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5
兩種思維模式, 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
總是在電影裡看到美國學生在課堂上的 “主動表現”, 主動舉手發問, 主動回答問題, 不需等待老師叫名字或抽籤, 就是勇於發表己見.
真實生活裡, 以上皆屬實. 這也讓我發現在台灣學生與美國學生的差異之間, 存在著用 “文化差異”四字可以概括, 不過更大程度的 “不同”又似乎超越了它.
“主動舉手發問” 時常考驗著我的功力, 該現在讓他問呢?? 還是等一下再點名?? 美國學生一有問題就舉手, 就算你不馬上請他講話, 他也會一直將手舉著, 這樣難免干擾到上課節奏, 所以我常常得請他 / 他們等我講完再說 (雖然也有中間就被打斷的時候)…在台灣, 學生幾乎都沒有問題, 也很少人舉手發問什麼, 不是說台灣學生不認真, 但我們真的比較 “怕” 在課堂中發表意見, 可能怕被笑, 可能怕老師罵, 或者…反正不要跟老師唱反調就對了, 這是大部分的台灣課堂情況.
美國教室呢?? 沒錯, 學生常常喜歡發表意見, 你問什麼都不怕沒有人回答 (除非他們不懂你的問題), 可以說是 “熱絡”, 但也可以說有一點 “想到什麼說什麼” 的傾向; 而且, “正面思考” 的理念 已經 / 正在 席捲整個美國教育界 , 要鼓勵不要責備, 只要有舉手發言就好像一定要給他一句 “Good!”.
不過, 最近在課堂上的 ”一個問題”, 讓我徹底看見兩種思維 / 教育模式所產生的具大差異.
(http://www.triblocal.com/Schaumburg/Detail_View/view.html?type=photos&action=detail&sub_id=103219
http://www.triblocal.com/Schaumburg/Detail_View/view.html?type=stories&action=detail&sub_id=102804)
教完筷子的使用之後, 在另一堂的Bell work / Bell ringer (美國課堂中的一項routine, 每個老師都在做, 有點像是台灣說的 “複習上一課所學並引起動機”, 通常就是上課鐘響後進行3-5分鐘) 的時候我給學生一張學習單, 上面畫有三個盒子, 我打算使用這個”隱喻”:: “你每天學習不同科目, 你所學到的東西其實儲藏在大腦中不同尺寸不同圖案的盒子裡, 現在, write down THREE things you’ve learned about Chopsticks, then put them into your boxes, you will remember them forever… “, 在做這個活動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 “筷子跟盒子有什麼關係??” (看起來很扯對不對?? 我想看看美國學生會想出什麼答案.)
三個班, 36 個學生, 只有一個學生冷冷地回答 :”There is no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Good kid, 算你聰明!! 隱喻本來就可以隨人解釋不是嗎?? 大部分學生被困住了, 因為他們真的一直在想 “到底有什麼關連??”….令人驚奇的是, 在某一班, 我才一問完問題, 心裡還在想 “這種問題在台灣大概就是一片冷場” , 或者, “學生一定要想一下才有答案吧” 的時候, 馬上有人舉手了!
“我知道! 你去中國餐館外帶食物, 他們一定將食物放在一個白色盒子裡, 你必需用將筷子伸進盒子裡去夾食物!!” (簡直是天才! 說得一點也沒錯)
驚奇的不是我自己想不到這個答案, 而是, 美國學生似乎傾向 “邊說 (邊聽)邊思考”, 而台灣學生則是 “先想再說”, 這個學生真的是在我一問完問題就舉手發言了, 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將這個故事分享給我的同事, 他們聽了都哈哈大笑; 我想到的是, 台灣學生大多會臆測老師想要的答案, 不敢表現自己, “只說出老師要的答案” , 從另一角度去看, 也可說是集體主義大於個人—絕不在人前曝露自己的意見! 因為那會讓你自己像個怪咖…美國學生想的是, “既然你問我, 我就給你我的想法”, 一邊思考一邊說有時難免不合邏輯, 但至少他有”參與”, 也很少有被同學笑的情況…
我試著去看兩種思維模式的優點, 美國學生不怕嘗試不怕秀自己, 台灣學生先想再說也是一種美德 (但有時候想太久就干脆不說了), 畢竟, 不是每個人都能出口成章, 隨便回答問題未免有失莊重, 而且三不五時會給人帶來困擾…有些老師會跟我說他們不喜歡學生不經思考就回答問題, 因為那是沒有經過大腦沉澱的東西, 頂多只能說是 “掰” 對的, 他們反而喜歡台灣學生會先思考再說.
這啟發了我的動機, 為了繼續實驗, 我可以再問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 說不定又會從學生身上學到新的東西!!
文章定位: