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22 07:07:41| 人氣1,863| 回應53 | 上一篇 | 下一篇

《破碎的大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女人真悲哀,不分古今中外都將女人當生產工具,人口太多時要節育,如今少子化老人化、又要多生。

當台灣女人還算幸運的了,要是大陸女人,這二、三十年來可就經歷了人類史上最嚴厲的人口政策:一胎化的折磨,如今中共當局和中國人口又同時面對多重的挑戰。

有三本書可反映三個時期三種不同的切入方向,首先是《破碎的大地》(台報出版社,1983)對一胎化之控訴。

作者毛思廸是反中的美國學者,當然會「成為美國保守陣營的英雄,與國民黨的最愛。」

乖乖!如今台灣日報和不少數叛中學者,又成了民進黨的最愛。

政黨輪替了嘛!暫不評叛中學者,先評毛思廸,他說:
「生育控制(一胎化)計劃是道地的中共社會主義:由國家設定一個長程的藍圖,以重新建設社會;人民要毫無怨言地遵守路線,即使國家的計劃有缺點;而且計劃實施時,極盡剝削人民之能耐,國家也仍然置之不顧。」(p.233)

毛思廸可是位逢中必反的美國學者,毛澤東的反對生育控制:「家庭計劃不只沒必要,而且還是全然的邪惡,是一種滅族行動」,他也批,「那些致力於生育控制的人被指為右派份子,假借人口問題的名義,從事政治陰謀。」(p.211)

狗咬狗滿嘴「毛」!不管中共反對或主張「生育控制」,全都錯。為何?因為「中共權力的膨脹擴張,已到無可匹敵的地步,會進而控制其人民的生育,似乎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p.232)

這麼說來在小毛眼中,中共會以一胎化控制破十億的人口,根本不值覺同情的理解,而是老毛的自作自受?

不只!小毛還是位反墮胎的保守主義者,他根本就歧視中國、不論古今,他說:「在中國,人不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成的,人只是共產黨的生產工具,毛澤東從來不曾像聖經那樣說過:『汝不應殺人』。」(p.236)

難怪他會誇張地說:「我發現在計劃生育運動延續的期間,衛生所已經變成『墮胎所』了。」(p.233)

中共雖未在政策上強迫墮胎,但一胎化事實就是迫使重視中國「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無後為大」傳統的女人去墮胎。

那怎辦?讓人口增加到廿億、大家一起餓死嗎?

「餓死事小,人權事大」,小毛說:「中國人不像美國,沒有熱愛生命的改革者會到衛生所與醫院去靜坐示威,反對懷孕末期的墮胎,也沒有擁護自由的呼籲者向計劃生育會議要求讓婦女不受壓迫,可以自由選擇墮胎或不墮胎。」(p.236)

「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啦!小毛那真會主張墮胎?


台長: 阿楨
人氣(1,863) | 回應(5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中產階層調查》

顯示全部53則回應

圖博館
社評:罵計生者比當年批馬寅初還瘋狂2015-7-15 環球時報

  一段時間以來,輿論圍繞計生的討論很多,抱怨也很多。而國家政策調整保持著穩紮穩打的節奏,我們認為這是有必要的。
  中國人口政策到了需要調整之時,而調整也的確在發生。輿論不斷指出問題,政府的政策調整隨之跟進,社會意見和行動之間並沒有出現斷裂。
  有少數人對計劃生育這一過去幾十年的國策做“反攻倒算”式的批評,這是一種極端聲音。這種聲音在互聯網上有時形成匯合,像是有點聲勢,但這是一種假象。中國社會並不存在對計劃生育政策的真實痛恨。
  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執行中,各地不時有不規範的強制性個案被報導出來,它們受到批評和譴責,但那些事件大多在改善官員工作作風的層面消化了,對全社會來說,它們並沒有被記到整個計劃生育的賬上。
  世易時移,中國的人口計劃需要與時俱進,即使將來全面放開二孩,甚至允許三孩,也不代表過去40年中國計劃生育搞錯了。一些人因為現在的人口結構出現了一點問題就全盤否定國家計生走過的路,這是隨便拿過去撒氣、缺少歷史涵養的表現。
  世上的事有一利則有一弊,計劃生育如此龐大的社會政策更是如此,關鍵要看它利大還是弊大。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計劃生育,累積少生了幾億人。想想看,今天的中國有可能是18億人,甚至20億人,而我們今天實際13億多人。中國沒有其他差別會比這兩個數字之間的差別更大、更深刻。
  我們今天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人口紅利少了。但假如在今天的經濟發展水平甚至更低水平上擁有18億人口,這個國家將會遇到的問題不知要糟糕多少倍。常聽人談印度的“人口紅利”,挺讓人羨慕,但所謂“人口紅利”只有在經濟學上才是正面意義的,當它分散成一個個具體的人生時,它的實際表現往往是極度貧困、勞動者缺少權利、社會極端的兩極分化等等。
  現在有少數人批評計生政策,動輒說中國可以養育二十幾億人口,這種聲音比當年對馬寅初人口學的批判還要瘋狂。我們可以讓經濟發展少一點人口動力,但我們不希望中國變成有二十幾億人口的國家。世界上有老齡化問題的國家有的是,那樣的社會有多可怕可以看見,但二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會是什麼樣難以想像。那很可能是一個超級的“蟻族國家”,誰也別試圖哄騙我們那樣的中國有多美好。去中國農村基層看一看,了解一下更廣範圍的生育情況,就知道這是為什麼了。
2015-07-15 09:35:01
圖博館
人民日報2015-7-25微信 談全面放開二孩:發展是最有效的避孕藥

  國家衛計委本月初表示,單獨兩孩效果正在顯現,目前正在抓緊制定全面“放開二孩”相關規定。隨後,媒體稱年內就會全面“放開二孩”,但衛計委隨後回應,目前暫無全面放開生育二孩的時間表。
  到底是什麼讓中國人不想多生了?
一般觀點認為,計劃生育政策、人均GDP水平、人力資本水平是中國生育率急劇下降的三大推手。只不過,這三個變量在不同時期對生育率下降產生的影響,並不相同,呈現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首先,生育政策對生育率下降的影響,邊際效果漸趨下降。第二,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和人力資本積累對生育率下降造成的影響日益增強。
換句話說,人們要么忙著掙錢,要么忙著上學,讀完碩士還要讀博士,生孩子的事自然就往後推了。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展是最有效的避孕藥。而相對來說,貧窮就是最合格的助產士了。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現在經濟繁榮,娛樂至上,世界那麼大,孩子是拖累。
調查發現,在假設不受政策限制的情況下,平均每對夫妻期望的孩子數大概是1.7個,也就是說顯著低於2.1的替代水平。
這意味著,即使將來不再限制生育子女的數量,生育率回歸到高水平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了。
  到底是誰讓中國人不想生了?
首先,要明確一下生育政策的適用範圍。總體上看,農村寬於城市,西部寬於中東部,少數民族寬於漢族。因此根據蔡昉的測算,從全國整體上看,政策規定只能生一孩的人口僅僅為全部人口的36%。也就是說,即便實行了嚴格的計生政策,全國還是有六成多人可以多生。
第二,從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時間上來看,事實上,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就開始提倡以“晚、稀、少”(晚婚、生育間隔、少生優育)為目標的自願性計劃生育了。到80年代才形成了強制性的獨生子女政策,隨後逐步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並得到越來越嚴格的執行。這裡,有一個時間點很關鍵,就是總和生育率大幅度降低是發生在1970-1980年期間,也就在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之前,從5.8下降到2.3,下降了3.5個孩子數。而以2008年總和生育率為1.4作為參照的話,1980年以後總共才下降了0.9個孩子數。
2015-07-27 08:49:49
圖博館
生還是不生,這不單是中國的問題

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口轉變,即從“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向“低死亡率+低出生率”的轉變,是以高度壓縮的形式完成的。中國人口期望壽命從40歲上升到70歲,只用了50年左右,比歐美國家少用了一半時間。而英國、法國的總和生育率,從5下降到2,用了約75年的時間,而我們花費的時間不到30年。
  那麼中國的這種現像是獨一份嗎?不是。
韓國、新加坡、泰國和中國台灣都沒有實行過計劃生育政策,但他們和中國大陸一樣,生育率從上世紀50年代大致相同的高起點上,到90年代以後都下降到低於2.1的替代水平。印度雖然在時間上有所滯後,但變化軌跡也是如此。
  延伸閱讀:
我國的人口形勢究竟有多嚴峻?生育政策的變化又會對出生人口的數量帶來多大影響?
綜合人口學界的研究成果來看,目前,我國的總和生育率在1.4至1.5之間,也就是我國一個婦女平均生育1.4至1.5個孩子,接近於老齡化嚴重的日本、俄羅斯等國。據測算,我國每對夫妻平均至少需要生育2.2個孩子才能讓孩子輩與父母輩的數量持平,最終維持人口長期不衰減。
事實上,即便全面放開二孩也並不會像此前有關部門擔心的那樣出現人口數量的爆發,每年增加的出生人口最高估計只有600萬-700萬人,加上目前1600萬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峰值總和生育率也只有2.2到2.3。值得關注的是,如此水平的總和生育率預計只會持續一兩年,很快就會一路走低,一直低到目前1.5左右的水平。
限制性政策逆轉後的生育率反彈非常有限,要恢復到更替水平難上加難,而這樣的案例在其他國家就曾得到過驗證。如,新加坡在1987年的生育率為1.62,自1988年開始新加坡從控制生育改為鼓勵生育,其後5年的生育率分別為1.96、1.75、1.87、1.77和1.76,目前新加坡的生育率只有1.2左右,與中國港澳台等華人地區同處世界最低水平。
其實,根據衛計委統計,截止到5月底,全國申請“單獨二孩”總量為145萬,僅佔目標人群的13%,遠遠低於衛計委公佈的生育意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之間,還存在一個明顯的落差。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07_26_328226.shtml
2015-07-27 08:50:44
圖博館
外媒:不要把中國男女比例失調歸咎於計劃生育政策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2015-08-25刊登《不要把中國男女比例失調歸咎於獨生子女政策》一文,作者係塔夫茨大學政治學副教授伊麗莎白·雷米克、獨立學者卡麗絲·洛。
 文章稱,在過去10年裡,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遠遠高於105:100的自然比率,流行看法是,這純粹、完全是由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造成的。這種說法合乎邏輯的結論是:取消該政策將消除中國的男女比例失衡。
 但稍做比較就能看出這種流行看法是錯誤的。男女比例失調起因於計劃生育政策的說法通常有兩個前提依據:單單這一個因素導致了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導致了新生兒男女比例失調。但事實上,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下降,那是獨生子女政策出台的好幾年前。而且,中國的鄰國儘管沒有實施這種嚴厲的政策,但在1970年也曾出現類似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文章稱,人口出生率下降也並非必然導致男女比例失調。日本的人口出生率約20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低的,但該國的男女比例始終保持在自然範圍內。中國過去30年裡的男女比例失調恰好與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同步,這種巧合具有誤導性。從更久遠的歷史角度來看,中國的男女比例是在過去200年的很長時間內漸漸嚴重失調的。
 文章稱,獨生子女政策本身有點用詞不當,其實中國各地有三種不同政策。以漢人為主的農村地區實行“1.5胎”政策,頭胎是女孩的家庭可以懷著對兒子的期盼生二胎。城鎮地區執行嚴格的獨生子女規定,貧窮的少數民族地區則限生兩個孩子。
 就男女比例失調程度而言,農村“1.5胎”地區(新生兒男女比例約為119:100)高於城鎮獨生子女地區(約115:100),限生兩個孩子的地區(約112:100 )最低。這些數字表明,轉而普遍實行二胎政策可緩解但不能消除問題: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仍會高於世界上其他幾乎所有地方。因此,流行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計劃生育政策不是男女比例失調的唯一重要推動力。
 文章稱,流行看法的問題在於,它把重男輕女當成一個司空見慣的文化現象,認為中國人就是喜歡兒子。但重男輕女並非永恆不變的定律。刺激中國家庭生兒子的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幾經沉浮,與新生兒男女比例失調狀況同步。因此,要使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正常化,就應當著手解決中國父母想生兒子的刺激因素。
2015-08-31 09:36:11
圖博館
重男輕女的誘因出現在四個領域:勞動、財產所有權和繼承權、祭祀活動、養老保障。在這些領域有強大刺激因素的社會往往男女比例失調。事實上,無論是從中國各地來看還是從各個國家來看,新生兒男女比例的差異與重男輕女刺激因素強烈程度的差異總是一致的。養老保障似乎是重男輕女的最重要誘因,與祭祀有關的誘因次之。
 中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在1960年之前失調,1960年至1985年間正常,1985年以後再度失調。在高度失調的這兩個時間段裡,兒子以全部四個標準來衡量都十分必要:下地勞動、財產繼承、祭祖和養老。相比之下,在公社時期(約1958年至19​​83年)期間,生產活動社會化,財產歸集體,祭祖活動遭壓制,養老金由公社提供。家庭不需要兒子,所以他們沒有什麼動力去殺死或遺棄女嬰。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重男輕女的刺激因素在中國形成顯著的城鄉差別。在城鎮地區,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是生父母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因而能夠為父母提供養老。祭祖活動在城鎮不像在農村那麼重要,而城鎮女性也享有平等的財產權和繼承權。綜合這些因素,城里人不像農村人那麼渴盼生兒子。
 文章稱,日本和韓國的新生兒男女比例也隨著重男輕女刺激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在整個20世紀,日本的重男輕女程度以我們的標準來衡量不高。女性對家庭收入有重大貢獻並享有平等的財產權,而且日本的養老金很豐厚。雖然在祭祖時最好有兒子,但日本的新生兒男女比例並未失調。另一個例子是,韓國的男女比例失調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急劇上升,但1995年以後下降。這種正常化恰逢韓國的婚姻家庭法規定,女性不一定要嫁入夫家,她們有同等的祭祖權利和責任以及平等的繼承權。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08_30_332398.shtml
2015-08-31 09:37:09
圖博館
日本美女搶嫁中國丈夫的六大原因 2016-08-05

現在,世界許多國家的女孩都搶著嫁中國男人,從韓國女孩搶著嫁中國男人,到非洲女孩搶著嫁中國男人,另外,老撾、越南等國家的女孩更是搶著嫁中國男人,現在日本女孩也搶著嫁中國男人,中國男人在日本如此“走俏”,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國男女平等觀念要比日本強。
  二是中國的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樣上班。
  三是中國男人對老婆很呵護。
  四是中國男人一般很顧家。
  五是中國男人能把收入全部交給老婆管理。
  六是中國男人度量一般比較大。
  回應
各國年輕人自由通婚很正常,但中國男人還沒有香到到外國女人槍著嫁的地步。
中國男人有那麼香也不至於現在取個媳婦那麼難,還出現光棍村了,因為女少人多。

北京單獨二孩申請數首破5萬 要二孩前準備啥 2015.10.19

  自2014.2.21北京市正式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後,“單獨二孩”申請數今年已呈穩步上升趨勢。2015.9.30,北京市“單獨二孩”申請數和辦證數,分別為53034和48392例,與去年不足3萬的申請數相比大幅上升。31至35歲佔比最高,共27435例,佔總數56.69%。其次為26至30歲,共11437,佔比23.64%。此外,36至40歲為8334,為7.22%。以及41至45歲和25歲以下,分別佔比1.69%和0.56%。很多家庭都卯足勁想生一個後年寶寶/二寶,你家也是嗎?生二孩之前,需要哪些準備工作?
  擔憂|醫院建檔難度變大?
  討論|你會要二胎嗎?
  單獨二孩政策自2014年初啟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然而目前新增出生人口低於官方預測。有專家認為,目前“普遍二孩”的生育意願並不是很強烈,主要原因在於成本太高,負擔不起。要二孩其實除了經濟因素,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顧忌,需要爸爸媽媽先做好準備。
  1.高齡產婦
  2.心理準備
  3.經濟壓力
  (新浪育兒綜合新京報、四川日報、三湘都市報等報導)
  回應
王小晨 [北京] 應該全面放開,就怕以後全面放開時我們這代人想生都生不了了!最可氣的是如果超生了被罰社會撫養費,我就不明白了,我交了社會撫養費政府就幫我養孩子了?不還是我自己養嗎?
那個王小晨是個超生戶,不知多少孩子盯著國家的福利吶
一看就是槍手寫的!
槍手寫申請數和辦證數?
2016-08-25 09:34:26
圖博館
全面兩孩政策後的巨變 2016-08-17 經濟觀察報 黃匡時

中國政府於1980年開始倡導獨生子女政策。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之初的撥亂反正和經濟轉型時期。經過文革的浩劫,整個國民經濟處於增長緩慢的階段,糧食緊張,商品市場尚不發達,供給短缺。馬爾薩斯的恐懼依然籠罩整個中國。1980年中國年末總人口為9.87億,其中,農村人口為7.96億,佔80.6%。此時,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468元,處於極低的水平。
  有學者認為,當時的計劃生育政策是草率的。因為當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已經接近更替水平。198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2.24,遠遠低於1970年的5.81,比較接近2.1的更替水平。如果當時不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也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口結構更為均衡,老齡化的到來會推遲,人口紅利更為持久。
  歷史不能假設。計劃生育政策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少生了4億多人,解決了數億人的貧困,加速了中國人口、經濟和社會的轉型,提前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
  獨生子女政策實施後的巨變
獨生子女政策實施的30多年中,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總和生育率進入到低生育水平,長期的低生育水平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持久的“獨生子女效應”。此外,獨生子女政策相伴隨的持續攀高的出生性別比,導致了農村光棍問題的出現,造就了婚姻市場上的失衡和亂象。
  獨生子女政策加速了老齡化進程的提前到來。2000年前後,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0%,進入老齡化社會。
  研究表明,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鎮化化加速,經濟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已經遠遠低於政策生育率。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正好驗證了“發展是最好的避孕藥”這句口號。更令人擔憂的是,生育觀念這個東西更像是一個單行車道,上路了要回頭就很難,或者說壓根就無法回頭。從提高生育意願的國際經驗來看,效果並不明顯。
  從獨生子女政策到全面兩孩政策
回頭看來,政府在終結獨生子女政策的思路是清晰的,也是漸進式的。其實早在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之初,雙獨兩孩政策就已經開始實施。1985年浙江全省實施“雙獨兩孩”政策,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期間,天津、上海、江蘇、北京等27個省份實施了“雙獨兩孩”政策。
2016-08-25 09:39:37
圖博館
2002年,湖北、甘肅、內蒙古等三個省實施“雙獨兩孩”政策,2011年,隨著河南省實施雙獨兩孩政策,全國大陸31個省市均實施了“雙獨兩孩”政策。雙獨兩孩政策是獨生子女政策終結的第一步。2013年,隨著新一屆政府啟動了全面深化改革計劃,10月,黨中央提出實施單獨夫婦可以生育兩孩的新政。
  單獨兩孩政策的實施是獨生子女政策終結的第二步,全國單獨夫婦目標人群大約1100萬。截止2015年年底,全國有169萬單獨夫婦申請了兩孩,佔比為15.4%。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中國出生人口分別是1640萬、1687萬和1655萬。從總量來看,單獨兩孩政策的效應並不明顯。不過,從分孩次結構來看,二孩的佔比和總量上升很明顯,應該說,單獨兩孩政策的影響是明顯且穩定的。
  2015年註定是一個極為特殊的人口年。從生肖來看,2015年屬於羊年。在中國北方,羊年不生娃的民間習俗依然根深蒂固。2016年預計出生1750-1800萬,除了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外,2016年更多是單獨兩孩政策的影響。應該說,如果剔除了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2016年出生人口依然比2015年多,而2015年比2014年少32萬。這樣,2015年就形成了獨特的羊年效應年,即為了避免羊年生娃,要么提前生育,要么推遲生育。
  全面兩孩政策誕生記
2015.10.29,央視新聞聯播正式播報中央決定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決定。這標誌實施了長達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的終結。對全面兩孩政策目標人群的測算,全面兩孩政策目標人群為9100萬,預計約1700萬新增二孩出生人口。
  全面兩孩政策後的巨變
從總人口來看,全面兩孩政策並不會改變全國總人口下降的趨勢。預計2030年前後中國總人口會出現負增長,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優先於生育數量的追求,傳統盲目生育的行為已經被現代理性的生育行為替代。人口學界並不看好全面兩孩政策的影響。
  與人口形勢的重大變化相對應,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將面臨重大的轉型。經濟總量要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均國民收入要邁出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階段;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60%,2030年70%,進入城鎮為主導的社會形態;而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從發展中國家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將為上述轉型提供重要的人口要素,當然,這些人口要素是否能加速或者多大程度上加速了上述轉型,依然值得深入研究。
2016-08-25 09:40:47
圖博館
印度貧窮人口1億多世界第一 竟是第7富有國 2016-08-23 中央社

  印度與中國大陸在這份全球最富有國家榜單排名第7和排名第2,但在聯合國2014年發表的全球極度貧窮人口中,分居第1和第2名,占全球貧窮人口的32.9%和12.8%。
  根據財富研究機構「新世界財富」(New World Wealth)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
美國(48.9兆美元)中國(17.4兆)日本(15.1兆)英國(9.2兆)德國(9.1兆)法國(6.6兆)印度(5.6兆)加拿大(4.7兆)澳洲(4.5兆)義大利(4.4兆)。

聯合國報告盛讚中國“造血式”開發扶貧

2016-08-22,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2016中國人類發展報告》,強調中國“造血式”的開發扶貧,既是過去幾十年推進減貧工作的重要經驗,也是實現減貧目標的必由之路。
  《報告》稱,自20世紀70年代末推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類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2014年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達到0.727,在188個國家(地區)中列第90位,已進入高人類發展水平國家組。在1990年處於低人類發展水平組別的47個國家中,到2014年中國是唯一躋身高人類發展水平組的國家。
  這主要得益於經濟的快速增長與社會政策的進步。中國在過去30多年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1978年到2010年,中國政府成功幫助6.6億人擺脫貧困。教育方面,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在過去十年持續穩定在99%以上。健康方面,人均預期壽命從1980年的67.9歲提高到了2010年的74.8歲。
  報告認為,中國通過精準扶貧、特色產業扶貧、有條件現金轉移支付等多種政策舉措,更加有針對性地推進了多維扶貧,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前述西藏以地方特色水產業為引領的扶貧與包容性發展經驗作為報告援引的案例進行了詳細闡述。
  回應
共同富裕就是最大的民主。
量中華之物力,結少民之歡心
問題是有人花你的錢,並不認同中華民族,天天鼓吹什麼民族獨立。
這正是我中華民族的胸懷,沒有這點氣量,如何維繫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西藏民族人數雖少,但西藏的面積夠大,資源夠豐富,地理位置夠重要,在西藏的建設上多花點投入,值!
“造血式”扶貧,這個不是新東西,魚或漁的關係,早有古訓的。只是能把這超大規模超高難度的事兒長期堅持做下去的,卻也只有共產黨了。
只有社會主義可以精準扶貧,只有發展社會主義消滅剝削壓迫後,人類才可能摸到孜孜以求的民主的邊。
2016-08-25 09:43:37
圖博館
中美學者:中國“消失女孩”或未消失統計數據被嚴重誇大2016-12-05

美國堪薩斯大學近日在其網站上發表文章,介紹了堪薩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肯尼迪及其合作者其合作者陝西師範大學史耀疆的研究成果。他們認為,“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已造成3000萬至6000萬'消失的女孩'”這一說法所引數據可能被誇大了,這些女孩中的大多數其實並沒有消失,這裡有一種政治學的解釋。
  肯尼迪和史耀疆分析數據後發現,大部分“消失的女孩”是上戶口比較晚和未報告出生人口造成的,此前報導的中國出生性別比(sex-ratio-at-birth )數據並沒有足夠的解釋效力。他們的研究刊發在了這個月的《中國季刊》上。
  研究者們認為,政府的基層官員承認他們不能完全執行獨生子女政策,他們與農民採取的是“非正式合作”。他們實際上通過允許各個家庭多要一個孩子的隱性協議換取當地是社會穩定。
  上述有關基層少報出生人口的研究成果,似乎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的男性人口遠超女性導致的“婚姻擠壓”問題並不像有些學者此前預計的那樣明顯。許多研究者認為,中國的農民為了遵守法律,會把他們的女兒殺死,肯尼迪說,他的這一解釋是更說得通的。
  回應
 這個事就不要自己騙自己安慰自己了,女孩是太少,光棍是變得越來越多。看班級裡男女比例不就知道了。
 好一點的學校都是女生多於男生
 然而我還是沒有女朋友、
 那就你就該對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負責,建議國家對30歲還沒結婚的人開徵單身狗稅,婚後,35歲仍沒有孩子的開徵人口老齡稅。
 人口出生率全球最低,哈哈,計劃生育好處多
 明年再看今年的出生人口吧,醫院的產房床位都不夠,順產的,休息個兩三天就讓出院.
 之前那些學者有毛病吧,把中國人當什麼了,有這麼多中國人血腥到了會為了遵守法律而殺掉自己的女孩嗎?
 如果還是沒有話語權,幾十年後,這些“消失的女孩”很可能會變成外媒嘴裡被中國政府屠殺了的人口。
 70年代攻擊中國實行計劃生育,90年代攻擊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什麼都是西方“專家”說了算?印度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被西方說兩句就不敢堅持下去,後果怎麼樣?
 70年代中國人口結構政策科學合理,人均壽命比準發達國家韓國高,人口死亡率比歐美低,男女比例均衡,出生率持續遞減。真正攻擊70年代中國人口政策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公知大V噴子。
2016-12-06 10:50:22
圖博館
美學者稱中國人口比官方數據少9千萬專家反駁2017.7.18中國經濟周刊

  日前,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員易富賢在北京大學的一次學術會議上說,中國2016年的實際人口可能為12.9億,比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少9000萬,相當於西班牙人口的兩倍。
  易富賢,是《大國空巢》一書的作者,這本書稱中國人口危機開始全面爆發,中國需要更高,而不是更低的出生率。他最近在北京大學的一次學術會議上說,1990年後中國官方的人口數據被誇大了。中國2016年的實際人口可能約為12.9億。
  而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8271億人,比上年末增加809萬人。
  “我不贊成'中國實際人口比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少9000萬'這個說法。”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中國的人口統計差個幾十萬甚至一百萬還說得過去,9000萬這個說法是違反基本常識的。“我們有人口普查,而且人口入戶調查就是按人頭點出來的,人口數據比GDP準確多了。”
  人口普查,是在國家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方法、​​統一的項目、統一的調查表和統一的標準時點,對全國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的一次性調查登記。
  人口普查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收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國家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分別於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進行了6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之前的人口普查,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區劃來統計的,這樣的方式下,有一些飛地(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域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地土),或者三不管地界,特別是一些城鄉接合部地區,可能會出現遺漏現象。
  為保證人口普查數據準確而不出現遺漏,從2010年開始,我國的人口普查採取了“劃區製圖”方式。
  國家統計局相關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自2010年進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按照地圖的界限,比如將北京從全市到區縣,再到街道、鄉鎮,再到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一級級地細化,把每個邊界都劃分得非常清楚,更精確地繪製出了“小區”地圖。這樣能夠保證在“小區”劃分上基本不重複、不遺漏,保證無縫連接。劃分出的每個邊界都要每一級政府、每一級普查機構去確認。
2017-07-18 10:56:46
圖博館
為了在技術上達到更為準確的普查效果,當“小區”地圖繪製完成,國家統計局要求普查員按照“小區”地圖到現場勘查,將“小區”內所有可能有人居住的建築物,都在地圖上標出來,最後依靠建築物去進行普查登記,達到“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
  “我們總共在全國劃定了600萬個調查小區,一個小區基本上相當於一個居委會範圍。”上述統計局人士說。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人口普查每10年一次,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開展一次1%人口抽樣調查,業內俗稱“小普查”。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2010年人口普查完成以後,針對普查結果,他們為2011、2012、2013、2014和2015年的小普查提前抽出樣本,每年抽其中的一部分(大概三分之一)來進行調查;2015年小普查過後,再將2016、2017、2018、2019年這4年的年度調查樣本重新抽出來,每年根據事先抽好的樣本再去調查。
  “根據樣本調查,應該說對全國人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來講,調查樣本對市級的代表性可能稍差一些,對省級就有比較好的代表性,對全國肯定沒有問題。所以,我國的人口調查數據不是估算出來的,統計方法符合國際上統計調查的一些最基本原則。”上述統計界人士說。
  中國的出生率被高估了嗎?
  與人口數量同樣引發關注的還有“出生率”問題。
  易富賢的研究認為,在1991年至2016年間,中國有3.776億名新生兒,少於官方4.648億新生兒的數據。中國高估了出生率。
  中國的出生率被高估了嗎?楊宜勇否定了這種說法,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我國有一套新生兒出生系統。新出生的嬰兒,只要開了出生證明,不管有沒有去上戶口,相關部門就已經掌握了出生信息。應該說,官方公佈的新生兒數量是比較準確的。我們的計生政策管得嚴,超生了要罰款,只要補交了罰款,就能夠上戶口,就這樣有的人還隱瞞著不上報。”
  但楊宜勇也不否認“中國目前需要更高的出生率”這一說法,“中國目前確實需要更高的出生率,這一點我是認同的。從長期憂患意識來看,生育率最理想的狀態是保持2.1或者2.2的人口更替水平。”
2017-07-18 10:57:48
圖博館
關於生育率,目前普遍採用的計算方式是總和生育率(指某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國際上通常將總和生育率低於1.3稱為“低生育率陷阱”或者“極低生育率”,認為這樣的生育率在人口更替、再生產和人口未來發展上不利。
  一直以來,關於中國總和生育率高低的爭議不斷。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當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這一數字下降為1.18;之後2011、2012、2013年的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04、 1.26、1.24。
  2016年10月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2016》公佈了2015年全國百分之一人口普查結果:2015年,中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047。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2016年的總和生育率達到1.7,而新世紀以來,總和生育率一直在1.5~1.6之間徘徊。這幾個數據說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效果是相當明顯、相當樂觀的。
  《中國統計年鑑2016》公佈的1.047的總和生育率,顯然低於國家衛計委公佈的1.6、1.7的數據。哪一個更能反映現實?
  楊宜勇向《中國經濟周刊》解釋說,人口普查有一個修正數,修正後的總和生育率是1.6。“之所以進行修正,是因為2010年左右中國的嬰兒'黑戶'比較多,這些'黑戶'沒有上戶口。但是這些孩子在7年以後要上學,因此補報的人數也比較多。總和生育率就是通過這些數據和信息進行修正的。”
  各方觀點不一而足,但是在2016 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顯然對於生育率有明顯的提振效果。事實上,即便是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公佈的1.7的生育率,距離發達國家2.1的世代更替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於是,我國要不要廢除多年來實施的計劃生育國策,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
  專家:計劃生育依然是基本國策,不會廢除
  近年來,呼籲取消人口控制政策,改善數據質量的呼聲不斷。
  此前,經濟學家馬光遠撰文指出,當下最重要的問題仍然是生育率過低的問題。即使所有符合條件的都生二孩,每年最多出生人口2200萬,而且根本沒有持續性。從人口政策的趨勢看,全面二孩仍然是過渡政策,最終的目的是全面廢除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主要內容及目的涉及: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應該說,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自製定實施以來,對我國的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
2017-07-18 10:59:07
圖博館
然而,隨著近年來總和生育率下降和老齡化加速,相應地,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也做出了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調整。
  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顯而易見。國家衛計委年初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給出的答案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 抽樣調查推算數據,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比“十二五”時期年均增加了140萬以上,比2015年多出生191萬人,成為2000年以來最高的人口出生年份。
  儘管如此,馬光遠認為,2016年雖然出生人數明顯上升,但並沒有扭轉生育意願下降的問題,也沒有明顯提高中國的總和生育率,距離1.8的目標還相去甚遠。因此,中國仍面臨人口懸崖,廢除計劃生育不會太遠。
  實施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真的需要廢除嗎?
  楊宜勇持否定看法,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計劃生育依然是基本國策,但是,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比如從放開一孩、放開二孩到自主生育。自主生育以後,再過10年、20年可能就要獎勵生育。“這些都是計劃生育的內容,不要偏頗。我建議到2020年實現自由生育。而實施自由生育並不是說中國現在人口少了、缺人了,自由生育不是為了更多的人口數量,主要是生育權問題。”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也表示,中國的人口問題不缺數量,不光是現在不缺,未來幾十年甚至一百年都不會缺人口數量。
  王培安預言,到2030年峰值時期,中國人口將有14.5億左右,到2050年還有14億左右的人口,到本世紀末還有11億以上的人口。因此,更應關注人口素質,同時也要特別關注人口結構問題。
  回應
只可能多,不可能少
黑戶多我還真信
多九千萬我倒是相信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7-18/doc-ifyiakur9086311.shtml
2017-07-18 11:00:06
圖博館
“全面二孩”成績單:去年多出生132萬人

  2017.7.25,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稱,“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出生人口明顯增加。勞動年齡總量雖連續多年下滑,但勞動力資源優勢依然明顯。
  具體來看,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與2012-2015年平均每年出生1654萬人相比,2016年多出生132萬人,二孩出生人數和比重都有明顯上升;
  與2012年相比,2016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提高了0.85個千分點和0.91個千分點;
  出生人口性別比明顯下降,從2012年的117.7逐步降至2015年的113.5,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正常,有利於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人口總量保持低速平穩增長,生育政策調整初顯成效
統計局稱,當前,我國仍處於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人口再生產類型,生育政策調整直接影響出生人口的數量,對人口總量和結構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近年來,人口總量繼續保持低速平穩增長,出生人口數量略有增加,勞動年齡人口繼續減少,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但勞動力資源優勢依然明顯。
統計局稱,2016年末,我國大陸人口總量為138271萬人,與2012年相比,增加了2867萬人,平均每年增加717萬人,年均自然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繼續保持低速平穩增長。人口地區分佈基本穩定,仍然保持“東多西少”的人口格局。
2015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出生人口明顯增加。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與2012-2015年平均每年出生1654萬人相比,2016年多出生132萬人,二孩出生人數和比重都有明顯上升。
與2012年相比,2016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提高了0.85個千分點和0.91個千分點。
出生人口性別比明顯下降,從2012年的117.7逐步降至2015年的113.5,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正常,有利於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0-15歲人口為24438萬人,佔總人口的17.7%,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90747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5.6%,繼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出現首次減少之後,勞動年齡人口連續第五年減少。
儘管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減少,但我國勞動力人口總量依然十分龐大,勞動力資源優勢比較明顯,9億多勞動力、1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優勢。
合理配置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科學培育優質的人力資本,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已成為我國人口發展的目標。
2017-07-27 10:29:42
圖博館
同時,生育政策的調整對今後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優化將起到積極作用,有利於減緩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和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有利於促進人口的長期均衡發展。
  人口素質不斷提升
平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
據統計局數據,2015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在學校接受教育的年數)達9.4年,比2010年的9.1年提高了0.3年,表明總體上我國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在完成初中程度向高中程度轉變後,國民整體受教育水平繼續穩步提高。
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10年以上。2015年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2年,比2010年的9.7年提高了0.5年,20-24歲青年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更是提高到12.5年,顯示出人力資源的巨大潛力,我國正在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
2015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6.34歲,比2010年的74.83歲提高1.51歲。
分性別看,男性為73.64歲,比2010年提高1.26歲;女性為79.43歲,比2010年提高2.06歲,女性提高速度快於男性,與世界其他國家平均預期壽命的變化規律相一致。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60歲,其中高收入國家為79.28歲,中上收入國家為74.83歲,中下收入國家為67.48歲,低收入國家為61.80歲。
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僅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也超過了中上收入國家,反映出我國人口質量良好的發展態勢,表明人民的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續、明顯的改善,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了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成果。
  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水平繼續快速提高,2016年城鎮常住人口為79298萬人,鄉村常住人口為58973萬人,城鎮常住人口比重為57.35%,與2012年相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了4.78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20個百分點,城鎮常住人口增加8116萬人,年均增加202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減少5249萬人。
分地區看,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加速發展,與東部和東北地區的城鎮化水平差異趨於縮小。
2016年,我國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人口為2.92億人,流動人口為2.45億人,流動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17.7%,同2012年相比,流動人口增加874萬人,流動人口所佔比重提高了0.3個百分點。
2017-07-27 10:30:16
圖博館
統計局表示,雖然流動人口規模龐大,平均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是流動人口,但隨著農村外出農民工增速回落和農村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政策的實施,流動人口增速減緩,特別是近兩年流動人口出現了負增長。
流動人口的這種變化體現了近年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顯著成果,反映了我國勞動力市場資源合理配置的明顯成效。
統計局還稱,隨著支撐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人口發展政策不斷完善,適應西部大開發要求鼓勵人口向西部地區遷移,以及嚴格控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規模、有序引導人口向中小城市集聚等相關政策的出台,我國人口的流動更加合理有序。
  回應
 慘了,好不容易壓下來的人口總數又將失去剎車片了。將對提高中國人的生活水準造成重大打擊。
 中國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比重這些年是下降的,現代科技完全可以養活這麼多的人口,我們不可能再走日本歐洲這樣後繼無人的路子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7_26_420082.shtml
2017-07-27 10:31:57
圖博館
正在讀大學的她,長著一張標準的中國臉龐,頭髮烏黑,皮膚曬成健康的小麥色。生活中,Liane曾經因為嚴重的驚恐發作症(panic attack )住進醫院,哪怕小小的環境和人為因素,仍然會隨時引起病情的復發。從小,Liane就在養父母面前扮演著“乖寶寶”的角色,她會在內心告訴自己,並不完全屬於這個地方。“小的時候,我和爸媽發脾氣,就有點害怕他們把我扔回中國去。”……
  回應
 人口永遠是寶貴資源啊,為什麼當年開放外籍收養?窮?
 1、當年政府嫌中國人多;2、領養是個很大的生意,各個環節都要賺錢。3、被領養的孩子面臨的問題中,有比身份認同嚴重的多的問題。
 宏觀上,勞動力是資源,人口不是。福利院領養要考慮收養人的經濟狀況的。現在說的這些都是十幾年前甚至二十幾年前的事。那時候中國人均收入比較低,想領養並且願意領養女孩的合適人選不多。而美國人因為生育率不高,往往搭伴過日子的時候都已經四十開外了,領養子女也就成了選項之一,領養外國嬰兒麻煩比較少,可選國家中俄靠前,一段時間以後發現中國嬰兒明顯比俄國嬰兒更聰明,學習成績好。被領養的孩子大多來自生育了多個女兒被遺棄的家庭,來自出軌偷吃禁果私生女。身體健康沒有問題。領養要付給福利院的費用一般要2萬5千美元,加上辦理身份證件和審批等等的費用等等總費用達到10萬美元以上。整件事不能說是誰包藏了什麼壞心,各取所需。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65693&s=syfwjxbt
2018-12-23 10:44:38
阿楨
印度國父甘地晚年要裸女陪睡 原因是這? 2019-07-26 聯合報

聖雄甘地是眾所皆知的「印度偉人」,不過相較於本人,大眾對他的普遍印象可能太聖人化了。由日本歷史之謎探討會所寫的新書《走下歷史舞臺之後--世界史裡忘了講的結局》(商周出版)寫道,甘地晚年甘地每晚都找年輕女性陪睡。
書中說,甘地13歲便依循印度的習俗成婚,然而16歲時,他的父親罹患重病。期間甘地片刻不離地照顧父親,直到叔父來接手,要他稍事歇息。回房後,甘地喚醒妻子做起那檔事,可是此時卻傳來父親過世的消息。甘地為強烈的罪惡感所苦,遂發誓禁慾。不過實際執行是在36歲時,在那之前,他已經有了四個孩子。
書中表示,甘地晚年過著杜絕所有性行為的禁慾生活,不過某位弟子曾出面表示,甘地每晚都找年輕女性陪睡。聽說偶爾還一絲不掛地緊貼著彼此。
書中說,一開始甘地否認,可是在眾人的追問之下,他辯稱自己在做「禁慾實驗」。不過一般仍認為,這習慣確實很奇怪。
  回應
他認為這樣可以修煉靈性。也是一種極端異於世俗的行為。
性變態,利用權力壓迫女性.
搞政治搞革命的通常是大謊言家!

印度132個村莊過去3個月的新生兒中無一女嬰 2019-07-25 觀察者網

根據印度當局透露,在過去三個月中,印度北阿坎德邦132個村莊中出生的216名兒童,都不是女孩。對此,官員就轄區內是否有家庭在進行性別選擇性墮胎的問題,開始調查。
2019-07-27 09:03:52
阿楨
生育率明明在降, 為何農村卻開始流行“先育後婚”? 2019-11-22 文化縱橫

【導讀】生育行為背後蘊藏了深刻而複雜的社會機理,其受到傳統文化中最深沉的積澱與現實生活中最迫切的需求的疊加影響。這種複雜性體現在,生育行為往往是在倫理道德、利益考量、價值觀念、社會認同等多重因素左右下進行的。在國家主導型社會體系中,生育行為作為最能凸顯人性欲求的本能行為,與國家治理手段之間存在激烈且長期的博弈。這種博弈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治理手段的有效性,也挑戰了社會內在的公平性。本文基於實際調查,對中國農村日益興起的“先育後婚”現象作了深入探究,分析了性別偏好、面子競爭與生育邏輯的內在關聯,認為“先育後婚”的增多,並不利於實現當前人口政策所追求的性別平等和優生優育等目標,值得反思。文章轉自“浙江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僅代表作者觀點,特此編發,供諸君思考。
…..
  回應
城市生育率低,農村生育率高,正好調和。不能學西方,白人生育率急劇下降,移民大量湧入,亡國滅種。
我接觸的相關案例,座標廣州。家裡請了一個臨時保姆,50多歲的阿姨,是廣州郊區一個村子的。她說他們村裡現在都是懷孕了才結婚,有的要等查出來懷了男孩才結婚。一是現在不生育的比例在增大,二是重男輕女思想依然嚴重。
2019-11-26 08:17:59
阿楨
美百年「黑歷史」重演…濫摘移民子宮 納粹當年也學 2020-09-19 聯合報

美國喬治亞州一處移民拘留中心日前遭踢爆強摘移民子宮,讓外界相當震驚。對此,美國一些學者表示,這其實並非首例,美國強制絕育的歷史甚至可追溯至一個多世紀前,且這也不會是最後一例。
以健康為幌子 對有色人種絕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南加州大學美國研究與種族學教授納塔利婭.莫利納(Natalia Molina)曾撰寫過有關強制絕育歷史的論文,對美國這段「可恥的歷史遺產」並不陌生,當時官員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以法律和健康為幌子,特別針對有色人種進行絕育手術。
  回應
美國老是指責批評他國人權問題,但美國人自己卻經常在暗地裡搞一些更慘無人道的事情。
原來世界的亂源就是『亞美利加共和國』。說別國不人道、不民主、不自由。高舉世界警察維護正義的大旗幟,軍事武力干涉、經貿重稅橫加。
2020-09-20 07:59:23
阿楨
親歷美國第24次人口普查 2020-10-21

因為新冠疫情,美國持續一百多年、已經進行了24次的人口普查,今年草草收場。作為這次美國人口普查的親歷者,正好最近中國也在進行第7次人口普查登記,觀友們有人經歷過國內人口普查的,不妨也談談國內的做法,對比一下。
………
八月份去了一趟車管所(DMV),在他們牆上看見了一張人口普查宣傳海報,那是我唯一一次見到關於人口普查除信件外的實體宣傳品。
9月初,某一天我一個人在家剛洗了澡,外面有人敲門,以為是快遞,在屋裡喊了下放外面就好,誰知他一直敲個不停。
當時我是真的嚇到了,新冠期間,聽說過冒充防疫人員詐騙的,還有入室搶劫的,但美國確實有很多服務必須入室,即使疫情期間也一樣(例如社區的蟲害控制,不能不讓人進,否則會被投訴),因此膽戰心驚拿了個防狼噴霧戴上1860出去開門。結果是個白人大叔,掛著個工作證,自稱入戶人口普查員,很禮貌地站在門口,說我這戶是這一帶唯一沒有回答問卷的人。我說我敢對上帝發誓我用不同方式填了兩次,他聳聳肩,說“我接到的指令就是訪問你。”
於是站在門口,又把那些我都快背下了的問題全部重新答了一遍。還好那位元大叔記錄完就走了。唯一的槽點是他沒戴口罩,不知道他怎麼進社區的(社區強制戴口罩,不戴的物業罰款100)……
事後曾上網查了查,還真有關於預防普查員詐騙的宣傳:
…..
  回應
與作者描述的美國情況相比,我經歷的中國人口普查,“體驗滿分”。不說媒體一早就為人口普查造勢,走在街頭,路過社區,也能看見“大國點名,沒你不行”的橫幅。因在上海工作,所以老家有負責人員特地微信詢問在滬情況;而上海這邊,我和社區工作者打了兩次交道。一次是晚上七點多,工作人員上門再次確認已有資訊。進來的是一位看上去文氣的小姐姐,戴著口罩,入門時還主動套上藍色鞋套。跟我確認了身份證、戶籍地、學歷等資訊,臨走前還送了一盒口罩——八片!還是單獨裝!接過手時一陣驚喜。第二次簡單點,電話聯繫,主要確認我離開戶籍地多少年,在滬工作還是其他。
2020-10-22 10:38:13
阿楨
日媒:中國全力避免“未富先老”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2020-10-21文章,與日本不同,中國在規劃經濟發展和人口變化方面向來主動採取措施。儘管其人口迅速老化過程將在這個十年加劇,但由於擔心“未富先老”或將導致其發展目標脫軌,中國政府已實施多種相應政策以確保經濟穩定增長。
  此外,在中國,很大比例的年輕人受教育程度都遠超前一兩代人。隨著中國勞動適齡人口規模減小,這些年輕人能夠承擔起提升這個國家人均勞動生產率的任務。與日本的另一不同是:儘管中國勞動力規模在下降,但勞動適齡人力資本存量仍在上升。北京也在逐步將本國經濟引向資本密集型行業。如今,針對高科技行業的投資已確保中國在勞動力稀缺時將擁有大量科技優勢。
  中國還已確保自身承擔得起贍養老一代人的經濟負擔,尤其在養老金和醫療方面。儘管有人稱中國養老金太低以至於抑制了消費增長,但中國人口老齡化議程至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一直保持清晰,且與短期和長期(變化趨勢)相適應。而日本直到最近一直在夢遊中走向深淵。勞動適齡人口不僅面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得不維持足夠高的生產率以利用更少的勞動力推動經濟前行,還須出錢贍養龐大且照顧費用高昂的日益老齡化的人群。
  與中國相比,日本沒有奮起直追的增長可能性。隨著日本人口越來越老齡化,其社會總需求可能難以為繼。而中國沒有同樣的問題,因為當代退休人員——在彼時低收入的中國長大——從來都不是“大消費者”。
2020-10-22 10:39:04
阿楨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 2021-01-28 新浪科技

  2020年《柳葉刀》的一篇報告,截至2020年7月,全球大約有78億人。
  聯合國說,由於我們無法即時跟蹤全球的出生和死亡人數,統計學家根據一系列因素來得出這些地區人口的估計值,包括生育率(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多少個孩子)和死亡率(一個人的預期壽命)。
  隨著世界各國的生活品質與醫療健康水準的提高,全球人口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增長迅猛。但是,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達到最高點之後,一直在放緩。1800年突破10億;1927年20億;1959年30億;1975年40億;1987年50億;1999年60億。由於全球新生嬰兒數量的減少,長率到2100年的時候,將低於0.1%。
  據聯合國2015年資料,全球平均生育率為2.5,低於1990年3.2。但不同地區的生育率差異顯著。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為4.6,而北美和歐洲為1.7。
  影響生育率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女性決定生育的時機和生育子女的數量。
  多項研究表明,當女性和女孩擁有與同齡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機會時,女性在日後生活中將擁有更多機會,並且傾向於生育較少的子女。因為,女性在追求教育和就業機會時,會推遲生兒育女的計畫。
  此外,城市化水準越高,生育率往往越低。城市地區通常會經歷“人口轉型”——從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過渡。
  工業化之前,全球預期壽命30歲左右。工業化在1800年左右始於歐洲。當時,嬰幼兒和青少年的死亡率極高,大約有27%的兒童在1歲前夭折,47%的兒童活不過15歲。當時全球生育率為5.77,不過因國家而異。美國為7,挪威則為4.3。
  得益於糧食生產的提高,藥物和衛生設施的發展,全球嬰兒、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死亡率均在下降,這延長了預期壽命。1950-1955年為46.5歲。到1995-2000年已65歲。2019年為72.6歲,但地區差別顯著,最低的非洲只有61.2歲,最高的歐洲為77.5歲。
  研究表明,低生活水準與低預期壽命之間存在相關性。另外,戰爭、自然災害、饑荒和流行病等也會影響人口的總體死亡率。
  未來全球人口的預測
  聯合國2019年報告,到2050年,有一半以上的新增人口來自以下九個國家: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印尼、埃及和美國。
  預測未來有多少新生嬰兒以及在哪裡出生,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將醫療健康和教育資源用於何處,可以幫助各國建立最有效的勞動力市場。
2021-01-29 09:05:16
阿楨
求職時被問結婚規劃或是生育計畫,到底該怎麼答? 2021-03-06

【本文來自《就我個人體會,企業對已婚未育女性還是挺歧視的》評論區】
  回應
我有女兒。我能理解企業問這個問題。女人懷孕後產檢,前八個月是一月一次,後兩個月是每週一次,這是病假,要給工資。孕婦不能有壓力,工作量會被安排為平時的50%-70%,八個月後,基本不安排工作了,曾有孕婦流產,公司賠了十幾萬。生育假全額工資98天,難產增加15天;多胞胎每多1個增加15天。哺乳未滿1周歲,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每天1嬰1小時哺乳。小孩越小越容易生病,讓媽媽請假帶小孩去醫院。所以,女生生孩子,至少需要2~3年的折騰。對於企業來講,最好的策略就是:不招女生,不就沒這個問題了嗎?在這裡,再次呼籲大家支持 “社會化撫養”。
“社會化撫養”會變婦女回歸家庭,相夫教子、贍養老人也是一條路,歐美國家就是這麼做滴。

離婚冷靜期30天 意外引爆休夫休妻潮 2021/03/08 旺報

大陸取代台灣,已蟬連多年亞洲離婚率最高地區,大陸今年起施行離婚新制,離婚登記必須經過30天「離婚冷靜期」才能生效。登記前限時限量預約,更讓離婚「一號難求」,黃牛賣名額一單600元。
以前雙方達成了離婚協議,可以馬上到民政局離婚,離婚協議就生效了;現在加入了30天離婚冷靜期的變數,協議的強勢方反悔更容易了,弱勢群體想要離婚成功,要麼接受遠差於原來的離婚協議方案,要麼只能通過漫長的訴訟離婚程序離婚。
2021-03-08 08:49:51
阿楨
陸邁入老齡化社會 林毅夫:產業升級 人口紅利還會持續 2021/03/09 中時

針對大陸生育率崩跌、往老齡化社會發展,可能影響經濟成長,成為今年大陸人大、政協「兩會」上受關注議題。來自台灣的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現在中國農村勞動力達到總勞動力的30%左右,而發達國家在農業上的勞動力一般低於5%,也就是說我們還有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到製造業的空間,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還會持續下去。
「在其他國家,退休年齡一般在65歲甚至70歲,但是在中國的退休年齡,男性是在60歲,女性是在55歲。」因此,中國可以用延長退休年齡來增加勞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從深層來講,更重要的是人口品質。提高人口品質就是要提升教育、培訓水準,讓勞動者有更高的素質,這是克服人口老齡化最重要的措施。
  相關新聞
外媒:中國出人意料地設定了GDP增長目標
外媒解讀李克強總理GDP “溫和”增速6%“保守”、“謹慎”,認為可能超過8%。外媒報導兩會,塞進了自己的議程。

中國經濟永遠超不過美國?美華裔學者獨排眾議做驚人預測 2021/03/05 中時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發表《美國對華政策的未來——對拜登政府的建議》中引用華裔學者易富賢的研究,表示中國人口的轉折點出現在2012年,經濟成長也在同一年減速,不只2028年超越不了美國,反而會在2035年速低於美國。
歐日曾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但由於落入老齡化陷阱,然後重新回到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國生育率1991年已低於美國,2000年比日德希葡義還低,所以,人均GDP不可能達到美國的50%。
  回應
美國人均GDP6萬7千美金,為何一般人過得那麼辛苦!
那可以叫美國不要整天像瘋狗一樣亂吠中國威脅論了嗎,別整天對中國沒事亂搞什麼貿易戰科技戰宣傳戰。
本文只是多年前中國崩潰論的變種版,內容雖略有不同,但還是先畫靶再找理由,聽起來是很有理,但其實只是一種心靈毒湯自我安慰的幻想。
2021-03-10 07:19:14
阿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我國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
但是我懷疑,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
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新加坡採取的是組屋制度,等於國家保障房屋購買,幾乎每一個新加坡年輕人都是在買了房以後才結婚的,新加坡人買房完全不是負擔,但是新加坡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如果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是華人在全球全部有分佈,無論是美國華人,英國華人,馬來西亞華人,他們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但是他們的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另外的是西班牙裔和黑人,西班牙裔收入比黑人高,生育率同樣比黑人高,黑人生育率也就1.792,而西班牙裔的生育率為1.959。
實際上收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和生育率負相關,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越窮越生,這個原理是存在的。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相關新聞
延遲退休與中國的人口問題
https://www.cyzone.cn/article/624220.html
華爾街日報援引Capital Economiics的研究,聲稱:生產力增長放緩和勞動力萎縮有可能使中國永遠無法超越美國,或者說,如果中國真的超越了美國,美國也會在移民的幫助下再次奪回榜首位置,不斷補充其工人供應。人口出生率問題真的會成為中國民族復興道路上的陰影嗎?我不這麼認為。…..
2021-04-02 08:55:28
阿楨
文科生太多會掉進中等收入陷阱?歷史的無知! 2021-04-16 任大剛

最近,四名文科博士發表《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論文,得出:應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切實解決婦女在懷孕、生產、入託、入學中的困難。
論文中提到,文科生收入低,甚至找不到工作,。東南亞國家之所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中國不重視理工科教育。
四位不知,中國高等教育脫胎于蘇聯模式。上世紀50年代,中國成了全世界文科生比重最小的國家:1949年33.1%,1953年14.9%,1957年剩8%。
其實,粗通地理的都知道,東南亞地處熱帶,穿衣吃飯和居住也要比溫帶和寒帶易解,熱帶基本都不是工業發達的地帶,更應發展旅遊度假等第三產業,需要更多的文科生,而不是理工科生。
  回應
要辯駁四博士說法,需要看採用的資料和推論的邏輯是否合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國是否適用。
四博士說的是文、理科比例不太合適,文科比例偏大莫非文科能直接種出糧食、造出機器、建設成世界工廠?
中國古代科舉,100%文科生,還不是搞舊中國搞得GDP全球第一。

中國教育改革必須建立跨學科,才能克服文理分科的工匠體制 2021-04-17 陳平
  回應
沒有一個擅長的學科,跨十個都沒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2021-04-19 08:41:50
阿楨
中美科學家造出“人-猴胚胎”,這是什麼邪惡實驗產物? 2021-04-21 新浪科技

  幾天前,國際頂級期刊《細胞》上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來自中國昆明理工大學和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第一次製造出了存活率較高的“人-猴胚胎”。
  不得不說,這有一種邪惡實驗產物的感覺。好在實驗僅持續了20天,避免了潛在的倫理問題。在科學上,這種含有不同物種來源的胚胎有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嵌合體胚胎(Chimeric embryos)。
  嵌合體並不只是實驗室中的產物,在自然界中例子有很多,例如去年的一篇新聞:一對夫妻通過試管嬰兒得到了一個寶寶,但DNA檢測結果都是:小孩應該是叔叔的。但奇怪的是,爸爸是家中的獨生子!原來,這個爸爸是嵌合體。30年前,在受精卵發育的過程中,爸爸的胚胎竟然把原本要發育成他兄弟的另一個胚胎給吞噬掉了,兩個胚胎合成了一個。
  除了人類,很多生物中都有嵌合體的存在。
…..
  從DNA雙螺旋結構被發現至今也不過六十多年,生命科學發生了徹底的革新。
  目前,基因測序在醫療健康的應用頗為廣泛,其中包括產前對新生兒的基因篩查。
  在疾病治療領域,基因檢測也正在被推廣。
  2013年,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預防性切除乳腺,也讓通過DNA檢測疾病相關基因的技術廣為人知。
  發現嵌合現象之後,科學家們想到可以通過構建嵌合體模型(用人類基因修飾的動物組織)來研究疾病,這種模型毫無疑問會比現有的動物模型更接近人類,能為研究提供與臨床更相似的環境。
  這種技術能夠預見的應用還包括構建人-動物嵌合體進行發育過程的研究、藥物測試以及生產人類移植器官等。
  嵌合體一直被認為是解決器官供給短缺以及移植排斥問題的潛在方法。雖然嵌合體會給個人DNA識別和親子鑒定方面帶來挑戰,但背後所蘊藏的科學價值也同樣令人期待。
  回應
難過的是醫學倫理那一關
  相關新聞
美國解除特朗普時對胎兒組織的研究限制,解散了一個備受爭議的經費評審倫理委員會。
2021-04-22 07:22:16
阿楨
人類性別比--維基百科

  自然比例
人類生男生女比約為104,但由於女嬰較男嬰存活率爲高(男胎比女胎更容易流產或死胎,且男嬰出生後較易感染致命疾病),且女性比男人長壽,加上男人比較容易因為工作、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如:好爭執、鬥毆)等因素死亡,通常承受較大的風險,所以整體人口的性別比多在100以下,越高齡、生活環境愈好的國家,因為高齡女性人口愈來愈多,所以性別比也愈低,例如日本在2002年只有95.5。另外男嬰出生的可能性,也與母親懷孕時的生活條件相關,母體在環境艱困時會抑制男孩在子宮內存活,在環境好時則相反,這導致資源缺乏時,母親生下的男胎比平常少,其它哺乳類動物則也有相同的情況。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在環境艱困生下女嬰將更有利於繁殖。

男女性別由誰定? 2018-07-13

一般認為,男子精子分為兩種:一種含X性染色體,另一種含Y性染色體。若X精子與卵子結緣,則生女;若是Y精子,則生男。有人則說,生男生女決定於女方卵子選擇。法國科學家發現,女性卵子絨毛膜電荷影響性別,即正電荷時可吸引X精子而為女胎;負電荷時,則吸引Y精子而為男胎。正常人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為常染色體,男女都一樣;還有一對是性染色體,男女不同,女性是2條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1條X染色體,另一條是Y染色體。在46條染色體上具有5萬種以上基因,每個基因都帶有遺傳信息。染色體通過一系列活動將遺傳信息準確無誤地傳給後代。
  相關新聞資料
性別決定系統 - 維基百科
2021-04-30 08:10:39
阿楨
人口變化帶給美國三個重大趨勢 2021-05-07 環球時報

2020年美國的生育率1.6創下新低,連續第六年下降,創下自1979年以來最低。只有,依靠少數族裔多生孩子,大量引入移民。然而,近年來美國社會愈演愈烈的種族矛盾、白人至上主義和排斥移民的政治傾向與人口增長的需要完全背道而馳。
2021-05-08 09:58:44
阿楨
國家統計局:中國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紅利繼續存在 2021-05-11 觀察者網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表示,2020年,14.1億人,占全球18%,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人口紅利繼續存在,同時勞動年齡人口逐年緩慢減少,經濟結構和科技發展需要調整適應。具體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人口總量增速放緩,但仍然保持了平穩增長。
第二,受教育水準明顯提高,人口的素質不斷提升。15歲受教從2010年的9.08年至9.91年。16-59歲從9.67年至10.75年,文盲率從2010年4.08%降為2.67%。
第三,性別比為105.1,出生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降低了6.8,逐漸趨向正常水準。
第四, 0-14歲比2010年增加3092萬人,“二孩”生育率由2013年30%升到2017年50%。
第五,人戶分離人口達到4.93億人,占總人口35%。其中,流動人口3.76億人,十年間增長近70%。人口持續向沿江、沿海地區和內地城區集聚。
第六,十年間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2.36億人,城鎮化率提高了14.21%。
  相關新聞
國家統計局:生育率1.3,意願子女數為1.8,只要做好相應的支持措施,實際存在的生育潛力就能發揮出來。
  回應
報喜不報憂,生育意願才1.8,低於2.1世代更替生育率。
人口紅利並不只是“年輕勞動力”供給豐盛,而是有多個維度:有消費需求與能力的人口紅利,有豐富的簡單勞動力供給的紅利,有各方面大量供給高端人才的紅利,有工程師紅利,有研發人才紅利,有科學家紅利......但是都和教育,與國民健康水準和社會保障能力相關。人口數量並不一定會轉化為以上所有紅利。過量的低素質失業人口和糟糕的政府治理相結合就可能是一場災難。
2021-05-12 09:51:17
阿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全球華人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實際上,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台灣人也愛去!烏克蘭慘淪為歐洲妓院與代孕之國 2021/05/12 中時

近日出現有台灣男子花數百萬在烏克蘭尋求代孕後遭丟包尋求協助,引起政府呼籲國人赴國外尋找代孕要有風險意識。烏是前蘇聯成員國,也是軍事工業重鎮,但在蘇聯解體後,因族群與政治紛爭無法協調,被歐美俄強權操弄,政治動亂頻生,民生凋敝、經濟困頓,為尋求溫飽的年輕女性被迫出賣靈肉,或是出租子宮從事代孕。
西以烏克蘭語為主,信仰天主教,反俄情緒強烈,政治上比較傾向歐洲;另一半東烏則以俄羅斯裔為主,使用俄語,信仰東正教,政治上親俄。北約組織在前蘇聯解體後持續向東擴展,在捷克、波蘭與波羅的海3小國加入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烏克蘭,這已經貼近俄國土,讓這隻北極熊倍感威脅。也因為這樣的地緣政治結構,烏克蘭的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註定要在美俄兩大強權間遭到劇烈拉扯而變形。
  回應
烏克蘭淪為歐洲妓院與代孕之國,走上悲慘的命運,美國的功勞最大。
曾經接受過美國的顏色革命指導的國家沒有一個現在是完整的。
  相關新聞
危機解除?俄國撤回集結烏克蘭邊境軍力| 國際焦點| 聯合 2021年4月22日
2021-05-12 09:57:04
阿楨
為何不是全面放開?專家解讀 2021-05-31
導讀
周海旺告訴記者,在制定放寬生育政策中有兩派意見。有的建議全面放開,有的建議全面三孩。為何最終選擇後者,可以說是權衡了各種因素的決定。從實際生育情況來看,具有生三孩意向的育齡夫婦已經很少了,因此“全面三孩”基本能滿足絕大部分育齡夫婦生育願望。另一方面,如果選擇全面放開,也擔憂部分富裕或貧窮的家庭會生太多。
......
不想生、不敢生?配套措施意義更重大
相比“放開三孩”前半句,“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健全重大經濟社會政策人口影響評估機制”後半句意義更重大。他直言:社會生育、養育、教育三方面的成本很高,很多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敢生育。
女性權益如何保障?配套應跟進消除歧視
無論是婚假、產假,還是0-3歲托育服務,放寬生育政策必然會對婦女就業等帶來影響,鼓勵生育、以家庭為單位的配套支援措施, 應充分體現男女平等的國策。
毋庸置疑,招收聘用女性企事業單位等,會帶來成本支出,這其中包括懷孕、生育、養育期間的一系列成本。這兩年也有專家建議:用人單位可參考殘疾人就業政策,即“免交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此鼓勵用人單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業歧視。此外,女性孕檢、養育孩子過程中,用人單位也應提供適合女性的彈性工作上班制度,全社會共同創造鼓勵生育的支持環境。
  相關新聞
應對人口老化 陸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全面二孩”沒解決的問題,“放開三孩”能解決嗎?
  回應
不能解決,不想生的還是一個都不會生。這是一個世界難題,這也是歐洲福利那麼好生育率卻還是很低的原因。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全球華人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實際上,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2021-06-01 07:37:04
阿楨
若人造子宮對孩子沒啥不良影響,也不是貴得負擔不起,98%女性願意選擇? 2022-01-20

【本文來自《生育率低?人造子宮技術成熟了,國家生國家養就是了》評論區】
關於人造子宮,有人認為,女人沒有親身揣娃十個月、最後經歷痛苦的分娩把娃生下來,就沒體會過那種血肉連接,就對孩子沒有愛,只是像愛個寵物那樣愛它罷了。血肉連結、激素影響,那確實是一方面,不否認。但當爹的也沒揣過包子、生過娃吧?難道“父愛”就是假的?
還有沉沒成本。你覺得,懷孕、生產帶來的痛苦和不便,是沉沒成本,母親變胖變醜、尿頻尿急、漲奶痛/分娩痛/側切痛/剖腹產傷口痛,付出了種種代價,因著這份辛苦不易,鐵定會更愛孩子,這還真是玄學。學過《鄭伯克段于鄢》吧?姜氏為啥討厭鄭伯、寵他弟?生他時難產啊。
  回應
這話說的,沒有代價的話,98%的男性也願意選擇,大家一拍兩散不要結婚算了,成本還下去了呢。
那麼設想一下社會會如何發展,沒錢的,靠著人工子宮有了孩子,受盡剝削,連孩子不帶,從小送託管,反正孩子是給國家養的,以後有指望不上,從此家庭親情淡漠,有親情和家庭組成社會體系開始分崩。優秀的富人,選擇將自己的基因通關演算法選擇女性卵子結合,按照定制化的培養模式培養超級天才。此後社會進入父母不認識子女的社會,完全進入獨自走完人生的一生社會模式。
我個人非常贊同人造子宮技術的發展的,人口下降指望90後,00後生根本不現實,未來個人覺得有前途的解決方式就是人家子宮+人口數量調節+社會化撫養+11年義務教育,可以更專注於事業和自己生活,對大家都好。
女性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地位的整體提升必然伴隨著生育率下降,這是全人類共有問,女人可以靠其他途徑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必承受痛苦與風險進行生育,這是根本因素。
2022-01-23 10:08:07
阿楨
現在“為什麼生孩子”成了一個問題,房價、教育、托幼難…都是藉口罷了 2022-09-04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沒人問這個問題,生孩子是跟著人的生物性和物種繁衍的本能。沒有計劃生育限制的話,生兩三個還是不需要想就“天經地義”的。
現在呢?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條件越好,生孩子越少,這是從來就有的事。
所以,不要拿什麼房價、孩子教育、托幼難什麼的作為不生育的理由,那些都是藉口。不想生孩子的時候,找個藉口不難。
  回應
 主要還是現在工業社會物質條件足夠豐富,不需要為了生存增加勞動力和抱團,每個人都是一個經濟獨立個體,現代消費主義、娛樂至上的需求和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在生產力和資本加持下催生了更多勝於家庭安定感滿足感的事物。
 當前要提升生育率,其實不能指望提高結婚率和降低離婚率來達成,取而代之會更加鼓勵未婚生育或者先生育後結婚,當然隨著而來的問題和挑戰也是可以預見到的。但為了維持人口,有些事情和準備晚進行不如早考慮。
2022-09-05 07:26:09
阿楨
我70後,算不上事業女性,但也是挺好的大學畢業的,生娃這事其實就是無解的

即使國家鼓勵生一個發十萬,對於事業女性,遠遠抵不上她們的損失啊。所以,這不是錢的問題。
如果有辦法,發達國家不早解決了嗎?越是愛孩子的母親,越沒辦法生第二個,你得保證給孩子足夠的照料啊,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至於什麼延長假期,什麼現金鼓勵,都是沒用的。一個打算升職的女性是絕對不會跑去一個單位連生三個孩子蹭那個假期的,反過來,願意生三個孩子的也不是窮能攔得住的。哈哈。其實如果國家真的太需要人口了,鼓勵早戀吧。十八歲以前的女孩兒,有可能是戀愛腦,一激動就給愛人生寶寶去了。成年女性,尤其是考了個好學校,有個好工作的,大半會覺得孩子有一個就行了,這世上所有人都沒工作收入可靠。
  回應
說得挺實在的,這就是現代女性的現狀
2022-11-09 10:14:45
阿楨
70後母親的對話: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社科院美國所魏南枝
  回應
中國已經工業化了,正在步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城市裡的人們就變成了宅男宅女,這必然導致婚戀的成本與難度都陡然上升,最後就是傳統婚姻生子的生活模式快速的瓦解和崩潰。發達國家已經在前面做出了種種示範,中國也不會例外
人類為什麼生孩子,1是有利可圖,2是生活樂趣,3是繁衍本能。當養育負擔極大,前途茫茫,無生活樂趣時,1,2兩大因素就消失了。最後一個繁衍本能被手機網路遊戲等也消解掉了。

《2023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49.3%的女性認為配偶基本沒有承擔家務、照顧小孩的責任,你認可這個資料嗎?
  回應
 不知道這個資料怎麼來的,是客觀評判的,還是主觀情緒。就我周邊的,基本都是男的做家務,尤其是做飯,基本都是男的在做。無論女人的衣櫃多滿,總是缺衣服穿!
 那男人呢?男人活該受氣處處遷就女性?
 不結婚不談戀愛,就不需要遷就女性了。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設女性專用泳道:徵求建議獲超80%支持
  回應
我是男的,我也感覺游泳時候被女性碰到非常尷尬,所以你們為什麼不給我設置一個單的的男性泳道。
2023-03-09 10:59:56
jsoujsou
陸媒:送檢印度新冠仿製藥 9成是假 2023/1/16

中國上月疫情急升以來,治療COVID-19藥物倍拉維(Paxlovid)一藥難求,許多人轉而購買來自印度的數款廉價仿製藥,但陸媒引述檢測機構表示,送檢的仿製藥9成檢測不出有效成分,也就是假藥。

數據造假、管理粗放… 印度藥業産品質量問題堪憂

  《印度商業在線》2024-03-27,2023年第一季印度對美國的藥品出口量同比大幅上升,但頻頻發生的品質安全事故,給印度藥業帶來嚴重衝擊。
  據印度醫藥聯盟(IPA)顯示,印度約有3000家本土藥廠以及約10500家藥廠,能夠生產幾百種原料藥和60,000多種製劑。印度製藥産業總産值約為420億美元,計劃2024年將到650億美元,2030 1200億至1300億美元,2047年達到4500億美元。
  印度醫藥協會(PCI)數據,印度仿製藥已超100億美元,全世界25%的仿製藥以及全美40%的仿製藥均來源於印度。2023年全球仿製藥前十名企業中,印度藥企佔四席。
  2022年1月,世衛組織全球警告,不要服用兩種印度産止咳糖漿,在烏茲別克斯坦導致至少20名兒童死亡。
  2022年10月,世衛稱,由印度梅登製劑公司生産的4種止咳糖漿與66名岡比亞兒童的死亡有關。
  2023年8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向印度「半人馬藥廠」警告,14年間都未曾進行清潔,要求召回特定批次的阿普唑侖片劑和氯巴札姆錠劑。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2023年2月,美國將一家印度藥廠生産的兩款眼藥水下架,稱其與發生在美國12個州的55起細菌感染病例有關聯。印度製劑的聲譽受到極大影響。
  結構性問題難解
  數據造假、管理粗放、成本壓縮、企業文化稱為當前印度藥業的四大自身「頑疾」。
  政府監管不透明
  35家藥企共向參選政黨捐款100億盧比,約合1.2億美元。
  「我們經常看到州和中央層面的藥品監管機構採取適當寬鬆的做法。」
2024-09-09 02:20:51
jsoujsou
感謝美國人收養中國棄嬰,今後不需要了2024/09/06

中國已停止國際收養計劃,今後除了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這基本上消除了除華裔以外,在中國收養兒童的可能性。
有些朋友對這件事可能有點驚訝,外國人收養中國兒童已經是有些年頭的記憶了,以為早就沒有了,現在才知道原來政策是最近才基本停止的。
這種印象基本上沒錯,收養中國孤兒的主要是美國人,所以我們主要看下美國政府統計的數據。收養人數快速上升的時間集中在1995年到2004年。 2004年達到近8,000人的高峰後快速下降,到了2023年僅有16人。可以說,即便政策不停,從數據上看也沒有多少國際送養兒童了。
總的來講,跨國收養相關政策的停止,並非源自於地緣政治因素。很大程度跟著經濟發展,以及相關法律、流程的完善,所導致的遭棄養孤兒數量大幅下降有關。美國家庭跨國收養中國兒童,很大程度上要成為歷史了。
  回應
外國人給了棄嬰更好的生活,為什麼不感謝?羞恥?有啥羞恥的?自己不養也不給外國人養才羞恥。
強烈建議國家成立“送養外國(美國)兒童跟踪調查小組”,對已經送養的兒童的現狀進行跟踪排查,看看是否有被虐待現象,給全中國人民一個交待!
更好的生活?明明是火坑。
更好的生活,你確定?麥克尼爾、赫爾德這樣的東方棄嬰在大洋彼岸逆襲人生的「著名樣本」其實才是鳳毛麟角,她們甚至被一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所綁架用來攻擊中國社會。西方尤其是美加兩國熱衷於收養東亞嬰兒,特別是女嬰,不能簡單一概歸為善心。要知道西方社會有種非主流性癖“黃熱病(yellow fever)”,指對亞裔女性的莫名狂熱,這才是大部分白人家庭、單身漢熱衷收養東亞女嬰的真實動機。在過去的幾十年,夾雜在正常長大的幸運兒間的,不乏有淪為白人養父的幼妻與凌虐玩具的人間悲劇
自古以來歐美戰爭有一種叫做血伐的形式,就是部落之間劫掠,把劫掠的孩童洗腦培養起來,長大後讓他們去屠殺自己的親屬部落,由於長相和這些人相像很容易就接納和混入,於是戰爭往往都是從內部開始擊破
2024-09-09 02:25: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