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11 06:18:37| 人氣6,432| 回應12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煤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因為它,英國開啟工業革命,造就了與土地人口不成比例的超強國力;
因為它,美國變成超級強權,產生了登峰造極的工業文明與環境污染;
因為它,中國即將展翅高飛,成為與先進工業國並駕齊驅的未來霸權。

《煤礦》(麥田,2003)書商的封面會不會「老王賣煤,將黑媒吹成黑金」了?現代人那還用黑煤,影响全球經濟和日常生活的是石油,它才是黑金,比黃金還金。煤礦嘛,有新聞的話,十之八九是中國又發生礦災,一死就上百人。

中國的煤礦實在落伍,一九九六年,中國有礦工五百萬,美國只有八萬,但產量卻相當;一九九一年中國死亡最多一萬人,美國一九九二年也才五十一人(p.200);還有煤電廠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中國是世界標準的兩倍(p.217)。

這那能比,美國是以機器挖露天礦為主,中國則是以人工採地下礦為主;美國煤9/10用來發全美約1/2的電力,其餘一半為水電、核電和油氣。燃煤脫除二氧化硫不但花錢、全美要數十億美元,而且清除不易(p.174)。

這麼說來,煤只能說開啟了英國工業革命、造就了大英帝國,將美國變成超級強權的應是石油,不然中國何必到全球各地購買油源、以取代占2/3能源的煤?

除非發生煉油廠抗爭、油輸油管漏油、或油價高漲,不然一般人對石油的印象優於會產生黑煙的黑媒,這又為何?

黑煙確實會污染甚至產生殺人的毒霧,最有名的是英國倫敦,成百上千的市民死亡(p.103)。

難怪「鑽到油了」會變成暴富的隱喻,而「耶誕襪裡放煤」會成為對付不乖小孩的用語。

那是西方有長期的用童工挖煤礦和清煙囪的集體記憶。要是在中國,煤精早在六千年前就已當黑玉一樣雕刻了(古羅馬人殖民英國時也是將煤精當黑寶石,p.197),十三世紀馬可波羅遊中國時已記下中國北方居民用「黑石頭」燃火取暖。

問題就出在,開啟英國工業革命、造就了大英帝國的煤,在先進國家已功成身退,而中國不論工業或民生都還大量靠煤,在東北還有煤精雕刻工藝市場。

世人太輕煤重油了,其實煤不但開啟了工業革命的蒸氣機、鋼鐵、火車、輪船,還緩和了森林被砍光當材燒的危機。

如此說來,石油也緩和了鯨魚被捕光當油燒的危機。什麼跟什麼,該問的是人類為何要無止盡的消耗不可再生的能源。

不然要怎樣?「英何人也?美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全球各地的人都想過歐美日等富裕的生活啊!

太落伍了,歐美日正流行「綠色資本主義」。

什麼「綠色資本主義」?跟有機農業一樣,都是富國有錢人才玩得起的玩意兒!

我國將大力推進清潔煤燃燒技術並淘汰老舊機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09年9月25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能源發展成就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法新社記者]我的問題是關于中國持續對煤炭資源依賴的問題。您是否能夠告訴我們,每個星期在中國新開工的以煤作為燃料的火電廠的數量?如果這個數量在持續上升的話,是否會影響到中國關于減少碳排放方面的目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張國寶]中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將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也很難改變。中國現在有8億千瓦的裝機容量,煤炭為燃料的電站比重大概佔到70%以上。我一開始介紹的時候提到,和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比,我們現在煤炭在能源消費當中的比重已經下降了,從當初的95%下降到現在的68.7%。
    [張國寶]我們現在主要在兩個方面下功夫,一個是大力推進清潔煤燃燒技術,這包括對老電廠的清潔煤的改造,比如說在過去建設的一些老電廠,有的沒有脫硫裝置,甚至沒有除塵裝置,對這些老電廠,我們都要加裝脫硫和除塵裝置。從最初幾乎所有的電站都沒有脫硫裝置一直發展到現在已經有60%左右的電廠裝了脫硫裝置,今後我們要推行在所有的電廠都裝脫硫裝置。再一個是大力淘汰老舊機組,包括剛才我講到環保不達標的機組和煤耗比較高的一些機組。溫總理在人大報告上曾經承諾,我們要拆除5000萬千瓦的老舊機組,這個指標經過大家的努力,已經提前一年半超額完成,前一段時間我們對外宣布過,我們已經拆除了5400多萬千瓦的老舊火電機組。現在這5400多萬千瓦涉及到拆除老舊機組7600多臺和40萬人的就業。由于通過拆除老舊機組,已經使我們每千瓦時的煤耗從過去400多克降到了現在的300多克。
    [張國寶]另外一個清潔煤燃燒技術,隨著技術的進步,大家也都在探討,比如說採取IGCC發電方式,首先把煤炭氣化,用燃氣的方法發電,來降低對大氣的排放。另外,對于低熱值煤、高含硫煤這樣一些煤炭,我們從國外引進了循環硫化床技術,CFB循環硫化床技術,來減少對大氣的排放。我們最早的CFB試驗電廠是在四川的白馬電廠,是從法國阿爾斯通引進的,現在這樣的電站在中國已經建了很多了。剛才你問我每周有多少電廠開工情況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可以給你這樣一個數字,我們這幾年,連續幾年每年新增的發電設備容量是1億千瓦。這1億千瓦當中,燃煤的火電機組大約佔70%。今年新投產的機組要比這個數字有所降低。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wszb/zhibo349/content_1426265.htm
 
清潔煤技術產業化尚缺政策護航  2009-11-25
  
  盡管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將清潔煤技術列為優先研究課題,但與國內新能源開發的風生水起相比,潔淨煤技術則顯得曲高和寡,究其症結,目前我國還缺少政策對清潔煤技術發展的指引和支持。
  中美兩國都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這為雙方在清潔煤技術上找到了“共同語言”。今年1-10月,我國煤炭產量已經達到24.2億噸,預計全年煤炭消費量將達到29-30億噸。電力行業專家陸延昌預言,到2020年,煤電在我國發電量中的比重仍會占到60%以上。而煤炭燃燒是產生二氧化碳的根源。在可靠的替代能源大規模商業化之前,發展清潔煤技術不失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種途徑。
  清潔煤技術是指在煤炭從開發到利用全過程中,旨在減少污染排放與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燒、轉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直接燒煤潔淨技術和煤轉化為潔淨燃料的技術。
  據介紹,目前我國的清潔煤技術主要應用在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潔淨燃燒、煤炭轉化、污染排放控制與廢棄物處理四個領域,已建設了一大批示範工程,個別技術甚至已領先于國際水平。但是,由于相關政策的不配套,以及清潔煤技術投入大、回收期長的特點,各方推進的積極性不高,使得這些技術的推廣運用情況並不理想。
  以IGCC發電技術為例,雖然該技術已經被証明能消除有害污染並將效率提高到60%,但據統計,我國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行業已經建成的IGCC多聯產項目僅有兩個,還有四個項目在建或擬建。
  據業內人士介紹,IGCC電站的造價較高,是常規燃煤電站成本的2倍左右,而清潔煤技術在發電上的應用卻沒有明確的扶持政策。如果按照目前的電價水平,項目短期內很難盈利。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清潔煤發電遠景令人看好,但由于國內技術沒有國外成熟,成本又比較高,而且國內電價控制比較嚴格,因而企業對清潔煤發電的積極性一直不高。
  清潔煤技術也並非沒有得到政府的重視。早在1997年,《中國潔淨煤技術“九五”計劃和2010年發展規劃》就得到國務院批准。國務院2005年發布《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由國家發改委制定規劃,完善政策,組織建設示範工程,並給予一定資金支持,推動潔淨煤技術和產業化發展。
  2006年,煤的高效潔淨利用技術作為先進能源技術進入《我國應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產品目錄》;今年3月,推進潔淨煤技術產業化和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展一道,被列為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科技部等多個部委負責的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工作。
  但遺憾的是,這些政策都不夠系統和細化。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成體系的潔淨煤技術產業化指引以及配套的支持措施,而原有的有關鼓勵發展煤炭加工技術的政策已不能滿足現實需要。
  相較而言,美國在促進清潔煤技術應用上的政策要完善得多。美國從清潔煤技術的研發、示範到商業化全過程,都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並制定了清潔煤技術應用未來發展路線圖及實施步驟,美國《能源政策法》還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企業採用先進清潔煤技術。根據該法案1307條,美國政府將對清潔煤項目給予總計16.5億美元的稅收優惠。
  近年來,為了適應低碳經濟的需要,支持新能源發展,國家在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等領域都出臺了系列支持政策,並取得了很好效果。而在潔淨煤技術方面,政策的缺失導致其產業化進程緩慢。也許與美國的合作會成為我國潔淨煤技術突破的一個開端,但其產業化進程尚需要更為積極的政策護航。 
http://financenews.sina.com/sinacn/000-000-107-112/402/2009-11-25/13491250149.html
 
中國清潔煤技術進軍波蘭 2009-12-01 國際線上專稿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湯黎、趙遠方):波蘭銅業集團與中國礦業大學11月30日在華沙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中方將向波蘭出口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清潔煤技術和相關設備,以滿足波方日產15萬立方米煤氣的需求。
  中國礦業大學劉淑琴博士(女)介紹說,中國的煤氣化技術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準,此次與波方的合作,是中國清潔煤技術首次出口到波蘭和歐洲。她說,我國的煤氣化技術目前來說屬於國際領先的,相比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優勢在於,我們現在已經建成了正在運行的示範裝置,我們有2套示範裝置,這是其他國家沒有的,而且(我們的裝置)還實現了初步的應用。(波方選擇我們,)也說明我們在技術方面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波蘭銅業集團對外合作事物顧問卡拉西表示,此次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是希望借助中國的先進技術,減少傳統煤炭開採產生的碳排放,生產出清潔環保的能源。 他說,中國在(清潔煤技術方面)是一個典範,擁有20多年的研發經驗,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我們曾經跟多個國家的有過接觸,之所以選擇與中方合作,是因為中方已經建成了相關的設備,並投入了運轉。這是中方的優勢所在。我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將中方的技術成果應用到波蘭的煤礦開採中。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824/2009/11/30/2625s2691211.htm
 
我國將發布世界首部清潔煤技術發展藍皮書時間:2009-09-24 中國新聞網
 
來自九月二十三日在北京召開的“清潔煤技術示範和推廣項目”技術研討會的消息稱,中國將發布《聯合國中國清潔煤技術發展(報告)藍皮書》。這是中國首部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藍皮書,也是世界首部清潔煤技術發展藍皮書。 
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二十二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峰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胡錦濤指出,中國將進一步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並繼續采取強有力的措施。 
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中國國際跨國公司研究會共同負責的“清潔煤技術示範和推廣項目”,旨在促進清潔煤技術推廣,提高清潔煤及能源産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與意識,推動産業綠色化升級等。據知,共有二十七家中國特大型能源企業參加。
本次研討會後,相關專家將對上述企業清潔煤技術進行評審,獲選示範企業將在第三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清潔能源與環境發展論壇上發布,該藍皮書將于隨後編制並發表。 
二00七年十一月,“中國——聯合國氣候變化夥伴框架項目”在紐約簽署生效,並于二00八年十月九日正式啓動。該框架項目執行期爲三年,旨在爲實現氣候變化的政策提供支持,同時鼓勵創新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清潔煤技術示範和推廣項目”爲該框架項目的子項目之一。
http://www.dbjnw.com/html/200909/article_10001.html
 
西山煤電成爲“聯合國清潔煤技術示範企業” 2009年11月25日 太原日報   
 
    在11月中旬北京結束的第三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暨聯合國清潔煤技術示範企業頒獎典禮大會上,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公司榮獲了"聯合國清潔煤技術示範企業"稱號。
    清潔煤技術示範和推廣是中國與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夥伴框架項目的子項目,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氣候辦和中國國際跨國公司研究會共同負責,旨在爲實現氣候變化的政策提供支持,鼓勵創新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推動産業綠色化升級,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節能減排。
    多年來,西山煤電按照山西焦煤集團公司的總體戰略部署,從五個方面推廣和應用清潔煤技術,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煤炭産業,積極推進煤炭清潔開采洗選;整合區域內中煤、煤泥和煤矸石資源,積極建設綜合利用電廠;提高礦井瓦斯綜合利用水平,實現溫室氣體減排;加大礦區污水治理力度,實現廢水資源化;積極開展清潔生産審核,全面推廣清潔生産模式。在産能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西山煤電全面推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發展,注重節約、集約利用能源、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探索加大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和高效清潔生産的多種有效途徑,形成了以"煤炭資源高效開采--- 清潔洗選加工--- 深加工轉化--- 廢棄物綜合利用--- 污染物減排"爲節點的清潔煤發展鏈條,構建了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爲特征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 
http://www.sx.xinhua.org/jryw/2009-11/25/content_18321757.htm
 
神華爭取合作煤化工 臺塑婉拒【經濟日報╱邱展光07.12.29
 
據了解,中國大陸最大的煤炭生產商神華集團的高層主管,月前曾低調來臺私下拜會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提議共同發展煤液化工程。但這項建議卻被王永慶以「物盡其用」婉拒,神華轉而和美國陶氏合作。
臺灣區石化公會表示,今年中,神華集團在實驗室中利用煤化工技術,成功地生產出乙烯,逕而宣布「煤化工」技術臻成熟,並導入商業化生產。為了推廣這項技術,神華集團組成一遊說小組,到臺灣拜會臺塑企業、中石化公司等,利用煤化工技術,到大陸投資石化區。
為了神華集團的前來,臺塑企業行政中心副總裁王瑞華特別指示,相關公司深入研究煤化工的技術,並分析煤礦被轉用於石化進料後,未來行情走勢的變化,以及煤化工生產出來的乙烯等石化原料、汽柴油的成本競爭性等,供臺塑最高領導群的「行政中心七人小組」評估,並作為未來是否投資的參考資料。
據了解,神華集團一行由副總裁級主官率隊,先拜會行政中心總裁王文淵,並向王簡報煤化工製程,接著安排他們面見創辦人王永慶。據會後透露,王永慶雖對新製程很感興趣,但對於煤礦被轉做為石化製程的進料,則感到很可惜,且這不符王永慶主張的「物盡其用」的原則。
據會後轉述,王永慶對於煤用在煉製石化原料的進料,很不以為然。他覺得,煤礦就是要被用做燃料;例如,用於燃煤發電廠的燃料。一旦挪做他用後,煤礦很快就會被用罄。
大陸媒體報導,全球化工大廠陶氏化學(DOW),將可能與神華集團聯手進軍煤化工,傳出雙方合資50億美元,創下外資在中國大陸最大投資案。
神華集團是中國大陸最大的煤炭生產商。陶氏與神華聯手合攻煤化工,未來對煤炭需求量更大,將對目前已經攀高的煤炭價格,產生助漲作用。臺灣中石化已拿到最後一張大陸煤化工的批文,未來不管是產量、製程,都將在中國大陸與其他世界級廠商,一較高下。
神華與陶氏選定盛產煤的陝西,做為煤化工基地;中石化也選定河北膠州灣建廠。神華與陶氏還沒確定要生產哪些項目,中石化則是繼續專攻強項巳內醯胺(CPL),並視往後市場而調整產品。
新聞分析》惜物 王永慶的執著
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雖然眼光獨到,且投資動作與項目,往往是先發制人。但對於原物料的運用,他卻非常執著,強調「盡其用」,不要挪作他用。
王永慶會對原物料如此執著,其背後的隱憂是,深怕原物料被挪作他用後,原物料無可取代,危及原物料的生態平衡,進而影響民生必需品的需求。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王永慶反對液化天然氣(LNG)用在發電。不論他出席任何場合,者不厭其煩地闡述:「瓦斯(指LNG)就是要用於家庭,拿去發電用後,將被大量且無限制地使用,有一天用完後,家庭煮飯、煮菜、洗澡要怎麼辦?」
因此,他主張,發電,就是要用煤。依他估算,煤礦至少還可以使用100年;而且,使用燃煤發電,成本最省,且產生的效益最大。所以,王永慶大力推動燃煤發電,並把電業發展的觸角拓展到海外。
用樣的道理,王永慶也主張,煤不能用在煉製生產石化、汽柴油的原料。石化、汽柴油等煉製進料,就必須用原油;如果使用煤礦當進料,有一天萬一煤礦用完了,發電廠要用什麼才能產生最大經濟效益的燃料呢?
因此,煤化工雖很新穎,且以目前煤礦價格來說,生產出來的乙烯等石化原料及汽柴油等價格,都很具市場競爭力。但是,畢竟王永慶眼光看得深遠,且別於一般人思考。
他看的是,未來煤礦被大量使用後,價格一定就像現在的原油一樣,生產出來的石化原料與汽柴油也不見得便宜。最重要的是,煤被挪做他用後,燃煤發電廠的煤要從那裡來?
新聞辭典》煤化工 
煤化工近來在中國大陸爆紅,主要是這個新製程能生產潔淨的能源,以及替代輕油裂解製程所得出的基本化學原料,如。柴油、汽油、乙烯、丙烯、甲醇等。
煤炭與能源、化工技術結合,形成另一種環保且一體化的產業鏈。煤化工是未來大陸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將可減輕全球的燃煤汙染、降低石油用量。
煤炭能源化工產業將在大陸能源的可持續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大陸是今後20年的重要發展方向,這對於全球減輕燃煤造成的環境污染、降低進口石油的依賴均有著重大意義。
 
清潔煤>百度百科  
 
隨著煤價的持續飆升,研究人員加快了對清潔能源的研究步伐,努力尋找將黑色的髒能源――煤轉化爲綠色清潔燃料的方法。
  燃煤産生的二氧化碳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被認爲是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研究人員正在探索解決的方法——就是要將煤轉化電能,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然而如何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解決許多技術問題。需要將煤炭中的硫、鐵、石英、矽以及其它一些物質分離出來。近年來,研究人員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多進展。例如,現在技術能夠將將燃煤排放物脫硫98%,這已經不是什麽困難,問題是即使提取出這些礦物質,燃煤仍然會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要實現煤炭向綠色能源的轉化,研究人員還需要解決零碳排放技術問題,這是清潔煤的一個長期目標。
  煤炭的零碳排放技術又稱爲碳捕獲技術,現在已經有很多研究正在進行,以更好地完善這一技術。爲了減少碳的排放,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捕獲碳,然後將其深埋入地下,而不是排放到大氣中。今年3月,丹麥的埃斯比約(Esbjerg)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家碳捕獲(carbon capture)實驗工廠。這一工廠的主要目標是幫助歐盟排少10%的二氧化碳,其中30%是減少傳統電廠的排放。該廠的研究人員努力研發新的溶劑,以便更好的捕獲碳,將其轉化爲固體形式。國際能源機構溫室氣體項目經理哈麗﹒奧杜斯(Harry Audus)說:“這種做法主要是讓二氧化碳通過一種液體溶劑,然後將其壓縮,注入地下。這一研究能夠幫助提高二氧化碳的捕獲率。”他還說,該廠研制的新溶劑和碳捕獲技術成本會更低。現在每立法米二氧化碳的碳彙成本是50-60歐元,而該項目有望將成本低到20-30歐元。
  在美國,布什總統最近也宣布了一攬子總投資爲20億美元的清潔煤技術研發項目。“綠色未來”就是其中之一。該項目計劃總投入爲10億美元,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合作完成,目標是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零排放化石燃料工廠。這一計劃將在未來3年內完成。
  在所有的碳捕獲技術中包括一項煤的氣化技術。該技術利用蒸氣和氧氣把煤轉化爲一種合成氣體,其主要成份是氫。然後利用合成氣體發電。這種氣體的發熱量高,而且比煤更清潔,是一種更爲高效的能源。它排放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比直接燃煤産生的二氧化碳高,因此比較容易捕獲。收集的二氧化碳將被注下深層地下鹽池或是不能開采的煤層隙縫中,還可以直接泵到油氣田的底層,利用壓力提升油氣水平。因此,這一工程得到了很多支持,被認爲是一種可以清潔利用煤的很好方法。
  然而,“綠色未來”項目真正能夠實際運用尚需時日。這期間由于煤的價格低,而且比油、天然氣的存儲量大,煤的開采和使用量在變綠之前還會大幅上升。據世界能源組織預測,到2020年,全世界煤的使用量還將上升43%。而石油和天然氣預計40年和60年後將開采殆盡,在這一背景下,清潔煤技術的研發就顯得更有意義。
  清潔煤技術:藏在深閨人不識
  2005年2月,旨在限定全球溫室氣體排量的《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該條約的簽署國已經達到140個。盡管美國是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但它提出將“按照自己的方式解決排放限制問題”,拒絕加入該條約。
  2003年2月,美國政府宣布將實施一項名爲“未來發電”的計劃。該計劃由美國能源部、私人投資者和國際組織共同投資10億美元,在5年內完成設計和建造一座煤基零排放電-氫發電廠。這種發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以達到“零排放”的水平,即使是排放出了二氧化碳氣體,也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其“存儲”于地下。
  顯然,這是一項面向未來的重要計劃。然而,科學家指出:利用現有的技術能否解決當務之急呢?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美國最大的燃煤電力公司(AEP)已經選好廠址,計劃建造一座新型超淨潔發電廠,即集成氣化綜合循環(IGCC)發電廠。人們往往把IGCC看作是“新技術”,但其實它是由兩種著名的現有實用技術集合而成,而這兩種技術都可以用來實現“未來發電”計劃的最終目標。
  第一種煤炭氣化技術。在嚴格控制溫度和壓力的條件下部分燃燒煤,使其變爲主要是由一氧化碳和氫氣組成的濃縮合成氣體,其中的雜質如二氧化硫等都很容易被除去。第二種技術是“循環”,這種技術已經在天然氣發電廠得到普遍采用,渦輪的驅動力來自于天然氣流和廢熱所産生的氣流。最爲重要的是,相比之下,從氣流中捕獲二氧化碳比從傳統發電廠的煙囪中捕獲二氧化碳要容易實現得多。
  IGCC發電技術比當今普遍采用的燃煤發電技術先進很多。APE電力部門執行副董事長羅伯特?鮑威爾斯說:“我們已經對這種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人類從上世紀初已經開始使用煤炭氣化技術,這種技術在石油化學工業和石油冶煉工業已經使用了很多年。此外,我們現在就擁有自己的循環燃燒發電廠。因此,上述兩種技術都是成熟的和先進的。”
  除了APE之外,美國國內和其他國家的大型能源公司對煤炭液化技術也十分重視。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的一個工業財團正計劃建造一個工廠,從南非能源業巨人——薩索爾集團引進煤炭液化技術,工廠的設計産量爲每天生産5000桶煤炭液化油。皮博迪能源公司也正在計劃在伊利諾斯州建一個工廠,利用煤來生産天然氣。在美國之外,一些能源公司正在計劃建造“純氧燃燒”工廠,主要使用純淨氧氣來燃燒煤,以更易于捕獲濃縮的二氧化碳。
  APE預計,擬建的IGCC發電廠總投資將比傳統發電廠高15%—20%。但是,一旦聯邦政府頒布實施限制二氧化碳排量的有關措施,這些投資就可以很快回收。由于發電廠一般都位于開闊地帶,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存儲發電廠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而在這種背景下就可以將這些存儲的二氧化碳銷售給其他公司,以賺取利潤。據估算,IGCC發電廠的收益將比傳統的發電廠高出50%,前者的效率也高于後者,在形成一定規模時其成本還將會進一步下降,同時,隨著設計水平和所用材料的改進其效率也將會進一步提高。此外,由于捕獲得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注入油田以提高石油産量,其廢棄物的市場前景也將逐步看好。
  顯然,IGCC是一種成熟技術,所能帶來的益處也是顯著的,並且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那麽,爲什麽這種先進的技術不能夠被廣泛地采用呢?
  霍華德?赫爾州戈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工專家,他負責管理一個被稱爲“碳捕獲專項行動”的工業財團。赫爾州戈認爲:“技術本身並不是一個限制性因素,關鍵的因素是經濟方面的激勵”,“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很快實現這一目標。但如果政府不采取鼓勵性政策,在這方面將不會有太大的作爲。”
  捕獲碳的最終“命運”:不同的選擇方案
  清潔煤技術關鍵的步驟是捕獲煤燃燒後釋放的二氧化碳。唯如此,才有可能阻止溫室氣體的排放。而妥善處理或利用那些捕獲的二氧化碳,則成爲科學家、世界各大能源公司孜孜不倦地探索的另一個技術課題。
  將二氧化碳注入地表之下已成爲當今增加石油開采量的一種常用方法,但其主要目的並不是永久性地儲藏二氧化碳。因此,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我們能否把二氧化碳安全地存儲在我們想存放的任何地方?
  科學家認爲,最安全的辦法是將捕獲的二氧化碳永久地存儲于地表之下的某一個地方。主要方案是將二氧化碳“注入”到地表之下並對其進行礦物化後再埋藏。這種方式的潛在威脅是,一旦這些二氧化碳最終通過其他途徑被排放到大氣層中,將會導致全球變暖進一步加劇。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在努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時,人類依然增加化石燃料的消費量,那麽減排的任務將會異常艱巨:這是因爲對二氧化碳液化後再存儲的龐大投入,要相當于人類開采原始化石燃料的投入!
  美國地質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給人們提出了這方面的警示。50年前,爲了增加石油産量,德克薩斯州一個古油井曾被注滿二氧化碳,並用水泥加固管道。不久前,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地質學家喬治?古斯瑞獲得了其中一塊加固水泥,發現其中的一部分已經出現了斑點,科學家推斷這是由50年前存儲的二氧化碳和地下水混合後形成的碳酸腐蝕所致。這一結果提醒人們,海底存儲的二氧化碳可能會對起加固作用的水泥産生腐蝕,利用這種方法存儲的二氧化碳最終仍然有可能會被釋放到大氣層中。果真如此,削減二氧化碳排量所帶來的暫時性好處將會消失殆盡。
  然而,多數人依然對這種方法保持謹慎的樂觀態度,認爲人類已基本掌握了正確處理這一問題的大部分技術。截至目前,采用這種存儲方法,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和達科他煤氣化廠都已分別存儲了2000萬噸二氧化碳;阿爾及利亞的一個天然氣田也存儲了1700萬噸二氧化碳;荷蘭的一個項目則存儲了800萬噸二氧化碳。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估計,采用適當的技術可以將所存儲二氧化碳總量的99%保留100年以上,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一年限有可能增加到1000年。
  除了對二氧化碳捕獲後進行存儲、出售給石油公司,用以增加石油産量之外,另外一種方案是利用二氧化碳生産甲醇,它是比氫氣更實用的燃料。
  目前,人類已經吹響了向“氫能經濟”邁進的號角。但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氫氣生産之外,氫氣的輸送和儲藏都需要全新的設施,並且燃料電池技術也必須有實質性的進展。相比之下,“甲醇經濟”則相對容易實現。因爲利用二氧化碳和氫氣生産的甲醇是一種液態能源形式,可以使用目前的設施來輸送甲醇,並且甲醇經過改進後就可以作爲汽車燃燒使用。
  美國南加州大學洛克爾碳氫研究所所長、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喬治?奧拉赫教授是“甲醇經濟”的積極倡導者,他對此充滿信心。他說:“從以碳爲基礎的經濟向‘氫能經濟’過渡是一種美好的設想,但真正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而我們擁有大量可以循環利用的二氧化碳。”
中國的煤化工産業的發展
  2008年中國的煤化工産業繼續有序發展,煤化工産業發展政策逐步完善,煤基甲醇和煤基二甲醚的試點應用取得可喜進展,産能得到進一步釋放,新型煤化工産品逐漸走向市場,並被市場接受。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加劇,中國煤化工産業面臨成本壓力,行業發展趨緩。由于國家政策總體上仍支持煤化工發展,節能減排已是大勢所趨,故中國煤化工産業雖短期受困但前景仍十分可觀。
  新型煤化工以生産潔淨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産品爲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氣、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與能源、化工技術結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體化的新興産業。煤炭能源化工産業將在中國能源的可持續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後20年的重要發展方向,這對于中國減輕燃煤造成的環境污染、降低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均有著重大意義。可以說,煤化工行業在中國面臨著新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機遇。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4786.html
 
另參本館:氣候峰會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424694
依1997《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和2007巴厘路線圖(Bali Roadmap)的減碳原則,已開發/開發中國家本來就有依總量/碳密度之別(這才合污染者付費化例原則)。減碳遠低於已開發國家平均值的美國,竟敢對減碳遠高於開發中國家平均值的中國說三道四。真是老大當久忘了自己是誰!
 
詳參本館:綠能產業(一)  綠能產業(二)  《氣候經濟學》 氣候政治學 不乾淨的乾淨能源 中國石油大戰略  《煤礦》 《石油世紀》 《石油耗劫》 中國崛起(一)  中國崛起(二)  G2  馬能源政策
 
暖化不逾攝氏兩度 大國拍板、小國不認【聯合報╱編譯朱小明2009.12.20
 
經過十三天的馬拉松式談判並加開臨時會,聯合國在哥本哈根召開的氣候峰會總算在昨天宣告落幕。峰會主席祭出罕見的會議程序強渡關山,讓大會通過不具法律約束力、且被小國斥為遭到出賣的「哥本哈根協定」。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坦承協定無法獲得全體共識,許多盼望峰會通過強力決議對抗氣候變遷的人士也必然很失望,但通過一個協定總比什麼都沒通過要強。
為產生共識,美總統歐巴馬前天二度與中國總理溫家寶會談,美、中、印度、巴西、南非五國終於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這個共三頁的協議版本獲歐盟國家同意,但數個開發中國家起而反對,認為被排擠,呼之欲出的「哥本哈根協定」表決因此暫停數小時。
由於任何協定必須獲得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一九四國全票通過,才能成為聯合國條約。吐瓦魯等幾個開發中國家痛批黑箱作業,大會主席採取「注意到」(take note of)哥本哈根協定的方法,裁定形式上通過,但仍非聯合國正式條文。
美、中等主要國家並未具體承諾排碳量要減多少,雖承諾把全球暖化控制在不高於超過攝氏兩度的範圍,卻略過「工業革命前」的暖化標準字眼,意即暖化程度計算的起始點,未來將成另一爭議。
比較正面的成果是富國承諾未來三年提供三百億美元,二○二○年起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以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變化的衝擊。
歐巴馬稱此結果為「空前突破」,不過他也表示各國仍需更多磋商,才能產生取代京都議定書的正式條約,磋商的第一步便是在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間建立互信。
 
峰會對談美中對槓 爭利益假對抗【聯合報 2009.12.20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峰會十八日經過一整天的僵持、各執己見、退席和擺臉色的戲劇性發展後,總算在深夜取得有限度的共識。折衝過程中最精彩的,莫過於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總理溫家寶的直接較勁。
不過,德國明鏡周刊點明,別被美中不和的表相給騙了。實則哥本哈根會議仍是「中美國」(Chimerica)對抗全球其他國家,亦即兩國集團(G2)對抗一九○國集團(G190)的一次「經濟」會議。兩國不同意,會議即不可能端出成果。
同時,只要兩國經濟共生的「中美國」關係不瓦解,全球暖化等國際議題即受到兩國宰制。
周刊說,只有在兩國成為綠色科技的競爭對手,氣候協議符合兩國最大利益時,強有力的國際氣候協議才可望達成。
為不讓會議徹底破局,歐巴馬與溫家寶十八日會面兩次,一次僅兩人,一次另有印度與南非領袖在場。
歐巴馬在兩人會面時,公開堅持中國承諾的碳減排必須接受國際查證,讓溫家寶非常不爽。歐巴馬後來發表談話,稱若無國際查證,「任何協定都只是空談」。
歐巴馬態度強硬,令溫家寶受不了,憤而離開會議中心,返回下榻的旅館,且後來僅派低階官員代表他出席。
歐巴馬發現談判對手換人,他變成「上駟對下駟」時深感受辱。他火大地說:「找個能做決策的人才談得下去。」不過,雙方趕在深夜再度緊急進行外交努力。
一直到深夜,中美仍有兩點相持不下:全球長期的碳減排目標,以及中美對如何查證個別國家是否遵守承諾的「透明度」問題。中國對這兩點堅拒讓步,迫使與會人士不得不打消原來的鴻圖壯志。
各方原來希望讓歐巴馬等全世界最有權勢的政治領袖共聚一堂,能夠打破氣候會議兩周來的僵局,達成有意義的廣泛協定。結果會議仍無法擺脫開幕以來出現的立場歧異和互不信任,甚至還鬧到檯面上,使中美這兩大排碳國直接衝突。
 
峰會協定 美贏面子、中贏裡子【聯合報/王麗娟 2009.12.20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針對減碳達成「哥本哈根協定」,由於未能達成既定的長期目標,美國總統歐巴馬於這次峰會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而悍拒讓步的中國,則是丟了面子,贏了裡子。
這次峰會歐巴馬積極參與,最後卻僅能對外宣稱贏得有限的勝利,儘管如此,峰會端出協定,仍讓歐巴馬可藉此遊說國會通過氣候法案。歐巴馬此次的最大收獲,是他首度讓開發中大國如中國、印度、南非於國際場合承諾減排二氧化碳。
此外,哥本哈根協定可讓共和黨籍國會議員閉口,停止要求白宮不對美國公司設限。共和黨籍議員一再表示,中國為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卻不受約束,將導致美國更多就業機會外移,美國不應通過氣候法案。
不過,歐巴馬陣營欲通過氣候法案,需靠多方因素配合。健保改革法案遲不拍板,重心難轉移。同時,認為經濟已在復甦的美國人,明年必然期待就業機會增加,若非如此,國會討論氣候法令將招致反感。
中國在查證與透明化兩問題上擺出不妥協態度,導致富國齊聲譴責,一致認為是談判最大絆腳石。中方堅守城池,雖成功捍衛國家主權,但國際形象也嚴重受損。
專家認為,在哥本哈根,中國錯失了向國際展示中國在對抗氣候變遷上也能積極貢獻的一次大好機會。
 
中國不讓 減排不甩他國【聯合報 2009.12.20
 
中國總理溫家寶十八日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表示,中國政府確定減排溫室氣體的目標,是根據國情採取的自主行動,是對中國人民和全人類負責的,不附加任何條件,不與任何國家的減排目標掛鉤。無論本次會議成果如何,中國都將堅定不移為實現、甚至超過這個目標而努力。
此言顯示,儘管西方國家強力施壓,中國在減少排碳方面仍無意作更大讓步。
新華社引述溫家寶的發言指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為因應氣候變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是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開發中國家,也是近年節能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截至今年上半年,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源消耗比二○○五年降低百分之十三,相當於少排放八億噸二氧化碳。中國也是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長最快、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
溫家寶坦承中國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能源結構以煤為主,減排確有特殊困難,但始終把因應氣候變化作為重要戰略任務。
溫家寶說,本次會議必須堅持不能模糊聯合國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基本原則,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下統籌安排,重點放在完成近期和中期減排目標上,放在兌現已做出的承諾上,放在行動上。「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國際合作因應氣候變化的核心和基石,應當堅持。
中國並在同日首次發表中國節能投資公司主編的大型年度藍皮書「二○○九中國節能減排產業發展報告」,藉此向全球說明中國節能環保產業落實國家因應對氣候變化承諾的行動已全面展開。
 
中:溫室氣體減排 2020逾40%2009-11-27 中國時報 王銘義
中國減碳額度 將佔全球四分之一【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2009.11.27
中國減碳四成 年代價三百億美元2009-12-03 中國時報 連雋偉
減排抗暖化 北京學者:中國告別Mr.No形象 2009-12-07 中央社
減碳/美加印度很頭痛 中國拒當絆腳石【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 2009.12.07
美中壓力/減碳大逆轉 印度也點頭【聯合報╱編譯王麗娟2009.12.03
澳洲參院二度否決減碳法案2009-12-03 中國時報 諶悠文
中國劃哥本哈根談判底線:堅持巴厘路線圖2009-12-09廣州日報
美國要提出相對於2005年,2020年減排17%的目標,但這個目標顯然不是“顯著地減排”。公約明確要求2020年發達國家要回到1990年的水準,美國從1990年到2005年排放增長了16%,現在提出的指標與1990年相比,減排目標只多了1%。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zgysj/200912/09/t20091209_20580504.shtml
 
中:減排方案 連棺材板都買不起2009-12-10 中國時報
 
     丹麥當地時間八日下午,中國氣候變化中方首席談判代表、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召開記者會,猛烈抨擊歐盟減排不力,對日本和美國也提出批評。蘇偉說,按歐盟等已開發國家的挹注計畫,「連棺材板都買不起!」      
     蘇偉首先針對歐盟等已開發國家計畫一○年至一三年,每年支付百億美元幫助貧窮國家應付氣候變化說,「這筆金額分到發展中國家,按人頭平均每人分不到二美元,這二美元,在物價昂貴的丹麥,甚至買杯咖啡都不夠。」
     他說,「因為氣候變化涉及生死,我可能聽力不好,可能誤聽有些同事的說法,他們認為,這兩塊美金連買棺材板都不夠,因為coffee(咖啡)同coffin(棺材)的發音是非常相近的。」
     蘇偉表示,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則是「共同但有區別」,「已開發國家卻試圖放棄有區別,只強調共同應對,如今,發展中國家也準備好要和已開發國家算一筆歷史環境帳了。」 
     他說,歐盟將其減排二○%和中國單位GDP減排四○%相較,是不合適的。「○八年到一二年,歐盟承諾減排八%,相當年均減二.四八%;如今,歐盟提出從一三年到二○年八年減排二○%,年均減排一.○五%,還不到第一承諾期的一半。」
     針對日本的減排計畫,蘇偉亦不客氣說,「日本承諾的二五%什麼都不是。因為日本是以美國做出大幅減排承諾為前提,日本清楚美國不參加京都議定書。」至於美國表明二○年減排一七%方案,他也認為遠遠不夠。
 
全球議題 中國霸權確立【聯合報╱陳欣之/成大政治系副教授2009.12.20
 
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第十五屆締約國會議,最終以一分大國政治交換的最終聲明而作終,這分遷就美中利益的大會最終聲明,引發諸多道德暨情緒性的撻伐,更為未來全球人類的發展前景蒙上一片陰霾。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有三個殘酷卻不能不正視的現實。第一,自然科學應對氣候變遷的「應然」,必須讓位於全球政治利害糾葛的「實然」。應對氣候變遷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自然科學問題,它涉及各國經濟成長與現有國家權力地位的全球政治課題。本屆氣候變遷會議的最終聲明,在美中等強權的最終定案後宣告出爐,中、美、歐、印度等各有所得,而最大的輸家,一如早先的預料,果然是氣候變遷受創最深的落後國家暨小島國家。
第二個殘酷的現實,是個別強權的私利永遠凌駕全球的整體福祉。美中在氣候大會上的爭執有三,分別是一、兩國是否應承受具拘束性的減排二氧化碳承諾數額;二、此種減排承諾應否受到監督;以及最後,經濟先進國應付出多少錢援助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最深的落後國家。
在第一點上,中美是全球兩大排放國,中美均不願多減排,但中國以歷史責任為由,要求歐美大量減排,卻不願受到國際制度的束縛,承諾一定的減排量。在第二點上,美國反制中國的富國減排訴求,要求中國的減排應受到國際監督,此點中國大陸堅守不從。最後,要求富裕先進國拿出錢來資助落後國家,證明又是口惠而實不至。中美兩強利益的角力,最終使三項爭執焦點一無所成。
美中兩強實質上已擁有全球議題的否決權,是最後一項殘酷的現實。企求全球公民社會與非政府組織可以箝制強權橫行天下,再次證明只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幻影,被迫接受美中兩強的強勢論點,全球淪為美中相互維持權力平衡的可消費性籌碼。
雖有論者認為,美中受制彼此意識形態與普世價值等課題的巨大差異,兩強共治全球的合作前景並不樂觀,不過中美在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議的舉措已證明,不必大聲說「不」,中國的沉默與堅持不作為,就足以左右全球議題的發展方向。中國已取得決定全球發展進程的最終否決權。
 
德媒:強勢中國 氣候峰會見證世界新秩序【中央社2009.12.20
 
聯合國主導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昨天落幕,德國媒體指出,中國在這次會議展現的強勢作風,見證世界新秩序的誕生。
據「德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Deutschland)報導,儘管美國總統歐巴馬一向被稱為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不過為了避免會議破局,他還是得離開會議中心兩次,到中國總理溫家寶下榻的旅館和他親自談。
知情人士透露,溫家寶在歐巴馬第二次來訪時,還讓他等了超過半小時,理由是正與其他人談話。
此外,溫家寶只到會議中心一次,說明中國的立場,與歐巴馬、德國總理梅克爾、巴西總統魯拉不同,溫家寶也沒參加25國協定的磋商,他的代表甚至消失了好幾個小時。
多年來,中國積極與130多個發展中國家組成的77國組織(G77)建立關係,該報指出,許多非洲國家現在相當仰賴中國外援,現在的中國就像是1970、1980年代的美國和蘇聯,到處吸納衛星國。
歐洲的外交官因而研判,蘇丹在這次會議上對主辦國丹麥不假辭色,背後一定是中國主導。
德國金融時報認為,哥本哈根會議見證了世界新秩序。強勢的中國,讓美國身為全球領袖的形象相形失色,哥本哈根會議後,中國不再只是強權,而是終於躋身世界強權。
針對中國在氣候會議扮演的角色,梅克爾在會議結束後的記者會也指出,這個世界正處於「過渡期」,在哥本哈根看到的是「自信的中國」。
 
雄起:中國在哥本哈根的表現用牛氣沖天來形容
 
ZHANGLUO110評論:在此認爲,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在記者會上宣布,美國願意與其它發達國家一起在2020年之前,每年籌集1000億美元資金,用于援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減排計劃,條件是參與各方,包括中國要接受減排監察。隨後中國馬上就表示(回應稱),(在國際義務之外)發展中國家自行(也就是說在自願原則上)進行的減排行爲不需要受到國際社會的監督(對此想要說得是,以美國爲首的發達國家你們以爲每年用1000億美元就可以監督包括中國在內發展中國家的減排量,從而可以實施陰險手段對包括中國在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進行阻礙和破壞了嗎?!以美國爲首的發達國家你們簡單就是在白日做夢!)。而幾乎就在與此同時,正在哥本哈根參加世界氣候變化大會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會見巴西總統盧拉時說,發展中國家的減排不能犧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0今天中千在央視新聞更是驚訝的看到,中國總理溫家寶居然以一對三的形式同時與英國首相布朗、德國總理默克爾、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一起舉行會談。對此想要強調的的是,中國這一下擺得譜真是夠大的啊!因爲我們要知,英國、德國、日本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國家(讓英國、德國、日本這三個世界重要國家爲一方與中國單獨爲一方進行一種變相的雙邊會談,這自然而然的就在很大程度上無形之中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而象這種中國總理溫家寶以一對三形式同時與英國首相布朗、德國總理默克爾、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一起舉行會談的重要性和分量,是東盟(這種東南亞小國)和中國10+1會談所絕對不能相提並論的!另外,接下來中國總理溫家寶還將要在哥本哈根世界氣候變化大會上,就世界氣候變化、減排、中國立場等議題發表重要演講(這是我們非常期待的)!!
      再加上,此前中國在哥曬哈根世界氣候變化大會上已經做出的強硬動作,比如第一、中國先後相繼兩次帶領發展中國家堅決反對並最終否決掉,經發達國家私下秘密協商擬定並由丹麥出面提出來的世界減排協議草案!
      第二、中國在發達國家提供給發展中國家減排援助資金問題上與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展開了非常激烈的較量(發達國家尤其美國想要賴錢不給或者是少給,只要我中國不答應就沒門)!!
      第三、爲強烈抗議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在世界減排問題上的態度,中國帶領135個發展中國家集體拒絕出席世界氣候工作組會議(這足已經顯示了中國的影響力和中國作爲世界發展中國家領袖的地位!當然,這裏面還有發展中國家在世界減排問題上利益是一致的因素)!!
      第四、中國決定把自己所獲得(發達國家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減排援助資金讓給其它的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承諾每年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1000億美元減排援助資金分攤到每一個發展中國家頭上的時候,也就只有幾十億美元了!而這對擁有22000多億美元外彙儲備的中國又算得了什麽呢?!反而中國把減排援助資金這一讓,就更加體現出了中國作爲世界大國和世界發展中國家領袖的氣度與胸襟)!!
      在最後對此還想要說得是(綜合上述情況來看),這次中國在哥本哈根世界氣候變化大會上的表現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牛氣沖天(這才才一個正在迅速崛起世界大國之中國應該有的表現和氣勢!這才是一個即將成爲世界第二大國之中國應該有的表現和氣勢!這才是一個對未來和世界有著雄心壯志世界大國之中國應該有的表現和氣勢)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152876
 
溫家寶:中國減排目標不與任何國家掛鉤【中央社 2009.12.18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天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領導人會議發表講話指出,中國政府確定的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不與任何國家的減排目標掛鉤。
綜合新華網報導,溫家寶表示,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能源結構以煤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難,但仍始終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重要戰略任務。中國政府確定的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是中國根據國情採取的自主行動,不附加任何條件。
溫家寶指出,「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國際合作因應氣候變化的核心和基石,應當始終堅持。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是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基礎和行動指南,必須加倍珍惜、鞏固發展。
他說,應對氣候變化既要著眼長遠,更要立足當前。
溫家寶也強調,中國是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近年來節能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中國還是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
 
接受監督 中國態度軟化【聯合報╱編譯陳世欽 2009.12.19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十七日抵達哥本哈根後隨即聲稱,美國準備與其他富裕國家在2020年前,每年為窮國籌措一千億美元,協助他們因應氣候變遷的威脅。這是美方首次提到具體數字,卻遠低於部分窮國期望的數字。
希拉蕊同時強調,提供這項金援的前提是,與會的193國必須敲定一紙更廣泛的協定,包括透明度的問題。言下之意是中國必須同意接受監督,以確認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減排進度。希拉蕊表示,如果中國拒絕接受監督,各國將「無從展開迫切必須的一致行動」。
中國對希拉蕊提議的初步反應可稱正面,立場亦略有軟化,表示願就中方控制碳排放的行動提出解釋與澄清。
一名孟加拉代表卻認為,一千億美元不足以濟事,「金額不夠,我們希望的總額是六千億美元。」
最後協定採共識決。部分小島國與非洲國家很容易因為乾旱、洪澇、熱浪及海平面升高而受到嚴重衝擊,堅持絕不接受力道不足的協定。
 
穩健減碳 中拒當冤大「頭」2009-12-19 中國時報 亓樂義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接近尾聲,中國隱然已成為開發中國家的龍頭。但這是中國首次參加全球制定行事規則的大會,因此格外謹慎,既不願當頭,又要掌握好話語權,以確保崛起之路不受干擾。
     中國深知,本次大會不論成敗,已然預告「低碳經濟」時代的來臨。會前便先發制人公布其單位碳排比到二○二○年,將比二○○五年減少四五%,遠高於美國的一七%,以示其「負責大國」形象。
     本次大會開始就不順利,丹麥提出新協議試圖取代既有程序框架,首先遭到巴西反對,中國並不出頭,而是與印度聯手和七十七個開發中國家集團取得一致行動,共同面對西方先進國家,據理力爭。
     此時有人提出,中國何不順勢扛起「發展中國家領袖」大旗,但這種聲音很快消失,說明中國忌諱當頭,當頭意味責任和義務,也流露某種與西方對抗的潛意識。
     為不與西方交惡,中國建議大會發表「簡短政治性聲明」,以利後續談判,兩邊都不得罪。
     其實,中國看出開發中國家的意圖也不單純,這些「窮兄弟」支持把減排標準訂得很高,試圖把中國擠到開發中國家之林,以取得中國更多資金援助。所以,當頭絕非好事,中國不可能當冤大頭。
     中國總理溫家寶飛往哥本哈根時說,中國承諾減排四五%的目標係根據科學論證,但當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時,減排容易達成,否則就有困難。這既是務實也是取巧,如果減排承諾會衝擊經濟發展,中國怎麼可能執行?中共一切都不以衝擊經濟發展、不干擾中國崛起為基本前提。
留言和迴響
記者應把資訊搞清楚,不要誤導民眾。中國減的是“碳密度",也就是碳排放量和GDP的比值,如果以每年8%的經濟成長率來估算,到2020年中國的GDP約為2005年的317%,減掉45%“碳密度“,它的碳排放還增加74%,比美國減的碳排放量17%差的太多了。(楨:依1990標準美只減1%)
GDP的增速不高於碳排放的增速,那麼發展中國家永遠也達不到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發展中國家永世不得翻身,梁鑫鴻,你說的是這樣嗎?梁鑫鴻,你老子是窮人,你世世代代就應該永遠是窮人,你覺得合理嗎?而且,全球氣溫上升,是發達國家排放二氧化碳已經三百年造成的結果,發達國家應該承擔他造成的歷史責任,而不應該推給發展中國家。
 
中國首次暗示將減排金援讓予窮國【中央社 2009.12.16
 
中國於正在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首次暗示擬放棄從已開發國家獲得資金,而是讓予窮國,協助達成碳減排目標。
上海「東方早報」報導,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昨天表示,中國願意透過「南南合作」、雙邊合作的形式為小島國、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提供資金支持,「我們有獲得資金的這個資格,但是不跟窮哥們(貧窮的好兄弟)爭。」
昨天出版的英國「金融時報」也引述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的話表示,來自富裕國家的資金應該流向更貧窮的國家。
何亞飛說,「對發展中國家(對抗氣候變化)的努力提供財力資源是一項法律義務」、「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會拿走一部分--大概不會」、「我們沒有期望來自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的資金會流向中國」。
金融時報據此認為,這是身為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主要參與國的中國首次做出明顯讓步。
17日將出席哥本哈根會議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天與會議主席國丹麥首相拉斯穆森(Rasmussen)通電話,後者承諾,哥本哈根會議的成果應建立在遵循「峇里路線圖」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基礎上。這也是開發中國家的普遍要求。
解振華昨天說,關於資金問題,上週部長會議上已經討論,已開發國家提出3年內提供每年100億美元的快速資金,但2012年後的還沒有落實(資金來源未定)。中方的觀點是,眼前的不夠,以後的必須落實,在今後的談判中要有數量。
有國家提出,中國也應為開發中國家提供資金,但中國表示,在公約框架中,提供資金的出資人只能是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並不承擔義務。
對於中國的減排目標,解振華說,已開發國家希望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承擔相應的減排目標,目前中國減排40%至45%的指標是經過專家反覆論證的結果,已經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氣候大會上的陰謀2009-12-16 中國時報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暴露了國際間為自身利益而進行的陰謀詭計。
     廢棄《京都議定書》是第一個陰謀,京都議定書未將開發中國家列入有義務減排行列,已開發國家非常後悔,認為美國拒簽是對的。美國這次與會,盡力否定京都議定書,歐洲聯盟則想修改,於是想辦法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上動腦筋,可否將兩者合併,沖淡京都議定書。大會主席康妮.赫澤高建議開發中國家先談大會的長期行動計畫,再談京都議定書,就是暫時擱置京都議定書的討論,以拖待變。
     另一個陰謀是策動一些太平洋小島國與開發中國家唱反調,向這些小島國洗腦,強調中國威脅論,說中國的發展是以犧牲其他開發中國家,尤其是小島國利益為代價的,而中國、印度這些排放大國理應予以強制減排,於是這些「小朋友」便組成聯盟,拒絕在「七十七國集團」的「基礎四國方案」(中國、印度、巴西、南非)中簽署。小島國雖然不反對保留京都議定書,但也主張建立另一個具法律約束力的議定書,將某些開發中大國也加以硬性限制。
     第三個陰謀是將首要打擊目標置於中國,如能擺平中國,七十七國集團就缺乏推動力。這個打擊是由美國先出手,強調中國應從開發中國家畢業,美國代表說,若依能力原則減排,那中國的外匯儲備、經濟總量已經很高,須承擔責任,同時表示絕不給予中國補償。
     中國這次與美國針鋒相對,中方說不放棄權力,但補償金將讓予窮國。中國當然看不上區區補償金,問題是不能失去開發中國家的資格與地位,中國是開發中國家的領導者,而美國則無時無刻不想把中國拉離開發中國家,使它喪失影響力。
     第四個陰謀是搞亂談判局面,將一些開發中國家難以接受的條件推出來,丹麥提的草案其實就是攪局,最後把大會開不成功或結果毫不理想的責任都套在開發中國家頭上。丹麥草案根本就是歐盟與「傘形國家」共同支持的東西,卻放出謠言說中、印等國也曾參與本案
 
哥本哈根大會真有帝國主義氣息2009-12-15 中國時報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若說是帝國主義與受剝削國家的鬥爭會議,似乎過於情緒化。但西方工業大國在問題爭論上,卻處處顯示帝國主義的面貌。
     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國家工業化生產排放二氧化碳二百年了。這歷史責任要一筆抹殺嗎?現在卻居然在排放基準年上做文章,一般說是應從一九九○年開始,而美國竟要從二○○五年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說:我們從什麼年起,你們也應如此,表面公平,其實將「歷史債」完全賴掉了。
     發達國家已步入後工業化時代,二氧化碳排放已接近歷史高峰,今後有逆減的可能,但發展中國家正走上工業化之路,排放量必然增加,不冒煙,水泥鋼鐵怎樣生產?這公平嗎?
     《華爾街日報》有篇文字算有良心。它說,世界上大多數MP3播放器是中國製造,那裡的能源多來自煤炭,生產一個MP3會增加十七磅的碳排量。iPod同數以千計其他中國工廠產品一樣,如果美國公司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出口,被歐美的消費者使用,中國政府應該為這排放量負責嗎?事實上歐美跨國公司將產品交由發展中國家生產,自己賺大錢,然後將排放量算在發展中國家頭上,這公平嗎?
     現在發達國家人口佔全球二○%,其排放量卻佔七五%,發達國還對開發中國家說三道四,這公平嗎?
     發達國家掌握了環境保護及新能源開發技術,但卻以此作為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的商品,鼓動發展中國家向其訂購,準備大大地賺錢,它毫無無償轉讓技術之意,另一方面又壓迫發展中國家快速進行環保,這公平嗎?
     既然規定發達國家應在二○二○年前每年拿出若干錢來補償發展中國家的損失,為什麼歐盟只肯撥未來三年的錢,另外十餘年的錢怎辦?是否搪塞三年就算了?錢數又遠不如發展中國家所提,美國甚至說中國在抑制排放量做得不夠,所以不能拿補償金,這就難免使中國大怒,出席大會的副外長何亞非直指美國首席代表斯特恩說:「我不想說這位先生是無知,但我想他缺乏常識,或者十分不負責任」。哪一個國家做了多少,是由根本不簽署《京都議定書》的美國來決定的嗎?
     處處都可看到帝國主義的表現。
 
氣候峰會命懸一線 專家稱中國不用害怕威脅  2009-12-18
 
據12月18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 正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將在北京時間周六淩晨走向終點。之前兩個星期它就像一個高潮叠起的連續劇,大量媒體認爲,只有丹麥盛産的童話才能挽救會議走向破裂。
兩個懸念同時籠罩著眼看就要散夥的哥本哈根峰會。首先是打成一團的峰會還能不能達成協議。另一個懸念是如果峰會失敗,誰來承擔責任。《印度時報》稱,誰是罪魁禍首?這是各國領導人將不得不面對的大問題。法國《論壇報》17日稱,哥本哈根峰會失敗的陰影似乎前所未有的濃厚,並將之“尤其歸咎于”中國方面的不妥協。美國《達拉斯晨報》網站對氣候峰會的總結總結是:“哥本哈根總結:美國=好,中國=麻煩制造者”。
對于西方的批評和指責,中國環境問題專家龐軍說,中國不需過度擔憂。他說,西方說的最多的是如果峰會失敗,西方將推動碳關稅,中國出口的20%可能都會受影響。“碳關稅其實是打著環保旗號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應該堅決反對。不過,中國不會束手待斃,中國也有自己的手段來應對,可以發動貿易反擊。西方國家應該牢記,任何貿易戰都是一柄雙刃劍,他們猝然大大減少對中國産品的進口,勢必提升本國産品的價格,西方國家的百姓中,碳關稅的直接受害者要遠遠多于直接的獲益者,政府必然受到反噬。”
中國強大的財力不會再經濟問題上屈服于西方
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卻因富國與窮國之間“非信任”的“厲害關系沖突”而頻頻陷入“責任論”的爭鬥之中,雖說這種“非信任”的“厲害關系沖突”過程反而有可能促進“可信任”的“利益協商關系”朝著有關減排的共同目標邁進。但是也要看到,如果因種種原因而導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失敗的話,那麽,“大會失敗誰該承擔責任”的問題,就很有可能演變成又一個難以解開的哥本哈根之謎。
“大會失敗誰該承擔責任?”筆者雖然不確定這是不是一個僞命題,但想必這又是一個與會各國都不得不做好需要向世人(至少是向本國公民)回答的問題。不過,筆者總有一種感覺,假如“大會失敗誰該承擔責任”這個問題真的發生了的話,極有可能找不到任何一個責任人(國家),原因非常簡單,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承認自己就是導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失敗的責任人!
據有關報道得知,在15日下午的會議上,“基礎四國”(具有共同“利益協商關系”的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之一的印度代表的發言,已經“提前”對有關假如“大會失敗誰該承擔責任”這個問題表示出了“我們不承擔責任”的態度。印度代表是這樣說的:“我們四個國家幾乎每個小時都在協調立場,我們將用團結的方式來反對任何企圖操縱和劫持哥本哈根意願的行爲。我們的行爲很重要,我們將會和非洲國家和77國集團甚至和其他發達國家一起,堅持雙軌制,達成有實際行動的成果。……如果哥本哈根不能達成完善的協議,我們不承擔這個責任,因爲我們做了最大的努力。”由此可見,如果需要面對“大會失敗誰該承擔責任”這個問題作出回答的話,只要是“我們做了最大的努力”,理所當然就能夠成爲“我們不承擔責任”的理由。
“基礎四國”率先作出假如“大會失敗”“我們不承擔責任”的表示,不知道對與會的其他各國會産生什麽樣的“先發制人”的心理影響。不過筆者認爲,即便是富國與窮國之間在“非信任”的“厲害關系沖突”過程中因各種原因阻擋都難以朝著“可信任”的“利益協商關系”的減排目標邁進的情況下導致了“大會失敗”的話,相信除了“基礎四國”外的所有國家,同樣都會“後發制人”地表示“我們做了最大的努力”,對于“大會失敗”“我們不承擔責任”。道理更爲簡單,所有的與會國家都不會無視“氣候危機”這一危及人類生存的共同利益,他們都會做出應有的努力,即便是發生了“大會失敗”的結果,也很難分清“大會失敗誰該承擔責任”的責任問題。因爲,這原本就是一個找不到責任人(國家)的哥本哈根之謎。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152388
 
哥本哈根會議都是美國害的 2009/12/20
 
        哥本哈根會議,不會有什麼結果,本在意料之中。小量減二氧化碳,不難,隨手關燈、冷氣啟動溫度調高一些、資源回收‧‧‧等,但是要想大量減二氧化碳,就相當困難了。冷某認為,減碳,其實就是生活──食衣住行──方式的改變。長久以來形成的生活方式,豈是說改就改得了的,然而您知道全世界哪個國家最不容易做到呢?有個國家的人,以肉食為主,以各種汽車做為移動身體的方式,住的是中央空調的大房子,我想,您應該猜到了,那就是美國。
在速食業的興風作浪之下,美國人的主食,變成了牛肉,有關美國的牛肉可以參考這個網站http://www.usbeef.org.tw/trade/sell_data/s_product05.asp。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牛肉生產國,以及第二大輸出國,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截至二零零九年七月一日的大小牛隻總數為一億零一百八十萬頭。以乳牛為例,牠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四公噸,那麼,所有的美國的牛隻一年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呢?其他的豬、羊、雞,尚未計算在內,請不要忘了。
美國的飲食文化,不像台灣的飲食文化,肉素(簡直巧奪天工)並行,因此,若要我們改變,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要美國人不吃肉,他們活得下去嗎?其次,美國人口逼近三億,居住得相當分散,少數人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多數人都開車,有的家庭還有兩輛車,因此,說美國是個建立在汽車上的國家似乎一點也不為過。汽車是種會排放二氧化碳的機械,只要是燒汽油,不管燃燒效率有多好,一定會產生二氧化碳,即使油電混合車,仍然會排二氧化碳,除非是電動車,除非要美國人不開車,否則減碳也是有限。
曾經有個說法是:吃中國菜、娶日本老婆、住美國房屋。為何住美式房屋?因為大又舒服。舒服是怎來的?當然是耗費能源來的。根據日本繼安藤忠雄之後,最有潛力的建築師隈研吾的說法:西方人對於舒適的概念和日本人不同,西方人非得把整個房子的所有房間的溫度都達到某個程度,才叫做舒服,但是,日本人只會在客廳點一個煤油爐,大家取暖,或者把下半身和雙腿伸入暖桌(四方桌蓋上薄棉被,上面再放置桌面,而桌下有一盞燈,可以加溫),而頭部依然暴露在冷空氣中,可是,日本人認為這就很舒服了。換言之,包括美國人的西方人,要他們改變對舒服的概念,豈是一個會議就能決定的呢?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僵持不下的原因。當然也就是哥本哈根會議無法產生具有約束力之協定的基本原因。要減碳嗎?請從改變生活方式做起吧。
http://blog.udn.com/lawrenceoftw/3605954
 
 誰才會是地球表面暖化爭執中的贏家 2009/12/19 
 
今年的哥本哈根國際氣候變遷會議已經演變成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明爭暗鬥,這次中國自認站在道理一邊,態度特別強硬,聯合開發中和貧窮國家,把人為地球表面暖化現象全部歸罪於已開發國家,譴責他們過去工業化時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造成今日的地面暖化,後果卻是貧窮國家遭受最大傷害,因此現在貧窮國家減碳所需費用必須由已開發國家負擔。世界各國也認為歐巴馬總統要在2020年從2005年碳的排放量減低17%的承諾,其實比1990年只減少不到4%,不足以舒緩嚴重的人為地球表面暖化現象。
已開發國家深感心虛,雖正值經濟緊縮,也不得不慷慨答應,募捐巨額資金幫助貧窮國家用來減碳,但是國與國之間也使出各種政治手腕,利用國際壓力相互角力。美國柯林頓國務卿很清楚即使不是故意欺騙,基於不健全的政經制度,中國和印度等國家所提供碳的排放量數據是不可靠的,為了利誘其他開發中國家靠向美方,口頭上答應只要符合美國要求,也就是說每一國家的承諾都得經過國際確認,美國就會號召已開發國家,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到1000億美金協助他們減碳。柯林頓並沒有具體說明這些錢要從什麼地方來。可笑的是擁有美國國債達八千多億美金的債權國家卻使用國際輿論壓力,逼使經濟幾乎被戰爭拖垮,面臨破產的美國答應捐獻鉅款,資助包括溫室氣體排放最大戶的債主來減碳。
會外遊行不斷,抗議會內達成的條文遠不足以應付日趨嚴重的地面暖化,但歐巴馬強調簽訂不完全的協議總比沒有來得強。問題是沒有真正效力的協議即使勉強通過也只是各方為了顧及面子,只會淪落為形式,就像京都議定書一樣,除了宣傳作用之外毫無具體成效可言。現在大家了了草草簽約,還不如等待明年在墨西哥召開的國際氣候變遷會議再定奪,先等美國、中國和印度等排放大戶獲得共識,其他國家大概也樂得支持。
世界近兩百國家要在牽涉到經濟發展的議題上,達成共識是何等困難,與其等待他們解決紛爭,國家之間不如競爭研發綠色能源和節能新科技,誰能開發出足以實用的綠色新能源和節能科技,誰就是真正的贏家,他不只能幫助人類舒緩地面暖化效應,自己也能賺到大錢。能源是一年幾萬億美金的龐大產業,只要能搶到幾%市場,獲益就夠驚人。現在被看好的綠色能源是太陽能和風能,但是這些都是已經追求幾十年的科技,能否在效率和噪音上突破極待考驗。
美國有自信在綠色能源新科技研發上取得領先地位,但是歷史告訴我們,真正能左右人類生活方式和經濟發展的不是新科技,而是利用它開發出最實用的產品。半導體和資訊產業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先端科技由美國貝爾實驗室研發出來,真正開發出商品而成功賺到大錢的卻是新力(Sony)等日本半導體公司。台灣在綠色能源的開發上應該有十足的競爭力,而中國更有和美國加日本,以及歐盟三足鼎立的實力。
http://blog.udn.com/tsongtt/3603072
黑龍江鶴崗煤礦爆炸[專題]
http://news.sina.com.cn/z/hljhgmkbz/index.shtml
 
國務院調查組:鶴崗礦難是一起責任事故
 
  中新網2009年11月23日電 今天上午,國務院調查組針對黑龍江鶴崗新興煤礦瓦斯事故召開首次全體會議。據新華網報道,任此次事故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組長的安監總局局長駱琳說,根據對黑龍江新興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的現場初步分析,事發礦安全責任不落實,隱患排查不認真、不徹底,是一起責任事故。
   中央電視臺報道稱,該礦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管理管理和勞動組織混亂,采掘工作面各處多達30多個,夜班下井人數500多人,白班超過1000多人,表現出安全責任不落實,隱患排查不認真、不徹底,這是一起責任事故。
  4年前的2005年11月下旬,同爲龍煤集團的七臺河分公司東風煤礦就曾發生過一次死亡170多人的瓦斯事故。原因之一就是煤礦井下現場管理混亂,這起事故說明,龍煤集團的煤礦沒有真正吸取七臺河礦難事故的教訓。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23/115019108763.shtml
 
國務院成立鶴崗礦難調查組 將履行五方面職責
 
  中新網2009年11月24日電 經國務院領導批准,國務院黑龍江龍煤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11•21”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調查組成立會議23日在鶴崗召開,宣布調查組組成人員名單,部署事故調查相關工作。事故調查組組長、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在調查組會議上指出,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事故調查組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監察部、全國總工會、國家煤礦安監局、國家能源局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有關負責同志組成,最高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事故調查組組長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擔任,黑龍江省省長栗戰書,監察部副部長郝明金,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趙鐵錘,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張鳴起,黑龍江省副省長王玉普,國家煤礦安監局副局長付建華,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擔任副組長。
  2009年11月21日淩晨2點30分,黑龍江龍煤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發生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目前已造成104名礦工遇難,4人被困,65人受傷,其中6人重傷。
  事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張德江副總理分別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一切措施,千方百計搶救被困人員。同時防止發生次生事故。要高度重視搜救工作、善後工作和處理工作。要盡最大努力組織搜救,減少傷亡,全力以赴組織好各項救援工作。要認真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21日下午,張德江副總理來到黑龍江鶴崗,查看事故現場,聽取搶險救援情況彙報,親切看望受傷礦工和救援搶救人員,指導搶險救援、傷員救治和善後工作,並對進一步做好搶救被困人員、傷員救治、搞好事故善後、維護礦區穩定、搞好事故調查處理和切實做好安全生産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事故發生後,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吉炳軒書記、栗戰書省長率領省市有關負責同志及時趕赴現場,全力組織搶救,整個救援工作及時、有力、有序、有效。
  駱琳在講話中指出,根據事故現場初步分析認定,這起事故由于井下施工的三水平探煤巷發生煤與瓦斯突出,引起風流逆向,突出的大量瓦斯進入二水平進回風大巷,遇火發生瓦斯爆炸,波及全礦井。該礦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現場管理和勞動組織混亂,核定能力145萬噸的礦井,采掘工作面個數多達30個,夜班下井人數500多人,白班超過1000人;通風系統複雜,抗災能力弱,突出的瓦斯逆流進入二水平進風系統;井下應急處置措施不當,在大範圍瓦斯超限並達到爆炸界限的情況下,未果斷實施全礦井停電撤人。這些都反映出安全責任不落實,隱患排查不認真、不徹底。這是一起責任事故。
  駱琳指出,這起事故是在全國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安全生産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安全生産年”活動各項任務,紮實推進安全生産“三項行動”、切實加強“三項建設”的形勢下發生的一起今年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特別重大事故;是在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瓦斯防治工作和煤礦安全生産有關會議精神,全面加強煤礦安全生産工作,深入開展煤礦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全面推進煤礦安全基礎工作,煤礦事故明顯下降的情況下發生的一起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令人十分痛心,教訓十分深刻。
  駱琳要求事故調查組要依法認真履行好五個方面的職責:一是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二是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的責任。三是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建議,包括黨政紀處分、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四是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範和整改的措施。五是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報國務院審批。
  駱琳說,事故調查組要按照“實事求是,依法依規,注重實效”三項基本要求和“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徹底查清事故原因,依法嚴肅追究事故責任。要使事故調查處理既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又要得到企業職工、當地百姓乃至全社會的普遍認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駱琳強調,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切實加強安全生産工作,下更大決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更加紮實的工作,認真抓好各項措施落實,務求在治大隱患、防大事故上見到實效。
  第一,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産執法和治理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非法違法、違規違章生産經營行爲,切實治理和根除各類事故隱患。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安全生産執法和治理力度。嚴格按照國辦《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産“三項行動”的通知》精神,依法依規、全面打擊和治理,絕不能手軟。
  第二,以防“三超”、反“三違”爲重點,切實抓好冬季和年終歲尾各項安全生産工作,爲經濟企穩回升協調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今年入冬以來,天氣寒冷,煤電油氣供應偏緊,少數煤炭生産企業爲了多出煤,極有可能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産,給安全帶來隱患。要正確處理安全生産與經濟效益的關系,任何時候安全生産都是第一位的。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以防“三超”、反“三違”爲重點,落實責任,精心組織,加強監管監察,堅決防止煤炭企業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産,切實抓好年底前的安全生産工作,嚴防各類事故的發生。
  第三,全面貫徹落實全國瓦斯防治工作會議精神,采取切實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減少煤礦瓦斯事故。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先抽後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産”瓦斯治理方針,尤其是進一步加大“先抽後采”的工作措施和工作力度,優化礦井通風系統,完善瓦斯抽采系統,維護完善監控系統,健全管理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減少瓦斯事故。
  第四,進一步強化國有煤礦安全基層、基礎工作,提高安全意識,強化基礎管理,堅決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發生。近年來,少數國有企業管理滑坡,安全意識淡化。今年以來發生的四起特別重大事故有三起發生在國有煤礦,教訓十分深刻。要堅持用事故教訓推動安全生産工作,切實加強國有企業的基礎工作,提高安全意識,強化現場管理,加強通風和瓦斯管理,提升礦井抵禦事故災害的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進而提升整個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和安全發展能力。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趙鐵錘在講話中對事故進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新興煤礦在安全生産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並對下一步做好事故調查和煤礦安全生産工作提出了意見。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24/005719110692.shtml
 
黑龍江省長栗戰書:不能追求帶血GDP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2009年11月23日19時39分報道,黑龍江省省長栗戰書表示,自己對龍煤控股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11?21”瓦斯突出爆炸事故,負有重要的領導責任。他同時強調,不能爲了經濟發展,追求帶血的GDP。
   昨天(22日),黑龍江省政府在鶴崗召開全省安全生産緊急電視電話會議,通報鶴崗新興煤礦重大瓦斯突出爆炸事故。黑龍江省省長栗戰書表示,不能爲了經濟發展,就用礦工的生命安全,換取帶血的GDP。
  栗戰書:發展是第一位的,發展是要務,但是發展我們也不能用職工的生命、鮮血,去換取GDP啊,我們不能去追求帶血的GDP啊!
  記者注意到,在新興煤礦“11?21”礦難之前,黑龍江方面原本對今年的煤礦安全形勢表示樂觀。黑龍江省煤炭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黑龍江全省共發生煤礦死亡事故31起,死亡45人,低于去年同期。黑龍江媒體11月13日的報道說,這一數字反映全省煤炭系統各項安全指標都大幅度下降,“創造了曆史最好水平,安全形勢明顯好轉”。 黑龍江省省長栗戰書說,新興煤礦的事故逆轉了今年安全形勢的良好表現,他負有重要的領導責任。
  栗戰書:在這次事故發生之前,我們省安全生産事故和死亡人數,同比都有較大幅度下降。但是,11?21安全生産事故,一下子使我們的安全生産形勢逆轉,我負有重要的領導責任。(記者白傑戈)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24/012619110703.shtml
 
安監總局局長:安全生産不能給經濟企穩回升添亂
 
  新華網黑龍江鶴崗2009年11月23日電(記者 朱立毅、徐宜軍、曹霽陽) 國務院黑龍江新興煤礦瓦斯爆炸事故調查組組長、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23日在事故調查組全體會議上說,當前正值我國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安全生産只能加油不能添亂,要深刻吸取新興煤礦爆炸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切實抓好全國安全生産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23/125019108884.shtml
 
俄總統總理就鶴崗礦難向中國領導人發慰問電
 
  中新社莫斯科2009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電 (記者 田冰) 俄羅斯聯邦總統梅德韋傑夫和政府總理普京二十三日分別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發去慰問電,就黑龍江省龍媒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的“一一?二一”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表示慰問。
  克裏姆林宮新聞局報道說,梅德韋傑夫總統對胡錦濤主席,並通過胡錦濤主席對黑龍江龍媒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礦難中的遇難者家屬和親人表示誠摯慰問,並祝願所有傷員早日康複。
  俄政府新聞局報道說,普京總理在慰問電中代表俄羅斯政府並以個人名義,向友好的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對遇難者家庭表示深切慰問,並祝願傷員早日康複。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24/044219112367.shtml
 
倪驁:黑龍江11-21礦難的三個未竟之問  2009年11月23日  燕趙都市報
 
  記者從黑龍江鶴崗新興煤礦事故搶險指揮部最新獲悉,這起事故中已確認92人遇難,尚有16人下落不明。11月21日2時30分左右,新興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當時有528人在現場作業,目前已有420人成功升井。(今日本報)
  2009年的年終即將來臨之即,又一次特大礦難在這個淩晨降臨,截至22日晚間,已經有92名礦工被確定爲遇難,其余陷于井下的16名礦工的生命現在看來依然是難以預料,如此血淋淋的一次災難的降臨,讓整個國家都“心神不寧”。
  關于鶴崗礦難的成因,有關方面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並就礦難的發生進行了初步的判斷,有關的直接責任人也立即受到了處罰(包括新興煤礦礦長在內的三人被撤職),問責不可謂不迅速,搶救不可謂不盡力,但所有這一切,卻不過是亡羊補牢。幾十條生命就在寒冷的淩晨,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傷啊。
  在我看來,震驚全國的鶴崗“11?21”礦難帶給人們的,是又一次深刻教訓,而且還留下了若幹未竟之問。
  問題一是,既然如有關方面公布的那樣,幾乎提前了一個小時就預見到了瓦斯超限,並及時發出警報,何以在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裏,仍然有百余人身陷已經被確認爲極度危險的井下?難道一個小時的時間,竟然不能通知到所有下井的礦工及時撤離?或是有其他的原因,導致了讓礦工及時撤離的指令延遲?顯然,對于這個極爲明顯的漏洞,有關方面應該及時跟進追查,看看這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裏,有沒有人爲耽擱的因素?
  問題二是,爲何損失如此巨大的礦難,發生在號稱管理最規範的國企?根據介紹,黑龍江龍煤控股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已有90多年的開采曆史。2006年更名爲龍煤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礦井設計年生産能力爲120萬噸,核定能力145萬噸,而且龍煤股份公司目前正准備上市。災難的降臨,不僅讓龍煤股份公司上市變得遙遙無期(根據相關規定,上市的煤炭企業3年內不能有重大事故),而且人們有必要追問,爲何國有煤企也頻頻發生礦難?前有七臺河礦難,今有新興煤礦礦難,我們國有煤企的安全生産管理水平究竟如何呢?
  問題三是,此前由于煤炭領域的礦難頻頻發生,國家下令關停並轉了相當一部分中小煤礦,而由于煤炭需求量的增加,此後一些中小煤礦又紛紛開始生産。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會出現因爲要增加煤炭産量而忽略了安全生産重要性的現象?如何讓我們的煤炭不再被稱爲“帶血的GDP”,顯然不僅應該成爲煤炭領域的頭號話題,而且應該成爲全國性的話題。
  應該說,有了各方盡心盡力的搶救,鶴崗礦難造成的損失會逐漸減小。但是,無論搶救與援助工作多麽出色,都無法掩蓋鶴崗“11?21”礦難帶給人們的心靈震撼。要知道,從危險的井下升到安全的井上,不過只有垂直幾百米的距離,爲何有關方面能及時發布預警,卻無法讓那些身陷入絕境的礦工們及時撤出?我們的煤礦國企在管理和安全生産上還存在著哪些制度漏洞?究竟應有多少人該被問責?這些未竟之問,需要有人來回答。如果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僅僅滿足于就事論事般的簡單懲戒,那麽恐怕還會有類似的礦難發生。從以往的經驗看,如此說,絕非是在危言聳聽。
http://news.sina.com.cn/pl/2009-11-23/081119107183.shtml
 
魯寧:國有大礦的致命一小時疑慮重重  2009年11月23日  東方早報
 
  2009年11月21日淩晨2時30分,黑龍江龍煤集團鶴崗分公司新興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截至昨晚23時,已有92名礦工不幸遇難,另有16人下落不明。
  爆炸驚動“北京”,胡錦濤、溫家寶在第一時間作出搶險救援批示,分管副總理張德江飛赴現場組織救援。中央以如此“規格”處置此事,足見此次礦難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危害)有多麽嚴重。
  這是入秋以來國內公開見報的最大一次礦難。上一次特大礦難發生于今年2月22日,在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屯蘭煤礦,也是瓦斯爆炸所致,造成74名礦工死亡。
  需要指出的是,短短9個月內發生的兩次特大礦難,均非發生于小煤礦(窯),而是都發生于兩家國有特大煤業集團的下屬煤礦。以本次發生特大礦難的新興煤礦爲例,它是一座擁有3000余名礦工、年核定産煤145萬噸的大型現代化煤礦,和此前發生同樣慘案的山西屯蘭煤礦一樣,安全生産防護設施一應俱全,管理也比較規範。作此判斷的一個旁證是,該礦所在的龍煤集團屬國家500強企業,其鶴崗分公司有8.8萬余員工,光工程技術人員就有近1400人。而且,龍煤集團目前正處于整體上市籌備期。有鑒于此,此次特大礦難究竟是不可避免的偶發事故,還是人爲因素所致的“人禍”?立即成爲輿論普遍質疑的焦點話題。
  礦難發生後,最高檢當即決定派員介入事故調查(昨日已抵達現場),重點圍繞事故背後是否存在官員不作爲、亂作爲以及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等職務犯罪展開調查。很顯然,最高檢出乎尋常的快捷反應,客觀上恰好爲質疑提供了心理支持。
  根據媒體現場動態報道,按礦方的說法(援引昨日新華網報道),礦難發生前約一小時(當日淩晨1時37分),礦調度室接到井下險情報告,礦方立即切斷電源,並當即組織井下礦工撤離。若礦方此說成立,意味著從接警並采取撤離措施再到爆炸發生的時間近一小時。在目前尚無井下28個采掘面(點)分布面積及深度(這裏涉及撤離所需的必要時間計算)的具體報道前,人們不敢認定這“致命一小時”內,礦方所安排的撤離措施是否存在問題甚至“欠作爲”。
  然而,援引昨日《南方日報》和《中國青年報》現場采訪兩位礦難直接親曆者的口述,疑慮立即被放大:
  疑慮一、27歲的礦工王新剛自述是當班“開拓機電工”,事故發生前,他升井取飯,返回時迎面遭遇爆炸造成的沖擊波,頭部、雙手、雙足受傷。如果他的口述是可信的,就意味著他取飯返回井下時巷道內的升降機仍在工作——這等于直接質疑了礦方淩晨1時37分接警後立即切斷井下電源的說法。而電源是否真被切斷,系事故責任認定的關鍵證據之一。
  疑慮二、49歲的胡玉也是當班礦工,他告訴記者,在距離爆炸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空氣中彌漫的一陣煙霧讓他頓時失去了知覺,直到一個半小時後,他才慢慢恢複知覺,但腦子仍很迷糊,並開始嘔吐。巨大的驚嚇讓他一時大小便失禁。如果這段描述是真實的,尤其是“在距離爆炸時間還有兩小時……”這一關鍵 “時間”沒有記錯的話,那麽至少在淩晨零時30分,井下個別采掘面瓦斯已嚴重超過安全標准,否則,當班礦工不可能失去知覺,不可能出現嘔吐,更不可能恢複知覺後發現大小便已失禁。如此一來,第一、礦方從接警組織礦工撤離到爆炸只有1小時(53分鍾)的說法就更加值得懷疑;第二、兩小時前部分采掘面已呈煙霧彌漫,那麽井下有瓦斯安檢員值班,有完善的瓦斯濃度自動報警系統,爲什麽沒有向礦值班室報警。莫非瓦斯安檢員恰好在打盹,瓦斯濃度自動報警系統偏偏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失靈?
  數不勝數的礦難,上演數不勝數的悲情。以往一出現礦難,人們總拿小礦安全投入先天不足做推脫,總是先揪住無良“煤老板”再說。可僅今年以來,前後兩起特大礦難卻偏偏發生在安全投入充足的國有特大煤礦,這又讓人作何理解?一種可能是,安全防範設施齊備,安檢人員足額配備、監管制度也十分完備,但統統成了花瓶和擺設。礦難的真相究竟如何,有待已經抵達現場的國務院事故調查組查個一清二楚——對死者有個交代,對家屬有個交代,對社會有個交代。
http://news.sina.com.cn/pl/2009-11-23/080819107171.shtml
吳杭民:爲何連續安檢督察查不出礦難隱患 2009-11-23 燕趙晚報 吳杭民
  一家國有重點企業發生如此慘烈的事故,令人震驚!而22日《羊城晚報》的一則獨家報道,恐怕會更令人震驚——11月18日,以黑龍江省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榮吉爲組長的省政府安全生産督察調研組一行6人到達鶴崗,對該市的安全生産工作進行爲期5天的督察調研。當地政府負責人在18日的彙報會上曾承諾,將切實做好年底前各項安全生産工作。
  省政府安全生産督察調研組還沒離開,特大礦難就奪去幾十名礦工的生命。而更超級意外的是,不僅僅是省政府安全生産督察調研組尚在該市調研,在此之前的11月11日至13日,以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付建華爲組長的煤礦安全生産調研組,在黑龍江省開展安全生産工作調研期間,在鶴崗召開了煤礦安全監察執法座談會。付建華還專門對黑龍江做好今年最後50天的煤礦安全生産工作、收好尾提出了要求。
  于是,人們不禁要發問:一個前腳剛走,一個還沒離開,兩個級別很高的安全生産督察調研組,爲何查不出礦難隱患?
  因爲沒有更詳細的報道,人們不知道這兩個專業、權威的安全生産督察組在鶴崗期間,有沒有深入到各個煤礦去細致、認真地檢查、調研?尤其是,有沒有曾到鶴崗新興煤礦去督察安全生産。
  按照慣例,每逢年底,都是各式各樣的檢查評比組和督察調研組頻頻出動的高峰期,而這又恰恰是民衆詬病頗多的一大“景觀”。走馬觀花、華而不實、蜻蜓點水、形同虛設,甚至給地方政府和基層單位增添負擔,都是我們曾無數次領教的檢查評比和督察的真實狀況,實際的效果和作用,自然是不敢令人恭維。至于說到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對安全生産的檢查和督察,表面上不可謂不重視、不可謂不頻繁,但安全生産事故依然高發,鶴崗新興煤礦礦難事故的慘痛教訓,就是一個特大的寫照!
  人們也不知道,安檢督察期間礦難降臨,有沒有令那些督察者不安,他們有沒有自責失職。我們不缺監督的體制和制度,但形同虛設的檢查和督察,卻讓監督體制頻頻失靈。新興煤礦發生爆炸事故後,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由瀆職侵權檢察廳派員介入事故調查,重點圍繞事故背後是否存在官員不作爲、亂作爲以及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等職務犯罪展開調查,新興煤礦礦長等也被撤職。那麽,那些安檢督察組人員呢?他們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23/072616652230s.shtml
 
吳湘韓:冬季礦難頻發緣于企業超能力生産 2009-11-22 中國青年報
 
  一場從北肆虐到南的罕見冰雪災害剛剛結束,一場已奪去數十名礦工生命的礦難卻不期而至。
  我們用煤防寒取暖,卻沒想到死神在一步步向緊張産煤的礦工逼近。
  難道今年這個冬天又要重複往年的悲劇?
  翻閱2002年以來的礦難報道,中國幾乎每年冬季都有特大礦難發生。無論是造成148人死亡的河南大平礦難,還是造成214人死亡的遼寧孫家灣礦難;無論是造成166人遇難的陝西陳家山礦難,還是造成78人死亡的山西屯蘭礦難、171人遇難的黑龍江東風煤礦事故,都發生在10月至次年2月間。
  個中原因是中國冬季煤炭市場需求旺盛,煤礦企業逐利而超能力、超強度生産。因超産而發生事故,因事故而停産,因停産而進一步超産。如此往複,已形成惡性循環。
  如何走出冬季礦難頻發的怪圈?安全生産工作會議、瓦斯防治工作會議、下紅頭文件、督查、檢查……從上到下,類似的會議文件和檢查工作都不少,但事故卻爲何總是“意外”發生?
  關鍵在于安全制度沒落實。就拿今年2月發生的屯蘭礦難來說吧,禍首就是“通風可靠”不落實、“抽采達標”不落實、“監控有效”不落實、“管理到位”不落實,也就是沒有把瓦斯治理的十六字體系落到實處。
  新興煤礦事故的原因尚在調查中,但可以肯定也是這十六字體系沒落到實處。
  筆者在龍煤集團公司的網站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鶴崗分公司誓奪安全生産最佳年》。據報道,今年1至9月,鶴崗分公司百萬噸死亡率爲0.09,同比降低0.34,降幅79%;千人負傷率爲0.64,同比下降0.21;安全控制指標實現了曆史同期最好水平。他們沒想到,在“決戰八十天”中,累積的安全隱患最終釀成一場大災難。
  “生命沒有彩排,只有一次精彩。因爲人的生命不能複制。”這是龍煤集團的安全觀。
  遺憾的是,同樣沒有落到實處。
  這個冬天,如何讓煤安全來到地面?
  這個冬天,我們不需要帶血的煤。
http://news.sina.com.cn/pl/2009-11-22/073219101504.shtml
 
礦災頻仍 中國國營煤礦愈大死傷愈慘重【中央社╱焦興華特稿 2009.11.23
 
黑龍江龍煤集團新興煤礦瓦斯爆炸事故已經確認104人遇難,還有4人下落不明。這幾年大陸為了礦場安全,搞國營大煤礦,關閉數以萬計安全堪慮的小煤礦,但沒想到國營大煤礦一發生礦災,死傷人數更可怕,動輒奪去上百名礦工性命。
黑龍江龍煤集團是大陸520家國有重點企業之一,有職工8萬8320人、技術人員1390人。新興煤礦屬於大陸國有特大型煤礦,是黑龍江4大礦區中煤質最好、產量最高的煤礦,安全設施在大陸算是先進的,但仍無法避免慘劇發生。
由於小煤礦設備簡陋、技術落後,導致煤礦礦難頻傳。近年來,中國大陸為了礦場安全,搞國營大煤礦企業,陸續關閉了1萬5400多處鄉鎮小煤礦。
但不容諱言的,黑龍江新興礦難又一次發出危險信號,那就是,一些國有重點企業表面上的安全看似很好,實際上卻是危機重重,一旦發生礦災,死傷更為慘重。
統計大陸歷年國營大煤礦災變死亡人數,今年2月22日發生在山西省焦煤集團西山煤電屯蘭煤礦爆炸,造成78人死亡。2008年9月8日山西臨汾礦災,276名礦工喪命。2007年山東新泰煤礦災變172人死亡,同年12月5日山西臨汾煤礦氣爆104人死亡。
2005年可說是大陸礦災發生最慘重一年,11月27日黑龍江七台河市東風煤礦礦難,造成171名礦工死亡,是大陸2005年第3件死亡人數過百的重大礦難。其餘兩件是當年2月14日的遼寧阜新孫家灣煤礦礦難,214人死亡;8月7日廣東興寧大興煤礦滲水意外,123人死亡。
中國是世界第一產煤大國,雖然大大小小的礦井究竟有多少、又有多少礦工在礦井下工作?至今仍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但中國煤礦安全事故居世界首位卻有據可查。
統計顯示,這幾來年,中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是世界其他主要採煤國家死亡總人數的4倍,中國百萬噸煤死亡率為美國的100倍、印度的10倍。
中國對煤礦安全不可謂不重視,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門對煤礦安全生產三令五申、常抓不懈;在大小礦區,「安全為天」、「安全才是硬道理」、「安全壓倒一切」等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很多礦區專設安全礦長一職,井下有安全員、瓦斯員等進行巡查、監督,但依然礦災難免。
探討礦災頻傳的原因在於,中國能源結構中,煤的消費量佔總能源的74%,原煤價格常因供應緊缺而大幅暴漲。在原煤供不應求之下,許多煤礦急功近利、亡命生產。
在高額利潤誘惑下,許多煤礦超負荷生產。中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資料顯示,大陸目前大約有1/3的國有煤礦超負荷生產,導致礦災層出不窮。
此外,大陸煤礦事故頻傳,往往與當地政府部門監管不力及縱容事故瞞報有直接關係,每一起礦難的背後隱藏著官商勾結的影子和腐敗現象。
最明顯的例子是,2005年廣東省梅州市大興煤礦災變事故,奪去123條人命,當局查出背後是個官商勾結的共犯集團,礦產負責人以插乾股行賄官員,涉案金額高達人民幣15億元,涉案人員不計其數。
大興煤礦老板曾雲高是警察出身,他運用一些手段,「將黑色的煤炭壓成一張張薄薄的銀紙錢送到官員手中」。公司股東有不少人是政府官員,有的是政協委員,有的是地方稅務官員、警察等。
曾雲高是當地人大代表,與各級官員稱兄道弟,關係深厚,代步車子掛軍車牌照,出事前在當地無人能管、無人能問。一年收入人民幣2億元,他是興寧市、梅州市兩級的人大代表。興寧市人大常委會還授予他「發展興寧經濟凸出貢獻者」獎狀。
大陸礦災頻傳的悲劇背後讓人看見,礦工為生存不惜冒險。而官商勾結,見利忘義已成為大陸暴富礦主最常見的現象。大陸礦難頻傳無不與利益集團瓜籐糾纏及當局監管不力等人禍因素息息相關。
 
黑省礦難究責 警民爆發衝突2009-11-24 中國時報 陳筑君
 
大陸黑龍江鶴崗新興煤礦,21日凌晨發生爆炸事故,已造成104人死亡。23日1批遇難者家屬前往煤礦現場抗議,爆發警民肢體衝突。圖為1名警員試圖阻止記者拍攝礦難家屬抗議情形。(美聯社)
     黑龍江鶴崗礦難至今,遇難人數攀升至一○四人,尚有四人失蹤,由於煤礦公司企圖阻擋遇難者家屬發聲,昨日在煤礦現場還爆發警民肢體衝突。而據官方初步調查顯示,此次礦難確定為「責任事故」,與安全責任不落實等人為疏失有關;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也決定介入調查,是否涉及官商勾結。
     據了解,昨日上午有十幾名遇難者家屬到煤礦現場抗議,要求礦主就該起礦難給個答案,並抱怨有關資訊不流通,礦方領導手機「關機」等,期間爆發警民衝突;這批抗議者皆為女性,僅部分人士獲准進入礦場,其餘都被警方帶走。
     對於產生此情形,有報導質疑「新興煤礦控制了遇難家屬,不允許家屬出來講話」,但礦方善後處理組皆予以否認,並稱「安排人員進入遇難職工家中,是為了更好地幫助遇難者家屬」,礦方還表示,已經開始商議賠償金額、家屬安排及子女入學等問題。
近年各地礦難獲救情況
 
事故發生時間 地點 獲救人數 死亡人數 情況綜述
2009年2月22日 山西古交 359人 77人   山西古交市屯蘭煤礦22日晨2時許發生瓦斯爆炸事故,當班入井436人,77人遇難。胡錦濤溫家寶對礦難作出重要批示,山西省委書記省長、安監總局長赴現場指揮救援。[詳細]
2007年12月6日 山西洪洞 15人 105人   2007年12月6日零時左右,山西臨汾市洪洞縣原新窯煤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105人遇難15人獲救,初步判斷系煤塵爆炸。事故發生後,礦方遲遲沒有上報是導致事故擴大的重要原因。畏罪潛逃的事故責任人王宏亮、王東海分別于14日與15日獲捕。[詳細]
2007年8月17日 山東新汶 0人 181人   2007年8月15日,山東新汶突降暴雨,導致柴汶河東都河堤被沖垮。8月17日14時洪水湧入華源煤礦,172人遇難,另一相鄰礦9人遇難。[詳細]
2007年7月29日 河南陝縣 102人 0   2007年7月29日8時30分左右,河南陝縣支建煤礦因河床水通過采空區湧入井下,33人安全升井69人被困,經75個小時救援全部生還。[詳細]
2007年7月28日 山西孝義 25人 0   2007年7月28日上午8時許,招攜煤礦發生透水事故,25名礦工在井下作業。第一批16人安全升井,次日淩晨1時,被困9名礦工獲救出井。[詳細]
2007年4月20日 重慶彭水 8人 0   2007年4月20日下午1時,重慶彭水沙木溝煤礦發生頂板垮塌,8名送木料工人被困井下,經30個小時救援後全部獲救。[詳細]
2007年1月17日 內蒙古包頭 6人 29人   2007年1月17日淩晨,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超越礦業公司發生特大透水事故,35名礦工中除6人獲救外,其余29人遇難。[詳細]
2006年10月10日 安徽謝橋 8人 0   2006年10月10日7時45分,淮南礦業集團謝橋煤礦發生冒頂事故,8名礦工被困于400多米深的井下,41個小時後,全部獲救生還。[詳細]
2006年9月13日 山西大同 44人 1人   2006年9月13日12時左右,大同市礦區大南溝煤礦發生事故,遇險井下45人已經全部升井,其中1人被送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亡,44人生還。[詳細]
2005年7月17日 河南新安 3人 4人   2005年7月17日8時左右,河南省新安縣西溝煤礦發生透水事故,7人被困井下。經過60多個小時的緊張救援,其中3人獲救,4人遇難。[詳細]
2004年10月20日 河南新密 298人 148人   2004年10月20日22時,河南大平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井下446人中298人逃出,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傷。[詳細]
http://news.sina.com.cn/z/hljhgmkbz/index.shtml
 
《煤礦》
 
因為它,英國開啟工業革命,造就了與土地人口不成比例的超強國力;
因為它,美國變成超級強權,產生了登峰造極的工業文明與環境污染;
因為它,中國即將展翅高飛,成為與先進工業國並駕齊驅的未來霸權。
《煤礦》(麥田,2003)書商的封面會不會「老王賣煤,將黑媒吹成黑金」了?現代人那還用黑煤,影響全球經濟和日常生活的是石油,它才是黑金,比黃金還金。煤礦嘛,有新聞的話,十之八九是中國又發生礦災,一死就上百人。
中國的煤礦實在落伍,一九九六年,中國有礦工五百萬,美國只有八萬,但產量卻相當;一九九一年中國死亡最多一萬人,美國一九九二年也才五十一人(p.200);還有煤電廠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中國是世界標準的兩倍(p.217)。
這那能比,美國是以機器挖露天礦為主,中國則是以人工採地下礦為主;美國煤9/10用來發全美約1/2的電力,其餘一半為水電、核電和油氣。燃煤脫除二氧化硫不但花錢、全美要數十億美元,而且清除不易(p.174)。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315
 
礦難>百度百科
 
  礦難是指礦山發生的災難.常見的礦難有: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瓦斯突出、透水事故、礦井失火、頂板塌方等等。礦難礦難對礦山有著毀滅性的破壞。嚴重威脅礦工的生命安全。
  中國是一個産煤大國,是一個嚴重依賴煤炭能源的國家,同時也是礦難大國。各次礦難事故說明:煤礦存在非法超層越界開采問題,煤礦勞動組織、安全管理嚴重混亂等一系列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級部門的統一協調。
  只有不斷加強礦山開采的管理力度,才能有效的減少礦難事故的發生。[編輯本段]2.主要事故種類
  2.1瓦斯爆炸
  瓦斯與空氣混合,在高溫下急劇氧化,並産生沖擊波的現象,是煤礦生産中的嚴重災害。1675年英國莫斯廷(Mostyn)礦發生大規模瓦斯爆炸,其後各主要采煤國家都曾多次發生重大的瓦斯或瓦斯與煤塵爆炸事故。1942年 4月26日,日本侵占下的中國本溪煤礦發生瓦斯與煤塵爆炸,當場死亡1527人,傷268人,爲世界上最大的煤礦爆炸事故。隨煤礦生産技術的發展和防治瓦斯措施的改進,這類事故已逐漸減少。
  中國煤礦瓦斯爆炸的火源主要是電火花和爆破,主要發生地點是采掘工作面。 煤礦瓦斯爆炸産生的瞬間溫度可達1850~2650℃,壓力可達初壓的9倍,爆源附近氣體以每秒幾百米以上的速度向外沖擊,使人員傷亡,巷道和器材設施毀壞。爆炸後氧濃度降低,生成大量CO2和CO,有窒息和中毒危險。
  預防措施主要有:
  ①用礦井通風和控制瓦斯湧出等方法,防止瓦斯濃度超過規定;
  ②控制火源,杜絕非生産需要的火源,如吸煙、火柴、明火照明等。對生産中不可避免的高溫熱源,采用專門措施嚴加控制,如只准使用特制的礦用安全炸藥和電氣設備,加強井下火區的管理,禁止井下拆開礦燈等;
③定期或自動連續檢查工作地點的CH4濃度和通風狀況。
2.2煤塵爆炸
煤塵爆炸同瓦斯爆炸一樣都屬于礦井中的重大災害事故。我國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煤塵爆炸發生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統治下的本溪煤礦,死亡1549人,殘246人,死亡的人員中大多爲CO中毒,事故發生前,巷道內沈積了大量煤塵,是由于電火花點燃局部聚積的瓦斯而引起的重大煤塵爆炸事故。
2.3瓦斯突出
瓦斯突出是煤與瓦斯突出的簡稱,煤與瓦斯突出是指在壓力作用下,破碎的煤與瓦斯由煤體內突然向采掘空間大量噴出,會給采礦者帶來危險的一種現象。也是礦難地主要類型之一。
2.4礦井火災
  礦井發生的火災(包括危及井下的地面火災),常招致人員傷亡,設備損失,礦井停産,資源破壞,甚至引起瓦斯、 煤塵或硫化礦塵爆炸。1894年俄斯特拉發-卡爾維納地區(Ostrav-Karvina)拉瑞什(Larisch)煤礦(位于今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因火災引起瓦斯爆炸,當場死亡235人,處理事故時又發生第二次瓦斯爆炸,礦山救護隊員大部分犧牲。礦井火災按引起的熱源不同分內因火災和外因火災兩類。
內因火災分煤自燃 、硫化礦石自燃兩種。 外因火災 指一切産生高溫或明火的器材設備,如果使用管理不當,可點燃易燃物,造成火災。在中、小型煤礦中,各種明火和爆破工作常是外因火災的起因。
2.5礦井水災
  礦山突然湧水所造成的災害。1935年中國山東魯大公司北大井,在巷道掘進到與朱龍河連通的周瓦莊斷層附近時,河水突然灌入井巷,湧水量達578~648m3/min,78小時後,全礦淹沒。
  礦井水災的水源有大氣降水(雨、雪)、地表水、含水層水、斷層水和舊巷或采空區積水等。大氣降水可能從地表低窪地通過塌陷區裂隙或井口灌入井巷,造成災害。地表水指河、湖、塘、溝及水庫的積水。含水層水如砂礫層含水、石灰岩溶洞水,兩者可能通過裂隙、斷層、舊巷等通道進入井巷。斷層破碎帶常大量積水,特別是斷層與含水層或地表水溝通時,補給豐富,威脅更大。舊巷或采空區積水,往往靜水壓力大,來勢猛,且常含有害氣體,易造成人身事故。礦山水災的主要原因是:水文地質情況不明;缺乏附近老窖、舊巷的積水資料;未及時采取有效的探、防水措施;排水系統不完善以及排水設備能力過小或設備故障等。
2.6頂板事故
  頂板事故是指在井下采煤過程中,頂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生産中止等事故。在實現綜合機械化采煤以前,頂板事故在煤礦事故中占有極高的比例,隨著支護設備的改進及對頂板事故的研究、預防技術的提高和逐步完善,頂板事故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煤礦生産中的主要災害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185689.htm
 
煤礦>百度百科  
 
煤是最主要的固體燃料,是可燃性有機岩的一種。它是由一定地質年代生長的繁茂植物,在適宜的地質環境中,逐漸堆積成厚層,並埋沒在水底或泥沙中,經過漫長地質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質時期中,以石炭紀、二疊紀、侏羅紀和第三紀的地層中産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時代。煤的含碳量一般爲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屬光澤。根據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爲泥炭、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四類。
  煤礦是人類在開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質層時所挖掘的合理空間,通常包括巷道,井峒和采掘面等等.
  神華寶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神寶公司)位于呼倫貝爾草原中部,據呼倫貝爾市中心15公裏。礦區煤層埋藏淺、傾角小、厚度大、賦存條件好;煤質屬低硫、低磷、中低灰份的優質褐煤,可燃基低位發熱量在3700~4300大卡/千克之間,主力生産礦露天礦已經通過800萬噸/年生産能力的核定。
  神寶公司2006年煤炭産量突破600萬噸,達到了國家大型煤炭企業的規模。全長40公裏的自備鐵路專用線貫穿礦區,自備熱電廠與呼倫貝爾電網並網運行;露天礦地面生産系統實現快速定量裝車能力每小時70節,年煤炭吞吐能力可達1000萬噸以上。四年多來,公司實現了原煤生産由粗放型經營、以小煤井生産爲主向科學化管理、集約規模化露天礦生産爲主的轉變,實現了采剝運、破儲裝一體化,告別了原始落後、工作效率低下、勞動密集型的生産工藝,煤炭産銷規模由160萬噸提升至600萬噸以上;年利稅增長了7倍,職工人均年收入增長4倍,企業淨資産由5816萬元增至6.1億元;國有資産增值2.78億元,總資産達到11億元,企業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煤炭行業百強之列,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近20項國家、省、市級榮譽稱號。
 
全國再關閉小煤礦1000處

  2008年全國計劃關閉小煤礦864處、實際關閉1054處。攻堅戰以來,累計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和破壞資源環境、不符合産業政策的小煤礦12155處,淘汰落後能力約3億噸。
  2008年駐各地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共監察礦井1.5萬處、3.8萬礦次,責令停産整頓礦井1616處、提請關閉260處,實施行政處罰9410次、經濟處罰5.6億元。小煤礦整頓成效進一步顯現,去年小煤礦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減少300起、540人,分別下降17%和18.6%。
  2008年煤礦安全生産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全國原煤産量達到27.2億噸、同比增長7.5%、煤礦事故總量連續兩年下降幅度超過20%的基礎上,又實現了“三個明顯下降”。一是事故總量明顯下降,二是較大事故明顯下降,三是百萬噸死亡率明顯下降。
  目前,小煤礦數量仍占礦井總數的近80%,總體看,這些小煤礦安全生産基礎條件差、安全保障和防災抗災能力低下;2008年小煤礦産量僅占全國總産量的35%,而事故死亡人數高達73%;小煤礦共發生26起重特大事故,占全國煤礦重特大事故總起數的68%。小煤礦數量多的地區百萬噸死亡率仍然高達5-8人。
  將繼續實施解決小煤礦問題的“三步走”戰略,推動煤礦整頓關閉工作,從減少礦井數量向提高辦礦標准,從關閉不符合安全標准礦井向淘汰落後生産能力、政策關閉、資源整合、大礦托管等多種形式轉變。
  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還指出,力爭今年再壓減小煤礦1000處以上,到2010年把全國小煤礦壓減控制到1萬處以內。
http://baike.baidu.com/view/170435.html?tp=0_11
 
臺灣煤礦>百度百科  
 
臺灣煤礦的曆史自1876年中國清朝政府在基隆八鬥子的第一個官方經營的煤礦,到2000年左右關閉了最後一個煤礦,共經曆了約125年。而臺灣煤礦的分布,北起基隆,南至南投集集大山、嘉義奮起湖和澎湖群島,但因交通與煤礦品質等問題,臺灣煤礦的主要開采地集中于苗栗以北的地區。
  臺灣的煤礦主要形成于第三紀的中新世時代生成,以含煤礦層爲木山層、石底層及南莊層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臺灣出口的煤主要是石底層煤(又稱柴煤),石底層即所謂中部夾煤層,因此又有“臺灣煤”之稱[1]。而品質最優良的煤礦出産于臺北縣平溪鄉菁桐車站附近的石底煤礦,“臺灣煤”的稱呼便出于此地。
  雖然直到1876年,臺灣始有第一個官礦,但根據諸羅縣志物産志和雜記志中記載,在荷蘭人統治時期,即有開采的記錄。1661年-1683年的明鄭時代,對臺灣的煤礦並未積極開發。清朝乾隆年間,以開挖既甚恐傷龍脈爲由,禁止民間私自開采礦産(淡水廳志,賦役志)。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當時雖然仍然禁止采礦,但是英美等國,在1847年至1865年間,不斷到臺灣勘查煤礦並有貿易行爲,1864年全臺輸出的煤達4315噸。1870年,促使臺灣煤礦開采就地合法的原因,是清政府在福建省開始興建造船廠,而福建煤礦交通不便,臺灣煤礦就成了支援造船廠的來源之一。
  1876年後,沈葆禎開基隆市八鬥子,開始臺灣第一座官礦,引進新式的采礦設備,開鑿深90米,直徑約4米的直井,提高了臺灣單一礦坑開采的産量。但由于開采技術、礦場管理、和運輸等技術沒有繼續進步,1879年官礦産量減少,在中法戰爭爆發那年(1884年),當時臺灣的巡撫劉銘傳下令炸毀官礦,燒棄存煤15500噸。中法戰爭之後,雖然欲試辦官商合作開采,但因交通問題不易解決,私煤變成煤礦的主要供應來源。[2]
  臺灣日治時期,1896年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礦業規則”並實施,但因第二條規定了經營礦業只限于日本國民爲之;只限于日本國民方能爲礦業公司或礦業團體之董監事及其股東,全臺只有4個礦區,雖然日本政府在1897年對臺灣礦業展開調查,但直到1905年,臺灣的礦産量並沒有大幅增加,又因爲技術和交通問題,到1908年臺灣縱貫鐵路完成前,臺灣南部的煤礦以進口爲主。1905年,基隆田寮港煤礦設置蒸氣鍋,是臺灣機械采礦的開始。且1906年後,日政府逐漸開放煤田,並引進新技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爲因應相關工業的需求,臺灣煤礦也出口到日本。日本政府也和日本財團合作,將臺灣煤礦出口到中國大陸華南和東南亞地區。1917年後,臺灣制糖業和其他工業的發展,促使日本政府對臺灣煤礦開發的開放,1917年新增了81個礦區,1918年,增加到113個。礦産量到1919年,突破百萬。一次大戰過後,1920-1926年臺灣煤礦有生産過剩的現象。
  1933年,臺灣民間礦主組織“臺灣炭業組合”類似公會的組織,1938年日本政府統一日本國內的炭煤制度,加強臺灣炭業組合的公會能力,並成立“臺灣石炭商組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爲日本戰事不利,加上礦場遭到轟炸,臺灣煤産量下降。1941年日本改組臺灣總督府殖産局礦務課爲礦工局,成立‘臺灣石炭株式會社’,自此臺灣煤炭産銷和管制走入制度統一的時代。
  1945年,日本結束在臺灣的殖民政治,臺灣炭業組合改名臺灣省煤礦公會,煤業監理委員會將日産接受、改制,之後成立“臺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接收“臺灣石炭統制會社”,改組爲“臺灣省石炭調整委員會”。
  1949年國民政府遷到臺灣,因爲失去外銷市場,煤業曾一度停止生産,但隨著工業發展的需要,1951年的煤産量回到一年165萬噸,主要供應給電力公司發電使用。1950年代到1960年代政府對煤業的政策采半管制,1954年改組的“煤業調整委員會”對臺灣煤業的態度爲僅收購公營企業所需燃煤,其余由業者自行銷售。加上社會環境發展,臺灣煤産的開發過剩,煤礦公會代表李建和等人向立法院陳請,在1958年政府廢止征購辦法並准許部分外銷。
  臺灣煤礦産量到1960年的年産量將近400萬公噸,但嚴重的生産過剩,導致礦場相繼倒閉,1958年有382礦場,1960年剩319礦,1964年減爲281礦。而1960年代到1970年代,能源的使用逐漸轉移到石油燃料,雖因1973年的石油危機臺灣煤産量曾回到300萬噸的量,隨後的低油價政策,使臺灣煤業走向末期。
  政府在1970年代這個臺灣煤業的末期,公布“礦場安全法”,成立煤礦業職業訓練委員會,從事礦工的技能訓練。而1984年至1985年臺灣數個礦坑的嚴重災變,加上石油能源和進口煤的競爭,臺灣礦坑接連關閉。
  2000年,臺灣最後四個煤礦場,臺北縣三峽的利豐煤礦,裕峰煤礦,新店市山區的安順煤礦以及石碇鄉的臺誠煤礦,終于宣告停工,臺灣煤業正式畫下句點。
  在礦坑陸續結束後,多數礦坑也逐漸消失,只剩極少數被保留下或隱沒于荒煙蔓草間,例如位于臺北縣平溪鄉的臺灣煤礦博物館,即是由1967年-1997年的新平溪煤礦公司的礦場所改建。1994年,吳念真導演拍攝的電影《多桑》即是以礦坑作爲電影背景。
 
臺灣礦坑災變

  1984年臺灣北部發生三次嚴重災變,死亡人數至少277人。1984年6月20日,臺北縣土城市的海山煤礦發生災變,由于臺車第7車和第8車的插哨沒有插好,造成臺車滑落,又因爲撞擊到高壓電,引發的火花和漫布在空氣中的煤粉接觸,引發爆炸,未在撞擊過程中喪命的礦工,也因爲空氣中布滿了一氧化碳而喪命,該次災變共有74人死亡。不到一個月後的7月10日,在臺北縣瑞芳鎮的煤山煤礦也發生了103人死亡,22人輕重傷的災變,是臺灣礦業史上最大的災變。到了年底12月5日,臺北縣三峽鎮的海山一坑發生災變,共有93人死亡,在將近5天(93小時)獲救的礦工周宗魯,是唯一生還者。[6] [5]
  周宗魯在發生災變的礦坑中爲求生存,找到一處通風口,避免吸入礦坑中的一氧化碳,並用安全帽收集尿液,但因礦坑中攝氏40度的高溫,讓尿液發酵,僅能用于濕潤嘴唇,幸好找到由岩壁滴下的水,才免于因缺水死亡的威脅。周宗魯表示,在礦坑中,曾經試著吃木材維生,但無法下咽,最後只好吃往生同伴的肉來止饑。獲救後的周宗魯成爲一位傳道的牧師。
http://baike.baidu.com/view/2044461.html?tp=1_11

【煤炭】百度百科

  別稱: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曆了複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
  一種固體可燃有機岩,主要由植物遺體經生物化學作用,埋藏後再經地質作用轉變而成。俗稱煤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國家。遼寧省新樂古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煤制工藝品 ,河南鞏義市也發現有西漢時用煤餅煉鐵的遺址。《山海經》中稱煤爲石涅,魏、晉時稱煤爲石墨或石炭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首次使用煤這一名稱。希臘和古羅馬也是用煤較早的國家,希臘學者泰奧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約300年著有 《石史》 ,其中記載有煤的性質和産地;古羅馬大約在2000年前已開始用煤加熱。
  煤炭是一種可以用作燃料或工業原料的礦物。它是古代植物經過生物化學作用和地質作用而改變其物理、化學性質,由碳、氫、氧、氮等元素組成的黑色固體礦物。
  煤作爲一種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經開始。煤被廣泛用作工業生産的燃料,是從18世紀末的産業革命開始的。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煤被廣泛地用作工業生産的燃料,給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産力,推動了工業的向前發展,隨之發展起煤炭、鋼鐵、化工、采礦、冶金等工業。煤炭熱量高,標准煤的發熱量爲 7000大卡/千克。而且煤炭在地球上的儲量豐富,分布廣泛,一般也比較容易開采,因而被廣泛用作各種工業生産中的燃料。
  煤炭除了作爲燃料以取得熱量和動能以外,更爲重要的是從中制取冶金用的焦炭和制取人造石油,即煤的低溫幹餾的液體産品——煤焦油。經過化學加工,從煤炭中能制造出成千上萬種化學産品,所以它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我國相當多的中、小氮肥廠都以煤炭作原料生産化肥。我國的煤炭廣泛用來作爲多種工業的原料。大型煤炭工業基地的建設,對我國綜合工業基地和經濟區域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此外,煤炭中還往往含有許多放射性和稀有元素如鈾、鍺、鎵等,這些放射性和稀有元素是半導體和原子能工業的重要原料。
  煤炭對于現代化工業來說,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無論是能源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還是輕紡工業、食品工業、交通運輸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各種工業部門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消耗一定量的煤炭,因此有人稱煤炭是工業的“真正的糧食”。
  我國是世界上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不僅儲量大,分布廣,而且種類齊全,煤質優良,爲我國工業現代化提供了極爲有利的條件。
【煤的生成】
  在地表常溫、常壓下,由堆積在停滯水體中的植物遺體經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轉變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後 , 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沈至地下深部,經成岩作用而轉變成褐煤;當溫度和壓力逐漸增高,再經變質作用轉變成煙煤至無煙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遺體在沼澤中堆積經生物化學變化轉變成泥炭的過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遺體在沼澤中經生物化學變化轉變成腐泥的過程。腐泥是一種富含水和瀝青質的淤泥狀物質。冰川過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遺體彙集和保存。
  【煤的形成年代】
  在整個地質年代中,全球範圍內有三個大的成煤期:
  (1)古生代的石炭紀和二叠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袍子植物。主要煤種爲煙煤和無煙煤。
  (2)中生代的株羅紀和白堊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種爲褐煤和煙煤。
  (3)新生代的第三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種爲褐煤,其次爲泥炭,也有部分年輕煙煤。
【用途】
  煤是重要能源,也是冶金、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燃燒、煉焦、氣化、低溫幹餾、加氫液化等。①燃燒。煤炭是人類的重要能源資源,任何煤都可作爲工業和民用燃料。②煉焦。把煤置于幹餾爐中,隔絕空氣加熱,煤中有機質隨溫度升高逐漸被分解,其中揮發性物質以氣態或蒸氣狀態逸出,成爲焦爐煤氣和煤焦油,而非揮發性固體剩留物即爲焦炭。焦爐煤氣是一種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可用于生産化肥、農藥、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油漆、染料、醫藥、炸藥等。焦炭主要用于高爐煉鐵和鑄造,也可用來制造氮肥、電石。電石是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合成化工産品。③氣化。氣化是指轉變爲可作爲工業或民用燃料以及化工合成原料的煤氣。④低溫幹餾。把煤或油頁岩置于 550℃左右的溫度下低溫幹餾可制取低溫焦油和低溫焦爐煤氣,低溫焦油可用于制取高級液體燃料和作爲化工原料。⑤加氫液化。將煤、催化劑和重油混合在一起,在高溫高壓下使煤中有機質破壞,與氫作用轉化爲低分子液態和氣態産物,進一步加工可得汽油、柴油等液體燃料。加氫液化的原料煤以褐煤、長焰煤、氣煤爲主。
  綜合、合理、有效開發利用煤炭資源,並著重把煤轉變爲潔淨燃料,是人們努力的方向。
【産地】
  在各大陸、大洋島嶼都有煤分布,但煤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各個國家煤的儲量也很不相同。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是煤炭儲量豐富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主要産煤國,其中中國是世界上煤産量最高的國家。中國的煤炭資源在世界居于前列,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
【煤的開采】
  煤的開采是一項最艱苦的工作,當前正在花較大的力量來改善工作條件.由于煤炭資源的埋藏深度不同,開采方式一般相應地也有礦井開采(埋藏較深)和露天開采(埋藏較淺)之分.其中,可露天開采的資源量在總資源中的比重大小,是衡量開采條件優劣的重要指標,中國可露天開采的儲量僅占7.5%,美國爲32%,澳大利亞爲35%;礦井開采條件的好壞與煤礦中含瓦斯的多少成反比,中國煤礦中含瓦斯比例高,高瓦斯和有瓦斯突出的礦井占40%以上.中國采煤以礦井開采爲主,如山西山東徐州及東北地區大數采用這一開采方式,也有露天開采,如朔州平朔煤礦——全國最大的露天煤礦.
  三分之二以上的地下煤炭生産由使用連續采礦機械的房柱法開采。有鎢合金鑽頭的連續開采機一面前一面從表面上破煤,然後再運輸到等候接送的汽車上運送到輸送帶被轉移到地面。采煤機前進一段距離,停止移動而後支撐被放入。這個過程反複,直到煤層開采完。不使用爆破手段。
  另一種地下采煤方法,是長壁開采法,占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生産。這種方法使用橫跨400至600英尺的煤層(長壁)的切割機。這臺機器上有一個旋轉缸鎢鑽頭切下煤,而後煤炭送入輸送系統,再由其帶出來的礦井。屋頂由大型鋼鐵支持,附于機器。由于機器向前推動,屋頂支撐也前進。近80 %的煤炭開采可使用這種方法。
  其余百分之十一的地下生産,是由傳統的采礦用的炸藥法,爆破後煤炭被移除。
  煤可以創造瀝青、煤氣、煤焦油和焦炭
  煤當原料使用煤在1200℃的密閉爐(稱爲煉焦爐)中幹餾,可得固定碳很高含量之煤焦,俗稱焦炭
【煤的分類】
  煤有褐煤、煙煤、無煙煤、半無煙煤等幾種。雲南常用的是褐煤、煙煤、無煙煤三種。煤的種類不同,其成分組成與質量不同,發熱量也不相同。單位重量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稱爲發熱量,人爲規定以每公斤發熱量7000千卡的煤作爲標准煤,並以此標准折算耗煤量。   (1)褐煤:多爲塊狀,呈黑褐色,光澤暗,質地疏松;含揮發分40%左右,燃點低,容易著火,燃燒時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煙;含碳量與發熱量較低(因産地煤級不同,發熱量差異很大),燃燒時間短,需經常加煤。
  (2)煙煤:一般爲粒狀、小塊狀,也有粉狀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澤,質地細致,含揮發分30%以上,燃點不太高,較易點燃;含碳量與發熱量較高,燃燒時上火快,火焰長,有大量黑煙,燃燒時間較長;大多數煙煤有粘性,燃燒時易結渣。
  (3)無煙煤:有粉狀和小塊狀兩種,呈黑色有金屬光澤而發亮。雜質少,質地緊密,固定碳含量高,可達80%以上;揮發分含量低,在10%以下,燃點高,不易著火;但發熱量高,剛燃燒時上火慢,火上來後比較大,火力強,火焰短,冒煙少,燃燒時間長,粘結性弱,燃燒時不易結渣。應摻入適量煤土燒用,以減輕火力強度。
  1989年10月 ,國家標准局發布《 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准 》(GB5751-86),依據幹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粘結指數G、膠質層最大厚度Y、奧亞膨脹度 b、煤樣透光性 P、煤的恒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gr,maf等6項分類指標,將煤分爲14類。即褐煤、長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氣煤、氣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瘦煤、貧煤和無煙煤。
  根據其岩石結構不同分類,可以分爲燭煤、絲炭、暗煤、亮煤和鏡煤。含有95%以上鏡質體的爲鏡煤,煤表面光亮,結構堅實,含有鏡質體和亮質體的爲亮煤,含粗粒體的爲暗煤,含絲質體的爲絲炭,由許多小孢子形成的微粒體組成的爲燭煤。
  根據煤中含有的揮發性成分多少來分類,可以分爲貧煤(無煙煤,含揮發分低于12%)、瘦煤(含揮發分爲12-18%)、焦煤(含揮發分爲18-26%)、肥煤(含揮發分爲26-35%)、氣煤(含揮發分爲35-44%)和長焰煤(含揮發分超過42%)。其中焦煤和肥煤最適合用于煉焦碳,揮發分過低不粘結,過高會膨脹都無法用于煉焦,但一般煉焦要將多種煤配合。
【化學組成】煤的結構模型
  煤中有機質是複雜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主要由碳、氫、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組成,而碳、氫、氧三者總和約占有機質的95%以上;煤中的無機質也含有少量的碳、氫、氧、硫等元素。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組分,其含量隨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高。泥炭中碳含量爲50%~60%,褐煤爲60%~70%,煙煤爲74%~92%,無煙煤爲 90%~98%。煤中硫是最有害的化學成分。煤燃燒時,其中硫生成SO2,腐蝕金屬設備,污染環境。煤中硫的含量可分爲 5 級:高硫煤,大于4%;富硫煤,爲2.5%~4%;中硫煤,爲1.5%~2.5%;低硫煤,爲1.0%~1.5%;特低硫煤 ,小于或等于1%。煤中硫又可分爲有機硫和無機硫兩大類。
【工業分析】
  通過工業分析可大致了解煤的性質,又稱技術分析,是指煤的水分、揮發分、灰分的測定以及固定碳的計算。
  水分可分爲外在水分、內在水分以及與煤中礦物質結合的結晶水、化合水。
  外在水分爲煤炭在開采、運輸、儲存及洗選過程中,附著在煤顆粒表面和大毛細孔中的水分。
  內在水分爲吸附或凝聚在煤顆粒內部的毛細孔中的水分,溫度超過100℃時可將煤中內在水分完全蒸發出來 。
  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燒後殘留的殘渣量。灰分來自煤的礦物質。揮發分是指煤中有機質可揮發的熱分解産物。
  揮發分隨煤化程度增高而降低,可用于初步估測煤種。
  固定碳是指煤中有機質經隔絕空氣加熱分解的殘余物,固定碳隨變質程度的加深而增高,可作爲鑒定煤變質程度的指標。
【工藝性質】  
  煤的工藝性質是工業評價合 理 用 煤的依據,主要包括粘結性、結焦性、發熱量、化學反應性、熱穩定性、焦油産率和可選性等。粘結性是指煤在高溫幹餾中産生膠質體,使煤粒相互粘結成塊的性能。粘結性是評價煉焦用煤的主要指標。結焦性是指在煉焦爐中能煉出適合高爐用的有足夠強度的冶金焦炭的性質。發熱量是指單位質量的煤在完全燃燒時所産生的熱量。煤的發熱量是煤質的重要指標,是計算熱平衡、耗煤量、熱效率等的依據。
【煤中伴生元素】
  指以有機或無機形態富集于煤層及其圍岩中的元素。有些元素在煤中富集程度很高,可以形成工業性礦床,如富鍺煤、富鈾煤、富釩石煤等,其價值遠高于煤本身。
  根據煤中伴生元素的性質和用途,可分爲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和指相元素3類。有益元素主要 有鍺、鎵、鈾、釩等,可被利用。有害元素 主要有硫 、磷、氟、氯、砷、鈹、鉛、硼、鎘、汞、硒、鉻等。硫是煤中常見的有害成分,其他有害元素在煤中含量一般不高,但危害極大,如砷是一種有毒元素。煤在燃燒中,硫是造成城鎮環境污染的主要物質源。當然,對有害元素如果收集、處理得當也可變成對人有用的財富。煤中伴生元素,有各自的地球化學性質,形成于不同的沈積環境中。因此,可根據元素的相對含量、元素的共生組合關系及元素的比值,來判斷相和沈積環境。
【煤的各種發熱量名稱的含義】
  a.煤的彈筒發熱量(Qb)
  煤的彈筒發熱量,是單位質量的煤樣在熱量計的彈筒內,在過量高壓氧(25~35個大氣壓左右)中燃燒後産生的熱量(燃燒産物的最終溫度規定爲25C)。
  由于煤樣是在高壓氧氣的彈筒裏燃燒的,因此發生了煤在空氣中燃燒時不能進行的熱化學反應。如:煤中氮以及充氧氣前彈筒內空氣中的氮,在空氣中燃燒時,一般呈氣態氮逸出,而在彈筒中燃燒時卻生成N2O5或NO2等氮氧化合物。這些氮氧化合物溶于彈筒稅種生成硝酸,這一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另外,煤中可燃硫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SO2氣體逸出,而在彈筒中燃燒時卻氧化成SO3,SO3溶于彈筒水中生成硫酸。SO2、SO3,以及H2SO4溶于水生成硫酸水化物都是放熱反應。所以,煤的彈筒發熱量要高于煤在空氣中、工業鍋爐中燃燒是實際産生的熱量。爲此,實際中要把彈筒發熱量折算成符合煤在空氣中燃燒的發熱量。
  b.煤的高位發熱量(Qgr)
  煤的高位發熱量,即煤在空氣中大氣壓條件下燃燒後所産生的熱量。實際上是由實驗室中測得的煤的彈筒發熱量減去硫酸和硝酸生成熱後得到的熱量。
  應該指出的是,煤的彈筒發熱量是在恒容(彈筒內煤樣燃燒室容積不變)條件下測得的,所以又叫恒容彈筒發熱量。由恒容彈筒發熱量折算出來的高位發熱量又稱爲恒容高位發熱量。而煤在空氣中大氣壓下燃燒的條件濕恒壓的(大氣壓不變),其高位發熱量濕恒壓高位發熱量。恒容高位發熱量和恒壓高位發熱量兩者之間是有差別的。一般恒容高位發熱量比恒壓高位發熱量低8.4~20.9J/g,實際中當要求精度不高時,一般不予校正。
世界煤炭儲藏量

  煤炭是地球上蘊藏量最豐富,分布地域最廣的化石燃料。據世界能源委員會的評估,世界煤炭可采資源量達4.84×104億t標准煤,占世界化石燃料可采資源量的66.8%。據《1997世界能源統計評論》統計,至1996年底,世界煤炭探明的可采儲量爲1.03161×104億t,儲采比爲224年,其中七位儲量最大的國家依次爲美國、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德國、南非和波蘭。
 
常用詞組

  煤倉〖coalbunker〗
貯藏船運煤使用的一種大隔間
  煤層〖coalbed〗
作層狀分布在地下的煤
  煤房
〖room〗∶房柱式采煤的回采工作地點,通大巷,適合于水率或緩慢傾斜的煤層的開采
〖bordroom〗∶煤房中的煤正被回采或已采完所形成的空間
  煤矸石〖gangue〗
煤礦中無用的岩石
  煤核〖coalCinder;partly-burnedcoal〗
煤中的一種結核,通常由方解石或氧化矽和碳質物質組成,並有碎片狀或顯微狀的植物殘體
  煤核兒〖partly-burnedbriquet〗
沒燒透的煤塊或煤球
  煤焦油〖coaltar〗
幹餾煤炭得到的黑褐色粘稠液體
  煤礦
〖colliery〗∶煤礦藏和采煤有關的建築物
〖coalpit〗∶采掘煤炭的礦井
  煤氣〖coalgas〗
由煤制得的氣體
  煤氣燈〖gasburner;gaslamp〗
一種帶噴嘴或有一組出氣口裝置的燈具,通過它放出可燃氣體並燃燒
  煤氣罐〖gaspitcher〗
儲存石油液化氣的罐兒;也指液化煤氣竈的整套裝置
  煤氣中毒〖gaspoisoning〗
因吸入煤、木炭及其他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産生的一氧化碳而中毒
  煤球〖coalball〗
煤末加水和黃土制成的小圓球,是做飯、取暖等的燃料
  煤炭〖coal〗
即“煤”。植物殘體經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轉變而成的一種黑色或褐黑色固體可燃礦物物質
  煤田〖coalfield〗
指含煤地層比較連續而且分布範圍較廣的煤産地。煤田中的煤層形成于同一地質年代和同一地質構造中。煤田常以地區和地質年代命名,如大同煤田、撫順煤田以及陝北侏羅紀煤田等。
  煤煙〖smokefromburningcoal〗
煤燃燒時發出的煙
  煤窯〖coalpit〗
小型煤礦,一般用手工開采
  煤油〖kerosine;paraffin〗
石油分餾出來的燃料油,揮發性比汽油低
  煤渣〖coalcinder〗
煤燃燒後剩余的灰渣
  煤柱〖coalcolumn〗
地下采煤時,爲了工作方便和安全而保留的、暫時或永久不予開采的一部分礦體
  煤磚〖briquette〗
通常由細小的散料(如用作燃料的煤粉)摻入粘結料,或摻入粘結料又加壓而形成的常爲磚形的一種結實的塊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3985.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6,432) | 回應(12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經濟管理 |
此分類下一篇:《公營企業改革》
此分類上一篇:《黃金的魔力》

顯示全部122則回應

圖博館
鄂爾多斯: 從“挖煤賣煤”到“做精煤化工”

科技日報2018-11-12消息,一條長達1.2公里、管道縱橫設備林立的煤化工生產線正在忙碌運轉,幾乎看不到任何操作人員,只看到入口處的原煤和出口處的煤制油…….這是全球首條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制油工業化生產線,核心技術和催化劑由我國自主研發,並申請了國內外技術專利。
從幾十年前的挖煤賣煤,到今天的以煤制油、制氣、制烯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煤炭產業實現了華麗蛻變,其背後的轉型之路,正如我國四十年改革開放之路一樣,漫長而扎實。
  撕掉“煤老闆”的標籤
2001年,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開始建設煤基合成油中試技術平臺。
2002年9月,伊泰集團與山西煤化所聯合開發的“煤基合成液體燃料——漿態床技術”在山西煤化所千噸級中試裝置試車成功。
2003年12月,伊泰煤制油的千噸級中試裝置從粗油品中生產出了無色透明的高品質柴油。完成連續1000小時運轉試驗後,掌握了煤基合成油催化劑和漿態床反應器等核心技術。
  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
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鄂爾多斯依託豐富的煤炭資源積極促成強強聯手。2007年,由中石化、中煤、上海申能、內蒙古滿世四大能源巨頭聯手打造的中天合創能源公司。天合使用沃特爾技術,將自有的石灰混凝澄清技術和世界最先進的正滲透膜處理技術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針對高COD、高含鹽工業廢水零排放解決方案。
2017年4月,中天合創煤炭深加工示範項目25萬噸/年管式高壓聚乙烯裝置,順利產出合格產品。設備採用EXXON MOBILL 高壓管式法工藝技術,裝置規模25萬噸/年。與其他工藝相比,具有脈衝出料、多點進料、多點引發劑注入、反應器變管徑設計、乙烯急冷反應器出料等工藝特點。該工藝平均轉化率高,可達40%左右,用其生產的LDPE產品凝膠少、光學性能好。
內蒙古梳理了自身近十年來的發展:以鄂爾多斯為中心輻射起來的煤化電熱一體化、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粉煤灰制鋁等產業,以及依靠技術創新迅速成長起來的煤化工產業呈現出遍地開花、多元化發展的格局。
  回應
這可是戰略性產業啊,要是解決水資源問題就可以大批量的搞起來。
這有點像太陽的距離的情節,不過人家那個是扔到新疆的。
國家已經批准和建設50座煤化工,全面投產就可以頂替1億噸石油 ,咱們國家對美國葉岩油革命重來沒有幻想。以後就是電動汽車減少2億噸石油,煤化工減少1億噸,自己搞葉岩氣,葉岩油,這樣石油安全就很有保障了。
2018-11-13 09:26:32
圖博館
技術來自大陸 北韓生產合成氣規避制裁 2018-12-18 聯合報

北韓因發展核武,遭國際制裁及禁運。不過北韓也有巧門可鑽,私下向中國大陸取得合成氣技術,利用豐富煤礦資源生產合成氣,以供應燃料所需,維持國家經濟並規避制裁。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大陸提供北韓將煤炭轉化成合成氣的知識與技術。其中一家陸企透露,將在平壤北郊打造一座大型煤炭氣化設備,每小時可生產四萬立方公尺合成氣,僅這座設備的燃料產能,就能達到相當於北韓每年進口原油及石油製品的一成。
在南韓首爾大學研究北韓經濟的學者沃德指出,平壤當局自二○一六年開始啟動合成氣政策,「讓北韓能夠應付制裁,若有必要甚至可永久應對。」
專家指出,北韓將合成氣提供給肥料廠、鋼鐵廠和水泥廠作為燃料,而將珍貴的進口石油產品專作軍事用途。聯合國雖對北韓實施制裁和禁運,但北韓也想出規避方法,例如利用船對船的轉運來進口石油,此外還透過網路攻擊開拓財源。
不過合成氣短期內仍難填補燃料缺口,受禁運影響,北韓不得進口原油,精煉油品配額也大砍百分之七十五。面對長期能源短缺,北韓必須建造更多合成氣工廠。
合成氣技術發明於十八世紀末,主要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氣組成,用於發電。合成氣可使用天然氣、煤炭、動植物屍骸等製造,但能量密度不及天然氣的一半,生產成本也較高。然而對於煤礦蘊藏豐富的北韓而言,合成氣是對抗制裁並維持經濟的生存之道。
  相關新聞
中菲11.21公佈開發油氣備忘錄,中國將投資20億美元發展馬尼拉灣美軍基地變身工業園區,河鋼集團投資44億美元鋼鐵項目
菲律賓籌建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中日企業展開競爭
2018-12-20 10:32:01
圖博館
技術來自大陸 北韓生產合成氣規避制裁 2018-12-18 聯合報

北韓因發展核武,遭國際制裁及禁運。不過北韓也有巧門可鑽,私下向中國大陸取得合成氣技術,利用豐富煤礦資源生產合成氣,以供應燃料所需,維持國家經濟並規避制裁。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大陸提供北韓將煤炭轉化成合成氣的知識與技術。其中一家陸企透露,將在平壤北郊打造一座大型煤炭氣化設備,每小時可生產四萬立方公尺合成氣,僅這座設備的燃料產能,就能達到相當於北韓每年進口原油及石油製品的一成。
在南韓首爾大學研究北韓經濟的學者沃德指出,平壤當局自二○一六年開始啟動合成氣政策,「讓北韓能夠應付制裁,若有必要甚至可永久應對。」
專家指出,北韓將合成氣提供給肥料廠、鋼鐵廠和水泥廠作為燃料,而將珍貴的進口石油產品專作軍事用途。聯合國雖對北韓實施制裁和禁運,但北韓也想出規避方法,例如利用船對船的轉運來進口石油,此外還透過網路攻擊開拓財源。
不過合成氣短期內仍難填補燃料缺口,受禁運影響,北韓不得進口原油,精煉油品配額也大砍百分之七十五。面對長期能源短缺,北韓必須建造更多合成氣工廠。
合成氣技術發明於十八世紀末,主要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氣組成,用於發電。合成氣可使用天然氣、煤炭、動植物屍骸等製造,但能量密度不及天然氣的一半,生產成本也較高。然而對於煤礦蘊藏豐富的北韓而言,合成氣是對抗制裁並維持經濟的生存之道。
  相關新聞
中菲11.21公佈開發油氣備忘錄,中國將投資20億美元發展馬尼拉灣美軍基地變身工業園區,河鋼集團投資44億美元鋼鐵項目
菲律賓籌建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中日企業展開競爭
2018-12-20 10:32:01
圖博館
中國最大葉岩氣生產基地建成 年產量將達42億立方米 2018-12-25 人民日報

  記者從中石油川南葉岩氣基地獲悉,日前,該基地葉岩氣日產量已達2011萬立方米,約占全國天然氣日產量的4.2%。至此,川南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葉岩氣生產基地。
  據悉,目前,我國葉岩氣儲量排名世界第一。但國內葉岩氣儲藏地區的地質條件複雜,勘探開發面臨諸多困難。作為主產區的川南葉岩氣田,分佈在四川宜賓、瀘州、內江等地。2010年後,中石油在川南逐漸建成長寧、威遠等國家級葉岩氣示範區。隨著葉岩氣開採成本的逐步降低,產能的快速釋放,葉岩氣開發進入急劇增長期。尤其在今年,川南基地的鑽機、隊伍、工作量呈幾何式增長。
  截至目前,川南基地今年已生產葉岩氣40.83億立方米,預計全年產量將達42億立方米,比去年增長40%。
  相關新聞
原油價格將繼續下跌,葉岩氣行業將受重創:美國葉岩油行業支出仍大於收入,在新的油價47.50美元的基礎上盈利公司現在最多只有15%或3-4家。019年前兩個季度的財務狀況將更加糟糕,因為明年的平均油價可能會在40美元左右。
  回應
葉岩氣和可燃冰
但願咱們在葉岩氣開發上能趕上美國。
2018-12-26 10:46:10
圖博館
中國內地哪座城市"最有錢"?這個小城碾壓北上廣深 2018-12-27 每日經濟新聞

  人們說一個城市是否富裕,經常以不同的方式,有些人看整體水準,有些人是看數量豐富,但最能衡量一個地區富裕程度的資料其實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從國際經驗來看,人均GDP達2萬美元是一個地區或城市發展的轉捩點,城市發展的核心命題從經濟發展轉向人的發展。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最近公佈的資料顯示,2018年北京市人均GDP預計首次超過2萬美元。也就是說,待在北京的人今年過上了發達國家的生活!
  可別小看人均GDP到2萬美元這個門檻,廣州(2017年, 2.23萬美元)、深圳(2017年, 2.71萬美元)早已突破;北京今年才達到;上海今年的資料還未披露,但去年尚在追趕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 地處內陸的邊遠小城——鄂爾多斯,其人均GDP早已經碾壓北上廣深,堪稱中國內地“最有錢”的城市。早在2016年,全市人均GDP達到21.55萬元,折算為32453美元。2017年人均173046萬元。2015年人均206645萬元。
  鄂爾多斯市已探明煤炭儲量1496億多噸,約占全國總儲量的1/6。在鄂爾多斯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著煤。煤炭產業占經濟總量近70%、財政總收入近50%。實際上,鄂爾多斯從十年前就開始致力於擺脫“一煤獨大”的局面。探索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雲計算、大資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金融、物流、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從而提高非煤產業在規模以上工業、第三產業在GDP中的占比。
  與鄂爾多斯類似的,還有擁有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東營市,2017年人均GDP達17.74萬元, 2.63萬美元,位居深圳之後排名第,也面臨著資源枯竭和產業轉型的長期難題。
  與資源型城市一樣,世界上也有很多資源型國家,雖然人均GDP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但並不意味著能進入發達國家之列。因為人均GDP只是衡量發達程度的一項指標,除此之外,還要考量經濟發展水準、科技水準、國民教育水準等多項指標。
2018-12-28 08:10:59
圖博館
回應
不是說變成鬼城了嗎,投資商都撤了,人氣也流失很大,房價已經降到最低,還是賣不出去。。然後人均GDP碾壓北上廣深,挺屌的
完全是建立在污染的基礎之上的!
事實上,鄂爾多斯可以大量建造超臨界燃煤火力發電廠,運輸電力到全國各地,省時省力,減少污染!
讓鄂爾多斯人揚眉吐氣(羊煤土氣)。好,比沙特的單一產品更有發展後勁。
去過很多國內城市,感覺鄂爾多斯是最安全、最乾淨的城市。不但礦產資源豐富,旅遊資源也很豐富,只是目前交通不太方便,影響了旅遊業發展。相信,一旦從北京到鄂爾多斯的高鐵開通,會有大量遊客去那旅遊,深圳或在那買房居住。那裡的環境非常好,呼和浩特無法和它相比。

中國首個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在敦煌建成

中國首個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2018-12-27在甘肅敦煌建成,這是全球聚光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儲熱罐最大、可24小時連續發電的100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年發電量將達3.9億度,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釋放相當於1萬畝森林的環保效益,同時可創造經濟效益3至4億元。
在占地7.8平方公里的場區內,逾1.2萬面定日鏡以同心圓狀圍繞260米高的吸熱塔,如同盛開在戈壁上的巨大“向日葵”,其通過聚光吸熱、儲能換熱等環節將太陽光轉化成電能,為千家萬戶送去清潔能源。白天,電站吸熱塔頂部形成的璀璨光點在數十公里外可見,成為當地一景。
2018-12-28 08:12:04
阿楨
美國葉岩油繁榮提前走向終結 2019-05-11 新浪財經

  葉岩油的開採在過去數年讓美國的油氣產業煥發出蓬勃生機。但是,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葉岩油帶來的繁榮或許很快就將走向終結。
  美國網站Oil Price的專欄作者Nick Cunningham認為,過度的開採,讓葉岩油產業從繁榮到蕭條的週期進程加速。多年來,通過改進技術來獲得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不過這些技術已經將每一個鑽井的生產能力都推到了極限。如今葉岩油較高的產量讓很多人忽略了這可能都是鑽井數量增加帶來的產量增加,而非是每個鑽井的單產增加。
  事實上,根據Post Carbon Institute的一份新報告,自2012年以來,每個鑽井的平均橫向長度增加了44%,超過7000英尺,鑽井用水量激增超過250%。更長的橫向和更大量的水和沙的使用意味著2018年鑽探的井可以達到2012年鑽井數量的2.6倍。
  地球科學家J. David Hughes在這份報告中警告稱:鑽井技術革新降低了成本,允許用較少的井提取資源,但沒有顯著增加最終的可采資源。技術改進不會改變葉岩生產的基本特徵,它們只會加速繁榮到蕭條的生命週期。
  曾經,美國有足夠多的葉岩油田來實現產量的快速增長,但繁榮時期終究會結束。Cunningham觀察到,在葉岩油氣產區,已經出現了鑽井技術改進但收益遞減的趨勢。如今,鑽井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鑽井之間也會相互干擾,甚至總產量也會因此降低。
  此外,技術的改進也有天花板限制。去年,主要的葉岩氣生產商EQT鑽了一條超過1.8萬英尺的開採斷面。該公司吹噓自己會繼續將長度增加到2萬英尺。但EQT很快發現,當開採斷面超過1.5萬英尺時會面臨難以解決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今年早些時候將EQT此舉稱為“耗資數億美元的巨大失誤”。
  最終,急劇下降的生產速度意味著油氣公司需要大量的資本開支來維持產量。根據Hughes的說法,2018年,該行業花費了700億美元鑽探9975口井,其中540億美元用於石油鑽井,這些費用中的70%用於維持現有產量,僅有30%用來增加產量。
  如今,容易開採、產量高的油井基本上都已經被開採了,整個行業不得不面臨產量下降、成本攀升的問題。
  Hughes稱:認為葉岩油產量會隨著技術改進而永遠上升的觀點是錯誤的,葉岩油的產量最終仍然取決於其儲量和地質條件。
2019-05-12 09:27:06
阿楨
向中國學習!俄媒:中國是俄羅斯的好榜樣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2019-05-08刊文稱,俄應當向中國學習,將發展重點轉移到加工業、數字經濟、替代能源的開發當中。
  不久前,國際能源署向主要產油國發出了悲觀的疾呼:啟動經濟多元化進程刻不容緩。
  中國也屬於油氣開採國,只是在規模上無法滿足這個龐大經濟體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中國的風力及太陽能電站的發電總量已超過水電,世界60%的電動汽車是在中國市場售出的。中國的預算收入並不依靠油氣出口,而主要來自高科技領域。
  中國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很多高科技領域,北京亦執全球牛耳,如超級電腦、最先進的5G通信平臺。中國首度實現了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正在醞釀登陸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興建本國空間站。
  回應
世上沒有一個國家的發展模式可以被複製,每個國家國情是不一樣的

中國為什麼能拯救世界?英媒罕見誇起了中國

  《金融時報》2019-05-14稱,截至2019年,在中國的11個省份裡,太陽能發電價格已經低於煤炭電力價格。2020年,風力也將達到類似水準。
  《日本經濟新聞》表示,特朗普政府於2017年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後,全球向低碳經濟前進的潮流卻沒有改變,中國更是走到了前面。
  網友感慨道,如今中國正堅定地在環保領域挑起大樑,美國人均碳排放量遠超中國四倍還多。

美國想擺脫中國自建電動車供應鏈?英媒:難

  據路透社2019-05-14報導,美國在建立自己的電動車供應鏈上面臨著嚴峻挑戰,因為美國的電池金屬儲量基本未知,且只有幾家加工礦產品和生產電池的工廠。為彌補這些差距,美國國會正在通過一項立法,但中國仍是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領導者。
2019-05-15 08:26:49
阿楨
太陽能發電比燃煤發電便宜 大陸宣佈做到了 2019-09-19 聯合報

太陽能發電可以比燃煤發電還便宜,大陸已經做到了。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19日宣佈,三峽新能源格爾木500兆瓦光伏「領跑者」項目,首次實現光伏電價低於燃煤發電標桿電價,目前平均上網電價每度僅約新台幣1.4元。
「領跑者」總裝機容量500兆瓦,占地面積771公頃,項目於2018年12月29日併併網發電,啟用以來項目運行良好,截至目前累計發電量達到3億千瓦時。該項目是中國首個平價上網光伏發電項目,也是亞洲一次性建成的最大陸上太陽能發電項目。  
與傳統燃煤發電相比,該項目上網電價平均為每度人民幣0.316元(約新台幣1.4元),比當地煤電標桿電價每度人民幣0.3247元還低,也是太陽能電價首次低於燃煤發電標桿電價。
三峽新能源格爾木500兆瓦光伏「領跑者」項目運維部主管東國森指出,該項目在設計、施工運維等各環節均選用新型高效PERC單晶光伏組件、箱逆變一體機、鋁合金電纜、ACR合金接地體科學優化「容配比」等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最大程度「降本增效」,為該項目的平價上網「保駕護航」。  
目前格爾木市累計實施新能源項目103個,建設併網發電容量4,051兆瓦。
  回應
大陸做到了!台灣?
台灣離岸風電的躉購費高逹5.5元新台幣。
中國遜! 我們台灣用愛發電! 才是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
  相關新聞
中國70年人均用電量增長600多倍,世界海拔最高輸變電打通西藏電網.
2019-09-20 08:57:30
阿楨
空汙別再怪對岸 大陸火電排放量顯著改善 2019/10/13 中時電子報

隨著季節轉換,台灣的空氣品質是依據慣例的惡化,每一回有空氣污染警報,總有人會立即怪罪給對岸,然而這個鍋大陸愈來愈不想揹,根據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從2014年至2017年間,中國大陸的火力發電廠花了相當大的投資在減汙裝置上,真得使污染排放量顯著下降。
2014年至2017年期間,大陸電廠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量,分別從2014年的2.21、3.11和52萬噸,分別減少了65%、60%、72%,降至0.77、1.26、14萬噸,ULE漂亮達成。這意味著,如果所有火力發電廠均在2020年之前達到ULE標準,中國有望進一步減少排放。
參與ULE政策討論的米志付博士(Mi Zhifu )說:「這對於中國大陸以及其他希望減少電力排放的國家來說,都是令人鼓舞的消息。燒煤、石油、天然氣和生質能的火力發電廠,一直是是造成全球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這些大幅減少的排放量表明,控制發電廠的排放量,降低到超低水準在技術和經濟上是可行性,這也可降低因於空氣污染的死亡人數。」
該研究是首次使用引用了大陸官方的連續排放監測系統網路(CEMS),所收集的排放濃度數據,該數據涵蓋了中國大陸火力發電廠的96~98%。
米志付總結說:「由於煤炭是中國大陸使用最廣泛的燃料,在短時間內還很難全面停用,削減火力發電廠的排汙是現階段的辦法,這項研究的結果令人鼓舞,證明煤可以更低污染的應用於發電。」
  相關新聞
非煤時間表 台灣落後歐洲國家至少20年
  回應
台灣可以用滿滿的愛來發電,用肺發電醫療殯葬發大財.
我們落後歐洲20年,那麼中國?
這樣心態是我們輸掉的原因,取法乎上,否則未段班就追上了。(楨:大陸未段班?)
2019-10-14 08:52:13
阿楨
超臨界水蒸煤:從源頭杜絕燒煤污染 2019-10-15 新浪科技

  煤炭是當前我國主要能源,大量燃煤卻產生嚴重污染。傳統燃煤、煤氣化鍋爐及其發電技術均採用“一把火燒煤”的形式,總能效和煤電轉化率低、污染嚴重、耗水量大,脫硫、脫氮、消除粉塵及二氧化碳代價高昂。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郭烈錦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歷經二十年科技攻關,研發出“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俗稱“超臨界水蒸煤”,成功將煤炭化學能直接高效轉化為氫能,從源頭上根除了硫化物、氮化物等氣體污染物以及PM2.5等粉塵顆粒物的生成和排放。
  “這項技術國外也有人在做研究,但都是走在我們後面。他們沒有形成大規模的連續生產裝置,現在各種煤化工企業也產生氫和蒸汽,所以只要更換掉部分單元,就可以使用。所有以煤為原料的工業企業都可以用這項技術。”
  傳統燃煤發電,包括煤氣化發電,都是把煤放在空氣中,利用火燃燒,跟氧氣產生氧化反應,氧化反應自然會產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加上煤燃燒時揚起的顆粒物質,PM2.5就是這麼來的!企業後續要脫硫脫硝除塵,就要安裝除塵裝置。這個成本對於企業來說很高。同時運行這些裝置還得消耗能量。如此一來,總的效率不高,平均下來就百分之四十幾。
  超臨界水是指當氣壓和溫度達到一定值時(近乎22MPa,374℃),因高溫而膨脹的水的密度和因高壓而被壓縮的水蒸氣的密度正好相同時的水。此時,水的液體和氣體便沒有區別,完全交融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呈現高壓高溫狀態的液體。 “超臨界水蒸煤”不用空氣進去,只是把煤和水混到一起,讓它們去反應。整個過程不是氧化反應,沒有傳統的燃燒過程,而是還原反應,燒的是氫氣,得到的是水,產品是乾乾淨淨,得到高溫高壓的超臨界水蒸氣,同樣可以使汽輪機做功。得到的效率比傳統的更高,又沒有污染。
  根據測算,如全國在火電行業採用該技術,每年可節約發電燃煤3.28億噸。據業內專家分析認為,該技術為破解我國能源困境帶來曙光,對我國發揮煤炭資源優勢、搶佔能源變革先機、保障能源戰略安全具有深遠意義。
2019-10-20 09:32:37
阿楨
山東濟寧礦難被困礦工:依靠自救器度過30多小時

  2019-11-22上午,在山東梁寶寺煤礦火災事故中被困的11名人員安全升井。參與現場救援的棗莊救護大隊隊長晏明來告訴新京報記者,被困礦工是依靠自救器度過了這30多個小時。此外,此次救援環境複雜,抗火機器人在井下滅火、偵察對救援起到了很大作用。
  晏明來說,起初井下就像是起了大霧,能見度只有1米至3米,溫度也特別高,達到六七十攝氏度。此外,井下還有有毒有害氣體,井下一氧化碳濃度一度達到1000多ppm,遠超正常人可接受的濃度範圍。抗火機器人在井下滅火、偵察對救援起到了很大作用。
  另一名現場救援人員介紹,由於最初的救援環境惡劣,人們無法進入事故核心現場,除了通過機器人進行救援,救援人員還使用了氣溶膠滅火彈實現井下滅火降溫。
  消防機器人已經投入到滅火等救援任務多年。消防機器人安裝有攝像頭,其全身防火、防水,且救援人員可遠端控制機器人實現救援,不同性能的機器人遠端控制距離不同,滅火時水所噴射的距離和高度也不相同。常見的消防機器人價格從一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
2019-11-23 07:23:57
阿楨
台塑「陽光計畫」遭環保人士痛批「把美國視為殖民地」 2019-12-13 經濟日報

彭博商業週刊報導,台塑集團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94億美元石化園區「陽光計畫」,預計可創造1,200個永久就業機會,平均薪資達8萬4,500美元,以及多達8,000個與興建作業相關的工作機會。
然而,環保人士表示,台塑的石化園區每年可能排放1,350萬噸溫室氣體,相當於2018年全美年增排放量的10%。台塑則表示,石化園區的排放量不會那麼高。
石化產業原本以亞洲為主,因為當地政府尋求經濟成長,願意容忍汙染、然而,石化產業目前正開始轉向美國,原因是原料較便宜,且有許多親商政治人物。在美國生產乙烯的成本為每噸300美元,大約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此外,美國的官員比較容易說服,「只要符合環保法規的要求,政府鼓勵投資」;「台灣政府把石化投資視為高汙染產業,我們背負惡名」。
  回應
呵呵川普自己退出氣候協議,台塑抓住蓋廠的好時機

俄中8000公里天然氣管道2019-12-02開通

週一(12月2日),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藏量占全球25%)和世界最大的燃料消費國加強能源合作,通往中國北方的俄羅斯的西伯利亞3000公里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
俄同西方關係惡化後,開始加強同亞洲經濟發展迅速的亞洲國家積極發展關係。中國的天然氣需求近年來迅猛增長,因為用天然氣取代煤炭以減少空氣污染。2018年中國天然氣進口佔天然氣供應的43%,其中2/5通過中亞和緬甸的輸氣管道,其餘來自液化天然氣進口。
2014年,俄中在上海簽署了價值4千億美元的合同,俄在30年間每年向中輸送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是俄天然氣工業公司有史以來簽訂的最大合同,也是蘇聯解體後最重要的能源工程項目。
  相關新聞
6.9萬噸「包鋼製造」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
中國首個海上大型1500米級深水自營氣田南海陵水17-2開鑽 2019-12-13
南海東部油田累計生產油氣3億噸油當量助力供能大灣區
2019-12-14 09:36:13
阿楨
歐盟同意將核能納入綠色轉型 2019/12/15 中時電子報

歐盟成員國多數同意,核能將成為數十億歐元「歐洲綠色交易」解決碳排方案的一部分,希望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歐盟28國有14個有核電廠,約佔歐盟發電量的30%。半個世紀中,核能大約阻止了600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一些環保主義者擔憂車諾比和福島事故再發生,而且仍不知道如何處理核廢料,他們敦促歐盟的可再生能源,只列入風能和太陽能。
  相關新聞
氣候峰會加班2天2019-12-15落幕2020年11月峰會再討論碳交易

重啟核四不安全成2020選戰議題 原能會前處長倪茂盛點關鍵 2019/12/15 中時

倪說,我們的核一二三廠反應爐爐心融毀機率約萬分之一。核四廠是十萬分之一,何況核四廠也針對福島核事故,準備了一整套的應變計畫,像引海水注入爐心讓爐心融毀絕不發生。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即便發生了311核災,但最近也宣佈要重啟位於青森縣的東通廠,預計使用的就是和核四廠同類型的進步型沸水式反應器,難道東電瘋了?日本人都是笨蛋傻瓜?值得臺灣民眾深思!
  相關新聞
中時社論》風電難擋天災,更怕小英專斷的「非核家園」能源政策
台中市府喊卡台電中火10部煤電機組 台電:不合理不合法
南部反空汙 要求減煤爭好氣
高市府下令台電降載關掉1座發電機組,秋冬藍天出現率70%,歷年來最好。
氣候峰會加班2天2019-12-15落幕2020年11月峰會再討論碳交易
2019-12-16 08:02:41
阿楨
生命奇蹟 四川礦災13人井下受困86小時清晨全生還 2019-12-18 聯合報

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的杉木樹煤礦14日下午3點多發生透水事故,當場有5人遇難,還傳出失聯13人。
距離災變發生已經過去五天四夜, 86個小時後生命出現奇跡,救援現場士氣大振。淩晨5時55分,首批2名被困礦工從地下300多公尺深處被救出洞口,現場響起如雷掌聲。
這次災變搜救共出動13支、251人的專業救援隊伍奔赴營救現場,事故發生地離洞口有10公里路程,救援人員需要在地下走兩個小時左右方能抵達。救援人員分梯隊輪流進入井下開展搜尋、排水、清淤、通風等工作。
災變發生時,井下水位每小時上漲44.5公分,水位標高最高時達138公尺,高出受困人員所在的巷道口8公尺。經過封堵透水點、水泵排水、清淤、通風,最終救援人員通過敲擊鋼管並收到回聲,確認有被困人員仍然存活,最後13人才得以搶救出井,奇蹟生還。
  回應
仇中人士一定恨透了心碎了
2019-12-19 08:35:29
阿楨
高速增長終結?美國葉岩油產業因這件事“踩刹車”

  據路透社2020-01-02報導,美國葉岩油井普遍出現支出削減和產量下降,意味著美國的石油產量增速預計將較2019年放緩。2019年美國國內石油產量高於1300萬桶/日。一些分析師預計2020年產量增速可能放緩至僅10萬桶/日。
  過去10年,葉岩油革命促使美國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原油生產國及能源出口大國。但這場革命並未推動股價上漲。標普500指數能源板塊在這10年中漲幅只有區區6%,遠遠不及整體股市180%的回報率。
  長達10年的石油產業擴張並沒有提振獲利,令投資者大感失望。石油輸出國組織于2014年發動價格戰,美國原油價格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葉岩油產業利潤遭到擠壓。
  產量暫時放緩,但因許多公司節本增效,該行業在本世紀10年代的最後階段提速。現在隨著投資者變得悲觀起來,哪怕油價上漲,葉岩油行業也不再認為採油一定穩賺不賠。
  分析師目前預期2020年美國原油均價在每桶約58美元,這比當前油價略微低一些。但分析師指出,由於投資回報的壓力,即使2020年油價維持高於60美元,也不會刺激另一波產量噴發。
  “我們認為(快速增長)差不多結束了。”英國IHS馬基特公司能源分析師拉烏爾•勒布朗稱。由於從葉岩取得的石油產出會迅速下滑,業者需要持續進行昂貴的鑽采活動,才能維持產量水位穩定。
  相關新聞
美伊局勢致美股下挫,油價大漲3%黃金漲1.77%
  回應
美國強弩之末
2020-01-05 08:20:38
阿楨
中國自主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下水

  2020-04-28,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輪在廣州順利下水。
  深海01是一艘可用於在液化天然氣(LNG)等危險氣體海上洩漏擴散區進行監測監控、事故應急、人員救助的專業危險品應急指揮船。這是國內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也是全球首次採用艙室微正壓維持系統,船總長約78米,型寬12.8米,型深5.5米,設計吃水3.4米,滿載排水量約1450噸。
  該船採用3台柴油發電機組(3X2080千瓦)加2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2X750千瓦時)的“油電”混合電力推進,雙全回轉吊艙推進器,具備DP 1動力定位功能。船舶定員60人,設計航速不小於18節,抗風等級12級,續航力1000海裡。設有直升機起降平臺可滿足目前國內主力海上救助直升機起降使用。配備了液化天然氣(LNG)氣體探測系統、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檢測系統、海面溢油監測雷達、X波段防爆雷達和水下機器人(ROV)等先進設備(設施),自主開發設計了兼顧海上執法、應急指揮和船舶管理的綜合資訊化系統。
  這艘船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資立項,深圳海事局負責建設。船舶下水代表船舶主船體及其水下附件已經建造、安裝完成。根據建造進度,該船將於今年內在深圳正式入編服役。“深海01”投入使用後,將在深圳水域負責安全監管、溢油監視、大氣監測和事故應急等任務,有力保障深圳港的安全運行,以更強能力服務交通強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等國家戰略。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04-29/doc-iircuyvi0466347.shtml
2020-04-30 08:20:07
阿楨
中國光伏短短10年掀翻歐美,走上超越自己之路 2020-07-28 觀察者網

  大橘:最近幾年中國光伏技術進步很快,發電成本有了明顯下降,能具體介紹一下價格降到了什麼水準嗎?跟煤電、水電相比競爭力如何?未來下降的空間還有多大?
  金鑫:光伏技術過去十幾年進步確實非常大。一個光伏電站主要的成本來自光伏元件和逆變器, 10年前接近四五十塊錢一瓦,到今年, 3~4塊錢一瓦,下降了90%多。一年的有效發電小時數按1000小時每平米來算的話,平攤到20年,一度電成本不到兩毛錢,已經全面低於煤電,接近優質水電資源了。2013年最高峰時,國家補貼曾經達到6毛錢一度電,今年已經降到兩分錢,已是在平價上網。可以說,光伏已經走到了無需補貼的商業價值顯現的臨界點上。
當然光伏電相對於煤電和水電來說,也並不是嚴格的競爭關係,而是互補的關係。因為光伏和風電都有一個看天吃飯的問題,光伏只能白天發電,晚上不發電,不像火電或者水電相對穩定。電網更喜歡穩定可控的煤電和水電,這是肯定的,但清潔能源是整個人類的發展方向,隨著電網的技術改造,光伏和風電場本身也有無功補償這類的技術,對電網也會更親和一點。
  大橘:中國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上領先的企業都有哪些,在國際上處於什麼地位?
  金鑫:光伏行業裡,中國基本上已經佔據了全球統治地位。最上游的矽料,中國產能占到全世界的2/3,矽片更是占到了97%以上。電池片的產能占到世界的80%多,組件的產能占到了3/4以上。
  大橘:中國企業能夠在研發上做到國際領先,主要原因是什麼?
  金鑫:光伏行業本身,說實在的,其實並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最早的光伏生產設備,都是由半導體晶片製造業的生產設備來轉化來的。中國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就迅速做到了矽基太陽能電池的技術天花板,其實主要優勢還是體現在成本低,市場規模大。
  回應
美國的電價比中國高,是被公知忽悠了嗎?我是從事紡織工作的,當時還看到棉紡行業用電價格對比,美國電價比中國便宜。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民用電價4-6毛。工業電價6-8毛,商業更貴1元以上。歐美是倒過來的,美國工業電價是可以協議的,2-8毛都有可能,但是民用電價9-15毛都有。歐洲更甚,西歐民用電價普遍在2元以上
2020-07-29 09:09:17
阿楨
習近平聯合國演說: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0/09/23 中時

據《法新社》報導說,中國的決定強化了應對全球氣候轉暖的「巴黎協定」,與川普政府的氣候政策上的立場形成更強烈的對比。
習近平強調,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雖然比歐盟決定在2050年以前實現碳中和稍遜一籌,但中國大陸有關減少排碳量的環保目標已經相當不錯。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儘管它在清潔能源技術方面占主導地位,該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小汽車和巴士製造國。
  相關新聞
川普聯大演說吹噓施政成就 12次抨擊中國
習近平聯大演說反批任何國家都不能我行我素搞單邊主義霸權霸淩 宣佈金援聯合國一億美元 稱中國無意打冷熱戰
聯合國秘書長:應避免新冷戰 世界應該停止衝突聚焦於對抗疫情。
  回應
習進平在聯合國大會說給全世界人聽,川普在聯合國說給美國人聽!
高下立判,川普反而成了國際上的跳樑小丑!
2020-09-24 08:54:09
阿楨
全球最大LNG動力集裝箱船在滬交付

2020-09-22,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MARIC)研發設計,滬東中華公司為法國達飛集團建造的23000箱雙燃料超大型集裝箱船中的 “達飛雅克•薩德”號在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順利命名交付。它也成為全球最大的以液化天然氣(LNG)為動力的集裝箱船。總長399.9米,型寬61.3米,貨艙深度33.5米。長度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還要長60多米;甲板面積達23978平方米,相當於3.5個標準足球場。一次能裝下23000只標準集裝箱,可承載22萬噸貨物。為了滿足巨大的裝箱量,船的貨物綁紮系統進行了前期優化設計,最終應用了當今集裝箱船領域先進的綁紮橋形式,貨倉加甲板堆箱層數達24層,相當於22層大樓的高度。
主機採用的是中國船舶集團全資WinGD公司研製的發動機,配置了目前全球裝機功率最大的WinGD低速雙燃料發動機W12X92DF,既能使用燃氣又兼顧燃油,無論遠海航行還是近海航道航行,均可依靠天然氣來提供動力。
長期以來,集裝箱船是航運業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每年產生碳排放量為1.82億噸,占航運碳排放總量的22%;散貨船碳排放量為1.58億噸,占總量的19%;油輪碳排放量為1.14億噸,占總量的14%。
為滿足雙燃料動力,“達飛雅克•薩德”號特別安裝了一個18600立方米的MARK Ⅲ型薄膜式燃料艙,用以裝載LNG(液化天然氣),為船舶提供 “綠色動力”。與同型燃油集裝箱船相比,這艘船單航次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20%,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近85%,顆粒物、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9%。
就在7天前,韓國現代三湖重工業也交付給新加坡EPS集團的船長366米、寬51米、深29.9米,配備雙燃料發動機、超大型液化天然氣燃料箱和天然氣供應設備。但這艘船搭載的標準箱只有1.48萬箱,比“達飛雅克•薩德”號少了近1萬箱。
2020-09-24 08:59:24
阿楨
超85%,我國煤炭消費基本實現清潔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

2020-11-08,第六屆中國國際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展覽會開幕式說:“總體上,我國85%以上的煤炭消費已經基本實現清潔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
  我國能源資源特點是“缺油、少氣、富煤”,決定了煤炭成為我國的優勢能源礦產和基礎能源。近年來,煤炭生產、運輸、消費等各個環節都在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生產和清潔高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年產千萬噸原煤的高效現代化礦井,智慧化採煤工作面,千萬噸級智能化選煤廠,百萬千瓦級燃煤超低排放發電廠,百萬噸級煤制油、煤制氣、煤制化學品等。近90%的燃煤發電機組實施了超低排放,能效大幅度提高,部分燃煤機組的煤耗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傳統煤化工的大型合成氨行業已全面升級換代為煤炭高溫氣化技術;新興的現代煤化工升級示範專案全面實現了煙氣超低排放、汙廢水“近零”排放和VOCs治理;煤焦化、大中型工業鍋爐、工業窯爐正全面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民用散煤用量已壓縮到2億噸以內。
  相關新聞
油價閃崩+新冠疫情,中國煤化工/頁岩氣遭遇“最強”衝擊
美國葉岩油繁榮提前走向終結 2019-05-11 新浪財經
2020-11-10 08:26:12
阿楨
國內急需、國外打壓:中國特高壓為啥獨步天下 2020-12-09 觀察者網

各個國家都在探索電壓極限。20世紀50年代,美蘇加就在進行500kV線路研究。到了60年代,已上升到750kV。前蘇聯曾修過750kV直流和1150kV交流輸電線路,後來蘇聯解體,相關線路缺乏維護,一些特高壓項目最終下馬。考慮到俄羅斯廣闊的領土,他們更需要特高壓輸電。
  對於這些國家來說,不是沒錢就是沒需求。中國受到用電現狀影響,只好在特高壓的研究之路上一路狂奔。國外全面封鎖,中國只好從零開始,通過國產化實現自己的特高壓。
  由於特高壓全國聯網,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併入電網,改善了目前的電能產業佈局。2017年,中國的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全部成為全球最大規模。不但用電充足了,霧霾和污染也少了。
  中國人沒有選擇獨佔,而是輸送給全世界:2019-10-25,巴西美麗山二期項目項目跨越兩千公里,要從雨林把電送到市區。巴西找到國網公司,根據51:49%的股權比例,聯合運營特高壓電網。國網也收購了巴西電力CPFL,有效的拓展了海外業務。
  回應
 特高壓存在潛在風險,這可不是我亂說,當時專家就是這樣說的。美國的電網癱瘓過好幾次,造成跨州大停電。
 好好理解“電網”這倆字,你說的一條線路出事,幾個省就都停電的事在中國是不可能發生的。
 有人反對特高壓說穿了還是利益問題,對於電力這個大蛋糕很多私企,地方利益集團還是很眼饞的,而且特高壓技術必須是國家隊才能玩得轉。有一期電視節目是辯論特高壓的,反對的專家最後說了實話:特高壓必須是整體大網,會加強國家電網的地位.
2020-12-11 09:23:36
阿楨
美發展新能源不再依賴中東石油 卻轉向依賴中國 2020/12/17 中時

去年是美國60多年以來能源出口首次超過進口,美國終於結束長達半個多世紀對外能源依賴的歷史,今年1月川普總統也自豪地宣布「不再需要中東石油」。不過美專家警告,隨著新能源時代來臨,美國脫離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卻在新能源的設備與礦產上轉向依賴中國大陸,這已經是美國能源安全的重大隱憂。
《美國之音》指出,1973年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時,阿拉伯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打擊全球經濟,美國歷任政府都把維持能源自主做為施政目標。但是,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美國卻陷入對大陸越來越嚴重的依賴。大陸不但控制很多關鍵的礦產資源,還主導電池、電動車、太陽能板等終端產品的製造,美國歷史上從未在能源領域如此依賴單一國家。
全球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對石油的依賴減低,但新能源產業設備所需要的關鍵礦藏如鈷、鋰與稀土金屬卻成為重要戰略物資。從太陽能板到動力電池,大陸主導了整個清潔能源產業鏈,而且很多新能源技術已經可以不依靠美國,美國對大陸控制關鍵的礦產資源也幾乎無能為力。其中有很多礦產是陸企在非洲開採,美國就算要建立類似供應鏈,也要很長時間。
報導舉例說,像鋰電池裡所需要的鈷,大陸鈷礦儲量僅占世界1%左右,但全球鈷精煉排名前6名的企業中,大陸佔據五席,大約控制著全球80%市場。剛果鈷產量占世界60%以上,其中14個鈷礦有8座為大陸公司所擁有。
大陸天齊鋰業持有世界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礦─澳大利亞格林布希礦51%的股權。另一家江西贛鋒鋰業則擁有7個優質礦源,金屬鋰產能全球第一。鋰電池裡使用的石墨,大陸占86%原料供應,電池負極石墨100%都是大陸製造。
在軍工、航太、化工、醫療等眾多行業需要的金屬銫,大陸也壟斷了全球供應。美國在2018年將銫列入經濟與國安關鍵礦物清單,大陸則在今年10月將它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計畫。
  相關新聞
中國制裁澳煤反自傷(楨:?) 多省市強制限電停工 大紀元/自由亞洲電台/台灣蘋果日報
華南用電拉警報,3省祭限電措,義烏關路燈:發改委17日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11月全國用電50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1%),目前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 2020/12/18 中時新聞網
國家電網:戰寒潮鬥冰雪保供電,全力以赴滿足用電需求(回應:國家電網還是可信賴的,戰鬥力很強。)
2020-12-25 10:19:45
阿楨
德媒:全球10大風電商,中國占5家

德國新聞電視臺2021-01-25中國出現“風電熱”
去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7167萬千瓦,超過此前3年裝機量之和,累計裝機容量仍居世界首位。原因是,中國提出到2020年將非化石能源占比從6.8%提高到15%。
2019年,中國10大風電設備製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逾90%。僅金風科技、遠景能源和明陽智慧3家就佔據新增風電裝機市場62%的份額。
全球10大風電製造商中,中國占了5家。正如太陽能行業一樣,中國在風電行業也有一個決定性的優勢:員工工資低,中國公司提供的報價比歐美低15%到20%。
歐美的風電製造商是否也會很快面臨與太陽能行業類似的命運?直到幾年前,全球太陽能行業還是歐洲企業占主導,但後來不得不讓位于尚德和英利等中國競爭對手。今天,中企已佔太陽能行業的絕對優勢,而德國大多已從市場上消失了。
中國目前在風電行業仍存在一些弱點,如依賴德國半導體集團英飛淩等公司的元件。但中國企業在國外取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已是大趨勢。
2021-02-28 09:19:43
阿楨
日媒驚呼:中國1年新增清潔能源堪比120座核電站!

  日本《每日新聞》2021-02-20稱, 2020年新建的風力發電為2019年的2.7倍,太陽能發電增長80%,火力發電占比首降50%以下。1年內,中國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高達1.2億千瓦相當於120座核電站,核電同比下降7成。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去年9月聯合國大會,中國宣佈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2月又表示2030年前將太陽能和風力提升至12億千瓦,可同目前主要依賴於煤炭的火力發電的裝機總容量相匹敵。至2019年底,中國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總容量為4.1億千瓦
  報導稱,背後的原因不僅在於國家的強力號召,還在於中國的太陽能廠商激烈競爭降低了發電成本。例如,最新太陽能發電成本已能同煤炭。中國現建核電機組17台,今年1月末,華龍一號已投入商業運轉,但是出於安全,內陸建設計畫現已處停滯。
  近期發佈的《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稱,目前占比為49%的煤炭發電到2060年將降至8%,而太陽能將由11%升至37%,風電也會由13%升至30%左右。核電僅從2%增至4%。風能、太陽能、水力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時將占8成,而核電僅1成。
  然而,中國的風能和太陽能大多集中于西北和東北地區,因為沒有足夠的輸電設施向沿海等電力需求較大的地區送電,這些地方也減少發電量,出現棄風、棄光問題。
  相關新聞
國內急需、國外打壓:中國特高壓為啥獨步天下 2020-12-09 觀察者網
 20世紀50年代,美蘇加就在進行500kV線路研究。到了60年代,已上升到750kV。前蘇聯曾修過750kV直流和1150kV交流輸電線路,後來蘇聯解體,一些特高壓項目最終下馬。
  對於這些國家來說,不是沒錢就是沒需求。中國受到國外全面封鎖,中國只好從零開始,通過國產化實現自己的特高壓。
  由於特高壓全國聯網,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併入電網,改善了目前的電能產業佈局。2017年,中國的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全部成為全球最大規模。不但用電充足了,霧霾和污染也少了。
  中國人沒有選擇獨佔,而是輸送給全世界:2019-10-25,巴西美麗山二期項目項目跨越兩千公里,要從雨林把電送到市區。巴西找到國網公司,根據51:49%的股權比例,聯合運營特高壓電網。國網也收購了巴西電力CPFL,有效的拓展了海外業務。
2021-03-23 09:51:36
阿楨
外媒關注中國大宗商品儲備情況

2021年6月,為穩定大宗商品價格,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佈通知表示,將分批投放銅、鋁、鋅等國家儲備。此舉引發了外媒的關注。
2021年8月5日,英國路透社《中國的秘密商品儲備中都有些什麼》稱,近日,中國10年來首次投放了部分戰略金屬儲備,試圖抑制傷及製造商的價格漲勢。中國還投放了煤炭和進口玉米儲備,以抑制價格,同時中方還購進豬肉以支撐市場。
估計中國對銅、鋁、鋅的戰略儲備分別為150至200萬噸、80至90萬噸和25至40萬噸。約7000噸鈷,是製造電池的關鍵原料。此外,還儲備有鎳、銻、銦、鍺、氧化鉬等金屬及其化合物。
中國的糧食儲備足以養活14億中國人,儲備量超過6.5億噸,稻穀、小麥兩大口糧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需求,且倉儲條件總體達到世界較先進水準。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今年將啟動建倉項目120個,建設倉容1085萬噸,新建的120個倉儲項目分佈在18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中包括6個百萬噸大豆儲備基地和7個50萬噸大豆儲備基地。
中國在2017年玉米國家儲備估計約有2億噸, 2020年出售了超過5600萬噸玉米儲備。
到2019年,中國儲備了近100萬噸豬肉。在2018年8月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中國加速進口豬肉以增加儲備,並且一年內國內生豬存欄數量減少一半。中糧集團2021年高達14.8億元人民幣,將可買11.5萬噸豬肉。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SPR)為2.2億桶,相當於15天的需求量,包括商業儲存和石油公司庫存在內,能滿足60天。2019年9月,中國國家能源局表示,石油庫存約為80天的淨進口量。國際能源署(IEA)建議成員國保持90天,不過中國不是IEA成員國。
今年的煤炭儲備要達到1.2億噸以上,發改委還設定了建立4億噸商業煤炭儲備的目標,預計發電廠將持有約2億噸,煤礦企業持有1億噸,煤炭經銷商持有1億噸。7月16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發佈,國家正在推進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總的目標是在全國形成相當於年煤炭消費量15%、約6億噸的煤炭儲備能力
  回應
他們關心我們的戰略儲備幹什麼?想玩大的?
一個國家的戰略儲備任何時期都是戰略情報
2021-08-08 07:57:56
阿楨
習近平2021-09-21週一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 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

習宣佈,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JohnKerry)等全球相關人士對習近平的最新表態表示歡迎。凱瑞並表示,這是個「偉大的貢獻」,且將是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取得成功所需努力的良好開端。凱瑞今年兩度前往中國討論氣候問題,但均未取得成果,且遭中方提出交換條件。
央視新聞報導,北京清華大學22日新成立的「碳中和研究院」將圍繞碳中和的目標,打造出技術創新中心、高端智庫戰略中心、高層次人才培育基地、合作交流傳播平臺等功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首任院長賀克斌說,這一研究院將轉變學科單一發展的慣性,集中優勢資源加快突破「碳中和」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攻克一批碳中和的「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賀克斌說,下一步北京清大將在零碳發電與動力、新型電力系統、零碳交通、零碳建築、工業深度減排、減汙降碳協同增效、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與碳匯、碳中和戰略等方向重點發力,力爭在碳中和主戰場與關鍵技術突破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2021-09-27 08:18:19
阿楨
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2021/09/28 中時

近日大陸東北地區連續發布限電通知,然而限電政策並非最近才開始,當中涉及氣候變遷政策、去產能、提高能源效率、疫情後經濟復蘇與供應鏈失調等問題,雖然未來中國減碳路途仍極艱辛,但也由於其強勢作為,全球暖化問題總算出現令人樂觀的希望。
這次限電的直接原因是大陸官方下令要達到年度減碳目標,尤其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月22日在聯合國發表演講時重申「雙碳」(2030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承諾,隔日東北與沿海省份就發布了限電通知。其實早在習近平聯合國演說之前,「能耗雙控」政策就推行相當長一段時間,要求對高能耗產業、能源使用效率低的產業要進行去產能。
不過由於疫情關係,去年以來經濟復蘇是優先政策,產業能耗率要求就讓位給經濟復蘇。到今年9月才發現減碳進度落後過多,於是下一聲令下要求追趕減碳進度,9月初就陸續有江蘇、廣東、雲南、廣西、浙江等16省分進行嚴格的減碳措施,其中以煤發電是碳排的最大戶,首當其衝地遭到停產。《人民日報》微信官號俠客島則形容這像是「開學前狂補作業」,命下達後,有的省分「開二停二」,有的「開三停四」,都為積極達成上頭交付的減碳任務。
今年以來為了各地經濟復蘇,對去產能與限制高能耗產業是比較放鬆,但這也導致各地對發電煤的需求大增。大陸是全球煤的第一大生產國與消耗國,約有93%是國產,因此價格也隨著需求而快速上揚,今年5月約500多元人民幣一噸,夏季漲到800多元人民幣,目前已漲到超過1400元人民幣。大陸的動力煤(發電用)是以市場價,有經常性的波動,但電價則是政府定價,煤價一旦上揚,高能耗產業存在的價值就更低了,雖明知如此,這些產能去化時也要考慮到過渡期的經濟與社會穩定,因此時機與政策執行力度的拿捏需要相當的耐心與技巧。
2021-09-28 06:55:25
阿楨
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離開後才發現幾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中國

美國Supply Chain Dive網站2021-10-14:經過多年“中國製造”後,供應鏈正考慮替代選項 在美國,“中國製造”標籤無處不在。但成本上升、貿易戰、疫情等風險,促使一些企業重新思考他們與供應商和中國的關係。美國的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道恩•蒂烏拉說:“我們意識到已將太多力量用在一個國家。”但美國供應鏈的變化,並非是要大規模離開中國,只是多元化。隨著疫情持續蔓延,沒有任何採購目的地能獨善其身。來自中國的單一採購並非唯一風險。
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後,許多企業把視線投向越南,一些企業還在孟加拉、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尋找供應商。但東南亞許多國家缺乏發達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及港口,這會導致延遲交貨時間和其他風險。有些企業考慮回流美國,卻很難逆轉30多年來一直將製造外包、“離岸”到新興市場的趨勢。
那道路又重新回到中國?美國的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道恩•蒂烏拉說,通過在越南增加供應商,SIG的一些成員自認實現了多樣化。到頭來他們卻發現,越南供應商與中國供應商都在同一地方購買原材料和零部件,“幾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中國”。
中國不僅擁有眾多製造中心,還擁有豐富的原材料、充沛的勞動力和強大的港口基礎設施。全球企業已(與中國)建立了只要中斷就會造成損失的供應關係。此外,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和消費群體,國際企業都希望與中國做生意。去年,中國的電商銷售總額高達2.4萬億美元,顯然令美國7920億美元的線上銷售總額相形見絀。
  相關新聞
 中國限電(+美國量化寬鬆+疫情下全球供應鏈嚴重受阻+能源食品及眾多大宗商品價格急升)將成全球停滯性通膨引爆點。
 習2021-09-21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回應:限電背後原因: 第一:不想用資源換廢紙(美元) 第二:不希望工廠低價傾銷 第三:推高美國的通脹 第四:尋求定價權。)
2021-10-17 07:38:00
阿楨
老撾拒絕中國基建,70億找韓國建大壩,潰壩後又求中國出手,咱幫不幫?
  回應
潰堤的是副霸D,高16公尺黏土霸,不是主霸。
自2014年,中國水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穩居世界第一,水電成為我國第二大能源。2020年,中國水電發電量1.35萬億千瓦時,水電裝機容量3.7億千瓦超過全球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16MZg6nEM

是誰在幫助寮國實現「水電富國」? 2017-02-14

湄公河全長的44.4%流經寮國,60%水力資源在寮國,據亞行估算,流經寮國的湄公河蘊藏電力約為1.8萬兆瓦,寮國的利用率還不到4%。寮國60-70%的水電站都由中企承建,目前共10項,投資額9.9億美元。目前,泰國和越南等「大湄公河圈」的電力需求, 7-8%通過寮國來滿足。
  相關新聞
值得信賴!中國幫助寮國南歐江流域打造一庫七級(座)水電站 2020/10/13
習近平2021-09-21週一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 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
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2021/09/28 中時
中國資助的菲律賓Kaliwa大壩2019年8月動工
從「緬甸菲律賓水壩興建受阻」看中國主導的亞洲建設投資問題 2015/04/08 阿潑
國際河流組織2008年《新的長城》:「中國水壩行業指南」說:「目前,中國的水電企業和銀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水壩建造者。」2012年版《新的長城》,中國海外水壩建設增加了100個,在全球74個國家參與建設304座大壩。但與此同時,受到環保團體與民意施壓,中國在緬甸密松/菲律賓Kaliwa大壩,也被叫停。

中亞油田 各方勢力競逐 2008-09-18 Steve LeVine,譯者:陳曉夫

在里海東岸,以美國Chevron石油公司為首的一個團隊,正在超巨型的坦吉茲(Tengiz)油田為五十座新油井開啟閥門。在取得哈薩克境內石油開採權十五年之後,Chevron終於能將這處油田的產量,至少倍增到每天五十四萬桶。
只是如何將石油運出閉鎖於內陸的哈薩克,一直是難題:俄羅斯不斷刁難,阻止、限制穿越俄境的石油運輸作業。
2021-12-28 08:20:47
阿楨
Chevron曾設法跨越裡海,取道亞塞拜然首都巴庫(Baku),經由油管與鐵路,繞過俄羅斯運出部分石油。近年來,Chevron已經經由俄境運出大部分石油;但基於安全考量,它希望經由喬治亞建一條新油管,出口更多石油。問題是,這條運油走廊的興建,因俄突於今夏出兵喬治亞而變得風險倍增。哈薩克已經取消在喬治亞海岸建煉油廠的計畫,將運油走廊擴建到喬治亞的黑海沿岸,幾乎已經不可能。
對於石油與天然氣需求三分之一仰賴俄國進口的歐洲而言,莫斯科今後在政治與經濟議題上,很可能遠較過去更加需索無度。
早在喬治亞衝突前,裡海地區每天出口的六百三十萬桶石油,85%以上經由俄油管運交。從上個世紀九○年代起,俄屢次運用它的石油與天然氣管線,1993年關閉土庫曼對西方的天然氣出口,迫使土庫曼降價向烏克蘭輸氣,就是例證。
在Chevron於1993年接管前,坦吉茲油田日產六萬桶,Chevron計畫增加十倍。但莫斯科以俄國油管輸運量有限與環保為由,下令減半。Chevron不得已,只得寄望於透過喬治亞、高成本的鐵路運輸。
Chevron希望坦吉茲產能最後達到日產百萬桶,但得十年才有望實現,問題是,俄不願配合將境內油管流量加倍,除非Chevron支持莫斯科建一條經希臘通往地中海的新油管,以挑戰美國支持的亞塞拜然、喬治亞與土耳其的BTC油管。Chevron雖拒終屈服,但還需三年才能完成,於是哈薩克與Chevron恢復所費不貲的鐵路運輸,經由烏克蘭與喬治亞,每天用一萬三千個油罐車運三十萬桶石油。
哈薩克仍然保持樂觀,總統女婿、石油主管的提穆爾.庫利巴耶夫(Timur Kulibayev)指出,中國2009年將完成從哈薩克通往中國新疆、每天運油四十萬桶的油管。經過十五年明爭暗鬥,俄美都嘗不到甜頭,卻讓中國拿走了中亞的石油與天然氣,倒是一大諷刺。
  相關新聞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全長一萬公里,土庫曼188公里,烏茲別克530公里,哈薩克1300公里,中國境內8000公里,至2020-12-31,累計輸氣量達3359億餘標方,安全運行4034天。
BTC油管2011-08-25正式啟用,預估到2010年,裏海地區產油量日可達500萬桶,亞塞拜然靠BTC獲得500億美金,喬治亞與土耳其也有6到25億進帳。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升級波及能源市場 2020-09-27兩亞在納卡武裝衝突,外界擔心會影響BTC油管,美國天然氣期貨跌超5%。BTC日送能力為120萬桶石油,但實際不到一半。
2021-12-28 08:41:06
阿楨
俄增兵烏邊境 俄烏危機 歐洲天然氣漲4倍 普丁咎由自取

美國總統拜登與俄國總統普亭2021-12-07的視訊峰會歷經2小時後結束,普亭要求北約停止東擴和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
普丁2021-12-24表示,歐盟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只能歸咎於自家政策,因部份歐盟成員國以高得多的價格在區內轉售俄羅斯的低價天然氣。 普丁還呼籲歐盟批准北溪二號管道,以緩解價格緊張狀況。
歐洲指標天然氣價格14日大漲至紀錄新高,較年初水準飆升近800%。該價格在上週五有所回落,但今年迄今漲幅仍超過400%。
北溪二號管道遭到美國,特別是幾個東歐國家的反對,他們說該管道將使歐盟更加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目前歐盟35%的天然氣需求由俄羅斯滿足。
從俄羅斯到德國的北溪二號管道已於9月建成,目前仍在等待德國和歐盟監管部門的批准。
德國天然氣輸送網絡運營商Gascade的數據顯示,通常向西歐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亞馬爾-歐洲管道週日連續第六天出現反向輸送,將天然氣從德國輸向波蘭,這使價格緊張狀況加劇。
  相關新聞
普京稱北約曾承諾不東擴,北約:從未承諾不擴張
2021-12-28 09:04:06
阿楨
前五月地方財政收入反差大:山西內蒙古大漲近四成,吉林減收超四成 2022-06-24

受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造成財政減收,以及疫情衝擊等造成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前5個月一些地方財政收入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除了內蒙古(39.8%)、山西(36.6%)、江西(1.5%)這三地實現增長外,其餘14省份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這包括了浙江、北京、上海等東部發達省市,吉林則是出現了44.2%的降幅(詳見下表)。
今年為了給企業減負,退稅減稅緩稅降費緩費政策力度空前,預計超過3萬億元,這在短期會造成地方財政減收。尤其是4月和5月是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集中退還期,導致地方第一大稅種增值稅收入大幅下滑。但此舉相應增加企業現金流,緩解企業資金緊張,幫助企業紓困。
  回應
陰陽怪氣個啥,你健忘,不代表當地老百姓也健忘,前幾年煤炭價格的下跌,引起神木,鄂爾多斯這些地方,嚴重的民間金融危機。 現在煤炭漲價了, 當地百姓很多連以前的元氣還沒恢復過來呢 。 就開始吹起來了。
給你看看數據:山西省5月,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製造業增長12.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8%。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3倍,光伏電池增長33.4%,原鋁增長22.5%,氧化鋁增長14.3%,化學藥品原藥增長11.9%,粗鋼增長9.7%,生鐵增長9.5%,鋼材增長9.2%,石墨及碳素製品增長9.0%,原煤增長7.3%,發電量增長6.1%,焦炭增長1.6%;其餘產品產量下降:精甲醇產量下降28.2%,水泥下降19.0%,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下降7.8%。
2022-06-26 07:02:55
阿楨
睽違6年 陸原油年產量可望重回2億噸 油氣對外依存度雙降 2022/12/16 中時 陳柏廷

俄烏衝突影響下,油氣供應成為全球能源安全的核心議題。根據日前發布的《中國海洋能源發展報告 2022》(《報告》)資料預計,2022年大陸原油產量達到2.05億噸左右,是2016年以來首次超過2億噸;預計全年大陸天然氣產量2211億立方公尺,同比增長6.5%。


此外,2023年,全球油市供需大概率維持緊平衡狀態,國際油價維持高位但有所回檔。《報告》預測,2023年中國將繼續穩產原油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4.7%。
澎湃新聞報導,近年來,大陸原油產量的一個轉捩點出現在2016年。2016年,大陸原油產量19969萬噸,比上年下降6.9%,這是2010年以來年產量首次低於2億噸。自2016年開始,受低油價衝擊,大陸油氣勘探開發投資持續下降,原油產量連續3年下滑,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快速攀升。
《報告》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繼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超深水、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理論及技術有所突破,老油田產量衰減速度放緩,新油田投產加快,原油產量保持增長,再上2億噸。
據了解,大陸第一大油田仍是長慶油田,年產量有望超過6500萬噸油氣當量;大慶油田年產量約4000萬噸油氣當量,繼續位居第二;渤海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氣田年產量均超過3000萬噸油氣當量;勝利油田年產量超過2000萬噸油氣當量;其餘的新疆油田、延長油田、遼河油田等6個油田,年產量在1000萬噸油氣當量以上。
報導稱,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2021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72%,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46%。不過2022年油氣對外依存度出現反轉,呈現雙降趨勢。《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原油進口量5.01億噸,對外依存度將降至70.9%。由於天然氣進口同比下行,對外依存度降至42.5%。
2022-12-17 06:54:07
阿楨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建成! 大陸白鶴灘水電站全機組投產 2022/12/20 中時

大陸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20日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至此,該水電站16台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象徵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在長江之上全面建成。陸媒指出,該水電站在建規模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全球第二大。
白鶴灘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甯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是三峽集團在金沙江下游投資建設的4座梯級電站中的第2個梯級。水庫正常蓄水位825公尺,控制流域面積43.03萬平方公里,占金沙江以上流域面積的91%。電站主體工程於2017年7月全面開工建設,2021年6月28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截至12月20日,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發電量超過530億千瓦時,主要輸送江蘇、浙江等區域,助力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白鶴灘水電站工程規模巨大,地質條件複雜,綜合技術難度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三峽集團攜手國內水電建設和裝備製造企業,創造了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300公尺級高拱壩抗震設防指標、地下洞室群規模等6項世界第一,推動大陸水電全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水準顯著提升,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持。
報導指出,三峽集團在長江幹流建設運營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共安裝110台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形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這條走廊跨越1800公里,形成總庫容919億立方公尺的梯級水庫群和戰略性淡水資源庫,其中防洪庫容376億立方公尺,占2022年長江流域納入聯合調度範圍水庫總防洪庫容的53%以上。
隨著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全面建成,6座巨型電站聯合調度、協同運行,年均發電量達3000億千瓦時,可有效緩解華中、華東地區及川、滇、粵等省份的用電緊張局面,為「西電東送」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04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億4840萬噸,對改善大陸能源結構,助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2022-12-21 09:53:43
阿楨
台灣蛋價明起漲2元 2023/02/12

受國際原物料高漲、禽流感疫情等問題,蛋價始終居高不下,每日缺口仍達40萬顆,批發價由每台斤50元漲到52元,下一波清明過後是關鍵,民眾直言「含淚繼續吃」。
  相關新聞資料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2-02-16籲不用搶購雞蛋!農委會做4措施:價格波動低於美日(回應:台灣人薪資是美日幾? 而蛋價卻要比美日?有這種不專業的農業官員,是台灣人之恥!)
 才笑台灣吃不起雞蛋!中國抗疫也一蛋難求價格翻倍飆漲,從每斤(500公克)4元(18元新台幣)漲至8元人民幣 2022-05-21 新頭殼newtalk (回應:整天帶仇中風向的爛頭殼,監督對岸好努力好用心,台灣不必封也翻過倍了吧! 綠頭殼就愛比爛? 綠民真好騙! )
 2023年第1周中國大陸雞蛋批發價每公斤10.73元人民幣(48.5元台幣),環比跌2.4%,連續10周小幅下跌。
 蛋價再創新高!台灣為何會缺蛋? 2023-01-04 聯合新聞 極端氣候/疫病禽流感/飼料價格/小農高齡化/…,根本原因還是雞場如何升級,2021年全台1613個蛋雞場中,現代化的水簾式、高床式分別僅有75場和59場,剩餘的都是傳統雞舍,占比91.7%。(回應:綠色執政、缺蛋保證!)
 中國現代化蛋雞養殖場,全流程自動化,比德國的還先進,真酷!2022-02-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ZMoIAeXoEY
 中國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蛋雞養殖場:投資5.82億元,養300萬隻蛋雞,年產蛋4.5萬噸,銷售收入5億元,年生產3萬噸有機肥 2009-03-22在京奠基。
 2019年中國生產3300萬噸雞蛋,占世界40%。過去,每個農場有100–1000只蛋雞。幾十年裡,朝標準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養了數百萬隻蛋雞。
 2020年中國水產品6549萬噸,養殖占79.8%,占世界60%以上。
 湖北鄂州養豬大樓26層投資40億,年產豬120萬頭。深藍1號深海網箱周長180米,造價1.15億,專養三文魚。
 中國的糧食儲備超過6.5億噸足以養活14億中國人,儲備量超過6.5億噸,稻麥能夠滿足一年以上需求。2017年玉米儲備2億噸,2019年儲備100萬噸豬肉。中國戰略石油儲備(SPR)為2.2億桶,相當15天需求量,國際能源署(IEA)建議90天,年煤1.2億噸,銅、鋁、鋅的戰略儲備分別為150至200萬噸、80至90萬噸和25至40萬噸。約7000噸鈷,是製造電池的關鍵原料。此外,還儲備有鎳、銻、銦、鍺、氧化鉬等金屬及其化合物。
2023-02-20 08:20:04
1
全球外匯儲備去美元化 中俄都在增持黃金

中國黃金儲備2023年1月增加到2,025.46公噸占外匯儲備的3.5%占全球第七:美(8,133.5)德(3,355.1)IMF(2,814)義(2,451.8)法(2,436.8)俄(2,298.5)。中國黃金儲備佔外匯儲備的3.5%比重。但中國的黃金儲備肯定遠高於官方資料。首先,過去10年中國黃金產量占全球15%,2000年以來約產6830噸,且保留在國內。中國還在非洲、南美和亞洲收購國外金礦資產。其次,中國還是最大進口國,2000年以來就超過6700噸,中國私人約2500噸。
  相關新聞資料
5項「去美元」計劃 正威脅美金全球經濟主導地位 2023/02/01 中時
規避制裁 陸數字貨幣跨境試點成功 展現人民幣全球化野心 2022/10/27 中時

俄油打折中國進口同比飆升55%趁機擴充戰略石油儲備 2022-06-21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維基百科 至2008年中國石油儲備相當於10天淨進口量,2016年50天,計劃到2020年90天。

中國外匯儲備--維基百科 至2023年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31,844.62億美元,美元占70%,日元10%,歐元和英鎊20%。

人民幣2021年12月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創六年來最高、全球第四,美元SWIFT仍佔41%,歐元降至37%,英鎊第三。

2021年全球經濟負債破300萬億美元,日本2021年負債12.69萬億美元,占GDP的256.9%,自90年代泡沫後,政府只好舉債,但收穫不高。美國負債破30萬億,占GDP的130%。中國負債8.4萬億,占GDP的47%,外匯儲備達3.25萬億,這意味家底厚實,整體抗風險性很強。
2023-02-21 07:21:07
阿楨
德國記者參觀中國潮腦梁煤礦區,被眼前一幕驚呆了!整個礦區沒有一個人,40台礦車24小時不間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07f5TLABsA
  回應
超級科幻耶!
這就是月球採礦演練。
不是無人礦區,是人直接遙控的礦區,三一重工厲害了!
以前以為露天煤礦不會坍方、瓦斯氣爆,比較安全,原來想錯了。
  相關新聞資料
內蒙露天煤礦2023-02-23坑坍塌4死、49失蹤,事故相關人員已被控制
2023-03-07 08:21:02
阿楨
超越杭州直追廣州,鄂爾多斯5年破萬億? 2023-10-14 中國新聞週刊

在近期舉行的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會上,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匯良表示,鄂爾多斯將力爭五年內邁入萬億GDP城市,進入全國地級市30強。從2017年的3150.21億元,到2021年4950.27億,再到2022年5613.44億,人均GDP在全國名列第一。發展勢頭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因此,業內不少評論質疑步伐是否邁得過大。畢竟目前全國二十多座萬億GDP城市,從5000億元到萬億元,廣州走了5年,杭州、長沙、鄭州、合肥、福州、西安為6年,寧波、青島、泉州用了7年,濟南8年,東莞為9年,基本上都在5年以上。
鄂爾多斯作為資源型城市,具有高度的週期性。已探明的煤炭和天然氣儲量分別占全國的1/6和1/3;高嶺土儲量65億噸,位列全世界第二;煤炭銷量達8.4億噸。2022年,鄂爾多斯獲批煤礦90座增產1.2億噸,新核准煤礦4座,煤炭銷量增長15%。達全國煤炭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完成全國25個省區市和區內10個盟市6.96億噸煤炭保供任務。
此外,正在全力打造四個世界級產業,即世界級能源產業、世界級現代煤化工產業、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和世界級羊絨產業。今年1至7月,在建新能源產業項目167個,同比增加17個,增長248.3%。預計到“十四五”末,超過5000萬千瓦,“風光氫儲車”產業總產值超過5000億元。
今年上半年,投資同比增長46.3%,其中,採礦業16.2%;製造業148.8%;電力熱力燃氣47.6%。與此同時,新興動能增勢強勁。高技術投資同比增長63.9%,新能源投資同比增長369.7%。
但煤炭產業占經濟總量近70%,財政總收入的近50%。2013年,由於煤價大跌,使得GDP增速從內蒙第一降至倒數第一。2023年二季度,近半數企業收入下滑,利潤減少,期盼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落實,為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健康發展。新興產業偏低,產業發展仍集中在上游,導致經濟增長風險較大,工業轉型速度有待加快。2022年研發經費0.79%,低於內蒙平均水準。
關鍵是要真正把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改變“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水準,走出一條資源地區高品質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回應
能歸心
我對鄂爾多斯的印象是從十年前所謂鬼城到現在的翻身,一個神奇的城市。
內蒙發展好了,外蒙就會見風倒。
一廂情願,外蒙統治階級為了穩固統治,會讓民間更憎恨中國,中國除非超越美國,外蒙才…
2023-10-15 09:37:52
阿楨
陸新型儲能規模相當於1.4個三峽水電站 達3139萬千瓦2024/05/08 中時

大陸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從重力、風電到鋰電池儲能等各種新型儲能技術的應用,截至2023年底,全大陸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自「十四五」規畫以來,新型儲能裝機更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93億元)。
大陸央視財經8日報導,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輸出電力為主要形式的儲能技術,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技術。2024年,「發展新型儲能」被首次寫入大陸政府工作報告。現在,各種新型儲能技術已經在各地進行應用。
在江蘇如東,大陸首個100MWh重力儲能項目正在建設中,再過1個多月,項目就將正式投入運行,大陸重力儲能也將實現「從0到1」的突破。如東重力儲能項目所在的如東縣被稱為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今年第1季,如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發電項目為電網輸送清潔電力46.11億千瓦時。
報導指,重力儲能是一種機械儲能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新能源產生的富餘電能提升重力塊進行「充電」,等到用電高峰時,再放下重力塊,用重力做功「放電」,從而為電網提供電力。
廣東佛山寶塘儲能站,是大陸一次性建成的最大電網側獨立鋰電池儲能電站。儲能站裝機規模300兆瓦,占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裝機總量的1/5,每年可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4.3億度清潔電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萬噸。
截至2023年底,全大陸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相當於1.4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可以滿足2000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2023年一年,大陸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已是「十三五」末裝機規模的近10倍。
今年,廣東儲能項目的備案數量同比增長超5倍;江蘇今年將有400萬千瓦新型儲能併入國家電網,以滿足電力保供及電網調節需求。「十四五」以來,大陸新增新型儲能裝機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1000億元。
面對新型電力系統的挑戰和機遇,大陸還在探索更多的儲能手段。常州市的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是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國家試驗示範項目。鹽穴儲能未來的產業化、商業化前景,還有賴於轉換效率的提高和建設成本的下降,科學家仍在探索之中。
2024-05-09 03:03: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