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學術者》(貴州人民,2006)是一部劃時代的社會學研究成果,一份以認識論和方法學爲指導、以前所未有的客觀的統計學手段完成的科學調查,一本關于20世紀中期法國學界狀況、人員變化、相互關系及其根源的書。
皮埃爾‧波丟是法國20世紀著名社會學家的代表人物,有多部著作問世,這本書是其中既具有代表性又十分特殊的一部作品。本書具有代表性是因爲它像作者的其他社會學著作一樣,深刻、詳盡而又客觀地分析了他所觀察到的社會問題和現象,顯示出他分析、闡述問題時所擁有的認識論和方法學(包括統計學)的深厚積澱,也正是這樣的積澱保證了他分析的嚴謹和透徹;本書很特殊則是因爲作者自己也是學界一員,他所要研究和分析的法國高等教育知識界也正是他自己所屬的社會圈子,但他以前人少有的那種冷靜和超脫做到了盡可能的客觀與毫無偏袒,使本書成爲學者的自我剖析、自我批判的一個典範(楨:看下目錄,還真有典範革命之意味)。
中譯者序
第一章 這是一本“焚書”嗎?建設性工作及其效果/經驗主義的個體和認識論的個體
第二章 各系各科面臨的沖突:超脫與參與/關于下面表格的說明/科技能力與社會能力
第三章 資本的類型與能力的形式:能力領域的結構/普通教授與隊伍的擴員/時間與權威/忠貞的異端/對手之間結手共謀/學術教義的現代化/處境與立場
第四章 捍衛學人隊伍與打破原有平衡:職能性取代/繼承的危機/沒有終點的結局/有時限的秩序/平衡被打破
第五章 危機到來的時刻:特定的矛盾/同時性/危機啓示者/公開發表的觀點/關于自發性的幻想
少吹了,不過如本館前評《國家精英》下言,《人:學術者》又是本有法國特色的批判精英主義之作:
有感於法國近日大學生、因反抗政府同意顧主可隨意解顧26歲以下工人、發動示威,而評。
又是本批判精英主義的著作,只不過出自法國學者尤其當代社會思想大師Bourdieu布爾廸厄之作《國家精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北京‧商務,2004)不但全書結構和術語獨特,連統計調查方法也很有法國特色。
不就點出法國的社政經文化之精英大多來自名牌大學,有必要搞得如此艱澀嗎?
俗物一個,就算你從首頁翻到末頁、也讀不懂大思想家的精義,我先介紹譯者楊亞平的心得:「布爾廸厄的語言被公認是晦澀的……因此,翻譯《國家精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後總共花去了幾年的時間……場域是《國家精英》的核心概念,它展示了不同的資本和權力所決定的處於不同位置的行動者之間的客觀關係…而行動者又受個人主觀的習性和社會客觀的慣習所引導。『習性』是指個体從幼年時代積累起的各種經驗,包括他對各種規章制度和各種獎懲機制的理解,會在他的心智中留下軌迹,從而構成了個人的行動傾向。而人們在社會世界生活或存在的各種習性的總和就是『慣習』。」
大談布爾廸厄的社會哲學與《國家精英》有何關係?
當然有了,布氏就是用此原理來架構法国的精英與名牌大學間的關係,依他對1966-1988年之間的「法国的精英與名牌大學」之各項統計調查,得出「法國的社政經文化之精英大多來自名牌大學」。
太陽底下沒新東西,中國自唐宋科舉以來就如此,有啥好大驚小怪的,就連資本主義民主美國也如此一一《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桂冠,1989)一書透過統計資料的實證研究和美國教育發展史之分析,認為:一、美國「盛行的經濟不平等的程度以及個人發展的類型,主要受到界定資本主義制度的市場、財產與權力關係所限制。二、美國的「教育並不增減整個不平等的程度以及壓制性的個人發展。相反地,它最好被理解成為一種制度,這種制度藉著增進年輕人順利地整合入勞動力中,以幫助永遠保存決定這些型態的經濟生活的社會關係。三、美國的「教育制度以這種方式來運作,與其說是透過教師和行政人員在日常生活裡有意的意圖,不如說是透過管制工作場所裡個人互動的社會關係與教育制度的社會關係二者間的符應」。四、「雖然學校制度已經有效地提供利潤及政治穩定的利益……但它也生產不適應環境者和反叛者」(p13-5)。你看人家老美講得多清晰明瞭。
懶得跟你這沒深度的俗物談。
二位別吵,各國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屬性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彼此要相互欣賞。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74/20060319073921
艱澀難讀嗎?可讀<中譯者序>之《人:學術者》大意,尤其法國學術霸權之結黨結派,可比較台灣、以申請國科會或官商研究計劃為資金來源、所構成的學術霸權。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540976/2007042007173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245643/2008012206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