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26 07:21:59| 人氣3,210|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向左走向右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論電影(全城武、梁詠琪生演)或電視劇都無法拍出《向左走向右走》(格林,1999):

「幾米以藝術家心靈寫出的城市人心情故事。他細細觀察城市生活的外觀與城市人的內心,以豐富的想像力,編織『他』與『她』在城市裡無盡的追尋;以幽默的筆調,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巧合、一次又一次意外(或不意外)的錯過。在他獨特的說故事技巧和流暢富含詩意的畫風裡,現實的城市猶如一幕幕霧中風景般隱隱散發著美。當陽光穿透水泥叢林、照亮人們的心靈,故事也有了溫暖的結局。」

不會吧!幾米在2004年20集的電視劇首播會上不是給予高度評价嗎?

文化產業的相互吹捧你也信?

那你上段所引也是書商的文宣啊!

那麼無論電影用九二一大地震震垮台北火柴盒式公寓的牆,或電視劇裡主角自己鍬開上海租借時期公寓的牆,都有所本了,反正幾米原繪本末頁畫的是「春鳥穿牆洞」圖,左角還繪有榔頭一把和鋼鑽一根。

問題是原著的結尾如同其圖文之空靈詩意也是開放式的,而電影和電視劇則成了有名有姓的男女有情人終成眷屬。

提到眷屬,實在受不了電視劇的大團圓情節。不知受到傳統團圓戲的影响,還是吸收了太多台韓「婆婆媽媽戲」了,原著六親都沒的男女主角,一下子多了好幾層的多角關係(以下只介紹男女主角,其於配角的男女多角關係就免了)。

世濤(富商沈駿之子,執意要拉小提琴而離家)、樂平(夏凱收養自孤兒院,沈駿年輕時為錢放棄小提琴和夏凱而娶了富家女,夏凱後來也成了富商,而進行一連串的整垮沈駿之商戰,但二位大人均受樂平之感動和談和而復合)、和不能免俗地安排了一位第三者(當然還要是樂平的好友)來考驗他倆,而且妖女最終一定不勝淑女,真是超現實的好女人與壞女人。至於浪蕩子世濤車禍失聰,也會因樂平的關心而恢復了聽力和對音樂的創作。

這點日劇就比較高明,與販賣愛情較無關係的「婆婆媽媽情節」實在沒必要加入。

不!正因為韓劇有不少「婆婆媽媽情節」再加上配了當地語言,所以才會吸收大量的婦女熟女觀眾,而不像日劇是以偶像劇迷為主。

有差嗎?和幾米的繪本一樣,反正都是很會賺錢的文化產業!


向左走,向右走>百度百科

1、電影《向左走,向右走》Turn Left, Turn Right(2003)
導演:杜琪峰 韋家輝
編劇:歐健兒 幾 米 韋家輝 遊乃海 葉天成
演員:
  金城武飾劉智康
  梁詠琪飾蔡嘉儀
  陳之財飾胡醫生
  關 穎飾小 紅
1.3、劇情介紹
  劉智康是小提琴家,蔡嘉儀靠翻譯寫作維生,兩人居于同一幢公寓,卻因彼此習慣不同: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因而從未相遇。
  兩個寂寞的都市男女,雖處身于很現實的環境中,但仍堅持理想,對愛情充滿盼望。英俊而略帶憂郁的康,常爲引來周遭女子的暗慕而煩惱,反而他的音樂卻被人忽略。
  儀醉心于翻譯情詩,但爲了生活,常被迫翻譯通俗恐怖小說,且因過份投入而往往弄得精神緊張。
  兩人不曾相遇卻不斷擦身而過:在旋轉門一進一出、在電梯一上一落、在月臺上分站兩旁……這麽近,那麽遠,總是稍欠那一點點就會碰到。
  終于,他們各因欠租逃避房東的追纏,同時來到公園。在水池的一端,他們遇上了。兩人一見投緣,有如一對失散多年的戀人,一起玩旋轉木馬,在草地上傾談,渡過了一個快樂又甜蜜的下午。黃昏,忽然下起傾盆大雨,兩人匆忙交換了電話號碼,倉惶但興奮地分手。
  不知是否天意弄人,兩人的電話號碼,在濕透的紙上化作一片。兩人不斷撥號卻無法找到對方。一夜,兩人同時叫了外賣,小紅分別接了兩人的外賣單。她在儀及康家分別發現兩人各有一張模糊了的電話號碼紙,知道兩人應有關連。除夕夜,兩人分別病倒,康在家中得小紅悉心照料,儀則在醫院重遇大學學長,她現在的主治胡醫生。
  小紅及胡醫生均深信與康及儀有緣,分別主動向對方表達心意。康及儀被兩人苦苦癡纏,不勝其煩。兩人沮喪地重返到相遇的公園。都市的變化,令人錯愕。兩人先後發現公園竟在清拆中,就連曾短暫相聚的Jimmy Cafe也逃不過將被拆卸的命運。胡醫生請來私家偵探跟蹤儀,拍下了一大疊照片。每張照片內均見到儀、康同時出現。茫茫人海中,兩人均緣差一線。
  小紅與胡醫生因惱成恨,發誓一輩子不讓儀及康相見,且將照片分別寄與兩人。康及儀拆開信後,看見內裏相片,不禁悲從中來,嗟歎命運弄人。悵惘、失落,令兩人決定離開,希望在另一片天空下展開生活新一頁。
  兩人各自整理行李,准備離去,奇妙的事情卻在這時發生……
  1.5、電影主題曲《向左走向右走》演唱:梁詠琪
  在相遇的城市迷失之前
  尋找一張似曾相識的臉
  握在手中的風箏斷了線
  是因爲我寂寞你才出現
  還是你的存在讓我自憐
  緣分走過我身邊
  變成答錄機遙遠的留言
  甜蜜在夢幻的一瞬間留下了真實的思念
  一段情就能連起兩個人的天
  一條路就能讓兩個人刹那之間命運都改變
  只要願意相信就能相見
  一滴淚就能擋住兩個人的天
  模糊我的視線
  呼喚著你名字從起點回到原點
  兩條平行線終有交彙的一天
  是命運在轉變你才出現
  還是你的出現讓我改變
  一個巧合的意外
  變成一場最執著的迷戀
  甜蜜在夢幻的一瞬間
  留下了真實的思念
  一段情就能連起兩個人的天
  一條路就能讓兩個人刹那之間命運都改變
  只要願意相信就能相見
  一滴淚就能擋住兩個人的天
  模糊我的視線
  呼喚著你名字從起點回到原點
  兩條平行線終有交彙的一天
  一滴淚就能擋住兩個人的天
  模糊我的視線
  呼喚著你名字從起點回到原點
  兩條平行線終有交彙的一天
 
2、20集電視劇《向左走,向右走》(2004)
 
 
導演:姚 遠 賴建國
演員:
  陸 毅飾沈世濤
  賈靜雯飾崔樂平
  李 霞飾沈世嫻
  吳慶哲飾唐 明
  林棟甫飾沈 駿
  喬振宇飾尚 毅
  李 姝飾李月眉
2.3、分集劇情
  第1集 
城裏的舊公寓失火,有兩個人一前一後,一左一右,不但不往外逃,反而往裏頭沖,分往不同樓層。沈世濤與樂平在途中救出懷孕的房東許太太,沈世濤守護著許太太時不小心燒傷,送出許太太後又轉回去屋裏搶救寶貴的小提琴。許太太在醫院蘇醒過來後,囑咐自己的丈夫許進要照顧世濤和樂平。 樂平回到殘破的家裏,面臨截稿日逼近,異常沮喪,在火場中勉力救出的電腦已經不能使用,壓力使得她心情抑郁。
  第2集 
夜裏,世濤和樂平在家中想各自心事。世濤到大學應征音樂教師,因沈駿從中阻撓受挫,但認識了音樂經紀人Alex,他對世濤留下了深刻印象。世嫻無意間知道沈駿阻撓世濤的求職機會,力勸父親不要阻礙世濤的前途。翻譯社員工王若婷得知樂平工作分配了給別人後,覺得不好意思,終于找到另一份不太重要的翻譯食譜工作交給樂平。世濤求職不成,在過街隧道裏拉小提琴。經人指點,世濤決定去海悅酒店應征拉琴,被酒店錄取。
  第3集 
樂平與沈駿一起到餐廳吃飯,聽世濤演奏。沈駿故意說演奏得不好,此話正好被Alex聽到,Alex對沈駿進行了斥責。夜晚,尚毅把翻譯好的食譜名詞給樂平送過來,樂平很開心。樂平在家聽音樂,吵到世濤,世濤又以吹小號報複。樂平和世濤在街上偶遇,樂平認出世濤是在海悅演奏的小提琴家,兩人相識,一同去吃拉面。世濤晚上去海悅拉琴,大受歡迎,樂平也去捧場,兩人互有好感。
  第4集 
樂平對世濤念念不忘,樂平特意去酒店聽世濤的演奏,不想世濤辭職了,樂平很失落。世濤得到機會被Alex邀請參加音樂會演奏,迫不及待跟妹妹世嫻分享喜悅,並把門票送給世嫻,希望當日世嫻能在場打氣。世嫻欲邀請父親沈駿一起看世濤表演,但想到二人惡劣的關系,因而放棄。世嫻給唐明打電話,欲和他一起去聽音樂會,被唐明一口回絕。剛巧石尚毅經過,便改邀請尚毅一起欣賞音樂會。
  第5集 
樂平與沈駿分別後,一個人在公園漫步,無意中碰見一個走失哭泣的孩子,她帶著孩子回到噴水池邊尋找,看見世濤,兩人欣喜之余,同心協力替小孩子找父母。世濤覺得樂平心地善良,好感增加。世濤教樂平拉小提琴,他們度過一個快樂的下午,似乎分離反而讓兩人的感情更深刻了。時間過得很快,臨走時,記錄著世濤的電話紙條被大雨淋濕,樂平一直在家裏等著世濤的電話,不敢出家門一步。愛情之火在兩人心裏燃燒。
  第6集 
音樂會如期舉辦,音樂會非常成功,樂平非常高興,買花在劇院門口等世濤出現。世濤因和夥伴們一起慶祝,很晚才出現,無奈,樂平已經離開。月眉在咖啡館偶見世濤,很是傾心。又來找樂平傾訴。兩個女孩各自訴說著心聲,相互鼓勵,卻不知道喜歡的是同一個人。月眉按期上班。世嫻向她打聽樂平的情況。月眉了解到世濤是世嫻的弟弟。沈駿向尚毅說起自己對世嫻的憂慮。由于唐明的原因,尚毅把已經定好的飯店改到了金華飯店,世嫻大爲惱火。尚毅左右爲難。沈駿獨自買票去聽世濤的音樂會。
  第7集 
樂平不小心摔倒,暈厥過去。世濤演奏會繼續舉行,世濤因見到父親也來觀看,心情複雜,發揮失控。回到家中,世濤繼續打電話找樂平。樂平的母親夏凱燕,就是青石集團最大的對手史吉理集團的總經理,母親深夜趕往醫院看望樂平,樂平很感動,想起小時候收養的過程。月眉在樂平家門口遇到世濤。假裝摔倒引起世濤注意。兩個人相識。月眉看中世濤是青石的公子,打算搶過世濤,做自己的男朋友。
  第8集 
月眉決定追求世濤,覺得不能放過世濤這個對象。樂平在家想到世濤而流淚,月眉過來安慰樂平。月眉再次遇到世濤,月眉故意與其親近。世濤繼續在過街通道演奏,尚毅來找世濤,請他去看看世嫻,並告訴他世嫻的病情。姐弟倆說起了以前的事情。世濤鼓勵世嫻往前看。
  第9集 
樂平回家求母親放過青石集團,母親拒絕,並告訴她這是她的私人恩怨,不要樂平再插手。推廣會以失敗結束。沈駿發現集團內部有內奸,要尚毅馬上查明。月眉發現陳秘書就是內奸。世濤問許先生要來樂平電話,打過去,無奈樂平電話正好沒電了。世濤趕往飛機場追樂平。樂平轉念返回住處,想起了起火的日子。樂平回到家裏,與母親同住。發現電話遺失在機場了。兩人再次錯失緣分。
  第10集 
樂平和世濤同時去遊樂園緬懷過去。樂平給月眉打電話,要求見面。月眉主動要求給樂平照顧房子,樂平答應。月眉再次遇到世濤,世濤問她樂平的下落,月眉表示不知道。世濤與月眉一起吃飯,想起了過去的往事,向月眉說起自己與樂平的感情。月眉乘機問世濤要到電話。樂平找唐明解釋沈駿的事情。唐明和樂平說起自己與世嫻的感情。樂平找沈駿希望沈駿能給唐明和世嫻一次機會。
  第11集 
樂平不了解爲什麽母親如此恨沈駿。告訴母親沈駿住院,母親呆住了。夜裏,樂平聽到母親在唱歌,歌聲悠長哀怨。母親給樂平講了一個故事,說著說著母親泣不成聲。月眉主動約世濤,兩個人一起喝咖啡。世濤情緒低落,月眉乘機接近。樂平看望沈駿,問起小提琴的事情,沈駿表示自己不會拉小提琴。樂平離開醫院的時候,恰巧被來醫院看望世嫻的世濤看見。
  第12集 
世濤一路追出去,未果。世濤打電話給月眉,追問樂平的下落。月眉表示樂平沒有回來,世濤懷疑自己看錯了。樂平找月眉喝咖啡,樂平告訴月眉自己認識沈駿,令月眉更加擔心世濤與樂平見面。月眉告訴世濤樂平不再回來了,希望世濤對樂平死心。
  第13集 
月眉給世濤寫信,表明自己的心意,世濤不能接受。月眉主動找世濤,世濤和她說起自己在過街隧道的故事。樂平再次來到以前遇到世濤的公園,回想起以前的美好片斷。世濤和月眉也來到公園,兩人再次錯過。月眉繼續給世濤寫信,世濤並不爲所動。世濤去公司找沈駿,責怪父親不相信每個人,傷害所有愛他的人。世濤又一次在過街通道看到樂平。
  第14集 
世濤再次以爲自己看錯。世濤改變主意,決定去歐洲演出。世濤離開時,仍對樂平念念不忘。許先生告訴樂平,世濤一直在找她,樂平驚訝不已,終于知道原來要找的人就近在眼前。樂平馬上去機場找世濤,兩個相愛的人終于再次相聚了。樂平將與世濤重逢的消息告訴了月眉,月眉很失望,月眉借口離開。樂平到處找月眉,表示不計較以前的事情。樂平被通知上班,非常高興。世濤再次帶樂平去見世嫻,世嫻態度改變,接納樂平。
  第15集 
月眉對自己沒有了機會很失望。樂平和世濤發展順利。世嫻給樂平打電話,讓樂平明天上班。世嫻出院後卻找不到唐明了。早上世濤送樂平去公司上班,世嫻親自來接樂平上班。尚毅辭職後,世嫻任代理總經理。世嫻將樂平介紹給沈駿,表示樂平是自己的新秘書。沈駿很高興樂平是世濤的女朋友,稱早就猜出來了。樂平到公司的事情,令月眉很排斥。沈駿向樂平解釋世濤誤會世嫻治療的事情,樂平答應從中調解。樂平替沈駿向世濤解釋,世濤答應諒解父親。
  第16集 
月眉揭發陳秘書是內奸。樂平將沈駿退休的事情告訴夏凱燕。世濤告訴樂平自己打算接替沈駿的職位,暫時放棄音樂生涯,替父親爭口氣。樂平由于母親的緣故,心存不安。月眉對感情上輸給樂平不服氣,決定讓世濤對樂平産生誤會,做最後一搏,月眉又生詭計。樂平無意在世濤的桌子上發現一封揭發自己身世的信,令她大感意外。
  第17集 由于樂平隱瞞了母親的事情,世濤對事實一時無法接受,世濤作著激烈的思想鬥爭。正在這個時候,樂平的生父來公司找樂平,大鬧前臺。生父威脅樂平,樂平誤會揭發信是父親寫的,心痛不已。樂平離開住所,去找母親,述說自己的苦惱。世濤找來,樂平沒有見他。母親開導樂平,把握愛情,放下面子。樂平覺得欺騙了世濤,不可原諒自己。沈駿開導樂平,讓她相信世濤。
  第18集 
月眉對浩天産生興趣,故意拉攏浩天的助理,以便更加了解浩天。浩天看在眼裏,告誡助理要小心月眉,說她心術不正。月眉鼓勵樂平去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情,不要放棄世濤。月眉也在梳理自己的感情,到底是喜歡世濤還是浩天。樂平和浩天度過了愉快的一天,月眉讓樂平幫忙撮合自己和浩天。晚上回家,樂平知道了世濤出車禍的事情,趕往醫院探望。
  第19集 
醫院裏,世濤不能接受自己失聰的事情,對樂平惡言以對,不肯聽樂平的解釋。樂平不氣餒,對世濤表白自己對他的感情。世濤覺得不能辜負樂平的感情,故意更加氣樂平,希望樂平能離開自己。浩天傾心樂平,延遲所有的工作計劃,以便有時間和樂平長時間相處。樂平去醫院看望世濤,發現世濤已經轉院,回家向母親述說,母親勸她給世濤一些時間。浩天和樂平工作上合作得很愉快,樂平邀請浩天一起吃飯。
  第20集 
浩天去樂平家找樂平,正好遇到樂平的父親來找樂平,浩天替樂平解圍。樂平和浩天說起了自己與父親的關系,說父親每次來都是問自己要錢。月眉主動和樂平和好,兩個人化解誤會。世濤被告知失聰暫時不能治療。浩天決定回美國。月眉了解感情是不能勉強的。樂平再去找世濤,世濤還是不能面對樂平。公園裏,浩天拉起了世濤的曲子,動情之處,世濤也情不自禁地和浩天一起拉起琴來。樂平回家發現屋子裏的牆沒有了……
2.4、電視劇主題曲《向左走,向右走》
  作 詞:廖瑩如
  作 曲:光 良
  編 曲:周恒毅
  演 唱:光 良
  我真的迷了路在喧鬧人群中
  有個我 靜悄悄地走過
  如果你是真的 想念就是真的
  分兩頭 從每一條路到每一個錯過
  一直走 也許不知道往哪裏走
  我相信 夢就是輪廓 而我們圍繞著
  在尋找中 愛在某個角落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幾天幾遍我一直走
  晴天雨天沒有停過 你一定要等我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我努力選擇努力記得
  不管世界有多遼闊 只要向著你走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6567.html?tp=0_11
 
幾米>百度百科
 
  幾米1958年11月15日生于臺灣宜蘭,現住在臺北市羅斯福路六段142巷20弄2-3號。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後來爲報紙、雜志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1998年首度在臺灣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森林裏的秘密》、《微笑的魚》,1999年至2001年陸續以《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地下鐵》等多部作品,展現出驚人的創作力和多變的敘事風格,在出版市場興起了一陣持續至今熱力不減的繪本創作風潮,2002年《我只能爲你畫一張小卡片》、《布瓜的世界》持續令人充滿驚喜,廣受兩岸三地讀者的喜愛,2003年最新長篇作品《幸運兒》,一本悲憫與傳奇之書,突破以往的創作手法,帶領我們進入幾米創作的另一個境界。
  幾米讓「圖像」成爲另一種清新舒潔的文學語言,在他的作品裏營造出流暢詩意的畫面,散發出深情迷人的風采。目前擁有15本廣受大家喜愛的作品,並賣出美、德、法、希臘、韓、日、泰等多國版權。
  幾米的作品廣受歡迎,原因有三:一是它充滿都市感,一些人們非常熟悉、但敢想不敢言的感覺;二是它的圖畫細致得使人愛不釋手,圖爲主、字爲輔的形式很新鮮;三是它的故事簡直是一個寓言,從前只有寫給小孩的,現在成人也有自己的寓言和童話。他的《向左走?向右走》一書,講的是一男一女住在同一幢大廈比鄰的單位,只因爲每天出門時一個習慣向左走,一個習慣向右走而錯過對方,雖然,也能相遇,可惜愛情在命運撥弄下,萌芽卻成長不了。這是幾許都市寂寞人的生活反映。2003年,導演姚遠、賴建國根據本書拍成同名電影,其中幾米任編劇。
幾米作品一覽  
1998《森林裏的秘密》
1998《微笑的魚》
1999《向左走向右走》
1999《聽幾米唱歌》
1999《月亮忘記了》
2000《森林唱遊》
2000《黑白異境》
2000《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2001《地下鐵》
2001《照相本子》
2001《1.2.3.木頭人》
2001《我夢遊你夢遊》
2001《開始》
2002《我只能爲你畫一張小卡片》
2002《布瓜的世界》
2003《幸運兒》
2003《你們我們他們》
2003《又寂寞又美好》
2004《履曆表》
2004《遺失了一只貓》
2005《小蝴蝶小披風》
2005《失樂園——寂寞上場了》、《失樂園——童年下雪了》、《失樂園——秘密花開了》、《失樂園——魔法失靈了》、《失樂園——奇迹迷路了》
2006《藍石頭》
2006《謝謝你毛毛兔,這個下午真好玩》
2007《戀之風景》
2007《我與太陽馬戲交換了想象》
2007《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2008《幾米故事的開始》
2008《幾米創作10年精選》
2008《躲進世界的角落》
2009《吃掉黑暗的怪獸》
  關于幾米
  幾米,一位用畫筆描繪夢想、吸引無數讀者畫迷爲之瘋狂,知名度迅速竄升的當紅繪本作家,同時卻也是一個靦腆善良的中年男子,偏好簡單的居家生活,低調而淡泊。
  幾米的個性害羞內向,不擅長用言語表達,他用敏銳細膩的心去感受周遭的人與事,將情感、思緒借由「繪畫」傳達他對大千世界的看法,作品風貌多變,創作力源源不絕,因此看幾米的作品,就像是走入他的內在,幾米的故事引領著每一位欣賞他作品的人看到並相信世界上的美與善,同時也反應了現代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此每個人都能在他的故事找到一個映照和寄托,或許這就是幾米作品的迷人之處。
  在奧美工作的12年裏,他自言過著別人看起來非常令人羨慕的生活:收入高,工作時髦。但實際上,廣告公司壓力非常大,很辛苦。而且幾米也感到了中年危機:高不成低不就。他渴望有自己的東西,但廣告公司是個TEAMWORK。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不想做需要跟別人溝通的工作了,而是希望能有非常單純的工作和生活。他發現畫插圖可以滿足自己,畫完寄給出版社或報社就可以了,所以他離開了廣告公司。做了自由職業者的幾米說他平時的活動範圍非常小,只是在家裏附近吃個飯什麽的。他不太習慣接受采訪,曾說采訪是“消耗性的東西”,寫出來的東西往往只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看過就算了。幾米上過兩次電視,他說現在不再接受電視采訪了,因爲他覺得自己太平凡,“瘦瘦小小的,也沒有什麽好看的”。但自從他成名後,采訪總是不可避免。
  人生無常是幾米筆下一個很重要的主題。他說生活裏是沒有那麽多幸福的,也許年輕時是樂觀的,但現在的他不是了。所以幾米對現代都市人的孤獨格外敏感。幾米作品裏那些沒有名字的人跟周圍的世界總是厚厚地隔了一層,他們處在自我對話的狀態,非常沈默地走在都市中。
  在幾米的繪本作品裏,所有人物的面目都有點西化,還有很多西方文化中常見的符號,比如修女、天使等等。幾米的解釋是異國的地方比較能引發讀者的想象力。他開玩笑說下次也許會讓男女主人公在廟宇前相遇,還要畫幾個和尚。
  幾米的作品往往同時散發出孤獨與溫暖並存的氣息。這項工作由畫面和文字共同承擔。一般情況下是畫面先出現在他頭腦裏,然後才會選文字來配,最後是相互修正的過程。迄今爲止,幾米的作品裏還沒有他個人的真實經曆,他說自己是個平凡的人,實在“沒有什麽好寫的”。
  幾米的作品廣受歡迎,原因有三:
  一是它充滿都市感,一些人們非常熟悉、但敢想不敢言的感覺;
  二是它的圖畫細致得使人愛不釋手,圖爲主、字爲輔的形式很新鮮;
  三是它的故事簡直是一個寓言,從前只有寫給小孩的,現在成人也有自己的寓言和童話。幾米讓圖像成爲另一種清新舒潔的文學語言,在他的作品裏營造出流暢的畫面,散發出深情迷人的風采。
 
幾米問答

  問:爲什麽叫幾米而不是通常翻譯的吉米呢?
  答:出版社要我起一個筆名,自己非常喜歡幾字,平時提筆練字時就習慣寫“幾”。而且幾米看起來確實有點不一樣。
  問:什麽是繪本?
  答:“繪本”一詞來自日語,這個詞目前臺灣也有爭議。有人叫圖畫書,也有人叫圖文書。圖文書可能更適合一些,因爲圖畫書主要是就畫,而圖文書是圖跟文配合的。
  問:大家都知道1995年你得了血癌,這場疾病給你帶來了什麽樣的變化?你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你得病之前這些小人是沒有生命力的,你只是利用他們來賺錢。出院後,你的小人活了起來。
  答:剛開始時,我覺得自己根本不會創作。生病那段時間,總覺得要遠離人群了,有些感覺就變得特別敏銳,對生命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變,開始覺得有很多話要訴說。
  問:你覺得城市的人是孤獨的嗎?
  答:城市的人距離很近,但實際上很遠。你生了病也不會有人送你去醫院。人基本上都是孤獨的。
  問:《地下鐵》有沒有原型呢?一個盲人的感受你怎麽把握得那麽准確?
  答:沒有原型。這跟我的生病有關,很多東西要重新感受。
  問:在你的創作中,哪一個作品最困難?
  答:《地下鐵》的創作是最困難的,因爲我無法確知那個小女孩爲什麽要坐地鐵,她要到哪裏去,她心裏在想什麽。
  問:你的作品基本想是一個想象的空間,可是你平時還要照顧自己的女兒。平時生活的煩瑣是不是打擾了你的創作。
  答:剛開始有點。但女兒可以給我很多的想法,我的作品裏有越來越多的女兒的影子。
  問:你的作品多少錢一幅呢?
  答:這個我也不曉得。因爲除了義賣,我的作品還沒有出售過。
  問:你的工作習慣是怎樣的?
  答:我的工作習慣非常正常,從早上10:00到下午5:00。
  問:有沒有擔心由于生活範圍小影響到創作?
  答:沒有啊。書也可以帶著人到各個地方。
  問:你是一個樂觀的人嗎?
  答:我想不是吧。
  問:爲什麽要叫幾米?
  答:幾米不是本名,爲什麽要叫幾米呢?其實是因爲以前在廣告公司時都要有一個英文名字,我的英文名字是Jimmy,幾米就是從Jimmy翻譯過來的,但是因爲我很喜歡幾何的"幾"這個字,所以沒有用"吉米",而是叫"幾米"。剛開始很多人以爲我是外國人,也有很多人大概是因爲畫風和筆觸的關系,以爲我是女生。其實我是一個在臺灣土生土長的中年男子啦!
  問:幾米爲什麽會畫插畫並且開始繪本創作?
  答:其實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但是我是一直到高三才知道大學裏有美術系,才決定要考美術系的。大學美術系要考術科,可是我都沒有學過,後來匆匆忙忙學了三個月的素描就去考了。我考上了文化大學美術系,但是素描只有16分,所以我在念文化時很自卑,于是選擇設計組,走比較實用的路線。在大學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要畫插畫,會演變到今天這樣的"局面",是畢業很久以後的事,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問:幾米的創作靈感是從哪裏來的?
  答:生活中的我也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一樣要吃飯要工作要睡覺,要做飯要打掃要帶小孩,我的生活規律,沒有什麽非常特別的休閑嗜好。但是平凡生活中的觀察與體驗,就是創作的靈感來源。我的靈感並不是在一般人認爲作者會去尋找靈感的浪漫地方發生,也沒有什麽特定的模式會出現。
  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當我在畫《向左走.向右走》時,一直在思考如何安排男女主角彼此在生活中的巧妙關系才能符合整個故事的設計,有一天,我被我家隔壁的電鑽聲吵得無法畫畫,只好坐著發呆,然後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突然我開始覺得我從不知道我家隔壁住的人是誰,我不知道誰搬走了,誰又搬來了,可是我每天跟他或她只隔一道薄薄的牆而睡,如果我們在外面某處偶然相遇或發生不愉快的事,若我們從不曾提及彼此的住處,也沒有留下聯絡的方式,那麽也許我們不會再相逢,也永遠不知道其實我們就住在隔壁。就這樣,我讓《向左走.向右走》裏的男女主角住在同一棟舊公寓大樓裏,只是各自用各自的電梯,一個習慣向左走,一個習慣向右走,他們的故事就這樣開始發展下去了……
  問:爲什麽在幾米的畫裏常常會出現兔子?
  答: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問我,其實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原因,兔子很可愛呀!或是比較有神秘感吧!我的第一本作品《森林裏的秘密》畫的就是一個小女孩和一只毛毛兔的故事,很多人都很喜歡,後來我就繼續讓它出現在後面的書裏面。這只是一個作者的小遊戲,《向左走.向右走》有《微笑的魚》裏的那個男子,《月亮忘記了》也有《向左走.向右走》裏的男女主角,《地下鐵》裏全部的人物都出現了,甚至還包括了即將出現在我新書裏的角色。就是好玩而已。我總是想象在同一個時空裏有不同的故事同時發生著,所以大家會擦間而過,會走進同一家商店,也可能搭上同一列地下鐵。
  問:幾米畫畫的工具是什麽?
  答:畫畫的工具,我通常使用沾水筆或油性簽字筆,勾線再畫水彩。畫黑白的圖,用的是簽字筆或沾水筆沾油性墨水畫線,再用派克墨水染色。紙則是用英國水彩紙。
  問:幾米的創作量很豐富,大概多久可以做一本書?
  答:很多人覺得我一年出很多書,創作量驚人。其實平均一本繪本故事的發想或主題成熟,都是在我心底醞釀很久的,而且反覆不停地想,一年兩年或三年。在《地下鐵》之前的書或許做得比較快,但是當我在畫《地下鐵》的時候,我的生活已經不如從前的單純,有許多的外務幹擾,所以《地下鐵》做了整整一年才做完,當然還有一些原因,例如這本書的場景有很多地方要貼磁磚、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等等。
  問:生病的經驗對幾米的創作有沒有影響?
  答:生病的那一段日子,應該對我的創作産生很大的影響吧。回頭去看,我的作品開始呈現另一種味道,在歡樂畫面之外,有淡淡的哀傷、疏離的情感和些許的無奈,那時候,很多人都說我的作品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說我進步很多,可是當時我並不十分相信,不過現在我慢慢發現,也許我在畫每一本書的時候,都釋放了一些真實的情感,而産生了一種我自己特有的味道與風格吧!

  〝我覺得我很笨〞

  曹可凡:很長一段時間,我在揣測幾米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有人說,幾米是一個有著中年人軀殼的幼稚孩童,有人說幾米是很愛哭的,也有人說幾米想通過繪畫來抵禦恐懼,你覺得這些表述准確嗎?
  幾米:都有准確的部分,尤其是透過創作來抵禦恐懼。因爲我確實有一段時間是靠每天畫圖來排解心中很大一塊陰影,當我把圖畫好,陰影就小了一塊。
  曹可凡:漫畫的前輩丁聰先生,對您的繪畫一直非常推崇,他認爲漫畫畢竟也是畫,所以判定一個漫畫家是否優劣還是要看畫本身。從這個角度出發,他判定幾米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漫畫家。你以前有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美術教育呢?
  幾米:其實我在臺灣接受的是比較正規的美術教育,但是事實上又不是,因爲我沒有練過純繪畫,多半都是在做設計。設計跟畫畫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好像有專業的學習,又好像沒有專業的學習。
  在大學的時候,我非常自卑,因爲覺得不會快速畫出一個那麽精准的東西。我覺得我很笨。開始畫畫是我開始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時候,我自己想去畫一些比較有個性的東西。
  曹可凡:你曾在廣告公司服務了12年,後來是什麽樣的機緣使你從一個廣告人變成了漫畫家呢?
  幾米:現在回想起來,我在廣告公司工作表現並不很出色。一方面,我沒有任何野心;另一方面,我沒有那樣的性格。我覺得要做某種行業都要有特殊的性格,我並沒有。我到三十幾歲以後,慢慢想去畫自己想要的東西。記得我在離開廣告公司的時候,我還挺驕傲地說,我要離開公司,是我要離開。可是我現在回頭去看,覺得我是被那個行業淘汰了。
  曹可凡:我印象中,讀您最早的作品是《森林唱遊》,其中有一幅叫做《誰在家》的畫,我一直特別清楚地記得那個畫面:一只小豬在不停敲門,沒有人回答它,四周是濃雲密布,這只小豬的眼中充滿了無限失望。我覺得在這幅畫面當中,所有的失望、寂寞、寥落、無趣、迷惘的心緒交織在一起,那樣無以言表的蒼涼感是不是你內心真實的寫照?
  幾米:其實當別人這樣說我的時候,我訝異的成分是比較多的。我總覺得那是讀者看到的一部分,在我的畫裏沒有這麽複雜的東西,我可能是很愉快地畫這張圖,但畫的時候總有個感覺,那樣的感覺出來後,再搭配一些文字,就會産生另外一種味道,加上讀者加入,就會超乎幾米想象的空間。所以我覺得是圖像的力量,而不是我的力量。
  曹可凡:你覺得自己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幾米:我應該是個很平凡的人吧,但是我剛好學會了用圖畫去說故事。可能有比較少的人用這種方式。其他的部分平凡到無以複加。但我在1995年生了一場病,讓我那樣接近死亡,以前我覺得死亡、疾病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可當我碰到了這種事,才知道它非常地接近,接近到讓你幾乎窒息。因爲這樣的關系,我整個人生的後半部有很大的變化。
  〝我打了個噴嚏,發現整個床單都是血!〞
  曹可凡:你說到1995年的那場大病,使你對生命、對很多事物的看法有了很大改變,那究竟是一場什麽病?
  幾米:就是所謂的血癌。
  曹可凡:當時怎麽會不舒服,要到醫院看病?
  幾米:這是個很長的故事。記得有一次過年後,有一天醒來,我覺得右大腿非常痛。但當時年輕,常常弄痛一下就過了,不會介意,我想可能是撞到了,但想不出在哪兒撞到的。幾天後又不痛了,我就不會理它。可是下個禮拜又痛,而且痛完兩天後,就麻痹了,我就搬著我的腿繼續工作,我沒有在意過它。我就搬著我的腿出門,搬著我的腿進門,很神奇,痛又不見了,就這樣周而複始,次數越來越多。
  直到一天,我感到真的不舒服,就去了醫院。醫生給我打一針後,我所有的痛都解決了。接著驗血,醫生發現血液跟標准的落差非常大,馬上進行骨髓穿刺。我那時無知,根本沒有任何醫學知識。更何況是血癌!那段時間,我因爲無知産生了巨大恐懼。
  曹可凡:當醫生把診斷結果告訴你的時候,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麽?
  幾米:我第一個反應還蠻好笑的。因爲看了很多愛情小說,描述男主角或女主角得了癌症後很美的故事,我就怯怯地問了醫生,醫生說在我的脊椎裏發現不好的東西,我說是不是癌症?他點點頭,我就開始流淚。我去住院時想,這應該像感冒一樣是個小事,沒想到給我這麽大一個宣判:不准出院,馬上治療。
  曹可凡:那時候你覺得絕望嗎?
  幾米:生命整個被抽斷了。絕望當然有,還有怨恨。爲什麽是我?我做錯了什麽?但是沒有任何答案。接著是以淚洗面。那段時間,我就在等待我的白血球長回來,無止境地等待,因爲它永遠停在那兒。最難熬的是與世隔絕。你在健康的時候,不太能體會到,覺得到餐廳吃一頓飯,聽個爵士樂,很正常。
  曹可凡:但那段時間,即便是這樣平凡的小事都變得非常奢侈。
  幾米:連下床都做不到,我只能看看窗外的藍天。我曾在一篇文章裏寫,那時候我脆弱到每天盯著窗外的藍天看,有一天,有一只鴿子飛過來,它又飛走了,我就淚如雨下。它可以飛走,但是我永遠飛不走,我可能永遠躺在這裏。以前這是無法想象的。
  曹可凡:你還記得那個情景嗎,當你獲得醫生批准,離開醫院回家的一刹那?
  幾米:我永遠記得。我每天都苦苦哀求醫生,我可不可以回家?因爲我沒辦法支撐那麽久,因爲已經住了很長時間。醫生同意了。可在醫生同意我回家的那天,我打了個噴嚏,接著發現整個床單都是血!我不敢告訴醫生,因爲我想出院,所以隱瞞了。
  曹可凡:把這個症狀給隱瞞起來了?
  幾米:對。我不敢告訴醫生我現在不舒服,那樣他會留下我做另外的檢查。我一直想逃,我當時心裏跟我太太說,我們永遠不要回來這裏,就坐著計程車回家了。此後非常長的時間裏,我甚至不敢走到醫院附近,只要看到那幢大樓,我就不寒而栗。醫生告訴我不要感冒,我只要一感冒,我就完了……我就在那樣重複的歲月中過了很長的時間。
  〝開始創作,只是覺得好玩〞
  曹可凡:你覺得這樣一場大病,對你的心靈産生一種怎樣的沖擊?
  幾米:我變得更加敏感。可以比較我生病前後的作品。生病前的作品是充滿歡樂、多彩、誇張的比例,侵略性的構圖,是一種爲所欲爲,愛怎麽畫就怎麽畫。因爲生病,一年沒有畫了,在家工作的驕傲也都沒了,因爲沒有哪怕一毛錢的支柱。剛好我一個編輯朋友說,你要不要再來畫?我就開始重新畫了。
  曹可凡:你重新畫圖,感覺是不是很生疏?
  幾米:當然生疏。可是非常離奇的是,以前畫圖時沒有那麽多人贊美我,可是這時,開始有很多人說,幾米,你畫得特別好。我有好多的懷疑,我想,這我一年沒有畫圖,怎麽可能一畫就好?回過頭才發現,生完那場病後,我的畫呈現出不同的味道。它有一種非常寧靜的,非常渺小的,非常虛弱的空間出來,那是以前做不到的。
  曹可凡:所以我發現你經常把一個很小的人物放在一個巨大的空間裏。
  幾米:這樣的構圖我以前不會做。可是我整理後發現,那段時間畫的東西都是這樣:人物越來越小,越來越蒼白,空間越來越大,物件越來越少。是一種寧靜的、無助的東西在。這是一種心境的變化。
  曹可凡:我個人覺得你的作品最感人的地方是,你往往賦予書中人物一種單純的兒童的渴望,而後又把這種渴望放在一個現代成人的大都市的背景中。所以我們閱讀時,既讀到了熟悉的現代生活,也回憶起很多非常遙遠的寂寞的童年。
  幾米:我也沒辦法想這麽多。可是因爲生活幾乎被噩夢填滿了,所以在創作的時候,總想用一些美夢來填滿。我將這兩個結合起來,可能就産生了一種遙遠的空間,一種讓人向往的東西,而那些東西都是兒童特有的天真、夢想、理所當然的快樂。畫圖時,我自己的確感到非常快樂。
  曹可凡:你是用一種愉悅的心態來完成作品的?
  幾米:不一定。但我通常是愉悅地開始的,開始創作時覺得這個故事特別好玩,一男一女住在隔壁,卻向左向右走,我要來捉弄他們。可畫的時候,那樣的氛圍就出來了,我爲他們感到難過,爲什麽住在隔壁卻要千裏尋找?陰天的時候,他們在馬路上快步地尋找對方;月亮突然跳出來的時候,他們疲憊地回家……這些出來後,好玩已經被替代了。
  曹可凡:你創作比如《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這樣長篇故事時,也是由一個畫面不斷延伸開來的?
  幾米:還得先有總體的故事構思,通常都是從第一個畫面出來。比方說《地下鐵》,是有一天我打一個草圖,畫一個中年男子走出地下鐵。這是多麽簡單的一張圖!可對一個創作者而言,他卻像通了電一般,我突然覺得,天哪,他有故事!我的直覺告訴我,他在呼喚我。我就畫一個人不斷地走進地下鐵,他出現的另一個出口是另一個世界,它是荒謬的、神奇的、魔術的。畫著畫著,我就覺得這故事畫不下去了。當他看見真正的地鐵,這個故事沒有辦法進行了。再過半年,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他因爲看不見,所以〝看見了〞,這個故事突然又開始走動了,我馬上把這個男人改成女人,因爲她看不見,所以她可以想象她的地下鐵是何等的華麗,何等的荒謬,何等的神奇,她去探索她看不見的世界。就像我們都是看得見的,但是這一牆之外的世界,我們也不知道是什麽。
  所以創作常常是從一個非常小的點開始,你要一直灌溉它,一直追求它,它有一天就會忽然長成一棵樹。

  〝下一部作品是關于石頭的愛情〞

  曹可凡:你自己的作品,像《地下鐵》、《向左走,向右走》都被搬上了銀幕,都是由相當有人氣的偶像來擔當主演,你覺得改編成功嗎?
  幾米:有成功的部分,也有遺憾的部分。比方說《向左走,向右走》,杜琪峰導演是用繪本的形式去寫劇本。但畢竟書可以在家慢慢欣賞,可電影是聲光效果,可以不斷地讓你賞心悅目看進去,他的手法基本上非常符合年輕人的需要。我覺得蠻成功的。
  但《地下鐵》做了較大的改變。當時王家衛導演已經跟我溝通過,他說,不是要去複制幾米的故事,而是要抓住在都市中找尋溫暖的感受。他可能還是可以感受到他想要的東西,加上演員非常出色,讓你捧著肚子看完它。電影是娛樂大家的,我沒有去比較,說,我的作品被你搞成什麽樣了。但那不是我的世界,我的世界是書本。
  曹可凡:現在歐美有很多非常著名的繪本作家,比如桑貝、昆汀-布萊克、布赫茲,你是不是從他們的作品中汲取一些養料?
  幾米:我當時覺得汲取養料對我來說,還不是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它讓我決定做這樣的行業。看到國外的插畫家、漫畫家,用簡單的線條、輕松的筆調,堆壘出厚重的故事,故事優美到讓你想效仿它。于是,我想,我可以把它當作我的職業。
  曹可凡:我在讀《向左走,向右走》時,就會想起桑貝的《馬塞林爲什麽會臉紅》。因爲那裏面也是兩個小孩,一個是馬薩林,愛臉紅;一個是和內,愛打噴嚏,兩人也同樣孤單,沒有朋友,他們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和內全家搬走了,地址也找不到了,然後音信全無。過了幾十年,當他們成爲中年人後,又在茫茫人流中不期而遇。這個故事跟《向左走,向右走》非常接近,你們倆畫風也很接近,這是一種巧合還是你冥冥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幾米:桑貝是前輩,所以是我跟他接近。但當別人說我跟他接近的時候,我就開始不要跟他接近。所以我在後來的作品裏努力去擺脫,我覺得桑貝是很清楚用文字和線條去勾勒,而我用更多的畫面述說沒辦法述說的東西。
  曹可凡:但就這兩個故事本身,你覺得會讓人家感到拷貝的嫌疑嗎?
  幾米:我第一次想到這個問題。我想不會。因爲我覺得我這個故事最震撼的部分是〝向左,向右〞。當你看過一遍的時候,你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概念。而且這個概念,我覺得最棒的地方是,它太符合一本書的結構形式。我很喜歡這本書,〝一個在左,一個在右〞這個概念已強過其他形式,成爲書中最強的部分,所以我覺得應該不是在拷貝桑貝。
  曹可凡:每一位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總會有一個低潮期,你有過這樣的時期嗎?
  幾米:在早期我覺得創意源源不絕,甚至壓抑不住,可是創作越久,我就越來越發現只能用時間去換取遮掩疲態的方法。當我做不出來時,只好停下來,我用時間在等。像《地下鐵》,到底我想讓盲女孩在長長的地下鐵裏,走向哪裏呢?她每天走來走去到底爲了什麽,我找不到答案。因爲找不到答案,這個故事就停下來了。直到一天,我看到報紙上有一個國外的新書介紹,叫做《你總是希望有人在出口等你》,我突然覺得,原來我這個少女,走來走去,只是期待每個地鐵的出口有人在等她!她是想回家。于是,答案不經意地出現了。
 
關于幾米的創作

  常常有人問起,創作的靈感從哪裏來?
  我不知道,她就是來了,靜悄悄躲在一角等待,如果不予理會,又會無聲無息地溜走。
  創作的開始都只是爲了好玩。
  好玩的畫面,好玩的情節,好玩的巧合,好玩的結束。
  但後來卻變得不再那麽好玩,總是變得有一點憂傷,一點無助,一點說不清楚的情緒,像薄霧一般的彌漫開來。毛毛兔來了,吹著口哨呼喚我。森林裏的天空開了一扇門,門的後面是什麽?消失在都市裏的玩伴,沒有說再見就離開了。我感覺到一種神秘模糊,有著淡淡失落感的的美好回憶。午夜發著綠光的小魚,寂寞男子深情的緊緊相隨,裸身躍入清冷的大海,體驗那種自由自在的放縱,安慰自己又欺騙自己的甜蜜過程,慌茫的心靈尋找依靠的奇妙經驗,令我留下過多的同情。
  他習慣向右走,她習慣向左走,她們始終不曾相遇。如此平凡,但又何等寫實,風吹過,下雪了,太陽出來了。日子一天也沒有停留過。變幻無常的世界依舊美麗如昔。但我卻不知怎的感到有些難過。創作了四本書,最初的起點,還是因爲好玩。好玩的題材讓我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畫出來。
  我畫好玩的故事,沒有任何企圖。
幾米經典語錄:
  1.掉落深井,
  我大聲呼喊,
  等待救援。
  天黑了,
  黯然低頭,
  才發現水面滿是閃爍的星光。
  我總在最深的絕望裏,
  遇見最美麗的驚喜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2.看了一場看不懂的電影
  四處張望
  發現別人專注而陶醉
  才忽然明白
  孤獨是什麽
  3.那一夜,繁星滿天,我確定你沒有喊我。
  你爲什麽不喊我?
  再遠我都聽得見。
  4.那年的冬天特別寒冷, 整個城市籠罩在陰濕的雨裏?
  灰蒙蒙的天空,遲遲不見著陽光, 讓人感到莫名的沮喪,
  常常走在街上就有一種落淚的沖動????
  但是冬天總是會過去,春天總是會來???? ——《向左走、向右走》
  5.我遇見了貓在潛水,卻沒有遇見你。
  我遇見了狗在攀岩,卻沒有遇見你。
  我遇見夏天飄雪,卻沒有遇見你。
  我遇見冬天刮臺風,卻沒有遇見你。
  甚至我遇見的豬都會結網了,卻沒有遇見你。我遇見了所有的不平凡,卻沒有遇見平凡的你
  6.每次都這樣,
  迷迷糊糊就站在自己完全無法掌握的位置。
  後悔也來不及了。
  7.她一直堅持寧缺毋濫,
  相信最好的值得耐心等待。
  偏偏最後掉落的紅蘋果, 通常是酸的,
  而驚心動魄的偉大愛情, 通常不是等來的。 ---<<你們我們他們>>
  8.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忘記
  我守護如泡沫般燦爛的童話
  快樂才剛剛開始
  悲傷卻早已潛伏而來
  9.窗外放晴了。屋內仍繼續下雨。
  我微笑。並不等于我快樂。
  我撐傘,並非只是爲了避雨。
  你永遠都不懂我在想什麽。
  我想擁抱每個人,但我得先溫暖我自己,請容忍我。
  因爲我已在練習容忍你。
  我的心常下雪,不管天氣如何。
  它總是突然的凍結,無法商量。
  我望向繁花盛開的世界,固定缺席。
  我的心開始下雪,雪無聲的覆蓋了所有。
  湮滅了迷茫,驕傲和哀痛。
  當一切歸于寂靜,世界突然變得清涼明朗。
  所以,別爲我憂傷,我有我的美麗。
  它正要開始。
  10.如果想飛得高就該把地平線忘掉
  11.我們錯過了諾亞方舟,錯過了泰坦尼克號,錯過了一切的驚險與不驚險,而我們還將繼續錯過(我稀飯滴)
  12.以爲有了翅膀,就會變成一只鳥
  以爲變成鳥之後,就可以擁有自由
  而今,擁有了期盼的翅膀
  卻只能在小小的空間裏,飛翔,遺失了自由
  原來自己還是搞不懂
  是想要翅膀,飛翔,或是自由
  還是只要一種追求飛翔的感覺
  13.一樣的眼睛有不一樣的看法。
  一樣的耳朵有不一樣的聽法。
  一樣的嘴巴有不一樣的說法。
  一樣的心有不一樣的想法。
  是不是因爲這樣,一樣的人生才有不一樣的哀愁。
  14.生命中,不斷地有人離開或進入。
  于是,看見的,看不見了;記住的,遺忘了。
  生命中,不斷地有得到和失落。
  于是,看不見的,看見了;遺忘的,記住了。
  然而,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
  15.想念的心思原本簡單
  你總是長久的鮮活在我的心田
  盼想見
  怕想見
  對你的相思訴不完
  卻不敢爲你寫一生的詩篇
  心似小船
  載不動太多挂牽
  每次在夢裏與你相遇
  我無言
  16.人生總有許多巧合,兩條平行線也可能會有交彙的一天。
  人生總有許多意外,握在手裏面的風箏也會突然斷了線。
  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中,無助地尋找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身影。---<<向左走,向右走>>
  17.人不是魚,怎會了解魚的憂愁。
  魚不是鳥,怎會了解鳥的快樂。
  鳥不是人,怎會了解人的荒唐。
  人不是鳥,怎會了解鳥的自由。
  鳥不是魚,怎會了解魚的深沈。
  魚不是人,怎會了解人的幼稚。
  你不是我,怎會了解我的寂寞,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18.摘不到的星星,總是最閃亮的。
  溜掉的小魚,總是最美麗的。
  錯過的電影,總是最好看的。
  失去的情人,總是最懂我的。
  我始終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麽道理。
  19.誰會在黃昏的窗外
  爲我念一首小詩
  歡樂人潮散去
  誰來溫暖這寂寞的空間
  也許我們該坐下來,靜靜的喝杯茶,訴說未來的願望.
  20.堅持等待一片不肯掉落的葉子墜下
  想起整樹翠綠的青春
  冬日即將到來
  躲進被窩准備長長的冬眠
  我望著最後的枯葉
  松脫 飄落 翻轉
  爲消逝的時光
  默哀......
  21.遇見一個人要一秒鍾的時間
  認識一個人要一分鍾的時間
  喜歡一個人要一小時的時間
  愛上一個人要一天的時間
  忘記一個人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
  22.肚子餓了,開始吃飯
  吃得飽飽,開始想你
  覺得困了,開始睡覺
  睜開眼睛,開始想你
  (這段要配圖才覺著可愛)
  23.有時候,我喜歡眼睜睜地看著時間,一秒一秒一秒一秒……地流逝
  我無所謂,我無能爲力
  24.終于有人在墳上起舞
  寫出美麗的詩篇,讓漂泊的靈魂,感到垂死的幸福
  25.我聽不見彩虹出現的聲音;我聽不見太陽落下的聲音,
  花開雪飄的聲音,我聽不見;風吹草動的聲音,我聽不見;
  野狼的聲、獵人的槍聲、天使的哭聲,我聽不見,
  我只聽見寂寞,在草叢裏來來回回的奔跑。
  26.當美好的東西來臨的時候你會很自然的閉上眼睛 ——《地下鐵》
  27.我喜歡四十五度地靠著你?I enjoy lying against you,at an angle of 45 degrees. 不論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要感到幸福?I'll be happy anywhere in the world. 在即將九十度墜落前? Before falling at right angles, 請用一百八十度溫柔的抱抱我! Before falling at right angles, Do hold me tenderly at a straight angle
  28.迷宮般的城市,讓人習慣看相同的景物, 走相同的路線,到同樣的目的地;習慣讓人的生活不再變。習慣讓人有種莫名 的安全感,卻又有種莫名的寂寞。而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習慣會讓你錯過什麽。 ——《向左走,向右走 》
  29.留影 天要暗了,最後一道夕陽的餘光即將消逝。 那場球賽,我們一敗塗地,大家垂頭喪氣地默默離開。 我們還是做出勝利的手勢吧! 多年以後,誰會記住那場令人沮喪的球賽呢? 只會看見相片裏我們燦爛的笑容。
  30.一艘小紙船,悠悠的飄過來,吸收水分,漸漸沈沒,世上美好的東西,都有有效期限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31.我們早就約定好了
  要用最慵懶的姿勢
  恍惚地面對這個世界…… We already agreed to face the world in languor, absentmindedly.
  32.春雨蒙蒙的午夜,
  我化裝成一只狗,我家哈利假扮成一個人,一起到公園散步。
  很多事情是無法改變的。
  不管是人或是狗。是化裝成人的狗,或是裝扮成狗的人。
  對于某種無法改變的習性,我感到一種宿命的無奈。
  33.有時,一分鍾很長
  有時,又很短
  34.They're both convinced
  that a sudden passion joined them.
  Such certainty is beautiful,
  but uncertainty is more beautiful still.
  他們彼此深信
  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這樣的確定是美麗的,
  但變幻無常更爲美麗。---<<向左走,向右走>>
幾米主要作品簡介:
  
  1、《微笑的魚》
  是幾米最早的作品。在書的前言裏,幾米告訴我們那時候他住在十三樓,每天畫畫時,擡起頭來就可以看見白雲遠山,夜晚可以看見星星燈火。《微笑的魚》就是幾米在這扇夏天很熱,冬天很冷的窗前,一筆一畫慢慢畫出來的。在書中,他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好久沒有擡頭看天上的月亮,忘了怎麽跟星星許願了。”
  2、《1.2.3.木頭人》
  小人兒、小貓、小狗、大象,他們都以我們所喜歡的方式出現,讓我們在幾米創造的虛幻的世界裏遨遊。
  3、《照相本子》
  繪本試圖告訴我們照片背後的故事。歡樂的圖象配上哀傷的文字,將一份本不該出現在童年的滄桑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4、《地下鐵》
  一個失明的小女孩,在15歲生日的當天,決定自己一個人在城市裏探險。她戰戰兢兢地搭乘地下鐵,從一個陌生的小站出發,前往另一個陌生的小站。旅途中,她回憶、拼湊、感覺、摸索這被黑暗籠罩的世界,“尋找心中隱約閃爍的光亮。”
  5、《月亮忘記了》
  透過書面,幾米用心刻畫得到的驚喜與失去的憂傷。然而光與暗對比的構圖,卻如許逼近著震災後的現實:小男孩與發光的月亮坐在天臺,靜靜遙看「世界停電的夜晚」;小男孩和打著領帶的月亮,「躲進媽媽的衣櫃,想像掉落神秘無底的黑洞」;他畫的樓房,看起來都有些不自然的傾斜,另一張黑暗中的鋼骨結構,不知被什麽奇異的地獸突穿、折裂。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滿是瓦礫的路上,高舉著大圓月亮的小男孩站在貨櫃車上趕路:「一車車微笑的月亮,運往每個哀傷的黑暗城市。」有如疊印著現實中湧向地震災區的巨大熱力。
  幾米完全沒想到,《月亮忘記了》在巨變之後,竟會成爲一本擁抱群衆的療傷之書。匪頁題辭將書獻給「在天上的周Sir」以及他仍留在世上的家人,「關心卻沒有任何動作」的低調表現,幾米感歎「或許人生只能這樣」。然而,他的繪本奇異而美麗的感染力,勢必將滲透擴散,撫慰更多受創的心靈:「看不見的,看見了。/夏風輕輕吹過,草叢樹葉翻舞飛揚。/遺忘的,記住了。/烏雲漸漸散去,一道和柔和的月光灑落在窗前……」書末是頭部裏著繃帶的男人背影,旁邊是象徵臺灣生命力的野百合;下一幕,他拄著拐杖走出病房,看見遠天初萌的新月。
  6、《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這是幾米的夢想之作,象征著夢想和期望。極富想象力的圖象和簡潔深刻的文字帶你暢遊幾米的內心世界。
  7、《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大人喜歡說陳腐的大道理,奇怪的是,他們自己聽不見。 有個十歲女兒的幾米,愈來愈能體會存在於大人與小孩之間的矛盾。明明有濃濃的愛,卻常常搞得彼此怒目而視,眼看著可愛的天使在下一秒鍾化身成惡魔。身爲父親的幾米頭痛而無奈,身爲創作者的幾米卻看到了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靈。
  於是,和孩子同樣敏感的幾米,用一張張圖和幾句話,便明白地道出了孩子們的心聲——孩子的擔憂、恐懼、疑惑、快樂和願望。當然還有抗議,抗議大人對他們想法的漠視,抗議這個世界對小孩的種種誤解。我們這才聽到小小身影在對我們說,「嘿!不要用你們大人的想法和眼光來看我,大人看不到我們內心的奇幻彩虹!」
  《先知》紀伯倫說,「孩子的靈魂棲息在明日之屋,那是大人夢中也無法造訪之境。」
  讀著幾米的書,我們會憶起自己也曾是小孩,而小孩的世界,和成人的我們認爲理所當然的,並不一樣。
  讀完它,你會想給身邊孩子一個深深的擁抱。
  不管睡著或醒著,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8.《向左走,向右走》是都市裏的故事,是一本獻給那些注定相遇的人的書。
  他和她住在同一個城市的同一幢公寓樓裏。每次出門,習慣的她向左走,他向右走。永不碰頭。
  他們走過同一條街道,喂過同一只流浪貓,抱過同一個孩子,在同一場大雨奔回家,聽同樣的廣播,同樣的寂寞。
  他始終向左走,她始終向右走。他們始終也沒有相逢,就像這城市裏的很多人一樣 。但是有一天他們竟然相遇了,在公園的噴水池前,有如多年失散的戀人。他們深信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一片灰色的冬天變得像春天的油菜花一樣燦爛。
  然而突來的大雨將他們分開,雨中記著電話的紙條一片模糊,他們又失散在那麽大的城市裏。互相尋找。縱然他會樂觀地相信就像電影的情節一樣,在下一個街的轉角,或者在路邊的咖啡店,就會在遇見她。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誰也沒有再遇見誰。在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裏,尋找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這樣的日子讓人感到無奈和孤單。于是隨著季節的變遷,心靈的雨季翩然而至。都市渾濁的空氣,破碎的人行街道,紅燈太久的紅綠燈以及永遠脫班的汽車讓人的心情好像城市上空鉛灰色的雲朵。
  她決定離開這個荒寒的城市,他決定到一個陽光燦爛的地方去旅行。拖著行李的他們在噴水池再次相遇。天空開始變得晴朗,遠方飄來平安夜悠揚的歌聲。
  9.《失樂園》
  幾米在《失樂園》裏創造了數十位小朋友,以各種獨特的方式爲受傷的心發聲。這些角色中,有的害羞寂寞,有的世故早熟,有的遺失了童年,有的終日尋求不可知的答案……他們天真的話語表達了我們內心曾有的困惑,所有不被理解的情緒,在失樂園裏都得到了撫慰。 如果我們安靜傾聽,就可以感受到失樂園裏溫柔的光,看到彩虹以微笑的姿勢出現。
http://baike.baidu.com/view/24100.html?tp=0_01
 
 捷運電影
 
【楨:看幾米電影《地下鐵》,總覺將幾米都會女男覓情(泛指愛/友/人/動植物之情)淡淡幽寂/飄無/詩意的繪(地有點拙之)本,改拍成有真實愛情故事的影視,若有所失。
或許以後現代浪漫愛情為主的「捷運電影」(台港泰皆然)已異於「歷經一段路程而領悟」的現代「公路電影」。
日片《穿越時空‧地下鐵》雖也耍了下穿越時空噱頭,藝術及娛樂皆不足,但有拍出日本文藝特色:親情(對父由誤解/恨到了解/敬);亂倫(同父異母之外遇女);歷史(戰前衰/戰後興之懷舊)。
另參本館:《向左走向右走》《捷運公共藝術》《德州巴黎》 4444億的訓》 高捷 兩岸 中國 中日高之爭  

公路電影,顧名思義就是電影內容是發生在公路上(旅行上)的各種事情。遠離一般生活, 藉由旅遊、迷失、摸索、自由的解放,理解原本無法領悟的人生問題。
http://mimibao.pixnet.net/blog/post/22116347 


地下鐵(音樂劇)


《地下鐵》(Sound of Colors,2003)劇情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地下鐵,通向一個叫做希望的出口;然後,為了愛,他們卻在擁擠的車箱迷失方向,不斷的坐錯車,並一再下錯車,常常迷路,常常失落,常常受傷。
不過幸好,他們復原的快……
  海約(楊千嬅飾)雖然是個盲女,卻依然不停尋找著心中隱約的光亮,在跌跌撞撞之後,她明白,其實很多事情是不能強求的;乃強(梁朝偉飾)常常以為自己看得很清楚,卻在眼睛盲了之後才發覺自己苦苦追求的東西原來就在自己身邊;梅琳(董潔飾)流連於地下鐵中等待那個人會緊握她的手,告訴他星星的方向,不過有人說美好的愛情童話只是欺騙自己的一種藉口;而阿傑(張震飾)活在夜晚,卻忘了白天,但是在夜晚狂歡的人群散去之後,誰又來溫暖這寂寞的空間?
無論是看不到還是看得到,他們總是努力尋找著希望深怕幸運就在身邊,卻被粗心錯過;他們總是盼望,在車站來去匆匆的人群中,有一個人會在地下鐵的出口等她或他。
於是,天使(范植偉飾)在冥冥之中給了他們愛的力量……「我們總在地下鐵匆匆相遇,又擦身而過…」「誰會在地下鐵的出口等我?」這是幾米最鍾愛的繪本【地下鐵】裡的文字,也是電影【地下鐵】的主題和精神。
繪本【地下鐵】透過一個盲女每天走進地下鐵這樣一個曲折蜿蜒的地底世界…經過無數個未知小站,錯過無數個擦肩而過的人…傳達出每個人只要用心並充滿希望,都可以「看見」生命裡的感情倚靠,找到讓她很想說出:「我一直忘記說聲謝謝,謝謝一直你陪伴著我」的伴侶。
這樣一個充滿翩翩想像的【地下鐵】,在變成讓人感動的電影畫面之前,其實只是王家衛導演的友人從台灣寄到香港給他的聖誕禮物。王導演在百忙中一口氣讀完這本繪本,雖然愛不釋手,並沒有立刻想把【地下鐵】改編成電影的念頭。這中間梁朝偉也讀到這本書,並且透露有機會希望可以將這本書本上銀幕的想法。沒想到才過了幾個月,21世紀最讓人措手不及的病毒SARS就開始亞洲地區肆虐,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了無數場生離死別和悲傷遺憾……在大家的高度警覺和通力合作下,SARS被控制住了,不再肆無忌憚地恣意蔓延,但它造成的恐懼與疏離,卻在每個人心裡埋下了陰影。
http://movie.kingnet.com.tw/search/index.html?act=movie&r=1070601403
 
穿越時空‧地下鐵 Riding the metro (2006)
 
導演:篠原哲雄
演員:淺田次郎/堤真一/大澤隆夫/常盤貴子
  影片短評
恩看到真的失望,跟前幾部日片比起來真的差多了,劇情沒串連性…
劇情太讓我失望…導演手法太差…一點都沒拍出讓我想看下去的感覺
我覺得很感人耶!而且大澤隆夫真的嚇到我,演得超好!
除了看到主角跟女主角被命運惡整外,沒有看到其他的賣點,除了惡搞,還是惡搞,看dvd即可
  劇情簡介
如果能夠穿梭時空,回到過去,你會想為親愛的人做些什麼?
長谷部真次(堤真一飾)是個上班族,每天日復一日的搭乘地鐵上下班,與父親自小就脫離了關係,與戀人的關係也漸行漸遠。一趟平淡無奇的地鐵之旅,卻讓他重回昭和39年的東京,遇見年輕清純的父母親,及因意外死去的哥哥。
同時,多年不見的家人,傳來父親病危的消息,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悔恨,真次與情婦道子(岡本綾飾),一次又一次的搭上穿梭時空的列車,試圖改變過去....透過多次的時空之旅,真次逐漸了解父親的往事;在真次對父親解開心結的同時,道子亦發現了她和真次兩人之間,有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
《鐵道員》作者淺田次郎同名小說改編,堤真一、岡本綾、大澤隆夫與常盤貴子感人演出穿梭時空的奇幻故事,並請到《青春電幻物語》的歌手Salyu與小林武史跨刀製作音樂。
影片全程在東京地下鐵各車站實景拍攝,美術金田克美在開拍前便詳細地調查過當時的新中野車站,並透過東京地下鐵大力贊助而獲得最寫實的數據及資料,最後決定於竹橋的車站拍攝,重現昭和39年面貌。為配合車站運作時間,劇組每日只能利用末班車與首班車間的幾個小時陳設與拍攝。
 
從過去看自己 穿越時空.地下鐵  2008/4/22
 
不同於其他時空電影,本片如何穿越時空依然沒有邏輯可言,反正也不是本片重點,本片也並非有如蝴蝶效應、黑洞頻率一般訴求透過過去改變未來(另參本館:蝴蝶效應),而是透過過去看看自己,男主角從小就認為父親是一個跋扈奸詐的人,因次非常討厭他甚至是脫離父子關係,不再跟他見面,弟弟告知父親生病也不去看他,他生命中的遺憾就是他親愛的哥哥發生車禍,因此回到過去之後讓他發現真相才因此看清楚生命。
男主角不停的到每個時空看父母親、哥哥年輕時候的樣子,把早期日本戰爭時代的模樣塑造不錯,由大澤隆夫飾演的父親表面上是一個脾氣暴躁奸詐狡猾的人,透過時空穿梭發現父親年輕時候也是一個很有夢想、愛妻子、愛小孩的人,因為戰爭苟延殘喘才讓他變成暴利的個性,知道父親其實根本並非有如想像中那樣,也見到小時候就已經去世的哥哥是因為什麼原因發生意外。
本片所謂透過去過看見自己表示男主角雖然長大之後跟父親斷絕關係但事實上他的個性跟他父親一模一樣一樣的倔降自以為是,甚至是跟父親一樣自己本身有了家庭在外面還是有女人,這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嗎?了解到無論無論是多麼怨恨畢竟還是血濃於水,只不過到了結局飾演情婦岡本陵所設下的結局實在是有點誇張狗血,甚至是某種道德的救贖,不過是上一代的罪孽為什麼還要留給下一代來接受逞罰,讓人覺得怎麼不能夠改變過去讓哥哥復活會好一點呢?
男女主角提真一、岡本陵在電影中演出算是中規中矩,令人驚艷的居然是大澤隆夫從年輕演出到老把一個原本有理想的青年到晚期變成一個薄情寡意的人演出很好,戲份不多的常盤貴子第一次看她演出一名妓女後來可以變成一個愛小孩的媽媽也是很搶戲。
本片在敘述過去的時代十分引人如勝,包括早期景物的刻畫、當然莫過於大澤隆夫、常盤貴子等這樣角色鮮明的角色襯托出劇情以及為什麼男主角會變成這樣的人,雖然我們不該過度緬懷過去,但是如果從過去檢討自己在看看未來才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有進步,更別忘了家人再怎麼壞可能是過去一些原因造成,肯花點時間稍稍了解一下過去,就不會造成遺憾發生。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44199
 
泰片《下一站,說愛你》讓曼谷捷運紅遍全亞
透過電影行銷城市觀光形象,效果真是無遠弗屆。去年在泰國締造票房狂潮的愛情浪漫喜劇《下一站,說愛你》,就是為了泰國捷運公司通車十周年而拍攝 
 透過電影行銷城市觀光形象,效果真是無遠弗屆。去年在泰國締造票房狂潮的愛情浪漫喜劇《下一站,說愛你》,就是為了泰國捷運公司通車十周年而拍攝,隨著影片大賣座,不但把男主角Ken(肯帝拉傑)和女主角Chris(克麗絲霍旺)捧上超級巨星的寶座,劇情中出現的各個曼谷觀光旅遊景點,舉凡捷運站,天文台,嘟嘟車等,現在都成為亞洲各國遊客指定造訪的行程。在拍攝期間泰國捷運公司不但全力支援出借場地,還心胸非常寬大地讓電影裡出現捷運系統大跳電的情節,好營造男女主角談戀愛的浪漫情境,如今都有了回報,這種互蒙其利的合作模式非常值得台北捷運公司參考。 
即將於明日上檔的《下一站,說愛你》是亞洲片少見的女追男愛情喜劇,有著一雙瞇瞇眼的女主角Chris(克麗絲霍旺),飾演30歲還沒談過戀愛的敗犬剩女OL,在路邊攤和捷運站兩度巧遇超級帥哥工程師Ken(肯帝拉傑)之後,決心擺脫[滯銷]的人生,於是展開一連串瘋狂又爆笑的追求行動。編導非常巧思地把韓片[我的野蠻女友]和類似《夜市人生》的梗,融合曼谷大街小巷的景色,打造出一部於樂效果十足的喜劇,果然一推出就在泰國造成轟動,成為年度泰片票房總冠軍,影片版權也順利賣到日韓香港星馬等市場,各地片商在看過試片觀眾的反應後,都很有信心本片將能開拓泰國電影在鬼片之外的新風潮。 
在《下一站,說愛你》的成功效應中,無形獲利最巨大的當屬曼谷的觀光形象,片中男女主角邂逅與培養感情的每一個地方,雖然都是平凡的街景或捷運站,但是透過電影的魔力,都自然而然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與認同,部分已經搶先一睹為快的觀眾甚至在網路上組成粉絲團,紛紛電話到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詢問 ,準備到曼谷實地體驗電影中充滿愛戀氛圍的場景,尤其是女主角在片中所搭乘的嘟嘟車,人力機車,渡船,捷運,公車,原本只是曼谷市井小民每天日常生活中平凡無奇的交通工具,沒想到透過一部賣座電影,竟然能《點石成金》,這可能是電影公司當初始料未及之處。 
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7177
 
《十七號出入口》,台灣首部「捷運公路電影」
     台灣有史以來,首次以捷運貫穿全片意象的高畫質電視電影《十七號出入口》,已經於2010-8月2號在台北市捷運上開拍。有別於過去所謂的公路電影 (全部故事主軸都發生在公路浪遊上),《十七號出入口》創造了一種新類型的影片:「類公路電影」。
       所謂「類公路電影」的特色是:片中的故事主軸,全都發生在地底下的捷運甬道裡。而《十七號出入口》的主角趙學平(金士傑飾演),從清晨起床後,便搭乘捷運在台北市裡到處晃蕩,度過奇特的一天。
這部由李志薔導演、蔡銀娟編劇的影片,除了請來舞台劇國寶金士傑飾演主角趙學平外,還請來了新生代偶像明星吳中天飾演年輕時的他。兩位演員不但約好要塑造一些共同的小動作以增加戲感,吳中天甚至還要求劇組幫他在鼻下點一顆跟金士傑一樣小小的痣,非常用心。
       此外,本片還邀請張睿家一人分飾兩角,扮演現代的青少年阿宏以及60年前的青少年阿丁。不但角色個性非常鮮明,而且還將分別跟金士傑、吳中天對戲,互飆演技,精彩可期,敬請拭目以待。
http://blog.chinatimes.com/dreamer/archive/2010/08/08/526441.html
 
《一頁台北》500人擠爆捷運列車
 
由國際大導演溫德斯監製、陳駿霖導演的電影《一頁台北》,正如火如荼的拍攝中。昨日凌晨1點,已經休息的台北小南門捷運站湧入近500人,進行全國首次全站清空讓電影拍攝使用的工程。
 由國際大導演溫德斯監製、陳駿霖導演的電影《一頁台北》,正如火如荼的拍攝中。昨日凌晨1點,已經休息的台北小南門捷運站湧入近500人,進行全國首次全站清空讓電影拍攝使用的工程。除了站務人員、駕駛加班上戲之外,台北捷運公司還提供一台列車供製作公司使用。演員郭采潔、姚淳耀、張孝全披掛上陣,500名臨時演員與工作人員進站,當場擠爆深夜平靜的捷運站。
《一頁台北》拍出台北的迷人氣味,其中當然少不了台北人生活中必經的捷運。以往電影需要拍攝捷運,都會碰到層層問題,拍攝往往因為會影響通勤的乘客而有相當多的侷限,而固定班次行駛的列車,也無法配合電影拍攝一再重開;要多拍一個鏡頭,以會面臨乘客不連戲的問題。電影《詭絲》當初就是因為無法克服這些障礙,所以耗時耗力的在片場搭設捷運車廂拍戲。《一頁台北》有幸得到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與台北捷運公司的大力協助,將捷運完全變成電影的場景配合演出。導演還特別情商台灣當前經驗豐富的電影工作人員來協助調度500位乘客演員,一一向他們說戲,教他們走位,光是500人的服裝造型就要花3個小時完成。
在《一頁台北》中飾演被劈腿的警察張孝全,身處擁擠的捷運站之中追逐郭采潔、姚淳耀違規急奔。第一次在行駛中的捷運、手扶梯上下奔馳,三位演員才發現難度遠比想像中高許多。第一天上戲,郭采潔就見識到如此大的場面,導演要求精準的配合列車進站、車速行駛、乘客流動的節奏,讓第一次拍電影的郭采潔大嘆拍電影真的比拍電視細膩許多,第一天就讓她覺得會是最難忘的經驗。就連電影演出經驗豐富的張孝全,看到整個捷運、乘客演員完全配合演出的盛況,都覺得:「這才真的像在拍電影,感覺非常好。」三人跑的滿頭大汗追求奔馳的速度感,一直重來了30多次,到捷運快開始營運時才完成。站務人員經過一整晚的配合演出,一次又一次的行駛、停車、等待演員歸位,直呼:「你們拍電影真的很辛苦,拍的畫面才幾分鐘,就要拍一整晚。」讓他們身立其境的了解到台灣電影人的意志力。《一頁台北》預計4月底殺青,明年春天在台上映,屆時觀眾將有機會享受到本片大規模製作的震撼。
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4630
 
一頁台北:陌生的城市
 
你在《一頁台北》中看到的台北,是陌生的城市,還是熟悉的城市,還是太多看不見的暗流呢?
電影以視覺為主,所以我們常說:「去『看』電影吧。」很少有人說:「我們去『聽』電影吧!」
正因為電影仰賴視覺來說故事,看得見的影像、場景、情緒與符號,就能撩撥起我們的共鳴;但是,電影有時候,另有有看不見的部份,任由觀眾想像去補充或填實。
陳駿霖執導的《一頁台北》,在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部份,有些出人意料的選擇,他的堅持,替電影打造了不一樣的氛圍。
例如,姜康哲飾演的便利商店店員,知道好友小凱即將遠赴法國,於是特地請了兩小時假,要陪小凱再逛一次夜市,再吃幾口美食,記住台北的香味氣息。但是,卻因小凱捲進了黑社會安排的疑陣,成為小混混和警察追逐的對象,以致於還來不及吃起夜市的美食,小混混架走了高高,警察緊追著趁機落跑的小凱和Susie,開啟了一場混亂的台北夜行軍。
是的,夜市美食只是噱頭,混亂中的追逐其實是陳駿霖操縱起手中懸絲,要讓眾多演員都能互動相連的動員令而已,陳駿霖無意替任何美食拍特寫,不想跟王家衛《春光乍洩》中已成經典的台北夜市美食場景相抗衡,擁擠的人群,美食的招牌,都只是電影一閃而逝的台北背景而已。
看不真切的還包括小凱家的麵店,小凱經常客串跑堂,豹哥(高凌風)很愛帶親信阿洪(柯宇綸)來這裡吃麵,還津津有味地問起阿洪:「好吃吧!」只見阿洪點頭如搗蒜,但是他的享受與讚歎,觀眾是無緣體會的,因為除了冒煙的水蒸氣,你什麼都看不見,無緣目睹,就無緣分享,也就更無緣感動了。
飾演小凱雙親的高捷與劉瑞琪戲都不多,麵攤手藝究竟如何?也沒有一字著墨,沒有一個特寫畫面,相對之下,《聽說》中的林美秀與羅北安可就有血有肉的多,甚至連賣出的雞鴨便當,都還多了三分誘人的香氣了。
是的,我不應錯怪陳駿霖,因為美食並非《一頁台北》的劇情重點,導演有點像片中的那位警察基永(張孝全),只關注著那齣名叫《浪子情》的電視劇,完全不理會情人替他烹煮的美食,甚至可以看都不看,就以出勤為由,淡然告別。
《一頁台北》是台北市府引以為傲的城市行銷佳作,然而,平心而論,絕大多數的台北景觀都只是淡然閃過,未能留下太多的感動,夜市不能,榮星花園亦不能;捷運沒有,誠品亦沒有,關鍵就在於所有的意像都只是「浮光掠影」,看見的,不能留駐,沒看見的,更無法想見,因而更難停駐。
《一頁台北》真正讓大家看見的反而是既搞笑又誇張的《浪子情》電視劇,不但警察看,黑道老大看,飯店女中亦在看,飄盪在台北夜空的電波,竟然是在傳送這麼俚俗的電視劇,而且不分性別與階級,全都沈迷難捨,陳駿霖的確透過一齣刻意拍攝的肥皂劇,諷刺了台北夜生活的精神虛空,但是他改成了嬉笑怒罵的委婉方式來表白,試圖讓曾經著迷於《霹靂火》、《娘家》或《夜市人生》的影迷有了會心微笑。
可惜,這樣的技法並非新創,美國影星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執導的電影《馬奎斯的三場葬禮(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 )》,同樣透過一齣無遠弗屆的肥皂劇,透過世間男女的著迷與耽戀,探討背後隱含的社會意義,墨西哥作家Guillermo Arriaga甚至還因為這樣的取材編劇手法,摘下了坎城影展的最佳編劇獎,不過,《一頁台北》的人生觀照雖非獨創,戲中戲的連結亦沒有對位得那麼精準,卻還是發揮了引爆笑料的功能,讓稍嫌沈緩的節奏,得到一點調劑的呼吸。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0/04/post-1889.html
 
下一站,說愛你 Bangkok Traffic (Love) Story (2010)
 
導演: 亞狄桑卓士韋卡沁
演員: 克麗絲霍旺 肯帝拉傑翁普亞潘
影片短評
幽默 好看 哈哈大笑~
令人找回情竇初開、單純喜歡一個人的小幸福,雖然首輪已看過,還想再看一次!
很好看也很搞笑再添一點點感動,值得一再回味的電影!
實在是泰好看了,曼谷好美~絕對顛覆你對泰國電影的想法.....
劇情簡介
打破泰國影史票房紀錄的《下一站說愛你》,曾獲得2009年泰國Top Awards觀眾票選最受歡迎電影,最受歡迎男主角、泰國媒體選擇大獎最佳電影、最佳男女主角,以及Star Pics電影獎、Komchadluek Awards等多項提名,是一部令人又哭又笑的都會愛情喜劇。
女主角美麗,年屆30,猶是小姑獨處、甚至從未有過戀愛經驗,非但是旁人眼中的「敗犬女王」,更堪稱一張乾淨到日益發黃的白紙。在多方湧來的壓力下,她決定化被動為主動,睜亮犀利之眼,開大雷達用力探測四周帥哥…
一日,捷運上彷彿命中註定的偶遇,給她認識到心目中的真命天子—大伯,日子又剛好是情人節,豈不是一大好兆!?以往隨遇而安的美麗,這回決心卯足全力倒追大伯…。好不容易,帥哥到了手,缺乏戀愛經驗的美麗,卻三不五時出包、鬧出笑話,又要提防周旁漂亮美眉對大伯的投懷送抱,這組堪稱「敗犬剩女」VS.「天菜型男」的組合,又會碰發出什麼意想不到的笑料?
…而笑料背後,美麗那顆懸晾已久的心,能在愛情的澆灌下,揮別孤寂,盛開出超美麗的心花一朵朵嗎?
這部以捷運為藍本的電影,適逢泰國捷運慶祝十週年推出,引起熱烈迴響,人氣居高不下,累計票房更達一億四千萬泰銖,是2009年度泰國票房冠軍。本片男女主角由肯帝拉傑和克麗絲霍旺出飾,導演為執導過《小情人》的亞狄桑。
男女主角
Ken發揮了國民型男的吸金魅力,看過他演戲的人很難抵擋他超強的電力,不管是男生或女生在看電影過程中都會不自覺發出「怎麼會帥成這樣」的讚嘆。
導演的話
我們真的沒料到《下一站說愛你》會如此受歡迎,甚至成了泰國的國民運動,可能因為生活化的題材讓觀眾很容易有共鳴。
 
《下一站,說愛你》喧囂城市裡的愛情 文:NSRFZR
 
在泰國大多推出恐怖片的當下,仍舊期待電影市場能再度發出一片清新輕鬆的愛情喜劇,然而,終於等到了這部讓人覺得不論是單身或是牽著情侶的小手都適合觀賞的小品。
深愛一個人時,最情何以堪地,便是抱著不願意放手的決心,卻要勇敢面臨細數起兩人曾經一同創造過的回憶點滴…  
 《下一站,說愛你》是一部明明落在喧囂城市裡面,但是看完就想立刻買機票衝到曼谷去感受在這熙攘人潮之中,躲藏在擁擠裡面一絲浪漫情懷的魅力電影。雖然知道是一部愛情喜劇,但沒料到打從一開始,竟然就毫無戒心地發動攻勢強力開火,讓人笑到跺腳!拍攝手法略似於近來上映的國片《愛你一萬年》,然而取景方面得以感受到更為用心,光是曼谷市區的交通工具就出現各式各款,從被酒醉的女主角撞得稀爛的私人房車、乘客擠成一團的小巴、用人肉包著鐵站在車外也要擠上的公車、媲美咱們台北忠孝復興站人多到爆的捷運、該快的時候不快該慢的時候不慢的計程車、臉上會噴滿水的渡河船…等,巧妙地融入了女主角的上班路線,看來一點也不突兀,反而增加對於泰國觀光的認識。鏡頭以低調手法帶出不少景觀建築,卻更讓人心生嚮往,從女主角「麗」貿然約男主角「大伯」賞星星──雖然是在大白天裡到天文館看星星,一直到兩人保持著曖昧關係俯瞰曼谷市區,接著到「大伯」家中看著美麗海景夕陽,甚至是曼谷市區捷運擁擠與街頭熱鬧的程度,都可能讓沒有到過泰國的人感到驚艷──至少,筆者就是那一位看了本片後忍不住想衝到曼谷去的人!
 在捧腹大笑之餘,卻也不免來一段讓人感動的歷程。當女主角一一收拾著男主角刻意留下的物品,氛圍停滯在既捨不得愛情的即將逝去卻又心滿意足地回味過往的共同交錯點,還真讓已經身為老夫老妻的觀眾心裡面睽違已久的愛情觸動再度有了那麼一點跳躍!自從看了先前一部同樣來自泰國的青春愛情電影《愛在暹羅》,一直為片中悅耳的插曲感到著迷不已,本片不時出現的插曲雖然在落幕時不至於印象深刻地讓人深刻難忘,但搭配著畫面出現時,讓觀眾一邊好整以暇地瀏覽曼谷市景,一邊享受著輕快浪漫的音樂,倒也是種抿嘴一笑淺淺看愛情的輕鬆享受。在泰國大多推出恐怖片的當下,仍舊期待電影市場能再度發出一片清新輕鬆的愛情喜劇,然而,終於等到了這部讓人覺得不論是單身或是牽著情侶的小手都適合觀賞的小品。
  《下一站,說愛你》還有一點很特別。向來很喜歡用俊男美女的泰國電影,這次請來的女主角「麗」並不是所謂的第一眼美女,也許就是因為如此「平易近人」的長相,劇中的愛情故事才不會讓我們覺得距離如此遙遠,多了一份接近,感動的程度就會多一點!另一位擔任配角、身為「麗」的新婚好友,當這兩個時常膩在一起吃午餐手牽手逛街的大女生,因為其中一人幸運地先找到另一半而幸福地走入婚姻,兩個大女生要永遠在一起上學上班吃飯逛街的約定,看似被破壞了,對於珍惜好姐妹情誼的彼此心中,都有那麼一點不捨得。另一位擔任配角三不五時來攪局的正妹鄰居,再搭上爆笑的字幕翻譯,搭配當下的流行話題,從電視劇《夜市人生》到韓國男星Rain,全都被加諸到劇情讓觀眾笑到樂不可支!即便以「天兵的女主角」作為主軸,這種橋段已經被編入愛情故事不下上萬次,但只要配上個個性相反的男主角,兩人在天壤之別之外仍舊能夠猶疑在關係曖昧不明的階段,這種甜蜜蜜又酸溜溜的滋味,終究觀眾還是看不膩的。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87&eid=v287110
 
交通與愛情《下一站,說愛你》文:小智
 
作為一部愛情電影,除了笑鬧之外,能否讓觀眾在影片觀畢之後,心中充滿溫暖,並油生想談戀愛的心情,便決定電影的成功與否。
泰國除了鬼怪及動作片外,每年還會出產許多輕鬆的小品電影,題材涵蓋家庭、友情、愛情多款樣貌,雖然為數者眾,但素質卻也良莠不齊,委實可惜。2007年出品的《愛在暹羅》(Love of Siam),已可說是近年讓我看到最棒的泰國電影,之後的泰國小品片對我來說,就只是持平表現,沒有太過讓人眼睛一亮的感受。不過這部拿下泰國年度票房冠軍的《下一站,說愛你》(Bangkok Traffic (Love) Story),則可讓人再度對泰國愛情電影充滿信心,並開啟這類型電影不一樣的想像及期待空間。又或是說,已經好久一段時間,沒有再看到如同本片一樣,如此充滿陽光活力,並且朝氣勃勃的電影了。
 如果要論電影美學與劇情細緻度,本片其實都無法達到高分,又或是說本片其實還挺粗糙,就像電視上常看到的連續劇般通俗,並充斥略顯失真的風格化、卡通化人物。換句話說,本片擺明就沒有想要搞高深,反之就是要讓觀眾輕鬆地看、歡樂地笑,也因其在地化、生活化的娛樂通俗調性,甚至是一派嬉笑怒罵的生猛表述方式,都得以觸到觀眾們的笑點,並讓大家津津有味地持續往下觀賞下去。
作為一部愛情電影,除了笑鬧之外,能否讓觀眾在影片觀畢之後,心中充滿溫暖,並油生想談戀愛的心情,便決定電影的成功與否,很高興《下一站,說愛你》做到了!至少對我來說,前半段的笑鬧讓人真的雖囧但又有趣,而到了後半段則專心勾勒男女主角相遇之後的互動,以及別離時的痛苦與膠著。「愛一個人,並不是隨時都要跟對方在一起,而是要讓自己知道還有人一直深愛著妳。」諸如此類對於愛情的想法,不斷透過角色個別表述,讓觀眾自行反芻、決定愛情究竟是何種模樣,然而劇情部份伏筆運用之巧妙,更讓人看到最後會有「哇!原來是這樣子啊!」的驚喜感,輔以得宜的配樂使用,適時催化了觀眾的感動情緒,相信看到最後,大家臉上都能掛上溫暖的微笑。
 本片英文片名叫做《Bangkok Traffic (Love) Story》,顧名思義是「曼谷交通(愛情)故事」,作為一部慶祝泰國捷運十週年的電影,本片以「在捷運上遇見愛情」的主題,將「交通」與「愛情」這兩個不太搭嘎的題材做了完美銜接,並在現代化的影片氣息當中,保留了泰國的傳統特色,一如片中熱鬧的潑水節。猶有甚者,本片也透過畫面做了成功的城市行銷,以那街道、住宅、河岸、夕陽等場景,都拍得美輪美奐,讓人油生想要去泰國旅遊的欲望,無疑為這部生氣勃勃的電影加分再加分。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90&eid=v290112
 
15部最好的公路電影2006-12-08
 
  我們不知道駕車去加利福尼亞或者新奧爾良,到底有多少條路可供選擇,但是顯然這並不重要,即便只有一條,對於每個人來說也不能以同樣的方式兩次上路。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一路的驚喜遭遇會讓他終生難忘,但是對於另一些人來說,這條路將埋葬他們的一切,青春、生命、愛情、以及夢想……
  最狹義的旅程 《邦妮與克萊德》
  雌雄大盜,現在已是個很常用的犯罪組合。但《邦妮與克萊德》無疑是後來眾多亡命公路電影跟風炮製的經典之作。影片最初來源於美國三十年代的一起真實新聞事件,現實中的這對大盜,曾經橫行德克薩斯,一路持槍搶劫銀行,但最終為警方擊斃。三十年後,阿瑟·佩恩將它成功地搬上了銀幕。恰逢六十年代末美國社會反戰反政府情緒達到白熱化,所以這部將罪犯行為道德化的電影,理所當然地被看成是向現存體制和國家機器的挑戰。
  作為一部公路片,影片的故事顯然圍繞他們一路上的作案和逃往展開。當然在這對戀人的愛情之外,導演還為他們安排了三個同夥,並且讓這種兄弟的情義,和男女之間的情愛產生一種微秒的角力和互涉。克萊德既要維護和哥哥之間的感情,又要安撫哥哥的死對頭邦妮的情緒。而邦妮也在自由選擇和為愛犧牲之間權衡掙扎。當然隨著劇情的發展,其餘的同夥相繼死去,知道兩人成了真正的亡命鴛鴦。
公路片中常用的汽車,在這部電影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邦妮與克萊德因為汽車而初次相遇,最終又以在車中被亂槍打死而告終。此外,他們每次搶劫都要換一輛車,並且一輛比一輛好。這種奇特的癖好,讓人不禁懷疑,導演在這裡賦予了車另外的一種意義,不僅僅是可供逃亡的工具,似乎還有對現代人企圖用對物質的無限追求,來通往自由之路的諷刺。
  最憂傷的旅程 《德克薩斯,巴黎》
  疏離和流浪一直是維姆·文德斯電影的永恒主題,但無疑《德克薩斯,巴黎》是其中最醇厚感人的一部。雖然它更像是主人公特拉維斯,對於故去愛情的一次烏托邦式尋找。但是其中傳達出的失去愛情後無根漂泊的人生狀態,卻讓影片有種嵌臟入肺般無法釋懷的蒼涼感傷。
  一開始,導演就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閃耀著刺目光芒和無比絕望的沙漠。恍惚的烈日白光下,一個形容憔悴的孤寂身影,在劃空而過的驚顫弦樂聲中,倔強而漫無目的地走著,就像一個被放逐的流浪者。行走,變成了他的身體對世界唯一的回應。而德克薩斯,巴黎,這兩個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錯位,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特拉維斯心靈上的缺口和距離。它來源於四年前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個曾經無比相愛的戀人,因為相愛而猜疑,因為猜疑而精神失控,因為失控而導致落荒而逃。
  但影片沒有直接回溯那場愛情悲劇的源頭,而是通過四年後特拉維斯再次出逃為線索,接著在他冥冥的尋找過程中,讓記憶一點點地被喚醒。特拉維斯最終找到了妻子,但是現實再次讓他無法面對。不是因為珍已經變成一個色情場所的脫衣女郎,而是因為這種勞役式的自我懲罰,更大程度表達了他對曾經愛情的祭奠。
  永懷哀傷,似乎就像肉中之刺,可以讓人不再盲目和放縱……
  最有趣的旅程 《午夜狂奔》
  這部曾被推崇為“影史上最有趣的公路電影”,沒有什麼十分激烈的打鬥和驚天動地的火爆場面,但情節安排卻如層層剝筍,扣人心弦。人物在無比緊張的氣氛中,對白卻輕鬆幽默,如此形成鮮明反差,恰到好處地使影片顯得張馳有度。這段從紐約到洛杉磯的行程,旅伴組合是一個強悍的警探,和一個傻乎乎的盜用公款的會計,兩人的手還拷在一起,本來警探以為高枕無憂的旅途,因半路殺出的黑幫分子,與聯邦調查局一系列“程咬金”們,從而變成了亡命之旅。一個為了活命,一個為了洗手不幹之前再撈上一筆鉅額獎金,兩人沿途被迫改乘各種交通工具,跳上火車,轉搭飛機,最後乘上巴士了還被追擊得翻天覆地。
導演成功地將暴力和幽默雜糅到一起,突破了官兵捉強盜的類型片模式,融合了一些溫馨的人性元素在裏面。二人經歷患難之後竟成為了生死之交。羅伯特·德尼羅與查爾斯·格羅丁的對手戲演得相當精彩。
  最抗爭的旅程 《末路狂花》
  毫無疑問,這部由女性編劇、男性導演的影片開啟了公路電影的新方向。它所描繪的旅途,成為了兩個女人對抗男權社會,表達自己呼聲的過程。本來美好的結伴旅行計劃,結果因為露易斯槍殺了欲強姦塞爾瑪的一個男人變成了一場逃亡之旅。她們一路上接二連三發生的事和遇到的人,基本上都是危險的,充斥著敵意的。沿途中碰到並與塞爾瑪發生一夜情的帥氣牛仔,到頭來的面目也不過是偷光她們錢的大騙子。這一切將她們“逼上梁山”,兩個人的性格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從膽怯的家庭主婦和平凡的餐廳女招待,變成了肆意對抗、勇敢堅強的女戰士。她們打劫便利商店,將性騷擾她們的司機的油車打得稀巴爛……但最終無路可走,在警察重重包圍下,兩人微笑著緊緊擁抱,然後決然地開車衝下萬丈峽谷。這是電影史上最完美的結束畫面之一。西部壯麗的自然風光為她們營造了詩史般的氛圍,在一絲悲壯、愴然之外,更有著一種淋漓的快意!
  塞爾瑪與露易斯兩人之間的情感,是同一戰壕的戰友間同仇敵愾、相依為命的情感。而這種情感的促成恰恰是她們生活中的悲劇。她們不斷地失去原來的自我,又不斷獲得新的自我,這是一種成長,也是一種毀滅。影片深刻的現實主義,對女性的觀念衝擊很大。從電影本身來說,一反常規公路片中男男或男女的搭配,並且對只有男人才能冒險,才能具有陽剛氣味的觀點提出了一種挑釁,為後來的公路片出現“另類”旅伴搭檔提供了可能性,進一步豐富了公路電影的內容。
  最凶險的旅程 《加州殺手》
  這是公路片和犯罪片結合後的典型變異。一個作家為了自己正在創作的連環殺手小說,和攝影師妻子追尋殺手的足跡,進行一番實地的考察但為了分擔路上高額的費用,不得已拉上了一對形容邋遢愣頭愣腦的青年男女。但從此便踏上了一次九死一生的凶險旅程。
  影片對大衛·杜楚尼飾演的作家,人物刻畫並不是十分的用力,但也許是殺手俄利和女友艾黛的形象過於飽滿所致。俄利粗俗好鬥且狂躁不安 ,是極惡的代表。艾黛雖然智力底下,但內心深處有種蠢蠢的善良。她一直感懷和嘉莉之間的友情,並憧憬到加州一起住在大房子裏的美好生活。可憐的她愛上俄利只是因為他有世上“最迷人”的眼睛,且在大部分的時間裏不會毒打她。而俄利並不真的愛她,他需要的只是一個穿著熱帶衣裙的女郎,因為這樣看起來更像是一對露水鴛鴦。
  作為一部公路片,《加州殺手》顯然缺少了很多文化上的符號意義。但是布拉特·彼特和茱莉葉特·劉易斯的表演,吸引了我們幾乎所有的視線。而且導演巧妙地把加州虛設為一個類似終極的樂土,這使影片有了追尋夢想的意味。至於殺手的動機,影片只是作冰山一角的提及。兒時的痛苦經歷?無法揮去的現實夢魘?這些疑問都在最後變得若隱若現。
  最嗜血的旅程 《天生殺人狂》
  這是一部驚世駭俗的電影,但並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公路片,其中的公路與旅程本身其實已淪為完全次要的地位,片中有666號公路,這個數字其實代表的世惡魔撒旦。而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人,無一例外地成為男女主人公的犧牲品。如果要說這對殺人不眨眼的夫妻還有什麼旅伴,則是那些像獵狗一樣窮追不捨的新聞媒體。這對狂人夫妻所到之處必定腥風血雨,只留下一個活口宣揚他們的事跡。而被新聞媒體炒作渲染一番之後,竟成了全世界崇拜模倣的對象!在二人鋃鐺入獄後,還有電視臺主播追到獄中採訪,最終引起監獄暴動,為了搶新聞的記者居然幫他們一起衝出重圍,在死前還渾然不知地作著採訪實錄!
  本片構思來自於昆汀·塔倫蒂諾,因此其中有著昆汀特有的印記。而玩弄媒體的高手斯通,借助昆汀對美國大眾文化的熟知,將當前美國“虛構真實”的文化氛圍以及大眾心理狠狠地嘲諷了一記。最後這對罪刑纍纍的黑天使居然逍遙法外,從此過著幸福生活的結局引起當年不休的爭論,其實暴力血腥,不過是斯通講述故事的表面一層皮罷了。何況他還用多達3000的鏡頭來將這層皮分解和弱化。故事中誰比誰瘋狂?還真不好說……
  最倒楣的旅程 《不準掉頭》
  就像題目所點明,這是一條徹底的不歸路。自從因為車子故障,而誤入蘇必略小鎮之後,可憐的巴比就在一直陷入被動、瘋狂、陰謀、毀滅、以及不可遏制的歇斯底里當中。你可以把葛萊絲和傑克看作整個遊戲的發起者,但是誰又能否認,這個小鎮的許多人都不自覺地參與了其中。
  便利店售貨老太和那兩個劫匪,鬼使神差地“合夥打劫”了他的全部家當。喜歡勾搭人的小姑娘,又和那智力低下的暴躁青年一起,親自葬送掉了巴比最後逃離蘇必略小鎮的汽車票……當然最酷的還是那個貪婪狡黠的汽車修理工戴爾,他除了一直用與日俱增的修理費,扣押著巴比那賴以行走的敞篷福特外,還把最後死裏逃生癟嘴瘸腿的巴比,遺留給了荒野上空盤旋覓食的禿鷹。哦!說到這裡,似乎更為凶險的應該是那輛車,正是它兩次恰到好處的拋錨,完美地葬送了巴比原本可以渾渾噩噩的一生。
  影片的導演為曾經指導過《天生殺人狂》的奧利弗·斯通,這次他同樣以非凡的控制力,把這個逼上梁山的公路故事編排得峰迴路轉一波三折。而整個影片中瀰漫出的絕望和弱肉強食的凶險暗喻,更是讓人看了不寒而慄。這裡的人無時無刻不似在剃刀的邊緣舞蹈,冰冷的詭笑和妖艷的媚笑下藏著的永遠使那無法測知的慾望本質。此外許多明星的參演也使本片格外星光熠熠,除了主演西恩·潘、詹妮弗·洛佩茲、尼克·諾特外,傑昆·菲尼克斯、比利·鮑勃·松頓的表演同樣十分出彩,而我們美麗的“精靈公主”麗芙·泰勒也心甘情願地在裏面客串了只有一個鏡頭的買車票的顧客。
  最妖艷的旅程 《沙漠妖姬》
  這部曾令澳洲電影在國際上大大露臉的公路喜劇,享用了自九十年代電影界宣佈類型題材解禁後的第一隻螃蟹,堂皇地將易裝癖、同性戀搬上銀幕。故事主人公包括一個變性人,兩個同性戀,他們三人乘坐大巴士橫越沙漠,打扮得像金剛鸚鵡一樣去異地表演易裝秀。用柏樺的一句詩來形容他們最伏貼不過:“這白得耀眼的愛情這白得耀眼的夏天這白得耀眼的神經病!”這一路上除了在停留的兩個小鎮上發生了點兒不愉快——在A鎮的酒吧遇到蠻橫胖女人惡意挑釁,第二天早晨發現巴士車身被漆刷上咒罵侮辱的字樣,在B鎮差點被一夥地痞強暴,以及中途巴士在沙漠中拋了錨,好不容易遇到路過救助者,一身灰頭土臉的艷粧彩服,卻使得別人嚇得猛踩油門一溜煙兒地跑掉等等之外,總體來說他們載歌載舞的旅程還算“順利”。而三個人在這三天兩夜的旅程中似乎也發現了生活中一些別樣的意義。
  影片質地精良,不僅獲得次年英國電影學院的最佳服裝設計獎,還同時獲得最佳化粧獎。導演以華麗的影像和真摯的終極關懷,刻畫了在社會邊緣生活的同性戀歌舞表演者,這被大多數人視為異類的群體,在面對婚姻、生存、交際時遇到許多困難,他們內心世界不乏惶惑和茫然,但對外部世界也有著率性而為的樂觀和善良,老牌性格演員特倫斯·斯坦普、聲名鵲起的雨果·維文、以及年輕演員蓋伊·皮爾斯這三位主角,表演得非常出色,那些誇張滑稽的裝束和在ABBA音樂聲中的舞蹈,簡直讓人大開眼界,而那輛名為“沙漠妖姬”的破舊巴士,也成為了公路電影中最為妖嬈張狂的符號。
  最溫情的旅程 《中央車站》
  同樣時以尋找為主題,《中央車站》把一個人間溫情的小品,拍得兼具形而上學的寓言色彩。相信稍微有點聖經常識的人,對影片中約書亞、摩西……這幾個名字一定不會覺得陌生。至於牽引全片故事發展,也是這次尋找目標的約書亞的父親,更是被直接命名為——耶穌。這樣的雙重架構,其中蘊涵的哲學意味自然不言而喻。導演正是試圖通過這樣一次現實的尋找,來闡述人對內心精神之父的終極皈依。
  除了約書亞之外,影片的另外一個主要人物朵拉,一開始是個在中央車站打著幫人寫信寄信的幌子,詐騙錢財的不良老太。所以這樣的一次旅行,對她而言同樣具有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作用。從最初惡毒地把約書亞賣掉,到動了惻隱之心將之救出;從半途想將約書亞棄置不顧而獨自溜走,到最後和約書亞產生骨肉一般的親情。朵拉內心的善良,在這一過程中被一點點喚起。尤其在途遇那個好心的司機後,她甚至對之產生了愛情的萌動。當然一切都僅僅是喚起,結果卻都被導演巧妙地用希望來懸置和抽離。就像在影片的結尾,約書亞也沒有看到真實的父親。而朵拉的愛情的情愫剛被催生,那位善良的卡車司機卻又莫名其妙地離開。
  但總的來說,這是葛講述希望的公路片,就像朵拉最後抹上口紅,穿著約書亞買的衣裙,不捨但充實地上路;就像他們都不約而同,從那個萬花筒式的盒子裏看到了對方;就像他們都在頭腦中模擬著美好的父親形象。
  最執拗的旅程 《斯特雷德的故事》
  這部以割草機為交通工具的公路電影,是根據1994年前發生在美國的真人真事改編。73歲的斯特雷德身體狀況不佳,走路都要靠撐拐杖,沒有駕照卻又個性執拗。為了去探望十多年未見、突然中風的哥哥,他駕著一台1966年份的老式割草機,從愛荷華到威斯康辛州,以十五里的時速,搖搖晃晃在中西平原上行進了300里路。跟許多公路電影一樣,斯特雷德沿途遇見了許多人:一個懷孕的離家出走的少女、一個每天上班路上都會撞死一頭鹿的瘋狂婦人、一個善良的神父、和一位受過心靈創傷的二戰退役老兵,還有一群呼嘯而過的單車少年。斯特雷德把割草機停下來,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斯特雷德的女兒蘿絲的不幸遭遇,斷續地浮現在他與路人的交談之中。他對陌生人們皆有意蘊悠長的點化,自己也得到某些啟發。
  一向風格飄忽詭異的林奇,這次一改陰鬱沉重的影像,以充滿愛的視線,望向美國的鄉村,像描摹散文詩一樣記敘了一段質樸的歲月之旅。他鏡頭下的愛荷華田野在漫天晚霞下像波浪一般綿延起伏,金色的夕陽下,一架老式割草機緩慢地突突移動在遠方蜿蜒而去的狹窄公路上,讓人如沐春風,隨著斯特雷德老人堅定的意志前行……影片配樂中柔和的鋼琴與清脆的吉他和弦交錯相疊,老人的眼眸澄澈、堅毅,又閃爍著一股慈祥的光芒,79歲的老演員理查德·法恩斯沃斯的演出令人非常動容,除他之外,別無人選再能如此生動地詮釋影片中滿面風霜的老人。而影片結尾的那個定格鏡頭,饅頭繁星下,千言灣語化作沉默,讓人陡留惆悵和哀傷。
  最荒誕的旅程 《老兄,你在哪》
  產生邦妮和克萊德的動蕩的三十年代,埃弗雷德、皮特和德爾瑪,是密西西比河畔一座監獄的犯人。為了尋找傳聞中的一百二十萬美金的寶藏,他們一起密謀越獄而逃。影片就講述了這尋寶與逃亡的四天裏,發生在這三個活寶身上的一幕幕詼諧搞笑事件。
  作為一部喜劇公路片,導演在一開始就絲毫不掩飾對荷馬詩史《奧德賽》的戲倣。開篇引用《奧德賽》中的詩句不說,喬治·克魯尼更是成了英雄奧德修斯的翻版。且接下來各個出場的人物,也均可在史詩中找到出處。譬如那個失明的鐵道工人,就有點類似被奧德修斯弄瞎了眼的海上巨人。而欺騙他們的推銷聖經的傳教士,則讓人聯想起神話中的單眼巨人塞克羅波斯。
  這一切荒誕的元素和情節,都讓影片明顯區別於以往傳統意義上的公路片,並且帶有一些後現代解構意味。一貫荒涼的沙漠和塵土飛揚的公路,被巴洛克式的古怪世界代替。但我們還是可以把這段怪異的旅程,看成是一次對理想之鄉的尋找。結尾,尤利西斯拿到了黃金,並成功地挽回了本欲紅杏出墻的老婆的芳心,一切都美好了起來。瞧,就像神話中說的一樣。
  最性感的旅程 《你的媽媽也一樣》
  公路片一般都有個俗套的模式,即旅程並不單單是物理上的位移和地理空間的轉換,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儀式的發生過程,最後的站牌上總會發現真相佇立。
  如同影片中的兩個少年德諾和胡裏奧,與一個年輕少婦露莎,開始的找尋莫須有的“天堂之門”旅行。這趟路程中充斥著少男們的青春躁動和對性的窺探和慾念、雅皮式的冒險及瘋狂,以及成熟女人相對徹底的放縱和及時收斂。而最終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場青春享樂的迷夢而已,影片流露出的話外音是對青年一代處於徬徨、迷惘、焦慮、慾望中的無奈。
  男孩們的感情是青嫩的、脆弱的、不真誠的,他們分別都同露莎做了愛,但卻誰也沒有得到愛,他們倆腦子裏也從來沒有閃現過要愛上她的念頭。這個三角關係,在戲謔搞笑的氣氛下時時讓人感到憂傷和無常。在真的到達那個純凈海灘後,經過三人一起狂亂親熱的一晚,他們已經開始對肉欲有了隱隱的厭惡,胡裏奧故作鎮定地出門,而德諾則扶著門框嘔吐不止。之後他們便開始慌慌張張地編造蹩腳謊言逃離了那片海灘。
  早已預見到死亡的露莎,最終留在了“天堂之門”,這也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我們理解青春與成長中所必需的人為推動力量,而這便是這趟旅程要告訴我們的真相。
  最毀滅的旅程 《29棵棕櫚樹》
  29棵棕櫚樹,在影片中是個小鎮的名字,也是兩位主人公此行的目的地。從名字來看,它就明顯地帶有烏托邦的特質。因為在這樣一個熱帶沙漠地帶,大概是絕無棕櫚樹這樣在潮濕氣候中生長的植物。的確,直到影片的最後,這個小鎮也沒有出現。而大衛和加茜婭逃離了喧囂的城市,卻同樣避不開來自那個世界的人,最終一起葬身在這片灼熱的沙漠之中。
  公路片一貫的時代背景和人物自身處境,這裡似乎都沒有,雖然這個攝影師主人公也是為了尋找靈感而上路,但是我們看到的更多是這對戀人之間的角力。他們總是情緒多變,為一點小事爭吵或狂喜,但最終都結束于一場澎湃的性愛。而且他們對愛的表達方式,更接近於這片粗糙而乾渴的地域氣質。
  導演有一點沒有直接說明,但用了一種暗喻的方式。就是主人公對於城市的恐懼,和各自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加茜婭被大衛趕出門,一個人在街上漫無目的地地躲藏起來。而大衛最後的毀滅,也是來自最後一點尊嚴的喪失。作為一個男人,他被另外一個男人強姦了。
  可能更多的人願意把這看成是一部情色片,因為片中每到一處都會穿插這對戀人的交媾,或在旅館,或在路邊的露天游泳池,甚至是在一片溫燙的岩石上。但是中途的時候,他們曾經感到過孤獨,只是偶然駛過的汽車,讓他們覺得也有人和自己一樣。但事實的真相是,他們隨時都可能受到同路人的侵害。這是個悖論。
  最平凡的旅程 《關於施密特》
  幸虧有了那段不一般的旅程,這部長達兩小時的電影才避免變成一部講述老年人孤獨生活的大悶片。而這趟旅行對於已經退休的施密特來講,則是一次救贖之旅。妻子的突然去世,改變了這位老人平靜無奇的生活,大把時間使他開始重新審視起自己的人生。當他收拾起那輛30英尺長的房車穿越內布拉斯加平原,去參加女兒與水床推銷員的婚禮時,也就意味著開始尋找自己感情的重新定位。在長途跋涉的旅程中,他持續寫信向坦尚尼亞男孩傾訴,而這個六歲的孩童,怎能懂得這位老人對他絮絮叨叨說出的東西呢?他能回饋給他的,也只是一張簡陋的蠟筆畫而已。但他卻被這個老人當作剩下的唯一心靈窗口了,因此當旅途中一個陌生的女人,似乎看出他風趣外表下“悲傷”心境時,他做出了近乎荒唐的舉動。真情的缺失使故事顯得有些沉重。
  這部影片闡釋的是老年人群體在平靜中的絕望、空虛情緒,他們某天發現自己的過去竟乏善可陳,自己索取的親情與撫慰,卻變得如此陌生尷尬,而我們都將老去。影片大膽而出彩的套用了公路片的模式,讓旅行車載著施密特以一顆自由的心體會這個世界,旅程結束,新的生活也已經開始。一向具有豐沛熱情的傑克·尼克爾森,這次卻將角色內心廣漠的悲哀演得活靈活現。而這個平凡人的悲劇性,也通過N多幽默橋段讓人淚水從笑眼中涌出。
  最深沉的旅程 《摩托日記》
  這是一個以公路片為載體的名人傳記,片中的主人公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著名的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影片通過他二十三歲那年穿越拉丁美洲的歷程,既揭示了五十年代拉美社會的各種嚴峻現實,又記錄了這位英雄年輕時代的心靈成長軌跡。
  影片沒有一上來就極力宣告一個英雄的存在,相反卻更像是對一個普通青年躁動青春的寫實。二十三歲的切·格瓦拉和每一個精力充沛想入非非的青年一樣,最初只是為了上路而上路,眼前的那條彎彎曲曲的公路,似乎有著無窮的趣事在等著他們,沿途綺麗的風光,還有不同地區熱情的女郎等。但隨著旅途的深入,拉美社會平靜的表面下暗藏的創面,開始向他們一一展現,貧苦生活的人們、無家可歸的孩童、以及亞馬遜河深處的那些麻風病人……這些接踵而來的見聞,讓兩個年輕人的心開始變得沉重。虛無的狂躁逐漸褪去,代之的是冷靜理性的思索。這段長達一萬多裏的形成,最終結束于切·格瓦拉二十四歲生日,他用在秘魯鄉村醫院照顧被隔離的麻風病患者,作為對過去自我的告別。也許這時他已感到了學醫的無奈,革命才是醫治民族苦難的唯一齣路。
  至於導演沃特·塞勒斯,之前的一部《中央車站》曾讓無數人為之感動,他那寓思考于溫情之中的手法,也在這部影片中再次得到了應用。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9964/2006/12/07/1325@1338754_14.htm
 
青年導演論壇---公路電影
 
  旅程無非兩種,一種只是為了到達終點,那樣生命便只剩下生與死的兩點;另一種則把視線和心靈投入沿途的風景和遭遇中,那麼他的生命將會豐富無比。─米蘭.昆德拉
  所謂公路電影,一般是指場景發生在路上,主角從現實生活裡逃離,感受到浪漫、自由的色彩,處於永遠在路上的狀態。但上路後,最大的威脅在於發現自己原來無路可去,逃到遠方,其實不如預期的美好…。
  台灣擁有北、中、南橫等無數巧奪天工的公路景緻,卻少有完整定義的「公路電影」(On the Road)作品。20年前虞戡平導演的《台北神話》開其先驅,1997年的國片《國道封閉》,雖以國道為故事發生場景,但並不完全符合「公路電影」的條件。
  今年來,李志薔導演的《單車上路》、陳懷恩導演的《練習曲》、林靖傑導演的《最遙遠的距離》不約而同地以公路電影的形式為範本,創作出屬於台灣的公路電影新貌,而王金貴導演的新作《人之島》雖在蘭嶼拍攝,卻也有近似公路電影的氛圍。為增進台灣學子對電影創作的熱情,行政院新聞局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特邀請林靖傑、李志薔、王金貴三位導演出席於10月27日假青輔會Youth hub青年交流中心舉辦的青年導演論壇,談談公路電影創作過程的甘苦談。
  李志薔導演:
  除了電影創作,李志薔導演也是多項文學獎的得主,《單車上路》在拍攝之前,李導演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開創台灣公路電影的類型,因為以往台灣比較少純粹的公路電影,而開拓電影的多元化,對台灣新一代導演來說是必要的,於是便開始嘗試公路電影;另一方面也是出於本身對公路電影的興趣。公路電影在旅程中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一股追尋的精神,不管是愛情、親情、或是自己跟自己內心的貼近,在這段心靈的旅程中,如何重新找到自己,這種追尋的過程其實是非常迷人的,而其中伴隨的過程就是旅程的景觀。
  當初選擇蘇花公路,因為李志薔導演覺得蘇花公路是台灣最特別的一條公路,它的景色變化非常有層次,而且具備一定的挑戰性與艱難度。李導演也笑說電影人的壞習慣就是喜歡去挑戰艱困的地方,到很難到達的地方拍攝很難拍到的景色。蘇花公路有山、有海、有峭壁、有懸崖,景觀堪稱台灣一絕,在《單車上路》的電影中還特地請了國外的空拍團隊把最有名的清水斷崖拍下來,主要是希望透過這部電影把蘇花公路2006年的地形地貌完整紀錄下來。
  拍攝《單車上路》時,大家不約而同的問導演,為什麼要用單車來環島,而不是摩托車、汽車?除了編劇張友漁本身很喜歡騎腳踏車的因素之外,李導演也希望觀眾可以放慢速度,用比較細膩的態度來體驗這段旅程。而《單車上路》的英文片名叫《The Road In The Air》,是因為李志薔導演在飛機上看到的蘇花公路就像一條蛇蜿蜒在中央山脈與太平洋,穿越雲霧游移在山跟海之間,不知會通向何方。如果有人在這裡旅行,則令人不禁想像他這趟旅程會走向哪裡,是山還是海,會不會有終點都是未知數。《單車上路》在國外參展時,有人替這部片取了一個名字叫《Bicycle Odyssey》,「騎著腳踏車的奧狄賽」,因為不知道他的旅程會通往何處。雖然這部電影講的是年輕人逃避與追尋的故事,但李導演始終認為主角是蘇花公路才對。
  林靖傑導演
  自從《最遙遠的距離》邁入宣傳期後,林靖傑導演笑稱自己的生活就像一部公路電影,每天都有馬不停蹄的宣傳活動。年少時由南部到北部求學的經歷,也在林導演心中埋下拍攝公路電影的種子。每當返鄉時坐在野雞車裡,看著窗外的景色飛逝,想起自己身為異鄉遊子,感到寂寞及需要親友支援時,他們都不在身邊,而一旦要回家卻又有點近鄉情怯,期待見到家人的心情與即將回到一個親密又有點陌生的懷抱兩種感覺互相拉扯,這種感受深植在林導演的生命經驗中,因此會想拍攝關於「遊走」的題材。
  德國新浪潮大師-溫德斯則是林靖傑導演的公路電影啟蒙者,大學時看了溫德斯的作品-《道路之王》而受到啟發。林導演認為公路電影是一種從身體延伸到心靈的旅行,隨著身體在不同地方遊走,心境也不斷的轉變。有時候遠離自己熟悉的地方去生活,才能慢慢審視自己的內心,如果一直活在同樣的空間裡,做同樣的事,反而無法看清自己。因為所有的動作都變成一種慣性,自己跟自己的內心會變得很疏離,一旦離開這個慣性,出發到遠方,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景色會是怎樣,下一站會碰到什麼人?A不再把任何事都當成理所當然的活著之後,頓時,腦袋、五官、都會鮮活起來,就能沉澱出一些東西。最遙遠的距離三位主角都從台北出走,透過自我沉澱,他們跟自己內心的聲音對話,隨著他們的旅途可以看到景觀也跟著他們的心情慢慢轉變。
  公路電影的特質可能是逃避,可能是對美好願景的憧憬,林導演認為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條通往自我追尋的公路,只是大部分的時候隱而不顯。如果公路電影少了自我追尋的精神,充其量只能算是景觀之旅。一個人失落的時候,內心的公路就會浮現,開始會覺得需要踏上這段自我追尋的旅程,把自己一片一片撿回來。《最遙遠的距離》裡三位主角帶著各自的問題出發,面對東部遠離塵囂的自然環境,身體與心靈也慢慢沉澱,雖然可能會寂寞與恐荒,但有時寂寞反而讓人更貼近自己。這趟旅程不一定能解決難題,人生並不是這麼簡單,但在這趟旅程中一定會得到許多內在的沉澱啟發,重新開始跟自己的心靈對話。旅程結束後,看不見的東西會繼續發酵,慢慢地就會知道自己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溫德斯對公路電影的態度一直是林靖傑導演嚮往的目標,他認為拍公路電影應該是出發去尋找影像,而不是照腳本去拍,讓整個劇組也在一個旅程上,面對一種未知的狀況。但在台灣是不可能的,劇組上路後,一天沒有拍可能就損失了10幾萬,所以事先都要先做好縝密的規劃。《最遙遠的距離》是林導演為了好友陳?~所寫,一開始並沒有設定是公路電影,受到導演的成長經驗影響,就往公路電影的方向拍了。而陳明才也是不安於室的人,喜歡到台灣各地深入當地的風土民情,因為他很愛台灣,所以這個角色一定要可以走到台灣的每個角落,而愛情總是永恆的創作題目,於是便讓主角失戀,進而出發錄製福爾摩莎之音。
  王金貴導演
  擁有豐富電視製作經驗的王金貴導演,終於一償宿願在今年執導完成第一部電影長片作品《人之島》。王導演出生在大陸雲南,當時大陸正處於動亂的時代,於是舉家遷往罌粟的故鄉-緬甸北部的果敢,18歲時再以僑生身分回台就讀建中。可能是童年記憶裡深埋了動盪不安的恐懼,現在的王導演則希望能以舒服自然的電影來撫慰人心,而《人之島》的主要拍攝地點-蘭嶼,恰好就有這股天然的療傷能力。
  《人之島》的男主角也是一個收音師的角色,不過他收的是純天然的聲音,因為覺得都市有太多加工過的聲音,所以決定回到故鄉蘭嶼。吸引王導演去蘭嶼拍攝的原因,是當初拍「聖稜的星光」時接觸到很多泰雅族的朋友,覺得原住民朋友很有趣。而之後拍張作驥導演的《蝴蝶》時也曾到蘭嶼取景,在尋找蘭嶼的資料時,發覺這是一個很值得發展下去的題材。
  《人之島》描寫達悟族青年-湄巴納,在台北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一直無法突破工作上的侷限,因此決定與錄音師傅-阿飛,一起回到故鄉蘭嶼,採集大自然的聲音,卻與表妹的老師-安安邂逅。因為受不了都市與家庭的冷漠,安安決定到離家很遠的蘭嶼教書,卻與湄巴納滋生愛苗,兩人從誤會到相知相惜。湄巴納也在故鄉認清楚自己的方向,同時找到自己的聲音與愛情。《人之島》預計明年初上映,屆時別忘了進戲院與兩位主角一起領略蘭嶼之美。
  Q&A
  ◎公路電影拍攝中途遇到的狀況與劇本設想不同時該如何克服?
  李志薔:《單車上路》可能比較不一樣,因為一開始我的重點就放在蘇花公路,兩位主角的故事反而只是工具而已,但我也不是要拍旅遊景觀片,故事中發生的地點都是根據蘇花公路真正的地理位置一站一站去拍的,我想呈現蘇花公路原本的樣貌,就像隧道非常多,砂石車也很多的狀況,所以我會特地去取這些景。其實在蘇花公路拍片非常危險,有些地方連停車都很困難,所以我之前勘景時跑了很多趟,也實際用腳踏車騎過這些地方,除了考慮畫面之外,還要考慮拍攝的可行性,拍隧道的時候,我發現蘇花公路只有一個隧道有雙向的車道,其他都是單向,後來只好找民意代表幫我們封了一個隧道來拍片。另外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天氣,東部日出很早,太陽下山也很早,我們要搶天光拍戲,此外,就是霧氣跟下雨的情形需要克服,下午2點後霧氣就瀰漫上來,我們拍一個月就碰到3次颱風,後來在沒辦法的情況下還是只能照拍。
  林靖傑:其實這才是拍攝公路電影的最高境界,帶著工作團隊跟一些不可預期的情況相遇,看看能激盪出什麼火花,但是在台灣拍電影的條件不好之下,我們還是要做最嚴密的計劃,才不會花太多錢。但人算不如天算,再嚴密的計劃還是會被大自然的力量打亂,所以後來劇組出門前大家都?n先抬頭觀看天象3分鐘,分析一下今天的天氣。到後來我有一個體認,豁達一點!接受老天來參與這個電影創作。往往我們希望晴天卻一直陰天,後來不得已只好在陰天拍,可是剪接出來卻發現其實陰天也不錯阿,跟人物內心的扭轉似乎也有某種的契合,可能老天爺覺得這場戲應該這樣拍會比較好。
  王金貴:拍攝前的計畫絕對是很重要的,拍《人之島》前,連蘭嶼的漲潮退潮時間都要調查清楚,那我們拍攝有A表跟B表,A表不行就拍B表,隨時都有應變的東西。我在拍「人之島」時還滿幸運的,要拍戶外的景就出太陽,要拍室內的景就刮風下雨,雖然我們在拍攝期間遇到4個颱風,我停了2天之後,還是決定把戲改成颱風天,後來覺得颱風其實也滿好的,因為颱風在台灣本來就很常見,而且在蘭嶼那個地方遇到的颱風還滿壯觀的。
  ◎林導演想表達的可能是比較內心層面的東西,而演員無法解讀導演的意思時該怎麼辦?
  林靖傑:桂綸鎂在接受訪問時常常在我旁邊說不知道導演到底想要什麼。我覺得這部電影對她而言的確是種挑戰,因為她的對手戲不多,大部分的時間要自己呈現一種不可捉摸的狀態,我會期待演員能夠深入角色的生命狀態,甚至附身,在鏡頭前面「生活」出來,不是演出來。
  桂綸鎂本身也很用功,直到開拍前她都很焦慮,她覺得她需要一個明確的指示,但我想有時候人生並不一定因為一件事情導致你這樣,可能是很多事,可能是你想破頭也想不到的因素在影響著你,而你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行為。或有這種想法。在跟演員討論的時候,我不想跟他們說因為這個角色遇到什麼事,所以他要怎麼樣,我會跟他說這個角色目前的生命切片是這種狀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如果演員有把自己內化到角色的生命裡,舉手投足間自然就有這個角色的味道出來,我覺得桂綸鎂已經表現的很好了,但她自己還是不太滿意,在拍攝過程還是很焦慮,所以我會開玩笑跟他說,其實導演很奸詐,因為妳這個角色的內心就是一直很衝突的狀態,所以故意讓妳保持焦慮來演出。我覺得這不算是表演技巧,而是跟演員本身的生命歷練有關,如何在看到一個角色的設定後,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去找類似的情境,找到之後就跟他合而為一,然後把這個角色活出來,這個部分可能年紀大的演員比較能掌控,但桂綸鎂真的作的很好了,我也很期待她的未來會更好。
  ◎三位導演在創作過程中最感到疲憊的狀況以及接下來想拍什麼樣的電影?
  王金貴:今年寫了一個劇本叫《台北下雪了》,一樣是個很簡單的愛情故事,講的是發生在台北的一個愛情故事讓6月的台北下雪了。拍《人之島》讓我負債三百萬,而且半年沒有接工作,所以先在親戚的泰國廳打工。《台北下雪了》就是白天打完工,晚上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想出來的劇本。
  李志薔:雖然《單車上路》去年就上映了,但這一年還是一直在跑影展,所以感覺好像都沒結束,其實今年中就開始在籌備下一部電影的拍攝,《單車上路》因為有較多的商業投資的干涉,所以其實拍出來後跟我當初設想的已經有一些不同了,變得更討好年輕人一點,我當初是比較想把重點放在蘇花公路的。我現在籌備的電影跟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有關,講的是發生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一個愛情故事,因為我覺得這是台灣近幾十年的發展中很重要的一個學運,我不是想去談政治問題,而是因為那段時間剛好是我在唸大學、研究所的期間,所以感受很深刻,同時我也覺得那個年代是台灣最有朝氣、最蓬勃、最有理想的一個階段,我現在正在寫劇本,這次我想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掌握整部電影。
  林靖傑:我很佩服王導演的勇氣,我知道到蘭嶼拍片難度真的很高,可能每拍到的一幢房子,每一個人都是有版權費的。電影工業其實應該在每個位置上都要有足夠的人去運作,才能跑的起來,但目前台灣的電影工業是不興盛的,所以導演變得十分辛苦,每天要親自處理大大小小的行政瑣事就耗費了大部分的心力,但也沒辦法,一旦決定要拍片了,再怎麼樣的疲於奔命都要把他拍好。但其實創作靈感很容易被這些瑣事腐蝕掉,有時候覺得很妙,台灣導演這樣雖然說滿辛苦的,但有時也滿幸運的,因為這些痛苦的過程都有機會變成創作的土壤,長出美麗的花朵,像最近一直很忙也讓我陷入一種恍惚的狀態,有時會有一些詩意浮現上來,也有一些奇妙的構想,我想之後慢慢塵埃落定後,會有一些創作的題材呈現出來。
  ◎導演在選角過程的考量?
  李志薔:《單車上路》的本來是為陳柏霖寫的,因為看了《藍色大門》後,很喜歡他那種青澀的氣質。一開始設定是2個男主角,沒有女主角的故事,後來電影公司才提議要加入2個女主角。女主角原本想找Linda來演,雖然其他人都覺得很好,不過我還是覺得他們2個搭起來像姊弟,後來就忍痛沒有用他,因為我看了《等待飛魚》後,很欣賞Linda的演出。因為演員的預算都花在陳柏霖身上,所以其他3個只能找新人,我本來要找演過《給我一隻貓》的張榕容當第一女主角,她是混血兒,長的實在太外國人的臉,所以只好就讓她演外國人,其他兩個都是廣告演員,從多次試鏡中挑出來。後來片廠發生了一些事件,就是有工作人員以為陳柏霖遲到,就私底下到演員休息室揍了他2拳,那時候我們雖然在片廠卻都不知道發生這件事,後來陳柏霖就辭演了。其實這是工作人員的錯,所以我當場就解聘那位工作人員,為了這部戲,陳柏霖也練了很久的單車特技,之後沒辦法就停拍了一個禮拜。後來我就從試鏡的演員中挑出李國毅,給他一個禮拜的時間練習我指定的單車特技,通過才同意讓他擔任男主角。他剛好是台中體院的學生,所以效果比我想的還好,後來在幾個國際影展上,大家對他的表現也都很滿意,在新加坡的一個影展還得了最佳男主角獎,所以整個選角過程還滿意外的。
  王金貴:因為我跟了張作驥導演很多年,他的作品都比較寫實,所以我的作品也受到他的影響,應該說我的作品比較自然。所以我在選角就是到社會各個階層去找,拍電影的時候我會比較排斥電視演員,因為我希望他們自然一點,而不是表演,電視演員會有他們慣有的風格,我很難拉回來。拍片的時候我會跟他們說,如果這樣演讓你不舒服的話,你就不要這樣演,演員不舒服,觀眾看起來也不舒服。找演員的時候不會太在意知名度,就是盡量找跟劇本當初設想的相同的人,如果一開始設定角色是個老師,但後來找到的演員本身也擅長跳鋼管,那可能也會把他擅長的東西再加進去。
  ◎《單車上路》為何要讓外國女孩死掉?
  李志薔:對他們兩個男生來講,這段旅程會開始就是因為作錯了事無法去面對,需要找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安靜的想一想,沒想到陰錯陽差的在旅途中一直有意外發生。這部片子裡這個外國女生在面對生命的態度上其實是最勇敢的角色,「是不是最正面的人他的下場就是最好的?」這是我想表達的。不一定警察就要英勇神武,他也可以有軟弱的一面,那外國人的角色就是因為很多國外的人都聽說來台灣的蘇花公路騎腳踏車是一項挑戰,險困的環境加上壯麗的風景,吸引了很多人,但事實上,蘇花公路的確就是一條充滿危險的路,片中那個地點,在我們拍完半年後,真的就有人從那裡摔下去。以整個故事結構來講,茱莉亞的角色對他三人來講,是一種救贖,她的死亡換得其他人對生命的領悟。
http://www.wretch.cc/blog/roadintheair/11240635
 

台長: 阿楨
人氣(3,210)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水墨動畫》
此分類上一篇:《胡雪巖》

阿楨
《地下鐵》(Sound of Colors,2003)劇情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地下鐵,通向一個叫做希望的出口;然後,為了愛,他們卻在擁擠的車箱迷失方向,不斷的坐錯車,並一再下錯車,常常迷路,常常失落,常常受傷。
不過幸好,他們復原的快……
海約(楊千嬅飾)雖然是個盲女,卻依然不停尋找著心中隱約的光亮,在跌跌撞撞之後,她明白,其實很多事情是不能強求的;乃強(梁朝偉飾)常常以為自己看得很清楚,卻在眼睛盲了之後才發覺自己苦苦追求的東西原來就在自己身邊;梅琳(董潔飾)流連於地下鐵中等待那個人會緊握她的手,告訴他星星的方向,不過有人說美好的愛情童話只是欺騙自己的一種藉口;而阿傑(張震飾)活在夜晚,卻忘了白天,但是在夜晚狂歡的人群散去之後,誰又來溫暖這寂寞的空間?
無論是看不到還是看得到,他們總是努力尋找著希望深怕幸運就在身邊,卻被粗心錯過;他們總是盼望,在車站來去匆匆的人群中,有一個人會在地下鐵的出口等她或他。
於是,天使(范植偉飾)在冥冥之中給了他們愛的力量……「我們總在地下鐵匆匆相遇,又擦身而過…」「誰會在地下鐵的出口等我?」這是幾米最鍾愛的繪本【地下鐵】裡的文字,也是電影【地下鐵】的主題和精神。
繪本【地下鐵】透過一個盲女每天走進地下鐵這樣一個曲折蜿蜒的地底世界…經過無數個未知小站,錯過無數個擦肩而過的人…傳達出每個人只要用心並充滿希望,都可以「看見」生命裡的感情倚靠,找到讓她很想說出:「我一直忘記說聲謝謝,謝謝一直你陪伴著我」的伴侶。
這樣一個充滿翩翩想像的【地下鐵】,在變成讓人感動的電影畫面之前,其實只是王家衛導演的友人從台灣寄到香港給他的聖誕禮物。王導演在百忙中一口氣讀完這本繪本,雖然愛不釋手,並沒有立刻想把【地下鐵】改編成電影的念頭。這中間梁朝偉也讀到這本書,並且透露有機會希望可以將這本書本上銀幕的想法。沒想到才過了幾個月,21世紀最讓人措手不及的病毒SARS就開始亞洲地區肆虐,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了無數場生離死別和悲傷遺憾……在大家的高度警覺和通力合作下,SARS被控制住了,不再肆無忌憚地恣意蔓延,但它造成的恐懼與疏離,卻在每個人心裡埋下了陰影。
http://movie.kingnet.com.tw/search/index.html?act=movie&r=1070601403
2010-02-21 12:16:24
版主回應
【楨: 總覺將幾米都會女男覓情(泛指愛/友/人/動植物之情)淡淡幽寂/飄無/詩意的繪(地有點拙之)本,改拍成有真實愛情故事的影視,若有所失。】

【楨:日片地下鐵雖也耍了下穿越時空噱頭,藝術及娛樂皆不足,但有拍出日本文藝特色:親情(對父由誤解/恨到了解/敬);亂倫(同父異母之外遇女);歷史(戰前衰/戰後興之懷舊)。】

穿越時空‧地下鐵 Riding the metro (2006)

導演:篠原哲雄
演員:淺田次郎/堤真一/大澤隆夫/常盤貴子
影片短評
恩看到真的失望,跟前幾部日片比起來真的差多了,劇情沒串連性…怎麼做到最後他三不五時他就來來回回此不推
劇情太讓我失望…導演手法太差…一點都沒拍出讓我想看下去的感覺
我覺得很感人耶!而且大澤隆夫真的嚇到我,演得超好!
除了看到主角跟女主角被命運惡整外,沒有看到其他的賣點,除了惡搞,還是惡搞,看dvd即可
劇情簡介
如果能夠穿梭時空,回到過去,你會想為親愛的人做些什麼?
長谷部真次(堤真一飾)是個上班族,每天日復一日的搭乘地鐵上下班,與父親自小就脫離了關係,與戀人的關係也漸行漸遠。一趟平淡無奇的地鐵之旅,卻讓他重回昭和39年的東京,遇見年輕清純的父母親,及因意外死去的哥哥。
同時,多年不見的家人,傳來父親病危的消息,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悔恨,真次與情婦道子(岡本綾飾),一次又一次的搭上穿梭時空的列車,試圖改變過去....透過多次的時空之旅,真次逐漸了解父親的往事;在真次對父親解開心結的同時,道子亦發現了她和真次兩人之間,有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
《鐵道員》作者淺田次郎同名小說改編,堤真一、岡本綾、大澤隆夫與常盤貴子感人演出穿梭時空的奇幻故事,並請到《青春電幻物語》的歌手Salyu與小林武史跨刀製作音樂。
影片全程在東京地下鐵各車站實景拍攝,美術金田克美在開拍前便詳細地調查過當時的新中野車站,並透過東京地下鐵大力贊助而獲得最寫實的數據及資料,最後決定於竹橋的車站拍攝,重現昭和39年面貌。為配合車站運作時間,劇組每日只能利用末班車與首班車間的幾個小時陳設與拍攝。

從過去看自己 穿越時空.地下鐵 2008/4/22

不同於其他時空電影,本片如何穿越時空依然沒有邏輯可言,反正也不是本片重點,本片也並非有如蝴蝶效應、黑洞頻率一般訴求透過過去改變未來(另參本館:蝴蝶效應),而是透過過去看看自己,男主角從小就認為父親是一個跋扈奸詐的人,因次非常討厭他甚至是脫離父子關係,不再跟他見面,弟弟告知父親生病也不去看他,他生命中的遺憾就是他親愛的哥哥發生車禍,因此回到過去之後讓他發現真相才因此看清楚生命。
男主角不停的到每個時空看父母親、哥哥年輕時候的樣子,把早期日本戰爭時代的模樣塑造不錯,由大澤隆夫飾演的父親表面上是一個脾氣暴躁奸詐狡猾的人,透過時空穿梭發現父親年輕時候也是一個很有夢想、愛妻子、愛小孩的人,因為戰爭苟延殘喘才讓他變成暴利的個性,知道父親其實根本並非有如想像中那樣,也見到小時候就已經去世的哥哥是因為什麼原因發生意外。
本片所謂透過去過看見自己表示男主角雖然長大之後跟父親斷絕關係但事實上他的個性跟他父親一模一樣一樣的倔降自以為是,甚至是跟父親一樣自己本身有了家庭在外面還是有女人,這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嗎?了解到無論無論是多麼怨恨畢竟還是血濃於水,只不過到了結局飾演情婦岡本陵所設下的結局實在是有點誇張狗血,甚至是某種道德的救贖,不過是上一代的罪孽為什麼還要留給下一代來接受逞罰,讓人覺得怎麼不能夠改變過去讓哥哥復活會好一點呢?
男女主角提真一、岡本陵在電影中演出算是中規中矩,令人驚艷的居然是大澤隆夫從年輕演出到老把一個原本有理想的青年到晚期變成一個薄情寡意的人演出很好,戲份不多的常盤貴子第一次看她演出一名妓女後來可以變成一個愛小孩的媽媽也是很搶戲。
本片在敘述過去的時代十分引人如勝,包括早期景物的刻畫、當然莫過於大澤隆夫、常盤貴子等這樣角色鮮明的角色襯托出劇情以及為什麼男主角會變成這樣的人,雖然我們不該過度緬懷過去,但是如果從過去檢討自己在看看未來才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有進步,更別忘了家人再怎麼壞可能是過去一些原因造成,肯花點時間稍稍了解一下過去,就不會造成遺憾發生。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44199
2010-10-14 10:02:17
阿楨
(楨:幾米/大米/小米,傻傻分不清?《老鼠愛大米》其實就是本/部幾米風格的窮老鼠想吃富小米之童話式愛情小說/影視。)

老鼠愛大米>百度百科

老鼠愛大米我愛你,愛著你,就象老鼠愛大米,不管有多少風雨,我都會依然陪著你…… 因爲旋律優美和歌詞朗朗上口,一首名爲《老鼠愛大米》的網絡歌曲最近迅速走紅。它的創作者楊臣剛一時間也成了名人,使一個原本默默無聞的網絡歌手成爲衆人矚目的焦點;他不僅以五百萬元人民幣的身價加盟唱片公司,還接到了央視春晚、央視元旦晚會、湖南衛視春晚抛出的橄欖枝。這樣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就是中國內地著名網絡歌手楊臣剛。

30集電視劇《老鼠愛大米》( 2006)

導演:莊訓鑫   
編劇:莊訓鑫   
主演:許紹洋 陳怡蓉

小說《 老鼠愛大米》 (北嶽文藝出版社,2005)   

因爲《老鼠愛大米》而一舉紅遍大江南北的網絡歌手楊臣剛繼同名專輯和同名網絡音樂電影之後,再接再厲又出同名小說。在書中,“老鼠”不是網絡歌手,而是一名畫家,女主人公不叫“大米”,而叫“小米”。
內容簡介
本書展現了新生代年輕人撲朔迷離的戀愛故事,小說的男主人公是一個年輕的畫家,基于他的精明,朋友們都給他起了個“老鼠”的綽號。“老鼠”出身寒微,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他每天都到隧道口靠幫別人寫生畫像,以維持生計。   晚上的時候,“老鼠”也上上網,玩玩QQ。他認識了一個極爲有錢、但也極爲苦悶的女孩。這個女孩名叫小米,她自幼父母離異,爲了能讓女兒過上好日子,富有的父母分別從經濟上給予她極大的支持,但他們因已經各有家庭,而實在沒有時間去陪伴他們共同的女兒。小米自幼便失去了父愛和母愛,形成了內向的性格,她在孤獨的環境中成長。   
“老鼠”與小米經過一段時間網來網去的溝通後,兩人相愛了。但“老鼠”一直認爲自己是一個沒有票子也沒有面子的窮畫家,壓根就配不上富有的小米,加上外部環境的誘惑,這對小情人始終未能走進結婚的教堂。在極其苦悶的日子裏,整天與“老鼠”一起在地鐵口謀生共患難的賣唱流浪歌手,與他一起共同創作了歌曲《老鼠愛大米》。他們每天收工之前,都要在隧道口深情地唱起《老鼠愛大米》。
http://baike.baidu.com/view/416451.html?tp=1_01
2010-12-09 12:50:01
版主回應
《星空》生命終究得面對的不完美2011-10-31 中時娛樂 張士達

 《星空》中的小美,從小跟著爸媽一起玩拼圖,卻終究發現人生不可能像拼圖一樣追求毫無殘缺。全片緊扣住「拼圖少了一片」的簡單象徵,來串連起生命中種種終究得面對的不完美:因父母婚姻失敗而殘破的家庭、缺了一條腿的藍色大象、被破壞了的教室佈置、男孩背上的傷疤。透過一段男孩女孩暫時逃亡的旅程,來回顧成長過程中曾經受過的傷,與曾經得到的溫暖陪伴。
 看特效 奇幻風格不過度
 由《九降風》導演林書宇執導的《星空》,改編自幾米的繪本。要把繪本搬上銀幕,在美學上能否忠於原著精神,自然是首要難題。在這方面《星空》從美術設計、動畫到特效,以及Jake Pollock的攝影,都創造出讓人眼睛一亮又不過度炫目的奇幻風格,營造適度的童話色彩,更讓台北火車站與阿里山等熟悉景點重賦新生,堪稱近年台灣電影各方面完成度相當整齊的作品。
 徐嬌的選角曾讓許多人抱持觀望態度,懷疑一個大陸女孩的演出是否將讓這個台灣原著走味,但透過技術方面的用心,為劇情打造出了一個刻意模糊了時空元素的背景,也讓徐嬌置身其中因此不至顯得那麼突兀。
 徐嬌所飾演的小美,在片中必須說出「你覺得,兩個人之間的愛,會消失嗎?」這種絕非尋常13歲女孩說得出來的台詞,這或許也的確需要一個像她如此歷練的女孩來演才不至太過牽強。
 論演技 林暉閔相對亮眼
 徐嬌從《長江七號》到後來幾次配角演出,都往往因太過驚人的早熟而近乎奇觀,讓觀眾只記得「這女孩也太厲害了吧」而根本忘了她的角色,這次在林書宇的要求下,雖然從國語腔調到演出方式都明顯收斂,但仍不乏看來太過「專業」的時刻,幸好在另一位新人男主角林暉閔的平衡之下,為劇情主幹彌補了一些應有的純真度。
 林暉閔的聲音帶有一種溫暖明亮而讓人信任的特質,做為徐嬌感情投射且心理倚賴的對象頗具說服力,他較為被動內斂的演出,也為角色帶來適度令人好奇的神祕感。相較於劉若英的表演模式已太可預期,瘐澄慶平板的演出,更讓觀眾一聯想到他戲外婚姻更加精采的真實故事就相形失色,林暉閔反而是幾位主角中最大的驚喜。
 看導演 鏡頭之下情緒飽滿
 許多台灣電影往往嚮往重新尋回年少時的純真情懷,似乎對於成熟世故懷著一種莫名的抗拒,不論是懵懂無知或是青春叛逆,都要被籠上一層浪漫的色彩,林書宇是其中少數難得的例外。
 他的前作《九降風》雖以高中為背景,卻並不歌頌義氣或初戀,講的反而卻是友情中的背叛與幻滅。《星空》來自於本質上就強調童趣色彩的繪本媒材,若是拿捏不好,原本很容易流於一種書籤哲言式的簡化智慧(例如「雖然一切都會過去,但是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緊,就抓多緊」),或是文藝青年故作姿態的情懷(例如劉若英跳著高達《法外之徒》中的舞步),但因林書宇捕捉到了主角兒時所受的一生都無法真正平復的傷,以及為了遠離這些傷害所作的逃遁,讓每一個鏡頭都賦予飽滿紮實的情緒,因此讓《星空》在看似太過精緻工整的包裝之下,仍然可以持續傳達出一種讓人不捨的悲傷。
 論劇本 改編不失繪本餘韻
 繪本是一種從表現形式到故事內容都言簡意賅的創作,要把繪本發展成劇情長片,既要撐出血肉豐富的劇本骨幹,又得保留繪本凡事不說得太滿的餘韻,其間平衡並不容易拿捏,在這方面《星空》的成績已堪稱令人驚喜。雖然小美跨越到成人階段前的一段旁白略嫌說得太滿,稍微破壞了前面大半部片的意在言外,但幸好最後片尾飾演成人小美的桂綸鎂,以她近年來最精彩的短短三分鐘演出,為影片畫下了漂亮句點。保留想像空間的結尾,則呼應了片中不斷出現的殘缺拼圖,也讓觀眾省視自己的感情記憶,重新面對自己或許也曾逃遁不願面對的那一片空缺。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0010904/112011103100570.html

幾米星空特展2010-6-29

時間:即日起至9/27
地點:華山創意園區中一館
【本報訊】本次特展延續去年「Never Ending Story幾米創作十年展」透過不同面向、媒材與跨界的設計手法,由幾米的創作意涵延伸出詩意動人的敘事空間,因此邀集了天文學家孫維新、舞台及展覽設計師黃怡儒、蠟像藝術家林建成、雕塑家張小玲、服裝及造型設計師賴蔚炅、作曲家及音樂製作人劉季陵、燈光設計師王天宏、戲偶造型設計師葉曼玲、工業設計師易瑋勝、花藝設計師邱奕彰、公仔設計師李浩維、攝影師林勝發、填詞人及作家林夕等跨領域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參與創作及展出,大家將運用不同的形式從各自的角度與觀點彼此探究內在心理的結構,並在和幾米對話的同時,一起用故事標示生命的歷程,用想像力玩接龍的遊戲,就如幾米所說:「每個人都很殘破,故事卻可以不斷勾串,縫補和追尋。」
2011-11-06 10:29:53
阿楨
BBS討論區 林書宇毀了《星空》 2011/11/18

  1F
進電影院,看了10分鐘,就對生硬不自然、功能化、只能交代情節的台詞,感到非常不適應。這是新編劇才會犯的粗淺錯誤。
但對白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人物情感衝突的刻版俗套,才是浪費一堆奇幻特效的元兇,而最核心的問題就是:
瘐澄慶與劉若英的夫妻吵架,演的非常刻板作做,瘐澄慶第一次演戲的緊張,從口白的緊繃聽的出來。劉若英是影后卻也演的如此浮面形式化,令人意外,是劉若英退步了?還是導演的無能?
徐嬌作為主角與故事發動者,父母離異的陰影是她性格與行為最大的動機,但當她的父母的衝突,刻板作做的無法說服我,那徐嬌的動機就無法支撐,整部戲就毀了。
奇幻特效還是要支撐故事,為故事服務。當故事的人性情感作做無法建立,那奇幻特效就只是花錢的補破網,而非相輔相成的為故事加分。
而這到底是幾米原著繪本的膚淺,還是導演林書宇的無能呢?
我到了書店,花了5分鐘,翻完了幾米原著的繪本,確定了答案:
“所有”幾米原著繪本的人物性格設定,情感衝突糾葛,還有畫面場景美學,都遠優於林書宇的改編,因此,我就此下結論:
林書宇的無能,以及幾米的妥協,毀了《星空》這個故事。
繪本《星空》的所有原設定,不僅彌補了電影《星空》的缺點,甚至遠遠超越。
* 最核心的問題,瘐澄慶與劉若英的夫妻衝突設定,繪本《星空》的原設定,父親是沉默寡言,母親是忙碌的交際花,只要表現這個性格上的絕對差異,就能讓觀眾體會這對夫妻的婚姻與情感問題。但林書宇卻採取了最八點檔的手段,當場吵給女兒徐嬌看。繪本《星空》不落俗套的設定,被搞成庸俗八點檔。
* 繪本《星空》裏,小傑是神秘沉默的轉學生,從不見父母與親人,最後才揭開小傑父親是船長。林書宇讓小傑成為家暴陰影下的孩子,把小傑的神秘性毀了。而徐嬌好奇追蹤小傑的動機,也薄弱許多。繪本《星空》對小傑的行為與性格描述都遠比電影《星空》神秘、生動而迷人。林書宇卻把小傑變成公視社會教育影片的刻板家暴兒。
* 而女主角徐嬌,因為父母瘐澄慶與劉若英的性格與表演刻板作做,再加上口白的生硬不自然,超越年齡,即使看的出徐嬌的演技天份,也被這兩點給扯了後腿。
台灣電影界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團體,而有許多流派與風格。
林書宇和鄭有傑等年輕導演,代表的是聞天祥之流的影評人,對法國新浪潮與日本岩井俊二「純愛風」的崇拜與推崇。
2012-07-09 10:00:44
版主回應
但這些抽離台灣元素,標榜著要把台灣與台北拍成巴黎、倫敦、紐約等時尚奇幻都會,把台灣人拍成法國人、英國人或日本人為榮的「創作者」,卻在《海角七號》《塞德克巴萊》《雞排英雄》《艋舺》《那些年》等充滿台灣元素、生猛親切的人物角色面前,顯的作做虛空又毫無生命力。
簡單的說,就是一群為賦新辭強說愁的文青,在矯柔造作。內心卻對台灣社會高度疏離冷漠。
奇幻的故事不是不能做,但當創作者對自己台灣的文化社會氛圍高度疏離,又毫不尊重原著的自以為聰明改編原著繪本,只顯得自己的無能與罪惡,在摧毀一個難得的的好故事上面。
只要忠於原著繪本,電影《星空》會比現在好三倍以上。不是奇幻特效上,而是背後的人性情感。
  2F
我看想毀了星空的是你吧?都沒看懂就在這邊大放厥詞,台詞不多是因為原作是繪本,導演盡量用鏡頭說話,你覺得台詞怪,是因為影片是從少女的觀點看這些事
  3F
※正好相反,因為林書宇加入太多非常生硬的台詞所致
※沒有少女會說這些話,只有滿腹哲理的文青才會這麼說話
※有人可以看到華麗的畫面與奇幻的特效,就忽略電影的本質──演員的表演與情感。但是我沒辦法,因為星空終究不是不需要情感的動作片《變形金剛》之流。回去看繪本《星空》,你將會發現,林書宇只要忠於原著,不需要增加預算,電影《星空》裡,你所看到的華麗與奇幻,會比現在的電影《星空》,豐富三倍,人物情感層面與不落俗套的敘事,也會豐富三倍。
  4F我看到標題的時候
開版的個人觀感予以尊重
我前幾天參加導演的座談會時,剛好有人問這個問題(導演自認為還可以再改進的地方)那個時候導演也有提到說,父母太過於制式是他在星空沒有掌握好的一個點
關於第二點,在星空當中其實是有很多東西導演是沒解釋的,就是為了多點神祕感,全都說完了就不美了
至於為什麼要告訴觀眾小傑的事情呢
1.為了不讓之前的排練浪費(請搜尋林暉閔被關禁閉催哭)
2.直接套用刻板家暴兒可以使觀眾較容易理解(我那天去看整場是90%國中生+高中生的組合)
第三點確實是表現的太過超越年齡了,一開始設定就是7年級,我在想說7年級生有可能做出這些事情嗎?
但是我想導演的努力也不能被說是毀了星空,繪本要改成電影本來就有相當大的難度,導演的努力也總不能全盤否定吧.最後很重要的一點,幾米看《星空》時哭了幾次,大讚「電影已超越了原作」
  5F講到父母吵架,繪本我也看過
原作本來就有父母有時不說話,有時吵架,女兒在門後偷聽,打破魚缸的水從門縫流到她房間的一幕,不用硬要扣帽子扯到8點檔
開板大概要像,海角七號.塞德克.雞排英雄.艋舺.那些年,那些台片,有黑道.砍人頭.打手槍才會愛看,原作者可是有傳簡訊跟導演說他看完劇本很感動
如過照你說忠於原著不增加預算,場景大概淪為電視偶像劇水準,華麗.奇幻大概連個影都沒
  8F
我看你根本鄉民。看到那些年就說毀壞台灣,看到星空就說不像台灣.批評很會說,但你有看到感動嗎?像你這種人,應該反正是個死鄉民所以惹得朋友很少
一個女朋友都沒有所以才沒被感動吧?唉~這台灣就是有你這種人,國片才會被亂批評。
  9F
很討厭那種發言 說甚麼 你能導 你導看看 看能不能拍好一點 真的 這種話真的沒殺小意義.就好像 我說這首歌難聽 你就要跟我說 你很行 你創作一首歌來聽聽阿 .哇靠 你反駁不了別人就要用這種白吃的說法來回別人嗎 根本是智障行為 浩呆囝仔
  11F
原本林書宇是我最看好的導演,反而是艋舺 賽德克 那些年等片我都覺得有很大地改進空間,不過星空的成績確實不如預期,最大的原因就是導演本身有強烈的寫實習性,如海巡尖兵裡的老兵情迫新兵性交(和別的女生),九降風裡的青少年問題等,所以把幾米原作中的失意全部訴諸實現,就好像青少年難免有對性的好奇與憧憬,本片用偷看更衣的剪影處理就很OK,如果真的拍打手槍就變成九把刀水準的電影了.話說回來 如果處理的很寫實批判很成功也OK,可是又受制於原著最後又回到童話般的結局,就好像一部用了很多鏡頭描述霸淩性侵的電影,結局童話般的大和解會很令人傻眼,該詩意的部份太寫實,結局又童話般happy ending,受制於繪本改編進退失據,造成了本片的虎頭蛇尾
  14F
我有點意見:《艋舺》其實看不太出來是鈕承澤拍的,它比較像韓片。幾米的作品也很歐風。
  17F
改編繪本本來就較難表達,幾米的畫面留下許多想像的填補,比起小說 歧異性自然更大,並非對錯,而年齡的設定也是搬上銀幕才有違和感,繪本 夢 無拘無束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92689
2012-07-09 10:01:57
春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0 06:13: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