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09 08:12:28| 人氣2,879|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過莎劇《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朱生豪譯本,臺北:河洛,1980)冗長且欠文味的對話(莎翁代表的四大悲劇之對話雖也嫌囉嗦但仍有古典式之裝腔作勢),終於了解好萊塢《埃及艶后》的對話為何會如此冗長之因了。詳參【圖博館】:悲劇:表演藝術12

是嗎?那《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怎能粹取出以下經典臺詞?

148頁的對話,多少有些非廢話吧!

奇怪!埃及艶后的故事,不論從權力、國族、情慾、或性別的剖析,都應有後/現代性的作品啊!為何連法國作家比哈摩爾1997年暢銷的歷史小說《埃及艶后》(麥田,2000)也寫得:主題老舊、文技通俗?(當然,認真找的話,285頁的敍述,多少也能些與權力、國族、情慾、或性別相關的非廢話。雖然我習慣邊讀邊劃線、眉批、夾紙條,但實在懶得再抄。)

你也幫幫忙!你怎能要求大仲馬傳統的法國暢銷小說,有啥後/現代性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Pfyd1SBGM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作品簡介
 
安東尼是凱撒的部將,克裏奧佩特拉即埃及豔後。公元前36年兩人結婚,贈送給她大片土地爲領地。安東尼的舉動遭到屋大維和羅馬人的唾棄。公元前32年,屋大維率大軍聲討安東尼。
公元前3l年安東尼和屋大維大軍會戰于阿克提烏姆海角[亞克興海戰]。正值戰鬥方酣,安東尼艦隊受挫之時,克列奧帕特拉七世乘坐之船突然撤離戰場,駛回埃及,原因至今衆說紛紜。安東尼隨即追趕而去,抛下戰鬥部隊任其遭受殲滅。
公元前30年,屋大維進攻埃及,包圍亞曆山大裏亞。安東尼看到大勢已去,伏劍自刎。克列奧帕特拉七世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近,早就研究各種自殺的方法。她躲進了墓堡,但爲屋大維所智擒。當屋大維去看望自己的俘虜時,她還施展手腕,千方百計哄騙和迷惑屋大維,然而未能奏效。屋大維生擒克列奧帕特拉七世的目的,是要把她帶回羅馬,在舉行凱旋式時示衆。克列奧獨特拉七世得知後,陷于絕望,萬念俱灰,忠誠的侍女們把一條叫做“阿普斯” 的毒蛇裝在無花果的籃子裏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豐乳上,結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據傳說,盡管她被嚴加看皆,她還是設法得到一個農民送來的一籃無花果,內藏有一種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她讓毒蛇咬傷手臂昏迷而死。
屋大維滿足了她臨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東尼埋葬在一起。克列奧帕特拉七世和愷撒所生的兒子愷撒裏昂以及她和安東尼所生的長子亞曆山大,均被屋大維下令處死。隨著克列奧帕特拉七世之死,長達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告結束,埃及並入羅馬,成爲元首的私産。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經典臺詞

1.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2.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那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3.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
4. 成功的騙子,不必再以說謊爲生,因爲被騙的人已經成爲他的擁護者,我再說什麽也是枉然。
 5. 人們可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于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6 美滿的愛情,使鬥士緊繃的心情松弛下來。
7 太完美的愛情,傷心又傷身,身爲江湖兒女,沒那個閑工夫。
8 嫉妒的手足是謊言!
9 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運的人永遠站在天平的兩端,被命運掌握的人僅僅只明白上帝賜給他命運!
10 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裏毀滅了自己。
11 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的。
12 因爲她生的美麗,所以被男人追求;因爲她是女人,所以被男人俘獲。13 如果女性因爲感情而嫉妒起來那是很可怕的。
14 不要只因一次挫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
15 女人不具備笑傲情場的條件。
16 我承認天底下再沒有比愛情的責罰更痛苦的,也沒有比服侍它更快樂的事了。
17 新的火焰可以把舊的火焰撲滅,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減輕。
18 聰明人變成了癡愚,是一條最容易上鈎的遊魚;因爲他憑恃才高學廣,看不見自己的狂妄。
19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聰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爲他用全副的本領,證明他自己愚笨。
20 外觀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爲表面的裝飾所欺騙。
21 黑暗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22 勤勞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奮一生,可永遠長眠。
24 金子啊,,你是多麽神奇。你可以使老的變成少的,醜的變成美的,黑的變成白的,錯的變成對的……
25 目眩時更要旋轉,自己痛不欲生的悲傷,以別人的悲傷,就能夠治愈!
26 愛情就像是生長在懸崖上的一朵花,想要摘就必需要有勇氣。
27 全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舞臺,所有紅塵男女均只是演員罷了。上場下場各有其時。每個人一生都扮演著許多角色,從出生到死亡有七種階段。
28 在自己還得不到幸福的時候,不要靠櫥窗太近,盯著幸福出神
29 人類是一件多麽了不得的傑作!多麽高貴的理性!多麽偉大的力量!多麽優美的儀表!多麽文雅的舉動!在行動上多麽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麽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作者簡介

莎士比亞(1564~1616) 英國著名戲劇家和詩人。出生于沃裏克郡斯特拉特福鎮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曾在當地文法學校學習。13歲時家道中落輟學經商,約1586年前往倫敦。先在劇院門前爲貴族顧客看馬,後逐漸成爲劇院的雜役、演員、劇作家和股東。1597年在家鄉購置了房産,一生的最後幾年在家鄉度過。 莎士比亞是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初英國最著名的作家(本?瓊斯稱他爲“時代的靈魂”),也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1592~1593)和《魯克麗絲受辱記》(1593~1594)均取材于羅馬詩人維奧維德吉爾的著作,主題是描寫愛情不可抗拒以及譴責違背“榮譽”觀念的獸行。14行詩(1592~1598)多采用連續性的組詩形式,主題是歌頌友誼和愛情。其主要成就是戲劇,按時代、思想和藝術風格的發展,可分爲早、中、晚3個時期。 早期(1590~1600年):這時期的伊麗莎白中央主權尚屬鞏固,王室跟工商業者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尚在發展,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國勢大振。這使作者對生活充滿樂觀主義情緒,相信人文主義思想可以實現。這時期所寫的曆史劇和喜劇都表現出明朗、樂觀的風格。曆史劇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譴責封建暴君,歌頌開明君主,表現了人文主義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據的開明政治理想。喜劇如《仲夏夜之夢》(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歡喜》(16O0)等,描寫溫柔美麗、堅毅勇敢的婦女,沖破重重封建阻攔,終于獲得愛情勝利,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歌頌自由愛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縛的社會人生主張。就連這時期寫成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也同樣具有不少明朗樂觀的因素。

中期(1601~1607年):這時英國農村的“圈地運動”正在加速進行,王權和資産階級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正在瓦解,社會矛盾深化重結,政治經濟形勢日益惡化,詹姆士一世繼位後的揮霍無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劇,反抗疊起。在這種情況下,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越來越加劇,創作風格也從明快樂觀變爲陰郁悲憤,其所寫的悲劇也不是重在歌頌人文主義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會的種種罪惡和黑暗。代表作《哈姆雷特》(16O1)展現了一場進步勢力與專治黑暗勢力寡不敵衆的驚心動魄鬥爭。《奧賽羅》(1604)描寫了一幕沖破封建束縛又陷入資本主義利己主義陰謀的青年男女的感人愛情悲劇。《李爾王》(1606)描寫剛愎自用的封建君王在真誠和僞善的事實教育下變爲一個現實而具同情心的“人”的過程。《麥克白》(1606)則揭露權勢野心對人的毀滅性腐蝕毒害作用。這時期所寫的喜劇《終成眷屬》、《一報還一報》等也同樣具有悲劇色彩。晚期(1608~1612年):這時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敗,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的破滅,乃退居故鄉寫浪漫主義傳奇劇。其創作風格也隨之表現爲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寫失散後的團聚或遭誣陷後的昭雪、和解。《暴風雨》(1611)寫米蘭公爵用魔法把謀權篡位的弟弟安東尼奧等所乘的船攝到荒島,並寬恕了他,其弟也交還了王位。一場類似《哈姆雷特》的政治風暴,在寬恕感化中變得風平浪靜。馬克思稱莎士比亞爲“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贊其作品的現實主義精神與情節的生動性、豐富性。莎氏的作品幾乎被翻譯成世界各種文字。1919年後被介紹到中國,現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亞全集》。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簡評

在莎翁的曆史劇當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伊麗莎白女王呢,當然知道這一點,她並沒有下令禁止演出莎士比亞的戲劇。因爲小莎從來就沒有對女王有任何不敬,相反,他寫了很多歌頌女王和她媽媽的劇本,贏得了大家的喜愛,如果他敢把女王寫成反面角色,他早就人頭落地了。盡管在哈姆雷特這樣的劇中,就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這樣的臺詞。但是呢,這並沒有影響伊麗莎白女王一世界、就坐在舞臺對面的包廂裏看戲。 因爲稱女人脆弱是一種贊美,反之,如果一女的被說成剛強,則一般被認爲是一種污蔑。女王的寬容,成就了莎士比亞的藝術高度,也成就了英國整個島國上的人民的面貌和氣質。莎士比亞的作品包括: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麥克白,李爾王,哈姆雷特,奧瑟羅,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裘力斯?凱撒,安東尼與克莉奧佩屈拉(埃及豔後),科利奧蘭納斯,特洛埃圍城記,雅典的泰門等。喜劇:錯中錯,終成眷屬,皆大歡喜,仲夏夜之夢,無事生非,一報還一報,暴風雨,馴悍記,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們,愛的徒勞,維洛那二紳士,泰爾親王佩力克爾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曆史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約翰王,裏查二世,裏查三世。十四行詩:愛人的怨訴,魯克麗絲失貞記,維納斯和阿多尼斯,熱情的朝聖者,鳳凰和斑鳩等。如今,在他的故居,已豎起了近200多個國家的國旗,每一面都代表一個國家翻譯了他的作品。他的名聲也可想而知。就像中國人研究“紅學”一樣,對莎士比亞的研究也成了一門學問,叫做“莎學”。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成就和影響

莎士比亞的戲劇大都取材于舊有劇本、小說、編年史或民間傳說,但在改寫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給舊題材賦予新穎、豐富、深刻的內容。在藝術表現上,他繼承古代希臘羅馬、中世紀英國和文藝複興時期歐洲戲劇的三大傳統並加以發展,從內容到形式進行了創造性革新。他的戲劇不受三一律束縛,突破悲劇、喜劇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內心奧秘,從而能夠塑造出衆多性格複雜多樣、形象真實生動的人物典型,描繪了廣闊的、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圖景,並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詩意和哲理著稱。莎士比亞的戲劇是爲當時英國的舞臺和觀衆寫作的大衆化的戲劇。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賞以及時空自由 、極力調動觀衆想象來彌補舞臺的簡陋等特點,曾在18世紀遭到以伏爾泰爲代表的古典主義者的指摘,並在演出時被任意刪改。莎劇的真正價值,直到19世紀初,在柯爾律治和哈茲裏特等批評家的闡發下,才開始爲人們所認識。然而當時的莎劇演出仍常被納入5幕結構劇的模式。19世紀末,W.波埃爾和H.格蘭威爾 - 巴克強烈反對當時莎劇演出的壯觀傳統 ,提倡按伊麗莎白時代劇場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複其固有特點。17世紀始,莎士比亞戲劇傳入德、法、意、俄、北歐諸國,然後漸及美國乃至世界各地,對各國戲劇發展産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並已成爲世界文化發展、交流的重要紐帶和靈感源泉。中國從本世紀初開始介紹和翻譯莎劇,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譯本基礎上經全面校訂、補譯的11卷《莎士比亞全集》。1902年,上海聖約翰書院學生最早用英語演出《威尼斯商人》。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先後有65個職業和業余演出團體,以英、漢、藏、蒙、粵5種語言,文明戲、現代話劇、戲曲、廣播劇、芭蕾舞劇、木偶劇6種形式 ,共演出莎劇21部,包括了莎劇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劇已成爲中國中學、大學特別是戲劇院校的教材。莎劇的重要角色爲中國演員的培養和提高開辟了廣闊天地。 莎士比亞給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戲劇,其中包括一些他與別人合寫的一般劇作。此外,他還寫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和三、四首長詩。就莎士比亞的天才、成就和聲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冊中名列前茅看來有點離奇。我把莎士比亞排得這樣低,不是因爲我不賞識他的藝術成就,而是我認爲文學藝術人物一般說來對人類曆史影響較小。宗教領袖、科學家、政治家、探險家、哲學家或發明家的活動經常影響到人類奮鬥的許多其他領域的發展。例如,科學的進展對經濟和政治事物已經産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影響了宗教信仰、哲學觀點和藝術的發展。一位著名的畫家,雖然可能對後來的畫家的作品影響很大,但是他對音樂和文學可能帶來的影響卻微乎其微,對探險和其他人類奮鬥的領域實際上則毫無影響可言。類似的說法也適合于詩人、劇作家和音樂作曲家。一般說來,文藝人物只對文藝有影響,實際上只對他們所從事的那個特殊領域有影響。正是由于這種原因,沒有一名文學、音樂或美術人物被列進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數幾個人物才被列入本冊。
http://www.hoodong.com/wiki/%E3%80%8A%E5%AE%89%E4%B8%9C%E5%B0%BC%E4%B8%8E%E5%85%8B%E8%8E%89%E5%A5%A5%E4%BD%A9%E7%89%B9%E6%8B%89%E3%80%8B

前三頭同盟

前三頭同盟指公元前60年,由愷撒、克拉蘇和龐培組成的政治聯盟,相對于屋大維、馬克?安東尼和雷必達組成的後三頭同盟。
公元前73年,羅馬爆發了斯巴達克斯奴隸大起義。在鎮壓這次起義過程中,蘇拉的兩位部將克拉蘇和龐培一度成了羅馬的風雲人物。但是他們因爲和元老院的沖突而廢除了蘇拉留下的制度。公元前60年,克拉蘇、龐培與愷撒結成秘密的政治同盟,一起反對元老院,史稱“前三頭”。爲了鞏固這一同盟,愷撒(前100年—前44年)把自己年僅14歲的女兒嫁給了50歲的龐培。在克拉蘇和龐培的支持下,愷撒于當選前59年的執政官。
公元前58年,愷撒赴任山南高盧總督,他利用山北高盧各部落間的不和和日耳曼人入侵高盧之機,經三年苦戰,占領了大部分高盧的領土。愷撒的聲望和勢力都因此大增,引起了龐培的嫉妒和戒心。公元前53年,克拉蘇在對安息的戰爭中失敗陣亡,“三頭”剩下了“二頭”。這時,龐培便與元老院相勾結反對愷撒。
公元前49年1月1日,元老院作出決議,愷撒在高盧總督任滿後(公元前49年3月1日),必須解散軍隊,如果拒絕,他將被宣布爲祖國之敵。這樣,龐培與愷撒之間的關系完全破裂。1月10日,愷撒越過分割他管轄的高盧與意大利本土之間的盧比肯河,進軍羅馬,從而引發內戰。龐培被元老院任命爲指揮官前往應戰,但在法薩盧斯戰役中被擊敗,繼而倉促逃往希臘。愷撒占領了羅馬,被任命爲獨裁官。但是愷撒放棄了這一臨時性的職位,而當選了前48年的執政官。
不久,愷撒開往希臘與龐培展開決戰,龐培敗北後又逃往埃及。而愷撒又追到了埃及。埃及國王爲了討好愷撒,便殺了龐培。按照前任國王的遺囑,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三世本應該與他的姐姐克麗歐佩特拉七世共同執政,但是他獨攬了大權。克麗歐佩特拉的美貌和才華征服了愷撒,愷撒把她扶上了王位,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埃及豔後”。公元前45年,愷撒結束了長達4年的內戰,帶著埃及女王以及他們的兒子凱薩裏奧回到了羅馬,成爲了羅馬唯一的最高統治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9%8D%E4%B8%89%E5%A4%B4%E5%90%8C%E7%9B%9F

後三頭同盟

後三頭同盟指公元前43年,由屋大維、安東尼和雷必達組成的政治同盟。

凱撒死後,羅馬政局又趨動蕩。布魯圖和卡西烏斯的行爲並未受到歡呼,反而受到衆多在愷撒掌權時得到好處的民衆的指責,以致于在羅馬竟難以容身,不得不連夜出逃。這時羅馬政壇上又出現了3位重要人物:愷撒的大將安東尼、愷撒的繼承人屋大維、騎兵長官雷必達。安東尼和雷必達依靠的是強大的羅馬軍團,屬實力派人物,屋大維當時僅是1個18歲的青年,但他胸懷大志,頗具政治頭腦,他依靠的是愷撒的財産和聲望,經幾度縱橫捭闔之後,三人于公元前43年秋結成政治同盟,史稱“後三頭政治”。三方協議分治天下5年:安東尼統治高盧;屋大維控制非洲、西西裏與撒丁尼亞;雷必達得西班牙;意大利和羅馬則由三人共治。至于東方,由于尚在布魯圖和卡西烏斯的控制之中,歸安東尼與屋大維處置。這種瓜分統治範圍的秘密協議後來由羅馬公民大會予以正式批准,他們獲得了“建設國家的三頭”之銜。從此,這種違反共和原則的“三頭政治”具有公開法定的性質。
  後三頭掌權後在羅馬大搞公敵宣告,有300名元老和2000名騎士喪命,西塞羅首當其沖,被安東尼手下軍官殺害。公元前42年,安東尼和屋大維進軍希臘,與布魯圖和卡西烏斯進行了腓力比戰役,結果布魯圖和卡西烏斯兵敗自殺,共和派的勢力被徹底摧毀。公元前40年,後三頭再次劃分勢力範圍:安東尼統治東部地區,屋大維統治意大利和高盧,雷必達統轄北非。屋大維坐鎮羅馬,逐漸與羅馬城內的貴族及民衆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羽翼漸豐。公元前36年,屋大維肅清了龐培之子小龐培在西西裏和撒丁尼亞的勢力,又解除了雷必達的軍權,至此變成兩頭對峙。
http://baike.baidu.com/view/200296.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2,879)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金字塔》
此分類上一篇:《埃及艶后》

阿楨
專訪編劇紀蔚然 談改編《艷后和她的小丑們》2012-03-20 PAR表演藝術

  作者已死,那我呢?
紀蔚然自問,莎劇可以被當代劇作家自由挪用、僭越、撒野,但是當演員背著劇本念台詞,他們難道不是受到劇作家的支配和控制?「作者已死,那我呢?當劇本上演的時刻,作者死了嗎?」劇作家就算死了也陰魂不散。於是他的改編不只疏離地調侃莎翁,讓說書人發出「莎士比亞能寫擅掰,劇本總是又臭又長,但是他卻漏掉了安東尼和女王久別重逢的感情戲」這些議論,也後設地批判他自己這位劇作家,讓提詞者幹譙。
  政治與愛情都是一種遊戲——愛情可以被拿來當作政治豪賭的籌碼,當然也可以反過來把政治鬥爭、軍事戰爭全部化為強效的催情劑——豔后本人便是這場遊戲的超級玩家,玩到所有人都成了圍著她打轉的小丑。
  紀蔚然看出這一點,於是這段政治和愛情的戲碼到了他的手上,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艷后和她的小丑們》。
  謎樣的女人 難演的角色
……………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3085

《艷后和她的小丑們》小觀眾的碎碎唸分享:

今天看了國光劇團的《艷后和她的小丑們》,老實說看得不大盡興....
也不是說戲難看或討厭......第一次看戲看得一肚子悶鳥....= =
那感覺像是看搖滾莫札特當小莫和薩薩正抱在一起的時候,忽然Dove跳上台說:
"嘿~大家知道為什麼沒有男女對唱嗎????我來告訴你們!!!^_<"
X的!!就算我想知道也不要在這個時候這樣講出來好嘛!!!???=______=

我喜歡當代傳奇和國光的新編京劇,喜歡魏海敏,對這個題材也感到好奇~
對這齣劇沒有什麼概念就去看了,光看這個劇名是悲劇還是鬧劇也不知道~
一開幕,豔后的獨唱就婊了以她為題材的戲劇(大意是她什麼都不怕,就怕她的故事被後人亂演...)
這種新鮮又直白的”不妙”感一直持續到最後........

編劇大膽用了戲中戲的手法,安排編導角色上台自己破梗吐槽,似乎刻意製造疏離感~
一個原先要飾演"占卜師"的角色因為遲到被喀戲,但該演員又一直回劇場嚷嚷不走~
還有一個搞不清狀況的提詞人的角色,一開始拿的是莎士比亞的劇本不知劇本早被改編了
最表面的解讀----提詞人代表原著,占卜師代表被改編劇本去除的"命運"的觀點
台詞中還自婊別亂加進女性意識啦,文藝腔啦,政治部份刪掉啦~
2012-09-29 08:36:01
版主回應
是增加了趣味性和思考性,可是這樣跳進跳出看戲曲很不痛快
要不是角兒們撐得起就敗了,不大喜歡編導把自己放這麼大,自己跳出來導讀解構,這樣玩有點浪費演員
就算我不算”傳統”戲曲迷,也不排斥這種編劇手法
但整齣戲缺乏統一的調性讓人很難融入(也許這就是編導要的效果)
連帶使得澎湃的音樂路人化,帶來的不是感動而是哭笑不得~
當年爭議頗大的八月雪也是看過,就算看不懂,至少我還能接受玄虛模糊留下的空白
而直接在舞台上破梗,掉書袋,剛開始還覺得有趣,但比例太多太超過了,覺得只是在耍小聰明,並不特別高明~
剛開始以為不惜用戲中戲的結構破壞本編的質感是要講什麼大道理?變什麼大戲法?看到後來只覺得空洞
難道把改編劇本可能遭到的質疑呈現在台上當有趣就可以避掉批評?省得解釋?

不禁要質疑是不是編導沒有能力將所有想法統合在一個完整的敘事面來詮釋才採取這種方式?
(能玩到像電影蘭花賊那樣就服你....)
進一步的問題是----京劇的形式適合詮釋這種劇本嗎?或說這種劇本需要以京劇來表現嗎?
如果最大重點是要表現編劇對這個題材的新解,用話劇音樂劇其他方式也可以呀,何必動用華麗精細的製作呢?

雖然我是一個只看過幾齣新編京劇的外行小觀眾,新編京劇融入的元素也很多元
對於會在劇中獲得什麼樣的滿足還是會有些固定的期待:
傳統京劇形式和舞台表演本身的美感和藝術性,結合現代與傳統的娛樂性,劇本與台詞帶來的思考性
這一齣戲在第三項作得很直白了,只差沒要求觀眾站起來動動腦,而且深度不足
劇中有丑角,不乏詼諧的對白與橋段,視覺上的享受和娛樂性也是有~
但第一項被切割得很破碎,想要好好欣賞融入唱段場景的時候馬上被解構掉,情緒被打斷
看戲習慣是看到聽到精彩的段子馬上鼓掌叫好
而這齣戲的敘事方式跳進跳出,劇情節奏不留空檔,相當強勢的推演下去,似乎也不期待觀眾的反應,令人無從"著手",唱功佳武功佳的演員得到的掌聲恐怕沒有一句過場俏皮話得來的多,嘆!!

舞台的部份....音效是怎麼回事啊???!!!mic的問題嗎????(3/31 PM2:30)
魏海敏的聲音有嗡嗡的雜音,盛鑑的聲音更是蒙糊一團!!!!怒!!!!!!!!!
服裝不錯,舞台算中規中矩,大概因為是戲中戲的關係,有點"台上台"的設計
角色的話....老實說,我一直在想像吳興國來演安東尼會怎樣.....orz
畢竟這種生離死別的戲碼像是慾望城國,霸王別姬,樓蘭女....一向都是看他和魏海敏主演的....
盛鑑的聲音給我的感覺偏小生,較沒有將軍的霸氣蒼勁....
朱勝麗的唱作一向甜美俏皮,夏蜜安這角色游刃有餘,對她很期待!
溫宇航這是第一次看他演戲,喜歡他演的屋大維,唱得很好,而且大部份是傳統唱段,比較沒被解構到(總算能讓我專心聽段戲了...T_T)
丑角太監的角色我也一直想著若是林朝緒來演會怎樣.....orz
演富爾維雅的戴心怡那段武場也不錯....沒給觀眾鼓掌的機會真遺憾吶~
還有戲份不少的使者許孝存,戲曲裡的使者報馬總是很精彩啊~XD
飾演說書老翁的鄒慈愛是專攻老生的女士喔,覺得戲曲中的角色能"跨性別"演出也是很有趣的部分
只要有適合詮釋的嗓音,男生女生都可以扮演花旦或老生,多開闊的國度呀~!
魏海敏不用說啦,一如往常的完美!!!
終幕前最後一句 "我此生已足~~"漂亮花腔的再沒有煩人的插科打諢來干擾,觀眾終於"順利"爆出掌聲,昭然宣示她才是"主角"
對!!我就是來看角兒!!!聽戲!看明星!!看噱頭的啊!!! =w=
請把舞台還給"演員"好嗎??

當代傳奇和國光各有一王一后,覺得傳奇的戲大都是"男人戲",國光大都是”女人戲"
國光多以女性角色為出發,但有時候覺得心理層面的描繪太細碎,詞白太"文藝腔了",有點雞皮疙瘩...
還是喜歡當代傳奇的戲碼多一點,更豪氣些,觀照面更廣,呈現元素更靈活之前看過的當代傳奇和國光的戲我敢推荐給沒完全沒接觸過這類型劇種的朋友
但這齣《艷后和她的小丑們》......我不敢.……

至於劇本為什麼是這樣,如果覺得舞台上的解說還不夠詳盡,節目手冊和訪談中有更多解答喔,戲劇學者一定很有興趣研究吧~我只是個胃口被它搞壞的膚淺觀眾,懶得再看也懶得多想了,附上連結:
《艷后和她的小丑們》國光劇團最顛覆的作品
我就是不要提到這個名字→專訪編劇紀蔚然 談改編《艷后和她的小丑們》
→→→心有戚戚焉的評論
http://sadyume.pixnet.net/blog/post/30559458

詳參【圖博館】:《埃及艶后》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東方戲劇場美學》《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2012-09-29 08:39:47
圖博館
從哈姆雷特看紅樓夢悲劇不同在哪?2017-06-26

莎士比亞創作於17世紀初期的《哈姆雷特》與創作於18世紀中期的曹雪芹的《紅樓夢》兩部經典的名著,在世界文學史上享有極高的聲譽。雖然兩部作品相差一個世紀,筆法不同,卻共同我我們展現了一個悲劇的世界。因此有學者把曹雪芹譽為中國的莎士比亞,除了曹雪芹被譽為中國的莎士比亞,還有與莎士比亞生活在同一歷史時代的明代的偉大戲劇家湯顯祖,20世紀的現代劇作家被譽為天才劇作家的曹禺先生。但無論誰享有這個稱譽,我們從他們的筆下仍感受到莎翁就是莎翁,曹公就是曹公。
  《哈姆雷特》是悲劇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與奧菲莉亞的悲劇性愛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劇元索。他們原本純潔的愛情由於時勢的逼迫及壞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點的暴露而最終凋零。在這一由深愛到失控再至枯萎的感情發展過程中折射出了當時歐洲社會的現狀,(權力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內部的腐敗)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醜惡的一面,對深化主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個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應該指出,《哈姆雷持》畢竟是一部以復仇為主題的悲劇,這段悲劇性的愛情僅是故事中的一個輔助性的情節,是為主題服務的。因此,應結合整個劇本從整體上來把握它,不能簡單地誇大其作用。
  《紅樓夢》則是圍繞賈氏家族興衰為主題,以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為主線演繹的一場大悲劇。從貫穿其中看似家庭瑣事及閨閣閒情居多的喜劇中,時而又演變成一出出鬧劇中。看到了曹雪芹全面的、多角度的給我們展現出當時封建社會的悲劇;女人的悲劇;皇權至上的製度的悲劇;寶黛釵三人觀念的悲劇;寶黛釵三人個性的悲劇;家庭權力鬥爭的悲劇;階級地位轉換的悲劇;最後徹底葬送了寶玉與黛玉的愛情,把黛玉逼上絕路,把寶釵逼成棄婦,把寶玉逼得出家,演繹出一場大悲劇。似乎將中國文化所有的文化內容好像都裝到《紅樓夢》裡了。藝術成就之高,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同樣對中國的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吸引眾多的讀者和研究者一生都在去研究紅樓夢。這是莎翁和曹公作品筆下展現愛情悲劇的明顯的不同之處。
2017-07-09 11:13:06
圖博館
《紅樓夢》這部千古奇書,全書共計525個人物,共記載了兩千多個事情,拋開後四十不論,曹公對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詳盡入微的描寫,個個都是躍然紙上,呼之欲出;人物性格也是活靈活現,入木三分。傳統的中國小說描寫男子,便是“豐神俊美,榆樹臨風”;描寫女子必然用的詞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我們很難在這樣的描述中想像一個準確的形象。而紅樓夢打破了,描寫寶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曉之花”,寶釵“面若銀盆,眼如水杏”,黛玉“一對似蹙非蹙俏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人物性格突出,為以後的人生命運埋下伏筆
而《哈姆雷特》則不同,它重在描述故事,一個悲劇故事。我們讀哈姆雷特不會很直觀的想像出哈姆雷特到底什麼樣子,你可以認為他是劍眉朗目,也可以會認為是刀眉俊秀,因為莎翁沒有做直觀地描述,從描述語言的精微角度,曹公的筆更加獨到。
莎翁沒有曹公那樣的生活經歷,所以也寫不出那樣的筆法,其實就算是有,世界上也找不出第二個。曹雪芹自幼生長於鍾鳴鼎食之家,因為政治原因而沒落市井,西山隱居,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才有了這部紅樓夢,“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曹公用了一生去演繹著一個不朽的經典,這經典是他本人的親身經歷,是無數心血的點點凝聚,是曹公理想的最終涅磐。
  曹公筆下的五百多個人物,每一個都是鮮活躍然紙上,血肉豐滿呼之欲出,這其中不僅僅是筆法的不同,更多的是文化的差異。曹雪芹不僅是一個偉大的作家,更是一個徹底的地道的文人。其中的飲酒喫茶、猜謎、行令、參禪、鬥嘴等,無不體現了大家貴族的細緻入微的生活的體驗;而訛詐、查抄、晉封、祭奠、官場的明爭暗鬥、政治風波的波譎雲詭更是影射了一個家族,一個時代的岌岌可危。紅樓夢裡面一個小事情,一個小人物,都有可能成為改變大人物命運和轉折大人物、大事情。
  中國人是講究藝術的,紅樓夢的完成是在當時文字獄的背景下完成的,曹公有幾個腦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評譏時政,議論得失?所以這部百科全書的形成,有更多的歷史原因。尤其是中國的封建傳統社會。
2017-07-09 11:14:12
圖博館
《哈姆雷特》與《紅樓夢》有很多區別。看莎士比亞的著作是平面的,你看到前面就知道後面是怎麼回事。紅樓夢可不一樣,萍聚萍散,人生起伏很大,中國典型的文化的結晶。他是百科全書,裡面拉出來一個小話題,一個小事情,都值得你研究探討半天。這點上兩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紅樓夢》為什麼光耀千古?清代人說“閒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她是為天下女兒所作之書,讓你品“萬豔同悲”的酒,讓你看到這些天地造化的尤物是如何銷隕。《紅樓夢》的偉大就在於此,之前的著作沒有把女兒們看成一個平等的主題來描摹過,而曹公做到了。
  最後的結局,兩個世界都被打破了,這大概就是“悲天憫人”的最終結果。雖然莎翁和曹公閱歷完全不同,但是作品表達的東西卻可以永恆。
  回應
中西方文明對悲劇表達不同
儘管用莎翁的哈姆雷特一部著作對比曹翁的紅樓夢巨著,儘管完全站在中華文化的視角看待和判斷兩翁的文力。我們還是要為心語這篇敢於對西方文化壟斷說不,善於拿中華經典紅樓夢出類拔萃之處向西方捧為圭臬的莎翁哈姆雷特的相形見拙之處勇敢亮劍而喝彩吶喊!中西方文化的近代遭遇的西強東弱,實在是令人不齒,其貫性在寰球經濟格局的重心已經明顯開始東移的當今,依然頑故。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就是明證!在一帶一路大行其道的趨勢下,中華文化的隨之復興,是中國人理論、道路、制度自信之下的文化奠基!我們必須拿出自己文化的軟實力,用國際語言,讓西方人從經典比較中,心服口服地,仰視,至少平視中華
2017-07-09 11:15:10
阿楨
為什麼美國好像有用之不竭的財富?中國該如何做? 2022-01-21

首先,美國底層百姓,並沒有過著作者想像的那種生活,超過40%的美國人連400塊美元都拿不出,超1/3沒有任何社保醫保…答案是:二戰之後,國際產業分工、國際貿易已經形成了一個以美帝為輪轂,以歐日加等美帝附庸國為輪輻的羅馬帝國式體系。美帝通過美元和美軍,把帝國聯為一體。
美國輸出核心科技/理念/資本;第二層週邊日德法意等提供核心裝備;第三層中國等作為工作臺;第四層週邊提供原材料和市場。外層國家賺的是辛苦錢,外層國家的百姓,只好內卷苦鬥。
美帝向全世界收取四重“稅”, 1. 美元鑄幣稅和通貨膨脹稅;2. 高科技“稅”(智慧財產權、品牌);3. 金融“稅”4. 安保“稅”;
美帝全球霸權的架構和運轉,採用了和羅馬帝國相同的輪輻式統治架構。三個核心支柱必須穩固,支柱一:社會和文化共識:對羅馬所代表的價值觀/政治制度/文化的深度認可,無論是英格蘭,北非,還是亞細亞的行省。支柱二:羅馬從各行省獲得穩定的稅收收入。支柱三:軍事霸權:行省駐軍,關鍵軍事要塞、交通要道的控制。帝國的崩潰始於政治的腐壞,,越來越低效的國家機器,土地和財富的集中,各行省的私利,造成帝國稅源不斷的流失,維持龐大帝國的開支不斷增加,最終導致了財政崩潰!支柱二的衰敗,擁兵自重,變成了軍閥,如龐貝和凱撒的出現,使得支柱三最終倒塌,帝國分崩離析。
美式民主是當代羅馬帝國的支柱一;美元體系,全球第一的科技創新,美帝國用來收取全球各國高昂的鑄幣稅和專利稅,是支柱二;全球140多個國家的370餘個軍事基地是其支柱三。
美帝國的三根支柱如何瓦解,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取代美帝國,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
2022-01-23 10:37: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