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各縣市提出的殯儀設施擴大內需方案,說成賺死人錢,太不堪了吧?
對!我就要讓前評<擴大內需>批:地方狂丟帳單 修墓地共提50億【聯合報╱許玉君08.06.09的媒體自己難堪。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214498/20080620055255/
死人錢和賭徒錢(後評)旣然都那麼好賺(成百上千億),那為何馬的經濟政策、尤其產業政策,都未提及呢?
沒辦法,對觀念保守、行為亂蕩的台灣人而言,這些(含性、毒等行業)都是只能做不能談的禁忌(大麻、檳榔等何時才能與煙、酒等毒品平等相待?)。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1605973/20070727064642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938745/20080117060629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1679118/2007072806094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1898069/2008011606205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041507/2007042707040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618253/20070505070300
難怪馬產業政策的345產業再造計劃會沒:
3大主軸:產業創新、新興產業、政策鬆綁
4兆回台:將國人存放海外財富4兆多元台幣吸引回台投資,使百業由蕭條轉為繁榮
5萬就業:觀光、文創、金融和醫療等服務業每年至少可新創5萬個工作機會
哭錯爹娘燒錯屍 死不安寧生者憾 【聯合報08.06.16
前言:新政府要求各縣市提出擴大內需方案,多個縣市將殯儀設施列入建設項目,卻遭到撻伐;在各方批判聲浪中,卻也難掩殯葬設施長久遭漠視的事實。本報從殯葬場現況、現場直擊、地方政府窘境等角度,探討真相。
國內殯葬設施老舊,參加過葬禮的民眾常常都有深刻「體會」。人生最後一程,原應走得莊嚴,但因硬體設施不足,常讓生者心中有憾。
偏遠縣市經費不足,設施老舊也就罷了;但如桃園、高市等,殯葬設施也落後不堪,學者形容「比落後國家還不如!」
燒錯遺體、領錯骨灰,甚至火化遺體時中途喊停,火化爐要加油,這時哭得去活來的家屬,得面對「半生不熟」的遺體,換爐重燒的煎熬。這種亂象就發生在桃園市立殯儀館,縣府民政局人員都忍不住吐槽「離譜!」
「咦,三一八號屍體咧?我父親遺體怎麼不見了…」前年十一月,桃園鄭姓男子在父親公祭前晚,到停屍間領大體化妝,竟發現遺體不見了。殯葬所員工全呆了,跑到冷凍櫃前看,「遺體真的不見了」。
員工忙找出領取清冊清查,才發現應該已完成火化的三一○冷凍櫃遺體,還躺在冰櫃內。原來三一○喪家領錯三一八櫃內遺體。準備第二天舉辦公祭的鄭家,不知該怎麼辦,因為,往生者遺體已被燒成骨灰,送到納骨塔供奉。
更荒謬的是,去年火化場曾發生家屬悲痛等候長者骨灰出爐時,突然聽到員工一團混亂喊「卡」,因為火化爐沒油了,得再加油,燒到一半的遺體被迫中途「轉爐」。家屬眼睜睜看著「半生不熟」的遺體,被抬出來換爐繼續燒。
場景拉到港都高雄市,坐在樹下等著為妹婿撿骨的葉女士,看到運棺車、鑼鼓車及遊覽車,來往交錯,披麻戴孝的喪家穿梭其中,閃避來車景象,不禁搖頭。這和她廿多年前參加胞兄喪禮的情景,幾乎沒兩樣。
高雄市立殯儀館設備老舊,禮廳只有桌椅,五間用鐵皮搭蓋的丁種禮廳,碰到大雨天,裡面就下小雨;大熱天,停柩室空調不足,不時散發異味。
屏東市立殯儀館前身為日據火葬場,已近卅年,市公所民政課長曾碧隆說,停屍間漏水嚴重,冰櫃溫度不夠冷,影響大體保存;一旁的停棺間,夏天禁不起日曬,曾發生棺木破裂意外,臭味令人掩鼻。
誦經比大聲 撿骨用搶的…誰還敢死【聯合報╱記者林秀美
假日上午九時後,高雄市三民區殯儀館火葬場祭拜區進入「尖峰時刻」,數十戶喪家在法師、道士、牧師引領下,急著在火化爐前髒骯水泥地上「搶地盤」,三拜九跪、誦經、咒文,「比菜市場還吵!」空氣瀰漫特殊味道,灰塵、悶熱,令人窒息。
花十幾萬 走得亂哄哄
蔡姓婦人帶著八歲和四歲稚女,待丈夫遺體被推送火化場,趕忙替氣喘的女兒戴上口罩,一旁的公婆神情緊張詢問禮儀師:「花十幾萬元辦儀式,來到這裡,什麼教攏有,阮唸佛經,阮兒子甘聽有?」小朋友童言童語說,「太吵了,念阿彌陀佛不專心!對不起爸爸」。
包了紅包 還怕領錯屍
農民曆上的「大日子」,除了祭拜區亂哄哄,火葬場旁撿骨服務台更是奇觀,家屬爭相排隊,拿牌子等著服務人員從火化爐端出冷卻後的屍骨撿骨,有家屬悄悄說:「紅包包了沒?聽說今天要燒一百多具,會不會撿錯?」
「高市殯葬館真的很差勁,堂堂院轄市,用兩個生銹的舊盤子裝骨頭,人家台南市至少用不銹鋼的」、「哎!兩千元紅包照收,品質沒卡好!」
不願具名的禮儀師說,「喪家花大錢,死者卻無法適得其所」,殯儀所撿骨人員更可憐,現場髒兮兮,「每天都吸骨灰!」工作環境差,有時一天要撿近百具屍骨,全擠在一個服務台作業,「我們每天都提心吊膽,怕撿錯骨頭」。
又髒又嗆 阿嬤站到昏
「市政府一天到晚上砸錢上電視打形象廣告、為何不花點錢整建殯儀館,至少隔間讓家屬安心撿骨,有尊嚴地跟亡者道別!」范姓禮儀師說,許多家屬不懂,火葬場設施差,天花板到地板、冷氣髒到不行,「喪家還要花錢裝布幔、椅子要裝椅套、地上要舖地毯,不然沒人敢用。」
林姓和范姓禮儀師還點出,入殮室、停棺室、助念室更恐怖,地板處處有菸蒂、檳榔渣、祭拜飯菜,洗手台、垃圾桶都髒兮兮,停棺室沒有椅子,近八十歲謝老太太站著幫丈夫誦經兩個小時,等到法師和兒女趕到,體力不支暈倒。
沒那麼糟 殯葬官喊冤
「沒有這麼差啦,殯葬所比十年前好太多了!」高雄市殯葬所長孫振寰喊冤說,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曾寫文章質疑「看到高雄市火葬場,誰還敢死?」當時市長吳敦義重視,並改善火化爐和火葬場等設施,「比以前進步多了,祭拜區也不會吵鬧!」
他說,最近市府編列預算要把撿骨室隔間,禮堂天花板、冷氣將更新,幫家屬節省經費,「高雄市算不錯了」。
死亡藝術化 錢是一定要啦【聯合報╱記者李恩慈、
不少縣市將改善殯葬設施納入擴大內需方案,殯葬學專家楊國柱與南華大學講師認為列入擴大內需,「絕對必要且正確」。
曾在南華大學任教的楊國柱分析,反對將殯葬設施納入擴大內需方案的民眾,大多因傳統「死亡禁忌」的心理。在刻板印象中,殯葬設施幾乎與死亡畫上等號,「連聽都不想聽」,才會覺得「這和擴大內需有什麼關連?」
其實,不論殯儀館或火化場,都是人生必須面對的最後一站;如果運用「藝術善待死亡」,把忌諱的場所「注入溫馨、感性的藝術理念」,自然能扭轉民眾刻板印象。
專研治喪流程與市場規劃、殯葬習俗的楊勝義也認為,多數縣市殯葬設備老舊、陰暗,綠美化不足,喪家卻步,造成台灣怪異現象之一,「更新、提升,是導正亂象第一步。」
楊國柱到國外看遍殯儀館,,像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就曾為名古屋設計以「鶴」為造型的火化場,搭配造林、池塘等景觀;大陸上海市的寶興殯儀館,蓋得像科學博物館,成為特色。
他山之石》日本忘悲傷 德國不見灰【聯合報╱記者陳世昌、
日本人的喪禮,真的會讓人忘記了悲傷呢!
沒有雜沓聲音的干擾,也沒有到處要錢的葬儀蟑螂出沒,一切都如微風般的輕盈滑過。最近日本喪禮上流行放一首「千之風」的歌,歌詞寫著:「如果我死的時候,請不要在我的墓前悲傷,因為我已經不在了,我化成了千之風,飛越了山巔自由自在。」
生死是人生大事,中外皆然,儘管各國習俗禮儀不同,但各式葬禮都能讓人充分感受到對死者的尊重及對家屬的體諒。
日本人辦喪事,大多是用火葬,然後將骨灰裝罈,葬在家族墳墓。日本人做事重禮法,辦喪事時充分考量遺族心情和死者的尊嚴。
有一個喪禮,至今讓人記憶猶新。那是二○○四年七月,靜宜大學一位蕭姓女學生到日本旅遊,夜宿在富士山下的河口湖,晚上到附近便利商店買電話卡途中遭人殺害。
蕭姓女學生的喪禮就在河口湖附近的一座齋場,委託當地的一個葬儀社處理,那次的喪禮辦得樸素而隆重,看得出相當考量遺族的心情。
由於文化不同,絕大多數德國人都不願親眼見到親人火化,都是委託專人辦理。「葬禮可以簡單,也可以盛大,但對我們都是一樣的隆重」,波昂一位殯儀社的女老闆普茲說,「不但死者最大,家屬的感覺是否良好,才是這個行業的服務指標」。
在德國,死者家屬必須申辦死亡證明書,據此證明書才能向各地墓園或殯儀社要求辦理葬禮;無論是火葬或土葬,死者必須由殯儀社專車先載往墓園停放,並為死者備妥棺材;火葬必須事先約定時間,火葬人員行禮如儀,連一絲骨灰也不遺漏,充分反映德國人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