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21 06:12:37| 人氣1,809| 回應3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圖革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啥《地圖革命》(大地地理,2001)?不就是地圖、GIS和GPS一體化罷了!連老共也在搞中國的GPS。

中國北斗系統嗎?和中國古地圖一樣,沒魚蝦也好!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979479/20070426102153


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

目前,地理學界普遍使用「GIS」這個詞彙來代表地理資訊相關的課題。到底什麼是GIS?當GIS這個詞彙被許多人採用時,每個人所認知的GIS是否相同?有關GIS的意義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課題。
GIS這個詞彙比較正式地被介紹到台灣,大約是在1986年間。歷經十多年的發展,GIS這個名詞越來越普遍,而其所代表的意義卻日漸分歧。而本GIS教室,針對GIS這個名詞的意義,以及一切與GIS相關的基本知識,為大家做一個清楚的概述。
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是近幾年來快速進步發展的一個跨學門新科技,他所涵蓋的理論和技術來自於數個傳統的學科,包括:地理學、地圖學、測量學、數學、資訊科學等等。就應用層面而言,它所涉及的領域更為廣泛,如環境影響評估、資源管理、國土規劃、都市和區域計畫、交通管理、森林經營、運輸規劃、生態保育、考古調查等等,舉凡需要涉及地理因子或空間資料的問題,都可以利用他來輔助作業,地理資訊系統是決策支援上的重要工具。
為了幫助你瞭解到底什麼是GIS,我們試著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詮釋、定義它。
1. 就它的組成和功能而言,GIS是設計用來有效地擷取、儲存、分析及展示各種形式地理資訊的系統,系統組成包括:電腦軟硬體、地理資料庫及操作維護人員。
2. 就它的運作而言,GIS大多是高投資的大規模電腦作業系統,通常是由中央、省及地方政府出資建造。主要的目的是協助行政主管有效地管理自然及人文資源。
3. 就它所處理的資料而言,GIS是用來蒐集、儲存、分析具有地理區位特性事物與現象的資訊系統。
4. 就它的功能而言,GIS是具有整合空間資訊及協助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決策支援系統。
5. 就它的分析而言,GIS的主要目的是透過疊圖及空間分析功能,將原始地理資料轉變為能支援空間決策的資訊。
以上的定義分別從GIS系統的組成、功能、資料類型、管理與使用層面來加以界定。不同的學者對於GIS的界定不一,顯示了GIS研究與應用上的多元性。對GIS使用著而言,最重要的是去瞭解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進而利用它來從事地理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GIS的功能

GIS所提供的所有分析功能,都是透過執行其內部指令來達成。雖然各家軟體的功能和指令有所差異,然而目前一般系統也都有一些共同的指令,這些指令提供一般使用者所查需使用的基本功能,茲將這些功能介紹如下。
1、查詢(Query)
使用者可以查詢每一方格地理資料的屬性。經由遮蓋(mask)功能,使用者並可針對某些特定範圍進行各種查詢,例如求取其面積,各種不同屬性的百分比及面積、周長等。針對n個不同層面的資料,也可查詢不同屬性組合所佔的比率。常見的查詢範例包括:
a. 某一個行政區的人口、面積;
b. 某一個道路開挖所可能碰到的地下管線埋設狀況;
c. 某一筆土地的所有權人﹑地價﹑面積、轉移記錄等;
d. 某一個地點上,最近的加油站、銀行、或1公里範圍內的餐廳等。
2、展示(display)
一般GIS系統都可以提供多種不同展示功能,例如平面的彩色圖、三維立體圖、點線面疊置的地圖等。我們可以根據地面高度來繪製三維的fishnet map,而在其上覆蓋地面覆蓋,土壤或植被等不同的地理資料。隨著電腦圖形的進步,GIS的繪圖功能越來越多元、方便,圖形傳遞的技術也日漸提昇。
3、疊圖(overlay)
受到美國學著McHarg所提出的生態設計方法,疊圖(overlay)功能是GIS被廣為推介的主因,早期許多GIS的應用分析即是鎖定在疊圖的功能上。透過多項圖層資訊的結合,地理資訊系統也可以進行區位的選取,例如:
1. 進行潛在災害分析時,找尋坡度在30度以上的順向坡;
2. 找尋住宅區時,選取在公車站牌500公尺距離內、1000公尺內有公園、 非屬潛在災害地區、平均房價每坪20萬元以內之區域;
向量系統上的疊圖是一個較為複雜緩慢,牽涉到大量的運算與登錄工作。同樣的工作在網格系統上則是非常簡單快速。網格系統的疊圖功能可以包含許許多多不同的變化,例如二層資料間的加、減、乘、除、聯集、交集等。比較完整的系統,如美國軍方所發展出來的GRASS系統,更包含了多種數學運算及函數功能。 
4、環區(buffer)分析
一條公路的噪音、空氣污染範圍有多大?核能電廠方圓10公里內有多少住家?舉凡這類的分析,都有賴環區指令的執行。環區的概念根據某些特定的點、線、面資料,使用者可以進一步推演出其不同距離的環帶。例如:根據高速公路的路線位置,我們可據以求出不同環境因子的影響範圍。

GIS的組合

一個運作正常的GIS系統,應該包括三個部份:軟硬體設備、資料庫、人員。唯有這三個部份完整的組合,才可以充分發揮 GIS 的功能。茲就這三個組成要素分別介紹如下。
1、軟硬體設備
GIS系統的軟硬體設備視其規模大小,可以有許多不同等級。在硬體方面一個大型的系統可能由數台電腦所組成,經由電腦網路串聯而成。比較小型的系統則可以是一台個人電腦獨立運作。除了電腦主機之外,地理資訊系統還必須有一些特別的輸出、輸入設備。在輸入方面,除了一般電腦的鍵盤和滑鼠之外,也應該要有數位儀(digitizer)或掃瞄儀(scanner)等用以輸入圖形、影像的設備,以供輸入傳統地圖上的資訊。在輸出方面,常用的特定設備包括:圖形顯示器、高解析度的印表機、繪圖機等,以供輸出地圖。就軟體方面而言,地理資訊系統的運作需要有專門的分析軟體,除了提供資料儲存與管理之外,也提供特有的地理資訊分析功能。地理資訊系統的軟體發展是一項專門科技,需要有地理和資訊的專業知識結合。目前,昂貴的軟體高達新台幣百萬元以上,便宜的軟體則可能是免費的公益軟體。以一般商業性的GIS軟體而言,即使是個人電腦的等級,其價格動輒在數萬元到十多萬台幣之間,對於一般個人和中小學老師而言,都還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軟體的普及化仍有待努力。
2、資料庫
GIS 的特殊性來自於它可以彈性地儲存、管理、分析地理資料。一個完整豐富的資料庫是GIS的核心。GIS 所處理的資料不同於一般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的資料。一般資料可能僅包含屬性及彼此間的關聯,而地理現象資料則包含了圖形(graphic )及屬性(attribute )等二部份。圖形部份乃是指地理現象的大小、形狀、位置及地理物件(geographic objects)間的相互關連。依照資料的維度,可以將空間資料區分成:
點:代表某些點狀的地理現象。例如:測量控制點、水文測站位置、電話亭位置、下水道的人孔等﹐都是一些點狀的資料﹐具有單一的坐標。
線:一維的資料,例如河川、道路系統,公共設施管線﹐都是一維的線性資料。
面:二維的資料,例如各種土地利用的範圍、行政區域、地籍資料等﹐是一種平面的資料。
容積:三度空間的資料﹐用來表現如地質、大氣、海洋等現象﹐這種資料除了具有X﹑Y位置之外﹐在垂直方向也有不同屬性。
屬性資料是用來表現地理現象的性質或數量。地理現象的屬性可以分成下列四個類別:
識別資料:用來表現空間物件的識別,如街道名、鄉鎮名等。
類別資料:如土地利用型態﹑土壤的類別﹑電話線和電力線的區分。這種資料只有種類的區分,而沒有數量﹑大小或等級的差別。
級序資料:資料具有等級大小的關係。例如:國道、省道、縣道的分級﹐院轄市、縣、市、鄉、鎮等不同層次的行政單位。
數量資料:例如交通流量、人口數量、高度、溫度等可以量度的資料。
這些資料中,第一類資料是由字串來表示,二、三類資料可以用文字或數字來表示,而第四類是以數字表示。所以地理資訊系統中的屬性資料可以是文字、數字或字串等不同型式。空間與屬性資料整合之後,始構成一筆筆完整的地理資料。
3、人員
為了維持正常運作,GIS運作中的相關工作包括:系統研發、維護及使用等不同層次。一個系統往往需要不同專業人員合作,有的負責電腦系統的維護與管理,有的負責軟體的操作和使用,有的則是負責企畫和專案管理。對於一個小型單位內部使用的系統,運作人員可能是兼具各種知識、身兼數職的個人,而在一個大型的系統之下,這些人員組成可能就需包括數個不同專長的人士所組成的團隊,人才的優劣關係著系統的運作與發展。

GIS的未來

地理資訊系統的發展是近三十年來的歷史。加拿大的Roger Tomlinson 在1960 年代提出「地理資訊系統」的概念,並且首先採用GIS這個名詞,他同時也是全世界第一套地理資訊系統的催生者。由於他的創見,加拿大地理資訊系統(Canadia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GIS)在1964年正式建構完成,提供土地利用資料登錄與管理的功能。在此同時,美國哈佛大學的電腦圖形研究室(Harvard Laboratory for Computer Graphics)也開始積極投入電腦地圖的分析系統,並且發展出 SYMAP這套地圖分析軟體。這段時期是GIS學術基礎理論萌芽的時期,學術界所播下的理論研發種子在1970年代末期陸續開花結果,商業界所研發出來的GIS套裝軟體陸續推出,並且被政府機構和高級研究學府所採用。經過將近二十年來的發展,目前市場上所流通的地理資訊系統套裝軟體甚多,從大型電腦到個人電腦上都可以安裝執行,所提供的功能從工具箱式的數百個指令到小型的專業型系統,在系統的規模和功能都有許多不同的彈性組合。
在發展早期,地理資訊系統是一項昂貴的設備,只有高等學府或中央級政府單位才有能力購置。隨著軟體的發展,GIS的分工越來越精細,價錢也有向下調整的趨勢。未來的地理資訊系統極有可能成為桌上型電腦系統的一部份,就如同現有的文書處理、簡報、試算表等一樣,成為一般電腦系統的基本功能之一。10年、20年之後,地理資訊系統這個名詞或許會漸漸消失,但是一般民眾使用它的機會可能反而增加,成為日常生活中許多工具的一種。
國內的地理資訊系統發展大約是這十年來的事情。民國75年,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引入國內第一套地理資訊系統軟體,開啟國內地理資訊系統應用與研究的先河,而由於政府相關單位的支持,各大學的相關系所和政府單位,陸續購買地理資訊系統軟體,在國外學有專精的學人也陸續歸國,加入地理資訊科學的研究團隊。在短短的數年之間,國內的地理資訊系統數量、研究人員、學術單位所提供的課程等,都呈幾何級數的成長,為我國的地理資訊系統學術發展和應用研發建立良好的基礎。目前,GIS的學者和使用單位遍及地理、土地資源、森林、都市計畫、測量、土木等等不同領域和單位。
就政府部門而言,我國地理資訊系統發展初期,比較積極推動的單位大概可以分成兩類型,一為地政自動化業務,另一為遙測應用業務。前者是以內政部地政司及內政部資訊中心(前身為地政資訊中心)為主,後者則以農委會的遙測小組為核心,參與者包括與遙測有關的學術團體及政府部門。民國 79 年,行政院的經濟建設委員會在參酌國建會的建言及學者意見之後,認為地理資訊系統有其推廣價值,乃報請行政院成立國土資訊系統推動小組,以負責全國性地理資訊系統的推動。這個單位在行政院資訊推動小組之監督下,由內政部負責召集,我國政府部門的地理資訊推動工作正式展開。
http://www.geog.ntu.edu.tw/girc/r302/GISteach.htm

全球定位系統(GPS)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常簡稱GPS)是一個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它可以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地區(98%)提供準確的定位、測速和高精度的時間標準。系統由美國國防部研製和維護,可滿足位於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間的軍事用戶連續精確的確定三維位置、三維運動和時間的需要。該系統包括太空中的24顆GPS衛星;地面上的1個主控站、3個數據注入站和5個監測站及作為用戶端的GPS接收機。最少只需其中4顆衛星,就能迅速確定用戶端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及海拔高度;所能收聯接到的衛星數越多,解碼出來的位置就越精確。
該系統是由美國政府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研製於1994年全面建成。使用者只需擁有GPS接收機,無需另外付費。GPS信號分為民用的標準定位服務(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和軍規的精密定位服務(PS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兩類。民用訊號中加有誤差,其最終定位精確度大概在100米左右;軍規的精度在十米以下。2000年以後,柯林頓政府決定取消對民用信號所加的誤差。因此,現在民用GPS也可以達到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GPS系統擁有如下多種優點: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全球覆蓋(高達98%);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快速、省時、高效率;應用廣泛、多功能;可移動定位;不同於雙星定位系統,使用過程中接收機不需要發出任何信號增加了隱蔽性,提高了其軍事應用效能。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8%E7%90%83%E5%AE%9A%E4%BD%8D%E7%B3%BB%E7%BB%9F

衛星導航熱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3624995/20080220073844

台長: 阿楨
人氣(1,809) | 回應(3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政客 |
此分類下一篇:賺死人錢
此分類上一篇:擴大內需

申報農損
如果對中國和世界地圖十分了解有何用?

人類使用地圖已經有了很悠久的曆史。但是直到近代,地圖才作爲文檔印刷出來。地圖通過在在紙或羊皮上等其它材料上繪制道路、居民點和自然要素等——如此,便得到了用以描述真實世界的平面圖。
隨著地圖學實踐的發展,人類學會了使用種類繁多並且富有創造性地使用多個圖層來表達現實世界。地圖學也積累了中有很多描述要素的方法,用以要素分類、標識識別、地球表面的形狀以或者資源與商品的流動。
現代地圖中仍然沿用了許多古代地圖的表達方法,如,用雙線表示道路、用文字作注記、用藍色表示水體等。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的發展,地圖現在已成爲我們非常熟悉的印刷品,並且地圖也能在計算機上交互地可視化顯示。
GIS 進一步加強了人類與地圖之間的相互作用。在GIS 中,你可以非常容易地確定信息在地圖上的表達方式,也可以很方便地通過查詢和分析選擇位置或目標。

地圖的作用

地圖具有以多種方式表達現實世界的獨特功能。
地圖可以識別在某一位置上有什麽東西。在地圖上,指向圖上任何位置,都能夠知道這個地方或對象的名字以及其它相關的屬性信息。
地圖可以標明你所處的位置。如果你的地圖可以實時地輸入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數據,你就能看到你在哪裏、以多快的速度在旅行並且你的旅途目的地在何方。
地圖可以讓你識別用其它方式不能體現的空間分布、關系和趨勢。人口統計學家通過比較過去編制的城區地圖和現在的城區地圖,可以支持公共決策。流行病學家通過把罕見疾病爆發地點與周圍環境因素相關聯便可以找出可能的病因。
地圖可以將不同來源的數據集成到同一地理參考坐標系中。市政府可以將街道分布圖與建築布局圖結合起來以調整市政建築結構;農業科學家可以把氣象衛星影像圖與農場、作物分布圖結合起來,以提高作物産量。
地圖可以通過數據的合並或疊加來分析空間問題。省政府可以通過合並多層數據來找到合適的廢棄物處理地點。
地圖可以用來確定兩地之間的最佳路徑。通過地圖,包裹速遞公司能夠找到最有效的運輸路徑;公共交通設計者也能設計出最優的公交路線。
地圖可以用來模擬未來的情況。公共事業服務公司可以模擬新設施添加後會産生怎麽樣的效果,並且根據這個效果判斷是否需要進行投入。市政規劃者也可以模擬一些嚴重的意外事故如有毒物質泄露等,從而得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GIS 技術的發展拓寬了人們對地圖的認識。與過去作爲單純的靜態實體相比,現在的地圖成爲了地理信息動態表達的一種主要手段。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一種圖形表達方法。爲了信息表達取得更好的效果,地圖在視覺必須要有很強的感染力。另外,圖形設計的很多經驗如版面設計、比例、色彩平衡、符號和版式等都被應用到地圖的制作中。
地圖可以理解爲“地理信息”與“人類對信息理解”這之間的媒介。地圖借用人類特有可識別的空間格局的感知能力,提供地理對象和地點的有關情況的可視化信息。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抽象。地圖的使用者不同,那麽所得到的對地圖信息的理解也會有不同。對于特定的使用目的,地圖將表現特定的信息。地圖將一些複雜的並且內部結構隱藏著的數據進行簡化。同時,也可以在地圖上對數據進行描述——如,用標注(label)表示名稱、種類(categories)、類型(types)和其它信息。
數據建模的目的就是設計一種能夠創建包含豐富信息量和美學特點的地圖的數據結構。理解地圖信息的表達方式,是創建“恰當”的數據模型的前提。

電子地圖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作用

電子地圖是地理信息系統的一種,它具備了地理信息系統的大多數功能。智能交通系統的大部分信息都需要通過電子地圖來表示。電子地圖能夠把數字信號(包括對數字地圖、遙感數字圖象及自行數字化采集的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後形成的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
電子地圖主要有兩方面作用:一是多維地圖的靜態顯示和動態顯示作用;二是動態環境下空間數據庫與專題數據庫的交流作用。兩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完成GIS中空間數據視覺化的任務。智能交通中的電子地圖作爲空間信息特別是交通信息的可視化産品,將交通路線及周圍環境以視覺甚至是聽覺感受的方式傳輸給用戶,成爲智能交通系統與用戶交流的最重要工具,因此,電子地圖制作的好壞,直接影響智能交通系統的成敗。

地形圖在軍事上有何重要作用

軍隊打仗,總是離不開地圖的。有的同志把地圖比作是“協同作戰的共同語言”,“行軍的無聲向導”,“軍隊的眼睛”等等。這些比喻生動、恰當地表明了地圖在軍隊作戰行動中的重要作用。
地圖對軍事的作用,在就已經開始爲軍事指揮者所重視,不但有理論上的評述,而且有典型的事例。
古籍《管子》一書中說,在計劃戰鬥行動的時候,首先要在圖上分析研究地形,弄清哪裏地形險要,哪裏有不便車輛通行的河流,哪裏有制高點,谷地、平原,丘陵和村鎮都在什麽位置,然後再決定戰鬥行動;只有這樣,才能立于主動,恰當處置各種情況,正確利用地形的有利條件。這就是地圖的作用。
三國時代,劉備借據荊州後,就有“奪取西川(今四川)爲基,然後北圖漢中,收取中原,匡正天朝”的打算。但他又顧慮西川道路崎嶇,山川險阻,地形不熟,雖想進取西川,一直未敢冒進。這時得到一個消息說:益州(今成都)別駕(官名)張松,帶著一份西川地圖要獻給曹操,曹操不知張松是來獻圖,很看不起張 並且受到曹操的嬉弄,因而地圖沒有獻成。劉備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千方百計拉攏張松,以上賓招待,張松感動,就把地圖獻給了劉備。
這段曆史故事告訴我們,地圖在古代早已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了。那麽地圖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又如何呢?
現代戰爭,各軍兵種協同作戰,戰場範圍廣闊,戰爭的突然性和破壞性增大,情況複雜多變,組織指揮複雜,對地圖的依賴性更大,地圖成了軍隊組織指揮作戰必不可少的工具。經驗證明,指揮員如能正確地利用地圖,就能順利地完成戰鬥任務,如不能正確地利用地圖,就可能在戰爭中遭受挫折。如某次作戰中,某團擔任穿插合圍敵人的任務,由于指揮員能夠正確地使用地圖,雖然地形生疏複雜,往返穿插十六晝夜,行程近三百公裏,每次都能准時插到指定位置,出色地完成了戰鬥任務。與此相反,某營一次執行搜剿殘敵任務,指揮員缺乏識圖用圖知識,不會按圖行進,本來只有三公裏的路程,卻走了近十個小時才到位置,致使殘敵乘機逃竄,貽誤了戰機。
現代地圖和古代地圖相比,已經大不相同,精度更高了,品種更多了,內容更豐富了,各兵種使用地形圖也更廣泛了。如:
裝甲兵。它是現代陸軍的重要突擊力量,具有強大突擊和高速機動能力。它執行任務時,多半是蔭蔽配置在較遠的後方地域,快速向前機動,倉促進入預定作戰地區,從行進間展開,突然發起進攻,快打快撤。因此,要從圖上受領任務,在圖上選擇行進路線和展開地區,在圖上研究作戰地區地形、敵情和戰鬥布署,要准確地按照地圖開進。
炮兵。它是現代陸軍的主要火力突擊力量,基本任務是用火力直接支援和掩護步兵、坦克兵的戰鬥行動。炮兵執行緊迫射擊任務時,就要按照地圖組織開進,利用地圖標定陣地位置,利用地圖連沿戰鬥隊形和求取射擊諸元。
防化學兵。它是軍隊對原子、化學武器防護的骨幹力量,它的基本任務是組織指導軍隊對原子、化學武器的防護,實施原子、化學觀測和輻射偵察。偵察時要按地圖行進,要在圖上標繪沾染範圍,繪制偵察報告圖。
工程兵。在遂行工程保障任務時,要利用地圖選擇道路,分析道路情況,進行道路偵察,選擇迂回路,計劃急造軍路,擬定工程保障計劃等。
從現代戰爭的用圖量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英聯軍在北非戰役中,僅二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二個步兵旅、四個加強團及八個營,約十萬七千人,就使用地圖一千種以上,數量達一千萬份(約二百噸重)。而英美聯軍在諾曼第戰役時,陸軍三個集團軍,共三十個師,海軍艦艇五千余艘,飛機一萬二千八百余架,共約二百萬人,使用地圖近三千種,達七千萬份(約一千四百噸重)。美軍侵朝時,第一個月只有四個師參戰登陸,就用了一千萬張地圖,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全部用圖還多。
上述情況說明,在現代戰爭中,地形圖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使用範圍也愈加廣泛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514999.html?fr=qrl

地理資訊系統 申報農損>中時08-06-19 葉昱呈(公)

     貴版〈農損申報,耗紙缺效率〉一文,認為農民辦理災害救助,應由政府機關利用電腦建立資料庫,除有異動者外,免再檢附地籍、身分證影本…等書面資料。對此,筆者有不同的看法。
     依據筆者辦理災害救助之實務經驗,發現部分農民因不識字或看不懂土地登記謄本上之記載事項,申請災害救助時,皆由鄉鎮公所承辦人員依其檢附之地籍資料指導(或代為)填寫申請書,一旦地籍資料發生異動(如土地分割、持分面積增減、土地重測或重劃),而農民未主動告知(或不知告知)承辦機關更新資料庫所建立之資料,將影響災害救助金發放之正確性。
     因此,筆者建議農委會,可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結合地籍、戶籍、農作物栽種分布圖等資料,辦理災害救助申報,只要輸入農民身分證統一編號,即能查核土地所有權人、地號、面積、持分、作物種類等資料,不僅能夠減少錯誤,提升行政效率,且能達到申請資料用紙減量之目的。
2008-06-21 08:16:03
版主回應
解放軍新反導武器曝光 編制屬空軍地空導彈部隊

  據俄羅斯之聲電臺2013-3-19報導,最近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哈格爾宣佈了發展全球反導系統的新構想。根據五角大樓的新計畫,不再實施歐洲反導系統計畫第四階段建設。取而代之的是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將陸基攔截彈的數量增加到44枚,此外美國打算在日本再建一個導彈預警雷達站。
  此外,美國加快反導部署無疑會引發中美之間的反導能力競賽。在末端反導和要地防空方面,中國引進了俄羅斯的S-300反導系統,另外中國國產的紅旗-9防空導彈也可以擔負攔截來襲的彈道導彈的任務。中國還在致力於紅旗-19屬於空軍地空導彈部隊編制(類似於美國THAAD),紅旗-26則是解放軍海基彈道導彈防禦的中堅(類似於美國的SM-3)。
……………
http://mil.sohu.com/20130328/n370684298_1.shtml

政府網站曝光中國正研“快舟” 可快速發射衛星

2002年,美國為了稱霸世界和控制太空的目的,開始研究太空快速回應作戰系統,他要把上述作戰想像變為現實,而2013年在中國的官方媒體也開始陸續披露相似的作戰系統,中美太空大戰一觸即發,而其他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技術和經濟實力,難怪一些媒體認為,中美兩國壟斷太空優勢的競賽將徹底開遍世界軍事格局,因為在二十一世紀誰掌握了太空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
http://bbs.tiexue.net/post_6563128_1.html

曾復生:解放軍核衛星對抗美軍閃擊全球 2013-01-23

  美軍閃擊全球作戰計劃的核心是一小時內精確打擊全球任何目標,並以美軍特種部隊基地、戰略轟炸機、常規洲際導彈部隊,太空無人飛機,以及天基制導衛星為主軸。閃擊全球作戰系統奏效,必須依賴位在中、高軌道的軍事通訊與情報衛星,一旦這些制導衛星被解放軍幹擾或破壞,閃擊全球戰力必將大打折扣,因為美軍的導彈、巡弋飛彈、特種部隊,以及太空無人戰機等,都將失去指引攻擊目標的衛星制導訊號。   
  文章說,整體而言,大陸軍方已經把組建太空作戰能力的天軍,視為牽制美國在軍事科技上大幅領先優勢的奇兵,因此,其勢必會以更積極的作為,繼續推動天軍的發展。現階段,解放軍運用太空科技發展的軍事能力項目包括:(一)太空資訊戰;(二)太空反衛星戰,以雷射攻擊衛星或運用電磁波幹擾衛星通訊;(三)太空反飛彈武器;(四)運用太空武器攻擊地面、空中或海面的重要軍事目標。現階段,解放軍正積極規畫在2015年完成天軍的組建部署,把太空科技與軍事力量結合起來,打造陸、海、空、天、電磁頻譜,以及網路的六維兵力結構。
……………
http://www.npf.org.tw/post/3/11919

高分一號升空 陸反隱添戰力 2013-04-27 旺報

大陸26日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解析度(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高分一號」,儘管大陸官方強調該衛星主要用於非軍事用途,由於這顆衛星具備高度影像解析能力,外界認為,「高分一號」服役將削弱美軍匿蹤武器的優勢,大大提升解放軍「反隱」作戰能力。
 報導指出,大陸先發射「天鏈」系列衛星,再發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表明其太空發展頗具策略性。「天鏈」衛星的主要功能是整合衛星資料。大陸的高分衛星服役後,其所搜集到的資料可以傳遞給「天鏈」衛星,從而全面提高其衛星系統的資料品質。
 航太專家則表示,大陸計畫在「十二五」期間陸續發射5至6顆觀測衛星,以便在2020年形成具有時空協調、全天時、全天候、全球範圍觀測能力的穩定運行系統。

美軍非洲通訊 靠的竟是中國衛星【聯合晚報2013.05.01

國防部在25日眾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中,透露去年5月開始租賃中國「亞太七號」(Apstar-7)商用通信衛星。國防部發言人莫妮卡‧馬托什表示,租賃該衛星是因為可提供「獨特的頻寬和地理需求」,能夠達到非洲司令部所要求「覆蓋更廣泛的範圍」。

美軍研製原子慣性導航技術 或完全替代GPS衛星

據法新社2013-4-25報導,美軍正研發新一代導航系統,用於替代易受干擾的GPS衛星定位系統。這一系統將不再依賴衛星,它將被集成在以立方毫米為單位的超小晶片上,晶片中集成有3個微米級的陀螺儀、加速器和原子鐘,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不依賴外界資訊的自主導航系統。……………
  回應
鬼扯,慣性導航,無論精度如何高,都無法達到GPS的精度!還有原子鐘也不可能做到立方毫米的體積。人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為是。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4-26/0908722993.html
2013-05-03 12:11:29
阿楨
陸北斗導航 免費試運行服務 2011-12-28 旺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昨天起提供免費試運行服務,可對大陸和周邊地區提供連續被動定位、導航、對時等服務,大陸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估計,大陸衛星產業目前最少有4千至5千億元人民幣產值,且隨著產業發展,未來產值不可估計。
 用戶數量無限制
 大陸國新辦昨天舉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服務記者會,冉承其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發射10顆,建成基本系統,即起可向大陸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被動定位、導航、對時等試運行服務。
 冉承其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提供被動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時,和美國的GPS等其他三大系統相比是一樣,用戶數量沒有限制,「據我瞭解,(大陸)用戶的數量也遠遠不止幾千台,應該在十萬以上的量級」。
 冉承其同時公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ICD)的測試版,他解釋,這就是北斗接收終端晶片研發以及相關應用研究必備的技術文件。他說,為儘早推動企業參與、研發、應用,才對外公布測試版,明年會公布正式版。他強調並承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提供的服務都是免費的。冉承其說,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涵蓋範圍北到俄羅斯,南到澳洲,經前期系統測試和試驗評估後,目前定位服務的位置精準度已經具備25公尺左右,測速精準度為每秒0.4米,授時精準度為50奈秒。
 2011航太發射 全球第二
 冉承其表示,到明年底,還會再發射6顆組網衛星,等系統基本建成正式運行後,定位服務精準度會提高到10公尺左右。他提到,現在的衛星信號已經覆蓋到香港和澳門在內的亞太大部分地區,也可提供港澳的民眾使用。
 冉承其指出,提供試運行服務的同時,大陸相關企業已開始應用研發,「使用GPS終端的使用者可以單獨使用北斗,也可以使用北斗和GPS相容使用的終端。多一個北斗肯定會有更多的功用,會對系統的精度、可用性帶來更好的改善。」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宇航部部長趙小津指出,大陸航太正處於高密度發射時期,十二五的目標是100次火箭發射,100顆衛星發射上天,100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平均每年要實施20次左右的航太發射活動。
 趙小津說,今年已經完成19次航太發射活動,共21顆航天器,全球排名第二,俄羅斯是36次,中國19次,美國18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2020年前還要發射30餘顆導航衛星。
2011-12-28 09:57:10
版主回應
北斗導航系統除定位外還可發送短信

  本報北京12月27日電 特約記者張利文、記者王通化報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把短信和導航結合是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獨特發明。
  冉承其介紹,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一個是美國的GPS系統,一個是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一個是歐洲正在建設的伽利略系統,另外一個是中國的北鬥。
  冉承其指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和其他三大衛星系統的建設不完全一樣。我們首先建設了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有源定位和短報文特色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除了讓你自己知道在什麽時間、什麽地方之外,還可以將你的位置信息發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獲知你的情況。

陸推北斗衛星導航 抗美GPS 2011-12-28 工商時報

 中國自力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昨(27)日起展開試運行服務,中國也成為繼美俄之後,第3個擁有已運行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其和美國GPS系統分庭抗禮意圖明顯。目前北斗衛星系統已發射10顆衛星,涵蓋範圍包括台港澳等大部分亞太地區。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十二五」期間該系統還將發射100顆衛星,預估2020年北斗衛星系統將具有全球覆蓋能力。至於該系統面向全球提供的服務,將是全部免費。
 冉承其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會中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推進。
 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該系統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冉承其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發射10顆衛星,建成了基本系統。該系統在保留有源定位和短報文通信服務等功能的基礎上,昨起開始向大陸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無源地位、導航、授時等試運行服務。
 冉承其指出,按照計畫,2012年還要發射6顆組網衛星,進一步擴大系統服務區域和提高服務效能,形成覆蓋亞太大部份地區的服務能力。他說,到明年底,北斗系統基本建成後,將提供正式運行服務,屆時覆蓋區內定位精度達到10公尺。目前該系統的定位精度為25公尺。
 目前全球普遍採用的衛星導航系統為美國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早在1964年就已經運行,是全球最早的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則在1996年推出Glonass,是第2個擁有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而在中國之後,歐盟預計2014年也將推出覆蓋全球的伽利略(Galileo)衛星導航系統。

新聞眼/北斗睜亮眼 台灣安全隱憂【聯合報2011.12.28

大陸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商用,絕口不提軍事用途。但各國都清楚,北斗系統覆蓋完成後,將增加中共太空的話語權,對陸海空作戰部隊的導引也更強化,尤其不再受制美國,一旦台海局勢有變,將嚴重威脅台灣安全。
中共認為,建立自己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不管軍用、民用,不管發展經濟還是維護國家安全,其緊迫性甚至超越載人航太和登月工程。
全球定位系統的市場超過上千億美元,但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在政治、軍事方面。長期以來,美國只對自己軍方提供精確定位信號,對其他用戶提供干擾的低精度信號;如果發生軍事衝突,或察覺對手將GPS運用在軍事用途,美國就會切斷導航信號供應。
中共軍事專家形容,「沒有自己的導航系統,等於沒有屬於自己的眼睛」,擁有北斗系統,可擺脫美國GPS的限制,也打破美國的太空軍事霸權和導航商用市場的壟斷。目前來看,北斗的軍用價值甚至高於民用價值,因為沒有自己的定位系統,就無法為自家的飛彈導航。
中共的飛彈數量居世界前三位,但與美、俄比較,仍缺乏精準導航能力,隨著中共北斗系統建成覆蓋,武器的導引精度與遠距作戰能力也大增,將威脅台灣和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
以中共研發成功的「雷石滑翔炸彈」來說,它的最大攻擊距離雖只有六十五公里,但機不需靠近目標區,未來在外海投射後,就可依北斗衛星導引飛向目標。
有軍事專家稱,「雷石炸彈」造價便宜,愛國者三號一枚要三百萬美元,用「愛三」打「雷石」,根本不划算。而一個轟六編隊一次投放一百顆「雷石」,兩個回合下來,「愛三」就消耗光了。不僅是戰機投射的「雷石」,未來還有本土多達數千枚的各型飛彈,只靠北斗導引,更能精確打擊。
2011-12-28 10:14:08
阿楨
伊朗破解無人機 美議員諷「唬爛」 2012-04-24蘋果日報

「我們破解了!」伊朗聲稱已解密去年墜毀的美國無人機,並公布它失事前的飛行紀錄為證,並稱已著手複製該款無人機;美國中情局(CIA)拒絕評論,但美國參議員質疑伊朗「唬爛」。
揚言已開始複製
伊朗前天聲稱,已成功存取美國匿蹤無人偵察機「RQ-170哨兵」(RQ-170 Sentinel)的記憶體,復原遭刪除的資料,發現該機在2011年恐怖組織「基地」頭子賓拉登於巴基斯坦遭擊斃的2周前,到當地偵察過。在此之前,該機曾於2010年10月送回加州維修,11月派往阿富汗出任務,12月又送回洛杉磯維修等。「假使我們無法擷取飛機的軟體和硬碟,就不可能得知這些。」革命衛隊航空指揮官哈吉薩達上將說:「這架飛機在我們眼前幾乎毫無祕密可言。」
這架無人機去年12月初替美國中情局蒐集情資時,意外墜毀伊朗。美方稱是技術問題要求歸還;伊朗卻稱是透過擾亂衛星定位系統將之擊落,認定其是「國有資產」,揚言已開始複製。美國參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李伯曼(Joe Lieberman)對此大表懷疑,「伊朗愛說大話,我不認為他們有能力複製它。」

美國升級全球定位系統 抗干擾性大幅提高2012-04-18新華網

據中國國防科技資訊網報道:雷神公司網站2012年4月16日文章稱,雷神公司下一代全球定位系統(GPS)操作控制系統(OCX)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GPS III衛星的整合取得重大進展。
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組建的團隊成功地在GPS III衛星模擬器與OCX組件之間交換了衛星指令和遙測數據,地點分別在賓夕法尼亞州新城和科羅拉多州奧羅拉。該整合將有利於OCX系統的開發測試,並能夠降低在軌測試地面衛星介面時的風險。
GPS III項目將通過發射新型、功能更大的衛星和採用靈活安全的控制系統,為民用和軍用用戶提供新的導航信號,並提高精度、可用性和抗干擾性。第一顆GPS III衛星計劃于2014年推出。
2012-05-01 07:18:22
版主回應
陸一箭雙星成功 挑戰美GPS系統 2012-05-01 旺報

 ▲大陸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12、第13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圖為星箭組合體在發射場進行聯合測試。(中新社)
 4月30日凌晨,大陸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12、第13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圖為星箭組合體在發射場蓄勢待發。(中新社)
 大陸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昨天凌晨4時50分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12、第13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這是「北斗」首次採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導航衛星,也是大陸首次採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兩顆地球中高軌道衛星。
 大陸自主研發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被稱為「大陸的GPS」,已在去年12月27日試運行,未來將挑戰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的壟斷地位。除了導航功能,外界普遍更關注「北斗」兼具的國防意義。
 北斗可提高導彈命中度
 目前,全世界共有4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即美國的GPS系統,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以及歐洲正在建設的GALILEO系統,另一個就是大陸的北斗(COMPASS)系統。而現今共軍絕大多數裝備與軍事系統的導航,都建立在GPS與GLONASS系統上。
 「北斗」若完成覆蓋全球的能力後,大陸將可減少甚至擺脫對外國系統的依賴。
 日本《產經新聞》曾報導,大陸發展「北斗」意在與「GPS」進行對抗。其運用將為大陸航母的航行提供便利,「大陸極有可能將該導航系統運用在軍事活動中」。日本時事通訊社也認為,北斗可大大提高導彈的命中度。
 英國BBC曾分析,北斗擁有精度10米的定位能力,精度0.2米/秒的測速能力和精確的時間同步能力,這是民用服務的精度,而按照慣例,提供給軍方的服務精度會更高。
 年底完成16顆衛星發射
 按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2012年將具備亞太地區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30多顆衛星形成全球覆蓋能力。中國科學院院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表示,掌握「一箭雙星」乃至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和能力,對加快北斗導航衛星組網進程、完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有重要意義。
 大陸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研究員郭樹人說,按照組網時間表,大陸今年底將完成所需16顆衛星的發射,「一箭雙星」方式將大大提高組網效率。郭樹人說,今年大陸還將發射3顆北斗導航組網衛星,完成亞太區域組網,其中2顆仍計畫採用「一箭雙星」發射。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1/112012050100166.html
2012-05-01 07:26:01
阿楨
陸第16顆北斗衛星 成功入軌2012-10-27 旺報(詳參【圖博館】:保釣再起?)

 是不是跟最近東海和南海情勢緊繃有關?中國大陸前天深夜,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送入預定軌道。未來中國大陸建構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將和GPS在太空中一較高下。
 據了解,包括最近釣魚台中國漁船大軍和海監船系統,都是透過「北斗衛星」系統進行指揮和定位,幾次的事件,等於經過了一次重要的驗證,證明系統可靠性。前天最新升空衛星,將會與先前發射的導航衛星組網形成區域服務能力,預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會在明年初,正式為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服務。
 更有本錢和美方叫陣
 過去中國大陸受制於GPS系統,曾吃過美方的暗虧,發展自有的衛星系統和美方征逐於外太空,則是中國大陸下一步重點,未來配合軍事衛星,更有本錢和美方叫陣。
 由大陸獨立發展、自主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去年12月宣布試行以來,系統穩定運作,已逐步拓展到交通運輸、氣象、漁業、林業、電信、水利、測繪等應用領域。
 第16顆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它將與先前發射的15顆北斗導航衛星組網運行,形成區域服務能力。根據計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於明年初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正式服務。
 總體規畫 按三步走
 現階段中國正按照所謂的「三步走」總體規畫,逐步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計畫,要完成有中國特色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規畫中的第1步,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成為世界上第3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2步,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底左右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第3步,2020年左右,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此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及其運載火箭「長征三號丙」是中國大陸用來發射衛星中,相對穩定的長程火箭系統,過去也是從彈道飛彈發展過程演變而來。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70次航太發射。
2012-10-27 11:40:38
版主回應
導航地圖大戰開打 2012-11-26 中國時報 【呂紹煒】

 這是另外一場科技業的大戰,各大廠商紛紛搶進地圖市場,為了就是背後無限的商機。
 第一槍是蘋果發出(又是蘋果!)六月公布iOS6的作業系統時,蘋果宣布以自家的地圖取代已存在iOS上六年之久的谷歌地圖;九月蘋果地圖正式上線,雖然惡評如潮,但蘋果打死不退,無意把谷歌地圖放回去,而是加速改善自家地圖的缺失。
 按理谷歌應額手稱慶,不再讓蘋果用戶使用其地圖。但日前傳來谷歌專為iOS而作的地圖APP已在測試,即將送審。而手機大廠諾基亞也趁蘋果地圖落難時,發表名為「HERE」的地圖APP,且在上周快馬加鞭登上蘋果行動平台搶市。連歐洲最大導航廠TomTom也以提供資料庫方式加入戰局。
 蘋果與谷歌為地圖開打的原因之一,是谷歌給蘋果用戶使用的是被「閹割」的地圖,雖然圖資完整又有定位、規畫路線的功能,但卻拿掉導航功能,即所謂「turn by turn」;蘋果用戶使用谷歌地圖,既無語音導航、碰到要轉彎前也不會先提醒。蘋果幾次要求谷歌開放未得回應,終於決定發展自己的地圖。不知國內使用蘋果地圖者是否發現,蘋果地圖現在已經有完整的導航功能了,還挺好用的哩,用過者未必會懷念過去谷歌的「啞巴地圖」。
 當然,另一個原因─應是更重要且長期的原因:地圖的潛在商機。目前估計在行動裝置上用谷歌地圖者大概有十億多的用戶,這個數字,未來一定隨著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的增加,每年二位數成長是跑不掉。地圖使用者產生龐大的網路流量,除了帶來廣告量外,它讓業者知道用戶在哪裡、做什麼消費,這些資料又能進一步與圖資結合獲利,其回饋給業者的數據資料,簡直是無價之寶。蘋果不可能坐視這座金山流失。
 這也是蘋果非要搶進、發展自己地圖的原因,而谷歌被取消後,還是要弄個APP希望再得iOS用戶青睞。因為,全球用iOS的用戶近四億,十月底時已有二億用戶升級到iOS 6、沒有谷歌地圖的版本了。谷歌減少的不是二億用戶而已,蘋果用戶以重度使用者居多,平板電腦的網路流量,有九成來自iPad哩。所以就算被認為屈辱的「倒貼」,谷歌還是要設法讓自己的地圖重回蘋果裝置上,不但如此,據說也把原本「被閹割」的語音導航「turn by turn」補回。
 至於蘋果是否會核准其APP上架,更是業界議論、猜測的話題。遙想當年首代iPhone發表時,兩家公司執行長一起宣布的濃情蜜意,蘋果系統中用了谷歌的搜尋、地圖、youtube,對照今日的劍拔弩張,企業界與政界相同,的確沒有永遠的朋友與敵人。
 較有意思的是諾基亞。這家憂鬱的「前」手機龍頭,曾在二○○八年以八十一億美元的高價併購一家地圖公司,幾天前也才再併購一家三D技術地圖廠商。幾年發展下來,其實諾基亞智慧型手機老早就擁有完整的導航功能,評價非常高;且與蘋果及谷歌地圖不同處在,諾基亞的地圖資料早在手機內,不裝SIM卡、不必聯網,就能導航。有些人使用其手機的原因竟然是「導航非常好用」。這次諾基亞也加入地圖戰爭中,到底能否取勝、對其手機市場又有什麼正負影響,倒是非常值得觀察。

詳參【圖博館】:《地圖革命》 中國特色的GPS系統 衛星導航熱 微軟強娶雅虎 全球PC大戰 專利權大戰 中國手機的虛與實
2012-11-26 11:11:01
阿楨
陸部署太空部隊 美日緊盯應戰 2012-11-16 旺報

 《產經新聞》指出,中國即將建成的「空天一體戰」部隊,獨立於陸海空三軍外,單獨建立自己的管理機構,中國空軍和二砲都將參與其中。  
 報導揣測,二砲可能已經進行了一些太空防禦作戰演習,這種祕密演習十分強調遵守時間程序及嚴格按照戰役準備、戰役實施、戰役結束3個階段進行。太空防禦作戰計畫,包括陣地數據庫、導彈數據庫和武器基本參數等,都屬最高機密,處於封存狀態,在準備實施作戰時將上報總參作戰部。
 《漢和防務評論》則揣測,美日所擔憂的解放軍「空天一體戰」,規畫由二砲牽頭實施。二砲的自動化指揮系統早已實現網絡化,是實施「空天一體戰」的基礎。報導指出,二砲的網絡化部隊擁有情報獲取、傳遞、處理和顯示系統,還具有輔助決策和監控功能,其中的信息獲取系統可調用偵察衛星及海空軍的偵察機等裝備;信息傳遞和處理系統配備了先進的計算機;輔助決策分析系統由計算機中心、數據庫和作戰模擬系統構成,這些尖端設備可幫助二砲隨時獲取海空軍的信息支持,嚴密關注別國太空及地面相關裝備的動向。
 《漢和》揣測,二砲組建電子戰部隊,也是強化「空天一體戰」能力的體現。電子戰部隊通過獨立實施電子偵察,或與空軍和海軍電子戰部隊實施一體化偵查,可大幅強化中遠程導彈部隊的偵察能力,有助於摸清美國等國空天作戰系統的動向,一旦發現中國太空資產有遭受攻擊的危險,二砲就可對敵方空天攻擊系統的雷達和無線電指揮設施實施導彈攻擊任務。
 美日強化太空監視網
 美日都認為,穩定利用太空資源至關重要,兩國已決定深化在太空領域的相關合作,並建立強大的太空監視網,監視中國的太空活動。因為「中國的太空軍事能力已超出反衛星的範疇,並開始形成作戰體系。」
 面對中國的太空發展,美軍戰略司令部綜合太空運用中心將利用光學望遠鏡及陸基雷達系統,對中國衛星進行監視;日方將利用防範彈道導彈的FPS-5陸基雷達對中國衛星及太空軌道上其他飛行器進行識別和探測,分擔美軍部分監視任務。
回應
美國八零年代就再做的事,中國慢了三十年。最厲害的是美國和台灣記者把這新聞稿的好像中國是全世界獨加一樣。。
2012-11-16 15:07:51
版主回應
陸北斗衛星 挑戰美軍事優勢 2013-01-01 旺報

 中國大陸27日起向亞洲國家提供北斗衛星導航區域服務,逐漸讓大陸擺脫美國GPS的陰影,甚至躍居美國GPS和俄羅斯衛星導航系統格洛納斯(GLONASS)的競爭對手,在軍事和經濟優勢上同時威脅著美國。
 短信收發 實用性強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先完成3種軌道10餘顆衛星的發射,建構區域導航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定位、導航及通訊服務;最終朝著發展35顆衛星實現全球覆蓋。「北斗」並沒有將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的模式照單全收,而是走出中國特色,其獨特的衛星短信收發功能已在軍演和救災中證實其實用性極強。
 長程火箭 準度提升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報導,共軍已開始在戰艦和潛艇上部署「長劍-10型」巡航導彈,彰顯中國的遠距離反艦導彈技術已經超越了俄羅斯和美國。而共軍之所以能取得這一成就,主要得力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支援。
 西方媒體猜測中國的東風系列導彈、衛士系列遠距離火箭炮都已因北斗系統,而具備了較高命中精準度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據統計,自2003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服務以來,在交通、漁業、水文、氣象、林業、通信、電力、救援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註冊用戶已達6萬,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大陸擁有北斗系統後,美國會喪失利用GPS影響大陸的能力,大陸正逐步接近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美聯社則報導,大陸可望透過北斗衛星導航服務,每年賺取人民幣4000億元的收入。

臺海危機解放軍2枚導彈因GPS被美軍動手腳射偏 2012-12-31 環球網

  源于對美國GPS的擔心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在猛烈空襲伊拉克的時候,開始在戰爭中應用GPS衛星導航技術。當時,美軍戰機投下的武器只有10%使用了GPS制導,但這10%的GPS制導武器卻發揮了強大的作戰效能。在後期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把GPS系統作爲了戰場導航和通信系統的主幹,以及精確炸彈和導彈的最主要制導系統,並創造了很多戰爭奇迹。正是因爲這幾場戰爭,使得中國軍方認識到了現代化高科技戰爭的神奇魅力,充分認識到了GPS系統對現代化戰爭的巨大影響力。
爲了提高各種武器的打擊精度,中國軍方在海灣戰爭後,在一些導彈中加裝了民用版GPS作爲制導系統,逐步具備了精確打擊能力。但民用版GPS最高定位精度只有10米,雖然打擊精度相比其他制導提高不少,但是相比美軍使用的軍用版來說,打擊精度相差幾近10倍。而且即便這樣,美軍也並不是沒有限制。和平時期,民用版GPS無論哪個國家均可自由使用,但如果發生戰爭,美國就可能會根據戰爭對自己的國家利益影響程度來確定誰可以繼續使用。
  中國雖然大量使用GPS的民用版,但軍方一直對依靠美國GPS系統感到擔憂,擔心美軍可能在沖突或緊急狀況下關停該系統。這事很快就有了例證。
  1996年臺灣的李登輝抛出“兩國論”,臺海局勢緊張,解放軍隨後展開一次大規模軍演,向距離臺灣附近的東海海域發射了3枚導彈,以示警告。發射的第一枚導彈准確命中目標,緊接著發射的第二枚和第三枚導彈突然無法追蹤,最終導致導彈大大偏離了原定的落點範圍。事後的軍事分析表明,肯定是美軍做了手腳,可能是由GPS信號突然中斷造成的。
而當年的“銀河”號事件也很能說明問題。1993年7月23日,美國無中生有地指控中國“銀河”號貨輪將制造化學武器的原料運往伊朗,制造了震驚世界的“銀河號”事件。當時,“銀河”號正在印度洋上正常航行,突然,船停了下來。事後大家才知道,這是因爲當時美國局部關閉了該船所在海區的GPS導航服務,使得這條船變成了無頭蒼蠅,不知道該向哪個方向行駛。
  大國必備的自主系統
  民用和國際市場都很廣闊
大幅提升精確打擊能力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12-31/1353711278.html
  回應
  坑人的GPS,但坑出一個“中國北鬥”,呵呵,壞事變好事。
  文章作者爲了自己的論點而編造論據,無知而且無恥。解放軍的彈道導彈從來沒有依賴美國的GPS作爲單一的制導方式,而是以慣性制導爲主。美國關閉GPS逼停銀河號那段更可笑了,古代沒GPS的時候人們就不航海了嗎?事實上現代海船都同時裝備有磁羅經和陀螺羅經,沒GPS照樣航海,只不過沒GPS准確和方便而已。
  說得好!
  好個屁!現在沒手機電話等一切科技手段看你怎麽通訊,可別說古代也沒這些照樣通信,人家用信鴿用烽火臺你也會麽?
2013-01-01 11:53:50
阿楨
坤輿萬國全圖文化解碼2013-06-03中時 俞力工(世新大學副教授)

 去年,自香港學者、生物學家李兆良博士先後出版《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聯經,二○一二年)與《宣德金牌啟示錄─明代開拓美洲》(聯經,二○一三)以來,有關「中國人先於歐洲人抵達美洲」的史實,再次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李先生除了舉出美國發現的重要物證,即一塊玄德金牌之外,還指出所謂之「利瑪竇於十七世紀初繪製了坤輿萬國全圖」的傳統說法實屬謬誤,因為該圖示出的許多地點不只是利瑪竇時代西方航海家尚不知曉,甚至是於他之後一百多年才陸續抵達的地區。同時根據該圖的某些說明,李先生推斷利瑪竇繪製該圖時刻,實際參考了鄭和下西洋時期所提供的地理資料…。
 就「歐洲中心主義」(或「西人中心主義」)而言,「誰發現新大陸」一事,在其文化建構中只占很小的地位。遠比這種無視原住民存在的「先發見者先占有論」更加極端的是,他們把三千年前發源於近東的猶太教,透過《新約》的編撰,扭曲為西人的基督教;把一個猶太教士,即耶穌,給神化和歐人化(見歐洲教堂畫像裏耶穌的高大形象,與猶大的猥瑣);把自己封為上帝選民的同時,卻把《舊約》指定的猶太人選民,加諸「弒神」的罪行,且要他們世世代代血債血還;把最初嫁接自小亞細亞、近東、北非文化的「希臘、羅馬文明」,闡述為「自發存在的歐洲文明」;源自小亞細亞、腓尼基和古埃及文字的古希臘與拉丁文字,也給切斷了其文化紐帶。甚至,把更加接近於地中海人種的南歐人(希臘、義大利南部、西班牙等),也給相當程度地鍍上一層「日爾曼色彩」…。
 李先生對《坤輿萬國全圖》所做的「解碼」,應當是一般華人地理、歷史學學者涉閱該地圖時不難察覺的「不正常現象」。不幸的是,直到今天,只要是上網搜索大多華文百科與相關詞條,竟然還記錄著「最初由利瑪竇所編繪」。本人完全同意李先生的觀點,即當一個民族失去自尊與文化認同的時刻,最簡便的存在方式便是順著主流意識、統治意識,依樣畫葫蘆。
 近百年來,所謂的「歐洲中心主義」已逐漸讓位於「美英中心主義」,大小事件,從南海到琉球與釣魚島,從東歐到中亞、近東到非洲,從反恐戰爭到支援恐怖主義組織(指利比亞、敘利亞),都可看到他們是如何明目張膽地濫用其話語權與主導地位。慮及此,李先生對「鄭和發現新大陸」史實的揭密,不啻為給渾渾噩噩的「普世價值論者」當頭一棒,可謂之大快人心。
2013-06-03 10:17:58
版主回應
超越谷歌!「我秀中國」行駛中車牌一覽無遺【世界日報2013.06.02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日前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宣布,天地圖攜手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100個城市的「我秀中國」實景地圖網站,地圖精度達到10厘米,可看清大街上行駛車輛的車牌。香港文匯報報導,這是中國移動測量技術和基於雲計算平台的大規模協同生產與數據發布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地理信息服務步入了實景化時代,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報導,中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兩院院士李德仁表示,與普通的街景地圖不同的是,「我秀中國」的實景地圖是用每套數百萬元的專業移動測量系統製作的,比谷歌的街景地圖具有更高的精確度。其數據成果包括:高清360度全景影像、立體像對組成的可量測影像、精度達分米級的三維坐標數據(含坡度和轉彎半徑)、信息點等。
報導稱,「我秀中國」的實景地圖各種規格的實景影像,總容量逾200TB,集合了大數據、雲計算等高科技技術,既可滿足大眾在實景位置服務方面的需要,也可滿足政府和企業在專業領域的需要,為中國城市管理、應急、公安、交通、旅遊等政府部門提供實景地圖服務。此次是實景地圖首次大規模面向公眾開放應用。 
2013-06-03 10:26:13
阿楨
中國首創"羲和"系統 解決室內外聯合定位難題2013-09-30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9月30日電(趙竹青)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室內外高精度定位導航白皮書》發布會上獲悉,我國自主研發的“羲和”系統能夠大大提升北斗導航的定位能力,特別是室內外銜接過渡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目前,羲和系統正在開始初步應用,並預期2020年實現“百城億戶”的目標。
“羲和”系統相關技術規范與白皮書同步公開發布。記者從會上獲悉,羲和系統作為《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主要成果之一,目前已具備室外亞米級、室內優於3米的無縫高精度定位導航能力,並在北京、天津等地開展了示范應用。其中,室外星基廣域差分系統(SBAS)更是具備全球與全國范圍實時定位精度單頻1米級、雙頻分米級的服務能力。
簡單來講,“羲和”就是在使用北斗、GPS等衛星定位功能的基礎上,結合了基站、WIFI等多種不同信號源,以實現范圍更廣、精度更高的定位功能。
既然已經有了“北斗”,為什麼還要有“羲和”?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副主任景貴飛表示,羲和和北斗其實是“一家子”,如果把“北斗”比作是高速公路,“羲和”就是鄉間小路,羲和有效解決了北斗系統與用戶之間“最后一公裡”的問題。
景貴飛說,“北斗”定位在戶外可能很精准,但到了室內,因為牆體等遮擋物的存在,有時候北斗信號就無能為力了,而“羲和”正是把室內定位和室外定位很好地結合起來,不僅使北斗的區域定位精度進一步提升,也大大拓展了北斗的服務范圍。
“室內外結合的位置服務一直是一個國際難題。在這個領域,中國人走得是比較領先的。”項目組專家、武漢大學施闖教授認為。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按照科技部對羲和系統的總體規劃部署,2015年前,將在我國10個城市、三個行業開展羲和系統示范工程建設,並逐步向全國推廣,開展在大眾位置服務、交通出行服務、物聯網、智慧城市、精准農業、應急救援等領域的應用示范﹔2020年,實現“百城億戶”的目標。

詳參【圖博館】:中國手機的虛與實 中國特色的GPS系統
2013-10-11 10:01:25
阿楨
美媒稱美觀測到中國新型反衛星武器正在太空試驗2013-8-28新華網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8月26日報導】題:中國將反衛星操控機器人送入軌道
  美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的資訊稱,中國軍方正在對反衛星秘密系統中的三顆小型衛星進行試驗。
  華盛頓自由燈塔網援引一位熟悉衛星偵察報告的官員消息稱,這三顆衛星發射於7月20日,隨後它們在太空中的機動運行一反常規,由此可見中國準備製造太空反衛星武器。其中的一顆衛星安裝有能夠破壞軌道衛星的伸縮臂。
  該消息人士視這些衛星的出現為“美國國防面臨的現實難題”。他認為,這三顆衛星是一個整體系統,“安裝有操控杆的那顆衛星最令人擔憂”。該消息人士還說:“這是中國版‘星球大戰”計畫的組成部分。伸縮臂可用於達到一系列目的:打亂其他衛星運行方向或捕獲它們。”這三顆衛星還能為軌道衛星提供服務或對它們進行維修。
  一些觀測近地空間衛星的研究人員最先在個人博客中公佈了中國衛星演習的資訊。據他們的消息,其中一顆衛星8月16日降低了自己的運行軌道約93英里(約合149 .67公里--本網注)。隨後它改變方向,並向另一衛星靠近。據悉,這兩顆衛星距離只有100米。
  研究人員當時猜測這可能是一場軍事演習。
  這位美國官員還稱,中國有可能在檢驗該衛星攔截、損害甚至是摧毀軌道衛星的能力。五角大樓尚未就中國衛星的消息做出任何評論。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8-28/1006737710.html
  相關新聞
美媒稱中國再度試驗反衛星能力 目標是消滅X-37B
美國將利用X-37B把中國拉入軍備競賽並拖垮解放軍


美稱中國與美反衛星方式截然相反 可癱瘓美GPS

  “自由燈塔”網站的文章稱,多數衛星都是非智慧的,除非在固定軌道上,否則它們不會真正地大規模移動。想讓它們做出更多機動,需要配備精密的制導、導航和控制系統,這樣衛星才有可能變得更類似于無人太空飛船。擁有這些裝備後,衛星便邁出了在其他衛星軌道上展開機動的基本步伐。一旦具備該能力,人們或許想要使用這種機動衛星開展偵察或維護行動——甚至可能會攻擊其他(性能較差的)衛星。
2013-11-18 14:16:33
版主回應
  報導稱,中國發射的一款衛星在某種形式上具備這種能力。今年8月16日,SY-7衛星進行了一次重大的軌道調整:下降了大約93英里。一直追蹤中俄衛星發展情況的英國天文學家羅伯特•克利斯蒂認為,這是SY-7衛星針對進入模擬空間站(中國太空計畫所規劃的一個項目)所進行的練習,也可能是SY-7衛星和同行的一顆衛星進行交會試驗。
  接下來幾天時間裡,SY-7衛星突然改變軌道,與一顆完全不同的衛星(一顆始終在那裡的衛星)交會。這兩顆衛星靠得很近,相距僅有幾百米。這種突然進行的機動排除了這三顆衛星只是海洋監測衛星的可能性,儘管海洋監測衛星也是以編隊形式飛行。首先,海洋監測衛星運行時通常彼此之間會拉開很長一段距離(30-120英里),以便能夠覆蓋更多領土,而這三顆中國衛星離得卻非常近,只有2英里。其次,海洋監測衛星不會來回移動。
  並非只有中國的衛星存在這種可能,美國的衛星也是如此。目前,美國已經試驗了幾款具備檢測能力的人造衛星,這些衛星可能也會被作為潛在武器使用。2009年,五角大樓發射了兩顆秘密監測衛星,藉以開拓被遺棄的軍事衛星。這款被稱為Mitex 的監測衛星由洛•馬公司研發,被普遍認為具備“監測”中俄衛星的能力。
  此外,美國空軍還有一款名為XSS-11 的衛星(目前已處於軌道之上),它本質上是一款巨大的照相機。XSS-11衛星旨在機動靠近其他衛星,在衛星出現問題時生成快照。瑞典政府也試驗了兩顆名為Mango和Tango的機動衛星。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的藍天研究員一直在試驗一個名為Phoenix的專案,旨在將一些分離的報廢衛星作為備件使用。維頓表示:“不管美國還是瑞典都會堅稱,這些決非太空武器武器項目。不過,該技術顯然是兩用技術,而且秘密使用會引發重大誤解。”
  2007年1月11日, 中國首次對自己的反衛星武器進行試驗。當時位於865公里高的極地軌道的風雲一號C氣象衛星被反衛星導彈直接命中摧毀。該導彈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移動式發射裝置射出,迎面攔截了風雲一號C。此舉引起軒然大波,很多西方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在秘密發展航太工業,擬定摧毀別國衛星的軍事計畫,實際上在籌備“星球大戰”。
  中美反衛星攔截方式截然相反
  在中國首次成功進行的反衛星試驗中,公路機動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的民用型(即KT-1火箭)充當了衛星武器的載具,利用運輸/起豎/發射車將之發射升空。東風-21導彈是中國巨浪-1潛射彈道導彈的陸基版導彈。
  五角大樓國防情報局把中國反衛星武器稱為SC-19動能攔截器,其公路機動性能,再加上通訊和工程支援車,使之可部署在最佳地點,攔截飛躍其上空的衛星,發射前很難被定位。
  在2007年反衛星試驗中,攔截彈與目標的相對速度接近驚人的1.8萬英里每小時。在遠高於衛星本身速度的衝擊下衛星被撞擊成了碎片。這意味著中國成功完成了一次最尖端的太空戰演習:一次精確的狙殺,就像用一枚子彈擊中另一枚飛行中的子彈一樣。這次試驗的先進程度相當於美國正在發展的國家彈道導彈攔截系統,超越了1980年代前蘇聯發展的反衛星武器——前蘇聯的反衛星技術是通過一枚太空飄雷慢慢接近到目標附近然後爆炸殺傷目標。
  美國《連線》雜誌的文章稱,通常,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都有9枚GPS衛星飛過中國上空。如果中國以某種方式設法摧毀所有這9枚衛星,那麼中國就可以使美國的精確制導彈藥在幾個小時內不能發揮作用,直到其他GPS衛星飛抵臺灣海峽上空。在極短的時間裡,其他23枚衛星組成的衛星系統將會迅速填補由於它們正常的軌道運動造成暫時空白。即使成功地摧毀了16枚衛星,中國仍只能暫時癱瘓GPS在臺灣海峽上空的運行大約8個小時。在另外的16個小時裡,將有4枚或者更多的衛星出現在轟炸航路、無人機飛行和艦艇追蹤等目的地區域的上空。在這一假想中,直到美國發射新的衛星之前,GPS系統的“癱瘓8小時,緊接著16小時調整”的模式會每天重複出現。(本報特約撰稿 郭宣)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9-06/0821739104.html
  相關新聞
神舟產業鏈 創陸1600億商機
中國發射快舟一號 搶在美國前面完成應急空間飛行器試驗
中國快舟趕超美國 或效仿東風31A實現機動發射(低軌東風21足矣!)
中國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世界先進
中國用退役導彈發衛星有兩大好處:省錢省到家
俄火箭發射一分鐘墜毀 專家稱俄航太工業須改革
印度版GPS今日發射首顆衛星 比中國至少落後5年
印度火星探測器 發射成功 印度與大陸較勁
中評分析:印度在太空競賽中領先大陸?
2013-11-18 14:31:20
圖博館
為什麼中國祇用北京時間?2015-08-11

  回應幾天前,朝鮮為了迎接祖國解放70週年,決定和日本劃清界限——由於偉大領袖也做不到不和日本同一個地球,至少可以不和日本同一個時區。所以,從8月15日起,朝鮮廢除東9區的標準時間,採用東經127度30分為基準的“平壤時間”,也就是說,朝鮮的鐘要撥慢半個小時。
  回應雖然時區這個話題聽起來比較枯燥乏味,但是其實裡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潛規則,實為吹牛裝X之利器。今天壹讀君就來說說關於時區的秘密。
  回應標準時間誰說了算,關乎國家的面子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時差並不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因為用雙腿、馬車或駱駝來遷徙的速度太慢,並不會被不同地區的時間不同所困擾。到了19世紀,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和長途鐵路的不斷修建,各國採用未經協調的地方時的弊端日益顯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多個國家的代表於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會議決定將通過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儀中心的子午線規定為經度的本初子午線,並將按全世界統一的時區系統計量的時間稱為區時。
  會議召開後,高傲的法國人表示不服,要堅決抵制英國借格林尼治時間輸出價值觀,進行文化侵略。1891年,法國人以巴黎為標準,將法國全境統一為一個時區。巴黎位於東經2°左右,巴黎時間比格林威治時間早9分11秒。
  不過這樣做當然很不方便,過了幾年,到1911年,法國就宣布將巴黎標準時向後撥9分11秒,和格林尼治時間相同,仍稱為巴黎標準時間。後來,全世界的國家基本都接受了時區的劃分,法國人也終於不能再與眾不同,所以就把東一區的時間作為法國的標準時。要知道東一區的區時比巴黎的時間要早50多分鐘。
  標準時間向誰看齊,有時候意味著向誰靠攏
西班牙在1942年以前一直使用格林尼治時間。獨裁者佛朗哥上台之後,為了親近希特勒,決定在時間上和德國保持同步,強行把西班牙時間調快一個小時。二戰後,大部分國土和英國同在一個時區的西班牙依然沒有調回時間,至今使用東一區時間。
2015-08-13 09:40:23
圖博館
為了溝通方便,很多歐洲國家都使用了東一區的區時。歐洲大陸使用東一區區時的國家從西班牙的最西邊到挪威的最東邊,橫跨了三個時區。
  不過也有加入失敗的。西班牙的鄰國葡萄牙在上世紀90年代試圖和西班牙一樣進入東一區,不過交通事故飆升,連安眠藥都賣斷貨了,於是只能停止這項實驗,老老實實接著使用格林尼治時間。
  在“跟誰走”這個問題上,最新鮮的例子就是克里米亞。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就為了表示已被俄羅斯合併,向東調了一個時區,和莫斯科保持一致。此外,克里米亞還放棄了夏令時制,因為俄羅斯沒有這種做法。
  採用多時區製的國家,一般都是大得不行
世界上也有不少國土橫跨超過一個時區的國家,這些國家中有一部分使用了統一時區製,其中不乏橫跨區域很大的,如日本、阿根廷、沙特等,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管理。不過還有一些更大的,不得不採取多時區製。
  國土面積最大的俄羅斯就曾經劃分了11個時區,為了更有效地管理,俄羅斯在2010年3月把全國時區的數量減少到了9個。
  國土面積位列世界第四的美國也是個典型的分時區製國家,除了海外領地和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美國的本土共有4個時間,每個時區之間都相差一個小時。所以我們在看nba的時候,就會發現在東部的比賽開賽時間更早,而在洛杉磯和舊金山的比賽,開賽時間較晚。
  美國採用分時區製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人口聚集區集中於​​國土的兩側,而首都正好位於其中一側,這種佈局不利於統一時區。雖然美國的分時區製的安排合理也方便,但是也有壞消息:如果你從美國的西部飛到東部,就一定不能忘了調表,否則……不堪設想。
  印第安納地區有一個“聖誕老人鎮”,由於它恰好橫跨美國兩大時區,因此在小鎮上同時並存著兩種時間,很多時候連當地居民也搞不清楚現在到底是幾點。有的家庭甚至會出現女兒按照東部時間上學、父親按照中部時間工作的奇景。
  事實上,儘管現在美國擁有四個時間,但是全國性的重大活動仍然基於首都時間安排,比如奧斯卡或超級碗,時間都是按東部時間安排的,哪怕舉辦地在西部。所以,奧斯卡在洛杉磯開始的時候,洛杉磯的天都還沒黑。
2015-08-13 09:41:23
圖博館
中國的時區,是從五個統一到一個
中國的國土面積廣大,從東五區到東九區橫跨五個時區。在民國時期,中國也劃分了五個時區。1918年,中央觀像台提出劃分全國為五個時區,長白時區、中原時區、隴蜀時區、回藏時區以及崑崙時區。
  1938年,內政部對20年前的方案有所調整,不過還是分為五個時區,並決定在1939年6月1日正式實施。不過,內政部同時決定在抗戰期間,全國一律暫用同一時刻,以隴蜀時區為標準時。抗戰勝利後,內政部又對五時區方案有所調整,並將回藏時區更名為新藏時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方便管理,使用了單一時區製,以東八區的北京時間為標準時。中國的五時區劃分制也基本退出歷史舞台。
  到1952年,除了新疆、西藏等地區外,全國統一使用東八區時間,也就是北京時間。西藏地區在民主改革後也基本使用北京時間。顯然,這種統一,會讓人們對“大一統”的印象更加深刻,深入日常生活,也更加有利於各個省份、自治區的政治經濟融合。反面的例子,就是這次朝鮮更改標準時間後,韓國立即反對,聲稱不利於半島統一。
  當然,雖然統一使用北京時間,但不同地區的人們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作息,以避免遵照同一個標準的不便。比如東北地區的很多人在5點左右就會吃晚飯,9點左右就準備入睡;而青海的小伙伴們可能到晚上8點才開始吃飯。
  在中國,時間問題上只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例外。新疆自治區革委會辦公廳在1977年向全區發出通知:全區工作、開會等一切作息只用烏魯木齊時間。九年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從1986年2月1日起,全疆使用烏魯木齊時間,凡必須使用北京時間的單位,在行文時要說明是北京時間。直到現在,新疆仍然會使用當地的烏魯木齊時間。新疆廣播電視節目報上的新疆地方台節目用烏魯木齊時間列出,中央台節目會特別註明是北京時間。而學校上課和政府辦公一般使用烏魯木齊時間。
  回應
我們丹東的六點是鴨綠江對面朝鮮新義州的六點半。簡直亂套了。

另詳參【圖博館】:衛星導航熱 《地圖革命》 專利權大戰 時空之旅
2015-08-13 09:42:18
圖博館
漁民稱出海只拜媽祖和北斗導航可靠性99.996%

據第一財經2016.6.16報導,“漁民經常跟我講,現在出海就放兩個東西,第一放媽祖,第二放北斗,要拜就拜兩個,可見北斗對他們有多重要。 ”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16日發布。北斗系統可用性指標已經達到了99.996%。總體計劃目標是在2018年前後發射18顆左右的衛星,為“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左右要完成全球系統建設。
  北斗系統2012年底正式對外向全世界公開宣布提供服務,運行三年以來,系統總體性能穩中有升。可用性指標已經達到了99.996%。連續性達到了99.986%。
  從定位精度來看,北斗系統性能也有很大的提升。比如在北京、烏魯木齊、西安等重點地區,北斗的定位精度已經優於5米,在低緯度像泰國等地區的精度也優於5米,特別是在公開宣布的服務區之外的,比如卡塔爾、科威特這些西亞地區,指標也優於對外標稱的10米的精度。
  關於後續系統建設,冉承其說,在北斗二號系統提供亞太地區服務的時候,就已經同步開展全球系統的建設。目前完成了所有核心關鍵技術的攻關,包括技術體制、星間​​鏈路以及高精度衛星鐘,正在開展相應的技術驗證。
  目前北斗系統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都開展了系統間的深度合作。與美合作已經完成了政府間的兩次會談,簽訂了政府間合作會談的協議和聲明。
  同時積極推動北斗系統在亞太地區的推廣應用,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比如巴基斯坦、韓國、澳大利亞、沙特以及東盟、阿盟等組織。
  目前,北斗產品已經輸送到全世界​​大概30多個國家,跟正式提供全球服務的GPS系統和格洛納斯系統相比總體性能相當。
  在北斗系統的應用方面,目前正在呈現“北斗+互聯網+其他行業”的一種新業態。比如在車聯網上,北斗可以解決車輛安全情況報告,減少空載率。在船聯網上,可以實現應急救援、災情預報、天氣預報。在物聯網,實現了產品追溯、食品安全監管等。人聯網方面,比如老人、小孩的關愛、看護等等。
  發布會上,冉承其專門戴了一塊北斗時空手錶。他說,這個手錶可以直接收天上的北斗衛星導航信號,時間精度達到50納秒,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手錶。它還可以定位、導航、計步等,在市場銷售非常好。“有很多應用的方式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2016-06-16 23:16:27
圖博館
到今年4月份,應用北斗技術的終端超過了2400萬台,應用北斗作為手機芯片的手機銷量已經超過1800萬部。今年一季度,在中國境內出貨的智能手機,使用北斗芯片的超過30%。
  今年底試運行,試運行精度可以到分米級,建成以後的精度最高可以到厘米級,從十米一下子到分米級、厘米級是怎樣一種體驗?冉承其舉了個例子:“如果用這個高精度應用服務約車,我們就不需要靠電話來喊最後一百米、最後十米,這個車可以直接開到你的腳底下。”
  海上應用也是北斗的最重要方向之一。北斗系統可以快速進行位置報告,同時具備短報文服務,這在移動通信不健全、不發達的地區,優勢特別明顯。目前中國已經在沿海的4萬多條漁船上都裝了北斗的應用終端,可以跟手機進行並網運行,大大解決漁民海上通信的需要。
  回應
啥時候國產手機能實裝北斗啊?GPS精確度越來越扯淡了
現在很多是三合一了
2016-06-16 23:17:08
圖博館
中國天眼首要目標並非外星文明盼尋脈衝星當星際導航

  中新網黔南2016.11.6電(記者宋宇晟)今年9月,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貴州落成。
  FAST總工藝師王啟明表示,在FAST的科學目標中,確實“包括尋找地外文明”,“但是這並不是我們排在最前列的目標”。“排在我們最前列的目標是尋找脈衝星。”
  為什麼要找脈衝星?王啟明說,脈衝星會不斷地發出脈衝信號,而這種信號非常穩定。“找到以後就可以應用於深空探測、星際旅行,可以起到導航作用。”
  他舉例稱,“如果你要走到火星,或者走出太陽系,甚至走出銀河系,根本無法用地球上的GPS去導航,但如果能知道宇宙中很多脈衝星的位置,就可以通過它來定位、導航。”
  除了觀測脈衝星,中國“天眼”的另一大科學目標是“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他指出,這可以“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學,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中國科學家要重構時空基準 下月擇機發射脈衝星導航試驗衛星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出行日益依賴衛星導航。GPS導航家喻戶曉,北斗導航也日益完善,可是你聽說過脈衝星導航嗎?
  2016.10.8恰逢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週年。記者從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獲悉,中國將於11月擇機發射首顆脈衝星導航試驗衛星(XPNAV-1),實測脈衝星發射的X射線信號,嘗試驗證脈衝星導航技術體制的可行性。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6_10_09_376567.shtml
2016-11-06 11:17:32
圖博館
中國再破歐美封鎖攻克一技術 可助無人機精確定位 2019-02-05 新浪軍事

  2018年12月底,中國石化宣佈,大口徑海底長輸原油管道檢測技術攻克,這項技術以前一直被歐美國家壟斷,中國再次打破了歐美技術壟斷。
  完成這次檢測杭州灣海底原油管道長53多公里,管道直徑762mm,這種大口徑海底長輸原油管道檢測需要三項技術來完成,其一是三軸高清漏磁檢測器,其二是慣性導航測量系統,其三是弱磁技術的管道應力檢測系統。
  三軸高清漏磁檢測技術中國在數年前就已經攻克,在2014年,直徑1219毫米三軸高清漏磁檢測器就成功應用到西氣東輸的管道的檢測上。
  這次的看點在慣性導航測量系統,這項技術本來是軍用技術,由慣性測量裝置、電腦、控制顯示器等組成,結合地球自轉、重力加速度,計算出戰鬥機、軍用飛機以及無人機的位置資料。
  慣性導航這項技術雖然應用到民用並一舉打破西方在該領域的技術封鎖,但是並不如此簡單。
  現代資訊化戰爭對衛星過度依賴已經成為大國的焦慮之一,反衛星武器從鐳射、導彈到太空獵星衛星,不斷進步,一旦戰爭打響,衛星將極大的可能成為首個被攻擊物件。
  這個時候導彈、隱身戰鬥機、萬噸驅逐艦、巡洋艦以及航空母艦都會變成“瞎子”,馬上失去位置,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道自己將要去向何處。
  實際上,現在先進的導彈上都使用了這項技術,但是還要依賴GPS等衛星定位。對於慣性導航技術應用的終極目標是替代衛星導航。美軍已經研發出這樣的系統,將陀螺儀、加速器和原子鐘集成在8立方毫米的晶片上,然後安裝在各個武器裝備上,這樣就可以完全拋棄GPS等衛星導航。
  軍用轉民用,民用轉軍用,軍民融合,這樣可以將尖端科技創造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別以為殲-20的研發同你沒有直接關係,或許我們生活中某個環節就是應用了他的技術,只是沒有告訴你而已。(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再言)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05/doc-ihrfqzka3768663.shtml
2019-02-06 09:43:10
圖博館
地球北磁極 加速移向俄羅斯 2019-02-10 聯合報

北極動也不動,永遠停在原處。指引指南針頭的「北磁極」卻從1831年起,就從加拿大的北極圈往俄羅斯西伯利亞移動。而且「北磁極」移動速度越來越快,近年來每年挪動約54.7公里,這讓科學家須提早一年修正「全球地磁模型」。
此模型由英美軍方委託科學家製作,按例每5年修訂一次,距今最近的一次修訂在2015年。從英美軍方、北約組織、民用導航系統到手機裡的Google和Apple地圖都倚重此模型。
磁極漂流和地球深處的變化相關。磁極產生於液態的外部地核,外部地核的主成份是液態鐵、液態鎳,這些高溫液態金屬在地底流動時產生電子流,電子流進而衍生出磁極。
1900年至1980年間,北磁極的移動速度約為每年9.6公里,但在過往20年,移動速度增快到約每年38.6到49.8公里。有些科學家認為在地球深處,有極高溫的液態流正在推挪磁極,有些科學家則認為地球的南北磁極正在互換位置。
對此,地球物理學家貝格恩表示:「不用太擔心。就人類歷史的厚度來看,這好像有點怪,然就地質時代而言,這純屬自然現象。地球的磁極本來就會移來移去。」

北極熊大量入侵!俄島嶼居民嚇到足不出戶 2019-02-10 聯合報

俄羅斯新地島(Novaya Zemlya)當局宣布進入緊急狀況,共52隻北極熊出現在該區的人類屯墾區域。北極熊因為氣候變遷,被迫登陸尋找食物。
新地島有數千名人口,俄將北極熊列為瀕臨絕種動物,禁止獵殺也拒絕發布射殺許可證。
官員表示,這些北極熊漸漸不怕巡警和警告訊號,這代表如果嚇唬北極熊的方法不奏效,選擇性射殺恐成唯一解套辦法。
平民生活備受威脅與干擾,部分民眾不敢離家,家長也不願孩童去上學。
北極海的海冰因氣候變遷消融,北極熊被迫改變狩獵習慣,花更多時間在陸地找食物,結果可能更容易與人類發生衝突。
2019-02-11 09:08:28
阿楨
昔日全球第二大導航系統僅剩6顆衛星 將併入北斗? 2019-02-27 新浪軍事

  為了抗衡美國的GPS導航系統,俄海軍正在開發代號為“章魚-N1”的全新無線電導航系統,依靠地面站負責確認目標物體座標,並且除了地理座標外,還能自動標注物體的高度和運行速度,精度明顯優於俄羅斯現役的“格洛納斯”定位系統,即使和美國的GPS系統相比,也毫不遜色。
  和衛星導航系統不同,章魚-N1主要依靠地面基站對目標進行定位,並採用無線電加密方式發送報文,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遭到敵方電磁干擾。且由於使用地面通信站,因此章魚-N1系統的信號強度要遠遠大於衛星導航系統。所以難以被敵方電磁遮罩,具備更強的戰場生存能力。
  由於蘇聯解體,俄經濟不振,當年蘇聯遺留的很多先進武器和系統也因為缺乏必要的養護,日益衰敗。特別是先進的“格洛納斯”,曾經是僅次於美國GPS的世界第二強大的導航定位系統,整個系統最多時一共有18顆衛星在軌提供導航服務。然而,由於俄無錢維護,目前還在使用的衛星僅剩6顆,已經無法滿足全球導航需求,而俄羅斯又沒有資金補發新衛星,用於填補系統空缺。所以俄海軍乾脆把資金投入新的地面導航系統研製,這就是現在的“章魚-N1”導航系統。該系統使用寬頻無線電,資料傳輸快,信號安全性高,而且成本相對低廉。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稱,目前俄羅斯海軍現役的2座“章魚-N1”地面站總共僅花費1.9億盧布(約合288萬美元),明顯比衛星導航系統更便宜。
  不過,就總體上說,所謂的“章魚-N1”系統實際上可以看作是我國“北斗”一代,以及美國早期的“子午儀”導航定位系統的俄羅斯翻版。這是因為雖然“章魚-N1”系統主要依靠地面站發送定位資訊,但是依然需要依靠格洛納斯衛星進行定位修正,這個工作原理和區域性定位系統功能一致。
  雖然俄羅斯媒體和軍方都對“章魚-N1”系統寄予厚望,但是從技術角度說,雖然該系統不再需要大量衛星進行精確定位,但是卻需要大量建設地面站,來保持通信信號的暢通,而且,由於在軌衛星數目較少,該系統只能進行區域性導航定位,已經失去了全球定位的能力。從適用性上說,無法和GPS以及北斗全球定位系統相提並論。
  目前由於格洛納斯系統已經不堪使用,俄羅斯已經和我國商議,準備直接併入北斗導航系統。(作者署名:利刃軍事 利刃/龍貓)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27/doc-ihrfqzka9510913.shtml
2019-02-27 10:17:14
阿楨
中國成功發射一枚亞軌道火箭 可回收重複使用(圖)

  2019年12月23日上午8時50分,中國一枚外形非常怪異的火箭在大漠進行了第2次發射測試,它就是淩空天行研發的“天行Ⅰ”遙2火箭。天行Ⅰ頭部載荷因為需要適應高超音速飛行而被設計成乘波體結構,看起來比DF-17還要怪異,它是廈門大學研發的XTER雙乘波體飛行器。
  單級的天行Ⅰ還有一對主翼和一對尾翼,整體看起來就產生了一種它既像飛機又像導彈的錯覺。 天行Ⅰ這次也是全程在亞軌道飛行(20公里到100公里),速度約為3900公里/每小時(約3.19馬赫,可加速至5馬赫)。
  天行Ⅰ回收方式為滑翔+傘降,是世界首款可回收重複利用的超音速火箭。雖然目前它的主要用途是為各種高超音速飛行器以及相關材料、控制進行驗證試驗,但變成“一小時打邊全球”的高超音速武器應該不是很困難。
  “天行”還將發展出多級構型,由此可具備衛星發射能力,為我國日漸豐富的商業衛星發射提供又一個選擇。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9-12-25/doc-iihnzahi9912958.shtml
  相關新聞
2019年中國軌道發射33次世界第一
中國最強火箭長征5號12-27發射成功:2016-11-3首飛未能完全成功,2017-7-2第一級發動機“異常振動”發射失敗。
為什麼我的手機還沒用上北斗?因為手機常用GPS代替了所有導航系統(回應:該改,一是實事求是,二是有廣告推廣效應。 現在手機多顯示“位置資訊”己沒GPS.)
中國12-27首次完成太陽帆在軌關鍵技術驗證
2019-12-28 08:49:23
阿楨
活久見:美軍偵察機都用上北斗導航系統了 2020-03-09 環球網

  據美國“防務一號”網站報導,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霍姆斯透露,美軍U-2偵察機已將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備用系統,供飛機在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失靈時使用,美軍飛行員佩戴內置北斗系統的手錶,並不能被用於即時定位美軍戰機。
  有專家將北斗系統和GPS進行了對比:美國GPS由美國空軍運營,且時常會限制使用者使用該系統,這也引發了各國對使用GPS的擔憂。而中國的北斗系統則不會從衛星對信號進行控制。此外,在系統完善後,北斗系統的精確度也優於GPS。
  回應
大多數國產手機GPS都是多種導航混用的
2020-03-10 07:53:53
阿楨
北斗發威 陸核潛艇深海即時通訊獲突破 2019/02/03 中時

據《人民日報》與《南華早報》報導,中國科學院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歷經74天的航程,1月31日完成西太平洋綜合考察返航青島母港,而這次任務的重大突破,在於透過北斗衛星,首度實現深海潛標即時傳輸大量資料。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王凡說,這項研發的技術成果克服了深海潛標載荷容積小,供電少和資料量大等困難,透過北斗衛星系統,改變了以往依賴國外通信衛星的歷史,提高了深海資料即時傳輸的安全性,自主性與可靠性。
  他並指出,另一項重大突破,就是融合感應耦合,以及水聲通信技術,首次實現了深海6,000米大水深資料的即時傳輸,在大洋上層,實現了每100米一個溫鹽流資料的即時傳輸,而在大洋中深層,則實現每500米一個溫鹽流資料的即時傳輸。
  儘管《人民日報》並未透露資料傳輸量,或是傳輸品質等細節,但分析家認為,一旦相關技術發展完成,將有助於解放軍潛艦,尤其是發展中的核彈道飛彈潛艦隊。分析指出,在汪洋大海深處傳輸資料很困難,尤其是靠傳統通訊系統的電磁波傳輸更困難。
  彈道飛彈潛艦的指揮與控制是從陸上透過極低頻的通訊完成,但能傳輸的資料不僅有限,也只能單方向進行。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海事安全專家許瑞麟說,潛艦除非升起通信天線,或是浮上海面,否則通常無法自行傳輸資料。然而,潛艦一旦這麼做,便會升高被偵測到的風險。而透過衛星傳輸資料,不僅能讓潛艦行蹤更難捉摸,傳輸的效率也更高。
  澳洲麥考瑞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倪凌超說,這是解放軍將潛艦隊現代化所做的最新努力。他指出,除了潛艦的隱形技術進步,強大的水面艦隊互補,還有太空資訊支援外,這項最新突破是解放軍潛艦,尤其是核潛艦力量現代化的另一項要素。而對解放軍的核威懾力來說,核潛艦正日趨重要。
  相關新聞
美U-2偵察機 安裝陸北斗系統
中國射北斗衛星5月建成全球導航系統擺脫GPS
  回應
大多數國產手機GPS都是多種導航混用的
2020-03-12 07:49:36
阿楨
測量珠峰“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

2020-05-06,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
衛星遙感影像,現在目前主要用於地表的監測,但它的精度還是不夠,高程精度兩米,因沒人到峰頂上去,它就沒有雪深的測量。
1975年,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頂峰。從珠峰附近選擇了9個測網站,對準覘標觀測水平角和垂直角,確定珠峰的水準位置和各測站至珠峰的水準距離。並根據三角高程測量原理,推算出珠峰高程為8848.13米。
為了測量數位更精准,2020珠峰高程測量團隊還會將雪深雷達、重力儀等儀器攜帶到頂峰,而這些儀器都需要專業測繪人員測操作。
測重力需要擺上一段時間,然後讓通過手來進行測量,其實難度很大。一是要在那精心坐不動,不停地要讀數。
珠峰頂上的地方非常小,飛機是不能降落的,螺旋引起的風有可能引起冰雪的崩塌。峰頂氣流不穩定、多大風、氣溫低,測量型無人機目前還無法在峰頂飛行。

珠穆朗瑪峰_百度百科

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母象”,整體意思為“大地之母”。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尼泊爾等國採用的雪蓋高(總高)是8848米,與中國1975年的珠峰測量值一致;中國採用的是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質高度)為8844.43米,具有嚴密的科學性、嚴格的法定性,作為中國統一採用的標準資料一直採用至今。2020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在珠峰大本營正式啟動。
2020-05-09 08:40:52
阿楨
歷史性成功!北斗全球系統組網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2020-06-23日上午,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
  此次發射的衛星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入網後,我國將進行北斗全系統聯調聯試,在確保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性能指標優異基礎上,擇機面向用戶提供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以及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
  1994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20多年間,44次北斗發射任務,利用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將4顆北斗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成功率100%。特別是2017年開啟全球組網以來,兩年半時間高密度執行18次發射任務。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環境下,北斗工程全線堅持組網發射和疫情防控“雙線作戰”,有力推進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圓滿收官。
  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家都開始使用北斗系統。後續,中國北斗將持續參與國際衛星導航事務,推進多系統相容共用,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根據世界民眾需求推動北斗海外應用,共用北斗最新發展成果。2035年,我國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慧的綜合時空體系,進一步提升時空資訊服務能力,為人類走得更深更遠做出中國貢獻。
  相關新聞
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完成,千億產業鏈迎高光時刻
2020-06-24 06:58:03
阿楨
發現大罩門 美空軍可能丟包GPS以地球磁場取代 2020/08/09 中時

據《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網報導,地球磁場不但精確,極難受干擾,並能提供地面部隊、海上船艦,還有戰機導引。此外,地球磁場還能導引飛彈攻擊目標,誤差僅略超過30英尺(約9公尺)。
世界各地的GPS是在1980年代末建立,GPS讓陸、海、空三軍隨時掌握自身定位,然而,五角大廈對GPS的依賴,卻使它成為戰時敵方干擾或摧毀的頭號目標。
如反衛星武器、GPS干擾器,甚至GPS誘騙裝置等設計都在於摧毀、阻絕,或是削弱衛星網的性能,迫使美國與盟軍改用較老舊,較不準確的方式定位。
無論是中,俄和北韓都研究出並運用了GPS反制手段,其中部分甚至干擾到民用GPS。如2019年時,美國駕駛發現,俄為了保護駐敘利亞部隊,干擾到從塞普勒斯到以色列的東地中海區GPS民航通訊。
為了解決相關問題,美軍已提出一些替代GPS方案,其中包括靠六分儀導航船艦等。不過,其中有個構想似乎有龐大的潛力,那就是地磁仿生導航(MAGNAV)技術。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侵襲的磁場無所不在,但因地而異。其中的變化可在地圖上發現關聯,而地球磁場圖根本不需要衛星。
而地磁仿生導航的精度在10米內,雖然不如GPS精確,但遠比其他方式好多了。它不需要靠容易受攻擊的衛星網路,並極難干擾。事實上,要「干擾」地球磁場,讓它提供不可靠的導航資訊,得要發動核爆才成。或許這意味著地磁仿生導航無法用來打核戰,但在傳統衝突中仍很有用。
  相關新聞
陸研三種電磁武器EMP 可瞬間癱瘓美國電網和航母群
北斗打破老美壟斷 大利陸導引武器 產值已逾3450億元
  回應
不是丟包GPS,船艦導航有天文觀測和磁場羅盤,近30年有了GPS,美軍不再用天文觀測和地球磁場羅盤,只靠GPS,信號被干擾或GPS機件故障、就無法導航!所以回過頭來加強磁場羅盤導航!
手機也有磁感電子元件,下載個apps就變指南針了!
高級慣性導航精確度不輸GPS了!地磁只是輔助啦!
2020-08-10 07:54:06
阿楨
美國GPS僅發射了24顆衛星 中國北斗為何卻有35顆 2020-10-22 新浪軍事

一來,我國採用了混合軌道,而要想使用此種方式就需要發射更多的衛星,以增強衛星穩定性;二來則是與高軌道發射衛星有關,北斗之前,已有三個國家發射的衛星佔據了低軌道中的大部分空間,導致我國需要定位在高軌道上,要想與對方獲得同等的覆蓋範圍,只有增加衛星數量才能做到。但最終成果卻令世界驚歎,其授時精度達到10納秒,而區別於GPS的是,北斗還額外新增了全球短報文通信功能以及採用了星間鏈路技術。
  回應
美軍一共發射了72顆GPS衛星,在軌31顆,24顆組網,只要有壞的立即補充。
GPS覆蓋面積比北斗小,全球很多地方收不到GPS信號,北斗就能覆蓋到,泰國棄GPS,就是因好多地方收不到GPS信號而改用北斗就能都收到信號。
2020-10-23 10:49:26
阿楨
9•11事件之後,美國國會通過了《愛國者法案》,打著反恐的大旗,將監聽範圍大大擴展。雖然在斯諾登事”後,參議院在2015年通過了《美國自由法案》,但美國政府僅僅是對美國境內的資訊收集進行了約束,對NSA在國外開展的監視行動繼續放任無視。
據斯諾登提供的資料,NSA是一個全球監視系統的主導者,且是資料採擷方面最領先的組織之一。該局攔截了大量的電話資料和電子郵件,監視了“數千萬美國人”。一份2006年備忘錄明確提到,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巴西總統羅塞夫、墨西哥總統涅托等35位政要受到了來自NSA的系統性監聽。默對自己私人電話被竊聽十餘年一事深感震怒。NSA曾滲透到中國大型科技/電信公司的總部電腦系統,並竊聽資訊。
一直以來,中國常常被美國指責開展網路間諜活動,而美國則公開宣稱不搜集經濟情報,儼然一副受害者形象,而斯諾登事件及其後續一連串的曝光,使山姆大叔在國際社會上的信譽瞬間崩塌。
美國在監視整個世界,敵友均不例外。
利用一切手段監控所有目標

美國監聽全球5大證據曝光! 2019-06-12

一、棱鏡門:
二、監聽他國政府和領導人:
三、美、英主導的“五眼聯盟”本來就是監聽聯盟組織:
四、美國有專門的網路部隊:
五、美國有兩大駭客組織。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就是監控全球的“黑天眼”,然而他卻賊喊捉賊。
我們知道,華為在歐盟總部建了一個歐洲網路安全透明中心,向整個歐洲演示華為的技術的安全性和透明性,美國網路企業敢這麼做嗎?
美國做不到的,中國和華為都做了網路安全性和透明性。然而,美國卻依然血口噴人繼續顛倒黑白對中國和華為進行攻擊,美國的這些非正當手段,只能讓美國的國家信譽加快喪失,更快地失去全球領導力!美國是典型的自作孽不可活。中國的影響力和中國企業影響力,將會因為美國的不公平對待而快速提升,華為已因此成為全球頂尖科技企業。
2020-10-23 10:55:04
阿楨
美軍還在測試的單兵資訊化系統 我軍或已正式裝備了

  “央廣軍事”微博帳號在2020-10-17發佈了一組我國陸軍裝甲步兵跨晝夜實訓的照片,士兵左手腕上固定了一個加固的手機狀終端設備。
  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在數十年前就對單兵資訊化系統有了許多設想:在戰場的第一線,指揮員能夠通過隨身攜帶的終端監控每位元士兵的位置和生理情況,並通過終端向每個士兵下發作戰任務,包括地圖上的運動路徑等,而士兵也可以利用手中的終端設備接收指令,並在作戰單位中分享一些目標資料。
  但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設想在硬體上還無法實現。由於半導體技術和高解析度彩色超薄螢幕技術在當時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根本無法做出現在這樣的手機和資訊終端,無線資料鏈技術也受限於體積和功耗,無法做到每個士兵都能裝備,而GPS定位技術在八十年代也並不具備,士兵的位置根本無法追蹤。
  直到本世紀初,半導體和液晶螢幕技術的發展,才使個人資訊終端成為可能,但技術並未成熟。美國陸軍在好幾個未來士兵系統的預研專案中,都提出了類似的裝備設想,但都沒有實現輕量化和便攜化。直到大約十年前,技術才逐漸成熟。
  2015年,英國國防部提出了未來陸戰技術的前瞻性報告,在未來10年實現的單兵資訊系統,但是圖中的設備直到今天也並未實現。
  到了2018年,美始測三星Galaxy手機改裝的戰術終端設備“奈特勇士”(Nett Warrior)系統,上面運行著美國陸軍開發的ATAK(安卓戰術攻擊套件)軟體。可顯示自己和戰友的位置,共用戰場資訊,拍攝和傳輸照片,並且能夠進行加密的語音和視頻通話。但是直到目前仍然處於測試和發展階段。
  中國在這一領域並不落後。早在2017年,北京軍民兩用技術展會上電科某所開發的智慧手錶和智慧手持終端。除了視頻傳輸以外所有單兵資訊化系統該有的功能,支持“藍牙等多種無線通訊方式”由該所開發的低功耗遠距離窄帶資料鏈,在無阻擋的情況下最遠能達到數公里遠的通信距離,通信速率可以達到數十Kbps。因此,班組的指揮員使用手持終端,就能監視所有攜帶智慧手錶的士兵的位置和生理資料,同時也能佈置作戰任務,共用戰場資訊。
  回應
在單兵資訊化系統上,我們絕不會落後于美國陸軍。外骨骼類術部隊已在試用了,民間應用的早就有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bai4D-GgLQ&vl=zh-Hant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10-24/doc-iiznctkc7372158.shtml
2020-10-25 08:47:40
阿楨
日媒:在165國 中國北斗系統都令美GPS黯然失色

  在世界上195個主要國家當中有165個國家的首都(占85%),北斗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20年11月25日:在165個國家,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都使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黯然失色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一座人口480萬的熙熙攘攘的城市,線上食品配送公司Deliver Addis的人氣飆升,原因是其App能夠將食物非常精准地送到顧客的所在地。這種精准性背後的秘密是中國的衛星導航技術。
  這款應用程式的迅速增長部分是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推動的,該導航系統最近取得的進展彰顯了北京在資料主導權全球爭奪戰中取得的成果。
  在阿迪斯阿貝巴經營一家日本餐館的老闆古河美幸(音)說,自她13年前從日本來到這裡後,“智慧手機定位資訊有了突飛猛進的改進”。
  過去,美國處在這項技術的前沿,1978年發射了組成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第一顆導航衛星。但是長期以來作為唯一選擇的GPS現在正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所超越。
  1994年,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起步,今年6月正式建成。北京的目標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
  美國衛星信號接收公司Trimble導航公司的資料顯示,在世界上195個主要國家當中有165個國家的首都(占85%),北斗衛星對其觀測的頻率要比全球定位系統高。
  有多達30顆北斗衛星向阿迪斯阿貝巴不間斷地傳送信號,是美國系統的兩倍。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品牌廉價智慧手機在當地的普及。
2020-11-27 10:35:47
阿楨
中尼元首共2020-12-08同宣佈珠峰新身高:8848.86米 有何深意?友誼的新高度!

珠穆朗瑪峰(英語:Mount Qomolangma;Mount Everest,藏語:ཇོ་མོ་གླང་མ་,尼泊爾語:सगरमाथा),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母象”的意思,整體意思為“大地之母”。珠峰高度,尼泊爾等國採用的雪蓋高(總高)是8848米,與中國測繪工作者1975年的珠峰測量值一致;中國採用的是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質高度)為8844.43米。2005年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的精確測定和公佈,具有嚴密的科學性、嚴格的法定性,作為中國統一採用的標準資料一直採用至今;在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佈新的珠峰海拔高程資料前,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應使用依法公佈的珠峰峰頂岩石面海拔高程資料8844.43米 [3] 。2020年12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佈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
  回應
05年用GPS測的,這次是用我們自己的北斗測量的,中國人自己的資料!
2020-12-09 09:46:27
阿楨
當初說好2020年“一起登月”,只有“老實人”中國說到做到了

2020-12-01,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在這一宏偉計畫的決勝之際,有網友特意翻出了15年前的新聞報導
2004年2月,中國月球探測計畫實施,將分“繞”“落”“回”三步。
3年內,“嫦娥一號”開始繞月飛行。
6年內,月球車將在月面軟著陸,展開巡視探測。
2020年之前,將把月壤樣品采回地球。
而同時,世界各國也在摩拳擦掌。
日本計畫2025年在月球建立基地;
歐洲計畫在2020年實現載人登月,同時完成月球基地建設;
俄羅斯新式登月飛船計畫在2005年夏天首次試飛;
美國2015年再度登月,最遲不超過2020年,並且要在月球建設多國太空站。
印度計畫在2008年發射“月球飛船1號”,並放話“在太空領域不遜於中國”。
  回應
中國行我也行,但實踐下來,打了不少人的臉。中國行,你們不一定行。
所以我們現在才這麼招人家恨啊。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25643&s=fwzxhfbt
  相關新聞
中國航太人說“我們沒吹牛”:15年前各國探月計畫只有中國實現了
嫦娥五號三十五項故障預案一項都沒用到的背後故事: 661次對接和518次樣品轉移試驗
嫦娥六號(2023-2024年)月球南極採樣返回
嫦娥七號(2023-2024年)月球南極綜合探測任務
嫦娥八號(2027年)驗證月球科研基地構建
習近平12-17致電祝賀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 如期完成“繞、落、回”三步走規劃.
美太空軍司令: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擔憂
美媒:美國如此孤立中國太空計畫 也沒能把中國束縛在地球上
中尼元首共2020-12-08同宣佈珠峰新身高:8848.86米 有何深意?友誼的新高度!
  回應
05年用GPS測的,這次是用我們自己的北斗測量的,中國人自己的資料!
2020-12-20 09:17:47
阿楨
活久見:美軍偵察機都用上北斗導航系統了 2020-03-09 環球時報

據美國“防務一號”網站報導,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霍姆斯透露,美軍U-2偵察機已將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備用系統,供飛機在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失靈時使用。
  相關新聞
"去中國化"計畫失敗?美空軍打臉川普 偵察機安裝"北斗系統" 預防GPS失靈!2020-03-21王志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1L80We2C0
2021-04-14 11:20:16
阿楨
陸北斗突破水下障礙 大利隱形打擊 2019/06/20 中時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0日報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CSIC)說,第716研究所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江蘇省連雲港外海進行了水下精準定位測試,證實已克服了一些核心技術問題。北斗不僅能為水下艦艇提供準確一致的定位數據,還能從水下設備傳輸追蹤和定位資訊給岸基和地面站。
北京軍事專家李杰說,新進展有助於解放軍潛艦和水下潛航器改善追蹤其他艦艇,還有發動精準隱形攻擊的能力,而最終會建立獨立的全球導航系統。
北京軍事觀察員周晨明指出,水下北斗系統可供軍、民兩用,它能在深達3,000米的南海,還有其他水域導引人工智慧無人潛航器。他說,部署人工智慧無人潛航器雖然比部署潛艦便宜,但目前一具價格5,000萬人民幣,還是很貴。此外,深海也遠比太空導航更富挑戰性。例如,去年12月時,越南漁民就拾獲一具中國無人潛航器。
2021-07-22 07:40:11
阿楨
陸水域船舶90%從追蹤系統消失 全球供應鏈頭好痛

據CNN新聞網2021/11/24日報導,分析家說,隨著中方準備落實世上最嚴格的「數據安全法」和「個人資訊保護法」,接近10月底時,他們開始注意到航運量下降。而通常航運數據公司靠自動識別系統(AIS),都能追蹤世界各地的船隻。
這系統能讓船舶透過高頻無線電波,向沿岸的管理站發送如位置、速度,航線和船名等資訊。要是船舶在管理站的電波傳遞範圍外,仍能通過衛星交換信息。然而,據線上全球船舶數據供應商「船舶價值」 提供的數據顯示,近3星期來,從中國發出訊號的船隻大減了近90%。
而在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裡,中國就佔了6個,隨著耶誕節逼近,各地對商品需求快速回升,貨櫃堆積如山的港口都在拚命設法消化,而供應鏈也十分緊張。
  回應
AIS是給水域管理者使用的,本來就不是一定要交給私人的資料,一般公司同樣也無法得知美國內河航運(美國陸軍工兵監管)的狀況。
2021-11-26 08:48:26
阿楨
中美雷射通訊戰開打!北斗NASA各顯神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_wbMbAgRE8

中國首次展示雷射通信,北斗導航,20年太空布局成功 2019-11-22

雷射具有高指向性和極高帶寬的優點,雷射通信系統可以讓衛星通訊變得快捷順暢並且難以被監聽。而且,北斗導航,還可以進行信息傳遞。一旦北斗的通信帶寬不再成為問題,就可將原本用於星間通訊節省下來,增強對地面站的聯絡能力。中國兩架運-12運輸機之間,完成了144公里帶寬2.5Gbps的雷射通訊試驗,一分鐘傳輸一部1080P的高清電影。

中國兩架運-12144公里雷射通信 未來殲20能用它實現全靜默隱身攻擊 2017-01-16 無名高地

雷射通信容量大,而且保密性好。不過10公里以上,非常容易受到雲、雨、霧、雪的影響。再加上雙方的相對位置如果不確定,根本無法完成穩定的通訊流程。不過,這中國的APT技術由「捕獲體」-「指向」-「跟蹤」三個部分組成。簡單的講,先使用一束低功率雷射進行掃描,確定雙方的位置,隨後交給指向系統建立連接,最後由跟蹤系統完成通訊過程。這個特別考驗的是,研究方在精密光學、精加工、姿態控制和算法、雷射器等等諸多系統上的功底,中國現在已經攻克了相應的技術難點。
中國早在2000年,解放軍就裝備了大氣層內雷射通訊系統。隨著近年雷射通訊和量子通訊的結合更是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2012年,中國就完成了衛星和地面的雷射通訊測試網的組建,實現了500Mbps的通訊帶寬。歐洲2016年才發射雷射通訊衛星實驗平台,比中國落後了4年!
  相關新聞
美期待衛星裝雷射打造絕對可靠通訊網絡:中國公開一技術讓其夢醒 2016-06-28 麥田軍事
衛星雷射光通訊 營運商兵家必爭 2021/10/03 經濟日報
中5雷射器基地威脅美太空戰力
2021-12-09 08:51:28
阿楨
俄媒:SpaceX一枚火箭殘骸將撞上月球預計在今年3月發生

  俄羅斯衛星網2022-01-26稱,根據線上太空垃圾追蹤軟體的資料,美國SpaceX一枚重達4噸的火箭殘骸的太空運動軌跡顯示,它即將與月球相撞。“這很可能是第一起太空垃圾撞擊月球的意外案例”。這枚失控火箭殘骸屬於SpaceX公司2015年2月發射的“獵鷹9”火箭。當時它負責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深空氣候觀測衛星送到距離地球超過100萬公里的地方。此後它一直在軌道上混亂地漂浮。近年來SpaceX公司發射的衛星和火箭殘骸多次對其他國家航天器構成威脅,外界擔憂該公司在航太領域的野蠻行為可能導致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數量猛增。

美惡炒中國衛星變身“太空拖船”專家:賊喊捉賊

  美國“突發防務”網站2022-01-26稱,一顆中國衛星正在發揮“太空拖船”的作用,將另一顆失效的中國衛星送入“墓地軌道”,美媒炒作“中國衛星擁有軍事用途”。
  1月22日中國SJ-21衛星圍繞並接近一顆失效的北斗二號導航衛星執行“近距離操作”後,將失效衛星拖離地球同步軌道,SJ-21已經和失效的北斗衛星分離,回到近地軌道。後者被留在“超級墓地漂移軌道”中,距離地面3.6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以上約300公里的太空,可以為後續新發射的衛星騰出空間。
  中國軍事專家表示,如何處理太空垃圾和報廢衛星,應該是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但美國媒體卻把這個話題向太空軍事化的方向炒作。美媒鼓吹各國在地球同步軌道上要“增加透明度”、降低太空意外的風險,然而種種事實證明,在太空大搞異常接近他國衛星的正是美國,甚至還大玩“賊喊捉賊”的把戲。
  “突發防務”網站在去年11月的報導裡提到,運行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的一顆美國衛星曾試圖接近中國當時最先進的“實踐20號”衛星,但中國衛星卻及時發現並快速擺脫。
  顯然,美國在乎的不是太空危險,而是企圖通過監視他國衛星,確保美國在太空的絕對優勢。
  相關新聞
國家航天局:近五年共發射207次,長征火箭發射成功率96.7%
未來五年,將建成中國空間站、實施探月四期等新的重大工程
2022-01-29 08:35:43
阿楨
巴鐵公佈殲-10C參數,渦扇-10推力非常令人意外,“心髒病”治愈 2023-01-03 傅前哨

自中國向巴基斯坦批量出口殲-10C以來,巴鐵就不斷展示其比印度陣風戰鬥機更加優越的性能
  回應
起喜歡這種出口轉內銷、由買家親口說出的好消息,更重要是由巴鐵親口承認的參數;相信不久將來,會看到巴鐵精心製作的殲10CE版本 Top Gun 上演!
航空發動機這都努力了多少年了,發動機獨立成一個公司出成效,從WS10/15/18/19/20。
台灣F-16V最大起飛重量19.2噸,而最大後燃推力不過100KN多一點,殲10C(E)重量多了80公斤,但是卻有一具最大後燃推力145.2KN的渦扇10,F-16V在近距纏鬥包絡線的表現,恐怕就得差上殲10C一大截, F-16的不敗神話,很大概率就要在數年內的台海上空徹底終結,千萬別不信邪。
牛。從WS10/15/18/19/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_P2JzC4Io
  相關新聞
解放軍拚福建艦試航 有望2024服役 電磁彈射內部首次曝光

反超美國GPS,中國北斗獲165國認可,有望拉動3000億的市場 2020-12-15 騰訊網

在北斗之前,全球比較完善的導航系統分別爲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以及歐盟Galileo。其中,美國GPS早在1994年就完成全球組網,擁有高達98%的全球覆蓋率。
2000年開始啓動的北斗系統,終於打破美國GPS的壟斷局面。而北斗系統也不負衆望,獲得165個國家的認可,好評度反超美國GPS。近日,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的標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令GPS失色」數據顯示,北斗的使用遍及165個國家。
那麼,北斗系統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短報文通信
2、高精度定位;
3、安全可升級;
據瞭解,北斗系統主要有行業市場、大衆市場、特殊市場三大應用市場,將拉動超3000億元規模的市場。

165國勝負已分!北斗導航反超GPS,印軍服了:確實深謀遠慮

印媒稱,在1996年二炮發射彈道導彈時,曾遭到GPS的信號干擾,最終導致導彈打偏, 1998年首次試射印俄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時,也遭到了GPS的干擾而失敗,然而北斗導航應時而起,甚至和GPS也分庭抗禮,贏得了165國的競爭,這確實是深謀遠慮的長遠佈局。
2023-01-04 08:36:15
阿楨
美軍也使用大陸北斗衛星? 郭正亮:美媒籲10年內奪回主導權 2024/04/20 中時

前立委郭正亮19日表示,美國媒體《SPACENEWS》今年4月8日報導,美國GPS衛星定位系統面臨來自中國大陸北斗衛星的競爭,呼籲一定要在未來10年重新奪回領導地位。郭正亮也披露,不要以為美國就不使用北斗,美國連戰鬥機、軍艦,也有備用北斗系統,因為有時候要用北斗和GPS交叉比對。
美國媒體《SPACENEWS》今年4月8日報導,美國GPS衛星定位系統面臨來自中國大陸北斗的競爭,一定要在未來10年重新奪回領導地位,因為美國第3代GPS大約在2035年左右建構完成。
報導稱,北斗衛星使用56顆在軌衛星, GPS大約只有31顆衛星,且北斗衛星監測站數量是GPS的10倍以上。中國大陸在推一帶一路,長期與第三世界建立緊密關係,所以有非常多的監測站在發展中國家,最明顯就是非洲和東南亞,大部分東南亞國家都在用北斗衛星。
郭正亮19日在網路節目《亮子立學》中提到,中國大陸一開始並沒有要發展完全獨立自主的北斗衛星,原本是想要和歐洲合作,也已出資,但美國介入,要求歐洲不能讓中國大陸參與研發。大陸於是決定從0開始發展,花了8年時間做出來。北斗衛星零組件,全部都是Made in China,美國想要抵制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郭正亮表示,北斗衛星被視為一帶一路的關鍵要素,《SPACENEWS》稱之為「太空絲路」,或稱為「太空信息走廊」,2020年已正式開通全球服務,覆蓋230個國家,用戶超過15億。2023年北斗衛星日定位量超過3000億次,已被國際民航組織、國際海事組織等認可。
郭正亮披露,連美國戰鬥機、美國軍艦,也有備用北斗系統,不要以為美國就不使用北斗,因為有時候要用北斗和GPS交叉比對。美國眼睜睜看中國大陸北斗衛星結合基礎建設往前走,出口到全世界。
郭正亮直言,美國自1994年發動GPS衛星定位革命,中國大陸於2020年做出第三代北斗衛星,現在超越美國,讓美國GPS不知如何是好。
2024-04-20 01:37: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