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07 07:17:16| 人氣4,990| 回應29 | 上一篇 | 下一篇

052C垂直發射系統之爭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52D世界首創的垂射系統?

(楨:果真如此,那就冷發射和熱發射之外的世界首創了!另外補貼些美中俄垂射系統,其餘詳參【圖博館】:052C垂直射系統之爭議

052D垂直發射系統獨一無二

CCL发射装置示意图。发射筒由两层同心圆构成,外部环形圈可用于导气
CCL發射裝置示意圖。發射筒由兩層同心圓構成,外部環形圈可用於導氣CCL發射裝置示意圖。發射筒由兩層同心圓構成,外部環形圈可用於導氣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9-12/1121740204.html

解放軍同時裝備三款新型艦載導彈垂發系統(圖)08年07月30日現代兵器
 

052D級戰艦由052C級戰艦的前部36具變前部32具少了4具,後部12具變32具多了20具,總計64具垂直發射裝置,增加了16具。

同時取消8部傾斜式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改為防空反潛反艦通用垂直發射裝置。

054A海红旗16
  2004年底,兩艦(舷號170、171)建成服役,步052B之後塵,歸八南海艦隊旗下。艦上裝載8座6單元圓形垂直發射系統,形似俄制裏夫-M艦空導彈(SA-N-6C)系統的旋轉式結構,但實際上不需旋轉,每個單元均可發射,提高了發射效率。該系統采用冷發射方式,即先將導彈從發射筒內彈射出去,並賦予導彈30-40米/秒的初速度,再由導彈點火奔襲空中目標。這就是傳說已久的海紅旗9遠程艦空導彈系統,彈長6.8米,彈徑0.47米,彈重1300公斤,彈頭重量大于180公斤,無翼式,最小作戰高度500米,最大作戰高度30公裏,最小作戰距離6公裏,最大作戰距離120公裏,最大飛行速度大幹4.2馬赫,導彈發射間隔時間約5秒,采用先進的捷聯慣導/指令修正+末段主動雷達的制導體制,導引頭抗幹擾能力強,是一種全天候全空域的遠程防空導彈系統。艦上的相控陣雷達能快速掃描跟蹤,目標信息處理能力強,可以同時引導多枚導彈攔截多個目標,具有很強的抗飽和攻擊能力。除攔截飛機、反艦導彈外,據說還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彈道導彈能力。這是人民海軍創建以來第一次擁有遠程垂直發射艦空導彈,無論性能差異多少,終于趕上了世界海軍強國的發展潮流。
  2004年稱得上是中國海軍的新驅年。就在0520型171艦完工不久,在中國東北,自深圳號以後,許久沒有建造新驅的大連某造船廠也在開工建造兩艘051C新型驅逐艦。雖然在船體設計上同深圳號幾近相同,但艦上裝載的防空導彈不再是專司近防的海紅旗7,恰恰是上文提到的俄制裏夫M艦空導彈。它是世界上最早實現裝艦的導彈垂直發射裝置,由陸基S-300派生而來,其使用的各項設備、導彈與陸基型大體相同,6座8單元圓形垂直發射系統,采用冷氣彈射和獨特的轉輪式旋轉發射方式,曾是前蘇聯海軍艦載防空系統的重要轉折點。擁有該系統之後,蘇聯海軍可以輕松抗擊來自空中的密集攻擊,早期的裏夫系統即可一次引導12枚導彈,同時攔截6個來自任何方向、高度在20-26000米、距離75公裏的空中目標;改進版裏夫M系統最大射程擴展至150公裏,可以穩定追蹤戰術彈道導彈,堪稱艦空導彈家族中的大殺器。
  護衛艦方面,2003年兩艘054新型護衛艦(江凱級)在黃埔造船廠下水。盡管以其設計新潮的隱身外型而被譽爲“中國拉斐特”,裝備的艦空導彈卻仍是海紅旗7。但僅過兩年後,曾在970號裝備試驗船上出現過的新型垂發艦空導彈,就搬到了黃埔造船廠的第三艘新船530艦上(054A,江凱級):但它既不是052C上的海紅旗9,也不是051C上的裏夫M,而是4座8單元方格狀垂直發射系統,外型接近美制MK41、法制席瓦爾垂直發射系統,即爲中國艦空導彈家族中的另一個傳說:海紅旗16艦空導彈系統。據說其采用終端半主動雷達導引,有效射程3~55公裏,艦上裝載4部MR90火控雷達,可以同時引導8枚導彈迎擊空中目標,防空技術水准明顯優于東洋海自村雨級,全面領先于中國臺灣地區的“康定”級。正是由于海紅旗16導彈系統卓越的’性能水平,同以往國産導彈護衛艦相比,無論是艦空導彈數量,還是射程、反應速度,054A的防空能力都是最強的。因此,未來極有可能用海紅旗16改裝現役現代化艦艇,包括052旅滬級、051B旅海級驅逐艦和先前兩艘054型江凱級護衛艦(楨:皆因故未改垂射!)。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7-30/0555513833.html

054A護衛艦的垂直發射系統具備一坑四枚彈超強戰力不輸日本高波級

  美國海軍學院中國海上力量研究中心最新報告:新的導彈驅逐艦,滿載排水量預計在5500噸至6000噸。中國方面可能會把它稱作導彈護衛艦 它安裝了中國的全新的垂直發射系統總計可能約有96枚改進型防禦攔截導彈(32單元垂發中8單元發生反潛火箭,24單元發生防空導彈,24*4=96枚)。他的艦載火控也是較為先進的。
  他的2號桅杆安裝有一部巨大的球型中距離相控陣/綜合系統。近似於法國環海90的系統,具有最大280-300公里的掃描監視範圍。可以同時實現根據100個目標鎖定其中10-15個。可以說這是解放軍最新的簡化版宙斯盾系統。
  若如此,則054A護衛艦戰力超強,32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共可搭載8枚反潛導彈,24*4共96枚放空導彈,在火力通道,火力持續亮上,完爆日本以引為傲的高波級,加之現在已知的至少20艘建造量,中國海軍水面艦的整體實力正在超越日本海軍海軍水面艦,最起碼,日本以5艘高波,9艘村雨為骨幹的通用驅逐艦,已經不是中國龐大新銳的054A艦群的對手,更不用提中國強悍的水下潛艇打擊群和空中對海打擊群,二炮導彈打擊群。(楨:詳參【圖博館】:)
http://bbs.tianya.cn/post-5154-8014-1.shtml

艦載垂直發射系統  維基百科

File:SM3 from JDS Kongo.jpg
日本自衛隊金剛級護衛艦的垂直發射發出標準三型飛彈SM-3
File:US Navy 030303-N-3235P-503 A topside view of the forward MK-41 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 (VLS) aboard the guided missile cruiser USS San Jacinto (CG 56).jpg
美國USS San Jacinto (CG-56)號的垂直發射器
File:A Crane lifts an Evolved Sea Sparrow Missile (ESSM) aboard the guided missile destroyer USS McCampbell.jpg
美國USS McCampbell(DDG-85)號的垂直發射器正在裝填.
File:BGT IRIS-T SL Launcher-detoured.jpg
德國IRIS-T SL垂直發射系統
File:USS Santa Fe (SSN-763) VLS doors open.jpg
潛艇用的垂直發射系統
艦載垂直發射系統(英文: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縮寫:VLS)為一種用在潛艇和某些水面艦隻上的飛彈發射系統,最早產生於彈道飛彈的發射系統。
  冷發射和熱發射
熱發射(hot launch)系統利用飛彈本身的引擎產生推力將導彈射出發射管,因此系統本身並無動力,並擁有排焰排氣的機構。熱發射系統的優點是效率較高,它能夠節省發射系統的體積和重量、並降低其維護成本。可是在安全性方面,熱發射系統卻比冷發射系統略遜一籌,因系統本身並無動力將有問題的導彈射出,當出現卡彈或其他的狀況時,難以排除。
  冷發射(cold launch)使用其它的機構(最常使用的是高壓空氣,利用氣衝的方式將飛彈彈射出去)將飛彈彈射出去,待飛彈離開發射管後,再點燃引擎。此系統的優點是安全,因為它能夠有效地將有問題的導彈射離艦艇以策萬全。此外,由於導彈於離開發射管後才點燃引擎,因此冷發射系統不用承受點燃導彈所產生的高熱火焰,對導彈氣動外形改動較小,有利於保證導彈的飛行性能,並令該系統的使用周期較長。可是,相較於熱發射系統,冷發射系統的效率較低。
  各國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簡介
  美國
  Mk 41
Mk 41為美國現役艦艇所使用的垂直發射系統。它能夠搭載多種不同類型的導彈,包括進化型海麻雀(RIM-162 Evolved Sea Sparrow Missile,ESSM)短程對空防禦導彈、標準二型中程防空導彈、標準三型防空飛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以及戰斧巡弋飛彈。
Mk 41為美軍用於取代老式裝甲發射箱、Mk 13、Mk 10、Mk 11、及Mk 26的多用途發射系統。現役所有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及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均搭載上述系統。而日本金剛級驅逐艦、愛宕型護衛艦與韓國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世宗大王級驅逐艦等船隻都有此一系統。
日本、南韓、西班牙、及挪威海軍所使用、擁有神盾戰鬥系統、的艦艇上均使用Mk 41。其他非神盾系統使用國有澳洲、加拿大、德國、紐西蘭、荷蘭、以色列、和土耳其。
  Mk 45
Mk 45是戰斧巡弋飛彈使用於潛艇上的垂直發射器編號。
  Mk 46
Mk 46是美國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潛艇上發射三叉戟彈道飛彈的裝置,原本只能安裝一枚三叉戟飛彈的發射筒改為一次安裝七枚戰斧飛彈的發射筒。
  Mk 48
Mk 48可以視作為Mk 41的縮短版,作為海麻雀飛彈的垂直發射裝置,因此能夠容納2枚ESSM版海麻雀飛彈。
  Mk 57
Mk 57垂直發射系統是雷神(Raytheon)公司和BAE系統(BAE system)公司為DDG-1000朱瓦特(Zumwalt)級驅逐艦及其他發展中艦艇所開發的垂直發射系統。與Mk 41相較,Mk 57採取開放式架構,當艦艇換用新飛彈硬體時,不必同步更新發射器的硬體或軟體,只需安裝新飛彈的控制和軟體的介面。透過降低發射器的軟硬體更新需求、飛彈和發射器之間的不相容性,以及整檢時檢測項目的最少化,達到發射系統與搭載艦艇的最佳戰鬥效率和最佳壽期操作維護成本。
  其次,有鑑於未來可能安裝更大更重的飛彈,Mk57在設計時即已在發射器上保留彈性,以安裝輕如RIM-162海麻雀飛彈(Evolved Sea Sparrow Missile,ESSM),或重如發展中的SM-6標準式(Standard)延伸射程主動飛彈(Extended Range Active Missile, ERAM)。
  另外,發射單元的外部也安裝複合材料裝甲,降低被擊中時誘爆儲存中飛彈的機率。配合重新設計的消防系統,即使發射器因意外事故或戰損而引起火災,也不致波及其他飛彈。重新設計的排煙系統可以提高飛彈發動機45%的效率,使飛彈噴焰不致成為抵銷飛彈推進的能量,並可將廢氣更順暢的排出發射器。
  Mk57以4個飛彈窖為一組,整組系統高度為7.925公尺、長度為4.33公尺、寬度為2.29公尺,重量為33,600磅(15.25公噸)。單一飛彈窖寬度為71公分、高度為7.19公尺。
  俄羅斯
  SA-N-6
SA-N-6「里夫」(北約代號「雷聲」)是蘇聯二十世紀70年代研製裝備的遠程艦載區域防空飛彈系統,是S-300飛彈(SA-10)海軍版。是世界上第一種艦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裝備基洛夫級、光榮級飛彈巡洋艦。該系統採用5B55飛彈(Fort型)或48N6E飛彈(Fort-M型)。該系統採用冷發射,發射裝置為獨特的轉輪式發射系統,轉柱直徑3.8米,備彈8發。
  3K95
3K95「短劍」(北約代號「SA-N-9」)是蘇聯繼SA-N-6後研製裝備的遠程艦載區域防空飛彈系統,是9K331(SA-10)飛彈海軍版。裝備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該系統採用9M330飛彈。
  中國
054A型護衛艦
052C型驅逐艦
052D級驅逐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8%B0%E8%BD%BD%E5%9E%82%E7%9B%B4%E5%8F%91%E5%B0%84%E7%B3%BB%E7%BB%9F
 
解放军同时装备三款新型舰载导弹垂发系统(图)
中国海军最新型052C防空驱逐舰8座海红旗-9导弹垂发系统

解放军同时装备三款新型舰载导弹垂发系统(图)
海军051C级116号防空驱逐舰前部装有两座里夫M垂发系统
116號051C級艦後部垂發
 


俄海軍光榮級導彈巡洋艦SA-N-6垂直發射系統

俄式艦載垂直發射系統探析  作者:張明德  全球防衛誌 263 期(2006年7月)

       自前蘇聯的艦載垂直發射系統(Vertical Launch System, VLS)於80年代初服役以來,西方對這種特殊的「轉膛式VLS」的運作方式即有種種的推測,而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改革開放後新資料的公佈,過去外界的各種推測也得到了驗證或修正。
        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代末期,一開始是用在潛艇搭載的中長程彈道飛彈上。但因潛艇搭載的中長程彈道飛彈多屬戰略性武器,其發射需經重重授權,政策與作戰程序上的限制遠高於發射器的技術限制,故這類發射器並不特別講求戰術性能,除儲彈的安全性外對發射速率等性能也無太多的要求,設計重點在於如何實現安全可靠的水下發射。事實上潛射彈道飛彈會採用垂直發射系統,也不過是為了解決在潛艇有限容積內搭載最多飛彈所自然產生的方案,而不是特別針對垂直發射系統的特性。只有對接戰時間極為敏感的防空作戰,才是真正能發揮垂直發射系統的高射速、無射向限制特性的領域,因此本文的重點也放這個部分。
        俄羅斯現役中的艦載防空飛彈用垂直發射系統共有3種,均由法克爾(Fakel)工程設計局負責研製,其中2種用於搭載S-300F/V601 Fort/RiF(SA-N-6),另1種則用於搭配Kinzhal(SA-N-9)。垂直發射系統一般可分為裝載飛彈的儲彈/發射筒、安裝/掛載儲彈筒的發射模組、裝填機構以及負責供電與系統控制的電子設備等4大元件,而俄式的轉膛式VLS在這幾個方面都與西方海軍用的VLS有很大的差異,有其自身特色。
        S-300F/V601 Fort/Rif
        S-300F的兩種垂直發射器分別為基洛夫級(Kirov)使用的B-203A與光榮級(Slava)巡洋艦使用的B-204。2種發射器雖然都是屬於3S41冷射式旋轉彈艙系統,每組發射器也一樣都含有8枚飛彈,但2者的運作機制卻有相當的差異。
        基洛夫級的3S41/B-203發射器是前蘇聯最早服役的艦載防空飛彈用垂直發射系統,外界對基洛夫級的3S41/B-203發射器運作機制一般較無爭議,由於基洛夫的S-300F發射艙蓋是固定的,每套B-203發射器只有1個發射口可用(全艦共有12套B-203A,因此有12個發射艙蓋,而每套B-203含8枚飛彈,故12套共有96枚飛彈),所以每套B-203A發射器內的8枚飛彈必須共用1個發射口,顯然的每一枚飛彈只能藉由旋轉機構將待射飛彈依序送到這個發射艙蓋下方,才能將飛彈射出。比較大的問題是不能確定這些飛彈是以裸彈方式直接裝填於甲板下的彈艙中,還是像陸基版的S-300P一樣是先將飛彈裝於專用的儲存/發射筒內,再放到旋轉機構的導軌上。
        而當裝備著3S41/B-204系統的光榮級巡洋艦於83年9月16日通過博斯普魯斯(Bosporus)海峽而為西方第一次發現後,對於這套發射器系統的運作方式外界就有了各種不同的看法。依外觀看每套B-204發射器各有8個圓形艙蓋成環狀排列,每個艙蓋下方應該各有1枚5V55飛彈,而在8圓形艙蓋的中央部分則安裝有1個方形的艙蓋開關裝置,這個方形裝置與8個圓形艙蓋其中1個較厚、形狀也較特殊的艙蓋以2根小型支撐臂連接。當時西方的觀察家對這套發射器如何運作曾有過3種推測:
        (1)發射裝置中央的艙蓋開關裝置為可旋轉的結構,這個裝置在運作時可一邊旋轉,同時依序打開各個艙蓋,以發射各艙蓋底下的飛彈。換句話說也就是甲板下的飛彈彈艙是固定的,會旋轉的只是艙蓋的開啟機構。
        (2)每套發射器底下的8枚飛彈係以環狀排列方式容納於旋轉式彈艙中,也就是類似一般旋轉舉臂式發射器或自動艦砲甲板下的儲彈裝填方式。而與中央裝置連接的那個較厚的艙蓋是專用於發射的艙蓋,發射前先開啟這個艙蓋,再以旋轉裝置轉動甲板下的彈艙,將飛彈送到這個發射專用艙蓋下方位置發射。也就是說甲板上的艙蓋機構是不動的(只會開啟那個發射專用艙蓋口而已),會旋轉的是甲板下的儲彈機構。
        (3)運作方式與(2)相同,但甲板下的飛彈係儲存於專用的儲彈/發射筒中,而不是如(2)般係以裸彈方式裝填於旋轉彈艙內。
        當時多數看法都是認為(2)與(3)較為可能,至於為什麼要採取這麼複雜的發射機制,一般的看法是與飛彈的燃氣彈射機構有關,可能是每組發射器的8枚飛彈都共用同一組彈射機構的關係,因此必須把儲彈筒一一的轉到彈射機構的位置。
        而在蘇聯解體後,隨著資料的陸續公佈,現在依據照片已能證實B-204是採用(3)的機制,每1枚飛彈都是置於儲彈筒內,再安裝到發射器的旋轉架上。每組發射器含有1個圓柱型的旋轉柱,每個旋轉柱可掛8個儲彈/發射筒,掛彈後的轉柱直徑約3.8公尺,至於轉動機構則位於旋轉柱下方。運作時8個彈筒隨著旋轉柱底部的環型軌道旋轉,依序轉到發射艙蓋下方,通電並饋入發射參數後,即可發射飛彈。
        S-300F用的儲彈筒外型與陸基版的S-300P大致相同,兼具儲存、運輸與發射功能,密封彈筒可保證飛彈無須檢測就能夠保存10年。彈筒長度約7.8公尺,直徑約1公尺,重678kg,彈筒頂部具易碎頂蓋設計,在頂蓋的背面預刻有凹槽,在3×105Pa壓力下即可破碎。而彈筒底部則有飛彈固定機構、彈射器與2個燃氣發生裝置(gas generator),沿彈筒的徑向方向則設有活塞筒與拉桿,彈筒外的底部則為旋轉導軌與電纜。彈筒內的2個燃氣發生裝置中1個用於彈射飛彈,另1個則用於解除飛彈彈體與彈筒間的鎖定並衝破彈筒的頂蓋。彈射裝置可將飛彈彈射到離甲板25公尺高的空中,並賦予飛彈30~40m/s的初速。經整修後,S-300F的發射筒有3~4次的重複使用壽命。基洛夫與光榮級上均有專用起重設備,可將飛彈發射筒從甲板上送到甲板下的儲彈艙滑軌上固定,整個裝填作業完全機械化。
        Kinzhal(SA-N-9)
        Kinzhal(SA-N-9)的3S95發射器外型與運作方式類似於光榮級上的B-204,但可動部位恰好相反,甲板下的儲彈筒為固定不動,而發射艙蓋則會以50~55°秒的速度將唯一的發射口轉到待射飛彈的儲彈筒上方,以便發射飛彈。每組3S95發射器也是含8組飛彈發射/儲運筒,每個儲彈筒長3.1公尺,直徑約0.3公尺,儲彈筒內部亦有燃氣發生裝置、活塞筒、拉桿、提彈勾等彈射裝置,可將飛彈以20m/s的速度彈射出彈筒,並賦予飛彈21.7~27m/s的拋離初速,整個彈射行程為900公厘,彈射制動時間為0.085~0.12秒。飛彈被彈至18~20公尺的高度後才會點燃自身的火箭發動機。
        俄式垂直發射系統的冷射機構
        俄羅斯的垂直發射系統都是採用以燃氣為動力的冷射方式發射,3S41與3S95間的冷射機構雖稍有差異,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冷射也稱作外動力發射,意即發射的動力是來自彈體之外,不過與用在大型彈道飛彈上直接以儲彈筒底部的高壓燃氣將彈體推出的冷射機制不同,3S41與3S95的燃氣是透過活塞與拉桿的中介來彈射飛彈,作為發射動力源的燃氣發生裝置係安裝於儲彈筒內的底部,當彈射裝置接到飛彈發射指令後,將先接通點火線路將燃氣發生裝置中的主裝藥點燃,當燃氣發生裝置內的氣體壓力達到一定值後,燃氣發生裝置的噴口堵片即會破裂,使燃氣進入活塞筒,當燃氣的推力達到一定值後,飛彈與儲彈筒間的鎖定裝置解脫,燃氣的壓力將推動活塞筒及連動的推杆提拉飛彈,將飛彈彈射拋出儲彈筒,飛彈拋出一定距離後再點燃自己的火箭發動機。而密封的儲彈筒亦可保固10年而無須檢修。
        冷射 v.s. 熱射
        與多數西方垂直發射系統採用的熱射方式相較,俄國冷射系統的優點是飛彈被彈到空中後才點火,因此發射器本身無須承受飛彈尾焰的高溫,對材質的要求不高,也不用特別設置通風與增壓室來處理飛彈尾焰、廢氣的排放問題,因此結構較簡單,體積與重量均較小,而且發射筒的壽命也較長,一般均可在整修、更換燃氣產生裝置後重複使用數次。
        不過冷射方式也有幾個難以解決的缺陷,首先被彈出發射器的飛彈一旦在空中點火失敗,很可能就會直接墜落在發射艦的甲板上造成意外;其次平時位於儲彈筒中的飛彈若發生意外點火的情形,發射器本身也缺乏燃氣排導設施來因應,將對艦艇造成相當大的危險;最後是冷射系統的彈射動作將帶給飛彈結構的瞬間負荷非常大,動輒達到數十個G,飛彈彈體須經特別設計才能承受(如許多反艦飛彈或巡航飛彈的就不能承受這樣大的負荷)。另外燃氣彈射的動能有限,對彈體的重量也有所限制,故不利於發射器的通用化。
        針對前述問題,俄羅斯的冷射氏VLS也有一些因應措施,3S41與3S95裝艦時是採用與甲板垂直面成5°傾斜的安裝方式,使飛彈能以一定的傾角彈射出彈筒,如此飛彈在彈出後很快就會離開甲板上空,可降低飛彈點火失敗的危險性。由3S95彈射9M330飛彈(SA-N-9)的照片就能明顯看出,飛彈是以傾斜的角度被拋射出彈筒。另外所有的儲彈筒均有洩壓排氣孔,可因應一定程度的意外燃氣排導。
        至於熱射就是利用飛彈本身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將其從發射器中推出的發射方式,因此又稱作自動力發射。熱射的優點是飛彈是依靠自身的動力緩緩射出,發射時彈體承受的負荷較低,因此可適應多樣化的飛彈系統。缺點當然就是必須設置一套可承受高溫、高壓高速燃氣流衝擊與燒蝕的燃氣排放系統,而且發射箱/筒由於直接受到高溫高壓的排氣流衝擊與燒蝕,壽命也有限(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排氣系統是熱射式VLS的技術關鍵所在,負有將飛彈排氣送到艦艇外安全區、避免燃氣流或發射震動影響到其餘備射飛彈的功用,可分為公用式與獨立式兩種,公用排氣道是指發射器中多枚飛彈共同使用1個排氣道,如美軍的Mk41;而獨立排氣道則是每枚飛彈都擁有自己的排氣通道,如英國的海狼VLS、以色列的閃電(Barak)等。不過排氣裝置雖然會增加全系統的體積與重量,但也有提高安全性的好處,發射器中的飛彈一旦意外點火或點火失敗,則飛彈發動機的排氣會被安全的排出,最多只是飛彈留在發射筒內而已,不會影響到發射器中的其他飛彈或是艦艇本身安全。
        轉膛式VLS的缺陷
        俄製VLS與西方VLS最大的差異是在冷射與轉膛式結構這2方面,冷射與熱射相較下算是互有優劣,沒有一定的好壞,只有選擇時的策略考量與取捨問題,至於轉膛式結構就幾乎是只見其弊而不見其利。除俄製系統外,某些西方國家正在研製中的VLS也打算使用冷射(見後文),但轉膛式的構造就只能在3S41與3S95上看到,連俄羅斯新一代VLS都放棄了這種構造。
       因此可以說轉膛式VLS最大的缺陷就是在於旋轉機構上,每組發射器的8枚飛彈卻只有1個發射位置,只能共用1個發射艙蓋,因此1枚飛彈發射後,必須將另1枚飛彈旋轉到發射位置(3S41),或是將發射口旋轉到下1枚飛彈上方,才能發射飛彈。這種方式不僅增加了系統的複雜性,也增加了故障機率與成本,一旦旋轉伺服機構故障,整個系統就會停擺。更嚴重的是由於「旋轉」動作的存在,以致降低了整組發射器的射速。俄製轉膛式VLS的射速只能達到3秒1枚的程度,比美製Mk41的每秒1枚慢了許多,不過仍比舉臂式旋轉發射器要快。當前射速最高的旋轉式發射器是美製的Mk26雙臂發射器,射速為每5秒1枚,至於俄製旋轉發射器射速最高的則是Shtil(SA-N-7)的3S90單臂發射器,只能達到每14秒1枚的射速。
        另外由於俄製轉膛式VLS是直接在每個模組位於甲板下方的彈鼓上掛載彈筒,較之西方的VLS是以每個格艙安裝1組儲彈箱的方式,轉膛式VLS的彈鼓與旋轉伺服機構將會佔據甲板下方原本可用於儲彈的空間,除降低艦艇空間的利用效率外,也減損了冷射方式帶來的減輕結構利益。而且轉膛式VLS的彈鼓所能掛載的彈筒尺寸與旋轉機構的承載重量均有一定限制,因而也限制了能使用的飛彈類型,只能搭配特定設計的飛彈使用,幾無通用性可言。所以像基洛夫級、光榮級等艦艇均設有多種飛彈發射器以分別對應不同的飛彈,對系統的配置彈性與可維護性都有負面影響。
        至於俄式VLS為何要有這種旋轉機制至今仍眾說紛紜。顯然的,既然採用了獨立的儲彈/發射筒,而每個儲彈/發射筒又擁有獨立的燃氣彈射裝置,只要在每個彈筒的上方安裝可開啟的獨立發射艙蓋,理論上飛彈應該可以直接由儲彈/發射筒的位置射出,就像陸基版的S-300P一樣,而無須用到旋轉機構。使用旋轉結構一般有2種解釋:
        (1)共用彈射動力:即每組發射器的8枚飛彈是共用1組彈射動力源,因此必須旋轉到特定位置才能接通並取得彈射用的燃氣動力。
        (2)共用電源與信號輸出/輸入介面。也就是說每組發射器的8枚飛彈必須共用同一個電源接口與資料輸出/輸入介面,因此必須依序將每枚飛彈的儲彈筒旋轉到特定位置,接上電源與資料介面後,才能使飛彈通電,完成陀螺儀啟動與發射前自我檢測的動作,並通過信號介面接收射控系統的發射信號,以及饋入發射參數。
        (3)提高甲板強度。甲板上開有越多的發射孔,對甲板強度造成的負面影響也越大,尤其像S-300F的彈筒直徑頗大,需在甲板尚開設相當大的發射孔才能因應。因此俄系VLS採用多枚飛彈共用1個發射孔的配置方式,減少甲板上的開孔,可能也是一個原因。這也有助於提高飛彈一旦點火失敗墜回甲板時,甲板對損傷的忍受程度。
        早期的解釋多半是(1)即共用彈射動力的緣故,不過現在已能證實不管是3S41還是3S95,發射器的每個儲彈筒都有自身的獨立彈射裝置與動力源,因此共用彈射動力的解釋已不能成立。而(3)減少甲板開孔,提高甲板強度的解釋也有問題,像基洛夫級的前甲板連P-700(SS-N-19)反艦飛彈的傾斜發射器所開的更大尺寸開孔都能忍受了,很難理解為什麼反而不能承擔多開幾個尺寸要小的多的S-300F開孔。或許是因為基洛夫的前甲板在開設P-700發射器的超大型開孔後,強度已接近極限,因此在安裝S-300F時,寧可以甲板下方複雜的旋轉機構來換取較少的甲板開口,以避免過多開孔對甲板強度帶來負面影響。而在稍後建造同樣裝有S-300F的光榮級時,又直接沿用基洛夫級B-203A發射器的大部分結構成為B-204發射器,而沒有重新設計發射器,以求降低工程研製的難度。不過即使這個理由對S-300F來說可以成立,但對體積更小的Kinzhal就很難說的通了。
        Kinzhal甲板下的彈艙是固定的,不像S-300F會旋轉,但設計單位不讓飛彈從固定彈艙的儲彈筒直接射出(就像陸基版的Tor(SA-15一樣)),卻在這個固定彈艙上面蓋上1個只有1個發射口的旋轉艙蓋,迫使飛彈發射時需等待旋轉艙蓋將這個唯一的射口轉到待射彈上方後才能射出,似乎是相當累贅的設計。設計單位或許認為與其為8組彈筒分別安裝8個可開啟的小型艙蓋,不如用一個只有1個射口的旋轉艙蓋要來的省事。但這樣一來旋轉艙蓋的故障將導致整組發射器失效,相較下獨立的小艙蓋就只會影響1枚飛彈而已。
        以目前的資料看來,(2)可能是比較合理的解釋,不過很顯然的,要為發射器上的每個儲彈/發射筒各自加上獨立的供電與信號傳輸介面也不是什麼難事,也增加不了多少成本,如此即不需要旋轉機構,因此(2)這個解釋也仍有無法令人信服之處。如陸基的S-300P就可直接向發射架上的4個彈筒分別供電並饋入指令與發射參數,飛彈可直接從彈筒射出,完全不需要旋轉機構。因此分別與陸基的S-300P(SA-10)、Tor(SA-15)系出同源、服役時間也接近的S-300F Rif(SA-N-6)與Kinzhal(SA-N-9),在陸基版都是採用直接從彈筒射出飛彈的固定式發射器情況下,設計人員卻在艦載版發射器中引入「旋轉」這個機制實在令人費解。
        不過後來一些從俄製轉膛式VLS衍生的系統也採納了前述直接由儲彈筒發射的思路,如中國052C驅逐艦上HQ-9防空飛彈用的6連裝發射器即是1個例子,052C的垂直發射器外型與俄羅斯光榮級巡洋艦的B-204十分類似,不過是採6連裝而非B-204的8連裝,雖然也是使用冷射方式,但每個儲彈位置都有可開啟的獨立發射艙蓋,因此飛彈可直接由儲彈位置射出,無須旋轉裝置。顯示中國這種VLS的各個儲彈筒除了擁有獨立的彈射裝置外,也擁有獨立的供電與信號介面,因此應能達到比俄製轉膛式VLS高出許多的發射速率。
        俄羅斯的新一代垂直發射系統
        俄羅斯後來也體認到轉膛式VLS的缺陷,在新研製的VLS上只保留了冷射方式,而放棄了旋轉機制,並在模組化、通用化、小型化與降低成本方面有所加強,以提高系統的佈置與使用彈性。
        如俄羅斯特種機械工程設計局(KBSM)研製的3S14E發射器即採用了類似西方VLS的格艙式結構,每模組組含8具發射筒,格艙式結構除能省略旋轉機構、提高儲彈密度外,也提高了通用性。3S14E發射器原為容納P-800(SS-N-26)以及俄印合製的PJ-10布拉莫斯(BrahMos)飛彈所設計,但也能使用Club-N系列飛彈(3M54E/E1、3M14E、91RE2等),是第1種能通用多種飛彈的俄製VLS。而法克爾設計局與法國DCN國際/Thales合作研製的響尾蛇VT-1冷射式VLS也採用格艙式結構,每個格艙可容納4組VT-1彈筒,但法克爾設計局在此暗中只是提供冷射技術給法國而已,發射器的主要設計是由法國進行,因此不能完全反映俄國新的設計走向。另外牛郎星(Altair)海軍無線電電子研究所為Shtil-1飛彈系統設計的新型VLS也是採用格艙結構,可安裝垂直發射型的9M317ME飛彈(SA-N-12),每個模組含有12具圓柱式發射筒;另外還會衍生出可安裝S-300F/RiF-M(SA-N-6)的48N6E2或9M96E飛彈的款式,每模組含8或12組發射筒,每個發射筒可裝填1枚48N6E2或4枚小型化的9M96E。
       這些新系統中目前已服役的只有3S14E,安裝在俄羅斯為印度建造的3艘1135.6型塔爾瓦爾級(Talwar)巡防艦上。印度下一代的Project-15A驅逐艦則據說將會採用牛郎星的Shtil-1垂直發射系統,每艘裝備4套模組共48枚飛彈。至於牛郎星的新VLS設計曾傳出中國感興趣的謠言,可能會與S-300F的外銷版Rif-M搭配銷售給中國,不過中國裝備Rif-M的051C型驅逐艦最後似乎還是使用與光榮級相同的B-204轉膛式發射器。
        從3T到神盾第二部分,由於部分重要圖片尚待美國海軍提供,故本期無法連載,特此對讀者表示歉意。
        262期從3T到神盾一文,64、65頁中央的梗犬飛彈,均誤植為韃靼飛彈,特此更正
http://www.diic.com.tw/mag/mag263/263-58.htm

中國海紅旗-16齣現陸軍版 射程提高 2011-10-22  世界報
 
054A海红旗16

紅旗-16A陸基地對空導彈
 
 
    一直以來,中國海軍水面艦隊防空作戰就是海軍艦艇武器系統中的軟肋。中國海軍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艦空導彈的研製工作,在研製成功“海紅旗-16”(HHQ-16)之前,中國海軍裝備艦艇的防空導彈可以說都是傾斜發射的傳統型號,直到054A型導彈護衛艦服役,這種局面才得到了改變。
    據披露,“海紅旗-16”是中國海軍第一種採用垂直髮射井發射的中近程艦空導彈,其快速反應能力遠高於當前採用旋轉發射架的俄制“無風-1”型導彈,無論對付掠海來襲還是高空高速來襲的目標都得心應手。目前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舟山”號護衛艦,其前甲板就配備了32單元的“海紅旗-16”垂直髮射艦空導彈,使得該艦一躍成為中國海軍水面艦艇中中程防空攔截性能最好的護衛艦艇,引起了國際海軍界的廣泛關注。
    但是最近外媒根據解放軍的報道指出,這種新型導彈系統已經出現了陸軍版,這就是近來被傳得沸沸颺颺的“紅旗-16A”型(HQ-16A)防空導彈。西方軍事觀察家認為,“紅旗-16A”型防空導彈的性能與俄羅斯SA-N-12在伯仲之間,其性能數據大致為:有效射程1.5~40公里,有效射高10~6000米,單發命中概率0.7~0.98,反應時間5~8秒,彈長2.9米,彈徑0.232米,彈重165公斤,戰鬥部重17公斤、最大飛行速度2.8馬赫(850米/秒)。從外形上看,“紅旗-16A”型防空導彈的發射裝置與S-300和“紅旗-9”遠端防空導彈系統極其相似,這極有可能意味著中國設計師希望將來在“紅旗-9”和“紅旗-16”基礎上研製通用的模組化結構。
    據稱,該導彈能與“紅旗-9”系統一起打造中空和高空區域防空系統。從外形上來看,兩者使用相同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而且載車也幾乎一樣,這就為其實現組合奠定了基礎。為了提高攔截低空飛行目標的能力,還可安裝特製的盲區目標搜索雷達。但從射程來看,相比之下,“紅旗-16”射程僅為25公里,而“紅旗-16A”射程已超越30公里,應該說攔截能力獲得大幅提高。此外,“紅旗-16A”還擁有相當快速的反應能力,由於它採用垂直髮射系統,因此可以實現每秒一發的快速發射。
     “紅旗”插在哪還是個謎
    “海紅旗-16”型防空導彈目前僅裝備在054A型(北約代號“江凱A”級)導彈護衛艦上,未來這型海基導彈會大量裝備在人民海軍的未來型艦船上。據報道,試航中的中國第一艘航母上就裝備了數座這種導彈的垂直髮射系統。該彈是人民海軍第三種中近程區域防空導彈(另兩種是隨“現代級”一起從俄羅斯引進的SA-N-7和SA-N-12),也是人民海軍裝備的第一種國產中近程區域防空導彈。主要遂行中遠端的“海紅旗-9”、SA-N-7和近程點防空“海紅旗-7”之間的區域防空任務,同時作為對低空目標殺傷性能稍差的“海紅旗-9”的有力補充,也有效延長了中國海軍“伸向遠海的手臂”。
    俄媒分析說,目前,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最為先進的“道爾-M1”現代化防空導彈系統主要部署在福建的第31防空旅,還有一種說法是第1集團軍、第38集團軍也裝備了“道爾-M1”,而事實上中國只進口了兩個營的“道爾-M1”。因此,從各方面情況來看,率先裝備改進型“紅旗-16A”防空導彈系統的部隊也有可能部署到上述針對臺海的集團軍防空旅。但從國內的官方報道來看,率先裝備這型導彈的卻是瀋陽軍區某防空旅。並且在一次演習中,首次導彈實射兩發兩中,使得“紅旗-16A”初步形成了戰鬥力。
    在野戰防空作戰中,由於“紅旗-16A”使用抗干擾能力強的火控雷達能同時制導多枚導彈對付不同目標,因而具備多目標攔截能力。其典型的作戰目標為戰術飛機、戰術空射型導彈、直升機和無人機。主要用來擔負野戰集團軍防空系統中的中近程防禦任務,還可以在中低空範圍內對抗大規模現代武器的空中襲擊和導彈攻擊。但外媒猜測認為,“紅旗-16A”的發射裝置沒有使用履帶式發射車,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野戰能力。
    據《漢和防務評論》雜誌近日報道,中國ALMT公司的消息來源稱,“紅旗-16A”型陸基地對空導彈已經正式推向國際市場,出口名稱為LY-80,並正式開始推向世界市場。依據上述分析提到的“紅旗-16A”型防空導彈的性能,該彈不但實現了垂直髮射6彈同車,而且具備極強的中程攔截和野戰防空能力,是一種十分適合其他國家裝備並用來進行多目標攔截的中程野戰防空系統。
    據美國環球戰略網10月7日報道,解放軍新型紅旗-16A防空導彈至少已裝備一個營。該型導彈是採用艦船箱式發射裝置的紅旗-16導彈系統的陸基版,使用垂直髮射裝置的“紅旗-16A”中程防空導彈系統將主要用於替代舊的“紅旗-61”系統。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報道,該導彈能與國產的“紅旗-9”系統一起打造中空和高空區域防空網絡。

红旗-16防空导弹的出口型是猎鹰LY-80
 
  據美國“戰略新聞”網2011年5月17日報道,中國最近開始出口HQ-16垂直發射導彈系統,該系統是根據獲得的生産許可證(或根據複制技術)制造的俄羅斯“山毛櫸-M2”(BUK M2)防空導彈系統的中國版。
  文章稱,它們是SAM-6型導彈的最新型,SAM-6的作戰效果在1973年阿以中東戰爭中得到驗證。M2E導彈重328千克(720磅),最大射程50公裏。陸基版可在履帶發射車上搭載四枚該型導彈,目標截獲雷達能夠覆蓋150公裏的範圍;其出口型號爲LY-80。
  據悉,HQ-16海軍版可由軍艦上的垂直發射單元發射。美國是垂直發射技術的先驅;這也是中國研發新型軍艦,用以取代其使用了半個多世紀俄式軍艦的原因之一。中國研發的第一款具備垂直發射系統的軍艦是排水量4300噸的054型護衛艦,該軍艦是基于西方設計概念;而非俄式設計概念。目前,中國已經建造了多艘該型軍艦,其中大部分是更先進的054A標准(每艘該型軍艦上具有32個HQ-16垂直發射單元)。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5-18/1046647700.html 

美國防部認為中國LY-60是仿製美制麻雀導彈 2007-10-25東方網

中國殲八IIM戰機挂載LY60空射型霹靂10空空導彈
美國空軍F-15C戰機空射AIM-7導彈
国产LY-60猎鹰地空防空导弹系统亮相珠海航展摄影:门广阔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中國陸基LY-60防空系統發射車
巴基斯坦海軍戰艦已經列裝中國制LY60導彈
  編者按:中國國産LY-60型防空導彈具有和AIM7E十分酷似的外觀,因此美國國防部始終在認為它是來源於“中國倣照的美國AIM7E先進麻雀導彈”。但是,中國是中宣稱這是獨立設計完成的,同時國內一些報道宣稱,中國“PL-10”導彈來源於俄羅斯導彈技術。以下是來自美國“環球防務”網站的相關報道。並不代表我們認可或者否認。僅提供廣大軍事愛好者作為參考。  
  1994年10月,中國新型中低空面防禦防空導彈“LY-60”開始獵裝解放軍防空部隊。該系統主要用於攔擊在執行戰鬥飛行的軍用戰鬥機和導彈,攔截區域主要是在於對中低空對方空軍力量。這套防空系統中國方面採用更加完善的資訊化微處理器智慧模組化工藝生産的,因此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指揮系統的效能和抗擊戰術干擾的能力。但是,目前為止我們沒有辦法找到中國內部解放軍已經部署的相關導彈技術特徵參照,很可能這些又是來源於第三國家。  
  “LY-60”防空導彈系統採用搜索掃描雷達不同於早期中國“HQ”系列9號雷達,可以同時搜索同一戰區內多達40個目標,再根據目標不同的方位與威脅,選擇主要跟蹤其中12個目標,在其中再一次選擇最主要威脅的3個目標加以攻擊。  
  該系統我們依舊習慣稱作“LY60薩姆”。中國已將“LY60”導彈部署在其FT22型江衛級護衛艦上,以替代早期中國在80年代裝備的“HQ61”防空導彈。與之相比“LY60”擁有18公里的有效攔擊射程,最大攔擊有效高度為12公里比原有HQ-61導彈在射程上提高8公里,射高提高了2公里。  
  該“LY60”導彈安裝在江衛級護衛艦上,採用了6座巨大的多用途發射器內,被安置在江衛級護衛艦第二號炮塔位置。艦載型“LY60”採用可折疊式彈翼,陸軍裝備導彈彈翼不能折疊。據悉該級護衛艦總計帶有24枚“LY60”導彈。  
  中國還可以把它以垂直髮射方式安裝在中國海軍“旅海”新型的導彈驅逐艦上,每個發射單元至少可以配置1個8單元發射系統,總計可以配屬導彈32發,可以作為SA10中近距離防空攔擊的補充。  
  80年代中國打算初步嘗試解決其空軍超視距打擊的問題,採用了類似AIM7型早期版本的半主動雷達尋的的PL10導彈的最初研製型號,進行了試驗,但是結果是失敗的。隨後不久中國購買了大約100枚義大利製造的ASPIDE(埃斯賽德)導彈,並且開始試圖防止這種導彈,這種被稱作“霹靂-11”的導彈卻在80年代末期遭到了制裁。  
  中國空軍“LY-60”導彈裝備的FD-60型半主動導引空對空導彈雷達已在殲8IIB戰機上進行了試驗,它在外觀上具有很大的與義大利的導彈相似之處,這種導彈被稱作“霹靂-10”型導彈,是一種中程空對空導彈,同時它也是來源於義大利的中國版的“埃斯賽德”導彈。  
  但是義大利製造的“埃斯賽德”導彈技術主要來源於美國較新型的AIM7E先進型麻雀導彈的製造技術。雖然中國空軍的“霹靂-10型”導彈十分類似美國的AIM7麻雀導彈,但是它的彈翼發生了很大改變,中國把導彈彈翼進行可以折疊設計以便於它們可以被更好的保存與便於戰區儲藏。  
  在主要的航電系統設備上,“LY60”實際上倣照了美國AIM-7導彈相關技術設計要點,同時採取與美國一樣的做法,先開始應用於空對空導彈上,隨後在開始發展到海軍應用的艦載導彈,這樣的做法是可以最大限度節約實驗性成本開支。
http://big5.eastday.com:82/gate/big5/mil.eastday.com/m/20071025/u1a3185271.html
 
中國艦載導彈垂直發射系統躋身世界前列

  近期出版的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將正在大連製造的中國052C大型導彈驅逐艦譽為“中華神盾艦”。“神盾”的稱謂來自大名鼎鼎的美國“宙斯盾”艦載多工區域攻防一體系統,它是構成美國航母編隊防空/反導防禦系統的核心和支柱,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艦載防禦系統。
  《漢和防務評論》稱052C驅逐艦配備了國產化改進的俄制RIF—M雷達及先進的SA—N—6多聯裝垂直發射艦空導彈,該導彈的射程遠達150公里,052C艦一旦裝備這種了垂直發射“神盾”級防禦系統,將具有相當強勁的區域防禦實力。
  S-300血統構築“神盾”
  有報導顯示,每套“神盾”系統由一部RIF—M雷達、48單元艦對空導彈、一部30N6E1型目標搜索雷達構成,在經過中國國產化改進後,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華神盾”。
  提起俄羅斯大名鼎鼎的S—300防空導彈,幾乎無人不知。SA—N—6防空導彈是陸基S—300的艦射型,可以說是一對雙子座兄弟。這是一種遠端垂直發射防空導彈系統,首先裝備于前蘇聯“基洛夫”巡洋艦上,搭配“基洛夫”的雷達構成前蘇聯版的“神盾”級防空系統。基本型採用的導彈為5V55/48N6,單級固體燃料火箭推力,長度7米,彈徑45釐米,發射重量1480公斤,射程90公里,最大高度2.5萬米,最大速度約4至5馬赫。採用垂直冷發射技術,安全距離25米時開啟發動機,速率約30至40米/秒。導引方式類似美國標準—2型追蹤制導TVM模式,導彈到末段才開始接收雷達導引。戰鬥部為破片殺傷式,有2萬個2克破片。據西方推測,具有一定反彈道導彈能力。最新的“裏夫M”艦空導彈系統是S—300PMU—1艦載型,導彈改為48N6E,發動機推力更大,導彈極速提升為6馬赫,射程提升為120km漢和稱我國獲得的射程有150km,疑為“裏夫M”的最新改進型。彈長7.3m,彈徑51.5cm,彈頭更重,戰鬥部改為20000個4克破片。除了彈體性能提升外,“裏夫M”在自動化等方面也大大的提升,使得操作更為簡便。更特別的是,當開啟自身雷達時,導彈還可將所“看到”的空域傳給母艦,提供短暫的空中偵查服務。最多可同時分別以2枚導彈攻擊6個空中目標,並具有一定的反彈道導彈能力。
  令人生畏的垂直發射
  西方對此導彈關注的一大重點就是其垂直發射技術。垂直發射技術主要有下面幾大優點:
  (1)高發射率:由於導彈時刻處於待發狀態,接到命令後可立即發射,不需裝填和瞄準,反應時間只有2秒,發射速率可達1發/秒,而世界上最先進的彈庫裝填式發射裝置MK26的發射速率是10秒2發;(2)載彈量大:艦載垂直發射系統一般採用模組化結構,配置導彈數量可在12至122枚之間;(3)無盲區發射:導彈垂直發射後,靠指令控制轉向目標方向,可實現無盲區全方位發射。而傾斜發射裝置總存在一定的發射盲區;(4)標準化、通用化,高作戰效能:模組化的垂直發射系統可以實現標準化結構,進而使其通用化和系列化。同時在一個火力單元內可配置外型尺寸大致相同的不同功能導彈,以對付不同目標,大大提高作戰效能;(5)可靠性高:模組化結構使發射裝置的結構簡單,可靠性提高,而維護工作量大大減少。同時整個系統安放在甲板下,不容易受到海水侵蝕和作戰中敵火力破壞,進一步保證了系統的可靠性。
  大國爭霸的前沿
  上世紀70年代後,隨著電腦、慣性儀錶技術性能的提高,彈體小型化和成本的降低,使戰術導彈的垂直發射,進一步加強了戰術導彈威力,擴大了導彈配置範圍。俄羅斯在此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SA—N—6是世界上第一種艦載防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比美國早了5年。
  目前世界上的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只有美、俄、英、法、德幾國能研製開發,以色列在美國技術支持下,也擁有自己的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其中最先進的是美俄兩國的垂直發射系統。
  美國MK41發射系統的具有以下特點:1.發射系統模組化:Mk41導彈垂直發射箱採用了模組化設計,整個系統由8個或4個模組構成,每個模組又由8個模件組成,每個模件含8個導彈發射箱,其中起重機占3個發射箱空間,所以MK41儲存導彈的總數是61枚。每個發射裝置的熱設計能夠承受7次正常發射和1次意外點火發射。2.火控系統具備多目標攔截能力:MK41系統的火控系統核心是AN/SPY—1“宙斯盾”相控陣雷達,可跟蹤上百枚來襲的導彈,並同時引導10枚導彈攔截不同目標。3.共架發射技術:Mk41能夠實現各型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及對岸攻擊導彈的共架發射,能大大提高單艦作戰能力。目前,只有Mk41型發射裝置做到了這一點。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實現了艦載戰術導彈垂直發射的國家,但未實現模組化和通用化,各型艦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各自獨立,不能通用,而且不能發射其他類型的導彈,同時空間利用率低,系統載彈量偏少。另外,俄羅斯艦載垂直艦載發射系統體積較大,只能裝載於大噸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俄羅斯艦載相控陣雷達技術落後於美國,不能充分的發揮導彈垂直艦載發射系統的作戰威力。但艦載導彈“冷發射”技術是前蘇聯推出應用,由俄羅斯繼承的獨家技術。“冷發射”技術是通過發射箱裏的氣體發生器將導彈彈射出去,接著導彈推進器點火。這種技術與“熱發射”方法相比,能減少導彈尾焰所帶來的損害,而且不需排導燃氣流。因而系統結構簡單,維護的工作量和難度也較小,作戰效能高於西方發射系統。
  軍事專家預測,未來水面艦艇將大量裝備垂直發射系統。美國規劃中的CG—21多用途巡洋艦將垂直發射單元增加到空前的128—256個,能發射目前所有類型導彈。DD—X驅逐艦還將裝備大口徑垂直發射艦炮。歐洲的新型水面艦艇也將垂直發射系統作為今後未來裝備重點。
  中國“神盾”系統的服役,標誌著中國里程碑式的一步已經跨出。今後中國在這一高科技軍事領域必將與俄美比肩世界前列。
http://bwl.top81.cn/military/navy/222.htm
 
平可夫稱中國護航戰艦配海獅雷達具C4ISR能力
 
  美國合衆國際社2009年2月27日刊發漢和防務總編輯平可夫文章披露,中國去年底派往亞丁灣執行打擊海盜任務的“武漢號”和“海口號”先進驅逐艦上,安裝有先進的“海獅”雷達,大大提高了解放軍海上偵察能力,能夠監控到美國第五海軍艦隊的行蹤。文章稱,中國南海艦隊可能會組建”印度洋潛艇艦隊”長期執行打海盜任務,並進而實現常駐印度洋的目的。
  他介紹說,“中華神盾”級驅逐艦強大的探測能力,這得益于其配備的“海獅”有源相控陣雷達。在研發該雷達系統的時候,中國從烏克蘭KVANT設計局得到了一些次要系統與技術建議。該設計局曾參與過幾乎所有重大蘇聯水面戰艦雷達系統的研發過程。其中包括FREGAT-2EM3D雷達,中國已基于KVANT設計局提供的圖紙,仿制出了這種雷達系統。
  不過,平可夫接著指出,其從烏克蘭國家武器進出口總局得到的消息稱,中國重新設計並改造了海獅雷達系統,尤其是雷達的電路。從被動相控陣雷達發展到主動相控陣雷達,意味著巨大的技術進步,因爲在這過程中必須要解決天線散熱的問題。中國的雷達得合同烏克蘭設計的散熱器罩,這種散熱器罩能夠有規律的利用散熱劑冷卻雷達天線,這種散射器罩內還添加了少量的幹燥劑。
  平可夫指出,中國“海獅”雷達系統的基本測量方式提供了一些有關其性能特點的線索。這是一種海空搜索雷達系統,能夠在不斷變化波束指數(beamindex)的同時,搜索並跟蹤目標。其能夠搜索到100多個目標,並能夠跟蹤其中的50個目標。其搜索戰機的範圍約爲500至550公裏。
  他指出,中國只建造了兩艘裝備有該先進雷達系統的052C驅逐艦,其目的是檢驗“海獅”雷達的效力,以便未來將其安裝到中國的航母上。利用目前部署在亞丁灣的“海口”號驅逐艦所配備的雷達系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便能夠監控也門、阿曼以及霍爾木茲海峽上空的大部分區域。這樣,他們就可以及時了解通過霍爾林茲海峽的沙特阿拉伯運油船的情況。而且,總部位于波斯灣西部島國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位于卡塔爾的美軍中央司令部以及沙特阿拉伯空軍戰機的部署及行動也可能會全部處于“中華神盾”驅逐艦雷達的監控之下。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3-03/1045544124.html
 
綜和航電系統技術:飛機火控系統方面的進步與我國整體電子工業水準的提升是休戚相關的,14所和607所做為我們國家航空機載電子設備兩個重要研究基地。在這幾年取得了跨躍式成就,兩所均一突破了機載相控陣技術,607所的某型神鷹雷達已進入測試階段,14所的147X型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漸已純青,已經取得了技術性突破。在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中:楊總披露了我們已經突破了“感測器資料融合”技術。超7具有資訊共用的作戰功能,簡單的說就是兩架超7飛行時,一架飛機不用開雷達就可以通過資料傳遞知道另一架飛機雷達探測到的所有空域資訊,感測器資料融合是第4代戰鬥機的關鍵技術,從推比和新的氣動佈局設計,新型超視距空對空導彈到感測器資料融合,可以說我們的第4代戰鬥機所需要的技術基本可以凍結,只要大的體制不出現問題,我們的4代原形機很快會飛上藍天。
http://bwl.top81.cn/military/airforce/j10/125.htm

俄羅斯推出新型AESA雷達競標印度戰機采購計劃
 
  據美國《空中打擊》網站2009年9月18日報道 俄羅斯法茲特隆(Phazotron)NIIR公司表示已經爲米格-35戰鬥機研制了新一代機載雷達,以競標印度的新一代戰鬥機采購計劃。
  目前,來自全球的6家飛機制造商正在競標印度的126架輕型戰鬥機采購計劃,該合同總價值爲100億美元。6家公司分別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俄羅斯米格公司、法國達索公司、瑞典薩伯公司和歐洲EADS公司。
  印度對候選機型的選擇標准之一是機載雷達必須采用有源相控陣(AESA)技術,且對目標的探測距離至少爲130千米。
  法茲特隆公司主管Vyacheslav Tishchenko表示,“我們必須滿足印度的需求,並研制了Zhuk-AE AESA雷達,經驗證,其作用距離達到148千米。”Zhuk-AE工作在X波段,在邊跟蹤邊掃描模式可以跟蹤30個空中目標,在攻擊模式可以同時攻擊6個目標。Tishchenko稱,雷達的最大探測距離能夠達到200千米。
  俄羅斯的米格-35“支點”(Fulcrum)F是米格-29M OVT的出口型別,是具備高機動性的空中優勢戰鬥機,該機裝備RD-33 OVT矢量推力發動機,後者提供卓越的機動性和增強的近距格鬥性能。
  2009年10月底到11月初,兩架米格-35將在印度的東北部進行首次演示飛行。2010年3月到4月,米格-35將在俄羅斯南部進行機載武器的實彈發射測試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9-23/0829566931.html

052C型導彈驅逐艦的相控陣雷達是有源還是無源 現代兵器 2006-11 張學峰

  自從人民海軍170、171號導彈驅逐艦(以下簡稱"新驅")的圖片曝光以來,該型軍艦,特別是其裝備的以相控陣雷達為基礎的新型防空系統就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有關其防空系統性能的分析文章也能經常看到,同時也存在頗多爭議,例如該艦采用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還是無源相控陣雷達?雷達表面為何是與眾不同的曲面?又為何采用米波雷達?筆者根據網上披露的有關圖片以及其它已經公開的材料,結合相關知識,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有源還是無源
  作為全艦最核心的電子裝備,該艦裝備的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全艦的對空防御能力。目前,香港媒體及國內大部分媒體都傾向於該雷達為有源相控陣雷達(主動相控陣雷達)。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判斷依據是認為該雷達下方裝備了對雷達陣面進行冷卻的裝置(又有水冷和風冷之說),並且認為只有有源相控陣天線表面才需要大功率冷卻裝置進行冷卻。實際上,這種說法缺乏根據。例如,"宙斯盾"系統采用的AN/SPY-1無源相控陣雷達陣面就使用了冷卻裝置,其原理是先用水冷卻空氣,然後再用空氣冷卻陣面。支持"無源"說的依據則是四部雷達采用了類似"宙斯頓"的較為分散布局方式,以方便安裝大型發射機、冷卻裝置等等。其實,僅僅透過復合材料蒙皮掩蓋的外觀及布局方式,很難確定該型雷達到底足有源抑或無源,也不好確定雷達陣面下方管狀裝置的用途。我們不妨從當前我國雷達行業的現狀來分析。
  筆者有幸參觀了近年在京舉辦的幾屆雷達博覽會和國防電子展,對雷達行業也只能是管中窺豹。在展覽上可以看到,國內廠家對無源相控陣雷達的設計和生產已經趨於成熟,大量新型產品面世,但是部分關鍵器件,例如鐵氧體移相器的生產技術仍還需要引進。目前尚沒有看到任何有關"有源相控陣"的信息。在去年雷達博覽會中,曾展出用於載人航天工程的大型精確跟蹤相控陣雷達。按理說其研制日期不會早於新驅的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其技術水平應該是有代表性的,而它采用的仍然是無源相控陣技術。根據發展大型防空系統的普遍規律,像新驅防空導彈系統的研制周期應在15年到20年(俄羅斯S-300以及美國"愛國者"防空系統的研制周期都在這個范圍內)。也就是說該型雷達的研制年代應該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在那個年代,中國相控陣雷達的試制還處在手工階段,移相器的精密安裝是由人工完成的。相控陣雷達對於當時的中國雷達行業來說過於復雜了,很難想象在那個時代研制更為精密復雜且昂貴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縱觀我國防空系統發展,在新驅防空導彈系統披露以前,我們通過官方媒體見到的唯一裝備的國產大型防空系統仍然是"紅旗"-2的改進型(KS-1采用了相控陣制導雷達,但是尚沒有該型導彈系統裝備部隊的官方報道)。要想從這種古老的防空系統一步跨越到采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防空系統,恐怕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據此,筆者判斷新驅采用的相控陣雷達為無源相控陣。(楨:?)
  在做出上述判斷的前提下,或許我們能夠找到新驅雷達天線下面的管狀裝置的用途。由圖片可以看出,該裝置可以呈打開狀態,此時它非常像采用反射陣雷達的潰源。這似乎暗示該雷達采用的是較為簡單的空饋方式。
  ◆為什么是曲面
  關於艦載相控陣雷達,還有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與眾不同的特征,即其表面為柱面形。這一點在眾多艦載及地面相控陣雷達中較為罕見,有人稱之為"曲面陣"。當然,相控陣天線確有線陣、平面陣、柱面陣和球形陣等多種形式,但新驅上的這個曲面,並非是天線陣面。從材料質感上判斷,它只不過是陣面外的高分子復合材料保護罩,其作用是保護相控陣天線移相器。無源相控陣天線采用的鐵氧體移相器本身就較為脆弱,而且其對安裝精度要求極為苛刻,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造成失效。雖說部分單元損壞後相控陣天線仍能正常運轉,但價格昂貴的移相器也不是能隨便當作消耗品使用的。特別是在環境更為惡劣的海上,為雷達天線制作復合材料蒙皮相當必要。
  那么,為什么新驅卻采用制作工藝上更為復雜的曲面罩呢。有觀點認為,這是為內部天線器件留有更大空間,以便采用風冷裝置對天線表面進行冷卻。但是,如果出於此目的,相控陣天線距離整流罩距離不一樣,空氣流量也難免造成不均勻,因此會造成對內部天線冷卻不一致。實際上,若想留有更大空間,更好的做法是整體提升保護罩距離天線電子器件的高度,而不是制作工藝復雜的曲面整流罩。
  由公開圖片可見,由於相控陣雷達天線安裝位置較低,其中心線接近730近防系統的炮口高度。當730火炮向兩側射擊時,其炮口距離雷達天線非常之近,產生的巨大沖擊波將對陣面產成嚴重沖擊。此外,由於艦載防空導彈采用了外傾的准垂直冷彈發射方式,導彈會在艦艇側舷上方約20米處點火,這個位置恰好處於雷達陣面的正上方。導彈點火產生的高溫高壓氣流也會對雷達陣面產生沖擊。這種沖擊力是不能低估的。與此類似,俄羅斯S-300地面防空系統的陣地甚至專門為發射裝置建有掩體。這種掩體不是為了保護發射裝置免遭空襲,而是專門阻擋導彈燃氣對周圍建築和設備產生破壞,垂直冷發射大型導彈燃氣威力之大可見一斑。由此可見,國產新驅的大型雷達天線戰時工作條件相當苛刻。而采用曲面外表的整流罩,在抗氣流沖擊方面要比平面整流罩好很多。需要注意的是,曾裝備於970試驗艦上的同類雷達采用的就是平面狀復合材料蒙皮。970艦將該雷達裝於軍艦上層建築一側,不會受到任何氣流沖擊。因此,筆者判斷,外形獨特的整流罩可能是用於抵御強大氣流的。這也從側面表明,國內在高透波率、高抗沖擊的復合材料研制方面還欠缺火候。(楨:?)
  ◆米波雷達的作用
  該艦防空系統的另外一大特點是,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采用了米波警戒/目標指示雷達(非常類似前蘇聯早期裝備的"匙架"雷達),這在當前世界同類艦艇中可謂是獨樹一幟。通常認為,采用這種米波雷達主要是為了反隱身飛機。其實,從原理上講,雖然米波雷達較其它波長雷達反隱身飛機的效果好,但並不意味着隱身飛機在其面前就會失效。米波雷達目前在反隱身方面的優勢,主要是源自當前隱身飛機的吸波塗層針對厘米波段左右的電磁波設計,對米波雷達的吸波效果欠佳。但是,隱身飛機的外形隱身是仍然對普通米波雷達起作用的。而外形隱身,又是隱身飛機最重要、最基本的隱身手段。目前,反制外形隱身效果較好的是天波/地波超視距雷達,其工作頻率在4-5MHz之間,波長和大部分飛行器特征尺寸接近,目標散射處於諧振區和瑞利區,反射面積和飛行器的形狀細節沒有關系,因此外形隱身是無效的。但是,普通米波雷達沒有這種功能。退一步講,即便米波雷達發現了隱身飛機,如果火控雷達不能截獲目標也是無可奈何的。因為米波雷達主要用於警戒和目標指示,無法控制導彈。
  從作戰需求角度來看,反隱身飛機作戰似乎並不是海軍的主要任務。目前,美軍隱身飛機主要用於突擊地面固定目標,對海軍艦艇的威脅尚小。而且對於艦艇而言,抗擊攻擊自身的導彈要比攻擊隱身飛機更為容易些。因此,為完成並不急需的反隱身飛機任務而裝備並不可靠的反隱身裝備,卻要占用艦上寶貴空間,恐怕是得不償失的。
  那為什么要安裝這種米波雷達呢?從中國海軍艦艇裝備來看,米波雷達幾乎是標准的國產對空警戒雷達配備。近幾年建造的驅逐艦,除112、113以及使用俄式防空系統的幾艘艦艇外,幾乎無一例外采用了類似的米波雷達。甚至早期一些沒有裝備防空導彈的艦艇也裝備此類雷達,用作對空獲取情報。因此,這種雷達的使用恐怕只是中國海軍對以前裝備的延續,主要進行對空搜索,進行早期預警,並可對防空系統進行目標指示。
  反觀以美國"宙斯頓"為代表、采用四面固定相控陣天線的防空系統,多以該相控陣雷達完成目標搜索、火控制導等多項任務,無需目標指示雷達。"宙斯頓"SPY-1雷達一旦在海上航行就開機對空搜索,每次執行任務連續開機多達一個多月。而新驅采用昂貴的四面陣設計,還要額外搜索雷達配合,可能表明該雷達的平均無故障間隔以及連續開機時間較短,無法完成長時間不間斷搜索任務(楨:?)。通常來說,多功能火控雷達遠比普通三坐標雷達更為復雜,因為其對目標數據更新率、精度等多項指標要求很高,因此造成其平均無故障間隔相對較短。根據筆者參觀近年國防電子展和雷達博覽會獲得的信息,國產米波對空警戒雷達的平均無故障間隔可達到數千小時以上,而復雜的火控雷達平均無故障間隔大約只有其十分之一。在目前情況下,以保證以多功能相控陣火控雷達完成日常警戒任務可能尚有一定的困難。
  此外,采用米波雷達的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相控陣雷達作用距離有限(楨:?)。決定一部雷達探測距離的重要因素就是其波長。在平均功率相等的情況下,波長越長的雷達,其探測距離越遠。由於火控雷達需要對導彈進行控制引導,所以波長不會太大,"宙斯頓"系統的雷達波長接近10厘米,相信170艦的火控雷達波長不會超過這個值。因此,如果沒有功率強大的發射機,其探測距離可能會受到相當的限制。
  綜上所述,170艦引入米波對空警戒雷達,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大型相控陣雷達尚不成熟而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發射裝置的奧秘
  看到170艦裝備的垂直發射裝置,就不得不與俄式同類系統聯系起來。由於未見有排煙道,所以判斷該發射裝置采用類似俄羅斯SA-N-6的冷垂直發射方式,並且為了防止導彈出現啞彈砸到軍艦上,采用了外傾約10度左右的設計。它采用8組鼓式彈艙,每組裝彈6枚,總計48枚防空導彈。依據彈筒與施工人員比例判斷,其一枚筒裝彈直徑一米左右。
  現在問題的焦點是,該垂直發射方式是否需要旋轉,如果旋轉是整個彈鼓旋轉還是頂蓋旋轉。這一點僅從靜態照片來看很難判斷。但是,一個不需要旋轉的彈艙,是沒有必要布置成甲板利用率較低的圓形,而應是更能充分利用空間的矩形。據此,筆者判斷,可能出於某些技術原因,該圓鼓彈艙仍需要旋轉(楨:?)。但是旋轉彈艙並不意味着會影響發射速率。首先,雷達截獲目標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可由發射裝置利用來旋轉。例如早期"薩姆"-2導彈,盡管發射裝置有充足的待發彈,但是其發射間隔仍然達到6秒,這個時間就主要是用來截獲目標的。又因為該艦總計有8個彈艙,即便一個彈艙只有一個發射口,在首次射擊時整個系統可擁有8發待發彈,算上雷達對導彈的截獲時間,那么這8組彈艙完全可以支持任何形式的連發射擊。
  ◆綜合性能分析
  若分析新驅防空系統的綜合性能,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這種導彈的制導方式。我們沒有在新驅上找到類似"宙斯盾"系統SPG-62(用於導彈命中目標前極短時間內照射)的照射雷達,這表明,新驅很有可能舍棄了半主動雷達的末制導方式,而采用TVM或者主動雷達制導。目前,單部雷達制導的TVM防空系統的攻擊目標數是6(俄羅斯S-300PMU1)到8個(美國"愛國者"PAC-2),而采用主動雷達末制導的大型防空系統同時交戰目標數可達到36個(俄羅斯S-300PMU2)。我們假設新驅的四面固定陣采用類似"宙斯盾"系統的兩套發射機和對應的中央處理器,其同時交戰數理論上可達12到36個。考慮到一般防空系統均具備引導兩枚導彈攻擊一個目標能力,因為新驅總共載彈48枚,最多以兩發齊射方式攻擊24個目標。綜合以上因素,新驅防空系統的同時交戰目標數可達到12到24個。當然,這完全是依照目前世界最高水平做出的判斷。考慮到國內實際水平,新驅同時攻擊目標數可能會少於這個數字。
  防空系統的射程也是重要參數之一。目前我們尚未見到新型導彈外形,所以很難從導彈方面推測其射程,但可以從雷達系統入手。2005年雷達博覽會上,航空二院曾展出一種與新驅上采用的米波雷達相似的出口型J231米波雷達。該雷達探測距離達到300公里以上,考慮到出口型的性能通常較自用型低,所以判斷新驅裝備的米波雷達應該有350公里以上的探測距離。根據防空系統的一般規律,目標指示雷達的作用距離通常為制導雷達兩倍左右,而制導雷達的跟蹤距離又為防空系統殺傷區的兩倍左右,故判斷新驅相控陣多用途雷達的有效探測距離為200公里左右,而整個系統的殺傷區遠界為100公里左右。從披露照片上顯示的巨大發射筒(直徑約1米)也能從側面印證這個數值。可能這個結果會讓很多人失望,但是相信隨着國內技術的不斷發展,新驅的防空系統也會得到不斷完善和改進。
  除上述性能外,綜合中國雷達行業在設計和應用方面的經驗,該相控陣雷達應該具備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很可能采用了諸如單脈沖測角、頻率捷變、動目標顯示、旁瓣對消/消隱等抗干擾技術。在這一點上,該雷達可能具備問鼎世界最高水平的實力。此外,由於新驅未裝備短程低空防空導彈,所以可以認為其大型防空系統的低空性能應該相當出色,也具備很強的反(巡航)導彈能力。
http://www.guan8.net/Java/463863.html

果然被證實:中華神盾神神秘秘的新驅雷達居然是無源(2009-09-22 )
 
自從中國海軍170、171號防空型驅逐艦(以下簡稱"新驅")圖片被外界曝光以來,該型軍艦,特別是其裝備的以相控陣雷達爲基礎的新型防空系統就成爲衆人關注的焦點。有關其防空系統性能的分析文章也能經常看到,同時也存在頗多爭議,例如該艦采用的是有源相控陣雷達還是無源相控陣雷達?雷達表面爲何是與衆不同的曲面?又爲何采用米波雷達?筆者根據網上披露的有關圖片以及其它已經公開的材料,結合相關知識,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
  回複:  
  米波雷達能看到隱形目標是不爭的事實,至于對目標的指示精度,方位和高度誤差不過百來米,對導彈的前程制導不會有問題,導彈在接近目標時,可降低飛行速度,用光學和紅外導引頭發現目標。雷達的精度不夠,導彈上下下功夫,就可解決。用廉價的米波雷達和一般的火控計算機加上成的導彈就能解決問題,爲什麽要把問題搞得哪麽複雜呢?
  我覺得,還是有源的可能性大,原因是紅旗9不像是主動制導的防空導彈,而170上並沒有制導雷達,所以我認爲還是有源的雷達。
  樓主秀豆了,沒有照射雷達,因爲雷達肯定是主動,烏克蘭作爲雷達技術支持方都已經證實可  
  樓主評論過時了,美國的主動已經裝備70多艘艦艇了,飛機上都是了,我們的下一代戰鬥機也要裝,不用看技術分析,看看軍事技術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也能判斷,另外許多情報機構均證實是主動的,您就別分析了
  可惜170的相控陣還不完善!在後面加裝了對空搜索雷達!所以沒量産!像054A都量産了!
  樓主還是多翻翻資料吧,連發射裝備都搞不清楚,還談什麽雷達啊,970上近防炮附近不是對空雷達是控制C803的
   作者關于對我國的防空導彈技術的描述,居然“忘”了提KS1、紅旗9!居然看不出HHQ9垂發6個井蓋都能打開,還瞎扯說什麽旋轉左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e6e930100fm8g.html?tj=1
 
052c防空驅逐艦的連續防空火力解決方案

  隨著052c型防空驅逐艦的170號驅逐艦上的防空導彈發射裝置的圖片在網上公開,廣大軍迷一直關心的我國海軍第一型防空驅逐艦上的防空導彈發射單元的數量的疑問終於揭曉,海軍第一型防空驅逐艦上裝備的防空導彈發射單元的數量前後總共是48發。
  作為我國海軍第一型防空驅逐艦,裝備有48發遠端防空導彈已經不易,而且從目前世界各個國家海軍裝備的防空驅逐艦上的防空發射單元的數量上看,也只有美國、日本和俄羅斯三個國家的防空驅逐艦和巡洋艦上的防空發射單元超過我國,法、英等歐洲各國海軍的防空驅逐艦上裝備的防空導彈發射單元最多也只是48發,跟我國海軍裝備的052c防空驅逐艦上的防空發射單元的數量是一樣的,雖然我國海軍的052c防空驅逐艦的防空導彈發射單元跟法、英等歐洲各國海軍的防空驅逐艦上的一樣,但是面對目前高速發展的航空兵和反艦導彈,僅僅裝備48發防空導彈是不夠的,廣大軍迷也感到我國海軍的052c型防空驅逐艦的連續防空能力的不足。另外,我國海軍的作戰環境跟法、英等歐洲各國海軍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因為現在的航空兵攜帶反艦導彈都採用連續的飽和攻擊,而目前能發射反艦導彈的武器平臺越來越多,要抵擋這種來自四面八方連續的飽和攻擊,這需要被攻擊一方要具備強大的連續防空作戰能力,才能有效的保護己方作戰艦艇不受攻擊,面對這種攻擊,就連世界上艦艇防空能力最強的美國海軍也感到航空兵攜帶反艦導彈採用飽和攻擊對其作戰艦艇形成強大的威脅,也對其裝備的防空驅逐艦進行改進,提高其連續的放空作戰能力。
  另外一點,從我國海軍所面臨的威脅和所面對的對手的實力上看,特別是在進行遠洋作戰和面對擁有強大航空兵支援的作戰對手時,我國海軍裝備的052c防空驅逐艦上裝備的48發防空導彈是不夠的,不能很好的抵擋敵人發起的連續攻擊,更不能擔負起我國海軍連續的防空作戰任務,要想達到連續的防空作戰任務,這就需要我國海軍裝備更多的防空驅逐艦和防空驅逐艦上裝備更多的防空導彈發射單元來提高連續防空作戰能力,從目前我國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上看,實現以上這兩項來提高我國海軍的連續防空能力對我國海軍來說目前存在著一定難度。
  隨著當今世界軍事技術的進步,各國海軍對自己裝備的防空驅逐艦的連續防空能力也進行了很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實用的方法,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海軍中,對其裝備的防空驅逐艦的連續防空能力進行了有效的改進,使其海軍裝備的防空驅逐艦的連續防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方面美國憑著強大的技術力量,在對其裝備的防空驅逐艦進行了有效的改進,使其海軍裝備的已經擁有強大連續防空能力的防空驅逐艦的連續防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美國海軍主要採用以下兩種方法來提高連續防空能力。
  1.增加防空驅逐艦的防空導彈的數量,目前美國海軍的主要防空驅逐艦上都採用防空導彈混合裝備,把一定數量用於發射“標準”防空導彈的mk-41發射單元裝備射程較近的“海麻雀”防空導彈,這樣一來過去只能裝備一發“標準”防空導彈的mk-41發射單元可以同時裝備4發“海麻雀”防空導彈,大大提高了防空驅逐艦的連續防空能力。
  2.把過去一些沒有裝備mk-41發射單元的大型作戰艦艇也裝備上mk-41發射單元,用來發射“標準”防空導彈和“海麻雀”防空導彈,利用裝備有相控陣雷達的防空驅逐艦來對其發射的防空導彈進行控制,提高了防空驅逐艦的連續防空能力,經過以上兩種方法的改進,美國海軍的防空驅逐艦的連續防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提高了整個艦隊的連續防空能力。
  以上兩種方法為我國海軍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法,都是未來我國海軍值得學習的方法,但是目前從我國海軍所具備的技術實力來看,我國海軍要實現第1種方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而第2種方法技術相對來說容易實現,是我國海軍目前提高海軍作戰艦艇連續防空作戰能力的最好方法,但是目前我國海軍作戰艦艇中沒有適合改裝裝備垂直發射裝備的作戰艦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下是我個人的一點方法。
  在過去幾年裏,美國海軍提出這樣一種方法,要研製一種新的作戰艦艇,主要用於裝備大量的各種導彈,而相應的探測系統和控制系統由另外的作戰艦艇負責,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武庫艦,我國海軍可以學習它其中的一些經驗,用來提高我國海軍連續防空能力。
  在建造我國海軍052c防空驅逐艦的同時,我國海軍可以研製建造一種集運輸、發射、補給於一身的快速支援戰鬥艦,這種艦艇的排水量在3000-4000噸左右,船型可以採用跟補給艦艇那樣的船型,由於考慮到要受到敵人反艦武器的攻擊,船體要具備很好的隱身性能,船上也要裝備一些有效的近防系統。
  最主要的是船上裝備有8-12個跟052c防空驅逐艦上一樣的垂直發射裝備和一個能放50-60多發防空導彈的庫房用於自身和給052c防空驅逐艦補給,而相應的探測和控制系統由052c防空驅逐艦上相控陣雷達系統來完成。
  在未來,我國海軍可以把這種集運輸、發射、補給於一身的快速支援戰鬥艦跟052c防空驅逐艦佈置在一起,這樣一來,每艘052c防空驅逐艦就可以增加48-72發防空導彈發射單元和100多發防空導彈,大大提高我國海軍的連續防空能力。作者:555007 超級大本營論壇
http://bwl.top81.cn/military/navy/212.htm
 
170的防空導彈真的太少嗎

  自170出來之後,廣大軍迷給予了高度關注,雖然對其表示讚揚的不少,但對他的批評也不少,其中最多的莫過於其防空導彈了,而對防空導彈異意最大之處就是防空導彈的數量,有很多軍迷都認為170的防空導彈數量太少了。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170艦是我國052C級艦的首艦,是一艘以防空為主的大型導彈驅逐艦,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導彈驅逐艦,其標準排水量在7000噸以上,裝備有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多種先進武器系統,其中最令世人關注的就是四面相控陣雷達和與之配套的8套6聯裝共48枚海紅9遠端防空導彈,正因為如此西方國家的一些人才稱其為中華神盾,將其與世界先進的美國伯克級驅逐艦相提並論,並時不時作一番比較,經比較過後人們得出的最大結論是我們170的彈太少,美國伯克級是96個垂直發射單元,而170只有48個,所以有人就說我們的170彈太少。但我並不認為我們170的防空導彈太少,而是發射裝置缺乏通用性而作戰使用時沒有伯克級靈活。  
  軍事裝備的出現是有需求才有裝備,而製造出來的軍事裝備是以服務於戰爭為宗旨的,所以其裝備的性能究竟怎樣只能從戰場上所遇對手的角度來比較。170以防空為主,其配備的海紅9遠端防空導彈作戰距離達120公里以上,其作戰物件是敵人用以發射反艦導彈的飛機,所以說170的主要任務是用來打敵人飛機的,而不是用來反導彈的(其反導彈的作戰效能也不高)。每艘170配備有48枚防空導彈,雖然有人說其命中率高達90%,我們且信其中有一定的水分,但降低了來說兩枚導彈打一架飛機應該沒什麼問題吧,這樣170一艘軍艦的防空導彈就能打下24架飛機。  
  我國052B型和052C型驅逐艦運用的是同一種艦體,其區別就在於上層建築和所配的武器裝備不同,現造出兩艘052B分別是168和169號,兩艘052C型分別為170和171號,從其編號可以看出四艘軍艦都隸屬於南海艦隊。我們現在來看一下170的作戰物件:南海作戰時作戰物件只能是南海周邊國家,而南海周邊的軍事實力我想大家也都很清楚,那就是他們的海空軍力量均不是很強,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南海周邊海空軍力量最強的應該是新加坡,而新加坡與我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其主體人口就是華人),而其他國家的海空軍力量都不至於對以170為首的艦隊構成威脅:我們在南海平時一個艦隊應有一艘052C、一艘052B和其他驅逐艦、護衛艦、潛艇等,開戰,我們如果能將052C上導彈打光的話,我們就將打下24架敵人用於投擲反艦導彈的飛機,試問南海哪一個國家能以一次損失24架投擲反艦導彈的飛機與我們一個艦隊打仗?再者說了,它們能不能找出用以投擲反艦導彈的飛機(不是所有的飛機都能投擲反艦導彈,也不是所有的飛機都需用海紅9來打)還再說!所以在南海作戰我們的170彈已不算少了。  
  有人這時會說,如果台海開戰或者說與小日本開戰,更有甚者美國的航母來了,難道170的彈就有顯少嗎?答案還是否定的,其實後三者的作戰環境是相同的,那就是我國艦隊將是在我岸基航空兵的作戰半徑之內與敵人開戰。這樣一來,我國海軍的水面艦艇的防空將實行的是遠端輔助防空和重點中近程反導防空,這樣我們的052C型的主要任務是區域內防空指揮和打擊敵人的漏網之機(飛機)。這時我們的遠端防空導彈也就不會顯得少了,反而是中近程的少了點。即使退一萬步說我們的水面艦艇必須在遠洋與敵航母對抗,以兩艘052C為主的艦對也足以與美國一個航母艦隊進行對抗(兩個就不行了,但讓我們的艦隊與美國的航母進行對抗本身就是一種假設):美國一個航母艦隊的對艦作戰飛機也不到50架。如此說來我國以170為首艦的052C型防空驅逐艦的防空導彈並不少,足以滿足我國的作戰需求。  
  那麼170與美國的伯克級相比有沒有差距呢?有。差距在於我們的軍艦定位不如美國的伯克級高,伯克級定位是以防空為主的多功能驅逐艦,其最大的優點在於垂直發射裝置的通用性:它可以根據需要在96(準確地說是90個)發射單元中靈活地佈置標準防空導彈、改進海麻雀點防空導彈、戰斧導彈等多種導彈,而我們的052C只能是海紅9。所以我們的軍艦不是彈少,而是功能太單一,所幸的是我們看到了曙光——我國新型垂直發射裝置正在進行試驗,是方的。作者:有病的風 摘自:中華網
http://bwl.top81.cn/military/navy/newships/207.htm

中國武器專家詳解世界現役艦載防空導彈性能>兵器知識07/22/07

  主持人:藍白 作客專家/趙洪亮 仁鋒

  記:艦空導彈在設計之初主要是攔截飛機而非反艦導彈,現在仍大量裝備的這些導彈還有多大效用?
  趙洪亮(以下簡稱趙):這些導彈對于某些大型反艦導彈還是可用的,“標准”對10~20米高度的反艦導彈有一定攔截能力,但效率低一些,所以搭配“拉姆”等末端系統。中近程“施基利”、“海麻雀”殺傷低界都在10~15米,有一定攔截掠海導彈的能力。
  要了解防空導彈的目標就要了解反艦作戰的過程。美國航母編隊在進行反艦攻擊之前都有預警機探測,然後進行電子幹擾,對防御艦艇的制導雷達進行反輻射導彈攻擊。一般是分幾個艦載機編隊,第一波預警指揮幹擾編隊,第二波反輻射火力壓制編隊,然後是幾個波次的空艦導彈攻擊編隊,最後是用制導彈藥打擊以擴大戰果的編隊。
  像反輻射導彈本身較小,速度大,很難攔截,反艦導彈里的高空俯衝型也很難打。對于制導彈藥的攻擊,由于此時防御一方已無防御能力,也就談不上防空導彈對其的打擊了。

  記:如果先進行反輻射攻擊,由于現代反輻射導彈射程大都不足100千米,均在“標准”SM一2和SA─N一6等射程之內。而且考慮到目標機動和打擊更有把握,其實際射程就更近,這樣載機在發射前就可能先遭到對方艦空導彈攔截了。這個矛盾如何解決?
  趙:作戰有情報系統,事前會很清楚你的情況。如果知道你有“標准"-2,能打到100千米,但“標准”一2可能只是12千米高度才能打到這麼遠。如果目標在6千米高,你可能只能打到60千米;如果目標在300米高,你可能打到20千米就不錯了。我要在300米高度發射反輻射導彈,離你30~40千米你也打不著我,而且這時你的搜索跟蹤制導雷達都對准我了,反而更易被我鎖定。如果事先我情報偵察到你只有“施基利”或“海麻雀”,充其量射程不過30千米,這時我在任何高度打你都沒問題了。美國艦艇上都有完善的數據庫,對方各種雷達的頻率都會立刻清楚,總之它的反輻射攻擊不會貿然進行。

  記:反艦導彈射程越來越遠,再汀斢{了攻擊永遠處于主動地位,防守總是防不勝防。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增?這樣使其攔截掠海導彈很困難。
  趙:區域艦空導彈都比較大,都上噸重。如兼顧低界,包括雷達等所有配套設備都得兼顧,代價太大,還不如專門搞一型。比如艦上的跟蹤雷達要對低空目標探測,觸及海面易把波瓣分裂,影響探測。所以雷達設計時就得強調抗雜波、抗多路徑效應等。而雷達對付遠程目標又得強調發射機的功率,以能達到探測二三百千米,同時接收機靈敏度要高,但這樣又易受低空海面雜波幹擾。由于這些矛盾,研制時還不如把難度分解開.分別研制。從導彈上講,“標;隹”只有很小的邊條翼.“里夫”只有舵,沒有翼,這些低阻設計都是為遠射程服務的,而“海麻雀”翼展很大,是為了機動性,所以導彈本身也很難兼顧低界性能。
  這樣,掠海導彈就不是區域艦空導彈的主要作戰對象。對此只能用末端自衛系統,如“嘎什坦”、“拉姆”、“巴拉克”、“海光”等。
  仁:中遠程艦空導彈的作戰使命側重于制空,而不是攔截掠海反艦導彈,攔截掠海彈主要由近程、末端艦空導彈和近程火炮完成。

  記:防空導彈的現有制導體制是如何形成的?
  仁:防空導彈的制導體制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指令制導和半主動尋的制導。在早期防空導彈中,多採用遙控式制導系統,如波束制導、指令制導體制。但這一類制導體制中遠程防空導彈很少用,用的大多是半主動尋的。隨著對射程和精度需求進一步提高,現在的防空導彈大多採用複合制導。
  趙:這里涉及到防空作戰要面對的三個問題。第一是防空思想,第二是防空裝備體系,第三是制導方式。防空思想方面,美國是航空兵主動防空.其它國家只能是被動防空。關于裝備體系,美俄都是以中遠程防空導彈為主,配以中近程導彈。從制導方式看,俄羅斯的中遠程導彈基本都是半主動尋的制導.如“里夫”、“施基利”等,近程的都是指令制導,如“克里諾克”、“嘎什坦”等。美國不是這樣,“標准”以及以前的“黃銅騎士”(中遠程)、“達旦人”、“小斗犬”等都是半主動尋的。

  記:中遠程艦空導彈為什麼習慣用半主動尋的制導體制,而不用主動尋的制導體制?
  趙:防空導彈是一種消耗量較大的彈藥,不能不考慮到費用。主動雷達頭價格要貴很多,因為它功率要高體積還要小,價格就高。近程導彈口徑小,更難搞主動導引頭,所以價格更高。由于防空導彈可能多枚、多次攔截一個目標,作戰費用就是大問題。而且主動雷達頭作用距離近,要有遠距離指令制導才能送導彈到更遠的地方由主動頭捕獲目標。因此中遠程還可用半主動體制,太遠只能用被動雷達制導體制了。
  對半主動尋的導彈而言,發射艦艇如果發射跟蹤用的電磁波,反射波回到艦上以後是用于跟蹤的。如果發射照射波,是為了反射到防空導彈上用的.而反射到導彈上時,導彈要知道目標相對導彈的坐標位置和相對速度,這就要從直波通道獲取基准信息。

  記:直波通道怎麼理解?

  趙:半主動尋的導彈需要己方發射艦艇發射兩個波束。一個射向目標.一個射向導彈自己。射向目標的照射波束會有回波,回到發射艦艇上的沒有用處,回到防空導彈上的那個就是回波信號。艦艇射向導彈本身的波束就是直波,因為是直接發射而不是從目標上反射回來的,所以叫直波通道。飛行中的防空導彈就是靠目標回波信號和本艦直波信號的差解算目標相對于自己的運動參數。
  目前,發射艦艇可以只發射一個波束就能同時完成對防空導彈和目標的照射。用很窄的主瓣照射目標,而用較寬的旁瓣照射防空導彈,導彈尾部有直波接收天線。旁瓣雖弱,但因為是直接接收.所以能量還夠。主瓣窄是為了精度,旁瓣較寬,所以能捕獲上防空導彈。

  記:如果不用旁瓣,而是發射艦艇上再弄一個主瓣對准防空導彈,是否可行?
  趙:那不容易對准。主瓣要對准目標,照射器必須對准目標,不能搞兩個發射機。如果再增設一個專門照射己方防空導彈的雷達,則必須保証照射目標的電磁波同頻率同相位,否則防空導彈接收到信號後也無法確定目標真實相對位置。而兩個發射機可以做到同頻.但做不到同相位。你拿兩個同頻率的正弦曲線上下放到一起,坐標系上下對齊,就能大致體會到兩部發射機無法控制波束做到同相位。
  如果是一個發射機,即使能分出兩個主瓣,也無法做到控制另外一個主瓣對;隹自己的防空導彈。因為你對准目標的那個主瓣是由一個跟蹤雷達控制的照射器發出來的,一個天線怎麼能同時對准目標和己方導彈?
  明白了半主動尋的的原理.就會理解主動尋的導彈與之的區別,這就是:主動尋的導彈的基准信號就在彈上的發射機里了,只需彈上的導引頭發射電磁波然後接收目標回波就行了。但缺點就是探測距離近,所以必須用複合制導,比如“主動尋的+指令制導”,這又增加了系統複雜性,所以中遠程一般不用主動尋的。
http://chinanews.sina.com/jczs/2007/0722/16472146132.html

美國升級"宙斯盾"系統 打造海上反導攔截網(組圖)
中國網 | 時間: 2007-06-25  | 文章來源: 環球時報

“阿利·伯克”級宙斯盾導彈驅逐艦DDG-75

美軍近期拉開了在全球部署新型“宙斯盾”軍艦的序幕。配置“標準-3”型攔截導彈的最新型“夏伊洛”號宙斯盾巡洋艦將在本月末部署到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美軍宣佈,在太平洋的新“宙斯盾”軍艦將增加到6艘,全球的新“宙斯盾”軍艦近一段時期將增加到18艘。美軍認為,隨著導彈技術的擴散,美國面臨的導彈威脅更加嚴重,因而加緊部署目前最具實戰能力的海上導彈攔截系統——宙斯盾軍艦。但實際上,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部署,將打破原有的力量平衡,可能給世界帶來更多動蕩。

新“宙斯盾”艦數量超過預想

據美國《海軍時報》報道,目前美國海軍正加緊對“宙斯盾”戰艦實施現代化升級改造,以使最新型“宙斯盾”戰艦全部具備跟蹤和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而截至今年年底,將有6艘戰艦完成最新型“宙斯盾”系統的升級改裝。在這六艘“宙斯盾”艦中,包括三艘“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夏伊洛”號、“伊利湖”號和“羅亞爾港”號。另外三艘是“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斯特塞姆”號、“迪凱特”號和“柯蒂斯·威爾伯”號。這些新型軍艦均配備最新型的“宙斯盾”雷達系統,以及垂直髮射系統。兩套系統同時工作,就可以發射“標準-3”型導彈對來襲彈道導彈實施跟蹤,並予以擊落。

分析人士指出,美海軍近期目標是裝備18艘最新型“宙斯盾”巡洋艦和驅逐艦,但實際上美軍最終實現升級的“宙斯盾”軍艦數量要遠遠大於該數字。因為目前僅現役的“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就有22艘,美軍計劃在2015年全部升級。再加上48艘驅逐艦和新建造的其他艦艇,屆時美國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的主戰軍艦都將成為具備導彈防禦能力的新型“宙斯盾”戰艦,美軍海上導彈防禦系統也隨之初具雛形。

新“宙斯盾”能力更強

根據美海軍的計劃,新“宙斯盾”戰艦作戰系統經過了多方面的升級。如為了配合美海軍從“遠洋作戰”向“由海向陸”戰略的轉變,新型“宙斯盾”巡洋艦將配備先進的聲吶設施、改進垂直髮射的“戰斧”巡航導彈等,以提升對陸攻擊、近岸水下作戰和支援兩棲作戰能力。為打造“網絡中心戰”能力,新型戰艦融入協同作戰系統,使多個裝備該系統的水面艦艇和戰機成為一個整體。而更關鍵的是,新型“宙斯盾”戰艦裝備了“標準-3”攔截導彈,其導彈防禦能力遠遠超過了此前配備的“標準-2”導彈。

從射程來看,“標準-3”導彈更遠,至少可達到425公里,而“標準-2”導彈的最大射程只有180公里左右,射程的增大意味著防區範圍更加廣闊。從攔截方式來看,“標準-2”導彈採用攔截導彈自身爆炸,用導彈碎片殺傷來襲彈頭。這種攔截方式容易造成來襲導彈的爆炸,對於攜帶核生化彈頭的導彈來說具有很強的危險性。而“標準-3”攔截導彈撞擊來襲導彈的方式對其截擊,不容易引爆來襲導彈。從引導方式來看,“標準-2”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方式,而“標準-3”則增加了GPS制導,攔截精度更高。

渲染“導彈威脅”不利於維護世界穩定

美軍認為,隨著全球導彈技術的擴散,越來越多的國家掌握了製造或採購導彈的能力,這對美國構成了潛在威脅。美國會研究服務局的研究報告顯示,全世界大約有4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彈道導彈。而在巡航導彈方面,現在全球大約有130多種巡航導彈散佈在75個國家和地區中。特別是伊朗、北韓等美國視為敵人的國家,導彈的研發能力在不斷增強。導彈構成的對美現實威脅超越了其他任何武器,評論指出,美國將其他國家擁有導彈,不問青紅皂白就看作是威脅,美國這種渲染“導彈威脅”其實是一種追求絕對安全的集中體現,不利於現有世界的平衡和穩定。而隨著導彈技術越來越普及化,美追求絕對安全的反導成本遠遠大於導彈成本,到頭來也許是越反越不安全。

“宙斯盾”系統的向控陣雷達天線

小資料:“宙斯盾”系統

“宙斯盾”的由來

宙斯盾”原本是神話裏的一種武器。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宙斯有一面雕有蛇發女妖頭像的盾牌,這是其護身法寶,誰見了此盾牌就會變成石頭。“宙期盾”就由此得名。

“神盾”系統又叫“宙斯盾”作戰系統。20世紀60年代,冷戰時期的蘇聯為了打擊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而研究制定出了一種新的戰術——“飽和攻擊”——即在同時(或以秒計算的極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的反艦導彈,攻擊水面作戰艦艇,以使其有限的對空防禦火力通道“撐不下”,達成反艦導彈突防命中目標的目的。這就如日常遇到的排隊現象,當許多人同時去購買車票,而售票窗口又有限時,就需要排隊等候。但對“飽和攻擊”而言,排隊等候的反艦導彈數量,就是已完全突防的反艦導彈數量。由此不難看出,反艦導彈本身所具有的速度快、有效截面積小、被發現的距離近等特點,在過去就已經使得水面作戰艦艇傳統的對空防禦系統漏洞百齣,如果今天再面對成群反艦導彈構成的“飽和攻擊”,更是難以提供“優質服務”。

1964年,美國海軍為了解決蘇聯反艦導彈的“飽和攻擊”對航母戰鬥群構成的威脅和海上對空防禦問題,提出了“先進艦用導彈系統”(ASMS)的要求,並在1969年12月將其命名為“宙斯盾”(Aegis)系統(全稱為“全自動作戰指揮與武器控制系統”);Aegis原是希臘神話裏的主神宙斯和智慧女神雅典娜使用的盾,上面雕繪著一個蛇發女妖像,誰見了就會變成石頭,故被視作一種護身法寶。在美國海軍看來,“宙斯盾”作戰系統就是可對從四面八方向艦艇同時襲擊的敵方大量導彈組織有效防禦反擊的美國艦隊的堅固盾牌。

“宙斯盾”作戰系統從1969年12月起正式開始研製,1973年完成樣機,于1981年正式裝艦。該系統體現了美國80年代的科技水準,並在此後,一直與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步發展。“宙斯盾”作戰系統(不含導彈)每套造價約2億美元。自1983年至今,該系統已裝備美國全部27艘“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從1991年7月起,它又開始裝備“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此外,日本的“金剛”級驅逐艦,南韓KDX-3級驅逐艦及西班牙海軍F100級護衛艦也配置了從美國採購的“宙斯盾”作戰系統。

系統的組成

“宙斯盾”作戰系統主要由6個分系統組成,它們分別是:

MK1指揮和決策分系統

它包括四機櫃AN/UYK—7電腦、AN/UYA—4顯示控制設備、變換裝置、RD—281記憶體和數據變換輔助控制臺等。該分系統是全艦的指揮和控制中心。它負責建立戰術原則,顯示並處理來自艦上各感測器的資訊,作出威脅判斷和火力分配,協調和控制整個作戰系統的運行。

MK1武器控制分系統

它由四機櫃AN/UYK—7電腦、“宙斯盾”綜合裝置、MK 138射擊開關組合件和數據交換輔助控制臺組成。該分系統負責按照MK 1指揮和決策分系統的作戰指令,具體實施對武器系統的目標分配、指令發射和導彈制導等功能。

AN / SPY - 1A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分系統

該雷達是“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心臟,是“宙斯盾”戰艦的主要探測系統。它由相控陣天線、信號處理機、發射機和雷達控制及輔助設備組成。它能完成全空域快速搜索、自動目標探測和多目標跟蹤。該雷達工作在S波段,對空搜索最大作用距離約為400千米,可同時監視400批目標,自動跟蹤100批目標。

MK99火控分系統

它包括AN/SPG—62目標照射雷達、MK 79導向器和數據轉換裝置。該分系統負 責按照MK 1武器控制分系統的指令,隨同AN/SPY—1A雷達一起工作;用AN/SPG—62雷達照射目標,以便對已發射的導彈提供末制導。

MK41或MK26導彈發射分系統

MK 26為雙導軌旋臂式發射裝置,用於發射“標準 2”中程艦空導彈或“阿斯洛克”反潛導彈。MK 41則是一种先進的垂直髮射裝置,它包括61具導彈發射箱,可發射 “標準”、“戰斧”、“魚叉”和“阿斯洛克”導彈等。上述兩種導彈發射分系統均由MK 1武器控制分系統的電腦實施控制。

MK1戰備狀態測試分系統

該分系統由一台AN/UYK—20小型電腦和若干AN/UYA—4顯控臺、主數據終端、遙控數據終端和輔助設備組成。它與“宙斯盾”作戰系統各主要分系統相聯,完成對整個作戰系統的監視、自動故障檢測和維護。

目前美國海軍還計劃增加第七部分,即作戰訓練系統。

“宙斯盾”系統的導彈垂直髮射系統

工作原理和特點

“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工作是從AN / SPY - 1A多功能相控陣雷達開始的。該雷達發射幾百個窄波束,對以本艦平臺為中心的半球空域進行連續掃描。如果其中有一個波束髮現目標,該雷達就立即操縱更多的波束照射該目標並自動轉入跟蹤,同時把目標數據送給指揮和決策分系統。指揮和決策分系統對目標作出敵我識別和威脅評估,分配攔截武器,並把結果數據送給武器控制分系統。後者根據數據自動編制攔截程式,通過導彈發射分系統把程式送入導彈。導彈發射後,發射分系統又自動裝填,以便再次發射。在導彈飛行前段,採用慣性導航,武器控制分系統通過AN / SPY - 1A雷達給導彈發送修正指令。進入末段後,導彈尋的頭根據火控分系統照射器提供的目標反射能量自動尋的。引炸後,AN / SPY - 1A雷達立即做出殺傷效果判斷,決定是否需要再次攔截。該雷達採用邊跟蹤邊掃描方式工作,始終對全空域掃描以發現新目標。在整個作戰過程中,戰備狀態測試分系統不斷監視著全系統的運轉情況,一旦發現故障,立即採取措施,以確保作戰系統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宙斯盾”作戰系統共有4種工作方式:自動專用方式、自動方式、半自動方式和故障方式。後三種方式都需要人工參與控制。只有自動專用方式不需要人工控制,整個探測、攔截過程全部自動地進行,它在任何時候都是有效的。當發現有威脅程度不同的多個目標時,該系統能自動暫時放棄威脅較小的目標,而對付威脅較大的目標。

“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功能特點是:

1,反應速度快。主雷達從搜索方式轉為跟蹤方式僅需50微秒,能對付作掠海飛行或大角度俯衝的超音速反艦導彈。

2,抗干擾性能好。可在嚴重的電子干擾(包括無源干擾和有源干擾)、海雜波和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

3,作戰火力猛。可綜合使用艦上的各種武器,同時攔截來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多目標,具有抗敵方飽和攻擊的能力。

4,編隊防空能力強。該系統實施全天候、全空域作戰,能為整個航母編隊或其他機動編隊提供有效的區域防空。

5,系統可靠性高。能在無後勤保障的情況下,在海上連續可靠地工作40~60天,系統的大修週期為4年。

早期建造的“提康得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上裝備的是第一代指揮控制中心

系統基本結構的演變

“宙斯盾”不是單獨型號的作戰系統,它已經形成了一個作戰系統系列。迄今為止,“宙斯盾”作戰系統系列已包括7種型號(即0~6型)基本結構,目前正在開發7型基本結構。“宙斯盾”作戰系統系列形成過程就是美國海軍“宙斯盾”作戰系統基本結構不斷改進(或升級),使之一直處於世界先進水準的過程。

基線0型和基線1型

基線0型是“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原始基本型。包括AN/SPY—1A雷達、旋臂式MK 26導彈發射系統、LAMPS MKIII輕型機載多用途系統和AN/SQS - 53A聲納等設備。該型系統最先配置在1983年交付使用的美國“提康得羅加”級CG - 47艦和CG - 48艦上。在對0型基本結構略加改進的基礎上產生了1型基本結構。1型基本結構採用AN / UYK - 7電腦和LAMPS MKIII輕型機載多用途系統等。該型基本結構作戰系統已配置在CG 49、CG 50和CG 51等3艘“提康得羅加”級艦上。原先配置在CG 47和CG 48艦上的0型系統經改進後已升級為1型。

基線2~基線4型

基線2型以AN/SPY—1A相控陣雷達、MK41導彈垂直髮射系統、“戰斧”巡航導彈和AN/SQQ 89聲納為核心。與1型相比,2型的火力明顯得到增強,反潛戰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CG 52~CG 58的7艘“提康得羅加”級艦上已配置了該型系統。基線3型採用了AN/SPY—1B相控陣雷達、AN/UYQ 21顯示器和CDR作戰通信機等裝備。AN/SPY—1B雷達是AN/SPY—1A雷達的改型,它改善了對干擾環境下低飛的小雷達截面導彈的跟蹤。基線3型的電腦程式已由0型的82萬行增加到100萬行以上。基線3型已配置在自1989年2月服役的CG 59~CG64的6艘“提康得羅加”級艦上。基線4型的主要改進設備AN/SPY—1A(V)雷達(裝在“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上)或AN/SPY—1D雷達(裝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AN/UYK 43/44電腦(代替早期的AN/UYK 7電腦,程式增加到接近400萬行)、C(D MK2通信和數據設備(裝在“提康得羅加”級艦上)或ADS MK2高級數據系統(裝在“阿利·伯克”級艦上)以及AN/SQS 53C聲納等。該型基本結構作戰系統已經配置在CG 65~CG 73等9艘“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和DDG 51~DDG 56等6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 從0型基本結構發展到4型基本結構,“宙斯盾”作戰系統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作戰系統865個部件中,有429個更換了,部件數也從865個增加到924個,作戰系統的重量從610噸增加到656噸。與0型相比,基線4型的作戰能力已經大大增強了。

基線5型和基線6型

基線5型的主要改進包括增加“標準SM 2 BlockⅣ”增程艦空導彈、聯合戰術資訊分佈系統16號數據鏈戰術數字資訊鏈新型作戰測向器和具有很強戰術圖示能力的先進的彩色圖形顯示器等。其電腦程式增加到650萬行以上。基線5型已配置在DDG 57至DDG 78等2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 基線6型的改進主要包括適合近海作戰的AN/SPY—1D(V)相控陣雷達、改進型“海麻雀”導彈垂直髮射系統、戰區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先進的AN/UYQ—70顯示器、附加的處理機以及改進識別系統和提高協同作戰能力。此外,該系統採用局域網互連系統,對各種不同的局域網實施最佳綜合。經過上述改進後,作戰系統反高速、低空機動目標的總體性能大大增強。預定配置基線6型的艦船平臺有自DDG 79以後的多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相比之下,“阿利 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的控制中心先進的多

即將裝備的基線7型

2004年3月,第7代“宙斯盾”武器系統(即基線7型)安裝在美海軍最新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鐘雲”號上完成了海試,該系統反映了“宙斯盾”作戰系統基本結構的最新進展;其主要改進包括輔助感測器、改進型“戰斧”導彈、寬戰區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和先進的電腦處理系統等裝備的升級。

試驗期間,美海軍用收集的關鍵數據對“宙斯盾”武器系統的性能進行了評估,其中包括該系統配備最新型雷達--SPY-1D(V)。SPY-1D(V)雷達系統是基線7型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備自動的自適應雷達模式控制能力和更加強大的抗電子干擾能力,提高了雷達在瀕海環境中的作戰效能。

基線7武器系統中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艦載的AN/SQQ-89水下作戰系統,該系統中集成了洛·馬公司研製的遠程獵雷系統。AN/SQQ-89水下作戰系統進一步增強的艦艇執行多種任務的能力,它可以為航母和遠征打擊群提供建制探雷能力,同時還提高了艦艇各部門間的協同作戰能力。

基線7系統還首次採用了完全來自商用現貨供應(COTS)的先進處理計算結構。把原來的AN/UYK—43一類美國海軍標準電腦徹底轉向COTS的計算環境增強了系統的效能,同時也是向開髮式結構轉變的關鍵一步。開放式結構可以使系統的過程更簡單,速度更快。

基線7型系統將裝備在最新建造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上。

http://big5.china.com.cn/news/txt/2007-06/25/content_8435828_5.htm

另參本館

<世界艦載點防禦導彈系統><中華俄式神盾艦051C> <從美DD(X)驅逐艦看170的差距> <美海軍專家對中華神盾的性能分析> <台軍眼中的052C蘭州號神盾艦 <中國最新型052C神盾艦解密?><054A、KDX2和高波艦><日本金剛與愛宕神盾艦><美國伯克級神盾艦><韓國的大洋海軍夢> <挪威南森級神盾艦> <英國45級神盾艦PK法意地平線級> 隱形軍艦  神盾艦1  神盾艦2  《現代軍艦》

台長: 阿楨
人氣(4,990) | 回應(2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大陸海軍 |
此分類下一篇:從美DD(X)驅逐艦看170的差距
此分類上一篇:美海軍專家對中華神盾的性能分析

tomcat
TC-2 VLS完成,也有&quot台灣神盾&quot了(自由報屆時--如是說),要吹大家來(48枚,連西班牙滴F-100小神盾都能趕上,更不提海紅九VLS通用性差,只能防空,又不夠緊緻)
2007-07-07 23:34:25
版主回應
打起來就知高下了
2007-07-08 07:08:22
同時裝備三款垂發系統
解放軍同時裝備三款新型艦載導彈垂發系統(圖)

如果說“裏夫”-M系統的順利裝備,意味著中國的海基TMD初現端倪;“海紅旗”一9和“海紅旗”一16的服役,顯示出中國國産中遠程艦空導彈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到今天,十多年內功修煉終有小成;那麽,這“三劍客”的陸續服役,標志著人民海軍高中低多層防空火力的全面完善。從另一方面來看,三種垂直發射系統的同時裝備,顯然也帶有一定程度上的試驗性質。在未來幾年內,滿足中國海軍作戰需求的國産新型“海紅旗”艦空導彈呼之欲出,八一海軍旗下的天空將因此格外晴朗,從另一個側面映襯出中華民族奔向大洋的希望。
中國海軍駛向藍水海洋的號角已經吹響,從“海紅旗”-61到“海紅旗”-7,從現代級上的“無風”到最新的“三劍客”,中國艦空導彈家族伴隨著人民海軍的現代化進程一路走來、茁壯成長。盡管同美軍“宙斯盾”相比,它還有著不容忽視的性能差異,但中國海軍已經和強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不管路有多遠,只會越走越好——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海紅旗”們勢必護衛著高高飄揚的八一海軍旗,勝利走向遠洋。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7-30/0555513833.html
2008-07-31 08:36:45
052C改進方案
中國052C型驅逐艦的不足及最佳改進方案

  052C型驅逐艦都有哪些不足呢?我們又當如何改進後續建造的新型艦艇呢?我個人認爲,該型艦存在如下6方面不足(我們從艦首開始):首先是該艦的主炮口徑偏小。我國的早期主力驅逐艦,都裝備了改良自前蘇聯的雙130毫米主炮,雖說這型艦炮是人工操控射擊,但是存在火力猛烈,近距對海對陸攻擊威力大等優點。但是,我們的052C型驅逐艦卻裝備了單管100毫米全自動高平兩用火炮,雖說這款改良自法國同型的火炮自動化能力強,有專用火控雷達指揮射擊,火炮射速和反應能力大大加強。但是,作爲主力艦艇特別是未來我國航空母艦的護航艦艇,該型火炮的口徑和火力卻有些偏小。我們也可以看一下世界先進主力艦艇的主炮,美國的阿裏.伯克級“宙斯頓”驅逐艦的主炮是Mk45 Mod4型127毫米火炮(日本、中國臺灣的新型驅逐艦也用美國的同型艦炮),俄羅斯的“現代”級的主炮是AK-130型130毫米火炮,英國的驅逐艦裝備的是維克斯114毫米主炮,這些主炮的威力和口徑都比我們的052C型驅逐艦的主炮要大。從作戰和防衛的角度來看,我們都要換裝新型大口徑火炮,換裝的新型艦炮應該是我國新的全自動雙130毫米隱形艦炮。這樣,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艦載主炮的火力,還可進一步提高主炮的打擊密度。  
2008-08-06 09:05:28
052C改進方案
其次,052C型驅逐艦的防空導彈數量偏少。該型艦作爲一款以防空爲主的主力艦艇,主要作用是爲整個航母編隊提供遠程防空能力。考慮到美國的航母艦載機一般都是80架左右,再加上美國航母編隊護航艦艇和艦載機所攜帶的大量反艦導彈,我們的防空型驅逐艦每艘至少也應該攜帶70-90枚防空導彈。但是,052C型驅逐艦上只是攜帶了48枚防空導彈,相對于它應該執行的任務來說,數量是缺口很大。即使是2艘配置在護航艦隊中,也僅相當于美軍一艘的功能,如果配備4艘,則費效比就大大不劃算了。改進的重點應該放在艦體的中後部,即將煙囪後部加高,以直升機庫高度延伸至煙囪,形成艦後部直通型平甲板,並與煙囪和後桅杆融合在一起。這樣,雖說艦體有所增高,但也進一步加大了可利用面積。比如可以將四組幹擾火箭發射器前移至相控陣雷達之下,空出來的位置就可以方便的布置較多數量的垂直發射裝置,根據這部分的面積來看,至少可以橫向布置6-10組發射裝置,將會大大提高防空導彈的單艦攜載量。從世界艦載防空導彈發展的前景來看,我國和俄羅斯的這種圓筒型發射裝置(冷發射型,這從該發射裝置略微偏向舷外的角度就可以看出來,可以防止導彈在空中點火意外後掉落在甲板上引發連鎖反應)顯然不如美國的MK-41方井型發射裝置(熱發射型,美國的阿裏.伯克級可載導彈96枚、韓國的新型KDX-3“世宗大王”宙斯頓驅逐艦可載128枚導彈)載彈量多,結構緊湊。因此,建議我國今後的艦載防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在技術成熟後,也研制裝備類似MK-41方井型的發射裝置。
2008-08-06 09:05:53
052C改進方案
第三,艦載相控陣雷達的位置偏低。作爲一款以防空爲主的導彈驅逐艦,相控陣雷達無疑是全艦指揮自動化系統的核心。而相控陣雷達的位置高低,也決定了它的探測作用距離遠近。從畫面中我國驅逐艦相控陣雷達的高度與美、日兩國相比,明顯存在我國的相控陣位置偏低的問題。且不說雷達性能上的差距,單純雷達位置來看,就不可能比美、日相控陣探測距離遠。當然,我國的這型驅逐艦以隱身性能突出而著名,但是強調隱身也不能忽略自身的主要作戰性能,就像美國即將退役的F-117隱型飛機一樣,單純強調隱身能力而忽略了自身的機動性,那是很危險的。因此,052C型驅逐艦的首樓還要再加大高度,以提升相控陣雷達的位置。

  第四,前730密集陣近防炮的平臺面積偏大而且位置太靠前。我們知道730炮的主要作用是近距防空反導,前後各一布局的好處是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有2門炮集火攻擊來襲的導彈或飛機,增加攻擊成功的概率。但是前730炮因爲太注重向側後方的攻擊角度,而人爲地向前突出布置,這樣無形中加大了該平臺的延伸距離(從後部直升機庫頂上的730炮所占用的面積來看,根本用不著這麽大的平臺),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在提高相控陣雷達的高度後,加大相控陣雷達的內傾角度,減小首樓前平面的橫向寬度。這樣一來,即提高了相控陣雷達的有效探測距離,,收縮了730炮平臺的突出距離,也進一步加大了前甲板防空導彈的靈活布設能力。
2008-08-06 09:06:40
052C改進方案
第五,730密集陣兩側的小平臺,用于放置氣漲式救生筏顯然不太合適。在收縮了730平臺後,這兩個小平臺顯然進一步加大了,相控陣雷達的位置也提高了,這裏應該放置上面提到前移的四組幹擾火箭發射裝置。我們知道軍艦上的幹擾火箭可以發射箔條幹擾金屬絲彈(幹擾敵方的探測雷達)、煙幕彈(幹擾敵方的激光探測制導裝置)、紅外幹擾彈(幹擾敵方的紅外探測制導裝置)等,火箭彈可以發射到軍艦的側前方,才能起到幹擾敵人掩護自身的作用。因爲在現代海戰中,艦艇在作戰時要保持一定的高航速和機動能力,如果幹擾火箭發射的幹擾彈位置偏後(火箭發射裝置不宜位置偏後),高速機動中的軍艦很可能很快就沖出幹擾彈的有效作用範圍。而部署在軍艦的中前方,幹擾火箭發射向軍艦的側前方,高速機動中的軍艦立刻就會沖進幹擾彈所形成的幹擾雲霧中,且能持續相對較長的時間,有利于軍艦自身的防衛保護作用。而且,位置升高後的相控陣雷達,也不易受到火箭發射時産生的煙霧的影響。

  第六,由于第二項中提到的軍艦煙囪後是一大型平臺,對于軍艦後部的電子設備和武器裝置的布設産生了極爲有利的影響,而且也很有利于艦挺自身的隱形設計。這樣寬大的大型平臺,不但可以對防空導彈的部署數量産生極大影響,還可以進一步加大艦載反艦反潛導彈部署數量。雖說052C型驅逐艦是一款以防空爲主的艦艇,但由于現代艦艇都強調綜合作戰能力,因此其反艦反潛能力也不能忽視,區區8枚YJ-12甲型超音速反艦導彈似乎說不過去。在改進型的後部大型甲板上,就可以再加裝2套發射裝置,其中可以加入4枚反潛式導彈,和反艦式導彈混裝,這樣就使得該艦的綜合作戰能力獲得大幅提升。另外,從前部撤出來的氣漲式救生筏,也可以設計放置在直通大型甲板的外側,分開布置,防止被擊中後出現被動局面。
  
  052C型驅逐艦已經服役2年了,同型後續艦沒有報道有新建計劃,那麽,看來該級艦的改進型露面的時間應該不會太遠了!我們期待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e6e930100ackw.html
2008-08-06 09:07:24
阿楨
漢和稱中國052C驅逐艦至少新建2艘配國産發動機2011—03-02 青年參考

  《漢和》判斷,從中國海軍裝備大型主力艦的傳統,以及艦用關鍵設備産量增加等迹象來看,第二批次的052C型艦的建造數量不會低于兩艘。而在艦載設備方面,新批次艦艇的噸位可能進一步加大,但基本武器和電子系統配置不會有大的改動,“中國軍用造船的基本規律是‘小步快跑’,即實施小改,不斷升級,‘中華神盾’艦也不會例外”。
  服役表現獲解放軍認可
  報道進一步分析稱,中國繼續建造“中華神盾”艦的動向,表明解放軍對它的性能是滿意的。特別是作爲該艦核心的遠程相控陣雷達已基本成熟,證據是:同型號的雷達正被安裝到在大連接受改造的俄制二手航母“瓦良格”號上。在過去幾年裏,052C型艦的航迹遍布各大洋,經受了不同海區環境和特殊條件的考驗,還曾近距離與美國航母、“宙斯盾”驅逐艦等共同出現在亞丁灣反海盜行動現場,表現不遜外軍,從而贏得了中國軍方的信任。因此,052C型艦的大規模建造可謂水到渠成。  
  報道稱,自烏克蘭轉移的DA80燃氣輪機制造技術,已在中國生根發芽,中國不僅能自己組裝這種發動機,而且國産化率非常高,烏方目前只提供一些咨詢服務。也就是說,第二批次的052C型驅逐艦與第一批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心髒”基本實現了國産化,這爲成批生産同型號艦艇奠定了基礎。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中國在7000噸以上的大型艦艇上,首次使用自己生産的燃氣輪機。
  防空能力將再上臺階
  當然,第二批次的“中華神盾”艦絕非第一批次的簡單複制,它必定會反映出近幾年來中國軍事科技進步的成果——重點是調整噸位,改進火控雷達和更換數量更多的升級版“海紅旗”-9遠程艦空導彈,從而爲艦艇編隊提供更大的保護傘。
  《漢和》稱,第一批052C型艦的基本問題還是防空能力弱,搭載的導彈數量達不到區域艦隊防空的標准(兩艘052C的載彈量只與美軍一艘“伯克”級驅逐艦相當)。其次,“海紅旗”-9的射程仍嫌不夠,這也是當初中國海軍繼續進口俄制S-300F導彈的原因。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中國已實現“海紅旗”-9導彈的射程延長,有可能已經超過S-300F導彈,接近或達到美國“標准”SM-2甚至“標准”SM-3艦空導彈的水平。
更多052C新聞
我軍052C艦搭載導彈少無法擔負航母群防空任務 2009-07-16
中國海軍正建新一代驅逐艦排水量有望過萬噸 2009-10-07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3-02/0923635512.html
2011-03-02 11:54:09
阿楨
原來052C神盾艦的准垂發裝置構型是創新很好管用呀!2011-03-10

052C神盾艦准垂發導彈發射單元裝置是:內轉膛式多發射口構型!!這樣設計主要是因爲考慮到在海上在補給艦靠幫配合下海上快速再裝填導彈需要(需給力時不必回港裝填導彈,但海上艦體會不斷搖晃,裝填1噸多重的導彈,必須要有垂直導軌臂架,裝填口須加強結構,還要設置機械裝置等)!
現在的6井單元只有1個加強結構固定的裝填發射口,裝填時該口向上固定連接裝填導彈的導軌臂架(有5~6米很長很高很重),導彈插進去後內部發射架轉動將導彈轉動到相應的發射口下位置(發射時不再旋轉任意開口均可發射)!!海上再裝填艦體不斷搖晃,若“巧克力式”,則每發射口都須加強結構,裝填每1枚導彈都要拆裝1次很長很高很重導軌臂架,裝填很慢(全裝可能需幾天,須拆裝幾十次導軌臂架),可靠性差還很不安全易發生事故!!現在的裝填6枚才拆裝1次導軌臂架,省時安全多了!!
當然這種構型布置空間利用率較低,發射井相對較少!!(楨:?布置方式可改善!)但能在海上在補給艦靠幫配合下海上快速再裝填導彈豈不是有很多很多的導彈可用嗎?該發射裝置其實除能發射冷射的HHQ9遠程防空導彈外,也還能發射其它冷射的反潛、對陸、反艦導彈等等!!(楨:?)
回應
這個是不能轉的好不(楨:發射時不再旋轉!)
巧克力的優勢依然高于圓形否則054A就不會采用巧克力式 美國的MK41 MK48 以色列的巴拉克 法國的紫苑 ......都是巧克力式就連俄羅斯新一代垂直發射也采用巧克力而放棄了轉輪(楨:甲板上而已,船內仍圓形彈筒!)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325326&extra=page%3D1&page=2
2011-03-11 11:56:22
阿楨
俄稱中國將造4艘052D型驅逐艦可保護航母編隊 2012-04-05 環球時報

資料圖:國産新型052C級防空驅逐艦
  據俄羅斯軍工新聞網3日報道,近年來,中國努力在建造類似美國的“宙斯盾”級現代化驅逐艦領域上取得突破。報道稱,中國希望通過不斷改進的052型驅逐艦上類似美國海軍的海基反導系統爲自身未來的航母戰鬥群進行防空和反導。
  俄羅斯軍事專家稱,中國最新型的052C型驅逐艦(被譽爲“中華神盾”)目前已進入批量生産階段。在中國首艘航母即將服役之時,中國計劃再造2艘052C,以執行未來航母戰鬥群的防空任務。052C型驅逐艦是中國第一種配備相控陣雷達和垂直導彈發射裝置的驅逐艦,它的出現大大提升了中國海軍的防空能力,中國海軍也由此具備了組建區域性防空和反導系統的能力。
  報道稱,中國還計劃建造4艘排水量爲8000-9000噸的052D型驅逐艦,預計2016年-2020年服役。屆時,中國海軍將具備爲航母戰鬥群進行防空和反導的能力。
  俄媒稱,目前在海基防空和反導系統領域,中國的水平已達到歐洲國家的水平。隨著052C型驅逐艦的大量服役,中國海軍的水平已與俄法英德處于同一層級。但目前中國的水平還無法趕上美國,首先是在目標探測距離和高度及信息處理速度上與美國還存在差距。另外,052C型艦較小的排水量使其垂直發射單元偏少,持續火力明顯不足。但中國相信,在052D服役後將消除與美國的差距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4-05/0937686702.html
2012-04-06 13:00:38
阿楨
天劍2上艦?

中科院1997年首次對外公開、由天劍1空-空飛彈改成的地-空捷羚防空系統、就不時傳出將有像美中的天劍2型,搞到美國已放棄射程只有20公里的AIM-120地對空飛彈 (SLAMRAAM)、改推50公里的增强型SLAMRAAM-ER,中國也從SD-1020公里的SD-10 SD-10獵手2、發展50公里的增强型地空-10。
  2013.11.4才在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上,聽到要在康定級改裝射程預估30公里的斜射版天劍2、並說考慮垂射。
  以美中的經驗,斜射版天劍2的30公里要打對折、就要花百億,垂射更短、即使能也不值!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704620
2014-01-07 10:31:13
阿楨
中印新銳戰艦對比 我國力成就052D壓倒性優勢2014.9.2 新浪軍事

  2014.3.21中國海軍最新052D型導彈驅逐艦“昆明”號舉行了入列儀式。  052D繼承了052C的基本設計,加以大量技術創新和改進,即提高了作戰能力,也為055四代艦的各分系統進行了驗證,在中國海軍的戰鬥序列中起到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與遼寧艦一起成為中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就在052D入列之際,印度海軍最新銳的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也已交付。作為亞洲乃至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兩種導彈驅逐艦,將兩者進行對比會觀察出很多問題。
  從軍艦的排水量上來說,中國052D因為是在成熟平台上實驗新型裝備,因此排水量比起之前的052C型驅逐艦來說提升的不大,基本保持在約6000噸,052D可能會稍微重些,但不會超出太多。印度的加爾各答級艦體長約163米,寬約17.4米,標準排水量6800噸,滿載排水量增至7000噸。通過對比,兩者的排水量應該相差不大。
  一艘軍艦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外形,052D和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三者都採用了隱身設計,052D採用的是052C型相似的一體化主桅。加爾各答級的上層建築與艦體融為一體,艦面佈置也更加簡潔,這些措施顯著減少了艦體的雷達反射面積,提升雷達隱身性能。052D首次取消了反艦導彈發射架,將鷹擊-18亞超結合(採用亞音速巡航,末段超音速攻擊的飛行模式)新型反艦導彈共架於通用垂直發射系統,成為世界少數幾個掌握和使用垂直發射反艦導彈的國家,也將成為繼俄羅斯和印度之後第三個大規模使用垂直發射反艦導彈的國家。052D的反艦能力應當在印艦之上。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的主要反艦和陸攻武器是2座8單元垂直發射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該型導彈的飛行速度達到3倍音速,最大射程300千米。但是“布拉莫斯”反艦巡航導彈體型龐大不適合艦隻安裝,艦上搭載量不會太多。數量形成了劣勢。
  052D裝備有64單元新型導彈垂直發射系統、70倍口徑130毫米新型單管隱身艦炮、新型綜合指揮作戰系統、新型紅旗-9反導防空導彈系統、攻陸巡航導彈、新型遠程反艦導彈,作戰能力得到相當提高。
  052D裝備的346A型相控陣雷達是052C型驅逐艦346型相控陣雷達的改進版,對空搜索距離基本與美國ANSPY-1D雷達相當大約在350-400公里,可監視百餘個目標跟踪危險目標幾十個。
2014-09-03 09:51:08
版主回應
  加爾各答級的主桅上集成了以色列幫助研製的X波段ELM-2248主動相控陣雷達,能搜索和跟踪空中來襲的目標,並為艦載防空導彈提供製導。該艦還裝備了遠距離紅外預警和跟踪傳感器,可以在雷達無法工作時保持一定的探測能力。加爾各答級驅逐艦裝備有2座24聯裝“巴拉克2LR”艦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其火力通道已經足以滿足區域防空的要求。
  總體來說,加爾各答級的防空能力弱於052D,在攔截遠距和殺傷包線上均不如紅旗9B系統。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的電子戰與乾擾裝置較為先進,採用了以色列埃爾比特公司研製的Deseaver MKII電子對抗系統,但與052D豪華的某綜合電子戰系統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綜合來說,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作為印度新一代導彈驅逐艦已經達到比較高的水準,作為印度航母的護衛力量基本可以勝任,但與052D相比在隱身能力、反艦反潛防空存在很大差距。
  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作為之前的德里級導彈驅逐艦的後繼艦,繼承了德里級強調火力和武器、電子裝備萬國牌的特點,同時加強了隱身性能。可以說其綜合作戰能力在印度海軍中屬於一流水平。更加重要的是,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的建造過程,讓人不得不懷疑印度的工業能力和實力能不能駕馭大型水面艦艇的製造和設計,圖片為在印度船廠建造的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從首艦開工至首艦服役用了12年。然而由於馬札岡船廠的工作滿檔,船席始終滿檔,長年以來都騰不出碼頭給“加爾各答”號的艦體進行設備的安裝,印度造船業也沒有夠大的船塢可容納加爾各答級進行相關工程。
  雖然印度在21世紀初期提出野心勃勃的海軍建軍汰換計劃,但長年以來印度造艦業效率低落、管理不彰的沈痾,將繼續拖累印度海軍的發展與更新。
  也許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在性能上與052D的差距只是量的不同,但印度國防工業能力和中國的差距在兩艦的對比上就是質的不同,從雷達到電子系統,從武器到動力系統,印度驅逐艦全是外國造,與100%國產的中國驅逐艦形成鮮明對比。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自身建造和設計研發能力,對印度海軍來說,追趕中國海軍已經越來越吃力,越來越遙遠。
  相關新聞
最後一艘第6艘052C竣工出海測試2014.9.2 環球網
  回應
  被拿去與印度癟三比試高矮胖瘦,是對中國的極大侮辱。
  用我國的任何方面和印度比都沒有興趣!和美國比即使我們比美國差很多我都感興趣,因為至少讓我們知道了差距!
  中國海陸空都比印度、菲律賓、越南牛逼不是一個數量級,可惜的是,中國藏南很大一片零度被印度侵占,南海被越南、菲律賓等瓜分。軍隊如果不用來保家衛國,無論多麼牛逼,都是沒用的。
  想打人不止要看你打的這個人有多強,還要看他背後站著的人有多強!搞明白這些再來發表你的言論!
  印度必定會赶超中國的8個理由:1、印度年輕人更有獨立思考的能力;2、印度年輕人有英語優勢;3、印度仍然有人口紅利;4、在扶持本土企業家方面遠遠勝過中國;5、印度民營企業有活力;6、其法律機制在發展中國家裡名列前茅;7、印度企業融資渠道效率更高;8、印度工業化過程中農業的滯後性得到解決.
  但印度的問題比它的優勢更多!樓主沒看見?你可知道自稱民主的印度至今仍然存在人分三六九等的種姓制度?阿三哥會摩托車疊羅漢!還會公交車輪姦.
  1、中國有著世界最好的的基礎教育,從小學到高中,高等教育正在改革。印度教育就不說了文盲問題不知道解決沒有。2、英語的重要性頂多是個交流工具。3、人口紅利問題可以以科學技術為補充,像日本,德國,除非你想一直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4、中國的企業正在積極向外擴張。5、我國正在進行司法體制改革,法律制度不斷完善,印度多發的強奸案就可以說明印度國民的法律素質低下,再好的製度遇到一群低素質的人也是無用。除此之外,印度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防產業體系,這些都是我們從老毛時代拼了命建立的,印度要想在體系上超越太難了。最後,我們中國人坐著舒適的高鐵穿梭的時候,印度人卻坐著擁擠的老爺火車,就不難看出中印的差距有多少了
  最好的基礎教育?大哥你睡醒沒?連過馬路要看紅綠燈都教不明白的教育,敢吹最好?充其量算個超前教育而已,那叫填鴨式,根本不叫水平
  過馬路看紅綠燈,這個道理你懂不?你懂,可為什麼不遵守?因為別人也不遵守。所以我們的教育已經把這個道理教給你了,你不遵守就不要怪教育不好。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9-02/1735798830.html

詳參【圖博館】:中國與印度 052D
2014-09-03 09:59:36
圖博館
中國海軍垂發單元數逼近2000 該考慮海上補給了?2016.8.26新浪軍事

  本月初,解放軍海軍的052D型驅逐艦11號艦下水。中國造船工業火力全開,幾乎在同時建造全世界所有類型軍艦,吸引了各方的注意。
  垂直發射裝置是現代艦艇的標配,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已經實現突破,並走到了世界前列。防務菌注意到,隨著052D等新型艦艇的不斷下水,解放海軍現役、在建水面艦艇的垂直發射單元總數正悄然逼近2000組。雖然與美國仍相去甚遠,但已逐漸將其它國家遠遠甩到後面。
  關於艦載垂直發射裝置,今天借防衛科技海軍作戰分析師Craig Hooper一篇文章《VLS UnderwayReplenishment: When will the Navy get serious?》來來談一談此前很少涉及的一個問題,它們需要海上補給麼:
  在一個充滿高度威脅的環境中,海軍的“宙斯盾”級戰艦有一個大問題-它們沒辦法再裝彈。“宙斯盾”級巡洋艦配有122組垂直發射系統的發射單元,“宙斯盾”級驅逐艦則有96組。每一組彈箱都是“多功能”,依任務需求裝載不同用途與數量的對陸攻擊型或自衛型武器,因此有時因戰況需求,可能會有所需導彈數量不足的問題。更麻煩的是:“宙斯盾”級戰艦有時是在導彈並未滿載的狀況下啟航,且導彈妥善率通常都未接近100%。
  戰時是由敵人決定何時及何地,以消耗我們的防衛武力。
  由於過去30多年以來,一直沒有發生海上導彈作戰,而且也很少對巡洋艦、驅逐艦及護衛艦實施海上補給的訓練。在平時我們的確有實施需要在甲板上使用機具處理的重物傳遞演練,但是我們平時的海上補給演練指導原則是“安全第一”,因此這類演練可以等到海象平息、冰霜溶化後再實施。影響所及,導致海上彈藥補給問題的嚴重性一直不被重視。
  美海軍曾於1960年代,對此問題有解決之道,當時縱使在惡劣海象,甲板結冰的狀況下,仍可傳送導彈並裝入彈箱。當時使用的系統稱為(快速自動運彈車,FAST),該系統的作業能力,在夜間海象六級的狀況下,可達每小時24枚“韃靼”導彈的水平(相較於現在白天,海象狀況良好,垂直導彈射系統僅能裝彈4枚),雖然美海軍仍具備雙艦海上連續、快速傳遞導彈的能力,可是甲板處理及裝彈速度影響了整體作業時間。
2016-08-27 08:27:03
圖博館
甲板處理問題由FAST系統執行,由於此系統可將補給站的導彈自動傳至上彈器,過程中不需借助人力操作或手動運彈車協助;然而復雜的FAST系統須由高度專業的技師隨艦執行日常保養或維修工作。但通常技師不是未隨艦,就是被要求做艦上導彈發射架的保障工作,長此以往下來,FAST系統不是要用時故障,就是未達設計性能標準。因此,FAST系統就於1970年代,隨著“組織精進”被“精簡”了。
  現在的我們仍執行導彈再補給,首先,我們必須有較現行使用的系統更優異的裝置,但又不似FAST系統這麼複雜。符合標準的系統條件如下:長期不用也不會故障、設計簡單、使用容易,故不需額外的專業操作訓練,士官兵即可操作,且該系統必須具備能在惡劣海象、冰凍甲板上安全處理導彈的能力。
  有人說在海上實施導彈補給難度太高,因此,這項需求應該被刪除。然而,按照最近幾次美國艦隊在波斯灣發射導彈的經驗,對我們未來艦隊發出了警訊…當戰況慘烈,短時間內耗用大量彈藥時,接下來的緊急需求就是迅速裝填空彈箱,以備便執行後續任務。
  隨著DDG-51建造計劃重啟,海軍內部應審慎討論,美海軍已歷經好幾個世代,未將導彈海上補給方式簡化納入艦船設計重點,難道海軍只是單純忽略未來設計導彈艦的可能性,使各艦均能迅速補充所需導彈?(作者:北國防務)
  回應
 沒必要吧,想想海上補給垂發的效率和風險性。不如造多點垂發來得實在點,真的把垂發都打完了,那肯定是戰略級別的大戰。這種大戰海上補給已沒用,是考慮補給咱們的洲際導彈吧
 如果是戰略級別的,那麼你知道一艘防空艦艇的重要性有多大嗎?靠陸基導彈是大陸防禦的思維方式,將來防空的任務就應該交給海軍,陸基為輔。真要是大戰了,補給就刻不容緩了,如果大戰反而覺得補給沒用,不成笑話了嗎?就像一個人把三十發子彈打完就結束了?然後祈禱不要是大戰?別打完子彈?
 對射的過程沒機會讓你補給,所以有毛線用,射完了要嘛沉了,要嘛回港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8-26/doc-ifxvixeq0504018.shtml
2016-08-27 08:29:09
圖博館
國產055型艦裝112個垂發裝置太少?戰鬥力不光看這個2017.10.08新浪軍事

  本週,在央視有關055型導彈驅逐艦的全景畫面,解決了有關055垂直發射裝置的數量懸疑。
  這個數字多少讓一些軍迷有些失望,他們舉出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上122個發射單元的例子,又指出韓國KDX-III上兩種垂發128個發射單元再加16枚傾斜發射反艦導彈的例子,試圖證明055型的火力不足以壓倒其西方同行。不過對於當代水面艦艇火力核心的垂直導彈發射系統來說,如果單純看“坑數”就能確定艦艇的作戰能力的話,當年“槍斃”武庫艦計劃的美國海軍現在一定是追悔莫及。
  對於中國而言,簡單地將國產通用垂直發射系統與美國的MK-41相等同,並不是特別科學的一件事。MK-41研製於上世紀70年代,最初僅僅用於容納標準-2艦空導彈以下的各類戰術導彈,因此其發射筒直徑被限定為635mm,發射系統長度也被設定為6.8米的“戰術型”,後來為了容納“戰斧”巡航導彈,美軍才推出了長度為7.7米的“打擊型”MK-41,美軍的“提康德羅加”級或者“阿利·伯克”級每艘只有26個“打擊型”,“阿利·伯克”FlightIIA型則增加到32個單元。在目前的大多數狀態下,這些“打擊者”模塊基本都用來塞滿“戰斧”,而在最近的幾次美國海軍的對地打擊作戰中,發射“戰斧”的數量也差不多都保持在每艦30發左右。
  雖然MK41裝標準、裝阿斯洛克甚至一坑四彈裝改進型海麻雀都很溜,但隨著新一代導彈對射程、射高和打擊威力的要求不斷提升,進入21世紀後,美國海軍已經認定MK41的尺寸無法滿足未來導彈尺寸的需求,因此在最新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上應用了全新的MK57,深度增加到7.93米,直徑也增加到710mm。諷刺的是,隨著“朱姆沃爾特”級項目縮水為3艘且取消了區域防空能力的要求,加上後續的“阿利·伯克”FlightIII因為尺寸原因仍然沿用MK41,美軍未來的MK57在可預見的未來只有三艘“朱姆沃爾特”上的240個單元,這使得置海軍現役數千個MK41發射單元於不顧,專門研製一款只能供“朱姆沃爾特”級使用的大尺寸導彈的決策顯得荒謬而不經濟。未來美軍的各種新型導彈(比如艦射版LRSAM)仍然要基於MK41的尺寸進行研製,從而讓MK57白白“高瞻遠矚”了一把。在各國的下一代垂發系統中,可以發射對陸巡航導彈和遠程反艦導彈的大口徑垂發系統明顯受到了主要大國的青睞。俄海軍目前列裝最廣泛的3S14U垂直發射系統,其尺寸就可容納彈徑660mm(算上發射筒直徑接近700mm)的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
2017-10-09 10:38:05
圖博館
英國26型護衛艦為了容納“打擊型”MK.41發射器,付出的代價就是26型比使用“海狼”導彈的23型足足大了一圈,滿載排水量高達8000噸,已經遠超出過去“護衛艦”的概念
  至於中國海軍,在當初規劃新一代通用垂直導彈發射裝置的時候,就很有遠見地選擇了高達850mm的最大彈徑,並選擇了5米、7米、9米三種長度作為其不同型號的發射箱長度。這其中固然有中國限於技術能力,無法縮小遠程艦空導彈海紅旗-9B的彈徑的因素,但同時也有中國海軍對於未來艦空導彈、反導攔截彈、遠程巡航導彈和遠程反艦導彈尺寸體積大型化趨勢的準確判斷。特別是新一代遠程巡航導彈和遠程反艦導彈,前者一方面要求極大的射程,同時還要求具備大重量戰鬥部以確保殺傷效果;後者則在射程要求較現有的鷹擊-18反艦導彈提升一倍的同時,還提出了包括高超音速在內的全程高速和突防性能要求,加上其設定對抗的目標是有重裝甲防護的敵方大噸位水面艦艇,其技術難度甚至還要高於對地巡航導彈“面多加水”的線性研製邏輯。自然,這兩種導彈所需要的,自然也是9米長的大型發射箱。衡量055型和美韓“宙斯盾”艦的戰鬥能力強弱,光靠“數坑”是不夠的,“坑”的尺寸和深度,同樣也是值得考慮的一點。
  韓國KDX-2在改裝中加裝了較長的KVLS垂直發射器,上圖中左邊為KVLS,右邊為MK.41,尷尬的味道簡直穿透屏幕
  考慮到9米發射箱系統佔據較多層甲板(其整套系統的深度必然不止9米),而055型後部垂直發射系統緊鄰艦上的機艙和主動力軸系,這一位置想要佈置這種大型發射箱在技術上的難度較大,而艦艏甲板後的垂直發射系統由於空間相對充裕,更可能成為反艦導彈等大傢伙的出發陣地。
  當然,艦艇上武器裝備的配置從來不是一個單項工程,而是事關全艦各種系統的綜合安排。正如幾天前央視新聞曝光的使用綜合電推系統,取消了從橫貫艦體後半部分主軸的055型未來發展型號所展現的那樣,一旦動力軸系所佔據的空間能夠因為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技術的進展而獲得“解放”,後部的垂直發射系統也將可以方便地應用9米長度的大型導彈發射箱,屆時,“完全體”的055型將充分發揮其全部的作戰能力,成為真正令人升畏的“新時代無畏艦”。
  回應
戰力不看“數坑”,難道去看誰吹的牛逼厲害呀。
055上112個坑都比較大,這樣戰力就提升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10-08/doc-ifymrcmm9233906.shtml
2017-10-09 10:41:56
圖博館
中國戰艦冷熱共架垂發系統正式曝光憑此可獨步天下2018.1.21新浪軍事

  近日,在某微博大V的發布中透露了052D冷熱共架通垂的佈局並展現了相關圖片。
  052D採冷熱共架通垂系統,其一個模塊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直徑最大0.85米,大型型號型深9米,中型型號型深7米,小型型號型深3.3米,可容納1~4枚導彈,用於防空、反潛、反艦和對陸攻擊,也可以用於未來的反導導彈的發射。
  而在052D在前32單元中,16單元是海紅旗9B遠程防空導彈,16單元是鷹擊18反艦導彈,而在後32單元中目前佈置均為海紅旗9B,當然在這48單元中,也可以佈置PL-12對空導彈的艦空版或者海紅旗16B中程區域防空導彈,據猜測,在採用中程防空彈的佈局下,其有可能採用一個單元多枚中程區域防空導彈的佈置。
  該款通垂的大型版用於055型,據信,可以發射未來的反導導彈,即類似於美國標準-3。
  MK-57系統用於美國新建的DDG-1000,共佈置了80個MK-57垂發單元,單元為71厘米,深度7.19米,這是目前美國最大的垂發系統,僅次於中國的冷熱共架通用垂發系統。在此之前,美國使用的主要是MK41及MK-48。
  MK-41每個單元直徑為635毫米,長度有5.79m和6.71m和7.70米三種,分別為MK13&14&15三種儲運箱,在ESSM北約海麻雀改進型的安裝上,一個單元可以安裝四枚所謂一坑四彈,此外MK-41還可以安裝標準2遠程防空導彈和標準3反導導彈,及戰斧艦載版巡航導彈,其可以對艦、對陸發起攻擊。
  MK-48為輕型垂發系統,僅可發射海麻雀系列防空導彈,一般裝於艦身中部上層建築的兩側。
  除此之外,還有歐洲地平線驅護艦計劃用於發射紫菀15/30的席爾瓦垂發系統,紫菀15用於中近程防空,紫菀30用於遠程防空。此外,法國還正研製一種既可發射“紫菀”又可發射最新研製的SCALP海軍型巡航導彈的通用垂發。
2018-01-22 09:38:17
圖博館
俄羅斯近來的垂發發展也異常迅猛,其研製了最新的冷發射型魯道特,該系統是由陸基S-400而來,可發射遠程的48N6、中程9M96和近程的9M100,48N6和9M96一單元一枚導彈,而9M100則一單元四枚。目前9M96和9M100用於20380護衛艦。而遠中近程彈用於22350護衛艦。
  此外,俄還專門為口徑-N反艦導彈及布拉莫斯反艦巡航導彈設計了單獨的3S14U1冷射垂發;並將其佈置於暴徒M1級輕型護衛艦和出口印度的11356M,在22350型上共佈置了兩套模塊,16個單元的3S14U1垂發系統。
  總的來看,目前我國的冷熱共架的通用垂發系統,對導彈的兼容性和適配性最好,尺寸跨度也最大,相信,其將配裝中國新一代驅護艦,馳騁在萬里海疆之上,顯示著中國軍工人的智慧和才華!(作者署名:浩漢防務)
  回應
噴子又不高興了,中國人怎麼能超過美國人呢?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1-21/doc-ifyquixe5410918.shtml
2018-01-22 09:39:05
jsoujsou
德艦發射導彈失火為何沒有連環爆炸 得益於這一裝置

2018-6-21,一艘德國海軍F-125薩克森級護衛艦在進行導彈發射時遭遇事故,當這艘護衛艦從艦橋前的垂直發射裝置中發射導彈時,導彈未能成功點火起飛,而是在發射裝置中燃燒,垂直發射裝置和其周圍的甲板以及艦橋都因火災和高溫而受損。兩名船員受輕傷。
  F-125一直被德國軍隊寄以厚望,但其首艦剛被接收,就被發現一堆“bug”,導致被買家差評退貨、回廠返工了。
  德國的工匠精神向來以嚴謹細緻、精雕細刻著稱。網友們不禁感慨——難道是被印度附體了?
  德國和韓國從某方面上看同病相憐,先是在2010年的“環太平洋”聯合軍演中,發射了1枚該型導彈未能擊中目標。隨後的2012年,2枚導彈又未能擊中目標,最後韓國終於不淡定了,要向美國索賠。
  美國說超質保期了,韓國一臉委屈地說我剛買了一年,美國最後表示除非韓國支付每枚導彈54萬美元的額外費用,不然就不提供補償。
  垂直發射概念由來已久,二戰末期德國就曾經在潛艇拖引的水下發射箱中垂直發射過V-2改良型導彈。
  垂直發射系統的發射方式分為兩類:一類為熱發射, 另一類為冷發射。前者是指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在其貯運箱內點火,依靠導彈自己的推力推出貯運箱升空,導彈尾焰燃氣通過發射裝置的煙道排出。西方國家所採用的垂直發射裝置多屬於此類。
  冷發射又稱外力發射, 就是靠外力將導彈彈射出去,離開貯運箱升空到一定高度後,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再點火。其本質上就是貯運箱內燃氣發生器被啟動,然後膨脹的氣體推動活塞系統將導彈彈射出去。俄“SA-N-6”和中“HHQ-9”等都採用該方式。
  針對兩種發射方式的安全防護:熱發射系統裝有噴淋降溫裝置,當導彈發生意外點火時,如果導彈能“頂出”貯運箱則還它自由,如果導彈已經把自己困在貯運箱裡面了,則採用噴淋冷卻降溫措施。
2018-07-05 09:04:35
jsoujsou
在幾次俄S-300的發射事故中,導彈被推出後未點火成功,落下後將導彈發射車燒毀,如果發生在艦艇上後果不堪設想。為此艦艇上的導彈貯運/發射箱一般向外舷傾斜(5°左右),導彈未點火掉下來砸不到艦艇。
  冷發射遇到意外點火則簡單粗暴,直接推出發射筒就好。為解決啞彈點火失敗砸下來的問題,冷發射裝置一般採用傾角發射方案,導彈沿著一定外傾角度的軌道推出,到達點火高度後不管打不打著火,自由落體後會砸向艦船以外的區域。
  艦載導彈垂直發射裝置還要講究通用化、模組化設計,即共架發射,實現用同一發射系統貯存和發射多種不同用途的導彈(防空、反艦、反潛和對岸攻擊)。同時整個系統模組化,可以適應安裝在大小不同的艦艇上。
http://mil.news.sina.com.cn/2018-07-04/doc-ihevauxk2532916.shtml
2018-07-05 09:05:04
圖博館
新版052D艦或取消八木天線 騰出空間可裝32單元垂發 2019-01-02 新浪軍事

  052D驅逐艦受制於噸位有限的艦體,比阿利伯克級少了三分之一的垂直發射單元和更小的直升機機庫。但是,052D改進型在雷達系統安裝方面似乎已經取消了上層中部佔用空間很大的八木天線,再加上取消相控陣雷達校準饋源杆代表的升級版的相控陣雷達系統,052D改進型相控陣雷達系統很可能已經實現了美軍宙斯盾系統對艦載眾多雷達系統的替代功能。
  現今的052D的垂發佈置都採用前32+後32的佈置方式,而從052D上層中部八木天線原本佔據的空間面積來看,至少也可以安裝32單元,在改進後最少也能達到96單元水準,其在整體作戰能力方面可以直追阿利伯克級的水準。
  以052D驅逐艦的寬度,想要在尾部實現兩架直升機的並排停放空間設置,難度很大,基本沒有可能。而佔用原本八木天線的位置加長機庫,很顯然也不可能實現縱向兩架直升機的佈置。因此,八木天線原本空間可能的騰空,更大的潛力應該是在垂直發射單元。
  回應
底下的東西應該是這雷達系統的一部分 ………
怎麼就知道八木天線下面的空間是空心的呢?
八木天線下面是動力艙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1-02/doc-ihqfskcn3363016.shtml
2019-01-04 08:34:46
阿楨
簡氏:照片顯示中國直20已交付部隊服役(圖)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2019-05-16稱,中國軍事論壇近期流出了已標有解放軍陸航戰術編號的直20中型通用直升機,意味著該機可能已批量裝備部隊。
  直20由哈飛設計,2013年12月首飛。採用單旋翼五槳葉結構,外型與美國“黑鷹”類似,但機體更大,且使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先進電傳飛控技術以及大量複合材料。

中國海軍054A護衛艦的遠中近三層反潛體系都有啥 2019-05-17 新浪軍事

  054A護衛艦備有遠、中、近三層反潛體系。
  遠層反潛主要是反潛直升機和聲呐。SJD-9型中頻艦殼聲呐,探測距離12千米;艦尾TSAS-1型低頻被動拖曳陣列聲呐,可達100千米,可同時跟蹤5個以上的目標。卡-28(直9/20?)反潛直升機可用於遠距離搜潛作業,機頭下方對海搜索雷達,除了能探測海面目標外,還可探測到處於通氣管狀態下的潛艇。
  中層反潛使用艦體內隱藏的兩組3聯裝魚雷發射裝置,可發射魚-7型10千米內反潛魚雷。
  近層反潛是艦艏主炮前方裝備有2座六聯裝反潛火箭發射裝置,每座備彈24枚,可攻擊4千米處300米深的潛艇。
  回應
作者,把遠程反潛的主力魚八爺忘了?

中國將實現一坑四彈 水準與美相當 2019-05-16 新浪軍事

所謂的“一坑四彈”技術並沒有什麼太大難度,早在10多年前中國設計通用模組化垂直發射系統時就把這個概念考慮進去了,目前有兩款地空導彈天龍-50和FM3000比較適合,天龍-50是在SD-10A基礎上發展而來,彈徑24釐米,彈翼折疊後“一坑四彈”不成問題。(作者署名:柯洛廖夫)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5-16/doc-ihvhiqax9144384.shtml
2019-05-18 07:36:46
阿楨
紅旗9B防空導彈採用燃氣舵矢推 最低攻擊勝過愛國者 2020-01-01 新浪軍事

  首先,就發射車外觀而言,紅旗-9B與紅旗-9相比差別不大,仍為8X8重型越野車底盤,自重21噸,載重22噸。
  紅旗-9B採用了與國際相似的無翼式氣動佈局,射高約25千米,射程120千米。而紅旗-9B射程200千米,應該是動力系統改進的結果。當然,通過降低重量也能增加導彈的射程,如彈體零部件改用輕質複合材料,增加輕質複合材料的使用比例等等。
  紅旗-9、9B採用主動導引頭,S-300是半主動的。半主動就是導彈出去以後,雷達一直監測目標。而主動頭,是彈上主動導引頭開機,主動奔目標而去。打多目標,雷達的通道是有限的,導彈採用主動導引頭的好處就是,一旦每個導彈發射出去就可以釋放相應的通道,可以去接別的目標。假如說S-300雷達可以同時制導12枚導彈攔截目標,紅旗-9系統雷達則可以制導16枚導彈打擊空中目標。
  紅旗-9B採用垂直冷發射,導彈在垂直彈射之後迅速進行程式轉彎,此時導彈速度很低,氣動舵面空氣動力弱,不足以控制導彈進行快速轉彎和對準,紅旗-9B在發動機噴口範圍內佈置了四片與氣動舵翼同步偏轉的燃氣舵,從而在發射之後迅速利用燃氣舵偏轉發動機噴流,實現推力向量控制。而“愛國者”則使用側向姿控發動機直接控制來實現發射後快速轉彎和對準的效果。燃氣舵推力向量給紅旗-9B帶來的好處是,最低攻擊高度不再受到垂直發射方式的限制,火力範圍大幅擴展,最低攻擊優於“愛國者”導彈的表現。
  紅旗-9的成功說明我國已經能夠獨立研製這種高度複雜的大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這種能力在全世界也是鳳毛麟角的,如今紅旗-9B作為其改進型產品的成功推出,說明我國已經能夠在高精度制導系統、大比沖發動機裝藥、輕量化系統設計或高效戰鬥部技術方面有所突破,這些新技術還將在日後可更多地運用在對紅旗-9系列後續型號導彈的改進中,其中任何一項都會給導彈性能帶來突飛猛進的發展,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研究一定會帶來喜人的收穫。
2020-01-02 08:32:20
阿楨
大陸首艘「長體052D」淄博號服役 2020/01/15 中時

1月12日,人民解放軍海軍(PLAN)的首艘「長體052D」淄博號飛彈驅逐艦服役東海艦隊。這是PLAN在一週內第2艘神盾化軍艦服役,前幾日,12000噸的055型南昌號加入北海艦隊。淄博號在江南長興島造船廠建造,於2018年中期下水,在短短18個月內就完成。
052D目前已有2個批次型,都是156公尺,總數13艘。第3批次加長了艦體長度,達到160公尺,可以提供未來新武裝的升級空間,美軍伯克級也,從初期型的153公尺,到Flight III 型,已拉長到155公尺。
  相關新聞
傳中國伊朗聯演052D艦開雷達 周邊隱身戰機盡收眼底

多台新式裝備現身052D銀川艦 究竟是做什麼用的 2020/01/15 新浪軍事

  日前,有細心網友發現052D型驅逐艦175號“銀川艦”加裝了一些新型艦載裝備。艦橋頂部,紅框內這台設備就是加裝的聲波驅散器,是驅離海盜等不法人群的“利器”。
  在直升機庫頂部,安裝有新型傘狀天線、小型板狀天線和球形光電頭,726型多功能火箭發射裝置的邊上則多出了2具筒狀物體左右對稱有4具,與英美海軍戰艦使用的MK59充氣式漂浮誘餌應該是一樣的。誘餌入水之後會自動展開並漂浮於水面,它能在對手雷達螢幕上顯示較強反射回波,從而達到欺騙和誘騙對手雷達探測以及反艦導彈目的。這是我海軍戰艦首次安裝此類誘餌發射裝置,將能明顯加強戰艦的防禦能力。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01-15/doc-iihnzhha2564444.shtml
2020-01-16 11:23:58
阿楨
一坑四彈導彈技術並非艦艇必備 因只能專攻末段反導 2020-03-08 新浪軍事

  最早弄“一坑四彈”的是美國海軍,他們把改進型海麻雀導彈ESSM用在了MK41垂發系統上, ESSM有點像是標準2的縮水版,長度3.66米,彈徑只有25.4釐米,個頭跟中距空對空導彈差不多,最大射程為50千米,飛行特性和空空導彈很相似,機動性很強,可以做35-50個G的機動動作,而紅旗9這樣的遠端防空導彈只能達到20多個G。
  為了做到一坑四彈,ESSM嚴格限制了體型和重量,這也導致導彈的燃料和戰鬥部重量非常有限,這和空空導彈一樣會面臨後程乏力的問題,彈頭殺傷力也不足。
  相比之下,海紅旗16只能一坑一彈,不過因為更多的燃料,在更遠的距離上仍能保證足夠的速度和機動性,毀傷能力更勝一籌。
  055和052D型驅逐艦都裝備了大口徑的垂發系統,哪怕彈體比ESSM大一點都可以,但要考慮到054A這種32中小口徑垂發單元的話,彈體還是要嚴格限制。除了防空外,還要裝備4-8枚反潛導彈,如果能夠均衡一點,留出4-8個單元採用一坑四彈,用於攔截40千米內的空中目標,剩下的十幾個單元裝填紅旗16,讓054A具備70千米的攔截能力,不至於顧此失彼,又能增加導彈數量。
2020-03-10 07:46:45
阿楨
少見! 國產天龍50防空系統亮相摩洛哥,霹靂12下地威風不減

2020-03-0,有摩洛哥網友放出了多張摩洛哥裝備的中國天龍50型中程防空系統的照片,還被非洲的盧旺達軍隊裝備,印尼也在近年對該系統產生過濃厚興趣。
  天龍50主要組成是6輛發射車、1部IBIS-150預警搜索雷達、1部指控通信車和其他配套的裝填車、檢測車等。其中北方奔馳6X6卡車底盤被國內多款火箭炮和預警雷達使用,IBIS-150雷達是紅旗16防空系統的預警搜索雷達,發射筒也比較類似於紅旗22和它的出口版FK3。使用的DK-10A導彈也是霹靂-12空空導彈的外貿版SD-10A發展而來的,後半段彈體加粗了,中部彈翼改為寬邊條翼能獲得更多的升力,使得DK-10A仍然達到了50公里的最大有效射程和20000米的最大射高。
  相比於紅旗16的半主動雷達製導,主動雷達製導的天龍50由於不需要火控雷達的照射,配套的IBIS-150預警雷達可以一次追踪130公里內的144個目標,在指控車的火力分配下,6輛發射車可以一次攔截12個來襲目標,單發殺傷概率不小於80%。 而對於超低空來襲目標,最低攔截高度是30米。不過考慮到IBIS-150雷達的探測距離太近,所以又改用了S波段的IBIS-200雷達,不僅中高空目標的探測能力擴展到了250公里。
  雖然在性能上天龍50與紅旗16B和FD-2000等專用防空型號相比還有一些差距,但是它的出現實際上體現的是我國在防空武器方面雄厚的技術積累,以及相關廠家已經爐火純青的系統集成能力。國內類似級別的型號還有不少,比如凱山-1B/C 、FK-3、FM3000、獵鷹-80A/B等,想要在國內外型號的競爭中拿下一席之地,還是需要實力的。
https://new.qq.com/omn/20200307/20200307A0D6ZR00.html
2020-03-10 07:47:15
阿楨
有報導說055/052D只能那16/8個坑用於多用途任務,其他的只能放防空彈,是這樣的嗎?
  通用垂發之所以叫通用垂發,是因為其搭載的導彈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進行調整。不過因為艦艇空間的限制和艦艇對於某些導彈的“剛性需求”,一般通用垂發在設計時都會根據任務需求的不同設計不同的規格。比如美國的Mk41就分自衛型、戰術型和打擊型。三種型號的口徑規格相同,但深度不同,分別為5.3米、6.8米和7.7米。其中自衛型只能搭載ESSM、戰術型開始可以搭載標準系列防空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打擊型開始可以搭載戰斧巡航導彈。
  052D和055的垂發也一樣,本身分為7米和9米兩種深度。前者可以發射紅旗-9系列防空導彈,後者可以在此基礎上發射鷹擊-18反艦/陸攻巡航導彈。這兩種導彈也是該型垂發目前有實錘證據的僅有的兩種彈藥。
  在佈置上,垂發的佈置一般是前深後淺。因為艦體前部空間比較充裕,有足夠的地方塞垂發。而中部和後部因為需要在船底安裝機艙和軸系,空間不足,所以一般會採用稍淺的垂發。比如美國的伯克級,前64單元是打擊型mk41、後32單元是戰術型mk41。鑒於官方公佈的視頻和圖片中,鷹擊-18系列導彈都是在艦艇的前部垂發中發射的,我國052D和055應該也採用了類似的設計。深垂發和淺垂發的比例應該分別為32:32和64:48。
2021-03-13 08:07:22
阿楨
珠海航展的紅旗9-BE導彈260公里斜射超越S400 2021-09-28

紅旗-9B能對射程1000千米以下的彈道導彈進行有效的攔截;可同時引導16枚導彈攔截8個目標;組網攔截能力,例如紅旗-22等組成遠近搭配,高低結合的防空系統。
紅旗-9B的攔截斜距包線在5-260千米,而射程是300千米。俄軍S-400包含多種不同型號,從15千米以內的9M100到40千米的9M96和120千米的9M96M,再到150千米至250千米的48N6系列以及400千米的40N6。但是40N定型量產晚,俄軍自己都沒少,我軍有沒有拿到40N6都還是個謎團。
  相關新聞
中國首個買S-400,印度想首個購買S500,俄不考慮中國感受?
  回應
引進少數s400/500可鞏固對俄經軍合作,還能對我提供比較與參考。美如不對我們禁運,肯定也都買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snQNbpdoQ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fG3hFj6E

俄試射S500導彈 美媒:性能非常先進但這還不夠 2021-07-21

  美媒thedrive報導 ,S-500將取代部署在莫斯科的A-135反導系統,並補充S-400地對空導彈系統,對付彈道導彈、飛機和巡航導彈,77N6導彈最大射程600公里。
  對俄而言,只有S-500還不夠。畢竟美國正在迅速推進其戰略核力量的現代化升級,並開發新的戰略和戰術武器系統,包括新型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等。
  相關新聞
美高超音速武器為何測試失敗 因關鍵設備高超聲速風洞(JF-12音速10倍/JF-22音速30倍)+超級電腦不如中國
紅旗9BE,紅旗17AE和獵鷹70 亮相2021珠海航展!
美媒:S-300/鎧甲-S1被摧毀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 但連以色列軍機都不敢打(回應: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防空導彈武器形同虛設。)
陸東風17新亮相美智庫:台愛國者飛彈會攔不住
美軍發展第四代反導攔截彈的發展,針對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研製反高超音速導彈預警系統
俄軍首創高超音速防空導彈--新鎧甲--速度8馬赫可攔截任何目標
中國730/1130/2230近防炮可攔2/4/6馬赫目標
東風100比東風17還神秘,顛覆了傳統巡航導彈,速度在3-4馬赫,而且還隱身。
2021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展示了多種三座標反隱身雷達。
2021-10-14 08:22:22
阿楨
054首艦升級改造兩年為何只換了海紅旗10 2021-12-07軍迷圈

  054A型護衛艦的早期型號,兩艘054除噸位略小以及武器裝備有些落伍之外,兩者在外形、噸位上的繼承性很高。因此,外界對其改造後的性能一直有著頗高預計,具備中程區域防空能力。而當馬鞍山號出港之後,變化並不大的改造,證明了海軍“物盡其用”才是國內海軍在改造的標準原則。馬鞍山號,未來只15年使用壽命,垂直發射裝置時,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較長工期和較高造價,不符合海軍低成本改造理念。
  海軍近年來對兩艘052型、一艘051B驅逐艦的改造就會發現,雖比054更大,艦體及搭載的設備也更加複雜,但也都是兩三年。
  各國海軍對舊艦的改造,除非是像俄羅斯海軍動輒10餘年。一般兩到三年是較合理的改造時間,連美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中期升級加更換核反應爐,也就兩年多。
  對如今的海軍艦艇,搭載的作戰系統及各型電子設備,才是真正影響戰鬥力。
  054改造表面上只是換裝海紅旗-10,但實際上內部作戰系統等一整套軟體,必然是得到全面升級。對於目前已有30艘054A及50多艘056A護衛艦的海軍來說,將兩艘054升級到054A既無必要,在收益上也缺乏可行性。甚至不排除054在未來經過改造之後,如同早年053護衛艦一樣,對其他國家出口。
  事實上,052C、051C、054A服役都已達到改造,054A可能通過搭載拖拽式陣列聲呐強化反潛性能,但對直升機機庫、甲板進行改造,以搭載直-20這種大的改造方案,實際上是不太可能的,且不說054A本身噸位的限制,如此複雜的改造也與海軍“物盡其用”的改造原則相違背。
  回應
很多人有個誤區:改裝比新建花費少。其實不見得,在一型艦艇在批量投產之後成本會隨著建造數量增加而降低。作戰系統、管系等升級改造更是複雜,花費其實不少!
2021-12-10 08:51:49
阿楨
大疆無人機強大功能性讓烏俄雙軍既怨又稱讚
烏採購中國雲輪無人機
  回應
美國光明正大賣武器,怎麼了嗎?
烏俄民用改軍用,關我屁事啊

L15將出口阿聯酋 與運20“鶻鷹”亮相阿布達比防務展

2023-02-20,第十六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IDEX)開幕,中國軍工國家團參展,在新一代教練機L15表演機與阿聯酋成功簽約下,有人機展品包括L15、運20和五代機FC-31鶻鷹,無人機展品包括翼龍10A、AR-500W、AR-36及VESPA虎頭蜂,同時還展示了外置式火控系統的實物。
  相關新聞資料
阿聯酋在IDEX以9億美元購AR3(PHL-16外貿款)採模組化設計,火箭彈從最107毫米到750毫米/射程40-600公里,也可射戰術/反艦導彈。採用衛星制導\光學制導技術命中精度在幾米之內,可在大氣高層進行S彈道機動。比美國海馬斯的40-300公里更遠、更狠。

052D南寧艦:參加2023阿布達比國際海事防務展,將助力外貿版10億美元052DE出口

052DE基於052D改造而來,長161米寬18米,柴燃混合動力系統驅動,最高航速32節,續航力18節時4000海裡;未進行海上補給狀態下,海上自持力大於15天。裝備探距超400公里的4面列陣346A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052D主桅頂部的364雙座標雷達,成了新型雙面旋轉的相控陣雷達,提升了對海空目標的探測。052D後桅上的517HA晾衣架米波反隱身雷達,換成新版JY-27A蒼蠅拍米波反隱身雷達。64單元HT-1E冷熱通用垂直發射裝置,對導彈的相容性優於美國MK-41。能射紅旗-9防空導彈(射程260公里)、鷹擊-18亞超音速結合射程公里(400-600公里)/鷹擊-21E高超音速反艦導彈(1000-1500公里)、魚-8反潛導彈(100公里)。

美國海軍部長:跟不上中國造艦步伐,不是錢的問題 2023-02-24

2021年中國下水軍艦17萬噸,相當於一個中等海軍強國總噸位。美正為年造3艘而努力,實現355艦隊目標。美將造的11艘軍艦單艦30美元,而中國055只有10億美元。美只有四個軍艦造船廠,一些設備歷史上百年破舊不堪。2027年美只有280艘,遠少於巔峰時350艘,中國艦隊規模將超過美國。
  相關新聞資料
美軍控中國用奴隸造航母 帥化民打臉: 中國焊工持證上崗
2023-02-27 09:03: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