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24 06:47:23| 人氣2,737| 回應2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教育政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的教育政策真是一個頭二個大,擦教改屁股:比如「x綱x本」之爭,都焦頭爛耳了。連國小合併、教授聘用等地方或大學自治之事,也要鄭教長或馬總統來關心。那來心思去完成「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國際化」的教育理念?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699421/20080130074613

旣然如此吃力不討好,乾脆廢了教育部,讓各級學校自生自滅算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203068/20070415063321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0441430/2007121806322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635161/20080704060546/

可能嗎?一個連學生服裝儀容之爭都要教長插手的社會,斷的了奶嗎?

台灣何時才有成熟自主的民間社會?


四.四二% 文憑貶值 學士失業率飆新高>中時08-07-23謝錦芳

 六月是畢業旺季,許多大學生畢業後即面臨失業。主計處廿二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失業率最新統計,教育程度在大學及以上的失業率平均四.四二%,創歷年同期新高,也遠高於其他教育程度者。學者分析,由於大學家數太多,大學文憑貶值,大學畢業生失業率上揚的情況短期很難改善。
 六月畢業季呈現上揚情形
 行政院主計處昨日公布六月失業率為三.九五%,較上月增加○.一一個百分點,主要受應屆畢業生投入求職影響,初次求職失業者較上月增加一萬五千人。不過,經季節調整後,六月失業率為三.八八%,較上月下降○.○一個百分點,顯示六月失業率上揚主要是季節性因素影響。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指出,今年一至六月平均失業率為三.八七%,較上年同期增加○.○一個百分點,為八年來次低;平均失業人數四十一萬八千人,較上年同期增加六千人。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加,失業率也有上揚的情形。
 依主計處統計,今年六月教育程度大學及以上者的失業率為四.五一%,高居各種教育程度者之冠,今年一至六月教育程度在大學及以上者平均失業率四.四二%,創歷史新高。
 大學太多幾乎沒品管可言
 黃建中指出,最近十年來,大學教育日益普及,大學及以上的畢業生人數由八十六年八萬九千人增加至九十六年的廿八萬二千人,且呈長期增加趨勢,因此大學畢業生失業情況也比其他教育程度者來得高。
 「目前的大學實在太多了,幾乎沒有品管可言。」世新大學經濟系教授薛琦指出,大學的文憑變得不值錢,大學畢業生可能比高中畢業生更難找工作。教育政策開放是對的,但政府不應該限制價格,不該管制大學的學費,因為念大學不是義務教育。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指出,大學家數過多又未能符合市場需求,大學畢業生的能力與企業界的需求有落差,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失業率上揚的原因之一。其次,景氣下滑時,企業界寧願雇用有經驗的老手或臨時派遣工,捨棄新鮮人。
 「千萬不要為文憑念大學。」薛琦奉勸有志念大學者,一定要選擇自己的興趣,因大學文憑不值錢了,如不是非常喜歡念書,選擇其他出路,最重要是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目。

大學高中化 勞委會批教育政策>中時08-07-23林倖妃

 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原在文化大學勞工所任職,借調轉任勞委會副主委的潘世偉,有感而發直指,「大學高中化」以致現在連零分都可以上大學,造成大學學歷人力過剩,「這是教育政策的問題,不是勞動政策的問題。」
 潘世偉說,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因為現在是畢業季節,畢業生待業時間長,在數字上自然會有驟升趨勢,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和現今教育政策有關。
 因為大學供過於求,連零分都可以上大學,潘世偉說,產出的大學生一波又一波,勞動市場不可能吸收這麼多,而且雇主在用人時,也會考量要找的是「真正的大學畢業生」,否則以現今大學所培養出來的人,品質實在差很多,有的人明明不適合念大學,偏偏以現今教育制度,卻是人人都可以「說上就上」。
 尤其是技職教育大學化,更令人擔憂,潘世偉認為,有些人本來應該在技職、專科等學校,接受專業性訓練,未來工作一定沒問題,卻全部成為大學生,反而形成「畢業就失業」的現象。
 至於勞委會該如何改善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困境?潘世偉說,一方面要思考企業到底需要何種人才,並加強職業訓練,同時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也要學會「屈就」接受職業訓練,但關鍵卻是這些人既然已經大學畢業,「他們願意嗎?」
 潘世偉強調,這幾年從高職分數不斷飆漲看起來,過去「唯有讀書高」的士大夫觀念已有改變,如大家擠破頭要讀開平餐飲學校即可見一般。但重要的是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念大學,勞委會將會加強技職訓練和檢定,讓證照更有價值。

馬教育政策

壹、基本理念

教育的發展攸關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因此,提升教育品質是我們對台灣的責任,也是對新世代的承諾。我們堅信,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於「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素養及終身學習能力的下一代」。
我們之所以主張「健全人格」,是因為良善社會必須以道德倫理為基礎,而過去多年來民進黨政府的執政風格,已經造成台灣社會基本價值的崩解。
我們之所以重視「公民素養」,是因為民主政治必須遵守憲政法治的精神,而民進黨的教育政策卻不斷鼓吹狹隘的族群意識,導致國內教育品質的快速沈淪。
我們之所以強調「終身學習能力」,是因為在一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中,有限的知識累積,並不足以應付未來社會的挑戰,只有具備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的人,才能真正適應全球化潮流所帶來的巨變。
我們的教育政策綱領與各種具體的政策主張,都建立於以上信念。我們也鄭重承諾,執政之後,將根據國家財政狀況,訂定優先緩急順序,逐步推動下列政策主張,以實踐我們對台灣新世代的教育承諾,為國家培育人才的目標。

貳、政策綱領

檢討教改成效,擘劃教育藍圖

肇始於民國八十三年的教育改革運動,方向正確,但教改運動的實施策略卻頗多瑕疵,以致快樂學習、快樂成長不僅難以實現,學生壓力反而更加沈重,社會各界指責不斷。教改策略中較為正確者,應繼續維持,如小班教學、回流教育、特殊教育等。然而問題叢生者,則必須徹底檢討,如九年一貫、綜合高中、多元入學、大學校院大量擴增等。我們主張組成「教改檢討委員會」,以就事論事的態度,檢討教改成效,儘速修訂不當之政策,讓「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國際化」的教育理念,逐步穩健落實。

回歸教育本質,尊重學術專業

我們堅決主張所有政黨不得以一黨之私,控制教育機構,也不得強迫教育工作人員在政治競爭中表態。
國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應由客觀中立的學者專家主導。舉凡課程大綱修訂、教科書審查、教育人員聘用、教育經費分配等等,皆應本於「學術自主」、「學生主體」及「教育優先」的原則辦理。教育行政官員不應成為政治人物的助選員,也不可成為特定政黨貫徹其意識形態的工具,並應廣納教師和家長的參與,聆聽社會各界對教改之聲音,促使教育政策的訂定謹慎而周延。

擴大教育投資,八年達GDP6%

為了營造優質的教育環境,也為了創造公平的成長機會,我們主張擴大教育投資,將政府編列的教育經費,每年提高GDP(國內生產毛額)的0.2%,年增加經費約240億元,使八年後的政府教育經費提高到GDP的6 %。換言之,我們執政後政府教育經費從現行每年約近5,000億元,逐年擴增,八年後將升至每年超過7,000億元。
提高後的教育經費,除用於充實各級學校軟硬體設施,也將用於開辦五歲兒童免費入學、免費供應弱勢族群學童營養午餐、推行高職免費入學制度、發展具有特色的大學校院、推動國際交流、逐步齊一公私立學校教師福利待遇等。為確保教育經費之專款專用,我們將修訂相關法規,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改善教育品質。

參、具體主張

一、五歲免費入學,促進幼托整合

人才培育,幼教為先。但現今幼托未能整合,幼稚教育與幼兒托育分屬不同單位管轄,造成同年齡層兒童接受不同教保服務的現象,因此我們主張將幼稚園及托兒所逐步整合成「幼兒園」,接受兩歲到五歲的兒童,並以教育部門為職權單位,營造適合幼兒身心健全發展的成長環境。同時,幼兒園師資應適用「教師法」之規範與保障,吸收優秀人才,降低其流動性,以確保幼教品質。
由於現代社會幼兒養育、教育費用昂貴,而年輕父母正值創業階段,經濟負擔相形沈重,亟待政府提供完善之學前教育,因此我們主張由政府提供五歲兒童免費的學前教育;並將實質補助私立幼教機構,讓就讀私立幼教機構的五歲學童也可享受免費教育,而二到四歲兒童幼托費用可列為所得稅列舉扣除額,以減輕家長負擔。

二、國小小班教學,照顧個別需求

現行小學班級學生人數過多,教師工作負荷沈重,無法進行小班教學,難以兼顧所有的學童,親師之間也無法進行良好的互動,造成教育現場和理想之間的落差。為促進學童「德、智、體、群、美」健全發展與激發學童學習興趣與潛能,我們主張加速落實小班教學的政策,由每班35人逐步調降為25人,減輕國小老師的工作壓力,並能針對個別學童的差異,善盡「因材施教」的責任,充分照顧每位學童需求。至於家長所普遍關切的不適任教師問題,我們主張以教育品質為優先考慮,建立及時有效的輔導與淘汰制度,以避免不適任教師的繼續存在,阻礙教育之發展。

三、加強親師互動,營造優質環境

教育工作欲求成功,不僅學校須營造良好學習環境,也須學生家長充分協助。唯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管齊下,才有可能引導學生邁向健康、積極的人生。然而,現今的校園,溫馨不再,家長與學校對立、教師與行政人員衝突,時有所聞,因此,我們主張透過學校的規劃協調,以及社教單位、社工團體的積極配合,落實親子共同閱讀、性向技能探索、班級關懷小組、特殊兒童輔導等措施,以協助父母更加瞭解子女並重視其成長過程。我們也主張落實國中、國小導師對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訪問制度,讓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瞭解更為順暢;同時也要健全家長會的組織與法令,讓家長的教育參與權得以保障,隨同子女共同成長。

四、檢討升學管道,學生適性發展

教改立意良善,但因缺乏教師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政策躁進、錯亂,演變成今天學生苦不堪言,無所適從的窘境。教改運動力推多元入學制度,但學生及家長的壓力不減反增。我們執政之後,將責成教育部成立「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彙總社會意見,徹底檢討各種升學管道的優缺點,設法適度調整,以減輕學生與家長的負擔。我們認為升學管道應該維持多元,配合學生多元智慧的發展,但不能繁複,更不應主導教學與學習。同時,我們認為任何教育的變革,應循序漸進,配套周全,方案成熟時才能推出,學生不應成為教育改革的白老鼠。

五、推動高職免費,優化技職教育

技職教育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但由於廣設高中大學而弱化高職,技職教育特色流失,體系岌岌可危。為恢復技職教育過去為台灣經濟打拼的光榮歷史,我們希望透過高職免費入學的政策,鼓勵技術性向分化明顯的國中畢業生,及早接受品質優良的高職教育。高職畢業後,有意願繼續進修者,輔導升學至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而願意早日投入社會建設行列者,加強其通識基礎、就業能力及工作倫理,使之成為社會經濟建設的尖兵。同時,並將建置彈性的回流教育機制,個人可視需要隨時回到學校接受進修教育,藉以精進、更新就業能力。
我們執政後,每年將投入100億元經費,改善技職校院的師資、設備與課程,與補助公私立高職學生的學費。對於學業成績優異者,另將提供獎學金與生活費,以吸引具有技術天賦或實務興趣的學生進入技職院校就讀,優化技職教育體系。

六、補助績優大學,追求高教卓越

高等教育為一個國家競爭力提升的關鍵,也是全球化時代保持競爭優勢的憑藉。是以,大學教育必須在教學、研究和服務各面向,不斷的提升水準,達到全球化與國際化的目標。但現今之大學,不僅經費拮据,且大多「重研究輕教學,重學術輕專業」,因此,我們主張增加高等教育經費,提升高等教育品質,「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及「教學卓越計畫」將繼續推動,並將強化辦學績優學校之補助,以鼓勵認真辦學者持續精進品質,追求學校的卓越。我們加強補助的對象包括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頂尖大學,以及辦學績效良好、並具有發展特色的各類型學校。對於辦學成效不佳的大學校院,則輔導轉型或退場。
同時,我們將改變現行偏重研究績效的學術評鑑制度,要求各校教師評鑑制度應以兼顧教學、研究、服務的原則,營造具有追求真理風氣的校園文化;而且,在校務評鑑與系所評鑑方面,也應針對大學的各項功能,全面、深入的評鑑,以避免高等教育學府的自我窄化與邊緣化。

七、擴招境外學生,促進國際交流

當前已是一個「地球村」的社會,大學國際化與全球化是必然的趨勢,但我國的大學不僅境外學生稀少,國際化也僅限於少數國外學者的講學、研討會的舉辦、姐妹校的簽定與少數英文授課課程的開辦,與實質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目標相去太遠。基於教育國際化及自由化的觀點,我們主張加強國際學術交流,並擴大招收境外學生來台就讀,以豐富台灣學術內涵及開拓我們學生的視野。我們將推動「萬馬奔騰計畫」,四年內提供三萬個名額,給國內外學生進行交流、學習與深造之用,促使外籍生人數倍增,加速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與全球化。此外,也將藉由擴大兩岸學術及教育交流,展布新局,凝聚共識,為將來推動大陸學歷採認政策奠基。

八、建立品管機制,提升學科素養

大學數量迅速擴增後,大學錄取率已攀升至九成六,因入學門檻偏低,引起社會對教育品質低落的批評。為了對開放後的高等教育品質進行把關,我們希望在國民教育、高中職階段就能對學生學科的能力有所提升。因此,我們主張國民中學及高中職的學生的學科能力必須建置品管機制,對學科能力未達標準的學生,實施課後或寒暑假補救教學,使他們具備現代國民應具備的學科素養,也有利於未來的繼續升學與發展,同時,對大學品質的提升也有直接的助益。

九、平衡教育落差,實踐公平正義

由於經濟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台灣「M型社會」已逐漸成型。城鄉和社經地位的落差,嚴重阻礙教育功能的發揮,也造成教育機會的不公。為弭平城鄉及社經地位的差距,改善弱勢族群、原住民教育處境,並協助新移民家庭適應台灣社會,以及保障身心障礙者就學權益,我們將特別針對此等弱勢族群聚居及偏遠地區(包括花蓮、台東、屏東、南投等原住民人口集中地帶,以及澎湖、金門、馬祖、蘭嶼等離島)加強教育經費的投資。其具體做法包括︰免費供應弱勢家庭學童營養午餐、補助偏遠地區學校交通工具、修繕偏遠及離島地區師生宿舍、興建學校社區化之活動場所、提供新移民語文教育及親職輔導、建立中輟生回流教育機制、政府興建或輔助興建平價學生宿舍、建設身心障礙者無障礙空間、提升身心障礙者就學機會等等。我們期待藉由國家對弱勢家庭的積極扶助,落實社會公平正義的理想。

十、教師福利待遇,公私逐步齊一

教育的理想是提供公平受教的機會,使每位學生都能享受高品質的教育。「學校有公私之分,學生無公私之別」,不論公立、私立學校,以及各階層的教育,教師對於人才的培育都是孜孜不倦、殫精竭慮,對社會的貢獻都是一致的。然而,由於法令的不齊備,私立學校教師至今仍無法享受與公立學校教師相同的福利與待遇,甚至於私立幼稚園的教師仍無法受到「教師法」的規範與保障。當前「師資培育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等相關法令已經通過實施,但為逐步齊一公私立學校教師的福利、待遇、退撫制度,激勵教師教學熱忱,我們主張訂定教師薪資、福利與退休、撫卹等相關法規,籌編相關費用,保障教師權益。
我們主張,在衡酌國家財政情況下,逐漸齊一公、私立學校教師福利與待遇,乃至大學校院到幼兒園教師都能享有相同的退休、撫卹福利,讓私立教師一樣享有月退,並將幼教教師納入相同的制度予以保障,以提振教師的教學熱忱,全面提升各級學校教育品質,讓學子均能享受高品質的教育。

十一、加強公民教育,推廣志工運動

由於教育理念的偏差,造成當前公民教育的式微,通識課程淪為營養學分,學生體適能不足,缺乏文化觀,亟待透過完整的教育施政和配套,扭轉教育的核心價值,培育出有健全人格、公民素養及終身學習能力的未來國民,為國家長遠發展奠基。
因此,我們主張各級學校必須重視品格教育,由校長及教師以身作則,帶動校園風氣的改變。我們尤其強調民主社會公民教育的重要性,鼓勵學校教師以學理、實踐並重的方式,規劃社區參與導向的公民課程,使學生從社會觀察與服務實踐之中體會憲政法治、多元寬容、社會正義等公民德性的真諦。同時要徹底檢討改進大學的通識教育,使畢業生除了具備謀生的專業智能之外,還要有尊重生命、終身學習、獨立思考、宏觀視野的特質。此外,學校體育是養成終身運動的基礎,各級學校應確實加強體適能活動,以培育體魄強健的國民。
我們也主張透過教育機構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積極推廣公益性的志工運動,使台灣青年的熱情擴散於國內外所有需要幫助的角落。同時,為求落實此一政策的理想,教育行政單位對各級學校的評鑑項目,都將包含上述目標之追求與成效。

十二、重視文化傳承,建立主體意識

文化為立國之根本,有了文化的傳承,才能夠使固有之道統發揚光大。因此我們主張各級學校應重視對中華文化精髓的傳授,藉以建立一種包容、開放、深邃、豐富的台灣主體意識,而非自陷於褊狹、封閉、膚淺、悲怨的地域主義之中。
同時,我們也主張教導我們的下一代面向全世界,除了具備外文能力與國際知識之外,更能深入瞭解全球各主要文明的特質,以及全人類所共同面臨的挑戰。具體言之,我們必須透過加強外語教學、擴大國際交換學生制度、建立跨國網路學習資源、規劃全球視野學程等方式,使年輕人能超越一時一地的限制,真切掌握台灣在亞太及世界的角色,貢獻所學於人類文明的提升。
http://www.ma19.net/policy4you/education

台長: 阿楨
人氣(2,737) | 回應(2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時評政客 |
此分類下一篇:馬外交政策
此分類上一篇:馬社福政策

x綱x本
北北基選一本 康軒翰林勝出>中時08-05-27許俊偉、林志成
 
 台北市、縣和基隆市推動「一綱多本選一本」,廿六日完成教科書各科版本評選作業。儘管北北基強調,評選結果只供參考,惟考量三縣市將力推「共辦基測」,各校勢必採納評選建議,預料今年九月,九萬多名北北基入學國一新生應會共用單一版本教科書,也為三年後共辦基測打下基礎。
 但教育部仍表示,將盡快成立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年底前討論出北北基可否自辦基測,及基測能否以推薦的教科書命題。
 北北基一九七所公私立國中昨天完成投票,選出今年國一各科教科書「建議」版本。本國語文和社會科由翰林出版社勝出,康軒出版社搶到數學和自然科,英文科由佳音出版社拿下。日前一度引發爭議的部編版數學和自然科,數學科還是有參與選書,但未受各校青睞;自然科因教育部印刷發包流標而無書參選。
 評選結果 確實反映市占率
 主持昨天選書記者會的台北縣教育局長劉和然說,北北基學生數接近全國三分之一,出版社仍有三分之二的市場空間可行銷,選書結果由各校評定,完全反映市場,沒有獨占問題,使用兩屆後還會重新評選。
 昨天評選結果與目前市場占有率相當一致。對照學生數最多的北縣各科各版數據,原本國文科市占率就逾四成六的翰林果然搶到該科評選最高分,數學科也由市占率破四成二的康軒出版社勝出。
 共辦基測 學校選書將同步
 劉和然重申,北北基「一綱多本選一本」未違背《國民教育法》,結果只供參酌,過去由各校自選,現在改成北北基共推一本。
 他並表示,北北基推動「一綱多本選一本」關鍵在於搭配民國一百年開始共辦基測,若無意外,今年「共選一本」的國一新生屆時就是首屆共辦基測考生。北北基考題除根據教育部公布的課綱,主要也以共同版本為命題內容,因此預料北北基各校都將採納這項評選建議。
 加權計分 得分最高者勝出
 劉和然說,七月底公布基測方向,年底前北北基會公布共辦基測的細部實質做法,包括怎麼考、考什麼、試務作業和「考綱也考本」的出題原則等。
 北北基昨天的「區域選書」,由三縣市所有學校選出各校各科的前三順位版本,再依據三順位加權計分後,確認各科最後版本。昨天各校投出的各科版本順位也都經該校各科領域小組先行校內評選。

受青睞原因 國文解釋精確 英文補強閱讀>中時08-05-27石文南

 北北基選書昨日塵埃落定,台北市立金華國中國文科召集人蘇佩妏表示,國文科翰林勝出不意外,因為內容解釋精確、難易適中、額外閱讀配套周詳,是受青睞的關鍵。
 蘇佩妏說,翰林版國文科教材解釋精確,像〈背影〉一文各版本解釋「迂」這個字,有些解為「所做的事、所說的話,不合實際」。但翰林以「言行守舊不合時宜」來解釋,簡單扼要、少有贅字,老師教學得心應手。
 台北市立螢橋國中理化科教師沈文毅指出,康軒版自然科教科書最大優點是實驗操作部分,每個步驟都有圖片輔助,不是只有文字敘述,對老師教學及學生學習幫助很大。同時,內容編排有連貫性,以電學為例,從靜電、電壓、電流、電阻成一系列,不像有些版本拆開編排,教師覺得不方便。
 中正國中英文科教師林芝嫻表示,佳音版文法編排從現在簡單式、過去式、未來式、到現在完成式,時態變化循序漸進,學生易學。另外,閱讀是國中生最弱的,佳音版補強這一區塊。重要句型、閱讀測驗、重要單字都用「色塊」提醒。
 數學科是康軒版。台北市立敦化國中數學科教師馮玉華指出,幾何部分寫得完整,課外隨堂練習、自我評量、習作等內容,都能與坊間參考教材銜接。
 社會科由翰林版勝出。有社會科教師指出,翰林在歷史科的優點是敘述平實,搭配圖片、注釋、小幫手等輔助。地理科教師指出,翰林版資料更動最快、最新,避免停留在早期,圖片配合課文,解釋清楚是勝出原因。但版面太滿,沒有提到經濟海域概念,是該加強之處。

南一「出局」:可能撐不下去>中時08-05-27林志成、楊淑芬

 北北基「一綱多本選一本」昨日選出各領域教科書,南一書局完全「摃龜」。南一書局國中部業務經理黃裕隆表示,這個選書規則「不公平」,將向教育部及北北基各教育局陳情。如找不出補救辦法,擁有五十五年歷史的南一書局未來恐撐不下去。
 黃裕隆說,教科書出版商每年只有一次訂單,北北基市場占全部教科書市場三分之一以上,又是兩年選書一次,南一書局未來兩年都拿不到北北基國中訂單,繼續生存下去有問題。
 「選書規則不公平。」黃裕隆表示,這次是由北北基各國中投票總積分決定勝負。以社會科為例,南一積分是四九四分,占總積分卅六%,第一名康軒五四九分,佔四十%,雙方只差四個百分點。但第一名拿下整個市場,第二名什麼都沒有,這種制度除對想要使用南一版的卅六%師生不公平,對南一更不公平。
 黃裕隆指出,北北基這次選書結果,眾多教科書商中,其實只有翰林(佳音版為翰林代為出版行銷)及康軒兩家出線。兩年後再選一次書,難保最後只剩一家,「這是教育當局想看到的結果嗎」?
2008-07-24 07:18:46
版主回應
北北基99學年度國民中學教科書單一版本評選結果(990524)
http://ppk.tp.edu.tw/elect/99elect/990524final.pdf
北北基一綱多本選一本及共辦聯測網站
http://ppk.tp.edu.tw/

一綱一本或多本 各有利弊 2008/11/11

教育部將於年底前決定是否放手讓北北基採行一綱多本選一本、聯合舉辦升學測驗的做法,由於中央、地方雙方認知歧異大,雙方言之成理,家長已搞不清楚,究竟哪一方案對學生有利?
基隆市對於一綱多本採一本、共辦升學測驗一事,與台北縣市採取一致立場。教育處長蕭錦利說,一綱多本是理想,但實際上一綱多本讓家長和學生都不放心,害怕要考的內容老師沒教到,為求基測分數高,只好每個版本都唸。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3個版本,各版本各領域內容不同之處達5%至20%,因此家長的擔心加上補習班的刻意誤導宣傳,使得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壓力倍增。
教育部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委員、基隆女中總務主任黃致誠,堅定支持教育部既有的一綱多本政策,他說全世界的教育潮流都是朝多元化發展、尊重差異,北北基的一綱一本是在走回頭路,家長不了解是因為政府宣導做得不夠。
黃致誠說,台北市實施一綱一本一年來,教師及家長團體調查國一學生的補習率不減反增,足見升學壓力不會因一綱一本而減少。
蕭錦利說,在明星學校未破除及家長重視升學對子女未來影響的觀念下,考試只考一本,學生就沒必要每個版本都準備,加上共辦升學測驗,讓家長、學生都安心。
黃致誠說,目前一綱多本做法使得基測維持「中間偏易」程度,一般學生不會有壓力,回到一綱一本,將重複以前聯考的經驗,題目愈出愈難,學生的壓力更大。
黃致誠說,11日召開的第三次教育制度審議委員會不會討論北北基案,會在12月中旬的會議中才提出,在這段時間內,希望教育部與北北基再多溝通,尋求共識。
教育心聲:
我以前的老師在我踏入教育界時跟我閒聊。他認為,為什麼小孩子需要補習,其實有絕大部分是因為家長不知道如何去陪伴小孩讀書,而家長的觀念中最要不得的,是小孩要跟別人的小孩一樣,如果有一個人去補習,那其他的小孩也是要去補習才會一樣好,難道這樣做就會不落後他人嗎?學生補習增加,並非教材的錯,也不是教育工作者的錯,錯在我們幾千年來的觀念對於『落後』兩個字的定義。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先讀到的只不是事時間點上的問題,到最後懂得多的人不一定等於先讀的人;而專長也非每個人都一樣,有人自然科理解力很好,有人文科理解力比較強,這跟補不補習無關,也跟你讀哪本書無關。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說明古人一天之內如果可以獲得一樣新知識,那麼他那一天的生活就值得滿足。而我們現在的教育,美其名是帶著走的能力,到頭來還是變相的搪塞教育。原因在於書商百家爭鳴,一個做的比一個精采,不論是顏色還有內容,試問內容愈來愈豐富,那當初何必為了減少學子背書包的辛苦而減少課本重量,到頭來還不是每天與他人競爭看誰背得多,每天讀得書、背得公式、寫的作業恐怕都比作為公務人員的家長批的公文還要多。本國教育很多方面都在走回頭路,而始作庸者還是家長,家長對自己子女的關心程度,永遠只有與他人在補習量還有期中成績排名,他們都忽視了成長的過程。而學校教育不是保母,學生的成長不是只有在學校。因為這樣的家長,老師得拼命塞東西給學生,如果不這樣做,家長會來學校質疑老師的教學能力,並把小孩推向補習界這個無底深淵,還會圖利將參考書做的多采多姿的書商業者。爭吵好幾年的教材,是不是應該相信老師的專業自主權,並讓家長相信老師,百家爭鳴的書商,給老師的書,由老師自己挑選最合適的使用,剩下的資料,老師們自然會依照學生需求選擇性地補充。如果您的小孩在學校被視為無法理解更多更深奧的知識,即使買再多補充教材,即使去給更多老師補習,那能表現出來的能力又有多少。
最後,相信一綱一本或多本,其實利弊在於比較,對於學生最大的利益,就是別再吵了,讓專業的老師自己拿捏吧!

另參本館:教改與補習 廢98課綱 教革會 流浪教師 教育亂像 基測社會學 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2010-06-09 09:17:56
大學學雜費
李嗣涔:說真話 被罵也值得>中時08-06-08陳至中

 在油電物價全漲的情況下,台大校長李嗣涔日前一席「不漲學費,不公不義」的發言,引來立委、其他校長的撻伐。台大畢業典禮七日舉行,更有六名學生現身鬧場,高舉「校長失言」的標語,造成騷動。但李嗣涔不為所動,繼續演講,並堅持自己說了真話,「被罵也值得。」
 大學漲價設限 李批政治考量
 演講完後下台,李嗣涔仍講「真話」,直批教育部把大學學雜費的調漲上限定為二.八八%,是「政治考量」。
 李嗣涔說,台大學生社經背景普遍較高,負擔的起的人多負擔些學費,多出的經費補助弱勢學生,這樣才符合社會公義;台大會盡量爭取最高調幅,並讓醫學院和文學院有更為明顯的差距,醫學院調得較多,文學院調的較少,落實公平原則。
 至於被批評「校長內閣,專漲學費」的行政院長劉兆玄,昨日重回東吳大學,出席畢業典禮,受到熱烈歡迎。但被追問油電學費全漲之事,劉揆淡淡一句,「校園不談政治」,請媒體回到行政院再說。
 台大昨天舉行畢業典禮,中研院長翁啟惠應邀致詞,提出對國內生技產業發展的前景期許,台大校長李嗣涔則以「明辨是非、要敢講真話」為主題,勉勵台大畢業生。
 但就在李嗣涔演講時,六名國發所學生高舉「校長失言」的海報鬧場,雖然立刻被請出場,現場部分學生見狀拍手、鼓譟,也引起不小騷動。
 鬧場的學生身穿碩士服,戴著斗笠、口罩,以靜默代替叫囂,全程沒有任何激烈舉動。學生認為,校長的發言使學生難為,台大還是有窮苦學生,社經地位與學費不該混為一談。
 呼籲畢業學生 要常懷感恩心
 但李嗣涔面不改色,繼續念完演講稿。他表示,台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只付私立大學一半的學費,卻享受到五年五百億計畫所大幅改善的教學與研究環境。他呼籲台大學生要切記常懷「感恩心」,深知自己的成就,不單只是個人能力所致,其中還有許多「恩者」的賜與。
 而當提到「明辨是非、敢講真話」,李嗣涔特別加強了語氣,呼籲畢業生在充斥各種虛偽、權力的霸道以及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社會中,永遠保持真誠、理性、和平,必要時有毫不猶豫、毅然對抗的勇氣。
 對於學生的抗議,李嗣涔表示尊重。不過他也表示,學生大概不瞭解事情,他「不公不義」的發言,是拉高層次看問題,私大多弱勢生是事實,言論能引起社會思考,「被罵也值得。」他不後悔,也會堅持下去。有畢業生代表在李嗣涔撥穗時鼓勵校長,對他的發言與勇氣表示贊

李校長,對的事要堅持!>中時08-06-09蔡銘燦/台南市
     上周末,台灣大學舉行畢業典禮,該校的學生針對日前李嗣涔校長一席「台大不漲學費,不公不義」的發言,現身舉標語抗議,高舉「校長失言」等標語,引起一陣騷動。難得的是,李校長不受影響,仍堅持講對的話,雖然內容外界各有見解,但不媚俗的真心坦誠,值得肯定。
     數十年前,讀大學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能上台灣大學更足以「光宗耀祖」。彼時台大人,不乏來自鄉下的農工子弟等弱勢族群,憑著努力就能出人頭地,佃農之子陳水扁即是一例。
     反觀今日,教育生態丕變,台大光環照樣耀眼,但似乎已成中上階層的「戰利品」,貧困生就算躋身其間,在比較壓力下,恐怕也會「矮人一截」。看看每年學測、指考放榜,北中南幾所明星高中,幾乎囊括台大八成以上錄取名額,尤其台北建中、北一女所佔的比率更是嚇人。
     台灣大學院校充斥,水準良莠不齊,在某些大學被「十八分」汙名化後,更凸顯台灣大學「高高在上」的尊貴。故而,今天國中小補習風氣如此興盛,只因每個人都把目標設定在上「第一志願」,高中如此,大學亦是。可憐有些家庭卻得「儉腸勒肚」,每月花在孩子的補習費高過全家生活費。現在又有「推甄入學」,才藝技能列入評量項目,都會區和有錢人佔盡優勢。
     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預算、鴻海捐助一百五十億……台灣大學得天獨厚,集三千寵愛於一身,資源取之不竭,享用不盡。台大人何等幸福,別人花一百元只能吃到陽春麵,台大人只要花五十元卻能享受滿漢大餐,就算多付一點服務費,也是合情合理。
     令人遺憾的是,新任閣揆劉兆玄被問到對於大學學費調漲的看法,竟然將之歸為「政治」的問題,避而不談。台灣凡事被政治化,連教育也不能免,確實是令人憂心。

大學學雜費 國立全凍漲 8私校漲 18校降>中時08-07-15林志成

 教育部昨天公布九十七學年度大專院校學雜費審議結果,六十四所學校申請調漲,只有實踐大學、輔仁大學等八所私立學校獲調漲一.四三%或一.九二%,受影響學生超過十萬人。另有十八所學校因評鑑不佳或生師比太高,被迫調降學雜費一%到一.四三%。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台大、清大、交大、成大、陽明、政大、中興等多所國立大學都申請調漲學雜費,卻全數「中箭落馬」,今年一毛錢都不能漲。
 經過千呼萬喚,教育部終於公布九十七學年度大專院校審議結果,漲幅最高僅一.九二%,讓各界跌破眼鏡。教育部之前提出學雜費調漲公式,最多可漲二.八八%,但最後沒有一所學校獲准採取此一調幅。
 教育部次長呂木琳表示,今年國內經濟大環境嚴峻、物價高漲,因此決定「從嚴審核」大學學雜費調漲案,以「共體時艱」。
 教育部審酌各大專院校財務狀況、助學機制、辦學綜合成效、校內研議程序等指標後,決定讓義守、輔大、東海、嶺東科大、醒吾技術學院、美和技術學院等六校的學雜費上漲一.九二%,學費增加金額在八四三元至一三四六元間;銘傳及實踐兩校各上漲一.四三%,學費增加五八一元到七四二元間。
 另有台師大、高雄大學等十八所學校之特定學院或全校各系學雜費調降一%至一.四三%,學費減收二一八元到七百元間。這些學校未來如能改善辦學缺失,將可回復原來學雜費收費基準,否則教育部將逐年調降學雜費至改善為止。
 教育部表示,九十七學年度僅核定八所學校漲學雜費,數量跟去年一樣,平均漲幅一.八%,受影響學生約十萬三千人。十八所學校被迫調降,比去年多八所,這些學校平均降幅一.二四%。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這次公私立學校審議標準一致,八所私立學校獲准調漲學雜費,主因是校方調漲前跟學生充分溝通、助學計畫較完善。
 台大等國立大學為何不能調漲?何卓飛說,許多國立大學經費支用計畫太過簡略,校方提供較多「錦上添花」的獎學金,支持弱勢生助學計畫不夠完善,所以不能調漲學雜費。

漲價槓龜 公立大學罵教部勸退>中時08-07-15陳至中

 六十四所大專院校只有八所私校獲准調漲,公立大學全部槓龜,多校表明自己遭教育部「勸退」!有人批評,教育部若擺明都不准漲,各校也會接受。但教育部既已訂出調整機制,就不該再「政治介入」,讓各校白忙一場,否則辦法、公式形同虛設,不利長久發展。
 陽明大學原申請一般學院調漲一.五%、醫學系二.八%,全被打回票。校長吳妍華坦言,陽明完全符合調漲條件,一周前得到的消息仍是可漲一.九二%;但日前教部官員親自打電話苦苦勸說,校方考量漲幅過小也無助於改善情況,不如咬緊牙根苦撐一年。
 政治考量 硬說計畫不好
 政大主任秘書樓永堅也坦承,教部確有致電「勸退」,當時政大沒有答應,顯然教育部不接受;樓永堅並說,教部批評他們計畫書寫不好,對公立大學是「惡毒的傷害」。政府應瞭解辦學的難處,近年來水電費共漲了二千五百萬元,「錢從何處來?難道教部要幫忙出嗎?」
 成大主任秘書李偉賢也說,很難接受教部駁回調漲的理由,成大的方案經過校務會議程序,學生代表也列席,且多出來的學費全用於清寒獎助,沒理由不給漲。但事已至此,只好接受。
 試算白忙 公式形同虛設
 清大教務長王天戈直批,既然不准調漲,當初何必費心公布試算公式?讓各校瞎忙半天,最後隨便找個理由駁回,「以前哪有那麼囉唆!」
 今年只有私大獲同意調漲學費,但私立大學協進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也表示,今年既然硬是弄出一個機制,誓言讓學費調整「常軌化」,就不該再有「政治考量」。
 怨聲四起 無奈接受凍漲
 學費審議結果罵聲隆隆,但仍有學校持中立或肯定立場。世新校長牟宗燦認為,在學費上,私校應有更大的自主空間,沒有一所學校會無端調高學費。然而,經濟大環境確實不好,考量學生、家長的負擔,也只能無奈接受「凍漲」。
 台灣師範大學非但不能調漲學費,還有一個學院因評鑑太差必須調降,校長郭義雄對該結果表示「接受」,並說,教部決定這麼做,必定有理由,各界應予支持。

獲漲學校也不滿意調幅>中時08-07-15王志宏、

 教育部昨天公布大學校院學雜費調整結果,屏東美和技術學院為獲准調漲幅度最高的幾所學校之一。美和技術學校表示,學校已八年沒調,屬於學費偏低學校,加以今年辦學獲教育部評鑑優良,準備升格科技大學,因此教育部同意調漲學雜費。
 台中嶺東科技大學也核定調幅為一.九二%,公關主任林孟源低調表示,該校已多年未調漲學費,這次送教育部審核,上述漲幅是反映成本。
 私立醒吾技術學院教務長林日盛指出,所有調漲學費將全數花在包括硬體更新改善、聘請更多學有專精的教授等部分。也將撥付一定比例作為清寒學生獎助學金,希望能在短時間提升醒吾學術地位。
 銘傳大學教務長王金龍表示,該校已七年沒有漲,今年申請漲二.八%,卻只能漲一.四三%,跟預期有不小落差,未來勢必面對財務壓力。學校將重新精算經費,更「量入為出」,所有錢都會有效率運用,進一步提升教學品質。
 實踐大學主祕葉立仁則無奈說,教育部核准該校漲一.四三%,他們不滿意;但全國僅八所大專院校能漲學雜費,該校可以體會教育部苦衷,願尊重這樣的結果

評鑑未通過 生師比過高降價 台觀「祭旗」喊冤>中時08-07-15陳至中、

 教育部公布學費審議結果,十八校必須調降,理由多為評鑑未通過。唯有台灣觀光學院因生師比過高,全校學費調降一.四三%,校長李銘輝昨叫屈,表明今年九月就會增聘十五位教師,達到教育部的標準,教育部「真不夠意思!」
 據《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生師比若超過廿五,就得調降學費,台觀目前的生師比高達三十.六三,遠遠超過標準,被拿來「祭旗」,成為今年新學費審議制度的第一個犧牲者。
 李銘輝表示,台觀九十三年因營運不良被教育部接管,他被派去整頓,那時學生只剩下一千三百人,老師卻高達一一○人。為符合效益,只好先將教師裁到五十人左右。近年教學環境逐漸改善,辦學獲得肯定,願意就讀的學生暴增兩倍,達到二千六百人,但師資徵聘較困難,一時趕不上進度,生師比才那麼高。
 他大嘆,當初教部把「爛攤子」丟給他,現在不但沒補助,還打壓,「實在不夠意思,乾脆還給教部好了!」學校也在努力增聘教師,去年已達到六十八位,今年九月預計增加十到十五人,馬上就能符合標準,「教育部卻連一點機會都不給」。
 教部調降學費採「連坐法」,只要全學院中一系所評鑑「未通過」,所屬學院就得全部調降學費。如台師大九十五年系所評鑑政治所「未通過」,今年教育學院就得全面調降一%。真理大學去年十個系所「未通過」,人文等四個學院分別調降一.二%至一.四三%。對此結果,各校只能無奈接受。
 嘉義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八個系所未通過教育部評鑑,被教育部點名工學院、理農學院、商學院及文法學院四個學院所有相關系所須調降學費一.四三%。
 南藝大應用音樂學系、鋼琴伴奏合作藝術研究所未通過教育部大學評鑑,遭減少招生一成、降學雜費一%的處分,今年七月再進行全部項目評鑑,如果仍未過關,將面臨停招處分。

反高聯盟:把餅做大才夠分>中時08-07-15陳至中

 教育部嚴審大學調整學費,僅八校獲准調漲,且幅度最高僅一.九二%。但反高學費團體仍不領情,認定所謂的調整公式、審議機制只是「枝微末節」,根本解決之法是課徵企業紅利稅、擴大所得稅中的教育預算免稅額等,做大教育預算的餅。
 反高聯盟總召集人簡淑慧表示,今年雖只有八校可漲,傷害程度較小,但教育部還是沒有面對根本問題,即預算經費來源不足,「用同一塊餅,再怎麼分,也只能排擠來、排擠去!」反高聯盟的訴求是課徵「企業紅利稅」,讓企業負擔培養人才的費用;也實現社會公義,讓富人繳多點錢,減輕中、低收入者的壓力。
 簡淑惠指出,教育部調整學費的公式必須檢討,物價指數不該當作調漲依據,反該視作調降依據。因為物價越高、人民生活越苦,這時還調漲學費,無疑是火上加油。
 青年火大聯盟則主張「全面凍漲」,主席曾琮愷表示,最後仍讓八校調漲,證明教部還是抵擋不了學校壓力,公立大學不調漲是應該的,私校甚至該全面調降,才能拉近公私校差距,減輕學生壓力。
 曾琮愷更質疑:「教育部的配套措施在哪裡?」他們曾提出要將所得稅中的教育扣除額,從目前的廿五萬元提高到一百萬元,以及放寬獎學金、助學貸款的申請條件等,讓中產階級的學生也能獲利,順利完成教育。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認為教部今年算是「非常節制」。但他也提到,社經地位高的學生應多付一些學費,現在公校都不准漲、反倒私校能漲,公、私校差距會越拉越大,與該理念違背,教部應給個說法。

學雜費凍漲 幹嘛繞這麼大彎>中時08-07-15林志成

 「各校院協進會忙這麼久、提一堆好想法,最後證實都在浪費功夫。」去年擔任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的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曾無奈說,教育部要大學不漲學雜費,卻繞這麼大一個彎,「有點好笑」。
 但去年東吳還獲准漲三%。如今劉兆玄高升行政院長,教育部為解決學雜費問題,提出「學雜費調整公式」,讓各大學忙了半天,最後卻不照公式走,僅八所學校能漲一.四三%或一.九二%。這種結果,不知劉兆玄還笑不笑得出來。
 學雜費爭議戲碼每年都要上演一次,德高望重的大學校長都要配合「演出」,但常常最後都是做白工,還成為被各界責難對象,自認非常委屈。
 各大學去年要求教育部同意最高可以漲一○%,最後僅少數學校最多漲三%。今年初,在全國大學校長會議上,各大學校長繼續提出最多漲一○%的要求,劉兆玄當時是其中之一。台大校長李嗣涔六月初一席「我寧可少拿點補助,但台大學費一定要漲!」的談話,甚至被立委痛罵「混蛋」。
 教育部為解決學雜費爭議,六月六日提出「學雜費調整公式」,最多可漲二.八八%。李嗣涔之前雖然被痛罵,但台大仍然勇敢提出今年學雜費漲到二.八八%上限,結果還是一毛錢都不能漲。
 政黨輪替後,劉兆玄擔任行政院長,但新政府跟舊政府一樣,在學雜費問題上,就是不准漲。今年各大學都花相當大力氣在爭取調漲學雜費,絕大多數最後未能如願,還被教育部說「計畫寫得不好」。
 這幾年台灣經濟差,今年更是物價齊漲,人民痛苦指數上升,教育部研擬漲學雜費政策確實要慎重,否則可能會引起社會強烈反彈。
 但教育部應該擬出一套完善的學雜費政策,不要讓同樣的爭議每年上演一次。否則,大學校長、教育部官員、立法委員及社會大眾,每年這樣激情演出耗費的社會成本,難以計算。

補助弱勢生 每級距增兩千元>中時08-07-15志成

 教育部核准八所私立大專院校調漲九十七學年度學雜費,教育部次長呂木琳表示,將同步增加對私立學校弱勢生助學補助,每個級距增加兩千元。家庭年收入七十萬元以下大專生,完全不會因學雜費調漲而增加負擔,可能還略微減輕負擔。
 教育部表示,今年國內一至六月物價指數年增率三.八九%,但獲准調漲學雜費的八所學校漲幅僅一.四三%或一.九二%。
 今年大學學雜費最高僅漲一.九二%,低於國際漲幅。美國大學今年最高漲一七.○八%、加拿大四.五%、澳洲四.五%、日本一○%、韓國八.九%、英國二.四四%、比利時二.九二%、德國九.二六%。
 這次八所私校調漲學雜費後,學生每年增加學雜費支出約一一六二元到二六九二元間(以兩學期計)。呂木琳說,教育部九十七學年度將增加二.八億元,補助家庭年收入七十萬元以下大專學生,現行「大專院校弱勢學生助學計畫」各級距調高二千元。
 例如,家庭年收入六十萬元到七十萬元間私立大專生,原本每年補助一萬元,九十七學年改補助一萬二千元。家庭年收入卅萬元以下私立大專生,從原來每年補助三萬三千元、改為補助三萬五千元。
 對弱勢生補助增加兩千元,但有些大學漲了二六九二元。呂木琳說,弱勢學生因本次學雜費調漲所增加的支出,高於二千元以上部分,由教育部全額補助。有些學校調漲不到兩千元,弱勢學生就能因補助金額增加而略微減輕負擔。
 教育部表示,調漲學雜費的八所私校計畫提供四萬九五五○個助學機會協助弱勢生,助學金總經費達三.七六億元。
2008-07-24 07:21:29
升學制度
教長召集 25專家改革升學制度>中時08-06-25林志成

 升學制度可能再改革!教育部長鄭瑞城昨天宣布,由廿五位專家學者及各方代表組成的「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正式啟動,在兼顧學生學習成效及減輕壓力前提下,研究改正現行升學制度弊端;成員包括曾批評國中基測計分制度的中研院學者林妙香。基測PR計分制是否將改變,令人矚目。
 這是新政府上台後,針對各方關注的爭議性教育問題該如何處理,推出的第一個「解決機制」。
 多元入學制 學生家長壓力仍大
 「台灣教育問題,升學制度是關鍵。」鄭瑞城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多元入學制度實施後,學生及家長的壓力並未獲得紓解,社會期待新政府全面檢討現行升學制度。教育部回應馬英九總統的教育政見,決定成立「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
 鄭瑞城表示,目前的國中基測、大學學測、四技二專統測、大學指考,如果有人拿這些考試制度考他,「我會被考倒」。他認為,現行升學制度是單一價值選才,未來希望調整到多元選才,以照顧不同類型、不同才能學生。
 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有廿五名委員,任期二年,由學者專家及各團體、地方政府與各級學校代表共同組成,鄭瑞城是召集人,教育部次長周燦德擔任副召集人,技職司長陳明印擔任執行祕書,七月十日召開第一次會議。
 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依各層級升學管道分設「大學升學制度小組」、「技專校院升學制度小組」及「高中職升學制度小組」三小組,分別有十一至十五名委員。教育部希望,所有委員都可以將這項工作視為「生命中重要的事」。
 北北基選書與基測 列優先議題
 鄭瑞城說,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討論議題有輕重緩急,譬如,北北基選書與自辦基測是否掛勾就很緊急,應在半年內有所決定。另外,大學學測綁指考、是否要成立中等考試中心專門辦基測等,也是未來討論議題。
 如審議委員會提出實施十二年國教,以解決錯綜複雜升學問題,教育部怎麼面對?鄭瑞城表示,推動十二年國教是教育部的理想,但無法在二○一一年前實現。教育部已在推動高中優質化、社區化,為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教做準備。

量尺分數、學測併指考 都要研討>中時08-06-25韓國棟、葉志雲

 教育部昨天公布「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成員名單,曾批評國中基測量尺分數的中研院學者林妙香是委員之一。基測計分方式是否會由「量尺分數的PR制」改為「百分制」?林妙香表示,要再研究。
 另一委員、台中市東山國中校長王沛清將建議改變目前明星高中的取才方式,以第一次基測作為依據的申請入學降低門檻,不要一下子就拉高到PR99或PR98,甚至只要PR92就好了,讓第一次未考好的考生有補救機會。
 曾為基測量尺分數計算方式槓上台灣師大心測中心的林妙香,獲聘為升學制度審議委員。她認為,量尺分數計算失真,因此未來國中基測量尺分數是否改為百分制,令人關注。她表示,明年的基測量尺分數每科已決定墊高廿分,對答錯一題扣分過多、答對很多題目也只有一分的現象改善許多,她支持這項改良作法。
 需不需要改為「百分制」,林妙香認為需仔細研究。尤其,各科題數可能要設計得一樣多才有信度,技術上較複雜。林妙香也說,她對於十二年國教有肯定、也有否定,因委員會尚未開會溝通過,所以不宜多說。
 台中市東山國中校長王沛清說,未來如有機會,將建議教育部改變目前明星高中取才方式,他認為以第一次基測作為依據的申請入學應分兩個階段,不要一下子就拉高到PR99或PR98,而應讓第一次基測沒能考好的學生還有補救機會。
 曾任國中基測指導委員多年的台北縣教育局長劉和然也獲聘為委員。他說,北北基一綱一本與基測自辦問題一定會在委員會中提出討論。他個人認為,基測應兼顧區域特性,北中南東的學生特性不同,命題不能只有一套。
 台北市家長成長協會理事長林文虎表示,高中三年,學生竟有半年忙於升學考試,大學學測和指定科目考試應否整合,委員會應好好檢討。
 他說,高三學生寒假(一、二月間)要考學測,考完後要報名參加申請入學;第一階段學測成績通過後,又要準備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沒有錄取的考生,緊接著就是參加七月一、二、三日的指定科目考試。多數高三學生約半年在應付考試,影響高中正常教學,學生壓力也大。他認為,學測和指考有檢討合併的必要。

審議委員:落實共識 這次玩真的>中時08-06-25林志成

 教育部成立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多位審議委員昨天強調,除了技術性問題,最重要的理念是讓偏鄉、弱勢學生有機會進好學校;這次的委員會一定要「玩真的」,凡有共識「每項都要落實」,因為民眾已無法再忍受政府「玩假的」。
 審議委員宜蘭家商校長楊瑞明說,在台灣,考試總是引導教學,非常無奈。唯有將升學制度設計好,才能將學校教學帶上正軌。
 他表示,升學制度不應只是紙筆考試,應考慮到學生多元才能,不是只選國文、英文、數學成績好的,偏鄉、特殊才能學生應也受到升學制度照顧。
 「多元不見得就是複雜。」楊瑞明指出,未來應設計出多種升學管道,吸引不同特性學生。「多次考試機會不等於高考取機率」,學生不要去試每個升學管道,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去考,然後進入喜歡的學校。
 亞洲大學校長張紘炬表示,大學表現牽涉國家競爭力,每年七月指考被社會視為大事,但八月放榜時,卻發現所有考生都被錄取,實在很矛盾。張紘炬指出,在他當學生的時代,每個大學畢業生都可以找到中學教職的機會;但現在年輕人大學畢業了,在職場卻不見得有競爭力。他認為,考試影響教學,台灣升學制度是該檢討了,讓年輕人都找到合適學校,也可以節省教育資源。
 此外,為了「改革」我國的教育制度,政府不只一次成立相關委員會,其中最知名的就是由前中研院院長領導的「行政院教改審議委員會」,並提出多項主張,影響國內教育極大;但如今也被外界批評,成為不少教育問題的源頭。此次教育部再度成立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結果如何?
 有委員表示,過去很多教育論壇都是各說各話,很多人都有立場,聽不進別人意見,會議永遠無法達成共識。這次教育部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一定要提出具體行動方案,然後落實在政策上。

對焦準確 仍需完整配套>中時08-06-25韓國棟

 新政府成立已滿月,教育部昨天提出了第一張重要施政藍圖,宣布成立「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取代馬總統競選期間所提出的教改檢討委員會」。將「教改檢討」縮焦於「升學制度審議」,這個焦點調整得算是相當準確,因為幾乎所有的教改問題都源於「升學」,升學問題解決了,教改也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了。
 教育部成立「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可以說看準了問題。但更重要的是,這個委員會是否真的能夠解決升學問題,這就要進一步檢視委員會的成員了。
 和十多年前行政院成立的「教改會」比較起來,「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的委員,「務實」多了。當年的教改委員,重量級的學者居多,現在的升學審議委員會,學者專家人數少於地方政府和教育家長團體的代表人數。有趣的是,當年的行政院教改會,少有師大體系的學者,昨天出爐的委員名單,則包括了許多台灣師大學者。與其說這是一個「委員會」,倒不如說這是個「工作團隊」,工作重點鎖定在解開升學制度的結,不是洋洋灑灑地規畫出一套看得到、做不到的教改願景。
 教育施政,不僅要能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提出完整的解決配套,因此委員會解決問題的能力,比發現問題的能力重要。
 雖然說國內的教改問題核心就在於升學,但幾十年來,升學的結就是解不開,甚至愈理愈亂。「大學聯考」廢除了,但取而代之的學測和指考,除了變得比較複雜、需要花更多報名費之外,和大學聯考有何不同?高中職五專聯考廢除了,但取而代之的國中基測,成了反而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升學考試,學生的升學壓力有增無減。
 因此新成立的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雖然教改的焦點對得很準,但要大幅解開升學之結,絕非想像中容易。這個機制也許不能稱之為「二次教改」行動,但如何解決先前累積已久,以及因所謂的教改帶來的新舊教育問題,絕不是「昨是今非」的簡單結論而已,仍需要精緻的操作過程。
2008-07-24 07:22:41
塵俠
最近社會部分擔心的聲音
認為大學品質劣化日益嚴重

其實宏觀來思考
那些那些學生不唸大學
妳又要叫他們作什麼呢...

轉向技職發展?
問題是國內的失業率包含了各行各業
難道學有一技之長就比較不會失業

我看再這樣錯誤引導下去
加上沒多大作為的教育部
大學不被污名化都難

放心吧
目前似乎傾向少子化的社會
大學林立的現象自然會逐漸消失
2008-07-24 09:15:06
版主回應
技職丫
又倒了一家

招不到學生 高旗工家吹熄燈號>中時08-07-25游順歷

 景氣不佳加上少子化衝擊嚴重,連私立高職也經營不下去!教育部廿四日宣布,位於高雄縣的私立高旗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因招生不足,停辦解散。現有五十二名學生,其中四十五名已輔導轉學,另外七名有意轉到公立學校,由學校免費輔導轉學考試,並補貼學生轉校的制服費。
 曾在全國金龍旗青棒錦標賽寫下傳奇的高雄縣高旗工業家事職業學校,廿四日驚傳將於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停辦解散,校長周福星表示遺憾與無奈。但所有學生與教職員均安置妥當,權利不受影響。
 僅剩五十二生 輔導轉學
 高旗工家曾在全國矚目的金龍旗青棒賽中,以一般生隊伍挑戰其他由體育保送生組成的棒球傳統名校,最佳排名曾經殺入十六強,如今輝煌歷史已成過去。校長周福星表示,去年七月他接任校長時,學校董事會曾答應挹注資金,但苦等至今年五月仍遲遲沒有下文,在十分無奈情況下,由董事會決議停辦、解散,報請教育部核定。
 停招一年復招 難以為繼
 周福星表示,前年學校因經營問題停招一年,去年復招。目前全校僅剩餐飲以及汽車修護科一年級學生共五十二人,均已妥善安排。此外,進修部資訊科六名一年級學生轉入鄰近的大寮樂育中學就讀。
 「學校雖停辦,但同學們的學科能力是沒問題的。」目前五十八名學生中,已有四十八名取得丙級技術士證照。高旗工家總務主任鄭永麟表示,學校曾出過縣議員蘇炎城等知名校友,所有教職員以及畢業校友面對學校走到如今這樣窘境,都感到相當無奈。
 資金苦等無著 忍痛停辦
 校方說,原先預定今年暑假後增加美容、資訊科各兩班,預計四科招收三百名學生。但在資金無法挹注下,董事會忍痛解散學校,否則一旦擴大招生卻缺乏資金,「屆時更難善後!」
 民國五十九年,高雄客運公司創辦高旗工家,學生人數一度多達兩千人。如今學校即將停辦,校方表示,廿四位教職員工將上班至月底,其中五人退休,另外十九人資遣;包含昔日棒球隊馳騁的操場等偌大校地將歸還給母企業高雄客運,正式吹起熄燈號。
2008-07-25 08:13:25
f14tomcat
公立學校學私校年年漲,就不合理了(還有政府補助)
2008-07-24 12:03:13
版主回應
傷惱筋
大學又無法義務教育化
不然就可全由政府出錢了
2008-07-25 08:08:04
鐘擺效應
不再快樂學習 日本要改課本【聯合報2008/07/29

太過強調快樂、沒有壓力的學習,導致學生程度嚴重下降的問題,不是台灣才有。日本「讀賣新聞」27日報導,日本政府為擺脫「餘裕教育(放鬆式教育)」帶來的學力下降局面,決定將小學、初中、高中教科書的厚度增加一倍,內容也將大幅增加。
根據日媒的報導,日本文部省轄下的「教育復興座談會」認為,現行日本教科書只能滿足學生在學校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和深度都太低,所以導致學生水平下降的現象,因此決定增加數量並提高質量,以滿足學生在課堂外的學習。
例如,國語和英語教材中將大量引用文豪和哲學家的名言警句,數學和科學教材中將增加多種類且多樣化的練習題。
日本政府還決定取消「發展技術」範圍的上限。其範圍的上限是小學、初中10%,高中20%。
另外,文部省對全日本1056個地方教育委員會發出的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有17%的教育委員會(183個)建議應該縮短暑假時間,還是多上課對學生比較有幫助。
2008-08-04 08:06:33
免費讀幼稚園?
5歲免費讀幼稚園 2年內實施>中時08-09-04韓國棟

 教育部昨天宣布馬政府上台以來最大手筆的利多支票!預計每年編列一四○億元經費,全面補助五歲就讀私立幼稚園的幼兒一年八萬四千元、公立幼稚園補助三萬四千元,總計約廿一萬人受惠。這項政策將於九十九學年「啟動」,預計於一百學年度達到全面免費的目標。

 教育部長鄭瑞城昨天出席「夜光天使點燈計畫」接受記者訪問時,主動釋出上述利多,二年內,全國五歲幼童免費就讀公私立幼稚園(幼兒園)。

 他說,教育部估算,如果今年開從低收入戶、弱勢家庭做起,大概二年內就可讓五歲幼兒全部免費讀幼稚園。媒體追問,是否包括公私立幼稚園,鄭瑞城說「是」。

 鄭瑞城還說,目前幼稚園學費,私立學校貴的每月要二萬元,便宜的也要五千元以上;公立幼稚園學費較便宜,但容量不足。國教向下延伸是政府政策,教育部一直朝五歲以下免費的方向努力,政院很支持,且認為應該趕快做。

 每年須一四○億 廿一萬人受惠

 主管幼教業務的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補充「修正」鄭瑞城的說法。他說,這是政府和教育部施政的「終極目標」,因為九十八學年度的預算已編定,所以五歲免費讀幼稚園的政策將於九十九學年「啟動」,預計於一百學年度達到全面免費的目標。

 公私立收費落差大 採定額補助

 楊昌裕說,教育部今年二月已公布《扶持五歲幼兒教育計畫》,九十七學年度依此方案補助經濟弱勢家庭五歲幼兒就讀幼稚園。

 楊昌裕說,私立幼托園的市場收費落差頗大,因此「免費」的定義是「定額補助」。如果讀私幼一年補助八萬四千元、公幼三萬四千元,一年至少約需新台幣一四○億元。

 楊昌裕說,教育部目前編列的扶幼計畫經費一年約卅八億元,全面免費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他強調,上述只是施政「目標」,教育部還要評估、研議全面實施五歲幼兒免費就學的期程、免費就學的定義及是否設定排富條件等細節,相關研議結果將依程序報請行政院核定。
2008-09-04 07:55:02
版主回應
災區幼童 免費讀公立幼稚園2009/08/25【聯合報╱記者薛荷玉

對於到外地打拚的山地住民來說,爺爺奶奶家就是最便利的托兒所、幼稚園。如今爺爺奶奶家也受災沖毀,教育部表示,將補助災區4歲以上有需要的幼童,優先免費讀公立幼稚園,讀私幼每學期最多補助3萬元。
補助免費讀幼稚園的對象,包括父、母或監護人任一方死亡或失蹤,或自家房屋毀損或倒塌、無法居住,或因受災生活確有困難,經縣市政府或學區內學校或老師認定,或轉到親友家居住的兒童,都可獲補助;且因部分地區缺乏公立幼稚園,學童也可讀私幼,每學期學費可獲3萬元補助。
教育部表示,災區兒童可優先免費進公立幼稚園就讀,且教育部還放寬每班人數限制;如收受災童,每班人數可從原來的30人增加到35人。「總之,災區學童不管跑到哪裡,附近的幼稚園都應該要收容他。」教育部長鄭瑞城強調。
教育部指出,根據教育部與內政部分工,災區滿4足歲至入小學前的一般幼童,及滿3足歲的身心障礙幼童讀幼稚園,都由教育部補助;但2~3歲讀托兒所的幼童,則由內政部補助,補助額度與教育部一致。
教育部表示,補助措施為達簡化、快速目標,採「先協助、再查證」的原則辦理,對於無法立即取得證明文件的家庭,可先核給補助款,再後補資料。由於補助經費來自原扶幼計畫,多數縣市都已請領第一學期的經費,可立即給予受災幼童補助。
教育部近來也接到23家企業、團體電話,表示願捐助教學所需物資及經費,包括技嘉教育基金會提供500台電腦、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童軍總團部提供組合屋。
鄭瑞城說,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也表達意願,願意協助災區學校重建工作,且要蓋的是節能減碳的綠色環保學校。

政策頻改 吳清基道歉:我太浪漫了 2010/06/09聯合報(楨:吳快拍,另參本館:鄭半拍 88水災 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

公私立高中職學費齊一政策一變再變,馬總統連續兩天急電教育部長吳清基。吳解釋,未遵院長指示排富,是因自己「太浪漫」,以為可自行調節經費,提早實施十二年國教,「這一切都是教育部一廂情願,怪我自作主張,有錯我承擔一切責任。」
吳清基昨天早、晚共三度對受影響的私校學生家長表達歉意,他說,從三月宣布到現在,他一直在找錢,與主計處溝通,但預算真的很困難,「個人感到很自責,也很抱歉。」
行政院長吳敦義也表示,三月在立院答詢時,就設下總經費不超過十二億元且排富的前提,「但是教育部後來在政策說明上,沒有百分之百的精準,以致讓外界產生誤解」,部分私校又非常欣喜地以此為招生號召,以致外界有政策轉彎的誤解。
吳揆說,這次問題在於教育部今年沒有編列相關預算,為補貼學費差額而動支的第二預備金額度,只規劃用在高一生,可是行政院認為高一至高三生同步實施,才公平。拉平公私立高中職的學費是政府的目標,如果一體適用不排富,不符公平正義;限於國家財政無法一步到位,必須逐步實施,過程中對部分家長造成不便,他感到抱歉。
高職免學費原就是馬總統競選時的政見,吳清基上任後積極尋求落實,但也只做到低收入戶、原住民、特殊生、建教生等三成五弱勢私立高中職生學費全免。
吳清基說,政策並未一變再變,吳院長一開始在立院答詢時就說要排富,但他自己認為,經費如可自行調節,就儘量不要排富,早一點實施十二年國教,「是我太浪漫、樂觀主義了。」
他說,院長是在六月四日才看到公文,並沒壓教育部的文。馬總統昨天一早就打給他,問他私校生的情況、有無困難;他想既是自己引起的政治風暴,就主動去見院長,院長還把主計長找來,但預算就是不夠,主計長都搖頭。
吳清基強調,不是政府不想投資教育,院長跟總統都已答應他,若財政好轉,會加速拉平公私立高中職學費差距。
相 關 文 章
‧ 直言集/學費政策 大官的錯、孩子承擔
‧ 學費補助政策急轉彎 「玩弄家長和考生」
‧ 幕後/馬震驚急電 教長一早向吳揆請罪
‧ 政策頻改 吳清基道歉:我太浪漫了
‧ 私立高中職學費補助 排富門檻90萬
‧ 中投區高中職入學報名 延至10日中午
‧ 社論/「全民幫富人繳學費」的真相
‧ 申請入學 報名延到明後天
‧ 被騙了! 私校電話接不完
‧ 沒反覆!吳清基:錯在我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52860

學費政策轉彎? 吳揆喊冤【聯合報╱記者陳洛薇2010.06.08

外界抨擊補助私校學費政策急轉彎,吳揆今天澄清,他今年三月在立院答詢時,就設下總經費不超過新台幣十二億元且排富的前提,「但是教育部後來在政策說明上,沒有百分之百的精準,以致於讓外界產生誤解」,部分私校又非常欣喜地以此作為招生號召,以致定案後讓外界有政策轉彎的誤解。
2010-06-09 09:05:08
聯測vs聯考
北北基聯測》決議方案 教部:回到聯考【聯合報記者薛荷玉08/10/14

北北基昨提出共辦基測方案,師大附中、政大附中等國立高中該怎麼辦?教育部中教司長蘇德祥表示,原則上國立高中將採「屬地主義」,可參加各區的分區施測及分發。

蘇德祥表示,「屬地主義」是之前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的共識,但如果未來「談不攏」,也有可能影響到之前的承諾。蘇德祥說,北北基的提案還是要到提到升學委員會討論,最晚會在年底前定案。

北北基昨天提出的方案還包括恢復百分制,教育部官員乍聽之下還有些不敢相信,並問到「這不是回到聯考嗎?」但官員並未公開批評北北基方案,反而稱讚北北基「很有誠意」,願意把方案提到升學委員會討論。

另參本館<教革會>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203068/20070415063321
2008-10-14 07:07:10
版主回應
廢一綱一本 北北基有默契 2012/01/31 聯合報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證實,市府確實考慮廢止一綱一本,近日北市教育局就會與同學區的新北市、基隆市討論,並徵詢家長及學校意見,評估結果預定3月出爐。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長蕭錦利昨天則說,北北基3市政府已有取消一綱一本的默契,但尚未開會定案。據了解,雖然北市表示目前尚未定案,但廢止一綱一本已成定局。
郝龍斌昨天在市府團拜時受訪表示,當初推動一綱一本,是為了減輕升學壓力,但103年12年國教即將上路,學生已沒有升學壓力問題,基於讓教材回歸多元化,才研議取消一綱一本,若確定取消,預估「對學生影響不大」。
北北基3縣市教育局處官員原訂3月間召開教科書選用會議,在會中檢討一綱一本存廢問題,但會議還沒召開,消息就已見報,基隆市教育處人員昨天開春第1天上班看報後有點傻眼,詢問電話也接不完。
基隆市教師會理事長朱源清說,教科書本來就應該由教師決定,教起來才順手,北北基即將回復一綱多本,相信大多數的教師都樂觀其成。
新北市龍埔國中校長薛春光表示,部分家長以為升學考試每一版本都考,就把所有的教科書、測驗卷都買回家,反而增加孩子的壓力。但是,從近年基測命題走向來看,其實很少有獨厚特定版本,學生學習的重點仍應放在「如何掌握觀念」上。至於有民眾質疑回歸「一綱多本」,會衍生弊案問題。新北市校長協會副理事長江書良表示,新北市目前由教育局統一議價,各校採買書籍的價格都一樣,就跟加油站油價價格到哪都一樣,不會因學校不同,就影響價格。

不是政治問題 一綱一本只為減輕學生負擔 中時

  最近北北基一綱一本跟自辦基測的政策又先波瀾!若是套用僵化的的政治思維,一定又會導進藍綠惡鬥跟地方中央對幹的巢臼內。不過,幫幫忙吧!這可是百年樹人的教育政策,所有人就算你不是學生家長也不是教育相關從業人員,也要一起來檢驗教改政策一綱多本以來的正面影響跟負面缺失。
 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不諱言他在中央教育部工作多年,十年教改也有他的一份。教改五大信念:教育政策鬆綁、不放棄任何孩子、暢通升學管道、提高教育品質以及終身學習,吳局長完全認同。受惠於經費大量投入,台灣學校軟硬體設施、教師進修環境、終身學習的成效都有飛快的進步。
 但是在十年風起雲湧的教改事業中,產生了好的理念卻有偏差的執行,造成今天教改遭人詬病。其中一綱多本要讓教育理念多元化的美意,卻加重學生書包,傷了家長荷包,更重要的是讓城鄉教育差距更明顯,偏遠與社會底層學生向上流動的現象停滯。
 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推動一綱一本與北北基自辦基測就是針對上述的缺點來進行政策上的調整。考試引領教學,要有效的減輕學生負擔,落實教育部理想中只讀一種教科書,基測的方式就必須改變。讓地方政府舉辦基測的命題,範圍限定在單一版本內容。所以一綱一本跟自辦基測試環環相扣有效減輕孩子學習負擔的政策。
 一綱一本、自辦基測的政策自然有正反兩極的意見,雖然吳局長已經提出面面俱到的論述,或許是擔心教育多元化倒退,導致老師跟教改團體還是有所保留,就更別提教育部的態度了。
 所以你可以堅持不同意但是你不能選擇不關心,因為一綱一本與地方自辦基測意義非常深遠,可能是教改十年以來最大的改變與反省,同時也關係著我們的下一代跟台灣的競爭力。
2012-04-27 10:24:43
阿楨
免試入學 教部、北北基各唱各調2010/08/27聯合報記者薛荷玉(楨:全部保送建中北一女啦!一群怎改(真教改本就要如此亂之多元)都不滿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台北市、縣、基隆市昨天宣布一百學年度共辦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教育部也趕忙宣布明年擴大免試入學在校成績採計方式,但各唱各的調。家長哀嘆,考慮高中、五專升學,四個月內竟有至少七種不同的標準、區域、性質、方式要選擇,對九年級的孩子與父母真是種折磨。
教育部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清大教授賀陳弘表示,「說是免試入學,卻要採計在校成績,學生壓力只會更大,變成大災難。」全國家長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也說,北市五學期成績全都要採計,會讓孩子「天天都是戰爭,同學都變敵人」。
北北基三縣市昨天上午宣布共辦免試入學,北市與基隆市採計五學期學業總平均的全校排名百分比、北縣是五學期十五次定期評量,擇優六次採計。教育部則在下午說明,採計學期總成績以不超過三學期為原則;若採計段考成績,不得超過六次。
對不同的方案,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表示,會請北北基朝教育部升學制度委員會提出的決議努力,但教育部給的是原則性建議,並無強制性,「尊重地方因地制宜的做法。」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各縣市可以因地制宜,而且北北基情況比較特殊,競爭激烈、人數多、菁英學校也比較多。
張明文表示,「免試」入學指的是「免基測」,而不是免除所有的成績採計;但教育部推動免試入學的目標是「學區登記入學」,希望不必採計任何成績,只要登記就可入學,目前已有台東的關山工商、成功商水等校採用;去年不必考試就可念的高中職、五專約占總校數的一成一。
教育部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七月即做成決議,限制採計在校成績的次數;教育部原以為北市也以採計三學期為規畫,沒想到北市突宣布採計五學期,逼使教育部昨天連忙開記者會表態。
相 關 文 章
‧ 北北基 明年共辦免試入學
‧ 免試入學 教部、北北基各唱各調
‧ 採計五學期「教改走樣變災禍」
‧ 免試入學 教育部:平日不能公布名次
‧ 免試入學方案太複雜 家長搞昏了
‧ 高中職免試入學 北北基方式有4種
‧ 教部:在校成績3學期為原則
‧ 「未來,讀明星高中才考基測」
‧ 家長眼花撩亂:怎改成這樣…
‧ 冷眼集/這樣,叫免試?
2011-05-24 10:09:34
版主回應
民國103年 7成國中生免試升高中 2011/05/21聯合報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草案規畫,一○三年實施的高中職、五專入學方式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兩種。免試入學又分成「登記模式」及「申請模式」。登記模式採抽籤方式,不設抽籤門檻,如果登記某高中的國三學生人數少於該高中的招生人數時,則不必抽籤,全額錄取。
如果登記人數略多於招生人數,則採隨機抽籤;如果登記人數遠多於招生人數時,則依國中生在校成績的等第高低(至多分五等第),分梯次依序抽籤。
申請模式可「擇擾採計」國中在校成績,例如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在十二年國教實施後,仍保留一定名額提供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部分,教育部表示,一○三年將有三成、約八萬學生參加學校特色招生,由各招生區自訂考試辦法,想讀明星高中或音樂、美術等藝術才能班的學生,要循特色招生考試管道入學,考學科或術科。
至於家長團體訴求免試入學應完全不要採計國中在校成績,教育部訂定落日條款,規畫十二年國教推動的六年後,即一○九學年起,免試完全不採計在校成績,如果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就抽籤;一○九年免試入學要達八成以上,特色招生則減到兩成以下。
教育部表示,目前學區有十五學區,草案規畫免試就學區增為十七個,除了台南、高雄等單一縣市,還有四個跨縣市,包括北北基、中投區等。
除入學方式、免試學區規畫、高中職免學費,教育部也提出多項十二年國教的配套方案,包括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並全面推動高中職優質化及均質化,避免家長及學生一窩蜂往明星高中擠。
為廣泛蒐集各界意見,十二年國教草案下周起將辦七場公聽會及成立網路公聽會,六月底前呈報行政院核定,實施細節最晚在九月一日開學前公布。
相 關 新 聞
免試入學家長憂考試反變多 壓力更大
基測考生減少 考題恐變難
特色招生學校 102年公布
建中、北一女 想聯合招生
中南部明星高中 多申請入學
板中、永平高中 爭新北一中
今年上國一 7成免試升高中
免試上路 抽籤焦慮症也上路
3成擠特色仍要考 家長不滿:免試玩假的

考試、體罰、惡補… 人本:教改十幾年 國中生一樣累2010-08-27 中國時報

 教改十幾年,國中畸形化的教育卻始終沒有改變!人本教育基金會二十六日公布「二○一○國中教育正常化問卷調查」結果,仍有近九成學校班級會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四成早自習天天考試,段考前甚至一天考超過五份試卷。強迫上第八節、寒暑假輔導課、藝能科被借課的情況亦所在多有,甚至還有二成國中生被要求周六、周日到學校上課或參加考試。
 人本每年進行類似調查,今年訪查二十二縣市、二四五所國中、一四六四名學生,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在校門口發問卷。
 調查發現多項明目張膽的違法狀況,包括五一.八%的國中以各種形式進行「能力分班」,六二.二%國中生坦承老師以參考書當上課教材,九一%小考用市面測驗卷,而非教師自行命題。
 教育基本法已明訂「學生不受任何體罰」,調查結果還是可見各種不同形式的體罰,其中以罰站和罰寫比率最高,帶有污辱性質的打耳光(廿.四%),造成群體傷害的命學生互打(廿.八%),以及可能導致嚴重生理傷害的罰站一天超過二小時(八二.九%)依然存在。
 人本執行董事朱台翔表示,台灣孩子一上國中,整天就是跟考試和測驗卷為伍,放學後得轉戰補習班。好不容易回到家,還得作一、二小時作業,如此日復一日,根本沒有餘力思考人生,遑論夢想!一個讓人憂心的數據顯示,台灣八五%國中生每天睡眠不足八小時,一六.四%甚至不足六小時,身體無法維持修護及壓力調節的機能,對於認知成長更是嚴重閥害。
留言和迴響
人本啊!教改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們啊!真不知恥!!!
士大夫無恥 是謂國恥!
本來以為是批判[叫改叫獸]的好文,沒想到卻是[賊喊抓賊],讓人笑掉大牙,天下還有比這更無恥的人嗎?
十年叫改,狗本與屎英啥的,不是參與主導的罪魁禍首之ㄧ嗎?
不是都照妳們的意思把學生當成白老鼠在實驗嗎?
不是讓妳們都養到肥滋滋的,獲得無比豐厚的利潤了嗎?
大學錄取破百,白痴都可以上的年代,為何學生更不快樂?
為何昔日奄奄一息的私立爛中學,都搖身一變成為高學費 重體罰的貴族學校?
為何昔日優秀的公立國中沒人要念,淪為牛鬼蛇神的大本營?
李遠折 屎英 你們還有臉說嘴嗎?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不愧是兩陀極品人渣

另參本館:
教革會 教改與補習 教改與體罰 體罰險熱賣 快樂學習 洪蘭的快樂學習偽科學 《教改錯在哪裡?》馬教育政策 鄭半拍 流浪教師 教育亂像 多錢入學當然公平私校 基測社會學 廢98課綱 繁星黑洞 神童製造所 能者多「導」 大專自生自滅 大學評鑑 系所猝死
2011-05-24 10:16:26
阿楨
免試入學/消滅建北 「明星」仍會在【聯合報╱尹蓉先/銘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2012.03.09

由於曾雅妮和林書豪的優異表現,很多年輕學子亦心嚮往之,但無可避免的,曾雅妮和林書豪必定也對許多後輩,造成了相當的壓力,平平是人,我也很努力呀!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成就?為什麼我就是進不了球,為什麼都沒有媒體鳥我;搞不好有人因此自殺,對這些人社會當然應予關注鼓勵輔導,但絕非因此就採均貧政策。我們的社會在瘋狂之餘沒聽到什麼封殺曾、林的聲音,奇怪的是當建北給年輕學子造成壓力時,就成了眾矢之的。
日昨教育部長表示,一百零八年起明星高中半數採免試名額。明星高中似乎是解決所有台灣教育難題的唯一答案,彷彿只要砍掉了建北,台灣所有教育問題立刻迎刃而解,所有國中立刻教學正常。假如真是如此,犧牲建北也就罷了,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為了舒緩競爭壓力,實現社會公平排除英雄主義,有人也許可以嘗試遊說政府,強制媒體封殺林書豪,但我們能把紐約尼克、洛杉磯湖人、邁阿密熱火,甚至NBA通通打掉嗎?我們可以關上門窗、閉起眼睛,但黑夜裡天上的明星恆久閃亮,一顆殞落了,還有另一顆。
目前政府的作法,是一步步消滅這些明星學校,是因為他們名聲太響?還是表現太優?一步到位,乾脆把台成清交統統也打掉不好嗎?他們造成的壓力更大!
當世界各國都在花大錢培育人才的此刻,建北這群平均年齡僅十七歲,資賦優異勤懇向學的孩子,到底做錯了什麼事?犧牲掉建北此類明星學校的同時,其實也就犧牲掉了國家的光榮,甚至國家的未來,到底可以成就什麼?也許有一天台灣參與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仍會獲獎,但得主全由私校接手,台成清交成為私校畢業生群聚家園,部長會很高興?
2012-03-29 11:29:43
版主回應
高中選才橫加限制 雙重標準 2012-03-29 01:17 中國時報 【吳瑞北】

 教育部日昨終於提出十二年國教高中免試入學超額比序七個項目,包含學生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畢結業資格、均衡學習、多元學習表現、及國中會考成績。其中會考成績只能作為最後順序,如果還分不出高下,就用抽籤。全篇說法充滿社會公平正義,令人感佩。
 公務員工作非常穩定,還有月退俸,可以說後半生無虞,因此很多年輕人想當公務員。我們想請問,教育部如果有科員出缺,很多人都想擔任,會怎麼超額比序,會看誰的家住得近嗎?會看誰是弱勢家庭而優先嗎?如果一個傑出但志願序較後,另一個志願序較前,會先看志願高低來錄取嗎?
 答案是都不會,教育部用人就是看國家考試成績,誰考得高誰先選。為政者德風,教育者尤然。要言行一致。如果口中說一套,實際做一套;或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客氣地說,那是雙重標準,無法服眾。
 政府最重要責任之一就是民眾能安定就業,念大學首要就要有謀生技能,這是張忠謀先生說的話,技職教育更是如此。許多公司應徵人員,也都是用考試或面試。教育人才就要能順利就業,找到工作民眾才會安心。教育部想要知道怎樣改善教育,就應該是去問這些用人單位的意見,捨此不求,不就是捨本逐末,問道於盲嗎?
 大學有差異化,要跟全球拚競爭力,明星大學是不能去除的。教育部甚至編列五年五百億預算,長期選擇支持少數大學,目的就是爭取世界頂尖,有的大學甚至就以成為世界百大為目標。連教育部都要求大學要追求世界排名,現在反倒要求公立高中不能以排名導向,讓人不解。
 有明星大學存在,明星高中是無法去除的,國外也是都有明星高中,這是人性。硬是把公立的明星高中毀掉,只是讓私立的高中取代成為明星高中而已。過去家裡沒錢但考得好,還有機會念明星高中;未來是窮小孩沒錢,就沒有辦法念明星高中,這樣就叫教育改革,入學機會均等嗎?
 會因為公立明星高中不見了,學業的負擔就會不見嗎?多元入學升大學這麼多年來,學業負擔有變輕嗎?忽略掉人性,把責任推到高中考試入學,並在枝節的入學細節下工夫,只會徒勞無功,甚至治絲益棼。
 有人喜歡音樂,因此設立音樂班;有人喜歡美術,因此設立美術班,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有很多學生想好好念書,未來考進理想的大學為社會效力,是我們國家的福氣,我們讓一些學校來好好培育這些對學科有興趣的孩子,又有那裡不對?很多學生想要這樣,這是學生的基本人權,也是政府應該鼓勵的,怎麼還要對高中選才標準橫加限制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2012-03-29 11:39:31
阿楨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談啥教改?還是教革吧!另參本館:教革會 教改與補習 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基測社會學 馬教育政策 )

補習班不怕12年國教【聯合晚報社論2012.04.26

12年國教將在民國103年正式上路,人人都有高中念,而且保證75%的學生免試升學!這看來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唯一受到負面影響的理應就是補習班了。原本以提供升學考試補習的業者,豈不少了一大塊市場?
然而奇怪的是,補教業看起來老神在在。媒體採訪到業者的一種說法:他們不緊張,甚至樂觀認為業績會上揚,理由是,12年國教推行後,還是會有很多學生想走「特色招生」管道擠進明星高中窄門;也有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在學校裡學不到東西,仍然要把孩子送到補習班。
補教業者這樣的說法,令人多麼無奈,也證明12年國教的「免試」和「 減輕升學壓力」的口號,恐怕是喊假的。到目前為止,關於12年國教的討論、規畫,重點都放在明星學校要怎麼辦,入學招生辦法如何調整,會考要考甚麼科目。各方爭辯一大堆,就是沒有講12年國教的教育內容、教育項目和進度會有甚麼樣的改變。12年國教這個大工程,重要的只是「入學分發」,而不是「教育」本身嗎?
甚至於,各方的印象是,免試必然造成教育水準滑落,於是補教業者更加摩拳擦掌。免試之說其實還有一項「潛規則」:教育部強調提供免試升學機會,並不代表學生就真的可以不準備考試,不參加考試。現在除了會考科目只增不減,「比序」日漸複雜之外,教育部說103年時75%的學生可以免試升學,卻完全不提,預計有多少學生會參加爭取那25%「特色」名額的考試。如果多數學生還是擠得頭破血流為那25%考試入學的名額,則升學壓力與現今何異?也難怪補教業者覺得,生意說不定還更好呢!
2012-04-27 09:58:09
阿楨
北北基 家長:風波平息 私校:被犧牲2011/07/19 中廣新聞

  北北基聯測改分發今天(19號)放榜,一共有2652名學生改分發成功,可以透過網路看榜單。而這次北北基爭議,從最早的高分低就、到改分發攔截二次基測回流名額,北市府昨天(18號)宣布採增額錄取,許多家長說,算是平息了風波,不過最後受影響的是私立學校可能招不到學生,就有私校校長質疑,增額錄取把考試的遊戲規則破壞了,私立學校是最大的犧牲者。

缺額逾400個 私校將辦二次招生 自由時報 2011-07-19

破天荒的北北基聯測申請入學改分發作業影響各公私立高中職校學生「板塊移動」,台北市、新北市私校各出現約兩百個缺額,基隆也有二十七個。台北市長郝龍斌強調,已與教育部、新北市、基隆市達成共識,同意私校辦理二次招生。
台北市教育局初步統計,中山女高十八個名額全收滿,擬在二基增額十八人;松山高中同樣受到中上段考生青睞,四十八人轉入、十三人轉出,一增一減下也將多收卅五名學生。
學生「板塊移動」集中在社區高中。內湖高中在這波改分發作業為最熱門的市立高中,一口氣增加五十七人,校長吳正東說,平均一個班增加二至三人,並不會影響太大。南湖高中部份,改分發轉入八十六人、轉出九十七人,一來一往中流失十一名考生。校長謝應裕說,原本預估申請入學錄取學生會流失兩成,結果「比預期還好」。他也說,這次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最低錄取分數約相差十分,其實分數在十分內學生素質差不多,不擔心進來的學生會跟不上。

台北市教育局長康宗虎表示,會盡力協助後續發展,若私校有缺額可辦理第二次招生,等到二次基測分發報到底定後,將與私校研商彌補措施,輔導私校發展。
至於有私校提議,私校少收一名學生,由教育單位補助三年的學雜費,康宗虎表示,將進一步與私校研商,許多方案都可以考量。
  新聞提要
聯測分發惹議 郝致電總統致歉
兩個女人出馬 聯測轉彎
郝龍斌:最痛苦的兩星期
北北基爭議 郝龍斌:從政最大風暴
郝龍斌:二基名額絕不會縮水
處理北北基風暴 郝用同理心
續辦北北基?「至今心意未變」
改分發 郝:百分百我的決策
行政疏失?監委要查
監委查聯測爭議 郝龍斌:配合
聯測明年續辦? 教部轉向「嚴謹處理」
北北基一綱一本 值得肯定
專家:避免高分低就 門檻改訂四種(楨:N種也沒用!)
問題不在改分發(楨:也不在「一個台灣,多種基測」的不公!)
2012-04-27 10:28:26
阿楨
罵中國 賺人民幣 玩兩手策略 2012-12-04 中國時報 黃琮淵

 要稱《自由時報》創辦人、聯邦銀行大股東林榮三是「新經營之神」,恐怕沒有人會反對。當《自由時報》打著「愛台、反中」的本土旗幟同時,旗下聯邦銀照樣大啖人民幣商機,兩大市場都逃不過林榮三手掌心,此功力無人能及。
 但,難道都不會錯亂嗎?《自由時報》的忠實讀者踏進聯邦銀的營業廳時,高掛的人民幣匯率牌告、ATM上顯眼的銀聯標誌、還有人民幣定存加碼專案,愛台和反中之間有一個好大的「不等號」
 同樣的,聯邦銀透過高利定存吸收的人民幣資金,必須放款給台商,當台商一邊向聯邦銀貸款,一邊看著《自由時報》把自己打拚的成果抹紅同時,你說,這生意怎麼做得下去?
 不論是經營媒體或是銀行,最重要的就是「誠信」,如果可在自家媒體大版面批共、把台商抹紅為「中共同路人」,那就更不應覬覦中國,或是人民幣商機,就算「因應市場潮流」都不可、也不該為。
 況且,各銀行經營策略不同,林榮三同樣可在聯邦銀行「走自己的路」,完全將人民幣商機隔絕在外,不要做銀聯卡收單、ATM拒絕接受銀聯卡提款、不提供人民幣兌換,甚至拒收人民幣存款。
 無奈的是,我們似乎看不到這樣的風骨。對林榮三而言,中國還是要罵、但人民幣卻還是得賺,典型的商人性格。
 我們能理解,聯邦銀是上市公司,開辨人民幣業務並無不妥,但若經營銀行必須向股東負責、不可違背潮流,我們也希望林榮三能將這種務實精神,帶到《自由時報》中,讓新聞處理更加中立,才無愧於廣大讀者支持。
 批踢踢鄉民有句「口嫌體正直」的流行語,是指某些人言行不一,「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是挺誠實的」,套用在林榮三掌控的《自由時報》及聯邦銀上,何嘗又不是如此?

(楨:打完蘋果換豬油!詳參【圖博館】:自作孽的中時 自由造假 壹淫媒 名嘴內鬥)
2012-12-04 11:47:04
版主回應
學生備詢台罵教長:偽善、滿口謊言【聯合報2012.12.04

這是中華民國教育史上頭一遭。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備詢時,被學生劈頭大罵。
教育部上周發文給各大學,請他們「關心」參與反媒體壟斷的大學生,此舉被質疑是向學生施壓。蔣偉寧昨天為此到立法院專案報告,他向學生致歉,強調會深刻檢討,並於一周內會發文各大學院校,要求修正所有限制學生參加社運的校規。
昨天的教育委員會,民進黨立委邀請參與反媒體壟斷的學生、教授列席。立委葉宜津、邱志偉、林淑芬等人,在質詢時讓其中兩名學生—台大政治所學生林飛帆、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生陳為廷,站上蔣偉寧的備詢台、發表看法,蔣偉寧則回到台下,坐著聽台上學生對他的指責。
召委鄭麗君還一度要求暫停計時,好讓學生「暢所欲言」。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發起人林飛帆、陳為廷在備詢台上指出,遊行前教育部沒有關心或支持,活動結束後卻發電郵給學校「關心」;讓他們感受秋後算帳的威脅。
蔣偉寧不斷強調發自內心想要關心學生,擔心他們著涼,才在部內例行輿情會議上要訓委會思考協助學生,絕對沒有要求學校清查學生名單、也沒有禁止學生參與運動,造成誤解,教育部會「檢討」。
不過,民進黨立委邱志偉、鄭麗君、葉宜津等輪番上台要求蔣偉寧道歉,否則「歷史會記下這個汙點」。葉宜津更罵蔣偉寧是中央大學之恥、史丹佛之恥。
陳為廷並在備詢台上,指著台下的蔣偉寧鼻子說「我認為你是一個偽善的部長,我認為你是一個滿口謊言的部長,我認為你是一個不知悔改的部長」,並六度要部長向學生道歉。
蔣偉寧之後再回到備詢台,對著台下列席的學生說了三次「對不起」,休息時間也主動走向學生說明。蔣偉寧表示,學生受到驚嚇,他感到抱歉,並允諾「未來絕對不會有管控學生、清查學生的作為,也呼籲學校,不要再有任何作為,包括「找學生談一談」等,都不要發生。
不過,也有立委認為學生怒罵方式太過激烈,無論有多憤怒,仍需尊重議事規則。國民黨立委陳碧涵說,聽到學生對教長說「回去當你的中央大學校長吧」、「你沒有資格當教育部長」,他非常難過。
  相關新聞
學生罵教長王金平:應有規範
學生罵教長清大公開道歉
學生罵教長洪秀柱痛心「社會道德價值觀崩盤」
  回應
一群被利用還認為自己有正義感的小朋友 民進黨還真是台灣毒瘤. 這樣又丟臉到國外了. 學生會不會有樣學樣這樣罵老師.長輩? 世界上的人會不會看台灣人就是沒教養.沒人教育. 哀...丟臉...丟死人了. 以後小孩都這麼跟大人說話.何必養小孩?
  國會殿堂 民進黨竟縱容這種紅衛兵學生,民進黨邱志偉、鄭麗君、葉宜津等混蛋立委,利用學生 政治操作 - 無恥 這是蔡英文說的 "NEXT" 嗎? 不要也罷 如蘇也縱容 那就是半斤八兩 民進黨 沒救 只剩一堆人渣
  我也不喜歡這個教育部長,但是對這種眼高手低、自以為是的學生,更是厭惡和噁心!書不唸,專門胡混出風頭,等畢業22K拿不到的時候;再來說三道四怪東怪西,好像誰都對不起他!!這種學生,畢業就失業是必然的結果。我真替他父母難過!可是我絕對不同情這種渣滓!
  奇怪我怎麼覺得那幾位指著部長罵的立委才是偽善滿口謊言啊!!!這位同學您是不是搞錯對象呢?
  這些學生讓人覺得好像老共以前的紅衛兵!搞階級族群鬥爭最會!
  綠衛兵還要亂台多久?DPP法西斯二十多年來質詢政務官的水平還是停留在紅衛兵鬥爭習性。這是天生的爛黨,就別笑想他們會改進了,讓他們直接瓦解吧。
  又一支職業學生上531樓靠邀啦~
  發言學生看起來慷慨激昂.眼露兇光.真是讓人不寒而慄.
  十足的共產黨,生鬥師,兒鬥父
  是誰讓學生上台質詢的,是一直在設計鬥爭拖垮執政的無祖宗無文化無做人的分裂政黨___日人台獨民黨
  民主政治为纲,人权自由为领. 台湾政治渗透全社会各行各业. 除了不干实事,什么都干.
  名嘴們,看看你們的「好」榜樣!利委們,你們真是後繼有人了,這些傢伙不收為國會助理,豈不可惜?只是國家倫常全完蛋了,被踐踏至此!彷彿文革時對師長鬥爭、鬥臭、批判!對岸共產國家在拼經濟、尊儒道,這岸自詡為民主國家,卻不斷搞意識型態鬥爭,即使賠上民生經濟在所不惜!這是怎麼回事兒?!
  偽野百合學運養出林佳龍(南亞龍)鄭文燦(富士燦)等只會貪污的畜生 接下來老子等著看偽野草莓學運 林飛帆 陳為廷 這兩支職業學生會變成啥鬼樣的畜生
  文革回憶何處尋 就在寶島立法院 當年紅兵無爹娘 今日綠俑仍造反
  學生被政客利用了, 以該種EQ水準,以後除非自己創業,出了名之後, 大概沒有企業老闆敢僱用

詳參【圖博館】:啥是一黨獨大 民粹亡台 職業學生 暴民or警察國家 《學運世代》
2012-12-04 12:07:15
阿楨
欲悲鬧鬼叫 2012-12-05 中時短評

 一群反派學生在立法院咆哮教育部長,引起公憤,沉默的大眾也忍不住了。終於。
 這種心情很像文革末期,人民在廣場憤喊:「欲悲鬧鬼叫,我哭豺狼笑。」
 大陸文革十年,大痛苦,但早結束了,台灣,晚生,時長,到現在仍沒完沒了。
 這一小撮學生,怎麼會鬧得如此不可開交?背後黑手?哪裡,白手就大剌剌的把他們帶入議會殿堂,放開羈索,立刻就撲上去!
 我們的教育部長做錯了什麼?怎可由一群紅衛兵壓著他罵:「偽善、滿口謊言、不知悔改」?
 這與當年大陸公審台上,官員戴高帽,坐飛機,頭被壓著,學生喊著「把階級鬥爭進行到底。」有何兩樣?
 蔣偉寧部長向學生噓寒問暖,也是「施壓」「截訪」,應該道歉?
 這些學生不是戴著面具,是公然驕傲的翻牆衝撞,那教育部還會要「清查」什麼?
 教育部又怎能叫學校「禁止」學生反反反?台大社科院及中研院,公然在內部刊物鼓吹「本院師生參與社運,責無旁貸。」這種違法逆理的行為,都在「革命有理」下公然為之,教育部從來不管,這才是「荒腔走板」。
 同樣的,立委依法可請「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到會備詢」,但要經立委詢問,才能發表意見,不能直接與列席的官員對話。立委哪可請人代為「質詢」,主客顛倒,代行辱罵官員,再唱雙簧問「你該不該道歉」?踐踏國會尊嚴,莫此為甚。
 「歷史會記下這個汙點」。誰的?
 最寒冷的冬天,何時過去?
 回應
 貴報本篇大作言簡意賅,論述有據,好過友報楊姓名家的評論!
 立委不及格!廢掉立法院!這多年挾民主之名立威!成事甚少笑話一推!這民主也太亂做主!如此自由而踐踏他人之尊嚴可乎?
 台大社科院及中研院自以為菁英份子, 其實就是最象牙塔裡的一群, 他能代表全民嗎?全台灣人都知道民進黨才是台灣亂源, 選輸不甘心, 無所不用其極阻礙政府施政, 利用三民自製造反馬氣氛, 不就是奪權鬥爭的手段嗎?
 非也,他們不在象牙塔,而是與民進黨的關係盤根錯節,民進黨會抹紅立場不同者,而他們會以啟蒙者的姿態,將立場不同者當成無知,能力較差的人,而他們是先知,是真理.比如曾在清大任教,現在中研院社科所的吳介民,就寫書主張中國恐已在台灣複製香港洗腦模式,把台灣人當成沒有思考判斷能力的一群.
 陳為廷自認沒錯 王丹聲援"由此可知,89年六四動亂就是由一群無知、狂妄、欠缺教養的小鬼引起。
2012-12-05 11:34:37
版主回應
自由的失能者【聯合報黑白集 2012.12.05

自由,是權利,也是責任。自由不是白吃的午餐,自由其實是對個人能力的嚴格考驗;在自由社會中的自由人,其得失不在有無自由,而在有無行使自由的能力。
在戒嚴威權時代,人們追求的是「自由表達的權利」,「反抗權威」成為「自由」的同義字,甚至「為反對而反對」亦有正當性;但是,在解嚴二十餘年後今日的自由社會中,人們皆已有「自由表達的權利」,即應改為追求「表達自由的能力」,因為,自由不是白吃的午餐,自由人必須為「自由」負責。
民進黨已是一群「自由的失能者」。這幾名大學生也儼然成了「小綠委」,詞彙的製作與神色的傳達維妙維肖,亦幾近是「自由的失能者」;這不啻是犧牲了自己做為一個讀書人的「自由」,而幾乎成為政客的學舌鳥。
  相關新聞
主秘提醒「旁聽不能發言」 召委綠委鄭麗君不理
直言集/國會不該淪為「政客謾罵」競技場
評論/學生變立委 國會「不思議」
評論/依法論法 立委無權讓出質詢權
評論/立委借刀殺人 遺害教育基石
學生:對抗權力 禮貌非最高價值
教部道歉:絕未清查抗爭學生
楊照:教育部長可以怎樣關心學生?
評論/「說大人則藐之」 不是指鼻子罵
網評/綠委帶學生 羞辱蔣偉寧
反媒體壟斷運動 聯合報:忠實報導(楨:?打中時!)
 回應
 文革中最快樂的就是可以批鬥老師.校長. 學術反動. 甚至打死校長.諸不見.北京北師大女附中校長就是被該校學生給活活打死... 不到台灣不知文革來在搞. 民進黨.綠衛兵.真利害.也真可悲.
 台灣的社會好像陷入"無紀律"的狀態----軍人沒軍紀;公務員沒有"行政紀律";執政黨的"利委們"沒有黨紀;學術團體、公民社團、媒體等沒有自律的機制!這樣的自由就是失去文明的"暴民社會"
 民進黨向來就是操控職業學生團夥的強項 1990野百合學運決策召集人鄭文燦就是樣板 經由學運策劃人耀升政壇當紅炸子雞 2006出任蘇貞昌新聞局長兼行政院發言人 台視富士股權將公權力黑手公然界入媒體 這些號稱公平正義的學運打手團夥袖手旁觀 職業學生團夥的假面具放在今日 真是何其醜陋與可恥的台灣怪像現行記
 民進黨正在全面性的培訓養成暴力恐怖份子 從學運環保都市到鄉村網羅大量政治狂熱者 它們不遵守法律規範社會整體利益 在文林苑強拆工地圍籬 在美麗灣強拆工程設備 在立法院不遵守議事辱罵教長 它們眼中沒有法治與公權力 造成整個國家社會裂解崩潰

張大春批學生成立委鷹犬2012-12-05中國時報

 清大學生陳為廷日前在立法院指責教育部長蔣偉寧的言行,昨天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作家張大春在臉書上撰文表示:「學生憑甚麼身分在國會質詢?好膽就搞革命吧?仗著立委撐腰,那嘴臉也不過就是鷹爪犬牙而已。」
 詩人羅毓嘉卻持不同看法:「只要封建思想不去除,事情的焦點始終就只能放在『學生對教育部長以下犯上』。然而教育部長公然說謊竟能夠被接受,學生揭破謊言的慷慨陳詞卻被指為『臭罵』,這些人真是奴性深重,我無話可說。」
 相關新聞
清大:自由不代表允許恣意妄為
校內3學生組織反彈 臉書道歉聲明 清大撤下
學生嗆教長 李家同:像在搞文革
陳為廷自認沒錯 王丹聲援
 回應
 為了證明我沒有被奴化,我也要對羅毓嘉說,你說謊、你混蛋、你無恥、你根本沒資格被稱為詩人。
 張大春說,從前天學生發言內容看來,最不堪的是論述修辭貧乏空洞,只會用「累疊句修辭法」,不斷重複「你說謊」、「你道歉」;對方一要解釋,就重複「你下台」,有如小學生修辭,「若只是熱血英雄,腦袋卻空空,要怎麼談清楚媒體集中化的迷思與問題?」===>.在反國光石化、苗栗大埔事件、華隆罷工案中,都可看到陳為廷的身影....看清大學生陳為廷在台上批鬥蔣偉寧的兇悍影片.將來絕對是民進黨倚重的一名悍將.陳同學要好好加油.才不枉民進黨立委葉宜津、現在的學生真閒.各種抗議的場合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光是文林苑就可以紮營住個好幾天不去上課.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領22K又要怪政府無能 如果是三民自等獨派媒體要吃蘋果 保證這群學生學者不但不會反對.還鼓掌叫好!
 小學程度的學生都不會如此,台灣的悲哀,為其父母的羞恥,
 如果需要用鬥爭的語氣才能論事,那只好用這樣的語氣回敬羅毓嘉:你只不過是混蛋又無三小路用的人渣,汙了詩人的名!
 原來, 「理性表達訴求」是一種「封建思想」?! 是「奴性深重」!看來, 白癡的不只是一堆綠委及學生, 一堆文人也包括在內!!
2012-12-05 12:03:09
阿楨
狠嗆式的民主 班會上演公民科教師【聯合報/鄧敏宏/國中公民科教師 2012.12.06

我在班會中,就曾看過青少年學生,不顧台上主席發言,隨意打斷別人談話,盡是謾罵字眼;甚至,在討論校慶園遊會的班級活動中,當總務股長報告預算開支時,開口閉口就是「刪預算」,這些孩子到底從哪裡學來的?
在公民教育的課堂上,我們強調傾聽、尊重與對話,正義不是基於踐踏他人之上。套句另一位部長的名言,「請用文明來說服我」。
在推動社會運動的過程,身為社運工作者,往往要展現出比改革對象更高的道德情操,這是為了讓對方折服,也讓支持改革的人看見不一樣的希望,願意投身社運浪潮。「大學生在立法院狠嗆教育部長」,這算台灣民主的成果吧,但這樣的民主要讓我們感到「驕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附帶一提,如果這位大學生在議事殿堂上,中規中矩的對教育部長提出深刻的質疑,我想媒體不會報導。正因如此,反媒體壟斷真的很重要。
  回應
  中規中矩沒人理,是因為媒體只喜歡報導聳動、誇大的新聞!應該歸責於媒體本身!跟媒體壟斷與否無關!關鍵在於記者有沒有勇氣與良心做出正確的報導!
  他們真的是反媒體壟斷嗎?他們是在「反中」!反壟斷根本是假議題 根本和綠營一貫操作手法一樣 那群學生只不過是被利用的棋子 所以陳為廷被罵是活該自找不值得同情
  如果進入職場希望他們也要如此態度對待雇主,那就不會那麼可憐月領22K了!結果不是加薪就是被資遣領救濟金,加油.......
  7樓說得對 .....這跟跟媒體壟斷與否無關 這就跟做節目一樣 為了搶收視率 用詞極盡辛辣 聳動 換個角度想 如果媒體壟斷 反而沒這問題
  相關新聞
馬:應顧國會尊嚴 道歉,有時更有力
施明德:學生嗆教長 不是真勇敢
抗議清大道歉 300師生悼「清大精神已死」
蔣偉寧:不論批評學生或批評我,我都輸
評論/立委別再操弄 放過學生
2012-12-06 12:20:52
版主回應
龍應台:學生關心國事 要學習說服力 2012-12-07 中時(楨:似之昨是今非!詳參【圖博館】:《百年思索》)

 清大學生陳為廷嗆教育部長引發爭議,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在立法院參與預算審查前表示,社會不要把這起事件看得太嚴重,應該鼓勵學生關心國事,但學生要表達自己的主張,還要再更有謀略,不要衝動,才不會模糊焦點。
 監察院長王建煊則從尊師重道的角度指出,學生不尊師重道,是國家教育非常大的危機,學生多少青春歲月都與老師為伍,若老師不被尊重、失去教育熱忱,「教育這樣下去要怎麼辦?」
 龍應台表示:「關心國事,以前要勇,今天要非常有謀。過去在威權時代,學生要表達不同意見時需要有很大的勇氣;但是,台灣民主已走到不同的階段,學生關心國事時要更有謀略,說服對方的技巧也還要再加強。」
 龍應台表示,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在意見非常多元分歧的社會裡,表達主張以及說服對方,是需要技術跟技巧的。這次可能學生的表達方式比較情感衝動,所以也導致整個社會跟著衝動,最後反而他最關心的焦點議題不見了。」
 龍應台表示,這些學生將來都會變成台灣社會的中堅份子,他們必須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主張,才能讓所有人都了解,「在民主社會裡表達自己的意見,要有思想的主張,也要對社會進行說服,這是知識上的技術,必須要學習。」

曾經活過的「清大精神」【聯合報 龔濟/文字工作者 2012.12.07

清華大學於一九二五年成立國學研究院,聘請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為導師,被視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神話」。
在此之前,梁啟超曾到清華以「君子」為題發表演講。他說,「君子」是中國傳統人格的標準,但其涵義卻無明確的界說,惟在「周易」中有所涉及,而乾坤兩卦所言又最為基本。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梁啟超特別向學生強調坤象的話:君子接物,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蓋惟有容人之量,處世接物坦焉無所芥蒂,然後得以膺重任,非如小有才者,輕佻狂薄,毫無度量,不然小不忍必亂大謀,君子不為也。
梁啟超的演講,感動了清華大學師生,從此「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懸為清大的校訓,清大人自勉做君子人。
「四大導師」另一人陳寅恪的學養品性,似已成近幾十年來的研究顯學。他終身倡言「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亦將垂範後世。陳氏遊學日本、美國和歐洲十三年,精通廿二種語言,但仍行孔孟之道。清華學生到上海拜望他父親散原老人陳三立,學生都坐下,他則站在父親身旁,直到談話結束。王國維投湖自盡,遺體入殮時,學生行三鞠躬禮致哀,陳寅恪著長袍馬褂,跪地三叩首。
梅貽琦有一名言:「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也許有大師就能有「大」學生吧!誰知道呢?
「清大精神」,難言哉!
  回應
  這才是精神,這才是論述。學識輕薄氣焰誇張的同學們,多讀點書吧!
  陳同學你不好好念書,上課期間搞政治抗爭,浪費國家經費和資源,辱罵師長人身攻擊,你不配當清大學生,請你向全國納稅人道歉,
  梅貽琦故校長是經歷過老共職業學生潛伏暴動那段時期.如果今天梅故校長還在世,去問他,能不能容忍像沈崇這類的職業學生呆在校內屆學生之名搞顛覆暴動?崇尚自由學風如他也一定會說不可能.陳為廷等就是牠媽的現代沈崇.清華精神已死,嗚呼哀哉.職業學生去死.
  清華大學?那不是在北京嗎?台灣也曾經有個清華大學啦.但是在肛門 黨所飼養職業學生以及叫獸的畜化之下 台灣清華已不再是清華 已被畜化成為歹南國立骯髒大學,簡稱髒大.
  "文明態度"是人異於禽獸的重要特性之一!!如果台灣要走民主法治的道路,那麼,公民應該先培養自己的"文明態度" -----包括牛鬼蛇神所組合的"利委"們!!
  我送給清華大學一副對聯, 可以掛在校門口: 廟小妖風大, 池淺王八多!
  拜託!只看到毛猴子學政客的「嘴臉」,那有什麼「精神」可言﹖
  梅當清大校長時,從不干涉學生運動,並以自由、尊重學生自主權聞名,但如果他現在還活著.看到自己的學生對教育部長的態度是如此惡劣.可能也要過去搧他2巴掌
  看不下去了.關鍵時刻竟然在幫學生跟民進黨說話.
  關鍵時刻的臉書刪除我的PO文, 非常可恥, 這樣的控制媒體壟斷言論, 還有什麼資格指責別人? 以下是我的貼文:如果寶傑答應女兒回家吃晚飯卻因故失約, 又答應女兒買禮物卻忘記, 幾次之後女兒對保節吼叫說你滿口謊言, 你偽善, 就算寶傑可以包容, 但我們的社會要被迫接受這樣的言行舉止教養嗎?
2012-12-07 10:37:11
阿楨
反媒體巨獸發起人林飛帆:仍會說該說的話【聯合報 2012.12.08

反媒體巨獸聯盟發起人、台大學生林飛帆表示,陳為廷是為「態度」傷到人表示道歉,但他當天的行為與發言內容並無不妥;未來聯盟成員在任何場合發言,仍然會說「該說的話」。
外界質疑學生淪為政治工具,林飛帆表示,學生、公民團體被邀請到國會備詢是很平常的事,二○○五年時,就有學生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相關議題,對著外交部長的面拍桌子,比起來,成員當天的表現還不是最激烈,若因此檢討議事規則是「過頭了」。
  回應
  首先主動在大路上用10句話羞辱人,接著在小巷內用2句話道歉但又用4句話牽拖別人,此時其它的共犯會在一旁幫腔作勢、拒不認錯,互扮黑白臉。這是民進黨人搏版面、拼人氣的SOP,是所有入黨職業學生的基礎學科!
  陳為廷並不是態度傷人,而是其訴求無法讓人感覺,是在反對媒體壟斷,大多數人只會覺得,他的主題就在要部長道歉,林飛帆這番發言,顯然思維方式更有問題,不由得使人憂心整個聯盟的水準,及日後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低落層次。
  又是台大的,台灣幾十年來被這些台大畢業的摧殘的夠了,以後選舉不選台大畢業的,尤其是法律、政治系。
  看到如此的表現,只能說:難怪高學歷新鮮人的月薪只能22k,我研究所畢業的兒子還說19k-自己感覺丟臉。
  難怪台大法律系畢業才給22K,董智森19K,都還太高 懂做人道理的企業主根本沒人要你 連陳樹菊女士都知道不懂做人的道理,唸多高的書都沒有用 你未來的路:當民意代表助理,當民意代表
  窮酸書生被人利用還不知道﹗哪一個作生意不想大小通吃﹖三立年代鈔票夠的話,必定也會當巨獸﹗
  什麼是媒體壟斷?沒有人強迫一定得去“買某報或看某電視”,怎麼去壟斷?
  看到“反媒體壟斷”,我就很反感,因為太莫名其妙!好像大聲嗆聲就贏。台灣媒體常把個人“評論”當成新聞報導,歪曲事實,美其名:為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對於如此惡質新聞沒有人會去反抗。
  是壟斷可怕還是做假新聞還是亂栽贓別人可怕?所以這些這以為是的反媒體巨獸團體才最可怕
2012-12-09 08:51:03
版主回應
為青年尋路:教育不能只管招生不顧出路【聯合報社論2013.06.06

  年輕世代面臨「高學歷」而「高失業」的「兩高」窘境,其實是國際間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一方面反映高等教育的供給與需求嚴重脫節,一方面也顯示工作機會的競爭樣態已不像以往僅限於國家疆界之內,而隨著「地球是平的」進程,演化成跨國的爭逐。
  在這樣的大潮流下,我們也觀察到台灣就業市場獨有的特殊面向:在一方面,許多需才的企業一直抱怨嚴重缺工;在另一方面,卻有許多年輕人遲遲找不到想要的工作;這和歐洲就業機會不足的情況截然不同。其問題根源,或可從勞委會職訓局輔導青年就業的經驗中發現線索:一,許多台灣青年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二,求職者對於自己想進的行業存有極大的「想像偏差」。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台灣青年就業迷惘的三大病灶,一是年輕人自己沒有做好就業的準備,以致想像與現實明顯脫離;二是教育制度在學生求學過程中未曾提供有效的就業輔導及諮詢,卻在高等教育量產擴充的迷思下,誤導了學生對人生追求的方向;三是歷經刻苦奮鬥的上一代對子女過度呵護,或仍以傳統職業貴賤的想法左右子女的選擇,乃至稀釋了他們的獨立意志。
  撇開個人或家庭因素不談,政府如何在施教過程中提供學生更多就業指引和準備,並鼓勵社會和企業為新世代創造更友善的工作或實習環境,毋寧是更關鍵的課題。畢竟,從教育體制著手施力,將比個案經營更為有效。由這點看,台灣教育體制「只管招生、不管出路」的心態,恐怕非改不可。
  放眼世界,不少國家的作法可供借鏡。以在歐盟蕭條中經濟一枝獨秀的德國為例,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根據學生的表現和性向,進行文理及實科教育的分流;輔以精良的技職教育,打造出層次多元的社會分工。德國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進入大學,另三分之二的人則在接受專業訓練後進入各行各業,如此務實而符合社會金字塔構造的教育體制,打造出德國經濟不浮誇的持久靭性,自然也有利於減低失業率的問題。
  對比之下,台灣偏重高等教育而貶抑技職教育的政策取向,則不僅無法提供足敷國家所需的人才,更對社會價值產生了嚴重的誤導作用,讓年輕世代掉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深淵。台灣中階人才過剩,高階人才和低階人力不足,就是「量產式教育」最大的後遺症。最近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開始強調「適性發展」;這個口號來得何其遲,內容又何其空洞。試想,德國學生從小四就開始進行初步教育分流,台灣大學生卻直到畢業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能選擇「延畢」或「念研究所」以規避就業。高等教育走到這種地步,已形同在耽誤下一代的人生,但國家決策者可有警覺?
  這並不是說,大學都必須變成職業養成所或職業介紹所;而是說,教育機構不能自我隔絕於社會現實之外,乃至使自己教育出來的學生不知如何融入社會或為社會所用。不可諱言,近廿年來台灣高等教育已出現「產業化」的傾向,各大學不斷追逐量的擴充與盈餘的增加,包括課程的過度商業包裝。然而,大學所產出的最重要成品──大學畢業生,卻有很高的不良率,有些最後根本無法出售。那麼,這個「產業」的績效何在?
  為青年尋找出路,必須多管齊下。政府方面,應在教育制度上強化社會角色與人才形塑的供需均衡;學校方面,應在心理面與資訊面提供學生更充分的就業準備;企業方面,不妨釋放更多機會供學生實習,對於「尼特族」類型的初次就業者則多給予指點與包容;家長方面,請多鼓勵孩子破繭而出;學生方面,則必須積極讓自己作好準備以面對世界。
  回應(楨:乾脆不恥下學中共之前的分發!)
  這些年來大學已經逐步自由化,我們看到的學歷膨脹貶值可能就是自由化的結果。華人父母甘願為子女教育投資,可謂不計代價,教育愈自由化,招生愈多元,可投資的項目愈多,必然只會導致更多的教育花費。
  豈止不管出路?學生品質也不管了,而且是老早就不管了!最少有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根本就是「行屍走肉」,這就是教改的偉大成就!
  大學自由化才有出路。
  整個社會價值觀念錯亂,誰要作辛苦工作....教育制度錯誤因應文憑主義的包袱,形成畸型社會....才是問題根源

老外瘋大陸 掀無薪實習風潮 2013-06-06 旺報

 老外掀起一股到大陸「無薪實習」的風潮。來自歐洲和美國,剛從大學校園畢業的年輕人,正一波波地前往中國大陸實習。他們強烈意識到,工作經驗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裡尤為重要。因經濟增長強勁,中國已成為國外學生日益青睞的求職地。但美英等國家宣稱,無薪實習違反勞工法(楨:在德就很正!),已開始反制此一現象。
2013-06-06 12:03:50
阿楨
學歷貶值 美國5%清潔工大學畢業【聯合報2013.01.30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大學畢業生大材小用幾已成為常態,2010年美國有25%的零售業店員、15%的計程車司機和5%的清潔工有學士學位。
主持這項研究的俄亥俄大學經濟學家、美國研究機構「大學收費及產能中心」主任韋德研究美國勞工部的資料後發現,2010年職場上的學士有4170萬人,而要求學士學位的工作只有2860萬個。
估計2010到2020年,美國拿到學士的人口約增加1900萬人,需要學士學位的工作卻只增加不到700萬個。
研究顯示,2010年有學士學位的就業美國人中,有48%的人所做的工作不需要大學學歷,有38%的人所做工作不需要高中學歷。
韋德說:「就算你拿到商學院的學士學位,你也不一定能成為中產階級,很可能你最後只能當酒保。」
研究報告寫道,應徵酒保的人若擁有大學學歷,會比只有高中學歷者占優勢,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美國人必須設法拿到更高的學位,以爭取門檻不高的工作,「我們半開玩笑的預測,10到20年內,大學會提供『清潔工研究』碩士學位,想當清潔工的人沒有這個學位還應徵不上」。

遠見雜誌2012研究所大調查〉51.55%認為大學學歷貶值

學歷至上嗎?《遠見》與104人力銀行合作的針對企業調查「2012企業最愛研究所評鑑」,逾51.55%認為大學學歷貶值,82.39%不認同碩士是求職基本門檻,但卻有41.21%會優先錄用碩士。另外,逾1∕4會念碩士,男生偏好理工、女重商管人文。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8831.html
2013-01-30 10:36:14
版主回應
請教育部停止扼殺中華文化資產 2013-10-21 中國時報社論

 教育部日前表示,12年國教課程總綱將在105年完成,其中「鄉土語言課」研擬納入課綱中,由現行「選修」改為「必選」,亦即國中比照國小做法至少將有1節鄉土語言課。與此相關的新聞是勞委會正在研擬「勞動教育法」,依目前草案,未來高中職以下學校每學期都需實施4小時勞動教育,並促請教育部將勞教課程納入12年國教課綱。使學生了解自身權益。
 我們要請問教育部的是,請問多出的上課時間哪裡來?現在的高一和高二學生,每學期要上16到17個科目,現在的國中,各種領域林林總總,都有必須涵蓋的特定議題,書包一天比一天厚;由於白天上課的傳統核心學科時間不夠,晚上需要補習,學生苦不堪言。
 造成這種結果的基本原因,就是「教改」,1個被教育部奉為神聖的理念。教改的基本態度是教學「生活化」,人才「通才化」,於是各式各樣的課程被安排到中學,從海洋到法治不等,造成國高中生基本科目能力普遍下降,也就是「樣樣通、樣樣鬆」。
 面對這種狀況,如果教育部有一點良知良能,就應當思考如何檢討改進,趕快研議如何減少學生不必要的負擔,如何加強學生的核心能力。但教育部沒有這樣做。剛好相反,教育部目前在研議新的總綱時,居然又要增加國中生的必選課,要把鄉土語言列為必選;以後還要再上勞動教育,讓學生知道以後當受雇者時的權益。
 我們呼籲蔣部長要懸崖勒馬,不要成為繼續戕害中學教育的罪人。
 教育部必須正視,國高中生沒有參加課外補習者,其基本的國文、英文和數學程度,已經下降到幾乎崩盤的地步。只靠白天上課長大的同學,用國文寫不出1篇沒有錯字、用詞可以達意、更不用說引經據典的報告。我們學生托福成績,本來在亞洲名列前茅,現在節節敗退。我們學生的數學,如果沒有補習,其程度也是慘不忍睹,上高中了連三角都還不會。
 這樣的學生,有國際競爭力嗎?教育部不檢討一下如何提升台灣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卻要當文化部,鼓勵鄉土語言文化,還要當勞委會的宣傳機構,宣導《勞動基本法》,是何道理?以前北一女學生要參加儀隊或樂隊,其先決條件是成績必須優良。請問教育部,如果你們連學生的基本核心學科能力的培養都做不好,讓我們學生以後出社會,到國際上去,競爭不過別人,你們還有心情和資格要學生每天去學儀隊和樂隊嗎?
 我們希望教育部能趕快清醒過來,我們尤其強力希望教育部正視國文教育。國文是表達的基礎,是所有方言的共通文字,如果國文學不好,沒有深厚的國學根基,其他的就不用說了。而對國文科的宰割,始自93年教育部杜正勝部長修訂總綱,廢除選修「書法」、「國學概要」、「文法與修辭」、「應用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則由原本每周1節的必修,改為一門稱作「論孟選讀」的選修,與「小說選讀」、「區域文學選讀」、「語文表達及應用」同樣為1學年的課程。其目的在於「去中國化」,並把國文「語言化」。
 馬總統上任後,在「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大力陳情之下承諾重修課綱,實際上教育部只宣布98課綱延後1年實施,保留國文、歷史兩科重新修訂。中教司延續前兩次圈選特定人士參與課綱修訂的作法,修出來的課綱仍以98課綱為依據,「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為選修,僅將範圍擴及學、庸,總學分數同先前「論孟選讀」,並且不列入考試。
 不曉得教育部知不知道,國文程度好,有中華文化的底蘊,是台灣人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台灣員工重禮節、有信用、有文化氣質、受到古老文化的薰陶,也就是「古意」,是其重要的資產特色。來到台灣的外國人和大陸人,只要在台灣待上一段時間,都會有此感受;聘用過台灣員工的雇主,均有此感覺。
 不幸的是,在先有教改,後有基於意識型態的政策之下,政府一步步地扼殺了原來的資產,而教育部歷任部長,還是繼續執行相同方向的政策。
 我們希望教育部可憐我們的下一代,可憐一下沒有錢讓兒女上補習班、沒有能力送子弟出國念中學的家庭,憐惜一下台灣人所具有的中華文化資產,不要再繼續扼殺我們的下一代。
2013-10-21 11:02:40
阿楨
再窮也要吃大餐 2013-06-28中時短評

 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公共債務法》、《高級中等教育法》,前者提高政府七百餘億的舉債上限,後者每年增加近三百億元的支出,用於高中職免學費。雖然兩者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其實是有一定程度的關連性。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民國九十八年、馬英九上任後第一次編列的總預算,規模約一.七兆元,連同各個特別預算、消費券在內,經濟發展支出為三六四一億元;到了今年,預算規模達一.九兆元,經濟發展支出僅二七二六億元,比九十八年少了約四分之一。同一時期的社會福利支出,則從三二○二億元一路成長到四三八九億元。
 馬總統上任以來,一方面強調改革,但又增加老農津貼、提高八大社福津貼。從預算的變化可以看出,馬政府是把經濟成長的資源,挪到社會福利,「靠發錢來達成公平正義」。即便政府的財政早已脆弱不堪,仍堅持落實「高中職免學費」的政策。
  相關新聞
公債法三讀 縣市舉債上限達50%
舉債提高了 各市縣兩樣情
地方叫好 一解燃眉之急
高雄抗議 額度不增反減
北市債限大縮水
舉債救窮 台灣恐希臘化

12年國教三讀通過 免學費排富 免試至少占75%
學術界資優生蔣偉寧教長 終於拚過期末考
高職將改名「技術型高級中學」
各校免試至少25% 建中:倉卒上路 北一:能違法
8年內 教官退出高中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要白吃的午餐!另參本館: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台灣有白吃的午餐 縣升格 北輕南 三都十五縣 縣市升格 五都大選2 啥是一黨獨大 搶救國庫 馬政府預算 馬金融政策 賦改會 富士康事件)
2013-06-29 07:59:24
版主回應
法案過了 陳益興:我曾老淚縱橫2013/06/28聯合報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教育部長蔣偉寧強調,明年十二年國教新增免學費的經費,將由中央負擔,不會讓地方政府埋單;且私校將加強公共性,國中部以考試招生,將扣減直升高中名額;不接受政府補助的私校,仍應釋出至少一成五的免試入學名額。
十二年國教一路爭議不斷,從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項目、免試招生比率,到學費排富議題,讓教育部傷腦筋;昨晚法案通過,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說明法案內容時,近乎哽咽地說:「這段時間,我也曾老淚縱橫。」
陳益興說,新法只簡單明訂符合一定條件者免納學費,但會用行政命令將高中免學費門檻訂在家戶年收入一百四十八萬元,五年將省下一百卅七億元經費,用於高中職優質化、精進高職教育、強化學生適性輔導、扶助弱勢學生、促進教師專業增能及活化教學等措施;且新增的免學費經費,將由中央負擔。

從郭台銘之言看政府「讓利」【聯合晚報社論2013.06.27

郭台銘在鴻海股東會上,軟硬兼施,一面向股東們鞠躬道歉,一面點名幾任財政部長「不懂實務」,還特別批評員工分紅改採實價課稅的政策害企業留不住人才。郭董一開口就深受各方矚目,但他這次罵的事情卻引發仁智之見。
  政府要考慮、要照顧的面向,比企業來得複雜多了。郭台銘是從滿足股東需求出發,提出企業照顧自我利益的意見,未必是政府理所當然要聽從的教訓。誠實地說,關於租稅問題,郭台銘恐怕沒有甚麼立場教訓政府。過去政府在扶植資通訊代工產業上,運用了多少租稅手段,讓渡了多少租稅優惠,才讓鴻海這樣的企業能快速坐大,具備國際競爭力。也就是說,鴻海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社會共同承擔的成本上。
  事實上,台灣現正為了這個經濟發展策略,付出後遺症代價。得到那麼多優惠的資通訊產業,規模愈來愈大,毛利卻愈來愈低。規模愈大,就造成愈嚴重的產業集中失衡問題;毛利愈來愈低,就使得台灣能享有的實質經濟成果不斷遞減。這顯示個別的企業模式(business model)有問題,且證明政府對特定產業的租稅優惠政策走錯方向。政府扶助企業固然應興利重於防弊,但用租稅手段過度「讓利」未必合宜。
  從這個背景看,郭台銘或沒有理由如此怪罪政府。郭台銘希望向股東有所交代,可以理解,但身為社會領袖的企業家在公眾發言,相對地也就要接受公評。郭董發言獲得媒體大幅報導,稱得上動見觀瞻;但員工分紅費用化,過去只按面額10元課稅,豈符公平原則?所以這次網路上出現不少負面的反應,甚至有網友直言是「占了納稅人便宜」。
  政府應制定合理的遊戲規則,但未必應成為企業獲利的保證。鴻海大可從企業盈餘裡拿出爭取人才所需要的資源,而不能期望政府用讓渡租稅收入的方式來做,財政部長張盛和說「企業加薪可以留才」,就是這個意思。如果多花一點成本留住人才,企業就沒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那不也就說明了這種企業的經營問題所在嗎?郭董別再老拿政府當藉口、當擋箭牌吧!
  回應
  大家想方設法都是要政府的錢,但是一提到課稅增稅,大家就罵得要死,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就是這種專佔便宜,專拿好處,卻處處要政府負責,要政府買單,連郭台銘也是這樣的一副德性,我們甚感驚呀!
  TaMaD, 年頭好的時候賺錢我最行. 年頭壞虧損的時候怪政府.CEO這麼容易幹?? 要你郭台銘幹??

砲打財長?郭台銘太離譜! 2013/06/27野武士

報告郭董,請您不要只是「打龍袍」,只打那些根本不是核心的財長們,為了台灣好,懇請郭董身先士卒,為「罷免馬英九,救台灣經濟」同樣地全台奔走,台灣人民都會感激您,真正的好人才必會以為您所用而為榮!
  回應
  罷馬?老是用這種譁眾取寵的言詞賺稿費,難不難看
http://blog.udn.com/karl6406/7829200
  相關新聞
立委問政秀場化 「野武士」輪流放砲
國會質詢走偏鋒 弱智化嚴重
2013-06-29 08:00:37
阿楨
文藝復興:邏輯邪30/66

都已啥時代還在掰文藝復興

屍人不是想復辟古典的文藝
是因人文與人本有同一邏輯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
台灣教改的核心是人本主義

愛說笑
文藝復興是歐洲理性化關鍵
是中國現代革命學習的對象
教改是改革理性的教育制度
是兩岸後現代噴罵對象
二者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
尤其鄉民憤青糞青噴子那管那麼多
反正亂打亂罵一通誰管有沒有邏輯

這個嘛,廣義的人文主義是指:「一種以研究古典語文為基礎,以人為中心的教育和學術運動」,並隱含著樂觀主義、現世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狹義的則是指古典語文的研究和國語運動。只是當時歐洲的國語運動是想將方言提升到與拉丁文同樣精緻層次,而非中國白話文運動的古文太精緻故要廢,要用我口說我語的粗俗白話文。

精緻只是說說
粗俗白話文也不算啥
網文更進化到粗暴的外星文
都根源於同一邏輯:個人享樂主義
不論是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
或者人本的快樂學習
人文只是說說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160050
2014-06-10 08:25:55
阿楨
教改邏輯:邏輯邪57/66

台灣教改病根是民粹
不管李陳政權時操弄
由上而下的台獨民粹
或者馬專業內閣不敵
由下而上的叫改民粹
民粹都想奪取教育部:
此一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教改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本是要鬆綁國家對教育的干涉,但「教改會」結束後,由教育部的種種舉措可知,台灣的教改好比其他本應歸還民間的公共事物,在傳統威權遺習、台灣意識及施展權力等因素下,又一一移到李陳政權的國家機器中。就教改而言,教育部由上而下的管制及操控教改,導致教改由多元趨向一元,如此一來便喪失了民間的自主性及實驗性。馬政府時由下而上的叫改民粹,更強騎馬的教育部要一元地滿足台灣人的多元要求。不管那種民粹都違背教改的目標:「民主、自由、多元」,難怪教改會失敗。)

旣然如此,那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
便依理性專業事實戲論「教改邏輯」如下:

廢除或虛化教育部
教育預算還錢於民
(依窮多富少原則)
學生家長自由擇校
各級學校自由辦學
教育部只負責監督
各校的財務和品質

濕人的教「革」邏輯有夠革命性
但不合呆歹灣人理盲濫情之現實
首先 學生和家長呆歹到不知
教育部絕不可能滿足多元要求
家長多認己子能就讀明星學校
學生多想校園如遊樂園電玩店
其次 政客、叫改分子和教職員
不管為了教育目的、工具或利益
多想占有此一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190457
2014-08-03 08:21:5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