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15 06:09:41| 人氣1,064|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鄭半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劉揆別心急,李陳時的教改就是急出病來的。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72/20060317074146

問題是家長學生急啊!

在怎做都會陷「父子騎驢」的台灣,馬不停蹄地幹,也只會招人怨。

那教育問題怎麼從根解決呢?

想連根拔起、根絕啊,那得廢教育部、讓各級學校自生自滅!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203068/20070415063321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0441430/20071218063223


劉揆:會考把關 救高中生素質【聯合晚報╱王彩鸝08.09.08

行政院長劉兆玄非常關心7.69分上大學情事,他上午到教育部訪視時表示,問題在如何提升高中生素質,他建議可以辦「會考」或其他方式,作為高中生畢業門檻。得知今年大學最低分的7.69分考生是一名私立高職學生,劉玄兆要求教育部,要檢討目前高職生跨考大學不需考學測的辦法。
劉兆玄指示教育要重視「核心價值」,他表示「閱讀」、「品格」和「公民」普世價值要在國民教育深耕,希望「台灣不要成為K書人口最多,但讀書人口最少國家」。
劉兆玄上任後啟動到各部會訪視,第一站聽取教育部的施政藍圖及提升教育品質簡報,他很滿意教育部的規畫,但提醒教育部在推動時要特別注意「時效」和「執行力」,特別是人民關注的事有時效上的需求,教育部要在適當時間能做出好的回應。且更要有執行力,教育才會有耳目一新的展現。
針對各界擔心7分上大學問題,劉兆玄認為問題不在表象的分數。他提出兩點指示,要求教育部研究如何提高高中生畢業門檻,看是要用「會考或其他形式」。
因今年以7.69分考取大學的是一名私立高職的學生,由於目前高職生報考大學,不需要考學測,劉揆指示教育部要進一步檢討。
劉兆玄表示,人力資源是台灣最重要資源,品質一定要持續拉起來,他要求教育部要把教育品質和升學制度放在一起思考。
劉兆玄表示,他贊成教育部「政策先要經過檢討統合、再出發」,因這樣是比較穩健的做法。但他再三提醒教育部注重行政效率和執行管考。
目前教育部對爭議性議題的處理,都透過多元平台來討論。劉兆玄指出,針對爭議性議題,教育部要先提出研究和基本看法,再透過多元平台討論,但「不要讓討論無限期延長而無結論」,他特別叮嚀,外界重視並關切的問題,教育部要注意到「效率」,並能回應民間的期待。

冷眼集》教育改革慢慢來 不通不通【聯合晚報╱王彩鸝08.09.08

「經濟」與「教育」是新政府的任督二脈,曾以「上官鼎」筆名寫武俠小學賺學費的行政院劉兆玄院長,一定深諳此理。因此,他上任後單獨訪視各部會第一站選擇到教育部。
新政府上台後努力「拚經濟」,但是520以來股市一蹶不振,經濟的「任脈」嚴重阻塞,人民期待「馬上好」的希望落空。
經濟搞不好,可以賴給國際經濟情勢不好;教育沒什麼起色,可不能怪國際教育環境不好。尤其劉內閣幾乎是「博士內閣」、「校長內閣」,為什麼教育問題還是一籮筐?連藍營支持者也感到不耐?因為人民要的不是很會做學問的院長、部長,而是要能解決問題的決策者。
鄭瑞城出任教育部長後,很重視「傾聽人民的聲音」,把各種棘手的教育問題,分派給各種委員會、小組去討論,但要討論多久才會有結論,民眾一直等不到具體時間表,人民還要等多久?針對民眾關心的九年一貫課程、國語文教育、98課綱、升學制度、大學退場機制等問題,看不到有魄力的作為;輔助弱勢、國教向下延伸等措施,也只是延續舊政府的政策,加碼給錢。至今仍看不到大開大闔的教育政策。無人闡述新政府的教育理念,也聽不到對重大教育變革的說明。
馬英九當市長時,曾連署加入搶救國語文聯盟;馬英九當總統了,國語文授課時數仍一節都不能增,因為教育部說,因為關係到授課時數調整,涉及修九年一貫總綱的修改,是「大工程」。如果連國文課要上幾節,都沒有決策的魄力,遑論其他教育問題。
台灣過去的經濟奇蹟,很大部分是靠教育培育的人力資本;新政府要真的拚經濟,教育絕不能慢慢來!

另參本館<馬教育政策>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146988/20080724064723/

退場機制有了嗎?>中時08-09-09中時小社論

 受大學增加及少子化的雙重影響,許多大學招生愈來愈困難,教育部打算讓報到率太低的大學減招。但是,接下來如果有大學被迫關門,後續引發的問題,不知道教育部準備好了沒有?
 教改十年,大學數量的確多了很多,現在錄取標準可以低到幾乎讓想上大學的都有學校可念,但破紀錄的七分上大學,以及大學畢業生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卻顯示昔日的高等教育已經被稀釋成了國民教育,教育品質與學術水準未見提升。在這種狀況下,教育部一直主張建立退場機制,由市場決定汰擇,做不好、辦不下去的大學,就讓它關門。
 眼前的趨勢很明顯,少子化將讓大學的學生爭奪戰更為激烈,後段班的大學會比後段班的學生還更難生存,可能不需要多久,就會看到大學關燈打烊。市場機制固然必須尊重,但因此而受害的學生,卻是非常無辜的。
 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一旦入學,總希望能順利念到畢業拿到文憑。如果學校倒店,屆時學生前不搭村後不著店,得四處流浪另找學校收留,衍生出來的問題可能更多。
 提醒教育部,大學是可以有退場機制,但學生是學校的「消費者」,權益總要有點基本的保障。在流浪學生出現以前,應該先想想大學退場的配套措施了

另參本館《搶救大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312/20061108065827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064) | 回應(1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政客 |
此分類下一篇:私督盟
此分類上一篇:證交稅之爭

聘不到校長
排名壓力大 英近千所學校聘不到校長【新華社08.09.15

英國《觀察家報》網站14日報導,英國多達1000所學校在新學年開始時沒有長期的校長。由於招聘不到新的校長,一場潛在的危機一觸即發。教師負責人為中小學校出現越來越多的空缺職位感到震驚。他們希望政府現在必須採取行動,避免一場潛在的災難。

人們對此表示關注是因為有消息說,政府經過篩選擬訂了一個秘密的校長和資深教師名單,他們將離開原有的職位幫助管理政府的重點專科學校。校長對政府的行為表示憤怒,說這會加重其他學校的危機。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秘書長米克‧布魯克斯指出,小學和專業學校申請擔任校長職務的人數「處於有史以來的最低點」,現在有600至1000所學校沒有長期的領導隊伍。德文郡一所學校的校長邁克‧斯圖爾特說,過去想當校長的教師現在不想當了,因為壓力越來越大。

他說,「學校現在用173個方法排名。如果按照一個方法排名最後,校長就被解職。」他說,許多學校現在不得不為招聘一名校長登兩三次廣告,這在五六年前沒有聽說過的事情。
2008-09-16 07:58:47
沉霞
歐洲(英法荷德...)的產業革命以及日本明治維新
之所以讓國家走向富強的主要關鍵
就在於對教育的重視
台灣出了那麼多天才型的學生
可惜教育政策(包含高等&技職)似乎沒有一個主軸
也無法隨世界趨勢而調整
反而經常淪於政客或民意的籌碼
2008-09-16 13:46:52
版主回應
英美
法德日本
是二套不同的教育制度(司法~等亦然)
雖各有優缺
但若以民主多元
前勝後
2008-09-17 06:55:57
沉霞
鄭半拍ㄚ~
那麼相較於日前有企業負責人在電視上嗆聲
說馬政府的經濟政策慢了好幾拍
鄭半拍算是反應快的呢...

要這樣比(爛)呀
那麼乾脆就把政府的施政
比喻成演奏一場催眠曲好了...
2008-09-16 13:53:54
版主回應
正確的決策優於快慢
2008-09-17 06:57:22
阿楨
《九八課綱》延後一年實施 論孟選讀改必修或必選>中時08-09-27
韓國棟

 為化解《九八課綱》的爭議,教育部昨天宣布,「論孟選讀」可由「選修」改為「必修」或「必選」一至二學分;國文教材的文言文比重可以從四五%調高到五○%。

 教育部常務次長吳財順昨天表示,高中課綱公布後,各界對於新課程的部分內涵仍各有不同看法,以致產生疑慮和擔憂。基於事緩則圓,且行政部門的決策有必要讓社會各界安心,避免衍生不必要的困擾,因此,教育部今年六月六日宣布,原定九十八學年起逐年實施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九八課綱)延後一年實施。

 為了讓各界充分表達意見,教育部已於今年六月廿一日至廿五日期間舉辦北、中、南、東四場分區說明會,並透過網站廣泛蒐集第一線高中教師的意見。經匯聚各界所提意見,提送今年七月廿一日召開的高中課程發展委員會進行討論,並聽取委員意見。

 經考量文化經典教材對學生品格的涵養具有正面影響,教育部次長吳財順昨天宣布,國文科課程綱要的修訂原則有二:第一、國文科酌增節數,增加學生修習文化經典教材。第二、教材配置酌增文言文比例。

 教育部中教司長蘇德祥進一步說明,所謂文化經典教材,就是《九八課綱》的選修課程「論孟選讀」,可以改為必修或必選一至二學分。因為三年級的選修課最多可達十九學分,因此他認為,若要列為必修,最好安排在高中三年級。至於文言文的比例,蘇德詳認為由四五%調高到五○%是恰當的方向。

 關於國文課程綱要中的選文〈東番記〉是否要更換的問題,蘇德詳說,現在有二派不同的意見,認為不需更換的學者認為,「匈奴」、「倭寇」、「突厥」、「蠻夷」等名詞有歧視之意,但這是「歷史」,難道我們不需要瞭解當時的歷史嗎?蘇德詳強調,調整課綱是課發會和課綱小組的權責,因此上述調整方向將提到課發會和課綱小組討論決定。
2008-09-27 08:01:37
就學安全網專線
失業家庭子女就學 專線解說>中時09.01.20林志成

 教育部「就學安全網專線」昨天啟動,八位失業的二十多歲年輕女生獲聘擔任電話解說員。她們每個月薪水二萬二千元,可以工作一年,主要是為民眾說明失業家庭子女就學可以從哪裡得到幫助。

 教育部就學安全網計畫準備一二○億元經費因應,教育部及青輔會員工也捐一日所得,分別募得一百萬、二十五萬元。就學安全網專線(02)7736-6336,提供民眾關於失業家庭子女的就學補助資訊。

 專線服務人員陳小姐說,他們這代年輕人運氣不好,遇上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風暴,她失業三個月,現在可以到教育部工作、又可以幫助別人,實在很高興。昨天專線一啟動,每位服務人員接電話的手幾乎沒有停過。每一通打來詢問的人都是面臨困境,不了解如何申請這筆就學補助金,服務人員一一耐心解說。

 就學安全網計畫中,非自願失業(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者)家庭子女就讀公立大專,每年補助一萬元、私立二萬元;高中職之公、私立學生每年各補助八千及一萬六千元。子女如果讀國中小學,只要經班級導師家庭訪視認定需要幫助,教育部全額補助代收代辦費及營養午餐費。
2009-01-20 08:01:48
換邪者當?
挺馬學者痛陳:換部長 救教育>中時09-05-04林志成

 「今年是台灣教育最沒有靈魂的一年!」十多位學者昨天進行教育總體檢,他們對馬英九政府過去一年的教育施政,表達「失望」、「沈重」、「腳步亂」的共同立場。劉源俊、謝大寧及劉廣定三位學者甚至公開喊出「換教育部長,救台灣教育」。

 教育部長鄭瑞城透過幕僚表示,學者對教育政策的指教,該部將檢討改進。至於對他個人施政的批評,他沒有回應。

 知名詩人余光中、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台大名譽教授劉廣定、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劉源俊、佛光大學文學系教授謝大寧等人,都是對馬英九政府相當友善的學者,但他們昨天召開記者會,表達對教育部過去一年表現的不滿。

 恨鐵不成鋼 指教部施政短線操作

 余光中發表書面聲明指出,他「恨鐵不成鋼」,馬英九總統雖然口不離「己身正,不令而行」等論孟章句,但教育部聽者藐藐,高中九八課綱論孟能否必選、必修,仍在未定之天。

 吳武典則說,他原本以為盼到「教育總統 」,但這一年來,教育部的相關施政只能用「短線操作」來形容,穩健有餘,開創不足。他期望馬英九在五二○就職一周年時,大膽宣布推動十二年國教,才能符合全民期待。

 鄭瑞城被批缺乏魄力 學者促下台

 黃光國現在同時是總統府國策顧問,他表示,台灣現有一百六十多所大學,但卻以SCI、SSCI的論文發展數量作為評鑑教師研究成果的主要指標,造成台灣學術研究「重量不重質」的形式主義。台灣學者發表的論文,在國際上被引用率相當低。

 全國大專教師會聯合會發言人、交大電子物理系教授李威儀甚至批評,台灣教育需要「改變」,但鄭瑞城沒有領導改變的能力,他是國人最不熟悉的教育部長,知名度還比不上前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

 劉源俊、劉廣定及謝大寧等三人則公開挑明,鄭瑞城對教育事務不熟悉,又沒有當教育部長該有的特質,應該下台,換人做,台灣教育才有救。
2009-05-04 07:31:43
阿楨
免試入學 教部、北北基各唱各調2010/08/27聯合報記者薛荷玉(楨:全部保送建中北一女啦!一群怎改(真教改本就要如此亂之多元)都不滿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台北市、縣、基隆市昨天宣布一百學年度共辦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教育部也趕忙宣布明年擴大免試入學在校成績採計方式,但各唱各的調。家長哀嘆,考慮高中、五專升學,四個月內竟有至少七種不同的標準、區域、性質、方式要選擇,對九年級的孩子與父母真是種折磨。
教育部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清大教授賀陳弘表示,「說是免試入學,卻要採計在校成績,學生壓力只會更大,變成大災難。」全國家長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也說,北市五學期成績全都要採計,會讓孩子「天天都是戰爭,同學都變敵人」。
北北基三縣市昨天上午宣布共辦免試入學,北市與基隆市採計五學期學業總平均的全校排名百分比、北縣是五學期十五次定期評量,擇優六次採計。教育部則在下午說明,採計學期總成績以不超過三學期為原則;若採計段考成績,不得超過六次。
對不同的方案,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表示,會請北北基朝教育部升學制度委員會提出的決議努力,但教育部給的是原則性建議,並無強制性,「尊重地方因地制宜的做法。」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各縣市可以因地制宜,而且北北基情況比較特殊,競爭激烈、人數多、菁英學校也比較多。
張明文表示,「免試」入學指的是「免基測」,而不是免除所有的成績採計;但教育部推動免試入學的目標是「學區登記入學」,希望不必採計任何成績,只要登記就可入學,目前已有台東的關山工商、成功商水等校採用;去年不必考試就可念的高中職、五專約占總校數的一成一。
教育部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七月即做成決議,限制採計在校成績的次數;教育部原以為北市也以採計三學期為規畫,沒想到北市突宣布採計五學期,逼使教育部昨天連忙開記者會表態。
相 關 文 章
‧ 北北基 明年共辦免試入學
‧ 免試入學 教部、北北基各唱各調
‧ 採計五學期「教改走樣變災禍」
‧ 免試入學 教育部:平日不能公布名次
‧ 免試入學方案太複雜 家長搞昏了
‧ 高中職免試入學 北北基方式有4種
‧ 教部:在校成績3學期為原則
‧ 「未來,讀明星高中才考基測」
‧ 家長眼花撩亂:怎改成這樣…
‧ 冷眼集/這樣,叫免試?
2011-05-24 10:12:06
版主回應
民國103年 7成國中生免試升高中 2011/05/21聯合報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草案規畫,一○三年實施的高中職、五專入學方式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兩種。免試入學又分成「登記模式」及「申請模式」。登記模式採抽籤方式,不設抽籤門檻,如果登記某高中的國三學生人數少於該高中的招生人數時,則不必抽籤,全額錄取。
如果登記人數略多於招生人數,則採隨機抽籤;如果登記人數遠多於招生人數時,則依國中生在校成績的等第高低(至多分五等第),分梯次依序抽籤。
申請模式可「擇擾採計」國中在校成績,例如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在十二年國教實施後,仍保留一定名額提供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部分,教育部表示,一○三年將有三成、約八萬學生參加學校特色招生,由各招生區自訂考試辦法,想讀明星高中或音樂、美術等藝術才能班的學生,要循特色招生考試管道入學,考學科或術科。
至於家長團體訴求免試入學應完全不要採計國中在校成績,教育部訂定落日條款,規畫十二年國教推動的六年後,即一○九學年起,免試完全不採計在校成績,如果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就抽籤;一○九年免試入學要達八成以上,特色招生則減到兩成以下。
教育部表示,目前學區有十五學區,草案規畫免試就學區增為十七個,除了台南、高雄等單一縣市,還有四個跨縣市,包括北北基、中投區等。
除入學方式、免試學區規畫、高中職免學費,教育部也提出多項十二年國教的配套方案,包括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並全面推動高中職優質化及均質化,避免家長及學生一窩蜂往明星高中擠。
為廣泛蒐集各界意見,十二年國教草案下周起將辦七場公聽會及成立網路公聽會,六月底前呈報行政院核定,實施細節最晚在九月一日開學前公布。
相 關 新 聞
免試入學家長憂考試反變多 壓力更大
基測考生減少 考題恐變難
特色招生學校 102年公布
建中、北一女 想聯合招生
中南部明星高中 多申請入學
板中、永平高中 爭新北一中
今年上國一 7成免試升高中
免試上路 抽籤焦慮症也上路
3成擠特色仍要考 家長不滿:免試玩假的

考試、體罰、惡補… 人本:教改十幾年 國中生一樣累2010-08-27 中國時報

 教改十幾年,國中畸形化的教育卻始終沒有改變!人本教育基金會二十六日公布「二○一○國中教育正常化問卷調查」結果,仍有近九成學校班級會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四成早自習天天考試,段考前甚至一天考超過五份試卷。強迫上第八節、寒暑假輔導課、藝能科被借課的情況亦所在多有,甚至還有二成國中生被要求周六、周日到學校上課或參加考試。
 人本每年進行類似調查,今年訪查二十二縣市、二四五所國中、一四六四名學生,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在校門口發問卷。
 調查發現多項明目張膽的違法狀況,包括五一.八%的國中以各種形式進行「能力分班」,六二.二%國中生坦承老師以參考書當上課教材,九一%小考用市面測驗卷,而非教師自行命題。
 教育基本法已明訂「學生不受任何體罰」,調查結果還是可見各種不同形式的體罰,其中以罰站和罰寫比率最高,帶有污辱性質的打耳光(廿.四%),造成群體傷害的命學生互打(廿.八%),以及可能導致嚴重生理傷害的罰站一天超過二小時(八二.九%)依然存在。
 人本執行董事朱台翔表示,台灣孩子一上國中,整天就是跟考試和測驗卷為伍,放學後得轉戰補習班。好不容易回到家,還得作一、二小時作業,如此日復一日,根本沒有餘力思考人生,遑論夢想!一個讓人憂心的數據顯示,台灣八五%國中生每天睡眠不足八小時,一六.四%甚至不足六小時,身體無法維持修護及壓力調節的機能,對於認知成長更是嚴重閥害。
留言和迴響
人本啊!教改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們啊!真不知恥!!!
士大夫無恥 是謂國恥!
本來以為是批判[叫改叫獸]的好文,沒想到卻是[賊喊抓賊],讓人笑掉大牙,天下還有比這更無恥的人嗎?
十年叫改,狗本與屎英啥的,不是參與主導的罪魁禍首之ㄧ嗎?
不是都照妳們的意思把學生當成白老鼠在實驗嗎?
不是讓妳們都養到肥滋滋的,獲得無比豐厚的利潤了嗎?
大學錄取破百,白痴都可以上的年代,為何學生更不快樂?
為何昔日奄奄一息的私立爛中學,都搖身一變成為高學費 重體罰的貴族學校?
為何昔日優秀的公立國中沒人要念,淪為牛鬼蛇神的大本營?
李遠折 屎英 你們還有臉說嘴嗎?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不愧是兩陀極品人渣

另參本館:
教革會 教改與補習 教改與體罰 體罰險熱賣 快樂學習 洪蘭的快樂學習偽科學 《教改錯在哪裡?》馬教育政策 鄭半拍 流浪教師 教育亂像 多錢入學當然公平私校 基測社會學 廢98課綱 繁星黑洞 神童製造所 能者多「導」 大專自生自滅 大學評鑑 系所猝死
2011-05-24 10:16:43
阿楨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談啥教改?還是教革吧!另參本館:教革會 教改與補習 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基測社會學 馬教育政策 )

補習班不怕12年國教【聯合晚報社論2012.04.26

12年國教將在民國103年正式上路,人人都有高中念,而且保證75%的學生免試升學!這看來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唯一受到負面影響的理應就是補習班了。原本以提供升學考試補習的業者,豈不少了一大塊市場?
然而奇怪的是,補教業看起來老神在在。媒體採訪到業者的一種說法:他們不緊張,甚至樂觀認為業績會上揚,理由是,12年國教推行後,還是會有很多學生想走「特色招生」管道擠進明星高中窄門;也有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在學校裡學不到東西,仍然要把孩子送到補習班。
補教業者這樣的說法,令人多麼無奈,也證明12年國教的「免試」和「 減輕升學壓力」的口號,恐怕是喊假的。到目前為止,關於12年國教的討論、規畫,重點都放在明星學校要怎麼辦,入學招生辦法如何調整,會考要考甚麼科目。各方爭辯一大堆,就是沒有講12年國教的教育內容、教育項目和進度會有甚麼樣的改變。12年國教這個大工程,重要的只是「入學分發」,而不是「教育」本身嗎?
甚至於,各方的印象是,免試必然造成教育水準滑落,於是補教業者更加摩拳擦掌。免試之說其實還有一項「潛規則」:教育部強調提供免試升學機會,並不代表學生就真的可以不準備考試,不參加考試。現在除了會考科目只增不減,「比序」日漸複雜之外,教育部說103年時75%的學生可以免試升學,卻完全不提,預計有多少學生會參加爭取那25%「特色」名額的考試。如果多數學生還是擠得頭破血流為那25%考試入學的名額,則升學壓力與現今何異?也難怪補教業者覺得,生意說不定還更好呢!
2012-04-27 09:59:41
版主回應
免試入學/消滅建北 「明星」仍會在【聯合報╱尹蓉先/銘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2012.03.09

由於曾雅妮和林書豪的優異表現,很多年輕學子亦心嚮往之,但無可避免的,曾雅妮和林書豪必定也對許多後輩,造成了相當的壓力,平平是人,我也很努力呀!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成就?為什麼我就是進不了球,為什麼都沒有媒體鳥我;搞不好有人因此自殺,對這些人社會當然應予關注鼓勵輔導,但絕非因此就採均貧政策。我們的社會在瘋狂之餘沒聽到什麼封殺曾、林的聲音,奇怪的是當建北給年輕學子造成壓力時,就成了眾矢之的。
日昨教育部長表示,一百零八年起明星高中半數採免試名額。明星高中似乎是解決所有台灣教育難題的唯一答案,彷彿只要砍掉了建北,台灣所有教育問題立刻迎刃而解,所有國中立刻教學正常。假如真是如此,犧牲建北也就罷了,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為了舒緩競爭壓力,實現社會公平排除英雄主義,有人也許可以嘗試遊說政府,強制媒體封殺林書豪,但我們能把紐約尼克、洛杉磯湖人、邁阿密熱火,甚至NBA通通打掉嗎?我們可以關上門窗、閉起眼睛,但黑夜裡天上的明星恆久閃亮,一顆殞落了,還有另一顆。
目前政府的作法,是一步步消滅這些明星學校,是因為他們名聲太響?還是表現太優?一步到位,乾脆把台成清交統統也打掉不好嗎?他們造成的壓力更大!
當世界各國都在花大錢培育人才的此刻,建北這群平均年齡僅十七歲,資賦優異勤懇向學的孩子,到底做錯了什麼事?犧牲掉建北此類明星學校的同時,其實也就犧牲掉了國家的光榮,甚至國家的未來,到底可以成就什麼?也許有一天台灣參與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仍會獲獎,但得主全由私校接手,台成清交成為私校畢業生群聚家園,部長會很高興?

高中選才橫加限制 雙重標準 2012-03-29 01:17 中國時報 【吳瑞北】

 教育部日昨終於提出十二年國教高中免試入學超額比序七個項目,包含學生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畢結業資格、均衡學習、多元學習表現、及國中會考成績。其中會考成績只能作為最後順序,如果還分不出高下,就用抽籤。全篇說法充滿社會公平正義,令人感佩。
 公務員工作非常穩定,還有月退俸,可以說後半生無虞,因此很多年輕人想當公務員。我們想請問,教育部如果有科員出缺,很多人都想擔任,會怎麼超額比序,會看誰的家住得近嗎?會看誰是弱勢家庭而優先嗎?如果一個傑出但志願序較後,另一個志願序較前,會先看志願高低來錄取嗎?
 答案是都不會,教育部用人就是看國家考試成績,誰考得高誰先選。為政者德風,教育者尤然。要言行一致。如果口中說一套,實際做一套;或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客氣地說,那是雙重標準,無法服眾。
 政府最重要責任之一就是民眾能安定就業,念大學首要就要有謀生技能,這是張忠謀先生說的話,技職教育更是如此。許多公司應徵人員,也都是用考試或面試。教育人才就要能順利就業,找到工作民眾才會安心。教育部想要知道怎樣改善教育,就應該是去問這些用人單位的意見,捨此不求,不就是捨本逐末,問道於盲嗎?
 大學有差異化,要跟全球拚競爭力,明星大學是不能去除的。教育部甚至編列五年五百億預算,長期選擇支持少數大學,目的就是爭取世界頂尖,有的大學甚至就以成為世界百大為目標。連教育部都要求大學要追求世界排名,現在反倒要求公立高中不能以排名導向,讓人不解。
 有明星大學存在,明星高中是無法去除的,國外也是都有明星高中,這是人性。硬是把公立的明星高中毀掉,只是讓私立的高中取代成為明星高中而已。過去家裡沒錢但考得好,還有機會念明星高中;未來是窮小孩沒錢,就沒有辦法念明星高中,這樣就叫教育改革,入學機會均等嗎?
 會因為公立明星高中不見了,學業的負擔就會不見嗎?多元入學升大學這麼多年來,學業負擔有變輕嗎?忽略掉人性,把責任推到高中考試入學,並在枝節的入學細節下工夫,只會徒勞無功,甚至治絲益棼。
 有人喜歡音樂,因此設立音樂班;有人喜歡美術,因此設立美術班,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有很多學生想好好念書,未來考進理想的大學為社會效力,是我們國家的福氣,我們讓一些學校來好好培育這些對學科有興趣的孩子,又有那裡不對?很多學生想要這樣,這是學生的基本人權,也是政府應該鼓勵的,怎麼還要對高中選才標準橫加限制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2012-04-27 10:13:13
阿楨
鬆與綁的再反思 (五南 1998)

本書由七位學者合力完成,共分七章,分別為「教育鬆綁之評析與建議」、「教育改革的─難為與應為」、「教育改革的借與鏡─畫虎不成反類犬」、「自由主義的貧困─教育改革總資議報告書中『鬆綁』理念的省思」、「鬆什麼?綁什麼?─論私人興學」、「教育改革的風潮下─初探時間資源的多重意義」與「校園民主應否『戒急用忍』?─中小學學校自主改解讀台灣教育改革

解讀台灣教育改革 (吳清山 心理 2008)

本書以清晰易懂、客觀態度和系統方式,解讀台灣教育改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全書共分八章,第一章先說明解嚴以後的教育改革運動,以及整個發展經過,亦即對教育改革進行回顧;第二章整體分析整個教育改革背景、內涵、檢討與改革;第三章至第七章則有系統的檢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大學教育、高等技職教育、師資培育等改革的議題,並提出一些未來改進建議。最後一章則從後現代思潮觀點,探究台灣教育改革未來走向。

教育改革之成效與檢討 (監察院 2005)

教育是百年大計,就像企業經營一樣,要有永續的思維及不斷革新的精神與行動,因此,社會各界雖批評之聲很多,然教育當局勇於改革即值得肯定,更冀望教育當局能虛心及積極檢討,儘早提出修正及調整對策。

《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與批判教育學》 (洪葉文化 2005)

  《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與批判教育學》,內容涉及許多北美知名學者的批判教育學論述,以及運用批判教育學的精神和概念討論台灣教改的諸多面向。
  標題點出了這本書的架構,究竟「誰害怕教育改革?」問題的答案可能並不像偵探劇的結尾終會真相大白,而更可能像是日本導演黑澤明的「羅生門」,眾人之所以各說各話,其實彰顯了不同的立場、角度和利益考量。副標題「結構、行動和批判教育學」,點出了這本書所涉及的理論主軸和問題切入層次。
  本書提出了一個談論教育改革的統觀、動態架構——即從文化、政治、社會、經濟和各種論述結構談教改,也從教師生活世界、個人認同、習性和轉化實踐談教改。 這不是一本堆砌研究資料的書,而是一本揭示與論述的書籍,更是台灣談論批判教育或尋找思維與行動契合點的一份重要參考。
2012-05-28 12:58:36
版主回應
改革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 (梁福鎮 五南 2004)

  本書共有七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改革教育學的起源、內容、範圍和研究
  第二章改革教育學的研究方法:介紹改革教育學中常用的傳統邏輯學、構成現象學、教育詮釋學、思維辯證學和教育傳記學方法
  第三章啟蒙運動時期的教育改革:敘述啟蒙運動時期國家主義、泛愛主義、康拉第主義和新人文主義的教育改革運動
  第四章文化批判時期的教育改革:分析文化批判時期文化批判運動、藝術教育運動、鄉村教育之家運動、工作學校運動、青少年運動、學校改革運動、進步教育運動和新教育運動等改革活動
  第五章國家主導時期的教育改革:探討國家主導時期英、美、法、德、日、俄、中、台等國教育改革的內涵
  第六章改革教育學的後設分析:批判樂爾斯、佛雷勒、佛利特納、伊里希、歐克斯、紀諾斯、邊納爾和連琛等人改革教育學理論的缺失,提出一些教育改革問題的看法
  第七章改革教育學的未來展望:敘述改革教育學的現況、問題、評價和展望。適合作為教育哲學、教育思潮、比較教育、教育改革和教育史的教科書和參考書。

美國新世紀教育改革 (劉慶仁 心理 2005)

  本書針對美國新世紀教育改革進行剖析,內容選擇以配合當前國內教改或未來發展相關的議題為原則,彈性鬆綁、數位落差、公校民營、小班教學、績效責任、學校本位管理等便是最好的例子,而各項改革議題之探討,盡量從它的背景理念、研究發現、政策形成、立法要旨到實施現況與問題等角度著手。其次,本書附錄依年度造表列舉美國教改過程中的重要措施與活動,方便我們掌握它的整體發展軌跡。

全球教育治理︰國際教育改革文獻匯編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8)

本書主要選擇了近年來由一些主要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合組織、歐盟等頒布的重要教育改革文獻,內容涉及全民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等,較全面地反映了全球教育治理的基本趨勢與方向,對于我國的教育改革與教育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2020︰中國教育改革方略 (楊東平 人民出版社 2010)

目錄
序言 振興21世紀的中國教育
第一章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階段
一、中國教育處在新的發展階段
二、《教育規劃綱要》的主要內容
三、教育改革的基本價值
四、教育改革的路徑和策略
第二章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想
一、新的教育指導思想和教育方針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
第三章 公平的發展︰新的教育發展觀
一、促進教育公平是國家的基本教育政策
二、以公平為目標的教育發展
三、促進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徑
第四章 教育經費︰中國教育差不差錢?
一、政府履責實現公共教育經費佔GDP4%的目標並持續提高
二、完善體制機制,多渠道增加非政府教育經費
三、改善資源配置機制,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率
第五章 實現善治︰深入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
一、轉變政府公共管理職能
二、轉變政府管理職能的改革探索
三、建立新型的教育治理結構
第六章 促進基礎教育改革和品質提升
一、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改善和提升基礎教育的品質
三、建設現代學校制度
四、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第七章 提升高等教育的制度競爭力
一、制約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
二、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改革
三、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
四、轉變高等學校的發展模式
第八章 高考制度能改變嗎?
一、高考改革的價值理念
二、實行分類考試的改革設想
三、建立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
四、改革高考招生錄取制度
五、高考改革推進的時間表
六、高考改革的配套措施
第九章 面向全民終身發展的職業教育
一、我國職業教育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二、重新定位職業教育
三、構建多樣化、開放型的職業教育體系
四、實現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的多樣化
五、使職業教育成為進城務工人員及其隨遷子女的福利
六、改革勞動、人事等制度,建立能力為本的標準
第十章 突破與創新︰民辦教育的新使命
一、民辦教育發展的基本形勢
二、改善民辦教育的發展環境
三、加強政府管理職能,規範民辦教育的發展
四、探索民辦教育分類管理的試點
第十一章 建立農民工子女教育的新機制
一、我國流動人口和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現狀
二、各地改善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的新舉措
三、探討建立農民工子女教育的新機制
第十二章 兒童優先︰實現學前教育的戰略發展
一、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與面臨的挑戰
二、學前教育的發展戰略與目標
三、創新學前教育的模式與機制
四、改善學前教育的策略
2012-05-28 13:07:08
阿楨
再窮也要吃大餐 2013-06-28中時短評

 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公共債務法》、《高級中等教育法》,前者提高政府七百餘億的舉債上限,後者每年增加近三百億元的支出,用於高中職免學費。雖然兩者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其實是有一定程度的關連性。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民國九十八年、馬英九上任後第一次編列的總預算,規模約一.七兆元,連同各個特別預算、消費券在內,經濟發展支出為三六四一億元;到了今年,預算規模達一.九兆元,經濟發展支出僅二七二六億元,比九十八年少了約四分之一。同一時期的社會福利支出,則從三二○二億元一路成長到四三八九億元。
 馬總統上任以來,一方面強調改革,但又增加老農津貼、提高八大社福津貼。從預算的變化可以看出,馬政府是把經濟成長的資源,挪到社會福利,「靠發錢來達成公平正義」。即便政府的財政早已脆弱不堪,仍堅持落實「高中職免學費」的政策。
  相關新聞
公債法三讀 縣市舉債上限達50%
舉債提高了 各市縣兩樣情
地方叫好 一解燃眉之急
高雄抗議 額度不增反減
北市債限大縮水
舉債救窮 台灣恐希臘化

12年國教三讀通過 免學費排富 免試至少占75%
學術界資優生蔣偉寧教長 終於拚過期末考
高職將改名「技術型高級中學」
各校免試至少25% 建中:倉卒上路 北一:能違法
8年內 教官退出高中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要白吃的午餐!另參本館: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台灣有白吃的午餐 縣升格 北輕南 三都十五縣 縣市升格 五都大選2 啥是一黨獨大 搶救國庫 馬政府預算 馬金融政策 賦改會 富士康事件)
2013-06-29 07:59:07
版主回應
法案過了 陳益興:我曾老淚縱橫2013/06/28聯合報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教育部長蔣偉寧強調,明年十二年國教新增免學費的經費,將由中央負擔,不會讓地方政府埋單;且私校將加強公共性,國中部以考試招生,將扣減直升高中名額;不接受政府補助的私校,仍應釋出至少一成五的免試入學名額。
十二年國教一路爭議不斷,從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項目、免試招生比率,到學費排富議題,讓教育部傷腦筋;昨晚法案通過,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說明法案內容時,近乎哽咽地說:「這段時間,我也曾老淚縱橫。」
陳益興說,新法只簡單明訂符合一定條件者免納學費,但會用行政命令將高中免學費門檻訂在家戶年收入一百四十八萬元,五年將省下一百卅七億元經費,用於高中職優質化、精進高職教育、強化學生適性輔導、扶助弱勢學生、促進教師專業增能及活化教學等措施;且新增的免學費經費,將由中央負擔。

從郭台銘之言看政府「讓利」【聯合晚報社論2013.06.27

郭台銘在鴻海股東會上,軟硬兼施,一面向股東們鞠躬道歉,一面點名幾任財政部長「不懂實務」,還特別批評員工分紅改採實價課稅的政策害企業留不住人才。郭董一開口就深受各方矚目,但他這次罵的事情卻引發仁智之見。
  政府要考慮、要照顧的面向,比企業來得複雜多了。郭台銘是從滿足股東需求出發,提出企業照顧自我利益的意見,未必是政府理所當然要聽從的教訓。誠實地說,關於租稅問題,郭台銘恐怕沒有甚麼立場教訓政府。過去政府在扶植資通訊代工產業上,運用了多少租稅手段,讓渡了多少租稅優惠,才讓鴻海這樣的企業能快速坐大,具備國際競爭力。也就是說,鴻海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社會共同承擔的成本上。
  事實上,台灣現正為了這個經濟發展策略,付出後遺症代價。得到那麼多優惠的資通訊產業,規模愈來愈大,毛利卻愈來愈低。規模愈大,就造成愈嚴重的產業集中失衡問題;毛利愈來愈低,就使得台灣能享有的實質經濟成果不斷遞減。這顯示個別的企業模式(business model)有問題,且證明政府對特定產業的租稅優惠政策走錯方向。政府扶助企業固然應興利重於防弊,但用租稅手段過度「讓利」未必合宜。
  從這個背景看,郭台銘或沒有理由如此怪罪政府。郭台銘希望向股東有所交代,可以理解,但身為社會領袖的企業家在公眾發言,相對地也就要接受公評。郭董發言獲得媒體大幅報導,稱得上動見觀瞻;但員工分紅費用化,過去只按面額10元課稅,豈符公平原則?所以這次網路上出現不少負面的反應,甚至有網友直言是「占了納稅人便宜」。
  政府應制定合理的遊戲規則,但未必應成為企業獲利的保證。鴻海大可從企業盈餘裡拿出爭取人才所需要的資源,而不能期望政府用讓渡租稅收入的方式來做,財政部長張盛和說「企業加薪可以留才」,就是這個意思。如果多花一點成本留住人才,企業就沒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那不也就說明了這種企業的經營問題所在嗎?郭董別再老拿政府當藉口、當擋箭牌吧!
  回應
  大家想方設法都是要政府的錢,但是一提到課稅增稅,大家就罵得要死,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就是這種專佔便宜,專拿好處,卻處處要政府負責,要政府買單,連郭台銘也是這樣的一副德性,我們甚感驚呀!
  TaMaD, 年頭好的時候賺錢我最行. 年頭壞虧損的時候怪政府.CEO這麼容易幹?? 要你郭台銘幹??

砲打財長?郭台銘太離譜! 2013/06/27野武士

報告郭董,請您不要只是「打龍袍」,只打那些根本不是核心的財長們,為了台灣好,懇請郭董身先士卒,為「罷免馬英九,救台灣經濟」同樣地全台奔走,台灣人民都會感激您,真正的好人才必會以為您所用而為榮!
  回應
  罷馬?老是用這種譁眾取寵的言詞賺稿費,難不難看
http://blog.udn.com/karl6406/7829200
  相關新聞
立委問政秀場化 「野武士」輪流放砲
國會質詢走偏鋒 弱智化嚴重
2013-06-29 08:00:20
阿楨
教改邏輯:邏輯邪57/66

台灣教改病根是民粹
不管李陳政權時操弄
由上而下的台獨民粹
或者馬專業內閣不敵
由下而上的叫改民粹
民粹都想奪取教育部:
此一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教改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本是要鬆綁國家對教育的干涉,但「教改會」結束後,由教育部的種種舉措可知,台灣的教改好比其他本應歸還民間的公共事物,在傳統威權遺習、台灣意識及施展權力等因素下,又一一移到李陳政權的國家機器中。就教改而言,教育部由上而下的管制及操控教改,導致教改由多元趨向一元,如此一來便喪失了民間的自主性及實驗性。馬政府時由下而上的叫改民粹,更強騎馬的教育部要一元地滿足台灣人的多元要求。不管那種民粹都違背教改的目標:「民主、自由、多元」,難怪教改會失敗。)

旣然如此,那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
便依理性專業事實戲論「教改邏輯」如下:

廢除或虛化教育部
教育預算還錢於民
(依窮多富少原則)
學生家長自由擇校
各級學校自由辦學
教育部只負責監督
各校的財務和品質

濕人的教「革」邏輯有夠革命性
但不合呆歹灣人理盲濫情之現實
首先 學生和家長呆歹到不知
教育部絕不可能滿足多元要求
家長多認己子能就讀明星學校
學生多想校園如遊樂園電玩店
其次 政客、叫改分子和教職員
不管為了教育目的、工具或利益
多想占有此一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190457
2014-08-03 08:19:5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