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紹雷的《制度變遷與對外關系--1992年以來的俄羅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雖獲中國教育部全國高校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但書中大多觀點不合俄1997之後的發展:見下(楨:)夾批。
本書力求從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內部制度變遷與其對外關系的相關性中去把握它的未來走勢,旨在通過俄羅斯的深刻變遷這一剖面反映冷戰後國際政治中,傳統與現實、體制與外交、社會變革與國際格局轉型的相互關系。
本書思路的起點,從傳統的現實主義方法入手,力圖把俄羅斯作爲一個國際關系中的主要主體單位:國家來進行分析。首先,從國家最核心部門政治力量對比的分析中,可以明顯發現權威主義政治路線在1992年之後的俄羅斯得到了一定的體現。同時,俄國式的權威主義政治相當容易與種種植根于本土的觀念形態(如俄羅斯追求強國的觀念)結盟,對于外來政治影響與壓力表現出較強的抗爭性。
以西方民主制度爲模式的多黨制度對俄羅斯對外關系所産生的影響,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加以觀察:一方面,由于各個黨派不僅可以通過各自的政黨活動來影響對外政策,而且可以通過議會的講壇和議會的多數直接參與對外政策的制訂與實施。而另一方面,俄羅斯對外政策制訂與實施程序中,增加了以多黨制爲背景的議會這一環節,就使得俄羅斯外交增添了一種彈性和資源,可以從多個角度作出對外反應,以便于對外周旋與進行抗爭。(楨:相反,普丁是靠威權重興俄國。馮在書中p.54太低估俄式威權力量了。)
1992年之後,俄羅斯社會結構在橫向水平上的發展,不只是通過多黨政治體現,各領域與各部門利益集團的湧現同樣成爲俄羅斯對外關系的新背景。面向國際市場與面向國內市場的産業結構,分別是以不同的社會利益集團爲載體,而且在效益及收入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差距。俄羅斯社會政治結構的變化,還在地區問題上得到充分的反映。
俄羅斯轉型期的政治文化是其對外戰略形成的一個重要淵源。在西方顧問慫恿下所推行的"休克療法",顯然是把俄羅斯宏觀經濟的穩定與西方價值觀念和工業國家的經濟與戰略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俄羅斯宏觀經濟穩定之所以步履艱難,是與俄羅斯以軍重工業爲主的先天結構聯系在一起。這些與俄羅斯傳統對外戰略與傳統政治思維有密切關系的軍工、能源、機電等産業部門,始終是與西方相互關系中的重要觸媒。在滙率、債務和對外貿易等領域的對外開放,雖然爲市場化的推進作了一定的鋪墊。但是,伴隨著國際金融組織貸款而來的嚴苛條件,既沒有帶來經濟複蘇,也沒有改善其貿易條件。
俄羅斯處理與獨聯體國家關系的戰略,是其把內部事務與對外進取相關聯的一個關節點。但是西方擠壓競爭之下的複雜相互關系使獨聯體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深化與擴大。因爲制度轉變的不順利才導致了與美國關系的日益摩擦與對立;而俄羅斯與歐洲與日本的關系的秘密在于,俄羅斯始終期望能在西方陣營的側翼找開缺口,以擺脫整個西方陣營的強大壓力。(楨:北方四島沒解決加上俄經濟重生,日反要靠俄油。)
俄羅斯與中國的面向21世紀的夥伴關系具有高度的互補性,非西方式的傳統背景與現實國際壓力,也帶給兩國更多的合作機會,但是,在冷戰後種種複雜因素的作用下,上述的這種互補性還需假以時日、藉以努力方能真正得以充分地體現。最後,俄羅斯軍事領域的改革是一項既作用于內部制度變遷,又反應于對外戰略領域的深刻變化。
總之,世紀末制度變革的巨大代價,大大削弱了俄羅斯的綜合實力,使其對外交往和施展影響的能力受到極大的限制,但是,無論是內部制度變遷還是對外取向上表面上的形式上"西化"將始終伴隨俄羅斯追求自身價值的努力,並將深刻影響其與西方關系,這將在相當長的時間中成爲影響國際格局變遷的一個重要方面(楨:相反,普丁是靠俄化重興俄國。)
俄羅斯經濟轉軌十五年:從『休克』到 『治療』
1992年初俄羅斯實施了以『自由化、穩定化、私有化』為核心內容的『休克療法』,啟動了從計劃經濟制度向市場經濟制度轉軌的改革。俄羅斯經濟轉軌至今已歷時十五年,這期間,圍繞改革的方式、成效、前景產生了廣泛的爭論,經歷了多次探索和曲折,最終不僅實現了從『休克』到『治療』的轉變,而且找到了更為寶貴的財富——『普京道路』。
俄羅斯經濟轉軌歷程
俄羅斯經濟轉軌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市場浪漫主義時期,即1992年1月-1994年3月,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大刀闊斧的經濟自由化、私有化改革以及宏觀經濟穩定政策。俄政府希望借此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經濟穩定、市場供應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實現向市場經濟轉軌。從實際效果來看,『休克療法』改革非但沒有實現當初預想的目標,反而使原本嚴峻的經濟形勢更加惡化,造成了經濟嚴重下滑和惡性通貨膨脹,最高通脹率達到2500%。
第二階段是經濟調整和震蕩時期,以1994年3月切爾諾·梅爾金當選總理宣布放棄『休克療法』為標志。第二階段對『休克療法』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進行了修正,重視凱恩斯主義的國家乾預政策,加大了政府宏觀調控的力度。第二階段的調整和震蕩止住了第一階段的經濟下滑和惡性通貨膨脹,但是經濟仍然處於蕭條狀態。1997年俄經濟增長有些起色,但是1998年的金融危機扼殺了這一勢頭。第二階段經濟改革的不力波及到了政治穩定,在1998年3月到1999年8月不到18個月的時間裡,葉利欽更換四任總理,俄政府在政治、經濟上面臨的壓力由此可見一斑。
從2000年初普京擔任俄總統至今是俄羅斯經濟轉軌的第三階段。這期間俄羅斯不但擺脫了轉軌以來經濟持續下滑的局面,實現了持續穩定的增長,而且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指標來看,俄羅斯經濟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也可以說俄羅斯經濟得到了『治療』。
俄羅斯經濟的『治療』效果
『治療』是相對於『休克療法』而言的,即經濟是否得到了『治療』要看『休克療法』後是否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的持續改善。因此,用2000年以來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指標來衡量,可以認為俄經濟已經得到『治療』。
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顯著改善。2000年以前,俄羅斯經濟既有嚴重的衰退也有快速增長,但總的特征是經濟大起大落,沒有實現持續性的增長。通貨膨脹、財政赤字、外債負擔始終是困擾俄羅斯政府的重要問題。2000年-2006年,俄GDP年平均增長速度在6%以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速超過5%、固定資產投資的年均增速超過8%。困擾聯邦政府多年的預算赤字問題也得到根本改善,2006年聯邦預算盈餘達到GDP的10%以上,通貨膨脹率在這一時期穩步降低,2006年一季度降至4%的低水平。在國際收支方面,經常賬戶收支餘額增長了一倍以上,外匯儲備也顯著增長,2006年達2000億美元。
經濟增長質量進一步提高。理論界對俄羅斯經濟增長質量不乏質疑的聲音,質疑者認為俄羅斯經濟增長主要得益於石油出口量和國際油價的迅速增長,經濟自身增長的動力不足。實際上俄羅斯新一輪經濟增長已經給這些質疑提供了很好的解答。
第一,俄經濟增長已經擺脫了過於依賴石油出口的境況。俄羅斯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輸出國,石油出口對俄羅斯經濟增長、聯邦政府財政收入、國際收支狀況改善都發揮了關鍵作用。為了剔除石油出口對俄經濟增長的影響,世界銀行專家組在2005年3月公布的《從轉軌到發展——俄聯邦經濟發展備忘錄》中提出了通過石油價格對GDP增長的彈性來剔除石油出口對經濟增長影響的方法。根據該方法計算出來的GDP增長速度比原有的GDP增速下降了1-2個百分點,但同時新的GDP增長的波動幅度也相應減小了。這說明,2000年以來石油出口對俄羅斯經濟增長的貢獻固然不容忽視,但其他因素對俄羅斯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是積極、持續而且穩定的,俄經濟增長對石油出口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
第二,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強。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國內需求增速超過同期GDP增速,內需在GDP增長中的貢獻率不斷提高。2002年-2005年俄國內需求年均增長7.9%,2006年上半年增長9.2%,均高於同期GDP增長速度。其次,國內消費和進口增長迅速。在俄GDP構成中,消費所佔份額從1999年的47%提高至2005年的53%。進口額也迅速提高,6年累計提高了16個百分點左右。俄羅斯國內消費和進口迅速增長主要原因是俄羅斯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長。1999年至2005年,俄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累計增長85.5%,年平均增長10.9%。人均收入的迅速增加增強了居民的消費和投資能力,提高了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第三,投資效率不斷提高。投資增長是拉動GDP增長的重要因素,俄經濟的投資效率除了在1998年金融危機衝擊下出現大幅波動外,總體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1999年以前,俄經濟的平均投資效率低於5%,2000年-2006年從11%逐步提高到18%,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投資效率穩定持續提高也是俄經濟實現比較穩定、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俄羅斯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產業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首先,服務業快速發展,三產比例關系逐步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時期畸形的產業結構,重『重』輕『輕』,農業和服務業長期落後。經濟轉軌以來,第三產業發展速度快於其他產業,其產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斷提高,2006年達到55%,比轉軌初期和1990年代末都有較大改善;第二產業的比例穩定在40%左右;第一產業產值比重則持續下降,到2006年下降至5%左右。其次,工業和服務業內部結構得到一定程度改善,隨著經濟增長,最近幾年技術含量較高的機器制造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不斷上昇,加工業對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其中2005年電力設備、電子和儀表設備生產增長25%、冶金和冶金制品生產增長17.4%、交通工具和設備生產增長10.7%、食品生產增長15.8%。
社會發展指標得到根本改善。俄羅斯在經濟轉軌之初,經濟私有化、自由化政策導致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出現了大幅度下滑。普京執政後針對社會問題,啟動了勞動報酬改革,社會保障改革,住房、醫療、教育改革。社會改革實施6年來俄羅斯主要社會指標不斷改善。2000年至2005年,俄羅斯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數(以1999年數值為100)累計增長了近70點;平均周薪水平增長了2倍以上,達到335美元。同一時期,貧困人口比例下降了10%以上,失業率下降了2.4個百分點。居民的實際收入、實際工資和退休金穩定增長,2005年居民收入增長了8.8%,實際工資增長了9.7%,退休金增長了9.3%。勞動報酬改革使得收入從企業向居民轉移,1999年-2005年僱傭勞動工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40%昇到了45%左右,企業的利潤和混合收入則從44.2%下降到37.5%。政府稅收增長了3.8個百分點,2005年達到19.3%。在社會分配的公平程度方面,俄羅斯的基尼系數1999年以來一直在不斷改善,從1999年的0.37下降到2005年的0.32。
『普京道路』前景光明
回顧俄羅斯轉軌歷程,不難發現俄羅斯經濟從『休克』到『治療』的過程也是探索符合俄羅斯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的過程。俄羅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方向是對的,但是改革的方針政策脫離本國國情。在目標模式上照抄西方自由市場經濟,在轉軌方式上采取激進的『休克療法』,在反危機上過於依賴新自由主義理論范式,不是刺激投資、優先穩定生產,而是實行緊縮、優先穩定財政貨幣。結果經濟危機、財政貨幣危機和社會政治危機長期交織並存,最後演變成以金融危機為尖銳表現的經濟、社會、政治全面危機。金融危機宣告了照抄西方模式的激進經濟改革的失敗。實際上,盡管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對世界各國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但具體實現形式的形成卻要經歷一個較長的探索過程,同時要受本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俄總統普京執政後,總結了以往改革的經驗教訓,帶領俄羅斯走上了新的改革之路。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羅斯》中指出:『每個國家,包括俄羅斯,都必須尋找自己的改革之路。俄羅斯只是最近一兩年纔開始摸索自己的改革道路和尋找自己的模式。只有將市場經濟和民主原則與俄羅斯的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纔會有光明的未來。』這就是『普京道路』,『普京道路』的公式是:市場經濟+民主原則+俄羅斯現實。走在『普京道路』上的俄羅斯盡管還要面臨各種挑戰,但前景無疑是非常光明的。
http://economy.big5.enorth.com.cn/system/2007/05/21/001670299.shtml
另參本館<中國熊報?>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609824/20070421065858
俄喬戰爭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050149/20080904060429/
歐盟向俄求援?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629605/20081009065613/
俄羅斯發展道路的調整和問題>龐大鵬
【內容提要】俄羅斯社會從20世紀末以來經曆了劇烈的變動。這些變動與俄羅斯所選擇的發展道路密切相關。俄羅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選擇的是一條以憲政制度的確立與演變爲中心,激進經濟改革的發展道路,並建立了一個法治化水平不高的社會。2003年底以來,俄羅斯的國內政治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別斯蘭人質事件後普京提出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俄羅斯發展道路的調整方向已經從加強法治過渡到建設公民社會。俄羅斯的發展一直存在目標與措施之間的矛盾問題。從長期看,俄羅斯面臨八點深層次問題,這也是普京政權今後需要解決的基本方面。
俄羅斯社會從20世紀末以來經曆了劇烈的變動。這些變動與俄羅斯所選擇的發展道路密切相關。筆者認爲,俄羅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選擇的是一條以憲政制度的確立與演變爲中心,激進經濟改革的發展道路,其曆史與現實值得人們深入分析。
一、曆史背景:俄羅斯發展道路回顧
曆史上的每一次變革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政治力量對比而引起的。俄羅斯20世紀末的這次轉軌也是如此。新俄羅斯脫胎于前蘇聯。蘇聯模式在20世紀後期已經嚴重束縛了蘇聯社會的發展。蘇聯模式是在特定時期由曆史因素的合力形成于斯大林時期,赫魯曉夫時期進行過改革,勃列日涅夫時期陷入停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直接導致蘇聯解體。蘇聯模式的弊端對俄羅斯影響深遠。
新俄羅斯的社會主流意識是向西方看齊,徹底放棄蘇聯時期政治經濟模式,幻想一步進入快速發展的新軌道。從1989年至1993年,俄羅斯短短幾年制定了各種經濟改革方案,這些方案的共同點是激進經濟改革,但國家經濟發展卻一籌莫展。葉利欽當時認爲,新興的俄羅斯兩年就可以實現穩定,三年有所改善。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反映了選擇激進改革方案的社會主流意識。從政治心理學的角度看,在一個高度集權的體制崩潰後,最初的政治改革者在政治壓力釋放後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往往可能導致激進的思維。新俄羅斯初期的經濟改革即是如此,這種經濟改革取向既沒有反映出市場力量的自由發揮作用,也沒有反映出俄羅斯公衆的政治選擇,很大程度上是政治精英們的主觀設計。國民經濟的崩潰,造成政治危機,反過來又影響經濟的發展,俄羅斯陷入發展的怪圈。經濟改革的沈痛教訓使俄羅斯得出的結論是,套用美國和英國的絕對經濟自由主義未必合適。 而且,國家在俄羅斯轉軌時期應該起到重要作用。
對于選擇三權分立的憲政制度和激進的經濟改革,俄羅斯有自己的認識。普京深刻指出:“俄羅斯的民主事實上是從上面來的,這是一。在曆史範圍最短的時期內我們根本改變了整個政治和社會經濟制度,這是二。我們所以能迅速地做到這一點僅僅是因爲首先用法律,甚至是命令實行了自由和民主。在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有時急劇地超越了社會適應這些自由的能力,曆史的必要性剝奪了我們實現漸進化地發展的可能。我們沒有時間和資源把改革拖延幾十年,並等待社會上和人們的思想中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俄羅斯的政治轉軌,圍繞憲政制度的確立與演變,經過了三個階段:1990—1993(政治轉軌進行階段),1993—1999(政治轉軌基本完成階段),2000年以來普京時期(政治轉軌調整完善階段)。如果按照熊彼特的關于民主方法的成功標准看,俄羅斯已經按照西方三權分立模式確立了憲政制度,因爲俄羅斯的政治過程能夠穩定的保持下去,沒有出現被迫依賴非民主手段的局勢,而且俄羅斯處理日常問題的民主方法能使所有與政治有關的利益集團在長期意義上可以接受。不過,俄羅斯的憲政制度還存在很多問題,如腐敗問題、輿論工具被金錢操縱問題、集團利益高于社會利益問題等。曾經主管蘇聯意識形態的雅科夫列夫在反思俄羅斯改革時也提到要在“七個非” 方面下工夫。但總起來看,雖然俄羅斯的憲政制度還有各種缺點,但是它已經開始變成一種社會予以珍視並准備加以維護的政治財富。
造成俄羅斯制度化水平不高,或者說民主化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俄羅斯“民主信息”基金會的學者認爲:“俄羅斯有痛苦的經驗。理論上沒有准備好的民主,可以成爲摧毀性力量。”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的學者弗?博羅季奇認爲,政治思維的發展特點影響到政治探索的進程和階段性成果。俄羅斯的政治理論主要是解釋外國、首先是西方幾十年前提出的理論和範例,或者解釋“鄉土理論家”從有利于俄羅斯國家特點的經典意識形態中總結出的理論。俄羅斯沒能積極創建自己的政治知識,吸收外國的政治思想,創造性地運用傳統的思想。筆者認爲,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很多,歸結起來,憲政制度的社會經濟基礎不夠牢固是根本性的問題,觀念的轉變或者說政治文化的嬗變是俄羅斯出現問題的深層次原因,而憲政制度的法治化水平不高是直接原因。
俄羅斯法律意識的薄弱和它狹隘的法律文化,妨礙了俄羅斯憲政主義的出現和政治秩序的穩定。對憲政主義公共討論的關鍵是憲法在俄羅斯人民的生活中作爲事實出現。從憲政制度法治化的角度看,在經曆了激進改革後的俄羅斯,要想實現國內民衆強烈期盼的政局穩定、經濟發展、生活改善和國家強盛,惟有通過加強法治來實現憲政制度的完善。
作爲曆史不同階段的領袖,也許葉利欽和普京之間的區別是:相對而言,葉利欽總在強調應該做什麽,普京卻是知道怎樣做。憲政制度確立之後的演變,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完善憲政制度的運行機制。而完善的途徑就是法治。從工具性上理解法治,法治的價值在于保證規則的有效性。推行法治就是爲了科學地制定並有效地實行規則。蘇聯戈爾巴喬夫時期的法治宣傳曾經喧囂一時,在新俄羅斯的普京時期,以法治國的基本國策才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這就是配合政府經濟政治體制改革而采取的一項戰略性步驟,就是對憲政制度的調整完善。
俄羅斯在發展道路上的這種調整,深深影響了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在世界力量的相互變化明顯不利于俄羅斯的情況下,從葉利欽時代到普京時代的俄羅斯外交越來越表現出內生性特征,外交決策越來越受到國內政治因素的影響。俄羅斯在國家利益問題上達成的核心共識應該有如下三點:其一,俄羅斯在經濟領域的國家利益是最主要的國家利益,只有在穩定發展經濟的基礎上才能綜合解決與實現俄羅斯國家利益有關的問題;其二,俄羅斯在國內政治領域的國家利益表現在穩定憲法制度,保障法律秩序,完成建立民主社會的進程;其三,獨立解決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使居民生活水平保持在能使國內民族和睦、社會政治穩定的程度上,這是實現俄羅斯國家利益的必要條件。這三點共識是俄羅斯政治轉軌社會效應的合理反映,並深深影響了俄羅斯外交,特別是普京執政以來的外交決策。
二、現實問題:俄羅斯發展道路面臨調整
2003年底以來,俄羅斯的國內政治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其標志是兩次選舉以及2004年在俄羅斯發生的系列恐怖事件,特別是2004年9月1日的別斯蘭事件。別斯蘭人質事件後普京提出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總體上看,俄羅斯發展道路的調整方向已經從加強法治過渡到建設公民社會,並力求整合俄羅斯政治資源,尋求政治資源最大化的發展。
第一,從俄羅斯民主發展的宏觀層面看,普京認爲,俄羅斯需要發展出一個自由人組成的自由社會。俄羅斯民主制已取得重要成果,但制度仍需要進一步完善。社會制度很不完善,尚處在起點上。俄羅斯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是:其一,政黨與尋租活動。正常的政治競爭往往變成尋租行爲。要提高政黨的政治責任,公開政黨財務,規範選舉服務市場和院外活動。其二,非政治社會團體罔顧俄羅斯利益,爲小集團服務。這些團體首先關心的是從境外基金獲得資助,部分團體在爲某些集團和商業利益服務。其三,發展公民自治。利用在俄羅斯部分地區積累的公民議事組織的經驗——這些常設的非國家組織可以對涉及公民利益的重要法律進行評估。其四,繼續轉換政府職能。應該把國家無法有效執行的部分職能逐步移交非國家部門。其五,發展真正意義上的政黨政治。政黨應該具備自己的社會政治經濟基礎。與社會團體密切合作。要求各個政黨擴大自己的隊伍,加強物質、智力和人才基礎,在地方議會建立自己的黨團,參加地方自治機關的工作。其六,政黨應繼續提升政治文化的水平,掌握政黨對話、政黨聯合的技能,應當學會依照人民的意志執掌權力實現正常化的權力交替。
在2005年的國情咨文中,普京進一步指出,俄羅斯當前最主要的思想政治問題是俄羅斯要作爲自由民主國家的發展問題。俄羅斯需要解決的最困難的問題是如何保護好個人價值並確保俄羅斯民主制度的發展潛力。俄羅斯追求民主、自由和公正,這需要首先明確一點,那就是俄羅斯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一個最大的歐洲民族。俄羅斯同其他歐洲民族一起確立了這些傳統,同時這些傳統也已在俄羅斯曆史上得到確認。普京強調,當前對于俄羅斯而言,民主的價值同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一樣重要。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解決的越好,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地位就越穩固。
第二,從俄羅斯政治體制變革的中觀層面看,在當前複雜形勢下,俄羅斯面臨的最重要問題是保證國家統一,加強國家權力機構,加深社會對當局的信任和建立保證內部安全的有效機制。2004年9月13日,普京提出多項改革措施,其中包括總統直接任命地方長官和在國家杜馬選舉中實施比例制選舉原則。他認爲各聯邦主體的高層領導人必須根據總統的提名由當地立法會議選舉産生;國家杜馬選舉必須改爲按比例單一制的方法進行。普京擔任總統以來,一直加強對議會和地方政府的控制,但目前這種改革與對恐怖襲擊的反應不是直接關系,而是對政治體系施加更多控制。按照俄羅斯憲法,地方政府在國家中具有很高的、獨立的地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並不是核心與邊緣、上級與下級的關系,而是具有不同權力、職能範圍的政府之間的關系。而當前普京的改革措施已經改變了上述原則,它意味著總統的意見對于決定地方政府領導人人選具有決定意義。
第三,從政策制定的微觀層面看,普京提出,要想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俄羅斯還需要在三個方面努力:一是俄羅斯聯邦主體合並的問題。二是鞏固法律、完善政治體系,提高司法效率。在俄羅斯行政改革問題上,俄羅斯還要制訂對各部門官員的工作業績評價標准,並采取綜合措施,消除腐敗。三是促進個人與公民社會的協調發展。此外,正如普京提出的,國家與公民社會的發展問題離不開具體問題的解決:俄羅斯的交通、衛生保健、酗酒和嗜毒、低出生率、稅收、工資以及道德與文化等問題,都需要普京在第二任期謹慎處理。
總之,普京執政以來,運用強制或半強制性手段來結束政治混亂,實現政令統一暢通。以弱化民主制和執行權力膨脹爲代價,確立以總統權力爲核心的國家政治體系。正是憑借國家政權的力量,普京迅速結束了國內政治混亂,同時借助有利的外部環境實現了經濟增長。普京的執政實踐是符合國情的,因爲社會發展的利益高于民主的利益。加強國家權力以結束社會激進變革所帶來的混亂,是俄羅斯社會發展目前階段的必然選擇,只有這樣俄羅斯才能進一步實現強國夢。應該看到,普京在2003年國情咨文中提出了三大任務,在2004年國情咨文中進一步提出了社會經濟領域一系列改革,這些主要都是解決俄羅斯的發展問題。普京認爲,要想實現上述發展目標,俄羅斯必須使政治資源尤其權力資源能夠最大限度的優化,能夠使它運轉起來非常靈活。集中優化政治資源是普京此次實行變革的主要目的。由俄羅斯總統提名地方領導人,然後地方的立法機構加以確認,這實際上是使地方政治資源、政治導向或者說政治傾向都能夠和中央的權力相匹配,這樣能夠有效地控制住俄羅斯的分立主義傾向和地方主義傾向。此次改革措施中,普京還設立了地區和民族政策部,從政治意義上看,這是從民族和解上調節中央和地方關系,也是實現政治資源最大化的重要措施。
三、未來前景:制約俄羅斯發展的瓶頸
從根本上說,普京采取的改革措施都是爲了更快地實現俄羅斯強國富民的戰略目標。只要普京認爲當前俄羅斯的聯邦制度和議會制度難以同他的中心任務相適應,按照他一貫的執政風格,政治改革遲早會進行。這是俄羅斯政治發展的大背景,也是一個觀察當前俄羅斯政治形勢的總思路。
普京2004年再次當選總統以來,俄羅斯的發展一直存在目標與措施之間的矛盾問題。此次別斯蘭事件集中體現了這種矛盾。普京在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中必然遇到很多阻力,如何認識這些阻力成了改革的前提條件之一。那麽,普京的認識是否與當前俄羅斯的現實相一致也就成爲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從普京第二任期之初就實行社會福利貨幣化改革來看,他對俄羅斯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有深刻認識:俄羅斯在經濟與社會領域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的發展,經濟與社會改革迫在眉睫。然而,這兩個領域的改革涉及俄羅斯各個方面的協調,舉步維艱。普京認爲地方行政長官不能很好地執行他的戰略,中央需要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現實迫使普京只能從較爲容易解決而又很快見效的政治領域采取措施,從而推動經濟社會改革。俄羅斯政治需要穩定,普京也需要改革契機,別斯蘭事件爲普京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機遇。對于俄羅斯這樣一個具有中央集權傳統的國家而言,改革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加強總統權力是普京可以果斷采取的措施。因而普京采取的措施是改革國家執行機構的運作方式,直接任命地方行政長官。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是富民,而當前采取的政策措施又未能觸及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這其中的矛盾讓俄羅斯的發展前景困難重重。不過,從另外角度看,在俄羅斯現實條件下,普京的曲線救國也不失爲高明一招,只是效果如何需要繼續觀察。從長期看,俄羅斯經濟、政治與社會發展面臨八點深層次問題,這也是普京政權今後需要解決的基本方面。
在經濟發展問題上,俄羅斯面臨三個難點。
第一,俄羅斯需要盡快解決資金外流問題。恐怖事件頻發對外商在俄羅斯投資的信心産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國內外流資本有增加趨勢。
第二,中央和地方的財政責任劃分問題。俄羅斯目前的國家預算是在中央與地方劃分的基礎上制定的。現在,普京的改革措施使國家權力走向集權化,而預算卻依然是聯邦體制形式,財政責任的劃分問題將困擾俄羅斯政府,矛盾將集中體現爲退休金的支付以及社會福利政策的貨幣化問題上。
第三,統制型經濟政策的低效性問題。值得關注的是,普京在經濟領域趨于實行統制型政策。2004年8月普京簽署了關于限制一批戰略性企業實行私有化的命令,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俄石油公司等1000多家企業被列入名單。9月14日,普京批准政府關于用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股票置換俄羅斯石油公司資産的建議。這意味著俄羅斯石油公司將被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兼並,成爲其子公司。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即將在俄羅斯誕生。政府將力保在該公司股票向市場放開後,控制著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50%以上的股份,保持對該公司的控制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被納入新國有企業,新企業不僅要控制石油生産,還將在實質上控制整個能源部門。
從經濟角度來看,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增長結構與10年前相比,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目前,俄羅斯政府已經以“穩定基金”的方式集中了大量石油美元,在爲石油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財政收入減少的局面作准備。更重要的是,普京今後將推進對能源部門的國家統制,強化國家在國防、基礎設施和高技術部門的存在、監督和控制,以實現經濟的整體發展。但是,俄羅斯目前官僚體制效率低下,官員腐敗問題難以解決,這種中央集權式國家統制政策有可能出現蘇聯時期的低效性問題,即使這一措施能夠增加國家稅收,但能否有益于國家的整體發展還需要繼續觀察。
從政治發展看,普京需要處理三大問題。
第一,俄羅斯憲政制度走向剛性,回旋余地不大。普京必須對他提議的地方領導人的政績負責。同時,在當前政黨格局下,轉入比例選舉制度後,最大的受益方正是政權黨——統一俄羅斯黨。該黨在2003年國家杜馬選舉中獲得37%的得票率,在杜馬的地位將更加鞏固。這些措施都使得俄羅斯的民主制度容易受到突發事件的影響。另一方面,普京准備實施的改革措施,如住房、醫療、教育、補貼制度改革等,涉及到國內絕大多數中低收入階層切身利益。這些改革措施在實施過程中的扭曲和變形,必將大大影響到實施的效果。同時,這些改革措施的難度很大,鑒于普京實際上在直接領導政府的日常工作,因此,可以預計,一旦這些改革出現失誤,必將對普京本人的權力和政治基礎造成影響。
第二,車臣問題的解決任重道遠。恐怖事件的頻繁發生也使得俄羅斯必須考慮加大在反恐方面的投入。特別是在維護車臣地區穩定方面,中央政府都將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這對于俄羅斯經濟來說,也是個不小的影響。所以,要完成普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的三大任務,必須考慮車臣問題可能造成的掣肘效應。一方面,由于車臣武裝分子不斷發動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俄羅斯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在強化,另一方面,普京必須考慮俄羅斯國內數千萬穆斯林居民的情緒,必須考慮西方在車臣問題上對俄羅斯施加的壓力。
第三,普京用人原則需要改變,謹慎處理強力集團與專家治國之間的矛盾。2004年4月15日,俄羅斯總理弗拉德科夫表示,俄羅斯經濟要加速由資源型經濟向發展型經濟過渡。10月26日普京認爲俄羅斯應該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從目前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不可再生原材料資源的狀況,改爲主要依靠智力資本的使用。可見,當前俄羅斯發展的直接要求,就是要普京在用人上采取“專家治國”原則。但是,普京的“聖彼得堡”幫官僚強力集團在俄羅斯政壇占據了25%的高級職位,2004年總統大選後其力量還進一步增強。普京需要處理其中的矛盾。進一步看,不從俄羅斯發展的需要,單從國家興衰角度看,普京也必須改變強力集團的壟斷地位。俄羅斯強力集團從其本質上講是分利集團的壟斷形式,而分利集團是探討國家興衰的一個切入點。當前,俄羅斯強力集團是普京的政治基礎,同時,普京的支持又是強力集團賴以生存的最好選擇。普京可能成爲附庸,他需要改變這種狀況。蘇聯時期就形成了所謂斯大林的高加索幫,赫魯曉夫的烏克蘭幫,甚至更小範圍的是勃列日涅夫的第聶伯幫。這對政權建設極爲不利。普京也必須克服這點。強力集團將對普京政權産生嚴重後果。其一,由一些具有自己的某種准則、習慣和社會心理的高級官僚構成了幫派,這會使民衆對領導人失去信任。其二,耽誤社會經濟領域一系列緊迫的改革任務,而政治是行的藝術,不是言的藝術。民衆需要看實效。國家合法性危機的核心就是承諾和履行之間的差距。
從社會發展看,俄羅斯凸現兩大問題。
第一,政府開放型政策與民衆觀念相對滯後之間存在矛盾。葉利欽曾經說過“在俄羅斯,從沒有一次改革努力被貫徹到底”。這其中原因很多,其中一點就是和民衆觀念沒有很好轉變有關。雖然俄羅斯政府在政策上以對外開放爲導向,盡量在各個方面都與世界接近,但是就國民心態的層面而言,總體上封閉的心態並未有大的改善。而俄羅斯政治的順利發展不僅是建立在社會結構、經濟關系及政治制度的轉變基礎上,而且需要建立在觀念,包括政治文化與心理的改變基礎上。2004年俄羅斯司法改革中的陪審團制度改革爲觀念轉變問題作了最好的注腳。陪審團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核心。俄羅斯在2002年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了全面修改,對陪審制度作了根本改革,規定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陪審團制度。人民陪審員制度到2005年1月1日廢除。陪審團制度的實施顯然有助于改變那種重國家、輕個人甚至視個人爲國家附庸的觀念。而這也是重建陪審團制度所具有的真正價值。但時至今日,俄羅斯只在9個州開展了陪審團制度改革。這其中當然存在動力不足和財力窘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恐怕是俄羅斯民衆一直對此沒有很好的認識及熱情,觀念上相對滯後。
第二,從社會在社會發展的平衡問題上,俄羅斯面臨自由與平等之間的內在矛盾。2004年11月15日俄羅斯《側面》周刊發表文章,談俄羅斯社會十年來的心態變化。該報告以1994—2004年間進行的數次大型民調爲基礎,具有廣泛代表性。約41%的被調查者認爲,家長制更適合于俄羅斯,他們支持社會平等。另有約26%的受訪者信奉個人至上原則,希望社會尊重個人自由及發展。有25%的俄羅斯人願意生活在自由社會中,而54%的人選擇了平等社會。可見,俄羅斯人的價值觀出現了兩極分化。這次民調可以說反映了俄羅斯社會自由與平等之間的矛盾初露端倪。誠如政治學家們指出的:一方面,要徹底保障自由,就必然産生人們由于天賦和出身方面的差別而導致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包括人們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平等,就是說保障自由就無法保障大衆平等。另一方面,如果大力推行平等主義,通過國家積極幹預,照顧最少受惠者,縮小財富和權力等方面的差距,實現所有社會成員在經濟和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就必然侵犯人們的自由,特別是侵犯在政治與經濟領域自由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傑出人物的自由。正是這種自由與平等之間的深刻矛盾,使西方社會兩個世紀以來,一直在自由放任與國家幹預之間相互牽制,直到在矛盾對立中維持今天的動態平衡。[10](P513) 而完全倒向西方價值體系的俄羅斯,在社會改革深化的今天,自由與平等之間的矛盾可以說嚴重考驗著普京的政治智慧。
當前,爲了積極應對“顔色革命”帶給俄羅斯的沖擊,普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組建名爲“我們”的青年組織、積極開展黨建工作等。2005年11月14日,普京任命總統辦公廳主任梅德韋傑夫出任政府第一副總理,任命謝?伊萬諾夫任政府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種種迹象表明,2008年的俄羅斯政治領導人將來自執政集團內部。
四、結論
俄羅斯政治研究所所長馬爾科夫曾經指出:一個英明的政治家應有能力把握好政治制度改革同國家興亡的關系。如果主導的政治力量缺乏這種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就會使一個國家發生悲劇。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羅斯的發展道路與普京的個人認識和能力緊密相關。
第一,從國際環境看,普京的政治舉措蘊涵讓西方社會理解俄羅斯政治的良苦用心。2004年普京實施一系列改革以來,美國一直深表關注,擔心普京尋求類似蘇聯時期對政治的重新控制,認爲普京尋求建立的秩序是自上而下建造權力體系。權力集中的努力將普京置于走向集權和獨裁的軌道上。正如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指出的,重要的是俄羅斯往何處去,是它會不會選擇自由改革的道路,還是依然堅持死板的極權做法。美國的立場正是取決于此。
2005年2月24日,在布拉迪斯拉發的峰會上俄美首腦會晤。美國總統布什要求普京在治國過程中遵循民主原則。布什當時表示,民主制度通常反映一個國家的民俗和文化,然而民主制度也有共同點。美國對俄羅斯是否致力于滿足這些普遍原則感到擔憂。普京則回應說,俄羅斯要讓民主適應本國的特定條件,而且不能容忍他國利用民主問題謀求利益。普京表示:俄羅斯選擇了民主道路不會再有改變,但民主制度與原則也必須適合俄羅斯,適合俄羅斯的發展現狀和階段,適合俄羅斯的曆史與傳統。民主原則的貫徹不應以國家的解體或者人民的貧窮爲代價。在俄羅斯土地上實施並加強民主不應危及民主理念。它應當使國家更加安定團結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俄羅斯將沿著這一方向采取行動。普京還指出,美國需要了解俄羅斯,理解俄羅斯政治中的某些事情。 2005年4月25日普京發表了國情咨文,國情咨文開宗明義地提出,這次國情咨文涉及到關于俄羅斯意識形態和政治領域一系列的原則問題。在俄羅斯當前的發展階段明確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可見,普京希望避免俄羅斯與國際社會在民主與獨裁問題上的沖突,加深俄羅斯與西方社會在共同價值觀上的認知度,從而爲俄羅斯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第二,從國內環境看,2008年俄羅斯總統大選已經成爲普京的戰略重心。普京在2005年國情咨文中指出:“俄羅斯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還是2004年國情咨文中提出的社會經濟改革。2004年和2005年的國情咨文不僅是一個統一的行動綱領,而且是未來10年俄羅斯都要堅持的方針。”
這至少可以說明兩點。其一,解決普京2004年提出的社會經濟改革任務所需要的時間,遠遠超出了2008年的範圍。要順利完成這些任務,普京首先必須保證政治發展的連續性。其二,爲了實現這種連續性,俄羅斯需要在2007年順利完成國家杜馬換屆選舉,普京也要在2008年俄羅斯總統大選中將權力順利移交給自己選定的接班人。可以說,從現在開始到2008年,普京的最主要任務是確定合適人選,最終保障權力的順利交接。而近期的主要任務,就像普京自己所表示的,要對現行政黨制度和杜馬選舉方式進行調整,加強國家護法機關和鞏固國家政治制度。
總之,2004年國情咨文提出了社會經濟領域一系列具體的改革舉措,2005年國情咨文涉及政治領域一些基本問題,所有這些都是普京圍繞俄羅斯新時期“富民、改革、強兵”的發展戰略而設計的。普京對于政治曾經有過精采的評論:“政治的藝術是在‘必須’和‘可能’之間找到平衡。我們每次遇到的情況都是千差萬別的。適應這樣的變化,這便是一種藝術。”毋庸置疑,普京已經在過去四年裏證明自己正是政治領域適應種種變化的高手,但未來四年裏普京能否解決諸多問題,我們還需要觀察。不過,俄羅斯政治形勢發展,至少說明一點:普京的個人作用不應被誇大,也不應被神話。
http://www.sinoir.com/monograph/europe/200610/1904.html
俄羅斯與西方的“民主”之爭>張樹華
近年來,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一直爲國際社會所關注。普京總統執政以來,堅決打擊分裂勢力,削弱寡頭影響,整頓經濟秩序,規範大衆傳媒,改組權力結構,積聚社會資源,強化中央權威,力圖走一條俄式的政治道路。俄羅斯強化政治穩定以及控制經濟資源的政策得到國內多數民衆的支持,政府的調控能力進一步增強,對外政策更加靈活主動。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不滿于俄羅斯走“脫離西化的道路”,指責俄羅斯政府“壓制民主,控制傳媒,強化警察軍隊等國家機器,損害人權,打壓反對派,破壞司法獨立,壓制非政府組織,阻礙他國的民主化進程……”。它們認定俄“在民主上退步,在恢複蘇聯傳統”,甚至不惜給普京扣上“獨裁、專制”的帽子。面對西方的“民主攻勢”,俄羅斯也不甘示弱,一方面在外交場合積極對話,一方面內部采取措施,主動應對。
提出“主權民主論”應對西方“民主普世論”
2005年5月,普京總統的政治顧問、 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弗?蘇爾科夫在一次對俄商界高層人士講話中嚴厲批駁自由派的“西方式的自由民主理論”,提出了“有民主,但更要主權”的觀點,號召俄政治、商界精英要在政治民主方面形成共識,盡快形成俄羅斯式的民主發展觀。今年8月底, 在莫斯科舉行的一次高層政治研討會上,“主權民主”正式成爲“統一俄羅斯”黨的政治指導思想。俄羅斯提出主權民主的概念主要出自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第一,對西方自由民主模式提出質疑,不容許外部幹涉俄羅斯內政。俄學者認爲,上世紀80年代後期,戈爾巴喬夫提倡和發起的“民主化、公開性和新思維”運動,是出于對西方民主模式的盲目追求。“民主化”被簡單地等同于西方化、自由化和反共主義及分裂主義。與西方社會對戈爾巴喬夫時期“民主化、公開性”的贊譽相反,當今多數俄政界、知識界代表人士認爲,1985—1999年是俄羅斯災難性的15年,是政治混亂和社會倒退的15年。在這期間,蘇共異己分子和自由化勢力狂熱地崇拜西方,照搬西方的自由民主價值觀,造成國家分裂,民族沖突,至今後患難消,西方“政治戰略家”對此罪責難逃。俄《消息報》著名政治評論員安?科列斯尼科夫撰文指出,目前俄羅斯提出主權民主的概念,目的是向西方國家表明兩點:一是俄羅斯是一個民主國家;二是俄羅斯有權走自己的道路,別人無權幹涉。
第二,與葉利欽時期的“寡頭式民主自由體制”劃清界限。俄政治學者葉利謝耶夫寫道,葉利欽時期的自由民主派表面上打著西方民主的旗號,實際上是將“民主、民族自決”等口號作爲他們打敗蘇共的手段。打垮了蘇聯、拆毀了蘇共後,俄羅斯沒有實現真正的民主,卻出現了極少數人的“寡頭式的民主”,個人專權、寡頭政治,犯罪猖獗、黑手黨爲非作歹,腐敗貪污盛行。蘇爾科夫指出,如果把那種情形稱爲民主的話,現在“我們要遠離的正是這種民主,而且越遠越好”。他強調,當今俄政治精英特別是州級以上的高級官員一定要對上世紀末後15年的政治混亂和政治謊言有清醒的認識。
第三,對原蘇聯地區“顔色革命”現象的回應。俄學者菲林認爲,原蘇聯一些加盟共和國發生的“顔色革命”實際上是蘇聯解體後遺症,是上層爭權奪利的結果,是一種扭曲和變質的體制,與民主毫無共同之處。那些打著民族的旗號、搞“非蘇、脫俄”運動並非民主,只不過是妄圖撈取投入西方懷抱的資本。蘇爾科夫認爲,那些爆發“顔色革命”的國家實際上是10多年前俄羅斯的翻版,這些國家將陷入政治泥潭,而走出這種泥潭也得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他拒絕將俄羅斯民主稱爲“可控的民主”提法,認爲這種提法倒是可以使用于那些發生顔色革命的國家。那是一種異化了的民主,成爲改朝換代、少數人私有化和謀求西方賞識的手段和工具。“可控的民主”是被操縱的、是外部強加的、是一種無效的政治經濟制度。
第四,強調要尋找俄羅斯式的民主道路。俄著名政治學家格?巴甫洛夫斯基認爲,實際上這麽多年來俄羅斯還沒有明白什麽是民主、怎樣建設民主等問題。20年裏的多數時間就是一味地要融入西方、向西方學習。針對俄境內外一些人對主權民主概念的批評和民主不需要任何定語等說法,他反駁道,世界上有“代議制民主、社會民主”等不同的概念。歐盟國家官方承認的“社會民主”概念在美國卻得不到承認,美國提倡“市場民主”。他認爲,國際上對民主和民主模式等不同理解需要寬容和包容。
俄輿論認爲,主權民主的思想體現了普京總統的政治哲學,這就是消除政治混亂,實現政治穩定,通過政治治理、完善體制、鞏固國家以及民主化要有序地進行。在普京時期,俄羅斯民主沒有倒退,而是爲更好地實現民主創造了條件。當前,爲應對國際上在政治經濟等領域的競爭,維護俄羅斯民族利益,迫切要求俄政治精英行動起來,在民主和政治發展等問題上形成共識。
進行高層對話,開展外交鬥爭
2004年以來,在民主問題上美國官方加緊了對俄羅斯的指責,認爲俄已經偏離了“民主的發展軌道”,俄的民主應符合“自由競爭、法制、新聞自由、選舉”等四項標准。2005年7月,歐洲議會提交了300多頁的報告,對俄的民主狀況提出嚴厲批評,認爲俄羅斯已經“很難稱得上是一個民主國家”。今年3月16日, 美國政府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對俄羅斯政府“迷失民主之路”深表擔憂,指責俄的自由市場經濟改革和民主化進程不夠徹底,並稱“最近的種種趨勢說明,俄羅斯正在偏離自由與民主之路,美俄兩國未來的關系取決于俄如何調整其政治、外交和國內政策”。同日,國務卿賴斯在澳大利亞發表講話時,公開表示希望俄羅斯人民“發表自己的意見,要求建立負責的、透明的制度,要求能夠自我組織起來向政府請願,必要時采取行動更叠政府”。5月4日,美國副總統切尼在一次講話中公開批評俄壓制民主、恢複蘇聯體制、利用能源手段阻礙獨聯體國家的民主化進程。
面對西方的批評和指責,普京多次與布什在不同的場合就民主話題直接交鋒。俄羅斯政府也利用各種機會,通過國際傳媒闡明俄對民主問題的看法。普京強調,俄在追求適合自己國情的民主模式時,並沒有否認民主共同的基本原則。7月12日,普京在接受美、加、法三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俄羅斯的民主模式秉承了民主的基本原則和價值觀,並強調俄選擇民主道路是“自願的,並沒有外界的強制力量”。普京認爲,當今俄羅斯並非像西方輿論描述的那樣是“在民主進程中倒退”。他說,上世紀90年代初期俄建立所謂的“民主”並不是真正的民主,是“偏激”的和“幼稚”的。那種所謂的自由只是極少數掌握金錢和財富的上層人物的自由。針對西方社會宣傳“戈爾巴喬夫時期最民主”的說法,普京認爲,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先生生活在革命的時期,現在革命和反革命都已經成爲過去,俄羅斯需要建設。
在2005年的國情咨文中普京強調:“俄羅斯將就如何貫徹自由和民主原則做出自己的獨立決定,這必須從本國的曆史、地緣政治及其他國情出發。作爲一個主權國家,俄羅斯能夠也將自主地決定發展民主道路的一切時間和期限、決定推進民主的條件。”普京提出,俄不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並不意味著,俄羅斯的民主化之路陷入了停滯”。他不止一次地對西方記者直言,與總統通過選舉人選出的美國選舉制度相比,俄羅斯通過全民不記名的直接投票選舉總統的辦法更加民主。
今年7月,在八國峰會期間的記者招待會上, 布什與普京就民主問題的交鋒引起國際輿論的很大反響。布什說:“我談到我渴望促進世界上部分地區的制度變革,像伊拉克那樣,那裏有新聞自由和信仰自由,我告訴他,我們國家許多人希望俄羅斯能做同樣的事情。”普京立即明確地回答:“我要坦誠地告訴你,我們絕對不需要伊拉克式的民主。”
抵制“顔色革命”,反對輸出民主
西方國家一方面通過支持原蘇聯地區的“顔色革命”來擠壓俄的活動空間,另一方面也以樹立民主樣板來影響俄內部發生改變。個別大國積極拉攏一些國家作爲攻擊俄破壞人權和民主的橋頭堡,同時極力扶持一些國家組成“民主選擇共同體”,稱之爲“民主改造”的榜樣和先鋒。烏茲別克斯坦安集延暴亂發生後,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撰文宣稱,俄羅斯暗地支持現政權,普京應對該國的“屠殺”事件負責。普京針鋒相對地明確表示:“第一,民主是不能輸出的,民主是一國社會內部發展的産物;第二,在當今對國際法的遵守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民主的世界秩序。”普京認爲,不應把民主問題作爲外交手段,以此來幹涉別國內部事務和政策,特別是不允許利用民主問題來企圖從外部操縱作爲一個大國的俄羅斯。
對于西方津津樂道“顔色革命”體現西方式民主的說法,普京反駁說,這些地區“最讓我擔憂的是以非法律手段解決政治問題的傾向,這才是最危險的”,“這些國家和人民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後蘇聯地區都將陷入無盡的沖突中去,後果嚴重”。普京公開表示對西方借“民主”旗號在原蘇聯地區推行“顔色革命”的做法十分反感。今年9月,他向一些西方政治學者直言, 烏克蘭問題實際上是西方國家在原蘇聯地區玩弄地緣政治遊戲的産物。他警告說,這不僅會威脅該地區的穩定,還會嚴重影響其與俄的關系。
思想高度警惕,實際措施應對
2005年7月,美國國會兩院分別批准在2006財政年度撥款5.6億多美元,專門用于支持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原蘇聯地區“民主化”進程。其中用于促進俄羅斯民主和經濟變革的資金撥款達8500萬美元,比上年度的4340萬美元多出近一倍。這些資金主要用于資助俄的反對黨和獨立律師制度。今年5月18日,布什總統宣布, 美國將建立一支旨在支持世界範圍內“民主發展”的“民主別動隊”。根據美國政府設想,“民主別動隊”將由外交人員和文職人員組成。一旦國際上出現“民主形勢”的機會,其成員能夠以民間救助者的身份迅速前往目的地。布什總統強調,有了這支部隊就可以像軍隊一樣將需要的專家派遣到國外,並在“幾天或幾個星期而不是像現在的幾個月甚至幾年”之內充分開展“政治民主援助計劃”。
面對西方咄咄逼人的態勢,在美國國會討論撥款問題的當天,普京會見俄羅斯社會團體和人權委員會代表時表示,俄堅決反對國外勢力資助俄境內社會組織。普京指出,誰出錢,誰點歌,任何一個有尊嚴的國家都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俄羅斯的事情只能靠自己來解決。
今年7月13日,正值八國首腦峰會即將召開之際,在西方勢力的支持下,俄“公民陣線”領導人卡斯帕羅夫及前政府總理卡西亞諾夫等人舉行“另一個俄羅斯”集會,宣稱“莫斯科已經成爲全世界專制力量的大本營”。對此,俄羅斯議會和當局一方面表示抗議,另一方面組織親政府的青年組織“我們”在會場外示威。爲分庭抗禮,莫斯科同時舉辦由政界、學者以及傳媒等代表人物參加的“我們與西方”會議。在會上,莫斯科市市長、俄最具影響的政黨“統一俄羅斯”執委之一的盧日科夫激烈抨擊西方以“老大哥”的樣子對俄內政“指手畫腳”。
在接受美、加、法三國媒體采訪時,普京談到民主的“另一面”,即某些國家利用俄的民主問題作爲工具,以此達到其對外政策的目的。普京認爲,這對俄羅斯來說是“不能容許的”,“我們准備與任何夥伴在平等的條件下合作、接受善意的批評,但是我們堅決反對利用可能的杠杆,其中包括民主問題來幹涉俄羅斯的內部事務”。總統辦公廳副主任蘇爾科夫說:“有人認爲民主比主權重要,我們不這樣看。我們認爲,這兩者都重要。”他批評西方某些國家在民主問題上推行“雙重標准”,不是以民主而是以利益或關系親疏來劃分所謂“民主陣營”,這種做法十分危險。
面對美國和西方愈演愈烈的“民主化”攻勢,俄羅斯內部積極部署、采取一系列實際措施,避免在俄內部發生類似顔色革命的“白樺革命”。例如,挖掘和迅速打擊潛在的政治反對派人物和西方的政治代理人,限制政治反對派的活動空間;擴大安全部門權力,整頓外國背景的各種基金會;采取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管制傳媒;成立金融信息監測署,構築金融安全網;規範黨團管理,改革選舉制度;加強青少年工作,支持成立親政府的青年政治組織,培養後備幹部隊伍;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成立對外文化交流和宣傳機構,加強對外宣傳,改善俄羅斯國家形象,等等。
經過公開交鋒和暗中較量,俄羅斯在與西方的“民主”之爭中逐漸由被動變主動,初步贏得了“有建設俄羅斯式民主的權利”。但是,俄政治家和學者也清醒地認識到,俄與西方分歧有著更深的戰略背景和文化根源。他們認爲,西方國家並不願看到俄羅斯的複興。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認爲,“西方國家更喜歡一個軟弱的俄羅斯,他們把俄羅斯建立自身安全視爲一種威脅”。俄著名哲學家伊萬?伊利因曾說過:“西方不能理解和容忍俄羅斯的獨特性,他們把一個統一的俄羅斯視爲其貿易、語言和擴張侵略的障礙。他們欲將俄羅斯分解爲無數細小的樹枝,以此點燃自己日漸衰落的文明。”因此,今後基于曆史文化差異和戰略利益的相悖,俄羅斯與西方在諸如民主問題上的鬥爭還會持續進行下去。
http://www.sinoir.com/monograph/europe/200707/2028.html
獨聯體“顏色革命”與美俄戰略和策略應對>邢廣程 孫壯志 龐大鵬:
一 美國的戰略和策略
“顔色革命”是布什“全球民主化”戰略的組成部分,是美國分化瓦解獨聯體、擠俄弱俄的基本手段之一。
I.通過大規模經濟援助,造成依附關系,同時爭取民心
1992~2002,美國共向吉爾吉斯斯坦提供了5億美元的財政援助。與此同期,向格魯吉亞提供的援助總額達10億美元。2001年和2002年,烏茲別克斯坦先後得到美國6400萬美元和1.73億美元援助。2002年,美國向哈薩克斯坦提供5200萬美元援助;向塔吉克斯坦提供5000萬美元貸款和食品援助等①。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10年間高達數十億美元,烏克蘭是美國對外援助中僅次于以色列和埃及的第三大受援國。
2.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通過文化手段擴大對政治進程的影響力
美國通過建立大學、設立獎學金等途徑,擴大與獨聯體國家的人文交流,在青年人中培養西方的“價值觀”;在獨聯體國家積極活動的國家民主研究所(美民主黨資助)、國際共和研究所(美共和黨資助)、自由之家、索羅斯基金會、歐亞基金會、國際新聞網密切合作,幫助獨聯體國家成立形形色色的政治組織從事各種反政府、反總統、反對親總統政治派別的活動。美國甚至出資幫助建立獨立的新聞媒體和出版印刷機構,傳播領導人及其家族腐敗的各種醜聞。自1993-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參加赴美國交流計劃的人數達2700人。
3.推動獨聯體國家的所謂“民主建設”.敦促這些國家接受西方的政治改革方案
美國向獨聯體國家提供的援助中規定相當一部分金額須用于所謂的“民主改革”,同時還要附加其他一系列條件,促使獨聯體國家擴大對西方的政治開放程度。在2004財政年度中,來自美國所有政府機構對吉爾吉斯斯坦的援助款項約有5080萬美元,其中用于“民主計劃”的有1220萬美元,用于經濟與社會改革的有2180萬美元。2002年,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總統都對美國進行了訪問,美國大幅度增加了給中亞國家的各種援助;中亞國家則承諾進行深層次的改革,保障公民的自由和人權。
4.在安全領域建立合作機制,實現在獨聯體的“軍事滲透”
美國向獨聯體國家提供安全方面的各種幫助,資助軍官和警官到美國學習,建立國際軍事教育和培訓基金。在北約框架內參與獨聯體國家軍隊改造的工作。美國政府在2004年向獨聯體國家提供了3640萬美元,主要用于支持獨聯體國家(除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外)購買美國武器裝備和增加各國現役軍人的工資等。格魯吉亞在這一年從美國拿到了1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美國與多數獨聯體國家簽署國防領域的合作協議,這些國家則承諾爲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提供便利和支持,包括提供機場等設施。
5.在選舉中支持反對派,鼓動街頭鬥爭,扶植親美勢力上臺
一些獨聯體國家的反政府黨派和著名反對派人物得到了美國的幫助。在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
6.對不接受“民主”的國家,用制裁等手段施壓
2004年10月,白俄羅斯舉行全民公決,以使總統盧卡申科有機會第三次當選。美國對此橫加幹涉,布什很快簽署了一項法案,稱美國政府決定對白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以“幫助和挽救白俄羅斯的民主事業”。更有甚者,美國駐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代表也獲令,不得支持各組織對白俄羅斯的所有援助計劃。“安集延事件”後,美國停止了對烏茲別克斯坦的財政援助。
7.與歐盟、歐安組織加強合作,增強對獨聯體國家的影響力
爲保證行動能夠成功,向俄羅斯施加更大的壓力。美國和歐盟、歐安組織一道,在獨聯體地區推進“民主、自由媒體、尊重人權”計劃,內容包括:共同支持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進一步融人歐洲一大西洋的“大家庭”;在烏克蘭,聯合推進自由和公平的地方與總統選舉;在白俄羅斯,美國和歐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協調一致;在摩爾多瓦,促成了“自由和公正”的競選運動和議會選舉;在中亞地區,美國和歐盟共同致力于支持“民主”和經濟轉軌、“保護人權”等。美國和歐盟、歐安組織還共同資助格魯吉亞反對派上臺後的首次總統選舉,300萬美元的費用都由其慷慨解囊。
美國在獨聯體國家的滲透,有其明確的地緣政治目標,要通過支持“革命”,造成這些國家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對美國的雙重依賴。美國利用獨聯體多數國家進人政權交接的敏感期,加大施加影響的力度。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近年美國已經由含蓄批評轉爲公開幹涉,“顔色革命”標志著美國支持的所謂“民主化”的准備階段已經結束,開始了推動該地區政治變革的“行動”階段。
二 俄羅斯應對“顔色革命”的舉措
1.“主權民主”應對西方民主
在2005年2月俄美首腦會晤期間、4月的國情咨文中,普京針對西方和國內反對派的挑戰,提出了自己的民主價值觀;5月,俄羅斯官方人士進一步明確了“主權民主”的概念:民主應適應本國的特定條件,而且不能容忍他國利用民主問題謀求利益;民主制度與原則必須適合俄羅斯,適合俄羅斯的發展現狀和階段,適合俄羅斯的曆史與傳統。“主權民主”既是對西方民主挑戰的回應,也是對國內伺機而動的反對派的警告。
2.通過(非政府組織法》,嚴控境外資金來源
俄羅斯官方認爲,美英等西方國家的間諜利用非政府組織作掩護,幫助獨聯體國家的反政府組織推翻當地政權。目前在俄羅斯共計有45萬個各類非政府組織,其中20%一25%接受西方資金的資助。普京堅決反對國外勢力資助俄羅斯社會團體,強調俄羅斯境內的政治活動應該保持最大限度的透明度,利用國外資助從事政治活動的社會組織應該處于國家的監督之下。
2005年11月23日,國家杜馬正式審議了一項由統一俄羅斯黨、俄羅斯共産黨、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祖國黨團聯盟聯合提交的法律草案《關于對非政府、非商業性社會組織強化國家注冊程序》(即《非政府組織法》)。法案原定12月中旬由國家杜馬進行二讀,但由于該法案成了導致西方國家在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上指責俄羅斯的導火線,俄羅斯被迫對法案進行修改。12月23日,國家杜馬以357票贊成、20票反對三讀通過該法案。
6.對不接受“民主”的國家,用制裁等手段施壓
2004年10月,白俄羅斯舉行全民公決,以使總統盧卡申科有機會第三次當選。美國對此橫加幹涉,布什很快簽署了一項法案,稱美國政府決定對白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以“幫助和挽救白俄羅斯的民主事業”②。更有甚者,美國駐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代表也獲令,不得支持各組織對白俄羅斯的所有援助計劃。“安集延事件”後,美國停止了對烏茲別克斯坦的財政援助。
7.與歐盟、歐安組織加強合作,增強對獨聯體國家的影響力
爲保證行動能夠成功,向俄羅斯施加更大的壓力。美國和歐盟、歐安組織一道,在獨聯體地區推進“民主、自由媒體、尊重人權”計劃,內容包括:共同支持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格魯吉亞進一步融人歐洲一大西洋的“大家庭”;在烏克蘭,聯合推進自由和公平的地方與總統選舉;在白俄羅斯,美國和歐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協調一致;在摩爾多瓦,促成了“自由和公正”的競選運動和議會選舉;在中亞地區,美國和歐盟共同致力于支持“民主”和經濟轉軌、“保護人權”等。美國和歐盟、歐安組織還共同資助格魯吉亞反對派上臺後的首次總統選舉,300萬美元的費用都由其慷慨解囊。
美國在獨聯體國家的滲透,有其明確的地緣政治目標,要通過支持“革命”,造成這些國家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對美國的雙重依賴。美國利用獨聯體多數國家進人政權交接的敏感期,加大施加影響的力度。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近年美國已經由含蓄批評轉爲公開幹涉,“顔色革命”標志著美國支持的所謂“民主化”的准備階段已經結束,開始了推動該地區政治變革的“行動”階段。
二 俄羅斯應對“顔色革命”的舉措
1.“主權民主”應對西方民主
在2005年2月俄美首腦會晤期間、4月的國情咨文中,普京針對西方和國內反對派的挑戰,提出了自己的民主價值觀;5月,俄羅斯官方人士進一步明確了“主權民主”的概念:民主應適應本國的特定條件,而且不能容忍他國利用民主問題謀求利益;民主制度與原則必須適合俄羅斯,適合俄羅斯的發展現狀和階段,適合俄羅斯的曆史與傳統。“主權民主”既是對西方民主挑戰的回應,也是對國內伺機而動的反對派的警告。
2.通過(非政府組織法》,嚴控境外資金來源
俄羅斯官方認爲,美英等西方國家的間諜利用非政府組織作掩護,幫助獨聯體國家的反政府組織推翻當地政權。目前在俄羅斯共計有45萬個各類非政府組織,其中20%一25%接受西方資金的資助。普京堅決反對國外勢力資助俄羅斯社會團體,強調俄羅斯境內的政治活動應該保持最大限度的透明度,利用國外資助從事政治活動的社會組織應該處于國家的監督之下。
2005年11月23日,國家杜馬正式審議了一項由統一俄羅斯黨、俄羅斯共産黨、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祖國黨團聯盟聯合提交的法律草案《關于對非政府、非商業性社會組織強化國家注冊程序》(即《非政府組織法》)。法案原定12月中旬由國家杜馬進行二讀,但由于該法案成了導致西方國家在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上指責俄羅斯的導火線,俄羅斯被迫對法案進行修改。12月23日,國家杜馬以357票贊成、20票反對三讀通過該法案。
《非政府組織法》的核心是使俄羅斯境內的非政府組織活動經費來源情況保持透明,以防止“顔色革命”的發生。法律規定:第一,所有非政府組織、非營利性組織必須在國家登記;第二,國家有關機構有權對其活動和財務進行隨機審查,一旦發現有違法行爲,立即將其注銷;第三,非政府組織一旦從事與注冊章程不相符合的活動,立即取締;第四,國家對非政府組織超過50萬美元的現金流人進行監控。這些規定可以使普京政權及時掌握非政府組織的動向,防止美國和西方勢力的滲透與影響。
3.組建現政權的青年組織,警惕西方意識形態滲透
2005年2月,俄政權當局組建名爲“我們”的青年組織,4月向司法部申請登記注冊。該組織定位爲“以維護俄羅斯主權爲己任的社會團體”,其使命是抵禦西方意識形態對俄羅斯青年的滲透。3月25日,俄羅斯教育科技部宣布,聯邦財政在《2006―青年政策》聯邦專項計劃名義下增加20倍開支,總金額高達200億盧布,其中80%的資金將用于創建“具有積極社會意義的青年組織”。此後,又一個由政府組建的青年組織“青年統一”社會運動于11月16日正式更名爲“青年近衛軍”。
這兩個青年組織都得到普京的支持,由總統辦公廳直接領導,主要吸收18-22歲的青年參加,重點是大學生。政權當局希望,這些組織能廣泛吸引年輕人,成功地對付反政府青年組織,在防止“顔色革命”方面發揮戰鬥作用。
4.放慢社會改革步伐,緩和政權與民衆間的矛盾
第一,未再出臺新的與居民福利相關的改革。第二,安撫受到驚嚇的私人資本。2005年3月24日,普京在克裏姆林宮會見國內企業界代表時說,俄羅斯不會重新改造所有制;應將私有化交易的追訴時效期從目前的10年縮短爲3年。
5.確定四大優先發展項目,確保民衆的支持
2005年9月5日,俄出臺了有關教育、住房、醫療、農村四大領域的國家優先項目,並組建了“國家優先發展項目委員會”。該措施産生了積極的效果,民衆對政府的信任程度提高,對普京的支持率也重新達到了70%以上。
三 俄羅斯近期不會發生“顔色革命”
我們認爲,俄羅斯發生“顔色革命”的可能性比其他獨聯體國家要小,至少近期不會發生“顔色革命”。從內在因素看,俄國內政治力量對比懸殊,不具備發生“顔色革命”的條件;從外在因素看,俄羅斯具有防止“顔色革命”發生的有利條件。
2004年11月和2005年3月,位于獨聯體東西兩翼的烏克蘭和吉爾吉斯斯坦先後爆發政治危機,利用大選後的混亂局勢,反對派出人意料地在兩個國家奪取了政權。“顔色革命”到下半年逐漸沈寂。阿塞拜疆反對派雖然動員了上萬人舉行示威,但西方並沒有伸出“援手”。12月哈薩克斯坦的總統選舉比較順利。不}Mlp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版權所有獨聯體“顔色革命”與美俄戰略和策略應對過,圍繞獨聯體國家政治走向的爭鬥還沒有結束。2005年表面上是俄羅斯在獨聯體大獲成功的一年。“顔色革命”讓有的獨聯體國家對俄羅斯的態度突變,如烏茲別克斯坦,也讓一些獨聯體國家對俄羅斯的依賴加深,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疑慮增大。美俄在獨聯體的競爭還要持續下去。
1.美國針對俄羅斯的“三環”戰略 歸納起來主要有:(1)將東歐地區納人西方軌道,排擠俄羅斯。(2)拆散獨聯體,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3)促使俄羅斯分裂。
2.俄羅斯的抵制
主要做法是:(1)丟掉東歐後竭力緩解“北約和歐盟雙擴”所帶來的壓力。(2)准備在獨聯體範圍內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進行反鉗制。(3)防止俄羅斯發生“顔色革命”和分裂。
《非政府組織法》的核心是使俄羅斯境內的非政府組織活動經費來源情況保持透明,以防止“顔色革命”的發生。法律規定:第一,所有非政府組織、非營利性組織必須在國家登記;第二,國家有關機構有權對其活動和財務進行隨機審查,一旦發現有違法行爲,立即將其注銷;第三,非政府組織一旦從事與注冊章程不相符合的活動,立即取締;第四,國家對非政府組織超過50萬美元的現金流人進行監控。這些規定可以使普京政權及時掌握非政府組織的動向,防止美國和西方勢力的滲透與影響。
3.組建現政權的青年組織,警惕西方意識形態滲透
2005年2月,俄政權當局組建名爲“我們”的青年組織,4月向司法部申請登記注冊。該組織定位爲“以維護俄羅斯主權爲己任的社會團體”,其使命是抵禦西方意識形態對俄羅斯青年的滲透。3月25日,俄羅斯教育科技部宣布,聯邦財政在《2006―青年政策》聯邦專項計劃名義下增加20倍開支,總金額高達200億盧布,其中80%的資金將用于創建“具有積極社會意義的青年組織”。此後,又一個由政府組建的青年組織“青年統一”社會運動于11月16日正式更名爲“青年近衛軍”。
這兩個青年組織都得到普京的支持,由總統辦公廳直接領導,主要吸收18-22歲的青年參加,重點是大學生。政權當局希望,這些組織能廣泛吸引年輕人,成功地對付反政府青年組織,在防止“顔色革命”方面發揮戰鬥作用。
4.放慢社會改革步伐,緩和政權與民衆間的矛盾
第一,未再出臺新的與居民福利相關的改革。第二,安撫受到驚嚇的私人資本。2005年3月24日,普京在克裏姆林宮會見國內企業界代表時說,俄羅斯不會重新改造所有制;應將私有化交易的追訴時效期從目前的10年縮短爲3年。
5.確定四大優先發展項目,確保民衆的支持
2005年9月5日,俄出臺了有關教育、住房、醫療、農村四大領域的國家優先項目,並組建了“國家優先發展項目委員會”。該措施産生了積極的效果,民衆對政府的信任程度提高,對普京的支持率也重新達到了70%以上。
http://www.xj71.com/html/15/n-16115-3.html
俄勢力範圍現連鎖反應 顔色革命殺奔白俄蒙古
吉爾吉斯斯坦局勢尚未平靜,白俄羅斯也開始動蕩不安。數百名反對派支持者25日在白俄羅斯總統府附近舉行集會,要求總統亞曆山大?盧卡申科下臺。雖然警方很快控制了局勢,並于26日對抗議活動展開刑事調查,但反對派領導人威脅要發動一場革命。政治評論人士擔心,一場烏克蘭的“橙色革命”正在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範圍內産生“多米諾”效應。
要求總統下臺
數百名抗議者25日聚集在首都明斯克總統府對面的十月廣場上,紀念原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成立88周年。他們揮舞著紅白色的原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旗幟,高呼“盧卡申科下臺”的口號。原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17年,曆史上僅存在了9個月。有關抗議人群的數量,各方說法不一。美聯社估計大約有1000人,但法新社的報道說,人數在300人左右。由于抗議活動事先未經批准,警方隨即趕到現場試圖驅散人群。警方發言人說,有30多人被捕。參與者說,示威人群與聞訊趕來的警察發生沖突,數人在混亂中受傷。大約100人在前反對派議員安德烈?克利莫夫的率領下繼續向幾條街道以外的地方行進,警方沒有予以阻攔。
政府展開調查
白俄羅斯警方發言人奧列格?克萊布先科26日說,檢察機關已對參與抗議活動的30多人展開刑事調查,因爲他們涉嫌聚衆滋事,破壞公共秩序。如果罪名成立,參與抗議的主要人員可能會被處以3年監禁。但是,被認爲組織此次抗議活動的反對派領導人克利莫夫當天並沒有被警方拘捕。克利莫夫一直是盧卡申科總統的主要政敵。25日的抗議活動是最近幾個月裏白俄羅斯爆發的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由于吉爾吉斯斯坦新近發生了反對派“逼宮”事件,這次抗議活動引起了外界的額外關注。
反對派很強硬
也許是受到烏克蘭“橙色革命”和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宣稱推翻政府的“鼓舞”,白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在這次抗議活動中表態強硬。克利莫夫26日威脅說:“展開刑事調查反映了盧卡申科的確對吉爾吉斯斯坦、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發生的事情感到驚恐。”“對于白俄羅斯人來說,變革的時候已經到來。”克利莫夫說,“我們能夠推翻政府。”
“骨牌”接連倒下?
從格魯吉亞到烏克蘭,從吉爾吉斯斯坦再到白俄羅斯,一場反對派掀翻現政府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似乎正在席卷著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並已從中亞地區蔓延到俄羅斯西部邊境。在與吉爾吉斯斯坦相鄰的烏茲別克斯坦,來自不同陣營的反對派領導人也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對吉爾吉斯斯坦發生的變化表示“羨慕”。“我們確信,在吉爾吉斯斯坦開始的民主改革進程將會極大地影響到中亞所有地區。”聲明說。如果“骨牌”接連倒下,最緊張的自然是俄羅斯,因爲這些地區曾經都是它的傳統勢力範圍。
蒙古爆發抗議活動
據新華社電蒙古首都烏蘭巴托25日爆發抗議活動。超過1000人聚集在政府大樓前,高呼民主口號。抗議活動由一個名爲“正義市民社會運動”的組織發起。法新社援引目擊者的描述說,抗議者受到了吉爾吉斯斯坦局勢的“鼓舞”。在被聞訊趕來的警察驅散時,抗議人群中有人高呼“吉爾吉斯斯坦抗議者的鬥爭取得了勝利”。抗議者要求政府罷免腐敗官員並對現任國家大呼拉爾主席那木巴爾?恩赫巴亞爾在擔任總理時的行爲展開調查。蒙古定于今年5月舉行國家大呼拉爾主席選舉。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critical2/23/20050329/12201851.html
國際瞭望:蒙古動亂又是「顏色革命」?>中時08-07-04
蒙古因國會選舉而導致的大規模示威遊行僅只是為了選舉嗎?還是包含著其他意義?從現在開始,蒙古這個原本閉塞的內陸國家恐怕要多事了。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說得比較含蓄,他說這種情況不能說是要「顏色革命」。而俄國報章則毫不遮掩地說這就是顏色革命,《真理報》說西方在鄰近俄羅斯與中國的國家搞「鈾革命」,《觀點報》說烏蘭巴托正在上演顏色革命。
所謂顏色革命也就是西方勢力先打入這個國家,結合反政府的力量,待有利時機,尤其是選舉時發動人民示威遊行來推翻政府,但前提是這個政府是非親西方的。以前在喬治亞、烏克蘭都發生過這種事而獲得成功。
蒙古為什麼也會被捲入這種情況呢?第一是蒙古的戰略地位,它與俄國和中國接壤,美國如能控制蒙古,無異在俄中之間插了一把匕首;第二是蒙古的礦產豐富而未能開發,尤其是鈾的蘊藏量很大,核子國家都會垂涎,新近發現還有龐大的金、銅與煤礦。
蒙古有兩大政黨,其一是目前執政的「人民革命黨」,其前身是共產黨,在87年歷史中,只有4年未執政,其二是親西方的「民主黨」,力量雖然不小但始終未能控制國會。上次選舉中,人民革命黨是僅以些微多數獲勝,這次選舉,人民革命黨贏了,仍是以44席(國會共76席)的微弱多數得勝,但獲得27席的民主黨認為選舉不公而發動顏色革命式的示威遊行。據說這劇本早已擬妥。
兩個黨都認為開發礦產是蒙古經濟起飛之路,但作法卻不同。依法律,礦產發現過程如使用了國家資金,政府有權占一半股份與外國談判合作開發,人民革命黨認為政府擁有這部份股權,而民主黨認為國內私營公司也可控股,這就是標準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爭了。因為私營公司很容易被外來資金滲入,西方絕不會放過這機會。
既有戰略價值又有經濟價值,其實控制了蒙古遠比控制烏克蘭及喬治亞還有價值
給“橙色地帶”套能源繮繩 俄羅斯給西方顔色看
至1月3日晚,俄羅斯中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已經進入第三天。
幾天來,俄烏天然氣大戰越鬧越大,俄羅斯又宣布停止對摩爾多瓦供氣。此前相對超脫的西方國家終于不再沈默,開始介入這場爭端。西方媒體更將此事大肆炒作,《必須抵制俄羅斯的蠻幹》、《新的冷戰―――俄把能源當作政治武器將是一場災難》……看看這樣的標題就可以知道它們的態度。分析人士認爲,這說明俄烏在天然氣問題上的較量,已超越雙邊範疇,成爲俄羅斯與烏克蘭背後的西方國家進行博弈的一個縮影。西方對獨聯體國家搞“顔色革命”,千方百計遏制俄羅斯,現在受夠了氣的俄羅斯終于要用能源武器給西方一點顔色看看。
“俄羅斯讓歐洲打了個寒戰”
據俄國際文傳電訊社綜合報道,俄對烏“斷氣”後,德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羅馬尼亞、波蘭等俄天然氣的主要消費國都發現進口量“顯著降低”的情況。奧地利國家石油公司的發言人稱,從俄進口的天然氣減少了1/3;波蘭減少了14%;匈牙利減少了25%;克羅地亞減少了33%;斯洛伐克更減少了40%。歐洲市場的APX天然氣價格在短短兩天內猛漲了15%。正如英國《泰晤士報》所說,“俄羅斯讓歐洲打了個寒戰”。其他歐洲媒體也紛紛評論說,歐洲人應該做好准備,過一個“寒冷”的冬季。
在俄對烏“斷氣”前,歐洲各國政府一直對俄烏爭端表現得很超脫,這主要是歐洲從俄進口的天然氣占供應量的25%,因此不得不注意俄的“臉色”。不過,俄對烏“斷氣”後,歐洲各國政府開始放棄“中立”政策。德國、意大利、法國和奧地利的能源部長已向俄烏發出聯合呼籲,要求兩國保證天然氣供應的穩定,並警告烏,如果烏中途截留俄輸往歐盟的天然氣,將影響烏同歐盟的友好關系。羅馬尼亞已致信俄政府,要求俄按照合同繼續向羅供應天然氣。德國新任總理默克爾先是捧俄,稱歐洲希望與俄建立可靠的戰略夥伴關系,接著“提醒”俄將主辦今年的G8峰會,然後表示希望俄烏能夠通過談判,就天然氣這個敏感問題盡快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並確保對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應不受影響。表面上看,這些表態對俄烏各打五十大板,但實際上重點仍然放在了壓俄的一面。不過,歐洲各國爲了確保自身不成爲俄烏爭端的犧牲品,也不敢對俄羅斯過于嚴厲。
烏克蘭向西方求援
面對“斷氣”後的艱難處境,烏克蘭進一步加大了與西方的溝通力度,試圖引入外部力量緩解來自俄的巨大政治和經濟壓力。烏克蘭總統尤先科一方面主動打電話給土庫曼斯坦總統想防止新簽訂的天然氣供應合同“跑票”,並與同病相憐的格魯吉亞和摩爾多瓦兩國總統協商對策,另一方面,他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推動歐美出面上。2日,尤先科先後與美國、歐盟等駐烏大使舉行會談,請求“國際專家和仲裁機構”協助解決俄烏爭端。
烏外長塔拉修克2日也展開了新一輪緊張的電話外交,他先後與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以及歐安組織輪值主席國比利時外交大臣德古特等歐洲高官舉行電話協商,強調烏會保證俄對歐天然氣的過境輸送,同時請求歐盟派專家參加烏俄天然氣談判,爭取歐盟的全面支持。
分析人士認爲,俄烏天然氣之爭的背後從一開始就有西方大國的影子。據俄媒體報道,去年俄烏就天然氣問題剛開始談判時,烏克蘭口氣較軟。但在談判的關鍵時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戈斯專程飛抵克裏米亞半島,向尤先科面授機宜,此後烏就一反常態,突然強硬起來,一步也不肯讓。2日,美國國務院又發表聲明,稱對俄羅斯掐斷對烏供氣的行動表示遺憾,認爲這種草率行爲造成了該地區能源供應的不穩定,並指責俄羅斯利用能源問題施加政治壓力。對此,俄國家杜馬副主席、自由民主黨領導人日裏諾夫斯基在接受俄國際文傳電訊社采訪時指出,烏在天然氣大戰中充當了美國離間俄歐關系的棋子,他稱尤先科並非獨立自主,而是在美國的慫恿下行動的。對美而言,俄歐産生矛盾于美有利。
俄羅斯一直憋著一口氣
在俄羅斯國內,雖然以前各階層對政府的決策常有意見分歧,甚至爭吵,但這一次,輿論卻表現出難得的一致。無論是政府高層官員,還是在野黨的領袖,甚至是普通百姓,都積極支持對烏克蘭"斷氣"。一種普遍的心態是:終于出了一口惡氣!俄羅斯人認爲,目前俄羅斯自己也只有54%的居民能夠使用上天然氣,但俄卻長期低價向烏克蘭供應天然氣。一位俄新社記者氣憤地向本報記者說,"早就該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他認爲,烏克蘭的行爲"太過分了",接受了俄羅斯如此多的恩惠,但"顔色革命"後卻一直聽命于美國等西方國家,處處與俄作對,這是俄羅斯"絕對不能忍受的"。一位俄學者也說:"我們應該支持普京,他捍衛的不僅是俄羅斯的國家利益,而且也在促使至今仍生活在幻想中的許多烏克蘭人清醒起來。"日裏諾夫斯基說得更直白:"爲什麽要白養活別人。諺語說得好:’不管你怎麽喂養狼,它總是往樹林裏看’。(意即養白眼狼)"他建議:"和所有的國家都要以國際價格來做買賣,不管它實行什麽制度,都要規定一個統一的價格每1000立方米250美元,免得有什麽人感到委屈。"
不過,國外的一些學者則看重"斷氣"背後的政治和外交意義。他們認爲,俄對烏"斷氣"是要逼烏克蘭人重新選擇,同時也是想讓西方重新思考長期以來對俄的政策。最近幾年來,西方針對俄羅斯的遏制活動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公開,幾乎不加掩飾,其中對俄利益損害最大的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直接幹涉俄內政。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日前在闡述美國2006年外交的"三重使命"時指出,將推動"民主進程"繼續東進,在俄羅斯、烏克蘭、高加索和中亞地區發揮作用。這等于直接聲明要幹涉俄內政。歐盟近來也給普京加強垂直權力體系、防範"顔色革命"的諸多措施扣上"反民主"的帽子;二是遏制俄作爲世界能源大國的作用。美國著名戰略家布熱津斯基曾設計一個"橙色弧形地帶"方案,按照布氏的設計,烏克蘭等"顔色國家"需要建立輸送裏海石油和天然氣的歐亞管道走廊來保障歐洲的能源安全,這也是獲取歐盟支持秘而不宣的條件;三是美主導的北約積極准備再次東擴,並直接將在地緣政治和經濟地位上對俄重新崛起至關重要的烏克蘭納入範圍,有可能在2008年接受烏成爲北約成員;四是借助烏克蘭等"顔色國家"分裂瓦解獨聯體;五是在G8問題上對俄指手畫腳。俄羅斯今年擔任G8輪值主席國,但令俄深感尷尬的是,俄還沒有"登臺",一些西方國家就再次炒作起開除俄G8成員國資格的問題,英國首相布萊爾還越俎代庖,邀請印度等國參加G8聖彼得堡峰會。
西方忽視了俄能源武器
對于西方的上述動作,俄羅斯並沒有做出強烈的反應,只是強壓著火,靜觀其變。普京的這種姿態曾被人說成是俄地位軟弱的標志,說俄沒有能力來抵禦北約東擴和"顔色革命"。然而,西方忽略了俄羅斯手中仍有強大的武器能源。普京在他的第一任期時就宣布俄羅斯成爲強國的戰略基礎就是天然氣和石油,並且一步步將幾乎完全被私人控制的能源産業收歸國有,俄政府對能源産業的控制已經從2003年的15%猛升到現在的35%。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實際上已經成了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唯一公司,俄利用這一優勢給烏克蘭和整個"橙色弧形地帶"套上了俄羅斯的"天然氣繮繩"。因此,在2005年即將結束時,普京明確宣布,俄已經可以以強國的姿態來行事了。俄通過對烏"斷氣",不僅直接"教訓"了烏克蘭,更借機對西方搞了一次"大示威",收到"打草驚蛇"的效果。美國傳統基金會駐莫斯科辦事處主任伏爾克表示,莫斯科意在利用能源牌讓西方各國領導人相信,俄羅斯是不可等閑視之的大國。法國《費加羅報》也指出:"世界對俄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如同吸毒者對毒品的依賴一樣,普京已經明白如何使俄重振大國雄風。"
當然,俄羅斯並沒有將事情做絕,而是采用"一手硬、一手軟"的策略。俄一方面指責烏克蘭從輸往歐洲的天然氣中竊取了近1億立方米,另一方面針對歐洲天然氣供應下降,俄采取措施,緊急增加了95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俄借此讓歐盟對烏施壓。3日,烏克蘭在壓力下已派代表團抵達莫斯科與俄重開談判。同日,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布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應量已基本恢複正常的同時,聲稱烏克蘭連續兩天截留通過其境內輸往歐洲客戶的天然氣。該公司副總裁麥德維傑夫表示:"如果烏克蘭習慣’偷盜’天然氣的話,那就讓它’偷盜’吧,不過它’偷盜’的天然氣是西方的,找它算賬的將是西方。"
http://ido.thethirdmedia.com/article/frame.aspx?turl=http%3a//ido.3mt.com.cn/pc/200601/20060106321952.shtm&rurl=&title=%u7ED9%u201C%u6A59%u8272%u5730%u5E26%u201D%u5957%u80FD%u6E90%u7F30%u7EF3%20%u4FC4%u7F57%u65AF%u7ED9%u897F%u65B9%u989C%u8272%u770B%20---%20ido.3mt.com.cn
美俄關系的變與不變:兼議美俄“新冷戰”說>袁鵬
摘要: 美俄關系經過近十年的磨合大體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關系框架, 但這一框架未能根本解決兩國之間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伊拉克戰爭終于將這些矛盾催生出來, 于是引發美俄關系新的緊張, 也誕生了所謂“ 新冷戰”說。筆者認爲, 與其說美俄關系處于“ 新冷戰”, 不如說是回歸其本應有的面目。未來美俄關系的發展將取決于國際環境、雙方各自戰略走向及兩國領導人的更叠三個層次的因素, 具有一定不確定性。
在冷戰後的大國關系中, 最富戲劇性的當屬美俄關系。如果說美中關系在經曆了起伏不定的基本狀態後大體趨于穩定, 那麽美俄關系則在大起大落中走向新的緊張, 有人甚至用“ 新冷戰”或“ 小冷戰”加以形容。如何看待當前美俄關系? 如何把握美俄關系的基本格局和未來走向? 美俄關系究竟是陷入“ 新冷戰”還是回歸其本來面目? 本文試圖對此作些分析。
一、美俄關系的發展軌迹及基本框架
蘇聯解體以來直至2003年伊拉克戰爭, 美俄關系既有如膠似漆的蜜月期, 也有劍拔弩張的對抗期, 還有暗中較勁的“ 冷和平”期, 用大起大落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從俄羅斯對美政策看, 大體經曆了四個階段:“一邊倒”政策階段( 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 ; 謀求建立平等夥伴關系的政策階段( 1994 年12 月至1999年3月) ; 謀求抵制美國單極霸權的政策階段( 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 ; 謀求建立反恐夥伴關系的政策階段( 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與此同時, 美國對俄政策也大體經曆了四個階段: 老布什政府對俄政策“ 超越遏制”實現轉型階段( 1991年12月至1992年12月) ; 克林頓政府柔性對俄政策階段( 1993年1月至1999年3月) ; 克林頓政府與小布什政府對俄戰略擠壓階段( 1999 年3 月至2001年4月) ; 小布什政府調整對俄政策階段( 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 。
兩相對比可以發現, 俄羅斯與美國對彼此的政策在每個階段的大體基調是一致的, 或者投桃報李, 或者以強對強, 一國的政策取向往往影響著另一國的政策選擇。但由于美國挾冷戰獲勝的余威,俄羅斯受國力衰落的掣肘, 美俄之間政策互動的總體特征是美攻俄守; 在決定美俄關系的基本狀態方面, 美國始終占據相對強勢和主導的地位。
在這樣一種態勢下, 美國大體確立了“ 民主化”、“西方化”、“ 後帝國化”的對俄三位一體的戰略目標, 並自以爲過去十年大體成功地按照這一目標在塑造或改造著俄羅斯。其信心來自于俄羅斯內外政策出現的一系列有利于美國的發展趨向: 政治上, 由專制轉向民主; 經濟上, 由計劃轉向市場;外交上, 由對抗轉向合作; 安全上, 由敵對轉向夥伴。基于這樣一種基本判斷, 美國對俄政策實現了大跨越, 美俄關系在若幹重要方面實現了大突破,一度令美中關系望塵莫及:( 1) 俄羅斯與西方列強的關系由“G7+1”變成“G8”, 標志著美國開始接納俄羅斯進入西方“ 大國俱樂部”。( 2) 俄羅斯與北約的關系由“19+1”變成“20”, 使俄- 北( 約) 理事會不再只具象征意義, 標志著俄開始擠入西方“ 安全共同體”。( 3) 俄羅斯被美國承認具有“ 市場經濟國家”地位, 盡管在市場經濟方面俄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4) 俄美決定共同削減戰略武器並表示共同研發導彈防禦體系。
上述基本框架表明, 美俄關系一度實現了“ 三個超越”: 超越冷戰、超越意識形態、超越全面對抗,由此使美俄關系的性質從總體上要好于美中關系。2002年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表示:“ 美俄不再是戰略對手, 雙方正在構築新型戰略關系。”[3]總之, 在步入新世紀的進程中, 美俄關系呈現出較好的開局,“ 大國合作論”在美、俄兩國高層、戰略界一時大行其道。
二、結構性矛盾“復發”
然而, 實踐證明, 美俄關系新的框架雖可一時掩蓋彼此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卻無法將其徹底根除。雖能給對方帶來一定的期待, 卻無法根本改變對方的政策立場。相反, 不切實際的期待在經曆不期而遇的考驗而幻滅之後, 更容易産生對抗情緒。今天的美俄關系之所以被冠以“ 新冷戰”的說法, 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2003 年的伊拉克戰爭是美俄最近齟齬的引爆點。如果說伊拉克戰爭不同程度地損害了各大國的利益, 那麽其對俄羅斯國家利益的傷害則是更直接和更具戰略性的。不僅直接挑戰俄羅斯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政治利益, 而且沖擊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地緣戰略利益, 並損害俄羅斯同伊拉克及其他中東國家之間巨大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 此戰使俄羅斯更清醒地意識到, 美俄之間的戰略矛盾不會因反恐合作而逐漸消弭, 反而可能因反恐差異而更加凸顯。美國對俄羅斯的戰略擠壓不會見好就收, 而會得寸進尺。在俄羅斯戰略界頭腦中,更多了一層對美國“戰略連貫性”的警惕: 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標志著美國拔掉了俄羅斯在歐洲地區最後的“堡壘”, 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使美軍堂而皇之地進入俄傳統勢力範圍中亞地區,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則預示著美國將強勢占據俄深具影響的中東地區, 如此一來, 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空間幾乎每隔兩年就被實質性地蠶食一次。因此,對俄羅斯來說, 伊拉克戰爭具有“ 是可忍, 孰不可忍”的戰略指標意義。
伊拉克戰爭好比一個蓋子, 不僅揭開了美俄在國際政治理念、國際秩序安排、國家戰略利益等諸多領域的巨大差異, 而且將先前掩蓋的其他各類結構性矛盾彰顯無遺。集中體現在兩國大戰略目標的對立上。布什政府“反恐不忘謀霸”, 在借重俄羅斯反恐合作同時從未停止對其戰略包圍。如果說伊拉克戰爭前美國反恐色彩掩蓋其謀霸目標的話, 那麽伊拉克戰爭後其超越反恐的大戰略目標開始凸現,尤其是布什第二任期伊始提出要在全球推進自由民主, 暗中支持中亞地區“ 顔色革命”, 其對俄羅斯核心利益的侵害使俄感同身受。普京“ 重振大國雄風”的戰略目標則決定了, 其反恐合作、戰略退讓只是手段, 追求經濟複蘇、國家安定、戰略獨立、民族複興才是根本。這一根本目標因俄境內連續不斷的恐怖事件的刺激而越發堅定, 其戰略重心的轉移也就在所難免。俄強化軍力、集權中央、打擊分裂, 必然就與美對其所期望的戰略目標相悖。美俄戰略目標、戰略利益的短兵相接, 結果便是雙方扯掉“ 皇帝的新衣”, 顯露出雙邊關系的本來面目。由此, 一系列結構性矛盾接連開始“複發”。
在政治領域, 冷戰結束後兩國一度和緩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矛盾突然升溫。俄羅斯方面, 自普京2005年4月25日首次提出“ 主權國家民主”概念, 此前俄采取的一系列強化中央權威的措施逐步理論化、系統化,“ 主權民主”大有上升至俄羅斯國家意識形態高度的態勢。而“主權民主”的實質在于俄羅斯人民“ 自主決定應該如何發展民主和保障自由, 俄作爲主權國家將自己決定推進本國民主進程的方式和時間表”,“發展民主不能以犧牲穩定爲代價。”爲此, 普京采取了一系列行動, 包括加強中央權力、合並聯邦主體等等, 其中2005年12月23日俄通過的《非政府組織法》, 直接針對西方的用意十分明顯。這些做法不僅與美國一直追求的對俄“民主化”改造目標格格不入, 而且同小布什第二任期抛出的旨在強力向全球推進自由民主的所謂“新布什主義”針鋒相對。于是乎, 普京的“ 主權民主” 在布什政府看來無異“ 民主倒退”、“ 民主回潮”。對此, 不僅美國媒體群起攻之, 而且一些重量級、嚴肅的智庫也對此口誅筆伐。更有意思的是, 布什、切尼等最高領導人親自上陣, 公然指責。2005年2月24日在布拉迪斯拉發舉行的峰會上, 布什利用新聞發布會之機公開表達對俄羅斯“ 偏離民主軌道”的擔心, 普京則嚴詞回擊, 毫不退讓。2006美國務院年度人權報告嚴厲批評俄領導人奉行“ 極權主義”, 2006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俄羅斯部分語氣強硬, 批評俄國內的民主倒退。“民主回潮”、“民主倒退”幾乎成爲美國談論俄羅斯的中心話題。不僅如此, 美國還采取實際行動予以警示。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中亞地區輪番上演的“顔色革命”。
在經濟領域, 普京的新經濟路線違背了美的戰略利益。一方面, 普京大力加強國家對宏觀經濟的調控, 尤其是對涉及戰略資源的俄羅斯寡頭集團重拳出擊, 讓美感到憂心忡忡, 認爲“ 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正在逆轉先前進行的重要的經濟改革”, 正在對“ 去共産主義的改革”進行再改革。另一方面, 普京打出“ 能源複興”的口號, 將能源作爲一張戰略牌, 切中了面臨能源危機的西方世界的要害。美國稱普京是“ 能源危機時代的幸運兒”。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 國際原油價格每加侖不過20美元, 1998年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年收入不足400億美元; 2000年普京上臺時, 油價漲至28美元, 當年俄油氣歲入達到750億美元; 而2006年則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2005年9 月18 日, 俄羅斯突然單方面叫停“ 薩哈林—2”油氣項目, 使得西方三家公司面臨嚴重損失。美國對普京的“ 能源牌”頗有無所適從之感。針對普京的經濟政策, 美國一方面利用輿論施加壓力, 一方面延緩俄羅斯加入WTO的步伐。2006年俄羅斯原本想利用八國集團首腦峰會東道主的身份爭取美俄簽署WTO協議的期望落空, 美國也從此前的許願轉變成對俄的指責與施壓。
在外交領域, 美俄爭鋒相對, 有時故意制造麻煩。美國采取北約東擴與“ 顔色革命”兩招防止俄羅斯卷土重來: 前者從外部對俄羅斯戰略空間進行遏制性擠壓, 後者從俄羅斯的戰略邊疆內部對其進行戰略性肢解。俄羅斯則針鋒相對, 一是強化對獨聯體國家的控制和實質性影響, 杜絕美國實力進一步蠶食的可能性; 二是同時與美國的主要敵人發展關系, 增強手中抗衡美國的砝碼。包括同伊朗發展核能合作, 率先“認可”朝鮮的核武國家身份,同委內瑞拉簽署10多億美元軍售合同, 打破美國武器禁運, 打算同白俄羅斯建立聯盟國家,舉行針對北約的聯合軍事演習, 還宣稱將“ 動用核武器”應對外來威脅; 三是“ 西方不亮東方亮”, 大力加強與中國、印度、日本和東盟等東方國家和地區組織的外交關系, 使“ 東方外交”有聲有色。特別是中俄在“ 上海合作組織” 框架內的合作及俄中2005年8月聯合軍演, 提升了俄羅斯在對美外交中的分量; 四是正式厘清與西方世界的關系。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005年10月12日宣布, 俄羅斯不追求加入北約和歐盟。
在地緣戰略領域, 美俄爭奪進入白熱化程度。伊拉克戰爭後美國順勢在中亞地區暗中策動“ 顔色革命”, 拉開了新一輪美俄地緣爭鬥的序幕。對此, 普京政府不再采取戰略收縮的策略, 而是堅守底線,守中帶攻。其中2006年年初俄羅斯突然決定關閉輸往親美的烏克蘭的天然氣, 幾乎引發一場外交危機。據美方估計, 歐洲25%的天然氣供應來自烏克蘭, 未來十年, 這一比例甚至將高達75%- 80%。美國顯然深諳普京的“ 醉翁之意”。近期, 因爲“ 間諜事件”, 俄羅斯同親美的格魯吉亞政府更幾乎走到戰爭邊緣。俄羅斯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的要求譴責格魯吉亞逮捕俄軍人的提案遭到美國反對, 美國參議院甚至通過一項支持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的決議草案。
在戰略安全領域, 冷戰後出現曙光的美俄削減戰略武器的努力近乎失敗, 雙方同時加大在戰略力量方面的投入, 開始新一輪較量。美國加大對俄羅斯在戰略力量方面的優勢, 並試圖以此占據對俄總體外交的強勢地位。繼退出《反導條約》後, 2003年, 美宣布解除小型核武器研究禁令。2004年, 美導彈防禦體系正式開始部署。目前, 美一方面加緊新型戰略核武器的研制, 以取代目前主要由冷戰時期生産的戰略核力量, 另一方面加快戰術核武器的生産, 以適應新型戰爭的需要。與此同時, 加大對俄核訛詐力度。如《外交》雜志2006年第3/4月期發表的《美國核優勢的崛起》長文, 稱美俄“ 相互確保摧毀”的戰略力量均勢已經被打破, 美國具備一次性先發制人摧毀俄核武庫的“絕對優勢”。再如, 就在朝鮮宣布核試爆成功的前後,《華盛頓郵報》披露,美國即將進行一場以俄羅斯爲假想敵的“ 有限核戰爭”,引起俄各大媒體廣泛關注。針對美國的核訛詐, 俄羅斯一方面進行有力回擊, 一方面實質性加大軍事力量尤其是戰略力量的建設。2006年3月30日, 普京總統回擊稱, 俄擁有應付敵國攻擊的足夠核彈頭。4月3日, 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發表講話表示,“ 俄軍擁有足夠的實施戰略遏制的能力, 完全能夠保障國家的安全”。4月13日, 俄導彈設計中心負責人索羅門諾夫宣稱, 俄“ 白楊—M”、“ 圓錘”導彈未來15- 20年內能突破任何導彈防禦系統。爲應對美國彈道導彈防禦計劃, 普京決定部署新一代進攻性戰略武器。據《簡氏情報文摘》報道, 普京還在認真考慮單方面退出美俄1987年簽署的限制發展射程在500- 5000公裏的《中短程導彈條約》( ISRM) , 以報複布什單方面退出《反導條約》( ABM)。
三、“新冷戰”還是回歸正常?
由此可見, 當前美俄之間的明爭暗鬥幾乎滲透到各個領域, 就整體而言, 雙邊關系跌入冷戰結束以來的最低點。這正是一些媒體認爲美俄正處于“新冷戰”的重要原因。但在筆者看來, 與其說美俄處于“ 新冷戰”, 不如說雙邊關系回歸其本應有的面目。“新冷戰”說之所以不成立, 在于當前美俄關系總體上不具備“ 冷戰”這一專門術語所傳遞的基本特征。首先, 美俄之間目前的較量更多停留在兩國之間, 不具備集團對集團性質。美歐在處理對俄關系上並不同步, 而中俄在發展對美關系上也進度不同。俄羅斯同美國若幹敵對國家之間不存在密切的條約關系, 美國同獨聯體國家之間的緊密關系更多則停留在“私通款曲”狀態。其次, 美俄雖在推進民主方面存在沖突, 但並不存在水火不容的意識形態對壘。普京明確表示, 他所倡導的“主權民主”不是要開曆史倒車, 而是使其更加符合俄羅斯國情。爲顯示堅持民主化改革的決心, 普京授意俄國家杜馬否決了《俄羅斯總統選舉法修正案》, 正式確定他本人不再參加2008年總統選舉, 從而消除了人們對他第三次連任的猜疑。再次, 兩國並未掀起全面的軍備競賽。目前雙方爭鬥的焦點更多在于美對俄的核訛詐及俄的反訛詐。雙方加強軍事力量既有針對對方的用意, 更有借此提升自己, 在全球新一輪軍事轉型中占得先機、確立優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 雙方並未因此而中斷反恐、反擴散等領域的軍事安全合作。最後, 兩國的經濟關系仍然在穩步發展。因此說美俄正在進行“ 新冷戰”可能言之過重,不過, 用它來形容美俄關系相對緊張的狀態倒並不爲過。
之所以說美俄關系在回歸其本應有的面目, 則是基于三方面理由: 其一, 此前美俄關系基本是美強俄弱、美攻俄守的不對等狀態, 因此雙邊關系的進程總體上是依照美國及西方的利益展開的。隨著俄羅斯國力的適度恢複, 俄逐步顯示出作爲一個複興中大國理應有的分量和“獨立人格”。2005年, 俄羅斯GDP總額達7500億美元, 人均GDP達5300億美元, 外匯儲備2000億美元。2006年, 俄外彙儲備還有望超過2500億美元。俄羅斯財政部長庫德林甚至宣稱“俄羅斯有可能在10年內趕超美國”。可以說, 俄羅斯已經走出衰落曲線, 開始步入複興軌道。從更長遠的角度看, 此前的俄羅斯是一種“ 病態”, 而現在的俄羅斯才是“ 常態”。換言之, 美國和一個“ 常態” 的俄羅斯打交道, 必然不可能再我行我素, 于是, 摩擦、沖突成分上升就是必然的過程。其二, 目前的態勢是美俄關系發展步入“ 新階段”必經的陣痛。盡管兩國關系目前齟齬不斷, 但過去十年雙邊關系取得的巨大進展是不容否認的。只是, 此前美俄關系集中解決的是戰略安全問題、兩大集團的消解問題、意識形態對立的問題以及美俄歐大三角問題, 而今後所要應對的則更多將集中在雙邊關系領域, 涉及彼此國家戰略目標的根本, 這也就難免短兵相接, 發生摩擦和沖突。其三, 從國際關系的一般發展規律看, 要想在短期內整合一個像俄羅斯這樣的超大國幾乎是不可能的,“ 耐心接觸、堅定防範、悉心經營”三管齊下, 將是美國對俄政策一個相當長期的過程, 其間美俄關系伴隨緊張、摩擦並不意外。
四、前景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 美俄關系目前的緊張狀態短期內難以改變。是逐步走向和緩還是沖突摩擦加劇,則大體取決于三個層次的因素。
第一個層次是國際環境層次。在分析當今及未來世界主要政治矛盾時, 國際社會大體有幾種說法, 即美俄矛盾說、美中矛盾說、美歐矛盾說、美與國際恐怖主義矛盾說、美與伊斯蘭世界矛盾說等等。在當前的大國關系中, 雖然看起來美俄之間的矛盾暫時大于其他大國彼此之間的矛盾, 但從總體國際環境看, 美俄矛盾難以成爲今後國際政治的主要戰略矛盾。全球化、信息化、核武化趨勢的發展固然是美俄之間必須合作的大時空條件, 全球恐怖主義的逐步聯網也使得大國合作反恐任重道遠。在美國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等重要官方文件中, 美國盡管將俄羅斯定位爲站在“ 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 但更強調的則是美國正處于並將長期處于“ 戰爭狀態”, 美國同國際恐怖主義的矛盾仍是最主要矛盾。隨著“ 伊斯蘭極端主義”和“ 伊斯蘭法西斯主義”等概念的提出, 美國更明確指出, 西方自由民主同伊斯蘭極端主義之間的鬥爭是新的意識形態的鬥爭, 堪與冷戰時期兩大陣營的意識形態鬥爭相提並論。這也就意味著,無論從軍事安全角度還是意識形態角度, 俄羅斯都還不是美國最主要防範的對手。更重要的是, 目前的國際格局是美國“ 一超”與“ 群雄並起”的時代,“ 一超”與“ 群雄”之間總體構成“ 單極”與“ 多極”的矛盾, 但很難說“ 一超”同某“ 一極”的矛盾最突出。比如,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美中關系目前存在的結構性矛盾, 會發現其深度和廣度絕不亞于美俄之間。但其中的內涵則不盡一致, 無法量化。美中之間具有美俄之間不存在的特殊的臺灣問題, 雙方擦槍走火的概率比美俄關系要高, 但美中之間的經貿依賴度卻遠非美俄關系可比; 美俄之間在戰略武器方面的較量異常激烈, 但總體而言, 美俄軍事關系要明顯好于美中軍事關系; 在“ 崛起”與“ 守成”的矛盾中, 中國的崛起與俄羅斯的複興可以說同時構成美國的長遠戰略挑戰。
因此, 從國際環境分析, 美俄關系的未來發展一將取決于美國反恐戰略的成敗、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矛盾的走勢。一個反恐處處受挫、深受中東、伊斯蘭世界戰略牽制的美國, 難以承受美俄關系繼續走僵的戰略代價。近期, 伊朗核危機將是考驗美俄關系的試金石; 二將取決于美中關系的好壞。美國長期慣于在俄中之間玩“ 拉一打一”、“ 冷此熱彼”的三角遊戲, 一個相對穩定的美中關系有助于美國繼續對俄講求原則、施加壓力, 而一個動蕩不穩的美中關系則容不得美國繼續對俄不退不讓。然而, 隨著中俄關系逐步走向戰略穩定, 美國今後想繼續搞三角戰略平衡難度很大; 三將取決于美歐關系的走勢。美國對俄戰略的一個重要支柱, 就是美歐共同通過大西洋共同體消化俄羅斯, 使俄羅斯成爲一個民主化的歐洲國家。但目前美國內不少人士抱怨, 美歐在對付俄羅斯民主回潮問題上戰略協調不夠。從美歐關系的發展軌迹看, 這似乎不是偶然的現象。但缺乏歐洲的配合, 俄羅斯可能融入跨大西洋共同體之中嗎? 美歐未來在對待俄羅斯問題上能回到北約1999年北約東擴時期的戰略一致嗎? 值得觀望。
第二個層次是彼此戰略層次。此前十年的曆史表明, 俄美彼此之間對對方都曾有過不切實際的期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戰略誤判。當前的事態表明,雙方似乎終于同時清醒地認清了對方, 即一方要進一步戰略擴張、推進民主、引導市場化, 另一方將堅守戰略底線、完善“ 主權民主”、加強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雙方的戰略目標是對立的、不可調和的。然而, 美中關系近一個時期發展的經驗表明, 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階段甚至不同文明體之間通過深化交流和對話、通過深度利益捆綁、通過探索新的發展空間, 具備找到共生共處之道的可能性。美俄關系在許多方面的基礎要好于美中關系, 俄羅斯同七國集團的關系、同北約的關系均已初步實現正常化, 而美中之間至今仍在八國集團之外徘徊, 仍未實現與美日同盟間的戰略接軌。因此, 如果美俄雙方能正視彼此之間已經取得的成就, 並在相對薄弱的經貿關系、人員交流、國會溝通等方面下功夫, 其走出困境是完全可能的。誠如一位俄羅斯專家所說, 造成兩國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 兩國對全球化時代的挑戰與威脅, 以及兩國活動中全球性因素的不同理解”。“ 美國必須接受這樣一個現實: 在俄羅斯及其政策中, 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令美國滿意。美國也必須作出一個更重要的決定: 是力圖‘ 改造’俄羅斯, 還是接受俄羅斯並找到與其協作解決全球問題、首先是國際安全問題的最有效的方式, 讓雙方的分歧可以成爲討論的話題, 而不是影響雙邊關系良性發展的障礙。”
第三個層次是領導者個人層次。美俄關系過去十年的一個鮮明特征是, 美俄雙方領導人的個人風格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葉利欽的情緒化、普京的冷峻與堅毅、克林頓的接觸政策、布什的單邊作風等, 在美俄關系發展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記。不容忽視的是, 當前美俄關系的狀態很大程度上是布什所代表的“ 新保守主義”+“ 新現實主義”外交班子同普京所代表的“ 新國家主義”+“ 新權威主義”內外理念交鋒的結果。其中利用超強實力在全球推進自由民主的“ 新布什主義”理念是導致中亞“ 顔色革命”漸次發生的重要原因, 而很難說這一理念代表美國正確的國家戰略利益。反觀俄羅斯, 普京的強勢風格是個人魅力使然, 還是可能形成一種深厚的政治遺産被後任者繼承? 尚需觀望。從這個意義上說, 2008年美俄同時進行的總統大選具有指標性意義。一個沒有布什和普京的美國和俄羅斯會是一種怎樣的關系狀態, 不能說不存在相當的變數。
http://www.sinoir.com/power/em/200612/1960.html
地緣政治與美俄關系:從烏克蘭大選解讀冷戰後美俄關系中的地緣政治因素
作者:張露 文章來源: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內容提要】地緣政治是國際關系研究中的一個經久的話題。隨著美蘇冷戰的結束,意識形態的對抗模式漸漸淡出了曆史舞臺,一度沈寂的地緣政治思想又回到了國家戰略思維的前沿。在一個不再以意識形態劃線的時代裏,基于地緣的戰略思考成爲國家制定其大戰略的關鍵。正是在這種前提下,本文試圖對冷戰後美俄關系進行再思考,從烏蘭克大選的視角審視美俄間的地緣性沖突及雙邊關系未來的可能性走勢。
一 地緣政治與國家大戰略選擇
關于地理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問題,特別是地理與政治的關系問題雖然早已爲人們所關切,但其最初卻只局限于一國內部,而沒有形成現代國際關系學所強調的國際性。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地緣政治”的提法興起于19世紀末,後幾經發展演變,不斷豐富完善,在經曆了短時間的低潮後,至上世紀70年代開始複興,從而形成了今天含義雋永、體系完備的地緣政治學。
有關于地緣政治學的理論內涵,說法不一,根據美國地緣政治學家索爾?科恩的定義,“地緣政治分析的本質在于國際政治權力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法國著名政治學家雷蒙?阿隆則認爲,地緣政治學的主要內容乃是“把外交—戰略關系與對資源作出的地理—經濟分析以及由于生活方式和環境而引起的對外交態度的解釋,從地理的角度加以系統化”。概括地說,地緣政治學的研究對象,就是地理環境對于世界政治和國際關系的影響。
冷戰後,隨著東西方兩大陣營對抗的結束,意識形態的影響力逐漸讓位給傳統的地緣思維,地緣政治又成了國家大戰略選擇的基石。由此,國家,特別是有著全球性利益訴求的大國,在進行其國家大戰略構想時,不得不將基于地緣思考的國家利益判斷作爲其大戰略選擇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參照系。而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大國間利益交織與糾纏的加深,地緣因素的影響也在不斷深化,從而致使大國關系變得越發微妙,在其利益發生碰撞的交彙處這種情況表現得尤爲突出。美俄兩國在烏克蘭大選問題上的較量就清楚地表明了雙方地緣戰略上的矛盾性。
二 美國的地緣戰略觀與對俄戰略
(一)美國的地緣戰略觀
體現地緣政治在美國安全戰略思考中重要作用的經典案例當算華盛頓在“辭職演說”中所鼓吹的“孤立主義”和19世紀的“門羅主義”及其指導下的戰略選擇。及後,以馬漢的海權論爲起點,兩大地緣政治理論流派——陸權論和海權論都曾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美國的戰略思考,但正如美國戰略理論家科林?S?格雷所指出的,本質上,美國的戰略文化還是大陸型的,盡管其有著典型的基于海權優勢的海洋觀。而在經曆了曆史上“大陸心髒學說”與“邊緣地帶理論”的競爭後,以陸權思想爲主導的獨具特色的美國地緣戰略觀最終形成,1997年由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所著的《大棋局》一書正是體現這一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從發展曆程來看,美國的地緣戰略大體上經曆了4個發展時期:即從建國伊始到1898年美西戰爭前的陸上(美洲)擴張戰略時期;1898年到二戰前的海上爭霸戰略時期;二戰後至冷戰結束前的歐亞大陸戰略時期;冷戰後的全球戰略時期。從發展軌迹來看,美國的地緣戰略觀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擴充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美國依據其實力地位的變化,依托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構成,不斷調整對外戰略,並在這一進程中擴大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影響力。從其建國伊始到20世紀末,美國先後實現了對美洲大陸的“占領”,海上霸權的主導,以及對歐亞大陸外圍的控制,現在美國正在試圖實現其第四個地緣戰略目標:完成對歐亞大陸心髒地帶的滲透。
(二)美國對俄戰略中的地緣政治思考
一戰後,麥金德在警告取得勝利的大英帝國時曾指出:“如果我們足夠清醒,並且從長遠來看,難道我們不應該設想到這樣一種可能性,即大陸上的大部分有朝一日會統一到一個單一的力量之下,然後以此爲基礎再建立起一支不可戰勝的陸上力量嗎?” 麥金德已經看到海上力量爲了保持自己對陸上力量的優勢地位,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必須阻止“心髒地帶”被某個統一的力量中心所控制。
而對于有著與英國相似的地緣政治特征的美國而言,在21世紀能對美國的霸權地位構成挑戰的國家,同樣最有可能出現在歐亞大陸。早在1988年1月,當時的美國總統裏根就曾在闡述“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時明確指出:“我們的戰略的首要曆史特征……在于堅信倘若一個敵對的國家或國家集團將統治歐亞大陸——地球上那個常被稱做世界心髒地帶的地區,美國最基本的國家安全利益將受到威脅”。曆史經驗已經印證,爲了阻止某個國家或國家集團控制歐亞大陸,美國甚至會不惜動用武力。而冷戰時期美蘇長期對抗的背後也不難發現這種地緣思維的影響。
基于同樣的原因,冷戰後美國對原蘇聯的首要繼承國——俄羅斯的政治走向極爲關注,力促其走西方式的自由民主道路。依據美國的地緣戰略思考,如果俄羅斯經濟迅速恢複、政治團結一致,那麽在2015年左右,其將會在全球範圍內對美國構成重大挑戰。這是美國所不願看到的。因此,從1994年開始,盡管俄羅斯一再表現反對,且態度日趨強硬,美國仍堅決推進北約東擴,並加強對包括烏克蘭在內的俄羅斯近鄰地區的滲透,以壓縮俄的地緣活動空間,扼制其傳統的大俄羅斯思想的複興。
喬治?W?布什入主白宮後,美國的對俄戰略不僅沒有放松,反而有所強化,時任國家安全顧問的賴斯即曾公開表示對俄擔憂:“我打心眼裏認爲,對西方和我們歐洲盟國來說,俄羅斯仍是一種威脅。面對克裏姆林宮的核武庫和彈道導彈所構成的威脅,無論是我們還是我們的歐洲盟國都沒有保持足夠的警惕性”。
在實踐上,喬治?W?布什政府更多從地緣戰略角度觀察歐亞大陸的實力中心的動態變化,同時加大對俄力圖恢複大國地位的防範。在東歐和中亞進一步擠壓俄羅斯的傳統戰略空間,以此削弱俄對歐亞大陸心髒地帶的影響力。
三 俄羅斯的地緣戰略思維與國家安全觀
(一)冷戰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現實
自16世紀以來,歐亞大陸最大的地緣政治變化莫過于俄羅斯的崛起與擴張。但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300多年擴張的成果喪失殆盡,1000多公裏的陸地戰略縱深不複存在,傳統地緣政治“樞紐”的優勢地位幾乎蕩然無存。地緣政治大師麥金德所言的歐亞大陸“心髒地帶”已不再是俄羅斯的領土,俄羅斯已經從一個有著世界性影響力的大國退縮成了一個區域性的陸權國家。華約的解散、蘇聯的解體使傳統意義上的加盟共和國與友邦國家成了全新意義上的鄰邦,而隨著北約的進一步東擴,俄羅斯的地緣環境急劇惡化。1999年波、捷、匈3國正式加入北約拉開了北約新一輪東擴的帷幕,俄羅斯所主張的戰略一體化的防禦體系開始出現裂痕。其後不久,俄羅斯在冷戰後一直在努力維護的獨聯體也出現了松動的迹象。與此同時,由新獨立國家所形成的新的戰略軸心正在“瓜分”著俄羅斯在東歐和中亞的傳統影響。而這一切背後都有美國的因素存在。不僅如此,隨著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的打響及北約新一輪東擴的成行,俄羅斯傳統意義上的地緣戰略空間已經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已經從北面和東面對俄羅斯構成包圍,而一旦其傳統盟國烏克蘭再成爲北約一分子,則俄羅斯將面臨更爲艱難的處境。
鑒于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在蘇聯解體後大幅下降,軍事力量在相當程度上被削弱,無論是作戰能力還是數量規模均不能與美國相比。以核力量爲例,俄羅斯雖然是與美國相當的核大國,但是卻不能像美國一樣自主動用核力量。蘇聯解體後,原蘇聯擁有的核力量分別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4國繼承。而對于如何使用原蘇聯留下的核力量的問題,這4個國家業已達成協議,只有在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總統同意的情況下,俄羅斯總統才可以啓動核按鈕(11)。不僅核武器如此,甚至是俄羅斯境內的導彈也是共同屬于以上4國。這種局面造成了俄在安全問題上的困境。在考慮國家安全問題時不得不考慮與其周邊鄰國的關系問題,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它的命運掌握在其鄰國的手中,這也正是說明了爲什麽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一再強調獨聯體重要性的原因。它希望能通過獨聯體將鄰國團結在其周圍,以替代蘇聯解體後對俄羅斯造成的地緣上的沖擊,並借獨聯體總體的力量阻止美國對原蘇聯勢力範圍的蠶食。但事實上,美國的力量不僅已經進入了東歐和中亞地區,並且正在通過影響烏克蘭大選向獨聯體內部滲透。而一旦這種滲透成功,俄羅斯的最後一張王牌將不複存在。
(二)俄羅斯的地緣戰略新思維與國家安全觀
作爲歐亞大陸上一個長期處于爭霸焦點的國家,地緣戰略一直是俄羅斯制定國家對外政策時的一個重要的理論依據。受西方陸權論的影響,冷戰後,面臨著瞬間出現的地緣“真空”以及前所未有的戰略困境,俄羅斯學者積極思考,從俄羅斯的民族特點、地緣特征、獨特文化出發,提出了新的地緣戰略主張。這些主張主要分爲三大類:即大西洋主義、民族主義和新歐亞主義。大西洋主義主張融入西方,走西方式的民主道路,這一戰略主張在蘇聯剛解體時曾一度很有市場,但由于其對國家利益的相對漠視及在實踐上受到美國所給予的國際政治中“二等公民”的待遇,很快便隨著其政治鼓吹者科濟列夫的下臺而銷聲匿迹。隨後登上俄羅斯曆史舞臺的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某種程度上源于俄羅斯曆史上的斯拉夫學派,是以東正教的“第三羅馬”說爲理論基點的一種理論範式。它反對盲目追隨西方,強調俄羅斯是新世界的“救世主”。這種主張無疑是在對西方親近政策失敗後的一種逆反心理,是俄羅斯曆史上大俄羅斯主義思潮的一種變相的複生,大國沙文主義的霸權氣息濃重。它主張俄羅斯要恢複自己的戰略邊界與曆史上所形成的地緣政治空間,主張收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恢複與俄羅斯大國地位相符的地緣政治範圍。這一理論很快就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關注,並成爲了對俄羅斯敵視與推進北約東擴的新借口。正因爲如此,這一地緣政治思想也很快被理智的學者所揚棄。而真正在俄羅斯站穩了腳跟,並成爲俄對外戰略支柱的還要算後來居上的新歐亞主義。它以俄羅斯地處歐亞大陸結合部的地理事實爲依據,強調回歸曆史上的歐亞並重的地緣戰略,保持國家觀念與大國思想。通過建立以俄羅斯爲核心的歐亞聯盟,發揮俄羅斯在歐亞兩大洲的戰略性影響,使俄羅斯成爲一個聯系歐亞兩洲的世界性大國,從而恢複其作爲世界大國的戰略地位和影響力。而冷戰後俄羅斯外交的發展脈絡也印證了這一點。1996年後,俄羅斯進入了東西方兼顧的“雙頭鷹”外交階段,這是新歐亞主義在政治領域中勝出的標志。
而隨著俄羅斯地緣戰略的最終形成,其對安全的認識也漸漸清晰,新的國家安全觀開始成形。在對俄國家安全狀況的基本判斷上,俄羅斯認爲其國家安全正面臨內外雙重威脅。其中外部威脅主要表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企圖進一步削弱俄羅斯政治、經濟和軍事地位,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而在外部威脅中,北約東擴是對俄羅斯最嚴重、最直接的威脅。這在相當程度上加重了俄羅斯在歐洲的軍事壓力,與其冷戰後尋求經濟安全和發展的總目標是不一致的。
爲此,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地區目標方面,俄羅斯強調要爲國內發展創造有利的外部安全環境:包括推進獨聯體全面一體化,堅決阻止原蘇聯各共和國加入北約,確保俄羅斯與北約的戰略“緩沖區”;阻止伊斯蘭極端勢力擴張,維護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穩定;建立有俄羅斯全權參加並能反映俄羅斯利益的歐洲安全體系及亞太安全機制;積極參與地區事務,顯示歐亞大國地位;逐步與歐亞經濟發展中心接軌,力求進入歐、亞兩大洲的經濟體系。
四 美俄地緣沖突的焦點與緩沖國的命運:烏克蘭的政治現實
一國在世界上占據的位置及其與其他權力中心的關系決定著它的安全課題。這恰恰道出了烏克蘭特殊的地緣環境與艱難的外交處境間的微妙關系。作爲與俄羅斯直接接壤的國家,烏克蘭在曆史上就深受俄羅斯的影響,是俄羅斯與歐洲其他大國間的重要緩沖國。其政策主張與外交傾向不可避免地、同時也是不可抗爭地要受到來自俄羅斯的牽引。冷戰的結束,特別是蘇聯的解體給了烏克蘭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然而,地理位置的不可變更性決定了烏克蘭的特殊命運:一方面,它從俄羅斯得到了經濟上、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支持與幫助,但另一方面,它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俄羅斯的影響對其國家主權的侵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那種近乎偏執的不安全感使其不僅對西方大國的行爲存在懷疑,即使對于也是獨聯體國家的烏克蘭亦同樣如此。這種懷疑發展到極致必然會引起對周邊國家的某種敵視和不信任感。因此當俄羅斯給予烏克蘭幫助的同時,也給它帶來了安全上的恐懼及在政治上獨立性的缺失,這一點直接激發了冷戰後烏克蘭民族主義的勃興,有主見的政治家們開始尋求借助外部力量制衡俄羅斯。
可以說,烏克蘭與西方接近是不得已而爲之。而對于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來說,這卻恰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作爲當今世界上惟一超級大國的美國,在蘇聯解體後同樣面臨著一種安全困境,當然這種困境不是一種現實存在,而是一種基于地緣的長期判斷,是體系主導國對于未來挑戰國的一種隱憂。任何一個體系主導國都會對其地位的鞏固存在一種擔憂,從而尋找並扼殺可能的敵手,以避免自己的噩運降臨,曆史上這一類例子並不少見。而美國的戰略家已經看到了在未來15年內,可能對美國提出挑戰的只能是俄羅斯和中國。而俄羅斯以其雄厚的核潛力及國家發展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更有可能成爲威脅美國戰略利益的國家。正是基于這種認識美國在蘇聯解體後急于填補在中亞和東歐出現的力量真空。並借這一過程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將俄羅斯全然置于美國的監控之下。
美俄兩國間這種相互沖突的地緣戰略決定了它們在對待烏克蘭大選問題上的不同態度。美俄雙方都希望在烏克蘭培植自己的力量,而雙方力量的加入導致了烏克蘭大選的複雜性與艱難性。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一針見血地指出烏克蘭大選舉步維艱的深層原因:今天在烏克蘭爭鬥的並不是兩個政治家亞努科維奇與尤先科,而是東西方兩種文明……西方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把俄羅斯從烏克蘭排擠出去。美國有影響的政治家布熱津斯基在其著作《大棋局》中明確寫道:讓烏克蘭離開俄羅斯是美國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五 烏克蘭事件的連鎖反應與美俄關系的前景
隨著反對派領導人尤先科當選總統,烏克蘭最終走上了親西方的道路,但地理位置的不可變更性決定了它仍要重視與俄羅斯的傳統關系,畢竟俄、烏雙方在曆史、文化、宗教、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淵源,使烏克蘭和俄羅斯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唇齒相依的關系,這種聯系不是一兩場政治風波所能輕易斬斷的(18)。尤先科上臺後,其外交政策會向西方傾斜,但俄羅斯仍將是烏克蘭的外交重點。尤先科2004年12月26日當選總統、2005年1月24日出訪俄羅斯的事實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同時也應看到,盡管擺脫不了對俄羅斯的依賴,但此次烏克蘭選舉風波所體現的“去俄羅斯化”趨勢已經成爲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先科曾明確表示,烏克蘭的發展目標是向西邊的歐洲進軍。他在獨立廣場對支持者們說:“我們的未來之路是要一個統一的歐洲,我們和歐洲人民都屬于一個文明體,我們有相似的價值觀。”……對于烏克蘭地處中東歐交界地帶,敏感的地理位置,尤先科在就職演說中明確指出,烏克蘭將不會聽從任何人的指令,“烏克蘭將不是任何國家的緩沖地帶或者試驗場所。我們尊重其他國家的利益……但是國家利益是至高無上的”。
烏克蘭大選是美俄相互妥協的産物,俄羅斯的讓步相當大,其戰略空間進一步被壓縮。而更爲嚴重的是烏克蘭風波的示範作用,它將對獨聯體國家將來的政局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正如國內有學者所指出的,最近兩年,一些獨聯體國家將進行議會和總統選舉,“這些國家很可能會受到烏克蘭選舉風波的影響”。從而使得俄羅斯的獨聯體戰略防線逐漸土崩瓦解。
總之,隨著美國歐亞大陸地緣戰略的全面展開,俄羅斯的地緣處境將會更加艱難。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存在著相當程度的變數。烏克蘭大選已經表明了美俄關系中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協。而俄羅斯國家定位明晰後的戰略調整,特別是一旦俄羅斯融入歐洲大家庭後,將有可能給美俄關系帶來新的轉機。當然這一切都得依據俄羅斯的戰略調整及其調整的最終結果而定。
http://www.sinoir.com/power/em/200610/1899.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