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艇突出隱形性能,能在海浪中快速穿行,並具有雙船體外形。022型要比任何一艘中國海軍的常規導彈快艇都要安靜,尤其在高速的時候。它可以協同其他護衛艦、導彈驅逐艦、岸基偵察機、預警機甚至快艇之間實施“適當前伸”的遠海進攻作戰。具備了高速、安靜、隱形的三大利器的中國隱形快艇在特定的環境下也確實有讓美軍航母躊躇不前的實力。
中國隱形導彈快艇揭秘
近期,中國“新型隱形導彈快艇”引起一些國際軍事研究機構、媒體的關注。國際軍情觀察人士指出,這種通常噸位不足500噸的小型水面艦艇正在給“世界第一海軍”帶來新的挑戰。
“新型隱形導彈快艇”浮現
關于新型隱形快艇,近期美國國會軍事委員會提交給國會的一份題爲《中國海軍現代化對美國的沖擊》的報告稱,“2004年中國推出了配備反艦巡航導彈的攻擊快艇,該艇突出隱形性能,能在海浪中快速穿行,並具有雙船體外形。雙船體是一種較爲先進的船體外形設計,目前世界各國海軍都在嘗試這種設計方法。在這一領域目前領先的是澳大利亞一家公司。”
同時,國際知名軍事刊物《漢和防務評論》(以下簡稱漢和)也報道稱,中國軍方計劃在第一階段建造4艘采用雙體穿浪技術的022型(2208級)隱形導彈快艇。漢和稱目前已經發現了4艘同型艇建造完畢。
漢和稱,目前沒有迹象顯示中國還在建造其他級別的常規導彈快艇,顯示出022型艇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改良、改進型可能成爲中國導彈快艇的未來發展方向。漢和來自軍事造船工業界的消息來源聲稱,022型只是一個嘗試,帶有較強的試驗性質。022型滿載排水量可能是250噸,長在40米級別。
近年來,中國與澳大利亞AMD公司常年合作生産了不同型號的穿浪船。迄今爲止,中國一共生産了多種型號的民用型穿浪客船。漢和認爲就造船工業的一般發展規律而言,不斷改良的022型快艇是會參考民用型雙體船的發展趨勢的。
中國的導彈快艇一直使用法國的柴油機。漢和推測,這種動力設置方式配合大功率發動機可能使022型的滿載航速達到40節以上。最值得注意的是,所有022型導彈快艇都安裝了單向的HN900戰術數據鏈,這樣可實現協同作戰的意圖。它可以協同其他護衛艦、導彈驅逐艦、岸基偵察機、預警機甚至快艇之間實施“適當前伸”的遠海進攻作戰。
由于采用噴水推進方式,不安裝螺旋槳,022型要比任何一艘中國海軍的常規導彈快艇都要安靜,尤其在高速的時候。中國軍方的《解放軍報》報道指出,“中國水聲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在振動殼體減振降噪技術等研究方向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軍事專家認爲,這項技術對于高速艦艇具有重要意義。
“小艇打大艦”的構想
雖然導彈快艇在艦艇家族中,從火力、噸位等主戰數據上都只能歸于“小不點”一類,但回顧自這種水上兵器誕生以來的戰例,不難發現,它已經創造過太多“以小博大”的輝煌戰績,而具備了高速、安靜、隱形的三大利器的中國隱形快艇在特定的環境下也確實有讓美軍航母躊躇不前的實力。
1967年10月21日,埃及海軍的3艘“蚊子”級導彈快艇在埃及塞得港外的馬納灣海域,用“冥河”導彈一舉擊沈了排水量爲1710噸的以色列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首開反艦導彈擊沈水面艦艇的先河,震驚了全世界,給世界海軍帶來了巨大沖擊。西方海軍強國驚呼:“蚊子”居然吃掉了“大象”。軍事專家指出,如果導彈快艇采用“狼群”戰術,在得到遠程導彈、戰機、大型戰艦、潛艇等的配合條件下,則完全可能置幾艘航母于死地。
http://baike.baidu.com/view/471357.html?tp=1_01
維斯比級護衛艦
瑞典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620噸,長72米,寬10.4米,吃水2.5米。推進系統采用柴燃聯合動力裝置,推進器采用兩套卡梅瓦公司125型噴水推進裝置。燃氣輪機爲4臺聯合信號公司生産的TF50A燃氣輪機,總輸出功率21760馬力(16兆瓦)。柴油機爲兩臺MTU公司的生産的16V N90柴油機,輸出功率3536馬力(2.6兆瓦)。使用燃氣輪機推進時,最高航速可超過35節;用柴油機推進時,航速爲15節。采用噴水推進裝置使該級艦具有很高的機動性,同時又可減少艦的吃水,使該艦能在淺水海區使用。
簡介
瑞典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瑞典海軍第一艘采用隱身設計的輕型護衛艦“維斯比”號已于2000年6月下水。該艦由瑞典考庫姆船廠建造,將于2003年服役。該級艦預計將再建造5艘。
“維斯比”號輕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620噸,長72米,寬10.4米,吃水2.5米。推進系統采用柴燃聯合動力裝置,推進器采用兩套卡梅瓦公司125型噴水推進裝置。燃氣輪機爲4臺聯合信號公司生産的TF50A燃氣輪機,總輸出功率21760馬力(16兆瓦)。柴油機爲兩臺MTU公司的生産的16V N90柴油機,輸出功率3536馬力(2.6兆瓦)。使用燃氣輪機推進時,最高航速可超過35節;用柴油機推進時,航速爲15節。采用噴水推進裝置使該級艦具有很高的機動性,同時又可減少艦的吃水,使該艦能在淺水海區使用。
該級艦將快速攻擊艇和高速巡邏艇的功能與反潛戰艦艇和反水雷戰艦艇的功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種具有低空防禦能力的多用途艦艇。艦上將配備8枚RBS 15 MKⅡ型艦對艦導彈、一門博福斯公司SAK MK 3 型57毫米炮、4具400毫米43/45型反潛魚雷發射管、射程可達1200米的Saab公司的601型127毫米反潛深水炸彈發射炮以及各種先進的探測系統、作戰指揮系統和通信系統,可執行各種反水雷戰、反潛戰、布雷、水面作戰、水下防禦和防空使命。艦上還將配備一架直升機,直升機可在艦上起降和加油。另外,在艦上還可配備一個臨時機庫。
該級艦的最大特點是采用全新的隱身設計技術。艦殼材料並非采用常規鋼材,也不是普通玻璃鋼,而是碳纖維夾心材料,采用特殊真空注入技術建造而成。爲了達到關鍵性能要求,殼體必須盡可能輕,因而殼體采用夾心結構,由聚氯乙烯夾心和碳纖維乙烯基酯層壓板構成,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強度和經久耐用性,還具有優良的抗沖擊性能。
該級艦還采用新穎的殼體形狀來減小雷達反射面。甲板上能反射雷達波的物體都已拆除或隱蔽起來。燃氣輪機廢氣從艦尾部水線處排出,從而大大減少大部分軍艦上最顯著的紅外特征。殼體和殼體內所有設備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從而減少了受水雷攻擊的可能性。該級艦上層建築還塗有雷達波吸收材料。
爲了提高後續艦的性能,在該級艦第一艘開始海上試航以前,瑞典國防物資管理局已與考庫姆船廠簽訂了一個研究合同,委托該船廠進行一系列與研制“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後續艦艇有關的問題研究。研究內容將集中在開發殼體新材料、降低艦艇特征信號、改善水動力性能和提高綜合後勤支援能力,還將研究采用綜合電力推進的優點。
艦上采用的隱身技術,領先美艦5至7年!
厚積薄發的精品
瑞典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瑞典生産的武器裝備在世界上向來以其卓越的性能而獨樹一幟,其艦艇隱身技術方面,也堪稱先驅者之一。1991年聞名于世的“斯米格”號隱身實驗艇.與美軍80年代中期秘密研制的“海影”號有異曲同工之處。
此後,瑞典國防裝備管理局和瑞典工業界繼續潛心研究,花費了800萬瑞典克郎的研制費,精心設計出了維斯比級隱身輕型護衛艦。該級艦長72米;艦寬10.4米,吃水2.5米.滿載排水量620噸,人員編制43人。瑞典誨軍計劃耗資100億瑞典克郎分兩批建造6艘,折合每艘造價約2億美元!首批建造的4艘主要執行反水雷和反潛任務,替換即將退役的3艘阿克島級掃雷艦和4艘休金級導彈艇。第二批的2艘將主要執行反艦和攻擊任務。
1996年12月I7日,首艦“維斯比”號(舷號K31)開工建造;2000年6月8日,“維斯比”號在考庫姆船廠舉行了隆重的下水儀式,使瑞典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實用型隱身軍艦的國家。按計劃“維斯比“號將于2001年2月開始各系統的海上測試,並于2003年底正式服役。另外5艘艦將在2007年前陸續建成,它們和“維斯比”一樣均以瑞典城鎮的名字命名,分別是“赫爾卡堡”(K32),“海納桑德”(K33)、“尼雪平”(K34)、“卡爾斯搭德”(K35)、“烏拉瓦德”(K36)。它們將全又候在瑞典群島、彼羅的海、卡特加特海峽、北海等近海域執行任務。
細至縝密的隱身設計
隨著先進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精確制導武器的出現,水面艦艇的生存受到了嚴重威脅。因此,艦艇的隱身已經成爲提高生存力和戰鬥力的關鍵因素,而“維斯比”也因此名震天下。瑞典海軍總監托斯滕.林德少將甚至稱這艘艦上的雷達反射面積僅相當于2條標准鞭狀天線!
爲了達到良好的隱身效果,瑞典海軍在“維斯比”的總體設汁、特別是細節上狠下了一番工夫。艦上除一個錐形指揮臺和一門隱身艦炮外,再未布置任何外露的設施:艦面光潔而平整。同時,艦體各個部位均由不規則的傾斜多面體組成,艦載雷達、衛星通信天線、各種電子設備天線等都被封裝起來。艦載導彈、反潛武器及反水雷設備則安裝在上甲板以下部位,艦體上預留的發射口上有遮蓋裝置。加上上層建築外表均塗有吸收雷達波的材料,從而極大地降低了雷達信號特征。
瑞典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爲了減少可視光信號.瑞典海軍盡量減少“維斯比”艦上各種旋轉、閃爍的物體,如將旋轉的雷達封閉在可選頻材料制造的雷達屏蔽器內。全艦還塗敷有僞裝迷彩,不過因爲作戰海域的關系,迷彩的陰影是灰色,而不是以前建造的導彈艇和輕型護衛艦用的綠色。
爲了減少水下噪聲輻射,“維斯比”艦來用了噴水推進裝置,這種推進器與螺旋槳推進方式相比,在同一航速下可使艦艇的水下輻射噪聲降低10分貝以上。推進用燃氣輪機、柴油機都安裝在雙層隔震基座上,柴油 機還被覆蓋在密封的罩子內,壓制聲音的傳播,並對柴油發電機也進行了隱身處理。
爲了減少紅外特征,“維斯比”艦將燃氣輪機和柴油機産生的廢氣通過尾部靠近水面的排氣口排放,並向廢氣噴射海水,降低紅外輻射。
爲了減少磁特征,艦對主、鋪機都進行了消磁,井裝備了局部消磁裝置。此外,艦上采用低截獲概率電子設備,打對電子設備進行屏蔽,以降低電磁輻射,進一步提高隱身能力。 正因如此,在平靜的海面上,“維斯比”艦被敵方雷達探測到的距離僅爲22千米,在有風浪的海面上更是減爲13千米,如果采用幹擾技術,其探測距離還將縮小1倍。而與其同樣大小的常規艦艇在平靜的海面被發現的距離則超過50千米。
應該說,“維斯比”艦的隱身設計已達到極高的境界,但也並非無懈可擊。新開發的合成孔徑雷達和成像雷達均能探測戰艦獨特的V形首波,這使采用了傳統外形的“維斯比”艦隱身效果受到影響。另外,出于艦載直升機未采取隱身措施,其雷達反射面積比艦體要大得多,一旦直升機停在飛行甲板上,隱身效果就蕩然無存了。
材料
瑞典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維斯比”艦另外一大特點是艦體、甲板、上層建築基本都是碳纖維增強塑料夾層板制成的。與傳統材料相比,這種材料不僅結構堅實,強度可與鋼鐵相媲美,而且無磁性,有利于降低艦艇産生的磁場,並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而可執行反水雷任務。此外,碳纖維增強塑料夾層板光 滑平糙,有助于取得良好的隱身效果。同時還可以絕熱,對艦內各種機械設備産生的紅外輻射有較好的屏蔽作用。另外,這種複合材料比重輕,可減輕艦體重量,且不象銅那樣容易腐蝕,從而大幅度減少全壽命費用。爲了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建造如此大的艦船,瑞典海軍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了試驗,研究出了真空輔助夾層灌 輸法生産工藝。碳纖維增強塑料夾層板的芯是PVC材料制成的板材厚度不等,從紙張一樣厚到9厘米厚, 都有,上面有細小的格槽。然後將乙烯薄層和碳纖維覆蓋在PVC主芯上。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纖維含量比手工鋪設的要高,結構重量更低,可濟性。用于平面和曲線結構,而且由于是在封閉的環境下工作的,在工作過程中揮發的苯乙烯可以通過一臺空氣淨化裝置完全過濾.對環境無害。
采用先進材料的“維斯比”艦不同于以往傳統的建造過程,而是分爲10段(艦尾部)、20段(艦中部)、30段(艦首部)和首樓4個分段建造,各分段又由子分段組成;然後采用真空灌輸方法連接起來。
與衆不同的噴水推進
“維斯比”艦采用的是柴一燃交替動力裝置,雙軸噴水推進。高速航行時采用4臺TF50A型燃氣輪機, 功率爲21760馬力,其最高航速可達34節。在進行反潛和獵雷時,采用2臺功率爲3536馬力的MTU16V2000TN90型柴油機,航速不超過17 節。2個MA-107SBS減速齒輪由辛辛那提公司生産,每個齒輪箱有3軸輸人,包括2臺燃氣輪機和1臺柴油機,在燃氣輪機工作時,減速齒輪最大持續輸出功率爲8000千瓦,在使用柴油機時,最大持續輸出功率爲 1300千瓦。艦首部有側推器,以提高在港內的機動性。
艦的推進系統采用卡米瓦 125型噴水推進系統,除有噴水泵外,還包括進水系統管道、噴口及倒車操縱系統等。噴水推進可提高艦艇的轉向和倒車性能,可在鉸大範圍內調節航速,並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艦艇的加速與急停要求。噴水推進還可消除空泡影響,大幅度提高推進效率,從而顯著降低油耗,有利于高速航行下經濟性。可明顯降低噪聲,提高隱蔽性。
靈活多變的作戰系統
作戰管理系統是艦艇的神經中樞。“維斯比”艦采用與主、被動聲納結合的先進、完全一體化的C3I系統,其核心是由薩伯技術公司生産的9LVCETRS作戰管理系統。該系統 吸收了哥德堡級輕型護衛艦上的SESYM系統的技術成果,是一種實時、模塊化的開放式系統。艦中部的作戰信息中設有12個多功能操作臺,采用Windows NT操作系統,這在未來采用新技術和新武器時,不需要對C3I系統進行根本性的改動,節約了經費和時間。
根據目前瑞典海軍的作戰思想“維斯比”艦將主要采用被動探測裝置,包括一個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一個拖曳陣聲呐以及雷達和通信電子支援系統,並接受數據鏈傳遞的信息。艦載電子支援裝備是美國制造的“禿鷲”,CS-3701戰術電子支援系統和雷達監視系統。該系統可提供戰場態勢感知、目標定位和監視能力,能夠覆蓋2~18吉赫的所有頻率範圍,可探測250千米內的雷達。艦載雷達爲“海長頸鹿”AMB三維搜索雷達、“導航員”低幹擾概率搜索與導航雷達。
瑞典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維斯比”的另一突破是把反水雷和反滑能力綜合起來。爲此,瑞典海軍力艦載聲呐系統舉行了國際招標,最後由加拿大計算設備公司CDC中標,爲首批4艘“維斯比”艦和4艘哥德堡級護衛艦提供綜合聲呐系統。其中包括被動拖曳聲呐、雙頻主動駐深聲呐和艦殼聲呐,並可處理其他聲呐信號。被動拖曳聲呐用于50~100米的淺水.有寬帶、簾帶和瞬時噪聲監視三種工作模式,能與瑞典政府提供的三維海床數據庫和聲學監視系統配合使用,以探測和跟蹤潛艇包括座沈海底的潛艇帶進行被動 測距,對魚雷襲擊發出警告:監測本艦的噪聲;進行反水雷作戰,探測觸發水雷、多傳感器感應水雷和自推進水雷等各種水雷。主動聲呐包括變探 聲呐和艦殼聲呐:變深聲呐供護航和 巡邏時選用,主要提供對移動和固定目標的遠距離探測、跟蹤、定位,也能夠對座沈海底的潛艇進行分類。該系統還能對直升機布撒的8個聲呐浮標信號進行處理,還能控制遙控潛航器聲呐。CETKlS作戰管理系統通過高速數據總線與聲呐系統相連,在 作戰信息中心有3個通用操怍臺, 每個操作臺都能實施任何一種聲呐功能。
“維斯比”艦上有2個遙控潛航器(ROV)第一個是瑞典博福斯公司制造的“雙鷹”MKII型遙控潛航器,裝備有維雷聲維獵雷與分類聲呐、攝像機.主要用于監視,還能探測海水導電率、鹽度級深度。第二個是阿特拉斯電子公司生産的“海狐”遙控潛航器,裝備識別攝像機和分類聲呐.能在艦前方500米處以6節航速航行,用于反水雷和座沈海底的潛艇。工作時,遙控潛航器通過一根操縱電纜與母艦操縱臺相連,升在母艦聲呐的引導下,駛向目標區;當接近目標時,自身攜帶的聲呐打開,將其准確地引導到目標旁。若目標是錨雷,就用切割斷系留錨 雷的纜索,使錨雷浮出海面,然後用輕武器特其擊毀;若目標爲潛艇、磁性木雷或水壓水雷等沈底雷,就在目標旁放置一個小型定時炸藥包。
量少質精的艦載武器
瑞典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目前“維斯比”艦上共有4具固定式的400毫米魚雷發射督,用于發射反潛線導魚雷,如傅福斯公司生産的TP45魚雷或TP62重型魚雷。直徑400毫米的魚雷是瑞典獨有的,適于淺水區打擊低噪聲目標,有較好的杭幹擾力和較高的命中率。
第二種武器是“薩伯”601型127毫米反潛火箭彈發射裝置,可發射一種直徑100毫米、長267毫米、重4.2千克的微型炸彈,采用定向爆破裝藥.可吸附在入侵潛艇殼體上爆炸,射程力1200米。未來“維斯比”艦上將裝2座四聯裝ALECTO系統。系統使用127毫米火爆發射裝置,火箭長1.8米,重約50千克,使用不同的戰鬥部進行反潛、反魚雷和電子對抗,作戰範圍爲幾百米至6000米。
第三種武器是位于上層建築的部的MK3 57毫米博福斯艦炮,該炮由CEROS200雷達/光電指揮儀控制.采用隱身炮塔,可發射57毫米可編程的引信炮彈。
博福斯艦炮是艦艇上唯一的硬殺傷防空武器,這是因力瑞典海軍水面艦艇的遠程防空任務由空軍的戰鬥機負責。另外,考慮到艦良好的隱身效果,成爲反艦導彈攻擊口標的機會非常小。不過,瑞典海軍也在研究加裝10~20千米射程防空導彈的方案.預計將在2000年底作出決策。但因爲甲板空間有限,只能在裝導彈和設置直升機庫中選一個方案,所以不可能6艘“維斯比”艦都安裝防空導彈系統,預計可能每種方案3艘。防空導彈可能采用改進的“海麻雀”導彈或瑞典陸軍研制的BAMSE系統。要求導彈必須以冷發射方式垂直發射,以控制艦的紅外信號。導彈容器長度不得超過4米。
第二批“維斯比”艦將裝備MK2型RBS15反艦導彈,左右舷各4枚,從甲板的專門艙口射出。導彈可掠海飛行,飛行速度0.8馬赫,半穿甲爆破戰鬥部重250千克,最大射程達150千米,末制導爲主動雷達制導。
形同“雞肋”的直升機
目前,瑞典海軍沒有一艘水面作戰艦艇擁有建制內的直升機,只有大型支援保障艦艇和破冰船裝備有直升機。直升機上艦增強了“維斯比”艦執行多種任務的能力。同時尺寸的增大使艦的耐波性和自持力得到,改進,使艦艇的效能得到了提高。
但搭載直升機也存在兩個缺點。一個是因爲艦上空間有限,只能裝載輕型直升機,如AB206A型,HKP6“噴氣突擊隊員”,或MD 900“探險家”、另外一個問題是前面所說的隱身的問題,由于“維斯比”艦注重從各個方面進行隱身,其雷達反射面積比直升機要小幾個數量級,直升機成爲全艦隱身設計最薄弱的一環。目前瑞典海軍正跟蹤隱身無人機技術,希望能夠得到解決。
未來不再撲朔迷離
雖然,“維斯比”艦在隱身方面已經遠遠超出了許多先進國家,但瑞典海軍並未就此止步。在“維斯比”,的下水儀式上,瑞典國防裝備局宣布與考庫姆船廠續簽800萬瑞典克郎的研究合同,研究項目涉及船體材料、紅外信號、流體力學、一體化後勤保障等許多技術領域。目的是爲瑞典海軍下一代隱身水面戰艦進行技術儲備。
新一代艦預計將在2015年左右服役,以替代2艘馬爾默級和4艘90年代初期建造的哥德堡級護衛艦。它們可以進行遠洋航行,以參加國際維和行動,能夠和多國聯合特遣部隊建立密切的聯系。主尺度將比維斯比級護衛艦要大一些,長度在110米左右。
瑞典海軍總監托斯滕.林德少將稱:“維斯比”艦由于其良好的隱身設計、獨特的材料和創新的構造,將對未來海軍戰略産生巨大的影響。不論對否,“維斯比”艦的確吸引了全世界海軍的注意。美國海軍已公開表示對瑞典海軍技術的濃厚興趣,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塞布魯斯基中將稱美國海軍視“維斯比”項目爲美軍新的“街頭戰士”概念艦的試驗田。
其它
在2004年12月16日舉行的儀式上,瑞典女王儲維多利亞公主爲第三艘"維斯比"級輕護艦命名。
在儀式上,瑞典女王儲將第三艘"維斯比"級輕護艦命名。與該級輕護艦中的其他艦艇一樣,第三艘艦艇也是由碳纖維建造,並采用了"全隱身"概念。這種隱身技術概念包括了所有能夠降低信號特征的方面,使對該級艦艇的探測和分類更加困難甚至成爲 不可能的事情。即便用雷達或者其他現代化的先進技術,該級艦艇都極難被探測到。
考庫姆公司正在爲瑞典海軍建造5艘"維斯比"級輕護艦,該級艦艇所采用的全隱身概念已經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高度關注。
考庫姆公司向瑞典交付兩艘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
2006年6月12日 考庫姆機械公司在卡爾斯克魯納舉行正式儀式,向瑞典防務物資管理局國防采辦局客戶交付“維斯比”號和“海訥桑德(Härnösand)”號輕型護衛艦。
目前,該公司已經交付了3艘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該型艦的第四艘計劃于今年八月底交付給國防采辦局。此外,第五艘還將舉行下水儀式。
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使用碳纖維材料建造,最大的特點是應用了比較成熟的隱身技術,從而減少了雷達、磁、聲等特征信號以及發射的電磁信號,能盡量防止被敵人探測和識別。因此,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很難被雷達或其他先進的現代傳感器所發現。
“維斯比”號和“海訥桑德(Härnösand)”號輕型護衛艦是瑞典海軍最先進的兩艘水面艦艇,在瑞典建設新型現代化快速反應力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瑞典第五艘“維斯比”級輕型隱身護衛艦完成海試
瑞典“維斯比”級輕型隱身護衛艦已經完成了一系列海試。其中4艘已經交付給瑞典國防裝備管理局(Swedish Defence Materiel Administration),該管理局主要對這些艦艇進行測試,以決定其整體作戰能力。
該級護衛艦的第五艘“卡爾斯達”號已經下水,目前正由考庫姆船廠進行舾裝。該艦的大部分海試工作目前已經完成,預計將在今年夏季進行驗收測試。
這5艘“維斯比”護衛艦將是瑞典快速反應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級艦艇在不被探測到的情況下能對敵方情況進行監視和監聽,這將給瑞典海軍帶來一系列戰術優勢。“維斯比”級護衛艦將使瑞典海軍作戰能力和靈活性有所提高。同時,該級艦艇還可以用于執行一系列其他任務,例如:掃雷、反潛作戰、水面作戰、艦隊監視與保護等。
http://www.hudong.com/wiki/%E7%91%9E%E5%85%B8%E7%BB%B4%E6%96%AF%E6%AF%94%E7%BA%A7%E8%BD%BB%E5%9E%8B%E6%8A%A4%E5%8D%AB%E8%88%B0
世界各國海軍主要先進瀕海戰鬥艦 2006-12-19 人民網
前言:美國海軍2004年5月27日宣佈分別給予通用動力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約7800萬美元和4600萬美元的合同,要求它們對未來瀕海戰鬥艦(LCS)進行最終系統設計,使這項代表美國海軍作戰轉型計劃組成部分的瀕海戰鬥艦(LCS)進入原型建造階段。
世界各國目前正在發展下一代海上艦艇,其中未來“瀕海戰鬥艦”(LCS)廣受關注。主要是近來美國軍事力量轉型中,為應付新的作戰形式需要,對於海上力量需求,重點提出發展能夠適用於近海作戰的艦艇,才掀起一股熱潮。其實,最早開始著手設計建造“瀕海戰鬥艦”是瑞典、英國和挪威等國,已經正式推出具有代表性的三種類型艦艇:瑞典“維斯比”(Visby)級傳統型輕護衛艦、英國“海神”(Triton)號三體型試驗船、挪威Skjold (盾牌星座“Shield”)級氣墊雙體導彈快速巡邏艇。雖然採用不同的船體結構,但它們共同特點是:全隱形、高航速、適航性極強、自動化程度高。瑞典、英國和挪威設計製造的這三種具有代表性的艦艇,還是美國正在發展進行競標的高速“瀕海戰鬥艦”的參照原型。
一、 世界各國發展“瀕海戰鬥艦”的原因
1、 瑞典和挪威發展小噸位“近海戰鬥艦”用於自身防禦
從作戰指導思想看,瑞典和挪威等國發展“瀕海戰鬥艦”用於自身海濱防禦。從技術上看,已經研製成功的“瀕海戰鬥艦”:1999年4月下水的挪威Skjold(“盾牌星座”Shield)導彈快速巡邏艇噸位是260噸,專門根據挪威群島和峽灣遍佈的海岸地形,去實施搜索和監視敵方潛滲兵力並利用自身隱形能力接近、交戰;1999年6月下水的瑞典“維斯比”級隱形輕護衛艦噸位是600噸。主要用於反水雷戰和反潛戰,但第五艘將會配備直升飛機後主要用於攻擊和反水面艦艇戰鬥角色。
2、英國發展大噸位“瀕海戰鬥艦”,具有遠洋能力,用於軍事作戰在敵方近海水域部署
英國海軍為發展“未來水面艦艇”(FSC) 的需要而建造一艘“海神”號三體技術論證船。2000年3月下水的論證船是將來全比例護衛艦三分之二尺寸,而且是艘非軍事船舶,但在海上能夠運送“集裝箱式”海軍軍事系統,也就是可以隨時武裝用於軍事需要。預定2013年進入英國海軍服役並且代替22/23型護衛艦。英國海軍還準備進行多方面發展,如小型直升飛機平臺登陸艦(Mini LPH)、快速部署支援艦和配有艦載機具有航空作戰能力的隱形艦船。
英國海軍因為經常參加諸多軍事行動,因此發展護衛艦型“瀕海戰鬥艦”,能夠橫跨大洋。
3、美國近幾年決定發展爭議近十幾年的“近岸艦隊”,用於近海作戰的“瀕海戰鬥艦”成為關注的焦點
美國海軍官員和防務專家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了組建“近岸艦隊”的構想,但一直爭議不斷。從作戰現狀看,美軍戰艦從1960年越南戰爭以後,除用於少量小衝突以外,美國海軍至今還沒有面臨直接對抗這些近岸威脅的局面。接著冷戰結束和前蘇聯強大的遠海艦隊瓦解,美國海軍在全球水面上沒有任何實質威脅。因此反對者認為美國強大的水面艦隊具有足夠的打擊力量,發展組建“近岸艦隊”是多餘的,重點還是航空母艦等大型艦艇上。
但是從90年代海灣戰爭開始,美國艦隊在敵對方海岸水域進行軍事行動。所有的作戰已經是近海,並沿著海岸,而且大量威脅日益增多。不只是礁石和淺灘等惡劣水域環境,主要還有敵對武力大量數目、種類繁多的武器。美國海軍艦船在最近三十年損壞五艘,都發生在近海水域:三艘被水雷損壞(都在波斯灣,一艘在1988年,被伊朗破壞;二艘在1991年,被伊拉克破壞),一艘被一枚反艦導彈擊中(波斯灣,1986年) 和一艘被自殺小艇炸彈炸壞(葉門,2000年)。
拉姆斯菲爾德擔任美國國防部長後,由於“近岸艦隊”能在敵方水域靈活、快速的進行作戰,尤其在一些大型艦艇無法靠近的惡劣環境中發揮作用,美國軍方對組建“近岸艦隊”設想開始支援,在2001年底開始了相關的籌劃和設計工作。美海軍作戰部部長于2002年6月14日公佈了“21世紀海軍:新時代作戰概念”轉型文件。為了應對近海挑戰,海軍正在制定新概念,以解決對陸地攻擊(諸如火力圈)、戰區防空和反導、水下戰(包括建制內反水雷)等作戰問題。美國海軍認為需要新的思想、新的裝備和新的艦船。美國海軍因為“瀕海戰鬥艦”將會必須航行橫過大洋,遠距離到達需要部署的地方,所以海軍設想的“瀕海戰鬥艦”不是一種較小艦船,而是2,000-3,000 噸等級軍艦。
4、美國海軍發展“瀕海戰鬥艦”是為了全面實現網狀戰鬥力量分佈共同作戰方式構想
美國發展“瀕海戰鬥艦”的目的不僅是像英國一樣具有遠洋型近海作戰能力,還將是美國軍事力量網路化和全球化作戰的重要組成。在美國海軍“21世紀海軍:新時代作戰概念”轉型文件中,美海軍轉型構想提出部隊網路化和全球作戰概念,通過創新的概念和技術,把海洋、陸地、天空、空間和電腦網路空間,以前所未有的程度綜合到一起,極大地提高精確、抵達、連接能力。美國海軍的水面作戰艦隊的轉型,需要非常有能力的多任務驅逐艦、先進巡洋艦和新種類聚焦任務“瀕海戰鬥艦”。在近海作戰空間中,美國海軍構想採用網狀戰鬥力量分佈共同作戰方式,將來的艦隊將會突出迅速能力,並且使海軍和聯合特遣部隊指揮官能夠支配近海的作戰空間。
網狀戰鬥力量分佈涵蓋遠征機動力量、地面炮火、陸軍或海軍所附屬的空軍部隊、水雷戰和特種作戰。採取大規模、壓倒性聯合軍事力量並且向岸上遞送,這種能力完全能夠阻止、牽制或者擊敗任何攻擊者。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不超出近海幾百海裏區域內,聯合特遣部隊使用這種能力去引導軍事行動,支援聯合海軍的作戰力量提供反潛艇、反水面和反空中能力。控制伸展的濱海範圍,從公海到海灘,到那些能夠直接從海上攻擊、支援和防護的內陸範圍。
二、世界各國已經下水的幾種類型“近海戰鬥艦”的特點
1、 瑞典“維斯比”(Visby)級傳統型輕護衛艦
瑞典海軍發展“維斯比”級輕護衛艦,是世界上第一種全隱形護衛艦,計劃建造五艘和一個第六艘保留選擇。前四艘用於反水雷戰(MCM)、反潛戰(ASW)和巡邏等多種任務,最後一艘艦艇將會主要用於攻擊和反水面艦艇(ASuW)戰鬥角色。“維斯比”級用於近海作戰,因此噸位較小,約600噸。單船造價約1.1億美元。
(1)、瑞典“維斯比”級輕護衛艦發展歷史
為瑞典海軍建造的“維斯比”級隱形輕護衛艦由瑞典著名的考庫姆(Kockums)公司(德國HDW的一個附屬公司) 承擔,在考庫姆公司卡爾斯克魯納(Karlskrona)船廠裝配。第一艘“維斯比”級輕護衛艦在1999年6月8日下水,在2002年3月配備武器和戰鬥系統交付給瑞典國防裝備管理局(FMV),進行服役前操作試驗和戰鬥系統試驗。將在2005年1月進入瑞典海軍正式服役。第二艘在2003年6月下水,後續建造將以每年一艘的建造速度交付,五艘“維斯比”級艦計劃在2007年之前交付給瑞典的海軍,在建造第六艘上有一個保留選擇。
第五艘艦艇將會搭載一架直升飛機,瑞典海軍可能選擇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A109M型直升飛機,在艦上起飛、著艦和補充燃料。已經進行艦上機庫的設計工作。
(2)、瑞典“維斯比”級輕護衛艦設計特點
“維斯比”的設計已經把精力貫注在盡最大可能獲取光學、紅外信號、水聲學和水聲信號等方面最小值,還包括水面下電位和磁場特徵、壓力場特徵、雷達橫截面和有源發出信號的減少抑制技術。“維斯比”隱形輕護衛艦具有經過精心設計非常好的隱身能力,能應付最新、最尖端的雷達和紅外監視探測裝備。在不施加干擾時,平靜的海況被探測距離22公里;在惡劣海況被探測距離13公里。施加干擾時,平靜的海況被探測距離11公里;在惡劣海況被探測距離僅8公里。
船體材料採用多層結構,主要由一個碳纖維和乙烯層壓材料組成的一個PVC核心構成。船體材料提供很高的強度和硬度,低重量和很好的衝擊強度,低雷達和磁場信號特徵,還能吸收電磁波。
(3)、瑞典“維斯比”級輕護衛艦指揮控制系統
“維斯比”級的CETRIS C3(命令、控制和通信) 系統採用薩伯技術公司(SaabTech)的沃克綽尼斯(Vectronics)公司9 LV Mk3E戰鬥管理系統、MAST決策支援輔助系統和綜合通信系統所組成。9 LV Mk 3E以開放式系統體系結構為基礎並且使用“視窗 NT”作業系統。薩伯技術公司CEROS 200雷達和光電火控系統用於“維斯比”艦而且將會完全整合到作戰管理系統之內。
通信系統具有大容量數字通訊轉換、語言互連和數據通信能力,由丹麥(Danish)公司和默爾斯克(Maersk)數據保護公司共同發展。系統提供內部通信或開放同盟區頻帶和對外通信,由多種無線線路和陸基網路構成。
(4)、瑞典“維斯比”級輕護衛艦作戰系統
“維斯比”級輕護衛艦最初將不配備防空導彈系統,但是稍後可能裝備一套,如薩伯·博福斯動力公司RB 23 BAMSEA近程防空導彈或雷聲公司發展型“海麻雀”近程防空導彈。
“維斯比”級輕護衛艦將裝備八枚薩伯·博福斯動力公司RBS 15反艦導彈用於海上作戰。導彈安裝位置將會低於甲板並且通過專用發射艙口來保持艦艇隱形。導彈發射時產生的廢煙將會在隔離管道中被處理。
“維斯比”級輕護衛艦裝備使用ASW 127毫米火箭推進榴彈發射器、深水炸彈和魚雷。裝有三具400毫米魚雷管用於Tp 45反潛自導引魚雷發射。薩伯·博福斯動力公司正在發展 ALECTO多任務投放裝置用於配備“維斯比”艦。投放裝置將會能夠分別施放魚雷干擾器、箔條和紅外誘騙彈。
“維斯比”級裝備“博福斯”57毫米70 SAK Mark III多用途艦炮。艦炮具有一個完全自動裝載系統包括120發發射就緒彈藥。艦炮最大射程17,000米,射速達到220發/ 分鐘。
“維斯比”級將會攜帶薩伯·博福斯水下系統公司遠程操縱潛水器(ROV)用於獵雷和STN Atlas Elektronik“長尾鮫”遠程操縱潛水器用於水雷處理。獵雷遠程操縱潛水器是“雙頭鷹”(Double Eagle)Mk III型的一個發展。“維斯比”級輕護衛艦將會配備由加拿大資訊處理設備公司(CDC)製造的“長蛇座”(Hydra)多種聲納套件。綜合數據來自無源拖曳基陣聲納、雙頻有源可變深度聲納(VDS)、艦體安裝聲納和遠程操縱潛水器。
(5)、瑞典“維斯比”級輕護衛艦感測器系統
愛立信公司製造的“海長頸鹿”(Sea Giraffe)AMB 3D C-波段多任務雷達提供空中/水面監視、跟蹤和目標顯示給武器系統。具有3D敏捷的多波束技術為特色並且能處理多重威脅,範圍一直到20,000 米,仰角一直到70°。電子反干擾設備(ECCM) 能力包括超低的天線旁瓣和頻率/編碼兩者靈活性。天線旋轉速度用於監視30轉/分和用於空中防禦60轉/分。配備I-波段海面搜尋雷達和I/J波段火控雷達。電子支援措施(ESM)使用EDO偵察&監視系統公司製造的CS-3701戰術雷達監視系統 (TRSS) 。
(6)、瑞典“維斯比”級輕護衛艦推進技術
“維斯比”級推進系統安裝使用一套由柴油發動機與燃氣輪機組合的混合推進系統(CODAG)。來自漢尼衛爾公司(Honeywell)四台TF 50燃氣輪機和兩台MTU 16 V 2000 N90柴油發動機連接到二套變速箱驅動二組Kamewa 125 SII噴水推進系統,噴水系統能產生21,480軸馬力的動力。高速時用4台燃氣輪機提供動力(16,000千瓦),最高持續速度可達35節;低速時用2台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2,600千瓦),提供15節速度用於長時間續航。裝有方向舵和船首推力器用於港口操作。還裝有減搖鰭裝置來保持穩定性。
(7)、瑞典“維斯比”級輕護衛艦規格數據
瑞典“維斯比”級輕護衛艦,全長:73米;艦寬:10.4米;吃水深度:2.4米;排水量:600 噸(全部);最大航程2,300海裏,15節航速;最高速度38節(最大)35節(持續的);典型全體人員43名(7名官員,36名普通船員)。
瑞典考庫姆公司與諾斯羅普·格魯門船舶系統公司簽署一個合同,參加諾斯羅普·格魯門領導的團隊,用於水面戰鬥DD(X)未來系列產品的要素“瀕海戰鬥艦”設計。諾斯羅普·格魯門使用“維斯比”級護衛艦當作設計基礎用於“瀕海戰鬥艦”投標,但在初步設計競爭中沒有被美國海軍選中。
2、英國“海神”(Triton)號三體型試驗船
“海神”號三體試驗船是英國海軍發展未來海面戰鬥船(FSC) 護衛艦的需要而建造的一艘技術論證船。預定2013年進入英國海軍服役並且代替22/23型護衛艦。“海神”號是世界最大的以電動機產生動力的三體船,全長90米和船寬22米。“海神”號由QinetiQ(原國防評估與研究中心,即DERA)所有,投資2,000萬美元設計和建造去用於量化結構和適航性能。
(1)、英國“海神”號發展歷史
在1998年8月,英國國防部頒發一個承包合同給沃斯珀·桑尼克羅夫特公司(Vosper Thornycroft)建造三體船,被稱為RV(研究船舶)“海神”號。試驗計劃主要目的去研究和確定三體結構船體線型的適航性。于2000年3月下水,8月底交給國防評估與研究局。
一系列試驗從2000年10月開始,試驗的第一個階段有指導的檢查和證實軍艦的結構性能。2001年8月,“海神”號使用一架英國海軍“山貓” Mk 8直升飛機成功地完成一系列著艦和起飛試驗。2002年9月,“山貓”Mk 8直升飛機又成功完成了海上航行補給(RAS) 、結構載荷和適航性試驗。成功地證實三體船設計完全等效于一艘單一船體船舶,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操作。“海神”號在使用過程中,如普通試驗船一樣用於一定的軍用和商業範圍。“海神”號在一定範圍能被用作海軍系統的一個測試臺,包括聲納浮標、小型拖曳水下系統、電子戰和開發信號控制技術。
有趣的是,“海神”號下水後還參與進行一系列科學試驗活動。在2003年9月用於QinetiQ 1計劃去打破一個載人氣球世界高度記錄。計劃引導指示一個巨大的氦填充氣球到達132,000英尺的目標高度,氦填充氣球面積9英畝而且充氣後像帝國大廈一樣高。試驗開始後由於氦填充氣球上出現一條8米長的裂縫,第一次嘗試記錄失敗,下一次嘗試預定在2005年。
(2)、英國“海神”號三體船設計的優點和應用
三體結構船體線型和傳統的單一船體對比,期望獲得一些優點:減少成本、減少各類信號特徵,重要的是減少加速阻力;增加長度,給予更多的穩定性;上甲板擁有更多的空間, 能用於飛行甲板和配置機庫用於直升飛機和附加裝備,將來還能配備艦載武裝直升飛機。90米長的三體結構論證船的船體外殼板和剛性加強的縱骨符合結構約束條件。主船體和駕駛臺甲板採用鋼結構。
在不同的操作條件進行一個全面的壓載系統適應試驗。“海神”號的船體結構將會承載“集裝箱式”試驗設備。飛行甲板強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去容納一架“山貓”直升飛機,而且能夠操作無人飛行器。
目前三體船發展的推動力量是為了應用到護衛艦規模的艦艇。已經建成下水的“海神”號三體試驗船的尺寸是將來全比例護衛艦三分之二尺寸。已經進行用於其他任務概念研究,包括用於海岸巡邏。還進行用於未來船舶發展概念研究。舉例來說,發展設計小型直升飛機平臺登陸艦(Mini LPH)、快速部署支援艦艇和配備艦載機具有航空作戰能力的大型隱形艦船。
(3)、英國“海神”(Triton)號動力系統
推進系統由二台2 Paxman 12 VP185 2 MW 柴油發電機產生電力,帶動二台350千瓦電動舷側推進器和一個單獨的主螺旋漿。重新製造的定距螺旋漿使用複合材料。五漿葉複合材料螺旋漿直徑2.9米,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允許採用較厚的漿葉來減少振動和聲學特徵。Dowty 螺旋漿公司加工槳葉和Watrsila推進技術公司製造鎳鋁青銅合金旋轂。
目前正在研究製造將來使用的電動力裝置,包括交流永磁主電動機設備、一個蓄電池/燃料電池艙、飛行甲板、燃氣輪機和交流發電機組。還將會配置綜合技術桅桿。在進一步提高艦體隱形方面採用多種措施,如發動機在船體之間排氣減少熱特徵的方法,也利用商業現成的材料和服務來實現低噪音和減小雷達信號特徵。
(4)、英國“海神”(Triton)號導航、通信和試驗儀錶系統
“海神”號導航套件使用ARPA(自動雷達標繪自動智慧數據系統)包括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斯佩裏”船舶信號橋柱(Bridgemaster)E S-波段和X-波段平面格網雷達。裝有二套諾斯羅普·格魯門(利通資源勘探儀器公司,Litton)公司LMX400 GPS接收機,弗朗諾(Furuno)公司遠程導航系統(羅蘭)-C接收機,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電子海圖系統和船長GDS 101回聲探測器。衛星通信系統包含諾斯羅普·格魯門(Litton)公司Inmarsat-C和Inmarsat-M和Nera Inmarsat-B。還裝有多普勒測程儀、傳真通信天氣接收裝置、數據機和傳真設備。值得注意的是還將安裝非常先進的由荷、德、加三國聯合研製的“APAR”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探測距離為150公里,水準搜索的距離為75公里。其功能有地平線搜索、海面和空中搜索,能同時跟蹤250個目標。
(5)、英國“海神”(Triton)號三體船規格數據
英國“海神”號三體船的近似數據,全長:95米;水線長度:90米;側船體水線長度:34米;船寬:20米;主船體船寬:6米;側船體船寬:1米;最大吃水深度:3米;排水量:800噸;續航力:20天(3000海裏),以12節航速;最大航速:20節;推進方式:柴油機電力推進單軸定距螺旋漿連同獨立的側船體推進器,具有非常高的操作靈活性;電力供應:440V 60 Hz、230V 60 Hz、115V 60Hz;甲板機械起重機安全工作負荷:1200公斤在8米提升高度和4000公斤在4米提升高度;輔助船隻:全長7.3米工作艇,“太平洋”鋼殼充氣橡皮艇(RIB)和MSA救生艇;英國“海神”號全體人員12名,另外還有12位科學家在船上進行研究實驗工作。
美國海軍為了研究“海神”號三體結構船體線型用於大型“未來水面艦艇”的發展前景,美國國防部和英國國防部達成協定,在“海神”號海試期間進行長達18個月的合作,船載用來評估其性能的數據採集感測器和電腦系統都是由美國方面提供的。英國“海神”號實驗船上有二個實驗室。一個實驗室艙安裝美國海軍的試驗儀錶系統(TIS)收集數據,包括風速和方向、溫度、浪高、船體運動、舵機、機艙控制、導航和環境。TIS系統能記載超過400組數據通道在20 Hz,200 Hz或2,000 Hz的採樣參數。所有的數據時間標記來自一個全球定位系統時間同步信號。TIS感測器包括:Miros WAVEX波高雷達、TSK波高雷達、Trimble AGPS 系統、AGI風速和環境監測系統。另一個實驗室艙用於普通試驗用途。
3、挪威Skjold(“盾牌星座”Shield)級導彈快速巡邏艇
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快速導彈巡邏艇特點是高速度、信號特徵小、小尺寸和重武器負荷和海濱戰鬥能力。“盾牌星座”級採用氣墊雙體船型艇身(表面效應)和使用噴水推進提供高速度和適航性。“盾牌星座”級構造上廣泛採用複合材料和雷達波吸收材料,以及其他技術手段來實現出色的隱身性能。挪威“盾牌星座”級隱形導彈快速巡邏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巡邏艇,採用全新技術概念,因此在技術發展方面代表一種全新的發展方向。
(1)、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發展歷史
挪威Kvaerner Mandal公司建造的“盾牌星座”級艦艇的第一艘KNM “盾牌星座”級(P-960)在1999年4月啟用。2002年6月挪威政府核準額外建造五艘“盾牌星座”級艦艇。在2003年7月正式訂立合同。一系列艦艇將會在Umoe Mandal造船廠建造,計劃交付從2006年到2009年。
(2)、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操作能力
“盾牌星座”級的一個重要的能力是隱形操作近海作戰能力,特別適用於挪威的群島和峽灣海岸地形,去實施搜索和監視敵方的潛滲兵力和利用自身隱形能力接近、交戰。“盾牌星座”級淺灘吃水深度0.9米-2.3米,允許艦艇選擇非常淺的水域,這是其他艦船無法航行的。
(3)、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的“氣墊雙體船”(Air Cushion Catamaran,ACC)設計
“盾牌星座”級艦艇的構型使用一種“氣墊雙體船”(ACC)設計,是表面效應船(SES) 技術的一個先進變體。“氣墊雙體船”以一個雙體船型艇身連同在船體之間的一個空氣墊為基礎,而且已經成功地應用到1994年交付服役的挪威海軍Oksoy 級獵雷/掃雷艦艇。當與常規船體或半潛船體構造比較,“盾牌星座”級船體低浸水面積提供一個改良程度的抗衝擊性和重要地減少波浪阻力。
在空氣墊作用下升高的船體減少磁性部件的磁場特徵,結合雙體氣墊結構船體線型和噴水式推進裝置提供非常高和完全響應的可操縱性。重要的系統已經備份以提高生存性,而且船舶能設定使用一套發動機組保持操作。
得益於汽墊雙體結構有一個0.9米低吃水能力,提供一個有利條件能通過淺灘近岸水域,當撞擊水面或其他碎石堆時具有低易損性,還能抵抗水雷爆炸衝擊。
“盾牌星座”級船體採用複合結構。內外多層船體使用纖維增強塑膠由玻璃纖維和石墨多層粘合布組成,邊緣使用乙烯樹脂和聚酯樹脂。一個節省原料和工序的製造方法應用於建造過程中,包括真空輔助樹脂注塑。碳纖維和石墨填充材料已經被選擇用於橫樑、桅桿和支承結構,這些需要高抗拉強度。舉例來說用於艦炮和光電設備和雷達武器指揮站等的支承結構。
(4)、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艦體隱形技術
雷達波吸收材料已經大面積用於船舶上的承載結構。採用雷達波吸收材料與普通結構塗抹雷達波吸收材料(RAM)覆層到外表面技術相比,能減輕重量。“盾牌星座”級外表採用小平面技術,外觀沒有直角結構和很少的定向反射表面。艙門和艙口是表面嵌入式,嵌入式舷窗沒有可見的圍板(窗口邊緣)並且安裝雷達反射遮罩格網。
(5)、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西尼特(SENIT)2000作戰管理系統
挪威海軍六艘“盾牌星座”級艦艇的指揮控制系統使用輕型Senit 2000 作戰管理系統,由法國艦艇建造局(DCN)國際公司(現在的Armaris公司)和Kongsberg防衛/航空宇宙公司共同發展。這套系統也被選擇用於挪威海軍Hauk級快速巡邏艇。Senit 2000作戰管理系統使用的操作模式用於近海作戰並且能和由Aeromaritime公司提供的戰術數據鏈11號和16號共同操作。Senit 2000對突然出現的空中威脅提供快速的響應,例如直升飛機或採用掩護手段突然出現的飛機。
(6)、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艦載導彈系統
挪威“盾牌星座”級導彈快速巡邏艇攜帶八枚Kongsberg NSM反艦導彈,這種導彈主要發展用於“盾牌星座”級巡邏艇和Fritjof Nansen級護衛艦。NSM反艦導彈裝備一個紅外成像自動導引彈頭並且射程超過150公里。“盾牌星座”級近程防空系統使用歐洲導彈設計局艦載型“西北風”輕型紅外制導防空導彈,一套雙聯發射裝置將會在甲板上或在一個平臺位置部署。艦載型“西北風”輕型導彈裝備一個3公斤彈頭射程4公里。挪威“盾牌星座”級Oto Melara 76毫米快速艦炮用於對抗飛機和其他艦艇,艦炮快速發射速率高達120 發/分鐘,能發射多種射程16公里和重量6公斤的炮彈。
(7)、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感測器系統
薩伯技術公司Ceros 200雷達和光電射擊控制系統提供射擊控制給導彈和艦炮。Ceros 200系統包括一套Ku-波段雷達目標追蹤系統、閉路電視(CCTV)攝像機、熱象儀、電視追蹤系統和鐳射測距儀。挪威海軍已經授予合同給泰利斯公司,製造海軍系統MRR-3D- NG G-波段多任務雷達和聯合敵我識別(IFF)系統。MRR-3D NG雷達操作由監視模式和自動防禦模式共同構成,使用自動模式轉換。在監視模式中,MRR-3D-NG雷達能在達到180公里的範圍發現目標;在自動防禦模式中,能在70公里的一個半徑內監視並且追蹤任何威脅目標。
(8)、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對抗措施
由EDO偵察&監視系統公司製造的CS-3701戰術雷達監視系統 (TRSS) 提供電子支援措施和雷達告警接收機 (RWR) 功能。“盾牌星座”級將會裝備德國Buck Neue Technologien 公司MASS(多種-裝藥軟殺傷) 誘騙系統。MASS在時間交錯組態發射多達32枚全頻譜火箭對抗反艦導彈和制導火箭。
(9)、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燃氣輪機推進系統
“盾牌星座”級主要使用噴水推進方式,吃水非常淺和操縱性能出色。噴水推進系統正常情況下由燃氣輪機驅動,但是也能被小型柴油發動機驅動用以減少紅外特徵。噴水系統的向量噴嘴能夠獨立地去操縱“盾牌星座”級巡邏艇側向移動,因此“盾牌星座”級沒有側舷螺旋漿或艏舷螺旋漿。“盾牌星座”級具有敏捷、靈活的操縱性能,甚至能在高速航行中轉過急彎。
“盾牌星座”級原型採用由二台柴油發動機和二台燃氣輪機組成的混合推進系統(CODAG),二台羅爾斯·羅伊斯艾利遜(Allison)公司571 KF燃氣輪機,每台額定6,000千瓦;二台輔助MTU 6 R183 TE52柴油發動機,額定功率275千瓦。混合推進系統驅動二組Kamewa噴水推進系統,噴嘴長度2-80釐米可調。二台MTU 12 V TE92升力風扇發動機,額定735千瓦,驅動空氣進船體之間氣墊內。一個電腦受控“墊航控制系統”(ride control system)控制氣墊在一個0.5米水柱高度(water column)。另外,還有一台440V 60Hz 3相4極228千瓦發電機用來提供電力。
新系列“盾牌星座”級混合推進系統將會增強動力,安裝使用四台普·惠公司燃氣渦輪機,兩台ST18M額定2 x 4,000千瓦和二台ST 40 M額定2 x 2,000千瓦,驅動二組Kamewa噴水推進系統,也有兩台MTU 6 R TE92操縱發動機,額定370千瓦。
(10)挪威海軍“盾牌星座”級規格數據
挪威海軍Skjold(“盾牌星座”Shield)級導彈快速巡邏艇,全長:46.9米;艇寬:13.5米;吃水深度:0.9米-2.3米;排水量:260噸;最高航速:55.5節。
在2002年9月,“盾牌星座”級導彈快速巡邏艇在美國完成一個 13個月的測試,允許美國海軍研究“盾牌星座”級設計技術概念。艦艇參與美國海軍研究代表處美國海軍航空兵武器系統部(NAVSEA)和海軍研究局的一系列海上演習和大量試驗。這是一個雙向作用結果,美國海軍考察“盾牌星座”級能力和性能用於美國海軍轉型的一部分包括“瀕海戰鬥艦”發展。“盾牌星座”級成為由雷聲公司(Raytheon)領導的“瀕海戰鬥艦”投標團隊的設計基礎。已經成功的通過初步設計競爭。
4、美國海軍正式開始發展“瀕海戰鬥艦”(LCS)
美海軍作戰部部長于2002年6月14日公佈的“21世紀海軍:新時代作戰概念”轉型文件中,美國海軍要發展“近岸艦隊”,主要是建造新型快速“瀕海戰鬥艦”。為美國海軍設計的“瀕海戰鬥艦”,充分吸收借鑒了眾多國家已經下水的“瀕海戰鬥艦”優點和設計思路,而且針對美國軍事需要而加以改進,尤其在設計時力爭克服這些艦艇已經顯露出來的弱點,使各方面性能達到最優。
(1)、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採用“集裝箱式”模組化結構,發揮多任務能力
美國海軍新的船級設計用來進行近海軍事行動的“瀕海戰鬥艦”,需要一種小型驅逐艦或護衛艦,但是“瀕海戰鬥艦”將會比平常的護衛艦更加快速。設計競爭現在正在進行中,而且海軍正在期待早日獲得這種2,000-3,000 噸等級軍艦。操作方面非常自動化,以便全體人員能在一百名以下。佈置不同的“集裝箱式”模組,對於設備和武器能很簡便的進出換裝。因而一艘“瀕海戰鬥艦”能變成一個大“集裝箱”,採用不同“集裝箱式”模組,來用於不同的軍事部署和作戰需要。“瀕海戰鬥艦”非常適合用於水雷清理,裝備反水雷系統裝置,能發揮掃雷艦作用;“瀕海戰鬥艦”能夠裝備感測器和武器發現並且攻擊潛艇,用於反潛戰;“瀕海戰鬥艦”使用艦炮和火箭,提供火力支援給靠岸軍隊;“瀕海戰鬥艦”也同樣適合“海豹”特種部隊登陸或其他的海陸裝備突擊隊型軍隊;“瀕海戰鬥艦”附加另外的通信裝置,因而可以擔任一艘指揮船;“瀕海戰鬥艦”具有極強的隱身能力,裝備先進感測器系統和電子設備,能在近海淺灘航行具有敏捷、靈活的操縱性能,能用於情報,監視和偵察(ISR) ;“瀕海戰鬥艦”可以僅僅簡單攜帶供給用於在岸上的軍隊,承擔運輸任務;甚至可廣泛應用到非軍事領域,執行本土防禦/海事攔截操作;美國“瀕海戰鬥艦”設計製造廠商還準備用於出口交易。這些都是理論,出自現在已有的一些小型“瀕海戰鬥艦”,如挪威的260噸“盾牌星座”級導彈快速巡邏艇和瑞典的600 噸“維斯比”級隱形輕護衛艦。
(2)、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在設計上的側重點
數量愈來愈多海岸防禦讓“瀕海戰鬥艦”設計者頭痛。除了水雷和反艦導彈外,也有自殺式攻擊小艇和飛機的威脅。另外的迫近威脅是更快的、聰明的和低廉的自導引魚雷,還有能被放置水面下而且依靠指令啟動的水雷。如果“瀕海戰鬥艦”足夠接近海岸,“瀕海戰鬥艦”也必須提防火炮、火箭、機槍和RPG火力。不僅“瀕海戰鬥艦”必須能夠抵抗所有的這些威脅,還必須在它被擊中之前能夠及時發現任何攻擊並且有效阻止和反擊。所有這些使用很少的全體人員,每件事物將會仰賴技術。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可能建造多達60艘。
(3)、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計劃進展
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目前處於初期開發階段,據美國《每日防務》2003年7月18日報道,美國海軍授予通用公司-巴斯(Bath)鋼鐵廠、洛克希德·馬丁海軍電子&偵測系統/水面系統公司和雷聲綜合防衛系統公司分別領導的團隊履行高速“瀕海戰鬥艦”初步設計合同。
洛克希德·馬丁海軍電子&偵測系統/水面系統公司領導的團隊方案是“海刃”半滑行單體設計。通用公司-巴斯(Bath)鋼鐵廠領導的團隊方案是三體船型設計。雷聲公司領導的團隊方案是以挪威“盾牌星座”級導彈快速巡邏艇為基礎的複合船體表面效應船設計。
最近的進展是,美國海軍2004年5月27日宣佈分別授予通用動力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約7800萬美元和4600萬美元的合同,要求它們對未來瀕海戰鬥艦(LCS)進行最終系統設計。根據合同,海軍可能讓這兩家公司在2005至2009年間各製造兩艘原型艦,總價值約為9.5億美元。參加競標的雷聲公司設計方案已被否決。美國海軍對戰鬥艦性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航速40節以上,航程不低於3500英里,能夠攜帶有人或無人駕駛飛行器以及小型海上運輸工具。
現在一些國家已經開始水翼型表面效應船設計的研究工作,有可能獲得更快的航速,在最重要的設計要求近海淺灘和礁石眾多以及狹窄、較淺水域環境適應能力方面也將會展現出新的特色和優異性能。
美國海軍期待度過下十年,用優先少量建造的“瀕海戰鬥艦”作實驗。美國海軍計劃花費120億美元採購50到60艘戰鬥艦。首艘戰鬥艦可能于2007年形成作戰能力。“瀕海戰鬥艦”將會面對新形態的戰鬥,美國海軍認為,一些被美國視為敵對國家或有威脅國家,長期以來已經建造數以百計小型的海岸攻擊艇,攜帶水雷、導彈、魚雷和機槍。
世界各國正在發展的“瀕海戰鬥艦”將會利用新一代船體線型,而且定制、模組化作戰系統設計將會使“瀕海戰鬥艦”能夠有效的在沿海地區防禦和作戰,包括應付水雷、快速的群集小艇和潛艇等諸多威脅,在任何環境根本上確保海上通道。
http://big5.china.com.cn/news/txt/2006-12/19/content_7529562_6.htm
另參本館:隱形軍艦 022隱形導彈快艇之爭議 2208隱身導彈艇 美M80短劍 (Stiletto)隱形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