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31 05:58:52| 人氣5,10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改變歷史的100幅照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詳參【圖博館】:《改變歷史的100幅照片》《國外後現代攝影》《世界攝影史》

 

改變世界歷史的13張黑白照片

http://big5.gmw.cn/g2b/history.gmw.cn/2011-12/01/content_3086980.htm

法國.諾曼底.奧哈馬海灘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44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曾經說過﹐“那是因為離炮火不夠近。”這話聽起來像找死(卡帕于1954年在越南戰場拍攝時誤踩地雷而死﹐時年41歲)﹐是的﹐但他明白自己在說什麼。畢竟﹐他最難忘的鏡頭拍攝于諾曼底登陸日(1944年6月6日)的早晨﹐當時他與第一批步兵一起在奧馬哈海灘登陸。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同樣的錯誤使得這些幸存的照片有了極好的超現實主義視覺效果(“稍微失焦”──生活雜誌在出版時的錯誤解釋)。50多年後﹐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為了拍攝催人淚下的諾曼底登陸行動﹐竭盡全力地重現該“錯誤”﹐甚至去掉攝像機鏡頭的防水蓋以達到卡帕那種“糟糕”的鏡頭效果。

一張反映了大蕭條時期的臉的照片 

 “流浪的母親”──多羅西亞‧蘭格(Dorothea Lange)﹐1936

一張把戰場帶回家的照片  

“第一天戰鬥時戰場上的聯邦陣亡士兵﹐葛底斯堡﹐賓夕法尼亞州”──馬修‧佈雷迪(Mathew Brady)﹐1863

一張結束了一場戰爭卻毀掉了一個人生活的照片  

“西貢警察局長槍殺一名越共分子”艾迪‧亞當斯(Eddie Adams)﹐1968

一張並不是你想的那樣浪漫的照片

“太平洋戰爭勝利日﹐時代廣場﹐1945” 也可以叫做 “吻” ──阿爾弗萊德‧艾森斯塔特﹐1945  一張水手濕漉漉的手抓住一個老人的照片並不是所期望的失散多年的戀人的擁抱﹐而是在長期鬥爭結束時美國人熱情奔放的永久象徵。

一張毀了一個行業的照片 “興登堡飛艇” ── 默裡.貝克爾﹐1937

一張使格瓦拉永生的照片 “切.格瓦拉的屍體”──弗雷迪.阿爾博塔﹐1967

一張允許天才也有幽默感的照片 “吐舌頭的愛因斯坦”──阿瑟.薩瑟(Arthur Sasse)﹐1951

一張創造了“超現實的現實”的照片 “達利原子”──菲利普‧哈爾斯曼﹐1948

尼斯湖水怪  攝影師﹕Ian Wetherell  1934

這張照片已經著名到不能再著名了吧﹖很多影視作品裡都曾經用這張照片惡搞或者做過背景。雖然此前已經有了尼斯湖水怪的傳言﹐但是真正讓尼斯湖水怪風靡全球的正是這張照片。但是1994年加拿大環球郵報裡刊登了路透社從倫敦發來的消息﹐說明了這張照片是偽造的﹐當然不是咱們現在所說的PS偽造了﹐方式還是很純樸的﹕“用玩具潛艇加上按照海蛇的模樣用軟木作成頭和長脖子裝配起來﹐再放到湖中去拍照”﹐這是參與者之一(共有5人參與偽造)在臨終前懺悔的﹐其餘四人此前已經先後過世。

瑪格麗特‧伯克‧懷特 1946年《齋戒日的甘地》。

曼雷(MAN RAY)1924年《安格爾的小提琴》

曾以職業時裝攝影和人像攝影為生﹐同時開始抽象攝影的技術實驗﹐以攝影領域中不知疲倦的攝影技術試驗家著稱。這是一張廣為流傳的作品﹐採用了疊印的方法﹐將一對小提琴的符號放到了女性酷似提琴的背影上。作品不僅證明了曼雷在攝影技術實踐上的創新能力﹐也顯示了作為一個優秀攝影家所具備的視覺敏感和意識。


珍貴的中國歷史照片

http://tw.aboluowang.com/life/2007/0205/30302.html


老照片裏的臺灣

http://book.ifeng.com/dutu/detail_2011_05/16/6423152_0.shtml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日據時代,山地裏的原住民小學。(來源:秦風/編著 《老照片裏的臺灣曆史》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55年,農民踩著傳統水車,將水引入稻田中,照片所見是臺灣農婦的典型裝扮,水車也是常見的灌溉工具,不過由于臺灣原本多雨,鮮有旱災,灌溉渠道四通八達,加上後來抽水馬達的廣泛使用,照片中的景象不久便消失,成爲往日情懷了。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56年,臺風來襲,臺北市北門前的樹木被風吹倒在地,一名騎腳踏車撐雨傘的人正在風雨中趕路。每年夏季7、8、9月份是臺風季節,源于南太平洋的高氣壓,形成巨形的旋風,由赤道附近向西太平洋島嶼和大陸撲來,分強度臺風、中度臺風和輕度臺風。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57年,宜蘭大同農場授田儀式,獲得安排來此工作的退伍軍人表演舞獅,彷佛當年在大陸家鄉過年的情景一般。對他們而言,離開部隊實際上是告別一段人生,告別奔波不定的內戰歲月,從此在寶島安身立命。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62年7月,炎炎夏日,臺灣社會稱之爲“烤”(考)季,其中包括初中升學考試,高中升學考試和大專升學考試等三大考試。圖爲初中考試鈴聲響起之前,一位老師正向旗下學生就如何應付試題面授機宜,學生們則凝神聆聽,其景其情,猶如戰士們攻堅之前聽取指揮官的最後指示,專注而緊張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60年代,家庭代工的情景,晚間全家大小組裝禮品以增加收入。這段時期,臺灣外銷行業興起,出口的多半是勞力密集型的加工産品,利用廉價的勞力壓低産品的價格,在外銷市場上取得競爭的優勢。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60年代初,美臺空軍人員聯歡晚會,翩翩舞步中是大時代的悲愴。冷戰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臺灣訓練特殊飛行員,駕駛U-2高度偵察機飛進中國大陸領空進行情報偵察。這個特殊的航空隊代號爲“黑貓中隊”,飛行員皆爲一時之選,而且幾乎清一色爲大陸籍。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65年10月,臺北市第一家大型的百貨公司“第一百貨公司”在中華路上正式開幕,第一天即吸引了大批的人潮,不少人遠從外縣市搭車趕來,抱著劉姥姥逛大觀園的心情,只是爲了一睹現代商場的氣派。臺北第一百貨是上海來臺資本所設置,目的是在臺北街頭複制上海南京路的繁榮景象。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69年,爲了辦好祭孔大典,有關單位延請專家者考探古禮,設計禮官服飾。照片爲曆史博物館館長王宇清在詳細說明本年度祭孔大典新設計的祭服。這件祭服頗有齊魯古風。而過去有些地方主祭官穿著西裝現身,均被視爲離經叛道之舉。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70年代,媽媽在家中打字,懵懂的孩子在一旁玩耍。由于中文結構複雜,在中文計算機問世之前,中文打字機是一架極其笨重的機器,鍵盤上列著密密麻麻的常用字和字母,一般人無法使用這種既無法攜帶又難以操作的機器,以致中文作家或新聞記者長年來只能用手寫。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71年,本年度在美國威廉波特舉行的世界少棒隊冠亞軍決賽,由臺灣少棒隊對美國北區隊,賽前臺灣隊投手許金木與美北隊投手麥克林登合影。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70年的女星歸亞蕾。歸亞蕾擁有姣好的面貌,但仍不敵那些沈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女明星,所以從未大紅大紫,不過她的演技高超,晚年在中國大陸創造了演藝事業的高峰。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70年代初,女星林青霞(右)與留美才子趙寧(左)合影,兩人短暫交往後即各奔前程。林青霞,山東人,外形清秀,因主演改編自瓊瑤小說的電影《窗外》而受到注意。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80年代,知名歌星鄧麗君在金門演出,當陪同軍人指著海的對面告訴她那就是大陸時,鄧麗君頓時欣悅不已。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80年代初,笑傲江湖的李敖結束刑期,兩度出獄,走出監獄大門時向守候的衆人展露笑顔,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樣。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悲情城市》的歡喜收成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臺灣省籍名人連橫的孫子連戰,二十八歲那年與二十一歲的“中國小姐”方 結婚,喜宴設在臺北圓山飯店麒麟廳,賓客冠蓋雲集。

老照片里的台湾历史[组图]

1989年,後備軍人點召,臺灣軍事首長郝柏村(右)與後備軍人馬英九(左)相視一笑。馬英九,原籍湖南,1948年出生于香港,後隨父親來臺,自幼品學兼優,臺大法律系畢,赴美後獲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題文題目即是釣魚臺的曆史與國際法定位,堅持釣魚臺島爲中國固有領土。

 

後現代攝影



全球十大攝影師之一  超潮攝影家  大衛‧拉夏培爾

 

亞洲巡迴展首站2010/4/9~5/30在MOCA Taipei台北當代藝術館

大衛.拉夏培爾(David LaChapelle)是美國知名的時尚攝影師,於美國北卡羅來拿藝術學院畢業後搬至紐約加入學生藝術聯盟及視覺藝術學院,學校還沒唸完,便獲普普教父安迪‧沃荷邀請為美國流行雜誌《INTERVIEW》工作。職業生涯中拍過瑪丹娜、貝克漢、芭黎絲‧希爾頓Lady Gaga、Tupac Shakur、Kayne West、Amanda Lepore、Jeff Koons等人,名列美國攝影雜誌《American Photo》十大攝影師,陸續奪下多項攝影大獎,為Italian Vogue、French Vogue、浮華世界雜誌、GQ、滾石音樂雜誌、i-D等拍攝雜誌封面。  大衛.拉夏培爾風格鮮明,他的影響範圍不僅時尚圈,跨足MV拍攝、廣告導演、記錄片拍攝、展場設計、當代藝術攝影等,作品充滿奇想與超寫實黑色幽默,風格獨具,給予流行文化全新靈感,一手擦亮當代藝術。  大衛.拉夏培爾作品細緻,注重畫面小細節,下圖為經典作品之一《The Rape of Africa》,時尚名模納奧米‧坎貝爾半胸裸露,象徵維納斯,也就是非洲,坐擁華麗王國,男模則象徵歐洲,模仿名畫《Venus and Mars》做出相同姿勢,三名黑小孩奉承地圍繞在側,手中武器當作玩具把玩,透露出的訊息與其說詼諧不如說更具悲劇性,作品大量使用濃烈色彩,沒有任何道具、動作是隨機出現


古董相機

香港世紀古董相機展2009.4.28-5.10
陳烘展示直徑只有3厘米的全球最細特務相機。(楊可兒攝)
全球最細特務相機Petal,這款由日本出產的相機直徑只有三厘米,於1974年出版的健力士紀錄大全中被列為全球最細的相機,它必須使用圓形菲林,拍攝出來的影像只有直徑6毫米,每次只可拍攝6張照片。
全球第一部35mm菲林相機 Leica I
毛澤東夫人江青下令生產的東風相機。(楊可兒攝)
毛澤東主席夫人江青下令生產,當時只製造100部的東風相機,估計現值人民幣二、三十萬元。

2011台中中友古董相機展

古董相機(日/美)網頁
http://homepage1.nifty.com/fukucame/
http://www.mediakyoto.com/en/cla_came/
《改變歷史的100幅照片》精選100幅對世界産生過重要影響的經典照片。它們代表了一個多世紀以來,那些由歷史創造和創造了曆史的影像反映出的人們思想的變遷,文化的新生,翻天覆地的革命行動以及攝影本身的發展。這些珍貴的照片大多出自著名攝影家這手,在體驗那些令人深感震撼的影像同時,這些攝影大師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同樣令人動容。通過攝影身的鏡頭,人們由些看到了過去只能由文字和繪畫描述的風景,這是由光和影直接再現于膠片上的真實影像。通過鏡頭,人們第一次看到世界重大事件的事發現場,照片使得人們可以仿佛親臨現場去感受,去驚呼。通過鏡頭,人們見到戰場上的慘烈現象,看過那張燃燒彈燒灼嚎啕奔跑的女孩照片的人無不動爲之動容。通過鏡頭,人們重新認識了生活中的點點滴嘀,各色風流倜儻的大師,璀璨奪目的明星,他們個人的傳奇經曆和他們所代表的生活態度實實在在影響了一代人,並延續至今。
100 911恐怖襲擊2001
099 克隆(複製)震撼1998
098 被包裝的國會大廈1995
097 盧旺(安)達的兒童1995
096 饑餓的女孩1993
095 乳腺癌1993
094 大衛科比之死1990
093 埃克森石油泄漏1989
092 柏林牆倒塌1989
091 毒品1988
090 切爾諾貝利(車諾比)核電站泄漏事件1986
089 青煙中的蘇西1986
088 挑戰者號爆炸1986
087 海底的泰坦尼克(鐵達尼)號1985
086 南極臭氧黑洞1985
085 對博帕爾大災難的控訴1984
084 盧旺達的乾枯1980
083 戴維(大衛)營和平協議1979
082 最經典的007 1978
081 反叛者1973
080 慕尼黑奧運會慘案1972
079 火從天降1972
078 智子入浴1972
077 尼克松(森)訪華1972
076 長城上1971
075 約翰列(藍)儂夫妻1970
074 一跪釋前嫌1970
073 肯特大學慘案1970
072 地球升起1969
071 比夫拉1969
070 伍德斯托克音樂節1969
069 街頭槍斃越共1968
068 芝加哥騷亂1968
067 墨西哥奧運會”黑權事件”1968
066 生存還是死亡1966
065 塞爾瑪遊行1965
064 生命的發端1965
063 披頭士(四)來了1964
062 自焚抗議1963
061 我有一個夢想1963
060 古巴導彈危機1962
059 第一張地球照片1961
058 太空英雄1961
057 約塞米蒂的月亮1960
056 廚房辯論1960
055 切‧格瓦拉像1960
054 第一張數字影像1957
053 棒壇傳奇1955
052 紐約,紐約1955
051 瑪麗蓮夢露1955
050 奔跑的極限1954
049 登頂珠峰1953
048 布列松:決定性瞬間1950
047 畢加(卡)索1949
046 原子的達利1948
045 鄉村醫生1948
044 全息攝影1948
043 發現死海羊皮卷1947
042 聖雄甘地1946
041 斯特拉文斯基肖像1946
040 最著名的吻1945
039 長崎1945
038 國之聖像1945
037 布痕瓦爾德集中營1945
036 雅爾塔(達)會議1945
035 諾曼底搶灘登陸的美軍1944
034 安妮日記1941
033 溫斯頓‧丘吉爾1941
032 戰火中的聖保羅大教堂1940
031 上海大轟炸1937
030 興登堡災難1937
029 女人體1936
028 中彈倒下的西班牙戰士1936
027 傑西‧歐文斯大戰納粹種族論1936
026 移民母親1936
025 希特勒1934
024 尼斯湖怪獸1934
023 曼雷的裸女1926
022 艾爾斯‧懷特的山間精靈1917
021 上證件的照片1914
020 最早的時尚攝影1913
019 死于國王馬下1913
018 美國童工191O
017 艱難的彩色照片1909
016 荒地上的印第安酋長1905
015 展翅飛翔1903
014 第一張X光照片1896
013 優生學1890
012 飛馳的駿馬1878
011 第一次印刷照片1873
010 格拉斯哥1868
009 第一張通緝海報1865
008 納達爾1864
007 蓋茨堡戰役1863
006 林肯肖像1860
005 貴婦的名片肖像1860
004 波士頓航拍照片1860
003 克裏米亞戰爭1855
002 藝術家工作室1837
001 鴿舍與谷倉1827


台長: 阿楨
人氣(5,102)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國外後現代攝影》
此分類上一篇:《改變歷史的100項發明與發現》

阿楨
現代攝影 (藝風堂 1985)

  內容簡介
  攝影是融合「技術」與「藝術」的行為。今日由於科技的發達,小型自動化相機的不斷推陳出新,初學者幾乎只要輕輕一按,便可獲得照片,相反的,由於自動化的結果,反而容易失去自我、淪為技術的末道,不但毫無創意可言,更談不上藝術的追求。
  初學者,固然應由技術入門,但其最終目標,應以藝術為依歸才是。因此,雖然本書限於篇幅,著重技術性的講解,但仍不忘提醒讀者,如何走入藝術殿堂,達到藝術創作的境界。
  目錄
基礎攝影
第一章 相機
第二章 鏡頭
第三章 相機的操作
第四章 軟片
第五章 閃光燈
第六章 濾鏡
第七章 附件
第八章 採光
第九章 構圖
專題攝影
第十章 人像攝影
第十一章 風景攝影
第十二章 商品攝影
第十三章 翻照
第十四章 沖片與放大

這就是當代攝影 (大家出版社 2011)

  內容簡介
  ◎ 談論當代攝影的重量著作,2004年出版至今熱度不減(中文版譯自2009年最新修訂版)
  ◎ 238幅代表性影像、214位最重要的當代攝影家
  在這本令全球注目的攝影書中,策展人夏洛蒂.柯頓從攝影的動機與理念出發,將攝影分為八大類,精闢的見解讓當代攝影的發展脈絡變得無比清晰。在「親密生活」中,看起來像是以傻瓜相機拍出的真誠照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家人、密友的關係。「編導式攝影」展現攝影家驚人的場面調度,將一則則都市寓言濃縮在一幅影像上。「冷面美學」力求超越人類肉眼的侷限,展現恢宏的史詩格局。「紀實攝影」已走出媒體,在藝術界找到新的表現舞台。攝影集與傳統底片沖印的文藝復興、網路的力量,更一再為攝影注入新生命……  
  作者簡介
  夏洛蒂.柯頓(Charlotte Cotton) 專業策展人。現為Bradford 國家媒體博物館創意總監,曾任洛杉磯國家藝術博物館攝影部主任、倫敦攝影藝廊策畫部主任、維多利亞暨亞伯特博物館策展人、耶魯大學客座教授及多所藝術學院客座藝評。著有《不完美之美》(Imperfect Beauty)、《之後,一切歸於平靜》(Then Things Went Quiet)、《蓋.伯丁》(Guy Bourdin)及本書。
2012-05-25 13:07:02
版主回應
攝影學批判導讀 (韋伯 20050

  內容簡介
  《攝影批判導讀》將帶領讀者鳥瞰攝影學理論,並和讀者探討如何「解讀」相片影像。本書共分七章,各章主題殊異(包含紀實攝影、廣告攝影、身體攝影、數位攝影、攝影與藝術的關係……等)。本書的內容和設計能夠幫助讀者更快釐清攝影類型與視覺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讀者在闔上書後能成為一位有批判觀點的「影像解讀者」。

紀實攝影 (遠流 2012)

  內容簡介
  紀實攝影表現攝影工作者對環境的關懷,對生命的尊重,以及追求人性的社會。他們以冰冷的機器,証錄邊緣景象,或不被面對的事實,卻往往能借影像力量使攝影成為參與改造社會的工具。本書作者以平易手法,介紹當代著名紀實攝影家的貢獻,同時呈現不同的紀實角度和社會參與方式,提供環繞紀實攝影的實務資訊,希望藉此喚起更多攝影人的投入。
  作者簡介
  亞瑟.羅特施坦生於一九一五年,一九三五年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加入美國農業安定局(FSA)攝影小組,五年之間攝製許多傳世名作。

攝影的精神:攝影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大家出版社 2011)

  內容簡介
  ◎台灣第一本攝影史
  ◎BBC記錄片計畫「攝影大師鉅作殿堂」延伸著作
    1976年,MOMA極富名望的攝影部主任約翰.札考斯基策劃了一場展覽,將攝影畫分為「鏡」及「窗」。在「窗」的攝影中,題材超越一切,攝影者的觀點則為次要。「鏡」則恰好相反,攝影的存在是為了反映攝影家的觀點,例如帶有自我意識的「藝術」攝影。這樣的分界很有效,卻也有其侷限,因為大多數攝影本身就同時是「鏡」與「窗」,而且是失真的鏡像與模糊的窗景。然而,不論攝影有多麼失真且模糊,我們還是應該透過此一媒材的歷史來檢視攝影的意義:不僅是影像在被製造時的意義,而是它們今時今日對我們的意義,這兩者常是截然不同的。
    作者簡介
  傑瑞.貝傑 Gerry Badger 1948年生於英國北安普頓,除了是攝影家、攝影史教授,也身兼作家、攝影美術館館長等多重身分。2004與名攝影家Martin Parr合著《The Photobook: A History》,獲得2006年美國克勞斯瑙-克勞斯活動影像圖書獎(Kraszna-Krausz Foundation),並在2006年後續出版續集《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2》。身為攝影家,他持續關注「歷史的景觀與累積」。本書被Martin Parr 評為2007年攝影書首選。

時尚攝影的故事 (鄭意萱 藝術家 2011)

  目錄
序:一部潮流、品牌、創意與反動所盤結的攝影故事
  第一部. 美好年代:夢幻的作畫式攝影
名人的人像攝影
第一代時尚攝影
(第一位時尚攝影家:德馬耶)
  第二部. 第二代時尚攝影
直接式攝影、新古典主義、古希臘形式
超現實主義的時尚
戶外風的時尚
(時尚攝影家:愛德華.史泰欽、休納、侯斯特、畢頓、貝斯曼、布魯曼費德、諾曼.帕金森)
  第三部.「新風貌」與反美感時尚
迪奧的「新風貌」
反時尚的時尚攝影
1960年代時尚攝影
(時尚攝影家:理查.亞維登、艾爾文.潘、威廉.克萊、席夫、馬文.索科斯基、大衛.巴利、伯特.史丹、康宏若林)
  第四部. 1970年代:性與暴力的時尚劇場
漢姆特.紐頓的大女人時尚
紀.伯登的懸疑劇
敘事型時尚攝影
  第五部. 1980年代:時尚介入純藝術
模特兒、藝術家、攝影家、設計師與時尚品牌的大跨界
詩情畫意的時尚攝影
女性時尚攝影家
男性時尚的攝影
名人人像攝影
  第六部. 1990年代:跨風格、跨文化、跨材質的時尚攝影
超模時代
仿紀實的時尚攝影
更複雜的敘事型時尚攝影
數位的時尚攝影
  第七部. 近期:沒有界線,也沒有震撼
名人與時尚品牌的結合
家居化的仿紀實時尚攝影
「新」的時尚影像
馬格蘭的時尚影像
  第八部. 時尚攝影大展與收藏市場
大型時尚攝影展的開始
世界的時尚攝影展熱潮
時尚攝影的收藏
時尚熱潮持續增溫
時尚攝影排行
作品價值的高低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27270

另參本館:《改變歷史的100幅照片》 《國外後現代攝影》 《世界攝影史》
2012-05-25 13:10:10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14:05: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