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超前戰略思考
(2010-12-08)http://www.zaobao.com/yl/yl101208_003.shtml
維基解密(wikileak)是最近最熱門的新聞,不過國際政治的大局,不是經由「解密」或者與此相關的陰謀而前進。重大事件往往涉及菁英層的知識共享,由此形成戰略共識。美國的外交事務以及外交政策、大西洋月刊、國家利益等刊物,都或多或少發揮著相關的作用。特別是外交事務雙月刊,國務卿與國防部長不定期撰文其上,使之充當了輿論指南的角色。
雖然已經過了將近半年,但五、六月份的外交事務仍值得翻開來反覆斟酌。卡普蘭(Robert Kaplan)的「中國權力的地理學」認為西自中亞五國,南至巴基斯坦、中南半島,東至朝鮮半島,北至俄國遠東濱海地區,將成為中國的勢力範圍。卡普蘭在其新作「季風」(Monsoon)中考察了印度洋與西太平洋的國際政經局勢,似乎得出一個結論,即韓國與印度尼西亞這兩個也在不久前被歐巴馬總統拜訪的國家,由於與中國的關係更加綿密,並不適合成為美國在歐亞地緣政治的長期支撐點,僅日本與印度較可能自發的抵禦中國的影響。另一方面,考慮到日、韓等國如同菲律賓一般,未必長期歡迎美國軍事基地的駐紮,而東亞各國又期望美國的存在,但美國又不想要擺出對中國過於挑釁的姿態,因此強化關島的基地建設,加強與澳大利亞的合作,便成了能夠長期維持美國的存在感,可以令東亞各國安心,又能與中國保持合作可能的折衷之道。
很大程度上,卡普蘭所提出的可說是「調適派」的地緣政治論點。尤其若注意到美國報章仍不乏在南海與中國針鋒相對的呼籲,卡普蘭幾乎是一退千哩。卡普蘭不是鴿派,他引述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的觀點,認為做為西半球的區域霸權,美國應該避免讓中國成為東半球的區域霸權,才能長保美國的權勢。只是卡普蘭深得「大棋盤」作者、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的神髓,特別重視地緣政治的長期影響,不願美國虛耗國力。卡普蘭認為海洋的關鍵是通航自由,不是占有土地,值得深思,但他認為中國尚未擺脫土地思考,所以強調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的困擾,似乎言不由衷。他的地緣政治推論既不能不涉及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關島與印度洋的狄亞哥賈西亞的存在,他也由此認知到這種存在同時提高了中國與印度的合作潛能。無論如何,在卡普蘭的論說中,美中存在著維持海上自由的巨大合作空間,中國為印度洋周邊許多國家興建港口與基礎設施,雖受到印度的猜忌,但與美國倒並無立即明顯的矛盾,因此這仍是值得珍視的地緣政治論述。
中國讀者很容易被卡普蘭的著作吸引,但該期另一篇文章,羅斯克蘭斯(Richard Rosecrance)的「愈大愈好:談跨大西洋經濟聯盟」,其實更值得注意。如同標題所示,這篇文章呼籲建立美國與歐盟之間的經濟聯盟,且長期目標是貨幣聯盟。市場愈大愈好,因為統一市場內的廠商之間可以進行更有效的分工,但對於這個市場以外的經濟體和廠商,這恐怕就不是好消息,特別是在經濟波動之際,容易成為首先被犧牲的對象。貨幣的物質基礎也愈大愈好,其可以促進統一市場內流通,在國際上可以維護貨幣霸權,這也對於貨幣發行國有利,對於利用此貨幣交易的其他弱國不利。美國學者的此一建議,有利於維護美國霸權,但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D. Merkel)卻也早已建議北美與歐盟市場進一步整合,這意謂著此種建議不僅只於書生之見。更早之前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在「文明衝突論」中也倡議此種發展,因此這種整合堪稱是面對中、印、伊斯蘭等「文明國」(Civilization-state)或文明區域崛起的回應。
中國推動的上海合作組織、東協自由貿易區,在人口、土地與未來的經濟規模上,未必遜於此一西方聯盟;按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格爾(Robert Fogel)與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的推論,中國的經濟規模在廿年內甚至可望大於美、歐之和。不過愈大固然愈好,但這些聯盟內部的異質性,意謂著他們也都存在破裂的可能;強求的聯盟,就算一時如蘇聯般高度整合,但若生產與分配不如人願,或者「認同」問題未能解決,恐怕也難以長久。對中國、美國或歐盟,這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特別是對歐盟來說,做為人口多達五億的世界最大經濟體,為何迄今未能釐清自己的獨立前途與意義?中國倘若支持聯合國會址遷移歐盟,例如遷移至法國,是不是可以對歐盟的地位與意義,對國際政治格局的多極化,以及文化的多樣性,帶來一些貢獻?中國人要為歐盟籌措思考的緣由,在於美國戰略的思考主題是「霸權護持」,居高凌下,而在當前的結構中,中國的戰略主旨是「多極化」,於是中國要比美國更加發自內心的愛護歐盟、俄國、巴西、印度乃至於日本、韓國、土耳其等的獨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