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赫曼(Arthur Herman)著、韓文正譯的《蘇格蘭人如何發明現代世界》(時報,2003),真是少見的自卑(附英)自大(傲英)又自作賤(反獨)之書。
不只作者吧!連有類似遭遇之台灣人(如下)亦然。
面對如此錯亂的認同,難怪偽基會給它搞怪改寫。
<模糊的卓越身影--蘇格蘭>
改良蒸氣機的瓦特、鋼鐵大王卡內基、發明電報的摩斯、發明電話的貝爾、自由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經驗主義哲學家休謨……,他們的創見與成就盡皆成為現代世界的基石,而這些人之間有什麼關連呢?答案是個熟悉卻模糊的國家:蘇格蘭。
究竟該稱蘇格蘭為「國家」、「民族」或是「英國的某個區域」,很多人都不甚了了。其實,蘇格蘭原是英格蘭的北方鄰國,一個獨立的國家;一七○七年兩國合而為一,成為「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根據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陳正國的解釋,一七○七年「英蘇合併法案(the Act of Union)生效之後,蘇格蘭就失去議會以及單一主權國家(state)的地位,而僅是文化地理的國家(country)。」
而蘇格蘭會落得如此曖昧不明的境地,還有一個極重要的原因,就是英格蘭的光芒太耀眼了。我們習慣以英倫三島上最富強的「英國」(England,英格蘭)代稱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或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這一來,民族起源、歷史文化大不相同的蘇格蘭便沒了身影。所以當我們看到電影《英雄本色》中蘇格蘭與英格蘭慘烈廝殺,世界盃足球賽中英格蘭、蘇格蘭各有代表隊,不免心生幾分狐疑。
也因此,儘管蘇格蘭曾經孕育出諸多近代文明史上的巨人,世人卻常將桂冠頒給英格蘭。在中國經商逾百年的怡和洋行、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爵士,我們通常也誤以為是英國人。至於蘇格蘭啟蒙運動的來龍去脈與成就,現在恐怕連多數蘇格蘭人都說不上來。
直到十七世紀,蘇格蘭仍是西方最貧弱的小國之一,但她在十八世紀萌生了啟蒙運動,首先接櫫民主、自由經濟的概念,催生了工業革命;眾所周知,這些都是現代社會運作的要素。此外,舉凡政治、法律、教育、科學、醫學、建築、文學等領域,當時的蘇格蘭都是人才輩出。這使得蘇格蘭人不僅成為大不列顛帝國的中流砥柱,更隨著「大西洋時代」腳步,將其文明果實遠洋歐洲之外,啟動現代文明的轉向。這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十六世紀中葉,諾克斯於蘇格蘭於推動宗教革命後,由長老教派主掌蘇格蘭教會。他們主張聖經、聖餐儀式為上帝子民所共享,而不像羅馬教廷,由少數人獨占。諾克斯相信,政治權力乃由上帝所賜,屬於廣大人民,非屬皇室、貴族或教士的專利。布坎南更進一步,在一七一五年提出領先歐洲的裡念:一切政治權利屬於人民,至於人民共同推選的領袖--國王或其他政體的首腦,只是出面替人們打點事務。民主政治的公式在此浮現。
長老教會為了讓大多數孩子都能閱讀聖經,因此呼籲廣設學校。一六九六年,蘇格蘭議會通過「興學法案」,規定每個教區內至少要有一所學校。影響所及,十八世紀末蘇格蘭的識字率為全球最高,一百年後英格蘭才迎頭趕上。除了聖經,蘇格蘭人還樂於閱讀亞當‧斯密、休謨、歷史學家勞勃森等人的著作。「一貧如洗的百姓也會就政治觀點大發議論……,人人皆可引經據典。」亞伯丁和愛丁堡民眾最愛的日常消遣,竟然是學習記帳。
長老教會強調平等、自由的理念(雖然出發點不是熱愛民主,而是要杜絕撒旦)與「興學法案」,為蘇格蘭璀璨的啟蒙運動奠下了基礎。隨處可即的書籍、學校、圖書館;自由論辯的風氣;百姓不分階級、宗教都有機會進入大學殿堂;出版業興盛,讓蘇格蘭打破接階級藩籬的囿限,知識火花處處迸現。而與英格蘭合併後,兩國不再是惡性競爭的敵手,蘇格蘭知識份子因此有了更大的舞台--倫敦,以及日不落國的廣袤版圖。凡此種種,使得蘇格蘭在十八世紀蛻變為人類文明的奪目鑽石。
亞瑟‧赫曼所著的《蘇格蘭人如何發明現代世界》,說的就是這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但他敘述的不只是蘇格蘭本身的文明發展,當然還有與英格蘭之間的愛恨情仇。二戰之後,蘇格蘭尋求獨立的呼聲成為不可漠視的意見,三百年前主張放棄主權以求民族發展的先人,成了獨立份子亟欲打倒的愚昧形象。而今,蘇格蘭再次有了自己的議會,經濟卻未能如願起飛,青年人口持續大量外流。對蘇格蘭來說,主權、民族自尊與經濟、文化發展之間,似乎難有萬全之計。孰輕孰重,歷史自有明鑑。
英國文化協會為推廣蘇格蘭文化,增進國人對於這個「國家」的認識,特地於二○○三年九月舉辦「蘇格蘭嘉年華」的系列活動,包括講座、表演與教學,現已熱烈展開。今年初秋,正是認識蘇格蘭的好時機。今後提起蘇格蘭,你的腦海中可不會只有風笛、威士忌和《英雄本色》了。(文 / 陳俊斌,本書編輯。時報文化提供)
http://blog.udn.com/algo666/15948本週的【張大春泡新聞】又有專門介紹圖書的【JOYCE時間】,介紹的就是這本書,才赫然發覺【蘇格蘭人】對於世界的影響。有關與前述【簡介】重複的地方就不贅述,在下將張大春先生與JOYCE女士的談論,做成問題集整理,希望能更簡單的呈現原貌:
主權真的如此至高無上嗎?
看過此書、我們發覺蘇格蘭原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後來因為種種因素,而和平的納入【聯合王國】。【大不列顛】是【英格蘭】與【蘇格蘭】的折衝,原有的蘇格蘭國會改成聯合王國裡的國會議員席次。蘇格蘭除了【地理名詞】的意義外,在國家上已經名存實亡。
在下做個延伸:古典的政治學家【布丹】,他的主權觀點影響最為深遠,他認為:【國家的主權就是對內與外,單一、最高、且不可分的統治權力。】這就是主權。翻成我們現代的用語,就是【主權至上】。對內領導人民、對外嚴抵外侮,若是有國土被人侵占,那怕是地圖上逗點大小的島嶼,任何國家都會據理力爭。此即為主權的具體表現,若僅以和平為由、自動退縮讓出島嶼,只是種對主權的污衊,相信沒有國家如此愚蠢?當然、【布丹】的主權論、在二十世紀受到極大的挑戰,從兩德統一前的互相承認,以及歐盟結合的過程當中,我們可知【主權在某一限度下,可以分割與讓與】。與其說被理論所綁死,不如說是種【務實】的舉措。
宗教改革於英格蘭與蘇格蘭的差異與影響?
這是個大題目、我們都知道【英格蘭】的教會改革,是因為【亨利八世】要離婚,但羅馬教廷不許。所以呢?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亨利國王自己脫黨參選。不對、是成立【英國國教派】,自命為國內宗教的最高領導。簡言之、【英格蘭】的宗教改革是【由上而下】的。反之、【蘇格蘭】主要是以【長老教派】為主,民間陷入宗教狂熱;到處打壓異端(不是古堡裡的女巫歐!是教義與之相異的派別),他們的宗教改革是【由下而上】的。
那這差異對【英格蘭】與【蘇格蘭】有何影響?【英格蘭】方面注重【自由】,而【蘇格蘭】重視【平等】與【民主】(請注意:JOYCE女士的觀點,與之前索引的簡介觀點不同)。這是何解呢?英格蘭透過【大憲章】,一步步的保障人民的權利,此外、雖然英國國王身兼【政教】的最高首領,卻奇妙的很少將宗教干涉政治(他自己的婚姻受挫,也感同身受吧?)反而讓英國的人民有【自由】的空間。至於、蘇格蘭則因【政教不能分離】造成無孔不入的干預,化成今天的用語就是【聖人政治】,一切以人品高超的教主唯依歸。但基本上他們認為創造財富,即可不受貴族出生與否的窠臼,造就了【平等】,而議會的召開、也充分的實現了【民主】。兩國可說各有千秋。
節目中、JOYCE女士僅提及因不斷【宗教狂熱】而造成內耗,在下做個補充:宗教的爭論可說很少妥協,但麻煩的是【何從證明真偽?】所以、為了壯大自己、各教派常會藉助國王的力量,來加以【裁決】。(事實上還是比實力)偏偏、國王若不明智,也會喜歡加入這些爭論已自抬身價。整個國家有了【務虛】精神,這大概就是蘇格蘭江河日下的原因。
蘇格蘭的學術為何一度超越英格蘭?
十八世紀的【愛丁堡大學】學術地位遠勝於【劍橋】與【牛津】大學,這是何種原因呢?【蘇格蘭】的長老教會,雖然使學術自由一度無法伸展。卻要求每位信徒,受良好的教育。認為【無知】是種罪惡,補足了尚無【國民教育】概念的時代缺口,人人有良好的知識。與英格蘭合併後,原有的高級知識份子得到解脫,在堅實的基礎上、更是一日千里的進步。想想、若無【自由】此英格蘭的優點吸收,哲學家【休謨】的懷疑論,可能早被打成異端;消逝在火柱上吧?
蘇格蘭為何沒有激烈的獨立運動?
簡言之、因為政教不能分離下的鎖國政策,使原本國力相當的【英格蘭】與【蘇格蘭】漸行漸遠,英國搭上開發北美的順風車,展開海權時代的貿易。蘇格蘭想跟進、卻因英格蘭早已壟斷,投資又失利。以致債台高築的貴族們,無計可施。在英格蘭的招手下,幫忙解決債務;也失去了國家。翻成今天簡單的用語即為【以商逼政】。所以、【歡喜做,甘願受】蘇格蘭人沒有如愛爾蘭般的激烈獨立運動。附提一下、愛爾蘭的獨立運動,卻非由當地的原住民主導,卻由【葉慈】等其後移民的人,大力鼓吹。不也很有趣嗎?
我們兩岸的關係可以適用嗎?
不論是張大春先生或是JOYCE女士,大抵都認為可以思考。可是【英格蘭】國力強大、富裕、民主,並且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連國號都創出個【虛構】的大不列顛,雖然骨子裡還是併吞,至少有些誠意?在下做個補充:反觀兩岸關係,撇開兩極化的強硬派,說個簡單的道理。將大陸與台灣、以大人小孩類比,很少有大人弄哭小孩,卻還能讓小孩自動撒嬌吧?【各退一步】是個方法,而大國該有更多的風度,不是嗎?此外、良好的制度保障,不可諱言的是【大陸】遠不及【英格蘭】當年吸引力的地方,畢竟、任何國家(地區也罷)願意犧牲主權,總希望獲得更多利益;而英格蘭提供蘇格蘭所無的【自由】!(楨:這些台人真會美化當時的英蘇之自由民主)此方為人類追尋的美好境地!很遺憾、大陸現今難以提供如此保證。綜上所述、在下想還要時間與交流來促成吧?
您或許以為【蘇格蘭】干我何事?買過保養品的女士們,【屈臣氏】的創辦人是蘇格蘭人。而看007電影的男士們、此故事的作者【依恩佛萊明】,也是蘇格蘭人,他的祖父就是【怡富】基金的創辦人!您還能說、蘇格蘭人與我無關?
http://blog.udn.com/algo666/16046繁榮的契機:經濟視角下的1707年蘇格蘭英格蘭合併>歷史月刊 08/11/25
1296年,英王愛德華一世(Edward I)趁蘇格蘭內亂興兵來犯,大肆擄掠。蘇格蘭人不堪受辱,奮起抗爭,其間湧現出威廉‧華萊士(William Wallace)與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Bruce)兩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文/楊琨】
1707年對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國而言,是意義極為深遠的一年。這一年,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達成了完全合併,從數百年紛爭的刀光劍影中誕生出嶄新的大不列顛王國。
大不列顛王國的誕生
在此之前,同處一島的蘇格蘭和英格蘭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兩國沿襲著不同的發展軌跡,彼此之間齟齬不斷,以致兵戎相見。實力強大的英格蘭妄想用武力統一不列顛島;實力稍遜的蘇格蘭則多次與英格蘭的宿敵法國結成盟友,遏制英格蘭的擴張野心。
1296年,英王愛德華一世(Edward I)趁蘇格蘭內亂興兵來犯,大肆擄掠。蘇格蘭人不堪受辱,奮起抗爭,其間湧現出威廉‧華萊士(William Wallace)與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Bruce)兩位著名的民族英雄。1314年蘇格蘭軍隊在班諾克本(Bannockburn)一役中大敗英軍,取得獨立戰爭的最終勝利。蘇格蘭人用鮮血贏得了獨立與自由,此次勝利的榮耀也長久留在了蘇格蘭人的民族記憶之中,同時烙下的還有對獨立的珍視和對英格蘭人的深重敵意。
1603年,英格蘭「童貞女王」伊莉莎白(Elizabeth I)亡故,將王位傳於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James VI,加冕為英格蘭國王James I),兩國實現了王位的聯合,關係發生戲劇性改變。從此,兩國共戴一君,但各自擁有議會與樞密院,在政治、宗教、法律、經濟等方面都保持獨立地位,依舊互相提防,貌合神離。查理一世(Charles I)在位期間曾試圖統一兩國教會,在蘇格蘭推行英格蘭國教會的新祈禱書,結果卻激起了蘇格蘭長老會派(Presbyterian)領導的大反叛,最終誘發了英格蘭內戰。其後,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用軍事手段征服了蘇格蘭,卻只能讓蘇格蘭人的獨立訴求和民族感情愈加強烈。1660年查理二世(Charles II)復辟後,蘇格蘭旋即恢復了獨立地位。1688~89年,「光榮革命」爆發,詹姆斯二世(James II,蘇格蘭的James VII)被廢黜,瑪麗和奧倫治的威廉(William of Orange)被英格蘭議會擁立為君,蘇格蘭議會權衡利弊之後也對此表示了認可,兩國依舊維繫著王位聯合的狀態,直至1707年合併的完成。
合併對兩國而言都有著深遠影響——合併終結了蘇格蘭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而存在的歷史,為日後的蘇格蘭社會埋下了滄桑劇變的種子;合併使英格蘭消除了北部邊界的安全隱患,杜絕了國外勢力插手不列顛島內事務的任何可能——可以說,此後煊赫一時的「日不落」帝國,也正是建立在1707年合併的牢固基石之上。
耐人尋味的是,這次合併的完成遠非你情我願,恰恰相反,合併一度遭到了蘇格蘭社會的激烈反對。可就在這樣的氛圍中,蘇格蘭議會卻最終力排眾議,推動了合併順利完成。
一直以來,1707年合併問題都是史家討論的焦點,對於蘇格蘭方面同意合併的動機也是眾說紛紜。綜觀合併前夕的蘇格蘭,筆者認為,當時的蘇格蘭國民經濟體系已搖搖欲墜,經濟問題乃是蘇格蘭人面對的最迫切、最現實亦是最基本的問題。在推動合併的諸多因素中,經濟動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合併是英格蘭政治上的必需,是蘇格蘭經濟上的必需。
下面,筆者即試圖還原當時蘇格蘭所面臨的經濟困境,從經濟視角論述這一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
蘇格蘭經貿發展的困境
十七世紀中期的蘇格蘭經歷了英格蘭的殘酷征服,經濟凋敝,滿目瘡痍,被克倫威爾形容為「一個破敗不堪的國家」。復辟使蘇格蘭恢復了獨立,經濟也有所恢復,一度迎來了短暫繁榮。但蘇格蘭國小民寡,地域發展又極不均衡,整體經濟實力遠遜於英、荷、法等國。在劇烈變動的政治經濟環境中,蘇格蘭的繁榮曇花一現,很快便走向了終結。
十七世紀後期,重商主義開始在西歐各國普遍流行。法國、英國、荷蘭、斯堪的納維亞諸國等蘇格蘭的貿易夥伴,紛紛高築關稅壁壘。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蘇格蘭絲毫不占優勢:蘇格蘭的出口商品以羊毛、鹽、煤炭、小麥、亞麻、魚類、牲畜等農礦業產品為主,缺乏競爭力,又無法採取有效措施反擊貿易壁壘,保護本國利益。蘇格蘭國內市場規模不大,經濟繁榮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海外貿易,可此時各國市場嚴密的保護政策卻讓蘇格蘭人望而興歎。
國外市場逐步萎縮,殖民地市場又毫無斬獲。復辟之後,一直將蘇格蘭視作政治隱患和經濟對手的英格蘭將其列入了《航海條例》(Navigation Act)的限制之中。航海條例是英格蘭政府針對海上貿易競爭對手而頒布的法令,規定凡是從歐洲運到英國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或商品生產國的船隻運送;凡從亞洲、非洲、美洲運到英國或愛爾蘭以及英國各殖民地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或英屬殖民地的船隻運送;英國各港口的漁業進出口貨物以及英國國境沿海貿易的貨物,則完全由英國船隻運送。條例的目的在於壟斷英格蘭與海外殖民地貿易。蘇格蘭人缺乏本國的殖民地,也無法從英格蘭獲利豐厚的殖民地貿易中分得一杯羹。
不僅如此,英格蘭出於自身利益而參與的諸次戰爭讓蘇格蘭大受其苦。三次「英荷戰爭」滿足了英格蘭人的利益,卻嚴重違背蘇格蘭人的意願,讓蘇格蘭失去了他們最好的貿易夥伴。威廉三世即位之後,戰爭更是層出不窮。1688~1707的19年間,蘇格蘭僅有5年處於和平時期。1689~9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捲入了奧格斯堡聯盟戰爭,1701年開始,蘇格蘭又被拖入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對抗法國。英法之間的戰爭給蘇格蘭經濟帶來的消極影響是多方面的:法國政府限制蘇格蘭商品進口,使蘇格蘭在這個傳統市場上喪失了大部分份額;英格蘭皇家海軍巡行在蘇格蘭港口,阻止對法貿易;更為嚴重的是,法國私掠船頻繁肆虐於主要的商業航線,蘇格蘭缺乏海軍,又得不到英格蘭海軍的保護,商船屢受洗劫。
森嚴的貿易壁壘和連綿的戰爭使得蘇格蘭商業遭受了重大打擊,也讓蘇格蘭的經濟發展之路變得舉步維艱。
禍不單行,十七世紀末期,蘇格蘭又遭受了始料未及的大饑荒。從1695年至1699年,氣候的反常使蘇格蘭糧食產量一落千丈,糧價飛漲,儘管蘇格蘭政府盡力緩解危機,教會也傾力救濟,可窮人還是無以果腹,餓殍遍地。蘇格蘭醫學家及文物學家羅伯特‧西巴爾德爵士(Sir Robert Sibbald)以悲傷的筆觸描述了這次饑荒給蘇格蘭人帶來的災難:
有些人倒斃路旁,有的人躺在街道奄奄一息,窮困的嬰兒嗷嗷待哺,但母親們乾癟的乳房再也無法喂飽他們。每個人都能從各地的窮人臉上看到死亡,他們形同枯槁,氣若游絲,如果不加以照顧,死神隨時都會帶走他們……有的人甚至吃那些病死的動物,這可能給他們帶來瘟疫……
饑荒使得蘇格蘭的人口減少了約15%。為了緩解糧食危機,蘇格蘭政府不斷進口糧食,造成了硬通貨幣的大量流失,從而損害了國內的信貸系統,導致嚴重的經濟衰退。
雪上加霜的是,在這樣的艱難時世中,蘇格蘭人拓展海外殖民地的計畫也遭到了慘重失敗。
面對歐洲各國森嚴的貿易壁壘和英格蘭緊閉的殖民地大門,蘇格蘭人一度萌發了開拓本國殖民地的強烈願望。1695年,蘇格蘭人成立了「蘇格蘭對非洲及東、西印度群島貿易公司」。此後不久,在中美洲地峽殖民的達瑞恩計畫(Darien Scheme)被公司採納。達瑞恩位於現今的巴拿馬運河地區,是扼守南北美洲的要道,這一計畫的願景,是在地峽建立一個殖民地,使其成為連通太平洋貿易圈和大西洋貿易圈的商業中轉站。
計畫確定後,公司開始多方募集資金。但英格蘭議會擔心該計畫會影響英格蘭在殖民貿易體系中的壟斷地位,降低國家收入,通過決議撤回了所有的英格蘭資本。威廉三世的宮廷對於這項計畫也極為牴觸。達瑞恩地區雖是處女地,但其連接了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帝國,西班牙早已將其視為本國所有。威廉三世正忙於與法蘭西的戰事,急需西班牙為盟友共同對抗路易十四。對於達瑞恩計畫,王室不僅百般阻撓,更頒令禁止英格蘭各殖民地當局對蘇格蘭人施以援手。
此時的蘇格蘭人已是孤立無援,他們所懷的僅是滿腔熱情和無比的勇氣。即便如此,1696年春,愛丁堡和格拉斯哥等地的有產階級還是傾其所有,將大量資金投入這次冒險計畫。1698年7月,蘇格蘭公司的殖民船隊滿載著全國的希望起航,次年抵達了目的地並成功建立起定居點,全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可隨後,災難接踵而至:地峽地區叢林茂密,河流縱橫,很難開闢出貿易路線。饑餓和猖獗的熱帶疾病使得定居點的人員死亡率居高不下,西班牙人的進攻和英格蘭人的袖手旁觀讓這次冒險的慘敗變得更加無可挽回。1700年,蘇格蘭公司不得不終止了此次計畫。
達瑞恩計畫的失敗,對蘇格蘭本就脆弱不堪的經濟系統不啻為致命一擊。蘇格蘭損失了2000人和15萬3000鎊,約占蘇格蘭全部流動資本的1/4。(1707年改換貨幣制度時,蘇格蘭國內貨幣總流通量不超過41萬1000鎊)蘇格蘭的硬通貨幣在饑荒時期已經消耗了很多,此次災難更是讓經濟走到了崩潰邊緣。
邁向合併之路
達瑞恩的慘敗點燃了蘇格蘭國內醞釀多年的憤怒火焰。蘇格蘭各界對現行的聯合體制產生了普遍質疑——1603年以來實行的王位聯合模式根本沒能給蘇格蘭帶來任何益處,只會逐漸扼死相對弱小的蘇格蘭。此時,就連一貫支持宮廷的人們也開始指責蘇格蘭所受的不公待遇。愛國者們更是言辭激烈,猛烈抨擊1603年以來的聯合關係。著名的蘇格蘭作家、政治家安德魯‧弗萊徹用「一個被僕人所管理的農場,遠離了主人的視野」來形容蘇格蘭的處境——這個著名的比喻在蘇格蘭各界廣為流傳,成為當時蘇格蘭人的共識。
在同期的英格蘭,重新構建兩國關係的問題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1700年,瑪麗的妹妹安妮公主的最後一個繼承人亡故,英格蘭王室就此絕嗣。1701年,英格蘭議會頒布了《嗣位法》(Act of Settlement),規定安妮過世之後,英格蘭王位將由新教的漢諾威(Hanoverian)王室繼承,藉此避免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後裔捲土重來。但早就對英格蘭傲慢獨斷態度不滿的蘇格蘭議會,卻宣布《嗣位法》不適用於蘇格蘭。鑑於詹姆斯二世黨人一直在蘇格蘭有較大影響力,英格蘭人擔心一旦王位聯合模式破裂,一個親天主教的,親法國的蘇格蘭將會出現。至此,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國之間的關係面臨著重大考驗,重新洗牌在所難免。
1702年,英格蘭議會與蘇格蘭方面的代表就完全合併的事宜展開初步磋商,結果以失敗而告終。英格蘭人希望達成「一體化合併」,撤銷蘇格蘭議會,蘇格蘭人則希望達成某種形式的「邦聯式」聯合,但又拿不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1703~04年,在強烈的反英情緒推動下,蘇格蘭議會連續通過針對英格蘭的法案,兩國關係面臨徹底破裂的危險。英格蘭方面隨即予以嚴厲反擊。1705年3月,英格蘭議會通過《外國人法案》(Alien Act),法案規定:蘇格蘭在當年耶誕節之前必須派出專員與英格蘭磋商完全合併事宜,保留王位聯合模式亦可,但必須承認漢諾威王室的繼承權。否則所有居住在英格蘭的蘇格蘭人將被視為外國人,財產充公。法案還規定禁止蘇格蘭牲畜、亞麻和煤炭進口,禁止向蘇格蘭出口羊毛及軍事裝備;英國護衛艦將阻止蘇格蘭與法國進行貿易。這與其說這是一個法案,倒不如說這是一份最後通牒,一份赤裸裸的要脅。
《外國人法案》出台之後,蘇格蘭各界大為震怒,公眾情緒近乎失控。同月,愛丁堡當局公開宣判並處決了英格蘭商船沃塞斯特(Wocester)號的格林船長與兩名水手,理由是其對蘇格蘭公司的商船實施海盜行徑。沃塞斯特號事件成為蘇格蘭人憤怒情緒的一個縮影,也讓英格蘭政府意識到政治目標不能僅靠威嚇去完成,為了緩和緊張局勢,英格蘭於11月撤銷了這一法案。
對蘇格蘭政治家們而言,英格蘭經濟制裁的大棒雖然沒有落下來,但他們已經感覺到了絲絲寒意。蘇格蘭此時的經濟狀況破敗不堪,蘇格蘭銀行剛於1704年破產。如果英格蘭實施經濟制裁,國家將走到絕路。同年年底,蘇格蘭議會重新組織了代表團與英格蘭商討合併事宜。
此時,原本對合併方案持抵觸態度的蘇格蘭議員,其立場也悄然發生了改變。1704年時,還有議員宣稱,在議會中找不出10個人贊成英格蘭的完全合併方案。可到了1706年底,相當數量的蘇格蘭議員已經對此心存嚮往。許多人指責英格蘭方面通過赤裸裸的政治賄賂收買了蘇格蘭的政治精英,另一些人則認為是宮廷利用了其高超的政治駕馭技巧。但經濟方面的考慮卻值得我們格外關注。
議會中的重要人物羅克斯巴勒伯爵(Earl of Roxburgh)在1705年11月的一封信件中寫道:「(合併的)目的中,貿易占了很大部分,剩下部分是漢諾威王室,部分是安逸和安全的考慮,其他還有對國民混亂秩序、難耐的貧窮和持久的壓抑的厭惡之情……」另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西菲爾德伯爵(Earl of Seafield)同樣沒有忘記經濟因素——「我認為和英格蘭合併的正面因素如下……英格蘭在貿易和其他方面將會給我們帶來好處,這是其他的國家都不能做到的……」
由此可見,經濟前景是議員們轉而支持合併的一個關鍵原因。需要指明的是,這一贊同動機是公共利益和個人私利的奇怪混合物,很難分清哪些是基於民族發展前景考慮,哪些是基於自身經濟利益考慮。議會中有相當多的地主,這些人擁有農場、牧場、鹽場和礦山,主要從事農礦業商品的經營。如果完全合併達成,他們將獲得更多的貿易機會和市場份額,成為首要的獲益團體。可如果《外國人法案》付諸實施,他們也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更何況,一些貴族在英格蘭還通過聯姻或購買手段擁有大片地產。
但不管哪種考慮占了上風,此時的合併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蘇格蘭議員們都瞭解這個國家所面臨的艱難境遇:如果毫無修正地維繫現存的王位聯合模式,蘇格蘭積貧積弱的狀況將得不到一絲緩解;如果施行蘇格蘭人認可的某種模糊的聯邦制,英格蘭人照舊會將蘇格蘭看作潛在的威脅,遏制蘇格蘭發展;而如果徹底斷絕與英格蘭的聯合關係,英格蘭會毫不留情的施加經濟制裁甚至武力打擊,此時的蘇格蘭甚至沒有財力組建部隊來保衛自己,倘若兵戎相見,何以應對?除了接受完全合併,蘇格蘭政治家們很難找出一個更好的方法來維護國家利益。合併固然傷害了蘇格蘭人的民族感情,但從理性角度看,這卻是將國家從貧窮和落後中拯救出來的最好方法。
1707年1月16日,《合併條約》的全部條款在蘇格蘭議會大廳以110票贊成、41票反對得到通過。最終通過的《合併條約》共包括25個正式條款及三個附加條款,在這25個條款中,涉及經濟方面的多達15條。條款中給予蘇格蘭人以貿易自由;取消了航海條例的限制;取消了關稅壁壘;還規定由英格蘭撥出資金,作為蘇格蘭分擔英格蘭國庫債務的補償,在實際操作中,這筆資金也被用於向在達瑞恩計畫中蒙受經濟損失的蘇格蘭投資者提供補償。除此而外,條約還包含了在蘇格蘭徵收更輕的稅收及每年向蘇格蘭投資發展工業等內容。
同年5月1日,《英格蘭及蘇格蘭王國合併條約》正式生效,蘇格蘭王國和蘇格蘭議會都成為了逝去的歷史。
二十世紀20年代,現代蘇格蘭民族主義運動開始興起,二戰之後,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在議會中聲勢日隆,80年代,柴契爾領導的保守黨政府提出妥協方案,即允許蘇格蘭擁有地區議會,但是中央政府保留取消該議會的權力,被大多數蘇格蘭地區政黨接受。1997年,英國就蘇格蘭地區議會議案舉行全民公決,75%的投票者接受妥協方案。次年,英國政府公布了蘇格蘭法案,消失了近三百年的蘇格蘭議會再次恢復。
結語
合併之後,廣闊的英格蘭市場和其遍及世界的殖民地都向蘇格蘭人敞開了懷抱。但合併還是經歷了痛苦的磨合期,直到40年代政治形勢趨於穩定之後,備受期待的大發展局面才姍姍而來。十八世紀下半葉,蘇格蘭經濟開始了奇蹟般的騰飛,1783年之後更是步入了工業革命。同時,蘇格蘭的知識界萌發了輝煌的「蘇格蘭啟蒙運動」,誕生出亞當‧斯密(Adam Smith)、大衛‧休謨(David Hume)等一大批傑出思想家。在這一過程中,英格蘭流入的資本、技術、觀念功不可沒。與英格蘭合併的長遠利益,直到這時才完完全全的展現在蘇格蘭人面前。
長久以來,1707年合併一直被蘇格蘭民族主義者所詬病,但事實是,高漲的民族情緒並不能讓蘇格蘭成為歐洲強國。從十七世紀下半葉到十八世紀初,蘇格蘭經濟正處在發展的重大轉捩點上。中世紀以來與歐洲大陸的傳統貿易關係已經朽爛;與之相反,蘇格蘭經濟對英格蘭的依賴程度卻不斷提高。至1700年,向英格蘭出口牛、羊、亞麻、煤、鹽已經成為蘇格蘭最大宗的出口貿易,約占總出口額的40%。在當時的背景下,只有擴大與英格蘭的貿易往來,參與英格蘭的殖民地貿易才能挽救蘇格蘭經濟,才能讓蘇格蘭民族得到繁榮和發展。1707年議會投票中贊成兩國合併的那些蘇格蘭政治家們,是以務實的態度而非偏激的情緒看待擺在面前的這個機遇,儘管飽受非議與攻訐,儘管這一舉動的確摻雜有個人私利的成分,但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刻,他們做出的是一個明智而關鍵的選擇。
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 heart《勇敢的心》
本片是根據十三世紀末的真實歷史事蹟改編而成。威廉華勒士遠離家園多年後在重返蘇格蘭時‧蘇格蘭王艾德華一世駕崩,艾德華一世雖有一子,但卻不成材,艾德華在駕崩前曾囑咐公主伊莎貝拉找一位賢能之士繼任。此時,英格蘭卻趁蘇格蘭王位懸虛的時機,擬以強大的兵力奪取蘇格蘭的政權。
威廉華勒士本是因為青梅竹馬的愛人而歸國,他眼見摯愛的人即將受到生死的威脅,於是毅然組織訓練蘇格蘭群龍無首、怯懦無綱紀的武士們。在華勒士英明的領導下,這群武士們團結合作,終於一舉打敗大批英軍。這場驚天竻地的戰役,在歷史上留下了永垂不朽的一頁。 幕後消息:
多才多藝的梅爾吉伯遜,在演而優則導後,在這部片中也擔任製片的工作。梅
爾吉伯遜曾參與多部叫好叫座的電影,93年他自導自演的《真愛》,讓全球的觀眾刮目相看,為求觀眾重視他的演技而非形象,在片中他不惜以醜陋的臉孔出現。而此番他再向場面雄偉的古裝歷史劇挑戰,全片至少動用了1700名臨時演員及6000套中古世紀的服裝。劇中主人翁華勒士是名堅毅不屈的男子,不受到誘、寧死不妥協的氣魄令人欽佩。當他發覺祖國有難時便毫不猶豫領導眾人群起反抗入侵者,雖在戰役中萬夫莫敵,卻難逃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遭吊死且分屍之人的厄運。梅爾吉伯遜在監、導外,同時也自身詮釋這個角色。他並表示整個故事傳達了勇氣、忠誠與無私等美德,讓觀眾感受他的愛國情操。
全片的外景分別在蘇格蘭及愛爾蘭遼闊的原野及高山上拍攝,由於力求符合事實,在戰爭場面的安排上,場面之浩大,戰鬥之壯烈,實在是90年代所罕見。而在中古世紀的場景安排上,更花費了非常多的心力。梅爾吉伯遜表示,工作人員至少用五個多月的時間搭景,才得以開拍本片。而古堡的重新還原及服裝髮型設計師的耗費功夫,也是本片耗資費的時證明。 人物寫真:
演員陣容包括了法國女生蘇菲瑪索飾演的伊莎貝拉公主、老牌影視男星派瑞克麥戈漢飾演的英天艾德華一世、英國舞台劇出身的新秀凱撒琳麥柯雷曼等。
劇本由藍道華勒士所撰寫,他因一次到愛丁堡渡假時聽到有關威廉華勒士的事蹟後產生興趣,並開始蒐集、研究他的資料,而後參考1740年英格蘭出版的相關史料譯本寫成劇本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Batm0854002
《英雄本色》:首先,蘇格蘭男人要等到威廉.華勒斯死後三百年,才開始穿蘇格蘭裙。電影中,梅爾吉勃遜飾演的蘇格蘭獨立英雄華勒斯在著名的法爾寇克(Falkirk)戰役中,以他迷死人的藍眼珠,電昏了英國國王艾德華二世的法國公主妻子伊莉莎白(蘇菲瑪索飾),成了艾德華三世的老爸。但根據史書,法爾寇克戰役發生時,伊莉莎白僅三歲大。
上週末在HBO看了部電影--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描述十三世紀蘇格蘭反政府英雄威廉華勒斯(William Wallace)如何帶領一群民兵對抗殘暴英王艾德華一世(Edward I)的傳奇故事。
故事的最高潮在華勒受騙赴約終於被捕,在一連串的審問及酷刑之後, 華勒終於被處開腸剖肚的極刑而死, 死前高喊“Freedom”,其聲穿透人心、盪氣迴腸。
剛好課程進入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透過這部電影,將所學的更具象化些。當然,電影不是真正的歷史;但是,有真正的歷史存在嗎?
卡爾:「歷史是歷史家和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現在和過去之間無終止的對話。」
劇情介紹十三世紀末, 英格蘭王以武力兼併蘇格蘭, 華勒 ( William Wallace ) 的父兄皆因抗暴而亡, 之後被其叔父亞蓋 ( Argyle Wallace ) 帶離故鄉撫養, 長大成人後重返家園, 並與其愛人茉朗 ( Murron ) 祕密成婚, 不料東窗事發, 結果茉朗遭極刑處死, 而華勒則逃過一劫。之後, 華勒靠著幼時好友漢密許 ( Hamish ) 等同族人的幫助幹掉了惡地主替茉朗報了仇 。但原來只是單純的復仇行動, 後來在卻在平民的擁戴下演變成"蘇格蘭獨立運動"。
華勒獲得眾人支持後, 便在民間招兵買馬, 揭竿起義, 對抗暴政,連戰皆捷: 先是在蘇格蘭貴族的幫助下於史特靈 ( Stirling ) 一役重創英軍, 之後更不顧貴族的反對, 在無貴族支援的情況下率眾攻下英國北部重鎮約克 ( York )。此一勝利震驚了剛從法國回來的英王, 再也不敢小看這個 "土匪" 華勒, 便派出伊莎貝拉公主 ( Princess Isabble ) 前往求和, 然而暗地裡卻調動大軍, 準備一舉消滅蘇格蘭叛軍。孰料華勒與公主一見鍾情, 公主得知英王詭計後, 便派侍女密報華勒, 希望助華勒渡過一劫。
華勒獲知消息後, 便立刻要求貴族們支援。在獲得布魯士 ( Robert Bruce ) 伯爵十七世應允支援的承諾下, 與英軍對陣於福克 ( Falkirk )。儘管華勒的戰友史帝芬 ( Stephen ) 說服愛爾蘭人加入協助華 勒, 但華勒軍仍因貴族們被英王收買而在福克一役大敗。華勒軍在此役死傷慘重, 但華勒仍繼續在民間招兵買馬, 為蘇格蘭的自由而戰。
英王鑑於華勒在民間聲望過高, 欲除之而後快, 便收買布魯士伯爵的父親, 安排會談, 華勒受騙赴約。在失去貴族支持的情況下, 華勒終於被捕, 在一連串的審問及酷刑之後, 華勒終於被處開腸剖肚的極刑而死, 死前仍不忘呼籲同胞們爭取自由。數年後, 布魯士率軍於班諾本 ( Bannockburn ) 向英軍稱降, 接受英國對他王位的認可, 未料布魯士陣前改變心意, 在軍隊的支持下大敗英軍, 取得著名的班諾本大捷, 也奠定的蘇格蘭獨立的基礎, 贏得了蘇格蘭的自由。
歷史事實中的 威廉華勒(Sir William Wallace)
★ 生死:公元1270年左右,生於蘇格蘭,Renfrew的Paisley村附近(在今格拉斯哥Glasgow西10餘公里處);死於公元1305年 8月23日,在英格蘭,倫敦。
★ 歷史地位:蘇格蘭偉大民族英雄,在蘇格蘭抵抗英國統治爭取自由的艱辛漫長終致成功的過程中,他即是早期抗英的領導者之一。
★ 身與世:他的父親,馬肯華勒爵士(Sir Malcolm Wallace)是Renfrew的小地主。公元1296年,英王艾德華一世廢黜蘇格蘭王貝立歐(John de Balliol)再監禁之,而自稱為蘇格蘭國王。這引爆蘇格蘭抗英運動,此起彼落、零星地發生。
公元1297年5月,威廉華勒和三十人的部伍焚掠Lanark(在今格拉斯哥東南約40公里處)的英軍駐衛所,並處決其長官。此後,華勒組織一支由平民和小地主組成的軍隊,在南起Forth河北至Tay河之間(在格拉斯哥和愛丁堡Edinburgh一線以北20-50公里的區域),攻擊各處英軍駐防地。
★ 史特靈(Sterling)之戰:公元1297年9月11日,英國大軍抵達Forth 河口的史特靈,與華勒的軍隊隔河對峙,雙方人數眾寡懸殊。但是,英軍必 須走過Forth河上的一道窄橋,才能逼近華勒的軍陣發動攻擊,華勒即趁著 英軍過橋之際猝發攻勢,英軍潰敗,華勒獲得壓倒性勝利,並且攻下史特靈城堡。此時,全蘇格蘭幾乎解除了英軍的佔領。十月間,他進兵英格蘭北部,掠奪諾森伯蘭(Northumberland)和昆布蘭(Cumberland)等郡。
公元1297年12月初,華勒回師,受封爵位,並啣蘇格蘭王貝立歐之命,擔任「國家護衛」之職。然而,很多心懷妒忌的貴族並不支持他,他只得獨力對抗英軍。此時英王艾德華正在法國尋求援助。1298年3月,艾德華返英,在6月3日進兵蘇格蘭。
★ 福克(Falkirk)之戰:公元1298年6月22日,威廉華勒在福克(在史特靈之南約10公里處,介於愛丁堡與格拉斯哥之間)戰場上敗下陣來,他的長槍部隊敗於艾德華的騎兵和弓箭手。雖然,艾德華在撤軍回英國之前,仍 未能收服蘇格蘭,但是,華勒的英名已被毀於一旦。在12月間,他辭退「國 家護衛」之職,由布魯斯(Robert de Bruce,即後來的蘇格蘭王RobertⅡ) 和「紅頭」昆敏伯爵(Sir John Comyn“the Red”)接任。
有歷史資料顯示,華勒在公元1299年到過法國,然後回蘇格蘭成為單打獨鬥的游擊隊領袖,但是從這年秋天之後即消聲匿跡,長達四年多之久。
★ 殉國:到了公元1304年,蘇格蘭的貴族幾乎都已歸順艾德華,但是英國仍繼續追捕威廉華勒,從不鬆手。1305年8月5日,他在格拉斯哥附近被捕,囚送倫敦,以叛國的罪名判處死刑──但是,他堅稱從未對英王宣誓效忠,何來叛國之罪? 他被處以絞刑、剖腹、斬首,再肢解。
★ 自由:翌年,公元1306年,布魯斯發動抗暴獨立戰爭。
1314年6月24日,班諾本(Bannockburn,在史特靈附近)之戰,布魯斯嬴得決定性的勝利,蘇格蘭終於獲得自由獨立。
集體的記憶:許多關於威廉華勒的故事,都源自15世紀末的遊唱詩人亨利或稱「盲人哈利」(Henry the Minstrel, or“the Blind Harry”)所詠頌 的史詩(romance)。這些膾灸人心的故事,有許多是與史實不符的,然而,它們正是反映:威廉華勒堅定屹立於他的同胞的心境與想像之中。
http://blog.tsjh.tpc.edu.tw/blog/tsjh/579/archives/2006/20313.s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