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果然比<自作孽的中時>名手,更敢打名嘴。
打假的啦,利害一致時又<媒媒相護>了。
設局陳聰明? 名嘴劉益宏單挑魚翅名嘴 2009-06-23 TVBS 簡至豪
檢察總長陳聰明參加媒體人的魚翅宴,引來名嘴們砲轟!不過名嘴劉益宏看不下去,發聲反擊批評陳聰明的名嘴,他表示這些跟陳聰明同桌吃飯的名嘴,都知道事情的來龍去派,離開飯桌後卻都說反話,劉益宏認為這是名嘴設局要陳聰明下台,還反諷地說,吃都是名嘴在吃,名嘴就是喜歡吃;劉益宏公開砲轟,立委邱毅也不客氣說,劉益宏說的那麼氣憤,是因為劉益宏跟陳聰明是同路人。
檢察總長陳聰明跟名嘴間的魚翅宴,爭議還沒釐清,現在又有另一派名嘴,跳出來力挺陳聰明,上演名嘴槓名嘴的插曲。
名嘴劉益宏:「你們(名嘴)都知道陳聰明要來,你們怎麼可以同一桌都吃了,你們真相不把它還原,我的意思很簡單,名嘴要有公信力。」
開砲的是名嘴劉益宏,他在前一天和陳聰明見過面之後,點名當時跟陳聰明同桌吃飯的名嘴,都知道事情的來龍去派,離開飯桌後,卻說了反話,劉益宏認為這根本是名嘴們設局,要陳聰明下台。
名嘴飯前飯後兩張臉,劉益宏反諷說會這樣,就是因為名嘴喜歡吃,才惹出問題來。名嘴胡忠信(2990.06.22):「餐會是我們媒體本身的餐會,他卻把這個事變成說喬事情、跟名嘴溝通,完全沒有這回事。」
北市研考會主委盛治仁:「我沒去,我現在也不知道怎麼會講我。」
立委邱毅:「他就是陳聰明在外面的放話者。」
立委邱毅不客氣回批劉益宏,一場魚翅宴扯出這麼多案外案,該怎麼收尾,法務部長王清峰一個頭兩個大。法務部長王清峰:「我們還沒把事實釐清楚,所以談不上懲處不懲處。」
為了陳聰明的道德問題,名嘴們公開互咬,即使真相釐清後,累積下來的形象也已經受傷。
劉益宏嗆胡忠信不可裝傻 2009-06-23 東森新聞記者黃暐瀚
檢察總長陳聰明與媒體名嘴的「魚翅宴」,到底是不是針對扁案進行溝通?名嘴劉益宏接受中國時報專訪強調,這些名嘴愛吃魚翅,卻賴給陳聰明,說他政商關係複雜,是又愛吃又要人家下台。
胡忠信昨天氣沖沖前往監察院,指所謂魚翅宴根本只是媒體的私下聚餐,陳聰明是不速之客、突然殺出,可見政商關係有多麼複雜!對此,劉益宏批評,「你陳聰明要是違法亂紀,我也主張要查,但是你沒有違法亂紀,你這些名嘴跟人家說好吃人家的,又要拿出來亂講,邱毅在立法院弄個坑給陳聰明跳啊!」
同樣是名嘴的劉益宏出面嗆聲,嗆胡忠信明明知道陳聰明要來,不要裝傻。劉益宏並表示一年半前還沒有扁案可以喬,但陳聰明的兩次魚翅宴,都是為了跟名嘴打好關係,「餐會喬的事情,就是喬名嘴的事啦,喬什麼事?就是喬跟名嘴的關係的事啊,還有什麼事?就是喬跟你們名嘴吃飯之後,ㄟ,以後大家多多照顧。」
陳聰明明明到過「新同樂」,卻一度在立院說謊,劉益宏認為他早該可以下台,不過名嘴愛吃、吃完又罵人,他也看不過去。
魚翅噎喉 挺、反陳聰明名嘴互槓 2009-06-23 TVBS
檢察總長陳聰明和電視名嘴吃魚翅,先爆發說謊醜聞,又演變成兩派名嘴互槓,劉益宏痛批同桌的名嘴,「吃完又說反話,愛吃又想設局拉陳聰明下台」,兩人隔空交火,引發風波,不過今天同台上節目卻緊閉口風,拒絕接受採訪。
檢察總長陳聰明跟名嘴吃魚翅,爆發幾天,演變成兩派名嘴的戰爭。名嘴胡忠信(98.06.22):「餐會是媒體本身的餐會,陳聰明總長突然到了,而且那是1年半前的事,1年半後他(陳聰明)卻說,是喬事情跟名嘴溝通,完全沒有這回事。」
名嘴劉益宏:「(名嘴)知道陳聰明要來嘛,你們怎麼可以同一桌都吃了,你們真相不把它還原?我意思很簡單,名嘴要有公信力。」
名嘴劉益宏見過陳聰明後,跳出來一一點名,說同桌吃飯的都知道來龍去脈,事後卻說反話,他認為這是名嘴們設局要拉陳聰明下台,兩邊各說各話,又像各取所需。胡忠信(98.06.23):「跟陳聰明總長關係緊張,是因為黃芳彥兔脫事件才開始,是今年1月才開始的。」
胡忠信、劉益宏已經隔空互槓,星期二卻一起上節目同台,不過他們似乎頗有默契,坐上轎車,不露臉、不接受媒體採訪,直接離開,保持神秘,也讓單純的魚翅宴更像羅生門。
潘孟安:名嘴就是說一套做一套 2009-06-23 東森新聞記者梁芳瑜
高貴的魚翅似乎塞不了名嘴們的嘴,吃過飯卻還是對檢察總長陳聰明照罵不誤,就連立委也看不下去,痛批名嘴們不能檯面下吃魚翅,檯面上噴口水,要吃又要罵。另外,有人認為「名嘴」是台灣三害之一,應該好好想想如何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新同樂的魚翅難道只能拿來剔牙而無法封口嗎?名嘴們吃完了魚翅,對陳聰明還是繼續罵,但有得吃還罵人,讓一樣以「罵人為業」的立委看不下去。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表示,「台灣有三害,第一害好像是民意機構,第二害好像是媒體,名嘴也包括在裡面,第三害可能是司法官,我覺得第二害、第三害現在應該好好想想,如何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民進黨立委潘孟安則說,「這些名嘴就是說一套做一套,反正能夠講、噴口水、灑狗血、羶腥的,講了之後私下還是魚翅照樣來。」
藍綠立委齊聲開罵,現在不只陳聰明吃魚翅吃到焦頭爛額,就連跑去吃的名嘴也搞得一身腥,甚至還引爆了名嘴同業間的內鬨。國民黨立委邱毅指出,「有部分名嘴喜歡去赴宴,我個人認為是很不當,但是劉益宏基本上就是陳聰明的同路人,他就是陳聰明在外面的放話者嘛!」
俗話說「飯可以多吃、話不能亂講」不過,這魚翅宴給大夥兒的教訓是,飯最好也別亂吃,以免壞了自己的人格。(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梁芳瑜、陳震隆)
費鴻泰:名嘴屬「三害」之一 2009-06-23 NOWnews 記者陳思穎
檢察總長陳聰明因為新同樂魚翅宴惹了一身腥,日前他在立法院答詢時,斷然否認沒有去過新同樂,想不到幾天後改口「去過兩次」,理由是「和名嘴溝通」,而陳聰明的說法意外引發媒體報導名嘴又罵又吃的風波。而國民黨立委費鴻泰今(23)日更指名嘴是「三害」之一。
國民黨立委邱毅10日在立法院公開質詢陳聰明,對於邱毅詢問,「有沒有在台北聯誼社?有沒有在新同樂?」陳聰明回答,「新同樂,我沒去過。」
但幾天後,名嘴黎建南卻自爆自己就是目擊人,並說「要是說謊,我就切腹」,陳聰明改口說「去過兩次」,第一次是在一年半前,在友人牽線下,找了胡忠信等名嘴「溝通」,化解輿論對他和特偵組的誤解,不過後來這些名嘴還是繼續罵,因此才有去年的第二次。胡忠信聽聞此言,簡直氣炸了。
而陳聰明是否親赴新同樂魚翅宴一事,在名嘴爆料後,意外引發媒體報導名嘴又罵又吃的風波。對此,費鴻泰今日上午直指名嘴是「三害」之一,另外兩害則是立委與司法官。而他希望名嘴與媒體都能好好思考如何教化風氣,多做對社會公益有益的事。
入戲太深 少數名嘴涉政治亂分際 2009-06-23 TVBS
名嘴近年來走偏鋒、涉入政治、胡亂影射爆料,引發爭議,這回名嘴間為了檢察總長陳聰明互批,就是因為彼此看不下去。名嘴姚立明就說,被批評的人的確會主動邀約名嘴溝通,希望用人情影響名嘴的評論,難免有些名嘴會接受,而藉勢藉端的爭議,時有所聞。
政論名嘴針砭時政,但偶爾入戲太深。名嘴胡忠信(2006.4.11):「否定謝文定!否定謝文定!」
3年前立法院封殺檢察總長謝文定的人事案,場外名嘴帶頭抗議,身分讓人錯亂,更有甚者,參加政黨遊行,擦槍走火、爆粗口。
名嘴吳國棟(2008.8.30):「今天我這個字送馬英九,叫他吃X啦!明天看到馬英九叫他XXXX啦,這不是民主政黨輪替,這是一場戰爭啦,這是一場鬥爭啦對不對!」
不時激情煽動,名嘴還是重要的爆料來源,像是模仿藝人邰智源,就被影射幫扁嫂介紹珠寶行換現金。名嘴張友驊(2009.6):「中間人士在穿梭的整個過程,一個模仿秀的藝人,他本身也是開珠寶店。」
挾媒體優勢,名嘴每天在節目上火力四射,讓政治人物敬畏三分,反過來得和名嘴「交陪」,吃飯喝酒、私下溝通,拜託多講好話。名嘴姚立明:「難免就有少數的一些常上節目的人,他會接受這種邀約,邀約人的心態,他是想透過人情來影響你言論的公正性。」
政論名嘴和政治人物在媒體強勢的時代,關係更加微妙,拿捏不當,政治人物失格、名嘴失了分寸。
總長吃魚翅 部長臉上無光問名嘴 2009-06-23 TVBS 張介凡
檢察總長陳聰明和名嘴一起吃魚翅,說法又前後不一,爭議越來越大,昨天法務部長王清峰特別約見了媒體人胡忠信,了解事情真相,不過對於談話內容王清峰相當保留,只說現在法務部已經在調查,會盡快給社會一個交代。
雖然已經從胡忠信的嘴裡,聽說了「魚翅事件」的始末,法務部長王清峰態度還是很保留。法務部長王清峰:「對不起,這個如果要說現階段只能由他(胡忠信)自己來說,不應該由我來說。」
檢察總長和名嘴吃魚翅實在有夠瞎,法務部長臉上無光,已經要求下屬盡快釐清事情真相。王清峰:「他(次長)會很快,盡快來處理,好不好,我們過去調查都很快的嘛,趕快給大家一個交代,也給總長一個交代。」
沒有指責,但也不願力挺,甚至在上電視專訪時,王清峰還意有所指說了這麼一段話。王清峰:「如果說大家不信任我,那覺得我做得也不好,那我就沒有理由留在這個地方,對我而言,我是來去自如的。」
其實這樣的話,王清峰說了不只1次,而每回也都是針對檢察總長陳聰明,不過顯然對個人去留的拿捏,部長跟總長價值觀完全不同。
王清峰談陳聰明 若犯罪才撤職【聯合報記者張宏業 2009.07.05
法務部長王清峰昨天應邀參加司法改革研討會,她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檢察總長陳聰明若有犯罪就依法撤職,若只是「社會觀瞻」問題,就變成個人選擇。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昨天舉辦「司法改革十週年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起訴扁嫂吳淑珍的檢察官陳瑞仁、承審陳水扁洗錢案的北院審判長周占春,恰巧同台擔任引言人,並肩而坐。
陳瑞仁認為羈押或限制出境的問題,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不過對於扁家弊案,他卻「不便對個案表示意見」。周占春則對記者詢問他對扁案有無司法改革的建議與想法,表示「沒有任何評論」,一度還跑給記者追。
馬英九總統出訪巴拿馬時表示,檢察總長適任與否,主管機關是法務部,不是總統應該干預的項目,應由法務部進行相關考核。
媒體追問王清峰「法務部未來是否會研擬總長考核機制?」她回答「再研究」。
陳聰明堅持任滿 王清峰:再說吧【聯合報記者蕭白雪 2009.06.12
法務部長王清峰與檢察總長陳聰明昨天在立院被問到兩人是否不和,王清峰看著陳聰明說「我們有不和嗎?」陳聰明連答三次「沒有這回事!」當立委質疑陳聰明與扁案證人飲宴,陳強調是朋友往來,不用向立委報告。
王清峰與陳聰明昨天為法務部、特偵組預算解凍赴立院備詢,會議還沒開始,王清峰就被記者包圍追問與陳聰明是否不和,王清峰轉頭問陳聰明「我們有不和嗎?」陳聰明連忙否認,氣氛有點尷尬。
質詢時,立委李慶華問陳聰明是否會作到任滿,陳聰明簡單回答:「一切按制度來,法院組織法規定任期四年。」對於檢察總長的退場機制,陳聰明表示,如果要有退場機制,所有有任期的都應一併訂定,「不是我走不走的問題,是制度問題」。
立委邱毅追問王清峰對陳聰明被檢舉與扁案中的業者往來,是否該迴避辦案;王清峰說她尊重總長的想法;邱毅又問王清峰對陳聰明要當滿任期的意見,王清峰停頓六秒鐘,口氣無奈表示:「再說吧!」
邱毅詢問陳聰明是否曾與扁案證人,包括寶徠建商蔡竹雄、林堉麟等人在台北聯誼社等場所飲宴;陳聰明坦承有,但強調是私人行為,而且指揮偵辦扁案,他沒有絲毫偏袒。
邱毅聞言,怒指陳聰明和貪汙洗錢共犯一天到晚花天酒地,邱轉問王清峰「你作得來這種事嗎?」王清峰直言:「我不是這種料子」、「我不會花天酒地,因為我不會喝酒。」
陳聰明表示,他認識蔡竹雄、林堉麟,與他作什麼職務、朋友作什麼生意無關,他的朋友跟扁認識,不見得就是扁案的共犯;並強調,他無法接受「花天酒地」的說法。
胡忠信:陳聰明移花接木,栽贓抹黑 09-06-23民眾日報記者慶正
媒體評論人胡忠信22日嚴正駁斥檢察總長陳聰明「與名嘴魚翅宴討論扁案」傳言,他批評陳聰明故意移花接木,完全是陳水扁設計檢察官朱朝亮和吳文忠的翻版。
胡忠信22日上午前往監察院接受監委李復甸約詢,他堅稱一年半前與檢察總長陳聰明在餐宴中不期而遇,卻被渲染成名嘴們與陳聰明聚會、聊天、討論扁案。
他說:「事實上,那個餐會是我們媒體本身的餐會,一年半後,他卻把這個事變成說喬事情,跟名嘴溝通,完全沒有這回事,我要鄭重否認!手法跟陳水扁用法會參加法會,抹黑朱朝亮、吳文忠的手法如出一轍。」
這一場本不相干的聚會,間隔落差一年半,胡忠信痛批陳聰明移花接木,刻意抹黑。
他強調:「一年半前,甚至那時候陳水扁都還沒有起訴,怎麼可能需要跟陳總長溝通?我覺得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移花接木、栽贓的做法,我覺得我非常不以為然。」胡忠信希望監委能徹查此案,彈劾陳聰明,究查違失責任。
李復甸:不排除二度約詢陳聰明 09-06-23民眾日報記者慶
監委李復甸22日指出,「問責」是監委行使監察權的重要責任,而其基礎也就是查明「是否有責」?
針對「檢察總長陳聰明適任與否案」,監委李復甸上午約談媒體名嘴胡忠信,了解媒體日前報導陳聰明與名嘴魚翅宴的始末,為時10多分鐘。李復甸表示,未來不排除再度約詢陳聰明。
本案是由監委李復甸、錢林慧君以及洪德旋3人共同調查。據了解,最早是由李復甸申請自動調查,監院指派錢林慧君協查,之後鑒於社會關注,再由委員會推派洪德旋加入調查小組。
李復甸說,本案調查過程中,發現必須立即針對執法及人員建制提出補強,因此分案糾正最高檢察署,要求對不適任檢察官調整職務、補充人力及遵行「檢察一體」制度。
他強調,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檢察官則獨立於法院,而非獨立於長官」,因此監察總長及法務部長都負有督導和改進的責任。
李復甸表示,糾正是針對「事」,有關本案「人」的彈劾與糾舉,則持續調查中。
他說,目前陳聰明涉及的事件,包括媒體先前報導,扁案關係人、前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潛逃赴美案,以及日前發生陳聰明與名嘴的魚翅宴案,如今已併案調查。
他指出,約談胡忠信主要是了解近來媒體所報導的陳聰明與名嘴魚翅宴的相關內容、胡忠信所收集的資料以及釐清相關事件的時間序,由於事涉複雜,且正在進行中的案子,不便對外透露相關內容。
他說,本案十分複雜,不會僅憑一方證詞,就提案彈劾。
為了多方查證,李復甸已約談過好幾位媒體人,他強調將秉持「證據說話」原則,多方蒐證、約詢,也不排除再度約詢陳聰明,「未來或許查無事證、結案,或許糾舉、甚至彈劾」,他會與協查委員共同會商決定,「沒有結案的預設期限」。
陳聰明打破沉默:絕無馥園宴【聯合報記者蕭白雪 2009.07.09
檢察總長陳聰明昨天鄭重澄清,九十五年間絕對沒有在馥園餐廳接受建商友人蔡竹雄的款宴,更沒有邀請多家建商出席募款,籲請當時的陳水扁總統提名他出任檢察總長。
陳聰明說,立委邱毅的爆料,全屬子虛烏有。
最高檢察署更罕見發表措辭強硬的新聞稿,強調往後將不再對各項指控沉默以對,不排除訴究相關人的民、刑事責任,以求公道、以正視聽。
最高檢察署指出,陳聰明與吉美建設負責人蔡竹雄是數十年的老友,平日正當往來,從未涉及任何公務,更與現偵辦中的扁案無任何關聯。
陳雲南:不知黃要出國【聯合晚報記者王聖藜09.07.08
法務部長王清峰上午「驚爆」她對於特偵組偵辦前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的「心證」,指她也關心是否有人縱放黃。特偵組發言人陳雲南說,黃芳彥去年11月3日出國前,檢方根本不知道他要出國,特偵組辦案是依法偵辦,無所謂縱放不縱放。
陳聰明承認會面 「去向蔡致歉」【聯合報記者蕭白雪 2009.07.08
檢察總長陳聰明承認陳蔡會的事,他昨天說,本月一日赴吉美建設董事長蔡竹雄辦公室會面,是因媒體報導「魚翅宴」造成多年友人遭到約談、調查,對朋友感到不好意思,才去向蔡竹雄表示歉意,並無不可告人之事。
陳聰明還透露,魚翅宴風波期間,蔡竹雄曾打了幾通電話過來,但他認為法務部當時還在行政調查,雙方不宜談話,因此都沒有接聽電話。他說,一日當天也是一併向蔡竹雄說明原委,絕無所謂串供情事。
陳聰明說,一日下午他要到金門高分檢監交檢察長,赴機場前順路到忠孝東路五段的蔡竹雄辦公室;兩人會面時間很短,除了對蔡竹雄遭法務部調查一事致歉,同時希望如有報導不實,希望蔡竹雄適度對外說明。
據了解,陳聰明與蔡竹雄、上海台商蔡添壽、吉利建設董事長林敏雄等不少建商,都是二、三十年的老友,過去經常聚會,陳聰明一直認為這是朋友間的正常交往。
陳聰明強調,蔡竹雄雖然是寶徠的建商,但他和朋友之間從不談論生意的事;七月一日去蔡竹雄辦公室,只是很單純的想法,沒有考慮到可能引起外界質疑。
據了解,蔡竹雄等陳聰明的建商友人,對於陳上任檢察總長後一再被媒體批評,常抱不平;陳聰明也曾在餐會時吐苦水,才會有人出面邀宴名嘴,希望化解名嘴的誤會和批評,可見交情頗深。沒想到事件曝光,反倒讓陳聰明的政商關係更引人矚目。
魚翅宴座上賓 法部訪查【聯合報記者蕭白雪 2009.07.08
檢察總長陳聰明和建商的魚翅宴風波,法務部調查幾近完成:但因新爆陳聰明於七月一日與蔡竹雄私下會面的事,法務部正研究是否一併了解後,再作出完整的報告。
法務部指出,目前只有單純的「魚翅宴報告」,並未針對陳聰明的政商關係做調查。
據透露,魚翅宴中曝光的陳聰明友人,包括台北市前議員陳炯松、建商蔡竹雄、林敏雄、上海台商蔡添壽等人,都曾在陳聰明兒子前年的婚宴上現身;立法院長王金平、副院長曾永權等人也是婚宴的座上賓,當天還有不少法界人士受邀。
陳聰明受蔡竹雄等友人之邀,兩度赴新同樂餐廳與名嘴餐宴,事件曝光後,引起外界質疑,法務部即派人專案調查。上月廿七日,法務部次長吳陳鐶親赴陳聰明官邸訪談,也派人訪查魚翅宴與會者。
據了解,原本調查結果已接近完成,但吳陳鐶因公出國開會,法務部高層尚未做最後定稿,沒想到又爆出「陳蔡會」的新風波。
處理陳聰明 馬:監院須先動作>中時09-06-12楊舒媚
特偵組未及早將前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境管,被疑「縱放」黃逃逸海外,引發外界批評。據了解,約莫在四月底,馬英九總統與訪賓談及陳聰明問題時私下表示,檢察總長有任期保障,要處理陳聰明,得看陳聰明有沒有違法,或至少必須有監察院彈劾處分等動作,「我不能沒有依據就處理他。」
據了解,監察院原擬彈劾檢察總長陳聰明,卻遲遲沒有下文。
如何處理陳聰明,引發藍營內部議論,約莫一個多月前,馬英九與訪賓談及這個問題,訪賓質疑:「為何不處理?」但馬的態度相當低調,強調,一定要有所「依據」。
馬態度低調 強調要有所「依據」
換言之,監察院糾彈與否可能會是馬英九思考處理陳聰明的最重要指標之一;這也導致國民黨內對負責調查陳聰明的監委李復甸多有不滿,不解他「怎麼到現在辦不出來。」
李復甸坦承,辦理陳聰明案件以來,所受的壓力是「前胸貼後背,背後還插滿箭。」更曾有人當他的面拍桌,要他糾彈陳聰明。
李復甸說,監院對陳聰明的調查從沒中斷,但此案沒那麼簡單,因涉及任期保障;尤其對於有任期保障的政務官,特別是司法人員可否拿一般標準衡量,也是考量依據。
最後,是對調查中的個案能否糾彈?李復甸指:「假如因外界質疑『縱放』,我糾彈的文就出去了,是不是干涉個案呢?」
李復甸說,外界都把焦點放在陳聰明是否適任的「個案」問題上,但查此案過程,監察院曾「糾正」特偵組人力不足、洩漏辦案機密與當事人有不當聯繫的「制度問題」。他提醒:「該糾正案雖對的是特偵組,『但檢長是要負總責任的』!」
李復甸強調,檢察一體,若特偵組辦理案件有辦案疏失,檢察總長就需要負完全責任。此語是否在為另闢蹊徑辦陳聰明留伏筆?李復甸講:「這是明筆,不是伏筆。」
李復甸明筆:總長為特偵組負責
外界催促辦案聲聲急,李復甸說,此時就像籃球比賽倒數十秒期間,「我當然要走到有把握的位置才出手,總不能因為球場內觀眾鼓譟就沉不住氣,在中場隨手就把球拋出去。」他表示瞭解外界與民眾的焦慮,但該案處理絕不能便宜行事。
陳聰明爭議 府:總統從未發表任何意見【中央社09.06.13
外界對檢察總長陳聰明的爭議討論不斷,總統府今天表示,不論公開或私下,總統馬英九從未發表過任何意見,媒體報導馬總統曾私下評論此事,並非事實。
中國時報報導,約莫在4月底,馬總統與訪賓談及陳聰明問題時私下表示,檢察總長有任期保障,要處理陳聰明,得看陳聰明有沒有違法,或至少必須有監察院彈劾處分等動作,「我不能沒有依據就處理他」。
對此,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蔡仲禮上午轉述馬總統說法,表示媒體報導並非事實。
蔡仲禮並強調,馬總統一向尊重司法體制、憲政分際,不論公開或私下,都不曾對此發表過任何意見。
總統何必開口>中時09-06-13
尊重憲政體制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如果凡事都要看坐在最高位子的臉色,那是仰承上意、違反民主。準備兼國民黨主席的馬總統,顯然得提醒自己,不要成了那個被逢迎拍馬的對象。
要不要換掉陳聰明,原本是簡單的問題,但卻因政客名嘴的攪和而複雜化。假使他涉及違法失職,而且事證明確,無須勞駕總統之尊,就該撤職查辦。反過來說,假使要總統開口,才能調職換人,那不是法治而是人治。
從這個角度看,馬總統談陳聰明問題,有對也有不對。對的是,他知道檢察總長有任期保障,要處理得看有無違法,或至少有監察院的彈劾處分;不對的是,以總統的身分,他不該把話講得這麼白,甚至已近乎明示。
馬總統認為,不能沒有「依據」就處理檢察總長。這是對獨立機關的尊重,也是民主法治的常識,但他把「依據」講得太過於具體,卻會造成對獨立機關的傷害。譬如,能否處理陳聰明,總統點名監察院,這會形成錯覺,以為監院沒彈劾,總統動不了總長。
或許,馬總統並非示意監院要盡快有結果,卻容易導致外界的錯誤期待,乃至監院對總統之意的揣測,如此一來,即使監院真的做出彈劾,也會招致迎合「馬意」的譏評。
馬總統不同於馬主席,他的意志可以在黨內貫徹,卻不該在憲政體制中任意行走,他應明瞭對於獨立機關的運作,總統有責保護那一道不能跨越的界線。
(楨:終時也<自由造假>?終時等名手不也常要馬違憲站第一線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708784/20080112060514
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947376/20080716060250/
蘇花糕係啥米碗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921866/20080715065151/)
「忍無可忍」 陳聰明怒告邱毅【聯合報記者蕭白雪 2009.07.11
檢察總長陳聰明認為立委邱毅多次爆料內容都是不實指控,昨天決定委託律師向法院提起民、刑事訴訟;而且不排除就半年內其他名嘴所發表的不實言論,一併提出告訴,希望能遏止亂爆料的歪風。
吉美建設董事長蔡竹雄昨天也發表聲明,強調他與陳聰明是數十年的老朋友,從未有不正當往來,所謂「同喝花酒」、「女模作陪」,都是平空杜撰的抹黑、中傷,嚴重詆毀他本人及陳聰明的名譽,他將循法律途徑追訴相關人的責任。
陳聰明說,原本基於與人為善、對立委的尊重,希望能夠化解誤會、理性溝通;但邱毅不但沒有善意回應,還得寸進尺,一再以不實的內容損害檢察機關及他本人的聲譽,甚至杜撰他上Villa Piano Bar的事情,他實在是忍無可忍,才不得已提告。
據透露,特偵組內部早就建議陳聰明對外界不實的指控,採取強硬態度,認為陳聰明身為檢察龍頭,有責任捍衛檢察體系的聲譽。
陳聰明委託律師周威良提告的部分,包括邱毅爆料「特偵組吃案」、「陳聰明縱放黃芳彥」、「陳聰明與辜家有不當涉及金錢的往來」、「蔡竹雄在馥園宴請陳聰明及建商」、「與蔡竹雄上Piano Bar」等。
至於民事部分,是採刑事附帶民事求償,或是其他方式,律師表示還在研究。
最高檢察署昨天發布新聞稿指出,邱毅自去年起,多次虛構或影射足以損害陳聰明檢察總長名譽的不實內容,為導正現今社會不負責任且四處蔓延的爆料風氣,陳聰明經再三思考,深覺除訴請司法機關追究邱毅的相關責任,別無他途。
(楨:面對官官相護的司法巫師們,旣不能革命也不能行政干預,馬除了告訴諸監察之外還能怎樣?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1663714/20081230081117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014746/20070412065740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0304092/20070709065909)
馬推動司改 本身做起【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09.06.09
馬英九總統控告高檢署檢察官侯寬仁製作筆錄不實涉嫌偽造文書,聲請再議遭駁回後,再提起交付審判聲請。總統府昨天表示,馬總統此舉是為了堅持司法正義,「推動司法改革,總統從本身(個案)做起」。
至於媒體詢問馬總統是否出庭等問題,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蔡仲禮解釋,法律問題將由律師對外說明。但據悉,聲請交付審判案,馬總統可以選擇不出庭。
馬英九去年五月就任總統後,七月即透過律師撤銷所有選舉訴訟,包括控告台北市議員徐佳青等四件誹謗或損害賠償案,當時府方說法是「彌平因選舉而撕裂的社會傷痕」,但控告侯寬仁不實筆錄的偽造文書案屬公訴罪,無法撤銷。
知情人士透露,馬總統堅持自身清白,不容外界汙衊,對於是否撤銷誹謗官司確實有一番掙扎,也曾徵詢法界友人,結果仍是意見分歧,甚至相持不下,最後馬總統決定「一筆勾銷」。
府方人士坦言,當時考慮包括總統高度、藍綠和諧等因素,更不希望選舉恩怨影響施政。
不過,知情人士也說,控告侯寬仁筆錄不實案再議遭駁回後,馬總統再次委託律師聲請交付審判,這屬於馬總統「操之在我的部分」,顯見馬總統是藉此凸顯若干「弦外之音」。
蔡仲禮表示,馬總統認為這不是為個人利益,而是為千千萬萬人的權利;因為這可能發生在很多人身上,絕對不是小事,是司法正義與原則問題。
馬英九追殺侯寬仁? 2009/06/09 02:39:40 瀏覽6258|回應31|推薦49
馬總統因為特別費案告檢察官侯寬仁一案,台北地檢署處分不起訴後,馬總統不服,「聲請再議」被駁回,馬總統決定「聲請交付審理」,各個媒體也紛紛提出相關的見解與建議。
而在這些媒體的意見之中,多半以「從情理來看」、「事過境遷」、「格局太淺」、「浪費司法資源」、「已貴為總統」、「司法追殺」等理由,傾向馬總統對本案應該到此為止。
但如果這樣司法誣告,能「以和為貴」的政治了結,除了留下更多的公正疑慮,恐怕更證明司法不過是政治的工具罷了。
就讓我們以事實論事實吧。
侯寬仁檢察官是誘導證人,並且製作不實筆錄,再以不實筆錄這種惡劣的手法,去栽贓一位總統候選人。難道他天真的不知道,這很可能影響一場國家最重要的總統選舉嗎?請問,這算不算是一種「司法追殺」?
當一審判決無罪時,侯寬仁檢察官他有道歉嗎?不,他選擇上訴;二審再判無罪,他還是再上訴,一直到三審也無罪定讞。請問是誰在「浪費司法資源」?而這段期間,因為他的堅持造成社會多大的不安,他卻連解釋都沒有,又何來對社會的道歉?
而且,他有因此而引咎辭職嗎?不,他老人家現在仍然「好官我為之」,繼續作他的檢察官,也繼續領我們的血汗錢。請問「從情理來看」,養殖這類為特定政客服務的誣告訟棍,是我們活該倒楣嗎?
再者,這案子是司法的是非問題。難道以「已貴為總統」的身份,所以馬總統就該洗盡鉛華就此作罷?有這種脫罪之詞,那我們還奢望司法能給誰正義?
馬總統真要「追殺」侯寬仁的話,他大可像阿扁一樣,用他的行政權,暗地裡調降他、整他,就搞定了,何苦如此大費周張的依循司法管道,來維護他應有的權利呢?
可怕的是他還是馬總統,假設這誣陷的案子,發生我們小老百姓身上,我們老早被這種檢察官整死了。所以追出司法裡的濫訟檢察官,該是多麼重要的司法價值。
如果「從情理來看」、「事過境遷」、「格局太淺」、「浪費司法資源」、「已貴為總統」、「司法追殺」,都是可以被原諒的理由。請問,阿扁涉嫌的貪污案,是否也能比照辦理呀?就此放了阿扁?
我們固然不鼓勵馬總統以牙還牙,採取私心的報復。但侯寬仁檢察官確實欠社會一個道歉。人在犯錯後,總該先認錯,才可以求得被原諒嘛!否則這樣的司法,不就成了煽陰風、點鬼火的佛地魔了!
如果是這樣,那一切用江湖了決來判斷是否對錯,用我佛慈悲來人情行政,那我們還算是『法制國家』嗎?
http://blog.udn.com/barry37h/3025346
陳聰明何去何從?問題不在去留,關鍵就在辦案態度。 2009/06/08
說起特偵組之檢察總長陳聰明,人人都會不由自主的一聲長嘆,唉!何以人世間竟有如此不知廉恥不知進退之成年人,幾乎同他的同宗陳水扁一樣毫無羞恥之心。好像還沒有民調查查支持陳聰明滾蛋,假如真來個民調,要他走路的恐怕超過八成,不過,陳聰明就是不走,要做到任期滿,完成阿扁弊案完全辦得七零八落的歷史任命,誰也奈何不了他。
本文不必再談扁案流程,因為辦得真是非常幼稚難看。看陳聰明辦案歷史,宋楚瑜案,毫無理由不了了之。謝長廷高捷案最是經典,逐項分割,以胡亂罪名起訴,變成人人無罪,反而被迫害被欺詐之泰勞就是唯一有罪,真是誰叫你是泰勞,活該來台灣變作泰奴,這才顯得台灣人有GUTS,在20世紀還有膽養些活該被人詐欺壓迫的外國奴隸。這就是陳聰明為台灣爭光的最現實動作。
管不了,真的誰也管不了他嗎?就拿高捷案來說,當時任職高檢當個檢察長之陳聰明一手分割案情,根本不合理且屬失職,監察院所為何事?不可先從此入手調查嗎?葉耀鵬在那裡,你在調查陳聰明嗎?當然啦!要查高捷案,不能忽略同陳聰明拍檔的朱朝亮(大家還記得他嗎?),一籃子的謝長廷所涉案子,由陳聰明分到他手中,辦了幾年連影都沒有,查查為何如此明目張膽的壓案食案,恐怕同陳聰明脫不了關係。
現在馬英九執政,而且定下七月前要見改革方向,司法改革,尤其是檢調改革被視為馬政見主軸之一,因為馬英九本身就是個被害者,對於像陳聰明,朱朝亮,當然還有個侯寬仁似的檢察官,應該有個辦法想出來,沒有退場機制不重要,嚴格要求監察院進行全面清查,有胡亂起訴,私改供詞,故意曲解供詞入人以罪等等,有此歷史者,立送經改造後之公懲會進行彈劾懲處。與此同時,立時修法進行公務員工作表現考核機制,對於積案累累,習慣壓案不理之公務員,包括司法體系在內,一律有開除官職條例,如此進行整個公務體系的改變,沒有鐵飯碗保障下,台灣的官場才能脫胎換骨,有另一番新氣象也。否則,辦甚麼貪瀆案,攏是來假的。今天有個陳聰明,難保他日不來個何聰明呀!聰明一些,逢場作戲式辦案,財源滾滾而來,當然天天春風滿臉啦!
http://blog.udn.com/008299/3023256
名嘴爆料 反被國防部「修理」【聯合報記者李志德09.07.09
國防部槓上名嘴和立委?立委舉發和名嘴的窮追猛打,據說是促成馬英九總統三個月前下令國防部肅貪的重要推手,但國防部昨天公布的報告,立委、名嘴的爆料,都被國防部認定沒有價值。
同樣的,法務部的報告也把「媒體、政治人物不斷發表言論評述案情」,列為檢察官調查案件的「困境」,並且主張研修「衛星廣播電視法」,要求媒體製播新聞及評論應符合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認為有錯或損害權益,得請求停止播送、更正或答辯,也得聲請假處分、請求損害賠償。
外界質疑這是否會影響新聞自由,法務部長王清峰在記者會上表示,相信媒體都希望報導及評論客觀公正,若有不實或虛構,相關當事人依「國際更正權公約」要求更正非常正常,這不是箝制言論自由。
國防部昨天公布的肅貪防弊報告,對多位立委、名嘴的爆料一一說明結果。立法委員張顯耀和李復興,都曾舉發買官或升遷不公案,但國防部調查不是當事人否認,就是立委未提供足夠資料。至於立委邱毅檢舉的兩起案件,國防部表示,經查其中一人升遷無異常;另一案則尚未提供詳細資料。
被國防部「修理」的立委張顯耀、邱毅及名嘴張友驊,昨天一致痛批國防部不厚道,自己肅貪不力,還將交不出成績單的責任推給別人。
前國防大學戰略所長扶台興,是最早出面指控扁政府可能有買、賣官的將領,前段時間也密集出現在電視談話性節目。但國防部的報告,以扶台興檢舉的案情台北地檢署已簽結為由,未做進一步調查。另兩位退役將領黃崑益、柯政盛指控的內容,也被國防部指為「未提供具體事證」。
王清峰:修法限制名嘴爆料>中時09-07-09江慧真
名嘴辦案方興未艾,連法務部長王清峰都主張,修改廣電法、限制名嘴爆料。
行政院昨日召開中央廉政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王清峰指出,目前檢察機關偵辦案件的十三大困境中,最後一項就是社會矚目的案件,媒體和政治人物不斷地發表評論,導致檢察官在偵辦過程中,還需要分心去澄清,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外界質疑公權力介入言論自由,王清峰回應,媒體報導若有不實或虛構,法治國家必須保障被報導者的權益,這不是箝制言論自由,政府絕對尊重媒體自由,但要依法律處理。因此,王清峰支持修改《衛星廣播電視法》,要求製播新聞及評論應符合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認為有錯誤或者損害其權益,得請求停止播送、更正或答辯,也可聲請假處分,請求損害賠償。
王清峰認為,檢察官辦案都應該要秉公處理,維護偵查不公開的原則,應該由相關機關發言人澄清事實,以正視聽。而且根據《國際更正權公約》,新聞報導必須依據事實,進行正當公正的報導,虛構或歪取的報導,應該循同樣的傳遞和發表途徑迅速更正,以維護人權。
NCC發言人李大嵩表示,NCC將等到法務部提出具體建議後,再進行後續討論。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廣電法第廿二條,已禁止無線電視台,評論進入司法調查的案件,不過,衛星電視法當初立法時,基於言論自由保障,並未進行類似規範,今年初衛廣法修正案,雖然訂定「違反新聞事實查證」罰責,但該條文也不是針對名嘴的「名嘴條款」。
NCC傳內處科長李佳玲坦承,衛星廣播電視法,因為是採取低度管制,當初立法時為了保障言論自由,就沒有把類似規範納入,今年初衛廣法修正案,把違反新聞事實查證罰責,納入第四十六條規定,當初就引起軒然大波。
針對法務部長王清峰支持訂定「名嘴條款」,前時報週刊副社長劉益宏表示,他堅決反對名嘴條款,因為名嘴一旦言論使人受到侵害,本來就有法律可管;「言論自由豈是NCC可以伸進來管的地方?」他認為,名嘴有分等級,有些名嘴確實為了收視率而胡搞,但不能一概而論。
政論節目主持人劉寶傑則表示,幹這一行,並沒有免責權,現在卻還要修衛廣法管制名嘴爆料,當然有箝制言論自由之嫌。劉寶傑也質疑,王清峰會支持這個案子,根本是把這項修法當作查貪不力的遮羞布,如果王真有魄力,就告訴外界查不到貪,這個政府真乾淨,不要拿這修法案混淆視聽。
前立委李勝峰表示,如果法務部這次提出肅貪報告後,附帶支持干預言論自由的名嘴條款,「那就別幹了」!
案子辦不成 開始辦名嘴>中時09-07-09楊舒媚
法務部昨天公布「重大弊案檢討及制度改進方案」報告,各項弊案毫無進展,似乎已在意料中。怪異的是,法務部竟然將辦案困境推給名嘴,因此,辦案辦不成,接下來要開始辦名嘴!
王清峰昨日說,當事人依「國際更正權公約」要求相對的更正報導非常正常,媒體若逾越言論自由應受尊重的程度或違法,法治國家就要依法律處理。
行政部門宣讀更正的權利可以理解,但進一步要求「立法」相繩媒體的報導、評論、查證責任,是不得不令人注意的警訊。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明定,國會不得制定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美國大法官言論自由標竿案「蘇利文案」判決書是這樣寫的:「有關公共事務之辯論應是百無禁忌、充滿活力、完全開放;其中也應該包括對公職人員的激烈、尖銳,甚至令人不悅的批評。」愈是民主國家,對言論自由愈「不能立法侵犯」,何況是行政部門出面指指點點。
有趣的是,王清峰與陳聰明兩人分別為部檢龍頭,儘管素有心結,對待「名嘴」的態度卻是頗為一致;一個要修法限制名嘴爆料,一個揚言對名嘴提告。
以陳聰明案為例,從先前的魚翅宴到幾天前爆發的「陳蔡會」,就算過程細節有出入,陳與辦案關係人會面餐敘,卻並非空穴來風。
王清峰多次對陳聰明表達不以為然的態度,既然如此,法部應提出確實報告,而不是將所有的責任推給媒體或名嘴。
因對媒體報導有意見,馬英九過去素有「馬更正」之稱,近期更有請總統府發言人投書媒體說明之舉,但「馬更正」可以更正一萬次,在法律中,留下侵犯言論自由之作,一字不宜。
肅貪不是寫方案交報告【聯合晚報社論 2009.07.08
還記得嗎?三個月前,軍中買官案鬧得火熱,馬總統要求國防部檢討。當時陳肇敏部長信誓旦旦,宣稱一定會給國人清楚交代,那種意圖重振軍紀的氣勢令人動容。今天,三個月肅貪的期限到了,國防部動員調查編了七個小組的大陣仗結果,報告內容據說是「有數據沒人名」,將官被查出有事的一個都沒有!那當初的種種弊案傳言,難道都只是捕風捉影?
另一頭,也是回應馬總統的肅貪政策,法務部完成了「重大弊案檢討及制度改進方案」,內容同樣是洋洋灑灑,但多屬「說了等於沒說」。例如黃芳彥潛逃出境案,法務部的改進建議是「加強事前監控及事後緝拿」;針對馬英九特別費案,法務部檢討認為,「檢方應詳實記載筆錄,避免曲解證人或被告原意」。這種結論,還需要調查檢討才寫得出來嗎?任何一個法律系學生、司法記者、還在受訓的菜鳥檢察官、乃至有點常識的國民,坐在冷氣房裡就可以作出這種文章吧!
不管是國防部或法務部的報告,不知馬總統看了是否滿意,但至少老百姓是不能接受的!十二大弊案轟轟烈烈,軍中買官賣官的傳言繪影繪聲,難道全是空穴來風,船過水無痕?有人放話,說軍中士氣低落人心渙散,所以不能再查下去云云;我們倒是認為,不妨先從究竟誰在放出這種「軍心渙散」的訊息開始查起。軍中有人擾亂士氣阻撓調查,豈是小事?不論是陳部長或馬總統,如果竟被這種訊息嚇住,因此就選擇不再做為,那以後也別想再保住統帥三軍的威嚴了!
同樣地,法務部提什麼「無瑕疵辦案」方式,卻如果禁絕不了內部「上上級」干擾的風氣,說什麼改進都是笑話一場。現在的檢察官形象,要不是素質低落,該辦的不敢辦;要不就是濫權跋扈,不該辦的亂辦。總之常落入起訴時證據力不足、起訴後定罪率超低的結果。事屬法務部制度和風氣問題,王清峰部長毫無大刀闊斧的改革魄力嗎?
肅貪、辦案不是用嘴說的,不是寫報告交方案。政府推動廉政,拿出實際作為吧!
三個月的交代,就是一串數字?>中時社論09-07-09
帶人帶心,得剛柔並濟,不能只是當濫好人,軍中文化尤其如此,一味避免爭端,息事寧人,甚至掩弊推諉,其結果就是賞罰不明,有弊者看主官是個笑話,剛正者更看不起這樣的領導人。馬英九總統身為三軍統帥,三個月前宣示查察軍中弊案,時限已屆,國防部交出的成績單,只是一列長長的數字,和部長陳肇敏給全國同胞的一封公開信,強調國軍肅貪防弊工作只是開始並未結束。照國防部的處置和調查,軍中查弊既開始不了,遑論結束!
國防部報告詳述這三個月來,完成買官、賣官等情資蒐集與查證五○八七件,全面清查過去十一、二年間的將官人事作業九百一十人;同時也清查了三二二○件工程案、一六八五七件採購案、二一四○二件財務案。這麼龐大的數字,沒有任何一個個案,是國防部列為有問題的,即使陳肇敏強調已經移送中將以下四十八件、一百四十二人到軍高檢,不過,都還沒定罪,陳肇敏的說法是:「這些我們認為是有異於正常的情況,但不表示他一定是有錯。」連錯都沒有,還需要移送嗎?而這段期間來,軍檢與特偵組聯合專案小組唯一辦成的個案,就是三個月前爆發的袁肖龍中將案。
國防部洋洋灑灑列舉的數字,彷彿很用心,但是,到底用了什麼方法調查?報告中也寫得很詳細,凡在電視節目上談及或爆料論及弊案的名嘴們,逐一訪查,說法是有人不提供事證、有人不透露消息來源、有人聯繫根本不回應。試問:調查弊案是名嘴的責任嗎?就是名嘴們爆了料不給消息來源,就成了國防部報告中的「查無實據」,這樣的「調查」,比記者採訪還輕鬆,查得出弊案才怪。
更可笑的是,陳肇敏不忘呼籲:「曾在媒體揭露軍中營私舞弊情事的社會賢達、國軍退伍先進與袍澤,繼續提供國軍相關證據,以便追查不法。」國防部乾脆請「社會賢達與先進們」自行扮演調查員兼檢察官,一籮筐人、事、時、地、物交齊了給國防部,還省事些。
就在國防部提出肅貪報告前,海巡署才爆發相關人員縱放走私漁貨案,涉案者分軍文職移送檢方,唯一被起訴的是文職軍官,至於移送軍檢的涉案軍官,全部不起訴。連軍檢都官官相護,軍中連包庇走私都查辦不了,還能查什麼大弊案?
荒唐的是,配合國防部查弊不力,法務部竟異想天開,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研議修法,要求新聞製播及評論者確守新聞查證和平衡責任,偵查中案件不得評論。不論是媒體記者或電視名嘴,都要為自己的報導和評論負責,當事人不滿按鈴控告者所在多有,有什麼是現行法律節制不了,還需要另行修法者?
名嘴各有想法與立場,言論見仁見智,固然無法討好所有人,但是,就揭弊而言,確實發揮相當力量,高捷案是其一,儘管高雄法院判決無罪,但法官在判決書上言詞嚴厲指責相關人等行徑「令人不齒」,只是礙於高捷屬BOT案,難用公務員貪瀆查辦,這樣的判決已然難服人心,如果連「令人不齒」的行徑都不能「評論」,台灣社會還談什麼言論自由?更甭提備受飯局爭議的檢察總長陳聰明,幾次飯局和密會,都是靠名嘴們的「爆料」,才讓外界得悉原來檢調龍頭老大,是如此不避嫌地與扁案相關證人酬酢往來,連黃芳彥潛逃出境,都是靠名嘴公告周知。
扁政府執政八年,弊案無數,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爆料才有機會進入偵辦。隨便舉例,最近才因賤賣台糖土地案被起訴的民進黨祕書長吳乃仁,這件案子發生在民國九十二年,爆料時是九十三年,時隔五年,終於起訴,如果沒有祕密檢舉,此案豈不永遠石沉大海?遑論其他壓到現在連影都不知在哪,或者有了影卻無聲無息,不再繼續偵辦案件還有多少。法務部提不出漂亮的肅貪報告,卻莫名其妙地要訂定限制評論條款,還敢說不是箝制新聞言論自由?
國際組織對台灣政府廉潔評價比扁政府還低,讓馬英九怒而發飆,要求限期肅貪,兩個部會直如作文比賽般地「紙上肅貪」,總統要靠查不了案的國防部和禁止媒體評論弊案的法務部,不要說三個月,三年都辦不出名堂!
官員空話一籮筐【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 2009.07.08
馬英九總統三個月前提到肅貪防弊,人民期待政府拿出澄清吏治的決心,結果今天開了一上午會,空話很多,貪贓枉法之徒仍躲在陰暗角落,慶幸著政府的顢頇。
國防部、國安局化簡為繁,把簡單的貪瀆問題,用整套複雜的簡報資料,模糊人們對內部控管不當的批評,將一大堆的可疑案件,全部移交司法後續偵辦,讓案情一時無法釐清,以拖待變。簡單的說,你說東,他答西,再拖個三個月,老百姓對肅貪防弊沒興趣了。
過去幾年許多看似合法,實則不合理的情況,國安局、國防部全無答案。用合法掩護非法,就是過去舞弊的常用手段,兩大單位全都迴避。
買官賣官案由扶台興少將具名指控,軍方因政治因素不辦。即使有證據,多年後都已被湮滅,軍方一如縱放黃芳彥出境一樣,讓賣官案永遠是民眾心中的問號,難有水落石出之日。
肅貪防弊把國安局包庇涉弊將領,內部人員為了卡位,離心離德的醜態,全部在國人面前掀開,國安局給國人的答案,就是幾頁的新聞稿,也不檢討將官考績浮濫,才讓庸碌少將升中將,內部防弊機制蕩然無存,才會造成官員膽敢集體舞弊,國安局也不給交代。
肅貪不是寫方案交報告【聯合晚報社論 2009.07.08
還記得嗎?三個月前,軍中買官案鬧得火熱,馬總統要求國防部檢討。當時陳肇敏部長信誓旦旦,宣稱一定會給國人清楚交代,那種意圖重振軍紀的氣勢令人動容。今天,三個月肅貪的期限到了,國防部動員調查編了七個小組的大陣仗結果,報告內容據說是「有數據沒人名」,將官被查出有事的一個都沒有!那當初的種種弊案傳言,難道都只是捕風捉影?
另一頭,也是回應馬總統的肅貪政策,法務部完成了「重大弊案檢討及制度改進方案」,內容同樣是洋洋灑灑,但多屬「說了等於沒說」。例如黃芳彥潛逃出境案,法務部的改進建議是「加強事前監控及事後緝拿」;針對馬英九特別費案,法務部檢討認為,「檢方應詳實記載筆錄,避免曲解證人或被告原意」。這種結論,還需要調查檢討才寫得出來嗎?任何一個法律系學生、司法記者、還在受訓的菜鳥檢察官、乃至有點常識的國民,坐在冷氣房裡就可以作出這種文章吧!
不管是國防部或法務部的報告,不知馬總統看了是否滿意,但至少老百姓是不能接受的!十二大弊案轟轟烈烈,軍中買官賣官的傳言繪影繪聲,難道全是空穴來風,船過水無痕?有人放話,說軍中士氣低落人心渙散,所以不能再查下去云云;我們倒是認為,不妨先從究竟誰在放出這種「軍心渙散」的訊息開始查起。軍中有人擾亂士氣阻撓調查,豈是小事?不論是陳部長或馬總統,如果竟被這種訊息嚇住,因此就選擇不再做為,那以後也別想再保住統帥三軍的威嚴了!
同樣地,法務部提什麼「無瑕疵辦案」方式,卻如果禁絕不了內部「上上級」干擾的風氣,說什麼改進都是笑話一場。現在的檢察官形象,要不是素質低落,該辦的不敢辦;要不就是濫權跋扈,不該辦的亂辦。總之常落入起訴時證據力不足、起訴後定罪率超低的結果。事屬法務部制度和風氣問題,王清峰部長毫無大刀闊斧的改革魄力嗎?
肅貪、辦案不是用嘴說的,不是寫報告交方案。政府推動廉政,拿出實際作為吧!
名嘴「公審」不是正常現象【聯合晚報社論 2009.06.24
「名嘴政治學」成了顯學,但直到這次名嘴互咬事件爆發,才更凸顯問題的嚴重性。檢察總長出席魚翅宴,的確有點不對勁,但搞了半天,如果爆料名嘴自己也在席間,並且被同行指為「設局」,則名嘴介入政治派系和利益角力的程度是不是有點太超過了?
向來是名嘴爆料,今天名嘴也被人爆料,「爆人者人恆爆之」,這是何其反諷的畫面!政論節目中的名嘴,本來就是台灣畸形政治的產品。因為司法公正和國家公權力並不完全獲得人民信任,遂有「觀察家」等人現身媒體,大談內幕消息,多少曾發揮「揭弊」的功能。由於名嘴多半出身媒體或政治圈,往往具有特殊消息來源,和不為人知的人脈管道,也泰半表達出特定見解,漸漸變成某種「權威」。這幾年,電視名嘴躋身社會名流的一環,甚至往來酬酢於財團老板與政壇大老的宴席間,龐大影響力不容低估。
不過,有權力就有腐化。名嘴發言漸漸形成「公審」現象,這種公審,距離「正確事實」和「公正評論」的標竿有多遠,無人能評估;但名嘴變成某種利益或政治派系的「代言人」,卻越來越明顯。名嘴如果鎖定目標打算修理,連大法官都難逃被扣上「司法暗樁」的大帽子。這種不必提出證據就進行公審的風氣,難道是民主社會的健康現象?
這次的名嘴互咬事件曝光,至少讓他們的一向光環迷思破功了:原來名嘴不只是在相當距離之外評論政治,還直接進入「魚翅宴」,有時扮演局外的批判者,但也不無可能自己就是局內的玩家。名嘴不只是在選舉期間站台,也可能介入政治人物的權鬥糾葛。果真如此,則所謂「政治評論」其實是與「政治操作」互為表裡的。簡單地說,過去「政治介入媒體」被罵臭頭,但今天「媒體介入政治」卻堂皇為之,政媒分際的破壞有比這更嚴重的嗎?
以台灣當前政治生態而言,名嘴現象還不會消失,但如果希望稍減「名嘴公審」這種民粹作風,只能寄望閱聽人的判斷和公民社會的自覺力量了。
我何以不想再被稱為名嘴【聯合報蔡詩萍 2009.06.25
看到幾位名嘴,為了咬出檢察總長陳聰明是否吃魚翅宴,沒想到竟扯出名嘴也有被邀宴、吃魚翅的風波,不由得讓我聯想到主持人于美人的一段廣告:別叫我名嘴,我只是出了名的挑嘴。
名嘴、名嘴,這個已經相當程度「被汙名化的專業」,經過這一番魚翅宴的折騰,恐怕真要淪為「一群吃魚翅的出名的挑剔之嘴」了。
然而,這是很悲哀的。首先對不少認真扮演評論的人來說,不管藍綠傾向,我一定會替他們抱不平。我想起一位曾經頗受歡迎的評論者,告訴我他何以淡出的原因。
「自以為是」、「不用大腦」、「拚命表演」,除了這些印象外,名嘴們開始「成群結黨」起來,竟自認是「正義的一方」,要介入政黨或個案,扮演起「老大」的角色。他告訴我,「不能讓孩子有一個被汙名化的『名嘴老爸』。」
我感同身受,因為長達一年多以上了,我不再上任何政論節目,理由就是,我也不想被稱為「名嘴」。
我心儀的評論家,可以是胡適之的不溫不火,可以是殷海光的鋒芒犀利,可以是司馬文武的簡潔精鍊。敢說自己很客觀,但不管怎麼評論藍綠,我都很清楚,有一條民主、自由、法治、人權、正義等等理念所築成的界線,在那裡指引我的評論。
在我心裡,當一名評論者,進步理念最重要,沒有這些理念當支柱,所有評論都會失去一貫信念,而淪為隨機、亂射的散彈。而一旦失去信念,更容易被掌聲、噓聲所干擾。
很不幸,電視評論節目,正走向一個死胡同:收視率掛帥。這是給評論者掌聲或噓聲,最虛妄的舞台。
早期的電視論壇,還看重形式的平衡,曾幾何時,藍的更藍,綠的更綠。這還不打緊,無論藍綠,養出知名度後,竟有藍嘴或綠牙,儼然普天之下,就只有名嘴最清楚內幕,亦唯有名嘴的褒貶才是至察之事理?我們看到民進黨的初選,綠色名嘴公然配合派系,扮演誅殺對手的馬前卒;藍營名嘴在陳聰明事件上,或掩護、或追殺;都可一窺名嘴文化早已脫離那原本扮演「啟蒙功能」的批評者角色了。
批評,是為了啟蒙,是為了開啟那被掩蔽、被扭曲、被弱智的「蒙昧狀態」,批評者自己更該對「弱智」這檔事,保持高度警惕。若變成耍嘴皮、拚演技、噴口水,那批評者本身,就是在「自我弱智化」。
更糟的是,若批評者還想結幫拉黨,自詡為「街頭正義者」,動輒介入黨爭、圍毆特定派系或個人,那他就不僅弱智,更是在扭曲真實了。
有評有論的評論者功能,竟淪為表演的名嘴文化,竟淪為媒體熱炒的「魚翅一族」!真是情何以堪啊!
墮落名嘴 蔡詩萍勸退【聯合報記者李明賢2009.06.26
台灣電視政論節目充斥,資深媒體人蔡詩萍昨天受訪時有感而發說「名嘴要有社會責任,不能為上電視而上電視」;他呼籲,社會已有關機運動,「若有評論員受不了政論節目,就退出來吧!」
蔡詩萍昨天在本報民意論壇版投書,形容電視名嘴是「被汙名化的專業」,他笑稱昨天「一整天電話接不完」;他說,名嘴評論須「有所本」,言論尺度要符合民主理念,「這是媒體人應有的堅持」。
蔡詩萍表示,如今政論節目「藍的愈藍、綠的愈綠」,激化對立,「政論節目不再是公共論壇,名嘴也配合演出」;「這是名嘴自己的墮落!」
蔡詩萍說,要扭轉惡質現象,第一要靠名嘴自律與反省,若目的只是賺錢,去綜藝節目賺更多,「評論與脫口秀仍有區隔」;再者,要靠觀眾區隔出評論者的差異,不能劣幣逐良幣。他說,要改變這種歪風,某種程度也要仰賴報紙,畢竟文字評論較有深度,也能間接影響政論節目。
資深名嘴 自認有分寸【聯合報記者林河名09.06.26
資深媒體人蔡詩萍投書不想再被稱為「名嘴」,「資深」名嘴沈富雄、楊憲宏、胡忠信昨天說投書內容有理。但三人都說,會繼續當政治評論家。
沈富雄說,當名嘴可以撥亂反正、當社會的心理治療師,還有錢可拿,「何樂而不為?」
沈富雄認為,名嘴亂象的背後原因就是錢,不論藍綠名嘴,很多人以此維生,要配合電視台演出;電視台為了收視率,不得不養一群極端的支持者,等哪天觀眾看膩了,名嘴自然會被淘汰。但他強調選擇擔任名嘴,著眼名嘴的正面功能。
楊憲宏說,六月十一日他到榮總探視李前總統,李登輝說,「叩應節目很好看,不僅阿扁討厭政論節目,恐怕馬總統也一樣」,政論節目讓台灣民眾在民主這件事,「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胡忠信說,名嘴都很熱情,但是責任感與判斷力有待改進。自從他擔任政治評論家,對責任感與判斷力要求非常嚴格,也經常提醒自己注意有無逾越分際。
民眾老實說:「錄音機名嘴」 看久會累【聯合報記者陳智華09.06.26
丁良好(五十一歲,退休公務員):之前名嘴還能理性討論,現在有的很情緒化,連主持人都不太理性;談的主題不斷重覆,像錄音機,到各台講的都一樣,看久了很疲乏。
官朝泉(六十一歲,退休高中老師):名嘴可以有立場,稍稍誇大,也還可以接受,不過,現在很多名嘴空口說白話,把民眾當白癡耍,說錯了又不認錯,跟口中批評的政客有什麼不同?
黃保基(卅歲,服務業):這些「媒體人」仗著資深光環,成群結黨、飽食終日、言不及義,只為挑撥各種政治議題,如果政府看政論節目治國,這樣的國家根本毫無希望可言。
陳奕廷(廿五歲,待業中):一場「魚翅(魚刺)宴」,讓這些以「名嘴」自居的人體會到,什麼是「一隻手指著別人,四根手指指著自己」的「相對論」。
萬能名嘴 只剩一張嘴【聯合報記者李明賢 2009.06.26
日前,某位頭髮花白的名嘴,在政論節目上大談國安高層如何前往香港與中共高層令計劃、王滬寧磋商WHA,名嘴說得活靈活現,遭點名的國安高層私下對友人抱怨:「那個名嘴大概都躲在我床底下!」
名嘴文化是隨著政論節目興起的特異現象,從司法、生活、影劇談到政治,某些名嘴更有如「全才」,什麼都懂,什麼都能談,藍綠高官都是他密友。名嘴論政加油添醋,其中不乏憑空杜撰、捏造消息來源;某些名嘴甚至還入戲太深,臧否時政卻介入政爭,魚翅宴風波就是一例。
名嘴超越新聞倫理規範,如蔡詩萍所言「這是自我墮落」,但出現名嘴公審或名嘴治國現象,多少也反應執政者的心態。例如,先前油價飆漲時,政院秘書長薛香川請名嘴吃飯「開藥方」,讓某些名嘴自我膨脹;官方誤將名嘴等同於民意,更是名嘴為患的助燃劑。
懂太多上太多 名嘴就是淺【聯合報╱莊淇銘/台北教大教授09.06.26
看到蔡詩萍為文「我何以不想被稱為名嘴」,頗有讀書人的氣魄。我也曾經常上電視談話性節目,最近兩年多來,幾乎都不上節目,除非是我認為我夠專業談論的議題。
「名嘴」在動用媒體批評時事或他人時,別忘了自己本身也是被「批評」的對象。因為,媒體是「社會公器」,任何人在使用社會公器時,都應當審慎善用。
準此,我在接受通告時都會問「討論主題」,因為,要談要找專業來談,我不是什麼都懂。我經常告知邀請者說我不適合,有更好人選並推薦他人。其次,因為在使用社會公器,討論事情要就事論事,不宜有預設立場。我經常被藍的罵我是綠的,綠的罵我是藍的。我都一笑置之,因為,社會自有公評。
在劉兆玄院長提出要限制教授上叩應節目的時間時,我反對。因為,這是言論自由的範疇。但是,邀約名嘴的媒體及被邀的名嘴,在使用社會公器時,應有自律與規範。這規範就是專業、時段及超然。
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懂,就算懂,有沒有更專業的?其次,媒體是社會公器,應該讓更多的人有使用權,怎麼有些人,幾乎每個時段都上,這讓媒體成為少數的「私器」。
再者,如果運用媒體介入黨派或選舉,那就更傷害社會公器了。這造成有些朋友批評名嘴的「三多」:懂太多、上太多、介入多。最後,要呼籲制作單位,邀來賓上節目,不應考慮「立場」,應考量「專業」;如考慮立場的深度,可能會邀請到專業「淺」的來賓,有違社會公器本質。
誠然,吾人看到不少優秀的名嘴,發揮社會公器的功能。但是,名嘴仍須接受社會的檢驗。要注意不宜讓社會公器有「三多一淺」的現象。
名嘴墮落 是因為媒體墮落【聯合報╱桑品載/作家(台南市)09.06.26
電視名嘴廣泛的稱呼為「政治觀察家」或「政治評論者」,談的既然是政治,要他們把個人的政治立場先洗得乾乾淨淨,再上節目,是苛求;但「客觀」又是應守本分,因此名嘴在立場與本分間找到立足點,是必須做到的。
這沒有那麼難,關鍵在於看待一件事情,不能只有立場的角度,雖然「是非」有很多面孔,不過總有判斷的低標,守法即為其一。甲和自己政治立場一致,貪汙還為他找理由,乙不是,就把他沒做的壞事也塞給他,這種情況,早行於名嘴之間。
以致許多名嘴不但在為自己的政治立場說話,還介入政治活動,如為候選人站台、在一個政治立場鮮明的遊行中公然搖旗吶喊等。彷彿這還不夠讓人明白他的立場,便更進一步參與政黨內部派系,民進黨的「十一寇」,就是從一個政論節目中喊出來的。呂秀蓮還當面指責節目主持人「介入太深」。
如果硬要把政論節目作藍綠區分,被認為傾藍的政論性節目,固然對陳水扁所涉弊案攻訐,但也沒放過馬英九和國民黨;這和被認為傾綠的政論節目,對扁案輕輕放過,或把主軸放在和民進黨立場一致的所謂「司法迫害」,兩相對照,是有顯然差別的。
但常在「偏藍」節目中出現的名嘴們,上節目的頻率太高,以致內容空泛、言之無物,「爆料」只為嚇人;在甲節目評論過的話,接踵間又在乙節目說一次,同一天在三個節目現身是常態。這個人的聲音一天中有好幾個小時都在台灣天空飄浮,未免氾濫。
所謂「口誅筆伐」,名嘴言論恰如報紙文章,寫政治評論,無論社論、專欄,每天寫一篇,連續寫幾年,以區區所見,台灣少有這等高手。故而鄭重建議政論節目製作單位,別找來找去就那幾個人,而且好像他們政治、經濟、法律、婦運、工運,都是專家,難道這就是台灣的水準嗎?
回想名嘴有在節目中推銷自己作品和所編輯的雜誌者、亦有人邀請參選的朋友,在節目中侃侃而談者,而他們還罵扁政府時期搞置入性行銷。名嘴墮落,節目墮落,莫此為甚!
名嘴 不過是鳴嘴罷了【聯合報╱黃富雄/退休人士(台中市) 2009.06.26
目前多數政論節目已淪為,節目主持人及名嘴們對不同色彩黨派鬥爭的舞台,所討論的內容對國家社會鮮有創意與建設性可言。對一些社會案件,名嘴知無不言,甚至不知也言、或想當然耳推測,造成名嘴審判、名嘴治國,嚴重低估了觀眾的水準。
政論節目名嘴們使用渾身解數,竭盡其才,對所評論的人或事,做正確而嚴肅的批判,理所當然;可惜的是,聲嘶力竭有之、口沫橫飛者有之、甚至相互對罵、拍桌打人者也有之,名嘴徒然成了「鳴嘴」,哀哉!
拿掉立場 還政論原貌【聯合報╱鄭哲英/公(高雄市)】 2009.06.26
我本身就是這類政論性節目的「忠實」觀眾,只不過我並不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而是遊走各台。
過去有一段時間,這些節目也的確藉由發掘不同的議題、邀請不同的專家參與,提供觀眾深入且客觀的見解。那時候看這些節目,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享受。
曾幾何時,這些節目都分別有了特定的政治立場,每個節目每天討論的議題,看似有所差別,其實還從「基本立場」、「基本議題」出發衍生而來。原本節目針對不同議題所邀請的不同專家,變成每天都是相同的面孔—「名嘴」。
本來「名嘴」是觀眾對這些能言善道、每天固定出場的評論者的稱呼,而且「名嘴」二個字,就算沒有貶抑之意,也已經沒有任何恭維或尊敬的意涵,這些人當中,居然還有許多人以「名嘴」自稱,令人啼笑皆非。
電視媒體影響力深遠,台灣人又大多有非常容易相信人的忠厚性格,請製作人與主持人們,找回十餘年前規劃製作本節目時的初心,把節目帶回原來應有的樣貌吧!
名嘴亂象 台灣文革發酵…【聯合報╱石滋宜(北縣汐止)】 2009.06.27
一九九八年,我就毫不客氣的說台灣正在進行一場「台灣文革」,有人聽到此言,不解的質疑台灣是民主政治時代了,何必這樣唱衰台灣?
我只告訴他去問問那些說愛台灣的政客們,為台灣真正做了什麼?
一些政客享受選票帶來的權力滋味,卻忘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是什麼,尤其是,原來應良性競爭的政黨政治,在政治意識掛帥下,變成只問顏色,不問真實。經濟專業決策可以因政治立場而任意改弦易轍,日趨融合的族群,也一再被有心的政客不斷以「民粹」挑撥分化。
一直到今天「台灣文革」還在發酵,也因此造就了一批人,假借民主正義之名,行自私自利之實,破壞誠信、製造假象、混淆是非、愚弄人民,在這種作假文化的侵蝕下,社會變成什麼都可以造假,劣幣驅逐良幣,搞得整個社會烏煙瘴氣,當百姓看到不公不義,又怎會滿意現狀?
而這樣的文化,所造就的名嘴現象,也出現了名為批判,實則為特定政黨辯護的亂象。
因此,我很早就決定不再參加政論節目。我曾打電話給一位資深媒體主持人,告訴他,我感到非常的失望,節目上所談的議題,來賓們從來不聚焦,各說各話,根本無法對話,遑論釐清事實與真理。
這些所謂的名嘴,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因為我們的社會在「台灣文革」下,藍跟綠的區分遠勝過其它。而台灣最大的兩個政黨的權力中心「黨中央」,都是列寧共產主義思想政黨結構,思維一樣、結構一樣,所發生的結果當然也一樣,除非是自省與徹底改變。
名嘴頌 【聯合報╱朱克振/退休人士(台中市)】 2009.06.27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人皆有嘴,能講就行!斯是節目,唯吾獨尊!
厚顏耍嘴皮,空炮欠準星;信口道黑白,是非難釐清!
可以議國事,談案情;無言責之可負,輿論之譏評;痞子曰,何懼之有?
名嘴自救【聯合報黑白集 2009.07.10
正當萬眾翹首等待馬總統肅貪三月報告之時,法務部長王清峰竟然表示,她支持修改《衛星廣播電視法》,對新聞的報導與評論加以規範,人稱「名嘴條款」。
名嘴現象確實出現危機,所有的新聞評論叩應節目的收視率都大幅下降,即是徵兆。名嘴是解嚴後的產物,在過去一段時日,這些人被視為「民間代議士」,對台灣的民主發展與公共論壇確有貢獻;但是,曾幾何時,名嘴的社會形象與社會評價卻告急遽貶降,許多國人視之為社會亂源,名嘴內部也有自清自省的呼聲。
早期的叩應節目,在來賓背景分布上,尚能藍綠兼顧,後來因民進黨公開抵制特定節目後,竟然形成藍綠涇渭分明之勢。這是民進黨對公共論壇言論自由最無可逭恕的嚴重傷害,遑論有些叩應節目已毫不掩飾地成為民進黨或特定派系的傳播鬥爭工具。這些,皆是叩應節目形成今日畸形生態的主因,卻恐非《衛星廣播電視法》所能矯治。
叩應節目既成藍綠二極,藍的民眾看藍的節目,綠的民眾看綠的節目;於是,「公共論壇」的功能大打折扣,社會亦因媒體分裂而更無對話空間。
名嘴現象確有危機,但問題尚不在「事實/查證」等方面;因為依現行法律已可節制此類弊害,這些年多少名嘴奔走法院即是制約作用。真正的問題是在電視台以藍綠區隔市場,而名嘴也逐漸職業化與商品化,甚至客製化。民眾親眼目睹有些名嘴已淪落為「職業評論演員」,如何再心存期待與敬意?
我們反對用《衛星廣播電視法》來整治名嘴,名嘴自救才是正道。
名嘴爆料 要能自我約束 >中時09-07-10蔡孟峰/北市(媒體工作者)
名嘴高舉民主社會言論自由的大旗,在電視節目上無限上綱,站在被爆料者的立場上,費盡唇舌解釋也只是掀起口水戰而已。法務部以一個司法機關的立場,要求NCC從衛星廣播法中修法,去約束名嘴的言論,必然落人口實。
目前的刑事訴訟法中,就有毀謗、妨害名譽的罪章,如果名嘴的言論已涉及對人身或官署的名譽損害,大可依法提出告訴,法務部站在司法獨立的立場,既應對言論自由予以尊重,也應對訴訟的權利予以保障。即使NCC修正衛廣法,對名嘴言論加以約束,但從時下名嘴語不驚人死不休看來,衛廣法修正又能拿他們如何?名嘴難道就會自我約制了嗎?電視台的政論性節目難道就消失了嗎?
名嘴言論有時真有其事,有時卻是道聽途說、加油添醋,每位名嘴都說為保護消息來源,不論法務部還是NCC,都不能單憑個人喜惡妄加推斷,也只能希望名嘴揭弊的言論,是對社會有正面助益,而不是靠譁眾取寵,造成社會亂象。
南方朔觀點-美國有克朗凱,我們有名嘴>中時09-07-21
美國一代名主播克朗凱逝世。克朗凱之所以被世人信賴,而且長留去思,這雖與他的個人特質有關,但他堅守媒體人中立的第四權價值,不和政黨政客搞七捻三,美國兩黨都有意延攬他成為副總統提名人,而他卻拒絕了。
因此,像克朗凱這樣的媒體人,在台灣其實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因為美國有克朗凱,我們有叱吒風雲,呼風喚雨的各種爆料名嘴。在克朗凱逝世的同時,台灣發生了媒體習慣性的羞辱陳幸妤,這次居然把人家家裡的幼兒趙翊安也牽拖進來的殘酷八卦新聞;也發生名嘴兼立委,搞出「行政中立法」烏龍修正的荒誕新聞。當然更別說名嘴幫權力站台這種讓人不知今夕何夕的鬧劇了。由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台灣不可能有克朗凱這樣的媒體人已不問可知矣!
美國會有克朗凱,其實是個文化問題。美國的媒體與媒體人盡管興衰多變,但堅信自主的第四權價值這一點卻始終未變,因此媒體始能站在權力的對立面,做出有力的監督、制衡和預警。媒體不容成為權力的化妝師,更不容成為權力的代打工具。媒體人一隻腳跨媒體,另外的腳跨政治,甚至還有第三隻腳跨黨工,這種事在外國絕無可能,但在台灣則其怪不怪;當然更別說台灣媒體名嘴那種長了四、五隻腳,每種顏色都參一腳的怪異現象了!
台灣之出不了克朗凱,乃是在從前老國民黨時代,媒體註定就是權力的附庸工具。及至二○○○政權變天,在頭四年國民黨總是在想四年後即可輕鬆拿回政權,因而凡事不為;而媒體也樂於向當時的權力靠攏,但等到二○○四拿不回政權,才開始有所作為,而名嘴爆料也開始出現並日益興盛。當時的有權者濫權但又對弊端極力遮蓋,爆料文化的形成確實發揮了極大作用。任何爆料,只要不是站在當權者那一邊,它都有監督與制衡的功能。我們不能否認,前一階段的名嘴爆料,對台灣揭弊及政權再輪替確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不過,隨著政權的再輪替,由過去這一年多以來的表現,我們已看出名嘴爆料文化已走到了它自己的反面:
──過去的名嘴爆料是站在權力的對立面,因而它至少有一定的監督制衡作用,但現在名嘴爆料則站到了權力這一邊。因此,台灣無論有多少百廢待舉的事,都得不到名嘴的注意。名嘴們還是把前一個當權者做為他們最主要的箭靶。當媒體把監督的對象搞錯了,它們其實就等於成了新當權者的共謀─藉著批判舊的當權者而讓新的當權者有個提款機可用!今天台灣的各種改革泄泄沓沓,無能的症候也日益明顯,媒體名嘴可說即有因為失掉立場而失去功能的罪過!
──當名嘴爆料是站在權力這一邊後,由於有了權力的協助,要取得料來爆也就變得更容易。對有權力的人,透過放料給名嘴而製造氣氛,以遂行統治和拉抬自己,也會變得成本更低。將這種政治講成白話,那就是一種透過名嘴爆料而實施的柔性特務統治。過去的剛性特務統治以威嚇為手段,柔性特務統治則以爆料和八卦造成的氣氛為手段。克朗凱的那個時代,美國特務機關為鬥垮鬥臭馬丁路德金恩,硬是派了特務狗仔錄得金恩博士嫖妓的床上錄音帶,甚至還有三P的。這是超級的料,但美國無論記者,主播或專欄作家卻硬是沒有一個人要這個料,不是他們害怕,而是不齒。這種事如果發生在台灣,就很難說了!
──名嘴和有權力的人一樣,當名氣愈大,必定濫權更大,台灣名嘴腳跨媒體及政治兩界,他們可輕鬆製造道德民粹氣氛,可以操弄司法和政治,可以炮製新的政治正確。種種離譜已經常可見,在這種文化下,台灣怎麼可能有克朗凱呢?
因此,在緬懷克朗凱之際,媒體人堅守原則,去站在權力的對立面;媒體人也和克朗凱一樣,拒絕權力和角色的誘惑與混淆,這乃是重要的起點,但我們能嗎?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楨:媒體名手不也猛批扁凍漲、馬一次漲足,並强力要求參與油價浮動機制?馬挺住了,週年民調才得以回升。另外莊淇銘本身就和姚立明等同屬二級的邪者叫獸型名嘴,雖不如謝志偉等一級壞!且蔡詩萍的政治脫口秀節目雖冷場些,但來賓也是名嘴。而且告誹謗也緩不濟急、甚至沒用反替名嘴造勢,故NCC行政管理似必要之惡。南方朔更是位常與名嘴共犯的超級名手,另一為馬凱!另參本館:
油價漲不漲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5683766/20080410062952/
民可使由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900148/20080827062834/
馬周年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2889856/20090523073412
邪者叫獸名嘴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7257374/20080523061600
《脫口亂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65/20051127080800)
NCC新生 馬肅貪報告 告為上策 秀才遇到文氓 名嘴治國? 斷章取義的媒體 媒媒相護 媒體殺人 名嘴生存之道 名嘴伶牙利齒 局長?名嘴? 自作孽的偽君子 自作孽的中時 自由造假 公視怎麼了 誰的民視 三立也該倒了吧 壹淫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