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艦:挪威海軍南森級 2006-10-19《艦船知識》雜誌
2006年6月6日,經過5天航行後,由西班牙納凡蒂亞造船公司(原伊薩造船公司)為挪威海軍建造的南森級護衛艦的首艦“弗裏德約夫‧南森”號正式抵達奧斯陸港。南森級護衛艦因裝備有簡化版的“宙斯盾”系統,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艦。
研製背景
目前,挪威海軍現役較大的水面艦主要是4艘在1966~1967年間服役的奧斯陸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1950噸,它們的作戰能力顯然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海戰要求和挪威海軍的需要,已到壽終正寢之時。
為了取代奧斯陸級,挪威海軍於1994年提出了代號為SMP 6088的新一代護衛艦發展計畫,並在1997年3月開始概念設計。1998年末,挪威海軍在全世界範圍內邀請了14家造船廠商參與競標。1999年3月,在競標的最後階段,由當時的西班牙巴贊造船公司(即以後的伊薩造船公司)、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組成的先進護衛艦聯盟(AFCON)戰勝了另外2個競爭對手德國布隆福斯造船公司和英國BAE系統公司,被挪威海軍確定為新型護衛艦的設計和建造商。AFCON提出的方案是以西班牙海軍的F 100型護衛艦為母型,根據挪威海軍的需要重新設計。2000年6月23日,挪威海軍與AFCON簽訂了挪威有史以來最大的武器採購合同,後者為前者設計建造5艘新一代護衛艦,總共耗資15億美元。
根據合同,西班牙巴贊造船公司作為主承包商,負責新型護衛艦的平臺設計和各分系統的最終集成,並建造其中3艘,後2艘由挪威本國船廠組裝,但艦的主體結構仍由巴贊船廠建造。作為分包商,洛‧馬公司在巴贊公司的領導下,負責整個艦載綜合武器系統的集成,包括所有的感測器、武器、軟體研發、通信和導航等分系統。同時,新型護衛艦還將廣泛使用挪威本國廠商開發的系統和設備,包括挪威康斯堡防務和航宇公司負責開發和生產的反潛系統、反艦指揮系統和導航/艦橋系統,並且挪威還可通過向西班牙轉移部分技術和武器系統來抵銷部分費用。
新艦被命名為弗裏德約夫‧南森級,首艦“南森”號2003年4月9日開工,2004年6月3日下水,2006年4月5日正式服役。5艘艦要到2009年將全部交付挪威海軍。
總體設計
南森級護衛艦是挪威海軍裝備的最大的軍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5290噸,艦長132米,水線長121.39米,寬16.8米,吃水4.9米。主要使命是搜索、探測、識別和攻擊敵方潛艇,保護挪威的領土、領海、管轄海域以及海洋資源和設施不受侵犯;參與國際海上軍事行動;承擔非戰鬥使命,如搶險救災等。是以反潛為主、可執行多種作戰任務的多用途護衛艦。
南森級採用模組化設計,全艦由24個模組組成,鋼焊接的單船體結構,有5層甲板和2組上層建築,分為13個水密隔艙。在設計過程中,巴贊公司基於在流體力學研究方面的成果,對船體在穩性、適航性和操縱性方面進行了優化設計,使得南森級在這三項指標上具有優異的性能,滿足在北歐海域如北海、挪威海惡劣海況下的航行要求。
高度的生存性也是在南森級設計中要達成的一個重要目標。這一生存性被設計者確定為2個組成要素:即隱身性和抗損性。在隱身性方面綜合採用了多種隱身技術,以減少各種實體信號的輻射,降低被發現和識別的概率。如對外部輪廓、頂部和水線下船體進行了精心設計,幹(乾?)舷外飄,上層建築內傾,’且是一體化結構;基於F100型護衛艦的研製經驗,在船體附體和推進裝置方面的優化設計也使南森級擁有很低的水動力雜訊;通過使用多種專用設備,如雜訊遮罩罩、彈性基座、管路上的彈性接頭,把水下雜訊輻射降到最低,從而獲得一級真正的安靜型護衛艦,使南森級能夠勝任其首要的反潛任務。另外,紅外抑止系統、艦面噴淋系統、消磁系統的運用,還減弱了南森級的紅外特徵和磁特徵,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楨:船舶乾舷是指從船中部滿載水線量至相鄰水面的第一層全通甲板(主甲板)上緣,即滿載水線以上未被水浸濕的舷側板,稱為乾舷。)
抗損性則與排水、抗沉性、系統隔離、冗餘性、損害預防和損管相聯繫。在這些方面主要通過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對關鍵結構採取加固措施以增強抗打擊性,針對被雷彈命中的後果對主要控制艙室採取了專門的防護措施,艦上設置4個損管站,具有核生化防護能力,2個隔艙進水仍具有機動性,3個隔艙進水仍可保證電力供應等,從而使艦的易損性降到最低,保證了在戰鬥中具有高的生存性。(楨:冗餘性一詞來源於英文“redundancy ”,本意是指多餘、冗餘、剩餘等意思,引用於分散控制系統,一般是指控制系統硬件性能或功能的備用能力或富裕度。表示兩個具有相同功能的系統,在任一時間內僅有其中一個真正執行工作 (active),另外一個系統則是在旁待命 (standby),當執行工作的系統發生問題時,待命系統馬上接替作業。通常在重要的網路伺服器或是主機上,都需要有複式工作的系統,例如銀行交易主機、飛行器上的操控電腦、或是網路管理主機等。)
設計過程中,巴贊公司考慮到綜合平衡自動化操作、人員因素、經濟可承受性、全壽期費用而廣泛使用成熟的商用設備。新技術的採用使南森級具有比同期歐洲幾級新型護衛艦更高的自動化程度,全艦人員編制只有120人(其中26名軍官)。艦上還專門設置了醫療艙,能夠在平時執行非戰鬥任務。
對現代反潛護衛艦而言,能夠搭載直升機並保障其長期隨艦執行任務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南森級在艦尾設有直升機甲板與機庫,目前選定的機型是海軍型的NH90多用途直升機。
動力裝置
南森級的動力為柴一燃聯合動力裝置(CODAG),巡航動力為2台巴贊公司製造的布拉沃12V柴油機,單台功率4.5兆瓦;1台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LM2500燃氣輪機在高速航行時與柴油機聯合工作,功率19.2兆瓦。最高航速超過26節,巡航速度18節時的續航力為4500海裏;雙槳、雙舵,可調距槳。槳機艙實現無人化,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可從主機控制艙或艦橋通過綜合平臺管理系統(IPMS)對推進系統進行遙控。另外,在艦首還安裝有1具可收放的電力推進器,功率l兆瓦,使艦在狹窄的水域中具有精確的可操縱性,並且在主推進系統損壞的情況下,首推進器還可作為輔助或緊急動力使用。艦上的電力供應由4台MTU 396 12V柴油發電機提供,單機功率900千瓦。
武器系統
南森級主要的反艦武器是NSM反艦導彈,兩座四聯裝發射管佈置在艦橋和主煙囪之間,此外機庫還可儲存6枚供NH 90直升機使用的空射型。
NSM反艦導彈在挪威國內被稱為“新型反艦導彈”,而在國際市場上,康斯堡公司給這種新型武器取名為“海軍打擊導彈”(Naval Strike Missile),兩個名稱的縮寫都是NSM。該導彈著眼於21世紀的戰場環境而研製,號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反艦導彈,具有一定的攻擊陸上目標的能力。導彈採用慣導/GPS制導/地形匹配系統和末段紅外成像制導的複合制導方式。在設計上採用了多種手段來避免被目標防禦設施探測到,包括外型採用雷達與紅外隱形設計,採用被動工作方式,並可通過預置飛行途經點進行精確導航的方法來利用地形隱蔽從而不被敵方防空系統探測到。設定飛行路線有自動任務計畫和人工計畫兩種模式,前者可根據給出的戰術情況和艦載作戰指揮系統預先設定的戰術標準自動生成飛行路線,後者可由操控人員修改自動生成的飛行路線,或從頭開始制定飛行路線。每枚導彈可以預置最多200個飛行途經點。
第一生產批次的NSM反艦導彈全長3.96米(包括助推器),寬1.36米,直徑0-5米(彈翼和尾翼折疊),發射重量407千克,飛行重量344千克,配備125千克的多用途戰鬥部。巡航動力採用法國製造的TRI-40渦輪風扇發動機,飛行速度0.95馬赫,有效射程160千米,如導彈發射後即沿著直線單道俯衝攻擊目標,最小有效射程僅為3千米,末段掠海飛行高度約1~3米,可進行末段機動。
目前,NSM反艦導彈已處於研製的最後階段,即將投入批量生產。在2004年6月15 日的第5次發射試驗中,導彈的飛行距離超過140千米。在2005年6月29日法國的飛行試驗中,NSM導彈完成了複雜的飛行,包括數次急轉彎及高度和速度的變化,最後成功命中靶艦。
由於南森級的主要作戰使命是反潛,並不追求太強的區域防空能力,因此目前的主要防空武器是32枚點防禦的“改進型海麻雀”防空導彈(ESSM),使用1座8單元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每個發射單元裝填4枚導彈,同時艦上還預留l單元Mk41系統的安裝空間。這樣,在防空方面至少在服役初期還是以自衛防空為主。ESSM導彈由雷聲公司和10個北約國家採用國際合作的方式共同研製,能夠攔截高速反艦導彈。與基本型“海麻雀”RIM.7P導彈相比,具有相同的半主動雷達導引頭和戰鬥部,但採用了小展弦比彈翼加控制尾翼的氣動佈局、新的大直徑單級固體高能
火箭發動機和向量推力系統,從而擁有更高的速度、更遠的射程和更好的機動性,最遠射程超過50千米,達到了以前中程防空導彈的水準,最大機動超載則達到了50G,而且不會隨射程的增加而大幅減小。
反潛武器是英國宇航(BAE)系統公司研製的“鯖魚”輕型反潛魚雷,使用2座雙聯裝魚雷發射管發射。“鯖魚”魚雷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輕型反潛魚雷之一,智慧化程度很高,可利用彈載電腦內儲存的目標資料與聲呐回波信號進行對比、修正航路,使魚雷以正確的入射角在正確的位置命中目標。當然,它強大的反潛戰能力則是體現在優異的安靜性、先進的水聲探測設備、反潛指揮系統和NH90直升機上。
艦炮武器是1座具有隱身炮塔的“奧托‘梅萊拉”76毫米/62超射速炮,射速為120發/分。
電子裝備
南森級由鼎鼎大名的“宙斯盾”系統與挪威康斯堡公司研製的MSI一2005F反潛作戰系統、反艦作戰系統構成了綜合武器系統(1WS),系統間通過2個閘道相連接,以非同步傳輸技術(ATM)同艦上各種武器以及火控子系統進行網路連接。IWS能夠控制艦載的各種武器、感測器、火控系統、導航與通信系統,還可管理直升機的操作、進行作戰任務規劃、協調艦載系統的維護和艦員的訓練。與IWS相關的綜合通信控制系統包括11號資料鏈(未來將採用16/22號資料鏈)、北約海上指揮和控制資訊系統、康斯堡北方控制公司的綜合艦橋控制系統,並採用超高頻/甚高頻軍用衛星通信設備。提供“宙斯盾”系統的洛‧馬公司負責綜合武器系統的集成,包括系統中的感測器、通信系統和武器系統。
既然裝備了“宙斯盾”系統,那麼從外觀看,AN/SPY一1系列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的4個八邊形陣面就成了南森級護衛艦的標誌性裝備。由於排水量較小,上層空間有限,南森級4個雷達陣面的佈局無法象美國的大型“宙斯盾”艦那樣,安裝在高大的上層建築上,而是同F100一樣被安裝在艦橋後方的一個大型塔形建築上。同時,出於節約成本、減輕重量、降低重心以保證穩性的考慮,南森級沒有裝備F100上的AN/SPY一1D型雷達而是裝備了在它基礎上研製的簡化版AN/SPY一1F型相控陣雷達。
與D型相比,F型尺寸較小,重量較輕,雷達陣面的輻射單元由43 50個減少到1 856個,因此信號發射功率隨之降低。從性能上看,簡化了的F型雷達受到了一定的削弱,難以制導“標準”艦空導彈,不過仍保留了D型雷達的大部分功能,包括對艦炮的控制和制導多枚ESSM導彈同時攔截多個空中目標。從這裏亦能看出,至少在硬體上就先天性地決定了南森級只能配備主要用於點防禦的ESSM導彈。
但話又說回來,由於南森級的主要任務是反潛,不是區域防空,而AN/SPY一1F雷達、ESSM導彈與Mk41垂直發射裝置的組合將使南森級擁有很強的防空自衛能力,因此足以符合挪威海軍的作戰需要。對於AN/SPY一1F雷達來說,這也是首次裝艦使用,同時也使挪威海軍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裝備了“宙斯盾”護衛艦、第四個裝備了“宙斯盾”系統的海軍。
艦上裝備2部Mk82(AN/SPG-62)連續波照射雷達,提供對ESSM導彈的末段引導,VIGY2(~電和紅外探測儀提供被動探測能力,以及利頓公司生產的3部導航雷達(2部x波段,1部S波段)等。
作為MSI一2005F反潛作戰系統的組成部分,南森級裝備了泰利斯水下系統公司研製的綜合聲呐系統,它包括先進的“卡普塔斯”Mk2 V1組合式主/被動拖曳陣聲呐和MRs 2000艦殼聲呐,可提供遠、中、近水下探測能力。“卡普塔斯”Mk2V1包括1個採用了FFR(Free Flooded Ring)技術的低頻主動拖體,能夠通過1個緊湊的基陣發射和傳送高品質的聲信號,被動拖曳陣聲呐則採用一種3個一組的“品”字型聽音器陣列,能以高精確度對左/右側的信號進行區分。
電子戰裝備包括EDO搜索與監視系統公司提供的CS一3701戰術雷達監視系統,系統整合了精確電子支援和雷達告警接收機功能。無源干擾則是“特瑪”干擾彈發射裝置,可發射紅外、雷達和水聲等多種幹擾彈。直升機南森級已確定將搭載1架NH90中型多用途直升機,但直升機甲板和機庫的大小、結構強度能夠允許搭載15噸級的直升機。
NH90直升機是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和葡萄牙等國聯合研製的新一代雙發、中型多用途直升機,重9100千克,最大速度291千米/小時,巡航速度260千米/小時,航程950千米,續航時間5小時,有效載荷2500千克。配備在南森級護衛艦上的NH90作為延伸的感測器和武器平臺,裝備泰利斯水下系統公司“閃光”吊放式聲呐、聲呐浮標、反潛魚雷、反艦導彈和資料鏈等,其主要任務仍是反潛,還能遂行反艦、遠端目標指示、搜索救援和後勤補給等多種任務。
隨著5艘南森級護衛艦的服役,挪威海軍海上綜合作戰能力將躍升到一個新的水準,海上作戰範圍將得到極大的擴展,海軍在和平時期承擔非戰鬥任務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強。同時將使挪威海軍在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和常設聯合艦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了挪威海軍在其中的地位。
2006年6月6日,經過5天航行後,由西班牙納凡蒂亞造船公司(原伊薩造船公司)為挪威海軍建造的南森級護衛艦的首艦“弗裏德約夫‧南森”號正式抵達奧斯陸港。南森級護衛艦因裝備有簡化版的“宙斯盾”系統,而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艦。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6-10-19/0746405400.html 歐洲神盾列傳(上)-撕裂的地平線>FLAK全球防衛255期(2005年11月)
歐洲防空艦簡史
歐洲第一艘使用電子掃瞄雷達建造防空艦的國家是荷蘭。1971年,荷蘭海軍建造了Tromp級防空艦,以巨大天線罩中的SPS-01雷達作為主要的核心。又稱為「多目標追蹤雷達」(MTTR ,Multi Target Tracking Radar)的SPS-01其實是由五具天線組成的複雜系統,兩具背對背的拋物線天線進行2D掃瞄,偵測到目標後,電腦會下令另外兩具背對背的頻率掃瞄天線測量目標高度,第五具天線則是下方的敵友識別系統。
法國雖然在1965年就建造了兩艘同樣有大型天線罩的Suffren級防空艦,不過使用的仍然是機械式的3D天線,精確度比不上電子掃瞄的形式。但在1985年建造的兩艘Cassard級巡防艦則使用DRBJ 11被動相位陣列雷達,使用單面天線並以每分鐘15轉的速度旋轉,但雷達可以電子方式進行垂直與水平方向的掃瞄。
1981年,荷蘭建造的兩艘van Heemskerck級防空艦改用SMART 3D雷達。與相位陣列雷達的原理不同,SMART雷達是發出與2D雷達同樣的單道扇形波束,但由16具接收器去接收。16具接收器各自的接收角度會與相鄰的接收器部分重疊,當目標出現在重疊部分時,共同接收的兩具接收器可以比對彼此訊號強度的差異,從而進一步判斷目標精確的角度。因此實際用來測量高度的是16具接收天線之間的12道重疊波束。
在歐洲,建造數量最多的防空艦是英國著名的42級驅逐艦,使用從1971年到1982年共為皇家海軍自己建造了14艘之多,並在1972-1974年建造了兩艘外銷到阿根廷(註)。
(註)有趣的是,作為42級防空驅逐艦唯一的外銷國,阿根廷卻在1982年攻佔福克蘭群島,並在阻止皇家海軍奪回群島的海戰中,其空軍擊沈了英國兩艘42級驅逐艦。
42級驅逐艦使用過兩種雷達,早期是992型2D雷達,1990年代中期,英國訂購23級上配備的996型3D雷達來改良42級防空艦。996型雷達與SMART雷達類似,都使用多波束天線達到3D偵測能力。
1987年,北約各國商討建造下一代的標準防空艦:NFR-90計畫(NATO Frigate Replacement -90),有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與美國參與,希臘、土耳其與比利時則在觀望。這計畫由於各國的軍火工業都想分一杯羹,而各國海軍都堅持其特有的需求下,終告破裂。
然而,除了美加之外的歐洲六國並未放棄自製防空艦的計畫,於90年代紛紛展開其各自的下一代防空艦,首要之務便是取得自己需要的「神盾」戰力。
地平線計畫
1992年,英法義三國決定共同開發自己的神盾艦以因應日漸嚴重的飛彈威脅,稱之為「通用新一代巡防艦」(CNGF,Common New Generation Frigate),又稱為地平線(Horizon)驅逐艦計畫。後來,英國始終無法與法義兩國就武器配備與工作比例達成協議,決定退出該計畫並自行生產45級驅逐艦。
法義兩國主要的需求是航空母艦的護衛艦,所以各只需要兩艘防空艦。雖然他們希望新一代防空艦能夠如同美國的神盾艦一樣抵擋反艦飛彈的攻擊,然而,一方面嫌四面相位陣列天線太貴,一方面要加強在「地平線」邊緣攔截極低空反艦飛彈的能力,他們決定仍然採用單面被動相位陣列天線作為主要的射控雷達。
面對現代掠波飛行的反艦飛彈,現代電子科技的發展可以製造出強力的數位濾波器,利用高速目標(飛彈)與低速目標(波浪)因為都卜勒效應導致回波頻率偏移大小的不同,可以精確地濾除掉波浪而留下飛彈的回波。70年代後,除了專業的防空雷達靠都卜勒濾波器加強低空目標的偵測能力之外,許多原本就以低角度掃瞄水面目標的平面雷達也加入了高速目標的偵測能力以增加飛彈預警的「眼睛」。
然而,再如何強大的訊號處理科技,也不能「穩定」地讓雷達波轉彎(註),去偵測地平面另一邊,也就是低於地平線高度的目標。但所謂的「登高望遠」,表示雷達天線只要擺得夠高,其地平線就會比低位置的雷達天線更遠。舉例來說,美國DDG-51的四面相位陣列雷達天線需要裝置在艦橋結構上,使頂端的海平面高度約為16公尺左右,到地平線的視線距離為14.3公里左右,但紀德級的單面雷達天線卻可以擺放在後方天線塔的頂端,估計高達37公尺,到地平線的視線距離就增加了50%達到21.7公里之譜。
註:但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當海面高壓氣團造成壓力不連續的逆溫層時,海面上空的水氣會將雷達波折射往下,使雷達波在逆溫層與海面之間來回反射,成為所謂的「大氣導管效應」。這時候,雷達波是有可能順著導管繞到地平面的另一邊偵測目標並反射回來的。前蘇聯曾經在反艦飛彈的射控系統中運用這種效應偵測船艦與進行飛彈與母艦之間的通信,但這種效應只在波羅地海、東地中海、波斯灣、阿拉伯海與南中國海比較容易出現,在大部分海域仍然是相當罕見。不過,據說美國的神盾雷達系統有特別的程式可以利用現有雷達天線就應用導管效應偵測目標。
這就是為什麼,經過NTU改良加強低空目標偵測能力的紀德級飛彈驅逐艦會宣稱對抗掠波目標的能力與神盾艦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神盾艦的四面天線提供了360度零時差的多目標偵測能力,但天線與相關系統的龐大重量使其只能安裝於艦橋較低的位置,以免使戰艦「頭重腳輕」。相反地,輕得多的單面天線卻可以擺放到較高的位置,延伸了極低空目標的偵測距離。
既然都已經命名為「地平線」計畫,歐洲國家顯然非常看重雷達實際可發揮的地平線距離。因此,雖然三個國家各自發展其所需的射控雷達,但都決定要將其天線擺放到艦橋的最頂端,首要之務便是減少雷達天線的數量與衍生的重量。
EMAPR雷達
義大利發展的EMPAR雷達使用單面相位陣列天線來減輕系統的重量,並放置於艦橋的頂端。然而,與傳統單面3D雷達不同的是,它並非使用僅能垂直掃瞄的頻率掃瞄天線,而是使用移相器,可以水平與垂直跳躍掃瞄的被動陣列天線。
也就是說,當他們的被動陣列天線固定的時候,與神盾雷達的單面天線一樣,都可以掃瞄上下左右各數十度的廣泛空間。但要達到360度的全方面掃瞄,仍然無法省略360度的旋轉機制,那麼增加天線水平方向的電子掃瞄能力究竟有何意義?
答案是:其實海戰中艦艇要陷入360度的火網包圍並非易事,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威脅的方向都是已知並有限角度的。以福克蘭島作戰為例,當英國征服者號潛艇擊沈阿根廷巡洋艦後,嚇阻了阿根廷水面艦隊出海活動(註),阿根廷可能威脅英國航艦戰鬥群的便剩下從本土機場起飛的超級軍旗攻擊機。因此皇家海軍防空哨戒艦的主要防衛方向就剩下面對南美洲海岸的巨大扇形。
註:但阿根廷的水下兵力:兩艘潛艦,仍在沒有空中與水面武力掩護的情況下英勇地試圖攻擊皇家海軍。
在多數的情況下,威脅可能來自的方向都是敵軍的艦隊或地上火力基地,所以防空艦通常可以劃分出需要警戒的有限角度。以俄羅斯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為例,其飛彈射控雷達也是單面被動相位天線,根據當時戰術狀況專注在可能的威脅方向上警戒並指揮飛彈作戰。
然而,對於擁有潛射飛彈或長程航空兵力的高級威脅而言,仍然是可能從水下躲過或繞到艦隊的後方發動偷襲,甚至是360度同時攻擊的。因此義大利的單面雷達天線雖然與光榮級飛彈巡洋艦一樣可以在固定方位的情況下接戰,但也可以0-360度的角度範圍中來回快速轉動,以擴大其有效的警戒範圍,而不像光榮級的雷達不論面向哪個方向,都暴露了更多的角度給對手(但靠其他360度旋轉的雷達仍然能夠提供預警)。即使是Kirov級戰鬥巡洋艦配備了兩具3D射控雷達,同時間內仍然只能提供共120度的接戰角度。
另一個原因是,類似紀德級的SPS-48E雷達的單面頻率掃瞄天線,雖然可以偵測到目標完整的3D座標,但是確認目標接觸而不是鬼影,往往需要三道以上的有效回波,如果在雷達快速掃過目標的時候,因為干擾或散射而沒有蒐集到足夠的回波作為「證據」,雷達只能先把資料放在暫存區,等到下一圈掃瞄到的時候,再比對暫存區的資料看回波是否仍然存在,才能確認為目標並有效追蹤。這表示雷達天線的轉速仍然可能拉長了目標獲得的時間差。
然而,利用兼具水平電子掃瞄能力的被動相位陣列天線,當天線「疑似接觸」時,便可以電子方式驅動波束「回頭」確認。又由於波束可以瞬間「跳躍」,所以並不會影響原有的掃瞄。這使得歐洲的單面被動掃瞄陣列天線可以保證天線只要掃過目標一次,就可以確定完成目標獲得與追蹤的程序,使其360度偵測能力超過傳統頻率掃瞄的單面天線,達到接近四面雷達天線的神盾水準。
雖然在資料更新率上永遠無法超越四面天線的神盾雷達,但考量到節省三面天線的成本,以及減輕重量所提升的天線高度,機械旋轉+單面被動陣列雷達仍然是相當划算的「廉價神盾」。
主動飛彈導引
相位陣列雷達可以用電子方式瞬間將波束「跳躍」到想要的地方,因此雷達不但可以同時執行長距離的預警與中距離的追蹤工作,理論上也可以執行飛彈的射控動作,如此一來,不就可以整併掉戰艦上其他雷達的工作,成為戰艦統一的耳目。美國第一代艦載相位陣列雷達:SPG-59便企圖要包山包海,利用「經由飛彈追蹤」(TVM)的技術,雷達提供飛彈全程的導引協助。但由於飛彈終端彈道需要的精確度與波束持續性非常高,提高了整個系統的複雜性。
到了發展SPY-1神盾雷達的時候,雖然電子科技使運算速度與精確度都有長足的進步,但廠商仍然決定讓雷達專門追蹤目標就好,飛彈導引的工作讓專門的SPG-61射控雷達來進行,這使得神盾艦雖然有強大而多工的相位陣列雷達,仍然需要三到四具機械轉動的平面天線雷達才能進行接戰。
但將飛彈導引雷達獨立出來,其實有另外的好處。因為雷達的波長越長,經過大氣的衰減率比較低,這表示雷達波可以偵測比較遠的目標。然而,使用的波長越長,就需要「孔徑」比較大,也就是比較寬的天線,才能維持波束的聚焦而不至於散開。戰艦由於海面的承載力遠比路面來得大,可以安裝尺寸達數公尺的巨型天線,但飛彈的鼻錐可只有幾十公分的空間可以裝尋標器天線而已。
所以飛彈尋標器喜歡使用波長為公分級的I/J波段,但戰艦雷達卻喜歡使用幾十公分的S波段到L波段。如果飛彈尋標器必須要接收戰艦雷達照射的回波,兩者適合的頻率就有很大的衝突。
解決方法之一是妥協,飛彈勉強使用較長的波長,犧牲天線解析度的代價,雷達則用較短的波長,犧牲偵測距離。例如美國陸軍的愛國者飛彈與MPQ-53雷達便同樣使用中間值的C波段,不過因為陸基機動雷達車也承受不了太大的雷達,所以還算合理。
而蘇聯的S-300族系防空飛彈則迎合飛彈的尺寸,使用I/J波段,付出的代價便是雷達本身的偵測距離將會縮短。不過考量到S-300家族又有陸射型也有艦射型,則可看出海軍被迫使用較短的波長,以讓陸上機動雷達車滿足道路承載能力的限制。
地平線計畫使用的Aster家族飛彈,則是使用MICA空對空飛彈的AD4主動雷達尋標器,也就是說,飛彈尋標器本身就發射雷達波照明目標,省略了母艦照明的需求。這解放了母艦雷達波長與飛彈尋標器波長的衝突,Aster飛彈使用波長1.5-3公分的J波段,而EMPAR雷達則使用5-7.5公分的G波段。
Aster防空飛彈
廠商在宣傳飛彈的機動性時,通常是宣稱其最大能夠達到多少的G值。轉彎時的G值代表物體向心力的強度,向心力與轉彎半徑成反比,也與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G值越大表示飛行物能夠轉更小的彎,或是轉向的速度越快。
對戰機空戰而言,這就代表戰機能夠轉進敵機的內圈,或是取得角度上的優勢,成為衡量戰機機動性的一個標準。對飛彈而言,這代表接近敵機的時候,飛彈是否能夠咬住轉彎脫逃中的敵機。
然而,濫用G值卻可能造成誤解,因為超音速飛彈只要有些微的攻角,彈體本身就可以偏折氣流而產生巨大的升力。所以飛彈的速度越快,升力/重力得到的G值也就越高。當然這還要考慮到高速飛行下,彈體結構能不能承受衍生的應力,但值得注意的是,G值相同時,速度與角速度是成反比,所以靠速度提供轉彎的向心力,結果可能是轉得更慢。
另一個可能造成誤解的是,轉彎的角速度高不代表轉向的反應快。以目前最流行的尾翼控制而言,轉向是靠尾翼朝反方向打,產生反向的升力後,由於尾翼在重心後方,反而產生一個正向的力矩讓飛彈偏離氣流方向而產生攻角,藉由氣流偏折而產生升力作為向心力。其中尾翼偏折到氣流產生完整的反作用力,與彈體偏向到升力的產生,都需要一段極小的時間。對於攔截一架次音速的戰機而言,這氣流作用的延遲時間可以忽略,但如果一枚三馬赫的飛彈要攔截一枚2.5馬赫的反艦飛彈時,雙方以每秒1,500公尺左右的速度交會,1/100秒的誤差可能就造成3-10公尺的誤差,而離開近發彈頭的爆炸範圍。
許久以前,科學家就知道利用噴嘴的高馬赫數氣流可以比尾翼的反應更快,但其缺點是一旦火箭停止燃燒就失去動力。現代防空飛彈為了要趕快加速去迎擊目標,必須使用加速快,效力短的固態火箭,無法使用效力較長的液燃火箭,甚至是衝壓引擎。這表示防空飛彈通常在發射前幾秒就把燃料用盡,靠著高速慣性完成攔截,而在接近目標的最後階段,是完全沒有火箭動力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Aster飛彈率先採用「直接推力控制」(PIF,Pilotage induit en force)。飛彈分成助推段與主彈體,但不像一般的飛彈是助推段小而主彈體大,Aster飛彈的助推段相當巨大,在3.5秒內將飛彈加速到1,400m/s(Aster 30,Aster 15則是2.5秒內加速到1,000m/s)便行脫離。主彈體中僅有小型的續航引擎(所以特別小),根據雷達的中途導引信號,以尾翼控制飛彈指向目標。最後接近目標的時候,啟動彈體中的小型引擎,但方向不是朝後,而是向側方噴射,直接將飛彈推向目標的預計撞擊點。雖然「直接推力控制」實際上只能提供12G的側向加速度,遠低於尾翼轉彎的50G加速度,但因為「直接推力控制」直接作用在重心上去推動飛彈,不需要也不會去改變彈體的攻角,所以在最後關鍵的1/100秒內,反而能夠「凌波微步」地讓15公斤重的指向彈頭去摧毀目標。
因此,雖然Aster飛彈一開始並沒有將反彈道飛彈作為目標,但由於飛彈的精確度之高,甚至可能超越美國星戰科技所衍生出的PAC-3飛彈,因此已經開始這方面的研究。Aster飛彈目前只有兩種形式:Aster 15與Aster 30,前者310公斤重(主彈體僅有100公斤重),對付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射程僅有10公里(攔截慢速巡邏機時,最大射程為30公里),但因為助推火箭脫離得早,因此最小射程僅有1.7公里,主要是提供自身防衛之用。Aster 30飛彈則重達510公斤,對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射程達15-20公里,接近地平線的邊界。對戰機的射程為35-45公里,對慢速巡邏機的射程則為100公里。
「地平線」防空艦原先裝備六組八管Sylver A50垂直發射器,可自由混搭Aster 30中程型或Aster 15短程型,不過在研發過程中遭遇垂直發射器過重問題,遂將發射管數目降低到48管。每組垂直發射器可以0.15秒的間隔發射飛彈,使其具有一秒發射六枚的驚人防空火力。
45級驅逐艦
英國一直是西歐國家中最重視海軍的,從多達三艘輕航艦,14艘防空艦的壯盛軍容就可以看出。因此,90年代也積極尋求42級驅逐艦的繼承者,但與其他歐陸國家始終無法達成共識,最後還是選擇自己興建。
由於英國也是歐洲唯一在二次大戰後發動過大規模海戰的國家,在福克蘭島戰役中因空襲導致相當的傷亡,因此對防空戰力更加重視。在NFR-90期間,就不能理解為何北約其他國家容許戰艦不裝備近迫防禦系統。
而與法義兩國合作「地平線」防空艦期間,一開始就為基本噸位爆發爭議。法義兩國都是所謂的「地中海海軍」,主要的國家利益是風平浪靜,陽光和煦著稱的地中海,因此兩國海軍習慣建造較小的船艦,或是在同樣大小的船艦上塞入不成比例的強大武裝。但英國則是在風急浪高,嚴酷的北大西洋環境作戰,需要穩定性較寬裕的大型船艦,英國要求防空艦的噸位應在6,500噸以上,而法義則希望在4,000噸左右以降低成本。
雖然「地平線」計畫的噸位如同英國需求地成長到6,500噸左右,但英國對其上的武裝也是相當不滿意。法義兩國建造防空艦的主要目的都是擔任航空母艦的貼身護衛,對頭攔截那些朝自己而來的反艦飛彈,所以對飛彈與雷達接戰距離的要求相當地低,義大利甚至假設其海軍作戰範圍不會超過空軍掩護的地中海。對於「毋忘福克蘭」的皇家海軍而言,防空艦則是要保護整個獨力作戰的艦隊,所以不但要正面迎戰來襲的飛彈,還要從側面攔截那些威脅到友艦的飛彈。
由英國海軍定義的前三項關鍵需求,可瞭解其特別的作戰環境:
1. 在半徑6.5公里的保護圈中,需於N秒內攔截8枚超音速掠波反艦飛彈,攔截率達到X%。
2. 監控1,000個空中目標,並允許每小時有500個目標加入或移出。
3. 指揮四架或四群固定翼戰機接戰。
為了延伸偵測距離與擴大防禦縱深,英國不願意使用義大利的EMPAR雷達,而堅持整合自己的Sampson雷達。由於射控雷達是整艘船艦戰系的核心,連雷達都不同,雙方設計的共通性就相當低,而飛彈系統也必須多整合一種雷達而增加成本。1998年,英國研究利用發展中Aster 45的設計,再加大助推火箭以在兩萬公尺攔截3,000m/s的彈道飛彈(相當於射程1,000公里級中程飛彈),稱為Block 2並預計在2010年服役。不過Block-2只有陸基型,英國希望再發展可由45級防空艦發射的Block-3(垂直發射管需換成加長版的Sylver A70)。
Sampson雷達
Sampson雷達的前身是「多功能電子掃瞄適應性雷達」(MESAR,Multi-function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daptive Radar),在1985年,英國「防衛測試與研究署」(DERA,Defence Evaluation & Research Agency)資助Plessey公司進行主動相位陣列天線的研究,第一代的MESAR雷達天線每面應該要有916具鎵化砷射頻元件,但由於成本關係,只有156具。主要的性能目標是利用電子掃瞄波束達到同時執行多種任務的功能,以及利用「適應性」科技製造出不受干擾的雷達。
電子干擾常用的手法是在雷達天線的旁波瓣方向灌入強大的信號,使雷達誤以為是真正的目標回波,甚至是信號強過主波瓣方向的回波,使雷達失去偵測目標的功用。而由於相位陣列天線利用電子方式能夠較精確地合成波束,使波束「聚焦」效果比一般機械雷達來得好,這也表示其旁波瓣遠比一般雷達來得小,就降低了敵人利用旁波瓣干擾的可行性。
但如果雷達「主動」去挑戰雜訊干擾器,則抗干擾的效果可能更好。有些雷達會加裝一具副天線,專門接收旁波瓣方向的訊號,但在主波瓣方向反而接收不到訊號,因此敵人施行干擾時,副天線便會持續收到干擾訊號,直到主波瓣對準干擾源時,則反而是沒有信號。利用比較主天線與副天線的訊號,可以標定出干擾源的精確方向,既然雷達功率無法壓過它,只好「棄車保帥」:濾掉干擾源方向的信號。
這具副天線通常稱為「Guard頻道」,某些機械天線上只能加裝一到兩具這樣的副天線,但被動相位陣列天線只要切割出部分接收器就能成為獨立運作的副天線。
主動相位陣列天線則讓這種電子反反制的技術達到了極致,由於被動相位陣列天線仍然是利用天線後的發射機產生電磁波,再由精密的導波管將電磁波傳遞到天線上發射出去,所以天線上的元素只是電磁波的「噴嘴」,藉由控制噴嘴發射的時間延遲來控制合成波束的指向。主動相位陣列天線則是由天線上的射頻電路自己發出電磁波,所以只要用軟體指令就可以控制某些電路不發射信號,或以不同的時間或頻率發射電磁波。因此主動陣列天線能夠更彈性地動態建立出偵測旁波瓣用的副天線,MESAR便宣稱能夠最多使用16具「虛擬的」副天線來濾除干擾源。又由於主動相位陣列天線能夠更精確地控制波束,因此英國宣稱可以非常精確地濾掉干擾源,但仍然保留相當「接近」的目標回波。
由於主動陣列天線的偵測能力大幅加強,使其目標已經不限於傳統飛機與反艦飛彈。1992年,DERA開始MESAR第二代計畫,以展示其偵測彈道飛彈的潛力。除此之外,第二代天線使用印刷電路製造射頻元件並以四個一組的方法製造,除了降低成本之外,也讓射頻模組形成容易抽換與維修的元件。
MESAR的偵測能力甚至連美國也有興趣,2001年英美合作計畫下,將MESAR二代的測試雷達搬到白沙飛彈試射場。製造商表示,測試目的除了觀察雷達追蹤彈頭的實際情況之外,也協助發展從彈頭重返大氣時分離的碎屑中分離出彈頭回波的方法。
45級 VS. 地平線
為了使用不同的雷達,英國成立了UKAMS公司來提供Sampson雷達,並負責向法義的Eurosam公司採購並整合飛彈,但三個國家之間的心結已經浮上檯面,導致專案計畫不斷因為無法達成共識而延遲。最後「撕裂」地平線計畫的關鍵是作戰管制系統的選擇,法國計畫從SENIT作戰管制系統衍生出來,英國則計畫從23級的CMS(Combat Management System)系統進行發展。英國國防部在國會報告中指出,不同國家的戰艦可以藉由Link 16來協調,但作戰指揮中心裡面卻必須使用自己的作戰管制系統,否則就得建立兩種不同的訓練體系。在軍方與工業界的強大壓力下,英國決定「停止」繼續與其他兩國繼續地平線計畫,「和平」地分手。
雖然如此,45級除了保持Aster飛彈的垂直發射系統之外,也繼承了地平線計畫特別的艦塔特徵:將雷達天線舉起到最頂端,以延伸其看到的地平線。不過一方面藉由Sampson主動陣列雷達的強大訊號處理能力,一方面是雷達轉速較慢(註),偵測距離不但數倍於較簡單的EMPAR雷達,同時追蹤目標的數目達到1000個以上,足堪比擬美國數倍重量的神盾雷達。英國人甚至表示,荷蘭APAR雷達雖然也是主動陣列,不過因為波長較短(APAR使用I/J波段,Sampson使用E/F波段),偵測距離也短上許多。因此「歐洲最強神盾」的稱號,Sampson雷達當之無愧。
註:Sampson雷達轉速為EMPAR雷達的一半,為每分鐘旋轉30次,所以多一倍的時間可以等待遠距離的回波。但Sampson雷達因為背面多了一面天線,所以每分鐘掃過目標的次數仍然是60次,資料更新率與EMPAR雷達相同。
45級仍然沿用地平線計畫的S1850雷達。原本地平線計畫使用的是法國的Astral雷達,但在1994年重新選擇預警雷達,競爭的有荷蘭的SMART-L、義大利的RAN-32L與英國Marconi的Martello雷達,不過最後選擇的是荷蘭SMART-L的天線與Marconi公司的後端系統,成為新的S1850雷達。又由於Marconi公司與義大利的Alenia在冷戰後的併購風潮中合併,荷蘭的Signaal則被法國的Thomson-CSF公司合併,所以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在其他武裝方面,英國與法義兩國仍然維持了極大的差異。法義兩國選擇配備各自的反艦飛彈,但由於其反艦飛彈都無法垂直發射,所以安裝於獨立的垂直發射管。而英國雖然在噸位空間上保留安裝反艦飛彈發射管的彈性,但在目前階段居然決定不裝備反艦飛彈,讓45級成為名副其實的「專業防空艦」。
在福島戰爭之後,英國對專門的近迫防禦系統就有創傷後的固執,但法國喜歡用低成本的西北風短程飛彈,義大利則偏愛中口徑快砲。義大利的地平線防空艦安裝三門76公厘超快砲(前二後一)兼差岸轟與防空,法國則融合了各自的風格,前方安裝兩門76公厘超快砲,但後方維持SADRAL西北風飛彈六聯裝發射器。由於76公厘超快砲所需的空間比原本計畫的127公厘艦砲來得小,所以A砲位的垂直發射器還有擴充空間。45級原本要安裝了兩具封閉迴路的方陣快砲,但在成本削減的考量下,可能也暫不安裝。
http://www.diic.com.tw/mag/mag255/255-74.htm
90年代多國合作的北約標準防空艦計畫:NFR-90雖然告吹,但其中的主要成員國除了英法義合作的「地平線計畫」之外,荷蘭與德國也於1993年另起爐灶,共同研究下一代防空艦。1994年初,德荷聯盟吸引了西班牙加入,正式成立「三國巡防艦聯盟」(TFC,Trilateral Frigate Cooperation),形成西歐的第二個神盾艦自製計畫。
四面固定天線
與「地平線」計畫不同的是,「三國巡防艦聯盟」的結構較為鬆散,主要目標是要盡可能開發共用的科技以減少各自造艦的成本,而不像「地平線」計畫一樣要共同造艦。此外,德荷西三國與美國的關係較密切,不像英法有光榮的歷史,亟欲擺脫美國海軍的陰影。因此,德荷西三國一開始便願意使用美國已有的飛彈系統而不像法國開發自己的紫苑飛彈家族。另一方面,三國決定採用神盾系統最傳統的四面固定天線架構,而不是單面或雙面旋轉天線。
傳統的機械天線雷達必須進行360度的旋轉才能達到全方位的防護,如果天線旋轉速度過慢,則反艦飛彈利用速度與隱匿性還是有可能像躲避探照燈一樣,從雷達掃瞄的空隙中逼近戰艦。但如果加快天線的旋轉速度呢?則照射到目標的時間便會相當有限,考量到一般雷達需要三個以上的回波才能確認為目標接觸而非鬼影,以及脈衝重複率的限制,則雷達只能夠處理近距離的目標,對於太遠的目標回波就會因為來不及處理而放棄。
這使得一般戰艦都會裝備兩具機械天線雷達,一具以每分鐘5-6轉的速度搜索遠程目標,一具以每分鐘30-60轉的速度搜尋近距離目標。這表示遭遇飛彈威脅時,戰艦必須以長程雷達先監視目標,再轉由高轉速雷達接手追蹤。但神盾作戰系統則不相同,利用四具大型的固定被動相位陣列天線,改以電子方式瞬間轉動波束,便能同時利用四道雷達波束進行360度掃瞄。這使得雷達偵測距離便跳脫了轉速的限制,可以即時掌握多個空中目標的接近,並指揮飛彈系統接戰飛機或飛彈,成為水面戰艦的究極防護。
不過,四面天線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天線本身的重量,天線與相關的設施必須裝置在接近水線的高度以維持船隻浮航穩定,這使得「地平線」計畫選擇單面或雙面的旋轉天線,以將雷達天線放置到艦橋的最頂端。但如果飛彈導引方式需要持續的雷達照明,則旋轉天線的方案可能就不符需求。
半主動雷達導引
「三國巡防艦聯盟」選擇的美國標準防空飛彈家族,由於在終端彈道需要持續的雷達照明,不適合使用旋轉天線進行導引。與紫苑飛彈家族相較,其導引方式顯然較為落後。但標準防空飛彈家族與之前的區域防空飛彈相比,仍然有相當的進步。之前的區域防空飛彈主要使用兩種導引方式:指揮導引與雷達乘波導引,前者靠母艦的雷達追蹤目標與飛彈,並比對兩者的誤差,後者的母艦只追蹤目標,由飛彈自己比對雷達波與自身的誤差。後者的導引方式對母艦較為簡單,但共通的缺點都是隨著母艦的雷達波束在遠距離會漸漸擴散,飛彈與目標的誤差也會跟著擴大,這使得攔截目標只限於高空直線飛行的中大型轟炸機。
半主動雷達雖然一樣由母艦發射雷達波,但飛彈改由前面接受目標「反射」回來的雷達波,使飛彈越接近目標時,反射波的強度增加,而且波束的誤差反而越小。這使得防空飛彈可以攔截體積更小的反艦飛彈,或是動作更刁鑽的戰術戰鬥機。為半主動雷達導引進一步提高戰力的是單脈衝尋標器,接收天線劃分出四個波束來接收反射波,由於四個波束之間有固定的些微角度差,所以彼此接收的強度會略微不同,而比較其中的差距就可以得到更精細的目標角度。面對新一代掠波又難以偵測的反艦飛彈,1980年代起,美國就在標準一型(Block 6)、二型與海麻雀飛彈(RIM-7M)上安裝單脈衝半主動尋標器以對付小型而刁鑽的目標。
因此對於與反艦飛彈一對一的決鬥中,紫苑飛彈的主動導引與標準飛彈的半主動導引並沒有太大的技術差距。但考慮到不同方向同時多枚飛彈的攔截時,依賴母艦提供照明的半主動雷達導引就需要母艦更多的支援。又由於美國SPY-1神盾雷達採用的是偵測距離較遠的E/F波段,不能直接支援標準飛彈I/J波段的尋標器,因此除了原本就龐大笨重的四具相位陣列天線之外,還得需要額外的照明雷達。
APAR雷達
由此可知,美國神盾系統架構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1.低天線高度,2.額外的照明雷達。荷蘭主導的APAR雷達計畫提出了一個解決之道:使用I/J波段的主動相位陣列天線。由於I/J波段的波長短,所以發射/接收元素本身的尺寸與體積都相當小,大幅減輕了天線的重量,即使四面天線的組合也可以放置到特別設計的艦橋頂端。其次,由於天線頻段與飛彈尋標器相同,因此可以直接提供照明之用,不需要額外的照明雷達。
這麼簡單的方法為何其他國家不用呢?主要是短波長的雷達波,被大氣吸收的損耗也比較大,因此影響到雷達的偵測距離。但是面對掠波高度的反艦飛彈時,受限於地球曲面的限制,雷達的視線距離頂多只有30-40公里之間,則考慮300-400公里的偵測距離就反而不切實際。
另一個彌補的方法是使用主動陣列天線,前文提到主動陣列天線利用更佳的適應性技術與精確的波束可以克服電子干擾與海面的雜訊,便增加了雷達的偵測距離。這對APAR雷達一樣有效,雖然不能達到Sampson雷達的250公里級,但APAR雷達的150公里偵測距離仍然比波長更長(C波段)但使用被動陣列天線的EMPAR雷達來得好。
德國跟荷蘭都一致同意當時荷蘭聯訊公司主導的APAR雷達計畫是搭配美國標準飛彈家族的最佳設計,成為「三國巡防艦聯盟」的最佳選擇,但西班牙卻在1995年因擔心全新雷達的開發成本決定撤出計畫。不過這計畫在1995年吸引了加拿大的興趣,使APAR雷達聯盟仍然維持三個國家。
APAR雷達使用鎵化砷半導體積體電路製造的發射/接收元件,每面天線具有3,424個模組,一具波形產生器與兩具負責飛彈資料鍵與照明的波形產生器。波形產生器只負責調控波形使脈衝的頻率與發射間隔不停地變換,實際波束則由主動陣列元件產生。
傳統上,半主動雷達導引需要持續的照明,所以傳統的神盾戰系是用多具機械天線提供終端彈道的照明。由於接戰多少會有時間差,所以每具天線雖然一次只處理一個目標,但可以完成幾秒鐘的照明後,再接續下一個目標的照明。然而,APAR雷達不能停止其他目標的監視與追蹤任務,使得專注在任何目標上一秒鐘都不能接受。因此,後來被法國泰利斯合併的聯訊公司開發了特別的「間斷連續波照明(ICWI)技術」,可以極短的間隔內在搜索與照明工作間切換。雖然「分時多工」一直是所謂的「機動波束」雷達的特色,但泰利斯公司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個實作成功的廠商。由於這個技術的成功,雖然日本為自己的下一代護衛艦使用自製的FCS-3主動陣列雷達,但仍然向泰利斯公司購買了「間斷連續波照明技術」的軟體技術。
利用「間斷連續波照明技術」,每具天線可以同時照明四個目標,但由於每面天線只能以電子方式控制在左右60度間的角度中跳躍,因此雖然理論上共可照明16個目標,但必須分散在四個象限上。另外,飛彈尋標器也要修改才能支援「間斷連續波照明」,美國特別修改了標準二型飛彈Block III A的尋標器,至於多國合作的ESSM飛彈則因為較晚發展,設計時便支援傳統的連續波與「間斷連續波照明」模式。
標準二型飛彈與ESSM飛彈
標準二型飛彈是美國艦隊防空的主力武器,與前身標準一型飛彈的差距在於使用兩段式導引:中途導引由母艦計算最有效率的角度爬升並飛向目標大概的方向,終端彈道才由照明雷達接手,飛彈會緊追著照明信號方向,雖然消耗能量但卻能精確命中目標。因此兩段式導引不但讓母艦可以藉由輪流照明來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也能增加了60%的射程。Block II型開始使用更強力的Mk 56火箭發動機,使得射程再加倍,達到80公里以上。Block IIIA 則是利用數位科技強化低空偵測能力,並使用指向性近爆彈頭提高小型目標的摧毀率,也是美國外銷的主要彈種。至於更新與更長程的Block IIIB與Block IV則僅供應美國海軍。
標準二型飛彈射程超過現有的紫苑飛彈家族,而且未來還可以升級到具有彈道飛彈攔截能力的Block IVA(雖然生產計畫已經停止)或標準三型的潛力,所以英國在發展45級時一直考慮換裝具有發射標準飛彈能力的Mk 41垂直發射系統(註)。
註:由於45級還預留16管發射器的空間,所以日後可能在升級計畫中加裝。但標準飛彈需要照明,變更設計並加裝照明雷達的成本可能不比資助更長程的紫苑 Block 3來得划算,除非改用主動雷達導引的標準六型飛彈能夠發展成功。
但回到防空艦主要面對的反艦飛彈威脅,超過30公里的射程似乎相當多餘,反而是標準飛彈中途導引的爬升過程,可能拉大了攔截目標的最短距離。因此,標準二型飛彈主要的目標是發射反艦飛彈的戰機,或是提供目標指引的固定翼巡邏機或直升機(APAR雷達與其他新一代半神盾雷達都有特殊的軟體偵測直升機的旋翼回波),而反艦飛彈必須由ESSM飛彈負責。
北約國家在上個世紀就根據美國的麻雀飛彈聯合發展了艦射型的「北約海麻雀」(NSSM),作為對抗反艦飛彈的主要武器。由於多管旋轉發射器指向目標就可以射擊,因此反應速度比需要裝填的單臂或雙臂發射器更快,射程也比快砲或短程飛彈來得遠。仿效標準二型的模式,ESSM飛彈一方面藉由加粗到10吋的火箭發動機來增加動能,另一方面又藉由中途導引製造出高拋射的彈道來用位能儲存火箭的動能,使射程延長到30公里左右。
但ESSM飛彈特別之處在於節省了主翼,只保留四片尾翼,其翼展比原本的海麻雀飛彈短了15公分,折疊後能夠塞進1/4面積的Mk 41發射管中,這使得戰艦的飛彈火力可以立即增加到4倍,應付可能的飽和攻擊。
加上ESSM飛彈的射程延長,逼近雷達地平線的距離,與上一代區域防空飛彈:標準一型的差異不大,這使得ESSM飛彈模糊了區域防空飛彈與點防空飛彈的界線,尤其是對抗掠波威脅時,受限於地平線本來就無法發揮雷達50公里以上的偵測距離,ESSM飛彈的射程恰巧滿足了海平面的空間,成為反反艦飛彈的最佳武器。不過ESSM飛彈單價相當高,甚至超過標準一型飛彈,這使得採用Mk 41的國家無法盡情採購ESSM飛彈來塞滿戰艦的彈箱。
另一方面,美國海軍已經決定發展主動雷達導引的標準家族:標準六型飛彈,利用當初為了反彈道飛彈而發展的高動能Block IV彈體,標準六型飛彈能飛越上百公里的海面,並以由AMRAAM改良而來的主動雷達尋標器瞄準戰艦地平面以下的目標。雖然這種方式解決的跨地平線的導引問題,不過戰艦仍須要地平面下方的遠距離預警能力。對於美國海軍而言,這可以預警機與友軍雷達透過資料鍵來指引目標,不過對於缺乏航艦的德荷兩國而言,實際的效用將相當有限。
德國F124防空巡防艦
冷戰時期,西德聯邦海軍的主要任務是確保波羅的海航線的暢通,以接收北約聯軍的補給,而主要的威脅就是前蘇聯潛艇與轟炸機。因此在90年代時,聯邦海軍開始兩階段的新一代巡防艦計畫:第一批的4艘反潛艇取代漢堡級巡防艦,第二批則是防空巡防艦以取代美國DDG-2的呂金斯級。但由於西德政府決定參與北約NFR-90造艦計畫,所以第二批的防空艦便以該計畫取代之。
如前所述,NFR-90計畫夭折,冷戰威脅不再。但德國政府仍然擬定了F124防空艦計畫,理由是來自東面的威脅雖然遠不如以往,但德國需要參與北約聯軍的全球軍事活動以鞏固本身的國際地位。因此防空艦的存在主要是保護遠征艦隊與遠方投射的灘頭堡。
德荷西的「三國巡防艦」計畫在1995年重新調整成為德荷加的聯盟,雖然過程中的德國一度要追隨西班牙的腳步改用美國的SPY-1神盾雷達,搭配自製的TRS-3D預警雷達,但最後還是接受鬆散的「三國巡防艦」計畫主要架構:荷蘭的APAR雷達與SMART-L預警雷達,搭配美國的標準飛彈與ESSM飛彈。
F124艦體則是以F123反潛艇為基礎,加上MEKO的模組化觀念,全艦包含APAR雷達與SMART-L雷達在內共有58個模組,但推進系統則改用較複雜的「燃氣渦輪與柴油複合」系統。其作戰系統則也是荷蘭製造的Sewaco FD,除了指揮APAR進行防空作戰之外,也控制全艦的反艦、反潛、電戰、導航、資料鍵與通信系統。作戰系統也將成為汰換F122巡防艦的F125巡防艦的基礎。
荷蘭LCF巡防艦
荷蘭在二次大戰後卻建立了不容小覷的造艦能量與艦用電子科技,在冷戰期間,荷蘭艦隊的能力就足以與英國皇家海軍聯手抵擋前蘇聯北海艦隊與支援挪威的增援行動。而在NFR-90計畫期間,荷蘭雖然實力不比英法德來得差,卻不像這些「傳統強權」一樣有這麼多「身段」,而願意全力支持聯盟。然而當團結破滅,荷蘭才展現出實力主導了「三國巡防艦」計畫,其聯訊公司發展的APAR雷達與SMART-L預警雷達成為計畫的核心,也展現出歐洲另一個有能力自製神盾戰系的實力。
如前所述,APAR雷達的先進不只是主動陣列天線科技,還有革命性的「間斷連續波照明技術」,因此,荷蘭第一艘LCF防空艦:瑟芬省(De Zeven Provincien)號於2003年11月在荷蘭外海進行的首次試射就格外引起注目。第一次的試射是由兩架Iris次音速靶機模擬入侵,分別由一枚ESSM飛彈與一枚標準二型飛彈在其最短與最長射程處(據信超過100公里)進行攔截。APAR雷達準確地追蹤目標並導引飛彈進入照明階段,並自行完成攔截評估的任務(飛彈在近爆半徑內通過,並未真的摧毀目標)。另外在系統測試中,荷蘭也宣稱完成單面天線同時對六個目標進行射控的測試科目(雖然公開的帳面數據仍然是四個目標)。
後續的O-3測試科目中則是連續攔截兩架Iris靶機,前者在81公里處先以兩枚標準二型飛彈攔截一架靶機,再於在45公里處以兩枚ESSM飛彈攻擊另一架靶機,全程都只由其中一面APAR雷達天線進行指揮導引與照明的工作。
2004年8月,德國第一艘F124防空艦:薩克森號則到美國加州外海進行更複雜的測試科目。測試由美國海軍支援,主要以BQM-34作為靶機,除了基本的一對一攔截外,也首度進行了單面天線同時照明兩個高低空目標,分別模擬遠處盤旋的攻擊機與低空來襲的反艦飛彈,導引一枚標準飛彈與一枚ESSM飛彈分別攔截。
美國也以極速達4馬赫的AQM-37C空射靶機進行超音速攔截測試,靶機從高空發射,以30度瞄準薩克森號數公里處的空曠海面俯衝,標準二型飛彈除了必須在「相當高度」攔截目標之外,薩克森號也故意進行了轉向動作,使得導引工作必須中途從一面天線轉移到另外一面。最後則由德國海軍航空隊發射鷺鶿反艦飛彈作為目標,其中一個項目中,兩枚ESSM飛彈分別要在遠距離攔截兩枚反艦飛彈,首度由單面天線同時(而不是交錯地)以兩道資料鍵替兩枚飛彈中途導引。
如前所述,APAR雷達因為波長較短而縮短了偵測距離,但因應地平面距離的目標仍然綽綽有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反艦兵力為了克服地平面的限制,多會派出固定翼飛機或直升機在中高空「俯視」地平面上的艦艇。因此,就算不能擊落,監控這些「哨兵」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德國的F124艦與荷蘭的LCF艦都安裝了一具SMART-L預警雷達,提供數百公里遠的預警情報。在試射中,預警雷達便展示了監控靶彈的發射機接近與整隊的過程,在實戰中也替APAR雷達與防空飛彈提示攻擊可能方向而縮短反應時間。
西班牙神盾:SPY-1D
在歐洲這波神盾建軍潮中,西班牙也是造艦國家中,唯一願意沿用美國整套SPY-1神盾雷達與標準飛彈的國家。雖然其海軍歷史相當悠久,但在90年代以前,西班牙主要防空艦便是由五艘美國諾克斯反潛巡防艦換裝SPS-52C 3D雷達搭配一座Mk 13單臂飛彈發射器而成的巴力萊斯級,主要反潛巡防艦也是美國的派里級。因此在NFR-90計畫失敗之後,西班牙一度追隨德荷兩國的三國巡防艦計畫,但最後仍決定向美國採購SPY-1D雷達安裝在自己的F-100巡防艦上。
SPY-1D是美國為了DDG 51防空驅逐艦開發的輕量化神盾雷達,雖然天線的尺寸與陣列數不變,但由於四面天線以艦身中線外偏45度角的方式,集中到同一個艦塔中由一組發射器供應雷達波,而不像CG 47巡洋艦是分配在兩個艦塔上,而得要兩組發射器分別作為兩個艦塔上的雷達波源。為了進一步降低重量,利用輕量化的技術與緊緻化的電子科技,艦塔內部的電子設備也從CG 47的兩層艙間濃縮到一層艙間。
不過,西班牙卻希望SPY-1D安裝到6,500噸的艦身中,不但比DDG 51的9,000噸輕得多,而且18.6公尺的舷寬也比DDG 51的20.4公尺短一些,這使得西班牙想要保持天線尺寸不變,雷達高度也不變就有相當的技術困難(註)。
<引文>註:以中共海軍同樣是四面相位陣列天線的170艦為例,受限於艦體大小,與歐美艦艇相較,其天線就安裝在相當低的位置,以維持穩定。
西班牙IZAR船廠與美國洛馬公司合作下,將SPY-1D的內部設備重新拆裝成兩個艙間,發射機安裝在下層,天線則安裝在上層以維持足夠的高度。但分離的結果表示發射機產生的雷達波要經過垂直的導波管才能供應給上層的雷達天線,如果艦橋結構受到波浪的衝擊而搖晃扭曲,則導波管些微的變形就可能讓電磁波相當地不穩定。但在美西兩國通力合作成功地解決垂直導波管的工程問題,並於2002年就讓第一艘F-100防空艦服役,領先採用APAR雷達的德荷兩國,也是全歐洲最早服役的新一代神盾艦,西班牙政府將這歸功於SPY-1D成熟的設計。
另外,雖然在技術上SPY-1D雷達落後西歐其他主動陣列雷達10年以上,不過西班牙的SPY-1D雷達並不是美國勃克級的縮小版,除了利用垂直導波管將設備分散到兩個艙間之外,天線的功率與尺寸都與Burke級沒有差異,因此西班牙的F-100巡防艦的偵測距離仍然超過其餘歐洲自製雷達,並在未來可搭配美國發展中的標準三型反彈道飛彈或標準六型跨地平線防空飛彈。
西班牙F100巡防艦
與德荷兩國相同,西班牙也採用標準防空飛彈與Mk 41垂直發射系統,不過其發射管達48管,比德(32管)荷(40管)兩國都來得多。發展途中還曾研究塞入更多發射管,但由於其美製Mk 45 127公厘主砲的艙底結構佔掉太多空間而放棄。
如前所述,SPY-1雷達的頻率使其無法直接幫防空飛彈照明目標,因此需要額外的照明雷達。F-100沿用DDG 51的SPG-62照明雷達,但只安裝了兩具。美國神盾系統的大腦:Mk 7作戰系統也安裝在F-100防空艦上,不過其中比較敏感的功能則被移除:例如戰斧飛彈的控制程式。
除了整套的神盾防空系統與艦砲都來自美國之外,反艦飛彈也是美國的魚叉飛彈。少數的自製武器系統是一具Meroka Mk 2B 12管機砲近迫系統與自製的電戰系統。前者有獨立的追蹤雷達,但原本是搭配義大利的RAN-12L/RAN-30X搜索雷達作為指引,但由於並沒有安裝在F-100防空艦上,所以西班牙在美國協助下設計軟體介面,由SPY-1D雷達直接指引Meroka近迫系統。
最新成員:挪威南森級巡防艦
近乎世外桃源的挪威,在冷戰時期的海軍主力是五艘60年代的Oslo 級反潛巡防艦,排水量僅1,950噸,火力也相當貧弱,連自保都有點勉強,但在冷戰結束後,卻希望能對北約聯軍提供貢獻,毅然決然地向西班牙採購五艘5,100噸南森級反潛巡防艦,是歐洲神盾艦中最小也最新的成員。
西班牙擔任造艦的主要承包商,美國洛馬公司則負責神盾雷達。由於的體型實在過於迷你,因此美國提供的是台灣小神盾計畫採用的SPY-1F雷達。
SPY-1F的陣列模組只有1,856個,而不是SPY-1D的4,350個,這使得其天線直徑也從3.7公尺縮小到2.4公尺,而能夠維持在30公尺高艦塔的上部。照明雷達則換成兩具挪威自製的「整合指引群」(IDG)也就是由美國洛馬公司提供固態發射器的照明雷達。
雖然SPY-1F的偵測距離與能量都比不上其他歐洲神盾艦,但就水平面高度的低空防禦而言,應該還是一樣綽綽有餘。但有趣的是,挪威鉅資採購了四面天線的神盾雷達,卻不當它是「區域防空艦」,只在艦上安裝了八管的Mk 41發射器,防空飛彈也只有中短距離的ESSM飛彈,而不採購長程的標準二型飛彈。
事實上,挪威海軍當它是「近岸作戰」的反潛巡防艦,四面相位陣列天線雷達的主要用途居然只是自衛,而主要武器卻是NH-90反潛直升機與CAPTAS主動拖曳聲納。另外,自製的NSM反艦飛彈由於配備可攻擊陸地目標的影像紅外線尋標器,與127公厘艦砲一樣都具有相當的攻陸能力。最後是利用Link 16與空軍的F-16戰機及北約盟國建立聯合作戰能力。
結語
隨著歐洲七個國家以自製或外購的方式建立神盾級的防空戰力,使「神盾」一詞也成為新一代艦隊的防空標準。然而神盾級射控雷達的開發成本過高,歐洲各國都投資了相當的開發成本,在新的世紀中勢必積極搶奪美國神盾雷達的市場,以作為補償。
255期第75頁上圖垂直發射之飛彈為海狼飛彈,誤植為紫苑飛彈,特此更正。
http://www.diic.com.tw/mag/mag256/256-72.htm
(楨:網上憤/糞青型的軍迷,像以「心臟病」罵中國發動機,動輒以美國近萬噸級神盾艦96單元的垂射VLS,罵中國七千噸052C/D的(48/64)太少。其實噸位不足,再怎麼改進,頂多像052D將052C艦舯的16單元→32單元。至於艦首的730近防炮位,像美艦的密集陣置於艦首尾,在無法像134米長的054A置於艦兩測,長154米的052C/D也必須置於艦首尾之限制下,為取得大射角,炮座又須高凸,炮位之處不可能改裝成VLS。再說軍武間之質量須配套,美國9升噸級神盾艦配10萬噸級航母,中國7千級神盾艦配6萬噸級航母,剛好,不然可能重蹈<韓國的大洋海軍夢>。中國大驅得待052E或055了,果真要求全,本館<PLA最急需的武器>甚言「全能艦」:
在「和平共享」的<中國大戰略>下(習近平未來應會調整胡錦濤的「和諧社會」為「和平共享」),研發出能在大洋上先看/打到美國航母和F22/35匿迹戰機的武器。
這就不能單靠PLA現有的陸上預警雷達/防空/反導系統和東風21/東海10反航母飛彈,或海上傳統的神盾驅逐艦,而必須在大洋上有:
多顆低軌偵察衛星、同温層預警飛艇或超地平線預警艦(052C/D米波雷達的探距已有350km)、以及配有遠程反航母/反艦/反潛/防空(反衛/反導)/攻陸/發射衛星等之飛彈的全能型巡洋艦。
如此,即使解放軍PLA沒航母也不怕老美了,若再有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就更能支持中國的「和平共享」大戰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東海/南海/藏南,中國沒必要與日越印等國爭占不毛之島/地,而是全力開發油/水(引藏南水北調黃河)資源,若日越印等敢搞破壞、就趁機痛宰之。
這樣一來,全球尤其亞非拉美的眾多開發中國家,便會信服於中國軟(如中國動輙上百億美元的經援非洲/東協)硬(如上述軍事戰略)兼施的「和平共享」大戰略了。
詳參【圖博館】:中國戰機發動機研發史 太行發動機只達到能用的水準 WS-10性能優於AL—31F 坦克發動機 美早知中反衛星 《航空母艦及其克星》 巨浪1與東風21 中國巡弋飛彈研發史 中國航母 共軍能阻美救台 機載有源相控雷達 中國雷達 中國衛星 中國無人機 飛艇 《空天一體作戰研究》 保釣再起? 《海權論》 中國與東協 中國與印度 中國與非洲 中共十七大 中國大戰略 《和諧社會導論》 中國崛起
另外在詳貼052D前,先依051-6之序整理中國海軍各級驅逐/護衛艦。)
中日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海軍驅逐艦發展路線圖,我們從中可以大致了解到中日兩國海軍主戰裝備發展的脈絡,日本海軍在冷戰結束後極大地加強了海軍建設投入,在上世紀最後十年先後開工了金剛級、村雨級和高波級驅逐艦,建造數量接近20艘。而中國海軍驅逐艦從2000年之後才開始有了比較大的發展,這一階段是中國海軍摸索新型驅逐艦技術的初期階段。進入2010年之後,開始大規模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有三個標誌:1、052C型驅逐艦的量產,標誌著我軍第三代導彈驅逐艦逐漸成熟。2、052D型驅逐艦的量產,顯示中國海軍裝備建設正式進入量變範疇。3、055型導彈驅逐艦的研製,作為我軍第四代導彈驅逐艦,055型導彈驅逐艦是我們2020年-2030年時期的主力裝備,具備和美軍DDG1000和阿利伯克III相當的作戰能力。
052D
052D(滿載7000噸),172?江南號2012-8-29下水,改良052C→052D:48 x紅旗9→64具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1 x 100mm雙用艦炮→ 1 x 130mm單管砲; 氣+液冷式弧形外罩相控陣雷達→純液冷式平面外罩相控陣雷達: 新型的RUB煙霧顆粒4 x 18管誘餌火箭幹擾系統;未來有可能改裝 8 x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 射程400km。
052C(滿6800),2003年170蘭州/171海口號下水後、不像054A量產、2010之後才再下水4艘,數据:長154/寬17、吃水6.1米、57000shp馬力柴油燃氣交替輪機、4500海浬/18節、乘員250人、1架Ka-28或直9/無人機、氣+液冷式弧形外罩相控陣雷達 探距400km、48 x紅旗9防空飛彈VLS 射程200km(海/紅旗9彈長徑粗故射程有增加空間,故美國標3/俄S400)、8 x鷹擊62(C602)反艦飛彈 射程3-400km、6 x 324mm魚雷管、1 x 100mm雙用炮、2 x 30mm 七管近迫防衛快炮、4 x 18管誘餌火箭。(詳參【圖博館】:從美DD(X)驅逐艦看170的差距 韓國的大洋海軍夢 美國伯克級神盾艦 日本金剛與愛宕神盾艦 神盾艦)
(中國海軍軍艦命名規定簡要如下(詳參【圖博館】:兩岸軍語):航母(如16遼寧號)、巡洋艦以行政省(區)命名,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潛艇以“長征”加序號命名,獵潛艇以“縣”命名,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陸艦以“河”命名,補給艦以湖泊命名。
艦艇編號
1字頭爲驅逐艦(其中105-116屬北海艦隊,131-139屬東海艦隊,160-171屬南海艦隊);
2字頭、3字頭爲常規潛艇;
4字頭爲核潛艇;
5字頭爲護衛艦;
6字頭爲反潛護衛艇(獵潛艇);
7字頭爲導彈護衛艇;
8字頭爲補給艦、掃布雷艦;
9字頭爲登陸艦。
500噸以下的小艇以X字頭開始,X1字頭爲導彈艇,X2字頭爲魚雷艇,X3字頭爲護衛艇,X5字頭爲登陸艇。)
現代級驅逐艦——蒸氣輪機推動驅逐艦
(標準6500滿載7300噸),系列分別有:現代II型 (136杭州/137福州號),取消I型的後座AK-130雙聯裝130公釐艦砲、改為前後兩座SA-N-7牛虻艦空臂射系統、共48枚、射程25公里。現代II 改進型138泰州/139寧波號,9M317艦空導彈射程45公里,SS-N-22日曬超音速反艦飛彈、由原來射程120公里的3M-80E升級至240公里的3M80MBE。(詳參【圖博館】:日美評138現代級驅逐艦 評述137現代級導彈驅逐艦 新購現代級驅逐艦之議)
051——蒸氣輪機驅逐艦,系列分別有:
051旅大級,又分I,II,III,V級(標3250滿3670噸),1971至1992年、共造15艘,先後經多次改進,但2007之後已陸續除役。6x海鷹-2(C201)反艦飛彈 射程95km,166艦已換成8xC802 射程120km 。(中國海軍各型軍艦的反艦飛彈多有類似的升級:如由射程50km的C801→射程120km的C802→射程250km的C803→射程400km的C602)。(詳參【圖博館】: 從旅大級到旅滬級 )
051B旅海級(滿6000噸)、只有167深圳號,艦大卻只配海紅旗7短程防空飛彈八聯裝發射器一座,軍迷期待趁大修改裝052B臂射系統或054A垂射系統,但2007亮相仍是海紅7,其因似開腸破肚不利艦身結構。(詳參【圖博館】:052B 旅海級的167 與168)
051C旅洲级(滿7100噸)、只有115沈陽/116石家莊號,051C取消051B直升機庫改為32單元SA-N-6C /S300PUM1 遠程(150km)防空反導垂射系統VLS。(詳參【圖博館】:中華俄式神盾艦051C)
052——柴油燃氣交替輪機驅逐艦,系列分別有:
052旅滬級(滿4200噸)、只有112哈爾濱/113青島號,艦首B砲位裝有一座法國Thomson八聯裝海響尾蛇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詳參【圖博館】: 從旅大級到旅滬級 )
112艦的二次改裝:HHQ-7導彈仍會被沿用
052B旅洋級(標5200滿6500噸)、只有168廣州/169武漢號,前後各安置1座SA-N-7臂射系統、共48枚、射程25km。(詳參【圖博館】:052B 旅海級的167 與168)
053——柴油輪機護衛艦
系列分別有A,B,G,H,HG型 (1700-2500噸),雖已陸續除役,但2011年完成最後6艘053H1G型升級將服役至少10年,其出口型F-22、巴基斯坦已購4艘將購4艘、2012年擊敗俄20380型奪得阿爾及利亞3艘輕護艦訂單。(詳參【圖博館】: 中國巡防艦發展史)
(上圖為江衛Ⅱ型053H3)A:FQF-2500反潛火箭裝置2座 B:100毫米/56口徑雙聯主炮1座 C:六聯裝HQ-61M艦空導彈1座 D:三聯裝YJ-1(C801)艦艦導彈2座 E:機庫 F:直-9反潛直升機1架 G:37毫米/74口徑雙聯自動防空火炮4座 H:水雷
054——柴油輪機護衛艦,系列分別有:
054(標3500滿3900噸)、有526馬鞍山/527黃埔號,配有:363S型2D雷達 探距150km、1x海紅7防空飛彈、8xC803(C802A)反艦飛彈 始中端次音速+未端超音速 射程250km、1x單管100毫米緊湊型艦炮、4xAK-630型近程防禦武器系統CIWS。(詳參【圖博館】:中國054巡防艦 )
054A(標3900滿4400噸),首艦530徐州號2006-9-30下水、至2012已有15艘,改配:382型3D雷達 探距320km、32單元海紅旗16中程(50-70公里)垂射艦空飛彈、1xAK176型 76毫米主炮、2x7管30毫米730型CIWS。(詳參【圖博館】:054A、KDX2和高波艦)
出口型054A
056——柴油輪機護衛艦
056 vs 054A 一半不到
(標1500/滿2000噸),2012年6月首艦下水後、下餃子般量產,056短小精悍,能反艦、反潛、防空、巡護、掃雷,配有:四枚反艦導彈、甲板能停直9反潛直升機/艦尾拖曳陳列聲納/艦首反潛火箭、76毫米主炮/兩門30毫米遙控艦炮/8聯裝FL3000艦空導彈、機庫能放二架無人直升機/艦尾小艇/掃雷具。(詳參【圖博館】: 056艦 中國輕型反潛護衛艦的發展構想)
052D型驅逐艦 维基百科
052D型驅逐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正在建造的新型飛彈驅逐艦,為052C型最新改良型。
在2012年8月從長興島江南造船廠拍攝的照片判斷,配備國產最新130毫米單管艦砲,相控陣雷達已換裝為早些時候畢昇號試驗艦所測試的改良型,為052C型所配備的國產相控陣雷達的最新改進型,新相控陣面積較大,且取消了原本風冷系統的弧形外罩[1]。最新的照片顯示,052D拋棄了052C型上的海紅九垂直發射系統,而裝備了64具新型通用型垂直發射單元。美國軍事新聞網站(StrategyPage.com)認為052驅逐艦的一系列改良代表解放軍的驅逐艦設計在過去10年中大幅進步,並使中國海軍擁有性能類似於美國在20年前開始服役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水平之艦艇。 [2]
裝備
相較於早先的052C型驅逐艦,052D型的上層建築傾斜角度更大,提供了更好的隱身性能;同時直升機機庫位於艦身左側的設計在052D型上變更成了設置在艦艇中軸線上;機庫兩側增設了一對小艇收納庫,類似於054A型護衛艦上的設計;517型對空雷達移動到了艦尾。
由於上層建築的傾斜角度增大,052D艦上有更多的空間用以安裝新型的相控陣雷達[來源請求]。此型雷達於2012年6月在中國海軍的畢昇號試驗艦上面進行測試時被首次曝光[3]。與052C型的相控陣雷達相比,新型雷達矩陣面積更大,因此合理推測該陣列應該配備了更多的單元;而且雷達罩由052C型的弧形變成了平面,意味著新雷達可能捨棄了原來的風冷/液冷混合系統而採用了純液冷系統。
艦載垂直發射系統
052D型驅逐艦所搭載的新型垂發系統能夠發射對空飛彈、巡弋飛彈、反潛飛彈與反艦飛彈。與052C型驅逐艦的垂發系統相比,新型垂發系統由轉輪式圓形發射筒改成了方形發射筒,且可能具備冷發射和在一個發射筒內裝填多枚飛彈的能力[來源請求]。052D型驅逐艦似乎並不具備054A型護衛艦所搭載的飛彈燃氣流排放系統,許多網友據此推測052D型採取了冷發射模式。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052D型驅逐艦上的垂發系統依照GJB5860-2006標準研發製造,意味著其具備發射多種不同型號飛彈的能力。網上流出的GJB5860-2006標準說明文件[4]顯示,新型垂發系統的研製「採用系列化設計,按高度分為大型發射模塊、中型發射模塊、小型發射模塊……大型發射模塊可以裝載長度不超過9000mm的筒彈;中型發射模塊可以裝載長度不超過7000mm的筒彈;小型發射模塊可以裝載長度不超過3300mm的筒彈。」且「貯運發射筒直徑不應大於850mm……(發射筒)應有良好的密封性,充入一定壓力的乾燥空氣或氫氣,在規定的貯存期內,筒內壓力應高於周圍環境的大氣壓力。」 同時,新式垂發系統「(每個發射模塊的)發射架體一般有8個隔艙,一個隔艙可裝1~4枚筒彈。」每個發射模塊由一個發控單元控制,發控單元的要求為「能同時控制4發不同類型飛彈的發射……(而且)應具備快速自檢、機內測試功能。」從GJB 5860-2006標準的描述來看,新垂發系統與多國海軍採用的美國Mk41垂直發射統有很多相似之處,許多網友據此推測中國可能有著將來出口銷售該新型垂發系統的打算[來源請求]。
艦炮
比起052C型驅逐艦,052D型的另一改進之處為其新式單管130毫米H/PJ38艦炮。該型艦炮由鄭州機電工程研究所(即中船重工713研究所)研發,由內蒙第二機械製造廠製造[來源請求]。H/PJ38艦炮實際上是蘇聯AK-130雙管130毫米艦炮的仿製版[5],總設計師陳汀峰此前曾設計過79式雙管100毫米艦炮,210式100毫米艦炮,以及HPJ26型76毫米艦炮。H/PJ38艦炮所用彈藥的設計者為周炳武。相較AK130,H/PJ38艦炮既可以發射分裝式炮彈,整裝式炮彈,以及多種次口徑炮彈(即炮彈直徑小於炮管直徑的炮彈)與制導炮彈。[來源請求]
數據鏈
網際網路上有消息認為052D型驅逐艦配備了最新的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來源請求]該系統據說相當於美軍的Link 16戰術數據鏈系統[6],比起052C型驅逐艦使用的HN-900系統要有明顯的提高(後者相當於美軍的Link-11/TADIL-A系統)[7]。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的總設計師為解放軍總參謀部某研究所所長王建新,開發過程涉及300多個研發機關與8000多名科研人員,並最終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8]。
「中華神盾」
中國政府,軍方以及媒體多次把052D型驅逐艦稱為「中華神盾」。許多西方軍事觀察家質疑這種說法的準確度,並認為「神盾艦」一詞應專指搭載美軍研發的神盾作戰系統的艦隻(在美國、日本、韓國、西班牙以及挪威海軍中均有這樣的軍艦服役)。不過也有說法認為,將中國的新一代防空驅逐艦稱作「神盾艦」,就像將20世紀初各國海軍模仿英國無畏號戰列艦建造的主力艦都統稱為「無畏艦」一樣,是無可厚非的說法。
參考資料
1.^ China building new Type 052D guided missile destroyer. Taipai Times. 29 Aug. 2012 [29 Aug. 2012].
2.^ Chinese Aegis Destroyer Evolves. strategypage. 4 Sep. 2012 [4 Sep. 2012].
3.^ 中國試驗艦測試新型相控陣雷達.
4.^ 我國水面艦艇導彈通用化垂直發射裝置通用要求.
5.^ China Steals Another Russian Success.
6.^ 我海軍已裝備全軍綜合數據鏈 應對更嚴酷作戰環境. 2011年11月.
7.^ 解放軍網戰建設. 2012年6月.
8.^ 總參某信息化研究所:一切為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 2012年4月.
http://zh.wikipedia.org/wiki/052D%E5%9E%8B%E9%A9%85%E9%80%90%E8%89%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