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01 07:09:21| 人氣4,624|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上海老房子的故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部《上海老房子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就是中國被殖民史!

你怎還活在昏天暗地的清末民初,如今的上海外灘已是世界亮眼的建築灯光秀區。

「改革開放」政策真不簡單,不但改變了城市風貌,連租界的意義也從被殖民變為現代化。

「後殖民論述」嘛!早在被殖民時代的上海人就已存在矛盾心情,面對「狗與中國人不得入內」的公園告示,上海人覺得自己是低等人;但面對外地來的鄉下人尤其是土八路,又覺自己很高等。

這種經驗台灣人也不陌生啊!那些自以為高貴的台獨人士,常常嘲笑228時期來台的國軍,脚穿破布鞋、肩扛爛步槍,連自來水、電灯都不知,隨便裝個水龍頭和電火球、就以為會來水來光。

不只!台獨還自大到全中國都比台灣落伍,並成為台灣應獨立的理由之一。

現在看來,單比殖民建築,一個上海灘就讓整個日据時期的台灣建築失色無光。

不扯政治!回到「上海老房子的故事」,為何上海有「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稱?

很簡單!當時的中國和上海一樣,都是「國盡可殖」的「次殖民地」,各國競蓋的結果自然就成了「萬國建築博物館」。

你是暗指中國是「人盡可欺(妻)」了?典型的台獨嘴臉!

別吵了!作者在<小引>不是解釋道:「古典式、新古典式、文藝復興式、近代西方式、折衷主義式、中西糅合式等等,林林總總,美不勝收。而其內部廳室的裝修均十分華麗。一座座高樓組成的外灘建築群,有著極高的歷史、科學及藝術價值,因此國務院於1996年11月20將整個外灘建築群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4)

這就奇了!不是大約在同一時間蓋的,怎會有那麼多風格,從古希羅、中古、近代皆有?

這你得了解西洋近代建築史,可參考王受之《世界現代建築史》(北京‧建築工業,1999)第一章十八、九世紀的<歐美在建築上的古典復興運動的背景>:反映各國了統治階級權威和資產階級錢勢之需求,產生了「法國以古典主義復古、英國以浪漫主義復古、美國以折衷主義復古」等為主的建築風格。
以及第二章<十九世紀末的建築潮流>:「維多利亞風格是英國和美國十九世紀建築、室內設計、園林、和環境藝術、家具和產品設計、平面設計上流行的一種特殊的風格…是各種歐洲古典風格折衷混合的結果…代表了新生的資產階級企圖利用繁瑣、華貴的設計來炫耀自己的財富與欲望。」(p.46)

若再加上隨之而來的「工藝美術」「新藝術」和「現代主義」等之建築風格,將更有助於吾人了解上海的「萬國建築博物館」。
 

上海建築風格>百度百科  

  作爲萬國建築博覽會的上海,外灘可以作爲一個代表。站在浦江邊上,從北到南舉目望去矗立在西面一字排開的高高低低、樣式各異的建築物,也真如同參觀世界建築博物館,凡是形成風格的異國建築,都可在這裏一睹風采。 
  外灘近代建築博覽
  上海外灘矗早期建築的形式多爲歐洲古典式、文藝複興式和中西結合式。到19 世紀末,在鋼筋水泥框架上發展起來的形式有意大利巴洛克式、仿文藝複興式和集仿古典式。1927 年重建落成的江海關大樓,從早期的古廟式,到19 世紀末期的西洋式建築,直至今日所見的巍峨雄峙、上有鍾樓的英姿,乃爲歐洲古典和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折衷式。外牆用金山石作牆面,東部沿外灘高7 層用金山石砌築,外灘大門前爲希臘多立克式柱廊。望去氣魄偉岸,一掃中期西洋式的那種接近庭院式建築的格局。上海街面日新月異的建築,和街面上異彩紛呈的萬國店面裝飾,將與外灘的高樓大廈萬國建築藝術風格契合得更緊密、更融洽、更和諧。外灘將率領遍布上海的廣大建築群,形成一個歐陸風格的遠東大都市。
  石庫門與新式裏弄住宅
  上海的民居建築形式,是適應開埠後市場經濟特點的需要而産主的,19 世紀後,上海脫離自然經濟社會,而躍爲開放的國內最大的貿易市場,人口激增。爲此中外業主開始由東到西營造民居。爲提高地皮使用率,采用聯排並立、群體集居的方式,設計建築成上海獨有的石庫門裏弄民居。隨後在此基礎上,從20 世紀20 年代起,又出現了高級新式石庫門房屋,但真正代表石庫門特點的,還是初期形成的格局,這在上海住房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
http://baike.baidu.com/view/423735.html?tp=0_01
 
石庫門
 
 

「上海近代建築」

 

File:Shanghai Park Hotel 2007.jpg 

 國際飯店 

File:Moller Villa in Sjanghai.JPG 

 馬勒住宅

 File:Ding Xiang Garden.JPG

 丁香花園

 File:Peace Hotel.JPG

從左向右:沙遜大廈、上海中國銀行大樓(外灘)和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File:1314.jpg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樓

 File:Bund at night (with Bund Financial Center).jpg

 上海外灘

 File:Chongsi Building Xuhui High.JPG

 上海市徐彙中學

File:外滩1号和2号.JPG 

 上海總會大樓

File:Great Racecourse of Shanghai.jpg 

 上海跑馬廳

File:China Merchant Bank et AIA.jpg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外灘) 

File: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3.jpg

 交通大學老圖書館

File:SJTU Xuhui Campus Gate.JPG

 交通大學老校門

File:Xin Shang Yuan.JPG

新上院

File:Kadoorie marble hall shanghai 2004 11 16.jpg

 嘉道理爵士公館

File:圣三一堂.JPG 

 聖三一堂 (上海)

File:Semaphore of the Bund 1.jpg 

 外灘信號臺

File:Former GNTC-Shanghai-Front.jpg 

 大北電報公司大樓

 File:North China Daily News.jpg

 字林大樓

File:Cathedral in Xujiahui.jpg 

 徐家彙聖依納爵主教座堂

File:Library Bibliotheca Zi-Ka-Wei.jpg

 徐家彙藏書樓

 File:江汉关.jpg

 思九生洋行

File:Simon Fieldhouse, Drawing of the Yangtze Insurance Building, Shanghai (2008).jpg

 揚子大樓 

File:The Bund Church.jpg

 新天安堂

File:枕流公寓.JPG

 枕流公寓

 File:外滩24号.JPG

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外灘)

File:Top of World War Monument.jpg 

 歐戰紀念碑

File:汇中饭店.JPG 

 彙中飯店大樓 

 File:江海关.jpg

 江海關

File:Bund at night.jpg 

 滙豐銀行大樓 (外灘)

File:Sh 1930s broadway-mansions-bridge.JPG 

 百老彙大廈

 File:Shanghai Park Hotel 2007.jpg

 鄔達克 國際飯店

 

File: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in Shanghai.jpg 

 麥加利銀行大樓 (外灘)

File:Grand theatre shanghai.jpg 

 大光明電影院 (上海)

File:眺望上海市邮政局.jpg 

 上海郵政總局

 File:The Shanghai Government of ROC.jpg

 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大廈

 File:Russian Consulate General in Shanghai.jpg

 俄羅斯駐上海總領事館

 File:Sihang warehouse 2010 01 05.JPG

 四行倉庫

 File: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Abattoir.jpg

 工部局宰牲場

 


中國十大現代建築


中國央視大樓

中国央视大楼

雖然有時被當地人戲稱爲“大褲衩”,但坐落于北京的央視大樓確能給人一種恢宏壯觀的感覺。該建築的設計出自普利茲克獎獲得者---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之手。這座中國國家電視臺的總部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那時距北京奧運會開始不過數月之隔。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國家大劇院,別名“巨蛋”,坐落于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側。其設計者---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在國際競標中擊敗了日本建築師磯崎新後最終贏得這一建築的設計權。大劇院于2007年7月正式竣工。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作爲世界第二繁忙(僅次于東京羽田國際機場)的航空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莫過于其驚人的占地面積。僅機場第三航站樓就比倫敦希思羅機場中所有航站樓加在一起還大得多。這座航站樓是由英國諾曼?福斯特建築事務所負責設計的,2008年初投入使用。廣州歌劇院

广州歌剧院

2011年初,出生于伊拉克的紮哈哈迪德完成了她在中國市場的第一個大型項目。雖然目前她在成都、北京、上海等城市還有其它在建項目,但廣州歌劇院項目是她在這個國家取得的第一個成功。廣州歌劇院的興建正好順應了中國轉變發展方向,著手發展省級城市的的曆史潮流。

北京國家體育場,別名鳥巢

鸟巢

沒有人會忘記2008年在“鳥巢”舉辦的奧運會盛況。這座特色新明的建築是由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設計公司設計的,中國著名藝術家艾未未作爲該公司的中方項目顧問參與其中。在許多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記的鳥巢已經成爲遊客北京之旅中的必遊之地。

國家遊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

國家遊泳中心,或稱水立方,是爲2008年北京奧運會建設的。這個綜合設施最終也因舉辦奧運會遊泳比賽而聞名。在水立方不遠的地方就是“鳥巢”。水立方的構思是由一個國際建築合作團隊共同完成的,這其中包括澳大利亞PTW建築師事務所和中建國際設計公司。2010年,中國將這一建築的室內部分改建成了水上公園。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2008年竣工的時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曾經是世界最高的建築的有力競爭者,如今這頂桂冠已經被迪拜塔奪去。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依舊保留著世界最高的觀光平臺這一榮譽,見上圖。這座建築是由紐約KPF建築事務所設計的。

廣東土樓項目

广东土楼项目

作爲一項民生工程,這個項目中包含了200個專爲低收入家庭設計的公寓。設計理念來于中國客家土樓。該設計將傳統中國的群居理念和土樓的特有結構有機融合,是社區經典理念的再次創新和升華。

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作爲整個榜單上曆史最悠久的建築之一,上海東方明珠塔依然鶴立雞群般屹立于黃浦江畔,如今它已成爲上海的經典地標。這一建築由江歡成設計,于1994年竣工。據說這一造型源于一首關于琵琶演奏的唐詩:“大珠小珠落玉盤.”

廣州塔(小蠻腰)

广州塔

廣州塔位于廣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軸線與珠江景觀軸交彙處, 與海心沙島和廣州市21世紀CBD區珠江新城隔江相望。2010年9月28日,廣州市城投集團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廣州新電視塔的名字爲廣州塔,整體高600米,爲國內第一高塔,而“小蠻腰”的最細處在66層。取代加拿大的CN電視塔成爲當時世界第二高電視塔,次于美國北達科塔州KVLY電視塔(高度628.8米),世界第一高自立式電視塔,現僅次于日本東京天空樹塔的自立式電視塔(高度634米),爲世界第二高自立式電視塔也成爲廣州的新地標。

東方之門(秋褲樓)

东方之门

東方之門(英語:The Gate of the Orient)是位于中國江蘇省蘇州市的一座301米高的摩天大樓。蘇州工業區雙塔規劃的核心建築,它不僅代表著蘇州的新大門,而且也是世界看中國的新大門。這座偉岸而優雅的標志性建築位于蘇州工業園區CBD軸線的末端,東臨星港街及波光粼粼的金雞湖,西面爲國際大廈及世紀金融大廈。這座摩天大樓有著獨特的構造,整個樓是雙子塔結構,但在頂部雙子塔合二爲一,構成一張弓或是一扇門的形狀。這座88層的大樓將于2013年建成,屆時將超過現在的蘇州新地中心成爲蘇州的最高樓。

杭州奧體博覽城體育館與遊泳館(比基尼大樓)

比基尼大楼

杭州比基尼大樓的橫空出世,是繼蘇州的“秋褲”建築之後的另一個傑作,由于形狀特殊,被網友戲稱爲杭州的比基尼大樓,其形狀雷人,實際上只是一副效果圖,是杭州奧體博覽城體育館與遊泳館的形狀圖形,是本著獨特性、唯一性、差異性,體現時代特征、杭州特色、錢江特點進行設計,出來的效果圖,令網友大跌眼鏡,但是,任何設計都需要時間的考驗,所謂的比基尼大樓也不例外,盡管網友對此評論不佳,可是,如果設計師的內在修爲和對設計的外在美超越時間的跨越,最終會得到認可,相反的話,也會成爲人們笑談的醜陋之作品。

建築之美醜 2012-11-04 旺報短評

 大陸城市經常出現一些造型奇特的建築,引起爭議。最近完工的東方之門有「低腰衛生褲」之稱,五糧液和稻花香集團興建的「酒瓶」造型辦公大樓、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狀似5顆大鐵釘的瞭望塔,都被大陸媒體稱作「雷人」風景。

 「雷人」並不是正面的詞彙,但看在建築物貧乏無趣的台灣人眼裡,卻覺得頗具巧思。台灣一些老牌公司的產品還滿有特色,辦公樓卻多老舊,反而成為都市景觀之瘤。大陸這些建築若放在台灣,多半能成為觀光景點,創造附加價值。

 相較大陸建築景觀的繽紛奪目、爭奇鬥艷,台灣在興建101大樓後,多年不再出現現代化建築。最近台北雙子星大樓標出,地標性建築可望再多一幢,希望能稍微改善台北市門面,改變觀光客對台灣城市破舊的印象。

 台灣城市老舊有其歷史淵源,足以形成都市特色,更代表了文化的深度。老房子保留的成長記憶值得珍惜,文化傳承也是我們寶貴的資產。但我們也必須嚴肅面對,為何新的公共建設仍然在設計上不思進取,常因醜陋而備受詬病。

 台灣仍有一些建築物極具巧思,並贏得好評,譬如北投圖書館、台南新化分局等,但畢竟仍然屈指可數。大陸建築設計的大膽與創新,值得台灣學習。打造吸引人的城市風貌不一定要靠豪華的建築物堆砌,台灣不需與大陸比豪奢,但至少可以運用更多的美學與巧思,讓城市美麗。

 

《暢言網》 網民對「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論

 

第1位 世博會中國館

「交錯穿插就像一堆劈柴。」

第2位 西安新法門寺

「生硬的幾何圖形,不倫不類,一點佛味都沒有。」

第3位 北京央視大樓新樓

「大褲衩,下面放個馬桶才完美,帶給中國人的笑料勝過了它的藝術色彩。」

第4位 華西村山寨美國國會大廈

「模仿不夠,還要寫上美國國會大廈!」

第5位 廣州新博物館

「就像一個方盒子,色彩深沉,給人很強的壓迫感,博物館陳列的是幽靈嗎?」

第6位 合肥美術館

「遠看上去它就像是一堆鋼管胡亂堆砌在一起,既雜亂無章,也沒建築造型主題,實在缺乏美感。」

第7位 沈陽金廈廣場

「歪把子樓,建築外觀酷似人民幣符號,骨子裏透出惡俗!」

第8位 上海閔行法院

「山寨白宮,很惡俗!」

第9位 中國石油大廈

「造價高達50億,光馬桶就花了50萬,節能的名號:「因為我們用的都是最好的節能材料,環保是百年的功業。」且對外宣傳各地方油田如何如何省下燒鍋爐的錢。

第10位 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就是一個煤油燈罩,是想讓人們憶苦思甜吧?」


2012世界十大高樓排行榜

  第一名 迪拜哈利法塔(828米)

  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Burj Dubai),又稱迪拜大廈或比斯迪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的一棟已經建成的摩天大樓,有162層,總高828米,比台北101足足高出320米。迪拜塔由韓國三星公司負責營造,2004年9月21日開始動工,2010年1月4日竣工啟用,同時正式更名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項目,由美國芝加哥公司的美國建築師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設計,由美國建築工程公司SOM,比利時最大建築商Besix,阿拉伯當地最大建築工程公司Arabtec和韓國三星公司聯合負責實施,景觀部分則由美國SWA進行設計。建築設計采用了一種具有挑戰性的單式結構,由連為一體的管狀多塔組成,具有太空時代風格的外形,基座周圍采用了富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幾何圖形——六瓣的沙漠之花。哈利法塔加上周邊的配套項目,總投資超70億美元。哈利法塔37層以下全是酒店、餐廳等,世界上首家ARMANI酒店也入駐其中,位于1-8層和38-39層。此外45層至108層則作為公寓。第123層將是一個觀景台,站在上面可俯瞰整個迪拜市。建築內有1000套豪華公寓,周邊配套項目包括︰龍城、迪拜MALL及配套的酒店、住宅、公寓、商務中心等項目。
  哈利法塔不但高度驚人,連建築物料和設備也「份量十足」。哈利法塔總共使用33萬立方米混凝土、3.9萬公噸鋼材及14.2萬平方米玻璃。大廈那麼高,當然需要先進的運輸設備。大廈內設有56部升降機,速度最高達每秒17.4米,另外還有雙層的觀光升降機,每次最多可載42人。
  哈利法塔光是大廈本身的修建就耗資至少10億美元,還不包括其內部大型購物中心、湖泊和稍矮的塔樓群的修築費用。為了修建哈利法塔,共調用了大約4000名工人和100台起重機。
第二名麥加皇家鐘塔飯店(601米)

  麥加皇家鐘塔飯店是一棟位于沙特阿拉伯麥加的復合型建築,這棟建築預計于2012年完工,完工後將坐擁許多頭餃,包括世界最高的飯店、世界最高的鐘塔、世界最大鐘面,世界最大的樓板面積,以及世界第二高的建築物;僅次于迪拜的哈里發塔。麥加皇家鐘塔飯店由沙特阿拉伯王國最大的建設公司沙烏地賓拉登集團承造,位置就坐落于全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伊斯蘭聖地禁寺的左近。
  麥加皇家鐘塔飯店由眾多大樓組成,其中最高的一棟做為飯店,高度達601米,完工後將是全球第二高的建築(超越台北101),與全球最高的飯店建築(超越酋長公園塔飯店);整個復合建物將擁有廣達150萬平方米的樓板面積,為全球之最(超越迪拜國際機場)。
第三名台北101大廈(509.00米)

  台北101(Taipei 101),又稱台北101大樓,在規劃階段初期原名台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是目前世界第三高樓。位于我國台灣省台北市信義區,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KTRT團隊建造,保持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
  一座杰出的地標建築,足以改變這個城市。如同帝國大廈之于紐約、艾菲爾鐵塔之于巴黎、更如晚近的金茂大廈之于上海。高度508米,地上101層,地下5層的TAIPEI 101專案即是「將台北帶向全世界」(Bringing Taipei to the world )的希望工程。
  TAIPEI 101是台北市政府第一個與民間攜手開發的大型BOT專案,于1997年7月由台灣十四家企業聯合組成的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地上開發權,而開始進行規劃建造,並負責經營管理。
  TAIPEI 101坐落于台北最繁華地段,是台灣島內建築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專案。該專案主要由島內十四家企業共同組成的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與島內外專業團隊聯手規劃,並由國際級建築大師李祖原精心設計,超越單一量體的設計觀,以中國人的吉祥數字「八」(「發」的諧音),作為設計單元。每八層樓為一個結構單元,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築整體。在外觀上形成有節奏的律動美感,開創國際摩天大樓新風格。
第四名上海環球金融中心(492.00米)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國上海陸家嘴的一棟摩天大樓,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中國目前第二高樓、世界第四高樓、世界最高的平頂式大樓,樓高492米,地上101層,開發商為「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公司」,由日本森大樓公司(森жю)主導興建。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以辦公為主,集商貿、賓館、觀光、會議等設施于一體的綜合型大廈。建築的94層至101層為觀光層,79層至93層將建成超五星級的賓館,7層至77層為寫字樓,3層至5層為會議室,地下2層至3層為商業設施,地下3層至地下1層規劃了約1100台的停車位。在100層、距地面472米處設計了長度約為55米的觀光天閣,這一高度將超過世界最高觀光廳--高度為447米的加拿大CN電視塔。此外,在94層還設計了面積為750平方米、室內淨高8米的觀光大廳。以上海的都市全景為背景,觀光天閣和觀光大廳將成為世界新的觀光景點。
第五名香港環球貿易廣場(484.00米)

  香港環球貿易廣場是一座118層高的綜合式大樓,為九龍站(Union Square)的最後一期發展項目。大廈外型由世界著名建築事務所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設計。其可用樓層的水平 高度達490米,實際高度則為484米。
  大樓內提供250萬平方--甲級寫字樓,每層樓面面積約35000平方--,淨樓底高度最高達2.85~3.15米,擁有先進的設計及高智能設施。大樓頂層設有一間六星級酒店,提供312間房間。此外,大樓在100樓(而非118樓)設有公眾觀景層,讓游客可在高處欣賞維多利亞港景色。
  環球貿易廣場將分三期落成︰
  第一期共90萬平方--的商業樓面于2008年7月31日完成,並且已經開放40多層;
  第二期于2009年6月完成;
  第三期預計于2011年10月完成。
  環球貿易廣場率先于2005年推出10樓至22樓的商業樓面(約45萬平方--樓面)進行預租,第一期共90萬平方--的商業樓面已于2008年9月入伙。
  2009年9月13日(星期日)發生嚴重的工業意外,6名清潔工人由于所乘搭的升降機槽工作平台突然由30樓急速下跌至10樓,最終無一生還,工程進度因此而要一度暫停。
第六名吉隆坡石油雙塔(451.90米)

  吉隆坡石油雙塔坐落于吉隆坡市中市(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簡稱KLCC計劃區的西北角,屬于此計劃區的第一階段工程。曾經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台北101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雙塔樓,也是世界第六高的大樓。是馬來西亞經濟蓬勃發展的象征。  世界著名的建築大師西澤配利是這座大樓的設計者。  國家石油公司雙塔大樓(Petronas Towers)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美芝律,高88層,是當今世界名冠第一的超級建築。巍峨壯觀,氣勢雄壯,是馬來西亞的驕傲。它以451.9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國芝加哥希爾斯大樓保持了22年的最高記錄,成為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巨型建築。這個工程于1993年12月27日動工,1996年2月13日正式封頂,1997年建成使用。它是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用20億馬幣建成的,一座是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辦公用,另一座是出租的寫字樓,在第40_41層之間有一座天橋,方便樓與樓之間來往。從吉隆坡市內各處都很容易見到這座大廈。大廈非常壯觀,就像兩座高高的尖塔刺破長空。  雙塔大廈于1998年完工,共88層,高1483英尺(452米),它是兩個獨立的塔樓並由裙房相連在兩座主樓的41和42 樓一座長58.4米、距地面170米高的空中天橋。獨立塔樓外形像兩個巨大的玉米,故又名雙峰大廈。

第七名南京紫峰大廈(450.00米)

  紫峰大廈是世界第七、中國第四、大陸第二高樓,也叫綠地廣場•紫峰大廈(Greenland Square Zifeng Tower)。位于中國江蘇省省會南京市綠地廣場,發展商是上海綠地集團及南京國資集團。南京綠地廣場•紫峰大廈選址位于南京市鼓樓區鼓樓廣場,東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鼓樓周邊區域有玄武湖、北極閣、鼓樓、明城牆等歷史文物古跡;該地段是南京城區的中心點及城市的制高點,周邊遠景盡收眼底︰東可眺望紫金山、西可望長江、南有雨花台、北有幕府山。2010年12月18日,正式落戶南京鼓樓廣場。
  十朝古都南京的核心鼓樓廣場,崛起的450米地標建築綠地廣場•紫峰大廈,則是由世界摩天大樓設計泰斗——美國SOM建築事務所首席設計師Adrian D。史密斯親自擔綱,在歷史淤積深厚的南京,身為美國人的史密斯同樣開始回歸元文化,在查閱了大量南京的史料,深刻解讀城市文化之後,史密斯設計師在建築中融入了中國古老的蟠龍文化,蜿蜒流淌的揚子江以及花園城市的意象,獨特的單元結構三角玻璃幕牆如龍鱗延建築盤旋而上,陽光下巨龍奮起,輝映南京的城市氣質。
  紫峰大廈的選址存在著一些爭議。它坐落于鼓樓地區,古典建築和民國建築林立,紫峰大廈對這些建築造成了景觀破壞。例如,南京大學北大樓(1919)是一座有百年歷史的文化建築,是百年名校南京大學的標志性建築。由于背後的這座現代化高樓紫峰大廈的新建,風格上和原有舊建築有些抵觸,造成傳統建築的視野和視廊不通暢,景觀改變,視覺背景被污染,文化風貌收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也是很多城市遇到的問題,發展和傳統的矛盾總是困擾著城市設計師。
第八名威利斯大樓(442.14米)

  威利斯大廈(Willis Tower),又譯韋萊大廈,原名西爾斯大樓,是位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的一幢摩天大樓,樓高442.3米,共地上108層,地下3層。大廈在1974年落成,超越紐約的世界貿易中心,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大樓。落成至2009年7月16日前命名為「西爾斯大樓」(Sears Tower)。2009年7月16日正式更名為「威利斯大廈」。韋萊集團大廈是由建築師布魯斯•格雷厄姆(Bruce Graham)和結構工程師法茲勒汗(Fazlur Khan)所設計。
  大廈結構工程師是1929年出生于達卡的美籍建築師F。卡恩。他為解決像西爾斯大廈這樣的高層建築的關鍵性抗風結構問題,提出了束筒結構體系的概念並付諸實踐。整幢大廈被當作一個懸挑的束筒空間結構,離地面越遠剪力越小,大廈頂部由風壓引起的振動也明顯減輕。頂部設計風壓為305千克力/平方米,設計允許位移(振動時允許產生的振幅)為建築總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後最大風速時實測位移為460毫米。所有的塔樓寬度相同,但高度不一。大廈外面的黑色環帶巧妙地遮蓋了服務性設施區。

第九名京基100(441.80米)

  京基100(KK100),原名京基金融中心(KingKey Financial Center),樓高441.8米,共100層,是目前深圳第一高樓、中國內地第三高樓、全球第九高樓。位于我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由來自英國的兩大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公司-- TFP和ARUP聯合設計,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京基100是深圳房企京基集團旗下的世界級地標,也是中國民營地產企業投資建造的最高建築,保持了多項中國記錄、世界紀錄,並獲得了多項世界級獎項。
  京基100城市綜合體項目總用地面積42353.96 m2,其中建設用地35990.16m2,總建築面積602401.75 m2,由京基100大廈及7棟回遷安置樓構成,總投資近50億元。本項目位于羅湖區蔡屋圍金融中心區內,涵蓋全市74%的銀行機構、80%的保險機構和40%的證券機構,集中了全市60%的金融資產、90%的外資銀行,區域價值得天獨厚。
  京基100大廈由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公司--英國TFP和ARUP擔綱設計,樓高441.8米,為全球第8高摩天地標,總建築面積220,000平方米。京基100這一代表了中國技術標高與精神象征的雙重地標,在大廈的整體設計與建設過程中,采用9.5︰1的高寬比,為國內摩天樓之最。京基100使用的鋼板最大厚度達到了130毫米,大廈的用鋼量達到了6萬噸,這在深圳甚至全國來說都是首例,將所有的焊縫連接起來,累積長度可以繞地球赤道4周,並采用了強度與韌性更高的C80高強度水泥,這在國內的摩天樓里尚屬首次。京基100作為深圳又一新地標,打破了賽格和地王的記錄,是中國經濟與技術發展的新體現。

第十名廣州國際金融中心(437.50米)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簡稱廣州西塔),位于廣州珠江新城核心商務區,項目總用地面積3108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45萬平方米,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建築面積和結構樓層數均為全國第一,建築總高度437.5米,是中國第六高樓,僅次于台灣101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香港環球貿易廣場、南京紫峰大廈和深圳京基100中心廣場。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項目于2007年1月31日開工,計劃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總工期10 07天。主塔樓地上103層,地下4層,是華南地區第二高樓,僅次于深圳京基100。整個項目包括有3.5萬平方米的商業、7萬多平方米的酒店、5萬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萬平方米的寫字樓。廣州國際金融中心集辦公、酒店、休閑娛樂為一體,矗立在廣州新城市中軸線上,建成後將成為展示廣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標建築。
  建築特色
  依中軸線而生,臨珠江而立。耗資60億,樓高103層,身長440米,鋼網交織,水晶加身的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它鶴立于CBD最核心的商務區。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設計方案,是經由廣州市城市規劃局于2004年組織的國際邀請競賽征集的12個方案中選出的,其設計意念為「通透水晶」。建築結構采用鋼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網格外筒與鋼筋混凝土剪力牆內筒的結構體系,在世界超高層建築中是唯一的一例。
  這座名為「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大廈,人們更願意喚它的昵稱「西塔」。沒有人懷疑它將是廣州最新鮮的地標。她修長而通透的水晶之身將為廣州這座有2200年歷史的嶺南老城嵌入更多時尚的元素。她不光是這個城市里奪目的風景,她還是被寄予了整個城市金融業希望的圖騰。
  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她甚至還沒出生,就被幻想溢滿。她安靜地立在廣州中軸線的旁邊,以其通透而修長名動四方。 

台長: 阿楨
人氣(4,624) | 回應(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董其昌》
此分類上一篇:《台灣敬字亭》

老洋房
上海老洋房 台商租的多徐尚禮>中國時報07.12.18 

     上海約有兩千多家老洋房,半數由政府控制,內外設施良好、產權單純的老洋房至少要千萬元人民幣起跳。目前買主多為新加坡及香港人,台商以承租居多。
     上海房產人士指出,上海老洋房一直被稱為是房產中的「稀缺資源」,它們分布在徐匯、長寧、盧灣和靜安四個市中心區,其中獨立式花園洋房約有兩千棟,而產權明晰、可直接進入二手房市場交易的老洋房則僅有六十餘棟。
     從兩千年起,上海老洋房的平均市價至少漲了五成,○三年每平方米均價高達兩萬元人民幣,有些「極品」每平方米更可賣到四到五萬元人民幣。近年來,老洋房更喊到天價。不少新加坡及香港地產商早幾年乘未達天價前購入,現在承租給外商高級經理人。
     台商田心迪在南京路上的「玫瑰園小南國」經營餐廳,這棟花園洋房是租的,位置在波特曼大酒店旁。上海台資「真鍋」咖啡負責人張振德有家分店也是租用老洋房營業,不過現在不續租了。該棟老洋房也是被新加坡人取得。
     張振德說,老洋房環境幽雅,但使用起來卻有想不到的情況。例如地板、水管老舊都必須整修。他說,「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都是帶鐵鏽的紅色」。張振德說,使用老洋房即使換了屋內的水管也沒用,因為老洋房通常位於老建築區,使用者不可能把附近的水管全更換。
2007-12-18 09:44:55
版主回應
為何連梁思成故居都保不住了2012.02.06鳳凰網(另參本館:《人間四月天》之後呢?《上海老房子的故事》《胡同面孔》)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于1931─1937年居住于北京北總布衚同的這處院落,當時名極一時的“太太的客廳”就位於此。拆遷後的梁林故居已是一片廢墟。
  你們現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們後悔了,想再蓋,也只能蓋個假古董了。——林徽因
  導語:他所著的《中國建築史》無人可及,他曾為北京城墻被拆痛哭不止——梁思成,這位為中國古建築付出畢生心血的建築大師,卻未曾想到有一天連他的故居也要遭到和北京城墻同樣的命運。2012年1月26日,原本計劃恢復原貌的“梁林故居”現已基本被拆掉,只剩門樓旁一小間。
  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對文物的界定,應該依法嚴格保護。
  故居具有人文價值,即使是普通建築也不能隨意拆除
名人故居是否具有文物保護價值,在與其他建築的評判標準上最根本的區別是:名人故居重在“人”,建築重在“物”。名人故居可以是豪宅大院,也可以是普通建築。只要這個普通建築的住戶曾經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這個普通建築就是名人故居,就具有文物價值。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對此強調說:“要著重看故居的精神、文化、社會價值,而絕不能單純考慮建築品質和藝術價值。”
  有共識、有法律,梁思成故居理應原址保護
文物部門對名人故居的保護是有選擇原則的,早在上世紀90年代,文物部門就北京地區的名人故居保護就曾有過共識。單霽翔認為,像梁思成、林徽因這樣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文化名人,其故居應該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加以原址保護。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為保護“名人故居”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該法第二條規定:“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屬於文物,受國家保護。
  “維修性拆除”之說令人匪夷所思
北京市東城區文委報告中有“開發單位考慮到故居房屋騰退後,因陳舊、幾經翻建、無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現險情,因此進行了維修性拆除”這一說法,但是專業人士並不認同。根據住建部公佈實施的《城市危險房屋管理規定》,經鑒定屬危險房屋的,鑒定機構必須及時發出危險房屋通知書。如果是危房,需要有房屋安全鑒定部門依法作出的梁林故居的危房鑒定報告,但危房絕對不是拆除不可移動文物的理由。
  按照現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即使梁林故居發生險情,也要由具有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資質的單位依法進行搶險加固 ,而不是拆除。而東城區文委給出的“維修性拆除”的結論更令人匪夷所思,查遍《文物保護法》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也沒查到這個詞
  徐悲鴻、曹雪芹……名人故居被狂拆
遭遇拆除命運的又何止是梁林故居。徐悲鴻的畫作則集中在東受祿街16號——徐悲鴻故居,這裡是他生命最後7年生活的地方。這庭院是徐悲鴻用賣畫的錢買下來的,院門不大,門前有二石礅。經門道,入院內,映入眼簾的是老槐樹、椿樹和徐悲鴻親手植下的樹種,每至夏日枝葉繁茂、充滿生機。1966年,京城因修建地鐵,徐悲鴻故居被拆除……
  廣渠門內大街207號(原蒜市口16號)四合院,是目前所有紅學家唯一公認的曹雪芹故居。1999年,為了展寬廣渠門大街,“蒜市口十七間半”數天之內成了一片頹垣敗瓦。“十七間半”的外墻在擴展後的廣渠門大街人行道上,保留“十七間半”對擴寬梁廣路並無影響,可文物部門不聽取專家的建議。後傳出消息,曹雪芹故居在離原址不遠處重建……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約4.4萬不可移動文物消失
著名建築評論家方振寧說,“梁林故居”對於後人來說,是勾起歷史記憶的場所,強拆它,如同一次對精神的虐殺。而更值得擔憂的是,“梁林故居”的強拆並不是個案。這種擔心不無道理。2011年底,國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結果顯示,全國範圍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總量766722處。其中,全國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總量當中,新發現登記不可移動文物總量為536001處,約4.4萬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而北京地區不可移動文物3840處,消失的不可移動文物已經高達969處。“一個城市是一點點形成的,文物古建是歷史的見證物,不能肆意妄為地拆毀。 ”方振寧說,即便是拆遷,也應該合乎法律程式,而現在,誰也沒有看到這些。
  誤區一:把老房子單純看成建築
人,尤其是房主人,才是一處建築的核心,而當屋子和院落裏沉澱著幾代人的感情時,它就被賦予了神聖。因此,保護——需要修復的絕不單是木料與磚瓦,而是召回散去了很久的魂,是撮合一個家族在這座建築裏的團圓,是幫助他們重築久違的寧靜生活。
2012-06-02 09:37:39
亞洲第一彎
上海外灘改觀 亞洲第一彎凌晨開拆>中時08.02.22 白德華

     為配合世博會外灘交通改造工程,已成觀光客「上海印象」、被稱為「亞洲第一彎」的延安高架外灘匝道,廿二日午夜十二點起正式封閉,進入拆除施工階段。未來外灘將建起三公里長地下隧道,讓目前十一車道「魚龍混雜」的外灘地面交通,徹底改觀。
     二○一○上海舉辦世博,上海市政府決定整治外灘整體的交通建設。一九九六年建成的延安高架外灘匝道,因下坡轉進外灘,西側是萬國建築博覽會,東側是東方明珠及現代化高樓群,每每吸引車流緩行造成交通堵塞,因此成為外灘整治的首要目標。
     這項工程相當艱鉅。負責的建工集團施工人員說,廿二日午夜十二點封閉交通後,要先處理高架橋的電路、通信管線等,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起吊路段。
     除「亞洲第一彎」外,封閉的還有延安路及江西中路上匝道,拆除範圍包括延安路至外灘右轉匝道,及延安東路高架從上海自然博物館處向東、全長約四百五十公尺的高架主線。不少了解「第一彎」將走入歷史的觀光客及民眾,周四已群聚外灘留下歷史鏡頭。
     據表示,施工最難的,主要在每個匝道由長一百六十公尺、五個跨度的鋼箱樑組成,拆除須分十段,每段切成三塊,共計卅塊逐步拆除,但須保持每塊重量四十五噸以下。工程人員說,「這重量平板車還可運走,但如果超過這重量,就很可能連路面都會壓垮。」
     工程人員表示,拆除主要分三步驟,第一先用「支墩」進行支撐,使分塊切割後的重量能落到支墩上;第二,分塊切割;第三,每切割完一塊後盡快吊裝運輸。外灘現場數公尺高的鋼架已運至現場,外灘中間馬路已隔離,拆除工作蓄勢待發。
     對此,一位馬姓市民說,「拆除挺可惜的,以後再看不到這第一彎了!」雖說如此,但外灘交通改造工程指揮部專家說,因下匝道時不少車輛放慢速度,常造成外灘堵塞,且第一彎讓整個外灘的中山東一路與中山東二路在景觀上隔開,「改造目的,就是要讓外灘的風景整體化。」
     「所謂夜上海,最美的莫過於上海夜景了。」從事導遊工作三年的上航假期旅行社導遊張祺說,每當車駛至第一彎時,她都會要求遊客先把眼睛閉上,當睜開眼時,一幅壯觀的畫面盡收眼底。」
     常有外地遊客認為,上海印象即是高消費及快節奏,但張祺說,「知道嗎?從這一彎望出去,上海的溫柔一覽無遺!」儘管未來新景觀值得期待,但第一彎的拆除,也的確留下不少遺憾。
2008-02-22 10:03:01
版主回應
  誤區二:把歷史街區視為“沙漠”
把歷史文化街區的土地貶為稱斤論兩並且是無主的地皮,而無視地面上整體的文物價值、歷史價值、業主的財產權利和人們對故鄉的情感,動輒以其地理位置“寸土寸金”來評論,進而“諒解”在這些區域的房地產開發,認為這是“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根據這種認識,似乎世間的一切都應以鈔票和權勢衡量,不再有其他的價值,更不用去尊重任何法定的個體權利。舉牌、敲錘,一條條已經剃光或計劃剃光的古街巷,就這樣被交易了。一方面,那麼多人在惋惜被拆毀的老建築,另一方面又有很少人對這一宗宗土地交易質疑,這是最不可思議的。[詳細]
  誤區三:保護古宅與改善民生有矛盾
是塞滿違章建築的“大雜院”,自“文革”開始陸續野長在老宅院落裏的“黑屋”,居然在上世紀80年代被正式畫了進去,更于近期試圖以“尊重土地現狀使用情況”的荒誕理由把它們確定下來。實際上,正是這無任何法律依據和規劃許可的藍圖,在阻礙四合院的保護和居民生活的改善,並人為地製造出了兩者之間的矛盾。
為走出此困境,就應依照法定權利各就各位:房管局是“房屋管理局”而非“房屋所有局”,應恢復本來的職能;沒有享受過房改的無房戶,主要為未清退私房裏和上述“黑屋”裏的外來住戶,應按照房改文件享受雇傭單位或國家財政提供的住房,如依照相關文件承諾的面積,條件似乎勝於“拆遷補償”;多年流離失所的合法業主回歸家園,並恢復家園。[詳細]
  誤區四:“打造”歷史文化街區
認為歷史和文化可以拍腦袋在一時間“打造”出來,而不知這是數千百年的積澱而成。於是,可以見到很多城市在制定拆除古街區後的種種再造計劃:“打造”文化產業區、藝術休閒區、養生餐飲區等,如此便扼殺了原本自然形成的充滿古樸情調的生活場所,扼殺了千姿百態的人性,切斷了歷史的文脈,消滅了城市記憶,更毀滅了原住民深愛的故鄉,使他們成為永遠浪跡天涯的孤兒。而如此“打造”出來的區域,又無一不是令人生厭的倣古影視城。[詳細]
  誤區五:以沾洋氣為榮
基於有些人頭腦中以沾洋氣為榮,把建設國際大都市或國際小都市捧為業績,滿馬路上都是貼著洋標簽的水泥森林,恨不得站在自己的土地上。由此形成的惡果是,人們再也看不到自己城市的文化符號,再也聞不到熟悉的味道,再也見不到自己的鄰居,再也聽不到家鄉的語言。革命式的“城市換新顏”後,人們忽然間感覺置身於異鄉,被拋進了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的那種悲愴。一位寧波的網友寫道:我生在寧波,本來也想死在寧波,但它卻在我之前先死去了。[詳細]
  復建梁林故居,不過是又建個假古董
北京市文物局則表示,無論是“維修性拆除”還是其他原因,文物修繕必須先報文保部門批准,文物局已責成東城區文化委到現場檢查拆除單位保存的磚瓦木料,按照文保要求進行編號保存,為復建留存歷史依據。同時,由東城區文化委督促、委託有文物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對拆除建築按照文物建築規範進行修復設計,東城區文化委應監督復建全過程。
作為梁思成、林徽因的學生,83歲的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陳志華也對梁林故居被拆除一事表示憤怒,並提出了建議。他認為,按照國際上的文物保護理念,已經拆除的文物絕對不能再復建。拆除已經是錯誤,再倣造一個假古董就錯上加錯。應該作為遺址地加以保護,可以在原址辟建遺址公園,在園區內除為梁、林先生立碑之外,還要保留一處廢墟,以警示後人。[詳細]
  開發!開發!多少強拆假汝之名以行
在傳媒業和錄影空前發達的今天,不幸的事在熱議中繼續重復著不幸,這不能不引人悲憤和深思。有一本羅哲文先生擔綱主編的《永訣的建築》,羅先生在序言裏說:“有人把建築稱之為‘石頭的史書’、‘凝固的樂章’等等,……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一樣的無情,不僅碾碎了如梭的歲月,也碾碎了許許多多‘石頭的史書’。許許多多珍貴的古建築被人為和自然的原因破壞了……在人為破壞之下,頃刻之間化為了灰燼。其中尤以改朝換代的需要、戰爭的破壞最為嚴重。”
然而,在今天,沒有戰爭的年代,對建築的殺戮絲毫沒有停歇。建設,肆意建設,對文物的危害是近年來最重要的原因,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建設時期的文保難題。從“梁林故居”最終被拆,到城鄉之間的野蠻拆遷,像機器人和挖掘機一樣一路霸蠻且一味橫行,開發!開發!多少錯失和悲劇假汝名義發生?[詳細]
  無根之城,何以為記
我們經常把城市喻為一本打開的書:石塊和鋼筋水泥凝固著幾代人的抱負、理想、成敗和恩怨。這本書記錄著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細小的變遷、進步,而建築無疑就是構成這本書的一個個文字,它們才是這本書的靈魂,這個城市的基石。然而,一排排的建築倒下,就如同記憶被格式化,硬生生的被刪除了。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lianglinguju/
2012-06-02 09:38:23
阿楨
當代建築的靈光:從拒絕到驚嘆 (原點 2012)

  內容簡介
  作者以超乎歷史的角度,帶領我們窺見當代建築創造的奇蹟與奇景。當代建築不只是空間,是一門藝術,一種複雜的技術,一種包裝城市、提升形象的手段,是時尚精品的展示櫃,更是帶給眾人全新體驗的新場域。  
  作者簡介
  吉耶.德布赫(Gilles de Bure) 新聞工作者,專精建築。為多家雜誌和報紙撰稿,包括《今日建築》(Architecture d’aujourd’hui)、《美術》(Beaux Arts)和《藝術雜誌》(Le Journal des arts)。出版過好幾本建築專書,包括《多明尼克.佩侯》(Dominique Perrault)、《克里斯蒂安.德.波宗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尚.努維》(Jean Nouvel)和《伯納.初米》(Bernard Tschumi)等。
  目錄
作者序 凡是總有第一次
前言 拒絕或接受?
1 當代建築,怎麼一回事?
這一切從何開始? 12
一定得是奇觀,或充滿紀念性? 14
到底是藝術、技術,或材料? 18
建築師=品牌? 22
建築師=男性專屬? 24
提升國際形象的捷徑? 26
競圖的法則:一個法國範例 30
2 當代建築現象學
占據空間的藝術家 36
大銀幕上的建築 38
變身電影主角的建築師 40
豪華精品的展示櫃 42
3 九大風格關鍵
永遠現代 48
後現代主義 52
高科技 56
極簡主義 60
新巴洛克 64
解構主義 68
綠建築 72
主題變奏曲 76
雞生蛋?蛋生雞? 78
4 住宅的今與昔
集合住宅 82
劃時代的個人住宅計畫 90
5 當代建築的新文化
博物館 101
多媒體圖書館 104
音樂中心 106
基金會大巡禮 112
體育館 116
6 公∕私空間的新思維
公共空間新勢力 122
精品旅店的誕生 130
宗教感的人間天堂 134
7 建築,依然夢想
烏托邦:秩序或失序? 140
當代烏托邦 142
實境版烏托邦? 144
未來會怎樣? 148
8 當代建築的實驗
巴別塔的詛咒 154
世貿雙塔,誰的塔? 156
9 當代建築的性格
神聖:柯比意 165
絕技:羅伯.卡默洛、尚.德.馬伊伯納.哲福斯 166
弔詭:法蘭克.洛伊.萊特 167
不對稱:漢斯.夏隆 168
傾斜:克勞德.巴宏、保羅.維希留 169
色彩:路易斯.巴拉岡 170
抒情:約恩.烏戎 171
偉業:羅傑.塔利伯特 172
輕盈:佛雷.奧托 173
寂靜:路康 174
異端:SITE 175
2012-06-02 09:39:57
版主回應
10 30位建築師與他們的代表作

阿爾瓦.阿爾托 178
維多.阿孔契 180
威廉.艾索普 182
安藤忠雄 184
(土反)茂 186
派崔克.布襄 188
藍天組 190
諾曼.佛斯特 192
馬西米里亞諾.福克薩斯 194
未來系統 196
法蘭克.蓋瑞 198
札哈.哈蒂 200
赫佐格與德默隆 202
伊東豐雄 204
雷姆.庫哈斯 206
丹尼爾.李伯斯金 208
格蘭.穆卡特 210
MVRDV 212
奧斯卡.尼邁耶 214
尚.努維 216
多明尼克.佩侯 218
倫佐.皮亞諾 220
克里斯蒂安.德.波宗巴克 222
魯狄.李西歐提 224
理察.羅傑斯 226
R&SIE 228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 230
喬塞普.路易.塞特 232
伯納.初米 234
山崎實 236
  前言 拒絕或接受?Reject / Accept?
  「政客、婊子和醜建築,只要撐得夠久,就能得到尊敬。」─美國導演約翰.休斯頓 John Huston
  不管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抗拒進步、發明和想像力,抵擋語言(不論是文學、音樂、藝術、電影、舞蹈或詩的語言)的浮動和流變,幾乎是一種普世不變的頑強現象。建築這種藝術因為會衝擊到每一個人,所以特別容易成為反動的犧牲品。但是這類抗拒者很容易忘記,他們其實是以當時的建築傳統做為比較基準。他們沒有考慮到,自己所維護的建築傳統本身,在它還沒變成傳統之前,也曾經激起同樣的抗議、抵擋和拒絕。此外,他們也沒察覺到,這些所謂的「歷史珍寶」,當初也都是推動「進步」的工具。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6675

當代建築為什麼長得怪?它們的魅力何在? 《當代建築的靈光》

關於建築,你怎麼看?
日本評論家松山巖的說法令人玩味。在《建築學的教科書》中他談到,奇怪的建築大抵分成三種:「第一種,是指可以很清楚看得出它複製了某種造型的建築物。…比如說模仿了金字塔、艾菲爾鐵塔、帝國大廈等等。第二種奇怪的建築,是指和周遭的建築物的某些部分在設計上有所不同,而且你還無法弄清楚那當中到底是哪裡不一樣,可是你偏偏就是會被這當中的差異之處所吸引。第三種奇怪的建築物,是無法給予你任何感覺,然後也不會留下任何印象的建築物。」
  第一種建築物的怪,在於它們不合時宜。將屬於某個特定時空的建築風格,原封不動的仿造,因沒有考量建築所在地的固有文化和風土,難以和環境融為一體,所以顯得突兀。而第三種,指的則是一般市街上常見的建築體,因為欠缺了令人驚奇或引發好感的元素,過於平庸而古怪。至於第二種,指的又是什麼,松山巖雖沒有具體明說,但相信這樣的體驗你我都不陌生:「有些建築非醜也非美,看起來就是怪,但說不上來地,又覺得它們怪的很有味道,讓人想多看幾眼、多瞭解一些」。
  為什麼?究竟是怎樣的怪建築引人注目?而成名的「怪建築」還算「怪」建築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相當令人意外,現今世界上大部分數一數二的建築物,都曾怪到讓人無法接受,但弔詭的是,它們「奇醜無比」的怪,恰好是它們翻身成名的原因之一。興建於1887年的艾菲爾鐵塔就是一例,當時的藝術家幾乎群起抨擊,連署宣言直呼:「我們這些熱愛巴黎純潔之美的作家、畫家、雕刻加、建築師…以法國品味之名,以面臨威脅的法國藝術和歷史之名,抗議艾菲爾鐵塔這個毫無意義的醜陋怪獸,矗立在我們首都正中心。」但誰能料想到,當年的醜怪獸,如今已堂堂成為巴黎地標。
  另一有趣的例子,一樣發生在法國,距離艾菲爾鐵塔落成90年後,一個新型態的建築物種龐然現身—由Richard Rogers和Renzo Piano合力設計的龐畢度中心,因其建材和設計形式超乎眾人理解,再度引發軒然大波。但,承受唾棄與批評彷彿是怪建築迎向盛名的必經命運,龐畢度中心沒多久就成為眾人朝聖的藝術殿堂。
  所以,我們該怎麼看建築?
特別是科技日益精進、藝術觀念不斷翻新的今日,我們要如何跟上建築師的腳步,去觀賞和解讀與我們共仰同一片天空,身處同一時代的「當代建築」?當代,是時間定位,還是一種風格?當代,作為時間,它是持續流動的現在,既承襲過去又超越過去,企圖預言未來又始終無法躍進未來。正因其弔詭的特性,它難以歸納為某一特定風格,而又因其風格的詭變,當代始終是一門迷人的藝術,永遠有令人探究不盡的樂趣。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40570.htm
2012-06-02 09:40:39
阿楨
構築的群像:台灣當代建築名家訪談集 (田園城市 2012)

  作者簡介
謝宗哲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現任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專任助理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Atelier SHARE主持人。2009年開始發起LPA(Little People Architects)聯盟,以作為年輕建築師的共同創平台。
  目錄
台灣現代建築領航者∕姚仁喜
從容優雅的建築演繹作家∕胡碩峰
具備洞察力與反省性格的實力派建築師∕張景堯
致力於建築文化推廣與環境改造的實踐家∕張基義
以台灣建築國際化為志業的開拓者∕劉育東
為建築改革奔走的有機建築先鋒∕徐岩奇
優雅自得的「釀酒師」型建築家∕石昭永
述說與創作並重的文藝復興型建築家∕龔書章
談笑風生的紳士型建築實力派∕黃明威
兼具理性、感性與熱情的建築作家∕楊家凱
鐵漢柔情的知性建築實作家∕曾瑋
洗鍊極簡美學建築代言人∕陸希傑
藝術/出版跨界的全方位建築實驗家∕劉克峰
順應風土節氣的自然派建築實踐團隊∕半畝塘(江文淵+何傳薪)
沈著冷靜的知性派建築美學作家∕林友寒
永無止境的開拓型建築實驗家∕劉國滄
Contributors PROFILE
附錄:Little People Architects 簡介
  推薦序 路徑的智慧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阮慶岳 
  這是與正統歷史書寫(譬如所謂的正史)有所區別的書寫法。相對來講,是更偏向直接以人為主體來作紀錄,也看重「人」的個體位置,在時代共同的環境大背景下,如何行走、思考與應對的路徑過程。因此,並不蓄意去作出歸類與判斷,也不強調個體的成就與貢獻為何,而是透過相對客觀、人性並且輕鬆的問答扣敲,讓受採訪的「人」,能夠以自我真實的經驗來作陳述,鋪出來一個更貼近閱讀者位置點,以能引發聯想、共鳴與反思的時代大拼圖。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客觀與旁述的小歷史書寫法吧!
  這樣的書籍結構方式,讓我聯想到也是由謝宗哲所翻譯、五十嵐太郎所著的《邁向建築的軌跡:日本建築家的畢業設計》。在這本涵蓋了多位前輩與中生代日本建築師(例如塚本由晴、西澤立衛、藤本壯介、藤森照信等)的訪談集裡,核心聚焦在如書名所直指的畢業設計上,似乎有些意圖在個人學習建築時的初衷與此刻狀態間作對比,以及探討從中所衍生的,當純粹的理念在與現實遭逢後,究竟是會有何差異及因之而得的可能啟發。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1598
2012-06-02 09:41:15
版主回應
日本近代建築 (博雅書屋 2011)

  內容簡介
  藤森照信花費二十幾年的時間,由幕府末期、明治初期的西洋館到昭和初期的現代主義,持續調查研究,完成這本超越以往日本建築的歷史寫作,以世界建築史宏觀的角度,說明近代日本建築與世界建築廣域連動的關係,以及西方建築文明在日本內化的歷史過程。
  作者簡介
藤森照信 一九四六年誕生於日本長野縣。他不僅是專攻近代建築史、生產技術史的學者,也是位建築家。

日本建築 维基百科

如同其他的日本文化一般,日本建築擁有十分久遠的歷史。最早大量受到中國建築的影響,但隨後也漸漸發展出屬於日本的獨特風格。
目錄
1 史前時期(繩文、彌生時代建築)
2 飛鳥時代 (592 - 709)
3 奈良時代 (710 - 794)
4 平安時代 (794 - 1185)
5 鎌倉時代 (1185 - 1333)
6 室町時代 (1336 - 1573)
7 安土桃山時代 (1568 - 1603)
8 江戶時代 (1603 - 1867)
9 明治、大正時代和昭和早期 (1868 - 1945)
10 現代建築 (1946 - )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5%BB%BA%E7%AF%89

台灣建築史 (李乾朗 雄獅美術)

  內容簡介
  在漢人開發台灣的三百多年中,經歷了荷蘭、西班牙、明鄭、清朝及日本的統治,因此在建築上的表現相當多樣化。探討台灣建築不能忽視中國建築悠久深遠的命脈,因此研究中國建築之演變,自台灣建築中可以獲得許多印證。本書珍貴資料由作者收集八年之久,全書自荷西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完整論述,使此書成為欣賞及研究台灣建築的必備書籍。

台灣建築史 國科會數位典藏
http://www.dm.ncyu.edu.tw/history/history.htm

世界建築在中國 三聯(香港) 2010

  內容簡介
  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國家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劇烈地表現在城市的天際線上。確實,中國城市建設的速度和規模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英國、荷蘭、法國、德國、匈牙利和瑞士的建築師們,將當時最新奇的西方技術和風格介紹到中國的港口城市;今天,西方的設計師們帶來的建築和規劃思想重新塑造了中國城市的公共和私人空間。和早期移植建築的殖民環境不同,今天輸入的外國建築是在全球互動日趨加快的步伐下形成的。
  作者簡介
  薛求理博士 先後在上海交通大學、英國諾定咸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任教。他在中國內地、香港、美國設計許多公共和私人建築工程,發表研究論文百餘篇,其中英文論著《中國建築實踐》(1999,2009)、《建造革命:1980年來的中國建築》(2006,2009)被廣泛閱讀和引用,其設計和寫作在海內外獲獎。

圖解中國近代建築史 (鄧慶坦2009)

中國建築 维基百科

中國建築一般指漢式建築,是以斗拱和屋簷為最大特點,配以園林、庭院營造出文人雅士的高尚情懷。因為古代中國冊封體制的關係,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建築形式、韓國建築、日本建築、越南建築統稱為中國系建築。
  目錄
1 中國古今建築
1.1 中國傳統建築
1.2 中國現代建築
  2 傳統建築造型語彙
2.1 臺基與柱礎
2.2 鋪面
2.3 欄桿
2.4 屋身
2.5 斗栱
2.6 屋頂
2.7 門與窗
2.8 隔斷
2.9 天花與藻井
2.10 裝飾
  3 空間哲學
3.1 空間使用
3.2 類型
3.2.1 長桌形
3.2.2 曲尺形
3.3 栱圓形
3.4 方合院
  4 研究歷程
4.1 傳統建築空間語彙
4.1.1 間架
4.1.2 擇址與風水
4.1.3 尺度計畫與吉凶
4.1.4 組合方式與類型
4.1.5 空間格局特性
……………

中國現代建築_互動百科

  中國現代建築從何時起,目前尚無定論。本文所述的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直至目前這段時間的建築活動。下面分爲五個時期敘述。
國民經濟恢複時期 (1949~1952)   
“大躍進”和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58~1964)
“設計革命運動”和“文化大革命”時期(1965~1976)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時期(1977~  )  
……………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AD%E5%9B%BD%E7%8E%B0%E4%BB%A3%E5%BB%BA%E7%AD%91
2012-06-02 09:42:18
阿楨
空中走道 串聯陸家嘴摩天樓 【聯合報2013.01.15

上海陸家嘴「二層步行連廊」工程昨天基本完工,這意味著東方明珠(467.9米)、金茂大廈(420.5米)、環球金融中心(492米)等摩天樓宇,將可以「空中串聯」。
上海金融城強化高端樓宇間的步行連通,是借鑒香港等城市立體交通建設的經驗,提高金融城的交通效率。
中新社報導,「二層步行連廊」工程由明珠環、東方浮庭、世紀天橋、世紀連廊四部分共同組成,明珠環為直徑117.5米的圓形鋼結構天橋;東方浮庭為二層框架鋼結構樓房建築;世紀天橋包括橢圓形廣場和「人字形」天橋,均已建成。世紀連廊項目當天實現主體階段性貫通。
工程建成後,民眾從陸家嘴軌交站出來,不再需要橫穿馬路,可通過二層步行連廊,到達正大廣場、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等商貿大廈和旅遊景點,有效緩解樓宇「看得到、走不到」的困擾。
集聚逾630家中外金融機構的陸家嘴,伴隨1990年浦東開發開放興起。目前金融城平均每幢樓宇入駐企業數十家,但高樓間的交通連接並不便利,區域面積較廣,樓宇間分布並不密集,影響「吸金」效應。
代建方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披露的消息顯示,將陸家嘴高樓地下空間串聯起來的「陸家嘴中心區地下空間開發項目」也在建設,該工程總投資額約1.88億元人民幣,由連接上海中心大廈、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國金中心、金茂大廈西側綠地的5條地下通道和地下的轉換大廳組成,預計2014年竣工。
2013-01-15 10:29:48
圖博館
海派時尚
作者: 胡根喜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內容簡介
上海男人、上海女人是時尚的智者、創造者、身體力行者;在大道樂行的時尚領域里,上海人長袖善舞,風流淵藪。
上海之所以在時尚的領域里獨佔鰲頭,而堪稱時尚之都。是與它特有的文化屬性,即質類的海派文化休戚相關。
海派時尚的歷史,並非是斷代的;悠遠而優良的海派文化傳承是上海男人、女人時尚的底蘊。
胡根喜,上海人,籍貫江蘇;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起任報紙記者、編輯。自1981年在《萌芽》發表小說《訴訟》起,創作多部中、短篇小說及長篇小說,並出版《老上海》、《拉洋片》、《四馬路》、《尋找上海老克拉》、《大亨恩怨》等系列作品。
  目錄
  第一章
“上海辮子”開“洋葷”
艷光魅影的1897
艷陽下的上海摩登
坐“洋車”兜風的時髦
Play snooker
時尚的上海饕餮
從“交際茶舞”起興的海派舞廳
“跑馬”盛世
上海身價
Columbia Riding School引領的時尚
獨步洋場的“上海派頭”
上海住房夢
曾經的金融時尚
海派旗袍的盛世風情
  第二章
滬上流行“列寧裝”
連衣裙之魅
搶購“A581”
上海戀愛經典
婚姻通行證
70年代的炫酷
青春的“旱冰一族”
行走街頭的上海酷男
騷動在夜幕下的情色男女
  第三章
新銳時裝設計師的上海之戀
碧波里的“華爾茲”
海派股民的詠嘆調
浪漫的“泡湯”之旅
上海街頭新流韻
都市新“POSE”
正在時尚的“卡丁車”
  序
上海之所以在“時尚”的領域里獨佔鰲頭,而堪稱中國時尚之都,那是因為與它特有的文化屬性,即異質類的“海派文化”休戚相關的。
  別具一格的“海派文化”,有其深厚的歷史底蘊!
2017-04-08 11:21:02
圖博館
眾所周知,上海最早的文化遺址,可以上追至6000多年前的青浦崧澤馬家文化。而時尚文化則可以溯源于宋元;斯時,由于戰亂頻仍,加之元末皖地農民大起義,北方、中土的富商大紳紛紛流遷避禍至被史稱為“東北五鄉”的上海,由此,也帶來了食精衣麗的豪侈風尚。從此,上海人的生活狀態開始進入了“頗崇華黜素,雖名家右族,亦以侈靡爭雄長,往往逾越其分而恬然安之”。
  得地理位置絕佳的上海人,真是福分非淺︰天賜的一條大江,挾巴蜀之松愜、荊楚之精明、大揚州之綺靡,滾流而下匯于此地,給人海處的上海,注進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精元要素。一條吳淞江流、一地吳越清響,令上海崇侈時尚,頗盛性情中人。
  開埠,又給了上海人一次歷史性的大機遇︰自1843年11月17日以後,上海人從洋、海間飄灑而來的歐風美雨中,浸淫出異于各地的態相,得識了洋樓洋裝洋派的精致。因而,領時代風氣之先的上海,身姿與態相就大不一樣了。
  天時、地利、人和,得天獨厚之下,舊有的傳統文化已束縛不了“海納百川”的上海人的思想,也難以與一個從形式到內容上都具有“新、異、進、敞”特質的社會生態相適應。
  上海人談論時尚,是實至名歸的事。由于“開埠”這段特定的歷史,上海的商貿、金融、工業,以及信奉科學的理念,較各地率先發軔。由此,上海人從洋行的運作、企業的生產經營、對外經貿、對內經商中,率先學會了規整守時、精打細算、速度與效率;同時,出人各類洋行、“Office”的人,是極注重衣裝與態相的;由此,上海人不得不在行為舉止、衣飾扮相上使自己規範人時,並創造具有“海派”特質的時尚;從而,生成了一種上海作派,也就是領各業時尚之先的“上海腔調”。
  上海時尚的另一著陸點,在于上海女人。在相對緊張與逼仄的生活狀態中游刃有余的上海女人,為了適應越來越高品質的生活;為了能讓自己“進得廚房”,且又“出得廳堂”;為了給夫君“車L面子”;為了不落潮流之後;當然,也為了示人以滋潤與富態的優越感,她們殫精竭慮地要為時尚出盡風頭。
  由此,在大道樂行的時尚領域里,上海人長袖善舞,風流淵藪。
接受時尚、樂于時尚、傳承時尚、創造時尚,是“海派文化”血脈相承的上海子民代代因襲的特質。所以,當今的上海青春男女總是站在了時尚的前沿。
2017-04-08 11:25:22
阿楨
全球建築圈刮起“中國風” 2021-04-06 文匯報

全球知名建築網站Ar chDai l y於近期公佈了2021年度建築大獎的名單,中國專案奪得5席,證明了“中國風”在全球建築圈佔據了越發重要的話語權。
中國風Chinoiserie,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蘊含大量中國元素並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藝術形式或生活方式。這種風格早在17世紀末已流行於歐洲,至今仍被運用在服飾、音樂、電影、建築、家居等領域。
但當下中國風不再是淺層次的元素組合或符號拼貼,而是一門根植於中國土壤的設計哲學。既有寄情於山水間的“陽朔竹林亭臺樓閣”,也有位於河谷地貌中的“金樽堡”,還有一座“七舍合院”。

中國風--維基百科

中國風的「中國」主要指以中國為主體的東亞世界,除了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也是相關的創作題材。

新中式建築_百度百科

新中式建築,是中式建築元素和現代建築手法的結合運用,從而產生的一種建築形式。該建築形式在沿襲中國傳統建築精粹的同時,更加注重對現代生活價值的精雕細刻。

新中式裝修與中式有什麼不一樣?

中式:是從古代宮殿的建築藝術風格上提煉出來的中國古典建築室內設計風格。中式風格更多的利用了現代手法,把傳統的結構形式通過重新設計組合以另一種民族特色的標誌出現。
新中式:是提煉了中國古典藝術的精髓,搭配如今時代背景下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新中式延續了清明兩朝中國古典的家居設計,並提煉其經典元素加以豐富和簡化,摒棄了傳統空間中等級、尊卑的思想觀念,空間配色上也很輕鬆自然。

疊合與融通:近世中西合璧建築藝術 2015/03/01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21-04-07 09:10: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