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茂雄的《東歐變貌》(時報出版,1991)太舊了,只觸及:
蘇聯主動裁軍;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統一了,受到世界民主浪潮的衝擊,位於東歐等的共黨國家也都產生了劇烈的變遷。本書詳述波蘭、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各國究竟發生了那些變革。
無妨,補些網文。
東歐,多半是指德國、奧地利、義大利以東的歐洲,但缺乏明確的定義和邊界,一般有地理和政治兩種劃分方法:政治上的東歐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或遭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政治上實行共產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畫經濟體制的國家,這點與西歐相反。大多東歐國家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居民多信奉東正教,但共產黨時代,官方推行無神論。
地形
本區的地形大致可以喀爾巴阡山為分界,分成南北兩部分。
北部的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小國平原廣闊,為歐洲大平原的東段,地勢由南向北傾斜。第四季的大陸冰河在平原南部留下肥沃的冰河外洗黃土,也在平原的中北部地區堆積了成群的冰磧丘,使平原成波狀起伏。冰磧丘間的東西向窪地,自古以來即為東西向交通的必經之地。
東歐南部地形較為複雜,山地平原交錯,只有在匈牙利東部和羅馬尼亞南部,才可見到面積較大的平原,上覆肥沃的沖積土,為農業的重要地帶。高大的山地散佈,對交通構成嚴重的阻礙,所幸山地間有多處通谷和隘口,可作為出入的門戶。本區是喀斯特地形的分佈區。
東歐以東、烏拉山以西的歐俄部份,是一片遼闊且起伏平緩的古老陸塊,地層十分穩定堅實,全境多屬久經侵蝕的準平原,有主要位於俄羅斯境內,故稱俄羅斯平原。平原中部為瓦耳代丘陵,是河流的分水嶺。
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的高加索山,是歐亞的界山之一,山勢高大,地形崎嶇複雜,夾雜著高原、平原和低地。
氣候
受位置影響,過渡性質是本區氣候最主要的特徵。北部各國介於西歐和國協之間,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間的過渡性氣候,冬天酷寒,地面積雪自西部的數週,向東逐漸增加到俄羅斯邊境的兩個半月,雖冷於西歐,卻較俄境溫暖;夏季較西歐熱,卻又較俄羅斯涼爽許多。南部的前南斯拉夫各國、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位居巴爾幹半島北部,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之間的過度性氣候。
東歐距離溫暖的北大西洋已遠,全區最冷月均溫皆在零度以下;夏季則因地處內陸,缺乏水氣調劑而顯炎熱,最暖月溫度自北向南見增,北部平原四國不足20℃,南部各國則多超過20℃。
歐俄大部分位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內,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溫暖,春秋季甚短,年溫差甚大,而且愈東愈明顯。夏季是主要雨季,水氣主要由西風自北大西洋帶入,年雨量約為500公釐,且由西向東遞減。
本區冬溫甚低,故河流冰封,雪橇通行,冬季[3]長達六個月至八個月。由於氣溫甚低,空氣中水氣含量稀少,故溼度甚低,空氣十分乾冷。夏季由於地處內陸,氣溫較西歐暖,受緯度影響顯著。沿海地區受海洋影響,夏季氣溫低於內陸,但差異不大,冬季亦沿海較暖。
冬季降雪區域廣泛,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時常落雪,北部泰卡(Taiga)針葉林區,冬雪最多,經常積雪二、三呎,春季雪融緩慢,融雪水滲入土中,可供植物吸收,對寒帶森林的發育裨益甚大。
南部和高加索地區因山脈阻擋俄羅斯酷寒氣流南下,氣候較暖,有助於旅遊業的發展。高加索地區由於緯度較低,氣候上已帶有濃厚副熱帶色彩。
民族
斯拉夫民族發源於今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上游一帶,於西元一世紀時開始向外遷徙,至六世紀時期居地已經遍佈東歐以及俄羅斯地區。依居住地的不同,斯拉夫民族可分成東、西、南三支,其中東支主要分佈於俄羅斯境內,分佈在東歐各地者以西、南兩支為主。
馬札兒人原為烏拉山西側的草原民族,於西元九世紀建立匈牙利王國。在向西遷徙的過程中,曾與斯拉夫人、西突厥人混居,移居匈牙利平原之後又受日耳曼文化的影響。
阿爾巴尼亞人主要分佈於今阿爾巴尼亞和塞爾維亞的科索沃省,由於十四世紀以後一直後到土耳其的統治,文化充滿東方色彩,宗教上也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
羅馬尼亞人是東歐唯一的拉丁語民族,但跟大多數斯拉夫民族一樣,信奉東正教,他們是古羅馬人的後裔,因羅馬帝國曾在此建省並統治由留居東歐。
宗教
東歐大部分地區信仰東正教,(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波蘭例外)。亨廷頓在他的文明衝突論中提出西歐與東歐的分別在於是否信仰東正教,因此希臘應算是東方國家。前南斯拉夫地區也有部分民族信奉伊斯蘭教。
經濟
區盛產小麥、馬鈴薯、甜菜、向日葵,養畜業發達。東歐是俄羅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這裡人口眾多,城市密佈、交通網發達,分佈有許多著名工業區,如莫斯科、彼得堡(列寧格勒)工業區,頓巴斯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C%E6%AC%A7
北約東擴計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被支持西方民主政制的國家,以及支持共產主義的國家瓜分,以美國、英國為首的國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主要抗衡蘇聯的西侵。而受到蘇聯控制的歐洲共產國家,就組織了華沙條約組織,抗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在冷戰結束後,華沙公約組織瓦解。而原有的華沙公約成員國,亦不再受蘇聯或俄羅斯配支配。北約東擴,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將原有華沙公約成員國吸收,成為其成員國。
由於北約東擴後,北約軍隊便在俄羅斯邊境駐紮,一度引起俄國的不滿和關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7%BA%A6%E4%B8%9C%E6%89%A9%E8%AE%A1%E5%88%92
北約東擴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4-03/31/content_1392966.htm
東歐和前蘇聯統合模式解析>洪茂雄
一、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謂「區域整合」(Area Integration)最具代表性的模式,除了由歐洲煤鋼共同體發展而來的歐洲聯盟之外,另一個就是由蘇聯主導的「經濟互助委員會」(Council for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COMECON)。前者的發展模式廣受世人矚目,其對世界所發揮的影響力舉足輕重,被譽為區域性統合最成功的範例。後者的發展模式,雖也是在歐洲崛起,曾一段期間和歐洲經濟共同體互別苗頭,相互競爭,但因內部凝聚力薄弱,成員國興趣缺缺,最終因東歐的民主化而宣告瓦解。有關東歐和前蘇聯在戰後的統合歷程,乃是本文所要探討的範圍。這篇報告主要的目的,希望釐清和解答下列問題:
第一、戰後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走向統合?
第二、這種戰後形成的所謂「社會主義陣營」,是經由何種機制進行統合?
第三、「經互會」和華沙公約組織(Warsaw Pact ,WP)成立之後,其所欲達成的「一體化」之效果為何?
第四、何以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這種形式的統合終告失敗而解散?
嚴格地說,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所建立的「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 REFSR, 簡稱蘇俄),至一九二二年十二月通過聯盟條約,正式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nion of Socialist Soviet Republics, USSR,即一般所通稱的蘇聯),由原來的俄羅斯、烏克蘭、白俄、南高加索聯邦等四個創始會員國,逐漸擴大到中亞地區,至一九四O年八月又將波羅的海三小國強行併吞,於是使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增至十五個1。此種發展形式,也有學者認為是另一種類型的整合。惟這樣類型的統合模式,僅建立在擴張性、強制性和「蘇維埃化」的基礎上,其企圖野心昭然若揭,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二、東歐和前蘇聯統合的時代背景
(一)「統合」在社會主義國家的意義「統合」一詞係譯自英、法、德文 Integration,又有人譯為「整合」。按外文的「統合」或「整合」,此一概念在人類學、民族學和社會學等學科領域各有特定的指謂:人類學和民族學著眼於,如何涵蓋文化所有部分,並因此達到完滿狀態2;社會學所指稱的「統合」,則是如何建立社會文化均衡的平衡力,藉以造成一種新的「整合」之變化。另有一派學說,把「統合」作為二種不同發展形式:其一是表現文化特性有「邏輯意識的統合」;其二是表現社會體系特性的「因果功能整合」。3在政治學的稱謂,以法蘭克福學派重要人物馬庫瑟(Herbert Marcuse)的說法較具代表性;馬氏稱「統合」是某種形式共同體內部透過協商,而非通過強制,所形成的團結統一和協調發展,進而使該共同體成為一個十分有效的統合體;換言之,可以指涉某少數集團逐漸去適應多數集團的社會文化之變化過程;特別是在少數民族逐漸適應其他較大民族的社會文化,而較大民族也平等相待,賦予相等權利的變化過程,甚至可以只把某些不同而又相互有較為密切聯繫的公共機制,如教育和與其相關機構,合併為一個統一系統的過程。
前社會主義國家的經互會,其「統合」源自三個命題:其一、社會主義國家相互關係的性質,與蘇聯境內各加盟共和國及民族相互關係之性質相同,均源自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基本概念;其二、社會主義國家正沿著一個不可逆轉、相互接近(Sblizhenie)的歷史過程前進;其三、此一相互接近的過程正在向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一體化。這個由蘇聯主導,為抗拒馬歇爾計畫而成立的經互會,於一九八九年宣告解散;其歷時四十載之所以解散的主因,將在本文第五節詳述。
(二)抗拒馬歇爾計畫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慘遭戰火蹂躪,百廢待舉。一九四七年六月美國國務卿馬歇爾(Marshall)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倡議如何將歐洲從廢墟中拯救出來,提出所謂的「歐洲復興計畫」(European RecoveryProgram),即一般俗稱的「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6該計畫包括整個歐洲被納粹德國侵略破壞的國家,但當時史達林別有用心,深恐這個復興歐洲經濟的藍圖會削弱其對東歐的影響力。一九四八年這個揭櫫協助歐洲復興的馬歇爾計畫正式開始運作,當時蘇聯封鎖西柏林對外交通,升高柏林危機,隨即策劃捷克共黨奪取政權,於是莫斯科為了進一步有效控制東歐,乃對馬歇爾計畫採取反制行動,於一九四九年一月,蘇聯邀請保加利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等六國在莫斯科舉行會議,決定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同年四月,在莫斯科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正式宣布該組織成立。
由此看來,「經互會」的成立比「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前身,於一九五一年三月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還早二年,不過,當一九五七年三月西歐法、義、西德,荷、比、盧等六國簽訂羅馬條約,正式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開始展現其經濟統合成效時,由蘇聯領導的經互會集團始於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召開第十二次會議,才通過該組織的章程,並簽訂議定書。此種現象正說明「經互會」的成立,完全基於政治考量,特別是蘇聯的利益,而非為東歐區域發展的繁榮和進步設想。(三)蘇聯的企圖野心五○年代歐洲呈現分裂,壁壘分明,愈為顯著。蘇聯面對一九五四年西德獲准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並在次年巴黎條約批准生效,以及西歐國家經濟快速復甦,致使莫斯科共黨領導當局感受到其安全備受威脅,遂有加強控制東歐地區的迫切需要。
為此,蘇聯乃提出如前所述的「一體化」概念,試圖由下列機制達到其控制東歐效果:第一、通過「經互會」架構的運作,實現所謂「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一體化;第二、透過華沙公約組織架構的緊密合作,實現軍事一體化;第三、在「經互會」和華沙公約組織兩大支柱交互運作下再配合「黨際」關係的親密聯繫,走向政治一體化;同時,經由全面多邊與雙邊的接觸,實現「蘇維埃化」,以達成文化一體化;很明顯地,蘇聯的企圖野心昭然若揭,莫斯科想利用「經互會」做為鎖鍊,綁住東歐國家經濟發展的自主性,試圖以華沙公約組織作為工具以約束東歐這些社會主義國家軍事與外交的獨立性。一九五六年十月和一九六八年八月,蘇軍先後入侵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阻止其擺脫「社會主義大家庭」,即是明證,有關東歐的統合機制和組織架構在下一節討論。
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統合機制(一)經互會 — 經濟一體化經互會主要機關有:經互會會議(或稱大會)、執行委員會、合作委員會、常設委員會、秘書處。經互會會議為最高權力機關,由所有成員國政府總理率領的代表團組成,每年召開一次,根據三分之一以上成員國的提議或同意,還可召開非常會議。大會每年輪流在各國首都舉行,由主辦國代表團主席擔任會議主席;執行委員會是主要執行機關,下設合作委員會、常設委員會和秘書處,並審核經互會人事編制和預算。執委會成員由各國副總理組成,亦是各國常駐經互會代表。執委會每季召開一次會議,會議主席由各成員國代表依照國家名稱俄文字母順序輪流擔任主席,任期一年;合作委員會是根據經互會會議決定設立,其下設有計畫工作、科學技術和物質技術供應三個合作委員會;常設委員會亦是根據經互會會議決定成立,絕大部分為部門的多邊合作委員會。由各成員國任命之代表團組成,代表團團長一般為國內相關部門的部長或主任,各國可選擇性地參加,計有化工、有色冶金、非金屬冶金、運輸、建築工業、電能、民航等二十二個常設委員會;秘書處是行政和執行機關,負責處理日常事務,有秘書一人和副秘書若干人。秘書由經互會會議任命,任期四年,副秘書由執行委員會任命。此外,經互會還設有法律、價格、水利、商業、發明事業、國內貿易、船舶、和勞動等各部門代表會議,以及世界社會主義體系國際經濟問題研究所、標準化研究所和管理問題國際研究所等三個研究機構。而經互會在組織特性方面,主要分有以下三點:
其一、不具有超國家性質。「經互會」的組織架構中並無立法機構的設立,而且在憲章中也未說明立法的程序。因此,自成立之初起,一切的活動全然缺乏法律的規範。再者,「經互會」是具有對外締約的權力,但「經互會」代表對外簽訂之條約效力並不能直接約束各會員國,而須經過各會員國國內法的追認才能實施。另外「經互會」會員國多半是透過雙邊或多邊的協定來加強彼此間的合作,因此幾乎沒有適用於所有會員國的共同政策產生;
其二、政治色彩濃厚。設立「經互會」並非純屬經濟性考量,二次大戰後,蘇聯為了阻止東歐國家加入「馬歇爾計畫」,乃設立「經互會」這個組織;蘇聯曾於韓戰期間迫使成員國加速重工業的發展,以滿足其參與韓戰之軍需;六O年代蘇聯同中共、阿爾巴尼亞交惡時,蘇聯亦以「經互會」為報復力量,對中、阿實施經濟制裁;此外,蘇聯並以「經互會」充當與西方資本主義競賽的工具,並以自己為領導者自居,使其在和西方國家中作政治談判的籌碼。由此可知,「經互會」的政治色彩極為濃厚;
其三、封閉性高。「經互會」是戰後東西方對壘的產物,對抗西方資本主義的意味高,在經濟自給自足的訴求下,「經互會」和社會主義國家一直佔據各成員國對外貿易總額百分之六、七十的比重,其貿易集中性之高可想而知;其次,「經互會」國家因受到西方國家的極力排擠,參加國際組織的比例並不高,這種現象促使「經互會」成為孤軍奮鬥、封閉性高的區域經濟組織。
(二)華沙公約組織 — 軍事一體化依據蘇聯的說法,西德之加入北約組織是構成華沙公約組織成立的真正原因。事實上,早在二次大戰之時,德國在希特勒的領導之下,以雷霆之勢揮軍長驅直入蘇聯,便造成蘇聯對德國的恐懼。二次大戰結束後,列強依據由美國羅斯福總統促成的「莫根濤計畫」(Morgenthau Plan)瓜分德國,把德國東部若干邦割給蘇聯和波蘭,同時還答應蘇聯對東歐國界的要求;另一方面,蘇聯深恐戰後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德國將再次威脅到自己,便加深分裂德國的決心。緊接著,蘇聯又對於西方國家表示支持西德維持其自衛武力深感疑慮和不滿,所以蘇聯亦不敢掉以輕心,一方面在東德部署重兵及扶植共黨政權,另一方面則加速進行東德蘇維埃化和附庸化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把東歐併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並把東歐當作自己側翼安全防衛上的緩衝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自二次戰後即給予蘇聯一項堂皇的理由:必須維護自身的安全與防止戰爭在歐洲再度爆發,和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與擴大在歐洲的影響力。所以「華沙公約組織」的成立,也只不過是蘇聯在把自己和東歐整合成一個堅強攻防體系過程中的一項手段。
(三)共產黨「黨際」關係共產黨原則上是每五年召開一次「黨大會」,緊急需要時可提前召開,或召開特別會議。前蘇共和東歐各國前共黨,每逢召集黨大會時,卻是如同「政治大拜拜」,邀請所謂的「兄弟黨」來共襄盛舉,表現其「親愛精誠」,合作無間,如同一家人。由於共產黨的組織體系是金字塔式,其最高權力機關為「黨大會」,大會選出中央委員會,黨代表大會休會期間由中央委員會執行最高權力;中央委員選出共黨的領導核心—政治局(或稱主席團)和書記處,後者是最高執行單位,前者則為最高決策單位,即共黨的權力核心所在。除了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的領導人稱主席外,東歐各國和蘇聯的共黨頭目則稱總書記或第一書記。因此,這些共黨在馬列主義教條下的基礎上較容易建立共識;尤其東歐各國的共黨絕大多數是由蘇共扶植成長茁壯,莫斯科自然而然以共黨世界領導中心自居,企圖實現社會主義國家政治一體化,來達成「第三羅馬帝國」的美夢。
四、東歐國家統合進程的成效
(一)反共浪潮餘波蕩漾觀察東歐和前蘇聯的統合進程效果如何?不難從其內部政局的動盪、經濟發展困境和最終出現和平演變等三個面向即可知其梗概。首先,東歐國家自五○年代到八○年代,幾乎每五年或十年就發生群眾抗暴事件,要不是反共反蘇,就是要求自由化試圖擺脫共黨控制。其中最引人矚目者,舉凡一九五三年六月,東德工人率先揭竿而起爆發反蘇和反共浪潮;一九五六年波蘭發生波茲南事件,出現反共反蘇示威;同年十月,匈牙利布達佩斯宣布中立,退出華約,民眾要求自由民主,而遭蘇軍血腥鎮壓;一九六八年八月捷克斯洛伐克由杜布切克(A. Dubcek)領導的捷共展開所謂「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運動,僅持續二百天即被蘇聯率華約集團出兵干預;一九七六年和一九八○年,先有「KOR」(保衛工人委員會)暗中從事串連,教育工人,爾後「團結工會」迅速崛起,掀開東歐第一個獨立工會自由化,進而帶動一九八九年八月建立東歐第一個「非共化」政府,並營造東歐國家邁向民主化的思想基礎。無庸置疑,如果東歐的統合績效卓著,東歐國家的老百姓就不至於煞費苦心,向共黨政權挑戰。
(二)各國經濟陷入困境其次,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由於經濟決策權集中於政治領導階層,經濟管理權責則如金字塔似的層層節制,把資源強制地集中於經濟發展的重點部門。此類措施的目的與功能,固然可使經濟在短期內快速成長,同時藉重工業和原料工業為主的工業化,使經濟結構迅速轉變。但好景不常,馬列主義的框框畢竟重重限制,加上共黨官僚主義的僵化,使得這種號稱具有優越性的「社會主義體制」弊病橫生,經濟發展每下愈況。明顯地,戰後四十一年來,由社會主義體制所顯示的各項建設,已遠遠落後於西歐;東歐對西歐懸殊的生活差距,早在一九五○年代開始,東歐國家亦極力尋求各種不同程度的政經改革,但在一九五六年匈牙利事件和一九六八年布拉格之春兩事件爆發以及體制運作的僵化,效果有限,仍難以解決經濟困境。
(三)共黨政權和平演變再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向被視為鐵幕國家的東歐集團,四十年來在紅色極權的恐怖統治之下,自由的火花民主的幼苗,屢遭踐踏,幾乎難有茁壯的機會。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有不少國家被赤化,而失去自由,但還沒有由共黨「一黨專政」轉化為多黨民主的先例。可是一九八○年代最後半年,在東歐卻出現一連串劃時代的變革,而使這些所謂「共黨國家」的原來面貌完全改觀。諸如:一九八九年九月,波蘭經由自由選舉而誕生東歐第一個「非共」領導的政府;十月七日,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宣布與馬列主義決裂,自行廢黨,改名「社會黨」,更推波助瀾,增強東歐「非共化」的勢頭;十一月九日,修建已達二十八年的「柏林圍牆」突然開放,非但導致東德共黨政權垮台,而且加速了東西德統一的進程;緊隨著東德快速的變革,於十一月十日,保加利亞執政長達三十五年的保共領袖日夫可夫(Todor Zhivkov)也被迫下台;隨後,捷克斯洛伐克亦引發一場和平革命,捷克領導階層交出政權,平反一九六八年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使得當年改革運動的領導人杜夫切克奇蹟式的復出,接掌國會議長,而國家元首改由著名異議份子哈維爾(Vaclav Havel)接任;同年十二月,這令人感到訝異的是,堅持史達林主義的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N. Ceausescu)政權,儘管控制森嚴,卻是不堪一擊,僅僅在一個星期之內即被推翻。凡此種種,東歐這種革命性的變局,非但已在共產世界產生一波又一波澎湃洶湧的衝擊,而且對戰後東西方形成的秩序結構,帶來深遠的影響。
五、東歐國家統合以失敗告終主因
(一)共黨極權統治欠缺合理性和正當性基礎東歐各國淪入鐵幕之後,奉行馬列主義,實行一黨專政,即使有一部國家根本大法,但均採行史達林模式的憲法,黨政軍一體,沒有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機制;同樣地,這些社會主義國家也定期舉行選舉,但卻不是自由選舉,完全由共黨規劃統一名單,既無選擇權利,更沒有容忍反對聲音存在的空間。因此,東歐共黨政權根本沒有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契約關係,喪失民意的支持。
(二)由莫斯科主導,會員國向心力不足蘇聯和東歐表面上看來,同質性頗高,均實行社會主義體制,共產黨壟斷一切權力,大多數人民又屬斯拉夫民族,照理說,東歐國家在「經互會」和華沙公約組織的架構下,其統合進程應比西歐國家優越,可是,事實上證明,東歐的「一體化」效果遠不如歐洲聯盟,最終宣告分崩離析。其主因之一,乃係蘇聯主控領導,幾乎是以莫斯科為中心,發號施令,強制性施加給其他會員國,其他會員國的意願和利益,無法充分得到蘇聯老大哥的尊重。且「經互會」不是一個具有超國家性質的組織,成員國當然以追求國家利益為依歸。成員國在發現組織內的弊端後,即產生與西方貿易以爭取經濟利益的想法,一方面歐洲共同體的成功更深深吸引了東歐國家,因此東歐國家多有強烈意願「西向」。蘇聯的極權統治加上東歐國家一直懷疑社會主義經濟統合的效果,因此參與「經互會」多邊合作之意願遂不斷地降低。
(三)封閉性計畫經濟和欠缺流通貨幣,喪失競爭力導致東歐區域政經「一體化」走向挫敗的另一個主因,就是社會主義體制下的中央指令性計畫經濟,欠缺對人民百姓的積極誘因,因循苟且,正當世界邁向地球村,各國的互動互賴愈加密切之際,東歐和蘇聯自我封閉,劃地自限的社會主義經濟自然無法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和充滿活力、日新又新的所謂「資本主義經濟」一較長短。六○年代以後,東歐國家的「經濟一體化」成效,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相形見絀,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甚至,「經互會」盟主的蘇聯,自七○年代能源危機之後,開始出現經濟發展停滯現象,已明顯表露東歐共黨世界的統合沉痾難治,命運無可挽救。
(四)缺乏嚴謹組織規範和共存共榮的吸引力「經互會」是史達林為了因應美國所提之「馬歇爾計畫」的緊急措施,倉促成軍的情形下,使組織的設計與經濟合作的規劃,都缺乏周詳與前瞻性。該會的章程,僅以十七條條文三千餘字的篇幅,籠統地規範「經互會」的成立目的、目標與組織架構等,其他諸如決策程序、立法效力等會員國的權利與義務,卻無明白的規定,導致計畫推行時,無確切的法律依據,任憑蘇聯呼風喚雨,操縱全局。其次,「經互會」內缺乏一個超國家的權威機構,以負責合作計畫的統籌、執行與監督,亦是社會主義經濟統合失敗的原因之一。在「經互會」體系之內,不論對內、對外大小事物之表決,皆以一致決為原則,換句話說,每一國皆有否決權,因此,在議案不符合會員國利益時,就予以否決,致使政策的推動缺乏效率。
六、結語
綜合以上解析,東歐國家和前蘇聯的統合經驗,基本上可獲致如下結論:
第一、儘管蘇聯在戰後將東歐國家牽著鼻子走,企圖經由「經互會」和華沙公約組織二大架構,視同鎖鍊,強行步上「一體化」,但各會員國的國家主權還是存在,並未消失,蘇聯於一九五三、一九五六和一九六八年曾先後出兵鎮壓東德、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要求自由的行動。但戈巴契夫上台執政時,在一九八九年均予以平反,承認蘇聯過去的錯誤。隨後,戈氏接受這兩個組織成員紛紛求去的要求,沒有使用武力來維繫,令其自然瓦解。
第二、「經互會」和華約組織宣告解散之後,倡導和主導這個社會主義陣營「一體化」的蘇聯,竟然也隻身難保,於一九九一年在地球上消失。原本靠武力擴張而拼湊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遂告四分五裂,由一個超級大國演變成十五個主權獨立國家,雖然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俄羅斯、白俄和烏克蘭等,這個通稱東斯拉夫民族,試圖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又譯獨立國協)作為鬆散組織,背後隱藏「統合」意圖,預留恢復前蘇聯的空間。不過,無論如何,波羅的海三小國已一去不復返,未加入獨立國協;即使獨立國協十二個成員,也各有盤算,國家主權依舊要確保。
第三、東歐國家由「統合」轉向「匯合」(Convergence),寧願放棄原來實行的社會主義體制,轉而認同歐洲聯盟的統合模式,「趨同」西歐的自由民主體制,紛紛積極申請加入。第四、總而言之,由共產黨主導,具有一元化鮮明的意識型態和大國民族主義濃厚色彩的統合,歷史經驗證明是失敗的。試問誰還有勇氣去重蹈覆轍!?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eF7amfmIs0YJ:
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10224/20010224-5.pdf+%E6%9D%B1%E6%AD%90%E8%AE%8A%E8%B2%8C&hl=zh-TW&ct=clnk&cd=15&gl=tw
歐洲一體化與巴爾幹歐洲化>朱曉中
【內容提要】1995年《代頓協定》簽訂以來,巴爾幹正逐漸變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區。然而,這一地區的穩定依然脆弱,改革的進程被大量的結構性挑戰、憲政問題、懸而未決的地位、糟糕的經濟形勢和部分國家的政治不穩定所困擾。雖然歐盟薩洛尼卡首腦會議已經承諾,要將巴爾幹國家從保護國和弱國階段送入准備加入歐盟的階段。但要真正完成這個艱巨任務,歐盟必須具備應對巴爾幹國家挑戰的新的地區立場。就目前而言,西巴爾幹國家的歐洲化進程已取得一定的進展。
自20世紀最後10年起,歐洲存在兩個政治自我認同進程。一方面,歐洲中西部一體化進程勢頭強勁,歐盟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在歐洲的邊緣,民族國家形成時期特有的力量在原南斯拉夫聯邦的土地上凸顯其魔力,巴爾幹地區日益遊離于歐洲一體化主流之外。
波黑戰爭結束後,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巴爾幹正在變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區,但這一地區的形象依然是灰暗的:空氣中依然彌漫著濃重的動蕩味道,部分國家的穩定依然脆弱,改革的進程被大量的結構性挑戰、憲政問題、懸而未決的地位問題所困擾,經濟增長很低,或者根本沒有增長,失業率高,腐敗盛行,公衆態度消極,對新生的民主機構心存疑慮,而且這一地區存在弱國和國際保護國。盡管國際社會對這一地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迄今爲止,這一地區依然沒有出現令人樂觀的政治前景。科索沃的未來、馬其頓的未來,甚至塞爾維亞的未來都尚未確定。
國際社會普遍認爲,巴爾幹半島的現狀不能再繼續下去。但要解決巴爾幹國家緊迫的地位和憲法問題,必須將巴爾幹的未來同歐洲一體化進程聯系起來,這是防止西巴爾幹國家轉變爲歐洲黑洞的唯一途徑。雖然巴爾幹地區的未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只能取決于這一地區所有國家的共同努力,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巴爾幹地區的問題無法從“內部”解決時,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盟對這一地區形勢的改觀負有曆史和道義的責任。1990年代以來的情況表明,正是在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盟的努力和推動下,巴爾幹地區逐漸擺脫曆史的怪圈,開始穩定下來,在歐盟的幫助下,以“歐洲標准”處理少數民族問題和國家間關系,並逐漸認可這樣的事實:開始或加快國內各個領域的改革,接受歐盟的價值觀,建立睦鄰關系,進行地區合作。這也是巴爾幹國家逐步進入歐洲發展主流的前提條件。爲此,本文有意犖犖大端,對歐盟對巴爾幹的地區政策進行梳理,考察它們如何影響巴爾幹形勢的發展。
一 歐盟早期的地區立場
在南斯拉夫聯邦解體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歐共體/歐盟沒有明確和連續的巴爾幹政策(不同于對中東歐的政策)。如果說歐共體/歐盟對南斯拉夫危機有什麽政策的話,它至多是一個或幾個主要成員國對東南歐地區政策的結果。由此可見歐共體/歐盟當時對東南歐地區外交政策的若幹特點:第一,歐盟的這種反應和處理方式是歐洲地緣政治的“曆史遺産”在1990年代的“再現”,成員國之間的利益差異導致歐共體/歐盟決策過程緩慢並且缺乏前瞻眼光,致使歐盟沒有形成共同和連續的政治立場;第二,歐盟的共同防務與外交政策尚處于初級階段,成員國之間缺乏政策協調;第三,歐共體/歐盟對東南歐的政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雙邊的,而非多邊的。結果導致東南歐地區的沖突未能得到及時的遏制和管理,沖突不斷升級。
巴爾幹地區因種族沖突引起的戰爭、移民潮和政治動蕩,不僅破壞了本地區的穩定與和平,也威脅到歐盟成員國的安全以及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因此,隨著《代頓協定》的簽訂和波黑實現和平,歐盟開始考慮如何在東南歐地區鞏固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也正是從這時起,其針對東南歐的地區政策開始逐步形成。
歐盟先後出臺的巴爾幹地區政策有:“魯瓦約蒙進程”(1995)、“地區立場”(1997)、“對西巴爾幹的共同立場”(1998)、“穩定和聯系進程”(1999)和《東南歐穩定公約》(1999)、“東南歐夥伴關系進程”(2000)、“薩洛尼卡進程”(2003)等。
以1999年科索沃戰爭爲分水嶺,歐盟的地區立場可分爲前後兩個階段。在科索沃戰爭開始之前,歐盟的地區政策更多地受《代頓協定》的影響,而不是布魯塞爾長遠的設想。這一時期地區立場的核心是,強調通過對話與合作,在東南歐進行後沖突管理,讓難民重返家園和推動民主化,進而實現穩定、鞏固的和平。但歐盟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不夠豐富,激勵方式也不夠有力。更爲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歐盟沒有同東南歐國家建立戰略關系。
科索沃戰爭之後,歐盟的地區政策開始具有全面性,實現既定目標的手段也更爲豐富。除了常規的政治手段之外,歐盟強化了經濟杠杆的作用(經濟援助)。最爲重要的是,歐盟摒棄了以往不重視東南歐地區的做法。《東南歐穩定公約》明確將歐洲一體化同巴爾幹的歐洲化聯系在一起,即一俟東南歐國家滿足了入盟的基本條件,歐盟即准備吸納這些國家入盟。歐盟的意圖很明顯,用正式成員國的前景督促東南歐國家鞏固和平,迅速實現政治和經濟轉型,按歐盟的價值觀和制度重塑東南歐國家,使之遠離動蕩和混亂,最終融入歐洲一體化的主流,使歐洲真正成爲統一與和平的歐洲。
1.魯瓦約蒙進程
1995年12月13日,27國外長在巴黎簽訂波黑和平協議之後,在巴黎以北50公裏處的魯瓦約蒙修道院通過了關于“東南歐穩定和睦鄰進程”的宣言,即所謂“魯瓦約蒙進程”(Royuanmont Process)。
“魯瓦約蒙進程”是歐盟爲解決東南歐沖突,實現該地區和平和經濟複蘇、繁榮而提出的第一個地區倡議,旨在一個更廣泛的框架中執行巴黎/代頓協定。它主要是利用非經濟手段多領域、多層次地推動東南歐地區國家之間的對話與合作。該倡議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致力于建設和加強公民社會結構,希望能夠彙集和動員所有願意超越文化和社會偏見的公民社會中的力量,讓它們在東南歐國家民主化和減少地區沖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該文件要求相互尊重國家邊界、民主原則、人權、婦女權益、少數民族權益、人員自由流動、言論自由和私有財産不可侵犯。此外,它還號召限制武器裝備和保持該地區的生態平衡,通過議會制來發展民主,在司法和公共行政領域中進行合作,以加強公民社會結構和反腐敗,以法律保障男女之間的機會均等和平等。
不同于歐盟此後提出的其他地區立場,“魯瓦約蒙進程”更多地試圖依靠理念、依靠非政府組織及其民間的其他非經濟手段,在法律、文化和教育層面上規範人們的思想,通過這種規範來重新喚醒人們對和平和睦鄰關系的渴望,進而實現東南歐地區的穩定。
2.1997年地區立場
1997年4月29日,歐盟第2003次總務會議通過了其對東南歐的第一個地區政策,名爲“發展同東南歐地區國家關系的核心戰略”。文件闡述的地區立場強調致力于鞏固這一地區的和平和穩定,促進經濟複興,推動民主,向更高的人權和少數民族權利標准看齊,在經濟轉軌和國家間更密切合作的框架內,發展同這一地區國家的雙邊關系。
該地區立場的一個新特征是,歐盟首次在發展同東南歐的關系中引入了條件性,並且更具針對性。這些條件主要包括:(1)切實執行讓難民返回家園(包括“國內流動人口”)的政策,政府當局不得對其進行騷擾;(2)尚未簽署普惠制條約的國家必須遵守和平協定的各項義務,包括將戰犯遞解至國際法庭;(3)切實實行民主改革,遵守公認的人權和少數民族權益標准;(4)在普遍平等的原則基礎上,進行自由公正的選舉並尊重選舉結果;(5)不得給予少數民族歧視性待遇和對其進行騷擾;(6)取消對獨立傳媒的騷擾;(7)實施初步的經濟改革(私有化、取消部分價格控制);(8)准備實現睦鄰政策和同鄰國建立合作關系。
符合這些條件的國家可以同歐盟在貿易、技術和經濟援助領域(在“奧博諾瓦計劃”和“法爾計劃”框架內)發展雙邊關系和建立契約關系。
3.穩定和睦鄰進程
1998年11月9日,歐洲聯盟委員會根據《歐洲聯盟條約》J條第二款,通過了一項新的對西巴爾幹地區的政策,名曰“東南歐穩定和睦鄰進程共同立場”。
這個共同立場旨在支持建立東南歐穩定和睦鄰關系的魯瓦約蒙進程,鼓勵有關國家之間的關系正常化和發展對話和信任;推動公民社會領域中(文化、傳媒、科學、工會、非政府組織或宗教以及議員之間的聯系)的地區合作。
從魯瓦約蒙進程到穩定和睦鄰進程的所有地區倡議具有若幹共同特征:(1)這些倡議大都包羅萬象,目標諸多,且相互重疊;(2)倡議旨在通過改善經濟合作實現地區一體化,支持私人投資,並通過推動某領域(文化、經濟、政治和安全)的合作來確保這一地區的安全;(3)共同對付環境問題;(4)支持中小企業;(5)共同打擊有組織犯罪;(6)地區倡議的成員國迅速增加;(7)(除東南歐合作倡議之外)定期舉行會議(中歐倡議和黑海經濟合作主要是外交官會議),使得這一階段存在大量的討論地區問題的論壇;(8)活動經費很少,只有少數項目得以真正實施,大多數倡議虎頭蛇尾、草草了事;(9)地區倡議大多沒有戰略遠景,選擇項目的標准不明確、不透明,沒有評價和影響評估。
上述這些共性決定了這些進程和地區立場存在嚴重的缺陷:即沒有針對東南歐地區産生對抗和沖突的根源制定措施。因此,這一時期東南歐國家的內部改革和地區合作依然受到以往曆史遺産、缺乏共性、可使用資源數量有限和缺乏歐洲遠景計劃的限制和困擾,地區形勢不可能發生根本的改觀。
二 科索沃危機與《東南歐穩定公約》的出臺
自南斯拉夫聯邦解體以來,歐共體/歐盟出臺了若幹地區政策,但總的來說,這些地區立場對于危機的發生一直采取反應性態度,而不是積極地進行預防。尤其是科索沃危機凸顯了國際社會以往對東南歐地區危機反應式立場的缺陷。科索沃戰爭爆發後,歐盟認識到,應該制定一個內容廣泛的一攬子戰略計劃,綜合解決東南歐地區的穩定(安全)、政治和經濟改造問題,在巴爾幹地區實現和鞏固和平,防止該地區爆發新的大規模沖突;引入民主機制和進程,推動經濟轉軌,最終將東南歐國家穩定在歐洲大西洋結構中。否則,不僅巴爾幹的局勢得不到根本改觀,歐洲一體化進程也將受到負面影響。
1.《穩定和聯系協定》
還在科索沃戰爭進行之中的1999年5月25日,歐盟就提出了一項旨在同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波黑和南斯拉夫聯盟建立新型戰略關系的計劃。該計劃名爲“東南歐穩定和聯系協定進程”。據此,歐盟向東南歐五國提出簽署《穩定和聯系協定》的建議,以此提高歐盟對東南歐五國“地區立場”的水平。
歐盟稱,“穩定和聯系協定進程”是一項意義深遠的計劃,而不再是對危機簡單的反應,歐盟將同東南歐國家建立新型的契約關系,進而使東南歐國家更加接近歐洲結構的一體化。該地區的所有國家都擁有接近歐盟、完全平等地享有歐洲一體化的前景。歐盟將根據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量體裁衣”,根據每個國家“達標”的程度,制訂與之簽署《穩定和聯系協定》的不同時間表。
簽署《穩定和聯系協定》依然具有條件性。歐盟認爲,爲了建立這樣一種高級關系,東南歐國家應該達到較高的政治和經濟發展水平。歐盟提出簽訂《穩定和聯系協定》的領域包括:(1)民主化、公民社會和制度建設:歐盟和東南歐國家將共同努力,提高地區範圍內的政治結構穩定、發展的持續性、公共行政的有效性和公民社會的活力。加強這一地區國家之間的政治對話,解決沖突和減輕戰爭造成的心理負擔;(2)司法和國內事務:歐盟將向這一地區國家的制度建設、增加執法的有效性、邊境控制以及打擊有組織犯罪和腐敗等領域中的活動提供援助;(3)經濟和財政援助:歐盟會同國際金融機構緊密合作,繼續監督東南歐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同這一地區的國家共同努力,爲私人投資創造適宜的環境;(4)貿易:在發展地區內現有的經濟和貿易聯系的同時,通過《穩定和聯系協定》進一步改善雙邊的政治和經貿關系。
《穩定和聯系協定》內容廣泛,而且考慮到了東南歐國家的不同特點,可操作性強,因而成了後來《東南歐穩定公約》的藍本。
2.《東南歐穩定公約》
在《穩定和聯系協定》的基礎上,1999年4月,歐盟委員會將一個全面解決東南歐問題的一攬子方案提交給歐盟部長理事會,在同月召開的北約華盛頓會議上獲得了廣泛的支持。5月17日,歐盟成員國外長會議批准了東南歐穩定公約草案。6月10日,歐盟外長科隆會議正式通過了《東南歐穩定公約》。7月底,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舉行相關國家首腦會議,在這個極具象征意義的地方舉行的這次聚會清楚地表達了國際社會已把東南歐的穩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穩定公約旨在加強東南歐地區國家和平、民主以及尊重人權和繁榮經濟,以取得整個地區的穩定。爲此,這一地區的國家和國際社會要爲結束緊張局勢和危機創造長期穩定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1)簽訂和執行雙邊和多邊協定,督促有關國家在國內采取措施克服現有的沖突和潛在的沖突,引入成熟的民主政治進程,舉行自由和公正的選舉,建立法制,完全尊重人權和人的基本自由(包括少數民族歸屬權),建立和擁有自由和獨立傳媒權,根據憲法立法、獨立的司法同腐敗進行鬥爭,深化和加強公民社會;通過嚴格遵守赫爾辛基最後條款,建立信任和和解,鼓勵在歐安組織和地區以及其他機構和安全合作機制中活動,以創造和平和睦鄰關系;(2)保持這一地區國家的多民族和多種族的多樣性,保護少數民族;(3)推動切實可行的宏觀政策、有效和透明的關稅和商業規範制度基礎上的有活力的市場經濟,發展強大的資本市場和包括私有化在內的多種所有制,以便爲所有公民實現更大的經濟繁榮;(4)發展地區內以及這一地區同歐洲其他地區之間,以及這一地區同世界其他地區(包括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合作,推動公民之間無障礙交流;(5)同有組織犯罪、腐敗、恐怖主義以及所有犯罪和非法活動進行鬥爭;(6)防止因戰爭和迫害引發的居民異地安置,以及因貧困引發的移民;(7)確保所有難民安全和自由地重返家園,通過共同負擔這些國家的困難來幫助這一地區的國家;(8)爲東南歐國家完全融入他們所選擇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結構創造條件。
《東南歐穩定公約》設立了特別協調員,並建立了地區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地區委員會負責處理穩定公約框架內的所有原則問題,作爲穩定公約的指導機構,爲工作委員會提供指南。地區會議將由特別協調員主持。特別協調員負責在單個國家內和國家之間推動穩定公約目標的實現。穩定公約還設有三個工作組負責具體實施項目。第一個工作組負責處理民主化和人權問題;第二個工作組集中解決經濟重建,發展和合作問題;第三個工作小組負責安全問題。
《東南歐穩定公約》的核心是一體化,即將東南歐地區納入當今歐洲發展的主流,參加歐洲的合作和一體化,其目的是克服東南歐地區的緊張和分裂,這種緊張和分裂已經使東南歐地區遭受了十多年甚至幾個世紀的痛苦。歐盟不斷重申,它准備將西巴爾幹國家納入同歐洲更爲緊密的一體化進程中來。歐盟准備最終給予東南歐國家歐盟成員國資格,但歐盟也強調,穩定公約不是加入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捷徑,但它有助于敦促東南歐國家進行必要的改革和擴大同鄰國的合作,以便使他們更接近加入歐洲結構的前景。穩定公約不會取代歐盟哥本哈根首腦會議確定的歐盟擴大的條件。同50年前啓動歐洲一體化使歐洲西部國家受益一樣,歐盟希望,《東南歐穩定公約》也將有助于東南歐地區國家之間的和睦和經濟繁榮。
三 薩洛尼卡進程
在過去10年間,國際社會一直把巴爾幹視爲後沖突地區。這種看法導致對西巴爾幹國家的憲法和地位問題采取臨時解決的方法,對其政策的制定基于所謂“建設性模糊”(constructive ambiguity)的策略。聯合國關于科索沃問題的1244號決議和塞黑憲章便是基于這種“建設性模糊”的“成果”。國際社會一度認爲,發展經濟會減少解決懸而未決的地位問題的壓力。但事實表明,只關注顯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忽視未決地位問題的政策已告失敗。而只尋求解決地位問題,而不關注緊迫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政策也注定要失敗。巴爾幹既需要解決地位和憲法問題,也需要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2003年6月以前,《穩定和聯系協定》和《東南歐穩定公約》是歐盟在西巴爾幹地區發揮影響的兩個政策性工具。但歐盟的穩定和聯系進程不足以作爲發展成員國的框架,它也不反映歐洲涉足這一地區的深度和廣度。在戰略上,穩定公約與穩定和聯系進程協定都基于鮮明的契約原則。穩定公約把地區合作當作醫治結構性缺陷和防止沖突的手段。而穩定和聯系進程則把雙邊關系的條件性,以及地區合作當作一種輔助的機制。穩定公約或准備加入進程的雙邊條件性已經在地區內引起了新的分裂。雖然歐洲一體化構成了本地區的拐點,但單個國家的弱國性和巴爾幹的歐洲前景時常處于矛盾之中。由此可見,如果要推動巴爾幹國家繼續其歐洲道路,就要求對危機管理、預防沖突、援助改革、地區合作和強化這一地區的歐洲前景重新思考並做出新的安排。確切地說,就是歐盟的地區政策應從沖突後管理和實現穩定的政策轉向發展(歐盟)成員國戰略。
歐洲人第一次把西巴爾幹問題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向巴爾幹國家提供歐洲遠景的是在葡萄牙費拉召開的歐盟首腦會議。費拉會議稱,所有西巴爾幹國家都有可能成爲歐盟潛在的成員國。歐盟成員國已達成以下共識:巴爾幹地區是歐洲的一部分,巴爾幹的問題也是歐洲的問題,任何可行的解決方案都應該是歐洲的解決方案。2003年6月召開的薩洛尼卡歐盟首腦會議再次確認,巴爾幹地區對歐洲一體化進程及其成功十分重要,同時,再次承諾西巴爾幹國家獲得加入歐盟的遠景。
巴爾幹“歐洲化”的決定意義非凡。一方面,自1878年柏林會議以來,有關巴爾幹地區秩序的許多理念均告失敗,因爲歐洲列強的利益相互沖突。如今,歐共體/歐盟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和壯大,不僅具備了相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使之有能力解決自19世紀以來一直困擾歐洲的巴爾幹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幾十年的合作發展中,歐共體/歐盟成員國學會了爲共同的利益目標而相互妥協。與此同時,1990年代初巴爾幹國家相互沖突的痛苦經曆和歐共體/歐盟危機管理的經驗教訓告知歐盟,歐洲需要共同行動。因此,歐盟現在能夠提供形成、協調和執行歐盟成員國共同巴爾幹政策的程序和工具。此外,借助入盟前景,歐盟擁有了有效影響西巴爾幹地區政治和經濟發展的工具。入盟的激勵曾經強有力地促使中東歐國家建立穩定的民主、克服雙邊沖突,使其經濟和法律體系與歐洲標准趨同。加入歐盟的前景同樣可以成爲東南歐國家穩定和發展的外部穩定器。只有完全將巴爾幹國家納入到歐盟中去,才可能確保今天歐盟的合作和聯系的戰略優勢。只有巴爾幹國家進入歐盟,才能保護歐盟成員國免遭諸如有組織犯罪和移民這類消極的溢出效應的影響。因此,歐盟及其成員國能夠從東南歐地區國家入盟中獲益。
另一方面,不同于聯系或夥伴關系,歐盟成員國資格對西巴爾幹地區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和現實意義。在象征意義方面,西巴爾幹國家的歐洲前景昭示著這些國家是“統一和自由”歐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而摘掉“歐洲火藥桶”的帽子。巴爾幹地區的歐洲前景有助于推動這一地區國家自身的改革和自由派的成長。進入歐盟內部統一大市場和獲得歐盟的凝聚基金有助于減少巴爾幹國家貧窮和落後的結構性根源。西巴爾幹的歐洲前景,將改變外國投資人對這一地區的風險評估。東南歐國家中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只有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才能增強他們同歐盟的功能性聯系,培養起地區合作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消化”地區的“曆史遺産”。
薩洛尼卡首腦會議之後,西巴爾幹國家的歐洲化進程出現了積極的變化。西巴爾幹國家已進一步向歐盟靠攏:2004年3月,歐盟委員會批准了同西巴爾幹的第一個歐洲夥伴關系計劃,同月,馬其頓成爲了歐盟候選國;2005年10月,克羅地亞開始入盟談判;同月,歐盟開始同塞黑就簽署《穩定和聯系協定》問題進行談判;2006年6月12日,阿爾巴尼亞同歐盟簽署《穩定和聯系協定》。
此外,爲幫助東南歐國家加速實現歐洲化進程,從2001年開始,歐盟開始實施一項新的雄心勃勃的全面支持西巴爾幹國家發展的援助計劃,名爲“歐共體援助重建、發展和穩定計劃”(CARDS),以取代以往在該地區實施的“法爾計劃”和“奧布諾瓦”計劃。
四 巴爾幹歐洲化的前景
如今,西巴爾幹國家已經具有了歐洲遠景,但要把它變成現實,無論是西巴爾幹國家和歐盟都面臨著若幹挑戰。
在西巴爾幹方面,存在兩個層面的挑戰。在地區層面上,有科索沃最終地位問題、黑山問題、波黑憲政改革和地區合作方面的問題,雖然它們並非脫胎于歐洲一體化進程,但這些問題會對這些國家走向歐盟的速度産生影響。在國家層面上,這些國家普遍是弱政府,種族矛盾尚未解決,經濟狀況不佳,失業率高且社會凝聚力差。
在歐盟方面,雖然宣稱一體化進程要擴大到巴爾幹,但仍有若幹因素影響著歐盟東南擴的進程和質量。首先,歐盟憲法條約通過進程不順利以及東擴之後的消化問題,已經導致部分成員國國內出現反對進一步擴大的情緒;第二,歐盟內部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存有分歧,對于擴大和深化孰先孰後,態度不一。鑒于這些新的利益或者說權利平衡問題的存在,在很長時間內,歐盟很可能只將西巴爾幹國家定位爲聯系國,而推遲接納它們入盟。2004年的東擴和2007年接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將消耗歐盟相當多的資源。歐盟許多成員國公民對歐盟進一步擴大心存疑慮,尤其是當他們不了解向東南歐擴大的戰略重要性的時候。此外,歐盟內部也存在這樣的憂慮:巴爾幹國家是否已經准備好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可見,擴大了的歐盟中利益和力量平衡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有可能引發這樣的政治動力:大幅度提高東南歐入盟門檻,將東南歐擴大推遲到遙遠的未來。
現在,歐盟和西巴爾幹國家的關系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刻。如果歐盟囿于其成員國的利益只贊成給西巴爾幹國家聯系國地位,而不進行擴大,巴爾幹國家中的自由派將因此不得不讓位于民粹主義者和激進力量,這將導致排他性和非一體化的破壞性動力。爲防止發生這種一體化真空,歐盟的決策者要積極制定針對西巴爾幹國家的穩定、聯系和融入歐洲一體化的戰略。2006年3月11日,歐盟和西巴爾幹五國外長在薩爾茲堡舉行會議,在西巴爾幹國家的壓力下,歐盟再次明確西巴爾幹國家的最終目標是成爲歐盟正式成員國。
歐盟推動巴爾幹地區穩定的最佳方式是給出每個國家指示性的日期,如塞爾維亞成爲候選國的目標日期,馬其頓開始入盟談判的日期等。這樣不僅可以使這些國家轉入到地區穩定的軸心中去,而且可以激勵這些國家內部的改革派加快改革的步伐。相反,如果歐盟不向東南歐擴大或長期推遲擴大,國際社會在巴爾幹獲得的穩定紅利很可能毀于一旦,巴爾幹地區將持久邊緣化。巴爾幹國家的失望和缺乏歐洲遠景的憧憬,很可能激發這一地區的極端民族主義的極端行爲,進而使這一地區陷入新的不穩定怪圈。
歐洲的偉大與否有賴于它的決策者是否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意志和非凡的耐力,用自己的價值觀和經濟杠杆,向飽經戰亂之苦的巴爾幹地區展示歐洲未來的美麗宏圖,幫助這一地區脫胎換骨,進入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並最終創建一個自由、完整和繁榮的歐羅巴。
我們拭目以待。
http://www.sinoir.com/monograph/europe/200705/2004.html
220《東歐變貌》
北約東擴:不安的俄羅斯與兩難的歐盟>張國慶
04年3月29日,隨著向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斯洛伐克與斯洛文尼亞7國正式打開大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總數達到了空前的26個。在門外,還有若幹個國家在等待著的召喚。盡管莫斯科發出了不滿、甚至帶有威脅意味的信號,但華盛頓卻並不掩飾繼續擴張北約的計劃。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明確表示,北約承諾最終會讓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和馬其頓加入其中,這使前來華盛頓參加觀禮的三國總理感到欣慰。而在不遠處,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等國正在等待著與華盛頓進一步“交流”。
華盛頓的北約藍圖
鮑威爾在華盛頓發出的聲音再次提示人們,誰在歐洲說話聲音最大。看到了嗎?想與北約靠攏,那就得先學會配合,在諸多方面配合美國的全球戰略。一年前的伊戰中,北約準成員國中不是有6個國家以不同方式積極參加了美國發起但遭到法德俄等國反對的戰爭嗎?今天他們就得到了回報。是的,他們曾經進行過權衡,但最終還是站在了美國一邊。
這些北約“新生”都推行親美路線。在伊拉克戰爭中,它們不顧法德等大國的反對,敢于站在美國一邊。特別是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都“信守諾言”為美軍提供了軍事基地,而在國際刑事法院引渡嫌疑犯的問題上,羅馬尼亞更是率先表示支持美國。為此,美國非但邀請北約成員國波蘭參與伊拉克的維和行動,而且還揚言要把北約總部遷往羅馬尼亞。
在華盛頓舉行的慶典儀式上,布什特別提到了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和馬其頓這三個積極申請入約國家,肯定它們為阿富汗或伊拉克的事務做出的貢獻,同時致力于在國內建設強有力的民主制度。布什意味深長地表示:“北約的大門將一直敞開,直到整個歐洲實現自由與和平的大團結。”
美國的北約雄心顯然不會止步于3月29日。有了1999年(波蘭、匈牙利和捷克)和此番“成功”的東擴經歷,美國對東擴抱有著歐盟和俄羅斯所難有的熱望。就此,有西方分析家認為,北約擴大的結果將會讓美國的軍工綜合體獲得新的訂單,但這卻並不是華盛頓的惟一目的。在布什的北約“版圖”中,其未來的新邊疆將遠遠超出歐洲的范圍。
美國駐北約大使伯恩斯明確指出,北約的下一步努力方向將是烏克蘭,同時密切同中亞及高加索前蘇聯各共和國的關係。
從目前情況看,在前蘇聯國家裏,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已經決定將來要加入北約。此外,通過反恐戰爭與美國結成“深厚友誼”的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不但允許美軍駐留,而且也並沒有拒絕在“適當時候”加入北約。面對這種局面,俄羅斯外交官感嘆說,對獨聯體國家接近美國,俄羅斯只能旁觀。如今,本應是歐美軍事同盟的北約作為美國世界戰略的中樞機能,其影響力正在擴大至亞洲,這是北約創始人所始料不及的。據悉,北約還計劃建立一個規模小而高效的軍事網絡,覆蓋非洲大陸。
在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陰雲籠罩的今天,美國越發意識到,自己無力“照顧”世界上的所有地區,無論是從財力還是軍力上來說,美國都希望得到北約的分擔。可以預見,未來北約的軍隊將會更多地以維和身份出現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出現在那些美軍不願去或不願逗留的地方。
莫斯科的不滿與憂慮
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國家加入北約後,美國的軍事基地已直抵俄羅斯北部邊境,中東歐地區也不再是美俄雙方的軍事緩衝地帶,而如果格魯吉亞能在2007年成為北約正式成員國,北約的軍事觸角將伸向俄羅斯“柔軟的腹部”。由此,被北約緊密包圍的態勢使俄羅斯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冷戰結束多年之後,北約在要求俄羅斯減少駐格軍隊的同時,卻在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對此,俄國防部長今年2月在慕尼黑國際安全問題會議上對北約發出了警告;俄聯邦委員會國防和安全委員會主席維克多奧澤羅夫則提出了在獨聯體國家集體安全條約和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尋找盟國的主張。而俄國家杜馬“祖國”議員團領導人羅戈津認為:“應該加強俄羅斯在加裏寧格勒的部隊。不是在那兒搞經濟特區,而是搞軍事特區。”此前,俄羅斯前國防部長伊萬諾夫也曾公開表示,俄羅斯不排除採取“先發制人”手段的可能性。
有歷史學家警告美國,歷史上很多低估俄羅斯國家抱負與實力的國家都曾付出過慘痛的代價。就在北約實現東擴的同時,俄羅斯連續舉行了一係列規模宏大的軍事演習,意在向世界表明,俄仍是一個不容輕視的核大國。而從地緣角度來看,俄羅斯擁有從芬蘭邊境橫跨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廣袤土地,它不僅是一個歐洲大國,還是一個亞洲大國。向南看,它是一個中東大國,向東看,它則是一個太平洋沿岸大國。
更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普京時代的俄羅斯與葉利欽時代已有很大不同,無論是在經濟復蘇方面,還是國內政治力量的整合方面,抑或是在國際舞臺上的精彩表演,今天的俄羅斯都顯示出了重新崛起的強大潛力和勢頭。進入普京時代,俄羅斯人普遍對國家的前途增強了信心。
歐盟的兩難
在北約東擴的問題上,歐盟內部心情各異,對于北約今後的定位,歐盟更是處境兩難。
與部分中東歐國家不同的是,法德等國對今天的美歐關係發展並不樂觀。通過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歐洲人越發意識到,美國支持歐洲一體化是以美國在大西洋聯盟中佔據主導地位為條件的。不管嘴上怎麼說,美國永遠都不希望西歐與其平起平坐,更不希望歐洲自主,借以抵制美國的利益。因此,華盛頓阻止歐盟政治上統一並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不足為奇。
法國一位高官直言:“伊拉克戰爭並未在美法之間制造分歧,只不過是揭露了掩蓋多年、在蘇聯解體後日漸加深的美法分歧。”在美歐角力的過程中,俄羅斯是個關鍵因素。美歐都在嘗試與這個昔日的敵人和平共處甚至攜手前行。盡管俄羅斯與美國在過去兩年裏出現了短暫的蜜月,但本質上的衝突並未消除;相反,歐俄關係雖然升溫很慢,但因地緣與經濟方面的紐帶關聯,加之歷史和文化上的親近,歐俄關係的發展後勁顯然略勝美俄關係。
耐人尋味的是,在舉行七國入約升旗儀式(4月2日)的第二天,法國總統希拉克飛往莫斯科,雙方要談的就是如何發展這種新關係。
北約的新使命
在“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駐北約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說,“北約需要蘇醒過來。它應當去出問題的地方”。這意味著北約的存在價值將體現在美國的全球軍事戰略之中。
2002年,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提出了建立一支有2.1萬人組成的新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的計劃。該計劃在當年的布拉格峰會上獲得通過。與其說提出這一動議的前提是反恐,不如說這支技術先進、行動靈活、部署迅速、協作能力強、後勤供給有保障的“北約快速反應部隊”(NRF),由海、陸、空各兵種組成,可按照北大西洋理事會的決定迅速奔赴任何地方的NRF將成為維護美國利益的“世界憲兵”。
接納七個小兄弟,北約內部不無異議。很多人認為,其象徵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新入約的那幾個國家除了坐享其成,不會大有作為。當然,這可以減少新成員以往對西方的敵對態度,並增強軍事合作,但對北約來說得到的未必會比付出的多。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北約深入前蘇地區後,無論是與白俄羅斯邊境面對面,還是應對來自加裏寧格勒這塊具有重要戰略位置的俄羅斯飛地,都足以讓北約成員國感到煩惱。用西方媒體的話說,美國在大洋彼岸看著北約“前進”的同時,加裏寧格勒的周邊國家卻要面對來自這裏的安全威脅。
在加裏寧格勒,除了部署有俄羅斯的戰術核武器外,還有大規模的有組織犯罪活動;包括艾滋病和患病率均居歐洲之首等諸多社會問題。因此,北約東擴首先帶來的將是加裏寧格勒問題。確切地說,它現在已處在接近北約的中心地帶。此外,北約新成員國羅馬尼亞的東邊是新興國家摩爾多瓦,它是俄羅斯的被保護國,2000多名俄羅斯士兵借著防止摩爾多瓦再次發生內戰的名義繼續駐扎在那裏。此外,該國不穩定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局勢也將為北約提出新的挑戰。
由此不難看出,北約完成二次東擴已使歐洲陷入與俄面對面對抗的局勢之中,而美國則是最大利益獲得者。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國際問題專家)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4-03/31/content_1392966.htm
俄羅斯頻繁進行軍事演習回擊北約東擴
據俄羅斯《獨立報》2004-03-26日報道,俄頻繁進行軍事演習,以回擊北約東擴 。
報道說,因北約擴大,俄羅斯可能修改自己的軍事理論,包括在核力量建設方面。這是國防部長謝·伊萬諾夫在《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雜志上發表的看法。伊萬諾夫之所以發表如此嚴厲的聲明,是因為北約計劃在立陶宛部署41架F—16殲擊機,以保護將在4月2日成為北約正式成員國的3個波羅的海國家的空域。
伊萬諾夫24日在檢查防空軍戰備情況時說,俄羅斯期待北約對可能在俄羅斯邊境,首先是波羅的海國家部署武器和兵力一事作出解釋。他說,“一旦北約在波羅的海國家部署軍事基礎設施對俄構成威脅,俄羅斯將採取對應措施”。
25日,俄羅斯在一係列地區舉行了軍事演習,參加演習的有數個空軍團、防空兵團、海上區艦隊、近2萬軍人以及集體安全條約締約國武裝力量的部隊。規模最大的是科斯特羅馬近郊的演習。北高加索動員了1000多名後備軍,進行了實彈戰術演習。在加裏寧格勒特區,出動了波羅的海艦隊的軍艦、海軍陸戰隊、偵察兵和炮兵。空軍也參加了演習。裏海艦隊也進行了演習。軍事演習不僅在俄羅斯的南部、中部和西部舉行,也在有俄軍駐扎的其他國家全線展開。
這些舉動已經引起愛沙尼亞的抗議,後者抗議的是俄羅斯軍用飛機“侵犯”了其領空。烏克蘭也對俄羅斯空軍在黑海的活動作出了反應。不久前烏克蘭在黑海艦隊和烏克蘭空軍聯合駐守的基地舉行了演習。烏克蘭的“敢死隊員”演練了在機場消滅非法武裝。愛沙尼亞25日對北約開放了自己的領空。烏克蘭也在一周前決定,必要時允許北約軍隊進入烏克蘭。
俄羅斯與北約的對立正與日俱增。據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2月訪問烏茲別克斯坦後,已就美國機動部隊臨時駐守烏茲別克斯坦的問題達成了協議。俄羅斯表示,將增加自己在吉爾吉斯斯坦坎特基地的空軍力量。最近,俄羅斯在格魯吉亞的第92號軍事基地加緊動作。格魯吉亞特種部隊也採取了類似行動,他們在瓦賈尼和格魯吉亞西部舉行了首長司令部演習。同時,阿布哈茲也進行了大規模的軍隊動員和重新部署。南奧塞梯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的形勢同樣不平靜。(完)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4-03/29/content_1389159.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