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9 22:45:14| 人氣3,157| 回應54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選擇性失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時長期來太迷信織絲分子、專(門騙人)家邪者的良知理性了,豈不知那些人大多也是依意識形態,選舉性發聲、失聲: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133942/2007041406581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6673924/20071013060955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8749302/20071117053755

社會精英不該對「反民主」噤聲>中時社論2007.12.01 

 陳水扁在脫口說出「正在思考戒嚴」之後一天,大概發現事態嚴重而改口,但也發揮了「引蛇出洞」的效果;連日來若干知名人士的胡亂發言,嚴重暴露台灣社會對民主價值的理解不足。這樣殘破的民主認知,其實是非常令人擔心的。在解嚴廿年後的今天,我們認為仍然有必要對台灣的民主現況,做一番解析與警醒。
 任何了解民主ABC的人都知道,戒嚴是在社會發生戰爭或叛亂等極端混亂情況下所做的緊急措施;它大幅擴大了軍警的行政指揮權、也可以暫時接管司法權。簡單的說,戒嚴的頒布等於是凍結了民主,幾乎是回到行政權統馭一切的「帝制」。這對於歷經數十年一黨專政、白色恐怖等滄桑史的台灣而言,是何等嚴重、何等不堪的事?可是,台灣人民在享受了近廿年承平民主之後,竟然有這麼多人不知珍惜我們可貴的民主,令人震驚。
 最令人遺憾的,當然是若干御用媒體的主持人與所謂名嘴。這些人未曾在台灣民主奮鬥史上投入或參與,卻是率先發難要求總統頒布戒嚴的人。他們知識貧乏、民主概念不及格,除了偏狹的意識形態之外,只剩下兩張視當權派意志而制約反應的嘴皮,才會輕率地挑起戒嚴的話題。其次,則是國防部長竟然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戒嚴後將由六軍團司令接管台北市長職務,而若是立法院不同意戒嚴,他將服膺「統帥」的命令,這種對民主的了解簡直是近乎愚痴。當然,輕忽戒嚴危害的還包括若干習慣做政黨打手的民意代表。他們爭相對外表功,「向陳總統提出戒嚴之議的是我」,足見其盲目爭寵的荒誕。
 我們的社會也有一些自詡為社會精英者對近來台灣的反民主傾向保持沉默,同樣令人遺憾。八年前,當年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先生結合了兩位大學校長、若干位企業家與藝文人士,共同發表了「向上提升、向下沉淪」的宣言,把陳水扁先生送進了總統府。他們當時的呼籲,是希望改變當年執政者的黑金掛勾、促成政黨輪替,希望藉此將台灣帶向康莊大道。但是任何人也都了解,黑金固然是惡、一黨專政固然易於腐敗,但改變黑金與扭轉腐敗都必須要依照民主的理念、要遵循民主的法制而為。換言之,民主的價值是在政治清明之上的,更是在任何統/獨、左/右、本土/非本土等立場選擇之上的。任何人若表明要凍結台灣民主,則一切政治清明的訴求都只能期待於掌權的獨裁者,不再是人民作主,這不是墮落是什麼?準此,民主與反黑金價值之輕重,當然也就不辯自明了。
 李遠哲先生八年前提出政黨輪替、消除黑金的呼籲,當然是出於對台灣社會的善良期待;八年中即使黑金更形猖獗、輪替未見成效,大家也只能怪自己當年的判斷不清,尚不能據此而貶抑其呼籲。但是,倘若當今社會的名嘴在唾棄民主、鼓吹戒嚴、猖言「敉平動亂、宣告選舉無效」,而主政者亦不斷地以切割、撕裂、二分等手段損毀台灣的民主根基時,則這批人就是在毀敗價值位階更高的「民主」。這個時候,當年帶領台灣人民走入如此險境的社會精英,就沒有再保持沉默的權利了。現在台灣面臨的,不是黑金或清明的選擇,而是人民做選擇的民主基礎受到挑戰。無論如何,台灣人民若是可能從「有選擇的不清明政治」跌落至「沒有選擇的戒嚴政治」,當年的始作俑者,不但沒有悶不吭聲的自由,恐怕連道歉一百次,都不足以謝罪國人了。
 很遺憾地說,台灣的政治人物與若干御用名嘴竟能將一個投票流程的技術問題、或是本土/非本土的假議題,上綱到一個以戒嚴手段摧毀民主的狂想主張。我們要正告所有政治人物一個簡單的政治學理:所有的統/獨、本土/非本土選擇,都築基於民主;所有的憲政主義、法治國理念,也是築基於民主;進一步言,幾乎台灣所有的價值,都繫於我們的民主。誰膽敢破壞台灣的民主,誰就是全民的公敵。而那些當年製造國王的人(king maker),如今果然創造了帝王,還有噤聲不語的權利嗎?

當邪惡受到鼓勵 人民就遭到懲罰>中國時報 2007.12.10南方朔

     「大中至正」和「中正紀念堂」的拆牌野蠻荒誕劇終於成了過去。而非常好嘉哉的乃是開車把記者撞成重傷的彭盛露乃是民進黨的未繳黨費失聯黨員。因而無戲可唱,如果這個人是個甚麼外省老芋仔之類的人物,我們看著吧,更亢奮、更煽動的拆牌續集,必將在一片鼓噪聲裡把整個台灣全都淹沒了!
     而這早已是台灣人所共知的事實了。打從去年的北高兩市選舉起,一直到明年「一一二」立委改選,「三二二」總統大選,「批蔣」和「清算」早已成了既定的策略手段。從中正機場改名,中正紀念堂改名拆牌,兩蔣浮厝的迫遷,到「國民黨殺台灣人不只一百十二萬」,「國民黨挖國產給老芋仔,挖掉台幣一兆一千億」;再到二二八究責條例株連三親等,最後到明年二二八的搞三百萬人群眾運動,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精打細算過的戲碼。昔日的共產黨在取得政權後搞「憶苦思甜」這種轉型正義,而今天的台灣無甜可思,因而談甚麼經濟民主課題當然不會有選票,遂格外要把過去加油添醋的搞上去。只有在批蔣清萛裡,才可以藉此鼓動出族群對立的亢奮,而亢奮的嗜血性確有短期填飽肚皮,轉移不滿的效果。
     而台灣當權者的這種政治操縱模式,會在台灣逐漸自由民主化的過程中出現,其實一點也不讓人訝異。自由民主確可打開一個國家社會的許多空間,但歷史卻經常有其嘲諷性,那就是空間擴大了,最先搶進日程表的通常都不是進步提升的力量,而是詭譎邪惡這種被深埋在人性底層的元素。過去這幾年隨第三波民主裡邪惡的問題日益嚴重,對邪惡問題的研究也開始興起,這方面的一些分析與觀察,倒是很值得我們警惕。
     當代研究邪惡問題的學者,美國布南迪斯大學教授羅逖(Amelie O.Rorty)在《邪惡的諸多容顏》裡即指出,邪惡與貪婪敗壞共生,最後邪惡成了掩獲貪婪敗壞的手段。當有權力的人掌握權力後,最先的行為通常都是貪婪敗壞,而當這種貪婪敗壞已無法避免的表面化,這時候邪惡這個心底深處的力量逐開始發揮作用。他開始為自己的貪婪敗壞尋找卸責出口,於是同中求異、陰謀、仇恨等一切可以派上用場的工具都成了他的護符,而一旦這種手段奏效,他的心就會愈來愈硬,最後會將本來只是卸責手段的邪惡技倆內化成一種自我欺騙,自我神聖化的信念,這就是羅逖教授所謂的「邪惡溜滑梯」,它很快就讓人的本性滑到底。人類的第一起邪惡是《聖經.創世紀》裡的該隱殺其弟亞伯。人本來就應該照顧自己的家人,當該隱因為對兄弟亞伯的嫉恨而敢於大聲說出「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這已是溜到了邪惡滑梯的底點。這正如同政治人物本應是看守同胞的,當他把同胞的仇恨對立變成自己的政治資產,這也是邪惡滑梯到了底!
     因此,邪惡之所以可怖,乃是邪惡者在敗壞了自己時,也一併將邪惡像塵埃般撒佈到更廣大的社會空氣中。邪惡在習慣化之後,會把父母教我們的正直與善良棄若糞土,並以「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沾沾自喜,這乃是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所瓦澤爾(Michael Walzer)所謂的「髒手政治」。而我們不能否認,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政治在某些特定時刻確實會在人們嗜血的亢奮中得到僥倖的勝利。問題在於所有此類勝利都不可能像馬基維里所相信的「手段被咀咒,結果受歌頌」,而是當邪惡受到鼓勵,人民就會遭到懲罰。今天的台灣老百姓不就正被懲罰嗎?
     因此,政治的邪惡是可怕的,人們不可能在今天出賣了靈魂之後,宣稱明天還可能找得回來。當邪惡與權力並存,政治所有的基本目標和法治、責任、寬容、尊重就會全部消失。而讓幫派、奉承、分贓、欺壓等都得到機會。當邪惡傳染到整個體制。就會造成體制的不務正業與崩壞無能。今天台灣不就是個例子嗎?
     有鑒於政治邪惡之可怕,近代最早研究政治邪惡與罪惡的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遂指出:「只有那些對人類會造成無可逃避的罪惡知道恐懼的人,以無懼的、不可妥協的態度,在任何地方反對這種不可測度的邪惡,人類始可有厚望。」
     只是話儘管如此說,面對政治的邪惡與不擇手段,當它初起並訴諸集體亢奮時,除了極少人之外,多數人,特別是所謂的知識分子,多半會在畏懼下刻意閃躲,以求明哲保身,有些人則急忙附和並表現得更加神勇以求利祿。前面已提到的羅逖教授即指出:「面對政治的邪惡,散漫而猶豫的反對,其實只會讓他們變得更相信自己的厲害與高明。邪惡只有改變時代的整體環境氣氛始能讓製造恐懼者知道畏懼。」
     但對這一點,我們台灣的知識分子表現得如何呢?我們每個人都會自鳴清高地說出「不要搞撕裂分化族群」之類的空言,但每逢具體的問題出現,究竟誰是因、誰是果這種基本的因果責任就不再敢去談論,而只會將一切簡化成最安全的「不要藍綠惡鬥」。「安全的批評」乃是台灣當今的主流,無論發生任何問題都刻意閃避掉要點,而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發言。台灣的權力加速惡質化,這種鄉愿式的「安全的批評」,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是扮演了護航者角色啊!漢娜鄂蘭所謂的「無懼的、不可妥協的」原則,在台灣竟然稀薄到如此可憐的境界!這時候,前總統李登輝會說出「搞仇恨最不好」、「選錯人,人民受罰」,儘管他有其選舉上的考量,但他會說出「搞民主的人反民主」這種話,也可真算是空谷跫音了!
     邪惡是人類不可忽視的心靈元素,近年來隨著邪惡政治的增多,它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注意。
     邪惡者只用邪惡來掩飾自己的敗壞,要用群眾的沉淪來裝扮自己權力的無所不為。台灣的人又怎能不格外提高警覺呢?這是政治的學費,代價最後還是由人民支付!

中間選民 別再自甘淪亡【聯合報╱路況/文化評論者07.12.04
 
面對阿扁一連串流氓撂狠話式的政治恫嚇語言,輿論媒體齊聲譴責。其實換一個角度看,這表示阿扁終於「圖窮匕現」了,終於暴露其政治操作的最深層本質不只是「痞子」和「騙子」,更是一種流氓耍狠式的「恫嚇」!
而更根本的問題是:阿扁到底在恫嚇誰?激化藍綠對立只是一個表象,阿扁的「恫嚇政治學」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真正指向的目標其實是那批自命超越藍綠的「中間選民」。
讓我們回到三一九槍擊案的原始創傷場景:誰會因為「兩顆子彈」的衝擊效應而豬羊變色,一夕翻盤?當然不可能是藍綠基本盤,而只能是廣義的中間選民,包括中間偏藍與中間偏綠。
「兩顆子彈」樹立了阿扁「恫嚇政治學」的基本操作模式:靠百分之二十深綠群眾撐腰硬挺,營造出「幫派老大」耍狠好鬥的暴戾氣氛,激化藍綠衝突的動盪不安,使中間選民驚嚇恐慌,噤若寒蟬。問題是:台灣的中間選民為什麼這麼好嚇唬呢?
台灣中間選民的結構主要包括中產階級、知識份子與大學生。中間選民擁有知識文化能力之優勢,實應作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展現批判制衡的中道力量與促進開放改 革的進步力量。遺憾的是,正如法國人稱中產階級為「小布爾喬亞」,台灣的中間選民亦充滿「小布爾喬亞」自掃門前雪的自私與自戀,目光如鼠亦膽小如鼠,窩囊 無能卻矯情作態。所以中間選民雖以中道自居,實則鄉愿偽善,懦弱怕事,毫無原則。只要綠營製造一點風吹草動,杯弓蛇影,他們立刻就陷入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的虛驚恐慌中,聞風喪膽,俯首稱臣。
爭取中間選民是藍綠對決的勝負關鍵。正常的爭取方式當然是「以利誘之」,大開選舉支票。但扁的負面執政已使綠營完全喪失「利誘」的說服力。「利誘」不成, 唯有訴諸「威脅」。於是我們看到台灣民主政治倒退墮落的真正關鍵:阿扁以「幫派耍狠」方式恫嚇威脅中間選民,形成少數人以暴虐手段挾持統治多數人的「寡頭 政治」。
波特萊爾「惡之華」的序詩寫道:「偽善的讀者,我的同胞,我的兄弟!」我也想說,偽善的「中間選民」,我的同胞,我的兄弟,你們還要被驚嚇到何年何月?台灣民主的不斷倒退,阿扁「寡頭政治」的一再得逞,到最後,無非是一首中間選民自甘淪亡的輓歌。
 
公與義研討會領導人不要製造假議題>中國時報 2007.12.17林倖妃/台北報導

     面對全球化衝擊,台灣到底該走甚麼樣的道路?十九位國內學術精英經過兩天辯證論戰,共同提出具體改革方案,認為面對崛起的中國,台灣自外隔絕是不切實際,應放回兩岸、亞洲和世界架構看台灣未來,並和對岸啟動良性對話,才不會愈走愈窄、愈走愈險。
     這些學術精英也認為,和平,恐怕是現階段更需面對和解決,更是下一個政治領導人無可迴避重大課題;台灣面對過去太多沉重的記憶,要學會「遺忘」,期待下個世代是民主、多元、公義與永續的大台灣。
     學會遺忘 建立民主公義社會
     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的「面對公與義-台灣的社會發展與變遷」,從十五日在陽明山揭開序幕,十九位學術精英進行為期兩天閉門會議,分別針對全球化與在地文化下的衝突與反思、公民社會與責任倫理的診斷、經濟與社會變遷中的文化體檢,以及形塑多元、開放、包容的文化希望,以知識分子的角度提出觀察、分析和建言。
     歸納與會者的看法,在政治方面,均認為現在所面對的中國,已非過去的中國,任何領導人都必須謙虛、謹慎,全力以赴提升兩岸對話品質,不要花太多時間製造褊狹的假議題,讓社會產生爭議,更應正視「政治家」缺位的嚴重性,回復並再度追求解嚴前民間的理想。而未來幾年是處理台灣內部問題最好的機會,知識分子不要集中批判一、二人,而是要擴大關切面,就憲政面、體制面研議,形塑優質領導。
       面對資源分配不均,學者一致認為,台灣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和醫療的質量,不應因各項差異而有不同,同時應發展成產業化,並朝向國際化、雙語化建立特色以吸引外來人才,其次則是不能忘卻南北、公私立、代間差異,應設法拉近距離。
     急需改革的部分,包括稅制和社會福利應走向包容、重視底層,同時要重新思考改造教育和社會體制,尤其要正視存在社會中的族群、階級和文化差異,透過制度縮小目前正擴大中的「差距」。
     對身為現代「知識分子」,心中揮之不去的嚴重焦慮感,學者也各自表述,多認為社會必須有優質、多元、偉大的文化,才能蘊含豐富的心靈,讓文化從政治中脫身,開始有座標,走出一條活路;知識分子對社會議題應積極研議,以做為公民社會中一員,加強防衛性角色,勇於批判、提出意見,更要為下一代年輕人留下「啟示錄」,也讓下一個新政府做參考。
        青年人是未來希望所在,對年輕人應抱持期望、多做對話,提升其格局和胸襟,提升對差異的包容心以及設身處地的理解力。
     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策畫人余範英強調,台灣從十五、六年前規劃亞太營運中心,如今仍是走不出去,閉門會議的舉辦不談統獨,而是台灣面對全球化,廿年後要如何面對外在的環境,「和平」或許是更優先需要解決的關鍵所在。

知識分子在哪 學者熱烈討論>中時 2007.12.17林倖妃

     「說真話,若會傷害朋友感情,我仍選擇說真話」,曾經和綠營建立革命情感的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語重心長說出知識分子的焦慮所在,並抨擊執政黨扭曲轉型正義、操弄族群,但族群文化被傷害,就不會有真正的民主國家出現,
     「面對公與義─台灣的社會發展與變遷」閉門會議中,眾多與會學者都對當代知識分子對政局和社會亂象保持「沉默」,有所深思和討論,甚至不斷有反躬自省的聲浪出現。
     政治評論家王杏慶一開始即指出,社會愈來愈破碎化,傾向強者當道,這是很大的警訊,知識分子的角色在哪裡?尤其不少人在政權轉換後進入政治體制成為「新貴」,身分一變、連腦袋都變了,失去過去擁有的崇高地位,更出現「知識分子」空窗期,未入閣的人也不敢說話、昧於私情,就怕傷了朋友間的感情。
     陳芳明回應說,這個政府的保守和社會的開放程度根本不成比例,過去和他一起奮鬥的人以為換了政權就會開放,沒想到卻連文化資產都停滯,即使是本土派的人當權,都不一定了解台灣社會,也不知道台灣歷史,「對台灣的多元性和開放性毫無所知,這才是台灣最大的危機」。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應該站出來」,陳芳明說,讓更多人知道統治者的侷限性和封閉性,更應該常常批判,讓接班的人知道要避免犯相同的錯誤,台灣社會不應該放棄大格局的想法,更不應該放棄作夢的權利,但他最大的危機感卻是來自陳水扁。
     他接著說,陳水扁面對群眾相當知道要使用何種語言,但他不讀書更不了解台灣,台灣的文化就是因為不斷有新文化的加入成就創造力,但阿扁卻不相信,刻意區分本土和非本土,造成很大的危機;他語重心長地說,今天民進黨會這樣,他也是共犯,有人說他變了,但他認為變的是民進黨政府從追求民主開放走向封閉。
     台灣的歷史一直都是和平演進,從蔣介石、蔣經國到李登輝,繼承上一任做小幅度改革,陳芳明強調,但陳水扁卻硬以「革命者」自居,上任後就全盤否定中華民國,不斷消費二二八事件,只談死傷人數一再扭曲,卻不談發生的原因是因為反抗貪官汙吏;尤其談轉型正義,更是打過折扣、選擇性談,一切都是為選票、政黨考量和自我辯護,
     對全球化的衝擊,陳芳明說,他並不擔心,只要還有創造力,台灣的文化就不會死掉,這也才是台灣歷史走下去的動力,但目前最大的絆腳石卻是來自「這個執政黨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157) | 回應(5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時評經濟 |
此分類下一篇:學者老矣
此分類上一篇:健身迷思

顯示全部54則回應

學者:馬政府倒行逆施 讓社運復甦
2010/12/05 自由時報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台灣教授協會昨舉辦「回顧台灣社運二十年研討會」,台大社會系副教授何明修歸納說,二○○八年後,由於馬政府採取許多倒行逆施走回頭路政策,台灣社運因此出現新風潮,進入復甦的階段。
這次研討會由台教會會長陳儀深召集,涵蓋獨立運動、學運、婦運、原住民運動、工運、環保運動等重要面向。除邀集學界發表論文,早期協助黨外人士躲避國民黨政府迫害的艾琳達女士也撰文分析民進黨與社運關係。
何明修在「台灣社會運動的軌跡」一文,將過去社運發展分為早期萌芽階段、八○年代中期後的大眾抗爭階段、制度化階段、民進黨執政後的吸納期,以及馬政府上台出現復甦的轉變過程。
何明修認為,從二○○八年底馬政府為了迎接中國特使陳雲林,發生多起警察暴力事件,「野草莓」學運從台北擴大到中南部,學運捲土重來;環保人士成功遊說用公投否決澎湖開設賭場等經驗,也讓社運出現「再出發」情勢。
社運由弱轉強,何明修說,主因在國民黨班師回朝後,馬政府一連串倒行逆施政策;例如縱容企業無薪假降低人事成本、對公部門媒體的掌控、用司法迫害異議者、教科書復辟大中國主義等,讓社運組織感到不安。
何明修說,社運出現意外的風潮後,也讓下野的民進黨察覺到這個新興的政治市場,去年二月並重新設立「社會運動部」;不過,民進黨的介入並非社運復甦主因,甚至參與過程也不見得受到歡迎。
東華大學民族系教授施正鋒另批評說,蔡英文將去年訂為「社會運動年」、設立社運部,都只是手段的調整,沒有新氣象。他說,社運不是在野黨的營養針;民進黨下台以來,支持者冷眼旁觀,就是看政治人物能否反躬自省。
施正鋒強調,社運組織應回想自己的草根何在,才可能要求政黨聽從;否則如繼續充當動員打手,就與樁腳無異。
民進黨發言人林右昌則回應批評說,民進黨還是與社運團體保持密切互動,並注意社運團體與政黨互動之間的自主性。
2011-02-24 17:06:48
民進黨的大金庫
2008年8月19日 蘋果日報 江春男

民進黨沒有黨營事業,整個黨的財務苦哈哈;但是阿扁個人擁有雄厚資金,一人抵一黨,正如陳幸妤所說的「哪個沒拿我爸錢」,黨內要角均被綁架,長期淪為一言堂,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與民主進步背道而馳,造成今天不可收拾的惡果。
國民黨的錢是集體分享,人人有份,有一定的規矩,比較制度化,在選舉經費上的分配已經有公式可循。民進黨欠缺經驗,只有少數人懂門道;阿扁獨得秘傳,每次選舉都有大筆收入進入私人口袋,很快就成為統籌分配中心,黨內人人仰賴他的挹注,大家都欠他人情,這是他籠絡和操控民進黨的主要武器。
金錢是政治的奶水,日本派閥全靠金錢維持;田中角榮醜聞下台後,仍能呼風喚雨長達一、二十年。阿扁也想效法田中,可惜扁嫂貪財成性,一小部分錢幫別人,大部分錢留給自己,這種錢太好賺了;許多人主動捧錢上門,必須排隊掛號才行。
企業界假借政治捐獻之名,行賄賂之實,雖然有不得已的苦衷,但多數情況都是有利可圖的合理投資;期待企業界自首認罪以獲得減刑,可能性極微。但是應該藉此機會,把陳水扁時代的政商關係好好做一個清查;否則國民黨因循舊制,可能變本加厲、更為惡化。
陳水扁是民進黨的大金庫,但由太太兼帳房;阿扁在外替台灣拚命,阿珍在後面專門數鈔票,兩人合作無間,共同建造洗錢大業,讓無辜的女兒出來怒吼,實在太殘忍;但如果拿過她爸錢的人都不敢講話,這個黨鐵定完蛋了。
2011-02-24 17:12:33
不見刀光血影的二二八 (上)
2011年2月25日 蘋果日報 錢建文(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

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功利主義至上的教育與人生價值觀,都是台灣曾有的禍害;而國光石化政策可說集三者大成。
國光石化的謬誤罄竹難書!其中與我個人專業有關的部分為健康風險的問題。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詹長權教授多年研究六輕健康風險發現,六輕營運之後造成中部地區民眾肝癌與血癌致病率大幅增加,這個發現與國內外的許多針對石化廠所做的研究都相同。而中興大學環工所莊秉潔教授在國光石化第四次環評提出報告,全台因六輕營運所排放的污染,每年淨增加癌症死亡人數1651人。國光石化與台塑六輕相臨,如果台塑六輕與國光八輕同時營運,加上此區已是癌症死亡率最高地區,推估每年淨增加癌症死亡人數4260人。而這樣的事實政府非常清楚,早在民國95年工業局委託成大做的研究就發現六輕對居民的健康危害;但是政府把這個研究列為密件,直到民國99年詹教授的報告出來以後才被迫公開。
如今若是現在的執政黨仍執意推動國光石化政策,可說是國民黨承續了過去在中國殺人如麻的黨史;在台灣經歷了兵荒馬亂的二二八事件之後,到現在的國光石化開發案,都同樣的顯示出其視人命如草芥的一貫心態。
因此這樣的政府連人命都不在乎了,哪還會管什麼溼地生態、地球暖化、甚至白海豚的死活?台灣這一年來可以說是亂象叢生,從大埔農地、中科三期、中科四期、阿郎壹古道、美麗灣飯店……環境不正義與土地不正義的事件,看似各自獨立,其實都是相關的。那就是地方政府看著中央政府破壞環境、踐踏法律的作法之後上行下效,在現有大批荒置科學園區的情況下,還用民國19年制定的老舊土地徵收法律;政客與奸商一起聯手來污走純樸農民的土地,共享開發後的利益。這種短視近利、圖利少數、擁抱財團的作法,就是由政府帶頭示範「不要命(別人的命)、死要錢(自己的錢)」的錯誤價值觀。
2011-02-25 10:26:51
不見刀光血影的二二八 (下)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帶給台灣的傷害,除了人命的損失之外,更重要的是知識份子的絕望與人民對政治的反感。二二八事件在過去傷害了台灣人民的情感,今日的大埔農地與國光石化同樣的傷害人民情感,同樣的令有正義感的知識份子義憤填膺。不一樣的是,今天我們有媒體、有網路、有各種愛土地與環境的非政府組織;不一樣的是,我們今天有真正的選舉權。詩人吳晟在20多年前參與鹿港反杜邦的活動後,寫道:「多少有遠識有良知的專家學者大聲疾呼,成千成萬的民情反應,真不如少數幾人的決策嗎?」就讓我們用選票來告訴政客吧:我們要的是支持環境永續的政府!我們永遠唾棄擁抱財團,欺壓弱勢的政客!
2011-02-25 10:27:30
臺灣知識份子的迷惘 (上)
2008-01-02 新加坡聯合早報 蔡逸儒

坦白地說,現在有許多人仍然曲意維護民進黨,認為:唯有徹底解構國民黨的黨國體制、威權統治,完成轉型正義,臺灣才有明天。當年,大家對於民主發展及本土認同有很大的期許,所以不分省籍;許多人冒著殺頭、坐牢的風險,也要為臺灣的民主發展盡一分心力。
除此而外,還有一些人雖然對中國沒有特殊的仇恨,但也缺乏情感與認同;不過由於痛恨所謂的外來政權,有強烈的臺灣悲情意識和當家做主的願望,因而強烈主張臺灣獨立;期望透過民進黨的長期執政,建構臺灣的國家主體意識。這其中有許多的歷史因素。
同樣的,目前也有許多人對國民黨有太多的包容,不願過分予以責難;其中除了對過去經濟奇蹟、社會和諧的美好回憶之外,主要原因在於:民進黨的分離主義主張和族群政治,再加上陳水扁的失政、失德,所以使許多人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現在的國民黨身上;希望他們有朝一日能夠重掌政權,不但為臺灣民衆尋回過去傲人的經濟發展,也能匡正民進黨過去的亂政敗行,重建社會公理正義和諧,穩定兩岸關係,為後代子孫找到一條兩岸共存、共榮、統一、雙贏的道路。大家也不能認爲這種觀點沒有道理。
但回頭想想:如果因為這樣的錯愛,反而讓民進黨或國民黨失去了改革的動力和決心;那這些國民黨的支持者,和那些民進黨基本教義派又有什麽本質上的不同?反過來看,情形不也同樣如此?難道是非對錯、公理正義已非主要考量,大家果然真得非白即黑?難道今日臺灣真是只有立場,不問是非,已然進入民主內戰的惡性循環困境?思之令人悵!
選戰當前,藍綠廝殺,賤招盡出。有些醫界大老、企業人士及社運、工運團體看不下去,先後對時局發表看法,但臺灣學界迄今未見發聲;難怪臺灣媒體數度指明臺灣知識分子噤聲不語,要求學界在此關鍵時刻有道德的良心,勇於從是非對錯、道德操守的高度出發,教化民衆,為社會表率。在筆者看來,學界這種犬儒的做法,說好聽點是不願捲入政治混水,怕被人貼上標籤;但說難聽點,又何嘗不是為虎作倀、成爲不公不義政權共犯結構的一員?
2011-02-25 12:47:52
臺灣知識份子的迷惘 (下)
筆者身在學界,常以公共知識分子自我期許,對部分學界中人無恥無行的作風多有所知:包工程、搶位子的有之;有些人急著做官,換了屁股換了腦袋;有些人用一套標準痛批國民黨,又用另一套標準包容民進黨;有些人明知做了錯誤的選擇,但又沒有承認錯誤的勇氣;有些人明裏為民進黨塗胭抹粉,暗裏則需索職位。如果說拿“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標準要求這些人過高,那大家總應記得“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的起碼標準吧?澄社諸君子難道不覺得汗顔?
好友台大教授朱雲漢指出,當前臺灣知識分子頭上的兩頂烏雲,一是無奈,二是茫然,現在大家逐漸失去了方向感;知名評論家南方朔表示,臺灣的知識分子出現所謂的空窗期,自動地邊緣化,對民進黨的批評有感情上的障礙。政大教授陳芳明則乾脆自首說是:本來以為政黨輪替會讓社會更開放,結果卻比過去還封閉,變成“假本土之名”進行“思想檢查”;民進黨變成這樣,他也是共犯之一。問題已然清晰可見,難道大家還不能、不願發揮道德良知、匡正時弊?大家還要繼續裝聾作啞下去?
話說回來,雖然這些問題筆者過去都曾罵過,但仍想找個機會和親綠學者有個當面對話的機會,問問他們:究竟當前所做所為,是愛臺灣或是害臺灣?究竟他們知不知道,自己已然失去讀書人的良知與風骨?否則怎能對陳水扁的不當言行、貪污腐敗,民進黨的操弄族群、分化社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難道彼等午夜夢迴的時候,沒有一絲一毫的愧疚、反問自己是否成了陳水扁的轎夫與共犯而不自知?或是他們根本就是心甘情願的,甘為民進黨的“政治奴婢”與“打手”?大家豈能斯文掃地到此地步?讀書人之讓人不齒,莫此為甚。
事實上,稟持著知識分子淑世救人、愛國報國的熱忱,筆者等人最近爭取到外界的支持,希望能透過學者對話,廣邀藍、綠及各界學者,透過理性的辯詰,就特定事項,如中美台關係、一階段和兩階段投票、“公投綁大選”等議題進行學術討論,透過媒體,期望對社會産生一些正面的影響,讓大家知道:是非正義才是臺灣最大的價值,穩健中道才是臺灣未來的希望,清廉勤政才是為政的根本要義,兩岸和諧才是臺灣的發展機會,其他都是政治人物“騙人的把戲”。但是親綠學者無人敢於或願意出面接受挑戰。光由這點看來,大家就可預見:臺灣還有好長的一段和解之路得走。
臺灣的知識分子,站出來吧!
2011-02-25 12:49:27
時空條件無kâng
《TGB通訊》第135期(2010.12) Pasuya

週五傍晚,投票的前一天,路上到處都是搶救的訴求和遊街的候選人車隊,鞭炮聲和放送聲更是不絕於耳。
對大部份不滿國民黨統治的人而言,這次選舉和以往許多次一樣,又是一次最為關鍵的一戰,若選贏就能夠阻擋國民黨無能的統治;然而等這次選戰結束,下一次就又會是最為關鍵的一戰。
結果,支持的人選當選和支持的黨勝選,勝過他們到底要把我們帶到哪裡去。
民進黨用馬英九政府補助中國學生的政策訴求選票。記者問說,在李登輝政權和陳水扁政權時不也有這種補助案?蔡英文簡單一句「時空條件不同」就帶過,支持者當然也緊抓這句話來閃避對民進黨的質疑。
民進黨現在大力反對「國光石化園區」,事實上這項政策卻是民進黨執政時代通過的,這樣不會矛盾嗎?難道不必質疑或檢討民進黨的立場?當然不必,因為「時空條件不同」!
當前不滿國民黨政權利益財團的立場,然而卻不必批判民進黨執政時代倒向財團的事實,因為「時空條件不同」!
當初激烈唾棄新潮流親中國;但若新潮流獲得提名,就仍舊全力要用選票相挺、讓他當選,這時候他們「親中國」就已經不重要了。每逢重要的選舉,民進黨就得找新潮流來做秘書長、操選舉盤,這也都無關緊要,因為「時空條件不同」。
2008年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那些喊著「選舉無法建國」、「不承認中華民國體制」的人,選舉期一到,就又看成是對決中國政權的關鍵一戰,全力投入選舉的腳步,這當然又是「時空條件不同」!
陳水扁承認有將資金匯出島外時,大聲譴責的,後來卻把陳水扁變成是國民黨司法迫害的受難英雄,這又是「時空條件不同」才能夠解釋。
當初蔡英文出來擔任民進黨主席時,多少支持者痛斥:新潮流利用蔡英文,目的是繼續掌握民進黨的資源。如今新潮流繼續是他們認為的背骨者,和新潮流合作的蔡英文卻宛如台灣的救世主。要怎麼解釋這種變化?自然還是「時空條件不同」。
做過國民黨大官的人會有多單純?做完國民黨的官,到民進黨時代還能繼續當官,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希望為什麼要交到這種人手上?
「時空條件不同」能夠解決很多困擾,也能夠簡單解釋我們前後相對立的立場,讓我們免於面對內心的自我矛盾與混亂。「時空條件不同」不但讓我們能夠閃過自我矛盾,也將對與不對的那條線模糊掉了。
2011-02-25 13:39:57
阿扁的國師
2008年11月26日 台灣壹週刊第392期 壹觀點

李鴻禧教授在挺扁大會上公開詛咒檢察官「三代不得好死」,引起一陣撻伐之聲。不過,文人無行,士林之恥,古今皆然,既不必訝異更不必憤怒,因為他早已淪為權力之奴婢。阿扁今天的處境如此悽慘,幾乎任人踐踏,他也有不少責任。
他在挺扁大會上,用氣急敗壞的、完全情緒性的口氣詛咒特偵組檢察官;其護主心切的表現,比台北市黨部主委黃慶林更為勇猛。他曾經是備受敬重的憲法教授,如今挺扁挺到骨頭裡,忘掉了自己一輩子的主張,甚至忘掉這個社會應該有是非和善惡。
他對阿扁的貪腐和惡行,惜口如金,從來沒有講過一句話。阿扁還曾經承認做過法律所不允許的事,李鴻禧如果保持緘默,倒也罷了;如今卻公開力挺,而且聲嘶力竭,賣命演出,比黃慶林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此斯文掃地,令人不忍卒睹。
當年他與胡佛、楊國樞、張忠棟並稱自由主義的四大劍客,解嚴後卻因統獨意識而分道揚鑣。李鴻禧對民主運動的推動和啟蒙,有特殊貢獻;但在阿扁當權之後,他和阿扁逐漸產生依賴的關係:本來是國師與君王的平等關係,後來因利害而變質為主從關係,最後不自覺的淪為主僕關係。他的國師地位,早已被花蓮的另一位算命仙所取代。
李鴻禧有許多做官機會,他堅持不從政,甚至拒絕大法官的職位,當時大家以為他故作清高。但是他的兒子李俊俋卻備受阿扁的栽培,年紀輕輕,資歷不足,卻十分熱心政治;從副市長到政務官,像坐直升機一樣;最後找不到位置了,還在總統府內幫他發明一個憲改小組的辦公室。阿扁如此照顧他的兒子,李鴻禧投桃報李,幫阿扁主持他的凱校,雙方達成共存共榮的政治交易。他在挺扁大會上面的表現就是這種交易的一部份,否則何必如此氣急敗壞。
同樣是支持本土派的李遠哲,對阿扁的支持是有條件的,做對時支持,做錯時就出來批評。李鴻禧看到阿扁做錯時,不說話;看到阿扁受到一點冤枉,就呼天搶地詛咒別人;阿扁有這種國師護持,有今天的下場也不必太奇怪。
2011-02-26 14:17:17
獨派大老催票 民眾「國師」對罵
2005/11/29 TVBS 記者蔣志薇、葉俊宏 台北報導

憂心民進黨選情告急,獨派大老黃昭堂、彭明敏和辜寬敏今天到齊,呼籲綠營選民在12月3號當天一定要出來投票。不過,現場突然有一名女子起立,和當時正在發言的李鴻禧對罵,全場傻眼。
凱達格蘭學校校長李鴻禧:「我是想到妳父親可憐,我才把這個放下來!」228受難者家屬張秋梧:「我才不要你的可憐!」凱達格蘭學校校長李鴻禧:「我也沒有要可憐妳!我兒子要選舉,妳也來亂!」
國師李鴻禧開講,台下這名女子突然站起來開罵。
凱達格蘭學校校長李鴻禧:「把她帶出去!不要臉!」228受難者家屬張秋梧:「你才不要臉,帶衰!你算什麼國師!陳水扁變這樣,就是你害的啦!」凱達格蘭學校校長李鴻禧:「什麼我害的?」228受難者家屬張秋梧:「陳水扁就是你害的啦!」凱達格蘭學校校長李鴻禧:「瘋女人!」228受難者家屬張秋梧:「你說什麼?」
當著獨派大老的面,兩人旁若無人對罵。黃昭堂、彭明敏和辜寬敏神情嚴肅、有些焦急,工作人員趕緊上前安撫這名女子。
228受難者家屬張秋梧:「你閉嘴啦!」民眾:「出去啦、出去啦,小姐你不要這樣子。張姐,來。」228受難者家屬張秋梧:「什麼國師!我們陳水扁變這樣,就是他害的!」
獨派大老黃昭堂:「拜託讓我把記者會開完。」
擔心催票記者會焦點被模糊,黃昭堂拿起麥克風,拉回主題。原來這名女子是228事件受難者家屬。工作人員說,她曾經多次在獨派聚會裡開罵;再度開砲,是認為陳總統近來表現失常,身為國師的李鴻禧應該要負責;兩人的劍拔弩張,讓原本該是砲口對外的獨派記者會鬧內鬨。
2011-03-16 10:41:50
阿楨
活動失焦 這回黃春明怎不怒?【聯合報2011.05.02 (楨:綠色文人常選擇性失聲啦!另參本館:國際笑話節 選擇性失聲 問君為何淪落切貨折價書店 小龍女神話)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搭火車到冬山,一下到月台,兩、三百位支持者夾道相迎,飄揚的大旗遮住角落的稻草人,震天價響的「凍蒜」聲,更讓原本單純的文化活動,蒙上一層濃濃的政治味。
主辦單位原本想藉由蔡英文的高知名度,提升「稻草人集合」活動的能見度,也安排30分鐘讓她和稻草人合影,但沒想到,地方人士動員支持者大力相迎,反而讓活動失焦了,從頭到尾小英都沒能接近稻草人。
蔡英文人才剛踏上月台,就被支持者簇擁,車站外,長長的鞭炮霹哩啪啦作響,支持者振臂揮旗高喊「蔡英文、凍蒜」,氣氛之熱烈,一點也不輸競選場子。
無怪乎現場民眾開玩笑說:「蔡主席看見的支持者,比稻草人多得多了。」真正的主角稻草人動不了,也發不出聲音,否則在這樣政治化的場合裡,恐怕也會想摀著耳朵,飛快地逃離這場喧囂吧。
活動有政治明星拉抬,一定會有加乘效果,但如果政治人物太搶戲,反而喧賓奪主,不可不慎啊!怪的是,昨天怎麼不見黃春明之怒?
※延伸閱讀》
初體驗好好玩 美青姊做稻草人
黃春明罵宜蘭縣府不用心 林聰賢也說太官僚
2011-05-02 08:18:17
阿楨
另參本館:產官學之恥日

2007.04.12可說是台灣產官學界之恥日──「學術掃貪」和「英華達內線交易」。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4133942

另參本館:產學勾結

  白文正似亡、明補貼<媒體殺人>
  台灣怎麼了?怎會將官商勾結(其實有些「圖利」廠商是促產之必需、也是星港等廉能政府之所為)的那套鬥爭用於產學互蒙其利的產學合作呢?看看人家美國的大學名校吧!別說名譽博士,捐大錢者之子女還可保送(在校成績當然同嚴),尤其在需《搶救大學》的年代。
  沒辦法!李陳政權近廿年無所不貪的矯往過正吧!
  這個嘛!也非單一個案,如我台前評<偽君子評論>:
  明明是單純的教授接案(如果吳只在世新時收研究費,且任局、副市長時與業主無利益關係),怎變成了「身分、時機、道德 3不對」的高政治道德標準問題了?
  哎啊!你不了這些藍的偽君子媒體名嘴們啦!記得之前的<自作孽的偽君子>所評嗎:
  算這些偽中間選民、偽君子的狗命好,要是312勘館事件如319二顆子彈及陳菊走路工奧步一樣、爆發於選前一日,這些偽人還有機會檢討事件的是非對錯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8635161
相關新聞
中研院生醫案 陳垣崇不起訴 2011-3-19

另參本館:學官兩棲

  昔日反對學官兩棲的自由派學者比如澄社那去了?怎沒人批杜正勝/莊國榮/謝志偉將回學術殿堂?
  你真是邪者之奴!不知那些人早已用慣有的雙重標準回答你了(國府威權故不能學官兩棲,陳政權民主故能學官兩棲)?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6313631

另參本館:任意門

啥旋轉門?在產官學共犯下,都會變任意門!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6313631

另參本館:選擇性失聲

中時長期來太迷信織絲分子、專(門騙人)家邪者的良知理性了(中時社論2007.12.01社會精英不該對陳水扁「反民主」噤聲),豈不知那些人大多也是依意識形態,選舉性發聲、失聲: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0533655

另參本館:學者老矣

  正港的台灣學者老矣!所剩只是些杜謝莊、御用邪者專家打手們了:
  感慨啥?我早在《台灣共犯體之析判》終章的以下終節、便已預知了台灣織絲分子的衰亡紀事: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0580390
2011-05-13 14:14:45
阿楨
李遠哲的諾貝爾詭異邏輯【聯合報╱黑白集2011.04.25

前中研院長李遠哲說,國光石化不該蓋在台灣,也不該移到國外去;不砍自己的森林,也不該去砍別人的森林。
說得真對!真正的環保,應該從地球村出發,不能有雙重標準,不要以鄰為壑。問題是,李遠哲的書桌是不是木頭做的?如果是,那是從台灣的森林,還是其他國家的森林砍下來的樹做的?
李遠哲還說,中研院的人員最好住在研究院附近,可以走路上下班,省下行車可能排放的廢氣。
但李遠哲家住大直豪宅,出入有轎車接送,自己享受高規格生活,對別人卻暢談返璞歸真哲學,聽起來直如「何不食肉糜」的現代版。
如果石化廠蓋在哪裡都不對,那麼石油是否也應停止開採,才足以表達對地球的大愛?
李遠哲的說法,刺穿了馬總統的決策取巧,戳破了蔡英文「到中東設廠」的雙重標準;與此同時,也暴露了他自己眼高手低的虛矯,更反映了絕對主義式的環保論調之困窘。
文明之進展,在解決迎面而來的問題,而不是躲回石洞裡。根據他的邏輯,若社會發展弄到最後什麼都不能做,豈非教下一代回到農業社會?
以他的位置,李遠哲該做的,是鼓勵科學家投入更多降低汙染的研究,這遠比叫他們走路上班重要;他可以針對決策提出客觀建議,那也比他一味幫某個政黨背書有用。
李遠哲曾主張多建平價住宅,但日前奢侈稅通過後不久,他卻跑去幫一位財團好友在內湖推出的豪宅建案站台;面對質疑,還說他不清楚奢侈稅的內容。
自己享受,卻拚命叫別人犧牲,諾貝爾有這種邏輯嗎?

另參本館:環保與經濟 《教改錯在哪裡?》選擇性失聲 學者老矣 政見不必兌現? 耶穌也不敵神棍 書同文說同音 《搶救大學》 教改與體罰
2011-05-14 10:00:34
版主回應
彭淮南與李遠哲2011.05.14 聯合報黑白集(另參本館:小龍女神話

今天的彭淮南,令人想到二○○○年的李遠哲。當年,陳水扁一大早即放話要找李為副手,甚至可以「李正扁副」。這般抬舉,自使李感動萬分;雖未允任副手,但成為「國政顧問團」之首席。對陳水扁而言,只要放話而李遠哲有了回應,即已達到其政治目的;有了李遠哲這位「清流」背書,「向上提升,不要向下沉淪」即成了大選的憧憬及號召。
李扁當初的結合,雙方必有浪漫的想像,恐怕皆未料到今日這般狼狽的下場。扁身敗名裂、身繫囹圄;李遠哲則也被標籤化,迄今仍不能自拔。
蔡英文把念頭動到彭淮南身上,其實猶如陳水扁相中了李遠哲;皆是看上了對方是「清流」,何況彭又是舉國同欽的七A總裁。蔡只要讓人知道她找了彭,即對她的行情加分,何況又傳出彭淮南夜訪。
然而,彭淮南今日處境,其實較李遠哲二○○○年複雜得多。當年,陳水扁備好《台灣前途決議文》,又宣示「新中間路線」;更將民進黨及獨派一干牛鬼蛇神全趕到幕後藏起來;但如今蔡英文無法從「九二共識」的「蔡英文框架」脫困,且「扁李謝辜獨」等公媽全都抱住她的大腿,難道彭淮南也要加入這個「國政顧問團」?
無論彭淮南回答蔡英文是或否,皆希望他勿成為下一個李遠哲!

央行澄清有蔡彭會 但無蔡彭配【聯合晚報2011.05.13

媒體報導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晚與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長談近一小時,引發了總統大選「蔡彭配」的聯想。不過,中央銀行上午發布新聞稿澄清強調,昨晚彭淮南夫婦應蔡主席之邀會晤,但僅閒話家常、交換國內外經濟情勢,因為舊識、又是昔日長官,為人之常情,盼外界勿作過多聯想。
央行總裁彭淮南再次重申今 (100)年3月10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答覆委員質詢時之回答「央行總裁係個人最後一項公職」。
相關新聞
夜會蔡英文 彭淮南已向馬報告
吳揆:應有的禮貌
蔡找企業大老搭檔?綠:風險高
蔡彭配「別硬湊對」 蔡蘇會「近期可談」
蔡英文:造成彭總裁困擾 很抱歉(楨:女吃男豆干!)
這一會 看到民進黨的財經焦慮
台灣民意學會民調 馬英九44%贏蔡英文38%

藍高層:誰在保護彭 誰在消費彭【聯合報2011.05.14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央行總裁彭淮南會面,引起各界討論「蔡彭配」搭檔參選的可能性。藍營黨務高層不願評論,只說「現在誰在保護彭淮南、誰又在消費彭淮南,外界應該看得很清楚」。
對於馬英九二○一二拚連任的副手搭檔,黨政高層曾經表示「人選公布不是這麼戲劇化,至少六月才會明朗」。據透露,黨部認為現在當務之急,仍在區域立委初選提名作業,「相較立委,副手反而單純」。

台媒:不夠犀利的蔡英文 難找速配的副手

  人民網2011年3月10日電 據台灣《聯合晚報》特稿指出,盡管民進黨“總統”初選,未舉行黨員投票,但為爭取民調支持度,參選者言辭攻勢將會一波波接踵而至,交互攻訐,將造成彼此心結,選后是否能真的弭平,還是表面風平浪靜,將是一項變數。
  蔡英文學者出身,在政治色彩經營上,走淡綠路線,蔡英文若是選擇淡綠的人做副手,恐怕不太容易拓展票源,若是找一位淺藍的人士,對方又可能不願意跳火坑。

蔡英文副手 傳「三條件」說2011-05-09

民進黨總統提名人蔡英文的2012年選舉搭檔,近日傳出她有意向黨外覓才,希望人選符合「外省籍、企業界人士、年紀大於她」
等三條件。不過,民進黨內人士普遍看好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認為蘇各方面條件都與蔡英文互補。

夜會7A總裁 小英一舉數得 2011-05-14 中國時報 朱真楷

 彭淮南夫婦夜訪蔡英文引發關注,但這場「蔡彭會」的重點不在「蔡彭配」,而是在「7A總裁」加持下,讓蔡英文更加凸顯專業形象,證明她能與馬政府倚重的政務官密切互動,更證明自己擁有突破傳統民進黨缺乏財經人脈的能耐,也藉此製造藍軍內部信任矛盾,堪稱一舉數得。
 民進黨執政時期,最為人詬病的兩大問題就是兩岸與財經政策。眼前蔡英文主動邀請彭淮南夫婦到住處「閒話家常」,即便雙方真未談及副手問題,但光是這個動作,已傳遞出兩個關鍵意義。
 民進黨初選後,外界開始列出長串點將錄,從蘇貞昌、葉菊蘭、彭淮南、嚴長壽到張忠謀,對蔡英文而言,選擇一位具有互補性的副手有其必要性,但何時決定,卻沒有急迫性。
 反之透過一次次「請益」,讓選擇搭檔像是選秀節目的「超級星光大道」,藉由媒體大篇幅報導,累積藍綠通吃形象,展現海納百川格局,是蔡陣營在選戰真正開打前的較佳戰術。
留言
好多人都說彭夫婦去訪問蔡英文是民進黨刻意放的新聞,讀過這篇報導 就更加令人相信了,民進黨搞文宣的都把選民當傻瓜?
2011-05-14 10:47:46
阿楨
胡佛:部分媒體硬拗 造成是非不分【聯合報記者李威儀2010.11.16

台大昨天舉行八十二周年校慶大會,頒名譽博士學位給胡佛。他致詞結束接受記者採訪時,發表對媒體的看法。他認為,現在的媒體與政論節目是「觀眾喜歡聽什麼就說什麼」,且什麼話都可以說,沒有規範,「罵人也可以硬拗」,不但專業能力有問題,更缺乏知識分子的良心與氣節,只會拿「愛台灣」當擋箭牌,造成社會的道德是非沒有標準,人也變得幼稚又淺薄,「一流學者不會上電視,就是因為不會罵人。」
胡佛說,現在很多人認為「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卻不懂尊重他人,導致社會「太放縱、太民粹」,應該重拾共同的規範及道德價值。
胡佛是國內政治學權威,專攻憲法學及政治行為學,教學及學術研究成果斐然、著作等身,深受國內外重視,是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也曾任美國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等頂尖大學訪問學人,並在一九九八年獲選為中研院院士,但昨天獲頒台大名譽博士,卻是七十八歲的胡佛學術生涯中的第一個博士學位。
胡佛說,威權時代因為政治學術研究、評論時政,常被政府「關切」,「我們前面在做調查,他們後面就在調查我們」。
台大法律系畢業的他,自嘲是個「爭議之人」,一九六○年獲得美國愛摩萊大學政治學碩士返國後,就因政治因素難以再出國攻讀博士學位。
曾在台大任教多年的胡佛表示,人生數十年歷經風風雨雨,最後獲得母校的名譽博士學位,心情如同「遊子歸來」般感動。他期許知識份子應「求真、求公、求誠」,提振公共精神,負起知識人的責任。
新 聞 提 要
‧ 楊志良再轟大話「搞分化鬥爭」
‧ 胡佛:人的眼光短了 心胸也小了
‧ 新聞眼/一流學者 不為通告費沉淪
‧ 名嘴說法/只要有所堅持 可發揮影響力
‧ 胡佛側寫/桃李遍布藍綠 學生也是名嘴
‧ 曹興誠點名自由、大話 不講事實

(另參本館: 民主形式萬歲 臺灣買票文化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 民粹亡臺 賴皮黨 暴力黨 奧步研究所 扁定罪 自由造假 公視怎麼了 誰的民視 三立也該倒了吧 壹淫媒 名嘴生存之道 名嘴伶牙利齒 邪者叫獸名嘴 院士之怒 學者老矣 )
2011-05-23 12:54:28
版主回應
網路崛起名嘴當道 知識分子快沒了2011/05/23 聯合報

網路崛起,名嘴當道,速食文化與消費社會取代了書香社會。從美國到台灣,許多人感慨,廿世紀像魯迅、胡適、殷海光那樣影響民意的公共知識分子,在新世紀消聲匿跡。
還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北京作家許知遠,卅出頭便多次入選中國的百大公共知識分子名單,被譽為「中國最年輕的公共知識分子」。本刊邀請他與擅寫文化、音樂與政治評論,同樣被稱為「年輕公共知識分子」的台灣作家張鐵志,以「公共知識分子」為題進行對談。
問:常有人感歎,台灣的「公共知識分子」消失了。在兩岸,兩位都被稱為「公共知識分子」,你們對於這個頭銜有什麼感覺?
張鐵志(以下簡稱張):我最近發現一件事情,台灣好像真的沒有知識分子了,特別是五十歲以下、非學院出身的更是缺乏。以前曾經出現過南方朔、楊照這些前輩,在媒體上發表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觀點,但現在具知識性、宏觀觀點的文章非常少。(楨:南楊張等即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之一!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公領域薄弱 缺深度討論
許知遠(以下簡稱許):知識分子這個說法我一直不喜歡,我只能說我是一個社會的觀察者,知識是我們的手段和工作,用來滿足好奇心的一種方式。我認為知識分子和評論家、時評家沒有什麼不同。
張:我最近在寫一篇文章,提到台灣有知識分子衰弱的問題,從1980年代解嚴到1990年代中期,台灣公共領域是非常熱絡的,有人形容當時是「文化評論」的黃金時代,楊照就是在那時候崛起的。
但1990年代中期後,公共知識分子某種程度上開始衰弱。這種說法有點危險,因為很多知識分子還是企圖用不同的方式去介入社會,例如在媒體發表評論、參與社會運動。但台灣的公共領域卻比之前更薄弱,缺乏豐富、深度的討論。
  學科專業化 失整體判斷
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我認為有兩個因素,第一是學院知識分子被學院的教育給制式化了,大家無法跳脫書本中的知識;另一個原因則是媒體的膚淺化和輕盈化,不容許深刻的文章出現。其實知識分子的專業化程度還是很高,還是寫出很多專業的文章,但少了宏觀的角度、對時代精神的掌握。而這些恰恰是知遠的強項。
許:知識分子都必然具有它的公共性,也是一個相對現代的產物,因為它是針對過去一、兩個世紀以來,整體知識越來越具備專業化、分工化而衍生出的反抗群體。但也因為學科越來越專業化、分類太嚴密了,使得知識分子失去了整體的判斷能力。
張:我對大陸現在的媒體環境有點欽羨。他們對公共領域的討論相當蓬勃,雜誌、報紙有很豐富的評論,學者也很習慣去寫非學術性的文章,發表一兩萬字的長文。台灣學者很少做這樣的事、覺得浪費時間,最多在報紙發表一兩千字的評論。
台灣以前有當代、中國論壇、島嶼邊緣這樣思想性的刊物,現在幾乎只剩下聯經的「思想」。
  臉書微博 意見分散零落
許:過去十年中國知識分子的活躍跟專制政體有密切關聯,壓力越大出現反抗的聲音就越大。特別是過去幾年,我們對中國存在的幻想破滅,我們曾幻想某種階級如商人、資產階級的崛起,可以變成某種力量改變中國,但最終都沒起到作用。
過去中國的知識分子確實做到某些改變,因此大家將部分希望轉移到他們身上,希望他作為推動社會的新力量。1980年代知識分子的力量非常巨大,跟台灣1970年代相當類似,但1990年代卻完全瓦解,許多公共平台因此消失,這是專制體制所造成的結果。
  網路發達 打破訊息壟斷
張: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想,權威時代,知識分子有一種啟蒙者的姿態,但現在變成一種分工的狀態;在社會運動中,詩人寫詩、NGO動員、知識分子提供政策分析,這樣或許也是種好事,因為知識分子不再高高在上。
問:科技日新月異,兩位認為網路在知識分子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張:網路的出現,肯定是件好事。它抵抗保守的政治與主流媒體,讓人們不會過分仰賴媒體,當然這當中會出現很多好跟不好的東西,但好的部分還是會被大家看到。台灣這點相當不錯,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政治評論、影評、樂評的出現。
中國政府希望控制網路的影響力,但這是不可能的。網路打破了中國政府單一訊息的壟斷,政府要操控民族主義,卻適得其反衍生出反政府主義
  言論爭鳴 淘汰混亂體制
許:從前只有一些人可以說話,言論必須經過很嚴格的標準審核才能發表,要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必須要有很高明的論述。但現在大家都可以說話,當大家都變成作家的時候,就變成沒有人願意當讀者,因此帶來許多價值觀的混亂。要改善這些問題,必須要重新訂下新的標準,我對這些感到並不樂觀,畢竟這會造成知識分子水準的下降。
張:雖然中國存在著網路民粹,但我們要保持樂觀,至少網路打破了單一的壟斷,民眾不會只接收到一項資訊。(楨:仍在迷信網路烏托邦!另參本館:中國式媒體監督 《意識形態與烏托邦》)
2011-05-23 13:07:59
台教會搞不清楚狀況
2011年6月3日 NOWnews「今日論壇」 胡文琦(新北市,碩畢,服務業)

媒體報導,日前台灣教授協會舉辦「兩蔣與白色恐怖」座談會,多位與會學者指出:兩蔣獨裁政權長期利用特務、情治系統全面控制台灣社會,之後在歷經多元民主化過程後,國民黨又透過制定、解釋相關法律來保障過往既得利益,讓台灣的轉型正義無法真正實現;台教會遂期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若能當選總統,應該要慎思台灣的轉型正義問題。
會中,前國史館長張炎憲、政大台史所所長陳翠蓮、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分別舉證指出:兩蔣父子須為白色恐怖負起最大責任,諸如其後的二二八悲劇、白色恐怖、暗殺監聽、黑名單與人權迫害等等,讓台灣成為一個人人自危的社會,也因彼此猜忌不信任而喪失公平公義,變成只企圖著眼於追逐眼前的現實利益;與會學者批判:在馬英九上任總統之後,仍未對台灣的轉型正義作出任何實質貢獻,相反地,卻反而變得更為傾中。
其中,政大台史所教授李福鐘強調:體制轉型應注重正義問題並對過去的錯誤提出檢討,但這在台灣社會卻沒真正實現過;甚至其後的大法官釋字第272號及國安法還規定解嚴後不得對戒嚴時期的軍事審判提出重審,目的只為了維持所謂的社會秩序及裁判穩定云云,所以台灣的轉型正義問題就只剩下給錢了事一途;因而企盼蔡英文應好好省思轉型正義。老實說,上述學者講得一副「理直氣壯」,邏輯思維也不無道理可言;但要提醒的是:檢討台灣過往的族群壓抑與轉型正義固然十分重要,但「活在當下」的公平正義不是更重要實際嗎?
換言之:馬英九在「轉型正義」上做得好不好、夠不夠,是一個可以被驗證的社會科學;然而,對「清新」的蔡英文來說則是:現在就應先證明其有沒有「能力」與「擔當」給台灣人民是非正義與公道,諸如阿扁前總統的貪腐特赦問題、蔡主席自己對於十八趴的前倨後恭、國光石化當初的設廠變遷來由、以及之前因參與WHA所衍生的中華台北「喪權辱國」稱謂問題,蔡英文就應先說清楚講明白自己的「一貫立場」。台灣有句俗諺說:「不會走,就想飛?」如果老蔡連現時發生在其週遭的轉型正義問題都無法提出一套具體解釋與想法的話,那台教會要期盼她思考解決台灣過去的歷史錯誤、悲劇與「轉型正義」問題,寧非是緣木求魚、自欺欺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2011-06-08 11:04:34
版主回應
不依學術專業與事實而評的
呆歹彎的邪者磚家叫獸
2011-06-09 12:07:01
不可假學術名義盲目媚外 (上)
《海峽評論》151期(2003年7月號) 劉廣定

民主社會裡,只要遵循道德的規範,每個人都有表達其意志和思想的自由;但若以「學者」身分發表言論、或由「學術機構」出面主辦活動,則其內容應符合「學術」標準,才無愧於人,也才會獲得真正的認同與受到尊敬。特別是敘述有關「歷史」事件時,尤須尊重事實;如於某問題無知卻假充專家,已失「學者」立場;而以扭曲、隱匿真相,欺瞞世人、阿諛世道,更悖「學術」原則,應自學界除名。
當下台灣史界有些人過份「媚外」,一味吹捧荷蘭人和日本人之武力與殖民時期的「成就」,而避談他們殖民時期的惡行。例如:不久前在外雙溪故宮博物院剛閉幕的「福爾摩沙」展,竟然未提荷蘭人殺光小琉球原住民之事,對屠殺漢民數千的「郭懷一事件」只輕描淡寫、一語帶過;也以大幅油畫渲染荷蘭海軍之強大,卻不說明:其海軍戰不過鄭成功的軍隊、解不了熱蘭遮城之圍,荷蘭人只得投降離去!
近日來的SARS疫情,招致一些人痛罵中國。如李筱峰5月12日《中國時報》的那篇「中國之疫」,所言即有未當,《海峽評論》上期已就多點加以批評。然有一重要遺漏處:李筱峰說:「日本據台之始,即致力於衛生醫療的改善。……台灣在日本『異族魔掌』下,衛生獲得極大改善,有效地防治鼠疫、天花、霍亂、瘧疾、白喉、傷寒、猩紅熱等病疫。」
唯日本人是如何「有效地防治」呢?筆者以前聽說把傳染病人弄死的傳說,但未敢深信;後在《淨心長老演講選集》中讀到長老的一段回憶:
「回想小時候,我的故鄉在豐原,我是鄉下人、莊稼人。就在我剛就讀國民小學時,發生一種流行病,就是痢疾。日本人非常殘忍,不設法治病,卻將染病的人抓走;抓走之後便打針,讓病患斃命,以杜絕流行病。
「很不幸的,我亦染上這種傳染病。猶記得那時警察到家裡來查看,我病得很重,我母親將我抱到草堆下藏起來。以前鄉間人經常在屋後將稻草堆高起來,就是所謂的草堆。那時我家屋後正好有兩個草堆,我母親將我放在兩個草堆之間,上面再用稻草蓋起來,深怕被警察找到。幸賴佛陀庇祐,那時我看得到兩個警察,他們看不到我。在他們搜查到草堆時,正好有飛機在頭頂附近飛過。他們只抬頭看頭頂的飛機,並未仔細搜查草堆,因此沒有發現我,所以今天我才能在這裡與各位講話;否則,若當時被抓去打針,現在早已不在人間了。」(16~17頁)可證:日本人對待殖民地居民確是非常殘忍的,以犧牲病患的生命而達成防疫目的;這種行為,值得歌頌嗎?
2011-06-09 11:25:49
不可假學術名義盲目媚外 (下)
拙見以為:無論政治立場如何,所言不可不顧事實,亦不應悖學術倫理。更重要的是,應持「自尊」;盲目媚外,將為識者所不齒。否則,就請勿以「學術」為名或頂「學者」光環欺人。
2011-06-09 11:27:35
版主回應
楨:不依學術專業與事實而評的 呆歹彎的邪者磚家叫獸

理想主義到了台灣 就成為悲劇 2011-06-14 中國時報 【石之瑜】

 環保是台灣新近的價值,但是塑化劑事件說明,在台灣,環保立委卻可介入對毒物的管制,可見環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豈止環保如此?自由主義在台灣震天價響,但是朝野兩黨侵犯自由從不自覺。台獨又何嘗不夠理想?每到競選時動員選票的力量無出其右,但其領導人反而踐踏最力。簡言之,任何理想主義到了台灣,似乎終將成為悲劇。
 從立即的原因看,政客當然無疑是所有理想主義的殺手;然而諷刺的是,他們同時是理想主義想要說服的主要對象,所以他們懂得利用理想主義替自己擦脂抹粉。理想主義者找上政客,形同與浮士德簽約,就像學運如果找上政客,最後一定是遭到政治化,成為黨派鬥爭工具。政客利用理想主義為掩護,從事與理想主義完全相反的言行,替自己謀取更大好處,造成理想主義者淪為政客幫凶的下場。
 翻開台灣的理想主義史,首先看到不反攻的反攻大陸,神聖使命塑造台灣成為復興基地,但實際製造了萬年國代等既得利益。俟反攻無望,國民黨轉而堅守自由民主陣營,藉由人民公社與文革的對比,竟仍可取信。只是在今人眼中,當時國民黨其實是箝制自由民主的罪魁禍首。不過如今,國、民兩黨同樣鼓譟自由人權不絕於耳,人們則又甘之如飴,不及反省因此是肥了哪些政客?犧牲了那些自由人權?
 如果以為這是理想主義與政客的搏鬥,恐怕太單純。台灣真正遭逢的,是同樣一群人既有理想,又受權勢好處所蠱惑,可說是「機會主義的理想主義」,在沒權力時,用理想主義思考,在有好處時,就當政客。所以,國民黨曾經真想要光復大陸,真願意堅守自由民主,而民進黨也真信仰台獨,真關心自由人權。但是,他們也都隨時真的會變成濫權自為的機會主義。
 對理想主義掣肘最大的,就是理想主義者自己的妥協性。知識界偏偏就有人自詡進步勢力,但他們的進步理想都缺乏思想性、本土性,因此不能堅持,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會謀殺理想主義,甚且會殘忍的從事迫害剝削。其結果,自由人權可以是鬥爭政敵的祭旗,環保主義可以是掩護毒物的場域,台灣獨立可以是蒐集選票的野台。
 台灣的理想主義是悲情的劇本,是想像自己遭外來統治者壓制的不平之鳴。理想主義者所欠缺的,因而是權力,乃利用理想主義汲取生命動力。換言之,理想與政客不是彼此搏鬥,而是一體兩面的自我搏鬥。故一旦嘗到權力滋味,往往發現權力比理想更能彌補人格中的匱乏。這就敲定理想主義在台灣的終極命運。(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留言:
利用人情世故,是人保護自己的本性,還算常情(但可看的出,本心是善或惡)。就怕將自己的欲望,帶入專業,知法玩法(但法已因欲望偏移了),專業將再也不在專業(工作、教育、司法、政治、宗教...)。祝福 台灣!
2011-06-14 11:26:43
與台灣交流還是與台獨交流? (上)
《海峽評論》244期(2011年4月號) 方家豪

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民進黨炒作「18趴」話題猛轟國民黨,吵得沸沸揚揚。日本《產經新聞》1月14日也來插花,有篇報導說「18趴」的不是,順勢批評國民黨。後來立委邱毅爆料,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長期享受「18趴」;《產經新聞》對蔡這一節則按下不表,無隻字片語。
民營的《產經新聞》為台獨蔡英文隱,日本駐台機構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所辦的「交流事業」則為台獨辜寬敏宣揚。
台灣和日本經濟關係很緊密,人員的來往、交流每年都超過100萬人次。來台灣的域外人士中,日本人僅次於大陸人;而前往日本的台灣人數,也僅次於南韓、大陸。去年10月底,台北松山機場與日本東京羽田機場一天8班次的對飛啟航。台灣學界2009年秋天之後,約1年期間,政治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相繼設立了日本研究中心。2010年3月,現代日本研究學會成立。
為促進台日青年的往來,交流協會從1994年起每年舉辦「學生交流事業」,甄選研究生來台參訪、交流。2010年,11名來台交流的研究生從11月1日至9日進行9天8夜訪台行程。返日後,男女各兩名,總共4位學生就訪台所見撰文,刊登在交流協會發行的台灣資訊雜誌《交流》上(第838期,2011年1月)。
名義上,他們拜訪了國民黨、民進黨的競選總部和獨派的「新台灣國策智庫」,認識了台灣的「民族、文化、政治、歷史」,接觸了「獨立派、統合派、親中派、親日派、外省人、本省人」;提供刊登的照片則是拜訪「新台灣國策智庫」的團體合照,有獨派大老辜寬敏,有年輕一代的大將李明峻。
2011-06-09 12:08:31
與台灣交流還是與台獨交流? (下)
一位法學研究生寫說,對台灣「親日的人很多」有強烈的印象:「……歷史上,在日本統治以前,並沒有一個實質統治台灣島的政府。還是日本統治下,做了基礎建設,貢獻於後來的台灣發展。而後(台灣)又承受了國民黨政府高壓政治之苦。基於這些理由,似乎不少人對日本政府有好感。」清廷統治台灣,數百年來漢人的經營、建設台灣,都不見了;只剩下日本殖民統治的「豐功偉業」!
4位投稿同學裡,有兩位大談「鄭南榕紀念館」。一位寫他是國民黨獨裁下訴求台灣獨立與民主,鄭南榕為了在雜誌裡刊登「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爭取言論自由,犧牲生命。一位寫「鄭南榕是為了台灣獨立,而推動民主的人」,民主對她就像空氣般的存在。……參訪此紀念館,使她重新體認到民主的重要。這一位另還提到在台北印象最深的是參訪「228紀念館」,強調該館裡一位志工當過日本兵……等等。
代表日本官方的交流協會辦的學生「交流事業」,是與台灣交流還是與台獨交流?「交流事業」摻合著助獨、捧獨、分化台灣的任務?
2011-06-09 12:09:05
阿楨
馬辦質疑自由時報 有利蔡英文才報【中央社 2011.06.22(另參本館:自由造假 民調魔數 換馬監督 小龍女神話)

總統馬英九競選連任辦公室「台灣加油讚」今天表示,從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和自由時報對遠見雜誌民調的解讀,凸顯長期以政治算計的企圖,一搭一唱扼殺民調獨立性。
自由時報發言人蘇宇暉表示,「沒有人規定,新聞媒體對每一份民調都要處理都要讓它見報,自由時報當天因為稿擠,並未處理遠見民調,只有今天(自由時報)讀者投書,表達遠見民調當中,馬跟蔡其實各有輸贏,自由時報沒有辦法理解,為什麼『台灣加油讚』,那麼希望自由時報報導對馬有利的民調」。
台灣加油讚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遠見雜誌20日公布最新總統大選民調,蔡英文落後馬總統近5個百分點,由於遠見雜誌定期針對馬總統施政滿意度、民心指數做民調,經比對資料顯示,如果是馬總統滿意度上升或支持率領先蔡英文主席,自由時報就會對該份民調視而不見,變成「隱藏版」。
新聞稿表示,例如2010年10月,馬總統施政信任度、滿意度都上升,且馬總統的信任指數高於蔡英文,對於這個結果,自由時報選擇「隻字未提」。
台灣加油讚說,剛出爐的總統大選民調,遠見雜誌指蔡英文落後馬總統近5個百分點,相關的數據又再次在自由時報「自動消失」。
台灣加油讚認為,簡言之,同一個民調機構,對馬總統有利的數據就成為「消失的版面」,若為不利於馬總統的數據則大報特報,像是「馬團隊不及格、馬滿意度信任度雙降、二月民心指數馬跌蔡揚」等負面標題,這樣的媒體還有公信力可言嗎?
新聞稿指出,遠見這次做出馬總統領先的民調,蔡英文就質疑遠見是配合國民黨主調;反觀遠見在5月13日所公布民調,馬、蔡支持度分別是38.9%與38.6%,當時蔡英文的回應是「民調反映一般民眾想法」,怎麼才過了1個月,民調機構沒變,蔡英文自己卻「賭氣不服輸,翻臉如翻書」?
台灣加油讚表示,蔡英文指做民調的機關「配合國民黨主調」,這是很嚴重的指控,應該拿出證據。蔡英文不能因為一時民調落後,就對媒體民調做出不負責任的指控,這樣子有失一位角逐總統的政治人物應有格局。
2011-06-24 09:32:39
版主回應
民調遭抗議 遠見:民進黨沒看完全 2011-06-22 中國時報

 遠見民調中心前天公布總統大選民調,顯示馬英九總統民調支持度領先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四.九個百分點,引發民進黨抗議,指遠見「只公布了一半」、「配合國民黨」;遠見民調中心昨日表示,民進黨沒看完全,且民調每月固定廿日發布,只是這次「預測得票率」採會員制、收費制,絕對沒有「只公布對國民黨有利的一半」,「而且這個月公布的預測得票率,仍是蔡主席略勝馬總統啊!」
 此外,TVBS民調中心昨天也公布最新總統大選民調結果,顯示在馬英九與蔡英文的副手人選未明情況之下,若隔天投票,馬以四十四%的支持度略勝蔡英文的卅九%;兩人差距也從上個月的四%變成五%。
 遠見民調中心主任戴立安指出,民進黨與部分媒體日前在未經遠見民調中心授權下就逕自公布「競選指標」民調結果,更錯誤解讀遠見民調的相關數據。他強調,「民調支持度」的民調母體是不考慮投票意願的結果,而「競選指標」則需加入投票意願與投票率後作估算,「兩者的受訪母體數完全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蔡英文批評民調 馬辦:勿妖魔化【中央社 2011.06.22

總統馬英九競選辦公室「台灣加油讚」今天表示,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因民調落後就批評民調機構配合國民黨,把做民調的機構「妖魔化」,且昨是今非,胸襟太狹隘。
遠見雜誌昨天公布最新總統大選民調,蔡英文落後總統馬英九近5個百分點。蔡英文答覆媒體表示,「近來有些民調機構做的民調像是配合國民黨主調,在證明她的民調下跌」。她認為,民調機構應有「獨立性」。
對此,台灣加油讚發言人殷瑋指出,遠見民調行之有年,藍綠雙方時有消長,「蔡英文怎麼從前不質疑,今天民調落後了才開炮」?
殷瑋舉例,相同機構於5月13日公布民調,馬、蔡支持度分別是38.9%與38.6%,當時蔡英文的回應是「民調反映一般民眾想法」,怎麼才過了1個月,民調機構沒變,蔡英文自己卻「賭氣不服輸,翻臉如翻書」?
另一發言人李佳霏表示,蔡英文指做民調的機關「配合國民黨主調」,這是很嚴重的指控,應該拿出證據。蔡英文不能因為一時民調落後,就對特定媒體進行「人格謀殺」,將做民調的獨立機構「妖魔化」。
李佳霏表示,以前遠見公布民調對馬總統不利時,「我們虛心檢討,將民調做為參考,繼續努力,不會濫做批評」;蔡英文在民調有利時附和,在民調不利時痛斥的雙重標準、昨是今非的態度,胸襟是否太過狹隘,民眾雪亮的眼睛看得很清楚。
李佳霏指出,距離大選還有200多天,呼籲蔡英文、民進黨不必過分焦慮。對台灣加油讚而言,所有民調都會虛心面對,認真參考,「對馬團隊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端出政策牛肉、施政成績來說服人民」。

民調落後 應反求諸己 2011-06-22 中時 鈕則勳/文化大學廣告系副教授

 日昨《遠見雜誌》公布雙英民調,馬勝蔡四點多個百分點;對此,蔡英文則說近來有些民調機構作的民調像是配合國民黨的主調,發言人陳其邁則批評,該民調數據公布的方式有失客觀、不盡公允。筆者認為,民調本就起起伏伏,蔡英文民調暫時落後,實在沒必要指稱媒體不專業、不客觀。
 首先,小英民調落後,民進黨批民調公信力及質疑其客觀,但選民馬上會質疑當民調有利於小英時,小英及民進黨怎麼都沒質疑?沒意見?坦白說,素有公信力的媒體機構做民調,勢必會緊守嚴謹的流程,根本沒必要選邊、押寶,或幫特定候選人造勢。
 其次,民調結果蔡英文輸,小英應該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如國民黨所說的針對特定議題太善變、沒立場,中間選民對其沒信任感?還是她至今沒甚麼亮眼的政見提出?抑或是連內部派系及大老都擺不平,讓民眾質疑妳蔡英文的統合協調能力?
 若能據此檢視出其戰力的局限性,輔以策略進行補強,才是數據落後給她最大的收穫與價值。
2011-06-24 09:33:13
阿楨
聲援李登輝 20社團﹕馬迫害異己 2011-7-4 自由時報

李登輝前總統因國安密帳案遭特偵組起訴,台教會等多個本土社團昨聯合召開記者會聲援李登輝,直指李登輝被起訴與他推動「棄馬保台挺蔡英文」有關,抨擊馬英九總統是在迫害異己。
府︰馬不干涉司法 始終如一
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昨表示,馬總統絕不干涉司法、絕不介入個案立場非常明確,上任來始終如一,未來也必秉持一貫的原則,部分人士將司法案件當成政治操作的籌碼令人遺憾。
台教會會長張炎憲指出,這是有計畫地追殺李登輝,由於陳水扁前總統現在已在獄中,李登輝也被以貪污罪名起訴,二個都是台灣人的總統,要以此凸顯台灣人做總統會出問題,只有國民黨人統一台灣才行。
張炎憲表示,馬英九雖強調要推動司法改革,實際上沒改革,反而以司法對付反對者,李登輝提出棄馬保台挺蔡英文,馬可能以此來打壓台灣派的候選人,這背後有陰謀,他們因此要聲援李登輝並控訴司法不公,質疑政治追殺、打壓反對者。
台教會結合台灣社、北社、中社、南社、台東東社、花蓮東社、台獨聯盟等近二十個本土社團發表聲明,質疑馬英九口口聲聲尊重司法,但執政三年多來,對綠營政治人物特別關照,如政務官特別費案、雲林縣長蘇治芬案、嘉義縣前縣長陳明文案、台南王定宇傷害案、李文忠案等,但對馬英九等藍營人士特別費案、國民黨三中弊案、國發院土地弊案、台北市花博弊案,則是拖延多年,或是找「余文」作替罪羔羊。
聲明中指出,馬英九就任三年多來,只見其利用司法迫害異己,而未見其對戒嚴時期所留下的惡法進行改革,甚至以惡法追殺對手,還說成是尊重司法,如此行徑表露出馬英九缺乏民主與人權的素養,只想重新恢復國民黨的威權統治。
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表示,李登輝曾高高牽起馬英九的手,是馬的恩人,馬英九卻以權力陷害李登輝;台灣社副秘書長王思為更砲轟起訴李登輝形同是現代警總復活!
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羅福全說,這顯示馬英九已窮途末路,沒其他「步數」;北社秘書長李川信說,馬英九說沒干預司法,誰相信?當初提名大法官的爭議,馬英九也說自己不知情,這夠荒謬吧?

(楨:綠毒的歹彎叫獸邪會/抬轎會!另參本館: 邪者叫獸名嘴 選擇性失聲 臺灣父子反目成仇 馬政治迫害 小龍女神話)
2011-07-04 11:50:50
版主回應
檢察總長:扁壓8年 再不掀開是裝聾作啞 2011-07-03 中時 陳志賢

 黃世銘說,政治人物應該先捫心自問,究竟有無做過違法的事,不應該遭司法起訴後,就妄指司法從事政治追殺,「選舉期間絕不是違法政治人物的保護傘,國安密帳案都已拖延了八年,難道要像江國慶案拖過追訴期限消滅嗎?」
 黃世銘說,特偵組目前仍針對李登輝的其他案件繼續偵辦。檢方辦案原則是,如果查無犯罪證據,應儘快還李清白;若有犯罪事證,就依法起訴。
 對於李登輝及律師批評檢方「只傳訊一次就起訴」、「沒證據就起訴」。黃世銘強調,被告喊冤是人情之常,案子起訴了,證據夠不夠由法院審視。檢方在五月卅一日傳喚李,李都推稱「不知情」、「不清楚」、「忘記了」,這樣的答辯,再傳十次也沒用。
 而且檢方傳喚李到全案起訴之間,約有一個月的時間,李登輝的律師也沒有遞狀聲請調查或傳喚證人,檢方認為證據足夠,當然起訴。
 李強調沒有一毛錢進入他口袋,沒有貪汙。但黃世銘指出,李登輝在總統任期間要國安局將鞏案代墊款,資助給為李卸任量身訂做的「智庫」台綜院,兩者瓜田李下,豈無關連?而且劉冠軍案爆發後披露了「奉天專案」,殷宗文等人何以甘冒「犯上」大不諱,請李補公文,李也表明不願補,這裡面如果沒有弊端,誰會相信。
 外界質疑特偵組這時起訴李的時機不對,黃世銘反駁,若選前七個月不能起訴,那選前八個月或九個月能起訴嗎?台灣每年都有選舉,是不是都不能起訴?

法院是民進黨關的【聯合報╱黑白集2011.07.03

李登輝被起訴,民進黨指控是「政治追殺」,蔡英文稱是「選擇性辦案」,黃昆輝則說是「奉大陸指示」而辦。這些說法,都反射了綠營看待司法的工具性,及對正義的虛偽標準。
陳水扁在總統任內,早知李登輝涉有不法,但他卻把案子藏在懷裡,不送交司法偵辦。其間,他時不時拿出來威脅一下老李,讓對方知道自己手中握有把柄。民進黨動輒指控國民黨「選擇性辦案」,但它自己執政時這種「選擇性不辦案」,豈非是更可怕的苟且徇私?對阿扁隱匿弊案,綠營可有一句反省?
陳水扁直到卸任後因洗錢案受到調查,為求脫身及矇混,才向特偵組檢舉李登輝。特偵組偵辦此案,正是由於陳水扁正式告發;且檢察總長後來由陳聰明換成黃世銘,才能把錯綜複雜的弊案查出真相。對於這麼一個艱難重案的突破,民進黨沒有半句稱許,卻是一味質疑,莫非民進黨和當年他們宣稱要打垮的「黑金」已同流合汙?
檢方起訴李登輝後,陳水扁又改口否認是他告發。陳水扁的反覆無常,外界已司空見慣;但他當年宣稱幫李登輝壓住「七十五顆未爆彈」,現在另七十四顆藏在哪裡?執政八年一直幫著扁、輝掩護的民進黨,也不會有興趣知道正義的真相吧!
過去民進黨只要不滿司法判決,就會說「法院是國民黨開的」。這句話,不知洗了多少台灣人的腦袋。把李登輝國安弊案的來龍去脈攤在陽光下,綠營還敢說這是「政治追殺」;看來,「法院是國民黨開的」一語可改寫成「法院是民進黨關的」。因為它真是視司法與正義如無物啊!

短 評-阿共ㄟ陰謀?2011-07-03 中國時報

 有些人凡事都愛扯上中共,反正好事沒份,壞事就一定是對岸搞的鬼,像《全民最大黨》裡〈阿宏之聲〉永遠的結論:「攏係阿共ㄟ陰謀啦!」
 前總統李登輝因為國安密帳案被起訴,台聯主席黃昆輝指檢察總長黃世銘從中國大陸返台後,李登輝就被起訴,質疑黃世銘是聽取大陸的指示,因為對岸想藉此弱化李登輝在明年初大選的影響力。

司法迫害掛嘴邊 不良示範【聯合報╱鄭國權/準大學生2011.07.01

李前總統遭起訴,台聯主席黃昆輝回應,這是馬總統控制司法,利用司法政治鬥爭、處理政治問題。筆者認為,「聲稱司法迫害」實在是一種不良的示範。
2011-07-04 11:55:59
消費本土社團
2007-4-27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黃淑純(北社社員)

在台灣社會關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節,驚見有謝長廷的支持者擅自以台灣社北社、南社社員為名在報上刊登廣告。當我們共同參與並且深愛的本土社團非志願並且被誤導成為特定候選人或支持者選舉消費的對象,身為社員的我們不得不跳出來反對。
我們能夠明白:參與簽署的社團成員,有部份或許宥於人情因素。即使如此,他們也應同意:台灣社的成立,係以捍衛台灣主體意識與本土價值為唯一宗旨;所有社員過去之所以熱情相挺,也因為矢志捍衛這個價值,絕不會因某個個人的利益而有所動搖、甚或損及社團主體或其他社員的相對權利。如今,看到這種以某某社員代表全社主張的廣告,不僅令人錯亂,也令人遺憾。
我們企盼台灣社繼續為捍衛台灣主體意識而戰,也懇請其他社員據此提出見解;但請小部份成員,停止為一人而傷害一社!
2011-07-05 09:04:36
版主回應
抓姦政治學 可以休矣 2011-09-05 中時 范雲(楨:選擇性發聲,吳育昇時呢?另參本館:孫仲瑜女巫 選擇性失聲)

 前兩天,聯合報以第一版半版以及第二版全版,報導台大社工系林萬億教授被其妻抓姦的新聞。通姦與抓姦在台灣已不是新聞,就算是大學教授與前助理有婚外情,或者是年齡差距懸殊,也不值得以如此篇幅,鉅細靡遺地報導林萬億生平故事,曾發表的研究內容,當然,還有抓姦的細節,旅館照片與房號,以及保險套。
 如果媒體是台灣社會重要的公共資源,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我們必須「被迫」觀看這樣的一場對當事人三方可能都是悲劇的抓姦戲碼?依聯合報的邏輯,是因為林萬億教授是蔡英文十年政綱的執筆人,其未說出的推論似乎是──如果綠營總統候選人的重要智囊個人私德有問題,那政綱內容可能也有問題,或者,政綱沒問題,但未來執政人才的道德會有問題。
 當然,當綠營各方人物口徑一致地將林萬億教授被抓姦的新聞定調為「個人情感處理」時,自由時報也「相對低調」報導時,有心的讀者們也許會記得,兩年前蘋果日報爆出國民黨立委吳育昇的薇閣香奈兒熟女事件時,自由時報也曾見獵心喜地以馬家軍頻出緋聞來暗示馬陣營紀律不嚴謹。
 從什麼時候起,台灣藍綠政治與總統大選,競爭的是其所屬人馬對家庭(通常是老婆)的性忠誠度?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媒體對其所獵獲的婚姻背叛者,得以公益之名,宛如現代刑場般地行使暴露三方當事人隱私的公審?某種意義上,決定「公開」抓姦最佳時機的是媒體的政治學,而無關當事人。
 婦女新知基金會長期呼籲,為建立好聚好散的情感文化,立院應當修法讓婚外情除刑罰。全世界只剩伊斯蘭國家及韓國還存留有刑法的通姦罪。當然,仍有許多人認為,通姦罪存在,具實質「恐嚇」作用,有助維繫婚姻秩序。
果真如此,先別談文化與法律差異較大的美國,我們刑法學習的對象,日本與德國,或文化較接近的中國,難道家庭與婚姻都難以維繫了?此外,從性別平等的角度來看,通姦罪的存在看似性別中立,或甚至保護女性,但據法學者官曉薇的研究,刑法通姦罪的存在,反而使得女人成為真正的輸家。
從實際的定案率來看,先生的婚外情往往被和解與原諒,然妻子的婚外情,以及做為第三者的女性,卻是定罪率相對較高的。
 如果婚姻是個由國家公證與協助維持平等權益的雙人契約,很可悲地,活在台灣的我們沒有太多選擇。情侶們只能選擇進入或不進入,卻無從改變這個婚姻契約的內容,也無從選擇一個沒有通姦罪的婚姻契約。
愛與承諾的倫理是複雜的終身課題,在民主社會,更難要求所有公民都要有同樣觀點。一條通姦刑法,卻在道德上選擇以最簡單的方式,來面對多元多樣的關係。舉例說,由於目前的離婚要件相當嚴苛,只要一方不願離婚,即使夫妻已經名存實亡(或如同此事件中的林萬億夫妻實已分居),現行婚姻體制卻讓其中的一方得以牽制對方終身。前某知名女星的先生不願離婚,卻對分居多年的女星行使抓姦權時,就是個記憶猶新的另一個例子。
 國家應做的,既不是保證婚姻中的愛情,更不是以有限的法院與警力資源來查證旅館密室中有無發生性的背叛。國家能做的,是在婚姻契約無法繼續時,盡可能地讓雙方,特別是弱勢者得到應有的財產與親權保障。
當然,除繼續翻修既有的婚姻契約外,目前的婚姻制度排除廣大的同志社群,及想要不同契約內容的異性戀伴侶,這些新興議題在在挑戰現代國家如何面對日益多元的家庭平等權益。
 台灣即將進入總統大選的最後階段,我們除呼籲媒體將鎂光燈聚焦於攸關全民政策議題外,也期待所有的林萬億們與吳育昇們,請各自說服所屬政黨,將通姦除刑罰及多元家庭法制化議題,盡快排上政治議程。
如果私人的被羞辱經驗,能夠有助反思制度,轉化為台灣社會邁向文明的新動力,那作為選民的我們,也會不吝於為鼓掌加油的! (作者為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
2011-09-05 10:26:47
阿楨
詳參本館: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如果將民主行憲比喩成馴騎權力野馬成民主良馬的過程,那麼台灣人現今要嚴肅地來思考要騎啥種馬了?
 以下依序反思批馬之論。
 再來是南方朔民75年在南方雜誌提出的「拍賣中華民國」之台灣民間社會運動論戰,其目的在使民間社會與國民黨的國家機構對抗起來,並誤以推翻了國府便能產生民間社會之善果。
 其實以政治性反對運動來了解台灣的民間社會運動是非常片面的,因國家機器本來就不等於中華民國或國府,不但國府的威權統治不能全面統治國家機器,且隨著資本主義不斷壯大,更多的社經問題需要國家機器來解決,尤其當時反對運動的民主皮台獨骨,將民間社會的反抗定位為反國府,只會促成改朝換代的奪權,亦即更多的宰制而非民間社會的自由發展。
 結果就是產出李陳政權下民粹社會之惡果,還費了南氏後來十幾年以筆除民粹惡果,如今又發動「柔情性民粹」,就不怕「隱性復辟黑金」,再費遺生來除惡果嗎?
 由此可知所謂的民間某某家因欠嚴格的自我學理或實證要求,常常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再加上為迎合閱聽觀眾之心理,尤其常陷於某種自以為是的時潮中,不幸的是這些意見領袖往往能左右輿論。原以為隨著李陳政權下台將有所改善,不料更甚。
 最後,做個不必也沒用的聲明:我旣非學術精英也非民間某某家,我只是個反思者。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8947376

詳參本館:民粹亡台

 白天才決定別再與台灣民粹哥哥豬,半夜卻警醒,悲思數日所得<民粹亡台>,就當歷史文獻、待未來驗之吧!
 黄光國著時《民粹亡台論》,李陳政權由上而下搞民粹,還有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對之狗吠火車。如今上粹遺毒尚熾,一股由下而上的民粹,正與之共犯。
 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等猛禽、啃噬善馬,卻罕見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敢逆之(偶批「濫情/理盲」反遭圍剿成「精英論」傲慢),馬即使反踢、馬踏飛隼,也已遍體鱗傷。
 研究古今中外各國的社政經軍尤其歷史,常感一國之興衰乃緣定,實非人力所能逆轉。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381843

詳參本館:88水災

 看到媒體名手名嘴近日來有關88水災的批評,實感民粹幽靈仍盤据台島上空(李陳時是由上而下,馬時則由下而上:人民本有權宣洩感受,但媒體名手名嘴也請多少依專業依事實而評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13663727
2011-11-01 10:06:47
版主回應
老農津貼與權力傲慢 2011-11-01 中時 南方朔

 人的行為反應,就他自己而言,絕對有他「合理性」(Rationality),但「合理性」在更大範圍裡卻可能荒誕至極,不合理到了不可思議程度。人們都知道「何不食肉糜」的故事,晉惠帝絕對是個好人,老百姓窮得沒飯吃,他好心的說沒飯吃就去吃肉臊啊!這個好心的皇帝長在深宮,不想吃飯就吃魚肉,他那知道老百姓連飯都沒得吃哪還有魚肉的真正現實。
「何不食肉糜」這句好心的話,當然等於好心但殘忍的在吃窮苦老百姓的豆腐,晉惠帝已不是善良的無知,而是深宮生活的自閉造成的人格扭曲與自閉,用近代理論來說,這已是一種權力造成的精神病!
 一九七○年代,人道與人文思想大盛,心理治療也大幅進步,甚至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激進精神治療學派」(Radical Psychiatry)。
(楨:此段吊書袋故删!)
 在此引證近代心理治療對政治心理病毒的診斷,目的是要據以分析台灣最近的老農津貼問題。民進黨提出老農津貼加發台幣千元,國民黨要如何回應或不回應,可以有很多選擇,但全台灣一定不會有人想到,它居然自鳴得意的做出現在這種回應,一本正經的去做算術,什麼CPI也搬出來,結果算出來的是加發台幣三一六元,還要排富。大動工程搞算術遊戲,居然算出這麼有學問的三一六元。
這簡直是開了老農一個有學問的殘酷玩笑。我無意危言聳聽,這三一六元至少揮發掉國黨三一六萬票。而更不可思議的,乃是這個有學問的算術遊戲,參與的大官小官一定好幾個人,這些人怎麼全都麻木無感了。
最可怕的非合理性乃是集體的麻木無感,老農津貼這個荒誕至極的案例,其實已值得去做全盤的精神病理分析,權力傲慢的自以為是,還用很有學問的算術來唬弄,而集體都對此麻木無感,單單這個案例,已可由小看大,看出它全部的病徵。
 (楨:又吊書袋故删!另參本館:馬農業政策 選擇性失聲 《除魔與昇華》 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啥米係ㄟ擱發 臺灣買票文化 )

回應
農民津貼已經被選舉當成工具了,不負責任的政客只會拿農民津貼的鈔票換選票,反正也不是花他的錢,是慷納稅人之慨,讓自己在選舉得利,這不是期約賄選嗎?國家是要法治的,我們是要對下一代負責的,馬英九的方向是對的,我覺得制度化很好,制度化才能長久,至於四年一調整或是每年調整,這是執行細節,可以討論,但是一定要制度化。我覺得馬英九帶種,明知老農津貼一定會對選舉造成影響,但是他執意提出,就是要建立一個可長久的國家制度。
所以讓政客每一年喊一次 愛喊多少喊多少 才證明頭腦沒有麻木無感?到底是誰的頭腦麻模無感? 值得討論
如果國民黨真的因為老農津貼不加碼到一萬,或不加一千,而失去政權,那是台灣人民活該!就等著被大陸接收吧!誰付一年33億的支出?你有辦法嗎?批評別人的時候,請併提出解決方案.還是民進黨有辦法!?還是到最後台灣像冰島一樣破產?希臘一樣一蹶不振!到時,大陸不用攻打過來,直接接收台灣了.說不定到時候,大陸還嫌這個大爛攤子,不想收哩!
十幾年來, 農民津貼這問題每次選舉就被政客拿來吵一次, 一堆爛政客只會慷國庫的凱, 不想解決問題, 馬英九把它制度化, 南方朔竟認為這應該被罵!? 南方朔頭腦是不是壞掉了?!其實, 南方朔更應該去反省一下, 看看自己有無「無知者的傲慢」.看看「錯得太離譜了南方朔、黃天麟先生」一文, 南方朔本身對經濟問題無知, 但他有無為自己的無知所發表過的文章, 感到過一絲絲的羞慚?! 還不是像 DPP 一樣, 有錯還繼續ㄠ, 把錯的ㄠ成對的.南方朔大概自以為站在權力者的對面就是正確, 但他大概忘了反省, 他有沒有站在「真理的對面」.知識份子當以南方朔為戒
2011-11-01 10:10:23
阿楨
只有補助一招?【聯合報 吳仁麟 2011.11.09

以「缺席」為名,艾未未的作品在台北展出,他自己也「缺席」未能來台。這次個展就像他的另一件創作,以當今時空為畫布,描繪出藝術家的憤怒與無奈。
與此同時,被視為「中國當代最貴的畫家」的張曉剛的作品也在台北展出。張曉剛作品在國際市場屢創新高,今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一張圖拍出了七千九百零六萬港幣的天價。在國際藝術市場,他已被視為大師級的藝術家。
這次在台展出的張曉剛作品,並非在藝術市場流通的知名畫作,而是他廿多歲的早年畫作。這些作品從未在市場上流通,也沒人能估量到底有多少身價。原來,這批畫作的持有人,是在大陸西南地區經營廿多年的台商。
艾未未及張曉剛等中國藝術家作品來台展出,其實也映照了台灣文創產業的困局。我們的文創產業長期靠政府的補助才得以苟延殘喘,長年以往反而只培養出一批討好官方體制的文創人。這些人民血汗錢養出來的「藝術創作」,恐怕連本地的消費者都不買帳,更遑論國際競爭力。
過去我們總是很阿Q地自我安慰說,台灣的「軟實力」遠優於中國。但透過國際市場的加持,中國的文化創意已慢慢成為台灣市場的強勢商品,不管在高端的藝術市場,或是大眾影視市場,台灣的文創產業顯然已經越來越失去了優勢。
而我們的文建會卻仍然只有一招:「補助」。

艾未未狠批奧運會和張藝謀 2008-9-21 加拿大新聞商業網

藝術家艾未未拒絕出席開幕式,拒絕出現在他參與設計的“鳥巢”之中,並以與奧運會有關聯而感到恥辱。
對北京奧運會,他說:“這次的奧運會是最政治化的奧運會。一個極權國家可以做到所有的事情,但是唯獨不能激起全民的真正的歡樂。”
對于張藝謀,他說:“他就是一個投機者,一個完全沒有靈魂的人。完全不懂得什麽叫是非,什麽叫最基本的藝術職業工作者對藝術的尊重,和對人的基本品質、倫理道德的尊重。他崇尚權力,做著一些令人作嘔的事情。”
對于開幕式,他說:“這是一個經典的僞傳統文化廢品回收站;一個褻瀆自由精神、虛情假意的視覺垃圾場;趣味低級的資訊污染;帝王意識借屍還魂的雜耍;終極版的集權文化的樣板;精神淪陷的百科全書。”
http://newnews.ca/?action-viewnews-itemid-9314
2011-11-09 11:29:21
版主回應
南方朔觀點-亂燒錢沒藝術 文化大承包商可休矣 2011-11-08 中時

 近年來,台灣出現了一個夭壽(妖獸)的文化概念,那就是「文化創業產業」。這個不清不楚的概念,對喜歡搞做秀、進行壯觀或表演宣傳的政治人物乃是一大啟發,於是各種壯觀、奢華有如現代版大型雜技表演的文宣活動遂告不斷,一些新型態的文化表演承包商遂靠著政治關係而崛起。一個表演燒掉兩個億,開次會就每人發兩萬元。現在已不是「台灣錢淹腳目」,而是台灣錢已多得淹到某些承包商的腦袋了。
 如此不把納稅人錢當錢花的大手筆,真的讓台灣更有文化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文化藝術活動必須是人文啟蒙價值的體現,而台灣只談一個表演的鋼絲掛多高,空中噴水及煙火如何,舞台搭得如何壯觀等,這種表演已和早年的雜技團並無兩樣。如果我厚起臉皮也去承包,我一定出動直昇機拉起一千公尺鋼絲,在空中搞出個立體大舞台,加上聲光化電和千人自天而降跳蹌滾,這是百年所僅見,就這一招就足可要價十個億,台灣更可透過宣傳而揚名國際。問題是搞文化藝術為名的表演,錢可以這樣胡天胡地的亂燒嗎?這樣的燒錢對得起台灣的老百姓嗎?
 世界上可沒有一個國家是這樣搞文化宣傳表演的,唯一的例外乃是中國大陸。大陸過去蹉跎了幾十年,它的國家缺乏了新的國家神話,也缺乏新的節慶傳統,在這個百廢待舉的時刻,它現在大國崛起,人民幣多到用不完,於是燒錢搞文化表演活動遂應運而生。別國辦奧運就是個運動會,但中國的奧運卻負有國家表演,宣揚大國崛起和盛世到來的責任。由於它的表演活動具有這些責任,於是像張藝謀這種具有「表演活動總管」身分的文化承包商遂告出現。一場奧運開幕式的表演,被搞成超級雜技團及燒錢不計其數的舞台科技秀。打著「表演活動總管」的身分,張藝謀又到大陸每個名勝地區搞甚麼「西湖印象」、「武夷山印象」這種千篇一律的表演秀,它是一種燒錢堆出來的科技和人海雜技表演,壯觀有餘,就是少了藝術。如果這代表盛世,所謂的盛世也不過爾爾。這種燒錢的表演活動可以燒出超豪華歌劇,可以燒出佈景道具皆金光閃閃的電影,但除了金錢味之外,它卻沒有了藝術味!
 大陸的那種文化承包商亂燒大陸錢,燒出一些爛表演和爛電影。有次習近平被記者訪問,他就說「我看不懂《滿城盡帶黃金甲》,反而是像《溫馨接送情》這種低成本電影讓我感動。」但搞文化表演活動的人,搞了一輩子苦哈哈,他們衷心都羨慕張藝謀們那種成為文化承包商的燒錢特權。於是在兩岸互動,相互學習的過程,台灣遂出現了「台灣的張藝謀們」那個正版的張藝謀,動輒可燒幾億或幾十億人民幣,小號的台灣分身也如法炮製,但才燒到台幣兩億多,那種官藝勾結,浪費人民納稅錢的非法本質即已遮蓋不住。由大小張藝謀們不同的命運,顯示出台灣在抵擋腐敗上,畢竟還是比大陸好了太多。
 藝文人也是人,也愛錢,這不是罪,但愛錢就請規規矩矩去賺,絕對不能以黑箱方式從政府那裡去刮取納稅人的錢。今天的台灣,表演界有所謂的「四大金剛」,他們是台灣的張藝謀們,官方的宣傳表演錢都是他們在包辦,藝文人變成了官藝勾結的文化承包商,這是藝術的墮落。而政府也要自我反省,政府必須以政績去爭取民心,用金錢去籠絡一些文化承包商,燒愈多錢搞宣傳性的表演,必然愈會燒掉人民的信心。政府的錢都是納稅人的辛苦錢,誰都沒有資格去浪費,藝文人不是一天到晚都在談人文價值嗎?官商勾結、私相授受、浪費公帑,可不在人文價值內,一個節目燒掉兩億多,他們那種雜技秀式的表演,其實根本沒這個價值。為了宣傳表演這樣亂花錢,還不如在老農津貼、學童的牛奶補助及弱勢的原住民身上多做一點照顧。台灣的那些大尾的文化承包商可以休矣!
 留言:
政府文建經費是立法院同意專款專用,不能拿去當教育社福經費。盛治仁已將承辦廠商請款支出憑證送交檢調查核有無違造文書及單價不合理!還須為文亂批?文建會不懂見人見智+文人相輕之藝術。
藝術是很抽象、艱深的,不是你這個老南人所能瞭解的!

另參本館:《張藝謀神話的終結》 誰的國慶?北京奧運 反北京奧運 臺灣奧運症瘊群 高雄世運症瘊群 中共為何反維權 《數位內容》 《閒置空間‧新造化》 《身體與行為藝術》 真有哈臺族?別再比較兩岸了 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2011-11-09 11:33:51
阿楨
不要抹黑林懷民【聯合報黑白集 2010.10.25

邱議瑩說,那場晚會(她咬定是花博晚會)請來爆破藝術家蔡國強主持煙火表演,是因「蔡國強是總統千金的老闆」。然而,邱議瑩若知蔡國強主持煙火表演,即必然會在同一名單上得知林懷民是總顧問;她質疑蔡國強,其實就是抹黑林懷民。林懷民豈因蔡國強是「總統千金的老闆」才邀他共襄盛舉?
 高雄世運的朱宗慶,臺北聽奧的賴聲川,及百年跨年晚會的林懷民,由這些本土大師主持國家盛典,一方面是他們為社會效力,一方面是國家提供他們歷練的舞臺,另一方面亦因他們的人格形象均佳,可獲社會信任。但是,即使是林懷民,現在一樣也被民進黨拖進政治糞坑裡,這是何等驚悚恐怖的場面?
 賴聲川義務主持聽奧晚會,卻被抹黑成獲得暴利,花博以五百元標出保活六個月的五盆空心菜被抹黑成貪汙,蔡國強如此國際名家只因是「總統女兒的老闆」就被抹黑,綠建築大師張清華的花博新生三館也慘遭汙名化,現在民進黨難道連林懷民也不肯放過?

另參本館:《夜宴》

接下來會陷於兩岸三地甚至全球、對華語大片《夜宴》等之影評混戰,我之所以先挑《夜宴》,是因我從前評《語言與影像的魅力》《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俠失諸朝》《旣無歷史也非小說》等一貫的標準,鑑(賞)定《夜宴》是最具語言魅力、文字藝術之影視小說,不只優於金庸、梁羽生、古龍,也優於李碧華之《潘金蓮之前世今生》《霸王別姬》《誘僧》《胭脂扣》《秦俑》《青蛇》。
 優之標準不在文句的長(金庸、梁羽生)、短(古龍),而在有無語言魅力、文字藝術,就此而論,《夜宴》之短句也勝於前評《勝利者一無所獲》《沙門空海之群魔亂舞》,只有《閃靈殺手》的前半部之語言魅力、文字藝術可堪匹。
 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淡化了原著(文字擅長)的古龍式新武俠小說(短句/動作/詭計/綺愛)之(詭計/綺愛)而強調眞愛,成功地渲染了鏡頭擅長的視覺奇觀!
 《滿城盡戴黃金甲》的張式影音美學,外行人看熱鬧(視覺奇觀),內行人則看門道(畫面的意象和象徵所蘊含之眾多意義),至於半調子的毒舌影評人如藍祖蔚則陷於「重情要義」之迷思。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1957985
2011-11-09 11:56:17
版主回應
參觀人數的迷思2010-08-28 中時短評

 重量級藝術家陳界仁炮轟台北市立美術館「徹底票房化、商業化」、「失去美術館應有的功能」,話說得很重,也說出了很多美術界人士的心聲。擁有豐沛資源的北美館,應該在提升台灣文化自信上做出更多努力,不能再沈溺於媚俗的國際展覽與參觀人數了。
 北美館近年汲汲於舉辦皮克斯、蔡國強等國際性展覽,的確帶來了非常可觀的參觀人潮。表面上看起來,能夠有這麼多民眾走進美術館、培養藝術氣息,應該是件好事,北美館應該獲得很多掌聲才對。但是,北美館的策展方向卻招致兩極評價。去年獲得國家文藝獎桂冠的陳界仁,這次利用在北美館展出的機會宣布「告別北美館」,就是來自圈內人批評聲浪的最強烈表現。
 陳界仁痛心提問:「廿多年來,北美館培養出哪幾位可以端上國際檯面的策展人?建立多少台灣藝術家的資料庫和深度研究?」他更不客氣指出:「『皮克斯』即使在鐵皮屋展出,也會有四十萬的參觀人潮。美術館不能一味媚俗,需要耐心與長時間溝通」。
 北美館對於「國際文化加盟店」的抨擊一定感到委屈,但陳界仁念茲在茲的「從在地經驗生產出在地的知識與論述」,確實是北美館近年被認為不足之處。
 這種質疑或許刺耳,但何妨再深思檢討一下,別再被參觀人數沖昏頭了 。

留言和迴響
陳界仁應深思在地藝術何以不受在地人歡迎?自己作品差,還怪別人不捧場!。(楨:凡夫看不懂也不愛看的後現代錄影裝置藝術啦!另參本館:《 《當藝術遇上經濟》)
台灣的悲哀-台灣人自己沒本錢,卻要強出頭.原來是一群惡霸,打著台灣名號,欺騙壓榨台灣百姓.
陳界仁算得上是重量級藝術家?太抬舉他了吧!有本事就跳上國際舞台參展啊?如果陳某的東西上的了抬面,能吸引觀眾,早就被搶著參展了,真是酸葡萄心裡。而沒水準的更是寫短評的記者。(楨:終時短評一貫的霉體毒手啦!另參本館:自作孽的中時)

回應陳界仁北美館:吸引人潮 是培養藝文第一步2010-08-28 中時

 台灣藝術家陳界仁日前批評台北市立美術館近年展覽過度商業化,且殆忽在地藝術知識生產之責,昨日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謝小韞、北美館代館長陳文玲召開記者會,回應陳界仁的質疑。謝小韞表示,北美館是綜合性美術館,以培養藝文愛好者為主;不過,台灣視覺藝術資源不足,她已向市府提出設立第二美術館的可能性。
 謝小韞並表示,北美館培養國內藝術家與策展人不遺餘力,包括每年以新台幣四千萬的典藏預算購買國內藝術家作品,去年還撥款給包括陳界仁在內的多名策展人和藝術家,前去參觀威尼斯雙年展,「北美館對於現在檯面上策展人和包括陳界仁在內藝術家成就是有貢獻的,現卻被一筆抹殺。」
 代館長陳文玲指出,北美館的義務是培養藝文愛好人口,「吸引人潮是第一步,再來就是教育推廣。」她說去年參觀人數有一一五萬,是二○○八年的三倍。「美術人口的培養需要階段性的作法,吸引他們到美術館看原作是第一步。」
 陳文玲以《藝術家雜誌》策畫「二○○九十大公辦好展覽」票選活動中,北美館推出的「皮克斯動畫廿年」、「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蔡國強泡美術館」和「生命之渺:方力鈞創作廿五年」與「叛離異象:後台北畫派」一舉囊括前五名,證明美術界人士也持肯定的態度。
 陳界仁提出告別北美館的聲明,館方表示尊重。對於館方的反駁,陳界仁不表回應。
2011-11-09 11:56:36
阿楨
大陸電視反攻台灣【聯合報黑白集2011.11.07

只要裝個免費小耳朵,就可以收看十多個大陸電視頻道,這個現象正在台灣蔓延。而陸委會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似乎忘了對嘴,前者說,業者的行為違反了現行法令;後者則雙手一攤,承認無法可管。
陸委會指稱違法,是因為目前我並未開放任何大陸電視在台落地,若要落地,必須雙向互惠,絕不片面開放。而NCC說「無法可管」,或是找不到執法依據,或是無計可施,顯然打算袖手以待。亦即,在兩岸雙向開放既暫無可能,而我主管機關對於「偷渡」又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大陸電視將持續「登台」搶灘。如此一來,陸委會奉為聖旨的「雙向原則」,意義何在?
談到電視,就說到了台灣的痛。儘管台灣人頗以自己的文化軟實力自豪,但我們的電視卻無法反映台灣的文化內涵,有些節目是政治口味嗆辣難耐,有些是內容淺薄難以消受,許多是連娛樂功能都談不上。正因淺薄、庸俗、偏激的節目充斥,使大陸電視在台灣市場有機可乘,它至少提供了差異化的內容和視野。在一般閱聽大眾的立場,恐怕也不贊成政府施鐵腕強力驅逐陸視。
大陸電視登堂入室,暴露台灣電視品質低落的真相,也折射了政策與現實脫軌的事實。如果要說大話,一個國家絕不容許外來電波任意放送,這是文化主權;但我們的電視業不思振作,難道不更是踐踏文化主權和民眾收視權的元凶?今天,主管機關已公開棄械稱降,代理陸視的業者又步步進逼,政府最後不會只靠祭出「愛台」來號召民眾捍衛文化主權吧?
2011-11-10 10:12:11
版主回應
唐湘龍否認代傅崐萁傳話「立委換退選」【聯合報2011.11.08

親民黨昨天全力為「國親合作」議題滅火。親民黨發言人吳崑玉說,今年七月起,國民黨一再釋出國親合作協商消息,但對親民黨來說,國民黨提出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消滅親民黨」;未來再有操作此議題者,親民黨將提告。
媒體指有名嘴穿梭藍橘,代花蓮縣長傅崐萁釋出十一席立委換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退選總統,名嘴唐湘龍昨晚承認與傅見過面談及相關話題,但否認傳話,並懷疑該則報導「拼湊傳聞在一起」。
唐湘龍昨晚上叩應節目指出,一個月前宋楚瑜開始連署未久,傅崐萁曾北上與他見面,談及選舉,傅表達對國親不能合的憂心;傅指親民黨可能當選七、八席立委,他則回應不止宋楚瑜當選機率不高,連親民黨過五趴門檻都有問題。
對於國親合作議題,國民黨發言人莊伯仲僅低調回應,說國民黨「尊重親民黨宋主席的參選意願」,但還是期待雙方仍有合作空間,避免民進黨漁翁得利。

名嘴:金溥聰很討厭,但沒干政 NOWnews.com 2011-11-10(另參本館:2012大選 馬主席!

花蓮縣長傅崐萁日前直言有人破壞國親合作,呼籲總統馬英九「清君側」;政論名嘴在9日晚間的《2100全民開講》節目指出,人民需要檢視的是三位總統參選人,「清君側」是模糊焦點。
傅崐萁8日召開記者會,直言「條件交換說」子虛烏有,所有人都希望促成國親合作,共體時艱。他表示有人亂放話、破壞兩黨和諧,並呼籲馬英九「清君側」,盡早和親民黨商談合作,別讓「驕傲的公雞」再次阻撓國親整合。
親民黨橘子青年團團長砰砰阿峰在《2100全民開講》中表示,他同意傅崐萁的「清君側」觀點,因為金溥聰之作為確實有干擾執政之虞。名嘴則回應,民眾應該檢驗三名總統參選人,而非金溥聰。
名嘴董智森坦承,他不喜歡金溥聰,眾多國民黨黨內人士也對他不滿。然而,3年來擔任國家領袖、為人民做事的是總統馬英九,而金溥聰待在國外近2年,不可能干預政事。
周玉蔻則在稍後的《新聞夜總會》中表示,傅崐萁拋出「清君側」顯示他是小白目,質問:「金溥聰在黨內根本沒什麼位子,難道要放逐國外嗎?」

名嘴撰文馬探李內幕 府駁不實 2011/11/09 中央社

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今天說,媒體人楊憲宏撰文描述總統馬英九探訪前總統李登輝,內容諸多與實情不符之處,並無楊憲宏所說的「硬闖」或前往「安檢」、「布置」。
楊憲宏今天在媒體撰文,指總統馬英九先前赴榮總計畫探視因大腸癌開刀住院的前總統李登輝時,隨扈不但不顧李前總統辦公室以不宜探病婉拒「硬闖」,還宣稱要到病房「布置」,因應馬總統抵達。
范姜泰基表示,馬總統2日前往榮總探視住院的李登輝之前,侍衛室先與榮總院長秘書電話聯繫,也確認對方已轉告李登輝辦公室人員。
他表示,3名先遣人員抵達榮總後,在醫院人員引導下,前往22樓病房,瞭解探病簽名地點與動線,但在李登輝辦公室人員拒絕於22樓簽名後,先遣人員即與院方陪同人員下樓,並未如楊憲宏所說「硬闖」或前往「安檢」、「布置」。
范姜泰基指出,馬總統純粹是前往關心老長官,並尊重李登輝辦公室意見,簽名後即行離去;府方更從未傳簡訊公開馬總統當天的探視行程,楊憲宏撰文內容與事實不符。
2011-11-10 10:32:43
阿楨
賴聲川談「夢想家」 讓觀眾公評【聯合報2011.11.03

國慶晚會搖滾音樂劇「夢想家」引起質疑,該劇創意總監賴聲川昨天打破多日沉默,首次發表公開信。他在信中強調自己「相信台灣自由創作的空氣」,才決定接下晚會重任;該劇結果如何,「留給兩百萬位電視機前面及現場觀看的朋友評論」。

誰的夢想家? 藝文界批判國慶歌舞劇2011-10-17 台灣醒報

建國百年搖滾劇《夢想家》,最近被表演藝術評論家鴻鴻、林采韻批評的體無完膚。《夢想家》原是為建國百年慶生,重新詮釋辛亥革命歷史,但台大戲劇系教授紀蔚然,今天投書報端感慨的表示,不管從秀場、政治宣傳或藝術角度來看,耗資2億的《夢想家》都慘不忍睹。
導演鴻鴻在表演藝術評論台撰文表示:以兩個時代對夢想的追求為主軸,對「建國百年」的歷史難脫避重就輕之嫌。最簡單的問題:為什麼建國革命在中國、而百年國慶卻在台灣?不去面對這個問題,也就無法避免「台灣」在劇中完全失焦的結果。《夢想家》當中對革命、藝術、乃至夢想的詮釋,都不只是簡化、而是膚淺與偏差,他嘆說:「我以為這已不僅是藝術的問題了。」

《夢想家》的三點可取之處

第一,它的創新性。以往的國慶晚會是什麼模樣,相信我們都看夠了;歌星輪番上陣唱幾首應景的歌,然後「普天同慶、四海聯歡」一番,形式上很像中國大陸的央視春晚但又遠不及人家精彩。
第二,它的劇場性。我們都知道劇場是小眾的,而劇場工作者的努力與成果亦不易被外界看見,但這回,政府等於搭了一個使表演藝術家得以施展身手的舞台,同時透過電視轉播,讓一般民眾得以看見來自於戲劇、音樂、舞蹈等各界的合作與成績。成績的好或壞,是仁智互見的,但至少它是一次面對群眾的好機會。我和賴聲川既沒有交情更沒有恩情,也不是表坊的粉絲,只想為他近來的飽受譏評說幾句公道話。大家不妨想一想,以賴聲川和表坊的名氣,他需要藉國慶晚會來拉抬自我、替表坊造勢嗎?以賴聲川的財力,他需要為了一百二十萬的人事費便下海接這個吃力不討好的case嗎?
第三,它的年輕化。回想一下,《夢想家》裡有多少演員你能叫得出名字?它沒有明星演員、大牌歌星、舞蹈大師,相反地,它的每一張臉都很年輕。對賴聲川而言,如果真的要去請那些明星演員、大牌歌星、舞蹈大師,會很困難嗎?不,一點也不困難。
http://blog.roodo.com/warmup/archives/17786111.html
2011-11-10 11:11:51
版主回應
抹黑「夢想家」花博的翻版 四問蔡英文【聯合報2011.11.10

對國慶晚會夢想家的質疑,過去的說明在選舉操作下無法讓事實浮現。去年,看過同樣的人對花博的指控。本周,自己體會什麼叫作抄家滅族式的鬥爭。例如「賴聲川三千九百萬創意標,拿來做四首歌」,就是近期民進黨記者會的基調。此創意設計標實報實銷,實際花費約兩千八百萬,內含音樂及影像設計和製作費共約六百萬,其餘兩千兩百萬是所有導演及設計團隊約八十人的費用(如舞蹈、燈光、舞台、道具、攝影等),以及行政、交通、住宿的支出。其中賴聲川的總導演費用,為一百二十萬。
 藝文界及觀眾對該劇的評價,藝術家和文建會要虛心聆聽檢討。但一個演出好不好看,跟有沒有必要辦、過程有沒有浪費或貪瀆,是完全不同層次的問題。藝文界長期資源不足,文建會也一直積極爭取。今年支援補助表演藝術經費是五點八億,比四年前二點一億成長兩倍多,還是遠不敷實際需求。因此我們完全尊重也接受藝文界對個案花費過多的不滿。建百數百個活動中,去年底跨年慶典和今年國慶晚會是最大型的兩場戶外演出,跟室內藝文表演的規模經費無法相比。
 但國家在政策上是否應該辦理大型活動?以及這些活動的效益如何?則是另外一個嚴肅課題。近年來的高雄世運(約一百卅億、十一天)、台北聽奧(約五十六億、十一天)、花博(約一百四十億、六個月),以及建國百年(約十八億、一年)等大型活動,其內容及行銷轉播等經費,都可加以比較。國家辦理大型活動呈現整體軟實力,也讓參與者累積寶貴經驗。但對個別體育或藝文人來說,這些天價經費確實能夠幫助許多計劃。
 在司法的部分,民進黨迄今對夢想家所有圖利、貪瀆等指控,都已被事實駁斥,但基於選舉考量,其發言人群還是繼續抹黑。簡單地說,花博和台灣燈會都與我無關;將標案拆成十三個是為了不讓一個統包商指定合作廠商,而要透過公開程序分別招標產生,這是為更嚴格的監督,而不是規避;招標底價和決標價格相同是因為廠商議價時願以底價承作,並非巧合或弊案;十一個國慶晚會的設備得標廠商中,有八個不是聽奧的得標廠商。這些廠商我都不認識,也皆非表坊前員工,標案金額最高的舞台廠商也已發表公開信痛斥烏龍爆料。這些清楚且易查證的事實,在一連串的抹黑中被掩蓋。這也是為何文建會在第一時間就自行移送檢調,相信終能讓事實浮現。
 蔡英文主席日前表示,她嘗試改變台灣選舉文化,不一定要恩怨情仇、也不用每天指著對方罵。這些話真是說到大家的心坎,但是對照其發言人群在國慶晚會一案中的扭曲抹黑手法,有幾個問題想就教於蔡主席。

第一、您能否請貴黨發言人至少清查整理上述的不實指控加以說明澄清,以行動真正建立新的選舉文化?
第二、賴聲川的一百二十萬費用,您認為是否過高?如果司法證實有弊,貴黨揭弊有功。如果調查結果證實是抹黑,您建議要如何回復由貴黨發言人所詆毀的相關人士名譽?
第三、您在政策上支不支持藝文採購規範鬆綁,還是要比照工程採購?
第四、您是否要宣示未來只要普遍性補助無法滿足需求,就不爭取或辦理大型活動?
2011-11-10 11:23:10
阿楨
蘇益仁的第一槍【聯合晚報社論2011.11.15

國衛院感染症及疫苗研究所所長蘇益仁投書聯合報,感嘆學界有「幫派化」傾向,知識分子都不見了。看了他的感慨,人們也許更能理解:台灣要向上提升、追求更細緻化發展,何以如此艱難,因為連知識界都陷於「綁標」、「圍標」的泥沼了。
用圍標、綁標來形容學術界的圈地現象,或許沉重,但對照蘇益仁所描述的景象:知名大學相互結盟搶奪資源,拉攏院士級學者專家掛名爭取國家級研究計畫,乃至連國科會的重要計畫都有由上而下為特定重量級學者量身打造的痕跡,說綁標實不為過。這種現象一旦蔚為風氣,勢必越發助長學界的縱橫捭闔、結幫拉派;等而下之者,則是相互攻訐不遺餘力。也難怪,學界中黑函滿天飛的現象,並不輸社會上的明爭暗鬥。
對於蘇所長的投書,學界中人都心知肚明,國科會不必急著辯解。事實勝於雄辯,只需攤開目前重大國家級研究計畫,大概就可窺知其中端倪。國科會也許可辯稱,這是因為領銜者皆為國內當前學界的佼佼者;然而,若這些「佼佼者」可一而再、再而三地承接大案,而追隨他的徒眾又多半是同一批人,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有綁標、圍標之嫌了。
更值得關注的是,若長期如此,在「近親繁殖」效應下,勢必形成某種「學閥現象」,壟斷學術資源,也壟斷研究口徑,對學術尤其科技的發展絕對有害無益。試想,邊陲一點的大學、資淺或非主流的學者想自力更生,企圖力爭上游,恐怕連門都沒有!其結果勢必造成大者恆大、小者恆小,甚至被徹底邊緣化!
蘇所長建議的改革方向,基本可以參考。就是不讓少數人壟斷全部的資源,這不僅需在每一年度的資源分配上如此,尤其需在長期的資源配置上,劃定嚴格的界線,不使某些人、某些學術集團連續壟斷特定資源。這種學閥幫派壟斷現象,其實比政治的藍綠還可怕。政治藍綠容易被看見,也容易被揭露,而學閥幫派則容易被專業的面紗所遮掩。
我們希望,蘇益仁這一砲,是改善學界資源分配不公的第一槍,而非絕響。知識份子也應勇敢發聲,不要再沈默以對了!
2011-11-16 10:14:55
版主回應
您以為教授那麼好當啊?! 2012/02/06

每到選舉季節,我都會很鬱卒!因為「教授」這個行業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還有不少同胞以「會叫的野獸」(叫獸)視之。
  想早年胡適之、傅斯年、殷海光等,無論得勢與否都受到民間清流敬重,後期胡佛、楊國樞、李鴻禧(後期不論)等在解嚴前,為民主萌芽斡旋,也都望重士林!
  反而解嚴以後,「教授」掉落凡間,有些為候選人、黨出謀劃策,奔走聯絡,制訂政見白皮書等,可以視之為門人清客,或曰顧問。私下為之,外界也就不計較這些教授的兼差時數,不必去瞭解是否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與研究。
  不過,有不少教授,會被邀請出仕,更有些從抬轎變成坐轎,變成政治職位的候選人,仿忽凡教授就是清新、凡教授就是清流、凡教授都是熟悉政務能幹之輩!各校都有借調條款,申報學校核准後,便可以留職停薪的方式處理,如果超過所約定的年限不回校,那麼教授職位就不保了。例如:東吳的郭正亮、游盈隆回不了東吳,或者才升任副院長的江宜樺就回不了台大了。有些回不了原校,但仗著資歷,許多也還是可以找到大學棲身。公務期間的歷練,也可能是寶貴的資產,可以視為「技術教師」。不過,如果脫離教學研究過久,就算恢復教職,很難延續研究的生命了。現在網路資料庫方便易查,舉凡這些來來去去之流,其學術成就很輕易地在指尖下大白於天下。
  偶而寫寫文章,上上媒體,依靠專業學養,為民眾解惑,不失為教授參與社會服務途徑之一。當然,最不堪的是:帶著「教授」光環,遊走媒體間,插詼打諢,一套公式耍嘴皮者,所在多有,以前我稱之為「媒體教授」,現在的名字叫「名嘴」。仍然以教授為業的名嘴,這時候已經黨同伐異,已經遠超過幫閒的角色,而成為「打手」了,那跟在酒樓賭館中圍事的黑道惡少何異!
  之前馬英九從法務部下來後,短期棲身政大,應聘時過程啟人疑竇,貶損的不是馬,而是政大的清譽。最近,邱立委敗選,吳部長不續任,都說要回到大學校園。這些都會讓人們以為大學教授的門如同「高中升大」一樣門戶大開,來去自如,大學教席就跟大學學籍一樣貶值,不值一文。
  面對年輕的博士時,大學的門牆比天高,面對政治人物時,或面對那些政治幫閒式的人物時,大學的門薄如蟬翼,起碼某些大學如此。大學教授得面對教學、研究、輔導與服務等項目的評鑑考核,光以研究一項,去年國科會大砍個人計畫,便讓全台灣的教授們叫苦連天,publish or perish,沒研究發表就難活命。教學也一樣得面對學生的評鑑、教育部的評鑑,最近教育部還要大搞學生能力的評鑑,把大學當技職看待,教授還不是得尊辦!輔導就差點把教授變成保母,去保護溫室中成長的娃娃。後段(新設)的大學學院教授們還得肩負招生的責任,沒學生教授也沒得當了。
  既然如此艱辛,為何還有那麼多人搶進大學當教授,為何那些名嘴還能天天地在媒體中聲嘶力竭!這就是奧妙所在,大學教授可算是自由業,每週上課八小時,不用打卡簽到簽退,沒有太過份(如師生戀、性騷擾、不上課)都算是盡到教學的責任,其他研究、輔導和服務對於大部分大學而言,尚無很嚴格的規定,所以對某些人物而言,教授是很輕鬆的行業。就算學校有規定,對於一些特定人士好像也不太適用,例如名嘴,大部分學校都有規定全職教授只能兼校外四小時工作(如兼課),但是對兼差者有太多的說詞了,如:晚上時間不算、言論自由、社會服務等。雖然教授的聘書是一年一聘或者兩年一聘,如果膽敢因為這些兼職的理由不續聘,那一定會被告到教育部或者行政法院,過去的經驗顯示,吃虧的多是學校!
  教授是良心的志業,問題是俗世不量良心!

 回應
我有一位親戚,有非常好的學歷,又是國內名校的英文教學博士。可是因為太好了,原校的老師怕他把自己比下去,反而根本不考慮用他。因為原校的老師組成委員會,有用人權。你不服氣?氣死活該!
  個人覺得您也要做好「您博士畢業後找不到台灣的大學教職」的心理準備。因為現在新生兒減少,勢必影響台灣的大學教職職缺數量,而在台灣,國立大學教授退休後多半會到私立大學繼續當專任教授,無形中已經減少了缺額,而空出的國立大學的職缺又馬上被您的前輩或學長姐先卡走。綜合這三點,您還是要有心理準備啊!
http://blog.udn.com/wonghc70/6087306#ixzz1m24LN1S1
2012-02-11 09:31:18
阿楨
(楨:呆歹彎一群見不得人好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另參本館: 馬文化政策 《數位內容》 《閒置空間‧新造化》 《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 《臺灣劇場筆記》 誰的國慶? 誰的跨年 2012大選
本館文化邏輯如下:
1.國家最好不要有任何意識形態政策,故宗教/教育/文化…部皆應廢!
2. 要的話也不應均養一群文化廢物/流氓,而應依藝術/市場機制優勝劣敗!)

盛情相挺丟官 賴聲川卻神隱旁觀 2011-11-19 中時

 賴聲川目前人在大陸帶領劇團巡迴演出《寶島一村》,昨天下午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宣布下台的同時,賴聲川剛貼了文談到劇團瀋陽演出大受歡迎,歡喜之情溢於言表。相對於他在台灣拿納稅人的錢,辦了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盛會,讓當初尊重創作自由的政務官倉皇下台,卻滑溜溜地晾在一旁,宛如路人甲,著實讓人看傻了眼。
 盛治仁如此情義相挺,賴聲川徹頭徹尾像忍者龜一般,僅委託劇團經理說自己「不碰預算、只管創作」,或發布一封形同打空拳的公開信,不針對外界疑慮加以說明,而是牽扯已逝作曲人陳志遠,末了還來上一句「台灣要加油!」
 即使盛治仁最後落得被高層示意辭官,難堪至此,賴聲川還是不願出面說明,照例透過妻子發言,將爭議導向大選政治,試圖脫身。
留言:
「夢想家」2夜2億燒掉的豈止是盛治仁的官帽?藝文界被操弄成這樣的反應,損失的只有盛治仁?藝文活動本來就是要燒錢的,過去政府單位對這方面是比較小氣,老農津貼有選票而且區塊非常清楚,所以每逢選舉就成了要脅的籌碼,連排富都不必了!藝文界就不同啦,有明顯的區塊而且各懷鬼胎,人人都想多分一點,人人都妒嫉別人多分了一點,現在好啦!以後的文建會可好幹啦!管你是聖賢才智貧庸愚劣,通通一樣多,沒人再爭啦!藝文界?活該啊!

丁乃竺:選後說明 檢調資料解夢 2011-11-19 中國時報    

 丁乃竺表示,整個團隊承受很多壓力與誤解,賴聲川會選擇沈默,並非心虛,「因為現在台灣一碰到選舉期間講什麼都會被過度解讀或引發更多誤會。」加上過去這段時間以來,外界提出的輿論批評,「讓我們感覺沒有人願意溝通、傾聽我們,感覺說什麼都是枉然,所以我們也是背負很大的委屈與勇氣選擇沈默。相信在選後,等我們說明白,大家也能明白的。」
 此外,對於賴聲川聲稱「不管預算」遭到議論一事,丁乃竺說:「請同情一位一直專心創作的藝術家吧,他不是不管,是真的不懂,所以劇團內部才需要分工啊。」
2011-11-20 11:44:50
版主回應
台灣藝文界(的廢物/流氓):李仁芳接文建會主委 是瞧不起這個專業2011-11-19台灣英文新聞(楨:自由報系!另參本館:自由造假)

對於代理主委李仁芳,不少藝文工作者都抱質疑態度,指李從企管學界出身,有著學者的「傲慢」,他是因應馬的競選政見文化創意產業而來文建會,但他對文化更不理解。張鐵志表示,主委繼任人選將是他們監督重點。
策展人胡永芬表示,李仁芳是非文化出身,這種任命思維根本就是瞧不起這個專業,且「盛治仁下台未對其他訴求作說明,看不到馬團隊真正的反省。」

曾志朗救得了火?藝文界疑慮多 2011-11-20 中國時報

 行政院緊急指派政務委員曾志朗接任文建會主委,藝文界褒貶不一,普遍而言疑慮多於支持,除了曾志朗所學並非藝文專業,懷疑他對台灣藝文環境現況了解不多。
 在眾多疑慮聲浪中,明華園團長陳勝福對曾志朗的出任予以肯定,「曾志朗很好,他當過教育部長,歷練夠、能明白文化薪傳和教育養成的關係。

重振形象 藍3部曲轉守為攻 2011-11-19 中時

 大選進入最後兩個月之際,馬英九高舉著亮眼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從挨打一個月的泥淖中掙扎站起。這是國民黨重擺陣式的第一步。以公布不分區名單做為起手式,國民黨先擦亮訴求清新改革的旗幟;緊接著的老農津貼大逆轉,以「打不贏就加入」的戰術,為國民黨止血。
 接下來的第三階段,也是這波戰略的關鍵,則是以盛治仁請辭獲准為開場的「部隊重整」,搭配不分區名單進行內閣人事調整,並強化政府改革的決心與形象,藉此重塑行政團隊,進入作戰狀態。

藝文界:開始檢討文化政策 2011-11-19 中國時報

 「終結百年煙火,開啟文化元年」連署活動由「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推動,發起人包括鴻鴻、作家張鐵志、策展人徐文瑞、賴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周馥儀等人。
 在活動網頁上,有人雖然加入連署,但也表示並不全然贊同連署內容,因此也不斷出現新的意見訴求及進行辯論。    
回應
現在是要限縮文化產業的補助是嗎? 奇怪,文化事業受補助,非文化圈的人認為文化補助浪費就算了,文化圈內人居然也在鬥爭被補助多的,沒想過藉此來整體提高文化補助的水平? 像極了共產黨的無產階級革命鬥爭—我沒錢也要讓你沒錢,卻不是你有錢我也要跟著有錢?...
相關新聞
盛治仁下台 藝文界搶文化預算

終結百年煙火,開啟文化元年:藝文界對台灣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
【連署宣言】
這些年來,政府的文化政策一貫偏重硬體建設,更越來越走向煙火式、節慶式的空洞活動,「瘋園區、飆節慶」以人潮表象替代文化紮根,缺乏國家長遠文化發展的認真思考。這表現在越來昂貴的煙火秀、美術館以參展人數作為主要標準。「建國百年活動」將這個邏輯發揮到淋漓盡致,《夢想家》更淪為只是一場超級昂貴的政治秀,缺乏深層的藝術價值。
再者,過去十年,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讓市場產值成為衡量藝術價值與公共資源分配的主要標準;文化政策逐漸從創造力培植轉變為以人數和產值取向為主要目的。
我們對台灣文化政策提出九大要求:
1. 要求現任主委下台
2. 要求文化預算提升至4%
3. 要求三黨候選人針對文化政策進行辯論
4. 要求補助正常化
5. 要求正視藝文多元性,均衡藝文預算分配
6. 要求文化政策重視「培養文化生產者」
7. 要求文化政策制定與執行均受全民監督
8. 要求暫停並全面檢討所有文化園區發包案/文創院的組織與功能
9. 要求終結文化建設的閒置浪費與畸形發展
http://renewtwculture.blogspot.com/

楊照:避菁英、品味唯恐不及的選戰2011.11.19聯合報 楊照(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

台灣的選舉,持續朝著更加「民粹」的方向發展,這是個清楚的事實。最能夠顯現這項事實的,弔詭地,正就在於今年選舉中很少見到「民粹」兩個字,很少聽到對於「民粹」的批評。
別迷信菁英,用一種平等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社會,不是壞事。不過選舉選到這樣迴避菁英唯恐不及,顯然也不是什麼健康的好事。
第二樁可惜的,是如此全面擁抱「民粹」,必然敗壞社會的基本文化品味,並且壓縮文化藝術精緻發展的空間。「夢想家」事件最根本的肇因,其實就在品味,主事者以為有大型活動,讓很多人可以參與熱鬧,就可以合理化兩億多的預算,背後是再「民粹」不過的邏輯,並且先入為主覺得只要在「民粹」邏輯上站得住腳,藝文界的菁英意見、品味批判就不足為恤。

(楨:熟令馬民粹?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致之!賴劇叫好叫座雅俗共賞,反之者自己叫爽而已!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民粹亡臺 庶民經濟)
2011-11-20 11:47:20
阿楨
故宮只能當文創吸金機? 2011-11-25 中國時報 【廖凰玎】

 故宮國寶圖檔被內部人員盜賣事件,已有著作權學者撰文說明《龍藏經》是古人著作,屬於「公共所有」,數位影像圖檔僅是古物的複製品,不是創作,無法再受到著作權法保護(楨:那全球博物館館藏皆然了?另參本館:《著作權保護了誰》 《數位海盜的正義》 故宮真的變新宮)。
 一直以來,故宮利用這些國寶數位影像圖檔進行授權,建立「商業授權模式」進入市場,被媒體稱為「文創吸金機」,被政府列為「六大新興產業」政策中,定位「打造故宮成為台灣文化創意旗艦產業應用重鎮」。甚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立法理由中更明白指出,要以故宮豐富文化價值,供文化創意事業利用,進而創造產業經濟價值。這樣立法,強調「故宮複製」,是最佳說明的例證。
 但是,故宮國寶圖檔既屬於「公共所有」的範疇,那故宮究竟是對外在授什麼權利?這些國寶圖檔有什麼權利可授給別人?進而收取高額的授權金?而且還要創造產業經濟價值?所謂「公共所有」的國寶圖檔,為何會成為專屬故宮所有?
 國寶圖檔是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執行下,進行藏品數位化,依據數位典藏計畫早已揭示,是以「保存和紀錄為出發,全民共享數位典藏成果」為目的。換句話說,將數位圖檔進行授權賺錢或是產業經濟價值等等,並不在數位典藏計畫目的之內,這就有挪移他用的情形。另外,究竟故宮把國寶圖檔進行授權賺錢和開放給全民共享的比例是如何?
 依據《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規定,除保存文物外,「擴大社教功能」是故宮重要的行政任務。再從一個國立博物院所應具有的公共性和文化性價值而論,實令人無法理解故宮把「公共所有」的國寶圖檔,當作專屬所有,還建立商業授權模式,追求市場產業經濟價值。故宮國寶圖檔於學術上使用或是著作權合理使用的部分,完全被漠視,則「擴大社教功能」何在?
2011-11-25 09:58:15
版主回應
 最近藝文界對台灣文化政策的九大要求,其中所質疑以市場產值、人數等取向為主要目的文化政策。從以下事例可說明這樣的質疑,非空穴來風:一、將原應具有的公共性和文化性價值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列為產業政策一環,要打造成為台灣文化創意旗艦產業應用重鎮。二、漠視《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法》關於「擴大社教功能」規定。三、以立法方式,鼓勵、強調、施行「故宮複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二十一條公有文化創意資產出租、授權的規定,可說是把「公共所有」的國寶數位圖檔,拿來追求市場產業經濟價值。侵蝕「全民共享數位典藏成果」目的與「公共所有」範疇。
 維持國立博物館的公共性與文化性價值,以及尊重公共領域的自由使用,皆涉及人民文化權利的議題。在標榜文化立國或是強調文化軟實力者,對於深化人民文化能力的事務,應更加鼓勵與扶植,不應以產業經濟價值的追求,反侵蝕原涵養文化能力的範疇。(作者為執業律師,臺灣文化法學會籌備處代表)

夢想家危機 文化發展轉機 2011-11-25 中國時報 【漢寶德】

 由於《夢想家》事件,藝文界終於發聲了。他們提出了九點要求,是多少年來少見的動作。盛主委在他們的壓力下辭職了。可見在大選的前夕,文化界雖為弱勢,似乎也發生了一些作用。
 我認真的讀了他們的九點要求,整體的感覺是正面的(楨:正面?那怎會困惑?漢太鄉愿了!)。有很多意見是文化界積壓多年的心聲,與現政府的政策無關。比如文建會對藝文的補助政策,各文化園區的經營方式,過分重視一時的票房價值等等,都是自文建會成立以來,延續至今,繼續執行的政策。文化行政機關與其他政府單位一樣,常常因預算與人事的連續性,不加思索的承繼一些常態性作業。由於主事者沒有明確的施政理念,這些早就應該徹底檢討的工作,卻一直持續下去。文化界人士只是搖頭嘆息,即使政黨輪替也無濟於事。
 在慷慨激昂的文字中,我也看到一些藝文界的困惑。他們提到文化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應受全民監督。這表示他們感覺政府施政,藝文界無法插手的煩惱。可是用什麼制度來監督政府呢?在民主國家,除了議會質詢與預算控制之外,並沒有別的辦法。這就是為什麼英美都不主張政府干預文化的原因,美國至今不設立文化部。藝文界的困惑是,他們既希望得到政府的經濟支持,又不希望以政策主導分配。這種立場其實是正確的,只是應該如何實施,卻涉及很難解決的政治問題。
 同時他們也主張重視藝文的多元性,希望能均衡藝文預算的分配。這就是希望利用公權力來公平的分配預算,以免再次出現這次事件的現象。可是這種困難是政府可以解決的嗎?政府官員只會編列與消化預算,對於文化的價值判斷是不擅長的,藝文界未免期望太高了。
 他們的宣言中,顯然不贊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可是又主張政府健全文化產業結構,改善文化產業發展環境。他們似乎把藝文產品當成文化產業,把藝文工作者當成文化生產者。從文化經濟的角度看,藝文產品當然可以視為產業,但大家不要忘了,談產業就要談產值,就要談獲利,就與文化的本意脫勾了。這也正是文化創意產業被視為政府重大推動項目之一的原因。政府辦理產業發展是理所當然的,但對藝文發展除了補助之外,卻不知如何下手了!藝文界真的主張把藝術家視為「文化生產者」嗎?英國設立文化部,目的不在文化治理,是在發展文化與創意產業,我建議藝文界不要把發展前途寄望於文化部。
 使我略感不安的,是這份聲明顯然就是以藝文界的利益與觀點發言。藝文界當然有這種權利表達自己的立場,但是他們也知道文化是全體人民的公器,政府的文化政策應該以服務全民為目的,不只是為了培養「文化生產者」。藝文界以自己為本位,常常以為文化就是藝文,文化發展就是培植藝文人士。這當然是文化政策的重要任務,但如果認為政府的文化工作就是為藝文界整備環境,那就未免本末倒置了。
 為此,我非常同意在大選中三黨把文化政策說明白。即使沒有《夢想家》事件,即使文化界的意見對選情極少影響,三黨也應該藉此機會,重整一下文化政策綱要。
 沒有多久,文化界所期盼的文化部就要成立了。回頭看文建會幾十年來的工作,我們能對文化部期盼些什麼?如果政府的領導人覺得只要為文化人安排了理想的位置,提高了預算,就真盡了文化發展的任務,到時候恐怕文化界就更加感到失落了。
 這確實是徹底檢討政府對文化所負任務的適當時機。這樣看,目前執政黨所面臨的《夢想家》危機,反而是值得歡迎的轉機。希望朝野共同掌握這個機會,把未來的文化發展定出明確的方向。
 (作者為建築學者,曾任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2011-11-25 09:58:58
阿楨
發表社評聲援中時 中央日報:《自由》比《中時》更不忠實 2012-02-10 中國時報

 針對學者發起「拒寫中時」運動,中央日報昨日發表社評指出,這些學者的話,聽起來義正辭嚴,不過「我們期待這些學者批判中時的同時,是否也靜下心來看看其它媒體,也看看自己的良心。」
 中央日報社評指出,這些學者拒絕中時是因為他們認為中時不再忠實,踐踏了新聞自由。老實說,如果媒體不再忠實,的確應該譴責。但我們要問,中時難道是台灣目前幾大報中在忠實報導方面排名最後的嗎?如果和「三民自」相比,中時是否會更不忠實,恐怕民眾和學者的看法會有相當距離,即使學者之間也恐怕是各有所執。
 中央日報社評表示,媒體可以有立場,但不能製造假新聞,製造假民調,更不可以只做片面真相的報導。這個原則相信大家都會認同,但是如果拿這個原則來檢驗台灣的媒體,恐怕自由時報比中國時報還不忠實。
 中央日報社評強調,台灣民主鞏固過程中最困難的一道門檻就是公民社會的建立。什麼是公民社會?有學者定義為「一個社會上各個領域的價值可以獨立於政治之外,不受政治權力干涉。」
 換言之,政治的那一雙手無法伸進社會的其它領域,尤其是媒體與學術。
 而該社評認為,媒體和學術在台灣都缺少公民社會中所應有的「自主性」與「超越性」,反而經常淪為政治的打手,真是何其可悲。
 「台灣的媒體社群與學術社群並沒有建立嚴格的倫理標準,所以無法形成一股強大的約束力量,自然這些社群也難以得到社會的尊重與認同。學者站出來要有勇氣,但這種勇氣不是靠政治來支撐,而是靠良心。」
相關新聞
蔡衍明:關心大陸民主 中時依舊忠實
張景為:為蔡老闆說點公道話

另參本館:選擇性失聲 自作孽的中時 自由造假
2012-02-10 11:17:38
版主回應
為蔡老闆說點公道話 2012-02-10 中國時報 【張景為】

 我承認,下筆之前是有些猶豫。因為想替自己的老闆講話,即使講的話都是真實的、負責的,也很容易被扣上「拍馬屁」的帽子。不過,在這次「華郵專訪事件」所引發的一連串爭議中,對於本集團總裁蔡衍明所受到不合比例原則、不合理的抨擊,作為深愛時報的一份子,我覺得應該具名出來說幾句公道話。
 尤其令我難以置信的是,號稱媒體同業的《自由時報》,竟會用匿名而且是宣稱「中時報系現任記者」的拙劣方式,對蔡總裁與中國時報進行攻擊。因為,真正專業的同業們都了解,媒體每天接到的黑函或匿名投訴不知凡幾,即使是對一般人的匿名或化名投訴,我們都必須非常審慎地求證處理,絕非你敢寫我就登。如今《自由》對這種極度針對性的化名竟予刊登,其心態與做法,已非媒體惡鬥的「報同伐異」可形容;我更合理懷疑,這篇化名「錢衷時」的投書,極可能就是《自由》假造的。
 當然另一種可能是,果真有這位錢某人,那麼大家就可以負責地針對投書內容理性溝通;像現在這樣躲在暗處放冷箭,而且是領中時薪水卻化名在對手報罵自己老闆,未免有違道義且沒有擔當。
 回到事件的本身。大過年時聽到華郵的專訪報導,報社眾人莫不傻眼,心情沉重;開春復工,蔡總裁立即召集編輯部同仁,詳細地說明當天他的談話遭到嚴重的曲解,並且對自己不明究裡、輕率接受華郵特定記者的訪問,向編輯部高層主管表達了懊惱與歉意。在對外的聲明中,他也的確表達了願與六四事件當事人的王丹、最早為文質疑批判的瞿海源、黃國昌兩位先生當面請益,以化解誤會的誠意。
 不料,事情竟演變成一大堆團體趁隙加入,進而要求全面且公開甚至是「公審」的方式。如此一來,不但問題本身可能惡化為非理性的鬥爭,這種超過比例原則的公審,對任何有心誠意溝通、增進共識的媒體經營者,特別是對快人快語,直率且不擅政治語言的蔡先生,無論是就處境或責任,都是不公平且不應承受的責難。
 以蔡先生的自述與我接觸他的理解,他的事業是在九○年後的大陸市場開始壯大,他的確常強調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認為兩岸應該統一。而他事業拓展的那廿年,恰好也是台灣政經改革、翻騰進退的年代;作為一個出身深綠背景、卻又在大陸發跡得意的台商,我覺得台灣那廿年大家共同走過的變化、但他卻缺席的失落時空,必然在他內心深處有著強烈的衝擊和複雜的感受。對於朝野政局、兩岸發展的現況、問題與展望,有時他也的確會和我們的感受、認知有差異。
 偶而在聊天時,他常會在說完了自己的看法後,又說「你們一定要提醒我,不要我想愛台結果卻被罵成賣台」,也常說「如果我的看法錯了,你們一定要有勇氣導正我」在大家意見相左時,他會說「這個你們比較懂,由你們決定吧」於是,不斷的爭辯甚至抬槓,就成了老闆與主管們相互的學習、調適與融合。
 這次事件,外界頗多擔憂的是中時內部的新聞專業與自主,是否會遭到老闆的嚴重干涉;但其實我更想說的是,拒絕中時結果就是在傷害中時!我認為,無論是主管、記者或編輯,沒有新聞從業人員會對自己的新聞自由、專業自主感到足夠滿意的;但我也相信,和台灣所有的媒體老闆相比,蔡先生對新聞運作賦予的空間與尊重,絕不遜色且名列前茅。
 以參與台灣改革發展一甲子以上的中國時報而言,蔡先生與真正愛中時的員工乃至讀者,唯一的信念與堅持就是維護時報這光榮的傳統,而且要在理想與現實、市場與專業的拉鋸中,相濡以沫,貫徹始終。我沉痛地呼籲所有真正愛時報的朋友,與其道聽途說、亂轟追打蔡老闆,是不是更該花心思、睜大眼,大家一起來嚴格審視時報的新聞與內容?這難道不是更真確、更負責的檢驗嗎?

關心大陸民主 中時依舊忠實 2012-02-10 中國時報 【蔡衍明】

 三年前,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下,我接下了中時媒體集團的經營權,從一個單純的食品業者,變身成為一個媒體人。過去三年來,我一直在摸索,也一直在學習,這期間我無時無刻所掛念的,就是如何為我所熱愛的台灣這片土地,做出更多的貢獻。我必須承認過去三年,曾經橫遭過無數次的詆毀與抹黑,這次因為美國華郵記者對我一篇明顯帶有扭曲與傷害的報導,惹來學界人士集體對我提出指教,更波及中國時報遭到無端的抵制,我的內心非常難過,希望藉此機會表達幾點看法。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0514/112012021000088.html
2012-02-10 11:24:24
相助匿非曰黨
2006-04-20 中國時報「南方朔觀點」專欄

《孔子家語》裡曾記載了一個故事:有次孔子要出門,剛好下起雨來。門人說,子夏有傘,向他借來用吧。孔子答說,子夏這個人很「短」(指他超小氣),人與人相處要互相借重長處,不要去考驗別人這種短處,否則很快就會鬧翻,因此借傘之事免了吧!
這個故事就是今天我們所謂「護短」的起源。「護短」者,不管發生了何等天大地大的事,萬方皆錯,只有自己人不會錯,一定硬挺到底。因而六祖慧能遂在《壇經》裡感慨的說:「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而由「護短」,就一定要再談到「黨」這個字了。這個字裡有「黑」,指的是因為不新鮮而黝黑狀。這個字在上古時代就被借用過來講地方組織,一定戶數的社區即是一黨。由於上古之人沒甚麼是非公義,因而一黨之人必然胳臂向外彎,同黨之人無論幹了甚麼事都一定對。因而古書裡才會有「私門成黨」、「相助匿非曰黨」、「君子群而不黨」這些說法了。
把「護短」和「黨」連起來看,這不就是今天台灣的政治風景嗎?不管代誌多大條,只要碰到了,就二話不說的相挺到底,是非呢?真相呢?統統不重要啦!從這樣 的意義來看,今天我們的「政黨」和三千多年前的「鄉黨」和「朋黨」相比,幾乎毫無長進。《淮南子》裡所說的「私門成黨,公道不行」,還真是繼續有效。而上古那種「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的最基本要求,也就一直無法來到。搞了幾千年,我們今天在玩的還是「相助匿非」的遊戲啊!
因此,最近弊案醜聞頻傳,爆料也跟著水漲船高,在整個鬧哄哄的局面下,「護短」和「相助匿非」的那一面我們可能也不能疏忽了。那是另一場「護短搶救大作戰」。從媒體到國會再到當事者都被一個鼻孔貫穿,扯吧,全部的是非真假全都往立場動機扯吧,看看扯成一團泥淖後誰是贏家!
這時候,我就再想到了莎士比亞,這個偉大的文學家,其實也是個極深的道德家。他說過,大人物犯錯敗德,就和百合花爛掉一樣,它的臭會比小老百姓做壞事的臭不知厲害過多少倍。他也指出過大人物犯錯,就等於邪惡住進了宮殿,會整個扭曲掉人間的是非,最後會出現這樣的扭曲局面:
  我思我說就像瘋子一般
  虛假不實的表達遠離了真理的軌道
  縱使黑暗有如地獄,烏鴉鴉有如黯夜
  我卻矢言他是一片明亮美麗。
因此,選擇性的是非標準不可能讓一個社會更好,「護短」和「相助匿非」只會讓一切變得更糟。我們期望中那種蕩蕩平平、有是有非的政治還要等多久才會來到?
2012-02-14 21:19:00
「抬轎會」丟人現眼! (1)
◎ 傅雲欽(律師 / 建國廣場負責人) 2012.04.10
台教會昨天舉辦「一國兩區:出賣台灣主權」座談會。從受邀的談話人、座談會的題目及提出的看法,都可看出:台教會已經沒有學術規格,不會講理,只會扶民進爛黨的LP而已,真丟人現眼啊!
台教會找來座談的人是陳唐山、吳釗燮、張旭成、蔡明憲等民進黨政客,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學者。咦?台教會裡面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可以邀請了嗎?張炎憲會長,你怎麼專找這些不學無術的民進黨的投機政客呢?沒當官或沒當過官的台教會成員就沒資格參加座談嗎?你眼中怎麼只有公關、只有權勢,沒有學術呢?又找這些只問藍綠、不顧是非的民進黨投機政客來座談,能談出個屁啊!
事實上,台教會早就爛了。台教會從林逢慶當會長之後,主體性就慢慢消失,變成民進黨的跟屁蟲,一天到晚跟著民進黨政客團團轉;很多人掛著「教授」的頭銜,當民進黨打手,只問立場,不問是非,比純政客還要投機,沒有一點學術良心;林忠正之流的台教會成員跑去當官以後,就忘了台教會(如退回募款餐券),甚至變成貪官而坐牢。在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下,林山田教授當會長時代那種主導議題逼民進黨跟進的戰鬥力早就不見了。這個會現在只是攀權附勢的「抬轎會」而已,根本沒資格稱為「台教會」。
陳唐山等這些政客在陳水扁時代當官時,不敢推動統獨公投,也不敢宣佈獨立,也是在奉行一中憲法、一國兩區的政策。台教會很多成員去當官,分到一杯羹,對陳水扁的糟蹋台獨運動的倒行逆施,連一個屁也沒放,只會搖旗高喊「凍蒜」而已。和現在的台南市長賴清德一樣,陳唐山之流也從來不用公家資源去褒揚、去祭拜台獨先烈鄭南榕,讓他還處在涉嫌叛亂、畏罪自殺的污名中。陳唐山當總管府秘書長時,還陪總管陳水扁去忠烈祠祭拜中國的革命先烈,包括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口說台灣主權獨立,身拜「別國」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難道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如果活著,會贊成台灣獨立嗎?你們拜個頭啊!你們這些不要臉的民進黨的政客怎麼有臉罵國民黨啊!
2012-05-06 15:44:26
「抬轎會」丟人現眼! (2)
座談會的題目叫做「一國兩區:出賣台灣主權」。但一國兩區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而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是台灣人民選出代表——包括民進黨籍的代表——共同開會所修定;如果「一國兩區出賣台灣主權」,那等於說「台灣人民自己同意出賣台灣主權」;我一向強調台灣人民自決歸屬中國,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台灣人民自己同意「出賣」台灣主權,且早就「出賣」了,現在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台教會鬼叫什麼馬英九「出賣台灣,矮化主權」呢?
張旭成、蔡明憲說,馬英九的一國兩區已經涉及叛國犯罪的行為(內亂、外患罪),必須要嚴懲云云。馬英九叛國?叛哪一國啊!背叛「中華民國」嗎?好,請你們去向「中華民國」檢察官舉發馬英九叛國;如果能成立,我請陳水扁在「海角7億」等「建國基金」中撥一些錢犒賞你們。叛國?誰叛國啊!請搞清楚:在「中華民國」檢察官的眼中,想改變一國兩區的現狀、讓台灣法理上從中國脫離出去的台獨人士才是叛國啊!你們自己叛國,怎麼敢去指控別人叛國啊!要被檢察官「嚴懲」的人可能就是你們啊,你們照照鏡子吧!台教會這些人號稱學者,連法政的基本常識都沒有,跟著只會爭權奪利的民進黨政客亂罵,真是爛透了。
張旭成等人如果堅信馬英九叛國,如果檢察官包庇不辦,就應該起來革命,因為:馬英九是「台灣這個國家」的「總統」,「總統」有公權力,居然叛國,這是何等嚴重的事;不革命來推翻他,怎麼行?難道要眼睜睜看他賣台叛國成功嗎?但參與這個座談會的人,沒有人說要革命;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學客想到的辦法是很斯文、很理性、很溫和的,那就是:把台灣的前途交由兩千三百萬的民眾共同決定,方法是公投云云。這讓我想到1991年民進黨台獨黨綱的「公投尾巴」,它是那個也很斯文、很理性、很溫和的陳水扁提議加上的。很斯文、很理性、很溫和的、堅信「慈悲沒有敵人」的陳水扁現在哀嘆「敵人沒有慈悲」,蹲在牢裡。張旭成等人想用公投來遏止馬總管「叛亂」,就像陳水扁想用公投來「叛亂」(建國)一樣,都是愚癡無明之舉,難成大事也。
2012-05-06 15:45:39
「抬轎會」丟人現眼! (3)
所謂「台灣的前途必須交由兩千三百萬的民眾共同決定」,這是「民主廢話」,了無新意,且推卸責任於民眾,沒有擔當。民進黨頭人如陳水扁、蔡英文之流最愛說這種的不負責任的民主廢話。民眾常被這種冠冕堂皇的空洞話欺騙。台灣前途要怎麼走?外行無知,六神無主的民眾希望你們這個座談的專家學者提供建言、給予答案。怎麼你們座談半天,不提供答案,反而把問題推回兩千三百萬的民眾、要他們去共同決定呢?
再者,如前所述,台灣民眾不是早就共同作出「出賣台灣」、一中憲法、一國兩區的決定了嗎?還要再作什麼決定?這次選舉,台灣民眾讓你們所謂「賣台」的馬英九連任,這不也是一種決定嗎?還要再作什麼決定?可見:國民黨說一國兩區是順應民意的,不然馬英九怎麼會連任,不然民進黨怎麼不起來革命、弔民伐罪?
公投?好久沒聽到你們民進黨政客提到這個詞了。要公投什麼?修改一國兩區的一中憲法嗎?你們想改變民意嗎?好啊!試試看啊!這次總管選舉,只要相對多數就贏,你們都選輸人家;需要絕對多數的修憲公投,你們還想贏啊!別夢想了。我告訴你們:台灣民眾只想賺錢、不要名分,安於一國兩區的一中憲法,不願更動啦!平常不宣揚台獨理念,選舉輸掉就「起屁面」耍賴、要公投如何如何,簡直把選民當笨蛋。這種急就章式的公投,辦三千次也通不過。
進一步言,不要說公投修憲通不過,甚至連舉辦公投都不大可能呢!不要說現在執政的國民黨沒有意願舉辦,即使現在由民進黨執政,民進黨也不願或不敢舉辦這種修改一中憲法的公投。注意!修改一中憲法的公投就是台灣獨立公投啊!陳水扁執政時信誓旦旦說絕不在任內推動統獨公投,你們忘記了嗎?他只敢在2007年辦一個四不像的「入聯公投」。但陳水扁連辦這麼一個四不像的「入聯公投」都受到對岸及美國的極大壓力呢!在對岸及美國再三警告之下,逼得陳水扁必須再信誓旦旦說,即使入聯公投通過,也只是表達民意而已,一切會回到「原點」;你們忘記了嗎?對岸及美國怎麼肯讓台灣辦台灣獨立公投啊!民進黨政客哪一個有卵抗壓硬辦啊?別騙人了!現在的民進黨頭人如蔡英文之流,視「正名」、「制憲」、「公投」、「宣佈獨立」如洪水猛獸,避之危恐不及呢!這次總管選舉時,民進黨沒有公投等台獨的聲音,連一個公投的屁都不敢放;選後你們在這個座談會奢言什麼公投,不是很不要臉嗎?
2012-05-06 15:47:13
「抬轎會」丟人現眼! (4完)
民進黨說「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叫中華民國」,這是政客兩面討好的騙術。你們台教會這些人號稱學者,本於學者求真、監督政客的職責,應拆穿民進黨的騙術,將他們導回台獨的正路,告訴他們「台獨尚未成功,不要再欺騙無知的選民,好好繼續推動台獨運動」才對。但你們沒有這樣做,反而附和民進黨政客亂搞:選前罵馬英九賣台,不被選民所採;選後還在罵馬英九賣台,還說要推動難度更高的公投、並將馬英九以叛國罪嚴懲云云,簡直是胡言亂語。你們這些人真令人瞧不起啊!
2012-05-06 15:47:54
版主回應
台教抬轎會
傻傻分不清
2012-05-07 08:49:07
阿楨
NCC四提名委員 皆順利過關 2012-07-27 中國時報

 立法院臨時會昨天上午針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行使同意權,四位被提名人皆順利獲得出席立委過半數同意,將於八月一日正式就職。石世豪、虞孝成將分別出任NCC正、副主委;彭心儀及陳元玲則擔任NCC委員。

旺中:絕無事後翻盤 2012-07-28 中國時報

 針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通過的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有線電視系統台案,旺中寬頻昨日發表聲明指出,此案並無有媒體所指的事後「生變」或「翻盤」一事,NCC要求的條件,事涉中天電視與中視兩家公司,這些公司都有其他股東,因此必須經兩家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同意,否則旺中與大股東蔡衍明都要負法律責任。旺中也強調,基於財產權乃是我國憲法保障人民之基本權利,NCC的條件不應涉及要求蔡衍明及其所投資之事業,對中天電視股權的處分。
 NCC主委蘇蘅昨日也表示,旺中寬頻大股東蔡衍明,周三針對中天新聞完全切割等三項附停止條件,當場未置可否,旺中案「並沒有所謂一夕生變問題」,該案三項停止條件和廿五項附加條款,必須等到下周一或周二,NCC委員會確認上次會議記錄,才正式具有法律效力,三項停止條件,旺中可以選擇接受或不接受。
 有關近日媒體針對旺中案經NCC決議「有條件通過」之相關報導,旺中指出,旺中及當日參加會議的大股東,絕對沒有就NCC決議有媒體所謂事後「生變」或「翻盤」之情事。因為所謂「有條件通過」所稱之「條件」,旺中認為可分為以下二部分:
 (一)旺中寬頻提出經營中嘉之25項承諾。
 (二)NCC要求履行之3項附停止條件,包括:
 1.本案申請人及關係人應和中天新聞台完全切割。
 2.中視新聞台應申請營運計畫變更為非新聞台。
 3.中視股份公司應設立獨立新聞編審制度。  
 NCC法律事務處處長謝煥乾昨日強調,不論旺中是否同意NCC提出的三項「附停止條件」,只要旺中不履行三項停止條件,「旺中案」就不會生效;NCC發言人翁柏宗說,「附停止條件」許可,先前曾用在南山人壽併購案。

旺中想解套 有4種可能【經濟日報2012.07.28

業界人士分析,旺中有4個做法,1是履行停止條件,2是不履行,3是打行政訴訟,4是撤案重新送交申請案,4個做法可以同時進行,交叉應用。
2012-08-04 11:16:39
版主回應
  相關新聞
NCC訂附停止條件 前NCC副主委劉宗德:逾越法律授權
旺中案 蘇蘅:不必然做財產處分
白衣女子銓森傳播會計/股東梁惠麗:多利國際娛樂的張文霖找我 臨演每人發500元
徵走路工 希望娛樂公司專案企劃蔡存序:代神祕女轉貼
本來以為是「抹黑」 交錢全都錄 網友:離譜、痛心
只要反旺中 拿錢也可以?
走路工與援交金
你是學生,你反不反「三民自」?
聯合報衛星電視新聞台 有條件過關
蔡衍明捨一頻道拿下通路 影響力增 聯合報
學者:旺中併購案 附帶條件如同遮羞布 聯合報
澄社聲明「絕不因旺中栽贓而噤聲」 蘋果日報
‎中時總編輯張景為表態︰揪黑手,何錯之有?‎

「你好大我好怕」 王小棣/王丹/馬世芳/張大春等響應 聯合報
(回應:
  這些學者根本是惡魔,他們利用職務灌輸學生偏激的思想。
  說實在我真不知台灣有哪個媒體算大?不管是旺中或台灣哪家媒體的影響力都很有限,現在全球網路連線,你還在看報紙嗎?
  三立 民視 自由 年代 壹傳媒等 為特定政黨服務,立場不中立 有失媒體風範!請一併前往抗議!   
  要是旺中支持民進黨, 就不會淪落到這種下場,只能說你顏色不對     
  台灣小媒體卻作亂的很多, NCC又能奈他何? 集小亂成大亂才恐怖! 以台灣民主為號召來作亂更恐怖!    
  有啥好怕的?! 想這種口號, 真是白癡! 在網路上, 中時不過是節點之一, 不爽看, 還有一堆網站可選, 像上面那些作家的網路文章, 除了張大春我還看過一兩篇, 其他連聽都沒聽過, 也沒啥興趣;    
  王丹是誰? 是不是收陳水扁40萬美金走路工的那個?
  走路工好像變的光明正大勒 假清高 真齷鹺 ...
  台灣的律師, 教授, 學者, 甚至醫生, 已經跟著綠營把自身的信譽給玩完了,接下來的就是這批所謂的「藝文人物」了.)

(楨:連聯合報讀者都反聯合打旺中!另參本館: 媒媒相護 名嘴內鬥 自作孽的中時 學官兩棲 選擇性失聲 自由造假 誰的民視 三立也該倒了吧 壹淫媒 公視怎麼了 N死死活起來了 N死死能幹啥 NCC新生)

持平看旺中案 — 產業發展技術終將引導商業模式的運作 2012/08/01
 
 我始終認為一切談判都需要有一個上位的思維來指導。比如美牛案,其上位思維指導究竟是維護百分之百的國民健康,或是發展台美雙方經濟?是否可以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同樣,証所稅復征也是一樣,到底量能課稅或繁榮股市,兩者孰重?
 如今的旺中案亦然。是百分之百的媒體市場公平交易重要還是自由經濟運作(商人是否可辦媒體)重要?當然,部份原因是水果、聯X、自X三大報系因為商業利益而反對本案。特別是一向持堅定台獨立場的自X報,它其實反對本案的理由,盡人皆知在於其強烈反對中國對台灣媒體的影響。
 然而以自由經濟體系運作的始祖英國及美國而言,它們並沒有反對澳洲媒體商人梅鐸的大舉入侵。特別梅鐸在英美政經的影響力,已經到了非常巨大的地步。然而英美並未大驚小怪。  
 美國的反托拉斯法難道不嚴格嗎?(台灣的公交法即仿美國的反托拉斯法)。它主要關心的其實並不在於產業的一系列上中下游產業鍊,而是在各別產業的公司是否據有該產業的壟斷地位。
 另外我一直認為上下游是看勢的。例如,Discovery、HBO、National Geography等影片,所有的系統台都是搶著要訂的。反之,若是不具收視價值的就被擺到後面。也就是系統台不一定具有絕對的上架權。他是要看觀眾的味口的,否則都是爛片或爛節目,收視戶是會停訂的。
 又現在推出的MOD或是數位電視(頻道幾乎無限),或是直接接收的衛星電視、網路電視,林林總總,甚至透過電線傳輸資訊(不是電話線或光纖),那裡就能憑系統台就定於一尊呢?好像,i-pod,i-pad一出來,就立馬打破原來筆電的市佔。Skype一出來,全世界電話公司的國際電話價格就必須降價,最後這項業務終將退出市場。網路一出來,宅配等行銷產業就發展起來。
 最後,有關政治涉入商業的運作。我只想點出,即以自X報為例,它以強烈政治立場來辦報,最後市場的運作規律自然會規範它的。我們看到三X台的因為急於要打開大陸的戲劇市場,它居然將收視不錯的談話節目「大X新聞」主持人鄭XX突然撤掉,就知道市場的運作規律了。因為,客觀的世界是不以主觀的意志而移轉的。明白嗎?
http://blog.udn.com/ericwy1029/6681320
2012-08-04 11:37:54
阿楨
名嘴文化 德日大陸比台灣嚴謹 2012-09-01

 有中國大陸學者比較兩岸政論節目後,感嘆台灣民眾關注自己的生活,有些非常小的議題也爭論不休,而大陸民眾對國際議題的熱情較高。
 中央社台北1日報導指出,根據「全球中央」雜誌9月號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今年8月訪問台灣後,對台灣政論節目的微觀取向感觸頗多。他認為,大陸政論節目的國際取向,與中國大陸國際地位日漸提高、影響力越來越大有關。
 雖然具有國際視野,但大陸名嘴不能暢所欲言也是事實。不同於台灣名嘴常以辛辣風格搏收視率,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評論員必須注意遣詞用字、議題敏感性。
 「全球中央」雜誌9月號封面故事報導不同國家談話性節目的特色,讓習慣「爆料」文化的台灣民眾,有機會了解這類節目在其他社會扮演的意見交流和教育功能。
 在英國,壽命長達33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鎮台之寶之一的節目「質詢時間」(Question Time),走遍全英城鎮開講,是重要的平民發聲管道。除了政治人物,社區領袖、不同立場的文化評論家都是座上賓,參與者來自五湖四海,議題廣而親民。「質詢時間」與民眾的高度互動,讓各政黨都不敢小覷。
 德國的談話性節目多由公廣集團製作,就像其民族性格一般務實、嚴謹,和台灣最大的不同,是上節目的很少有老面孔,而以專業取勝。值得參考的是,製作單位會在節目開始前和結束後都請現場觀眾對議題表示意見,看看辯論是否會影響觀眾對問題的看法。
 日本綜藝性高的談話節目則以藝人為主,政論節目則非常專業,連主持人都很權威,評論家也儘量保持中立立場,並注意到平衡。不同於台灣這類節目「低成本」的印象,日本最有名的「徹夜現場暢談」節目開播25年,每次邀集十幾位專家參與,製作團隊陣容龐大、成本也高。
 印度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名嘴和台灣一樣爭得面紅耳赤,但整體而言,印度沒有國家認同的問題,名嘴們並無非黑即白的政治立場,因此更能針對政策良窳、單一新聞事件或特殊社會現象,進行理性論述。
 台灣談話性節目講求爆料和戲劇效果,卻難免在專業上受到質疑。相較之下,日本、德國、中國大陸談話性節目的名嘴要嚴謹得多。
2012-09-01 11:55:50
版主回應
日本記者野島剛:「我被台灣名嘴徹底消費了!」‧財訊 2012/08/30

在深夜裡,若有人突然從背後叫自己的名字,無論是誰都會感到害怕吧。
八月六日,我上了某個電台某名嘴的節目。在開始錄音之前,我和他先在錄音室打了個招呼,並且閒聊了一會兒。聊著聊著,談到了當時正鬧得沸沸揚揚的台灣海軍艦艇接近日本領海事件,這位名嘴突然問我:「日本方面怎麼看待這一事件?」我順口回答道:「日本方面幾乎沒有報導,日本政府也沒有發表任何相關聲明,所以日本人應該沒多少人知道這件事吧。但在台灣卻引起如此軒然大波,老實說,我有點意外。」
接著,廣播節目開始正式錄音,因為這位名嘴也是對故宮問題很了解的人,所以我們的討論還滿熱烈的。
當天晚上,我回到飯店後順手打開了電視,緊接著便打算一頭埋進電腦裡、專注回覆電子郵件時,突然聽到背後好像有人叫著我的名字:「野島剛」,我馬上回頭,電視上正好在播放著政論節目,我想我一定是聽錯了,便轉頭回到電腦螢幕前,卻又馬上傳來了「野島剛……」的聲音。
於是,我決定認真地盯著電視,原來是午間廣播節目上遇到的名嘴,正針對同樣的海軍問題談論著:「根據《朝日新聞》政治部副主任的野島剛,他跟我說的……」天啊,這不就是在講我嗎?
我根本沒想過會變成這樣,原本輕鬆的閒聊,卻變成了時事評論公開傳達給社會大眾。而且,我不是「政治部副主任」,是「國際編輯部副主任」。聽著那位名嘴不斷重複地提到我的名字,我背後不禁直冒冷汗。
隔天,我將這件事告訴了報紙專欄作者的朋友後,他大笑道:「你被名嘴消費了。」接著告訴我:「和他們說話時一定要特別小心謹慎,這是常識。名嘴是台灣的特殊產物,你之前都在台灣待過三年了,看來你還需要好好地再教育一番」。
由於拙作《兩個故宮的離合》一書,七月下旬透過聯經出版公司於台灣出版。
我進入《朝日新聞》工作,快屆滿二十年了,由於我的專長是外交與國際關係,因此約有八年左右被派駐海外,也曾於二○○七年到一○年間派駐台灣、擔任台北特派員。而在派駐台灣的這段期間,我除了對總統選舉和兩岸關係等議題採訪報導外,同時也對於故宮問題積極的訪問調查與資料收集。最後,我根據長年來收集的資訊,以「從故宮的命運解讀兩岸關係和台灣政治」為主題,完成了這次的著作。拙作於一一年在日本出版並且獲得了好評,經過了幾次的再版後,這次終於實現了在台灣出版一事。
為了此書的宣傳,我受邀於八月六日到八日間來到台灣,也因而有了上述的體驗。
在台灣期間,我也上了一家電視台的談話性節目通告。由於節目的主題是與故宮相關,因此照理說我「應該」可以充分地暢談自己的想法。當天節目來賓除了我以外,還有一男一女兩位評論人,兩位都是歷史專家,給人感覺人品溫厚優雅,我完全放心地開始節目的錄影。
不料,那兩位評論人在節目一開始的同時,竟用激烈的口吻高談闊論,完全沒有我出場的餘地。通常在日本的這種談話節目,一個人若話太多反而會導致觀眾的反感,也就不會再有未來的出場機會。因此對於主持人的發問,來賓大多會在兩分鐘內,用正確且有趣的方式快速回答。
若將廣告時間也列入計算,節目時間約為四十分鐘,節目分為四個階段、每階段約各有七至八分鐘的時間。在整個節目過程裡,這兩位評論人不停地長篇大論,而且不光只是回答主持人的問題而已,連完全和問題無關的內容也能滔滔不絕,節目女主持人也絲毫不做任何干涉,任由兩位不斷長篇大論。雖然,我也考慮過是不是該加入這場「時間爭奪戰」,但除了有語言上的問題外,身為一個外國人,基本上也真的很難插入這場混戰中。結果,我的發言不到五分鐘,節目一結束主持人和兩位評論人也旋即離開錄影現場,留我一個人愣在那邊,只能跟同行的出版社男性抱怨說:「我真的不知道,到底自己是為了什麼來到這電視台的?」沒錯,在這裡我也是徹徹底底地被名嘴消費了。
不過,無論如何,這次前來採訪有十數家的媒體。對一個外國人的著作展現出如此濃厚的興趣,這也證明了台灣社會的多元開放性。在我二十年的記者生涯中,幾乎都是採訪他人,但這次,卻是我第一次接受大量採訪,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藉由這次機會,切身地體會到了台灣的「名嘴文化」,對我來說,可說是非常寶貴又難得的一次經驗了。我想,我也該盡量學習,下次不再是不斷地被消費,而該反過來消費名嘴,或許這樣才能算是真正的台灣通吧。
  回應
  最唬爛的就是年代唬爛幫名嘴,最會吃飯喬事拿好處的爛名嘴胡忠信就是其中之一,背背幾句中西諺語在節目上引用就以為自己很屌很有影響力是嗎?樓下的還好意思在這邊罵2100和其他名嘴!  忠信兄打算把字自己送入歷史的山洞了嗎?
  去看TVBS2100全民亂講和三立的謊話新聞。就知道是那些拿了執政黨的錢,當走狗,整天攻擊在野和胡說八道了!
  把那個名嘴的名字說出來,反正台灣名嘴已經很臭了,不差​這一把!
  來到鬼島千萬要小心名嘴啊!
2012-09-01 12:08:00
阿楨
批馬文章被中時退稿 南方朔:不再投稿 2013/9/23 自由時報

作家南方朔在今天出刊的香港明報評論中透露,他在中國時報的專欄中批評總統馬英九,卻遭中時退稿,甚至被「逼走」,然而,中時主筆室人員卻反駁,「並未取消南方朔的專欄。」新頭殼也報導,提到南方朔說,自馬英九打給報社高層後想批評馬,「在國民黨系統的報紙大概沒機會了!」他並宣告,將不再中國時報投稿。
 南方朔向明報表示,在上週的中時專欄中寫了「馬王鬥」相關文章,卻收到中時通知「稿子不能用」,他質疑,中時很有可能接受到「通知」,要停止批馬的文章。
 中時主筆室人員否認收到「通知」而退回南方朔的文章,澄清南方朔的文章中,指控馬與台灣駐美代表金溥聰等人商討「滅王計劃」,卻沒有根據證明此事存在。
 中時主筆室人員強調,「並未取消南方朔的專欄」,未來南方朔若再寄文章,「我們看過沒有問題的話還是會登」。
 新頭殼則報導,南方朔提及中時透過「他人」告訴他,此篇文章將不使用,也沒說明若修改某段後方能採用。南方朔表示,將不再中國時報投稿了,而「他人」聽聞後則回,「就這樣了」!
  回應
沒有那個人的文章好到報社非登不可的,更何況是偏頗或無的放屎的文章,不登正常,但是自由時報應該挺歡迎的!
南方塑這老頭,從頭到尾都是綠皮外星人,如果他的批評沒有偏見那是馬英九的錯,但此人要說沒偏見,那太陽真的打西邊出來,所以不用在那邊大言不慚了,此老的話隨便聽聽就好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罵人話有啥好看勒? 是自己該反省囉

操盤「滅王計劃」? 金溥聰告南方朔 2013/9/25自由時報

知名作家南方朔先前爆料,總統馬英九到紐約期間,曾與台灣駐美國大使金溥聰商討「滅立法院長王金平計劃」。金溥聰今天表示,為保護自己的名譽,已採取法律行動。
2013-09-25 11:00:06
版主回應
KANO還原歷史?選擇性失憶!2014-3-11中時 陳錦謀

你「KANO」了嗎?魏德聖編劇及監製的片子「KANO」,已經成為朋友同事之間,彼此問候的熱門動詞。這部大阪亞洲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媒體報導,開幕當天電影播放後,全場觀眾兩度起立鼓掌,前後長達10分鐘。這個新聞讓我「KANO」,走進電影院,但是影片結束後,滿座的台灣觀眾卻沒有掌聲,鄰座的年輕夫妻一家4口,安靜的收拾隨身衣物,沒有熱烈的討論劇情,也看不出2個小男孩展現「一球入魂」的興奮感。
  是哭了說不出話?還是感動得無法言語形容?
微雨中走路回家,有股莫名的沉重湧上心頭。在思緒紛亂中,隨意上網瀏覽到魏德聖的電視專訪,他說「KANO」還原過去的年代,強調永不放棄的運動員精神,以及不同族群之間合作的價值觀;主持人還幽默的說「在1930年代,日本曾經瘋台灣」。關了電腦,我釋放沉重,心想:還原歷史的「KANO」原來是給日本人看的啊!而且還只是片段還原。
  「KANO」這部片,也讓我想起1992~1995年的波士尼亞內戰。我認識一位波籍塞爾維亞裔友人,在戰爭時逃離家鄉,20年後,他返回首都塞拉耶佛時發現,波士尼亞人與賽爾維亞人之間,像戰爭前一般和平相處,沒有仇恨、彼此尊重,好像戰爭從來不曾發生過。友人告訴我:這是一種集體選擇性失憶的現象,因為戰爭實在太殘酷、太骯髒,也太不人道了。
  「KANO」的片段還原的手法,正如選擇性的失憶,就像我94歲的母親,經常懷念日本殖民時期「夜不閉戶」的善治,卻很少對當時「捉到小偷就剁掉手」的酷法提出批評。
  日本大和民族習於集體行動,「KANO」應可像「海角七號」一樣,為嘉義市帶來為數不少的日本觀光客;可是我卻不由自問:當日本觀眾兩度起立鼓掌,為影片讚歎之餘,他們是如何看待這樣還原異族殖民歷史的台灣人呢?也因此,我終於瞭解,為什麼電影結束後,台灣觀眾沒有掌聲,彷彿過去的三小時停格了,只是靜靜的離開,這是不是也是一種選擇?沉默之中有些沉重的選擇?
  回應
如果對日本人的思維心態有些了解,看看魏倒的背景與長相,就很清楚魏倒拍片海角7號以來的意圖。當然,魏倒不是一個人行動,背後有金主在支持有智囊在指導,是一套行動。想達到什麼目的? 你知我知。這策略是很標準的包著糖衣的毒藥。
  政府也容忍這樣的教育!?繼續潛移默化…洗腦台灣終成為日本之殖民地國?
  被殖民蹂躪的台灣人…在當時錯把敵人當國人(為敵人當兵殺自己同胞…)戰後又停滯懷念於敵人…真是情感錯亂啊!是何種情愫下之眷懷?
  魏導系列電影全部都在拉攏台灣與日本的歷史關係,其背後應該有甚麼特殊意義?!
  看完後才知道被騙了, 根本是皇民思想的電影, 要怎麼鼓掌?
  台灣政治內鬥悲哀,民進黨為政治利益去切割意識形態,創造日本情結,教導下一代皇民思想。

詳參【圖博館】:選擇性失聲 中國金馬獎 蔡明亮的《郊遊》
2014-03-11 10:10:58
阿楨
織識分子:邏輯邪52/66

知識分子是社會良心,【為達目的:邏輯邪51】怎可戲論台灣的知識分子在各項運動中「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怎可戲論台灣農村陣線等社運團體是綠小人黨的同路人或外圍組織?

那你得了、屎上最無情無義的阿楨屍哲【邏輯:邏輯邪1】所言:邏輯學是門很邪門的邪問,不是研究什麼論理法則的學問,而是羅織合理化理由的邪問!

原來如此,難怪會如【織識經濟邪】所戲論:知識分子是群織絲自困困他的蜘蛛精,專吸知識之精,導致知識經濟學的第一原則是裁員和關門絕不手軟,那像台灣科學園區放無薪假還被罵,真該讓那些小資/打工度假/閃跳/啃老族等自生自滅!

知識分子的確是社會良心,如果他們確實能言行一致自己所說「原型知識份子」的「批判精神」及「不滿現狀」特質,而不雙重標準(各種選擇性的批判和抗爭)、不向權力中心靠攏為其政經服務(不少反國府的學者專家教授以各種歪理來合理化自己的黨官學多棲)的話。

屍哲太為難知識分子了,他們是職業教授和學生,以運動為志業,怎可能同一標準、言行一致呢?相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信,瞧下【圖博館:知識分子與台灣共犯體】之析判:

知識分子在運動中擔任了前衛和外圍組織的功能,外圍組織在運動中利用民主自由贏得追隨者,前衛組織則用以隔離和溝通革命內外成員。知識分子能擔任此功能是因運動之初在結構內並無正當性,故須由享有聲望特權的知識分子(如從澄社、民族研究所、城鄉研究所……到台灣農村陣線等)替運動建立正當性。正當性建立後,這些知識分子有些便進入權力核心(如從林玉體、陳師孟……到野白合、新公民等)。如運動屬法俄中大革命類型,那些具有批評「劣根性」的知識分子將是下一波的被革命對象。即使和平革命,知識分子如只知批評舊政權而無知於新政權的權力本質,則不是陷於永遠反對者型的狗吠火車,便是與新政權共犯,當然也有永遠御用型的知識分子,更多的是人云亦云、沈默不語或選擇性失(發)聲的。

那些邪者磚家叫獸
是稿紙型織識分子
如今的鄉民屌絲糞青
則是網路型織絲分子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8987190
2014-07-24 08:14:54
阿楨
反美牛…當年百餘團體嗆聲 而今剩唯二 2020-09-02 聯合報

民進黨政府上周宣布放寬美國牛肉、豬肉進口限制,引發爭議。馬政府執政時期,也曾因美國牛肉進口政策遭各界撻伐,當時上百團體上街抗議馬政府,還組成「反美牛聯盟」。當年抗議的三十七個全國性民間團體,目前具體表態反對蔡政府政策的只有消費者保護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二個團體。
二○一二年全國性社團者包括消基會、主婦聯盟、公民監督國會聯盟、關懷生命協會、人本基金會、婦女新知、台灣教授協會、澄社、勵馨基金會等。當時他們具體要求政府所有資訊應該公開,「拒絕問題美牛侵門踏戶」。各團體還成立「反美牛聯盟」,到台北地檢署控告衛生署等違法瀆職,後來又陸續發起蛋洗立法院和農委會、行政院抗議等街頭運動。
  回應
證明了這些團體只是民進黨的外圍組織第五縱隊,跟1450一樣的功能!
2020-09-02 08:09:0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