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8 06:41:14| 人氣3,578| 回應25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交通也公投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關蘇花高要不要興建、樂生要不要因捷運而拆,双方才吵的沸沸揚揚,一場世界地球日的騎自行車秀,也引來官民、汽機單車和行人間的鬥嘴鼓,旣然吵不完,何不也學綠官交由公投決定?(奧運聖火、熊猫…能否來台也給它公投如何?)

開玩笑!環保、古蹟、人行等人、自然與文化的基本核心價值,豈能公投?

那台獨等國族主義的基本核心價值,怎又要靠公投呢?

跟政治初選一樣啦!會輸的一方就不要交由選民公決!

這也不通!DPP明知公投會輸,幹嘛還要硬投?

投假球唄!公投是為綁大選。

算了!別和政治哥哥豬,來看看世界地球日的騎自行車秀:

【聯合報記者朱淑娟2007.04.23大官騎車秀 只吹捧 不給路】

最近環保署突發其想,要在捷運站旁設單車租車站,台北市捷運局也在大力鼓吹雙層腳踏車停車架,體委會也訂了五月五日是「台灣自行車日」。這些無非都是要鼓勵民眾騎單車,立意良好,但如果沒有安全的自行車騎車環境,無法鼓勵民眾多騎車。

政府要員常愛公開示範騎單車,鼓吹騎單車的好處,但官員秀過後,民眾想要比照辦理,才發現處處是危機,納悶官員們為什麼一方面鼓勵民眾騎單車,但卻又讓單車在路上處處危機?

關鍵所在,就是政府根本不懂民眾的心。長久以來,關於單車用途,官民雙方有相當大的落差。北市縣首長們動不動就到河濱公園騎單車,順便吹捧一下單車道有多長,藉由騎單車宣示自己的政績,只把單車當作休閒、運動的工具,根本未考慮到單車的「行動」機能,與對環保、對節省能源的好處。

鄰近的日本,不論在都會區或鄉間,多數都設有自行車專用道,標誌明顯,用路人都清楚彼此的分際與互相尊重,在台灣,不只政府輕忽單車道的規畫,用路人也不尊重自行車騎士,加上空汙嚴重,灰頭土臉與險象環生,是單車族最常遇到的困境。」

朱記者不知單車和機車專用道只能選一嗎,台灣旣已選機車,何必再肖想單車呢?像我單車迷早就不迷思騎自行車秀!

台長: 阿楨
人氣(3,578) | 回應(2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社會 |
此分類下一篇:小女孩背叛女性
此分類上一篇:鳳凰與檳榔西施

除非減機車
中國時報 2007.05.19 黃筱珮/新聞分析

除非減機車、設專道 否則一場空

交通部要將自行車納入交通工具,立意雖佳,卻忽略自行車的最大勁敵-機車。台灣機車密度冠全球,有其形成歷史背景和原因,要推廣自行車上路,不如先採取積極策略,有效減少機車數量,並大量興設單車停車場創造需求,否則再多政策到最後仍是空話。

先進國家如荷蘭、德國、日本等,皆已把自行車當成通勤交通工具。走在日本的人行道上,不小心占用到自行車專用道,自行車騎士會毫不客氣的按鈴警告,宣示道路主權。

德國政府則是「恩威並施」,徵收環保稅,抑制汽車成長,油價上漲更使開車的人興趣缺缺,轉而騎腳踏車上下班。德國政府普設自行車道,讓騎士沒有與車爭道的問題,安心上路。

反觀台灣,經常上演自行車與汽機車爭道的險象。根據研究,道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一旦時速差超過十六公里,肇事率就會提高。自行車的車速與汽機車不能比,加上道路經常高低不平、坑洞充斥,還增加跌倒的危險性。

有些自行車騎士只好騎上人行道,卻又經常面臨人行道停滿機車,冒險在窄小的空隙行進,一不小心就會撞到行人。

政府鼓勵騎自行車,首要之務就是要積極減少機車的無限量成長,並規畫安全、平穩的自行車專用道。也可提供更貼心的服務,例如國外有鼓勵公司行號設置「淋浴間」的作法,員工騎自行車到公司免不了滿身大汗,洗個澡後舒適工作,增加騎自行車上班的誘因。

此外,還應設法降低失竊率,讓騎士安心。日前有位婦女報案,每次新買腳踏車隔沒多久就被偷,三年全家共被偷十輛,損失十多萬元,大大打擊她騎自行車的意願。這也是很多小市民的心聲。

台北市政府的一項統計顯示,近兩年自行車傷亡的情況上升,事故時間多半是晚上,還有騎士因為頭部受傷死亡。因此自行車騎士上路也要懂得保護自身安全,提高自行車「能見度」,例如加裝側面反光鏡、夜間開車燈等,不論政府有沒有強制規範,最好配戴安全帽再上路。

讓自行車也擔負起交通運輸重責大任,要做的事情還真不少,交通相關單位是有心還是不是說說而已,大家都在看。
2007-05-19 11:02:40
樂生選票化
選票一到手,樂生就放手>新新聞 07/05/31 【文/王文怡】

居民會長李培安說:「檯面上那些人我們都有去拜訪過;謝長廷和游錫簽名表示支持和重視;蘇貞昌沒有正面回應;呂秀蓮無法取得聯繫;王金平祇是派他的秘書口頭對我們關心;馬英九則是跑來跑去,都看不到他的馬腳。」

民進黨總統初選時,許多人把樂生當做議題,炒得如火如荼,但現今初選完畢,樂生呢?

樂生居民會長李培安說:「檯面上幾個重量級人物我們都有去拜訪過他們,也請他們給予幫助,但很有趣的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應方式,謝長廷和游錫簽名表示 支持和重視樂生議題;蘇貞昌沒有正面回應;呂秀蓮無法得到聯繫;國民黨兩大總統競爭者,王金平祇是派他的秘書口頭對我們關心;馬英九則是跑來跑去,都看不 到他的馬腳。」

李培安指出,二○○七年三月二十日開始,政府有派人來關心,但這些來探勘的官員官階都不高,往往居民請求的聲音因來人沒有決定權的關係,石 沉大海。直到樂生居民到蘇貞昌(時任行政院長)官邸抗議時,外界才慢慢注重樂生的議題。李培安表示,綠營總統候選人初選期間,樂生院民與官方曾有兩次會 議,祇是,這兩次會議都無法達成共識。

四月二十五日,幫助樂生的工程師和土木工程師先拿了一分計畫書和三大本有關各國軌道的統計資料給捷運局參考。由於工程會仍以「不延誤通車」 為前提,土木技師公會以「技術極限」為由,提出保留方案,針對王字形大樓正面左側及七星舍,採取支撐的方式施工。鐵路軌道大師林再淡認為,原設計軌道直線距二十五米,後來縮到十六‧五米,其實,依照日本新幹線的經驗,還能再縮減到五米、七米或八米,因此,祇要合理運用就該搶救樂生。同時,他們也針對貞德 社、靈骨塔的保存提出解決方案,採取地下隧道的形式,以明挖後覆蓋的方式施工,明挖的長度由一百一十公尺增加為一百七十公尺,不過這仍將視細部設計而定。
2007-06-13 12:36:28
公共單車
巴黎交通大革命 萬輛公共單車上路

中國時報 2007.06.15黃建育/綜合報導 

花都巴黎下月起將展開一項市區運輸革命:為勸服市民少在市內開車,市政府將推出一項大規模交通改造計畫,而重頭戲是在全市七百五十個點設置總共一萬部自助式單車,供民眾免費騎乘或租用。

自行車環保且便利,當成交通工具已蔚為一股世界潮流。而巴黎是全球第一個推出自行車運輸計畫的主要城市,因此包括巴西里約熱內盧、加拿大蒙特婁等大城的交通規畫官員也正密切觀察巴黎的施行狀況。

巴黎市府負責自行車運輸計畫的官員李柏特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說:「我們希望能徹底調整市民的心態。」他說:「很多人喜歡騎自行車,不過是在鄉下騎,而非市區騎。我們希望他們了解,騎自行車能為巴黎在省時、保健、環保與生活方式上帶來很大幫助。」

七月十五日起,巴黎市民與外來客廿四小時都能利用磁卡或信用卡,在全市各地租用自行車做短途騎乘。騎完後,他們可將車停放於七百五十個自行車放置站中的任何一站,等待下一個市民使用。

此外,巴黎市政府希望在今年底前至少能有廿萬名固定騎乘者。屆時,放置站將增加一倍,成為一千四百五十一站。而自行車數量也將增至兩萬零六百輛。

這些放置站彼此間隔約三百公尺,將巴黎全市構成一個密集自行車網絡。而騎士可上網或用手機查詢任一站當時是否有車可騎。

費用低廉更是這項計畫吸引人之處。租車半小時免費,半個小時以上未滿一小時酌收一歐元(約台幣四十四元)。以此類推,每增加半小時加收一歐元。由於使用頻率高,這些單車都打造得十分堅固。重量達廿二公斤,採三段變速,煞車敏銳,車前方還有置物籃。不過,這套運輸系統仍將收取會費。已註冊的使用者年費廿九歐元,偶爾才騎的也可利用信用卡一次支付日費一歐元,或周費五歐元。
2007-06-17 10:25:47
單車大樓
單車騎進辦公室 獲iF設計獎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2007.06.2台北報導】

一棟讓員工騎單車進辦公室的高科技大樓,是「太美好以至於不能成真(too good to be true)」的夢想?

四年前智邦科技舉辦名為「小矮人」的新建廠區競圖,以第二名落選的建築師龔書章,將作品寄去參加「二○○七德國iF傳達設計大獎(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卻獲獎。得獎理由便是「太美好以至於不能成真」。

這件作品又名「綠色生活地圖」,由龔書章領軍的原相以及仲觀、宗邁等三大事務所聯手設計。作品特色是在七層樓的科技大樓內,打造供單車行駛的坡道與停車空 間。讓每個員工可以從家裡開始,一路騎單車進辦公室。而一樓到七樓之間,單車也能通行無阻。此外,大樓的外牆是種滿花草植物的綠牆,並以屋頂蒐集的雨水灌 溉。

智邦科技在二○○三年舉辦的小矮人競圖,是台灣私人企業首次為辦公大樓舉辦國內公開競圖,並以荷蘭作家威爾海根的童話作品「小矮人」命題,可說是台灣建築 界最「夢幻」的一次競圖。最後由姚仁喜領軍的大元建築事務所拿下冠軍,可惜因為經費問題,迄今仍動工無期,恐怕也落入「too good to be true」的命運。

有「設計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大獎,原本針對工業設計產品。四年前成立iF傳達設計獎,也開始頒贈獎項給建築設計作品。該獎今年首創幽默十足的獎項 「太美好以至於不能成真」,頒給雖有美好可行的設計理念,卻無法落實的設計作品。得獎的七件作品中,只有龔書章的「小矮人」是建築作品。

今年iF傳達設計獎總共吸引來自廿五個國家的一千一百四十件作品參賽。台灣有十八件作品獲獎,多為工業設計作品。該獎定今年八月三十一日在德國舉行頒獎典禮。
2007-06-22 12:39:27
單車業重生
環保加持 單車業騎向顛峰

【經濟日報╱黃信玄】2007.06.23 10:37 pm

日前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宣布,未來每年5月為自行車月,該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台灣自行車日」(例如2007年是5月5日)。這是繼美國以及荷蘭、西班牙、比利時、義大利、法國等歐洲先進國家之後,政府以實際舉動響應全球自行車日活動。

在全球暖化情況日趨嚴重之下,這個日子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或許只是象徵響應地球環保的動作,但對於曾是「自行車王國」的台灣,則有另一層更深的意涵。

國內自行車產業全盛時期在80年代,當時每年出口數量約1,000萬輛,躍升為世界第一。之後,業者西進、大陸廉價產品傾銷,出口量隨之下滑。環境丕變,激勵自行車業者創新研發,催生新材質與新功能,提升成車的附加價值,以扭轉頹勢。

工蜂結構搶占市場

1971年至1974年間,全球發生能源危機,美國對自行車需求激增,造就台灣自行車產業的契機。國內業者快速反應,立即擴大產能,超越諸如韓、星、港等競爭者,取得大多數OEM訂單。

要探究國內業者當時何以能抓住發展機會,就需要先了解自行車產業的特性,亦即零組件標準化而無資產特定性。此意味運用市場的成本,會比採用內部組織模式來 得低,因此有競爭力的自行車業者不會是垂直整合,而是靠眾多的零組件業者進行水平分工,此種生產形態相當適合國內中小企業。
因此,台灣自行車成車廠商主要進行成車裝配工作,超過90%的成車廠商不製造車架以外的零組件,零組件廠商則多半是專業且獨立作業,儘量與成車廠保持長期的供應關係。

平均來說,每一家成車廠商約有60家零組件供應商,每一家零組件廠商約供應20家成車廠商。在這種生態下,零組件廠商必須非常專業分工才能生存,於是每一家廠商只製造有限的幾樣產品,而且獨立經營。1968年起一半以上的產量均屬出口,就可看出經營形態。

不過,在自行車產業,成車廠經常扮演產業主導角色。簡單的說,成車產量需在100萬輛以上,才能形成經濟規模,而台灣的成車出口量一直穩穩站在這個門檻上,直接提供產業發展的養分。

品牌通路變革轉型

這種既緊密又鬆散的關係,隨著成車廠外移,台灣本土零組件廠的生存空間逐漸被壓縮,升級與轉型的壓力逐漸加大。因此,巨大機械與美利達(Merida)兩 大組車廠與11家上游零組件廠,共同組成A-Team團隊,以強化團隊成員新產品開發能力,讓整體協力網絡一起升級與轉型。事實證明,重塑價值鏈的成車 廠,能大幅提升設計能力,並行有餘力致力品牌發展通路。

舉例來說,巨大機械自創捷安特(Giant)品牌,並掌握自行車設計的趨勢,設計出滿足金字塔頂端客層需求的產品,更透過贊助、舉辦國際競賽,提高品牌能 見度。同時,結合新世紀生活形態,於全球設立1,400個據點,帶動休閒風潮,成功地將自行車轉變為運動工具,也順勢為品牌鍍金,擠身全球自行車三大品牌之一。

展望未來,台灣自行車產業,利用精實生產體系所架構的堅強製造網路支援,加諸品牌、通路的行銷策略,搭上此波環保風潮,必將成為另一高產值行業。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師)
2007-06-24 11:57:39
單車出租
巴黎單車出租 首周破卅萬人次【歐洲日報╱法新社07.07.23郭昭澄編譯】

巴黎市府二十二日公布統計指出,自助單車出租服務V晹lib十五日周日開幕上,至二十二日十五時第一周,就創下三十四萬九千次出租記錄,等於全巴黎街頭一千零六百四十八個出租站,每一出租站一周平均出租三十三次。

二十一日周六出租特別踴躍,約六萬次。V晹lib針對十四歲以上市民,訂車一天平均一歐元,七天期五歐元,一年期二十九歐元。使用車的第一個半小時免費,再來隨時間漸進加收費用。
2007-07-24 11:22:30
單車產業
2007年中國自行車行業分析及投資諮詢報告(上下卷)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自行車行業通過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裝備,在生產技術、工藝、產品品質及自動化生產程度等方面有了明顯地提高。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
   2005年全年中國自行車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46,470,613千元,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45,435,159千元,實現累計利潤總額 1,280,428千元。2006年1-12月中國自行車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51,826,760千元,全年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 50,839,440千元,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383,833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12.39%。
   在激烈的競爭中,自行車行業的生產和市場流向更適應市場經濟的區域和廠家,並形成了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等5大生產基地。經過市場的洗禮,培育並 催生了不少抗擊市場風險能力及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和品牌。像捷安特、中華等,他們在市場佔有率、品牌影響力及顧客滿意度等方面走在了同行的前面。
   在行業發展的同時,中國自行車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品牌弱,大量出口的產品OEM的比例比較高,而在品質、安全、技術等方面要求更高的比賽用自行車、越野用自行車上,則難覓中國產品的身影。其次,出口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貿易糾紛不斷。各國對中國自行車設置出口貿易壁壘,另外,產品品質難以保證,售後服務差,配件品質、價格參差不齊等問題,制約了自行車的發展。激烈的市場競爭使眾多廠家面臨多重壓力,規模化、集約化導致自行車市場洗牌,市場份額向大品牌集中,小品牌的市場份額在漸漸萎縮,2007年,在內外壓力下,中國自行車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本報告共九章。首先介紹了自行車的概念、分類及製造工藝等,接著分析了國際國內自行車行業的發展概況,並對國內自行車行業工業統計資料做了細緻分析,然後分析了電動自行車的發展。隨後,報告對自行車行業做了區域市場分析、進出口分析和重點企業運營狀況分析,最後分析了自行車行業的發展前景及未來趨勢。您若想對自行車行業有個系統的瞭解或者想投資自行車生產製造,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報告目錄
第一章 自行車行業相關概述
……………
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273zhixingche.htm
2007-07-29 09:40:24
東莞禁摩
東莞「禁摩」 即起全面上路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東旭/東莞報導】 07.09.03

歷經一年的宣導,東莞市自9月1日起全面禁止摩托車載客營運,違者處罰人民幣2千元。並限定摩托車的上路時間,以改善社會治安與交通秩序。
東莞市去年9月起禁外地牌摩托車進入東莞,今年起針對本地摩托車整治,除禁止本地摩托車載客營運,並在市區內分時段禁止摩托車行駛外,預計將以5年時間完成城鎮無摩托車、出行公交化的城市。
東莞市原有本地和異地牌摩托車約120萬輛,其中非法搭客的摩托車多達10多萬輛,過去數年歹徒一直利用摩托車搶奪、強盜,犯罪率居高不下,且道路交通事故也多,影響交通安全和社會治安。
東莞市政府統計,自去年9月整治外地車牌摩托車後,僅半年時間,利用摩托車搶奪案驟減37%;涉及摩托車的交通事故也下降了58%;摩托車被盜竊案更是下降73%。
東莞市政府宣稱,東莞市32個鎮街為了幫助摩托車司機轉行就業,已對靠載客謀生的司機給予人民幣5千元轉型就業補助,已有2萬多名摩托車司機走上新的就業崗位。他們在受訓後分別轉成電腦操作員、中式烹調師、維修電工、會計員、汽車維修工等行業。
另外,到8月底止,全市共報廢摩托車4萬8千多輛,許多鎮街都設置了摩托車「墳場」,每個集中場都堆滿數千輛的堪用摩托車,它們一一被怪手輾碎,看到的人都大呼可惜!
在「禁摩」的同時,東莞市政府還新增公共汽車線路73條,新增車輛850輛。同時,全市還設置自行車道,改善行駛秩序管理,方便市民騎自行車出行。
東莞市政府宣稱,這些新措施將給東莞市容帶來新的景象,道路交通井然有序。東莞市政府組成的聯合稽查小組這兩天陸續到各鎮街流動攔查、路檢、定點設卡伏擊等方式,加大對無牌、假牌假證摩托車的查處。

東莞「禁摩」 送水送麵…慢半拍【陳東旭東莞報導】

東莞「禁摩」和「禁電」,雖是整頓治安、改善交通,但對一般市民有很大影響。許多台商就反映,收到報紙的時間變晚了,到小吃攤吃個麵要等上一個小時,因為生麵還沒送來。
摩托車是機動性很強的交通工具,雖然很多歹徒拿它來當犯罪工具,但對一般小市民來說,卻是交通出行、工作需要的重要工具。在東莞市禁止摩托車、禁止電動自行車上路後,原本靠它們送水、送餐、送報、快遞的服務業紛紛改變出行方式,不是改用腳踏車就是改用麵包車來送貨。
東城區一名李姓台商說,前兩天他去城區一處麵攤吃麵,結果等了半小時麵還沒來,問了老闆才知,現在改用腳踏車送生麵,才剛繞到三條街以外的地方,吃到麵還要再等半個小時。還有,東莞水質不佳,現在叫桶裝礦泉水,時間也都延長了。工人奮力踩腳踏車送貨,對體力是一大負擔。
2007-09-03 09:58:48
環保秀
無車日環保秀 代價900萬【聯合報07.09.16 楊芷茜】

為推廣環保生活,呼籲民眾多加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台北市已經連續六年舉辦大台北國際無車日活動,但在配套措施並未完善下,首長一年一度的騎腳踏車宣導活動,不易被全體市民信服,推廣成效也恐怕打折扣。
推動環保並不是口號而已,這次大台北國際無車日雖擴大舉辦,由台北縣市聯手盛大登場,甚至選擇台北市交通最頻繁的東區忠孝東路封街舉行。但要創造無汙染環 境,絕非幾個首長帶頭騎一天腳踏車就可以,在大聲呼籲市民應多搭捷運、坐公車之餘,更應該想想大眾運輸是不是已經做得夠完善。
市府這次耗資九百萬元,封街打造一場壽命只有一天的「無車日」,為免淪為「環保作秀」之譏,也應該再好好思考如何為民眾創造一個更友善的大眾交通運輸城市,以行動代替「活動」。
2007-09-16 09:20:07
環保殺手
機車王國 行遍全球

‧Taiwan News 2007/10/12最近四年,機車產值突破新台幣四百億元,機車零組件的產值也皆超過新台幣三百多億,整體機車產業在去年創造出近八百億的產值,雖然內銷市場飽和而有小幅衰 退,但面對新興市場如越南、中國等地的大量需求,台灣大廠的海外布局早已將台灣機車王國的實力拓展到海外【文/大茉】

台灣產業鏈完整 海外市場具競爭力
最近四年,機車產值突破新台幣四百億元,機車零組件的產值也皆超過新台幣三百多億,整體機車產業在去年創造出近八百億的產值,雖然內銷市場飽和而有小幅衰退,但面對新興市場如越南、中國等地的大量需求,台灣大廠的海外布局早已將台灣機車王國的實力拓展到海外。
今年五月的台灣國際機車產業展「Via-Taiwan Service」、「Made by Taiwan」、「改裝零配件」、「重型機車」四大特色為主軸,台灣機車產業上、中、下游產業供應鏈完整,加上海外布局策略成功,外銷市場擴及印尼、越 南、印度和中國,加上台灣機車零配件的高品質及安全性,已吸引國外知名機車廠商像是BMW到台灣採購。除了BMW,也獲得其他十六家重量級的買主青睞,包 括德國前三大機車零件進口商MAGURA、德國PAASCHBURG & WUNDERLICH GMBH、美國最大ATV業者POLARIS INDUSTRIES INC.、義大利前五大連鎖店義大利PIAGGIO & C., SPA、義大利前五大機車零件進口商LAMPA S.P.A.、法國前五大機車零件進口商TOP SADDLERY、加拿大汽機車售後服務市場最大的零配件供應商MOTORVAN CORPORATION、馬來西亞最大的機車製造商MOTOSIKAL DAN ENJIN、智利最大的機車進口及經銷商TOLEDO Y CIA及日本、印度、西班牙等國際整車及零配件大廠。
內需飽和 重裝外銷
台灣為機車王國,根據交通部的統計資料,二○○五年的台灣機車保有量已突破一三二○萬輛,即每一.七三人就有一輛機車。台灣機車產業早期以亞洲市場為主, 台灣廠商著重在內需市場,以排氣量一二五CC的車種為市場主流,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指出目前台灣共有十五家機車製造商,目前國內排氣量在一五○CC以 下的機車市場中,由三陽、光陽和台灣山葉三分天下,在國內市場的市占率達九成,其他主要的廠商尚有偉士伯、比雅久、永豐、合騏等,主要的機車整車及零配件 生產重鎮盤踞在桃園、彰化及高雄三地。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指出,目前一五○CC以下機車的設計及製造,台灣廠商已可獨立自主地掌握技術,品質亦可與日 本並駕齊驅。內需飽和,且市場寡占局面已定,因此目前台灣廠商主要開發重心在符合環保的產品設計及拓展外銷。
台灣機車產業在外銷方面,走向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線,像是重型機車,及排氣量二五○CC以上的沙灘車(全地形車),以避免和中國及東協其他地區作低價產品價 格競爭,外貿協會提供樂觀的參展數據,國內廠商的參展家數從去年的一四一家增加到今年的一五九家,成長率達一二.七七%,而攤位數也跟著成長,由去年的二 九二個攤位數增加到今年的三五八個,成長率達二二.六%,也可見廠商參展的規模也逐漸擴大。國際機車展辦到今年第三年,每年參展廠商皆有成長,去年有一百 五十家廠商,今年達到一百六十六家,外貿協會預估明年將可超過一百八十家國內外廠商參展,參觀人數將可破萬人次。
建立差異化策略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指出,台灣機車產業在一九九五年達到最高峰,總銷售達一六二萬輛,一九九六年起到目前的十年內逐漸衰退,去年總銷售達一二四萬輛。 內需市場的衰退,主要原因來自於內需市場飽和及都會區大眾運輸系統的建立,統計數據顯示內銷台數從一九九四年一一九萬輛的最高峰起,開始逐漸衰退,去年僅 銷售七五萬輛。為了力求突破,拓展外銷、研發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及市場差異化策略。強化市場區隔為國內行銷的一大重點,以女性市場或是青少年等族群作區隔。 重型機車及排氣量大的沙灘車也是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設計重點,根據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的數據,台灣加入WTO之後,為了在與其他區域競爭時,兼具高利潤 的考量,目前各家廠商所研發的大排氣量機車以外銷為主,二○○五年國產一五○CC(不含一五○CC)的重型機車外銷量達一○二、○一八輛,較二○○四年的 七六、六七六輛成長三三.一%。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指出未來市場訴求重型化、多元化及休閒化,沙灘車、電動代步車及三○○CC以上的重型機車將是廠商 的發展重點,台灣廠商目前以二五○CC以上的重型機車積極拓展歐美市場,避免與中國的低價機車作價格競爭。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指出台灣廠商除了針對高 毛利的二五○CC以上大排氣量機車作開發,未來研發重心也將持續往環保、低油耗及高安全性的方向邁進。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指出,機車業的產值在一九九五年達五五七億元之最高峰,一九九六年起逐漸衰退,到去年則為四一五億元。機車零件業的產值也大幅衰 退,一九九七年四一○億為最高峰,至去年衰退為三七六億元。為了拓展市場,機車業者除了積極開拓外銷市場,並前往中國及東協地區投資設廠,增加當地內銷數 量,根據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工會的統計,二○○五年的外銷量達總銷售的四五%,已逐漸成為以外銷為導向的產業,外銷比率則逐年提高。
提高自製率等於提高競爭力
目前全世界主要的機車生產規模有三千萬輛以上,主要生產國為中國、印度、印尼、泰國、日本及台灣。台灣廠商的機車自製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為一大競爭 優勢,加上供應鍊充足,目前台灣機車製造商有十多家,而機車零組件的製造供應商就有四百多家,加上本身皆有設計及快速生產的能力,因此在外銷上極具優勢, 甚至還一度回銷日本。以外銷市場的市場區隔來說,中低階主要市場以亞洲為主。高階市場以歐美為主,主要研發方向在排氣量大的機車及沙灘車及符合環保規範的 機種,而今年內銷的重點也鎖定在符合第五期環保規範的車種,今年七月一日起,台灣機車排放標準「第五期排放標準」正式實施,必須捨棄傳統的化油器引擎,改 以採用與汽車同等級的噴射引擎。
機車零組件方面,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統計,台灣目前有四百多家零組件供應商,其中有九成以上為百人以下規模的中小企業。除了台灣車廠可以自行生產關鍵 零件外,售後市場也是一塊大餅,有數百億的商機,主要輸出區域包括北美、歐盟及亞洲,包括美國、越南、義大利、日本、印尼、英國及德國等,其中歐盟的比重 逐年攀升,目前出口到歐盟及美國的零組件比重各約兩成多。而前十大零組件出口商則包括台灣山葉、正新橡膠、三陽工業、建大工業、光陽工業、洛亞貿易、台灣 金鋒、特銳、永華機械、精度產品等,主要出口的零組件包括輪胎、內燃活塞引擎、車頭大燈及尾燈及其他照明設備、齒輪等傳動元件、速率指示器、汽缸體滾子 鍊、內燃機用進氣過濾器等。
沙灘車異軍突起 搶灘歐美市場
以外銷機種來說,沙灘車(ATV),又稱全地形車,為台灣廠商多角化經營及外銷的主力之一,工研院指出因為此產品為既有技術的延伸,且進入門檻較電動機車 低,加上全球市場正在成長,因此是多數整車廠及零組件廠皆想搶食的一塊大餅。目前全球六大ATV品牌為Honda、Polaris、Yamaha、 Bombardier、Kawasaki及Suzuki,全球市占率達九成以上。工研院指出,目前全球最大的ATV市場在美國,每年全球一五○萬到一七○ 萬台左右的銷售規模中,美國即囊括了全球約八成以上的銷售量,約九○萬輛左右,而重型的ATV車種亦為主流,以排氣量四○○CC到六○○CC為主流,歐 洲、泰國、中南美市場亦逐年成長,值得關注。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低排氣量的激烈價格戰,毛利從四成左右跌至不到百分之二十,為了避免與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 車廠作價格犧牲戰,台灣車廠除了盡量提升零件自製及共用的比重,並透過與機車零組件的共同採購已降低零件成本,取得價格上的競爭力,台灣的外銷機種來說以 二五○CC及三○○CC以上為主,開發高排氣量的機種以力保高毛利也是勢在必行。沙灘車為機車廠商的新利基市場,因此廠商大多與機車廠商重疊,沙灘車的領 導廠商有光陽、合騏、三陽、聚勇、益通、聚勇機電、台鈴、鼎力、摩特動力等,而全台灣目前有二十多家,以出口為主,自有品牌及代工形態皆有,主要聚集在中 南部地區。
輕型電動車符環保潮流
面對石油危機及環保議題,輕型電動車被視為未來具外銷潛力的車種,在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被列為開發重點產業之一。所謂的輕型電動車泛指重量小 於六十公斤的小型車輛,以電力為行駛動力來源,與燃油引擎車相比在於其環保的特點,沒有排氣污染、沒有噪音等優點,適合短距離的代步,目前包含電動機車、 電動自行車、電動代步車、電動滑板車、高爾夫球車等,可應用在醫療代步、交通接駁運輸等。加上輕型電動車的體積小、機動性高,且續航力在三十公里左右,相 當適合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地區作代步使用,被認為可以改善交通路況以及停車問題。
目前台灣有生產電動機車的廠商不超過十家,包括上暐、光陽、易維特、益通動力等,台灣擁有自行設計生產整車及零組件的能力,因此在外銷上深具潛力。然而目 前最大的問題在於電池技術上的瓶頸,包括續航力不足、充電耗時及電池過重的問題。台灣廠商還需要一段時間多努力。電動機車應用燃料電池作為動力來源,目前 台灣廠商應用鉛酸電池為主,未來廠商也積極開發鋰電池作為電動機車的動力來源,鋰電池具備較輕、蓄電量更高等優點。

8招安全享受單車樂

‧康健 2007/10/12騎單車看來悠閒,卻也需具備安全技巧,例如如何邊騎邊跟人打招呼? 外套不穿時要綁在哪裡?多位達人傳授親身經驗,讓您安心追風。【文/梁嫣純;攝影/邱瑞金】(楨:真是奢華的休閑,而非環保交通工具)

騎上單車,迎著風的感覺真好,但可別小看時速15公里所帶來的衝擊。根據警政署統計,2006年有183人因騎自行車發生事故而死亡,其中超過六成(118人)是因頭部外傷致死。
台北市長郝龍斌也曾因騎單車跌倒,造成左眼瘀腫、嘴角破裂、臉頰還縫了6針。今年9月初,在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河濱騎警隊」成軍的活動,也有民眾在自行車專用道騎單車跌倒,緊急送醫救治。
目前全台灣的自行車專用道加起來約有300公里,但是「政府只是把硬體弄出來,並沒有教育民眾如何安全騎單車,」一個月前才發生翻車意外的單車愛好者呂錦華呼籲,千萬別輕忽騎單車的風險,「走路跌倒都會受傷,何況騎單車是有速度的(平均時速15~20公里)。」
要安心享受騎單車追風的舒暢,一定要遵守以下安全守則:
1.基本配備,一次就到位
即使預算有限,以下3個最基本的安全配備,都要在第一次上路前就購足。
手套
吸震、防滑,保護手腕,萬一跌倒時也能預防手部擦傷。
安全帽
最重要的裝備,降低頭部意外撞擊的傷害。
車燈
包括頭燈及尾燈。因為單車輕巧無聲,易被汽機車駕駛人及路人忽略;光線不佳時,車燈不僅有照明功能,更有助於提醒別人你的存在。
2.安全帽,選對戴對才有效
安全帽是攸關生命的關鍵配備,因為頭部外傷是單車交通事故的主要致命傷。
專業攝影師呂錦華經常偕同好友騎單車同樂,但上個月卻發生了嚴重的翻車意外。
當時他們騎在台北市劍南路的下坡路段,沿著山路右轉後,突然有一輛轎車違規行駛在車道的中間,呂錦華無路可躲只好緊急煞車,結果整個人呈拋物線飛了出去,頭部直接著地。
幸好他有戴安全帽,就醫後確定頭部並無大礙,只是手腳受點皮肉傷。
呂錦華看著安全帽上的明顯裂痕,慶幸自己撿回一命,「如果沒有它,破的就是我的頭,」他親身實證了騎單車戴安全帽有多重要。
而且「不要想太多,一上車就一定要、千萬要戴安全帽!」呂錦華的好友、專業攝影師徐博宇不斷強調,別因瑣碎藉口,如「太熱了」、「壓壞髮型不好看」、「短短一段路而已沒關係」,而省略安全帽。
他們有位朋友不過是從家裡騎單車到停車的地方,仗著只有短短50公尺的距離,懶得戴安全帽,結果車架突然斷掉,摔個跤,縫了十幾針。
「很多車友不過就那麼一次沒戴(安全帽),就出事了,」捷安特台北南京店店長梁隆儀聽過太多不幸的故事,他自己也曾因沒戴安全帽而造成腦震盪,至今頸部還留有疤痕。
單車族的安全帽一定要選對、戴對才有保護效果,而且「只要有過一次撞擊,就算外觀看不出裂痕,那頂安全帽也不能用了,」梁隆儀警告車友,用力摔過的安全帽已經沒有吸收衝擊的能力了。
5要點,選對安全帽
◎認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商品檢驗標誌:沒有通過檢驗的安全帽,外觀再帥勁都只是假象。
◎不厭其煩地試戴:就像選鞋一樣,唯有親自試戴,選購與頭型吻合的安全帽,不可空垮垮或太緊,才具完整保護的效果。
◎帽沿須有彈性且不影響視野:遮陽、擋泥、裝飾用的帽沿不可固定黏死,否則衝撞時破裂的碎片可能割傷臉部。須選購具彈性的材質,遇撞擊時會自動彈開。
◎具頭鎖裝置更好:頭鎖可以扣住使用者的後腦勺,使安全帽不亂晃,增加安全及穩固。
◎帽帶材質不傷膚:因為與臉部皮膚緊貼,試戴後選擇柔軟、堅韌、不傷皮膚、且不會引起過敏的帽帶。
檢查看看,你真的戴對安全帽了嗎?
●頭鎖:要確實鎖上,固定安全帽。
●帽帶環扣(兩側):調整固定在耳垂下方,不要卡到耳朵,避免晃動或脫落。
●帽帶(下面):應扣在下頷處,避免太緊或太鬆(約2個指頭的空間)。像機車安全帽一樣扣在下巴處是錯誤的,撞擊時可能脫落而失去防護效果。
●帽子下壓到前額與眉齊:預防前額著地時的撞擊。
3.選對合適的單車
選對車種及單車尺寸,騎起來才得心應手。
首先,考量自己騎單車的用途來選擇車種,例如適合入門者運動休閒的登山車、運動家飆風競速的公路車、輕鬆優雅的淑女車,或是輕巧好收納,適合都市休閒的折 疊車。「選擇適當的車種,才能充分發揮單車的效能,」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林惠忠提醒,千萬不要騎著淑女車挑戰長距離、或騎折疊車爬山,不僅自討苦 吃,也容易發生危險。
選好車種後,再依自己的身高,選擇正確的單車尺寸。巨大集團(捷安特)特別助理兼發言人許立忠提醒,不符合人體工學尺寸的單車,會影響正常的操控。「小人騎大車」會踩不到踏板,「大人騎小車」雙腳無法俐落運轉,易造成腿部疲累。
可參考以下簡易對照表:
車架尺寸與身高對照表
身高(公分) 中管尺寸(英吋) 輪徑尺寸(英吋)
90~115 8 12
100~125 10 16
110~135 11 20
130~150 12.5 24
145~160 14 26
155~170 17 26
170~185 19 26
185以上 21 26
(資料來源: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
4.調整正確的座墊位置
依身高選對了單車的尺寸後,還得依腳長調整座墊的高度。
座墊太高,肌肉會過度伸展容易拉傷;太低,腿部易因無法充分伸展而疲勞,膝蓋也會過度磨損,造成退化性關節炎。選購時可依以下原則:
●坐在座墊上雙腳踩踏板,踩到底的腳應可自然彎曲才對。不要完全伸直(座墊太高),或是過於彎曲(太低)。
●坐在座墊上,腳著地時需稍微墊腳才是正確的高度,若雙腳的腳板可完全著地則太低了。
●調整座墊高度時,切記不能高到露出座墊桿上的安全刻線,否則座桿支撐的距離太短,易斷裂造成危險。這時該換一部尺寸較大的單車才合適。
5.出發前的安全檢查
跨上愛車出發前,除了備齊安全裝備,還要檢查車況,因為一個小零件出問題,就可能釀成大悲劇。每一次出擊都讓愛車維持在最佳狀態。
基本日常檢查表
項目/檢查狀況
□快拆的零件/所有方便拆裝的零件(例如輪胎、座墊),是否確實鎖緊
□輪胎/胎紋是否清楚、胎壓是否正常且氣足
□輪圈/轉動是否正常、有無變形、是否穩固
□鋼絲/同一輪圈上各鋼絲的緊度是否足夠且相同(用指甲彈看看是否鏗鏘有力)
□煞車/煞車是否順暢、煞車夾片是否兩邊同時作用、煞車皮是否正常(若只有單邊使力,應請專業車店調整)
□變速/定位變速系統,一次變動一格,觀察轉動是否靈活(若不順暢,應請專業車店調整)
□鏈條/保持潤滑清潔狀態(鍊條鬆緊以不超過半吋為原則,定期上防鏽油,騎乘完畢應將鏈條放至最小齒盤,以防彈性疲乏鬆弛)
□座墊/調到適當高度並鎖緊,座墊面應與地面平行
□把手/是否保持平直
□龍頭/方向端正,確實鎖緊
□踏板/是否運轉順暢不會側滑,若有彎曲、鬆動、損壞,則應更新
□車燈、反光鏡/前後車燈亮度在15公尺內是否清楚可辨,反光鏡是否乾淨。警政署新訂交通規則,準備處罰晚上騎車未裝車燈與反光設備的單車
(資料來源: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製表:梁嫣純)
6.熟悉基本操作
熟練技巧不但確保安全,還能充分發揮單車的性能,享受駕馭的樂趣。
●基本變速技巧
一般而言,左手操控「前變速器」(前輪3片齒盤),右手控制「後變速器」(後輪7~9片飛輪)。
「熟悉變速要領,可以騎得遠又省力,」車齡超過30年、幾乎每天騎50公里上下班的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林惠忠,以24段變速車為例(前輪3片齒盤、後輪8片飛輪,數字愈大,代表齒輪愈大),提醒簡單要訣:
(1)平路:前輪使用中齒盤(左手控速轉到2),後輪再依體力狀況逐漸從小飛輪放到最大(右手控速由1慢慢調到8)。
(2)上坡:前輪小齒盤(左手轉到1)搭配後輪大飛輪(右手使用4~8)。
(3)下坡:前輪大齒盤(左手轉到3)搭配後輪小飛輪(右手使用1~3)。
(4)禁忌:小齒盤(左手1)配小飛輪(右手1),太鬆會脫鍊。大齒盤(左手3)配大飛輪(右手8),繃得太緊會卡壞變速器。
●基本煞車技巧
養成兩手同時煞車的習慣,或先煞右手(控後輪)再煞左手(控前輪),千萬不要只煞左手,會翻車。
利用中指及食指或無名指採「點放式煞車」慢慢減速,快接近時才全煞。不要用全部手掌使力,以免力道過強一次煞到底,容易翻車。
緊急煞車的同時,雙手伸直、手肘微彎並撐住把手,可避免身體重心往前移。不要長時間按住煞車,否則煞車塊過熱會降低煞車力,造成危險。
●上下坡技巧
爬坡:身體往前傾貼近把手,臀部重心稍微往前,或直接站起踩踏,以增加衝力。採「S」型方式前進,可減輕陡坡的負擔。
下坡:身體往後壓低重心,臀部稍往後移,較不會翻覆。
●過彎技巧
應減速慢行。右彎時右腳踏板在上,左彎時相反,避免踏板踫觸地面而跌倒。
7.姿勢正確才能騎得遠又好
錯誤的姿勢不僅影響技術表現,熱愛單車的新光醫院骨科醫師蔡效良還指出,長期下來會引發運動傷害,例如肌肉拉傷、神經壓迫等問題。
騎乘姿勢以「舒服」為原則,養成正確的姿勢,才能趨吉避凶,騎得遠又好。
●騎乘姿勢
雙肩放鬆、自然前傾,雙肘微彎握住把手。腰不要挺得直直的,否則不到半小時就痠了。
手掌與手臂呈一直線,避免長時間壓迫手掌,會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正確的踩踏位置,是用腳大拇趾關節踩在踏板的軸心上。
●上下車姿勢
雙手抓煞車(固定車子不會亂動),車體微傾左邊,右腳從座墊後方跨上車及下車。不要從座墊前面跨,容易勾到車架而跌倒。
﹙部份資料來源:《我的單車日記》,天下生活出版﹚
8.避免常見危險動作
「沒養成良好的習慣,面對危急情況時,會無法掌控車輛而更危險,」資深單車玩家林惠忠語重心長地提醒,別做危險動作,因為意外多是在轉眼間就發生了。
●儘量避免單手騎車,遇車友打招呼「動口不動手」,不必揮手。(台北市郝龍斌市長就是因為舉手向民眾打招呼,才分心翻車)
●不要邊講手機邊騎車,要養成停車再接手機的好習慣。
●不要穿寬鬆的褲子或裙子,以免被車輪捲入而翻車。最好穿單車專用褲,具排汗、透氣、防磨擦的功能。
●儘量避免在視線不良時騎車,例如夜間、下雨天。
●遇雨天騎車時,要穿兩件式雨衣,不要穿小飛俠式雨衣或輕便雨衣,因為寬鬆的下擺,易被捲入車輪。
●外套不要綁在腰際,雖然看起來很帥氣,但容易鬆脫而被捲入車輪,要收進背包裡。
●不要併排騎,要儘量靠近慢車道或右側成一路縱隊行進。
●不要緊跟在前車之後,保持1~2車的距離。
●不要載人或防礙視線的物品。
●非不得已不騎上人行道。在人行道上應減速慢行,遇行人眾多則下車採步行前進,警政署新訂交通規則,最快10月底後要求單車騎士穿越斑馬線時,要下車推著走。
單車環島,不能說走就走
電影《練習曲》中聽障男孩騎單車環島的故事,感動不少人起而效之。單車鐵人陳彥良擔心初學者的一時興起,可能會造成永久的運動傷害。
因為多數人平常沒有持續運動的習慣,突然每天騎車約10小時,再加上使力不當,很容易就受傷。
笑稱自己就是運動傷害「受惠者」的陳彥良,以過來人經驗提醒初學者,「不要以為踩得重(把前齒輪放到最大)就能騎得快。」事實上這種騎法對腿部的壓力很大,容易受傷反而騎不遠,對於長途騎乘而言,「踩得快,比踩得重來得有利。」
此外,他提醒車友在環島前除了必須檢查裝備,出發前2~3個月也要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建議方式如下:
●前三個月:打好有氧基礎,每天騎單車通勤,約5~20公里。
●前二個月:持續騎車通勤,但一星期找一天做長距離的練習,前兩週約30~50公里,後兩週可再增加至60~80公里。
●前一個月:持續通勤,但假日的長距離練習逐漸縮短,儲存能量,以備出征。
●訓練期間,每個星期找一天完全休息、不騎車,讓身體完全恢復(不再感覺疲累)後再訓練的效果最好。
「運動並不需要那麼辛苦,」熱愛鐵人三項運動的陳彥良分享自我訓練的心得:適當的運動會讓人心情安定、睡眠品質好,過度運動卻適得其反。
(審稿專家: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林惠忠)
2007-10-13 08:28:58
高花蘇
歡迎您參觀我的部落格--反蘇花高

http://tw.myblog.yahoo.com/jw!cwTqYTiaG0aat4VM2GJZ

更歡迎您投票支持--堅持高花蘇(反蘇花高),呵護花蓮每一片土地

http://tw.election.news.yahoo.com/l08/opinion/detail.html?mid=1971
2007-12-27 06:03:46
公車更環保
24小時公車環台 比自行車更環保【聯合報╱修瑞瑩07.12.27
 
台灣有不少公車迷,跟著各地客運公車到處跑,昨晚有公車迷挑戰廿四小時公車環台,「搭公車環台,環保又經濟!」
在奇美醫院任行政主管的陳信誠昨晚十時卅分,從台南市出發,在高雄與同好鄭序華搭乘凌晨從高雄市開出的國光客運,經南橫,今天凌晨四時許抵達台東,再經花蓮、梨山、宜蘭抵台北,最後再搭客運南下。
「大家都沒想過搭公車也能廿四小時環台」陳信誠說,現在流行自行車環台,但公車環台更環保,還有專用司機,適合體力差一點的人,沿途能好整以暇欣賞風景。
四十四歲的陳信誠,是廿多年的資深公車迷,從小對公車情有獨鍾,結婚生子也沒改變,經常與同好搭公車四處跑,家中蒐集與公車相關的文物上千件,從司機、車掌制服、公車票、剪票機到公車站牌、布招等琳琅滿目,只要聽說哪裡有公車停駛,就趕著去挖寶。
陳信誠有次到花蓮時,發現有子夜行駛南橫的客運車,他精算後認為,大可利用嘗試廿四小時環台,與同好討論後,決定利用非假日一試。
在台北藝術大學工作的鄭序華,也是標準公車迷,常與陳信誠追著公車到處跑,這次他負責環台沿途的紀錄,並將公布在他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shcheng)。
廿六歲仍在念研究所的葉皓禹,把全台七十四家客運公司的客車都坐遍,包括金門、澎湖、馬祖的外島公車也不例外,只要有假,幾乎都搭公車出遊,對各家公車如數家珍。
葉皓禹說,他喜歡搭偏遠路線的客車,經常搭到一人「包車」;陳信誠也有類似經驗,有次搭乘台南縣新營到詔安厝的公車,車上只有他一名乘客,他與司機聊天,司機說這條路線開了三個月,他是「第二個客人」。
陳信誠認為,其實很多偏遠路線公車深入少為人知的地點,搭乘過程中,讓他更深入了解台灣,他說,如能把「搭公車遊覽」的觀念推廣,就有機會保留這些美麗的偏遠路線。
2007-12-27 09:18:41
蘇花高
蘇花高環評 有條件闖關成功【經濟日報╱記者余麗姿08.03.04 

蘇花高復工有望!環保署環評小組昨天有條件通過其環境差異分析報告,待補件後將提報環評大會,水泥業、飯店休閒業為此歡唱。昨天會議由環保署副署長、環評委員會副主委張子敬(右)主持。
記者鄭瓊中/攝影
歷經五年的蘇花高速公路環境差異分析報告昨(3)日有條件闖關成功。環保署專案小組長達六小時馬拉松式審查,決議蘇澳至崇德的山區路段優先興建,崇德以南的平原路段動工前,須提出社會環境影響衝擊評估。國工局補件召開蘇花高專案小組確認會議後,再送交環評大會審議。
蘇花高專案小組確認會議可望在總統大選前通過,但最後拍板定案的環評大會,恐將無法在大選前召開。據了解,3月14日環保署將召開環評大會,但蘇花高案確認會議在這次環評大會後才召開,可能趕不上總統大選前最後一次環評大會。
國道新建工程局長邱琳濱說,預計下周一將補件資料送交環保署確認,蘇花高總經費原為930億元,因緩建及大宗物料價格上漲,至今年1月初估增加為1,200多億元,增幅三成,預計可創造國民總產值1,395億元,提供3.76萬個就業機會。
蘇花高環評案89年通過環評,但因行政院在92年底宣布暫緩動工,又加上三年沒動工,及部分路線異動,國工局提出環差報告。
該份報告歷經兩屆環評委員,五年來召開十次專案小組會議,昨日在總統大選前夕,等了將近十年的蘇花高案,專案小組「有條件通過」,向興建跨出一大步。
環保署專案小組昨日舉行蘇花高差異分析暨環境現況差異分析第四次審查會,力主興建的花蓮縣立委與20多個環保團體仍是激烈論戰,由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主持。
環保團體指出,國工局利用總統大選前決策模糊時送件審查,興建蘇花高已經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策到底要不要蓋。
主張興建的花蓮縣議會多位民代及旅館觀光業者皆表示,蘇花高可協助花蓮發展觀光產業,增加在地就業機會,且目前台九線的蘇花公路,常常因雨就坍方,至今已有逾千人死亡,觀光及農業都受阻,「花蓮需要一條安全的道路」。
蘇花高預訂蘇澳興建到崇德的山區地段,需經過17處地質敏感地區,預訂開通11個隧道,多位環評委員關切隧道開通時的湧泉控制、土方運輸,以及隧道行車安全,指國工局未在環差分析報告中充分解釋。

環署強力護航 環委:以後還有過不了的案子? 

蘇花高的環評差異分析昨天初審過關,蘇澳到崇德這六十公里的秀麗海岸,勢將遭到開膛破肚。
記者陳易辰/攝影
距離總統大選只剩十八天,爭議不斷的蘇花高速公路,環保署卻在昨天強力通過環評差異分析初審,形同為陳水扁總統八年前的競選支票背書。雖然初審決議還需舉行環評大會確認,但以環保署昨天展現的「決心」,預料應會強度關山。
蘇花高八十九年通過環評審查,由於三年未動工,依環評法規定必須再審「環境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通過了才可興建,昨天是環保署第四度審查。
元月廿一日第三次審查未通過,當時環評委員提出許多疑點,包括枯水期花蓮水資源的評估、挖方的運送、成本效益等問題,要求補件再審。依一般程序補件約需三個月,各界均認為在看守內閣期間,總統大選前應不會通過重大爭議案件,沒想昨天到第四度審查。
蘇花高興建爭議是總統大選議題,馬、謝上周辯論時,異口同聲將興建與否取決於環境差異分析是否通過。
昨天主持會議的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強調環評是專業審查,環評通過只代表環境可接受,未來興建與否,總統大選後讓有權決定的人做決定。
長達六小時的審查會,贊成興建的花蓮縣民代、團體到會旁聽,反對興建的代表只見幾位年輕學生,之前反對興建的民代、學者、社會人士全都未見。
當贊成、反對雙方表達過意見後,接著由環評委員提問,多位環評委員質疑交通部包括土方、噪音、行車安全、投資效益等問題都未交代清楚,要求補充資料再審。
張子敬聽完後卻突然主動提議,主張蘇花高興建分兩段,先通過蘇澳到崇德的山區段,崇德以南的平原段則要求動工前再評估。對於張子敬的提案,當場有環評委員大聲抗議違反程序正義。委員表示,「如果案子可以一半通過、一半不通過,那以後還會有過不了關的環評案嗎?」
環委痛批,從未見過環評會議主席會無端生出一個新提案,環保署卻幫開發單位想方式解套。張子敬既急著一一說服環委,還與環委大聲爭辯。
張子敬最後指示同仁拿出早已打好字的結論宣讀,引起環保團體痛罵,「結論都做好了,還審什麼?」

環署護航 環團痛罵:把關者變劊子手【聯合報╱朱淑娟
 
環保署強力主導通過蘇花高環評差異分析初審,台灣生態學會台北站主任廖本全表示,環保署應是環境的把關者,「如今卻變成劊子手」。環保團體表示,審查程序草率,不排除比照中科七星基地模式,控告環保署環評審查無效。
廖本全痛批,環保署自作主張提出蘇花高分兩段開發,赤裸裸為交通部解套,「環保署不但失格、也失職」。配合上意、喪失環評審查的專業倫理,「這是環評制度最大的悲哀。」
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雖強調,環評專業應與政策脫勾,過與不過不必配合總統大選;但有環委不以為然,指蘇花高已是政治議題,無法分得那麼清楚。
環委質疑,蘇花高的環評審查都已經等這麼久了,為何不能等到大選後再審,「環保署急什麼?有什麼政治考量?」最不可原諒的是,交通部連行車安全考量、風險評估都沒說清楚,「為什麼不能等到大選後再審?」
廖本全表示,他能理解花蓮人希望能過更好的生活,但把花蓮的未來寄託在蘇花高「是危險的」。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表示,蓋蘇花高要花兩千億元,他的小女兒才一歲三個月,這麼小就負債。他表示,馬、謝在總統辯論時都表示要「觀光永續的花蓮」,昨天環保署通過審查,明顯違背兩人對永續東部的願景。
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主任周東漢表示,蘇花高還有這麼多工程技術、政策爭議,環保署卻置之不理,甚至主導強行過關,審查上明顯有缺失,此案如在環評大會通過,不排除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環評審查的結論。

蘇花高審議過程 濃濃政治味【經濟日報╱記者 余麗姿】
 
命運多舛的蘇花高速公路,十年來一直卡在環評問題無法興建,昨(3)日卻在距離總統大選不到三個星期下,在環保署主導下,選擇「折衷方案」,有條件通過,審議過程充滿「政治味」,一度引發環評委員口角,質疑環保署是否受到壓力,在大選前強行過關。
環保署官員強調無關選舉,但昨日本來是召開環評大會,並非審查蘇花高,卻在一周前臨時換議程,官員說,因為國工局在上月底送進資料,「如果總統選舉前不審,選後再審,對我們不見得有利」。
環保署因而建議結論為,先開發山區,平原段以後再說,為有條件通過,但山區段是環評最為複雜的,包括水文、地下水等問題,山區段都可以開發了,平原段根本就沒什麼問題,頭過身就過,等於此案通過。
此建議,當場引發其中一名環評委員大聲抨擊,他認為沒有分段通過的理由,國工局還沒有把資料、疑點釐清,怎可輕易通過,甚至為何要執意跳上火線,替開發單位解套,甚至此案一過,將成為總統大選的話題。
蘇花高的命運到底是否交給3月新總統?環評審查,應就委員的專業,審查開發案對環境衝擊的程度可否接受、通過,環評理想上是與政治脫勾的。但在台灣政治天空下,如同現場環評委員所說,「大家心知肚明,很難脫勾」。

環保攏係假? 淪為選戰棋子【聯合報╱記者蔡惠萍】
 
距離總統大選只剩半個多月,蘇花高案幾乎是無條件地放行,戲劇性的轉折,讓交通部跟贊成興建的花東居民額手稱慶,卻也令環保團體及反蘇花高人士痛心疾首。不過,真正決定蘇花高能否興建的環評大會,選前舉行的機會不大,這意味著什麼?蘇花高案不過又是另一枚政治操作的棋子,環保成了廉價的政治消費品。
民進黨在野時期反對蘇花高的旗幟鮮明,政黨輪替前,環保團體幾次衝撞立法院,裡面都有民進黨的影子;民進黨執政後,反蘇花高的聲浪雖然漸歇,但蘇謝兩人在去年民進黨總統初選時,還曾經為了建不建蘇花高針鋒相對,但向來反蘇花高的謝長廷在日前總統辯論中,卻未聞「反對興建蘇花高」,改口說「審慎評估」,態度已明顯轉緩。
蘇花高問題不在於建不建,而是「價值」問題,如此重大爭議政策,政府居然可以為了選票,讓不該過關的過關,民進黨過去的堅持、理念、價值,難道在選票面前可以盡成灰嗎?更可悲的是,為了選舉,現在居然連環保與生態永續都被當成廉價的政治工具。
蘇花高環差審查在選前匆匆趕進度,說穿了,就是選舉操作,藉此拉攏花東地區的選票,但選舉過後,蓋不蓋,隨時可以翻盤,留下選舉操作空間。這不過就是執政者用來哄騙殷殷盼著蘇花高花東選民的伎倆,讓他們在選舉時欣喜地投下民進黨一票,但最後發現,這一切是幻夢一場、「攏係假」,等到選後再否決,反正選舉都過去了

蘇花高案 馬謝陣營不願明確表態【聯合報╱記者范凌嘉、
 
環保署昨天強力通過蘇花高環評差異分析初審,引發各界震撼。對於蘇花高此一高度敏感議題,馬謝陣營昨天都不願明確表態。
謝營發言人趙天麟表示,尊重環評小組的專業審查,等了解實際內容後,謝陣營將進一步說明。馬營發言人羅智強也說,這還不是最後結論,等看到詳細報告後再做評論。
行政院是否同意興建蘇花高速公路,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接受記者訪問強調,「行政院原則尊重環評結果」。
政務委員林錫耀最近邀交通部、環保署等單位研商,曾要求交通部、環保署,「該補件的就補件」,持開放態度。

蘇澳到崇德60公里 預算漲到950億【聯合報╱記者蔡惠萍
 
在環評審查會多次敗陣的蘇花高昨意外通過初審,令交通部喜出望外。負責施工的國工局表示,光是優先興建的蘇澳到崇德六十公里的山區路段,預算因物價波動增加三成,達九百五十億元,工期長達八年,希望能盡快動工。
爭議十多年的蘇花高案,在選前驟然露出「曙光」,對此,交通部長蔡堆低調表示,蘇花高案是否順利排進環評大會還不一定,對環評委員的意見,交通部都會尊重並配合。
蘇花高從九十二年底停工後,補提的環境差異分析迄今共歷經九次審查會,每次幾乎都是「退回、重新補件」,國工局改以分段興建的方式重新送審,將蘇澳至崇德的山區路段及崇德至吉安的平原路段(廿六公里)切割。
國工局長邱琳濱昨天親自前往環評會議說明,傳回捷報後,交通部及國工局都喜形於色。由於蘇花高還要通過環評大會關卡,因此國工局不敢太過「高調」。
邱琳濱說,環評委員要他們做的承諾,國工局都會落實,環保團體及學者的建議,他們也願意配合。
根據國工局規畫,優先興建的山區道路包括十一座隧道共四十公里、橋梁十六公里、一般道路約四公里,以一百公里車速計算,全程約須四十分鐘,較現在可節省一小時。

水泥業 摩拳擦掌等訂單【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
 
環保署有條件通過興建蘇花高速公路,長久以來在花蓮有重大投資的亞泥、台泥、遠雄因具備「蘇花高概念股」題材,可望受惠後山交通便利性大幅提高,身價水漲船高。
台泥昨(3)日表示,蘇花高速公路本身可帶動的水泥市場需求量近100萬公噸,且若隨著蘇花高速公路通車,後續帶來各項工程的水泥需求量將多達數倍。
除了台泥之外,亞泥目前也設廠在花蓮,年產能也有570萬公噸左右,蘇花高一旦動工,台泥及亞泥都將因為近水樓台,爭取到水泥市場訂單。
目前設廠在花蓮和平水泥專區的台泥,年產能約1,000萬公噸,由於國內水泥市場成長有限,該公司目前僅保留五成產量供國內市場需求,另外五成外銷海外市場。
台泥指出,蘇花高在前兩年曾經發包部分工程,估計可帶動水泥需求量近100萬公噸。不過,若隨著蘇花高速公路通車後,可能帶動公共工程及觀光飯店興建風潮,未來花東地區水泥需求量將倍數成長。
在觀光產業部分,目前大型車輛僅能依賴蘇花公路或是南迴公路前往東部,每逢雨天,一但路基不穩落石坍方,就得封閉蘇花公路,觀光客只能搭飛機或火車到花蓮,使花蓮休旅業者只能看天吃飯。
分析師指出,蘇花高概念股受惠台北到花蓮通車時間縮短,除了可以增加東部觀光人口,也會增加飯店業住房率,甚至當年雪山隧道通車後宜蘭房價上漲效應,也會在花蓮發酵,若能將政府機關各項重要會議安排到花蓮舉辦,並補助各大民間企業到花蓮舉行度假會議,將可塑造花蓮成為「會議假期」場地首選。

飯店業 加速擴建迎賓客【經濟日報╱記者余麗姿
 
蘇花高速公路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有條件通過,觀光旅遊業者歡呼。花蓮遠雄悅來大飯店投資五、六十億元,興建第二期飯店及水上世界計畫,原本要喊停,業者昨(3)日說:「不喊停了,」不只不能停,還要加速進行,爭取國際觀光客來台。
花蓮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施勝郎表示,蘇花高通車有助花蓮吸引觀光客,扭轉不景氣的低迷趨勢。
施勝郎指出,花蓮地區五星級大飯店約有十家,飯店約有100多家,民宿業者更有六、七百家,總計約1,000家,但近年來不景氣,加上一下雨蘇花公路就土石坍方,住房率嚴重下滑,周一至周五只有一至二成,假日才只有八成,已經有200多家民宿熬不住而停業。
他說,花蓮地區對外唯一的交通命脈就是公路,但這50年來,台九線蘇花公路是一條死亡公路,據統計已有上千人因坍方死亡。花蓮以觀光為主,更需要一條安全道路。
花蓮新光兆豐休閒農場表示,去年7、8月暑假旺季,遇到颱風,蘇花公路中斷,旅客人數下跌,95年全年有40萬人,96年僅有30多萬人,損失五、六千萬元,「這兩、三年來,業績平均下滑15%至20%」。
在花蓮地區投資金額最龐大的遠雄悅來大飯店,原本因蘇花高案一直不確定,預計第二期開發計畫要喊暫停,但昨日得知環評案有條件通過後,遠雄海洋公園董事長洪賢德表示,二期計畫將不會喊停。
悅來大飯店指出,花蓮觀光人數今年以來約衰退二至三成,蘇花高若可以興建,將可幫助花蓮觀光旅遊業成長,遠來二期五、六十億元的投資計畫,將會加速進行,朝向國際化發展,吸引國際旅客。

投廢票否 花蓮觀光協會:等馬謝選前說清楚【聯合報田俊雄
 
環保署通過蘇花高環境差異分析初審,發起總統大選投廢票的花蓮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施勝郎昨晚說:「初審通過並不代表真的會蓋,還是要等兩黨候選人選前明確答覆才算數!」
施勝郎表示,環差分析初審雖然通過,但往後還有環評大會,大會如果通過,還不一定會蓋,因為還要等未來的總統做決定,現在談興建還太早;因此,他仍要求兩黨候選人在投票前要向花蓮人「說清楚、講明白!」
國、民兩黨總統候選人在首場電視辯論會未對蘇花高興建案明確承諾,觀光協會廿多家業者氣得跳腳,並決議若候選人在本月十五日前未回應,將發動民眾投廢票和北上抗爭。
施勝郎昨天參加環差初審會議,在會場當場點名陳水扁總統說:「陳水扁來花蓮當著大家的面說要蓋,結果我們被陳水扁騙了八年,現在花蓮人不能傻傻地再被藍、綠兩黨候選人騙下去了!」
「我是既激動又憤怒」,花蓮休閒產業協會前理事長劉瑞祺昨晚說,每年和家人都得冒著生命危險走蘇花公路,如今蘇花高有了一絲希望,但「政府決策反覆,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翻案。」
理想大地度假飯店董事長梁清政說,花蓮不能沒有蘇花高,否則業者經營很辛苦。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也說,要真正蓋蘇花高,才會繼續興建海洋公園第二期。
花蓮觀光協會理事許兆麟表示,環保與交通建設其實並不相違背,「不能拿環評做為不興建蘇花高的藉口。」
 
地方樂觀其成 環保團體不排除興訟>中時08.03.04簡東源、

     蘇花高速公路,三日在環保初審會上「原則同意」過關後,地方反應不一,縣府表態樂觀其成,環保團體不排除提起環保訴訟。 花蓮縣政府秘書長黃吉彬表示,八成民意清楚表達希望動工,只有蘇花高興建才符合花蓮民意。縣府希望國工局能盡速補件,讓蘇花高興建案拍板定案,早日動工。
     花蓮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施勝郎表示,蘇花高環評初審能通過非常興奮,他昨日下午特別搭火車趕回花蓮放鞭炮慶祝。他強調,之前為推動蘇花高發起的「拒絕藍綠,總統大選投廢票」呼籲,果然獲得政府重視,同時在昨日的環評審議會上,也將花蓮觀光業需要蘇花高心聲傳達給環評委員。
     施勝郎質疑,反對蘇花高的環保團體大多不是花蓮在地人;更有兩位反蘇花高的花蓮環保人士,在花蓮和平火力發電廠擴建時,表現出的沈默態度與強力反蘇花高的態度有如天壤之別。
     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召集人張淑貞,對於蘇花高環評初審通過表示非常氣憤與不平,她表示,原本應該是環境把關者的環保署,卻明顯主導通過蘇花高的環評初審,實在匪夷所思。他認為,關心花蓮生態環境的地方人士和環保團體,將會串連全國發聲,不排除提起環保訴訟捍衛花蓮青山綠水好環境。南澳鄉長江明順表示,南澳鄉民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支持興建,去年蘇花公路發生多起坍方,每次一有大型坍方,南澳鄉對外聯絡就中斷,令鄉民望路興嘆,再者,南澳鄉觀光條件優秀,蘇花高興建後,有助於地方發展觀光。
     南澳鄉縣議員陳銘福則說,為通行便利,很多鄉民都是選擇開車,但蘇花公路經常坍方,鄉民通行危險性高,只要一坍方中斷連農作物也沒辦法外運,絕大多數南澳鄉民是贊成興建的。
     蘇澳鎮長林騰煌表示,興建蘇花高有助於提升大南澳地區通行便利,不過,先前曾有專家質疑興建蘇花高可能破壞蘇澳冷泉,基於保護世界珍貴奇泉,要求興建單位深入調查,做好保護措施後,以免未來冷泉遭受破壞,那就是得不償失。

選前政治操作 難保不是芭樂票>中時08.03.04林倖妃

     蘇花高到底建不建?昨天終於經環評專案小組有條件通過,看似大勢底定,實際上尚須經過環評大會;以過去曾有重大開發案進入大會後旋即遭否決或退回專案小組,最後仍可能變成選前最大一張空頭支票。
     蘇花高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經環評專案小組審查,昨天獲得有條件通過結論後,環保團體立即質疑環保署刻意「主導」,環保署不斷撇清指環評通過也不一定會開發,但交通部卻立即在部內說明未來的興建計畫,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實際上,從交通部和環保署的連串動作,不難看出政治力操作痕跡。專案小組在一月廿三日的第三次會議提出多項質疑,要求交通部補充資料再審,交通部相隔不到一個月就急忙提出,但綜觀內容和之前所提,連環評委員都認為「相差無幾」,在此情況下還是「有條件通過」。
     令人不得不懷疑,這樣的結論其實是「選舉支票」的成分居多,因為依照環評的程序,專案小組通過後尚須經過環評大會確認,雖然交通部國工局信誓旦旦下週就可以提報資料,而環保署也願意「配合」趕在選前一周召開會議供環評委員審核確認,但卻絕不可能在總統大選前經環評大會做最後定奪。
     如此一來,這樣的結論無異是在選前再度釋出「大利多」,尤其對花東民眾,更是極富吸引力的支票。
     但從過去環評經驗,卻不乏重大開發案在環評大會被擋下,如台電彰工火力發電廠即從原本小組結論有條件通過,卻遭大會否決「不得開發」,以蘇花高如此富爭議的開發案,屆時前途如何,更是難以逆料。
     有人譏諷指這根本就是張「空頭支票」,是否空頭,現在還在未定之天,但蘇花高確實已經徹底被「政治化」,也被「工具化」,不論贊成或反對陣營,恐怕都不用高興或失望過早。
2008-03-04 09:30:40
蘇花高
環評退回交通部 蘇花高歸零 【聯合報╱記者朱淑娟08.04.26

吵了八年的「蘇花高速公路」,回到原點。環保署長陳重信昨天主持任內最後一次環評大會,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也二度到環評會表達保留的意見,大會最後決議將蘇花高環評差異分析報告退回交通部,由新政府決定興建與否。
蘇花高速公路從八十八年二月至今,經歷十四次環評審查,過程曲折。八十九年二月通過環評審查,九十一年行政院核定,九十二年宣布緩建。環評法規定核定後三年內沒動工,必須依環境變遷部分重送「環評差異分析報告書」,審查通過才能動工。
今年三月第四次環評差異分析初審通過、四月二日確認初審決議,必須在昨天的環評大會中做最後確認才算過關。支持興建的花蓮縣民和反對的環保團體昨天都到現場聲援,情勢對立;大會最後決定退回交通部,請新政府釐清蘇花高與「東部永續綱要計畫」的衝突、並具體說明開發對環境衝擊的對策後,行政院若認為還有興建必要,再請交通部重新送環評報告書審查。
昨天交通部常次游芳來到場表達蘇花高興建的必要性,會議審查前開放民間團體發言。律師詹順貴代表律師公會環境法委員表示,三月環保署初審通過的蘇花高結論已涉違法,如果環保署昨天的環評大會未釐清這些疑點前即搶通過,將依法追究到底。贊成興建的花蓮代表則重申花蓮需要一條安全的道路。
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說,行政院當年核定的版本如今已發生重大變化,交通部必須針對這些變化重新修正版本,再送行政院評估核定。
昨天審查會中幾乎所有環評委員都砲口一致,指蘇花高不但違反「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而且依據前年底審查的「台北與東部運輸系統發展政策環評」,也決議興建蘇花高不符合東部永續發展。
【記者朱淑娟/台北報導】蘇花高未來是否興建,須由新政府重新評估。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表示,過去政府把東部發展等同於蘇花高是錯的。花蓮人寄望一條公路可解決失業率、離婚率是危險的。以西部公路為例,距離縮短,結果大城市愈大、小城市也「安樂死」。

看問題》只想平安回家【聯合報╱記者 范振和】

「平安出門,快樂回家」是一般人再熟悉不過的交通安全口號,但對非得使用蘇花公路不可的花蓮人來說,卻是一種奢望,「後山長期被漠視,我們只是要一條安全便捷的公路,這有這麼困難嗎?」
蘇花高環評受挫,多數花蓮縣民不理解環評委員口中講的什麼「上位計畫」,心中只是納悶「西部交通發達,有高鐵,也有高速公路,花東只因為是好山好水,就落得連一寸的高速公路都沒有?」納悶中也摻雜憤怒,為什麼東部永遠只能是國人玩賞的後花園,「我們的死活誰管?」
家庭主婦范娟秀的話,也是數十萬花蓮人的心聲;她說,花蓮子弟離鄉背井討生活的人多,每逢大雨颱風天,她就擔心蘇花公路坍方,女兒開車返鄉,就得冒著落石危險,如果路不通了,「除了繞道、等待,又能如何?」
已記不清聽過多少政治人物的承諾,但不管話說得多漂亮,最後總是過不了環評這關,多數花蓮人不免質疑,這些環保人士、學者、專家,到底有多少人住在花蓮?
花蓮縣失業率全國數一數二高,地方認為追根究柢,交通不便,企業不願前來投資設廠是主因,他們只是祈求有便捷又安全的快速道路,下一代也不須那麼辛苦離鄉奔波了。
如果真的沒有蘇花高,政府又能為花蓮做些什麼?至今多年,花蓮人仍等不到更好的答案。

去年普查 9成花蓮人贊成【聯合報╱記者范振和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去年十一月間曾對花蓮縣民進行興建蘇花高意見普查,結果有高達百分之九十三的花蓮人贊成興建;中心執行長吳國棟強調,這是全國第一次針對重大議題的全面性普查,深具指標意義,政府應跟著主流民意走。
行政院東服中心去年十一月在花蓮縣十三鄉鎮市辦理普查,共發出廿六萬份普查問卷調查表,回收八萬四千八百九十二份,回收率百分之卅三,贊成的高達七萬八千六百五十一份。
吳國棟表示,去年十一月的全面性普查,是花蓮縣也是台灣首次辦理,結果更能反映花蓮縣民的心聲。當時的普查對象限十八歲以上成年人,訪查後都請對方簽名、寫上住址,以示負責。

冷眼集》政策錯位 血淚教訓【聯合報╱記者 朱淑娟】

環保署昨天退回國工局蘇花高環評案,八年來的紛擾又回到原點;但曾經引發的政策位階錯亂、程序的不公不義,在重新審視該案時必須予以正視。
民國八十八年還是國民黨執政時期,九二一大地震後,國工局在十月送環評書到環保署審查,一個千億元的開發案,只經過三次會議即搶在總統大選前拍板定案,自此蘇花高變成政治人物放在口袋裏的政治籌碼。
今年三月總統大選前,高層一個指示,環保署強渡關山通過初審,為陳水扁總統八年的政見背書,卻賠上環評制度的威信。四月二日,環保署又給奄奄一息的環評制度補上一刀,通過一個根本沒被確認的「確認會議」。
總統大選後,從不出席環評會議的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突然出席會議點出經建會才通過的「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這分計畫對東部勾勒的遠景是「善用東部優勢資源,追求經濟、社會及環境的永續」。在這個目標下的交通方案是「鐵路為主、公路為輔」的綠色運輸。他直指蘇花高在這個前提下並非最優交通方案,外界才恍然大悟原來蘇花高還有個上位計畫。
於是環評審查急轉直下,導致昨天蘇花高環評案被退回的下場,要求新政府必須先釐清上位、下位政策,同時評估是否有興建必要,訂下政策後,最後才會有路線規劃、環境評估、最後環評報告書送環保署,由環評委員建議如何減輕開發衝擊。
蘇花高案恐怕將成為檢驗國家環境政策以及政治力影響公共政策,最經典的案子。期盼這場血淚教訓,能讓新政府記取,不論任何公共政策都要維護上位、下位政策的體制,硬要反其道而行,終究只是空夢一場。

環評委員 變政策委員【經濟日報╱記者 楊文琪】

環保署環評委員認為交通部國工局修正的蘇花高興建案,較原規劃案對環境影響較輕,但政府政策前後不一、許多專業事項沒有釐清前,退回此案,將要不要興建的球丟給新政府,這個結論看似有理,但極可能引發環評委員把自己當成「政策審查委員」的爭議。
環評委員的職責應就開發案對當地的環境、社經、人文等影響,及是否有實際需求,來專業審查,政府政策應該由政府相關單位負責,而非環評委員審查時考量的重點。
從國民黨執政時期就考量東部發展與交通運輸需求,著手規劃興建蘇花高,到民進黨取得政權,這項政策仍未改變,因此,交通部才會指示國工局進行開發規劃,並循行政程序提送環評案交由環保署審查。
雖然審查過程中支持的花蓮地方人士與反對的環保團體曾多次激烈爭辯,但環評專案小組經過六次審查會,最後做出「有條件開發」的結論。
結果從未出席環評會議的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4月2日突然以「個人」身分出席環評會議,痛陳時空環境已變,交通部應主動撤案,由新政府來決定。張景森的說法立刻引起環評委員與花蓮地方人士強烈不滿,認為過去執政時期為什麼都不說,現在面臨政權輪替,才推翻他過去的立場。
張景森一席由新政府決定的說詞,引發多位環評委員重視,有委員認為政府政策前後不一,應該釐清,因此做出退回環評案的結論,這種以政府政策為結論的審查結果,讓人疑慮環評委員是否變身為政策委員。

沒大型工程可做…國工局恐遭裁撤【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

交通部常務次長何煖軒昨(25)日表示,環評委員要求蘇花高要釐清政策是否改變,那就等新政府上任後,由新政府決定是否興建,交通部再做下一步動作。
負責承辦此案的國工局長邱琳濱指出,本月2日環評委員要求交通部說明興建蘇花高的政策,昨天交通部常務次長游芳來已對此清楚表達,行政院與交通部支持興建的立場從來沒有改變過,在新任交通部長上任後,國工局會將相關資料提報交通部,由新政府決定。
對於國工局努力四年半,環評結果卻遭退回,部分交通部官員頗為不滿。有官員私下抱怨說,環評委員在審查小組中要求國工局補充意見,都依規定提報,資料堆起來比一個人還高,但部分環評委員沒有詳細閱讀,每次開會還是問相同的問題,現在做出退回的結論,相當不公平。
官員嘆氣說,該做、該說的都依規定辦理了,專案小組也做出有條件通過的結論,沒想到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在4月2日確認會議中突然發表「個人意見」,說此案時空環境變化太大,交通部應撤案,交由新政府決定,導致昨天出現政策大翻盤的結果。
由於國工局負責的重大建設案已陸續完成,在沒有大型工程可做的情況下,人力將出現閒置,若新政府決定不建蘇花高,國工局恐遭裁撤。
對此,邱琳濱說,國工局還負責國道六號等多項工程,到今年底工程壓力仍相當大,人員不會有變動,但未來的人力配置,應由交通部通盤規劃。
據了解,國工局在北宜高速公路完工通車後,因人力過剩,交通部經檢討協調將150位員工調往進行多項鐵路地下化、高架化的鐵工局,200位員工調往籌劃台中捷運與興建機場捷運的高鐵局,目前包括人事、行政、出納,以及一區、二區工程處員工,總人數從最多的800多人降至470人。
2008-04-26 09:24:35
一日秀
台灣自行車日 馬英九:16歲的成人禮【聯合報╱范凌嘉08.05.05

昨天是「台灣自行車日」,廿五縣市同步展開自行車騎乘活動,總統當選人馬英九也參與活動,他表示,希望未來單車旅行可成為年輕人愛台灣的成年禮,讓台灣變成綠色交通工具的島,並吸引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來台單車環島。
昨天上午台北豔陽高照,在台北市長郝龍斌領軍下,近萬名的自行車友從大佳河濱公園出發,騎到總統府前廣場,為廿五縣市同步舉行的「自行車日」揭開序幕。巨大董事長劉金標為推廣自行車,化身天使寶寶也成了焦點人物。
車界CEO 組車隊環島
今年自行車日充滿創意。曾單車環台的馬英九,先為由巨大執行副總杜←珍領軍的女性車隊授與環島證書,並為接棒環島的巨大總經理羅祥安、美利達總經理曾崧柱等自行車界CEO所組成的車隊進行授旗儀式,這群大老闆在戰鼓聲中展開十一天環島行程。
打造單車島 揚名海內外
馬英九表示,縱騎台灣之際,感覺台灣道路相當不錯,但仍需加強安全。台北自行車道已由過去廿六公里延伸為六十公里,河濱車道也增加了六成,民眾擁有自行車道的比例相當高,但政府仍應打造更完善的系統,以吸引國外人士來台騎乘。
馬英九還說,希望單車可推展成台灣的成年禮,年輕人在十六歲時,可騎一百公里,在縣市內單車旅行;十八歲時,可騎五百公里,跨縣市旅行;到廿歲時,可騎一千公里,這時就可以環島了,「這個構想我已經跟標哥(巨大公司董事長劉金標)談過了」。
車道綠蔭少 台灣要加油
劉金標則表示,提到瑞士就想到滑雪,未來希望國際人士談到台灣,就想到來台騎車。現場不少國外友人則呼籲,台北自行車道植樹綠化太少,希望可以打造更多擁有林蔭與造景的車道。
昨天參加活動的各車隊競相比創意,鋐光車隊推出可愛的財神爺車隊贏得首獎,捷豐車隊的「神鬼奇航」隊伍,各個化身海盜和船長更充滿噱頭,拿下勇氣搞怪獎,至於捷安特的車隊各個變身天使,連董事長劉金標都穿上翅膀,帶領團隊拿下優選獎。
2008-05-05 08:19:30
塞車費
研究:塞車費制度 無助降低倫敦市空氣污染08-05-02中央社

英國首府倫敦市是全球第一個在交通尖峰時間,對駕車進入市區的民眾收取塞車費(又稱進城費)的城市,雖然交通狀況改善,但根據一項最新研究調查,塞車費制度不僅未能減少市中心的空氣污染,部分地區的污染情況甚至惡化。
二零零三年二月倫敦市長李文斯頓率全球之先,對尖峰時間開進市中心八平方英里地區的車輛收取塞車費,每次五英鎊(約新台幣三百元),二零零五年夏天起提高到八英鎊(約新台幣四百九十元),收費範圍也進一步擴大。
塞車費實施的原始目的,是減少車流量,到二零零六年,統計顯示,駛進市區的車輛數的確減少了五分之一。這個成果還引來紐約等城市計劃跟進。
正在積極尋求第三個任期的李文斯頓甚至規劃,對排放廢氣量較大的車輛,每次收取二十五英鎊(約新台幣一千五百元),以改善空氣品質。
倫敦國王學院環境健康專家凱利教授,在塞車費制度實施前後各兩年,採集空氣品質樣本進行分析,發現污染物不論是煙霧、柴油煙粒或一氧化碳等成分,僅有小幅改變。
凱利說,實施塞車費的地區僅佔大倫敦地區的百分之一,雖然每天減少約四萬輛車輛進入市區,但是公車卻大量增加,換言之,實施塞車費的好處就某些層面來看,被大眾運輸系統抵銷了。
他認為,如果要改善倫敦市空氣品質,應該將塞車費收費區擴大到整個倫敦市。
倫敦地區每天有數百萬名通勤族,空氣品質的低劣,從通勤族泛黑的衣領,及髒黑的鼻孔,可以獲得印證。
2008-05-05 09:05:11
折疊車
折疊腳踏車缺貨 得排隊3個月>中時08.05.25王宗彤

     為對抗高油價,再加為環保健康、省錢便利,越來越多人愛騎腳踏車,成為時尚「代步」交通工具。據腳踏車行業者說,目前一般腳踏車,已飆漲二、三成,尤以折疊腳踏車最紅,缺貨嚴重,預約排隊要等候達三個月。
     昔日腳踏車,只用休閒、健康減肥用的概念,恐已改觀,現在越來越多騎腳踏車上班,甚至「兩輪的比四輪」的還受到注目,讓腳踏車重回「代步」概念用的交通工具。
     據腳踏車行業者說,最近這一、兩年,腳踏車價格慢慢漲上來,尤以最近半年漲得比較凶,漲幅最少也有二、三成。
     由於休閒健康用的高價位腳踏車,動輒萬元起跳,腳踏車行老闆說,這種休閒款式腳踏車,漲得並不多,主因是提供特殊喜好或是特殊需求的人使用,當初原本定價就高所致。
     最近腳踏車價格上漲,主要漲的是代步用的腳踏車,老闆指出,過去具有簡單變速的淑女腳踏車,每台價格約三千元左右,現在起碼要四、五千元,漲幅三到六成不等。
     老闆表示,還有休閒兼代步的車款,價格要八、九千到一萬元,主因是可騎長程,配備、設計自然不同。
     但今年以來,開始有不少民眾只買一台代步的腳踏車,不要太多額外配備,簡單就好,被偷怕了。甚至有的客人,把擺在家裡多年沒騎的腳踏車,拿出來重新整理,像輪胎破了,車體生鏽了,更別說車鏈有的都不完全了,整理要價差不多一千元左右。老闆形容:「連買新腳踏車的錢都省了。」
     折疊腳踏車更紅,不但可代步,又不佔空間,成為搶手貨,但要折疊又要輕巧,價錢不便宜,業者說,五公斤以下折疊車,起碼要一萬元以上,甚至還需預約排隊等一到三個月。
     販售折疊腳踏車業者說,現在叫得出來品牌的折疊腳踏車,幾乎都處於缺貨狀態。有的客人想要預購,但已有三十幾人在預約排隊,且還有人一次預訂六台到八台都有,同時,網路上也出現不少仿冒貨,顯見折疊腳踏車多熱門。
2008-05-25 08:53:02
版主回應
請勿射殺野象011-10-27 中國時報 【莊佩璋】

 台北捷運公館站周邊,單車違停嚴重,市政府今天開始拖吊。但,拖吊解決得了問題嗎?
 泰國法律規定,禁止射殺闖入村落、耕地的野象。就人類本位立場,野象亂闖私有地,地主基於保護財產當然有權射殺。但是,人類的耕地其實本是野象的棲地,是人類先把象逼得無處可棲,而不是牠刻意蹂躝耕地。
 同樣的,我們基於環保、健康,鼓勵民眾騎乘單車通勤、通學,卻沒規畫完善的單車專用道與停放空間。單車族顧慮安全被迫騎人行道,議員說威脅到行人,應開單處罰;單車停到溢出停車格,也說違停嚴重阻礙行人通行,應拖吊。請問這和射殺闖入耕地的野象有何差別?(楨:亂比!另參本館:《為野象祝禱》)
 上個月我正好到阿姆斯特丹,回台北後看到市府要拖吊公館違停單車的新聞,感觸更深。
 台北捷運非假日不讓單車上,說怕影響到乘客;阿姆斯特丹則是在捷運車廂旁有設單車停車間,前輪抬高後單車所占空間其實不大,再以玻璃隔間也就不會影響乘客。
 台北用拖吊對付單車違停,阿姆斯特丹則認為只有停車空間不夠的問題,而無所謂違停;公館捷運站若是在荷蘭,他們會在站旁建三、四層的單車停車塔,以解決停車問題。
 荷蘭人認為走路與單車才是「最後一哩」的交通工具,必須規畫成單車可直達目的地,所以離火車站、捷運站、博物館…等公共設施最近的必然是單車停車塔,汽車停車場則很遠。
 台灣愛跟流行,搭全球節能減碳熱潮,也搞「地球日」、「無車日」、「台灣自行車節」…,但是,全都只學皮毛,只會耍嘴皮子。我們其實還是「汽車本位主義」,一點兒也不尊重行人、單車。
 台大校方禁止學生把單車直接停放教室前,抱怨校內單車太多,希望學生使用公共單車;市府不建單車停車塔,反而以拖吊處理違停。光看這些,就知道政府鼓勵單車是假的,掌握權力的汽車族其實還是把單車視為麻煩製造者。
一位台大教師留言
我鼓勵單車通勤,單車通勤優於開車通勤。平常騎車到公館,下雨搭捷運。但是,請注意,單車不是「最後一哩」的交通工具,走路才是「最後一哩」的交通工具。
台北人口太多,道路狹窄密集,對單車不友善,沒有足夠的單車停車空間,這是聚居在台北市的螞蟻們所要擔負的代價。你會因為車停在紅線被拖吊而抱怨交通警察與政府嗎?把車停到停車場,或是不要開車就是了。
請注意,台大公館捷運站周邊有足夠的停車位,但不是都在捷運站門口。有太多自私的人,不願意多走一二分鐘,把車停在目視可見的合法停車位,反而是只要停在捷運站門口,不識字地把車停到註明禁止停車的人行道上,讓行人難以通行。
每年秋天新生入學時,這邊都會上演同樣的戲碼。很不幸地,最聰明、資源最充足、未來可能是社會領導群的一批人,很多是超級自私的。台大一開始沒有強制拖吊,而是開單勸導,因為台大是教育單位,不是矯正單位。但是每年都一樣,這樣的亂象,只有等到十月學校及台北市政府強制拖吊才會消止。
不要為這些自私的違規停車者請命!!讓這些人繼續自私下去是我們台灣的悲哀、社會的危機。
請這些人多走一分鐘,把車停到合法停車位,不要停在捷運站門口。走路才是「最後一哩」的交通工具。
2011-10-27 12:50:40
自保吧
又見「單車失竊記」>中時08.06.03張茲/高雄市

     報載,高雄縣長楊秋興的兒子,其腳踏車於鳳山警察分局旁失竊,縣長兒子獨自到派出所報案,卻因未滿十八歲需監護人陪同而未能如願,縣長夫人得知後表示,腳踏車失竊難以找回,不要麻煩警方。
     平心而論,這項腳踏車失竊事件,若非當事人是楊縣長的兒子,可能不會受到矚目。不過,正也反映出腳踏車失竊情形的嚴重,浮現的只是冰山之一角。其實,目前腳踏車失竊頗為常見,雖未有官方正式的統計數字,但因不少人失竊者覺得,即使報案尋回的機率不高,不想麻煩浪費精神與時間報案和做筆錄,因而放棄報案,腳踏車失竊的數量遠超乎想像。
     目前受到節約能源的風氣使然,或為運動健身,或是作為交通的代步工具,現在騎腳踏車正夯,卻也成為竊賊覬覦下手的機會,腳踏車失竊率節節攀升,實不容忽視。不諱言,民眾報案腳踏車失竊,通常不會受到警方重視,認為是極小案子,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處理,而「無疾而終」,或許因為這樣,卻助長了竊賊的猖獗行徑。雖然是一部小踏車,民眾失竊後仍是相當難過不捨,同時也不免抱怨社會治安的敗壞,警政單位可能需要善加體察感民眾的心情與處境,儘速研擬腳踏車防竊之道與打擊竊盜的日漸增加,讓民眾騎腳踏車可以免於被竊的憂慮與恐懼。
2008-06-03 09:02:48
阿楨
戶政系統eTag北宜直鐵

楨:接下來的二文<戶政系統eTag北宜直鐵><物價與工資>實在很不想再評,實在很厭煩、歹灣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了,但不甘心已花時間收集相關新聞,故勉強貼評之!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905331
2014-05-25 09:15:53
圖博館
張維迎炮轟地方網約車新規:明目張膽以地方對抗中央

  北大國發院於2016.10.17舉辦“地方網約車發展與規制研討會”,北大國發院張維迎教授在研討會上表示,很多的技術創新和引進都會受到既得利益的反對,但是歷史證明既得利益的反對不會成功,我可以斗膽語言一下,當網約車出來之後,其實已經宣告了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死亡,一定會死亡。演講實錄如下:
  相隔一年時間,我們兩次聚在這裡研討,我記得去年第一次交通部出台徵求意見稿的時候,我感到政府有點太任性了,好在交通部還是從善如流聽取了各個意見,最後在今年8月27號出台了一個比較具有改革精神的一個原則性的規定。
  我想我們大家都以為問題已經完了,這事就這樣了,沒有到在國慶之後,三個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同時出台了地方法規,我第一感覺就是這些地方政府部門好大膽,他們居然敢和中央來對抗。
  我只講一個問題,就是網約車監管不能漠視窮人的權利,不能與窮人過去不去,大家仔細看看那幾條規定,限車牌、戶籍等等都是跟窮人過不去,戶籍的問題大家已經講的很多了,北京人歷來是搞外地人補貼和養活,而且是靠外地窮人補貼北京的富人。就說車型的限制,一個相對收入低的人,有錢花8萬塊錢來開網約車不行,你必須有18萬以上才能夠買的起,因為這個就從提供服務的角度就把窮人給歧視了。
.......
  當然了,什麼時候死亡完全是一個政治問題,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消費者不希望他死亡,消費者一定希望他死亡........剛才各位講了所有技術上的東西,一定使得我們坐上這趟車非常安全,當然有一些部門會拿出個別的例子來,這個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剛才我記得說7:130的比例,原來沒有這個數的,聽了之後我覺得很好,至少沒有辦法證明網約車出事的司機高於傳統的出租車,當然了,任何東西飛機往下掉,火車相撞,官員還腐敗,官員腐敗率那麼高,我們還不能把政府撤銷了,這是人類必須付出的代價。
  最後,還是回到我一開始講的,誰有權剝奪國民的基本權利,他們剝奪的目的就是為另外一些人輸送特權,我們國家為什麼要用這個呢。
  另外一個問題還是公利主義的方法,當我們該限制的時候,交通太擁堵了就限制,憑什麼你就可以別人不可以,擁堵不是限制任何人權利的理由,如果覺得北京人太多了,也應該所有人同時約束這個權利,而不是把權利保護給一部分人,使得另外一部分人沒有這個權利。
2016-10-18 11:27:13
圖博館
回應

 有良心有知識有眼光的專家,不容易張維迎老師,支持您。
 世界潮流浩浩蕩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為張維迎教授點贊!
 張空話套話多,滿嘴自由普世價值,老張這種自由經濟主義學者,連西方主子都覺得其理論不可行,為什麼在中國忽悠還得到不少人的賞識,這是值得廣大普通大眾深思的一個問題。
 可是張這樣的人卻是在教育體系,然後培養更多的張,這才是關鍵
 我非常好奇的是,類似張維迎這樣沽名釣譽的偽自由主義經濟磚家為啥還沒有被主流媒體和輿論給打入冷宮?!
 因為輿論跟媒體背後都有資本的影子
 這些所謂贊成開放自由的經濟學家,都和私人資本勾串甚深,一旦國企轉為民營,這些人立馬等著插乾股
 是在為窮人說話,還是為資本站台?
 其實他的觀點才是為少數人的利益服務的,他沒有為這個城市真正的考慮,沒有為身在北京的每一個人的的權利和利益以及生存仔細的考慮過。只為自己的小圈子著想。
 政策對不對不知道,張教授把窮人牽扯進來肯定是不對。傳統出租車司機群體窮人也很多,其中許多人本來就生存不容易,又被網約車擠壓了空間。也有不少人因為補貼而辭去工作成為職業司機,市場容量不會因為網約車的出現而有質的提高,短時間從各個角落湧現出來這麼多司機,有補貼還好,隨著補貼的降低乃至消失,即使沒有政策限制,其中不少人窮人也要被迫另謀出路呀。
 張維迎考慮面太窄了!他怎麼不考慮人口給北京帶來的壓力,怎麼不考慮車多了,交通環境的問題,怎麼不考慮空氣質量的問題,等等~~~這種考慮問題狹窄的人不配進研討會!
 解決大城市出行,要靠公共交通,出租,網約車只能是補充。看不出地方政府有什麼不對。張教授也可以罵北京的尾號限行,影響了公民財產使用權。
 覺得壓力大就不要呆在北京,憑什麼剝奪別人的權利,難道北京是你家的?
 摩的的權利也要維護,你覺得不安全可以不坐。恐怖分子的權利也要維護你覺得車站,廣場不安全可以不去。
 當網約車出來之後,其實已經宣告了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死亡,.......支持張老師。
 你美爹英爹法國爹的出租車製度存在了百八十年,直到現在依然存在!你應該去解放他們
2016-10-18 11:28:57
圖博館
南投到花蓮不到1小時 花蓮議長爭取國道6號東延28公里2017-02-23聯合報

全國地方議會議長、副議長聯誼會今天(23日)起一連兩天在花蓮舉行,新任會長花蓮縣議長賴進坤將提案爭取「國道六號」東延,即從南投霧社連接花蓮銅門,賴進坤表示,這段路僅28公里,如果真能開闢,未來從南投到花蓮不到1個小時,可實現台灣東西部一日生活圈。
  他會前受訪時表示,台灣東西部交通建設長期失衡,花蓮人連想買張火車票都一票難求,再加上雪山隧道時常塞車,而蘇花改採分段施工,通車後有幾段瓶頸,如果能讓國6東延,中部民眾不用繞路,直接到花蓮來觀光旅遊,節省很多時間,也減輕雪隧的車流量負荷,甚至這條道路本身就能成為一大景點,從交通、經濟、國防等角度來看,都有多元效益。
  「少談政治口水,多做民生建設」賴進坤說,當前景氣不好,政府應該要照顧民生,讓人民安居樂業;他認為,目前隧道、橋梁工程等技術都有長足的進步,要開路不是問題,甚至還能減少繞路的油耗、碳排放等,他趁著聯誼會時拋出這個提案,也希望引起各界重視,集思廣益,一起思考如何在對環境破壞最少的情況下,催生這條道路。
  回應
 南投↔花蓮,這是條夢幻高速公路,之所以夢幻,是因為不可能做到!
 中央山脈不過3千多公尺。中國近年在青藏雲等各省海海拔4..5..6千公尺的群山峻嶺中開鑿高鐵、高速公路等,架橋鑿洞穿越障礙,各個工程鬼斧神工,都是世界奇蹟,讓各國讚嘆不已。穿越台海的京台高鐵、高速道路,也規劃好,就等良時吉日開工。議長會議的28公里穿越台灣中央山脈的高速公路,絕對不是夢,交給開路工程團隊來執行,絕對小事一件。環保當然該重視,累績的環保工法經驗,足以克服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環保不能作為阻絕開發的藉口。否則人類不會有文明的發展。大家都在過原始生豁像話嗎?
 保育根本是個假議題,高速公路高架或貫穿隧道,根本不會干擾到多少植被,也不妨礙動物自自冉冉的遷徙。為了東部民眾的便利,環島國道網勢在必行。
2017-02-24 11:03:21
阿楨
起底民進黨“網軍”謠言生產鏈:有一批幽靈操盤公司,蔡當局變著法兒給錢 2021-04-06環球時報

台鐵事件發生後,為降低此次事故對民進黨的傷害,其豢養的網軍已帶風向試圖脫責,發表諸如“你們只要敢指責我民進黨官員,就是只想政治鬥爭”“小英這次是被迫背了一個黑鍋”等言論。此前的萊豬/鳳梨風波/藻礁公投等一系列在島內掀起全社會討論的話題都被民進黨網軍這只無形的手精准操控著。而當這只手將目標轉向大陸或國際輿論場時,又往往伴隨著無底線的造謠和抹黑。它到底是如何攪渾臺灣網路輿論場的?
  歪曲事實,動作整齊劃一
“1450”是對民進黨“網軍”的戲稱。2019年3月,農委會的“2019年度加強農業訊息因應對策計畫”被指控編列1450萬元新臺幣預算,以每月4萬元以上薪資招募人員在網路論壇進行工作。
  熟悉臺灣網路生態的人對下述場景應該不會陌生:配色刺眼、寫有一行看上去像“字幕”的繁體字的圖片,能在“只是堵藍”等臉書“粉絲專頁”上獲得上千評論的互動。這樣“物美價廉”的內容是如何出爐的?
  操作的大致流程:民進黨上層進行政策研擬和輿情分析後,文字論述交給側翼網軍測試(輿情)或者帶風向,這個環節的受眾主要是年輕人;之後再通過網路意見領袖發文,配合名嘴政客的政論節目覆蓋中年受眾;圖文製作則交給中央廚房,由行政院發言人辦公室、民進黨媒創中心、網路社群中心等下屬製圖部隊同步供給側翼網軍和意見領袖,在社交平臺進行擴散。
  民進在4年時間裡為媒體提供破百億的標案,在45家媒體中,臺灣公視、三立、民視3家親綠媒體中標金額占一半,公視23億,三立17.6億,民視16.5億。
  2019年,蔡英文的政治獻金收入5.6億元,最大支出項目為“Line社群系統互動技術服務、社群分析與顧問費第一期” 750萬元,支出不乏與民進黨關係密切公司。
  民進黨起家於媒體(美麗島雜誌社),骨子裡就擅長操弄社情民意。綠營早期的新媒體攻勢主要服務於政黨選舉,蔡上臺後,開始打造專門服務于民進黨甚至自己團隊的網軍,目前已實現了對島內傳媒管道的全面控制,頻繁製造網路事件,已成為蔡的私家打手。
2021-04-06 11:09:13
阿楨
蘇花清水斷崖遇強震全崩!陳揮文罵:我們是二等公民嗎 2024/04/04 中時
2024/3日上午7點58分左右花蓮發生規模7.2強震,各地都發生劇烈搖晃,災情不斷。花蓮新城鄉崇德台九線蘇花公路入口處,在地震當下發生巨大山崩,靠近道路斷崖冒出巨大煙塵,大清水隧道口路面更直接斷裂,場景駭人。媒體人陳揮文直言,高速公路國道5號到蘇澳就是終點,蘇花公路跟蘇花改有許多共線段,花蓮人一聽坍方也猜得到是大清水段。
陳揮文強調,你蘇花改開一開,又變蘇花公路;蘇花公路開一開,又變蘇花改?「他就是這樣子啊!他就是『穿西裝在改西裝』,整個蘇澳到花蓮這一段路,就是補補坑坑的啊!所以當我看到這樣子的畫面、看到這樣子的畫面,你也是花蓮人,你會覺得很奇怪嗎?」
高速公路、國道5號,終點站就是在蘇澳!」從蘇澳到花蓮,就沒有高速公路了,我們就得開這種共用的,叫作共線段,「我們就是二等公民?我們都沒有繳稅嗎?我們就得用共線段?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子呢?」今天交通部長說,我們花蓮變成孤島。財政收支劃分法,當初是誰抗議的?那個人叫台南市長賴清德!結果賴清德從台南市長到行政院組閣之後,他就不提了!「嘿,賴市長、賴院長、賴副總統、賴準總統?我記憶力很好,你當初在台南市的時候講什麼,你認為財政收支劃分法是非改不可啊!」
  相關新聞
花蓮大地震3共機擾台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對岸應衡量台灣人民心理感受 (回應:國防部都說共機、共艦並未越過台海中線,這叫擾台?綠進黨連地震都可以拿來操作抗中!)
花蓮強震立院也有災情 立法院長韓國瑜1指令立刻找結構技師來檢測 黃揚明讚:非常正確
韓國瑜2024/03/15為「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和「國道6號東延花東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請命,遭批評議事不中立 行政院長陳建仁:朝野有共識便捷花東交通
國六延伸到花蓮挨批! 韓國瑜:花蓮人迫切渴望的心聲 2019-06-10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前往花蓮參加第二場造勢活動,拋出三大交通政見,其中一項是國道六號從南投開到花蓮,建立「台中花蓮生活圈」,但也引發熱議,包含土木專家、交通部全打臉。(回應: 喜韓兒是沒知識也沒常識的草包)
2024-04-05 03:01:45
阿楨
比雪隧長2.5倍埋深1100米 新疆天山勝利高速公路隧道將貫通 2024/11/01 中時

一座號稱世界在建最長高速公路隧道——新疆烏尉高速公路天山勝利隧道──施工進入全面衝刺關鍵階段,可望在年底全程貫通。這條隧道最大埋1100米,長度32.2公里,大約是台灣雪山隧道(12.9公里)的2.5倍長,將使烏尉高速公路車程節約4個多小時。
中交集團工程師指出,天山勝利隧道要穿越16個地質斷裂帶,岩層較為複雜,時常要面對塌方、突水湧泥及岩爆等災害,在施工過程不斷的遇到困難,不過工程單位還是設法讓這條本來該歷時10年的超級工程把工期縮短到大約52個月左右。
隧道內設計為雙向4車道,左右洞為行車道,中間1條洞貫通後將作為應急救援通道。隧道最大埋深超過1100米,為緩解施工中的通風難題,並滿足後期運營通風、排煙的需求,施工中建設了4對8座井深不等的大直徑豎井,像個小煙囪,把隧道分成5個區段進行縱向通風。
報導說,天山勝利隧道穿越天山山脈,地處高寒高海拔地區,氣候惡劣多變,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難度大,施工組織複雜,因此也列為「交通強國」標誌工程之一。
  回應
對比咱台灣花蓮看天吃飯的交通狀況⋯⋯唉
  相關新聞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推「國道六號東延花蓮/花東快速公路/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 交通部:窒礙難行 2024年3月24日
2024-11-02 03:27: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