年第三季出現了歐盟各國中最嚴重的經濟萎縮,已向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尋求援貸。
烏克蘭公債 恐爆違約【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09.01.20
儘管烏克蘭獲得國際貨幣基金(IMF)165億美元的紓困貸款,但與俄羅斯的天然氣糾紛以及國際鋼鐵價格暴跌,烏克蘭財政急遽惡化,過去一年來貨幣劇貶40%,投資人擔心該國經濟即將崩潰,而且無法履行債務。
IMF的紓困貸款,有助於烏克蘭穩定受金融危機衝擊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但烏克蘭的財政仍急速惡化,1,050億美元政府公債及公司債的殖利率,在以美元計價的各國公債中高居全球第二,僅次於去年12月無法履行債務的厄瓜多。
烏克蘭貨幣瑞夫尼亞(hryvnia)兌美元匯率一年來劇貶40%,股市慘跌85%,也僅次於破產的冰島。
La Francaise des Placements新興市場部門主管法隆說:「市場的反應顯示,烏克蘭無法履行債務的可能性很高。」
他並表示,雖然烏克蘭政府有誠意遵守IMF提出的政策改革,但這不保證不會爆發債務違約。
烏克蘭公債和美國國庫券的利差在過去四個月暴漲三倍至23個百分點,現在烏克蘭的公債殖利率比2001年無法履行債務的阿根廷還高出11.5個百分點。
烏克蘭經濟因國際鋼價暴跌而受傷不輕,鋼是這個前蘇聯成員國最大宗的出口品,歐洲鋼價自去年8月以來暴跌了56%。
烏克蘭的另一問題是和俄羅斯的天然氣糾紛,根據雙方達成的最新協議,2009年烏克蘭支付俄羅斯的天然氣費用可打八折,俄國天然氣經烏國管線的過境費維持不變,而2010年烏克蘭不再享受天然氣優惠價格,燃料費用的增加恐將使烏克蘭工業生產減緩。
烏克蘭經濟自2000年以來年成長率一直維持7%,去年已萎縮至2.1%,今年可能負成長5%,加上貨幣貶值,政府公債和公司債很可能會違約。烏克蘭政府今年必須償還14億美元到期的外債。
西歐拒金援東歐 新鐵幕成形?>中時09-03-03江靜玲
歐盟廿七國領袖一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因應經濟惡化可能為歐盟帶來的分裂災難。匈牙利呼籲歐盟對中、東歐國家提供一千八百億歐元的紓困基金,卻遭到德國拒絕,匈牙利總理吉爾特薩克不客氣地警告說,「隨著經濟危機加深,歐洲大陸正出現一個新鐵幕」。
儘管歐盟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強調,在這次經濟危機中,歐盟反對任何形勢的單邊保護主義,並表示,與會各國元首,已就此達成共識。但在峰會上,針對紓困中、東歐,德國總理梅爾卡強調,歐盟新成員各國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法國總統薩柯奇則否認,法國政府對法國汽車業的紓困條件是留在國內不得前往捷克投資,是一種保護主義。
金融危機 加劇歐盟分裂
面對這些西歐領袖,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表示:「我們需要一個不設障礙,公平、公正的歐洲。」而匈牙利的「鐵幕」說,更道出了金融危機以來,整個歐洲最擔心、但也是大家最不願意聽到的事實。
歐盟目前有廿七個成員國,這次的經濟危機,除了突顯廿七國開發速度不一,更大的挑戰還在於,在各會員國基於本國利益不得不採取屬於自己的保護政策壓力下,如何維持歐盟「團結一致」的精神與共識?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歐和東歐的經濟情勢愈來愈嚴峻。這些歐盟新成員國的貨幣貶值、工廠關門,社會出現示威和動盪。這些國家擔心,面對全球經濟衰退,歐盟的西歐老成員國會聯合起來,對付深陷危機的新成員國。
畫清界限 十六國憂受累
最早以「悲觀的狂風橫掃歐洲大陸」,形容當前歐洲政經情勢面臨嚴峻挑戰的英國《金融時報》,年初即警告若東歐情勢惡化,不但會把西歐拖下水,更可能造成歐盟「一個和平歐洲」政治理想的崩解危機。
歐盟是二戰後,人類歷史上最巨大的政治和平工程。冷戰結束後,過去廿年,歐盟更成功融入許多前蘇聯國家。然而,除了斯洛維尼亞和斯洛伐克已成為十六個歐元區國家,在這次金融風暴中,受到保護外,其他成員,包括匈牙利、羅馬尼亞、波海三小國和保加利亞,除了向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求助外,真正得到歐盟的支援,非常有限。
實際上,歐盟本身要維護目前歐元區十六國的經濟穩定,包括情況不比這些中、東歐好的愛爾蘭和希臘的經濟不致崩盤,幾已自顧不暇了。
骨牌效應 恐帶來大災難
然而,過去廿年的政經融合,也使得歐盟許多成員國,無法與東歐和前蘇聯的新歐盟國畫清界線。尤其是在東歐和波海地區投注大量資金並提供大筆銀行借貸的奧地利、義大利、瑞典等國。東歐和波海三國經濟瓦解,這些國家的金融業勢必受到嚴重衝擊。屆時,西歐其他國家也一定連帶受波及。
如此看來,不分區域和新舊,歐盟廿七國如今同在一條船上。任何一個歐盟國家經濟瓦解,都可能造成歐洲單一貨幣體系的崩盤,推動逾半世紀的歐洲政治和平工程也將因此分崩離析。這對整個歐洲,將是一場無法想像的大災難。
如何避免這場大災難,對歐洲各國領袖和政客而言,不僅是經濟危機的挑戰,更是歷史的考驗。
經濟大難當頭 歐盟更顯分歧【聯合報/夏嘉玲09.03.03
匈牙利要求歐盟對東歐整體紓困,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悍然拒絕,凸顯歐盟在當前經濟危機下,逐漸分成經濟強勢和弱勢兩大陣營,政治內鬥浮上檯面,歐盟團結備受考驗。
歐盟舊會員國和新會員國意見分歧日深,從1日的歐盟高峰會分兩梯次進行可見一斑。
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波羅的海三小國等新會員經濟已在崩潰邊緣,貨幣兌歐元匯價直直落。
波蘭和捷克雖然情況相對較好,幣值仍不穩定,渴望迅速加入歐元國家,希望歐盟舊會員國降低赤字須降到標準以下的歐元國條件,但德、法等富裕西歐國家拒絕網開一面,讓在經濟危機中離歐元門檻越來越遠的新會員國自生自滅。
東歐國彼此也劃界線,像波蘭、捷克對匈牙利紓困就不以為然,自清不須紓困,不想和匈牙利混為一談。
歐洲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法國巴黎辦事處主任克勞指出,歐盟新會員國逐漸發現歐盟國家把本國利益置於「集體和必要團結」之上。南德日報編輯柯內流斯也說,歐盟現在必須證明其是否只是個可共安樂的聯盟,或真的是命運共同體
OECD:東歐恐重演亞洲金融危機【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09.03.04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指出,東歐各國受信用緊縮的衝擊,可能重演19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但急於加入歐元區並非解決之道。
OECD首席經濟學家施密特赫伯(Klaus Schmidt-Hebbel)接受訪談時指出:「一些歐洲國家正面臨巨大危機,不僅是國際收支平衡的危機,同時也是債務違約的金融危機。」
他說:「這些國家累積了大量外債,跡象顯示他們可能重演重創南美和亞洲的危機」。上述兩個地區分別在1994和1997發生金融危機。
但施密特赫伯不認為加入歐元區能解決問題。因為歐元區的「穩定與成長公約」(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要求會員國的預算赤字占GDP比率不得超過3%,債務占GDP比率也必須維持在60%以下。
上周末歐盟高峰會拒絕提供實質金援使東歐和中歐國家貨幣2日重挫,匈牙利佛林特貶值2.2%,波蘭羅提也跌1.3%,貨幣貶值使償還外債更為困難。
要克服金融危機,中歐和東歐國家必須重新注資本國銀行體系,同時解決外債,才有可能加入歐元區。
OECD呼籲各國政府此時應增加基礎建設支出,並分配更多資源至勞工政策,包括維持就業機會的方案。但施密特赫伯說,對製造業紓困和對金融企業紓困意義不同,「銀行和金融機構破產會危及整個金融體系,因為他們具有系統重要性,汽車業雖大,但不具有系統重要性,問題不會擴散到其他行業。」
東歐經濟 沒那麼糟【工商時報09-03-07顏嘉南
近來東歐經濟危機引起國際間的重視,不過根據專家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緩慢,對東歐各國的影響也不盡相同,部份東歐國家的經濟情勢其實並未若國際間所擔心的那麼糟糕,應不致陷入衰退。
據維也納國際經濟研究協會針對東歐地區的調查報告指出,國際資金並未完全停止注入東歐地區。該協會表示,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經濟可能停滯,但不會陷入衰退窘境。
據報告顯示,截至目前為止,包括匈牙利、拉脫維亞和烏克蘭在內的東歐少數國家,經濟受到嚴重衝擊,預期上述國家以及愛沙尼亞和立陶宛,經濟成長將大幅下挫,恐導致衰退。該協會對巴爾幹半島的看法,則介於經濟成長停滯或是衰退的觀望態度。
東歐國家目前的一個普遍現象是當地銀行因為風險過高,不肯貸款,此一情勢對該地區的家庭支出、失業率和房屋等資產價格產生嚴重影響。而東歐國家家庭的負債,雖無法與英國或是美國相比,但部份東歐地區的負債確實很高。
東歐數國貨幣貶值的問題,亦浮上抬面,就波蘭而言,自去年夏季以來,波蘭幣(zloty)對歐元幾乎貶值一半,以外國貨幣借款的成本也相對攀升。儘管如此,波蘭則因為貶值而受惠,出口獲得改善。報告預測,捷克出口將會走弱,但是個人消費可望穩步上升,因為家庭負債金額降低。
斯洛伐克於元月開始採用歐元,降低全球金融危機對其造成的衝擊,不過該國貨幣與歐元高額的轉換比率,讓斯洛伐克的競爭力不若其他非採用歐元的鄰國。斯洛伐克受惠於政府的振興經濟計畫,即便國外需求陡降,然該國未來幾年的的經濟,仍可望維持適度的成長。
援助東歐和IMF 歐盟領袖提供上千億歐元09-03-21 法新社
歐盟領袖今天承諾提供1250億歐元,援助東歐和國際貨幣基金(IMF)。他們先前拒絕外界呼籲,不願將更多納稅人的錢注入他們本身岌岌可危的經濟。
歐盟領袖在布魯塞爾舉行的高峰會上同意,將對東歐的借貸金額增加一倍至500億歐元(680億美元),也對國際貨幣基金提供750億歐元(1020億美元)的借貸資金。
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表示,歐盟領袖同意,「採取一切必要作為,增加工作機會和提振經濟成長」。
美振興案 歐盟砲轟「找死」【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2009.03.27
歐盟輪值主席捷克總理托波拉尼克(Mirek Topolanek)25日語出驚人,砲轟美國政府大舉增加公共支出以振興經濟的作法是「通往地獄之路」,認為歐洲政府應該避免。
24日才遭捷克國會通過不信任案的托波拉尼克表示,美國大舉擴增政府支出,將重蹈大蕭條時代的錯誤,並對歐洲造成傷害。他說:「美國需要籌措這些措施的資金,並以出售公債來平衡,但這會傷及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托波拉尼克的談話凸顯歐洲與美國對因應危機的歧見,但也引發言論過激的批評,特別是20國集團(G20)4月2日將在倫敦舉行高峰會,亟需營造同舟共濟的氣氛。倫敦高峰會後,美國總統歐巴馬接著將飛往布拉格,出席歐盟與美國高峰會,捷克正是東道主。
托波拉尼克已因國會通過不信任案,26日宣布辭去總理職務。但他將繼續帶領看守內閣直到新政府成立,而由於國內政治情勢混沌,新政府何時產生還不明朗。
托波拉尼克是在史特拉斯堡召開的歐洲議會上,發表上述言論。捷克國內反對黨批評托波拉尼克言論對歐巴馬不禮貌,有失外交禮數。歐洲議會的德國社會黨領袖舒茲也斥責托波拉尼克「沒有搞清楚歐盟主席的角色」。
雖然歐盟主要領袖對美國砸錢救經濟也都有意見,但言論多半較委婉,德國總理梅克爾常以一句「我們做該做的事」,帶過和美國的歧見。
大多數歐盟國家至今仍拒絕美國式的振興方案,認為當前危機出在金融失控,加強金融管制才是治本之道,而且擔心灑太多錢救市,很快會導致通貨膨脹。
但歐盟和美國都了解,如果在G20高峰會出現歧見,將對全球金融市場傳達可怕的信息。因此,據熟悉高峰會的官員指出,G20的公報將對增加支出多所著墨,以滿足美國的要求,例如載明歐洲已有的支出方案如果證明不夠,未來還會再推出新方案,美國則承認必需加強金管和國際監督,以滿足歐洲的期待。
【世股】另參本館:股市的貪瞋痴 啥是連動債
美工業生產大跌 亞歐股市哀號>中時08-10-17潘勛(楨:股x市皆無常
美國利空消息不斷,聯邦準備理事會十六日表示,九月份美國的工業生產下跌二.八%,幅度之大為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以來之最,也超過經濟學家平均預估的下滑○.八%。消息傳出後,原本拉鋸且小幅上漲的美國股市立刻大跌,交易近兩小時,道瓊工業指數劇挫逾三○四點。
受美股道瓊指數十五日收盤狂瀉七三三點、全球景氣可能衰退、油價下跌、美國零售業銷售萎縮等利空消息打擊下,亞洲股市十六日一片哀嚎,日本股市更慘跌逾一一%,南韓股市十六日大跌一二六.五點,或九.四四%,跌幅為史上最大;韓圜貶值九.七%,兌美元匯率成為一三七一比一,創一九九七年以來最大跌幅。
香港恆生指數則失血七.八%,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跌七%;澳洲股市跌六.七%;台股跌三.三%。南亞的印度股市跌六.五%。
諸多利空夾擊下,歐洲股市開低走低。午盤末歐洲三大股市的英國倫敦股市及法國巴黎股市跌幅均超過五%;德國法蘭克福股市也告大失血。
美日歐刺激景氣 全球「股」舞>中時08-10-22林上祚
美國、日本與歐洲振興經濟方案一波接一波!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周一在國會暗示,不排除年底前祭出第二次刺激景氣方案,日本自民黨也將推動二兆日圓減稅案,全球股市紛紛大漲,日本股市昨日大漲3.34%,歐洲股市昨日開盤後也有1-2%的漲幅。
今年二月美國經濟振興方案規模1680億美元,帶動美國第二季經濟明顯成長,柏南克周一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為了避免美國經濟不景氣現象持續到明年,聯準會考慮祭出第二度振興景氣方案,受到柏南克談話激勵,美股周一大漲413點,突破九千點大關。
由於美振興景氣方案帶動內需,將有助亞洲對美出口,亞洲股市昨日在汽車、原物料等類股帶動下走揚,日本本田汽車大漲6.8%。
受惠減稅案 日股大漲3.34%
亞洲股市除日股表現優異外,澳洲大漲3.87%,印度漲幅達4.77%,菲律賓漲幅也達2.61%,相對之下,大陸與香港股市,受到中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明顯下滑影響,均呈現下跌走勢,港股下跌1.84%,上海A股跌幅也有0.79%,韓國股市也下跌近1%。
據報導,自民黨已經準備推動二兆日圓(196億美元)減稅方案,預計四口之家,每年將可增加六萬五千日圓收入,彭博社指出,日本政府減稅消息是日本股市大漲的主因。
歐洲股市昨日也以紅盤開出,法國政府昨日宣佈,將為主要銀行注資105億歐元,也讓法國股市因此大漲逾二%,法國巴黎銀行、法興銀行股價均大漲逾五%。
2008全球股市蒸發30兆美元【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09.01.02漲多就跌多
歐美金融市場於31日封關,在多災多難的2008年,美股跌幅創大蕭條以來最大,全球股市也蒸發逾30兆美元。全球經濟步入衰退,日圓及美國公債成為最佳避險工具,日圓對美元、歐元大幅升值約20%,美國公債報酬率為1995年來最高。商品行情因全球經濟急速降溫而暴漲暴跌。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在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高至8,776點,但過去一年累計跌幅達34%,為1931年以來最深,也是史上第三大。道瓊Wilshire 5000指數市值失血7兆美元,全球股市則銳減30.1兆美元。標準普爾500指數去年縮水38.5%,為1937年以來最大,也創史上第三大跌幅。那斯達克指數去年跌幅更深達40.5%,為史上最大。
俄股跌67% 陸股掉66%
連「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也難逃股價大跌命運,該股2008全年跌幅達32%,寫下逾30年來最糟的紀錄,但跌幅比大盤指數小,是巴菲特過去20年來第14年打敗標普500。在MSCI追蹤的全球69國股市中,突尼西亞是去年唯一封關收紅者。28國股市大盤的市值失血逾半,包括俄羅斯的67%、中國的66%,以及印度的52%跌幅在內。英國FTSE 100指數去年跌31%,為全球20大股市中跌幅最小者。基金經理人說,股市跌幅反映經濟衰退有多深。
波士頓顧問公司的基金經理人古爾說:「股市投資人大多非常高興2009年的到來。我對2009年有點樂觀,但我認為仍有些障礙要突破,其中最重要的是投資人的心理,因為股市心理面糟到不行。」
隨著美、歐、日三大經濟體為二次大戰以來同時步入衰退,加上信用市場損失高達1兆美元,促使投資人平倉日圓利差交易,日圓成為去年匯市最搶手的貨幣,對世界大主要貨幣都升值。日圓兌歐元漲22%至126.82日圓;日圓兌美元升19%至90.86日圓,為1987年以來最大升幅;日圓兌澳元及紐元的漲幅更高達52%及61%。
去年美元兌歐元漲4.5%,升至1.3966美元,為三年來首度升值。英國經濟衰退減弱英鎊魅力,歐元兌英鎊大漲30%至95.80便士,為歐元發行以來的最大漲幅。歐元在12月30日曾升至史上最高的98.03便士。
全球股市崩跌以及信用市場凍結,尋求避險的投資人轉向相對安全的美國公債。由於金融業者在信用危機中的損失超過1兆美元,以及決策官員採取前所未見行動欲解救經濟脫離衰退,各種期限的美國公債殖利率均創歷史新低,價格則節節攀升。
日圓美債 最佳避風港
美國財政部的資料顯示,2008年前十個月外資與機構投資人對美國公債加碼29%。美林編纂的美國國債指數(U.S. Treasury Master Index) 顯示,美國公債去年的報酬率高達14%,為1995年來最佳表現。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公債及機構策略師龔卡維斯說:「2009年資本市場就看公債表現。」
商品行情 暴漲又暴跌
去年商品行情如同洗三溫暖,上半年各種原物料一路狂飆,但下半年隨著景氣急轉直下,能源、金屬及穀類等商品價格崩跌,去年累計的跌幅創50年來最大。去年下半年原油、汽油、銅、玉米及小麥均從歷史高點大幅回跌。
追蹤19種原料價格的路透/Jefferies CRB指數去年挫跌36%,為1956年開始紀錄以來的最大跌幅。這項指數在7月3日升至歷史最高的473.97點,但12月5日跌至2002年8月以來最低的229.54點。
在CRB指數追蹤的19種原料,只有可可、蔗糖、黃金及肉豬等四種價格上揚,以可可31%的漲幅最大。在15種下跌的原物料中,以汽油期貨跌59%最深;紐約原油期貨重挫54%,創史上最大跌幅,跌至每桶44.60美元。
紐約原油期貨在去年7月11日升抵歷史最高的每桶147.27美元,但在12月19日跌至2004年2月以來最低的32.40美元。銅期價回挫54%,鎳、銀各跌55%及24%,黃豆、咖啡都跌18%,玉米則跌11%。著名基金經理人麥嘉華說:「這場衰退至少還會持續六個月。」
全球股市殺很大【工商時報09-03-31王曉伯
在G20高峰會前夕,由於美國政府不排除讓積重難返的通用與克萊斯勒兩大車廠破產,加劇投資人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恐懼,週一全球股市殺很大,美股及歐股跌幅都超過3%。美元與日圓成為資金避難所,連袂急漲,油價則告重挫,西德州中級原油跌破每桶50美元大關。
周一全球股市從亞股開始跌,日股及港股尤其慘(逾4.5%),台股、韓股次之(逾3%)。
昨日台股重挫,引爆單日融券大減10.3萬張,創今年以來減幅的最大量,由於有120家公司在6月10日召開股東會,而這些股票必須在4月3日強制回補,而台股面臨農曆年後第一次急跌,這兩天勢必有更大的融券回補壓力。
農曆年後的一波「無基之彈」,讓台股融券張數維持在70- 80萬張,昨則降到57.6萬張,一口氣減少10萬張以上,預估短期內融券餘額還可持續朝30萬張探底。
美國政府昨天對通用及克萊斯勒下最後通牒,要求限期內改善,否則不但不予進一步紓困,甚至不排除任其破產。
此一行動令原本認為美國一定會救車市的投資人驚慌不已,引發全球股市進一步崩跌,摩根士丹利全球指數大跌3.1%,而通用股價跌勢尤重,暴跌31%。
聰明的資金立刻尋求避險,美元與日圓雙雙揚升,美元兌歐元匯價達到1.3155美元,上指日可待1.1%,日圓兌歐元上揚2%,達到127.45。此外,油價則在市場擔心原油需求將告銳減下大跌,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5月期貨價重挫至49.95美元,是3月中旬以來最低。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托德表示,通用與克萊斯勒危機提醒投資人經濟衰退危機並未結束,而在好轉之前可能還會繼續惡化。
專家指出,全球市場大亂,使得本週四將舉行高峰會的G20元首壓力更沈重,投資人也因此更加擔心此高峰會難有促進經濟復甦實質結果。
新興股市 升勢強勁【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 2009.05.24
由於商品價格走升,新興市場股市持續上揚,拋開近來漲勢可能漲過頭、過度高估經濟復甦展望的疑慮。
MSCI新興市場指數22日上漲0.7%至746.42點,使上周漲幅達5.4%。
今年以來發展中國家股市已大漲32%,漲幅比MSCI全球指數同時期的2.3%多十幾倍。
基本金屬價格上漲,激勵全球第三大銅、鋅、錫產國祕魯股市也水漲船高。
祕魯第五大產鋅公司Morococha 22日股價勁揚8.2%,利馬綜合指數22日上揚2%,漲至八個月來的高點,今年以來更已大漲77%。
在貝萊德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掌管30億美元拉丁美洲股票蘭德斯表示:「新興市場背後的一大動力來自投資人對全球成長的看法,基本金屬價格是主要指標,反應未來展望的氣氛。」
國際原油價格上揚,帶動巴西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股價22日上漲1.1%,至此該股價已自3 月初的低點躍升達40%。
此外,由於金屬價格走升,鐵礦沙廠淡水河谷(CVRD)及拉丁美洲最大鋼鐵廠傑道公司(Gerdau),22日股價也都止跌回升。
巴西Bovespa指數22日上揚1%至50,568點,推升上周漲幅至3.2%。
Nest投資公司操盤手安瑞德說:「這很正常,由於商品市場復甦、經濟復甦,會看到價格回升。」美元疲弱顯示「投資人放棄低利率的美國債券,轉向風險較大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新興市場」。
拉丁美洲股市22日大多收紅,除了哥倫比亞IGBC指數小跌0.2%外,墨西哥IPC指數上漲1.1%,阿根廷Merval指數小漲0.1%,智利的IPSA指數漲0.4%。
土耳其4月外國觀光旅客較去年同期成長6.2%,ISE國家100 指數22日盤中一度上揚1.5%至9月以來的高點,收盤上漲0.9%。
資金回流 俄股匯齊揚【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09.05.24
俄羅斯經濟持續萎靡,但受惠於油價上漲與利差交易回溫,資金大舉回流,盧布兌美元站上四個月來高點,莫斯科股市的表現更是全球最佳。
俄國股市在去年秋天暴跌,許多企業的股價跌至歷史低點,但由於能源價格在近幾月不斷上漲,吸引投資人重返俄國股市,自去年10月27日觸底以來,莫斯科Micex綜合指數迄今已飆漲105%,22日收盤上揚1.9%至1,054點。
俄國官方預估在經濟開始好轉之前,恐將萎縮超過6%,但經濟數據似乎不影響股市表現,俄國當局本月公布4月工業生產銳減16.9%,但股市仍連漲五天。
美林首席分析師契普拉伊娃說:「投資人在決定是否投資俄國時,並沒有分析總體經濟,他們看的是油價,相信俄國股市會隨油價上漲,而事實也是如此。」
儘管俄羅斯努力使經濟活動多樣化,俄國股市的起落仍受其最大出口商品石油價格牽動,例如去年股市暴跌也與油價崩跌一致。
由於跡象顯示全球經濟可能開始好轉,新興市場股市例如中國、印度和巴西近幾個月來漲勢如虹,但仍不及俄國凌厲。
受到油價回漲及利率較高等因素激勵,盧布兌美元已漲至四個月的高點,22日兌美元升至31.0887盧布,是1月12日以來最高,上周盧布兌美元累計升值3.2%,為連續第六周升值,連漲周數創近兩年來最長紀錄。
英國TD證券首席新興市場分析師錫根沙勒說:「油價60美元對盧布是利多。投資人在尋找收益較高的貨幣,目前盧布是投資收益最高的貨幣之一。」
此外,俄羅斯目前的基準利率均較歐洲、美國、日本,以及其他新興經濟體高,吸引利差交易者回籠。
目前俄羅斯的再融資利率為12%、附買回利率為11%,比歐元區的1%、美國0.25%以及日本的0.1%高出許多,也略高於巴西基準借款利率的10.25%,吸引許多投資人向低利率的國家借款、再到俄羅斯等國家投資,以賺取利差。
新興股市 賣出信號浮現【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2009.06.03
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近四周湧入一年多來最大量的資金,MSCI新興市場指數漲到八個月來最高,分析師警告,新興股市已出現2007年10月股市創天價以來最強勁賣出信號。
追蹤世界投資的EPFR全球公司指出,流入的資金共達120億美元,等於開發中國家基金資產的3.5%,是19個月前新興股市作頭以來流入金額最高的一次。2001年後,新興股市只在2006年2月出現這麼龐大的基金流入,隨後四個月內,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8.4%。
美國銀行美林策略師哈特尼指出,該指數1日大漲3.8%,而且自2月以來漲幅高達61%,這種型態顯示市場「即將」下跌。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表示,最大新興市場的中國大陸經濟復甦比預期慢,可能引發回檔。
紐約梅隆銀行財富管理公司投資長葛洛豪斯基說:「極端的資金流入是反向指標,我們預期會出現若干回檔。」
貝萊德和亞伯丁資產管理公司也預測新興股市會走低,原因是今年以來MSCI新興市場指數本益比幾乎已經倍增,升到15.3倍,是2007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EPFR全球公司總經理投資長杜蘭說:「投資人開始懷疑,再不拉回,這種強勁漲勢還能維持多久,新興股市價值的吸引力已經下降。」
去年下半年,MSCI指數暴跌48%,MSCI債券重跌18%,除中國人民幣外,亞洲貨幣對美元匯價全軍覆沒,同期內,投資人追求風險最高的資產,國庫公債殖利率因此升到11%。
過去三個月來,MSCI新興市場指數狂飆61%,不但是該指數1987年啟用以來最高紀錄,也遙遙領先MSCI世界指數29%的漲幅。
哈尼認為新興市場經濟與股市好轉的長期展望,可能無法支撐幾個月來像泡沫一樣湧入的資金;摩根士丹利公司策略師賈納也表示,資金湧入類似過去幾次的狂潮。
但看多的分析師如滙豐行私人銀行分析師馬亨德說,新興市場這波漲勢還會再延續六個月,因為新興市場經濟成長比較快,會促使投資人繼續把資金從殖利率較低的資產中移出。
美歐經濟淒慘 亞股全黑【聯合報記者許韶芹 2009.06.05
歐洲、美國經濟數據出現利空,周三美國三大指數終止連續4天漲勢,亞洲股市跟著受拖累,其中韓股重挫2.6%最悽慘;台股則是量能持續萎縮,指數反彈無力。
歐元區最新公布的第1季經濟成長,較去年第4季下滑2.5%,同時間家庭消費、進口及出口同步創下近14年以來最大降幅。不僅歐洲經濟淒慘,美國周三公布的就業變動、工廠訂單以及ISM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等,全都不如市場預期,顯示經濟數據仍在低檔盤旋,投資人信心潰散,失望性賣壓出籠。
美國經濟現出陰霾,一向以美國市場為出口對象的韓國,昨天股市更是急跌2.6%,創下近5周單日最大跌幅。港股盤中一度下殺2%,接近終場時跌幅縮小,小跌0.4%。日本股市開低走低,終場下跌0.75%,指數結束連6天漲勢。今年漲幅傲視亞股的台灣,連續兩天量縮急跌,昨天跌破6,800點整數關卡。
天達投顧分析,今年3月以來,全球股市一掃金融風暴陰霾,尤其是新興亞洲漲勢更是凌厲;但隨著全球指數、亞洲股市底部愈墊愈高,市場居高思危壓力隨之而來,目前全球總體經濟數據、企業獲利仍未回到成長擴張階段,金融市場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失業率還是居高不下,預估未來股市回升過程不會是一條直線往上衝,而是呈現震盪盤整格局。
安本亞洲股票投資經理Andrew Gillan認為,各國企業盈餘前景仍未明朗,股市將持續處於波動。
投資錢潮 湧向邊陲市場【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 2009.06.09
隨著全球的風險胃納擴大,投資錢潮開始從已開發及新興世界轉移至波動最劇烈的小型市場,從克羅埃西亞、奈及利亞到斯里蘭卡等邊陲市場,如今又重獲投資人青睞。
邊陲市場通常指未達新興市場水準的市場,因為規模太小、缺乏流動性或不夠開放。這些特色使邊陲市場的股價震盪較為劇烈,且風險更高。
隨著近來股市大漲,就連風險最高的投資都不乏買主。商品價格飛漲也激起投資人對小型商品供應國的興趣。
Neuberger Berman新興市場證券策略公司經營者沙丹哈指出,一年前邊陲市場的價格過高,「投資人在景氣循環頂端時會追逐風險最高的資產,部分邊陲市場現在看起來很便宜」。
邊陲市場在2007到2008年備受全球矚目,當時這些市場搭上全球股海翻騰的末班車而暴漲。隨著許多市場出現雙位數甚至三位數漲幅,眾多基金及相關產品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些產品被大力推銷成自外於其他市場,意味著不與其他市場連動,是分散投資組合的好管道。
然而,去年秋季的金融危機重創全球股市,邊陲市場也不例外,許多新基金一推出就遇上金融泡沫爆破。
倫敦Duet集團非洲區投資長薩拉米說,近來邊陲市場將與已發開市場脫勾的看法再次具吸引力,他正在買進奈及利亞、肯亞、象牙海岸及波札那的消費者產品股。薩拉米表示:「經濟體不同,股市表現就會不同,投資人已開始意識到這點。」
由25國股票組成的MSCI邊陲市場指數從2008年1月攀頂到今年3月初為止,累計重挫69%,但3月初以來已大漲51%。相較之下,美國標準普爾500種指數自2007年10月登頂至今年3月的低點,跌幅為57%,而3月迄今的漲幅為39%。
芝加哥Frontaura資本公司2007年11月推出一檔邊陲市場證券基金,該公司預估這檔基金今年會漲26%,使報酬率回到2008年10月初的水準。
沙丹哈指出,一年前奈及利亞銀行的股價約是帳面價值的八倍,但現在股價已跌至帳面價值,「雖然邊陲市場的風險較高,但股價已大幅回檔,上漲空間相當可觀。」
邊陲市場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史貝鐸看好象牙海岸、尚比亞、羅馬尼亞和斯洛維尼亞等國股市。尚比亞盛產銅,銅價大漲有助推升當地股市,目前尚比亞股市的漲幅仍不如其他銅產國。
新興股市市值 升至全球24%【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09.07.04
開發中國家股票市場的市值占全球比重已上升至24%,創新高紀錄,因為全球經濟衰退促使投資人轉進經濟成長快速的新興經濟體。不過,近來漲幅已大的巴西股市,6月出現五個月來首見的外資淨流出。
截至1日止,被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列為新興市場的22個國家,占全球股市市值的比重已從年初的18%升至24%,是彭博資訊2003年開始編纂這項指數以來最高。其中,中國股市市值去年底尚為1.82兆美元,2日已逾3兆美元,為去年8月來新高。
比重上升顯示投資人對開發中國家的信心增強,雖然去年蒙受大蕭條以來最慘重的損失,現在仍願意拿現金布局新興股市。因各國政府紛紛降息,並實施經濟振興方案,以緩解出口下降的衝擊,從巴西聖保羅到中國上海,開發中國家股市在2009年全面上揚。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來大漲35%,遠優於MSCI全球指數同時期僅2.9%的漲幅。
施洛德公司(Schroders)基金經理人費爾德說:「人人都想趁勢操作。目前在新興市場賺到的錢會比在西方國家多。」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4月全球經濟展望的報告中預測,發展中國家今年的整體經濟成長率可達1.6%,明年再成長4%。而已開發國家今年則可能萎縮3.8%,明年零成長。
根據研究業者EPFR公司2日發布的資料,投資人今年第二季共注資265億美元至開發中國家股票基金,中國股市獲38億美元。
相較於中國股市持續吸金,同屬金磚四國的巴西股市6月卻出現外資淨流出,因投資人憂慮全球經濟甦可能放緩,因而獲利了結。Bovespa股價指數今年來已大漲36%。
經營交易所的M&FBovespa公司3日在網站公布,外資6月賣超10.9億里爾(5.6億美元)。外資上次賣超是在今年1月,金額為6.46億里爾。
巴西第二大券商Agora Corretora公司分析師利摩斯說:「股市看來不是很好,外資撤出並不令我意外。」巴西股市上個月下跌3.3%。
外資6月賣超之前,5月流入巴西股市的外資達歷來最高的61億里爾。
雖然去年巴西股市重挫41%,使外資大舉撤資逾246億里耳,但投資人今年共回補101億里爾。
金融市場發亮 就業市場發昏…【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 2009.07.27
全球股市大漲,投資人眉開眼笑,金融風暴和不景氣彷彿已成過去式。但失業率持續攀升,丟掉飯碗的人愈來愈多,絲毫感受不到景氣回春的暖意。
上周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升抵今年新高,日本日經指數大漲5.5%,倫敦FTSE指數也勁揚4.28%。
但金融市場一片多頭歡樂的氣氛,與產業界和就業市場上裁員關廠的的愁雲慘霧,形成強烈對比。
上周四道瓊指數漲逾2%,當天正好也是美國勞工部發表最新請領失業救濟金數字的日子,結果前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到55.4萬人。
投資銀行Calyon的分析師馬赫指出,原則上股市會領先整體經濟表現六至九個月。
換句話說,如果股市3月時已落底,至少要到今年最後一季才輪到景氣觸底。
所以,股市投資人現在已可準備迎接晴空,企業和勞工則還得繼續忍受狂風暴雨的吹襲。
馬赫說,景氣變差初期,都是開除員工,接著就停止裁員,最後才恢復招聘人手。目前企業還在砍人的階段,但幅度不像三個月前那麼大。
他預估,到明年中左右,企業就會逐漸恢復信心,開始放膽大量徵人。
但也不是沒有每個人都受惠的好消息,「實體經濟」面確實已出現讓人樂觀的理由,支撐上周股市的多頭。
美國許多公司已發布上季財報,結果顯示多數企業表現不錯,而金融業屢傳捷報,代表信用市場逐漸解凍,對企業無疑是好消息。
在總體經濟方面,各地也陸續傳出好消息。美國房市逐漸回穩,其他經濟指標一再透露好消息。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說,經濟已露出「復甦的跡象」。
亞洲開發銀行(ADB)預估,在中國的帶動下,亞洲經濟明年就會復甦。
另外,調查顯示,歐元區的企業信心逐漸增強,尤其是德國企業,信心指數已連續四個月攀升。
不過,金融危機爆發至今,股市不只出現一次多頭漲勢,最後證明只是曇花一現。幾周前,市場還在憂心忡忡,經濟復甦的力道恐不如預期。
高盛的分析師提醒,整體情況顯示,前方復甦之路不乏凶險,而且市場氣氛經常毫無預警地轉向。
亞股及歐股大跌 美股期指重挫【中央社 2009.08.17
歐洲和亞洲股市下挫,因日本經濟成長小於經濟師預期,且金屬和石油價格下滑削弱了原物料生產商的獲利前景。中國上證綜合指數創9個月來最大跌幅。美股指數期貨目前也重挫。
台北時間16時11分,歐洲的道瓊歐洲600指數下跌1.69%,延續上週跌勢。這項指數上週結束4週來的漲勢。根據彭博的資料,該股指自3月9日來彈升43%,其成份股的本益比來到40.2倍,接近2003年9月以來最貴水準。
MSCI亞太指數重挫3.1%,是3月來最大跌幅。日本內閣府報告6月底這一季的國內生產毛額 (GDP)年化季比成長3.7%,經濟師原估將成長3.9%。前一季為下滑11.7%。
中國上證綜合指數今天大跌5.79%,收2870.630點,跌幅9個月來最大。日經225指數大跌3.10%。韓國kospi指數下跌2.79%。香港恆生指數重挫3.62%。印度股市目前下跌2.89%。
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期指目前大跌2.2%。
歐巴馬救民調 揮金改大刀【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 2010.01.23
美國總統歐巴馬21日公布限制金融機構涉險的監管新計畫,大型銀行首當其衝,全球股市在金融股領跌下重挫。歐洲樂見美國向大型金融機構宣戰,但呼籲制定國際協議,以免相互掣肘。
歐巴馬計劃限制吸收存款的銀行從事「與服務客戶無關的」自營交易,他表示此措施能強化美國的金融體系,有助避免重蹈金融風暴覆轍。銀行投資避險基金和私募基金將受限,銀行借款也在緊縮範圍之內。
美國股市22日連續第三天下跌,道瓊指數早盤最低跌0.9%,英、法、德股市跌幅也超過1%,高盛最低跌3%,巴克萊更一度重挫逾9%。亞股則一片慘綠。
歐巴馬表示,他希望確保銀行「不會一面從事投機投資,一面從納稅人擔保的存款得利,」納稅人今後不必再被迫紓困銀行。他只差沒有說要恢復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後制定的葛拉斯-史帝格法案(Glass-Steagall Act),禁止商業銀行兼營證券事業。
歐巴馬當局先前一直反對眾議院提出的懲罰性稅收,也沒有利用對銀行的掌控權,對銀行施壓,所作所為反而顯得處處在協助銀行擺脫各種限制。歐巴馬20日正好就職滿周年,此時他聲望急跌,對銀行的態度卻急轉彎,提出「大快人心」的金改計畫,難免落個「為救民調」的口實,或是凸顯他過了一年才跟上民意。
G2聯手放利空 全球股市驚魂2010-01-23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
號稱為G2(2國集團)的東西方兩大經濟體中國與美國近日主宰全球市場行情。在中國可能提前升息與美國歐巴馬政府宣布限制金融業規模與自營交易業務的衝擊下,全球市場陷入混亂,股市連連下跌,週五跌勢更為加重,而原油、黃金與商品市場也都告重挫。在投資人急於尋求避險下,日圓走高。情勢之混亂,有如小型金融風暴 。
美國股市繼週四重挫之後,週五早盤餘悸猶存,大盤在近日低點波動不定。道瓊指數週四跌破10,400點,跌幅深達2.1%,為去年10月30日以來最大,而週五則是持續疲軟。
與此同時,歐洲股市也是全面重挫,追蹤歐洲主要股市的道瓊斯STOXX600指數週五下跌1.4%,這已是該指數連續第3天下跌。而英。法、德等歐洲主要股市週五跌幅都在1%以上。
至於亞洲股市週五也是不支倒地,摩根士丹利亞太平洋股價指數下跌1.3%。該指數已連跌5個交易日,總共已下跌3.5%。日股週五下跌2.6%,使得今年來漲幅只剩下0.4%,兩岸三地股市也是收黑,南韓股市跌幅也在2%以上。
另一方面,商品市場行情也受到重擊,油價跌破每桶75美元,金價跌破每英兩1100美元,至1085美元。在投資人蜂湧尋求避險下,日圓成為避險天堂,兌美元匯價一度升破90日圓。歐元則在希臘主權債信危機下持續走軟。
近日全球股市跌勢連連,主要是在於中國經濟成長快速,資產泡沫風險益趨升高,市場預期中國當局可能會提前採取升息行動,甚至不無可能在本週末就發動奇襲,引發投資人擔心中國經濟成長將因緊縮政策減緩,進而拖累全球經濟復甦。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歐巴馬面對民意支持度持續滑落,民間對政府紓困大型金融機構怨聲載道,週四對華爾街金融業者痛下重手,宣布將限制金融業的規模與自營商交易業務。此一計畫可能是美國自1930年代以來最大的金融改革行動,而如高盛、摩根大通等華爾街巨擘都可能深受影響,致使金融股重挫,拖累大盤。
台股重挫 跌掉元月行情2010-01-27 中國時報 王宗彤
中國可能提前升息聯想,再加美國金融改革政策,台股昨日跌破季線後,反彈無力一瀉千里,往下探測半年線,引發內資法人大幅停損;而政府四大基金或國安基金則進場點火護盤,但元月效應仍落空。盤中大跌三百點,收盤下挫兩百七十四點,以七五九八點作收,下殺帶量成交量逾一千六百億元。
昨天台股跌幅達三.四八%,為亞股最慘,超過上海股市二.四二%、港股二.三八%,創去年七月十三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昨三大法人同步賣超台股,外資連續兩天賣超台股計近三百億元,而自營商昨賣很兇,有五十億元,恐慌殺盤也讓融資餘額單日暴減六十六億元,融資跌破二千七百億元為二六七一億元。
台股重挫,台幣也無法倖免。在外資匯出下,匯市午盤過後豬羊變色,由升轉貶,台幣終場跌破三二元整數關卡,以貶值八.五分,三二.○五五元低價作收,創下今年最低匯價,成交量擴大至十八億美元。
面對外資狂賣,昨政府四大基金(如郵政儲金、勞退、勞保與退撫基金)進場護盤,甚至國安基金操盤手台銀也轉賣為買。財政部長李述德說,國安基金目的是安定股市,隨時會做該做的事情,至於國安基金是否考量釋股,李述德說,「我們沒有釋股啊。」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昨信心喊話表示,台股主要受國際因素影響,國內基本面仍然看好,目前仍平常心看待。
台股強彈 追價意願不高【聯合報╱記者鄒秀明 2010.01.29
台股連跌八個交易日之後,昨天跌深反彈,一吐連日怨氣,加權指數開高走高,收盤上漲134點,以7694點作收,順利收復半年線。但分析師指出,量能僅1183億元,顯示市場追價意願不高,加上外資持續賣超,短期大盤將區間震盪。
台股昨天在美國期指電子盤走高,加上外傳政府基金點火、蘋果概念股新產品上市等利多因素影響下大漲,指數絕地大反彈,尾盤一度大漲近200點,但是摩台指結算摜壓,最後一盤急挫58點,收盤仍然沒有能夠站上7700點大關。
昨天本土法人翻多,投信買超1.32億元、自營商買超4.74億元,但外資持續賣出,賣超71億元,聯電、友達、宏達電都成為外資提款機。
兩岸央行都澄清無意打壓股市,加上中國大陸將開放融資交易,市場人士指出,陸股中長線可望反彈至上看7000點,對跌深的台股來說年後紅包行情可期,中長期依舊看好。
另詳參本館: 歐巴馬 日本拘謹魅力 法總統能改革嗎 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 全球股災 中國股市 台股
歐元區債信爆危機 全球股災【聯合報╱編譯陳澄和2010.02.06
歐元區的主權債信問題就像打地鼠遊戲一樣,一個問題剛壓下去,另一頭立刻冒出新麻煩。歐元區債信危機引發股瘟,歐股五日開盤一片慘跌,無一倖免。市場大幅拋售歐元,歐盟出面信心喊話,駁斥歐元經濟崩潰之說無稽。
葡萄牙、義大利、希臘及西班牙(PIGS)等四國債務問題蔓延全球,衝擊市場信心。歐美股市重挫,台股昨天也慘跌324點,單日跌幅百分之4.3,市值瞬間蒸發8100億元,創雷曼事件以來最大跌點,全球跌幅最重。
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這「兩牙一希」成為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機引爆點,三國皆有國債問題。葡萄牙和希臘股市五日開盤後,迄截稿為止已分別下跌百分之三及百分之四。西班牙股市在經濟部長出面喊話後,原本慘綠的指數一度回穩,但強心針旋即失效,反跌近百分之一。
歐元兌美元五日一路狂貶,截稿時為1.3649,跌幅百分之0.54。
歐盟執委會三日剛小心翼翼地通過希臘大幅削減預算赤字計畫,暫時紓解希臘債券承受的沉重壓力,葡萄牙四日立刻竄出,成為新的未爆彈。
擔保葡萄牙等三國債券不致違約的費用四日升到空前水準。葡萄牙十年期公債與德國十年期公債之間的利差,創十一個月新高,已擴大到1.56個百分點。
葡萄牙的預算赤字已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百分之九,政府則承諾會在2013年以前,把赤字降到百分之三以下,以符合歐盟的上限。
西班牙政府三日說,2009年的預算赤字將超過早先的預測,亦即該年GDP的百分之11.4以上。西班牙政府同樣承諾要在2013年以前,將預算赤字壓制在歐盟要求的百分之三,難度不在葡萄牙之下。
公債超重 盧比尼:葡義希西笨豬4國2010-02-06 中國時報 蕭麗君
有「新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教授盧比尼與歐亞集團總裁布魯莫(Ian Bremmer)連袂投書《華爾街日報》指出,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希臘(Greece)與西班牙(Spain)的公共債務都超過或逼近GDP一○○%。倫敦金融圈把這四國字首連在一起(pIGS),調侃他們是所謂笨豬四國。
認為歐盟最後仍會金援
這兩位作者指出,在杜拜債務危機逐漸淡去數月後,希臘與其他歐洲小國又接連爆發債務危機。儘管歐盟再三強調不會對希臘進行紓困,但是外界咸信歐盟最後還是會步阿布達比金援杜比後塵,以避免希臘陷入萬劫不復,並拖垮整個歐洲經濟。
布魯莫與盧比尼憂心,其實主權違約危機不只侷限於歐洲,全球經濟大國日本與美國的主權債務也面臨急迫性的問題。儘管比起希臘或葡萄牙,美日等國擁有更充裕能力來維持現今赤字。但是這些經濟巨人一旦政策出現失誤,還是可能導致投資者從這些國家抽身而出。
美日兩國之所以最不容易遭到投資者棄離,在於美元是全球儲備貨幣,以及美國擁有最具流動性的債市。至於日本則是淨債權國,它的債券主要購買者多是國內投資者。不過未來數年,如果必要性的財政改革一再遭到延宕,投資者對於美日等國也會漸行漸遠。
西班牙與希臘拖延改革
投資者對於布魯塞爾如何處理當前危機的認知,將是未來歐洲危機演變的主要關鍵。像是西班牙與希臘等國不斷拖延改革,並面臨嚴重的競爭問題。至於美日也都面臨人口老化與經濟遲滯或減緩的困境。
對美國而言,債務危機正逐漸趨於明顯。在未來十年美國年預算赤字將接近一兆美元。最終海外投資者對於疲弱美元的憂慮,將迫使華府須正視其財務問題。美國勢必要對大多數所得族群與投資者調高稅率,並終結稅負減免與漏洞,以及降低社會津貼或福利。
因此兩位作者預期,海外債權人將不會立即從美國公債撤出,該趨勢將會漸進性的進行。至於原本視美國公債為安全天堂的國內投資者,也會被逐漸出走到其他地區尋求更安全的避風港。
歐元區是愚蠢的組合2010-02-06 工商時報 記者蕭美惠
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表長篇評析指出,自從9年前希臘獲准加入歐元區,就註定一場無可避免的悲劇。報導又說,這場希臘危機徒然證明現行的歐元區是一個愚蠢的機制,但是歐元區應該不會就此走上窮途末路。
《經濟學人》表示,2009年希臘預算赤字達到GDP的12.7%。雖然希臘已經提出嚴苛的削減赤字計畫,允諾在今年將赤字比率降到8.7%,進一步在2012年降到3%,歐盟執委會並且也出面替此一計畫背書,但市場並不買帳。
萬一希臘無法重拾市場信心,有可能無法重新融資即將於4月及5月到期的200億歐元債務(280億美元)。屆時,希臘政府不是宣告無力償債,不然就得申請援助。
希臘財政困難由來已久,過去兩個世紀有一半時間都無力償債。2001年成為歐元區第12個會員國時,希臘的公共債務達GDP的100%以上。許多人當時就唱衰,認為希臘常年的預算赤字將拖累歐元。
由於希臘有可能無法落實允諾的削減預算,歐元區官員已開始煩惱該如何採取救援計畫。在德國的堅持下,歐盟於1991年在馬斯垂克條約加入一條「不得救援」條款,禁止會員國承擔其他國家的債務。不過,利用該條約的其他條款,或許可以迂迴對歐盟會員國提供援助。
解決方法之一是由歐元區債信良好的國家,例如德國,為希臘安排一筆短期貸款。撇開這種安排是否合法,在政治上更不正確。誠如一名經濟學家所言:「如果德國介入,雅典街上會有人大喊:『德軍來了!』」
《經濟學人》又說,歐洲官員一想到請國際貨幣基金(IMF)援助希臘就頭皮發麻。不論希臘怎麼想,找IMF來紓困對歐洲是一大羞辱。由IMF主導援救計畫更是凸顯歐元區無力預防會員國財政散漫。
報導表示,希臘危機徒然證實,將一群天南地北的國家綁在一個貨幣區,卻沒有解決內部失衡的機制,例如中央財政當局,是一件愚蠢的事。
最後,《經濟學人》認為,希臘既不會被逼退,更不會主動退出歐元區。歐元區不會因而分崩離析,比較可能的情況是歐元區在沒有中央財政當局之下設法撐過去,但不會擬定統一的預算,因為沒有什麼國家支持。
留言:loangstar2010-02-06 13:51:22
好能說,不好也能說,你 屁啦 垃圾文,標準的事後諸葛論,好能說,不好也能說,人家倒楣就開始數落人家多笨,
留言:屁啦2010-02-06 13:58:42
看到這則新聞,覺得︰「陳文茜」妳要道歉啦!之前,妳介紹歐元時,一開口︰「偉大的國家、偉大的制度!」以前,還常看妳節目,但妳滿口︰「西方某某人、某制度,多偉大!」發現你是「香蕉」,故不看了。
社論-先別急著罵人是「豬」2010-02-09 工商時報
自從美商高盛以「BRIC」打響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金磚四國」名號,並掀起新興市場投資熱潮後,投資銀行界就喜好以國家字頭組合新字,做為宣傳口號。以往,這些新字多屬正面表列,國際間也口耳相傳,不過最近流行的「PIGS」,直指葡萄牙、義大利、希臘與西班牙等南歐四「豬」深陷財政危機,則充滿幸災樂禍的諷味,乍看或許傳神,但只要三思就會發現,罵人是豬,其實是罵自己。因為南歐四國所面臨的雙高困境-高負債與高失業率,實際上也是許多國家在後金融風暴時代的共同問題,差別只是五十步與百步而已。
「PIGS」新字據說發自倫敦金融圈;在此同時,知名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嚴詞批評,歐元區牛驥同一皁,是個愚蠢的組合。身為歐盟成員的英國,一直是歐元區的局外人,對於歐洲單一貨幣的得失評析有其客觀性,但這並不表示該國有資格罵別人是豬。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英國為了因應金融風暴,大手筆推出振興方案,致令去年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將攀升至11.6%,在G20國家中僅次於美國的12.5%,也沒比希臘的12.7%低多少,債信機構甚已揚言要調降英國「AAA」級主權評等。
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美國與日本近年財政惡化,更沒有資格罵別人是豬。日本在金融風暴之前,早已深陷赤字漩渦,風暴之後,政府舉債更重,去年預算赤字超過GDP的10%,公共債務總額逼近10兆美元,相當於GDP的兩倍。美國政府總負債也即將超過12.4兆美元的上限(約GDP的85%到90%),迫使白宮與國會近期再度通過調高國債上限至14.3兆美元。
對比馬斯垂克條約所規定的歐元入會標準:年度預算赤字不得超過GDP的3%與國債總額不得超過GDP的60%,現在的美、日、英可說是連歐元區的邊都攀不上。然而同樣是債台高築,美日英三國與南歐四國最大的不同在於,美國擁有準備貨幣國的優勢,外債比例達46%,就算不斷發行美元公債,也有中國與日本兩個大戶頂著;日本是淨債權國,外債只有10%,公債多是賣給自己人;英國則畢竟仍是與美、德、法並列「AAA」等級的四大經濟體之一,借新償舊還不致籌資無門。
換言之,美日英三國財政問題不像南歐四國是燃眉之急,卻像是飲鴆止渴的慢性自殺。日本政府長年發債搶錢,不免排擠民間成長動能,以致消費需求與企業支出不振,通縮嚴重;英國因為興衰軌跡與日本頗為類似,也令不少專家擔心將重蹈日本「失落的十年」覆轍。
美國的債務課題則更為複雜,海外投資人的熱情擁抱,是美國債多不愁的關鍵,中、日身為美國的兩大金主,當然不樂見美元弱勢,以免滿手美元資產貶值。然而,歐巴馬政府為了提振美國出口,近來又揮舞匯率政策大旗,將矛頭指向人民幣,中國馬上威脅將減持美債並進行貿易報復,等於對全球市場投下一顆比南歐危機破壞力更大的未爆彈。
至於南歐危機,再去責怪希臘自不量力或歐元區當初放水讓希臘取巧過關,都已無濟於事。時至今日,重要的是爛攤子要如何解決?去年底杜拜債務危機靠富兄弟阿布達比挹注,才化險為夷,然從德、法為首的歐元區高層嚴拒IMF救援希臘,又迄未提出一套有效的自救方案來看,南歐四國連眼前的償債關卡都過不去,更別說推動更長遠的結構性改革,以矯正財政失衡與高失業問題。
在全球經濟尚未站穩復甦腳步之際,花大錢的振興方案該不該退場,甚至以預算平衡方案取而代之?這幾乎是多數國家都面臨的兩難抉擇。主張振興方案早退早好者,多著眼於債留子孫的不公不義。主張不宜輕易言退者,則最常援引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任內整頓財政卻效果適得其反的例子,上周末七大工業國(G7)財長會議結論,也支持此一論調。
對南歐四國而言,明明現階段振興措施更不宜退場,卻有個歐元區公婆反向要求他們設法削減預算赤字,處境之難可謂「上有鍋蓋,下有鐵板」。相較之下,台灣算是有錢的小國,財政收支雖也逐年惡化,幸虧還在可控制範圍,但這也並不表示台灣就有資格罵別國是「豬」。南歐四國財政危機說明了,任何政府一旦決策失能,可控制的問題也會在數年內演變成滾雪球的災難,為政者豈能不引以為鑑。
社論-風中之燭? 從歐洲債信危機談起2010-02-09 中國時報
原本,復甦在望的經濟、漲聲四起的金融市場,一個歐洲債信危機,打落了樂觀希望,二次衰退、二次金融危機之疑慮再起。對未來的發展,我們認為並不悲觀,但由此事件中,我們則可看出全球金融市場與經濟仍然脆弱,及國家財政穩定度的重要性。
從希臘發生債信危機起,西班牙、葡萄牙也先後出現不穩情勢;由於此三國都屬歐元區會員國,外界擔心影響整個歐元區的經濟與金融情勢,近日歐美股市俱以重挫回應,亞股也難置身事外。上周的「黑色星期五」,全球股市也因此重挫。
周一的全球金融情勢,已漸趨穩定;台股因上周六獨步全球的開市,消化部分賣壓,周一以小漲三點作收;亞股雖仍繼續下跌以消化利空,但跌幅已輕。至於歐股方面,英、法、德三個主要國家的股市,在上周四、周五連續重挫,消化利空與賣壓後,周一開盤已出現紅盤。基本上整個金融情勢似已漸趨穩定。
以全球金融市場的眼光來看,歐洲債信危機比杜拜危機嚴重;因為,杜拜名氣再怎麼大,畢竟只是「名氣」而已,以經濟體大小、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核心或邊陲地位來比較,杜拜的影響有其局限。事實上,杜拜危機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只有一、二天的效應。但歐洲債信危機則不同,第一,這三國是比杜拜大很多的經濟體,影響自然比較大;第二,此三國都屬歐元區的一員,市場最擔心者,倒不是希臘單一國家的問題,而是憂心對整個歐元區的負面影響。因此,其影響雖然不能與由美國次貸風暴引發的金融海嘯相比,但必然較杜拜危機嚴重,值得重視。
目前,雖然金融市場已回穩,但歐洲債信危機尚未結束;市場仍在觀望歐元區國家如何處理善後,如再有利空,仍會再次重挫市場。不過,在經歷金融海嘯、全球救市的經驗後,各國斷不可能放手讓此危機與利空放大發酵;重點只是在處理方式與時機,及在全部事件落幕前,到底市場還要再反應多少才算落底。
不要忘記,全球金融海嘯,其實在二○○七年八月初,次貸風暴時即已顯現;當時,歐洲央行連續兩天為市場緊急注資二千億美元、美國聯準會跟進注資三三○億美元。但是,在市場認為風暴平息後,再出現「連環爆」,花旗、AIG等金融巨人,分別出現並認列鉅額損失。到二○○八年第一季整個風暴擴大,下半年則終而席捲全球。因此,對歐洲債信危機,實不宜掉以輕心。這幾天金融市場的回穩,不代表事件與危機就已結束。
而由歐洲債信危機,也可看出目前全球的景氣復甦、金融市場的上揚,雖似已穩定往光明面行走,但實有如風中之燭,不特別注意呵護,燭火很容易又熄滅。特別是在金融海嘯期間,各國政府與央行「撒錢」救市場、救經濟,勉力穩住市場後,大部分政府實在是「體弱氣虛」,財政能力大不如前。未來的考驗,一個是在政府逐漸撤除對市場的支援後,民間與正常市場力量的承接能力;第二個更重要的是:各國政府本身的支撐能力。
在撒錢救經濟後,政府財政狀況惡化與國家債務變重的國家,可不是只有這幾個被分析家譏為「歐豬四國」的國家而已;除了德國仍較穩健外,美、日、英、法的狀況都相當差;政府赤字創新高、債務壓力沉重,都已不是新聞。所幸的是,這些經濟體夠大、底子也還足,因此還能撐住。
對已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台灣而言,我們是小型經濟體,無能影響與改變全球金融體系的動盪,只能被動接受與因應。但由杜拜危機到歐洲債信危機,大家應看得出國家財政穩定度的重要。金融海嘯時,全球撒錢救經濟,或許外界不忍對政府財政過分苛責,但海嘯已退,從國家中長期經濟發展的眼光看,政府仍應回歸常態,力求財政穩健。否則,債信危機難保不會出現在台灣。
歐元風暴 二次金融危機?【聯合報╱記者周小仙2010.02.06
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周行一表示,由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引爆的債信危機,變成另一場金融風暴機會非常低,因為這三國並非主要的世界經濟體,且歐盟不可能坐視不管,會適時協助;就算再不濟,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也會伸出援手,阻止惡化。
周行一進一步解釋,歐盟雖然是經濟共同體,但成員間仍在磨合階段,此外,歐洲的社會結構是社會主義導向,經濟競爭力比起美國、亞洲國家弱,「看美國、亞洲與歐洲工時長短就能窺之一二。」未來的復甦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加上目前全球是朝L型復甦緩步向上,各國基本面都還不繁榮,多少存在著影響股市、經濟的不確定性,包括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消費者信心低落等。
不過,台大財經系教授黃達業指出,這波歐洲債信危機是美國金融風暴後的「大餘震」,影響力介於金融風暴與杜拜危機之間,不容小覷。「歐元區在全球算是大的經濟體,而且債信問題是環環相扣。」如果處理不當,未來義大利、法國等環地中海國家,就可能成為下一波未爆彈,必將影響亞洲對歐洲的出口。
以經濟連動性來看,歐洲與美國之間的影響較為深厚,對亞洲而言只是受利空氛圍蔓延影響,短期造成股市震盪,不致打亂大中華圈基本面逐步復甦腳步,長線而言,大中華區股市仍會走揚。
周行一與黃達業都表示,前陣子好不容易止跌回穩的歐元,經過這次債信危機,短期轉強的機會不大,若再遇上國際公布失業率等數據不佳,走勢將更加疲軟。
台股暴跌4.3% 高居亞洲之冠2010-02-06 中國時報 王宗彤
歐洲債信危機,襲擊全球股市,台股昨(二)日多殺多重挫三二四點,跌幅四.三%,為亞股跌幅最大,創下二○○○年以來單日第十四大跌點,也是近兩年最大跌幅。台股從八千三百點高點急速下滑,已跌掉千點,跌幅逾一三%,這半個多月來,投資人平均損失約三十五萬元,紅包行情、年終獎金確定都泡湯。
距離農曆封關日(十日)還有四個交易日,今(六)日台股全球獨自開市,首重止跌,但預料仍有停損與融資自斷賣壓出籠,再加上農曆年長假效應,買盤信心疲弱,成交量能不足下,市場預期指數將呈現大區間的箱型整理格局。
昨天三大法人全部賣超台股計一九八億元,其中,外資賣超一五七億元,包含晶圓雙雄、面板、金控、筆電等權值股,都成為外資主要調節標的。
摩根富林明投信副總經理暨台股研究主管葉鴻儒分析,台股昨日開盤先跌破半年線,之後受到停損的賣壓紛紛出籠,此次台股跌幅較其他亞洲國家,顯得更重,主因仍是受到外資接連調節影響。
今天股市開市 長假效應賣壓重
截至昨日為止,外資已連續賣超台股十一天,累計賣超一一七二億元。同期台股跌掉逾一千一百點,波段跌幅達一三.五%。根據證期局統計,外資到今年元月底買超上市股票四十億元,但二月五個交易日以來,外資賣超達四五○億元,今年已轉為淨賣超逾四百億元。
這次外資之所以會快速調節大賣台股,一是國際盤勢回挫,二是台股在去年第四季漲幅驚人,外資若要選擇賣超標的,勢必是選擇已有獲利市場,台股就是其一。
富蘭克林華美第一富基金經理人諶言說,後續有四大指標要留意:一是希臘等歐洲國家債信疑慮是否有升溫跡象;二是外資賣壓何時結束;三是在台股這波修正過程中,成交量是否放大;四是美元走勢與美國政府將加強對金融業控管相關法案的後續。
外資連賣11天 台股跌掉千餘點
保德信投信投資長余睿明表示,多方已有失守半年線跡象,觀察國際間原先相對強勢的國家,如日本等,已跌破季線;從台股技術面來看,月線即將穿破季線,形成蓋頭下壓排列,短期內對大盤發展相對不利,因此,在國際股市止穩前,台股不易有所表現。
不過,根據群益投信統計整理,觀察從兩千年以來台股單日跌點前十五大之後的台股表現,大跌後一周、一個月、三個月大多會出現反彈走勢,尤其後一周平均近三%的漲幅,預期短線台股跌深應該有次反彈機會。
政府護盤 權值股相對抗跌2010-02-08 中國時報 劉宗志
短短三周台股重跌超過千點,跌幅冠於亞洲主要股市,投資人損失慘重、罵聲連連。不過就近期券商進出來看,政府基金似有進場護盤跡象,包括台塑、中鋼、台積電、矽品等龍頭權值股,股價相對抗跌,法人建議先待大盤反彈,個股再行汰弱留強。
上周六因為農曆年節彈性放假而先行補上班一天,外資交投清淡,成為護盤者介入的絕佳時機。在周六早盤台股大跌百點後,權值股開始點火拉抬,一路將指數推升至平盤附近。
法人分析,上周六台股僅小跌不到五點作收,不過盤面上卻有三分之二個股收黑,顯示盤面以大型個股撐腰,中小型個股跌勢仍重。再者,台股前五十大權值股,僅十三檔個股收黑,代表有特定資金集中火力護住權值股,讓指數不致於「太難看」。
據統計,近五個交易日台銀買超超過二千張以上個股,包括新光金、奇美電、台積電、中鋼、南亞、台塑、合庫、長榮、矽品、國泰金等重量級權值股。其中,新光金、奇美電、台積電買超皆在六千張以上。
以台銀買超個股來看,台塑、南亞、中鋼、台積電、矽品等上周六漲幅皆在一%以上,表現明顯強於大盤整體。
法人表示,上周六盤面雖然僅小黑作收,且權值股看似「紅多於綠」,但是盤面上仍有上百家個股跌停作收,個股重挫逾半根跌停以上者比比皆是,政府就算護住面子(指數),投資人仍然失了裡子(個股)。
法人指出,上周五、六融資連續性大砍,二天下來融資減肥超過百億元,加上短線指數已重挫超過一千二百點,投資人已不必過度追殺持股,尤其是手上握有政府可能護盤的權值個股,可先等待反彈機會。
新台幣嚇破膽 重貶一點六角2010-02-06 中國時報 黃琮淵
台股悽慘,台幣同樣落魄!擋不住匯銀聯手買匯潮,台北匯市一開盤,台幣即重挫近一角;終場大貶一.六七角,以三二.一八七元作收,創今年最低價。這也讓年初以來,因國際熱錢堆砌出的台幣升值行情,提前畫下句點,全年由升轉貶。
「那ㄟ安捏!」期貨開盤重挫,台股匯九時同步開市,亦難逃暴跌命運。匯銀人士指出,匯市一開盤,台幣就「躺平」,硬撐在三二.一元價位;盤中雖有央行、出口商卯足全力拋匯,稍稍抵銷匯銀買匯力道,但台幣仍氣若游絲,難以拉抬。隨台股午後重挫超過三百點,午盤休市的匯市,亦遞延至下午才「發作」。收盤前,美系、歐系外銀聯手狂買近二億美元,成為壓垮台幣的最後一根稻草,台幣貶勢加劇,最終摜破三二.一元。
匯銀交易員分析,歐元區爆地雷,債信危機陰影下,造成國際熱錢重新擁抱美元,美元走強,歐元則貶至近八個月以來最低價。亞洲貨幣部分,也擋不住這狂潮,主要亞幣昨一面倒狂貶,難以倖免。
因彈性休假調整,台灣今天將獨步全球,成唯一開市的匯市。匯銀人士指出,過去每逢補交易日,因國際匯市休市,通常沒啥行情;但因近期外資狂賣超,外資若有撤資打算,集中在今日匯出,台幣將難逃再貶命運,就看央行要否進場調節。
歐元紐幣跌慘「有人炒作」【聯合報╱記者羅兩莎2010.02.06
歐盟風暴狂掃全球股匯市,國際熱錢逆轉擁抱美元。昨天除日圓逆勢上漲、泰銖和人民幣走勢相對穩定外,其餘貨幣全軍覆沒。
昨天韓元、澳幣、英鎊、歐元及紐幣成為「重災區」,跌幅均超過百分之一;英鎊、歐元各創八個半月及七個月新低。韓元匯率大亂,韓國央行罕見發布報告,表示「希臘等不致引發另一波金融危機。」
「兩牙一希」自去年以來風暴不斷衝擊貨幣市場,歐元在短短一個多月內狂跌百分之五;去年大漲的澳、紐貨幣也摔得鼻青臉腫,紐幣兌美元跌幅甚至超過歐元,年初迄今重挫百分之五點三三,澳幣也跌了百分之三點九二。
外匯局長林孫源說:「大家炒來炒去,有人利用這個議題炒作匯率。」財金界人士提醒,近日匯率起伏大,但「兩牙一希」是投機客藉此炒作,金融市場似乎反應過度。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諾沃特尼更強調,「歐元區未尚瀕臨危險」,直指投機者炒作。
歐債危機橫掃 亞洲沒在怕【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 2010.02.09
歐洲債信危機導致亞洲股市大失血,但分析師指出,亞洲各國財政與金融體系相對健全,與希臘等國不可相提並論,不會發生類似的金融危機。
在經濟學家擔憂希臘等國恐需國際金援才能避免金融危機、並質疑美國的空前高國債能支撐多久之際,中國已償還部分的外債。中國最大家電製造商海爾公司亞太區總裁柯漢忠(Philip Carmichael)說:「經濟危機略過了我們。」
經濟衰退使馬來西亞與柬埔寨等亞洲國家經濟萎縮,但除了日本以外,各國都避開了最糟糕的狀況。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亞洲各國在借錢與花錢上更謹慎,而西方國家在景氣好時則大舉擴大信用,衰退來臨時只有以債養債。
西方國家拖愈久處理過度支出的問題,亞洲各國勢必崛起得愈高、愈快。
亞洲各國中,債務較高的是日本與印度,但兩國債務主要都向國內融資。
其中,印度國債幾乎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80%,其中九成債務的債主是國內機構,其餘債券則主要由世界銀行等機構持有,無催促還款之虞。
新加坡標準普爾主權債信分析師陳錦榮說,由於日、印儲蓄率很高,其債務主要都是向國內融資,「兩國債務違約的威脅(跟希臘)不可同日而語。如果公債是用本國貨幣發行賣給國民,那問題就不大。」
擁有逾2兆美元外匯存底的中國,外債不多且正按期還款。中國去年1月至11月預算均呈現盈餘,不過西方經濟學家預期全年仍會有小額赤字,因為各單位都會在12月把預算用光,甚至多花一點。
不過中、印兩國仍有各自特有的問題。印度政府多年來一直允諾釋出國營企業股權,並降低汽油與肥料的補貼,以改善財政,但因為國內政治壓力,仍未實現。
中國頭痛的則是都市與鄉村人口的嚴重落差,以及北京當局與發展各異的各省間的緊張關係。
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與斐濟群島過去一年半中都曾發生政治騷動,巴基斯坦與斯里蘭卡透過國際貨幣基金(IMF )的援助,財政暫時無虞;泰國與斐濟都被調降評等,但沒有向IMF借錢。
道瓊跌破萬點 歐洲債信恐傷害復甦【中央社 2010.02.09
美國股市週一下跌,在歐洲預算赤字惡化,經濟復甦恐將受創下,道瓊指數11月來首見收盤跌破萬點關卡。
標準普爾500指數終場下跌0.9%,收1056.74點,是10月來的最大週一下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大跌103.84點或1%,收9908.39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0.7%,收2126.05點。紐約證交所的漲跌家數比約1:4。
「投資人因風險而退出,」紐約霍蘭德公司董事長霍蘭德 (Michael Holland)說。「美國良好的經濟數據和企業獲利因歐洲的不確定性而遭抵消。投資人要小心應對。股市本週若持續下跌,我不意外。」
美股已經連續第4週下挫,是去年7月來最長跌勢。上週五,美股在最後一小時強拉收上平盤,道瓊收復167點的跌點,因為市場揣測歐盟將對預算赤字提出解決辦法。
標準普爾500指數自去年3月9日的12年低點來還是有56%的漲幅。
投資人雖然聚焦於日益升高的預算赤字,七大工業國(G7)財長卻保證將繼續推行景氣激勵方案。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 (Timothy F. Geithner)昨天接受訪問時說,美國沒有失去Aaa債信評等的危險。
即便如此,瑞士銀行 (UBS AG)還是建議投資人進一步降低持股,是兩週來的第二次建議。瑞銀的經濟師及策略師將股票部位自「小幅加碼」調降至「中立」,他們表示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風險溢價因此還會持續升高。」
金融類股大跌2.2%,是標準普爾500指數10大行業跌幅最大者。摩根大通銀行 (JPMorgan Chase)下跌1.6%,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下跌3.5%,美國運通 (American Express)下跌2.8%。
紐約Jefferies公司首席市場分析師霍根 (ArtHogan)說:「金融股的表現將低於大盤。歐洲主權債務的解決需要長時間化解。」
那斯達克OMX集團公司大跌4%,拖累標準普爾500指數走低,該公司預估營運支出將高於某些分析師預期。
家得寶 (Home Depot)上漲2.2%,谷歌(Google)上漲0.4%,因為分析師調高評等。
前美國聯準會 (Fed)主席葛林斯潘 (AlanGreenspan)說,美國的經濟復甦將會是「緩慢且步履蹣跚」,股價若持續下跌,他會很擔心,因為股價的下跌不是預警的訊號而已。
他說,股票的價值及價格不只是帳面獲利而已,對經濟活動有著深遠重要的影響。
營建股大漲2.8%,華爾街日報報導營建業看來沒那麼差,減記及新屋訂單的取消都減少。
摩托羅拉 (Motorola)大漲2.7%。巴倫週刊(Barron's)報導,這家手機製造商若能將其手機部門分離,且無線電及數據通訊設備部門的營收若能增加,股價明年有上漲40%的可能。
孩子寶 (Hasbro)大漲13%,是標準普爾500 指數漲幅最大個股。這家變形金剛 (Transformers)玩具的製造商第四季獲利每股1.09美元,較預期超出34% 。
台股金牛擺尾 盼猛虎跳峽【聯合報╱記者鄒秀明 2010.02.11
台股金牛擺尾,昨天農曆年封關亮麗,終場大漲八十點,以七千四百四十一點收市,為牛年寫下漲幅高達七成五的漂亮句點。
根據統計,牛年平均每位股民共賺進八十九萬元。但若對照鼠年曾出現九千八百五十九點的高點,不少投資人其實荷包尚未「打平」,有的甚至又還在牛年底「套牢」,只能大嘆「紙上富貴」,寄望虎年股市漲勢來個猛虎跳峽、一飛沖天。
今起台股將休市十一天,大年初九(二十二日)開紅盤,假期間若國際股市表現平穩,虎年開春可望延續反彈力道。
台股昨天開高震盪走高,儘管外資賣超仍達一百億元、代表散戶投資人動向的融資持續退場二十六億元;但美股大漲,加上政府祭出大陸投資鬆綁利多,大盤一度上揚逾一百點,收盤延續年年收紅傳統。
展望虎年台股走勢,證券分析師說,大盤具備上看九千點實力,但行情就如猛「虎」暴衝,可能上下震盪激烈,投資人要有心理準備。
英赤字滾雪球 恐爆歐豬危機2010-02-09 中國時報 江靜玲
因應希臘債信問題引發的歐洲信貸危機,歐盟各國領袖本周將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一項緊急峰會,然陷身債務黑洞的國家不只希臘,重量級國際經濟學家認為,政府赤字嚴重的英國,也應與希臘、西班牙等國一樣被列入危機國家名單。
國際貨幣基金(IMF)前主任經濟師強森(Simon Johnson)指出,除了葡萄牙、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歐豬四國」外,他認為英國也應列入歐洲信貸危機國家名單內。愛爾蘭的變化,也需要密切觀察。他同時嚴厲批評,七大工業國家(G7)在處理這一波歐洲信貸危機上,「全然無能」。
學者警告 痛批G7無能
G7國家財長本月五日和六日才在北極舉行會議,決定由歐盟自行解決這一波因希臘引發的歐洲信貸危機。
強森分析,除非英國可以說服市場,在可預期的時間裡,重新掌控嚴重的預算赤字,否則,英國將引爆重大財經問題。
英國雖在二○○九年第四季正式步出經濟衰退,但成長只有○.一%,遠比預期要低。另一方面,英國的赤字為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一二.六%。數字高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赤字平均值國內生產毛額的八.二%。而此次引爆歐洲信貸危機的希臘,赤字則為國內生產毛額的一三%,英國與其不相上下。
減支裁員 罷工風雨欲來
強森不是第一個警告英國財經將陷入嚴重危機的世界級經濟學家,但卻是最直接且尖銳者。
赤字嚴重已逐漸衝擊英國政府政策和公共預算,並率先反映在健保和教育兩大部門上。倫敦各大醫院明年將因預算不足,被迫縮編護士。英國高等教育也將大幅裁減教職員,上萬名學術人員將失業。
由於赤字漏洞過大,英國政府將在明年先削減五%高等教育預算。預料未來三年,大學預算還將再縮減六%。各大學除了被迫調漲學費,許多大學並計畫對教授進行裁員,以年資較淺的碩士畢業生擔任教學工作,以節約開支。
而無論哪個政黨執政,公家機構大裁員,都已是不可避免的事。面對此一壓力,英國政府各部門法律單位已積極展開規畫,公家單位服務人員則誓言抗爭到底,並策畫在今年五月大選前,舉行一項百萬人全國大罷工。
英不憂慮 強調信評三A
從金融角度觀察,各界最擔心的仍在於迄至目前為止,民調顯示,朝野主要黨派在此次大選的差距不到一○%,這種情況若持續不變,英國極可能在這次大選後,產生卅六年來第一個沒有政黨在國會過半的聯合政府。
果真如此,對此刻需要一個強大政府主導決策,包括該如何逐步有效減少沈重赤字的英國,將是最壞的消息。
然而,對於強森和其他類似經濟學家的憂心,英國工黨政府和其他金融界人士則有不同看法。這些人士認為,英國和地中海的「歐豬四國」不同,強調英國在國際貨幣市場和主要信貸機構的評估中,仍保有三A的信貸地位。
歐股第4天上漲 希臘危機 歐盟達成協議2010-02-12 中央社
歐洲股市週四收高,在歐洲聯盟 (EU)達成協議,協助希臘化解債務危機後,股指第四天上漲,創近兩個月來的最長漲勢。
道瓊歐洲600指數 (DOW JONES STOXX 600 INDEX)終場上漲0.3%,收241.74點,盤中震盪激烈,漲跌互換至少8次。這項指數自1月19日創今年高點來已下跌7.1%,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預算赤字問題是主要原因。
「希臘情勢早晚必須解決,」皇家倫敦資產管理公司的李萊 (Kevin Lilley)說。「情勢牽扯太大,不能不解決。不過短期陰霾釐清前,股市難以大幅挺進。」
歐盟領袖週四在布魯塞爾集會,他們要求希臘控制其歐元區歷來最高的預算赤字,並表示準備採取「堅定的」行動以遏止歐元成立11年來的這項最嚴重危機。歐盟領袖在協議中並未提到協助希臘化解債務危機的具體措施。
西歐18個股市的國家基準指數有10個上漲。英國FTSE-100上漲0.6%,德國DAX-30卻下跌0.6%,法國CAC-40下跌0.5%。希臘雅典ASE綜合指數持平。
美國方面,其勞工部報告上週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顯示景氣復甦下,企業的大肆裁員可能已經逼近尾聲。
中國1月份的消費物價上升1.5%,低於預期,緩和可能升息的關切。
礦業股走高,力拓 (Rio Tinto GB-RIO)帶漲。這家全球第三大礦業公司因年度淨利跳增33%且銅價大漲而上漲2.4%。
倫敦銅價週四的漲幅是11月16日來最大。鋅鎳鉛也上漲。
歐洲最大煉銅廠Aurubis AG (DE-NDA)勁揚4.3%,該公司第一季轉虧為盈並預測全年營運獲利將增加。
勞斯萊斯 (Rolls-Royce GB;RR/)大漲6.5%,這家全球第二大飛機引擎製造商報告獲利優於預期。
阿爾卡特朗訊 (Alcatel-Lucent SA FR-ALU)大跌12%,跌幅是15個月來最大。這家全球最大固網設備供應商調降獲利預估。
汽車類股跌幅最大,由雷諾汽車 (Renault SA FR-RNO)帶跌,雷諾重挫5.4%,因為淨損大於預期,且預測歐洲今年汽車需求將縮減10%。
歐盟救希臘 未提細節市場失望【聯合報╱編譯廖玉玲 2010.02.12
歐盟領袖表示已準備好採取「堅決」行動援助陷入國債危機的希臘,阻止歐元成立11年來最嚴重的風暴發生。但因援助計畫細節不足,股匯市行情也由多轉空。
參加高峰會的歐盟各國領袖11日發表簡短聲明,表示如有必要捍衛毆元區的金融穩定,歐元區會員國將採取堅決果斷且一致的行動,「我們完全支持希臘政府的努力與承諾」。
聲明中並責成歐盟經濟與財政部長理事會16日開會時,討論歐盟執委會援助希臘的提案和希臘自己宣布的額外措施。
但除此之外,這份聲明並未提出其他具體措施,看不出太多協助或紓困的結構細節。
歐元11日先漲後跌,一度升值0.47%至1.3801美元,後因援助細節不多,在市場失望下最低跌0.76%至1.3633美元。
歐股同樣開高走低,美股道瓊指數11日早盤也下跌0.6%至9,976點。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歐盟峰會結束後說:「希臘不會成為孤兒,但必須遵守許多規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達成協議。」
歐盟各國領袖的聲明也要求希臘徹底落實其自訂的削減赤字計畫;執委會將密切監督ECB建議的執行情形,並參考國際貨幣基金(IMF)提出的專業建議,建議希臘其他必要的措施。
路透報導,IMF在援助計畫中的角色,將僅限於技術性協助。
此知情人士透露,歐元區國有銀行出面收購希臘債券,是各國考慮的一個做法,而各國的做法又會不太一樣,下周一(15日)還會繼續討論。
歐盟施壓希臘 限期再砍赤字【經濟日報╱編譯湯淑君 2010.02.17
歐盟財長16日加緊對希臘施壓,並限期一個月,要求雅典當局採取「進一步措施」大幅削減今年的預算支出。
希臘去年預算赤字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2.7%,遠超過歐元區訂的3%上限,引起該國債務恐違約並且需要歐盟紓困的疑慮。為平息市場恐慌,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已承諾藉削減支出、凍結薪資、打擊逃稅等措施削減赤字,力圖將今年赤字占GDP比重降到8.7%。
但歐盟27國財政部長認為這還不夠,並在16日發布的聯合聲明中警告希臘當局,倘若無法在3月16日前證明確實能在年底前達到上述目標,就必須提出新一波措施,包括進一步削減支出、提高銷售稅與能源稅、對汽車等奢侈品課徵新稅等。
奧地利財政部長普洛爾(Josef Proell)說:「我們當然不會讓他們(希臘)逃避責任。」瑞典財長柏格(Anders Borg)更直言希臘政府目前做的還不夠,必須「採取更多具體措施」,以超越預期,重建市場信心。
柏格表示,除非雅典當局提出大刀闊斧刪砍支出的計畫,否則過去一個月來希臘遭全球投資人打壓並拖累歐元匯價的戲碼只會「再拖下去」。
普洛爾說:「各國已擴大施壓,要求希臘在3月16日前提出額外的措施。」希臘預定在3月16日向歐盟執委會報告削減赤字的進展,接下來也將定期更新進度報告。
希臘財政部長帕帕康斯坦丁努16日重申,希臘將提前達到降低赤字的目標,不需歐盟紓困,而希臘「也未要求紓困」。
上周歐盟領袖承諾協助援助希臘,但未透露具體細節。歐元集團主席容克爾(Jean-Claude Juncker)認為,公開討論可能的援助機制,「並非明智之舉」。容克爾說,希臘已同意採取額外措施防止財政繼續失血,而緊急紓困計畫也在準備中,他並警告「金融市場若自以為能摧毀希臘,可謂大錯特錯」。
容克爾另指出,寄望國際貨幣基金(IMF)扮演為希臘紓困的角色,是「荒謬」的提議。他說:「希臘的預算案不會由IMF來規劃,我們現在討論的是技術性的援助。」他強調,希臘「毫無理由」向IMF尋求金援,一如加州需錢補足財政缺口時也不會向IMF求援。
救希臘 歐元區擬金援337億美元【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 2010.02.21
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20日報導,德國財政部已擬定一項計畫,將由歐元區國家聯合提供200億至250億歐元(270億至337億美元)援助希臘。
報導說,根據德國財政部的「初步構想」,各國金援希臘的額度將依照在歐洲央行(ECB )持有的資金比重而定。德國財政部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只表示將以提供貸款和擔保債務的形式提供希臘財政援助。
報導指出,所有歐元區國家將共同擔起援助希臘的重責大任,而身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的德國將為此挹注40億至50億歐元,由國營復興信貸銀行(KfW)負責。明鏡周刊說,根據德國的計畫,這項注資行動將附帶嚴格的條件限制,需在符合所有要求的前提下,德國才會支付貸款。
即使外界憂心希臘財政危機將危及歐元前景,但截至目前德國梅克爾政府始終不願承諾救援陷入財政困境的希臘。
德國公開表示,如果對希臘等有倒債疑慮的歐元區國家過於仁慈,會降低他們刪減財政赤字的意願,不過德國國會議員私下表示,如果最終仍得出手救援希臘,柏林當局已備妥因應措施。
一位執政聯盟的資深財政部官員上周表示,德國政府正在考慮透過KfW收購希臘公債。也有官員提議,由KfW為收購希臘公債的德國銀行提供擔保。
但明鏡周刊的報導也警告,依照德國金融市場監管機構聯邦金融管理局(BaFin)的內部報告,如果希臘或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歐元區國家真的違約,德國銀行將受到嚴重波及。
針對希臘違約疑慮,德國焦點雜誌(Focus)引述德國經濟資家訊研究院(Ifo)主席辛恩(Hans-Werner Sinn)說,希臘需要外界為其債務提供融資,才能避免引發歐元區國家違約的骨牌效應和引發經濟再陷衰退。
但辛恩表示,由國際貨幣基金(IMF)出面挹注希臘較為理想,因為可避免歐盟各國政府強制要求希臘政府採取緊縮政策。
金援希臘?歐盟、德國聯袂否認2010-02-23 中國時報-者巫彩蓮
歐盟、德國政府聯袂否認,明鏡週刊( Der Spiegel)報導200億至250億歐元援助希臘計劃,而希臘重申已採取新的措施,因應更大模規預算縮減目標。
上周六(20日)明鏡週刊報導,歐盟、德國將提供希臘200億至250億歐元(270億到337億美元)金援,歐盟發言人Amadeu Altafaj召開記者會否認此一報導,他表示,迄今希臘尚未對歐盟求援,而歐盟亦沒有所謂金援希臘的計畫;歐盟亦做好準備,必要時刻提供希臘所需協助。
同時,希臘央行行長說,希臘已經採取其他財政措施,達到縮減預算赤字的目標,且國際金融市場對於希臘問題頗有反應過度之虞。
歐債粉飾太平 靠華爾街換匯【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2010.02.23
希臘債務問題掀起了一波風浪,然而,更多的歐洲債務可能藏在與華爾街的交易中,歐洲赤字的規模可能比官方數據更為嚴重。
由於歐元區訂有嚴格的限制,財政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總政府負債不得超過GDP的60%,許多歐元成員國早就在採用各種「積極性」的會計操作,以符合及格標準。例如,葡萄牙把里斯本的地鐵補貼費用列為「股權」,不是負債;希臘堅持大部分國防支出屬於「機密」,所以不列入負債。
不過,最近問題聚焦在各國與華爾街銀行進行的「換匯交易」(currency swap)。這種交易原本指的是各國政府用外幣舉債,然後利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對匯率波動避險。但是,這些操作也同樣可以拿來偷偷舉債,掩蓋赤字。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高盛公司與希臘在1998到2001年間進行了至多12次換匯交易。彭博資訊報導,高盛在2001年的一次換匯交易就幫希臘偷偷舉債10億美元;目前希臘外債總額約為3,000億美元。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高盛在2001年這筆換匯交易就賺到約3億美元手續費。而且,在希臘危機爆發前夕的去年11月,高盛還在對雅典兜售另一筆以債養債的交易。
以2001年高盛的那次交易為例,當時擔任希臘公共債務管理局局長的薩德列斯(Christoforos Sardelis)說,高盛當時承攬總額約100億美元的債券發行,以美元與日圓計價,向國際市場兜售;但當得款換回歐元時,採用的「優惠匯率」等於讓希臘額外獲得一筆約10億美元現金。
紐時報導說,為了獲得這種隱匿性貸款,希臘把國家抵押掉,就像美國人拿房子去貸款套現,好付其他欠債。希臘未來數年的樂透發行收入以及機場收入,都已經握在銀行手裡。
類似的換匯交易不只在希臘一國,也不只高盛一家銀行承作。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瑞士信貸也都有類似交易;義大利有類似安排,很可能其他歐元國家也有同樣作法。
這種換匯交易的成本並不透明,還隱藏了負債狀況,歐陸政壇正憤怒地要求調查銀行扮演的角色。德國總理梅克爾說,希臘「長年偽造統計數據」,而如果有銀行幫希臘作假,就是一件「貪污醜聞」。
希臘倒債危機 華爾街是幫凶?2010-02-27 中國時報 蔡鵑如
華爾街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爆出「換匯交易」(currency swap)、協助希臘掩飾債務問題、並遭歐洲聯盟調查後,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廿五日向國會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表示,聯準會正調查華爾街銀行扮演的角色,並檢視銀行與希臘政府之間導致希臘財政困境加劇的衍生性商品交易協議。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報導,高盛在二○○一年與希臘進行換匯交易,協助希臘舉債十億美元,並從中進帳三億美元手續費。當時換匯交易仍屬合法,但之後已遭禁止。
「彭博社」披露,與希臘從事換匯交易的不只高盛,共有十五家金融機構。九○年代末期,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銀行就以較優惠匯率協助義大利換匯,降低該國赤字。希臘財長帕帕康斯坦丁上周指出,二○○一年進行類似交易的不只希臘。
歐元區國家為遵守財政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三%、負債不得高於GDP六○%的限制,紛紛與金融機構簽署換匯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協議。
換匯交易原指雙方以歷史匯價互換需要的幣種,並以衍生性金融商品形式,約定契約期滿換回本金。但高盛和希臘的協議,是希臘政府可以外幣偷偷舉債,讓負債延至契約到期才浮現,成功掩蓋赤字超過上限的事實。
歐盟對希臘與銀行的協議一無所知,而依據歐盟法規,希臘亦不必交代這些衍生性商品的存在,加上此類商品並非公開市場,會計作帳很難揭露實際價格,投資人無法辨別風險。希臘向歐洲統計局(Eurostat)提交的赤字報告,從未交代這些商品的影響,有蓄意欺騙債券投資人之嫌。
聯準會三周前已開始調查,聯準會官員表示,他們還將查明,是否有其他金融機構與希臘締結類似協定。歐盟已要求希臘在二月底前說明詳情。
標準普爾廿五日宣布,把希臘的長期與短期主權債信評等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如果赤字問題未見改善,三月底將調降評等;穆迪也揚言調降希臘國債評等。
索羅斯:救了希臘 歐元也跌不止【聯合報╱編譯陳澄和 2010.02.23
投資富豪索羅斯21日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歐元有先天的結構缺陷,希臘危機後還會有更大考驗。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商也說, 即使歐盟紓困希臘,已挫到九個月低谷的歐元跌勢也不會就此打住,分析師甚至預測,歐元可能跌到和美元平價的水準。
外匯分析師紛紛調低歐元的匯率預測,瑞士銀行的喬弗瑞.余預測歐元可能測試1歐元兌1.30美元水準,紐澤西Gary Schilling經濟研究公司的席林說,歐元可能跌到和美元平價的水準。
歐元匯價上周以1歐元兌1.3613美元收盤,今年來對美元跌幅4.9%。自2002年以來,歐元就不曾低於1美元的水準。
索羅斯指出,當金融體系瀕臨崩潰時,央行可以提供流動資金,但償付能力的問題卻只有財政部才能解決。
他指出,歐洲各國政府當年創立歐盟時,只想要貨幣同盟,卻不願把課稅的權力交給共同的政體,這種先天的缺陷也讓目前的希臘債務危機幾近無解。他引述歐元創始者之一易辛的話說:「沒有建立政治聯盟,就先推行貨幣同盟,等於把車子放在馬前面要它去拉。」
文中表示,歐盟若未採取必要措施拯救希臘脫困,歐元勢必瓦解。但沒有政治上的協力合作,救援措施卻很難奏效,即使短期內有用,同樣暗潮洶湧的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與愛爾蘭等會員國,預算赤字一個比一個嚴重,合計起來卻遠不是歐元區所能支應。
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商則指出,相對於美元貸款,目前在遠期外匯市場借貸歐元的短期利率已是九月來最便宜,顯示投資人押注歐洲央行會繼續維持利率在空前低谷,寧可犧牲歐元強勢,以免歐元債務國消減赤字措施衝擊到經濟成長。
倫敦巴克萊公司的全球外匯策略長吳大衛說:「投資人開始思考當前危機的下一步,似乎大家都找到新理由必須拋售歐元。」
歐股走高 歐元止跌回升【經濟日報╱編譯郭瑋瑋 2010.02.17
希臘債務危機可望化解,加上德國投資信心指數意外優於預期,16日激勵歐元止跌回升,歐股普遍走高,美股道瓊指數上漲78.83點達10,177.97點,國際油價也重新站上75美元。
歐盟財長已對希臘債務問題表態,暫時消除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上周跌到九個月來最低的歐元匯價回升0.4%,16日在紐約匯市早盤報1歐元兌1.3648美元。
另據德國經濟智庫ZEW公布的調查,2月投資信心指數為45.1,低於元月份的47.2,但遠優於預期的42,顯示這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韌性十足,有助歐洲整體經濟復甦。ZEW在聲明中說:「德國已脫離衰退的谷底,但勞動市場、預算赤字與歐元的前景未見明朗。」
主持歐盟財長會議的盧森堡總理容克爾(Jean-Claude Juncker)警告,歐元區經濟成長力道偏弱,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約為1%。去年該區為負成長4%。
上周受到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調高存準率衝擊的油價與金價,則隨美元匯價回貶而同步走高。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6日盤初,西德州輕原油3月期貨漲2%至每桶75.59美元,倫敦布侖特原油3月期貨也漲1.4%至73.58美元。同時,黃金現貨價格一度大漲15.9%,漲幅達1.5%,報每英兩1,117.05美元,是2月3日來盤中最高價位。
都柏林經紀商GoldCore公司發布研究報告說:「投資人擔心希臘萬一倒債,可能引發更大的歐洲債務危機。在這種情況下,黃金需求不持續走強也難。」
此外,歐盟財長表示將要求希臘提出更多措施削減赤字,有助紓解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疑慮,連帶支撐歐元對美元挺升,而美元回軟則帶動商品買盤。
歐債危機稍解 國際股市大漲【聯合報╱記者陳曼儂 2010.02.18
台股下周一開紅盤,近期歐美股市以及亞股相當捧場,港股首個交易日就追隨美股暴紅,日經與東證指數也寫下今年來最大漲幅,若持續這「平安」走勢,台股可望平高盤開出。
台股在牛年最後兩天,脫離美股下跌走勢,大漲超過兩百點,儘管風光封關,但也為年後開紅盤添增不少壓力。
今年台股封關期間,國際股市照常開盤。但因歐洲債務危機緩解,各項數據也顯示紐約州製造業擴張優於預期,空頭開始回補,美股十六日開高走高,道瓊指數大漲一百六十九點,漲幅百分一點六八,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收一千零九十四點,雙創下去年十一月九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那斯達克也創今年一月十九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美股前日大漲,帶動昨日亞股掌聲慶賀,港股昨日開虎年紅盤,開盤強勁上漲四百點,不過受限春節假期效應、成交量較弱,最後漲二百六十五點。新加坡股市也是昨日首開虎市,收盤漲卅五點,也創下三周高點。
日經二二五指數大漲二百七十二點,收在一萬零三百零六點,東証指數上漲收九百零四點,雙雙創下去年十二月三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亞太股市周三全線走高,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曾表示,國際利空只要不繼續惡化,台股年後都沒有大跌的理由;大華投顧董事長杜金龍則認為,虎年開紅盤的話,有機會回補二月四日歐洲債信危機的跳空缺口七千五百零四點。
港股發虎威 紅盤大漲265點【經濟日報╱記者何蕙安 2010.02.18
台灣與大陸股民還在過年,香港股市昨(17)日搶先開市,虎年首個交易日喜迎開門紅,上漲265.32點,收在20,534.01點;銀行股紅旗高掛,絲毫嗅不到年前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調升存款準備金率的緊縮銀根影響。
中新社報導,香港證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天在開市儀式上表示,港股紅盤高開,為港股帶來好兆頭;港交所主席夏佳理說,對今年香港的金融市場及經濟增長充滿信心。
夏佳理表示,港股去年上市集資額排名為世界第一,希望今年新股集資額可以超越去年港幣2,000億元(約新台幣8,190億元)。據了解,目前已獲批准赴港上市的企業有十多間,另有30多間企業正在申請在港上市。
港股虎年「虎虎生風」,受到美股等主要股市走強影響,港股昨天開高後維持窄幅震盪,收於20,534.01點,上漲265.32點,漲幅1.31%;不過,大陸股市尚未開市,港股交易量創下今年以來的新低量,全天成交額僅港幣391.18億元(約新台幣1,601億元)。
中國人行在春節前第二度調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但無礙中資金融股升勢,工商銀行交投最活躍,昨天上漲2.15%,收於港幣5.7元(約新台幣23.3元);傳出已邀投行競投A+H股集資計畫的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漲幅也都超過1.3%。
漲幅最強的指數成份股莫過於鴻海集團的富士康國際,昨天上漲3.81%,收於港幣8.45元(約新台幣34.6元),一路領漲港股。
受到英國第二大銀行巴克萊最新業績亮眼的影響,同業匯豐控股和渣打集團在香港的股價也雙雙叫好,分別上升1.92%和2.49%;另外中國聯通公告參與競投尼日利亞電訊公司股權,股價也上漲逾1%;大陸電訊巨頭中國移動則漲1.39%。
相較於大陸央行1月中首度調高存款準備金率造成大陸銀行股直線重挫,港股昨天卻開出紅盤,中資銀行股也走勢強勁;招銀國際分析師郭冰樺表示,各界對人行升息多少有預期,不至於太意外,而內地股市下周一才開市,人行緊縮流動性的消息在長假期間有足夠時間被市場消化,對市場影響不大。
至於港股虎年如何操盤,交銀國際表示,多重因素制約港股短線升幅,港股在近期仍處震盪,若有風吹草動,免不了會下跌,投資者不應對反彈期望太高,不妨逢高減倉,待局勢明朗後再作決斷。
美股漲幅 三個月最大【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 2010.02.21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9 日宣布調升重貼現率,市場解讀為金融體系趨穩的正面消息,幫助華爾街三大指數維持漲勢,全周行情創下11 月以來最大漲幅。
道瓊工業指數19日開低走高,上漲0.1%,收10,402.35點,是連續第四天上揚;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2%,成為1,109.17 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0.1%,收在2,243.87點。
三大指數周線也收紅,其中道瓊漲3%,標普500漲3.1%,都是去年11月下旬來最大單周漲幅;那斯達克漲2.8%,是去年12月下旬來最大單周漲幅。
同天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剔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1月份呈現下滑,是1982年以來首見,支持Fed將維持基準利率一段時間的看法,也使主張升息以抵銷龐大政府赤字造成的通膨效應的批評人士失去立場。Briefing.com分析師歐海爾說:「基本上,Fed操作環境稍微回歸正常顯示,Fed感覺金融體系逐漸站穩腳步。」銀行股19日普遍上漲,是標普各類股中漲幅最大者。KWB 銀行類股指數上升1.3%;摩根士丹利建議投資人買進若干美國銀行股票,這項建議更強化銀行股漲勢,紐約美隆銀行漲3.5%,北方信託(Northern Trust )漲4.1%。
本周市場將密切關注柏南克國會作證的內容,以確認經濟復甦情況及未來利率動向。但分析師指出,未來幾個月內企業獲利影響會更大。金融業顧問史卡特說:「利率升高將抑制股市,但只要獲利成長,股市還是會上揚,只是漲勢可能較為緩和。一旦緊縮循環結束,股市就會躍進。」
本周出爐的重要經濟數據包括美國1月新屋與成屋銷售、耐久財訂單、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修正值等。
亞股周線再度收黑【經濟日報╱編譯賴美君 2010.02.21
美國聯準會逾三年來首度調升重貼現率,加上企業獲利表現不佳,拖累亞股上周收黑,為一個月內第三周收黑。展望本周,投資人可能轉趨保守,但逢低承接意願仍高。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股價指數上周下跌0.9%,收115.33點,自1月15日該指數創17個月來新高後,跌幅已達9%,主因是市場擔心各國央行將縮緊貨幣政策,且希臘、西班牙與葡萄牙仍在竭力填補赤字。
上周的跌勢讓MSCI股票的本益比降到18倍,創去年2月來新低。岡三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深策略師伊藤喜弘說:「投資人預期股價不會再走高,但逢低接承的意願仍高。全球經濟持續好轉支撐了股市,但不確定性仍在。」
由於全球政府鼓勵支出,各國央行也調降基準利率來刺激經濟復甦,推升MSCI去年大漲34%,但今年受到中國、美國與印度政府擬收緊銀根並撤消刺激方案的影響,該指數已下跌約4%。
美國聯準會18日將重貼現率調升1碼至0.75%,顯示有意逐步撤回對抗金融危機的振興方案。富國生命投資顧問公司執行長櫻井佑輝說:「聯準會認為美國經濟好轉而調升重貼現率,投資人預期振興方案會被取消,對市場不利。」
立花證券總經理暨策略師平野健一也指出,雖然聯準會此舉有其必要,仍讓投資人惶惶不安,也對股市造成短期負面影響。
個股方面,澳洲航空由於頭等艙座位需求大減,前半年獲利驟滑72%,上周股價應聲重挫6.2%,該公司已宣布取消多數航線的頭等艙。
亞股大漲 中國唯一下跌【聯合報╱記者朱婉寧 2010.02.23
受美、歐上周五盤勢大漲影響,昨天除中國上證、滬深收盤小跌0.5%以外,亞洲股市全面上揚,漲勢最猛是日本、香港及韓國,都超過2%。
外電分析,雖然美國在上周無預警調高重貼現率,但因為美國消費者物價漲幅小於預期,使市場對聯準會將升息的預測降溫,上周五美、歐股紛紛止跌反彈,昨天亞股接著反應,MSCI亞太指數創11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漲2.4%。
中國股市是唯一下跌市場,柏瑞投顧資深經理江常維分析,中國市場只是補跌,主要反應年前突然調升存款準備率的動作。
另外,根據彭博統計,上周國際資金大量回流新興亞洲股市,金額達12.52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00億元),結束了連續四周的賣超。其中南韓股市買超金額最大,回補5.47億美元,印度也獲外資回補3.62億美元。
匯豐太平洋精典基金經理人石永平預期,中美兩國相繼調升存款準備率及重貼現率,對市場追價信心恐有影響,預期新興亞洲股市仍偏震盪,但台股因為外資短線調節金額最大,加上市場跌深,長期投資價值已經浮現。
在過去兩周,最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兩國不約而同提出貨幣政策的調整。摩根富林明投信研究部主管洪胤傑分析,由這些調整可看出,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序幕已正式揭開,不過,這並不代表貨幣政策即將轉緊,畢竟由通膨率和失業率的角度來看,短期內央行仍不具直接升息條件。
歐洲罷工連環爆 天地大亂【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2010.02.24
歐洲工潮一波接著一波,不滿減薪與「勞動條件鬆綁」的公民營雇員,紛紛發起罷工。希臘工會24日起開始聯合大罷工,關閉學校,醫院與大眾交通系統也遭波及。來自工團的「兩百壯士」23日封鎖雅典證交所。德航機師22日罷工後同意復工,重啟談判,但法國機場的航管人員23日起開始罷工,歐洲空中交通繼續遭受衝擊。
飽受債信危機打擊的「兩牙一希」,因政府宣布撙節開支計畫,打算對公務員減薪,引起三國公僕不滿,醞釀罷工抗議。
希臘500萬公務員與民營雇員計畫在24日聯合大罷工,大眾運輸系統及航班將受影響,讓歐洲空中交通雪上加霜。代表35萬公務員的葡國工會聯盟「共同陣線」發起在3月4日舉行全國大罷工,逼政府讓步,放棄公務員凍薪政策,西班牙工會也定23日展開抗議。
23日一早,來自工會團體的200多名抗議人士在雅典證交所拉起布條,封鎖入口,指控希臘危機只讓「金融寡頭」大撈油水,不讓證交所人員上班。不過雅典證交所另在別處啟用備援系統,讓希臘股市仍能正常開市。
德航機師工會22日同意暫緩罷工,延至3月9日,並已於23日陸續返回工作崗位。德航發言人則指出,所有航班得到26日才能恢復正常。22日的罷工已導致德航被迫取消近半航班。
五個代表法航航管員的工會23日起罷工四天,以抗議法航加入歐洲航管網絡。航管員擔心一旦加入該網絡,他們將喪失公務員身分,失去工作保障。
法國民航局警告搭機旅客,自巴黎戴高樂機場起降的航班中,四分之一可能取消,歐里機場取消航班高達一半,部分地區機場可能關閉。
無獨有偶,英航空服員工會22日表決,逾8成會員贊成通過新一波罷工案。去年耶誕節前,英航空服員因不滿資方欲刪減人力及薪水,計畫罷工,但被英國高等法院阻止。
該工會表示,他們也不是「沒血沒淚沒感情」的人,罷工日期將不會選在復活節假期。
復甦無力 歐股淒慘【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 2010.02.24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歐洲三大經濟體,近期開始出現信心指數下滑和消費力減弱的情況,顯示歐元區經濟復甦已失去力道。受此衝擊,歐洲股市23日全面下挫。
德國經濟資訊研究院(Ifo)23日表示,由於天候酷寒衝擊零售和營建業,2月企業信心指數意外降至95.2,低於1月的95.8,為2009年3月以來首見。分析師原先預期2月企業信心指數升至96.4。
德法希臘 股市全黑
無獨有偶,義大利消費者也同樣悲觀,由於失業率節節攀升,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去年7月以來最低。法國1月消費支出則降至兩年來最低。
受德國企業信心意外下滑影響,歐洲股市23日應聲下挫,道瓊歐洲600指數下跌0.5%,德國、法國和希臘股市主要指數跌幅逾1%,西班牙股市跌幅逾2%。
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說:「這些經濟數據令人失望,它們也進一步證實,歐元區的經濟復甦陷入陷入低迷。」
歐元區展望 蒙陰影
另一方面,希臘爆發財政問題,更讓歐元區今年的展望蒙上一層陰影。分析師預期,經濟成長疲弱將阻礙歐洲央行升息,其他各國政府也將被迫維持財政刺激方案。
受惠於法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意外躍增0.6%,歐元區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0.1%。不過,學者已警告,德國今年第一季GDP可能出現萎縮,法國也可能面臨經濟逆風。
研究機構Asteres經濟學家布祖指出,考慮到高失業率、通膨和較不寬鬆的公共政策,今年消費力勢必會下滑。
通膨失業 最大隱憂
官方數據顯示,法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前月下滑0.2%,但較去年同期上揚1.2%,這可能傷害民間消費能力。義大利也面臨物價和失業率竄升的問題;該國1月CPI比前月下滑1.5%,但較去年同月成長1.3%。
義大利基金公司Aletti Gestielle經濟學家卡瓦拉羅說:「失業議題造成很大衝擊,像飛雅特(Fiat)暫時裁員的消息,就增添經濟情勢的不確定性。」
消費者信心重挫 美股臉黑【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2010.02.24
美國消費信心在2月意外重挫,顯示民眾對找工作的信心潰散,支出將更為保守,呼應歐洲同樣意外下挫的企業信心。美股23日早盤因而反轉向下,一掃房價連七個月上揚所帶來的漲勢。
美國經濟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調查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從1月的56.5重跌至2月的46,遠不如分析師預估的微跌至55。
這項2月的消費信心數字是近十個月最低,但其中對於經濟現狀的信心指數,更是跌到27年谷底。
根據這項調查,美國民眾對經濟現狀的感受遭受股市近期的修正以及勞動市場不振的衝擊,從1月的25.2重跌至19.4。對未來六個月的預期信心指數也從77.3掉到63.8。
受此利空衝擊,道瓊工業指數從小漲27點變成下挫86點,盤中跌至10,296點。標準普爾500指數與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更有逾1%跌幅。
美國就業市場仍處於失血狀態,1月再少掉2萬個工作,儘管比12月的15萬跌幅改善。失業率預估今年全年平均會在9.8%。
韋布摩根公司執行董事莫梭卡指出,企業獲利是目前經濟中表現最佳的部分,但是這種榮景並沒有普及到一般人的收入中。
企業靠裁員減薪來提振獲利終會走到盡頭,讓人懷疑這波獲利改善能否持續下去。
美國前20大城市去年12月的房價上揚,是連續第七月出現漲勢,意味房地產業已從193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中回穩。
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標準普爾/凱斯席勒12月房價指數較上月漲0.3%,優於彭博資訊訪調經濟學家預估的小漲0.1%,且與11月漲幅相同。該指數與去年同期相較也僅下跌3.1%,跌幅為2007年5月以來最小,符合市場預期。
房地產價格下跌、收入增加及政府提供購屋減稅優惠,使民眾較能負擔得起買房,但房市持續復甦仍有許多障礙,包括查封拍賣的房屋續增、就業市場疲弱,以及聯準會為壓低借貸成本而維持的低利政策終將結束。
歐洲股市上漲1% 礦業股走高2010-02-27 中央社
歐洲股市26日上漲,在礦業股因金屬價格上揚而反彈後,建材供應商聖戈班(Saint-Gobain)獲利又優於預期下,道瓊歐洲600指數縮減全週跌幅。
必和必拓 (BHP Billiton GB-BLT)上漲2.4%,力拓(Rio Tinto GB-RIO)上漲3.5%,因為倫敦銅價上漲。
歐洲最大建材商法國聖戈班 (Saint-Gobain FR-SGO) 宣布成本進一步削減後股價上漲7.9%。
輪胎鋼絲最大製造廠比利時的Bekaert NV (BE-BEKB) 因2009年獲利優於預期而大漲9%。
英國最大房貸銀行駿懋銀行集團 (Lloyds BankingGroup GB-LLOY)因虧損而下挫4.4%,拖累銀行股。
道瓊歐洲600指數 (DOW JONES STOXX 600 INDEX)終場上漲1%,收245.80點,2月的月線跌幅縮減至0.5%。這項指數自1月19日創今年高點後,已回檔5.6%。
西歐18個股市的國家基準指數有16個上揚。德國DAX-30上漲1.2%,法國CAC-40上漲1.9%,英國FTSE-100上漲1.5%。
希臘雅典ASE綜合指數上漲2.2%,因為盧森堡財長佛利登 (Luc Frieden)指歐元區國家「別無選擇」只能對希臘提供金融協助。
德國國會議員今天也說,德國正在考慮透過國有銀行KfW集團購買希臘公債。KfW正在準備相關措施,以便需要時配合歐洲對希臘提供340億美元的援助。
台股月線又收黑 「急跌是買點」【聯合報╱記者孫中英 2010.02.27
歐美消費信心尚未恢復,昨天台股走勢仍然震盪,成交量雖微增到1016億元,月線已連兩個月收黑。投信業者認為,台股會受惠於景氣復甦及企業基本面好轉等因素,現階段指數雖在低檔徘徊,但對中長線投資人來說,急跌就是買點。
富邦投信台灣心基金經理人鐘心怡認為,國際市場多空訊息頻傳,但台股表現仍算穩健,再加上外資一改1月中以來大幅賣超,顯示台股又重獲市場青睞,短期內指數將介於7000到8000點;但鐘心怡說,對中長期投資人來說,台股受惠於景氣復甦、企業基本面好轉、新興市場崛起等因素,台股指數只要出現急跌,都是逢低介入買點。
鐘心怡指出,外資自台股開紅盤日後,累計本周以來賣超台股近新台幣100億元,但和農曆春節前,外資連續15個營業日大賣1530億元相比,外資對台股看法應已改變。
分析師認為,對短期台股可持保守穩健態度,大方向經濟復甦態勢不變,且兩岸仍朝正向發展,只要台股受到不確定因素而出現急跌走勢,都是中長期投資介入買點。
金管會周四宣布,台灣投資人可直接投資香港紅籌股,被視為市場有利因素。但台新投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認為,台灣投資人對紅籌股多不熟悉,政策開放初期對散戶投資人,影響不大。
翁智信指出,台灣投資人對國企股較為熟悉,但還沒開放投資,台灣投資人對紅籌股的熟悉度低,初期須花時間了解,短期對大中華基金投資影響不大。
另詳參本館: 金磚 vs KIIC 金磚褪色為土磚 金磚or土磚四國? 《金磚不只四國》波灣世紀來臨? 波灣經濟 《歐洲新霸權》 《歐洲共同市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