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08 06:03:22| 人氣4,847|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古代帝王》

推薦 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評《英國王室》是「世界王室叢書」之一(另有西班牙、荷蘭、丹麥、瑞典、科威特、沙特、約旦、泰國、日本)
《中國古代駙馬》(長沙:嶽麓書社,1997)則是古代帝王文化叢書(全套11冊,內容觸及帝王、東官太子、後宮妃子)

可惜漏了駙馬(我有本徐曉青著《駙馬的故事》,山東畫報出版社,1995)和帝王學。

啥是“帝王學”你可知?是《貞觀政要》之類,教人如何當帝王之學,而非研究皇帝之學的“皇帝學”。

帝王學是集中國古代帝王的領導學、謀略學、管理學以及識人術、用人術、縱橫術等爲一體的特殊學科。
君道,是作爲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乃至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所必須通曉、掌握的根本原則。把我們審視的目光投回古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帝王也是一個管理者,只不過他所管理的不是一般的團體,而是一個龐大的國家。
綜觀五帝的治國之道,都能善用無爲而治的法則,並在運用中使之體現爲最高的和諧,天下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實惠卻不知道是怎麽回事,行爲合乎道義卻好像生來就有這種修養。這就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之仁德的具體表現。

帝王學十大要點

一,王者不能事必躬親,要懂得用人。以調動天下人才之積極性爲己用,乃王者之大道。
二,識人、選人、量才而用是古今成就王者的關鍵。
三,最大的私是私天下,而要取天下、成就最大的私,就要先做到無私,不爭小利,這是成就王者的規律。
四,什麽樣的王者是稱道的,如何做才是一個萬民稱頌、流芳百世的王者?曆史表明,王者之道,貴在征服人心爲先。
五,做任何事情要有原則,有度,超越了度則走向反面。因此,王者必善于把握時機審時度勢。
六,至高無上的王者地位與權力欲望,人皆想要之。但奪取權力是危險的,古往今來的興衰成敗和權力的更替變換提醒人們,面對權力的誘惑,必須既慎且懼,必須小心慎重地使用和守護手中的權力。
七,要說服、打動人心,讓人接受自己的主張或意見,是一門高超的藝術,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揣摩對方的真實意圖。
八,失敗中潛伏著成功的機會。關健在于如何看待失敗、如何把失敗轉化爲成功,把災難轉化爲成就。
九,要想成功立業,不能寄望于他人,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永遠依賴的,因爲事情總在變化。因此,只能依靠自己的信念,不斷修煉和提升自己處世與應變的能力。
十,人的成敗、國家的興亡,是否有天命的注定,由古至今便議論紛紛。但從曆史規律來看,人或國家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在于人事,而不是天命。
http://baike.baidu.com/view/1416540.html

皇帝學

皇帝是專制政治體制下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中文“皇帝”一詞相傳爲秦始皇所創,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

在中國曆史上,秦始皇創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爲第一個皇帝,稱“始皇帝”。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2232年的皇帝制度時期。皇帝是中國中央政權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會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權力和榮譽。皇帝自稱“朕”,其他人則稱皇帝爲“陛下”、“萬歲”或“聖上”等。秦朝時,秦始皇試圖將國家的全部權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但由于統治國家的事務繁多,這種制度實際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後,皇帝的權力和職能逐漸由一個中央政府輔助完成,漢朝時這種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開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運作,但同時由于中央政府長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權力可能過重,有可能威脅皇帝的權力,甚至通過政變自己當皇帝,比如王莽篡政。

歐洲

西方的“皇帝”一詞來自拉丁語的imperator或caesar,意思爲羅馬軍隊的最高統治者、元首、皇帝。古代歐洲國家君主通常稱爲國王,只有神聖羅馬帝國因爲自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和延續,所以其君主稱爲皇帝。

法國

法國大革命後,拿破侖恢複君主制,因爲國王(roi)這個頭銜在大革命後的法國已經極不得人心,象征腐朽、專制、蠻橫,所以拿破侖不稱國王而稱皇帝。從這個時候起,“皇帝”這個稱號有一種冠冕堂皇的、比國王高一級的味道在裏頭。所以,1804年,奧地利大公兼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王國國王弗朗茨二世宣布采用“奧地利皇帝”的稱號,並于1806年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1867年,奧地利帝國實行二元君主制,改爲奧匈帝國,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國有自己的議會和政府)。

俄國

1721年,俄國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一世以皇帝(Imperator)的頭銜,以與其更加強大的君權和更加龐大的國家相對稱。俄國元老院直接把古羅馬帝國皇帝的拉丁文頭銜拿來獻給彼得。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在此之前俄國最高統治稱者稱“沙皇”(Tsar),也就是“愷撒”的意思。

普魯士

德文“皇帝”是Kaiser,凱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德文寫成Römischer Kaiser,拉丁文寫成Romanorum Imperator。意思都是“羅馬人的皇帝”。 到了18世紀以後,歐洲許多國家變爲君主專制國,皇帝這個頭銜大多作爲專制君主的頭銜使用。當時歐洲的皇帝只有法國(拿破侖)、奧地利和俄羅斯三個。1850年,德意志邦聯議會曾經給普魯士國王加皇帝的尊號,但是被拒絕。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德意志統一,普魯士國王才接受這個頭銜。

英國

英國本土一直是王國。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爲印度女皇,繼承莫臥兒王朝皇帝的帝位。她的頭銜是“天佑大不列顛、愛爾蘭及海外領地女王,國教保衛者,印度女皇”這是所謂“大英帝國”的來源。不過確切地說,應該說是有一個共同君主的兩個國家,大不列顛王國(及其海外領地)和印度帝國。英國在印度的直接統治者爲Viceroy,直譯爲“副王”,意譯爲“總督”。而英文皇帝稱emperor,女皇稱emperess。在維多利亞女王之後,男性的英國君主頭銜是“國王大皇帝”。只有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和喬治六世三個國王用了這個頭銜。愛德華八世未加冕即遜位,喬治六世時期印度獨立,印度皇帝的頭銜被取消。

其他

自從彼得一世和拿破侖使得“皇帝”的尊號成爲偉大帝王的頭銜和象征之後,一些小國的君主也稱自己爲皇帝,比如葡萄牙王太子出身的巴西皇帝,自稱墨西哥皇帝的奧地利馬克西米連大公等等。海地獨立之後,還曾經有一個奴隸出身的黑人皇帝——亨利一世。埃塞俄比亞也有皇帝,不過更確切的翻譯是“萬王之王(國王們的國王),猶太人的雄獅”。因爲在埃塞俄比亞,國王也是一種和公爵伯爵一樣的貴族頭銜。中非共和國總統博卡薩也曾經在20世紀70年代加冕爲皇帝。

匈奴采用單于,突厥和蒙古采用可汗。日本使用天皇稱號大概是在隋朝時期,日本天皇最早文字記載是673—688年前後天武天皇的《飛鳥淨禦原令》。中國稱日本元首爲天皇大約是在清朝的同治、光緒時期。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君主對內自稱皇帝,對中國則稱國王。朝鮮在1896年後改爲帝國,其國王李熙也改稱皇帝。

當今世界上仍有不少王國,而政體絕大多數是君主立憲制,皇帝只是象征性,沒有多少實權。曾做個小統計,目前尚存的王國共有29個,其中亞洲14個,歐洲11個,非洲3個,大洋洲1個。


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已死了四十年,越南末代皇帝保大于前年在法國病逝,世界上到底還有多少皇帝的後人?開國、治國、亡國,朝代之興衰起落,都和皇帝分不開。君王已成了曆史名詞,中國再不會有皇帝,留下大量史料讓後人去挖掘。要研究中國曆史,就必須從“皇帝學”入手。

中國曆代皇帝到底有幾位?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曆時840年的東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代之王、公、侯加進去,就更多了,這些君王總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29位。

【中國的小皇上】

12歲以下登基:
西漢
漢昭帝劉弗陵(8歲登基,21歲死)
漢平帝劉衎(9歲登基,14歲死)
孺子嬰劉嬰(2歲登基,21歲死)

東漢
漢和帝劉肇(10歲登基,27歲死)
漢殤帝劉隆(100日登基,1歲死)
漢順帝劉保(11歲登基,30歲死)
漢沖帝劉炳(2歲登基,3歲死)
漢質帝劉纘(8歲登基,9歲死)
漢靈帝劉宏(12歲登基,34歲死)
漢獻帝劉協(9歲登基,54歲死)

三國
魏齊王曹芳(8歲登基,45歲死)
吳廢帝孫亮(12歲登基,20歲死)
晉成帝司馬衍(8歲登基,25歲死)
晉穆帝司馬聃(2歲登基,21歲死)
晉孝武帝司馬曜(11歲登基,35歲死)

南朝
宋後廢帝劉子業(12歲登基,13歲死)
宋順帝劉准(11歲登基,14歲死)

北朝
北魏孝文帝元宏(5歲登基,33歲死)
北魏孝明帝元翊(6歲登基,19歲死)
北魏幼主元釗(3歲登基,3歲死)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11歲登基,28歲死)
北齊後主高緯(8歲登基,21歲死)
北齊幼主高恒(8歲登基,8歲死)
北周靜帝宇文衍(7歲登基,9歲死)

五代十國
後周恭帝柴宗訓(7歲登基,16歲死)

北宋
宋哲宗趙煦(10歲登基,25歲死)

南宋
宋恭帝(4歲登基,5歲死)
宋端宗(7歲登基,10歲死)
宋幼主(7歲登基,8歲死)


遼聖宗(12歲登基,61歲死)

西夏
西夏毅宗(2歲登基,21歲死)
西夏惠宗(8歲登基,27歲死)
西夏崇宗(4歲登基,58歲死)


天順帝(9歲登基)
元寧宗(7歲登基,7歲死)


明英宗(9歲登基,39歲死)
明神宗(10歲登基,57歲死)


清世祖(6歲登基,24歲死)
清聖祖(8歲登基,69歲死)
清穆宗(6歲登基,19歲死)
清德宗(4歲登基,38歲死)
清恭宗(2歲登基)

中國皇帝(君王)包括正統朝代和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還有一些政變、奪權所建立的政權,再加上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中國皇帝共有1000多位呢!
附:南越、東越、閩越、東甌、匈奴、突厥、回紇(回鶻)、吐蕃、高昌、于闐、柔然、吐谷渾、渤海國(大震)、南詔(大蒙、大禮、大封民)、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國(前理、後理)、大中、東夏(大真)(以上不包括十六國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

【皇帝的壽命】

中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萬歲,但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歲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內。其余約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過八十歲的皇帝只有五位,即最長壽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蕭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80)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鏐(80)。
70歲到79歲的皇帝有8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十國楚武穆王馬殷(78),唐玄宗李隆基(71)、十國前蜀高祖王建(71)、明太祖朱元璋(70),三國吳大帝孫權(70),五代南平高季興(70),十六國後燕高祖慕容垂(70)、漢武帝劉徹70)。
60歲到69歲的皇帝有38位,包括唐高祖李淵(69),遼道宗耶律洪基(69)、西夏仁宗嵬名仁孝(69),十六國南燕高祖慕容德(69),清康熙皇帝(68),清道光皇帝(68),十六國西涼武昭王李暠(67),宋孝宗趙眘(67),清太祖努爾哈赤(67),十六國北涼高祖沮渠蒙遜(66),五代後唐明宗李嗣源(66),金世宗完顔雍(66),新帝王莽(66)、元太祖成吉思汗(65)、蜀漢後主劉禪(64),明成祖朱棣(64),隋文帝楊堅(63)、蜀漢昭烈帝劉備(63)、唐德宗李適(63),西夏神宗嵬名遵頊(63),漢光武帝劉秀(62)、十六國後涼高祖呂光(62),漢高祖劉邦(61)、宋武帝劉裕(61),清末代皇帝溥儀(61)、金太宗完顔吳乞買(60)、十國後蜀高祖孟知祥(60),遼聖宗耶律隆緒(60),十六國後秦高祖姚興(60),清嘉慶皇帝(60),五代梁太祖朱溫(60)等。
50歲到59歲的皇帝有60位,包括明世宗(59),宋理宗(59),宋太宗(58)、明神宗(57),雍正皇帝(57)、宋寧宗(57)、陳高祖陳霸先(56),宋欽宗趙桓(56),唐高宗李治(55),齊高帝蕭道成(55),晉武帝司馬炎(54),唐中宗(54),唐睿宗(54),漢獻帝(53),齊武帝(53),陳宣帝(53),唐代宗(53),宋仁宗(53),宋徽宗(53),晉簡文帝(52),陳後主(51),清太宗(51)、唐太宗(50),後周太祖(50),等。
40歲到49歲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49)、宋太祖(49)、梁簡文帝(48),漢景帝(48),明仁宗(47),梁元帝(46),漢文帝(46),南唐後主李煜(41),明憲宗(40)等。
30歲到39歲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後周世宗柴榮(38),宋神宗(38),明光宗(38),明宣宗(37),清光緒皇帝(37)、魏明帝曹睿(35),宋英宗(35),明穆宗(35),宋度宗(34),崇禎皇帝(33),正德皇帝(30),鹹豐皇帝(30)等。
20歲到29歲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贏胡亥(23)、順治皇帝(23),天啓皇帝(22)等。
10歲到19歲的有28位。包括五代漢隱帝劉承佑(19),五代周恭帝柴宗訓(19),清同治皇帝(18),晉穆帝司馬聃(18),唐敬宗李湛(17),唐哀李李柷(17),漢廢帝劉辨(16),宋帝劉子業(16),宋順帝劉准(12)等。
而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有五位,包括八歲漢質帝劉纘,六歲的元寧宗、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死去的漢殤帝劉隆。
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爲。然而,有些皇帝才幾歲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幾十年,而且影響相當深遠。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1661-1722,共61年)和乾隆(1735-1795,共60年)。
漢武帝(前141-87)和西夏仁宗(1139-1193)都是54年,西夏崇宗(1086-1139)53年。
在位超過40年的有9位,包括遼聖宗(49年)、明神宗(48年)、梁武帝(47年)、遼道宗(46年)、明世宗(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劉備的兒子阿鬥、蜀後主劉禪(40年)。
在位超過30年的有19位,包括:秦始皇(36年)、元順帝(36年)、宋高宗(35年)、唐高宗(34年)、元世祖(34年)、光緒皇帝(33年)、漢光武帝(32年)、漢獻帝(31年)、十國吳越王錢弘俶(31年)、十六國成漢太宗(30年)、道光皇帝(30年)、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過20年的有31位,包括劉宋武帝(29年),北魏太武帝(29年),北魏孝武帝(28年),前秦昭宣帝苻堅(28年),金世宗(28年),宋孝宗(27年)、唐德宗(26年),漢成帝(25年),晉武帝(25年),宋真宗(25年),宋徽宗(25年),漢文帝(23年),北魏道武帝(23年),唐太宗(23年),明憲宗(23年),明英宗(22年),明成祖(22年),宋太宗(21年)、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遼太宗(20年)、順治皇帝(18年)、明崇禎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則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後主(14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3年)、鹹豐皇帝(11年)、宋度宗(10年)等。
在位不滿十年的皇帝超過240位,其中五年以下的約兩百位,在位九年有6位, 包括元仁宗、八年有9位,包括劉宋明帝、唐高祖、唐睿宗、金太祖、元憲宗、明景泰帝等。七年有15位,包括明景泰帝、漢惠帝、晉懷帝、陳文帝、陳後主、後唐明宗、宋光宗、明熹宗。六年有18位, 包括漢哀帝、魏文帝、後晉高祖、明穆宗、曹魏高貴鄉公、吳帝孫亮、吳景帝孫休、晉廢帝、北魏獻文帝、唐中宗、唐肅宗、唐武宗。五年有18位, 包括晉元帝、後梁太祖、後周世宗。三年有29位, 包括五代後唐莊宗、末代皇帝溥儀、五代後周太祖。兩年有39位, 包括宋欽宗一年有42位, 包括明仁宗。不滿一年有40位,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顔承麟,從登基到駕崩僅有半天時間。很多皇帝登基時未滿周歲,還在吃奶,下面是這些皇帝登上皇位時的年齡統計。
五代十國的楚武穆王馬殷,75歲才登基,堪稱大器晚成。 武則天66歲才登基;吳三桂66歲自封周前帝;三國劉備60歲才登極;漢高祖劉邦54歲稱帝;袁世凱52歲自封中華帝。
從統計數字看,51歲到60歲稱帝者有25位;41歲到50歲稱帝者有45位;31歲到40歲稱帝者有63位;21歲到30歲稱帝者有73位;11歲到20歲稱帝者有93位;5歲到10歲稱帝者有33位,五歲以下稱帝者有11位。30歲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計210位。
康熙七歲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歲駕崩;
宋仁宗八歲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歲歿;
明神宗九歲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歲卒;
秦始皇13歲繼承秦王位,38歲統一中國稱帝,在皇帝位11年, 49歲死;
漢武帝15歲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歲卒。
他們做了一輩子皇帝,整部曆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儲君一登基便被殺,想長命點還是不要當沒有權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鍾人頭落地。每次改朝換代,就是一次血洗宮廷。到底有幾位皇帝能善終?

【中國曆史的女皇帝一欄表 】

公元528年 北魏殤帝(元姑娘①) 年號:武秦 在位不到1年
公元653年 文佳皇帝(陳碩真) 年號:無 在位不到1年
公元690—705年 大周聖神皇帝(武曌、武則天)
年號: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曆、久視、大足、長安、神龍  在位16年
公元1164—1178年 西遼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②) 年號崇福 在位14年
注:
①公元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詡被胡太後殺死,國不可一日無君,胡太後遂從後宮抱來一個女嬰,假稱是孝明帝之子,讓女嬰做皇帝,改元“武秦”,不久胡太後爲了避免被衆人知曉此事,于是殺死該名女嬰,另立元暉之子元釗爲帝,是爲北魏幼主。因此該名女嬰在胡太後的操縱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曆史上連她的名字都沒留下,一般可稱“元姑娘”,胡太後之後匆匆給女嬰加上諡號殤帝(一般正史不可見),所以北魏元姑娘才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②耶律普速完:西遼仁宗耶律夷列之女,公元1163年,仁宗病死,由于太子耶律直魯古年幼,遺命耶律普速完稱制;公元1164年,耶律普速完正式稱制,改元崇福,號承天太後,後由于公爹蕭斡裏刺和駙馬蕭朵魯不的控制,耶律普速完號稱皇帝,稱承天皇帝,不到幾天,消息走漏,耶律普速完被殺,耶律直魯古即位。耶律直魯古諡號“承天太後”,她也是中國曆史最後一位女皇帝。

【皇帝與春耕】
  曆史記載,每年的春耕季節,在一良辰吉日,皇帝要親自耕田,以此重農勸稼,祈盼豐年。《宛署雜記》中,詳細敘述了大明王朝的皇帝“聖駕躬耕籍田于地壇”的盛況。
  當時的順天府管轄下的宛平、大興兩縣要提前一個月籌備這項國之大典,先尋找數十名德高望重的老年農民,進行禮儀培訓!與此同時要准備耕牛及相關的農具,再選派200余人,搭建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耕棚,“籍田”的土要用籮精心篩過以後,覆蓋上沃土。到了正式慶典的那一天,教坊司的“優人”裝扮成風、雷、雨、土地諸位神仙,兒童扮成農夫農婦,歡快地唱起慶祝天下太平的頌歌,民衆手執農具排列兩側,等候聖駕光臨。
  皇帝耕田時,左手執黃龍絨鞭,右手執金龍犁,前面有兩名“導駕官”牽牛,兩個老農協助扶犁,護駕左右的老農,名曰“幫耜臣”,就這樣走三個來回,聖駕躬耕就算完事大吉了。然後,皇帝登上“望耕臺”落座後,觀看大臣們耕作,最後由順天府官員播撒種子,老農隨後牽牛覆土,一年一度的聖駕躬耕就全部完成了。
  扮成農夫農婦的小孩子們奉上稻、麥、豆等,祈盼皇恩普照,五谷豐登。此時皇帝還要接受群臣賀拜,並設宴款待三品以上的隨從官員,賞賜在場的民衆每人兩個饅頭和二斤肉。皇帝起駕回宮,衆人拿著農具簇擁其後,走到午門爲止,最後還要獎賞老年農民每人兩匹布,其他人等是一匹布。至此,春耕慶典全部結束。
  順天府官員全一一記錄在案,現摘錄幾條內容,還是很耐人咀嚼的。
  正牛一頭,價白銀8兩,喂養20日草料銀1.6兩;副牛一頭,借用,喂養20日草料銀1.2兩。
  正副金犁二具,描金彩繪,工本費價銀2.34兩;黃龍絨鞭二把,價銀2.34兩。
  五色彩旗40對,銀2.6兩;旗杆80根,銀0.4兩。
  鋤頭10把,銀0.85兩;糞箕二個,0.08兩。
  ……
  總共花費白銀89.5兩(一兩白銀在當時可買143斤白面),按祖制規定,這些銀兩由宛平、大興兩縣財政支出。
  用現在的話來說,皇帝作秀,讓京城老百姓買單。一年之計在于春,“真龍天子”嘗試耕作,畢竟還是有積極意義的好事。

【皇帝與宣諭】
  宣諭,是古代頒布皇帝的詔令以示天下。早在明代,朝廷上下爲了彰顯對農業活動的重視,一年當中除臘月和正月外,每個月的第一天上午,順天府尹,也就是京都的行政長官“請旨傳宣諭一道”,率領轄屬的宛平、大興兩縣知縣走出皇宮,來到承天門(天安門)金水橋前,向召集在此等候的兩縣代表人士“面諭”,告誡四海九州須勤務農時,精心耕作爲要。這應該是皇帝每月頒發的興農文件。《宛署雜記》中記載了正德十二年至萬曆十九年(1518年-1592)之間16年的宣諭條目,其內容就是按農業季節的不同,提出相應的要求或注意事項,例如:
  3月天時和暖,土脈潤澤,應趁時耕種,毋得懶惰;
  4月田苗盛長,用心看守,盡力務農。
  7月如今雨澤沾足,田禾長茂,成熟在邇,須及時收斂,勿怠;
  8月秋收即畢,都要樽節用度,切勿浪費……
  農業勞作,老百姓自然清楚該怎樣調度,而這年複一年,月月如此乏味的文告,既不能給民衆帶來實惠,又不具有約束力,還要興師動衆,以謝皇恩,這項活動反而成了老百姓的精神負擔,難怪有的人稱病缺席,有的人甚至“雇市井無賴充之,以應命”,這類人等站在承天門前聆聽宣諭,真是莫大的諷刺。此情此景,皇宮中的帝王是不會知道的。《宛署雜記》作者沈榜在萬曆年間曾任過三年宛平縣知縣,他對此很無奈地寫道,皇帝“深知稼穡艱難”,“每月必宣諭京兆”以達天下,還諄諄告誡百姓“民生在勤,勤之不匱”,此等生存大事卻不被老百姓所理解,進而感歎到“諭之不從,民之愚也”。
  當時黎民百姓真心所想的是什麽,已無從考查,普通人家生活的如何,書中沒有正面的表述。但是,順天府轄區內的人文地理、經濟狀況以及皇親貴族的各類慶典、祭祀活動的消費,都有詳細的記載。現舉例說明,萬曆十二年宛平縣的農民耕地有2935頃90畝,8年後減少爲2865頃54畝,這70頃36畝農田是被皇室成員開辟墳場占用了。還有,當時宛平縣境內有皇親國戚的大小墳場多達141處,每年祭墳的供品及相關費用,需用白銀985兩,按規定“兩縣行銀辦”,也就是說,這要讓兩縣的老百姓承擔。以當時的物價,一兩白銀可買143斤白面,這麽多的銀兩,完全可以夠400人一年的口糧。
  這組數字和百姓“奈之何畏于宣諭”,發生在曆史的同一時期,二者之間不一定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今天,我們在學習曆史,認識曆史的時候,也許會有所感悟,進而做出各自的解讀。

【古人對帝王尊稱全集】
  中國古代帝王的稱謂,除了稱王、稱皇帝、稱諡號、稱廟號、稱年號以外,還有一些別稱,散見于一些典籍當中。平時讀書,搜集了一些。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參考。
1、皇王:對君王的敬稱,猶言大王。見于《詩經?大雅?文王有聲》:“四方攸同,皇王維辟,皇王烝哉。”朱熹《集傳》:“皇王,有天下之號,指武王也。”
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規定,朝廷祭告宗廟,高祖以上概稱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別稱。《隋書?王劭傳》:“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蓋謂至尊受命出爲天子也。”
4、主:古代對國君的稱呼。《商君書?君臣》:“故國治而地廣,兵強而主尊。”
5、主上:臣下對國君的稱呼。《資治通鑒》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問外人。”
6、主公:臣下對君主的稱呼。《三國志?蜀志?法正傳》:“或謂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啓主公,抑其威福。’
7、主君:國君的別稱。《墨子?貴義》:“且主君亦嘗聞湯之說乎?”
8、君:君主、天子。《尚書?大禹謨》:“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9、君王:對帝王的稱呼。《國語?吳語》:“今君王不察,盛怒屬兵,將殘伐越國。”
10、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書?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無不亂之國。”
11、君人:指皇帝。《商君書?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諸侯,必劫于百姓。”
12、先帝:當朝帝王已死的父親。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13、先君:古代帝王稱其先代君王的稱呼。《詩經?鄴風?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
14、先後:先世君王的稱呼。《漢書?韋賢傳》:“我既此登,望我舊階,先後茲度,漣漣孔懷。”顔師古注:“先後,即先君也。”
15、先正:先代君長,已故的帝王。《禮記?緇衣》引逸詩雲:“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鄭玄注:“先正,先君長也。”
16、先皇:前代帝王的稱呼。唐,杜甫《憶昔》詩之一:“憶昔先皇巡朔方,千乘萬騎入鹹陽。”
17、先主:對開國君主的稱呼。《三國志》有《先主傳》。
18、先公:對天子、諸侯祖先的尊稱。《國語?魯語上》:“諸侯祀先王先公。”韋昭注:“先公,先君也。”
19、先聖王:古代的賢明君主。《呂氏春秋?論人》:“此先聖王之所以知人也。”
20、大家:宮中近臣或後妃對皇帝的一種稱呼。《新唐書?李輔國傳》:“代宗立,輔國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謂帝曰:‘大家第坐宮中,外事聽老奴處決。”
21、大王:對帝王的尊稱。《舊唐書?玄宗紀上》:或曰“先啓大王。”
22、大君:古時天子的別稱。宋。範仲淹:《六官賦》:“伊六官之設也,所以經綸庶政,輔弼大君。’
23、大皇:對帝王的尊稱。《昭明文選?晉?陸機?辨亡論》:“大皇既沒,幼主蒞朝。”
24、大庭:傳說上古帝王的名稱。《莊子?胠篋》:“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
25、大行、大行皇帝:對初死皇帝的諱稱。《後漢書?安帝紀》:“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26、聖、聖主、聖明主、聖上、聖君、聖明、明哲:都是對皇帝的尊稱。班固《東都賦》:“于是聖上賭萬方之歡娛,又沐浴于膏澤。”
27、上:在上者,有時特指君主、帝王。《禮記?王制》:“尊君親上,然後興學。”
28、今上:對當時帝王的稱呼。有時也稱當今。《史記?史公自序》:“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修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紀》第十二。”
29、上皇:上古的帝王。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于上皇之世。”
30、王:先秦以前帝王的稱呼。《荀子?王霸》:“百王之法不同。”
31、足下:戰國前後,臣下對君主的敬稱詞。相傳起于春秋時晉文公懷念介之推。《戰國策.燕一》:“足下以爲足,則臣不事足下矣。”
32、萬歲:古代臣民對王侯的祝賀之詞,秦漢以後演變成皇帝的尊稱。
33、陛下:秦以後專稱皇帝爲陛下。
34、孤、寡、孤寡、寡人、不彀:古代王侯的自稱的謙詞。《老子》:“貴必以賤爲本,高必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彀。”《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楚王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彀?’”
35、寡君:人臣對別國稱自己國家君主的謙詞。《左傳》僖公四年:齊侯曰:“豈不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與不彀同好何如?”對曰:“君惠憿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36、國王:君主或帝王的稱呼。亦是最高封爵。自漢至明一直沿用。
37、國主:國君、國王。《文選.李陵,〈答蘇武書〉》 :“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于國主耳。”
38、帝、帝王:古代君主的稱號。如,三皇五帝。
39、後王:古代君主的稱呼。《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後王是也。”後王:當今之王。
40、素王:遠古帝王的稱呼。道家稱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爲素王。儒家稱孔子爲素王。
41、世主:國君。
42、少主:年輕的皇帝。《大唐新語》卷十一:“高宗大漸,顧命裴炎輔少主。”
43、社稷主:國君的代稱。《大唐新語》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于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異議?’”
44、元後:對天子或君主的稱呼。後世又稱帝王嫡妻爲元後。
45、社君:對幼主的稱呼。
46、元首:君主。
47、元君:善良的君主。
48、嗣皇、嗣君、嗣聖、嗣王:繼位的帝王。《禮記?曲禮下》:“踐阼,臨祭祀,內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49、駕、大駕、車駕、禦駕、聖駕、尊駕:原爲帝王車乘的總稱,後來常用爲帝王的代稱。《舊唐書.宦官傳》:“車駕頻致播遷,朝廷漸加微弱,原其禍作,始自中人。”
50、萬乘:帝王的代稱。《孟子?梁惠王上》:“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有千乗之家。”周制:天子地方千裏,出兵車萬乘;諸侯地方百裏,出兵車千乗。故以萬乘稱天子。
51、乘輿:帝王的車輿,後亦代稱帝王。《後漢書?耿弇傳》:“乘輿且到,臣子當擊牛醨酒,以待百官。”
52、皇輿:帝王的車輿,後亦代稱帝王。屈原《離騷》:“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53、真主:帝王別稱,即所謂真命天子。《後漢書?王常傳》:“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殘虐天下,百姓思漢,故豪傑並起。今劉氏複興,即真主也。’”
54、真人:帝王的別稱。《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五年,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
55、天子:君主。《禮記?曲禮》:“君天下曰天子。”
56、天王:殷周時天子只稱王。春秋以後,一些諸侯例如楚、吳等相繼稱王,于是尊稱周王爲天王。後來泛指封建帝王。杜甫《憶昔》詩:“犬戎直來坐禦床,百官跣足隨天王。”
57、天顔:帝王的容顔,代稱帝王。
58、天囚:對帝王的蔑稱。章炳麟《駁康有爲論革命書》:“夫戴此失地之天囚,以爲漢族之元首,是何異取罪人于囹圄而奉之爲大君也。”
59、所天:帝王的別稱。舊時又代指父親和丈夫。《後漢書.梁竦傳》:“(竇)憲兄弟奸惡繼伏辜誅,海內曠然,各獲其宜。妾得蘇息,拭目更視,乃敢昧死自陳所天。”
60、小童:周代帝王居喪時的自稱。《左傳》僖公九年:“凡在喪,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61、沖人:帝王年幼即位者自稱的謙詞。
62、太祖、高祖:對開國帝王的尊稱。多用爲廟號。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
63、世祖:對開國帝王的尊稱。多用爲廟號。如元世祖、清世祖等。
64、皇考:本爲人名。(元壽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寧遠將軍禎,禎生皇考忠)常在清代,指當朝皇帝已死的父親。
65、大行:是指剛剛崩逝,未稱廟號、諡號的皇帝。
66、太上:本指遠古帝王時代。《禮記?曲禮》上:“太上貴德。”釋文:“太上,謂三皇五帝之世。”後世尊稱帝王爲太上。
67、太宗:對開國第二代皇帝的尊稱。
68、可汗: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對最高統治者的稱呼。三世紀時最先用于鮮卑族。
69、單于:兩漢時匈奴稱其君長爲單于。郎主:遼、金時期對北方君主的稱呼。
70、人牧:國君的別稱。即治理人民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
71、九重:原指宮禁,帝王之居處。《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後又代稱天子。《舊唐書.宦官傳》:“萬機之與奪任情,九重之廢立由己。”
72、朝廷:本來指帝王接見臣下紇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中央政府和帝王的代稱。
73、明上、明王:對帝王的尊稱。
74、後主:後嗣君主。有些末代帝王習慣上也稱後主。如南朝陳後主、五代李後主。
75、縣官:皇帝的代稱。古時稱王畿內都邑爲縣,所以又以縣官爲朝廷的代稱。
76、官家:皇帝、朝廷的別稱。胡三省:“西漢謂天子爲縣官,東漢謂天子爲國家,故兼而稱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稱之。”白居易《喜罷郡》詩:“自此光陰爲己有,從前歲月屬官家。”
77、至尊:皇帝的代稱。賈誼《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

【中國古代帝王的避諱】

  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現象,大約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趨完密。那時,人們對皇帝或尊長是不能直呼或直書其名的,否則就有因犯諱而坐牢甚至丟腦袋的危險。避諱常見的方法是用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別的字來代替要避諱的字。這樣一來,中國曆史上就出現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稱改頭換面的奇怪現象。
  比如:
  陰曆一月古時本來又叫“政月”,這是因爲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個月裏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並決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以後就把“政月”改爲“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讀“政”,而讀作“征”了。
  秦始皇的父親名嬴子楚,于是把楚地改爲“荊”。
  呂後名雉,當時文書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雞”二字代替。
  漢文帝名叫劉恒,于是把恒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爲“常山”。
  漢武帝叫劉徹,漢初有個知名辯士叫蒯徹,史書上就改稱蒯徹爲“蒯通”。
  漢光武帝名叫劉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稱改爲"茂才"。
  漢明帝叫劉莊,當時竟把《莊子》一書改稱爲《嚴子》。
  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爲“戶部”。
  宋仁宗名趙禎,蒸包子蒸饅頭的“蒸”字就得改爲“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構,爲避“構”字而牽及夠、媾、購、遘……避諱的字達五十多個
http://baike.baidu.com/view/20013.htm

中國皇家陵寢

中國帝王陵寢文化的真正肇始是秦始皇陵。中國皇家陵寢主要有西安 臨潼的秦始皇陵、陝西漢唐陵、河南宋陵、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清代關外三陵和河北清東陵、清西陵。西藏瓊結縣藏王墓。北鎮遼代皇家墓葬。
以秦始皇陵爲代表的秦漢時期的帝王陵寢,封土形狀多爲覆鬥式,並以營造豪華擴室和堆築高大封土爲這一時期的特色;漢代以後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因封建世襲政治體制的相對發展,導致帝王陵墓文化也一直盛衍不衰,綿延發展。漢朝帝王陵墓一般是封土而作。唐朝,以李世民昭陵爲典型,以武則天、李治乾陵爲代表的唐朝陵寢,這個時期的皇家陵寢多數因山爲陵,在山腰開鑿墓室,以山丘爲封土。五代十國和宋朝時期,因戰爭頻仍,國力頹弱,陵寢規制相對縮減;元朝帝王死後則實行深葬,地表不留任何痕迹。中國古代陵寢的發展經過這一段近400年的低潮之後,開始進入一個輝煌時期——明清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對前代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將覆鬥式封土改爲圓式寶頂,增加祭奠設施;改方形院落爲多進長方形院落,創立了一個嶄新的陵寢制度。清朝陵寢不僅承襲了明朝陵制,而且作了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從而把中國古代陵寢營建活動推向了最後的頂峰。

皇陵選址風水

《易經•系辭》雲:“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遠古時代殯葬極爲簡易,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對死者的埋葬問題,逐漸發展成爲一件大事。今日保存下來的許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墳墓的遺迹遺物。中國至春秋時代時,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風日盛,曆代不衰,並逐漸形成一套隆重複雜的祭祀禮儀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種種講究。于是,墳墓被認爲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盡送終之孝,下以爲啓後之謀。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對墳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視。而作爲爲人擇地蔔葬的堪輿家(風水師),更以陰宅爲先務之急。
風水理論認爲,祖墓的風水,會影響後人的命運;而一國之君陵墓的風水,則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命運。曆代的皇家陵寢都十分重視選擇陵穴,以圖皇權永固。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師附近,如西周、秦、漢、隋唐均以長安爲京師,故此這五個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于長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爲京師,所以這三代的皇陵皆位于北京附近。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據記載,秦始皇陵高120米,底邊周長2167米。不過始皇陵乃黃土堆積,經過2000多年來的風雨剝蝕,高度已降到64米。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營建陵墓。因爲陵墓地上的部分並沒有突出之處,可觀的是秦陵四周分布的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現已經過考古挖掘的兵馬俑,歎爲觀止。兵馬俑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園東垣外1000米的地方,是一組模擬軍事序列,旨在拱衛地下皇城的“禦林軍”。發現于1974年,先後發掘三處。1號坑面積14620平方米,分長廊和ll條過洞。在發掘的96平方米範圍內,出土武士俑500余個,戰車4輛,馬24匹,估計全部坑內埋葬有兵馬俑6000余,列爲縱隊和方陣。2號坑面積6000平方米,由騎兵、占車、步卒、射手混編而成,有兵馬俑幹余件,還配備各種實戰武器。3號坑面積500平方米,似爲軍旅中的統帥機構,也配備了大批武器。秦兵馬俑皆仿真人、真馬制成,武士俑高約1.8米,面目各異,神態威嚴,從服飾、甲胄和排列位置可分爲將軍、軍吏、驍士、伍卒等,形象地再現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  
  秦始皇陵地宮情況根據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寥寥160多字,傳隨葬品豐富,內部建築十分奢華且多弓努暗器等等機關設其間,地宮內還“……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秦始皇以水銀爲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單是營造恢宏的自然景觀,在地宮中彌漫的汞氣體還可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而且汞是劇毒物質,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因此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盜墓者。專家們對陵區及地宮上的封土堆進行數次詳盡、全面而科學的勘探考察,僅發現了兩個宋代的盜洞,但都距離地宮中心較遠。

唐朝帝王陵墓

  唐朝帝王陵墓分布于關中盆地北部,陝西 渭水北岸一帶山地,東西綿延三百余裏。唐陵的特點是“依山爲陵”,不象秦漢陵墓那樣采取人工夯築的封土高墳,而開“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僅獻陵、莊陵、端陵位于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築在山嶺頂峰之下,居高臨下,形成“南面爲立,北面爲朝”的形勢。
  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陝西省禮泉縣的九峻山主峰,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東西兩側,層巒起伏。除了四周山巒的護衛之外,更有涇水環繞其後,渭水縈帶其前。由昭陵主峰迤邐而南,有167座功臣貴戚陪葬墓,占地約30萬畝。李世民的玄宮居高臨下,陪葬墓列置兩旁,襯托出昭陵至高無上的氣概。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坐落在乾縣西北的梁山。乾陵因山爲陵,以山爲闕。據《新唐書•高宗本紀》記載,李治于光宅元年(684年)葬于乾陵,神龍二年(706年)重啓乾陵墓道,將武則天合葬于墓中。梁山海拔1049米,呈圓錐形,山巔三峰聳立,北峰居中最高,即乾陵地宮所在,爲陵之主體,與九峻山遙相比峻。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而形體相仿,猶如天然門闕華表捍陵。乾陵埋著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則天。一對夫婦,兩朝皇帝,合葬一室,這在全世界也是極其稀罕的。中國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個。

北宋帝王陵墓

  從宋太祖趙匡胤父親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趙煦的永泰陵止,共計八陵,集中于河南鞏縣境內洛河南岸的臺地上。在相距不過十公裏的範圍內,形成一個相當大的陵區。北宋王朝建都開封,陵區卻設在鞏縣,遠離京師汴京,其主要原因是這裏山水秀麗,土質優良,水位低下,適合挖墓穴和豐殮厚葬。陵區南有嵩嶽少室,北有黃河天險,可謂“頭枕黃河,足蹬嵩嶽”,是被風水家視爲“山高水來”的吉祥之地。
  宋代帝陵在地形選擇上與別代迥異。曆代帝陵或居高臨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則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臺于地勢最低處。原來,在宋代盛行與漢代圖宅術有關的“五音姓利”風水術,該風水術把姓氏按五行分歸五音,再按音選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趙,屬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須“東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東南高而西北低。

明陵綜述

  明朝,從太祖朱元璋,建元洪武(1368),到崇禎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統治時間277年,其間經曆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下落不明,沒有營建陵園外,其余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園。
  太祖朱元璋死後埋葬在南京鍾山腳下,稱明孝陵;景帝朱祁鈺,因英宗複辟遇害,初以王禮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間恢複帝號,又將王墳稍擴其制,改爲帝陵,世稱景泰帝陵。其余的13位皇帝均葬于北京昌平境的天壽山一帶,通稱明十三陵。
  此外,明代還有生前沒有當過皇帝,死後被追尊爲帝的,也營建了陵園。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爲仁祖淳皇帝,就安徽鳳陽原墓建爲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爲熙祖裕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爲懿祖恒皇帝;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爲德祖玄皇帝;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詳,遂就江蘇盱眙熙祖原葬處建陵葬三祖帝後衣冠,陵名祖陵;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親朱祐杬,原爲興獻王,朱厚熜入繼大統後,追尊其父爲睿宗獻皇帝,將湖北鍾祥原王墳擴建爲顯陵。

明朝皇家陵寢選擇

  古時候的看風水,考慮的還主要是地下水位、地氣、土質等自然條件,是否關系到棺木、屍體能否較長時間保存的問題,並未涉及與子孫後代的關系。秦漢以後,隨著堪輿、相宅之風的盛行,開始摻進了許多迷信的成分。這種迷信色彩的加重,使許多相信風水之說的人認爲,墓地選址的好壞與吉凶,直接影響到現實人生,如果墓地風水好,會給子孫後代帶來運氣,否則就要倒黴,並使家道衰敗等等。後來有一位叫郭璞的知識分子,寫了一本具有經典性質的著作《葬書》。書中說,作爲墓地,能具備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等這些條件,就算是上乘寶貴之地。郭璞所說的這個條件,其實就是指靠山臨水、枕山面水、背靠山峰、面臨平原。不過這個條件說起來容易,要真正做起來就不那麽簡單了。
  明永樂皇帝決定遷都北京,奉永樂旨意專爲徐皇後選擇“吉壤”的廖均卿等人,在北京四周足足跑了兩年時間,才好不容易找到了幾處供挑選的地方。據說最先找到的是南口外的屠家營,但因皇帝姓朱,朱和豬同音,皇帝認爲豬一旦進了屠戶的家,除伸長了脖子挨宰,別的沒有什麽好事,未能同意。另一處選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羊和豬本可以相安無事地各自生活,但山後卻偏偏有個村子叫“狼兒峪”,豬的旁邊有狼盯梢自然危險異常,也未被采用。再一處是京西的“燕家臺”,永樂皇帝感到“燕家”和“晏駕”是諧音,不吉利,又遭到否定。後來廖均卿又呈上京西潭柘寺的繪圖給皇帝觀看,永樂認爲景色雖好,但山間深處地方狹窄,沒有子孫發展余地,亦未能入選。直到永樂七年,廖均卿等人才又在京北昌平縣黃土山下選中陵地,並由朱棣親自察看後拍板決定下來,這便是後來人們看到的十三陵區。
  關于這塊被認爲是“風水寶地”的具體情形,明代後期的知識分子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曾有一段描述:“皇陵形勝,自其近而觀之,前有鳳凰山如朱雀,後有黃花鎮如玄武,左莽山即青龍,右虎峪即白虎,且東西山口兩大水會流于朝寧河,環抱如玉帶30余裏,實爲天造地設之區。”將之簡單化一點,這就是爲了生存和安全,人們選擇背山面水的地域建造住宅,背後的山遮擋寒風,前面的水提供飲用和澆灌之利,這些其實都是最樸素的生活經驗的反映。古人事死如事生,建造住宅的經驗自然搬到建造陵墓上來,于是有了建陵要先找“風水寶地”之說。當然,永樂皇帝最終同意在黃土嶺下興建陵墓,不只因爲風水之說,還有個更重大的意義和原因,那就是這裏山勢如屏,易守難攻,一旦駐軍把守,既可護衛陵寢,又便于保衛京師。
  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浩大的陵墓工程在黃土山下正式動工,所用軍工、民夫40余萬人。就在這年朱棣生日那天,這位皇帝來到黃土山視察自己的壽宮營建情況,並率領群臣飲酒作歌。待百官上壽時爲討他歡喜,稱此山爲天壽山。朱棣聽罷大喜,即以皇帝的九五之尊,傳旨改黃土山的名字爲比較順耳動聽的天壽山。

清陵綜述

  滿族人建立的清朝(1644-1911)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基至辛亥革命後宣統皇帝退位,共曆經12帝,統治295年。清代帝王陵寢,從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爲清初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三個陵區。清東陵在河北省遵化縣的昌瑞山,清西陵在河北易縣城的永寧山。清東陵和西陵的陵墓從規劃建制到建築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區的手法,安排總入口,從正紅門開端,經統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華表,然後分達各陵區。其布局順序爲:五孔石券橋、牌樓、碑亭、三孔券橋,大月臺、宮門、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後爲石平橋、月臺、琉璃門、五供、方城(上立明樓)、月牙城、寶城、寶頂。皇帝、皇後、親王、公主、嬪妃的陵制級別相當嚴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規則。
  清代陵寢更加注重環境質量。不僅要對水文、地質、氣候等諸因素進行嚴格的考察,而且更注重山川形勢,要求所選的環境能夠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其次,清代陵寢更加強調建築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在建築序列配置上與周圍的山川形勢互相呼應,以營造一個合乎理想的陵寢氛圍。其三,清代陵寢更加注重建築質量,不僅堅固宏整,而且富麗堂皇。作爲清代帝王陵園之一的清西陵在以上幾個方面表現得十分突出,是清代帝王陵寢的傑出代表。
http://baike.baidu.com/view/1155602.html

東宮

1、太子所居之宮,也代指太子。
《曶鼎銘》:“以匡季告東宮,東宮乃曰:求乃人。”
《詩經•衛風•碩人》:“東宮之妹,邢侯之姨。”毛亨傳:“東宮,齊太子也。”孔穎達疏:“太子居東宮,因以東宮表太子。”
2、太後所居之宮,也代指太後。漢朝太後居長樂宮,長樂宮在未央宮東,故又稱東宮。
《漢書•劉向傳》:“依東宮之尊,假甥舅之親,以爲威重。”注:“師古曰:東宮,太後所居也。”
3、妾媵所居之宮,代指嬪妃。
《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十年》:“西宮者何?小寢也。小寢則曷爲謂之西宮?有西宮則有東宮矣。魯子曰:以有西宮,亦知諸侯之有三宮也。”注:“夫人居中宮,少在前,右媵居西宮,左媵居東宮,少在後。”此處之媵,指妾,即王侯之嬪妃
http://baike.baidu.com/view/198025.htm

皇太子

皇太子是中國皇帝正式繼承人的封號,是儲君的一種,通常被授與的對象是皇帝之子。類似的皇帝繼承人封號,依受封者與皇帝的關係不同,還有皇太弟、皇太孫、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漢朝時期,諸侯王的正式繼承人亦稱「太子」。漢以後,親王正式繼承人改稱「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漢語中,歐洲君主國的正式繼承人一般稱為「王儲」或「皇儲」(crown prince 或 crown princess)。
中國的承襲制度是嫡長子繼承製,所謂「立嫡以長」,就是說,如果有嫡子,那麼要立長子。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選擇皇太子的方式是「立子以賢」,就是說,要看諸位庶子的德行而定。皇太子的地位僅次於皇帝本人,擁有自己的、類似於朝廷的東宮。東宮的官員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還擁有一支類似於皇帝禁軍的私人衛隊「太子諸率」(唐制)。
由於皇太子的極大的權力,所以往往和皇帝發生衝突,從而導致被廢或被殺。例如漢景帝廢戾太子、漢武帝誅殺衛太子等;而力量強大的皇太子由於不滿皇帝的約束、也會有叛逆、乃至弒君。前者如衛太子不滿漢武帝寵幸佞臣江充、發東宮兵欲誅之;後者如隋高祖的第二任皇太子楊廣弒其父。 另一方面,由於覬覦皇太子的儲位,皇帝的兒子們往往相互傾軋、甚至兵戎相見,這樣的例子就更加平常了。
通常,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皇太子順利冊立、順利繼承皇位的並不多見。 隨著皇帝權力的不斷加強,皇太子的權力越來越被削弱。但是反過來,正是由於皇太子的權力不再對皇帝構成威脅,皇帝有足夠的權力來約束他的其他兒子們,所以後期的皇太子順利繼位的反而比較多,這一點看明朝的歷史可知。
清世宗雍正帝開始,有鑒於康熙時期皇太子兩立兩廢、諸王爭儲的教訓,正式宣佈了不再預立太子的決定。不過,乾隆、鹹豐兩朝,還是有立太子的記錄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A%87%E5%A4%AA%E5%AD%90&;variant=zh-tw

後宮

後宮通常指代的是生活在後宮的女性。古人常用“後宮佳麗三千人”來形容古代皇帝嬪妃之衆,一般人都認爲此乃誇張之辭,現以唐代後宮爲例,來看看後宮到底有多少人,我們以當時有地位之女性列一表如下:(依照唐朝體制,最完整規範)
  ●皇後(后)。
  ●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以上正一品)。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以上正二品)。
  ●二十七世婦: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八十一禦妻: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女禦二十二人(正七品),緩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除此之外,尚有附屬之女官、侍女、針線女、粗工等,並且後宮所用之炊事婦與雜用差遣之婦女衆多。

一、周秦兩漢時期

  1、周朝
  周朝時期,天子稱王,正妻稱後。王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禦。
  後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喪、祭、賓客;女禦序于王之燕寢。

  2、秦朝
  秦始皇統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後稱號。
  帝祖母曰太皇太後,帝母曰皇太後,嫡(妻)曰皇後。妾皆稱夫人。

  3、西漢
  西漢初期,沿襲了秦時的母後稱號。又設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
  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
  至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
  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婕妤視上卿,比列侯。
  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
  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視千石,比中更。
  充依視千石,比左更。
  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
  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
  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視三百石。
  順常視二百石。
  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皆視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鬥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
  漢時,只有先朝的皇後可被尊爲皇太後。如嗣皇帝是妃嬪所生或從皇族宗室中過繼而來者,其生母皆不得稱(皇)太後。但也有個別例外。如漢哀帝是諸侯王之子過繼而來,其祖母傅昭儀被尊爲帝太太後、皇太太後,生母丁姬被尊爲帝太後。再加上已被尊爲太皇太後的漢成帝母王政君,已爲皇太後的成帝皇後趙飛燕,宮中一時出現了四位太後並尊的奇景。

  4、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時期,追求複古,種種名目層出不窮。其罷漢朝妃嬪稱號,模仿先秦時期,自創了和、嬪、美、禦四等稱號。和三人,嬪九人,美二十七人,禦八十一人。

  5、東漢
  東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爲簡,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
  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爲粟數十斛。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諸侯王正妻稱王後,母稱王太後。東漢時,隨著諸侯王封地日漸縮減,王後被改稱爲王妃,王太後改稱王太妃。
  漢時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稱妃,妾曰良娣、孺子。
  
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1、 三國
  (1)魏
  曹操爲魏王時,王後之下的妃嬪稱號有五等:夫人、昭儀、倢伃、容華、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叡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廢除順成稱號。
  妃嬪爵位:
  貴嬪、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
  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
  淑媛位視禦史大夫,爵比縣公;
  昭儀比縣侯;
  昭華比鄉侯;
  修容比亭侯;
  修儀比關內侯;
  倢伃視中二千石俸;
  容華視真二千石俸;
  美人視比二千石俸;
  良人視千石俸。

  (2)吳蜀
  吳蜀兩國史料不詳。
  蜀有貴人、昭儀,吳有夫人、美人,其余不詳。

  2、 兩晉
  兩晉時期的妃嬪等級由晉武帝司馬炎依據漢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位視三公。
  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位視九卿。
  其余還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3、 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妃嬪稱號世有增減。
  (1)南朝
  (a)宋
  宋武帝建國初廢除才人、中才人稱號,其余仍用晉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廢除夫人稱號,新創制了貴妃的稱號,以貴妃、貴嬪、貴人爲三夫人。又以昭儀、昭容、昭華來代替九嬪中的修華、修儀、修容,重新設置了中才人、充衣。貴妃位比相國,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司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廢除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稱號,重新設置了修華、修儀、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廢除貴人,代之以新設置的貴姬;再置昭華,增加了淑容、承徽、列榮。
  妃嬪等級爲:
  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次于九嬪的稱號: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b)齊
  齊高帝建元元年,設置貴嬪、夫人、貴人爲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爲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爲散職。
  永明元年,以貴妃、淑妃、貴人爲三夫人,廢除夫人稱號。因九嬪中少了一員,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
  (c)梁
  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九嬪以下: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其它還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陳沿襲梁制。

  (4)北朝
  (a) 北魏東魏西魏
  妃嬪稱號有左右昭儀、三夫人、九嬪(上三嬪和下六嬪)、世婦、禦女。
  左右昭儀位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禦女視元士。
  後又設置女官,掌管內司。內司如同尚書令、仆。
  二品:作司、大監、女侍中。
  三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
  四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
  五品:青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
  (b) 北齊
  文宣、孝昭二帝妃嬪稱號惟有夫人、嬪、禦。
  武成帝好色,廣置妃嬪。清河年間,依古制設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女。妃嬪稱號有:
  左右昭儀,比丞相。
  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九嬪:上嬪:光猷、昭訓、隆徽。比三卿。下嬪: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比六卿。
  二十七世婦:正華、令側、修訓、曜儀、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範、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範、敬訓、芳猷、婉華、明範、豔儀、暉則、敬信。比從三品。
  八十一禦女: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範、令儀、內範、穆閨、婉德、明婉、豔婉、妙範、暉章、敬茂、靜肅、瓊章、穆華、慎儀、妙儀、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閑、修靜、弘慎、豔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豔、貞穆、修範、肅容、茂儀、英淑、弘豔、正信、凝婉、英範、懷順、修媛、良則、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閑、昭容、麗儀、閑華、思柔、媛光、懷德、良媛、淑猗、茂範、良信、豔華、徽娥、肅儀、妙則。比正四品。
  散號:才人、采女。
  其後又立二後,妃嬪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儀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國。
  北周史料不詳。
三、隋唐五代宋金遼時期

  1、 隋

  隋文帝前期,獨孤皇後悍妒,妃嬪只是虛設稱號。有:
  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
  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
  女禦三十八員。掌女功絲枲,視正七品。
  又設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
  尚宮,掌導引皇後及閨閣稟賜。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璽器玩。
  尚儀,掌禮儀教學。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贊三人,掌導引內外命婦朝見。
  尚服,掌服章寶藏。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嚴;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
  尚食,掌進膳先嘗。管司醫三人,掌方藥蔔筮;典器三人,掌樽彜器皿。
  尚寢,掌帷帳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鋪設灑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
  尚工,掌營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財帛出入。
  六尚各三員視從九品,六司視勳品,六典視流外二品。
  獨孤皇後去世後,文帝又在嬪上設置貴人三員,又將嬪的人數增至九員,世婦增至二十七員,禦女增至八十一員。

  隋煬帝繼位後,廣置嬪妃:
  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正二品。
  婕妤,十二員。正三品。
  世婦:美人、才人十五員,正四品。
  寶林:二十員,正五品。
  禦女:二十四員,正六品。
  女禦:采女,三十七員。正七品。
  以上各等級,總計一百二十人。
  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擬尚書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宮局,管司言,掌宣傳奏啓;司簿,掌名錄計度;司正,掌格式推罰;司闈,掌門閣管籥。
  尚儀局,管司籍,掌經史教學,紙筆幾案;司樂,掌音律;司賓,掌賓客;司贊,掌禮儀贊相導引。
  尚服局,管司璽,掌琮璽符節;司衣,掌衣服;司飾,掌湯沐巾櫛玩弄;司仗,掌仗衛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醞,掌酒醴 益醢;司藥,掌醫巫藥劑;司饎,掌廩餼柴炭。
  尚寢局,管司設,掌床席帷帳,鋪設灑掃;司輿,掌輿輦傘扇,執持羽儀;司苑,掌園禦種植,蔬菜瓜果;司燈,掌火燭。
  尚工局,管司制,掌營造裁縫;司寶,掌金玉珠璣錢貨;司彩,掌繒帛;司織,掌織染。
  六尚之中司樂、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設典及掌,以貳其職。六尚十人,從五品。司二十八人,從六品。典二十八人,從七品。掌二十八人,從九品。
  此外還有不入流(無品級)的女史,人數不定。

  2、 唐

  唐建國之初,參照隋朝舊制:
  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禦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還有六尚各司,分管宮內車馬服飾。

  唐玄宗開元年間,對妃嬪稱號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麗妃、華妃。正一品。
  芳儀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爲正三品。
  才人七人。爲正四品。
  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爲六品至九品。
  五代、宋、遼皆略同唐制。

  3、 金

  金建國初,妃嬪皆無位號。
  金熙宗時開始有貴妃、賢妃、德妃的稱號。
  廢帝海陵王時期,後宮嬪妃漸多,有: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共十二位。
  金世宗時又開始削減。
  妃嬪品級:諸妃視正一品,比三夫人。以下九嬪、婕妤、美人等皆與唐初相同。

  元史料不詳。   

四、明清時期

  1、 明
  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來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數過多,于是改設爲六局一司。
  六局爲: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尚宮總管六局事務。
  一司爲:宮正。掌管戒令責罰。
  品級皆爲正六品。
  宮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減少一百四十多人。
  諸妃稱號爲:賢、淑、莊、敬、惠、順、康、寧。也有貴妃,位在諸妃之上。
  明英宗複辟,多虧皇太後孫氏在內出力,故其複位後爲孫太後上徽號,稱聖烈慈壽皇太後。這就是後世動輒爲母後上徽號的濫觴。
  明朝中後期還出現了妃嬪中最高的等級——皇貴妃。
  明憲宗寵妃萬貴妃死後被追諡爲: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
  皇貴妃這一稱號正式出現是在明神宗時期,神宗寵妃鄭貴妃生皇三子後晉升爲皇貴妃。

  2、 清

  清世祖順治十五年,采用禮官的建議:
  乾清宮設夫人一名,淑儀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慈寧宮設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數不定;
  女官設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建議通過而未能執行。
  清聖祖康熙以後,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嬪等級。
  皇後,居中宮。
  皇貴妃,一名。
  貴妃,二名。
  妃,四名。
  嬪,六名。
  貴人、常在、答應,人數不定。
  諸嬪妃各分居東、西十二宮。

  小結:從以上曆代妃嬪等級的變遷中,我們可以看出,皇後的稱號從秦始皇以來,曆經二千余年,從未改變。妃嬪的稱號卻是曆代屢有增減,且越是前朝設置的,地位越趨下降。如貴人,東漢始置時是妃嬪中第一等,到了清代卻成了妃嬪(後宮主位)中最低的等級。

後宮爭鬥産生的原因

後宮女人爭鬥並不是爲了愛情,而是爲了親情。後宮女人所深愛的,只是她們自己的兒子,而不是皇帝,雖然他們要想得到榮華富貴必須靠皇帝。所以後宮女人身上所爆發出來的是一種十分強大的力量,她們因爲母愛,她們爲了能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帝的寶座,而不惜犧牲一切。但是很多人錯以爲她們是爲了愛情,于是很多後宮小說中都包含愛情,甚至以愛情爲主體,這就是對後宮最大的誤解。在後宮中應該是只存在親情,不存在愛情和友情,因爲這些東西對于後宮女人來說沒有任何用處。她們爭鬥也只是爲了自己的兒子,而不是她們自己。所以她們並不是自私的,而恰恰相反的,她們是無私的,對自己的兒子是無私的。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她們又是自私的,因爲她們眼中只有自己的兒子。

後宮的引申意

  即在動漫中出現的所謂後宮型。
  後宮這個詞很明顯是來源于古代皇帝的“三千佳麗”,現被應用于動畫的分類。一般所謂的後宮就是指一男配N女模式的動畫,一女配N男模式的動畫會強調是“女性後宮片”,有很強的娛樂性,故事普遍含有輕松和諧的氣氛,這點與一些愛情片中的四角戀在情節描述上不同(有第4人出現的那種),後宮片中的女生未必都喜歡男主角,但必須都有意無意的在男主角身邊出現,不可避免的互相産生曖昧……總之是邪惡地存在! 後宮的詞性是名詞,沒什麽特殊的引申義,至于在“男男”或“女女”組合的動畫中,後宮的意思就請自行想象吧……
大部分人的夢想。也就是擁有屬于自己的無數美麗異性,由于事實上基本不可能,所以一般停留在夢想階段!
  泛指女人堆……就是很多很多的女人圍著同一個男人……
比如赤松健的《魔法老師》就是一部後宮動畫。另外還有:《櫻蘭高校男公關部》《妹妹公主》、《純情房東俏房客》、《完美小姐進化論》等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50565.html


駙馬

中國古代帝王女婿的稱謂。又稱帝婿、主婿、國婿等 。因駙馬都尉得名。漢武帝時始置駙(副)馬都尉,駙,即副。駙馬都尉,掌副車之馬。到三國時期,魏國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駙馬都尉,以後又有晉代杜預娶晉宣帝之女安陸公主,王濟娶司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駙馬都尉。魏晉以後,帝婿照例都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非實官。以後駙馬即用以稱帝婿。清代稱額駙。
“駙馬”的由來
“駙馬”,就是皇帝的女婿,公主的丈夫,爲什麽要這樣叫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秦王朝。他自稱始皇帝。他經常出巡,每次出巡都前呼後擁,聲勢浩大。
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張良會同大力士阻擊秦始皇,只擊中副車。這一下使秦始皇吃驚不小。因此,在以後的巡遊中,他乘坐的車輛常有變換,同時安排了許多副車。他還特地設了一個替身來掩人耳目,借以表明皇帝在“副車”上。從此以後,曆代皇帝出巡時,都仿效秦始皇的做法,親自選定一個替身,而這個替身又大都是自己的女婿。因爲女婿是皇室的人,不會損害皇帝的威儀和尊嚴,而且女婿總比其他人可靠。若萬一發生意外,女婿又是外姓,死了也不過是一犧牲品,皇子是絕對不會去乘“副車”的。這樣,由于皇帝的女婿常作爲替身乘坐在副車上,跟隨皇帝出巡各地,後來,人們就將皇帝的女婿稱爲“駙馬”。

1、關于駙馬的由來,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傳說:
相傳,楚漢相爭時期,漢高祖劉邦在與楚霸王項羽轉戰疆場的歲月裏,專門坐在一輛由兩人駕駛的馬車裏,沖鋒陷陣,指揮戰鬥。馬車上共有三個座位,前面設兩個座位,爲車夫所坐,後面爲劉邦所坐,駕駛馬車的車夫分爲“正馬”與“副馬”,一正一副,輪流駕駛馬車。
有一日,劉邦與項羽在徐州豐縣與沛縣搭界處鏖戰,激戰三天三夜,最後,劉邦大敗,落荒而逃。項羽乘勝追擊,窮追不放。此時,劉邦左右只剩下了一個車夫和十幾名將士,眼看項羽的兵馬就要追趕上,這時,正馬不幸被亂箭射中,當場陣亡,副馬隨即頂替了正馬的位子,駕駛馬車繼續向前奔跑,在這危急關頭,副馬頓生一計,他把自己的紅袍脫下,與劉邦的黃袍對換了一下,馬車行至一條拐彎處時,劉邦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副馬繼續揮舞馬鞭,向前方奔去。
項羽的將士,一直把穿黃袍的當作劉邦,拼命追趕,當趕上馬車時,車上已空無一人,只留下了一件黃袍。副馬在另一處拐彎的地方也跳車逃跑了。
後來,劉邦做了皇帝,爲了報答副馬的救命之恩,到處張貼皇榜尋找副馬。副馬找到後,官封都尉,劉邦將小女許配于他,人稱“副馬都尉”,因“副馬”不雅,人們便喚成“駙馬都尉”。後來,人們把“都尉”二字也去掉了,簡稱“駙馬”,自此,駙馬便成了曆代皇婿的代稱了。

2、杜佑《通典》:“奉車、駙馬、騎三都尉,並漢武帝元鼎二年初置。駙馬掌駙馬,【注:駙馬,非正駕車,皆爲副馬。一曰:駙,近也,疾也。】騎都尉本監羽林騎,又竇嬰爲朝請,後漢並屬光祿勳。奉朝請無員,本不爲官,漢東京罷省三公、外戚、皇室、諸侯多奉朝請。奉朝請者,奉朝會請召而已。晉武帝亦以皇室、外戚爲三都尉而奉朝請焉。元帝爲晉王,以參軍爲奉車都尉,掾屬爲駙馬都尉,行參軍舍人爲騎都尉,皆奉朝請。後罷奉車、騎二都尉,唯留駙馬都尉奉朝請而已。諸尚公主者,若劉惔、桓溫等皆爲之。宋武帝永初以來,以奉朝請選雜,其尚主者唯拜駙馬都尉。齊奉朝請駙馬都尉及散騎給事中等官,並集書省職。齊職儀曰:‘凡尚公主拜駙馬都尉。’梁三都尉並無員秩,其奉車駙馬,皆武冠絳朝服,銀章青綬。梁陳駙馬皆尚公主者爲之。後魏駙馬都尉亦爲尚公主官,雖位高卿尹,而此職不去。奉車二十人,騎都尉六十人。北齊駙馬與後魏同。隋開皇六年,罷奉朝請。煬帝時,奉車、駙馬並廢。大唐駙馬都尉從五品,皆尚主者爲之。開元三年八月,敕:駙馬都尉從五品階…… ”
http://baike.baidu.com/view/28336.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4,847)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南京大屠殺》
此分類上一篇:《英國王室》

塵俠
中國皇帝死後
有令王公大臣陪葬者
不知是否希藉此通令文武百官
其動心起念皆唯帝王之陽壽是瞻
如此也可保己身無恙
2008-08-08 10:39:06
帝芬妮
賴:hmcs823給各位大大推薦一個喝茶吃魚的好地方 ~MM年輕敢玩也很正很健談 有圖有真相 大大有性趣請加即時/Line:hmcs823
http://fishmsg.com/(加帳號可看照)(說是阿翔介紹的有優惠的說
2015-06-04 17:33:46
阿楨
寒竹:漢王朝與羅馬帝國的後世命運為何迥異?復旦大學研究員2023-10-27

在中國,漢王朝之後,華夏民族常常自稱漢人,漢語則成了中文的別稱。漢亡只是政權的滅亡,而大一統的中國卻歷久彌新,到今仍是一超大規模的世界大國。羅馬帝國雖對西方文明影響巨大,但滅亡後再也沒有能夠復興。歐洲從此進入小國林立,雖有人想重建羅馬帝國,但只是一種無法實現的夢想。
這個問題之所以難以講清楚,主因是用一些西方概念如帝國、民族國家、單一制、中央集權等,很難準確地詮釋中國歷史。另有一些概念是中國所獨有的,比如郡縣制、大一統,難在西方找到對應的概念。
漢羅確有相似之處,可從社會經濟發展、政治制度、軍事規模、文化等比較,但在本質上是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政治共同體。漢朝是一個有著高度民族認同的國家,羅馬帝國則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而是一個由本土城邦和多個民族共同構成的征服體系。
羅馬是一個實行奴隸制的城邦國家,通過三次布匿戰爭和不斷的對外擴張和征服,最後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橫跨歐亞非的征服體系。並不是一個有著民族認同感、共同語言和文字、明確疆界的國家。使用拉丁文的493.7萬羅馬人不超過帝國境內總人口的10%。居民分四類:羅馬公民、拉丁公民、異邦自由人和奴隸。羅馬公民的地位最高,拉丁公民最初在亞平寧半島,後擴大到行省。這樣的征服體系很難整合為一個有著高度認同感的政治共同體。
從夏朝算起,到了漢朝,五千萬華夏民族已成為主體民族,很強的共同體認同感,共用著相同的歷史、信仰、語言與文化。華夏民族的血緣主義淡薄,雖也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主要還是文化認同,韓愈講“孔子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北狄、南蠻、西戎和東夷的大部分都通過接受先進的華夏文化而逐漸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2023-10-28 09:12: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