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13 06:36:35| 人氣7,816| 回應1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在《台灣共犯體之析判》由於目的在分析解構台灣的實相: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History/LSTaiWanGongFanTi.mht
第七章 台灣共犯體之析判
  以前六章為基礎,本書目的在分析解構台灣的實相,乃是一種基於雙重共犯而構成的結構,它本身並非絕對的,而是諸緣所現的共同體,故稱為緣現共犯體,簡稱共犯體。
  第一重共犯是指共同體的芻狗受到絕對論的芻化而成為共犯--核心的掌權(如國府)或奪權(如李政權、民進黨)的絕對者(如二蔣、李登輝、台獨擔綱者),透過策略將社政經文化結構內的成員,納為絕對論(如三民主義、生命共同體、台獨)的精英(指各黨的黨政幹部)、同路人(含自由派知識分子)、參與者(尤指被動員的群眾)等之共犯。第二重共犯是指台灣的社政經文化結構間,彼此在主系統及子系統間的相互芻化。
  相對於共犯體,民進黨為奪權建國而提出「命運共同體」,因為此說在台灣情結下極具煽動力,李登輝禁不住致命的吸引力加上無能於創造,於是好比執行民進黨的其他政策一樣(如台灣人的悲哀、台灣優先至上、國府乃外來政權、向228道歉、一中一台、二個中國、非一個中國政策、公民直選總統、參與聯合國、廢除叛亂條例、全民健保、老人年金……大概只剩改國號了。果真如此,李下台後便全力投入台獨正名運动,民進黨的陳政權反陷於被動,但為了選舉又不時要奮起與李拼正各。),李將之改頭換面成「生命共同體」。
  本章分三路解構台灣的實相。第一路是結構的形成過程及反對勢力的權力鬥爭。第二路是國府在台的統治、挑戰及回應。第三路是知識分子在結構性變革中的共犯及芻化。
 一、台灣社會結構的形成與反對勢力
台灣社會結構形成於住民彼此間為爭權,因血緣、語言、地域、職業、宗教、黨派等的不同,透過互動和衝突,而形成不同的族群、階級、及利益團體。
 (一)清代之前的社會與反對勢力
  決定清之前社會的主要政經因素有五:一、統治者分配權力的能力。二、早住民與漢移民間的互動與衝突。三、漢移民間占有土地的能力。四、漢移民間的械鬥。五、清末雙元經濟下的地主資本家。以上形成台灣清代移民墾殖特有的「墾首-大租戶-小租戶-佃農」的土地及階級制,其中的大租戶雖經劉銘傳及日據時的打壓而消失,小租戶在一次土次中也消失。但之前的社經結構主要都是由這些上中層掌權、指揮及運作(五八六p25-7,五八七p163-6)。
   1、統治者對權力的分配
  荷據、明鄭及滿清除了有透過政軍力量,分配給不同族群及個人不同權力的政治資源、經濟利益、軍事力量、及文化霸權等共相之外,尚有些殊相,比如荷據是透過王田、稅賦、及壟斷貿易等來掠奪早住民及漢人,明鄭及滿清均曾分封有功人員大批土地(五八六p25,五八七p108,158)。
  在族群強弱方面,漢人憑著優勢,以合法或非法不斷掠奪早住民的生存土地。客家人在乾隆60年(1721)朱一貴事件有功於清而獲允移民至台之前,因天時地利人氣均不如泉漳人,加上明鄭、施琅、及大多統治者均為河洛人,先天上對客家人有偏見,故造成對客家人不利。
…………………………
故對清代之前的台灣(傳統政治)史較少著墨,接下來、趁幾篇書評,補之。

先來看《大航海時代的台灣》(貓頭鷹,2001)作者湯錦台的<從被殖民到 漢人社會的建立>(為免重覆介紹書的內容,我以(楨:…)夾評!)

兩股海洋勢力在台灣交會
十六、七世紀是中國沿海居民衝破朝廷海禁、冒險開闢海外事業的時期,也是第一波的歐洲人開始在亞洲大發現、大殖民的時期。原來孤懸海上不受注意的台灣,正處於從南洋到日本的航道上,也正好處在福建、澎湖對大洋投射的航路上。因此,兩股海洋勢力在這裡交會碰撞,乃是歷史的必然。最後是以起自中國民間勢力的勝利,荷蘭人的退出,開啟了台灣成為漢人主體社會的歷史。
但是荷蘭人雖然走了,卻留下了一些帶有歷史意義的重大問題,值得我們去探索。台灣在經過長期的歷史沉睡時期以後,為什麼在十七世紀一夜之間,成為東西方衝突的焦點?為什麼中國民間的海上武裝力量,最後能夠擊敗當時從非洲到南洋、所向披靡的歐洲先進勢力?在世界殖民史上,台灣能被漢人最後擁有的歷史意義是什麼?台灣對滿清的歸屬地位確定以後,它的地緣地位出現了什麼變化?在與西方接觸和受到西方治理的過程中,台灣獲得了什麼歷史經驗?
要探討這些問題,必須從十七世紀全世界格局的變化和對東亞產生的影響說起。
第一波全球化
從全球的意義上來說,十六、十七世紀歐洲人的東來,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波全球化的開始。它不僅打開了歐洲人同中國的直接貿易,也直接衝擊了東亞的政治格局,特別是火藥槍枝的運用,促成了日本的統一和統一之後的短暫對外擴張。
這一波的全球化以海運和海權的伸張為其主軸,台灣以其可以用來打開西方夢寐以求的中國貿易的優異地理位置,和從南洋到日本的中間站地位,受到了西洋人和日本人的垂青。雖然,開頭因為對這種優異性瞭解不足,和台灣本身尚未開發,而為最早期東來的歐洲人(葡萄牙人)所忽略,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有利地位就益發受到注意。因此,在進入十七世紀以後,荷蘭人、西班牙人甚至東亞北部的日本人,都無不想要在此佔有一席之地,以建立同中國的貿易據點。而中國人本身的海上武裝力量,包括在日本的閩南人勢力,在歐洲人帶來了對歐和對日的商機後,儘管有著朝廷的重重限制,並不放棄利用三不管地帶的台灣,作為中國、南洋和日本之間三角貿易的據點,因而也很早就在這裡建立了地盤。到了李旦和鄭芝龍等兩代人的實力壯大,並統合了零散商民與海盜後,中國人在台灣的活動性質,實際上已脫離了以福建閩南為基地的對台漁獵,和海上武裝搶劫的「國內經濟活動」範疇,被開始納入亞洲內部和跨洲的國際貿易格局之中。
但是,這個時期的國際貿易完全是以海上武裝力量為其後盾,沒有強大的武裝海船,和能夠適應遠洋海上生涯的充裕人力,就不可能與對手一爭長短。從王直一代開始的中國東南沿海商民和閩南人海外冒險勢力,正好為此提供了必要條件。
閩南海上勢力的興起
延緩歐洲人東進的步伐這些以人數龐大的閩南海商和船員為主的海上武裝力量,延續了從中國宋元以來的航海傳統。他們不但具備了中國古代製造大船的能力,也得風氣之先,在自己的船隻上安裝了從西洋人那裡學會而製造出來的大砲,像鄭芝龍的船隻就安裝有十六、廿甚至卅六門大砲。鄭成功進一步發展這些武裝力量,不但戰船上安裝有大量大砲,而且開始使用投擲式的火藥瓶。在這個基礎上,這些閩南海上力量,因為早期與日本海寇的合作和與澳門葡萄牙人、馬尼拉西班牙人及台灣荷蘭人的接觸來往,也顯然學會了更為先進的航海技術和遠航能力,同時,在作戰能力上,更能知己知彼和能夠結合西洋人與日本人的長處,這些都是無形的寶貴資產,使他們在當時的條件下,具備了足夠與西洋人和東洋人匹敵的實力。因此,在歐洲人競相東來、日本人對外伸出觸角的時候,能夠在沒有政府支持的劣勢下,形成同東洋人和西洋人鼎足而三的局面,並在日本因國內因素退出海上角逐之後,約束了荷蘭人在亞洲的進一步擴張,成為東亞海洋發展和海洋貿易的主導力量。
在這個意義上,由鄭芝龍到鄭經三代所延續經營的海上武裝力量,無形中也就延緩了歐洲人前進東亞的步伐。荷蘭是當時歐洲最強的海上王國,荷蘭的擴張受到約束,相對的,在亞洲海軍力量還不如荷蘭的英國以及法國等歐洲新興海上強權,在東亞的發展也自然難以超越這個王國。滿清領有台灣以後,初期政權穩定,農工商繼續發展,並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在台灣海峽仍維持和承襲了鄭氏三代所保留下來的海上穩定局面,直到其統治後期,因為國力衰竭而為不斷發展的歐洲新海上強權所擊敗為止。可以說,台灣能夠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漢人主體社會,與這種相對平穩的東亞國際環境是密不分的。
鄭成功驅荷領台,改變台灣的命運從世界殖民史的角度,荷蘭人為漢人所取代,退出台灣的歷史舞台,也有其特殊的意義。如果,沒有作為漢人代表的鄭成功領有台灣,台灣本身勢將繼續成為歐洲人的殖民地,不但荷蘭人不會輕易將其放棄,即使放棄,繼荷蘭人而起的歐洲新興強權的英國也會虎視眈眈,西班牙人更可能遲早要捲土重來,而出現像當時的紐約,在西方人之間相互轉手的那種情況。以當時的滿清統治者而言,身為馬上民族,政權初立,對海洋發展既無經驗,也不會有興趣是不言而喻的(楨:那明鄭怎會亡於滿清呢?滿清又怎沒棄台呢?)。一旦歐洲人繼續佔有台灣,除非他們已立即成為其海防心腹大患,否則,清朝政府是不可能有積極進取台灣,趕走歐洲人的考慮。而台灣如果不被清人收入版圖,則其與印尼或菲律賓被西方人殘暴殖民統治三、四百年的命運,將不相上下。那麼,今天的台灣就像印尼或菲律賓一樣,又是另一種發展局面了。因此,鄭成功擊退荷蘭人的行動,使台灣出現了與印尼或菲律賓截然不同的發展命運。
從一六六二年鄭成功去世、鄭經繼位,到一六八三年台灣降清之後,由於清朝禁海,鄭氏政權為了維持生存,繼續利用海上貿易擴大生存空間,台灣充分發揮了對日本、對南洋進行轉口貿易的優勢,但是這種地緣優勢在台灣歸清以後便逐漸消失了。
康熙廿四年(一六八五年),清政府有限度地開放海禁,台灣的海外貿易角色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無法與大沿海口岸匹敵。一方面,大陸沿海商民紛紛自行北上日本,南下南洋;另一方面,各國商船獲准到福建、廣東、浙江和江蘇貿易,原來在台灣與鄭氏政權交易的英國人,也改轉到廈門、廣州、寧波等地經營。之後,因為洋商特別是英商多集中在寧波,企圖直接切入絲、茶產區,清政府擔心形成另一澳門,於是在乾隆廿二年(一七五七年)宣佈關閉福建、浙江和江蘇三省海關,從此廣東一省得天獨厚,全部對外貿易均由廣州進出,所有的海關業務全由十三商行壟斷。這種一口通商的局面,一直維持到道光年間鴉片戰爭前夕。因此,廣東海商勢力便趁勢而起,取代了曾經縱橫東亞海域的閩南海商。
在此背景下,當初跟隨鄭成功和鄭經父子轉移台灣的傳統閩南海上商業和武裝勢力的精華,也就隨著清代台灣海外貿易功能的漸漸削弱而被自然淘汰,無法再度稱雄台灣海峽和南洋海域,最多只能扮演對大陸的內貿角色。所謂「一府二鹿(鹿港)三艋舺」就是在這種情勢之下應運而生的。整個十八世紀的情形,大致上都是如此。
但是有失就有得,清初政權的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結果,給台灣的經濟帶來了長足的進展,傳統的農業和商業都繼續發展,奠定了典型漢人社會的基礎。
就這樣,台灣在十七世紀為歐洲人佔領的歷史塵埃落定了,接續的鄭氏和滿清政權將台灣完全納入中國人的社會。荷蘭人在台灣的治理痕跡,很快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煙消雲散了。
台灣沒有繼續成為吸收西方科技文明的窗口
然而,荷蘭作為當時歐洲經濟發展最發達的國家,同時也是現代資本主義的發源地,而其造船和地圖製作的技術在世界上更是首屈一指的。從現代意義上說,台灣接受過它近卅八年的統治,理論上,對台灣發展成為兼收中西文化之長的社會是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是實際上,由於荷蘭人始終只是把台灣作為其海外殖民帝國的延伸,除了殖民地式的甘蔗種植和對先住民的「教化」外,台灣社會所獲得的歐洲先進科技和文化其實是等於零,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反過來,在荷蘭人退出台灣轉變為漢人主體社會後,統治者繼續排斥同西方世界的接觸,並沒有像日本統治者對待長崎那樣,利用台灣的歷史經驗,把台灣當作吸收西方科技文明的窗口(楨:日本也長達二百年的鎖國啊!真要當作吸收西方科技文明的窗口也是緊鄰大陸的澳港而非台灣)。因此,台灣作為催化中國社會提早向現代化前進的一點作用,也被白白浪費掉了。連帶地,台灣本身的發展也受到了局限。
相對於中國人的固步自封,當時的日本雖然正處於鎖國狀態,卻一直都在注意西方的發展。日本統治者除了早期從英國人三浦按針身上學習造船和製圖技術外,在鎖國時期,還繼續從長崎的荷蘭人處學習西洋醫學、天文、地理等和其它科學,並有專人翻譯荷蘭文獻,定期向幕府報告,並使西方新知逐漸滲入民間知識階層。中、日統治者在學習西方事務上的態度差異,到十九世紀後期效果已經互見高下,日本現代化的步伐終於走到了中國的前面。而台灣則在中、日這場現代化的角逐中,在十九世紀即將結束之際,於甲午戰後從一個海權已經沒落的國家的手中,轉移到了另一個重新出發的海權國家的手中。

(楨:以上太從結果論美日貶中了,不合當時史實,參見《台灣共犯體》之下文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History/LSTaiWanGongFanTi.mht
第五章   儒教文化圈之分析……………………………………………134
一     日本之分析……………………………………………………
(十二)  日本現代化之分析……………………………………………
   1  日本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認識不足…………………………
   2  中日現代化之比較……………………………………………

台灣的歷史出路
今天,台灣的歷史又進入了一個新的轉折。在經歷了半個世紀日本的統治,和半個世紀與中國社會的政治隔絕之後,台灣正處於一個尋找歷史歸宿的十字路口。
四百年前,台灣因為靠近中國的地緣位置而受到世人的注意,從此開始了東西海權圍繞著台灣而展開的互動,台灣的歸屬就在每一次的互動,最後上升到戰爭的階段之後被決定了。一六0二年,荷蘭人攻打葡萄牙人佔領的澳門不果後,在一六0四年進佔澎湖一百卅一天。一六二二年,荷蘭人進攻澳門再遭失敗後,二度佔有澎湖兩年又四十五天,經福建官兵與荷蘭人在澎湖決戰後,一六二四年荷蘭人改佔台灣。一六六一年,鄭成功從金門、廈門發兵大員,對荷蘭人發動長達九個月的作戰後,台灣被納入了漢人的社會。一六八三年,清將施琅水師攻克澎湖,鄭克塽政權覆滅,台灣進入了大清的版圖。一八九四年,中日渤海戰役,清朝海軍遭日本瓦解,台灣讓與日本。一九四五年,中日二次大戰終結,台灣又再度被納入中國版圖。一九四九年,代表西方不同利益的美蘇集團各自支持的國共勢力,經過慘烈的內戰後,敗方退據台灣,勝方隔海而治,明末鄭氏政權與清廷隔海對峙的歷史局面重演。一九五0年,韓戰爆發,中美開戰,美國海上武裝力量進入台灣海峽,台灣再度被納入西方勢力範疇。五十年來,這種態勢基本保持不變,歷史似乎一再顯示,從十七世紀開始的在東西海權的交戰互動中,塑造台灣歸屬的歷史宿命到現在都還沒有完結。
而一些基本的歷史決定因素,也似乎在向我們證實著這點。因為台灣在中國旁邊的戰略地理位置一直沒有改變。四百多年來,西方海權國家追尋龐大的中國貿易利益的興趣一直沒有衰退,鄭成功祖孫三代在台政權同滿清對峙的歷史陰影,一直揮之不去。更重要的,東西方海權的互動較量,雖然已經經歷了幾個世紀,而西方介入的角色,從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到英國人、法國人再到現在的美國人,一直不斷更換,但是最後的勝負結局卻還沒有出現。因此,也就似乎注定了台灣還要繼續承受這種透過戰爭決定歸屬的歷史宿命,並且隨著戰爭手段超越大船大砲向現代化升級,而面臨可能承受一場毀滅性打擊的命運。
或許有那麼一天,以當前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抗衡為形式,以圍繞台灣的較量為主軸,以國家軍事力量為後盾,並且歷時長達四百年以上的東西文明互動和競爭,就會有了決定性的結果,到時台灣的最後歷史歸宿也就會隨之而塵埃落定了。但是,我們可不可能跳脫這種以戰爭來決定的歷史宿命,為台灣找出一條更好的歷史出路?(楨:那台灣的歷史出路始終決定於中國之強弱了?!)
http://oca.com.tw/sidepage/magazine/94/94th_1.html

再來看二段《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官網上的讀者心得: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是從全球歷史發展架構下,討論海權時代的台灣歷史,從原本單純的部落林立的原住民社會,如何在東西方國家之經濟貿易動機驅使下,成為貿易據點,最後由明鄭政權統治,從此塑造台灣日後以漢人社會為主體的過程。
書中先討論明代海禁政策下,從宋、元以來即位居全國海外貿易重鎮的閩南地區,為保護經濟利益,開始發展海上武裝勢力,聯繫日本九州、南洋華人。但地理大發現後,西班牙進佔馬尼拉,葡萄牙佔有澳門,欲打開對中、日的貿易障礙,又因荷蘭人東來加入競逐而越加複雜,「福爾摩沙」之名就是葡萄牙水手對於台灣稱呼美麗之島而來,日本的豐臣秀吉亦曾想要染指台灣而招撫並不存在的「高山國王」,台灣從當時起,就註定其成為東西方軍事角力及經濟轉運基地的命運。
荷蘭攻打葡萄牙人佔據的澳門失敗後,轉佔澎湖,因明朝政府圍剿,荷蘭接受明朝官員建議東到台灣(當時並非明朝領土)(楨:只是明地方官員之見,並未獲中央正式文書認可,參後評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p.31),企圖以此作為聯絡中、日貿易的殖民地,並開始招募漢人移墾,而作為閩南海上武裝力量領導的鄭芝龍、鄭成功父子,亦因貿易利益而與荷蘭之關係時好時壞,後因鄭成功在大陸之發展受到滿清政權之壓迫,轉攻台灣,驅逐荷蘭人,建立明鄭政權,台灣歷史從此進入另一個局面。
本書最後提出的問題,很值得大家思考與辯證:作者認為台灣如果沒有明鄭政權擊敗荷蘭人,建立漢人主體社會,則今日台灣將會如同西班牙(後來轉由美國,楨:此非台獨之願?)殖民的菲律賓,或荷蘭殖民的印尼一般,因歐洲殖民者之暴政及剝削而阻卻日後的發展機會。又台灣與同時期荷蘭建立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即今日的紐約)相比,因荷蘭人在當地沒有辦法利用印地安人原住民的勞力開墾,於是從西歐各國招募移民,建立了日後美國移民立國的基礎,而在台灣,荷蘭人得以招募鄰近的中國大陸的漢人作為勞動力,於是,台灣因此成為漢人移民的社會(楨:美洲之黑奴呢?)。四百年來,台灣位居中國東南邊的戰略位置沒有改變,而西方各國及日本對於參與中國貿易的興趣始終未曾減弱,台灣不免會被捲入此種東西方強權競逐政經利益的漩渦中,是否有可能跳脫此種宿命般的歷史命運而找出更好的出路?
身為台灣人的我們,都不免要認真嚴肅地面對此一問題吧!

第一次嘗試寫台灣史的書評。對於我而言,有很多因素導致我對於台灣史興趣缺缺,雖然,我很喜歡讀歷史方面的書籍。其中,尤其以政治方面因素最令我感到反感。由於自己大學時讀的是政治相關科系,更讓我很容易在台灣史的論述中嗅出政治味(就算沒有,也容易被政治人物用來當作政治操作的武器),再加上當前台灣的整個政治、社會的大環境完完全全是個只有意識形態,不論黑白是非的撕裂狀態(也因此讓我對於這些東西越來越冷漠),觸及台灣史一旦處理不好,很容易令自己陷入藍綠之分的無謂爭執,因此對於我而言,對於台灣史我始終採取的態度是保持一個適當的安全距離。
然而,「汝為台灣人,竟不知台灣事」,畢竟是句很痛但卻也很實在的一個問題。身為一個在台灣長大,又喜歡看歷史書籍的人,不了解台灣史似乎也說不太過去,因此,我一直試圖尋找能夠以較為客觀與歷史的角度作為論述方向的專書,而最後我選定的,就是這本「大航海時代的台灣」(楨:此書又客觀與歷史的角度了?)。
以我個人的眼光來看,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一本台灣史著作,它把台灣置於世界史的脈絡之下(楨:西方殖民史觀吧!明清王朝如依《大航海時代的台灣》作者湯錦台所願,走西方海外殖民之開放國策,那之後世界至少亞洲或東亞便是中國人的世界,但如此一來,豈非「非中國人」之禍了?另外,此種海洋史觀,忽略了當時真正威脅明清王朝政權的是來自陸地、清末除外,明清當局怎可能事後諸葛般地預知西方海洋強權世代的來臨?即便偶有人先知、也不足於扭轉基本的陸權國策,更何況即使後覺如清末自強運動和德日維新,也終敗於日英美。而這早有西班牙無敵艦隊和法國拿破崙敗於英之前鑑),來探討台灣如何由一個純粹由先住民居住的世外桃源(楨:真世外桃源?),步向一個漢化社會的過程。基本上他論述的年代絕大部分集中於17世紀這個西方人開始進入東方世界尋求貿易與殖民的海洋世紀,而他寫作的方式則是分別以中國、日本、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蘭等國家作為敘述上的主體來勾勒出台灣在當時歷史發展上的獨特地位。
簡單來說,循著本書的脈絡,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台灣的開發與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等等西方的海上強權希望藉由與中國貿易獲取商業利潤的行動有關。而若要把台灣開發史的時間更往前推,則可以追溯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期中國東南沿海以及東南亞一帶日漸興盛的海上貿易。然而不論從哪一個國家的角度來看,嚴格說來,在早期台灣開發的歷史上,其主要功能主要仍是扮演著商業貿易上的轉運站,同時也因為如此台灣也逐漸成為當時東方海上航線上一個相當重要的戰略要地,而這也正是台灣逐步開發的原始因素。
同時,透過作者的研究,我們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雖然明朝一度施行海禁,然而沿海一帶的中國在17世紀其實海上活動是非常活躍的,尤其諸如王直、鄭芝龍之流的所謂「海商」其實在當時的國際航線上堪稱雄霸一方,尤其鄭芝龍更是威震四方,甚至迫使當時西方最強大的海上強權荷蘭,都無法與之抗衡。這也讓人不禁假想如果中國在當時即以交流代替鎖國,並讓台灣與中國沿海地區與西方持續發展貿易活動,那麼歷史的走向也許會轉往另一個不同的走向吧?
因此作者在本書的最後,採取了一種循環論的觀點來作一個總結:
台灣在中國旁邊的戰略地理位置一直沒有改變;四百多年來西方海權國家追尋龐大的中國貿易利益的興趣一直沒有衰退;鄭成功祖孫三待在台政權同滿清對峙的歷史陰影一直揮之不去;更重要的是,東西方海權的互動較量,雖然歷經了幾個世紀,而西方介入的角色,從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再到現在的美國人,一直不斷更換,但最後勝負的結局卻還是沒有出現;因此也就似乎注定了台灣仍要繼續承受這種透過戰爭來決定歸屬的歷史宿命……..
最後作者以一個問題的方式結束本書:「我們可不可能跳脫這種戰爭決定的宿命,為台灣找出一條更好的歷史出路?」
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歷史的悲劇會不會一再重演我們並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卻是清楚的:學歷史的目的其實即在於了解事件的過去以尋求解決未來的方法。了解台灣的歷史並不是要我們去恨別人,去咒怨別人,而是要讓我們能夠循著歷史發展的方向,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因此我們需要的是遠見與世界觀,而絕非畫地自限或者意識形態。(楨:問題在於「歷史的唯一教訓是人不會從歷史中記取教訓」)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6730032998&actid=ks_p_st&Partner=xxx&Owner=&Nid=&Page=&Uid=

台長: 阿楨
人氣(7,816) | 回應(1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鄭芝龍》
此分類上一篇:《康定情歌》

台灣史
為提供這一時期台灣史之背景常識,補貼下文:

第一章 大航海時代

美麗島
十五世紀末,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巴斯戈‧達甘馬繞過非洲「好望角」由海路到達了印度。時值大航海時代,從歐洲的史觀來看,是「大發現」的時代。在這一時期裡,西歐各國競相到世界各地從事探險、殖民、貿易、傳教活動,把世界地圖加以大塗改。
葡萄牙最先入侵亞洲,於一五一○年佔領印度哥雅、消滅了馬六甲王國,將港都馬六甲納入掌中,因而控制了馬六甲海峽,獨佔通往亞洲的海路。繼以馬六甲為 基地向東南亞及東北亞擴張勢力,欲與中國及日本貿易而北上,於一五三七年佔據了澳門。
葡萄牙水手在台灣近海航行中,看見綠油油的島影而感嘆其美,高呼 Ilha Formosa! 「褔爾摩沙」由此命名。Ilha 是島 Formosa 是美麗,意即美麗島。原來葡萄牙人航行海上,每次發現美麗島嶼都有歡呼Ilha Formosa並以此命名的習慣,所以在非洲、南美以及亞洲各地叫這名字的島嶼據知有十個以上。儘管如此,「福爾摩沙」現已成為台灣的固有名詞,尤其是歐美各國,稱呼台灣時常稱作Formosa.
海盜與原住民
西歐勢力東移的同一時期,倭寇及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活動,甚為猖獗。由於地理關係,台灣成為倭寇與海盜的巢窟。倭寇或海盜在中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島,然後再到台灣。官兵雖會追至澎湖,但不會窮追到台灣。十六世紀時,明朝對台灣地理不熟,認為那是瘟疫蔓延、可怕的未開化之地。(楨:非也!而是明朝陸權國策使然,不然以曾有鄭和下西洋之海上實力及經驗,別說追到台灣。)
十六世紀中葉,台灣除了少數漢族移民之外,早已有馬來波里尼西亞土著民族存在。現在這些原住民雖然變成少數民族,當時則分佈於台灣全島。他們雖然同屬馬來波里尼西亞民族,但是並非同一種族,分為:
泰雅(Atayal)、賽夏(Saisiyat)、曹(Tsou)、布農 (Bunun)、 魯凱(Rukai)、排灣(Paiwan)、阿美 (Ami)、卑南(Puyuma)、 雅美 (Yami)等九族外, 尚有卡塔加蘭(Ketagalan)、路易朗(Luilang)、 噶瑪蘭 (Kavalan)、道卡斯 (Taokas)、巴則海 (Pazeh)、巴玻拉(Papora)、苗霧拺 (Babuza)、 洪雅 (Hoanya)、西拉雅(Siraya)等通稱「平埔族」。
這些原住民各有不同的語言與風俗習慣,構成獨自的社會。由於不同的語言、風俗習慣、居住區,可想像這些原住民可能是在不同時,從不同地方搬遷而來。平埔族因與漢系移民通婚並且受同化,現在幾乎與漢人沒有甚麼差別。因為分成許多族群,原住民在台灣始終未能建立統一政權或王權,而被外來民族擠壓,終於淪為少數民族。
「台灣」的由來
平埔族以外的原住民,被漢族移民逐漸趕迫入山,儼然變成山岳民族。唯有雅美族住在離島蘭嶼,至今仍過著海洋民族的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中華民國國民黨政權,將日本統治時代所命名的「高砂族」改以「高山族」稱之。
不管是高砂族,或是高山族,都是自命「先進民族」的日本人和中國人擅自命名的,絕非是該民族自己的稱呼。根本上,這是把原住民視為未開化的「生蕃」,而加以輕視。此外,凡是統治過台灣的外來政權,都在所謂「理蕃政策」之下,把原住民和漢族移民隔離,玩弄「分而治之」的策略,蓄意製造原住民「蠻性難馴」的印象。其實,今日的馬來波里尼西亞系民族,分佈廣闊的東南亞島群,成為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婆羅洲等國的主要民族,深以他們的文化與傳統自傲。反觀在台灣的原住民,卻自大航海時代至今,繼續被壓抑而遠離近代文明,致使不能享有發展並洗練獨自文化傳統的環境,尚且由平地被趕至偏僻的山岳地帶。(楨:以上乃美化台灣人及南島語族史觀。)
「Taioan」原非漢語,曾經盤居在台南附近的原住民西拉雅族, 對外來者與客人的稱呼「Taian」或「Tayan」被音誤為「Taioan」, 漢族移民把它寫成「台員」、「大灣」,而日本人即把它拼作「大宛」「大冤」等漢字,後來演變成為島本身的名詞。明朝萬曆年間 (1573-1620) 始以「台灣」稱呼,荷蘭人也曾以「Taioan」書寫 。
由台灣名稱的由來,也可以看出,外來者對原住民來說,只不過是「過客」而已。不知何時原住民竟被「客人」喧賓奪主,當作「理蕃政策」的對象,並以「生蕃」對待。這一點,和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印第安及印第奧人所遭遇的命運有極其相似之處。(楨:不知滿清有異族統治漢人之同理心而禁止漢人入「蕃」境。)
荷蘭人的意外斬獲
荷蘭比較葡萄牙或西班牙入侵亞洲慢了一步,一五九六年才來到今日的印尼雅加達﹝荷蘭把它稱為巴達維亞﹞。然後於一六○二年, 設立人類史上第一個股份公司叫做「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特許經營新佔獲的殖民地,總公司設在阿姆斯特丹。在巴達維亞建立據點的荷蘭,立即圖謀與中國、日本貿易,進而為此尋求中途基地。以巴達維亞為基地的荷蘭艦隊駛向台灣海峽的澎湖群島,於一六○三年在主要的澎湖島上陸。這是西歐勢力第一次踏入台灣的土地。
澎湖島雖然在元朝時代設有巡檢司,但是明朝於一三八八年廢止巡檢司,並放棄了澎湖群島。獲得荷蘭艦隊到來的消息後,明朝立即派兵把荷蘭人趕出澎湖島。荷蘭艦隊佔領澎湖島失敗之後,企圖攻佔葡萄牙控制下的澳門也遭敗北,於一六二二年七月再度試圖佔領澎湖島,終於獲得成功。
荷蘭艦隊登陸澎湖島後,動員居民與港內漁船的船員,在馬公構築要塞,建立起連接巴達維亞─馬公─中國─日本的貿易據點,同時企圖掌握台灣海峽的霸權。明朝於一六二三年九月宣佈中國東南沿岸的海禁令﹝禁止船舶出入﹞作為對策,一六二四年一月舉兵攻打澎湖島。攻防歷時八個月之後,明朝以荷蘭艦隊退出澎湖群島為條件,承認荷蘭的台灣佔領權,並同意與荷國貿易而提出停戰協定。(楨:只是明地方官員之見,並未獲中央正式文書認可,參後評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p.31)對荷蘭來說,這是出乎預料的好條件。即使固守澎湖島,也敵不過明朝軍勢,何況台灣比澎湖島不但地大,而且位於東亞貿易路線的要衝,並已與日本進行著貿易。若能擁有台灣,也有獨佔與中國及日本貿易的可能性。於是立即簽訂停戰協定,荷蘭艦隊將澎湖島上的要塞以及其他軍事設施加以破壞後移至台灣島。
明朝竟會如此簡單地同意荷蘭佔領台灣島,原因別無其他,因為中國根本未曾把這塊土地看作自已的領土。(楨:以上乃貶中國為台灣外來政權史觀。)
http://members.shaw.ca/aifeichen/mainp1c.htm

第二章 荷蘭統治時代

遮蘭奢城與布羅比殿奢城
荷蘭艦隊自澎湖島撤退後,立即駛向台灣,一六二四年八月廿六日登陸於台灣南部、現在的台南近郊安平。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透過派遣在巴達維亞的總督任命了台灣 長官。這個台灣長官迴異於各地荷蘭商館的館長,除了貿易業務之外,他也是殖民地行政的負責人。
荷蘭人登陸台灣之後,立即從事於第一座城堡的興建,經過八年餘時間才把遮蘭奢城﹝今之古蹟「安平古堡」﹞完成。遮蘭奢城開工的第二年﹝一六二五年﹞,又在赤崁開始營建布羅比殿奢城﹝今稱為赤崁樓﹞。這兩座城堡雖然在軍事上都具有要塞的性質,但是遮蘭奢城偏重於對外貿易,布羅比殿奢城即充作辦公室、官員宿舍及倉庫使用。荷蘭不比明王朝,非常瞭解台灣的價值─不但可作為貿易的據點,而且因土地肥沃物產豊富,所以一開始對經營台灣意興極高。(楨:比明鄭呢?)
統治台灣的三十八年期間,荷蘭在台灣所投入的人員不超過二千人,其中半數是士兵。因為自從登陸台灣一開始,就必須防備原住民和中國移民的反抗以及為葡萄牙、西班牙、英吉利的入侵而防備,城堡上安裝的砲台,是為了對付外敵,同時也是為對付原住民與中國移民。意外的是,原住民及移民對於荷蘭的登陸與佔領,不但沒有反抗,甚至協力建造城堡,殊不知所建的城塞日後竟成為用來壓制他們的武器。
原住民的教化與鎮壓
荷蘭登陸台灣後第一個面臨的,是如何對付原住民的問題。當初,原住民雖然沒有「領土」概念,但有「生於斯、長於斯」的意識。以往侵入台灣的倭寇或海盜,雖以台灣作為「巢窟」,但未曾把它視為「領土」,所以和原住民之間並無主從關係。如今荷蘭人要君臨斯土,原住民成為被統治者,失去長久以來所享的自由,隨時會起來反抗。荷蘭人為了對付原住民,一面施以基督教教化,另一面以武力鎮壓,直到把原住民完全掌握住為止,花費了十幾年的歲月。
布羅比殿奢城開工後不久,於一六二七年基督教牧師侃第紐斯由巴達維亞奉派來台,其後也有多位傳教士續到達,努力向原住民傳教。這些傳教士不僅把基督教傳給台灣、緩和了原住民的抵抗,同時也成為台灣接觸歐洲文化的契機。傳教士為了對沒有文字的原住民傳教需要,將原住民的語言羅馬字化以印製聖經等,在文化史上留下不少痕跡。居住在台南近郊新港、使用西拉雅語的原住民,與移民之間用羅馬字所交換的土地契約「新港文書」等,是研究當時風俗習慣的寶貴史料。
貪婪的荷蘭人
荷蘭利用原住民的土地與移民的勞動力獲取巨利。轉口貿易方面,從巴達維亞運來東南亞的香料、鍚、琥珀、木綿、鴉片,由日本輸入白銀,由中國輸入絲綢、陶器、漢藥材與黃金,由台灣則向日本輸出砂糖與鹿皮,向中國除了砂糖、鹿肉乾之外,亦輸出在巴達維亞收集的東南亞產品。還有由台灣向巴達維亞及阿姆斯丹輸出絲綢、陶器與黃金。由此多角貿易所獲得的利益非常之大。
自荷蘭領台以後,在台灣出沒的海盜銳減,荷蘭人統轄所及的地區被一掃而空。然而,轉口貿易的船隻卻常在海上遭襲擊而困擾,遂與當時最活躍、勢力雄大的中國海盜頭目鄭芝龍訂立協定,確保海上運輸的安全。 貿易的成功,幕後竟有賴於海盜的協助。由台灣的主要輸出品鹿皮、鹿肉、砂糖也可以看出來,當時的台灣是鹿的棲息地、砂糖的產地。荷蘭對原住民及移民捕鹿加以獎勵,同時對捕獵器課稅得利,再由貿易獲取龐大利益。這是殺雞取卵式的掠奪,台灣的鹿群幾乎絕滅,雖然不全是因為荷蘭濫捕的結果,但是最大的原因則是在此。
荷蘭在台灣的苛斂誅求,正是重商主義時代的殖民地經營方式。對所有的生產與消費課以重稅,並對新來的中國移民課徵人頭稅。因此引起原住民和移民的反感,不斷有人起來反抗。
王田制與農業開發
荷蘭一方面由轉口貿易獲取暴利,另一方面也致力於農業開發。因循其本國的「王田制」把所有土地歸為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所有,再租借給移民,從這些佃農徵收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田租。至於荷蘭統治時代所採用以九七○○平方公尺為一甲的土地面積計算單位,則被延用至今日。
公司對墾荒移民貸給農具、耕牛、開發資金,同時替他們開鑿埤圳,保護他們免受原住民的攻擊。殖民地經營原本則非「慈善事業」,對墾荒移民的支援與保護完全是為了提高公司業績。荷蘭不但將原品種加以改良,並且進行新品種蔬菜水果的移植。其中,蕃介藍﹝高麗菜﹞、荷蘭豆﹝碗豆﹞、蕃茄﹝南部稱柑仔蜜﹞、芒果、蕃薑﹝辣椒﹞的移植獲致成功,成為今日極普遍的農產品。又自印度引進黃牛,對當時幾乎全靠人力的農業生產力顯著地增強。荷蘭在南北設兩個牛頭司﹝繁殖場﹞致力於黃牛的繁殖。農業開發的結果,荷蘭領台初期尚須進口的食米,不久之後不但能自給自足,且有餘米輸出了。
農業開發中值得特書的,則是培養砂糖產業。台灣南部本來就適於栽培製糖用甘蔗,荷蘭領台以前已在生產砂糖,並以輸出。荷蘭看中砂糖輸出的利益,建立甘蔗農場從事於砂糖的增產,使其成為重要的輸出產業。自此約三百年,製糖事業繼續佔著台灣輸出產業的重要地位。
西班牙人佔領北部
為轉口貿易據點搶灘,目標指向台灣的,不僅是荷蘭而已。早將菲律賓納入手中的西班牙也想染指台灣。西班牙為確保菲律賓的安全,並為防止對日本和中國的貿易被荷蘭獨佔,於一六二六年五月五日由馬尼拉派遺一支艦隊,企圖佔領台灣北部。西班牙艦隊避免與荷蘭發生衝突,迂迴由台灣東部沿海北上到達東北端,將該地命名 San Diago 岬﹝後來的三貂角﹞。次日在雞籠﹝今日之基隆﹞登陸舉行佔領式,在這裡構築聖薩爾瓦多 San Salvador 要塞。兩年後,又沿西海岸北上,將滬尾﹝今日之淡水﹞佔領,在此構築聖多明哥 San Domingo要塞。第二年,荷蘭派遺艦隊想排斥西班牙,但反而被擊退。當時荷蘭人付出全力經營台灣南部,沒有餘力阻止西班牙人佔領北部。
西班牙雖然佔領台灣北部,不僅對日本及中國的轉口貿易,連對日本傳佈天主教的期待也未能如意。而且,由馬尼拉來的補給常常受阻於颱風,連船一起消失於太平洋,為數不多的要員,多半被原住民襲擊或患瘧疾等疫癘而倒下。西班牙佔台計劃因而受挫,一六三八年將淡水的聖多明哥要塞加以破壞而撤退。連剩下的基隆基地,也因縮小防衛体制而減少前進基地和轉口貿易的功能。眼見台灣北部西班牙佔領勢力弱化,荷蘭於一六四二年夏派遺艦隊,花了三個月時間,終於同年九月三日攻下基隆,至此結束了西班牙的台灣北部佔領。由於西班牙的撤退,以台灣南部為中心的荷蘭統治遂擴展至北部。
西班牙佔領台灣時間雖短,其間為開發所需勞力,從中國招來新移民,與原住民共同從事拓荒,尤其致力開採北投的硫磺。西班牙為了向原住民與移民傳佈天主教而編纂『淡水語辭典』,透過醫療傳教、瘧疾治療、傳授西方醫學知識等,與南部荷蘭人傳佈基督教一樣,對台灣的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
郭懷一起義
依靠武力的殖民地統治,無疑會招來被統治者的反抗。荷蘭統治台灣期間,原住民反抗與起義頻頻發生,其中一六三五年與三六年發生的「麻豆事件」與「蕭瓏事件」是原住民被屠殺最多的事件。這些事件後,荷蘭人迫使原住民在各地舉行表示服從的「歸順式」。這種「歸順式」在日本統治台灣初期,也被應用作為對付台灣人的策略。
荷蘭為開發需要勞力,從對岸的中國引進大量移民,把他們奴役後再課以重稅。移民的憤懣與怨恨一年一年增高,終於發展成郭懷一為首的武裝起義。這是對苛政忍無可忍,一件無可避免的事件。
據傳說,郭懷一原係海盜頭目鄭芝龍的部下,荷蘭領台後繼續居住赤崁附近務農,在移民中頗符眾望。郭懷一於一六五二年九月七日,集合同志計謀起義,決定在秋夜行動。不料因其胞弟告密,起義的事被荷蘭當局知悉,郭懷一倉皇之下,翌晨率領一萬六千人攻向布羅比殿奢城,並加以佔領。荷蘭人立即由遮蘭奢城派來軍隊,又得到兩千名原住民支援,奪還布羅比殿奢城,郭懷一與約四千名同志一起戰死。事後,與起義有關的移民一千數百名也被殘殺。在人數上起義部隊雖然佔優勢,但是以鋤頭、犁、棍棒、竹槍為武器,當然無法對抗荷蘭兵和原住民手中的現代武器,所以只有潰敗一途。
郭懷一的起義,是多數移民反抗少數荷蘭人統治者的暴政,也是移民權利意識的表現。而且,起義的失敗可以說是原住民與移民被分化的結果。在荷蘭人離開台灣之後,分化政策成為新的統治者慣用的統治手段。
http://members.shaw.ca/aifeichen/mainp2c.htm

第三章 鄭成功時代
反清復明
在荷蘭統治台灣的同一時期,滿族的勢力也在中國擴張中。滿族於一六三六年將國名由「後金」改為「大清國」,使朝鮮臣服,威脅著漢族明王朝,大有取代明王朝之勢。被滿族排擠的明王朝,於一六二八年招撫海盜首領鄭芝龍,期待借助其軍事與經濟力量。
鄭芝龍在日本平戶與日本女子田川氏結為夫妻,一六二四年生下長男鄭森。鄭森於一六三一年與母親及幼弟前往中國。那時的明王朝正是奄奄一息,崇禎皇帝於一六四四年自盡,明朝宗室迅即在南京擁立福王,即位成為弘光皇帝。可是,鄭芝龍所支持的南京政權,抵擋不住清軍攻勢,僅維持一年而亡,鄭氏又在翌一六四五年於福州擁立唐王為隆武帝。此時已廿一歲的鄭森去拜謁隆武帝,皇帝授言:「朕以無女可賜妻與你為憾。應勿忘朕、盡忠義」。並賜給明王朝的國姓「朱」,名字也改為「成功」。這就是「國姓爺、鄭成功」的由來。
清軍乘勢南進包圍福建,於一六四六年八月將隆武帝捕擄,以授官職為條件促鄭芝龍投降。雖經鄭成功反對,鄭芝龍於同年十一月答應投降。但是清王朝背信反將鄭芝龍送往北京幽禁,其妻田川氏則受清軍凌辱而自盡。獲知此噩耗,鄭成功在孔子廟前燒卻象徵士大夫的儒巾及儒服,立誓曰:「即日起,決心不做讀書人,要做一個軍人,為君國及父母報仇」。
得知隆武帝死亡的訊息,逃亡在廣東肇慶的桂王於一六四七年即位,並改國號為「永曆」。明王朝最後一位皇帝的永曆帝,被清軍追迫輾轉各地,一六五三年爵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於一六六一年亡故。明王朝壽終正寢之後,鄭成功及其族人仍繼續崇奉明朝的正朔「永曆」而不變,表示不承認異族滿清,立志「反清復明」。鄭成功後來顛覆荷蘭的台灣統治,遷移台灣,是為實現復興明王朝的計劃,結果給台灣帶來新的命運轉變。
鄭成功佔領台灣
鄭成功轉戰中國各地,但是徒勞無功,終於一六六一年被迫陷入固守福建的廈門、金門兩島的窘況。此時,台灣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通事何斌、避債逃到廈門,對鄭成功陳述台灣土地豊饒勸其進攻,並獻上海圖。鄭成功將金門及廈門的守備交託長男鄭經,以何斌為嚮導,親自率領四百餘船隻及兩萬五千名將兵,同年四月首先佔領澎湖島,繼而將目標指向台灣。
對荷蘭人抱著憤懣,尤其是郭懷一事件後敵愾心加深的台灣移民對鄭成功的軍隊表歡迎。鄭成功迴避面臨海峽的遮蘭奢城,襲擊防備薄弱的布羅比殿奢城,輕易而得手。鄭軍更進一步包圍遮蘭奢城,因而荷蘭人籠城固守等待巴達維亞援軍。台灣長官一方面向巴達維亞求援,另一方面要求原住民支援。但是,由巴達維亞派來的援軍錯失時機,而原住民的支援尚未到達以前便被殲滅。結果,荷蘭於一六六二年二月向鄭成功投降,撤退至巴達維亞。由此荷蘭在台灣長達三十八年的統治終告結束。
鄭成功佔領赤嵌的布羅比殿奢城之後,立即著手劃分行政區域。首先把台灣全島改稱為「東都」,將遭破壞的遮蘭奢城周圍之地命名安平鎮。赤嵌及其周圍,也即今日之台南市一帶稱為承天府,北部設天興縣,南部設萬年縣,並在澎湖島設安撫司,完成由一府二縣一安撫司的行政規劃。又親自率領軍隊,往探原住民部落示威鎮壓。鄭成功以東都為明王朝的復興基地,並未僭越稱帝,僅停留於「藩主」的地位。
荷蘭統治即將結束時,台灣的人口包括原住民與移民共約十萬有餘,其中移民據推測有二萬餘人。鄭成功的大軍及其家屬約三萬,可說是中國來台灣的最初的集体移民。由於人口急增,確保食糧成為焦眉之急。鄭成功採取的對策,乃是將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所有的「王田」沒收,移作新政權所有的「官田」。此外,對承天府與安平鎮以及天興縣與萬年縣的文武官員即除了配給官舍及兵舍所需之土地外,並按家屬多寡淮許其取得必要之土地,稱為「私田」或「文武官田」。至於駐在各地的部隊,在不侵犯原住民與移民所有土地的條件下,淮予開墾土地,稱之為「營盤田」﹝屯田﹞。因而以南部為中心的農地開拓 一舉而擴大起來,尤其是大規模的「營盤田」多達四十幾所,食糧生產也因此而激增。這些農地開發與土地制度,因開啟台灣的土地私有制度而引人注目。如此一來,鄭氏一族由從前的海上勢力伸張,如今陸上也擁有其勢力了。
鄭成功之死
到台灣未滿一年,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壯志未酬,於一六六二年五月結束了充滿波折的生涯,享年三十九歲。他死後,因讚許其趕出荷蘭人及開拓台灣的功績,移民崇奉他為「開山王」,在台南建立「開山廟」。及至清朝時代,於一八七四年得到敕許建廟為「延平郡王祠」,正殿奉祀鄭成功,後殿即奉祀其母田川氏。日本統治台灣時,把「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將鄭成功予以神化。
獲悉鄭成功死訊後,在廈門的鄭經立即趕往台灣。鄭經在台灣一旦完成繼承安排後又回到廈門,但遭到清朝和荷蘭的聯合攻擊,於一六六四年一月帶領約七千名將兵及其家屬遷台,這是鄭氏一族所代表的反清復明勢力由中國的總撤退。
鄭經遷台後,首先把東都改為「東寧」,原來的二縣變更為天興州與萬年州,澎湖島之外,北路和南路也設置安撫司。而且,又把承天府分為四個坊﹝街﹞與二十四個里等,進行行政區域的重劃分,在「坊里制」之下,著手戶籍制度的整理,成為「保甲制度」的重要基礎。然而,鄭經與父親一樣享年三十九歲於一六八一年病死。他十九年間在中國各地,為征戰絞盡心力,無暇關心政務,因此,所有政務幾乎全部委任鄭成功以來的重臣─陳永華。
陳永華對鄭氏政權的台灣經營貢獻最大,隨著農地開發他確立土地制度、戶籍整理、並且籌設行政機構與制度,建立了鄭氏政權的基礎。他並積極進行住民教育以養成人材、推廣海外貿易以確保財源。做為「開山王」鄭成功的幕後功臣,陳永華的業績雖然幾被埋沒。然而,他的貢獻雖大,因為反清復明的國策,同時變成苛斂誅求的壓制,使台灣住民痛苦不堪。
開發與誅求
鄭氏一族遷移台灣以後,清國政府立刻對台灣實施封鎖,也即所謂「遷界」「海禁」政策。遷界是把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東南沿海五省的居民從沿岸往內陸遷移三十里﹝清代的一里為五七六公尺﹞。中間不但不淮居住或農耕,連進入也被禁止,海禁則是禁止漁船或商船的出入港規定。但是此封鎖政策,反而使與中國的走私猖獗,促進台灣海上貿易的發展。台灣成為對中國走私貿易的一大據點,貿易的利益因而大增。而且,飽受封鎖政策之苦的中國沿海尤其是福建、廣東的居民紛紛遷台定居,成為台灣人口急遽增加的原因。
隨著人口增加,台灣的開發逐步有進展。北部淡水、基隆、今日之台北的一部分、還有桃園、新竹、大甲、苗粟、鹿港、彰化、北港、斗六、嘉義、新營、左營、鳳山、高雄、恒春等中央山脈西側一一被開拓,耕地面積也大幅地擴大起來。食糧生產顯著地增加,不但使台灣住民食糧能自給自足,而且也確保鄭氏政權對清國作戰必需的兵糧充足有餘。
一方面開發,另一方面鄭氏政權為籌措財源,向台灣住民徵稅不遺餘力,其苛酷比較荷蘭統治時代實有過之而無不及。鄭氏政權不但承襲荷蘭的人頭稅,又設相當於固定財產稅的家屋稅,甚至連豬舍雞舍也課了稅。課稅對象遍及當時的各產業,牛力製麵課以製造稅、運搬製糖用甘蔗的台車課以運搬稅、鹽田課徵食鹽製造稅、特產烏魚子的捕烏魚漁船則依船隻大小課以捕獲稅、在港內繫留時課以停泊稅、漁獲時課以漁獲稅等等,課稅名目繁多。徵稅對宗教界也不例外,僧侶道士要繳納「特定職業稅」。當時不論將兵、移民幾乎都是男性,女性極為短缺,如果替人由中國介紹女性作配偶得到禮金時,就要課徵結婚介紹稅。居民被課徵的稅負擔,可說是苛斂誅求之極。鄭氏政權由海外貿易賺得巨大利益,加上由居民榨取稅收雖然財政很豊富,但是反清復明的軍事作戰頻繁,因此耗費巨大。居民因苦於重稅,怨嗟之念日增,終於對鄭氏政權產生絕望。(楨:應比較二時期人民的所得/稅比,而非稅之名目多寡)
內部紛爭
以反清復明為悲願、經常處於戰時体制的鄭氏政權,本應團結鞏固基本,然而實則其內部紛爭不絕。尤其最高統帥藩主的死亡引起族人及政權內部紛爭,削弱了鄭氏政權的團結。
鄭成功猝死當時,在廈門的長男鄭經與在台的鄭成功胞弟、鄭世襲之間發生繼承之爭。鄭經因與弟弟的奶媽私通生子,引起父怒,雖未被處刑,但被認為缺乏藩主素質。因此鄭成功死後,鄭世襲立即被擁立為繼承者,鄭經獲悉立刻率領軍隊渡台,經過一番戰鬥才將繼承者王座納入手中。
後來,於一六八一年二月鄭經死時,鄭氏政權又為爭奪繼承權而內鬥。當時,執意要打倒清的主戰派馮錫範、劉國軒與重視台灣經營的實務派陳永華對立起來。照理,甫及十六歲的鄭經長子鄭克臧﹝陳永華女婿﹞應為繼承者,但是主戰派不承認克臧為鄭經之親生子而將他慘殺,立馮錫範的女婿、年僅十二歲的次子鄭克塽。因此,曾經發輝長才於台灣經營的陳永華被換了下來,由馮錫範掌握實權。繼承鬥爭雖係鄭氏政權的末期症狀,對於虎視眈眈、伺機要消滅鄭氏政權的清王朝來說,是好機來到。
鄭氏政權與清王朝的戰鬥固然激烈,心戰也無不用其極。雙方互相精心策劃向敵方陣營勸降,說它是「獎勵叛變的決戰」也絕不為過。清王朝於一六七九年在福建漳州開設「修來館」,對降伏者,文武官保證其官職,士兵則保證或加入清軍或復員任其自由,一般人如留辮髲則給銀五十兩、不留辮髲也給銀二十兩。清王朝此策果然奏效,因而背叛鄭氏政權者陸續出現。為展示其成果並再誘發更多投降者,「修來館」不僅將投降者,連尚留在鄭氏政權一部分文武官員的姓名與職位也加以公佈。因此,鄭氏政權內部陷入疑心暗鬼的狀況,加速了政權崩潰。
http://members.shaw.ca/aifeichen/mainp3c.htm
2008-03-13 07:04:59
阿楨
沒貿易沒台灣 馬:鄭成功時代就如此【聯合報記者李志德2010.04.18

為了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馬政府搬出歷史、用生動例子尋求支持。馬英九總統說,「沒有貿易就沒有台灣,這不是今天才這樣,早在鄭成功時代就是如此。」
馬英九昨天率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經濟部長施顏祥、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等人出席由國民黨立委林德福主辦的座談會,現場來了約兩千人,把秀朗國小大禮堂擠得滿滿的。
施顏祥說,只要簽了ECFA,我國一定能和東南亞、美國、日本和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
為什麼要簽ECFA?馬英九對民眾表示,原本台灣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就能逐步達到促進貿易自由化的目的,但杜哈回合談判受阻,世界各國只好重回雙邊談判的老路。在亞洲,兩千年時只有三個自由貿易協定,但到去年已增加到五十八個,台灣與北韓成了區域內僅剩兩個沒有簽署的國家。
馬英九說,貿易自由化的確會造成衝擊,但也會讓貿易額增加。以台灣加入WTO為例,2001年加入的前一年,對外貿易額兩千兩百億美元,到08年已變成四千九百六十億,成長二點二倍。加入WTO後,農業人口少了,但產值反而從新台幣三千五百億,增長到四千一百億,這表示農業因為加入WTO而開始轉型。
朱立倫舉捷運為例,以往連蓋捷運都有人反對,如今回頭想想,反對蓋捷運豈不是很好笑?
這場說明會因位於台北縣,與會者公開勸進朱立倫,更像朱立倫參選新北市的暖場秀。朱立倫說,三十年前、或二十年前要推動捷運,很多人反對;兩、三年前,很多人也說不能開放兩岸直航,不能開放大陸觀光客,因為會危害國家安全,但如今兩岸直航了、觀光客來了,為大家帶來多少便利及經濟繁榮。他說,早先反對的,都是「同樣一批人」。

另詳參本館:啥米係ㄟ擱發
2010-04-18 12:14:23
版主回應
《鄭成功古船重現》 還原史實(楨:?)2011-10-21 中國時報

 由文建會補助、台南市政府辦理的「十七世紀台灣船復原重現計畫」,過程委由國家地理頻道團隊拍攝成紀錄片《鄭成功古船重現》;全片記錄了全長三十公尺的「台灣成功號」,如何以傳統華人造船工法,重建仿原尺寸明鄭時期台灣古船的過程。此外還採訪台灣、英、美、中國等多國學者專家,從歷史角度、國際觀點,闡述鄭成功的歷史定位。
 此外,《鄭成功古船重現》片中還揭開鄭成功船隊驅趕歐洲殖民者,改變亞洲歷史的關鍵歷史原貌。這部全長四十七分鐘的影片,將於十月廿二日晚上九點亞洲地區首播。
 紀錄片從為了建造古船艦、台南市官員遠赴鄭成功出生地日本平戶松浦史料博物館開始,從日本找出全球唯一收藏《唐船之圖》畫卷中的台灣船圖為藍本,作為古船建造的主要依據。另邀請模型製作師曾樹銘、台灣歷史學家陳信雄及其他海洋史及造船史學者進行考證,再由安平港「木船達人」老師傅許欉帶領工匠,以熟稔的工法重現古船。
 古船建造過程困難重重,造船團隊必須評估現實條件鑄造船隻,因而最後船隻高度、寬度、選用木頭、使用方法等,都和古代有所出入,這些爭議也導致歷史學家陳信雄和曾樹銘相繼退出。船隻完成後,團隊一度擔憂帆布驅動的船隻無法離開港口,增加了當年沒有的瑞典引擎,引來更大的爭議。
 紀錄片拍攝團隊訪問了歷史學家陳信雄、《鄭成功傳記》作者英國作家強納森.克勒孟茲(Jonathan Clements)、《海上霸王國姓爺如何擊退荷蘭收復台灣》作者美國學者歐陽泰(Tonio Andrade),撰寫軍事策略的以色列作家馬丁.克里費德(Martin van Creveld)等人,力求還原史實樣貌。

鄭成功古船 許欉收山之作2011-10-20 【中央社】

 84歲的許欉從事木船建造超過一甲子,在觀看國家地理頻道團隊製播的「鄭成功古船重現」紀錄片後說,這艘船可能是他的收山之作,但如果有機會還是願意繼續為木船效命。
 歷經3年,由行政院文建會補助、台南市政府辦理的「十七世紀臺灣船復原重現計畫」,現已由國家地理頻道團隊完整製成HD高畫質紀錄片─「鄭成功古船重現」。台灣22日首播。
 「鄭成功古船重現」首映會今天在台南全美戲院舉行。監製李美儀表示,本片除了記錄全長30公尺的「台灣成功號」,以傳統華人造船工法,重建仿原尺寸明鄭時期台灣古船的建造過程;同時穿插鄭成功攻克荷蘭人的故事,讓紀錄片更有看頭。
 許欉專程前往觀賞本片。他一生參與建造的木船多達2、300艘,因而有「木船達人」美譽。台灣成功號吃水量為138噸,許欉說,他建造過最大的木船重達250噸,所以對他而言,建造「台灣成功號」的過程並不太困難,倒是紀錄片中鄭成功的故事相當引人入勝。
 台灣成功號是根據台南市政府特別派員到日本長崎縣平戶市松浦史料博物館,以全球唯一收藏的「唐船之圖」畫卷中的台灣船圖為藍本,由陳林福等海洋史及造船史學者專家考證設計,再由許欉帶領多位技藝非凡的造船工匠,遵循藍圖及史料進行施工,以熟稔的工法重現古船。
 陳林福說:「台灣建造木船最好的師傅集中在台南,而許欉更是箇中佼佼者。船的眼睛還是老師傅親手打造。」
 陳林福進一步說,台灣成功號共動用南洋櫸木、香思樹、紅柳桉、黃柳桉5種木頭,而建造木船還必須對木頭特性了解的一清二楚,特別是龍骨部分,只有像許欉那樣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才能抓到竅門。」
 許欉則是謙虛說道:「若沒有陳林福的設計圖,船也做不好。」不過,聽陳林福對自己的誇讚,許欉也很驕傲地說:「我做的船絕對不會漏水。」
 不過,由於木船師傅凋零,加上建造過程中更改設計,陳林福透露,原本1年可完成的台灣成功號,延宕到近3年才完工。而當今仍在航行的木船一個手掌就可數完,木船的需求量大不如前。許欉說,「台灣成功號」可能是他參與的最後一個作品,但如果有機會,他說,還是願意繼續為鍾愛一輩子的木船奉獻心力。
 台灣成功號船現停靠平港碼頭,船長徐海鵬說,預計11月初駛出安平港外,進行航行訓練。台南市立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林韋旭說,台灣成功號在完成航行訓練後,計劃明年環島試航,未來則將沿著鄭成功300多年航行的路線,重新造訪日本到印尼這段海域。

相關新聞:
台南鄉親熱情參與廈門鄭成功文化節 (2011-06-13 )
兩岸千名民眾共祭民族英雄鄭成功 (2011-06-12 )
為延平郡王慶生 青年鄭成功報到! (2010-08-27 )
踩街1.2公里 兩岸同祭鄭成功(組圖) (2010-06-19 )
一笑泯恩仇 鄭成功、施琅後裔大和解 (2010-05-02 )
2011-10-23 10:01:39
阿楨
華人與呂宋貿易(1657—1687):史料分析與譯註 (清華大學 2012)

  內容簡介
  以往我們對華人赴呂宋貿易雖有基本輪廓,但對許多貿易詳情並不是那麼地清楚,包括華人入關申報的流程、各船隻的船貨清單,以及各商品的價格、買賣與轉售情形仍有許多空白之處。因此,本書所整理的西班牙史料對重建1657至1687年間華人赴呂宋貿易有重大意義。根據這批史料內容我們可歸納並重建以下五項研究要點:一、當時馬尼拉海關的運作方式;二、貨幣流通的狀況;三、中國、臺灣與呂宋的貿易消長;四、呂宋市場的消費情形;五、貿易網絡的連結。就文獻的價值,這批史料不僅反映出海禁及海禁初開閩粵海商與呂宋貿易之趨勢,也有助於理解尚可喜及鄭氏在呂宋的貿易情形,甚至可清楚建立整個東亞華人與呂宋的貿易網絡。
  作者簡介
  方真真 1998年底獲得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史地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著作包括《西班牙史》、《明末清初臺灣與馬尼拉的帆船貿易(1664-1684)》、《臺灣西班牙貿易史料(1664-1684)》等書及十餘篇論文。
方淑如 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西班牙語外語教學碩士,巴塞隆納自治大學近現代史博士班肄業,現擔任長榮大學西班牙文講師,合編與協譯著作包括《西班牙史》、《臺灣西班牙貿易史料(1664-1684)》等書。
  目錄
自序
凡例
前言
第一部分 史料分析與研究初探
第一章 史料介紹
第二章 史料傳抄與解讀
第三章 馬尼拉海關的運作方式
第四章 貨幣流通的狀況
第五章 中國、臺灣與呂宋的貿易消長
第六章 呂宋市場的消費情形
第七章 貿易網絡的連結
第八章 研究發現與展望
第二部分 船隻貿易文件
附錄一:單位換算
附錄二:1657-1687年間馬尼拉政府官員表
附錄三:1657-1687年間中國赴呂宋的船隻資料表
附錄四:1657-1687年間中國赴呂宋船隻入港日期與船舶數量表
附錄五:1657-1684年間從呂宋開往或返回中國的船隻資料表
附錄六:1657-1687年間中國赴呂宋各船隻貿易額估算表
附錄七:十六位中國船長交易對象表
附錄八:十七世紀初西班牙語與閩南語詞彙對照表
附錄九:彩色附圖
2012-05-12 10:42:57
版主回應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戴寶村 玉山社 2011)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就移民歷史特質而言,「過鹹水」是台灣人的共同歷史記憶,所有的台灣人都是海洋之子。因此,從海洋的角度觀看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可以發現各族群間的共同點,進而型塑新世代的民族特質,建立新的主體文化與共同價值。
  .從海洋誕生的台灣島、駕獨木舟漂流的南島語族、艱險橫渡黑水溝的漢人、大航海時代台灣地位的重要、清代時期的沿岸航運與東西對渡、日治時期的日台航線與南進基地、現代海運的發展與貨櫃船王國的建立,以及全球化下的跨海新住民與縱橫四海的台商,完全從海洋的觀點,闡述台灣的歷史與文化,在在顯示台灣與海洋的密切關係。
  目錄
第一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洋生業
一、海島台灣——海洋地理
二、海洋生業——水產經濟
第二章 海國之民.大洋之子:渡海移民
一、大洋之子——南島民族
二、橫渡黑水溝——唐山過台灣
三、全球化下的過海移民
第三章 快樂出航.縱橫四海:海運通路
一、海運的歷史發展與背景
二、艋舺初遇 Galeon(西洋大帆船)
三、橫洋對渡戎克船(唐山帆船)
四、蒸汽輪船鼓浪來
五、貨櫃輪縱橫四海
第四章 對渡正口.國際港埠:港口風情
一、大航海時代的Formosa
二、台海對渡與沿岸航運
三、開港通商,與世界接軌
五、殖民南進與海洋港埠
六、現代港口風情
第五章 潮起潮落.人海對話:信仰與文學、藝術
1.海洋信仰與海洋神祇
2.海洋文學與海洋文化
3.浪濤音符與海洋藝術
結 語 從海洋文化到海洋國家
2012-05-28 14:00:58
圖博館
復旦大學教授:戚繼光剿滅倭寇多為中國人2016-01-14 我是胖子我怕你嗎

  有明一代,自開國皇帝朱元璋起,便施行海禁政策,不准民眾私自出海,同時也不允許外國商人前來貿易,中國對外貿易的途徑就只有依靠傳統的朝貢貿易。然而規模十分有限的朝貢貿易終究無法滿足全球化貿易的浪潮,因此海上走私貿易逐漸興起,隨之引發沿海的“倭寇”之患。
  歷史上“嘉靖大倭寇”的真相究竟是什麼?他們是“真倭”還是“假倭”?所謂“倭寇”到底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海上走私貿易與海禁政策較量的結局如何?最終明朝怎樣實現對外開放?12月20日,在復旦大學召開的“變化中的明清江南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明史專家樊樹志教授就相關話題作了報告發言。
  全球化貿易浪潮下的海禁與朝貢
“現在很多人都有誤解,以為經濟'全球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事情,其實它早在15世紀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就開始了。”樊樹志從明朝所處的世界貿易格局開始講起。伴隨著歐洲人的對外殖民擴張,整個世界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這種全球化貿易浪潮必然要席捲到中國,但當時明朝對外實行的卻是海禁政策。
  所謂“海禁”,就是禁止人民私自出海,與海外各國交往,當然也包括民間貿易往來。那麼,當時對外貿易的渠道就只剩下歷史悠久的“朝貢”,即歷代中原王朝把國內的君臣關係擴展至對待周邊國家的關係,藩屬國國王會定期派遣使節奉送貢品,同時接受中國皇帝的“回賜”,這種傳統朝貢體系所附帶 ​​的貿易就是“朝貢貿易”。
  走私VS海禁
  於是,民間就逐漸產生了“走私貿易”這種試圖衝破海禁的經濟活動。樊樹志特別強調了明朝的走私與現代海關製度下的走私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真倭?假倭?
樊樹志通過閱讀嘉興人李日華和太倉人王士騏留下的文章,發現他們作為嘉靖倭患的親歷者,都早已指出“倭寇”海盜其實就是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海商。而且,“其中大多數都是中國人,都是所謂'假倭',海禁斷絕了他們的生計,促使禍亂更加嚴重”。
  海禁之禍
明朝倭寇大多數是中國人假扮的
亂了一百多年的日本戰國時代,無處不燃戰火,無人能得安寧,田園荒蕪,屍骨遍野。喪家野犬般的浪人、無糧可種無魚可打的流民、爛命一條的無賴,把目光投向了大海彼岸富裕而軟弱的中國,一艘艘倭船出發了!亂世日本太難混了! 看過黑澤明《七武士》的人想必都對電影中的日本浪人印象深刻......
2016-01-15 10:27:06
圖博館
回應

這位叫獸是不是職業倭寇?
親日上海叫獸的隊伍又壯大了。
皇協軍總是要比皇軍多一些,你說是吧,樓主!
是夠“胖”的作者,注水臉充胖子。以這個邏輯,鴉片戰爭是維護自由貿易,海洋貿易。說實在用“驚世駭俗”說不通,這以野食論據,無事非是的評說歷史人物。日本,沒少給中國這類人注水。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日本右翼》 《亞洲歷史》 《鄭和下西洋》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鄭芝龍》 《荷據時代臺灣史》 《施琅與台灣》 《康熙統一臺灣始末》 《大明國姓爺》 《幕府將軍》 《末代武士》 《黃昏清兵衛》 《大鏢客》 《七武士》 《羅生門》 《戰國英豪》 《蜘蛛巢城》 《亂》 《影武者》 )
2016-01-15 10:28:06
圖博館
海與帝國:明清時代
作者: 上田信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7/06/01
  內容簡介
  在18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前,
  位於東歐亞的中國,是全球貿易的主導者。
  為何明清時代的嚴厲海禁,
  會成為推動東歐亞圈貿易活絡的關鍵?
  超越以往中國通史的朝代框架,
  以「海洋史觀」x「全球體系論」首創東歐亞的區域概念,
  重新評價這段五百年的明清帝國海洋史。
  一改歐洲觀點的霸道史觀,重寫征服、開發、文明化的西方論點,用鮮明的人物生平,重構五百年明清時代:
  ‧一名船醫建立起百年老字號怡和洋行,更是讓英國在鴉片戰爭中獲勝的關鍵。
  ‧失控的鹽制度和掃蕩沿海走私,明朝鹽商只能變身倭寇頭子。
  ‧明朝承認與外國交易的互市,讓努爾哈赤得以用毛皮交易打造大清帝國。
  ‧鄭芝龍的海上霸權,源自十七世紀日本幕府頒布海禁。
  ◎專制就是封閉?保守就是停滯?
  歐洲優越主義已經崩解,大海洋史觀才是二十一世紀的論史主流!
  一直以來,西方史學界對於中國明清時代的評論都不佳,從黑格爾的停滯論,到二戰後費正清的「衝擊─回應」論,甚至連接受馬克思主義史學體系的中國史學家們,本身也將明清所屬的十四至十九世紀歸類為「封建制度的末期」,是一個封閉又陳腐的時代。
  然而以往的評論觀點,都是以「陸地」出發,如今,我們以海洋上發生的運輸、交流和貿易等層面,重新評價明清帝國,並發現在近代中國被評為負面遺產的「朝貢制度」,竟是當時維繫東歐亞地區秩序的最佳經貿體系。
  ◎從國家到地區,當帝國本身的制度跨區發展之後
  作者上田信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進入中國進行實地田野調查的日本史學家,他從「交易」的基礎,解構中華文明自商周以來改朝換代的拓展過程,是不斷因「集中─分配」而集合,接著又因與新文化交流而破壞交易穩定度,導致王朝瓦解、重組。
  ◎鄭和下西洋、女真崛起,讓我們從海洋的觀點重新看陸地上的歷史大事件
  除了以截然不同的面相與論點,重新評析西方史學界口中的中國停滯時代之外,上田信更以民生經濟的角度,有別於過往提出的皇帝沉迷宗教、官員壓榨百姓、歉收造成飢荒等原因,提出元朝帝國為何敗亡的真正原因,和發生動亂的「地點」有關;也提出有別於史學家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巨額出超的「朝貢貿易」,而是運用不需成本的「里甲制」成品,去交換東南亞各國的珍稀物品,非常划算。
2017-06-01 11:34:34
圖博館
中國真的沒有海洋文明? 2017-03-01

長期以來,中國以燦爛的內陸農耕文化對世界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然而,近百年來,由於崛起於海洋的歐洲文明對世界秩序的強烈影響,來自黑格爾的“中國沒有海洋文明”“中國與海不發生關係”的論調在學術界應者甚眾。
  這種來自西方權威的論斷加上歷史上農耕文化的強大,聚焦“中原”而忽略“沿海”已是中國學術界的常態。在教育體係與學科建設領域,更是形成了一個“中”“外”壁壘森嚴、“中國”在世界之外的封閉體系。
  從地球的角度看,海洋佔據了其表面的約70.8%,而陸地面積佔比不到30%,陸域成了被海洋分割、包圍的島嶼。從人類發展的角度看,突破海洋對陸域的分割、探索海洋那一邊的世界、把生產生活活動延伸至海洋,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
  在逾千年的人類海洋歷史中,海上絲綢之路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航線與濱海區域港口城市在變化;交換的物產在變化;人民及政府對海洋貿易的態度在變化。但是,由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物產交換與文化交融的大趨勢從未改變。
  因此,對於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族群而言,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是不同的。
  對於非西方國家而言,對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研究,特別是梳理前工業時代東方文明的影響力,是一種回擊歐洲文明優越論的文化策略。
  從中國的歷史發展來看,傳統海上絲綢之路是以農耕時代中國物產為中心的世界文化大交流,從其相關歷史文化中可汲取支撐我們繼續前行的力量。
  福州大學“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研究院”在多年研究中國海洋文化的基礎上,依託中國著名的出版機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策劃設計了“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海洋強國戰略叢書”。
  叢書第一批共十三本,研究從四個方面展開。
第一,以三本專著從人類新文化、新知識的角度,對海洋金融網、海底沉船進行研究,全景式地展現了人類的海洋文化發展。《海洋與人類文明的生產》從全球的角度理解人類從陸域進入海域之後的文明變化。《海洋移民、貿易與金融網絡——以僑批業為中心》以2013年入選世界記憶遺產的僑批檔案為中心,對中國海洋族群在海洋移民、貿易中形成的國際金融網絡進行分析。如果說僑批是由跨海成功的海洋族群編織起來的“貨幣”與“情感”的網絡的話,那麼,人類在海洋上“未完成”的航行也同樣留下了證物,《沉船、瓷器與海上絲綢之路》為我們整理出一條“水下”的海上絲綢之路。
2017-07-09 11:56:46
圖博館
第二,早在歐洲人還被大西洋阻隔的時代,亞洲的海洋族群就編織起亞洲的“海洋網絡”。由中國濱海區域向東海、南海延伸的海洋通道逐步形成。從中國沿海出發,有到琉球、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新加坡、環蘇門答臘島區域、新西蘭等的航線。中國南海由此有了“亞洲地中海”之稱,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域,而我國東南沿海的海洋族群一直是這些海洋交通網絡中貿易的主體。本叢書有五本專著從不同的方面討論了“亞洲地中海”這一世界海洋貿易核心區的不同專題。
  《東海海域移民與漢文化的傳播——以琉球閩人三十六姓為中心》以明清近六百年的“琉球閩人三十六姓”為研究對象,“三十六姓”及其後裔在向琉球人傳播中國文化與生產技術的同時,也在逐漸地琉球化,最終完全融入琉球社會,從而實現了與琉球社會的互動與融合。《從龍牙門到新加坡:東西海洋文化交匯點》、《環蘇門答臘島的海洋貿易與華商網絡》和《19世紀檳城華商五大姓的崛起與沒落》三本著作從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來討論印度洋、太平洋交匯海域的移民、文化與貿易。《歷史影像中的新西蘭華人》(中英文對照)則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更加豐厚的內涵,100餘幅來自新西蘭的新老照片,讓我們在不同歷史的瞬間串連起新西蘭華僑華人長達175年的歷史。
  第三,以三部專著從海洋的角度“審視”中國。《海上看中國》以12個專題展現以海洋為視角的“陌生”中國。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傳統文化、外來文化與民間亞文化一直是必不可少的資源。就中國的海洋文化知識體系建設來說,這三種資源有著不同的意義。由此可見,對明清保守的海洋政策的反思以及批判是我們繼承傳統的現實需求。
  《朝貢貿易與仗劍經商:全球經濟視角下的明清外貿政策》與《明清海盜(海商)的興衰:基於全球經濟發展的視角》就從兩個不同的層面來審視傳統中華主流文化中保守的海洋政策與民間海商階層對此的應對,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國家海洋政策的失誤及其造成的嚴重後果;此外,在對中西海商(海盜)進行對比的同時,為中國海商翻案,指出對待海商(海盜)的態度或許是中國走向衰落而西方超越的原因。
2017-07-09 11:57:55
圖博館
第四,主要是戰略與對策研究。今天的國際法源於歐洲人對海洋的經略,那麼,這種國際法就有了學理上的缺陷:其僅僅是解決歐洲人紛爭的法規,只是歐洲區域的經驗,並不具備國際化與全球化的資質。東方國家有權力在21世紀努力建設國際法新命題,而中國主權貨幣的區域化同理。《國際法新命題:基於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背景》與《人民幣區域化法律問題研究——基於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背景》就對此展開了研究。
  從全球的視野看,海上絲綢之路是人類在突破海洋的限制後,以海洋為通道進行物產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文化的融合進而產生新的文明的重要平台。
  我們相信,圍繞海上絲綢之路,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都有言說的興趣。而對中國而言,傳統海上絲綢之路是以農耕時代中國物產為中心的世界文化大交流,源於漢唐乃至先秦時期,繁榮於唐宋元時期,衰落於明清時期,並終結於1840年。
  今天,“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是重返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國尋找話語權的努力,在相同的文化語境之中,不同的學科與專業都有融入海洋話語時代的責任。歡迎不同領域與學科的專家繼續關注我們的討論、加入我們的航船:齊心協力、各抒其才。海洋足夠遼闊,容得下多元的話語。
  本文選自“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海洋強國戰略叢書”序言。作者蘇文青,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現為福州大學教授、閩商文化研究院院長,福州大學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兼職研究員。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任教。
  回應
世界三大文明,起源、成因、發展都不同,而中國5千年文明的起源就是農耕文明,幾千年佔據絕對主導地位,且從未有間斷的也是農耕文明,更是中國領先世界長達2千多年的主要基礎。即使有一部分游牧文明與海洋文明的人群,也只是小小的分支,並不能改變整個文明的屬性。而農耕文明的強大優勢,也是其它文明所無法替代的。
2017-07-09 11:58:28
阿楨
河殤式思維已盡窮途末路 2020-05-26 觀察者網

前幾天有朋友強烈建議我認真回顧河殤,他為中國年輕人的自信感到憂慮。保守是錯誤的,擁抱海洋西方文明才是正確的,為何這些年輕人不明白?
對此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為何你一定口咬定,年輕人的愛國熱情是一種保守?而你嘴上西方文明就一定是開放的?
他羅列了一大堆孟德斯鳩和喬姆斯,但是面對美國現在的現狀,還是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最後他只能感歎:特朗普這群人是民主的大害。
對於這種認識,個人認為已經是河殤式思維人群裡的開明人士了。
河殤式思維在中國已經走向窮途末路,親手埋土的,不是和他們意見截然相反的年輕人,也不是我們這些批判自由主義的不同意見者,而是特朗普、蓬佩奧以及他們代表的極端保守勢力。
是東方的現實主義和西方的魔幻現實主義交錯而成的奇景。
…….
  回應
真要做了這些河殤們想像的全盤西化,我們現在應該是大號烏克蘭 利比亞 或者伊拉克。
這次看得明明白白的,“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核心明明就不是自由和民主”,還信它們的“自由民主”那他就是個睜眼瞎。
我的青少年時代正值河殤甚囂塵上。但我很驕傲的說,自己從未拿正眼瞧過它和它的擁躉們。
從小讀《上下五千年》,就知道“英雄千千萬”。我們這個民族一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穿過硝煙,歷經苦難,每當危急關頭,總有無數雙手伸出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於是儘管滄海桑田,但我們的精神仍得以薪盡火傳。
黃河沒氾濫,公知卻變災了!河殤之罪,整整誤導一代人!
一部“河殤”,幾乎把中國再次拖入燃燒的火坑。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16004
2020-05-27 06:29:30
阿楨
政治正確下的斯卡羅 看不到全部真相 2021-08-21 聯合報

公視「史詩級」的電視劇「斯卡羅」上周推出,引起廣泛回響,原住民籍立委高金素梅以「迷失在官方史觀中的細膩史詩」形容該劇。有人認為,與其說是歷史劇,不如說是反映當前政治正確、投射現實政治需求的政治劇。歷史向來是當權者合理化政權的工具,當權者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角度,說明、詮釋歷史,政治下的歷史很多時候只呈現部分的真相,而看不到全部的真相...
  回應相關新聞
原民學者:應學習更多不同族群的文化與歷史
  回應
台灣最擅長的就是抹黑中國、竄改歷史、混淆視聽,台灣人就是喜歡會抹黑、造謠、硬坳又不認錯的政黨。

斯卡羅-維基百科
  正面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表示,「這是孕育自台灣這片土地,獨特而波瀾壯闊的故事。」「我們希望用比過去更高的製作技術和格局,來帶動台灣影視音產業的發展,讓本土的IP、演員和製作人才,都能被國際看見。」
  負面
楊渡,在臉書粉專上批評「斯卡羅」竄改歷史,把李仙得英雄化、美化,「那簡直是對被屠殺的原住民再次的侮辱」,而且是對被出賣的台灣人尊嚴的踐踏,「公視成了綠營傳聲筒」,「文藝創作不能竄改歷史」。中華民意研究協會副研究員林廣挺指出,這部戲藉由原住民作為敘事工具,投射當下臺灣社會亟欲「提升台美關係」和「擺脫中國」。
  相關新聞
沒有粉絲尖叫的「金曲32」!五大亮點力拼抓住直播觀眾
  回應
金馬/金曲獎愈來愈本土化, 海外華人不願參加,根本走不出去, 愈來愈沒看頭....
2021-08-21 08:18:24
阿楨
說明清“閉關鎖國”的人,你們才是“閉觀鎖國”!2022/11/18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不是傳奇的大航海》第25集--歷史認知上的閉“觀”鎖國才是我們的老毛病
明清時代的中國有閉關鎖國嗎?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有。 說沒有是因為世界各地都有人跑來跟中國貿易。 說有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去觀察瞭解外部世界。 貿易上沒有閉關鎖國,認知上卻有閉“觀”鎖國。 直到今天,我們許多人的歷史認知,依然是閉“觀”鎖國。

海禁--維基

海禁(又稱洋禁),是一種鎖國政策,旨在禁止民間私自出海,也限制外國商人前往本國通商,具體實施隨著時間變遷而有張有弛。海禁本來的目的是為消滅反叛勢力、打擊海盜及走私,保障社會穩定的初衷,日韓亦有此政策。然而,實際上海上貿易反因海禁而更加猖獗,歷代各政府的海禁最後都不了了之,最終以開港通商收場。

影射當前大陸處境(西方圍堵中國) 明清時期「閉關鎖國」重被學界討論 2022-08-30 聯合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課題組最近發表一篇萬字雄文「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試圖為「閉關鎖國」政策「平反」,引發學術界震動,連媒體都參與討論並稱,「閉關鎖國」絕對不會是中國要走的路,中國繼續對外開放的決心十分堅定。
2022-11-18 08:54:09
阿楨
文章認為,用「閉關鎖國」形容明清時期對外政策,是特定時代西方中心主義影響的產物,並不是對明清時期對外政策的客觀描述。面對西方殖民勢力的步步進逼,明清兩朝統治者從軍事、經濟、文化等不同層面,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主要源於國家安全的考慮。從今天的角度看,是否開放、如何開放、開放範圍多大,屬於國家主權範圍。國內外一些學者簡單地斥其為「落後」、責其為「野蠻」,甚至認為違反所謂「國際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文章表示,衡量歷史是非須置於當時的特定環境,後人不能苛求前人。今人既不能為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封建禮教歌功頌德,也不能以「閉關鎖國」全盤否定明清歷史對中國、對世界的意義。保守、落後、封閉不是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內容,也不是明清時期對外交流的全貌,不能把明清社會標籤化為「閉關鎖國」。文章還稱,客觀而言,「自主限關」具有其合理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西方殖民主義者血腥東擴的步伐。

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有錯嗎? 2022-11-16

首先,今天對於中體西用的批判,是基於20世紀以來社會學、政治學等現代化理論而進行的,不能拿去指責古人的無知;其次,對中體西用的廣泛批判出現在甲午戰爭之後,但從洋務運動開始到甲午戰爭間30年並不認為中體西用有那麼大的問題。
西方的擴張促進了非西方的政治領袖和知識領袖用以下三種方式回應:拒絕現代化和西方化;接受兩者;接受前者,拒絕後者。今天,我們非常容易理解,現代化並不只有西方化這一種模式。但問題在於,在19世紀,世界上只有“西方”這一個地方是現代化的,你找不到其他任何參考的樣本。由此一來,對於世界各國的文化精英們來說,就必然要面臨一個問題——如果你全盤西化,本土文化必然要受到衝擊;如果你不“西化”,則你的國家在列強堅船利炮之下難以生存。無論是“中體西用”還是日本“和魂洋才”,都是要避免“西化”而更追求“現代化”。
2022-11-18 08:59:31
阿楨
時論廣場》民主與民本 誰以蒼生為念 2023/01/20 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黃光國

中國式的「民本主義」,講究的是「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方法是「民主協商」,而不是西方所謂的「民主投票」。3月4日,大陸將召開全國政協會議。新華社指出,對全國政協委員人選將「逐個審核把關」,嚴把人選的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
這當然不是賴清德主席心目中的「民主」,也不是五四青年夢寐以求的「洋菩薩」或「德先生」。我想請教賴主席的是:經過「民主投票」選出的貴黨前主席蔡英文,在「徵召」各種選舉候選人的時候,大權獨攬,有沒有像大陸這樣的「把關」?……

認定明清“閉關鎖國”的人,你們才是“閉觀鎖國” 2023-01-16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修木

1683年三藩之亂平定,臺灣收復,清朝坐穩,康熙下詔重新開海,不是以前的三年一貢的朝貢關係,歐洲帆船每年都可來廣州,還可建倉庫。康熙開海,並不是為了照顧歐洲人。中國有最大市場,而中國的瓷器、絲綢又是品質最好的。18世紀是康乾盛世,天下大致安定,而且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長,由此也帶來消費需求的急速增長。
  回應
清朝賣出貨物,收穫白銀,基本是單方面的,中國怎能是閉關鎖國?
在客觀歷史上,清朝確實沒有閉關鎖國;但是從西方中心主義的角度,清朝必須是閉關鎖國的,只有這樣,西方的殖民史觀才是成立的。
2023-01-23 08:39:22
阿楨
中時社論》1624 文化部謬誤的海洋史觀

文化部花費8千多萬製作一部大型歷史歌仔戲《1624》,找來歌仔戲偶像級明星群演員,也找來擅長現代歌劇的舞台劇導演,但所得到的評價卻超出預期的低。
台灣誕生 非始於荷蘭
台灣一直有一個迷思:1624年荷蘭人來了,台灣的歷史才開始。這種史觀始於陳水扁時期,杜正勝任故宮院長時舉辦一場名為「台灣的誕生」展覽,這一檔與荷蘭合作的展覽,有不少荷人所收藏的舊地圖與過去東印度公司文物,包括荷蘭人從台灣向明朝訂購的瓷器。
這些文物當然可以印證台灣在大航海時代即參與了第一波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但所有東亞國家,從麻六甲、馬尼拉、越南、巴達維亞,到日本的長崎、平戶等,哪一個不是呢?廣州、漳州、雙嶼等,早在16世紀就已是葡萄牙、西班牙的貿易往來港口。是以,這種「1624年荷蘭來台,所以台灣誕生了,我站上了世界舞台」的姿態,實在有一點自卑,也缺乏世界觀。從原住民立場看更是謬誤,那是一種哥倫布所聲稱的「我們來了,美洲的歷史才開始」一樣,是帝國主義的史觀。台灣史豈是荷蘭來了才開始,那原住民和漢人呢?
台獨執念 斬文化臍帶
台灣不是一個荒島,而是開始有了多樣商業活動的商港。顏思齊的來台,鄭芝龍的崛起,皆始於此。若無鄭芝龍也就無後來的鄭成功驅逐荷蘭,完成開台使命。難怪高金素梅要質疑文化部:「1624這齣戲要讓觀眾看到的,到底是誰的歷史?若要談台灣史,為何不從十三行文化、蔦松文化談起?還是這個海洋史觀只是為了一個400年的台獨政治執念?」她更一語道破,民進黨的海洋史觀不過是歐洲掠奪殖民的強盜史觀。
當前世界史的論述,逐漸擺脫歐美史家的話語霸權,回歸各民族、國家為主體的論述。只是民進黨的台獨史觀在抗中、反中意識下,罔顧歷史事實,不只是將一般熟知的日據時代歷史美化、國民政府遷台史醜化,更是從骨子裡刻意將國府扭曲為流亡政權,切割中國的歷史臍帶。如今文化部連更早的明鄭時期歷史也要竄改,自甘為帝國的犬馬,把台灣史碎片化。這樣如何對得起原住民族和唐山到台灣的開台祖先呢?民進黨的官一向是政治正確凌駕專業,下一任文化部長李遠敢導正錯誤的史觀嗎?
2024-04-21 02:06: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