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林《日本天皇制及其精神結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基本上能呈現以下大意,但目錄章名太虛、得再讀副標和節名才知有啥內容,尤其末章未能析判雅子妃生不出男丁的皇室繼承問題。
《日本天皇制度》大意:
王書以時間爲脈絡,以日本天皇制的演變爲主幹,以日本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變遷爲支脈,從天皇制的發展歷程;日本政治史與天皇制的關系;日本文化史與天皇制的關系三個主要方面進行了論述,並在此基礎上將天皇制的發展精辟地歸納爲四個發展階段,即645年大化改新後中央集權制下天皇享有絕對權威的古代天皇制;1184年日本進入幕府時代後天皇和幕府雙重政權時期的古代象征天皇制;1868年明治維新後神政式、家長式的近代天皇制;1945年日本戰敗後由于美國占領需要而保留天皇的戰後象征天皇制。從此可以看出曆史上天皇制經曆了從絕對權威到象征性存在的兩次反複過程。日本各方面的發展和變遷都可以從這個反復過程中找到原因。
目錄:
第一章 “天覆地載,帝道唯一”
第二章 “有天下之勢者,朕也”
第三章 “門庭人稀落,預知我世寢”
第四章 “功名千古誰長保,百歲光明自有涯”
第五章 “神州誰君臨?”
第六章 “唯神之道的皇政”
第七章 “高居立法之上的君位君權”
第八章 “天皇制與法西斯主義惡魔合爲一體”
第九章 天皇由“神”變成了人
第十章 象征天皇制的明天
無妨,下文主要便參考王書而寫:
日本古代“天皇制”的象征意義及其批判
古代天皇制從7世紀到1868年明治維新的1260年間,大致經曆了形成、興衰和衰退三個階。祭祀性、象征性與身份認同性是古代天皇制諸多社會功能中的幾大基本功能之一,是日本社會得以維系的必要條件,也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天皇所以能夠"萬世一系",是日本民族理性能力低弱而又長期得不到提升的結果。天皇不變的氏神地位經過曆史的沈澱與演變已成爲一大傳統的政治資源,爲後來的統治者提供種種的便利。
日本政壇乃至學術界又開始關注起"天皇制"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圍繞著"天皇制"進行著政治上的暗中盤算,試圖從"天皇制"這一傳統的政治資源中攫取到最大的好處,借以實現他們宏大的"政治抱負"。"天皇制"已經成爲日本政治走向的一塊試金石。(日本自民黨已經將"修改憲法"和"天皇制"雙雙提上了黨內的議事日程。而作爲曆來反對"天皇制"的日本共産黨也在2004年1月13日召開的第23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對實行了43年之久的黨綱進行了全面修正,開始首次承認日本憲法保障下的"天皇制"和自衛隊。)
那麽,爲什麽每當日本國家處在曆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天皇制"總會以這樣和那樣的方式被人們提起,並總能成爲某些政治家和戰略家所熱中談論的話題?筆者以爲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對古代日本"天皇制"有所了解,因爲"認識天皇和天皇制乃是對日本的深層認識的關鍵。",只有對"天皇制"的曆史有所了解,才能對"天皇制"在今天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認識。
根據我國學術界的普遍看法,以明治維新爲界,大致可將日本的"天皇制"劃分爲此前的"古代天皇制"與此後的"近代(包括戰後)天皇制"。而古代天皇制和近代天皇制作爲兩大完整的曆史過程還可以細分爲若幹階段。受篇幅限制,本文只擇古代"天皇制"進行論述,並從形而上的高度對之展開一定的批判,而對近代以及現代"天皇制"則暫不論及。
一
根據日本的紀元年表,日本古代天皇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前666-前585)開始到明治維新前的最後一位天皇孝明天皇(1846 - 1866)爲止,共出現過121位天皇。不過,從第一代神武到第十四代仲哀這14位天皇雖然均在《古事記》中出現過,卻無法得到曆史的考證和到確認,多數人懷疑這是當時的人處于政治需要,爲了完成從神代到人代的過渡而在編撰《古事記》及《日本書紀》時虛構出來的人物。同時,在仲哀天皇與應神天皇中間出現的那個在曆史上延續了長達70年之久的神功皇後也很難說曆史上確有其人。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真正有據可考的第十五代應神天皇,應該是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的真正祖先。
但在日本曆史上,"天皇"稱謂的正式使用則是晚在7世紀初才開始的。第一個應用"天皇"這一稱號的,應該是在推古朝攝政的聖德太子。他在遣小野妹子給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曾引起過隋煬帝的怒火。而在此以前日本的統治者都是以"王"或"大王"來自稱的。我國《宋書?蠻夷傳》裏所記載的"倭五王時代"中的"倭贊、珍、濟、興、武五王",即是指自仁德天皇起至雄略天皇止(除履中天皇外)的五位日本統治者。因此,本文所要探討的古代天皇制應該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總體上看,古代天皇制從7世紀到1868年明治維新的1260年間,大致經曆了形成、興衰和衰退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608年至672年(推古朝第二次譴使隋朝至壬申之亂)爲古代天皇制的形成期。在古代天皇制的第一期間,皇族通過推古朝改革和大化改新,打擊和抑制了豪族勢力,確立了天皇的權威。推古二年(593年)至推古三十年(622年)由聖德太子攝政。聖德太子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接受了中國的尊王大一統思想,試圖建立以天皇爲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603年-604年,推行了所謂的"推古朝改革",頒布了 "冠位十二階法",又制定了《十七條憲法》。在孝德天皇統治的大化年間,以中大兄皇子(即後來的天智天皇)、中臣鐮足等人爲首的改革派發動了日本曆史上從奴隸制到封建制過渡的大化革新,仿照唐代官制,全面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從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官僚統治機構,世襲氏族被廢除,高度中央集權的古代天皇制得以確立。
第二階段, 673年至866年(天武天皇即位至"應天門之亂")爲興盛期;朝廷以封建的唐王朝爲榜樣,從政治制度、思想意識和法律等方面入手,樹立了天皇的絕對權威,使日本成爲法律完備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天武、持統跟文武三代天皇,將大化革新未盡的事業又進一步加以鞏固和完善。之後,日本進入了封建社會,日本天皇制也進入了在曆史上爲期不長的一段鼎盛時期。這一鼎盛時期貫穿了奈良時代,一直到平安時代中期。奈良時代(710-794年),可以說是女帝稱雄的時代。這一時期,先後經曆了元明、元正、聖武、孝謙、淳仁、稱德、光仁、桓武八代天皇,其中元明、元正跟孝謙(重登基後改稱稱德)三位均爲女皇,在位統治近30年。此外,聖武天皇在位的25年,完全由光明皇後在幕後操縱。而淳仁天皇在位的六年,則由已宣布退位的孝謙女皇掌握實權。因此,這一時代真正由男性掌握權力的只有14年,爲光仁天皇跟桓武天皇。延曆十三年(794年),桓武天皇將都城由平城京(即奈良)遷往平安京(即京都),平安時代開始。遷都的那一夜,火樹銀花,一派祥和的景象,似乎預示著新都平安京能夠"萬年平安"。
第三階段,866年至1868年爲衰落期。第三期間的時間長達1000年,出現過66位天皇,期間天皇制經曆了曲折而複雜的嬗變。自平安時代中期開始,皇室頹廢,實權外落到藤原氏手中。爲了從外戚手中奪回王權,朝廷不得不借助于武士集團的力量,導致了平氏武士集團控制皇室的局面。號稱"萬世一系"的天皇家族從此走上了衰敗的道路,被旁人所操縱。自藤原氏政權起,經曆平氏政權、鐮倉幕府、室町幕府、豐臣政權、江戶幕府,天皇無權這一淒慘的狀況一直持續了一千年左右。這一期間,天皇雖然仍是國家元首,但實際權卻在幕府手中。雖然自藤原氏以來,天皇皇權便已旁落到攝政關白或是幕府將軍手中,但使天皇的政治地位跌落至谷底的,是日本曆史上最後一個幕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
在江戶時代,天皇在政治上不僅被剝奪了統治大權,而且還受幕府設置于京都的"所司代"的嚴密監視。天皇的領地只有3萬石,加上其他皇族和公卿的領地也不過12或13萬石,甚至還比不上一個中等的大名。1615年,幕府公布《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十七條,詳細地限制了天皇和公卿貴族的權力和行動。《法度》明確地規定,天皇"以學問爲第一",無須過問國事。凡宮廷官員的任命、天皇公卿的服飾冠帶、天皇的出巡等等均需征得幕府的同意。《法度》中唯一保留天皇權力的條文只有第八條: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于是,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實際上,皇室的權力完全被幕府所剝奪。但是,由于天皇被認爲是創造日本國家的神的子孫,具有超人的身份,因此他在德川時代仍不失爲整個封建秩序的最高精神權威,曆任將軍的"征夷大將軍"稱號也都是天皇授予的。直到十九世紀江戶幕府滅亡,政權才被奉還于天皇。
二
從"某種意義上說,幕府統治的八百年時期,可以稱爲第一次'象征天皇制'時期(第二次"象征天皇制"時期是在戰後)。"
日本民族的進化受各種條件的制約,始終停留在功利層面而得不到提升。日本民族對功利的眷戀和對形而上的厭倦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利益與功利總是大于終極信仰。日本民族雖然通過對神以及由神轉化而來的天皇的崇拜,建立起了自己的終極信仰體系和價值理念體系,但這樣的信仰與功利崇拜相比依然是次要的。這就是爲什麽代表了神的天皇的世俗權力爲何被長期剝奪,而人們卻可以無動于衷的深層原因所在。但"不論是貴族或是武士都不能無視皇權,雖然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擁有淩駕于皇室之上的實力,但'君權神授'的觀念始終是日本民族長期以來的傳統觀念。天皇雖然喪失了他在權力體系中的地位,但在終極信仰體系和觀念價值體系中卻從未喪失過其作爲大和民族這一最高的氏族部落的精神"王者"的地位。
祭祀是氏族政治的一大顯著特點。日本原始宗教信仰經曆了從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到至上神崇拜的過程。日本民族自然崇拜的階段較長,而形成祖先崇拜則是進入農耕社會以後的事。祖先崇拜是對氏族首領、部落首領靈魂的崇拜。日本是個部落群體林立的國度,各部落之間的關系呈現出金字塔式的結構,每個氏族部落內部都有自己的氏族神。日本自古就盛行祖先崇拜,具體表現爲長期流行氏族神信仰,不同的血緣集團的人們通過對氏神的祭祀和追隨來建立一種認同和身份,獲得氏族內部在精神上的一致性與協調性。
宗教可以發揮一種強大的認同的功能,創造出一種凝聚力很強的信仰共同體,並能提供社會凝聚的基礎。原始宗教祭祀似乎提供了某種社會秩序理論的鑰匙,建構了社會組織和信仰體系。"在日本古代社會,祭祀是人們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有血緣關系的、有祖先與職業的大大小小的氏族,都有整個氏族共同崇拜的守護神,即氏神,氏神是氏人最高的精神權威。人們按照自己的民族宗教--古神道教的規矩一絲不苟地進行氏族之內的祭祀。在一些規定的日子裏,由氏族首領率領著進行祭祀,感激神的恩惠,祈求神的祝福。"7
日本天皇位居這一金字塔結構的頂端,占據著氏族部落聯合體的最高首領的地位,其作爲最高的宗教領袖的地位早在大和國時期就已得到了確認。大和國時期,伴隨著將太陽神作爲祖先神的天皇皇室勢力逐漸統一日本列島,散亂的神話也開始體系化。一些氏族貴族爲提高自己的地位,爭相編造神話,讓自己的祖先神與天照大神結爲親屬或尊卑關系。
在6世紀中期,根據皇室與豪族加強統治的需要,又進一步將說明各氏族來源的神話加以綜合、整理,編寫成《帝紀》和《本辭》。在《帝紀》和《本辭》的神話體系中,皇室的祖先神天照大神成爲主神,其他各氏族神則與天照大神結成尊卑與親緣關系。當時的統治者將《帝紀》和《本辭》視爲"邦家之經緯,王化之鴻基"。8 天皇確定了自己在諸氏族部落中的首領的地位,成爲得到曆史神話支撐的島內的最高最大的氏神。霍爾說:"他們是在這個血統的領導人之下以父系權威團結到一起的,他們形成了由上層階級組成的特種單位。因爲是上層階級,氏人都有姓氏和尊稱。他們信奉一個共同的監護神'氏神',常被認爲是他們的祖先。......氏上被認爲是氏神的直接後代,既是這父系氏族之長,也在拜神儀式中任主要祭司。他們的權力是世襲的,也是宗教的,並且有鏡子、劍和寶石等類東西以爲象征。"這一曆史定位從此一直得到了延續,從未有中斷,形成了日本天皇的"萬世一系"。天皇事實上成了大和民族最大的氏神和氏族政治體系中最高的精神文化象征。
長期以來,天皇作爲由大大小小部落組成的最大的氏族政治共同體的氏神,不僅具有精神文化上的巨大的象征性,而且也同時具有對氏族成員的身份和資格進行認同和確認的巨大的建構性。反過來,人們也通過對作爲氏神天皇的認同來認同共同體組織,確認自己在共同體中的位置和身份,從而形成了日本的終極信仰體系和身份的自我認同體系。而這一體系又是建立在部落式的祖先崇拜與祭祀的基礎上的。島內的芸芸衆生在氏神天皇的帶領下,通過一套完整的神道儀式來祭拜天神和祖先,進行天人對話,祈求平安和風調雨順,天皇的祭祀作用成爲天皇塵世大權旁落後唯一有效的功能和價值所在,也是一種無形的精神權力。
因此,天皇在日本曆史上的作用大致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天皇作爲最大的氏族部落共同體的精神首領具有帶領島內的芸芸衆生一同進行祭祀,共同祈求上蒼保佑的作用;二是天皇本身作爲人神(最大的氏神)發揮著文化和精神上的統一作用,一種類似于原始部落圖騰的符號性的象征作用。"起源于古代氏神崇拜的祭祀祖先的傳統是日本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出于祈禱祖先亡靈賜福保佑的迷信觀念,而且有著十分重要的文化價值,它反映出人們的信仰歸屬和文化、心理定勢,反映出人們的意識趨向、內心追求和精神寄托。" 這種傳統自古墳時代延續下來,並形成了後來祭祀天皇家族的伊勢神宮、祭祀藤原家族的春日神社等不同姓氏氏神並存的局面。三是以天皇爲頂端而構築起的島國共同體,具有其內在完整的自我身份認同結構,這種建立在神話與傳說基礎上先驗的認同體系,是日本人民族身份得以確認的過濾器,尤其在與外界發生沖突出現對立的特殊環境中,通過對天皇的認同以及由此認同而確立起的身份自我,更具有時代的象征性,其意義也愈益重要了起來。天皇的祭祀性、象征性與身份認同性是天皇制諸多社會功能中的幾大基本功能之一,是日本社會得以維系的必要條件,也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
三
天皇所以能在曆史上"萬世一系",原因有許多,如天皇的氏神地位的不可逾越性和替代性等,但如果從民族的理性素質角度看,從更高的哲學層面看,那麽人們則不得不對日本民族的理性素養與哲學精神提出疑問了。
筆者認爲,日本民族因受孤島地理環境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制約,始終未能在早期人類發展階段憑借自身的努力去超越孤島,喚起理性,與人類先進文明取得同步發展的水平,而是無奈地徘徊在世界文明的邊緣,貪戀著孤島的寧靜和單一,天長日久便導致了日本民族在早期的發展階段就患上了嚴重的"理性先天發育不良症",從而造成日本民族理性思維能力貧弱,缺乏對事物的抽象和概括能力。這種貧弱的認識能力必然導致其對"理"的厭倦和疏遠,思維邏輯的混亂,而喜歡用形象具體的思維來概述事物,由此而養成了日本民族習慣于固守舊事,維持現狀,無法也無力超越現實的存在去獲取抽象意義上的最大的精神滿足,而是整日流連忘返于既有的世界秩序之中,享受著千古不變的"人文關懷"。
日本的原始宗教意識雖也像中國一樣經曆了萬物有靈(自然崇拜)--祖先神信仰--至上神信仰諸階段,但祖先神信仰和至上神信仰的形成時間卻較中國遲得多。至于理性的啓蒙,在中國儒學傳入日本的5、6世紀時尚未出現。在日本神話中,主神的出現是比較晚的。據《古事記》記載,太陽女神對其弟速須佐之男不聽父命到天照大神統治的高天原胡作非爲無力阻止而又恐懼不止,竟躲藏了起來,造成一片黑暗,災禍齊降,在八百萬衆神的勸誘下才重現天地,光照萬物,並將其弟重罰後趕出高天原。可見,當時天照大神還只是八百萬衆神中的平等一員。直到5、6世紀,才逐漸形成以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爲主神的體系神話。而這則要比中國的"帝"這一至上神的出現晚兩千年左右。
從認知角度比較中國的皇帝與日本的天皇,特點是十分明顯的。中國的天子思想中的"天",最初指的是"皇天",乃泛指天上各神,但在中國的儒家思想中,"天"則是一個高度抽象虛幻的存在。與此相對應看日本,在日本"天"即"天照大神",是一個具體的、相對實在的易于被感知的存在。前者抽象而後者具體,前者虛幻而後者實在,前者形上而後者形下,形成了兩個不同的認知世界,一個是具有高度抽象能力的理性的民族,一個則是一個尚還處在感性階段,尚未形成高度抽象能力的民族。這種認知的差別折射到宗教和祭祀上,就形成了中日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日本是靜止不變的,萬世一系的,而中國則相反,在曆史上展現了豐富的理性魅力,不斷地思考,不斷地追求,不斷地革命而又不斷地提升自我,理性的高度自覺性和強大的自我進化能力均達到了驚人的曆史高度。
天皇的地位得到了確認和加強後,日本民族對天皇的精神指向和政治歸依感卻並沒有因此而獲得進一步的加強,而是受到具有強大分裂傾向的氏族政治的挑戰,天皇的曆史定位逐漸地發生偏移,由天人合一的威權政治向單一的氏族精神領袖的方向滑去。在政治理想與信仰上,日本民族只要有了天皇這一象征性的存在便不再有其他更多的政治奢望了,這與他們對物質,對經濟,對功利的敏感與熱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經濟上日本民族對物質的占有欲望常常是驚人的,乃至今日被世人稱爲"經濟動物"。這從另一個側面其實也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曆史局限性,一個對抽象的精神世界沒有過多的追求和期望,而對現實的物質世界則傾注了全部的激情與渴望、智慧與力量的民族,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說來看還是一個尚處在需求層次較底階段的民族,這樣的民族更多的是在全力追求著生存意義上的官能性物質滿足,而沒有也不可能自覺地上升或升華到更高的層次,進入精神或心智開化的階段,進入到一個善于抽象思辯的哲學階段。
爲此,那時的人們只滿足于天皇代天行道的一些形式上的祭祀活動,天皇存在的意義被符號化、工具化了,人們沒有從天皇的崇高無比的存在中獲取對終極理性更多的體驗和認知,沒有對"抽象的理性層面"進行開拓與追根問底,去問天問地。這反映了日本民族哲學精神的貧乏和理性自覺的幼稚。天皇所以能夠"萬世一系",是日本民族的理性能力的低弱而又長期得不到提升的結果。試想,一個心智開化、敢于問天問地的民族,是不會被"天皇"的存在中斷其思維進程的,相反,天皇本身也會成爲被質疑的對象。天皇的存在,實際上是維持著氏族在精神上的最低需求,也即與祭祀等宗教活動相關的一些景色懷念活動之需,而沒有更多的精神上的超越和追求,民族的集體思維指向是達及"天皇"而終止。
相比較而言,中華民族從整體上看實際上是較早地完成了需求層次的遞進,既由官能階段向更高一級的精神階段的升華和轉換。爲此,不少哲人都說,中華民族是"早熟"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心智在世界上各民族中是屬于那種開化較早的民族之一。11早在先秦時期中國的哲人就提出了"民貴君輕",以及"替天行道",並出現了推翻腐朽王朝的農民運動。中國人的理性指向,早已超越了宗教符號,或神的化身(已經擺脫了早期幼稚的思維模式,走向了抽象),達到對茫茫宇宙、天理天則的無窮追問與懷疑,是窮萬物的終極理性追求。爲此我們不難理解爲什麽理學在古代中國是十分的發達;也不難理解爲什麽早在戰國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問天問地了,爲什麽屈原會投汨羅江而自盡,他的那種"我將上下而求索"的天問精神的確是氣貫長虹,顯示了中華民族非凡的理性氣概。而日本民族卻沒有這種形而上的抽象哲學能力,依然停留在器物層面,以天皇爲宗教活動中的終極存在,並將之符號化、工具化。但即便是這樣的需求也是微弱的,從而導致了天皇在世俗權力世界地位的不斷試微。
當然,天皇所以能"萬世一系",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天皇在日本民族貧弱的終極價值體系中的神聖性,和地位的不可動搖性,是一個無法被突破和超越的終極存在,也是不可替代與更換的"神"。古老的神話還在深深地影響並主宰著日本民族的精神。天皇不變的氏神地位經過曆史的沈澱與演變已成爲一大傳統的政治資源,爲後來的統治者即幕府統治提供了廉價而長期有效的最大的政治便利。
"天皇"所以能存在下去,與日本曆代統治者慣于"挾天子而令諸侯"這一治理與統治功能有關。凡新幕府上臺後都會發現,僅靠武力是無法讓各"大名"徹底臣服的,還必須借助"天皇"的威望,將之作爲統一的精神象征來號令天下,文武並用,才能收到治理的最大效果。曆代幕府爲了維護統治,總是不遺余力地將天皇攬在懷中,充分地占有和享用著這一資源。幕府統治靠的是武力,缺乏精神力量的支撐,而天皇制則成了幕府統治的精神支柱。幕府在塵世的政治權力與天皇在天國的精神權力的高度結合,無疑于從有形與無形的兩個層面將世上所有的權力都收歸麾下,權力與權威的結合彌合了僅靠單一權力容易造成的疏漏。但在一個崇尚功利、恐懼權力而弱于思考與理想追求的人文環境中的天皇,其曆史境遇或政治遭遇卻是每況愈下十分淒苦的。盡管在幕府統治下,表面上公家與武家政權長期並存,天皇在形式上仍然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但以將軍爲首的武士階級操縱了全國的政治實權,是實際的國家最高統治者,天皇並不能左右國政,經濟地位也極度虛弱。天皇只剩下了象征性和符號性,而日本民族淺嘗輒止的哲學追去卻能在對這種有限的精神資源的百般體驗中,感受到最大的滿足。
注釋:
王金林《日本天皇制及其精神結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2005年11月7日,中國日本史學會名譽副會長王金林先生來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進行題爲《日本天皇制及其精神結構》的講座。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8648
天皇是日本國君主的稱號,日本國家元首和國家的象征。天皇是世界曆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書籍記載于前660年)。由于被認爲不同于普通的日本人(在神道教中,天皇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天皇與其家族沒有姓(曆史學上稱其爲天皇氏),日本憲法也未賦予其公民權。雖然裕仁以後的日本天皇已宣布完全放棄曆史上其被賦予的“神性”,但多數日本人仍認爲天皇代表著“國家”。
日本國君使用天皇稱號大概是在唐朝時期。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後武皇後並稱二聖,這可能影響到日本天皇稱號的采用。日本天皇最早文字記載是673—688年前後天武天皇的《飛鳥淨禦原令》。中國稱日本元首爲天皇大約是在清末的同治時期。在日本的曆史上,出現天皇的稱號以後,還有天皇和皇帝的稱號並用的。這種兩個稱號並用的天皇有43代元明、45代聖武(追諡)、46代孝謙、50代垣武。到了近代明治元年(1868年)後,日本致外國首腦信件、國際條約批准書、宣戰詔書使用的還是皇帝稱號。從1936年以後,對外就完全使用天皇稱號了。日本的現任天皇名爲明仁,年號平成,于1989年即位。
名稱由來
大和國(倭)君主的正式稱呼原本是“大王”(治天下大王)。故中國南朝的正史中稱五位遣使朝貢的倭國君主爲倭王,史稱倭五王(贊、珍、濟、興、武)。隋煬帝時,大和的聖德太子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在國書中有“東天皇敬白西皇帝”之句,是首次在外交場合使用“天皇”一詞。不過,《隋書》對此類國書的紀錄爲“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實際上,《隋書》所記錄的國書爲小野妹子所帶去的那份。‘日本書紀’中所記下的國書則爲第二份。在寒暄辭的大意重複。又,小野妹子雖弄丟了中國所回信的國書,卻沒有受罰。有學者認爲依當時外交情況,兩方大使皆有對國書與紀錄進行竄改以達到兩國之妥協點。否則日本用天皇一辭,中國不可能接受其國書。反之,如中國對日本采用對下關系的寫法,日本也不會接受。按‘日本書紀’,來日大使裴世清重擬的國書寫作“皇帝問倭皇。”是即大使改竄國書以符合兩國底限。‘聖德太子傳曆’稱“天子賜諸侯王書式也。然皇帝之字,天下一耳。而用倭皇字,彼有其禮。”可爲佐證。)應當是其後的日本書紀依大寶令規定,將“大王”、“大君”、“皇尊”等名詞一律更正爲“天皇”所致。在天智天皇時代遺臣的墓志中,曾發現寫有“天皇”字樣的木簡,不過也有後世立墓的可能。可以肯定的在日本國內廣泛使用天皇一詞的時間,是天武天皇時期。“天皇”在中國道教中,表示北極星。天武天皇因喜歡道教而使用天皇作爲君主的尊號。
唐代以後,中國人按照日本人的自稱,逐漸以日本一詞取代倭作爲對日本國的官方稱呼。由于對日本的幕府制度缺乏了解,中國一直以日本國王來稱呼和冊封日本的執政者。一直到宋朝之時,太宗對日本頗有好意,以至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元托克托《宋史》等文獻,正式將“天皇”一辭寫入正史。
古代天皇
日本最早的神話書籍古事記稱,日本天皇乃是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之後裔,成爲日本君權神授的依據。舊時的日本史書一直宣稱天皇是萬世一系的,即所有天皇都來自同一家族,日本曆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王朝更叠。
事實上,中古時期的日本小國林立,最後由位于本州島中部(奈良)的大和國家實現統一,大和也就成了日本的別稱。大和朝廷成立前出現過多次王位的爭奪,或許也改易過多個朝代。然而當時的曆史紀錄靠口頭背誦神話的史官,而沒有可以證明的文字史料留下,是以無由查證。僅有中國陳壽《三國志》的東夷傳倭人條可做參考。然而該紀錄卻是轉錄而來,並非一二級史料,卻文中可以看出中日語延誤譯的問題。雖在《日本國史略》中有“自天照皇太神創業垂統,而神武天皇初都中國、一統天下,曆正天皇正統一系,亙萬世而不革。天下即一人之天下。”一辭,不過“萬世一系”四字則是到19世紀末明治維新左右才形成,寫入大日本帝國憲法之中。
天皇作爲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的時間並不長。自公元6世紀大和國征服本州島和九州島的大部分地區後,天皇的權力達到頂峰。但從10世紀開始,日本經曆了攝關政治、源平相爭、鐮倉幕府、室町幕府、安土桃山時代、江戶幕府,天皇權力被架空了近一千年的時間。直至明治天皇睦仁才重新掌權。裕仁(昭和)在位時期發動了侵略中國和亞太其他國家的大戰。
96 1318 - 1339 後醍醐天皇 元應、元亨、正中、嘉曆、元德、元弘、建武、延元
97 1339 - 1368 後村上天皇 興國、正平
98 1368 - 1383 長慶天皇 建德、文中、天授、弘和
99 1383 - 1392 後龜山天皇 元中
1331 - 1333 (北朝)光嚴天皇 正慶
1336 - 1348 (北朝)光明天皇 曆應、康永、貞和
1348 - 1351 (北朝)崇光天皇 觀應
1352 - 1371 (北朝)後光嚴天皇 文和、延文、康安、貞治、應安
1371 - 1382 (北朝)後圓融天皇 永和、康曆、永德
1382 - 1392 (北朝)後小松天皇 至德、嘉慶、康應、明德
100 1392 - 1412 後小松天皇 應永
101 1412 - 1428 稱光天皇 正長
102 1428 - 1464 後花園天皇 永享、嘉吉、文安、寶德、享德、康正、長祿、寬正
103 1464 - 1500 後土禦門天皇 文正、應仁、文明、長享、延德、明應
104 1500 - 1526 後柏原天皇 文龜、永正、大永
105 1526 - 1557 後奈良天皇 享祿、天文、弘治
106 1557 - 1586 正親町天皇 永祿、元龜、天正
107 1586 - 1611 後陽成天皇 文祿、慶長
108 1611 - 1629 後水尾天皇 元和、寬永
109 1629 - 1643 明正天皇(女)
110 1643 - 1654 後光明天皇 正保、慶安、承應
111 1654 - 1663 後西天皇 明曆、萬治、寬文
112 1663 - 1687 靈元天皇 延寶、天和、貞享
113 1687 - 1709 東山天皇 元祿、寶永
114 1709 - 1735 中禦門天皇 正德、享保
115 1735 - 1747 櫻町天皇 元文、寬保、延享
116 1747 - 1762 桃園天皇 寬延、寶曆
117 1762 - 1770 後櫻町天皇 明和
118 1770 - 1779 後桃園天皇(女) 安永
119 1779 - 1817 光格天皇 天明、寬政、享和、文化
120 1817 - 1846 仁孝天皇 文政、天保、弘化
121 1846 - 1866 孝明天皇 嘉永、安政、萬延、文久、元治、慶應
122 1867 - 1912 明治天皇 明治
123 1912 - 1926 大正天皇 大正
124 1926 - 1989 昭和天皇 昭和
125 1989 - (明仁) 平成
異說天皇、准天皇與自稱天皇者一覽
• 日本武尊 – 十四代仲哀天皇之父。‘風土記’裏記爲“倭武天皇”。
• 神功皇後 – 十五代應神天皇之母。古時也將其列爲曆代天皇之一。
• 菟道稚郎子 – 應神天皇皇太子。播磨國風土記記爲“宇治天皇”。
• 市邊押磐皇子 – 十七代履中天皇皇子。二十三代顯宗天皇之父。播磨國風土記記爲“市邊天皇”。
• 飯豐青皇女 - 履中天皇之女(也有其他說法)。二十二代清寧天皇死後,在二十三代顯宗天皇與二十四代仁賢天皇互相讓位之時,她曾代理天皇處理政務。扶桑略記等書記爲“飯豐天皇”。
• 蘇我馬子、蘇我蝦夷、蘇我入鹿 - 大臣。邸宅被稱爲“宮門”,兒子得到近似親王的地位。
• 聖德太子 - 日本書紀記爲“豐聰耳法大王”、“法主王”。
• 間人皇女 – 三十六代孝德天皇的皇後、三十四代舒明天皇的皇女。三十七代齊明天皇死後,三十八代天智天皇即位之間的空檔,她似乎曾經即位過。有說法萬葉集裏“中皇命”就是指間人皇女。
• 道鏡法王 - 769年,以受到八幡神托宣之由而就皇位,而托宣是假的。
• 鹽燒王 - 天平寶字八年(764年)發生‘惠美押勝之亂’,惠美押勝擁立他當“今帝”。後來惠美押勝軍與朝廷軍交戰時戰敗,他在逃跑途中被捕,之後被斬殺。
• 草壁皇子 –四十代天武天皇的皇太子,四十二代文武天皇之父。即位前就病逝,被追尊爲“岡宮禦宇天皇”,又稱爲“長岡天皇”。
• 舍人親王 –四十七代淳仁天皇之父。兒子即位後,追尊他爲“崇道盡敬皇帝”,又簡稱爲“盡敬天皇”。
• 施基親王 – 四十九代光仁天皇之父。兒子即位後,追尊他爲“春日宮天皇”,又稱“田原天皇”。
• 早良親王 – 五十代桓武天皇之弟,後被廢太子(785年沒)。800年,追尊他爲“崇道天皇”。
• 平將門 - 桓武天皇五世孫。940年,以受到八幡神托宣爲由而即位爲“新皇”,同年戰敗身死。
• 敦明親王(小一條院) - 六十七代三條天皇皇子。1016年封爲東宮,翌年即辭去東宮之位,後來受到院號宣下,得到准太上天皇的地位。
• 守貞親王 – 八十六代後堀河天皇之父。受封爲太上法皇,稱爲“後高倉院”,執行院政。
• 恒良親王 – 九十六代後醍醐天皇的皇子。後醍醐逃往吉野時曾一度將皇位讓給他,但隨著南朝成立,這件事就不成立了。
• 懷良親王 - 後醍醐天皇的皇子。做爲南朝的征西將軍,擴張勢力至九州,受到明要求取締倭寇而被冊封爲“日本國王”。
• 足利義滿 - 室町幕府三代將軍。受封爲准三宮(待遇等同上皇)。之後不但是將軍,又被明冊封爲“日本國王”。死後被封爲太上天皇,不過幕府辭去了這個封賜。院號“鹿苑院”。
• 伏見宮貞成親王 – 一百零二代後花園天皇之父。生前得到太上天皇的尊號,院號“後崇光院”。
• 中興天皇 - 後南朝的初代天皇。九十九代後龜山天皇之孫,小倉宮實仁親王的皇子,名叫尊義。嘉吉三年十月即位,在吉野北山逝世。
• 自天王 - 後南朝的二代天皇。後龜山天皇的曾孫,中興天皇的一宮,名叫尊秀。在奧吉野川上即位。長祿元年十二月,遭到赤松家遺臣暗殺。
• 南天皇 - 後南朝的三代(也是最後的)天皇。後龜山天皇之孫,小倉宮實仁親王的皇子,名叫尊雅。長祿二年八月,遭赤松家遺臣斬傷,負傷後在熊野的光福寺過世。
• 西陣南帝 - 應仁之亂時,山名宗全支持的後南朝天皇,名熊野宮雅信王。
• 誠仁親王 – 一百零六代正親町天皇的東宮。即位前就過世了,追尊爲太上天皇,院號“陽光院”。
• 閑院宮典仁親王 – 一百一十九代光格天皇之父。1884年,追尊爲太上天皇,諡號“慶光天皇”。詳見尊號一件。
•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 據說在日光輪王寺門迹時代(1868年),被奧羽越列藩同盟推戴爲“東武皇帝”。
• 熊澤天皇 - 後龜山天皇第十九代子孫,自稱爲南朝第一百一十七代天皇,名諱“尊熟”也是自稱。
• 長濱天皇 – 自稱是八十一代安德天皇的後代。
• 璽光尊 – 戰後自稱新天皇的人。改年號爲靈壽,命令天皇與皇族、甚至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都要到他的皇居參見,之後遷都金澤,私自發行紙幣,也是某新興宗教的教祖。
• 三浦天皇 - 南朝長慶天皇的後代,後醍醐天皇皇子尊良親王的另一種稱呼。
• 橘天敬 – 自稱是一百二十二代明治天皇的私生子,自名爲耀禪宮義仁與小松中宮長仁等名字。
http://baike.baidu.com/view/8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