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在家辦 對岸網軍等著「撈」【聯合報07.10.14李志德
「他們就是每天在那裡『撈』,你不要心存僥倖就沒事。」國防部一名官員談到這次洩密事件時,感慨地這樣說。這名官員口中的「他們」,包括了國防部、國安單位的監控人員,更包括中國大陸的「網軍」。
據了解,國安單位這次截獲國防部的大批資料,來自兩種途徑,第一是國安單位自己設置木馬,偵測特定軍中人士是不是把機密文件放在私人電腦裡;另一種則是搜尋網上已經被人「駭」出來,四處流傳的資料。
中國網軍具體的分工包括信息產業部、公安部負責網軍的安全與防禦;解放軍和國安部負責攻擊。而更重要的是「國家動員委員會」所轄的「信息動員辦公室」,它統一指揮散布在民間,數量極龐大的「信息民兵部隊」,研究報告指出:這是中國網軍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最近的兩起網軍攻擊案例,發生在今年初,一月廿六日,國防部梁姓中校涉嫌擅自將「博勝案」機密資料備份帶回家存檔,資料遭大陸駭客以木馬程式竊取;三月卅日,蕭姓上校教官也擅自將國軍「漢光廿三號」演習資料拷貝回家進行電腦作業,資料也遭到大陸駭客竊取。
值得注意的是,外洩的漢光廿三號演習資料,是在宜蘭北嶺實兵演練時,無人飛機的飛行路線圖,這張圖上清楚標示著陳水扁總統在觀禮台上座位的座標,導致總統府最後以安全為由,取消陳總統出席。
國防部官員表示,近年國軍強力宣導資訊安全,包括「公務不要家辦」、「實體隔離」(辦公的電腦不要連線)等觀念,幾乎無人不知,資安講習也每季舉辦。但為 什麼還是不斷傳出網路洩密?「這都是人的問題,心存僥倖嘛!」但也有基層軍官指出,近年國軍推動精進案,基層人力愈來愈少,上班時間事情根本做不完,「公務家辦」,事實上是不得不然。
凱案女主角 程念慈現身>中時07.10.14梁鴻彬、劉屏
三年前轟動一時的「凱德磊」台美情報案,關鍵女主角程念慈昨日現身台北!從未在媒體前曝光過的程念慈,本報獨家直擊,她專程趕回台灣參加考試,並且首度面對媒體,談及那段牽動台、美情報圈的情報員歲月,滿腹的苦澀辛酸,甚至幾度激動落淚。
對照目前火紅的李安《色,戒》電影,「凱德磊」案簡直是「色,戒」現實中的台灣版,程念慈這位神秘的美女情報員,曾讓美、台的情報圈大地震,外界甚至以「間諜寶貝」(Baby Spy)來稱呼她。
凱德磊(Donald Keyser)於二○○二年擔任首席副助卿時,在華府結識台灣駐美的女性情報官員程念慈,後發生親密關係,但他從未向上級報告這椿私情,因而觸法。○三年九月,凱私自前往台灣與程會面,前後亦未報告,形成另一罪名。
凱德磊生於一九四三年,今年六十四歲,曾擔任國務院中國暨蒙古科長、駐北京大使館政治參事、國務院情報研究局副局長等職;他本來有望出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但因為此案而畫下政治生涯的句號。
現實中台版的《色,戒》女主角現身,姿色一點也不輸給湯唯,程念慈目前沒有情報員身分,不像湯唯所扮演的王佳芝從容就義,反而重回校園,繼續攻讀博士。
初秋微涼的校園,曾經當過北一女樂儀隊,身材修長,有著一雙長腿的程念慈,穿著黑色上衣,藍色牛仔褲,踩著平底鞋,背著一個大包包裝滿了書,就跟一般校園中的學生,趕著進考場。她帶著一副近視眼鏡,未施脂粉,也不改其名,拿著中華民國身分證,讓監考官驗證。
回顧凱案發生時,台灣媒體只有一張她在台大政治系國關組畢業時的照片,從未直接間接採訪到她,她也彷彿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台大碩士畢業的她,目前已經花了將近一百萬台幣,在國外念博士班,這次回台只是短暫停留。
考完試後,她跟記者一段近卅分鐘的訪談,其間更數度哽咽。談到在台灣的老父親,還說當初他爸爸就是因為思念她奶奶,才把她取名「念慈」,現在家人卻要承受因她帶來的困擾。
聊及關鍵的凱德磊案,程念慈不但對於凱德磊的遭遇表示同情,還說,凱德磊高齡七十幾歲,「一個這麼好的老人家,最後被抓去關,連退休金也沒有。」講到激動處,斗大的淚珠更撲簌落下,「這兩、三年我已經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雖然我是個很愛哭的人。」
不過針對記者質疑凱德磊來台時,是否在京華酒店的免稅商店,刷卡買了一個名牌包包送她,她避重就輕不想回答。然而,她不但仔細關注美國方面,關於凱案發展的報導,也深知自己在台灣的知名度。
記者對於凱案的細節,向她求證,她還仔細地用英文寫下。不過,曾經擔任情報員的她特別強調,只要國安局那邊的說法,長官怎麼說就怎麼是,她也不想多說。程念慈還說,整個「凱案」是台灣和美國的媒體編了一套故事,細節她不想回答。
記者問她有沒有跟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石之瑜聯絡,她點點頭說,趁著回台機會,約了幾個親友見面,但旋即又抱怨媒體亂寫,說媒體為什麼沒有人去看看她自認為還寫的不錯的碩士論文? 她強調,凱案發生已兩、三年,而她已經三十七歲了,想要繼續開始「第二人生」,不想再讓她現在的同學及親友,瞭解那段過去。
凱案發生 研究爆增 何種東方女易讓白種男動情?>劉屏/華盛頓十三日電
既是公認的台海議題專家,怎麼因為「台灣的政治太複雜」(凱德磊在結辯用詞)而身陷囹圄?既然太太在中央情報局工作,自己還擔任過國務院的情報部門副主管,怎麼全然沒想到已被情治部門跟監?如此糊塗,難道只是因為「臨老入花叢」?
凱德磊案宣判後,固然在司法上告一段落,可是對美國的情治部門而言,大量的研究工作才剛開始。例如,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位資深而又獲重用的外交官如此輕易繳械?什麼樣的東方女性最容易使白種男子動情?
凱在法庭上說,「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被程念慈吸引。」程念慈的魅力是什麼?凱在法庭上坦承各項犯行,但強調「因為台灣的政治太複雜,所以不得不透過不同管道,以確保各種訊息能夠正確無誤的傳達給台灣。」
凱說,為了工作,他不時把資料帶回家,有時不免把機密文件也帶走。結果他在二○○三年青島出差時,自己的電腦裡就下載了機密文件。這種作法,除了凱,還有多少人如此?有多少美國機密因此處於風險,或已經遭其他國家攫取?一位服行公職卅二年、屢屢獲獎的官員,何以大意至此?
凱在法庭上直陳,「為自己的輕率、愚蠢悔恨不已」,會不會「後繼有人」?除了國務院官員外,美國軍方人員到大陸者日多,階層也日高,三星、四星都不稀奇,如何防止他們重蹈凱的覆轍?這些都是美國情治部門在此案之後的重大課題。
按檢方說法,程念慈在美國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吸收有助於台灣的人士,凱德磊提供了兩個名單,一位是某基金會成員,男性;一是學術界人士,女性。這兩人是誰?一度引起種種推測,不過並無下文。
央視主持人方靜:我不是間諜!09-06-12南方都市報網絡版
核心提示:《阿憶爆料:央視主持人方靜是間諜已被捕》———這是轟動網絡的一條新聞,爆料人是北大副教授,曾在央視《焦點訪談》當過代班主持人的阿憶,內容是指央視著名主持人方靜是間諜,5月12日被捕!這條消息昨天爆炸性地在網上傳播。昨晚,方靜向記者正面回應傳言———我不是間諜!造謠要負法律責任。
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news.southcn.com/community/pdsd/content/2009-06/12/content_5245612.htm中新網:英國軍情六處招聘女間諜 兩萬人報名08-07-14中國新聞網
爲了增強在全球範圍內打擊恐怖主義的能力,通常只有白人和男性才能進入的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正在積極招募女性和少數族裔情報員入行效力。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軍情六處從一年前開始招募少數族裔加入間諜隊伍的公關活動。一年來已有兩萬人報名應聘。
招募女性間諜
軍情六處在官方網址上鼓勵已經當媽媽的女性申請,並保證說絕不會讓她們在今後充當“燕子”或色情間諜。 軍情六處甚至歡迎殘疾人申請。不過,軍情六處特別希望招到那些能夠說阿拉伯語、波斯語,以及阿富汗的達裏語和普什圖語的英國人。
軍情六處人力資源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主管對記者說,“恐怖威脅是最大的挑戰。”他說,政府情報機構要表明它們正在與時俱進,“但這對我們來說,則還有其它更多的意義”。
反恐需要
2005年,自殺炸彈襲擊者在倫敦造成52人死亡。一年後,情報機構破獲一起企圖炸毀幾架飛往北美航班的陰謀。去年,兩名男子在一家倫敦夜總會和蘇格蘭機場制造未遂自殺式炸彈攻擊。
英國情報機構說,當局目前正在監視兩萬多人,並在跟進兩百多起案子。 許多被當局懷疑爲恐怖組織潛伏點的地方都與巴基斯坦的極端主義網絡有關聯,英國的巴基斯坦裔穆斯林約有180萬人。
要想成爲軍情六處的間諜,申請者必須是英國公民,年滿21歲,起薪爲52000美元,但資深間諜可以拿到更多。申請者要忍受長達數月的甄別過程,並要接受軍情六處對他們的個人、家庭、經濟、宗教和是否服用過毒品等情況逐一詢問。
軍情六處負責招聘的一位主管說,年薪並非軍情六處吸引人的地方,而是這個機構工作的重要性。不過,這位也不願透露姓名的主管表示,吸引女性到軍情六處當間諜並非易事。
專業間諜
他說:“畢竟,在人們的印象中,幹間諜工作的都是單身男性。” 但他說,並非所有的工作是在一線,盡管這樣,不少女性還希望自己被派到第一線。英國軍情六處每年通過公開招聘程序招收250至350名新人。
軍情六處不願公開該機構的職員總數,但表示在去年的新人中,40%是女性,11%來自少數族裔。他們的職位包括語言專家、間諜、技術員、保安、司機和前臺接待員。
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8-07/14/content_8541183.htm
前蘇聯克格勃間諜色情訓練揭秘 2007年07月25日東北新聞網
導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古老的色情間諜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實施色情圈套的陰謀,往往借助于先進的電子竊聽和攝影錄像等科技設備。實話圈套者就仗著偷錄偷拍的“證據”,訛詐上圈套者叛國投敵或出賣公司企業絕密資料。
蘇聯克格勃的“燕子”(女間諜)和“烏鴉”(男間諜)全都經過職業訓練,他們的出色表演足以令古往今來的性間諜自愧不如。
對克格勃的“燕子”和“烏鴉”來說,間諜生活要簡單得多,他們並不需要去竊取情報也無須去組建間諜網,更不用幹“濕活”,他(她)們只是利用他們的身體本錢以最有效的方式誘捕獵物而已。他們無須知道行動的目的和後果,事實上上級也不會讓他知道得更多。
當然,他們所受的嚴格的訓練並不輕松。可以說克格勃使他們飽受身心的折磨,直至喪失人倫、理性,葬送了美好的一生。
叛逃到西方的克格勃“燕子”卡列尼娜以自己的親身經曆,揭露了克格勃是如何無恥地進行性間諜訓練的:
有舞蹈天分的她被保送到特殊學校
卡列尼娜自小就有舞蹈天分,一直是基輔市少年宮的小舞蹈員,在報考舞蹈學院時不幸名落孫山。正當她萬分沮喪之時,學校黨支部書記找她談話告訴她,上級經過嚴格審查,保送她到特殊學校培養爲特殊人才,希望她不要辜負黨和國家的期望。
卡列尼娜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報到通知書就擺在眼前,這還能有假卡列尼娜的父母也興奮莫名。這可不是一般的好運氣,甚至比考上舞蹈學院還要令人激動。雖然卡列尼娜一家都不知道這是讀哪門學科的學校,但肯定是前途遠大光明的。
卡列尼娜一到喀山市機場,就有專車把她與另外三個容貌姣麗的中學生模樣的姑娘接到學校。那是在韋雷內伊的一片營房。
這是哪門子學校卡列尼娜犯疑了。“或許是軍事院校吧”她望著警衛森嚴的門崗和穿著軍服的人們心想。
當天,她和同來的三個姑娘就領到軍裝、生活用品。四個姑娘住在一個大宿舍裏。住下後卡列尼娜才知道她們都是高考落選生,來自不同的加盟共和國。她們和卡列尼娜一樣納悶:來這裏究竟學的是什麽專業如果說是學藝術,但除了卡列尼娜是報考舞蹈學院的之外,她們都是報考理工科的。
第二天,女校長庫茲卓娃上校一身戎裝給她們作了開學典禮的講話。這是個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不過筆挺的軍裝令她看上去很冷酷。她沒有告訴她那一百多位女學生這是什麽學校,只給她們談了個嚴肅的問題:當黨和祖國需要你的時候,你會怎樣做校長舉了許多卡列尼娜耳熟能詳的英雄的故事。最後,校長給學員兩天時間學寫心得,題目就是你將怎樣接受黨的考驗。
卡列尼娜滿腔熱情向黨交心,什麽“赴湯蹈火奮不顧身”、“爲革命奮鬥終身”等豪言壯語都用上了。 銀幕上的一幕讓她掩住了雙眼
第三天,全校學生被如今到小禮堂看電影。影片剛一放出來,黑暗中就響起一片驚恐的叫喊聲。卡列尼娜也尖叫一聲,用雙手掩住了雙眼。她看見銀幕裏一個赤裸的男人蕩笑著迎面走來……
驚叫聲持續了好一會,卡列尼娜聽見坐椅的劈啪聲、開門聲,她睜開眼,有幾個姑娘跑出去了。她猶豫了一下,決定還是坐在座位上好。她又偷偷望了一下銀幕,天哪!赤裸的一男一女正抱作一團在床上打滾……
卡列尼娜沒離開座位,但她緊閉著眼睛一直到完場。就在完場時,校長突然出現了,命令全體賞回課室參加考試。
接到試卷一看,卡列尼娜傻了眼,原來要考的是剛才那出性電影的內容,最後還有一道問答題:怎樣才算聽黨的話
卡列尼娜交了白卷。
第二天,成績排列表出來了,沒人能合格。校長給她們作了總結報告。
庫茲卓娃上校的語氣是沈痛的,然後也是親切的。“同學們,你們有哪一個不是共青團員的請舉手。”她環視一周後接著說,“你們都是共青團員,黨的助手,你們的心得都寫得很好,要聽黨的話,敢于爲革命赴湯蹈火,但怎麽樣呢黨僅僅要你們看一出電影,你們卻看不下去,可能它太肉麻了太恐怖了但這能成爲理由嗎如果真的有一天,革命需要你去堵槍眼,你怎麽辦呢……不要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不要說男女間的交媾是科學,是人的本性,是人類得以生存下去的手段這些常識性問題了,你只要相信這是革命需要你面對的困難,你就會勇敢地面對它……”
卡列尼娜感到慚愧,同學們也都慚愧了。爲了祖國她願意獻出一切
樓長給她們找來學習的榜樣,胸佩列寧勳章的光彩照人的索菲婭上尉向姑娘們介紹了她的英雄事迹:
一個日本企業代表團來莫斯科進行貿易,住在她當服務員的酒店。日本株式會社的董事長平野太郎看上了她,老對她毛手毛腳,她很生氣。但祖國的國防工業急需日本人的先進機器,而且這種機器是禁售給蘇聯的。平野太郎明確表示,得不到索菲婭,一切都免談。得知國家遇到這難題後,索菲婭想了很多很多,她終于想通了,爲了祖國她願意獻出一切。能夠爲革命作出應有的貢獻,她感到欣慰……
說到動情處,索菲婭淚光閃閃。
暴風雨般的掌聲響起來了,卡列尼娜也激動地鼓著掌。
“同學們,我相信,這列寧勳章也能戴到你們胸前!”索菲婭以激昂的鼓勵結束了她的報告。
第二次考試,奇迹出現了,全體學員沒有一個成績達不到優秀的。
卡列尼娜與其他同學一樣,從此以後像吃過什麽迷魂藥一樣,一個心眼想當索菲婭式的英雄。無論是上生理解剖課還是心理學課,她們都是那樣嚴肅、認真。
然而她們還要面臨著心理障礙的克服,而這又是最難的。
小組的四個女同學脫光了衣服
當教員第一次讓她們小組的四個女同學脫光衣服,互相觀察時,她的臉還是漲紅了,羞得低下頭。這時教員會大聲地吆喝提醒說:“怎麽啦爲裸體害羞嗎別忘記它是用于革命事業的武器。”
當然這只是性教育入學。緊接著學校會挑選出先進的學生代表爲其他學員進行示範課。女學員們全裸著集體坐成圓圈,由一個男青年和一個女學員脫得一絲不挂,在圓圈中心作著不同姿勢的性交表演。
上過示範課,就到女學員實習的階段了。開始只是由女學員們脫光衣服,讓男學員撫摸並說出自己的感覺。經過這一關後,由軍官學校男學員同性間諜學校女學員一對一地發生性關系。女學員被告訴和提醒,發生性關系時一定要在床罩上而不是在被單下進行,而且要學會如何對准暗藏的鏡頭,讓男學員的性交動作清楚無遺地被拍攝下來,否則就不合格。
每個學員實習期間的“作業”,會被用廣角鏡頭映現在銀幕上,供教員與其他學員們欣賞、評論,指出不足以便改進。
這些訓練都是令人觸目驚心的。但其實爲了減少學員的尷尬和恐懼心理,幾乎全體女學員在上“實習課”之前,都與她們心中敬仰的教官或在校方組織的聯歡會上認識的軍官朋友發生過性關系了。
畢業考試的內容是引誘……
女學員畢業考試的內容分別是引誘毫無性生活經驗的15~17歲的男少年,與六七十歲的老頭子們發生性關系,前者的合格標准是能消除沒有經驗的男子的恐懼,後者則要能激動起他們的性欲。
經過克格勃性訓練和姑娘們從原來天真純潔的少女,變成了玩世不恭、能和任何男人睡覺而毫無廉恥之感的妓女了。事實上許多“燕子”在沒有任務的時間裏,就是從事妓女甚至詐騙的工作,並得到克格勃的保護令受害者啞巴吃黃連。
男學員的訓練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他們除了要精通心理學,以及掌握激起女性性欲的本領之外,他們的心理障礙關也不好過。因爲他們勾引的對象是那些醜陋、心灰意冷和乏味的中年婦女,所以他們的實習要跟許多難看的、粗俗和肮髒的鄉下女人,脾氣刁鑽古怪的老處女發生性關系。“烏鴉”們必須充分運用他們所掌握的性技術和心理學,使到這些女人不但性欲大發,而且言聽計從甚至不惜替他們犯罪。“烏鴉”們經過克格勃的訓練,也從純潔的少男墮落爲無恥之徒。
“燕子”和“烏鴉”們一方面不得不屈從克格勒的差遣,但被侵蝕和腐化了靈魂卻使他們瘋狂地從事第二職業:詐騙,造成了對社會的危害,這卻是克格勃始料不及的。
“烏鴉”格蘭特在短短10年間,令莫斯科數以百計的善良而幼稚的女人人財兩失,甚至妻離子散,引起極大的民憤。念在他爲克格勃立下的功勞,克格勃只是對他作了警告。後來他實在膽大妄爲、肆無忌憚,連州委書記的女兒也成爲受害對象,克格勃才不得不對他判處極刑,秘密槍決,結束了他32歲的生命。但誰能想到,在他接受畢業考試,勾引了莫斯科某大百貨公司會計、醜陋的胖姑娘羅莎,並指使她貪污時,他曾深深地內疚,爲這可憐的姑娘的命運而擔心,甚至不顧紀律的約束懇求教官去替姑娘向單位說明情況呢!
可以說,“燕子”和“烏鴉”是克格勃最無辜的犧牲品。
http://mil.news.sina.com.cn/2007-07-25/0926456433.html
美軟體公司控程式碼被綠壩竊用 09-06-13 中央社(楨:故純屬封殺色情暴力?
加州聖巴巴拉(Santa Barbara)軟體商Solid OakSoftware指出,中國的「綠壩-花季護航」軟體部份盜用該公司專為家長設計的網路過濾色情和暴力內軟體。
Solid Oak創辦人米爾本(Brian Milburn)表示,他打算要求法院對開發「綠壩」的中國軟體業者祭出禁制令,但也坦承此舉對他的公司而言是新訴訟領域。
“綠壩”軟件成賣點 家長表示歡迎09-06-13新華網山西頻道
中共網絡箝制不得人心 八成網民拒裝「綠壩」09-06-12 希望之聲電台
香港文匯報報導,8成多大陸受訪網民表示擔心安裝綠壩後,網上行為被當局偷窺、隱私被侵犯。
國際輿論更批評中共官方是為了箝制言論與資訊自由。這「綠壩」軟體被指是中共「箝制互聯網」的工具。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128899-1.asp
突破綠壩封鎖 中國網友紛出招〔自由時報2009-6-15編譯陳柏誠
中國政府要求所有電腦加裝過濾內容軟體「綠壩—花季護航」,因封鎖言論的意圖明顯,反彈聲浪越來越大,不過中國網友為了突破新聞審查,紛推出創新的做法;提供觀看遭封鎖網站技術,且可以隱藏線上溝通………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15/today-fo2.htm
政策轉彎(楨:?)電腦裝綠壩 北京:非強制【聯合報09.06.18
中共當局原本命令下月一日起所有新電腦必須安裝網路監控軟體「綠壩」,在大陸民眾強烈抗議後,北京當局的立場出現退縮,表示並未強制所有電腦使用「綠壩」。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十六日表示,政府不要求電腦用戶使用或安裝「綠壩」軟體,不過,從七月一日起,綠壩仍將預先安裝在中國銷售的所有個人電腦中,或存放在電腦附帶的光碟上。該官員說:「使用這套軟體不是強制性的。」
研製綠壩軟體公司的主管先前說過,綠壩可以解除安裝,但目前仍不清楚的是,中國政府的新規定是否會讓那些選擇不使用綠壩的用戶受到懲罰。
自中國政府本月初宣布這道命令以來,中國民眾以法律挑戰、請願活動和諷刺卡通等各種方式,掀起了一項聲勢浩大的抵制這項命令的草根運動。
中共當局的這項政策變化,顯示中國這場如火如荼的反政府審查運動,獲得小勝。中國網民對官方企圖監控網路內容的舉措特別不滿。網際網路使中國民眾敢於表達意見,並使他們得到一種為某種原因而進行動員的工具,例如揭露官員的腐敗、阻止某個威脅公眾健康的項目。
儘管中共當局表示,推行綠壩是為了防堵暴力和色情,但據香港媒體報導,使用過綠壩的人表示,綠壩還阻止網民登錄討論同性戀、提到法輪功、甚至貼有豬照片的網站,因為綠壩無法區分豬與人的裸體,所以一律擋駕。
許多網民無情地諷刺挖苦綠壩。富於創意的批評者至少創作了十二種不同的「綠壩女孩」畫像,她被描繪成日本漫畫連環畫裡的大胸部卡通人物,頭戴一頂軍帽,身穿迷你裙,扛著一桶用來清潔「骯髒」網站的醬油(被視為消毒劑)。一張畫像的背景還有「老大哥在監視你」字樣。
綠壩擋同志訊息?秦剛避而不答【聯合報記者藍孝威09.06.19
「綠壩」過濾軟體會阻擋同志網站訊息,引發外界抨擊中共打壓同志族群;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對此避而不答。
昨天在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詢問:「大陸公司開發的綠壩過濾軟件,好像盜版自一個美國公司。中國政府對此有何反應?據我所知,同性戀在中國是合法的,但中國政府卻要求外國電腦生產商安裝軟件,過濾掉這些含有合法內容的網站。為什麼?」
秦剛表示,涉及到軟體的技術問題或版權問題,請向有關部門進一步了解,「不管產生什麼看法或議論,中國政府有責任、有義務保護本國青少年不受網上不良信息的侵害,社會各界、企業也應盡到責任,這是問題的實質。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不應該忽略問題的實質」。
由於秦剛並未回答第二個問題,BBC記者繼續追問:「同性戀並非壞事或暴力,為何中國政府要特別阻擋這些內容?」
秦剛對這個問題似乎回答不上來,只好說:「我想提醒你的是,這裡是外交部的新聞發布廳,不是討論同性戀問題的場所。」
「色情低俗」中共再槓Google【聯合報特派記者藍孝威09.06.19
電腦軟體「綠壩門」事件在大陸鬧得沸沸揚揚之際,「谷歌中國」網站(Google.cn)第三度被中共網路監管部門釘上,譴責其搜索內容大量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資訊,嚴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違背社會公德。
中共官方之前公布「色情低俗」網站名單,都是整批公布,這次「單挑」Google,針對性十分強烈,大陸央視也配合密集播報這則新聞;除了昨晚七點的新聞聯播,新聞頻道七點半的焦點訪談節目,特別製播卅分鐘的專題,「修理」Google。
今年一月和四月,「谷歌中國」網站因存在大量淫穢色情和低俗鏈結,曾兩次被互聯網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公開曝光。該中心表示,近期又接到民眾舉報,經核查發現,「谷歌中國」網站仍然存在大量淫穢色情和低俗資訊,「包括大量極其低級、醜陋的色情圖片、視頻和文字」。
中國封鎖令 讓Google再道歉【工商時報09-06-20林殿唯
要求電腦加裝過濾軟體「綠壩」的風波未平,中國又將矛頭指向國際主要索引擎Google。中國主管部門18日宣布,由於Google搜索結果包含大量淫穢內容,將暫停其國外網頁搜索功能和關鍵字搜索功能。面對此壓力,Google在中國的負責人承認錯誤,並再次公開道歉。
新華社報導,中國「全國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辦公室」昨天召見Google在中國的負責人,表達因為該網站的搜尋結果包含大量「淫穢色情內容」,必須受到處罰,暫停Google的國外網頁搜索功能和關鍵字搜索功能,並且責令立刻改善。
Google在中國的負責人承認該網站有淫穢、色情、低俗訊息,嚴重違反中國法規,並向公眾道歉,而這也是Google今年第二次的公開道歉。Google表示,該公司一直採取措施對網絡低俗信息進行審查,將努力清除網上低俗內容。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前(18)日發佈公告,強烈譴責Google中國網站傳播淫穢和低俗信息。這已是Google中國今年第三度遭到類似的警告。前兩次分別在1月和4月。
根據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的資料,今年1~5月,就有15萬件以上的舉報事件,8萬多家的網站因此而被查核。而中國國內的主要入口網站,如新浪、網易、搜狐、百度、騰訊等,都曾經因為搜尋結果含有色情內容而被舉報。
該中心主任李家明表示,這次Google問題的出現也是來自於公眾的舉報,舉報中心的職責就是接受和處理公眾舉報。他指出,對Google此次的的傳播淫穢行為,屬於明顯的違法,要轉交到執法部門進行處理。
在處罰Google宣佈的前夕,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前晚報導,今年1至4月,Google已兩度就因為搜尋結果含有色情訊息而被民眾檢舉到「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但是Google並沒有清除不良的搜尋結果。而在新聞聯播之後的「焦點訪談」節目,更繼續播放追蹤Google含有情色內容的報導。
對於中國的處罰動作,Google總部發言人John Pinette昨表示,他不知道有關暫停此類搜索業務的命令。目前谷歌中國網站主頁仍可以搜索並接入境外網站。
Google目前是中國第二大的搜尋網站,市佔率為30%。第一大的搜尋網站是百度,擁有60%的市佔率。
跨國企業委屈的中國路【工商時報09-06-20林殿唯】
本月初工信部要求所有在中國販售的電腦都必須安裝「綠壩」,用以過濾網路上的色情與不良資訊,雖然受到不少大陸父母的贊同,但許多企業與網友卻不以為然,而且綠壩本身存有部分缺陷,過濾的結果不甚理想,也才會導致這次政府從上游下手進行整頓。
因為幾乎全世界的網頁都含有色情訊息,中國最大的搜尋網站百度、新浪、搜狐、網易其實都含有所謂的淫穢的搜尋結果,而全球收費網站中,比例最高的也是色情網站,根本是抓不勝抓。世界各國政府都將網路色情視為心腹大患,希望能徹底剷除,但是執行力道強度不如中國政府。
中國政府這次高調處理Google的事件,其實頗有殺雞儆猴的味道,尤其在綠壩即將潰堤之際,政府為了防堵色情資訊,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這次不但罕見的在央視的新聞聯播上花費1分多鐘來譴責Google的行為,而且處罰的程度更勝以往,不但部分功能被強制暫停,而且還必須定期報告改進程度。
其實Google在中國的搜尋網站中,只能算是老二,市佔率第一的百度也同樣含有色情訊息,但卻沒有被點名。原因是早在今年1月與4月,Google就已經因為搜尋結果含有情色資訊而被舉報,「互聯網違法與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也曾要求Google限期改進,但是Google一直沒有依照主管機關的要求修改搜尋結果,所以才導致這次政府決心剷除這顆出頭草。
但中國政府這次對這一家全球最大,也是美國最大的搜尋引擎公司施予這種壓力,也難免讓外界有些政治連想。看來Google在中國的發展,難免還有一些坎坷的崎嶇路要走;但為了這個龐大的市場,對Google而言,恐怕是再委曲也要走下去的無奈選擇!
回應
百度早就被點名而且做出相當的改善但美國公司卻置之不理,美國公司一直以為美國是老大不用管別國政府怎麼說,但現在的中國強大了,還是守法一點的好
天朝貿易,洋人得跪著呢。儘管經濟改善,政治還是看不到進步。沒有言論自由、沒有網路自由、沒有人權;藉掃蕩色情之由行挾制人民進入世界網路自由之實。挾市場以令天下,連全球最大網路商都得噤聲。統一,還早呢!(楨:獨言毒語)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751+122009062000265,00.html
學者觀點:牆垮一角 網路長城仍屹立
【聯合報王佳煌(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主任)】09.06.18
中共要求在中國境內的電腦安裝綠壩軟體,引起國內外電腦用戶與廠商的不滿,網民更大加撻伐。近日傳出官方態度稍有軟化,這是否表示中國「後極權政體」的再次退卻,網民的抗爭勝利成功?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在中國構築的網路長城中,綠壩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工程而已。網路長城有三個支柱:一是信息產業部(已改制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控制網路與網域名稱登記制度,國有企業經營網路接取業務,私營ISP業者均須透過這四家國有ISP連上網路;二是要求ISP業者在主機與伺服器上安裝過濾軟體;三是使用者上網,必須向在地公安部門登記。
整個中國,就是一個內部網路。此外,西方資訊大廠,如思科、昇陽與Google等,為了市場,也配合官方要求,在產品上加裝過濾軟體。綠壩未成,並不表示網路長城就此傾頹。
其次,攔截、過濾的技術與軟體,只是中國網路長城的「地上建築」而已,網路長城的堅實地基,在於各種監控資訊通信科技裝置及其應用的政策與法規。城牆垮掉一角或尚未建成,並不表示整道長城即將崩塌。自1990年代初期網路初起發展,中共即不斷與時俱進,制定、頒布各種通知、規定、辦法與條例,企圖掌控網路。
無論是較早的互聯網營業場所與信息服務,還是近年來火紅的博客(部落格)、影音網站(如YouTube)、手機短信(簡訊)等,對業者與網民均有鉅細靡遺的規定與要求。即使軟硬體與技術上無法做到滴水不漏,也可以明察暗訪,秋後算帳;王小寧、師濤等人,都是因為在網路上留下蹤跡,遭到起訴。異議人士在虛擬空間中也許可以來去如風,在實體空間中還是無法逃脫「老大哥」的控制。
資訊專家儘可爭辯官方與網民之間的信息戰爭在技術上是否能分出高下,政治上是否有進有退,我們卻必須指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後極權政體不但能監控人民如何使用信息科技,更能利用信息科技,推動國家的信息基礎建設,發展信息產業,嘗試縮短數位落差與城鄉差距。這是中共聰明的地方,卻也為後極權的統治埋下更多變數。量變導致質變的美妙辯證,值得玩味。
嚴管網站 北京組萬人網軍監控【聯合報記者藍孝威 2009.06.18
繼「綠壩」後,北京再推出一系列措施,加強控制網路環境,除嚴控網咖總量外,公安局等部門將研發過濾軟體讓網咖、學校、家庭等網路用戶免費下載;同時,今後的網站版主、編輯等均須實名制登記。
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市文化局近期還將招募網咖監督志願者,組建網咖監督員團隊,以隨時發現、制止網吧內的色情等不當內容。
北京市網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底前,北京將組建萬人網路志願者團隊,監控不良網站動向,對各網站將採取信息審查、播出管理、紀錄留存措施;對為淫穢色情網站提供代收費的服務商,將嚴格處罰。
北京市公安局還將研發過濾軟體,用技術手段防控有害內容。今後,網吧、學校、家庭等網路用戶,可免費下載綠色上網過濾軟件。
目前北京全市網站多達卅七萬多個,北京將建立網路管理數據庫外,還將探索網路文化法人准入、職業准入、崗位准入制度;加速落實網站主辦者、編輯、版主等實名制登記。
中國將打造國産谷歌地球 能看清地面房屋臺階
國家測繪局2009年春節前夕作出戰略決策:啓動“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打造中國的“Google Earth”(谷歌地球)。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告訴記者,去年11月底,國家測繪科技委員會在上海召開會議,提出了啓動該工程的建議。隨後,他參與的專家組確認了基本方案:定位于地理信息共享服務,將政務網與公衆網分開建設。
谷歌地圖不見中國鄉村
如果使用“Google Earth”,你一定會發現,當鳥瞰華盛頓、紐約等北美地區時,你“飄懸”的眼睛可以下俯到街頭的轎車上。但“飄”到中國大城市上空,你看到的街頭公交車要模糊許多;再接著“飄”至農村,你的眼睛不得不“上浮”,不然你看到的只是塊塊色斑。
“這並不足爲奇,‘Google Earth’上的實景影像清晰度在北美和歐洲是最高的,其他地區的大城市只能達到240米左右,小鎮山村清晰度更模糊,只有8000米。”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陳靜說,這可能是Google出于商業市場定位的考慮。
“對于國內的地理信息數據,我們自己有很大的優勢。國家測繪系統有通過各種測繪手段獲取的地理信息,有的是地面GPS人工繪圖,有的是航空拍攝測繪。而且,其他部門都有自己獲取數據的渠道,這些數據的清晰度會更高、更全面。以後,我們想要查看哪個鄉、哪個村,只要不是保密的,都能實現。”陳靜說,這是建設中國“Google Earth”的最大優勢。
地理信息分“兩網”共享
“國家許多部門都擁有地理數據,精准度和清晰度很高。”陳靜說,之所以沒有開展民用,主要是國家一直對這些數據嚴格管制。“測繪、國土等部門都有自己拍攝到的數據,但分辨率超過30米就管制,有的甚至是50米就不對外公布。”
地理信息數據涉及國家安全,各國都有嚴格規定。美國政府規定,分辨率大于0.5米以上的衛星影像都要經過審批。“所以現在Google Earth一般只使用0.6米的圖像。”
陳靜說:“以前是有數據不能用,拿出去就算是泄密。但現在的市場需求很大。國家測繪局現在要開展這項工程,實際上就是在推動這塊的民用。”
資料顯示,地理信息服務的市場潛力巨大,目前“Google Earth”能吸引10億美元廣告,印度等國已著手建立自己的平臺。基于這種考慮,李德仁等專家提出,將這個平臺建成信息共享系統,同時分別建設它的政務網和公衆網,兩個網絡從物理上隔離,提供不同清晰度、精准度的信息服務,兩者相得益彰。
國産“地球儀”已現鋒芒
“Google Earth”依靠的是衛星影像圖下面的“虛擬地球儀”,它能處理各種影像數據,實現搜索功能。“我們要建自己的‘Google Earth’,也需要有這種‘虛擬地球儀’。”李德仁說,爲了做這個“虛擬地球儀”,他和龔建雅等教授花了近10年時間,最終完成了一種叫作Geo Globle的軟件,爲我國打造自己的“Google Earth”提供了技術支撐。
陳靜說,這一軟件能同時處理多種來源的數據,包括三維地形圖、航拍影像圖、三維模型,同時還有矢量數據,如地理邊界、鐵路、公路和航線等信息,這些是“Google Earth”所沒有的。目前,Geo Globle軟件已小試牛刀,分別在黑龍江地理信息系統、福建電力系統和國防領域試用,都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陳靜說,有這個軟件做支撐,對于行業和相關部門的數據服務將更加精准。比如規劃部門需要搞清楚每家每戶的宅基地、房屋界限,通過這一系統,可以達到對房屋的每個臺階都能准確定位,房屋邊界的影像數據誤差微乎其微。這個平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通過技術集成,可以將不同部門的數據疊加到同一界面上,類比分析非常直觀,而且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可以避免各個部門在這方面的重複建設投入。(諶達軍 宋強 塗舟)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2-19/1200542765.html
中國各層面軍事機密均受谷歌地球使用者監視08-05-29 國際先驅導報
谷歌地球三宗罪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寇立研發自北京 近年來,從國際軍事研究機構到普通網民,不斷有人從“谷歌地球”上發現中國的“軍事機密”。雖然裏面摻雜了網友猜測、媒體炒作和相關國家有意混淆的因素,未必全都真實,但數量巨大的涉密圖片,仍讓人不得不防。
最新的一起涉及中國“軍事機密”的“谷歌地球”曝光事件發生于5月2日,英國《簡氏情報評論》當天報道稱,“通過‘谷歌地球’照片可以確認,中國正在海南三亞地區建設一個巨大的潛艇基地。”
妄測“三亞海軍基地”
繼《簡氏情報評論》之後,美國、法國、印度等國媒體紛紛跟蹤報道這一消息。這些媒體不約而同地報道:中國最新的“094”型戰略核潛艇已經進駐新建的三亞海軍基地。
在西方情報機構和媒體各種版本的猜測中,中國的“094”型戰略核潛艇配備著16枚“巨浪-2”導彈。這種導彈每枚攜帶3~4枚2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能對8000公裏外的多個目標同時實施打擊,且精度在80米以內。
《簡氏情報評論》稱:“三亞海軍基地的建設和在此部署中國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意味著中國要控制南海和亞太地區其他戰略海峽的傾向。隨著中國對進口石油以及礦業資源依賴性的增大,中國對確保其海上戰略通道的安全越發關注。正是出于這種考慮,才會驅使中國加緊海上力量投射能力,比如說航母與戰略核潛艇的建設。”
雖然“谷歌地球”這張照片目前沒有經過任何一個國家的專業軍事機構判斷,但事關重大的戰略情報,竟然是由一個人人可用的免費軟件引起,已經讓人驚訝不已。
散布“中國威脅論”
事實上,曝光所謂的中國 “軍事基地”和“戰略武器”,正是近年來圍繞“谷歌地球”最大新聞熱點之一。
2007年夏天,美國科學家聯盟(FAS)核情報項目組發布一份研究報告,聲稱根據“谷歌地球”提供的衛星照片,中國正在對位于青海德令哈地區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平臺進行升級改造。FAS認爲,這裏的發射平臺本爲老式“東風-4”型戰略導彈設計,中國把它升級改造後可以發射新型“東風-21”導彈。“東風-21”射程至少有1800公裏,在此發射北可打擊俄羅斯、南可打擊印度。
此事尚未有定論,向來喜歡窺探和評論中國軍事動態的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又于幾個月後披露,根據“谷歌地球”的照片,他們發現了“094”戰略核潛艇的最新照片。《漢和防務評論》還煞有介事地就照片進行了進一步評論,認爲“094”型核潛艇從“092”型核潛艇升級而來,工藝尚不完善,且爲該型潛艇准備的“巨浪-2”型戰略導彈還未服役等等。
無論真假,這些有關中國戰略武器的新聞都引起了人們對中國戰略導彈的關注,使“中國威脅論”日益散布,甚至爲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互信關系中打入了某種挑拔因素。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5-29/1154503021.html
解放軍及外軍嚴防谷歌地球衛星監測(組圖)07-06-23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分辨率達到軍用級別 總統府窗戶清晰可見
駐伊拉克巴士拉英軍營地,每天都會遭到炮擊,且命中率越來越高,因爲武裝分子可以在Google Earth裏,輕易找到英軍營地宿舍區和輕型裝甲車停放地。
日前,《解放軍報》一則報道說,解放軍已注意到Google Earth(谷歌地球)提供的高清晰衛星圖片帶來的泄密隱患。濟南軍區某紅軍團在前不久的一次戰備拉練中,把演練重點放在防偵察監視上,在空中無人機的配合下,有效地避開了Google Earth的監測。
國際觀察家指出,隨著Google Earth搜索功能日益強大,各國軍隊都已采取行動,迎戰可能由此帶來的泄密問題。
關鍵地區要求隱去 美軍買斷商業衛星
Google Earth是Google公司開發的一種衛星圖片瀏覽軟件,其數據覆蓋全球,可迅速在衛星照片上確定主要地址的位置,並可對照片進行放大。這種軟件免費版的信息量已相當龐大,加油站、景點、小區都能找到。如果付費,還可得到分辨率達0.6至1米的衛星照片,幾乎超過10年前軍用偵察衛星的水平。
然而,Google Earth在提供高質量衛星圖片服務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泄密問題。因爲無論是高度機密的核設施,還是常人難以涉足的軍事基地,都被它盡收眼底。對此,美軍是最早建立防護網的。
首先,美國制定有嚴格的軍事信息管理制度,Google Earth所公布的美國圖片必須經過篩選、處理,甚至更改,敏感地區一律模糊化,連15米分辨率都不讓看。用戶根本無法查到重要的美軍基地,且基地的關鍵地方都被隱去。
爲證實此說法,《世界新聞報》記者進入Google Earth,試圖搜尋太平洋上兩個廣爲人知的美軍基地:關島和沖繩,照片上固然能找到相應的島嶼,但照片分辨率極低,模糊一片,難尋軍事基地的蹤影。即便你搜到了一些基地,比如加州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佛羅裏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等,也都被圖上了灰色“馬賽克”。另外,據稱連副總統切尼的豪華官邸、白宮屋頂圖像,也都經過了特殊處理。
其次,美軍反間諜機構和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等組織,會實時監控Google Earth任何公開發布的軍事信息,一旦發現問題,立刻予以糾正。去年,白宮就以“防範恐怖分子利用衛星地圖襲擊”爲由,命令Google抹去紐約、洛杉磯、華盛頓等大城市的衛星圖。
此外,Google Earth圖片絕大多數來源于商業衛星,這些圖片的軍事價值不可低估。2001年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爲加強軍事信息控制,曾買斷所有有關阿富汗地區的衛星圖片,影響了人道救援工作,招致很多批評。
後來,美國出臺法規政策,規定Google發布的商業衛星照片,必須是3年前拍攝的。日前,美國政府和軍方又考慮,出臺更加嚴格的法規,要求商業公司將出售的圖片精度降低至0.5米。
印度總統親自過問 要求細節無法辨認
相對于美軍來說,印度軍隊和法國軍隊也深受Google Earth泄密威脅,但他們對此卻沒有更多的管控手段。不過,印軍、法軍的反泄密工作,都得到了總統的大力支持。同時他們還不約而同地開發反制技術,與Google Earth“對著幹”。
早在2004年,印度國防部一名工作人員無意間發現,通過Google Earth軟件,可以輕易看見總統府和國會大廈的窗戶和陽臺;在孟買的海軍港口中,停泊與在建的航母都一覽無余;就連空軍在昌迪加爾、阿姆拉巴、阿姆利則和列城的基地,也被Google Earth清晰地“記錄在案”。
尤其讓印軍憤怒的是,Google Earth也公布了巴基斯坦的一些空軍基地照片,但這些照片的清晰度要遠低于印度空軍基地的照片,人們很難分辨照片上的輪廓。印度總統當即表示,Google此信息服務系統“已對印度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並要求軍方研究應對措施。如今,與以前網上留下的Google Earth清晰圖像相比,現在印度班加羅爾等地的軍事基地分辨率已經明顯降低,無法辨認任何細節。
法國推出反制圖庫 搶走大批瀏覽用戶
與印度相似,法國對Google Earth也反應強烈,同時也致力于開發反制技術。不同的是,印度是“防”,法國是“疏”。2006年6月,在時任總統希拉克的大力支持下,法國正式推出法國版的Google Earth。據稱,這種名爲Geoportail的地圖搜索網站,使用了40萬幅太空圖片和3700幅地圖圖片,每5年更新一次。人們可以通過這個網站瀏覽法國的衛星圖片,圖片細節甚至超過了Google Earth。據稱,Geoportail推出當天,就有500萬用戶訪問,占到了法國總人數的1/5。與Google Earth不同的是,Geoportail對于少數敏感、涉及軍事領域的照片,做了模糊技術處理,不會構成泄密威脅。
韓國要求刪除照片 英國僞裝軍事設施
就目前而言,韓國軍隊和英國軍隊受Google Earth泄密打擊最爲嚴重。據悉,在Google Earth提供的衛星照片中,發現了韓國首爾及其周邊地區針對朝鮮的防空陣地照片。通過該照片,不僅能夠確認韓國防空部隊的准確位置,而且可以分析出該基地地對空導彈的數量和導彈的布置情況。據稱,在韓國,這些情報屬于2級以上的軍事機密。
Google Earth照片對英軍的影響更直接。今年初,駐伊拉克巴士拉英軍突襲當地武裝分子的住所,繳獲了一些文件,其中包括打印出來的Google Earth衛星地圖。這些圖片詳細標明了巴士拉英軍駐地裏的建築物和易受攻擊的區域,比如帳篷宿舍區、衛生間區和輕型裝甲車停放的地點等。英軍據此強烈質疑,Google Earth成了恐怖分子的幫凶。因爲巴士拉英軍營地每天都會遭到迫擊炮彈和火箭彈的襲擊,而且命中率越來越高。
盡管“損失”慘重,但無論是韓軍還是英軍,都還拿不出更好的應對辦法。韓國軍方坦承,對于類似事件,“我們和其他國家一樣,基本上束手無策。”目前,韓國一方面向美國求助,希望美國發揮影響力,促使Google Earth“改正錯誤”。另一方面也已向Google公司提出交涉,要求其立即刪除這些照片。有報道說,韓國軍方正著手把相關軍事設施僞裝起來,盡可能減少“曝光面”。
英軍則進行強勢回擊,要求Google公司將他們駐巴士拉圖片進行模糊化處理,否則就“法庭上見”。經過談判,Google公司相信這些圖片有助于恐怖分子發動襲擊,同意對其進行模糊化處理。但這一行動已來得太晚了,一名英軍士兵說:“已經遲了,因爲武裝分子已經獲得了圖片,知道我們在哪兒吃飯、睡覺、上衛生間了。”
不過,英軍目前已著手加強僞裝工作,不僅要僞裝駐伊拉克基地,國內其他可以僞裝的軍事設施,也都將面臨一次技術含量更好的僞裝。
新聞分析:敏感圖片唾手可得
各國軍隊都懼怕Google Earth,那麽,這種軟件泄密危害有多大呢?目前,各種說法不一。有觀點認爲,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他們本身就有比較好的衛星偵察能力,根本不需要利用Google Earth;而對于沒有衛星偵察能力的國家,Google Earth則提供了一條新的情報途徑,讓其更容易了解別國的軍事設施。
也有觀點認爲,Google Earth上的照片,坐標位置有一定誤差,照片也都是幾個月甚至幾年前的,不能用到軍事行動中。但對于一些固定設施,比如基地、港口等,有一定情報價值。還有觀點認爲,衛星照片情報需要專業判讀,對于一般人來說,意義不大。
軍事專家指出,無論危害是大是小,但有一點可以肯定,Google Earth確實讓一些敏感圖片唾手可得。而圖片對于戰爭,事關重大。1942年8月,美軍進攻瓜達爾卡納爾島時,爲缺乏該島的地形資料發愁,後來記者拍攝的幾張該島風景照幫了大忙。
無獨有偶,1983年10月,原定開往地中海的美國第六艦隊,突然獲命轉向格林納達執行登陸作戰任務,由于艦隊缺乏格林納達地圖,無法使艦炮判定目標方位。情急之下,艦隊測勤官便從曾到過格林納達旅遊的官兵手中收羅了導遊圖,重制後下發部隊,解了燃眉之急。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6-23/0827451050.html
谷歌公司解釋:照片來源于民用衛星非實時照片07-01-26 環球時報
對于外界的質疑,谷歌公司方面的解釋很簡單:照片來源于民用衛星,都是數年前的,並不是實時照片;推出這一産品的目的是爲了整合世界地圖的信息資源,通過下載地圖,獲得駕駛路線和建築信息等,方便民衆生活,並有助于救災、環境保護和保護動物等;照片已限制了分辨率,遠遠低于軍用圖片,“不存在泄密問題”。谷歌公司的一名負責人稱,外界的指責“小題大做”,他一副冤枉的樣子說:“我不能理解,爲什麽會有人認爲‘谷歌地球’泄露了所謂敏感軍事設施的地點,要知道在美國,人們可以開車或者走路從這些軍事機構門前路過,這些地點並不是什麽秘密”。
軍事專家認爲,公開的衛星照片對發達國家來說軍事用途並不大,它們擁有比這更精密的衛星照片,而且“谷歌地球”發布的衛星照片都是幾年前拍攝的,這種“延時安排”對各國和地區都非常重要。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曾有幾期連續刊登“谷歌地球”提供的中國軍事基地照片,但它分析了半天也只能揣測中國軍隊過去是如何經營這些設施的,不具有太大的現實軍事價值。
軍事專家也認爲,從傳統保密角度看,谷歌還是犯了大忌。一般而言,衛星照片的分辨率在30米以下就可以發現港口、基地、橋梁、公路或艦船等較大目標,3-7米的分辨率就可以發現雷達、小股部隊、導彈基地、指揮所等較小目標。這就是說,這些衛星照片都是有軍事價值的,難怪會引起許多國家和地區軍方的強烈反應。
網絡時代對國家安全的新挑戰
對于谷歌與一些國家的沖突,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楊明傑研究員評論說,一個早該重視的安全問題現在終于突出地表現出來了,網絡時代涉及國家安全利益的信息安全面臨著新的巨大挑戰。
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信息與社會研究室的副主任唐嵐告訴記者,其實,不止谷歌,微軟也開發有類似功能的産品。商業衛星和實地拍攝,把很多在安全上非常敏感的實景放到了網絡上,讓人産生了無密可保的感覺,這是涉及國家安全的信息遭遇新的挑戰的一種典型表現。
按理,即使是在信息時代,信息公開應該是有底線的,一旦涉及敏感的秘密,就會有相應的管理政策和法律來限制你。但楊明傑告訴記者,目前,世界上只有個別國家能管住網絡企業對敏感安全信息的公布,因爲它擁有制約這些信息企業的手段。可惜不對稱的現實是,絕大部分國家在對網絡企業公開敏感信息的管理上沒有什麽有效的辦法。
楊明傑說,國際秩序必須有一定的國際規則來保護,信息安全也一樣。從長遠和根本的解決之道來看,信息安全需要制定國際規則或管理協定,同時開展實質性的國際合作。但目前,信息安全方面的國際合作,與國家安全方面的國際合作相比,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
楊明傑說,既然有效的國際管理制度和國際合作暫時還指望不上,那麽,對于各國自身而言,在信息化條件下,就必須重新考慮涉及國家安全的保密觀念、保密制度和保密技術:一方面,哪些密要保?怎麽保?保多長時間?這些問題必須與時俱進地仔細斟酌;另一方面,發現敏感信息的手段在提高,那麽,保密技術、保密辦法也要相應改進,否則,就確實無密可保了
http://news.sina.com.cn/w/2007-01-26/153412149829.shtml
我軍突破軍事僞裝新技術應對谷歌地球搜索09-01-03 解放軍報
這是一個讓無數軍事發燒友迷戀的網站。打開“谷歌地球”的衛星圖片瀏覽頁面,無論是高度機密的核設施還是常人難以涉足的軍事基地,通過對衛星照片的放大,均盡收眼底。
工程僞裝專家、空軍機場營房部王聲部長說,“谷歌地球”可以提供全球範圍內任何一處地點的高清晰度衛星照片,分辨率達到0.6到1米,你甚至還可找到自家的屋頂和養的一條狗,這幾乎超過10年前軍用偵察衛星的水平。
一般而言,衛星照片的分辨率優于30米就可發現港口、基地、大型橋梁、公路或艦船等較大目標,1-3米的分辨率就可發現雷達、軍用倉庫、野戰陣地、指揮所等較小目標。也就是說,這些衛星照片都是有軍事價值的。正因爲如此,“谷歌地球”正引來諜報人員愈來愈多的目光。
●隱蔽僞裝面臨新挑戰
“現代空間偵察技術對地球表面可視性物體的分辨能力,已經達到了足以識別戰場主要活動程度的能力,我國領土上具有軍事意義的目標都可能遭受偵察監視”,軍事僞裝學專家劉保榮高級工程師認爲,信息化戰爭中,缺乏有效僞裝的目標,戰時將難逃被精確制導武器摧毀的厄運。
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動用了各型作戰飛機,打擊了南聯盟約7600個各類固定目標以及3400多個活動目標。其實,南聯盟也曾進行過僞裝方面的努力,但由于僞裝理念和技術較落後,目標大都被發現摧毀,有的目標甚至被反複攻擊,個別彈坑深達18米。隨著空天立體偵察技術的發展,對空透明度會越來越高。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我軍軍事設施和裝備、防護工程的被發現概率,是當前面臨的新挑戰。
●高技術築起僞裝防護新體系
“構築僞裝防護新體系,必須采用高新技術”。王聲部長談起軍事設施的隱蔽化建設,深有感觸地說:“傳統的迷彩和普通遮障僞裝手段難以對付光學、紅外、雷達、高分辨率衛星等偵察手段,這就逼著我們加快對僞裝防護的新技術、新手段、新器材和新方法的研究探索,如今已取得一定成效”。
在某大山深處,筆者尋找地下防護工程洞口像是在做一場刺激的“探寶遊戲”。當被告知某個工程洞口在方圓5平方米處,但筆者曆時1個多小時搜尋,滿目所見盡是連綿的大山、郁郁蔥蔥的樹木和高低不平的彎彎小路,始終沒能找到洞口。當筆者離開後,隨行的一名技術人員才把謎底揭開:山洞與山體完全融合,洞口大門上還密密麻麻長滿了花草,筆者曾摸到過卻沒有發現。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肉眼看不到,地面抵近偵察發現不了,那立體空間偵察的效果如何?技術人員自信地說,就在幾天前,空軍的幾架偵察機依據提供的詳細的坐標範圍數據,飛臨這些防護工程上空,用紅外、雷達、光學等先進的偵察手段反複偵測甄別,結果發現的卻是僞裝網掩蓋的假洞口,離真洞口相距甚遠。
據空軍後勤部有關專家介紹,近年來,他們在僞裝技術和僞裝效果檢測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僞裝設施和材料已經實現了系列化、多功能化,並提出了“融合背景、全程隱蔽、綜合僞裝”等新型僞裝防護理念。如針對暴露特征明顯的工程口部僞裝他們就想出了不同辦法。無論從空中或地面抵近觀察,洞口與周圍自然地貌完全融合在一起,沒有了對空暴露的路或斷頭路,新型材料的輻射溫度一天24小時不停地與周圍背景同步變化,洞口的值班房也做得與周圍民居一模一樣,使各類工程設施成爲背景的一部分。
然而,隨著境外偵察遙感衛星裝載的可見光照相、熱像儀和合成孔徑雷達等對地探測設備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地面目標偵察的分辨率也越來越高。一些地方經濟建設的加快,使曾處于深山之中的雷達站,成了旅遊區的一部分;有的新裝備機場周圍居民逐漸增多,跑道上新戰機的訓練全程,甚至都可以用手機向境外直播;隨著高速公路、鐵路或新的民航航路調整,有的軍事區也開始暴露在世人眼中,這些都加大了僞裝的難度。做好軍事設施的隱蔽僞裝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1-03/0955537257.html
谷歌地圖刪除格魯吉亞信息避免被用于軍事用途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方芳報道 據《外交政策》雜志網站2008年8月12日報道,格魯吉亞所有的城市和運輸線從谷歌地圖上消失了。有消息稱,谷歌希望在這場沖突中保持中立,所以將格魯吉亞境內的所有詳細信息從地圖上清除,以保證谷歌地圖不被用于軍事用途。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8-15/0822516616.html
美國防部禁止谷歌公司拍攝美軍基地實景圖(圖)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008年3月7日報道,美國北方司令部的發言人蓋瑞?羅斯比6日表示:“我們收到的一份報告指出,Google Maps正在收集得克薩斯某軍事基地的圖像和360度全景視頻,包括細部圖片。” 據他說,這些360度的全景圖中有入口控制設備、障礙物、總部所在地、設備和營區,已經對基地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軍方所指的就是Google Maps網絡地圖在去年6月推出的一項新服務功能——“街道景觀”(Street View)。輸入某個地點後,地圖頁面會出現一個按鈕。點入後會有一個窗口和方向箭頭,即可進行街道與建築的全景瀏覽。該窗口可改成全屏幕,使用者也可將畫面放大,看清街道招牌、公車站牌和其它細部影像。據悉,進行圖片收集時,谷歌的員工會開車沿著各街道進行連續拍攝。這項服務正在美國各大城市迅速推出,但還未在美國之外進行推廣。
美國北方司令部司令吉恩?雷納阿特將軍表示,五角大樓已經和谷歌公司討論了這些危險,希望該公司合作,從其“街道景觀”服務中刪除相關圖片。同時,五角大樓上周還向全美所有軍事基地和設施發通知說,不允許對基地內進行360度實景拍攝並發布在網上,若沒有基地司令的允許,門崗也不得對攜帶成像和監測設備的外來車輛放行。但通知並沒有對在基地外進行拍攝做出規定。
誤打誤撞獲准許
谷歌公司發言人拉裏?余(Larry Yu)說:“軍方與我們進行了接觸,對于他們關注的圖片,我們都遵照他們的要求進行了處理。”他還說,不只是軍方,任何用戶對圖片有疑慮,都可以向谷歌公司反映意見。
拉裏?余表示,谷歌這次將得克薩斯休斯頓福特?山姆陸軍基地曝光純屬工作失誤,因爲一名駕車拍攝街景的谷歌司機10天前錯誤地把車開到了基地處,在獲得許可後進入了基地。這種做法違反了谷歌公司的原則,即不拍攝私人道路和公衆通常不被獲准進入的區域和設施。
此前,谷歌公司已經向全世界推出Google Earth地圖服務,網民可以將軟件下載到電腦上,查看詳盡的衛星圖片和三維立體圖片。這項服務已經遭到印度、韓國等國家的指責,稱它提供了軍事基地和一些敏感地區圖片,容易爲恐怖分子所利用。
北方司令部發言人羅斯說:“我們並不反對Google Earth的服務,但是要有底線。當他們拍攝入口控制設備、總部位置、安全設施和營區時,就會對軍隊安全帶來風險。”五角大樓目前還在研究Google Maps和Google Earth的地圖服務上是否還有其他不符合要求的圖片,但是由于很多圖片都是從公共街道拍攝的,所以軍方可能沒有司法權利要求刪除那些圖片和視頻。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3-08/1025489143.html
電腦一開就會洩密 【科學人 2009/06/19 撰文/吉布斯
資訊竊賊跳過加密系統,用偷窺就能直接竊取資訊。即使最嚴密的網路安全系統,也無法確保你的電子資料不被有心駭客竊取。
重點提要
■即使最嚴密的網路安全系統,也無法確保你的電子資料不被有心駭客竊取。
■研究人員已經證實,光是利用眼球反射的電腦螢幕影像或印表機發出的聲響,就能從中讀取資訊。
■這類攻擊難以防禦,而且無法追蹤。
透過貝克斯(Michael Backes)的星特朗望遠鏡觀看走廊另一端的筆記型電腦,螢幕上的18點字清楚得幾乎就像電腦放在我膝上一樣。我再度確認了一下,這台筆記型電腦不僅位於10公尺長廊的另一端,而且背向望遠鏡,而我看到的清晰影像來自旁邊桌上的玻璃茶壺反射的倒影。貝克斯在德國薩爾蘭大學研究室的實驗發現了值得注意的事情:很多東西都會將我們螢幕上的秘密反射到偷窺者的相機裡,眼鏡、咖啡杯、塑膠瓶、金屬飾品等,效果都不錯。貝克斯甚至在最近的研究中發現,電腦使用者的眼球,光是「看著資料」就會洩密。
除了螢幕影像的倒影之外,還有許多方式會讓我們的電腦資訊經由所謂的旁通道(side channel)洩漏出去,這種安全漏洞逃過了我們用來保護敏感資料的加密處理與作業系統。最近,研究人員示範了五種方法,不需在目標電腦上安裝任何軟體就能偷偷記錄資訊(例如按鍵)。技術高超的觀察者甚至可以藉由讀取網路交換器的發光二極體(LED)閃爍訊號,或是仔細分析螢幕發出的微弱電波頻率,擷取他人的資料,甚至利用某些印表機發出的噪音也能竊取資料。
除了少數機密軍事計畫之外,大多數資訊安全研究人員都忽略了旁通道攻擊,而著重在不斷強化加密系統與網路通訊協定的防禦力,然而那只能確保資訊在電腦或網路裡的安全。旁通道攻擊利用的是電腦與真實世界之間沒有保護的地帶:從鍵盤、螢幕或印表機附近,在資訊被加密之前或被轉換成人類可閱讀的形式之後竊取。這類攻擊也不會留下異常記錄或損毀檔案等竊密行跡,沒有線索能讓安全研究人員找出竊密發生的頻率。這些專家只能確定一件事:只要資訊露出弱點並且含有可觀的金錢或智慧價值,那麼早晚一定會有人試圖偷走它。
螢幕與鍵盤都會洩密
藉由旁通道偷取資訊的概念,比個人電腦還早問世。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參戰國的情報單位就懂得互相竊聽對方的作戰指令,當時的野戰電話只有單線,回傳的電流是利用地表傳導,間諜將地下的桿子連接到放大器上,就能竊聽對話。1960年代,美國軍事科學家開始研究電腦螢幕放射出的無線電波,並推出代號「暴風雨」(Tempest)的計畫,發展電磁波屏蔽技術,至今仍用於政府和銀行的機密電腦系統。如果沒有暴風雨屏蔽技術,當普通陰極射線管螢幕將影像一行行掃描出來時,竊密者就能在附近的房間甚至鄰近建築物內接收該螢幕的電波,重新組合出影像。
許多人認為平面顯示器普及之後,就不用在意「暴風雨問題」了,因為面板使用的電壓低,而且並不是逐行掃描影像。然而,英國劍橋大學電腦實驗室的電腦科學家孔恩(Markus G. Kuhn)於2003年指出,平面顯示器螢幕也會從影像傳輸線輻射出數位訊號,包括筆記型電腦在內,這些放射出來的訊號能在好幾公尺外被人接收並解碼。螢幕每秒更新畫面60次以上,取平均值去除圖樣的共同部份之後,留下的就是改變的畫素,以及目標顯示器上任何肉眼可判讀的資料。
孔恩表示:「30年前,這種攻擊所需的電磁波分析設備,只有軍用品供應商才有,如今在任何設備充足的電子實驗室裡都能找到。儘管這些設備仍然很笨重,不過遲早會被做成筆記型電腦擴充卡。」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洛桑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電腦科學研究生弗亞紐(Martin Vuagnoux)和帕西尼(Sylvain Pasini)發現,利用普通的電波監控設備也能隔牆接收按鍵訊號,這種攻擊不需依賴電源振盪,所以對於用電池供電的筆記型電腦(在機場航站就會看到一大堆)也有效。
2008年10月,弗亞紐和帕西尼將這項技術拍成影片,公佈在網路上。他們正在準備一份研討會論文,描述從隔牆接收到的電波訊號推算出按鍵訊號的四種方法,距離最遠可達20公尺,其中較新的一種方式精確率達95%,孔恩解釋:「判別鍵盤哪個鍵被按下的方法,就是輪詢矩陣電路的行與列。輪詢過程會放射出微弱電波脈衝,這些脈衝的時間座標就會透露是哪個鍵被按下。」他在10年前就曾提出其中一種方法(但未曾試過)。
2008年5月,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維格納(Giovanni Vigna)領導的團隊,發表了第五種不需高檔電波接收器就能側錄按鍵的方式。他們只需一部尋常的網路攝影機,以及一種叫做「拍得清」(ClearShot)的聰明軟體,就可以分析手指在鍵盤打字的視訊,運用動態追蹤演算法搭配精密的語言學模型,即可推算出最可能打出的字。維格納指出,「拍得清」推算按鍵文字的速度,大約和人類打字一樣快,只是沒那麼精確。
表面上,似乎不可能有人會讓自己的網路攝影機這樣背叛自己,其實並非如此。利用網路攝影機側錄影像,大概就像誘騙使用者去點擊網頁上看似無害的連結那樣簡單,這種手法就叫「點擊綁架」(clickjacking)。2008年10月,白帽安全公司的葛羅斯曼(Jeremiah Grossman)和安全理論公司的韓森(Robert Hansen)詳細列出他們在許多網頁瀏覽器及Adobe Flash軟體所發現的程式漏洞。惡意網站利用這些漏洞就能控制電腦的麥克風和網路攝影機,側錄音訊和視訊。一不小心點擊到惡意連結,使用者就遭到監視了。
然而,貝克斯指出:「這些偷窺方法幾乎都是擁有特殊知識與設備的專家才能進行。而反射影像偷窺法的不同之處在於,只要花500美元買個望遠鏡,幾乎人人都能做到,這幾乎不可能完全防範。」
有「眼睛」盯著你
貝克斯是德國馬克士普朗克軟體系統研究所的研究員,他在進入學術界之前服務於蘇黎世IBM實驗室,當時就已經聲名遠播。他將大部份的時間花在研究密碼學背後的數學,不過每年都會和學生進行一項純為興趣的新計畫。今年他們撰寫電腦程式解讀點陣印表機的噪音(這種吵鬧的機器目前仍常用於航空業、銀行與醫院),將錄音內容翻譯成當時印表機正在列印的頁面。基於這項研究的成功經驗,貝克斯的團隊已試著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噴墨印表機。貝克斯說:「噴墨印表機顯然困難得多,因為它相當安靜。」
2008年某一天,貝克斯走過辦公室時發現研究生們正忙著打字,又突然想到一個點子,可做為年度興趣計畫。貝克斯說:「真想知道他們這麼拚命是在做什麼?」他注意到有位學生桌上的茶壺有一小塊藍白相間的影像,原來那是電腦螢幕的倒影,於是蹦出了一個點子。他說:「隔天我跑去休閒用品店買了一支普通的家用望遠鏡(435美元),以及一部6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
這套設備效果出奇得好。望遠鏡瞄準湯匙、酒杯、壁鐘的倒影時,就能清楚讀出字型大小適中的字。幾乎任何反光表面都管用,但曲面效果最好,因為它們能呈現出更寬廣的房間區域,因此偷窺的駭客不必尋找看得見螢幕倒影的最佳視點。不幸的是,我們每位電腦使用者臉上都鑲著接近球狀、高反射度的東西:眼球。我們能從盯著螢幕看的眼球讀取數位機密嗎?
美組建網絡司令部爲爭奪網絡空間霸權做准備 2009-06-28 解放軍報
上世紀90年代美軍就開始進行網絡戰的研究與實踐。但是,美軍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網絡戰指揮體系,僅由各軍種分別建立了網絡戰指揮中心。6月23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正式下令組建網絡司令部,由戰略司令部負責組建一個指揮網絡戰的次級司令部——網絡司令部,以統一協調保障美軍網絡安全和開展網絡戰等與電腦網絡有關的軍事行動。美國輿論認爲,這意味著美國准備加強爭奪網絡空間霸權的行動。
目前,美國武裝部隊擁有200多萬臺計算機和1萬多個局域網,重要網絡包括海軍網、空軍網、陸軍網、後勤網、仿真互聯網、巡航導彈網、醫療網等170多個,美國國防部有95%的數據通信使用公用電話系統。因此,美軍十分重視網絡的進攻與防禦,2005年3月美國國防部公布的《國防戰略報告》,就明確將網絡空間與陸、海、空和太空定義爲同等重要的、需要美國維持決定性優勢的五大空間。美國空軍同年宣布將網絡戰與空中和太空作戰行動一道納入其作戰範疇,美國海軍也提出了“網絡中心戰”理論,認爲未來的戰爭將以網絡爲中心,戰場將由信息網、傳感網和交戰網組成,計算機網絡戰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有鑒于此,美軍將信息網絡安全視爲今後國家安全面臨的主要挑戰,非常注重加強網絡戰指揮機構建設。美國國防部設立了“國防信息系統局”,爲美軍遂行防禦性信息戰(包括偵測和應付對計算機的攻擊)提供指導以及各種設施、設備和人員。美國陸、海、空三軍也相繼成立專門的“信息戰中心”。2005年7月25日,針對維護網絡安全的需要,美軍戰略司令部進行了重組,在“導彈防禦”、“空間和全球打擊”、“情報、監視和偵察(ISR)”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運用”之外又增加了“網絡戰”一項。2007年9月18日,美國空軍的一個全新大司令部——網絡司令部(暫編)正式成立。美國空軍部長韋尼毫不避諱地公開宣稱,其核心任務就是保證本國網絡安全和襲擊他國核心網絡。
美軍在進行網絡戰研究與實踐時,攻防兼備、側重于進攻的理念顯而易見。1997年6月,美國第一批網絡戰士參加了國家安全局組織的秘密演習,幾名黑客成功地闖入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以及華盛頓、芝加哥等地的軍用計算機網絡,並且控制了全國的電力網系統。而美軍舉行的代號爲“聯合遠征部隊實驗99”的演習,重點之一就是檢驗“軟破壞”和“硬摧毀”等手段在信息戰中的實際效果,探索對計算機網絡實施信息攻擊的基本方法與途徑。
目前,美軍已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批具有實戰意義的網絡信息戰部隊。美國空軍高官曾經誇口說,第67網絡戰聯隊是空軍“最大的一個作戰單位”,因爲該聯隊的人員和裝備遍及“除南極洲之外的其他大陸”,由5個情報大隊、35個情報中隊及分隊,總計8000名官兵組成,駐地分布在全球100個地點。有分析認爲,兵多將廣,再加上即將形成統一的指揮,美軍網絡戰司令部在今年10月開始運行後,必然會強化美軍遂行網絡戰特別是網絡進攻的能力,世界各國在虛擬空間之中會遭遇越來越大的安全壓力。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6-28/0743556875.html
94%網民支持中國設網絡戰司令部保衛國家安全2009-06-28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蘇秋報道,6月24日,美國防部長蓋茨正式下令建立網絡戰司令部。一直炒作所謂“中國黑客威脅”的美國因此成爲全球首個公開將戰爭機構引入互聯網的國家。
美軍宣布建立網絡司令部的消息傳出後,各國反應強烈。英國隨即宣布成立網絡安全辦公室和網絡安全行動中心,開始組建“網絡兵團”。在此之前,炒作“中國黑客攻擊”的韓國也表示將建立網絡戰司令部。而根據環球網的一項調查,絕大部分中國網民支持中國也設立網絡戰司令部。
截至28日上午八時,環球網25日進行的《你認爲中國應建網絡戰司令部嗎》調查已有4000余人投票。其中,超過94%的網民(3823票)持贊成態度,反對者不足6%(240票)。
網友表示,現在網絡已經影響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應該有危機意識、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別人攻過來再臨時抱佛腳。有網友說,網絡是陸、海、空、太空之外的一個無形的世界,現代戰爭信息通信是關鍵一環,網絡戰司令部爲保證我國網絡通信安全有重要意義,遲早都得建立。
由于美國此前曾多次炒作“中國網絡戰”、“中國黑客”威脅,因此有網友表示,美國建立網絡戰司令部是針對中國,中國有必要進行回應。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6-28/1057556905.html 中國媒體 砲轟美國當網路霸主【世界日報2010.01.22
中國官方「環球時報」22日報導,美國情報機構每年出資數千萬美元資助「網絡漢奸」對中國網民進行思想滲透、策反。
報導指出,「網路漢奸」出沒於各大中文論壇、門戶網站。報導稱「哲瓦在線」是由美國官方機構和海外「藏獨」組織合作進行的秘密項目。「哲瓦在線」的任務是,利用網路煽動、蠱惑、滲透、策反中國網民,並製造謠言,引發動亂,搜集中國情報。
報導引述一名曾在「哲瓦在線」工作的藏族青年的話稱,這個組織就是一個聽命於美國的網絡間諜機構,拿美國人的錢,受美國人監督,並為美國人服務。
報導引述香港「大公報」發表的「防美日網間輿論擾華」一文說,經常在網上發表敏感文章的人背景不簡單,他們受雇於美日間諜機構。
報導說,掌控網路對美國有重要戰略意義:攔截信息,搜集情報;快速廣泛傳播美國聲音,掌握話語權和輿論主動權;輸出美國價值觀;支持「顏色革命」;扶持所謂「敵對」國家和「看不順眼」國家的反對派,干涉他國內政,擴展美國勢力範圍;戰時先發制人,干擾對方通訊和指揮系統。
美國國防部長蓋茲曾說,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體網路是美國「極為重要的戰略資產」因為「這些新科技讓『獨裁政府』難以控制信息。」一名美國前情報官員談到通過網路輸送美國價值觀時說,這比派特工到目標國或在目標國培養認同美國價值觀的當地代理人更容易。
報導指2009年6月,美國政府以妨礙網路自由和信息流動自由為由,對中國「綠壩」軟件提出異議並施壓,也與向中國的滲透意圖有關。
中國媒體控美獨擁網路核心技術【世界日報 2010.01.22
中國官方媒體22日砲轟美國利用互聯網作為推行霸權主義的又一武器。報導直指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通過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圖片共享網站flicker 和 Twitter這些平台傳遞美國信息,聲稱要以網絡力量來應對那些打壓國內媒體的國家。
官方媒體「環球時報」說,美國發明互聯網40年來,一直利用互聯網發源地優勢、掌控互聯網主動脈優勢、握有互聯網核心技術優勢,控制著全球互聯網,成為互聯網霸主。
報導導指出,支撐互聯網運轉的根服務器共有13個,一個主根服務器設在美國,12個副根服務器中有九個也設在美國。
從技術上講,一旦某個國家的後綴從根服務器中被封住或刪除,這個國家便在互聯網世界中消失,特別是管理根服務器的ICANN是向美國商務部負責,並受美國商務部制約,其他國家的法律對它無任何約束。2004年4月,由於頂級域名管理權問題上發生分歧。「LY」(利比亞頂級域名)癱瘓,利比亞在互聯網上消失了三天。
報導說,在一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美國獨掌互聯網根服務器的狀況令許多國家擔憂和不滿。多年前,許多國家便表示希望將管理權交給聯合國或以國際合作模式共管。歐盟稱,國際互聯網是全球共享資源,理應由所有國家共同管理。一些開發中國家指出,早期進入互聯網的發展中國家大量鯨吞域名,自己只能分得剩餘的有限資源,要求與美國分享互聯網管理權。對這些意見,美國極力反對。
2005年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明確將網絡空間和陸、海、空、航天定義為同等重要的、需要美國維持決定性優勢的五大空間。同年6月30日,美國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要無限期保留對互聯網根服務器的監管。聲明稱,交給聯合國管理或由各國政府合作管理將會妨礙信息自由流動,互聯網容易被濫用,全球監管更難展開。
報導指出,掌控互聯網對美國有重要戰略意義:攔截信息,搜集情報;快速廣泛傳播美國聲音掌握話語權和輿論主動權;輸出美國價值觀;支持「顏色革命」;扶持所謂「敵對」國家和「看不順眼」國家的反對派,干涉他國內政,擴展美國勢力範圍;戰時先發制人,干擾對方通訊和指揮系統。美國著名軍事預測學家詹.亞當斯在其所著「下一場世界戰爭」中預言:在未來的戰爭中,電腦本身就是武器,前線無所不在,奪取作戰空間制空權的不是炮彈和子彈,而是計算機網絡裡流動的比特和字節。
由於掌握核心技術,美國有關企業在信息技術研發和信息產品製造過程中就根據政府意圖事先做好了日後對全球進行信息控制和制裁的準備。早在2002年,英國媒體披露了一份美國中央情報局網絡間諜計畫。報導說,中情局尋求進入全世界各大公司、銀行以及政府機構電腦系統搜集信息的能力。為掩人耳目,中情局成立了一家高科技公司,以民間身份為幌子與矽谷高科技公司合作開發能夠從互聯網上獲取任何內容的間諜軟件。間諜軟件以綑綁方式和其他軟件一起當用戶安裝實用軟件時它悄悄地進行自動安裝。
谷歌有如阿凡達 面臨退回原星球問題【中央社2010.01.25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祕書長姜奇平指出,從谷歌事件來看,Google有如以自我為中心的「阿凡達」,進入中國本土後難以融入主流文化,正面臨著是否退回原「星球」的問題。
姜奇平在最新一期的「財經國家週刊」中撰文指出,谷歌內部本來就有「海岸派」(谷歌總部)和「大陸派」(中國谷歌 google.cn)之爭,未來中國谷歌的去留不外乎三種可能。
一是撤除中國谷歌,但中文搜索繼續透過美國即將推出的信息科技法案與技術優勢,在大陸仍有很大的影響,不過這種影響在大陸市場將不具有任何經濟意義。
另一作法是再用中國谷歌名義、以全球總部派出的模式殺回大陸,但這樣與大陸市場將更難融合。
三是保留中國谷歌,但如此一來也有麻煩,因為谷歌總部的「海岸派」已不信任「大陸派」的中國谷歌,除非藉機更換管理層,否則將來發展也難以順利。
從中期發展來看,姜奇平判斷,主導谷歌的「海岸派」,在文化包容上仍存在問題,這不僅影響 google的全球化,暫時也找不到懂中文的傑出技術商業人才。
雖然 google 的中文搜索能力會變弱,但目前潛在的競爭對手實力偏弱,還難以馬上填補市場的真空,像有道的「預覽」和新浪的「愛問」等,都不成氣候,在這一時期,阿里巴巴將進入中文搜索市場,而曾有後發先至歷史的總裁馬雲,會不會再次給外界帶來驚喜仍未可知。
網際網路 美國的獨門武器2010-01-26 中國時報
「谷歌」本是商業機構,但充當了政治工具之後便失去了自己的營運主動權,它是想留在這個商機龐大的中國市場中,但在美國官方、媒體、美國公會、人權份子的緊盯之下,確實左右為難。畢竟美國總統及國務卿都公開發話要它對抗中國。
歐巴馬政府左思右想,總以為用網際網路對付中國較壓迫人民幣升值更有效。這是美國的獨門武器。
何以說是獨門武器呢,因為網際網路起自美國,四十年來一直利用發源地優勢掌控網際網路核心優勢,目前支撐全球網際網路運轉的共有十三台「根伺服器」,其中十台在美國,全球每天各地的電子郵件,很多都要先由美國人過目之後方能去它該去的地方,而全球網域名的分配大權也掌握在美國人手中。
網域名地址管理機構(ICANN)成立後雖然自稱非盈利機構,但卻由美商務部授權管理,伊拉克戰爭期間,在美國授意之下,伊拉克的頂級域名(iq)的申請和解權工作被終止,後綴的網站全部從網際網路中消失。○四年因利比亞在頂級域名管理權問題上與美國爭執,利比亞的頂級域名(ly)在網際網路上至少消失三天。
美國去年切斷古巴、北韓、蘇丹等國的MSN即時通訊,開創了新的國際制裁手段。
去年伊朗總統選舉,伊朗政府已宣布阿瑪迪尼杰當選,但美國各大網站在全球發布新聞宣布反對黨穆薩維當選,使伊朗造成極大混亂,示威抗議活動幾乎顛覆了伊朗,美國真的知道了這手段是可以顛覆任何它想顛覆的國家政權。
因為這種軟殺傷力太大,所以根據國際通例,一個國家是可以依法管治網路,這是主權的一部分,利用它顛覆政府、傳播色情、破壞治安是不允許的。
近來印度與美國走的很近,印度被美國稱為民主政治國家,但印度一直主張網際網路應由聯合國統一管理。印度專家學者說,如果一個國家不能對信息進行控制,它不僅不是個大國,連一個主權國家都算不上。
歐巴馬政府現在要利用谷歌向中國下手,所引起的反應如何可想而知,因為茲事體實在太大了。
留言和迴響
原來,Google是因為充當了什麼工具,才考慮退出中國市場的啊。原來,什麼Aurora,什麼網路攻擊,Google根本是虛晃一槍,是陰謀啊,充當什麼工具才是它的所謂“不作惡”啊。
防情色暴力 大陸中小學需裝上網過濾軟體2010-01-25 中央社
中國教育部日前發出通知,要求校園網路應「處在可監控狀態」,中小學在網路伺服器和電腦上需安裝上網過濾軟體,以杜絕低俗、淫穢、暴力等資訊。
這種鼓勵非暴力、非色情的健康上網,在大陸稱為「綠色上網」。
新京報表示,中國教育部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求綠色上網的理由是,網際網路、手機等新興媒體的廣泛應用,讓中小學生學習和娛樂有新途徑,「但腐朽落後的思想文化和有害資訊也藉機傳播,對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中國教育部在這份通知中,鼓勵中小學生在使用網際網路和手機時遇有不良網站和資訊時,向當局檢舉。
同時,各地教育部門要培養學生「依法使用網路」的意識和行為,教育學生拒絕使用侮辱性、猥瑣性、攻擊性語言,抵制網路不法行為,慎交網友,懂得在網路環境下維護自身安全和合法權益。
Google遭駭 歐巴馬期待解釋2010-01-24 中國時報 朱建陵
在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廿一日的「網路自由」演說之後,中國外交部指責此舉損害了兩國關係,並希望美方停止此一無理指責。但美國總統歐巴馬隔日即表態力挺希拉蕊,稱他對Google公司遭到駭客攻擊一事感到「困惑」,並希望中國方面提供解釋。
美國白宮副發言人波頓廿二日表示,美國總統歐巴馬仍持續對Google公司遭到駭客攻擊一事感到困惑,而如同希拉蕊在「網路自由」演說中所說,「我們都期待著中國能提供一些解釋」。
歐巴馬力挺希拉蕊「網路自由」演說
對於希拉蕊的指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敦促美方停止利用互聯網問題對中國進行無理指責。」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里表示,已經「注意到」中方的說法,此外,他沒有進一步的評論。
據指出,針對Google公司問題,美、中雙方高層外交人員已經會晤多次,最近一次是美國東亞助卿坎貝爾於周四與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會面,雙方除希拉蕊演說、Google問題之外,也討論了範圍廣泛的共同關切問題。
「紐約時報」指出,希拉蕊的「網路自由」演說,已經將Google爭議從科技、網路安全問題,提升到了基本自由權問題,而中國政府的強烈措詞反應,顯示Google爭議將極可能擴散到其它兩國雙邊關係。
指責美方資助「網絡漢奸」思想策反
對希拉蕊的指責,北京網絡媒體協會會長閔大洪在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表示,中國互聯網如何發展、如何管理,都是中國的內政,不需要美國來施教。他表示,希拉蕊的演說,顯示她不尊重中國關於「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顧慮。
另一方面,美國高舉的「網路自由」大旗,得到大陸眾多網民的支持,為此,北京「環球網」還引據香港媒體,創造出一個「網絡漢奸」的新名詞,指責美國情報機構每年出資數千萬美元資助中國的「網絡漢奸」,對中國網民進行思想滲透及策反。
至於當事者Google公司,據「華爾街日報」報導,Google高層目前的設想,是使其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回到四年前的狀態,即關閉Google.cn,保留中國辦事處,並改善Google.com的中文功能。他們預料,屆時中國將不會屏蔽Google.com。
去年一帆風順 今年關係不太妙2010-01-24 中國時報 朱建陵
美國、中國關係去年一帆風順,兩國恢復了軍事對話,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底的北京、上海訪問,又將兩國關係拉上了一個台階,雙方同意要努力建立一個「能夠應對共同挑戰的伙伴關係」。但今年一開始就不太妙,後續還有許多棘手問題,預料將考驗雙方「應對共同挑戰」的能力。
談及今年美、中關係的困難,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日前提出了三個問題,包括美國軍售台灣、歐巴馬會見達賴喇嘛,以及雙方經貿摩擦問題。至於Google問題,何亞非強調,此事不應該與兩國關係掛鉤。
智庫「美國進步中心」則提出美方主要的顧慮,Google事件排名第一,其次為軍售台灣問題,再次為人權問題及達賴問題。關於軍售台灣,「美國進步中心」認為,軍售內容曝光之後,北京反應之強烈,超出美方的預期,美國是否將堅持原先的軍售安排,仍待評估。
關於達賴問題,美國駐北京大使洪博培在接受大陸媒體訪問時已經透露,歐巴馬將會見達賴喇嘛。一旦會見成為事實,北京將如何反應,估計將依據屆時兩國關係的「氣氛」決定。
目前為止,最足以決定屆時美、中兩國關係「氣氛」的事件,非Google莫屬。根據美方的說法,「網路自由」問題將成為兩國關係中的一個重要議題,美方將會持續將此列入雙方的議事日程。依此,則Google帶來的只是美、中兩國一個新的摩擦點。
但依據部分大陸政治觀察者的推測,情況顯然還要更嚴重一些。據分析,歐巴馬的中國政策正在調整,而「網路自由」是一個突破點。繼希拉蕊之後,歐巴馬接著針對Google問題表態,即被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專家余萬里視為有「大動干戈之勢」。他認為,這可能是美國政府一個「戰略上的、有計畫的行動」。
中國堅決反對美利用互聯網問題進行無理指責 2010年01月22日外交部網站
問:美國國務卿克林頓21日就“互聯網自由”問題發表演講,其中談到中國互聯網管理政策,認爲中方限制互聯網自由,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美方指責中國的互聯網管理政策,影射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對于這種違背事實、損害中美關系的言行,我們堅決反對。
中國互聯網是開放的,中國也是互聯網發展最活躍的國家,到去年底,中國網民達3.84億,網站達368萬個,博客1.8億。中國憲法保護公民的言論自由,推動互聯網的發展是我們的一貫政策。中國有自己的國情和文化傳統,中國對互聯網堅持依法管理,符合世界通行做法。
中國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網絡黑客行爲和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行爲。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黑客攻擊受害國之一。中國主張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共同嚴厲打擊網絡黑客行爲,維護網絡安全和依法保護公民個人隱私。
我們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停止利用所謂互聯網自由問題對中國進行無理指責。我們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就發展新時期中美關系達成的共識,加強對話、交流與合作,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以維護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2/171119526333.shtml
工信部:我國願就維護網絡安全與各國合作
新華網北京2010年1月24日電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言人24日就互聯網安全、黑客攻擊等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強調指出中國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擊行爲,中國本身就是黑客攻擊的最大受害國,願就推動互聯網安全和打擊網絡黑客攻擊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國際合作。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中國遭受網絡黑客攻擊的情況。
工信部發言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互聯網的發展與管理。自1994年互聯網正式引入我國以來,經過十幾年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爲我國重要的社會基礎設施,爲促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我國互聯網始終面臨著黑客攻擊、網絡病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嚴重威脅。據有關抽樣數據顯示,僅2009年我國被境外控制的計算機IP地址就達100多萬個,被黑客組織篡改的網站多達4.2萬個;在受網絡病毒威脅方面,去年我國僅被“飛客”蠕蟲一種網絡病毒感染的計算機數量每月就達1800萬臺,占全球感染主機總量的30%,位列全球第一。在上述受攻擊的計算機中,不僅涉及大量網民,而且涉及金融、交通、能源等多個部門,對我經濟發展和人民正常生産生活造成嚴重危害。可以說,我國也是網絡攻擊最大的受害者。
記者:請介紹中國對網絡黑客攻擊的態度及采取的措施。
工信部發言人:中國政府始終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網絡攻擊行爲。堅持依法管理,不斷完善互聯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在《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電信條例》《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等多項法律法規中,對打擊網絡攻擊等犯罪行爲作出了明確規定。2009年,我部先後出臺了《互聯網網絡安全信息通報實施辦法》和《木馬和僵屍網絡監測和處置機制》,先後多次組織專項治理行動,有效遏制了木馬和僵屍網絡傳播;組織270多家單位共同開展網絡安全事件的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僅2009年就有效處置網絡安全事件1100多起,爲多家銀行、電子商務網站和用戶挽回了經濟損失。同時,積極開展行業自律工作,指導中國互聯網協會組織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網絡安全廠商、增值服務提供商、搜索引擎、域名注冊機構等成立了“中國反網絡病毒聯盟”並簽署自律公約,淨化了網絡環境,維護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
記者:請問我國對網絡安全國際合作持什麽態度?
工信部發言人:我國積極致力于在網絡安全、網絡反恐等方面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在亞太經合組織電信工作組中積極參與安全與繁榮工作組的各項工作,承擔並完成了“應對僵屍網絡治理策略和技術手段指南”,對國際電信聯盟正在開展的“網絡安全議程”給予了積極關注和支持;自2004年起積極參與與東盟各國的網絡安全合作,多次參加東盟組織的網絡安全應急演練。2009年,還分別與東盟和上合組織成員國簽訂了《中國-東盟電信監管理事會關于網絡安全問題的合作框架》和《上合組織成員國保障國際信息安全政府間合作協定》。
記者:您對國際上一些人指責“中國政府參與黑客攻擊”持何看法?
工信部發言人:互聯網安全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各國加強合作,共同努力。對于反對黑客攻擊的問題,中國政府的方針政策是公開透明、一以貫之的。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指責“中國政府參與黑客攻擊”是毫無根據的,是抹黑中國的行爲,我們對此堅決反對。我願再次重申,我們願意在打擊黑客攻擊等違法犯罪方面與世界各國開展廣泛、深入的交流合作,積極借鑒世界各國的有益經驗,爲建設好、管理好互聯網做出積極貢獻。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5/012919536775.shtml
國新辦發言人就互聯網發展和管理情況答問
新華網北京2010年1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言人24日就中國互聯網發展和管理有關情況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強調中國互聯網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互聯網的政策環境是好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和管理的方針政策符合中國國情和國際通行做法。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總體情況。
國務院新聞辦發言人:互聯網是20世紀的重大科技發明。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建設和發展,始終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基本方針。互聯網進入中國15年來,始終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截止到去年底,中國網民達3.84億,網站達368萬個,互聯網普及率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在國家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我國政府確立的互聯網發展和管理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
記者:您如何評價中國互聯網發展水平和發展環境?
國務院新聞辦發言人:中國互聯網市場是開放、公平、有序的。從中國互聯網發展初期湧現的新浪、搜狐、網易等一批門戶網站,到近幾年成長的一批如百度、騰訊、阿裏巴巴等以新應用見長的網站,以及一些外國互聯網公司紛紛參與中國互聯網市場的發展,這充分表明,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環境是好的,互聯網企業在中國的依法經營和發展受到重視和保護。
記者:互聯網在促進人們交流等方面發揮了什麽作用?
國務院新聞辦發言人: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十分活躍,網上交流也十分活躍,這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大特點。中國現有上百萬個論壇、2億多個博客,網民每天發布的博客文章超過400萬篇,各類論壇每天新增的帖文更是難以計數。如此巨大數量的論壇、博文以及帖文,在世界各國都是難以想象的。中國網民完全可以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在網上充分表達意見。中國國家領導人和各級政府官員都十分重視民衆在互聯網上表達的意見,重視發揮互聯網在保護人民群衆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方面的積極作用。各級政府部門在制定公共政策的過程中,注重通過互聯網征求民衆意見。黨和政府一些部門還開設網站接受公衆舉報。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中國對互聯網治理的基本政策,對于國際上有些人指責中國“限制網絡自由”,持何看法?
國務院新聞辦發言人: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依法對互聯網進行管理,致力于網絡環境的健康和諧,致力于構建更加可信、更加有用、更加有益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網絡。中國對互聯網的管理,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按照上述法律法規,中國依法保護網上言論自由,保護網上知識産權,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禁止利用互聯網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煽動民族仇恨和民族分裂、宣揚邪教以及散布淫穢、色情、暴力和恐怖等信息。中國依法處置這些有害信息有充分的法律依據,不容置疑,與所謂“限制網絡自由”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世界各國的國情不同,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文化傳統和社會關切不同,因此,依法管理互聯網的辦法也不會完全相同。中國十分注重吸取各國治理互聯網的有益經驗,同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交流。事實說明,中國對互聯網依法管理,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關系國家主權、尊嚴和人民群衆根本利益,方針政策和管理辦法符合中國的國情和許多國家的通行做法。
中國互聯網還在快速發展之中,我們願意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就互聯網發展和管理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以增進相互了解,實現共同發展。我們堅決反對那種不顧事實,借題發揮,在互聯網管理問題上對中國橫加指責、無視中國法律和幹涉中國內政的行爲。在認真吸取世界各國發展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立足中國國情,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發展和管理之路,我國的互聯網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5/014719536832.shtml
美國借“網”生事意欲何爲 2010年01月26日北京日報 :趙振宇
近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就“互聯網自由”問題發表演講,指責中國的互聯網管理政策,影射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向世界推銷其所謂“信息自由”。之前,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則鼓噪美國其它高科技企業一起對抗,稱“谷歌的行動是各方企業和各國政府應該學習的榜樣”。美國政府要員以谷歌意欲退出中國爲由,或明或暗地攻擊中國的互聯網自由,其用意何在?
網絡攻擊——到底是誰在攻擊,誰是受害者?
希拉裏談到谷歌“經常面臨不同程度的網絡襲擊”。其實,黑客對網絡的攻擊可謂世界公害,世界各國都受到其侵擾。自1994年互聯網正式引入我國以來,我國互聯網始終面臨著黑客攻擊、網絡病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嚴重威脅。據有關抽樣數據顯示,僅2009年我國被境外控制的計算機IP地址就達100多萬個,被黑客組織篡改的網站多達4.2萬個;在受網絡病毒威脅方面,去年我國僅被“飛客”蠕蟲一種網絡病毒感染的計算機數量每月就達1800萬臺,占全球感染主機總量的30%,位列全球第一。可以說,我國也是網絡攻擊最大的受害者。
黑客的攻擊有自發的網民行爲,也有某些國家政府的組織行爲。而事實上,美國在後一方面堪稱世界第一,美國不僅是黑客的大本營,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引入網絡戰概念的國家,是第一個將其應用于實戰的國家。美國還建立和發展了新的軍種——網軍。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國防部采取措施加強美軍網絡戰備戰能力,而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去年6月正式下令組建網絡司令部,以統一協調保障美軍網絡安全和開展網絡戰等與電腦網絡有關的軍事行動。如2009年5月,微軟公司就按照美國政府的授意,切斷了古巴、伊朗、敘利亞、蘇丹和朝鮮五國的MSN即時通訊服務端口。而在伊朗大選前後,美國爲了支持選舉失利的改革派,利用推特(Twitter)幫助反對派制造輿論聲勢。可見,在美國那裏,互聯網是一種實用的制裁工具,互聯網充當著美國政府打擊別國的“打手”和“幫凶”作用。一邊在無理指責他國,一邊卻自己加強網絡戰備戰能力,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厚道。
網絡自由——沒有絕對的“自由”
希拉裏在演講中聲稱,要讓互聯網信息自由地流動。怎樣認識其所謂的“信息自由”呢?衆所周知,互聯網的特性是開放和自由。但是正如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一樣,互聯網的自由也有自己的邊界,那就是法律。每個國家都會制定相關法律,從本國法律出發依法管理社會,互聯網作爲信息傳播技術和手段之一,自然也應被納入法治的範疇,在各國法律允許的框架內運行。這本就是世界通行的做法,中國如此,美國也不會例外。
“9?11”恐怖襲擊事件後,美國開始在反恐問題上投入很大精力。根據美國國會通過的《愛國者法案》,美國安全部門可以以反恐爲由竊聽民衆的電話通話內容、查看互聯網通信內容。在安全部門無時無刻不在嚴密監控並打擊互聯網恐怖信息的情況下,在美國當然就沒有傳播此類信息的“自由”。據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報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2002年~2006年間,通過電子郵件、便條和打電話等方式,竊取數千份美國民衆的通話記錄。2007年度美國《信息自由法》解密文件顯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創建有“數字信息收集系統網絡”,用于秘密竊聽和監控郵件。在其它國家,如法國專門有一個“費勒修正案”;韓國在2001年專門通過了一個修訂後的“促進利用和通訊網絡法案”,在這個法案裏規定,由國家信息通信部(簡稱MIC)來推廣和發展過濾軟件,這是一個硬性的規定;2007年,澳大利亞總理簽署了一個“NetAlert-保護澳大利亞家庭在線”計劃,該計劃包括教育、家長支持和提供免費的互聯網內容過濾系統,目的是通過努力讓兒童免受非法和冒犯性材料的侵擾。
更爲重要的是,希拉裏所謂的“信息自由”是虛假的。美國對那些于己不利或不想爲外界所知的信息總是極力封鎖,對那些認爲有悖美國價值標准的信息,總是盡力刪除,不會讓其“自由流動”。2006年3月1日,《紐約時報》網絡版發布一條宇航局批評白宮的新聞,短短五分鍾後,這條信息就被美國的網絡警察刪除。2009年7月,知名網上商店亞馬遜集團運用事先設定的權限,在無需得到最終用戶確認的情況下,遠程刪除電子閱讀器Kindle上的兩本書,而這兩本書恰恰是知名作家奧威爾描述運用技術控制信息自由的作品。對美國而言,所謂的“信息自由”從來都是“取我所需”,並不是希拉裏所宣稱的“信息自由流動。”就連希拉裏的高級顧問阿列克?羅斯都直言不諱地說,美國政府將把互聯網視爲美國長期在海外推進“民主”的重要工具。
此外,美國掌握著國際互聯網的根服務器,就相當于掌握了全球互聯網的命脈。當前,世界上支撐互聯網運轉的根服務器共有13個,一個主根服務器設在美國,12個副根服務器中有9個也設在美國。根服務器就像是全球互聯網的“114查號臺”,如果哪個國家不聽美國話,或與美國的價值標准不一致,或利益發生沖突,美國就可能停掉這個國家的域名解析,那麽就會導致這個國家無法通過域名來訪問網站,其互聯網就形同癱瘓一樣而無法再被使用。索馬裏的互聯網服務就曾經由于這個原因而癱瘓過。許多國家都認爲,由美國一國掌控國際互聯網的生殺大權是很危險的。
中國網絡——蓬勃發展,方興未艾
2010年1月15日,CNNIC發布了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3.84億人,網站數量達到323萬個,互聯網普及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在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大幅提高的同時,網上交流也十分活躍。中國現在有論壇上百萬個、博客2億多個,每6個中國人就擁有1個博客,網民每天新發布的博文超過400萬篇,各類論壇每天新增的帖文更是難以計數。這些數據,充分說明網絡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和勃興。
在轉型期的中國,網絡爲我國的民主和法制進程做出了貢獻,推動了我國的社會進步。近幾年來,正是拜互聯網的開放性所賜,像周正龍案、鄧玉嬌案、“躲貓貓”案等大量社會事件,通過互聯網得以逐步呈現,並最終真相大白,公平和正義得以伸張。而像“天價煙”周久耕等政府官員的貪腐行爲,也通過開放的互聯網被網民發現,並最終得以問責。事實上,在對待網絡反腐問題上,中國政府的態度非常鮮明,網絡反腐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去年5月1日,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黨的建設辭典》第二版,正式收入了“網絡反腐”這一詞條,就是一個證明。
美國一方面擁有世界上最先進、最爲龐大的黑客部隊,在國內方方面面地限制網絡的自由使用,一方面又無視網絡在中國取得的巨大發展,指責世界上最大的網民國家中國限制“網絡自由”,真可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美國互聯網戰略的實質,就是利用其互聯網技術、資金、市場的巨大優勢,向世界各國進行政治推銷、商業推銷、文化推銷,來謀取美國最大政治利益、商業利益、文化利益。美國希望通過谷歌事件,借網絡自由爲名,來強行沖破國家地理疆界的限制,在中國推行美國式的所謂“自由”、“民主”,爲美國式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開道。這種雙重標准式的指責,其虛僞性昭然若揭。
國際輿論指責美互聯網外交:侵犯他國利益應受懲 2010年01月26日人民網
日前,美國國務卿克林頓在華盛頓發表關于“網絡自由”的演講,指責中國等國家的互聯網管理政策,並表示要將“不受限制的互聯網訪問作爲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那麽,對于“谷歌事件”和美國所標榜的網絡自由,國際輿論又如何看待?
鬧劇疑雲——莫非谷歌公司在暗中檢查客戶的郵件?
針對不久前發生的“谷歌事件”,俄羅斯《報紙報》22日發表署名弗拉基米爾?托德烈斯的文章,懷疑谷歌公司暗中審查用戶的電子郵件,認爲谷歌公司向中國發難是爲了在美國獲取行政資源,以便同中國的百度公司競爭。文章還認爲,美國政府支持谷歌公司,不僅是爲了支持本國企業向境外擴張,更重要的原因是“傳教式的資本主義”應對危機不力。
在這篇題爲《“谷歌事件”後的中國——傳教式的資本主義的終結?》的文章裏,作者寫道,中國比其他國家更好地經受住了危機,中國和西方關系正在發生變化。在過去的一些天裏,谷歌舉動背後的陰謀還不明了。很難相信谷歌公司爲自由而進行無私鬥爭的說法,也很難相信這些舉動的善和美。某些黑客入侵了維權人士的一些郵箱,但是未能打開郵件。谷歌公司是從哪裏獲知,維權人士正是通過這些郵箱發郵件的呢?莫非谷歌公司在暗中檢查客戶的郵件?
針對美國國務卿克林頓表態支持谷歌,文章指出,這說明美國支持本國公司向境外擴張。美國的主流媒體早就開始爲谷歌辯護,衆口一詞到了不體面的地步,是爲華盛頓攫取“很好的行政資源”。美國政府和美國媒體打算維持社會公衆對中國的適度的不滿情緒。
文章還認爲,谷歌留在中國是爲了跟百度競爭。文章中說,既然谷歌不想在中國幹了,那就別幹了,就走人唄。爲了找一個臺階下,還需要希拉裏?克林頓的炮火掩護?谷歌當初作出向中國發難的決定,依據的是西方的一貫做法:西方企圖通過與中國建立商業聯系,從而把中國納入變革進程,逐步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制度。但是,這種“傳教式的資本主義”的做法很顯然不會奏效。由于中國應對危機更有效,中國沒有必要按照“傳教士的藥方”自我改變。文章最後指出,在谷歌的這次鬧劇之後,中國向海外拓展商業業務的任何努力,都會遭到美國的政治決定的圍堵,美國這樣做是爲了迎合西方社會。
雙重標准——“言論自由”變成顯示西方優越性的武器
在希拉裏?克林頓大講互聯網問題之際,美國駐各國大使館紛紛舉行“座談會”討論。但在黎巴嫩,美國使館官員遭到了與會記者的炮轟。美國衆議院剛剛通過一個法案,將把黎巴嫩Al—Manar電視臺、巴勒斯坦Al—Aqsa電視臺、敘利亞Al—Zawra電視列入恐怖主義支持名單,表示將“抵制所有助長反美情緒的中東地區電視臺”。Al—Manar電視臺說,美國向阿拉伯世界的輿論攻勢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民主和言論自由這兩個口號。現在看來,民主和言論自由不過是美國又一個用來騙人的幌子而已。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教授克裏斯?馬斯登在博客上說,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愛國者法案》和情報監控機構一方面在教訓我們什麽是“言論自由”,另一方面卻在給它的盟友發放數字武器許可證。
英國Spiked網站編輯布倫丹?奧尼爾評論說,他一生都在維護言論自由,但他對西方指責中國的互聯網管理充滿憤怒,因爲西方對中國的態度就像在其他問題上一樣實行雙重標准。結果“言論自由”變成了西方用來顯示比東方優越的武器。
2009年9月,美國匹茲堡召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議時,反資本主義抗議者使用Twitter和手機短信組織群衆集會,與警方發生幾次沖突。41歲的艾略特?麥迪遜隨後被控通過網絡幫助抗議者避免被追捕。警方在匹茲堡的汽車旅館裏抓到他後,又搜查了他的家,麥迪遜的律師什托拉爾還去法庭要求歸還被警方拿走的物品。什托拉爾說,這是一起利用刑法懲罰持異議者、懲罰傾向支持異議者言論的殘暴做法,也是他所見到的最獨特的用刑法對待Twitter使用者的做法。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美國公民自由聯盟負責人維克?瓦爾紮克說,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伊朗或中國,就會被稱爲侵犯人權,但在美國,卻被稱爲必要的預防犯罪舉措。在他看來,這是真正的雙重標准。
煞費心思——美國將“獨特解釋”的網絡自由強加于人
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報道,近日有5名美國參議員敦促美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撥出4500萬美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有關組織切斷伊朗對互聯網的限制。對此,伊朗議長阿裏?拉裏賈尼本月23日表示,美國此舉爲的是增加對伊朗負面消息的傳播,以從內部改變伊朗。
美國國會2009年7月間通過了旨在“抵制伊朗政府封鎖廣播、電視和互聯網信息”的“伊朗審查受害者”條款。伊朗政府認爲,這一條款的實質是美國試圖利用互聯網散布信息,煽動伊朗民衆內亂,從而對伊朗內政進行幹涉。在此期間,美國之音、英國廣播公司等媒體抛棄“新聞的客觀性”,大量依據在Twitter、Facebook等論壇工具上散播的“並不可靠”消息,在經過“戲劇化”處理後,向世界進行報道。
伊朗媒體評論認爲,美國所定義的網絡自由,是與西方的所謂民主價值觀等同的,美國一直以來爲了把自己對網絡自由的“獨特解釋”強加于人而煞費心思。
路透社報道說,Twitter在伊朗已成爲抗議者重要的交流方式,在伊朗去年6月大選後也發揮了作用。爲此,美國國務院甚至要求Twitter推遲其計劃中的一次升級,以保證不切斷它在伊朗的服務。美國政府的廣播理事會,其下轄美國之音,正在伊朗和中國偷偷摸摸測試技術,允許這兩國公民打破網絡封鎖。
《印度時報》網站23日刊登文章稱,從最初起,全世界只有一家誕生于美國而風靡全球的搜索引擎,但是它只是基于英語,更關鍵的是,它是按照西方所謂開放標准在運營。
封殺有因——網絡自由應該有一定的尺度,需要法律和秩序的規範
2007年4月,總部位于美國的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出現了一部有辱泰國國王的視頻短片。這段短片長44秒,涉及嘲笑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的內容。視頻中泰國國王的頭上赫然出現了一雙踐踏的大腳,根據泰國的文化,腳被視爲最肮髒的身體部位,這是對國王極大的侮辱。該視頻上傳以來,大量泰國網民猛烈抨擊短片上傳者,同時,成千上萬的泰國人向政府提出要求,讓該網站所有者谷歌公司刪除這段侮辱視頻。
泰國信息和通信技術部長西提差?博蓋烏敦對YouTube網站表示強烈不滿,指責這是嚴重的褻瀆行爲,YouTube根本不在乎泰國人民的感受,毫不尊重他國文化。泰國信息和通信技術部要求YouTube刪除有爭議的網頁,但遭到後者的拒絕,理由是這會導致內容審查,違反言論自由。于是,泰國政府決定把該網站“封殺”。
此事發生後,在全世界引發關注。西方輿論大多指責泰國政府,認爲是對言論自由的粗暴幹擾。而泰國媒體則進行了系統的反攻,認爲美國等西方媒體不了解泰國的國情。美國人可以罵總統,但泰國人不能罵國王,這不光傷害人民的感情,也違反了泰國的法律。言論自由也有界限,必須以法律爲准則。
直至2007年8月,上傳侮辱國王短片的人自行刪除了內容,YouTube網站也做出了調整,使用戶無法瀏覽到這些詆毀國王的視頻,泰國才取消對該網站的封殺。泰國國家廣播電臺國際部主任阿瑪拉蓬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泰國將任何對國王和王室成員的不敬言辭或舉動視爲違法。YouTube網站的做法傷害了泰國人民的感情。網絡自由應該有一定的尺度,需要法律和秩序的規範,尤其是涉及到不同的文明和風俗時,要尊重當地文化,避免違反當地法律。
無理指責——利用網絡自由侵犯國家、民族利益要受到法律的懲治
越南《西貢解放報》24日在其網站發表題爲《是網絡自由還是網絡統制》的評論文章,指出美國國務卿克林頓發表的講話充分暴露出美國欲將互聯網自由拔高到人權層面,並借此幹涉別國內政的圖謀。美國深知網絡自由的消極影響和後果。美國也曾多次阻止、破壞恐怖組織傳授制造襲擊炸彈方法和恐怖招數的網站。不僅如此,美國政府還曾對成千上萬民衆的電話、電子郵件進行竊聽和監視。每個國家都有與其曆史文化相符的法律基礎,進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正是不同國家的特色才構成互聯網的多樣性。每一名公民、每一個組織在使用互聯網工具時都要遵守所在國的法律。給互聯網套上人權的外皮,利用網絡自由侵犯國家、民族利益的終究要接受國家法律的懲治。任何國家都無權爲其他國家制定互聯網管理方法,並將其所謂人權標准強加別國。
越南BEE網站22日刊文指出,早在去年10月,美國就對越南上演過類似把戲,通過決議指責越南限制互聯網自由。越南外交部發言人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強調國家對電子信息領域的管理旨在確保其依法、健康發展,促進國家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美國《僑報》22日社論《互聯網大國必由之路》指出,盡管中國對互聯網的整頓引起了不同解讀,但必須承認,這是中國互聯網走向大國規範的必由之路。社論說:打擊低俗、色情網站,至少是在保護孩子們那份應有的天真與純潔;對下載類網站的整頓,則敲響了保護知識産權的警鍾。建構一個網絡大國,不比現實社會更容易。
王濤:美國有什麽資格指責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 2010年01月24日 新華網 王濤
谷歌事件還在發酵,遠沒有結束,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所謂“不應過度解讀谷歌事件” 、“不應與兩國政府和兩國關系挂鈎”的呼籲和良好願望,美國人充耳不聞,當成了一種軟弱和可欺。
似乎谷歌在中國是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站在它背後的主子——美國政府終于按捺不住“寂寞”,跳到了前臺,張牙舞爪地對中國肆意批評和無理指責。
1月2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就“互聯網自由”問題發表演講,美方指責中國的互聯網管理政策,影射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要求中國對包括谷歌在內的美國公司所受網絡攻擊進行“徹底透明的調查”;聲稱“限制信息享用自由,或損害互聯網用戶基本權利的國家有跟不上下一個世紀發展進程的風險”;表示願以“坦率且始終于一”的態度化解與中國在互聯網自由方面的分歧。
之前,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聲稱,總統奧巴馬支持在中國的互聯網自由,堅信普世權利是所有人都該享有的,不能因爲某些國家而有“例外”。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則鼓噪美國其它高科技企業一起對抗,稱“谷歌的行動是各方企業和各國政府應該學習的榜樣”。
樹欲靜而風不止。一時間,美國三大要角一起出動,打著“互聯網自由和民主”等冠冕堂皇的旗號,圍剿中國,形成強壓,寒風凜凜。
人們不僅要問,在互聯網管理問題上,“一屁股屎還沒擦淨”的美國人有什麽資格指責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美國民衆就有絕對的網絡自由嗎?
據報道,9•11後,美國爲反恐戰略的需要,情報系統有權侵入監控公民的郵件通訊,並通過技術手段全面監控和強制刪除網絡中威脅美國國家利益的信息。去年9月,奧巴馬設立了負責互聯網安全的監管,引起了美國民衆對政府會以維護互聯網安全爲由對私人系統進行幹預和監管的擔心。
更具諷刺意味的事例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2009年9月28日,熱門社群交友網站出現一項由網友自行設計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是否該殺”的網絡民調,吸引了750名網友投票,最終被美國特勤局勒令緊急撤銷,並展開調查。
至于黑客攻擊,美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不但建有最精銳的黑客部隊,並到處興風作浪,中國就是美國黑客攻擊的主要對象。近期百度被黑,其域名注冊服務商就是美國人的公司,意在挑撥中伊關系,企圖拉中國同意制裁伊朗。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專家介紹,2009年我國境內被境外木馬程序控制的主機和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美國都排名第一,是主凶。
這就是美國所謂的“互聯網自由和民主”,讓人笑掉大牙。
美國從來都是玩弄雙重標准伎倆的好手,從來都是“手電筒照人”: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從來都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霸權嘴臉極其醜陋,令人厭惡。
不能不指出,美國先指使谷歌利用“黑客攻擊”和“網絡審查”爲由發難,其後又在互聯網管理問題上拿中國“開刀”,完全是精心謀劃的政治圈套。目的就是謀求互聯網霸權,幹涉中國內政。如專家所剖析,美國互聯網戰略的實質,就是利用其互聯網技術、資金、市場的巨大優勢,向世界各國進行政治推銷、商業推銷、文化推銷,來謀取美國最大政治利益、商業利益、文化利益。用心險惡而歹毒。
美國人的美夢向來是一相情願,強大的中國絕不會在國家安全上有絲毫退讓。網絡監管事關國家安全和文化安全,中國的互聯網管理政策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無可指責。如果美國幻想中國由此而丟掉原則、改變政策,讓危害國家安全、穩定,以及戕害青少年健康成長與文化安全的反動、淫穢信息肆意傳播,那純粹是白日做夢、打錯了算盤!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1-24/193519536303.shtml
院士方濱興介紹各國對有害信息定義及監管情況
新華網北京2010年1月22日電 (記者 竇灝洋 劉軍)2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發表題爲“網絡自由”的演講,影射中國限制互聯網自由。此前,美國搜索引擎公司谷歌聲稱,因不滿中國網絡監管制度准備退出中國。針對這些問題,新華網記者獨家專訪了北京郵電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請他介紹當前中國和世界各國互聯網監管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網絡監管是國際慣例 谷歌不服中國法律可以退出
12日,谷歌在其官方博客上表示,可能將關閉google.cn站點和在中國的辦公室。在這份聲明中,谷歌聲稱其退出的原因之一是不願意繼續審查“谷歌中國”搜索到的結果。
對于這一聲明,方濱興院士表示,網絡監管是國際慣例,幾乎每個國家都會對互聯網信息進行審查,這並不是中國的發明,對這一點谷歌是清楚的。方濱興院士對谷歌以這個理由來退出感到差異,他說谷歌德國就與美國在線德國、雅虎德國一樣,根據德國《青少年保護法》相關部門的要求,其搜索引擎在德國搜索到的內容不會顯示非法內容(illegal content)。方濱興院士當場給我們演示通過
www.google.de來搜索色情信息,在谷歌的網頁上出現了與谷歌中國相同的德文說明,並在進一步說明的超鏈中給出了英文聲明,“你所搜索到的一些URL根據德國監管機構的規定屬于非法信息而未予顯示(A URL that otherwise would have appeared in response to your search,?was not displayed because that URL was reported as illegal by a German?regulatory body)”,同時,谷歌搜索結果中還另外提供了一個鏈接,注明“谷歌接收合法的投訴,根據投訴,谷歌可以從搜索結果網頁或所保存的網頁中刪除相關內容(Google has received a legal complaint and submitted it here to the Chilling Effects database, as described in Google's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policy. In response to the complaint, Google may have removed content from a search results page or hosted page。)。”。由此足以說明谷歌已經適應了在世界各國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來限制非法信息的擴散,甚至中國政府對谷歌的要求還沒有德國政府要求的高,起碼中國政府還沒有象德國政府那樣要求谷歌必須根據網民的投訴來清除有害信息,在這種情況下,谷歌不因更強硬的審查要求聲明退出德國市場,反而以審查爲理由要退出中國市場,方濱興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給他的感覺象是出于商業或政治目的而故意挑起事端,甚至是有只手在操縱。
方濱興表示,各國都有各國的法律,網絡也應該是有主權的,必須接受本國法律法規管制。我們國家在網絡監管方面有《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等法律法規,對何爲互聯網有害信息界定的很清楚,中國是依法對有害信息進行監管和過濾的,谷歌在中國就該象在德國等其他國家一樣要按照當地的法律來做事情,“你要不按中國法律來做事情,你就選擇退出中國市場。”
世界各國網絡管理有差異 但在管理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
據方濱興介紹,世界各國都有對有害信息的定義,英國的比較有代表性,它把有害信息分爲三類:一類是非法信息,指危害國家安全等國家法律明令禁止的信息;一類是有害信息,比如說鼓勵或教唆自殺的信息,雖然沒有納入到非法的信息裏面,但是它已經是有害信息了;還有一類就是令人厭惡的信息,比如有些色情信息。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都通過立法等形式,將色情、暴力、危害國家安全、煽動種族和宗教仇恨歧視等信息明確定義爲有害不良信息。
既然有這個定義,對有害信息該怎麽處理?方濱興將其分爲五種情況,第一是法律保障,第二是行政監管,第三是行業自律,第四是技術支撐,第五是經濟制約。比如,美國的《通訊新聞准則法案》是1996年頒布的,專門針對網絡色情。這個法案規定,任何人故意向18歲以下未成年人散布淫穢信息,就得受兩年徒刑。
法國專門有一個“費勒修正案”,在這個修正案裏專門提出,網絡信道——就是提供網絡信道的服務商——必須向客戶提供信息封鎖手段,也就是說,用戶能夠通過服務商提供的手段封鎖了有害信息服務商就算盡責了,否則的話,如果用戶通過網絡信道獲取了不該出現的信息,就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澳大利亞1999年出臺了一個“廣播服務修正案”,在這個修正案裏提出要對未成年人有害的內容信息傳播進行打擊。包括一些教授自殺的信息,他們都要做打擊。同時還出臺了一個“反種族歧視仇恨言論法”,就是如果在網絡出現這種言論也屬于非法行爲,也要打擊。
韓國管理得最嚴,比中國嚴得多。韓國也是有一系列的法律,像電子商務通訊法裏就專門做什麽叫不當站點的建立標准,而且專門公布了互聯網內容過濾法律,這是2001年7月份做的,要求在全國範圍內過濾違法和有害信息,限制色情及令人反感的網站的站點接入。他們在2001年專門通過了一個修訂後的“促進利用和通訊網絡法案”,在這個法案裏規定,由國家信息通信部(簡稱MIC)來推廣和發展過濾軟件,這是一個硬性的規定。2005年以後,韓國還有促進信息化基本法案、電信事業法案、信息通訊基本法等法規,在這裏面明確規定,傳播淫穢信息,通過黑客手段攻擊電腦,傳播電腦病毒屬于非法行爲。“韓國嚴格到什麽程度呢?2008年新修改了一個‘青少年保護法’,禁止19歲以下及高中以下學生在晚上10點以後出入網吧,這在中國都沒有做到。”
方濱興認爲,與這些國家相比,中國在具體的管理法規上有差異,但在管理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有些部分做得比較好,有些部分做得弱一點。這一方面與中國互聯網規模太大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社會發展水平、經濟和技術實力有關。比如,2007年,澳大利亞總理簽署了一個“NetAlert-保護澳大利亞家庭在線”計劃,該計劃包括教育、家長支持和提供免費的互聯網內容過濾系統,目的是通過努力讓兒童免受非法和冒犯性材料的侵擾。該計劃總撥款1.89億澳元,其中拿出8480萬澳元用于采購過濾軟件免費提供給家庭與學校,這相當于4億多人民幣,中國要拿出這麽多錢來購買過濾軟件難度就很大,何況中國的家庭數遠超過澳大利亞。再比如技術,美國有衆多知名的過濾軟件,例如Norton Internet Security、AOL Parental Control、Safe Eyes、K9 Web Protection、N2H2、Smart Filter、Websense、8e6、Cybersitter、NetNanny、Content Protect、Safe Families、Kid Rocket、No Worrys等都是在國際社會上有競爭力的美國産品,在澳大利亞NetAlert計劃中中標的過濾産品中就有多款是美國的産品。美國政府曾經推出的一種叫“食肉動物”的軟件恐怕是技術水平最高的軟件之一。由于過濾産品的技術水平高,誤封的少,因此容易受到網民的歡迎。而像新加坡等國家,由于技術水平相對較弱,就只能采取簡單的封堵,經管能夠被有害信息輕易地繞過,但做封堵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一個態度,有害信息傳播是被禁止的。當然由于技術水平限制而導致封堵誤傷了一些有用信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就好比民航無法鑒別什麽液體是有害的,幹脆就什麽液體都不允許帶上飛機,哪怕是你當面能夠試喝的白水,也絕對不允許帶上飛機,而乘客顯然已經接收了這一嚴格的實物過濾。
美國的主張自相矛盾 做法危及世界網絡安全
希拉裏在21日的演講中提到,美國的主張就是讓互聯網信息自由的流動。對此,方濱興認爲美國是自相矛盾。美國聯邦和地方有關限制網絡信息流動的法律法規有很多,他就知道至少有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內華達、路易斯安那等26個美國州制定了相關的地方法案。明確要求公共圖書館、學校、ISP、家庭等必須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獲取淫穢等有害信息,所以你在美國學校、圖書館、甚至用手機都是接觸不到有害信息的,這說明在美國自由也是有環境和條件限制的。在美國,兒童色情信息、種族仇恨信息、未經許可的個人隱私信息、網絡欺詐信息、恐怖主義信息等都是嚴格禁止的,都是不允許自由流動。同時,美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過濾軟件生産國,世界各國封堵信息使用的過濾軟件大多數都是美國公司生産的,所以希拉裏的說法和美國的做法是矛盾的。
方濱興指出,美國掌握著國際互聯網的根服務器,就相當于掌握了全球互聯網的命脈。根服務器就像是全球互聯網的“114查號臺”,如果哪個國家不聽美國話,或與美國的價值標准不一致,或利益發生沖突,美國就可能停掉這個國家的域名解析,那麽就會導致這個國家無法通過域名來訪問網站,其互聯網就形同癱瘓一樣而無法再被使用。索馬裏的互聯網服務就曾經由于這個原因而癱瘓過,因此,許多國家都認爲,由美國一國掌控國際互聯網的生殺大權是很危險的。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4/000019532406.shtml
美國關心的哪裏是“網絡自由” 2010年01月22日人民網 :中南以南
前些天谷歌號稱要退出中國,提出的理由是不願再審查搜索結果。這兩天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女士也跳出來發表態,強調“信息自由流動”,尤其是“網絡的開放和自由”,聲稱“不要限制互聯網的使用、接觸!”
總把自己想象成“救世主”的美國佬始終忙乎個不停,從伊拉克戰爭到朝核問題,乃至現今的信息自由問題。中國有句古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句話用在美國的身上再合適不過!美國作爲發達國家的領頭羊總是看不慣發展中國家這樣亦或那樣,凡是它認爲不中意的事情,它都要好爲人師做“不拿薪水的好教員”,蠻橫地教你該怎麽做。
美國的這點脾氣,的確有點像“霸王”。作爲一個喜歡強加向外輸出“標准”的國家,美國以爲“順眼”和“中意”的東西,就一定是符合“made inAmerica”的“美國標准”。比如中國的網絡用戶起步晚、增長數量快,這在美國卻是沒有的情況;比如中國禁止網絡色情和低俗內容,這就和美國的“網絡自由”格格不入——凡是美國沒有的、感到不習慣的、假裝看不見的,它都會揮手粗暴地反對——希拉裏說中國“網絡不自由”,緣由也就大抵如此?!
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希拉裏借谷歌公司的事情來指責中國“網絡不自由”,其“項莊之意”又豈止是那點“網絡自由”?!
須知就是在美國本土,所謂的“網絡自由”也沒有希拉裏女士說的那麽冠冕堂皇。與之恰恰相反的是,美國對網絡安全的防範首屈一指,嚴格盤查入境人員並留存包括指紋在內詳細信息、境內公民實名上網、上網嚴格身份登記核查,等等。在美國上網只要不涉及不良信息,或許那是自由的,但只要涉及國家安全的,當局絕不會客氣。
希拉裏借“網絡自由”說事,或許是想以美國政府姿態,爲谷歌公司即將開始的斡旋談判增加籌碼?如果是這樣,希拉裏就有意無意地曝出一個“馬腳”:美國政府如此在意谷歌在中國的利益、爲了谷歌繼續留在中國開展業務如此著急,難道他們與谷歌公司之間,真就有著傳聞中那些不爲人知的“親密關系”、或是像網民猜測那樣有著不可告人的“戰略利益協作”?
作爲我們中國,不能再去聽希拉裏那些“癡人夢話”了,還是走增強網絡安全意識,積極發展,依法辦網,加強自律,倡導誠信之路,既推動信息暢通又維護網絡安全,確保網絡信息安全流動。唯有如此,我等網民才能在網絡世界中享有真正的自由。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1-22/233819527167.shtml
谷歌事件與美國互聯網戰略, 2010年01月22日環球網 文光
谷歌事件,最近成爲人們關注和議論的一件事情。這一是因爲谷歌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有著人們一直津津樂道的創業、發展經曆,二是因爲在這一事件中一直有美國國務院的影子,從最初起事的希拉裏國務卿與谷歌公司負責人等的餐聚,一直到希拉裏國務卿1月21日發表互聯網自由的演講。
谷歌事件,實際上反映了美國的互聯網戰略。美國互聯網戰略的實質,就是美國利用其目前在互聯網技術、資金、市場的巨大優勢,向別國進行政治推銷、商業推銷、文化推銷,來謀取美國的政治利益、商業利益、文化利益。不僅是推銷,而且是在冠冕堂皇的“普世價值”理由下的強買強賣。
谷歌事件中,谷歌聲稱將可能退出中國的理由和借口,是精心選擇和策劃的。反對“黑客攻擊”、反對“網絡審查”,既堂而皇之,又能迎合西方公衆在西方媒體熏陶下對中國的印象,既有政治的理由,又有非政治的理由。這爲美國以“互聯網自由”的名義推行其互聯網戰略,作了最直接、毫不掩飾的鋪墊。但這些理由和借口的破綻在于,正像不少媒體界、互聯網界人士指出的,谷歌現在根本就沒有出示任何中國政府指使黑客所爲的證據,黑客攻擊每天都在發生,作爲谷歌這樣的公司本來根本就不值得爲此大聲喊叫;至于網絡審查,人們指出,你美國就沒有網絡審查?你谷歌公司在德國、法國、印度等等國家就不接受審查?谷歌公司的祖國在美國,美國的一些政府機構不是經常在某種名義下進入大量私人郵箱的嗎?
谷歌事件只是美國互聯網戰略的一枚棋子,美國謀求互聯網霸權的意圖是很明顯的。美國正在讓人們相信互聯網只有“公海”,沒有“領海”,而在這“公海”上,美國船堅炮利,它實際上控制著互聯網。因此,美國以爲,通過互聯網,它可以實現其他辦法難以實現的霸權意圖,雖然現在還需要以“互聯網自由”這樣的幌子。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1-22/151019525616.shtml
人民時評:且看美國的信息自由 2010年01月22日人民網 汪小陽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發表演說,要利用互聯網等高科技工具的力量,向全球推廣美式信息自由,號稱幫助全世界的人民訪問自由的互聯網,增強信息自由流動。然而,什麽是所謂的信息自由流動。沒有限制的就一定是最好,最自由的麽?美國做到了麽?
換句話說,自由可以超越法律嗎?換位思考一下,就是在美國,谷歌能以所謂自由來當借口不遵守美國法律嗎?在美國經營的中國公司可以不遵守美國法律嗎?在美國,網絡上就可以任意流動色情淫穢信息或者是煽動恐怖行動的言論麽?美國給的答案顯而易見:奧巴馬政府一直著手布局美國網絡安全,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引入網絡戰概念的國家,還建立和發展了新的軍種——網軍,甚至組建了網絡黑客部隊。美國情報單位還能通過技術手段全面監控、跟蹤乃至于刪改互聯網中不利于美國國家利益的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下,卻去要求別的國家任由網絡信息隨意流動,真是可笑。恐怕在美國政客的眼裏,只有美國控制的信息才是自由的信息,只有美國認可的新聞才是自由的新聞,只有美國批准的言論才是自由的言論,符合美國利益的信息流動才是自由的信息流動。
美國的所謂信息自由後面,是其赤裸裸的政治企圖。伊朗大選之後接連不斷的內亂是怎麽來的?就是美國發動的互聯網戰爭,Youtube視頻、 Twitter微博(
http://t.sina.com.cn)造謠、分化、調撥、離間保守派和改革派支持民衆,變換模式滲透煽動,導致伊朗發生了大規模的流血沖突。如果真要追求信息自由流動,爲什麽去年微軟高調宣布在古巴等5個所謂“敵對”國家停止MSN服務?
不難看出,美國對信息自由實行的是雙重標准:凡是不符合其政治觀點、價值觀念的,便揮舞“自由鬥士”的棍棒大加討伐;但到了要維護他們自己的利益時,甚至不惜歪曲事實,混淆是非。玩弄雙重標准的美國把戲我們早已看了多遍,自由外衣下面,美國政客的眼裏只有特權和利益。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1-22/234019527168.shtml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中國是黑客攻擊最大受害國
新華網北京2010年1月22日電 (俞瑋 姚笛)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運行部副主任周勇林22日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谷歌事件”發生後,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作爲中國負責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事件監測、預警和處置的專業技術機構,“至今也沒有收到谷歌關于此次事件的具體報告”。
周勇林說,我國已成爲網絡攻擊最大的受害國,“網絡安全事關國家安全、社會發展和網民利益,不僅政府部門在高度重視,我們的産業界和廣大社會民衆也都非常關注,因爲這涉及産業界和網民的切身利益。”
實際上,由于我國網民缺乏網絡安全防範意識,且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使我國極易成爲黑客攻擊利用的首選目標,互聯網安全形勢非常嚴峻。
“遭受來自中國的網絡攻擊”一說缺乏依據
新華網:近來,“谷歌事件”引起了網民的關注。作爲專門負責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處置的機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目前所了解到的情況是怎樣的?
周勇林:互聯網具有開放性、互聯性和虛擬性的特點,互聯網上發生的安全事件可以完全不受物理邊界的限制,擁有一般技術水平的黑客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實施對遠程目標的攻擊,並在攻擊的同時隱藏自己的真實位置和身份。
互聯網的開放性決定黑客攻擊是無國界的,這就好像犯罪分子打恐嚇電話一定會隱藏真實聲音、使用公共電話一樣。稍有技術常識的人都知道,不能因爲看到攻擊的源IP地址在中國,就說是中國的黑客發動了攻擊,這樣的說法不僅缺乏依據,也不夠專業。
比如,目前網上有成百上千萬的計算機感染了木馬或僵屍程序,並被各種各樣的黑客暗中控制,成爲所謂的“肉機”。黑客往往會選擇位于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 “肉機”作爲“跳板”,遙控大量“肉機”來實施網絡攻擊,其目的是在達到攻擊目的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隱藏自己的真實地址,給追蹤攻擊來源制造很大的困難。
中國有句老話,叫“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當我們看到谷歌發表聲明稱遭到了來自中國的網絡攻擊後,我們也很關注,一直希望對方可以和我們聯系,以便進一步了解情況,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除了看到那篇聲明和一些媒體的消息外,至今我們也沒有收到谷歌公司關于此次事件的具體報告、線索或證據。
新華網:在谷歌發表聲明的前一天,百度網站因遭黑客攻擊無法登陸,但很快就恢複了正常,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有沒有給予其幫助?
周勇林:我記得是2010年1月12日上午7時左右,全球用戶訪問百度公司網站(baidu.com)出現異常,網站無法登陸。與谷歌不同的是,網民對百度的這個異常情況感覺非常明顯。我們接到百度公司的反映後,聯系了負責.cn域名管理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和各個互聯網運營商。經過大家共同分析,事件的原因很快就得到了查明,就是說百度公司的域名baidu.com是在美國域名注冊服務商register.com公司注冊的,由于baidu.com域名的注冊信息被非法篡改,致使baidu.com域名在全球的解析被錯誤指向,最終導致全球互聯網用戶無法正常訪問baidu.com網站。
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在美國register.com公司恢複百度的注冊信息之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等企業都在全國範圍內積極采取了一些臨時的技術措施,盡可能地幫助網民正常訪問百度的域名。到1月12日上午11時左右,baidu.com域名注冊信息成功恢複,網站訪問隨之逐步恢複正常。
盡管我們的聯系方式一直是對國際、國內公開的,但我們始終沒有接到谷歌的報告。
新華網:當前我國互聯網安全形勢如何?
周勇林: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最新統計報告顯示,2009年底我國互聯網網民數量達到3.84億,手機上網用戶達2.33億。然而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互聯網用戶安全的防範意識又非常薄弱。因此,極易成爲黑客攻擊利用的首選目標。
跟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相比,可以說,目前我國的互聯網安全形勢非常嚴峻,中國已成爲網絡攻擊最大的受害國。
新華網:剛才您提到我國已成爲網絡攻擊的最大受害國,能否請您以數據爲例,詳細介紹一下?
周勇林:我可以提供兩方面數據。一方面是,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對部分木馬和僵屍程序的抽樣監測結果,2009年我國境內被木馬程序控制的主機IP數量爲26.2萬個,境外有近16.5萬個主機地址參與控制這些計算機,其中來自美國(16.61%)排名第一;2009年我國境內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IP數量爲83.7萬個,境外有1.9萬個主機地址參與控制這些計算機,其中來自美國(22.34%)排名第一;2009年,我國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各月累計達4.2萬個,其中政府網站(gov.cn)被篡改數量各月累計達2765個,當中不乏省部級政府部門網站。實施網頁篡改攻擊的前20位黑客中,有一半以上來自境外。
另一方面是,美國Symantec公司(注:全球最大的網絡安全公司)2008年互聯網安全威脅報告中指出,網絡攻擊源的數量美國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總量的25%;位于美國的僵屍控制服務器數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總量的33%,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釣魚網站”(注:一種網絡欺詐行爲,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仿冒真實網站的URL地址以及頁面內容,以此騙取用戶銀行或信用卡賬號、密碼等私人資料)數量有43%位于美國。
與此相反,中國被植入僵屍程序的計算機數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總量的13%,這說明中國是最大的網絡攻擊受害國。
中國政府不遺余力打擊黑客網絡攻擊
新華網: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打擊黑客網絡攻擊,加強網絡安全保障?
周勇林:我們知道,國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等多個法律和行政法規中都對禁止網絡攻擊的違法行爲做出了明確規定。
去年5月份,工信部在其頒布的《互聯網網絡安全信息通報實施辦法》和《木馬和僵屍網絡監測和處置機制》中,對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和互聯網運營商、域名服務機構,以及網絡安全企業共同開展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和打擊黑客産業給出了具體工作依據。
目前,我們已經組織發展了64家國家級和198家省級工作成員單位,參與網絡安全事件的信息報告和共享,及時掌握和處理了一大批網絡攻擊事件,尤其是開展了多次網絡病毒、木馬和僵屍網絡的聯合治理,降低了黑客發動網絡攻擊的風險,有效地淨化了互聯網網絡安全環境。
此外,各個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制定了專門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積極建設或升級自己的網絡安全防護系統,聘請專業的網絡安全隊伍對其開展網絡安全評估和檢查測試,努力消除隱患,提高防禦能力。
新華網:網絡病毒可以說是網民的“公敵”,我國在反網絡病毒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周勇林:針對網絡病毒給廣大網民造成廣泛影響和損失的問題,我們會同中國互聯網協會,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及數十家互聯網從業機構共同研究、探討網絡病毒防治及反網絡病毒行業自律工作。經過多次討論並借鑒反垃圾郵件等自律工作的經驗,編訂了《反網絡病毒自律公約》。
《反網絡病毒自律公約》倡導互聯網企業和廣大網民遵守公約的自律條款,自覺抵制網絡病毒的制造、傳播和使用。2009年7月7日,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依托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委員會,聯合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網絡安全廠商、增值服務提供商、搜索引擎、域名注冊機構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反網絡病毒聯盟”,並簽署公約,通過行業自律機制推動了互聯網網絡病毒的防範、治理工作,淨化了網絡空間,進一步維護了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
以目前全球感染量最大的“飛客”(Conficker)蠕蟲爲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2009年下半年監測數據表明,我國境內每月約有1800余萬個主機IP受感染,占全球感染總量的30%,是全球"重災區",占各國感染比例的第一位。“飛客”蠕蟲的大範圍傳播也已經形成一個包含上千萬被控主機的攻擊平臺,不僅能夠被用于大範圍的網絡欺詐和信息竊取,而且能夠被利用發動大規模拒絕服務攻擊。
爲打擊該蠕蟲病毒,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向感染了該蠕蟲的我國重要信息系統部門通報,涉及銀行、證券、保險、電力、民航等領域50余個重要信息系統部門,並協助其進行調查、清理;與我國的域名管理機構CNNIC采取聯合行動,對可能被其用來實施控制感染主機的.cn域名進行了管制,並協調運營商對部分感染蠕蟲的主機進行治理;在網站發布多個安全公告,以提醒廣大網民采取防範措施;對該蠕蟲的活動情況進行持續監測,以掌握被感染主機的分布。
新華網:能不能介紹一下木馬和僵屍網絡專項治理行動,成效如何?
周勇林:2008年6、7月份,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監測國內被木馬和僵屍網絡控制的IP地址數量較前五個月出現較大增長,其對應的控制端有較大一部分分布在國外,一旦被黑客集中利用發起攻擊,其後果不堪設想,對奧運期間互聯網網絡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我們向工信部提出了開展木馬和僵屍網絡專項治理行動的想法,並得到了積極回應。
8月上旬和中旬,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協調各個互聯網運營企業、域名注冊機構開展了木馬、僵屍網絡專項打擊行動。行動過程中,各單位密切配合,對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日常監測發現的、危害較大的數十個惡意域名、上千個控制服務器進行了治理。監測數據顯示,境內木馬、僵屍網絡控制服務端數量隨著專項行動的實施呈現明顯下降趨勢,非常有效地降低了奧運會期間發生大規模網絡攻擊的風險,網絡環境也得到了極大淨化。後來,在總結奧運保障經驗的時候,很多部門都說這個專項打擊的效果好,應該常態化。令人高興的是,工信部接受了這個建議,並在2009年正式出臺了《木馬和僵屍網絡監測和處置機制》。
2009年,我們共實施專項打擊5次,共清理整治1200余個控制服務器及惡意域名,有效打擊了黑客産業,提高了網上環境的安全性。
中國加強國際合作保障網絡安全
新華網:中國有沒有參與國際合作,一起保障網絡安全?
周勇林:中國是一個互聯網大國,網絡安全事件很多,有時候需要幫助別的國家處理問題,有時候也需要別的國家的支持才能解決。這裏我可以舉一個具體案例,2009年11月,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連續數周接到國內外報告,“318x.com”和“3b3.org”穩居十大網頁挂馬惡意域名前列,成爲衆多網頁挂馬的源頭。隨即,我們監測到我國境內有數百個網站被其侵害。在了解到這兩個惡意域名注冊地區位于美國後,我們馬上聯系美國國家級網絡安全應急機構“US-CERT”請求其予以處置。
“US-CERT”在接到請求後不到兩天的時間裏就協調當地域名注冊與服務機構處置了這兩個惡意域名。這次合作成功打掉了活躍的惡意域名,有助于網絡安全事件特別是一些涉及國際互聯網的事件的有效處置。
新華網:這些年,我國在加強國際網絡安全交流合作方面有何舉措和成果?
周勇林:2000年,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成立後,就一直在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也作爲專業技術隊伍參與了很多政府部門牽頭的國際合作活動。
2002年8月,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成爲國際權威組織“事件響應與安全組織論壇(FIRST)”的正式成員。隨後,參與發起了亞太地區的專業組織亞太計算機應急聯盟組織(APCERT)。在FIRST和APCERT框架下,與全球各國的網絡安全團隊合作。
我們還應邀加入中國代表團參與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會議,並與2007年5月向APEC申請了“僵屍網絡應對政策和技術手段指南”項目,牽頭組織國際國內各方共同進行反僵屍網絡方面的技術交流,並于2008年年底在APEC網站上發布了項目最終報告,供各方參考借鑒。此外,還參加了東盟、上合組織等方面的工作,支持政府部門取得了很多積極的合作成果,例如《中國-東盟電信監管理事會關于網絡安全問題的合作框架》和《上合組織成員國保障國際信息安全政府間合作協定》的簽訂和落實等。
另外,我們與國外應急組織、安全廠商和其他相關組織也建立了互信、暢通的合作渠道,是我國處理網絡安全事件的對外窗口。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具有7×24小時的事件接收處置機制,僅2009年全年就接收來自國外網絡安全事件投訴21618起,經過歸類合並篩選其中影響較大的事件成功處置了1095件,其中包括多起對美國網上交易站點ebay、摩根大通公司等美國企業的網頁挂馬、網站仿冒和拒絕服務攻擊事件。
這些機構多爲國外重要的銀行、電子商務網站。我們不僅爲國外相關機構挽回了經濟損失,同時也保護了國內外互聯網用戶利益不受侵害。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2/223919527081.shtml
人民時評:美國互聯網外交是虛僞的實用主義 2010年01月22日人民網 張敬偉
周四晚間,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就網絡自由發表講話。批評中國的意味濃厚---指責中國對網絡信息進行限制;要求中國對包括谷歌在內的美國公司所受網絡攻擊進行“徹底透明的調查”;聲稱“限制信息享用自由,或損害互聯網用戶基本權利的國家有跟不上下一個世紀發展進程的風險”;表示願以“坦率且始終于一”的態度化解與中國在互聯網自由方面的分歧。
前有谷歌事件的發酵,後有希拉裏的網絡講話。雖然其助手聲稱並非針對中國,但明眼人看得出,美國是利用谷歌事件拿中國開刀,並在全球範圍內覆蓋起一張網絡外交的大網,作爲推展“巧實力”的憑借,維持其在“後危機”時代的一超獨霸地位。對此,美國媒體將之成爲新的“克林頓主義”。其實,這個“主義”和美國曾經推行的其他“主義”(如新孤立主義、新幹涉主義、新保守主義等)沒有什麽根本的不同,撤掉覆蓋在美國互聯網外交上自由和民主的矯飾面紗,祛除老生常談的價值觀內核,就只剩下了虛僞的“實用主義”。
所謂“虛僞”,是指美國一直在互聯管理上秉承雙重標准,說一套做一套。
從希拉裏國務卿對中國網絡管理的指責看,似乎美國國內的互聯網管理絕對“自由”,網民享有無障礙的“沖浪”權力。其實不然,根據美國的愛國者法案,爲了反恐需要警方有權搜索公民的電子郵件通訊,甚至可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監視公民通訊。據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報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2002-2006年間,通過電子郵件、便條和打電話等方式,竊取數千份美國民衆的通話記錄。此外,據2007年度美國《信息自由法》解密文件顯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創建有“數字信息收集系統網絡”,用于秘密竊聽和監控郵件。
此外,在美國經常指責中國黑客攻擊美國網站,並要求中國調查谷歌被攻擊的時候。殊不知美國建有專門的黑客部隊,而且在全球範圍內招募黑客精英爲美國服務。美國每年都在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行黑客大賽,甚至將這種比賽拓展到海外。據美國防務專家喬爾?哈丁估計,美軍目前約有3000-5000名信息戰專家。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叫囂谷歌被攻擊的時候,中國第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也被攻擊。而百度的域名注冊服務商就是美國的Register.com inc。美國在指責別國的同時,美國是不是也該調查一下本國黑客的作爲?
事實上,互聯網不過是現實世界的延伸,雖說在虛擬空間沒有國界之分。但由于現實世界的深度介入,因此主權觀念和法治監管還是必要的。沒有人懷疑美國對本國互聯網的有效監管,但是如果說美國只承認本國對互聯網監控的合理性,而批評其他國家的監管。顯然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僅霸道,更是虛僞。
所謂“實用主義”,是指美國爲了本國利益,什麽手段都可以采用,這個時候就忘了所謂的價值觀,也不管對方是盟友還是敵人了。只要對自己有利,美國就會出手。現實世界如此,互聯空間也是這樣。
在對待美國界定的“無賴”國家上,美國政府除了動刀動槍和經濟制裁,就是進行“信息制裁”。如2009年5月,微軟公司就按照美國政府的授意,切斷了古巴、伊朗、敘利亞、蘇丹和朝鮮五國的MSN即時通訊服務端口。而在伊朗大選前後,美國爲了支持選舉失利的改革派,利用推特(Twitter)幫助反對派制造輿論聲勢。可見,在對待敵國的問題上,互聯網是一種實用的制裁工具,互聯網充當著美國政府顛覆這些國家的“打手”和“幫凶”作用。
即使是對待歐洲這樣的盟國,美國也會利用信息技術支撐的全球電子監控系統,搜集一些商業機密,提供給本國企業。如幫助波音公司和歐洲空中客車爭奪民航訂單等。
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互聯網成爲美國發泄對華意識形態意見的主要載體,並成爲遏制中國的新手段。美國除了批評中國的網絡監管,還支持反華勢力在美設立各類網站,詆毀中國形象,並提供和升級各類破解工具,誤導中國網民。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利用互聯網推行所謂民主的價值觀、幹涉他國內政的時候,微軟、谷歌等互聯網巨頭,立刻成爲本國政府的棋子,政商聯動,商業角色被政治所劫持。在此情勢下,微軟和谷歌在其他主權國家的商業布局,事實上就成爲美國利益滲透的毛細血管。
只要美國掌控著互聯網的絕對霸權,美國政商兩屆就會利用互聯網這一新型工具,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國際社會不能爲美國的互聯網外交所迷惑,必須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抵禦美國在虛擬空間發起的全面滲透和侵入。
http://news.sina.com.cn/pl/2010-01-22/174519526451.shtml
另參本館:
《地圖革命》 郭台生間諜案 總統府共諜案 《情報與反情報》《間諜與反間諜》《中央情報局秘辛》《蘇聯KGB》 《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制空權》《空天一體作戰研究》 《太空兵器》《2020年的武器》《網絡戰爭》《信息戰爭》電腦病毒成人了 反衛星 中國衛星 人造衛星 中國北斗導航定位衛星不等於GPS 中國特色的GPS系統 衛星導航熱 美早知中反衛星 反衛星大戰 反衛星武器研發史 中國式媒體監督 人肉搜索 禁親中言論 反北京奧運 《戰地春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