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29 06:22:02| 人氣1,783|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改變歷史的100次事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憑什麼決定啥是「改變歷史的100次事件」?

這個嘛!當然是重大的歷史事件傳達了太多過去和將來的時代信息,因而永遠不會被人們忘掉。它可能是一場思想的運動,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一次計劃周到,空前絕後的殺戮,可能是一次異想天開的科學實驗,也或者是一次服裝的革命。所有這些事件一起改變著世界的發展方向,使得今天的世界看起來是如此的模樣。本書用精簡的文字、珍貴的資料圖片,帶你重歷過去近百年裏100次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
100:新保守主義在美國掌權 2000
099:反全球化浪潮 1999
098:亞洲金融危機 1997/
097:(複製)羊“多莉”誕生 1997/
096:南非的新生 1994
095:“聖戰”此起彼伏1990
094:歐盟成立 1993
093:波黑戰爭 1992
092:全球網建成 1991
091:海灣戰爭 1991
090:蘇聯解體 1991
089:有關安樂死的爭議 1990
088:折除柏林牆東西德合併 1989
087:東歐劇變 1989
086:兩伊戰爭 1980-1988
085:”M嬰兒”之爭 1987
084:切爾諾貝利(車諾比)核泄漏 1986
083:博(波)帕爾午夜大災難 1984
082:非洲大饑饉 1980年代
081:毒品泛濫全球
080:艾滋病的蔓延 1980年代
079:撒切爾夫人時代開始 1979
078:霍梅尼回到德黑蘭 1979
077:中國實行改革開放 1978
076:”人民聖殿教”大慘案 1978
075:試管嬰兒來到人間 1978
074:石油禁運”1973-1974”
073:尼克松訪華 1972
072: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 1971
071:民航史上最大的炸機恐怖事件 1970
070:反核運動 1960年代
069:人類登上月球 1969
068:嬉皮風 1960年代
067:”新左派”反判的爆發 1968
066:布拉格之春 1968
065:首例心髒移植手術 1967
064:中國文化大革命爆發 1966
063: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 1966
062:越南戰爭 1964-1973
061:非洲獨立運動高潮 1960年代
060:披頭士歐美掀狂潮 1960年代
059:第一個禁止核實驗條約簽訂 1963
058:《女性的奧秘》出版發行 1963
057:古巴導彈危機 1962
056:環保運動發軔 1962
055:柏林牆建立 1961
054:避孕藥問世 1960
053:非洲發現人類最早的頭骨 1959
052:阿拉伯人的結盟浪潮 1958
051:“新浪潮”的沖擊 1958
……………………

那《改變歷史的100天》呢?

真是沒了沒完,乾脆來個厚達1680頁的《20世紀全紀錄》(錦繡文化)之「歷史上的今天」:
◆全套共2冊◆特8開(30x24公分)◆1900-1986年,1344頁◆(補編)1990-1999,336 頁◆80磅畫刊紙,精裝。
全紀錄是結合編年史和新聞報導而成的一種體例。以「編年史」方式編輯,附月表ˋ年表或時期表,按時間順序排列,清楚列述各時段所發生的大事,方便查詢與閱讀。
◆追蹤報導,釐清事件脈落
再瞬息萬變的世界,每一個現象,每一則學說,每一項發現或發明,都可能改寫我們的歷史。
◆以現場報導方式撰寫,與事件零距離
強調新聞感,避免枯燥ˋ嚴肅,報導時間立足於「今天」或「當時」。每則(報導)一開始即註明月ˋ日,並按事件之特性,以報紙編排方式呈現。
◆另闢專欄,深入解讀事件內涵
將歷史化為新聞,將新聞串成歷史。具有編年史之長,卻不具編年史之短。可供學術查閱,也可供休閒閱讀。對於軼事趣聞或指標性事件,本書皆另闢專欄,此圖片為主ˋ文件為輔,為讀者深入解讀事件要義,與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精彩圖片,與報導相輔相成
本書報導除了文字敘述外,適時插入大量珍貴圖片,或表格輔助說明,以圖文並輔的方式,加強說明新聞事件的內容。

這類流水帳式的圖書不論編地如何精美,和百科全書、辭書等大而不當的書一樣,都將被類似的網站取代了。

台長: 阿楨
人氣(1,783)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改變歷史的100項發明與發現》
此分類上一篇:《改變歷史的100場戰爭與衝突》

無心
楨最近的評論
都沒好看的

我去重讀夥房
2007-12-29 18:08:22
版主回應
馳騁評論令人心發慌
2007-12-30 06:50:32
荒誕的2007
 
荒誕的2007 國內外十大新聞>中時07.12.31陸以正

     為中國時報寫國際專欄,轉眼已進入第三年。歲暮年終時,習慣總回顧一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大事,選出十大新聞,結筆總帳。
     但台灣過去這一年來,政情變幻莫測與認知混亂的程度,遠超越世上任何國家,選擇困難,必須等到最後一分鐘,始見分曉。因此本篇遲至30日早晨方敢動筆,只希望我們的總統先生在除夕夜,不會再有什麼出人意表的舉動。
     一、陳水扁越俎代庖 謝長廷不知所措
     謝前院長只在名義上代表民進黨競選下屆總統,但兼任黨主席的阿扁喧賓奪主,每天出手轉換選題,再加民進黨的「新三寶」杜正勝、謝志偉與莊國榮在旁推波助瀾,弄得謝左右為難,不知所措。各種爭議如「薄蕭會」祕辛由綠委傳出,而謝全不知情。到最後一分鐘,選務「階段」之戰總算落幕。明年三月大選投票前,這種怪現象恐仍將持續。
     二、馬英九投身選戰 Long Stay效果難斷
     從二月投入總統選戰起,馬英九經炮火洗禮,已把他「法律人」性格,轉換成蔣經國自稱的「台灣人」。雖仍偶有失誤,誠意不容懷疑。鐵馬長征,繼以long stay,能影響多少票雖難估計,已確立個人選戰風格。特別費案二審無罪,藍營人心振奮。民進黨「去蔣化」動作愈多,對馬英九選情的幫助會更大。
     三、第三勢力紛起 明年兩次選舉混沌
     台灣民主愈成熟,各種不同意見紛起,是自然的現象。人民對兩大黨都不滿意,從曹興誠連續刊登巨幅廣告提議制定「兩岸和平共處法」,到周奕成組織「第三社會黨」,連前院長唐飛也樂觀其成,可見人心思變。但「單一選區兩票制」下,民調顯示兩周後投票時,小黨要搶到5%,恐怕難上加難。
     四、台灣經濟停滯 政府玩數字魔術
     陳水扁做了七年半總統,台灣經濟不進反退,四小龍中敬陪末座,全民都一清二楚,只政府死不承認。行政院想盡辦法利多,拿各種基金去填補股市無底洞。經建會奉命玩數字魔術,只公布成長率,避談通貨膨脹率或失業率。台灣已成M型社會,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在M頂端的王永慶、張榮發和許文龍,知道問題出在阿扁鎖國政策,只是隱忍不言而已。
     五、原油突破百美元 全球經濟受創
     物價飛漲原因中只有一條不能怪罪扁政府,就是原油每桶上逼一百美元,除產油國家外,世界各國莫不受創慘重。中國大陸為經濟發展需要油源,不惜支持緬甸、蘇丹、委內瑞拉等國政權,甘願受歐美各國的批評指責。俄羅斯因供應歐洲油氣,普丁乃可為所欲為,甚至被《時代雜誌》選為今年「風雲人物(2007 Person of the Year)」都是地緣經濟所造成。
     六、中共十七屆全大 接班人物浮現
     十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共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除確定中國大陸今後五年政治路線外,也把胡溫體制的接班人推向台前,江澤民人馬幾已無存。儘管海外民運人士譏評所謂「反腐」只是口號,中國大陸從上到下的貪官汙吏無法根除,各國觀察家仍認為正面收穫大於負面意義,中國穩定發展前途可期。
     七、東協憲章 兩韓和解 東亞比重日增
     世界局勢演變,不但使中國大陸隱然接近超強地位,整個東亞的比重也日增月累。11月東協40周年,簽訂ASEAN憲章,進度已趕前歷史悠久的歐盟。南韓盧武鉉拜訪金正日,兩韓鐵路復通,雖象徵意義大於實質,都代表東亞整體重要性日增。
     八、澳洲政府輪替 凸顯向亞洲移動
     過去奉行「白澳主義」,限制亞洲移民的澳洲變天,工黨陸克文(Kevin Rudd)擊敗保守黨霍華德(John Howard),象徵大洋洲基於經濟利益,不得不拋棄種族優越感,改向亞洲尤其是中國的龐大市場靠攏。相形之下,年來拉丁美洲與非洲進步不大,甚或倒退,證明國家領導班底的重要。
     九、法德帶頭 歐盟力圖恢復舊日聲勢
     今年歐洲面貌有兩項重大改變:一是東歐各國加入,使會員數增加到27國,只剩土耳其徘徊門外。二是法國新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ozy)完全拋棄他前任席哈克(Jacques Chirac)不切實際的戴高樂思想,與美國重修舊好。配合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對俄國的深刻瞭解,不但重振北約聲威,也使歐盟有重新開始,朝制訂新憲章目標移動之望。
     十、亞非獨裁橫行 聯合國束手無策
     亞非兩洲的「失敗國家(failed states)」從緬甸、蘇丹到辛巴威,儘管內政不修,國際上陷於孤立,那些大獨裁者或倚仗中共與俄國撐腰,或看準東協(ASEAN)和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顧忌太多,不願或不敢實施制裁,依然我行我素。
     對這些人,聯合國安理會本應採取行動,也礙於五強的否決權,束手無策。巴基斯坦前總理班娜姬.布托(Benazir Bhutto)遇刺,該怪罪穆夏拉夫總統還是「基地」(al Qaida)恐怖組織,尚待調查。
2007-12-31 08:34:39
2008
 
政治新局希拉蕊當總統 奧運中國稱霸>中時08.01.01尹德瀚

 ▲俄羅斯3月將選出新總統,現任總統普丁(右)欽點的接班人梅德維捷夫(左)可望當選,但咸信梅德維捷夫只是傀儡,實際掌權的人仍將會是普丁。(法新社)
     2007年走入歷史,展望未來一年的國際政治趨勢,四年多來美國陷入伊拉克戰爭的泥淖之中,但無損其世界超強地位,2008年底的美國總統選舉仍將受到全球矚目,同時這場選舉還有一層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美國很有可能選出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總統-希拉蕊,或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伊利諾州聯邦參議員歐巴馬。
     至少兩位媒體人看好希拉蕊將勝出,其中麥克.葛林斷言,希拉蕊當選之後將可穩坐白宮8年,構築與布希王朝前後輝映的柯林頓王朝。約翰.辛普森則認為,希拉蕊這場選仗會贏得很辛苦,美國人民將變得更加分歧。他並且預測,新墨西哥、科羅拉多和佛羅里達等州的拉美裔選民將是左右總統大選的關鍵。
     葛林預測,如果希拉蕊當選,將會維持繼續在伊拉克駐軍的政策。照他的分析,從老布希總統、柯林頓總統到現在的布希總統,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是一貫的,柯林頓任內雖未直接對伊拉克用兵,但他在1998年通過「伊拉克解放法」,為布希之後出兵伊拉克鋪路。
     布希原本對攻打伊朗興致勃勃,但在美國本月初發布的「國家情報評估」宣稱伊朗已經中止其核子發展計畫之後,外界認為布希應已放棄出兵伊朗的打算。現在的問題是:以色列會不會當美國的打手?辛普森認為有這個可能,但以色列即使出兵伊朗,成功的機率也不高,而且以色列總理歐默特也有他的盤算。
     俄羅斯明年3月將選出新總統,現任總統普丁欽點的接班人梅德維捷夫可望篤定當選。辛普森認為,梅德維捷夫將只是傀儡,實際掌權的人仍將是普丁。英國《金融時報》預測,未來普丁將透過國會把權力從總統轉移給總理,而總理將由他自己出任。
     北京奧運是2008年一大盛事,辛普森預測,中國得到的獎牌將超過美國,成為最大贏家。屆時電視轉播將吸引數十億觀眾,見證中國國力的崛起,但這樣的曝光機會也將使外界對中國打壓人權和缺乏政治改革的抗議達到空前高峰。
     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的巴爾幹半島明年將風雲再起,因為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裔將宣布獨立,屆時塞爾維亞一定極盡恫嚇之能事,俄羅斯也將設法干預,有人擔心,科索沃宣布獨立將成為歐洲的新亂源;但辛普森認為情況不至於演變到那麼糟。
     巴基斯坦前總理班娜姬.布托在2007年底遇刺身亡,讓該國總統穆夏拉夫未來一年面對的情勢更為兇險。《金融時報》說,巴國接下來一段時間勢必更加動盪不安,穆夏拉夫在軍方和美國的支持者可能因此覺得,這個人已經不值得他們繼續支持,到2008年底,穆夏拉夫很可能已經下台。
2008-01-01 09:07:30
十大趨勢
中國大登場 美經濟衰退深【經濟日報╱李珣瑛、08.01.19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表2008全球十大趨勢,其中「中國大登場」與美國經濟衰退期既深且長,是全球關切的首要重點。
天下雜誌綜合出經濟學人雜誌的最新全球發展預測,昨天由總主筆吳迎春在研討會中宣布。內容顯示,2008年開場,北京奧運是全球最熱門的議題,中國除了會在奧運拿獎牌外,還會在全球競爭中拿下多項金牌,包括: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最多網民國、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銀牌則有:僅次於美國的進口國和股市規模;以及次於美、日的第三大經濟體。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資料,中國研發人員數及支出金額成長快速,2006年已達3億全職研發人員;研發支出則達15億人民幣,預估2008年將逼近台灣,值得國人警惕。
全球的第二大趨勢,是經濟呈雙軌發展。首先,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經濟衰退期既深且長,次級房貸拖累消費支出,金融緊縮讓人民還款能力出現問題,一般預料非短期結束。
其次,是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新引擎」為:新興工業國與金鑽11國(孟加拉、埃及、印尼、伊朗、南韓、墨西哥、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土耳其、越南),也就是東歐、亞洲、中東及非洲的國家。
經濟學人說,中產階級消失成全球現象,為了因應M型社會來臨,印度的塔塔汽車公司率先推出超低價汽車,每部汽車只要新台幣7萬元左右,今年將有其他美日大型汽車公司跟進,推出同樣低價的汽車。
面對中國、印度,及美國等人口眾多的大國在勞力上的先天優勢,日本、台灣等小國在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如何創造「人口紅利」的競爭,也是2008年當重視的課題。經濟學人主張,如何創造「人口紅利」必須仰賴教育改革,人才養成正是小國創造競爭的最佳策略。
在新的年代,企業在「公共角色」的扮演也愈來愈吃重,微軟公司執行長比爾蓋茲今年將正式退休,退休後他將全心投入他自己成立、全球最大的慈善團體—比爾蓋茲基金會各項公益事務。此外,華爾街的許多投資人,也相當關心氣候變遷對環境、乃至於經濟活動的影響,這些關注活動甚至比美國總統布希更加投入。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是,「微趨勢(microtrends)的崛起」,所謂「微趨勢」項目,包括:對睡眠品質的重視所引發的商機,少子化造成政府開始鼓吹多生育,親子之間的新親密關係,及戰後嬰兒潮對購屋的能力及需求大增等
2008-01-19 11:37:5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