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
怎辦?<禮物>這個展題如何下筆,難道就描述這些形而下禮品的材質、造形、價格等的?
不然要怎樣,像你這樣呆坐在書桌上的《禮》書前,盡想些與實際送禮不相關之事,再想個三年五載也謀不到一官半職,禮是用送的不是拿來想。
俗物!別吵。有了,我想通了。原來學者有關「禮物」性質的爭論好比盲人摸象,其實各民族各文化的不同禮物觀只是根源於文化發展的不同演化,在人之初的原始狀態,可能只是一整體不分的禮物交換,其中有單純的感情、人情義務、實際的理性利害互惠、更有神秘的禮物之靈,這也沒啥好奇怪的,原始人不是泛靈論的嘛。
當一群母獅向一頭公獅献上她們辛苦得來的獵物時,是否像中國的上位者只接受下位的禮物而不像印日的反之,乍看之下似乎印日的上人比較仁慈,實則二者皆不善也善。
公獅要不拼命保護母獅的安全(劃分勢力範圍軟禁母獅吧?)那能得到由下而上的禮物。同理,中國的上人要是不給下人開個後門,還算禮尚往來嗎?只是人為的制度會產生一種強迫性義務,使得互恵的樂捐成了強迫性的朝貢。
那印度的「布施」和日本的「思賜」夠仁慈了吧?
相反,布施一元可能從種姓制度中奪取萬元、真是「一本萬利」,恩賜更可怕,一輩子都還不完。
那學者們怎只見印日禮物的由上而下,並由此立論禮物不具互惠性?
那是因為他們將整體性的禮物支解成細部,才會爭論不休。吾人來設想,原始時代,男人為搏取女人歡心送上食物等禮物,女人為抓住男人而提供性服務(抗議!污篾咱女人又有替性產業合理化之嫌。不就舉例,何必那麼敏感。)如此這般演化的結果就組成了以感情為主的家庭親情式禮物觀,但其中能不含功利的互惠、道德的義務嗎?
從家庭的感情禮物擴大到部落的義務禮物到部落間交易互惠性禮物,禮物觀就已在分化,随著農業工商文明的到來,禮物的交易互惠性最先從中排除,所以中國送禮要加紅白包,這除了要掩飾交易互惠性外,也隱含著禮物的非俗性。
不只傳统,現今各式禮品不也特重包裝以求與一般商品區分。
禮品的這種「除利性」特別表現在西方以理性為主的資本主義(這可比較韋伯的「除咒性」),但也反映了禮物的功利互恵性和強迫義務性是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不然洋人不會在政商禮品的價格上嚴限,以免玷污了禮物的感情性和腐蝕了政商倫理。
如此的潔癖固然有助於政商的廉潔但也限制了禮物之功用,尤其對比於日中台,日本的禮品文化已令人目瞪,台灣更加發揮在各式「聯名卡」「來店禮」等之上,並被金融業視為台灣唯一有國際競爭力的行銷手段尤其想在同文同種的中國大陸「大方送」,只可惜苦了那些深陷循環利息的卡奴。
不只金融業靠禮物文化來渡過金融危機(當然主要還是靠政商勾結,拿百姓的血汗錢來免稅補貼之。)連高科技的分紅、年節獎金、尤其重要幹部的分股,也是在操弄傳統的禮物觀(當然他們是「新貴日用而不自知」,就好比他們不免俗地過尾牙祭中元,全是高科技與低禮俗的結合。)這些都是藉禮物的感情性和義務性,隱性地驅使顱客消費和員工賣命,再配合實利尤其政府的免稅優惠就造就了台灣高科技奇蹟,至於高科技的三重剝削在《台灣共犯緣現體》已多處析判過了。
你在扯啥?玄學鬼,你上述謬論可比「東亞現代化與儒家思想」更玄更唯心,簡直到了胡天胡帝的地步了。
你也太中唯物論的毒了,如今大陸的學者張其仔在其《社會資本論》甚至從數理經濟的模型來證明,在一般資本當成社會「成本」的各種禮物文化,反而成為社會主義中國改革開放時的「資本」。
看來毛澤東的「矯往必過正」如今還魔咒著中國,不然怎可能將封建禮教僵屍般的復活?
這你就不懂「禮義之邦」的深層結構了,中國早在商周時代就有完善的禮文化了,如今還木乃伊般地銘刻在青銅器上(這只要參觀本館<青銅器>便可一窺青銅禮器如何主導並驅使商周政權征戰全中國。)如果你沒慧眼、看猤透其中奧義,那我就引些先秦有關禮之論述。
「夫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列而為鬼神,行之以飲、食、冠、喪、祭、射、御、朝、聘。」
幾千年來「禮」已內化成中國的深層結構,難怪台灣人不以為選舉送禮是賄選,即使立法禁止了,私下也照送。
這算啥?政客還以億為單位政策買票。
奇怪了,就許你們大人用禮物做買賣,我們少女「援助交際」一下就不行?不也是收些禮物禮金而已。
反了,連女娃都講起禮來了,真是「有禮無體」,全是皇民化的結果。
那你還辦<禮物>特展,不是助禮為虐?
別忘了本館的反思特性,本館是借展禮來反禮。
福如東海
人生自古七十稀 如今活到八九十
齒牙掉光兩頰陷 望梅止渴吞口水
乾枯帶有血絲的双眼飢渴於仙桃間
大媳胸前印有仙桃牌豐乳丸廣告衫
長孫大口咬著麻姑祝壽禮盒水蜜桃
人生自古誰無死 老而不死謂之賊
毛髮脫光頭皮亮 賊頭賊腦流口水
乾枯帶有血絲的双眼飢渴於仙桃間
二房峰前染著若隱若現的海上仙山
次孫小口銏著王母祝壽禮盒酥壽桃
人生自古都怕死 僵而不死植物人
骨瘦如材鳥丫腳 無福享受嚥口水
乾枯帶有血絲的双眼飢渴於仙桃間
三媳山前綉著大閙天宮的齊天大聖
幼孫一口啃斷孫猴祝寿禮盒金剛棒
將禮求利
相公 如此送禮能得肥缺嗎
那可是咱最貴重的九龍玉珠
婦仁 別捨不得要捨才能得
上任後巧立禮目禮都禮不完
媽啊 如此辦桌不會虧本嗎
一桌五千席開百桌外加菸酒
笨兒 要是你能多結几次婚
一人包禮一千就多辦多賺了
Boss 如此銷售計劃會賺嗎
各式禮品成本已占售價二成
Younger 禮多錢人不怪啦
送的愈多來店愈多賺得更多
百貨公司週年慶紅包如散花
資訊展美少女禮品如拋繡球
另參本館:
我的相簿:禮物《禮物的流動》《交換》《社會資本論》<債務解放條例><蚊子館再啟><被偷竊的國家>《買票懺悔錄》
(法)古德利爾著《禮物之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人類學著作,講述禮物交換在人類多種社會形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它在社會關系的生産和再生産中的作用。禮物和禮物贈與的理論,基本上就是研究那種其價值可以轉移的物件交換,無論是其象征價值還是經濟價值。在本書中,著名法國人類學家莫裏斯?古德利爾對關于禮物在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中重要性的各種觀念進行了重新探討,他著重研究的是那些神聖之物,它們具有價值,但從不交換。
本書的開頭部分對馬塞爾?莫斯和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在這一方面的開創性著作進行了仔細分析,然後介紹作者自己在美拉尼西亞的田野調查。古德利爾認爲,那些傳統的禮物理論都有缺陷,因爲它們只考慮那些交換性的物件。他本人在神聖之物和與神聖之物相聯系的權威授予這個領域中來解釋禮物贈與,對當代和傳統的禮物贈與理論都提出了挑戰,爲這個傳統性的爭辯課題注入了令人興奮的活力。
在禮物理論方面,《禮物之謎》是當前一份重大的理論貢獻,也是禮物理論史的一本精要指南。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人類學著作,講述禮物交換在人類多種社會形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它在社會關系的生産和再生産中的作用。禮物和禮物贈與的理論,基本上就是研究那種其價值可以轉移的物件交換,無論是其象征價值還是經濟價值。在本書中,著名法國人類學家莫裏斯?古德利爾對關于禮物在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中重要性的各種觀念進行了重新探討,他著重研究的是那些神聖之物,它們具有價值,但從不交換。
本書的開頭部分對馬塞爾?莫斯和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在這一方面的開創性著作進行了仔細分析,然後介紹作者自己在美拉尼西亞的田野調查。古德利爾認爲,那些傳統的禮物理論都有缺陷,因爲它們只考慮那些交換性的物件。他本人在神聖之物和與神聖之物相聯系的權威授予這個領域中來解釋禮物贈與,對當代和傳統的禮物贈與理論都提出了挑戰,爲這個傳統性的爭辯課題注入了令人興奮的活力。
在禮物理論方面,《禮物之謎》是當前一份重大的理論貢獻,也是禮物理論史的一本精要指南。
目錄
關于贈與之物、出售之物和不可贈與或出售、只能保存之物
1 莫斯的遺贈
明暗對照法的大師之作
名聲後面的簡單理由:禮物交換作爲三種義務之結合——富有說服力的通用理論
禮物贈與:雙重關系
禮物之謎與莫斯的解答
莫斯被各種本土理論所惑:列維-斯特勞斯的批評
重新檢驗列維-斯特勞斯對馬塞爾?莫斯的批評
列維?斯特勞斯對禮物之謎的解答:“遊移的能指”
語言的大爆炸理論與社會的象征起源
列維-斯特勞斯的假定:象征壓倒想象
忘記了第四種義務(人給神及神之代表的禮物)
被遺忘的莫斯
關于可贈與之物和必須保留之物(安妮特?韋納與禮物悖論)
關于社會的雙重基礎
對莫斯的批評——既完成了他的理論,又有其他的思路
對一個非競爭性禮物和量化禮物案例的簡要分析
剛贈即還(有沒有荒誕禮物這回事?)
“奧”真是解開神秘的鑰匙嗎?[莫斯怎樣解讀民族學家伊爾斯登?貝斯特(Elsdon Best)于1909年從恩加蒂-勞卡瓦部族采集的聖人塔瑪蒂?拉奈皮裏的教誨]
冬季贈禮節:讓莫斯迷惑的禮物交換
庫拉(莫斯所認爲的美拉尼西亞群島的冬季贈禮節)
莫卡
事物不會沒有理由地移動,不會自行移動
2 人和神的替代之物
新幾內亞島巴魯耶部族中的神聖之物、貴重之物和循環流通之物
關于巴魯耶部族中由一個來保存的物件
來自太陽、月亮或精靈的神聖之物,作爲禮物送給巴魯耶部族的神話祖先
神聖之物是象征嗎?
在一件神聖之物中隱藏著什麽
男人對笛子偷竊
關于莊嚴
關于巴魯耶部族制作而用于贈與或交換的物品
巴魯耶人的貝殼項鏈和“貴重”之物
朋友之間的禮物
巴魯耶部族中贈與之物、保留之物和交換之物的簡要總結
對冬季贈禮節社會出現和發展的一些假設
冬季贈禮節社會的曆史地位是什麽?
什麽是珍貴之物?
一個交易之物變爲禮物或神聖之物
3 神聖之物
什麽是神聖之物?
關于神聖之物?
關于神聖之物作爲人和社會的在場-缺席
關于使人能夠生存于社會之中的被壓抑之物
關于來自起源、神、精靈與人們之間相互贈與的不對稱禮物
關于社會科學的批評功能
4 解魅禮物
關于曆史中社會和個人身份確定的必要支點
關于市場社會中的超越市場之物
回到禮物和禮物之謎的置換
http://baike.baidu.com/view/1708467.html?tp=9_11
談網路上的分享行為 by沈昱全 南華社會學研究所
網路發展初使至今虛擬空間裡便一直充斥著分享交換的行為,然而這樣藉由網路,人們自在隨意的交流資訊與檔案,是現今智慧財產權與文化產業、軟體產業等,受到衝擊的最大因素。於是成為官方與企業口中罪不可赦的惡行並將之視為洪水猛獸。的確,因為每當企業實施一種防止網民交流而造成侵權的策略時,往往不湊效,網路使用者總是有辦法避開防堵措失而獲取到他們想要的資訊與檔案,其藉由道高一呎魔高一丈的新資訊交流技術來達成目的。但是,分享的一個關鍵是始於有人願意將自己的資源拿出來分給其他人,若是眾人都不願意這樣做的話,一個群體中的分享氛圍或行動便不可能,所以問題的核心很可能是願意提供資源出來分享的行為與風氣。
我們可以把分享擴大一點來看,先不限於是檔案或資料的分享,情感的分享等等亦然。同時也不一定是不求回報,其可能有交換或功能性的意涵在裡面,不過總之分享行為可以被視為一種利他行為或是利社會行為。利他行為可說是利社會行為中的一個項度,利社會行為指的是從一個不求報償、不爲己利、沒有私心的利他行為到全然為了己利的幫助行為,在這些範圍中都是屬於利社會行為,而利他行為只指無私心不求償的幫助行為[1],根據許多心理學研究證明了利社會行為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David O.Sears & Jonathan L.Freedman & L.Anne Peplau,1986),而非是偶然或很特定的行為。
在《社會心理學》[2]一書中將有關於利社會行為的解釋劃分成三個架構來看,分別是社會生物學與社會進化論、模仿與強化的影響、決策理論這三個論述。社會生物學的觀點認為利他行為是遺傳所決定的本質,然而社會進化論學者的唐納、肯貝爾便不贊成這種無法解釋幫助陌生人的利他行為之詮釋觀點,社會進化論認為人類社會將會為了提升整體社會的福祉,而選擇性的進化自身的技能、信念等等。其對利社會行為這樣一種遍佈於日常生活的行為,將之定為是一種社會的規範,並分為社會責任、相互性和社會公平這三樣規範。社會責任規範可以說是社會上將幫助人視為一種應盡的義務,在這樣的普遍共識下個人的責任感會增強利他與利社會行為的產生。相互性則是指一般人們對於幫助過自己的人都會有較高的意願去幫助他們,而社會公平規範就是一種對於社會公平原則的企求,希望能達成資源的公平性分配等等,有能力或有資源的人就往往會將自己的資源分享給其他較無資源的弱勢團體,諸如此類的行為便可說是公平原則的體現。利社會行為的產生可以說是因為這些社會的規範而產生與加強。第二個論述則是強調人類會受到諸如獎賞或逞罰的強化作用,以及看到他人的利他行為便也效法的模仿作用影響,這個理論認為人藉由強化與模仿進而學習到幫助人的種種規範,在孩童時期主要是因為獎懲等外在的因素而有利社會行為,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便使之社會化而成為一種內在價值觀,這時助人行為很可能是純粹發自內心而不求利益。第三個決策論述主要是針對在決定是否要去幫助他人時的心理過程之詮釋,首先是對情境的掌握程度,也就是對於求助者切確情境的知覺,有的人不會去幫助其他人常常是因為對當時狀況的解讀錯誤。而在決策過程中個人有否感到責任感是一個增強的因素,越感到責任感便會有越強的利社會行為意願,能力則是一個影響責任感強度的因素,越有能力的人往往會越有幫助他人的責任感,但是決策中不全然是這樣屬利他行為的助人決定,亦有考量幫助人的成本與可能的回收是否有利,這樣比較利益得失的決策觀點,不過這樣的解釋是無發通用至所有的助人行為上。
一般的利社會行為決策中除了決策主體的特質因素外,主體外亦有會影響決策的因素,如達利爾與拉坦納提出的,有眾多人同在一個情境中時會造成責任感擴散、對情境的掌握受到他人影響而不切確、對他人期待的考量等,這些稱之為旁觀者效果的影響,同時天氣或噪音等環境條件也是影響的因素。在有些案例中主體外的情境因素並非能全然解釋助人行為,有很多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境中依然會有利會行為的產生,所以這樣的利社會者其人格因素是很重要的分析關鍵,沙陶(Satow)發現對社會讚揚的需求較高者會去幫助他人,再者是有同理心的關懷者會去幫助他人,其他便是如個人的情緒或是為除去心中的罪惡感等等影響因素(David O.Sears & Jonathan L.Freedman & L.Anne Peplau,1986)。
社會心理學探討的是普遍社會中的利社會行為發生的可能因素,然而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其利社會行為似乎比真實世界中來的更頻繁,這好像是因為網路空間的某些特質支持與鼓勵著助人行為,《網路心理講義》作者Wallace便對網路社會為何有比真實社會更多的利社會行為作一分析,其是從社會心理學所提到的一些影響決定助人的關鍵因素,來看網路空間有何不同之處致使利他行為與利社會行為增強。在他的分析中首要提出的就是旁觀者效應,也就是前面對一般助人行為的討論中提到,為何在人數較多的情境下助人行為會不明顯,原因就是人們會依照他人的表現來作為情境認知的指標,然而每個人卻往往會因此而被誤導,以致對狀況的嚴重性有了錯誤的解讀,再者便是人多會達成責任感分散的效果,每個人都會有別人會去幫忙的心態,所以使自身要去幫助的責任感減低。這是Wallace提出的主要兩個分析因素,而其重點是在人數辨識與情境的感知,網路上其實對於在當下有多少人和你同在一個虛擬時空中是很難確切掌握的,就算網頁上有使用者暱稱的顯示或是現在瀏覽人數的標示,其實這和在真實空間中對於實際在人群中的感受差異還是相當大,在虛擬空間中藉由圖像、文字與數字來表示團體大小與群眾感,這讓人無法察覺到他人真正的表情、行動與態度、所以也無法依賴他人來感知情境,所以在因為網路而使人數不確定他人態度之不確定的情況下,責任擴散和受他人影響而誤判情境的可能性就降低許多。還有一個因素是網路上求助者的訊息清楚且明確,因為網路能有支持使用者表露自我與超人際溝通,所以在網路上人們會有較高的意願將自身的問題表現出來,也較願意在網上向他人求助。上述社會心理學的利他與利社會行為之詮釋,以及網路中增強助人行為之特質,都是網路上分享與交換行為的一部分因素,然而從經濟或著文化的觀點來看可能又會有一些與心理學觀點不同的解讀。
Barbrook的禮物經濟
Barbrook從美國60年代末期新左派的無政府共產主義理想談起,這樣的新左派觀點是以一種禮物經濟的形式在體現,這種烏托邦式體制可以從波希米亞族的冬季贈禮節來詮釋,這是一種禮物的循環也是促使族群內與族群間更凝聚的機制,冬季贈禮節需要親密的接觸與情感的依賴,並是相對於布爾喬亞社會中的異化與分化。這族群的禮物經濟論證了人們可以生活在一起而不需國家或市場。Barbrook認為網路主要便是由這種禮物經濟所建立起來的,不過網路上的禮物經濟和冬季贈禮節的不同點是其不需要有個人間情感的連帶,其是可以為自利的理由來貢獻自身的資源,所以其實禮物經濟是一種取代資本主義過度商品化的另一種經濟體制,並將之視為不和商業化相衝突,利他主義和自利是可以相連結的,這是一種網路是中的新經濟也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形式。從Barbrook的觀點看來網路上的任何參與者其在網上的諸多行為,如發送信件、貼文章、回應、發言等等都是對禮物經濟的體現,這之中資訊是禮物而非商品,藉由眾人互相貢獻禮物而建構了網路世界,不過賴曉黎認為禮物經濟多是一種工具理性的考量,其是以效益為主,這樣對於網上的分享與交換行為的動力是不同於文化層面的因素,他提出了禮物文化的看法。禮物文化同樣也是資訊科技發展過程中,這些資訊科技的研究精英在網路上彼此分享成果為出發點,但是不同於禮物經濟這種傾向於交換理論及工具理性色彩的論述,他認為駭客族群自身形成的一種文化、倫理、信念是分享行為的主要內在動力,這是一種以類似崇高道德性的內在價值觀點為主的倫理文化。
[1] 這裡的不求報酬不包括滿足自身心理感受的報酬,例如一個利他行為後會有一種作了好事的感覺,這樣的報酬不算是利他行為中所不求的報酬。
[2] Sears David O.& Jonathan L.Freedman & L.Anne Peplau (1986),《社會心理學》,黃安邦編譯,臺北:五南。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0/40-37.htm
農村禮物交換的社會學分析 by楊朝清
摘要:目前農村的禮物交換,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四種類型:維系型,表達型,投入型,補償性。禮物交換的過程,在本質上就是不同社會個體、社會群體之間的社會互動過程。在這個互動過程中,社會交換得以實現。
閻雲翔的《禮物的流動》是目前爲止對中國農村社區禮物交換現象研究最全面的一本書,他是在黑龍江的一個村子———下岬村做的田野調查,主要是對下岬村禮物交換風俗的實證性描述。閻試圖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檢驗既有的禮物理論和概念,他的主要觀點“是受者而非給者獲得聲譽”是在不同于西方背景下的新的事實的發現,它補充和完善了人類對禮物現象的描述。但是,閻的研究對象是20 世紀90 年代我國中等發達省份的一個傳統農村,他的主要研究結果如“禮物交換的儀禮性表達”、“互惠的缺失”可能無法很好地解讀其他類型的村莊。隨著市場經濟對農村社區的進一步滲透,農村社區的“禮物的流動”必定會發生變化。本文試從一起升學宴慶中“禮物”的述說來考察這一變化。本文是對發生在湖北省荊州市一中等發展水平的農村的一起大學升學宴慶的陳述。該村共有四百多戶人家,人均純收入2500多元,正在爲建設“小康”而努力。作爲背景知識,我們先對這場宴慶及其相關情況作個簡單說明。宴慶的“老板”是一對老實本分的農民,丈夫我們簡稱爲A1,妻子簡稱爲A2。在2006年湖北省高考中,他們的兒子Z(簡稱)以62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同時成爲荊州市“文科狀元”。一時間來自鄰居、親朋好友、學校、政府層面的道賀聲不斷,一場升學宴慶也就順理成章。
一、禮物的來源說明
在事後的財務清算中,得到了如下的賬目:共收到禮金14000多元,其中親朋好友約爲6000元,村民5000元左右,鎮、村、組各級幹部約爲2000元,高中母校1000元(之前送來獎金10000元)。
這次收到的禮金共有14000多元,這在當地已經是很不錯的,這也遠遠超出A1、A2夫婦的預計。一些關系已經疏遠的親戚來了,一些交往很少的村民來了,還有一些領導幹部也來了,這些人的到來使宴會的出席人數遠遠超過了預期,本來只預備20多席,到後來加到了40多席。出去成本以及一些相應的開張,這次宴慶爲這個家庭積攢了10000元,而這部分將用來作爲Z的大學費用的儲備基金。
二、禮物來源的分類及其社會學分析
(1)維系型。這一部分以村民和一部分關系較爲疏遠的親朋爲主。這一部分人又可以分爲兩種類型,一種是和主人之前一直保持著禮物交換關系,他們的禮物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保持關系鏈條的正常運作,防止關系鏈條的脫節;另一種是之前雙方的禮物交換關系鏈條已經出現了斷裂甚至嚴重脫節,他們的禮物所起到的就是修複已經斷開的關系鏈條,使他們與主人之間的禮物交換關系得以維系和延續。
霍曼斯關于交換理論的價值命題認爲:如果某種行爲的後果對一個人越有價值,那麽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該行動。他認爲,如果人們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活動,那麽,人們肯定會從事對自己價值較大的活動。與A1、A2家禮物交換關系鏈條已經出現了斷裂甚至嚴重脫節的群體,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保持現在的這種狀態,二是以這次宴慶爲契機,修複與A1、A2家的禮交換關系鏈條。A1、A2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意味著這個家庭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時間上的概念,與一個即將崛起的家庭的友好關系的維持在今後對他們只有益處而沒有害處,兩相比較,他們選擇了後者,選擇了他們認爲價值更大的行爲方向。
(2)表達型。這一類以學校層面和各級幹部爲主。學校老師的到來,他們的禮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清華學子”、“荊州市文科狀元”的身份的認同,因爲他們培養出了優秀的學生,而這是對學校最有力的宣傳。Z所在高中之前送來的10000元以及這次的1000元,是隱含著條件的,是有交換目標的。即Z要配合學校做好宣傳工作,包括在電視、報紙以及其他的平面媒體上。布勞認爲,社會交換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自願性活動。在這裏,學校相信學校的近萬元獎勵會得到Z在宣傳等方面的支持,Z也相信學校的獎勵會落實到實處。
村組幹部的禮物交換兼有維系型和表達型的性質,但以維系性爲主,因爲他們和A1、A2家之前就保持著禮物交換關系,他們的表達型禮物交換屬性依附于他們的幹部身份,而鎮裏領導的禮物交換則以表達性爲住,因爲他們之前並不認識A1、A2,更談不上和A1、A2保持著禮物交換關系;他們的出席,更多是一種表達性的,和學校層面一樣,是出于對Z“荊州市文科狀元”、“清華學子”身份的認同;然而,這種表達性禮物交換也是有條件的,雖然鎮上領導並不指望A1、A2家物質上的回饋,他們希望Z在以後成功之後報答家鄉,爲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這在是實質上也是一種社會交換,雖然它沒有規定交換的期限。
(3)投入型。這一類以和A1、A2所在家庭關系較爲親密的親朋爲主體,這一群體的禮物之所以會被定義爲投入型,一是因爲他們物質上的投入超過了“隨禮”①的額度,二是因爲他們感情上的投資,他們深知上大學尤其是在北京上學所需要的費用,他們在變相地幫助A1、A2減輕負擔。以Z的一位舅舅爲例,A1、A2所在家庭送給他的禮金從沒有超過500元,而他送的禮金爲2000元,這一方面是因爲他的經濟條件相對寬裕,但更重要的是,他這是一份情感上的投資,他在變相“資助“A1、A2家。
布勞認爲,社會交換是這樣一種交往類型:參與交往的各方都期待著他人的回報,一旦他人停止了所期待的回報,這一交往關系便會中止。這些親朋好友所送出的投入型禮金,是因爲他們相信今天的投入一定會得到較高的回報,雖然這個回報的期限可能有些長,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和A1、A2所在家庭的關系鏈條將會銜接得更加緊密。
(4)補償性。這一類型的主體相對複雜,既包括一部分村民和關系較爲疏遠的親朋,也包括一些關系較爲親密的親朋。這種補償也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個是物質層面,舉一個例子來做下相應的說明。客人B家在最近幾年裏;B的母親去世,兒子結婚,女兒出嫁一共辦了三次宴席,而A1、 A2家在過去的幾年裏沒有辦過一次宴席。在這家的禮物交換關系鏈條上, A1、 A2家處于明顯的支出狀態,而據B的估計,A1、 A2家在接下來的幾年裏也不會有什麽紅白喜事,之前A1 A2家去過B家3次,每次送禮金50元,那麽這次A1、A2家辦喜事,B所送的禮金爲150元,這就帶有明顯的補償與回饋性質了;另一個層面是精神補償,如之前雙方的禮物禮物交換關系鏈條已經出現了斷裂甚至嚴重脫節的鄰居和親朋的出席,類似于戈夫曼人際禮儀中的表達式禮儀、認可式禮儀,這對A1 A2家來說,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上的補償。
三、討論與反思
農村禮物交換是社會交換的一種類型。農村禮物交換在促進農村資金的流動方面起著積極作用,同時也是農民短時間籌集資金的一個重要渠道,在這個意義下,農村禮物交換作爲社會救濟的一個方面,是否爲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這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當前,在我國部分農村地區,“隨禮“現象越來越泛濫甚至已經變相了,在禮物交換上農民耗費了大量金錢與精力,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生活,破環農業生産,破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甚至影響到社會穩定,這些問題是如何産生的,又如何解決,成爲一個現實問題。
農村禮物交換在應對社會風險、完善社會救濟,促進社會成員之間的良性互動方面有著積極作用。在市場經濟觀念不斷深入的今天,費孝通先生所描述的“熟人社會”已經開始變質。在這個前提下,農村禮物交換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色,這也是需要我們去思考的。
注釋:
[1] “隨禮”,這是中國特有的一個名詞,也是每個中國人都特別熟悉的字眼。最新版本的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加入集體送禮。”
參考文獻;
[1]董金松:《.工具性表達:發達農村社區禮物交換的實質》,《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4年第5期
[2]賈春增:《外國社會學史(修訂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http://www.upcn.org/livelihood/issues_concerning_agriculture/2008/916.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