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13 07:13:32| 人氣4,146| 回應3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書展大拜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展大拜拜

本屆的台北國際書展主辦單位總算想通了,不再在「賣書vs賣版權」的定位上糾纏了,而是把它當做國際文化的大交流。

展些十六世紀歐洲印刷品就算國際文化的大交流了?看看每年在一館中央今年移邊了,好館不擋路?)的各國攤位的稀疏讀者、和其它尤其動漫區的人潮對比,就可知「文化」二字太沈重了。
怎會?現在啥都可扯上文化,反正啥都是「文化產業」嘛,本屆不是首次有作者(幾米)專館!

那就是文化大拜拜、文化辦桌了!

還是當成書展大賣場吧,反正你也是去買便宜書的(今年也三箱約萬伍)。
我可是買來讀評的,不像那些政客只是去看看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印刷品。
他們是台獨份子,拒讀簡體字中譯本的《柏拉圖全集》《亞里斯多德全集》。
問題是他們連英譯日譯本也不讀或沒能力讀啊!

這年頭誰還讀那些古董?翻翻各大書店報紙的「x大排行榜」暢銷書就算不錯了。
不依排行榜暢銷,難道依你的書評嗎?你往下瞧瞧,那堆積如丘的書山、和萬頭鑽動的人海,從何讀起啊?

悲哀啊!怎麼連知識的讀物也盲目地追逐書商製造的排行榜了?

都一樣啦,不然教授們開出的書單就是必讀經典了?和《打造暢銷書》(商周,2003)所列美國歷年暢銷書的排行榜一樣,都只供參考,重要的是讀者自己會選擇(行?)。
你太小看台北國際書展了,它還有版權交易和交流出版情報的功能。

是嗎?那主辦單位何不公佈歷屆一共賣出多少金額的台灣版權,再和到德國的法蘭克福書展買人家版權比較一下,一定是買超許多倍。
那是商業機密、不好說。
那書展的另一功能──作者現身說書、與讀者面對面的溝通,總可以知無不言、暢所欲言了吧!

那當然,應書商要求,作者不但要自暴寫作內幕,還要拋頭露面舉辦簽書會。
那不是和藝人製造八卦新聞、簽唱會、歌友會沒差了?
有啥辦法,在人潮洶湧的書展能交談出什麼文本所不能或未曾表達的奧義。
不只書展好不好,是整個出版氛圍(前幾年書展不是同時找來日本AV女優飯島愛和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為書宣展),所以現代的主編要身兼製書人、經紀人、公關、書評、書販……等無數職。

難怪每本暢銷書都包裝宣伝的像是曠世傑作似的。
法蘭克福書展與新東西方關系

一年一度的法蘭克福書展,中國首度成爲主賓國,這也是國慶六十周年之後在國外最大規模的一項與中國有關、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和軟實力的活動。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親赴這一全球規模最大、號稱“出版界的奧運會”的書展主持開幕式,足顯中方的重視。當然德國邀請中國做爲主賓國,也是對強勁崛起中國的認可,也可以認爲這是中國從經濟崛起到文化崛起的一個象征甚至轉折點。面對這一全球最大的文化交流平臺,中國不僅派出了50位作家、數百家出版社和1000多位藝術家的龐大參展隊伍,還有一千多冊書被譯成德語。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講,中國是盡了自己的責任。
然而,書展卻一波三折。先是大會邀請海外的異議作家參加,後又邀請熱比婭、西藏流亡集團與會,舉行演講和各種宣傳活動。當然從善意的角度理解,德國是把他們都當作中國人和中國的一部分來看待,期待展現甚至推動統一的中國。不過以君子之心度君子或小人在國際舞臺上是行不通的。德國主辦方此舉恐怕是別有用意。
中國的經濟崛起,特別是去年超過德國成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今年超過德國成爲全球第一大貿易國,這一硬指標和鐵的事實西方無法否認,也不敢象對待沒有真正政治、經濟主權的日本搞什麽廣場協議,更不敢象對待弱小的非洲國家一樣搞政治前提條件,但這並不等于西方甘于承認自己全面衰落的開始。于是另辟蹊徑、轉換戰場,要在它們五百年間崛起過程中形成的意識形態大戰中維系自己最後的尊嚴。于是在不得不接納中國的同時,也借邀請這些異議人士、分裂人士達到自己的目的。
西方此舉,一是可以突出自己倡導的新聞自由、出版自由理念等價值觀。二是出面令中國難堪的仍然是中國人自己,它們並不需要付出什麽代價。中國人內鬥或制造中國人鬥中國人的場景是西方非常樂見的事情。
說到西方的新聞自由,大家還應該記的德國的張丹紅事件,她只不過客觀報道了中國----事後的調查顯示她沒有任何編造或誇大之之詞,就被迫辭職。今年國慶大閱兵,德國國家電視二臺駐華記者在閱兵之後采訪了一位中國中年男性。這名男子面帶微笑,用中文高興地說:“我想看(閱兵隊伍)。”電視裏聽到的同聲翻譯竟成了“這是一個恥辱,我想看”。不知道如此新聞自由的德國如何還有什麽資格代表西方向中國打這樣的牌?就是美國,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安妮塔鄧恩今年五月由于贊美中國已故領導人毛澤東:她在演講中對學生們說,毛澤東和特蕾莎修女是“永不放棄並堅持用自己的風格改變世界的人的代表”。竟然遇到遭到強烈批評。請問這是不是幹涉言論自由?如果鄧恩對中國領導人表示批評,中國進行抗議,算不算幹涉言論自由呢?
不過本人還有一問:如果德國邀請美國前任總統布什參加書展,舉行討論會,同時在會場又邀請那位全球知名、得到阿拉伯世界普遍歡迎和支持、向他擲鞋的英雄記者—記者,新聞自由的化身嘛,是否美方會不退席?是否會不抗議?
應該說,當中國代表團在會場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無不以退場表達立場。倒是一位雖不是作家而卻是知名自由派人士的清華大學秦暉鎮定自如的紋絲不動。我對這位秦暉教授也有一問:如果有人邀請你去赴宴,而且你是主角,比如過生日之類,結果你卻發現有你最不喜歡的人在場,還向你表示抗議,請問秦暉先生,你是繼續紋絲不動,還是抗議退席?其實這個道理這同樣適用于德國。中國是德國邀請來的貴賓,就應該給予足夠的禮遇與尊敬。這種一方面笑臉相請,另一方面又竭力敗壞客人胃口之舉是否有違文明西方的待客之道?如果這種行爲是西方的傳統,何以G8會議召開的時候,要將抗議者遠遠隔開,甚至動用警力彈壓?爲何不讓他們也與會呢?
隨著中國的崛起,西方直接面對面的遏制和打壓已然無心無力。于是這種曲折的手法便成爲首選。西藏、新疆、臺灣都是中國自己的利益,拿中國的利益與中國博弈,成自然是撈一把,敗也自己無損,也是這種思維的體現。至于他們收留的流亡在外的異議人士,這個時候自然也就發揮了用場。制造中國人打中國人,中國人羞辱中國人的西方自然可以坐岸觀火,火中取栗。這裏不由得使人想起世界著名的異議人士索爾仁尼琴。他由于批判蘇聯的制度,而被剝奪國籍、驅逐出境。最後美國收留了他,並且給他“美國名譽公民”稱號。然而,心知肚明的索爾仁尼琴閉門不出,絕不做西方反對自己國家的棋子。在他少有的公開活動中對西方也是嚴詞批評,並且公開聲明西方民主不適合俄羅斯。其實中國也有過自己的索爾仁尼琴。他就是百日維新運動的主將梁啓超。維新失敗後,日本不惜與清政府正面沖突將他護送脫離險境。爲此,梁啓超一度寄希望于日本幫助實行中國的革新和複興。但他很快發現日本收留他只是用于對付中國的一個棋子,于是便于放棄了對日本的幻想。無論是中國的“索爾仁尼琴”還是俄國的索爾仁尼琴,何以都無法影響到這些異議人士呢?不過,我倒有一句話送給他們:中國越強大,他們越有用。但當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就一分不值了。
至于中國,在面對西方燦爛笑容的時候,還是要保持足夠的戒心和耐心。雙方文化不同、制度不同,而且西方文化曆史上看一向具有擴張性,曾和無數文明産生強烈的沖突。幾年前的“九一一”只不過是最新的一例。以中國現在的實力,並不必急于加入西方價值體系爲核心的活動或組織。相反沒有中國的參與,反而是西方自感缺乏代表性了。象中國對G8的冷淡並借全球經濟危機成功成爲G20的始創國,不但免去加入時要付出的成本,還更避免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當西方需要中國時,需要中國的參與時,就必須尊重和接受中國的規則。這恐怕是此次法蘭克福書展的一大教訓和收獲。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153961-1-1.html
 
 

英國《衛報》:2008年世界十大最佳書店楨:沒誠品?) 

 

台北車站站前地下街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2006-1-1開幕,總營業面積7500坪中,書店面積便占了3000坪。1樓專櫃引進國際設計品牌。像義大利頂級皮件品牌ILBISONTE、經典品牌C. P. COMPANY和THREESIXTY全臺首家概念店等等,充滿時尚味;2樓書店囊括旅遊、語言、商業等書類,還有電腦精品、美容保養櫃,逛累了可到eslite cafe 休憩 ;以博物館為設計概念的3樓空間,陳列人文、文學、理工等書類,食譜書區並設有輕食廚房,Eslite Tearoom擁有挑高的空間、典雅的裝潢、精緻的餐點,是書香中的美食館;4樓為日文 書店、藝術書店、音樂館、文具館、美髮沙龍、香氛、保養櫃等;5樓 則網羅與兒童相關的商品,兒童書店、兒童探索博物館、石尚自然探索屋;6樓泰市場為泰式海鮮自助餐 及1010新湘菜; 地下1樓販售運動、流行服飾,金色三麥餐廳提供好喝的啤酒喔!地下2樓小吃街集合 各式各樣的異國美食、禮品特產店等。

 

(1)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的「教堂書店」(Boekhandel Selexyz Dominicanen)

故事照片8 

入選首位的荷蘭馬斯特里赫特教堂書店,由建築師吉羅德把廢棄的多米尼加教堂改造而成,去年聖誕節前剛剛開張。吉羅德盡量保留原有建築風貌,只在內部裝飾上作了些許變動,添加了現代元素,令整座教堂煥然一新。在一排排書架間穿行,頭頂是高大美麗的教堂穹頂,難怪有人把它稱為「天堂書店」。

http://www.flickr.com/search/?q=Selexyz+Dominicanen&w=all

(2)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雅典人書店」(El Ateneo Bookstore)

故事照片2 

這家書店由一座古老劇院改造而成。雅典人書店之後是葡萄牙波爾圖的萊羅書店,開張於1881年。雅典人書店共有3層,營業面積逾2000平方米,為南美之冠。書店前身是大光明劇院,設計出自建築名家之手。劇院內部裝潢典雅,穹頂壁畫由意大利畫家納薩雷諾‧奧蘭迪繪制,表現了經歷過戰爭的人們對和平的期盼。劇院於1919年5月落成,一度成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標性建築。2000年2月,雅典人書店所屬的ILHSA集團與大光明劇院簽署為期10年的租賃合約,聘請名設計師,投資300萬美元對劇院重新裝修。在完全保留劇院原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將其改造成為頗具品味的豪華書店。舒適幽雅的劇院包廂被改成小閱覽室,大舞台變成提供精美點心、上等飲品的咖啡廳。咖啡廳「菜單」照樂譜編製,點點滴滴體現出設計師的獨特匠心。

http://argentinastravel.com/268/el-ateneo-in-buenos-aires-a-bookstore-to-end-all-bookstores/

(3)葡萄牙波爾圖的「萊羅書店」(Livraria Lello)

 與前兩家不同,萊羅書店生來就是一家書店,開張於1881年。書店中央有一個漂亮的木製樓梯,一直通到樓頂。讀者可以透過玻璃樓頂,360度仰望天空。樓梯四周書架上擺滿各種好書,那裡才是「書蟲」們流連忘返之處。

http://www.360portugal.com/Distritos.QTVR/Porto.VR/vilas.cidades/Porto/a5_lello.html

(4)美國洛杉磯的「秘密總部」卡通書店(Secret Headquarters Comic Bookstore)

 

這家店名叫「秘密總部」,坐落在好萊塢以東一群創意小鋪中間。如果說萊羅書店像一個富有層次感的蛋糕,「秘密總部」則像一塊可愛的甜餅。它有其他創意書店無可比擬之處:專賣卡通書。此外,它還被熟客公認為全球最整潔、最友善的一家卡通書店。在加拿大科幻作家科里‧多克托羅眼中,這家小書店「舉世無雙」。

http://secretheadquarters.bigcartel.com/

(5)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的「邊界書店」(Borders Books)

 

 「邊界書店」位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市中心的「皇家匯兌廣場」(Royal Exchange Square),書店前身是蘇格蘭皇家銀行,一棟在1827年由建築師阿奇博爾德·埃略特(Archibald Elliot)設計的新現代主義的雄偉建築物,「邊界書店」於2000年改裝後開幕,書香取代了從前的「銅臭味」,很快的成為當地的著名景點,人們坐在書店外面的台階上看書的畫面,已經成為格拉斯哥市著名的風景之一。邊界書店是一家超大型的國際連鎖書店,總部設在美國密西根州,格拉斯哥市的「邊界書店」只是它的一家分店!

http://www.borders.com/online/store/Home

(6)英國劍橋皮克區的「斯卡廷書店」(Scarthin&squots Bookstore)

 

斯卡廷書店以樸實取勝。它開業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既賣新書也賣二手書。它有好幾個堆滿了新書和舊書的房間,還有一間怡人的小咖啡館和一個展覽廳。這家書店深受當地人喜愛。不忍釋卷的「書蟲」甚至可以在店中過夜。

http://www.bookstoreguide.org/2009/05/scarthin-books-cromford.html

(7)比利時布魯塞爾,波薩達書店(Posada Bookstore)

 

它位於布魯塞爾聖瑪格達倫教堂附近一座老房子內。書店裝潢美妙,與擺放的大量藝術書籍「氣味相投」。書店有時舉辦小型藝術展覽。

http://www.posada.be/

(8)墨西哥墨西哥城的盧加爾‧德拉曼查書店(El lugar de la Mancha)

 

它一直被認為是墨西哥城內最佳避暑地之一。書店為開放式建築,植有亭亭綠樹,適合午後遠離塵囂。這家書店內的咖啡與好書一樣聞名遐邇。

http://www.lamancha.com.mx/libros.html

(9)日本京都,惠文社書店(Keibunsya Bookstore)

 

有人喜歡它的燈光,有人喜歡它牆上比例勻稱的架板,還有人喜歡它錯落於書架間的「小型畫展」。許多讀者一致認同,惠文社靜謐、高貴的氣氛為書店中罕見。

在這裡,你可靜享日本藝術書籍和部分英文讀物。

http://www.keibunsha-books.com/

(10)英國倫敦的「哈查茲書店」(Hatchards Bookstore)

 

位於皮卡迪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皮卡德利)的哈查茲書店堪稱英國最有年頭的貴族書店。它誕生於1797年,是英國女王的書籍供應商。英國政治家班傑明‧迪斯累里、詩人喬治‧戈登‧拜倫、文豪奧斯卡‧王爾德都曾是此地常客。

http://www.hatchards.co.uk/

 
世界十大圖書館

  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早在公元前3000年時,巴比倫的神廟中就收藏有刻在膠泥板上的各類記載。最早的圖書館是希臘神廟的藏書之所和附屬于希臘哲學書院(公元前4世紀)的藏書之所。我國的圖書館曆史悠久,只是起初並不稱做“圖書館”,而是稱爲“府”、“閣”、“觀”、“臺”、“殿”、“院”、“堂”、“齋”、“樓”罷了。如西周的盟府、兩漢的石渠閣、東觀和蘭臺、隋朝的觀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庫全書七閣等等。“圖書館”是一個外來語,于19世紀末從日本傳到我國。據《在辭典中出現的“圖書館”》說,“圖書館”一詞最初在日本的文獻中出現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國文獻中出現,當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擬設簡便圖書館說》,時爲1894年。
  一、美國國會圖書館(2600萬冊)華盛頓
  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United States)建于1800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曆史,是美國的四個官方國家圖書館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圖書館之一。美國國會圖書館是在美國國會的支持下,通過公衆基金、美國國會的適當資助、私營企業的捐助及致力于圖書館工作的全體職員共同努力建成的,它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聯邦文化機構,已經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寶庫,是美國知識與民主的重要象征,在美國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保存各類收藏近1億2千1百萬項,超過三分之二的書籍是以多媒體形式存放的。其中包括很多稀有圖書、特色收藏、世界上最大的地圖、電影膠片和電視片等(除農業技術和臨床醫學方面的信息分別由國家農業圖書館和國家醫學圖書館收藏外,其它信息均被國會圖書館收藏)。
  二、俄羅斯國立圖書館(1760萬冊)莫斯科
  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是歐洲第一大圖書館,藏書總量僅次于擁有2.1億冊/件藏書的美國國會圖書館,居世界第二位。該館始建于19世紀60年代。1862年魯緬采夫博物館由彼得堡遷往莫斯科,遷入由著名建築師巴熱諾夫設計,坐落于克裏姆林宮旁的帕什科夫樓。同年,作爲該博物館一部分的莫斯科第一所免費公共圖書館開放,名爲莫斯科公共博物館及魯緬采夫博物館圖書館,通常稱魯緬采夫圖書館。該館當時藏書基礎是著名國務活動家魯緬采夫伯爵豐富的藏書。魯緬采夫伯爵于1826年在聖彼得堡去世,出于“有益于祖國和教育”的目的將其藏書捐贈。從1862年建館之初,便開始接受繳送本。十月革命後,1918年3月,蘇維埃政府遷往莫斯科,魯緬采夫圖書館成爲國家主要圖書館。1921年被賦予國家書庫職能;1925年2月根據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的決議,改名爲蘇聯國立列寧圖書館。列寧圖書館的藏書迅速增加,規模超過了始建于1795年的謝德林圖書館,在蘇聯圖書館界占據了中心地位。1973年,在蘇聯文化部批准的圖書館章程中,第一次以條文形式規定列寧圖書館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國家圖書館”。1992年,根據俄聯邦總統1月22日第38號“關于建立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的命令,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在蘇聯國立列寧圖書館的基礎上建立,並成爲法定繳送本保存館。
  三、中國國家圖書館(1590萬冊)北京
  中國國家圖書館位于北京市海澱區白石橋南長河畔,紫竹院公園旁。坐落在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1987年落成,總館占地7.24公頃,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國家圖書館的主樓爲雙塔形高樓,通體以藍色爲基調,取其用水慎火之意。主樓采用雙重簷形式,孔雀藍琉璃瓦大屋頂,淡乳灰色的瓷磚外牆,花崗岩基座的石階,再配以漢白玉欄杆,地上書庫19層,地下書庫3層,書庫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設計藏書能力2000萬冊。裙樓分布在主樓兩側,並形成兩個面積甚大的天井,天井內爲花園,形成樓中有園的獨特景致,群樓地上5層底下1層,分布著圖書館的各個功能單元,設有個各具特色的閱覽室46個,其中開架閱覽室23個,日均可接待讀者六、七千人次。該建築還曾被評爲“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築”榜首。
  四、俄羅斯國家圖書館(1362萬冊)聖彼得堡
  俄羅斯國家圖書館原名爲薩爾蒂科夫-謝德林國立公共圖書館,系前蘇聯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的國家館,蘇聯解體後1992年3月更名爲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作爲俄羅斯兩個國家圖書館之一,隸屬于文化部由政府撥款的俄羅斯國家圖書館負責保存全部俄羅斯的印刷品,手稿和其它文獻如科學會議錄等,以確保公民利用文化科學遺産和免費使用信息。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享有接受1冊俄羅斯聯邦每種印刷品的權利,同時它從國外購買各式各樣資料。通過捐獻和饋贈俄羅斯國家圖書館藏書日益豐富。俄羅斯國家圖書館是俄羅斯圖書館學、目錄學以及圖書學研究領域的中心。
  五、大英圖書館(1300萬冊)倫敦
  大英圖書館(亦譯作不列顛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圖書館之一。根據1972年頒布的《英國圖書館法》于1973年7月1日建立。它由前大英博物館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外借科技圖書館以及英國全國書目出版社等單位所組成。該館的參考部收藏1,000萬余冊印刷本圖書、12萬冊手寫本圖書、10萬件印璽及3,000余冊紙莎草紙上的抄寫本和其他資料。外借部約有圖書1300萬冊,現有期刊、報紙92,000種和縮微膠卷文件350萬件,以及300萬份錄音資料。英國國家圖書館。1973年7月由原英國博物院圖書館、全國中央圖書館、全國科學發明參考圖書館、全國科學技術外借圖書館、英國全國書目公司合並而成。1992年底藏書1500萬冊(件),其中圖書1200萬冊,縮微資料100萬卷,科技報告160萬件,手稿15萬份,期刊5萬種。該館以收藏英國文學、古版書、珍本書爲特色。經費80%由英國議會撥給。設有外借部、參考部、研究和發展部等。另外還有報紙圖書館、手稿部、東方手稿和印本書部、圖書館協會圖書館等。1977年建立了英國圖書館情報服務系統(BLAISE)。出版物有《英國國家書目》、《英國印本書總目錄》、《不列顛圖書館連續出版物目錄》等。
  六、哈佛大學圖書館(1100萬冊)馬薩諸塞
  哈佛大學圖書館是美國最古老的圖書館,也是世界上藏書最多、規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有5位美國總統、30多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曾在這裏學習過。1638年,學校校務委員約翰·哈佛病逝,他把一半遺産和私人藏書捐獻給學校。學校就以哈佛命名,哈佛的捐獻成爲當時圖書館的主要財産和資料。經過300多年的發展,哈佛大學圖書館的藏書達1000多萬件,設有100多個分館。不僅學校的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圖書館,而且還有各類專業圖書館。分館大部分設在哈佛大學校園內,有的遠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甚至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其中燕京圖書館收藏有中國的珍貴圖書;拉蒙特圖書館是世界上第一個供大學本科學生專用的圖書館;魏德勒圖書館是哈佛大學藏書最多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有一個目標。就是要使學校達到“教育的珠穆朗瑪峰”,占據世界第一流的位置。他和國內外100多家的計算機數據庫建立了聯系,熱情周到地爲師生提供各種資料。
  七、法國國家圖書館(1100萬冊)巴黎
  法國國家圖書館是法國最大的圖書館,也是屈指可數的世界大型圖書館之一。它是由皇家圖書館發展起來的,其曆史可上溯至查理五世(1364-1380年)爲收藏曆代王室藏書而建立的國王圖書館。後經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年)在楓丹白露重建,稱皇家圖書館。1720年路易十四時期該館遷入黎塞留(因原爲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的府邸而得名)街,1786年館藏達15萬冊。除印本圖書外,還開始收集錢幣、徽章、浮雕等。1789年制憲會議頒布充公法令,將該館收歸國有,成爲國家財産。1792年更名爲國家圖書館,向國民開放,藏書30萬冊。那個時期接受了大量被充公的圖書,其中有當時被查封教會、流亡貴族和其他流亡國外者的圖書、法國修道院和貴族圖書館的藏書等。短短幾年內館藏猛增到60多萬冊。隨著政府更叠圖書館幾度更名。
  八、萊比錫圖書館(屬于德意志國家圖書館)(900萬冊)萊比錫
  德意志國家圖書館(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聯邦德國的國家圖書館之一。做爲非借閱圖書館,德意志圖書館承擔著從1913年以來所有德語出版書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該圖書館還負責制定德國國家書目。萊比錫國家圖書館:主要負責珍貴圖書的保護與收藏。
  九、日本國會圖書館(727萬冊)東京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有兩個源流。一是設立于1890年、隸屬于舊憲法下帝國議會的貴族院衆議院圖書館,另一則是設立于1872年、隸屬于文部省的帝國圖書館。其中帝國圖書館經曆了自書籍館(1872年)、東京書籍館(1875年)、東京府書籍館(1877年)、東京圖書館(1880年)至帝國圖書館(1897年)的變遷。1947年改稱爲國立圖書館。由于帝國圖書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是接受繳送本的圖書館,因此,其藏書包括了明治以後日本出版的所有出版物,兩個圖書館的藏書成爲NDL藏書的重要基礎。該館是以美國國會圖書館爲模式建立的,1948年6月5日正式向一般讀者開放。
  十、法蘭克福圖書館(屬于德意志國家圖書館)(700萬冊)法蘭克福
德意志國家圖書館(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聯邦德國的國家圖書館之一。做爲非借閱圖書館,德意志圖書館承擔著從1913年以來所有德語出版書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該圖書館還負責制定德國國家書目。法蘭克福國家圖書館:承擔整個德意志圖書館網上書目(OPAC)的改進和編輯、圖書館技術的研發與推廣、負責德意志圖書館的構建和領導。除此之外法蘭克福國家圖書館還提供國家圖書書目服務。

世界十大最美圖書館  

10.科英布拉大學和其圖書館
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 - 月 魄 - 夢枕樓蘭
  科英布拉大學最有名的建築當屬圖書館。它是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已經有700多年的曆史,屬于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館內裝飾金碧輝煌,氣魄宏大而典雅。屋頂有將近5米高,分爲上下兩層,房屋采用拱狀結構。館內屋頂用各式挂毯和瓷磚畫裝點,反應了宗教、戰爭和曆史的主題。圖書館分爲多個小館,每個館陳列著不同主題的書籍。各個小館中間用一條長長的走廊將整個圖書館連接起來。爲了長久的保存館內的圖書,圖書館多采用木質建材,有人常年定期對圖書館進行維護。圖書館藏書10萬余冊,如今架上的圖書只能作爲展品,但可以在新館找到相應的複寫本閱讀。
    9.德國沃芬布托的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
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 - 月 魄 - 夢枕樓蘭
  Herzog August Library 是德國典藏、修繕古籍的國家級圖書館,古籍典藏的數量以及修繕維護的技術皆是歐洲之冠,近幾年來更是順應世界潮流,逐步將館藏的古籍典藏推向數字化發展的境界。放眼亞洲,臺灣的國家圖書館的古籍典藏及其精進的修繕技術亦讓人有大開眼界的驚豔之感。如果可以藉由此次演講和德國 Herzog August Library 展開日後專業經驗的交流觀摩等相關計劃,相信將是兩國圖書館之間未來發展所樂見的成果。
 8.捷克布拉格的斯特拉霍夫修道院-神學圖書館
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 - 月 魄 - 夢枕樓蘭
  斯特拉霍夫修道院是一個保留著中世紀風貌的古老的修道院,現在作爲民族文學博物館。
    7.加拿大國會圖書館
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 - 月 魄 - 夢枕樓蘭
  俯瞰渥太華河的一系列銅頂石砌哥德式建築物,便是國會大廈(Parliament Hill),是渥太華乃至整個加拿大的象征。坐落于國會山上,它以格外引人注目的和平鍾塔爲中心,中間爲中央大廳,兩側佐以東廳和西廳。前面著名的鍾樓上飄揚著加拿大國旗。
    6.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圖書館
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 - 月 魄 - 夢枕樓蘭
  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立博物館是荷蘭最大的博物館,宮殿式建築氣勢恢宏,藏有大量世界知名的藝術珍品。該館最引人注目的收藏莫過于17世紀“黃金時代”的荷蘭繪畫,其中包括倫勃朗、韋梅爾、弗朗斯·哈爾斯以及揚·斯滕等人的藝術傑作。而博物館中最負盛名的無疑是倫勃朗的巨幅油畫作品《夜巡》。此外,博物館還陳列著衆多其他引人入勝的珍貴藏品。
    5.傑伊.沃克的私人圖書館
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 - 月 魄 - 夢枕樓蘭
  傑伊.沃克曾兩次被《時代》雜志譽爲是“數字時代最有影響力的50位商業領袖”之一,沃克本人還擁有200多項發明專利,此外,沃克還擁有一個面積達330平方米的私人圖書館,該圖書館的收藏真可謂包羅萬象,從人造衛星、動物模型、天文望遠鏡,到最古老的紙本《聖經》以及各種珍奇的玩意。
    4.梅爾克修道院圖書館
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 - 月 魄 - 夢枕樓蘭
  梅爾克修道院高居山頂,俯瞰多瑙河,這個本篤會修道院,莊嚴地聳立于該地區的優美風景之中,無論是乘車還是乘船從老遠就影人眼簾。修道院堪稱巴洛克式建築的傑作,由雅格布·普蘭陶爾(Jakob Prandtauer)在1702年至1738年間建造。穿過主教庭院,遊人可以登上裝飾豪華的皇帝臺階,沿著長約200米的長廊前行。長廊兩邊挂著奧地利統治者的畫像。接下來可以看到圖書館,圖書館頂上是保爾·特羅格(Paul Troger)繪制的壁畫,整個圖書館藏書9萬余冊。從修道院的平臺上俯瞰多瑙河壯觀之景,盡收眼底。
    3.聖三一學院圖書館
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 - 月 魄 - 夢枕樓蘭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是1592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下令興建的,到18世紀已基本形成目前的規模。學院占地42英畝,各時期的建築自成方陣,頗具時代特色。該院圖書館久負盛名,藏有大量的珍貴著作,其中由修道士于9世紀完成的“凱爾特經典”(The Book of Kells)極爲珍貴。這部書源于中世紀早期教會發展的黃金時期,以拉丁文寫成,是愛爾蘭古代曆史上最完美的手寫巨著,記述了當時的宗教、文化、藝術等發展情況,其中包括耶酥、聖母與聖子、聖約翰和聖馬休的肖像插圖。
    2.巴西國家圖書館
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 - 月 魄 - 夢枕樓蘭
  巴西國家圖書館原名皇家圖書館,成立于1810年10月29日。同時頒布飭令宣告皇家圖書館作爲皇室財産,供宮廷及大臣使用。爲了能向學者進行咨詢,逐漸向學者開放。首批藏品包括圖書、手稿、版畫、地圖、錢幣和勳章總計60,000件源于葡萄牙宮廷,是1808-1809年葡萄牙王室逃往巴西時帶去的書籍。
    1:瑞士的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
世界十大最美图书馆 - 月 魄 - 夢枕樓蘭
  瑞士的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它在歐洲以“學問中心”而著稱,尤其是修道院附屬學校和圖書館更爲出名。圖書館收藏有大量中世紀(8-12世紀)的手寫本,也有拉丁語書德語版。現在雖已不再是修道院,但它卻作爲加洛林王朝時期完美的造型的修道院,以珍貴收藏品自豪的圖書館,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築設計圖而被評爲出色的文化遺産。在約10萬多本藏書中,約有2000本寶貴的中世紀手寫本。

三大國際書展
 
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國際圖書博覽會(2012.8.29-9.2)
 
第64屆德國法蘭克福展覽中心國際書展(2012.10.10-14)
第20屆台北世貿中心國際書展(2012.1.30.-2.4)
 
著名舊書店
 
2012第53屆東京神田舊書節
神保町舊書店
茉莉二手書店
茉莉二手書店.健康廚房
 
世界上三大古老私家藏書樓
 
第一是意大利貴族馬拉特斯塔(?—1465年),1452年在意大利北部的切澤納(CESENA)設立一所圖書館,名叫馬拉特斯塔圖書館 
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考察记(一) - 愚人节的梦 - 愚人节的梦
第二是意大利佛羅倫薩共和國的統治者柯西莫•美第奇(1389—1464年)和其孫洛倫佐•美第奇(1449—1492年)建立了舉世聞名的美第奇家族圖書館。1808年,美第奇家族圖書館合並到洛倫佐圖書館,現在的名稱是美第奇洛倫佐圖書館
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考察记(一) - 愚人节的梦 - 愚人节的梦
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考察记(一) - 愚人节的梦 - 愚人节的梦
第三是範欽1506~1585年建立的天一閣藏書樓. 天一閣位于浙江寧波市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範欽主持建造。
亞洲1566年以前成立的,至今仍然存在的圖書館有3所,它們是日本橫濱市金澤區的神奈川縣立金澤文庫,日本木縣立足利圖書館,中國寧波市的天一閣。
金澤文庫是公元13世紀由北條實時所創建的日本最古老的武士圖書館。據傳說,北條實時知識淵博,畢生致力於收集書籍。其兒子繼承父志繼續收集書籍,金澤文庫一直繼承到第4代。神奈川縣於1930年重新興建了金澤文庫,現在的樓房是1990年新建造的。金澤文庫保存有包括國寶、重要文物等在內的古書(特別是佛教典籍)13000多冊、古文書4000多件以及美術工藝品3000多件,併向一般公眾公開。此外,還有北條實時等興辦金澤文庫的4代人的肖像(國寶)。
◆去了横濱的金澤文庫。   @@@:畫像
足利学校:日本最古老的綜合性大學,關於它的創建時間有平安初期(8世紀初)、鐮倉初期(12世紀左右)等說法。室町時代(1336〜1573)前期曾一度衰落,後來成為足利領主的上杉憲實(1410〜1466)大力對其進行了恢復。對學校進行整修,捐贈書籍,並招聘了校長以培養學生。在天文年間(16世紀)的鼎盛時期,學生人數達到3000人,據說開設了儒學、醫學、軍事學等課程,這一情況由弗朗西斯科•沙維爾介紹到海外。1872年學校被關閉,後來在1990年被復原成江戶中期(18世紀左右)的樣子。位於學校範圍內的足利學校遺跡圖書館裡,收藏有自上杉憲實以來的古文書(包括眾多國寶、重要文化遺產)。下圖是日本最古老的孔子庙
 
中國善本書
 
善本是一種關於古籍、手稿、文獻等紙質出版物的概念。在書稿流傳中,常常會出現多種不同的版本;而其中經過仔細的校勘、抄寫、印刷等修繕所得到的珍貴、優秀的版本,即稱爲「善本」,有比較高的收藏、流傳的價值。經名家校正的善本,更是讀書人、藏書家爭相搜購的珍品。有些學者更會記下校讎經過,撰成「校勘記」,附於定本末後,是後世治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
 
 
中國古籍形制
卷轴插架(左)与展开(右)示意图
中國古籍外在形式依時代先後有:簡冊、帛書、卷軸、旋風葉、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 
把卷子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
打开的蝴蝶装
打开的包背装
线装书示意图
 
現代書籍裝幀設計
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
 
世界(中國活字)印刷術
 
西元7世紀,唐朝初期出現雕版印刷。沈括《夢溪筆談·技藝》:「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爲之。」
 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9),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1241年至1250年楊古為忽必烈的謀士姚樞用活字版印刷朱熹《小學》、《近思錄》和呂祖謙的《經史論集》等書散布四方[1]。
 元代科學家王禎(1260-1330)發明木活字版(亦有人支持宋代就有木要活字本,而且提出了幾種版本加以證明。其中常被人們提到的是被稱為宋本活字本的《毛詩》。由於該書的《唐風·山有樞》篇內的一版中「自」字橫排著,完全可以證明是活字版。
 中國金屬活字的早期記載,於元代科學家王禎(1260-1330)在《造活字印書法》(1298)中談到:「近世又鑄錫作字,以鐵條貫之,作行,嵌於盔內,界行印書,但上項字樣,難以使墨,率多印壞,所以不能久行。」
 元朝已有雙色紅、黑套印之書籍。
 明朝時期,出現了雙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能印出多層次的彩色印刷品。
 德國約翰內斯·古騰堡(1397-1468)發明鉛活字版。
 十九世紀初期,改良鉛活字製作技術並傳播至世界各地。
 1804年,英人士坦荷(Earl of Sta nbope)針對活字版弊,發明泥型鉛版印刷術
 1829年,法國人謝羅發明紙型鉛版印刷術。
 1855年,法國人M.Cillot發明照相銅鋅版印刷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凸版印刷術。
 1871年,美國人B.B.Blackwell改良紙型鉛版印刷術,創用薄鉛版,墊以木底印刷。
 1882年,德人縻生白克(Meisendach)發明照相網版印刷術,將照相製版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File:Jingangjing.gif
西元868年唐代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File:佛说观无量寿佛精残页.JPG
現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實物:1103年《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頁
File:Chinese movable type 1313-ce.png
元朝王禎著作《農書》裡所繪的印刷活字盤。
File:五贯宝卷.jpg
1215-1216年金朝貞佑寶卷」五貫八十足陌拓片,其中字料行有銅活字「輶。
File:Korean book-Jikji-Selected Teachings of Buddhist Sages and Seon Masters-1377.jpg
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本直指心體要節,1377年
File:Removeable type book.jpg
1490年華隧銅活字印本 《宋諸臣奏議》。
File:1719年瓷活字周易说略.JPG
1719年徐志定瓷活字《周易說略》
File:清乾隆年武英殿聚珍版书页.JPG
清乾隆年間木活字《武英殿聚珍版從書》書頁
 
藏書票

藏書票起源于15世紀的歐洲,最早的一張藏書票是1470年由德國人Johannes Knabensberg制作的,署名勒戈爾(Lgler),由一款畫有刺蝟銜著野花腳踩落葉的木刻畫構成。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不過類似這種圖畫構成的藏書票,在早期是極爲罕見的。一直到17世紀末期,藏書票多以表示貴族身份的紋章作爲圖案。由于當時只有貴族或修道院才收藏得起書籍,紋章藏書票往往象征權勢和地位,並不流行。如17世紀中葉,英王查理二世的藏書票,以兩頭獅子捧一面盾牌的王室紋章爲圖款,是典型的紋章藏書票。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到18世紀,隨著教育普及,出版業發展,藏書不再是少數貴族的專利,許多中産階級也都收藏圖書,藏書票也就平民化,由原來注重由紋章顯示地位,轉而用圖畫來表示收藏者的個性與喜好,藏書票趨向個性化,也更追求藝術的意味,如18世紀中葉英國布利牧師以自己書房一角的書堆作爲藏書票的構圖,表示收藏者的一種情趣。這個時期還時興寓言形式的藏書票,似乎要寄托更多的文化旨趣。如荷蘭畫家邁克爾·伯格斯設計的寓言票,所繪是一對天使騎在凶猛的老鷹背上,一手抓住老鷹,一手護衛牛頭,其寓意耐人尋味。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藏書票的黃金時期出現在19世紀的下半葉。歐洲的文人幾乎都自己動手或請人設計屬于個人的藏書票,有些書店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制作藏書票。當然藏書票的審美風格也有時代性。當工業革命的巨浪鋪天蓋地沖擊歐洲各國時,人們厭煩機械的僵硬的幾何圖案,于是以彎曲變化的植物枝葉爲構圖的藏書票便得以流行。如1897年德國人克萊朵夫設計了以蒲公英和野花作爲背景,加上飛翔的天使的藏書票,那流暢的筆觸傳達著浪漫主義的韻味。所以藏書票的發展,經曆了由純粹實用性到逐步注重個性化和藝術鑒賞性的一個過程。
中國最早的藏書票  “關祖章藏書票”。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至于國人何時開始使用藏書票,至今未有明確的說法。不過較早的有留美學生關祖章的書票,畫面是一位古代書生在書房搜尋圖書,滿地都是線裝書,還有寶劍等飾物,頗有古風,上署“關祖章藏書”五個字,大約是1914年前後制作的。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中國最早的文學人藏書票———葉靈鳳“鳳凰”票。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這枚書票是30年代上海的著名作家葉靈鳳1933年親手繪稿刻印的。他思想進步,和郁達夫積極推介西方文化包括藏書票,並親手制作了這枚書票,印出後,他寄贈書票給日本友人太田臨一郎。後來李樺、賴少其等一些青年木刻家積極制作藏書票,不能說沒有受到葉靈鳳等人的影響。這枚書票有史料和藝術雙重價值。
  最早由外國人在中國制作的藏書票 “飲水思源”藏書票。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這枚書票是民國時期金陵大學西文教授裴德安氏1928年制作的,畫面上一位僧人在專心致志抄寫經卷。圖案古樸自然,氣氛肅穆,人物形像栩栩如生。據發現者和收藏者賈俊學介紹,這枚書票是他淘書所得,已發舊褪色,經由中國藏書票藝委會主任、著名版畫家梁棟先生鑒定確認爲套色版。這枚書票晚于“關祖章藏書票”,早于葉靈鳳的“鳳凰票”和李樺的書票,彌足珍貴。 
  藏書票的五大類型
第一類稱爲“手繪藏書票”。是畫家一幅一幅繪制而成的,這類書票並不多見。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第二類稱爲“版畫藏書票”。版種則可分爲凸、凹、平、漏四種。凸版的版材有麻膠、石膏、塑料等,但以木版最大量、最普遍。凹版最理想的版材是銅版,但也有鋅版、鉛版等。平版的版材是石版。漏版,又稱孔版、絲網版。而在這四大類型中,制作技法也是多種多樣。目前,國際書票聯盟已發布了20余種通用編號,用以區別和規範書票制作的版種和技法。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第三類便是可以大量印制的複制品,似可稱之爲“通用藏書票”或“複制藏書票”。這類書票在我國尚屬罕見,但在國外,都已上市銷售了。這類書票因爲不是專用,所以不標明票主,但在票面上應留有一定的空白,作爲書主簽名的地方。有的還像郵票一樣,打上齒孔,背面有膠,只要買來隨手撕下一張,貼在書的扉頁中,簽個名或者蓋個章就完事了。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第四類藏書票,則是“電腦藏書票”了。它可以大量生産,方興未艾。這後兩類書票均與現代科技聯姻,爲藏書票的廣泛普及走入千家萬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第五類藏書票是剪紙藏書票。它是將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剪紙與藏書票的完美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藏書票。
藏书票 - 隔叶梅 - 隔叶梅的博客

立體書

立體書的大致歷史及起源:最早的立體書起源可追溯到13世紀,它一開始並非是為小朋友設計的,而是讓大人方便學
習,主要是有關科學方面相關(歷史,天文,人體醫學)的東西。一直到19世紀由於工業革命發展,印刷技術進步以及競爭激烈,這時才開始以兒童為對象,形成了立體書的第一次黃金期,直到一戰爆發,漸漸衰落。戰後的20世紀中期,由於將立體書技巧廣泛應用在雜誌廣告上,大受歡迎,於是迎來了立體書的第二次黃金期。如今,21世紀的立體書,又將會是什麼一番新面貌呢?這就是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立體書的異想世界展覽想要述說的故事。

迷你書

是吉林文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256開本的圖書,其大小僅相當于普通32開本圖書的八分之一,目前這套“迷你書”已出39種,分4大系列:詩詞系列包括《詩經》、《唐詩三百首》等;名著系列包括《道德經》、《孫子兵法》等;語言文字系列包括《袖珍字海》、《難字字典》等;外語系列包括《小學英語900句》、《日漢小詞典》等。孫寶文說,他們還將拓寬選題,精益求精,計劃將“迷你書”出到80至100種。
2006-3-9 倫敦佳士得拍賣公司。這本微型書長寬約5x5 毫米,堪稱世界最小,內容由基督徒的主禱文編排成一本精美的書。

夜光書

這個全球第一本夜光書,是克羅地亞Adris Group公司在發布公司年度創意時的一本合集,並不是一本真正意義上面向大衆閱讀的普及讀物。何謂“熒光書” 就是在夜晚不用任何照明就能看書。讀書者在黑夜下不用借助照明物就可以看清書上閃閃發光的字,好像看夜光表一樣。它是由紙、字、夜光膜構成。其特征在于夜光膜安裝在紙的上部位置。是一種很具有實用價值的一種新型夜光書。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4,146) | 回應(3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媒介 |
此分類下一篇:N死死活起來了
此分類上一篇:投票行為如流水

阿楨
法蘭克福書展的文化政治學> 中國時報07.10.15蔡慶樺

 圖書出版業的年度盛會法蘭克福書展於昨日落幕,本次書展由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擔任「貴賓國」(Gastland),引起了西班牙政壇、文化界對於語言與文化政治的爭論。
 加泰隆尼亞長期以來地位曖昧,此自治區多數人民並不願意成為西班牙治下一省,為了語言文化與經濟獨立已推動分離運動多年,也獲得相當程度成功。自治區政 府有相當高的財政賦稅自主權、獨立司法權,幾乎已經取得準國家地位。但自治區內仍然有反對分離運動的聲音,而希望自治區仍然是西班牙主權轄下的一部分,其 政治勢力相互角力之複雜程度,絲毫不比台灣眾多族群、語言、文化下的統獨紛爭遜色。而這次的「貴賓國」事件,更可以見出加泰隆尼亞在爭取獨立的過程裡,又 從文化政治的角度跨出了成功的一步。
 「貴賓國」事件爭論的焦點在於:書展邀請了以加泰隆尼亞語書寫的作家擔任貴賓,但加泰隆尼亞是多語言地區,為什麼加泰隆尼亞文學必須由使用加泰隆尼亞語 的作家代表,而不是由使用西班牙語的作家代表? 事實上居住於自治區的作家以西班牙語書寫的更佔多數,但是書展單位還是以加泰隆尼亞語代表了整個加泰隆尼亞區的文學、文化,因此也給與大眾一種加泰隆尼亞 不等於西班牙的印象。這場爭論才剛剛開始,其中牽涉到的語言、政治、文化的糾葛也註定了這場爭論不會有什麼簡單的結論,然而因為書展與外交部之間的合作關 係,卻也使得這文化事件透露出重要的政治訊息: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已經進入了國際議程。
 書展以加泰隆尼亞文化作為主題當然有其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但是,除了政治與經濟因素外,我們更應看到文化的重要性。自治區政府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取得 了文化的主導權,進而從文化的影響力擴散到國際政治中,取得了準國家地位的國際承認。這裡出現的政治訊息,能夠告訴追求主體性的台灣政府什麼訊息?
 我國政府在行銷台灣上不是沒有努力,但是我見到的對外宣傳多半著重在「美麗之島」的風光明媚好山好水,而比較少從文化層次去吸引國際注意。怎麼做?以法 蘭克福書展為例,超過一百個國家參展,吸引了全世界的幾十萬名訪客及媒體,一旦成為貴賓國,更會配和一連串活動推廣介紹這國家的文化,這絕對是爭取國際空 間的大好時機。然而我們可能成為書展的貴賓國嗎?暫且不論可能來自對岸政治干預,我們的文學其實也不足以引起國際注意,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夠好的文學創作 者,而是好的作品沒有被積極地引介給其他地區的讀者。在德國主要是漢學學者及學生關注著中文文學,魯爾波鴻大學的東亞學系甚至成立台灣研究室,在已故漢學 家馬漢茂帶領下作了許多出色的研究與翻譯,目前在德國可見德譯台灣文學作品多是由該校訓練的學者與學生所譯。而後來文建會也展開了「中書外譯」計畫,在推 廣台灣文學上有其功勞,但可惜絕大部分都是英文與日文領域,在歐洲的能見度仍不夠。
 另外一個問題:除了中書外譯外,我們又是否積極在國外推動譯成的作品?我們也應想想如何能推動類似的文化業務,例如定期節譯台灣文學創作以推動出版國際 化,或者與歐洲的翻譯、文學系所合作計畫,或者甚至協助國外出版社出版。這些跨國、跨部會的文化業務,是爭取文化主導權的重要步驟。
 中國將於二○○九年法蘭克福書展擔任貴賓國,這幾年來更陸續成立孔子學院推動中國語言及文化。如果我們一直忽略文化政治的重要性,而不去爭取文化與文學的主導權,則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勢必更加險峻。
 (作者為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涉掏空陽信 薛凌、陳勝宏聲押>中時07.07.25趙國明、

檢調偵辦陽信商銀超貸掏空案,昨日約談陽信董事長陳勝宏及立委薛凌夫妻檔等五人到案。檢方複訊後,常務董事林金隆及劉振陞遭檢方聲押禁見,出納李若華因協助湮滅證據,諭知卅萬元交保候傳;薛凌、陳勝宏在檢察官複訊後,以涉嫌重大、有串供之虞,亦遭聲押。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薛凌遭身兼陽信股東的同黨立委林文郎指控,於九十三年間競選不分區立委初選時,利用陽信商銀常務董事的身分,涉嫌與董事長陳勝宏等勾結,涉嫌掏空陽信四十億元。

士林地檢署昨天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展開約談行動,約談的五人分別是,薛凌、陽信董事長陳勝宏、常務董事林金隆、劉振陞及放款部出納李若華。 檢調在六月中旬前一波偵查中,已聲押包括陽信常董薛宗賢、其女友王玉蘭、分行經理陳益源、襄理何明龍等四人,昨天是第二波約談行動。

據了解,陳勝宏接受約談時,表示貸款過程合法,否認協助薛凌及其胞弟薛宗賢,利用人頭建設公司向該行超貸或掏空陽信資金的背信及詐欺的犯意。薛凌則保留的說,因時間久遠,是否與檢調掌握的證據符合,她已記不清楚。

士林地檢署追查,發現薛凌及陳勝宏涉嫌透過薛宗賢及其女友王玉蘭等人頭進行超貸,至少有近五億元不法掏空。檢調發現,薛宗賢手中擁有兩家建 設公司、三家營造公司及一家工程行,但他以王玉蘭等人頭負責人,利用購屋或擴建房屋等名義,多次向陽信銀行貸款近五億元,卻全數轉匯到薛宗賢名下使用。

檢調約談人頭負責人到案,供詞多指向薛宗賢就是公司實際負責人。其中,居關鍵地位的王玉蘭,即使對案情瞭若指掌,仍否認知情,被聲押禁見獲准。薛宗賢則將 責任全推給姊姊薛凌,因此,檢調彙集各項證據,認為薛凌也涉有重嫌,昨天約談她到案。 據了解,檢調調閱陳勝宏、薛凌等人帳冊,發現有異常的可疑資金進出,這些證據對他們相當不利。

<財務黑洞可能七、八億 國內第三大書商停業>中時07.07.25丁文玲

國內第三大書籍經銷商凌域國際公司在周一突然暫停業務,牽連的出版社包括國內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以及其他出版社數十家。這個牽連複雜的書店、經銷商、出版社在內的財務黑洞,據估計可能高達新台幣七、八億。讀者很可能在金石堂連鎖書店中,買不到這幾十家出版社的書。

外傳凌域與他們所經銷的出版社,幾乎每一家都有三至五千萬的票據往來。加上國內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對全國金石堂的所有經銷業務,都是由凌域負責,影響相當 大。一位不願具名的出版業人士憂心的說,整體的財務黑洞會越滾越大,新台幣七、八億跑不掉。幾家比較小型的出版社,坦言可能因這次事件牽連而面臨倒閉危 機,即便規模較大的城邦集團也受到重傷。

凌域在七月十二日即發信給所經銷的各家出版社,表示即日起新書補書暫停。上周五傳出凌域跳票,凌域的許多員工在本周一紛紛離職,凌域當天便暫停營業。

凌域成立於一九九五年,資本額大約一億左右,隸屬於文域事業集團旗下,文域集團還包括台灣與外國版權交易業務的大蘋果藝術、雙域……等公 司。凌域早期以經銷童書起家,後來擴大至發行經銷各式書籍,合作的出版社總計約六十四家,其中不乏一些重要的出版公司,像是城邦集團、秋雨、小知堂、木 馬、青林、格林、日月出版集團……等。 凌域負責人曹碩文今天早上將與出版商研議是否共渡難關,看出版社能否不要出走或交由金石堂直接銷售,也將於周四與銀行團協商。

台灣出版業向來由出版社、書籍經銷商、書店形成商業鏈,但在新興通路如網路書店、便利超商崛起之後,傳統的生態平衡逐漸被打破。加上整體書市的環境不景氣,出版業連鎖崩盤已是傳聞已久的恐怖預言,凌域的危機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書商財務危機 凌域、金石堂各說各話> 中時07.07.25丁文玲

國內第三大書籍經銷商凌域國際公司突然暫停業務,不過凌域負責人曹碩文否認結束營業、惡性倒閉的說法。他指責金石堂還積欠凌域一億元以上的庫存與其他帳 款,也說出版社與經銷商之間向來有「換票」、「票貼」的情形,所以實際欠出版社的帳,並沒有那麼多。 曹碩文說,金石堂書店長年未正常付款,票據付款期長達半年,門市銷售後也要六個月才放款,並且不願製作出版社的庫存清單,才會導致凌域發生危機。

金石堂書店總經理周傳芳則發公開信否認凌域的說法。周傳芳表示,自民國九十五年六月金石堂與城邦集團往來業務,委由凌域負責後,訂貨、補貨與同業品質相差 頗大,雙方合議又時常有變,業務難以配合。今年七月初,凌域又以財務需要,要求擴大預付金額,金石堂以超過公司經營安全之範圍,予以拒絕。凌域便要求即日 斷貨、下架,金石堂也同意照辦。 不料在這些糾紛當中,凌域就臨時歇業。由於凌域在兩、三周前就著手將城邦集團與其他所經銷出版社的書撤回,金石堂書店很可能面臨讀者買不到窘境。

國內第三大的書籍經銷商發生暫停營業,並與書店、出版社的紛爭難解。同時也傳出國內的雜誌的經銷供應也出現問題。萊爾富超商與國內最大雜誌經銷商之一的高見文化行銷發生爭議,萊爾富已經四期沒有銷售《商業周刊》了。

照合約交易 出版業要的不多

【聯合報07.08.13郝明義/台灣出版業者通路秩序聯盟成員

台灣出版業者通路秩序聯盟正式對外公布前,這裡針對一些報導略做澄清。這個聯盟之成立,關注的議題不只一端。金石堂只是其中之一,但最關緊要。至於最近我們對金石堂發信,但不是「公開信」,有一些原因。
金石堂與台灣出版業者間的問題,有兩個。第一個,是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這一點,各家情況不同,十分繁瑣,談起來容易失焦。許多問題盤根錯節,但究其根 源,則在於有沒有遵守合約行事。所以我們歸納出一個即使情況殊異,但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希望金石堂遵守合約行事。解決紛爭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之計,就是 回歸合約行事。
第二個,則是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要回答這一點,必須先問另一個問題:台灣出版業者怎麼會連「交易應該回歸合約行事」這麼一個極其根本(也極其卑微)的要 求,都吞吞吐吐無法主張,終至於演變如此?很慚愧地,原因應該是出在大家不願面對問題。這個情況之發生及因循至今,我們自己也有責任。
現在,繼代表二百家中小出版社的十六家經銷商出面要求金石堂回歸合約行事之後,另外十五家出版業者,也出面組成了一個聯盟。我們以「聯盟」之名出發,不是 想展示什麼姿態,所以只發信而不發「公開信」。我們是希望傳達一種認知與決心——面對問題的決心,以及與金石堂共同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決心。目前,我 們並不知道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但我們知道:只有面對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面對問題,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以禮相待。
我們一向敬重金石堂曾經首先以連鎖店的模式為台灣出版界開創新局的眼光與行動,所以會一直尊重自己談判的對象,在過程中不輕有任何失禮的行動。
我們也請金石堂尊重我們,談判的過程中,不要迴避必須正視之問題,也不要輕言自己排行榜的力量,「部分出版社或經銷商不供書給金石堂,還會有更多其他出版社爭取」。
我們和金石堂如何面對問題,相信深為各界所注目與關心。我們會謹慎前行,以期找到一個可以為大家共生共榮的解答。

台大人 找便宜書有門道【聯合報07.10.15張錦弘

前言:各大學已開學快一個月,在繽紛、多樣的迎新活動過後,很多大一新鮮人開始收心、專注課業。大學不像高中升學至上,正課之外,學生有更多時間讀閒書,但也常為了準備報告,不得不多讀書。
教育版今天起推出譗大一新鮮人的閱讀地圖豃系列,由各地記者走訪台大、師大、清交、東海、成大、中山等主要大學城,圖文並茂指引新鮮人,哪裡可以買到最便宜的書、哪些書店不能不知,今天先推出台大篇。
台大有師生3萬多人,若連同台科大、世新、政大、師大等鄰近區域學校,光賣書給大學師生,潛在市場就有10萬人,台大因此成為全國書店最多的大學城,周圍大小書店多達40幾家,從低價、簡體書、二手書、外文書、漫畫到誠品等連鎖書店,一應俱全。
大一新鮮人剛到台大,有哪些書店不可不知?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建議,可從台大校門口對面的誠品書店逛起,台大誠品的書比較齊全、分類清楚,缺點是平時不打折。
窮一點的學生,可多走幾步路,到不遠的聯經、上海書店台大店,以人文、社會科學的書居多,台大師生憑證,聯經本版書打75折,外版書打85折,目前開學特價,多數書打79折。
聯經旁邊的巷子走進去,是特色書店、咖啡店交錯林立的地方,夏鑄九說,台大學生、特別是讀社會組科系,不能不知道唐山書店,除因它專賣批判、思想文庫的歷史背景,還願意幫教授出冷門的書、讓學生寄賣作品。
台大歷史系二年級學生匡珮瑄說,想省錢的新生,若嫌麻煩,可上「博客來」網路書店訂書,像小說「歷史學家」,她就是上網79折買到的,也可到台電大樓對面的政大書城選購,最便宜打75折,也很划算。
台大政治系五年級蔡惟中說,台大附近最便宜的書店,應該是辛亥路側門對面的「販讀」,新書甚至不到7折。
在新生南路3段56巷內的「女書店」,則是國內專賣性別研究的知名書店,除了賣書,也常辦活動,夏鑄九說,有些討論性別與空間的書,還非得在這兒才買得到。
台大附近也有好幾家簡體書店,包括唐山對面的秋水堂、台電旁邊的「問津堂」等,非會員買書,是人民幣定價乘以4.6到5,會員價最便宜的是定價乘以4.3。
一名常逛簡體書店的李姓研究生說,大陸翻譯業比台灣興盛,很多台灣老師指定的原文書,可在簡體書店買到超便宜的譯本,例如她上文化研究的課,就在秋水堂買到台幣80元的譯本「索尼隨身聽的故事」。
匡珮瑄說,台大各系幾乎都會用原文教科書,特別是人文、社科類的,可到台大麥當勞樓上的「書林」選購,台大學生可打到85折。
新的教科書很貴,幾百元跑不掉,原文書甚至上千元,台大附近有好幾家二手書店,以標榜「誠品級」的茉莉二手書店最出名。茉莉台大二店專賣教科書及光碟,老 闆娘戴莉珍說,教科書有版本問題,其實不好賣,茉莉的定價很低,幾乎都不到新書的5折,3-4折比較多,也有3本100元的原文書。
茉莉台大一店以賣一般書籍為主,全新的出版社公關書定價比較高,會打到65折,一般二手書5折,但也有1本20、3本50元的低價書。茉莉也向一般民眾及台大師生收書,書況好的,可賣到定價2折。

台師大書店圈 怪又便宜【聯合報07.10.16張錦弘

台師大商圈的書店,雖然不像台大那麼多,但各類書店也有10幾家,號稱「全國最便宜的書店」─水準書局,曾被視為「在台北生存的100個理由」之一,老闆推薦的好書,有時賣不到5折;茉莉、華欣這兩家二手書店,也各有死忠客戶。
台師大文學院長張武昌說,師大師生想買新書,大多會光顧政大書城及水準書局這兩家,位於師大路的政大書城,書很齊全、分類清楚,訂書服務好,可打到75折;水準書局老闆賣書看心情、看交情,「奇摩子」好的時候,新書賣不到7折,缺點書不全、擠了點。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一書中,列名的水準書局被視為「怪店」,老闆曾大福努力推薦許多「優良書籍」,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老闆要他幫忙推銷舊版胡適文存,誰推銷30套,就送這名推廣學術有功的朋友到東南亞玩,夠怪吧!
喜歡旅遊、攝影的蘇先生,之前到希臘旅遊,回來後在水準看到一本希臘旅遊精裝書,訂價2000多元,老闆竟然只賣他3折800多元,還附贈一本土耳其旅遊書。水準書局由曾大福妻兒看店時,較不會隨便減價,但有些書仍可賣到65折。
若想買原文書,特別是英語教學、英檢方面的書,張武昌推薦金山南路的「文鶴」,團購或學生憑證打84折。
前師大學生會長、圖傳系學生王正說,師大學生想買教科書,有時透過「師大書苑」訂書較便宜;若不排斥簡體書,捷運台電大樓站5號出口附近的問津堂,政治、文史哲的書較齊全,還兼賣影音光碟。
想省錢的師大學生,不妨逛逛和平東路、青田街口的茉莉二手書店師大店。該店占地80幾坪,乾淨、分類清楚,還闢有童書區,大考中心主任、前師大校長簡茂發是常客。
茉莉師大店長劉盈伶綽號「叮噹」,是愛貓族,之前養了一隻流浪貓「book」,是深受顧客喜愛的招財貓,book後來走失,她又養了一對流浪貓,取名「布布」、「可可」,經常在店內和客人捉迷藏。
劉盈伶說,該店每天進書500本,也兼賣二手CD、DVD,有些較過時的二手書,4本只賣50元;也有3片50元的CD或VCD。
師大路、和平東路各一家的華欣書店,也賣二手書,售價比茉莉稍便宜,但書不像茉莉那麼新;龍泉街的「舊香居」,在興隆路三段警察學校附近,師大分店由第二代經營,蒐藏很多絕版珍品舊書,二手書玩家不能不知。
2007-10-17 06:01:29
書展政治學
法蘭克福書展的文化政治學> 中國時報07.10.15蔡慶樺

 圖書出版業的年度盛會法蘭克福書展於昨日落幕,本次書展由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擔任「貴賓國」(Gastland),引起了西班牙政壇、文化界對於語言與文化政治的爭論。
 加泰隆尼亞長期以來地位曖昧,此自治區多數人民並不願意成為西班牙治下一省,為了語言文化與經濟獨立已推動分離運動多年,也獲得相當程度成功。自治區政 府有相當高的財政賦稅自主權、獨立司法權,幾乎已經取得準國家地位。但自治區內仍然有反對分離運動的聲音,而希望自治區仍然是西班牙主權轄下的一部分,其 政治勢力相互角力之複雜程度,絲毫不比台灣眾多族群、語言、文化下的統獨紛爭遜色。而這次的「貴賓國」事件,更可以見出加泰隆尼亞在爭取獨立的過程裡,又 從文化政治的角度跨出了成功的一步。
 「貴賓國」事件爭論的焦點在於:書展邀請了以加泰隆尼亞語書寫的作家擔任貴賓,但加泰隆尼亞是多語言地區,為什麼加泰隆尼亞文學必須由使用加泰隆尼亞語 的作家代表,而不是由使用西班牙語的作家代表? 事實上居住於自治區的作家以西班牙語書寫的更佔多數,但是書展單位還是以加泰隆尼亞語代表了整個加泰隆尼亞區的文學、文化,因此也給與大眾一種加泰隆尼亞 不等於西班牙的印象。這場爭論才剛剛開始,其中牽涉到的語言、政治、文化的糾葛也註定了這場爭論不會有什麼簡單的結論,然而因為書展與外交部之間的合作關 係,卻也使得這文化事件透露出重要的政治訊息: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已經進入了國際議程。
 書展以加泰隆尼亞文化作為主題當然有其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但是,除了政治與經濟因素外,我們更應看到文化的重要性。自治區政府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取得 了文化的主導權,進而從文化的影響力擴散到國際政治中,取得了準國家地位的國際承認。這裡出現的政治訊息,能夠告訴追求主體性的台灣政府什麼訊息?
 我國政府在行銷台灣上不是沒有努力,但是我見到的對外宣傳多半著重在「美麗之島」的風光明媚好山好水,而比較少從文化層次去吸引國際注意。怎麼做?以法 蘭克福書展為例,超過一百個國家參展,吸引了全世界的幾十萬名訪客及媒體,一旦成為貴賓國,更會配和一連串活動推廣介紹這國家的文化,這絕對是爭取國際空 間的大好時機。然而我們可能成為書展的貴賓國嗎?暫且不論可能來自對岸政治干預,我們的文學其實也不足以引起國際注意,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夠好的文學創作 者,而是好的作品沒有被積極地引介給其他地區的讀者。在德國主要是漢學學者及學生關注著中文文學,魯爾波鴻大學的東亞學系甚至成立台灣研究室,在已故漢學 家馬漢茂帶領下作了許多出色的研究與翻譯,目前在德國可見德譯台灣文學作品多是由該校訓練的學者與學生所譯。而後來文建會也展開了「中書外譯」計畫,在推 廣台灣文學上有其功勞,但可惜絕大部分都是英文與日文領域,在歐洲的能見度仍不夠。
 另外一個問題:除了中書外譯外,我們又是否積極在國外推動譯成的作品?我們也應想想如何能推動類似的文化業務,例如定期節譯台灣文學創作以推動出版國際 化,或者與歐洲的翻譯、文學系所合作計畫,或者甚至協助國外出版社出版。這些跨國、跨部會的文化業務,是爭取文化主導權的重要步驟。
 中國將於二○○九年法蘭克福書展擔任貴賓國,這幾年來更陸續成立孔子學院推動中國語言及文化。如果我們一直忽略文化政治的重要性,而不去爭取文化與文學的主導權,則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勢必更加險峻。(作者為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2007-10-30 12:21:24
像賣場
人文消失 國際書展像賣場【聯合報╱記者陳宛茜08.02.15 

天氣冷、景氣更冷!第十六屆台北國際書展昨天全面開放,受到去年出版不景氣的影響,不少小型出版社退出書展、有設計感的攤位減少,簡陋的「三十九元書店」反倒進駐。本該是書香嘉年華的國際書展,如今面對淪為大賣場的考驗。
洪範文學今年首次退出書展,讓昔日著名的「五小」文人出版社,如今只剩九歌獨撐大局。過去請作家在攤位「站台」辦簽書會的盛況,今年也不復見。九歌副社長蔡澤松表示,近年本土作家號召力大減,辦簽名會要面對人氣考驗、又占賣書空間,出版社自然興趣缺缺。
小型獨立出版社的銳減,也是今年書展教人憂心之處。大雁、立緒、玉山社、二魚、集合等人文主題出版社,今年不約而同缺席書展。這些非主流出版社向來視國際書展為「打形象」的好機會;它們本身也是吸引書迷的一道風景。如今缺席,象徵書展的「特色」逐漸消失。
田園城市、行人、家西書社三家出版單位,過去幾年皆以充滿設計感的攤位引人駐足,今年卻一起消失。田園城市坦承,砸錢設計攤位不僅成本難以回收,設計也常被人潮掩蓋,得不償失。
雄獅美術被公認是今年「最美麗的攤位」。總編輯李賢文把家中收藏的檜木桌椅搬到展場中,邀請參觀民眾坐下來,品一口清茶。「書展最重要的是讀書氛圍的營造!」然而他的理念已是孤掌難鳴。
取而代之的是陳設粗陋的廉價書攤位。專賣回頭書的「三十九元書店」,今年重回書展。一個強打「三本雜誌一百元」的攤位,牆上貼著標語「知識掉價、賤過廢紙」,讓人怵目驚心。一家出版社乾脆模仿大賣場,推出「二九九元裝到飽」限時搶購活動。
戶外生活雜誌社長陳遠建看了直搖頭,「把書當折扣商品,出版社還有什麼未來!」他認為,出版社猛打折的惡性循環,就是讓不想靠打折生存的出版社,在書展找不到發揮空間、最後萌生退意。
一位資深出版人認為,觀眾對書展雖有折扣的期待,但他們也希望出版社能提供不同於賣場的「展覽」氛圍。如何在折扣與空間美學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未來台北國際書展必須面臨的嚴峻考驗。
2008-02-15 13:10:08
書臭
「閱讀」仍是台灣文化活動重要動能>中時社論08.02.17 

     對愛書人來說,每年春節過後的重要活動之一就是「台北國際書展」。儘管出版界近年來經營風波不少,僅去年就發生了經銷商凌域倒閉風波,以及金石堂和誠品「銷轉結」制度對出版社形成的重大衝擊等事件,但出版界仍持續努力著,不只期望新春銷售開出紅盤,也期待本土創作能重現生機。
     近年來,台灣出版界雖然景氣不佳,但倒是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就是文學類書籍銷售成長,如根據金石堂連鎖書店系統的銷售統計,文學類書的銷售增加了近七%,僅次於商業書的成長,而且文學書中,「磚頭小說」異軍突起、大受歡迎,換言之,只要內容夠精采好看,讀者並不在乎書的厚重。
     不過,在文學書翻紅的浪潮中,出版界也很遺憾地發現,台灣本土創作似乎並沒有出現同等幅度的創作能量,更沒有得到市場足夠的關注。為了鼓勵更多本土創作,今年台北國際書展首次舉辦了「二○○八台北國際書展年度之書大獎」,參加條件就是本土創作出版品,並分為小說類和非小說類。小說類有四十六件、非小說有一五七件作品參賽,最後各選出了五本入圍作品,書展期間將會公布「年度之書」的得獎名單。
     比較特別的是,年度之書獎不但給予創作者獎金,出版社工作團隊也可獲得獎金。相信這個獎要鼓勵的不只是創作者,也是出版界的「幕後英雄」,讓更多出版人願意投入台灣本土創作的開發與出版工作。
     此外,書展還舉辦了 「Books From Taiwan 2008」(二○○八年台灣出版品)活動,一共選出四十五本本土創作書,包括小說類十一本、非小說類十本、童書類五本、繪本與圖文書類七本及漫畫類十二本,將主動推薦給國外出版社的版權銷售代表,希望這些書有機會賣出外文版權,增加台灣書籍的國際能見度。
     在翻譯書大量進入書市的趨勢中,「以獎金鼓勵創作」似乎可以對華文創作者提供一定的誘因;華文出版界單一獎金金額最高的「九歌三○長篇小說獎」,由台灣的九歌出版集團舉辦,以首獎兩百萬元新台幣的天價,向華文寫作高手發出邀請。這個獎項即將在三月三十一日截稿,究竟最後獎落誰家,預估將會是二○○八年出版界的盛事一樁。
     隨著中國大陸日益蓬勃的創作與出版動能,台灣創作者與出版社一方面有機會在不斷擴大的華文出版市場中,開拓更多商機,但是不可諱言的,台灣本土創作者與出版商所面臨的競爭與挑戰,也愈來愈嚴峻。例如,不久前《亞洲週刊》評選出二○○七年十大華文小說,台灣只有青年作家吳明益的《睡眠的航線》一本書入選;十大非文學類書籍來自台灣的是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與簡媜的《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第十屆台北文學獎則有河南的馮傑以及馬來西亞的許裕全分別雙料入選;而來自台灣的漫畫家蔡志忠在最近於廣州舉行的「第四屆金龍獎原創動畫漫畫藝術大賽」中,獲得了華語動漫終身成就獎。可以看出,華文跨地區的創作互動,對台灣本土創作者來說,是機會也是考驗。幾年前由台灣作家幾米、朱德庸、王文華等人在整個華文地區所帶動的「台式都會生活風格」,近年來已有轉淡趨勢,出版界的變化似乎也若干程度地反映了各個地區文化力的消長。
     儘管出版界也在經濟景氣下滑的大環境中,面臨了一定程度的困境,但從各式各樣的統計數字看來,人們對閱讀仍維持著一定的興趣與熱度。例如,根據台北市立圖書館的統計數字顯示,二○○七年台北的借書人次和冊數都比前一年增長。去年台北市立圖書館外借冊數比前一年增長七.一五%;全年進館人次較二○○六年增長一.二九%,儘管漲幅有限,至少顯示社會的閱讀力仍在成長中;其中,小學生的借閱冊數較前一年增長近二○%,更是令出版業者感到鼓舞;在這個連微利都很難得的環境裡,讀者的支持、一分文化人的使命,或許正是出版人願意在重重困難中繼續前進的動力;我們要為台灣的出版人加油,因為出版是文化的櫥窗,「閱讀」是人們最容易參與的文化活動之一。

台北國際書展 書香聞不到>劉韻詩/北市(退休教師)

     筆者與外子都喜愛閱讀,因此十多年來從未錯過台北國際書展。今年一如往例,我們拖著旅行箱前往第十六屆台北國際書展展場,希望找到自己喜歡的讀物。遺憾的是,我們竟敗興而歸。
     或許是受經濟不景氣影響,少了許多純文學、及綜合人文出版社的攤位;過去書展中那種知名作家為讀者簽書的溫馨熱鬧場面,當然也隨之消失。更令人難耐的是這國際性書展,竟有卅九元回頭書設攤;還有出版社打出「二九九裝到飽」的「限時搶購」;加上業者大聲喧嚷拉客、強迫推銷,硬是將原本應清明寧靜、書香洋溢的國際書展弄得如同菜市場,讓人倒盡胃口,也失去選書買書的心情。
     還有一家以「三本雜誌一百元」為賣點的攤位,壁上白紙黑字「知識掉價,賤如廢紙」;把文字糟蹋到這種程度,令人難過得想哭。
     國際書展除了為鼓勵閱讀、促成書香社會、提昇生活品質,也是在國際社會打出形象的機會。被國際出版界譽為「書展先生」的衛浩世,曾說台灣的出版市場太小;其主因是他在台北國際書展中所能看到的優質出版社不多。
     如何鼓勵出版商踴躍參加書展活動,獎勵攤位的空間美學設計,輔導改善業者的行銷態度,讓日後書展是真正的書香嘉年華,令觀眾與國際人士耳目一新;盼主辦單位慎思。
2008-02-17 12:42:20
買氣
衝高了買氣 扼殺了創意【聯合報╱記者陳宛茜08.02.19
 
第十六屆台北國際書展昨天閉幕。台北書展基金會統計,六天約四十一萬人次湧入書展,比去年的四十萬人次略多,但比前年少三萬。
台北書展是台灣出版景氣指標。今年參展的小型出版社銳減、新書書種變少;參展出版社也不再花心力設計攤位、寧以折扣「賣書求現」,恰恰正是此刻台灣實體書店困境的縮影。
隨著網路書店崛起、經濟不景氣,出版社慢慢修改參加書展的策略。「面子」不再重要,攤位設計能省則省;接著大玩折扣遊戲,「到書展撿便宜」逐漸取代「看作家」、「找好書」。然而書展再怎麼打折扣,也打不過不需攤位成本的網路書店。當讀者發現書展「逛書」氣氛還不如網路世界,可還願意買票進書展?
顧「裡子」不顧「面子」的惡果已在今年浮現,大量「小而美」的人文主題出版社集體缺席,書種也隨之貧乏黯淡。去年的出版風暴固然是導火線,但不少出版社坦承,棄守是因為發現在這樣以折扣廝殺的賣場氛圍中,創意和品味難找到空間。
今年首設、由廿五家軍事出版社合組的「軍事圖書出版區」,是值得小型出版社參考的典範。這些出版社論規模只能算是「微型」,比小型還小型,卻能「團結力量大」,成為最受大眾注意的書展焦點,也為自己開發新讀者。

台北書展 國外大宗採購逾千萬【經濟日報李至和
 
第16屆台北國際書展昨(18)日結束,今年有41萬人參觀,較去年微幅成長。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林載爵說,今年估計國外大宗採購金額約有1,000萬元以上,包括九歌、印刻等出版社,現場銷售業績不俗,今年書展交出漂亮成績單。
台北國際書展以國內出版業零售,並結合國外採購、版權交易功能。今年雖然國內參展出版社減少,六天展期仍能有好業績,讓部分業者感到欣慰。
大塊出版社董事長郝明義說,今年大塊的攤位比去年減少十個,其中一個攤位甚至大面積留白,讓業務部門跳腳。至於折扣方面也維持八折左右,並未流血促銷,業績卻較去年微幅成長。
九歌出版社今年業績也比去年增加三成以上,星期六單日業績更是歷年參展最好的一次。以文學為主的印刻出版社,今年打出作家朱天文新作,也帶來不少人氣與買氣,業績長紅。
林載爵說:「書展也是賣場,各出版業者參展也有業績壓力,只要折扣合理,並沒有不好。」昨天傍晚部分參展出版社紛紛端出六九折的促銷,角川旗下的Taipei Walker更打出當期雜誌降價50元,但整體看來,削價競爭並不明顯。
而海外版權交易也有斬獲,今年以澳洲為書展主題,澳洲與各國出版業者進行250場版權洽談會。
2008-02-19 09:06:18
熱比婭將出席法蘭克福書展
(楨:別假民主,自由,多元,人權之名,人家在德國等年也請納粹黨或聖戰士等異議人士出席,德等國會如何?)熱比婭將出席法蘭克福書展

法蘭克福書展 熱比婭將出席【聯合晚報 2009.09.17

中國是今年法蘭克福書展的主題國,除了中國官方主辦的活動外,流亡巴黎的高行健、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熱比婭等異議人士也將出席,為不同觀點提供對話和交流的平台。
即將在10月中揭幕的法蘭克福書展,預計邀請超過160位中國作家出席,舉辦600多場與中國有關的活動,吸引1萬名記者採訪,堪稱是中國文化和出版事業,近幾十年來在海外最完整的呈現。包括台灣在內的相關活動亦受到關注。
然而,上週末在法蘭克福舉行一場為書展熱身的研討會,卻因為中方施壓主辦單位,拒絕原本受邀的異議作家戴晴和貝嶺參加,讓德國文化界警覺到,中國的新聞和出版檢查,恐怕會讓今年的書展成為一言堂。
對此,書展主席布斯(Juergen Boos)特地寫了一封公開信,強調不會為言論自由做任何妥協。
布斯表示,除了中國官方活動外,法蘭克福書展期間為了呈現「獨立的」、「另外的」中國,將舉辦250 場活動,例如在中國無法出版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和住在倫敦的詩人楊煉,將討論身處兩種不同文化的生活和寫作。
他說,其他像是藝術家艾未未、流亡瑞典的維吾爾文作家、達賴喇嘛的特使格桑堅贊、香港作家梁秉鈞及獨立中文筆會的作家,也都一樣將出席書展。
布斯指出,法蘭克福書展應該是相異、甚至完全相左觀點的對話平台,即使壓力從四面八方而來,主辦單位也不應該動搖。
布斯強調,民主與言論自由本來就有摩擦,法蘭克福書展的任務不是教育別人什麼才是民主,它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民主,這是書展的遊戲規則。
在這場討論中國在西方形象的研討會上,戴晴和貝嶺兩位作家還是不顧中方的禁令,直闖法蘭克福現場,受邀上台時,在場中國官員集體退席,在德國的文化圈造成轟動。
帶團的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前會長梅兆榮,重返會場後表示,「我們是來交換意見,不是上民主課,那套已經過時了。」

另參本館:烏魯木齊事件(一) 88水災 (二)
2009-09-21 09:51:23
版主回應
法蘭克福書展閉幕 中國館參展人創新高2009-10-20 旺報 記者黃奕瀠

 法蘭克福書展於18日落幕。此次的主題館中國與下屆主題館阿根廷舉行了交接儀式,主辦單位表示,中國主題館的參觀人流量創造了「書展歷史之最」,德國人也藉此機會接觸、了解中國文化。而中國參展商也在本屆書展向外輸出版權2417項…。
 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在交接儀式中表示,這次中國館的展出相當成功,「德國出版業告訴我,這是二十年來,主題館參觀人數最多、設計最精美、內容最深刻的一次。」同時,鄔書林也宣布,版權貿易和出版業務交流頗有進展,版權貿易簽訂的合約總數超過2000項。除此之外,中國精心準備的600多場文化活動贏得參觀者的好評,「我堅信,通過這次活動,中國會更認識世界,世界會更了解中國。」鄔書林說。
 但是,如何透過書展的活動,真正了解中國?
 透過書展 了解中國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許多德國市民認為,這次書展就像打開了通往中國的大門,讓人感受到「真正的中國」。但《環球時報》也不客氣地批評,在德國,有不少對中國敵視的審視和聲音,「給書展投下了一絲陰影」。《環球時報》指稱,其記者曾目睹德國電影拍攝者質問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對於中國異見人士坐牢有何看法?對此鐵凝回答:「在中國,沒有人會因為寫作而坐牢。」即使主辦單位宣稱,世界各媒體大量報導中國參展的活動,曝光度超過去年報導的3倍,但《環球時報》卻也抱怨,德國媒體對主賓國的報導有三分之二是負面的,除了新聞自由、人權外,「純中國文化」的內容很少。
 光就德國媒體對於法蘭克福書展中國展的活動,便多達5000篇相關的報導,遑論其他國家。這是中共建政60年來,中國出版與文化事業在國際最龐大的展現,宣傳效益確實十分驚人。然而,呈現的不僅只是想展現「軟實力」的中國,還有其打壓聲音的那一面,也隨著熱烈的報導一起展現:因為柏林圍牆倒塌才20年,德國人很清楚那些獨裁的壓制,他們對此更為關心。
 書展開幕前,德國媒體最注意的作家是閻連科,和他挖苦共黨統治的小說《為人民服務》,及旅英作家馬建、四川作家廖亦武。他們關心這些作家,是因為他們的作品遭禁。書展主辦單位甚至主動邀請了德國總理接見並重視的禁書《中國農民調查》兩位作者陳桂棣和春桃。而廖亦武雖受邀參加書展但被限制出境,德國媒體也有相關報導,《南德意志報》不僅頭版刊出,還邀廖亦武寫了心聲,他在文中寫道:「雖然我的德文譯本正好在那兒的書展上推出,雖然柏林的世界文化之家早就發來邀請,但是管理我的警察說廖亦武你去不了。我說我有護照,為什麼去不了?警察說你自己清楚。」
 中國作家與漢學家熱烈交流
 書展結束前一天,世界維吾爾大會主席熱比婭現身法蘭克福書展,也引起媒體注意。她參訪了台灣館、土耳其館和中國館,熱比婭的出現使不少中國館內的中國人深感錯愕,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與他在台灣館和土耳其館受到的歡迎,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些都是中國文化向世界開展的「陰影」。
 書展中,中國作家畢飛宇與德國漢學家顧彬對談時表示,顧彬德國式的直率,使他批評中國現代文學起來毫不留情,但他知道顧彬對中國感情深厚,如果他能懂「中國式密碼」,以「中國人的方式」提出,那麼這些批評和建議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對此,顧彬回應說,他確實得罪不少中國人,可是他現在和這些中國作家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樣的友誼是建立在彼此理解的基礎之上,牢不可破。

法蘭克福書展 中國賠了夫人又折兵2009-10-20(楨:另參本館:自由造假

中國積極擴張經濟觸角的同時,對於推廣文化「軟實力」以對抗西方影響力、提升其全球形象的努力也不在話下,不過就算中國商品受到認同,事實證明,數十年來因審查與箝制導致問題重重的中國文化藝術,要向海外推廣,其實存在一定難度,從德國媒體對中國擔任本屆法蘭克福書展主題國的表現毀譽參半可見一斑。
花大錢促銷主題國 反挨批箝制言論禍首
德國左派大報「日日新聞報」認為,中國的形象,不會因為書展端出的「軟實力」,或砸巨資打造傳媒帝國就能改變,「只要決定權繼續操控在共黨的宣傳機器手上,而不是記者,就沒人會相信他們說的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20/today-int2.htm
2009-10-20 10:36:26
阿楨
中國作家 趁勢起 2009-10-25 李金蓮

 中國積極購買翻譯書版權,但反過來,把自己的作家推到西方市場,也漸有成效。
 成立於倫敦,在中國、台灣、俄羅斯、東歐等地均設有分公司的英商安德魯納伯格公司,曾經成功地將俄羅斯奇幻小說家盧基揚年科(《夜巡者》作者),引入英美和台灣書市。近年來,他們也大力推銷華文作家,除了華文文學招牌張愛玲之外,旗下並代理余華、畢飛宇、王小波的作品。
 該公司總裁安德魯納伯格認為,西方對中國文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他們透過中國作家的作品,更瞭解了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不過,他也表示,中文是很美的文字,在翻譯上誠屬不易,但英美出版社擅長中文的編輯不多,大多還是仰賴英文譯稿,若翻譯失味,即會影響編輯對作品的評估。
2009-10-29 11:57:08
版主回應
一群在世界各地打拚的版權經紀人2009-10-25 林欣誼

 全世界版權交易量最大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為期5天的展期剛在18日落幕。在這個明星作家雲集、文學活動滿檔的書展中,其實還有一群人才是書展最重要的主角,他們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版權經紀人。
 在書展六館2樓佔地半層的「版權中心」裡,以公司為單位的小桌子一字排開,書展中最繁忙的生意就在這裡上演。
 今年適逢中國為主題國,中國新興的出版市場也成為各界關注焦點。隨著中國崛起、華文熱持續延燒,西方出版界對中國作家「需求」恐大,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就曾說,目前美國任何一家大出版社,一定都要出版幾本中國作者的書;反過來說,中國人讀什麼書?中國市場有多大?如何賣書給中國人?也成為全世界書商最急著了解的問題。

 中國大市場 數字沒有上限

 根據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書展開幕典禮所說,去年中國出版新書27.5萬種,引進國外版權1.7萬種;換算翻譯書約占6%,但其中近一半為教科書。
 台灣起家的「博達著作權代理公司」近年已在北京設立辦公室,資深主管陳語萱表示,10多年前中國購買海外版權,平均一本書的預付版稅(預付金)約250美金,現在已達上萬美金,引進書籍數量越來越多、類別越來越廣,今年書展尤其買氣成長,絲毫不受景氣影響。
 「光磊國際版權經紀公司」創辦人譚光磊更舉例:「今年書展中,你知道《季辛吉回憶錄》以多少錢賣出簡體中文版權嗎?50萬美金!」面對這個天文數字,光是計算要賣出多少本才能回收,就會算到頭暈。但他解釋:「中國出版社大多國營,老闆是作官、不是作生意的,所以他們付這個價錢,也不求回收,而是把一本書炒熱話題,他們就得了名。」
 不過,中國雖然人口眾多,但書籍消費集中在大城市,閱讀人口比例不如想像的高,一般翻譯書若賣上8000本,就能登上暢銷書榜。但近年熱賣的翻譯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在台創下40萬冊銷量,中國則有70萬冊,比起中國本土的暢銷小說,這還只是普通暢銷而已,難怪譚光磊笑說:「大市場驚人的地方,就是數字沒有上限!」

 他們願意經營一整系列的經典

 20年前就進駐中國的「大苹果」版權代理公司創辦人呂光東、陳曆莉夫婦更直截了當地說:「1970年代末文革結束以來,大陸出版業年年成長,以我們公司在中國的業績來說,今年成長率高達30%。」
 陳曆莉1995年移居北京,她認為不應「看低」中國的出版水準,事實上中國引進翻譯書甚具深度與廣度,例如他們願意經營一整系列的經典叢書、文學名家,「暢銷」與「長銷」書兩者不偏廢,反觀台灣卻只一味追求暢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萊辛等人的書,台灣出了幾本?中國可是整套地引進。
 陳語萱也提出,過去台灣是中國引進海外版權的一扇窗戶,他們會先觀察一本書在台的市場反應、編輯如何包裝,「這幾年卻倒過來,很多翻譯書中國搶先出版,而且多樣性遠超過台灣,年輕編輯也人才輩出,水準高、視野廣闊。」引進的書種早年以商管類為主,近年則是大眾心理、成功學與勵志題材大幅成長。

 台灣漸漸培養出優秀的本土作者

 但對於兩岸翻譯書市場的消長,陳語萱從正面角度來看,肯定台灣編輯品味高、挑書精,尤其善於包裝書籍,編輯功力無庸置疑。經過10多年引進海外版權的歷程後,也漸漸培養出優秀的本土作者,翻譯書的比例因此降低,「這是一件好事。」
 她持平地說,畢竟台灣不像中國出版社大多為國營事業,可以支持小眾的學術及經典書籍出版,「台灣出版社為了存活不可能太理想,市場化是必然,但對書籍質感的掌握,仍然是台灣的優勢。」
 她認為書籍是一個社會沉澱之後的產物,因此近年台灣書市心靈勵志書、催淚小說當紅,正反映出我們社會的需求。而雖然中國目前仍非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地方,對出版內容審查嚴格,舉凡性、宗教、西藏、台灣等題材都屬禁忌,但編輯視野早就走在國家之前,未來中國出版在質與量上的成長,仍值得期待。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303+112009102500061,00.html
2009-10-29 11:57:33
阿楨
重慶南路地標 臺灣商務一甲子 雲五大樓改建2011-08-26 中時

 走過一甲子歲月,台北重慶南路書街上年代最悠久的書店臺灣商務印書館所在的雲五大樓即將走入歷史,拆除改建。雖然改建後書店會遷回原址,不過這棟書街上最醒目的三角窗建築地標,將隨之消失,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
 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方鵬程證實,改建案兩年多前便談妥,但目前還在建照申請程序中,拆遷時間未定。
 四層樓的臺灣商務印書館原先一樓是書店門市,樓上是辦公室,書店去年初先遷到重慶南路上的新址。這次改建範圍預計包括臺灣商務及鄰近約十幢一至四層樓老建築,雲五大樓拆除後將改建為地上十五層、地下四層的住商大樓。
 一九五○年代鼎盛時期,重慶南路書店街曾聚集上百家書店與兩百多個書報攤。隨著都會區擴展,連鎖書店林立,書街盛況不再,如今僅剩世界書局、衡陽街的正中書局等少數老字號出版社,其中創立年代最早的便是臺灣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一八九七年由印刷商夏瑞芳等四人創辦於上海,蔡元培、蔣夢麟、王雲五等名士都曾主持編務,戰時一度遷到重慶。一九四八年商務印書館在台灣設立分館,遷入現址的磚造三層樓房,一九五○年改名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六八年,董事長王雲五將舊館改建為鋼筋水泥四層樓,稱為雲五大樓,即目前所見樣貌。
 臺灣商務印書館早期以文史哲等學術類書為主,最為人所知的代表作是六○年代出版的鹿橋《未央歌》。近年轉型為綜合出版社,以美國小說家茱迪皮考特、美食家波登的作品創下市場佳績。
 方鵬程表示,拆下的臺灣商務印書館及雲五大樓鑄字招牌,將收藏在新生南路的王雲五紀念館。
2012-02-04 12:16:30
版主回應
商務印書館 回上海續前緣【聯合報2012.02.04

為文化產業整舊復舊,有百年歷史的「商務印書館」、「人民音樂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等中國出版老字號,今年一月集體重返誕生地上海,再續前緣,讓上海蘇州河北岸的虹口地區已成為中國現代出版印刷業聚集地之一。
新華社報導,一八九七年,商務印書館成立於上海,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出版機構,與北京大學一同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一九○七年,商務印書館印刷總廠和編譯所新址選定閘北與虹口交界的寶山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出版印刷業快速發展,商務印書館每年的經濟增長率達百分卅。
一九三二年初,「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日軍對上海空襲,商務印書館的總務處、編譯所、印刷總廠和東方圖書館等毀於日軍襲擊引燃的大火中,大量善本付之一炬,熔毀的排版鉛字後來凝固在下水道裡。
今年九十三歲、親歷「一二八」的上海市政府參事楊小佛回憶說,當時場面慘不忍睹,消防隊緊急滅火,也是杯水車薪。「我當時是初中生,住在淮海路,那時叫霞飛路,商務印書館炸毀後揚起的紙灰,一直飄到我家陽台上,那場面至今無法忘記。」
全面抗戰後,商務印書館處於顛沛流離狀態,其機構輾轉長沙、重慶、香港等地,直至戰爭結束才遷回上海。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適應全國出版事業發展需要,商務印書館遷往北京。今年一月,商務印書館等老字號通過設置分支機構、出版中心等方式重返上海,選址依然是虹口區,並集中命名為「中國出版藍橋創意產業園區」。
與商務印書館一同遷回上海的還有擁有七十多年歷史的萬葉書店(人民音樂出版社前身)。書店於一九三八年七月一日在上海蘇州河北岸的海寧路成寧里十一號誕生。
老一代出版人感慨,這是一次「回家」之旅。新中國成立前曾守護這些文化老字號的上海第二消防隊(今稱為上海虹口消防支隊)。直至今日,這支消防隊隊史陳列室裡依然保存著商務印書館的老照片。
報導稱,龍年新春,商務印書館等百年文化老字號與虹口消防支隊「結對」共建,開啟新的出版征程。虹口消防支隊副支隊長王泓燕說,斗轉星移,守護中國書業老品牌的重任落在新一代消防隊員肩上。

出版業困境 馬英九:納兩岸交流考量 2012-02-01 台灣醒報

年度盛事2012台北國際書展雖然在今天開幕,但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榮文卻提出台灣出版業面臨紙本書沒落、數位出版商業模式尚未成型、兩岸出版交流未開放等三大挑戰,期盼政府把推銷書當作一件重要的事。總統馬英九則當場回應,未來將著力在兩岸出版交流上,他也看好出版開放後所帶來正面效益。
王榮文在開幕致詞時指出,紙本書沒落,使得傳統編輯選書的壓力更甚以往,王榮文說:「要創造一本暢銷書很不容易,甚至需要作者一起參與推銷書籍。」而數位出版雖然方興未艾,但尚未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以致電子書成本回收仍不易評估。
王榮文更說,電子書的瓶頸是全世界出版業共同面臨的問題,但在華文圈特別嚴重,因為台灣只有2300萬人口,市場不大。如果政府能用教育系統來創造電子書的產業市場,電子書產業可能會有較好的發展。
對於未開放的兩岸出版,王榮文表示,目前台灣的出版社無法在中國大陸賣出任何一本書,若能建立華文單一出版市場,將提高台灣出版對國際的吸引力。因為中國大陸是華文圈最大的市場,而台北國際書展是個具有聲望的平台,兩岸交流後不但台灣的書能到中國大陸出版,中國大陸的書也能來此參展,可使台灣成為世界認識中國大陸出版業的最佳平台。
馬英九認同其想法,並表示會認真思考策略,他期盼,明年由文化部接手主辦國際書展時,能在兩岸出版交流上有所突破。
馬英九也指出,近10年來兩岸在圖書方面的交流愈來愈密切,齊邦媛的《巨流河》、蔡康永《說話的方式》以及朱天心的小說都能登上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的排行榜,令人振奮。他說,台灣人口雖然遠少於中國大陸,但一年可出版4萬5千餘冊的書籍,出版能量遠超過對岸。

另參本館:越讀,越聰明? 《出版大崩潰》書展大拜拜
2012-08-21 11:55:10
阿楨
上海書展湧人潮 陸紙質書不頹敗【聯合報2012.08.21

當輕點手機,幾秒鐘就可將一本書收入囊中時,出版商們禁不住要懷疑,大陸內地的紙質書籍發展是否將進入「頹敗時期」。
中新社報導,匯聚大陸各地逾15萬種圖書、近500家出版社的上海書展20日進入第六天,現場趕來買紙質書籍的各地「書蟲」仍是摩肩接踵。從這個大陸知名的大型出版文化盛會上,可以管窺紙質書籍在中國讀者心中仍占「一席之地」。
在上海書展當天舉行的中俄作家文學對話活動上,俄羅斯作家弗拉基米爾‧克魯平認為,紙質書的獨特體驗是電子閱讀時代難以替代的,「當一本紙質書在枕頭下壓著的時候,就像磁石能隨時吸引你閱讀,這種體驗是用電腦或其他網絡閱讀方式無法達到的。」
大陸知名作家陳丹燕表示,作為一名紙質書「出身」的作家,她思考更多的是要用什麼樣的創作,讓自己的書值得「砍三棵樹、五棵樹」,來印刷成書籍。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最新發布的「上海市民閱讀狀況調查分析報告(2012年度)」顯示,在網絡閱讀日益挑戰傳統閱讀的時代背景下,56.69%的上海市民首選「傳統紙質閱讀」。
紙質書籍在不同年齡段的讀者群中仍然保有一定市場。高中學生夏夢怡說,盡管自己已是電子書的忠實擁護者,但還是感覺名著、繪畫一類的書籍看紙質的比較有感覺。33歲的年輕媽媽苗慶說,堅持讓兒子看更為傳統的紙質書籍來獲得知識。
2012-08-21 11:47:10
圖博館
陸書店「秤斤賣書」 紙本書步向黃昏2015-10-13 聯合報

隨著網路越來越發達,大陸傳統紙本書籍出版業同樣也面臨寒冬,以東莞市為例,除了大型傳統書店減少之外,已經開始出現「秤斤賣」的書店,業者將全新書籍以每斤13元的價格出售,顧客到櫃台結帳時,就像買水果、豬肉一樣,直接把書放在磅秤上秤重,就可以得出售價。
大陸書籍市場出現割喉戰,秤斤計價。 林益平/攝影
分享
這家「秤斤賣」書店位於虎門鎮最繁華路段之一的黃河時裝城旁,書籍種類不亞於傳統書店,從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到現代小說、從烹飪食譜到園藝指導應有盡有,賣的書並非二手舊書,而是全新書籍,因此吸引許多顧客翻閱;不過對於是否擁有版權問題,業者並沒回應。
1名顧客抱著一疊書結帳,所選購的書籍包括《福爾摩斯全集》4冊合計約1500頁、《藏獒》系列小說3冊約1000頁、《海上花開》、《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各約400頁,秤重之後得出的售價為97元,這名消費者指出,價格約是一般書店的三分之一。
業者說,雖然陸續都有顧客上門翻書,不過真正花錢購買的人不多,主要還是大家已經習慣在電腦、手機上閱讀,尤其在大陸有非常多免費閱讀的電子書,願意再花錢買紙本書籍的人實在不多。
業者並且以最近非常熱門的《狼圖騰》一書為例指出,《狼圖騰》從出版後就非常紅火,尤其最近作者姜戎獲得蒙古最高文學獎項,成為第一位獲得此獎的外國人,雖然出版商火速推出各種配套促銷方式,但問題是網路上有數不清可以免費下載的《狼圖騰》全文,因此這本書的銷售並沒有因為姜戎獲獎而有所波動。
2015-10-13 12:08:40
圖博館
文茜的世界周報/蔦屋書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X66lxWDYzw&list=PL91BBCCF65CE3D190&index=4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bF-TEHBDnQ&list=PL91BBCCF65CE3D190&index=46

日本唯一入選「世界20家最美書店」-蔦屋書店TSUTAYA

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是日本連鎖綜合書店TSUTAYA的代官山店鋪,2011年正式營業,是唯一一家入選「世界最美的20家書店」的日本書店。在網路書店以低廉的價格、便捷的銷售模式吞噬圖書行銷市場,實體書店經營慘澹之時,代官山蔦屋書店沒有促銷,沒有廣告,卻屹立不倒,銷量上漲,並且擁有眾多忠實的讀者群,成功得像一個悖論。
  TSUTAYA的過去
日本TSUTAYA連鎖書店創立於1983年,以銷售書籍、電影、音樂聞名,現在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租借音樂和電影的綜合店鋪。「蔦屋」兩個字的由來並非對TSUTAYA的音譯,而是因為TSUTAYA的經營商希望能夠作為新時代的有為出版人,選擇了日本江湖時期著名的出版人蔦屋重三郎的姓氏。
  在三十餘年前,TSUTAYA的第一家店就是以「蔦屋書店」的名字在大阪開門迎客,第一家蔦屋書店就以電影、音樂和書籍的綜合經營模式打破了以往任何書店的經營模式,為當時的年青人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在1993年開始涉及CD行業以後,「蔦屋書店」這四個漢字就很少被使用,1994年之後的店鋪都以TSUTAYA作為店名。代官山蔦屋書店近年重塑品牌、重新啟用漢字名稱,一個非常強烈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如同當年一樣,為他的顧客們再一次提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選擇。所以,這一家不僅是集合了電影、音樂和書籍,更是有著眾多獨一無二服務和活動的店鋪,如同當年一般,也叫「蔦屋書店」。
  另類定位:差異化的競爭之路
「未來日本書店的形勢還會更加嚴峻!」水野誠一,蔦屋書店的創辦人。曾任日本西武百貨店社長,畢業於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1995年當選日本眾議員。水野誠一在西武百貨裡做了許多創新之舉,其中包括把百貨與設計和大型書店結合的嘗試,這一個理念同時改變了傳統百貨和傳統書店的面貌,也為後來蔦屋書店的創辦埋下伏筆。
2015-11-12 07:54:01
圖博館
近十年來日本出版物銷售額不斷減少,實體書店在網路書店和電子書籍的夾攻下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日本目前的出版業正在不斷的衰退,最大的原因是:市場在不斷變化,但業界仍沒有適應,因此造成了現在的情況。水野誠一認為業界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有針對性的對顧客群體大膽改變銷售策略。
  「僅僅只賣書讓書店變得毫無魅力!」鐮田崇裕,曾任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館長,現任蔦屋書店所屬集團Culture Convenience Club Co., Ltd的執行董事。水野稱讚他是「在西武百貨公司的獨立書店中不斷吸收知識成長起來的一位老闆」。
  經過30年的積澱,今天的蔦屋書店的經營理念再次發生了變化,鐮田崇裕想發起一場書店界的革命,思考更多新的理念,意圖給出改變生活的提案,並將這些提案放到首位,把代官山蔦屋書店變成一個新概念支持下的新店鋪,於是現在的代官山蔦屋書店應運而生,這個書店並不是單純的TSUTAYA的分店,也不做單純的圖書販售點,而是做販賣「生活方式」的文化場所。
  蔦屋書店的自我定位是傳達有創意的、全新生活方式的媒體。與一般書店的關注點不同,蔦屋書店著眼點在於「人」,而真正能打動「人」——也就是讀者的,不是設立線上書店、提高書籍檢索的便捷、辦理會員卡提高優惠力度,而是察知讀者內心的潛在需求。而代官山蔦屋書店的定位更加鮮明,那就是『家』一樣的安心之地」,讓讀者在書店裡能像「在自家書房中一樣安逸」。
  代官山蔦屋書店希望讓讀者在書店中也能像在自家書房一樣舒適。
店內的整體氛圍完全採用「日式現代中產階級家庭」格調,照明都是暖色調的間接照明,傢俱配置刻意不選擇高級品牌和設計品牌,儘量選擇有質感但讓人放鬆的物件。店內沒有任何推銷海報,書籍之間沒有任何書店都可以見到的購買指引小旗子,全書店的書籍都可以當做咖啡館或者是餐廳讀物閱讀。
  這樣的定位,巧妙地選擇了差異化競爭,使得蔦屋書店在Amazon橫掃書本出版行銷業時,仍然能躍出價格、品種競爭的紅海,潛入差異化的藍海。
  精到設計:知識與品味的力現
代官山蔦屋書店品牌設計是由著名平面設計師原研哉設計,logo型式由TUTAYA更新為「蔦屋書店」是專案的一大特徵,簡潔實現了易讀的需求。VI(視覺識別系統)利用粒子化將LOGO處理為點陣集合,由此創生出系統化而多變的視覺體驗。
2015-11-12 07:54:40
圖博館
書店的外觀設計綜合了全球73家設計公司的60個提案,最後由英國著名設計工作室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設計了精緻、低調的外觀,「T」字形的外牆與書店LOGO互相呼應。
  在蔦屋書店一層有一條長達55米的「雜誌大道」 (magazine street ),展示了 1300 多種日本雜誌和1000多種外國雜誌,集中了各個領域的最新資訊。而在「雜誌大道」的兩側,分佈著主題為「人文/文學」、「建築」、「愛車」、「烹飪」、「旅行」的小房間。所有的書都安靜地放在視線可及的書架和書桌上,沒有一般書店常有的空間壓抑感,且陳列的書按照主題有序地排列組合,看似不經意的擺放,細細看來,就像藝術展上精心設計過的展品序列,讓房間裡充滿了歷史和人文的氣息。
  蔦屋書店與眾不同的書籍陳列方式,基於蔦屋書店對讀者所作的細分。蔦屋書店把目標消費群體定位為「成年人」,並進一步細化成「對資訊高度敏感的高品位成年人」。蔦屋書店將這樣的成年人稱為「金色人群」(premium age),而其所努力營造出的書店氣氛,正是針對「金色人群」所提供的「書店應有之貌」。
  該店還設有專門的cafe和lounge,不但在其間陳列了古今中外的書籍供人任意翻閱,且店中所有書箱和DVD、CD都可帶進去試看與試聽,不收取任何費用。這種做法可能造成書籍折舊率與破損率的增加,從而加大經營成本,但經營方表示,相信來到蔦屋書店的讀者是真正的愛書人,必定會珍愛手中的書本。這種信任對於忠實消費者的培育來說可謂一記妙招。
  所有書籍都依主題排序組合,像是展品擺設一樣。
  專家導購:滿足讀者的深層需求
蔦屋書店在資料技術的運用上也不落後,經營方十分清楚,與Amazon等電商巨頭競爭,取勝的關鍵仍然是回到消費者,也就是對讀者的洞察上來。
  蔦屋書店將通過資料技術運用所節省下的成本,投入到與Amazon完全反其道而行之的行銷手段上,那就是蔦屋書店知名的「專家級導購」。所謂的專家級導購都由各領域的知名人物所擔任,如旅行類諮詢員是65歲的森本,曾遊歷100多個國家,撰寫了十幾本導遊書;料理類的騰屋小姐是業界知名人物,著有多本料理類書;文學類的間室道子,是著名日本文學評論家……。這些專業導購除負責相關領域圖書的選擇外,還常駐店中,所有讀者都可與之自由對話。對話可能圍繞著某些書,更可能會溢出書的範圍,延伸到對生活方式的探討。
2015-11-12 07:56:30
圖博館
因為蔦屋書店的目標消費群體是「黃金人群」,這些人擁有較高的鑒別力和較多的知識儲備,能吸引他們的不單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基於歲月、閱讀而積累下的智慧。著眼於此,蔦屋書店長期雇用的專家級導購有37人,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不是簡單的「書籍推銷」,而是「文化海洋的導航人」。
  在與專家級導購的對話中,讀者往往能真正瞭解到自己內心之所求。如果讀者在網路書店的搜索欄中鍵入「義大利面」,會出現一系列與義大利面有關的書籍,如食譜、如義大利菜的歷史介紹,還有購買過這些書籍的人的評論等等。但網路書店的推薦功能僅限於此。而如果是與蔦屋書店烹飪書籍領域的專家級導購對談,那麼話題會從義大利面延伸到讀者對義大利面的興趣源自何處,究竟是出於下廚的願望,還是簡單的瞭解欲望。如果是前者,專家級導購不僅會推薦書籍,還會帶領讀者進入烹飪書籍所在的小房間進行現場的烹飪示範食材都陳列於書籍周圍,可自由購買試烹。
  與Amazon的推薦不同,專家級導購所給予的是挖掘讀者內心需求的可能性。他們推薦的不僅是書,而是蔦屋書店所宣導的生活方式。這仍是蔦屋書店從1983年成立之時起選擇的差異化定位,只是在蔦屋書店中,因針對的是「黃金人群」,所以提供的生活方式更加優雅與從容。
  文化魅力:不做行銷廣告,做文化媒體
這個蔦屋書店的廣告系列被命名為「讀書的人」,試圖以正在看書的人身上散發出的那種特殊的美來表現對堅持自己人生信條的人們發自心底的尊重。沒有形而上地提到「詩和遠方」,閱讀本身就是樂趣、魅力與尊嚴。廣告文案是日本知名作家原田宗典為書店選擇的:「歡迎回到書的世界」。
  在Twitter上,抑或在更受日本人喜愛的本土社交媒體mixi上鍵入「蔦屋書店」,就會看到對蔦屋書店的各種讚賞。蔦屋書店所擁有的優質品牌形象是很多書店可望而不可及的,但在打造蔦屋書店形象的過程中,經營方完全沒有借助廣告或傳統大眾媒體的力量。
  在網路社會中,人人都被海量資訊包圍,廣告迴響在毎個人的耳邊,而進了蔦屋書店,仿佛進入了別樣世界——巨大的空間中沒有圖書海報,更沒有促銷提示或資訊,甚至連在其他書店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也不多,店員從不叫賣,只是安靜地提供服務,讀者在隨處可見的沙發上靜靜閱讀。
2015-11-12 07:57:12
圖博館
蔦屋書店沒有做廣告行銷的瘋狂轟炸,但蔦屋書店處處都符合整合行銷傳播的標準,讀者所感受到的只有濃濃的書香與隨意的心情。對於目標消費者「黃金人群」而言,蔦屋書店的確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家一樣的安心之地」。
  蔦屋書店沒有借助媒體,其自身就是一個媒體。它獨特的書店陳設、行銷方式所散發出的文化資訊自然地吸引了大量的讀者,使之成為東京都的文化一景。大量遊客慕名而至,其中不乏來自中國的參觀者。
  在網路書店以低廉的價格佔有大量圖書行銷市場之時,蔦屋書店沒有促銷、沒有行銷廣告,更沒有店員過於殷勤的服務,卻擁有忠實消費人群,更在社交媒體上成為話題,引發了廣泛的興趣與關注。
  細細想來,蔦屋書店的成功確屬必然:經營方始終關注讀者的體驗,完美地將資料技術與人文情懷相結合,讓讀者在享受最便捷的購買流程的同時,又能夠在與專家級導購的交流中,在同書籍、音樂和電影的對話中尋找到自我。這裡不僅僅是人們翻閱和購買書籍的地方,更是社區的中心、文化的標誌,而未來的實體書店不應該是單純賣書的場所,而是要像「書吧」那樣提供給消費者一個精神的分享、交流與探索、心靈碰撞的空間,像一個心靈旅館那樣提供給旅行者一個尋夢的地方,這樣,就是在讓美好貫通「生活」。
  蔦屋書店官方網站
http://tsite.jp/daikanyama/store-service/tsutaya.html
2015-11-12 07:58:50
圖博館
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 2012.2.2 中央社

娛樂網站Flavorwire.com今天評選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僅有4家亞洲書店獲選,位在臺北市東區的「好樣本事」(VVGsomething)也榜上有名。
  Flavorwire.com指出,在網路書店亞馬遜逐漸侵蝕實體書店市場之際,全球各地的實體書店也逐漸結束營業,但仍有許多書店值得走出網路世界親自一窺奧妙。
  它表示,不能低估實體書店的重要性,它可以是社區中心,也可以是值得瀏覽並探索的地方,因此選出全球最美的20家書店。
  1.荷蘭-天堂書店(Selexyz Dominicanen)
天堂書店位於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內部陳列充滿現代氣息。書店前身是擁有800年歷史的多明尼加教堂,由荷蘭建築師莫克斯與基洛德共同設計完成。整個書店將現代元素與歌德式建築風格相結合,而教堂莊嚴凝重的氛圍與書局的主題氣氛不謀而合,不僅保持了多明尼加教堂的歷史古貌,也給現代人帶來了一個恬靜的購物休憩場所。
  2.義大利-布克書店(Bookàbar)
位於義大利羅馬納茲奧那勒大街和米蘭大街交匯處的布克書店,建築極具當代藝術風格。書店內拱形的天花板、長長的書架、雪白的裝飾,猶如一個太空艙。而讀者、遊客到此,面對擺滿圖書、DVD、CD的書架,猶如參加一個商業文化展覽會。
  3.斯洛伐克複合書店
位於斯洛伐克的複合書店與咖啡廳「Alexis」,由Totalstudio所設計。靈活的展示空間以如同演唱會表演空間的階梯形式設計,除了方便顧客拿取、瀏覽、閱讀之外,也提供了作為新書發表、書商活動等的場地。由低的一方進入書店,隨著階梯漸高,上方有一個小型咖啡吧,顧客可以選擇隨意席地而坐,閱讀自己所喜愛的書籍或是來一杯咖啡放鬆一下。而架高的地板下方也沒有浪費,不但提供了儲存空間,也容納了辦公室、廁所、收銀櫃臺等,真的是非常巧妙的商業空間設計!
  4.葡萄牙-萊羅書店(Lello)
位於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爾圖的萊羅書店,開張於1881年,迄今已有近120年的歷史。書店中央有一個漂亮的歌德式木製樓梯,一直通到樓頂。讀者可以透過玻璃樓頂,360度仰望天空。樓梯四周書架上擺滿了各種葡萄牙語、英語圖書。雄偉壯觀的藝術風格、精美的圖書,令來到這裡的讀者、旅行者流連忘返。
2015-11-12 08:11:55
圖博館
5.比利時-布魯塞爾的Cook & Book
Cook & Book儼如另一個天地,店裡溫暖舒適,精心佈置的室內空間充滿咖啡、美食和書本的香氣。開業短短四年已受到布魯塞爾人和鄰近國家的居民鍾愛,成為他們周末假日常去的地方。
  6.中國-老書蟲書吧(The Bookworm)
老書蟲書吧位於北京三里屯南街,許多來北京的外國人會來此。因此,這裡的常客大部分是外國人。老書蟲書吧從初具規模到現在雖然只有3年多的時間,但是它以豐富的藏書、安靜的場所吸引了大量的讀者、遊客。老書蟲書吧如同一個小型的圖書館,目前擁有約1.4萬本圖書,其中8,000多冊是英文小說,幾乎包羅萬象,此外還有各類英文雜誌,例如《國家地理》、《商業週刊》等。另外,老書蟲書吧還提供餐飲服務,尤其是義大利風味的蘑菇與菠菜餡正方形餃子,是書店除藏書量大之外的另一個特色。
  7.阿根廷-雅典人書店(El Ateneo)
雅典人書店位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賽勒斯的商業街,前身是大建築師皮羅和托萊斯.阿蒙戈於1860年為阿根廷女王瑪斯.格魯克斯曼所建造的宮殿。雅典人書店共有3層,營業面積逾2,000平方米,為南美之冠。書店內部裝潢典雅,穹頂壁畫由義大利畫家納薩雷諾.奧蘭迪繪製,表現了經歷過戰爭的人們對和平的企盼。該書店稱得上是布宜諾賽勒斯的地標性建築。
  8.北京蒲蒲蘭繪本館(Poplar Kid's Republic)
蒲蒲蘭繪本館是北京蒲蒲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兒童書店。該公司由日本著名的兒童讀物出版社白楊社於2004年7月在中國投資設立,註冊資金500萬元,定位為「兒童文化企業」,主要經營經典兒童讀物,策劃、執行兒童早期閱讀活動,開發版權交易市場與專案代理,設計製作益智類玩具等。
  9.巴西-聖保羅有間書店(Livraria da Vila)
巴西聖保羅當地建築師Isay Weinfeld所設計的有間書店。大門的設計非常特別,在書櫃上擺滿了書本在利用旋轉開啟方式當作店面大門,遠遠看過去就清楚知道這邊「有間客棧書店」,不過這些書都不怕被偷嗎!Isay Weinfeld 運用了書本身的存在概念,在有間書店店內任何角落擺上了各種不同的書籍,讓有間書店變成一間名副其實的「書店」。和許多書店一樣,店內也有為數眾多的書籍、和整潔明亮的空間,讓來這邊買書的消費者能得到一個愉快的購物環境。
2015-11-12 08:12:52
圖博館
10.墨西哥-墨西哥城潘朵拉書店(Cafebreria El Pendulo)
它一直被認為是墨西哥城內最佳避暑地之一。書店採開放式建築,植有亭亭綠樹,適合午後遠離塵囂,和一杯咖啡,悠閒看上一本書,累了起身走走、逛逛周圍綠色植物舒緩眼睛的疲勞。
  11.法國-巴黎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 Company)
法國沒有莎士比亞,卻有全球知名的莎士比亞書店。該書店位於巴黎塞納河左岸,由美國人絲薇雅.畢奇女士於1919年開辦。後來,由於畫家畢卡索、音樂家史特拉文斯基、作家喬伊斯、舞蹈家鄧肯等人的加入而使其聲名遠播,也吸引更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每個星期天的午茶時間和星期一晚上的戶外詩歌朗誦已成為該書店的傳統,書店還擺設幾張床鋪,免費供旅人住宿,成為絕無僅有的特色。如今莎士比亞書店已成為巴黎的地標,是許多遊客和文學愛好者的必去之地。
  12.美國-洛杉磯最後一家書店(The Last Bookstore)
由挑高的天花板和宏偉的柱子所架構出來的超大空間、前衛的櫥窗設計、書牆砌成的服務臺都是亮點,其次毫無例外在功能規畫上,闢有提供座談、表演,簽售會的活動空間,也讓讀者在最後一家書店中閱讀變成一件極為享受的事情。
  13.希臘-聖托里尼亞特蘭蒂斯書店(Atlantis Bookshop)
亞特蘭蒂斯書店是文學愛好者的天堂。站在書店陽臺可俯視希臘桑托里尼火山島全景,在這裡尤其適合觀海,而且這裡絢麗的落日景致也非常有名。書店由一群藝術家共同打理,因此時常組織話劇演出、放映露天電影,來訪者甚至可以在書店提供的床鋪上打個盹。
  14.美國-加州歐海城(Ojai)露天書店巴慈書園(Bart's Books)
巴慈書園的所在地原是處私人大宅院,約900坪的土地上有三棟面積不大的房舍以及空曠院落中的幾株大樹,書商李察.巴廷戴爾於1963年決定在此專賣二手書與珍本書。巴慈書園除了把價錢較昂貴的珍本書擺在三間小屋外,其餘十多萬冊二手書全部陳列在戶外的開放書架上,簡單的木製書架搭配頂上波浪狀的鐵皮或塑膠蓬在庭院中像是一件件的裝置藝術般,李察這個戶外賣書的點子主要是來自巴黎塞納河畔書攤的啟迪。自1976年起,擁有園藝學士文憑且曾在史丹佛大學管理庭園的蓋瑞‧許利曲特(Gary Schlichter)成了巴慈書園的繼任主人後,更是栽植了不少花草,使得這裡成了名副其實的書園。
2015-11-12 08:14:12
圖博館
15.義大利-米蘭Como街10號書店(La librairie 10 Corso Como)
據說這家書店匯集了全球文化。訪客不僅可看到許多書,還能參觀展覽、用餐,或在米蘭酒店的客房內過夜。這是一家地名即店名的米蘭潮店,一家像雜誌一樣的店──時尚界習慣把這間店比作一本編輯手法新穎流暢的時尚雜誌。而它的主人卡拉‧索薩尼(Carla Sozzani)卻不這麼認為,「我的初衷是創造一個人人覺得舒服的地方,由我挑選的喜歡的東西很隨性地擺放其中,它就像一塊義大利披薩。」1990年,卡拉於遠離米蘭鬧市中心的Corso Como街10號開設了一間畫廊兼書店的藝術買手店,並直接用門牌號碼為之命名。卡拉曾在多本義大利時尚雜誌工作過,1976年起她做了11年的義大利《時尚》(Vogue)特刊主編,1987年她在義大利版《她》(Elle)做過8個月主編。不過卡拉有一位比她更具知名度的妹妹──義大利版《時尚》主編佛蘭卡‧索薩尼(Franca Sozzani)。
  16.英國-阿尼克火車站二手書店巴特書店(Barter books)。
原址是個火車站,所以設計巧思在書架上設火車軌道,讓小火車在二手書陣中穿梭,彷彿往日重現。設計細節還有在軌道邊緣張貼著像鐵軌一樣一段一段的一連串詩句。引人注目的還有一進門看到的一幅大壁畫,共有43位主角,全是知名作家,有莎士比亞、馬克吐溫、珍‧奧斯汀、喬治‧歐威爾、吳爾芙……
  17.阿姆斯特丹美國圖書中心(The American Book Center)
阿姆斯特丹的美國圖書中心恐怕是盎格魯-撒克遜歐洲中規模最大的書店。店中建築風格大膽,令人訝異,因此常常成為各式文化活動的舉辦地,是許多藝術家自由展示的舞臺。美國圖書中心的空間看起來雖然略顯凌亂,其實梯形式的階梯、樹幹造型的柱子,還有樑柱和天花板間的細縫,可都是設計師經過精心設計喔!從外表看,這家書店並不顯眼,但進去後發現,這是一家偏藝術和旅行主題的書店,店內設計獨特,大拐角的書架讓眼前為之一亮,書店共四層,一層為藝術書和各類雜誌,同時有很多小物品,二層為旅遊、生活類圖書,三層為音樂、電影類書,四層為書店辦公區。書店裝修很整潔、大氣。
2015-11-12 08:14:51
圖博館
18.臺北市東區的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
生活類與藝術類的進口精品書,樸拙原始的雜貨老件與桌椅空間,藏身於臺北市鬧區:13坪主要價格帶:餐飲120元-200元、書籍100元-5,000元、雜貨100元-15,000元、家具13,000元-18萬元。
  19.葡萄牙-里斯本書店(Ler Devagar)
前身是挑高的工業廠房,里斯本書店坐擁得天獨厚的室內空間,寬敞的像座停機坪。白色的牆壁纏繞著外露的管線,圓弧狀的木質天花板垂掛著金屬吊燈,一進店門,令人瞠目結舌的書架牆迎面而來,一樓與二樓相加陳列了超過二十層,非常壯觀。若想翻閱「高樓層」的書,店員會搬來梯子幫你取得。由於室內全數打通,任何角度都無遮蔽物,店內景致一覽無遺,其中包括一具以細線懸掛在空中、長了翅膀的飛天腳踏車騎士模型。
  20.日本-東京代官山的蔦屋書店(Daikanyama T-Site)
係由Tsutaya書店以三棟建築組成,有書、DVD和CD出租,店內還有星巴克。書店之外,附近有其他如寵物美容、照相機專門店與餐廳等設施,同時也不忘開發出公園綠地,為東京人營造出一處複合式的文化生活空間。
http://blog.udn.com/jason080/6097614
2015-11-12 08:16:03
圖博館
噹噹網計劃3年開千家實體書店想幹嘛

2015-11-24,噹噹網宣布,將推行開設實體書店計劃,計劃在3年內開1000家實體書店。第一家MALL店梅溪書院,將於明年4月在長沙步步高·梅溪新天地開業,書店面積約為1200平方米,線上線下同價。
  據京華時報報導稱,噹噹網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噹噹網的實體書店模式會更豐富,有MALL店、超市書店,有直營也有加盟連鎖。另外,MALL店業態也不只是圖書,還會有文創產品、餐飲、場地出租等多模塊組合。
  噹噹網方面還表示雖然實體書店存在成本高等問題,但由噹噹網直接提供貨源,給予毛利保護,圖書電商巨頭因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可以支撐線上線下同價。同時,還有大數據和評論等帶來的增值服務,以及咖啡、文創等周邊衍生產品。
  實際上,噹噹網並不是第一家涉足實體書店的網絡書店。就在本月初,堪稱實體書店死對頭的亞馬遜就在西雅圖大學村開了其第一家實體書店Amazon Books,同樣的,亞馬遜實體書店提供與線上銷售同樣優惠的價格。
  雙方的發展路徑不同:亞馬遜最初依靠銷售圖書起家,並迅速獲得成功:在出版物銷售增長的同時,亞馬遜也在迅速擴大著商品經營的種類和範圍。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網絡銷售平台,而噹噹給人的印像還停留在網絡書店上,雙方的體量更是天差地別,亞馬遜也沒有提出過1000家實體書店的豪言。在媒體的相關報導中,噹噹網負責人自己都坦陳此舉並非借鑒亞馬遜。
  況且,噹噹的處境也比亞馬遜更為艱難。根據噹噹網9月1日公佈的第二財季財報,上個財季噹噹網淨虧損2120萬元,在營收來源上,媒體產品營收和日用百貨營收構成了噹噹網在該季度的主要收入。噹噹網毛利率從上一季度的15.2%下降到14.8%,創下自2013年以來新低。很難想像在這樣的背景下,噹噹網該如何仿照亞馬遜通過線下拉動線上圖書的銷量。
  而且在中國,實體書店早已被視為夕陽產業。實體書店都紛紛通過開設咖啡館、文具等周邊產品提振業績。對於噹噹網來說,一旦走入線下,人員成本、租金、電費等等就會成為新的負擔。
2015-11-27 12:00:30
圖博館
有意思的是,不管噹噹開設實體書店是否借鑒了亞馬遜,但這種互聯網+相反的策略確確實實符合了國內一些互聯網企業的潮流:譬如以小米開始的小米手機以及後面的小米裝修,譬如360聯合酷派做手機,譬如樂視做生鮮電商,可以說互聯網+是傳統企業看到自己不足,而噹噹網這種操作正是互聯網企業看到了自己一些短板。
  無論是網絡還是實體,無論是商業巨頭還是特色小店,對於讀者深層次的吸引與長期維繫,才是製勝的關鍵。互聯網有著驚人的連接能力,能夠連接一切人與物,若是能夠借力互聯網,實體書店便可以輕鬆和顧客溝通,實惠的不僅是顧客還有書店。在人們越來越需要閱讀和實體書店在過去數量銳減的情況下,實體書店若是能夠乘勢而為,必能在互聯網的大潮中獲得一席之地。
  回應
我真心喜歡閱讀實體書的感覺,但是多年的網絡生活讓我體會到互聯網相對於實體書店還是擁有巨大的優勢,也許有人為追求閱讀體驗願意去讀實體書,但是要分享心得與交流看法則非網絡不可。網絡兼具載體與交流平台的優勢,如此,去實體書店閱讀似乎反倒成了畫蛇添足,多此一舉了。
其實對於閱讀,我更喜歡實體店
幸好新華書店是國營的,不然還就沒實體書店了。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5_11_26_342733_2.shtml
2015-11-27 12:00:56
圖博館
開進商場的書店:文化+商業能夠走多遠?

  中新網北京2016.7.15電(上官雲)近幾年,從北京朝陽大悅城到國貿商城、再到愛琴海購物中心,書店的影子開始悄悄出現在這些高端商場裡。這些文化空間,在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等方式為商場進一步聚集“人氣”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身成長,逐漸成為一道難以忽略的文化風景線。只是,此類發展模式在被有些業內人士看好的同時,也引來了一些疑問:書店+商場的商業模式,究竟能走多遠?
  “進駐商場”應運而生?
  自網上購物興起以來,讀者的消費習慣開始發生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買書,實體書店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一些書店開始謀求經營方式的轉變。近年來,便有不少書店開始進駐商場。
  其中,位於國貿商城三期的pageone書店頗受歡迎,寬敞的空間、標識清晰的書籍分類,都給人不錯的閱讀體驗。記者統計,在半小時內,先後有十餘人走進店內,還有年輕人席地而坐讀書。
  雨楓書館、字裡行間書店亦有店面進駐商場。在這些書店裡,經常會舉辦各類文化沙龍及講座,亦有讀者慕名前來。單向空間(愛琴海店)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此舉“很為書店'漲粉'”。
  同時,多數進駐商場的書店,相隔不遠都會有咖啡廳之類的餐飲空間,讀者或逛累了的行人可以選一本好書,點一杯飲料坐下來品讀。
  “商場邀請書店入駐自有考慮,比如可以提高商場文化品位、書店舉行的簽售活動會延長讀者逗留時間,就有潛在消費可能。”一名業內人士解釋,書店亦有自身需求,“進駐商場”之舉應運而生。
  從書店到文化空間
  在某種意義上,不少開在商場裡的書店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書店,而是一個文化空間,形成了複合經營模式。
  單向空間的複合經營嘗試,始於六七年前。單向空間書店經理武延平表示,從文創產品的銷售到拓展線上內容,再到舉辦各類沙龍、講座,這個文化空間也變得越來越有意思,“當然,銷售額、毛利潤也比一直經營圖書上漲了”。
  2012年9月份,單向空間的一家店從藍色港灣搬到了朝陽大悅城。武延平回憶,這是經過商場、書店的雙向考察之後才定下來的,“我們覺得,從企業文化、運營,乃至客流,朝陽大悅城能給我們提供不錯的保障,所以雙方一拍即合”。
2016-10-22 09:20:08
圖博館
“幾年下來,我們的銷售、客流都有提升。”武延平認為,單向空間現在與朝陽大悅城之間,已經超越了租戶與業主的關係,“我們會有互動,單向空間提供內容,對方給予支持,今年與朝陽大悅城一起做的電影放映、現場彈唱會都是如此”。
  會員制與糾結的讀者
  在多樣化經營之餘,跟其他商戶一樣,入駐商場的書店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會員制。據記者了解,單向空間便設有借閱卡及消費卡兩種不同類型的會員卡。
  “消費卡讀者交1000,我們會給卡充值1100,每次按照原價買書,也相當於打了九折,這種卡沒有使用年限的限制,錢不夠了可以續充。”工作人員介紹。
  借閱卡也需要花費1000元押金辦理,但使用期限只有一年,到期後押金不退。這名工作人員表示,憑藉閱卡,每位讀者一次可以藉三本書,一年可以藉閱多次,“其中一些英文原版書等書籍不外借”。
  不過,對於此類會員制,有的讀者並不十分認可。Pageone書店的會員制是“消費滿500贈會員卡”或“100元購會員卡”,持此卡,書可以打九折,非圖書商品九五折。然而,在pageone書店(國貿店),有讀者對記者表示,不會在商場書店內辦理會員卡,“我去商場主要是逛街,不是買書”。
  另一位讀者劉女士也持有類似觀點。她說,會員卡打折的力度並不是很高,不值得辦卡,“據說pageone書店一次性買夠3500元商品打八八折,但這得買多少東西才能湊夠這筆金額呢?”
  書店+商場能走多遠?
  “書店+商場”的模式究竟能走多遠?又是否能讓“遭遇嚴寒”的實體書店擺脫困局?據一名業內人士透露,邀請書店入駐,商場一般會給予租金優惠,而國家對實體書店發展亦有補貼,“所以,未來會有更多書店進駐購物中心,二者是互利關係”。
  “但僅靠購物中心有限的書店,無法拉動整個書店產業的發展。從長遠來看,書店和文化休閒場所如咖啡館、學習中心等結合是其走得更遠的一個方向。”該名業內人士分析,這樣書店就從售書為主變成以“體驗”為主,靠附加服務賺錢。
  上海圖書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但誠則認為,書店進駐商場,是實體書店在當前商業和文化條件下尋求發展的嘗試。不過,書店在成本控制、盈利模式等方面自有特性,各家的經營能力和訴求不盡相同,未來發展道路也不一樣,“但書店無論開在哪裡,其核心競爭力都是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附加值”。
  “未來的實體書店,可能還可以作為出版商的旗艦店或者綜合展示店,改變現在由消費者(讀者)買單的模式,取而代之由出版商買單。”但誠稱。(完)
2016-10-22 09:20:40
圖博館
出版業寒冬…台北重慶南路書店 又少2家2016-12-02聯合報

台北市繼政大書城熄燈,再傳老字號上達書店財務出狀況跳票。重慶南路上達重南店無預警拉下鐵門,停止營業,加上建宏書局舉辦清倉大特賣,即將歇業圖轉型,重慶南路書店街一口氣少了2家店,書商直言「今年是出版業的寒冬」。
  上達負責人郭烈發文給各大供應商,坦言財務出狀況,近期內會找到買家,再處理債務,重南店隨後停業,這是重慶南路的書店十多年來,第一次無預警拉下鐵門。
  同樣是老字號的建宏書局,日前也發文通知合作出版社,重慶南路一段63號的店面將歇業。建宏財務經理林玉雪說,建宏在重慶南路有2家店,同質性高,近年受網路衝擊業績不如以往,才決定一家歇業,並非資金出了問題。
  上達書店的前身是上達升學廣場,專營升學、公職、檢定用書為主,從1987年創立至今,已有29年歷史。上達近年來則力求轉型,將書店和咖啡洋食、文具生活館結合,還先後在敦北、林口、南港展店,目前在北市有7家店。

剩不到10家 書街再不救就沒了2016-12-02聯合報

不景氣和網路書店崛起等多重影響,北市重慶南路書店街從昔日上百家盛況,如今僅剩不到10家苦撐,業者大嘆,經濟不景氣,加上年金改革等不確定因素,讓許多常來買書的長者縮手,導致今年圖書業感覺特別寒冷。
  為求生存,不少書店近年來力求轉型,像金石堂專攻暢銷書,三民書局與天龍書局轉向簡體書市場等。沈榮裕說,單靠業者自己轉型難度很高,建議政府祭出圖書免稅、稅金減免等措施救書市,不該任業者自生自滅。
  回應
 這意思要全民埋單嗎?
 不僅是書店,網上購物也逐漸令傳統商店感受巨大壓力。【誠品】好像很受歡迎,但他們也需咖啡店在旁陪襯。臺北的商業重心,由西門町東移,重慶南路書店的沒落是結果之一吧?
 樓上的 為何上海有開新書店卻大家想去?年輕人不愛讀書才是真的 只會打寶可夢
2016-12-02 12:37:38
阿楨
書香北京 資助239家實體書店 2019/11/23 旺報

北京官方發布的《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截至今年9月,全北京市增加285家實體書店,其中有239家北京實體書店獲得2019年度實體書店項目扶持,包括特色書店85家、最美書店10家、最具影響力書店2家,扶持資金近1億人民幣。北京制訂了明確的預算,保證實體書店補貼透明公開化。2019年全北京市實體書店獲得的房租補貼金額高達5300多萬,比2018年增加30%,共有143家書店獲得房租補貼,補貼金額佔書店的房租成本近60%,顯著減輕了書店經營者的負擔。
24小時書店專項補貼
今年北京的實體書店扶持計畫,主要規畫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結合,推動書店提升文化服務品質,並提供多元文化產品,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此外,2019年特別針對「北京市24小時書店」給予專門項目補貼,有14家24小時書店得到資助,有效降低書店部分延長營運時間的成本,鼓勵更多不打烊書店點亮北京夜晚的星空。
特色、品牌書店發展快
今年入圍的85家北京特色書店主要特色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內容特色」,例如三聯書店、涵芬樓書店、團結書社、世知書店等;二是「服務特色」,例如PAGEONE北京坊店、三聯韜奮三裡屯店等。
其中入選「北京最美書店」的10家書店都是大陸知名的品牌書店,如三聯書店、鍾書閣、言幾又、中信書店等,以及近幾年來發展迅速、的優秀書店,例如全民暢讀書店、春風習習書店等。
2019-11-23 07:27:11
威爾剛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1 23:32:04
阿楨
上網就有看不完的免費內容,為何我們還是想要買書? 2018-06-22 劉揚銘

  每天醒來先滑開手機的時代,書店開幕比書店關門更像新聞。
  這年頭賣書很難賺錢,經營書店不得不從書以外的地方發掘價值。
  內容印成紙本,至少有三種功能
1. 完整傳達資訊
2. 編輯的加值
每個人都能在網路上寫文章,但出書必須經過編輯與出版社的把關,網路內容當然是免費,但交換的代價是:資訊真假得由讀者自行判斷。
3. 具有某程度的權威
我們願意相信「有人花了心力把關內容,把它印在白紙上」的價值,所以就算網路上有看不完的文章,我們還是會買書。

閱讀到底有什麼價值?——台北國際書展的反思 2018-02-22 劉揚銘

台灣出版業每年最重要的大拜拜──台北國際書展剛結束。今年逛書展遇到好多朋友,一問之下發現大家都是為了聽講座而來。今年參觀人次總計53萬,比去年下滑8.6%,因此銷售買氣也下滑一兩成;不過專題講座達到1180場,成長27%,書展期間平均每天有高達200場講座活動舉行。
  紙本的價值?
你可能會說,出版紙本至少要經過編輯和出版社把關,內容肯定比較扎實、有價值。那就進入下一個層次的問題。
  閱讀的價值?
我算喜歡讀書,還想以寫字賺錢營生,許多朋友也正從事推廣閱讀的行動。即使如此,讀書給我的價值、為我帶來的收穫可能並不會比玩遊戲、看電影或和朋友去KTV唱歌來得高。編輯與出版者能為書的品質把關,玩遊戲看電影也一樣,作品經過許多工作者的心血,沒道理讀書就比較高貴,看爆炸爽片就比較腦殘。
2020-03-30 07:56:33
阿楨
開不到兩年 誠品深圳店年底熄燈 2020-07-04 經濟日報

誠品中國大陸市場又一挫敗!繼上海中心店破局後,誠品昨(3)日宣布,開幕不到兩年、位於深圳萬象天地的深圳店,將於今年年底關閉,也是誠品旗下有史以來最短命的店舖。深圳店關閉,就僅剩下蘇州店。

閱讀力下滑與實體書店逐漸凋落,政府做了什麼? 2019-09-19 吳政鴻

台灣人的閱讀習慣每況愈下,去年高達四成民眾整年一本書都沒看過,出版產值與書店數量更是岌岌可危。
近來我國文化部針對出版業推出許多政策,例如「公共出借權」、「圖書定價銷售制度--新書售價規範」、「國人購書抵稅」、「公部門圖書採購」、「圖書送存制」與「出版業減免營業稅」等相關政策,但目前只有「公部門圖書採購」與「公共出借權」已經有推行或確認試行時間,其他政策大多還在研議或擱置的狀況。
反觀中國大陸在2012年《關於延續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免徵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2016年11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讓實體書店在土地、資金、租稅、金融與行業租金上提供照顧與保障。2017國務院更進一步通過《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條例中明確規範大陸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責任義務與權責,為推廣全民閱讀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

書香北京 資助239家實體書店 2019/11/23 旺報

北京官方發布的《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截至今年9月,全北京市增加285家實體書店,其中有239家北京實體書店獲得2019年度實體書店項目扶持,包括特色書店85家、最美書店10家、最具影響力書店2家,扶持資金近1億人民幣。2019年全北京市實體書店獲得的房租補貼金額高達5300多萬,比2018年增加30%,共有143家書店獲得房租補貼,補貼金額佔書店的房租成本近60%。

成人讀紙本書4.67本 較去年微增0.01本 2019-04-19 經濟日報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顯示,2018年均閱讀紙質圖書4.67本,11.5%成年人年均閱讀十本以上,不過,由於手機和上網普及化,民眾在紙質報紙和期刊的閱讀量均有減少。
2020-07-04 08:38:21
阿楨
逃過「疫」劫之後呢?疫情時代下台北國際書展的真正挑戰 2021-01-25

2020年第28屆台北國際書展,因全球性流行的COVID-19疫情影響,先宣布延期至5月,而後難敵疫情變化,正式宣告首度停辦。正值疫情嚴峻之際,出版業也持續有產業內部的問題要面對。
  專業展?促銷展?是時候重新思考「書展」了
從何飛鵬於金鼎獎致詞時提到「電子書定價過高」以來,圖書定價過高背後的各種產業癥結就陸續浮上檯面。更別說特定通路掀起雙11折扣大戰,部分出版社退出該通路;獨立書店繼而發起串連,以一日歇業表達抗議(但喚起的討論與理解甚微小)之後,出版業的處境可說更為慘痛露骨。
台北國際書展如今已是台灣規模最大,也是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的國際級圖書專展,兼具版權交易與消費展示的功能。
然而,參與書展對出版社而言,多半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畢竟攤位租金與裝潢費用壓力不小,加上各種必要支出,受到天氣、過年前後舉辦等各種外部條件影響,一場書展賣下來,能否回本都是問題。
對於精打細算的讀者而言,如今已有網路66折以下的優待,還能免除拿書、提書的物理負擔(儘管書展現場也有打包郵寄服務);對於喜歡活動的讀者而言,平時就可以參加出版社或作者的各種新書活動,甚至還有免費的線上直播。

低價行銷,有何不可?書價「割喉戰」與書店抗爭的幾點反思 2020-11-13

日前,為配合來自中國的「雙11」購物節,富邦集團旗下momo購物網發起全館圖書79折起、滿111元再加碼打84折(結算後等同66折)的促銷活動。其後不久,博客來隨即迅速跟進,相繼推出限定萬種中文書下殺66折的便宜優惠。
對此,獨立出版社松鼠文化率先決定要在momo下架抵制,寶瓶文化很快也跟著退出折扣戰;與此同時,1111當天更有40間獨立書店串聯共同「歇業一天」以示抗議。
  常態性的折扣戰,宛如止渴飲鴆
採取價格破壞策略好比是可怕的毒藥,雖然短期內能收到明顯效果,卻很容易讓顧客養成固定要求折扣的消費習慣,日後想要恢復原價早已是不可能。
消費者須知,在享受這些便宜、便利、快速的背後,是建立在物流宅配人員長時間的壓榨、血汗、過勞等惡劣勞動條件為代價上。更不用說,電商資安問題如個資外洩、電話詐騙屢見不鮮,有些電商甚至還被刑事局列為「高風險網路賣場」。
2021-01-27 09:18:09
阿楨
透過「消費者運動」抵制電商的削價競爭,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保護地方的獨立書店,而是為了維持整個出版業界從生產到銷售的友善環境(以及位在創作源頭的作者),避免被強勢的通路綁架。
  「違反人性」的對抗方式很難有效
所謂「獨立書店」這名稱,近幾年來早已被台灣媒體過度濫用,加上每年文化部固定編列活動經費補助的推波助瀾,以致獨立書店承擔了過多原本不該背負的精神(理念)十字架。
站在一般讀者的立場,畢竟網路購書就是比較方便,違反人性的對抗方式通常很難有效。從事抗爭者不妨參考2010年環保團體抗議富邦集團投資國光石化的做法,呼籲民眾共同抵制富邦金控所有子公司金融產品,包括號召支持者關閉台北富邦銀行帳戶、拒絕使用台北富邦信用卡、定期存款解約等,如此才會真正打到這家企業的痛處,從而達到抗爭效果。
  獨立書店未來的競爭優勢在哪?
台灣書籍出版業銷售額最高峰是2010年的367億元,此後十年內下滑到190億元,幾乎腰斬。
許多書店既吃不飽也餓不死,始終處於爭取經費補助和維繫書店營生的存活邊緣。與其繼續鼓勵開新書店,倒不如把資源放在健全地方鄉鎮圖書館的採購書籍與推廣閱讀活動方面。
獨立書店未來勢必要替自己營造出更多「不可替代性」的競爭優勢。比如每年香港、中國大陸都有出版不少我感興趣的中文書,一般在台灣本地的書店通常不易看到。

電子書定價太高?推廣數位閱讀,只有「折扣」一途? 2020-10-17

紙本書變貴,固然受到20年來物價上升的普遍影響,但原因仍是20年間總體出版量銳減,導致書籍單位成本變高,當然其中也包括為人所詬病的「泡沫定價」現象,即因應折扣削價競爭而刻意提高定價的作法。
台灣的電子書定價平均為紙本書的六到七折,倘若紙本書價格偏高,電子書價自然也稍高,電子書雖少了實體印刷、倉儲與物流等階段,但前置編輯作業與後端管理依舊需要成本,且目前的電子書收益可能有攤提紙本書製作成本的部分效益。
  「內容有價」才是硬道理
「比低還要更低」的定價或折讓,終究只能建立在出版人的自我剝削當中

上網就有看不完的免費內容,為何我們還是想要買書?

內容印成紙本,至少有三種功能
1. 完整傳達資訊
2. 編輯的加值
3. 具有某程度的權威
2021-01-27 09:19:51
阿楨
書店,作為「炒作房地產」的新寵?

  與知名書店為鄰:從誠品到蔦屋的文化地產風潮
回看過去30年來,在台灣特有的土地制度(包括持有土地房產稅率低、空屋囤房沒有累進率)剝削下,大量的資金競相投入房地產,「書店倒,豪宅起」,記憶中的重慶南路也從書街變成旅館街,接著又成了房地產開發商的目標。對照30年後的此時此刻,虛華的樣品屋(偽)書店,冠以文藝形式包裝的社會運動,同時搭著宛如嘲諷(消費)時下真正以自身微薄之力辛苦賣書的其他眾多獨立小書店、策展人彷彿自我反串般的宣傳話術:「開書店不是只要有錢就好,而是要有對的『人』。包括尊重書與知識的人,在出版或文化崗位上默默耕耘的人,他們都有『人文的態度』才能創造美好的事物」。凡此種種一切表面的客套,終究掩飾不了近乎速成的貧乏與媚俗,以及助長土地炒作的惡。
  相關新聞
為什麼金石堂/誠品一間間關,對市民是一大損失?
台灣的出版業天真而迷人,但也因此賺不了錢:出版社薪水很低,勸你不要進來
沒有前輩的工作:網路時代編輯的摸索
雜誌走到了盡頭?「小編想燃燒雜誌魂,老編卻不指望創雜誌」

  回應
這就和那些網美打卡的圖書館一樣…
曾聽過創辦人演講,一邊開書店一邊推網路書店的連結讓人不解。在南部展店時說要來拯救… 現在終於明白,原來是集團啊
這家知名書店閒暇時會去逛逛,但買書會透過網路,因為確實便宜不少!
誠品一般的店還好,鳶屋的書量真的是很少,書,是用來閱讀的,不是用來裝飾的。

誠品不要看:蔦屋不是你想像中書店的八個理由 2017-01-26

理由1:誰說書店一定禁止飲料?——這裏不僅可以,還設置回收台
理由2:誰說書店只能席地而坐?——歡迎到咖啡廳慢慢看
理由3:誰說逛書店只能提塑膠籃?——這裏給你風格小籃
理由4:誰說店員只能退居幕後?——走出幕前,展現書店精神
理由5:誰說新書上架就一定要打折?——要也是會員尊榮
理由6:誰說書櫃一定要塞滿?——四方秀面,敞揚書的結界
理由7:誰說書店一定要設暢銷榜?——把選擇權還給讀者
理由8:誰說書店重點是賣書?——「非書」更是無比精采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137/2254318
2021-01-27 09:21:35
阿楨
日本《東方新報》2020-12-16中國書店數量不斷增加,達到史上最多的原因

受電子書普及等因素的影響,街頭的書店不斷減少是一個全球範圍內的普遍現象。但近年來,中國的書店數量卻不斷增加。
2002年至2012年,受租金飆升和互聯網發展的衝擊,中國的書店遭遇寒冬,近半數書店倒閉。民眾習慣了在書店找自己喜歡的書籍,然後去網上以五六折的價格購買。但最近5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截至今年11月,北京市共有1910家比去年增加611家。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只有國營的新華書店,全國不足1萬家,而2019年全國書店數量達到16萬家,堪稱史上最多。
書店數量增加,首先是經濟力量的結果。中國每年都有五六百家大型商場開業。很多商場為了提升格調,都會開設散發文化氣息的書店。裝飾前衛、藝術感十足的書店層出不窮。經營者並不指望靠賣書賺錢,而是想讓有消費能力的顧客在書店駐足閱覽後,再去餐廳就餐,享受購物的樂趣。
其次是文化力量的結果。經營者會尋求一些提高書店盈利的方法。比如售賣咖啡或零食。很多書店還會進行製作咖啡、插花的教學以及音樂教室等活動。一些書店每年舉辦的相關活動超過300場。店員表示,“書籍的毛利潤在30%左右,咖啡是50%,而體驗活動的利潤空間是非常可觀的”。
最後是政治力量的大背景。近年來,中國政府鼓勵全民閱讀,通過提升國民文化素質來促進消費,也是中國經濟增長戰略之一。

日媒:“包不包書皮”,折射中日不同文化

日本雅虎新聞網2021-02-22中國人不解日本人為何特意包書皮?
跟一位中國朋友去上海某書店時,我們聊起這個話題。我問“中國人為什麼不包書皮呢?”朋友反問“為何日本人特意包書皮呢?”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這是為了不弄髒書,也是習慣。但中國朋友說:“畢竟買了本書,想向周圍人炫耀一下,因此沒必要包。”確實,我如果偶爾買到一本有深度的書,也會產生“擁有這本書很值得驕傲”的感覺。中國人注重面子,正是因為這樣的文化背景(楨:? ),人們才不包書皮。
2021-02-28 09:13: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