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亞洲最強空戰戰鬥機對抗評測
“蘇-30MKI將是未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僅次于F-22的新一代戰鬥機。”
1996年11月30日,得到這一承諾後的印度與俄羅斯簽訂了這種全新一代戰鬥機的采購合同,這種飛機在全球號稱機動性最強的蘇-27“側衛” 基礎上發展,增加一名成員,飛機融彙三翼面布局,矢量推進噴口、有源相控陣雷達等俄羅斯一切拿得出來的頂尖技術,同時安裝以色列和法國的電子設備,飛機比 除了F一22以外任何一種戰鬥機都要強大,而且比單發的“幻影”2000還要便宜得多。
1997年3月,首批8架蘇-30K開始交付給印度空軍。這批飛機並不是完全狀態的蘇一30MKI,而是在雙座型蘇-30UB基礎上發展的。首架裝備矢量噴口三翼面布局雙座的蘇-30MKI于1997年7月1日由V.J阿沃爾加諾夫駕駛首飛成功,這架“藍色56”號原型機編號爲T-10MK-1 該機在提供給印度空軍後飛機機號SB019,型號編號變更爲T10-PMK-01。
2002年10月28日,印度空軍開始裝備首批10架蘇-30MKI戰鬥機,蘇-30MKI是當代第一種俄羅斯和另一個國家聯合研制的該級別戰 鬥機,同時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從實戰出發,以打敗所有戰鬥機(除去第四代的F一22)——包括俄羅斯和印度的一切假想敵——爲目標全新研制的“超級戰鬥機”。
而在當代戰鬥機中還有一種堪稱僅次于F-22的戰鬥機——歐洲聯合研制的“颱風”,在蘇一30MKI這種具備同樣稱號的新型飛機出現後,誰是“世界第二”這個頗有意思的問題開始引起業界的關注,而英國和印度也非常痛快地迎合了大家的胃口,2007年7月,“臺風”和蘇-30MKI即將爭奪空中兵器譜的榜眼位置。 彩虹熊
對抗“臺風”——“彩虹試煉-2007”
曆史上任何一種武器在剛誕生的時候往往因爲其技術先進而威震八方,然而當它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卻是它最危險的時候,有可能 神話在 一瞬間破滅,歐洲的“臺風”戰鬥機則正要面臨這個危險。集合了全歐洲最頂尖的航空技術于一身的“臺風”戰鬥機與F-22“猛禽”這種全球最先進的第4代重 型戰鬥機相比毫不遜色,在4S指標中僅僅是隱身性能略遜于“猛禽”(“臺風”利用特殊方式能夠實現超聲速巡航),堪稱全球第二。
然而這種飛機卻從來沒有遇到過真正的敵人,沒有和任何一種非北約戰鬥機交過手,北約了解最透徹的東側最強戰鬥機不過是前民主德國的米格一29, 這種中古戰鬥機至多具備發射R一27導彈的能力,僅僅是在中低空格鬥中憑借優良的低速操控性和頭盔顯示器能夠與西方戰鬥機勉強抗衡。在這種認識下,以先進 的航電系統著稱的“臺風”戰鬥機可以說敢于迎接來自于東方任何一種戰鬥機的挑戰。
然而今天“臺風”所面臨的對手可不是航電老舊的米格一29A,而是俄羅斯有史以來批生産型戰鬥機中先進技術堆砌最集中的蘇-30MKI,而這也是印度繼18世紀邁索爾王國抗英戰爭200佘年後,首次以幾乎同等先進的戰爭機器挑戰當年的殖民者。
這場“世紀之戰”的戰場選擇在英國沃丁頓(Waddington)皇家空軍基地進行,演習代號爲“彩虹試煉(Exercise Indradhanush)-2007”,方式則是騎士傳統般的一對一。
交戰的結果目前我們已經得知了,這是一場不分勝負的決鬥,“臺風”與蘇-30MKI打成平手。很明顯雙方僅僅進行了一場“促進友誼,贏得對方尊重”的“友誼賽”。雙方並未完全發揮自身的能力。不過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在這場中低空的近距格鬥中(除去BVR、AWACS、ECM等各種因素),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肯定了蘇-30MKI的高機動能力,而“臺風”的敏捷性也給印度飛行員留下了深刻印象。雙方對于對方戰鬥機的評價,還是可以進行一番分析的。
很顯然蘇-30MKI的高機動能力受到了一貫的肯定,畢竟這種西方國家新一代戰鬥機設計中並未過分重視的能力卻在蘇霍伊設計局成了最終制勝的撒手鐧,單就批生産型戰鬥機而言,印度的蘇-30MKI可以說將蘇霍伊的機動性制勝論這一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
噴氣時代的機動性制勝論這個由美國空軍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理論曾經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同,同時拉開了第三代戰鬥機的序幕。這種新一代戰鬥機非常強調空戰機動性,主要方式是換用大推力發動機以提高飛機推重比、增大翼面積並采取各種增升措施來降低翼載,使得飛機發動機的推力盡可能地大,並能夠盡可能多地運用在飛機的空戰機動飛行上。而在空戰機動飛行上,大迎角過失速機動又顯得尤爲重要,因此高機動戰鬥機除了上述特點外,還增加了邊條和翼身融合 設計、三翼面布局、大推重比發動機、矢量噴口等。
爲了實現高超機動性能,蘇-30MKI戰鬥機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作爲目前批生産型戰鬥機中蘇一30MKI可以說是唯一一種全部具備以上特征的戰鬥機。就蘇霍伊的宣傳而言,配備全新飛控系統的蘇一30MKI的機動性超過了數年前墜毀的唯一一架蘇-37“終結者”高超機動戰鬥機,在批生産型戰鬥機中其機動性可謂獨占鼇頭。
而此時戰鬥機設計已經悄然進入了第四代,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敏捷性也得到了相當的重視。作爲一種三代半戰鬥機,“臺風”在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了飛機敏捷性這一能力。
敏捷性是指飛機改變機動狀態和轉換機動平面的能力,簡單說就是飛機從一種機動狀態改變到另一種機動狀態所需要的時間能夠多短。F-22主要是依靠推力矢量的有效利用以充分提高飛機的敏捷性;而“臺風”戰鬥機本身就是基于美德合作的X一31高機動驗證機,具有其一系列氣動特點,可以看作是雙發放大型的X-31,尤其是該機繼承的遠距鴨面布局使得“臺風”戰鬥機的氣動控制舵面非常遠離飛機重心,控制力臂大,飛機的敏捷能力非同一般。
假設“臺風”與蘇-30MKI在低空進入咬尾格鬥,按照宣傳所說蘇-30MK I的機動性應該是好于“臺風”的,那麽最大瞬間角速度也應該大于“臺風”,也就是說擊落對方的機會更大更廣;而敏捷性更好的“臺風”戰鬥機的角加速度則更 快。也就是說能夠更快獲得擊落對手的機會。
換句話說,蘇-30MKI有更多機會擊落“臺風”,但是“臺風”將先擊落蘇-30MKI。這就是機動性和敏捷性的區別。
不過衆所周知在非戰鬥條件下“臺風”戰鬥機的飛行是嚴格受限的,而按照印度空軍的說法印度的飛行員非常年輕,綜合素質弱于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因此雙方只是打了個平手,也就是說按照印度空軍的這一說法,蘇-30MKI要強于“臺風”。
印度認爲蘇-30MKI全面優于亞洲國家第三代戰機
http://www.sina.com.cn 07年11月16日 航空世界
對抗“幻影”2000,以及F一16和米格一29——印度的評測報告
(續昨)除了F一15之外。亞洲國家還裝備有大量的其它戰鬥機,例如其中中國臺灣地區裝備的“幻影”2000-5在截擊能力和制空能力同樣非同 一般,僅僅單就空戰能力而言不輸日本早期的F一15CJ,一度也曾宣傳稱“亞洲第一”那麽印度的蘇-30MKI能否勝過機身小巧靈活且中距作戰能力凶狠的 “幻影”2000?
很顯然蘇-30MKI和“幻影”2000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戰鬥機,兩者幾乎不具備可比性。在氣動外形上,蘇-30MKI爲了實現亞聲速條件下的超機動能力而采用中等後掠角主翼的三翼面布局,而“幻影”2000主要突出高速截擊和超聲速機動性因而采用無尾三角翼布局;此外蘇一30MKI爲了實現大推重比而采用了兩臺強勁的 發動機。相對而言“幻影”2000則選擇了阻力更低的單發布局;至于兩機的重量和作戰能力差別自不必說。那麽當兩種飛機發生直接對抗時結果將會如何?
首先蘇一30MKI是一種大型的攻擊性空中優勢戰鬥機,而“幻影”2000則是一種基于法國需要的防禦型截擊戰鬥機,主要承擔的是防空任務,信息獲取必須從地面指控系統或者預警機取得,在遠程作戰以及缺乏支援的自主作戰任務中與重型的蘇一30MKI或者新型的F-15沒法比。因此在對比兩種飛機的對抗時僅僅是基本理論的比較,兩種戰鬥機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飛機。
在機動性對比中,蘇霍伊的“側衛”系列飛機機動性強是世界公認的,而蘇-30MKI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獨特的矢量噴口配合三翼面布局能夠使飛機很好地實現各種“側衛”系列慣常用于表演的機動動作,其最大迎角宣稱能夠達到180度。而印度空軍相信在綜合飛機/發動機控制系統(AECS)的控制下能夠將自己花哨的招牌機動動作用于實戰。
而“幻影”2000C以及“幻影”2000-5的布局更加傳統,沒有采用矢量噴口,沒有水平尾翼或前翼,其最大有效迎角大約在25~28度之間。
不過采用無尾三角翼布局的“幻影”2000瞬時盤旋能力優異。滾轉速率高,敏捷性非常不錯。在對比中,印度空軍認爲蘇-30MKI在機動性上顯然要遠遠優于“幻影”2000。 在截擊能力對比測試(注意,不是截擊對抗)中,印度空軍假設兩者以相同的高度、速度和加速能力下進行一次條件均等的截擊任務。在對比中印度空軍非常明確地 表示蘇-30MKI的截擊能力毫無疑問要遠遠強于“幻影”2000,原因簡單爲蘇一30MKI即使不經過空中加油航程仍然高達3000千米,比“幻影” 2000要大40%,巨大的航程使蘇-30MK I的截擊範圍幾乎覆蓋亞洲全境,這自然是“幻影”2000比不了的。
在系統上,印度空軍極大地肯定了蘇一30MKI所裝備的OLS,這套系統能夠搜索、定位、跟蹤並鎖定目標,能夠有效減少鎖定目標所用的時間。而且該系統的高精確度和抗幹擾能力使得蘇一30MKI勝算更大。而“幻影”2000沒有安裝類似的系統,在近距格鬥中的這一項上不及蘇一 此外印度空軍認爲蘇-30MKI由于采用了雙發布局並采取了多種對飛機及駕駛員的保護措施,因此生存率比“幻影”2000高20%。再加上其認同兩個飛行員比一個飛行員要更好,而且蘇-30MKI的對地攻擊能力要比“幻影”2000強25%~40%,這也就意味著摧毀同樣的目標蘇一30MKl將能節省30%的時間。
因此在經過評估對比後印度空軍的結論是蘇-30MKI的空戰能力相當于“幻影”2000的1.5倍(按照這個結論“臺風”與“幻影”2000的 交換比爲1:37);而在對地攻擊能力上蘇-30MKI與“幻影”2000相比占有壓倒性的優勢,其中蘇一30MKI摧毀機場或其他地面基礎設施的能力相當于“幻影”2000的2~3倍.摧毀裝甲移動目標的能力爲2倍、摧毀水面艦艇目標的能力則相當于“幻影”2000的3倍。其綜合對地攻擊能力大致相當于“幻影”2000的2倍。
作爲重型戰鬥機的蘇-30MKI在與“幻影”2000的對抗中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不過應該看到的是印度空軍主要對比的是印度自己裝備的“幻影” 2000C。倘若在綜合ECM以及AWACS支援環境下蘇-30MKI處于進攻地位與較新型的“幻影”2000-5/-9對抗,其總體空戰交換比可能會比較接近。而就單機綜合能力而言,印度空軍認爲蘇一30MKI明顯強于“幻影”2000。
除此之外,印度空軍認爲蘇-30MKI在任何一點都比亞洲其他國家裝備的F-16或米格-29這種輕型戰鬥機強,更不必提部分國家裝備的上一代戰鬥機。
中國空軍殲10單機性能優于印度蘇-30MKI
http://www.sina.com.cn07年11月19日 航空世界
對手?夥伴
(續)在與諸多美英法等西方戰鬥機較量後,蘇一30MKI想要稱霸亞洲,就還要意識到中國最新服役的殲10型殲擊機。
與印度不完全相同,中國是具備完全獨立研制戰鬥機能力的國家,目前我國進口飛機僅僅是爲了填補國産飛機的數量不足。雖然少數幾種我國能夠購買到的國外 先進飛機綜合能力要強于國産産品,但是國産飛機不僅單機成本上有一定優勢,同時能夠不受制于人,而且國産飛機往往在某個單項上具備與國際頂尖水平抗衡的能 力,殲10型空戰殲擊機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目前蘇-30MKI很多系統整合程度依然不夠,可靠性仍顯低下,按照計劃蘇-30MKI具備完全能力需要到2010年左右,而此時我國也在不斷提升殲10,數年之後經過改進的殲10改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面略窺一二:俄羅斯已經提供了專門爲殲10設計的AL-31FNAL推力矢量 發動機複合材料已經能夠大範圍使用來減低重量;外形修改來降低雷達反射面積;增裝OLS以及某新型雷達和某新型高速空空導彈的換裝。
在格鬥方面比較:蘇-30MKI曾經與“臺風”戰鬥機交手,結果是蘇-30MKI的機動性得到肯定,而“臺風”的敏捷性則要略勝一籌。通過比較 我們可以看到,殲1O殲擊機的外形更加接近于“臺風”,而不是國外媒體憑空猜測的以色列“雄獅”(除去遠距鴨面布局,殲10采用的是近距耦合布局)。那麽殲10殲擊機在這兩個指標上與蘇一30MKI相比表現如何呢?
根據目前已知資料,裝備兩臺AL一31 FP(推力12500千克力)的蘇-30MKl的空戰推重比爲1左右,而輕小的殲10的空戰推重比估算爲1.15,在推重比上殲10是占優的;蘇-30MKl采用的是三翼面布局,平尾主要參與負升力的配平,而鴨式三角翼布局的殲10俯仰控制面全部是正升力的前翼,且前翼相對面積比蘇-30MKI更 大,再加上蘇一30MKI空中就達到近18噸,相對而言殲10的翼載荷更小一些;蘇-30MKI主要依靠矢量推力發動機和三翼面布局實現高機動能力,而俄羅斯也提供了殲10的推力矢量發動機。同時殲10也可以配合大面積前翼一帶前後緣襟翼的主翼一獨特的外置大面積雙腹鰭實現高機動能力;而且殲10本身采用的就是阻力較低的單發單機身布局,而大型的蘇-30MKl采用的是雙發寬間距短艙布局,浸潤阻力明顯比殲10更大,而且殲10還采取了多種措施以減小誘導阻力。這樣決定戰鬥機機動性的單位剩余推力 (SEP)兩者相較,殲10明顯要大于蘇-30MKI。
因此在綜合機動性比較上殲10要優于蘇一30MKI。
在敏捷性方面而言,蘇-30MKI的原始機型蘇一27在設計的時候正處于能量機動理論還在興盛的時候,整架飛機的設計就是圍繞提高機動性這個目的;而殲10殲擊機在設計過程中國際上已經指出了戰鬥機敏捷性的重要性,殲10在設計的時候也一直非常重視這一性能。我國一直進行著提高飛機敏捷性的研究,側板控制技術就是其中之一,除了高敏捷戰鬥機LFC-16之外,殲10也有加裝側板的高敏捷高超機動驗證機方案,結合側板/TVC的殲10敏捷性肯定 是強于蘇一30MKI的,這點不用討論。而不加裝側板僅僅是附加TVC,殲10憑借類似于X-31/“臺風”的以高敏捷性爲目標的氣動外形和大面積前翼,敏捷性在世界上居于前列。
因此在敏捷性上殲10同樣要優于蘇一30MKI。
在BVR能力比較上,在未來的幾年中蘇一30MKI並沒有提升相應能力的計劃,而殲10則能夠換裝新型雷達並裝備新型高速空空導彈;此外蘇-30MKI賴以戰勝F-15C和“幻影”2000的OLS,殲10也將配備;同時采用單發機身S型進氣道的殲10本身迎風面雷達反射面積就小于蘇一30MKI再加上還可以通過修改外形進一步減小RCS,而蘇-30MKI沒有任何相應計劃;而且在ECM和AWACS支援上殲10至少可以肯定不弱于蘇一30MKI。
很顯然在BVR能力上殲10比蘇-30MKI要更勝一籌。 當然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這僅僅是1對1的空戰對抗比較。而不是綜合空戰能力對比,更不能簡單得出蘇-30MKI等于“臺風”,殲10優于蘇一30MKl同 時優于“臺風”,僅次于F一22這種魯莽的結論。而且我們更應該看到印度空軍的空戰經驗非常豐富,不僅進行過多場現代空戰,更是與多個國家合作頻繁進行跨機種演習。而且蘇-30MKI毫無疑問是一種連美國都不能輕視的非常優秀的戰鬥機(美國正是過于輕敵而在蘇-30MKl面前就遭受了慘敗,而蘇一 30MKI遠遠優于蘇-30MKl),只是這種飛機因爲集中了大量先進技術導致其出勤率曾經較低而己,但是這決不能抹殺蘇一30MKI出衆的作戰能力。
中國和印度同爲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發展中經濟體,都曾經受到西方帝國主義的欺辱,中國和印度都希望憑借自己的力量振興民族航空工業,中國的“梟 龍”、“猛龍”等和印度的“光輝”都是擺脫美英法蘇的禁錮,在天空中獨樹一幟的風景,都是亞洲的驕傲,這一點是其他亞洲國家沒有做到的。中印關系正面臨著 曆史性機遇,我們應該大力拓展中印交往與溝通,加強信任,共同振興。全文完)
再談蘇27與EF2000及幻影2000-5戰力比較
朱寶流現為北京空軍指揮學院研究員,長期從事各國空軍武器裝備發展的研究工作。王道蔭現為中國航空信息中心研究部研究員,長期從事飛機和航空科技發展研究工作。
主持人:兩位老師,人們在談戰鬥機時,往往喜歡將其分代,比如F16、”幻影”20005和蘇27,人們通常稱之為第三代戰鬥機,而EF2000雖然是新研製的飛機,但因為不具備F22等第四代戰鬥機的隱身、超音速巡航等特性,所以被稱為三代半戰鬥機,請問這種叫法合適嗎?
朱寶流:首先,你所說的第三代和三代半,是西方刊物在分代上的說法。如果按俄羅斯的說法,F16等飛機應算作第四代,而F22等飛機應算做第五代。在對戰鬥機進行分代時,或是以技術特點來劃分,或是按裝備年代來劃分。由於各國在發展戰鬥機時,都是從本國的需求出發,有著不同的發展背景和側重點,很難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因此我認為用年代來劃分比較好說一些,如EF2000就可稱為最新年代的戰鬥機。
主持人:我們今天主要來談一談F16、”幻影”2005、蘇27和EF2000,請兩位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四種飛機的研製背景及目前的裝備情況。
朱寶流:好,我先來講講F16,它是越戰後的產物,因為當時美國空軍認為需要一種具有出色格鬥能力的戰鬥機。但當F16搞出來後,美空軍並不滿意,因為當時的F16並不具備足夠的作戰能力,美空軍把F16叫做廉價的”國會飛機”,因為美國國會以價錢合適為由,大力支持F16發展計畫。但由於出色的設計,低廉的成本,加上不斷的改進,F16最終還是成為美國自二戰以來產量最高的戰鬥機,總數超過四千架,美國空軍自己就訂購了2300架,並向其盟國大量出口。
王道蔭:F16的確是一種很出色的戰鬥機。美國空軍從越南戰爭中認識到,一味追求高空、高速並不對路。經研究提出,為適應作戰需要,要有一種高性能全天候戰鬥機和一種低成本晴天戰鬥機,F15A是前者的體現,F16A就是後者的具體化。F16A不能攜帶中距導彈,沒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直到1988年,改良後的F16才有了中距空戰能力。F16所以大量生產的另一個原因,還是”經濟問題”,因為即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要想裝備上千架F15一類的飛機,也是頗費錢財的,需要有一種廉價的飛機與其搭配使用。在海灣戰爭時,美國空軍賦予F16的作戰任務很明確,即在開戰初期協助F15奪取制空權,之後協助A10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主持人:F16有很多種型號,據說臺灣所購買的F16是A/BMLU,到底是不是,它的性能究竟怎樣?
朱寶流:咱們先講一講F16A/BMLU,所謂MLU即”中期壽限改進”計畫(Mid Life Update),是荷蘭、丹麥、挪威、比利時四國為改良現役的F16A/B,而於美國合作發展的戰機改進計畫,以使這些飛機的性能接近F16C/D。至於臺灣所購買的F16,是在F16A/B的基礎上,採用了部分的新技術,包括改進型APG-66雷達,可用來制導”麻雀”中距導彈。F16A/B原來是不能發射”麻雀”導彈的,但臺灣在購買的同時,又訂了600發”麻雀”,這就很明顯了,因為臺灣自產IDF飛機是不能發射”麻雀”導彈的。
主持人:那麼,臺灣的F16能不能發射AIM120導彈呢?
朱寶流:不能,至少現在不能(能了!)。因為每種武器發射,都編有專門的軟體。美國對軟體的控制是非常嚴格的,決不向任何國家,包括盟國提供軟體的編程資料,如果要改動軟體,可以,但要由美國人為你改。而美國賣給臺灣的F16,軟體中沒有發射AIM120的程式軟體,因為美國還沒有同意賣AIM120給臺灣,所以說臺灣的F16不能發射AIM120,而且也不能發射法國的”米卡”中距導彈,因為美國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美國軟體不得用於發射外國武器”,其實就是保護主義。
主持人:接下來,請兩位再介紹一下幻影2000。
朱寶流:在幻影2000服役之前,法國打算用幻影F1做主力戰鬥機。幻影F1已在設計上脫離開了原來幻影3系列的模式。幻影3是很成功的飛機,採用三角翼的佈局,但它最大的缺點就是起飛距離太長。後來達索公司放棄了三角翼設計,搞了一個後掠翼的幻影F1,搞出之後發現,原來幻影3的優點沒有了,空載性能和其他各方面的性能都不很理想。之後就出現了幻影2000,幻影2000的確是好飛機,它的成功之處在於,既保留老幻影3的優點,三角翼設計,又採用了電傳操縱系統,克服了幻影3起飛距離過長的缺點。三角翼最大的優點是飛行阻力小,飛機很容易突破音障,超過馬赫數1。老實講,幻影2000的發動機,性能並不突出,10噸的飛機,發動機的推力才8,9噸,推重比根本不過1,但飛機很容易就達到了超音速,飛馬赫數2.2絕對沒問題,而F16飛馬赫數1.9都很困難。所以幻影2000在氣動設計上是很成功的。另外幻影2000發展的時間比F16晚,因此採用的技術也比F16新,如他的電傳作業系統是數位式的,而F16最開始使用的是模擬式的。所以說幻影2000各方面的性能,都要比F16強一些。
王道蔭:是的,就飛行性能而言,幻影2000的最大馬赫數,瞬間盤旋性能都優於F16,第三代戰鬥機的限制過的一般為+9g,幻影2000在緊急時允許飛行員拉到+10G左右。
朱寶流:幻影2000也是在不斷改進的,最新的改進型就是幻影2000-5,這就涉及到臺灣空軍的問題了。幻影20005換裝了最新型的RDY雷達,再加上”米卡”導彈,空戰能力比F16強很多。所以估計臺灣空軍的幻影2000是用來奪取制空權,而F16則主要用於對地攻擊,當然也可以對空作戰。幻影2000的缺點,也是所有法國武器普遍的缺點,就是太貴,最開始F16賣1600萬美元的時候,幻影2000要賣到2千萬。法國出口武器主要靠兩點,一是武器品質確實好;二是法國鑽美國的”空子”,美國經常是對這個制裁對那個禁運,法國一看,你不賣,我賣,所以把美國人搞得乾瞪眼,沒辦法。
主持人:您剛才說到法國的武器很貴,具有關資料介紹,臺灣這次買60架幻影2000,一共花了近六十五億美元,平均一架飛機一億多美元,這1億多元是否包括零部件呢?
朱寶流:是的。這裏首先要搞清楚一點,武器的單價和系統價是不一樣的,往往差一倍以上,系統價包括零部件、培訓、地面設備、測試設備等等。所以一種武器,真正買來用,沒有2,3倍的單價是根本不行的。
主持人:剛才兩位對F16和幻影2000的研製背景和使用情況進行了介紹,現在請再來談談蘇27和EF2000。
朱寶流:原蘇聯在研製戰鬥機時,為對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飛機,強調要針對對手情況,有的有失,即以犧牲航程等方面的性能為代價,換取更強的空戰性能,米格29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但蘇霍伊設計局在當時就強調,”飛機還是應該造得大一些,飛的遠一些”,現在看來,這種大噸位、大航程的理論,符合當今戰機發展的趨勢,但在原蘇聯時代卻是有點吃不開。
王道蔭:說到武器研製,以前美國任何一個武器發展計畫中,都有一條,就是美國研製這種武器花多少錢,促使蘇聯需要多花幾倍的錢,這正是美國的戰略,即用軍備競賽來消耗蘇聯的經濟實力,以至最終拖垮蘇聯。這個戰略現在看來是很有效的。
朱寶流:說到蘇27的發展過程,也是很特殊的。當蘇27的原型機在七十年代剛剛研製出來時,出現了F15,針對F15的特點,蘇霍伊設計局的總設計師西蒙諾夫決定對蘇27原來的設計作重大的改進,使得蘇27在八十年代中期才真正裝備部隊。這種做法在當時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但西蒙諾夫最終還是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正是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才造就了蘇27這樣傑出的戰鬥機。歸納一下,蘇27有幾個特點:首先飛機體積大,飛機大了以後,改進餘地也就大,便於加裝各種新型的電子設備,利於進行超視距空戰、其次是機載武器多,可掛10枚左右的空對空導彈、三是機動性能好,蘇27的氣動佈局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美國曾說蘇27的外形是仿F15,仔細琢磨一下,確實有點像,但氣動佈局就是這樣,F15為什麼不能做”眼鏡蛇”機動呢?所以說外表像並不代表掌握其中的訣竅。
蘇27另一個特點就是航程遠,在不掛副油箱的情況下,最大航程將近4000公裏。決定飛機航程的最重要指標就是看這種飛機的載油係數,也就是飛機機內油量與飛機不帶導彈起飛重量的比值,這個值越高說明飛機飛得越遠。蘇27的載油係數可達0.34,而米格29的只有0.23左右,這也是米格29在有些國家的空軍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說白了就是航程太短,F16的載油係數則為0.27,幻影2000是0.28。所以總的來講蘇27是一種非常優秀的飛機。
主持人:接下來請再簡單談EF2000。
王道蔭:EF2000是在第三代戰鬥機大量服役以後,以蘇27、米格29為假像敵設計的新型戰鬥機。在研製過程中,吸收了第三代戰鬥機使用和空戰模擬方面的經驗,突出超音速機動性能,允許飛機在馬赫數為1.6到1.8時,作3到4g的機動動作,這種性能更適於進行超視距空戰。說到EF2000我的感覺是參與國折衷到最後出來的東西。在發展EF2000之前,每個國家也都做了些工作,原西德主要是和美國合作,研究過失速機動;英國則搞了一個ACA”敏捷戰鬥機”方案,也就是後來的EAP驗證機。1984年,英、法、西德、意、西班牙開始研究合作發展”歐洲戰鬥機”(EFA)計畫。1985年,法國因對EFA的技術指標要求不同而退出了該計畫,並制定了自己的”陣風”計畫。最後是英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合作研製EFA。因為是多國研製,要全面照顧,加上原蘇聯解體後國際形勢的變化,使得計畫一再拖延,1992年為降低費用而將原來的EFA計畫改為了歐洲戰鬥機發展計畫,但歐洲戰鬥機的進展一直很慢,到現在還在研製當中。
朱寶流:歐洲戰鬥機在研製之初就很明確,要以中距空戰為主,兼顧近距格鬥。按說中距空戰中隱身性能是很重要的,但在研製歐洲戰鬥機時,對隱身又不是很重視,這一點同俄羅斯倒是有些相同。對飛機的隱身,我的觀點是,隱身有個臨界值,要麼真隱身,不大不小的隱身在空戰中沒用。比如從5平方米雷達反射面降到2平方米,作戰效能方面沒有多少改善,一直要降到0.4平方米以下這時的隱身效果才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當然,這個臨界值與對方的雷達及導彈的好壞有關。所以在考慮飛機隱身時,如果不能把雷達反射面積降到1到1平方米以下,對空戰為主的飛機來說,乾脆就不要花大力氣搞。但是應該講,EF2000的隱身水準是很高的,採用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和設計思想一是大量採用複合材料,所以整個飛機的結構重量比較輕;二是採用模組化設計,使飛機可不斷地採用最新研製的設備,如採用新型分子篩供氧,飛機可通過分子篩裝置,直接從空氣中獲取氧氣,去掉了以往飛機上的那些笨重的供氧設備。
王道蔭:EF2000採用的拽引式有源幹擾倉,能幹擾並引離來襲的導彈,是很有特色的設計。
朱寶流:人們在談到EF2000和”陣風”時,往往稱其為三代半戰鬥機,因為它們不具F22等第四代戰鬥機的性能。但有許多情況,並不是技術水準達不到,而是指導思想不同,比如在推力向量問題上,法國就認為,與其在飛機上搞推力向量(這樣至少要使飛機增加100多千克的重量),還不如直接讓空對空導彈去推力向量,但別的國家不同意這個觀點。
主持人:剛才兩位老師對F16、幻影2005、蘇27和EF2000的情況做了介紹,現在兩位再就這4種飛機的各方面性能做些比較,簡單說就是在空戰中,這4種飛機究竟誰最厲害?
朱寶流:這就好比看電影,大家都想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打贏。但是真正空戰不是那麼簡單,決定現代空戰勝負的因素除了人的因素外還有幾個,一個是飛機平臺,一個是機載武器,再其次就是情報和保障,當然還有支撐能力。
在空戰中,如果情報、保障跟不上,兩眼一抹黑,是肯定要吃虧的,這裏說的情報保障,除了機載雷達外,還包括預警機,地面雷達,通訊系統等。戰爭中,每天的消耗都是很大的,這時就要看支撐能力了,零部件能不能供得上,維護、修理來不來得及,彈藥補給怎麼樣,如果打一仗後所有的飛機都不能動了,那也不行。所以講到空戰,先考慮上面這四大要素,要綜合考慮。具體到所講的這4種飛機、在空戰中如何運用,關鍵要看戰爭的規模和性質。
主持人,朱老師,您剛才提到的幾個因素中,第一個是飛機平臺,那您覺得F16、”幻影”20005和蘇27、EF2000這4種飛機,比較起來,到底如何呢?
朱寶流:就這4種飛機本身而言,應該說是各有所長。但從氣動佈局來講,最好的應該是蘇27,第二是幻影20005,接下來是F16,最差的是EF2000。為什麼這麼說呢?法國達索公司的創始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看起來漂亮的飛機,就是好飛機”,這話是非常有道理的。EF2000的外形,搞氣動佈局的人一看就彆扭,最主要是因為EF2000是多國合作的戰機,所謂眾口難調,弄得最終的外形有點不倫不類:另外,EF2000主要也不是以空中格鬥為主,在這方面下的功夫可能也不夠。所以說,在這4種飛機中,EF2000的氣動佈局是最差的。
主持人:那麼這幾種飛機的機載雷達的性能怎麼樣?如果在空戰中相遇的話,誰能首先發現對方呢?
朱寶流:EF2000還在研製當中,雷達性能未最終確定(已定),這裡暫且不說。另外3種飛機,蘇27的雷達,功率要大一點,因此作用距離最遠,但蘇27本身的尺寸很大,雷達反射面積也就大;F16和幻影20005的雷達,作用距離近些,但由於飛機小,所以雷達反射面積就小。這3種飛機,在空中差不多可以同時發現對方。王道蔭:從抗幹擾方面來講,蘇27的雷達由於功率大,對幹擾的”燒穿距離”也就遠,同時,由於俄制雷達相對來說,不像法國、美國雷達那樣精密,對敵方施放的幹擾,也就不那麼敏感,所以蘇27的抗幹擾能力估計比F16和幻影20005都要強。
主持人:朱老師,您剛才提到的在空戰中要考慮的第二個因素是機載武器,那麼這4鐘飛機在武器方面相比較,又是怎樣的呢?
朱寶流:好,咱們先講講中距導彈,”幻影”20005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米卡導彈,蘇27是R27或R77導彈,F16是麻雀導彈或AIM120導彈。這裡有個未知因素,就是英國已決定研製FMRAAM”未來中距空對空導彈”,裝備它的EF2000戰鬥機。從技術指標來看,FMRAAM要比現在所有的中距導彈都先進,如果EF2000裝上新導彈,從技術先進程度方面來看,他的中距空戰能力要比蘇27好,但現在FMRAAM還沒開始招標的(已定),所以我們先不管他。
在現有的中距導彈中,幻影20005所用的”米卡”導彈,應該說名聲很大。但”米卡”導彈有個缺點,它是一種兩頭兼顧的導彈,法國人想拿他當中距導彈,又當格鬥導彈,凡是兼顧的東西,好雖好,但必然兩頭都丟。為了確保格鬥性能,”米卡”導彈的重量在110千克,比一些格鬥導彈都輕。由於重量限制,”米卡”導彈裝的燃料一定不多,射程也必然不遠。同時,”米卡”導彈所帶的主動雷達導引頭,作用距離也不會太遠(因為雷達作用的遠近是和雷達天線的大小有關的),估計有效作用距離不會超過十五千米。
主持人:您說”米卡”導彈的雷達,有效距離只有十五千米,那在這之前,”米卡”導彈是靠什麼制導的呢?
朱寶流:現在我們講到主動雷達制導導彈,所謂”發射後不用管”,是指在導彈雷達的有效範圍內發射,這時的導彈才是真正的全主動;在雷達有效範圍之外發射,這時導彈上的雷達還未開機或尚不能有效工作,飛行中的導彈要靠指令修正,或是靠慣性制導,總之還是要”管”的。
主持人:那麼R77和AIM120上的主動雷達的作用距離分別是多少呢?
朱寶流:R77雷達的作用距離大約是20千米。AIM120的大約也有15到20千米。R27和”麻雀”是半主動雷達制導。這五種導彈,真正打得遠的是R77和R27,其次是AIM120,然後才是”米卡”,”麻雀”導彈最差。”米卡”導彈的機動性能比其他四種導彈好,在特別需要機動性的情況下,”米卡”會佔優勢。
主持人:請再簡單介紹一下這四種飛機所用的格鬥導彈的情況。
朱寶流:蘇27用的R73導彈,是目前最好的格鬥導彈,具有五十度的離軸發射角,在配合頭盔瞄準具,所以蘇27在近距格鬥中,具有極大的優勢。衡量格鬥導彈的好壞,一是看他的離軸發射角,再一個是看它的最大超載和導引頭的跟蹤角速度。在這些方面,R73都強於美國的”響尾蛇”導彈。當然,”幻影”20005所用的”魔術”2和EF2000所用的ASRAAM”先進近距導彈”,性能也是很好的。
主持人:有什麼辦法來衡量F16、幻影20005、蘇27和EF2000這四種飛機的綜合空戰能力呢?
朱寶流:如果只考慮單機對單機的空戰,現在常用的評估方法是:專家打分法、指數法、電腦空戰類比法和用”有人操縱空戰模擬器”對打法等。更好的辦法是用真飛機真武器進行對抗演練。現在比較實用的方法是電腦空戰類比。它有點像電子空戰遊戲,但使用真正的飛機運動規律、戰術和資料,而不是為了在電腦上”打”得熱鬧而隨便編制。近年來有些國家的專家進行過大量不同初始狀態的電腦空戰類比,包括超視距空戰和近距格鬥,以配備R77導彈的蘇27改良型飛機為作戰物件,統計出不同機型的獲勝概率。如果這個概率為0.5,表示雙方打成平手;如果是大於0.5,表示這種飛機單機空戰性能比蘇27好。具體的結果是:F16C0.21、幻影200050.35;EF20000.5、F15C是0.13(?)、F220.7。必須說明的是,實際空戰單機中單機的機會不太多,一般是雙機對雙機。而大量的控制模擬和真飛機對抗演練表明,雙機對雙機的空戰與單擊對打不同。一般規律是性能好的飛機在多機作戰時,其性能的優勢會相對降低一些。實際空戰還要考慮戰術運用,人的素質和整個作戰系統的作用。所以說是很複雜的問題。
最新排名:中國殲10優于蘇27SK和日本F-15J!
本排名主要參照如下指標:1.同一技術條件下,高低、重輕搭配戰機中,高的比低的先進,重的比輕的性能要強,如同一時代的F-15與F-16、蘇-27與米格-29之間F-15和蘇-27明顯要強些。原因很簡單,"低、輕"戰機往往都是同時代重型戰機的簡化補充産物,前者跟後者相比無論是在價格還是作戰性能上都有較大差距。來自非洲兩國的實戰也證明米格-29根本就不是蘇-27的對手。2.在戰機劃代問題上,參照國際潮流,第四代戰機強調能超音速巡航,能超視距攻擊,隱身性,矢量發動機實現的高機動性能,而三代戰機則采用電傳操作強調近戰機動性,整機推重比大于1,使用空空導彈重視超視距空戰。一些三代機通過進一步改進采用了更先進的發動機和相控陣雷達,在國際上又被定位成了三代半戰機。 圖中位置越高代表其性能越先進,作戰能力越強。
首先在四代戰機中,F-22很像是孤家寡人,其具備了四代機所要求的超音速巡航、能超視距攻擊、隱身性等一系列性能指標可謂第四代戰機的標准。如果按這個標准也只有F-22算是四代機了,可是老美又偏偏宣傳其爲F-22實現高低搭配的F-35也是四代機(從性能其很難跟F-22相比,美國空軍也曾說過一架F-22相當于數架F-35的戰力),考慮其也采用了先進的相控陣雷達,隱身能力強,又可以垂直起飛就"算是"四代機吧!
除了四代機以外,現在全球最先進的戰機就要算三代半戰機了。這些戰機包括蘇-35、F-15改進型戰機(如F-15E,圖中都寫爲F-15g,F-16g類似與其早期型號相區別)、蘇-30MK(尤其是蘇-30MKI)、陣風(Rafale)、臺風(EF歐洲戰鬥機)、F-16g(如F-16E等)、蘇-27g(改進型蘇-27)、鷹獅改(JAS)。三代半戰機都采用了新型相控陣雷達,在發動機方面相對于三代戰機也有了提高。俄羅斯一直是僅次于美國的軍事航空大國,其研制的蘇-35戰機在三代半戰機中應該算是最強大的,其所采用的"雪豹"相控陣雷達性能十分先進,而其還裝有更強大的矢量發動機,相對于蘇-35,蘇-30MKI(至于中國的蘇-30MKK就差些了)算是其簡化版,排名稍次。所以本文認爲在三代半戰機中,其作戰性能大概是蘇-35>蘇-30MK>F-15g>F-16g>陣風=臺風>鷹獅。依靠北歐強國瑞典的實力,鷹獅改進型戰鬥機采用了美國提供的新型發動機是三代半的入門機,也就"算是"三代半。至于陣風和臺風,法國作爲歐洲的航空業老大,其主動退出歐洲戰鬥機計劃所研制的陣風戰機各方面性能都不會差于其他幾個歐洲國家所研制的臺風戰機,而且陣風戰機還采用了獨一無二的"自動地形跟隨"系統,其創新型可見一般。至于美國的F-15、F-16改進型戰機、技術成熟,而且是在實戰基礎上的成果,采用了很多即將要被使用到四代機上的新技術(如隱身驗證),又根據美國的航空實力當屬三代半的前茅。
三代半戰機以外,就剩下一些三代入門機了。說到三代入門機,就不得不提中國國産的殲10A戰機了,其是最新一款三代戰機采用了歐洲三代半戰機所普遍采用的鴨式氣動布局具有很好的空戰機動性,而且使用90年代成熟數字化技術,采用的是634式全數字化飛行操控系統。數字化的飛行控制計算機不僅速度快,功能也更強,其運動機動性與安全性明顯優于采用早期模擬技術的戰機。殲10A雖然采用很多新工藝和新技術並且裝備有"發射後不管"的先進中距空空導彈PL-12,可是其發動機依賴俄方有待改進而其雷達仍然采用機械掃描而並非相控陣,因此其還不能算是三代半戰機,希望其改進型能克服這些問題,除此之外其仍然能算作是三代入門機中的佼佼者。
三代入門機中,除去殲10,其他大多是三代標准的建立者。如F-15A、蘇-27SK、F-16A、幻影2000、米格-29、IDF、梟龍等。這些戰機雖然是三代機,但他們的性能卻是參差不齊的。幻影2000的性能很終歸中距,F-15的初期機型(以日本裝備的F-15J(改進之前)爲例)、F-16初始型號(臺灣的F-16A(改進之前))雖然采用了電傳操作,但是其雷達不具備發射和引導先進中距空空導彈(如AIM-120)的能力。蘇-27SK采用的是模擬電傳操作,也不能發射"發射後不用管"的先進中距空空導彈(如R-77)的能力。在三代入門機中,除了上述以外剩下的飛機只能稱之爲"算是"三代機,如沒有采用電傳操作的米格-29(特指早期的大衆型號),采用了電傳操作和最新電子設備而機動性能較差的梟龍和IDF。三代入門機的排名應該是:J10A>蘇-27SK>F-15J>幻影2000>F-16A>梟龍=IDF>米格-29。米格-29的實戰效果很不理想,但是也有人認爲不是飛機的原因,但是本文認爲米格-29的機動性能雖然較好,但是其電子設備實在太過落後,空戰結果與飛機本身也有離不開的關系。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65087-1-1.html
另參本館:
殲十出口之爭 外國軍媒眼中的殲-10 J-10內幕宣傳 殲-10戰機 以色列Lavi戰機
SU-27的實況? 蘇俄建軍原則 由SU27到殲十一 殲-11性能之猜 SU-27家族關係 Su-35 SU-34 SU-33 Su-30 SU-27 米格MiG-29/31
EF2000颱風戰機 法國 Rafale 颶風戰機 F-15“鷹”戰機 F-14 F-18
幻像2000 台印的幻像2000 台F-16 Block 20
反F-22 仿F-22 F-22 三代機大車拼 《未來戰機》
印度LCA戰機 F-16全史 F-2戰力及問題解讀 本F-2戰鬥機 瑞典JAS-39“鷹獅”
兩岸空空導彈 中國空空導彈 中國機載雷達 機載有源相控雷達 太行發動機只達到能用的水準 WS-10性能優於AL—31F 中國戰機發動機研發史(上) 中國戰機發動機研發史(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