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04 07:36:27| 人氣4,43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張天師》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張天師》相對香港鬼片中法術高超的道士之演技和服飾,大陸10集電視劇《張天師傳奇》算是粗糙。

怎不說較為質樸、寫實、不迷信呢?

《張天師傳奇》還是免不了神化了第1代張天師張道陵。

對修練成仙的道教而言,這是可理解的,自古以來張道陵就已人神不分了:

「張道陵字輔漢,是張良的八世孫。他身長九尺三寸,濃眉大臉,紅頂綠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個角。垂手過膝,有濃密的鬍子,龍行虎步,十分威武。漢光武進武十年生於天目山,他母親夢見巨人自稱是魁星下降。身穿錦繡並且拿了一枝奇花給她。他母親接過來就醒了,只覺得滿室異香,整月不散。由此感應而懷孕,張道陵誕生那天,有黃雲籠罩在房子上,紫氣瀰漫在庭院中。房間裏光華如有日月照耀,並且又聞到夢中的異香,久久不散。

張道陵自幼聰慧過人,七歲就讀通了老子道德經,天文地理河圖洛書地無不通曉。後來被選為賢良方正的官,然而雖然做官,而他卻志在修道,不久就隱居到北邱山裏,有一隻白老虎銜神符送到他座榻旁。漢和帝曾經賜他做太傅,並封他為冀縣侯,三次下詔他都婉拒了。他後來到了四川,隱居在鶴鳴山上。張道陵和弟子王長一起修煉龍虎大丹,一年有紅光照室,兩年有青龍白虎來保護丹鼎,三年丹成,他也就成了真人。不久他又遇到神人指點,修成了最高的道術。他 能飛行天上,能聽見極遠的聲音,又能分身隱形,比如他能一面在池上划船,同時又在堂上吟詩,變化萬千、神奇莫測。

由於張道陵除魔去病,救活萬人,百姓都跑來追隨他,拜他為師的一時竟達好幾萬人。張道陵就把他們組織起來,並且訂定律令、分配職務,教給他們道理,勸他們努力行善,就這樣慢慢成立了道教團體,而張道陵本人也就名副其實地成了道教的祖師。

東漢桓帝永壽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冊,封張道陵為正一真人,他在飛昇前授給長子衡斬邪二劍,叫他要驅邪誅妖,佐國安民,世世由一個子嗣來繼承他教主的地位。囑咐完畢,張道陵就和弟子王長、趙昇三人一起昇天而去,而他所創立的道教一直在民間傳到今天,由於他規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也稱「五斗米教」。」

香港二十集《天師執位》的劇片更扯:http://www.fun.tv/vplay/m-41135
 
「邪派魔頭宣慈(石堅飾演)一心想搶奪天師府之寶,帶領手下攻打天師府,張天師(劉丹)受傷,乘混亂逃去,宣慈派三大殺手追殺。文官林浩然(羅國維)與武官司徒鎮業(白文彪)互相勾結斂財,為免猜忌,撮合兒女之婚姻。林楚燕(翁美玲)對司徒文武(苗僑偉)一往情深,她與司徒文武成親,因天意捉弄人,成親之夜,因楚燕喝了交杯酒,看了不該看的東西,誤打了婆婆,而遭休妻。楚燕對丈夫暗地裏暗戀,她雖然生性高傲,心有不甘,仍然萬里勞苦尋找文武,望能複合。張天師發覺司徒文武腳踏七星為修道奇才,收他為徒,天師知道楚燕心意,決定撮合兩人好事。在一小鎮上,文武遇上戲班花旦凝鳳(蔣麗萍),驚為天人,而戲班中之文生金玉棠(甘國衛)追求凝鳳,無意中發現她實為魔教殺手人鳳,結果被殺滅口。人鳳對文武動了真情,但被宣慈所迫要殺文武,幸天師及楚燕趕至,結果人鳳被天師 所殺。文武仍執迷不誤,一怒之下離去,天師帶楚燕上路追他。三人你追我趕的來到一小村,而遇一孤女冬兒(黃造時),這裏盛傳有殭屍出現,事實所謂殭屍查實 祗是騙財之手法,而冬兒卻相信不已,且誤會文武對她有意。 楚燕與文武兩人幾經變故,終結連理。」 

華語宗教影視作品,從前評《觀世音傳奇》 《濟公傳奇》 《布袋和尚》 《地藏王傳奇》 《關公》 《張天師》《文成公主》《達賴班禪乾隆皇》,到 《土地公傳奇》 《媽祖》 《十八羅漢》 《少林》 《唐玄奘》 《弘一大師》,不論影音奇觀、感人或反思,實在不能與前評洋片《十誡》 《賓漢》 《耶穌受難記》 《達文西密碼》 《基督的最後誘惑》 《暴君焚城錄》 《十字軍東征》  《教會》 等相比! 

更拍不出同/異性戀的影展藝術電影《神父》(另貼看過但不想獨評之耶教佳片《誘.惑》《愛慾修道院》《鄉村牧師的日記》,至於《聖芳濟傳》 《德雷莎修女》 《修女傳》《修女也瘋狂》、《教宗約翰保祿23世》分成修士、修女、教皇三類來貼)和金基德的佛教電影《春去春又來》吧!

張天師>百度百科 
 
 
五鬥米道創立者張陵及其後代世襲嗣教者的通稱。漢末張陵創教,自稱太上老君降命爲天師,故世稱張天師,其教亦稱天師道。置二十四治(即教區),其中陽平治爲各治之首,類似中央教區,制“陽平治都功印”,連同“三五斬邪雌雄劍”和經籙,爲象征天師掌教權威之法器,規定“紹吾之位,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陵傳子衡,稱嗣師;衡傳子魯,稱系師。傳說第四代孫張盛由漢中(今屬陝西),徙居江西龍虎山,世代相傳,子孫嗣教者均稱天師,而尊張陵爲第一代天師。四代以後史載較著者有:三十代天師張繼先(1092~1127)、三十五代天師張大可(1218~1262)、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1316,一說1317)、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張正常曾撰《漢天師世家》,記述漢天師張陵迄四十一代張正言之譜系,明太史宋濂作序;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刪校增次,並作後序。越200余年,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又增補從洪武迄嘉靖凡八代事迹,止于四十九代張永緒。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收入其奉旨校刊之《萬曆續道藏》。自五十代天師張國祥迄六十一代張仁晸之譜系,記于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所作《補天師世家》,傅勤家《中國道教史》曾予轉載。清《續文獻通考》又輯錄有五十二代至六十二代天師事迹。清廷崇佛抑道,乾隆改授正一真人秩以五品,禁止真人差委法員往各省開壇傳度 ,限龍虎山天師府統率本山道衆,停止朝覲等。道光年間,取消正一真人稱號,終止了朝廷和正一道的關系。但正一道內部仍按傳統教法續演不止。
  張天師生平
  漢天師,字輔漢,沛國豐(江蘇省豐縣人),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于吳地天目山。其爲創漢功臣張良(字子房)之八世孫,史書又稱其名爲張陵。他七歲時即能誦《道德經》,並能達其要旨。長成後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繪其形像爲:龐眉文額,朱頂綠睛,隆准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頂,垂手過膝,使人望之肅然起敬!他生性好學,天文地理,河洛圖緯,皆極其妙;諸子百家,三墳五典,所覽無遺。先爲往來吳越之地的一人大儒,從其學者有千余之衆。
  永平二年赴“直言極諫科”而中之,漢明帝時拜巴郡江州令(今四川重慶),不久退隱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陽附近),修持煉形合氣,辟谷少寢長生之道。建初五年詔舉賢良方正不起,複征爲博士,封冀縣侯,三詔不就。後入吳,又愛蜀中溪嶺深秀,遂入蜀隱于鶴鳴山,修神丹符咒之術。
  張道陵有弟子王長、趙升隨其習黃老之道,助煉龍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還童,且去遊而參訪仙源。
  一日,在北嶽嵩山遇繡衣使者告訴他說:“中峰石室內,藏有《三皇秘典》、《黃帝九鼎丹書》,得而修之,可以升天!”于是張道陵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經道書,遂赴雲錦山(即龍虎山),精思修煉,而得分形散影之術。
  一日夜半似醒似夢之間,忽見那太上老君下降,對張道陵說:“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名錄丹臺矣!”乃授以“正一盟威符錄”,三五斬邪雌雄劍、陽平治都功印、平頂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以千日爲期,約會于閬苑。
  張道陵拜領老君所授,日昧秘文,據說能集三萬六千神靈,以供驅使。他隨即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經,立十絕靈幡,鳴鍾叩磬,布龍虎神兵,施起法力。
  魔王魔鬼同聲哀求,盡被折服,表示再不敢虐民。張道陵乃收八部鬼神,殲六大魔王,群妖乃滅表絕迹。他則遂與弟子王長、趙升往川中雲臺山蔔居其地繼續修煉。
  既伏妖魔,老君乃命使者下降來告道:“子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之位,但滅鬼過多,未免殺氣穢空,非大道好生之旨。子須再修三千六日,吾待子于上清八景宮中。”于是道陵乃偕弟子王長、趙升複往鶴鳴山,精修二十余年。
  永壽元年正月,據說太上與衆真複降,爲張道陵說:“北鬥延生真經”及“三八謝罪法殲”。永壽二年春,會三界萬神于青城山黃帝壇下,盟五嶽四瀆,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獄。定三十會真壇與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命人處明陽、鬼處幽陰,各治設祭酒與男官、婦官,以贊玄化。其時,道教始有正規教團組織。
  張道陵率弟子複遊各地,斬妖巷孽、奪鹽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據稱,功成後蒙太上老君冊封爲正一天師。
  永壽二年九月九日至雲合山,見絕岩下桃熟,命王、趙二弟子投身取之,遂亦下傳其真道。後以余余丹及印、劍、都功符錄。授子衡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萬都功,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吾之位,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是與王長、趙升天雲臺山白日飛升。
  張道陵因在蜀漢之境設二十四治,爲布化行道的機構,凡入道者交五米爲信,後人因稱其教爲“五鬥米道”。因張陵爲該教第一代天師,故教徒尊稱“祖天師”。人們又稱其教爲“天師道”。張天師尊老子爲教祖,奉《老子五千文》爲最高經典,並自撰《老子想爾注》發揮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爲最高信仰,將“道”和老子相提並論,宣稱即是“一”,“二散爲氣,聚形爲太上老君”。
  漢祖天師在唐僖宗時被封爲“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宋代封爲“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正一靜應顯佑真君”;元成宗封爲“正一沖元神化靜應顯佑真君”。因嗣第四代天師張盛將天師法裔由陝西漢中遷居江西省龍虎山中。現貴溪縣上清鎮天師府即其遺脈。
  曆代傳人
  順序 姓名 簡曆
  1 張道陵 祖籍江蘇沛豐,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年生,明帝時中舉,任四川江州令,和帝時來龍虎山煉丹,順帝赴四川創建道教,桓帝時在青城山飛升,年123歲,道教稱爲祖天師。
  2 張衡 陵長子,156年襲教在陽平山飛升,世稱嗣天師
  3 張魯 衡長子,以政教合一,雄據巴蜀三十餘年葬鄴城,世稱系師
  4 張盛 魯三子,漢末遷居龍虎山創龍虎正一道
  5 張昭成 盛長子,居龍虎山,年119歲
  6 張椒 昭長子,居龍虎山,年百餘歲
  7 張回 椒長子,居龍虎山,年百餘歲
  8 張迥 回之子,居龍虎山,年90歲
  9 張符 迥之子,居龍虎山,年93歲
  10 張子祥 符之子,居龍虎山,年120歲
  11 張通玄 子實之子,居龍虎山,年97歲
  12 張恒 通玄之子,居龍虎山,年98歲
  13 張光 恒之子,居龍虎山,年104歲
  14 張慈正 光長子,修道于聖井山,年百餘歲
  15 張高 茲正長子,居龍虎山,年90歲
  16 張應韶 高長子,居龍虎山,年99歲
  17 張頤 應昭長子,居龍虎山,年87歲
  18 張士元 頤之子,居龍虎山,年92歲
  19 張修 士元長子,居龍虎山,年95歲
  20 張諶 修長子,居龍虎山,唐武宗賜建真仙觀
  21 張秉一 諶長子,居龍虎山,建天師 廟,年92歲
  22 張善 秉一長子,居龍虎山,年87歲
  23 張季文 善長子,居龍虎山,年87歲
  24 張正隨 季文之子,居龍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觀,年87歲
  25 張幹曜 正隨長子,居龍虎山,年85歲,葬耳口鄉曹家源
  26 張嗣宗 幹曜長子,續建上清觀,善吐納
  27 張象中 嗣宗長子,居聖井山,年81歲,其孫張憲爲武狀元
  28 張敦複 象中長子,年53歲,無嗣,弟敦厚之子景端過繼
  29 張景瑞 敦複侄子,年52歲,無嗣,叔敦信嫡孫繼先過繼
  30 張繼先 景端長侄,9歲嗣教,13歲應詔赴闕敕建上清正一宮、天師府、演法觀,年36歲,葬安徽天慶觀,終生不娶,無子,著《虛靖語錄》七卷
  31 張時修 敦複長子,張繼先叔父
  32 張守真 時修長子
  33 張景淵 守真長子,葬上清呂家源
  34 張慶先 景淵長子,好酒,宴坐而化
  35 張可大 守真次子,主領龍虎宮,葬瑞訂觀,丞相江萬裏撰碑文
  36 張宗演 可大次子,官居二品,書頌而化
  37 張與棣 宗演長子
  38 張與材 宗演次子,官居一品,善書畫,遺頌而化,葬金溪鳴陽山
  39 張嗣成 與材長子,化爲舟中,工書畫,尤善畫龍,畫作有《廬山圖》傳世
  40 張嗣德 與材次子,能書畫,微疾而化,生前在杭州鑄“上清宮銅鍾”傳世
  41 張正言 嗣德長子,微疾而化
  42 張正常 嗣成長子,敕建大真人府,撰《天師世家》一卷,微疾而化
  43 張宇初 正常長子,人稱列仙之儒,撰《龍虎山志》10卷,《峴泉集》12卷,曆代天師的佼佼者
  44 張宇清 正常次子,善書畫,敕管武當山,中秋集歡,雷擊而化,著有《西壁文集》
  45 張懋丞 正常三子,娶王侯劉基侄女爲妻
  46 張元吉 居一品,但品行不端,死後葬本裏播基灣
  47 張原慶 元吉之子,娶國公朱儀之女爲妻,葬金溪長生觀
  48 張彥羽頁 原慶長子,娶王侯柳文之女爲妻,建上清宮、真人府和正一觀,善詩文,葬弋陽叠山書院
  49 張永緒 彥羽頁長子,10歲襲教,善劍術
  50 張國祥 娶駙馬謝公之女爲妻,補寫《天師世家》,輯《龍虎山志》三卷,編《續道藏》等書,葬金溪明陽橋
  51 張顯庸 國祥長子,著《三教同塗論》、《金丹辯惑論《浴梧詩集》等書
  52 張應京 顯庸長子,妻郡主朱氏封爲一品夫人
  53 張洪任 應京長子,葬金溪朱坊
  54 攻繼宗 洪任長子,筱嶺背南山
  55 張錫麟 繼宗長子,年29歲
  56 張遇隆 錫麟之子,1740年,婁近恒撰《龍虎山志》16卷
  57 張存義 遇隆之子,年28歲,無嗣,以堂未能起隆襲教
  58 張起隆 錫麟繼子,葬正一觀
  59 張鈺 起隆之子,葬南極觀
  60 張培源 鈺長子,曾在鄉裏督辦團練,葬于南極觀
  61 張仁政 培源之子,光緒年間赴川省祖,葬于青城山
  62 張元旭 仁政長子,中國民國道教總會發起人。病故于上海,葬楊家山
  63 張恩溥 元旭長子,善畫符,1949年2月去臺灣,1969年12月底病故于臺北,
  64 張源先 恩溥堂侄,於2008年10月17日(農曆九月十九日)在南投縣草屯鎮羽化,享年78歲。
  65 張道靈 ,現居臺北市天母,左手三天扶教手紋,頸部7顆痣龍虎山啓師請神通用誥咒內的首篇老祖誥早已說明張家家族內征選辦法已詳載請至商情百科-道教
http://baike.baidu.com/view/43153.html?tp=0_11 
 
道教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曆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于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産生了深遠影響。
  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則起于《老子》的道論,首見于《老子想爾注》。道教奉老子爲教主,因爲道家哲學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值得注意的是:道教與道家是決然不同的兩碼事。道家所講的道學不是宗教,也不主張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被後世的張道陵等人奉爲“經書”,並不是“太上老君”爲布道而寫的經書。一般學術界認爲,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于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鬥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志。近年來,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興趣,也使得道教獲得更多關注。道教教義中雖有道學成分,但遠遠不足以代表道學精神,遠遠不足以傳達老莊思想,二者萬萬不可混同。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爲核心,認爲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爲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于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複雜的神靈系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爲'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神職教徒,即"道士"。據《太霄琅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爲道是從,故稱道士。"他們按地域可分爲茅山道士、羅浮道士等。從師承可分爲"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宮觀中教務可分爲"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居士"或"信徒"。"宮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藥部等)。
  道術是道教徒實踐天道的重要宗教行爲,一般認爲它有外丹、內丹、服食和房中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制作人服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藥。唐以後漸被內丹術所代替。內丹,爲行氣、導引、呼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之術自金元以後逐漸盛行,其淵源上溯至戰國時代,對于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服食,指用服食藥物以求長生。
  【道教簡釋】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爲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爲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爲教祖,尊稱他爲“太上老君”。
  因以“道”爲最高信仰,認爲“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鬥米道”爲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爲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爲主要經典。奉三清爲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于洛陽上清宮。
  【道教曆史發展】
  我國古代先民認爲萬物有靈,進而産生了對自然的崇拜,圖騰的崇拜,靈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發展到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爲至上神的雛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存在。先民們將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嶽,皆視爲有神主宰,因而産生敬畏感,乃對之頂禮膜拜。那時先民們除認爲萬物有靈而産生自然崇拜外,還認爲人死後靈魂不滅,因而又産生了對鬼神的崇拜。各種喪葬禮儀和祭鬼、驅鬼儀式隨之逐漸形成。《竹書紀年》中載:“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幾杖而廟祀之”。至殷商時代,史前時期的自然崇拜已發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爲中心的天神系統,遇事便由巫祝通過蔔筮以向上帝請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發展到以血緣爲基礎,與宗法關系相結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動定期舉行。這時期已出現專門從事溝通鬼神和人類的宗教職業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並有一套符咒驅鬼的巫術;祝以言辭悅神,是宗教祭祀活動中負責迎神祈禱的司儀者。他們替人治病、蔔筮吉凶,畫符念咒等。當時國家和社會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進一步發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個系統。並把崇拜祖宗神靈與祭祀天地並列,稱爲敬天尊祖。蓋所謂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後世道教所以成爲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後世道教做齋醮法事,亦與古人鬼神祭祀禮儀和禮制有密切的關系。人們崇拜神靈就要舉行祭祀活動,而祭祀活動離不開“禮樂文明”,禮樂文明隨著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逐漸由上層走向民間,被後來的民間方士和巫覡所繼承,道教成立後,演變爲道教的齋醮科儀。所以說,夏商周三代的禮樂文明有相當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來。道教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國遠古原始社會時期。其證據之一便是《山海經》。該經記載了我國原始社會時期的神話及宗教信仰,其內容相當豐富和系統。它爲道教仙學的遠源提供了依據。《山海經》中,提出了長生信仰;提出了神仙與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記載了祭祀的祀禮及奇異的方術。 
  在遠古原始社會時代,已有人開始學仙。史載軒轅黃帝“且戰且學仙”, “黃帝問道于廣成子”,後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龍升天。 
  到了戰國時期,神仙信仰已經相當廣泛。這是,出現了許多記載神仙傳說的著作,書中載有不少關于仙人、仙境、仙藥等傳說的文字。如《莊子?逍遙遊》中有這樣的描寫:“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風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書中的《湯問篇》、《黃帝篇》、《周穆王》,屈原的《離騷》、《天問》、《九歌》等都將仙境描畫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繪成外生死、極虛靜 、不爲物累、超脫自在,能騰雲飛行的神奇人物。漢代的《淮南子》、《史記》中亦有類似描述。 
  伴隨神仙之說的出現,尋求仙境、仙人,傳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現了。他們將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鄒衍(戰國時期著名方士)的陰陽五行學說柔和起來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于燕齊的上層社會,其法形解銷化,依托鬼神,企望長生成仙。從戰國(前2 75—前221)中後期到漢武帝(劉徹,前140—前87)時,在方士(亦稱神仙家)們與帝王將相之鼓動下,掀起了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藥事件。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尋求神仙及不死藥,其規模越來越大。那時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僑、鄒衍、徐福、盧生、李少君等人。我國獨有的神仙信仰沿襲而下,到東漢中、晚期爲道教所繼承,成爲道教信仰的核心內容。 
  漢武帝後,方仙道逐漸與黃老學結合向黃老道演變。 東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陵于蜀郡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了正一盟威道。
  相傳唐代初年,有個叫吉善行的人,再羊角刪遇見一位須發皓白,騎著白馬的老人。老人對他說:轉告大唐天子,如今治國有方,只要再長安城東建一座安化宮,內設道像,就能永保社稷,天下太平。說罷騰空而去。不久,老人再次顯靈,聲稱:我是無上神仙,姓李,號老君,是當今皇帝的祖先。從此,李唐皇室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裔,尊老子爲“聖祖”。顯然,這段神話是唐皇室自己編造的,目的是爲李唐政權增添一道神聖的光環。後來宋朝皇帝也仿效唐朝做法,虛構一位姓趙祖先趙玄郎,奉爲道教尊神,尊爲“聖祖”。由于唐、宋皇室的尊崇,宮觀大興,信徒日增,道教的發展到達極盛。
  【道教崇奉的神靈】
  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道教崇奉的神靈種類繁多,下面只能介紹一些地位較高且較有影響者。 
  道教三清
  1.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它們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實是「道」的一體三位。「三清」的說法始于六朝,但此時「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別爲神寶君、天寶君、靈寶君三位大神居住。後來,「三清」才逐漸作爲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稱,而「三清境」亦成爲其居住地。
  2.四禦是地位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體指:北極紫微大帝(總禦萬星),南極長生大帝(主掌人間福壽),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統禦萬雷),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3.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歲星(木星)、鎮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熒惑星(火星)。 此外還有東西南北中「五鬥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衆星君、太微垣衆星君、天市垣衆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鬥姆」。「鬥姆」作女像,傳說她生出了北鬥七星,能普垂醫治之功。此外,北鬥、南鬥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據《度人經》言,北鬥主死,南鬥主生,故民間多舉辦「北鬥會」、「南鬥會」。在諸星神中,影響較大的還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龍形,稱青龍;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組成鳥形,稱朱雀;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組成虎形,稱白虎;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組成龜形,稱玄武。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方之神」。
  4.三官大帝即天、地、水「三官」,有關其來曆說法頗多,或說起源于中國古代宗教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或說起源于五行中金(主生)、土(主成)、水(主化)三氣,或以爲即堯、舜、禹,等等。「三官」在早期道教中就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漢末天師道爲病人祈禱時需舉行「三官手書」儀式,即將病人姓名和服罪之意寫于紙上分別送呈天、地、水三官。南北朝時期,「三官」又與「三元」相配而成爲「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虛大帝」、「下元水官洞陰大帝」。據稱,天官能賜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分別誕生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各地的人們爲了祈福、拔罪和禳災,多分別在這三個日子舉辦「上元會」、「中元會」和「下元會」。
  5.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普通民衆的心目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靈,有人以爲其乃是由殷商時期最高的天神「帝」或「上帝」發展而來。在早期道教的《真靈位業圖》中,有「玉皇道君」和「高上玉皇」之名,但其階位卻並不高,僅排在玉清三元宮右位的第十一及第十九位。宋代,真宗皇帝稱其遠祖趙玄朗得玉皇之命而降授天書于趙宋,故特上玉皇大帝號曰「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後徽宗又再加封爲「太上開天執符禦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從而大大提高了玉皇在民間的威望,令玉皇信仰流行開來。道教多將玉皇視爲「三清」之下的「四禦」之一,以爲他是地位僅次于「三清」的「總領宇宙主宰之君」,其職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專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聖誕日,道觀和民間多舉辦「玉皇會」。
  6.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被認爲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漢代則專指天上文昌宮的第四星——司命星。其成爲道教與民間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乃與蜀中的梓潼神張亞子(又作張惡子或張堊子)有關。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亂入蜀,曾夢見張亞子顯靈,並追封他爲左丞相;唐末,唐僖宗爲避黃巢之亂入蜀,又親祀梓潼神,追封張亞子爲濟順王。經唐朝皇帝的崇拜,梓潼神張亞子遂由地方神成爲天下通祀的大神。宋代,梓潼神又多次得皇帝加封,並因預蔔科舉功名甚驗而甚得讀書人信向。元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敕封張亞子爲「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並欽定爲忠國、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與文昌星神遂合二爲一,稱文昌帝君。元明以後,各地多建有文昌宮、文昌祠等,人們多于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日舉行「文昌會」。
  以上僅是道教所崇神靈中很小的一部分。實際上,道教崇拜的神靈成千上萬,他們多在舉行齋醮法會時被恭請蒞臨,如唐宋時的《道門科範大全集》、《道門定制》等道教科儀經典中即收錄有大量的道教神名。此外,各路神仙的事迹在道教經典中也多有記載,如漢代的《列仙傳》、晉代的《神仙傳》以及元代的《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等,俱記有曆代神仙得道之事。
  附注:道教內沒有鴻鈞、陸壓、鎮元子等人,這些都是小說編造的人物。
  道教神仙的來源
  一、來源于中國古代原始宗教的崇拜物
  1、自然崇拜
  天、地、日、月、星辰、雷、電、風、雨、山川、河流等都作爲信仰對象,神化而加以崇拜。
  例如土地、星君、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山神、河神等。
  傳統神學影響,是認識與研究道教神仙譜系的首要因素,中國原始社會的自然宗教逐漸向人爲宗教(即神學宗教)的過渡,大致在殷周時代,殷人崇尚鬼神,如占蔔,留下了大量的殷墟蔔辭。周代的鬼神崇拜,在《周禮?大宗伯》記:“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禮”,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風師,雨師,地有社稷,五嶽,山林川澤,四方百物,人鬼則祭祖先也。中國古代宗教正是在此基礎上逐步充實形成了天神、地、人鬼的崇拜系統,這是道教神靈崇拜的主要來源。
  2、圖騰崇拜
  把某種動物或植物作爲崇拜的對象。
  例如龍、鳳、熊、虎、玄鳥,花、槐等,成爲龍神、花仙等。
  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爲"雅亞",意爲祖父,稱母熊爲"太帖",意爲祖母。鄂溫克族人稱公熊爲"和克"(祖父),母熊爲"惡我"(祖母)。苗族、瑤族、佘族的盤瓠傳說。
  3、鬼魂崇拜
  例如閻王、黑白無常、鬼王等。
  據說爲黎族宗教的一種主要內容,及恩施土家族人原始宗教信仰最重要的內容。在道教信仰的影響下,雲南瑤族的鬼魂崇拜不論是個體的祈神驅鬼,還是集體的驅鬼除邪,其宗教儀式、儀式主持者、祈禱的神祗、助其驅鬼除邪者等都已明顯道教化,說明其原有的鬼魂崇拜已成爲瑤傳道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 生殖、 祖先崇拜
  例如黃帝、三皇五帝等。
  彜族、瑤族、基諾族、漢族等許多民族。
  二、對聖賢崇拜的承襲
  孔子、孟子、關公、嶽飛等。
  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有“聖人”、“賢人” 崇拜。以及《上清衆仙真記》、《真靈位業圖》、《無上秘要》的“道人名品”等列堯舜禹三王,殷湯、周武、齊桓公、漢高祖、劉備等帝王,和諸子聖賢孔丘、顔回、墨翟等。
  三、教派因素對道教神仙譜系的構建也有重要影響
  道教教派衆多,從創教之始,在至上最高神上就有所分歧。
  早期的五鬥米道創教時,以太上老君爲教主,供奉“三官”,從而魏晉南北朝時,北魏寇謙之的天師道,由于其享“天師之位”,受“清整道教”之命,得《雲中者音誦新科之誡》20卷,均假“太上老君”之名,爲此,他依然崇奉太上老君就成爲必然的了。
  太平道開始創教時,後者則崇拜黃老,供奉“中黃太乙”。東晉中後期,上清派、靈寶派相繼出現,新出現的《上清》《靈寶》經中,不再尊太上老君爲至上神。上清派以元始天王或太上玉晨道君爲最尊,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地位最顯,有的經書也列太上老君,但其排列地位稍次。
  後來在各派協商,融合中提出“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故老君師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的共識,正是在這種師徒關系下,使他們成爲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爲道教神仙譜系中的最高神。
  另外,各派又有自己的創派真人、主祭神靈等。
  道教在吸收各種原始宗教、民間宗教、神話傳說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神仙譜系,並與原來的地方宗教或融合,或形成總支形式。
  道教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它時常與其它宗教、人們的傾向願望相互影響。
  幾千年間,中國的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各個教派排間雖然也時常有矛盾,但沒有爆發過大的宗教戰爭,這是值得慶幸的。
  【道教門派組織】
  道教內部門派衆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稱各異。
  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崳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按人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豐)、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按道門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淨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豐)、先天派、廣慧派等。 
  曆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淨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臺灣的民間道教派別。
  【道教組織】
  中國道教協會,省一級地方道教協會,地區、市一級地方道教協會,
  【道教法術】
  道術一詞,源出《莊子.天下篇》『見《莊子.天下篇》』,與“方術”、“方技”是一個意思,道教中人也有稱爲“仙術”的。
  道教所從事的道術很多,如占蔔、符篆、祈禳、禁咒、內丹、外丹、爐火黃白、辟谷、行□、房中、仙藥、服氣等等。宋馬端臨《文獻通考》曾對道術扼要介紹,說:“蓋清靜一說也;煉養一說;服食又一說也;符篆又一說也;經典科教又一說也。”他說黃老列莊之書,所講是清淨無爲,而略及煉養;赤松子、魏伯陽只言煉養而不言清淨;盧生、桃少君、欒大言服食而不言煉養;張道陵、冠謙之言符篆而不言煉養、服食;杜光庭以下只講經典科教。
  道教之術繁多,共分五大類,道教五術大概解釋如下:
  一、山
  所謂“山”就是通過食餌、築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煉“肉體”與“精神”,以達充滿身心 的一種學問。
  食餌——是利用補藥、酒及日常飲食以加強體力,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築基——是利用靜坐法以控制精、氣、神,進而增進體力的一種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莊子思想爲基礎,進而達到修心養性的一種方式。
  拳法——是以習練各種武術以增強體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種通靈、修煉的法術,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鎮煞、趨吉避凶等的一種方術。
  總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煉、武學、食療等各種方法以培養完滿人格的一種學問。
  二、醫
  所謂“醫”,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方劑——是利用各種藥物制成散劑、丸劑來治療疾病和修煉的一種方術。
  針灸——針法和灸法和合稱,是利用人的脈絡、氣血循環的原理,刺激患部,來治療疾病的方術。
  靈治——利用掌握人的心靈(心理狀態),進而以治療人疾病的一種方術。也就是現所稱謂的“心理治療”。
  總之,“醫”就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式,以治療人的疾病的一種方法。
  三、命
  所謂“命”,就是透過推理命運的方式來了解人生,以穹達自然法則,進而改善人命的一種學問。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鬥數”、“子平推命”、“星平會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時間和陰陽五行爲理論基礎。
  總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運,進而達到趨吉避凶的學問,從而改善人類發展的需要。
  四、相
  所謂“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風水)”等五種,以觀察存在于現象界形相的一種方術。
  印相——就是觀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運的方法。印在中國,以前是權力的憑證。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鋪的名稱,通過五格剖相,同時運用命理等結合來推斷吉凶發展的一種方法。
  人相——又分爲面相與手相兩大類,通過觀察面、手部的紋線與氣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種方法。
  家相——也就是陽宅的風水,以觀察其格局,進行分析來推斷對人類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種方術。
  墓相(風水)——也就是陰宅,以通過選地安葬祖先,而達到對後代子孫蔭庇的一種方術。
  總之,“相”是對眼睛所看到的物體作觀察,以達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
  五、蔔
  所謂“蔔”,它包括占蔔、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在于預測及處理事情,其中占蔔的種類又可分 爲“易斷”及“六壬神課”。
  占蔔——所謂占蔔,是以《易經》爲理論依據,結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約而推斷吉凶的方法。
  選吉——主要著作以《奇門遁甲》爲代表,通過布局、布鬥、符咒等結合,處理事物發展不吉的因素, 其主要運用于古代軍事。
  測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數》爲代表,通過十二運卦象之術,是推算國家政治命運、氣數、曆史變化規律的術數學。
  【道教修持】  ★內 丹★養 生★武 術
  道教修持,古代有許多名稱,如修道、修真、修爲、修養、養生、衛生、長生術的話等等。不一而足。現在一般稱爲“修煉”、“修持”或“養生”。
  修持的含義,就是修性煉命。性指精神,命指肉體,修煉就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對精神和肉體進行自我控制,達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崇高目的
【道教禮儀】

  道教禮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爲表現規範。其與戒律所不同之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士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視爲品行不端。 屬于道教儀範部分,道教的禮儀內容很複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禮儀,同時,一個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禮儀風範也是其道德修養的體現。
  【道教人物】
  黃帝 老子 莊子 列子 關尹子 茅盈 河上公 嚴君平 張陵 魏伯陽
  于吉 左慈 葛玄 許遜 葛洪 寇謙之 陸修靜 陶宏景 王嘉 孫思邈
  成玄英 李榮 王玄覽 司馬承禎 吳筠 杜光庭 鍾離權 呂洞賓 劉海蟾 彭曉
  陳摶 張伯端 石泰 薛道光 陳楠 白玉蟾 劉永年 翁葆光 蕭廷芝 彭耜
  王重陽 馬鈺 邱處機 譚處端 劉處玄 王處一 郝大通 孫不二 曹文逸 李道純
  張君房 王志謹 張三豐 孫玄清 孫汝忠 陸西星 伍沖虛 王常月 黃守中 閔小艮
  劉一明 傅金銓 柳華陽 李涵虛 黃元吉 汪東亭 徐頌堯 劉名瑞 趙避塵 陳攖寧
  【道教三十六洞天與七十二福地】
  三十六洞天:第一霍林洞天、第二蓬玄洞天、第三朱陵洞天、第四仙林洞天、第五玄關洞天、第六司馬洞天、第七虛陵洞天、第八洞靈真天、第九山赤水洞天、第十會極亢洞天、第十一玄德洞天、第十二天寶洞天、第十三生上洞天、第十四天司洞天、第十五玄真洞天、第十六真化洞天、第十七太樂洞天、第十八大玉洞天、第十九耀寶洞天、第二十寶玄洞天、第二十一秀樂洞天、第二十二玉寶洞天、第二十三陽觀洞天、第二十四太元洞天、第二十五華妙洞天、第二十六金庭洞天、第二十七丹霞洞天、第二十八仙都洞天、第二十青田洞天、第三十朱日洞天、第三十一太生洞天、第三十二良常洞天、第三十三紫玄洞天、第三十四天蓋洞天、第三十五白馬洞天、第三十六金華洞天
  七十二福地:地肺山、蓋竹山、仙山、東仙源、西仙源、南田山、玉溜山、青嶼山、郁木洞、丹霞山、君山、大若岩、焦源、靈墟、沃洲、天姥嶺、若耶溪、金庭山、清遠山、安山、馬嶺山、鵝羊山、洞真墟、青玉壇、光天壇、洞靈源、洞宮山、陶山、皇井、爛柯山、勒溪、龍虎山、靈山、泉源、金精山、閣皂山、始豐山、逍遙山、東白源、缽池山、論山、毛公壇、雞籠山、桐柏山、平都山、綠蘿山、虎溪山、彰龍山、抱福山、大面山、元晨山、馬蹄山、德山、高溪藍水山、藍水、玉峰、天柱山、商谷山、張公洞、司馬梅山、長在山、中條山、湖魚澄洞、綿竹山、瀘水、甘山、漢山、雲山、廬山、東海山
  書籍【中國道教史】前 言
  綜觀道教發展的曆史可以分爲四個階段:南北朝時期,道教得到帝王貴族統治者的支持,躋身社會上層,這是它的第一個發展時期,唐朝皇族與老子攀親,自稱李耳之後裔,政治上給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這是第二個發展時期.北宋真宗開始,用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借以掩蓋北方強鄰壓境造成的恥辱,這是道教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明代中期,帝王迷信道教,妄圖成仙,道教受到重視,並幹預政治,參加政府內部的權力爭奪,這是道教發展的第四個時期.
  本文章僅以最簡易的行文方式,總結論述道教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最基礎的理論與相關知識,使那些對于道教陌生的朋友有一個最直接的了解,對于複雜的學術性理論與論述,本文沒有太多的講解,如果您對于道教有深刻的興趣,不妨多多查找各方面道教資料充實自己的知識.
  道教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曆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道教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符錄派與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複雜.丹鼎派注重清修煉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太平經>>與<<周易參同契>>開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論,卻無相應的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樸子.內篇>>盡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老子>>與<<莊子>>也成爲道教産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道教産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道教一詞道見于<<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見道教的産生可以由<<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而注>>三書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志.
  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與産生的社會背景如下:
  第一來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第二來源于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第三來源于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第四來源于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五來源于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曆史淵源誕生于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産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的産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太平經》的神仙系統一爲神人,二爲真人,三爲仙人,四爲道人,五爲聖人,六爲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系統:即天地陰陽系統.與神仙系統.這兩者是平行關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
  《周易參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而注》是進一步了解五鬥米道教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鬥米道與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爲天師道以後,成爲道教的正宗.
  第二章 魏晉之際道教的傳播與分化
  魏晉天師道在北方的傳播與曹操對民間道教的鎮壓與五鬥米道北遷有極大關系.曹操對于信奉太平道的黃巾軍采用武力鎮壓與招降並舉.後又因太平道領導張魯投降,五鬥米道的上層人物遷入北方居住,漢中的大批信奉五鬥米道的民衆也隨之遷入北方,促成了五鬥米道由巴蜀向北方傳播.隨著魏晉統治者對民間宗教活動有極大的戒心以及對宗教活動的禁止,五鬥米道在道教律令上以及規章制度上極不完善,組織渙散,號令不一,其發展處于停滯.但是在其巴蜀地區及江南地區部分民間道教組織卻在形成發展傳播之中.如陳瑞領導的巴蜀天師道團,江東的于君道,帛家道,李家道等.另外魏晉之際一些神仙方士的活動這些都促成了道教的傳播與分化過程.
  第三章 葛洪與魏晉丹鼎道派
   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生于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三十五歲時完成<<抱樸子>>內篇及外篇兩部文章.內篇論述神仙藥方,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的仙道學說,外篇論述人間得失,世事經國治世儒術等.其師承關系爲:左慈-葛玄-鄭隱-葛洪.其主要觀點就是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過學仙修道成爲神仙而長生不死.強調人人後天學仙修道的主觀動努力即立志,明師,勤求.
  葛洪在<<抱樸子.內篇>>中指出行氣在在生氣之時,即從半夜以至日中的六個時辰.一天中的另六個時辰是死氣之時,在死氣之時行氣無益.練習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以鼻吸氣,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還要吸吐無聲達到自己的耳朵聽不見,鴻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動,要盡量延長吸氣後到開始吐氣的時間.初學的人心中暗數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漸漸練習到能數一千或更長.最後達到能不以鼻口噓收,如在胞胎之中,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
  另記述守玄一之法可以分形,即分身術.一人可以分身出現數十個本身形象.這種分形之道又叫鏡道.分形術可以通神,自見其身中三魂七魄,還可接見天靈地祗,驅役山河之神.
  另外葛江師授奇寶即:<<三皇內文>>爲符道之書之首,它與<<五嶽真形圖>>是最重要的符咒之書.三皇內文可以禁辟惡鬼,疫氣,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見司命司危五嶽之君.<<五嶽真形圖>>是一種作爲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嶽示意圖.後來變成純粹的符咒.
  葛洪的<<抱樸子.內篇>>的問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站在上層道教的立場對早期道教所做的曆史總結.充實了道教理論,他對後世的道教影響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標志了早期道教的終結.
  第四章 東晉南朝道教的變革與發展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道教由于門閥族階級的改造,經曆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原始幼稚的五鬥米道發展演變爲完備成熟的宗教,從主要傳播于民間的道團上升爲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當時中國的南方,是道教發生變革的主要地區.
  東晉以來,佛道二教興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經典傳播其教義.佛教的經典可以向印度求取,而道教只能改造前代的書籍以及供鑒佛教的經文了.東晉以後新的出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爲重要.即三洞真經.
  <<三皇經>>在元朝被焚,現已失傳.在<<道藏>>的<<洞神八帝妙精經>>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經的道法,其中共有最上乘的九十二枚符咒,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祗,仙官天將,五嶽四瀆之君,魂魄邪精的隱諱姓字.修道者得之如按法書吞服或佩帶,便可以召神靈役鬼怪.可謂學習道法符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嶽真形圖>>是一類似印章的圖版道士佩之,百神群靈奉親迎.<<靈寶經>>也是由葛氏家族傳播的一組道經.其中<<靈寶五符序>>三卷收錄于<<道藏>>水字號.內容爲養生求仙之書.上卷爲存思服氣之術,中卷爲服食草木藥方,下羊爲佩帶或吞服之符錄以及成仙之法.
  總而言之,以五行思想爲基礎的來構造道教修煉方術,是上述東晉靈寶諸經共同的特點.因而形成了靈寶派,注重齋戒科教,勸善度人,是靈寶派的兩個顯著特點.這一派的形成與南朝了陸靜修,宋文明等道士有密切關系.
  <<上清經>>是東晉中期以後出現的一組重要的道教經典.上清經的問世及傳布,在道教內部開創了一個新的派別-茅山上清派,陶弘景成爲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在現存<<上清經>>中,諸如金丹服食,導引行氣,佩符投簡,遁甲隱景,踏罡布鬥,高奔日月,餐吸雲霞,歌頌禮贊,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等道術應有盡有,而尤生守一之功法.<<大洞真經三十九章>><<雌一玉檢五老寶經>><<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被稱爲道者三奇.其內容爲心中存想神至面前的存思之術最有特點即存神煉形之術.當今搞符咒術的必須學會存想之術.說明人體中有五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志,腎藏精,五藏盡傷則五神離去.,現<<正統道藏>>洞真部所收錄的<<大洞玉經>>爲南宋茅山傳本.
  陸靜修生于公元406年,爲晉安帝二年.他是南宋前期著名的道士.爲了適應當時門閥士族階級的需要,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並與神仙道教融合,成爲南朝道教的一代宗師.也成爲奉持三洞經典爲特征的新道教的大師.建立完善了道教齋醮儀式.他首先創立了在道教史上有深遠影響的道教典籍的分類方法.即將道書分爲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輔(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類.三洞四輔不僅是一種道書分類法,同時也包含著區分道經品級高低和排列道士階級次序的意思.如修太清法僅能成仙,修靈寶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聖.
  陶弘景生于公元456年.曆經南朝的宋,齊,梁三個朝代.在當時稱其爲山中宰相,道門學者.南朝時期的達官顯貴紛紛拜于其門下,足見當時之顯赫地位.陶弘景在實際研究操作中嚴謹地將養生術,煉丹術,醫藥學用之于實踐,爲道教上清派的最後形成奠定了基礎.他將茅山(今江蘇南部原句曲山)建成道教上清派的基地與中心.所以上清派在後來也被稱作茅山宗.奉魏夫人或楊曦爲第一代宗師,以<<上清大洞真經>>爲本門正傳,供奉元始天尊爲最高神,同時也研習靈寶,三皇及天師道經及法錄.茅山派的形成標志著自葛洪以來江南士族道教徒以神仙道教改造舊天師道團,創立官方化的正統道教的完成.陶弘景還完善創立了道教的神仙體系,爲神仙排定座次.形成三位一估的三清尊神神說.即玉清元始天尊說上清經;上清靈寶天尊說靈寶經;太清道德尊說三皇經.在這一時期內道教又引進了地獄的概念.北方癸地有羅酆山,有六座鬼神宮府.陶弘景將錯綜複雜的神仙系統統一歸納,集成一本<<真靈位業圖>>.將道教出現的近七百名神靈的名諱稱 以圖譜的形式一一列出.其目的在于使修道者明白:超現實的仙真鬼神世界裏也有明確的等級秩序.
  在這一時期,道教與佛教與儒教三教鼎立,爲了擴大各自的社會影響,爭奪作爲正宗思想文化的地位,儒,道與佛教之間的矛盾鬥爭愈來激化,三方展開的唇槍舌戰與辯論.盡管這樣,但三方又總是能夠彼此調和的原因在于三者都可以爲封建士大夫所接受,能夠被士大夫們兼容並舉.
  綜上所述,東晉南北朝的道教變革,從葛洪到陶弘景,基本上告一段落.道教經過這一時期的改造,已經有了較爲完備的教義理論和經典文獻,建立完善了自身的科戒儀式和相對統一的教會組織,豐富發展了修煉方術,形成了獨特的神仙信仰體系,並擴大了在統治階級和普通民衆中的影響,完成了從民間宗教向官方正統宗教的演變過程.在西晉以後,在少數民族統治的十六國北朝境內,也出現了道教改造舊天師道的事件,形成了寇謙之新天師道和樓觀道派.
  在北方十六國像張忠,王嘉以清虛守志,修道養生爲宗旨,隱居山林,招合徒衆的松散道教集團很多.這對于寇謙之(公元365-448年)改革天師道的影響很大.他以著作<<老君音誦誡經>>(現僅存一卷收錄于道藏力字號)宣布革除舊五鬥米道的一些落後的道法.他以儒家禮法來清整道教組織.反對濫傳房中術及反對亂傳服食仙方,而特別強調要以齋功爲養生求仙之本.其後他又著有<<錄圖真經>>,這部書不僅是一部改革道教的經典也是一部圖讖式的神書.在完成了道教改革之後,寇謙之已經准備下山投奔封建統治者,實現佐國扶命,爲帝王師的願望,以使道教成爲官方的正統宗教.由于天師道經過其變革後,適合了鮮卑統治者與漢族門閥地主的需要,加之寇謙之善于鑽營與地位顯赫的貴族崔浩得到寵信,終于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認和支持.在北魏大興起來.
  北魏初期,佛教與道教同時發展壯大,但由于北魏太武帝即位之初,聽信寇謙之與崔浩之言,又加之隨著北魏統一戰爭的進展,新征服的關中都是佛教興盛之地,僧侶地主交通官府,妨礙國家政令統一,甚至有參與叛亂可能,這些都促成了太武帝決心鎮壓佛教勢力的原因.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詔令滅佛,殺盡佛門弟子.同年九月發生了誅殺高僧玄高事件.後由于崔浩失政被誅殺,寇謙之死去,至公元548年,北魏分裂後,道教與佛教在論較中失敗,北齊政權誅滅道教,提倡佛教,從此新天師道團消亡了,于隋唐時期流行的道教宗派,主要是南方的上清派及北朝後期興起于關中的樓觀道了.
  樓觀道以陝西終南山下的樓觀爲中心,傳播于關中地區.在北魏孝文帝時起以梁諶,王嘉,王道義,陳寶熾,李順興等爲代表正式形成樓觀派.此派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頗深.在其興盛發展過程中,陳寶熾,韋節,王延,嚴達等著名道士起了重要作用.在唐朝時期,樓觀道成爲與上清派同樣的待遇的禦用道教流派.,具有融合南北方特點的道教.,在學術上形成了注重實用而不尚義理辨析的特點.樓觀派雖然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較深,但在神話老子方面卻繼承了北方天師道的傳統.在佛教,儒教,道教三者的關系上,辯論空前激烈.雖然經曆了道教被廢除,但是道教在這一時期基本上奠定了成爲封建上層建築與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編 隋唐道教
  隋唐時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國道教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之一.因隋文帝幼時由尼姑養大,自稱我興由佛法.對佛教非常重視.規定三教的次序是佛爲先,道爲次,儒教爲末.在唐皇近三百年的統治中,道教始終得到扶植和崇奉,居三教之首.唐末的呂洞賓,鍾離權成爲後來內丹派的祖師爺.
  第六章隋唐道教重玄哲學與政治
   魏晉以來不大受道教重視的老莊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經,成爲唐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道經.道教在唐代建立起了相當系統化的道教哲學體系.重玄之道即爲: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性是指衆生稟賦于道或道同一的不變之性.衆生即是道,道中有衆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道教,即有政治上的利用,也有帝王個人的信仰,但仍舊以政治利用爲主.
  其一是利用道教神靈來制造皇權神授論,以達到神化皇權和帝王的目的.
  其二是利用道教的一些法術來佐國濟民,其實質是利用宗教來達到安定社會的目的.
  其三是利用道教勸善懲惡來維護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
  其四是利用道教來抑制或反對佛教,巫教等教派的流傳和發展.
  其五是利用道教清靜無爲的思想作爲治國之略和養生之道.
  其六是利用道教神仙方術以求長生成仙.
  自南北朝以來,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毀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後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則天是先佛後道,唐玄宗崇道抑佛這些當時的大事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和當時的政治鬥爭有密切的關系.唐玄宗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自始至終的崇奉道教,從而把道教推向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
  第七章 唐代道教心性論的形成
   唐代前期,道教在理論建樹的總體與精深方面,有不足之處,常處于佛教下風.此時,道教中的博學之士以中華文化中的道家老莊之學爲本位,吸取佛字中的義理精華,加以融會貫通,對自然宇宙,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哲理問題提出了諸多新解釋與新觀念,形成新的道教義理之學.成玄英的道教重玄思想即其代表.探討成玄英的重玄學說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師承于江東重玄諸家而加以深化完善的玄與又玄說,二是獨得于魏晉郭象之玄學思想而加以改造提出的道教自身的自然獨化說,三是深化道教哲學理論的道性與真性說.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核心即是關于玄與又玄的學說.其內容爲:道本無名無形,不可言說,然而無名爲天地之始,有名爲萬物之母,無之與有,雖然名稱不同,但同爲大道所出.故道的這種深奧玄遠的狀態稱作玄.如果能夠悟解道的這種深奧玄義,也就打開了認識天下萬物的心智的關鍵.成玄英的真性說實際表明了這樣一條邏輯思信維路向:即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靜的,修道衆生也同萬物一樣,稟賦道性而自然化生,因此衆生之本性也應是清靜無爲的,然而衆生賦性成形以後,由于外物的誘惑和幹擾,則漸漸耽于物欲.心識迷亂,喪失本性.解救的唯一辦法就是靜心修道,摒棄物象之幹擾,體悟萬法雖動不動,而歸根複命,靜于真性,以達長生久視之道.
  李榮是繼成玄英之後又一個在重玄思想領域內有獨到學術研究和貢獻的道士.他著有<<老子注>>現已失傳.他認爲至真之道是虛極之理,無聲無色,無形無名,即不能用語言表達也不能和心靈來認識.然而它卻能包容一切事物,彌羅整個宇宙.既然世俗的正面認識方式不足以表達真道的存在,那麽只能從反面的否定方式來以體認.真道作爲實體,不生不滅,從時間上講是不常不怕斷,從空間上講是無象無形,從運動變化來說不盛不衰,無所相待,絕對長存.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實體,時空與運動變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條件,而道排除了所有這些條件,沒有任何東西可與它相對,因此,這樣的真道其性質是一種無條件的絕對的精神實體.李榮將道解爲虛極之理是他在道教義理方面的一個重要貢獻.
  司馬承禎(公元647-735)號白雲子,他的道教哲學思想可歸納爲:1.道本元氣論.就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2.注重生命科學與養身健體修煉.他又將道教的心法修煉分成敬信,繼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個步驟來完成.
  第九章 唐代道教的經戒傳授
   道教派別多種,每派中法師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傳授的經文也不同.一般地講教外人士多稱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後可成爲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稱爲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晉升洞神派三皇弟子,無上洞神法師;然後再成爲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師;再遷爲界玄派升玄內教弟子,升玄法師;再上一級成爲洞玄法師,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只有得到洞真法師尊號後,不管原屬于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的最高一級法師的職位.
  第十章 唐代道教的法籙傳授
  籙通常是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稱爲法籙,法籙文牒中一般必有相關的符圖,道教經典中有時又統稱符籙.道教法師們認爲籙文是由道氣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靈文,九天衆聖的法言.因此,符圖的繪制采用象征雲霞煙霧的篆體,文中排列衆多天仙地祗名號,要求受籙道士熟讀背誦,成爲做法事的憑仗. 籙文實際上開創于張道陵.隋唐以來,道士推崇符咒術,他們堅信奉受太上所傳的法籙,背誦籙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于我,天神保我,吏兵護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擾,在道門內將符員視爲瑰寶.並制定了嚴格的授受規則,程序.唐代三洞法籙分屬于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間有高低之分但沒有門戶隔閡.
  正一盟威法籙:它是南北朝以來正一天師門下法籙的總彙集.它又稱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籙.太爲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爲黃中總數,元精固守.正一法籙始自張道陵,經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的整理使法籙適用于道教各派的傳薪,齋醮活動. (清龍子可爲專業爲您書寫下列各種符籙)
  太上童子一將軍籙-它是張天師正一派入道最初必受的籙文
  太上正一仙官七十五將軍籙-爲陽籙授予男子
  太上正一靈官七十五將軍籙-爲陰籙授予女子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靈百五十將軍籙-統帥陰陽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將軍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鳳破穢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罡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氣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靈赤官斬邪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畢印籙
  正一四品治籙
  學術界稱唐代爲道教外丹的黃金時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統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教的服餌仙術,這極大的信推動了道教外丹的發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道教外丹術的曆史發展本身.因爲在某些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分歧,特別是以什麽藥物作爲還丹原料這一問題上主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視煉制和服餌黃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張以鉛汞爲至寶大藥的鉛汞派;以及硫汞轉煉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煉丹實踐成果在古代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黃帝九鼎丹,老君還丹最爲著名.
  第十二章 唐宋之際道教神仙思想的演變
  修道成仙是道教修煉的根本目的.也是道教宗教觀念的核心.道教神仙思想的變遷同樣反映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曆史演變.唐代安史之亂至北宋初年,是中國曆史上一段動亂時期,造成了道教內容的改變和道士成份的改變.此時奉道求神仙的人大致有這樣幾類:一是隱于山中,不求聞達,如唐初的潘師正.二是精究方術,全性保真,或煉丹合藥.如劉商(爲中山靖王之後).三是身情異術,逃于形骸,和光混俗,隱于市井的.如孫登.唐末五代的社會動亂,給修道之人的隊伍中又增添了兩類人:其中一類是仕途無望,歸隱山林,到道教中找寄托.有的是辭官不做,逃于世外,這類人有羅隱之,鄭雲叟等.另外一類人專修道教之方術之人,以求在亂世中或生存自保,或救助貧弱.詳情查看<<太平廣記>><<江淮異人錄>>等.唐末五代所出現的這兩類追求道教的人物,而又對後來影響最大的一個代表就是被傳爲神仙的呂洞賓.唐末五代以後人們對道教的追求則較多的帶有實用目的,內儒外道的道士無形中使道教滲入了更多的儒家思想.這種結果造成的影響,爲南宋道教全真派的形成准備了條件.其神仙思想就是:神仙可成的思想發生動搖.第二是神仙的出世與神仙的救世變成神仙不高高在開界,神仙可下世救民于苦難.這也影響到了道教金丹思想向內丹思想轉化的過程.在全真教裏神仙已不再是遠離世外超出凡間的了,而是可以變化升舉,長生永駐的幻人物了.神仙的神奇色彩少了,人性的色彩多了.
  三教合一是唐宋時代宗教思想發展的總趨勢.這種思想也同樣表現在宋代形成的呂洞賓信仰中.由于呂洞賓信仰在宋代的廣泛影響,宋代形成的全真教南北宗都把其信仰吸收到自己的教派來.全真教南宗創始人張伯端,北宗創始人王重陽,建立起他們與呂洞賓的師承關系來.內丹術全讓全真派占去,正一派只余下傳統的鬼神崇拜與符咒之方術了.這一時期也出現的八仙的傳說.
  道教神仙思想的演變,事實上是一種自我更新.宋代全真教的出現正是這一更新的結果,全真教能建立道教叢林,使道教開始有了統一教團組織和明確的傳法世系,元代以後道教基本被劃爲正一與全真兩大派.從此也就結束了前代道教散亂蕪雜的存在方式.
  宋遼金元時期,四百余年間,道教進入了一個發展變革的新階段。這一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相當尖銳,民族矛盾尤爲突出。道教的興盛,發達,與貫穿這一時代的民族矛盾關系至深。
  繼唐以後,宋代是中國道教的又一個繁榮時期。宋代又是中國曆史上外患內憂的時期,農民起義高達113次之多,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宋代道教不僅沒有爆發過宗教性的社會騷亂,而且穩步走向繁榮,這與宋代皇帝對道教的態度和宋政府道教管理有密切的關系。此外這一時期新的神被大量引進。媽祖由福州走向海外,文昌帝君等,新的教派林立,如茅山,合皂山,大虎山的三山符錄,是宋朝規定授錄地點,成爲符錄派三大宗派。總體來說,宋朝各代對道教是信而不疑的,這對道教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中央集權的政府內設立中央道錄院,地方道正司,加強對道教的管理,設立宮觀內部管理的一系列規章制度,加強了對宮觀設立的審批與限制。設置了道冠職官制度。宋代是道冠職官體制最複雜,最完整的時期。規定入道的要求:第一是符合年齡,第二是家長同意,第三是不違法背俗,第四是必須禮師。又規定了道教的等級即紫衣師號等級制度。規定真人只用于封神,金門羽客,高士是指志行高尚之士,煉師是指一般道士。師號是政府代表皇帝賜給僧道的稱號,它具有賜的政治特征,道號是爲學道或好道之人的別稱,自行隨意而取的稱號。綜上所知,宋王朝采取是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限制宮觀數量,防止社會直接生産者減少。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道教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外丹經過了數百年的實驗,至唐末,終于使人們認識了外丹成仙說的荒唐,在此條件下,內丹成仙說乘時而起,以一套具有玄深哲理依據的內容成爲了道教煉養術中的顯學,並形成了以修煉內丹爲主的教派-主要流傳于南宋的金丹派及興起于金朝的全真道。
  內丹的傳承第一代爲鍾離權,如<<混元仙派圖>>,以下第四代是兩宋內丹方面最重要的人物系出于劉海蟾門下:李練,張仲範,藍元道(養素先生),馬自然,張伯端,張繼先,王庭揚,劉列,陳仲虛,小鄭真人,麻衣道者,陳摶等。其中陳摶爲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通三教之學,多所師法。張伯端爲金丹派南宗之祖。代表作爲<<悟真篇>>,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被後人尊稱爲南宗五祖,一述張伯端一系,主張一已清修。內丹的盛行,使傳統的丹鼎道教改變了其貴族專利品的性質,成爲社會各階層人士要吧普遍接受的東西,從而産生了內丹派前所未有的群衆性教團南宗,全真道,這是丹鼎道教的一大改革,也是宋元道教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概觀張伯端內丹學,大略以禪道結合,先命後性爲特征,主張從傳統內丹修命之門入手,修命時強調須用先天精氣爲藥物,煉精氣須用元神所主生真意爲主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6683.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4,433)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布袋和尚》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陶瓷》

媚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3 08:41:4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