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政治竊聽何時止?
在 《明窺狂國家》,到世界末日也止不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64/20051126084503誰洩密》薄蕭會曝光 藍:傳真遭攔截【聯合報07.12.16范凌嘉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與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密會紀要,遭綠營掌握爆料,國民黨發言人蘇俊賓要求,爆料者、開記者會人應清楚交代來源,否則合理懷疑資料透過不法手段取得,不然就是自行編造。
馬營根據曝光的綠營文件格式與內容研判,外洩的資料,應該是傳真過程遭人攔截;過去馬營傳真也被攔截過,但這次的事情,幕僚也不敢篤定說就是傳真。不過,傳真攔截不比網路入侵,還要到電話公司掛線,馬營幕僚高度懷疑,這不是業餘駭客的傑作,「這不是一般人辦得到的,而是有系統的犯罪行為!」
據指出,取得完整資料的媒體,字體、標題與資料格式並不相同,顯見前天已有兩種以上版本在媒體間流傳;不過,這兩個版本內容一致,都有七點摘要,讓整起事件更蒙上一層神秘面紗,撲朔迷離。
馬營幕僚指出,綠營掌握的薄蕭會談紀要,馬營電腦中也有類似資料,不過馬營對保密相當謹慎,為防駭客入侵電腦,還有專門儲存機密資料與重要文件的電腦,這些獨立電腦沒有連上網路,無法對外聯繫,因此透過駭客取得資料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幕僚分析,重要文件與獨立電腦,能接觸的幕僚非常少,因此有人「監守自盜」把資料外流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尤其馬營最近為了選戰高度緊張,核心人士動不動就下達「封口令」,連小小新聞都會追查洩密對象,幕僚們口風都很緊。
國民黨發言人蘇俊賓表示,這次事件藍軍是受害者,怎麼可能「自導自演」?爆料的是民進黨立委莊和子,綠營應該說清楚資料來源為何?如果是駭客提供,駭客朋友又是誰?是不是在情治單位工作?不說清楚,他合理懷疑資料透過不法手段取得。至於莊和子說資料來源是美國方面,蘇俊賓反問:「這人民會相信嗎?」
誰洩密》莊和子:爆料的是美國會議員【聯合報╱記者何明國、
薄蕭密會紀要文件內容曝光,藍營質疑是水門案翻版,要透露消息的綠營說清楚來源。爆料薄蕭密會的民進黨立委莊和子昨天表示,她沒有看到媒體公布的文件,把薄蕭會內容爆料出來的是美國國會議員。
此外,副總統呂秀蓮昨天在一項公開活動回答媒體說,薄蕭會這件事她不知情,直到看了報紙才知道,不過她不相信蕭萬長會向美國告狀,希望謠言止於智者。
但呂秀蓮也強調,「要角逐國家的領導人或者是副領導人,自己不以國家的主權至上,為了勝選跟不同的邦交國、非邦交國甚至敵國有特別的來往,我想我們選民可以來公評」。她呼籲選民,「用行動來表示我們真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應該由人民來決定國家的前途。」
莊和子回嗆國民黨,不回應傳聞的薄蕭會談內容,不說清楚講明白是否真有相關傳聞,反而質疑外界為何有這項傳聞,實在不應轉移焦點。
對於消息來源,莊和子說,幾天前美國僑界就有人跟她講,說連美國國會議員都表達關心,聽到有這樣的傳聞,美國會議員很驚訝,「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出來?你們有可能出奧步嗎?」
她說,近日與媒體接觸時,曾將此訊息與媒體討論並表達關切,但當時並無具體內容。前天媒體向國民黨查證,確定的確有薄蕭密會,因此她才第一時間發出新聞稿要國民黨說清楚。至於新聞稿提到的密會內容,她說是「根據美國之前的傳聞及媒體的轉述」,但她未看過媒體公布的薄蕭密會文件。
馬蕭總部 疑遭竊聽臥底【聯合報╱記者李明賢07.12.17
薄蕭密會事件曝光,讓馬營諜影幢幢,立委蘇起昨天說,蕭萬長兩岸基金會辦公室六月啟用後,徵信社偵測時發現電波異常,不排除是裝潢時遭安裝竊聽器,其餘包括馬蕭總部、前立院副院長江丙坤辦公室也同樣有電波異常現象,初步懷疑可能均遭竊聽。
馬營核心幕僚更透露,馬蕭總部也可能遭對手長期派員潛伏、滲透。核心幕僚透露,由於目前馬辦幕僚多達上百人,其中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包括立委助理、青年團、志工等,不排除有綠營人士滲透潛伏,趁機截取重要訊息。
該幕僚形容說「若干大型的會議一開完,綠營就掌握,比發新聞稿的散佈速度還快」!例如馬營十二月初召開人權政策會議,次日總部就會收到不明來源的人權政策結論病毒信,內容甚至與前一天幕僚討論重點相同,類似情況不勝枚舉,若非被監聽就是遭臥底監控。
馬營質疑,先前包括馬蕭辦公室遭病毒全面入侵,直到這次爆發藍營高層遭竊聽,甚至總部被綠營臥底等,其中應有公權力介入。蘇起更形容,這是台灣版的水門事件。
馬營辦公室昨天開始搬進位於中華路的御景天廈,預定當競選總部。幕僚透露,新總部安全規格全面升級,對於薄蕭會文件外流事件,馬蕭總部初步研判是傳真被攔截,不排除是對手鎖定總部與蕭萬長辦公室等傳真電話,再透過機房掛線截取,研判應是公權力介入。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昨天表示,馬蕭辦公室有做反竊聽工作,他並不擔心;蕭萬長則低調不願證實遭竊聽,但他保證未來國民黨若執政,絕對不會監控在野黨。
馬蕭競選辦公室總幹事詹春柏與執行總幹事詹啟賢則口徑一致,坦言室內電話與手機都疑被監聽。詹無奈說,海陸空三軍、警察、特務掌握在執政者手裡,只能加強資訊安全維護。
被指竊聽 綠批藍奧步亂指控【聯合報╱記者鄭任汶、07.12.17
對於國民黨指控民進黨政府進行竊聽,民進黨秘書長卓榮泰昨晚回批說,國民黨胡亂指責民進黨竊聽他們,這就是奧步,請國民黨不要把這種毫無根據,胡亂指控的事情,四處亂講,這會破壞社會的互信,以及製造不安。
卓榮泰表示,薄蕭會內容,是有別的管道流出來,怎麼會是民進黨呢?這種隨便指責,就是奧步,請國民黨節制。
民進黨文宣部主任謝欣霓、立委沈發惠昨天舉行記者會,要求國民黨交代薄蕭會內容。謝欣霓說,國民黨應說明媒體報導的密件內容是否事實,若為真實,更應解釋為何遇到美國就犧牲台灣人民權益,對外亂說話?
沈發惠說,國民黨過去不斷在國際場合詆毀台灣民主政治的成就,這是對台灣的嚴重傷害;若此文件為真,可見國民黨與友邦不談政策,只是將國內民主價值扭曲、減損台灣的國際籌碼。
駭客發假信 謝營也緊繃【聯合報╱記者鄭任汶07.12.17
薄蕭會密件曝光,讓綠營也神經緊繃,一位黨務高層昨天質疑,有特定的網路駭客,平時緊釘綠營的重要活動,然後伺機假冒核心幕僚的電子郵件信箱,夾帶木馬程式,散發給其他的核心幕僚,每兩、三天就換一次電腦的密碼。
黨務高層舉例說,今年二、三月間正在籌辦汪平雲律師的治喪事宜時,就曾經收到以其他黨政核心人士發出的電子郵件,雖然信件名稱是與汪律師治喪委員會有關,但一看就有問題,尤其是附加檔案,根本就不符合平常慣用的檔案。
綠營也防竊聽。黨中央去年還找來徵信單位,用電波儀器偵測是否有訊號異常現象,還搜尋到「強烈反應」訊號,但遍尋不著來源,不了了之。
總統府更頻頻提高任務等級,國家安全會議定期召開與資訊安全有關的專案會議,研考會副主委陳俊麟也經常穿梭總統府與研考會之間,溝通有關資訊安全的業務。在陳總統兼任黨主席之後,國安單位重新針對黨主席辦公室與九樓會議室,進行反竊聽、反偷拍的地毯式搜索任務。
謝長廷競選總部核心幕僚電子信箱,也疑遭冒用,一位營高層曾經收到寄信者署名為:「謝長廷競選總部政策文稿部主任許淑芬」的電子郵件,但用的字句不符合平常習慣,高層驚呼說,駭客手段越來越精緻。
竊聽風暴 The Lives of Others (2006 )
導演: 賀克唐納斯馬克
編劇:賀克唐納斯馬克
演員:歐路奇莫赫/沙巴斯帝安庫克/歐路奇圖科
劇情簡介
本片獲得2006年「德國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男配角、最佳製作等七項大獎。代表德國參加2007奧斯卡外語片角逐。
1984年11月的東德,柏林圍牆倒塌前5年,東德國家情報局「斯塔西」正以恐怖威權控制著人民。渴望升遷的東德秘密警察衛斯勒,奉命進駐了一棟華廈,秘密監控名劇作家德瑞曼和他的美麗女友-知名女伶西蘭。
劇作家德瑞曼雖被懷疑撰寫反動文章,「斯塔西」卻苦無證據逮人。衛斯勒於是成為最佳爪牙,全天候監控德瑞曼和西蘭的生活,期能盡快找出關鍵證據來。日夜不停進行竊聽工作、完全沒有自我生活的衛斯勒,卻在不知不覺中,逐漸融入了德瑞曼和西蘭多采多姿的生活。他不但私下對德瑞曼產生了友誼,更分享了他和西蘭之間的愛情與爭執、秘密與謊言…,而德瑞曼和西蘭卻渾然不覺。
當西蘭被逮住弱點並受到逼供,她會出賣德瑞曼嗎?衛斯勒是否能順利找出證據?德瑞曼又能成功躲過這場竊聽風暴?一場危險卻超級精彩的情報角力自此展開…。
「斯塔西」是全世界最強大的情報機構,它一度擁有令世人望而生畏的力量-90000名機關人員、120000名諜報人員、1000名專職電話竊聽人員和2000名郵件秘密檢查人員,被稱作「情報皇冠上的珍珠」。東德垮台後,史上最龐大的秘密案卷於是曝了光,長達125英里,有21億2500萬頁,重達625噸。前東德有 1800萬人口,竟有超過600多萬人被建立了秘密檔案。也就是說,每3個東德人中,就有1個被監控。這樣可怖的情報工作,造成了夫婦、朋友和同事之間,到處都是線民,監視告密甚至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份。《竊聽風暴》可能是影史上唯一將「斯塔西」情報工作曝光的電影,它非但精準傳達出當時白色恐怖的氛圍,更不忘在人性最艱困的時代中,仍保有了溫暖的曙光。
竊聽風暴:影帝辭世 07/07/26
德國影帝穆赫在人生最後時光,留下了一部見証人類瘋狂史的精彩電影。
不用怒目猙獰,不必聲嘶力吼,就能讓人不寒而慄,其實是電影藝術中最高段的恐怖效果,在2006年最精彩的德國電影《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中演出東德秘密警察一角,亦正亦邪,讓人莫測高深的德國影帝歐路奇.穆赫(Ulrich Muhe),7月22日因為胃癌去世,得年54歲。在東德出生的歐路奇.穆赫,青年時期接受了建築工人的職業訓練,但是他不想在工地終老一生,服完兵役後,他申請到了東德境內萊比最古老的表演學校攻讀表演,成為最知名的東德劇場演員之一。
他在《竊聽風暴》中飾演東德秘密警察,接受東德國家情報局「斯塔西(Stasi)」的長官指派負責監控知名劇作家德瑞曼和他的明星女友,但是看不慣文化部長假公濟私,陷害情敵的行為,再加上自己對女明星又有孺慕之情,所以暗中出手相助,卻還是不敵命運戲弄的結果。
《竊聽風暴》強力揭露了東德時期秘密警察魚肉人民的真實事蹟,在2006年震動了歐洲和德國,先後獲得了德國電影獎和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獎,也在2007 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歐路奇.穆赫更因此成為2006年德國電影最佳男演員獎。但是他曾經語重心長地表示,他能把秘密警察演得活靈活現,主要的關 鍵還是在於他自己也身受其害。
在東德政權解體後,許多秘密檔案陸續解密曝光,穆赫才發現自己其實也是「斯塔西」長期監控的對象,更可怕的是他當時的妻子珍妮(Jenny Groellmann)竟然也是「斯塔西」的線民,他們的生活實況簡直就像是《竊聽風暴》的劇情翻版,只是珍妮在去年因為癌症過世前,怎麼也不肯承認自己 曾經做過線民,背叛出賣過自己的丈夫。
《竊聽風暴》所以能夠震撼全球,有一部份的原因在於東德秘密警察對於人性的分性解剖,簡直就是殘酷冷血到了極點,透過精確的人性解剖,無情地運用於修理這 些反動人士身上,幾乎都是無往不利的。例如電影中那位在劇場界意氣風發的劇作家德瑞曼就被認定是:歇斯底里的人類本位者(hysterical anthropocentrist),他們修理這類藝術家的冷酷手法更是讓人錯愕:「這種人最怕獨處,需要朋友,需要滔滔不絕的談話,千萬不能把這些人帶 上法庭,那反而是成全了他們,暫時的留置與羈押才是對付他們最有效的手段,徹底的隔絕,也沒有釋放日期,不准他們與任何人接觸,連警衛也不行,就是最有效 的方法。
不必羞辱,不必毆打,不用編造謠言,不提供任何可供他們日後寫作的素材,關了十個月之後,我們才放了他,突然之間,他們就不再是麻煩製造者了,…他們從此 就再也不能寫,不能畫,不能再從事任何的藝術創作了。無需使用任何暴力,只要這樣對付就夠了,一切就像送他們個禮物一樣。」
在秘密警察的心中,所有的人都是可以用科學方法研究歸類,找出制約、制裁和懲戒對策的,他們也因此蹂躪了東德人民40年,歐路奇.穆赫在《竊聽風暴》中的 成就,就是透過他永遠喜怒不形於色的沈默表情,在望遠鏡、竊聽耳機和監視對象的家居隔間圖算計著他的嫉妒、饑渴、憤怒與不齒,他的報告關係著劇作家的生死 榮辱,如果不是因為長官也覬覦女明星,讓握有告密大權的他只能暗戀,只能暗中搞破壞,也許他也會是一位濫用權勢,為非作歹,搶奪人妻的秘密警察,他最後的 善念逆轉,或許是出於天良,或許是出於嫉妒,面對著絕對威權可能會被濫用與揮霍的人生鋼索,觀眾不但心驚,也為之唏噓,祈願著那個恐怖年代永遠消逝,莫再 回頭。
《竊聽風暴》把歐路奇.穆赫的演藝人生推上一個新的巔峰,但是也就在《竊聽風暴》勇奪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前幾天,醫生診斷出他罹患了胃癌,半年內就撒手 人寰,留給影迷更多的錯愕與不捨,但是,畢竟他留下了一部《竊聽風暴》,見証了人類最瘋狂的暴虐歷史,那也算是無上功德了。
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11059975
《竊聽風暴》影評 / 前ETFM東森廣播主持人 DJ歐葛
柏林圍牆是德國最為人知曉的代表建築,過去的德國,在柏林圍牆的阻隔下,區分成東德和西德。東德首都是柏林,西德首都是波昂。
不過有著許多不同因素的存在,在1961年8月13號,東德政府建了一個圍牆分隔西柏林。雖然東德自稱此圍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但多數西方國家其實都知曉築牆真正目的,就是在禁止東德人逃入西柏林。是故從此,東柏林、西柏林和舉世文明的柏林圍牆的歷史,就此鋪陳開來。
這個柏林圍牆不但巧妙地把地域分隔,更把兩處的經濟、人口、思想等方面也都全隔絕。直到30多年後,在1989年11月9號,東西德協議把圍牆拆掉,才結束了兩方多年的敵對局面。圍牆的正式倒下,除代表德意志的統一,也意味著兩地人民,至此可以過著自由般的好日子,不用再提心吊膽自己或住處是否被國家安全局給全面監控、掌握。
《竊聽風暴》除了呈現出東德的國防竊聽掌控能力,卻也透露出東德當時的自我封閉程度不容小覷。秘密警察監控能力,和勢力影響範圍,更是魅力無法檔。
在《竊聽風暴》中,敘述著柏林圍牆存在時,東西德藝術家的處境,以及具有言論發表能力者,他們過日子、有苦無處發、有壓力卻不能宣洩的無奈、艱辛、兢兢然。
片中監控高層衛斯勒,日夜不停地竊聽著兩位藝術家(一作家和一女演員)的生活作息,但卻在不知不覺中,隨著分享了他們的愛情、秘密和謊言…,逐漸融入了他們多采多姿的生活,進而再去暗中協助他們,不僅支開共同監控的部屬,也隱藏的所有會阻礙他們進行計畫的部分,包含監控到的對話以及物件證據。
有別於好萊塢電影對CIA、KGB等的浮誇描寫,《竊聽風暴》在忠實傳達出柏林圍牆倒塌前的情境之餘,也真實帶給世人有關東德國家情報局GDR掌控的情報工作和所造成的恐怖黑夜。
不過就在電影《竊聽風暴》結束前,意外地流露出人性的曙光和溫暖,真切的引起了觀眾共鳴。看到女伶為了自保的捨棄至愛而洩密,她內心的掙扎,我們可以感受到。又看到作家從堅信女伶到發現真相,這真情摯愛不渝到詫異的轉變,讓我們體會的到。秘密警察衛斯勒從只為"對"做事、發言的固執,到體現自己所真正該做的對的事,這當中的迂迴曲折,《竊聽風暴》裡我們看的到!
一道圍牆,可以阻隔不同處的文化和經濟;一座心牆,卻可以矇蔽真相、掩飾真情,迫使自己做出不良善的事。人生路就這一回,如卡謬曾說:「凡走過,必留下足跡。」好人壞人、善事惡事,皆在一念之間,不時靜下省思自我,你將發現,風暴的確是可以避免的!
http://blog.sina.com.tw/others/article.php?pbgid=34971&entryid=364534
《竊聽風暴》:聽的藝術
凝視與反思大歷史,始終是許多電影不變的主軸,這類電影有時歌誦英雄,宣揚國家主義;但有時卻審視歷史,拆解神話,或者甚至是,掀開黑幕。
作為一部企圖「再現」過去那段人們不願再提起的歷史的電影,它所應做的,從來就不是將那些過去的歷史和傷痕簡單化的呈現;相反地,它必須更複雜、更全面的去呈現大時代真實的種種面貌,而這其中,當然包括了最重要的─「人性」。
時序是1984年,這部以東德白色恐怖為背景的《竊聽風暴》有著異常傑出巧思劇本。它不僅僅具體揭密了過去東德可怕的國家情報局「斯塔西」(Stasi)的恐怖面貌,更在角色的安排上慧頡的使國家主義始終至上的竊聽員與以自由為尊的天真藝術家相互交織,藉由不帶善意的舉動「竊聽」,竟碰撞出驚人的火花。
並且,這碰撞出的火花不是短暫炫麗,而是永恆溫暖。
觀眾們首先隨著竊聽員的「竊聽觀點」成為影片的全知者,我們窺見這群受監視藝術家的一舉一動,也看見受壓迫者的悲傷心靈與身心之苦。在這個竊聽的過程中,電影裡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包括了戲劇、音樂、文字…等等。導演藉此大量鋪陳,一點一滴的勾引出隱藏在竊聽員內心的溫暖善意(人性)。這也透露出了作者信奉的強烈信念:藝術真的得以昇華人心。
然而,影片至此仍未結束。緊接而來的是柏林圍牆倒塌的消息,電影居然在此時出現了神奇的大翻轉。不僅僅是自由與鐵幕、民主與共產、世售出版物與竊聽秘密檔案的表面對比,當過去的高壓恐怖已不復在時,原本觀眾的全知(竊聽)觀點也進行了轉換。
竊聽員的善行反而成為被藝術家書寫並公開讚揚的對象,但他自己卻渾然不知。這全知敘事觀點的轉換(從竊聽員轉變到藝術家)遂成為整部電影裡最高超驚人的敘事手法,打破了過去的壓迫者與受壓迫者二元對立的傳統觀,並消泯一種關於政治的敏感隔閡,《竊聽風暴》其實告訴我們,該如何撇開一切偏見,學習如何用不同的角度去傾聽與理解。
只有為了別人,才有藝術;只有透過別人,才有藝術(沙特語),《竊聽風暴》是部絶對大器的優秀作品。
最後,關於《竊聽風暴》裡藝術靈光能否昇華人心的面向,我想摘錄一段俄國文學家蕭洛霍夫(Mikuhuil Sholokhov)所說的話:
「發自真心地告訴讀者,對人們說真話。事實有時是殘酷的,但永遠是毫無所懼的。堅定人們心中對未來的信心,以自己的力量打造這美好的未來。作為一個爲世界和平奮鬥的戰士,在文字所能到達之處,用文字的養分來培育這些戰士。聚集人們追求與生俱來對於進步的高尚渴望,藝術擁有強大的力量來影響一個人的智慧與心靈。我認為,以這股力量在人們心中創造出美好的事物或用以實現人類福祉的那些人,是有權利被稱為藝術家的。」
我想,《竊聽風暴》的導演賀克唐納斯馬克(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也是有資格被稱為藝術家的。
雖然我對這部影片裡出現的「藝術」很有意見,因為光是戲劇、音樂、詩,實在是很難說服我這些藝術是如何改變竊聽員的看法的。當然,關於藝術的靈光的確很難表現。不過有個地方很有趣,就是色調。影片裡絶大多數的部分都是灰冷色調,但在擺滿書與藝術品的房間裡,卻用了溫暖色調,也說明導演對藝術的看法。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6317690
觀電影《竊聽風暴》有感 2008-12-25
《竊聽風暴》看過很長時間了,隱約中一直覺得有些什麽想說,因爲忙擱下了,最近我的忙碌得以暫告一段落,昨晚的酒局中,跟朋友們爭論起了這個電影,我終于明白了我想說什麽。
首先這個電影概念上好,以我國各類電影大師們標准,要是做概念也能算作評判電影好壞的標准的話,英雄啊埋伏啊夜宴啊都是好電影,這個電影的區別在于它除了概念還有別的。它比起冷戰後出于意識形態需要急急忙忙控訴社會主義的那類概念化的文藝作品要好的多,但其中有一個細節讓我覺得不滿足,對我來說這個電影在一定的意義上歪曲了社會主義。
我來做個比較,米蘭昆德拉是個我非常不喜歡的作家,我認爲它基本上是靠展示社會主義給完全不懂社會主義的西方小市民看從而在西方社會中取得的成功,那個年代西方社會小市民的時髦就是對 “ 鐵幕後的人民” 茶余飯後的議論中的廉價的同情,從而顯得自己趣味的不同。這些都不能說明文學成就,那時冷戰的鐵幕沒有揭開,米蘭昆德拉利用他到西方國家比較早的機會,用盡力氣,以小說的方式爲西方人捅開一個小洞,滿足了西方人的偷窺欲望,他用法語寫作,成功地變成了法國人以後,冷戰的鐵幕同時期落下,他寫的東西對于西方人來說再也沒有新鮮感了。
九十年代中,我應邀去愛爾蘭給一個娶媳婦的英國朋友做伴郎,新娘有一幫朋友是捷克人,我們聊起了米蘭昆德拉,這些捷克人非常認同我對他的看法。後來我在法蘭克福大學工作的時候,有個跟我亦應短期來工作捷克教授,我倆一個辦公室,朝夕相處,他親口對我說,捷克的很多知識分子跟不知道米蘭昆德拉是誰,他個人也不認爲他是個作家,他問我爲什麽米蘭昆德拉在中國會有那麽大的影響力,真的是因爲他的文學成就嗎?我不太確切地認爲,這可能是個誤會,因爲他最初被介紹到中國來的時候,他正在西方走紅,中國人從西方知道這個名字,我們都知道近幾百年來,西方人紅什麽中國人就紅什麽,大致如此。
但是跟這個電影裏的一個細節比較起來,我要嚴重表揚米拉昆德拉。因爲這個電影的名字跟米蘭昆德拉的一個叫做《生活在別處》的小說同名,德語 Des leben ist anderer 直譯過來也是這個意思。米蘭昆德拉小說裏的年輕詩人爲了跟心儀的姑娘相處付出了無數的心靈上的、肉體上的煎熬,終于有了單獨相處的機會,但他居然不敢脫下褲子!因爲他沒能力買到一條年輕人時髦的三角內褲,兜著他那時時刻刻讓他騷動不安的小家夥的只能是配給制度下能買到的平頭大褲衩兒,(可能還用了布票兒)一想到這兒,他那小家夥只能垂頭喪氣,人是衣服馬是鞍啊,這讓姑娘看到怎麽得了?于是他臉一沈,開始對著興致勃勃但又莫名其妙的姑娘批判起資本主義國家青年人的混亂腐朽沒落的性關系 ……
這個細節真好,不了解社會主義的人,可能會理解其中的幽默,但其中還有些有關社會主義的隱秘,這讓我想起文革開始時我親眼看到地一幕,我們院子裏最漂亮的一個阿姨,她當衆用一把鋼鋸條,把一堆高跟鞋的後跟兒鋸掉,(請參看我一九八六年的小說《城市的故事》)當時她其實也就二十幾歲,因爲我小,看著成年人的作爲很好奇,又很不解,直到我長大成人,回憶起她當時的表情,姿態,我才懂了這裏面有多少殘暴和恐怖。
在杭州跟柳葉刀老師聊天的時候,她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因爲資産階級必須是黃頭發藍眼睛的,于是在批判一個女老師時,她的頭上就得挂滿了黃顔色的條 zhu 苗兒,還得往她的臉上潑上藍墨水,得把她的眼睛染藍才夠的上是資本主義。
相比之下,《竊聽風暴》裏的一個直接關系到這些人命運的重要細節裏,社會主義就太直接、太簡單太表面化了,那個監聽的特務爲了保護這些藝術家,彙報上去的都是這些藝術家們在衆口一詞地歌頌列寧,歌頌馬克思,如果這個特務以爲他的上司真能如此幼稚地相信派他去二十四個小時的監視對象,日常生活裏除了做愛都是這類的對話,那他們就不會是東德國聞名世界的 “ 施達塞” (秘密警察)了,那這個特務爲什麽要編出這麽一通來呢?我只所以強調這個細節,因爲這個細節太重要太重要了,特務聽到了什麽,其實是這個電影的成敗所在。所以這個細節的處理的太草率,不經心,這樣做電影在中國可以,但我們都知道,他們做的不叫電影。
《竊聽風暴》還是個好電影,我喜歡它所以對它求全責備,這個細節讓我深深地不滿足,它破壞了我對這個電影的好感,後來跟兩個前東德的朋友,說起我的這個看法,他們說導演很年輕,沒經曆過社會主義,又是西德背景的年輕人,那我就理解吧。
盡管有點兒晚,不管怎麽說,我推薦大家看這個電影。
http://www.sdds.gov.cn/art/2008/12/25/art_5815_295904.html
《竊聽風雲》中大搞不可告人的秘密
金獎導演爾冬陞繼口碑票房一片叫好的《門徒》之後,再度號召原班人馬古天樂、吳彥祖、張靜初續攤演出諜報警匪片《竊聽風雲》,這次還加入了金獎影帝劉青雲還有以《無間道》打響名號的導演麥兆輝以及編劇莊文強
金獎導演爾冬陞繼口碑票房一片叫好的《門徒》之後,再度號召原班人馬古天樂、吳彥祖、張靜初續攤演出諜報警匪片《竊聽風雲》,這次還加入了金獎影帝劉青雲還有以《無間道》打響名號的導演麥兆輝以及編劇莊文強,試圖打造出更勝於以往港片的高規格高質感電影!《竊》片敘述劉青雲、古天樂和吳彥祖組成的“竊聽三人組”為了得到情報而深入金融中心進行竊聽工作,但是當他們聽到股市秘辛時,竟然無法自拔的投身於股海之中!
麥兆輝導演集結了香港三大型男破天荒的一同演出,爾冬陞稱這次找演員的過程一點都不容易,他說:「這是一部大堆頭電影,但其實劉青雲、吳彥祖、古天樂平常都是獨當一面,很少參演這種群戲,除非是對台前幕後及劇本製作都非常有信心,我也是動用了很多關係及時間才把這個型男組合搞定的呢。」
劉青雲飾演竊聽三人組之隊長:「我飾演的角色很照顧自己的朋友,很多時他都可以很冷靜處理一些事情,雖然他知道他的下屬做了一些不和法規和道德的事情,但他還是決定站在下屬們這一邊,而他跟他的女朋友也是經過許多波折才可一起生活,其實他很珍惜這段感情,在感情上他不懂得解決事件。可是最後還是發生了一些他意想不到的事,一個錯誤令自己跌落谷底。」除了精彩的警匪內心戲之外,在戲中,他和張靜初以及方中信有一段剪不段理還亂的三角戀情!張靜初本是他的女朋友,但因劉青雲自己的性格問題,結果愛人被方中信奪走,後來兩夫婦的婚姻出現問題,劉青雲又再次挽回張靜初。談及要周旋在兩位男角的感情中,張靜初表示有點不忍心:「方中信的樣子總讓人不忍心傷害的;而劉青雲則是很可愛,他的眼神好迷人好會放電,他把求婚這種溫馨場面,用眼神及動作載滿那個深情的內容,所以我看見他跪下來的時候,會感到莫名的心疼。而跟青雲演戲,會感到特別放鬆,有一種很純真的感覺。」
《竊聽風雲》劇情敘述劉青雲、古天樂和吳彥祖飾演的“竊聽三人組”,是刑事情報科的竊聽精英成員,他們專精所有的竊聽器材,舉凡傳統常規到高科技的各種竊聽及反竊聽的器材都難不倒他們,這三人專門負責跟蹤、竊聽及收集情報,今次任務是深入金融中心竊取機密資料,因而得知股市內幕交易消息,可是他們不惜隱藏情報,更挺而走險以身試法,令他們一步步深陷泥沼… (本新聞由威視電影公司提供)
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5366
《竊聽風雲》:幾無冷場、計算精準的無間式 Thriller
一、
「求菩薩保佑,聽日豐華復牌,班大鱷放條生路俾我走鬼先呀...」,買了豐華股票的阿婆,一臉誠心的求神庇佑,渴望脫險。話未畢,復牌後,股價離奇地不跌反升,今次還要肆無忌憚地出現逾300%升幅,人人興奮。然後翌天,因為某大鱷「重現」操縱,股價又戲劇性地急速插水。有份兒「掌控」這部份股況的祥仔(吳彥祖),在樓下聽到轟隆一聲,往前察看,原來是阿婆跳樓了。
股海浮沉,主宰和牽動著股民的情緒。市況如何,誰也說不準,以為靠分析就可以?天真。大鱷們操盡生殺大權,他們可能是為了甚麼利好原因,或者可能為一時感興愚弄大眾。誰能預料得到?我看,跟賭博差不多,不過花費巨額,甚至有人傾家蕩產最大化得益,真是隨時可以贏層樓,也隨時可輸到要跳樓。
挺喜歡《竊聽風雲》有這種股票世界的設定,久違了,自1992年的電視劇《大時代》後,就好像沒有這種題材在香港劇集或電影出現過。
二、
下筆時拿起戲票在手看,方發現《竊聽風雲》的英文片名叫"Overheard"──意思是,聽到了多於應該需要聽到的。如同片中角色的境況一樣,有些事情,合該不必聽到的,卻聽到了。
有些事情,例如壞話,我們知太多,會令我們對某人產生不必要的芥蒂;另一些事情例如「第一手股票情報」,則引起我們的貪慾。貪慾引誘我們做不該做的事,或者,我們要為知得太多要負責,甚至承受後果。
我所說的,(再度)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貪慾引起的一念,讓楊仔、祥仔、俊哥,一個大話蓋掉另一個大話,最後,進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楊仔本來也只想是見好就收,俊哥也本來不參一腳,但還是基於拿不定主意,步入無間地獄。那就是代價吧。
三、
起初還擔心會像前作《大搜查之女》那樣,場面爆燈、故事出問題。所以《竊聽風雲》非常令我起出望外,因為它的故事性非常圓滿和好看,只要捱過初頭二三十分鐘的「人物背景建構階段」就可以了(但不包括最開頭的那段裝竊聽器那一段,那段也好看)。是的,麥兆輝和莊文強,非常擅於把故事高低潮拿捏,準確得宜!自從竊聽到利好消息大手購入股票這一情節開始後,就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高潮,讓難以猜到的劇情時間準確出現,包括因為再竊聽到殺人消息而決定進行干預行動,更算準入股放股時機;也包括進行銷毁物証計劃,等等,加上設置不錯的鏡頭、配樂和節奏,都讓人看得捏一把汗呀!
雖未致於拍案叫絕,但都算毫無冷場,人物糾結得不厲害,但清清楚楚;是把一個商業drama說得層層有序,頭頭是道,製作組算是相當稱職。不過後期的結局,大鱷落網,而英雄光環則套在了整片沒出現過的ICAC身上,則似乎把「邪不能勝正」的道理描繪得太刻意,始終本片不是另一套《金錢帝國》吧。雖然,當看到以為死去的傢伙出來替其兄弟報仇的結尾,還是有一點唏噓...
角色嘛,三位主角都不錯,古天樂的市井演繹最逗取觀眾笑聲,劉青雲老而彌堅,吳彥祖飾貪心智囊也不俗。至於方中信,戲份不多沒啥出彩,但他的角色看來是來亂的,但其實在劇情後段有作用...另外看到大量本地的出色演員重現大銀幕,飾演一票警察、壞人,例如李子雄、林嘉華、王敏德等,也讓我感到欣喜呢。《竊聽風雲》是今年暫時最滿意的本地作品!
《竊聽風雲》:編導演回歸水準之作 Ryan
看到麥兆輝與莊文強的組合,也許大家會想起他們成名作《無間道》的劇本,可是其後他們聯合編導的《大搜查之女》為求通過內地送檢,結果公映的版本不倫不類。在經歷該次教訓後,雖然《竊聽風雲》同屬合拍片種,可是在劇本及導演範疇上已挽回失地,除主角以外亦看到不少配角帶來的驚喜。
從劇本上看,《竊》片大致可分為三個部份,由劉青雲、古天樂及吳彥祖的竊聽三人組在調查一家公司的情況開始。這個部份主要以零碎片段描述了三名主角的性格與片中各人的關係。中段開始從竊聽過程收聽到內幕消息後,選擇知情不報並使用其內幕以求易圖利,怎料事與願違至急轉直下。可是,當看似到是結局之時,卻還有發展空間去交待最後結局。
從結構上看,片長一百分鐘的《竊》片舖排上算是緊密,初段竊聽事件未成主導時,以簡單片段交代各人性格算是鮮明,除了主角劉青雲外剛內柔卻感情猶疑、古天樂孤注一擲的家庭原委及吳彥祖在入贅豪門暗藏白眼等,看到的全是警署的傷痕,而即使是他們身邊的上司與下屬,其不快之處亦十分濃烈,為電影打上了一層黑色的味道。
到了中段,竊聽事件進入高潮,高科技開始運用起來。雖然箇別不實情節或有出現,但在明快的節奏中,在觀影一刻不易察覺。竊聽三人組漸漸踏進隱瞞深淵,歇斯底里亦逐漸浮現,當中尤以最初不欲弄至該田地的阿俊一角表達尤為明顯。相比之下,結尾的十分鐘也許是為了令主角們更有交代,也是為了「邪不能勝正」的因素,處理倒較俗套,但整體劇本而言,算是做到扣緊觀眾情緒。
主角方面,三名主角的戲份算是平均,除了在其警務外亦有其私人生活的描述。當中劉青雲的演繹較近期的《再生號》內歛,倒更見舒服自在,近年轉營好爸爸形象的古天樂在片中則演到那份爸爸難以啟齒的無奈,而吳彥祖則呈現了對人歡笑背後的苦澀。三人的角色雖然不難揣摩,但卻演得恰當。相比之下,女角張靜初在戲份不多及配音之下,在表達上卻倒被比下去,特別是她分別對著劉青雲及自己前夫方中信時,兩人的演出均較她為佳。
電影裡的配角不少,不過仍不乏驚喜之處,只因劇本將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例如李子雄飾演的羅耀明、王敏德飾演的集團主席、以至林嘉華飾演的警隊高層等,前兩者的形象於電影深入民心,至於後者則曾於多年前任《少年警訊》主持,陽剛味濃。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角色找來不少在電影界還算新鮮的面孔,例如陳偉霆、陸詩韻、朱慧敏、黃子雄等;當中古天樂的妻子一角,更是由久未露面的楊羚飾演。
整體而言,《竊聽風雲》是一部專注劇本的電影,在商業罪案的橋段裡,沒有流向單一的模式,反而對劇情在竊聽風波中層層遞進,扣緊及帶動觀眾。電影在一眾演員合力演譯下雖然男性味道十足,但卻含著背後的苦痛,只是末段略為俗了一點,但仍算是編、導、演俱佳之作。
http://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855346
《竊聽風雲》回歸無間地獄,就憑一念 2009/08/01
還記得2002年《無間道》是如何「橫空出世」嗎?演員陣容當然是關鍵一環,但紮實的劇本、環環相扣的內容情節,還有香港人特殊的「臥底」情意結,多方面融合才能意外地擊出全壘打。其後同樣的幕後班底炮製過《傷城》、《大搜查之女》等同類型的警匪片,卻始終不復當年勇,《大搜查之女》甚至出現為遷就合拍片而多番刪改劇本,以致結局不倫不類而被詬病。今次麥兆輝與莊文強再度聯手炮製的警匪片《竊聽風雲》,由爾冬陞當監製,就算要符合內地審查,還能夠跟香港人同步「到肉」,絕對是2009年港產片的代表作。
《竊聽風雲》故事主旨講的是「一念之差」,而今次作為體現貪念的媒介就是股市。雖然炒股票可謂香港社會特色常態,可是並沒有成為港產片常見題材,皆因難拍──一堆人看著股票機、數字板的數字亂跳,劇力如何營造?《竊聽風雲》不像《股瘋》或電視劇《大時代》般以股交所為主場景,把焦點放回庶民的炒股生活,相信跟「號碼」買哪種股票出貨等,香港人絕對有同感。
港產片雖然擅長拍警匪對陣,「商業罪案調查科」始終是鮮有涉及的警方部門,皆因商戰靠「食腦」,幾個大鱷言語角力難以影像化去營造劇力,所以電影大膽地以股市為題材,加上「警匪片」的包裝,再巧妙地結合刑事情報科(俗稱狗仔隊)查案,有跟蹤的刺激場面,有跟蹤、「隨身偷聽器」(即手提電話)等冷知識,偵查案件亦不再局限於黑幫仇殺,而是講三個警察狗仔隊在查案過程中,意外得到股市內幕貼士,一時起貪念想知情不報,怎料惹來黑白兩道狙擊,把自己迫入無間地獄。
戲中曾經動貪念的其實只有怕被有錢外父看扁的祥仔(吳彥祖),以及一家老小兼患有癌症的阿楊(古天樂)而已,作為頭頭的阿俊(劉青雲)由毫不知情到插手介入,卻「越補越大鑊」,甚至他們想「將功補過」阻止大鱷殺人,但慘被點相而招致殺生之禍,這種命運的無奈比「臥底天命」更荒謬,更意料之外卻言之成理。
三位男主角,個人認為把自己增肥,改造成「阿叔」的古天樂表現最好,舉手投足也是深受家庭經濟壓力的小人物;劉青雲內斂地飾演「勾二嫂」警察,面對案件大度散容,一到感情事便頓失方寸,張弛有度;吳彥祖作為怕被看扁的年青警察,內心戲先天性不及二男,唯有在投機走精面下功夫,算是稱職,卻是「三雄」中最弱的一個。
故事其他人物由三位男主角展開,難得個個有戲,不像《大搜查之女》般硬塞堆砌,大鱷陣營中以王敏德「面慈心險」的鬼佬慈善家最為搶眼,朱慧敏的「美艷女間諜」起著關鍵作用而不兀突;警方陣營,難得初次演電影的偶像歌手陳偉霆收起貓步,跟陸詩韻的出軌情侶意外自然,方中信、林嘉華等演警察自然架輕就熟,反而是客串的張靜初發揮僅屬一般,似乎是為了湊「合拍」配額而已。
《竊聽風雲》結局本來令人以為是「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一個轉彎位變成「惡有惡報」,可以說是為了內地審查而作出妥協,不如說是給觀眾最後一丁點的希望──三個男人,一死一家破人亡,最後一個險死還生的,以金錢和自由選擇保命,其實已經不能說是Happy Ending。向大鱷拼盡全力反撲復仇,就當還我們一個奇蹟吧,現實中身負多少條人命的「大慈善家」能夠得以善終的故事,看得太多了。
《竊聽風雲》 - 「願魔鬼發現你死去時你已踏進天堂半小時」之無間版
年前有這一套英國電影 - 《賊兄弟連環劫》,它的英文名卻不是如此的爛,而是這句愛爾蘭民間箴言 - Before The Devil KnowsYou're Dead:人人都是罪人,願你被魔鬼發現你死去時你已踏入天堂半小時。無獨有偶,麥兆輝和莊文強卻再把這意思搬到去新作《竊聽風雲》 (Overheard) 上。
儘管故事缺乏原創的意味,但麥兆輝和莊文強似仍放不下《無間道》的情意結:梁俊義、楊真和林一祥三人相談、女上司與下屬的地下情、就連證監與警隊高層談到內鬼問題地點通通一樣 - 在天台。天台本來就是開揚不過的地方,但自《無間道》後,卻變為一切秘密的所在地;梁俊義、楊真和林一祥都是警察,是白,卻時而一念之差踏進黑那邊,亦又因良心發現要踏回白,又是黑白兩邊的無間對決,只今次不再是陳永仁劉健明之間,而是三人一伙裡的內心。
說回故事,架構其實當然如近同薛尼盧密那套的,梁俊義、楊真和林一祥又是各有問題纏身:楊真需大畢金錢救血癌兒子、林一祥活在豪門外父下感覺自卑、梁俊義拍上拍檔小光的老婆。於是就因竊聽到「風華國際」抬高股價的內幕而動起據消息為己用的念頭,當然這比安迪和漢克一開始就只想打劫自家珠寶行合理得多。同樣如漢克作案失敗卻誤殺母親,楊真和林一祥投進數百萬買入「風華國際」卻遭到停牌,於是三人開始步入深淵。
雖然麥兆輝和莊文強也未見得盡用薛尼盧密的「一件件事架層疊屋」,故事中段先來一個逆轉:「風華國際」股價再次大升,楊真和林一祥成功脫手離場。但觀眾以為未免太快鬆口氣時新的問題也繼續而來:警方開始懷疑有內鬼,於是梁俊義就如安迪般:「要騙就騙到盡!」闖進商業罪案調查科裡毀滅證據。怎料卻又被「風華國際」的集團高層得知正是他們放走了羅耀明,三人因而慘遭毒手。麥兆輝和莊文強改用一事件解決卻由另一事件取而代之造成高潮,避過完全抄考,是兩人編劇功力該達到之要求。
最尾就是一招終極回馬槍:梁俊義原來早就收買了「風華國際」高層的助手,亦如同《無間道2》裡倪永孝在最風光時立即跌回谷底一樣,最終亦被楊真連人帶車衡落斷橋底。三人結束的處理,林一祥最自以為是,也是死得最慘,楊真只因為兒子而公器私用,因此而給予他成功報仇以當同情,梁俊義只為兄弟情義,沒給錢下去買股,於是最終也沒被發現「公器私用」而全身而退,是唯一能「踏進天堂」的那個。
總括而言,《竊聽風雲》雖故事架構原創性略低,但注回自家的「無間」味道卻令故事的合理與緊湊性提高,反正即使真的「參考」也只要參得比參考版本更好看,就已符合觀眾對麥莊品牌的期望。
http://2ctsui.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856588
《竊聽風雲》:生命黑灰白 文:藍祖蔚
三個人竊聽,比一個人竊聽,所產生的生命變奏理應呈現立方效應才是。
掌握情資,地位就可以確保,就可以擁有權力,統治者和獨裁者這樣相信,商業大亨不也如此?「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面對權與利的誘惑,人性最醜陋的一面都會被誘激發而出的。
麥兆輝與莊文輝聯合編導的《竊聽風雲》講的就是抗拒誘惑,擁抱誘惑的作品。
不管是《對話》、《竊聽風暴》或《竊聽風雲》,片名都已標示了劇情不循正軌運作的行徑,主角先是從事竊聽,從中找尋生活利基,卻也因為濫用資訊,而面臨生命危機的歷程。
競爭者掌握對手不為人知的私密,確實就能掌握先機,先馳得點,《竊聽風雲》中的劉青雲,古天樂和吳彥祖,就是香港警方刑事情報科的竊聽精英,他們奉派去偵聽可疑的金融犯罪商業大亨,原本是打擊犯罪的正義行為,卻也因為面對著誘人情資,而油生了要不要利用機密來「自肥」的天人交戰。
誘惑能夠勾引凡人,都因為凡人有弱點,如何詮釋弱點,創造合情入理的發展脈絡,其實考驗著劇作家的創意與才情,《竊聽風雲》提供的理由雖然很「寫實」,但也因此難逃「老梗」之嫌,意外不多,驚奇不高,因此沒有太多期盼,也就沒有惆悵與失落了。
古天樂在《竊聽風雲》中飾演愛家老爹,認真執法的目的就在為罹癌的愛子賺取更多的醫藥費,偏偏自己也罹了癌,因此得到商人內線交易的情資,順手插花撈一筆,也就成為他「混水摸魚」的動機。
同樣是金錢誘惑,吳彥祖面對的則是另外一款「輸人不輸陣」的比闊壓力,他認識了富商女兒,富商連警政署長的薪水都嗤之以鼻,對小警官的微薄收入更看不下去,極力遊說準女婿棄警從商,不想「嫁」入豪門的吳彥祖,在竊聽中得知商業機密,又怎麼不想發個順手財,讓自己在岳丈或太太面前,也能有揚眉吐氣的身影?。
警察犯罪,其情或可憫,其行卻不可恕,在強敵反撲下,他們遭遇悲慘下場並不讓人意外,問題就在於其情究竟可不可「憫」?如果可憫,也許就多了同情與歎息,畢竟利用惡人布下的局與勢,來創造自己的財富,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以惡懲惡」的機智行徑,屬於正義或司法女神有時候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灰色地帶,很有辯論空間,但也因為犯案警察的所有心理轉折都是那麼地簡單明白,都有些理不很直,氣卻很壯的歪理,因而只有沈淪,很難救贖了。
《竊聽風雲》唯一可以擺脫陳腔濫調的的轉折人物是不願隨波逐流的劉青雲,他有原則,但卻有同樣有遊走於灰色人生的致命弱點,用他的矛盾來對照他專擅的「竊聽」行為,因而有了強烈的反諷效果。
他是精明的,因此一眼就能看穿兄弟與歹徒的行徑,雖曾試圖攔阻兄弟,卻因為一時心軟也未干預或破壞,他的沈默讓自己成為共犯,而基於命運共同體的義氣,所以他的伸手與反撲,讓正邪黑白多了拔河對抗的力道。
偏偏,他也是懦弱的,因為他的身上同樣有著難以告人的灰霧,他和長官方中信的妻子張靜初有一段曖昧情,在方中信面前,他是可以信靠交心的朋友,在方中信背後,他卻已經與正與方中信辦離婚的張靜初有了再續前緣的復燃舊情,卡在友情與愛情的曖昧夾縫中,他的矛盾性格,不但呼應著竊聽高手不時扮演的雙面人角色,同時也讓他的內心與行動,產生張力極高的交錯震撼。
然而,《竊聽風雲》雖然把全片的靈魂重責都交給了劉青雲,但是最後的急轉直下,卻少了足夠的鋪排,一句隨口說出的金錢承諾(雖然確有其錢)就能換取貼身保鑣的背叛?逆轉是意外,但是完全不可信的意外,就成了自圓其說的硬拗了。
另參本館:
網軍與美人計 《信息戰爭》《網絡戰爭》 《戰爭心理學》 《KGB蘇聯特務組織》《中央情報局秘辛》 《間諜與反間諜》 《情報與反情報》
郭台生間諜案 總統府共諜案 政治竊聽 誰敢監聽馬 全民監看 總統的政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