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歷史社會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一本利用「歷史社會學」理論,研究些瑣碎歷史現像的雜文集罷了。
想了解有那些「歷史社會學」是嗎?那可讀《曆史社會學的視野與方法》,不然看下網上免費的「歷史社會學」條文。
《歷史社會學》導論:社會學與曆史學,過去與現在
1988年,英國社會學學會(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在愛丁堡舉行題爲“社會學與曆史學”的年會 。早在大約二十五年前,史家卡爾(E.H.Carr)便曾經呼呈這兩門學科進行開放整合.這本論文集即是爲了審視這兩門學科之間日漸頻繁的交流,特別是針對所謂的“曆史學的社會學式運用”這個議題。
卡爾堅信,在社會學與曆史學之間必將能搭起一座跨越疆界的橋梁,雖然這可能得要求社會學家放棄他們對于“社會”的抽象化與通則化研究傾向,而曆史學者也可能會急著去捍衛曆史學,維持其作爲一門“人類學問”(humane letters)的地位。
在60年代初,卡爾的信念似乎極有可能被證明是正確的。諸如卡爾這樣的曆史學者,決心扮演“新史學”(new history)的創建先鋒,與“說故事”般的正統敘述史學決裂,並在曆史記述中注入分析與理論基礎。在那個年代,社會學也正開始和它的正統主流脫離關系,特別是高度抽象的結構功能主義(structuralfunctionalism)建構模式。
米爾斯(C.Wright Mills)率先對這個美國社會學的正統堡壘展開攻擊。他鼓勵社會學家超越前賢,充分發揮“社會學的想象”(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他辯稱,如果沒有融合“曆史學”與“傳記”,如果不去了解宏觀的社會進程如何融合個人經驗及其家庭經驗,如何賦予它們意義,則我們幾乎不可能理解人類之間的關系。
在英國,新一代的社會學家已開始從60年代的觀念上大步前進,他們似乎已站穩立場,准備擺脫美國功能主義與歐洲後設理論(metatheory)的非曆史性研究。他們已形成一股新的社會曆史學潮流,而湯普森(E.P.Thompson)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1963)和斯莫特(Christopher Smout)的《蘇格蘭人的曆史》(A History of the Scottish People,1969),便是這股潮流下的典範産物。
本書所收論文,就是大約這二十五年間,社會學與曆史學互爲滋養下的小小見證。它的成果如何呢?
在最小程度上,社會學與曆史學這兩門獨立的專門學科,已經可以越過分隔它們的高牆,進行一些零散的概念與技術交流。極端者如已故的艾布拉姆斯(Philip Abrams),甚至想要完全拆除這道分隔牆。他在《曆史社會學》(Historical Sociology)這本論文集中說道:就我對曆史學與社會學的了解而言,二者之間可說沒有任何關聯,因爲從二者所貫注的事物看來,曆史學與社會學一直就是同一件事。(1982,p.x)
兩者所要探求的都是人類的行爲,同時也都從年代演變的角度來理解社會結構的形成。他指出:“你可試著提出一些與當代世界有關的重大問題,然後看看你可不可能不借助曆史直接回答。”(1982,p.1)
結構性限制與人類行動之間的關系,是這兩門學科共同的追尋目標。對那種沈溺于“知其然”研究(“不具意義的故事”)的曆史學家,和沈浸在脫離曆史的抽象結構、趨勢與進程,以及“非曆史的曆史主義”的社會學家,艾布拉姆斯幾乎無暇提及。
根據他的激進立場,“曆史社會學”不應被視爲社會學的特殊分支,而應是這門學科的本質所在。他的猝死使得這項計劃的發展受阻;但本書的作者之一蒂利(Charles Tilly)正是這項觀念的先鋒,並已經成爲其傑出代言人。
《歷史社會學》目次
一、導論:社會學與曆史學,過去與現在 編者
二、未來的曆史學 查爾斯‧蒂利
三、何謂曆史社會學 辛西亞‧海伊
四、曆史學對社會學的流通性 加裏‧威克漢
五、柯科迪的社會變遷與經濟生活——一個曆史的視野 詹姆斯‧史密斯
六、鄉村地方的曆史重建——新西蘭個案研究 鮑伯‧霍爾
七、傳記、家庭史與社會變遷研究 布萊恩‧艾略特
八、作爲道德方案的都市化——20世紀英國的轉型 羅絲瑪麗‧梅勒
九、源自過往:1984—1985年罷工運動中的法夫郡礦工 蘇珊‧娜詹
十、 經濟社會學中的曆史學與社會學——尋找研究方法 羅傑‧佩恩
十一 曆史學與社會學的變遷與連續——工業父權體制 哈瑞特‧布雷德利
十二 轉包制與工業發展 拉爾夫‧費弗爾
《曆史社會學的視野與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斯考切波(Skocpol,T.)編,封積文等譯
內容簡介
20世紀的一些重要的社會科學問題構成了學者們在社會理論和曆史交叉領域的研究工作、本論文集聚焦于九位傑出的學者的學術生涯與知識貢獻,他們是馬克‧布洛赫、卡爾‧波蘭尼、艾森斯塔德、萊因哈特‧本迪克斯、佩裏‧安德森、E.P.湯普森、查爾斯‧蒂利、沃勒斯坦和巴森頓‧摩爾。通過對這些學者的著作及他們各自在自己最重要作品中的研究方案與方法的分析與評估、這些論文生動地傳達出他們的視野與價值觀。
編者簡介
西達‧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1969年獲得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75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現爲哈佛大學政府與社會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國家與社會革命:對法國、任國和中國的比較分析》(1979年)、《保護士兵與母親:美國社會政策的政治起源》(1992年)、《飛去來器:醫療改革與反政府》(1997年)、《縮水的民主》(2003年)。
目錄
第一章 社會學的曆史想象力
第二章 馬克‧布洛赫的社會和曆史圖景
第三章 超越經濟主義的謬誤:卡爾‧波蘭
第四章 曆史中的結構:艾森斯塔德的曆史社會學
第五章 萊因哈特‧本迪克斯的比較社會學:理論的普遍性和曆史的特殊性
第六章 命定的路徑:佩裏‧安德森的曆史社會學
第七章 E.P.湯普森:理解曆史的進程
第八章 查爾斯‧蒂利的集體行動理論
第九章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
第十章 發現事實與價值:巴林頓‧摩爾的曆史社會學
第十一章 曆史社會學的新興議題與研究策略
曆史社會學與比較方法帶注釋的文獻
譯者說明
歷史社會學
歷史社會學是一門新興的社會學分支,其主張者強調對社會現象的研究必須考量歷史因素,社會現象本質上就是歷史過程中社會互動的結果。從學術典範變遷的角度來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這門分支在美國社會學界的興起是對當時佔主流地位的結構功能論與抽象的量化研究法的一種反省與批判,為解決帕深思主導的現代化理論對歷史不夠重視的困境,社會學家如賽雅達·斯科克波(Theda Skocpol)主張返回到更重視歷史的歐陸古典傳統,但以韋伯跟馬克思的思想遺緒為主,比較下涂爾幹的傳統被忽視。從跨學科交流產生的影響來看,當時在歷史學界中新社會史跟新文化史的盛行也對社會學的歷史轉向有推波助瀾之效,在方法跟主題上豐富了社會學家的歷史想像。
學科發展歷史
在「重塑現代性:政治、歷史、社會學」一書中,Julia Adams, Elisabeth Clemens,Ann Shola Orloff等人將歷史社會學的發展劃分成三個時期,雖然他們對同領域學者作品的解讀及劃分的原則仍受到相當程度的質疑,但三階段說還是可以當成一個大致掌握歷史社會學版圖演變的參考。
古典時期
也正是社會學研究跟理論基礎形成的肇始期,現代社會的崛起成形為社會學探討的中心課題,這一歷史性轉變是馬克思、韋伯、涂爾幹、齊美爾、W·E·B·杜波瓦(DuBois)、范布倫、伊里亞思等人關注的焦點。
復興期
二次大戰後到60年代前期,社會學理論跟研究方法分別被以帕深思為首的結構功能論和問卷、普查等數理量化研究所籠罩,古典作品中的歷史意識跟歷史面向的必要性消失在「社會學為純粹科學」的學科目標中,但是正是這些理論家及實證主義者的學生後來成為歷史社會學再興的主導份子,在70跟80年代,巴靈頓·摩爾、班迪克斯、舒默凱·諾亞·艾森思塔特、李普瑟、查爾斯·堤利、賽雅達·斯科克波、華勒斯坦等人成為再興的先驅、著重探討民族國家、革命、群眾運動、工業社會跟階級形成的歷史過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歷史等主題。
開枝散葉時期
指80年代後受到後現代、後結構主義潮流沖激而生的文化轉向之影響,有關性別、認同、後殖民歷史、大眾文化紛紛成為歷史社會學家關注的焦點,復興期以來的主流-政治經濟學、國家、革命-逐漸轉成多元化的眾多分流,也採用了更多質性研究的方法。
主要學者有:查爾斯·堤利(Charles Tilly),賽雅達·斯科克波(Theda Skocpol),麥可·曼恩(Michael Mann),巴靈頓·摩爾(Barrington Moore Jr.)
参考文献
Adams, Julia, Elisabeth S. Clemens, and Ann Shola Orloff. (ed) Remaking modernity : politics, history, and sociology.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Abrams, Philip. Historical Sociolog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2.
Skocpol, Theda. (ed)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E%86%E5%8F%B2%E7%A4%BE%E4%BC%9A%E5%AD%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