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諱疾就醫還是諱疾問why
這陣子禽流感很熱,一直想評瘟疫演化學及瘟疫政治學,但擠不進議程。
急啥,病菌與人的鬥爭又不是一天二天了,医學再怎麼進步,病菌總會反撲的,就好比台灣政爭,人民的監督不是逼得選情不妙的當局狗急跳牆,拿軍公教的18%、及TVBS百萬罰款當替罪羊嗎?
別談政治,綠的連司法都敢強姦了,還有什幹不出來,還是來就医問診,「人為何會生病呢?」
在健保之下大概少有人會諱疾就醫了,但要去問為何會生病就難了。
你也太為難一般人了,一般人能做點功課了解自己得了什麼病、如何治療,醫生就会感到有「集天下英病而醫之」的幸慰了。
是嗎?那醫生也應進一步進修、去問人「為何」会生病,人家孔老夫子二千五六百年前就已在問、他那麼好的學生為什麼會得到那麼壞的病呢?
你這又太為難一般醫生了,他們忙到、看一个病不過三分鐘,你還奢望他們去問沒有答案的問題?
現在有了,据《生病,生病,why?》(天下,2001)作者說「演化醫學」可以回答「人為何会生病」的問題。
是嗎?會不會又是個別有「目的」的目的論,以前將病因交給鬼神,現在交給「演化」。旣然是演化,那病人就應給他天擇掉了?不要違背天「意」,治療那些自然狀況下活不了的人?
你誤解了「演化醫學」,那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對演化論的誤用。「演化醫學」不會指導醫生如何看病,更不是反對現代醫學,而是「幫助我們認清疾病的演化根源,有助於達成醫學的正統目標。」(p.24)
說的比唱的好聽,要不是別有用心,你在書尾說什麼「演化醫學」要「獲得大筆政府經費補助的機會渺茫」(p.347),又煽動我們醫學院的學生蹺課、抵制過重的功課(p.352)。你這不是擺明要搶錢又要搶人?
我告訴你,咱醫學院可是集全國最聰明的學生,在花了七年及大筆學費後,沒人会笨到去研究旣不能治病又不能賺錢的「天問」。
大名醫,別發脾氣,我不是你的助理、護士、病人,也非作者,只是覺得這本書解答了許多「生老病死」的疑惑,所以才介紹給你。
你還真是出版社的忠實顧客,他們在封底宣傳「你不妨一次買兩本,送一本給你的醫生。」你就真買了?
我豈敢污辱你的有錢,只是真的,我真的覺得本書是極少數有必要一讀再讀的書,因為裡頭的內容太豐富了,不可能一次就全記得。
我懶得跟「少知多怪」的書蟲浪費口舌,咱醫生可實際了,凡無助於治病的東西,管它鬼神、秘方還是演化,一概不理。
看來不只病人諱疾就醫,醫生更是諱疾問why。
生病
得病 通常西醫認爲是病毒感染,導致代謝紊亂.中醫認爲是風邪毒等侵入人體.導致陰陽失去平衡
人爲什麽會得病?
有證據表明:絕大部分的病都與病毒有關 或伴疼痛咳嗽、打噴嚏,或伴發燒無力難受,或伴腹瀉皮膚異常水腫
各種因素導致發生人體免疫系統漏洞+人體免疫系統漏洞導致病毒入侵
許多嚴重的疾病最初都是從感冒誘發,(感冒並發症 ) ,然而很少有人能將他們與感冒和病毒聯系起來
得病怎麽辦?
病情嚴重需要切除病竈,但是代價太大.控制病情一般有中藥,西藥,物理療法
世界上沒有藥物可以直接殺死病毒,(疾病概述 )有效方法就是依靠人體免疫系統。所以得病後應以支持療法爲主,
比較現代的觀點:一般藥物的副作用,有可能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使用不當有導致病情轉化的可能
http://baike.baidu.com/view/828216.html?tp=0_11
疾病
疾病的概念
疾病的定義
疾病的種類
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措施:
疾病科室的分類
疾病 (disease)的概念
疾病是機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受病因損害作用後,因自穩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
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體的形態和(或)功能發生一定的變化,正常的生命活動受到限制或破壞,或早或遲地表現出可覺察的症狀,這種狀態的結局可以是康複(恢複正常)或長期殘存,甚至導致死亡。
疾病的存在,是從痛苦和不適等自覺症狀開始的。中國甲骨文中已有"疾"字,並有"目疾"、"足疾"等名稱,其涵義就是各該部位出現疼痛;"病"的字義則是人在床上(不能起來,活動受限)。英語中disease一詞就是由dis(不)和 ease(舒服、安逸)合成的。但不是所有的疾病都伴有痛苦不適,如腫瘤的早期、傳染病的潛伏期,病人可以毫無不適之感;也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疾病,如兒童出牙、婦女分娩等;所以痛苦只是一種症狀,並不是疾病。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查明一些症狀常由一定的原因引起,這原因在人體內造成特定的病理改變,症狀只是這些病理改變基礎上出現的形態或功能的變化,這過程有一定的轉歸(死亡、致殘、致畸等),于是人們稱這一過程爲"疾病",對尚未查明原因者則稱之爲綜合征。
疾病的定義
【定義】:對人體正常形態與功能的偏離
疾病,有如健康一樣,從不同角度考查可以給出不同的定義。最常應用的定義是"對人體正常形態與功能的偏離。現代醫學對人體的各種生物參數(包括智能)都進行了測量,其數值大體上服從統計學中的常態分布規律,即可以計算出一個均值和95%健康個體的所在範圍。習慣上稱這個範圍爲"正常",超出這個範圍,過高或過低,便是"不正常",疾病便屬于不正常的範圍。在許多情況下,這一定義是適用的,如傷寒可以表現爲一定時間內體溫和血中"傷寒血凝素"(抗體)的增高。但是,正常人的個體差異和生物變異很大,有時這一定義就不適用。如正常人心髒的大小有一定範圍,許多疾病可以造成心髒擴大,但對于運動員來說,超過正常大小的心髒伴有心動過緩(慢至每分鍾40次左右)並非病態;這種偏離正常值屬于個體差異。在精神方面,智商大大超過同齡人的是天才,而不是病人。也有人從功能或適應能力來定義疾病,認爲功能受損和與環境的協調能力遭到破壞才是疾病的表現,這樣可以避免把正常人的個體差異和生物變異誤劃爲疾病。缺氧時才出現症狀的鐮狀細胞性貧血,就表現爲適應能力的缺陷。對許多精神病人,特別需要考察其與環境的協調能力。但是適應功能的不良並不一定是疾病,如一個長期缺乏體力活動的腦力工作者不能適應常人能夠勝任的體力活動,稍有勞累就腰酸背痛,這不一定是有病。因此有人建議在健康與疾病之間增加一個"無病狀態"。所以說疾病至今尚無令人滿意的定義。
疾病的種類
疾病種類很多,按世界衛生組織1978年頒布的《疾病分類與手術名稱》第九版 (ICD-9)記載的疾病名稱就有上萬個,新的疾病還在發現中。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就是1981年發現後補進去的,起初歸在免疫缺陷病中,後又改放到病毒引起的疾病中。人類的疾病,概略說來有下述兩大類。
生物病原體引起的疾病 病原體包括病毒、立克次氏體、細菌、真菌、原蟲、蠕蟲、節肢動物等。由于病原體均具有繁殖能力,可以在人群中從一個宿主通過一定途徑傳播到另一個宿主,使之産生同樣的疾病,故稱可傳染性疾病,簡稱傳染病。此種疾病在人群大量傳播時則稱爲瘟疫。烈性傳染病的瘟疫常可造成人員大批死亡。現在發達國家的死因分析中傳染病僅占1%以下,中國約爲5%。
非傳染性疾病 隨著傳染病的逐漸控制,非傳染性疾病的危害相對地增大,人們熟悉的腫瘤、冠心病、腦出血等都屬于這一類。在中國大城市及發達國家中這些疾病在死因分析中都居于前三位。疾病可按成因分爲以下幾類。
① 遺傳病。受精卵形成前或形成過程中遺傳物質改變造成的疾病。
② 物理和化學損傷。損傷可以是急性的,如化學物質的中毒、燒傷等,其損害可以立即顯示出來,病因十分清楚;也可以是慢性的,需經過多年,甚至下一代才表現出來,這時病因需經調查研究才能揭示。人類的慢性中毒可出現于天然狀態下,如飲用水中含氟量過高,可造成斑釉,甚至影響骨質生長,形成氟骨症。但更多的疾病是人工造成的,許多職業病和公害病,如矽肺、有機汞中毒引起的水俁病、鎘中毒引起的痛痛病等即是如此。許多藥源性疾病也是一種化學損傷。有些化學物品的損害表現在下一代身上,如反應停造成的海豹怪胎(短肢畸形)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妊娠早期服用雌激素類藥物,可使下一代女孩在十多歲時發生陰道癌。
物理因素造成的凍傷、燒傷、電擊傷、放射性損傷、高原病、潛水病以及噪聲對聽覺、血壓的不良影響等等已爲人們熟知,但無線電報、電話、廣播、電視、雷達的廣泛應用,使現代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浸泡在各種頻率的電磁波裏討生活,這是人類發展史上未曾接觸過的新環境,它對人類的生存繁衍有何影響,仍是一個有待探索的問題。
③ 免疫源性疾病。指免疫反應紊亂所致的疾病,又可分爲兩大類:一是對外部或環境中某種抗原物質反應過強;二是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組織或細胞産生不應有的免疫反應,稱爲"自身免疫"(見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④ 異常的細胞生長。是造成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細胞的不正常生長稱爲增生。增生時細胞的形態並未改變,仍具有原來細胞的功能,如甲狀腺細胞增生,引起甲狀腺增大,分泌甲狀腺素過多,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一般增生都由激素或慢性刺激引起,人體內正常細胞的增殖有一定限度,到了這個限度就停止增殖。增殖的調節機制削弱,就出現細胞的增生;而這一調節機制完全喪失就導致腫瘤。
⑤ 代謝病和內分泌病。
⑥ 營養性疾病。包括營養不良和過營養性疾病。
⑦ 心因性疾病。亦即精神障礙。大多數人總會罹患某些心因性疾病。據統計在美國每兩個住院病人中就有一個患心因性疾病。可分爲器質性及非器質性兩大類。器質性心因性疾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特別是精神分裂症,常有家族史。還有一些遺傳病也表現智力障礙,如先天愚型、亨廷頓氏舞蹈病、苯丙酮酸尿症。傳染病,尤其是梅毒的晚期,可侵犯大腦,産生精神症狀。藥物和一些化學物質(如鉛、類固醇激素),也常常引起精神症狀。精神症狀還可由營養因素産生,如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惡性貧血常伴有精神症狀。在饑餓中生長的兒童智力發育一般也會受到影響。任何嚴重的疾病也會構成心理壓力,導致抑郁症狀。非器質性心因性疾病是人面臨生活中的壓力而表現出來的精神症狀。以焦慮和抑郁是最普遍的症狀。非器質性心因性疾病的症狀實際上可包括全身每一個系統,並可以同任何器質性疾病混淆,構成心身疾病。
⑧ 老年性疾病。在增長年齡的正常退化和老年性疾病引起的退化之間很難劃出一條清楚的界線。老年人最常發生問題的部位是心髒、血管和關節。老年人的抵抗力減退,容易發生感染、創傷(見老年人醫學特征)。
手足口病列入丙類傳染病
爲加強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衛生部2008年5月2日決定,將手足口病列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
衛生部通知指出,各地要加強對手足口病的監測和報告,發現手足口病患者時,要按照《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的要求,在傳染病報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點監測傳染病”一欄中填報該病,實行網絡直報的醫療機構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未實行網絡直報的醫療機構應于24小時之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在重點地區和高發季節,要加大對手足口病的監測力度和重症病例的主動搜索工作。
手足口病(HFMD)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爲特征。初始症狀爲低熱、食欲減退、不適並常伴咽痛。發熱1-2天後出現口腔潰瘍,開始爲紅色小皰疹,然後常變爲潰瘍。口腔皰疹常見于舌、牙齦和口腔頰粘膜。1-2天後可見皮膚斑丘疹,有些爲皰疹,皮疹不癢,常見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見于臀部。有的病人僅有皮疹或口腔潰瘍。
疾病科室的分類
一般將疾病的科室分爲以下幾類:
耳鼻喉科 兒科 婦産科 風濕免疫科
肝膽外科 感染科 骨與創傷科 呼吸內科
精神科 急診科 口腔科 老年病科
泌尿外科 內分泌科 皮膚性病科 普通外科
神經內科 神經外科 燒傷科 腎髒內科
消化內科 心外科 胸外科 心血管內科
血液科 眼科 營養科 腫瘤科
八綱,即陰、陽、表、裏、寒、熱、虛、實,是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之一。八綱辨證,是將四診得來的資料,根據人體正氣的盛衰,病邪的性質,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淺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爲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八類證候。
八綱的內容,《內經》已經奠定了八綱辨證的基礎。張仲景更具體地運用于傷寒與雜病的診療。《景嶽全書》中有《陰陽》、《六變辨》等篇,對八綱更有進一步的闡發。
疾病的臨床表現是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的。從八綱辨證來看,任何一種病症都可用陰陽確定類別、用寒熱 闡發性質、用表裏反映其病位深淺、用虛實說明邪正盛衰的強弱。八綱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證方法,是各種辨證的總綱,在診斷疾病的過程中,有執簡馭繁,提綱挈 領的作用,適應于臨床各科的辨證,具體的說,各科辨證是在八綱辨證的基礎上加以深化。
在八綱辨證中,陰陽、寒熱、表裏、虛實八類證候之間的關系,並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證、熱 證、實證隸屬于陽證範疇。裏證、寒證、虛證統屬于陰證範疇。所以,八綱辨證中,陰陽兩證又是概括其他六證的總綱。此外,八類證候也不是相互獨立,而是彼此 錯雜,互爲交叉,體現出複雜的臨床表現。
在一定的條件下,疾病的表裏病位和虛實寒熱性質往往可以發生不同程度的轉化,如表邪入裏、裏邪出 表、寒證化熱、熱證轉寒、由實轉虛、因虛致實等。當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還可以出現一些與病變性質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熱、真熱假寒、真虛假實、真實假 虛等。所以,進行八綱辨證時不僅要熟悉八綱證候的各自特點,同時還應注意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
陰陽
陰陽,既能概括整個病情,又能用于一個症狀的分析。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出:“察色按脈, 先別陰陽。”,還說“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張仲景將傷寒病分爲陰證、陽證,以三陰、三陽爲總綱。明代醫家張景嶽也強調,“凡診脈施治,必先審陰陽,乃爲 醫道之綱領”。這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它能統領表裏、寒熱、虛實三對綱領,故有人稱八綱爲“二綱六要”。由此可見,陰陽辨證在疾病辨證中的重要地位。
陰證和陰證
凡病在裏、在血、屬寒,正氣不足,機體反應多呈衰退的表現均屬陰證的範疇。其症狀爲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畏寒肢冷、氣短聲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脈沈遲微弱等。其病因病機爲年老體弱或內傷久病,或外邪內傳髒腑等導致正氣衰弱、陽虛陰盛。
凡病在表、在氣、屬實,屬熱,正氣未傷,機體反應多呈亢盛的表現均屬陽證的範圍。其症狀爲心情煩躁、面赤身熱、氣壯聲高、口渴善冷飲、呼吸氣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結、尿短赤、舌紅絳苔黃、脈浮洪或滑數有力等。其病因病機爲邪氣入侵,邪盛而正氣亦強,正邪激爭所致。
陰虛與陽虛
陰虛與陽虛是人體髒腑陰陽虧損病變産生的證候。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陰陽要維持相對的平衡,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一旦陰陽失去這種相對平衡,就會發生陰陽盛衰的變化,從而産生疾病。
陰虛證的症狀爲潮熱、盜汗、手足心熱、消瘦、口幹咽燥、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其病因病機爲久病,或房室勞倦等而致精血、津液虧虛,陰不制陽。
陽虛證的症狀爲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而潤、脈虛弱等。其病因病機爲久病、或勞傷、或大汗、大吐、大瀉等而致陽氣大衰、陽不制陰。
亡陰和亡陽
亡陰和亡陽多是疾病發展過程中的危重證候。亡陰多在高熱大汗、劇烈吐瀉、失血過多等陰液迅速喪失的 情況下出現,常見汗出而粘、呼吸短促、手足溫、躁動不安、渴喜冷飲、面色潮紅、舌紅而幹、脈數無力;亡陽常因邪毒熾盛,或內髒病變嚴重耗損體內陽氣所致, 亦能因大汗、大吐、大瀉、大出血等所致,常見冷汗如珠、面色灰白、呼吸氣微、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潤、脈細微欲絕。
http://baike.baidu.com/view/50819.html?tp=0_11
醫療社會學專題:疾病、文化與身體感
授課教師:陳惠敏(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班)
課程簡介:
生病(sickness)和不舒服(illness)是人們所共有(同)的經驗,也是一門複雜有趣卻又困難揭密的主題。其原因在於這個主題既涉及許多個人主體經驗又同時包括各種制度與理性治理的微妙互滲。一個新的疾病的發現(明),在在環繞著一整套的知識系統和日常實做,非/病人所遭逢的醫療處遇與社會對待,又複雜地開展出不同的文化意涵與權力關係,並反覆互相指認、界定。例如,以「殘障」究竟是一個病理化的對象,抑或與更大的國家治理相關?新疾病的建構與新醫學分科的建立,涉及的究竟是我們「發現」了一種「疾病」,或古老徵狀的集體歸類,並重新捲入醫學理性?疼痛究竟是病,還是徵兆?不孕究竟是生病、還是創造?
本課程設計即在此旨趣下展開四個面向的討論:一、醫學知識的建立和臨床醫學的誕生;二、醫學與身體:包括技術與治理性;三、疾病/生病/不舒服的經驗;四、疾病化:身/心/靈的全面接管。而每一個面向,都至少必須要用三條軸線去進行理解:1) 醫學理性、2) 疾病敘事與文化詮釋、3) 身體/身體感。藉由四個面向與三條軸線相切和互相關連,並由此建立起概念與分析工具,將貫穿整門課程。另社會學的基本範疇——階級、性/別、族群等,則是最基礎的思考背景。臺灣的在地脈絡(特別殖民醫學史部分),也是本課程的討論重點。由於和醫學社會學相關的文獻極多,研究取徑亦非常多樣,本課程不可能完全涵蓋(甚至只能碰到一些)。因此,本課程極為重視習作(work),三個小作業將佔成績的 60%,修課同學必須仔細而盡心地參與小作業。
補充說明: 在這裡,我想要特別強調「身體感」(sense of the body)在醫學研究的重要性,並以精神病人的研究為例子來說明。 「身體感」在醫學研究裡扮演的是一個相當值得討論的重點,從西方古典醫學知識的建立:解剖、診療、實驗、臨床等,均透過五感來進行。然而,直到今日,卻漸漸傾斜向當中的一、兩種感官接收(reception of senses),並進一步擴大「看」的重要性(visible/invisible),形成感官的階序化(hierarchy of senses)。它和「身體化」(embodiment)有什麼不同呢?身體,和語言(廣義的)在社會科學中一直是被當做是一個媒介個人與集體(社會、文化)的機制。即便在目前更為細緻的建構主義的脈絡下,雖然不再將它視為社會、文化、結構的產物,而同時是對之產生影響的媒介。但是身體感的問題並沒因此而獲得更多的關注與討論,不多是將它看做是「結構的身體化」,或者精確的說是「對結構經驗的身體化」。這麼說並不是要說「身體化了的經驗」或「結構的理解」是有問題的。而是想在「經驗」這個問題上,做更細緻的探討。「經驗」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來看,一部份是對作為集體而客觀存在的意義結構的經驗;另一部份是這些客觀經驗、語言、指涉的系統無法說出與分類的,它是建構了一個個不同的現實性與意義的很重要的一部份,它不只是個媒介,而是「意義生產的本身」。
所以,「身體感」一定是在日常生活的「實做」中經歷的,就如同「社會、文化意義的結構」亦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實做」中經驗一樣。也只有在「實做」中才能看到它的「分配與運用」(策略的面向),行動者(或演員)也在這個意義下才是一個「意義的生產者」,而非只是一個意義結構的產物。而「日常生活的實做」其實是一個「關係式」的「表演的場域」,其中的互動所勾勒出的正是這些「意義生產」的所有面向,一幕幕存世的藝術。問題在這裡可能就不是它到底為既存的結構添加了些什麼;而是行動者正在經驗一種與她(他)自身存世相關的建構。以精神病人為例,精神病人對於自己精神上的一些困擾和痛苦,常以身體的病痛來表達,特別是年長者尤多,例如頭昏、心很悶、心燥等;年紀稍輕者,開始會使用一些在精神病理學或心理學的用語,例如憂鬱、躁鬱、精神分裂等。
這種發現並不特別,譬如 Kleinman(1985)在臺灣、香港和中國訪談精神病人時就曾指出,三地的精神病人有「身心化」(somatization)的現象,並解釋此起於中國語言之中較少有精準描述情緒的字眼,同時中國人也不習慣也較不被允許隨意表達自己的情緒,因此「身心化」是在「當地脈絡」(local context)下的產物。不過,進一步可能的發問,將不再是「身心化」或病人的述說(narratives)和抱怨(complaints)所代表的文化背景或病人的社會階級、性別等,而是在兩個部分:
其一,精神病人們在述說這些不舒服(illness)時,其表情、聲調、以及所使用的語彙等,與一般我們在說話時,總希望能夠使用到最適切得以表達出自己感覺的描述不同,反而是縱情於詳加描述「感覺」本身(以「我感覺」….為始),並會用各式各樣的詞語,由各個角度、方式1來描繪同一個狀態。像是對於一個幻影的描述,就會交錯包括色彩的(黃色的、紅色的、綠色的)、身體感受的溫度(冷的、熱的)、時間的(物理時間與實做時間的交錯)、空間的(病房內、療養院外並置的)各種描述,對於自己身體的狀態亦然。同樣是「熱」(heat),但1栗山茂久在「身體的語言」中即認為,對身體的看法不但仰賴思考方式(ways of thinking),也仰賴各種感官作用。
所以古希臘和古中國在身體表現性(expressive)上的差異,關鍵在於「方式」(style),對身體的感受方式不同。(引自「身體的語言」,譯自”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2001)精神病人又能清楚分辨因為生氣而冒出來的「熱」,與感冒時發熱病的不同,且各人的描述手法不一。此與之前 Kleinman 所說精神病人常以身體化方式來表達心裡的負面情緒時,顯然有些不同,「描述感覺」這件事,不僅是為了反映出自己心裡的感受,更是描述身體感受時,混雜著時間、空間、顏色、溫度等各種不見得是負面的、疼痛的表達方式。
其二,前面所反映出的,這些透過眼睛所「看」、身體所「感」的感知,除了表達(expression)的豐富與多樣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精神病人感知世界與自我的方式,在社會學或人類學的意義上,具有一種在「分類系統」上的獨特性。這並不是說,精神病人有一套獨然於世的分類系統存在,且此分類系統與社會上其他被歸類為「正常」的群體截然不同;而是說,一般在醫療社會學或醫療人類學中都會強調病人抱怨病痛的內容、話語,可反映其社會階層、文化及生活經驗,但似乎亦是對於不同分類方式的表達。大的體系下,自然會有一些很清楚的可被歸類為「常識」(common sense)(或應更精準地稱是「共識」,及共同體的感受)的分類,但再細分,則會有自己一套的分類方式。精神病人的邏輯與生活世界,在某種程度上,是存於範疇較大的社會的分類結構,但又另行一套小的分類系統。(而在這個詮釋上,我們也不能再堅決判分非/精神病人的區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