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反坦克導彈的發展趨勢
反坦克導彈是專用的反裝甲武器,從制導方式看已發展了三代,從第一代的目視瞄准、目視跟蹤、手動操縱、有線傳輸指令,到第二代的目視瞄准、光學跟蹤、半自動操縱、有線傳輸指令,再到第三代的“發射後不管”制導方式。目前第一代反坦克導彈已基本被淘汰,第二和第三代仍在發展之中。
爲了提高對裝甲目標的殺傷力和確保發射平臺(特別是直升機)的生存力,反坦克導彈的發展趨勢有六個。
其一,增大射程,使直升機能在防區外實施攻擊。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射程基本上在4000 米左右,在地面防空武器不斷擴大防禦範圍的情況下,這種射程會給直升機帶來巨大風險。
其二,提高飛行速度,以縮短直升機暴露在敵方反擊火力中的時間,同時確保能及時擊中目標。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由于飛行速度不夠快,導致運動目標逃逸的情況時有發生。
其三,增強破甲能力。例如,早期的反坦克導彈大多采用單一戰鬥部,難以對付披挂爆炸式反應裝甲的主戰坦克。後來出現的串聯式戰鬥部則配有先行裝藥和主裝藥,擊中坦克時先行裝藥首先引爆爆炸式反應裝甲,主裝藥隨後跟進穿透主裝甲。
其四,增強抗幹擾能力。在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采用光學跟蹤的反坦克導彈經常在手持式誘餌彈的“誘騙”下偏離真正目標。之後,抗幹擾能力逐漸成爲反坦克導彈設計中的重要考慮因素。
其五,“發射後不管”,即導彈發射後能在制導系統導引下自主飛向目標,無需人員參與跟蹤和瞄准,其直接好處是直升機能躲在掩護物後發動攻擊,而且能在短時間內連續攻擊多個目標。毫米波或紅外成像制導可以實現這種能力。
其六,具備晝夜全天候打擊能力。毫米波或紅外成像制導還能克服激光制導在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下或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難以准確捕獲目標的問題,爲反坦克導彈提供晝/夜全天候能力
http://zjzjzj654321.blog.163.com/blog/static/7089553200722531237279/
發展中的反坦克導彈
編者按在近期爆發的幾次局部戰爭中,經常可見到反坦克導彈的身影,如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使用的“陶”式導彈和在阿富汗戰爭中使用的“標槍” 導彈。在有關這些戰爭的報道中,我們看到,這些武器系統已不僅僅用來摧毀坦克、裝甲車,還用來攻擊建築物、破除障礙等,即它們已由研制初期的單一功能武器逐步成爲多用途武器。本文作者按地域不同向讀者介紹了反坦克導彈的最新發展情況。
美國的反坦克導彈
“陶”式導彈及其改進型號
伊拉克戰爭中呈現的最生動的畫面之一是美國陸軍101空降師的士兵于 2003年7月22日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用“陶”式導彈攻擊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的兩個兒子烏代和庫賽藏身的建築物。在這次襲擊中,美軍發射了不下于10 枚的導彈。在伊拉克戰爭中,“陶”式導彈發射的數量爲1000~2000枚左右,其中,美國陸軍發射了約1400枚,海軍陸戰隊發射了500枚左右。
“陶”式導彈于1970年開始裝備部隊,現已成爲世界上部署最廣泛的反坦克制導武器。“陶”式導彈最大射程達 3750m,是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基本的地面發射型遠程反坦克制導武器。它采用有線傳輸指令制導,操作者使用瞄准裝置鎖定目標直到導彈擊中目標。
伊拉克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AH-1W“超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發射的是“陶-2A”,它裝有串聯式高爆戰鬥部,前置戰鬥部摧毀或引爆反應裝甲,主戰鬥部對坦克的主裝甲實施攻擊。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美國陸軍的地面平臺——輕型裝甲車、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以及M1121高機動性多用途輪式車(“悍馬”車)——主要發射“陶-2B”反坦克導彈。這是一種飛越式攻頂導彈,它選擇裝甲車輛最易受攻擊的頂部進行穿透打擊。實戰證明,這兩種導彈是摧毀有反應裝甲甚至更先進裝甲主戰坦克的有效武器。
美國陸軍雖然在2002年取消了“陶” 式導彈“發射後不管”型的研制,但仍爲“陶”式導彈的改進提供資金,目的是使 “陶”式導彈至少服役到2020年。
第一個改進型是“陶”式掩體炸彈,由“陶-2A” 導彈改裝而成。據稱,“陶”式掩體炸彈的設計源自美軍對一種能炸洞讓士兵通行的破障彈的需求,並要求這種炸彈能在“陶”式導彈的全射程上將有加固鋼筋的混凝土牆炸出一個寬1m以上的洞。“陶”式掩體炸彈項目的研制與試驗階段于2001年7月開始至2002年4月結束。雖然“陶”式掩體炸彈是美國陸軍的項目,但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對此項目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其他一些國家的“陶”式導彈用戶也在研究該導彈的新型産品。
美國陸軍在今年2月與項目承包商雷聲公司簽定一項生産合同,生産976枚增程型“陶-2B”導彈,計劃于2006年12月前交貨。這種增程型導彈采用了更長的指令制導線,並改善了彈體的空氣動力性能,使導彈射程提高了20%,接近 4500m,而且速度更快,可以減少射手的暴露時間。
美國陸軍今後多年的采購重點將放在采用無線電傳輸指令制導系統的 “陶-2B”變型導彈。盡管正式名稱尚未確定,但“陶-2B無線”是一個可能的備選名稱。
“標槍”導彈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還使用了中程(2500m)“標槍”導彈。“標槍”導彈是在美軍服役的第一種肩射式“發射後不管”的反坦克制導武器。“標槍”的瞄准控制系統采用晝夜合一瞄准裝置,能提供在惡劣天氣和電子對抗環境下的戰場監視與目標攻擊能力。其導彈具有可選擇的攻頂模式或直接瞄准射擊模式。這種武器自1996年6月以來,已交付 2500多具控制發射裝置和12000多枚導彈。
在伊拉克戰爭中發射了大約500枚“標槍”導彈。美國陸軍第3步兵師(機械化)的行動小結報告把“標槍”描述爲“一種摧毀敵人裝甲力量和加固陣地的寶貴武器”。雷聲公司稱:“‘標槍’導彈和‘陶’式導彈是對付各類目標的真正攻擊武器”。
下一代反坦克武器
美國陸軍在今年6月底開始少量生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瞄准線反坦克武器”,這是美國陸軍的下一代遠程反裝甲武器。“瞄准線反坦克武器”項目立項于1980年代,自1998年改裝後成爲可空運的一種多用途攻擊武器。這種武器系統有4枚動能導彈,安裝在M1114重型“悍馬”車的車頂上。動能導彈以 1500m/s以上的飛行速度(“陶”式導彈飛行速度僅360m/s)在不到5s的時間內可達到最大射程。該動能導彈是一種沒有爆破戰鬥部的“撞擊摧毀”導彈,其通過強大的動能摧毀目標。美國陸軍計劃裝備5個營級單位,每個單位裝備36具反坦克發射器。第一個裝備單位將是第82空降師,隨後是第10山地師(輕步兵)、第25步兵師、第29步兵師(輕型)和第101空降師。
“瞄准線反坦克武器”已于今年3月 9日完成了其研究改進試驗,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試射成功,擊中了目標坦克。在爲期8個月的試驗中,對多種移動目標和靜止目標發射了18枚導彈。接著,將在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由第82空降師的第511傘降步兵團A連進行有限用戶試驗。
繼成功研制動能導彈之後,美國陸軍航空與導彈研究發展與工程中心又開始研究“小型動能導彈”,用以摧毀先進的裝甲、綜合掩體及其他高度加固的目標。這種小型動能導彈比動能導彈更輕、更短並且更具殺傷性。全彈長1.52m,質量不到45kg,其尺寸只有動能導彈的一半。該導彈很可能用于美國陸軍的“未來戰鬥系統”項目。
這種小型動能導彈的系統研制和驗證演示項目預計在2006財年開始。
歐洲反坦克導彈的發展
早在1960年代,由法國宇航公司與德國MBB公司組成的歐洲導彈公司就開始爲兩國陸軍研制中程(1950m)“米蘭”導彈和遠程(4000m)“霍特”導彈系統。
至今約有19個國家選用車輛發射型或空中發射型“霍特”反坦克導彈,導彈産量達85000枚以上。“霍特”反坦克導彈采用有線傳輸指令制導,現生産的 “霍特3”反坦克導彈裝有串聯式戰鬥部,用以攻擊裝有反應裝甲的目標。“霍特” 反坦克導彈在空中大多用直升機機載發射,在地面大多用裝甲車輛車載發射,但歐洲導彈公司還研制了一種輕型系統,稱爲“霍特-阿特拉斯”反坦克導彈,可用4×4車輛車載發射,這種導彈是爲滿足摩洛哥的需求而研制的。
法國和德國已爲40多個國家生産了1萬多套便攜式發射裝置和33萬多枚“米蘭”導彈,此外還在印度、西班牙和英國特許生産。
還有一種新型遠程導彈“崔格特”曾經准備裝備在法國和德國服役的“虎式”攻擊直升機上。但是,2000年7月英國決定停止中程“崔格特”的發展計劃,加上比利時和荷蘭的退出,實際上終止了該項目的研制。爲了收回“崔格特”導彈的投資,瑪特拉英國航空動力公司與歐洲導彈公司聯合研制了“崔幹”導彈,該導彈是中程“崔格特”反坦克導彈與“米蘭”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的組合。這是爲“米蘭”反坦克導彈用戶提出的一種有成本效益的改進方案。最初,這種“崔幹”導彈保留了“米蘭”導彈的有線制導系統,但仍將研制一種光纖制導系統。“崔幹”導彈是否投入生産似乎與法國陸軍即將作出的用什麽武器取代其 “米蘭”導彈的決定有關。
瑞典的薩伯‧博福斯動力公司的“比爾”便攜式反坦克制導武器于1986 年進入瑞典陸軍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種攻頂式導彈,射程2 200m。改進後的“比爾2”型反坦克導彈裝有2個高爆反坦克戰鬥部,用以摧毀頂部裝有反應裝甲的坦克。奧地利和巴西購買了“比爾1”型反坦克導彈,而這兩種型號在瑞典陸軍都有服役。
隨著中程“崔格特”反坦克導彈項目的終止,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和以色列拉法爾武器發展管理局研制的“長釘” 反坦克制導武器現在已開始競爭歐洲市場。爲了取代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的 “陶”式導彈及其他美制導彈系統,拉法爾武器發展管理局研制了地射型和空射型“長釘”導彈。包括短程“長釘”(800m)、中程“長釘”( 2500m,以前通稱“吉爾”反坦克導彈)、遠程“長釘”( 4000m)以及增程“長釘”(8000m,以前通稱NTD反坦克導彈)。“長釘”導彈采用光纖制導,因此它可使用“發射後不管”或“發射後觀察”模式。
2002年,以色列國防軍與拉法爾簽定一項生産合同,對增程“長釘”導彈作重大改進,改進後稱爲C4I(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與情報)“長釘”。這將爲部署的“長釘”導彈發射班組提供網絡能力,形成可與更高層指揮機構聯接的戰場圖像。
拉法爾公司估計“長釘”導彈系列全球市場潛力在20億美元左右。新加坡是第一個出口用戶。
芬蘭國防軍于2000年在廣泛試驗後選中了中程“長釘”導彈,參與試驗的還包括“比爾2”型反坦克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米蘭”反坦克導彈以及中程 “崔格特”反坦克導彈。芬蘭陸軍總共需要300套發射器和 2400枚導彈。2003年,芬蘭還采購了增程“長釘”導彈,供海岸防衛部隊使用。
荷蘭國防部在2001年年中與拉法爾簽定一項1.5億美元的合同,生産297套中程“長釘”發射裝置和2400枚導彈,以取代在其陸軍快速反應部隊和荷蘭皇家海軍陸戰隊服役的現役美制“龍”式反坦克制導武器系統。
2003年12月29日,波蘭國防部簽訂了一項價值約14.9億茲羅提(波蘭幣值,合3.835億美元)的合同,由本國生産遠程“長釘”導彈。合同包括在2004年至 2013年間交付264套地面發射器和2675枚導彈。
英國已經選用美國雷聲/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標槍”單兵便攜式反坦克導彈系統,以滿足英國陸軍和皇家海軍陸戰隊對新的“輕型部隊反坦克制導武器系統”的需求。“標槍”系統是世界上第一種便攜式“發射後不管”的反坦克導彈系統。首批訂貨包括144枚導彈和18套控制發射裝置。該項目最終可望達到3871枚導彈和378套控制發射裝置,價值3億英鎊(5.37億美元)以上。交付英國的“標槍”將有許多的改進,包括控制發射裝置——視界更寬,可以辨認更遠距離的目標和三腳架。
“標槍”的控制發射裝置將按美軍的 “對外軍事銷售”計劃從美國獲得,而導彈則按商業銷售渠道直接從美國采購。此外,英國還提出了爲未來“標槍”改進的英美聯合開發項目。
2003年12月,挪威簽訂了一項價值約6億挪威克朗( 8930萬美元)的合同,生産90套“標槍”控制發射裝置和526枚導彈。挪威的“標槍”系統將從2006年年中至2007年年中交付。此外,“標槍”還被愛爾蘭和立陶宛訂購,其他用戶包括澳大利亞、約旦、新西蘭和臺灣。澳大利亞的特別空勤團在2001~2002年的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均裝備了“標槍”導彈。
南非的反坦克制導武器
南非的肯特隆公司繼續研制新型反坦克制導武器,盡管國內市場有限。
南非國防軍的標准遠程反坦克制導武器系統是肯特隆ZT-3“雨燕”反坦克導彈,該導彈在1987~1988年的安哥拉戰爭中成功用于對付T54/55坦克。其采用激光制導,最大射程5000m。“非洲獾”步兵戰車的車載發射系統可攜帶3枚 “雨燕”導彈處于待發狀態。最初的型號只裝有單個高爆反坦克戰鬥部,但也可提供頭部加裝前裝藥的型號。
以“雨燕”導彈爲基礎,南非肯特隆公司研制出了“獵豹”激光駕束制導導彈,于2003年初首次公開展示。肯特隆公司和南非的IST動力公司還爲“獵豹”導彈研制了一種使用三腳架的發射器,既可供射手在發射器旁發射,也可供射手在遠至50m處遙控發射。
“獵豹”導彈現已爲某一未經證實的出口用戶投入生産,普遍認爲是阿爾及利亞。肯特隆公司還與約旦的阿蔔杜拉國王二世設計研制局合作研制了一種四聯裝“獵豹”導彈發射器,裝備于約旦的 “鱷魚”重型步兵戰車。
肯特隆公司的“莫克帕”模塊式導彈是與丹尼爾軍械公司爲南非空軍研制“石茶隼”攻擊直升機同步研制的。“莫克帕”導彈具有高達1萬米的最大射程,裝有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莫克帕”導彈可以安裝多種導引頭,可選用半主動激光、毫米波和熱制導等多種制導方式。 “莫克帕”導彈也提供多種地面發射型系統。肯特隆公司已研制出“莫克帕輕型多用途車”導彈發射塔,可以安裝在能承重800kg的任何平臺上。發射塔上裝有一組安裝在桅杆上的傳感器組件和4枚導彈。
俄羅斯導彈的深遠影響
在1978~1989年的阿富汗戰爭中,蘇聯陸軍將其反坦克制導武器用于攻擊多種目標如掩體、部隊和洞穴,這推動了溫壓戰鬥部或燃料空氣爆破戰鬥部(爆炸時産生的高溫高壓具有極強的破壞和殺傷作用)的發展,現在俄羅斯幾乎所有的反坦克制導武器都提供這類戰鬥部。
俄羅斯的導彈企業正在爲各類便攜式導彈系統和車載式反坦克制導武器尋求市場。
俄羅斯KBM工程設計局努力推銷其新研制的“菊花”、“攻擊”和“突擊”遠程導彈。安裝在BMP-3步兵戰車底盤上的“菊花”反坦克導彈,其中有2枚 6000m射程的導彈處于待發狀態,另在車內攜帶15枚導彈。這種導彈可裝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或高爆破片殺傷戰鬥部,可組合使用自動無線電指令制導和激光半自動控制制導。“菊花”反坦克導彈于2003年7月進入俄羅斯陸軍服役。
9K114“突擊”導彈安裝在MTLB履帶式底盤上,有1枚導彈處于待發狀態,另外12枚導彈在車內攜帶。9K120“攻擊”導彈是“突擊”導彈的發展型,具有 5800m的最大射程,可以安裝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9M120導彈)或溫壓彈(9M120F導彈)。“攻擊”導彈還有一種改進型目前正在研制之中。
俄羅斯圖拉KBP儀器設計局銷售“短號”反坦克導彈,提供裝在三腳架上的型號和各種車輛發射型,包括處于待發狀態的2枚導彈。該型導彈配備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或溫壓戰鬥部。基本的步兵型已外銷許多國家,包括希臘和敘利亞。圖拉設計局還提供9K113“競賽”反坦克導彈,其最新型“競賽-M” 可發射帶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的導彈。
巴基斯坦工業管理系統研究院研制了“巴克塔爾?西坎”反坦克制導武器系統。最初型采用單個高爆反坦克戰鬥部,而最新型采用了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巴基斯坦陸軍使用的高爆反坦克戰鬥部除三腳架安裝型之外,還可安裝在英國陸虎軍用車輛公司的4×4型“防禦者”全地形車底盤上和M113系列裝甲人員輸送車上。馬來西亞是巴基斯坦“巴克塔爾?西坎”反坦克導彈系統的第一個出口用戶,在2001年訂購了裝在三腳架上的型號。
印度的巴拉特動力公司通過在本國制造國外的反坦克制導武器如歐洲“米蘭”反坦克導彈和蘇聯9K113“競賽”反坦克導彈,獲得了有關的經驗。該公司已研制出“毒蛇”反坦克制導武器,最大射程4000m,安裝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除了裝在三腳架上的步兵型外,其他的包括機載型和車載型。雖然研制時間很長,但至今尚未開始裝備部隊。
伊朗的導彈企業通過對美國導彈進行逆向工程和在本國生産蘇聯武器獲得了導彈研制經驗。航空航天工業組織的馬赫迪工業聯合體生産出了“圖潘”導彈 ——美國在1970年代大量提供給伊朗陸軍“陶”式導彈的一種改進型。其最大射程爲3850m,安裝單個高爆反坦克戰鬥部,但“圖潘-2”安裝的是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該導彈的發射平臺包括地面發射裝置、本國研制的“博拉加”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以及AH-1攻擊直升機。
該航空航天工業部門還制造出了“拉迪”導彈,這是蘇聯/俄羅斯9K11“嬰兒”反坦克制導武器的一種增強型。最初型采用原始的手動指令制導系統,但最新型采用了有線傳輸指令系統。目前還研制出了一種帶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射程3000m的新型號。
中國的反坦克導彈
中國的導彈企業從對蘇聯9K11“嬰兒”導彈進行逆向工程和改進起步,現已在出口市場上成爲俄羅斯的一個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研制的“紅箭-8”導彈是第一個由本國研制的反坦克制導武器系統,于1987年裝備人民解放軍。該導彈包括一種裝在三腳架上的型號以及後來一種帶4枚導彈處于待發狀態的車載系統。“紅箭-8”最初型的最大射程爲3000m,而最新型射程已達 3500m和4000m。戰鬥部的研制仍在繼續,目前可提供一種帶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的型號。
中國的最新型反坦克制導武器爲“紅箭-9”導彈,最大射程 5000m,安裝串聯式聚能破甲戰鬥部。導彈系統安裝在WZ551 4×4型裝甲人員輸送車底盤上,有4枚導彈處于待發狀態,在車內攜帶的導彈可在裝甲防護下重新裝彈。近年來,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研制了一種單個戰鬥部的輕型“紅箭-9”反坦克導彈,用于安裝在輕型越野車上。
http://www.zydg.net/magazine/article/1000-8810/2004/09/418.html
外媒:誰是世界上最好的反坦克導彈 2006-4-2
哪一種反坦克導彈(ATGM)是最好的?這對步兵不是很小關系的一個問題。當他們在裝甲車中從事戰鬥時常已經突然處在攻擊的末端。世界上有幾十種樣式的反坦克導彈(ATGM)並且一些性能非常好。
反坦克導彈通常經過制導系統控制即是“瞄准線半自動控制”(SACLOS)。所有的操作員去做的是保持坦克、步兵戰車或裝甲人員輸送車在導彈發射裝置瞄准線,並且導彈制導鎖定到目標上,任一經由導線連結導彈到發射裝置或經由電子傳輸從導彈到發射裝置。這裏正好有一個問題。許多操作人員是手持發射裝置–並且一直保持鎖定到目標上直至導彈擊中目標;新一代反坦克導彈已經發展爲射後-和-不管。允許導彈組從他們發射位置撤離。導彈時常遞送錐形裝藥彈頭,具有很好的攻擊能力。
美專家稱標槍是世界上最好的便攜式反坦克導彈
反坦克導彈的發展進入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單兵便攜式反坦克導彈,能被二名人員的小組攜帶。這一個類型一些在服役中主要的系統是米蘭(Milan)反坦克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和AT7“短號”反坦克導彈。米蘭(Milan)是一種線制導反坦克導彈廣泛在全球服役。它射程2公裏。AT7也是線制導導彈和射程1到1.5公裏。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以2公裏的射程爲特點,但是它使用一個紅外成像導引頭提供導彈一種射後不理能力。瑞典的比爾系統射程2.2公裏和使用線制導。
美專家認爲俄AT-14 是最好的車載型
大部分反坦克導彈2公裏的射程,盡管在一個現代化戰場中不是很遠的,特別地像平原和沙漠的開闊空間。更遠射程導彈是需要的--因爲坦克火炮、在步兵戰車和一些裝甲人員輸送車(APC)上的主武器能力超過單兵便攜式系統有限的2公裏。因此,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反坦克導彈,這些較大的導彈通常被安裝在車輛上,但是下車步兵也能使用他們(它需要一個較大的組,通常四名或較多的人員,而且他們沒有攜帶如同車輛安裝系統時一樣多數量的導彈)。車載系統包括霍特(HOT)、陶式(TOW)、AT-5 拱肩(Spandrel)和AT-14 短號(Kornet)。霍特(HOT)是射程4公裏的線制導系統。陶式是同霍特(HOT)一種類似的系統,射程3.75公裏。AT-5是這些線制導導彈的另外一種,射程4公裏。AT-14是另外一種稍近射程(3.5公裏)的導彈,但是它只需要一組3名下車人員。
美“地獄火”反坦克導彈被美專家稱爲世界上最好的直升飛機載反坦克導彈
一些其它的反坦克導彈是值得提到。一種是“地獄火”反坦克導彈。另一種是AT-6 Spiral。這些是主要基于直升飛機。“地獄火”射程8公裏,並且使用激光-制導類似寶石路(Paveway)激光制導炸彈。AT-6使用半主動無線電指令制導和射程5公裏。以色列也有相似的一個叫做“長釘”反坦克導彈(ATGM)系列産品。優良的性能、多種射程和低價格。但是購買以色列武器時常是政治上的錯誤。
哪這些系統哪一種工作得最好? 回答是視情況而定。對于步兵下車使用,標槍或許是最好導彈,由于它的“射後-和-不理”能力。對于車輛,AT-14 短號(Kornet)或許是最好者,因爲它也可能被當作一種從車輛上拆卸下導彈比霍特(HOT)、陶式或AT-5 拱肩(Spandrel)更容易。對于直升飛機,“地獄火”或許是最好選擇項。
中國紅箭反坦克導彈家族:“三代同堂” 可擊毀任何主戰坦克
反坦克導彈是效費比最佳的反坦克武器,它把空心裝藥破甲彈技術和精確制導技術結合在一起,使步兵擁有了與先進坦克對抗的法寶,從而完全動搖了坦克在戰場上的霸主地位。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反坦克導彈的大規模使用,差點把坦克從“陸戰之王”的寶座上趕下來。
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導彈是二戰末期納粹德國研制的X-7“小紅帽”,它采用有線制導技術,到1944年9月已基本研制成功,但未投入使用,納粹德國就戰敗投降了。不過,有線制導技術卻保留了下來,直到現在,大部分反坦克導彈的屁股後面仍然拖著一根長長的導線。
真正最早投入使用的反坦克導彈是法國的SS-10型,1953年裝備部隊,並很快在中東戰場上大顯身手。
目前,反坦克導彈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的典型産品有法國的SS-10和原蘇聯的AT-3等,它們的制導方式類似于現在的遙控玩具飛機,射手通過一個手柄來控制導彈飛向目標,這就對射手的訓練提出了較高要求,但也有不易受幹擾的特點。第二代反坦克導彈也是有線制導,射手只需將瞄准具對准目標,導彈便會自動飛過去,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過程也變得更加簡單,典型産品有美國的“陶”式,歐洲的“霍特”、“米蘭”等。第三代反坦克導彈采用熱成像、毫米波等先進制導技術,改用光纖導線,或幹脆取消這根“尾巴”,導彈射出去就不再需要射手控制,做到了“發射後不用管”,其典型産品有美國的“標槍”、以色列的“長釘”等等。
我國的反坦克導彈也經曆了三代,從最早的J-201到“紅箭-73”、“紅箭-8”,到最新型的“紅箭-9”,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同堂”的局面。其中,屬于第一代的J201和早期型的“紅箭-73”基本已退出現役。目前,我軍的主力裝備是第二代的“紅箭-73”改進型和“紅箭-8”,第三代的“紅箭-9”也開始裝備部隊。至于性能方面,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國産反坦克導彈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能夠擊毀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
老當益壯的“紅箭-73”
“紅箭-73”並不是我國最早的反坦克導彈,J-201才是真正的“老前輩”,不過,這種類似于法國SS-10/11的反坦克導彈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因此國産反坦克導彈的“老字號”當屬“紅箭-73”。“紅箭-73”是原蘇聯的AT-3“耐火箱”反坦克導彈的仿制型,“耐火箱”是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的明星,也是最著名的反坦克導彈之一。埃及軍隊僅僅依靠“耐火箱”和RPG-7火箭筒,就把裝備100多輛最先進主戰坦克的以色列190坦克旅消滅幹淨,這使西方軍事專家驚呼:坦克的末日到了。
標准型的“紅箭-73”屬于第一代反坦克導彈,1978年設計定型,采用目視瞄准、跟蹤、導線傳輸指令、手控制導方式,全彈重11.3千克,彈長0.84米,彈徑0.12米,翼展0.349米,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最小射程500米,最大飛行速度120米/秒,射速2枚/分鍾,空心裝藥單錐型戰鬥部重2.5千克,動破甲威力150毫米/65度。全系統分爲戰鬥部艙和運載體艙兩部分,平時分離裝箱,發射時,射手可以離開發射架一定距離隱蔽起來,以防敵方從導彈發射位置來推算射手位置進行攻擊,幹擾導彈飛行。“紅箭-73”同樣存在著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普遍弱點,即命中率較低,只有70%,實戰中可能更低。埃及軍隊的戰術往往是用三四枚“耐火箱”對付一輛以色列坦克。在殲滅190旅的伏擊戰中,據幸存的以色列士兵說,從埃軍發射的導彈落下來的導線密密麻麻地籠罩在戰場上,就像一張巨大的蜘蛛網一樣。
我軍爲了克服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弱點,很快在“紅箭-73”基礎上研制了改進型“紅箭-73B”,采用紅外半自動制導方式,射手只需將瞄准鏡內“十”字線中心隨時對准目標,制導系統便會控制導彈的飛行方向,直至命中目標。“紅箭-73B”的命中率提高到90%,動破甲威力也增至180毫米/65度。而且“紅箭-73B”還保留了手動操作功能,必要時也可以像第一代反坦克導彈那樣操作使用。
現在,“紅箭-73”系列反坦克導彈在中國陸軍中的地位已經被“紅箭-8”取代,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仍將發揮余熱。此外,它還被裝在國産86式步兵戰車上,成爲了我裝甲部隊的一線裝備。看來,“紅箭-73”寶刀未老。
年富力強的“紅箭-8”
“紅箭-8”是我軍現役的主力反坦克導彈,可以由單兵、越野車、履帶式或輪式裝甲車、直升機等各種平臺發射,已發展出多種型號,能夠對付挂有反應式裝甲的主戰坦克。
“紅箭-8”屬于第二代反坦克導彈,采用光學瞄准跟蹤,紅外半自動制導、有線傳輸指令方式。導彈重11.2千克,直徑120毫米,全長875毫米,采用聚能破甲戰鬥部和壓電引信,可用于攻擊100米~3000米範圍內的裝甲目標或防禦工事,射速3發/分鍾,靜破甲厚度約800毫米,動破甲厚度爲180毫米/68度,導彈飛行速度爲200米/秒,命中概率90%。“紅箭-8”不但裝備我軍,還出口到不少國家,南亞某國對“紅箭-8”進行了數千發沙漠環境條件下的實彈發射測試,結果證明“紅箭-8”的系統可靠性和命中概率都達到90%以上,超過西方國家的同類武器,爲中國軍工爭得了榮譽。
“紅箭-8A”是“紅箭-8”的改進型,主要是提高了戰鬥部威力,動破甲能力爲北約三層間隔靶。“紅箭-8C”是針對反應式裝甲而開發的,在戰鬥部前部加裝了觸杆,可以保證戰鬥部在最佳炸高起爆。
近年來,“紅箭-8”又推出了兩種新的改進型,“紅箭-8E”和“紅箭-8L”。“紅箭-8E”在射程和威力方面都有較大提高,采用新的火箭發動機,射程達4000米,新型串聯戰鬥部的靜破甲威力增至1000毫米以上,可以使反應式裝甲成爲擺設。“紅箭-8E”還采用了數字化控制系統和熱成像瞄准系統,提高了制導精度,並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
“紅箭-8L”反坦克導彈是“紅箭-8”的輕便型號,性能卻沒有降低,達到了“紅箭-8E”的水平。“紅箭-8L”全重只有22.5千克,可由兩人攜帶,也配用了熱成像和數字化控制系統。它在國內首次采用了臥姿發射技術,射手通過潛望鏡進行瞄准,最大限度地減少射手的暴露,對提高戰場生存力十分有利。
朝氣蓬勃的“紅箭-9”
“紅箭-9”是我軍最新研制的第三代重型反坦克導彈,屬于國産反坦克導彈中的“小字輩”,可它後來居上,威力超過了老大哥,目前任何一種主戰坦克在它面前都不堪一擊,是不折不扣的“坦克殺手”。
“紅箭-9”采用了光學瞄准、發射筒發射、電視測角、激光指令傳輸、三點導向和數字化控制技術。發射後,射手要做的只是始終將瞄准線對准目標,制導裝置自動發出激光指令,控制導彈飛向目標。激光駕束制導方式具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可克服戰場上煙、霧、火光和背景的幹擾,也可對付敵人的主動幹擾。“紅箭-9”還配有熱成像系統,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裝填了導彈的發射筒重37千克,彈徑152毫米,有效射程6000米,射速2枚/分鍾。采用串聯空心裝藥戰鬥部,最大靜破甲威力達1200毫米,動破甲威力爲320毫米/68度,可以擊穿世界上所有種類的現役坦克。“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可以裝載在越野車、裝甲車、艦艇和直升機等各種平臺上,通用性強。
“紅箭-9A”是“紅箭-9”的改進型,采用了毫米波制導方式,它比“紅箭-9”的激光指令制導方式提高了抗幹擾能力。發射裝置將毫米波作爲傳輸指令的載波或基波,把導彈偏離目標的信息以及如何進行修正的指令發送給正在向目標飛行的導彈,導彈即可不斷地修正飛行軌迹,直到命中目標。毫米波在穿透霧、霾、塵埃和戰場煙霧方面優于光學和紅外模式,而且具有結構小、帶寬大、波束窄和大氣損耗低的優點,在使用、制造和價格方面又優于光纖等。美軍“海爾法”反坦克導彈最近推出的“長弓海爾法”改進型,采用的也是毫米波雷達制導方式。
“紅箭-9”比“紅箭-8”更爲先進,但它不會全面取代“紅箭-8”。因爲“紅箭-9”是重型反坦克導彈,系統重量比較大,對發射平臺的要求也較高,更無法由單兵攜帶發射。“紅箭-8”則可給步兵提供可靠的反坦克能力,而且“紅箭-9”造價高,適合對付最先進的主戰坦克目標,普通的裝甲目標和堅固工事等用“紅箭-8”就足夠了。所以,“紅箭-8”和“紅箭-9”這對“兄弟”可互爲補充,是戰場上的一對好搭檔。
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37/node3137/node3138/userobject1ai113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