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海軍“KDX-II”)
韓國最新型驅逐艦服役折射出大洋海軍夢 2006-11-21 國際先驅導報
韓國海軍的崛起使西太平洋“大艦雲集”的情況更加嚴重,改變了東亞國家海上力量對比。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海軍最新型驅逐艦“王建”號在經過18個月的性能測試後,於11月10日在韓國鎮海軍港舉行入役儀式,正式成為韓國海軍的一員。這標誌著韓國海軍朝“大洋海軍”又邁出重要一步。
韓國造艦計畫宏大
“王建”號由韓國現代重工造船廠製造,全長150米、寬17.4米,排水量達4500噸,最高航速30節,續航距離在4000海裏以上。該艦採用防雷達隱形設計,裝備有從美國引進的“MK-41”和“MK-49”型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另外,“標準-2”艦空導彈、“魚叉”反艦導彈和“超級山貓”反潛機均是其標準配置。
“王建”號是韓國海軍“KDX-II”計畫的四號艦。該階段“KDX-II”計畫造艦6艘,此前,已有“忠武公李舜臣”號、“文武大王”號和“大柞榮”號從2003年底起陸續加入韓國海軍作戰序列。
與“KDX-II”相比,“KDX-III”更具震撼力。該計畫首艦於2004年開始建造,預計2008年正式服役。據稱,該型艦艇將採用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的最新型“宙斯盾”基線7型作戰系統,滿載排水量也將突破9000噸,具有良好的點防禦和麵防禦能力,建成後將一舉成為韓國海軍實施海上攻防的絕對主力。
不願受制第一島鏈
除驅逐艦外,韓國近年還推出了不少海上利器。諸如2005年7月下水的“LP-X”級兩栖攻擊艦“獨島”號,滿載排水量1.9萬噸,被外界普遍認為是一艘輕型航母。在擁有9艘1200噸級潛艇的基礎上,韓國又從德國引進了3艘採用“不依賴空氣推進”技術的214型潛艇,同時研製數艘4000噸級核潛艇的方案也在進行之中。
韓國海軍近年服役的各型艦艇大多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像“KDX-II”驅逐艦,對空搜索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達450公里,能夠給本方軍艦和編隊提供及時預警;垂直發射系統使用的“SM-2”導彈射程為73公里,共有32個作戰單元,具備強大的區域防空能力和一定的抗飽和攻擊能力。
此外,214型潛艇也將安裝韓國自主開發的“天龍”巡航導彈,可對500公里內的目標發動低空攻擊,後續性設計攻擊距離更達到了1000公里。由此可見,今日的韓國海軍早已突破“黃水”思維,而愈來愈接近建設“大洋海軍”的宏偉目標。
不過,在1990年前,韓國海軍還主要是一支近岸海軍,主要擔負近海水域和周邊島礁的巡邏、護衛任務。隨著形勢發展,韓國海軍成功地實現了艦艇的大型化、高速化和導彈化,加快了由“沿岸防禦”向“遠洋防禦”的轉變,其使命也從消極防禦變為主動執行戰略威懾、奪取制海權、保護海上通道等進攻型任務。
從韓國政府近期宣佈投入410億美元研發和採購高精尖武器的舉動可以看出,未來,韓國海軍的航跡還可能繼續前出,西太平洋第一島鏈顯然不足以阻擋他們雄心勃勃的步伐。
暗中防備日本海軍
推究韓國發展遠洋海軍的動力,除了自立願望和發展雄心外,朝鮮和日本海軍的存在也是個客觀因素。另外,簡氏防務集團的資深軍事專家約翰指出,韓國投入大筆資金研發武器裝備也有打著外敵威脅借機發力的考慮,以此追加龐大投資用於發展高科技,作為自己將來經濟和軍事發展的強大基礎。在自身實力得到迅速增強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是,韓國海軍走向遠洋的行動也加重了西太平洋巨艦雲集情形,推動了東亞地區海上力量對比演變。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6-11-21/1142413752.html
韓國首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本月末下水 2007-05-16重慶晨報
據《朝鮮日報》15日消息,韓國第一艘7000噸級宙斯盾驅逐艦“世宗大王”將于本月末下水。由於近年來韓國大型登陸艦(直升機船塢登陸艦(LHD)可改裝為輕型航母)、新型潛艇與5000噸新型驅逐艦紛紛亮相,“世宗大王”的下水標誌著韓國潛在的航母戰鬥群已經成型。
比日本宙斯盾艦強大
《朝鮮日報》援引韓國軍方人士的話說,“由現代集團製造的‘世宗大王’號比今年3月實戰部署的日本最新型‘愛拓(Atago)’級宙斯盾驅逐艦系統更精巧,配有很多導彈,所以打擊能力出眾。”報導稱,這艘戰艦比日本最新型宙斯盾驅逐艦更強大。
據法國《航宇防務》報導,該驅逐艦此前被韓國軍方稱為KDX-III,2004年開始建造。2006年,美國國防部向韓國出售價值12億美元的宙斯盾防空系統供韓國3艘KDX-III使用,韓國宙斯盾艦成型。據悉,KDX-III將在2008年服役,服役後將成為韓國海軍最具戰鬥力的艦船,韓國海軍至少還會建造兩艘KDX-III。KDX-III驅逐艦長165.9米,寬21.4米,滿載排水量13500噸,大小與美國海軍的“提康得羅加”級驅逐艦相當。“世宗大王”號將裝配16枚艦對艦導彈、128枚艦對空導彈,還有可能安裝遠距離巡航導彈賦予該艦戰略打擊能力。
韓國潛在航母群成型
韓國媒體此前報導稱,韓國海軍將在2020年建成戰略機動艦隊。這支艦隊至少由2個戰團組成,戰團將配屬7000噸級韓國“宙斯盾”驅逐艦、5000噸級驅逐艦、可改裝成輕型航母的登陸艦、重型潛艇等,能進行遠洋作戰。
由於韓國第一艘“獨島”號兩栖登陸艦已於2005年7月在釜山下水,它可在短時間內改裝為輕型航母,配合未來韓國將引進的F-35戰機,構成可觀的海空作戰能力。不過“獨島”級自身的防護較弱,需要驅逐艦、護衛艦和潛艇為其提供空中、水面和水下保護。為此,韓海軍計畫用5000噸級KDX-2驅逐艦、7000噸級“宙斯盾”驅逐艦和重型潛艇為它打造嚴密的保護網。2006年底,6艘5000噸級KDX-2驅逐艦全部建成;最新型的214級潛艇則於2006年6月下水,加上現在的“世宗大王”號,專家分析這些戰鬥團事實上已經在發揮航母戰鬥群的作用。
應對與領國的衝突
韓國全力打造遠洋作戰型艦隊也引發了鄰國的猜想。《朝鮮日報》解釋稱,韓國組建戰略機動艦隊的目的主要是為應對在離於島(即我國的蘇岩礁)和獨島問題上可能發生的與中日的衝突。《朝鮮日報》特別提到日本海軍已實戰部署了4艘“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並在去年建造了兩艘噸位更大性能更先進的“愛拓”級,其宙斯盾驅逐艦的總數達到了6艘。
韓國國防官員日前在談到韓國海軍發展時表示,日韓在一些島嶼主權方面的爭奪越來越激烈,戰略機動艦隊的建成,將大大提高韓國對抗日本的實力。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5-16/0837444471.html
韓國第二艘KDX3艦11月下水 配有32枚巡航導彈
據英國《簡氏國際海軍》2008年9月刊報道 韓國海軍8月3日確認,第二艘“世宗大王”級(KDX-3)驅逐艦將于11月下水。
該艘艦艇排水量10290噸,目前正在釜山南部巨濟島的大宇造船與海運工程公司玉浦船廠建造。最初報道該艦命名爲“池德七號”,但現在可能更改爲“李-1”號。
KDX-3項目計劃生産六艘“宙斯盾”驅逐艦,現已訂購三艘。“世宗大王”級的首艦“世宗大王”號于2007年5月在韓國現代重工的蔚山船廠下水,計劃2009年入役。第三艘艦艇至今沒有命名,將在2009年鋪設龍骨,2010年下水,2012年入役。
KDX-3是韓國海軍水面艦隊現代化改進計劃的第三階段,該計劃始于20世紀90年代,第一階段建造了三艘“廣開土大王”級(KDX-1)驅逐艦,第二階段建造了六艘KDX-2驅逐艦。
KDX-3驅逐艦是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改進型,裝備了AN/SPY-1D“宙斯盾”戰鬥系統。船體全長達到166米,比阿利?伯克級長了10米左右,以配備額外的武器系統。
KDX-3配備兩座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SM-2中程防控導彈。艦首布置48個發射單元,艦尾32個。在艦尾的Mk41垂發系統旁邊,布置了韓國國産的具有48個發射單元的導彈發射臺,發射32枚“天龍”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和16枚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KDX-3的武備還包括:8枚魚叉艦對艦導彈(布置在艦艇中部),1座GMLS Mk 49發射裝置(布置在艦橋前方)發射RIM-116“拉姆”點防禦導彈,6座Mk 32發射管發射“藍鯊”魚雷,1座5英寸Mk45 Mod 4型艦炮,一座“守門員”30毫米7管近戰武器系統。
該艦配備4臺LM2500燃氣輪機,動力78.3兆瓦,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5000海裏/14節。飛機庫可停放兩架韋斯特蘭公司的“超山貓”直升機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8-26/0857518281.html
韓國海軍第三艘AIP潛艇安重根號准備進行海試
據《簡氏國際海軍》2008年6月18日報道 韓國海軍離接受第三艘KSS-2級(214型)潛艇的時間又近了一步,1860噸的“安重根”(An Jung-geun)號潛艇于6月4日在韓國蔚山的現代重工工業 (HHI)集團公司下水。
據HHI介紹,“安重根”號潛艇目前將會進行海軍測試,將于2009年11月交付韓國海軍,界時將標志韓國第一批KSS-2級潛艇建造工作的完成。
目前,韓國國防系統內正在就是否繼續采購6艘KSS-2級潛艇進行討論,韓國目前正在自主研制排水量爲3500噸的KSS-3級潛艇,設計工作于2007年開始。有消息稱:韓國目前就全部的9艘潛艇是否能夠實現,或者6艘潛艇是否足夠的問題存在爭論。
KSS-2級潛艇長65米,由德國潛艇公司HDW設計,HHI建造,韓國于2000年11月做出決定訂購3艘潛艇,合同價值爲1.27萬億韓元(14億美元)
“安重根”號潛艇同其他的兩艘姊妹艇“孫元一”號和“鄭地”號一樣,裝備西門子/HDW公司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模塊,可以爲潛艇提供AIP動力,使其在水下的潛航時間達到2星期。
“孫元一”號潛艇于2007年12月26日服役,“鄭地”號于2007年7月13日下水,計劃于2008年11月服役。(中國船舶信息中心 楊龍塾)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6-19/0914505959.html 南韓“獨島”號兩棲攻擊艦
南韓“獨島”號標準排水量約13000噸、滿載排水量達18000噸,全長199米,寬31米,艦員超過300人,比義大利的“加裏波特”號輕型航母、日本“大隅”級運輸艦都大,甚至比日本擬建中的滿載排水量16000噸的直升機驅逐艦還要大。採用全通甲板,再加上寬大的甲板和船艉塢艙,使其能夠搭載7架直升機、6輛戰車或7輛兩棲裝甲突擊車、高速氣墊登陸艇和720名陸戰隊隊員。
http://big5.china.com.cn/military/txt/2008-07/25/content_16070563_3.htm
日向VS獨島:日本專家評估日韓新『航母』戰力 (另參本館
071、大隅與獨島)
韓國釜山的韓進重工業公司建造的兩棲攻擊艦『獨島』號已於2007年7月2日服役。據報道,『獨島』號公試期間就曾在5月份參加了韓國海軍陸戰隊的登陸訓練,艦上采用的大量新型裝備在訓練中得到了檢驗。另一方面,日本海上自衛隊2004年(日平成16年)開工的直昇機護衛艦(DDH)『日向』號也於8月23日在橫濱石川島播磨船廠下水,計劃於2009年3月服役。2號艦18DDH也正在建造中。
作為東亞最先出現的航空戰艦,『日向』號和『獨島』號噸位尺寸接近,且都采用了全通甲板艦型,因此也被周邊各國普遍認為屬於輕型航母范疇。
其實單純從艦種上來看的話,將『獨島』號與同樣是航母艦型的日本兩棲運輸艦『大隅』號來進行比較可能更為恰當;但在韓國海軍中『獨島』號並不是單純的登陸艦,而是扮演遠洋艦隊中樞的角色,在這一點上其與『日向』號更為相似。
艦型設計各有千秋
『日向』號與『獨島』號都采用全通型甲板,飛行甲板的右舷中央布置島型建築且艦艏封閉,因此兩艦外觀頗為相似。不過,『獨島』號艦尾因為配備了船塢,因此有接近全幅的艉門(縱面雙向開閉式),這也是區分兩者的最重要標志。『日向』號滿載排水量達18000噸,足比『獨島』號重了約4000噸;不過其197米的艦長卻比『獨島』號短了6米以上;雖然前者33米的艦寬超過後者1米;但『日向』的水線寬卻僅有26米,『獨島』為31米。也就是說『日向』的甲板外形雖然更寬大,但入水艦體卻比較細長,這使其擁有了30節的『艦隊級』航速,作為登陸艦的『獨島』號則只控制在23節左右。出於承擔任務的不同,『日向』的艦艏裝備有巨大的半圓形聲納整流罩,『獨島』采用的是簡單的球狀艏。因此前者的艏部吃水深達9.7米,不僅超出本艦正常吃水2.7米,更是遠超『獨島』6.5米的最大吃水深。
『日向』的甲板布局
相比『獨島』,『日向』的水上部分同樣更加高大,其主艦體有7層甲板,直昇機庫佔據兩層,後部隔著昇降機,緊接相連的直昇機維修車間佔據了三層甲板。該車間和包括昇降機在內的機庫全長120米,寬19—20米。另外右舷舷側有側燈,一直通到機庫。『日向』的艦員活動區布置在機庫上部的2號甲板,其下還有4層甲板,再下面由兩層艦底和燃料罐等壓艙物構成。
與歐美國家的輕型航母相比,『日向』號的機庫佔據主艦體容積明顯較少,畢竟該艦並非專用航母,海自將其歸入護衛艦級也說明該艦仍將主要依靠自身裝備來進行水面作戰。即便是現在這個並不寬大的機庫,據稱在設計時也為直昇機留下了足夠的富裕空間,由此可以判斷『日向』號的載機量較少。
在『日向』的島式建築中,燃氣輪主機的排煙道佔據了相當大的空間,飛行員待命室在1號甲板,3號甲板前部是艦橋,其後有航空管制室。雷達操作與火控等作戰艙室布置在主艦體內。飛行甲板後部右舷裝備了Mk-41垂直導彈發射系統。在接近飛行甲板的中線上有兩部大型昇降機,其中間是機庫。2號甲板上配置了全艦作戰指揮中心、軍官會議室、艦長室、艦隊司令室、軍官工作室、軍官居住區、醫務室等。艦艏按慣例裝備了系留裝置。士兵居住區在3—7號甲板,與之前的海自護衛艦不太相同的是,廚房和食堂被安排在了5號甲板。
『獨島』的甲板布局
『獨島』號具有與『大隅』號相近的登陸艦布局。主艦體由三層甲板構成。飛行甲板下面的2號甲板在除船塢和昇降機部分外的空間設置了作戰與指揮艙室,直昇機飛行員和陸戰隊員(700名)的居住空間也在這裡。下面的3號甲板是從前到後全通的車輛甲板兼機庫,艉部是稍向下傾斜的船塢裝卸機構。這層甲板佔據了通常兩層甲板的高度。
據說『獨島』號的塢艙內可收容兩艘LSF—II氣墊登陸艇(LCAC),這需要有至少60米的長度,但又有消息稱該艦在距離艦艉50米左右的位置上設置了昇降機,因此『獨島』號能否保證60米塢艙長度實際上還有疑問。另外,『獨島』號飛行甲板下部的舷側開口很少,艦內LCAC運轉時會釋放出大量高溫氣體,因此其吸排氣處理也令人困惑。需要指出的是,LSF—II登陸艇長26.4米,寬14.3米,搭載量60—75噸,航速40節,該登陸艇由韓國公司在美國LCAC基礎上改進而來,尺寸要大一些,但從其完成想象圖來看外形與基本配置應該一樣。
『獨島』的3號甲板兩舷可能設置有防水和吸排氣機構。除車輛甲板下的動力室等區域,主艦體下大部分空間被壓艙物箱和抽水機室佔據。這是欠缺平艙和吃水調整的登陸艦所必須的東西,當然艦底部分的罐類平艙物配置與『日向』號肯定有很大不同。有消息顯示該艦的車輛甲板可以容納70輛坦克和200輛卡車,這個數字似乎有點誇張。不過車輛甲板面積很大確是事實,通常能夠同時搭載10架直昇機和2輛坦克。也可以設想在車輛甲板中滿載登陸用兩棲車輛的情形。
飛行甲板右舷裝備有航空指示燈,設計搭載的直昇機為UH一60、NH一90或EH一101,這些飛機將主要用於垂直登陸或縱深補給,這與『日向』號搭載海軍反潛型直昇機是完全不同的。不過與『日向』一樣,『獨島』的島式建築也有兩根煙囪。因為采用的是柴油機,所以吸排氣空間並不那麼必要,島式建築後部有增設直昇機庫的冗餘空間。根據需要未來可搭載UH-60多用途直昇機和AH—l攻擊直昇機。這種在島式建築中設置機庫的方式實屬罕見。艦橋為兩層,上部用作艦隊司令室,下部為本艦用。每個艦橋都向飛行甲板一側突出,可能是航空控制室。
動力系統『日向』領先
『日向』號的動力系統設置在機庫甲板下,如果把機庫甲板(4號甲板)想象成一般護衛艦的上甲板就比較好理解了。該艦的主機為4臺LM?2500燃氣輪機,采用COGAG方式布置,每兩臺燃氣輪機與減速裝置為一組,分別安裝於兩個動力艙室內。兩艙中間的區域為輔機室,在主機失效後可為艦艇提供應急輔助動力。前部的第一動力艙驅動左舷軸,後部的第二動力艙驅動右舷軸,由5葉變距螺旋槳推動軍艦機動。該艦在垂直方向安裝了2個舵,這與以往的日本護衛艦有所不同。
為了在島型建築中設置煙囪,『日向』號的排氣管路被設計的相當長,又因吸氣口布置在主艦體兩舷,導致通風管進一步延長。對於以直昇機運用為基本作戰方式的『日向』來說,通氣管路的自動穩定器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左右舷各裝備了2個。該艦的主發電機與燃氣輪機相連,可為全艦提供2400千瓦的電力。可能是因為所需電能太大,『日向』的發電機組有4臺發電機,這比海自以前的通用護衛艦要多一臺。由於其主要任務是編隊反潛,因此設計時充分考慮了隱身性能,尤其是動力機械的減震措施做的比較徹底。
『獨島』號的動力要求與系統配置與『日向』號完全不同,該艦23節的。航速對於登陸艦艇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其動力系統被安排在車輛兼機庫甲板下面,主機為4臺在韓國許可生產的SEMT『皮爾斯蒂克』16PC2.5STC中速柴油機,輸出功率41615馬力,雙軸推進。從上層建築的兩根煙囪來看,可以推測動力艙也被分成兩部分,采用了換檔配置。順便說一下,與『獨島』號任務相似的『大隅』號只有一個動力艙室,2臺主機。值得注意的是,『獨島』雖然在艦首部裝備了艏推進器,但好像沒有水平舵穩定器。可能是因為航空運用將主要在水平舵穩定器不起作用的停車狀態吧。
航空潛力『獨島』佔優
『日向』號通常搭載3架SH一60J∕K反潛直昇機,為應對必要情況也可以搭載MH-53E或MCH一101等掃雷∕運輸直昇機。根據機型不同載機量會有所變化,但如果是SH一60J∕K的話最多可搭載10架。機庫後方的維修區可對上述所有型號的直昇機,在展開機翼的狀態下進行維修。『日向』的飛行甲板長195米,最大寬度為33米,島式建築寬24米。兩臺昇降機前部(第一)為20×10米,後部(第二)為20×13米,還裝有兩臺彈藥∕貨物昇降機。在左舷附近有四個直昇機起降點,均配置供油設備。航空控制室獨立設置在島式建築後部。
『獨島』號的停機坪要比『日向』號寬闊,通常可搭載10架UH一60多用途直昇機,飛行甲板左舷設置了5處起降點。甲板前部裝備有近防武器系統,島式建築前方右舷有一臺大型斤車、兩臺直昇機昇降機和一臺貨物於昇降機。直昇機供油點設置在兩舷。除運輸直昇機外,『獨島』號的飛行甲板遼可以搭載車輛,這充分體現了其作為兩棲攻擊艦的身份。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消息稱『獨島』號未來會裝備長度為15—17米的滑躍式飛行甲板,其上敷設耐熱材料,可搭載類似F-35的垂∕短距起降戰斗機作戰。不過韓國政府已經對此說法予以堅決否為。
作戰系統『日向』更強
『日向』號最主要的武器系統就是1套16單元Mk一41垂直導彈發射裝置,可發射改進型『海麻雀』艦空導彈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另外還包括兩座20毫米『密集陣』近防炮,分別位於飛行甲板前部和艦尾左舷外飄處;以及艦體內部的兩座HOs一303三聯魚雷發射裝置。當然,SH一60直昇機可以說是其最重要的武器。除反潛功能外,SH一60還可以使用『海爾法』反艦導彈和機槍。艦內專門設置有聲納浮標庫和彈庫(魚雷、反潛炸彈、導彈)。直昇機通過數據鏈與艦上指揮控制系統相連。
『日向』號的電子設備主要包括島型建築前後的三型近程艦空導彈火控雷達,該雷達屬於多功能相控陣雷達,有日本『宙斯盾』之稱以及主桅上的OPS一20對海搜索雷達。在島式建築的露天甲板上裝備有各種電子對抗系統、數據鏈中繼器和衛星通信天線。艏部巨大整流罩內安裝了新型被動陣列聲納,該聲納獲得的情報和直昇機的聲納情報一起由OQQ-21反潛作戰系統做綜合處理。
總體來看,『日向』號除了沒有海自上一代直昇機護衛艦裝備的127毫米炮外,其他方面的作戰能力都有所強化。結合更加先進的c4I系統使其具備了新一代直昇機航母與多用途護衛艦的雙重功能。
由於並非火力作戰型艦艇,『獨島』號的武器系統比『日向』號要簡單的多,且更加偏重於自衛。其在島型建築的艦橋頂裝備了一套『拉姆』近防導彈系統,以及兩座30毫米『守門員』近防炮,一座在飛行甲板前部,1座在島型建築後。在兩煙囪間安裝了SMART—L三坐標雷達(下水時未安裝雷達實機),像各種電子對抗系統、導航系統和通信系統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艦尾右舷處還可以看到SLQ一25魚雷誘餌發射器。
雖然武器談不上強大,但登陸艦所執行的任務比較多元化,搭載的飛機、坦克、車輛等裝備類型也非常多。因此『獨島』號的指揮控制系統比『日向』號更加復雜。除本艦的防御外,還要承擔艦艇編隊作戰、登陸卸載、航空管制等多種指揮控制任務。因此其必須有先進的C4I系統作為保證。
完全不同的角色
『日向』號是日本最新一代DDH該艦既繼承了海自DDH這一特殊艦科的傳統,同時功能上又有所拓展。DDH在日本已經擁有30多年的使用歷史,其技術規范和運用應該說比較成熟,現在突然從傳統分段式甲板型發展到全通甲板型,表面上看比較突兀,實際上則是DDH強化任務能力的必然選擇。畢竟航母艦型的使用靈活性要大很多,在執行當前比較頻繁的國際維和及災害救援∕控制任務時都能得心應手。『日向』號艦內就專門設置了在執行上述任務時的指揮艙室,現有各艙室的功能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模塊化組合。
因為不是兩棲作戰艦艇,因此『日向』號的運輸能力一般,但其遠洋編隊指揮能力卻值得稱道。該艦人員編制為347名,包括本艦322人和旗艦司令部25人,此外為了適應不同的任務居住空間設計也留有冗餘。
『獨島』號是根據韓國新的艦隊整備計劃建造的。韓國海軍預計到2020年可建立2—3支快速反應艦隊,每支艦隊包括一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一艘KDX—III防空驅逐艦、2—3艘KDX—II多用途驅逐艦、一定數量的FFX護衛艦及2艘AIP型潛艇。獨島級在編隊中將扮演中樞指揮艦角色。另外,其與『日向』號一樣也可在國際維和及災害救援任務中發揮作用。其人員編制為300人,可搭載700名陸戰隊員。
『獨島』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國產化不夠徹底,搭載的動力、武器和電子系統基本都是引進自歐美或按許可證制造。目前其2號艦『馬羅島』號正在建造中,預計2010年服役,3號艦的建造計劃也已經敲定。
綜上所述,除了外形相似外,特別強化了航空運用的『日向』號和重視兩棲攻擊的『獨島』號其實完全屬於兩個不同的艦種,因此非要在輕型航母領域分出兩者誰更強大根本沒什麼意義。但可以預期的是,日本和韓國肯定都希望能充分借鑒自己這兩級准航母的經驗,在其基礎上發展出真正的輕型航母,到時候再做一番對比也許會更有意思。(國際展望第24期)
http://newsbig5.jxnews.com.cn/system/2008/07/18/002800504.shtml
中國071型船塢登陸艦
日本最新型向東號大型直升機航母
韓國海軍最新服役的獨島號兩棲攻擊艦
中國63A水陆坦克
2009-6月30日,駐閩某裝甲旅在海上進行實彈射擊。
中國03P式水陸坦克
ZBD-05式兩棲突擊車
中國海陸AAV中國兩棲高速突擊車火力強于美軍EFV
美軍遠征戰鬥車EFV胎死腹中 2011-01-07 中國時報
美海陸AAV7A1
韓軍和斗山公司技術人員正在搶救沈沒韓國國産K-21戰車
一、網路新聞消息
最新一期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證實,中國海軍正在建造大型船塢登陸艦,排水量約九千噸,這可能為未來製造航空母艦做前期準備。
漢和發自歐洲的報導,引述法國國防消息人士的話首次透露,正在建造中的中國大型船塢登陸艦,使用S.E.M.T.PIELSTICK生產的柴油機。漢和防務評論總編輯平可夫推斷,中國海軍正在建造中的大型船塢登陸艦,滿載排水量可能達到9000噸左右。目前已經開始生產,漢和認為極有可能在大連造船廠生產,而且是為未來生產航空母艦做前期準備。目前中國海軍只建造一艘同型艦供研究使用,今後還有可能建造更為大型的船塢登陸艦。以上消息是一年之前老平的主觀猜測,可是今天中國海軍的第一艘國產大型船塢登陸艦已經下水舾裝,並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的眼前。隨著中國大型兩棲船塢登陸艦的裝備,中國海軍兩棲登陸作戰能力將得到迅速提高。可以看出中國海軍這是在為未來的海上登陸戰做準備。
二、分析與評論
1.現在的事實已經證明一年前的老平確實是看走眼,第一中國海軍的這艘軍艦是在上海建造,而不是在大連。第二它的噸位不是9800噸而是18000噸以上。只是在兩棲船塢登陸艦這點他還是分析的對頭。中國海軍這次是首次建造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兩棲船塢登陸艦。根據海外媒體的分析報導,它標準排水量在20000噸左右。可以同時搭載四艘大型兩棲氣墊艇。可以提供一個營的登陸部隊的武器裝備和戰鬥車輛。該艇類似於美國的LCAC,駕駛室與發動機位於艇兩側,有如一堵牆般圍著中央的貨艙,以LCAC的最大搭載限度為50噸的資料來看,如果該艇只裝備63A式水陸兩棲主戰坦克,則可搭載3輛左右,若換裝其他型號的裝甲車輛,如90式輪式裝甲戰鬥車,則可升至6輛。
而中國原來的大型登陸艦上都普遍載有一架直升機以及2-4艘小型人員登陸艇,但噸位以及運送能力實在較差。如果在登陸時沒有空中保護和強大的對岸進行有力火力的壓制,則在登陸戰中面對敵方的灘頭火力阻擋,將難以發揮作戰作用和突襲的效果。
2、2006年10月23日,俄羅斯《生意人報》上的一篇報導“更細緻”地描述了“中國的航母計畫”。該報導稱,中國有可能向俄羅斯訂購50架蘇—33艦載戰鬥機,目前相關談判正在進行中,總合同金額達25億美元。不過俄方稱,中國不可能一次性簽下所有的合同,很有可能中國將在年底前先購買兩架蘇—33戰機用於測試。這篇報導還宣稱,中國計畫在2010年前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艦,在2016年前共建造3艘航空母艦。但是在筆者看來中國雖然已經具備自造航母的一些條件;但同時也有許多建造航母中遇到的重大技術瓶頸問題需要解決。依筆者所見中國海軍未來航母編隊的組建工作看來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3、中國海軍首艘兩棲船塢登陸艦現在已經下水舾裝。隨著這艘兩棲船塢登陸艦的建造進度加快,中國海軍未來的兩棲打擊群到是已經顯現出雛形。所謂兩棲打擊群主要是由以下艦艇組成:兩棲船塢登陸艦一艘、兩棲攻擊艦兩艘、巡洋艦一艘、大型驅逐艦兩艘、護衛艦兩艘、攻擊型核潛艇一艘。對比以上艦艇中國海軍目前尚缺的主要是巡洋艦和兩棲攻擊艦。不過在現在世界海軍驅逐艦製造趨向大型化的時代,巡洋艦和大型驅逐艦之間的界線已經日趨模糊。所以中國海軍目前的驅逐艦完全可以在兩棲攻擊群中發揮巡洋艦的作用;那麼中國海軍在組建兩棲攻擊群時最急需的就是兩棲攻擊艦。相對海軍大型航母編隊來說兩棲打擊群完全可以在未來的幾年內形成戰鬥力,在筆者看來它成軍的可能性比中國海軍的航母編隊更大。
三、東亞三國海軍兩棲作戰艦艇對比
1、與兩棲船塢攻擊艦作對比,中國海軍的這艘兩棲船塢登陸艦的直升機甲板設在艦橋後部,艦橋和艦體同寬;由於取消了甲板以下的直升機機庫,所以留有更多的空間用於其他佈置。缺點是載機數量少、快速投送能力差、艦艇航行時直升機起降受兩側絮流影響較大,對飛行員以及直升機要求較高。前部車輛儲存段和後直升機甲板距離過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艦的港口裝卸進程。但上面的缺點也並非無法解決,比如快速投送能力方面的缺陷就可由氣墊登陸艇來解決,且生存能力更強,運載力更大、隱蔽性也好。
2、我們如果對比二十一世紀世界各國海軍兩棲艦艇的發展趨勢,就是不與世界海軍第一強國美國海軍作對比,拿我們的近鄰韓國、日本海軍作對比。他們可都是首先發展兩棲攻擊艦。首先讓我們來侃侃日本海軍把它定義為運輸艦的大偶型兩棲攻擊艦,該艦主艦體橫斷面呈V字型,艦首,具有較大的前傾斜度,兩舷外飄。上層建築呈倒V字型結構,採用向內傾斜角度。上述舉措將有助於減小雷達反射波強度,從而收到了較好的隱身效果。由於排水量和吃水深度增大,“大隅”號的裝載量是現役最大的“三浦”級坦克登陸艦的3倍,一次可運載1000名陸戰隊員、10輛90型主戰坦克及數架CH-47型重型直升機。“大隅”號艦首不再開門,艦體水線以下部分比較尖瘦,水線以上部分充分向外伸展,從而大大降低了航行阻力,提高了艦艇的航速和適航性能。該艦艦尾設置了升降機井梯,搭載2艘從美國訂購的LCAC氣墊登陸艇;主甲板上配備2部大型直升機升降機,用來搭載CH-47型重型直升機。該艦的使用,突破了日海軍以往登陸艦單一的搶灘登陸模式;實現了既可憑藉氣墊登陸艇搶灘登陸,又可以借助艦載直升機實施垂直登陸。所以它就是一艘名副其實的大型兩棲攻擊艦。
3、韓國海軍計畫在2007年裝備兩艘能搭載垂直起落戰鬥機的萬噸級輕型航空母艦。這種輕型航母的最大排水量為18000噸,可容納7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10架垂直起落戰鬥機或者戰鬥直升機、2艘高速充氣登陸艇和10多輛戰車,為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提供火力支援。航母同時還裝備世界上最先進的“C4ISR”指揮自動化系統、高精度雷達和近距離防空導彈等設備,有很強的戰鬥和防護能力。航母總長度達到190米,寬31米,比義大利建造的“加里波第”級輕型航空母艦和日本登陸艦更長。後者長度180.2米,寬度30.40米;日本OSUMI級直升機登陸艦總長178米,寬25.8米,韓國海軍這一行動表明其欲變為一支遠洋型藍水海軍。
四、中國海軍兩棲打擊群的旗艦—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
1、當然和航母編隊相比,兩棲打擊群還是有以下不足之處。一是它沒有艦載遠端攻擊飛機它的作戰半徑就是載有垂直起飛飛機也就是在500千米以內;如果是以導彈攻擊為主,它的作戰半徑在300千米以內。它的防空和反潛作戰距離也在300千米之內,這些都不能和擁有預警機和遠程巡航導彈的航母編隊相比。但是它也有總體造價較低,效費比較高的優點。同時它可以搭載一個加強營級的2000余名作戰士兵、近三十架的作戰直升飛機、和近十艘大型氣墊船、和數十輛登陸作戰車輛。同時隨著中國海軍卡28反潛直升飛機、直—十五海軍型運輸直升飛機和武直十攻擊型直升飛機的先後研製成功,這些也為中國海軍兩棲打擊群的組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中國海軍在組建兩棲打擊群以後不但可以為中國海軍未來的航母編隊提供一個有意的嘗試。也通過整個兩棲打擊群的訓練和相互協調起到先行官的作用。同時也為未來的航母編隊積累啦寶貴的經驗。中國海軍一旦真正組建完成兩棲打擊編隊,隨著兩棲攻擊能力的加強,中國對未來可能在中國沿海島嶼發生的各種軍事衝突的應變能力也得到真正的從質到量的巨大提高。中國海軍面對日本海軍的軍事擴張,和如今中日兩國在中國東海的形式日見嚴峻,所以對中國海軍來說:組建兩棲攻擊群的條件可能比海軍航母編隊更加現實,而且中國海軍確實急需組建兩個以上的兩棲打擊群用來保護中國三百萬平方千米的海上領土的安全。
3、中國海軍之所以首先製造船塢登陸艦;而不是製造兩棲攻擊艦。可能有以下幾方面達到原因:中國海軍和美軍不一樣,中國不需要開赴全球四大洋作戰,中國海軍在南中國海、中國東海在得到中國空軍遠端戰術打擊機群的支援下,都可以取得離岸1000千米的戰場制空權。而兩棲船塢登陸艦重點是人員和作戰車輛的輸送。因為受海岸條件限制,中國以往的登陸艦隻能在百分之十五的海岸登陸,而在裝備了與以往小型氣墊船不同的大型氣墊登陸艇後則可對百分之七十的海岸進行登陸作業。中國海軍在擁有大型兩棲船塢登陸艦以後登陸作戰的能力將得到成倍的提高。而兩棲攻擊艦的優勢就在於它上面的艦載直升機快速運輸能力和機動性能比氣墊船快,所以它的立體作戰能力還是強過船塢登陸艦。中國海軍現在首先製造船塢登陸艦,看來是在由易而難,在實踐中通過摸索和積累經驗再逐步提高中國海軍的兩棲作戰能力。
4、雖然兩棲船塢登陸艦主要使命是支持海軍其他登陸編隊以及海軍陸戰隊進行兩棲作戰,通過運輸、部署兩棲部隊以及裝備、實施平面和垂直登陸,為中國海軍兩棲作戰提供規劃,指揮、控制和通信平臺,並作為兩棲特混編隊的海上流動指揮所使用。在登陸作戰行動中,該艦主要是從海上進行“平面登陸”。在以往的海軍陸戰旅在中國沿海所進行的軍事演習中,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主要就是以兩棲坦克、裝甲車。和小型登陸艇、氣墊船進行人員和作戰武器的輸送。這其實就是一種單純的平面作戰手段。海軍陸戰隊還是以傳統登陸作戰手段作戰,還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能夠承擔立體作戰任務的海軍陸戰隊。不過在近來的海軍陸戰隊的作戰訓練中,已經出現陸戰隊員乘坐直八海軍型直升飛機的鏡頭,同時也有海豚艦載直升機指揮作戰的畫面。這說明中國海軍陸戰隊已經在為未來的立體登陸作戰在進行戰術演練。所以無論是告別舊的傳統登陸作戰工具和作戰指導思想看來都還是有一個過程的。
五、中國海軍未來兩棲打擊群中的指揮中心和旗艦作用
1、中國海軍現在的主力驅逐艦的資訊化作戰指揮系統:
所謂艦載C4ISR系統網路包括艦船上指揮中心內部的區域網和指揮中心之間的互連網。八十年代在中、大型水面艦艇、護衛艦這一級,普遍使用共用介質、匯流排形式的網路拓撲(Network Topology)結構,匯流排使用的速率也從低速的1MBPS到中低速的標準10MBPS頻寬發展。中國海軍新型大中型水面艦艇普遍採用的是仿義大利IPN-10的作戰系統。該系統用MHIDAS多路高級綜合分結構系統。該匯流排系統採用模組化結構,分為主線和支線,主線可達50米,兩個終端設備之間最遠可達400米。匯流排資料傳輸率可達10MBPS/秒,用戶數量最多可達256個,可滿足中大型艦艇對於傳輸距離,傳輸速率和終端數目的要求。
中國海軍採用的首型海上編隊戰役、戰術型自動化H/ZBJ-1指揮系統。該新型指揮系統採用功能更強、速度更快的資料匯流排,更先進的旗艦資料顯示中樞,採用以光纖資料匯流排為基礎的乙太網區域網路和開放系統互連結構。該系統結合支援戰鬥群各分隊之間的綜合通訊、導航和敵我識別,用於交換聯合戰術資料鏈,對艦隊直轄海基和岸基、空基偵測平臺進行有效的指揮管理和協調。
2、中國海軍幾乎所有主要的水面戰艦都加裝了可能稱作HN900(西方稱之為Clink 11)型的戰術資料鏈,它可能相當於北約海軍的Link
11型資料鏈作戰系統。中國海軍的協同作戰能力得到提升,這樣更好地解決了不同種類艦隻使用不同種類反艦導彈實施聯合作戰的問題。也使得中國海軍不對稱作戰中的“導彈飽和攻擊”手段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戰效果。
3、兩棲船塢登陸艦——艦隊指揮旗艦:
中國海軍的這艘兩棲登陸艦作為兩棲攻擊艦隊中噸位最大軍艦、雖然他在艦隊中火力不算最強、性能不算最好。但是和兩棲攻擊艦隊中其他的主戰艦艇相比:由於中國海軍現役的大、中型主戰艦艇均裝備有大量的各種武備和電子設備,由於艦面甲板極為擁擠,無法加裝完備的通信指控裝備,各種無線電通信和電子設備同時使用時相互幹擾嚴重,有時甚至造成指揮中斷;主力作戰艦艇在擔任了旗艦的指揮任務之後,實際上也難以完成本來應該承擔的作戰任務。隨著艦隊規模的大型化,作戰任務的多樣化,作戰行動的複雜化,艦隊指揮人員需要處理的各種情報的數量空前增多,單靠指揮人員的頭腦意志決策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命令。
旗艦指揮能力的不足在兩棲作戰中體現得最為突出,現代大規模兩棲作戰幾乎包含了海軍所有的戰術行動,旗艦需要指揮和控制空中、海面、水下、陸上多軍種參加的複雜的作戰行動,一般艦船根本無法勝任。
4、儘管中國海軍這艘船塢登陸艦本身的防護作戰能力一般,而且因為沒有安裝遠端對空對海搜索雷達,所以不能依靠他來對海上目標的遠端超視距搜索和對攻擊目標進行精確定位。真正能給中國海軍立體作戰能力帶來革命性變化的以下幾種作戰資訊搜集平臺:
⑴、運-8海上空中警戒機是對海軍立體作戰能力的重大改進:
中國海軍在經過幾年的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和對整機整合和在近年來已將它投入戰備值勤中,在去年進行中俄軍演中,由於它的出現在我方艦艇編隊實施驅逐艦和潛水艇對目標進行導彈攻擊時,它不僅提供了發現對手水面目標的精確目標方位,同時對反艦導彈在對艦攻擊中的中繼制導提供了關鍵作用。一直以來中國海軍的主力驅逐艦對海攻擊的遠端精確打擊的定位是一個弱項,特別是對水面艦隻進行視距外攻擊時。運八改海巡機的出現基本上縮小啦國產艦艇在進行水面對艦攻擊方面與國外海軍在技術上的重大差距。
機上安裝的對海搜索雷達是英國EMI公司的拳頭產品。它是一部遠端監視雷達,基本作用是反潛和反艦。反潛工作時,雷達能在強海雜波背景下檢測幾英里遠的單個潛艇目標。反艦工作時,雷達能夠在超過100海裏範圍內檢測、跟蹤和分類海面船隻。目標分類是由操縱員在B型顯示器和A型顯示器上用高放大倍數的顯示器完成的。該雷達還具有探測惡劣氣象功能,以及用於與其他飛機協同執行反潛和搜索救援任務的防撞功能。我們只能把它定位於:海上巡邏警戒機。如果沒有運八海上空中警戒機所起的戰場水面艦艇的搜索作用,只依靠水面艦艇自身裝備的的雷達對敵方水面艦艇進行視距外攻擊是不可能完成的。
⑵、運八—平衡木中型預警機是中國海軍真正需要的海戰預警機:
這是一種採用平衡木式的雙面側視電子掃描相控陣天線的飛機。這種平衡木狀的天線兩側各有一部雷達天線陣面,每部天線陣面有200個固態收發陣元,因此也被稱為“側視機載雷達”(SLAR)。雷達操作在北約E-F波段(美國S-波段)2 GHz-4 GHz頻率,1,985磅(900公斤重的機背天線被包裝在一個9米長箱體狀天線罩中,在機身的支架上安裝。利用自適應旁瓣抑制技術,在每側的視角160度。從它的標準6,000米的操作高度,雷達最大探測範圍450公里,能夠在一個密集的敵對電子戰環境、大量雷達雜亂回波和低目標高度的條件下,在330公里的距離發現戰鬥機大小的目標;具有海洋監測能力,能在320公里距離發現海上目標。雷達具有全面掃描監測同時對感興趣的重要方位進行頻繁扇形掃描的能力,而且一個單獨扇形可能是同時在不同的模式中掃描。雷達綜合性能非常好,具有窄波束、高精度等特點,可同時跟蹤300多個目標。
但是這種預警機仍然只是一種地面控制的機載監視系統,探測到的雷達圖像通過資料鏈傳送到地面防空系統的指揮中心,再進行處理分析。功能如同和總體空中防禦網路整合的一個機載雷達,因此不需要大量機載人員,全體人員僅2-6名。由於在未來戰爭中運八—“平衡木”預警機最大的作用就是對海空立體作戰中的己方的作戰艦船、飛機提供戰場的對方目標偵察、並對己方作機群、艦隊提供空中指揮、控制、引導、通信、制導的作用。
⑶、中國海軍提高立體戰能力的關鍵系統“虛擬雷達”=資料鏈系統
中國海軍現在已經進入群體性、立體化、網狀戰鬥攻擊模式。而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條件就是中國海軍在資訊化作戰領域內取得的巨大進步。中國海軍在裝備“虛擬雷達”=資料鏈系統後。利用資料鏈系統將軍艦、艦隊指揮旗艦的指揮中心、運八—海上空中警戒機作為空中海上偵察監視飛行平臺、運八—平衡木空中預警機以及佈置在太空的戰場監視軍事衛星互相連接和資訊即時傳輸的一種系統,它大大縮短了C4ISR系統中“觀察———判斷———決策———行動”回路的週期,提高了資訊傳送的速度和可靠性。由於中國海軍兩棲攻擊群中的所有作戰艦船通過資料鏈系統也就是“虛擬雷達”延伸了發現敵人的距離,縮短了發現敵方的時間,提高了打擊目標的精確度,同時又減少了對方發現自己的概率,因此資料鏈系統取代中國海軍艦載載雷達系統已成為發展新趨勢。而依靠外部資訊源提供目標資料,將成為新型海上作戰艦艇的重要使用模式。
在新世紀高科技條件下、資訊化作戰指揮系統的變化是日新月異。從中國海軍現在的造艦速度和現實裝備情況來看,中國海軍這種兩棲船塢登陸艦以它足夠的甲板面積可以佈置數量眾多的大型通訊天線,避免因無線配置密集而相互幹擾;較大的排水量使它有良好的適航性、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強自持力;考慮到通信電子設備的飛速發展和作戰指揮需求的不斷提高,這一排水量也可以保證為今後的改進改裝提供較大的餘地。所以中國海軍的這種兩棲攻擊艦無疑是中國海軍兩棲攻擊群的首選旗艦。
http://bwl.top81.cn/military/navy/newships/501.htm
052D
(楨:網上憤/糞青型的軍迷,像以「心臟病」罵中國發動機,動輒以美國近萬噸級神盾艦96單元的垂射VLS,罵中國七千噸052C/D的(48/64)太少。其實噸位不足,再怎麼改進,頂多像052D將052C艦舯的16單元→32單元。至於艦首的730近防炮位,像美艦的密集陣置於艦首尾,在無法像134米長的054A置於艦兩測,長154米的052C/D也必須置於艦首尾之限制下,為取得大射角,炮座又須高凸,炮位之處不可能改裝成VLS。再說軍武間之質量須配套,美國9升噸級神盾艦配10萬噸級航母,中國7千級神盾艦配6萬噸級航母,剛好,不然可能重蹈<韓國的大洋海軍夢>。中國大驅得待052E或055了,果真要求全,本館<PLA最急需的武器>甚言「全能艦」:
在「和平共享」的<中國大戰略>下(習近平未來應會調整胡錦濤的「和諧社會」為「和平共享」),研發出能在大洋上先看/打到美國航母和F22/35匿迹戰機的武器。
這就不能單靠PLA現有的陸上預警雷達/防空/反導系統和東風21/東海10反航母飛彈,或海上傳統的神盾驅逐艦,而必須在大洋上有:
多顆低軌偵察衛星、同温層預警飛艇或超地平線預警艦(052C/D米波雷達的探距已有350km)、以及配有遠程反航母/反艦/反潛/防空(反衛/反導)/攻陸/發射衛星等之飛彈的全能型巡洋艦。
如此,即使解放軍PLA沒航母也不怕老美了,若再有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就更能支持中國的「和平共享」大戰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東海/南海/藏南,中國沒必要與日越印等國爭占不毛之島/地,而是全力開發油/水(引藏南水北調黃河)資源,若日越印等敢搞破壞、就趁機痛宰之。
這樣一來,全球尤其亞非拉美的眾多開發中國家,便會信服於中國軟(如中國動輙上百億美元的經援非洲/東協)硬(如上述軍事戰略)兼施的「和平共享」大戰略了。
詳參【圖博館】:中國戰機發動機研發史 太行發動機只達到能用的水準 WS-10性能優於AL—31F 坦克發動機 美早知中反衛星 《航空母艦及其克星》 巨浪1與東風21 中國巡弋飛彈研發史 中國航母 共軍能阻美救台 機載有源相控雷達 中國雷達 中國衛星 中國無人機 飛艇 《空天一體作戰研究》 保釣再起? 《海權論》 中國與東協 中國與印度 中國與非洲 中共十七大 中國大戰略 《和諧社會導論》 中國崛起
另外在詳貼052D前,先依051-6之序整理中國海軍各級驅逐/護衛艦。)
中日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海軍驅逐艦發展路線圖,我們從中可以大致了解到中日兩國海軍主戰裝備發展的脈絡,日本海軍在冷戰結束後極大地加強了海軍建設投入,在上世紀最後十年先後開工了金剛級、村雨級和高波級驅逐艦,建造數量接近20艘。而中國海軍驅逐艦從2000年之後才開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這一階段是中國海軍摸索新型驅逐艦技術的初期階段。進入2010年之後,開始大規模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有三個標誌:1、052C型驅逐艦的量產,標誌著我軍第三代導彈驅逐艦逐漸成熟。2、052D型驅逐艦的量產,顯示中國海軍裝備建設正式進入量變範疇。3、055型導彈驅逐艦的研製,作為我軍第四代導彈驅逐艦,055型導彈驅逐艦是我們2020年-2030年時期的主力裝備,具備和美軍DDG1000和阿利伯克III相當的作戰能力。
052D
052D與052C戰艦垂發對比圖
052D級新型驅逐艦武器配備圖
052D級戰艦由052C級戰艦的前部36具變前部32具少了4具,後部12具變32具多了20具,總計64具垂直發射裝置,增加了16具。
同時取消8部傾斜式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改為防空反潛反艦通用垂直發射裝置。
052D(滿載7000噸),172江南號2012-8-29下水,改良052C→052D:48 x紅旗9→64具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1 x 100mm雙用艦炮→ 1 x 130mm單管砲; 氣+液冷式弧形外罩相控陣雷達→純液冷式平面外罩相控陣雷達; 後部2 x 30mm 七管近防快炮→FN3000近防飛彈;新型的RUB煙霧顆粒4 x 18管誘餌火箭幹擾系統;未來有可能改裝 8 x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 射程400km。
消息稱中國第10艘神盾艦將下水 造艦速度是日2倍2013-11-17 新華軍事
據分析人士稱,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每下水1艘6000噸級以上的主力艦,就會得到中國海軍建造2至3艘同等艦艇的回應,而在日本海上自衛隊確定在未來4年建造4艘24DD和25DD驅逐艦之後,中國海軍已開始建造大量的052D導彈驅逐艦。比較中日海自實力的天平正在傾向中國。目前,第一艘052D導彈驅逐艦已經在東海海域進行過海試,海試的主要任務可能是對艦艇的燃機進行測試。
052D驅逐艦採用了新型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等設備。同052C型驅逐艦相比,新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可以容納大型武器,包括“東海-10”巡航導彈和“紅旗-9”遠程防空導彈等,導彈發射裝置的數量也從原來的48個改為64個,火力較052C得到極大增強。
日本在冷戰結束後極大地加強了海自建設投入,在上世紀最後十年先後開工了金剛級、村雨級和高波級驅逐艦,建造數量接近20艘。而中國海軍驅逐艦從2000年之後才開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這一階段是中國海軍摸索新型驅逐艦技術的初期階段。進入2010年之後,開始大規模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有三個標志:1、052C型驅逐艦的量產,標志著我軍第三代導彈驅逐艦逐漸成熟。2、052D型驅逐艦的量產,顯示中國海軍裝備建設正式進入量變範疇。3、055型導彈驅逐艦的研製,作為我軍第四代導彈驅逐艦,055型導彈驅逐艦是我們2020年-2030年時期的主力裝備,具備和美軍DDG1000和阿利伯克III相當的作戰能力,作為我國海上反導防禦體係的主戰平臺,將使我軍驅逐艦技術水準達到世界第一流。
相關新聞
美發佈中國軍力報告稱中國將建12艘052D驅逐艦
052D(滿載7000噸),172?江南號2012-8-29下水,改良052C→052D:48 x紅旗9→64具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1 x 100mm雙用艦炮→ 1 x 130mm單管砲; 氣+液冷式弧形外罩相控陣雷達→純液冷式平面外罩相控陣雷達: 新型的RUB煙霧顆粒4 x 18管誘餌火箭幹擾系統;未來有可能改裝 8 x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 射程400km。
052C(滿6800),2003年170蘭州/171海口號下水後、不像054A量產、2010之後才再下水4艘,數据:長154/寬17、吃水6.1米、57000shp馬力柴油燃氣交替輪機、4500海浬/18節、乘員250人、1架Ka-28或直9/無人機、氣+液冷式弧形外罩相控陣雷達 探距400km、48 x紅旗9防空飛彈VLS 射程200km(海/紅旗9彈長徑粗故射程有增加空間,故美國標3/俄S400)、8 x鷹擊62(C602)反艦飛彈 射程3-400km、6 x 324mm魚雷管、1 x 100mm雙用炮、2 x 30mm 七管近迫防衛快炮、4 x 18管誘餌火箭。(詳參【圖博館】:從美DD(X)驅逐艦看170的差距 韓國的大洋海軍夢 美國伯克級神盾艦 日本金剛與愛宕神盾艦 神盾艦)
(中國海軍軍艦命名規定簡要如下(詳參【圖博館】:兩岸軍語):航母(如16遼寧號)、巡洋艦以行政省(區)命名,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潛艇以“長征”加序號命名,獵潛艇以“縣”命名,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陸艦以“河”命名,補給艦以湖泊命名。
艦艇編號
1字頭爲驅逐艦(其中105-116屬北海艦隊,131-139屬東海艦隊,160-171屬南海艦隊);
2字頭、3字頭爲常規潛艇;
4字頭爲核潛艇;
5字頭爲護衛艦;
6字頭爲反潛護衛艇(獵潛艇);
7字頭爲導彈護衛艇;
8字頭爲補給艦、掃布雷艦;
9字頭爲登陸艦。
500噸以下的小艇以X字頭開始,X1字頭爲導彈艇,X2字頭爲魚雷艇,X3字頭爲護衛艇,X5字頭爲登陸艇。)
現代級驅逐艦——蒸氣輪機推動驅逐艦
(標準6500滿載7300噸),系列分別有:現代II型 (136杭州/137福州號),取消I型的後座AK-130雙聯裝130公釐艦砲、改為前後兩座SA-N-7牛虻艦空臂射系統、共48枚、射程25公里。現代II 改進型138泰州/139寧波號,9M317艦空導彈射程45公里,SS-N-22日曬超音速反艦飛彈、由原來射程120公里的3M-80E升級至240公里的3M80MBE。(詳參【圖博館】:日美評138現代級驅逐艦 評述137現代級導彈驅逐艦 新購現代級驅逐艦之議)
051——蒸氣輪機驅逐艦,系列分別有:
051旅大級,又分I,II,III,V級(標3250滿3670噸),1971至1992年、共造15艘,先後經多次改進,但2007之後已陸續除役。6x海鷹-2(C201)反艦飛彈 射程95km,166艦已換成8xC802 射程120km 。(中國海軍各型軍艦的反艦飛彈多有類似的升級:如由射程50km的C801→射程120km的C802→射程250km的C803→射程400km的C602)。(詳參【圖博館】: 從旅大級到旅滬級 )
051B旅海級(滿6000噸)、只有167深圳號,艦大卻只配海紅旗7短程防空飛彈八聯裝發射器一座,軍迷期待趁大修改裝052B臂射系統或054A垂射系統,但2007亮相仍是海紅7,其因似開腸破肚不利艦身結構。(詳參【圖博館】:052B 旅海級的167 與168)
051C旅洲级(滿7100噸)、只有115沈陽/116石家莊號,051C取消051B直升機庫改為32單元SA-N-6C /S300PUM1 遠程(150km)防空反導垂射系統VLS。(詳參【圖博館】:中華俄式神盾艦051C)
052——柴油燃氣交替輪機驅逐艦,系列分別有:
052旅滬級(滿4200噸)、只有112哈爾濱/113青島號,艦首B砲位裝有一座法國Thomson八聯裝海響尾蛇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詳參【圖博館】: 從旅大級到旅滬級 )
112艦的二次改裝:HHQ-7導彈仍會被沿用
052B旅洋級(標5200滿6500噸)、只有168廣州/169武漢號,前後各安置1座SA-N-7臂射系統、共48枚、射程25km。(詳參【圖博館】:052B 旅海級的167 與168)
053——柴油輪機護衛艦
系列分別有A,B,G,H,HG型 (1700-2500噸),雖已陸續除役,但2011年完成最後6艘053H1G型升級將服役至少10年,其出口型F-22、巴基斯坦已購4艘將購4艘、2012年擊敗俄20380型奪得阿爾及利亞3艘輕護艦訂單。(詳參【圖博館】: 中國巡防艦發展史)
(上圖為江衛Ⅱ型053H3)A:FQF-2500反潛火箭裝置2座 B:100毫米/56口徑雙聯主炮1座 C:六聯裝HQ-61M艦空導彈1座 D:三聯裝YJ-1(C801)艦艦導彈2座 E:機庫 F:直-9反潛直升機1架 G:37毫米/74口徑雙聯自動防空火炮4座 H:水雷
054——柴油輪機護衛艦,系列分別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