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1-14 14:46:16| 人氣1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九一一」兩個月後的回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1/11/8


在九一一發生當晚,筆者曾就此一事件的可能影響,提出了一些論點,包括:
(一)在軍事上,美國難以採取擅長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對恐怖活動加以報復;難以報復將凸顯美國「安全」的脆弱;由於防禦重心轉移,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重要性下降。
(二)在社會上,美國加強國內警戒可能衝擊美國的社會活動方式,民主的寬鬆氣氛將也受到損害。
(三)在經濟上,由於美國顯得較不安全,美國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將受到打擊,使美國的對外經貿關係產生劇烈變化;歐幣的匯率可能劇升,這種可能性加深了短期國際資本市場的不穩定性。
(四)在外交上,由於歐洲的政治弱勢,以及中國的經濟、軍事弱勢,因此沒有人可以取代美國的霸權,美國霸權的損害也就意味國際體系的不穩定;但相對來說,中國的國際地位會有一些增長。
(五)在台灣海峽的兩岸關係上,由於美國變得自顧不暇,台灣有必要尋求與中國大陸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經過兩個月以後,我們檢視之前的預測,發現有一些論點必須予以加強,有一些甚至必須重新予以反思。

軍事打擊有其用處,飛彈防禦反對下降

首先,在軍事上,美國難以對窩藏於群眾中的恐怖主義者施以大規模的報復,但美國卻在過去兩個月,以「包庇恐怖份子的國家,視為同罪」的說法,對阿富汗進行的軍事打擊。由於美國的軍事實力遠遠強於當世任何國家,只要是「找得到」的目標,都難以抵抗美國的攻擊;這就使任何一個政權都必須三思美國報復的可能。由此,美國的報復行為,雖然未必能消滅恐怖主義,但卻能震懾可能支持恐怖主義的其他政權,因此此種軍事行動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就此來說,難以報復這一點,只能是部份成立的。
至於飛彈防禦體系,一時確實顯得較不重要。但美國的鷹派卻不會樂意見到此種狀況發生,並且也已經於美國報刊放話,聲稱仍飛彈防禦仍將按步驟進行下去。但在此同時,反對全國飛彈防禦系統的一方,也仍不時發表飛彈防禦系統的虛假性的文章。俄國雖然表示對美國的體諒,但究竟是由於九一一的大環境因素,或是俄國的內部經濟因素,或是根本不認為此種飛彈防禦能夠轉變美俄核武均勢,則尚難言有定論。由於訊息多樣,目前看來,重新思索防禦重心的「資源轉移論」,尚略勝過全面提高國防經費的「水漲船高論」;而由於各大國都在重新思考國家安全戰略,因此就是美國真的修建飛彈防禦體系,相對於恐怖主義威脅(或說美國已經受到的「懲罰」),俄、中兩大國所感受的「美國威脅」程度,也已經減小了。

多元社會相對收緊,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在社會上,美國政府提出了不少有害於公民自由的議案,但在國會被打了回票。在此同時,一些記者撰寫反思性文章後被媒體大亨開除,這也多少有「殺雞儆猴」的效果,對言論自由的影響自不待言。美國政府限制採訪並要求媒體報導自我設限,並已通過法案加大對國內通訊的監視,這些都不是好現象。另外,雖然美國領導人多次提出此一事件非關種族、宗教,但仍傳出許多侵害美國國內阿拉伯裔人士、伊斯蘭教徒,甚至其他少數民族的事件;此外美國也已經宣布要從嚴核發外籍學生簽證,這些都將影響美國吸收移民的前景。這種種跡象都顯示美國的自由主義、多元主義的價值,在此刻已蟄伏於基督教、右派保守主義觀點之下。
在經濟上的影響,則較筆者原先估計者輕微。九一一之後七大工業國聯手干預匯市,有效的穩定的市場信心;全球股市雖然劇跌,但西方主要國家的股市,在一個月之後又已回復了元氣。雖然如此,國際貿易確實已經受到九一一事件的影響,航空業所受的打擊仍餘波蕩漾,跨國「即時配銷」的營運方式,短期內將難以維持穩定,主要國家成長率進一步下挫,全球經濟雪上加霜。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在此次衝擊中表現出頑強生機,使「依賴理論」的批評顯得有些過慮,但「感冒」症狀仍不能避免。

一超獨強更顯威風,兩岸關係未受影響

在外交上,美國在打擊恐怖主義的號角下,將世界警察的大旗舞得虎虎生風,在美國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威嚇下,絕大多數國家只能選擇扈從於美國,因此原先的「多極化」發展態勢,不因美國此刻需要盟邦支持而加速發展,反而一時在聲勢上有所倒退。由於國力對比不會在短期內改變,這種「一超獨強」可能不止是媒體造成的印象,反而可能維持一長段時間。雖然如此,美、英之外的主要強權,卻也趁此機會加快布署。美國已解除因核武試爆而對印度、巴基斯坦兩國進行的貿易制裁,俄國成為美國的反恐幫手,作為「戰略支撐點」的烏茲別克主動與美國合作,日本出動海軍前往印度洋,而中國雖然沒在美國反恐大戰中幫上大忙,卻在此全球鎂光燈集中於阿富汗的時候,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低調的與東南亞國協(ASEAN)達成協議,宣誓要在未來五至十年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此種地緣經濟戰略,或將更具有長期的影響。
在兩岸關係上,短期內美國原有的相關政策不會有所改變;中國大陸固然無意於快速改變海峽兩岸的現狀,台灣也沒有尋求兩岸和解的急迫性。若說兩岸之間處於一種僵持的狀態,則這種狀態的改變,仍在很大程度上按照原有的步伐,尤其是因應加入WTO後的種種措施,而緩步改變。

文明衝突似非實象,歐亞棋局並未翻覆

在「九一一」之後,許多媒體與評論,將此事與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相比附,長篇累牘的探討「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衝突」的種種跡象。但這種討論,卻可能會模糊了國際政治的權力本質,甚至產生妖魔化伊斯蘭文明的效果,不利於世界的長期發展。相對於此,在認識當錢的國際關係時,也許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的「大棋局」(The Grand Chessboard)一書,是一個更好的指南。
回頭看這一個月美國的種種強勢作為,可以感到「棋局」並未由於一個恐怖攻擊事件而翻覆,國家仍是國際政治的主要角色,不管是美國、印度、俄國或中國的國家意圖,或者台海兩岸關係,都可以從「棋局」裡的權力要求、分配與交換來理解。美國確實是世界上「不可替代」的國家,而中國則還遠遠沒有擔當霸權挑戰者的實力,試著成為布里辛斯基筆下的「遠東之錨」仍是中國的最佳選擇。對於東亞而言,促使美國與中國扮演好他們應該扮演的角色,以維繫整個區域的和平穩定,仍是周邊所有國家的最大利益所在。

台長: 包淳亮
人氣(1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